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养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孩子养蚕的往事
热度 3 Abies 2018-7-12 08:32
那是 10 多年前女儿还在上小学时的事。 5 月的某一天,女儿从他们小学门口买了 3 条小蚕和一片桑叶回家,她说要很专注地把蚕宝宝养大,结出蚕茧,观察它们变成蚕蛾子。这些大概是小学自然老师告诉他们的。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能观察到一种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其生物学习性是再好不过的。当时我们居住的小区没有桑树,给蚕宝宝找新鲜的桑叶是件很麻烦的事。好在当时老校区的废弃植物园中还保留一株较大的老桑树,但树太高,发育较好的叶片够不着;女儿每次专程来都只能采到下部衰败的发育不良且常常蒙尘的桑叶。蚕宝宝可能很不满意女儿给它们提供的这样的食物。 这 3 条蚕宝宝已经蜕过 2 次皮,拿回家后一两天就开始蜕第 3 次皮。我妈几十年前在老家养过蚕,她称蚕蜕皮为“打眠”。这时候蚕象僵尸,僵卧在桑叶之间,头仰得高高的;也就在这时候,应尽量避免捉拿它们的头部。女儿对她的新宠关怀备至,见蚕宝宝毫不动弹,就动手去抓它们,哪知这片爱心却导致了 2 只蚕宝宝的死亡。为此她差点没有哭出来,不高兴了 3 天。为了弥补她的过失,也不让蜕皮后存活过来的第 3 只蚕宝宝过于孤单, 3 天后女儿再买了 3 只蚕宝宝回家。 以后天气转热,女儿再没有亲自来我们的植物园采摘桑叶饲养她的 4 条小宠物。这段时间她让她奶奶四处张罗着搜寻桑叶。开始每天只需 5-6 片,后来增加到需要 10 余片桑叶。新采来的桑叶不到两小时就干燥卷曲,引不起蚕宝宝的食欲。但它们将头抬得高高的右顾左盼,渴望可口的食物。后来我回家顺便去我们植物园采摘几十片生长最好的桑叶,将其存放在冰箱中,每次取出 1-2 张晾干并使其叶肉温度与室温差不多后供蚕宝宝食用。这 4 只蚕宝宝并不挑剔,不管是当天采来的新鲜桑叶,还是存放在冰箱内 3 天以上的陈叶,只要饥饿或有食欲的时候,它们都吃得津津有味,仿佛觉得味道好极了。 要有闲暇观察蚕宝宝吃桑叶的动作是很有趣的,你会充分的理解什么叫作“蚕食”;它们总是从桑叶的边上开始,用口器从叶缘咬食,象锯子修边似的一道一道地重复画圆弧,一会就是一个半圆的食缺。起初我以为蚕不是取食桑叶粗大的叶脉,后来才发现我的假设是错误的。如果蚕的食欲足够好,一片桑叶最后所剩的只有叶片基部的一小点叶肉和最粗大的叶脉。 如是将 4 条蚕宝宝又养了 10 多天。每日晴朗,艳阳高照,气温很快飚升到 30 摄氏度以上,每条蚕都长得白白胖胖的。正当他们快 4 次蜕皮时,持续两天降雨使气温突然降低,那天早晨我从冰箱中取出 3 片上等的桑叶,晾干后放进蚕宝宝的饲养盒中,发现其中 1 条又僵卧不动,母亲说可能是蚕要“打 4 眠”了。后来发现那条蚕虫的躯体颜色由原来的亮白色变成十分暗淡,再后来是第 2 条、第 3 条发生同样的变化,它们要么是由于不适应突然降低的温度和增大的湿度,亦或是长期食用了冰箱内的陈桑叶而体质下降,最后死亡了。女儿把它们全部埋进了我们家的花盆里。有了第一次的宠物死亡经验,这次她没有差点哭泣,而是想写篇葬蚕的文章。但后来她玩过头了,终于把悼蚕的文章发表在爪哇国了。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气温下降,对人是最好不过的了,对蚕却是致死的。民谚似有这样一说:“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出门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要不是导致死这 3 条蚕的降雨,可能有好多附近的农村无法将水稻种植进水田中。 我以为第4条蚕也必死无疑(我没分清楚是最先存活的那一条还是后来添加的第3条中的一条)。哪知它挺过了这一劫。在我们再没有心情为她提供食物的时候,它亦僵卧不动。那之后第二天清晨我注意到它的周围散布了一些凌乱的白色细丝,她在作茧了。再后不到3天,它就做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洁白的茧将自己包裹起来。母亲让我们别动它,等蚕蛾从茧中出来。一个星期以后,一天早晨我留意到放蚕茧的盒子内多了一个白色的蛾子,它就是蚕宝宝变态后的成虫,一只雌蛾。它终日不吃不喝(事实上,它口器退化了,没有嘴,根本不会吃喝),等着雄蛾来交配。几天以后她都还在孤独地等待..... \0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196 次阅读|5 个评论
