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职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职业

相关日志

中科院心理所行为生物学研究室招募胃肠道疾病志愿者
热度 1 hongkuan15 2012-7-6 08:47
中科院心理所行为生物学研究室招募志愿者 您正在遭受胃肠道疾病的困扰吗?您患有幽门螺旋菌感染、口臭、胃肠道功能絮乱、长期胃肠道不适或烦躁睡眠质量低下吗?如果您正在遭遇以上困惑,敬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您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 志愿者要求: 年龄不限、性别不限。测试期间需要您配合我们进行几项简单的测试。周期为 3 个月,每月接受一次心理量表测试,两次血氨和呼气实验。整个周期,我们承诺无偿提供 NS 乳酸菌。测试期间,我们将承担很高的经费支出,因此要求被试入选后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得中途退出。 所有完成调查的志愿者将获得: 1 ,个性化的体检,包括心理测试和身体健康测试,尤为重要的是您将了解到自身共生微生物的情况。 2 , NS 系列乳酸菌产品(总价值 77880 日元,约合 人民币 6480 元)。 NS 乳酸菌胶囊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生物室研制,在日本生产,每克菌粉含 10 9 -10 10 活性乳酸菌,能很好的调节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肠道菌群、帮助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病原菌的增殖、改善睡眠和情绪状态。详情可以参加 日本公司网站 以及 北京电视台的节目 报道。 测试时间: 协商确定。 测试地点: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东楼 302 室。部分试验在 306 医院完成。 报名方式: 罗佳,邮箱: luojia@psych.ac.cn ,手机: 13691157734 报名时请将自己的尽可能详细的基本信息一同报告给我,确定后我将电话联系您。 交通方式: 乘 510 、 466 、 81 路公交至奥运村西站下车后向北 20 米即可见心理所大门。或乘坐 83 、 85 、 328 、 379 、 419 、 425 、 484 、 518 、 607 、 617 、 628 、 630 、 751 、 913 、运通 110 至南沟泥河站,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大门进入后一直向北亦可到达心理所。 人体共生微生物及 NS 乳酸菌简介: 北京电视台 BTV 《健康大智慧》等栏目介绍 在线视频: 喝牛奶养细 菌 http://www.btv.org/btvindex/sssh/content/2011-05/31/content_2345299.htm 可治病的酸 奶 http://www.btv.org/btvindex/sssh/content/2011-06/02/content_2350672.htm 与菌共 舞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wMzE3NzEy.html 细菌博士解密微生物与疾 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xOTY0NDE2.html 可治病的酸 奶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zNzk0OTY0.html NS 乳酸菌介绍: 日本 NSBio 公司产品介绍: http://www.nsbj.jp/product.html NS 乳酸菌产品购物网站: http://www.morecare.cc/ 淘宝网站: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768851461
57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最有前途的职业 现在做什么最有前途?
dongzg101 2012-7-3 17:01
最有前途的职业 现在做什么最有前途? 汤梦娟 职业规划 +关注 (706) 经常会有网友咨询一个问题:现在 做什么最有前途 ? 最有前途的行业 是什么? 最有前途的职业 是什么? 做什么生意赚钱 ?仿佛找到这类职业,自己就能轻易成功一样。越是这类笼统的问题,其实越难以回答出一个具体的答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不同的资源条件,怎么可能有所谓的: 最有前途的职业 呢? 前途 来源:汤梦娟 很多企业创业不过十年左右就能上市了,有的人工作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能拿年薪百万,这样的故事非常多,但他们做的生意或从事的职业,并不是别人跟着模仿就能同样成功的,甚至很多时候根本连模仿的可能都没有。 能倍速成长上市的企业,能三十而立就年薪百万的人,他们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与机遇,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而言,绝对属于小概率事件,跟中五百万彩票一样可遇不可求。所谓最有前途的职业对于每个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 当然,可能咨询这一问题的人是想了解,哪些行业发展得较快,更容易成功?其实,房地产业的富豪最多;IT人最容易创业成功;基金经理收入最高,等等,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但这些行业或职业,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与条件去做的。 况且,每个行业都有发展的高潮与低谷时期,如果行业发展得好,你进入了这个行业,等他进入低谷的时候,你离开吗?要知道 转行 是会有很大损失的。 当然,在自己兴趣与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可考虑门槛较高,进入的竞争壁垒较高的行业,如地产、金融之类,这类行业的竞争比起买白菜来可能会少很多,水涨船高,行业发展快,自己的成长也会快一些。 但不少成功人士,如北大的硕士陈生卖猪肉,进入这个以农民经营为主的领域,很快做成行业的翘楚,把肉摊开成星巴克;海归的张兰开饭店,同样在竞争激烈的领域内,把俏江南做成品牌,利用自己的高素质脱颖而出。 所以,最好找自己有兴趣、有能力做好工作,这才是相对于自己而言最有前途的职业。任何职业规划的起点,都是自己,都要衡量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自身的能力、兴趣与其他资源。在综合了自己的情况后,具备眼光的人,会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其他职业规划相关文章可参考: 职业规划越详细越好?兼论如何实现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四个关键时间点_何时做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帮你答:职场出头日 职业规划第一步_学会SWOT分析 职业规划的五个步骤 相关文章 职业选择第二步_选行业 如何敲开目标行业的大门? 跳槽案例_换几个行业都没做好,怎么办?(一) 相关文章 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如何找工作?(二) 大学生找工作问题 不知道想做什么工作怎么办 跳槽案例_换几个行业都没做好,该么办?(二) 大专生找工作 扫楼找工作是个可行的办法 外贸英语 找工作 外贸工作前景如何? 在北京找工作 北漂找工作难 应该怎么办? 前途 找工作 行业 职业装 职业规划 创意文具 职场工具书 职业装 职业规划 创意文具 相关产品: 职业装 职业规划 创意文具 职场工具书 标签: 前途 找工作 行业 关于 职业规划 的最新精彩文章: 大学生找工作_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校园招聘新观察_毕业生篇_找工作途径 北京找工作?西安找工作?跟男友去小县城?二 上一篇: 正在考注册会计师 该怎么职业规划呢? 下一篇: 女生求职 该不该从稳定但空虚的国企辞职?
