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系统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纪念钱学森先生逝世一周年
Jacking 2010-10-31 00:04
  钱学森先生已经逝世一周年了,但他的精神还在影响着我们,他的提问还在不断地被人提起,他的思想还需要我们努力去传承!      科学历程 --摘自《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文库”序   钱学森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在长达70多年丰富多彩的的科学生涯中,钱学森先生曾建树了许多科学丰碑,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钱学森先生的科学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到50年代中。这二十年是在美国度过的,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主要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及火箭与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于此同时,还创建了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成为当时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这些成就与贡献形成了钱学森先生的第一个创造高峰。   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至80年代初。这一时期钱学森先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创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上。这个时期工作更多的是工作实践,研制和生产产品。由于钱学森先生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渊博知识以及高瞻远瞩的科学智慧,使他始终处在这一事业的“科技主帅”位置上。在他们这一代人的领导下,中国研制出来自己的导弹和卫星,以后航天事业。这是钱学森先生的第二个创造高峰。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80年代初,钱学森先生从科研一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这一时期,钱学森先生学术思想之活跃、涉猎学科之广泛,原创性之强,在学术界是十分罕见的。他通过研讨班、学术会以以及与众多专家、学者书信往来的学术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新的学科与领域,并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多部著作,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这些成就与贡献形成了钱学森先生的第三次创造高峰。 从钱学森先生对国人的影响来看,大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导弹之父,航天之父”和“钱学森之问”这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钱学森先生第二创造高峰的工作内容,第二个方面是源于钱学森先生与温家宝总理的一次对话。为何大家这么关注这两个方面呢?鄙人认为是跟中国现状有关。一个是中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诸多让国人骄傲的成绩,所以大家必然会关注这个事业的领导者,自然而然,钱学森先生也就作为这一代科学家的代表成为大家敬仰的对象。另一个是因为当今中国教育的教育问题是在太严重,钱学森先生便是广大关心中国教育事业的群众的代表人物。 个人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如此纪念钱学森先生,如此认识钱学森先生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是人来说,如果还只是如此认识钱学森先生,那就有点过于肤浅了。如何全面认识钱学森先生,我是没有资格发言的。在此,我只敢写写自己对钱学森先生的一点认识。 钱学森先生在学术上强调的是理工结合,学科交叉。从他的求学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他早年在交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然后到清华大学补修航天专业知识,到了美国学习空气动力学,而后又在工程控制上做了大量研究。我们这里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一点。在进入大学之前,钱学森先生在学什么呢?关于这一点媒体很少报道,我们也没多少资料可以查阅。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活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钱学森,肯定有用扎实和渊博的国学知识,这这些知识对他后来取得的成就也一定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作为一个学生,即使学校没有贯彻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思想,我们自己也可以按照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思想去学习。学工科的,我们适当的补一补物理理论,学理科的也要多少了解一下工科的思维方式和应用工具。无论学工学理,补一补国学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对社会和学术的贡献来说,我们更改应该关注的是钱学森先生创建的系统学和系统工程。系统学和系统工程可以说是钱学森先生通过一生的学习和工作经验而总结出来的。钱学森先生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思想”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思想和方法”将会在以后的科学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条件下,这也许是钱学森先生没有充分注意到的一点。这部分内容一方面在学术研究生有着巨大的贡献,一方面也在思想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也是钱学森先生从一线领导岗位上退下后所从事工作的主要内容。 鄙人不才,斗胆撰写此文,以此表达自己对钱学森先生的敬意!望能抛砖引玉,期待各位博主更加精彩和全面的纪念钱学森先生逝世一周年的博文,以此表达我们科学网博主们对钱学森先生的敬意! 2010年10月31日凌晨,于科大
个人分类: 人文历史|2104 次阅读|3 个评论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研讨会学术报告文件供下载浏览
热度 3 bhwangustc 2010-8-26 08:24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研讨会学术报告 时间:2010年8月9-10日 地点:上海 五角场 华美达酒店 会议室 (供下载浏览) 9日上午 综述与网络动力学与控制主题 1, 许晓鸣:致开幕词 2, 史定华:无标度网络: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史定华 无标度网.pdf 3, 陆君安:复杂网络中尺度的某些问题 陆君安 复杂网络中尺度的某些问题.pdf 4, 汪小帆:网络控制中的若干问题 汪小帆 复杂网络控制中的若干问题.ppt 5, 吕金虎: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 6, 陈增强:混沌动力学系统建模及在金融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陈增强-A.ppt ; 陈增强-B.ppt ; 陈增强-C.ppt ; 陈增强-D.ppt 9 日下午 生物与社会网络主题 7, 杨会杰:生物网络 杨会杰 cellular networks.ppt ; 8, 汪秉宏:复杂系统研究与恐慌人群的行为分析及疏导机制 汪秉宏 复杂系统研究与恐慌人群行为分析.pdf ; 9, 何大韧:对社会网络研究之浅见 何大韧 上海研讨班的发言稿.pdf 10, 樊 瑛:二分网络的研究 樊瑛 二分网络研究.ppt 11, 高 岩:纤维网与社会系统 10 日上午 信息与技术网络主题 12, 李幼平:IP网络标度的涌现与平抑 李幼平 IP网标度的涌现与平抑.ppt 13, 任 勇:网络信息共享问题的复杂性研究 任勇_网络信息共享问题的复杂性A.ppt 任勇_网络信息共享问题的复杂性B.ppt 任勇 _网络信息共享问题的复杂性C.ppt 14, 董 琼:超网络在复杂决策问题中的应用 董琼 supernetworks.ppt 15, 王有贵:国家影响力与国民评价能力的相关网络分析 王有贵 国家影响力相关分析.ppt 16, 张 宁:群体行为的复杂网络研究方法 张宁 群体行为的复杂网络研究方法.ppt 10 日下午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主题 17, 方锦清:试论网络科学与系统科学的交叉性及挑战性 方锦清 网络科学与系统科学交叉性与挑战性.ppt 18, 狄增如: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 狄增如 上海复杂网络.pdf 19, 胡晓峰:战争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20, 李 翔: 浅谈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的若干着眼点 21, 刘建国:系统科学与网络科学初探 刘建国 系统科学与网络科学初探.ppt 22, 陈关荣:研讨会总结 ChenGR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研讨会.ppt 陈关荣 漫谈系统与网络 Final.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655 次阅读|5 个评论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初探
halcon 2010-8-16 16:38
8月9日,10日参加了车老师组织的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研讨会。为了能让专家们畅所欲言,车老师安排我将一些东西,因为我人微言轻,因此讲错了也不要紧,反而可能会引发大家的讨论。于是把原来的个性化推荐的题目改为了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初探。 其实我更多的背景是系统工程,而非系统科学。博士几年经过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多位老师的熏陶对系统工程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系统科学的的知识知道的反而要少很多。虽然做过一些复杂网络的工作,但是从2007年开始已经把跟多的精力转到了信息自动过滤。因此只能借助于科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的引文数据对系统科学和复杂网络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结果很肤浅,就不多说了,还是看附件中的ppt吧。 这次研讨会更像是华山论剑,能旁听沾沾仙气就受益无穷了。学到了很多新的前沿的,甚至是超前若干年的东西。遗憾的是对系统科学和复杂网络,包括两者的关系我还是没有搞清楚,当然这么大的课题也不可能开个研讨会就能搞清楚。 不过对于会议中的另外一个议题我有不同于大多数与会专家的意见。其间有专家问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关系是什么 ?,大多数老师回答就是科学与工程的关系,即有层次性,系统科学是系统工程的基础等等。我虽然在系统工程研究所时间不长,但是并没有体会到二者的层次性关系。相反,我认为两者应该是并列关系,而非层次关系。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应该是两个并列的学科,只不过因为文字上的差异让人误以为两者存在层次性。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内在的模式和规律,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实际生活中系统,目标是这些特定实际系统的资源配置与优化化。系统科学更关注一般意义上具有普适性的规律,系统工程更加注重的实际应用的效果,而非方法,因此才衍生出金融系统工程,知识系统工程等更加细致的学科分支。 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来讲系统科学的发展处于低谷阶段,我觉得原因在于过于追求内涵的定义,一定要搞清楚系统科学的定义,什么是系统科学,什么不是系统科学,是的才能做,不是的就不能做,核心课程是什么,等等细节的问题。画了个圈把自己圈起来。 这样对于学科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科学的发展往往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快速变化,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很多学科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物理学,生物学,甚至是化学等等学科。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十分显著,也十分迫切。系统科学要发展,应该 忽略内涵的定义,注重外延的发展,例如重视复杂网络,超网络等系统建模工具的发展,同时注重从不同学科中汲取营养。最终,任何学科的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人身上,学科的定义很大程度上由从事该学科方向研究的人员决定。因此,与其先搞清定义再组织人员,还不如先锻炼队伍,抢占高地,再决定在这个高地上插什么样的旗。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初探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初探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43 次阅读|3 个评论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专题2010研讨会 学术报告日程
bhwangustc 2010-8-15 06:15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专题 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邀请专家研讨会 议 程 (会议地点:上海五角场华美达酒店五层会议室 会议时间: 2010 年 8 月 9-10 日) 9 日上午 综述与网络动力学与控制主题,主持人 陈关荣 9 : 00 ~ 9 : 15 许晓鸣(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致开幕词 9 : 15 ~ 9 : 45 史定华:无标度网络: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9 : 45 ~ 10 : 15 陆君安:复杂网络中尺度的某些问题 10 : 15 拍照 10 : 20 ~ 10 : 50 汪小帆:网络控制中的若干问题 10 : 50 ~ 11 : 20 吕金虎: 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 11 : 20 ~ 11 : 50 陈增强:混沌动力学系统建模及在金融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11 : 50 ~ 12 : 20 讨论 9 日下午 生物与社会网络主题,主持人 张翼成 2 : 00 ~ 2 : 30 杨会杰:生物网络 2 : 30 ~ 3 : 00 汪秉宏:复杂系统研究与恐慌人群的行为分析及疏导机制 3 : 00 ~ 3 : 20 讨论 3 : 20 ~ 3 : 30 茶歇 3 : 30 ~ 4 : 00 何大韧:对社会网络研究之浅见 4 : 0 0 ~ 4 : 30 樊 瑛:二分网络的研究 4 : 30 ~ 5 : 00 高 岩:纤维网与社会系统 5 : 00 ~ 5 : 30 社会网络讨论 6 : 15 上海理工大学 许晓鸣校长 宴请 10 日上午 信息与技术网络主题,主持人 汪秉宏 9 : 00 ~ 9 : 30 李幼平: IP 网络标度的涌现与平抑 9 : 30 ~ 10 : 00 任 勇:网络信息共享问题的复杂性研究 10 : 00 ~ 10 : 20 讨论 10 : 20 ~ 10 : 30 茶歇 10 : 30 ~ 11 : 00 董 琼:超网络在复杂决策问题中的应用 11 : 00 ~ 11 : 30 王有贵:国家影响力与国民评价能力的相关网络分析 11 : 30 ~ 12 : 00 张 宁:群体行为的复杂网络研究方法 12 : 00 ~ 12 : 20 讨论 10 日下午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主题,主持人 高岩 2 : 00 ~ 2 : 30 方锦清: 试论网络科学与系统科学的交叉性及挑战性 2 : 30 ~ 3 : 00 狄增如: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 3 : 00 ~ 3 : 20 茶歇 3 : 20 ~ 3 : 50 胡晓峰:战争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3 : 50 ~ 4 : 20 李 翔 : 浅谈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的若干着眼点 4 : 20 ~ 4 : 50 刘建国: 系统科学与网络科学初探 4 : 50 ~ 5 : 20 讨论 5 : 20 ~ 5 : 50 陈关荣:研讨会总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专题研讨会
