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职业发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技艺精进
geneculture 2019-10-24 09:45
引申含义就是:各行各业都有由学生成长为教师的这么一个过程。懂会熟巧用五个衡量标准是必须的且可操作的。 目的与方法及结果: 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懂会熟巧用五个衡量标准)的提升,在教学、教研和科研三者的互补过程中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技艺精进。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学|16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青椒闲聊
热度 2 Mech 2018-10-9 12:53
年轻人要好好锻炼身体,大学青椒很拼体力。我自己现在的年龄,只是低强度运动。养生或许还勉强,按拼命的标准运动量远不够。我觉得年轻人,还是要按能拼命的标准锻炼身体。就算以后不想拼了,也不吃亏。 现行体制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有初值敏感性。天资或背景有强项也有弱项的,入行时拼几年,还能上个台阶,至少把握住自己的命运。错过那几年,以后想拼就没有机会或没有必要了。都很强的不用拼,都很弱的属于入错行了拼也没有用。不能把握住自己命运时,听天由命,也许挺好,也许不好。那时可能要拼心态了。 年轻的时候,重要的还不是做出什么选择,而是要保持住能够做出选择的机会。这样生活才有各种可能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71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个落后地区经管类教师的“十年之痛”(1 环境的适应)
lixyong 2018-5-31 14:20
一个落后地区经管类教师的“十年之痛”(1 环境的适应)
个人分类: 职业思考|2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未来
libseeker 2017-11-8 23:02
圕人堂群曾有成员给我提了一连串问题:“图书馆人对待职业真实的想法!你的想法?……你现在不年轻了吗?请你说一下你对图书馆和高校或社会的意义。……您好!你觉得我们现在该做点什么吗?能做点什么吗?如果没人支持怎么办?……”面对这一连串问题,我选择“委婉”且“简短”回答:境由心造,心想事成,且行且珍惜。 我做了18年高校图书馆馆员,有所思有所感。我已然不年轻了,我对图书馆这行有啥意义我也不清楚,倒是一直努力积极作为,有“面上功夫”,更有无影无踪地“背后功夫”。一直在努力做点什么,从自己做起,有同道更好,无同道亦无妨,相信微努力带来微转变,明天会更好! 近期我参加了江苏省情报咨询专业委员会年会,与同行有些交流,滋味杂陈。会议中的热词大致有:科技查新、专利服务、双一流、学科服务、学科分析、参考咨询、信息素养等。若干优秀服务成果,多应天时地利人和所致,难以复制(因为涉及的变量过多),难以 推广。 大家都忙着转型、升级,新概念、新工具、新服务应接不暇,忙闲不均,忙的忙,闲的闲。好些资深馆员,相当困惑。有一家高校图书馆,近年风生水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然而,该馆的一位骨干,据悉职称报了多年,未给解决。当我获悉,该馆业务骨干流失严重,一次性走了6名馆员到校内其它岗位时,一方面感觉有些惊讶,另一方面觉得亦在情理之中。 近期,还见到几所地方本科院校的高层次人才招聘。难得见到有图书馆也招聘,要的是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博士。还有高校馆馆长委托我帮物色人选,告知学校没有给图书馆列计划,但校领导承诺只要有博士愿意来均欢迎,且不限图情专业。我认为并不是真的属于“求贤若渴”,更多是属于“应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博士,年产量不高,近年在职攻读愈来愈难,“申请考核制”综合考量一下,要求不低。博士去图书馆做什么呢?能否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呢?还真是问题。 高校图书馆的理想图景是专业馆员、辅助馆员各得其所,各履其责,各安其命,相辅相成。种种原因界限模糊。何谓专业?许多事情,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高校图书馆是围绕人力资源(包括馆员和读者)、文献资源、空间资源开展研究与服务的。 “未来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其未来在于智慧与服务,激扬智慧,精致服务;“已来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其未来在于传承与开新,甘于传承,乐于开新。
个人分类: 圕人堂|3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放弃不能确保生活稳定的理想,选择能平衡物质和精神需求的道路
热度 72 AlecXu 2015-8-6 05:19
科学网上 关于养家糊口和追逐科研理想的矛盾的讨论 又火起来了。就我个人来说,虽然不用担心经济问题,但是对于是否继续在学术界工作,我考虑了挺久,也就最近一年才逐渐清晰地确定要怎么做。所以对这个话题,我有话想说,倒不为说服别人,只是阐述一下对自己人生选择的看法。 要说是否喜欢科研工作,我是喜欢的,而且,也不仅仅是喜欢,我做得也不错。我有一个良好的博士训练,技能相对全面,我既在光学方面有充分的训练,在生物样品制备上也有得到充分的训练,也能独立编写程序,改进旧有的算法来进行数据分析,也不缺乏自己的科研想法,对自己所在的学科发展有自己的判断。我对自己在科研上的表现是满意的。经济上,我也没什么特别好担心的,读博士几年以及博士毕业后继续干科研这一年多我也存了不少钱,目前在做的项目进展也算顺利,导师也乐意继续雇佣我。我在实验室和大家处得也很愉快。看上去并没什么特别理由我需要转行的,然而我却决定不再做科研了,所以暑期前和导师商量合同的时候,把合同期缩短到年底,当然导师说如果我愿意,还可以再延长的。 当年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是立志要做教授的,也拒掉了硕士论文的丹麦导师推荐我进入一家世界一流企业的机会(我做论文的期间,分别有一名硕士和博士生答辩后进入该企业工作)。我上博士还没多长时间,我就在业余时间开始关注成功的科研前辈讨论博士后这个过渡阶段应该如何做,十分笃定的样子。博士头几年,我对科研有着极大的热情,业余时间常常拿来读大量的论文,能和自己领域相关的东西,我都会有意识地涉猎。我在实验技能还在努力积累的菜鸟阶段,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就已经可以提出不错的问题了。我还清楚得记得,我刚刚读博士头几个月在北海道大学交换参加一些会议的时候,提出的一些犀利的问题,就已经让一些在座的博士生、博后以及一些教授刮目相看... 我对科研的热情,是在亲眼目睹了一些相当优秀的同事难以在学术界得到一个稳定职位,获得良好职业发展前景的状况下日益消减的。博士期间和我共事的,也是满怀科学热情,我个人认为最有希望日后成为教授的希腊学长最后去了一家德国的光学仪器公司做技术支持。他博士在读期间就已经是一个完全成熟独立的优秀科学家的样子,所以他博士毕业找工作,就是奔着长期合同的职位去的。他是有这个实力的,但是他没有得到这样的工作,临时性的博士后的工作,他看不上。然后他就决心放弃了继续干科研,去公司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了。他没有继续干科研,给我带来很大的心理震动。我们实验室还有一个人,也让我动了打退堂鼓的心。这位是个瑞典人。博士毕业之后先后去了企业工作了几年,后来在位于洛桑的瑞士联邦理工干过半年,之后去洛克菲勒大学干博后两年但是这两个博后期间并没有做出可以发表的研究(只在纽约期间发了一个一作的 review 文章,引用很高),然后回到瑞典做出来一些自己原创的东西,以很高地效率发了好几篇非常好的文章,却因为年龄的原因(按博士毕业后年限计算,不计算生理年龄),没机会得到 tenure track的职位 以期将来成立独立实验室。