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活方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调生活方式 保健康生存
hucs 2010-7-4 12:51
调生活方式 保健康生存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是 应对肥胖流行病的有效策略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是引领人类在 21 世纪及未来迈向良性生物进化且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的理想选择 南昌大学 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调结构,保增长。调生活方式,保健康生存。 生活方式影响生物进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生物的良性进化。不良生活方式增加生物学风险,不利于生物的良性进化。可能的机制是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生物基因朝着健康、长寿基因的良性变异。因此,从有利于人类进化和人类长寿的角度看,应该而且必须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其中,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是人类的理想选择。 最近,看了关于肥胖问题的相关报道。这里,我们就以肥胖为例吧。 美国 6 月 29 日公布的最新年度全美肥胖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缺乏锻炼、不健康饮食等生活方式原因,美国人口肥胖率不断攀升。密西西比州连续 6 年保持全美 “ 最肥胖州 ” 的称号,成年人口肥胖率高达 33.8% 。肥胖已经成为美国最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过去 10 年,美国医疗保健支出不断飙升,其中四分之一的支出与肥胖症有关,这主要是因为过去 10 年美国的人口肥胖率在持续上升。 成年人以及儿童肥胖率的持续上升已经引起美国社会的高度关注。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 · 奥巴马今年发起了全国性的 “ 让我们动起来 ” 活动,希望用 “ 一代人的时间 ” 改变美国儿童的肥胖,进而影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另一份研究显示,澳大利亚总共有 900 万人体重超标,几乎占 2100 万总人口的一半;在今后的 20 年中,还会有 12.3 万人有早亡的危险。在这份报告表示澳大利亚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胖人最多的国家时,美国却有最新研究显示大约有 34% 的美国人体重超标或肥胖。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世界现在有 16 亿成年人体重超标,今后十年中这个数字大概还会增长 40% 。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全球肥胖人口迅速增加。调查表明,美国至少有三分之一、英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肥胖,而亚洲肥胖最严重的国家是日本和韩国,那里有 3.2% 的人口 BMI 指数高于 30 。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肥胖名单上,太平洋小国名列前茅。小岛国瑙鲁就有 94.5% 的人属于超重人群,使得慢性糖尿病成为该岛的一大健康问题。瑙鲁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91.1% ),库克群岛( 90.9% ),汤加( 90.8% ),以及纽埃岛( 81.7% )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五大肥胖国,而美国以 74.1% 的肥胖率名列第九位。澳大利亚在新西兰、墨西哥、阿根廷、希腊以及科威特等国之后,仅排第 21 位。 肥胖与多种慢病例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2 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各种癌症等密切相关。而 肥胖与我们发现并命名的 OOH 综合征也是密切相关的。肥胖的流行,导致 OOH 综合征越来越多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666 )。 亚洲的一项大型调查发现,跟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超重或者肥胖的亚洲人,更可能患上癌症而死亡。因此,研究者认为,急需在亚洲乃至全球实施应对肥胖流行病的新战略。” 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的人死于癌症的风险已经有了明显增加 (见《柳叶刀肿瘤学》杂志)。这项调查发现,那些肥胖的受调查者死于癌症的可能性,要比体重正常的人高出 21% ,而超重者面对的风险,也比体重正常的人高 6% 。调查还发现,肥胖者罹患的癌症以结肠、直肠、乳腺、卵巢、子宫颈、前列腺癌和白血病为多。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每当 BMI 指数增加五点,癌症死亡的风险就增加 9% 。而此前的调查已经发现,对白种人来说,一个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增加 5% ,癌症风险就会增加 10% 至 60% 。 肥胖的流行是人类不良生活方式例如饮食失衡、缺乏运动等长期作用的结 果。长此下去,必将导致人类迈向不良进化,导致一系列相关慢病的增长,影响人类预期寿命的进一步延长。 显然,调生活方式,就像调脂治疗可以保护血管、预防冠心病一样,可以保健康生存。 调生活方式(由不良生活方式转向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是一项综合性干预措 施,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功效,等效或超越于降压、调脂、降糖、减肥、防癌、抗癌等多种药物或非药物干预策略。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是引领人类在 21 世纪及未来迈向良性进化且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的理想选择 ,应该而且必须在全球大力推广、普及和实践,这是普通药物所无法企及和比拟的。完美的预防将可以让冠心病等慢病消失。 总之,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是“二一 0 级”预防的核心方法和内容,是中医“治未病”的最佳策略,是人们“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从生到卒的策略。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 Hero for Human Health, HHH )。 相关连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666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3884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1979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0658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点点时间
热度 1 weijia2009 2010-5-30 05:36
如果我们把跳楼自尽者比喻成划过天空的一颗流星,那么深圳最近陨落了十几颗流星,可以称作为悲怆的流星雨了。 我们都生活在迷惘的今天,窒息于很多无法理解的怪象和无法排遣的愁苦,而更糟糕的是,在工作永无停息地运转下,我们连感觉自己内心苦痛的时间都没有了。 我知道很多研究生的生活也是这样,当然很多做导师的只怕也大同小异。 在国内工作时,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已成了家庭里的陌生人 - 晚上疲惫地回家时家人已睡了;早上起床,孩子们已上学去了。周末还要到外面出席各种会议和接待活动,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却可能一连几周都互相见不到面。终于有一天我跟自己说,不能再这样了。于是开始婉拒一些会议和晚上、周末的活动,当然为此也受到过领导的点名批评。还记得4-5年前有一次密西根大学的校长率团来访,交大隆重接待,特意安排了浦江夜游,校办几次三番地打电话让晚上务必赶去应酬,我还是拒绝了,因为那天晚上我要兑现我的承诺待在家里陪孩子。儿子说他很久没见到爸爸了,刚跟外公学会了下棋,想晚上跟我下几盘跳棋。 我听过一个让我印象异常深刻的小故事,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和体验生活。我把这个小故事贴在下面,也许很多人都听过,它的题目是《价值20美元的时间》。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很晚,又累又烦,他发现5岁的孩子站在门口等他。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爸,你一个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请你告诉我,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啊?儿子哀求道。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我一个小时赚20美元。 喔儿子低下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玩具的话,那就给我回房间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儿子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父亲坐下来还在生气。过了一回儿,他平静下来,想着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 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上班时的气都撒在家里了这是你要的10美元。 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 父亲生气地说。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块钱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你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一个月前科学新闻采访中问到了我当初选择归海时的想法,我说权重最大的是个人生活的选择和家庭责任。其实不仅仅是我,每一个社会的成员都需要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拥有一点陪家人说话、和知己聊天、跟自己孩子下盘棋的时间。如果连这一点点时间都要牺牲,那我们就应该问一下自己到底在从事一种什么样的崇高事业了!我想,这种伟大、崇高到极致时也许跟蠢不可及的零就很接近了。 在五光十色的万象中,我们期盼这个社会能往前进步,进步到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 - 不论是高校的知识分子,还是流水线上的工友们。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365 次阅读|23 个评论
