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方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负能量] 反思目前科技活动方式的博文汇集
热度 1 zlyang 2016-9-15 10:20
反思目前科技活动方式的博文汇集 (1)2016-08-08,某国立研究所所长的自白: 跟班式科研,误己误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97354.html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8_08_370437.shtml 对于基础研究的那些引导、激励措施,其实是在加速让科学下坠——这真的是一个灾难。 (2)周健,2016-09-11, 科学面临 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26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1002186.html 科学家的职业正在被不恰当的激励所绑架,其结果是损害科学。 (3)文双春,2016-08-19, 基金挂了只因没创新或评委不懂?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997348.html 竞争导致更高的拒稿率,但并不意味着更高质量的作品被出版。 (4)李云帆,2016-05-19, 应该 有人吼出科研工 作者心中的苦闷了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10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60014-978234.html 大量实验结果无法重复已经成了学术界、至少是生物医学界的共识。 (5) 张江敏,2016-09-15, 过度 科研下的 审稿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0379-100305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4251.html 感觉当下全世界都进入到了过度科研的境地。因为各种现实压力,科研工作者制造了无数文章。这些文章不少都发表在档次不低的杂志上。可是,观察我自己的做法,观察我收到的那些审稿意见,有多少文章不是在马桶上被审的? 有多少文章被推荐发表的理由不是,这个文章引用了我? 后补: (6)千老与教授,2016-10-06, 学术界现状及海归高校前景分析 http://www.najiaoluo.com/keji/61881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7406.html (d) 泛世俗化。欧美学术界拥有大量的懒散教员,他们早年活跃于学术界,在拿到终身教职后往往不再奋斗,十几年不出一篇论文也是常事。而且,近年来 已很少能看到知识渊博、功底深厚、热爱学术的学者。 大多数教授更像生意人,每天讨论的都是经费、论文、如何成名、如何管理下属等等。科研项目的导向也越来越走向应用,急功近利,妄 想3-5年 把一个猜想转换成市场的价值。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很难得到资助,一些偏理论的方向甚至到了快要关张、后继无人的地步。 压榨下属、倾轧同行、窃取成果。 廉价雇佣博士博后拼命灌水, 极力打压潜在对手。 相关链接: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2016-09-07,The 7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science, according to 270 scientists, by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on September 7, 2016 http://www.vox.com/2016/7/14/12016710/science-challeges-research-funding-peer-review-process Looking Across and Looking Beyond the Knowledge Frontier: Intellectual Distance, Novelt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cience http://pubsonline.informs.org/doi/10.1287/mnsc.2015.2285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as consistently lower funding succes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4/n7609/full/nature18315.html Peer review and competition in the Art Exhibition Game http://www.pnas.org/content/113/30/8414.full 其它链接: 科学网,2016-09-12,《 自然》:如何培养一个天才,从对超级聪明儿童 的45年 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news.aspx?id=356046 尽管SMPY 提供了很多关键见解,但研究人员对于天才和成就的了解仍不完整。“我们并不知道,即便是在天才儿童中,为何也会有人成就突出而其他人表现一般。” Tom Clynes, 2016-09-07, How to raise a genius: lessons from a 45-year study of super-smart children http://www.nature.com/news/how-to-raise-a-genius-lessons-from-a-45-year-study-of-super-smart-children-1.20537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可信链接! 祝您中秋节快乐!
5519 次阅读|4 个评论
改造 中华 民族 之七:重塑 中华 民族的 生活 方式
张能立 2016-4-25 16:26
自古以来,中华 民族的 生活 方式 是 “吃喝玩乐”。这有 “民以食为天”,“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等等 俗语 为证。其实,更重要的 证据 是 反观 我们 自身 当下的 生活,就知道 前面 所言不虚。 如果 一个 民族的 整体 追求 是 “吃喝玩乐”,那么,即使 有什么 中兴 和 盛世,仍然 还是 昙花一现。这有 唐朝 等 盛世 为证。也许 正是 感悟到 这一点,民国 政府的 蒋委员长,曾经 发起 “新生活” 运动,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政府的 毛主席,曾经 也 发起过 “革命化 生活” 运动。可是,他们 两位 虽然 曾经 握有 最大 权柄,但是,因历史的 局限 和 自身的 原因,没有 能够 洞察出 “祖宗 遗产”(阴阳、八卦 思维、汉语 和 传统 文化)的 厉害,无论是 “新生活” 运动,还是 “革命化 生活” 运动,最终 结果 都是 “来的快,去的也快”。 显然,无论 是 哪个 民族,如果 就是 把 “吃喝玩乐” 作为 终极 目标 追求,那么,历史 将会 反复 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如果 说“吃喝玩乐” 这种 生活 方式 不能 成为 民族的 主体 和 常态,那么,什么样的 生活 方式(the style of life) 才能 作为 民族 生活 方式的 主体的 呢? 要回答 这个 问题,不妨 从生活 本身 寻找 答案。我的 岳母 因身体 疾病,每周 需要 到 医院 透析 两次。因 她的 年事已高,只能 用轮椅 推 她 去医院。图1 是 湖北省 中医 学院 住院部 大楼。如何 将 轮椅 推上 这个 很陡的 斜坡 的呢? 图1 如何 推 轮椅 - 1 对于 我 而言,凭借 本能,就是 用力 沿着 坡的 方向 向上 推。如图2 所示: 图2 如何 推 轮椅 -2 因为 岳母 体态 较胖,再加上 这个 坡度 很大,这样 沿着 坡的 方向 推,即使 对于 我 这样的 男人 来说,仍然 还是 很费劲。昨天,继续 送 岳母 到 医院 透析。无意中 发现,沿着 坡的 对角线 推,省力 很多。如图3 所示:
个人分类: 政论|2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在研究成果中标注资助项目
