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免疫球蛋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WHO专家最新观点(2)
yanjx45 2020-5-23 06:56
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WHO专家最新观点 (2) WHO 狂犬病专家 Charles E. Rupprecht 博士曾是 美国 CDC 狂犬病部门 的负责人。他 今年 5月5日 作为 通讯作者 在国际专业杂志《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 生物治疗专家观点)》上发表综述论文,题目是 Modern biologics for rabies prophylaxi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human cases mediated by dogs ,表述了对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的最新观点。 现将该综述的主要内容进行编译,按以下标题分三次发布: (1) 现代狂犬病疫苗 (CCEEV) (2)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RIG ) (3) 应用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的最新建议 ( 2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RIG ) 被动免疫在狂犬病预防中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是人 PEP 的重要组成部分。暴露后立即给予血浆 Ig (免疫球蛋白)部分中预先形成的抗 RABV 抗体,在 CCEEV 主动诱导产生 VNA (病毒中和抗体)前暂时填补空白。 目前, RIG 可能是同源的,即由接种过疫苗的人类志愿者提供的人源 RIG(HRIG ),也可能是异源的,来自非人类的动物,如马源 RIG(ERIG) 。此外,针对病毒 G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也已被批准用于人类 PEP 。 1. ERIG (马源 RIG ) 在进行 PEP 时, HRIG 是非常有效的,但并未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狂犬病流行地区,成本是主要限制因素。最初,是将从接种过疫苗的马 ( 历史上也采用过其他动物,如实验室兔子 ) 获得的针对 RABV 的超免疫血清收集起来,此类血清曾被广泛使用,主要是由于所获得的多克隆抗体数量很大而且有广谱的抗体特异性。 然而,一些研究发现,抗 RABV 血清中完整的免疫球蛋白会导致严重的 AE ( Adverse events , 不良事件 ),包括血清病、严重的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 此后,生产商开发了一种从粗制马血浆中消化和纯化 ERIG 的方法,目的是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大的效力,同时具有更低的 AE 发生率和非常低的蛋白质含量 ( 如〈 3%) 。这种纯化的胃蛋白酶消化的 ERIG 只与较低比例的血清病和罕见的过敏反应有关。 在进行 PEP 时,患者给药的理想 ERIG 剂量是选择在伤口局部接种时足以中和 RABV ,但又足够低,以防止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与疫苗结合并对疫苗主动诱导 VNA 形成潜在干扰。 以前, ERIG 的推荐剂量是 40iu /kg ,在伤口部位局部使用,任何额外剂量都进行 IM (肌肉接种)。根据最新的 WHO 指南,只集中进行适当的伤口浸润注射 ( 并省略了在远离疫苗接种地点将额外或多余的 RIG 进行 IM 注射 ) ,由于避免了多次注射,使患者的成本、 AE 和疼痛都降到最低。 当抗 RABV 血清得到更广泛应用时,由于临床证据表明使用外源血清进行 ID (皮内接种)皮肤检测的预测价值较低,因此在应用纯化 ERIG 时不再需要进行 ID 皮肤检测。 然而,纯化的 ERIG 应在具有对过敏反应进行医学处理能力的条件下使用。此外,在消化过程中删除抗体尾部可结晶 Fc 区域的片段的一个潜在缺陷可能涉及所制备的抗体的免疫效力降低,正如在单克隆抗体实验中所显示的。 预计对纯化的 ERIG 的需求将会增加,因为有狂犬病流行并正在执行 GEHRD (在全球消灭由狗传播的人类狂犬病 )计划的所有国家都需要 PEP 。尽管胃蛋白酶消化的 ERIG 要比 HRIG 便宜得多,也更容易获得,但这种生物制剂的供应现在依赖于本地区生产,在亚洲和非洲的许多最不发达国家仍然负担不起。未来通过政府机构提供的疫苗,如果是免费供应的,应该同时提高 ERIG 在狂犬病流行国家进行有效 PEP 管理中的可获得性。然而,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可能会限制 ERIG 的全球扩张。 2. HRIG (人源 RIG ) 为了尽量减少与异源抗原相关的 AE 的发生,如历史上在抗 RABV 马血清中所观察到的,二战后开始尝试生产同源产品。最终,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得益于引进高效 HDCV ( 人二倍体细胞疫苗 ) 对人类志愿者进行超免疫和血浆分离技术的改进,商业化的 HRIG 出现在市场上。目前, HRIG 的最大推荐剂量为 20iu /kg 。通常,根据不同的产品, HRIG 以 150 或 300 IU/ml 的浓度提供 2mL 、 3mL 或 10mL 的小瓶,供成人或儿童选择使用,以减少浪费。 作为 HRIG 疗效的证明,利用过去 40 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获得的经验,结合伤口清洗和 CCEEV 的接种,在每年约 2 -6 万例 RABV 暴露人群中,至今未见 PEP 失败的报道。 虽然 HRIG 的开发是对 ERIG 的一个合乎理想的改进,但它的价格和可获得性限制了它在欠发达国家的 PEP 中的实际应用。 3. MAbs (单克隆抗体) 自 20 世纪 70 -80 年代单克隆抗体首次开发以来,单克隆抗体被认为是较便宜而且可长期稳定供应的 RIG 替代品。在 21 世纪早期 , 在临床前和临床测试中 , 第一批针对 RABV 糖蛋白的新颖的单克隆抗体鸡尾酒 , 被发现对实验室动物和人类都是安全和有效的 , 但是这个产品还从来没有进展到第三期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 WHO 狂犬病研究合作中心试图利用体外和体内模型比较各种小鼠单克隆抗体的效用。他们选择了一种试验性鸡尾酒并向 WHO 提供,作为一项推进潜在商业应用的举措。部分基于这项合作应用研究,印度至少批准了由 2 种单克隆抗体组成的一种人源化鸡尾酒。 2017 年,另一种由单一 MAb 构成的产品也获得许可并在印度推出。未来的改进可能包括在植物中生产抗体,以及将现有产品的保护范围扩大到能针对其他丽沙病毒。 参考文献: Terapong Tantawichien Charles E. Rupprecht (2020): Modern biologics for rabies prophylaxi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human cases mediated by dogs ,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 DOI: 10.1080/14712598.2020.1766021 ( https://doi.org/10.1080/14712598.2020.1766021 ) 相关博文: 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 WHO专家最新观点(1) 2020-05-21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6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狂犬病疫情:趋势、现状和展望
yanjx45 2020-4-20 05:43
中国的狂犬病疫情 :趋势、 现状和展望 一、 1996年-2019年中国的人狂犬病发病率(死亡率) 从 1996年至2019年的24年,中国的人狂犬病流行经历了由 1996年 的 低谷 到 2007年 的 顶峰 然后一直缓慢下降的过程。 这 24年里 全 国报告的狂犬病病例总数 为 31 , 995 例 ,平均每年 1 , 333例 。 下 图表示的 是 1996年至2019年中国 的人 狂犬病 发病率走势。 其中, 1996 - 2007年中国 的人 狂犬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自 200 7 年 达到 3 , 300人 的顶 峰 以来,报告的 人 狂犬病病例数量持续下降。 2019 年 的死亡人数 下降到 不到 3 00人,与200 7 年的最高值相比下降了 9 0%以上。 具体数据和走势如图 1所示。 图 1  1996年至2019年中国 的人 狂犬病 发病率 统计 二、 中国各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人狂犬病发病率 中国各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人狂犬病发病率差别很大,有些省区形势依然严峻,有些省区则可认为已 基本消除人狂犬病 。 截至 201 9 年 ,中国 大陆地区的 31个省 级行政区都曾 报告 过 狂犬病死亡病例。我国中 部和 南部地区病例数较多 。 所有省份的病例都是零星 散发 ,没有集中暴发。南 部 、东部和中部省份是狂犬病高发地区,特别是广东、广西、贵州和湖南 。 男性病例多于女性 。就年龄来讲 15岁 以下病例较多, 5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有较高的危险。 虽然狂犬病 目前 在我国的分布仍然高度分散,但中西部地区 的 一些省 区, 如湖南、河南、广西、湖北和贵州等仍然有 较 多狂犬病病例报告。 