halcon 2010-5-15 07:41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专题研讨会 (具体安排) 时间 : 2010 年 8 月 9 日 -10 日,地点:上海理工大学 2010 年 8 月 11 日 参观世博会 主办单位 :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 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网络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复杂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执行主席 :陈关荣、汪秉宏、车宏安、张翼成 邀请报告名单 :王众托、李幼平、张嗣瀛、郭雷、霍裕平、王红卫、王有贵、方锦清、史定华、刘宗华、刘建国、许晓鸣、张纪峰、吕金虎、吴家睿、汪秉宏、汪小帆、陈关荣、陈禹、陈忠、何大韧、狄增如、杨会杰、周青、周涛、胡晓峰、高自友、高岩、谭跃进 费用 :与会期间,会议招待食宿,外地与会专家往返交通自理,参观世博会(会议招待,自由参加)。 专家提交会议论文截止日: 2010 年 7 月 15 日 会议论文集付印出版时间 : 2010 年 7 月 30 日 会议组织工作负责人: 高岩 (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Email gaoyan1962@263.net 手机 13795274030 王恒山(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Email wanghs@usst.edu.cn 手机 13585778563 总联系人 : 刘建国 副教授 ( 上海理工大学复杂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 Email liujg004@yahoo.com.cn , liujg004@gmail.com 手机 15202121269 Science复杂系统与网络专辑
个人分类: 未分类|731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专题研讨会暨第四届中欧复杂性科学夏季学校公告
bhwangustc 2010-5-13 00:17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专题研讨会暨 第四届中欧复杂性科学夏季学校 联 合 公 告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专题研讨会: 时间 : 2010 年 8 月 9 日 -10 日 地点: 上海理工大学 主办单位 :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 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网络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复杂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执行主席 :陈关荣、车宏安、张翼成、汪秉宏 拟邀请报告专家名单: 张嗣瀛、李幼平、霍裕平、王众托、郭雷、许晓鸣、陈关荣、高自友、 吴家睿、方锦清、周青、史定华、何大韧、陈禹、胡晓峰、汪小帆、 张纪峰、谭跃进、王红卫、陈忠、狄增如、王有贵、刘宗华、吕金虎、 杨会杰、高岩、周涛、刘建国、汪秉宏 专家提交会议论文截止日: 2010 年 7 月 15 日 会议论文集付印出版时间 : 2010 年 7 月 30 日 会议组织工作负责人: 高岩 (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王恒山(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总联系人 : 刘建国 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复杂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会议宗旨: 2009 年《 Science 》发表了以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为题的专辑,该专辑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复杂网络的十年发展历程,并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我国系统科学界也于 2002 年就开始推动复杂网络的研究,八年来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成果和经验,有需要也有可能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进行回顾和思考: 1 、有哪些复杂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丰富系统科学,启迪和推动解决系统科学的问题? 2 、系统科学学科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于复杂网络面临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是否可能起某些作用?本次专题研讨会就是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在会前将编印一本文集,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会专家的与会议主题相关的文章或报告提纲(篇幅不拘长短),第二部分是 2009 年《 Science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专题的 12 篇文章的中文译本。这本文集作为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丛书出版。以便研讨会上各位报告人可以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有较多时间进行讨论交流。 ======================================================= The 4 th China-Europe Summer School on Complexity Sciences Time: 10th-14th, August, 2010 Place: Shanghai Univers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hanghai, China Working Language : English Joint Sponsors :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ESTC)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University of Fribourg (UF) EU Seventh Framework Programme (FP7) Co-Chairs : Yi-Cheng Zhang (UF) Jianwei Zhang ( University of Hamburg , UH) Bing-Hong Wang (USTC) Tao Zhou (UESTC) Organizing Committee : Jianguo Liu, Ming-Hui Ma, Yin Su, Jinhu Lv Topics: Complex network, complex system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The complex network has been attractive in recent ten years not only as the pattern discovered ubiquitously in real world, but also as the unifying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inherent complexity in nature. The topics of interests in this workshop will cover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mathematical features of complex networks as 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s in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physics, biology, information science,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The discussion emphasis will be laid on the following focusing subjects. (1) Fundamental theory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for the complex systems based on network structure (2) Synchronization and control of chaos in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3) Topology structure, function and dynamics of the complex networks (4) Cascading and synchronization in the complex network (5) Epidemic spreading and opinion promulgation along the networks (6) Consensus and swarm for self-driven agents (7) Dynamical modeling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al analysis of human behaviors (8)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cial dynamics and social physics (9)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minority game and econophysics (10) Cooperation evolution and game models (11) Phase transition and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in traffic flow, city vehicle transportation complex system (12) Systems biology and life complexity (13) Information physics: All researches on information based on internet and carried on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physics could be called information physics. The important questions that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program include: (a) Data mining and pre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on world-wide web; (b) User behavior analysis in Web; (c) Internet and WWW's frames and mechanism of evolution; and (d) Dynamics research on Internet and WWW. Invited Speakers ( to be confirmed ) : All the Chinese invited speakers in the above Meeting (August 9th-10th) are welcom to attend this School and present the scienetific reports( with another topic and in English) Erik Aurell (KTH) Guido Caldarelli ( Rome University ) Xueqi Cheng (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AS ) Santo Fortunato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terchange) Hans Herrmann ( ETH Zurich ) Petter Holm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Ping Huang ( Fudan University ) Pak-Ming Hui (CUHK) Mogens Jensen (Bohr Institute) Hawoong Jeong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Beom Jun Kim (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 South Korea ) Baowen Li /Jie Ren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Xiang Li ( Fudan University ) Vittorio Loreto ( Rome University ) Zhi-Ming Ma (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CAS) Enzo Marinari ( Rome University ) Matteo Marsili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Andrea De Martino (Rome University) Frank Schweitzer ( ETH Zurich ) Michael Small (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Didier Sornette ( ETH Zurich ) Haitao Zhang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Jianwei Zhang (UH) Bo Zheng (Zhejiang University) Changsong Zhou (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aijun Zhou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AS) Weixing Zhou (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160 次阅读|10 个评论
钱学森及其系统科学思想
xiaojunyang 2010-5-3 22:56
钱学森最开始是自动控制方面的专家;回国后运筹帷幄,在中国两弹一星的事业中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个人认为,钱学森最了不起的贡献,是他晚年的系统科学思想。 钱学森在回国前的1954年,美国出版了他的专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紧接着此书的俄文、德文、中文译本在相关国家先后出版。《工程控制论》一书获1956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该书以其创新性、前瞻性而闻名, 对培养我国新一代自动控制方面的专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在国际上获得极高的声誉;该书在20世纪50年代是自动控制领域中引用率最高的专著。国际著名的自动控制理论专家在他2000年出版的一本书中, 一开始就引用了《工程控制论》序言中的一段话:这门新科学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完全不考虑能量、热量和效率等因素,可是在其它各门自然科学中这些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控制论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定性性质以及整个系统的总的运动状态。如果我们着眼于物理世界三个要素的分析:物质、能量和信息,那么控制论只研究信息与控制,它不讨论能量和物质。由此可以看出钱学森早在1954年已经把研究的着眼点转到信息与控制方面了。 钱学森在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中的贡献,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给他个人带来了崇高的荣誉。他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钱老远比一般的科学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兰彻丝特(Lanchester)在1916年发表的关于战斗单位数量损失率的两组微分方程,分别是克劳赛维茨(Clausewitz) 《战争论》中两条作战经验的科学表达,是科学与经验巧妙结合的产物。兰彻丝特的伟大贡献在于为作战模拟开辟了一条半经验半科学的正确途径。 1982年中国军事研究在讨论兰彻斯特的工作时,钱学森根据在领导航天工业时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过一个见解:处理作战模拟的定量方法学,是科学理论、经验和专家判断力的结合。这种定量方法学,是半经验半理论的。他从这一见解得到启发,提出经验性假设(判断或猜想)是建立复杂作战模拟模型的出发点。这些经验性假设(判断或猜想)不能用严谨的科学方式证明,但需要用经验性数据对其确实性进行检测。从经验性假设(判断或猜想)出发,通过定量方法学途径获得的结论,仍然具有半经验、半理论的属性。当人们寻求用定量方法学处理复杂行为系统时,容易注重于数学模型的逻辑处理,而忽视数学模型微妙的经验涵义或解释,坠入机械唯物论的迷雾中。要知道,这样的数学模型,看来理论性很强,其实不免牵强附会,从而脱离真实。与其如此,不如从建模一开始就老老实实承认理论不足,而求援于经验判断。让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最后定量。这样的系统定量分析方法学是建模者判断力的增强与扩展,是很重要的。 