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职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职业

相关日志

[转载]如何医治“医患之伤”
热度 1 tuliming 2012-4-2 20:32
2012年4月2号,天气晴。心情不好。下班回家已是下午4点了,写护理记录不断的错,写了一张又一张。静不下来! 我开始怀疑我们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了?今天的我依然是如此的冲动,同样的没有克制住自己的脾气,年少轻狂么?这样的词语真的不适合我,我们不欠你任何东西,凭什么不被尊重,你有什么资格?就因为你是“病人”,说你还是个人,那真是太高抬你了。你连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有了,真的是很可悲。我以为我经过那么多的事情之后,我能成长些,我能淡定些,我能坚强些,我能快乐些,到最后我发现,原来我也生病了。对着长长的走廊大声的同你争吵,那不是我的形象,我觉得你这样的垃圾就是吃软怕硬,我们的职业操守这样要求,救死扶伤,很开心的是,我没有被气哭。呵呵! 白岩松的新闻1+1,我看完后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3月23号,哈一大杀害医生事件,彻底的触动着每个医务工作者。 不到30岁,182,阳光帅气,风华正茂,生命刚打开,却戛然而止了,博士已被录取,今年6月结束研究生课程就要赴香港工作了,王浩同学,他还是实习医生,我们学医的都知道,只有学医的在实习期间没有任何的工资收入,即使是这样,还有多少人都在坚持着自己当初的梦想。从穿上白衣时开始,我们就发誓要做个好医生,做个好护士。我 们不想,有一天这一身向往的白衣被鲜血染成红色,请让我们找到继续坚持的勇气!网上发起了对这起残暴性的事件做了组调查投票,怎么看待此事件?6161人参与投票,有4018人表示高兴。有的人跟贴说:“杀的好,现在的医生,没有医德,没良心,大家拍手叫好。”还有的人说:“我也很高兴,就和贪官杀了一样的高兴!”充满仇恨的偏激之言,让这样的事情一夜消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疾病,还是传染病,是这个社会病了!我觉得悲凉,或许天堂需要好医生。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患者是弱势群体,被无限放大,我们本来是共同抵御疾病的合作关系,可是双方敌对化,医护不容易,患者不容易,社会不容易。频繁的医患纠纷,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杀人者最终会得到惩罚,残暴事件的背后,伤了医生,伤了自己和家人,伤了更多的医i生,伤了每一个医生。医患关系恶性循环中,我们谁能保证我们不生病,我们都是潜在的患者,今天不管我们多么的健康,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一生的规律,我们怎样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各种委屈,各种不解,救死扶伤,谁还能被伤?人与人之间缺少的是人情,多的是仇恨。 看病越来越难,越来越贵,不是我们医护的责任,而是“以药养医”的制度造成的,职业生涯要求我们,要有医德,要有精湛的技术,要有良好的沟通,不同的对象,每个人的职业不一样,需求不一样,怎么样才能达到有效的医疗行为沟通?安全怎么样保证?硬件跟软件,如何协作?这起残暴的杀人案件也表明,有必要加快推进医改,否则,这一体制性的问题极易被转嫁到一线辛苦工作的医疗人员身上! 可顺不可激,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察言观色,及时应对,见机行事,量力而行! 我们希望这个社会上相信理想的人还是应该多一点,这个社会才会有希望,明天的阳光可否再亮点,可否再温暖点!
22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倡议书:促请科学网同仁就我国所欠缺的行业精神展开讨论
duke01361 2012-3-13 20:03
我乐见科学网敢于“仗义执言”的同仁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围绕我国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所必需提供的现代职业精神和行业规范展开深度的“轰轰烈烈”的讨论。 种种迹象表明,当代的中国非常缺乏“现代职业精神和行业规范”,改革开放30十年来,相应的观点和价值观念依然基本处于“真空”状态。 除了自然或不自然地接受了“拜金主义”之外,我国国民亟需在现代职业精神和规范上加以提升。作为当代学人的您啧则应该责无旁贷! 我促请同仁们开展“大鸣大放”的实名讨论,如果这样的“大讨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现状,提升各位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那么自当是在载入史册的一次壮举!
个人分类: My Ideas|2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臭小子,想学化学今晚就没有饭吃!
热度 20 chemicalbond 2012-3-10 09:13
我曾经在博文里面提及阿斯利康决定关闭加拿大的一个研发中心的消息。【1】今天,又传出他们在波士顿也要大量裁员。【2】 看到这种家常便饭似的裁员消息,大概业内很少会有人感到奇怪。减少开支,大规模裁员,把研发交付给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研发外包公司,这种商业策略在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纳。 不过,让我感到难受的是,一位曾经混迹于化学界的网民在网页【2】里面的评论。原话是这么说的: “ David Formerly Known as a Chemist on March 9, 2012 4:51 PM writes... If one of my kids tells me he wants to be a chemist when he grows up, he'll have no dinner that night!” 意思很明显,要是他家的孩子告诉他长大了想从事化学领域的工作,那天晚上就别想吃饭。 这确实是反映了目前美国的现实:学化学很难有出路。 国内如何? 现在正是黄金时代,因为大量的工作机会潮涌而来。要是您是学习有机合成的,恭喜了,无论您的学校在中国排名有多么多么的靠后,毕业时,您就别担心工作机会了,很多公司在等着聘请您,到时候就慢慢地挑吧。。。。。 不过,这会是一个巨大的职场泡沫吗? 大概很少有人清楚。不过,要是你喜欢化学,又善于把分子的某些化学键打断再换个花样把分子碎片们重新接起来,那么化学应该是个好的选择,即使10年后中国制药界大裁员也不一定能轮得上您,而饿肚子更是你们全家老小不用担心的事 【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7346do=blogid=533801 【2】 http://pipeline.corante.com/archives/2012/03/09/bad_day_at_astrazeneca.php#comments
6887 次阅读|43 个评论
走上科研岗位的第一天!