粗糙地活着
annehuang 2010-3-21 15:04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由于工作忙而活得很粗糙,觉得对这一描述很有同感。 开学以来忙于一个急活儿,信用卡还款期早已过却没时间去银行,想在家上网还,才想起不知把信用卡相关的密钥什么的放哪儿了。对于理财真是一窍不通,也疏于用心。终于在完活儿这天拉上朋友跑到银行,超额存了钱,因为要把滞纳利息算足。(这事不敢跟老公提的。) 对于家庭收入支出,也从来不算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没有多高的物质需求,需要什么也就顺手买来,不用掂量。偶而看中昂贵的衣物,那就压下冲动和欲望。如此事情无比简单。 一般女人不整理好不出门,我则牛仔库一穿一个月,棉袄半个冬天不冼一回,因为觉得不很脏。卷发简单随意扎在脑后,脸上也只敷点保湿水和精华液。背包尽量用什锦大包,书、笔、饭盒、钱包、手机、电脑一并能放进去。鞋子当然也是尽量穿平底的。 唯一不马虎的是给学生上课、给家人做饭、定期给老爸老妈打电话问候。 粗糙的生活,我喜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生态农场告别农药之后
animalethic 2010-3-16 16:28
生态农场告别农药之后 蒋高明 本文2009年发表于《百科知识》第9期 山东省平邑县弘毅生态农场由于采取严格的农田生态保护措施,农场的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燕子、蜻蜓、青蛙、蚯蚓等小动物都回来了;这里的蔬菜、水果再不用担心受到昆虫危害;黄瓜、西红柿、芹菜、茄子、大葱等蔬菜接近常规产量;过去严重影响玉米成苗的地老虎成虫已被脉冲诱虫灯制服了,最多的时候,每只灯每晚可捕获4.5千克各种害虫 自2007年起,笔者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租用40亩耕地,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研究。我们全面停止了农药、除草剂、化肥、农膜、添加剂,不使用转基因技术,验证生态学在维持农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短短3个年头,生态学的强大威力就显现了出来。 想知道我们的做法吗?其实非常简单。 废弃秸杆变牛肉 秸秆不烧掉,全部靠肉牛转化。生态农场目前保有肉牛80~100头,规模150~180头。牛粪进入沼气池,提取能量供应农场使用;腐熟的牛粪和沼渣、沼液还田,用来生产优质的有机肥料。最近,我们又设计将牛粪通过趋粪型蚯蚓转化,提取出大量蛋白质,使牛粪再次升值。 在科学家带动下,生态农场所在的蒋家庄肉牛保有量已由试验前的两头发展到今天的141头。因喂养肉牛需要消耗大量粗饲料,在农田里焚烧秸秆的情况减少了,由此产生的滚滚浓烟也少见了。 农民蒋建安家中养了4头牛,自己开拖拉机到田间地头拣麦秸,粉碎后喂牛。 试验表明,每头牛可为农民带来3000元左右的净收入。如果每户养殖3头牛,总共可以带来9000元左右的净收入,相当于青壮年进城打工1年的净收入。 蚂蚱给人发工资 在生态农场里,杂草不用除草剂灭杀,而是借助人工或割草机。人工除草,既松土,又保湿,还增效。除掉的草连同绿地割下来的草坪草不是一扔了之,而是用来喂养供人们食用的蝗虫和淡水鱼,两项收益可以提供两个农民全年就业的机会,这就相当于蚂蚱和鱼给农民发了除草的工资。因为没有施用农药,生态农场里的每一棵草都有了利用价值。 反观施用了杀虫剂和除草剂的农田,田里的杂草因施用的化学药剂剂量过高,达到了能够毒死食草动物的地步,毫无利用价值。 科学灭虫喂柴鸡 在生态农场里,害虫靠特殊光谱的脉冲诱虫灯(波长360纳米左右)诱捕。脉冲灯每天晚上瞪着眼等害虫自投罗网,小虫们成了鸡的食物。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将柴鸡放进玉米田,利用玉米地的空间和杂草以及诱捕的昆虫喂养柴鸡,补充纯粮食饲料,一点儿也不需要喂饲料添加剂。 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柴鸡鸡蛋、鸡肉变成了纯天然绿色食品,严重危害花生的金龟甲幼虫(当地群众称之为大牙)也不再猖獗。去年,靠近生态农场院的农田,因诱虫灯的存在,虫害也明显减少。 过去,老百姓种花生时一般都要施用剧毒农药,每亩的费用大约是50元,但依旧控制不了虫害。我们控制虫害的成本远低于剧毒农药,而且效果显著,鸡的净收益也高,是玉米的2~3倍。 人工湿地鱼藕肥 生态农场建有两块小小的人工湿地:一片为荷花池,池塘里的底泥中添加了大量牛粪,池塘中有青蛙、蟾蜍、泥鳅、蜻蜓等动物,蚊子的幼虫在这里就被吃掉了;荷花池还能产生500~1000千克有机藕、约50千克左右的泥鳅。另一片为淡水鱼塘,养有青、草、鲢、鳙4大家鱼,这些鱼以生态农场里的杂草和荷花塘里的浮萍为食,同样不需要使用任何添加剂。鱼塘养有约2000尾鱼,自然生长,两年左右每只重量可达3~4千克。 蔬菜粮食放心吃 农场里生产近20种有机粮食和蔬菜,包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绿豆、韭菜、芹菜、土豆、葱、蒜、萝卜、白菜、西红柿、黄瓜、南瓜、丝瓜等等;一些野菜,如荠菜、马齿苋,都可以顺手挖来当菜。 因为韭菜中残留有农药,有些城市居民吃韭菜严重反胃;生态农场里的韭菜,则不会让食用者产生不适感,根本不会使人反胃,因为不用农药,不施化肥。 尽管生态农场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人工成本似乎很高;但农场中出产的有机粮食和蔬菜在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是非有机粮食和蔬菜的3~5倍,比较效益更高。这些有机食品在城市中被追求绿色生活的消费人群所热捧。反过来,这类消费人群的需求又会带动农场生产者更为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因为没有了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转基因,农场里的生物多样性迅速提高:约200只麻雀和6只燕子在这里安家了,还有刺猬、野鸡;饲养动物包括狗、猫、鸡、鸭、鹅、猪、鸽子。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养殖的两只鸽子两个月后变成了5只,有3只是被拐来的。因为没有环境污染,有大量天然半天然食物可以吃,生态农场成了鸟的首选之地。 农场虽小意义大 虽然这个生态农场的规模较小,但其标本意义还是很大的。 仅以农药为例,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国,农药产量173万吨,折合到耕地上,相当于平均每亩达0.96千克。大量农药进入生态系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脉冲式诱虫灯利用昆虫趋光性原理,在不使用农药的前提下控制虫害,用幼虫灯取代喷雾器,既可节省药钱,也可保护生态环境。 更重要的是,当地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得到了保护。如今,给庄稼打药的活多由农村妇女来干,长期接触剧毒农药会让其中一些人罹患怪病或癌症。 因为农田里不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诱捕的昆虫和人工除的草(农田地垅的草可以像在英国那样,用割草机修剪),能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发展柴鸡、鹅、蝗虫、淡水鱼养殖等,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美化了环境。在健康环境下养殖的动物抗病、节约饲料、肉质安全。如果中国对农药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那么,我们的生态环境就会因少生产,甚至于不生产农药而得到极大改善。农药工厂关闭,还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初步计算下来,生态农场其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其他地区农田效益的3~5倍。 生态学不是软道理 目前,我们的农田充满了各种杀机杀虫剂、除草剂、添加剂生物技术并没有效控制农药用量,害虫和杂草越杀越多。目前,常用农药就多达300多种,大量农药进入生态环境,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农药残留已经成为常规农业生产最头痛的事,中国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常在出口过程中受阻。生态农场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从理论上讲,生态农场的规模越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就突出,管理的成本就越小,带动的就业人数就越多。我们近期目标是:发动老百姓拿出100亩,扩大战果,搞有机农业。远期目标是:将全村的1000亩地连同村落搞成生态农庄。 对于多数人来讲,生态学的办法见效慢,许多人往往等不得,不给大自然调整的机会。但是,越等不得,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就越严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的试验初步证明,生态学不是软道理,而可能是比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6项技术之和还要强大的硬道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
animalethic 2010-3-15 16:14