个人分类: 就业|2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和尚的遗产能留给儿女吗?
is163 2012-6-28 11:54
云南玉溪市灵照寺方丈遇害后留有400多万个人存款,其女儿和寺院就遗产归属打起了官司。   2010年1月26日,住在云南玉溪市红塔区菜园街大悲普度寺的方丈释永修被前来投宿的两名男子杀害。案发后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释永修存有400余万存款和20余万的债权单据。释永修女儿张译云认为,她有继承父亲遗产的权利,不过该要求被灵照寺拒绝。26日,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庭上围绕僧人子女有无继承权以及释永修的巨额存款来源展开了激烈辩论。   僧人具有普通人的权利和义务   释永修被害后,张译云曾多次到红塔区民宗局和玉溪市红塔区灵照寺佛教管理委员会协商,要求继承父亲遗产,但均被拒绝。于是,在今年1月16日,她一纸诉状把玉溪市红塔区灵照寺佛教管理委员会告上了法庭。   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把此案件列为“阳光司法工程”案件,于昨日早上公开开庭审理了该案。法庭上,被告辩称,僧人与出家前的俗家亲属不存在任何关系。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形成了传统的丛林规制和习惯。释永修出家数十年,实际上形成了脱离家庭的一种契约关系,原告与释永修称呼只是方丈与施主,并非父女关系。从法律上讲,僧人出家即与其俗家亲属脱离了经济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灵照寺除对释永修负责日常供养外,其医疗丧葬费均由寺院支付。因此,原告没有诉讼主体资格。   对此,原告代理人认为,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宗教信仰可以改变亲属关系,释永修被害后,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时曾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等相关法律文书交给了原告,这说明公检法三机关都认可原告与死者有近亲属关系。因此,原告的近亲属享有继承权。   原告代理人还表示,根据国家民法等法律规定,僧人已具有普通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信仰宗教的僧人也是中国公民,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僧人可以享受超越一般公民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根据继承法,其子女有继承其遗产的权利。  僧人不能通过宗教活动拥有财产   法庭上,原告称,财产属于释永修个人名下,被告则认为该财产不属于释永修而属于灵照寺所有。被告表示,灵照寺不是一个生产盈利性的组织,寺庙的经济来源是信徒自愿布施和社会力量捐赠,僧人不得从事经营性的生产劳动获取报酬,其所用和所持有的财产属于寺院共同财产的一部分,因此僧人不能通过宗教活动拥有自己的收入和财产。   而释永修在寺院方丈、会计、出纳和管委会主任4种职务一肩挑,无视国家宗教法及市区两级民宗局对财务管理的三令五申,多年来把寺院的社会捐款等经济来源以个人名义存在自己名下。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原告所诉的财产属于灵照寺所有。   释永修的原妻涂女士介绍,前夫出家为僧后,平时常回家看望女儿,一直在尽父亲的责任,但她也无法解释前夫巨额存款来自何处。该案法院将择日宣判。   他在女儿2岁的时候出了家   玉溪人辛应恒生于1947年,1979年,毅然与妻子离婚到昆明筇竹寺出家,法号为释永修。当时,其女儿只有2岁多。1990年,释永修被聘为玉溪市著名寺庙灵照寺的住持,2005年升为方丈。   2010年1月26日夜间,吴雄和瞿永涛到大悲普度寺释永修住处要求投宿。凌晨2时许,趁释永修熟睡,吴雄二人用绳索将其勒死,并抢走5000元现金、一部银白色摩托罗拉手机和一些随身物品。当地警方不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9月10日作出判决,吴雄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瞿永涛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来源:重庆晨报 编辑: 一视网 李佳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3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性与职业无关——也说裸阻救人之女
热度 6 hcrm 2012-6-27 16:45
今天有这样一则新闻,即一名女子开车撞人后,不仅不施救,而且裸体阻挠他人救人,致使一名四岁女童死亡,此人据说系山东 临沂 某大学女教师。 我们注意到,媒体在报道这则新闻时,落脚点一是裸体阻挠,二是大学女教师,而最终还是在后者。这个开车撞了人的女司机,原本已有错在先,如有良知,自然是下车积极救人,可似乎受药家鑫事件的影响,反倒阻止医护人员抢救被撞者,且是一个年仅四岁的女童,当然会引发千人指、万人骂了。 开车撞人是事故,裸体阻止救人,不仅不知羞耻,而且涉嫌犯罪。这样一步步将自己推向绝境的人,丧失了一个作为人的基本人性。而她不知道,药家鑫就是因为错走了这一步,最后连自己的命都丢了。 那么,这位大学女教师呢?我们姑且不论结果,这由法律去审判。我们需要思索的是,她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我们都心知肚明,怕承担“无穷无尽”的经济责任,这恰如过去的一句成语:舍命不舍财! 然而,不幸的是,有时“命”还真的保不住,因为人间自有道义在,还有看似无情的法律。 说了这些,言归正题,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媒体总喜欢放大他人的职业?譬如此事件中的“大学女教师”。其实,人性的善恶,原本是与职业无关的,什么“禽兽教师”之类的话题,辱没的不单是某个人,而是“教师”这一职业,让人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变得乏味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老师默默无闻地耕耘在教育战线上,所付出的心血与辛劳远远大于某些人的负面影响,我们为什么不能正确看待呢?教师是光荣的职业,岂能任由媒体践踏之?! 或许有人会说,笔者言重了。可是,如果在我们的眼前或耳边,经常看到或听见的,都是什么“最无耻的教师”之类的话,我们还能对“教师”表示尊重吗? 哪一支职业队伍里都会有“害群之马”,哪一个人都会碰到善与恶的人性拷量,我们可以批判某某人,却不可以诋毁一个群体,因为那是对“人性本善”的玷污。 我们都希望看到,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如果这样,就应多多宣扬它,从而荡涤掉那些丑恶的气息! 2012年6月27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329 次阅读|12 个评论
感受《一问一世界》,感受杨澜
zhangchunyu 2012-6-25 17:28
偶然的机会买了这本《一问一世界》,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的,让人的感觉不是累,是轻松,让人想继续读下去的冲动,利用小假期的一个晚上,读完了这本睿智而又让人精神振奋的书, 杨澜是个聪明人,她永远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如何做事。特别是其中关于女性与母爱的章节,让人觉得,不见得非得是天天不管孩子就是女强人,女强人能把家庭与事业平衡才叫本事,她也是孩子上钢琴课出勤率最高的母亲,也是天天需要打飞机的工作狂,但是她是幸福的,她没有因为事业失去了家庭,也没有因为家庭,放下事业,这才是我所敬佩的女人!有感于女同事中,把年幼的孩子放在千里之外的老家,而美其名曰,为了事业!这样的女人,我不敬佩也不羡慕,放弃了孩子不算本事,特别是年幼的孩子,正是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的关爱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还有她 时刻保持着她的优雅,她的气质与修养为女性提供了榜样,她的着装更是白领女性参照和模仿的标准,相比之下,现在的越露越性感,不为我等欣赏,何为美?知性与感性相结合,才是美!但是我并不是说杨澜 完人,也知道她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因为她所称的年轻,想结婚就结婚,这与我当初的想法何等的相似,年轻的我,单纯地认为,人总是要结婚的,结了婚,就万事大吉了,就可以干事业了,可是回头一看,是不是太可笑了,事业不是自己的全部,结婚也不是结了就行了的,人生很漫长,需要经历的事情也很多,想不到的事更多,不变的是一点,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学到很多,也会长大很多,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一天,用积极地心态去体会这不一样的一天,才是生活,对待家人,对待自己要学会宽容,不是一味地要求与索取,不会好好爱自己的人不会爱别人,传递爱、传递幸福、传递快乐吧 !