热度 1 dophin107 2012-3-5 11:43
工作的开始,也是职业的起点,褪去了学生气,穿起了职业装,真正切切的职业生活从此即将开启。那些过去的努力和拼搏正是为了此刻,而此刻显然已成为了奋斗的号角。向前进,向前进,为老百姓谋幸福,为祖国的农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3090 次阅读|2 个评论
太宗论弓矢--志业论
jiyipeng 2012-2-9 13:54
太宗论弓矢--志业论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济慈的人总是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叫做志业,自己是志工。开始想的不明白,以为是台湾人和我们叫法不同,也就是我们的事业和义工的意思。就像电脑和计算机同样指代computer一样;后来仔细一品,才发现证严上人的不寻常。事业和志业,叫法差之毫厘,但是最终结果可能谬以千里。我们常常希望拥有自己的事业,一件事情,做得时间长了,几十年,一辈子如一日,即可成为事业。品而下者为职业。但是这些东西究竟是不是我们的志向之所在?是不是能够融合我们整个身心去追求和奉献,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体会到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永恒真理的合一。那就另当别论了。当追求的事业是我们人生的“皓的”之时,我们是不是应该需要自己常常审视自己这一张工“木心是否直?”是不是“脉理 皆邪?”是否“虽然强劲但是发矢不直?”。 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马克思韦伯在给哥廷根大学学生演讲的时候是“以学术为志业”"以政治为志业”,因为“志”实为“良弓”的“木心”,离开了志,所谓的业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失去了志,所做的工,是没有价值的,不是生命庄严的铺陈,而是生命的铺张。 比尔盖茨,乔布斯,刘皇叔 贞德所从事的都是自己的志业,志业是前方有光明的黑夜远征!不知者以为危途,前行者视为人间正道!不管有多么艰难凶险。
个人分类: 境界提高|2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制药界求职:西方不亮东方亮
chemicalbond 2012-2-3 00:03
在当今的西方制药工业,不断出现公司先裁人后关门的事。在美国,东部的大费城地区是重灾区;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跨国公司也几乎全部撤光。 今天阿斯利康宣布关闭两个研发中心,【1】其中之一便是在蒙特利尔,而他们在Wilmington(也算是大费城地区)的那个基地几年前就关门了。 在中国,各大跨国公司却在不断地招兵买马。猎头们也四处挖人,其主要战场基本还是在上海的张江。而近日,默克决定在北京建一个研发中心,计划投资约15亿美金。最新的自然杂志(药物发现)还采访了默克负责亚太地区的领导,科学网编辑MM们的精神领袖饶毅博主的大学同学董瑞平博士,请他介绍了默克建立这个研发中心的背景。董博士提及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创新能力,比如CNS论文的发表情况,想必很多读者会有兴趣去读那篇文章。【2】 刘莉莉同学说过:“中国发展这么快,再不回来都要变傻了。” 这句话对于很多生活在海外的制药界人士来说,好像也挺合适。 网络参考消息 【1】 http://www.fiercebiotech.com/story/astrazeneca-cutting-2200-rd-jobs-slashing-neuroscience-restructuring/2012-02-02 【2】 http://www.nature.com/nrd/journal/v11/n2/full/nrd3668.html?WT.ec_id=NRD-201202
31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刘莉莉是谁?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2-2-1 21:49
刘莉莉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有人在电话里面提起过,我因为太忙就没有任何关注。今天,读到《刘莉莉好得很》这篇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5774do=blogid=533325 ), 就好奇地看了一下里头链接的视频。 我与文章的作者很有同感。从头到尾没有看出刘莉莉有啥不合适的地方,她表现出的仅仅是自信,大方和可爱。而张绍刚之流,基本就是几个纯猪头级的猥琐小人,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堆变态们异样地评估一个的正常人。 这个社会的悲剧便是有着大量的张绍刚之流,更大的悲剧是他们还将长期存在下去,腐蚀者着这个社会。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252 次阅读|5 个评论
成功择业的一些基本原则
热度 7 jiangjiping 2012-2-1 08:47
成功择业的一些基本原则 蒋继平 2012 年 2 月 1 日 人生的道路上, 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选择。 首先是选学校, 然后是选职业, 找对象也是一种选择。 美国已故知名总统林肯有一句名言:“人生除了家庭出生不能选择外, 其他的都可以选择。” 我认为林肯总统的这句话说对了一半, 另一半是错误的。 有关家庭出生这一点他说对了, 其他的方面他说错了。 试想他愿意被谋杀吗?换句话说, 他选择了被谋杀吗? 他被谋杀, 根本不会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对不对?所以,很明显, 人生是一个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 选择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但是, 选择的结果往往取决于社会的决定。 弄清楚了这一点, 对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确地面对各种选择会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来简要地谈谈一些人比较关心的话题, 如何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职业。 第一个原则:更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 选择职业, 就好像找对象。 找对象是为了组成一个家庭, 找工作是为了加入一个团队,道理是一样的。 