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 田 松     北京迅速地进入了炎夏,恐怕有很多家庭已经离不开空调了。空调也是个热源,家家户户厂厂店店的空调一同运转,释放出来的热量足以让大街上的空气长上几度。天越热,越开空调;越开空调,天越热。这种情况叫做正反馈。如果没有约束,正反馈很快就会崩溃。唱过卡拉O和K的人都听到过刺耳的蜂鸣,也是来自正反馈:音箱出来的声音进入麦克,放大,从音箱输出,再进入麦克,再放大,几个回合下来,输出的声音就能割下凡高的耳朵。我的大学电子线路老师讲到这一节时说了一个俗语:善有善反馈,恶有恶反馈;不是不反馈,反馈时不到。现代化也是个正反馈:现代化程度越高,要求的物质和能量越多;输入的物质和能量越多,造就更高程度的现代化。这样反馈下去,我们都知道,会导致能源危机,资源枯竭。   但是危机和枯竭只是能源和资源转换链条的一端,在我看来,更严重的问题会发生在另一端:垃圾!   王小波在《白银时代》里开篇就说: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他应用了熵增加原理(别名热力学第二定律),根据这个原理,未来总有一天会达到熵极大的状态,我们就会进入到一个处处热平衡的、环球同此凉热的均一世界。由于银子导热最快,有一点点热,就能迅速传遍整个无论多么大块的银子。作为浪漫骑士,王小波就用这个从前富贵现在浪漫的东西做了未来的象征。其实这个浪漫富贵的表述就等同于本文的标题: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   所谓垃圾,就是不能再使用的东西,不能再进入自然循环的东西,就是达到了熵极大的东西。   下面我要讲一点物理。   仍然用空调做为例子。空调的运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外界的能量输入,二是要把废气排出室外。在现在的大众语境中,前者是重要的,仿佛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空调就可以一直运转下去。所以今天我强调一下后者。假如我们发布一项禁令,禁止废气排到室外,你是否还能利用空调让屋子凉爽起来?   理论上,如果废气只能释放到室内,只能使室温越来越高。因为空调是要用电的,用电就必然要放热的。所放之热必然超过所致之冷,不然就成了永动机。所以很简单,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屋子里享受凉爽,是因为把热量排到了室外,排出的热将会使室外气温上升一点点。于是,那些没有使用空调的邻居就要分担这一点点。如果他不想分担,只好也用空调让气温再升高一点点。这时,依然没有使用空调的邻居,就要分担两点点了。所以归根结底,空调是凉了自己,热了别人,最后也热了自己。把自己的热量排到邻居家去,把邻居当作放垃圾的沟,正所谓以邻为壑。这种情形在很多场合都有发生。比如丽江拉市海的农民曾对我说:杀虫剂这个东西,一家田里用,全村都得用。谁家不用,虫子就全跑到那家去。改造一下吴国盛的说法:现代化对邻居具有破坏力、诱惑力和胁迫力。   当然,如果不把废气排到邻居家去,我也有一个致冷方案。就是在原来的屋子里隔出一个小间,把废气排放到那个小间里去。这样,在小间越来越热的同时,保持大间的凉爽。此所谓舍小间,保大间也。在这个策略中,人类相对舒适的生活是以牺牲一部分生存空间为代价的。小间之中的废气就是熵极大的黑暗,是完全的无序,完全的垃圾。然而,小间所能容纳的热量是有限的,很快就会超出空调的工作范围。为了使循环维持下去,只有加大小间。这时我们就陷入新一轮的正反馈。小间越来越大,大间越来越小直到系统崩溃。   这正是我们这个地球的命运。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有限的,不仅资源有限,容纳垃圾的空间也有限!把垃圾送到太空,或者把人转移到太空,都是奢侈的想象。人类为了维持局部的现代化,必须隔出小间来存放垃圾。小间越来越大,地球的有效空间越来越小,人只好盖越来越高的楼。现代化地区,就好比安装了空调的房间,它的现代化,或者凉爽,一是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和物资输入,二是需要把垃圾排放出去。把垃圾排出去。这意思就是,以邻为壑,把邻居当作自己的小间。所以中国才会有贵屿这样的专门处理洋垃圾的地方产业。   当然,在我们目前的大众语境中,人们普遍相信垃圾处理场的作用。似乎只要建好处理场,就可以解决垃圾问题,甚至变废为宝。然而,按照《熵》的作者里夫金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能量总是从能用的变成不能用的,物质总是从可用的变成不可用的。在全球化的物资和能量转化链中,低熵状态的原始森林、矿藏、天然水体,最终必然变成高熵状态的垃圾场。垃圾,是一切物资和能量无可逃脱的宿命。垃圾的处理只能是有限的。分类?废物利用?虽然在一定的程度可以实现,但是,必然有一定比例的垃圾是不能回收的,不能再利用的。这部分垃圾的最后去处,即使在最现代化的国家,也是填埋。垃圾处理能力的强和弱,只是表现为填埋比例的少和多。而同时,越是现代化地区,制造垃圾的能力越强,垃圾总额越大。所以在每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周围,都堆满了垃圾场。即使北京周边,很多垃圾处理场只是垃圾堆放场,买一块地一堆了之,一座座垃圾山高耸巍峨。   这样的垃圾场,就是熵最大的银子,就是我们在地球这个大房子里隔出来的小间。对此,大部分人仍然乐观:等到将来,科学发展了,这些填埋的垃圾还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然而,这个幻想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倘如真的存在这样高级的技术装置,我们把它安装在垃圾场和原始森林之间,岂不是构成了一架巨大的永动机!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人们期望这些垃圾能够老老实实地呆在小间里。甚至人还可以做得更漂亮一点,比如把填埋坑做深,封牢,上面植土,种花,多少可以有点鸵鸟般的自我安慰。人类一边延续并发展现代化,一边让鲜花之下的小间增多,变大,直到铺满整个地球,反馈崩溃。这也许是人类的善终吧。然而,这些垃圾会那么老实吗?最近几十年来,垃圾泄漏、垃圾爆炸之类的事件已经越来越多了。每一个小间,都是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   固态的垃圾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自由散漫的气态垃圾和液态垃圾?当然,人们对污水处理站也寄托了同样的幻想。对此,环境学者苏杨博士在文章中指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水,也比天然江河被污染最严重的水要脏,因为所谓排放标准,已经考虑了天然江河的稀释能力了。   垃圾问题,将会超出能源问题,成为未来世界最主要的问题。即使能源危机能够解决,垃圾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因为输入越强大的能量,会产生越多的垃圾。我相信,未来的大规模战争,将不是为了到别的地方抢什么东西回来,而是要把垃圾送出去。在我悲观的眼睛看来,人类加速度的现代化步伐,只是使世界更快地铺满垃圾。每当乘火车旅行,看着窗外闪过的田野,和田野上的白色物品,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76 次阅读|2 个评论
春日暖洋洋
zilu85 2010-3-14 06:48
昨夜方城大战到1点,不幸的是今早6点就醒了。 一个人,双人床,没有老婆在身旁,总是要空虚,总是爱遐想。 气温上来了,春天似乎真的来了,标书也交上去了,这个周末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 我希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周末呢? 首先想到的是,养的花花草草应该收拾一下了,一个冬天枯死的草木要拔掉,把盆里的土都倒出来,搅和搅和。 一个冬天过去,热带鱼就剩下4条了,该清洗一下鱼缸,买点儿新鱼接着祸害。 卧室的门锁坏了,看看能不能自己修好,不行就找上门修锁的。 还有去看看小兰,有没有好的DVD和CD。呵呵,就是去小兰音像店。 哦,帮女儿修改论文。这是大事儿。 就这么想着,想着,手机响了起来,朋友们要来家了......呵呵,一切都白想了。 其实,不是爱做家务,而是喜欢一种悠闲自在、随心所欲的、从容管理时间的生活方式。有点儿向往在国外看到的:一个成熟男人,穿着工作服,朝阳中,在自家草坪上推着剪草机的样子。 记得似乎是法国电影,女主角与在地铁上,与一个年轻男人邂逅,经历了一场情感危机,最后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丈夫在自家暖房中从容地操着剪刀修剪花草,看到妻子,只是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她,淡淡地说了一句回来了?,那一刻,我们和女主角一样,认为他知道一切;也许,他不知道,也许他知道,但是都从心里钦佩这样一个稳如泰山的男人。 这个情景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生活的风格。 总是赶路也许会迷失,坐下来,忘记目标,抽袋烟,想想。 也许,真的到了该从容淡定的年纪了。
个人分类: 休闲|3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
animalethic 2010-3-13 12:35
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 谈到环境保护,大多数人会把它当成一件与自己很远的事儿;也有人认为从事环保需要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念,很难实现。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作出对环保有益或有害的事情。例如,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或频繁使用一次性产品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 对每个人来说,不使用一次性产品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暂时的不便,但却能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环境。这是一个很多人可以轻松做到的事,但却是一个很多人没有想到或注意到的事。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已经把使用一次性产品当成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然而,恰恰是这种我们看似自然而然的习惯性思维给自然环境及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命(特别是动物和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对这种伤害的后果,感兴趣的人们可以看看纪录片《塑料成瘾》。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人应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节能!
