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系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赴湖北空管分局研讨安全风险管理系统
罗帆 2009-9-2 08:50
王 慰 2009 年 8 月 27 日 下午 2 : 00 ,空管课题组负责人罗帆教授、课题组成员张胜、黄蓉蓉、王慰如约抵达湖北空管分局,与中国民航空管局的高主任和民航飞行学院的杨教授,湖北空管分局 SMS 建设办公室的陈高明、周风华、孟乔、王珏、胡鹏等同志,就湖北空管 SMS 系统的开发情况进行了研讨。 首先, SMS 建设办公室的孟乔给大家介绍了湖北空管 SMS 系统的功能与构成,重点演示了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运作流程,耐心地为大家进行讲解。高主 任和杨 教授认真地观看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演示,不时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发表见解,针对这些问题,孟乔都给予了答复和解释,陈高明、孟乔、王珏进行了补充。 接着,张胜代表课题组向大家演示了湖北空管 SMS 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系统。通过介绍风险管理系统说明书,使大家对从风险识别到风险控制的整个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涉及到风险评估中指标权重等问题时,高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针对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风险评估,详细地介绍了这部分的计算方法。最后,演示了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试用版,通过在系统中进行数据模拟和演算,使大家对风险评估过程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系统,两位专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表示,如果这个系统的试运行效果良好,可向其他空管分局推荐使用。 另外,罗教授与周风华等同志就风险管理系统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交换了意见,涉及到预警指标的细化、风险评估与预警的关系、安全绩效的评价等方面。课题组成员与孟乔、王珏等同志进行了充分交流,商定了两个子系统对接的相关问题。 由于机场出现特情需紧急处理,湖北空管分局主管安全的汪局长没能全程参加会议,但在会议结束之前赶到,与大家进行了进一步交流。罗教授表示,课题组一定会充分考虑湖北空管分局提出的修改建议,按时完成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任务。 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和讨论,大家对湖北空管分局 SMS 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获取了完善风险管理系统的宝贵建议。
个人分类: 学术点滴|3704 次阅读|2 个评论
“私房菜”与“大锅饭”——浅谈量化
XuanLIU 2009-8-23 21:54
近年来,一些大打私房菜招牌的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在街头巷尾涌现,私房菜是开在住宅或是写字楼中 ,无牌照、无跑堂、无固定菜单,惟独厨师有手艺的小本餐饮买卖 ,这是来源于百度百科的标准定义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734.htm ) 。读过之后感觉其间 最重要的是三个字名字中的私,做法中的独和规模上的小。我从没有吃过任何地方任 何人做的私房菜,但可以想象的是,上桌的各式盘中餐肯定在视觉上非常具有冲击力,在味道上更是非 常的私有和独特,分量上自然也会相当短小精悍。但也恰因为这私、独、小,注定这种 饮食只能存在于一种现象,过分依赖大师傅的勺子,终无法成包容之大气。与之对比的是大锅饭,好 像从来没有人关注过谁去 做这锅饭,因为只要不是伤弱病残,稍有体力之人便可到市场上买些原料,顺手 完成一锅满足各行人群酒 足饭 饱的需要。大锅饭也许无法在某段时间内一碗一盘的博弈中靠色泽和味道取 胜,但它却实实在在的赢得了一场更为人尊重的产业化胜利掌握在一人一勺中的私房配方怎能匹敌一 锅锅实实在在的量化美食? 也就因为量化是个寻找规律,制定规律并尊重规律的系统化过程,所以,很坦率的讲,在我国谈量化或许 是件比较难的事情。因为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原因,我们民族总有种相信潜规则重于相信规则的倾 向。量化实际上是个系统化的过程,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恰恰缺乏很系统的规划,这反映在个人的 日常行为和国家的制度建设等各个层次的方方面面: 我们好像更崇尚跟着感觉走的潇洒,内心深处我们比较排斥规矩的束缚;喜欢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民间法宝,而不重视长远规划,系统行事的高瞻远瞩;喜欢一哄而上,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盲目随从,从不思考如何掌握方法进而横霸天下的道理;喜欢品尝各式各色的私房菜,从没想去学习肯德基和麦当劳之所以能畅销全球的精髓;城市的建设往往拆东墙补西墙,口头上的利用资源往往到头来反而受到当地特色的制约;我们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做到了数据上的辉煌,但我们至今缺少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国家建设的很多领域更是普遍缺乏制度的建设,不重视制度的恶果随处频现,笔笔皆是 现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人们意识形态的自由和生物多样性的美丽对于可持续性的发 展是多么的重要,但即使元素多么复杂,也都需要一根贯穿其中的主线加以串联,都需要我们积累经典的 想法,积累符合客观规律的逻辑关系,并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将散沙规整化,将程序系统化,多民 族国家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领导,否则社会无法管理进而丧失稳定;环境中引入外来物种,短时间内物种数 量的相对增加换来的却是万劫不复的生态灾难。我们需要明白健全民族相关法律制度,将民族团结之种遍 布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家园,才会开出和谐共处之花;我们需要遵守生态系统复杂性背后的生物链条,不要 任凭个人感觉和眼前利益而砍伐生命进化之树。 当然,我们不能把我们自己值得保留和传承的精华完全否定和颠覆不能否认,也许很多现象我们可以 仅由感觉即可以收到哪怕量化也可能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我们更加不能否认我们需要变得更严谨,需 要严谨而系统的量化。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才会有更多的感觉,这才是为我们保驾护航的 秘方,真正的取胜之道,因为私房菜我们可以无需顿顿都吃,但馒头米饭我们却每餐必需!
个人分类: 随笔杂谈|5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文化关系的三个阶段[i](知识之树三)-知识论之八
lvnaiji 2009-7-23 20:07
原文题为再论科学对文化的影响,刊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4 , 5 。此处修改并补充后上载,请各位指正。 摘要 :在远古和古代社会并没有科学,文化因其中没有要素也不成为系统,二者处于原始的混沌之中。近代之后科学兴起,也就是 科学要素从原始的混沌中独立出来, 对文化的影响是, 促使传统文化脱域和诱导形成现代文化,进而推动现代文化走向自我否定而形成后现代文化,也就是文化系统的生成。在未来的发展中,科学要素与文化系统将融为一体而走向新的混沌。科学与文化关系的三个阶段正对应于知识之树的三个部分。 科学对文化的影响可以由历史和逻辑两个视角展开讨论。历史视角指科学对文化影响的沿革,逻辑视角指科学作为要素对文化作为系统在结构上的影响。历史在先,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对历史的整理、概括和抽象。 原始时期科学与文化处于混沌之中,谈不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近代科学萌芽,因而也就发生科学对文化的影响,推动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随着后现代科学的形成和文化系统的生成,二者正在走向新的混沌。 一、 科学萌芽诱导传统文化脱域 ( dissembedding ) 和现代文化生成 传统文化指工业化之前的文化。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各民族中形态各异 , 延续时间不等 , 但有基本的共同特点:在对自然的认识上,物我不分 , 人与自然、与周围的一切混为一体 , 与自己所崇拜的图腾互相渗透。在实践上对自然基本上没有触动 , 物质基础大体为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相对较弱)。人工制品大体等同于自然物,其人工度接近于零 , 自然是自在之物。天人合一。特定的人合于原始的未经认识而只有感悟的自然,合于原始的未经触动和生活于其间的自然。因此 , 传统文化在认识上和物质上都直接地以自然界为基础。传统文化的经济形态主要为自然经济。构建并生活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们 , 其人性即是自然性,人际关系主要由血缘维系 ,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仍然以血缘亲属关系为核心 。同人与自然之间那种直接的、狭隘的关系相对应的 , 只能是尚未完全斩断其自然脐带的 , 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最初的社会关系形式(马克思)。由上述特征可知 , 所谓传统文化 , 可以更确切地称为 自然文化 ,是一种与自然界同一的没有分化的文化,也就是既没有要素,也无所谓系统的处于混沌之中的文化。 传统文化又是杂多的文化,各个传统文化各有其时空限定,互不通约。这是因为古人所面对的自然并非是相对于全人类的整个自然界,而只是为某个家庭、部落、民族自己所居住、生活和劳动的特定环境。古人是从特定的山水草木中提取知识,在特定的境遇和实践过程,以及在属于自己的历史中形成独特的文化。于是特定的自然物便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有了神秘的色彩,形成价值理性,甚至神圣的属性 。传统技术产品的特点是有个性而互不相关,也折射出传统文化杂多(黑格尔)的特征。 简言之,传统文化同时也就是科学的根本特点,是在与自然关系上的自然性和同一性,而同时在人类学意义上的不可通约和杂多性;这正是嵌入编码知识的特征,与境,知识与语境和主体的嵌入,以及彼此间不可通约。 在文艺复兴运动后期科学兴起。科学的萌芽究竟意味着什么? 科学萌芽的意义在于原始的混沌中出现了独立的要素(随后有市场经济), 诱导传统文化脱域并在科学的基础上重建。这种影响首先直接地表现在本体论上,如日心说、进化论和时间图景等。这些新的陈述体系一方面销蚀原有陈述体系的神秘色彩和价值理性,参阅: 同样面对日心说和进化论,为什么中西 文化有不同反应? 另一方面为各民族提供一致的可共享的陈述体系。参阅: 时间图景 科学影响文化的重要途径 。这种陈述体系的核心就是机械论。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运动方式,人类对自然和对自身的认识必然要从最简单的运动方式开始,然后逐步提升。一再受到批判的人是机器,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既销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特殊的陈述体系,也就是嵌入编码知识,又为现代文化奠基。同样,社会也是一架机器,可以拆卸为其零件即个人,也可以再以彼此间的契约组装起来。 其次是科学理性,主要表现为求真,通过理性的质疑和经验的证实获得与客观世界一致的图景。善与美要让位于真和对真的探索,事实和规律也就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要成为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的基础,而作为传统文化基础的陈述体系却经不起科学理性的探究,甚至不容质疑。传统文化必然随着其陈述体系的销蚀而塌落,同时在真亦即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文化。 第三,同样深刻的影响在于科学的方法。 人类掌握并充分发挥自古希腊就已经形成的抽象和分析方法,在现象后面寻找本质,杂多之中发现一致,经验后面揭示规律,以及在变化后面探寻不变的存在,一句话,揭示非嵌入编码知识。 凭借抽象和分析方法,伽利略方能排除人的影响,在认识上区分第一性和第二性,从而否定了人与自然的原始同一,走向分化;同时也剔除了传统文化附加于自然物之上形形色色的价值理性和神秘色彩。 笛卡儿所钟爱的理性对所有的人都是公正的,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理性来进行思考以确认自身的存在。 分析方法到头来是要得出一致的力和因果关系,一直还原到最简单的机械关系。 培根倡导的归纳法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归纳是要去除个性所赖以存在的背景和历史而得到普遍性,由特殊到一般。再加上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前者的意义不仅在于挑衅体现了人的权力和意志,可以超越自然界,观察到自然界所没有的现象和过程,而且在于为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可重复,由此便可以剔除主体以及偶然性和语境的影响。达芬奇也认为,要把这种试验进行许多次,使得某种偶然情况不至于搅扰或歪曲这个证据。后者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性足以排除一切个人因素。 凭借上述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手段和武器,科学开始瓦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自然性和同一性为天人分离所打破, 传统文化特有的意义和价值土崩瓦解,心目中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被代之以人所共知的无任何特殊之处的原子和机械,神圣的光环褪色、怯魅。