他现在在瑞典一个国家实验室得到一个 lab manager 的职位,管理我们组在这个国家实验室的卫星实验室,负责和外校的科研项目合作。这两位,一位是我敬佩的学长,一位是我的副导师,他们都手把手地带过我做实验,教我调仪器。他们都是优秀的科学家,但是学术道路走得都算不上顺畅。 他们就发生在我身边的经历,让我不再执念于学术界的工作。我现在确信,专业上的优秀是一方面,运气也很重要,甚至会成为决定性的。每年更新一次合同的工作,我觉得很难让我能安心地投入去做研究。读博期间,虽然合同也是一年一签,但是我很确定我可以安稳地干五年,所以我能沉得下心来好好干。博士毕业之后,不确定性就大为增加。补充说明一下,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差不多一半的时间做科研,另一半的时间负责组织学术会议,以及本校和国内一所名校的校际合作的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获得长期合同的职位。而我想要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不想再满世界飘来飘去了。这就是我个人要离开学术界的理由。 我是一个现实的人,当然,我依然怀有理想。如果我去工业界将来能做得还不错,如果运气好甚至于取得经济上的成功,我一定会资助科研,让其他追逐科研梦想的人,能够有更大的机会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觉得,指责国人浮躁,却不给与可以让人安心工作的条件,太不靠谱。
个人分类: 看人生|32570 次阅读|163 个评论
年轻研究者的职业发展课
meixinqing 2014-8-30 21:07
自从加入新学校以来,除了适应新的环境,熟悉新的同事外,还加入了学校一个“年轻研究者”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Network)的组织。以前对这类组织,培训都不是太感冒,认为他们无非组织点鸡汤类的活动,是学校借机多招行政人员的借口;对个人而言,也无非是听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次报名的动机也很简单,仅仅是想在新的环境里多认识些人。然而,在两次职业发展培训/交流活动后,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参加的第一个培训(workshop)是面向从事科学类研究的年轻人,主讲人是有多年学术职业培训经验的一位女教授。一整天的培训虽然跟具体研究内容无关,但信息量之大,也让人毫无休息和喘息的机会。培训场地是一个会议室,附带简单的厨房供应咖啡茶水。房间摆了几张能座6-8人的桌子,总共也不过三四十人。每人发一张类似问卷调查一样的讲义,随着讨论话题的变化和深入,这份讲义慢慢被我填满,也跟邻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开篇就讨论了为什么要从事学术工作,讲义上供选择的原因五花八门,包括热爱科学,想出名,工作灵活,赚钱,为社会做贡献,转去工业界等等。各种回答也让我大开眼界,长期局限在一个小圈子的我突然体会到人生的不同活法和各种可能。接着是列出自己的长处,以及希望在下一阶段发展的能力。有一页纸以表格的形式,从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列出了作为成功的研究者需要具备的条件。这个列表,与其说是必要条件,不如说是对年轻研究者的一个提醒:如果想在2-3年后在学术圈有所发展,那么这2-3年需要做什么。从未来雇主的角度考虑,哪些事情,是现在就要准备的。 整个培训,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对学术界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反思和展望,没有太多鸡汤的成分,而是一次深入的自己跟自己的对话。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哪些现有的和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条件能帮助我实现目标。大部分问题都需要讨论,而且面对的是对自己完全不了解,也许目标也完全不同的同伴。这种情况下,可以卸下心里的包袱和伪装,观察自己,也观察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敞开心扉的同时,思维的碰撞也给我和我的同伴都带来了新的想法。虽然培训是由学校组织,但从内容上看,并没有偏向学校的利益,更多是从科研工作者自身发展考虑。比如在被老板过度压榨的情况下怎么处理,比如如何通过自身现有条件,在院系里得到最多支持。教授的提醒,让很多人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老板,院系雇佣的“科研打工仔”,更多的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 另外一个活动更加休闲,给从事科研的女性提供早餐,顺便邀请几位成功女性交流(Women in Science Breakfast)。由于在大学教员里,女性一直算是弱势群体,学校对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然而女性在科研中取得成就本来就很难,并且即使成功,这种成功也更加无法复制。即使都是几个孩子的妈妈,即使都是在科研第一线,但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同,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这样的活动,也许不能直接带来什么,但看到还是有很多女性可以做到这些,可以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这些对任何一个挣扎在顾家还是顾工作二选一的职场女性面前,都是一种鼓励和促进。现在很多大学把女性教员的比例作为一项考核标准,希望可以因此给女性带来更多机会。除此之外,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更多有潜力的女性研究者可以借此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给后来人们更多鼓励。这些,便是我在这次活动体会最深的。
个人分类: 职业发展|4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节期间欣闻自己的几名学生职业发展很顺利
jyx123321 2013-2-14 09:16
春节期间,几名学生与我电话联系,交流很愉快!听到他们发展得很好,我也很高兴! 2012年底毕业的一名同学去了大学任教,能分到一套120多平方米的学校住房,的确是很让人开心的事。毕竟,人不能生活在虚幻的空间里,安居方能乐业!乐业自然而然就会源源不断地出成果,可谓是水到渠成的事! 2013年暑期将毕业的一名同学已经正式与一家著名的跨国高科技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签约,月薪2万多元,另有不菲的住房补贴,足够在上海租房用,而且职业发展空间很大,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特别好!这名同学人品特别好,做事勤谨踏实,事不避难,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都特别强,在读研期间为我们课题组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并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我相信这位同学今后也能做得很好,一直会成为我们课题组的骄傲! 2011年毕业的一名硕士生同学在一家风电企业里已经成为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主要技术骨干,很受单位重视!真的是:有为,才有位;自立(必先)立人,自达(必先)达人!
