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职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职业

相关日志

教师这个职业
热度 5 tingyy 2011-9-21 15:01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贴子是这样描述中国当前的教师工作的: 【 一等教师是领导,吃喝玩乐到处跑。 二等教师管后勤,轻轻松松维持人。三等教师体音美,上班还能喝茶水。 四等教师史地生,周末还能去踏青。 五等教师语数外,比比看谁死的快。 教师的生活现状 :校长贵族化,领导多员化, 教师奴隶化, 学生祖宗化, 人际复杂化, 加班日夜化, 上班无偿化, 检查严厉化, 待遇民工化, 翻身是神话。 】 对教师这个职业,网上有人认为就是一般的职业,干活拿钱,养家糊口。不要提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什么“安贫乐道”的要求。 据说教师是 “人类灵魂工程师” 的说法是从前苏联传过来的,作为 49 年以后向老大哥全面学习的过程中的一个附带品,在中国流传多年。其实按照无产阶级的思想是不认为人有 灵魂的,所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概就是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人吧。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呢?最近看了一些教育社会学方面的著作,书中对教师这个职业作了一些论述。其中 金一鸣的 《教育社会学》一书,讲得比较通俗易懂些。对教师这个职业大概有三个方面的主要观念: 一、个人如果不经过教化就只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的人,只有通过社会教化才能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能够被社会接受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接受社会教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场合。 二、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个专门的职业——教师。教师职业是促成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职业,是以培养人,造就合格社会成员为工作目的的一种职业。 三、 教师所扮演的这种职业角色对于社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没有教师职业就没有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社会对教师形象有着特别的要求,教师的职业形象总是被人们理想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夫子是教师的祖师爷,他的学说非常重视人的自我道德修养。在儒学思想中教师 被期望在道德观念上最正统,教师的行为甚至代表了一种公认的社会道德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现代教育中知识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教师也被 期望在学识上最渊博,要多才多艺,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即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学生往往把教师看成甚至比父母更加权威的人,希望教师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什么“安贫乐道”的要求等就是这些教师 职业形象理想化的代表 。 而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却没有那么理想。在中国长期以来 人们对教师职业有一种矛盾的心理,对教师所从事的职业表示敬重,但对从事教师职业则表示畏惧。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和现实,使得知识分子在寻求职业中,即使做教师,也要做以“官为本位”的“官师”,求品阶,吃棒禄。中国历史上只有落第之士才会去做私塾教师,做童子之师。“穷教书匠”,“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样一些社会俗语也说明了这一状况。 在现代社会中,因为充分认识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目前教师的经济待遇比起同样是需要经过比较长期专业培训的一些职业,如律师、医师、工程师等相对要低。更不用说在“官本位”思想浓厚的社会,比起政府公务员来也是永远要差的。加上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求富心切的心态,这种差距在心理上可能比起实际的经济差距更大。 如何正确处理这种教师职业形象的理想化和实际社会经济地位不理想的矛盾,我认为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充分认识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意义。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为和知识水平,使自己能够真正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另一方面,社会,尤其是管理这个社会的政府要进一步认识教师这个职业是对社会发展起到长期、决定性作用的职业。不仅仅要对教师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同时也要采取切实手段满足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只有存在一支真正有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教师职业队伍,社会才会长期 稳定、健康地发展。
个人分类: 社会学学习心得|3476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不应该成为职业
热度 11 shiganghe 2011-9-17 11:30
昨天和好友刘国松一起从日本回来,一路聊天谈了很多事情。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他说他前老板说:what is science,science is a job!我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了。教书应该是职业,看病应该是职业,但科学研究不应该是职业,只能是爱好! 我们应该以教书为业,以治病为业。所谓敬业,就是敬畏你的职业。科学是被你热爱的,被你追求的,不是被你敬畏的。从事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实力和高度,让自己能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但问题是如何评价教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卷或参数就能解决的。同样,评价医生的水平,也是比较复杂的。其实,评价科学也是很复杂的。但自从SCI被误用为评价科学家的指标后,评价科学就成了全世界最简单的事了。会英文的小学生都能做了。导致对所有的人,都用一个小学生都能熟练运用的指标来评价。 如果哪天,我们开始考虑用教学水平来评价教师,用医疗水平来评价医生,那么我们的科学就会开始有希望了。
个人分类: 随感|4049 次阅读|21 个评论
我的第二职业理想
热度 20 cutefay 2011-9-9 21:50
我的第一职业理想是能够做一份有成就感、受人尊敬、有挑战性、时间自由性高、收入高的工作。目前搞科研的职业符合我第一职业理想的前四条,但就是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实在不怎么样,所以,现在做的工作还勉强可以吧,只能期待着自己以后能够多赚点钱了。有句话说面包总会有的,就先这么期待着吧! 我除了第一职业理想之外,还有第二职业理想,即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机会从事的副业。 我在初中的时候,我的第二职业理想是以后要当一个业余漫画家,能够把自己脑袋里编的好玩的故事情节画成漫画。那时候有这个第二职业理想也是有基础的,还不算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那个时候我很喜欢画一些漫画人物,画画还算同学中比较有水平的,并且想象力也是超级丰富的。当时还自编了两部漫画,这两部漫画虽然画得不怎么样,但是故事情节在现在看来还都是很不错的,虽然我现在想象力也算挺丰富的,但比起初中的时代差远了。 可是当我上了高中之后,由于学习紧张,就没那么多时间画画了,结果,这个兴趣就慢慢地冷淡下来。现在是根本就懒得画东西,我研究生时被同学拉着报名参加了校园的书画协会,结果只完成了半幅作品就再也懒得完成了。 虽然如此,但我现在仍然有我的第二职业理想,只不过不再是当业余漫画家了。 我现在的第二职业理想有两个: 1、当老师。 当老师是指偶尔能够给大学生、研究生上课,或者给一些公司或政府的人员做培训。为何我会把这个当成理想?这是因为我性格属于外向开朗的人,愿意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很喜欢当老师的感觉,也很有成就感。并且我觉得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是可以的,当老师应该能够成为一位还不错的老师。为何我没有吧当老师看成第一理想?这是因为如果真当了高校中的老师,那么时间会被课程给限制死,如果自己想去参加个学术会议,而这个时间刚好和某门课冲突,又很难调课的话,那只能放弃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这也是我更喜欢在研究所里搞科研而不喜欢在高校搞科研的原因。所以,偶尔哪段时期能够有讲课的机会是我喜欢的,但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讲课,我就觉得太限制我的自由了,会让我觉得不爽。 2、当演员。 我以前在大学以及之前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文艺方面的天赋,尤其是表演天赋,因为自己从未参加过任何表演,也不知道该怎样表演。后来上了研究生,在学生会里老师要让我做文艺部长,元旦晚会要组织节目,因为报上来的节目中小品类的节目太少,我就从我们班抓了几个壮丁临时排一个小品,我这个抓壮丁的人也要起到领导模范作用,于是我就在小品里演主人公——嫦娥。这个小品后来成为当时晚会上最成功的节目之一,从这个小品中我发现自己还是挺会表演的,把小品里塑造的嫦娥的那种傲慢气质给很好地表现出来了。再后来,在其他一些文艺晚会上,我还演过林黛玉、潘金莲、《天下无贼》中的小叶、白素贞、秦香莲、一位盛气凌人的妻子。虽然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相差迥异,但通过观众们的评价感觉到,每个角色我演得都挺好的,能够把每个人物的气质给表现出来。我觉得表演一个人物的时候,去揣摩这个人物的内心,并用肢体和语言表现出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过程就像是体验了一把这个设定人物的人生。我记得以前演林黛玉的时候,当我做出那种忧郁可怜的表情的时候,其实我真的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转眼之间又要表现出见到宝玉之后喜悦的表情,就又要立刻收回那种可怜忧郁的感觉。总之,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所以,我很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参加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拍摄,当个乖巧的小丫鬟就行,也算是体验了一把拍电视的感觉。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4842 次阅读|23 个评论
关于业余选手有没有可能胜职业选手的讨论
热度 1 JRoy 2011-8-31 21:42
关于业余选手有没有可能胜职业选手的讨论 下面的讨论是来自和一个博友的讨论实录,讨论领域是体育。事实上这个也可以放在任何领域讨论。宽泛的如,业余歌手水准能否胜专业人士?还有客串演员?即使包括科研,如非全职科研人员能否胜过一个全职科研人员 (如什么农民科学家),一个物理学 家 在化学领域的贡献能否超过化学家本身?记得好些诺贝尔奖大家都不是本行?etc.... 注意,讨论点在有没有可能,可能性多大?而不是绝对. sailwing 2011-8-22 23:20 中国的专业运动员到了大运会的时候身份就变成了大学生 博主回复(2011-8-24 00:04) : 这是不争的事实~ dunkelblau 2011-8-27 23:44 这样的认识其实不全面。国外也有这样的想象。我现在所在的大学也有人在大运会,冬奥会拿奖牌的。统统是体育学院。难道你认为国外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的会是物理系化学系的真学生? 博主回复(2011-8-29 10:20) : 我没别的意思,新闻本身至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dunkelblau 2011-8-29 18:26 实在没有时间。而且,其实我是不想多发这样的议论了。还是多谈些学术问题更有意义。不过看到些观点始终忍不住要说几句。其实清谈无益。 补充说说。体育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分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像大运会奥运会这样的赛事是纯粹的竞技体育,一个普通人无论平时多注重体育锻炼都是不可能跻身其中的,只有专职运动员才行。外国是没有中国这么明显的举国体制,但其实也是培养专职运动员的,以多种形式(私人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如果以你我为“真”大学生的标准,参加大运会的外国学生也没有一个够得上的。 博主回复(2011-8-29 19:07) : 这个也没那么绝对,有些项目确实有天赋"文化"人能够超过专业的。或者说并不是训练时间和强度决定一切的。比如,击剑 再者,我这边一个中国移民过来的老师的孩子国际相棋很厉害,能拿全英哪个年龄组的冠军,但是这个老师跟我讲:要去欧洲参加比赛请教练什么的都是要自己自己掏钱or联系赞助商,没有国家队这一说。。。所以不否认他们也有专业,但是和封闭式举国体制不是一回事 dunkelblau 2011-8-29 19:47 我说得直接一些,你对现代竞技体育有一个根本点不了解。普通人跟职业选手差距在哪里?体力和力量!这个两样东西要练出来,就要每天长时间地积累。跟你读书考试要好,一个道理:不仅要理解好知识原来,还要大量做题,才能达到那种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所以我可以说,击剑是不可能的。业余选手再有天赋,如果上场跟职业选手打正规规则下的比赛,开始可能能够顶一阵,只要过一段时间就会完全招架不住,力量跟体力是不在一个数量级的。 