在人类因哥白尼而由宇宙的中心滚到了一个 x (尼采)之时,个人则由传统文化的托庇之下被贬为机器。各个传统文化所面对的特定的自然,所经历的特殊的历程,都无任何不同之处。正如笛卡儿所指出, 天和地是由同一物质组成的,而且纵然有无数世界,它们也都是由这种物质构成的。与其把天体机器比作神的机器,不如把它当作时钟装置(刻普勒)。目的因只是与人的本性有关系,和宇宙的本性是没有关系的 。在启蒙运动中,不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等级,都是机器, 5 尺来高的人,都遵循机械规律(伏尔泰)。由此看来,科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根除、断奶或吉登斯的脱域 ,传统文化从其时间和空间的根源自然,也就是特定地域,历史和特定境遇中抽离出来( lifting out )。与此同时,在科学的诱导下, 应用分析方法和还原方法寻找文化中的事实和规律, 现代文化正在生成之中。 格劳秀斯 宣称,自然法是固定不变的,甚至神本身也不能更改 ,还有斯宾诺沙的伦理学、亚当 斯密的经济学和奠定现代文化基础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者宣称,我们都是牛顿的学生。他们遵循还原方法追溯到人类的自然状态,揭示人的天赋权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也就是人类社会的非嵌入编码知识。 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其一,科学在认识上认为人是机器,技术则在实践上把人变为机器。在人际关系上,人与人的血缘关系变为机械关系 , 也就是机器上各零部件之间的关系。机械规律取代宗教、家法与人情成为人际关系遵循的共同法规。把人际关系改变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毫无疑问 , 这种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 , 或者比以自然血缘和统治顺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马克思)。在价值观上,普遍适用和清晰易懂的技术理性强调实用、功利和效率,其特点是计算,替代各异的和说不清道不明的价值理性。科学理性体现于认识层面, 技术理性贯彻于实践和操作层面。 19 世纪末的泰罗制则是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集中体现。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是适用于各民族认识不同事物和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民族由自然向社会生成过程的共同的底线。 其二,技术所提供的产品代替自然界成为文化的基础。人们不再直接依赖自然物,直接依赖自然界的动力,而是依赖各种机器,依赖蒸汽机、内燃机和电机,这也破坏了传统文化的自然性和同一性。 如果说自然是动物的生存基础,那么自然再加上人工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基础。说到底 , 只有经过改造过的自然人工自然才是真正的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然界 ( 马克思 ) 。正如原始自然是原始人的家园 , 人工自然也是近现代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科学的发展在使人与原始自然分离之时 , 即已开始铸造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 同时, 标准化为各民族提供 人类学意义上 普遍的、统一的基础, 抹去不同民族在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 于是直接地以各异的自然禀赋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就转型为以标准化的机械为基础的现代文化。 机器不仅创造了铁路、 而且创造了行会、联合会、国会。 现代化不仅需要化神圣为功利的普遍世俗化、功利化经济动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强大的可普遍化的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智性支持,由此方能形成跨文化差异的理性力量。 近代人在自己的创造物标准化的机器和彼此间的线性或机械相关既看到了自身,也看到了人与人的关系。 科学提供非嵌入编码知识,扫除愚昧,从事启蒙,技术提供一致的行动方式和一致的人工自然。科学和技术共同为现代文化奠基。 总之,科学的萌芽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于脱域、根除和断奶,在于人从自然界的提升,切断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在于抹去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不可通约之处,为现代文化的构建准备好一张白纸,为各民族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近现代文化就是这张白纸。 白纸,就是文化系统在生成之初与其要素科学技术的同一性,也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同一性 。科学技术所主张、所提供、所隐含和所采用的一切,也就是现代文化所主张、所提供、所隐含和所采用的一切。科学发展等同于社会进步。正因为此,于是才有科学文化、工业文化、机械文化等等之称,甚至唯科学主义。就此而言,现代文化仍称不上是一个系统。 蒯因的名言:哲学只要以科学为对象便尽够了,可能是这种状况一个说得过去的写照。 总之,科学否定传统文化 * ,并为文化系统的生成构筑底线。 二、后现代科学推动现代文化提升和后现代文化生成 现代文化只是底线,是基础,是上升的出发点,但并不要人类停留于这一底线,而是展现了无限的发展前景:机械是人性自我确证的第一步 , 在人类成长的长河中 , 单面人高于亚里士多德,而后将不断提升;由真而善、美,由事实、计算而价值判断和选择,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自我实现的人,由现代文化到后现代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科学要素通过其自我否定而推动文化系统的生成。 科学自文艺复兴运动后期萌芽之后一直到 19 世纪末,基本上沿着分析、还原和机械论的道路深入和扩展。进入 20 世纪后,科学的对象进入新的领域,并由此对认识途径和方法以及科学观产生重大影响,科学开启了对自身的反思和否定。科学要素的生长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首先, 在研究对象上 科学朝三个方向发展。其一 , 沿着量子阶梯下行和时间之矢回溯,在小尺度上研究夸克及比夸克更低的层次,在大尺度上探索极早期宇宙及其起源。其二,沿着量子阶梯上行和时间之矢顺行,在小尺度上研究生命起源、人体和意识,在大尺度上探索生态及其演变。在这一过程中,人从机器到化工厂、细胞的王国、生物,一直到社会中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在新的高度走向天人合一。这不是与特定和原始的自然的合一,而是经过分化,其核心是人的提升后的辩证的复归,是与经过认识和实践的整个自然界的合一。其三 , 研究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复杂性。这正是被近代科学所排除的对象,或者说,只有在排除了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复杂性后,才有科学的萌芽及而后的所有发展,因而这一点是科学在研究对象上的根本转向。在上述三个方向上提出了一系列否定性的概念,如相对、测不准、互补、涨落、非有序、不可逆、混沌、分形、分岔等。 在这三个方向特别是第三个方向上,科学家们认识到,真不再是脱离个体和语境的普遍和必然,也不再是排斥现象的本质,而是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可分割的个别事例和不确定的过程。在经历数百年的脱域之后,科学正在回乡、扎根、嵌入到语境之中,形成地方性知识。因而个别事例和不确定的过程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魅力。在经历数百年的怯魅之后,事实正在获得意义,科学正在返魅。 其次,研究对象的变化必然促使方法的改变。在第一个方向,虽然是沿袭科学萌芽以来的进程,但在微观和渺观世界,传统方法遭遇难以逾越的困境。在第二个方向,所应用的是与分析和还原相反的方法综合与演化、涌现。更大的挑战来自第三个方向,充斥着个性和不确定性,并且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可分割。顿悟、直觉和灵感, body ,以及实践越来越重要。由此,行动者网络,主体(个人、实验室、共同体、学派等)和实验室设备等因素,便不可避免(对称)地进入研究之中。 第三, 作为社会的物质基础,由技术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平台在不断提升,由机械而化工而生物制品,由材料而能量而信息和信息技术,以及由工业技术而高技术。新的平台首先促使人从机器的平台提升,满足高情感的需要,走向人机界面友好。这是人类学意义之天与人之合一。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考虑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同时将更多地依赖知识而摆脱对资源的依赖。 其次 ,新的平台通过为每个人提供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而使之得以与属于自己的人工自然合一,促使个人在单面人之后发展出属于自己个性的一面。第三,新的平台还在一定意义上超越技术理性并隐含新的观念,如兼容、共享、容错、开放和协调发展等等。随着高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普遍应用,这些新的观念也必将深入人心。参阅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4402 新的平台特别是信息技术使原来的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发生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根本的变革,从而改变了时空结构、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使各具个性的个人更紧密同时也更平等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 人工自然物正在由近代那种标准化线性相关,过渡到现代的个性化及非线性相关 , 这也表征了现代人际关系中的个性及其交往的复杂性和有机特征。新的社会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以知识沟通并融合生产和消费这两个环节,生产就是消费,消费也就是生产。二者合一,共同从事创造,创造作为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商品知识,这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最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小科学正在成长为大科学。 科学家们最先是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同大自然进行交流,旨在求真,随后与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开始增多起来,形成相应的学术规范,并有了一定的社会建制。现在科学本身的发展要求科学家们必须与公众进行交流。科学家的目光渐次由只关注自然到与同行交往,再向上到理解并融入社会,意识到科学并不等于进步,意识到能够做的未必都应该去做,意识到科学要受到社会的选择和引导。这时候的科学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为了公众的科学,成为全社会的科学。科学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认识到自己并非就是一切,并非等同于文化,不过是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认识到自身作为要素的地位,日益融入文化系统之中。 在科学的上述发展也就是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文化系统渐次生成。 文化系统的生成首先表现在对科学的批判上。在本体论上,没有普遍适用并具有铁的必然性的事实和规律,真实地存在着的是与历史和语境不可分割的不断变化和生成着的各异的个体。在认识论上,没有未经主体的认识和解释所污染的中性的事实和规律,知识是由共同体按照一定的范式建构而成,是在实验室中建构而成;在历史观领域,真并不孤立、至上和唯一,对真的追求要受善与美的引导。参阅: 如果科学起源于中国 析李约瑟假设 。 文化的提升过程 , 也正是文化系统将科学作为自身的要素 ,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生成的过程。在生成的第一步 , 既然文化作为系统尚未形成 , 与作为要素的科学并无二致 , 于是整个近代文化就是科学文化、机械文化或工业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科学不仅是要素 , 而且就是文化本身;而一旦科学等同于文化 . 那么也就没有什么要素可言 , 或者更确切地说 , 文化处于本应属于要素的科学的水平。进入现代以来 , 文化系统渐次生成 , 一旦成为系统,文化便将科学作为其中的一个要素 , 并赋予其本来的基础地位。由小科学到大科学的演变也可说明这一点。小科学之所以为科学而科学,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科学本身 , 而在于文化的生成尚处于底的阶段 , 尚未成为系统,科学因而得不到文化的指引,要素因而得不到系统的选择。由小科学到大科学的原因不仅在于科学的发展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撑 , 而且在于文化的提升 , 由此科学作为要素得到文化系统的指引和选择。 科学与文化并不具有同等地位,它们属于不同层次,在历史和逻辑上科学作为在先生成的属于较低层次的要素对较后生成亦即属于较高层次作为系统的文化发挥基础的作用。科学对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历史决定论,而文化对科学的影响则体现了目的(未来、价值)引导论。 