毛宁波 2010-2-10 11:40
我来美国快半年了,一直对美国的能源政策十分关注。美国政府一方面强调加快清洁能源研究步伐,一方面浪费能源惊人:频繁使用车辆、衣服都是烘干、办公室室内恒温、办公室的灯通宵达旦。一位华人告诉我一个故事,十分有趣,大家听听。说一个中国留学生的父亲来美国看望儿子,感觉美国什么都好,就是浪费惊人。他和儿子同住在学生宿舍,发现宿舍楼道里面24小时不关灯,很是心疼。没事就到处找开关,想晚上把它关掉。找啊找啊,,,一直找不到。有一天他找到了,英文也不认识,以为把灯关掉了,可报警器响了。。。不一会消防车就来了。。。原来他拉下了消防报警器。。。要罚款。。。好说歹说没有罚款。。。让警察训斥了一顿:没事别拉消防报警器!!!这是在MIT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当然美国人有很合理的解释,为了安全!我所在的实验室的楼道就是24小时不关灯。。。 很少看见美国家庭使用太阳能,后来发现政府也鼓励使用太阳能,问题出在太阳能设备很贵,在麻州大概要1万多美元,,,即使政府补贴也不划算,,,美国政府应该向中国政府学习家庭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和使用政策。。 刚刚看到一篇zy先生写的文章,读后很是畅快。。。我们有相似的感觉。推荐给大家看看。。。。。。。为什么美国政府要求其他国家节能,自己却悠闲的消耗着世界的能源?。。。其实在节能问题上美国政府国内与国外使用的是双重标准。博主很欣赏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 zy:美国人生活方式有待改进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转载如下: 据《法新社》报道,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只要在生活方式上做一点小小的变化,例如定期做汽车保养、或在阁楼增加隔热措施,可以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等同于法国一年的排放量。 如果美国家庭能够采取17项简单的措施,比如换用节能汽车、衣服不用干衣机烘干、改用晒干、或是不再用室内恒温器,一年就能减少1亿2千3百万吨废气排放量。这个量相当于美国年均排放量的7%,比法国一年的总排放量还要多。 目前,美国家庭消耗能源产生的废气占全国废气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一点,高达全球废气排放量的8%。除了中国之外,这个量要比任何国家整年的排放量都大。为了快速压低这个数字,学者建议重点应该放在改变消费者行为上,而不是一味发明新科技,废气排放限额与交易制度也应该到位。 据我的观察,美国用于生产方面的能源浪费不大,当然比起日本、欧洲还有差距,但与中国相比时,不可同日而语。美国比中国强,在于制度完善、优越,企业一般不可能对官员行贿、私下超标排放。还有就是科技发达,旧设备淘汰得很快,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绝少官商勾结,设备又好,所以呢,和产值相比,美国的废气排放率是比较低的。 但美国比不上日本、欧洲,这可能就是一个观念问题了。欧洲,特别是日本,国土面积有限、资源有限,而人口密度相当大。浪费能源与资源就受到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节约成为全民的共识。 到欧洲、日本走一走,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比美国要小一号。房子小一号、车子小一号、浴缸小一号,一份西餐端上来连盘子都小一号。在现在这个能源紧缺而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增长的时代,欧洲、日本的生活方式是合理的,美国确实是应该改一改了。 美国有些方面也不太好改,如居住分散,出门就要开车,步行解决不了问题。除了倒垃圾,几乎办任何事都要开车。去邮局寄信、到超市买菜、送孩子上学、看电影、租DVD、看病买药,事无巨细,都要开车。 欧洲、日本、中国,或者说除美国之外其它绝大多数国家,居民区都是自然形成的,在步行的范围内,就可以解决一般的日常生活之需。这种集中居住的好处很多,是一种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便要搭车,地铁、巴士等公共交通系统也很健全。这比一个人开一辆车不知道要节约多少能量了。 美国这种分散居住和开车的缺点,我猜想是来自于早期开拓时代。地广人稀、一家几百英亩土地。当年形象的生活方式就是一匹马、一支枪。后来一匹马换成一辆车、一支长枪换成了一支短枪。 美国新建的社区已经开始比较集中了,但是要根本改过来,也不是几十年就能办得到的。但是能改善的方面还是很多。最令人侧目的就是美国人喜欢开大车,动不动就买一辆大马力吉普车,开小轿车也要弄一辆六缸车,毕竟有船要拖的人家很少,为什么一定要买大马力车呢? 研究者说,最能减少美国碳排放量的做法就是改开节能汽车。根据研究,光是这一项措施,就能减少碳排放量5%以上。不用说开节能车,能不能开小一点的车呢?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了。 还有冬天的暖气、夏天的冷气,一律是开足。开到冬天穿衬衣、夏天穿毛衣为止,有必要吗?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道理,这也是一个观念问题。美国的办公室通宵开灯、而且是打开所有的灯,我想也是个观念问题。留下几盏灯开着、不就行了吗? 批评美国的生活方式不等于说我改变了自己一贯的观点,既环境问题主要是一个制度问题而不是一个观念问题。如果美国的企业不是私有制、而且法制废置、官商勾结,那么能源与资源的消耗会增长到一个何等的地步,那恐怕是不敢想象的了。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7526 次阅读|4 个评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pkustm 2010-1-3 08:48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 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用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读解】 我们在《公孙丑上》里已听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意思都是一样的。 从个人品质说,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从治理国家政治说,是正己以正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儒家政治,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所以,多与个人品质紧紧连在一起。 而自我批评则是其手段之一,其相关论述,在《论语》和《孟子》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当然,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的确是太少了,所以仍然有强调的必要。 下面这段是从净空法师的讲记中摘来的: 所以孟夫子讲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有一切过失,不要说别人不对,这个我也是常常讲,回头想想自己有错误的地方,你怎么能怪别人?什么都是我对的,别人错的,这个人觉悟是非常非常困难,人我见太深了。真正修行人,不仅在佛门,在中国道家、儒家,在今天全世界,你看看正规宗教里面(我们讲正教)那些创教的大圣大贤都是这样教人。人要谦虚,人要恭敬,人要知过,人要忏悔,人要改过。觉悟的人责备自己不责备别人,只有迷惑颠倒的人自己不承认自己过失,都是别人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自由的两种境界——兼论中国学者知识创新乏力的原因
可真 2009-12-9 12:23
我把学者理解为精神生产者。专门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哲学和宗教神学的研究活动的人,都是属于精神生产者,都是学者。 科学、哲学和宗教都是属于精神范畴,它们是人类精神的不同形态,只是在马克思等一些学者看来,精神(或观念)的东西来源于感性的物质实践并且必须付诸感性的物质实践才能转变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强调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而如今中国的学者,在被GDP充塞了其头脑的政府的权力支配下的当今中国的学者,又普遍地把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夸大到了不适当的程度,这样才使精神丧失了它的相对独立性,丧失了它区别于物质的特殊性,于是精神,特别是在精神领域起主导作用的科学,就似乎变得不再是精神了,不再具有精神的独立品格,而仅仅是作为物质的附属品而存在了,从而作为精神生产者的学者也丧失了他们的相对独立性,丧失了他们区别于物质生产者的特殊性,于是学者,特别是在学术界起主导作用的科学家,就似乎变得不再是学者了,不再具有学者的独立人格,而仅仅是作为物质生产者特别是在物质生产领域起主导作用的所谓实业家的仆役而存在了。 其实,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说,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力量恰恰不是来源于物质,而是来源于精神,如果没有精神,人的本质力量就与动物的本质力量无异,人根本不可能优于动物而如《荀子》所说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或如《吕氏春秋》所说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在哲学上,马克思强调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这不过在于强调人归根到底仍然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而已,但如果把这一点夸大了,就把人降至于动物的地位,似乎人和动物一样,也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罢了,如此,人在自然界还有什么独特性,还有什么特殊作用和特殊的存在意义呢? 另一方面,从社会分工角度来说,精神生产者和物质生产者各司其职,他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理应有与之相应的不同的生产观念和生活观念。如果作为精神生产者的学者也持有和作为物质生产者的实际工作者(如工人、农民、商人、政客等等)一样的生产观念和生活观念,那末,这些学者的观念与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是不相配的,即其知和行是分离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必然是盲目活动,其工作必然是效率极其低下的。实际上,当今中国学者就普遍的都在从事着其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因为他们普遍缺乏学者应有的生产观念和生活观念。 当然,如果有朝一日社会发展到没有分工的时代,即不再有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分的时候,就无需再讲精神的相对独立性问题了,而那个时候,应该也不再有所谓学者了,或者人人都成为学者了。但是,今天的社会仍然有分工,仍然有学者与非学者之分,所以,仍然要强调学者之所以为学者的特殊社会地位和特殊生活方式。 学者的特殊生活方式是基于一种特殊的生产观念和生活观念,其观念的核心所在,就是把科学、哲学和宗教理解为区别和独立于物质活动的精神活动,进而超越感性的生活而去追求理性的生活。