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艰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原科考-艰辛建站
热度 2 xuxfyuwp 2019-8-11 23:31
8 月 8 日安顿在了申扎县城,这里海拔 4600 多米。初到这样的高度,对休息是个考验,夜里不易睡踏实。沿途的景观给人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远处可以看到巍峨的雪山,路边有大片绿色湿地,草滩中一汪汪积水与夕阳辉映,悠哉的牛羊,欢快的水鸟,构成和谐的生态。第二天一早沿着湿地边的小路散步,拍到了四只未曾见过的鹤鸟,后来听当地人介绍,是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的黑颈鹤,很珍贵。 相信在这次高原科考中, 8 月 9 日是值得留下一笔的,完成了在位于申扎的甲岗冰川脚下海拔 5400 米处建自动观测站的艰辛任务,承担此项任务的是队中包括 3 名女生在内的六位勇士组成的小分队。 按任务分工,多数人要留在县城与县政府和几个部门领导座谈,探讨与申扎经济社会、气候生态相关的的一些问题,属于我们这次考察的重要内容。座谈会很顺利,在许多问题上形成共识,如低碳发展、清洁能源、旅游经济、气候综合监测等,并建立了进一步联系沟通方式,以推进一些构想的落实。 会议结束后,又安排了其他考察活动,但大家的心思始终被前方建站的进程牵挂着。有了一天前的经历后,多少有些后怕,担心天公再不作美,那就惨了。一直通过微信与前方保持着联系,了解小分队的大致情况。他们 9 点半启程,计划 3 小时左右到达建站地点,即冰川脚下。大约中午 1 点 10 分左右,收到到达现场的信息,多少超出了一点计划,但还算正常。休息、准备了一会后,大约两点多一点,又收到开始建站的信息。 此时我们大部队(也没几个人)开始向山脚下云集,说是山脚下,也 4800 米了。一个小时后, 3 点 15 分,微信群里显示“建站完毕,准备下山”,消息传来,既令人振奋,又让人担心,毕竟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下山也非易事。大家不约而同开始向山上移动,希望去迎一迎他们,能在高一些的地方与返程将士们会合,也很想能帮他们一把。 到达冰川脚下需要翻越三个高坡,也就是由山脚下的 4800 米到达 5400 米。我们经过一番努力后,到达了第一高坡,接近 5200 米的高度。在我们喘息的时候,看到了远方对面山上有人影晃动,显然是我们的人,此时不会再有别人在此处出没了。 望着他们迈着几乎蹭着地皮的脚步缓慢向山下移动,显然是在经历着极限的考验。当最终我们会合时,疲惫的将士们真有些坚持不住了,坐在石头上喘着气,给我们慢慢诉说山上的情景。 我们只期盼他们能顺利归来,很难体会到他们经历的艰辛,毕竟没有亲身体验。当听到在山上因产生某些状况有“崩溃”、“绝望”的心情时,也试图想象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皑皑冰雪下,凄凄风雨中,缺氧、头疼、无力、寒冷,相互鼓励,彼此加油,几个执着的男女青年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不惜透支自己的体能,在坚持、在付出,在经受着磨练。 自动站建在了冰川脚下,多数人只能从照片上看到,北京也收到了观测传回的信息。真心向队中参与此次建站的勇士们表示敬意,有这样的精神、毅力和能力,他们的未来肯定是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
个人分类: 文章|637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个人影评——当幸福来敲门
热度 1 tomahawk9d 2015-6-8 16:30
早就听说过这部片子,一直没有看。今天用了整个下午看完此片,久久沉浸其中,虽然耽误了工作,但物有所值。 整个片子99%的篇幅用来讲述Chris Gardner的艰辛时光,而其成功之后则只有一瞥。因此,整个影片都让我沉浸在Chris Gardner的辛酸和努力挣扎之中。而这种感觉让我产生了强烈了共鸣。 坦白的说,相比Chris Gardner,我要幸福的多了,没有交不起房租的窘迫,没有每天奔波的艰辛,没有屡屡遭拒的挫折感,没有家人的抱怨和离去,没有被各种倒霉而焦头烂额,没有为不能给儿子幸福而落泪,然而,看着影片中的Chris Gardner,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自己设身处地会怎样呢?如果自己遭遇这些,会挺过去吗? 是的,我没有Chris Gardner的经历,但是从理念上,我感觉找到了知己。 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能够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希望自己能够给家人和孩子带来幸福,希望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活的体面一些。 Chris Gardner做到了,而自己呢,能否通过这场人生的考试呢? 说实话,自己心里没有底。 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很多缺点,不够努力,不够勤奋,不够有耐心,不够有韧性,不够坚强。可是,自己唯一和Chris Gardner相同的一点是,始终朝着正面的方向去努力。 注定会在将来的某些时候会多次的看这部片子,一部伟大的自传体影片。 因为它给我带来了力量和信念。 在此,我向Chris Gardner保证: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带着可爱的儿子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时候,我一定像Chris Gardner一样,擦干眼泪,永不放弃!