找对象时, 每个人都尽量显示出自己的美好的一面, 希望对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同样的道理, 找工作时, 我们也必须尽量展示我们的知识才能和已经取得的成就, 让招聘单位认识到我们的价值。 找对象时, 当我们面临几个选择的对象, 有的美丽英俊, 有的富有才华, 各有特色, 但是, 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找工作也是一样, 有的招聘单位工资高, 福利好, 但是工作压力大,没有安全感; 而有的单位比较轻松, 前途比较明朗。 面对这样的处境,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和特长来做正确的选择, 那就是, 选择一个更加能够发挥自己价值的单位。 反过来说, 要是选择一个跟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合不来的单位, 那你即使去了那个单位, 也可能做不出成就来,那样的话, 你就会被解聘的。现在让我用我自己的经历作为一个实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我在 2005 年之前的几年内一直在 Syngenta ( 先正达 ) 公司任职, 我的职务已经是本专业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负责人( Manager, Plant Pathology, NAFTA ) . 这个公司的福利和待遇都不错。 可是, 2005 年我面临另外一个机遇, 我原来在 Syngenta 的一位老板要我和他一起在另一个公司新建一个研究机构。 在他一而再, 再而三的恳求下, 我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后, 认识到在新公司任职更能体现我的价值。 因为在新的公司, 我可以利用中国人的身份和优势, 为公司在中国开辟合作做出特殊的贡献。事情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到新公司上班后, 公司就派我作为全权代表, 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和安排各种合作事宜, 与此同时,我也趁机为自己的兄弟建立了一个中外合作的公司。 虽然这次职业选择,对我本人来说,并不一定有好处,因为到中国出差, 尤其是到大西北的荒凉农村, 是一种苦差使。 但是,它确实更能体现和发挥我的价值, 对公司, 对中国,对我的兄弟都是一种贡献。 第二个原则:学以致用 。社会始终在不断地变化, 一些行业变得过时了,一些行业变得很吃香。 一些职业的报酬高, 一些职业的福利很差,这就必然导致职场上的动态变化。 一些人出于生存的需求, 必须根据职场的变化重新调正自己的职业。 在这些变化中, 有的人离开了原来的专业, 改行了。 我的观点是, 不是万不得已, 千万不要随便改行。 俗语云:隔行如隔山。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改行就等于把以前学的东西当成垃圾扔掉了,这岂不是大大的浪费。 即使逼不得以一定要改行, 也一定要与原来学的专业知识尽量接近一些。 所以,在选择职业时,我的忠告是:一定要首先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单位,以便于学有所用。 第三个原则: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综合考量 。 有的单位的报酬明显高于另一些单位, 一般来说,外企要比国内同样的单位的福利好一些。在面对去外企还是选择国内的单位时, 一定要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利益的因素。 有些外企可能不是长久之地, 这一点一定要好好地考虑进去。再拿我自己的经历作为一个例子。 1991 年底,在我获得博士学位的前几天,我同时收到了两个单位的聘用通知。 一个是我的博士论文导师之一的博士后工作。这个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主席, 国际知名的植物生化专家。他要我做他的博士后。另一个是位于加州中部的一家种子公司,也是一个博士后的工作。 我经过反复考虑后,觉得从长远来考虑,应该去种子公司。 这是因为在学校做博士后, 做完以后还是要到公司找工作。因而,直接到公司做博士后,只要做得好,说不定可以聘用为正式雇员。 所以,我毅然地选择了到种子公司做博士后。事情果然不出我的所料,由于工作极其出色,不到半年时间,公司就无条件地主动聘用我为正式雇员。 第四个原则: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要有自知之明, 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缺点。 在做职业选择时, 要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单位, 尽量避免自己的缺点。比如说, 在大学当教授, 必须语言表达能力很好,要不然, 一定不会很称职。 而在企业搞科研, 就不一定要能说会道,只要能够认真搞科研就行了, 是不是? 还是拿我自己的事来说,我的听力很差,这肯定不适应在学校当教授, 所以, 我选择到企业工作, 而不是在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当不了教授,永远只能作助手, 在企业, 就可以独当一面, 是不是? 成功取决于正确的选择。 优秀的人能够正确面对被选择。成功的人就是那些懂得选择和被选择的人。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4910 次阅读|18 个评论
那些人儿
热度 1 skdhf 2012-1-29 09:02
匆匆岁月,一晃童年已逝,唯独留下的就是记忆的碎片和那些人儿。过年回家和儿时的伙伴相聚,有些已经多年不见,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在某个短暂的时段相聚,又分道扬镳。几杯酒下肚,微醺的我们又回到了童年,即使如今我们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有工厂打工的,有做生意的,有当警察的,还有还在上学的,但聚在一起发现我们还是一样,“发小”这个词真的是神圣的。在回忆往事的时候我们也不断在感叹长大的烦恼和不断沧桑的脸,彼此鼓励和祝福。酒到兴时,尘封的记忆也都栩栩如生的呈现出来,即使有些已经为人夫为人父,此刻也都回到了当初,成了一群小孩。 再美的舞台也有落幕的时候,再绚的烟火也有燃尽的时刻, 此一别,又不知何年能再聚。
2384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内 Faculty 的日子很煎熬
热度 4 Valentina 2012-1-27 14:14
国外大学的Faculty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高薪自由,在一个高雅的环境中教书做科研;假期还可以到国外度假, 国内的Faculty们活得很没有尊严,经常迎接各种考评,还要被迫参加学校和系里的各种垃圾会议,低工资,成天灰头土脸,跟奴才似的!!
