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莱布尼兹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莱布尼兹

相关日志

谈谈“能量”概念的形成
热度 15 武际可 2018-1-8 07:59
谈谈“能量”概念的形成 在力学与物理学中,“能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之谈谈这个概念的形成对于深入了解力学与物理学的有关内容也许有一点帮助。 从古希腊阿基米德时代起,人们逐渐了解静力学,对于力的平衡和作用有比较精确的认识。后来人们凭经验发现,一个运动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例如用力可以把一块石头投到高处,而具有一定速度的石头也可以自己运动到高处;对锥子用力能够刺入木板,而具有一定速度运动的锥子也能够刺入木板。这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力的特点,于是人们就把运动物体的这种能力叫做活力(拉丁文 vis viva ),把静力学中讨论的力称为死力。 最早精确研究活力的是德国学者莱布尼兹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 莱布尼兹对活力的研究是从反对笛卡尔的动量开始的。 1686 年,他投给《学术学报》( Acta Eruditorum )一篇论文,反对以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作为力的度量。莱布尼兹认为,以落体运动来说,物体升起的高度是与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效应必定是与其重量所给予的速度平方而不是速度成正比的 ,这就是机械能守恒的最早的形式 。 莱布尼兹把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叫做活力。 后来在 1669 年,惠更斯进行了两个物体弹性碰撞的实验,他 在论文《论物体的碰撞运动》中对碰撞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他讨论的前提是:惯性定律,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提出 13 个命题,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定律。如:“两个物体相互碰撞时,它们的质量乘其速度平方之和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这个定律正好是莱布尼兹关于活力定律的表述。莱布尼兹的叙述是:“宇宙是一个不与其他物体进行交换的物体系统,所以,宇宙始终保持同样的力。”,莱布尼兹这里的力,是指的活力。后来力学家们一直不休地争论活力死力数十年。最后法国学者达朗贝尔 (Jeanle le Rond d'Alembert,1717-1783) 于 1743 年在他的书《论动力学》中指出,整个争端只不过是一场关于用语的无谓争论。他指出,“对于量度一个力来说,用它给予一个受它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的物体的活力,或者用它给予受它作用一定时间的物体的动量同样都是合理的。”在这里,达朗贝尔揭示了活力是按作用距离力的量度,而动量是按作用时间力的量度,这个结论是非常确切的。 根据麦克斯韦的意见,最早引进现代意义上的能量概念以取代活力概念的是英国学者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年-1829年 )。托马斯·杨不仅在物理学领域领袖群英、名享世界,而且涉猎甚广,力学、数学、光学、声学、语言学、动物学、考古学等等。在14岁以前,他已经掌握10种语言,他对艺术还颇有兴趣,热爱美术,几乎会演奏当时的所有乐器,并且会制造天文器材,还研究了保险经济问题。托马斯·杨擅长骑马,并且会耍杂技走钢丝。所以他被誉为“懂得一切的最后一个人” 。 1807 年,托马斯·杨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讲义》中说:“既然物体垂直上升的高度和它的速度的平方相当,那么不管物体的路径指向任何方向,只要不是向下,所升起的高度也将相当于它的速度的平方。 …… 。 用术语能量来比较严格地表达这一思想,它表征物体上升或 在有阻力时穿行距离 。 ” 他又进一步说:“术语能量可以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它速度的平方。例如,如果把质量为一盎司的物体每秒运动一英尺为能量一的话,那么质量两盎司速度为每秒三英尺的物体,它的能量为三的平方的二倍,即18。” 当法国学者科里奥利 (Gustave Gaspard Coriolis,1792-1843) 引进了功的概念后,即功等于力乘物体在力作用线上的位移,才在前面加上了 1/2 ,成为 ½ mv ² 以现在的语言来说,令 w 为加速度, f 为力, m 为质量, v 为速度, s 为距离,则 mw=f 牛顿第二定律 是与 d ( ½ mv ²)= f · ds 等价的,在这里, f 被称为死力, ½ mv ² 被称为活力,即托马斯 · 杨所说的能量 。 