2018年,报告死亡人数最多的5个省 区 是湖南 (78例/ 18.5%)、河南(42例/ 10.0%)、广西和湖北( 同为 34例/ 8.1%)、贵州(31例/ 7.4%)。 2013年至2018年,除湖南和湖北两省死亡人数没有明显下降外,其他各省的死亡人数 都 逐年下降,尽管偶尔会 有反弹 。报告死亡人数下降最多的省份是海南 (100%)、广东(87.14%)、山东(85.45%)、河北(83.82%)和山西(83.33%)。各省的平均下降率为68.7%。具体数据如表 1 所示。 表 1  2013年至2018年 中国各 省 区 报告 的 狂犬病死亡病例 注:   最后一栏是2018年与2013年相比 死亡病例 的 下降率(%) 。 下降率仅统计2013年死亡人数超过20人的省份。 三、 中国的人用 狂犬病 生物制品使用量 中国的 人用 狂犬病疫苗 和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批签发 “” 情况 大体上可反映中国的人用狂犬病生物制品使用量。厂家生产的每批生物制品产品须经国家相关检定和管理部门进行检定和审批后才能上市,谓之 “批签发”。 批签发 的结果会在网上公布。 狂犬病疫苗是暴露后预防的有效措施,也是预防 人 狂犬病发病的关键 之一 。近年来我国狂犬疫苗批签发稳定, 2014-2018年中国狂犬病疫苗批签发数量始终维持在6 , 000-8 , 000万支左右,其中2019年1-8月中国狂犬疫苗批签发量达3 , 586万支 。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每年用于人类的狂犬病疫苗的总数在 1 , 100万 人份 至 1 , 700万 人份 ( 每人份为 4-5支) 之间,有一定的波动性。 对于狂犬病病毒 III级暴露者,应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狂犬 病 免疫球蛋白(人源免疫 球 蛋白)。近年来狂犬免疫球蛋白在样本医院保持高速增长, 2019年1-8月中国 狂犬 病 免疫球蛋白 批签发数量达 728万支 。 但受产能限制,国内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市场仍然存在明显缺口。 四、问题和展望 根据现有统计资料,目前中国 人狂犬病 的 暴露后治疗显示疫苗免疫率 略有 下降,被动免疫率 略有 升高。现有的人 用 狂犬病疫苗可满足疫苗接种的需要。 目前 在 相关 基础设施 建设 方面,仍有必要增加基层诊所数量,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狂犬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和世界各国的情况相同, 我国 的 人狂犬病传播的主要 来源 是犬 (极少数是猫) 。 而目前 我国仍缺乏合理、规范的犬类管理科学体系。监测结果表明, 近年来我国 狗和猫的免疫率 不升反降 。 据全国分布的狂犬病 监测点 统计,我国的 平均犬只密度保持稳定 ,但 犬只免疫 率呈 逐年下降 趋势 ,从 2013年的43.63%下降到2017年的30.89% 。  与此同时,我国 人狂犬病死亡率也逐年下降 , 犬只的免疫 复盖率 与人类狂犬病 发病率暂时未显示 相关性 ,说明狗群中狂犬病的流行可能还有自身特有的消长规律。但狗群中的狂犬病不可能在一个短时间内自动完全消亡,所以要彻底消除人群中的狂犬病,还必须依靠人类对狗群中的狂犬病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达到 70%以上的狂犬病疫苗免疫复盖率 。 目前, 不同地区的犬只免疫接种率差异较大。各省 的卫生部门 要重视与农业和公安部门的合作,加强对犬只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家畜档案信息,积极推广兽 用狂犬病 疫苗的使用。 全球的目标是在 2030年 消除由狗引发的人狂犬病 , 中国的目标是 2025年 消除狂犬病 。目前中国已到达 消除狗和人狂犬病的最后攻坚阶段 ,这往往也是最困难的阶段。由于当前人狂犬病发病率的下降,整个社会对狂犬病的重视程度会降低,特别是目前在中国的狂犬病重点疫区,对狗的免疫还远远达不到消除狂犬病所必需的 70%的免疫复盖率的要求。目前中国狗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复盖率不升反降,而人用疫苗的使用率仍居高不下,即中国 狂犬病防治策略 本末倒置 的 状况并无根本性改变,因此中国要实现在 2025年 消除由狗引发的人狂犬病的 前景并不乐观 ,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特别是推进和执行与 狗的疫苗接种 相关的 农业和公安部门 更好地承担起各自的职责。 参考文献: Jia Li et al., Analysis Strategies for 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 Journal of Applied Virology, 2019 , 8 ( 4 ): 71-85 DOI:10.21092/jav.v8i4.115 http://www.biosky.org/pub/index.php/jav/article/view/86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45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问题免疫球蛋白”注射有何风险?
xuxiangtian 2019-2-7 22:57
问题免疫球蛋白 : 2019年 2月5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接到上海新兴医药控股有限公司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号: 20180610Z)艾滋病抗体阳性有关情况的报告后,立即通报国家药监局,并要求全国各医疗机构暂停使用和封存该公司问题批次药品,做好相关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监测,配合药品监管部门作好情况调查和药品处置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已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赴地方指导工作,并召集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根据国际相关文献报道,结合该药品灭活病毒的生产工艺特点和产品 PH值等因素,专家认为使用该药品的患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很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已组织制定了使用药品患者的随访监测方案,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指导地方做好相关患者随访观察,配合国家药监局共同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认识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系由健康人血浆制备而成, 人免疫球蛋白是取健康献血员的新鲜血浆或保存期不超过 2年的冰冻血浆,每批最少应由1000名以上健康献血员的血浆混合。 含蛋白质 100g/L。其中人免疫球蛋白(γ球蛋白)含量不低于90%,IgG 分子单体加二聚体含量不低于90%。含甘氨酸22.5g/L,氯化钠9g/L。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免疫球蛋白 作用 : 主要用于预防麻疹和传染性肝炎。若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疗效。 免疫球蛋白主 应用后 一般无不良反应,极个别患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 它是把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由于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起到直接中和毒素与杀死细菌和病毒,因此免疫球蛋白制品对预防细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注射本品大约2天后出现峰值,正常个体的循环免疫球蛋白半衰期为23天。 注射了艾滋抗体阳性的血液制品有何健康风险 ? 艾滋抗体阳性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灭毒不彻底,有一定的感染风险,但并不等同于一定会感染艾滋病。注射剂本身经过了灭毒环节,出问题的批次产品灭毒不彻底,但含毒量不高,感染风险比普通人暴露于艾滋病常见感染途径的感染几率要小得多。 问题免疫球蛋白 检测结果如何? 2月7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上海方面对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涉事批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的艾滋病、乙肝、丙肝三种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江西方面对患者的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参考文献和网站 1.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83945012472124821%22%7Dn_type=0p_from=1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5%85%8D%E7%96%AB%E7%90%83%E8%9B%8B%E7%99%BD/4279107?fr=aladdin 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07/c_1124090465.htm?baike 4.. https://www.jianke.com/product/00811.html 5. 