3626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报道我们的一线实践:一位科学家的生态农业试验
热度 1 蒋高明 2015-4-1 17:26
蒋高明:一位科学家的生态农业试验 本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4/316116.shtm 弘毅农场的科研楼和试验田 频振式杀虫灯诱虫 自然方式养鹅 ■本报见习记者 胡璇子 作为从蒋家庄村走出来的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的下一个愿望是,村里千余亩地都能以“生态”的方式耕作和生产。 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村民们都知道,从2007年起,“蒋老师”就开始在村子里养牛和种地,但鲜有人说得清他到底在干什么。只知道他对种地“要求高”,不能用化肥,也不许打农药,更别说使用除草剂和地膜了。 这正是蒋高明的初衷。2007年,当他开始这场生态试验时,他就决定不仅要将有利于生态农业的技术应用在试验田里,而且要坚持“六不用”——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激素、转基因,以实现农业的“低投入、零污染、高产出”。 到今年,这场生态试验已经持续了8个年头。 对目前的试验结果,蒋高明甚为满意,“当初的设想基本实现了,甚至比预想得要好”。 如今,村民们议论的也不再是蒋老师如何种地,而是地里长出的东西卖出了好的价钱。但是,要不要像蒋老师那样去种地,村民们还在犹豫。 蒋家庄有个生态农场 从平邑县城到蒋家庄,首先要乘坐40分钟左右的公交车,在卞桥镇下再找一辆小三轮车接力剩下3公里的路程。 司机们对蒋家庄西岭的养牛场都很熟悉,当地人习惯这样称呼蒋高明的研究基地——弘毅生态农场(以下简称“农场”)。“有许多人去那里学习呢。”公交司机对记者说,“我去年拉过一车人都要去那儿。” 自从农场建成,这里就成了蒋高明和学生们的实验基地。尽管交通不算方便,蒋高明几乎每个月都会来农场,平日里也有学生在此作研究。每年的6月和10月,逢庄稼收播的季节,学生们则会成批地来,农场里也最热闹。 而眼下三月的农场还略显安静。农场里散养的几只鸡和鸭子正在专心地觅食,两只羽翼油亮略显丰满的鸽子在悠闲地踱步,几只狗眯着眼躺在地上晒太阳。农场被四堵墙圈了起来。大门的左边有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仓库,里面堆放着糠料,墙上写着“严禁烟火”四个大字。大门的右边,一栋两层高的小楼和一间平房紧挨着,平房的半边是实验室,半边是会议室,二层小楼上挂着三个大字——“科研楼”。 在科研楼,记者遇见了农场的科研助理曾彦,他长期驻扎在这里。算起来,这个26岁的小伙子来到这里已经整整4年。对于农场,他最熟悉不过了。 “现在农场有160头牛,是一个肉牛的繁育基地。”曾彦带着记者在农场四处逛。农场大部分的土地都用来盖了牛舍,这里有健硕的老牛,也有刚刚出生不久的牛犊。 在牛舍的旁边,是一个500多平方米的青储池。走近青储池,一股秸秆发酵而产生的酸香气味扑面而来。曾彦说,这是将农田里的秸秆回收,切碎之后堆垛,再进行自然发酵的结果,农场的工人就用发酵之后的秸秆配上精料来饲养牲口。 对于蒋高明的这场生态试验来说,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当年,蒋高明提出“畜南下,禽北上”以保护草原生态,那么,又如何在农区利用秸秆来养活牲口呢?在蒋高明的设想中,农田里的秸秆通过这种方式被牛消化吸收,腐熟的牛粪和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再还田。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牲口“吃”的问题,也使得农田里的营养元素得到了高效、循环的利用。 在农场里,蒋高明还有一块试验田。自从他接过这块土地,就再也没使用过化肥,施的全是牛粪。 现在,田里正长着一垄垄绿油油的小麦,高度已经没过脚踝。曾彦说,等到六月,麦子就该收割了,秸秆进入青储池,地里再种上玉米。“去年,这块地里的小麦加上玉米,一共产了2500斤呢。”望着眼前的麦田,曾彦兴奋地说。 8年,都发生了什么? 尽管这块试验田里最新的数据令人振奋,但是,一开始情况并非如此。 这是蒋高明最早的一块试验田。8年来,他记录和监测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因为没有施化肥,最开始产量肯定不行。”蒋高明说,这就像一个人,以前每顿都能吃饱,突然不给饭吃了,就饿了。 何况,这块田是村子里的低产田。蒋家庄村村支部书记周京林告诉记者,之前这块地的土层只有15公分厚,原先只能种地瓜和花生。 2007年,蒋高明把这块地租了下来。 