至此,力学上的能量才最后定型,混乱了一个多世纪的活力死力才得以澄清,将力与能量区分开来。 最后,我们需要做两点附记: 一是,能量概念发展中的两位关键人物,莱布尼兹与托马斯·杨都是全才型的学者。控制论的开创者维纳曾经说莱布尼兹是最后一个什么都懂的人 。 二是,能量一直是对运动物体的做功能力而言的,因为它是质量与速度的平方乘积,所以永远是正的,不言而喻,静止的物体能量为零。后来爱因斯坦推广能量的概念,说物体静止时也具有能量 E = mc ²,这里 m 是质量 c 是光速,也永远是正量。现在社会上人们都爱把一种促进好事情的意见说成是正能量,促退的说是负能量,这是对能量一词的错误借用。是一种不懂力学又装懂,而想借用力学术语的表现。这种说法能够广泛流传,实在是当今社会上不认真、浮躁、想当然、不求甚解学风的一种表现。有一种看法,说是势能可以是负的,因此说负能量没有错。其实势能的英文原义是potential energy,是可能的能量的意思,还不就是能量,不能把势能与能量在概念上混了。 莱布尼兹像 托马斯 · 杨像 参考文献 武际可,力学史,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N. 维纳,郝季仁译,控制论—— 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1948 ,科学出版社, 2009
个人分类: 科技史|21395 次阅读|35 个评论
[转载]Lebesgue积分的意义)实变函数
yangyunyun217 2015-7-22 17:02
Lebesgue 积分也并非空中楼阁,它与科学家们一直追逐不放的一类问题有关,这类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面积问题。事实上,微积分的诞生与这类问题也有着密切关系,它是推动微积分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众所周知,在牛顿 - 莱布尼兹公式诞生之前,一般图形的面积问题是个很具挑战性的问题,大多是聪明绝顶的人玩的游戏,自从牛顿 - 莱布尼兹公式诞生之后,对于普通人而言,面积问题不再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问题。但微积分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是有限的,他远远解决不了自然科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简单地说,无论是数学内部还是自然科学中出现的更一般问题,微积分显得有点无能为力。甚至微积分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它自己也回答不了,例如,一个函数如果是 Riemann 可积的,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函数?或者说,一个函数 Riemann 可积的充要条件是什么?更严重的问题是,当你试图用一个函数序列近似取代原来那个函数从而进行近似计算的时候,最终发现,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构造出来的序列尽管收敛到原来那个函数,可“能量”积分却是无法控制的。换句话说,你构造的函数序列的积分与极限是不能交换顺序的,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好比一个人好不容易爬到山巅想翻越那座山,待他攀上山顶一看,眼前是悬崖峭壁,再往前一步便是万丈深渊,根本无法逾越,你一切的汗水都白流了。数学研究有如探险,有时需要帮自然科学家探明方向,哪条路是走得通的。 实际上,早在 Lebesgue 积分产生之前,人们对于更一般的面积问题就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只不过称呼与现在有所不同,那时既不叫面积,也不叫后来的测度,而是叫“溶度”( Capacity ),其中最为著名也是在 Lebesgue 测度产生之后用得最多的一类测度叫 Borel 测度, Borel 是 Lebesgue 的老师,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Lebesgue 的工作几乎覆盖了几乎所有前人的工作,当然也包括他的老师。 絮絮叨叨了这么多,还没有回到根本问题上来,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 Lebesgue 积分? Lebesgue 积分为什么重要?它对数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前面已经说过了, Riemann 积分有着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是其自身的定义所带来的,除非改变积分定义,否则这个缺陷注定无法避免。仔细分析一下 Riemann 积分的定义后你会发现,要保证一个函数的 Riemann 积分存在,对这个函数需要有比较高的要求,它必须“基本”上连续,不能太不守“规矩”。