正是从这时开始,钱老提出了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等理论及方法,而且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从而成为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个人认为,钱老最卓越的贡献,恰是他晚年的系统科学思想,特别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以及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在这方面,后来戴汝为、于景元等有很多论述和发展。 在科学方法论层次,钱学森明确提出包括专家群体经验、专家判断力在内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科学方法论;这是对迄今居于主流地位西方还原论传统科学观念的突破,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发展,这是钱学森对复杂性研究的历史性重大贡献。 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质是把专家体系、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与融合体系,这个体系具有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正如钱老指出的,它能把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和信息统统集成起来,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 在解决军事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复杂问题时,寻求建立精确的模型进行求解是不可能的。其中包含的众多的非线性、不确定、涌现等难以明了的因素,必须借助于专家的经验、知识,结合已有的数据、信息,借助于计算机的定量计算和逻辑处理,按照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实现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综合研讨体系,才是科学的方法论。同时,对于复杂问题的求解,往往需要借助于各学科群体专家的智慧,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集成。 钱老在系统科学的贡献不仅在其学术方法论层次,更可贵的是,他深系民族的振兴、深系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提出的大成智慧学和大成智慧教育设想必将对祖国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成智慧的要害是:集大成得智慧!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按照钱老的想法,集的对象主要就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或称人类知识体系)中广博的科学技术知识,还有体系外围的前科学知识库,这些是形成大成智慧的科学基础和知识源泉。所以,钱学森特别强调大成智慧硕士要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些人类知识的体系结构和具体内容,才能更好地汲取、集成人类的智慧。 钱老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与目前的大多数科研人员不同。他的思维之广、立场之高,很少有人能够企及。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心想着振兴中华民族、一心为祖国的长远发展着想,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 相比之下,现在的很多科研人员,很少有潜心钻研、思索的了。在我认识的教授、博导中,几乎没有自己写论文、做实验的了,很多都是走向行政岗位,或者只是拉拉项目,挣挣外快。真正能够停下来思索的很少,学而优则仕,这是非常悲哀的景象。我认为,钱老提出的,为什么中国很少能自己培养出杰出的人才,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参考: 戴汝为, 系统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发展的硕果大成智慧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22(5): 8-11,65. 戴汝为,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的形成与现代发展, 自然杂志, 2009, 31(6):311-314,326.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7745 次阅读|1 个评论
《状态论——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新探》洪昆辉著内容简介
热度 4 hongkunhui 2010-4-29 16:18
状态论全文阅读地址 http://book.chaoxing.com/ebook/detail_12536967.html 状态论是一部从学科交叉角度探索复杂系统研究一般方法的著作, 全书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复杂性研究的核心范畴及逻辑出发点;阐述非系统、系统、状态、过程之间的演化关系及复杂性产生的根源、层次及类型;解决复杂系统研究的路径选择问题,将复杂对象分成状态与过程二个层次分别用不同性质的方法与技术解决;阐述状态论基本原理及状态论在具体科学如思维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全书在对“状态”范畴的普适性跨学科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理论的复杂系统研究的新概念、新方法,新原理。 本书可供系统科学、复杂性研究、信息科学、智能科学及边缘交叉科学等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0年4月第一版 《状态论 —— 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新探》洪昆辉著目录 目录 自序…………………………………………………………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状态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1) 第二节 复杂性研究面临的难题与状态论的提出…………… (11) 第三节 状态论的体系及主要观点…………………………… (20) 第四节 状态论对研究复杂系统的意义……………………… (25) 第二章 复杂系统研究的核心范畴……………………… (31) 第一节 状态范畴的界定及普适性…………………………… (31) 第二节 状态论状态范畴与不同学科的状态概念的区别…… (35) 第三节 状态论方法对传统状态理论的继承与改造……… (45) 第四节 复杂性研究的核心范畴和逻辑出发点………… (50) 第三章 状态的分类、结构及特征…………… (57) 第一节 状态的分类及结构…………………………………… (57) 第二节 状态存在的客观性…………………………………… (62) 第三节 状态存在的普遍性…………………………………… (66) 第四节 状态的相对静止性、亦静亦动的稳定性…………… (68) 第五节 状态的相干性、整体性、非线性…………………… (70) 第六节 状态在非连续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和状态间的功能间隔性 (72) 第七节 状态是非连续过程的最小历时态单位(层次性) … ( 73 ) 第八节 状态对过程的从属和对系统的包容性 ……………… ( 74 ) 第九节状态界定的相对性 ……………………………………… (75 ) 第四章 状态论的背景及立论基础 …………………… ( 78 ) 第一节 状态论的背景………………………………………… ( 78 ) 第二节 过程层次论是状态论的立论基础…………………… ( 87 ) 第三节 为什么需要“状态”这一普适性哲学与具体科学范畴 ( 100 ) 第五章状态范畴与部分哲学范畴的关系.......( 113 ) 第一节 状态与运动和静止关系……………………… ( 113 ) 第二节 系统、状态、过程的局整关系………………… ( 117 ) 第三节 状态与结构功能的关系 ………………………… ( 119 ) 第四节 状态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 120 ) 第五节 状态与层次及相互作用的关系……………… ( 127 ) 第六章 状态论解决复杂问题的原理与方法…… ( 130 ) 第一节 事物的“存在度”原理………………………… ( 130 ) 第二节 事物的竞争性随机过程原理……………………… ( 146 ) 第三节 事物的相似性原理 ……………………… ( 157 ) 第四节 对象的时间空间接近性原理……………………… ( 177 ) 第五节 事物的量质转化与复杂性量度原理……………… ( 183 ) 第六节 兼容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的广义信息理论……… ( 206 ) 第七节 智能系统的信息处理原理………………………… ( 241 ) 第八节 复杂系统及过程的分层次处理原理……………… ( 252 ) 第七章 状态论方法对思维过程的研究…………….... ( 263 ) 第一节 人类思维研究的现状、方法和对象……………… ( 263 ) 第二节 解开思维奥秘的心理状态假说模型……………… ( 279 ) 第三节 思维过程的信息输入、编码、储存、激活和输出 ( 299 ) 第四节 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与数学表达………………… ( 348 ) 第八章 状态论对研究复杂系统的价值及应用展望..... ( 373 ) 第一节 状态论对研究复杂系统的价值………………… ( 373 ) 第二节 状态论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391 ) 第三节 状态论的学科定位及应用展望…………………… ( 402 ) 注 释 ………………………………………………… (409 ) 摘自《状态论——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新探)一书 洪昆辉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0 年 4 月第一版
个人分类: 复杂系统研究|5277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贴)学科进展与展望: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yangfanman 2009-12-12 09:40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是-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调研报告的缩写 王红卫1 孙长银2,3 沈轶1 余明晖1 1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武汉 43007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北京 100083; 3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南京 210096 摘要:本文就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发展方向,从系统科学理论与系统工程方法论以及面向国家需求的应用等三个方面,深入研讨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关键词:系统科学;系统工程;复杂系统;科学问题;发展战略 (1)论文在《中国科学基金》上的链接为: http://pub.nsfc.gov.cn/sficcn/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0902070flag=1journal_id=sficcn (2)更多的信息可见《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的增刊,链接为: http://www.sysengi.com/cn/gkll.asp , 然后再点击红框部分即可看到该系列的全文 。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3932 次阅读|1 个评论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系列前言
lxj6309 2009-10-9 17:20
各位尊敬的读者: 我已经出版了三本著作,这里我把它们都归到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门类里去。《系统评价学》是专著,《统计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学导论》是教材。这后两部书的第一作者虽不是我,实际都是我策划的,在其中贯穿了我的一些科学思想。这些思想有些是希望对流行的一些观念进行纠偏。不过,为了不招人讨厌,我都采取了平铺直叙的手法,没有去批评他人。但这样做的一个坏处就是它们不能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从而原来的写作目的也就难以实现。 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把其中的创新之处在这里予以特别强调,以使我认为的一些错误说法能得以纠正,或引起人们的进一步讨论。 谢谢各位有兴趣光临本博客的读者贤士,希望与你们一起推动中国科学的健康发展。 我不善言辞,得罪不当之处请见谅,或提出批评! 刘新建 博文链接: 1. 到底什么是系统? 2. 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3. 《系统评价学》中的学术创新 4. 关于系统工程学的研究对象 5. 系统工程学的学科性质 6. 《统计学原理》前言 7.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8. 系统工程学的教学内容 9. 系统工程学的基本范畴——子系统,结构与组织 10. 系统工程学的基本范畴——层次 11. 系统工程学的基本范畴——环境与边界 12. 系统的特性 13. 层位评价理论( 1 )——指标定义的科学性原则 14. 层位评价理论( 2 )——价值关系 15. 层位评价理论( 3 )——价值维数 16. 层位评价理论( 4 )——指标测量原理 17. 层位评价理论( 5 )——层位原理 18. 权重理论 19. 不确定性现象的基本类型 20. 科学性与可行性及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关系 2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辩证关系 22. 不确定性现象之一——统计规律 23. 不确定性现象之二——模糊 24. 不确定性现象之三——灰色系统描述 25.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有感于哥本哈根会议 26. 银行贷款资产风险评价方法 27. 上下层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 28.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29. 什么是方法、技术? 30. 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31. 全国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32. 系统评价活动的分类 33. 层位评价理论新述
个人分类: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3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集智俱乐部-一个复杂系统科学的“没有围墙的研究所”
shanggv 2009-6-24 15:02
集智 俱乐部-一个复杂系统科学的没有围墙的研究所 这段时间在看土壤多样性的东西,因为涉及到信息熵的问题,从张学文老师那里知道了 集智 俱乐部。其中有一个热力学与进化论的兴趣小组,恰好也在讨论熵的问题。虽然热熵和信息熵有诸多区别,对我还是有帮助的。 参加了他们在6月14号举行的小组沙龙,讲的是 贝叶斯概率理论和 人工智能中的贝叶斯网。参加的成员都是70后和80后,来自各个学科和行业,讨论自由热烈,即使是我这样的外行也能有所收益。有位叫东方和尚的挺有趣,自称自己已是佛:) 集智 除了 热力学与进化论 兴趣小组外,还有人工智能、自由意志、复杂经济学等几个小组。网站的创办者是北师大管理学院的年轻教师张江。6月28日,他将给我们讲最大熵产生原理,具体信息见其googlegroup: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i-entropy 时间:2009.6.28,上午10点 地点:三号会所(大厅或者小厅,到时候视情况而定,三号会所正在装修) 不好意思,三号会所那边刚刚来信说他们要做大的装修,到周日还不能完工,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活动。所以,我们临时决定把活动地点改在北师大英东217,活 动时间不变。 内容: 我这回给大家讲一讲与我们小组最初成立目标相离最近的一个课题:最大熵产生原理。基本提纲包括: 1、自然的优化 介绍一些关于自然优化观点的历史,从费尔马的光行最速原理,到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存在着和经典物理平行的一套基于优化的理论 2、规则与优化的对应 这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确定的微观规则似乎总可以对应着确定的宏观优化目标。导出概率分布的各种方法:演化规则和最大化熵 3、流动与熵产生 当我们转向非平衡态,我们开始关注流动及其熵产生 4、最大熵产生原理 这是一个大胆猜想,但可能是不完全的。 5、最可能路径理论 未完成的Dewar的思想 6、关于时间和流动的统计力学 讲一讲我自己关于最大熵产生、Dewar的最可能路径理论的看法,给大家展示一下我最近非常想突破的一个问题,以及我的一点点进展。 大家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话,不妨扣一扣这几篇论文,但我几乎可以保证我讲的内容会比这些论文要浅显易懂: 1、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 principle in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    http://www.swarmagents.com/thesis/detail.asp?id=233   这是一篇相当经典,也是相当全面的叙述最大化熵产生原理的综述文章,作者是两个俄罗斯科学院的人,你会看到老毛子写东西确实功利非凡,而且罗索不 少,呵呵。   