在这里 , 我们想起了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自然是一种为在时间上在后 , 却在存在的次序上在先的善所引导的自发的技艺。在时间上科学在先 , 然而科学(以及文化最终都)为在存在的次序上在先的善所引导。 三、嵌入和融合走向新的混沌 科学与文化正在走向新的混沌。大致可以把这一过程归结为块的消融,个体的显现,以及整体的形成 。 首先是块的消融。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地理上民族、区域文化的消融,另一方面是在内容上各门类间如科技、政治、经济、艺术等彼此间边界模糊,相互渗透、消融。科技对此的影响经由两个途径,其一是科学的诱导效应。 余英时 先生 以福柯为例,认为 知识考古学与新物理在思维结构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以变动为系列的断裂而非连续,如反对知识论上主客对立、如否认离开人的观察过程而能认识客观的实在、如以或然率与不确定原则代替因果律与决定论等等。总之, 余 先生的结论是,新物理学怎样向古典物理学挑战,知识考古学便怎样向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挑战。量子力学动摇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这是爱因斯坦始终持疑的主要原因),知识考古学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二是科学和技术的直接影响。科学的地方性知识直接影响到文化的内容,促使它们彼此渗透。宽容、理解与协作、创新,以及自律与他律,不仅成为科学,而且正在成为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共同规范。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的平台为文化中各部分的交流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 其次,个体的显现。科学关注个体,其本身也分化为地方性知识。相应地,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的意义理论,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与语境不可分割,而语境则是人类整体语言中的个体体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以其独特性和应变性满足个体的需要。网络的发展在消解一元中心之时,给予每一个体以平等的地位和参与的机会。随着个体显现,在原先统一一致的块中便出现越来越多的个性和差异,以致看不出有什么全民族相同的文化,也看不出严格意义的政治、经济、艺术或科学技术。 第三,个性的显现在促使块的消融的同时,也在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参与形成新的整体。虽然新的整体尚未成形,但可以推知它的一些特征。 (1) 科学理性、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在认识领域,个体的显现,也就是把普遍的、抽象的科学理性融入到具体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现实中,是理性的语境化。在此意义上,如果说块的消融是根除,那么个体的显现就是寻根。其结果既是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参与价值判断并成为后者的基础,也是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在具体实践中,在价值理性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归宿。 (2) 整体与个体的统一。整体不是由几个界限分明、彼此独立以及不可通约的块组成,而是由最小的部分,由一个个企业、社区、社群、家庭,乃至个人组成。他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依赖、参与。由一滴水看太阳。从每个个体都可以看到科技、艺术、伦理,还有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只是消融而非消亡,它的生命通过个体而流淌到全世界,并且不断地变化着流向未来。 (3) 整体中的每一个体都是平等的,都有发展的机会。精英与大众、深度与平面、终极与当下的对立逐步消融。一方面是精英地位的跌落;另一方面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水平的提高。扁平并非没有深度。每一个个体都是创造者而不是被创造者,共同关注人类作为类的深度和终极问题。 (4) 混沌不是静止。整体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每一个个体都在从事创造,每个个体都可能成为整体中的亮点,然而亮点又在不断转移,没有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人类走出远古的混沌走向有序,理性、必然和规律,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不断分化,是一元、中心、标准、精英、深度。随着 21 世纪科技和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块的消融和个体的显现,人类正在更高的水平和共同的平台上迈向新的混沌。这正是知识之树。 知识之树的主干上枝繁叶茂,互相纠缠着伸向独特的语境,伸向无限的时空。 科学与文化正在走向新的混沌。 参考文献: 本文中的科学,除特别指出外,均指科学技术。 由下文可知,脱域一词未必切合文中的含义,根除、断奶和抹去也不十分确切,通常所用的否定一词也难以涵盖所有意义。 这里主要指中国。西方同期虽然有契约封建社会之称,但也往往靠婚配来维系统治和各种平衡。 在众多传统文化中或许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古希腊的文化。古希腊文化在认识上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超越其地域和生存环境的自然哲学、欧基里德几何、阿基米德力学,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等。在交换上是商品经济,在人际关系上破除了血缘关系。 * 当然,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嵌入性或普适性的因素,完全属于个人的因素,只具有形式上意义的因素,以及对现代化不构成对抗和障碍的因素将得以保存;而被否定的因素中有些还将在后现代社会中以新的形式再生。 葛力:《 16 - 18 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P46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程光泉主编:《全球化理论谱系》, P181-P241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万俊人,现代性的中国知识,《学术月刊》, 2001 , 3 吕乃基: 21 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大学学报》 2001.1 余英时:两种文化的百年思索 http://blog.sina.com.tw/2006_ten_best/article.php?pbgid=32637entryid=217429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842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与人文 - 2
热度 1 weijia2009 2009-7-11 04:39
刚应邀在 NCI (国立癌症研究所)作了一场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如何借鉴中医的策略来开展癌症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主要谈了两点 中医辨证策略在疾病分型上的应用前景和基于中医整体调节的疾病干预新模式。马上还要在 NCI 开两天的植物药发展的策略性讨论会,所以就只能在 DC (华盛顿特区)附近呆着,当然也借机会把几个历史和艺术博物馆再看一遍。看来美国 NIH (国立卫生研究院)以及一些高校对中医药在近年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去年 6 月的时候我(最后一次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出席了美国 NIH 举办的中医药研究的圆桌会议,中方派了 5 位专家,美方也派出了一批植物药和替代医学研究方面的科学家进行了两天的讨论,圆桌会议的第一天美国卫生部长和 FDA 的 Commissioner 都出席了,两人分别谈了一通对中医药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除去政治上的因素,还是可以看出美国的官方卫生研究机构对东方的医学思想关注有加 尤其是在当今主流医学对复杂性疾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状况下。 中医是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前两年出现了中医是否科学的大辩论,甚至有人提出了要废除中医。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这些年来我一直认真拜读反方的代表性文章。我曾经在给上海交通大学的药学本科生上课时把学生分成两派进行中医药废存的争论,这批药学功底扎实、极富辩论才华的学生在课上互不相让,把两种观点碰撞得火花四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理性的学术辩论是正常的,我们在思考和争论中获得进步,正如 方舟子 先生在他的《科学大争论:不变的是科学方法》中说的那样,科学研究充满了争论。涉及的科学问题越是重大,引发的争论往往也越激烈。科学界可能是最好战、最不宽容的一个共同体。 要思考中医是否科学性的一系列问题,我觉得我们不妨可以把问题问得更深一点,我们要问医学本身是否是一门科学?经典的回答是 Webster 大辞典上的定义,医学是 the science and art dealing with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the prevention, alleviation, or cure of disease ,也就是说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医学还包含了人文的因素。医学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的,所以我们今天的东西方医学思维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根植于东西方文化发展上的差异。 中医是一种经验,其医疗实践是基于经验的主观推测,关注的是个体化特性 具有不可重复性;而现代科学方法强调客观性、可测量性和测量上的可重复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自然是不科学的。如果谁站出来说中医是一门科学,他要么不懂中医,要么不懂科学!但我们更应该问的是为什么基于现代科学的医学研究始终攻不下人类几个重大疾病呢?是否这个科学本身有着缺陷呢?是否科学的发展必须按照其原有的程式进行的呢? 科学的源头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古希腊哲学家对自然现象提出了很多假说,但这些符合逻辑的假说有很多版本,大家莫衷一是。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达成共识 - 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假说,譬如伽利略提出的 计量一切可以计量的的实验原则迄今还在我们的科研中得以沿用 。一旦确立了实证方法,自然哲学就变成科学了。 刚在网上看了 武夷山 老师的一篇《物理学与世界观》的博文,其中介绍了题为 Trapped in a world view 文章中的一个观点 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上其实还是有文化差异的。文中说 操阿尔冈昆语的人群持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滚动、变动着的,实体涌现出来,又折返回世界的流动中。这正好引出我想在这个博文中表达的一个思想 科学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可能会融入新的元素。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对物质世界的还原分析是空前成功的,但对于复杂性系统也许不是最合适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复杂系统(譬如我们的身体、头顶上的天气)的运行是非线性的,它的每一个运行状态都是不可重现的,正如 古希腊 哲学 家赫拉克利特 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对于人体和疾病,我们在科学地测度其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关键的是要认识物质的变化和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宏观地把握系统的整体运行特性和捕捉变化中的共性将是研究的核心所在。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研究策略和方法都将面临着很大的调整。科学应是发展的,科学从西方来,但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东方文化或许有更接近于生命本质的思维和理解方式,现代科学是否会在东方的国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更新将是我们很多学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们常常赞叹人类的科学知识和力量之伟大。抬头仰望星空,我们知道人类的科技已经越出地球,远达太阳系的边缘,而我们的天文望远镜已经穿越茫茫宇宙,在探测多少光年以外的恒星和黑洞的变化。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小问题 -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头顶上是否会下雨、什么时候下,我们的天气预报好像还没有农村里某一个毫无科学知识的老农说得更准确些。难道经验不重要么?