当然,这仅仅是直觉,要验证这一直觉需要费一番周折,这里暂不详解,这就严重限制了可积函数的范围,微积分中有很多不可积函数的例子。其次,正如前面所说,即使一个函数序列的极限是存在的,其极限函数也未必可积,即使极限函数可积,其函数序列积分的极限也未必等于极限函数的积分。这说明了什么呢? Riemann 可积函数类关于极限不是封闭的,或者说 Riemann 可积函数全体关于通常意义下的极限(具体地说即逐点极限)是不完备的。但凡学过一点数学的人都知道完备的重要性。例如有理数集合不是完备的,实数集合是完备的,所以很多在实数集中成立的结论在有理数集中不成立。因为只要你的问题涉及极限,那么这个极限是否存在?它将跑到哪里去?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Lebesgue 积分恰好弥补了 Riemann 积分的缺陷,它使得你不必再为这类问题操心。事实上,Lebesgue积分不仅大大扩大了可积函数的范围,也使得积分与极限交换顺序问题变得异常简单。当然,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像我的博文这样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需要做比较详细的讲解。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了解其大意足矣。 实变函数说课系列链接 1 、说课( 1 ) --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18049.html ) 2 、说课( 2 ) --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18421.html ) 3 、说课( 3 )(超穷归纳法)—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24286 ) 4 、说课( 4 )(再论有限覆盖) --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25276.html ) 5 、说课( 5 )( Lebesgue 测度) --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27516.html ) 6 、说课( 6 )(从逐点收敛到一致收敛) --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38606 ) 7 、说课( 7 ) ( 叶果洛夫定理的威力 )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40100.html ) 8 、说课( 8 )(依测度(概率)收敛) --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43571.html ) 9 、说课( 9 )( Lebesgue 积分) --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681049 ) 10 、说课( 10 )(初品 Lebesgue 积分) --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688064from=space ) 11 、说课( 11 )( Lebesgue 能否取代 Riemann )(实变函数)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689856.html )
个人分类: 常识集锦|4 次阅读|0 个评论
苹果与黄金——牛顿、莱布尼兹与胡克
热度 4 lev 2014-7-10 16:10
苹果与黄金 Apple and Gold 按 :上一篇《骑士的谢幕——马赫、玻尔兹曼和奥斯特瓦尔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10029.html )隆重推出了 “牛顿体系的批判者” 马赫 。 为了表明鄙人对“牛哥”(我和朋友私下都这么称呼牛顿)之滔滔敬仰,趁热打铁再贴一篇旧文 。其中关于贝克莱主教那部分已经在博文《作为牛顿的敌人,贝克莱够格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799518.html )中贴出过了,看过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 混沌太初 , 洪荒宇宙。 物含妙理, 天行有常。 浩瀚苍穹下, 是谁记下的公式, 串起了日月星辰 曼妙的舞蹈? 又是谁写下的方程, 编织了时间与空间 跃动的旋律? 当自然律还在黑暗中沉睡, 理性的田园仍旧荒芜。 大千世界, 何人解其深意? 万象更新, 何人得其要领? 自然的面前, 人类如此卑微。 前行的航船竟没有灯塔的指引! 这 是一个呼唤巨人的时代! 鲜花广场上的烈火, 照亮了文明与蒙昧的分野。 比萨斜塔坠落的铁球, 击碎了桎梏真理的囚笼。 宗教裁判所抹杀不了, 地球转动的事实。 