总体说,该文章把最大化熵产生原理的来龙去脉,包括应用方面也讲得相当的清楚。 2、Dewar的两篇文章   (1)、   Information theory explanation of the fluctuation theorem, 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 and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in non-equilibrium stationary states    http://www.swarmagents.com/thesis/detail.asp?id=208   (2)、   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 and the fluctuation    http://www.swarmagents.com/thesis/detail.asp?id=211   注意,这两篇文章试图从Jaynes的最大信息熵角度出发,对流动路径进行统计,来推出最大熵产生原理,但他并没有成功,然而整个思路绝对值得我们 借鉴!因为这可能是一条最接近真理的道路了。   (3)、   A discussion on 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 and information theory    http://www.swarmagents.com/thesis/detail.asp?id=230   为什么说Dewar的思路不完全,看这篇就清楚大概了。 3、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and production of entropy    http://www.swarmagents.com/thesis/detail.asp?id=214   这是一本涉及到熵产生原理的书,你会看到最大熵产生原理应用到各个学科中去,不过该书讲的还很浅。 下面是 集智 俱乐部的简单自介。 这是一伙热爱科学、热爱思考、充满了激情的年轻人创办的一个以复杂系统为背景,以跨学科研究与交流为目的,以前卫科学思想文化的普及为己任的组织,他们正在默默地搭建中国的没有围墙的研究所。2003年,一个不起眼的网站: 集智 俱乐部 www.swarmagents.com 诞 生了;该网站一直致力于宣传、普及、推广复杂系统科学,并展开广泛的跨学科交流,俱乐部渐渐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5年后的2008, 集智 俱乐部的热血青年 们开始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并尝试发展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学术组织。目前 集智 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内核,他们来自北京的各大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著名外 企公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支沃土新芽将会成长为更加茂盛的大树。 目前,俱乐部的实体活动主要以各个兴趣小组的形式展开,同时我们也会定期举行大型的聚会、讲座、沙龙等活动。有关我们活动的进一步介绍,请看: http://swarmagents.scinese.com . 目前, 集智 俱乐部的管理工作,主要由7位核心成员(简称 集核 )负责。 请想参加我们活动的朋友自动加入邮件列表:swarm-agents@googlegroups.com,具体可以登录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warm-agents/ ,并用你常用的邮箱注册一下,这样你就能定期收到我们的最新活动消息了。当然,您也可以多多访问我们的博客 http://swarmagents.scinese.com 集智 俱乐部网站: http://www.swarmagents.com 集智 俱乐部活动记录博客: http://swarmagents.scinese.com
个人分类: 地球系统科学|7738 次阅读|7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四 做一个“博地”学家
rock6783 2009-3-6 08:32
地球科学原理之四 做一个博地学家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前面 3 回,我们已简单介绍了太阳系和地球的部分基础知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现在来分析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研究地球,就是要用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来阐明地球演化的一般规律。地球系统科学是一种新的地球观,是近十余年来人们认识地球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科学应当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来研究,这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学术界的共识。地球系统科学就是从整体论( Holism )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这个大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即各圈层内部以及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过去地球科学内各分支学科,只注重研究各特殊子系统的内部,及其在特定时间内的结构与作用过程。例如,现代的大气圈是由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研究的;现代的水圈是由海洋学、陆地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和冰川学来研究的;现代的生物圈是由生物学来研究的;远古时代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主要是由地质学来研究的;地壳主要由地质学、地球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地球化学来研究的;地幔与地核则主要由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来研究;尽管各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都很明确,但却都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地球系统科学则更注意把地球当做一个行星从整体上来认识,进行各种时间尺度演化的研究,而不受地球各原有分支学科的局限。这是一种更广阔、更全面的地球观。传统的地球科学的各分支学科,对人类从地球的各个侧面去深化认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获得了大量地球演化的证据,对地球科学起到了积极的奠基作用,但在思想上都不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达尔文时代,科学家大多称博物学家。后来,随着科学知识的大爆炸,做一个博物学家已不现实,博物学家慢慢成了专家。但现在,为了整体和系统地研究地球,地球工作者,必须做一个博地学家,即对地球学科的所有分支学科都精通的学家。其实,也只有真正的博地学家,才可能最终解决地球科学的问题。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表明它是由大量不同的、而且具有强相互作用的单元(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正是地球的各子系统之间发生的强相互作用而自发地涌现出系统总体性状、结构与动力学行为。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就是其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典型例子。 下面,我们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地球,特别是地球的演化 及其动力学 ,进行系统分析。 人类研究地球的演化,特别是构造运动及其动力来源由来已久,曾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假说。例如地球膨胀说、地球收缩说、地球脉动说、地槽与地台说、海底扩张说、地幔对流说、地幔柱假说和板块构造说等。 虽然各种地球假说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但其特点也正是:每一种假说只考虑一定的事实,而对其他事实则抛置不顾。或者说,目前为止所提出的各种学说,都在把地球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方面考虑得还不够。所以,由于高新技术观测成果的不断涌现,各种假说经常面临着新的挑战。 任何一种合理的地壳动力学或地球动力学假说,至少要满足以下一些原则: 1 、能对全球的构造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构造演化过程做出解释; 2 、所依赖的动力因子既有足够的能量,其作用方式又能合理地说明构造变形场的特征; 3 、应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 - 化学性质 (马宗晋等, 2003 ) 。从这些判别条件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地球动力学假说是完善的。 后面几回,我们将就目前已提出的各种假说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这些假说及其所提供的证据进行比较,把地球看成一个各子系统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定性地模拟出一个能吻合目前已提出的各种假说的正确证据,又符合能量规律和目前已知的、得到公认的地质事实的假说。 那么,目前为止,人类已提出的在地学界有一定影响的有关地球演化或动力学方面的假说有哪些?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五 左右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假说 参考文献: 马宗晋,杜品仁,洪汉净 . 地球构造与动力学 . 广州 :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 , 1-130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4226 次阅读|3 个评论
向大家拜年了---系统科学对“生命现象”的研究
guoliuhu1950 2009-1-26 18:38
向大家拜年了 尊敬的科学网: 各位领导、编辑、管理员、专家及各位亲爱的博友: 时逢佳节,借助牛气,谨送上一声亲热的问候:向大家拜年了! 虽未能直接登门拜访,但鄙人送去的是一颗祝福的诚心:祝新春愉快;全家福寿安康!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它在丛中笑。 2009 年 1 月 26 日 农历 2009 年正月初一 系统科学对生命现象的研究 近代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创建的一般系统论,在对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中,确定了三大基本观点 1 、 系统观点 ,一切有机个体都是一个整体。 2 、 动态观点, 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3 、 等级观点 ,各种有机体都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也就是生物系统是分层次的,从活的分子到多细胞个体,再到超个体的聚合体,层次分明、等级森严。 并且贝塔朗菲主张建立一种机体动态的正确模式来取代机械论的错误模式。 系统方法的四大原则: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是研究有机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则。同时贝塔朗菲还提出了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的著名定律 ( 1 ) 。也就是机体系统内高低等级、分别层次、孤立和组合在功能上的质的不同。 随着系统论在医学领域中不断的发展与运用,人类对于有机整体生命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不断发现其中客观的基本属性。 (1) 、 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是 系统固有的基本属性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首先表现在构成人体结构的各个层次上。 ① 、 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体结构功能的物质基础。 ② 、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间作用以分子间的作用为基础更为复杂和完善。某一细胞受其他细胞的影响 , 不外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 两者 相对平衡使受影响细胞功能相对稳定 。不论促进还是抑制 , 两者不平衡时 , 就会产生疾病。 ③ 、 细胞组织只有构成器管系统才能完成完整的生理功能。 (2) 、 整个机体稳态的观点 , 是系统论在医学上的一大发展。 人体不但是一个多元素、多变化、多层次的系统 , 而且 还是一具有稳态并维持稳态的自我调节系统的又一基本属性。 稳态是指机体在一定的域阶内 , 处于相对有序的状态 , 这种有序态是一个处于一定变化范围内的相对有序态。稳态由机体内平衡和不平衡两方面因素决定。它们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当人体内各子系统之间和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稳态关系被各种因素打破时 , 就发生了疾病。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长期处于相当有序的状态 , 必然存在着维持这种状态的调节机制。任何一个刺激作用于人体都会产生使人体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两种变化。只要刺激到一定的程度 , 这种影响通过反馈系统可使机体重建新的平衡。 应当注意 , 人体的反馈调节系统是以机体的代偿力为前提的 , 刺激过强以致于超过机体代偿力时 , 反馈环就不再起作用 。 人体一切生理机能 , 都是与整个机体有着密切联系各部分的功能表现 , 而任何局部的病变都将影响整体的机能。 在正常情况下 , 开放的各系统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 , 有序的相对协调的平衡状态 , 为了维持这种衡态 , 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 近代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主张建立一种 机体动态的正确模式 来取代机械论的错误模式,这个任务他未能完成。 纵观医学近代史 , 由 老三论 的发展 , 带来了 新三论 的风暴。有人预测 , 当前又一个前途更为广阔的 三论 已出现在现代医学面前 , 既 隐秩序 、 认知科学 、 力化学 , 简称 YRL 。 隐秩序理论把生命现象 , 思维现象和量子现象的自然本质放到了更为广阔的整体背景上 , 已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 。 什么是机体动态的正确模式呢? 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是研究有机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则整体的、相关有序的(整体间有序的相互作用)、动态的 既 整体的物质结构形态(各孤立部分局部物质) + 这些结构形态之间有序的、动态的相互作用(总和整体间的物质属性) , 这就是整体生命活动的客观既整体医学 客观高度的、全面角度的基础 。 随着系统科学的基础发展,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生物力能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对物质属性认知的不断客观和必然化,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整体或整体各局部(各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关系活的客观动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客观因素系统固有的基本属性平衡、不平衡的动态机制中医整体医学基础理论的现代发展,应是我们正确的发展方向。 系统的研究方法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关系: 整体性: 中医学整体辨证论治的整体观是其最基本的诊治法则。其研究方法望闻问切及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症候分析,以及经络、脏腑功能的认知角度,都是从整体性出发的 。中医整体观的观点与系统方法的整体性是密切相关的。 相关性: 阴阳学说阴平阳秘阴阳消长的阴阳共存与相互转换的相关性;五行生克制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相关性;经络与脏腑的相关性等等。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这些基本观点与系统方法的相关性是极其相似的生命活动物质的基本属性。 有序性: 阴阳消长与彼此相互转换的有序性;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因素,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相互作用中的有序性;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的相互转换中的有序性等等。两个学科 其认知角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的认知高度与语言描述方式不同。 