3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30岁到35岁:为你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
muchunyang 2012-12-29 19:21
[转载]从30岁到35岁:为你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
你所有不曾料想过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你不期而遇;你所有曾经潇洒的随遇而安,同样也会随时间流逝而让你承担那些似乎命中已经注定的代价。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虽然你我皆是凡人,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依然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够迎着太阳开花结果。不管以你现在的阅历是否能够理解这段话的涵义,请先记下来。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因为,时间能解释一切,时间能证明一切,时间能解决一切。——题记 在最近的一年的职业规划咨询过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迫切性。也正是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们的客户中,遇到的往往是两类较为极端的案例: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至少是总监级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论是职位层级和物质回报,还是个人的价值感,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这两类案例虽然极端,但却给我们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考。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当然,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募人才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的话,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当然,根据我们的实践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你真到了35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这个问题你已经无力解决了,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束手无策。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但却欲哭无泪。所以,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还是迈向更大的成功,你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证明: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 在我们的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80后,也是职业规划问题的高发区。年龄最大的一批80后,已经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80后,正在迈向三十而立的路上。如果说年轻是上帝给予你的犯错的资本,你还有时间去弥补;但如果你已经到了二十岁的尾巴上,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的专利。从大学毕业,到你的而立之年,这个时间已经足够长,让你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并反思自己的成长。 从30岁到35岁,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假如给你足够犯错的时间,那么,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你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否则,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从30岁到35岁,你应该学着为你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以便让你下半生的职业生涯不要在“假如一切能够重来”的悔恨和遗憾中度过。 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家庭与责任的问题。 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不要以为有些问题离自己还很远。无论是颓废还是忙碌,你的时间都在飞快地逝去,你感觉自己在加速变老。有些问题,不管你是否愿意去面对,但你的成长阶段决定了你必须要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要考虑一下家庭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很多人在跳槽时,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我跳了,如果收入没有现在的高,那么,现在的工作,我还会轻易再动吗?说得更不客气一点:我还敢轻易再动吗?我还有那个胆量与勇气吗?所以,要想行动,就趁早,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择。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被安逸”下去。 第二个问题,是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确规定要5年经验、10年经验等等类似的工作经验要求呢?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能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也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之间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那么,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丧失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在我们的很多客户中,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么,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第三个问题,是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 。 我们曾经服务过一个客户,做销售做了五六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有一次跳槽去应聘某知名快消企业的区域营销经理的职位。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他都能够对答如流,但上升到系统层面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时,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我相信在职场上做过五六年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感觉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论是流程,还是技巧与方法,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如果从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另外,从沟通的层面来说,你的职位越高,你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你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那么,你的能力是无法得到认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职业生涯也会就此止步。 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30 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之前,会有一个评估环节,系统评估客户的综合基础,看看是否还适合做职业规划。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就是年龄问题,重点是30岁左右的年龄。如果你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那么,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要想获得突破是十分困难的,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这是硬伤。但凡遇到有这样硬伤的客户,我们只能对他们说“很抱歉,我们无能为力。”所以,要想让你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顺利渡过30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关于目标与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所谓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行。围绕着这个核心,你才能构建你的竞争力。而这个核心,就是你的职业目标方向——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解决了,方向明确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因为你明确你的目标,你一直在朝着你的目标前进,你是在走直线。捷径是什么?捷径就是不走弯路,永远走直线。 我们去年曾经咨询过一个客户,7年换了6家公司。按照通常的理解,大家往往会认为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很糟糕。其实不是。这个人目前的税后月薪是1万元,属于还不错的那种水平。大家也许会纳闷:为什么频繁跳槽的一个人,会有这样的职业发展水平呢?有些人会觉得他很幸运,运气比别人好而已。其实不是。观察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 每一次跳槽,他都没有偏离既定的方向。只要方向不错,那么,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接近这个方向,都是在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更多的筹码。你积累的厚度,将最终决定你未来的发展高度。现在房价、物价这么高,很多人的生存压力也骤然增加,由此也导致很多人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变得浮躁和随波逐流。一份工作,往往坚持不了几个月,觉得看不到希望,工资无法提升,往往就选择跳槽。但实际上,跳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的用人单位,都变得非常务实,做多少事,拿多少钱,天经地义(当然,特权阶层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如果你无法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却还想着得到更多的回报,这样只赚不赔的买卖是没有人愿意干的。你为公司贡献多少价值,取决于你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而能力的积累,则源自于在一个方向上的长期坚持。既便是那些看起来令人很羡慕的成功者们,也少不了日积月累的修炼与成长。那些因为走了弯路却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损失补回来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让你失去更多的东西。 大家可能听说过10000小时定律:不论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你都必须至少付出10000个小时的磨练。