热度 4 sqdai 2014-8-30 10:41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已经发布,一批新人加入基金研究队伍,他们心中充满了欣喜和期待。今天想与这些朋友谈谈:如何在科研成果(主要是学术论文)中标注获准的项目。 笔者认为,对于项目标注应注意如下各点: l 标注的范围 。仅限于与项目计划书中的内容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有的是直接实现项目的预期计划,有的是为实现计划所作的铺垫(如实验装置的研制与准备,数值模拟中算法等)。切忌在与研究计划不相干的论文中加标注,以往在网络上有人诟病一些研究人员有此类问题,甚至上纲为学术不端行为。当然,与学术不端的三大“主罪”(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相比,这种不端的违规程度稍低一些,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个人的学术声誉,实在犯不着这么做。 l 标注的时限 。在研究计划执行的年限内完成或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自然可以加上项目标注。在实践中,时限可以往前、往后稍加延伸。如今,基金委张榜和发包的时间大大提前。例如,对于应在 2015~2017 年(或 2018 年)期间完成的项目,近日已给了批准号,第一拨经费不久即可到位。因此,若在 2014 年年底之前已完成与项目计划有关的论文,投稿时就可以标上刚获资助的项目。在正式执行项目计划之前,已有一篇论文“到账”,似乎有正面的心理作用。在递交了结题报告之后,相关研究不可能戛然而止,因此,结题之后一两年的研究成果中继续有此项目的标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标注时限不应无限延伸。过度延伸会衬托出个人在继续获得资助方面的“无能”。 l 标注的方式 。国外的期刊、会议文集中,通常在致谢( Acknowledgements )栏标注资助项目;国内的多数期刊、会议文集中,在论文的首页脚注中加以标注。因此,在做结题汇报时,国内论文只需要附上首页,在国外发表的论文还得附上末页。基金委只把加了标注的论文列为项目成果。 l 标注的项数 。同一篇论文中,标注的资助项目数不宜过多。由于科研经费的渠道逐步增多,一些名人、能人经常在同一个课题上获得多个项目资助,因此,常看到很长的项目标注说明,这时最好有所筛选,略去若干标注。通常应顾及署名作者的相关项目,而通讯作者应少标注几个项目。此事无涉于科研道德,只是标注多了给人的感觉反而不好。 以上是个人见解,可以见仁见智地加以议论。 写于 2014 年 8 月 30 日晨
个人分类: 科研方略|28126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喜剧][小偷故事2013][高清1280版HD-RMVB][2014中国动作喜剧大片
lcj2212916 2014-4-19 20:31
首映: 2014年02月21日 导演: 乘幂 主演: 乘幂 / 梁秋毅 / 关心 / 孙佳韵 / 吴炜 / 马尔悠 类型: 喜剧 / 动作 国家和地区: 中国大陆 故事剧情 故事发生在2013年的北京,著名钻石“海洋之心” 重见天日,被安哥拉企业家罗伯特收藏,并打算捐献给中国政府,在安哥拉企业家罗伯特到达中国的时候,已经被Zeff 父女小偷盯上, 同时中国警察局方面小梁警官因为多次办案抓错人,被派出所所长给他最后的机会把他派去暗中保护罗伯特,如果他再次完成不了任务将被开除出警队。 在机场,当罗伯特到达北京的时候,zeff小偷和小梁警官都跟丢了罗伯特,但是zeff小偷女儿却跟踪到了罗伯特的住处,于是zeff小偷父女潜进罗伯特的住处,企图偷走海洋之心,但却无功而返,小梁警官在机场跟丢了罗伯特后偷偷的去所长办公室偷取罗伯特的详细地址,虽然成功拿到了资料,但是手机却落在所长办公室,所长看到手机后大发雷霆,这时小梁警官的女儿小玉打来电话,所长接后才知道原来小梁警官为了他女儿一直非常努力认真,也知道小玉没有妈妈,所长接完电话被小玉的懂事与勇敢感动,决定继续信任小梁警官。 Zeff小偷父女在第一次偷海洋之心失败后,决定利用Zeff小偷女儿以卖饼干的方式进入了罗伯特的住处,并成功偷到了海洋之心,小偷父女从罗伯特的住处逃走后,在半路上碰上了小梁警官,而且还不小心把海洋之心掉地上了,父女小偷慌忙逃跑,但是小梁警官却一头雾水,他虽然捡到了海洋之心,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就是他要保护的海洋之心,心里还想着把这个钻石还给Zeff父女小偷;小偷父女发现海洋之心不见后,回头找小梁警官,找到小梁警官后,刚想把小梁警官打晕,没想到小梁警官居然把海洋之心主动还给了父女小偷,小偷父女虽然拿回来了海洋之心但是还是趁小梁警官没防备的时候打晕了他,正在这时,小梁警官的女儿小玉正好看到这一幕,勇敢的小玉打电话报警,并且和小偷父女拖延时间,后来经过小玉和小梁警官的努力下,顺利拖延时间等到了警察们的到来,警察和小偷搏斗的不分上下,最后谁也没有想到小玉却成功制服了父女小偷并且立了大功,被授予了优秀警察的称号!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2946598
1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蜕皮式革命
热度 2 fanxiaoyingz 2013-9-9 11:43
蜕皮式革命 中国有着完整的革命历史,单从革命的历史上看,任何历史进步社会进步都是经过反复革命,逐渐进步的。但是又要看到每一次进步都是在一次农民起义或者内部改革之后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是量变和质变的结合体,所以我们称这种社会进步方式为“蜕皮式革命”。 蜕皮式革命 的最大特点就是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革命性和保守性的结合,往往使得革命在革命之后不久再次爆发,反复进行。 蜕皮式革命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在社会进步中总是有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权利和权力的重新分配,社会阶级的重新构建,阶级地位的重新确立,政府和军队掌权者的重新产生,税收谁来享受谁来承担,税收享受多少承担多少;地租房租谁来收取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社会内部结构和运作方式的重新构建,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以后的分配方式。凡是涉及到社会财富和权力再分配的问题都是革命问题,当把这种重新分配作为一种事情来做的时候,这种事情就是革命,革命仅仅是对原有的财富和权力的再分配而已,是对以后的财富分配办法和原则的在制定而已。所以革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统治者内部的重新构建,另一种来自外部的力量推动新的构建,前者叫改革,后者叫起义。所以所有的革命都是对已经存在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重新设计重新构建,所以必然受到原来的各种制度的阻碍,还有原来制度的执行者的阻挡,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原来制度的坚持者和新的构建者之间的斗争,当这种斗争不可调和而且很激烈的时候就表现为战争、起义和流血斗争;当这种斗争不强烈但是存在的时候就表现为各种思潮的流传,以宗教名义的信仰的传播,犯罪高涨,当政内部矛盾的激化等形式。正是有革命的阻挡派,所以革命每次只能前进一步,甚至有时候会倒退成为“复辟”。 正是因为阻挡的力量很强大,所以革命很是艰难,但是归根结底革命是由规章制度、法律文明、技术推广和信息传播组成,所以一旦这些东西存在一个快捷迅速内容广泛的工具的时候,并且能达成广泛的共识的时候革命也就很简单了,所以历朝历代对于舆论和文人的监督和限制都是很严厉的,文字狱遍布整个历史长河,而一切革命的先兆也就是文化领域的激烈争辩,这是革命的风,也是对根本制度更替的准备。所不同的是西方人淡然地接受了这种争辩和斗争,并且规定了争辩和斗争的规则,从而使得这种斗争不再成为革命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激烈斗争,而是改变为可以不破坏生产、不破坏技术设备房产、不严重伤害社会的温和形式。但是正真改变整个社会依然是蜕皮式的。 从历史上来讲,中国的蜕皮式革命最为严重,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几个时期都是蜕皮式革命。例如奴隶社会末期,各个诸侯国都在努力地改革自己的内部政治经济政策,努力使得本国强大,然后实现统一全国的目的。大家都想统一全国,都想成为全天下的主人,奴役全天下人民,所以这种改革很激烈,诸侯之间的战争也很激烈。管仲、吴起、商鞅、韩非子、李斯、邹忌、乐毅、申不害、 李悝 、 苏秦 、 张仪 等等改革家都进行过变法,而这些变法的斗争很激烈,有些改革家最后被处死的居多数,例如 吴起、商鞅、韩非子苏秦 。在改革家的推动下,社会在变革,而最后由秦国统一了九州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革命并不彻底,奴隶贵族势力还很强,封建制度在全国并没有完全建立和巩固,生产力还没有恢复发展,所以出现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重新建立了汉朝。由于汉朝继承了秦朝先进的制度,又自创了一些制度,革命比较彻底,所以汉朝经历了西汉、东汉两个时期很长时间。 中国在封建社会中期也发生了两次革命才把中国推向了最为强大富裕的时代。经过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国家积贫积弱,人们又重新盼望九州统一,重新建立各种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杨坚发动了统一战争而且获得成功;但是革命并不彻底,新的贵族阶层很快兴盛,而且压迫剥削很严重,在此情况下农民起义再次爆发,经过革命唐朝建立,开始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也是经过了历次反复革命,革命目的一再向高级发展,最后才建立了以劳动人民为主人的国家政权。开始在 1851 年,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思想基础和组织形式统领全国宗教信徒组织起义,拉开了近代革命的序幕;洪秀全起义被扑灭后出现了“洋务运动”,算是清朝内部的一次小小的改革; 1898 年出现统治者内部又出现 戊戌变法 ,但是保守派的势力异常强大,变法不可能成功;几年后出现“义和团运动”,主要思想动力是“反清复明,驱逐倭寇”。 