个人分类: 未分类|9220 次阅读|9 个评论
废墟下,谁在觅食
moxj 2009-4-30 11:16
前段时间写了 哥们义气不能丢 .里面呼吁兄弟们积极和别人交流,同时提醒大家谈感情时记得戴口罩,结果马上有人质疑我逻辑有问题.没有办法,上面的图片估计这两天有很多人都看到. 望着桥墩上的乌鸦, 你的喉结深深的蠕动了一次, 风吹过你凌乱的头发, 和那只鸟腋边的毛羽。 六月的阳光下, 满树的油污; 看不到一片叶子, 只有虫子和它们身边的勒色。 眼睛里的无奈, 闪烁着昨天的团花锦簇, 人来人往。 嗅着远处吹过来的风, 一个接一个的泪珠掉下来; 在那仅有的一点晶莹明亮里, 闪烁出昨天的草原, 奔腾的马, 隔壁的驼队, 和望不到边的沙漠; 荒凉 却一样妩媚。
个人分类: 未来文明|3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杂网络社区结构划分方法
热度 1 郭崇慧 2009-4-30 08:38
随着对网络性质的物理意义和数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实际网络都具有一个共同性质,即社区结构。也就是说,整个网络是由若干个社区或组构成的。每个社区内部的结点间的连接相对非常紧密,但是各个社区之间的连接相对来说却比较稀疏 。揭示网络的社区结构,对于深入了解网络结构与分析网络特性是很重要的。如社会网络中的社区代表根据兴趣和背景而形成的真实的社会团体;引文网络中的社区代表针对同一主题的相关论文;万维网中的社区就是讨论相关主题的若干网站 ;而生物化学网络或者电子电路中的网络社区可以是某一类功能单元 。发现这些网络中的社区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的理解和开发这些网络。 在复杂网络社区结构划分的研究中,社区结构划分算法所要划分的网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常见的网络,即仅包含正联系的网络(网络中边的权值为正实数);另一类是符号社会网络,即网络中既包含正向联系的边,也包含负向联系的边。因此划分网络中社区结构的算法相应分为两大类,而对于第一类网络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社区结构划分算法,划分第一类网络社区的传统算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图论的算法,比如K-L算法 、谱平分法 、随机游走算法 和派系过滤算法 等;第二类是层次聚类算法,比如基于相似度度量的凝聚算法 和基于边介数度量的分裂算法 等。最近几年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又提出了许多划分第一类网络社区结构的算法,大致可划分如下:基于电阻网络性质的算法 、基于信息论的算法 、基于PCA的算法 和最大化模块度 的算法 等。对于符号网络,Doreian和Mrvar提出了一种利用局部搜索划分符号网络社区结构的算法 ,且Bo Yang等提出一种基于代理的启发式划分符号网络社区结构的算法(FEC) 。 尽管复杂网络的社区发现问题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基本问题,如社区概念虽然大量使用,但却缺少严格的数学定义;大多数社区发现算法虽然性能优越,但所需计算量却很大。这说明复杂网络中社区发现的研究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关于复杂网络社区发现问题更加系统深入的最新进展情况请看2009长篇综述文章 Community Detection in graphs by Santo Fortunato (arXiv:0906.0612) 参考文献 Girvan M, Newman M E J.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ocial and biological networks . PNAS, 2001, 99(12): 7821-7826. Newman M E J. Fast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 Physical Review E, 2004, 69(6): 066133. Fell D A, Wagner A. The small world of metabolism . Nature(Biotechnology, 2000, (18): 1121-1122. Pool l, Kochen M. Contacts and Influence . Social Networks, 1978, (1): 1-48. Milgram S. The small world problem . Psychology Today, 1967, (2): 60-67. Kernighan B W, Lin S. An efficient heuristic procedure for portioning graphs .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70, 49: 291-307. Fiedler M.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1973, 23(98): 298-305. Pothen A, Simon H, Liou K P. Partitioning sparse matrices with eigenvectors of graphs . SIAM Journal on Matrix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1990, 11(3): 430-452. P. Pons and M. Latapy. Computing Communities in Large Networks Using Random Walks .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2005,284-293. G. Palla, I. Derenyi, I. Farkas et al. Uncovering the Overlapping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omplex Networks in Nature and Society . Nature,2005 435(7043): 814-818. G. Palla, I. Farkas, P. Pollner, I. Derenyi et al. Directed network modules . Phys. New. J, 2007,186. Tyler J, Wilkinson D, Huberman B. Email as spectroscopy: Automated discove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 within organization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ties and Technologies, 2003, 81-96. F. Radicchi, C. Castellano, F. Cecconi et al. Defining and identifying communities in networks . Eur. Phys. J. B, 2004, 101: 2658-2663. Wu F, Huberman B A. Find communities in linear time: A physics approach . Euro. Phys. J B, 2003, 38: 331-338. Rosvall M, Bergstrom C T. An information-theoretic framework for resolv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omplex networks . PNAS, 2007, 104(18): 7327-7331. Chonghui Guo, Liang Zhang. An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PCA for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omplex Networks .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17(6), 144-149. Newman M E J, Girvan M. Finding and evalua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 Physical Review E, 2004, 69 (2): 026113. Clauset A, Newman M E J, Moore C. Find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very large networks . Phys. Rev. E, 2004,70: 066111. Duch J, Arenas A. Community detec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using extreme optimization . Physical Review E,2005,72: 027104. R. Guimer and L. A. N. Amaral, Functional cartography of complex metabolic networks . Nature, 2005, 433: 895-900. A. Medus, G. Acua, and C. O. Dorso. Detection of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networks via global optimization . Physica A, 2005, 358: 593-604. J. Reichardt and S. Bornholdt. 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Community Detection . Phys. Rev. E, 2006, 74: 016110. Newman M E J. Find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using the eigenvectors of matrices . Physical Review E, 2006, 74(3): 036104. P. Doreian and A. Mrvar. A Partitioning Approach to Structural Balance . Social Networks, 1996, 18(2): 149-168. Bo Yang, William K. Cheung, and Jiming Liu. Community Mining from Signed Social Networks .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07, 19(10): 1333-1348.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7005 次阅读|6 个评论
认识你自己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xiegming 2009-4-18 23:41
这个学期主讲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现代控制理论》。学过这个课程的都知道,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是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这么多年的学生和老师的经历,我现在对这两个概念似乎越来越有感情了。 一种观点认为状态空间法的引入,把控制理论的方向带坏了,把本来强烈联系实际,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学科引向了一个如何分析和控制一个数学模型,是属学控制论。这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理论越弄越复杂,而实际很难应用。另一方面,真正的数学家和应用数学家又看不上,认为你的数学技巧太简单了。成了一个两头不讨好的事情。 一些极端的观点认为,只要你矩阵玩得溜,肯定搞控制理论没错。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聚合体 第二章附录3 智能控制系统
lefeng 2009-2-10 15:56
附录3 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的定义似乎还存在着问题和分歧。什么是智能控制系统还存在着多种看法。 在工程学里,智能控制的定义如下: 一种典型的观点是: 智能控制( intelligent controls ) 是指 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 对许多复杂的系统,难以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和用常规的控制理论去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而必须采用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目的是,要由机器用类似于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引导求解过程。因此,在研究和设计智能系统时,主要注意力不放在数学公式的表达、计算和处理方面,而是放在对任务和现实模型的描述、符号和环境的识别以及知识库和推理机的开发上,即智能控制的关键问题不是设计常规控制器,而是研制智能机器的模型。 此外,智能控制的核心在高层控制,即组织控制。高层控制是对实际环境或过程进行组织、决策和规划,以实现问题求解。为了完成这些任务,需要采用符号信息处理、启发式程序设计、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决策等有关技术。这些问题求解过程与人脑的思维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具有一定程度的 智能 。 因此,这里又定义 智能控制系统 (l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为: 一个系统如果具有感知环境、不断获得信息以减小不确定性和计划、产生以及执行控制行为的能力,即称为智能控制系统 . 。 另有一种定义是:用于驱动自主智能机器以实现其目标而无需操作人员干预的系统叫智能控制系统。 关于智能控制在各种文献中的定义大致归纳如下: 所谓智能控制是指那种无需或尽可能少的人的干预就能独立地由 智能机器 实现其目标的 自动控制 ,是一种将 人工智能技术 与经典、 现代控制理论 相 结合的 控制, 智能控制系统 是由智能机器对 生产过程 自动控制的系统。 智能是指人类所特有的智慧和才能的综合而仿效人类智慧的控制则称为智能控制 . 模糊控制 、 神经网络 控制是智能控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者是从行为上模拟人或生物的逻辑思维、推理和决策过程。 所谓智能控制,是指超脱文件原始载体的限制的控制 档案信息 的过程和行为。实体控制是智能控制和整个 档案管理 系统的基础。智能控制则是实体控制的升华,两者作用具有 互补性 和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神经元控制、 模糊控制 等等,它们统称为智能控制,与传统的经典、现代控制方法相比,智能控制具有一系列的特点;首先智能控制突破了 传统控制理论 中必须基于 数学模型 的框架,它按实际效果进行控制,不依赖于或不完全依赖于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这就与生物和电脑控制系统的运作方式一致。 基于 人工智能技术 的高级控制称为智能控制。智能控制不需要精确的 数学模型 ,而只是依靠策略,它可以形象化的被看成 自适应控制 的一种。 还有观点认为;智能控制的概念主要是针对被控系统的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及人们要求越来越高的控制性能提出来的。