Macolm Gladwell在他的新书《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中说道,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经调查, 你都会发现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之后才崭露头角的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34岁的世界顶级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罗夫出生在西伯利亚,在4岁的时候接触到第一把小提琴,从此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然而他的天赋和敬业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练习7小时,5岁就举办了独奏会,15岁就获得了国际大奖。文格罗夫说,“我的母亲每天晚上8点回到家,吃完晚饭之后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晨4点。对于一个4岁的小孩来说,这简直就是酷刑,但两年后我变成了小提琴手。” 很多人在抱怨没有机会。其实并非如此。肯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弗雷迪认为有效投入很多时间去练习的人自然会拥有自己的运气:“ 他们近乎苛求地努力,当运气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没有遇到机会,不要抱怨,你首先要反思的是自身,到底哪些方面准备不足?根据我们的经验, 只有你在一个方向上坚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会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一个相对长期的影响 。同时,也正是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让你的基础非常扎实和牢固,你的脚步也会站得更稳。 身在职场,无非要做两件事:一是做事,二是做人。 如果说找准目标为是了积累更多的核心技能,更好地做事的话,那么,学会做人,则是你要职场发展要考虑的第二件大事情。我们甚至认为,会做人比会做事还要重要百倍。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目标,对于很多迷茫中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学会做人,则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时候都可以修炼的一种职业素养。即便你的职业技能没有多大的突破与成长,但良好的职业素养则会从另外一种层面为你的职业发展增添筹码。我们也遇到不少能力不足、但态度很好、很积极的客户,他们用自己的优秀职业素养成功征服了面试官,得到了不错的发展机会。有句话叫“要做事,先做人。”能力不足,可以慢慢培养;但如果不会做人,在任何组织中,都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在做人的修炼中,有四项要素,是能够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致命性影响的。 第一是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这其中包括与你的上司的关系,以及与你的同事的关系。与上司的关系不好,直接决定着你的升迁。所以我经常对我们的客户说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与上司的关系不好,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公司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 而与同事的关系不好,即便你哪一天升迁了,成为了他们的领导,你也会因为缺乏“群众基础”而导致权力被架空,你的下属对你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故意挑衅,你会发现领导这个位置其实很不好坐。 第二项要素,就是要树立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们应注重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去年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已经近40岁的人了,做会计做了14年,但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也已经好多年没有加薪了。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在这14年中,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他说,“没有”。“从来没有吗?”“从来没有。”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非常普遍的。关于自己的学习与成长,你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与一年前相比,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假如遇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一个人是否能够独立搞定,是否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厚度决定高度。你所以会有厚度的积累,原因在于你不断强化的学习能力。没有学习,你的职业发展就会在原地踏步。你以为你没有退步,但实际上别人在进步,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你也就退步了。 第三项要素,就是要树立职业化精神 。 不管你有没有目标,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在其位谋其职,这是最起码的一种职业素养,也是任何岗位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精神。既然在这个岗位上,你的岗位职责要求你把工作做好;如果不想做好,那就走人,别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时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良好的职业化精神,是很多优秀人士身上必备的成功素质。即便这份工作你不喜欢,也不要用消极的的方式去对待,因为你不仅在浪费公司的时间,更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身在职场,你能收获的无非是两种东西:一是回报,二是成长。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第四项要素,就是要有强大的内心。 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实内心里都很脆弱,无法经受漫长人生道路上所降临的各种苦难。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是耶酥,又何尝不会遭受苦难的洗礼?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机良机。《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你没有本事成为圣者,但一定要变成强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进步的永恒法则。你只有适应这个法则,才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之地。 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30岁以后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再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你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着手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的准备。 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如何构建你自己的个人品牌。你到了30岁以后,再去频繁跳槽,肯定是不行的,最大的不利,就是你的专业知识成长,永远只是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的层次上,而这又会影响你职位的晋升与薪水的增长。我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此时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并利用剩余5年的时间去积累。否则,“35岁现象”一定会在你身上上演。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专著《专业主义》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你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我们曾经遇到过5年跳槽13次、接触过10余个行业的客户。假如你也这样,就毫无专业性可言了。 当然,为了支撑你“专业化”的品牌形象,你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知识结构的问题,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培训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第二个方面,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每一个行业的优秀人才,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比如哈佛商业评论网、职业经理人网、业务员网等等,都是相关人才聚集的地方。为什么有些人出去讲一次课就要好几万?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像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我们去年遇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至今印象深刻。他是一个印刷专业的大专生,毕业之后去印刷厂做销售。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个专业、这个职位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含金量的职位,他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着自己的影响力。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每月都要写一篇文章,发表在这个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够达到发表的质量,但每个月必须要保证质量写一篇。 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树立了你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第二,可以让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前面提过知识结构的问题,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你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得到的知识,终究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要想形成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你需要将这些外来吸收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同样的知识理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感受和心得是不一样的。你写文章的过程,也就是对你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和心得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你“自己的”知识。 