358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
热度 1 tangminqian 2012-1-15 17:1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 http://techjs.niit.edu.cn/readnews.asp?readid=1417 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 作者:匡瑛出处:《江苏高教》2010(1):131-134 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职业活动。让学员获得特定职业活动所需的职业能力是任何时期、任何国家、任何院校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那么什么是职业能力?它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是否有过变化?它在不同国家的含义是否一致?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理性地分析与借鉴他国的职业教育经验,才能从根本上厘清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取向。 一、职业能力内涵的纵向发展 能力是心理学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同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根据心理学的不同学说,可以把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归纳如下: 1.基于行为主义(Behaviorism)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职业技能。华生(J.B.Wason)、斯金纳(B.F.Skinner)、费兹(P.M.Fittes)通过不通角度的研究和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强调客观观察和测量来记录人的行为,意识由于无法观察所以不包括在内,因此是否具备职业能力完全依赖对外在表现性行为的判断;(2)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而某种反应的形成是经历学习过程的,因此归纳了动作技能的三条规律,即练习律、强化律和反馈律,这也是职业教育在学徒制阶段奉行的原则;(3)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因此,职业教育能够赋予学员相应的职业能力[1]。由此,职业能力被界定为职业技能或职业行为,该职业能力观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学员是否能够完成明确的、操作性的、可测量的职业行为,即聚焦于“应会”。加拿大等国家所实施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与培训”(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中可清晰地看到它的痕迹[2]。 2.基于认知主义(Cognitivism)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职业知识。认知主义心理学总体上认为学习是个体内部复杂的认知过程,强调认知、意义理解和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的重要作用。如布鲁纳(J.S.Bruner)提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人是直接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与评价,他还特别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3]。根据这种观点,职业能力就被理解为职业认知,即了解、理解、掌握了职业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学科知识),就能够顺利应用,也就是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能力。这就是学科体系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支撑。 3.基于人本主义(Humanism)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职业潜能。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H.Maslow)、罗杰斯(C.R.Rogors)和奥图(H.A.Otto)。该学派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的本性中蕴含着积极向上、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潜力;并认为人应该是自由的,完全能对自己所作的选择担负责任[4]。由此,职业能力被定义为完成某工作任务时可能的行为表现。基于这种职业能力的理解,对学生的培养就重在发扬其长处、张扬其个性,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顺应个体自身的发展趋势。 4.基于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维特罗克(M.C.Wittrock,1983)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因此学习是一个生成过程(generative proccess)[5]。作为建构主义一支的“认知灵活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认为,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6]。由此,对职业能力的理解从单纯的知识转向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综合的心理表征,且更注重不同情境对职业能力获得的特殊意义。德国近期的“学习领域”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源于此,该理论特别强调工作情境的重要性,提出要在各个学习领域中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来展开教学。 综上所述,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职业能力的内涵逐渐从强调单一方面转变为强调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二、职业能力内涵的横向比较 “能力”的概念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区别。在英文中有多个词,比如ability,facul-ty,capacity,competence等,并且它们之间的含义差别较大。各国的职业能力内涵也具有显著差异,这里以学历职业教育为例比较各自的特点。 1.美国:人格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在美国,职业能力是从个体充分、自由发展的角度被理解的。一方面,美国深受罗杰斯和奥图等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人的自主成长;另一方面,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又直接反映在其职业教育身上,他认为,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唯一重要的问题”。他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带着职业倾向、充满着真正“自由”内容的教育,它既包括训练有关之职业技术,又包括开启民众之智慧;既使他们更加富有成效地工作,又使他们能够领会到职业的社会意义,形成民主主义社会的态度;既使他们掌握熟练的技能,又使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7]。由此,在教育体系上美国采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把职业教育看做是个体自主发展中一个选择项,因而其课程具有普适性特点[8]。 