正如其它前沿学科一样,智能控制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定义。 而 自动控制 是能按规定程序对机器或装置进行自动操作或控制的过程。简单地说,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控制就是自动控制。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例如在感知环境、自动调整行为,不需人工干预方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智能控制具有 不断获得信息以减小不确定性和计划、产生以及执行控制行为的能力。 智能控制技术是在向人脑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人脑是一个超级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推理、决策、学习和记忆等功能,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控制环境。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可能把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以及系统科学中一些有关学科分支(如 系统工程 、 系统学 、 运筹学 、 信息论 )结合起来,建立一种适用于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技术。智能控制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它是自动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也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进行控制的研究领域。 1965 年,傅京孙首先提出把人工智能的启发式推理规则用于学习控制系统。 1985 年,在美国首次召开了智能控制学术讨论会。 1987 年又在美国召开了智能控制的首届国际学术会议,标志着智能控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得到承认。智能控制具有交叉学科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和特点。 智能控制与传统的或常规的控制有密切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常规控制往往包含在智能控制之中,智能控制也利用常规控制的方法来解决低级的控制问题,力图扩充常规控制方法并建立一系列新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更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控制问题。 智能控制的特点 (1) 同时具有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模型表示的混合控制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重点不在常规控制器上,而在智能机模型上,即在策略上。 (2) 智能控制的核心在高层控制,即组织级,具有一定的智能。    (3) 智能控制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 (4) 智能控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开发。 在这里,我们看到在工程学里智能控制系统的定义: 1. 只规定了它的行为特征,它的控制方式以策略为主。 2. 智能控制技术是在向人或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这十分有意思,意味着人们已经把人或生物看成了一种存在智能的东西。从工程学来研究生物与从生物学来研究生物的看法可能会有些不同,有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工程学里肯定了人和生物存在智能,但我们又不能犯循环定义的错误,所以我们需要更广泛的定义来定义什么是智能控制系统。我们还有必要确定智能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 根据以上对智能控制系统的讨论,一般来说, 智能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应具有: 输入系统,输出系统,分析单元,存贮单元。 可以用图表示: 图:智能控制器结构 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没有存贮单元。高级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具有存储器,电脑也可以构成自动控制系统,这种自动控制器常称为智能控制器。 图:自动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一般认为电脑的结构原理图如下: 图:电脑(计算机)结构示意图 从这个结构模型,我们可以看到,电脑是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人,鸡,猫,狗,鱼等生物控制系统也都具有输入、输出、分析、存储等功能,它们的工作方式以策略为主,所以生物控制系统都是智能控制系统。 人们还应该注意到智能控制系统的一个特性,就是智能控制系统也可能犯错误,有的时候智能控制系统会表现出傻乎乎的现象,而且智能控制系统也可能出故障。就象人一样,再聪明的人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智能控制系统不论是机电的还是生物的,都可能有出错的时候。
个人分类: 生命聚合体|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优化方法与智能优化算法
热度 1 郭崇慧 2009-2-4 09:14
系统优化方法在各种工程系统、经济系统,乃至社会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优化理论的研究也一直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出版了许多最优化理论、方法和应用的著作和译作。 梯度为基础的传统优化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较强的可靠性、比较成熟等优点,是一类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优化算法。但是,传统的最优化方法在应用于复杂、困难的优化问题时有较大的局限性。一个优化问题称为是复杂的,通常是指具有下列特征之一:( 1 )目标函数没有明确解析表达;( 2 )目标函数虽有明确表达,但不可能恰好估值;( 3 )目标函数为多峰函数;( 4 )目标函数有多个,即多目标优化。一个优化问题称为是困难的,通常是指: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不连续、不可微、高度非线性,或者问题本身是困难的组合问题。传统优化方法往往要求目标函数是凸的、连续可微的,可行域是凸集等条件,而且处理非确定性信息的能力较差。这些弱点使传统优化方法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时受到了限制。 目前由于所研究实际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约束条件增多,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多准则、非线性、不可微、不确定已成为这些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 ,致使系统的数学建模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探寻适合大规模计算且具有智能特征的问题求解(或信息处理)方法成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研究方向。计算智能(或软计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一个学科领域,它是由多个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结果,得益于运筹学与管理科学、计算数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自动控制理论等许多学科,其典型分支主要包括进化计算、神经计算与模糊逻辑等。 作为计算智能的重要研究内容,智能优化算法主要包括进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免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差分演化算法、蚁群算法、微粒群算法等。这类新的优化算法一般都是建立在生物智能或物理现象基础上的随机搜索算法,目前在理论上还远不如传统优化算法完善,往往也不能确保解的最优性,因而常常被视为只是一些 元启发式方法 ( meta-heuristic )。但从实际应用的观点看,这类新算法一般不要求目标函数和约束的连续性与凸性,甚至有时连有没有解析表达式都不要求,对计算中数据的不确定性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由于这些独特的优点和机制,智能优化算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掀起了该领域的研究热潮,且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 王凌 . 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 郭崇慧,唐焕文.演化策略的全局收敛性.计算数学, 2001 , 23 ( 1 ), 105-110 3. 唐焕文,秦学志 . 实用最优化方法(第三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 4. 徐宗本 . 计算智能(第一册):模拟进化计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 邢文训,谢金星 . 现代优化 计算方法 (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6. 汪定伟,王俊伟,王洪峤,张瑞友,郭哲 . 智能优化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5885 次阅读|8 个评论
从冲红灯到闭环控制
zhangxp 2008-11-27 01:01
前几天早上,在一个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旁边嗖的一辆车冲红灯而去,我看了一下右后方----没有照相装置,其实,我有时候也冲红灯的,在非常熟悉的路口和确信安全的时候,但次数很少(真的)。 这时候我就想,为什么要冲红灯呢?为什么我们的国民在许多方面道德意识差强人意呢?制度既然订下来了就应该遵守,如果觉得有不合理就应该向上反馈而不是直接去违反,哦,反馈,对的,问题是,我们习惯于反馈吗?我快到家的那个路口左转弯的车辆很多,但那个该死的左转弯绿箭头只亮个三秒钟就开始闪了,明显地不太合理,但是我也没想到要去反馈一下,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作为一个老百姓,我已经没有往上反馈的意识了,我估计中国的老百姓也都几乎没有。今天还填了一份科协的《科技人员状态调查报告》,其中有一项:你通过什么渠道向上反馈意见(大意),我只能选择其中一项互连网,其中有一项人大代表,我现在在三资企业工作,许多年不选人大代表了,唉,说起来咱也还算是国家干部,但早就名存实亡了。 我不知道闭环反馈在世界中是什么地位,但是在控制系统和生命中,闭环反馈都是最基本的,维纳还根据这两者的相同性认为生命和机器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通常讲控制的书,一开始就要讲反馈的概念,最常见的,伸手拿一样东西,看似一个很简单的过程,但中间经过了许多次的反馈和调整,以前我学开车的时候,我以为要根据路面的弯度来估算打方向盘的角度(纯属线性动力学思维),一上路就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根本不需要预先估算,偏左了就往右调一点,偏右了就往左调一点,当然新手会有点方向不稳在路上蛇行,稍微熟练后就好了。我在工作中常用到一种叫PID的算法,也就是用的闭环控制,调电机速度和控温都很好用,你写好一个算法,算法很简单,但是因为是带反馈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所以虽然算法简单但你很难知道实际运行是什么效果,得靠实际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调整参数。如果你留点意,在生活中还可以发现许多的反馈控制。 说回社会反馈。我们的国家,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以树状结构为主的模式,而不是以反馈结构为主,这是有缺陷的,事实上从底层往上层的反馈已经基本没有了,这直接导致国家大量的成员被排除在权利体系之外,不要说农民,许多的白领、中产阶级、小资,都被排除在国家权力之外,这些人占国家人口的大半以上。按照定义,人民代表大会是用来实现这个反馈的制度,但是其效果如何?我认为可能没有达到国家当初预想的效果。在大量老百姓权力缺失的情况下,鼓吹道德就缺乏基础,要知道, 只有在有能力互相制约的博弈者之间才有规则和道德 (这一点我打算写一篇《规则在博弈中产生》说明)。 目前的情况也不是那么差,也不是没有反馈,在很多局部都有合适的反馈,比如我注意到一点,在公务员居住的地方通常社会资源会比较好,交通、治安、教育、文体、环境,都会比较好,有问题也会比较快地解决,类似这样的局部反馈通畅的情况不少,但是一个最大最主要的反馈环路没有建立起来,那就是从底层往上层的反馈,要真正的具有权力作用的反馈,不是说得好听的东西(什么是权力?)。 *权力定义:我拥有某种权力是指当对象不配合时我拥有某种惩罚的能力,就是说不只是说说而已的。(联系到民众不愿意反馈,可能是因为反馈无效时并不拥有惩罚的能力,比如选举、有效投诉、自由言论发布等。) 一个良好运作的系统,一定要信息畅通,反馈信息、控制信息都要畅通,否则就不够有机,其适应能力、灵活性、生命力都会大打折扣,要不了多久就会生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没有反馈是危险的,所以,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要主动去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如果一个人处在无限制的权力中,就可能会肆意妄为,就象吸毒之人因失去身体的监督而放肆快乐,但是,后果是严重的,熵的定律不会放过你。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在没有客观限制的时候都还要自觉地加上一个主观限制呢。 这是我对系统和反馈的一些理解,当然了,实际的情况可能很复杂,比如说国情不同,这个比较复杂,我是只能理解到这样一些简单而直接的东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11 次阅读|4 个评论
系统人生
xwang0822 2008-11-16 19:34