第二件事情,就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这里指的是中层管理者,也是你的第一个管理者目标)。除了那些对于技术十分热衷的人,如果你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空间,职位上的晋升必不可少。有些人会说我不愿意成为一个领导者,我只希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我就满足了。对于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只能说很抱歉,这不是你能选择的。原因很简单:你25岁的时候,可以做一名基础员工;30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名基础员工;但你到了35岁以上的时候,你如果还只想着做一名基础员工,那就不太现实了。我们前面提到过 “35岁现象”。如果一个已经35岁的人,他的能力还只是局限在基础岗位上,那么,这样的人基本上是没什么价值的(当然,落后的国企及事业单位除外)。所以,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必须把职位晋升作为你职业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走上了管理者岗位,是你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以后的发展空间,都与此次的晋升密不可分。但这个位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坐稳。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基础员工之所以离职频繁,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公司,而是在于其上司——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在我们的职业规划咨询经历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正因为中层管理的不善,而对于下属员工的发展与成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他们职业发展无论是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职业修养上,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长。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中层危机”对于公司的发展多么多么重要这样比较宏观的话题,单纯从小处来说,你必须要意识到:你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你的下属的终身命运,是你错误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你的下属,迫使他们离开公司。管理者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对于频繁跳槽的人是深恶痛绝。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得不说的是:当你们在抱怨求职者的不忠、素质低下时,你们是否考虑过建立一种良性的人才成长机制,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成长?你们在抱怨人才短缺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如何去认真地培养人才?很多企业会说我们培养了,但留不住,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对于人才培养也就不那么热衷了。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你为什么留不住人?如果每个公司都不去培养人才,都想吃“现成的”,那么,最终的后果将是:所有的企业,都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当你的成长因为你的上司而受到阻碍的时候,这是你的不幸,你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当你某一天也成为管理者的时候,我们不希望把这种不幸继续传递下去。唯有如此,人才的培养才能进入正循环,才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其中困难多多,但我希望有理想的人能够不断努力,慢慢改变这一切。 第三件事情,就是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伴随其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找一家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公司,并随着公司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你可以亲眼目睹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对于公司的运营也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够体会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长中的位置和作用。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会更容易展现出来。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寻找大公司,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长,寻找规模不太大的成长中的公司,其实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你的职位晋升也会更快。三是你的忠诚度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回报。企业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度。没有哪一个企业喜欢朝秦暮楚的员工。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在众多企业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忠诚就成为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不论你现在已经“奔三”,还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当你慢慢变老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你希望是令人欣慰的一生,还是悔恨和懊恼的一生?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 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当你觉得收入不如别人时,不要随便和别人攀比,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别人在获得收入的背后付出了什么 ,同理,当我们生活不如别人时,亦无需格外羡慕,因为我们的生活质量是自己通过努力创造来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不够好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 。其实,我们只要坚持就好,坚持3天容易,难的是始终坚持!
个人分类: 智慧人生|3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测试职业之路的发展与困惑
热度 2 lhy8848 2011-9-18 21:01
从事测试这个行当多年了,被问到也思考过很多有关测试职业成长途径之类的问题,大体上,我对于励志方面的事情很感无力,也不想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不过因为在 IT 这个行当里,做编码和测试是很典型的两种职业路线的选择,尤其对于初入行当面临选择的人来说,或者对于面对成长困境的人来说,指出两种途径的区别和成长路途还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本人从事多年开发和测试,经验不多,教训不少,两相比对,也算对他人的思考有所启发。 软件这个行业从用户的需要开始,到应用系统交付为止,完成一个有效的生命期。在这样的生命期中开发设计与测试贯穿始终,其中涉及到的各种角色也是职业人逐步提升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短期长期的目标,但是这不是我们本文讨论的目的,我无法给出一个有效的路线图,我只能提出来尤其在测试这个行当,人们所面的各种困境的根源,毕竟尽管从底层做起,一步步提高是每个从业人的打算,但是你必须首先知道来自行业的阻碍、自我能力的约束和工作团队的限制,并且每个人都知道的一个真理,权力是金字塔形的,自我提升的路途同样是充满矛盾,沮丧和困惑。 首先比较一下开发技术与测试能力的区别。我们谈及两者之间的职业选择,往往不知道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细心的你会注意到,在说到开发的时候,我提到的是“技术”,而对于测试却是“能力”,这两者可是两个职业本质上的区别。 开发设计最终的实现方法就是采用计算机语言编码实现,计算机语言是内涵周延经过严格设计的逻辑推演体系,尽管在形式上很复杂,但是本质上属于数理逻辑的一部分,这样一个知识技术体系是能够积累与传播的,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或者自学的方式,获得相应的技能,并能够通过实践不断扩展自己的技术能力。如同代码是可以继承复用一样,从事开发工作的人,所有的工作都是提高自我的基石,坚实而稳固,在广度和深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构筑无限制的自我能力成长的空间。 测试是非编码化的工作,在技术实现与业务解析方面,更侧重于后者。可以说,测试是一项经过流程化控制的手工作业活动,它的工作特点就是不可分享与继承工作成果, 不可能以编码化的手段,实现工程化管理。所以说来,软件测试一直在谈论方法论,但是却无法将测试流程实现工程化。尽管有些项目局部测试可能采用了自动化的手段,但是从完整的测试流程上来说,这些手段远谈不上复杂的技术积累(也不可能采用复杂的测试编码)。对于从事测试行业的人来说,自我成长的路径是非常具有不确定性的,因为缺少以逻辑推演为基础的工作,自我能力的培养是难以积累拓展的,如同踩在瘫软没有支撑的胶皮上,缺少了坚实的登高的台阶。测试人员最容易感到职业的彷徨,就是因为这个职业能力的不可积累性。 我不能过多讨论基于逻辑推演的知识与技能的可积累性,那个话题太大也太长,或许人类进步的秘诀也存在于此。像许多人说的那样测试更像是一种艺术活动,灵感来自对于技术与业务衔接的洞察,做好测试活动其实也是需要很高的感悟力的,可惜的是,我们的流程化管理限制了个人感知力的发挥。当测试人员在短期内掌握了测试流程和测试工具后,就会陷入前途的迷茫状态,因为往往地,他们认为这就是测试本身的全部知识。也的确,在做应聘面试的时候,除了了解测试的方法论,可做谈资的确实不多,也无怪乎测试的职位薪酬普遍低于开发的职位。 不要忘了我之前提到的,测试这个行当更加偏向于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这意味着一个并不让人感到舒服的结论,测试工作本身能够积累的不是测试技能,而是测试对象的业务逻辑,这个是比较掉诡的结论,也是从来被人忽略的成长因素。因为从事测试行业的人员随着测试应用的交付,也就远离了这样的业务环境,他本身不是测试业务的从业者,却在职业发展路途上跟这个行业形成了某种捆绑。最糟糕的也是最常见的情况,没有哪些测试员对所测试应用的行业有过深入而广泛的了解,也就放弃了自我积累的机会。这种积累是否对自我成长有所助益?答案并不乐观。并不是所有的积累都是有效的积累,过于偏狭,用途和接受面很受限制的系统,其实对个人成长起到的作用是不大的,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够再次相遇的机会不大,对他人对其他公司来说,那样的系统过于生疏,也缺乏说服力。只有社会上得到广泛认识的业务知识,才是测试人员有效的积累,比如银行,物流,财务,人力资源等等,这样的业务能力的积累,为今后做管理,顾问,测试架构,系统高端设计都有帮助。这么说是不是有所感悟了?做测试对自我能力成长最重要的是选对测试的对象,有点无奈了吧?没有办法,测试就是作嫁的行业,当自身行当缺少成长空间的时候,只能向外要成长空间。嫁女要嫁对郎,测试要选对行。 当然,单纯从测试行业来说,能够自我臻至化境,将测试看作艺术一样品味的,也大有人在,至少在某种程度多多少少有所领悟的,也是一种收获。测而有优则仕,能够拐上管理路途算是成功转型,否则,在洞察力上高人一筹,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也是自我成长的一种测度,可惜的是这种成功不可复制,而且带来的物质上的回报可能会让人有些失落。 