2.英国:资格本位的职业能力观。英国的职业能力观是从职业本身出发,但它并不是直接指向岗位能力,而是通过职业资格这一中介实现教育与工作的对接。因此,在英国,获得职业能力最贴切的理解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职业资格证书的开发是通过功能分析的方法,包括确定每一工作领域的主要目的或目标,然后进行细分直至确定达到目标所需完成的任务,并通过确定标准来设计相关的单元和要素[9]。但是,职业资格证书从总体上来看仍然是一种功利取向的劳动力管理手段,它所能表征的职业能力仅仅是局限于能够显性化、行为化的静态知识与技能,并且它通常把职业能力与生活背景严格割裂开来。 3.德国:从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到复杂关系中的职业能力观。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著称。在双元制中,学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又是某企业的学徒。作为学徒,他们有自己专门的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在院校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岗位的任务。所以,德国的职业能力非常明确地指向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其职业能力获得与否的判定标准也是依据学徒是否能够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的。在德文中用来表示“能力”含义的词是“komptenz”,其含义是“能够……”,包含默会的、情感的成分。因此,“德国人并非仅仅关注操作技能本身,而是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影响操作技能养成的诸多方面。因为具体的操作技能至少是知识、心理运算过程和操作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同时也涉及职业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素质和智力的提高,审美意识的提高等。”[10]事实上,德国人眼中的职业能力远比英国资格本位的职业能力的内涵要丰富得多。 近期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向我们彰显了一种全新的趋势,即从完全的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向更为复杂的关系中的职业能力观转变。有学者认为,“能力发展作为才能、方法、知识、观点、价值观的发展涉及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对其的学习和使用。”[11]现代技术工人既要有能力完成定义明确的、预先规定的和可展望的任务,与此同时,他们又要考虑到自己“作为在更大的系统性的相关关系中”所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具有灵活性和以启发性的方法解决限定的问题。例如,近期改革所提出的学习领域课程就把职业能力的范围扩大化,不仅仅局限于岗位,而是综合的职业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由此我们看到其职业能力观向着复杂性和综合性方向转变。 4.日本:从素质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到注重适岗的职业能力观。就日本学历教育体系内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同企业对职业能力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素来就以强大的企业内培训闻名遐迩,也正是由于其企业内培训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使得行业企业根本不相信学历职业教育体系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不指望他们来培养,转而要求他们送进企业的毕业生只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即可。由此,日本的职业院校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更加注重个体全面素质的养成,即包括基础性素质、创新性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作为公民的道德素质等。 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劳动关系中终身雇佣制度的逐步瓦解,日本企业难以承担或者不愿继续承担巨大的培训费用,因此,企业开始关注就业前的学校职业教育,并期望学校能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对个体职业能力的培养。于是2004年4月开始推行的日本模式“官产学结合的双元制”[12],通过“在学习中工作”和“在工作中学习”的形式,实施企业的实践培训和学校教育机构的理论学习双元并重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学校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观的变迁:从强调素质到强调适岗能力的转变。 5.法国: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法国的职业教育是典型的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不断加强产学合作。但总体上,其职业学校的教育仍然保持着学科课程的特点,试图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能力,毕业后可以获得就业导向的学历文凭和学衔[1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国的职业能力观是知识本位的,认为了解了关于职业或关于工作任务的相关学科知识,就等于获得了职业能力。当然,这同法国一直以来深受以狄德罗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有关,这些思想家主张学习全面的知识,构成了“百科全书派”,并编撰了《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édes sciences,des arts et desmétiers)。事实上,在这些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认同博学各种人类文化遗产对于获得职业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6.澳大利亚:整合能力本位的职业能力观。澳大利亚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母国是英国。因此,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有许多方面同英国非常类似,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训包、新学徒制等。但在职业能力观方面,同英国既有同源之处,又存在差异。同源在于双方都注重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判断职业能力的标准,其开发方法也基本一致;其差异在于,资格证书的指向有所区别,英国的资格证书明确地指向某个岗位,证书所包含的标准也直接指向岗位要求,虽然提出了关键能力,但在认证过程中并不作为必需的认证要点,而澳大利亚的资格证书除了注重单一岗位外,还考虑了岗位群的需求,因此在认证过程中,把岗位群对应的整合职业能力以及核心技能一起考虑进去了。可见,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职业能力观比英国的更为宽泛。 三、若干启示 通过纵横两个维度对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职业能力内涵具有历史发展性,并且呈现出逐步丰富与宽泛的趋势。从上述对职业能力内涵沿革的分析和归纳来看,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同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上对“能力”的认识演变息息相关。