一般人在实际生活中都不接触科学理论,但理论却实实在在的体现在了人类社会生活中,我突然间的感悟。 诸多的理论体系,似乎只出现在学者,研究人员的眼中,似乎也只与这些人有关,杂乱而突兀的专业词汇也只有在相关领域研究者的脑子里才显得异常亲切。不过,这些理论的内涵却绝不仅仅桎梏于科学书籍的平面内和研究者的无限遐想中,科学的实践使理论和定律精彩纷呈。 然而,我要说的也绝不仅仅局限与科学实践本身。事实上,理论的确体现在了更广阔的社会实际生活中,理性和感性完美的交织在一起。 首先我突然感到系统论之与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在这个浮躁社会阶段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不自觉的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生活很残酷,我无意计较与此。不过实际情况是,服务于他人的意识逐渐淡漠,这并非希翼如同六零年代那种政治狂热和个人崇拜下的学雷锋热潮,而是指目前市场经济生活中的WIN-WIN局面。社会交往好比一个系统,在此自然引入系统论于熙熙生活中。若人人都相互为自我的利益而竞争,势必造就一种局部的高能态,犹如电子因自旋态相同而挣扎于Pauli不相容和库仑排斥作用的高能状态下,哪个会被推出这个量子态呢?人与人之间心存芥蒂,互为竞敌。这种情态下,终定输赢,此过程首先会因高能的碰撞而俱损。而后无论孰先胜之,必得到此竞争系统一个负反馈,此负反馈来之于列位暂败的对手亦或大众之猜忌,胜者步入一个高而危的态势,举步更难。且该负反馈可能演变为一个长期的恶性激励源。 反之,在社会生活交往和社会事件处理中,始终保持一个互利的底部。则双赢的局面开启后,仍有正的反馈呈现,促使局面进一步开阔,何乐而不为? 。。。。。。 另外,群论中的对称性思想又何尝不是将其对称的和谐以及对称破缺的非常规美感蕴含在了我们大千世界的生活规则中呢。。。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孔子的话也让我深深触动。 很多的话或许没有逻辑,貌似没有联系,但却由以上顺序迸发在我的脑海中,我顾不得许多,只是将其简单的记录下来,权作日后回忆用吧。 同样也乐意得到大家的点评,若是不入法眼,挑刺便是:)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系统科学学
热度 1 entropy 2008-10-7 14:17
http://www.shufuman.com/book959932/ 内容简介 本书为系统科学提出了一个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在对目前成熟理论进行综合、归纳和评述的基础上,又主要研究了关于自组织、复杂系统演化、智能系统和社会经 济系统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统科学也许是人们谈论最多、评价最不一致的学科之一。一些科学史家把系统科学看作是20世纪后半叶创立的新兴横断 学科,甚至可以作为现代科学的代表;一些哲学家们对系统哲学推崇备至,认为它不仅对传统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带来了一种新的系统科学世界图景;而一些 实践家,特别是面临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问题的人们,更是渴望从这里找到解决难题的灵丹妙药。于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观点、方法成了一种时髦,甚至 在大众媒体中时常可以找到某某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的说法。似乎只要用系统工程方法,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同时,也有一些人对系统科学持谨 慎或否定的态度。如20世纪30年代,《一般系统论》初创之时,冯贝塔朗菲用开放系统的观点来阐释生命现象,但这一做法曾被许多生物学权威视为精神不 正常。即使到系统论成为热门理论的20世纪70~80年代,仍有不少人视之为空洞的哲学清谈。阵阵热潮之后,现在人们似乎冷静多了。在国外,系统科学尚 难找到对口的专业;在国内,虽经多方努力,系统科学被定为我国的一级学科,但系统工程却被归入自动控制的范畴。该领域原来一些研究人员由于种种原 因放弃它而转到其他领域,其中一些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甚至提出非系统、反系统的理论。一位研究文学的学者就宣称文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已 经寿终正寝。虽然这只是个别人的意见,或者仅仅是学科走向成熟前的阵痛,但这足以引起那些正在从事系统科学和准备学习系统科学的人们对它的前途命毫 作一番冷静的思考。 可以相信,系统思维方式将成为 21世纪的基本思维方式,系统理论,特别是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和复杂性态理论在未来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它的应用前景是极其广阔的。因此,对该学科 的发展应持慎重态度,这是因为: 第一,系统科学像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科学,而不是能解释一切问题的哲学神话。因为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和适用的边界,超出这个边界就 成为谬误,即使在其适用范围,其中的一些具体结论也可能被证伪。系统科学主要给人们的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思路、方法、原则和模 型,因此,不能指望系统科学包打天下,包医百病。特别是社会经济中的一些问题,由于涉及面甚广,需要在各方面密切有效配合下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单靠系统理 论或系统工程是难以见效的。 第二,系统科学目前所面临的不是如何用现成的理论指导实践,而是如何从实践中提炼出系统问题并发展系统理论去解决它。如果没有理论基础,只是盲目实 践、急于求成,是办不好事情的。应该承认,目前介绍系统科学的文献不少,但真正能指导实践并解决问题的却并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一些基本概念尚未 完全把握。 第三,对于一门发展中的现代科学来说,冷静的思考、严密的研究、同行的评议,都缺一不可。但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外的理论引进介绍多,分析评价 少。国内除钱学森等少数学者发表了有影响的论著外,对系统论的原创性研究很少,该领域研究者相互间实质性的交流更少。这种情况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系统科学的 普及和发展,也影响到系统科学的实际应用。 我们同意路甬祥院长的系统科学理论框架,他提出信息论、运筹学、控制论,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微分动力 系统、混沌理论等,为系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系统科学理论框架的构建尚未真正完成。这意味着在发展系统科学,建立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方 面,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系统科学的飞速发展,要求不断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在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中,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谦虚谨慎地向外国同行们学习,又要看到自 己的工作成果和独到之处,决不能枉自菲薄,老当学者,只介绍别人的东西,不去创造和发展自己的东西。 虽然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介绍系统科学的论著,但本书作者仍想强调以下几个特色: 首先,为系统科学提出了一个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本研究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不仅包括现代系统科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而且包含了笔者对系统科学的见解,因 此,可以作为系统科学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参考。 其次,在对目前成熟理论进行综合、归纳和评述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自己的研究成果,最主要的是关于自组织、复杂系统演化、智能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 此外,将当代非线性科学、复杂性态科学与系统科学结合起来,并把这些观点、方法、模型等运用于复杂系统,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和智能系统也作了一些探索。 第三,本书对系统科学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命题进行了定义,如关于系统的基本特性和关于混沌与分形的定义等。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容易引起误解的命题进行了澄 清,如在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命题时,把系统与全体和集合混为一谈;又如把人体看作是由原子、分子所组成的等。 本书分为三部分,共十一章。第一部分为基础系统论,对系统科学的概貌和基本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这一部分共有三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系统的结构、第三章 系统的性态,分别介绍系统科学的对象、特点、体系、历史和发展进展,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系统的结构、属性、功能和价值。 第二部分为复杂系统论,着重讨论复杂系统的若干基本问题,试图为现代系统科学提供一个理论基础。这里包括五章:第四章系统的复杂性、第五章系统中的混沌、 第六章系统中的分形、第七章系统的演化、第八章系统的自组织与演化机制,分别讨论系统的复杂性态和非线性机制,重点对系统中的混沌运动、分形形态、自组织 等复杂性态在时空上的典型表现,以及系统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做了详细讨论。 第三部分为社会系统论。这部分包括第九章信息与智能系统、第十章社会系统以及第十一章系统原则与方法,着重研究了与人和人类有着特殊关系的信息与智能系 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以及与系统方法和方法论原理有关的问题。 系统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在一本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为避免过于臃肿,有些内容只得从略。 最后,为了不致引起误解,这里还有几点需要特别说明: 一、现代系统科学是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许多内容早已为人熟知,甚至成为经典(例如稳定性、协同学、混沌控制理论,以及 CA、CML、DLA、SOC、CAS模型等),为了结构的完整和论述的需要,书中对一些公开出版的著作与论文进行了引用和摘录,并注明了文献的来源和作 者。在此对被引用者表示衷心感谢。对于因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以避免的错误表示歉意,并敬请读者,特别是同行不吝指正。 二、现代系统科学又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学科,虽然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力图完善而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但还是难以跟上系统科学快速发展的步伐,许多 新的内容没有能在书中得到反映,其中尤其值得提到的是本次世纪之交,复杂网络和混沌同步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揭开了系统科学历史的一个新篇章。本书没有包含 这些新的内容。但这并不等于它们不重要,不应纳入系统科学的视野,恰恰相反,我们相信,也热切地期待着人们(当然也包括本书作者)能在后续的著作中得到充 分地反映。 三、编著本书的宗旨是试图根据笔者对现代系统科学理解,着重讨论其基础理论和思想方法,因此书中包含了许多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将这些并非全都得到公认 的观点和看法提将出来,目的在于引起思考,把系统科学的研究引向深入。同时,笔者的另一个目的是为对系统科学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尽 管这个体系耗费了作者多年心血,并且自认为有其道理,但也可能,甚至必然引起争议,而这也是作者所期望的。所以希望有关学者和同行不吝赐 顾客评论 笔名 简单内容(共 0 个评论) 查看全部内容 发表日期 浏览该商品的全部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目录 第一篇基础系统论 第二篇复杂系统论 第三章社会系统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科学中文书目
热度 1 entropy 2008-10-7 12:33
http://kxkkc.bokee.com/1286498.html 系统科学中文书目兼答张乐明先生 N.维纳《控制论》,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2。 H.格林尼斯基《控制论简述》,科学出版社,1963。 W.R.艾什比《控制论导论》,张理京译,科学出版社,1965。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N.维纳《人有人的用处》,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 冯.诺意曼《计算机和人脑》,甘子玉译,商务印书馆,1979。 W.B.坎农《躯体的智慧》,范岳年 魏有仁译,商务印书馆,1980。 А.Я.列尔涅尔《控制论基础》,刘定一译,科学出版社,1980。 涂序彦 潘华 郭江 黄秉宪 编《生物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80。 奥斯卡兰格《经济控制论导论》,杨小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M.A.阿尔贝勃《大脑、机器和数学》,朱熹豪 金观涛译,商务印书馆,1982。 P.卡洛《生物机器--研究生命的控制论途径》,科学出版社,1982。, 湛垦华 沈小峰等编《普里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金观涛 华国凡《控制论和思想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 魏宏森《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人民出版社,1983。 金观涛 刘青峰《兴盛与危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H.哈肯《协同学--引论 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徐锡申等译,原子能出版社,1984。 A.F.G.汉肯《控制论和社会》,黎鸣译,商务印书馆,1984。 瓦尼萨多夫斯基《一般系统论原理》,贾泽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 黄麟雏 李继宗 邹珊刚《系统思想与方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赫伯特A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杨砾译,解放军出版社,1985。 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闵家胤译,上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伊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曾庆宏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尼科利斯 普里戈京合著《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徐锡申等译,科学出版社,1986。 