除了坚持用有机肥还田之外,地里长了杂草,他也不用除草剂,而是雇佣人工除草。他也不给农作物打农药,而是利用脉冲式捕虫灯来捕捉害虫。在他看来,农药就像灭火器,等火烧起来了,再用灭火器也不晚,但是“农民现在一看见虫子就用农药”。对于地膜,他也坚决地拒绝,因为“这东西对环境的污染太大”。 大约从五年前起,试验田里的产量开始慢慢增长。周京林说,“六不用”的方法现在是做起来了。 更令人兴奋的是,土壤质量也开始改良。 检测数据显示,2007年,20厘米内土壤层的有机质含量是0.71%,全氮的含量是0.058%;2014年,相应的数据增长到2.41%和0.247%。除了土壤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升高外,土壤微生物和动物群落也开始恢复,多年不见的蚯蚓等回到了农田。 现在,踏在这块有机实验田里,记者的脚下一片松软。在土壤改良的同时,农场的自然生态也悄然恢复。“现在到农场一看,益虫增多了,益鸟也增加了,这是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蒋高明说。 8年里,蒋高明的试验从农场里做到了农场外,他从村民手里租下了几十亩地,不同的农田承担着不同的实验任务。在距离农场500米处,有一方约40亩的农田,这里是他租下的最大面积的农田。 麦子返青的季节,边上的农田几乎都覆上了农膜,而这片田里,坚持的是蒋高明的“六不用”。 “最开始这块地亩产才300斤,我都不敢再继续帮蒋老师种了。”受雇于农场的村民蒋庆礼告诉记者,“这两年产量上来了。” 这么多年,拿了30万元补贴 蒋庆礼拿着铁锹站在田里,趁着干活的间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自己的地里就用化肥和除草剂,一亩地一袋化肥,从厂里拿货,120块一袋,一亩地买除草剂只要一块二毛钱。” 在他看来,“蒋老师对种地要求高”,相应地,“成本也大”。“人工除草,一亩地的成本差不多就是80块,一亩地差不多施5~6方的牛粪,算下来得要五六百块钱呢。”蒋庆礼告诉记者。 一位村民也应和着“成本确实高”。停顿了一下,他问道:“不过,蒋老师这是公家出的钱吧?” 在蒋家庄,有这样想法的村民还不少。“反正干什么,要的价钱都比别人贵。”从租地开始,蒋高明就享有这样特殊的“待遇”。现在,他已经坦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如果说,最开始蒋高明的这场试验有课题与经费的支持,那么,再往后,蒋高明就需要不时拿自己的钱填补。他把当选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的50万元津贴投进了农场,这两年,农场有了一些收益,钱又都统统返了回去。 2014年,蒋高明终于有了一笔“意外进账”。平邑县畜牧局给了蒋高明30万元,作为养牛的补贴。“好像是这么多年的第一笔补贴啊。”蒋高明自嘲。 蒋高明认为,虽有补助的政策,但执行起来才知“可望而不可即”。“譬如青储池,要求自己出200万元,才补贴100万元。一般的农民谁有这个能力?”蒋高明反问道。 有趣的是,政府对农场的支持态度颇为微妙。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每逢有视察、参观,领导们往往都不会落下农场,往上头总结、汇报,农场也是模范样本。但是,“分管领导不抓这个,也不谈什么补助或优惠”。 “态度肯定是支持的。”村里的书记周京林想了一想,告诉记者,“现在确实还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产品卖出了好价钱 虽然这些年一直为农场持续进行投入,但让蒋高明高兴的是,现在农场的产品似乎“找到了市场”。 2013年8月,曾彦在淘宝网上开了一间店铺,如今这间店铺已经“三钻”了。这还是在店铺的产品为数不多,又无法持续供应的前提下的销售量。 除了有销量,农场产品的口碑也相当不错。在淘宝上,挑剔的买家往往对赞美格外吝啬,但在店铺里的评价里,不少人用“非常好”“真棒”,甚至大段的文字来为农场的产品点赞。 “我们的农产品到底好不好,看得见,测得出,吃得出。”蒋高明对自己的有机农业的产品信心满满。他给记者看了一张统计表,“现在除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其他省份的顾客均有购买,而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购买人数越多。” 如果用数据说话,农场的产品也“经得起考验”。“比如苹果,我们找第三方检测机构做了191项农残检测,全部参照欧盟的有机食品标准,其中191项农残190项达到欧盟有机标准,1项符合欧盟食品标准。”曾彦说。 “多菌灵这项中国的标准是0.5mg/kg,欧盟普通标准是0.1mg/kg,而欧盟有机标准是0.01mg/kg,我们的是0.022mg/kg,稍微高了一些,但也仅是欧盟普通标准的1/5,国家标准的1/20。” 