偏僻的英伦乡间, 是谁 悄悄夺下了造物者操纵万物的线? …… 伯利恒之星 After Jesus had been born in Bethlehem of Judea in the days of Herod the king, 希律王时,耶稣降生于犹大的伯利恒, look! A strologers from eastern parts came to Jerusalem, saying: 东方的贤者来到耶路撒冷,说: Where is the one born king of the Jews? 那天生的犹太人之王在何处? For we saw his star when we were in the east, 我们在东方看见了他的星, and we have come to do him obeisance. 特来朝拜。 …… When they had heard the king, the went their way; 贤者听了王的话,便上路; and, look! the star they had seen when they were in the east went ahead of them, 东方所见之星在前指引他们, until it came to a stop above where the young child was. 直到停止于婴孩所在之上。 ——《圣经·马太福音》( Matthew ) 明崇祯十五年,即公元 1642 年 12 月 15 日,探险家、地理学者徐宏祖(字振之,号霞客)留下的近 300 万字考察日记经其故友季梦良的辛勤整理,编纂成书,是为《徐霞客游记》。这部 17 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详细记载了古老中国的名山大川、风土人情以及轶闻野史,垂死挣扎的大明帝国不经意间为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文明奉上了最后的致意。 不朽的徐霞客,是他用 30 余年来踏遍三山五岳的足迹最后一次勾勒了只属于中国人的“天下”( whole China under heaven )。 不久之后,在这“天下”所不及的异域,在绝大多数中国人意识中尚不存在的不列颠( Britain ),在英格兰林肯郡( Lincolnshire in England )沃尔索普村( Woolsthorpe )一个普通农家里—— 遗腹子、早产儿 伊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727) 发出了他在混沌世间的第一声啼哭。 我们无比惶恐地撕下日历:儒略历( Julian calendar ),公元 1642 年 12 月 25 日。自此以后漫长岁月里,任何一位替这个孩子著书立传的理智的学者,笔及此处都要反复以理性抑制自己胸中的强烈冲动,以免不负责任地留下“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之类的蠢话。 因为,前一年文艺复兴的科学旗手伽利略·伽利雷“荣归”天堂(按儒略历牛顿生于1642,伽利略卒于1641;按公历牛顿生于1643,伽利略卒于1642);这一天,天父之子、万王之王( king of kings )耶稣基督降临世间。 师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1669 年 10 月 27 日,剑桥大学( Cambridge University )正值盛年( 39 岁)的首任卢卡斯数学教席( Lucas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 伊萨克·巴罗 Isaac Barrow (1630~1677) 向学校提交了辞职申请。事业如日中天的几何学权威的辞职消息霎时间在宁静的校园内激起波澜。是宫廷斗争,还是教会干涉?是看破红尘,还是精神失常?……当众人尚在热议各色小道八卦的时候,一个更具爆炸性消息被某位好事之徒披露出来:巴罗大力推荐的继任者就是那个离群索居、孤僻怪异的下等人、乡巴佬——伊萨克·牛顿! 无论在什么时代,小道消息承载的都是无所事事者惊人的想象力。三一学院( Trinities college )的贵族子弟们几乎笑得前仰后合,但很快他们就要强迫自己在人前收敛笑容。 该死,那个乡巴佬已经穿着工整而华丽的教授制服出现在了讲台上! 踌躇满志的牛顿静静地伫立在剑桥大学无比荣耀的讲坛上,在他凌厉目光的扫视下整个教室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刚才还在嬉笑打闹的世家少爷们陷入了紧张的不安,他们无法忍受这种可怕的沉寂,即使他们也知道自己此刻的窘迫是在为刚才的张狂赎罪,他们甚至在心中默默祈求来自牛顿教授劈头盖脸的痛骂……然而讲台上那个人依旧并没有开口的欲望,他习惯以沉默的方式享受,享受向高贵者复仇的快感…… 1661 年,在开明的舅父鼓励下, 19 岁的牛顿终于脱离令他难以启齿的务农生活,只身来到剑桥大学,作为减费生(即勤工俭学)入读圣三一学院。很快地,牛顿投到了不久前才从欧陆归国的巴罗教授门下。这位年轻的教授是欧几里德的学术传人,在几何学与光学领域造诣颇高。 所幸,作为剑桥学术新贵的巴罗身上同时还兼具崇高的教师品德。