职业能力所涉及的要素从单一趋向复杂,最初无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都从单一的维度来看待能力以及理解职业能力。随着建构主义以及情境理论的兴起,职业能力所涉及的要素开始增多,包括知识维度、技能维度、态度维度、情境维度等,而且从行为表现性的维度拓展到默会的、潜能的维度,从聚焦于职业岗位本身扩展为职业群、甚至生活领域的相关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职业能力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且职业能力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 第二,学习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前提是把握该国的职业能力内涵。从对各国职业能力的研究可以得出,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之所以千差万别,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职业能力内涵理解的差异。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体系、模式、机制等做法看做是一棵树的枝叶的话,那么职业能力内涵或职业能力观就是树根。因此,我们在借鉴看得见的国外职业教育经验时,有必要先分析蕴含在其中的职业能力观或者职业能力内涵,再去判断这种模式或制度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值得借鉴,以及更好地从根本上开展学习、汲取其成功之处。 第三,有必要把握我国职业能力内涵,并使之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共同规律。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来看,一直以来我们都采取类似于法国的做法,在学校中开展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就是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课程改革,人们更多地把关注点投向了工作岗位,强调“工作过程”[14],突出了实践技能的地位,同时开始注重情境的创设,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使得原来的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向岗位本位进行迁移,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但是,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的改革在职业能力内涵的复杂、多元维度中只关注到部分维度,特别是关于默会的维度、情感态度的维度等方面关注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要进一步科学发展,有必要关注世界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并跟进最新的发展趋势,从更为复杂的关系中来理解职业能力,拓展职业能力内涵关注的广度,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知识或者操作技能上,从更多元的维度来构建职业能力观,以便更科学合理地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观是任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只有根基是适宜的、符合发展规律的,才能使得职业教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7. [2]Kerka,Sandra(1998)“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Myths and Realities”,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ED),Washington,DC. [3]张爱卿.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放射智慧之光:布鲁纳的认知与教育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8-85. [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J].心理学报,2006,36(2). [5][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Cognitivism)到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7]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5-36. [8]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6. [9]Gilbert Jessup.(1991)Outcomes:NVQ s and the Emerging odel ofEducat ion and Training.London:The Falmer Press. [10]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比较研究研究,1996,(6). [11]Elsholz,U.(2002)Kompetenzentwicklung zur reflexiven Hand-lungsfaehigkeit.In:Dehnbostel,P./Elsholz,J./Meister,J./Meyer-Menk,J.:Vernetzte Kompetenzentwichklung:AlternativePositionen zur Weiterbildung.Berlin:edition sigma.35. [12] http://www.mhlw.go.jp/topics/bukyoku/syokunou/dual/index.html . [13]安延,姜大源.法国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14]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
个人分类: 技术与职业教育|3239 次阅读|2 个评论
驳人社部部长解读公务员热原因:职业稳定声望较好
热度 2 slideicy 2012-1-12 19:24
人社部部长解读公务员热原因:职业稳定声望较好 http://news.sina.com.cn/c/2012-01-12/153523789843.shtml 对于公务员热,说是 职业稳定声望较好, 窃不以为然。 要说稳定,当农民最稳定了。没听说谁哭着喊着当农民。谁都知道农民苦,连总理都知道。可见,稳定,不是原因。 要说声望较好,得看声望如何解释。词典里是这么说的: 众人崇仰的名声、威信。这年头,贪官一串串的,荒唐事,那能把人埋起来。这样理解的话,我不认为其声望较好,只能是较差,如果不是最差的话。倘若是待遇高,有保障,可以办小百姓办不了的事情,还有不菲的这收入那补贴的,还可以把老婆孩子整国外的话,这么理解,公务员声望确实高。高校里的穷教授,送孩子出国的话,恐怕得掂量一下。 总结下,热的原因: 工作不好找,有前途的工作更不好找。 实业不兴,岗位有限。老板都不好过,自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创业不易,市场环境恶劣,抽税缴费如此重,风险很高。 公务员钱多,福利好,不会失业。 公务员灰色收入多。 可以官商联合,找钱容易,有时候钱找你。 。。。。。。 能想到就这些,欢迎补充。我们的官员不用费心去解释公务员如何热,大家心里明镜似的。用心想些办法,让公务员不热了,对社会才是福。 遥想理想的八十年代,火热的九十年代, 蹲在机关看报纸混日子找老婆都难。 窃以为,社会的发展程度,应该把公务员热不热作为一个指标,不热了,大约我们的社会就正常些。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1820 次阅读|2 个评论
企业怎样进行安全管理(1)
Greg66 2012-1-9 22:01