找桑叶引发的小学生实验设计
热度 9 小水獭 2016-5-25 05:27
在赵美娣博主的 《 养蚕这么有趣的事情是如何变成吐槽对象的? 》 一文中,提到了小学生物学科要求学生养蚕,于是家长苦于找桑叶。而在评论中有很多朋友都提醒是可以用别的植物,比如蒲公英叶子来饲养(蔡宁博主推荐),我觉得这恰好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好机会,就是设计一个《什么叶子可养蚕》。看着蚕宝宝那胖乎乎的、白嫩嫩的样子谁都不忍心不给它最爱吃的桑叶。可是等蚕羽化成蚕蛾, ( 。・ ∀ ・ ) ノ゙嗨!不就是只蛾子么,吃什么不行?娇贵的只能吃桑叶了? 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找各种各样的植物叶子来喂蚕,喂了什么,结果如何,都可以像做试验记录一样记下来。可以有很多指标,比如成长是加快了还是减慢了,是不是吃死了?死了的原因是不干净还是植物本身对蚕有毒性?还需要设计对照试验,比如一半的蚕宝宝吃桑叶,一半的蚕宝宝吃别的。这样一个杭州小学经过一年就可以筛找出桑叶的替代物,不但可以发论文,还可以作报告,还可以参加农业会议。最后如果找出了桑叶的替代物,还能使全国各地区的家长从寻找桑叶的苦差中解脱出来。
个人分类: 活色生香de生物科学|4007 次阅读|18 个评论
养蚕这么有趣的事情是如何变成吐槽对象的?
热度 24 mdzhao 2016-5-20 15:32
这几天杭州家长满城找桑叶的新闻挺有意思,人民日报刊文: 家长别包办孩子的“烦恼” ,该文被许多媒体转载,多以“党报刊文谈学校让孩子养蚕被父母包办”为标题,于是这个杭州本地的新闻也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一个事件。 事情是这样的:杭州的一份本地报纸《钱江晚报》5月16日有一篇报道: 杭州2万多三年级同学都在养蚕 家长找桑叶的糟心事刷爆朋友圈 ,说是“全杭州的三年级小朋友都在养蚕,全杭州的家长都在为找不到桑叶糟心”学校的解释是:养蚕是三年级科学课的“规定动作”,家里养蚕是很好的亲子活动和生命教育。原来杭州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中有《动物的生命周期》的课程。这个课程以蚕宝宝的一生为例进行教学,包括“孵出的新生命、生长变化、蛹变成了什么、生命周期”等等。老师便布置这个养蚕的家庭作业,据说是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知道劳动的辛勤,认识生死的神奇,感知生命的伟大,锻炼责任的意识。但孩子的作业却成了家长的负担,不仅养蚕的事情多由家长代劳,更因为养蚕需要的桑叶难找让他们抓狂。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便想起我们单位的一个微信群上就有同事在问:哪个校区有桑树,看来果然是找桑叶已经成了许多家长的苦恼了。说实在的,我其实挺赞成孩子小的时候养一些小动物,可以通过喂养、观察小动物的过程学到不少东西,我自己小时候,就因为父亲喜欢养鱼养鸟,在接触小动物的时候收获颇多,不仅仅是生物学的知识。记得女儿小时候就养过金鱼、蝌蚪、乌龟、小鸟、小鸡等等,也养过一次蚕宝宝,是单位同事自己孵出的小蚕,送了几条给我,好在我们小区有几棵桑树,也是因为养蚕才知道的,便带着女儿过几天就去采一些来给蚕宝宝吃,那时大概并没有养蚕的家庭作业,没什么人养蚕,那些桑叶够家里的蚕宝宝吃,虽然后来低处的桑叶也差不多给我们都采完了,但终于等到了蚕宝宝结茧。