人免疫球蛋白   . 中国肝病防治中心 6. 人免疫球蛋白   . 医脉通-用药参考 ( 2019年2月7日山东医专肝病研究所徐向田整理) 作者简介 徐向田 , 山东医专肝病研究所所长 、教授 , 临沂 科林 肝胆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临沂老年大学教授, 中华医学会山东肝病分会委员 等职。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 二、 三等奖 各一项 。临沂市发明专利一等奖 1 项 。主编《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 等 专著六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10 3 篇。曾到美国、日本、 英国、 新、马、泰 等 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获国际医药金奖 3 项,荣誉奖章 2 枚。获得卫生部 “ 中国特技名医 ” 、山东省 “ 发明创业奖 ” 、 “ 山东省优秀医保医师 ” 、等荣誉称号。山东医专肝病研究所 临沂 科林 肝胆医院 ,临沂市兰山区清河北路 438 号邮编: 276004 。 Tell:0539-8307778 Email : gandanyiyuan @126.com. http://www.gandan120.cn/ 微信号 gandanyiyuang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4017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7年全球狂犬病生物制剂的市场分析
yanjx45 2018-12-18 19:01
2015 年 12 月 , 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 粮农组织 (FAO )和 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 GARC) 联合针对狂犬病制定了一项以国家为中心的战略计划,目标是 到 2030年在全球实现犬介导的人类狂犬病零死亡 ( Rabies: Zero by 2030 ) 。 2017年 对全球狂犬病生物制剂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特征的 问卷调查 正是为了有助于管控这一过程。 全球 42 家制造商中有 23 家 做出回应,他们在 2017 年共提供了 9,000 万瓶人用疫苗, 250 万瓶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RIG), 200 万瓶单克隆抗体 RIG, 1.8 亿瓶狗用疫苗。许多制造商都可能增加产能,但 目前各国对狂犬病生物制剂的需求不足限制了市场扩张。随着全球消除狂犬病战略的实施,各国都将相应地实施国家级狂犬病消除计划,全球狗疫苗接种率将逐渐增加。对于所有狂犬病生物制剂,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对供应链需求有合理评估,同时高度尊重生产提前期, 制造商可以充分满足未来对狂犬病消除计划的生物制剂的供应需求 。 VACCINE (疫苗)杂志 于 今年 11 月 9 日 在线发表了由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 OIE ) 的工作人员对全球 狂犬病生物制剂制造商 进行 问卷调查 所得的结果和相关分析。原文的题目是: Glob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bies biologics market in 2017 ( 2017 年全球狂犬病生物制剂的市场分析) 。 对该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1. 前言 2015 年 12 月 , WHO 、 OIE 、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 和 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 GARC ) 联合针对狂犬病制定了一项以国家为中心的战略计划,目标是 到 2030 年在全球实现犬介导的人类狂犬病零死亡 ( Rabies: Zero by 30 ! ) 这一举措标志着人类和动物卫生部门第一次走到一起,采取共同战略来征服这一可怕的但仍大量被忽视的疾病。这是全球消除狂犬病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由狗传播,每年导致约 5.9 万人死亡。一旦出现症状,狂犬病就不可避免地致命。但如给予适当的暴露后预防( PEP )或暴露前预防( PREP ),可 100% 避免狂犬病引起的死亡。每年有超过 1,500 万人接受 PEP 治疗。狂犬病每年在全球造成约 86 亿美元的负担。 随着各国努力实现防治狂犬病的全民覆盖,并越来越多地优先考虑将狂犬病纳入国家级医疗保健系统,对于高质量和最优价格的狂犬病生物制剂的需求将会增加。 2017 年, WHO 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 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f Experts , SAGE ) 批准了 关于狂犬病免疫接种的最新建议 :推荐采用具有成本效益和剂量节约的 皮内( ID )接种方案 ,缩短的肌内( IM )疫苗接种方案,以及在处置严重的 III 类暴露时仅在伤口部位局部施用 RIG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兽共患病:狂犬病原则上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的狂犬病 100% 是因动物(其中 99% 是狗)咬伤引起。所以 人狂犬病的防控几乎完全依赖于对狗狂犬病的防控 。 只有医学和兽医部门联合行动,才能从源头上彻底解决狂犬病问题。 为了改善获得高质量人类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机会,并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领导的狗狂犬病疫苗库存计划相匹配, WHO 正在倡导建立人用狂犬病疫苗批量采购设施或库存系统。同时, 全球疫苗战略联盟( the 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Initiative , GAVI ) 正在考虑其 2018 年疫苗投资战略中的狂犬病部分。为了实现上述全球消除狂犬病计划,有必要对狂犬病生物制剂(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包括 单克隆抗体( mAbs )) 的全球市场格局进行评估。 以下是 2017 年对全球狂犬病生物制剂制造商进行的 问卷调查 的结果和分析。 2. 方法 2.1. 调查问卷 该调查于 2017 年 5 月 4 日至 26 日 在 Qualtrics 网站上进行,通过国际药品制造商联合会( IFPMA )、发展中国家疫苗制造商网络( DCVMN )、全球动物药物协会动物健康分部( H4A ),或直接通过制造商网络, 总共与 42 家 制造商进行了联系 。 该调查共包括 11 个问题,包括:( 1 ) 市场容量 :制造地点, 2013 年至 2017 年的制造能力,扩张能力和交付周期 ; ( 2 ) 产品特性 :最小包装(安瓿)尺寸,耐热性,药理学和储存条件。 2.2 . 数据分析 匿名收集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对数据范围采用了较保守的估计(例如:耐热性、生产能力和热稳定性范围采用较低值 ; 提前期采用较高值)。时间单位是标准化的假设 30.4 天 / 月。如果需要,计算百分比、平均值和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SEM )。分析使用的软件为 Microsoft Excel 和 Graphpad Prism 6 。 3. 结果 3.1 . 受访制造商统计数据和狂犬病生物制剂的全球制造能力 全球 42 家制造商中有 23 家 做出回应, 调查回应率为 55 %( 23/42 ),其中生产 人用疫苗( HV ) ,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RIG ) 和 动物疫苗( AV ) 的制造商分别为 13 家、 7 家和 10 家。有六家制造商生产一种以上的狂犬病生物制剂类型。大多数生产基地位于东南亚( 10 个受访制造商)和欧洲( 8 个受访制造商)。 这些制造商 为 2017 年提供了 9,000 万 安瓿 HV (人用疫苗) , 250 万 安瓿血液衍生的 RIG (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200 万 安瓿 单克隆抗体( mAb ) RIG , 1.8 亿 安瓿 AV (动物疫苗) 。 根据调查回复,狂犬病 HV 、血液衍生的 RIG 和 AV 的市场容量自 2013 年以来分别增加了 28 %、 19 %和 8% 。值得注意的是, RIG 数量远低于 HV 。 2017 年新上市的一家 mAb RIG 制造商表示,它的年度生产能力是 200 万安瓿,比其 2017 年的血液衍生的 RIG 的平均产量高出 4 倍。 制造商可以在 5 年内实现市场扩张的能力: 8 家 HA 制造商的平均增长潜力是 65 %, 6 家 RIG (包括 mAb )制造商是 90 %, 9 家 AV 制造商是 68% 。一家制造商可以将其产品组合扩展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于 HV 、 RIG 和 AV , 生产前置时间( Production lead times ) 分别为 0-180 天、 30-420 天和 42-400 天。 19 个受访制造商表示可以 储存 狂犬病生物制剂。对于 HV 、 RIG 和 AV ,平均储存量分别为 240 万、 35 万和 2,110 万剂。