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安全(含职业健康)管理业绩,必须(至少): 1. 有正确的概念解释,以使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工作语言。 安全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很短,很多名词都还没有学术界、企业界公认的解释,实务工作、学术讨论缺乏共同语言。所以在一个企业的内部,至少使用的名词、术语及其理解必须是统一的,而且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典型的名词有:事故、隐患、危险源、风险、安全管理(management,administration)、安全技术、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等等。 2. 有良好的指标体系衡量管理工作的进步; 目前,我国企业所使用的指标有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等等,过于绝对,由于考核等压力,有时会出现瞒报现象,不能准确统计。改善统计指标、准确统计安全状况是预防事故(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一些企业的安全负责人或者主要骨干工作人员,一方面不愿意说自己的安全状况,一方面根本不了解自己企业的真实安全状况,这是没办法取得外部帮助的,也根本做不好安全工作。比如,只用死亡人数一个指标的话,企业一旦发生死亡事故,则与 上一个年度相比(安全管理尚好的企业,一般不太可能连续两个年度都发生死亡事故), 安全业绩指标的突变足以使企业员工的信心丧失殁尽及完全迷失工作方向,这就是指标太过绝对带来的严重问题。原因是事故的发生的确有偶然性的一面。 3. 有良好的安全文化,以指导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 (这里的文化是指具体的一条一条的理念,即对安全健康工作的认识,每一条都是一个具体的工作指导,每一条都是对安全工作有用的思路)。目前,一些企业做安全文化,特别讲究样子好看,在图片、图案、框架等上面下了很多功夫,仿佛这样企业就很有文化了,但是忽略了所形成的安全文化体系对安全工作的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只起到一个形象上的宣传作用,这就完全曲解了安全文化的作用,也白浪费了很多资源。 4. 有正确的风险控制方法,以便做到预防型管理; 这是事故预防、事前管理的重要内容。 5. 有应急管理方法。 这就是事故发生后该怎么办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应急预案。 上述内容,不但要有,而且需要全体员工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要能知道接受程度),这就需要大量的培训。培训过后,要扎实地实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安全业绩。
5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评论家不是一种职业
xuxiujiang 2012-1-4 10:13
文学评 论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兼职的业余爱好。之所以申明这个问题,是因为一些文学爱好者把它误认做了一种职业。如果有人把文学评论家作为一种职业去追求,就存在可能混不上饭吃的危险。 职业是什么?用中国人的传统说法,职业就是饭碗,是人们从社会中持续谋取生存资料的手段,是社会食物链的稳定一环。职业的要素是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养活自己及家人这是作为一种职业的起码要求。 文学评论家的主要收入就是撰写文学评论的稿费,这些收入数量小,且极不稳定,不足以支持一个人靠此维生,不是社会食物链中的稳定一环,因此,不是一个职业。 生活中,客串文学评论家的主要有编辑、记者及大学教师。他们撰写文学评论,主要是想抒发自己的见解,其实,这种企图表达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想法很难实现。所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实际上都是被媒体所操纵着的,作者的作品只有符合媒体编辑们的想法,才有机会公开发表,所以,作者就成了编辑手中的木偶,不可能具有独立的思想。比如文学评论,只有那些替媒体宣传造势,甘当文托的人,才会通过写作,获取一定的经济补偿。 作家很难成为一种职业。尤其是当代,传播遇到了巨大的屏障,想通过写书赚稿费发财概率极低,不能说没有,比如,韩寒、于丹之类,但绝对是个别现象。很多人写书,实际上是赔本赚吆喝,从别的方面获得经济补偿。 写书的直接经济收益很小,甚至很可能是不小的一个负数。但综合收益很大,因为写书是与作者的声望联系在一起的。写书就有可能出名,出了名的人 就会有更多的赚钱机会,图书的公信力一旦转化成个人的名望,就成了一种有效的赚钱工具。
27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好,2012
热度 10 chemicalbond 2012-1-1 21:02
2011年终于滚蛋了。 那是一段疯狂的日子,虽然它也只有365天。 2011年第一天,家里厨房的下水道就给人添堵。粉碎垃圾的小马达转动了几分钟也不管用。我决定把管道拆了,换上衣服,带上手套就准备动手动脚了。可是,太太把我拦住了:她有2个似是而非的理由,一是我的小脑不如大脑好使,笨拙的手脚没法干这种handyman 的活;二是新年第一天,淘垃圾那是犯了大忌,很可能会把霉运带进家门。 也许我那天是固执得可怕,不过,看到这种事情不把它给做了总是觉得别扭 ----- 那管道里面也许是积累着多年的污垢呢。就这样,费了不小的劲,我还是把那个小水道给疏通了,虽然是些又脏又累的粗活,但是干过之后,心里就踏实多了。 不幸的是,太太的理论在2个星期之后就得到了验证:我把工作给丢了。 那是我在美国的第一份正式全职工作。我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也创造不少独特的价值,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委屈,心里堵得慌。有那么十多天,除了收发电子邮件,我几乎没有任何网上生活。 那时正好遭遇一场严酷的暴风雪,我的生活和外面的野地同时陷入冰点以下,看不到坐标的尽头。 后来,我渐渐地找些途径来疏导自己,包括继续和一些从未谋面的网友的线上交流。下面是刚才找到的一段文字,那就是当时的窘境: 你说丢了啥不好,在经济衰退人到中年的时候,我偏偏把 工作给丢了? 本来不想说这种私事,不过,十多天都没有网络生活,心 里确实堵得慌。 从小到大,我一直被学校和单位给托管着。 而现在,突如其来的决定,我感觉自己就象被这个社会遗 弃了似的。我使劲地让自己忙碌着,准备好应付未来的机 会,可是内心深处却是从来没有过的空虚。 我觉得自己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个合格的 员工,容易相处的同事。尽管如此,我又能抱怨谁?  也许我还应该感恩,应该庆幸,因为我还不算太老,因为 我还有健康的身体。 也许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的时间。那又算什么? 也 许生活就是这样,总有起起伏伏,高高低低。 既然如此,那就让暴风雪来得更猛烈吧! 当然,2011年初的那场暴风雪之后,天气再也没有那么恶劣过,至少我不记得还有更加糟糕的时候。 确实,我是应该感恩的,因为在美国制药工业最黑暗的年代我还是有一些自身的条件。我还算年轻,身体健康,有积蓄,有美国的学位,合法的身份,多年的工作经验,还有家人与朋友的支撑。我没有选择改行,比如象很多人一样去华尔街,即使那样会有更多的机会,而我的很多邻居也是每天去曼哈顿上班。我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兴趣,继续在新药研发方向寻找工作,因为这确实是自己喜欢的领域,而且我的工作将直接或者间接地改善他人的生活质量,我觉得这种信念非常给力,尤其是在那些艰难的日子。 我后来的运气还不是太坏,不到半年,我就经历了6个正式的面试。3个在美国的面试都很有意思。第一个工作没有拿到,也许是背景不太合适,因为那是个软件公司,而我好几年前就从技术开发转为应用了;第二个工作来自政府的一家研究所,但是军队管制的几个蛮横的领导让我受不了,面试当天,在回家的途中我就给他们发了邮件,告诉他们不要继续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因为跟那帮人在一起肯定会是非常压抑的人生。 第三个面试来得很迟,我手头都有了几个国内的职位,而那个公司的状况和员工的进出流量让人心惊,所以我没有等他们面试完其他应聘者就做了选择。