1911 年武昌起义在一夜之间彻底消灭了大清朝和封建统治;此后在反复辟和新的制度如何建立的斗争中矛盾不断深化,袁世凯复辟没有搞成,北洋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出卖国家利益,剥夺人民权利和利益,进行军阀割据;革命再次爆发,以革命党为首三民主义者于 1926 年发动了全面的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还没有结束,刚达到中原地区,蒋介石就 停止革命 背叛革命, 代表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开始屠杀革命者,而国家依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外强依然瓜分中国,中国依然没有主权,人民依然没有权力,割据势力依然强大,依然需要革命。所以中国共产党毅然结果革命大旗做出最顽强最彻底的革命斗争。当然在国民党内部和中国共产党内部也有大量“革命停止论”在和“继续革命论”的斗争。陈独秀认为只需要国民党把三民主义搞好,不需要再革命,尤其不需要武装斗争,从 1927 年起他主动脱离了共产党。建国后再次出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 中国近代革命经过了反封建、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四次革命历程才达到了相对的稳定阶段,成为中国历史上蜕皮最多的革命。 事实证明,彻底的革命带来长久的发展;不彻底的革命必然会导致短期内多次革命,成为蜕皮式革命,也会导致人民更多的苦难。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185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安全带减少80%的死亡率,但系的正确方式是这样。。。
Greg66 2012-10-9 07:49
事故情况: 在青银高速山东淄博临淄出口西侧500米处,一辆由西向东行驶、核载53人的大客车,受由东向西行驶、冲过护栏的货车冲击后发生侧翻,目前造成14人死亡,40余人受伤 。 事故描述中有这样的细节,(1)“ 司机被远远地甩了出去,当场死亡 ”,说明司机没系安全带。很难预期车里面的53名乘客是系了安全带的,根据常识,90%的人会没系安全带。不记得以前的博文中是否写了这样的数据,安全带在汽车发生正面冲撞、侧面冲撞、侧翻时,可分别减少死亡率57%、44%、80%(见长江日报2012年3月16日第8版),假如按照这个数字推算,如系上安全带,乘客最多死亡11人,而且对于每名乘客都有80%的生存概率,基本上也就是不会死亡。(2)还有一个细节是,货车是在超车时与一同向行驶的小客车刮擦后冲过隔离带的,说明货车驾驶行为或者小客车的驾驶行为细节上,如能十分注意,车祸也未必能发生。所以驾驶动作细节的改善十分有用,可是日常都被疏忽了。 杭州旅游 ,这个网站上面给出了系安全带的正方式。
个人分类: 5|9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动应对和主动预防是中美决策思维的差异
热度 15 jiangjiping 2012-7-30 07:28
被动应对和主动预防是中美决策思维的差异 蒋继平 2012 年 7 月 30 日 因为我的前 30 年是在中国度过的, 最近的 28 年是在美国生活的, 而且最近以来经常奔走于中美两国之间, 加上我的特殊人生经历, 我的足迹几乎覆盖中美两个大国的大部分土地, 所以, 我可以相当自信地说, 我对中美两国的基本国情还是有相当了解的。 非常坦诚和实事求是地说,凭我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 我觉得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决策思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的个人感觉是, 中国人总是比较保守, 采用的往往是被动应对的策略, 缺乏一种前瞻性的思维模式, 也缺乏一种综合规划的胸怀。 与此相反, 美国人就比较积极, 具有前瞻性的思维, 主动地预防将会发生的问题, 具有综合规划的才能。 具体地来说, 中国人总是等问题变得很明显了才来寻找解决的办法, 几乎都是被动地应对。 而且这种应对的策略是只为解决当前面临的急迫问题, 不能顾及到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可能发生的同样的问题。 比如说, 大城市的街道建设和停车场的设计, 一般都是为了应对当时的需求而被动地规划, 缺乏明显的前瞻性思考。 结果是, 一个工程刚完工不久, 由于需求量的不断提升, 原来的问题又重复出现, 其后果是, 这个工程又要推倒重来, 这就是所谓的瞎折腾。 在我的印象中, 美国人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 他们一般都会有前瞻性的考虑,设计工程时会考虑到今后几年或者几十年的远景, 而不是等到问题出来了采用应急的手段来临时应付。 比如说, 在建设交通道路的时候, 就充分考虑到今后几十年的需求, 因而,会有计划地提前在道路设计中留有足够的余地。 这样的例子很多, 不需要一一列出来。经常在中美两国间办事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 这是因为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造成的。 中国 人口众多, 资源有限, 美国相对来说人口少, 有足够的资源作余地。 这话虽然是事实, 可是, 从深层次来看, 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的论据很简单也很清楚, 那就是, 中国人在美国的土地上也是这个德行。 比如说, 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的唐人街,那是华人居住和经商的地方, 您去和以色列人或者德国人经营的金融区比较一下, 就知道差异在那里了。 中国人的这种被动思维模式可能是与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模式有关。
个人分类: 社会体制|5544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你会休息吗?掌握最高效的休息方式
hongri1130 2012-4-23 10:05
[转载]你会休息吗?掌握最高效的休息方式
你会休息吗?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困扰呢?当睡了十几个小时起来仍然觉得疲累;当花了不少钱去旅游散心却没有增加生活的激情;出去K歌和逛游乐园完并没有使自己更开心。 休息应该是使你摆脱疲劳、放松神经、使你重新精力充沛。 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听起来多轻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种错误。抛弃它们,来一场休息革命! 看看我们对休息有哪些误解: 脑力劳动者,补瞌睡对你没什么用 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到:太累了,这一天我要睡个好觉。我们的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但这是一个陷阱。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着或体力劳动者适用。对体力劳动者来说,“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通过睡觉,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偶尔累时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 但如果你是坐办公室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你是熬夜加班,连正常睡眠时间都达不到),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 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 。这样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你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神采奕奕。 不必停下来,只是换一下 既然睡觉不能帮助我们休息大脑,那什么办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动,而 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 。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 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这证 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5个小时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们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阳晒屁股。还有一点,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你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 所以,这天你要是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而不要处理完一个再开始的二个,那样会很快被耗尽。 最好的休息,是让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的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可惜,我们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不是痴睡就是傻玩。 我们给你开了下面一些活动清单,基本思路是 以“做”来解决“累”,用积极休息取代消极放纵 。