尼柯里斯 普利高津合著《探索复杂性》,罗久星等译,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王雨田主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和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李如生编著《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拉迈尔斯主编《系统思想》,杨志信、葛明浩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司马贺(Herbert A.Simon)《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荆其诚 张厚粲译,科学出版社,1986。 宋毅 何国祥编著《耗散结构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杨士尧编著《系统科学导论》,农业出版社,1986. 路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等译,清华大学文献出版社,1987。 E.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李创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普里戈金 斯唐热合著《从混沌到有序》,曾庆宏 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金观涛《整体的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邹珊刚、黄麟雏等《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沈小峰 胡岗 姜璐 编著《耗散结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杰里米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 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载呜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霍绍周编著《系统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金观涛《我的哲学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勒内托姆《突变论:思想和应用》,周仲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陈禹《关于系统的对话--现象、启示与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马清健《系统和辩证法》,求实出版社,1989。 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张淑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P.切克兰德《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左晓斯 史然译,华夏出版社,1990。 苗东升编著《系统科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艾什比《大脑设计:适应性行为的起源》,乐秀成 朱熹豪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卢侃、孙建华编绎《混沌学传奇》,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 阿诺尔德《突变理论》,陈军译,商务印书馆,1992。 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曾国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郭进隆译,三联书店,1994。 格拉斯、麦基《从摆钟到混沌生命的节律》,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福尔迈《进化认识论》,舒远招 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王诺《系统思想的轮回》,大连理工学院出版社,1994。 伊恩斯图尔特《上帝掷骰子吗?混沌之数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吴祥兴、陈忠等编著《混沌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刘华杰《浑沌之旅》,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梁美灵 王则柯《童心与发现--混沌与均衡纵横谈》,三联书店,1996。 E.N.洛伦茨《混沌的本质》,气象出版社,1997。 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李吟波等译,三联书店,1997。 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陈玲译,三联书店,1997。 J.布里格斯\F.D.皮特《湍鉴--浑沌理论与整体性科学导论》,刘华杰、潘涛译,商务印书馆,1998。 郑维敏《正反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苗东升《系统科学靖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王颖《大系统思维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吴晓江 译,商务印书馆,1999。 闵家胤《进化的多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探索》(论文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克拉默《混沌与秩序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黄润生编著《混沌及其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肖纪美《梳理人、事、物的纠纷--问题分析方法》,清华、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沈禄赓编著《系统科学概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张锡纯《二熵源事理》,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0。 钱学森《创建系统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迪亚库、霍尔姆斯《天遇--混沌与稳定性的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大卫吕埃勒《机遇与混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马克布查纳《临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C.格里博格、J.A.约克《混沌对科学和社会的冲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陈天机、许倬云、关子尹主编《系统视野与宇宙人生》,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订版 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田宝国、周亚、樊瑛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约翰C泰勒《自然规律中蕴蓄的统一性》,暴永宁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所开书目为个人收藏,虽不能说挂一漏万,总是不全,近期也没有光顾书店,以后我会随时增补,并盼过路人士在评论栏里补阙,不胜感激! 【作者: 刘定一】【访问统计: 263】【2005年01月4日 星期二 16:29】【注册】【打印】 Google Adsense 学不会英语看这,不看就后悔 哈佛独创,不用看,不用记,只需听 只需30天,让你说一口流利英语! www.world90.com Google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1286498 2008-03-13 21:43:54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8-03-13 21:42:04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再这里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8-03-13 21:42:04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再这里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8-03-13 21:42:03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再这里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8-03-13 21:41:33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再这里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5-02-02 16:11:29   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应该记住我们的屈辱史,才能真正的知道,我们是为什么学习 也许,我们的祖国已经富起来了,强大起来了,但我们的思想觉悟,绝对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强国,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们要在我们这一代,让祖国真正强大起来,富起来! 我坚决反对哈日。是的,日本的好多东西都比我们好,我们是要学习,可崇拜日本,在我眼里,绝对令我从心眼里看不起。哈日的人,可以看一看百度的抗日吧,那里的文章的确可以让你震惊。 同学们,团结起来吧 2005-02-02 16:06:05   在这个书单里,我对金观涛的整体的哲学很欣赏,我是学自控专业的,但是系统论思想却是在这本书建立的.苗东升的系统论精要也是文科学生的很好读物,概念清晰,许国志的系统科学是总结之作,从八十年代到二000年的总结,很好. 系统理论其实有些象物理学,把数学方法应用到描述中,我们用自然语言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数学语言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 我是研究表达理论的,表达的探究(www.yushan58.blogchina.com)是你的邻居,没事请来串个门 2005-01-12 22:35:23   一、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虽然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问我; 二、题目很泛,不知道你的背景,就无法提供适当的建议; 三、即使你告诉了我你的专业,我也不能胜任指导。也许路过本站的高人可以告知一二。 实在对不起! 2005-01-12 16:44:48   技术项目的确定与规划 这个论文怎么写,要怎么找资料啊? 2005-01-06 10:55:19   真实生活常常忙碌得使人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不仅科学知识本身发展处于不断被分割状态,人成长的环境也被隔离了,思想被禁锢了。 从过去走向未来,每一步转变都是值得嘉许的,网络让我们的思想能够彼此相连,也许这本来就是现代社会信息社会一种基本的生活模式学习模式,只是我们刚刚起步,让我们心手相连,彼此搀扶,任重而道远,大家共努力! 感谢分享,感谢参与,感谢网络中的集思广益! 2005-01-06 09:37:11   先生说:如果我真的关心,跨学科课程站本来是不会闹得门可罗雀的. LJH 教授是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您是基础教育研究的先行者,虽然彼此在BLOG上相互致意,但是在教育上的具体操作上并没有给他人更多的启发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一个要塑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活,一个要把系统思想引入基础教育,可是在实际的行动上却只管耕耘自己的BLOG而置自己的信念于空谈呢?拿破仑没有身后的士兵,不会比山高;没有学生和教师精神面貌的改变,没有KXKKC的实现,你们的事业就是空中楼阁! 我不是隐士,也不是高人,是你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动了我,所以我来的多了一点,言辞过激了一点。你们是为了祖国的未来在努力的,我不过是一个过路的,随便说两句也算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了。 你们是一个让我仰慕的群体,你们中间有许多技术高超的见解高明的兢兢业业的真正的高人,比如假牙,比如云岫,还有经常拜访这里的留名的不留名的人,只不过彼此缺乏沟通,缺少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彼此都觉孤掌难鸣,却不知原因何在。先生为系统论奔走,却不知自己所作所为,仍然违背系统论精神之要义,别人即使有什么建议,又如何听得进去,实行的来呢? 在下并无真才实学,不过一个冷眼旁观者罢了。本人无意在网络里面留恋,在这里留言已经违背自己曾经的诺言,学习的时间浪费了不少了!多言数穷,不如让我们都关心各自应该关心的事情,以免在落叶之时空发叹息也! 2005-01-05 19:07:26   的确,这是我个人的BLOG,只觉得写点东西比较方便,从11月1日起已度过黎加厚教授所谓的沉寂期,转化为慢性重症病人觉得思路不断开阔,有点忘乎所以了. 在跨学科课程站上写东西要通过站长,我也不会操作维护,结果就形成了旧东西在站上,新想法在BLOG上的局面.如果我真的关心,跨学科课程站本来是不会闹得门可罗雀的.您的建议我想转告站长.可望于近期内有所改进. 有逸尘兄这样的高士在暗中关爱,不胜感激!想到吾兄神龙见首不见尾,总会想到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和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去深不知处。 不敢刨根问底,敢问您结庐哪处人境? 2005-01-05 08:13:05   在http://www.kxkkc.com/留言簿上先生说:/各位嘉宾:我是本所负责人,因工作忙,疏忽了及时观看留言,目前对本站的意见请到我个人的BLOG上发表,让我们一起探讨.谢谢!地址: http:/kxkkc.blogchina.com/ BLOG 和网站分开对于提高网站访问量和促进交流是不利的,如果http://www.kxkkc.com/本身增加一个BLOG版块,或者BBS,WIKI以方便来访者和网站之间的沟通,可能会对跨学科课程有更多的促进在BKZG为人做嫁,可惜了!BKZG的模块设计不怎么样,缺少了很多应该重视和改进的地方。 也许这里只是先生个人的BLOG,那么,http://www.kxkkc.com/有一个自己的BLOG更符合BLOG的本来面目。 我是一个不知道稼穑艰难的人,改动一个网站的设计需要考虑人力物力诸多因素,可是我却只能提这样一个建议。 2005-01-04 22:59:18 张乐明的博客   刘老师的认真、真诚确实让人感动!感谢你的辛勤工作! 祝健康、开心! 2005-01-04 20:41:54   祝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太感谢了!