自从开了淘宝店,曾彦就买了一辆红色的三轮车,为了方便寄快递。只要有订单,他就骑着三轮车带着货去镇上发快递。据曾彦估算,去年淘宝店的营业收入,大概能有十几万元。 村里人也渐渐知道,蒋老师的东西能卖出好价格,一货难求。 “我市里的亲戚听说我帮蒋老师种有机田,还问我要呢。”蒋庆礼说,“我说蒋老师的货都卖完了,我自己种的不是‘有机’。” 蒋庆礼说,虽然蒋老师田里的产量不比自己的田,投入也大,但是“卖得价钱高”,其实“也一样”。 蒋高明明白,村民们现在也都在等着市场的反馈。“对农民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切切实实的增收。” 周京林向记者道出了村民们的隐忧:“如果大家学蒋老师搞有机农业,前几年减产怎么办?头几年产出的产品不能算作‘有机’,卖不出有机产品的价钱,那么谁来补贴呢?” 创立自己的标准和品牌 如果弘毅农场也是一株麦苗,那么,它的长势让蒋高明喜出望外。 “现在要攻克的就是杂草。”坐在办公室里,蒋高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如果把这个技术问题解决了,那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技术环节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 现在,除杂草依然依靠人工,蒋高明期待用技术手段来解决,这样一来,他倡导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有更低的成本和更明显的优势。 如果再往更远处想一想,蒋高明说,他希望能树立一个品牌,有一套更严格的标准。“但是到时候不需要认证,大家认这个品牌、买它的产品,就意味着对标准的认可和品牌的信赖。”他说,日本守护大地协会对他有借鉴意义。 除了对自己的期许,他也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业有更多的关注,采取真正的实际行动。 “我理想中的生态农场首先肯定是要生态平衡,生态是多样的、结构是完整的。”蒋高明说,虽然现在农场发展得挺不错,但离自己的理想状态尚有一段距离,“农业生产方式不再破坏自然和环境,产出的是优质的产品,能卖出好的价格。通过消费,资本再回到农村,人们也不再挤向城市,而是在农村就业,这样城乡也就能实现和谐。” “当然,这有点儿理想化了。”说完这番憧憬,蒋高明顿了顿,“不过,我相信,还是能实现。” 曾彦接下来要忙的就是村里另一处园地的建设。这块场地刚刚谈下来,院子里还有些乱,工人们正在把院子里的树拔起来,移栽到农场去。“以后这边会是我们的仓库。”曾彦指着一排新装修的平房,“下次来,你就能看到一个整洁的生态园区。” 《中国科学报》 (2015-04-01 第5版 农业周刊)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580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农场的艰辛:亲历母牛难产
热度 1 蒋高明 2015-1-28 17:35
生态农场艰辛谁人知:亲历母牛难产 曾彦 弘毅农场今天和昨天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夜晚比起白天来,显得更加的平静,呼啸了一天的寒风,似乎也不愿打破长夜的宁静,渐渐的停了下来。白天里在牛舍四处走动的牛,也一个个安稳的躺在牛栏里,不断将傍晚采食的秸秆反刍着。栓了一天的狗,终于被主人把“项圈“给摘掉了,平时无奈且睡了一天的它们,此刻精力异常的旺盛,从院子的东头戏闹着到西头,一会又在南头听到他们的叫声了……。 此刻强叔强婶已经吃完晚饭了,若是在往常,想必他们再看会电视,就该进入梦乡了。今天强叔却没有太多的心思看电视,他从椅子上拿起一件大衣披上,似是刚有些吃饱,走起路来有些晃晃悠悠,路灯下的影子渐渐地缩短,又渐渐地拉长,不一会就来到了牛舍,抬起手灯对着舍内照了照。母牛似乎也听到了脚步声,抬起硕大的牛头回头望了望,看到是每日里照料她的强叔,又喘着粗气转了过去。 这是一头初为牛母的牛妈妈,若是顺利产下他的牛宝宝的话。只是第一次的她,显然有些困难了。强叔今天心里所惦挂的,也是她。 看到母牛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强叔又拖着身子晃晃悠悠的回到自己的房间了,如此地来回,每半个小时会有一次,探望中,夜也渐渐深了。强叔又一次批上大衣,强婶似有些困了,歪着头看了看强叔:“今天估计不会生了吧,要不早点睡吧?” 强叔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对睡眼迷离的强婶说:“你先睡吧,我再看一会,要到一点还不生,那就明天再说。”紧了紧大衣,推门出去了。 