当然,最适合你的方法还是要你自己探索。事实上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比坐过山车是更好的放松,那么就去吧,别管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玩什么。 也许你可以: 用看两小时让你开怀的漫画或小说代替去KTV唱那些一成不变的口水歌 试着放弃在周六晚上去酒吧,10点入睡,然后在7点起床,去没有人的街上走走,或是看看你从来没有机会看到的早间剧场,你会发现这一天可以和过去的千万个周末都不相同。 不要再去你已经去过无数次的度假村找乐子了。找一条你你从没去过的街道,把它走完。你会发现这个你感到腻味的城市结果你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它的妙处。 旅行,而不是换个地方消遣。去一个地方对那个地方本身心存好奇,对自己这趟行程心存美意,感受自己经验范围以外的人生样貌。而不是坐了5小时飞机,只是换个地方打麻将,换个地方游泳,换个地方打球…… 从这个周末起学习一项新的技艺,比如弹电子琴,打鼓……每周末练习1小时以上。 去社交。不要以为它总是令人疲惫的。虽然和看书比起来,它稍有点令人紧张,但也能让你更兴奋,更有认同感。你必须每周有两三天是和工作圈子和亲戚 外的人打交道。它让你在朝九晚五的机械运行中不至失去活泼的天性。女性朋友们尤为需要走出去和朋友聚会,这些时刻你不再是满脸写着“效率”的中性人,而是一个裙裾飞扬的魅力焦点。 做点困难的事,如果你是精神超级紧张的人。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神经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曾经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找到一位医师给出治疗建议,结果他得到的处方是去动物园当驯狮师。一个月以后完全康复。所以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你可以为自己再找分工作,但不要是和你职业类似的。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从学徒干起,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 往往珍惜生命的人,会不顾任何代价去求得一个好的休息。花些时间休息,可以使你获得大量的精力、体力,使你取得从事任何工作,应付各种问题的力量,使你对于生命,能有一个愉快正确的认识,天下还能有别种时间的投资对于你更加有利吗? 最后, 学会享受你的无聊 。我们知道在忙碌的工作学习后进入假期,过上几天就会觉得闲暇时总觉得生活中缺了什么、无所事事,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会让自己产生一种负罪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传统的教育告诫我们“无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一个奋发向上的人绝对不该有这种情绪,甚至不应该留给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机会。生活中我们都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于是我们活得好累,冠冕堂皇的说压力来自外界,但我觉得更多的压力是我们自找,因为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我们没有学会给自己减压。看看那些静静躺在海滩休假的人们,我们应该懂得无聊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或许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更难得。因为它需要你有好的心态、长远的眼光,要先接受它,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你才会真正的享受它。它绝不是一种颓废,它是 一种休整、一种积蓄 ,它会让我们戒除“只会工作”的毒瘾。 很早以前就有人告诉过我们: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可我们由于功利的原因,早已将这一说法忘记。于是我们忙碌,我们努力,于是也就害怕无聊、害怕无事可做,甚至会因为闲暇而几乎惶惶不可终日。 工作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是工作的主人,绝不是工作的奴隶。千万不要以为无聊是消极、是不敬业。
个人分类: 生活其它|2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果再读一次研究生------彭慧胜,非常好
hongleiwang 2011-9-28 10:40
研究生阶段有多重要?《Science》有一次专访,我特意借此来谈谈研究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几个人都非常公认的一条是:研究生是决定人以后成就高低的一个分水岭。研究生做得好了,很可能会决定你以后做得非常好。西方有一句谚语我一直是向学生推崇的,那就是: 优秀是一种习惯。你研究生做得很出色,博士生做得也很好了,然后你就会一直做得好。 怎么样开始从研究生就做得非常好呢?为什么研究生很重要呢?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流的研究成果都是二十几岁那个年龄完成的。大家都认为,二十几岁的创造性最强,然后三十几岁就差一点。我特意去考证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二十几岁的创造力就最强。最后,我找到神经学家浦慕明先生讲过一句,他认为创造力随着年龄而衰退的原因是:年龄越大,接受的信息量越多,大量的信息会束缚你的创造力。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仔细想想似乎又不是怎么回事,因为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信息量少的话,恐怕也不利于你做出创造性成果,看来年龄和创造力的关系并不明确。那伟大的成功都是在二十几岁完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自己认为是:当你毕业后开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一般到了教授这个阶段),你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被项目、论文、填各种表格所占用,这样一来你就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你研究的问题。所以,我想说的是: 在研究生这个阶段,你是可以集中注意力来做一件事情的,仔细思考你的研究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杂事来干扰你,因此你是可能做出重要的研究成果的。 所以,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这是我报告的第一个point。 第二个point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就是读研究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独立思考能力。这个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大家可以看看爱因斯坦是怎么讲的,“不是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独立思考和学会工作是更重要的。”华罗庚也有同样的论述,“科学的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我想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想想,如果是跟在别人后面,你不可能做得最好。 第三个point我想就自己读研究生的经历和大家谈谈我哪些是做得还算可以的,哪些是做得不好的,给大家一些启发。 第一个要努力。 我读研究生是非常努力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现在跃进楼的锁门的小董还在,你们可以向他考证。他每天晚上11点关门,最后一个人总是我。早上我不一定是去得最早的,但也是几个最早的之一,基本上星期六、星期天也是在的。我在国外读博士也基本上是这样,我三个Christmas,两个没有休息,还有一个走在路上被老板叫了回来。基本上Christmas都在干活。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第二个要大量的阅读文献,通过大量阅读了解研究背景,才能做得好 。 第三个是要脸皮厚,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这方面平台是需要加强的,我们老师在一起讨论,觉得苦恼的一件事情是好不容易请了专家来做报告,但去听的同学并不多。实际上请专家来做报告是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时间和经费,而且我们请的人都是经过考虑认为值得请的人才会把他们请过来。我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一旦系里有报告的话,教授没有课的统统都去。一看到前面两排,教授全部坐满,然后后面是学生,每个人都会把这段时间腾出来听报告,听完报告后继续做实验。我觉得我们这方面的气氛不够浓,当然这有学科的问题,觉得有的报告跟我的方向差得远。