使用该调查数据,假设采用 IM (肌肉内注射 )方案进行 4 次就诊,每次就诊用 0.5 / 1ml 剂量,则可保证 2250 万患者完成 暴露后预防处置( PEP ) 。 随着 65 %的市场扩张,可以额外提供 1,460 万个 PEP 疗程所需剂量。如果采用 HV 安瓿共享的 ID (皮内注射 )方案,假设每次就诊使用剂量为 0.2 毫升,则可将此数值增加 5 倍 。 2015 年 的全球估计数表明,为了实现阻断狗群中狂犬病传播所必须的 70 %的疫苗覆盖率,有 3.75 亿只狗需要接种疫苗。然而当年实际上仅使用了 1.3 亿剂疫苗。假设自 2015 年以来全球狗的数量不再增加,我们报告的全球 AV 产能为 1.81 亿剂,市场扩张潜力是 68 %,则 3.04 亿只狗可以接种疫苗,这是以前的估计值的两倍。 3.2 . 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和配方 所有 HV 均来自组织培养物并冻干,使用时溶解至 0.5 或 1ml 。全部要求储存在 2 到 8 ℃之间,而其中 69 %声明具有耐热性并在暴露于高温后仍保持效力。大多数 HV 的稳定保存期在 25 到 36 个月之间。 8 种产品具有热致变色安瓿监测功能,可以测量可能影响效力的累积的热效应。 69% 的 HV 可兼用于 ID 和 IM 注射。 13 家 HV 制造商中有 3 家生产了符合 WHO 预认证( PQ ) 要求的疫苗。大多数 HA 是使用纯化的 VERO 细胞生产的,但也可供应原代仓鼠肾细胞、人二倍体细胞、鸡胚细胞、鸭胚细胞、幼仓鼠肾细胞生产的疫苗和一种 PIKA / Toll 样受体 3 疫苗。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包含人 / 马血液衍生的 RIG 和细胞系衍生的 mAb (分别有 3 种、 2 种和 2 种产品)。大多数是 0.5 至 5 毫升的液体安瓿,在 2-8 ℃下超过 24 个月都是稳定的。一个受访制造商可以提供热致变色安瓿监测功能。只有 43 %( n = 3/7 )的产品标明可兼用于 ID 和 IM 注射。 所有 AV 均为 1ml 液体剂量的细胞培养衍生疫苗。除了一种产品外,所有产品都需要在 2-8 ℃储存,并且稳定期为 36 个月。有两种产品标明具有耐热性。 2 种 AV 产品具有热致变色安瓿监视功能。大多数疫苗需要肠道外即通过皮下( SC )或 IM 注射给药。使用诱饵的口服给药也是可能的。 4. 讨论 问卷调查的结果强烈表明, 目前各国对狂犬病生物制剂的需求不足限制了市场扩张 ,因为许多调查参与者表示在 2017 年有提高产量的能力。然而,自调查开始以来,一家符合 WHO 预认证( PQ ) 要求的制造商已停产。实际上, 2,250 万次的 PEP 疗程所需的 HV 供应量与估计的 1,500 万次预期暴露次数大体相当。因此,狂犬病生物制剂的供应能力不太可能拖累 各国为 在 2030 年前 消除狗介导的人类狂犬病死亡所作的努力。 大多数制造厂商分布在东南亚和欧洲地区,中国和印度市场具有很高的代表性。鉴于许多产品特性的相似性, 标明适用于 ID 接种、具有更长的保质期、耐热性和安瓿热监测功能的 HV 在未来将更具有竞争优势 。 更新的国家狂犬病消除计划,包括对人类和动物狂犬病生物制剂需求量的更准确的预测,对于到 2030 年实现人类狂犬病零死亡的进展至关重要。制造商除了应确保产品的高质量,还应努力使产品符合 WHO 当前的立场,并在各国进行产品注册登记时,将适用于皮内注射( ID )接种纳入其标签。 鼓励各国实施成本和剂量节约的 ID 接种方案 ,即使这意味着在过渡期间可能需要在药品标签未标明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ID 注射。 在需要接种 RIG 的人中实际上只有 2 % 的接种了 RIG 。 马 RIG 比人源 RIG 更具成本效益 ,改进的新产品提高了安全性,在临床上用于病毒中和的效果与人源 RIG 相当,为医疗保健系统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 制造商之间血液衍生 RIG 的每剂量体积不同,可能是由于生物学来源、提纯和浓缩工艺的不同。 如果 单克隆抗体 RIG 的价格更有竞争力,它们预防人类狂犬病死亡的有效性通过上市后监测得到确认, 由于其生产技术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同时可规模化生产, 它们将能确保长期供应,且更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 作为 2018 年 WHO 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 SAGE ) 关于狂犬病建议的一部分,为了增加病毒中和的效率和广谱适应性, WHO 鼓励开发含有至少 2 种针对不同特异性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的产品。 给狗大规模接种疫苗可持续降低人类狂犬病风险 ,但在流行地区,实际上只有 20 %的狗接种了疫苗。虽然目前实现全球 70 %的狗接种疫苗所需的 AV 还存在短缺,但这不太可能是一个问题,因为随着全球消除狂犬病战略的实施,各国都将相应地实施国家级狂犬病消除计划,全球狗疫苗接种率将逐渐增加。 对于所有狂犬病生物制剂,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对供应链需求有合理评估,同时高度尊重生产提前期, 制造商可以充分满足未来对狂犬病消除计划的供应需求 。通常不考虑单位成本,但这一点对于卫生资源有限的国家却非常重要。鼓励制造商申请其 HV 符合 WHO- 预认证( WHO-PQ ) 要求,以便于采购机构购买和创建全球狂犬病储备。制造商需要参与按 WHO 的指导建立的国家监管机构和区域监管网络,以促进高质量狂犬病单克隆抗体和血液衍生的 RIG 的注册登记。 文献来源(链接): Ives A et al. Glob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bies biologics market in 2017. Vaccine (2018), https://doi.org/10.1016/j.vaccine.2018.10.012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5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降低狂犬病被动免疫中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剂量的可行性
热度 21 yanjx45 2014-3-11 09:41
降低狂犬病被动免疫中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剂量的可行性: 体外和体内试验的结果 Feasibility of reducing rabies immunoglobulin dosage for passive immunization against rabies: Results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对人类狂犬病的预防来说,被动免疫是一个关键因素。虽然目前世界卫生组织( WHO )极力提倡在被咬伤口及伤口周围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局部浸润,但是我们认为,基于体重来计算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是没有根据的。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进行了体外和体内试验,以确定是否能减少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并且仍然保持对病毒的完全中和能力。体外中和试验是通过 CVS 株狂犬病毒和 BHK 21 细胞来进行的。体内实验中,我们先用 CVS 株病毒对 4 周龄瑞士小白鼠进行攻毒,然后增加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HRIG )或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ERIG )稀释液的用量来进行浸润。体外研究表明,通过提高 HRIG 和 ERIG 稀释液的用量可以中和 100 FFD50 剂量的 CVS ,并且即使 HRIG 和 ERIG 的用量低至 0.025 IU ,也可以观察到 100% 中和的现象。在小鼠实验中,用 0.025 IU 剂量 HRIG 和 ERIG 浸润的小鼠 100% 存活,相比之下,用普通生理盐水浸润的小鼠的死亡率为 100 %。这些结果表明,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当前提倡使用剂量降低至少 16 倍,是可能的。这些研究结果需要通过使用更大的动物模型和在自然界中流行的街毒株进行更深入评估,暂时还不能作为 RIG 在人类被动免疫中的使用建议。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8866 次阅读|60 个评论