不起眼的牛顿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尽情释放令人惊异的数学才能,这种才能足以使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巴罗开始严肃地思考自己将在历史中的地位。最后,伊萨克·巴罗老师以其数学家的敏锐洞察力很轻松地完成了一个对人类智慧的历史走向至关重要判断:我存在的目的就是作这个青年的垫脚石,我将为他披荆斩棘清理出一条通向科学的坦途。 与苦难的开普勒同病相怜,讳莫如深的出身与并不快乐的童年在牛顿的精神肖像抹上了神经质的一笔,这个敏感而又脆弱的灵魂习惯于放大别人的恶意却无视真诚而无私的爱。情感迟钝的牛顿丝毫没有察觉(即使察觉也不会反馈)巴罗老师的热情,他理所当然地、贪婪地吸收老师的知识与智慧,旁若无人地沉浸在欧几里德的《原本》、开普勒的《光学》、伽利略的《对话》、笛卡尔的《哲学原理》…… 伊萨克·巴罗并不计较爱徒的“无情”,因为作为一个老师,他已经体验到了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最纯粹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衡量的荣耀,它来自亚里士多德背后的柏拉图,来自柏拉图背后的苏格拉底。 如果后人一定要追究巴罗所“算计”的回报,那也只能是历史赋予他的光辉头衔:伊萨克·牛顿的老师,这应该是上帝对为人师者最高的奖赏。 追逐无限 1665 年,一场大规模鼠疫席卷伦敦,剑桥亦不能幸免,学校被迫宣布停课。牛顿于是年 6 月回到了家乡沃尔索普村。与世隔绝的乡间生活比之剑桥充满敌意的贵族圈子更适合于牛顿的隐士做派。按牛顿自己的回忆,两年的家乡岁月正是自己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牛顿的主要角色是一位数学家,而他令人惊异的才华似乎也在此刻集中爆发。 从毕达哥拉斯开始,数学就承载着某种超自然的神秘意义。至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数学甚至成为了蛊惑人心的巫术。而脱离了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体系的自亚里士多德则以自己创立的逻辑学作为自然哲学体系的唯一官方语言。较之精密的数学,表意模糊的逻辑(传统的形式逻辑)时常把严谨的自然哲学探究带入模棱两可的玄学深渊,以至于近代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不得不大声疾呼: 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 从逻辑表述到数学表述的转变形成了古典自然哲学向近代自然哲学即物理学过渡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个标志是 F. 培根所确立的实验方法)。对伽利略以后的自然哲学家而言,数学才是指向宇宙奥妙的唯一通途。 作为上帝选定的伽利略继承人,牛顿的研究兴趣同样集中在对宇宙万物运动本质的考察,但是以孤立、静止事物为研究对象的传统数学(常量数学)已经不能为他提供足够强大的分析工具。科学又一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依稀记得在吕克昂搭建知识大厦的亚里士多德早已践行了只有知识的主宰才佩拥有魄力——没有工具,就自己创造。 这是一段在运动中追逐无限的旅程! 1637 年,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拉开了变量数学时代的序幕,这为通过数与形相结合从而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提供了可能。伊萨克·巴罗在其著作《几何讲义》中以光的折射与反射为出发点,确立了求过曲线某点切线的几何方法,并首次意识到求曲线围成的面积与其某点切线两种运算之间存在的互逆关系。 1665 年,在研究传统的面积问题时,年仅 23 岁的牛顿发现了二项式定理( Binomial theorem )。如今这一定理已作为初等数学的常识深入到了每一个初中代数课堂,但对于绝大多数被迫诅咒数学的中学生而言,在他们不厌其烦地用二项式定理化简整式乘法时并不会意识到正是这一发现建立起了沟通静止与运动、跨越有限与无限的桥梁。 流动的世界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庄子·外篇·天下》引惠施“历物十事” 据亚里士多德《物理学》记载,活跃于公元前 5 世纪的埃利亚学派( the Eleatic school of philosophy )哲人芝诺( Zeno of Elea )为了宣扬永恒的静止而热衷于阐释运动的虚无: 问:飞行的箭矢是运动着的吗? 答:是的。 问:在飞行的某一瞬间,箭矢是否占据了确定的空间? 答:是的。 问:是否可以说箭矢在这一时刻处于静止状态? 答:是的。 问:那么飞行过程中的其他时刻呢? 答:也处于静止状态。 问:是否可是认为飞行的箭矢在任意时刻都处在静止状态? 答:是的。 问:那飞行的箭矢究竟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答:…… 与芝诺构造的所有运动悖论一样,“飞矢不动”的精彩论证基于他的老师巴门尼德 (Parmenides) 关于万物永恒静止的固执信念。