我本人爱好踢足球,在业余来说也算有一定水准。但只要跟专业一点的过招,还不是职业运动员,只是体育学院的学生,你就会发现整个人像不会踢球一样。没有体力和力量做保证,你的技术动作完全做不出来的。这就是职业和业余的差距。 说到举国体制,这是个大问题,不是这里能讲得清楚。我简单说一下,在当时中国的条件下,没有举国体制,就没有中国体育的发展。到了今天要怎样改革需要讨论,有些项目也已经部分市场化了。就以李娜为例,她能够在1980年代开始就接受最专业的网球训练,一直参加国内国际比赛获得最好的指导直到成年,如果不是有举国体制,国家支持,出身普通家庭的李娜怎样打上这种在今天还未在中国普及的网球运动? 象棋的例子就有点特殊了。本身就是个人项目,也偏重于脑力,训练花费相对少(跟足球,网球、游泳等等来比)。但如果他要成为职业棋手,也必然要全天在对局复盘中度过,不断参加各种比赛。你认为外国没有封闭举国体制?那外国的足球队,篮球队是怎么备战世界杯的?受人关注少,很难获得商业赞助的体操队、举重队,没有国家资金支持,怎么维持?这些至少是一定程度上的举国体制。 体育项目是很多的,很广泛的。很多人就盯着容易获得商业赞助的网球,顶尖田径运动员(冷门项目的就不是了,比如推铅球)都是个人拿奖金赞助养活自己,就以为可以完全靠商业支持体育,这是一种错觉。即使你看到现在他们能那么风光,那他们在青少年时代训练成长的巨额花费又是谁来承担的?商家是不会捧未成名的人的。完全靠私人家庭,那得人人都是丁俊辉的家庭才行。 即使外国没有中国这么强大的体育总局,没有国家这么直接的资金投入搞体育。但国家还是要做很多担保,组织安排工作,否则私人投资者谁敢往里面投钱啊?如果以国家参与作为举国体制的标准,那这些都是举国体制的行为。所以,关于举国体制需要深入分析讨论,不是简单否定。 博主回复(2011-8-29 20:46) : 实在觉得你的观点值得纠正,就跟我说的 对真理错误的维护是最大的破坏 一样。 不是故意对抗,而是就事论事。 观点1:普通人跟职业选手差距在哪里?体力和力量! 答:不见的,因素太多了(不解释,你踢足球就多提些足球的例子吧。中国足球队哪个人的体力和力量比梅西弱?) 观点2:跟你读书考试要好,一个道理:不仅要理解好知识原来,还要大量做题,才能达到那种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答:你说的可能很对,但是偏偏我还真不是这样的方法。 观点 3: 业余选手再有天赋,如果上场跟职业选手打正规规则下的比赛,开始可能能够顶一阵,只要过一段时间就会完全招架不住,力量跟体力是不在一个数量级的。 答:街头篮球不算是职业的吧,你拉过来美国的街头篮球王,比如 山羊,全世界80%的职业篮球运动员玩不过他吧。小艾也是这么出身的 我现在这个电脑打字很不方便, 关于后面赞助商之类的就更不说了。前段时间,荷兰1岁半足球神童签约职业足球俱乐部。如果,你觉得是炒作,然而关于足球神童签约也不是一两件的事拉。 博主回复(2011-8-29 20:22) : 麻烦请你反驳别人之前先看清别人的观点。请问我的观点是什么?(注意,我博文和回复只字没提竞技体育,更没有将其与文化对立 。怎么看出我一点不懂呐,你这逻辑我不喜欢哈,难道知道的东西都说说出来才好)我的观点最多也就是,我相信一些真正在校的大学生也可以体育技能很强,也完全可以在竞技体育里面取胜。 事实上,业余也可以竞技啊,职业也有水平很业余的啊。 职业,业余,竞技和举国体制有个鸟关系啊。 举国就职业了,就竞技拉? 据我所知,剑桥牛津两校真正注册学习的大学生组成的赛艇由于每年都要比赛(百年传统),所以水准很高,很多人拿过奥运牌。 就说李娜吧:李娜祖籍湖北孝感,1982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女子网球界的领军人物,6岁开始练习网球,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曾经在2002年退役两年。2002年,李娜进入华中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就读,还曾担当2004年华中科大校园女生节形象大使。姜山与李娜同一年就读于同一学院同一班级。随着世界排名迅猛提升,李娜很难按时回校参加考试,只能在有限的空余时间通过补考的方式修学分,于2009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04年复出重返国家队。2009年初,网管中心作出允许运动员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的决定。新措施实施后,李娜被纳入“单飞”名单,开始自己花钱聘请教练、安排训练、支付参赛费用,她的网球事业也一路飞进,成绩上不断取得突破。 上面来自百科,未核实。但是一点,事实上,李娜的后来水准就跟中国,就跟举国体制没啥关系,人家自己走出去闯的,没听她捧法时候的获奖感言?和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同啊 说象棋并不特殊,你先了解了解国外再说吧。但是,实在不想说后面的言论是在胡扯一样。你踢足球是吧,南美的足球难道是欧洲举国体制给搞出来的? 另外,我是一个国家公派留学生,我本人任何时候都没有过对祖国的攻击。但是我知道对真理错误的维护是最大的破坏 dunkelblau 2011-8-29 20:30 我们没什么好说的了。请便。 博主回复(2011-8-29 20:50) : that is fine... dunkelblau 2011-8-29 20:44 手贱,还是回一下。 业余永远打不过职业。这个就不要吵了。这个是针对你说比如击剑,可以业余有天赋打赢职业。我跟你说不可能。牛津剑桥的划艇队,你有时间的话找出个确定的资料给我也看看。看看有哪个学物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的博士,至少是硕士拿过奥运奖牌。本科的话不好说,有可能学校为了招进来拿奖发个证书,博士证书就不敢了。 以上是针对你第一段对我的回复“这个也没那么绝对,有些项目确实有天赋"文化"人能够超过专业的。或者说并不是训练时间和强度决定一切的。比如,击剑” 于举国体制那段,是针对你第二段回复。象棋有特殊性,以及外国,国家也是有参与体育运动的发展管理的,尤其在青少年培训阶段,以及商业薄弱的运动队。 再回应一下李娜的问题。即使李娜是单飞后出了成绩,那她前面十多年打下的基础就可以被否定?你晚饭吃两碗,能不能直接吃第二碗就吃饱,省下第一碗?在80年代打上网球,受到国内最好的专业训练,一直参加国内国际比赛,国家至少投入了2,300万,肯定不止。那这笔帐就不用算了? 博主回复(2011-8-29 20:52) : In addition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5191.htm (Chinese language for easy understand) dunkelblau 2011-8-30 06:32 根据你的百度网页上的两个中文名(乔尼和格莱格·希尔),我查到最接近描述的两个英国划艇运动员Jonny Searle和Greg Searle。他们是两兄弟,在92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首先根据维基百科和两校划艇赛网页的名人录可知道,只有Jonny是牛津学生,Greg不是。再看两人的中学,均为Hampton School,这所中学的划艇部非常出名,出过包括这两兄弟在内的多名著名运动员。Jonny是牛津 Christ Church的学生,并担任过牛津划艇会主席。 在维基页,没有提及Jonny的毕业头衔。从他参赛时间可以看出不会是graduate student(他69年出生,在88——90年参赛)。我可以先假设他最后本科毕业。而且他从一所划艇名牌中学毕业。我推断他就是凭借体育专长被牛津录取,专门参加比赛,应该不算过分。我也看过Christ Church的课表,感觉他们本科生就是接受专业很淡化的教育。再加上他88年入学,连续三年参赛,92年又参加奥运会,实在很难相信他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 综上所述,我推断他实质是一个职业运动员,在牛津纯粹挂名而已。我前面说过,我不相信一个自然科学或工程科学专业的真大学生,能够参加奥运会夺奖牌。这个人并没有超出我说的范围。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g_Sear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nny_Searle 博主回复(2011-8-30 12:34) : 这才回头详细看你的回复和留言。 首先,我开始给你贴网页时也说了,未核实。好吧,现在你核实了,Greg不是牛津的,但是也是一个大学的啊,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我恰恰正在这个学校访问。 博主回复(2011-8-30 12:14) : 看来你喜欢看英文啊,早说早给你英文了,其实你自己可以查的。没必要在哪儿推论,而且在英国这面都清楚的是:这个赛事对参赛者也有严格的要求,桨手必须是学生身份。 这就是我所说的,对真理错误的维护是最大的破坏。你老是这种思维方式 (推论,可知,应该。。。。)而不顾事实就让人导致一种反感。你可以回头看看我所有的回复,本来我开始没有什么偏激的观点,对你的观点也未置可否。但是,现在真的很反感,其实随便一搜就是证据,而且很多都是常识,如牛津剑桥boating race,如南美足球,甚至击剑,骑术,甚至李娜。。。。。要注意一点,我的观点是有业余也可能很强,拿冠军,而你的观点是绝对不可能。我实在觉得没辩论的必要。。。。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Boat_Race#Academic_status 里面有比赛规则介绍, Academic status There are no sporting scholarships at Oxford or Cambridge, so in theory every student must obtain a place at their university on their academic merits, but there have been unproven accusations that these students are admitted to the universities for their rowing skill without meeting the normal academic standards. From 1978 to 1983 the race was won every year by Oxford crews that included Boris Rankov, who was then a graduate student at Oxford and recognised as a powerhouse of the crews. Although Rankov was a bona fide student (and is now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this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formal "Rankov Rule", to which the teams have adhered ever since, that no rower may compete in the boat race more than four times as an undergraduate, and four times as a graduate. 不排出有体育技能水准高而招入的,但是你觉得他们200多年都这么干,可能吗?就是中国也不可能吧,再者了,就是体育技能好而招入的,也不是职业的啊,难道学习好的学生都不能身体很好 (人上面都有一个当教授了)?我在国内西工大认识很多羽毛球,乒乓球全国冠军同学,人家学习真的很好,西工大羽毛球乒乓球每年全国大学生赛不下2金牌。(篮球队倒是确实比较职业而挂名的。这一点,我从没否认啊) 还需要更多例子去阐述常识吗? dunkelblau 2011-8-30 17:50 没错我的观点很简单,业余绝对玩不过职业。你最好去问问你那些乒乓球、羽毛球的冠军同学,跟真正职业运动员比,他们能不能比。你随便问,我对答案很有信心,可以跟你打赌。你知道一般全国大学生赛,比如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正式的体院学院(比如北京体院、广州体院)是不参加的吗?而体院学生还比不上真正省市运动队的运动员。中国乒羽国家队曝光率很高,你认识里面哪个人是来自大学的真学生?我不再多说,请你直接去问你那些冠军同学,职业跟业余的差别是什么。 你那段话我昨天就看过。but there have been unproven accusations that these students are admitted to the universities for their rowing skill without meeting the normal academic standards.这句话说得很清楚吧。我可以说,这个划艇队的确相当部分是真学生,但从这个划艇队走出来的职业运动员,都不是真学生。这个跟我的话不矛盾,我说过真要参加奥运队这样级别比赛的人,不可能是真学生。 four-times Olympic gold medallist Matthew Pinsent (Oxford 1990, 1991 and 1993), 1992 Olympic champion Jonny Searle (Oxford 1988-90), Sydney Olympic gold medallists Tim Foster (Oxford 1997), Luka Grubor (Oxford 1997), Kieran West (Cambridge 1999, 2001 and 2006), Andrew Lindsay (Oxford 1997-99)and Athens Olympic gold medallist Ed Coode (Oxford 1998). 这些都是牛剑出来的世界冠军。你有兴趣就搜搜他们哪个当了教授,那个有工程科学或者自然科学的硕士博士学位。我就是说这一批人,不是真学生。 你不要用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挤兑我,说我那些都是推论猜测。我从可在网上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合理推论。你又有什么实质证据证明你的观点啊?有本事就在上面那些世界冠军里面搜一个工程自然科学毕业的真学生给我看啊。你搜不出来我就说他们是挂名。 博主回复(2011-8-31 13:38) : 我们学校非职业乒乓球球高手并不是每个职业选手都打不过,省队的行吧,更不用说怕。这一点真的很难理解嘛?职业的水平都很高嘛?(再强调一遍,我只是说有可能业余强过职业,这基本上在任何领域都出现过。而不是一定) 再者,我没有挤兑,是你自己的言语在明明讲不确定,还死咬。 真服了你了,180度大转弯。 oxford 是牛津不是剑桥。那句话说的很清楚个屁啊。。。。自己都说, 我可以说,这个划艇队的确相当部分是真学生,。。。那就行了呗,还有什么好再纠缠的? 什么以后 走出来是职业的,还关人家当教授,必须拿的是博士硕士,,,,faint,这就是典型的揭斯底里啦,根本不在开始的讨论范围,加那么多条件干啥啊。你说人家当时是学生的时候是不是很强吧,难道后天都职业拉? 印巴人和不愿意讲道理的人会说:对不起,我错了,你是对的。 我承认任何美国街球篮球小混混都打不过任何中国职业篮球手;清华大学的胡凯也是假的,世界上更本就不该出现Amateur Olympic Champion这个头衔, 牛津剑桥的哪些家伙全是职业的,近200年来一直如此,没有一个例外..... You r completely right!!!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2394 次阅读|2 个评论
[请问] “科学网”博主里的职业中医,都有谁?谢谢!