Tim Riley 写了一本《 Beautiful Testing 》的书,把这本书当作一本艺术导读的书来看,而不是技术指南,你会体味到测试的美感,毕竟成功的标志,物质和职位的获得不是仅有的衡量尺度,自我的满足和他人的认同也算是可选项,尽管不那么主流或者显得有些落魄,但至少保有一种骨气。 上面是从行业的特点来讨论自我能力积累的路途,此外环境的影响对自身发展的选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公司都有自身的文化,所在团队也有自己的特点,审慎评估自己的能力与所得职位及薪酬的公平性,是对自己也是对公司发展负责的态度。对于新人来说,刚刚从事这个行业,一切的积累都是从零开始,能够提供的选项不多,心态比较平和,工作态度都很上进,这样的日子很累也有着无尽的期盼。每到两三年,往往你会很快面临一些门槛,也许来自自我成长的烦恼,也许是晋职的焦虑。任何一个公司在提供晋职的机会上都不可能是完全公平的,是一种平衡和个人因素参杂起来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结局不可能是人人圆满的。评估最终的结果,当过多个人因素参杂导致不良结果时,也许尽早离队是个好的选择。很多技术能力经验丰富的人,在情墒上却是可怜的低能,这样的人在职业发展上会遇到很多烦恼。相对于其他团队或者公司而言,他们能够看到的是个人的能力与经验,而不会有人情之间的平衡考虑,因此评估结果相对客观一些,也是这类人可行的成长之路。对于整个公司薪酬与社会薪酬的失衡,解决的途径其实不用说太多了,这样的公司需要在整体上做出调整,等待公司自我纠偏需要给它足够的理由。 总的说来,测试这个行业虽然入职的门槛相对低,但是发展起来,却是很容易触摸到成长的天花板,很多有关测试职业发展的建议,在我看来都没有抓到这个行业真正的特点,也无法解决测试人员实际遇到的职业发展的困惑。本文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提出有效的建议,只是提出问题关键所在。纵观 IT 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测试纳入编码化工程化,是解决这个行业发展的最终途径,不过由此带来测试门槛的大大提升,对测试人员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当然也是巨大的机遇。
4124 次阅读|5 个评论
想哪儿说哪儿(四)--职业的选择发展应基于个人潜质
热度 1 xwang0822 2011-5-2 18:31
2011-05-01 凌晨 After watching the film---‘ a beautiful mind’, and thenI contempla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otenti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one’s career. In Chinese below: 人的能力或许分为以下几种: 按照我的直觉来安排先后顺序如下 1 想象力 直觉 和 广泛的联系能力 这对应着创造力 2 所谓广泛联系的能力包括着 逻辑联系 这种思维能力 而逻辑推理的能力虽然广泛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但往往日常生活中的逻辑 摆脱不了常规的思维和框架 即不适宜于创造 但却可能很适合于高效处理常规事务 或者 有效处理一些复杂的事务。 3 记忆力 4 理解能力 5 思辨能力 思辨 包含着基于理解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和 语言组织能力 6 兴趣 等 上述的几种能力每个人具备的程度不同,大致可以决定人们适合于去做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同时可以取得如何的高度和成就。反向思考,即在选择发展行业和职业之前,需要考虑进入到行业需要何种能力,以及个人的对应程度和兴趣。因为,兴趣和 EQ 也是推动和支撑人进行下去并做好的原动力。
35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努力不够10000小时就别说你行!!
热度 1 jinybao 2011-3-30 21:39
鲍老师好!我自己读食品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而我自己的兴趣在于工程。而大一的成绩不足以令我转专业,而且我自己觉得自学工程类的学科难度很大。所以我转向经济方面的学科。在暑假时偶然接触到一个要考注册会计师的朋友,而他本身也是读会计专业的,让我接触到注会这个职业。而最近我又读到一篇有关如何零基础考注会的日志,燃起我自己对注会的热情。我想咨询鲍老师对此的看法。万分感激。而如果我决定要考注会,什么时候报考最合适?我今年 3 月是否应该先报考 2 门,大三再报考其他?我自己在学生会也有工作。谢谢鲍老师。 回复: 如果你真的喜欢会计,当然前提你真的是喜欢,那么就尽快投入会计专业的学习,如果能修第二学位就更好。现在就开始朝着你的注会梦努力吧,让你的所爱点燃动力的燃油!不过还是有几点提醒: 1 最好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测试和咨询,了解自己真正适合的职业领域和方向,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以及特别有学习力的领域! 2 最好找找会计领域的人士,做一个职业生涯生物访谈,全面分析会计职业领域的工作环境、内容、条件、要求,以及发展路线! 3 决策很重要,因此要慎重!不能偶然认识一个注会的朋友就说喜欢注会,做好信息收集是前提。这好比我们平时听一些名人的演讲,或者什么成功学的讲座,马上就会产生模仿的念头,而且内心还信心十足!这就是浮云:) 如果以上的功课你都做了,还是觉得自己适合去学习会计,那么就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努力去投入!至于食品专业、学生工作以及会计等等之间的平衡,找你觉得最重要的去做,甚至放弃其它! 因为“专注+勤奋”是回报的重要前提。 不知到你有没有听说过 OFFER 帝的故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四学生邢辰君用 45 天时间拿到了 11 家知名企业的 offer ,其中多半都是年薪超过 10 万的好职位,着实成了同学眼中羡慕的“ offer 帝”。细数一下缘由可以发现,邢辰君在大学期间很注重积累,先后在万科、美的、飞亚达、工商银行等名企实习。大三暑假,更是在飞亚达实习期间,创造了 10 天 4.2 万元的销售记录,获得了全国同期实习生中综合分数第一的好成绩。另外他找工作就是勤奋,经常早出晚归。有了突出的大学业绩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自然会成为很多企业青睐的对象,要不就真是有眼无珠啦:) 因此,大学里干了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是求职的关键所在,这也是 HR 们在挖掘的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晚上 8 点到 10 点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每晚都能抽出两小时,或读书,或进修,或听名人演说,必有非凡的成就。这句话也成了哈佛大学的一句经典名言,激励着哈佛 学子们。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其实是人最休闲的时间段了。白天工作的繁忙过去了,疲惫的身心也得到了恢复,而此时离上床休息时间却又为时尚早,所以,晚上的这两个钟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才是每个人再学习的黄金时段。白天里,同一个领域的人或同以水平的人,都是在忙工作,工作的内容都差不多,学到的东西也查不多,比如大学里同专业同班的同学,因此不同的就看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干了什么。没课的时间,晚上的时间,周末,以及寒暑假……其实这里要说的就是你花了多少时间干了一件事情? 最近在看一本书, 书名叫《异类》,里面写到 10000 小时的标准,成功需要 10000 小时。 里面提到比尔·乔伊(看上去略显笨拙的青年)的成长故事,乔伊进入密歇根大学后,正好是 1971 年,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中心正式开放的时间,那个时候,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去那里学习编程和运算程序,通过努力他得到一份与计算机科学教授一起工作的机会,整个夏天都埋头在计算机编程中。 1975 年,继续读研究生,去了斯坦福。更加成谜于计算机程序研究。自然,他最后研究生了 UNIX 系统和 Java 程序语言等,成为了现代计算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乔伊是天才吗? 几乎每个时代的心理学家都会考虑这个问题,就是不是真的有先天的才能?后来心理学家考试考察天才们的经历,发现天赋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后天的贮备的作用却越来越明显。心理学家 K ·安德斯·埃里克森做了一个试验,把在柏林顶级学院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第二组的学生只是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不到专业水准。然后所有的学生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从拿小提琴开始到现在,你一共练习过多少个小时?这些学生差不多都是从 5 岁开始的,如果按他们平时练习的时间推算到 20 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 10000 小时。比较优秀的学生的练习时间是 8000 小时。最后一组只练习了 4000 小时。 埃里克森的研究让人会惊奇的发现,在卓越者中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如果和其他人一样仅练习很少的时间,任何一位音乐工作者都不可能成为佼佼者! 回到比尔·乔伊,他说道自己是每天常有 8 到 10 小时都用来编程,都后面的时间更使没日没夜地编程。 1971 年到 1975 年间, 1972 年考试疯狂编程,加上一个夏天,然后在伯克利第一年的日日夜夜。 5 年时间里,基本有 10000 个小时。 这是成功的常规定律吗?甲壳虫乐队,每天 8 小时,成名前有 10000 小时。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有段时间基本睡在计算机旁边,也有 10000 小时。…… 在细数一下自己,什么领域有属于自己的 10000 小时? 先别看兽兽、凤姐、芙蓉,以及现在的苏紫紫,…… 他们有炒作的成分,红极一时,能红极一世吗?别成了浮云。 好歹她们裸也没有裸够 10000 小时:) 不管干什么?先付出 10000 小时,成功人士是这样,何况大众乎,那就至少 10000 小时,往上加时间吧! 专注努力 10000 小时,成功会离你近一些 恭喜你没考上研究生 我的更多文 章: 2011,苏格拉底教你怎么找到好工作? (2011-01-17 21:48:33) 网瘾大学生揭开“被就业”真相 (2011-01-10 07:56:07) 为了毕业和就业而努力奋斗!!(视频) (2010-12-26 13:57:45) (视频)困难研究生用创意养活自己的故事!! (2010-11-30 20:41:55) 你不信我有能力?我拿证书给您看可以吗? (2010-10-10 20:40:28) 所读专业不一定是自己以后的“专业领域” (2010-08-29 23:50:05)
27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个什么专业?