待强叔又一次来到牛舍时,欣喜地发现,母牛此刻有了生小牛的迹象,嘴里喘着粗气,攒着劲,很费劲的往外喷了一口气,在冬天的夜里卷成一道白烟,真是牛气冲冲。以强叔过往的经验,这头牛定要难产,但此刻母牛不会让别人因为任何原因接触她的孩子的,她需要尝试着自己努力产下小宝宝。强叔赶忙奔回住所,把刚刚入睡的强婶叫了起来,从工具房拿了绳子、暖灯。 宁静夜空下的牛舍里,母牛正痛苦而努力的想把牛宝宝产下来,瞪着硕大的牛眼,防范着任何想靠近的人。强叔把暖灯放到牛舍的角落里,暖暖的灯光照在母牛的脸上,她更加疲惫了,站在地上有些有气无力,许是确没力气了,许是知道靠自己的努力没办法把自己的宝宝产下来,在强叔慢慢摸过去的时候,小牛宝宝仅牛头和前腿在外面已经快两个小时了。她需要帮助。 强叔和强婶尝试着两个人把牛宝宝拽出来,显然没有成功,又叫来两个饲养员。“来来,老四、老刘,我们一块拽着试试。”强叔吆喝着用绳子捆住牛的前腿,往外用力的拽了一把。 “不行,牛太大了,拽不出来”这是老四的声音。 “用绳子把牛头栓住吧。” 几人手忙脚乱的把牛头栓住。 “再拉拉看……,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还是没把小牛拽出来。 “还是把母牛的头放开吧,有些喘不过气了她” 看到小牛还是没能顺利产下,强叔强婶有些着急了,从强叔发现母牛有产小牛的迹象到现在,已经有四五个小时了,不管是对母牛本身还是牛宝宝,都已经有些危险了。 “要不再叫两个人帮帮忙吧?快把楼上的学生喊过来!” 待到强叔跑到楼上把我和我师兄喊起来的时候,已经快凌晨七点了,强叔语气里已经有些焦急了。我们赶忙穿好衣服,踩着草霜奔往牛舍。赶到牛舍时,看到小牛前半个身子露在外头,剩下的还卡在母牛的体内,嘴里略带稚气的不断哞哞叫,许是有些疼了。 “快快,再拉一把试试……” 大家一起拽着捆着小牛前腿的绳子,嘴里吆喝着“一二三,一二三……”,小牛往后挪了挪,母牛也跟着往后挪了挪。 “还是把大牛头拴住吧” 母牛已经筋疲力尽了,任由我们摆弄,又一次被我们把头固定在牛舍里。 “再拽,再拽”又一次拾起捆着小牛前腿的绳子“一二三,一二三……”小牛又往后缩了缩,这次母牛却没有跟着往后挪。 “出来了,出来了,再加把劲,一二三,一二三……”随着小牛略带稚气的哞哞声停下,我们也感到手上一松,一头体重估摸起来比我都要重的“牛宝宝”顺利的产下了。 他的头顶有朵白色的小花,毛色和他母亲一样泛着忠厚的土黄色,长时间的过度挤压让他有些顺不过气来,蜷缩着身子躺在母牛的身后。 母牛头上的绳子已经松开了,但此刻显然没有精力去呵护自己的宝宝了,无力的躺在那。 强婶用手从小牛脖子撸到肚子,不断给他顺气。大家也都松了口气,母牛和小牛只需要得到好好的休息,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大家渐渐散去补觉了。 第二天中午我们吃饭的时候,却听到强婶和我们说,那头小牛在中午头里,却已经死了……。它经历的难产过程太漫长了。 (曾彦为弘毅生态农场科研助理、办公室主任)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1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忏悔录
benlion 2013-9-2 23:55
人生已是半百,至今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呢? 总感觉自己浪费了许多美好时光,也没有好好抓住许多很好的机遇。 1983 年大学 3 年级,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 结构论纲领, 1983 年- 1993 年就几乎把时间都花在了科学史、哲学的理论研究,由于当时不具备实验研究的条件,尽管提出了系统医药学、系统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和方法。 1993 年开始寻找能够开展实验研究的途径,先是尝试去生物技术公司,可当时几乎只有外企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缺乏国际水平的实际技术开发型企业,后是来到中科院北京的研究所。 然而,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生都忙于出国留学,几乎难以安心国内做研究和发展, 2 个社会趋向 - 要么下海经商,或忙于兼职商业,要么就是忙于英语和联系出国留学,而我本是热衷于开展自己思路的研究,也只能在组织国际会议与国际学术界探讨,而后也走向了留学之路。 