动态性:阴阳消长的动态性;五行生克制化的动态性;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功能的动态性;经络与脏腑在功能方面的动态性,两个学科的认知角度,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关于贝塔朗菲: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的著名定律,与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的不可分割性阴阳离决既意味着死亡。它们的观点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现代医学所研究的:机体系统内高低等级、分别层次、孤立和组合之间的 相互作用 因素,就是系统固有的基本属性。那么,中医学阴阳、五行所描述的基本因素,也正是这些系统固有的基本属性。 现代医学认为:这些基本属性,不外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 两者 相对平衡使受影响细胞功能相对稳定 。不论促进还是抑制 , 两者不平衡时 , 就会产生疾病。这与中医学的阴阳的消长平衡、五行生克制化的动态平衡又有什么分别呢?!两个学科对基本因素的认知角度是一样的。其不同的既是语言描述方式与认知的高度不同。 现代医学认为: 整个机体稳态的观点,具有稳态并维持稳态的自我调节系统。这是其基本属性。 稳态由机体内平衡和不平衡两方面因素决定。它们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当人体内各子系统之间和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稳态关系被各种因素打破时 , 就发生了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长期处于相当有序的状态 , 必然存在着维持这种状态的调节机制。任何一个刺激作用于人体都会产生使人体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两种变化。只要刺激到一定的程度 , 这种影响通过反馈系统可使机体重建新的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 , 开放的各系统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 , 有序的相对协调的平衡状态 , 为了维持这种衡态 , 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无论中医学还是现代的系统科学,对机体整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属性 整体各局部间的 相互作用 因素,在自己的学科内,对这些生命现象,都有了各自的语言描述。如: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共同发现的: 整体的稳态(阴平阳秘);整体的动态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的两种因素(相生、相克) ;都有了较全面而深刻的语言描述。但这些语言描述,都属于现象语言描述,都未能提到客观和必然的高度。 对这些生命现象的基本属性,虽然都有所发现,但其都非常缺乏一个共同的整体概念名称基本属性的客观状态是什么?作者认为:基本属性就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关系位能(势能)、动能在客观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生命现象整体的基本属性,就是整体性势能(位能)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关系。 现代医学与系统科学称其为:基本属性、相互作用、稳态、动态的、有序的相对协调的平衡状态等现象语言描述。 中医学称其为:阴平阳秘、消长平衡、生克制化等现象语言描述。 宏观生物力能学认为:机体整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其整体性势能(位能)。整体性势能(位能)就是这些基本属性所有现象语言描述(中、西医学)的客观语言描述的统一内涵。 宏观的生物力能学从整个体系的能量形式和变化进行研究,而不追究体系本身结构的变化细节。所谓体系既可以指群体和个体,也可以指参与反应的一组分子。 讨论的时候要分清两种不同的能──位能及动能。 ( 位能也称势能 ) 位能 (potential energy) 是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中束缚着的能。 势能( potential energy )是两个或多个物体(一个系统)相对位置(相对地位)之间相互作用中的能。 动能 (kinetic energy) 既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自由能 (free energy) 。 那么,什么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就是物质内或物质间的能量关系物质(物体或一个系统) 内束缚着的能量位能 ;也是两个或多个(一个系统)物质(物体) 相对位置(相对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关系(势能关系) 。 人, 有生命活动的机体既然是 一个整体,那么, 这个整体(系统)中就客观的存在着 整体中束缚着的位能 ;这个整体(系统)中各局部(各孤立部分)的相对位置(相对地位、各个系统和各局部)之间,也客观的存在着 相互作用的势能关系 整体性势能。这是宏观生物力能学的基本观点对物质的基本属性进一步的思维认知对物质属性更客观和必然的语言描述。 整体性势能(位能),这个概念的引进,在当前学术界(世界范围内)还是一个创新的提法(有待证实与证伪)。难道我们中国人在基础理论方面,就不能思维创新嘛!因为这是对客观的思维认知和探讨。在系统科学的属性方面、中医学阴阳、五行的原始哲辩方面,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的探讨方面,皆急需这种进一步的思维认知和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整体性势能(位能),其相对静的时候,是其相对势能相对平衡的时候。其相对动的时候,是其相对位置(相对地位)的相对势能趋向新的平衡的时候。 整体性势能(位能),是现代医学、系统科学中基本属性的客观语言描述。是宏观生物力能学的进一步发展。 整体性势能(位能),是中医学阴平阳秘消长平衡,五行生克制化现象的现代语言描述。静则平衡、则相克、则制约;动则趋向新的平衡、则相生、则相互促进。 关于机体生命活动整体性势能动态平衡 (Dynamic Equilibrium) 的基本概念,是作者在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的探讨过程中中医现代生理学的试创过程中,是在中、西医及系统科学对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基本属性的探讨和研究中,确定了这些基本属性就应该是整体性势能(位能)的现代语言描述。在未大量数据的证实与证伪之前,它仍是一个假说。 综上所述 , 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了机体生命活动的 客观实质即将被揭示。 机体系统的 整体、动态、等级、层次间的相互作用 ,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在促进与抑制的自我调节中持续不断的维持机体有序稳态的功能 ; 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反馈系统以及机体代偿力的域阶 ; 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 , 信息交换 。在这一系列的概念名词面前 , 我们发现了现代医学基础概念 , 在语言表述上 , 也相对的存在着它的抽象性、重复性和理论思维的局限性。 这就急需我们利用这些实验医学所得到的宝贵的客观规律 , 加上各门自然科学知识的交叉 , 再 启用我们人类科学理论思维的认识机能 , 把这些基本概念 , 进一步重新认识、整理或 语言翻译 , 使它产生质的飞跃。以期揭示机体在功能方面 ── 促进与抑制的自我调节的反馈系统和代偿力的 客观实质。 主要参考文献 : 、沈泰昌 : 《系统工程》上册 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1984 年 13 页。 、欧广飞 : 论系统的认识方法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医学与哲学》 1990 (6) 31 。 、王胜等 : 系统方法在经络研究与针炙治疗中的应用《医学与哲学》 1991 (11) 22─24 。 、李文海 : 论现代整体医体对中医的逼近和挑战《医学与哲学》 1991 (11) 34─35 。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22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注不确定性问题的讨论
nipy 2008-11-27 09:46
关注不确定性问题的讨论 . 近几个月,在潜科学网站上对不确定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不确定性问题讨论的起因可能由于以下两方面: ( 1 )汶川大地震后,人们对于地震能否预报的争论,提出了自然界客观事物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人能否对不确定的事物进行控制或优化? ( 2 )在信息本质问题讨论中,涉及香农信息概念: 信息是能用来消除或减少信宿关于信源不确定的东西 ,有人提出,信息消除的是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还是人认识的不确定性?是否存在两种不确定性:客观的不确定性与主观的不确定性。 潜科学网站上的朋友,对不确定性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不同观点也有不少争论,我试把这些争论的不同观点归纳如下: ( 1 )不确定性只能是认识层次对客观事物认识判断的不确定,本体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发展都是由因果关系确定的,本体层次不存在不确定性问题。 ( 2 )不确定性是本体层次客观事物的普遍属性,包括无序性、随机性、不稳定性等,认识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映像,由于认识的主观局限性,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能不正确、不可靠、不全面或不本质,但不存在不确定问题。 ( 3 )存在两种不确定性: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和主观认识的不确定性。 ( 4 )不确定性体现在认知过程主体对客体认识的不确定,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属性,体现主体从客体获取信息的多少。 可见,不确定性问题涉及系统工程、系统复杂性、信息概念与度量、认知的本质以及系统与信息的关系等许多重要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不确定性问题在潜科学网站上仍在继续讨论,我把它介绍过来,希望科学网朋友给予关注或参加讨论,因为我觉得不确定问题与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以至哲学的密切联系,可能对各种具体学科的研究都有影响。 下面是潜科学网讨论不确定问题比较集中和跟贴较多的几个贴子供参考: * 陈雨思:什么是不确定性? * 邱嘉文:信息到底是消除那种不确定度的东西? * 倪鹏云: 不确定性问题究竟是客观事物本性问题还是主观认识判断问题? 潜科学社区论坛大家谈链接 倪鹏云
个人分类: 人与自然|4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创新与复杂巨系统
cuncaoxin 2008-10-26 04:31
技术创新与复杂巨系统 所谓复杂系统(complexitysystem)就是指系统的整体性质不等于部分性能之和,即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形关系。因此,复杂系统的基本特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这个系统的分量部分(子系统)性能的了解,仍不能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做出完全的解释。关于研究复杂问题,最早由系统科学的先驱者贝塔朗菲(LudwigVon?Bertalanffy)于1940年末提出,他预见到系统科学本质上是研究复杂性科学。进入20世纪80年代,非线形科学(nonlinearscience)和复杂性(complexitystudy)研究渐渐兴起。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结合起来,并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penComplexGiantSystems)的概念。 《自然杂志》1990年第1期发表了钱学森与他的同事合写的一篇论文:《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首次向世人公布了这一新的科学领域及其基本观点 。 根据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和子系统种类多少以及它们之间关联的程度,可以把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和巨系统两大类。简单系统是指组成系统的子系统数目比较少,子系统种类也比较少,而且子系统之间关联又比较简单,甚至于没有什么联系,大多数的小系统都属于简单系统,如调节室内温度的空调系统就是简单系统的例子:另一类是巨系统,组成系统的子系统数量非常大,成亿、上百亿、上千亿。如果系统中子系统的种类不太多,而且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又比较简单,则称这样的系统为简单巨系统。如果子系统的种类很多,并且有层次结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又很不简单,就称这样的系统为复杂巨系统。如果复杂巨系统又是开放的,那么这种系统就称为开放复杂巨系统。 中国学者钱学森( 1990 , 2002 ) , 方福康(1999)、郝柏林(1999)、成思危(2000)、戴汝为(2002)、于景元(2002)相继发表了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重要论文,由此,吹响了新世纪进军复杂系统研究的新号角(杨野平,2006)。 人类的技术创新活动乃是一个合理映射着各类科技、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自然、人力、物质和信息等多重自然与社会力量和因素的全息超级复杂巨系统。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创新主客体中介、项目、市场、技术机会、科技成果、教育与培训、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经济与政治体制环境、信息服务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与条件、人口环境等则是构成技术创新活动域的17个系统维度,这17个系统维度又可以区分为三个等级层次:内核要素圈层、外围要素圈层、环境影响因素圈层(邓波、邬焜2003)。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源于对复杂性的探索,而企业内外部影响元素的交互作用就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 霍布德(2000)指出组织网络包括用户、买主、其他供应商、小型或中型企业、政府代理和调节单位 。 组织网络 覆盖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基于创新内环境和外环境的集成创新是复杂系统。 对于复杂的大系统,目标的确定还受决策者价值观以及对未来预测的判断,因此,系统分析不仅涉及到科学方法,也需要依据直观和经验进行判断,不仅有科研方法,也有科研艺术。
个人分类: 技术创新|36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
entropy 2008-10-7 14:27