对于与自己方向差得远的一般的报告,我觉得大家可以不去听,但是大师级的报告还是需要去听的,听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你想人家能做到这个程度,肯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不同的学科或许可以给你带来启发,这方面有很多例子。 第四,做研究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不要斤斤计较,吃小亏,占大便宜。因为任何事情总是难有绝对的公平,合作中总会有稍微吃亏的一方,我们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好。 还有,要脸皮厚,这样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我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总是积极去问问题的。第一年,老师觉得很好,夸奖了你一番;第二年,老师还是有热情;第三年,老师就开始害怕了,说:“不要来问我现在正忙。”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话,我的工作效率很高,因为我的问题可以随时得到解决。这些是我认为我做的还可以的,做得不好的呢? 第一,发展目标不明确,一会儿想去工业界,一会儿想去学术界。这样不行 ,因为你去不同的地方,发展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这样下来就会浪费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我的研究方向也换来换去,一会这个,一会那个,最后工作虽然做了很多,但是深度不够。 第二,发展不全面。 我一直是非常重视做实验的,因为我们是实验科学,但是其他方面发展不够,比如写论文。现在回过头来看,写论文的重要性占一篇文章至少50%,比做实验还重要。一个东西你要把它卖出去,写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生阶段你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有做报告,这个太重要了。大家知道,今年石墨烯获诺贝尔奖了,获奖者(Geim)年轻的时候做报告能力很一般,后来可能经常出去做报告,做报告的能力非常了不得,在获奖前夕被请到了瑞典做了一个报告,后来评奖委员会的评价很多就来自于他的报告。这些能力和习惯需要大家在研究生阶段去培养,培养好了,你将受益无穷。 第三,独立思考。 我觉得自己在这一块是非常糟糕的,我的研究方向不明确是为什么呢?导师让做啥就做啥,工作做了很多,但是不深。主要是自己缺乏独立思考,自己没有往深处挖。 最后我想从你读研究生起到研究生毕业的四个方面来讲,可能是蜻蜓点水地谈一谈,供大家参考。我刚才说了,我基本上不重复自己的报告,08年我在费城开会的时候,就有一个化学领域非常有名的学者做报告,他刚讲了两句话,我旁边就有人讲:这个故事我已经第四次听他。这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当然主讲人也有自己的难处,研究工作更新没那么快,又要拿到各个地方去讲。 我讲的四块,第一块是目标。做任何事情目标明确了,你才能做得好,就好像打靶子一样,你方向弄错了,就会越打越远,根本打不中目标。读研究生的目标是什么? 我引用了国外教授的说法,这里画了一个圆,人类就是这么一个圆,内部代表已知,外部代表未知。小学的时候你学了一点点,到了中学又多了一点点,大学的时候,你又学了一点,然后你有了一个专业的方向,到了研究生,你要大量的阅读文献,你要在这个方向上更加往一处去钻,你要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东西,这个是目前人类知道的极限。那么,你研究生到底要干什么呢?你必须在这里选一个点,这个点需要跟导师商量,这就是你的研究方向,你需要在这个方向有所作为?有什么作为呢?在三年或五年里,你需要对这个点苦苦的思考,因为这个点导师也不知道。终于有一天你突破了这个点,突破这个点的大小和个人修养有关。这个时候,你把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时候你就毕业了。所以,研究生就是要突破这个点,突破这个点你就毕业了,这个点越大,那么你的研究就是越成功的。大家毕业的时候想想,自己能否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是读研究生的目标。当然,读研究生有很多的目标,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核心的点。 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做研究,导师只是在后面起一个保障作用,真正冲锋陷阵的应该是你,在你的毕业答辩的时候,你应该比在做的所有人更清楚你的研究,因为这是你开拓的点。最后,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正确的定位自己。不要因为这个点而把整个图给忘了,实际上在人类知识的推进中,每个人做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 总结一下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本科生是学习知识,研究生是学习创造知识。 那么如何创造知识呢?一个是独立思考,一个要有开阔的视野,开阔视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多听学术报告,因为学术报告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给你传递那么大的信息量,你要去看文章得看多少文章啊!特别是大师级的报告是非常开阔视野的,这种报告,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听听。我觉得现在我们能请到这样大师级的人物来做报告,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上来了,这种人物一般是很难请到的。最后一点是要有扎实的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的来,不能投机取巧,做研究是最不可以投机取巧的。以上是我的理解。 第二块我宏观上想讲一下研究思想和态度,毕竟我们大家属于不同的专业,不能谈太多专业的东西。 研究就像一次长征,导师给你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导师也不一定吃的准,吃的准的让你去做那肯定是很一般的。越是吃不准的可能越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没有人做过。这就可能导致这个方向不一定是行得通的,所以你要灵活执行。这个时候你不能死板地按导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去做,你非常需要独立思考,思考了你才找到你的方向能不能做,需不需要调整,有时甚至是大的调整,这是和长征第一个相似的地方。第二个相似的地方是,目标你需要调整,但一定要明确。你需要明确你要调整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调整。然后你要有必胜的信念,特别是做大的未知的方向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你相信你这个东西是好的,那就要坚持下去。 我这里想讲一下四渡赤水,关于这个长征故事,刘老师肯定比我懂得更多。四渡赤水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它实现了从被敌人牵着走到牵着敌人走这样一个转变,做研究也可能是这样,因为一个事情要反反复复好几次。重要的是,你不要让导师牵着鼻子走,因为是你在做研究,导师只是知道其中的一些方面,他不可能比你更清楚。也就是说你需要自己主动地去做研究。 这方面我想给大家讲几个故事。第一个是爱因斯坦的成绩单,大家或许听过爱因斯坦三个小板凳的传说,根据我的考证,这完全是杜撰的。爱因斯坦从小到大成绩一直非常出色,不是大家想象的三个小板凳那样。这是他的高中成绩单,瑞典1898年,满分是6分,你们可以看到他的成绩是非常出色的。 第二个小故事是石墨烯,Geim是俄罗斯人,不论是他去英国还是美国都会碰到国籍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处境也是非常的艰难,没有研究经费。他想大家都在做碳纳米管,这个东西很热,我为什么一定也要跟大家一样去做它呢?我能不能把碳纳米管打开看看会怎么样?然后他就开的脑筋来做这个事。开拓一个新的领域肯定或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如果你觉得他值得去做,就不要轻易放弃。Novoselov只比我大两岁。他们两个人,Geim顶住了来自经费、考核等方面所有的压力,而Novoselov则非常认真地去做研究,这一点和研究生阶段是非常相似的,什么经费呀都是导师在做,你需要做的是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石墨烯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个学物理的都应该知道,学化学、材料的也应该知道,这里我就不做点评了。 第三个是 ,它是诺贝尔化学奖,关于它的发现,你去考证,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专门有篇文章,你去看看挺有趣的,有时候对大家做研究会有一些借鉴。 最先发现是埃克森公司的三个人,他们做完 、 发了一篇很一般的文章,然后Smalley看到了,他觉得这个东西很有趣,他就买了跟埃克森公司一样的仪器,按照一样的方法得到了 ,这是他们在nature上发表的文章,画了一个足球和实验示意图,copy埃克森公司的,然后一张质谱图。就这样一篇文章,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呢?