个人分类: 母爱育儿|2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专业的工作情况
热度 6 chemicalbond 2012-6-20 01:29
时常有网友问起我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CADD)专业的情况,尤其是如何进入这个领域,工作机会如何? 这里简单讲点个人的体会,也许对某些感兴趣的网友会有所帮助。 CADD目前的工作机会还算可以。在美国制药公司,现在是哀声一片,四面楚歌的时代,然而,CADD领域的工作机会却还不少,显然强过药物(有机)化学专业,比如默克现在就有好几个工作机会。当然这些通常都是需要一定工业界的工作经验,但是也不能经验太多,因为工资也高,3-5年工作经验的人应该会有不少机会。具体可以参考 http://www.ccl.net/cca/jobs/joblist.html 在中国,这个领域算是刚开始,也就是研发外包公司(CRO)不断地招人,使得大家对这领域开始熟悉。目前,各大外包公司也是时常有新的机会,好几家跨国制药公司都在招收海外博士学位,外加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另外,国内的民企也对新药研发加大了投入,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有了CADD人员的参与。未来3-5年,这个领域的机会应该还会增长。毕竟,离开了CADD,新药研发是很困难的事。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内制药界的新药研发还基本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而政府也是非常的重视,给不少科研机构及公司砸进去不少银子:这个领域的泡沫会有吗?也许有,但是泡沫应该还没有开始产生。 不过,一般的学术机构(大学,或者研究所)都没有这个专业,很多在这个领域找工作的人也不一定有着足够的训练。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最对口的专业应该是理论化学或者计算化学专业的硕士,最好是博士,研究的项目涉及过蛋白的结构。而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是药学专业的,甚至是生物专业的,所以目前在国内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我个人觉得,一个优秀的候选员工,应该有这些领域的基础训练: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尤其是统计热力学和分子结构,生物化学。技能方面需要熟悉简单的script编程(如Perl)和Linux操作系统,熟悉常用的分子模拟软件。要是做过的课题中涉及蛋白和小分子相互作用(结构),还用过任何量子化学软件解决问题,那就更好了。即便如此,刚上班也不定就能掌握要领,很多细节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地积累。不过,要是真正对药物设计感兴趣的人,这些都不会是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环境尤其是跟什么样的人合作,那绝对会是差别很大的事。我觉得一个好的环境应该给年轻人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年老人”(如我自己)和年轻人一起平等地干活(做项目),外加一些经验丰富乐意合作的药物化学家。要是读到这里,你有点心动了,愿意加入我们小组,那就请赶紧跟我联系吧。 谢谢阅读。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10454 次阅读|16 个评论
很多职业需要综合学
热度 10 Wuyishan 2012-6-10 07:04
很多职业需要综合学 武夷山 《未来学家》杂志 2009 年 5 / 6 月合刊发表 Bruce L. Tow 和 David A. Gillian 合写的文章, Synthesis :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综合学:一门交叉学科)。文章说: 在许多职业中都出现了综合学的身影,如系统工程师、工业工程师、作业研究人员、中介人员、“把门人”,等等。 例如,美国 Georgia-Pacific 公司拟招聘一位 Operation Maintenance Gatekeeper (运维把门人),充任此职者需要懂技术,会经营,善于沟通,能够在本单位的不同层次上进行沟通协调。 原文的开头部分如下( http://www.highbeam.com/doc/1G1-198715393.html ): Synthesis: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as the professional world becomes more and more specialized, it's time for today's--and tomorrow's--leaders to embrac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problem solving. The Futurist See all results for this publication Browse back issues of this publication by date May 1, 2009 | Tow, Bruce L. ; Gilliam, David A. | Copyright COPYRIGHT 1999 World Future Society. This material is published under license from the publisher through the Gale Group, Farmington Hills, Michigan. All inquiries regarding rights or concerns about this content should be directed to Customer Service . Create a link to this page Copy and paste this link tag into your Web page or blog: a href="http://www.highbeam.com/doc/1G1-198715393.html" title="Synthesis: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as the professional world becomes more and more specialized, it's time for today's--and tomorrow's--leaders to embrac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problem solving. | HighBeam Research"Synthesis: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as the professional world becomes more and more specialized, it's time for today's--and tomorrow's--leaders to embrac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problem solving. We are either the beneficiaries or the victims (depending on your point of view) of a data explosion. The amount of recorded data is growing at a staggering rate, and the knowledge required to process that data is becoming more complex. As a result, individuals and group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pecialized in various fields. Recently, the term "subspecialist" has become part of our language. For example, the physicist specialty has almost entirely split into subspecialties such as "astrophysicist" and "plasma physicist," whose practitioners typically make little or no attempt to keep up with advances in the other subspecialties. This trend toward greater degrees of specialization has been a natural, necessary, and generally healthy reaction to the world's growing complexity. After all, any individual or group has only a limited amount of intellectual capacity--and time--to apply to a task. Though it solves some problems, specialization unfortunately also has major drawbacks. For example: * Specialization has not been a planned or coordinated process, and as a result, there are significant knowledge gaps between specialties. As subspecialization proceeds, the number of gaps grows at a rapid and increasing rate because you have now to deal with the gaps between subspecialties. Consider the significant amount of knowledge available to a chemistry student, and then consider the slightly more limited world of biochemistry and the even-more limited amount of knowledge