热度 8 yyhsci 2011-3-12 10:02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个什么专业? 2011 年 3 月 12 日 星期六 从上学期起,就时常听到研三的师姐们在抱怨,说当初真不应该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这个专业,现在找工作一点也不好。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去事业单位,投去简历后,面试的机会比别人少,即使有了面试机会,很多人总会问一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是干什么的?这个专业跟你所报的职位有什么联系?估计有好几次都被人事部门问了,所以师姐们也有一些抱怨。对此,导师好像也有点儿“爱莫能助”,因为大多数专业人士对这个专业不了解,所以只替他们想了一个不算什么办法的办法,在专业一栏填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好提醒别人这个其实是与计算机紧密相关的,希望这样机会可能会大的,可情况似乎也不见好转。 那么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呢? 互动百科给出的解释是: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其相关研究方向为: 图像模式识别、计算机控制、视觉伺服与控制、生物信息处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智能控制、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嵌入式系统、板形板厚综合智能控制,图象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计算智能、信号处理。 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 应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有较深的了解;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题;具有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相关课程:   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矩阵论,优化理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数字信号处理,图象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智能,非线性理论(如分形、混沌等),控制理论,系统分析与决策,计算机网络理论等。 http://www.hudong.com/wiki/%E6%A8%A1%E5%BC%8F%E8%AF%86%E5%88%AB%E4%B8%8E%E6%99%BA%E8%83%BD%E7%B3%BB%E7%BB%9F 再查一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我们学校把它列在了“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里的一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每年招的人数不多, 10 到 15 个的样子,而且基本上属于调剂过来的,估计大多数同学对这个专业也不熟悉,想一想计算机学院下的一个专业,而且有名额调剂也就稀里糊涂地进来了。进来之后做什么呢?既不像计算机应用专业那样把编程或硬件作为自己的应该熟悉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也不像数学专业那样把深厚的数学功底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因此,也就只能看看论文,然后发一两篇小论文,这样转眼就到了毕业,才发现找本专业的工作真不容易,招的人少而且要求也高,因此也就只能寄希望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但是一投简历,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所述的情况。 但真的就能只怪专业吗?我想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也必然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是计算机专业,也不是数学专业,恰恰因为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要求都很高的交叉学科,也就注定了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学好它。这方面以自己的了解,编程应该是作为一项最基本的技能,然后就是能够有比较好的数学和英语基础,能够跟踪研究的前沿,对应用也有所关注,如此,努力三年,方能开始入门,至于发展,估计得工作或继续深造之后。 另外想到的问题,就是自己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自己所期望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是考公务员还是专业相关?走什么样的专业路线,学术还是工程?研究生三年多一些这样的思考,我相信毕业的时候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茫然与抱怨。 不过话说回来,要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呢?只有继续努力学习与思考吧。
个人分类: 点滴思考|30128 次阅读|17 个评论
交流的智慧
zhoujg 2011-2-24 22:07
Wushow "Bill" Chou, "Communication Smart," IT Professional, vol. 11, no. 2, pp. 44-48, Mar./Apr. 2009, doi:10.1109/MITP.2009.24 ---------------------------------------------------------------------------------------------------------- 在这篇名为《交流的智慧》中,作者重点介绍了提升交流能力(或技巧)的三件“法宝”: 关注最初的五分钟 : 每个人的注意力很短,应该在最开始他们准备用心关注你的时候,把他们牢牢抓住。(这对于做报告和写文章都是适用的,要把需要表达的重点先概要介绍,然后再详细展开)。作者举了新闻、邮件、和会议演讲三个例子 新闻都是通过大标题和紧接着的一段概要描述开始,然后是吸引读者继续看细节 一个重点大学的校长 曾对作者说,他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邮件,但他用两个步骤来决定是否看邮件内容: 是否对邮件主题感兴趣; 通过邮件的前三行来决定是否读整封邮件。 不知道我们是否意识到每个 会议演讲者 要发言的时候,听众都是一样的用心,但几分钟以后,听众就失神了,而一个好的演讲者会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向听众传达自己的要点以使得听众不失神。作者举了一个例子:Z博士是一个非常有声望的学者(院士),他参会时(作者所经历过的几次)总是在演讲的前几分钟认真听,然后闭眼,然后在QA环节提问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通过最初几分钟的演讲产生的) “三图(diagram)”范式: 作者认为,如果说一图(picture)顶千言,那么一个图(diagram)或表(chart)可以顶万言。这尤其适用于复杂的IT项目或系统。这其中的技巧不是如何用图来表示IT项目或系统,而是如何用最少的图来表示。根据作者的经验,绝大多数的项目或系统都可以用不超过三个图来表示。尽管这不容易做到,但这对于表达项目或系统概念非常重要。作者举了三个例子: 面试 (作者自身的例子):作者曾申请美国财政部的CIO, 当时并没有政界方面的联系,但他有一个朋友是与财政部有IT项目合作的某个公司的副总裁,通过他了解到了财政部的IT系统文档,然后通过这些文档,作者创作了三幅图(1,当期的系统状态;2,未来短期系统可能的演化状态;3,对系统未来长期的远景),正式通过这三幅图,打动了面试官,获得了这个职位; 向国会报告 (作者自身的例子):作为财政部的CIO,有责任监管财政部下属所有署的IT活动,包括国内收入署(IRS)。当时IRS正在投资数十亿美元升级IT系统。作者立即向工作人员询问项目状况,因为CIO需要了解,而且还需要向老板解释。三位工做人员带着6册重重的文件用了一个小时也没有向作者解释清楚。作者对他们说他需要的是一个简明扼要的概述,而不是6册厚厚的文件。一周后,8位工做人员(包括自己的三位部下,还有5位来自IRS)。这次,他们带来了2册较薄的文档,但同样没有把项目说明白。作者告诉IRS的人员他需要三幅图:一个描述当期的系统状态,一个描述最终系统,一个描述这两者的转变过程(路径)。他们派来了他们的最高技术长官来和作者探讨这个问题。经过几次会晤,历时10个月的时间,IRS终于把项目计划用三幅图表示了出来。说来也巧,这之后不久,国会要举行听证会来评估IRS的IT改造项目。这种听证会通常都是先有政府责任办公室(GAO)在上午进行证词陈述,然后下午IRS对此进行反馈和辩解。尽管GAO的批评有很多是对的,但也有许多是不对的,但IRS由于不能清晰的解释他们正在做什么,所以不能产生有力的反驳。因此IRS通常会遭受来自国会的打击。但这次不同的了,IRS用这三幅图使得国会明白了他们正在做什么,因此使得来自GAO的批评大为化解。 对金融危机的解释 (商业案例):Frost Sullivan公司(一家财务与管理咨询公司)向他的客户做了题为“全球经济展位:现在已见底,2009年6月反弹”的报告(参见: http://www.frost.com/prod/servlet/cpo/154869931.pdf )。他用了三幅图解释了次贷问题如何导致了当期的经济衰退。第一幅解释了次贷问题如何导致美国经济下滑;第二幅解释了这种下滑如何导致了全球经济危机;第三幅解释了由经济危机带来的恐慌如何导致了经济衰退。作者说他看了许多解释次贷危机的长文章,都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但这三幅图却做了很好的回答。 让听众共鸣: 大家都知道“了解你的听众”(knowing your audience)的重要性,而作者认为要更上一层楼,做到“让听众共鸣”(resonate with your audience),要让听众对我们所讲的产生“嗯,非常对”这样的反应。 两个大牛的故事: A和B都是计算机科学博士,都非常有能力,并供职于同一IT公司的同一个小组,小组其它成员并没有获得计算机科学的训练也没有高级学位。在加入这家公司之前,A就职于一家成员多为博士的高技术公司,而B就职于一家只有少数博士的工程公司。可能就是由于这种区别,导致了他们做报告的不同风格。A在向同事做报告时,喜欢使用术语,并无意识的使用像“这个问题很简单”(而没有适当的解释)这样的话来贬低听众;而B正好相反,他尽量使用听众能够理解的词来解释他的报告,而从不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这样的话。结果,谁更获得同事和领导的青睐自不必说了。 两个CIOs的故事: 在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新上任的高级副总裁(SVP),他的一个职责是监管CIO。这个SVP没有任何IT背景,很难理解这个CIO所做的事,唯一知道的是CIO和他的同事负责公司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几个月后,他有了一个新的CIO(前一个走了),这之后不久,这个SVP开始对新CIO的工作的重要性很欣赏并极力拥护CIO的工作。这两个CIO的不同就在于新CIO了解他的听众——这个SVP不懂技术,因此他用SVP能听得懂的词和他感兴趣的例子来交流。这个新CIO胜过之前的那位,他之前是一个顾问,习惯于倾听和向客户学习,并用客户明白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排队论: 在作者的一些技术讲座中,他需要讲授排队论公式以及在什么场景下这些公式是有效的。一个广泛使用的假设是所谓的泊松到达过程,即每个个体(邮件、人,等等)的到达彼此之间是无关的。为了让听众更加明白,我通常使用一些形象的表达来解释泊松过程的例外,那就是女厕所。女士通常都是三五成群的去厕所,因此并不是“不相关”,这种比喻通常会打破沉默带来一些笑声。作者在台湾进行讲解的时候也如期的获得了笑声, 但在中国大陆的某个高新进行讲解的时候,却带来了死一般的寂静。事后,作者询问某位听众,得到的答案是:在学术报告中使用“女厕所”被认为是很粗野的 。因此,作者得到的教训是一定要了解听众的背景(文化)。 一本励志书: 励志书通常用一些广为人知的原则与适当的故事相结合,使得在大多数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共鸣。最近的一个例子是Malcolm Gladwell写的一本畅销书《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出类拔萃的人:成功的故事)。此书的核心原则在于表达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你的成功依赖 智慧、勤奋 与 机遇 。有趣的是这本书对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共鸣。当时作者自己没有读这本书。有两个人(A和B)对他谈及这些话题,从他们两人的表达,你根本想不到他们说的是同一本书。A是一个成功的工程师,他从书中得到是热情(投入程度)决定了成功程度,他引用书中关于Sun公司(合伙)创始人Bill Joy埋头于实验室(才创造了Sun)的故事;B不是工程师,他认为机遇比热情(勤奋)更重要,他关注于比尔·盖茨和史蒂芬·乔布斯的例子。后来作者也读了这本书,了解到书中的确更强调机遇。因此B的看法更贴近书的主题。但是作为一个工程师,A更多从逻辑性去思考,而不是书中的信仰,对他来说,勤奋比其它更重要。 最后作者强调说,作为一项我们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让听众对我们所说和所写的感兴趣,并支持我们的观点。本文提到的这三件“法宝”将有助于我们提升这方面的技能。 We want our audience to respond with “that’s right!” to what we say or write.