回过头来看看,你需要知道什么东西是金子、什么是沙子。埃克森公司的人把它当沙子一样扔掉了,而Smalley则做了一系列研究来了解 的性质。所以你要做研究的有心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第四个讲讲白矮星的发现者钱得拉塞卡,我为什么知道这个人呢?在40、50年代,他每天开车3个小时去给一个班上课,风雨无阻,那个班只有2个人,那2个人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是杨振宁和李政道。所以我知道这个人名字,他是一位印度裔科学家,他还有个叔叔非常厉害,也获得过诺贝尔将,那就是拉曼。 最后一个故事讲讲朗道,他说过一句话:“漂亮的姑娘是谁?”我在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问过他们这句话中漂亮的姑娘是谁,他们说是居里夫人。朗道的漂亮的姑娘是指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说漂亮的姑娘都已经被别人带走了,那我就做点别的吧!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按部就班的,A推出B,B推出C,C推出D,最后得到一个伟大的发现;另一类就是像朗道和玻尔那样的,他们拿到一个东西不做分析不做推测而是凭直觉,一眼就看出结果,他们是怪才,这类科学家是极其罕见的。他最后做的东西的重要性虽然比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但他非常专心的去做,最后得到了诺贝尔奖。有一个“朗道十件”,这个学物理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他生日的时候,别人送给他的一块刻写了他做出的十件大贡献的板。他做了很多成果,基本上是做一行就做到最好,做一行爱一行,全力以赴。这是朗道的一个优点,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做一行扔掉一行。朗道的另外一个优点是敢于挑战权威。有一次爱因斯坦做报告,我刚才讲过,朗道凭直觉就能看到很多东西的结论,他直接就说爱因斯坦的方程是不对的,后来爱因斯坦想了半天,觉得朗道是对的。你想那个时候爱因斯坦是绝对的权威,而朗道才不过是个小伙子,站起来就敢指出权威的错误,我觉得做研究就需要这种勇气。他做得不对的一点,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1956年,苏联物理学家沙皮罗已经发现了宇称不守恒,他当时也写了论文,然后给朗道看,因为那个时候发表论文是需要人推荐的,朗道觉得这个东西不可能,匀称应该是守恒的,把论文丢在一边。几个月后,杨振宁和李政道就发表了宇称不守恒的论文,这让人觉得非常可惜。回过头来看,除了朗道的学霸作风外,沙皮罗也应该反思,认为自己的东西是对的为什么不敢坚持呢?朗道说错了,他也是可以发表论文的。这里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印度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在30年代做出来的,当时他在剑桥大学,但他的成果不被当时的一个天文学的权威认可,那个权威每次开会都批判他,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后来他去了美国,那个反对他的权威也去世了,80年代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说法:新的理论战胜旧的理论不是因为新的理论的人说服了旧的理论的人,而是因为旧的理论的人死了,新的理论的人教育了下一代。所以,我一直跟学生强调一点:要锻炼身体,不锻炼身体不行,我给大家举过很多例子,包括双螺旋的发现,最先做出来的是一位女科学家,她追求完美,一直没有发表,后来英年早逝,发诺贝尔奖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没有机会得诺贝尔奖。 刚才讲的是仰望星空的话,接下来讲讲怎样开展实验工作,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想。要有做它你就把他做到最好的心态,得出的实验结果也要有正面的态度,你希望它是 A ,可能结果是一个 -A ,很多时候,相反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甚至更重要。 有一次,我听一个报告,也是一个大科学家,他说:“你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很可能就要做出一个重大的发现。”要把你的精力放在一些大的科学问题上,不要纠缠于一些细节。还有,要做大量的实验,如果你的实验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即使发表了文章,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工作质量,当你以后发展得很好的时候,这对你的声誉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实验要做得多一些,这样你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工作是怎么回事。当然,有很多实验失败是找不出原因的,我做阴离子聚合的时候,一直找不出为什么做不出来,后来有一天突然做出来了,后来就一直做得出来。所以,有时候失败的原因太多,找不出来,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重复它。我觉得实验科学就是这样,你需要勤奋地去做,做出来是有一定的概率的。茅以升先生说过:“勤奋是成功之母。”大家到了读研究生阶段,都很聪明,你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就在于你付出的更多。 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方面我自己非常糟糕,也吃了很多亏。我在复旦读硕士的时候,做了很多工作,还有一些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写论文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实验记录本很糟糕,出国后再来看这些实验数据,想不起来是这些数据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条件不好写导致不能发表文章,因为条件是不能乱写的,否则别人重复不出来,那就是造假。当时我觉得这些实验条件我肯定是记得住的,当时也确实记得住,重复实验的时候也不需要看实验记录本,但是人的记忆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过了一年后就有些搞不清楚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发表文章了,损失就大了。所以要养成一个好的实验习惯。 我特意去找了一下做得好的实验记录。我认为,做实验科学,必须要有两个实验记录本,一个是计划本,一个是记录本。计划本就是实验之前的一个计划,我明天要做什么,我一个星期之后要做什么等等,然后还要思考一下做这些实验需要多少时间,有哪些步骤,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这样的话你做实验的思路会很清晰,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增加实验安全,做实验没有计划,手忙脚乱很容易出安全事故。做实验的时候,更要仔细,每一步都要写得很清楚,应该包括时间、温度、天气,中国的实验室和美国的不一样,不是恒温的,这些都是有影响的。这样记录好了,你写论文也会非常方便,因为都写好了呀!你写毕业论文或发表论文的时候都会非常快,别人重复你的实验也会很有效率,这点我极力向大家推荐。
个人分类: 转载|1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性选择:极端的求偶方式
热度 6 smallland 2011-3-13 14:28
两性的性选择策略都不是单一的,男人也不总是在表达关怀和温柔,女人也不总是在静静地等待,许多极端的求偶方式就能迅速打动女子的芳心。这方面就不用举例了,上网查一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它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 为什么让更多的人知道就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呢?从表面看,在人头攒动的闹市打出“我爱你”的横幅仅仅表达了雄性的勇气,但这勇气具有另外的含义。在远古时代,人类以规模不大的群体为单位生存(到底是150人还是250人都不重要),一个年轻的雌性可能有不只一个追求者,如果哪个胆大妄为的小子突然站出来宣布 “她是我的”,无疑是有风险的,所以,敢于这么做的勇气,不仅仅是某些人理解的脸皮厚或不要脸,而是有实实在在的风险。在今天以一夫一妻制为主流的文明社会,这么做可能已没有原始的斗争风险,但雄性的本能依然不改,依然觉得是令人恐惧的。这种仅仅需要勇气而没有多少风险的事情,却能打动女子的芳心,就是原始的风险意识在起作用。如果他这样做了,而没有别的雄性出来和他决斗,就说明他是胜利者或处于优势地位,就像摆擂台没人敢上来挑战一样。 在众目睽睽之下摆出999朵玫瑰并大声喊“我爱你”,会令许多女子感动不已,难以拒绝。有人可能觉得这样的方式未免幼稚可笑,但女人却不这么认为,这样的方式往往比其他温和的方式更加见效。人类的爱情不是文明出现之后才有的,而是历经了百万年。文明改变了人的生活,影响了人的本能,但不可能完全扭转本能,本能中的许多逻辑不会随着文明进步而改变。这就是人性,至少是人性的一部分。 勇气,是雄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关系中,雄性的风险大于雌性,因为雄性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正因为如此,雌性可能很看重雄性的勇气,看他的勇气怎样表现出来。公开的求偶,就是勇气的表现。如果雄性一直萎缩所不敢公开承认,那是令人失望的。这就不难理解,许多雄性会利用电视台选秀露脸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求偶方式,表示要让全国人民知道。当然,全国人民是不感兴趣的,但他们生活的小圈子的某些人可能很有兴趣,或咬牙切齿或醋性大发。 尽管女人可能会尽量隐藏自己的交配关系,但因为她面临的风险较小,所以她可能更愿意在公开的场合表示亲昵,而雄性这样做是有风险的。正是因为大多数雄性的畏惧心理,才使得一小撮具有原始勇气的雄性的阴谋能够得逞。如果人类的雄性像孔雀那样温和,只是聚集在一起抖自己的尾巴而没有别的风险(狐狸偷袭除外),任何稀奇古怪的“我爱你”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高度文化的动物,雄性的求偶方式和求偶策略不同,雌性的选择策略也不同,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求偶方式和策略总是与人类的性行为特征有关,与人的生殖特征有关系。