in the realm of space biochemistry. * Specialists create unique vocabularies to allow them to communicate more effectively among themselves, but this trend further restricts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outside their specialty. More and more problems require specialists from multiple fields to tackle them. However, it i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pecialists. Whenever resolution of a particular problem requires coordination between differing specialists or lies in a gap between two or more specialties, a serious challenge is posed: The individuals involved are effective only as specialists; they require a narrow focus and a specialized language to perform their jobs effectively. The ideal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w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strengths inherent in specialization while finessing the pitfalls. Ideally, when faced with a multidisciplinary problem, there would be someone who could: * Identify which combination of specialties is likely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organize a team. * Motivate the individuals to work as a group towar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between specialists. If enough people try this approach, and train others to do so, it will become a recognized discipline: Synthesi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ynthesis In the 1970s, SRI International (then called Stanford Research) asked some of its brightest researchers to …
个人分类: 阅读笔记|5390 次阅读|13 个评论
职业人生:在工作中融入一点个人愿景
热度 1 walkerwan 2012-6-8 08:46
这学期的博士英语课,分为学术写作(EAP)和外教的口语课,小班上课,还都是英语授课。这对英语听力和会话就有一个基础要求。英语作为学术研究的跨文化交流工具,在与国际同行交流学习和论文发表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真正掌握这一工具,又买了两个收音机,晚上遛弯锻炼的时候,就听听VOA和BBC,一举两得。不管结果怎样,这一努力过程还是有必要持续下去。有时候听的累了,随便换个中文台,轻松一下。 有一天晚上,就无意中听到了一段讨论个人与职业的一些广播讨论。其中,主持人提到了不妨在工作中融入一点个人愿景的观点,这立刻引起了自己的共鸣。想起了前段时间和旧友们饭聊时,一个朋友说过的玩笑话,说自己是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干自己想干的事,而他自己活着是为了吃饭,为了吃更好的饭。 其实,不管怎样表达,活着和吃饭都是共同的,同时也体现了各自追求的多样化,这也是时代特征的反应。这是当时自己的理解,收音机里的这段话,让自己更多地为自己几十年的工作职业经历找到了努力的答案。我这样做,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在职业中融入了一点个人的愿意而已。 也曾经在某个读书会上和某位老师交流,她谈到聚会时有个朋友对工作中的不公很是抱怨,而当时自己是想,这个人肯定没首先想到是为自己工作,或者说,忽略了自己的工作主因。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除了组织氛围(orgnazitional climate)很重要外,还是对自己思考不够。在过去,自己也曾经组织过下属们一起讨论“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在那种开放和真诚的气氛中,大家最终还是觉得我们是在干工作,根本是也是在为自己工作。 事实上,自己不管在哪个企业工作,不管是一个小兵的时候,还是走上管理岗位,从事市场经营,自己从来没有忘记在工作中融入一些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没人看的见的时候,自己不偷懒,没有利用职位权利和便利懒惰自己,很多领导看到自己工作的激情,但不知道自己觉得这样做事,是对自己的考验,为客户提供了优秀的服务,为员工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帮助,让他们在职业中少走弯路,这些愿景的实现都不是在工作中显然看出了的,但自己的愿景却让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价值感和激情,当然,这也是良性循环,我们无法改变一个组织的整体氛围,但在自己的范围内,实现了最优。这也是自己非常自豪的。 在工作中融入一点个人的愿景,要干很多别人看不见,甚至不理解的大量工作,但要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东西,很快就会觉得战胜工作中各种挑战的信心大增,越愿意战胜挑战,也就真的越能战胜挑战。自我激励是以自我愿景引导为驱动的。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这正是自己的经历。 职业人生路,在工作中融入一点个人的愿景,就会真正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路途,世上的路千万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最幸福,就像企业要用愿景凝聚人一样,一个没有个人愿景的人,也不会知道什么样的企业愿景吸引自己,那样也就只能在一个人云亦云,别人怎样我怎样的心态下工作,更有甚者把别人的成绩当成自己的,或者不让别人的成绩和能力显现出来从而证明自己,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不管为谁工作,大多数人总是要在工作中度过一生,工作中植入一点真正属于个人的愿景,没啥坏处,但一定会有好处,有时候确实急功近利还是长远布局自己的选择问题。而我们每天都在选择,在一个假信任真利用的乱象环境中,唯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远景会引领自己穿越迷雾,躲过诱惑和陷阱。。。。。。 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找到自己的愿景,做更好的和最好的自己!
个人分类: 随笔人生|2695 次阅读|1 个评论
遭遇猎头
chemicalbond 2012-5-31 00:34
今天有个陌生人的电话,原来是上海的一个猎头,说那边有个公司在招人,问我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否有朋友可以推荐。 在我们这个行当,还真是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一方面,本土的人士经验都非常欠缺,语言上更是有障碍;而美国那边的就业机会要比化学其它专业强,一般人都不愿意回归。据说上海的另一家公司招聘了一年多,那个位置还是空的。而目前至少有3-4家大公司在寻找有海外博士学位和工业界经验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人士。可见这个供求关系还是很明显。 如果读者里面有这方面背景的,可以私信交流:免收信息资源费。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自己工作--常怀感恩之心
suoweiwu 2012-5-28 08:49
为自己工作 -- 常怀感恩之心 吴锁伟 2012-5-26 今天的培训,主题选择得很好 — 为自己工作,打造个人职业核心竞争力!我感触比较深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首先,作为一个人应该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培养我们长大成人。穿过时光隧道,往事历历在目:父母省吃俭用,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长大,又供我们上学,随后成家立业,我们欠他们太多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现在我也当了父亲,深深地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父母对儿女真正无私的爱!因此,为了父母家人的幸福,我们也必须努力和用心工作,把事情做对做好! 其次,我们一路走来,有无数的老师、亲友、同学等帮助过我们,我们应该对他们常怀感恩之心!无论是求学路上的帮助,还是生活中的支持,其中的点点滴滴,我们都应该永记心间,涌泉相报!这些人脉关系,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础,绝对不应该忘记他们的恩情!人脉需要培养、维护,即使不经常走动、拜访,其实有时候一个电话、一个问候也会令人感到温暖和欣慰。 最后,走进职场,应该对给我们工作机会的企业和老板常怀感恩之心!李强老师说得很好:企业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企业是给你钱还教你知识的职业大学!不要一味抱怨企业给你的太少,而要多问问自己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企业的老板我会怎么做?我是否能够做到“认真、务实、求新、合作”?我是否真的有一技之长?我是否是企业的正资产?从而调整好心态,谦虚谨慎,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自动自发,把自己负责的每一件事情尽量做到完美,以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2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制度导致垄断,腐败导致不公