那是自己第一次养蚕,和女儿一起做那些养蚕的活,到最后收获白白的茧子,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其实,小孩子大多都有喜欢小动物的天性,让他们养一些喜欢的小动物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如果这件事变成了作业,变成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那这个事情往往就变了味,整个过程中的乐趣,那种兴致和热情也一定大打则扣。 但想想我们整个教育过程中,类似的事情其实已经非常普遍了,生生把许多很好的事变成了负担、变成了应付、变成了造假。比如,为了普及国学教育,要给学生的课程中加入国学的内容,为了推广足球,把足球课也纳入体育必修的内容中,为了提高国民的公民科学素质,就弄个测评的题库让大家去背答案。或许那些措施制定者会觉得委屈,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想把一个值得推广的事情做得有声有色有成效,没想却招来一堆吐槽和批评,但认真想想,推出这种措施难道不更是为了急于出政绩、完成任务吗?更有甚者,为了加大推进的力度,一些活动还配合了评奖、加分之类的鼓励措施,便常常还弄出不少弄虚作假的事情。
个人分类: 其他|6107 次阅读|25 个评论
蚕结茧
热度 4 xuyingxiao 2012-5-8 22:28
养了近一个月,蚕全部结好茧了。 想起一句成语:作茧自缚。 但是,即使他不作茧自缚,也逃不出饲养者的手心。 黑色是正在吐丝的头
个人分类: 生活|398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养蚕日志(3)——桑叶难求
热度 3 jxz1963 2011-5-9 23:39
养蚕日志(3)——桑叶难求
从 5 月开始,由于我养的蚕比较多,蚕吃桑叶就渐渐地成了一大问题。 刚开始时,蚕宝宝比较小,我每次采一小塑料袋桑叶,每次给蚕喂好后再把袋子口扎紧,这样可以保持桑叶的水份,采一次可以吃上几天时间,因而也就不显得我有多忙了。 5 月 6 日以后随着蚕宝宝的一天天长大,我的桑叶就有些告急了,有时两天就要采一次,有时一天只给喂一次就够了; 由于每天去小院水池边采摘桑叶,小池边的桑树凡是人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已没有桑叶了,只剩下光光的树枝了。在小区的另一头,也有一棵小一些的桑树,由于距离马路近一些,一些外面的小孩也进来彩桑叶,因而小树也早早就“秃顶”了!可以说,在我们小区,我算是养蚕出了名了。 小区一些老人见我从路边走,就说:“好好的一棵桑树,让养蚕的给把叶子都扒光了!”老人好像是故意对我说的。 的确,桑树的叶子都喂蚕了,养蚕的人真的很残酷,蚕宝宝吃饱了,桑树叶子却没有了! 但我转念又一想,桑树的叶子不就是给蚕吃的么,不采桑叶让它白白脱落了岂不可惜,何况树上的桑叶还多着呢,只不过是高高在上,无法采到而已罢了。 小院里的桑叶是难采了,同事又从别的小院里采了一些,还好,多方供给,能顶过一阵子,等到蚕宝宝一天天地长大了,抽丝出蛹了,就不吃桑叶了。 到那时,我的养蚕瘾就过完了,我的计划就基本上实现了!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6014 次阅读|8 个评论
养蚕日志(1)——再过一把瘾
热度 2 jxz1963 2011-5-1 19:20
养蚕日志(1)——再过一把瘾
记得上小学时,曾养过一次蚕宝宝,从蚕仔用棉花温暖孵化开始到蚕变成蛹、蛾,历时一个多月时间。那时我们养蚕最大的问题是桑树很难找,在当时的农村有时偶尔发现了一棵桑树,要么桑树长在人家院子里,要么树很高大要往树上艰难地爬,要么干脆就给蚕宝宝吃其他叶子,但蚕宝宝是很不情愿吃其他叶子的,要么活活地饿死,要么苦苦地等待桑叶的到来。那时养蚕只有一个感觉:瞧热闹,别人养蚕我也养蚕! 4 月 27 日晚上去亲戚家,发现亲戚小孩子养了许多蚕,顿时让我有了一种再养一次蚕的冲动,当说起我想养蚕的事后,实在的亲戚给我取出一个化妆品小盒子(也就是 6 公分见方),装上蚕宝宝,并说让我回家后换成一个大点的盒子。我心里在想,再过一次养蚕的瘾吧! 