狂犬病的预防制剂——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热度 8 yanjx45 2013-5-29 1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www.moh.gov.cn    发布时间:2009-09-27   网址:  http://www.moh.gov.cn/mohjbyfkzj/s3578/200909/43016.shtml 狂犬病的预防制剂——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严家新 (说明:  2009 年9月28日 是第3个“ 世界狂犬病日 ”。当时的卫生部网站于 2009年9月27日 公布了《 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 》,同时发布了5篇相关宣传资料,其中有一篇资料由本博主撰写,现转载如下。 ) 狂犬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 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100%。但及时、正确地进行伤口处理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预防效果相当好。暴露后接种疫苗并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的失败率在欧美地区仅为1/8万,部分热带国家为1/3万,泰国为1/2万 ( 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未严格执行WHO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规范 ) 。 人用狂犬病疫苗。 我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生产狂犬病疫苗。1965年开始研制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于1979年研制成功并获准生产。1980年开始用狂犬病病毒北京株适应地鼠肾细胞获得的aG株制备狂犬病疫苗,先后经历“淡苗”、“浓缩苗”、“纯化苗”、“Vero细胞纯化苗”等阶段。2005年8月1日,国家将人用狂犬病疫苗纳入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即厂家生产的每一批疫苗,都必须经国家检定部门检定并签发《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后才能上市销售(可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网站www.nicpbp.org.cn的“生物制品批签发”栏目中查阅)。同年9月1日,国内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均不再允许添加氢氧化铝佐剂。疫苗接种后第14天抗体阳转率可达到100%。目前,国产人用狂犬病疫苗绝大部分是用Vero细胞生产的,另有少量是用原代地鼠肾细胞生产。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一类被动免疫制剂,作用是在疫苗诱导产生必要数量的抗体之前,在患者暴露部位立即提供中和抗体,直接提供被动免疫保护。我国使用的主要有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来源方便、经济、可大量生产。在人体内比人免疫球蛋白更快地被清除,但其价格比人免疫球蛋白要低得多。由于是异源蛋白,可能在人体引起副反应,使用前需要做皮试。目前,我国生产的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产品都经过纯化处理,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小于1%。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建议,对多部位Ⅲ度暴露的病例,应采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经过严格程序生产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基本上没有副反应,半衰期可长达21天,主要缺点是价格昂贵。 动物狂犬病疫苗。 已消灭狂犬病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证明,只要控制住了犬群的狂犬病,人间狂犬病就能基本得到控制。目前,我国大量使用减毒活疫苗接种犬、猫( 减毒活疫苗应尽快淘汰,用更安全的灭活疫苗来取代 )。犬用狂犬病疫苗的价格不到人用疫苗价格的十分之一。令世界各国的狂犬病专家们感到奇怪的是,中国现在犬只免疫覆盖率总体上不足20%,却拿出比犬用疫苗多几十倍的钱花在人用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上。由于不能从传染的源头解决问题,实际上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如果相关行政部门不采取重大举措,尽快解决好犬只的狂犬病防治问题,可以预见,10-20年之后,中国每年“投入一百亿,死亡两、三千”的结果仍不可能得到根本改观。 结语 : 解决狂犬病问题的关键和捷径,在于大力推行犬的狂犬病疫苗接种。正是由于抓住了这个关键,全球大约150个曾有狂犬病报告的国家或地区中,约一半已基本消灭了狂犬病。 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到2020年消除狂犬病 。不久前,世界狂犬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印度也正式宣布将在10年内消灭狂犬病。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在狂犬病防治方面却落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后面,这种状况应当尽快改变。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5116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人们为什么会过敏?
热度 1 rbhuang5907 2012-12-7 10:32
人们为什么会过敏? ·方舟子·   我们的身体处在一个危险的环境中,病原体无处不在——病菌、病毒、寄生 虫时刻准备着乘虚而入。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它很容易被攻破,病原 体得以从皮肤破损的地方侵入入。即使皮肤完整无损,在我们呼吸、进食的时候, 也能够把病原体吸、吃进去。血液是我们的第二道防线。在血液中有各种各样的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警察,有特工,有常备部队, 有预备部队……分工合作,有效地抵御着外敌的入侵。不幸的是,这支免疫大军 有时候会犯糊涂,分不清敌我,把自身的细胞也当成敌人干掉,引发自身免疫病。 有时候,偶然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对身体是无害的,免疫系统也会如临大敌,试 图将其消灭,引起过敏反应,轻者让人不舒服,重者会是致命的。   在免疫大军中,一支很重要的分队由抗体组成,它们是由B淋巴细胞生产的 免疫球蛋白(简称Ig),有IgG、IgA、IgM、IgD和IgE等好几种。它们含量有异, 分工也不同。例如含量最多的IgG占了免疫球蛋白总数的75%,能够攻击细菌、病 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中和它们分泌的毒素。而含量最少的IgE只占了免疫球 蛋白总数的0.05%,但是却能引发强大的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其IgE含量 天生就比较高,能达到一般人的10倍。   过敏反应对人体有害无益,IgE不可能是专门用来引起过敏的。它有什么正 常的生理功能呢?那些感染了寄生虫的人,体内IgE的含量比较高,这意味着IgE 的正常功能可能是消灭入侵人体的寄生虫。在发达国家,寄生虫病已很罕见,无 所事事的IgE便去胡乱地攻击进入人体的无害物质,导致了过敏。一些证据表明, 过敏和自身免疫病很可能都是由于环境过于干净而出现的文明病。在上个世纪初, 过敏还非常罕见,而现在,在发达国家,高达40%的儿童和20%的成人患有某种过 敏症,比例要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从发展中国家移民到发达国家的人,在发达 国家待的时间越长,过敏的几率也越高。在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身体已习惯了 与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共处,特别是和那些没有太大危害的良性细菌和寄生虫和 平共处。在儿童发育阶段,这些细菌、寄生虫的刺激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所必 需的。而在过于清洁的环境中,细菌、寄生虫被消灭了,免疫系统就容易出现紊 乱。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进入人体的物质都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免疫反应,成为 过敏原,空气中的花粉、灰尘、螨虫,食物中的蛋白质,化妆品中的成分,口服 或注射的各种各样的药物……已知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已有几万种。在第一次接触 到某种过敏原时,B淋巴细胞会针对它制造大量的IgE,这些IgE和肥大细胞、嗜 碱粒细胞结合在一起。10天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都装备上了对那种过敏原 敏感的IgE。这之后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过敏原,IgE就会立即向它发起攻击,跟 IgE绑在一起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破裂,释放出多种物质。其中很重要的一 种物质叫组胺,它能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让细胞之间充满 了液体,也就出现了炎症。   这些反应本来是有助于消灭病原体的,例如有助于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输 送。但是在没有病原体的情况下,它只是给我们制造麻烦。如果过敏反应发生在 皮下,就会出现皮疹、红肿,如果发生在呼吸道,就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 嗽等症状。有时候,全身都出现了过敏反应,组胺大量地释放到身体各处,导致 许多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在极端的情况下,血压降得太厉害,出现 休克、死亡。