热度 1 aaa0 2012-5-10 04:13
  提及中國的当代问题,笔者以为非社会不公莫属。社会不公,正以贫富不公、区域不公这两条主线展现于世人面前。   新中國成立以后,由于实行的是公有制及其计划经济的模式,总体而言,整个社会还比较公平。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当政者推行的是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结果直接导致大部分人贫穷落后,社会出现了贫富不公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更令人气愤的是,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的人员构成,一是高干子弟(太子黨);二是被当时社会所不齿的因各种原因没有固定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其中不乏曾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的违法犯罪人员,以两劳释放人员为主。   为什么是这两类人员搭上了致富头的班车?原因很简单,一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太子黨借助其老子的权力和人脉之势,在当时非常不规范的社会环境下大施拳脚,大发时代转型时期漏洞百出之财;二是逼上梁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固定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尤其曾经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的违法犯罪人员,几乎成为社会遗忘甚至是唾弃的角色,他们的生活及其人生今后的走向只能靠自己,别无选择。因此他们只有死死抓住“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根救命稻草,甚至不惜再次违法违规,钻营法律和政策空子,最终攫取了他们翻身致富的第一桶金;如果说还有一种无形力量有意无意辅助了这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话,那就是三十多年来的计划经济养成了国人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恶习。人们大多安于国家为其提供的稳定的工作岗位,不想成为常被枪所伤的出头鸟。这样无形中就把上述那两种人推向了改革时代的前沿。造成了一小部分人借机大刀阔斧敛财,大多数人默默无闻,越落越远,最终演变成两极分化,出现了极为不公的社会现象。   至于区域不公问题,应该是发展中國家初期一个不可避免的伤痛,200多年前美国也是如此。它与地理环境直接相关。我国中西部交通闭塞,没有适宜进出口的大型港口,工业发展相对薄弱。中西部又是人口众多地区,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众多人口贫困落后。这对中國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加剧了暗流涌动的社会矛盾。这股涌动的暗流出口,必将成为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对此,当政者亦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现在正企图从拉动民生入手,一方面加大整个社会财富平均再分配的力度,另一方面解决贫穷百姓的后顾之忧,以化解因社会不公导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动荡,最终目的达到政权的平稳性、可持续性。究竟能否达到目的,有待考验当政者解决问题的诚意与魄力。   那么社会不公问题,除跟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有关,还跟什么有关呢?只要是有心人,答案就不难找到。那就是跟当政者的权利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社会不公这个问题上,我们说,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产生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日益加剧的权利腐败现象,又是激化矛盾的催化剂,社会不公这颗带有仇恨性质的种子正在腐败发酵的温床上变的像魔兽一般祸患无穷。腐败在社会不公的悲剧中扮演着官商勾结的丑恶角色。官商勾结的结果,一定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损。它就像丑陋的吸血蝙蝠那样,紧叮住“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伤口,贪婪地吮吸贫穷大众即将干涸的血脉。因此整个社会痛恨腐败,斥责腐败。可以说腐败是一枚导致广大百姓受苦受难、贫穷落后、负担沉重的魔戒。人们仇恨它,想要砸碎它。黨和政府也意识到腐败的严重程度,声称解决不了腐败,将有亡黨亡国之灾。但从目前治理腐败来看并不乐观。似乎反腐败大有越反越腐之嫌。在反腐败方面,尽管黨报高调宣传,不断有腐败分子被依法制裁的报道,然而老百姓却并不怎么认可。给人的感觉是,腐败现象还随处可见,腐败分子似乎还充斥在政府各个部门中。人们不仅疑问,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腐败毒瘤的根源究竟在哪里。这既值得广大老百姓思索,更值得当政者好好深思与反省。现在反腐,似乎只停留在民举官纠,仅从个案着手,所以才显得按下了葫芦起了瓢,因为这种反腐方式不是从根本上剔除腐败的毒瘤。说白了,它还是滞留在运动战的打法上。运动战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它是一阵风,丝毫动摇不了拟要治理整顿的对象的根基。建国六十多年来,一些违法之徒、贪腐蛀虫已掌握和适应了运动战打法,他们总结出一条定律,运动之风总是一刮而过,风过之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这也许正是反腐败越反越腐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中國式反腐令人头疼的一大顽疾。不知当局为什么如此钟情运动战,特别是在大力宣扬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实际上还是实行老一套运动战法。运动战绝不是法治,它是人治的惯用手段,当然法治不排除运动战。那么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运动战,是人治手中王牌式的运动战,还是法治政府特定时期内作为个案手段的运动战?这是一个值得执政者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我们说社会的不公问题首先是由改革开放初期执政者的政策使然,其次是权利腐败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权利腐败这棵毒苗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催生腐败盛行的激素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我们说总体而言,滋生腐败的大环境非垄断莫属。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只要研究一下腐败经常发生在哪些领域就可以得出明确判断出垄断直接导致腐败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社会上哪些行业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呢?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地球人都知道房地产、电信、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煤炭、石油化工、路桥建设、教育、医疗以及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煤气等国家高度控盘的垄断行业。看看近年来,一些落马的省部级高官,要么是直接来自垄断行业,要么是与垄断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几年来,我国房价为什么高得那么离谱,这难道与垄断没有关系吗?只有垄断,才会使某一产业变成稀缺,只有在稀缺的行业、产业里政府的行政寻租行为才成为可能,权钱交易才能应运而生。在一个非垄断的、开放的、透明的、利润平平的行业或产业里,腐败通常是难以产生的,譬如一些直接与弱势群体打交道的民政部门,一些非热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   那么我们再来进一步探讨社会上垄断行业或产业的性质,就不难发现,凡是垄断行业或产业均来自国有或国有控股。以上例举的各行各业不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的行业、产业吗?即使在西方的民主国家,涉及国家安全或国计民生的产业也大都是国有垄断,但实践表明,即使西方民主法治国家,垄断行业也容易招致腐败,就更不用说法治不健全的发展中國家了。那么就我国的垄断行业来看,它直接根植于我国的国体及其政治制度。我国宪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會主義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第七条又明确规定:“国营经济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营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垄断行业是直接受宪法保护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就是说,我国的政治制度为极易产生腐败的垄断行业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尽管垄断行业造就了社会不公,保全了腐败根须,尽管社会不公和权利腐败遭到国人强烈不满,却无法将其彻底根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体制上的悲哀,制度上的悲哀。   