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 钱学森 http://www.qgren.com/?action-viewnews-itemid-215-page-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日期: 2008-10-07 14:24:52   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自然会提出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问题 。在自然科学、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大部门之外,现在似乎应该考虑三个新的、正在形成的大部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 。关于这三个部门,我在以前的几篇文章 中曾讲了一些初步看法,也得到了同专们对这些看法的意见。这些意见促使我进一步考虑这三大部门科学的发展和结构问题,在这里我将谈谈一些想法,请大家讨论,批评指正。   一   先说系统科学这个大部门。   以前我看到大力发展一类新的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必要性,因而提议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研究这类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目前系统工程,除了与各门系统工程专业有关的专门学问,如工程系统工程的应用力学、机械设计、电力工程等之外,各专业系统工程的共同理论基础是运筹学;而今后进一步发展也要用到与运筹学相关的控制论。但是运筹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是紧靠工程技术实践的一般理论,属于我们称为技术科学的那类科学,技术科学是趋势为工程技术服务的;也可以说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首先达到的台阶是技术科学。控制论这一门 20世纪前半叶从自动控制技术成长起来的新科学也是技术科学。但在技术科学这个台阶之上,应该还有一个台阶,即基础科学。在自然科学这个大部门中,例如物理学是基础科学,化学是基础科学,系统工程这类工程技术迈到运筹学以及控制论这一级台阶不会就停止不动,上面还有它们的基础科学。但什么是它们的基础科学呢?这是从观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一观点或科学学 的观点不能不提出的课题。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建立系统科学的结构体系 。   关于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这一问题,我以前没有答案,而只是模糊地提问道 :运筹学的进一步精炼会不会出一门理论事理学?控制论(包括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经济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的进一步精炼会不会出一门理论控制论?这种提法,只引起我们思索,而没有指明途径,不解决问题。    要有进展,我们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范围中走出来,在更大的视野中去考察。   我们看到生物学界的发展,正如罗申( R.Rosen)在不久前的一篇论文中 所讲的, 18世纪以来的近代科学发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还原论和经验论的方法,或形而上学的方法,这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是对古人的反击和革命;古代人们直观地以有机物或神灵主宰一切。然而,罗中似乎忘记了从神灵到拉普拉斯的机械论之间也曾有过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近代科学方法是从古代唯物主义发展而来的。罗中指出,近代科学的这种只重分析与实验的方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把生物解剖得越来越纲,近四五十年更是攻打到了分子的层次。我们可以说把生命现象分解为分子与分子的相互作用,现在已取得了伟大的、惊人的成就,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这门有非常充实内容的科学。但在这一发展面前,也有许多生物学家感到失望,我们知道得越细、越多,反而失去全貌,感到对生命的理解仍然很渺茫好象知道得越少了。 50年前冯贝塔朗费比较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开始所谓理论生物学( Theorethche Biologiep1932)的研究,要从生物的整体,把生物整体及其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研究。冯贝塔朗费还由此创立了他称为一般系统论( generalsy3tem theory)的科学 。还把它应用到广泛问题的研究,例如研究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以及社会现象等。   一般系统论这一学科来源于生物学研究,是一个重要发展。王兴成同志在介绍它时 把其基本原则归纳为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相互联系的原则,三是有序性原则,四是动态原则。既然一般系统论是研究系统,一、二两条基本原则是容易理解的。三、四两条基本原则有些新鲜:它们来源于观察生物和生命现象。生物有一个有条不索的构造,而且能有目的地生长和演化,这看来是生命所特有的。生物一死,构造立即开始破坏,生长和演化也立即停止,转入分解。所以一般系统论的核心是这后两条基本原则。冯贝塔朗费等人,首先认识到这个生命所特有的现象与物理学中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的不同:热力学第二定律说一个封闭系统 (同周围环境没有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有限大的系统)的嫡只能增加,看来越变越无序,而不是走向有序。抓住这一点,一般系统论强调系统的开放性,即系统要同周围环境有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一般系统论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把生物和生命现象的有序性和目的性同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联系起来:有序,因为只有这样才使系统结构稳定;有目的,因为系统要走向最稳定的系统结构。这个概念当然与现代科学中的控制论有关。   但是,由于生物和生命现象的高度复杂性,理论生物学家搞一般系统论遇到的困难很大。几十年来,一股系统论基本上处于概念的阐发,理论的具体和定量结果还很少。当然,他们抱的希望还是很高的,罗申 就说:从演化的角度来看,生物学可认为是一部告诉人们如何有效地解决复杂问题的百科全书,以及解决这些问题中要避免的事项。生物学给我们提供了如何在大而成员各有不同的集体中进行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实例,从而证阴这种集体合作是可能的、存在的。(当然他在这里把合作和竞争割裂了,在生物界里,合作与竞争也是辩证地统一的。)   复杂系统中的结构稳定性代表着有序性,但这稳定性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给出这方面线索的是普里戈金( 1. Prigogine和由他率领的所谓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他们在几十年的工作中,首先从平衡态热力学出发,研究了稍为偏离平衡态的热力学,从而得到处理一般不均匀物质中各种传递过程的理论。其中利用了昂萨格( Onsargr)关于传递系数的对易定理,这就是由这个学派创立的非平衡态热力学。普里戈金由此再向远离平衡态的方向推进。他发现只要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是大到使分子运动的速度分布比超麦克斯韦平衡态分布有过分的畸变,那么线性传递关系,也就是输运流强与物态的空间梯度成线性关系,仍然是正确的,尽管现在传递系数必须作为局部物态的函数。这就使得他们的非平衡态热力学,可以推广到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他们由此发现了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结构,也就是所谓耗散结构( dissipative strtlcttire) Cn,并认为耗散结构就是一般系统论中要找的具有有序注的系统稳定结构。他们的系统合乎理论生物学的规定: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本身尽管在产生嫡,但系统又同时向环境输出嫡,输出大于生产,系统保留的嫡在减少,所以定向有序。布鲁塞尔学派的这些成就把理论生物学推进了一大步,使一般系统论的有序结构稳定性有了严密的理论根据。系统自己走向有序结构就可称为系统自组织,这个理论也可称为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二   但是只从热力学考虑问题,只从宏观研究问题,虽然可信,总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不透彻。我们要深入到微观,从系统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来考察全系统的运动。在这方面,从比较简单的系统做起的控制论,近年来有一个新发展,即巨系统理论。巨系统理论着重分析系统的层次结构;一级管一级,同级结构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这诚然是个微观理论,但直接把巨系统理论用于生物,从细胞作为基层单元开始;或用于社会经济,从每个企业、每个生产队作为基层单元开始:那就要把亿万个细胞,千百万个企业、生产队,一齐进入计算分析,毕竟太繁琐,无法取痒具体结果,所以直接从微观来考察系统又不实际,不现实。这一进退两难的处境,正如当年人们认识到气体由相互作用的亿亿万万个分子组成,一对分子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是清楚的,就是分子太多,作为这亿亿万万分子整体的系统一气体的性质,却无法取得具体结果。我们需要一个微观过度到宏观的理论。实现这一过渡的奥秘在于:我们其实并不需要知道每一个分子的运动才能知道作为整体的气体的性质,宏观知识不要求知道那么多细节。这一认识使19世纪后半叶的物理学家发展了一门新学科一统计力学,不求知道每个分子的运动,但求得到整体分子的平均行为。统计力学使得热力学这一宏观规律的学问能通过分子的微观运动来解释,微观到宏观的道路打通了。这是近代物理学的一项辉煌成就。它绘我们一个启示:在研究复杂的巨系统中,我们也要与用统计方法,才能透彻地看到局部到整体的过渡,才能避开不必要的细节,把握注主要的现象。啥肯(I:ermana Har1:en) 就是用这样的观点柬研究系统行为的。他的工作是从60年代研究激光发射机理开始的。由于当时现代科学校术的多方面成果已经摆在他面前,他吸收了概率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有关部分,并且从些平衡态,细超导现象和铁磁现象的理论发现,有序结构的出观并不是非远离平衡不可。超导体和铣磁体的结构是一种有序结构,就连液体和固体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序的,而它们都可以在热力学平衡下,从无序的状态产生。哈肯还发现激光发射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与上述平衡态的系统,在形成系统的有序结构的机理方面是相似的,都是本系统固有的性质。这就是说关键不在于热力学平衡还是热力学不平衡,也不在于离平衡有多远,而在于下面的情况:系统的详细运动或微观描述可以用一大组联立一阶时间导数的常微分方程来表达,有多少个描述系统状态的变数,方程组的方程就有多少。对复杂的系统来说,描述系统的蛮数在某瞬阔可以成千上万,上亿万,但不管多少,用一个座标标出一个系统变换的值,那系统的瞬间状态总可以用这样一个许许多多互相垂直的座标轴所形成的多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来表达。这个多维空间在统计力学中称相空间,系统随时间的变化,就是这个代表系统状态的点在相空阅随时间的移动。所以,如果系统自己要定向一种有序结构,那就是说代表那种系统有序结构的点是系统的目标,不管从空间的那一点开始,终归要走到这个代表有序结构的点。更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出观,有序结构不是固定不随时间变的,而是一种往返重复的振荡,那就在相空间有一个封闭的环,这个环就是系统的目标。如果还要把在有序结构点或往返重复振荡附近的随机涨落也包括进去,那就说在相空间的这种点或环是不那么清晰的,有些模糊。   哈肯的贡献在于具体地解释上述相空间的目的点或目的环是怎么出现的。他的理论阐明,所谓目的,就是在绘定购环境中,系统只有在目的点戎目的环上才是稳定的,离开了就不稳定,系统自己要拖到点或环上才能罢休。这也就是系统的自组织。研究社空问系统购稳定性,哈肯得力于托姆( R. Tllom)的突变论。所以哈肯是综合了现代理论科学的许多成就才创立了他的系统理论的,他称他和他一起工作者的理论为协合学(n或协同学( syncrgetks),并把它应用到物理现象、化学和生物化学现象以及生物现象,甚至用到社会现象。   从上节和本节的阐述,可以看到系统理论的研究是多么广阔的一条战线。一方面是各种系统工程的实践带来了运筹学以及控制论,特别是巨系统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理论生物学的研究带出了一般系统论,同时推动了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研究,产生了开放系统远离热力学平衡的耗散结构概念,作为有序性、自组织的理论。近年来,哈肯综合了现代科学的多方面成就,建立了比较深刻的系统理论,打破了热力学封闭或开放的隔阂,甩开了经典热力学概念的牵制。当然,布鲁塞尔学派、哈肯学派以及一般系统论都还在进一步发,而且我们也远不能把有关系统理论的研究都归纳为这几方面,还有我没有讲到的研究工作。把所有这些成果同运筹学、控制论结合起来,建立一门系统的基础理论科学一 系统学,看来是不会太远了,而系统科学这一科学技术部门的体系可以建立起来了。这比我以前讲的具体得多,毕竟有了一个系统学的形象轮廓了,这是扩大视野带来的好处。我们可以预期系统学的结果也将帮助理论生物学和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本文后面将会提到。   系统学的建立也将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深化和发展的素材。普里戈金的开放系统强调了世界的一个局部可以走向有序的结论是很有启发性的,它使我们从经典热力学的窒息气氛中解放出来,再也不必去召唤麦克斯韦的幽灵来减小菜处的嫡了〔10)。   当然,由此而深化和发展了的哲学又反过来指导科学技术的研究,而且将不只是对系统学本身,也对整个系统科学有意义,并且对其他科学、其他技术也都有深刻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系统学的桥梁,可以称为系统观或系统论,它将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   现在我来讲本文的第二个题目,思维科学以前 我没有明确思维科学的研究范围。为了与本文的再下一个题目人体科学划清研究领域,我想思维科学似乎应该是专门研穷人的有意识的思维,即入自己能加以控制的思维。下意识不包括在思维科学的研究范围,而归人人体科学的研究范围,是心理学的事。当然这个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非意识的或现在还不能控制的大脑活动,将来也有可能终于为人所认识,变成可以控制的了,那就会归入思维科学的范围。   我以前也说过,在思维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桥梁是认识论。我现在仍然认为可以这样讲。当然思维科学的发展会大大丰富认识论的内容,从而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发展的材料。明确了思维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也就可以帮助解决近来在讨论辩证逻辑中的分歧 显然,唯物辩证法属于哲学,而辩证逻辑属于思维科学。   现在让我们考虑,有意识的思维到底有几大类?一般好象认为思维有两大类 ,一类叫逻辑思维,戎抽象思维,一类叫形象思维。直到现在我们仅对逻辑思维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而总结出了它的规律一逻辑学;而形象思维则研究得很不够,还没有成为一门科学。这是不是由于人们总想形象思维跟文学艺术的创造有密切关系,因而也就以为是文艺领域的事,无关科学了呢?如果是这样,那也是个误解,因为文艺创作活动也是人的一项社会实践,实践才造成文学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如果形象思维真的没规律,可以乱来,那也就不会有文学家、艺术家了;而且形象思维不但文艺工作者使用,其他人包括自然科学家、工程师也经常使用。所以一定有规律,一定可以建立一门形象思维的科学,叫形象思维学。   但我认为,就是现在也不能以为思维就只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类,还有一类可称为灵感,也就是人在科学或文艺创作中的高潮,突然出观的、瞬息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它不是逻辑思维,也不是形象思,这后两种思维持续时阎都很长,以至人说废寝忘食,而灵感却为时极短,几秒钟,一秒钟而已。那灵感是不是可控的呢T一点是肯定的,人不求灵感,灵感也不会柬,得灵感的人总是要经过一长段其他两种思维的苦苦思索来作其准备的。所以灵感还是人自己可以控制的大脑活动,是一种思维。有没有规律?刚生下来的娃娃不会有灵感,所以灵感是人社会实践的结果,不是神授。既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就是经验的总结,应该有规律。总而言之,灵感是又一种人可以控制的大脑活动,又一种思维,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也要研究它,要创立一门灵感学。将来我们还会发现其他类型的思维。   逻辑学、形象思维学、灵感学都是属于思维科学这一科学技术大部门中的基础科学,至于诸如语言学、文字学、密码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技术、图象识别技术等等,似乎都可以当作思维科学体系中的应用技术,属工程技术类。至于什么是思维科学中介乎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之间的技术科学7现在更看不清楚。我们也甚至可以考虑把美学归入思维科学的体系。总之,思维科学的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现在还说不清;只不过正象本文开头时讲过的,思维科学和数学科学是两大不同的科学技术部门,有各自的体系。   逻辑学、形象思维学和灵感学作为基础科学,作为恩维学,也只有逻辑学部分比较成熟,其他两部分还有待于创中;但一旦有了这些学问,对科学技术的进展,影响将是巨大的。我们这样说,因为有逻辑学这个例子:逻辑学是观代电子数值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电子计算机的巨大成就,先是数值计算,现已发展到数学公式的推演,并进而实现定理的计算机证明,其作用已涉及到生产、科研、管理、行政等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电子计算机可以称得起是一项技术革命,与18世纪的蒸汽机、 19世纪的电力和现代的核能并列。而这一发展得力于逻辑学的应用,出了软件技术这一门在电子计算机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学问,没有芭就形不成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此相比,形象思维就未创立,我们还不清楚形象思维的规律:就是图形的识别也还是个大问题,不知道人脑是怎么识别图形的!所以也就不知道怎样造一台识图机器,或怎样叫计算机去识图。现在有人在试作,但机器识图的结果令人很不满意,机器笨极了,而且不可靠。例如观在邮局用来读信封邮政编码的机器据说也只有大约60%的成功率,其余根当大的一部分机器读不出,还得剔出来请人来认。所谓一家方更万家难的一家方便也是有限的。这比超机器数值计算,每秒运算几十万次、几百万次、几千万次、几亿次,真可谓天壤之别原因在哪里?在于我们掌握了逻辑学,但没有掌握形象恩继学那我们一旦掌握了形象思维学,会不会用它来掀起又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呢?这是颇为值得玩味的一个设想。   那么,如果我们掌握了灵感学呢?那人的创造能力将普遍地及大地提高,岂不人人都成了天才,这是更发人深思的了。   认识到深入研究思维学和发展思维科学的重大和深远意义,我们要问:到底如何去研究思维学这门这么重要的科学呢?一条途径是比较古者的,可以称为心理学的方法:人自己内省,即自己考察自己的思维过程,即以入用自己作试验。