热度 7 zlyang 2011-8-16 10:20
“科学网”博主里的职业中医,都有谁? 请您告知。谢谢! 张焱 的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503 沈晓雄 的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5993 许培扬 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 何裕民 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00 蔡子微 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764 马锡明 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81240 江志超 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0580 聂广 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293 湛韬 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1345 雷钧涛 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051 哪些 职业中医 对“ 中医的现代实证研究 ”有兴趣? 传闻 何宏 先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0892 对中医基础研究有兴趣,正在筹建 “非功利”研究小组 。 真傻 希望大家支持 何宏 先生。 中医到底怎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爱因斯坦谈科学的起源 ----------- 1953年,在致斯威泽(J. E. Switzer)的信中,爱因斯坦写道: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 has been based on two great achievements,the invention of the formal logical system (in Euclidean geometry)by the Greek philosophers,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ility of finding out causal relationships by systematic experiment (at the Renaissance). ”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 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 相关链接: “中医的现代实证研究”课题建议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quickforward=1id=476442 浅论中医方法在人类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1587
5515 次阅读|31 个评论
[转载]他山之石的精华之一:刺猬概念
genevalley 2011-7-27 22:42
刺猬概念 ,认为无论是公司还是一个人,在选择要做什么的时候,要考虑兼顾三个基本要素。所谓注意集中在三个圆圈的交界处:   首先你要做你自己非常感 兴趣 的事。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本身不感兴趣,纯粹是为了赚钱,为了谋生,那你不可能做的很好。所以你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在那 里,激情在那里。 但是你感兴趣的事情不一定是你做的最好的事情。 比如:你对唱歌特别有兴趣,但你天生是个破锣嗓,你能成为歌星吗 ? 所以,第二点你要考虑的 是你的 长处 ,你要做你擅长做的事情。有些人擅长和动物打交道,有些人喜欢分析,有些人喜欢看书,有些人喜欢和病人打交道。所以你必须要找到你自己特别喜欢 又特别擅长的东西。这是两个基本要素。 还有第三个基本要素。你自己喜欢并且也很擅长的是不一定 有价值,有意义 。有没有价值,能不能对人类对社会提供价值, 能不能对你个人发展提供价值,这是第三条要考虑的。刺猬概念要求三条都要兼顾,缺一不可。   所以你从现在开始时时刻刻都要想,我有没有 做自己最感兴趣的 东西,有没有了解你自己的个性特长 做自己最擅长的 东西,做的这些事情能不能 对自己对社会产 生价值 ,这些问题是我们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听过一句孔夫子说过的话 “choose a job you love, and you will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翻译一下,即从事你喜欢的工作,就没有一天让你觉得是在工作。因为你在 enjoy 。你自己会很开心。我在想,孔夫子讲过这话吗 ? 后来去查原 文,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概是翻译把自己的想法套在上面了。不过也没关系,大意就是做你喜欢的事情 。 全文照抄自KSG大佬 鲁白 的演讲。
个人分类: 它山之石|2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职业
sstone2009 2011-7-23 20:32
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说长大后的理想,大家的理想有科学家、解放军、工人、老师……大概,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关于职业的教育。在整个学校生活里,我会经常想到自己未来的职业,会选择什么?会做到什么程度?在大学里,由于基本确定了医生这一职业,我和要好的同学偶尔也会谈及做一个名医的向往! 我的许多关于职业的考虑,虽然都是纸上谈兵,但无疑在一步步诱导着我往前走。直到大学毕业,我来到兰州报到,当时有两个去处,一是留在学校,当一名教师,这也是我向往的;一是到附属医院去,就可以实现许多年来的梦想,当一名医生。在一位89届学长的帮助下,我如愿去了医院,这才真正奠定了我作为医生的职业。 在我做着转业打算的时期,我的一位88届的学长,跟我郑重地说了一句话,“不同的专业,都只不过是一份职业”,职业,不过是养家糊口的工具,或者是谋求功名利禄的工具。因为学长的这句话,当年,我毅然选择了手外科,并且从这个新的专业出发,努力地拓宽自己的职业范围。 回顾这十多年的职业之路,我可以感到欣慰的是,我除了达到了养家糊口的目的(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最大的目标),我还收获了一份额外的愉快。这些年里,我如同在大学里一样,一直在努力坚持阅读,我从中理解了关于职业的含义。我把对职业的理解和追求,看成是自己对人生观的理解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这样,我可以始终平静地面对成败得失,并且始终努力地前行;这样,我可以在灯下、旅途中、尘世杂乱里都可以坚持阅读,细细品味自己内心里的安宁和躁动,让自己不至于停滞、不至于迷失。 关于职业,我确信,只不过是人生舞台的一枚道具,对我们个人而言,随着谢幕那一刻的来临,这枚道具,再亮丽,也要放归到库房里,最终积满灰尘! 关于职业,我确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有,只是我们心底还有许多偏见,还得我们还在努力地争取什么、回避什么,到头来,茫然无措! 关于职业,我确信,如果可以为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一定是在你捂着自己良心的时候,你的脸上可以露出了无牵挂的微笑。 关于职业,我希望,看到一本好书,我可以买下来,而不必顾虑下月的伙食!
个人分类: 随笔|2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职业微笑
lhj701 2011-7-9 19:20
职业微笑 终于有机会看到职业微笑,从餐厅的服务员到机场的辅助登机人 员,尽管看到他们的确也很累的样子(也许也很烦),但在工作过 程中仍然能够做到面带微笑----这也许是他们的职业要求,但面对 那么多顾客仍然能够做到这点,真是让人佩服! 职业微笑也许不是完全满足于自己的一种感受反映,但即使是职 业性的习惯化的笑容,却完全能够给人(顾客)带来满足的暖意--- 正是这些笑容给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我能够做到敬业(很多机场 人员都是站着很久处理登机)!而敬业看着如此简单,但做起来, 做到很久,却又是那么难。 职业微笑,做给顾客,也做给自己!即使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但 却使我们生活的空间更欢乐、更健康、更美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Top25 护理和卫生职业Nursing and Health Professions 2011
xupeiyang 2011-6-2 11:03
爱思维尔出版集团公布了SCOPUS数据库2011年1 - 3月各学科热门文章25篇,有每篇文章的被引用量。这些论文代表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http://top25.sciencedirect.com/subject/nursing-and-health-professions/19/archive/31/ Nursing and Health Professions January to March 2011 RSS Blog This! !-- /span -- Print Show condensed 1. !-- /a-- The'five rights'of clinical reasoning: An educational model to enhance nursing students'ability to identify and manage clinically'at risk'patients • Article Nurse Education Today, Volume 30, Issue 6, August 2010, Pages 515-520 Levett-Jones, T.; Hoffman, K.; Dempsey, J.; Jeong, S.Y.S.; Noble, D.; Norton, C.A.; Roche, J.; Hickey, N.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 2. !-- /a-- Working memory and language: an overview • Articl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Volume 36, Issue 3, May 2003, Pages 189-208 Baddeley, A.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19) 3. !-- /a-- Comparative Validation of a Novel Risk Score for Predicting Bleeding Risk in Anticoagulated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2, January 2011, Pages 173-180 Lip, G.Y.H.; Frison, L.; Halperin, J.L.; Lane, D.A.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5) 4. !-- /a-- Leadership styles and outcome patterns for the nursing workforce and work environ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 Review arti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Volume 47, Issue 3, March 2010, Pages 363-385 Cummings, G.G.; MacGregor, T.; Davey, M.; Lee, H.; Wong, C.A.; Lo, E.; Muise, M.; Stafford, E.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7) 5. !-- /a-- Antihypertensive Efficacy of Hydrochlorothiazide as Evaluated b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5, February 2011, Pages 590-600 Messerli, F.H.; Makani, H.; Benjo, A.; Romero, J.; Alviar, C.; Bangalore, S.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4) 6. !-- /a-- Central sensit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in • Review article PAIN#174;, Volume 152, Issue 3, March 2011, Pages S2-S15 Woolf, C.J.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 7. !-- /a--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2, January 2011, Pages 160-166 Weerasooriya, R.; Khairy, P.; Litalien, J.; Macle, L.; Hocini, M.; Sacher, F.; Lellouche, N.; Knecht, S.; Wright, M.; Nault, I.; Miyazaki, S.; Scavee, C.; Clementy, J.; Haissaguerre, M.; Jais, P.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 8. !-- /a-- Novel Anticoagulants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6, Issue 25, December 2010, Pages 2067-2076 Schirmer, S.H.; Baumhakel, M.; Neuberger, H.R.; Hohnloser, S.H.; van Gelder, I.C.; Lip, G.Y.H.; Bohm, M.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 9. !-- /a-- 2011 ACCF/AHA/HRS Focused 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pdating the 2006 Guideline)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2, January 2011, Pages 223-242 Wann, L.S.; Curtis, A.B.; January, C.T.; Ellenbogen, K.A.; Lowe, J.E.; Estes, N.A.M.; Page, R.L.; Ezekowitz, M.D.; Slotwiner, D.J.; Jackman, W.M.; Stevenson, W.G.; Tracy, C.M.; Fuster, V.; Ryden, L.E.; Cannom, D.S.; Le Heuzey, J.Y.; Crijns, H.J.; Lowe, J.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 10. !-- /a--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eart Failure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2, January 2011, Pages 119-127 Kasai, T.; Bradley, T.D. !-- Bookmark article/a -- 11. !-- /a-- A Randomized Active-Controlled Study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ernakalant to Amiodarone in Recent-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3, January 2011, Pages 313-321 AVRO Investigators; Camm, A.J.; Capucci, A.; Hohnloser, S.H.; Torp-Pedersen, C.; Van Gelder, I.C.; Mangal, B.; Beatch, G.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4) 12. !-- /a-- 2011 ACCF/AHA/HRS Focused 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pdate on Dabigatran)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11, March 2011, Pages 1330-1337 Wann, L.S.; Curtis, A.B.; Ellenbogen, K.A.; Estes, N.A.M.; Ezekowitz, M.D.; Jackman, W.M.; January, C.T.; Lowe, J.E.; Page, R.L.; Slotwiner, D.J.; Stevenson, W.G.; Tracy, C.M. !-- Bookmark article/a -- 13. !-- /a-- Clopidogrel-Drug Interactions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11, March 2011, Pages 1251-1263 Bates, E.R.; Lau, W.C.; Angiolillo, D.J.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 14. !-- /a-- Critical Thinking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 Article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Volume 21, Issue 6, November 2005, Pages 364-371 Profetto-McGrath, J.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2) 15. !-- /a-- The Evidence for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for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in Adults •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Volume 110, Issue 12, December 2010, Pages 1852-1889 Franz, M.J.; Powers, M.A.; Leontos, C.; Holzmeister, L.A.; Kulkarni, K.; Monk, A.; Wedel, N.; Gradwell, E. !-- Bookmark article/a -- 16. !-- /a-- Stress, coping and burn-out in nursing students • Arti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Volume 47, Issue 10, October 2010, Pages 1299-1309 Gibbons, C. !-- Bookmark article/a -- 17. !-- /a-- Manual therapy and exercise for ne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 Review article Manual Therapy, Volume 15, Issue 4, August 2010, Pages 334-354 Miller, J.; Gross, A.; D\'Sylva, J.; Burnie, S.J.; Goldsmith, C.H.; Graham, N.; Haines, T.; Bronfort, G.; Hoving, J.L.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7) 18. !