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就是针对过敏反应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来抑制或减轻反应, 例如扑尔敏等抗组胺药物抢占组胺的结合位点,不让组胺发挥作用,而皮质类固 醇等激素则是起到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反作用。这 些药物都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过敏,也不能加速康复的进程。避免过敏的 最好办法当然是找出过敏原,以后避免再和它接触。有时候虽然找出了过敏原, 却无法避免(例如对花粉、灰尘的过敏)。这时有些人会尝试脱敏治疗,每次注 射一点过敏原,从很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这样能让免疫系统逐渐对过 敏原失去敏感,减少IgE的量,同时也能刺激IgG的产生,这反过来能抑制IgE的 产生。这个过程非常费时间,但是是最近乎治愈过敏的唯一办法。还有些人连过 敏原都找不出来,那么除了吃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就没有别的更好办法了。   既然过敏反应与IgE有关,能不能一开始就不让它起作用呢?IgE的分子结构 已经破解了,可以针对它的结构设计出药物,让药物抢先和IgE结合,这样过敏 原就结合不上去了。这种药物目前也有了,只不过非常昂贵,只适用于治疗比较 严重的过敏性哮喘。也有人想到,既然过敏的起因可能是因为环境过于干净、接 触不到寄生虫引起的,那么能不能通过有意地感染上某种危害不大的寄生虫来防 止过敏呢?这听上去有点吓人,但也有人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为了对付过敏这种 我们的身体给自己找来的麻烦,什么麻烦招都有人愿意尝试。 2011.10.19 (《新华每日电讯》2011.10.28) (XYS20111029) ◇◇新语丝( 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1953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近日“4岁男童遭狗咬突发狂犬病身亡”报导的医学点评
热度 7 yanjx45 2012-6-12 14:30
博友 lovejie 2012-6-12 11:52 留言: 教授,麻烦看看这条新闻, 4 岁男童遭狗咬突发狂犬病身亡: ( http://news.sohu.com/20120611/n345287905.shtml ) 。 为什么小男童打了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狂犬病还是会复发?就算狂犬疫苗还没起作用,可是注射了免疫球蛋白不是能立刻产生杀病毒效果吗?会不会她伤得太重了? 博主回复 (2012-6-12 13:17) : 此病例尚未最后经实验室确诊,但从病史和临床表现来看,诊断为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大。 潜伏期 14 天,在正常范围,但在统计曲线上偏向于潜伏期 特别短 的一端。 咬人的狗连续多次疯狂伤人,该狗是疯狗的可能性极大。 伤情:“儿子瞬间满脸是血,额头、鼻子、嘴上都有伤痕。”,这样严重的头面部咬伤,通常会导致潜伏期缩短。这样严重的咬伤,没有非常精通相关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处置,成功的希望是比较渺茫的。 国内外文献都证明,只要及时、严格按 WHO 认定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 (PEP) 的 3 项措施进行处治,狂犬病是 100% 可预防的。而 对其中任何一项措施如果稍有疏忽或差错,都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第一条措施是彻底清洗伤口。该报导内未说明是否进行充分的伤口清洗,省略或非专业的伤口清洗都可能后果严重。 第二,该报导内只说注射了免疫球蛋白,但未说明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剂量和方法。如此严重的暴露,注射免疫球蛋白应适当加大剂量,注射方法应当是在所有的伤口周围作浸润性注射,以直接拦截病毒向体内的入侵。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小伤口。有些非专业的或粗心大意的医生经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未将免疫球蛋白浸润性注射在所有伤口周围,而是直接注射在臀部或其他部位,这样的注射几乎没有效果,等于是浪费和草菅人命。文献中曾报导一个病例,病人多处被咬伤,注射免疫球蛋白时忽略了一个很微小的伤口,未在其周围浸润性注射免疫球蛋白,结果导致失败。 与此失败病例相反,另一个成功的病例是武汉市 CDC 和我单位曾联合救治的一个更严重的病例,本博客曾作介绍: 中国成功救治的最严重的狂犬病暴露病例 (补充处治细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520191.html , 其中介绍的具体处治方法值得相关的临床医生借鉴。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4061 次阅读|17 个评论
经典的荧光抗体技术基本原理
liuhuiying945 2012-2-17 19:55
1. 直接法 直接法是荧光抗体技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它通过标记抗体直接与相应抗原(待检抗原标本)结合,来鉴定未知抗原。 其优点为: ①由于在反应中只有两种因子参与,结果判断较简单; ②特异性强,与其他抗原交叉染色较少; ③操作步骤少,方法简便、省时。 其缺点有; ①敏感性较差; ②一种标记抗体只能鉴定一种抗原; ③不能用于鉴定未知抗体。 2. 间接法 间接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首先用已知未标记的抗体(第一抗体)与待检抗原反应或用未知抗体与已知抗原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洗去未结合的抗体,再与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抗体(二抗)反应。在第一步反应中,若抗原抗体发生了反应,则抗体被固定在标本上,那么第二步反应中标记的抗体(二抗)必然与第一步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体发生反应,这样就可以通过二抗的示踪,对标本中未知抗原或抗体进行鉴定。 其优点为; ①敏感性较高,是直接法的5-10倍; ②用一种标记的抗体,就能与一种以上的相应的抗体或抗原配合鉴定多种未知的抗原或抗体; ③既能鉴定未知抗原,又能鉴定未知抗体。 其缺点有 ①在反应中有多种因子参与,容易产生非特异性染色,结果判断有时较困难; ②操作步骤多,费时。 3. 双标记法 双标记法是用两种荧光素(常用FITC和PE)分别标记特异性不同的抗体,用于检测同一标本中的不同抗原。此法常用于细胞表面抗原和受体的研究。 用于流式细胞 仪检测的常用荧光素有FITC、TRITC、Cy3、Cy5,PE和PI,在以上各种荧光染料中,PE荧光最强,适用于弱表达抗原;FITC最便宜,适用于强表达抗原,适用范围广。 1.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的细胞悬液(浓度约1×10 6 个/ml),直接加入荧光素标记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如做双重标记或多重标记染色,可把几种标记有不同荧光素的抗体同时加入)。4℃孵育15~30分钟后,用1/15mol/LPBS(pH 7.2~7.4)洗1~2次,加入缓冲液重悬,上机检测。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易于分析,适用于同一细胞群多参数同时测定。虽然直接荧光抗体标记试剂成本较高。但减少了间接标记法中较强的非特异荧光干扰,因此更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2.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的细胞悬液(浓度约5×10 6 个/ml),加入特异性第一抗体,4℃孵育15~30分钟,待反应完全后用磷酸缓冲液洗去未结合抗体,吸尽残留液体,再加入荧光标记第二抗体,4~C孵育30分钟,生成抗原―抗体―抗抗体复合物,洗涤后即可上机检测。注意:在整个荧光标记过程中均需参考免疫荧光细胞化学间接法染色程序,尤其是加入一抗前需使用正常非免疫血清封闭,以减少非特异性反应。如果对于未经固定的细胞需使用0.3%TritonX-100为细胞膜打孔,以保证抗体能够进入细胞内。 此法费用较低,二抗应用广泛,多用于科研样品检测。但是,由于非特异性荧光背景较强, 影响实验结果,在样品制备时应加人阴性或阳性对照。另外,由于间接法步骤较多,尤其是经过多次洗涤,均可使细胞数量骤减,因此,在加入第一抗体前细胞悬液的细胞浓度约5×10 6 个/ml,上机检测前不少于1×10 6 个/ml即可,此法不适用测定细胞数较少的样品。 3.荧光标记中的注意事项 ① 为减少非特异性干扰,荧光标记物用前应用0.22um滤膜过滤或高速离心5分钟,以除去颗粒或沉渣。 ② 细胞样品的制备、染色及保存均应该尽量保持新鲜,防止分解代谢引起的表面抗原消失及细胞死亡,可以通过加入营养培养基或低浓度血清以及4~0或冰浴中操作来解决。 ③ 细胞稀少或低比例细胞亚群分析时,为保证准确,应排除死细胞。 ④ 荧光标记抗体浓度应该合适,如果浓度过高,会使非特异性结合增加。在使用一抗之前,将样品与过量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或来源于同一种属的正常血清一起孵育,以阻断一抗和细胞表面或胞内结构非特异性作用。在使用一抗之后,将样品、与二抗相同种属的5%~10%正常血清和二抗一起孵育,以减少二抗与一抗、细胞表面或胞内结构之间的非特异相互作用。如果使用含有与一抗或二抗种属相同的血清液体稀释抗体,便可以省略此步骤。
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人们为什么会过敏?