老方法也有新内容,我们可以引用一些较新的科学,如认识科学和科学方法论 的成果;而且现在试验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可以用各种精密的科学测量仪器了,例如脑电图技术有发展,测到的电位信号可以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滤去噪声,取得各种纯信号。有一种叫做事件电位( event2.elated potential, ERP)f标志不同大脑思维活动单元,试验中还可以使用各种对大脑部位产生特定作用的药物,来改变其活动作用,然后观察对思维的效果。这条途径也可称为宏观的研究方法。   又一条途径是微观的方法。人脑是由许许多多神经细胞所组成。细胞种类也很多,有人估计有5000万种;细胞总数约1000亿,或1011个(以前估计有1010个)。每个纲脑又伸出许许多多支叉,有一个主校,叫轴突,还有不少分校,叫树突。轴突和树突都同相邻细胞或神经细胞形成一对一对的接触,叫突触;一个突触就好比一个开关,开关作用是通过特定的有机化学分子来实现的。大脑一共有多少对开关呢?一共有1015个(以前估计为 1014个),所以人的大脑好比一台有1015个开关的电子计算机1这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还不知大多少倍。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区别:电子计算机,至少是目前的电子计算机,内部结构是固定的,不变,作成了就那样了;但人脑,从小孩到成年、到老,一辈子在人的实践中改造、完善,人的智力可以不断提高。这也就是说人脑的功能和人的社会活动有密切关系,人脑是一个受社会作用的、活的、变化的系统,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特征。   以上都只是现代脑神经解剖学告诉我们的人脑的概貌。不只是上述概貌,脑神经解副学和脑神经生理学还告诉我们人脑的大致构造,特别是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具体动作,动作的细节也一天天搞得越来越清楚了。这是近十年来的巨大成就 我们说的研究思维学的微观方法,就是人脑这种微观结构和一个个单元的动作性能同人的思维联系起来,看到人脑有l015单元,或说人脑是由1015单元组成的超级巨系统。研究思维的微观方法行得通吗?如果不是有本文前几节讲述的系统学研究作准备,我想对这个问题是难以答复的。有了这个准备,我们总可以说:尽管人脑是极为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系统学的进一步发展终会佼微观研究思维学的方法取得成功,完成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在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模拟的人工智能工作 从而我们终将不但知道我们自己思维的当然,而且知道其所以然。 四   现在再谈本文的第三个题目,人体科学 。   首先我说说人体科学的研究范围。它是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的功能,发挥人的潜力〔3]有意识的大脑活动,即思维虽然是人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但已归人思维科学的研究范围,就不包含在人体科学的研究范围内了。   再就是名词问题。以前我曾用过 生理科学这个词,这不确切,太狭窄了。现在有的同志用人体生命科学这个词,加入了生命两字,我感到这有限制一下的意思。考虑到人体科学是一个科学技术大部门,一个体系,包括如同系统科学和思维科学那样从基础科学到技术科学、到应用工程技术三大类,特别是到应用技术,会包括非生命的内容,限制了反而不妥,还是不加生命为好,也省两个宇,名词短些。   说短,也有另一个名词:入学。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涵义。高林同志 的入学是要全面地、综合地研究人,其研究范围远远超出人体科学。入学的另一种解释是说,由于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不良风气,有那么一门拉关系、走后门阿谈奉承、溜须报马的学问。这都和这里谈的人体科学不同。   现在来谈谈人体科学的体系。从应用技术、工程技术说超,可以先讲体育技术,这也包括武术、杂技,以及中国戏剧中的武打功、身段功。这方面的活动自然是在现代社会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有国际影响。我在这儿提出,是说要把体育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技术来看待,要能讲出道理,不是只靠巧劲儿或挤体力。有时运动器械威道具也很重要,例如撑杆跳高,杆的重量、弹性非常重要,竹汗不如玻璃钢杆,玻璃纲的又不如碳纤维的。这都是学问。   人机工程是又一门非常重要的应用人体科学技术。这是专门研究人和机器的配合,考虑到人的功能能力,如何设计机器,求得人在使用机职时,整个人和机器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生产过程中,人一机工程搞好了,生产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在武器设计中,人一机工程搞好了,战斗力可以大大加强。在特殊环境中,如载人航天飞行器里,人处于失重状态,而再人大气层返回地面时,又要经受超重加速度等等,如何培训航天员和设计飞行器的各种工作系统,自然是个严重的问题,这也是人一机工程。对有些自动化系统,人们发观,如能让人对系统作适时、适当的干预。比全不要人参加要好。这也就是让人发挥综合形势、权衡多方面利弊、作出判断的长处,也让机器发挥大功率、高速度、精确运动的长处。就在电子计算机的运算过程中,也会有人干预计算而缩短计算过程的情况。人一机工程是人体科学和机械科学、电子科学的结合,是今天发展很快的一门技术。   从人体科学的角度来看,大家熟知的医疗学科可以认为是这 ---科学体系中的应用技术。这包括各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口腔医学,以及内分泌学、肿瘤学、围产期医学、老年病学、传染病学、骨科学等等。此外作为人体科学体系中的应用技术还有各种预防医学学科,如职业病学、少年儿童卫生学、营养卫生学、劳动卫生学等。在应用技术方面,还有非常重要而决不容忽视的气功疗法。   在人体科学的体系中,为上述应用技术提供直接理论依据的是技术科学性的学问。例如联系体育技术的是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前者运用力学原理研究身体各类动作的合理性;后者研究运动员的心理在体育运动中的状态和作用。联系各种人一机工程的有工效学,也称人体工程学( ersollomics) 。至于联系医疗卫生的技术科学性学问,那就是病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兔疫学、寄生曳学等,而这又要引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成果。   作为这一大类应用技术和技术科学的人体科学的基础科学呢?那是阐明人体构造的解剖学、人体功能的生理学,以及组级学、胚胎学,还有遗传学,再就是研究入脑非意识活动的心理学。当然,人体的功能也受人脑有意识活动的影响,所以前节中讲的思维科学也是人体科学的基础科学。这就是说,现代科学技术几个大部门之间有交叉,其实,以上讲的人体科学这一大部门中的应用技术和技术科学也综合了其他部门的学科知识。   从以上叙述我们看到,人体科学的各学科都是已建立了的,有的还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这里我提出人体科学体系的概念,只是把它们按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组织排列起来,让它们在新体系中就位而已。但是,是否仅仅如此呢7既然建立了人体科学这一科学技术大部门,那按我们以前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结构体系,就必然要问:仲么是这个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什么是其过渡的桥梁?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一大科学技术部门与哲学的联系,不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单独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例如医学与哲学的关系 这符合哲学高度概括的本质,因此就比较容易从广阔的视野考察问题,面取得结呆。当然,这个通到哲学的桥梁还有待于我们去构筑。    五   其实我们组织超人体科学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迎接这一部门已经开始的发展和即将来临的更大进展,要承认它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应有的重要性。   是什么重大发展7我们可以先从国外情况讲起。正如我在本文第一节讲的,现代生物学中,有不少人看到百年来近代科学的还原论和经验论研究方法的缺点,只注意树木,不注意森林因而对森林总不能全面认识I所以理论生物学家提出要研究生物的整体。而且,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也不断发现人体的新现象,迫使我们改变过去对人体组织的概念。例如:以前我们以为人体的各个器官是分层次组织的,中央发号施令的是大脑,然后是各生理系统,每一系统有它自己的功能传递亿合物,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在基层工作的化学物质有亲皮质素、血管紧缩素激胆囊索八肽、胃泌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B肥胖素、催产索、澈乳素、血管加压素等等,我们从它们的名称就知道它们本来是被认为在人体内脏各系统工作的,但现在发现以上说的这些化合物,还有其他同类化台物,一共二十多种,竟然出现于人的大脑 ,可以说在基层工作的跑到中央领导机关来了这不是打乱我们那种层次分明的人体组织了。它说明人体的整体功能比我们以前设想的要灵活得多,一定还有许多奥秘未被我们识破。   我国脑神经学专家张香桐教授研究了针刺镇痛的机理。针对在某一穴位,能不能产生某局部的镇痛效果?从经典生理学的观点,人体器官各司其职,针刺能镇痛是中能接受的。我国至今还有生理学家不柜债针刺能镇。但张香桐教授发现:针刺能激发人的下丘脑分泌内啡肤,内啡肽作用于神经,起到局部镇痛作用。针剂镇痛作用不是直接的,是通过大脑的。这又绘我们启示,人体的整体功能是跨越组织部门的。   这些现代科学成果促使我们去考虑祖国传统医学、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说和五行说,中医理论的脏腑论极经络学说,印医理论的六淫、七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这些都强调了人体的整体现以及人和环境、人和工作随整体现。应演说,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医理诊的缺点是它和现代科学技术接不上钩,语言、概念是两套。所以中医自有中医的一套,西医自有西医的一套,只能独自发展,各搞各的。目前说中、西医结合实际是在临床治病,请中医治,也请西医治,备发挥其所长,双管齐下,加快病人的康复过程。这种中西医结合也是一条医疗事业的途径,也要提倡。我国目前的现优是三条途径,西医一条,中医一条,中西医结合也是一条。   中医真用不上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概念吗? 1973年戈德伯格( Goldberg)和1977年邝安望教授作了回答:他们先后用科学实验分析证明;中医所谓阴虚、阳虚的症状至少有部分与血液中的环腺苍酸( eAMP)和环乌普酸( cGMF)含量有直接联系。这不就把中医的语言翻译成现代科学的语言了吗?而且因虚、阳虚只能定性,不能定量,而分析血液的环腺甘酸和环鸟甘酸是可以精确地定量的。这是古老的中医现代化这些都证明中医是可以现代化的。中医发展的前途是中医现代化 。   与中医密切相关的是祖国传统医疗卫生的又一珍宝一气功。在前节我们已经说到它了,气功对保护人民健康和治疗疾病有公认的效果。但气功本身又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正如吕炳奎同志所指出的 的,气功与中医理论相通,练气功的人对气血、经终、脏腑等中医学说通过运气练功的实践,得到感受而容易理解,因此气功又是研究中医理论的钥匙。有的同志认为:中国古代的医药名家,很可能就是有成就的气功师;这些同志并认为气功是中医中药理论的泉源。我们要研究中医理论,实现中医现代化,就必须同时科学地研究气功。   但气功的科学意义还有另外的方面:练气功功夫深的人,高级气功师,还具有透视人体,透视地下构筑,发气摄敌,十步之外摔倒人等功能。这就把气功同现在人们注意的人体特异功能联系起来。高级气功师的特异功能是后天练出来的,而十岁左右少年的特异功能是经过诱发的先天秉赋5高级气功师的特异功能更强,效果更惊人,虽然两者可能都反映这是人类某种潜在的固有功能的显现。研究少年儿童的特异功能是件重要的工作,近来已取得进展 这是可喜的。但我们应该以更大的努力结合高级气功师的实践去研究气功,建立气功科学技术这门学问。现在国外已经对此重视,而且开展了工作 我们应该有紧迫感,不要失去时间,但这是要投入一定力量的耍把各方面构科学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并要有一定的条件。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得不到国家的支持,还是业余式的,因而也往往限于仪器设备等条件而不够严谨,达不到开发新科学领域所要求的清晰、确凿程度。王恤林同志(23)为了在这种条件中取得无可置疑的科学结果,竞在自己身上开刀,剖腹测量胆汁流量与练功的关系,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以上所讲的情况也引起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实践中的气功、中医,特异功能,却断断续续,得而复失,道路那样曲折?是什么缘故?是人们的偏见吗?是的,偏见令我们失去真理,我们要警惕啊!   由此我也想:我们还有什么在历史上已经发现了的东西,后来又扔了呢?陈涛秋同志在给我的信中认为,人是可以在千里之外感受亲密知己的思想的,并认为历史上有许多记载作证,我想这种现象当然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作测验,但除此之外,似乎也可以作一番历史文献的调查研究。历史文献是人类过去社会实践的记录,也可当作是实验室的笔记。我国地震工作者,就曾从史书、县志、杂记等历史书籍中获取非常宝贵的地震数据。竺可帧教授也曾从史书和古籍中查到关于古代气候的材料,总结出古代历年我国气温升降的曲线。那么,我们现在可不可以把古籍中关于气功、中医理论、特异功能、人与人的遥远感受,以及其他事例,经过鉴别,去粗取精,夫伪存真,整理出来,作为一门古代实验的学问?可叫它古实验学。这不是会对我们研究人体功能很有用吗?   讲了以上的话,对人体科学会要大发展这一论点,我看是比较清楚的了。看,人还有多么大的潜力阿1我们将使上一节所陈述的现有人体科学彻底改观I在这一大发展、大创造中,一定要把人本身作为一个系统,把人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以系统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一定会促进人体科学的研究。   在结束本文前,我们不禁要对现代科学技术进展的速度感到惊奇。从引证的文献来看,正是由于国内外广大科技人员的协同劳动,我们才有可能在这里一下子提出三个崭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从基础科学到技术科学、到应用技术。而它们在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还没有占重要位置,八个当时认为是影响全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领域、重大新兴技术领域和带头学科,是农业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激光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高能物理和遗传工程,而本文讲的新学科仅出现干单项研究中。这三个新的科学技术部门都有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系统科学研究的是现代化组织和管理的需要,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而推动人体科学研究的是开发人的潜力的需要。两年的变化是鼓舞人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前途无量!让我们在结束时再次引郭沫着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话中用过的自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科学》1(198o) (l4]高林《北京科技报》,1980年7月2s日109期 3版。 王建平等,《海中医药杂志》 4(1980) 2。 吕炳奎《自然杂志》 2( 1979) 676 《自然杂志》3(1980)643 陶祖莱 林中鹏 《力学与实践》3(1979)。 王伽林 《自然杂志》 3(l980) 164
3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科学中文书目
热度 1 entropy 2008-10-7 12:33