-- /a-- 2011 ACCF/AHA/HRS Focused Updates Incorporated Into the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11, March 2011, Pages e101-e198 Fuster, V.; Ryden, L.E.; Cannom, D.S.; Crijns, H.J.; Curtis, A.B.; Ellenbogen, K.A.; Halperin, J.L.; Kay, G.N.; Le Huezey, J.Y.; Lowe, J.E.; Olsson, S.B.; Prystowsky, E.N.; Tamargo, J.L.; Wann, L.S. !-- Bookmark article/a -- 19. !-- /a-- Ticagrelor Versus Clopidogr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Volume 57, Issue 6, February 2011, Pages 672-684 Held, C.; Asenblad, N.; Bassand, J.P.; Becker, R.C.; Cannon, C.P.; Claeys, M.J.; Harrington, R.A.; Horrow, J.; Husted, S.; James, S.K.; Mahaffey, K.W.; Nicolau, J.C.; Scirica, B.M.; Storey, R.F.; Vintila, M.; Ycas, J.; Wallentin, L.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4) 20. !-- /a-- Critical thinking: A two-phase framework • Article 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 Volume 7, Issue 5, September 2007, Pages 303-314 Edwards, S.L.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5) 21. !-- /a--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Eating Behaviors • Arti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Volume 102, Issue 3, March 2002, Pages S40-S51 STORY, M.; NEUMARK-SZTAINER, D.; FRENCH, S.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76) 22. !-- /a-- Manual therap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or knee - A systematic review • Review article Manual Therapy, Volume 16, Issue 2, April 2011, Pages 109-117 French, H.P.; Brennan, A.; White, B.; Cusack, T. !-- Bookmark article/a -- 23. !-- /a-- The evidence for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 Article PAIN#174;, Volume 150, Issue 3, September 2010, Pages 573-581 Finnerup, N.B.; Sindrup, S.H.; Jensen, T.S.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9) 24. !-- /a-- Generalization i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yths and strategies • Arti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Volume 47, Issue 11, November 2010, Pages 1451-1458 Polit, D.F.; Beck, C.T.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 25. !-- /a-- Shoulder impingement: Biomechanical considerations in rehabilitation • Article Manual Therapy, Volume 16, Issue 1, February 2011, Pages 33-39 Ludewig, P.M.; Braman, J.P.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商人最高尚
热度 8 seawan 2011-5-31 11:38
课堂上我问学生: 大家认为 什么职业最高尚 :教师,商人,工程师,科学家,医生? 大家七嘴八舌: 教师。。。医生。。。科学家。。。 就是 没有学生认为“商人”这个职业是高尚的 。 我看美国的科幻,《星球大战》《天渊》。。。有很多以“贸易者”(商人)及商业活动为背景的,曾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这么“尊重”商人这个卑微的角色?(我在 【科幻书评】自由贸易模式对文明的重要性 ,也提出了这个疑问)。 当然中国社会还是尊重 富商 的—— 但 我们尊重的,实际上是他们的钱, 不是他们的职业。 而我的内心深处,“无商不奸”的观念还是像长城一般牢固。 经过一番思考,我突然认识到自己的观念原来是几千年封建文化,以及几十年偏颇教育的毒害的结果。 而 真正的商人,一定要公平的买卖、竞争,合理合法的双赢、赚钱,才能真正的持久的成功。 我突然认识到赵本山的“忽悠”的巨弊: 它给几亿中国人的,是一个“奸商”的形象, 并把这个形象深深的刻在大家的笑声中。 而实际上,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 商人最高尚。 上网搜搜,相关的文章不多,下面是其中两个: 我们都是 商人 我们 最高尚 营销人-- 最高尚 的人 还有谁能勇敢的发出这样的声音呢? 我的思维基本已经“定型”了, 我既不推崇也不羡慕商人。 还是老老实实做教师吧。 但是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去掉这个偏见。 如果这个班里, 能出三两个正直的商人, 我的这次课,就算很有成果了。 (注:本文只是针对国民现时的观念而提出的一个矫正性“口号”, 相当于美国黑人们喊的“ Black is beautiful ”, 没有定义某种职业的道德水平的意思,特此说明~~~) (附记:科学网的地位真是强,我刚刚修改完毕,竟然已经上了Google了)
个人分类: 历史与文化|307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教育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开题讲话
tangminqian 2011-5-26 15:32
陈光副总干事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课题中华职业教育社分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 中华职业教育社 首页 课题研究 正文 http://www.zhzjs.org.cn/SubResDetail.aspx?id=2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中华职业教育社分课题开题会议,首先,我对大家给予本课题有关工作和长期以来对中华职业教育社理论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相信大家能在今后一年半的时间里取得理论研究和实验上的双丰收。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 深入学习,准确理解,把握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本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我社常务理事、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余祖光同志牵头组织,我社作为一个分课题组,是本课题的组成部分。我们之所以组织大家参与研究,是因为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提高职业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又比较薄弱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新模式和新途径。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产业、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一类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和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多年来,为了鼓励和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都给以高度的重视,大力推动,多次在规划中、文件中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也出台了一些支持和鼓励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和学校也创造了很多成功经验。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尤其是与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问题是目前一些法规、政策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执行办法,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和权利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的分担机制,构建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互利互赢的发展格局还未形成,好的经验和做法还有待研究推广。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源上来说,需要国家制定出台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鼓励政策。另一方面,从学校来说,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可以有效吸引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我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大动力是可以获得技能过硬、文化素养较高、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人才,以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素质、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更新技术做大做强。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培养学生过硬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今后也还要一如既往地强调和重视,但是要更进一步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我们可以尝试从如何提高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在企业中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入手进行研究。   2.强化工业文化对接为加强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转型、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的工业领域也可以理解为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各领域,自身也在不停地发生改变,包括工业布局、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内外部市场、人力资源等都在随时进行调整,企业会在这些调整中不断地做出变革,引发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等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诸多变化之中,只有一种因素会日趋成熟和稳定,那就是文化。大到工业文化,小到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都会随着时间的洗礼、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并形成规律性的内涵。因此,强化校企之间的工业文化对接,在众多的变化之中抓住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内在客观规律、具有普适性的因素来开展工作,无疑是为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视角。强化校企之间的工业文化对接,按照鲁昕副部长提出的要求,让“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可以使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提前感受、理解和适应工业文化,减小就业后由不同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带来的心理冲击与文化冲突,增强毕业生在企业中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而如前所述,增加人才在就业中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是目前企业界所普遍呼吁的,可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鉴于文化差异对于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在我国职教界的关注度还比较低,而这个问题在引起教育部领导的重视后,已经不容忽视。因此,对校企合作中的工业文化对接进行研究与实验,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项创新,为此,大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学习研究课题的有关资料,深刻领会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 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体现我社科研工作组织优势   近年来,我社开展的多数课题都是直接与职业院校对接来进行运作的,本课题是我社继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之后又一个通过我社组织系统动员的课题,尽管各地方社组建子课题的力度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今后在课题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但总的说来都比较重视。因此,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其意义不仅在于课题的学术价值方面,也涉及我社的影响和形象,为此,大家一定要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充分体现我社科研工作的组织优势。 1. 有关地方组织要认真做好各子课题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有关地方社在前期组建子课题的基础上,要尽快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在总课题提出的原则性安排下,制定和完善自己的具体研究方案,健全组织架构以及充实研究队伍,指导、督促子课题及实验学校按照各项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及时发现研究过程中的典型经验,总结上报研究成果。要指定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同志,定期与分课题组保持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做好协调工作。 2. 各实验学校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体现我社系统学校良好的科研素养和精神风貌。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学校大都是我社的团体社员学校,与我社各级组织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本课题是教育部重点课题,在“十一五”末期开题,“十二五”期间进行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不仅体现在对宏观政策的建议上,也会直接惠及于学校的校企合作和职业指导和生涯规划工作,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以后,大家要马上行动起来,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研工作,抽调业务素质好、科研能力强、善于创新的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研究人员组成研究队伍,要与企业密切配合,共同展开研究和试验,努力体现我社系统学校良好的科研素养和精神风貌。在此,我希望各学校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能够给予本课题大力支持。 三、 把握重点,完善方法,确保本课题取得预期成果   在总课题的设计中,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共涉及了七大方面,经过与总课题组协商,我们将重点放在提供工业文化对接的典型案例上,从典型案例中总结经验,找出具有规律性的理论观点。因此,本课题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课题,我们也要重视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完善,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多开展实验工作,这样在实验中总结和探索出的经验才更加有学术价值。 1. 把研究重点放在准确把握工业文化内涵和如何向学生渗透工业文化上。工业文化内涵是一个普遍性概念,是所有工业企业共同呈现出的文化特征,对此,总课题组负责人余祖光副所长将做专门指导。具体对于学校来说,准确把握工业文化内涵就是在普遍性概念的指导下,结合与学校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的企业文化,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工业文化向学生渗透的实验。我想,这种渗透起码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整合和重构,使工业文化进校园;第二是通过职业指导课程,使企业文化进课堂;第三是通过加强实习期间的企业文化熏陶,巩固实验效果。在确保完成研究重点基础上,也欢迎各子课题组根据自身的科研特点,在本课题的其他研究内容上有所涉及和建树。 2. 要调动企业参与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双元”研究模式。本课题是教育科研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课题,它需要企业的直接参与和配合,因而课题组提出了学校和企业必须“结对”参加的要求,企业也是基本研究单元之一。在进行课题研究、提炼企业文化时,需要和企业合作,在向学生渗透工业文化时也需要企业的帮助,甚至在评价实验效果时更离不开企业的发言权。因此,大家要通过各种办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要使企业变成只挂名的研究伙伴,既要力争通过本课题的工作,使参与研究的企业成为学校更亲密的伙伴,也要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出一种适应性更广泛的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才是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和核心意义所在。在此,我也向出席今天会议的企业代表对于本课题所给予的关注、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3. 要确保课题工作按照预定的进度顺利开展。根据课题的总体要求和进度,本课题今天开题,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工作,并将于2011年6月举行中期研讨会,2011年12月参加总课题组的结题研讨会。因此,各子课题组和实验学校在制订自己的研究计划时,也要务必把握好这两个时间结点。为了便于我们掌握各子课题组的研究进度,这次会议以后,尚未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的学校和参研单位务请于2011年1月20日前把子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报上来,以便我们回复课题研究的正式批件。课题研究期间,我们将通过简报的形式来沟通各子课题的研究情况,同时传达总课题组的重点信息。请各研究单位及时将课题研究情况以简报的形式发送到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部的电子邮箱中( yjb@zhzjs.org.cn ),我们将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网站”上的“课题研究”栏目上发布。课题研讨会后,课题组将进一步整理、提炼研究成果,于2012年上半年完成结题工作,届时将评选出一批优秀的课题研究单位及个人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同志们,课题研究使我们有缘成为一个团队,把我们聚在一起,我相信大家通过研究工作,不仅能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还能彼此加强感情、深化合作。   过几天,2011年的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在这里,我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技术与职业教育|2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务院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开题讲话