到了国外,作为学生几乎不太可能实施自己思路的研究工作,大量辩论和交流也没法得到实验室的赞成,也就同样走向了筹备国际协会和会议的国际通信交流,并将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体系在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层面倡导,探讨细胞分子生物系统的机理研究和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 1999 年建立自己的生物系统网站,在 Nature 等刊物和生物信息媒体等发布,并将自己设计的细胞通讯分子电路概念图投到 Nature Genetics 作为封面设计图 - 未被接受, 2001 年系统生物学已经开始形成国际趋势,之后,给 Nature 杂志去信说明 1999 年自己所做的贡献 - 未得到答复。 也看到 1996 年洽谈我的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2002 年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上发表论文。于是, 2003 年在第 19 届国际遗传学大会重述系统方法的遗传学和转基因技术研究。 而后,又转向了在国内一直存在的疑问之探索,也就是现代西方绘画与中国艺术风格的影响,以及中西文化、医学和宗教等关系,却惊讶发现印度教与希腊神话的类同、犹太教传统与儒家 - 道家文化的关联。 再加上大学和图书馆瓦特雕像的潜移默化影响,于是,思想起中国的未来工业化发展。 因而,又走向回国 * ,一是探索中国古代文化、技术发展路径,二是考察与思考是否第 3 次工业革命将转移到明清中国工商业萌芽的江南,却得出人类 4 代文明概念和历史也具可推导的逻辑现象。 岁月如穿梭,到底这一生要做什么呢? 注 * : 在留在国内的资料中,发现系统生物工程、转基因禽类等文章和国际信件;因而,开始了文献检索,却看到 1968 年 D.Mesarovic 提出“系统生物学”术语和 2003 年 S.Benner 发表个性化医学 – 都未见 L. 胡德提及。 继而,展开系统生物学发展史的考察,惊讶!几乎原创型科学家都是小实验室,而规模实验室、系所建制的几乎都是管理型科学家,而且,系统与工程(合成)生物学发展 - 1996 年 -1999 年 -2003 年是关键时期。 - ( 2013 年 9 月) -
个人分类: 人生|2525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我为什么选择出国工作?--喻海良”
blueice1126 2012-7-26 19:15
今天看到喻海良老师发表在小木虫上的“我为什么选择出国工作?”( http://emuch.net/html/201205/4518693.html )一文,一时感慨颇多,不了解喻老师的,估计只能看到喻老师32岁成为教授的风光,感觉喻老师科研生涯的顺利。但看完这篇文章,我们才能又一次深刻体会到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每个人都不可能随便成功,命运的永远喜欢垂青那些有准备,更努力和用功的人们。正如乔布斯说的那样,有事命运会用砖头敲打你的脑袋,但千万别灰心。正如喻老师,看到他硕士毕业就能留校,我们都不仅羡慕万分,可我们忽略了随后喻老师的不得已所做的艰难选择及卓越努力。所以我们不应该抱怨什么,没有人永远是一番顺风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再努力。自己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喻老师全文如下: 我第一次知道学生可以出国留学是高三毕业后,班上有一个学习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同学,由于家境较好,去了乌克兰最好的大学。由于当时她的学习成绩真的不是很好,而且能进乌克兰最好的大学,所以,我当时觉得那里的大学教育太差,可能还不如国内的二本。进入大学后,我们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有合作,国内3年,英国2年,最后获国内大学本科文凭和伦敦大学硕士学位。由于两校合作关系,每年可以派不少学生过去,前提是,伦敦大学免除一半学费的优惠,学生自己出一半的学费。对于穷学生的我,自然只能望而却步。但是,进一步对出国留学没有好感,因为有钱就行。上研究生的时候,某日本朋友推荐我去大阪大学学习,前提是放弃国内大学的博士学位。自己觉得不值,导师也不太赞成,就放弃了。 博士毕业后,由于人事变动,我突然不再被认为是可以培养的“人才”,在原单位受到几个和导师意见相左的“学霸”的排挤。为了自己的前途,我决心暂时离开学校,以躲避风头。此时,导师建议我去德国做洪堡学者,并帮助我联系了某著名大学的副校长,对方看到我的CV后,很快同意要我,并给我一些相关材料。就在这时,我自己还联系了清华大学的老师,他们收到简历后,第二天就写信欢迎去他们组。由于我急于躲避成为“枪头鸟”,早日离开是非之地,再次放弃了出国,办理停薪留职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的确,在我的眼里,清华并不比国外名牌大学差。 