学者的特殊生活方式就是理性的生活方式。这种理性既不等于科学理性,也不等于道德理性,而是与动物感性相对的人类理性。人类理性的特点在于:它不以物质生命所必需的温饱为唯一的追求,而是基于这种物质生命需要又高于这种物质生命需要的精神生命需要,即人类对于自己生命自由的需要我把这种生命自由界定为自作主张。 自作主张有两种境界:一种境界是拙文《是自由精神还是自卑精神?》所谓 自我精神不为外界事物所左右 ,这是作为精神生产者的学者所应达到的自由精神境界;另一种境界是心想事成 ,即自我精神可以左右外界事物,这是物质生产者所想达到的自由实践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追求的是 心想事成,却有许多人没有自觉的意识到这种 自由实践是以关于他们的实践活动的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和根据的,不知道离开了这些知识,他们的实践就只能是盲目实践,而不可能是自由实践。 另一方面,尽管有许多人自觉的意识到了自由实践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和根据的,但却不知道足以使他们达到自由实践的知识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人们普遍只知道实践出真知,却不知道真正的知识其实是由精神生产者创造出来的,并且精神生产者也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创造出足以使物质生产者达到自由实践境界的知识的,而是只有当精神生产者达到其 自我精神不为外界事物所左右 这样一种不动心的自由精神境界时,他们才能创造出这样的知识,这是古今中外都概无例外的。 实践出真知的真知固然也是一种真知,但这种真知是连原始人也能创造的,因为原始人也在实践,从而也能实践出真知。但是,出于原始人实践的真知只是原始知识,而不是文明知识。文明知识是人类社会进入到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分工的文明时代才被创造出来的,并且这种生产分工越是发达,其知识创造的效率就愈高,从而文明知识发展的速度就愈快。到了科学的文明时代,不仅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明确而严格的分工,而且这两个生产领域内部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并且其分工越来越明确而严格,正是如此日益发达的社会分工,才导致了这个时代的知识获得了加速度的发展。而在这样的时代,对知识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知识,都是由那些不动心的学者(精神生产者)创造出来的,反过来说,没有一个放心的学者能够创造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知识,虽然他们也能利用既有的知识来从事知识买卖的交易,一如商人利用既有的产品来做商品买卖的生意一样。但是,这种知识买卖的交易活动,仅能起到既有知识在社会上的扩张从而能够被充分利用的积极作用,却不能创造新知识。 在中国,自从先秦的诸子曾经 不动心地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知识以后,历代学者所从事的都主要是注经释典而已,这种文化活动固然也能创造出一些新知识,但本质上(主要)乃是一种 知识买卖活动,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对既有知识的扩张和这些知识能够被充分的利用。秦汉以降中国学者主要从事知识买卖活动,这是导致中国文明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而究其根源,则是由于秦汉以降的中国社会越来越把知识和政治捆绑在一起,使原来从事精神生产的学者越来越依附于作为实际工作者的政客,如此,精神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分工以及这两种生产领域内部的分工都难以得到发展,反倒有越来越混然不分的发展势态,由此严重阻碍了知识的创新和文明的进步。 而自从中西方之间开始文化交流以来,中国学者所从事的则主要是对既有的西方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的贩卖活动,其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对既有的西方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向中国的扩张和这些知识能够被中国人所利用,虽然不能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点知识创新,但迄今为止,中国学者确实没有做出过对人类知识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知识创新之事来,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一般的中国学者从来都不曾做到不动心,他们或者 放心于救国救民,或者放心于自私自利,都是有一种外在目的在支配着他们的精神生产活动,在这种外在目的支配下,他们缺乏从事知识创新所必需的自我精神不为外界事物所左右这样一种 自由精神。就当今中国学术界的情况而言,学者们的 放心主要是放心于自私自利,虽然也还有部分学者放心于救国救民,而鲜有真正不动心地专注于精神生产的学者。 现在中国有没有不动心地专注于精神生产的社会条件呢? 应该说,当今中国虽不说完全达到了国泰民安,但至少也绝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意味着在大环境上,是具备不动心地专注于精神生产的基本条件的。 就小环境来说, 当今中国学者恐怕没有多少人是处于连温饱都得不到满足的绝对贫困状态,这意味着就学者个人的客观条件来说,也是具备不动心地专注于精神生产的基本条件的。 那末,为什么现在中国学者仍然普遍处于放心状态呢?这正是身为学者的我们所需要作深刻的自我反省的问题。
个人分类: 学者.学术|2363 次阅读|29 个评论
简单生活就是低碳生活
hhanb 2009-12-2 11:10
昨晚看凤凰卫视节目,差点把我吓过去。不知道是危言耸听还是真有这个可能,据说早期玛雅文明和中国的《易经》都准确预言: 2012 年 12 月 21 日可能地球的末日,人类的大限,至少也是一个大灾难来临的日子。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大片《 2012 》在全球热播,这是否预示着什么我不敢再深究下去了。 记得当年人类迎接新千禧年来临的时候,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担忧,可是进入 21 世纪后不久,接二连三的灾难重创当年那种喜庆的气氛,一次次地击碎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比如大海啸、大地震、大飓风都是早年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却都在这几年频繁地暴发。这一切似乎都在印证着古人的预言?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当下正在日本进行的计算机地球模拟实验研究也同时验证了几次灾难的发生,其对不久的将来地球走向的预测也很不乐观。而就在这一切压得人类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2008 年一场金融海啸又席卷全球,这无疑是对地球人又一次重重的一击。问题的要害远不至货币和黄金的多少那么简单,而在于经济危机背后的环境、资源与生态危机,这才是最要命的。 眨一看,人们以为此次金融危机只是华尔街一帮骗子玩的把戏,其实,根源在于人类长期以来所采取的毫无节制的消费欲望驱使下的,对于大自然的掠夺式开发与利用,地球母亲正在承受着难以忍受的苦难,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拍的影片可谓触目惊心。于是我们要继续追问的是 2012 这个大限的日子,究竟是大自然的安排还是人类一手造成的恶果,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是大自然留给人类悔过的最后的机会一样,我更倾向于认为,造成目前这种危机的根源正是人类自己。那么拯救地球、拯救人类也只有靠人类的觉醒与行动了,彻底改变现行的消费驱动生产与毫无节制的物质需求,这样的社会发展模式就成了人类唯一选择,于是低碳生活呼之欲出。其实早些年就有许多思想家和有识之士敏锐地感受到,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死路一条,必须及时加以修正。他们率先致力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也曾掀起过一阵简单生活的浪潮。遗憾的是当时这些人类思想先驱们的努力并未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响应,人们仍然是我行我素地沉浸在物欲追求的横流当中,穷国声言要解决吃饭问题,发展中国家不愿意放弃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从来都没有把扶贫和救济当真。结果地球所承受的环境、资源与生态压力持续加大,每天都会有数以百万桶的石油被吞噬,大气被厚厚的碳排放所包裹,冰川在急速融化,气候变暖的趋势不可阻挡。于是人们又开始提出所谓的低碳生活,这显然是不得已的说辞。其实简单生活就是低碳生活,早些年提出的简单生活远比所谓的低碳生活内涵丰富的多。笔者在此向广大读者朋友推荐其中的一本。 《简单生活感悟生命的 96 种生活方式》一书,由美国当代女作家亚莉珊卓史达得尔著,哈尔滨出版社 2005 年 6 月 2 版。 作者并没有在环保等方面过多着墨,而是侧重于生活品质而言,她认为简单生活就是高品质的生活,就是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作者给出的忠告是:我们忙着追求更新、更快、更好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生命最基本的渴求一个更宁静、更温柔、更甜美、更祥和的世界。这就是作者提倡简单生活的原因。虽然,作者并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但这种以生命的基本渴求为诉求倡导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恰恰最具有说服力。 其实,作者本人早就确立了自己的简单生活观,作者特别喜欢中国的老子,喜欢坐禅。不论是在繁华的纽约还是后来隐居在一个寂静的小镇,都始终如一地坚持简单生活的原则。 统揽全书可以得出这样几点启发: 1 、简单生活就是最快乐、最幸福的高品质生活,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当宁顿小镇就是这种生活的最佳社区,这个小镇给作者提供了体验简单生活无限丰富的感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子呢?作者写道:我们村里的人,脸上不会有生气或抑郁不乐的表情,每个人脸上的线条都是向上的。这里,空气中洋溢着快乐的气氛,大家总是笑容可鞠。显然,乡村生活要城市生活低碳很多。 2 、简单生活就在身边,靠自己的双手和五官就可以充分地体验。比如她说用手过丰富的生活。她还说:通过感官,可以获得让我们知道还活着的经验。观察自然,我们就观察到了生命的本质。每当我们打开眼睛和心灵,就可以扩展我们探索、惊奇和快乐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活着。越是靠自己动手,越是善于利用自己的五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生活的附近寻找美好的生活,而不是舍近求远就越是低碳的。 3 、现代化的陷阱。在作者看来现代化永远不能代替手工劳作,在追逐高效率的狂热面前,我们应该不时地放慢脚步,生活的滋味只存在于缓慢的、切身的感受过程之中。现代化高科技产品,充斥在工作与生活当中,人正在被异化为高科技的奴仆,正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不知不觉地增加了碳的排放。 4 、家庭是营造快乐生活的乐园。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还是邻里与朋友之间的聚会,都为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创造了条件,只要善于料理、精心策划设计,就一定能达到快乐生活的目的。本来家庭是安顿心灵的地方,可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起灶开伙,动不动就把全家人拉到馆子里搓一顿,这不仅增加了交通与环境的压力,也弱化了家庭的功能。 5 、诗意的生活就是文雅的生活,就是注重精神追求的生活。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工作和赚的钱无法决定我们这个人。我们必须珍惜灵魂,滋润我们的本质,这不是物质生活能办得到的。尤其是高科技和电子网络时代,太多的物质与时尚的诱惑,很可能污染我们的灵魂,麻痹我们的精神。然而机器永远都是冰冷的,人性才会产生感情。惟有注重精神生活才是富有诗意的生活。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体育运动有助于绝经后的健康