tangminqian 2011-5-26 15:18
陈广庆总干事在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 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开题会上的讲话 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 陈广庆 2010年12月26日 中华职业教育社 首页 课题研究 正文 http://www.zhzjs.org.cn/SubResDetail.aspx?id=31 同志们:    今天,由中华职业教育社承担的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正式开题。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课题组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和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课题是2009年国务院委托课题“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公共政策研究”的延续课题,以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纳米产业化基地为课题指导部门,旨在以职业院校为载体构建支撑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创业教育体系,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领理念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从而为我国有效应对“创业时代”的新挑战探索新路径。此项研究,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未来,必将为我社继续发挥联系广泛、群策群力的优势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也正因为此,我们更应勇担历史重任、发扬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借此开创职教社工作的新领域。   下面,我将从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课题的组织实施安排以及下一步课题的推进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方面,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新世纪人才战略需求、破解就业“瓶颈”的重要举措。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科技的飞跃发展、产业的迅速升级以及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于创新的创业者去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和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今年6月初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人才创业扶持政策作为促进人才发展的重大政策,进一步彰显了国家以创业为途径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   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正趋上涨之势。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就业形势之严峻,是前所未有的。应该说,这些接受过系统的学院专业教育和训练、拥有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生,是劳动力市场的优势群体,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后备力量,有责任也有能力担负起创造就业岗位的社会重任。为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各类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而且能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路径。   21世纪是国际公认的“创业时代”,创业活动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以资本、劳动力、资源为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以知识、人才、信息为依托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在发生改变,创业型经济正在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发展创业型经济,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它呼唤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脱颖而出。   从世界各国的企业结构和就业规律来看,65~80%的人员在创业型企业就业。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也表明,75%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在各个领域自主创业的企业提供的。目前,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没有自己的商标。可以说,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创业活动还处于较低水平,生存型创业仍占据主导,由于大多数创业行为具有被动特征,创业活动中孕育的创新元素必然大打折扣。从创业实践的一般规律来看,成功的创业活动离不开系统的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为此,在我国高校、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率先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通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来支撑。因此,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支柱的高等院校,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观念、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重要选择。   从世界教育领域看,早在1998年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指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而今,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支持体系。我国新近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成为未来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二、充分发挥我社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做好课题研究的协调、管理工作,确保课题进展顺利   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一个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职业教育团体和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成员,自1917年成立之时起,就始终倡导“双手万能,手脑并用”和“敬业乐群”的教育理念,以“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为目的,追求“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崇高理想。近些年来,依托于全球性“创业革命”的大背景,中华职教社积极将研究、实践和推进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2002年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任务,联系并发动400余所职业院校参与课题研究及实验;2008年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创业教育恳谈会”和“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广泛汇集国内外前沿信息、理念和科研资源;2009年参与国务院“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研究,形成的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获得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同时客观推动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立;2010年成功举办全球创新型经济高层论坛,聚焦于“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主题搭建起“官”、“产”、“学”、“研”深度探讨并共享经验的平台。这些都无疑为我们本项课题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反过来,本项课题研究也必将为职教社丰富和发展黄炎培职教思想、进一步扩展创业教育实践做出积极的贡献。   到目前为止,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全国26个省市区建立了地方组织,拥有3.1万多名社员和近1900个团体社员学校,他们是我们长期以来开展科研工作所倚重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本次课题规格高、规模大、内容丰富,因此许多地方社和团体社会学校参与课题的热情非常高涨。更为可喜的是,本次课题还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中国市场营销学会等社会重要专业组织的大力支持,基于它们广阔的联络平台,组织了其下众多的职业院校、教研机构或培训机构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之中,成为课题研究的支柱力量。这无疑也开创了我社科研工作依托社会动员机制的先河,必将在更广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   从课题的管理角度看,我社网站上现已专门设立了“课题研究”栏目,定期和不定期地发布课题研究动态,以便于总课题组和各子课题单位共享研究信息与经验。   各地方社和社会专业机构等课题组织单位,要尽快按照课题精神提出组织协调原则,确定专门人员负责课题研究事务,积极动员、广泛联系,一方面主动指导、督促子课题单位依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及时与总课题组沟通信息,确保研究成果得以充分实现。   各参研单位要严格按照总课题组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本着“指导、组织、督查、服务”的工作职责组建强有力的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尽快明确研究或实验的思路和具体部署。同时,各参研单位应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研究或实验工作的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监督,从而确保课题进展顺利、成果丰硕。   三、以结果为导向,采用科学方法,兼顾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前瞻性   当前的课题研究,普遍以结果为导向,同时又要努力寻求实现理论突破,为此,必须要紧密围绕研究主题,遵循科学的研究路径,突出重点,大胆创新,从而确保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实践价值的双丰收。   下面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第一,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围绕着创业教育主题开展研究,不仅是对教育自身发展的探索,而且关联着劳动、科技、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深化改革。落实到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全身心投入、刻苦钻研,致力于以全新理念引导人们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产品、职业岗位和商业模式;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教育、人力、科技、财税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共同营造全社会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良好氛围,使得个人的创业激情与国家的创新需求紧密结合,从而有力推动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要始终坚持实践理念,把工作落到实处。一切研究的最终目的都不是研究本身,而是要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既为实践服务又接受实践检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立足于职业院校的实际,结合经济社会与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对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和反思,惟此,才能使各类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地应用和推广,进而为促成产、学、研一体化提供经验和借鉴,加速推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进程。   第三,要有前瞻性视野,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当前,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必须秉持前瞻性的视野。更要有国际的视角,要主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的先进理念。我们在研究中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积极把握理论与实践前沿,未雨绸缪,力争为政府决策提供高水平咨询建议、为职业院校有效践行创业教育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第四,要通过研究及教材开发促进职业院校自身发展。参加课题的职业院校要组成精干的研究队伍,要通过专门机构、专门人员组织研究,要肯花精力和费用,从而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把推动职业院校的办学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相信,在课题组的精心组织下,在教育部、财政部 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纳米产业化基地等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下,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总结,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奋力开拓,为推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以创业教育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创新实现新飞跃! 何丕洁副理事长在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开题会上的总结讲话 中华职业教育社 首页 课题研究 正文 http://www.zhzjs.org.cn/SubResDetail.aspx?id=30 全国政协常委、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 何丕洁          2010年12月26日 北京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开题会”今天上午的全体会即将结束了,会上,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课题组组长陈广庆同志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博导、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许正中同志作了开题报告,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分别作了专家指导报告,义乌工商学院等子课题负责人也先后介绍了各自子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课题框架设计。从各位专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是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入手,紧扣时代脉搏,不仅对课题充满热情,而且具有很强的使命感。