热度 1 DNAgene 2011-10-31 09:43
人们为什么会过敏?     ·方舟子·   我们的身体处在一个危险的环境中,病原体无处不在——病菌、病毒、寄生 虫时刻准备着乘虚而入。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它很容易被攻破,病原 体得以从皮肤破损的地方侵入入。即使皮肤完整无损,在我们呼吸、进食的时候, 也能够把病原体吸、吃进去。血液是我们的第二道防线。在血液中有各种各样的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警察,有特工,有常备部队, 有预备部队……分工合作,有效地抵御着外敌的入侵。不幸的是,这支免疫大军 有时候会犯糊涂,分不清敌我,把自身的细胞也当成敌人干掉,引发自身免疫病。 有时候,偶然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对身体是无害的,免疫系统也会如临大敌,试图将其消灭,引起过敏反应,轻者让人不舒服,重者会是致命的。   在免疫大军中,一支很重要的分队由抗体组成,它们是由B淋巴细胞生产的 免疫球蛋白(简称Ig),有IgG、IgA、IgM、IgD和IgE等好几种。它们含量有异, 分工也不同。例如含量最多的IgG占了免疫球蛋白总数的75%,能够攻击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中和它们分泌的毒素。而含量最少的IgE只占了免疫球 蛋白总数的0.05%,但是却能引发强大的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其IgE含量天生就比较高,能达到一般人的10倍。   过敏反应对人体有害无益,IgE不可能是专门用来引起过敏的。它有什么正常的生理功能呢?那些感染了寄生虫的人,体内IgE的含量比较高,这意味着IgE的正常功能可能是消灭入侵人体的寄生虫。在发达国家,寄生虫病已很罕见,无所事事的IgE便去胡乱地攻击进入人体的无害物质,导致了过敏(牛登科注:这是一种主流观点。但不是已经证实的规律,还有待证实。请慎重应用此观点) 。一些证据表明, 过敏和自身免疫病很可能都是由于环境过于干净而出现的文明病。在上个世纪初, 过敏还非常罕见,而现在,在发达国家,高达40%的儿童和20%的成人患有某种过敏症,比例要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从发展中国家移民到发达国家的人,在发达国家待的时间越长,过敏的几率也越高。在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身体已习惯了与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共处,特别是和那些没有太大危害的良性细菌和寄生虫和平共处。在儿童发育阶段,这些细菌、寄生虫的刺激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所必需的。而在过于清洁的环境中,细菌、寄生虫被消灭了,免疫系统就容易出现紊乱。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进入人体的物质都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免疫反应,成为过敏原,空气中的花粉、灰尘、螨虫,食物中的蛋白质,化妆品中的成分,口服或注射的各种各样的药物……已知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已有几万种。在第一次接触到某种过敏原时,B淋巴细胞会针对它制造大量的IgE,这些IgE和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结合在一起。10天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都装备上了对那种过敏原敏感的IgE。这之后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过敏原,IgE就会立即向它发起攻击,跟IgE绑在一起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破裂,释放出多种物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叫组胺,它能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让细胞之间充满了液体,也就出现了炎症。   这些反应本来是有助于消灭病原体的,例如有助于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输送。但是在没有病原体的情况下,它只是给我们制造麻烦。如果过敏反应发生在皮下,就会出现皮疹、红肿,如果发生在呼吸道,就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有时候,全身都出现了过敏反应,组胺大量地释放到身体各处,导致许多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在极端的情况下,血压降得太厉害,出现休克、死亡。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就是针对过敏反应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来抑制或减轻反应,例如扑尔敏等抗组胺药物抢占组胺的结合位点,不让组胺发挥作用,而皮质类固 醇等激素则是起到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反作用。这些药物都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过敏,也不能加速康复的进程。避免过敏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找出过敏原,以后避免再和它接触。有时候虽然找出了过敏原, 却无法避免(例如对花粉、灰尘的过敏)。这时有些人会尝试脱敏治疗,每次注射一点过敏原,从很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这样能让免疫系统逐渐对过敏原失去敏感,减少IgE的量,同时也能刺激IgG的产生,这反过来能抑制IgE的产生。这个过程非常费时间,但是是最近乎治愈过敏的唯一办法。还有些人连过敏原都找不出来,那么除了吃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就没有别的更好办法了。   既然过敏反应与IgE有关,能不能一开始就不让它起作用呢?IgE的分子结构已经破解了,可以针对它的结构设计出药物,让药物抢先和IgE结合,这样过敏原就结合不上去了。这种药物目前也有了,只不过非常昂贵,只适用于治疗比较严重的过敏性哮喘。也有人想到,既然过敏的起因可能是因为环境过于干净、接触不到寄生虫引起的,那么能不能通过有意地感染上某种危害不大的寄生虫来防止过敏呢?这听上去有点吓人,但也有人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为了对付过敏这种 我们的身体给自己找来的麻烦,什么麻烦招都有人愿意尝试。 2011.10.19 (《新华每日电讯》2011.10.28) (XYS20111029)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289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人们为什么会过敏?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1-10-30 17:05
  我们的身体处在一个危险的环境中,病原体无处不在——病菌、病毒、寄生虫时刻准备着乘虚而入。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它很容易被攻破,病原体得以从皮肤破损的地方侵入入。即使皮肤完整无损,在我们呼吸、进食的时候,也能够把病原体吸、吃进去。血液是我们的第二道防线。在血液中有各种各样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警察,有特工,有常备部队,有预备部队……分工合作,有效地抵御着外敌的入侵。不幸的是,这支免疫大军有时候会犯糊涂,分不清敌我,把自身的细胞也当成敌人干掉,引发自身免疫病。有时候,偶然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对身体是无害的,免疫系统也会如临大敌,试图将其消灭,引起过敏反应,轻者让人不舒服,重者会是致命的。   在免疫大军中,一支很重要的分队由抗体组成,它们是由B淋巴细胞生产的免疫球蛋白(简称Ig),有IgG、IgA、IgM、IgD和IgE等好几种。它们含量有异,分工也不同。例如含量最多的IgG占了免疫球蛋白总数的75%,能够攻击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中和它们分泌的毒素。而含量最少的IgE只占了免疫球蛋白总数的0.05%,但是却能引发强大的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其IgE含量天生就比较高,能达到一般人的10倍。   过敏反应对人体有害无益,IgE不可能是专门用来引起过敏的。它有什么正常的生理功能呢?那些感染了寄生虫的人,体内IgE的含量比较高,这意味着IgE的正常功能可能是消灭入侵人体的寄生虫。在发达国家,寄生虫病已很罕见,无所事事的IgE便去胡乱地攻击进入人体的无害物质,导致了过敏。一些证据表明,过敏和自身免疫病很可能都是由于环境过于干净而出现的文明病。在上个世纪初,过敏还非常罕见,而现在,在发达国家,高达40%的儿童和20%的成人患有某种过敏症,比例要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从发展中国家移民到发达国家的人,在发达国家待的时间越长,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就是针对过敏反应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来抑制或减轻反应,例如扑尔敏等抗组胺药物抢占组胺的结合位点,不让组胺发挥作用,而皮质类固醇等激素则是起到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反作用。这些药物都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过敏,也不能加速康复的进程。避免过敏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找出过敏原,以后避免再和它接触。有时候虽然找出了过敏原,却无法避免(例如对花粉、灰尘的过敏)。这时有些人会尝试脱敏治疗,每次注射一点过敏原,从很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这样能让免疫系统逐渐对过敏原失去敏感,减少IgE的量,同时也能刺激IgG的产生,这反过来能抑制IgE的产生。这个过程非常费时间,但是是最近乎治愈过敏的唯一办法。还有些人连过敏原都找不出来,那么除了吃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就没有别的更好办法了。    过敏的几率也越高。在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身体已习惯了与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共处,特别是和那些没有太大危害的良性细菌和寄生虫和平共处。在儿童发育阶段,这些细菌、寄生虫的刺激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所必需的。而在过于清洁的环境中,细菌、寄生虫被消灭了,免疫系统就容易出现紊乱。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进入人体的物质都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免疫反应,成为过敏原,空气中的花粉、灰尘、螨虫,食物中的蛋白质,化妆品中的成分,口服或注射的各种各样的药物……已知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已有几万种。在第一次接触到某种过敏原时,B淋巴细胞会针对它制造大量的IgE,这些IgE和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结合在一起。10天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都装备上了对那种过敏原敏感的IgE。这之后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过敏原,IgE就会立即向它发起攻击,跟IgE绑在一起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破裂,释放出多种物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叫组胺,它能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让细胞之间充满了液体,也就出现了炎症。   这些反应本来是有助于消灭病原体的,例如有助于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输送。但是在没有病原体的情况下,它只是给我们制造麻烦。如果过敏反应发生在皮下,就会出现皮疹、红肿,如果发生在呼吸道,就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有时候,全身都出现了过敏反应,组胺大量地释放到身体各处,导致许多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在极端的情况下,血压降得太厉害,出现休克、死亡。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就是针对过敏反应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来抑制或减轻反应,例如扑尔敏等抗组胺药物抢占组胺的结合位点,不让组胺发挥作用,而皮质类固醇等激素则是起到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反作用。这些药物都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过敏,也不能加速康复的进程。避免过敏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找出过敏原,以后避免再和它接触。有时候虽然找   既然过敏反应与IgE有关,能不能一开始就不让它起作用呢?IgE的分子结构已经破解了,可以针对它的结构设计出药物,让药物抢先和IgE结合,这样过敏原就结合不上去了。这种药物目前也有了,只不过非常昂贵,只适用于治疗比较严重的过敏性哮喘。也有人想到,既然过敏的起因可能是因为环境过于干净、接触不到寄生虫引起的,那么能不能通过有意地感染上某种危害不大的寄生虫来防止过敏呢?这听上去有点吓人,但也有人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为了对付过敏这种我们的身体给自己找来的麻烦,什么麻烦招都有人愿意尝试。 (《新华每日电讯》2011.10.28)