在清华大学期间,我一方面每半年回原校汇报工作,另一方面,打听大家对我的看法是否改变。很遗憾,每一次都受伤而走,虽然我依然希望回到那里工作。在此期间,我给领导写信希望得到单位的培养与肯定,因为“杰青”以上才是我将来的定位目标。但是,后来我们实验室的人事领导做的非常过分。我到清华后不久,单位的另一个同事接着去了加拿大。然而,在职称评定的时候,该领导以我现在不在单位为由不同意给评定职称,然而,却帮助那个同事评了职称(现领导得意弟子)。此时,我写信给了学校人事处处长,没有回复。为此,在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决定辞职,彻底离开这片伤心地。可怜我原计划回去,白白浪费了清华大学可以给我提供的2万多住房补贴(在职人员没有)。 也就在此时,卧龙岗大学这边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主动邀请我出国。他给我讲了很多出国的好处。考虑到现在的情况和将来发展的空间,我同意了。很快,他们让我写了一个申请书,并帮助填写了一些材料,最后,我以第一的身份获得了卧龙岗大学提供的三个岗位之一。刚来这里的时候,很多人问我是不是从美国过来的,的确,从国内博士毕业获得国外工作岗位不易。获得这个岗位后,我可以申请澳大利亚绿卡。但是,害怕自己将来不回国,而主动放弃了。的确,在出国之前的最后一个月,我把人事关系落到了另一所学校。 现在再总结一下我出国的原因:(1)国内非学术因素对人的成长影响过大,很多学霸完全把自己的私人恩怨施加与别人头上,让人看不到希望,甚至绝望;(2)国外大学以学术发展的眼光评级“人才”,而且各种待遇比国内高出4倍以上,为何拒绝?(3)的确以前没有深入了解国外学术发展情况,有志者应该走出来看看,否则永远只知道自己井口上的一块天,不利于成为“大才”;(4)走出来也是能力的一种象征,的确岗位稀少,我要证明给某些“人”看。(5)将来我还可以回国,而且,可能还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最后列出最重要的一条,“出国之目的,在于将来为己国造新文明”,希望将来有机会做到。
6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导师日记之二:导师成长的艰辛
热度 2 liushangqing 2012-5-18 22:44
今天上午(20120518),研究生答辩结束,我的导师角色的扮演也告一段落。两年半的风风雨雨,一千个日夜的酸甜苦辣,为人师表的个中艰辛,只有亲身体验者才能真正懂得。初为人师,成长艰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首先,选择学生就是一个选择苗子的过程,这是一个技术活。一年前曾讨论和总结过如何选择硕士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9620-443689.html )。如果能招到一个领悟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腿脚勤快又懂得感恩的学生,我想应是导师的一大幸事。可作为普通院校的导师,这种事不能强求。作为初为导师的我,选择学生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其次,要培养一个研究生,需要导师提供科研经费,国家或学校提供的一个研究生四千块只够给学生买一个试剂盒。但在如今这种科研经费分配体制下,一个不入流的院校中,一个入行不久的导师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才能给学生多找点科研经费,但却找不到太多的门道。年年报课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所以总是幻想天上能掉馅饼,即使没馅也行!可怜天下导师心呀。但是经费紧张却没法向学生去说,就像穷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愁的是当爹的。千怪万怪其实主要怪本人不才,所以我常常问自己,你会误人子弟吗?! 第三,导师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学生,一是搞科研,二是指导为人之道。在指导学生科研的同时,导师能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你得不断地去了解前沿,去充实自己,才能更有见地更正确地指导学生,虽然你可能没有亲自操作过,这是导师艰难成长的主要方面。导师要教学生学习的是科研的思绪方法,而不是做一个实验员。对于学生的科研,我的要求很严,我认为是为学生好,他在以后的科研生涯中最终会理解为师的一片苦心的。当然,从学生身上也可能学到一些东西。