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推进课题研究、明确任务、开阔思路、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发言中汇聚了大量的前沿信息和学术主张,深入探讨了推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的路径与功效,这对于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关心、重视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在课题研究中要全面、正确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把握好创业教育的导向,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论。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多方寻求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积极采取各种办法解决就业难题,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在此背景下,我们以职业院校为重点,组织有关创业教育的课题研究,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努力探索创业教育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深入探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树立我国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新思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业带动创造,努力为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创业型、创新型、创造型人才。可以说,开展创业教育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在我国,创业的实践要早于创业理论及创业教育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初,就有许多人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形成了我国的第一次创业浪潮。但那些创业活动多是生存型、低水平的。近年来,我国的创业实践活动已经从稚嫩期走入了成熟期,过去那种完全凭借创业者个人自发创业的种种不足凸显出了创业教育的薄弱。为此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就显得十分迫切,十分重要。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从狭义上讲主要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通过企业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直接采取创业行动,利用自已的知识、才能和技术创办经济实体,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新的岗位,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未来更多的是就业而非创业,为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全面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把握好创业教育的导向。   2.要以国际化的视野,研究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这对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外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表明,创业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精神的培育与创业活动的实施,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彼特认为:创业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认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仅从美国来看,从1990年以来,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即平均每250个美国公民就有一个新公司,创业高潮在美国一浪高过一浪。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每12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期望开办自己的企业,91%的美国人认为,创办自己的企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可以说创业为美国经济增添了活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支撑了美国经济几十年的持续发展。事实上,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创业教育及创业精神的倡导对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些著名的学者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创业精神和创业过程是美国经济的秘密武器。   为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分析研究外国在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研究创业教育如何在发达国家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体系;如何涵盖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研究其创业教育思想怎样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让所有教学科目都体现出创业教育的思想,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教授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培育出良好的创业创新意识;研究国外如何重视不断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素质等等,特别是其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怎样支撑了其创业教育的发展。这些必将会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   3.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一项重要职能。多年来,我社所建之言、所献之策先后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张德江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都曾对我社的建言献策材料作出重要批示。另外“支撑决策”、“推动改革”也是国务院委托课题的基本要求。因此,希望各子课题组在组织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积极提出促进创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如政府应如何支持创业教育的实施和改革;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创业;创业教育如何在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得到更好的推广;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创新型大学和学校等等。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参与和配合。尽管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相对落后,学生的创业活动也普遍停留在一种创新实践活动层面,但其发展有着强劲的内生动力和成长空间,我们应当在认真分析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探索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理论框架,从理论高度正确指导创业教育的实践,以后发优势实现创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从而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我相信,本课题的研究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必能荟萃各方的经验和智慧,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志们,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借此机会我衷心地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技术与职业教育|1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国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 完善相关制度
tangminqian 2011-5-24 10:16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新闻 政府新闻 新闻资讯 http://www.cvae.com.cn/www/xw/zfxw/2011/10476.html 该信息出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http://www.cvae.com.cn 来源: 新华网 从5月10日在上海开幕的“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获悉,中国正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力争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即“一形成、两满足”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 在10日举行的论坛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继平介绍说,为实现“一形成、两满足”的战略目标,教育部等近期已着手开展多项重点工作,其中加紧着手修订《职业教育法》尤为重要。 王继平说,自1996年中国颁布实施《职业教育法》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已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近一段时间以来,根据实际情况,中国又颁布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等一系列规范性政策。在此基础之上,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正在加紧组织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有关法规规章等,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依法治教。 他还介绍说,教育部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订《职业教育专题规划(2010-2020年)》和《 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管理方面,教育部已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修订和《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的调研和起草工作。此外,按照国务院统一要求,全国已经确定并启动了56个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将探索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途径。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专项资金超过12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5年间,中国职业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了3800多万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 王继平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实施职业教育重大建设项目,并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教委协办。论坛吸引了海外内300多名职业教育专家和相关工作者参与。
个人分类: 技术与职业教育|1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合成致死”研究国际文献分析报告 1969 - 2011年
xupeiyang 2011-5-22 13:53
刚才读了 李福洋 博友的博文,看到 “合成致死”( synthetic lethal )的理论。GOPUBMED信息分析平台检索到相关文献469篇。1969年至1991年,此研究领域发展比较平稳,从1992年开始文献量上升,1999年到高峰,以后又趋平稳阶段,2008年开始研究趋热,近年的文献量还在增加。 “合成致死”( synthetic lethal ) 最早是源于模式生物酵母研究中的遗传学概念,基因间功能性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比如, A 基因,和 B 基因,如果不同时发生突变,无论突变哪一个,对细胞的存活都没有影响;如果 A 和 B 基因同时突变则对细胞是致死性的,那 A 基因和 B 基因之间就是互为合成致死关系,也互为合成致死基因。 李福洋 癌症细胞的阿基里斯之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066do=blogid=446595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WEB1kOWEB10O00h0010009000000h001000j100300.y 文献的主要研究主题分布如下,全部数据见附件或查看信息分析平台。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Mutation 326 ‍ Genes 322 ‍ Proteins 281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53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roteins 216 ‍ Phenotype 184 ‍ Saccharomyces 172 ‍ Fungal Proteins 140 ‍ Genes, Lethal 123 ‍ Alleles 112 ‍ Amino Acid Sequence 110 ‍ Genes, Fungal 105 ‍ Humans 103 ‍ DNA 100 ‍ Animals 92 ‍ Phosphotransferases 80 ‍ RNA 79 ‍ Genomics 74 ‍ Temperature 73 ‍ Neoplasms 72 附件:信息分析报告 synthetic lethal.doc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5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学导式理论创新及实践【刘学浩选载 18511
ljkf 2011-5-18 12:53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 学导式 理论 创新 及实践 【刘学浩选载 18511 学导式创新人才】 ==================== 【 zjiao520360 的主页 学导式 是在启发式基础上发展与 创新 ,它用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军事训练、部队院校和各地小学、中学、大学、继续教育等,可全面提升智能素质和 人才培养 水平, ... home.51.com/?u=zjiao5203602011-1-20 】 2007-11-0913:37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 学导式 理论 创新 及实践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03 级( 1 )班 9 号周娇 黄炎培主张职业教育 “ 做学合一 ” 、 “ 谋生与做人并重 ” , “ 具有自主之能力 ” 。当前职业教育 培养 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既要有一技之长,还要具备五元智能-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行;列入世界五大教学法的 学导式 用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可全面提升智能素质,发挥劳动者的自主 创新 能力,以便建设 学导式 学习型社会。 〔关键词〕在启发式上发展 创新 学导式 教学模式优化五元智能 培养 高素质劳动者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要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商业利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的时机,强烈要求 培养 新型的技术和管理 人才 。这使我国职业教育应运而生。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1916 年 9 月,黄炎培认为: “ 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的义务,名曰职业教育 ” 。他受到实用主义教育影响,不仅有职业教育的理想,而且身心力行,开创了职业教育的新天地。 1917 年 5 月 6 日,黄炎培在上海首创中华职业教育社,他同蔡元培等 48 人署名《宣言书》指出:中国教育之最大危机在于毕业即失业,就业者所学不适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不久,黄炎培即提出职业教育目的有四条: “ 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 而其最终目标是 “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 黄炎培职业教育讲求实用,为发展生产和民族经济服务。这反映了职业教育 培养 人、服务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客观规律。 从此,他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不断 创新 ,解决了职业教育许多新矛盾,表现出伟大的职业教育先驱者的高尚风范。 1949 年夏,黄炎培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奋斗 32 年发现的新生命》(原题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过去和未来》)指出:职业教育,在今后建国大计的需要上必然很广大、很急迫;是今后实施增加生产的国策必须采取的措施。繁荣经济需要大量 人才 --除一部分毕业于大学以外,绝大部分必然是受过职业训练的中等技术人员。需要迅速、切实地训练,以技术的性质和需要急迫的程度,定训练期间的长短。新社会职业教育,不仅在量的发展上是空前的,就在质的进化上,也将史无前例。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是与本国实际紧密结合,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事业便具有这一特点。