中國搞经济改革三十多年了,但是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改革却一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掩面的感觉。这也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犹如半拉子工程一般。政治体制改革不先行的话,最终一定会掣肘经济体制改革。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对此无论愿不愿意承认,也无论是否赞同,都是不可回避的。在这个问题上,得过且过、信马由缰、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做法,都是一种自欺欺人、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任何问题都是推不掉,躲不过的,最终需要人拿出勇气、拿出魄力去解决它。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制度造就了垄断,那么腐败滋生谈何容易,如果不是腐败在社会生活中为非作歹,那么社会不公又从何来?因此,中國执政者如果不积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话,就无法彻底改变制度导致垄断,垄断导致腐败,腐败导致社会不公这一恶性循环的魔咒。
2441 次阅读|1 个评论
向高标准看齐——职业精神
imthere 2012-5-3 22:07
一个人一旦从事某一职业,就必须承担着职业责任。 做好简单的事情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得 完美的成果 ,需要技能熟练、耐心坚持,向高标准看齐更需时间和精力。 受多方面影响,当今人在挣钱的角色下担起了本职工作外的太多任务,成了业余的多职业工作者。 本职工作没有时间打 理,业余工作更是跑场似的。哪还有多少职业责任。更别提职业精神了。各行各业少有真正的进步。 整个就是业余的、兼职的职业社会。 但,社会进步需要职业责任、职业精神。
2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正义与职业--新闻评论员不是那么简单
热度 3 JRoy 2012-4-29 20:31
按:权利永远伴随着义务,扭结着两者的是利益。 其实正义都不缺,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就是正义。但是当它牵扯到更多的利益要害的时候,人的选择就要三思了。尤其是在不愁吃喝的今日,坚持正义看似简单其实更难。因为很简单,人的需要根本就不是吃喝那点事了。 人人都羡慕一种不愁自己吃喝,精神上也占据正义高地的‘双丰收’,往往没那么容易。更为严重的是,掌握不好度或者说方法的正义往往只是一厢情愿,到底只有伤害,对自己对他人。所以这个度又成了一个最关键的模糊了。在西方铁血民主的价值观里,他们认为这个度甚至不用掌握。然而并不是每次尝试都能成功,没有卡扎菲的利比亚好过了吗?民主的结果叙利亚接受了吗?而到了中国更复杂,循序渐进可能是幌子,但也可能把自己晃过去。 我之前也说过一次:对真理错误的维护就是最大的伤害。对正义也是! 说的很乱,转载一个新闻报道来自《南方人物周刊》 转播到腾讯微博 邱启明 邱启明言论: 如果没有人的安全,这样的速度我们要不要?当前中国的发展速度就和高铁一样令全世界羡慕。然而,我们在满足速度追求的同时,我们在满足速度激情的同时,我们可能会抛弃很多,忽略很多。比如说,能不能让我们喝一杯放心的牛奶,能不能让我们住一套屹立不倒的楼房,能不能让我们城市里条条大马路不要出现突然的坍塌,能不能让我们坐一趟安全抵达的列车,能不能在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时候先别把车头埋掉……能不能让人们的幸福享有最基本的安全感?中国,请你放慢脚步。走得太快,不要把人们的灵魂落在后面。 ——2011年7月26日,针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邱启明的一连串诘问后,被网友评价为“最具性情的央视新闻主播”。 3月23日,央视主持人邱启明在微博上怒斥制片人是傀儡,一时间引起广大网友及众多媒体的关注。最近他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谈及离职,他表示央视给了自己名和利,要摸着良心回报一些正的东西。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社会担当的人,但面对体制不能硬碰硬,只能匍匐前进。 3月24日之前,他的评论是你半夜里能从CCTV里听到的这一天最爷们的声音——他是央视新闻评论部 《24小时》 节目主播,邱启明。 3月23日,邱启明发了一条微博:如果自己的权益都保护不了,评论部我要你何用?傀儡制片人,我活得比你们自由!再见了!无数人错愕。邱启明解释道,自己不是“突起”,而是“长期压抑,瞬间爆发”。 记者:在《24小时》,你的空间大吗? 邱启明:节目组的人都知道我的性格,在一些重要评论或者活动时,他们会善意地提醒,“启明同志这方面稍微把个关”,这更多的是对我的一种爱护,但我没有接到任何说“你今天不可以这样”,不然的话,我早就反感了。 记者:但你心里是有根“红线”的。 邱启明:除非你真的不想在规则内混,或者说有可能会牺牲更多的东西,我这个叫改良;那个叫翻天覆地,我这个缓步推进、循序渐进。 做新闻20年,我敢说自己是一个有社会担当、有职业情操的人,但有时候去硬碰硬,真的不行。我曾经很困惑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不去做,每一个人都把责任推给体制,我们的明天究竟在哪里?一个没有监督的社会,该是多么恐怖的一个社会。原新闻评论部负责人告诉我:不要着急,其实你的周围有许多人在匍匐前进。 匍匐意味着腰不会弯,头也不会低,整个人躺在地上,一步一步地往前爬。后来我理解为“毫厘主义”。我们哪怕一毫一厘地往前走,也得走,千万不要止步不前,止步不前就是倒退。这个时候需要一些措施和智慧。 记者:你的智慧体现在《24小时》里吗? 邱启明:我是莽夫。当年的CCTV,尤其是孙玉胜那10年,真让人兴奋, 敬一丹 、 白岩松 、 崔永元 ( 微博 )、 柴静 ,这些人真的值得尊重,他们有更高的智慧,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去做更大的事。但我则是“别绕了,咱直接点吧”,我有一个非常单纯、幼稚的想法:每个人都不绕,这社会就好了。但不可能。我也无比崇敬这些迂回、匍匐、争取毫厘最终还能干成大事的人,但我能力不够,索性就不绕了。 记者:新闻评论部是CCTV转变的中坚力量吗? 邱启明:换个角度,看这十几年的迂回、匍匐到底为CCTV做了什么、作用几何?看看我们的《每周质量报告》就知道了,我在微博里说了:接到举报、派出记者、长期潜伏、捕获证据、编辑成篇、顶住压力、坚定播出。 CCTV毕竟是一个国家台,国家台是干什么的,就是干这个的。干多了我永远是崇拜它、效忠它。为什么?它是正义、是公平。一个男人要想尽一切办法养家糊口,如果同时又能得到开心,没有任何自卑,这就是我向往的地方。 白岩松把所有的官全辞了,在自己的平台上做事,他图什么?在中国的评论舞台上,尤其是在影响力巨大的CCTV这个平台上,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说一些别人不敢说的话,而且说得让你心服口服,最重要的是他还不湿鞋。我和他差太远。 记者:难道是差在“湿鞋”上? 邱启明:我也没湿鞋。我的底线非常清楚:不反党、不反政府、不三俗。我还敢更多地说出问题:有五千多万留守儿童、医保社保、民众的幸福感、食品安全、教育制度。你能说我提出这些问题就是不爱它吗?我恰恰是希望它越来越好。 我永远不跟风,不做墙头草。我的精神领袖是陈少敏(1968年第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惟一一位不举手表决开除刘少奇党籍的人),独立思想、独立作为、爱土地、爱国家,在太多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她坚信自己的信念。 我们现在最大的毛病就是随风倒,太严重、太可怕了。这种病祸国殃民。怎么办?邱启明敢站出来吗?NO,NO。我得先看清楚界限在哪,但我绝不会原地不动,更不可能倒退。 记者:你一直没有失望过? 邱启明:我一直不失望。我在做《24小时》的时候,要求就是只要是这个社会的事情,都能在《24小时》看到,即便没有观点,我都客观评述。《南方人物周刊》
个人分类: 娱乐新闻|25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杨牧)
longxie1983 2012-4-27 13:51
文青一下~~~,也算是为曹大侠的寒门问题助兴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杨 牧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写在一封缜密工整的信上,从 外县市一小镇寄出,署了 真实姓名和身分证号码 年龄(窗外在下雨,点滴芭蕉叶 和围墙上的碎玻璃),籍贯,职业 (院子里堆积许多枯树枝 一只黑鸟在扑翅)。他显然历经 苦思不得答案,关於这么重要的 一个问题。他是善于思维的, 文字也简洁有力,结构圆融 书法得体(乌云向远天飞) 晨昏练过玄秘塔大字,在小学时代 家住渔港后街拥挤的眷村里 大半时间和母亲在一起;他羞涩 敏感,学了一口台湾国语没关系 常常登高了望海上的船只 看白云,就这样把皮肤晒黑了 单薄的胸膛里栽培著小小 孤独的心,他这样恳切写道: 早熟脆弱如一颗二十世纪梨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对着一壶苦茶,我设法去理解 如何以抽象的观念分化他那许多凿凿的 证据,也许我应该先否定他的出发点 攻击他的心态,批评他收集资料 的方法错误,以反证削弱其语气 指他所陈一切这一切无非偏见 不值得有识之士的反驳。我听到 窗外的雨声愈来愈急 水势从屋顶匆匆泻下,灌满房子周围的 阳沟。唉到底甚么是二十世纪梨呀—— 他们在海岛的高山地带寻到 相当于华北平原的气候了,肥沃丰隆的 处女地,乃迂回引进一种乡愁慰藉的 种子埋下,发芽,长高 开花结成这果,这名不见经传的水果 可怜悯的形状,色泽,和气味 营养价值不明,除了 维他命C,甚至完全不象征甚麼 除了一颗犹豫的属於他自己的心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这些不需要象征——这些 是现实就应该当做现实处理 发信的是一个善于思维分析的人 读了一年企管转法律,毕业后 半年补充兵,考了两次司法官…… 雨停了 我对他的身世,他的愤怒 他的诘难和控诉都不能理解 虽然我曾设法,对着一壶苦茶 设法理解。