28 日回到办公室时才发现我的蚕宝宝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足足有上百条之多,我随即送给同事和朋友们几十条,一位同事还专门给我采来了新鲜的桑叶。 29 日晚上,我把蚕宝宝带回了家里,夫人嫌我多事儿,说养蚕是小孩子玩的,让我送人得了,没办法只好送了几十条给邻居朋友。 29 日晚上我在小院水池边桑树上摘了一把桑叶,并给蚕宝宝换了一个大点的窝,这才发现我的蚕宝宝还有一百多条,大的有 0.6 公分,小的竟还只有 0.2 公分长,我心想,这下完了,非要养上两三个月时间了。 30 日我照例给蚕宝宝摘了一些桑叶,同时给小外甥女送去了 20 多条蚕宝宝,小女孩肯定是最爱养蚕的。 现在看来,养蚕最大的麻烦是摘桑叶了!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3699 次阅读|3 个评论
养蚕体验
热度 1 fqng1008 2010-4-23 08:11
我们时常处于情绪的低谷,去做一些 意想不到的事情。正是那种特殊的经历, 才使我们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 十八年前,我有过一段养蚕的经历。 那是生命的一个低谷时期。我所在的单位领导因为种种原因,什么事都把我凉到一边,而我是个充满激情的人,总想把人生弄得满满实实的。但是,胳臂扭不过大腿,我只好赋闲在家。 那时,儿子正上小学,他从外面买了一些蚕在家里养着,这下可好,我有事做了。虽说小时侯也养过蚕,那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天生的好奇心驱使,一种是无可奈何的消遣。正是这种消遣,我不仅抵制了无可奈何,而且反思了生存的意蕴。请看那时的一篇日记: 昨天一大早,我又给它们换上了新鲜的桑叶。奇怪,怎么还有那么多蚕在昏睡,难道它们生病了吗?因为每天此时是蚕吃桑叶的最佳时期。我忽然惶惶然起来,马上寻找各方面的失误,可仍然如沐雾中。直到下午,我才解开了这道谜,原来它们正处于蜕皮期。 这是生命的一个里程。蚕在蜕变中得到了成长,蚕在自我突破中得到了发展。然而,这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蚕在全力摄取桑叶,它变得丰满、粗壮,甚至发亮了。我们逐渐看到紧绷的表皮开始束缚蚕自身的成长,它不得不选择一个艰辛的蜕皮期。蚕开始昏昏沉沉地睡,而且睡得越来越沉,越来越深,最后干脆翻转了身子,如死了一般。我细心地触抚它,啊,它还能动!然后,蚕又深睡过去。也许蜕皮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需要养精蓄锐;也许蜕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耐心地等待。旧皮在它身上束缚得那么紧,它毕竟是自身的一个部分,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也许一天多,也许整两天,蚕不吃不动,表现出蜕变前的沉寂,大动之先必有大静。 终于,蜕皮的时刻来到了。它开始蠕动,摇摆着身体的每一个肢节,先上后下,一点点、一点点蜕下那紧束的外衣。它拼命地挣扎,它用力地往爬,它的身子抖动着,由慢而快。虽然过程并不太久(大约1分钟),然而为了等待这一刻,它要沉睡一两天,相当于它生命的1/15(蚕一生要蜕皮4次)。看来,任何事物要实现自身的升华,必定有一个漫长的蕴酿期,一切有待水到渠成。自然皆有定数,急是没有用的。显而易见,蚕在沉睡的时候,一层崭新的皮肤正在它的表皮内悄悄地生长,同时旧皮的剥脱也在悄悄地进行。蚕刚蜕出的身子变细了,变长了,脚也修长修长的,发皱的皮显示出新阶段成长的巨大潜力。当旧皮从尾巴上蜕出,嘴上的外壳也在抖动中脱了下来,它高高地扬着头立在那儿,似乎向人们展示它的新生。在经历了一场生命的蜕变后,蚕确实累了,它需要恢复疲劳。只是短短的休憩后,它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也许,我和蚕一样,正处在蜕皮前的沉睡期。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9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