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规模最大,我们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黄炎培宝贵的思想遗产,落实 人才 强国战略,在实践中拓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二、按需施教、学以致用、适应生活 --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新形势下的新需求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应以适应需要为原则。 “ 职业学校程度和年限,是完全根据社会需要和该科修习上的需要 ” 。在设置上不可 “ 拘系统而忽供求 ” 。办职业教育. “ 须绝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 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 “ 备人生处事不可少之件;于己具有自主之能力,于人能为适宜之应付 ” ; “ 替学生谋服务社会的准备;替中国和世界谋增加生产的准备。 ” 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类社会之进步,这都体现了他锐意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开拓前进的精神--直到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教育应该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必须按需施教、适应生活、学以致用。 目前我国城乡每年有 1000 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有上百万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 人才 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社会对各类技能型 人才 需求量却很大,我国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 培养 更多的高级技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 它包括技术教育与培训,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从而使职业教育关注人人成为可能、成为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 我国经济建设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需要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显然,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着力 培养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 人才 ;接受职业教育的求学者不仅要为眼前的谋生而具有一技之长,还要能成为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技能型 人才 ;职业教育要为他们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这就要开发他们的智能:首先是自学探索能力、职业操作能力、自主 创新 能力以及不断自能优化的品行。 (一)提升自学探索能力 黄炎培主张职业教育必须 “ 备人生处事不可少之件;于己具有自主之能力 ” ;办职业教育. “ 须绝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 。当前,面向城镇和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可充分利用广播电大、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由于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要学会一技之长,--还要具备五元智能,才是高素质;而五元智能的核心是自学-探索能力。为此,要及早教会求学者能自学、肯探索,这应当是检验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现实标准。通过职业教育,不断获得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自学探索能力,这是把我国人口的巨大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人人具备自学探索能力,进而就能立足社会,成为有用 人才 。 (二)提升职业操作能力 黄炎培主张: “ 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井用 ” 。 “ 今科学之昌明,皆人类手与脑二者联络发达之成绩 ” , “ 故手、脑二者联络训练,一方增进世界之文明,一方发展个人天赋之能力,而生活之事寓其中焉。 ” 。 “ 手脑联合训练,确是人类生活教育上最基本的工夫 ” ;黄炎培亲自确定职业学校的教育方针、教学原则: “ 双手万能 ” 、 “ 手脑并用 ” 。 当前,我国要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必须切实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和 人才 的竞争。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需要拥有大量素质高、适应性强的技能型 人才 。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缺乏动手操作能力。这要加强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要改变劳动用工、 人才 选拔中片面追求学历而轻视技能的做法,制定和完善涉及技能型 人才 的政策,重视技能、重视技工,提升健体操作能力,才能及早就业、独立创业、转换职业,提高城市就业率。 (三) 培养 自主 创新 能力, 黄炎培认为, “ 人各有特别之才能,本之天赋,苟一一用之于适当之途 ” 。职业教育要因材施教,发掘每一个人的特别才能--尤其要发展自主 创新 能力,这是五元智能--高素质的关键。 当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位,但,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距离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与从业人员的自主 创新 能力欠缺、技术水平偏低、高技能 人才 匮乏有直接关系。要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要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必须 培养 大批掌握新技术、能操作最新的机床、有 创新 精神和自主 创新 能力的高技能 人才 。还要从法律与政策上鼓励和保护技能型 人才 的发明创造。要尊重那些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现在最缺乏、最急需的是大批具有突出的自主 创新 能力的 人才 。 (四)养成自能优化的品行: 黄炎培主张职业教育的道德规范,一是 “ 敬业乐群 ” ,一是 “ 劳工神圣 ” 。所谓 “ 敬业 ” 指 “ 对所习之职业具有嗜好心,所会之事业具责任心 ” 。即敬重其所从事的职业,充分理解其社会价值的社会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所谓 “ 乐群 ” 指 “ 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 ” 。要有 “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 。 “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 的高尚情操。他提出:职业教育 “ 一方授与学生以谋生的知能,一方仍注意社会服务的道德 …… 谋生与做人,二者本应同时并重,不具谋生能力,人固无从做起,具有谋生能力,而不知做人之道,必将成为自私自利之徒,更违教育之本旨矣。 ”“ 既得应用之知识,纯熟之技能,而无善良之品行,仍不足以立身社会。故本校特重学生自治,提介公共作业,养成其共同心,责任心,及勤勉诚实克已公正诸美德,俾将来成为善良之公民 ” 。 “ 养成守规则、有礼貌、耐劳苦的习惯 ” 。中华职业教育社又制订和完善了职业道德标准:为职业之真义在服务社会中养成责任心,养成勤劳习惯,养成互助合作精神;养成理性的服从美德,具有稳健的改革精神,养成对所从事职业的乐趣;养成经济观念,养成科学态度。。黄炎培针对社会上以 “ 读书做官 ” 为荣,以 “ 读书谋事 ” 为耻,重士而轻农工商、 “ 以职业为贱 ” , “ 以职业为苦 ” 的思想提出了 “ 劳工神圣 ” 的主张:劳力与劳心都是神圣的, “ 作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 ” ,号召青年应 “ 对于职业抱有最高之信仰 ” . “ 人生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无论受教育至何等高度,总以其所学能应用社会,造福人群为贵 ” , “ 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 ” 。同时,通过职业教育使每个从业者爱岗敬业,以职业为荣,从而 “ 人人有职业,有与其个性相适合之职业则人人得事,事事得人,社会无有不发达者 ” 。他试图从职业道德教育人手, 培养 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使 “ 中国制造 ” 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 人才 培养 、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三、职业教育用 学导式 理论优化五元智能 培养 高素质劳动者 当前,职业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培养 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是 培养 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 人才 和高素质劳动者,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使学生勤奋好学、健康成长。为此,要改革职业教育 人才 培养 的模式,以全面素质-五元智能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用 学导式 教学模式优化五元智能 培养 高素质劳动者。 用 学导式 教学模式优化五元智能,这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教师刘学浩, 1982 年首倡开发 人才 智能的 学导式 教学法时提出来的(见黑龙江省版权局 082005A027 ); 学导式 理论研究(包括 学导式 人才 、 学导式 组织、 学导式 社会) 2006 年已入编《中国当代思想经典》。 学导式 是在启发式基础上发展与 创新 ,它用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军事训练、部队院校和各地小学、中学、大学、继续教育等,可全面提升智能素质和 人才 培养 水平, 1984 、 1988 相继两届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985 年 3 月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 学导式 实践成果、同年被排在国内教学改革新教学法之首,后被列入世界五大教学法-比起美国的发现法、德国的范例法、苏联的问题法、保加利亚的暗示法来,确有独到优势。现在仅据互联网有关 学导式 研究报告、文献,从 2000 年以来已多达 600 篇以上。 学导式 创新 的教学原则有以下 6 条 : 自学为主、积极主动;学在导前、及时求导;借鉴模仿、能者为师;因材施导、以导利学;学可促导、相互启发;体验成功、 创新 超越。显然, 学导式 博采众长、体系开放;它适应性强、覆盖面广。用 学导式 创新 教与学模式,可为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 学导式 组织和 学导式 学习型社会= 学导式 社会做贡献。 学导式 在职业教育中,不仅是把教学基点移到了 " 学 " 上突出四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育思想和学习、生活方式。 学导式 的基本定义是:自学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教与学、工作与管理及生活方式、人生理念:突出运用自学 - 解疑 - 精讲-演练或借鉴-模仿- 创新 -超越这四个环节不断深化。 学导式 在实践中充分展现 10 条开放的本质特征,同时实行 学导式 创新 的职业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组织、设计、过程、方法、管理、考核与评价;使求学者在学习生活全程中发挥主动性,主动地提出、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探索;职业教育的 学导式 基本目标也是优化五元智能。 " 五元智能 " 是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行的有机综合体,既是人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时须具有的 5 种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潜能同时又是现实的人本元素与能量。五元智能结构以知识、技能做基础,以智力--突出独立思考和 创新 思维、能力--以提升自学探索和自主 创新 能力为突破口、品行为主体。其中 -- 知识结构:从人材就业前以一门专业为中心的蛛网式结构,向本行业务为主干的树形结构发展。--技能结构:主要是身体器官重复操练形成的活动方式,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智力结构:是人脑高级神经活动处理信息的方式、水平、层次的不同组合 , 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及其深度、广度、精度、强度、敏度、效度等的有机统一。--能力结构:智力结合知识、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的方式、水平、层次的不同组合,主要包括自学探索能力、自主 创新 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健体操作能力、社交管理能力、情感审美能力、意志调节能力及其深、广、精、强、敏、效度等的有机统一。--品行结构:包括实际应用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质与量和行为、品行、人格等的品质差异的不同组合。 优化五元智能,这是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实际经验)、技能(着力提高职业技术服务与操作技能)、智力(突出思维力)、能力(重在行动)、品行(人品、感悟等的实践表现)的交互作用,要扬长补短全面发展; 学导式 促进学生的自觉行动、自我调节,师与生合作互助去活学--要在行动中整体地学习和 培养 。 四、以就业、创业为导向 创新 职业教育教学与培训的实践方式 (一)职业院校学生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 为此,职业教育教学与培训的实践方式需要: 1 、明确 培养 目标: 培养 五元智能--明确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职业 人才 的综合能力重在能实践会 创新 、肯学习会生活、能合作会适应)等智能素质要求;突出 培养 职业技能: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核心技能。 2 、落实 培养 方案、建设实训基地:体现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职业需求,实施理论与实践交替互进式综合教学;职业院校与地方企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 培养 职业技能,将课堂搬到企业,学生在寒暑假到企业实习,边工作边学习;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工厂实践,带着任务上岗,提高综合知识、技能水平和毕业设计的质量、效果。 3 、以掌握核心技能为目的,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 “ 双证 ” 教育的量化基础,教材建设是内涵载体,应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及时编制、充实专业教材。 4 、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按够用、实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和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中;将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代表的各个技能考核模块,形成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要加强演练-实操训练、综合训练,掌握本专业技术的应用技能。 5 、完善双证型 人才 的技能考核鉴定:考核评分、评价以鼓励为主,使学校、师、生明确方向、树立信心。要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地域的特殊性及行业的 人才 需求,及时调整考核要求,以提高就业档次,实现校企双赢。 6 、建设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要有教师资格和相应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 每年不少于一个月进厂工作,以提高操作技能、技术应用水平和规范的专业技能指导能力,保证学生获取 “ 双证 ” 资格。 ( 二 ) 企业欢迎的几种在职培训的实践方式 1 、 “ 专题研修 ” 班:是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管理实际最密切、服务最直接的培训方式,侧重解决某个技术和管理难题。可分高级研修和专题研修。专题研修主要解决生产难点;消化吸收引进新技术;结合新产品开发、科研项目技术攻关;结合新技术应用、推广以及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等。选择的课题,必须是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研修达到既 培养 人才 、又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目的。 2 、 “ 导师制 ” :是充分发挥老企业 人才 优势开展继续教育,经济实惠 培养 “ 三高 ” 人才 的好办法。要选好导师和学员 -- 须爱岗敬业,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中专以上文化水平、有 培养 前途的中青年骨干。要签订合同:实行使用-分配一体化管理;要便于把握进度、方便检查考核。 3 、 “ 自学考试 ” :是提高职工文化、技术、 培养 复合型高级 人才 的理想之策。可分: 1 )外培类-- 1 公助型(单位根据规划和 人才 需求,经挑选而确认的 “ 三高 ” 人才 候选人,鼓励他们参加成人自学考试与第二学历进修、研究生委派,允许其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学费公助一半或三分之二,不合格者自费且学习期间只发基本工资);- 2 自费型(职工自费业余进修),单位一次性奖励,鼓励青年职工参加成人高考,自学成才,一视同仁使用。 2 )内培类--主要是工人技术等级培训和一般管理干部培训,坚持自学与辅导结合,业余自学为主。 4 、 “ 岗位练兵、比武 ” :是紧贴实际,促进生产的岗位培训、岗位成才的激励方法,坚持以在岗为主、实践为主、配合生产为主普遍培训,人人参与,竞技比武,提高技能、创造效益,注重实践中增长才干和全员快速提高。 5 、 “ 名师带高徒 ” --突出 “ 高、难、新 ” :起点要高。师傅须敬业爱徒,乐于奉献,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技术等级达到技师或是主要工种的技术尖子;徒弟须爱岗尊师,刻苦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文化水平中专以上,有中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有 培养 发展前途的青年职工,完成的教学内容和达到的技术水平要高。难--善于解决本工种生产难题。新--技术上,师傅可教徒弟,徒弟也可教师傅,坚持能者为师,建立新型的同志式的师徒关系。 上述方式有利生产发展与 人才 成长、适合企业特点灵活多样,其共同特点:紧贴生产、经营、技术、管理实际,适应企业发展;办学投资少,见效快;淡化了工学矛盾,克服了经济困难;反映自学并求得指导的 学导式 ,提升自学探索能力的客观实践;符合国情厂情,深受领导与职工的欢迎。