我相信他不是为考试 而愤怒,因为这不在他的举证里 他谈的是些高层次的问题,简洁有力 段落分明,归纳为令人茫然的一系列 质疑。太阳从芭蕉树後注入草地 在枯枝上闪着光,这些不会是 虚假的,在有限的温暖里 坚持一团庞大的寒气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关于 公理和正义。他是班上穿着 最整齐的孩子,虽然母亲在城里 帮佣洗衣——哦母亲在他印象中 总是白晰的微笑著,纵使脸上 挂著泪;她双手永远是柔软的 干净的,灯下为他慢慢修铅笔 他说他不太记得了是一个溽热的夜 好像彷佛父亲在一场大吵后 (充满乡音的激情的言语,连他 单祧籍贯香火的儿子,都不完全懂) 似乎就这样走了,可能大概也许上了山 在高亢的华北气候里开垦,栽培 一种新引进的水果,二十世纪梨 秋风的夜晚,母亲教他唱日本童谣 桃太郎远征魔鬼岛,半醒半睡 看她剪刀针线把旧军服拆开 修改成一条夹裤和一件小棉袄 信纸上沾了两片水渍,想是他的泪 如墙脚巨大的雨霉,我向外望 天地也哭过,为一个重要的 超越季节和方向的问题,哭过 复以虚假的阳光掩饰窘态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关于 公理和正义。檐下倒挂着一只 诡异的蜘蛛,在虚假的阳光里 翻转反覆,结网。许久许久 我还看到冬天的蚊蚋围着纱门下 一个塑胶水桶在飞,如乌云 我许久未曾听过那么明朗详尽的 陈述了,他在无情地解剖着著自己: 籍贯教我走到任何地方都带着一份 与生俱来的乡愁,他说,像我的胎记 然而胎记袭自母亲我必须承认 它和那个无关。他时常 站在海岸了望,据说烟波尽头 还有一个更长的海岸,高山森林巨川 母亲没看过的地方才是我们的 故乡。大学里必修现代史,背熟一本 标准答案;选修语言社会学 高分过了劳工法,监狱学,法制史 重修体育和宪法。他善于举例 作证,能推论,会归纳。我从来 没有收过这样一封充满体验和幻想 于冷肃尖锐的语气中流露狂热和绝望 彻底把狂热和绝望完全平衡的信 礼貌地,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写在一封不容增删的信里 我看到泪水的印子扩大如干涸的湖泊 濡沫死去的鱼族在暗晦的角落 留下些许枯骨和白刺,我彷佛也 看到血在他成长的知识判断里 溅开,像炮火中从困顿的孤堡 放出的军鸽,系着疲乏顽抗者 最渺茫的希望,冲开窒息的硝烟 鼓翼升到烧焦的黄杨树梢 敏捷地回转,对准增防的营盘刺飞 却在高速中撞上一颗无意的流弹 粉碎於交击的喧嚣,让毛骨和鲜血 充塞永远不再的空间 让我们从容遗忘。我体会 他沙哑的声调,他曾经 嚎啕入荒原 狂呼暴风雨 计算着自己的步伐,不是先知 他不是先知,是失去向导的使徒—— 他单薄的胸膛鼓胀如风炉 一颗心在高温里溶化 透明,流动,虚无 (一九八四‧一月)
个人分类: 书摘|2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年轻时最幸运的是什么
热度 6 Xinliangzhu 2012-4-16 12:18
这篇文章是在我今天读到的一篇关于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工程系的创始人A. Wayne Wymore的怀念文章后结合自己以前的问题,做得一个 初步的回答。 首先叙述一下我自己的问题,我记得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就盘算着我读研的话是读哪个方向的研究生(主要是为以后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个思路,其实后来知道硕士研究生没必要分得太细,硕士还是为以后研究打基础的),当时就想着如果能找一个正处于萌芽期而且以后会有大发展的行业(研究方向),那么就有非常大的希望一辈子都处于上升期(当然这个方向要自己感兴趣,且有基础),因为我觉得大多现在繁荣的行业都会在我退休前衰落的,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繁荣。 首先读到的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何毓琦的博文:Control is dead?(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344686),这篇文章是建立在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13)-replies to requests and questions(1)(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45898)基础上的,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一下这两篇文章的主要思想: 首先是,关于教育和研究的那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何老首先介绍了一般科学领域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下文红色标记): Most scientific fields and topics go through historical cycles. It starts with a breakthrough or new demands from the real world, e.g., the aerospace and landing-on-the-moon race during the late fifties and early sixties for the control and system field. There were flurry of activities, discoveries, and applications. This is the first generation. From this point on, the real world are more or less satisfied but continues to support additional research since the subject has yield fruitful results and the real world needs trained workers. The theorists take over, refine and deepen the results, and erect a framework and foundation for the topic. Textbooks were written, faculties were hired , more students educated, and the field continues to bloom. In control and systems this approximately covers the 70s and 80s. However, sooner or later, the field reaches maturity and the third generation stage. At this point, jobs become scarce for new entrants because both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area are already well staffed with trained people not yet retired. Whatever problems that remain are either very hard or irrelevant/unimportant to the real world. People are either doing work amounting to “gilding the lily” or, trying to find new application areas or busily looking for new topics to invent. There are little cross pollination between the theory and the applied domain. Everything is in steady state. This is where control and system field are now. When a new breakthrough happens or new demand arises, the cycle will repeat. 通俗地讲就是,首先有基础科学的突破或真实世界有新的需求,然后有理论家开始研究,著书,最后很多老师和学生涌入开始传授和学习知识,该领域进入成熟期。而当到了最后一个阶段的时候这个领域就已经dead了,不过何老也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法或说是对在这个阶段进入这个领域的人的建议:一,可以努力寻找二次突破,进入新的循环;二,如果不能继续搞研究了,那就去传授知识吧,毕竟还是有人需要这些知识的;三,请工业界或学术界的专家提发展方向的建议。以上三点分散于以上说的两篇博文中。 今天读到了王飞跃所长(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怀念Wymore的文章,里面Wymore的关于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工程是怎么创建的回忆里的一句话触发了我的思考, I had just begun to appreciate the possibilities for more complex systems because computers were certain to become available with much faster performance, more memory and cheaper cost. 这句话是Wymore对计算机以后发展趋势的展望。读到这儿,我一个一直藏于心底的结终于解开——原来他们早就认识到(1958年)计算机的局限性及计算机功能的强大性(当然他文章其他部分的内容也暗示了这点,下文标红)。也就是,当时计算机正处于萌芽期(而系统工程还没有),而且有非常大的新的需求,既处于何老说的第一个阶段。难怪Wymore后来成绩斐然:) 总结起来,人年轻时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今天做个简单的回答(待斟酌): 人最幸运的就是,能在年轻的时候找到一个正处于萌芽期而又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从事一辈子,而这个行业又是自己擅长的(需要的基本功),这样就可以开心地工作一辈子,因为它一直是处于上升期的。 