3个中国职位的面试都是在空中进行,感谢因特网和长途电话的帮助。 也许是我的领域在国内还算是准处女地,我得到了所有3个职位,选择了一个,也是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也选择了候鸟般的生活。 几乎是在被裁员的半年之后,我又重操旧业。之后的日子虽然是非常的忙碌,但是很充实,因为半年之内我做的项目超过了在美国N年的总和,而且我的工作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那些多数是抗癌药的研发项目。能够在短期和大量的国际同行进行专业上的合作与交流,并且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很多项目施加积极的影响,这至少应该是一种准理想的工作。 所以说,我需要感恩。2012年已经到了,我招聘的新员工就要开始上班了,我也有了自己的 New Year's Resolution。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新的一年培养好新的员工,帮助他们也帮助自己为公司做好更多的新药研发项目,为了自己的兴趣,也为了无数的病人及他们的亲人。 这里感谢众多朋友的帮助和网友的支持。我也要感谢科学网博客的工作人员,虽然我对你们的工作常常有 critical 的言论,但是,象我这样一个四处漂泊的人,科学网才是我的精神家园:你们的工作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和广大科学共同体的人能够方便地交流。谢谢你们,祝你们把网站办得更好,也祝贺科学网5周年的生日! 谢谢阅读,并祝新年愉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50 次阅读|22 个评论
【comments】交叉学科盛行时代生物信息人的职业发展规划
热度 8 hjanime 2011-12-27 06:47
交叉学科盛行 时 代生物信息人的 职业发 展 规 划 拜读了Lab 严大师手笔的文章,也手痒想一吐心中对自身所在领域的看法 【bio】交叉学科盛行时代生命科学研究者的立足点 本人在武大 bachelor 学 计算机软件工程 , Master 和 Ph.D 改 bioinformatics , 一直希望是成为 computional bio 。在 这 个 块 前后摸爬 滚 打了 3 年左右, 发现 自己 虽 然在技 术 方面也算是略有 积 累了,但在文章 这 方面做得再努力, 能有篇不依 赖 pure 实验 的 BMC 、 bioinformatics 、 Genome bio 这类 期刊上下 也 就是功德 圆满 的(至少 龙 星 计 划中某位大牛 Prof.Liu XL Shirley 是 这样 启 发 我的)。 这 个 时 候技 术 做得再多,也就是个量的 问题 , 职业发 展方面很 难 有 质 的突破。 对 于一个 20 中旬以搞科研 为 本 职 的人来 说 , 还 有什么比思 绪 枯竭,没有生 长 点, 发 展潜力达到瓶 颈 更 为 可怕呢? 现 在 到一个 纯 生物学的 实验 室,生物技能 锻炼 方面 虽 然 还 不好 说 ,但至少思 维 开 阔 了不少。 我承 认 有人能靠几 项 独 门 的、 计 算方面的技 术 吃 饭 ,但大多数人做不到那 样 。 因 为 行 业 里的人越来越多,你会的大家都会。而且高通量技 术 在不断 发 展,技 术 更新太快。 6 年前,也就是 04-05 年那个 时 候。做 bioinformatics 的会分析几种 microarray data 那就算是高手了,而 现 在如果 还 只是做 这 个, 求做 technican 都不一定 够 格。 现 在 发 展的关 键 ,我个人 认为 是怎么 样 把 计 算方面技 术 找生物学切入点,融合 进 去,最 终 在 这 个点上占上一角。 当然我也不否 认 有一些大牛,完全靠 计 算也能做得很棒 , 如 David Haussler. 现 在真正做 bioinformatics 做得好的人中,十个有九个是在考 虑计 算和生物学的共同点。如 Christopher Burge, Job Dekker 他 们 整天在思考如何把两个 领 域融合起来,而不是在争 论 它 们 的分歧。 在 这 行里也混了几年了, 这 点 发 展的大 趋势还 是能看出来的。 1. 编 程,文本 处 理 这 个是入 门 的基 础 ,我 认为这 个最倒是好 办 。 在有人 带 的情况下,如果自己 对电脑 比 较 感 兴 趣,那么 linux+Perl 有 2 ~ 3 个月就入 门 了。 之后再学其他 语 言要看 课题 需求、 编 程 习惯 和 对 学科的理解。比如 JAVA , C++ 等。 这样 做各种比 对 、文本 处 理 应该 没 问题 。 再熟悉了各大生物学主流数据 库 ,那么就可以先摸爬 滚 打了。 只是 进阶 比 较难 。一方面靠 积 累,另一方面看悟性了。 2. 统计 学、数学方面, 我 还 是主 张 先学 统计 ,再 结 合 这 学 语 言。 我当年是概率 统计 , 线 性代数 基础都比较好 ,之后再 结 合学的 R , 这样 之后做起来的 时 候完全是在 先 解决 统计 学 语 言的技 术问题 ,不 纠结统计 学本身的 问题 。 这样 一年下来, R 学了个大概,画 图 凑合 发 文章 够 用了。 但 还 是那句 话 , 进阶难 ,去想深 讨统计 学本身太漫 长 。 3. 数据 库 , webserver 这 个相 对 来 说还 是性价比比 较 高的。学起来快,出 东 西也快,不太 费脑 子,运气等其他不可 预 知因素小。 缺点就是做生物的不能只靠 这 个吃 饭 , 这 不是做生物信息的核心 竞 争力。(当然如果你 们实验 室有能力能搞出并 维 持那些大型 综 合性数据 库 ,算我没 说 ) 这 方面可以搞点 东 西凑合 毕业 ,但也 别 做得 过 多。不然就成了 码农 ,失去作 为 生物信息自己的核心 竞 争力了。 4. Hihgthough-put sequencing, Omics 包括基因 组 学、 转录组 学等等分支。需要做各 类 高通量分析,序列分析,功能注 释 ,按各种条件分 类 等等。 另外要 时 刻关注当今一些新技 术 , 让课题 的瓶 颈 在数据解 释 方面,而不是在你的分析和速度方面。 5. 生物学着力点 对 于做 bioinformatics 的,我 认为 最 难 ,最有前途的,就是从几个 G 的 data 里面,整理出来个各方面面都 说 得 过 去的、又容易 验证 的 story 来。 完全考 验 人的思 维 和科研背景,靠 积 累。 以上几点,在有人 带 的情况下, 2 ~ 3 年就能入 门 ,再来 1 ~ 2 年凑合着做点 东 西运气不差 应该够毕业 了。 头脑 灵活又运气好的,可能 4 年之内就能弄出点 东 西出来。 和打游戏练级一样——进阶 比 较难 ,看个人了。 这 个行 业虽 然交叉,繁 杂 ,但也不是那么 难 入 门 ,不需要耗那么 长时间 。 我个人建 议 先从某些 简单 的分析入手,之后再学 别 的。 少林 72 绝 技,你只要会那么一两手大家都 欢 迎的主流技 术 , 够 你 闯 江湖的就 够 了。 关 键 是需要一个比 较 成型的 实验 室,或者有熟手 带 你。如果自己摸索就会很迷茫。至于 经验 、 视 野、科研思 维这类 真正重要,靠却 积 累的事情, 毕业 之后慢慢来吧。 总 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 继续 成 长 。 这 里生物信息泛指生物信息学 + 计 算生物学,本文 仅 是 职业 技能上的浅 谈 ,希望能 够 抛 砖 引玉~~ 我 觉 得 职业发 展 应该 是广、深必 备 。 广:熟 练 各种 编 程 语 言,能 够处 理各种数据,同 时 学 习 相关生物知 识 ; 深:在某一生物研究方向深入,熟悉从 实验 到数据及 结论 的各 项环节 。 广而不深的后果是没有确定的研究方向, 总 是 给别 人 实验 作工具,做嫁衣; 深而不广的后果是在当今数据爆炸的 时 代 发 展机会少。 难 点有以下几点, 难 度依次增加: 1. 各种 类 型 编 程 语 言的熟 练 使用:并不是指掌握所有 语 言,而是根据数据 对 象 选择 那 么几种有代表性的 语 言。理 论 上 C/C++ 可做任何事情,但会用 R/Matlab/Perl 等会在一些 场 合更高效一些。 2. 学 习 各种生物知 识 :一方面是 书 本知 识 ,其主要功夫是在 业 余 时间 的利用上;另一 方面是 实 践知 识 ,来自于生物 实验 室,交流 为 主。 3. 同 时还 得学 习 相关数学知 识 : 这绝对 是个 难 点,会 编 程不等于懂数学。 4. 某一个方面深入。 这 里 说 的方向必 须 是生物 Biology 研究的方向,而不是生物信息的方向。 我 觉 得以上几点都达到的 话 ,从 读 博士起大概需要 3 - 5 年 时间 。 生物信息全才=生物 + 统计 + 建模 + 数据 库 + 软 件。 全观上述,给出生科人职业发展的金字塔模型,为晋级而努力中... Jie Huang 12-26-11
个人分类: 生物信息|8324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