这些当然也是增强职业教育活力,振兴职工教育的良策。 (三)职业教育实践方式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要着重从生产实际所需要的 “ 学 ” 来考虑教学; “ 教 ” 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贴近职业和生活实践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能在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职业教育既有科学、艺术,又有专门修炼。职业院校只有成为 学导式 学习型组织--不断 创新 、持续发展,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优化五元智能素质,发挥自主 创新 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多层次 人才 和劳动力的需求。 综上所述,黄炎培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结合中国国情,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我们要系统地研究,继承和发掘其思想精华,充实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本文读者参考文献: 尚丁 . 黄炎培 . 人民出版社, 1986. 陈选善 . 中华职业教育社建社 15 周年纪念文集〔 C] , 1933. 黄炎培 . 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320 ;人民日报 ,1949-10-15. 刘学浩 . 简论大学生的智力(智能)开发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2 ( 3 ) . 北京师大高校干部进修班 .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教育 . 东北师大 .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 . 刘学浩 . 教学与课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刘学浩 . 学导式 教学法是开发学生智能的好方法 1982 年东北三省教育学理论讨论会论文 ; 社会科学动态 ,1983 ( 3 ) . 刘学浩 . 浅谈 学导式 教学法成人教育 ,1983(1) 、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 . 教育学 ,1983(6) 、解放军报, 1983-11-20. 刘学浩 . 学导式 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重大突破〔 J]. 职业教育研究, 1984 ( 2 );教育文摘, 1984(2 ) ; 中国教育报 ,1984-10-16. 刘学浩 . 学导式 教学法是在启发式基础上的发展与 创新 . 成人教育论文集(二) ,1984; 教育情报参考 (15),1984(4); 教育管理 ,1985(1). 刘学浩 . 高等教育结构与管理 .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6. 刘学浩 .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 教育与职业 ,1986 ( 3 );职业教育研究, 1986 ( 6 ) . 刘学浩 . 新时期 培养 人才 的 学导式 教学理论 . 教学研究, 1987 ( 5 );中国人大 . 教育学, 1987 ( 12 ) .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研究室 ." 学导式 " 教学法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 黑龙江宣传(半月刊) ,1987(12). 刘学浩 . 学导式 教学理论研讨综述成人教育, 1989 ( 3 ) ; 教育学 ,1989(4). 吴文侃 . 比较教学论顾明远总主编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 2003. 薛福连 . 几种深受现代企业欢迎的培训方式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 33 ) . 汤大莎 .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研究 , 互联网, 2005 - 12 - 12. 郑兆志等 . 以就业为导向 创新 双证型 人才 培养 模式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 36 ) . 刘学浩 . 创新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实行 学导式 促进 学导式 学习型社会建设〔 J 〕互联网:刘学浩 学导式 国际文库 ljkf.blog.edu.cn 刘杰科 . 美国加德纳 " 多元智力=智能理论 " 同刘学浩 " 五元智能结构优化 " 理论比较(之一)--兼谈五元智能结构理论对成人教育的启发 , 同上 . 文才 . 德国 “ 行为导向教学 ” 与中国 学导式 项目教学的对比 -- 学导式 职业教育研究( 1 ) , 同上 . 刘杰科 . 彼得 · 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局限性 , 同上 . 刘学浩 . 提倡推广 学导式 人才 开发与管理〔 J 〕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届中国老年 人才 论坛论文集, 2005 ( 10 ) 刘杰科 . 学导式 是学、教、工作、管理、社会生活的 创新 方式,《经纪人 · 科学与教育探索》 ,2006 ( 8 )
个人分类: 学导式创新人才|1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7)
kejidaobao 2011-5-12 13:58
上文 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六:汇报进展,本文谈谈其之七:作口头报告。 在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一定会让你作口头报告,也许还不会止于1次。在更好的情况下,导师会让你在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我能作好口头报告吗?”一开始你总会因此而有些许的紧张。《科技导报》在2007年第16和17期已经讨论过有关“口头报告”的注意之处 ,你不妨看一看这两篇文字。这些注意之处有:先想明白在口头报告中讲什么;充分了解所讲课题的各方面知识;计划计划如何作口头报告;多一点专业和职业意识;口头报告之前练一练;对口头报告要有信心。也许你已经看过它们,但是作口头报告时还是忐忑不安,好像效果也不好。这不奇怪,改变这种情况唯一的途径是多参加几次口头报告,这是一个被训练的过程。 有的博士生会认为口头报告只要作好幻灯片就行了。这是一个误解,你自己想想,会有人只是因为你的简历做得不错就录用你吗?换成你,你会仅仅根据这一点就决定聘用一个员工吗?当然,不做好幻灯片的准备绝不会让你吃到好果子,在极端的情况下,有的连PowerPoint都没做,拿着论文照本宣科读一遍,这是口头报告中出现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学术报告并没有经过充分的构思和精心的组织,缺乏系统性、完整性,重点不突出。第三个问题是PowerPoint的制作质量太差。第四个问题是论文宣讲支离破碎,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这些问题要充分避免。你可以看看文献 ,其中介绍了如何针对这些问题作好口头报告。 一些博士生中常有的是仅仅把口头报告看成是一次“交差”。有的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宣读看成一回事,觉得自己论文写得好,只要照此读一遍,就可以交差了。这样的心态和“读一遍”是不可能显示出你的学术水准的,而且极有可能正好相反。先不说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宣读是两回事,你要是真的只把论文宣读一遍,那么会议上的所有听众都会对你生气。口头报告对报告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是你的宣讲要有“听众”意识。听众都有一种本能——他总会在心里提出问题:“我想在你说话的内容中获得什么?”了解你的听众,是你的报告得以成功的重要规则。你得让听众听得进你讲话的内容,对不对?如若不然,听众的注意力就不会在你的报告上。反过来,若你在说话时,也把大家的目标考虑在内了,甚至更好一点,你明确地告诉大家你报告中的信息能够帮助他们达成某种目标,那么你的报告就会深入他们的心中。对自己有利是任何一个人会集中精力听别人说话的首要原因。即使某次口头报告你的听众也就是导师和学科组的同事们,你说的话也要想着有他们想要的、关注的、期望的内容。很直接地跟听众说“这对你会有好处的”起不到任何效果。你可以反过来问自己,这种口吻对你有没有起过作用? 不像只能依赖语言的书面交流,口头交流只有一部分依赖语言,而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演讲者本人。你的仪态,肢体语言,说话速度,面部表情,声音语调,说话的节奏、力度、措辞、停顿,兴奋度,情绪变化——所有这一切现在都成了你真实的声音(语言)。虽然在书面写作中要强调某件事可以用排比句或重复,口头报告中有效强调的途径包括选择单词、声调、停顿以及重读。有效的强调会使听众欣赏报告人的风格,并能更好地理解幻灯片。热情、友好、大方、诚实的演讲者使听众感觉自在、没有拘束,而且演讲结论也容易得到听众的认可。相反,轻柔、小声的讲演则标志着演讲人不够确定,听众有可能怀疑演讲人所说内容的真实性。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在讲演中推导公式。演讲时在座的听众并不知道什么是应该说的,他们是随着报告人的思路走的,为此你的报告切忌陷入繁琐的细节,以至于淹没重要的内容。 口头报告应当是讲,而不应是念。在幻灯中任何地方使用完整的句子都极少能做出好的幻灯片,甚至在结论中也是这样。幻灯片中完整的句子使你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因为你被迫向听众大声地阅读(念)。给有文化的听众阅读句子(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冒犯。有文化的人在你阅读完毕之前就已经看到并读完这些单词。因此你的声音听起来重复和无趣,听众的注意力也会在你最需要他们集中的时候走神。注意只使用关键词和短语即可,然后让声音来补充完整的信息,增加趣味和细节。 参考文献 冯长根. 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6) . 科技导报, 2011, 29(11): 83. 冯长根. 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VIII) . 科技导报, 2007, 25(16): 89. 冯长根. 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IX) . 科技导报, 2007, 25(17): 89. 周立伟. 科学研究的途径——一个指导教师的札记 .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243.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29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生最长寿
热度 13 fs007 2011-5-5 09:53
医生最长寿
寻正 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一位学者甲指责某乙全文抄袭其硕士学位论文。乙在辩护中挑战甲,称甲的论文可能也有剽窃。甲公开表示,如果他的论文也包含如此多的剽窃,以致于他没有资格获得相应学位,他将自动放弃学位。随后乙就指着甲论文中的一个注释,认为其文字与另外的作品雷同,要求甲按照承诺自动取消学位。 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乙的逻辑谬误。如果乙的指控属实,他就在对轻微过犯要求极刑处理。这种争论并非中国人特有,全世界各种骗财方式都用到它,其中之一是哇啦浠( Joel D. Wallach )医生。 哇啦浠的一个著名论调是“死了的医生无法圆谎”,为此他出版了录相、音响、书籍等针对现代医学展开了猛烈攻势,同时宣传他的针对病人与健康人的治疗方式。他的疯狂谎言让许多人着迷,他随之致富。在一个叫马兰( Ma Lan 音译)的中国人的帮助下,他的谎言也飘洋过海到了中国,以致于我的一位读者询问我是否医生比普通人要短寿。 哇啦浠的主张是现代医学全错了,医生导致病人早死,医生肯定在系统地消灭病人,因为他们也同时导致自己更快地死亡。不知道哇啦浠的主张时,人们难免会犹豫,因为美国医生吃苦耐劳、高度紧张的印象会浮现于脑海。精神紧张会影响到寿命吗?也许吧。医生寿命短吗?我们研究一下。 这位哇啦浠肯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因为他专治别人治不好的看不出来的病。你有现代医学无能为力的癌症?找哇啦浠吧。你完全健康但想知道自己差不差矿物元素?哇啦浠能帮你。你满足于一钱不值的矿物水,他则满意于你为“药物”、讲座、书籍、以及其它材料而付出的现金。他是什么样的医生呢?他是宠物医生,动物医生,那种通常不太好意思自称医生的医生。更糟糕的是,他还不是一个好的宠物医生。你有老年痴呆症吗?让哇啦浠医生给你治吧,他治好过许多老年痴呆猪!可惜,哇啦浠医生,猪不得老年痴呆!科学家用动物模型研究老年性痴呆,模型包括小鼠、果蝇、与海七鳃鳗(一种吸血寄生鱼)。科学家还得诱导产生相应病变。目前在动物医学,类似于老年性痴呆的认知障碍综合征( CDS )正逐渐在狗身上被确认,而猫是下一个怀疑存在此病的对象。 哇啦浠是如何确定他的主张的呢?著名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会发布医生的讣告。哇啦浠在其中一期 (JAMA Jan. 20, 1993 Vol. 269 No. 3) 统计了当月死亡案例,平均一下,得到了神奇的 58 岁。于是他宣布,医生的平均寿命只有 58 岁,比起所有人的 75 岁就差远了。医生会比普通人平均少 15 年寿命吗?如果你是 乙 ,你当然希望所有人的论文都有剽窃了。一个有常识的人会统计更多的讣告,也会检查 A 的论文其它部分而发现他的论文是自己写的。如果你检查哇啦浠所采用的那期杂志的前一月的讣告,就会发现医生平均寿命有 83 岁,比普通人群高多了。 有多少人信这种传言都不足为奇,哇啦浠的说法是很荒谬的。那么,究竟医生跟大众平均寿命相比是高还是低呢?肯定更高。 在 1975 ,骨德曼( Goodman )发表了一个详细研究医生寿命的文章。 他证实了此前几十年其他学者的研究,医生比普通人群有更长寿命,下面是他的一些数据。 表一、 1969-1973 医生寿命 年龄段 男性寿命 (剩余年) 女性寿命 (剩余年) 医生 美国白人 差异 医生 美国白人 差异 25-30 49.7 45.9 3.8 54.7 52.7 2.0 30-35 44.9 41.3 3.5 49.8 47.9 1.9 35-40 40.0 36.6 3.4 44.9 43.1 1.8 40-45 35.3 32.1 3.2 40.2 38.4 1.8 45-50 30.7 27.7 3.0 35.8 33.8 2.0 50-55 26.3 23.5 2.8 31.2 29.4 1.8 55-60 22.1 19.7 2.4 26.8 25.1 1.7 60-65 18.2 16.2 2.0 22.6 21.1 1.5 65-70 14.7 13.2 1.5 18.6 17.2 1.4 ( 数据来源 - Goodman 1975. 注:美国白人寿命高于所有人平均寿命 ) 骨德曼的数据表明:在医生入行之后,他们就比普通人有 2-4 年的寿命差异。这一结论还为美国医学会在 1988 年发表的研究所证实。 该研究证实医生有 75-88 岁的寿命,高于大众平均水平。 在最近的研究中,比较难于发现专门研究医生寿命的文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弗朗克( Frank )医生等人的研究。 在男性中,他们发现医生寿命超过律师、专业人员、以及所有人平均寿命。他们的结果再现在表二中。 表二、 1984 – 1995 男性医生死亡寿命 职业 白人 ( 年 ) 黑人 ( 年 ) 死亡年龄 与大众平均差异 死亡年龄 与大众平均差异 医生 73.0 2.7 68.7 5.1 律师 72.3 2.0 62.0 -1.6 所有专业人员 70.9 0.6 65.3 1.7 所有男性 70.3 - 63.6 - ( 来源 - Frank E. et al. 2000.) 因此,再次证实在西方医生更健康长寿,其中少不了医学知识的贡献。医生寿命的主要贡献来源于收入效应,西方的医生拥有更“健康”的收入与生活水准。除少部分人外,这种奢侈还不为大多数中国医生享受到。不过,我仍然会打赌中国医生也远比普通人长寿。中国人群寿命平均较低,因此,医学知识产生的边际效应会更大。 英国布兰 - 江恩生全国统计办公室( Brian Johnson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提供了最新的数据。他们的研究发表于 2011 年年初,对比了各种职业的寿命。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尽管大的雇主及高层管理人员可能收入比医生等高级专业人员要高,他们的寿命却要低一些,医生寿命高于其它职业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表三、英国 2002-2006 年各职业寿命 职业类别 范例 男性 女性 寿命 差异 寿命 差异 基础类 理发师、司机、一般劳工 74.4 - 79.0 - 半基础类 灭虫师、农民工 74.9 0.5 80.0 1.0 低阶监工与技术员 面包师、水管工、电工 76.4 2.0 80.5 1.5 个体户 农民、小商业者 77.7 3.3 82.2 3.2 中间类型 设计师、医技师、一般职员 77.9 3.5 82.0 3.0 低级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 教师、护士、社工、电脑技工 79.2 4.8 83.3 4.3 大企业家与高管 高管、总裁、大老板、高官 79.9 5.5 83.7 4.7 高级专业人员 工程师 ; 物理学家、医生、律师 80.7 6.3 84.9 5.9 ( 来源 - Brian Johnson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1) 众多的重复于不同时期的研究表明现代医学也为医生寿命做了贡献,医生有比普通人更高的寿命,也超过其它高级专业人员。作为一个职业,医生可能是寿命最长的。 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More on Wallach claims, see Stuart Adams, Youngevity Australia, Colloidal Minerals Dr Joel Wallach, http://nutra-smart.net/al.htm#doctors , Accessed May 3, 2011 Louis J. Goodman: The Longevity and Mortality of American Physicians, 1969-1973 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Health and Society, Vol. 53, No. 3 (Summer, 1975), pp. 353-375 AMA "Expected life and work life of active USMG physicians" in Physician Supply Utilization By Specialty, AMA, 1988; Cited in DEAD DOCTORS DON'T LIE! BUT THIS LIVING VETERINARIAN DOES! NCAHF News, March/April 1996 Volume 19, Issue #2, http://www.ncahf.org/nl/1996/3-4.html , Accessed Apr 28, 2011 Erica Frank, Holly Biola, Carol A. Burnett: Mortality Rates and Causes Among U.S. Physicians. Am J Prev Med 2000;19(3): 155–159 Brian Johnson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Deriving trends in life expectancy by the National Statistics Socioeconomic Classification using the ONS Longitudinal Study. Health Statistics Quarterly 2011; 49: 8-51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2578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