下文是Wymore关于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工程创立的简短而深邃的回忆: ------------------------------------------------------------------------------------------------------- I was alone in my office completely absorbed in what, I don’t now recollect. I was busy all the time: I gave lectures to individuals and groups on how the computer could be used by research faculty in diverse fields; I wrote computer programs; I developed and taught courses in programming, numerical analysis, statistic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I wrote proposals to upgrade the computer equipment. I must have been engaged in one of these activities when Dr. Thomas L. Martin, then Dean of Engineering, came into my office, sat down and immediately began talking: “I have just returned from an exciting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where I heard a paper on the new disciplin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It is no longer sufficient for engineers merely to design boxes such as computers with the expectation that they would become components of larger, more complex systems. That is wasteful because frequently the box component is a bad fit in the system and has to be redesigned or worse, can lead to system failure. We must learn how to design large-scale, complex systems from the top down so that the specification for each component is derivable from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overall system. We must also take a much larger view of systems. We must design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s and even the system-society interfaces. Systems engineers must be trained for the design of large-scale, complex, man-machine-social systems.” This quotation is vastly abridged, I am sure, but it communicates the tone and some of the principal points as I recollect them. I was not paying too much attention, still absorbed in what I had been doing, and besides, when I heard the words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 am sure that my eyes began to glaze over. Then the Dean, undeterred by my lack of attention or perhaps so absorbed in his monologue that he didn’t notice, continued: “The next big development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will be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s an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is going to have a Department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 want you to develop and head up the Department.” Upon hearing that last sentence, I came fully to attention wishing I had listened more closely to his previous words. I sometimes characterize my intellectual life from that day to the present as trying to recall and to make sense of what the Dean had been trying to tell me that day in 1958. I was captivated by the grandeur of the vision invoked. I had just begun to appreciate the possibilities for more complex systems because computers were certain to become available with much faster performance, more memory and cheaper cost. I had glimpsed some of the interesting, even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the structure of computer programs but had yet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for research in what was to become computer science. I had already come to realize it wasn’t the computer or the programs or the user, it was the system. From: Systems Movement: Autobiographical Retrospectives Contributions to 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A. Wayne Wymore Professor Emeritus of System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4301 North Camino Kino Tucson AZ 85718 wayne@sie.arizona.edu, http://www.sie.arizona.edu/faculty/wymore.html 王飞跃所长原文: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74do=blogid=419601 写于2011年4月19日
个人分类: 一点想法|4172 次阅读|13 个评论
科学研究和科学事业杂思
热度 1 qianlivan 2012-4-8 23:38
曾经,科学,尤其是实验科学是贵族在闲暇时进行的活动,和茶余饭后写写字、画画画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在人们发现科学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之后,贵族式的科学活动就逐渐消失了。科学研究不再是业余爱好,而是成为了一种职业。 任何活动,作为业余爱好可以简简单单。公园里跳舞、唱歌的人不需要什么专业标准,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贵族式的科学研究也是如此。但是任何活动,职 业化之后就有了各种限制和要求,所谓“行有行规”。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也是如此,它已经成为了科学事业的一部分。 在科学研究作为贵族的业余爱好时,科学可能谈不上什么事业,研究科学就像画画。但是正如出现职业画家之后就有了画廊、拍卖行、经纪人一样,科学成为一种事 业之后,科学研究就不是唯一和科学有关的活动了。和科学相关的各种机构和职业都出现了。这些机构有研究所、基金会、研究生院、图书馆、出版社等等,职业包 括科研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员等等。 艺术机构的出现是为了服务职业画家以保证他们可以以画画为职业,科学机构的作用也是如此,它们的出现是为了服务科学工作者使得他们可以以科学研究为职业。 在理想的情况下,艺术机构应该可以做到让一个纯粹的画家可以正常工作,科学机构应该可以做到让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可以专心研究。 什么是一个纯粹的画家?一个画家只会说本国语言可以画画么?这方面我不太清楚,但我猜想可以。什么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一个只会说母语的科学工作者可 以进行科学研究么?原则上是可以的,曾经在日本和俄罗斯就有不少这样的科学家。日本还有过不会说外语的诺奖得主。那么,为什么现在要求科学家会说英语呢? 这当然是出于交流方面的原因,但是,这是必须的么?如果有人对英语完全没兴趣,此人是不是应该被排除在科学研究的大门之外?我认为当然不应该如此。那么怎 么解决语言的问题呢?当然应该从科学机构上想办法,既然有中央编译局,那么科学机构中也可以有科学编译的机构。语言和科学研究是不大相干的事,不应作为选择科学工作者的标准。除了语言问题,为了让纯粹的科学工作者可以专心研究,应该的事还有不少。但是应该的事都是不太会发生的,这里只是对此问题有思考,记上一段。
387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