3786 次阅读|6 个评论
介绍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liuxiaod 2010-12-31 05:50
有的美国教授授课方式比较独特,开一门课,其中某些章节却要请别的教授来讲,并且告诉学生,请来的教授是这个专题的专家,比自己讲的好。有的时候一门课有好几个教授来讲,开课老师就管收作业,考试(作业,考试题也是由客串教师出的)。 我觉得这种方式有可取之处,特别是覆盖面比较广的课程,不是每个人对每个领域都熟悉,一般来说,老师会对自己熟悉的内容讲的比较仔细,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就简单带过,这样对学生的未来并不是好事,有些重要的内容成为学生终身的空白。 我不知道在国内是否有这样的授课方式,如果没有,可以借鉴一下。一般来说,中国教授拉不开面子,请别人来讲课,就表明自己不行,是很丢人的。也许这样的事需要一些大牌教授,院士开个头,大家都这样做,就会认为是很正常,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益。
个人分类: 教育|2652 次阅读|6 个评论
初二女生退学:学习的方式不止一种,换个方式也许更轻松。
sheep021 2010-11-6 19:20
自古至今,有很多实例说明,不上学依然可以成才, 更有很多实例说明上学未必成才,甚至连人也成不了跳楼而去的学生多了去了。 如果学校教育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智慧,甚至不能交给孩子做人的道理,那又何必一条道走到黑? 上学 VS 不上学? 初二女生退学自修 每日读论语周易莎士比亚 2010-11-06 01:34:22 来源: 齐鲁晚报(济南) 核心提示:济南市一名初二女生在初二升初三的节骨眼上退学,回家专心读书。她自己的课表是,上午读《论语》、《周易》,下午读《周易》和《莎士比亚诗文集》。她的《周易》已经背到了第15卦谦卦。她说,将来打算学习中医,给人治病。 大众网-齐鲁晚报11月6日报道 济南市一名初二女生孙晓晓在初二升初三的节骨眼上退学,这给为学考冲刺的50多名同学带来不小震动。但很快,这不小震动也淹没在浩渺的题海中。 离孙晓晓原来的学校3里路远的一家课外培训学校,孙晓晓已经习惯了另一种按部就班的生活:每天早上7点,她搭爸爸的车从家里出发,8点开始上课,直到下午5点。 她只是换了一种学习方式。孙晓晓的爸爸孙德建说。退学后,孙晓晓专心读《论语》、背《周易》。学国学是别人的业余爱好,却成了孙晓晓的主业。 对于这场赌博,孙德建一家人看得倒十分轻松,学习知识不一定非去学校,如果没有欲望,养活自己也是很容易的事。这名15岁女孩未来目标很清晰:学习中医,给人治病,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情。 15岁女孩的主业 读《论语》、《周易》、《莎士比亚诗文集》、《论语别裁》 11月1日是星期一,孙晓晓的课表是上午读《论语》、《周易》,下午读《周易》和《莎士比亚诗文集》。开学两个月来,她在课堂上背的书只有这3种。《周易》已经背到了第15卦谦卦,教材是学校统一发的,大大的汉字配着拼音。 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诵读,老师的职责并不是讲解,而是检查每个人背得怎么样。对于《周易》,孙晓晓多有不解,比如读到谦卦中谦受益、满招损时,她总要停下来琢磨一会儿,书上没有注解,不懂有什么关系呢,以后有了经历自然会参悟。爸爸和老师都这样告诉过她。 吃过外送的午饭后,孙晓晓在有着黄色桌椅的小教室里练习钢笔字。中午,暖暖的阳光洒满教室,她就安静地坐在阳光里看课外书。 最近,孙晓晓在看一本课外书《读懂心经的快乐智慧》。可有趣了,都是佛学小故事。 读书真的是件很快乐的事,不觉得其他的有什么好玩的。放学回家后,孙晓晓会接着读经典、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读爸爸书架上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直到晚上10点睡觉。 你退学做什么呢?和从前学校里的老同学见面,孙晓晓总免不了被这么一问,就是读书啊,读经典和自己喜欢的书。孙晓晓说,总是能从老同学眼里看出几分羡慕,我能想象出他们的初三生活,不断地考试、点评试卷,太苦了。 学了国学做什么? 真正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有几个能看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的?扎实的国学基本功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孙晓晓的爸爸孙德建是1990年通过高考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事业单位一年后,就下海经商。他认为,如果没有应试教育以及其他配套的选拔,像他这样的农家子弟就很难走出农村。 然而,他还是带着孩子选择了逃离学校。我不是说应试教育不好,只是我们的时间来不及了。 女儿读初一时,孙德建到青岛听了一场讲座,他形容那场讲座为他打开了国学的一面窗,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弟子规》、《论语》这些经典,不是为小孩子准备的,大人也要读,我们寻觅的很多道理其实都已经存在于老祖宗的经典里了。孙德建真正了解国学,不过是在今年元旦之后。他坚信,国学终有一天会有用武之地。 学了国学做什么?幸好女儿自己给出了一个答案:学习中医,给人治病!这个答案给了孙德建额外的惊喜,使退学两个字在这个家庭里,从念头变为行动。 不退学不是照样也能学中医?周围的人有诸多不解,甚至孙德建经常拜访的一位70多岁的老中医也曾苦口婆心劝他:这就是个学历社会,考中医药大学学中医,文凭的路还是要走。 真正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有几个能看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的?孙德建认定,扎实的国学基本功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因此,真才实学的人总是少之又少,现在的国学班就是在打基础,这个时间是3年。 今年7月暑假,孙晓晓第一次走进国学班,系统地学习《论语》。也是7月的一个晚上,全家人为是不是要坚持下去认真地谈了一次,如果放弃退学,女儿应该进一所课外辅导学校,预习初三的课程,老师放假前是这么建议的,大多数同学也正在这么做;如果退学,那么以后的路怎么走?将要从事哪个行业,做哪些事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个人之间没有任何分歧,在他们看来,退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她只是换了一种学习方式 他给女儿初步定了一个计划,学国学的同时,学习英语和化学,英语是工具,化学从没学过,应该多少有所了解,有了国学基础后,带她拜师学中医。 退学出乎意料地容易。 学校也没有要求填任何表格,孙德建对学校的这个反应有些意外。 我女儿成绩一般,如果她考不好,我就帮她找找问题,成绩好了也会鼓励。孙德建说,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学得好不好不仅表现在分数上,他告诉女儿,知识不分主科副科,谁说劳动课就没用?还有许多东西也很重要,比如好的性格和习惯。 从孙晓晓小时候起,孙德建就常对她说:你会做家务比考100分都让爸爸高兴,这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他发现这句话还真起作用,女儿小学五年级起,寒暑假的午饭自己解决,煮面条、炒鸡蛋都做得来。 如果非要说学校教育有什么问题,我只能说,它不适合我女儿,她在学校里注定只能是成绩平平、没有任何特点的孩子。 退学,怎么看怎么像在赌博。万一赌输了,谁来补偿孩子已经过去的时光? 孩子其实没有退学,她只是换了一种学习方式。7月间的那次家庭谈话已经很明确,孙晓晓以后要学中医,给人治病,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他给女儿初步定了一个计划,学国学的同时,学习英语和化学,英语是工具,化学从没学过,应该多少有所了解,有了国学基础后,带她拜师学中医。我们不是逃避升学压力,孙晓晓走的路肯定更加艰难和漫长。 孙德建搬出厚厚的家谱,上面一段没有句读的文言文记载着,孙家的一位名德立的先人,会治眼疾,凡经济不富裕的求诊问药,家近的送药送钱,家远的留下病人吃住,直到病愈。这是传统中医的精神。 在孙德建看来,养活自己也是很容易的事,无非就是有口饭吃、有地方住,不幸福主要是欲望太多。他在省城经营一家广告公司,每天大部分时间打发在了书上。 (应本人要求,人物均为化名) 延伸阅读 那些读经的孩子 本报记者 徐洁 门轻轻地被推开了,走进来的是一个白皙的男孩。看到记者,他自然地喊:阿姨好!进而是一个标准的90度鞠躬,宛若一个小君子。 他是12岁男孩胡天立,4年前,从小学退学,在济南志应培训学校里读国学、学算术,他的妈妈正是这所培训学校的校长李秀梅。 李秀梅同样不承认儿子的退学,他只是换了种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只有进公立学校这一种吧。李秀梅说,《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也只是说,适龄儿童、少年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必须接受哪种教育。 学财经专业出身的李秀梅在儿子两岁时,教会他认300个汉字,3岁时,教会儿子读书。儿子上学后不久,李秀梅发现儿子因为家庭教育比较超前,对课堂内容失去了耐心,老师用一节课时间教一、教a,孩子早都会了。李秀梅说,孩子开始上课打打闹闹,不遵守纪律。 现在,胡天立能够背《道德经》、《周易》、《庄子》等许多国学经典。李秀梅认为,这才是一个人的根,其他的数学、科学课本,胡天立都当课外书来读,此外,他还在课外辅导班学英文。 这样的做法是否太偏颇了?对此,孙德建认为: 如果孩子是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你还担心他会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会担心他去做傻事吗 ? 去年,上海孟母堂遭停办再次引发议论。与事件本身相比,公众更热衷于讨论脱离了国家教学大纲、终日读经的教育方式,是成是败。 教育被垄断了,孩子们只能接受统一的填鸭制式教育,然后批量生产出所谓的人才。 难道不上现行的学校就成不了材了吗? 另一种担忧的声音是:不进官方的教育机构,孩子怎么升学,怎么考大学,怎么就业?听起来很美,但是如果让我走孙晓晓的路,我难以想象。省城另一位初三学生说,应试这条路,既然大家都走,也不会错到哪里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培训讲师
caoman 2010-8-24 17:36
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粗分为内训和外训。培训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培训讲师的水平,常规培训(如管理技能、执行力、沟通技巧等)一般是请专业化培训师来进行(外训),专业培训一般是请内部有经验的人来完成(内训)。培训讲师的打造已成为培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探讨选择和做培训讲师的一些心得供参考。 培训内容是培训师亲身经历或认可的。 同演员要体验生活一样,一个人讲亲身经历或认可的事时,有感受胸有成竹,有东西或素材可讲,不容易紧张或害怕,能深入浅出。因此,培训师要请有经验(对培训内容)的人来做。 培训内容和方式是培训对象需要的。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培训师,讲的内容和采取的培训方式往往是自己熟悉、擅长和认可的,而不是培训对象需要和喜欢的。因此,学会换位思考,有为别人着想和关注客户价值的技能,是做好培训的关键。 培训结果是培训对象和培训师的共同提高。 一般认为培训的受益者是培训对象,其实培训的最大受益者是培训师。培训工作迫使培训师学习和深入理解培训内容,准备课件和讲课的过程是重新梳理培训内容的过程。 培训效果是提前准备和投资得到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断积累培训内容,有把复杂问题简单易懂化的技能。如用案例或故事说明道理或方法,而不是用道理解释道理或方法; PPT 用直观的图表,不用大量的文字。 培训技巧对培训效果有很大影响。 有的人知识和经验都很多,就是不会讲或讲不好。开始(入口)可讲与课题内容有关的故事,并起到调动听众听课积极性的作用;中间可用PPT展示出来的是最重要的,和帮助听众理解或记的;结尾要传授整个讲课内容的精髓,并沉淀到听众脑海中。 企业许多工作是通过培训安排的,尤其是在快速发展阶段和新兴行业。企业培训是使上下保持一致,解决新行业人员短缺或不足的一个重要手段,打造培训讲师已成为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值得专业培训公司开发的一个新产品。
个人分类: 随笔|2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BS以“牙”还牙之人
zhengyanfei 2009-12-25 10:05
我一直后悔自己当初没有下苦功夫学好语文,因为自己无意间因口误伤害到某些人,我在此郑重申明,小女子我所说的P话您老全当我是放P,无须放在心里,如果您是聪明人并且熟悉我的为人,您就应该用智慧的头脑以及博大的胸怀原谅我,而不是再次降低自己的档次用恶俗的方式企图通过我的再次受伤来帮您解恨,您目的是为了让我尝受一下受人讥讽之苦,恭喜您,您目的达到了,我现在尝受到了,心也非常疼痛,而这个伤痛会带来哪些不可预测的危害,将持续多久,我不敢想象,或许是一天,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一辈子。。。。。。 不管您是有心还是无意的,我现在默认您对我的讥讽是经过大脑思考的,您不要试图告诉我,是想以和我之前无意间说错话伤害到您一样,只是告诫我一下而已,我告诉您,您错了,错得很幼稚,错得很离谱。。。。。 解决矛盾的方式很多种,何必要以这种低俗的方式!!!! 因为内心对您还是很敬仰,本来对您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现在。。。。。 首先,我对自己的无心之过道歉,其次,我对你的以牙还牙的行为很失望。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再一次验证了这个真理。。。 %_%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接近你以我接近世界的方式
pingguo 2009-5-5 13:23
接近你以我接近世界的方式 这世界降落在一片迷雾之中 抑或这迷雾正是世界的一部分 天地悠悠 岁月悠悠 困惑幽幽 古希腊美女潘多拉打开宙斯的匣子 一个欲望的噩梦 生之热望给阴冷的世界画上浪漫色彩 艺术的幻想可以淡化人世的苦难吗? 远在东方的圣人披星带月去攀天问地 以竹为刃解剖人之初 创构了一条灰色的哲理 人类读到的世界并非本来的世界 我读到你亦非纯粹的你 即使自己也相距得那么遥远 我何以去捉住真理之虹? 注定有一种梦与真的幻觉 所有原始的欲望都包含疯狂 所有神圣的字眼都藏着危险 自由 爱情 荣誉 尊严 或者塑你伟大 或者毁你如土 何以去捉住真理之虹? 宇宙的精灵 奇珍异丽的情与思 原来如此可鄙 须正眼并经验疯狂的难堪 真善美与假恶丑纠缠一起: 甚至于朋友高举的酒杯中 甚至于玫瑰的花瓣里 何以去捉住真理之虹? 鱼之江河是什么? 鸟之天空是什么? 你看那夜幕上同闪银辉的星座 一颗颗默然不语却各具本色 你亮出真诚去采访生灵 每一双眼睛都自有太阳: 哈姆雷特千张面孔 红楼之梦万种释义 何以去捉住真理之虹? 是世界模糊了眼睛 还是眼睛模糊了世界? 请赠以青云梯 我渴望极目远眺 自然的峰巅穿破繁乱的云层 雪亮的珠穆朗玛冷眼向洋阅尽沧桑 自然的风格难以靠智慧领悟 智慧与欲望相系远不够锋利 人之天性如自然的一支奇葩 璞石一般含蓄 蕴藏灵魂质朴的价值 接近你以我接近世界的方式 接近你以我接近自然的方式
个人分类: 诗歌|3330 次阅读|2 个评论
系統化思考
entropy 2008-8-20 08:17
RSS订阅中的一篇,觉得好,拿来与大家共享 学无止境@ 一点一滴 每天都进步一点点... 系統化思考 2008-08-19 Trackback URL 心情日记 今天看了《第五项修炼》,虽然没有看完,不过里面有几句话对我的思想有震动。现摘抄如下: 我们已经养成了以片片段段、专注于事件的习惯来处理周遭的问题,而且对每一个事件,都认为有一个明显的原因。 媒体更强化了大家专注于事件的倾向,再重要的事件,过了两天就被新事件所替代。 媒体对事件的解释在某一个片段范围内也许是真实的,但是它们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未能以较长远的眼光来看事件背后变化的形态,并且未能了解产生这些形态的原因。 今天对我们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出自突发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的。 这几句话,说出了现下人们思维过程的特点--片段化、跳跃化,并非是以整体来把握部分,而是从部分来猜测整体。 这种思维方式是典型的西方的思维方式,从西医的诊断方法就可以知道,西方式思维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是一种只看表象,不抓本质的思维方法 。 yibie个人反对使用这种方法来观察万事万物。尤其是在看完《发现老子》之后,yibie认为我们 中国人的天命观,就是一种世界整体观, 个人从属于世界天道循环,个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万事万物,虽然是相互联系,但也从属于这个世界的天道循环。 因此我们看待一个事物,一次事件, 应该是从整体把握,从整体再到部分,才能真正地把握事情发生的本质原因。 所以,才提倡系统化思考,因为, 万事万物后面,都有一个系统来支撑,由一个系统的制度来确定这个事件的发生。 系统化思考,让我们把握事情的本质,把握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把握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系统化思考呢?这个问题,就留待我看完《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吧!哈!
261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