http://kxkkc.bokee.com/1286498.html 系统科学中文书目兼答张乐明先生 N.维纳《控制论》,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2。 H.格林尼斯基《控制论简述》,科学出版社,1963。 W.R.艾什比《控制论导论》,张理京译,科学出版社,1965。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N.维纳《人有人的用处》,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 冯.诺意曼《计算机和人脑》,甘子玉译,商务印书馆,1979。 W.B.坎农《躯体的智慧》,范岳年 魏有仁译,商务印书馆,1980。 А.Я.列尔涅尔《控制论基础》,刘定一译,科学出版社,1980。 涂序彦 潘华 郭江 黄秉宪 编《生物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80。 奥斯卡兰格《经济控制论导论》,杨小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M.A.阿尔贝勃《大脑、机器和数学》,朱熹豪 金观涛译,商务印书馆,1982。 P.卡洛《生物机器--研究生命的控制论途径》,科学出版社,1982。, 湛垦华 沈小峰等编《普里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金观涛 华国凡《控制论和思想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 魏宏森《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人民出版社,1983。 金观涛 刘青峰《兴盛与危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H.哈肯《协同学--引论 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徐锡申等译,原子能出版社,1984。 A.F.G.汉肯《控制论和社会》,黎鸣译,商务印书馆,1984。 瓦尼萨多夫斯基《一般系统论原理》,贾泽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 黄麟雏 李继宗 邹珊刚《系统思想与方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赫伯特A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杨砾译,解放军出版社,1985。 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闵家胤译,上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伊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曾庆宏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尼科利斯 普里戈京合著《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徐锡申等译,科学出版社,1986。 尼柯里斯 普利高津合著《探索复杂性》,罗久星等译,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王雨田主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和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李如生编著《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拉迈尔斯主编《系统思想》,杨志信、葛明浩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司马贺(Herbert A.Simon)《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荆其诚 张厚粲译,科学出版社,1986。 宋毅 何国祥编著《耗散结构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杨士尧编著《系统科学导论》,农业出版社,1986. 路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等译,清华大学文献出版社,1987。 E.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李创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普里戈金 斯唐热合著《从混沌到有序》,曾庆宏 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金观涛《整体的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邹珊刚、黄麟雏等《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沈小峰 胡岗 姜璐 编著《耗散结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杰里米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 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载呜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霍绍周编著《系统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金观涛《我的哲学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勒内托姆《突变论:思想和应用》,周仲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陈禹《关于系统的对话--现象、启示与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马清健《系统和辩证法》,求实出版社,1989。 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张淑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P.切克兰德《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左晓斯 史然译,华夏出版社,1990。 苗东升编著《系统科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艾什比《大脑设计:适应性行为的起源》,乐秀成 朱熹豪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卢侃、孙建华编绎《混沌学传奇》,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 阿诺尔德《突变理论》,陈军译,商务印书馆,1992。 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曾国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郭进隆译,三联书店,1994。 格拉斯、麦基《从摆钟到混沌生命的节律》,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福尔迈《进化认识论》,舒远招 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王诺《系统思想的轮回》,大连理工学院出版社,1994。 伊恩斯图尔特《上帝掷骰子吗?混沌之数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吴祥兴、陈忠等编著《混沌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刘华杰《浑沌之旅》,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梁美灵 王则柯《童心与发现--混沌与均衡纵横谈》,三联书店,1996。 E.N.洛伦茨《混沌的本质》,气象出版社,1997。 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李吟波等译,三联书店,1997。 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陈玲译,三联书店,1997。 J.布里格斯\F.D.皮特《湍鉴--浑沌理论与整体性科学导论》,刘华杰、潘涛译,商务印书馆,1998。 郑维敏《正反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苗东升《系统科学靖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王颖《大系统思维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吴晓江 译,商务印书馆,1999。 闵家胤《进化的多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探索》(论文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克拉默《混沌与秩序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黄润生编著《混沌及其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肖纪美《梳理人、事、物的纠纷--问题分析方法》,清华、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沈禄赓编著《系统科学概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张锡纯《二熵源事理》,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0。 钱学森《创建系统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迪亚库、霍尔姆斯《天遇--混沌与稳定性的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大卫吕埃勒《机遇与混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马克布查纳《临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C.格里博格、J.A.约克《混沌对科学和社会的冲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陈天机、许倬云、关子尹主编《系统视野与宇宙人生》,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订版 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田宝国、周亚、樊瑛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约翰C泰勒《自然规律中蕴蓄的统一性》,暴永宁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所开书目为个人收藏,虽不能说挂一漏万,总是不全,近期也没有光顾书店,以后我会随时增补,并盼过路人士在评论栏里补阙,不胜感激! 【作者: 刘定一】【访问统计: 263】【2005年01月4日 星期二 16:29】【注册】【打印】 Google Adsense 学不会英语看这,不看就后悔 哈佛独创,不用看,不用记,只需听 只需30天,让你说一口流利英语! www.world90.com Google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1286498 2008-03-13 21:43:54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8-03-13 21:42:04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再这里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8-03-13 21:42:04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再这里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8-03-13 21:42:03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再这里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8-03-13 21:41:33   找到你了!呵呵,我和你同名啊,看到你的流言很高兴,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素质的个,希望能有机会认识,我忠心得祝福你,祝你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再这里也祝老师健康快乐! 乐明 2005-02-02 16:11:29   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应该记住我们的屈辱史,才能真正的知道,我们是为什么学习 也许,我们的祖国已经富起来了,强大起来了,但我们的思想觉悟,绝对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强国,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们要在我们这一代,让祖国真正强大起来,富起来! 我坚决反对哈日。是的,日本的好多东西都比我们好,我们是要学习,可崇拜日本,在我眼里,绝对令我从心眼里看不起。哈日的人,可以看一看百度的抗日吧,那里的文章的确可以让你震惊。 同学们,团结起来吧 2005-02-02 16:06:05   在这个书单里,我对金观涛的整体的哲学很欣赏,我是学自控专业的,但是系统论思想却是在这本书建立的.苗东升的系统论精要也是文科学生的很好读物,概念清晰,许国志的系统科学是总结之作,从八十年代到二000年的总结,很好. 系统理论其实有些象物理学,把数学方法应用到描述中,我们用自然语言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数学语言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 我是研究表达理论的,表达的探究(www.yushan58.blogchina.com)是你的邻居,没事请来串个门 2005-01-12 22:35:23   一、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虽然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问我; 二、题目很泛,不知道你的背景,就无法提供适当的建议; 三、即使你告诉了我你的专业,我也不能胜任指导。也许路过本站的高人可以告知一二。 实在对不起! 2005-01-12 16:44:48   技术项目的确定与规划 这个论文怎么写,要怎么找资料啊? 2005-01-06 10:55:19   真实生活常常忙碌得使人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不仅科学知识本身发展处于不断被分割状态,人成长的环境也被隔离了,思想被禁锢了。 从过去走向未来,每一步转变都是值得嘉许的,网络让我们的思想能够彼此相连,也许这本来就是现代社会信息社会一种基本的生活模式学习模式,只是我们刚刚起步,让我们心手相连,彼此搀扶,任重而道远,大家共努力! 感谢分享,感谢参与,感谢网络中的集思广益! 2005-01-06 09:37:11   先生说:如果我真的关心,跨学科课程站本来是不会闹得门可罗雀的. LJH 教授是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您是基础教育研究的先行者,虽然彼此在BLOG上相互致意,但是在教育上的具体操作上并没有给他人更多的启发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一个要塑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活,一个要把系统思想引入基础教育,可是在实际的行动上却只管耕耘自己的BLOG而置自己的信念于空谈呢?拿破仑没有身后的士兵,不会比山高;没有学生和教师精神面貌的改变,没有KXKKC的实现,你们的事业就是空中楼阁! 我不是隐士,也不是高人,是你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动了我,所以我来的多了一点,言辞过激了一点。你们是为了祖国的未来在努力的,我不过是一个过路的,随便说两句也算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了。 你们是一个让我仰慕的群体,你们中间有许多技术高超的见解高明的兢兢业业的真正的高人,比如假牙,比如云岫,还有经常拜访这里的留名的不留名的人,只不过彼此缺乏沟通,缺少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彼此都觉孤掌难鸣,却不知原因何在。先生为系统论奔走,却不知自己所作所为,仍然违背系统论精神之要义,别人即使有什么建议,又如何听得进去,实行的来呢? 在下并无真才实学,不过一个冷眼旁观者罢了。本人无意在网络里面留恋,在这里留言已经违背自己曾经的诺言,学习的时间浪费了不少了!多言数穷,不如让我们都关心各自应该关心的事情,以免在落叶之时空发叹息也! 2005-01-05 19:07:26   的确,这是我个人的BLOG,只觉得写点东西比较方便,从11月1日起已度过黎加厚教授所谓的沉寂期,转化为慢性重症病人觉得思路不断开阔,有点忘乎所以了. 在跨学科课程站上写东西要通过站长,我也不会操作维护,结果就形成了旧东西在站上,新想法在BLOG上的局面.如果我真的关心,跨学科课程站本来是不会闹得门可罗雀的.您的建议我想转告站长.可望于近期内有所改进. 有逸尘兄这样的高士在暗中关爱,不胜感激!想到吾兄神龙见首不见尾,总会想到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和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去深不知处。 不敢刨根问底,敢问您结庐哪处人境? 2005-01-05 08:13:05   在http://www.kxkkc.com/留言簿上先生说:/各位嘉宾:我是本所负责人,因工作忙,疏忽了及时观看留言,目前对本站的意见请到我个人的BLOG上发表,让我们一起探讨.谢谢!地址: http:/kxkkc.blogchina.com/ BLOG 和网站分开对于提高网站访问量和促进交流是不利的,如果http://www.kxkkc.com/本身增加一个BLOG版块,或者BBS,WIKI以方便来访者和网站之间的沟通,可能会对跨学科课程有更多的促进在BKZG为人做嫁,可惜了!BKZG的模块设计不怎么样,缺少了很多应该重视和改进的地方。 也许这里只是先生个人的BLOG,那么,http://www.kxkkc.com/有一个自己的BLOG更符合BLOG的本来面目。 我是一个不知道稼穑艰难的人,改动一个网站的设计需要考虑人力物力诸多因素,可是我却只能提这样一个建议。 2005-01-04 22:59:18 张乐明的博客   刘老师的认真、真诚确实让人感动!感谢你的辛勤工作! 祝健康、开心! 2005-01-04 20:41:54   祝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太感谢了!
4345 次阅读|6 个评论
论系统的多样性和多样系统 \_RSS
entropy 2008-8-20 09:42
论系统的多样性和多样系统 从 系统科学学报-CNKI 作者: 彭纳揆;彭瑚; 作者:彭纳揆;彭瑚; 摘 要:系统的多样性是系统的重要方面,也是多样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的多样性和多样系统是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系统呈现多样性和多样系统的存在,主要决 定系统自身的主观因素,同时也与系统的外部因素有关。造成系统多样性和多样系统的原因各有其内涵。研究系统的多样性和多样系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尤其是加深对系统复杂性和复杂系统及其表现的认识。
1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