4345 次阅读|6 个评论
避免衝击系统效能 恶意程式侦测也走云端服务模式
hurrylai 2008-9-21 09:57
避免衝击系统效能 恶意程式侦测也走云端服务模式 在网路病毒猖獗的今日,為了避免员工无意间的上网行為招致被植入恶意程式的风险,企业可能会购买恶意程式侦测的服务,不过频繁的网页、档案扫瞄恐怕会衝击到终端电脑的效能,因此现在资安厂商也将恶意程式侦测的部分流程,转移到网路上进行,也就是採用云端运算的服务方式,减少扫瞄动作对系统造成的负担。 包括趋势科技(Trend Micro)即将在本週推出的Smart Protection Network就採这种方式,其他包括:F-Secure和McAfee也将推出相关服务。 厂商所採用的模式為:当发现可疑的URL或陌生的档案,不管是出现在某人的电脑或是电子邮件的附加档案,便将之与已知的恶意程式资料库进行对照,并依照属性归类為白名单或黑名单,被认為有风险的档案会被标示出来,让使用恶意程式侦测服务的企业可以先行得知,而不需要透过扫瞄后才知道档案是否有问题。McAfee安全研究与沟通部门经理David Marcus表示,新的服务模式可望降低零时差攻击的风险,因為有问题的程式只要一產生就会被指认出来,儘管当下还没有修补和解决的方法,但至少使用者不会贸然点开这些档案而中毒。 Gartner安全分析师Peter Firstbrook认為,採云端服务模式进行恶意程式侦测是必然的方向,因為恶意程式的成长速度实在太快,在1998年的恶意程式不过1,700个;但在2008年恶意程式数量已经上看500万个,如果要一一扫瞄侦测对系统来说的确是一大负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差异的哲学概念
entropy 2008-8-20 09:43
关于差异的哲学概念 推荐 下载阅读CAJ格式全文 下载阅读PDF格式全文 【英文篇名】 On the Philosophy Concept of Discrepancy 【作者中文名】 乌杰 ; 【作者英文名】 WU Jie ; 【作者单位】 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 北京10081 ; 【文献出处】 系统科学学报 , 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摘要】 1引言差异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系统及思维的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 是不同于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的基本点。恩格斯讲: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这一事实在每一个命题中都表现出来。(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7页)。恩格斯讲:两极对立在现时世界中,只是在危机时期才有。非此即彼是越来越不够了。(见《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54-555页)。否认事物系统的差异,就是否认了一切,就是否认世界上所有的存在,这是粗浅共通的道理,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差异的普遍性黑格尔讲:同一过渡为差异,差异又过渡为对抗。(见黑格尔《逻辑学》下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4-65 页)。以及他的反思规定的同一差异对立矛盾的公式。这里的同一,应该是宇宙大爆炸前的起始点奇点;就是奇点的状态,就是奇点的零 时空,也就是量子引力时代的虚时空。在奇点内聚集了450多种的粒子和这些粒子所携带的四种基本力(引力、强力、电磁力、弱力),这是原始粒子所带来的原 始差异,可以称为自在的差异,也是奇点的差异。这些差异引发的随意量子涨落、放大效应,... 【引用地址】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theouy of systen dialectic,the uniuersality and specialigation of discrepancy ane disussed respectively. 关于差异的哲学概念 从 系统科学学报-CNKI 作者: 乌杰; 【DOI】 CNKI:SUN:XTBZ.0.2008-02-001
2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杂系统层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原理研究
entropy 2008-8-20 09:40
复杂系统层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原理研究 从 系统科学学报-CNKI 作者: 顾文涛;王以华;吴金希; 作者:顾文涛;王以华;吴金希; 摘 要:首先从常用含义、自然辩证法、系统科学三个视角对层次所做的不同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并将系统科学中层次概念的含义归纳为八个方面。接着,在简评前人对 系统层次关系原理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视角对层次关系进行了分析:①系统内部某一层次的熵值变化以及该层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时的熵值变化 规律,②系统内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③系统和外界相应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2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_RSS
entropy 2008-8-20 09:39
http://ckrd.cnki.net/grid20/GetInfoByDOI.aspx?DOI=CNKI:SUN:XTBZ.0.2008-02-010 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 推荐 下载阅读CAJ格式全文 下载阅读PDF格式全文 【英文篇名】 Analysis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Ecosystem of Self-organization 【作者中文名】 秦书生 ; 【作者英文名】 QIN Shusheng(Research Center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Shenyang 110004 ; China)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辽宁沈阳 ; 【文献出处】 系统科学学报 , 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 自组织 ; 可持续发展 ; 【英文关键词】 compound ecosystem ; self-organiza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摘要】 自组织的生态自然观,是根据自然科学提供的事实材料进行概括、提升到哲学层次的 一种生态哲学观点。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包括:动态演化特征、非线性特征、自反馈特征、循环再生特征、协同共生特征。动态演化是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有序 之源。非线性是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的内在动因。自反馈是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运行的基本方法。循环再生是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运行的可靠保证。协同共生是复合 生态系统自组织运行的必然要求。 【英文摘要】 The natural view of the self-organization and ecology offer guidance view of global and metho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o carry 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opera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of compound ecosystem.Characteristics of Self-organization of compound ecosystem include: mechanism of the evolution of flow,characteristic of nonlinear,mechanism of self-fleedback,characteristic of circulation and renaissance,characteristic of synergy and symbiosis. 【DOI】 CNKI:SUN:XTBZ.0.2008-02-010
3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統化思考
entropy 2008-8-20 08:17
RSS订阅中的一篇,觉得好,拿来与大家共享 学无止境@ 一点一滴 每天都进步一点点... 系統化思考 2008-08-19 Trackback URL 心情日记 今天看了《第五项修炼》,虽然没有看完,不过里面有几句话对我的思想有震动。现摘抄如下: 我们已经养成了以片片段段、专注于事件的习惯来处理周遭的问题,而且对每一个事件,都认为有一个明显的原因。 媒体更强化了大家专注于事件的倾向,再重要的事件,过了两天就被新事件所替代。 媒体对事件的解释在某一个片段范围内也许是真实的,但是它们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未能以较长远的眼光来看事件背后变化的形态,并且未能了解产生这些形态的原因。 今天对我们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出自突发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的。 这几句话,说出了现下人们思维过程的特点--片段化、跳跃化,并非是以整体来把握部分,而是从部分来猜测整体。 这种思维方式是典型的西方的思维方式,从西医的诊断方法就可以知道,西方式思维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是一种只看表象,不抓本质的思维方法 。 yibie个人反对使用这种方法来观察万事万物。尤其是在看完《发现老子》之后,yibie认为我们 中国人的天命观,就是一种世界整体观, 个人从属于世界天道循环,个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万事万物,虽然是相互联系,但也从属于这个世界的天道循环。 因此我们看待一个事物,一次事件, 应该是从整体把握,从整体再到部分,才能真正地把握事情发生的本质原因。 所以,才提倡系统化思考,因为, 万事万物后面,都有一个系统来支撑,由一个系统的制度来确定这个事件的发生。 系统化思考,让我们把握事情的本质,把握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把握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系统化思考呢?这个问题,就留待我看完《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吧!哈!
261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