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导师需要明确与学生的关系,需要学习如何与学生相处。导师不是老板,不能把学生当秘书一样使。尤其是在当代,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奉行的是现实主义,如张虎之流,除了与课题直接相关的,其他的免谈。甚至有学生会问你,我要怎么做你才满意?为了应付你,他会消极怠工,他会编造数据,他会想办法搪塞你。这就需要导师的火眼金睛了。为人师表,总是免不了教授学生为人之道。尤其是在当下这种科研体制之下,在抄袭作假成风的科研环境下,科研人员的诚信尤其珍贵。我想,在严谨的科研上面都造假的人,在其他方面更会作假。 总之,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就是导师艰难成长的过程!
个人分类: 导师成长|559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内地新首富:李锂夫妇
dnastar 2010-4-25 18:27
http://news.sohu.com/20100425/n271730537.shtml 海普瑞是从事肝素钠原料药研究、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肝素钠原料药,产品99%以上出口,客户遍布全球,包括世界知名的跨国医药企业。   海普瑞的竞争力体现在它是目前中国肝素钠原料药行业唯一通过美国FDA(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的企业,并且通过了欧盟CEP(欧洲药典适应性认证)。海普瑞还是美国大剂量标准肝素制剂唯一的原料药供应商。   海普瑞2009年销售收入22.24亿元,净利润8.09亿元。   海普瑞本次拟发行4010万股流通股,发行后总股本40010万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5万亿单位兼符合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标准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建设项目。 1987年川大毕业   事业从重庆起步   招股书显示,海普瑞实际控制人为李锂、李坦夫妇,二人分别任海普瑞董事长及董事、副总经理,而公司董事、总经理单宇是李坦的哥哥。   李锂、李坦均于1987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前者1987年7月进入成都肉联厂工作,后者同期在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厅教育处工作。1992年,李锂、李坦先后进入重庆通达分别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与副总经理。   1992年3月18日,李锂与重庆通达承包合作肝素钠项目。2000年之后,重庆通达不再从事肝素钠的生产经营。2003年8月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药品批准文号变更至海普瑞,之后至2008年2月注销期间,重庆通达未从事任何生产经营活动。   对话    李锂:我赶上了伟大的时代   23日举行的海普瑞公司网上路演十分火爆。就相关问题,李锂做了详细的回答。   关于股票:我从不炒股谈股票   问:你炒股吗?你会推荐亲朋购买你公司的股票吗?   李锂:我从不炒股,也不谈论股票。   关于创业: 立业要早持之以恒   问:你已成为内地首富,你如何看待财富的变化?   李锂: 这一切主要是赶上了伟大的时代 。 有机会为国家和民族创造财富,是我们的荣幸 。至于创业,总是 艰辛 的。   问:能否谈谈创业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有何建议?   李锂: 长期专注、不懈努力、使产品质量有国际竞争力,是我们的目标 。 立业要早,要持之以恒,最重要的是要做出高质量的东西 。   关于工作: 工作是快乐的源泉   问:公司管理层是如何分工的?你个人在哪些方面倾注的精力最多?   李锂:管理层按能力和制度进行分工,我侧重于研发。我认为 工作 永远 是人快乐的主要源泉 。   问:你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李锂: 20多年来除了睡觉和吃饭,绝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工作。 据成都晚报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