个人分类: 职业发展|3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消防领域新职业
fpe 2010-8-7 20:24
消防领域新职业 最近收到消防专业学会的杂志《 NFPA Journal 》最新一本,一篇文章名为《管理大众》,颇合目前的群体安全形势之需要。美国消防领域正在酝酿一门新职业:人群经理,是从以前的安全经理中区分出来的,目的是保障聚会场合的逃生安全。出于职业敏感,笔者择要翻译一点内容,以飨读者。 2003 年,美国发生两起重大群体灾难事故, E2 俱乐部踩踏和罗得岛俱乐部大火,都是群死群伤的典型案例。在这些悲剧的影响下,美国消防协会( NFPA )更新了 NFPA101 (生命安全规范)和 NFPA5000 (建筑结构与安全规范)的有关内容,主要包括:聚会场合的主大门宽度,某些聚会场合的喷淋系统保护,对节日座位(就是站票,不易控制人数)的限制等等。修改也包括对所有聚会场合每 250 人准备一个人群经理( Crowd Manager ),以前的要求是每 1000 人准备一个。这样对人群安全的教育培训产生了大量的需求。 31 年来惨淡经营的人群管理咨询顾问 Paul Wertheimer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不过,当前本领域的认识深浅不一,各个单位对人群经理的教育内容也不一致。马里兰消防队长协会的网上免费教材是半个小时(美国有 13000 人已经参与), IAAM (聚会经理的国际协会)的培训内容是网上在线的 4 个小时(收费 15 美元)。 不过, Wertheimer 认为,如果要对人群动力学,经典案例研究,当地管理标准,生命安全技术,技能培养时间和测试都考虑进去,至少需要 8 个小时的培训内容。能够完全上完 8 个小时人群安全内容的教师,美国大概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了。 博主认为,《火场人类行为学》是一门半经验性的科学,其心理学部分比较有争议,只能靠统计数据来猜测,或类比试验来推测,因为我们不敢作真实的逃生实验,所以强调对每一次灾难事故的深入分析。而逃生运动学部分则相当有条理和系统性,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几十种逃生软件流入市场,人人都能模拟,以前很难课堂交流的逃生现象,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直观地显示出来,因此有很大的助益。不过,逃生软件都是按照常规的逃生过程进行模拟的,可以有助于发现设计缺陷,却不能保证预报逃生结果。如德国 Duisburg 踩踏,就完全无法预报模拟,因为管理者的行动对人群有很大的影响和反作用,因此不能预报,只能仰赖先前的经验和结果,所以 Wertheimer 可以一直有饭吃。 以前,笔者也认为东西方人们思考方式不同,火场反应不同。现在的认识是,经济基础决定生产力,也决定了人们的逃生反应。当前国人对灾难的逃生反应,和 100 年前的美国也差不多。当你口袋里的钱越多,你的火场反应越来越像当前的美国人,这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当前我们社会还有隐藏灾难消息的传统(这是不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例如,我就是搞不清 14 年前衡阳火车站发生的踩踏事件( 52 死)之经过,望有知情者告知。),也因此对国外事故和经验有更大的需求。不能从国外事故中取经,就是后发的劣势了。 有道是,火场反应难预期,人群反应难捉摸,群体灾难小窗口,人群管理新职业。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4282 次阅读|6 个评论
大局观决定职业发展水平
caoman 2010-8-6 09:25
提到大局观,简单理解是眼前为他人或组织考虑的观念。 深入分析,大局观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局指思考的空间尺度,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涉及四面八方;二是观指思考的方向目标,既有向外以他人为目标,又有向内以自己为目标。 常被忽视的是空间尺度的纵向考虑,和方向目标的自我反思。结果:人类社会发展出现不可持续预警,许多精英昙花一现;人类战争、打杀、犯罪悲剧一再重演,许多勤奋者错误重犯。 局决定心胸,局的大小是心胸开放和发展的界限。例如,企业经理人遇到困难、批评或问题时,大小局对应两种结果:大局考虑对上下级、平级、公司、行业现在和未来的影响,会迎难而上、接受批评、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好结果,赢得尊重、奖励和提升;小局只考虑自己或小团队眼前的得失,知难而退、抵触批评、视而不见,任问题存在发展,结果损失越来越大,被鄙视受罚。 观决定境界,观的高低是视野开阔和发展的界限。例如,企业人面对发展机遇时,高观考虑的是国家、行业、企业、团队对个人的需求,据此调整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当然要建立在个人技能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赢得社会、行业、企业和团队的认可,获得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走上坡路;低观考虑的是个人的嗜好和利益得失,任着自己性子走,变成团队中的消极分子和不和谐因子,或无视企业需要扬长而去,成为社会中的待业甚至破坏行业规则的搅局者,暴露出不知利他的职业观,失去已有资源积累和发展机会,降低个人职场身价,走下坡路(当然原职业发展规划有误现改正者例外)。 深入理解并学会应用大局观,才能拥有更加宽广的胸怀和境界,站在更高的位置规划、定位自我,融入、整合、抓住更多资源和机会,获得更大的成果,实现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个人分类: 观点|3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盖茨退休与第二次择业
danielyan 2008-8-22 17:32
2008 年 6 月 27 日是比尔盖茨作为微软全职雇员的最后一天。 52 岁,他实现了精彩的转身,选择了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转型。他决定把自己 100% 的财富( 580 亿美元)全部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从此,盖茨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份职业,作为一名慈善家,惠及亿万百姓。 盖茨这次转型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人们纷纷赞叹他的道德意义,并以此来要求国内的企业家。而在我看来,盖茨正在实践着他的基督教教义的价值观,与其高度评价他的善举,还不如说那是他在实现他的人生价值。正如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那本书中所说那些尽最大可能去获取、去节俭的人,也应该是能够奉献一切的人,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恩宠,在天国备下一笔资财。 在人生第一次择业的过程中,盖茨做的非常棒,他成就了自己的帝国。面对Google的激烈竞争,我不敢说盖茨已经江郎才尽,但是盖茨在微软董事长、总裁的位置上再有所突破,其难度无疑是相当地大。他选择在这个时候退休,从事第二份职业无疑是明智之举,因为作为一名慈善家,盖茨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从人口统计学的意义上来讲,盖茨的年龄在美国尚属中年,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开始他的第二份事业,正是大好时候,他的精力、经验都处在一个比较好的时机,能够在他的有生之年把近千亿美元(巴菲特于2006年向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捐赠300亿美元)的财富花好、用好,投资到真正需要它的穷人身人。 事实上,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也面临着在退休之后进行第二次择业的问题。我们的身边经常上演着退休再就业的动人故事。在我服务的单位,就有不少老同志他们退休后继续工作着。他们工作得很敬业,因为他们还具有专长,他们还在为这个社会作贡献。他们还有人在做咨询,因为他们经验丰富。 记得彼得德鲁克在他的《21世纪管理的挑战》中就曾专门论述退休后再就业的问题,德鲁克本身就做的非常好,作为大师中的大师,他90高龄,还坚持写作。他建议我们普通人都要寻找到人生的乐趣,实现人生的志向。在我们这个社会,其实很多人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最爱。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而言,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而非人生的乐趣之所在。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工作既是自己的乐趣之所在,又是谋生的手段,在我看来,是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最佳境界。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退休之后,在有生之年,就可以再去寻找。 其实退休后人生最大的乐趣,无外乎四个,1)享受天伦之乐;2)实现一些工作的时候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之类的事情,如外出旅游、垂钓等等,也许不叫愿望,而是乐趣,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去寻找这些乐趣,退休之后去做;3)做志愿者;4)进行第二次择业,这次择业是相对于上半生的工作而言的,第二次择业的选择,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如我们身边的一些人,退休返聘做本职工作;还有一些人做自由工作者;还有一些人选择创业,如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 所有这些方式,都可以实现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还原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上面的这些方式,你选择做什么本身并无所谓,但是我认为,你一定要选。 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从传统的意义上,都会享受天伦之乐,我们没有进行其他选择。但是社会发展之快,常常超出我们的想像,今天你想到之事,也许明天也就实现。10年前,我们谁又能想像到我们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呢?在没有看2008奥运会开幕式之前谁又能想像到开幕式上那华丽的乐章呢? 对于我们这一代以及未来的一代,我想中国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可以进行选择,而这对于我们父辈来说是不可能的。相信在未来,我们的生活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的不确定性在增加,我们还需要再择业,为社会做出更多。
个人分类: 管理随想|3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