helmholtz 2009-10-16 22:27
一些研究表明,经常性地锻炼身体可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然而一直不明确的是女性需要在什么时段采取多少锻炼才能取得这种保护作用。此外,也不知道身体活动究竟可以减低哪些类型的乳腺癌。 玛丽课题对这些问题现在给出了答案。这项研究对年龄介于 50 和 74 岁之间的 3464 乳腺癌患者和 6657 名健康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澄清生活方式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的负责人是珍妮张 - 克洛德教授,项目是在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汉堡 - 埃本多夫大学医院完成的,参加者被重点调查了她们分别在 30 到 49 岁之间以及 50 岁以后两个时期的身体活动情况 。 对比对照组和乳腺癌患者组后发现,对照组的妇女要比病人组有更积极的身体锻炼。科学家们在考虑到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之后算出了乳腺癌的相对风险。玛丽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很少进行体育锻炼的女性而言,经常性进行体力锻炼的人在绝经后发展成乳腺癌的可能性降低了大约三分之一。 要降低患癌的风险并没有必要在健身房里进行艰苦的训练。所谓体力锻炼积极的女性也就是每天行走两个小时或每天骑自行车一小时,相比之下不活跃的妇女则每天大概只走路不到 30 分钟。流行病学家发现绝经以后的身体活动更对减少患乳腺癌的风险特别有好处。 对不同乳腺癌类型所做的更细分析显示,经常锻炼的女性更少被肿瘤感染,尤其是那些对女性性激素 - 雌激素和孕激素形成受体的肿瘤。这些恶性激素受体阳性肿瘤占到玛丽研究项目中乳腺癌患者的 62.5% 。其他肿瘤标志物,如 HER2 受体或分化期的癌细胞被发现与身体活动无关。 体力活动的效果与体重增加、总能量摄入或身体质量指数无关。研究人员由此认为,体育锻炼是通过激素机理降低了患癌症的风险,而不是因为过去经常认定的身体脂肪减少或体质的其他改变。 也不一定非得是体育锻炼,负责结果分析的 DKFZ 的卡伦施泰因多夫副教授说道。我们在计算中也考虑了其他的活动,如园艺、骑自行车或步行去商场。我们对所有女性的建议是,要在自己的后半生继续保持或加大体力活动。这不仅会降低您的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且有诸多证明,您的骨骼、心脏和大脑也能从中受益。 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联合会供稿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7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心脏有“六怕”:高、硬、稠,炎、缺、乱
hucs 2009-10-16 21:26
引言 网络报道一个又一个中青年因突发心脏病猝死。心脏病可怕吗?是的!然而,它却是可防可治的,关键是要知己知彼,了解心脏病,才能战胜心脏病。 心脏有六怕:高、硬、稠,炎、缺、乱 -- 推荐以 E ( e )种子法则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为一、二级预防策略 胡春松 胡大一 胡盛寿 心脏是生命的源动力。心跳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因此,爱护心脏,才能延年益寿。那么,平常有哪些常见相关疾病或病理状态影响心脏健康呢?这里,我们总结心脏有六怕:高、硬、稠,炎、缺、乱。这六种状态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生命终止。下面详述之: 高:血压高 / 血脂高 / 血糖高 高血压: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高血压大国,约有超过 2 亿高血压患者。据最新报告结果, 15 岁以上北京市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 25% ,而 45 岁以上人群约有一半高血压患者。因此,说三人行必有高血压一点也不过分。高血压发病率高,而治疗控制率却很低,仅约 3 成,致死、致残率却很高,因此,高血压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高脂血症:目前我国有超过 1.6 亿患者,它和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高脂血症会导致全身动脉硬化,尤其形成冠心病,危害人们健康。 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21 世纪是糖尿病大流行的时代,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罹患糖尿病的人口越来越多。据估计,目前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 1.75 亿左右,到 2025 年将达 3 亿。我国至少有三四千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和冠心病是等危症。因此,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是重要的健康管理内容。 硬:血管硬 / 心肌硬 动脉硬化:它是心血管病的基础病变,是重要的始发因素,是心脏病的导火索。目前我国有动脉硬化患者约数千万,预防动脉硬化必须关口前移、下移,从儿童期开始干预。 心肌纤维化:它容易导致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和心衰。 稠:高黏血症 它常伴随有血压高、血脂高和血糖高,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中风的重要因素或早期病变。因此早期抗凝防栓、抗血小板治疗,做好心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是重要的干预措施。例如,拜阿斯匹灵是良好选择。 炎:心肌炎 / 心包炎 / 心内膜炎等急慢性炎症 心肌炎 / 心包炎 / 心内膜炎等急慢性炎症:它是各种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共同结果。心肌炎容易损伤心肌和传导系统,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如传导阻滞、心衰或猝死。心包炎会导致心包积液,大量心包积液严重影响心功能,导致心律失常或猝死。感染性心内膜炎容易发生血栓栓塞、败血症等,影响瓣膜功能而导致心衰或猝死。长期反复急慢性炎症可导致血管硬化。各种急慢性炎症是诱发心衰的重要原因。例如,口腔感染、牙周疾病会导致中老年冠心病、糖尿病。因此,及时有效控制感染,加强炎症标志物如 CRP 、 IL-6 等检测,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病。 缺:先天缺陷性心脏病 / 营养素缺乏 / 缺少朋友或离异 / 丧偶 先心病:目前我国有先天性缺陷导致的结构性心脏病数百万例,每年新增病例约 30 万,但只有 8-10 万接受内科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先心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导致结构和功能恶化,最终发生心衰。因此,加强健康宣教,普及先心病防治知识,开展爱心救治工程,可有效改善患者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和劳动生产力水平。 营养素缺乏: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纤维素、水、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缺乏。例如,青少年缺乏微量元素如钙、锌、铜、铁等和维生素 A 、 D ,容易导致发育不良、肥胖症等,而中老年人最易缺水、缺钙、维生素 D 和微量元素硒等,导致易患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因此,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坚果、鱼、禽蛋、奶和豆制品等,可保证营养全面均衡。 缺少朋友或离异 / 丧偶 : 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广交朋友,多与朋友交流、沟通,可增进感情,调节情绪,有利于人们的心血管健康。同样,幸福婚姻可使人长寿。而缺少朋友或离异 / 丧偶,会导致孤独和抑郁情绪,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乱:节律紊乱 / 内环境紊乱 / 生活规律紊乱 心律失常:它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早搏、心动过速或过缓、房颤、传导阻滞等容易导致心衰,甚至猝死。 内环境紊乱: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易诱发心律失常,导致心衰或猝死。 生活规律紊乱:可导致心血管病提早发生,如高血压、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等,是中青年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了解了上述心血管病知识,就知道心血管病是完全可防、可控、可治的。关键是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有效救治。这里,我们推荐以 E ( e )种子法则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即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应对策略,即一、二级预防策略。其基本内容包括: 适宜环境,远离污染;合理睡眠,午间小憩;情绪稳定,心态平和;有氧运动,动静结合;科学饮食,营养均衡。健康行为,利人利己;抗衰防老,老幼皆宜;安全第一,减少意外;男女搭配,两性互补;终身学习,修身养性。素质教育,知识健身;工作择业,健康悠关;种族平等,缩小差异;小病不拖,大病有治;合理用药,药食同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的生活方式开始了?