个人分类: 事论|241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麻疹诊断的床旁检测:麻疹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
xuxiaxx 2011-9-26 09:06
目的 旨在评价新开发的用于血清和唾液标本中麻疹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的床旁检测(POCT)的绩效,并评估麻疹病毒核酸是否可从使用过的床旁检测测试条中回收。 方法 用床旁检测来测试通过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和俄罗斯联邦的麻疹监测或疫苗接种计划收集的170个血清标本:其中69个标本的麻疹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呈阳性,74个标本的风疹免疫球蛋白M抗体呈阳性,7个标本的两种免疫球蛋白M抗体均呈阳性。另外还测试了从英国的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MMR)监测计划收集的282个唾液标本。微免疫麻疹免疫球蛋白M捕获酶免疫测定是用于比较的黄金准则。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一组24个使用过的床旁检测测试条上的唾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麻疹病毒血凝素()和核蛋白(N)基因是否可以直接检出。 结果 对于血清,床旁检测分别显示出90.8%(69/76)和93.6%(88/94)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对于唾液,敏感性和特异性则分别为90.0%(63/70)和96.2%(200/208)。从床旁检测测试条中能可靠检测到H和N基因,并且对N基因可进行基因测序然后进行基因型分析。麻疹病毒基因在20-25°C条件下储存5周之后可从床旁检测测试条中检出。 结论 床旁检测具备麻疹诊断现场检测所要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然而,其在全球麻疹控制计划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评估。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简报
1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建始博主死于癌症
热度 9 xupeiyang 2011-8-19 11:08
黄建始博主死于多发性骨髓瘤,终年58岁,工作和事业正当年,太可惜了。 怎么病情恶化会那么快? 我还不知道他为什么去美国医院治疗,采用了什么治疗方法。为什么不在我们自己的协和医院和肿瘤医院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 浆细胞 异常增生的 恶性肿瘤 。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 骨髓浆细胞瘤 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D或IgE)或Bence Jones 蛋白质 (游离的单克隆性κ或γ轻链)过度增生。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 高钙血症 , 贫血 ,肾脏损害,而且对 细菌性感染 的易感性增高,正常 免疫球蛋白 的生成受抑。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黑人患者是白人的2倍。 化疗失败的原因 1.病人方面   骨髓与其它重要 器官 (肝、肾、心、肺等)的功能不全,患者的一般情况太差,不能耐受化疗。    2.肿瘤方面   原发或继发性抗药;增殖比率较低处于静止期细胞多;肿瘤的负荷过大,瘤细胞在1011 以上。    3.药物方面   选择性不强,对肿瘤和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差别不大;对GO期细胞无效或效力太差;不能作用于“避难所”内的瘤细胞如不能通过 血脑屏障 而进入颅内;最有效的使用方法尚未找到。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 未经治疗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位6个月,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为3年。经综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可达到5~10年,甚至更长。生存期与年龄,分型,分期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3617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临床免疫学之父:Henry Kunkel和孔宪涛
KONGX 2010-4-27 07:20
免疫学是一门逐步发展并依然在改变人类生活的现代学科,翻开诺贝尔奖的历史,从 1901 年首届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Emile Von Behring 开始(抗白喉、破伤风血清),在 110 年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共有 19 次颁发给免疫学家。现代的免疫学已经融合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等,概况起来包括先天性免疫(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学前辈们的故事永远值得我去学习和思考,探寻他们人生轨迹中的贡献,探寻贡献背后的故事,他们的思想和灵魂。 如果不是上个星期五参加一个 seminar ,我还不清楚 Henry Kunkel 做了什么;如果不是今天看一篇报道,我也不清楚长征医院孔宪涛教授的主要贡献。上个星期五的 seminar 是哈佛 Fred Alt 做的关于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 VDJ 重排导致的 DNA 损伤和修复,他用 5 分钟的时间介绍了一下 Henry ,临床免疫学奠基人;今天看到的孔宪涛教授的介绍,曹雪涛院士称孔宪涛教授是国内临床免疫学的开创者。 也许我把 Henry Kunkel 和孔宪涛放在一起太牵强,但是其实地球两端的两位教授是如此相似。两个人都经历过战争的洗礼, Henry 在 John Hopkins 大学医学院毕业之后经过 2 年的住院医生培训后,加入美国海军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展在意大利的盟军军事活动,后来来到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宪涛 14 岁就参加革命,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后来去了第二军医大学。 两个人都是临床医生出生,但是两个人都毫无意外的选择用科学来解决医学问题。 Henry 早年在部队里看过了太多肝炎病人,所以他起步的时候以肝炎研究为主,他的 brilliance 表现为启蒙阶段就首次描述两种重要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伴肝脏疾病、关节炎等,即ldquo;系统性红斑狼疮rdquo;。宪涛在 80 年代初开始就研究肝炎-肝硬化-肝癌,在持续 14 年的肝纤维化研究中建立了透明质酸、胶原等反映肝纤维化的实验室指标,不幸的是宪涛实验过程中不慎感染肝炎病毒,最后死于肝癌,而 Henry 死与意外。 让我惊讶的还有很多,比如两个人都选择了同样的病人来研究免疫系统,多发性骨髓瘤。现在我们知道多发性骨髓瘤的致病机制在于单克隆浆细胞增生,导致血液和尿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升高。 Henry Kunkel 最早在一些肝硬化患者中发现某些病人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异常升高,同时伴随有骨髓中浆细胞数量明显身高,这个发现让他联想到骨髓瘤病人也会出现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于是他怀疑当时所谓的ldquo;骨髓瘤蛋白rdquo;就是正常的免疫球蛋白,他用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了骨髓瘤蛋白就是免疫球蛋白。而宪涛的研究也是以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突破口,他在国内率先发现诊断 5 种不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病,现在全上海的疑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和血液标本都毫无意外的送到长征医院,明确异常免疫球蛋白的组成。 Henry 开创性的工作,即认识到骨髓瘤蛋白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改变了现代免疫学研究的节奏,因为科学家们可以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标本中提取大量的结构单一免疫球蛋白,这对免疫球蛋白的结构认识非常必要。 1972 年 Henry Kunkel 指导的博士生 Gerald Edelman 因为对免疫球蛋白结构的认识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诺贝尔奖委员会忽略 Henry Kunkel 开拓性的研究。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份遗憾, 1975 年的 Lasker 奖颁发给 Henry Kunkel ,以奖励他在免疫球蛋白领域的杰出贡献。宪涛的贡献虽然不能与 Henry 完全相提并论,但是毫无疑问,他在国内创立了用基础的方法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开创了临床免疫学。 最近科学网上讨论,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无论是 Henry Kunkel ,还是孔宪涛,他们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学者, Henry 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四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宪涛培养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位目前国内免疫学界重量级人物,曹雪涛和王红阳院士。 两个人的相似之处还有很多,我把介绍他们两个人的文章附在后面,有兴趣的人可以进一步阅读: Henry Kunkel 孔宪涛
个人分类: 科学家和医学家|491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