aimeiya 2009-10-15 21:17
12日出差,14日回来。没想到我不在家的三天里原本定本月底或下月初才能到的新车竟然到了,老公悄然地办完了基本的手续,就等今天提车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和我说提车的事,他说怕我每隔一个小时给他打一次电话烦他,我承认他虽然有些夸张,但我估计听说要准备提车肯定要对他唠叨很多。 很巧我今天也没课,一定要和他一起去提车,他烦也没办法。拿到驾照近两年了,基本没再开过,所以我非常担心,我一直游说他想找个老司机帮着去提车,他并不同意,觉得我不信任他。检车、加油、选号等基本都是他自己开着去的,虽然有些波折但总的来说还算顺利,整整忙碌了一天才把车开回家。我虽然有本,但还不敢开,要等他开一段时间后,熟悉了新车的性能后再教我。 也许有了车会方便些,但因为福州的路窄,摩托车和电瓶车非常多,交通状况非常差,所以我的心会一直提着的,有车也许对我更是一种折磨。因为今天是他自己把车开回来了,他的自信心大增,对于我的只是上班时开车、要是去繁华商业区时就坐公交车的提议极为不屑,讽刺我说即使有了车我的生活方式还是老样子,他建议我推车上路最安全。我真的很不安,完全没有拥有新车的兴奋和激动,这也许就是男人和女人对待车的最大差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践行七大原则 提供专精服务
hucs 2009-10-12 16:53
践行七大原则 提供专精服务 -- 写在2009年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1 高血压与盐 2 限盐控压:改善生活方式优先 3 从 E(e)SEED i 到胡氏健康生活方式,全面防控心血管事件链 4 践行七大原则,提供专精服务 (高血压治疗的七大原则( SeCP),又称高-刘氏原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各国驻华大使们的一封信
hucs 2009-10-10 21:44
致各国驻华大使们的一封信 (原载: http://i.cn.yahoo.com/chunsong_hu/blog/p_1385/ ) 尊敬的各国驻华大使先生们 / 女士们: 你们好!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此,导致的生活方式病如心脑血管病﹑超重或肥胖﹑糖尿病﹑肿瘤等以及亚健康﹑心理障碍明显增加。尤其是近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更加突出。当前,包括中国﹑美国等大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正积极探索有效的医改方案,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因此,建立一种全球﹑全民认可的健康生活方式,并加以推广﹑实践,对于缓解世界各国人民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急剧增加的慢性疾病,减轻全球公共卫生负担,提高人们的生活(生命)质量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以实现治未病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政治意义而言,可以作为一项治国良方,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值此 2009 年 9 月 21 日 国际和平日和 9 月 27 日第九个世界心脏病日即将来临之际, 特此介绍我们创造性总结、提出的 E(e) 种子法则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又称:胡氏健康生活方式),值得在世界各国实践并推广应用。另外,相关著作《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 E(e) 种子法则基础的科学实践》一书( 主编:胡春松胡大一胡盛寿) 正在积极撰写中。 此致敬礼, 谨颂秋安! 胡春松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昌大学医学院门诊部心内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3 号(南院大门旁) 南昌 330006 Tel: 18970816800 Email: chunsong_hu@yahoo.com.cn or cs_hu@yahoo.cn Dr. HuCS' Blog: http://i.cn.yahoo.com/chunsong_hu Dr. Chun-Song Hu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Medical College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China Tel: 13065100731 or 18970816800 Email: chunsong_hu@yahoo.com.cn 附件1:《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之歌》 作词:胡春松 胡大一 胡盛寿 作曲: ??? 适宜环境,远离污染;合理睡眠,午间小憩;情绪稳定,心态平和;有氧运动,动静结合;科学饮食,营养均衡。 健康行为,利人利己;抗衰防老,老幼皆宜;安全第一,减少意外;男女搭配,两性互补;终身学习,修身养性。 素质教育,知识健身;工作择业,健康悠关;种族平等,缩小差异;小病不拖,大病有治;合理用药,药食同源。 后记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之歌》 旨在唤起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和对自身、家人及他人健康的重视。 附件2: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 E(e) 种子法则基础的科学实践 ( The E(e)SEED-BasED Healthy Lifestyles ) 胡春松 胡大一 胡盛寿 1 南昌大学医学院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3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一个又一个青年才俊因病英年早逝或因工作、学习、生活等问题导致心理或精神压力过大而轻生。面对人们,尤其弱老白骨精(弱势群体、老板、白领、骨干、精英)们等易患群体,我们呼吁 : 为了您的健康,请牢记、实践并推广我们创造性总结、提出的 E(e) 种子法则基础的 ( E(e)SEED-BasED) 健康生活方式,称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如下: -- E(e) 环境法则:适宜环境,远离污染。 -- S 睡眠法则: 合理睡眠,午间小憩。 -- E 情绪法则: 情绪稳定,心态平和。 -- E 运动法则: 有氧运动,动静结合。 -- D 饮食法则: 科学饮食,营养均衡。 -- B (Behavior) 健康行为,利人利己。 -- a (Age) 抗衰防老,老幼皆宜。 -- s (Safety) 安全第一,减少意外。 (Sex) 男女搭配,两性互补。 (Study) 终身学习,修身养性。 -- E (Education) 素质教育,知识健身。 (Employment) 工作择业,健康悠关。 (Ethnic) 种族平等,缩小差异。 -- D (Disease)   小病不拖,大病有治。 (Drug) 合理用药,药食同源。 附件 3 : 个人简介 胡春松 , 男 , 1968- , 江西进贤人 , 汉族 , 中共党员 , 医学硕士 , 国家留学基金委( CSC )公派赴美(新泽西医科齿科大学 / UMDNJ 波士顿 Tufts 大学圣 伊丽莎白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2000.6-2001.6), 欧美同学会会员 (2004-), 现任南昌大学医学院副主任医师 (2002-) 、 副教授 (2003-) , 2005 年通过主任医师(正高)资格考试(人机对话),硕士生导师资格 (2006- ), 从事心血管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兴趣爱好广泛。在本专业领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如 E(e) 种子法则 、 OOH 综合征、 RT-ABCDEF 策略、 高 - 刘氏 原则( SeCP )等;提出了 发展冲突论 ;共同提出了 人才就是 GDP 等。 已在《健康报》《光明日报》《家庭医生报》《科学时报》等发表一系列科普文稿 / 编译文稿 / 点评文稿,是《遗传》、《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BMJ (英国医学杂志)、 Hypertension (高血压)等审稿人 ,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心血管专业委员。 以博客为平台,传播健康知识,服务大众健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会下跪,学会生存
famingkuang 2009-7-29 06:57
跪式文化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有着恐怕不止几万年的历史吧? 辛亥革命一脚将这文化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踢走了的只是其形,而没有踢走其神。 一种生活方式既然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了,想几十年就能从心底将它清除那是不可能的,非得有数百年数千年不可,用中国话说那是深入骨髓了,用西方的话说那是已经深入基因了。 深入骨髓,危害的只是自己一人,人一死也就完了;如果是深入基因,那就不是危害自己一个了,会危害到自己的子子孙孙,只有基因发生变异了,才能转过弯来。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几千年不变的文化传承,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都乐在其中,全国就象一个大家庭,或者说是个特大蜂剿,皇帝就是那高高在上的蜂王,大臣们就是那雄蜂,而老百姓则是工蜂。 那时的人民幸福吗?问这话的人如同问现在蜜蜂们幸福吗?一样的无知!因为那是那时代,那群人最好的生活方式,正如这时代这蜜蜂这样生活才是他们的最好生活方式一样。 我们又是不幸的,因为我们知道了不跪的文化,似乎那更象人的生活方式。就象工蜂们突然明白为什么劳动的总是我?可是又不得不去劳动一样。 我们可以形里不再跪,我们不用再屈膝,但我们还得学会用心跪;我们的神还是跪着,因为一切不会从心里学会下跪的人都将被主流社会边缘化。 你想让人跪你吗?你必先学会跪人! 你不想总是跪人吗?你必先学会跪人! 辛亥革命都快 100 年了,跪式语言仍然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看不到这点的人,休想在中国混个人模狗样! ==================================================== 补充 君不见,狗儿们打架,输者总是躺在地上,把柔软的肚皮暴露在对方的尖牙利齿之下,这叫投诚,这是弱狗的生存智慧。 同理,人下跪时,双膝着地,两手下垂,把最要命的脑袋毫无保留的暴露在对方的重锤之下。所以这也是人类自然进化中弱者的生存之道。当人还没有进化到更高层次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弱者只有学会跪着,才能有生存的机会。
个人分类: 反思|128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倡导简单、科学的生活才是应对危机之本
hhanb 2009-7-3 08:11
我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过一段时间科学生活方式的大讨论,那时还畅销过一批有关科学生活的杂志,代表性的有科学与生活,科学 24 小时等,遗憾的是这些年下来,这些刊物命运不济,停刊的停刊,改行的改行,一片惨淡景象。虽说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可人们的生活方式未必有过去那么科学。反而,累积了许多现代社会病,结果不仅导致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高度紧张,就连环境资源与生态压力也难以承受。 所谓科学生活并非科学家式的生活,也不是广义上的科学工作者的生活,而是平常百姓的生活,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如何讲究科学。无论是生活观念的确立,还是饮食的合理安排;无论是消费的价值取向,还是消费习惯的养成,都存在一个是否科学的问题。这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科学的生活方式。 科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就是针对一系列不良生活观念、方式和习惯而来的,就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大量不科学的生活现象。比如,生活并不因为富有而变得更好,也不会因奢侈而变得幸福,生活也不是搞得越复杂就越快乐。相反,越是简单质朴,既有格调又有节制,既追求感性满足又自觉接受理性制约,这样的生活才是科学的生活、健康和富有人性的生活。一句话,科学生活就是教会人们成为生活的主宰,而不是金钱与财富的奴隶;科学生活就是倡导简朴的生活,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眼下还在蔓延的世界经济危机,有必要引发人类对已往的生活消费行为进行深刻反思,传统的以物质无限需求为动力的消费行为和生活观念,就是造成危机的总根源。因为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社会发展模式以及消费模式,显然不是科学的生活方式,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更不否符合绿色社会发展模式。如果我们不从生活方式的转变做起,不大力提倡简单而科学的生活,继续沿着过去的老路走下去,必将进一步加重地球资源、环境与生态压力。下一次危机的暴发,就不仅仅是经济危机,一定是资源、环境与生态乃至人类社会,国际关系的全面危机,到那时人类所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战争,要么是地球的毁灭,两者的结果共同指向人类的末路。 这么说大家可能会觉得,那是整个人类的事情自己管不来,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如果人们乐意选择简单的科学生活,远比疯狂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所谓富足的生活要文明高雅的多,自然也要幸福快乐的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符合科学的、人文的乃至自然生态的规律,而追求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快乐的生活。 科学告诉我们地球上的资源、物质是有限的,那么人类就应该自觉将自己的需求限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而不是任其欲望无限膨胀,最终导致战争与自然生态的全面危机。就整个人类而言如此,就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也是如此。科学的生活应该是有限的适度的物质欲求,而不是狮子大张口,家家都住别墅,家家都用超大冰箱。用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中的观点表述的话就是,人类为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将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科学告诉我们自然是孕育人类的母亲,大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栖息地。如果我们以为人类神通广大,在自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自然母亲的不孝,对地球父亲的不敬,更是为人类自掘坟墓。莫尔特曼指出,人类只是自然大家庭的一部分,是地球晚到的客人。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中其他所有的生命。 科学还告诉我们伴随现代化进程出现的各种现代病,比如所谓的亚健康,抑郁症、偏执狂等心理疾病都是追求复杂生活的结果。人们拼命赚钱,进行残酷的市场竞争,为的是给自己填塞超过必需程度的美味佳肴,结果营养过胜,不是这高就是那高,不得不想办法把它们从体内取出;明明步行即可抵达目的地,却非要驱车前往,结果肚皮眼看着一天天变得肥大起来,还养了一身的懒毛病;每隔几个月就要换一部手机,就这样还老抱怨不够时尚。凯特索珀认为,常与这种高标准生活相伴的,是精神紧张、交通阻塞、噪音频仍、健康欠佳和挥霍无度。这样的生活与工作场景在凯特索珀看来是近乎荒谬的。 科学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就是简单的生活,就是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循环能量,尽可能减少废气废水等废物的排泄,大力开发绿色环保科技,提倡绿色消费,建设绿色社区。绿色生活不仅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也是人类内在道德伦理的精神需要。人类要想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就必须树立一种绿色的伦理道德观,否则人就不成其为人。罗尔斯顿认为,如果人们以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其环境作为其生活背景的动物、植物和大地那么,他们的道德生活就是不完整的。 总之简单生活就是回归自然、就是放慢脚步,放缓竞争的节奏,把生活完全纳入绿色轨道,这样的生活才是科学的生活,也是人类摆脱各种危机的必由之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现代的生活方式带走了多少人的健康
张三火 2009-4-19 20:04
博主: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报道了中国人目前上亿的人因生活富裕后饮食营养过度而导致各种所谓的富贵病,而且情况还在继续走高。深切感受到中国人目前的饮食结构存在着严重问题,人们在饮食养生方面的理念还没有树立。 在此呼吁大家:关爱健康,合理饮食! 生活方式改变致中国富贵病发病率走高 日期:2009-04-19作者: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四月十八日电(记者姜煜)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一亿六千万到两亿、脂肪肝患者一亿三千万、糖尿病患者五千万到七千万最新的流行病发病情况表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富贵病的发病率正日益走高。   今天在欧洲最大医药企业赛诺菲安万特于此间举办的相关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说,高血压是中风和冠心病的罪魁祸首,到二○二○年,人类疾病死因排序将有重大变化,但冠心病和中风仍排列人类死因第一和第二位。中国是中风高发国家,该病已列中国总人口死亡率第一位,中国死于冠心病的人数也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专家认为,上述心血管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活方式病,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肥胖等都是高危因素。   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脂肪肝发病率呈节节攀升之势深表忧虑,中国很多中年人正面临这一疾病的巨大威胁,并且该病有向儿童蔓延的趋势。专家指出,脂肪肝并不仅仅是肝脏问题,而是代谢问题,是全身系统性疾病。据调查,中国脂肪肝的高发与人们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及甜食摄入增多,吃粗粮、蔬菜减少及缺少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增多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在世界上仅次于印度,位列第二。专家称,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糖尿病患者还会增加,如果仍不改善生活方式,如采用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适量的运动,该病的发展将很难得到控制。   据专家推算,二○○六年至二○一五年,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将给中国的国民收入造成五千多亿美元的损失。 http://www.news365.com.cn/xwzx/jykjws/200904/t20090419_2286858.htm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45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10种最短命的生活方式
freton 2008-11-6 22:43
看到这篇文章,发现自己有好几条满足。看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太重要了,转载过来,与大家分享。 危险方式1:极度缺乏体育锻炼。 在932名被调查者中,只有96人每周都固定时间锻炼,68%的人选择了几乎不锻炼。这极易造成疲劳、昏眩等现象,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方式2:有病不求医。 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人在有病时自己买药解决,有1/3的人则根本不理会任何表面的小毛病。许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些疾病被药物表面缓解作用掩盖而积累成大病。 危险方式3:缺乏主动体检。 932人中,有219人从来不体检。 危险方式4:不吃早餐。 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吃上符合营养要求的早餐已经成为办公室白领的奢求。被调查者中,只有219人是有规律、按照营养要求吃早餐的。不吃早餐或者胡乱塞几口成为普遍现象。 危险方式5:与家人缺少交流。 有超过41%的办公室人群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家人主动关心,32%的人也常抱以应付的态度。在缺乏交流、疏导和宣泄的情况下,办公室人群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 危险方式6: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 在上班时,超过7成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办事外,几乎常年窝在空调房中。温室人的自身肌体调节和抗病能力下降。 危险方式7:常坐不动。 被调查者中,有542人的工作习惯是一旦坐下来,除非上厕所,就轻易不站起来。久坐,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引发很多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坐姿长久固定,也是颈椎、腰椎发病的重要因素。 危险方式8:不能保证睡眠时间。 有超过6成的人经常不能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另有7%的人经常失眠。 危险方式9:面对电脑过久。 31%的人经常每天使用电脑超过8小时。过度使用和依赖电脑,除了辐射外,还使眼病、腰颈椎病、精神性疾病在办公室群体中十分普遍。 危险方式10:三餐饮食无规律。 有超过1/3的人不能保证按时进食三餐,确保三餐定时定量的人不满半数。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2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