而与巴门尼德同时代的哲人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 却在奔腾不止的河流边发出一声长叹: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万物皆流”,不存在所谓的常驻不朽,宇宙就是永恒的变化与运动。在沃尔索普的山村溪流边,牛顿思索着两千多年前希腊先哲同样的思索。 流动的世界来自于每一个流动的瞬间,宇宙中每一条曲线都是一个点流动的轨迹。他将宇宙中变化着的量称为“流量” (flux) ,流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流数”( fluxion ),那么对埃利亚学派 “飞矢不动”问题的研究就明白无误地约化为求飞矢的位置流量在某一时刻的流数。 1665 年 11 月,牛顿找到了精确确定流数的办法:既然不存在芝诺所谓的“静止的瞬间”,就可以将飞矢连续的( continuous )位置流量无限分割足够多次,直到可以将通过某段路程的飞矢视为匀速运动。取其中一段相应的时间间隔定义为“瞬”( moment ),求该段路程与瞬的比值即平均速率。当瞬趋向于“无限小”( infinitesimal )时,平均速率即趋向于某一时刻的流数。这不正是飞矢运动的最好判据吗? 随后,他把这个方法推广到了求曲线切线以及极大极小值问题,均获得成功。他将自己的新方法定名为“流数术”( the method of fluxions )——捕获流动的数。次年 5 月,牛顿在流数运算的基础上完成了其逆运算反流数术的构建,一举解决了困扰前人数千年的不规则图形求积问题。 牛顿心满意足,像一个从大胜战场归来的老兵一样小心收藏起自己的“战利品”,然后拍拍身上的尘土,从容地奔赴下一个战场。 同室操戈 尼尔斯·玻尔( Niels Bohr )说过:在陈述一条伟大的真理时,其对立面也一定是一条伟大的真理。基于同样的逻辑,当我们发现一个伟大的人时,他的敌人也一定堪称伟大。故事至此,伊萨克·牛顿的形象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因为他剩余的生命已经不可避免地同他伟大的敌人们交织在一起。 1831 年 6 月 20 日与次年 1 月 16 日,哥廷根大学( Gottingen University )数学教授兼哥廷根天文台台长卡尔·高斯( 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连续收到了老朋友匈牙利数学家 F. 波约( F. Bolyai )两封信以及随信附上的研究手稿。这些手稿来自 F. 波约的儿子青年学者雅诺什·波约( Janos Bolyai ),后来成为了数学史上跨时代的论文《绝对空间的科学》( Science of absolute space )。 F. 波约希望高斯审阅一下儿子所建立的不同于欧氏几何( Euclidean Geometry )的“新几何”。在回信中,高斯言辞恳切地写道: 现在谈谈你儿子的著作,当我说“我不能夸奖它”时,你可能会惊讶,但我别无可说,因为夸奖它就等于夸耀我自己。这篇文章的整个内容,你儿子采取的方式,所得到的结果,几乎处处与我的思考相同。这种冥思断断续续用了我 30 到 35 年的时间。事实上,我极为震惊…… 应当说,面对 “发现新大陆”——构造非欧几何( Non-Euclidean Geometry )的诱惑与后生小辈捷足先登的尴尬,“数学王子”高斯的反应是相当节制而不失优雅的。然而 150 年前,类似的故事却有着不一样的结局。 无耻的偷窃者! 1684 年的这个秋天,几乎所有剑桥师生都察觉到了卢卡斯数学教席办公室里散发出来的暴戾之气。因长年卓有成效的光学研究(特别是揭示色散奥秘与发明反射式望远镜)而贵为英国皇家学会( the Royal Society )会员的牛顿陷入了怒不可遏的疯狂状态。教授的愤怒来自于书桌上的一本德国杂志—— 10 月版的《教师学报》 ( Act s of the scholars ) ,更准确的是说,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一种求极大极小的奇妙类型的计算》 ( New method for maximums and minimums ) 。 这篇仅有 6 页的拉丁文论文的作者是德意志汉诺威( Hanover )布伦兹维克公爵( Duke Brunswick )的法律顾问、家族史官兼图书馆馆长 哥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兹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 t z (1646~1716) 据不完全统计,他的头衔: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命科学家(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历史学家、法学家、语言学家、外交家、政治活动家……这是按学科大类的罗列,而在当时很多分支学科尚未统一。如果考虑到后世兴起的学问,还有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信息学家、符号学家、比较文化学家……虽然莱布尼兹生活的年代,博学是知识分子的必备素养,但放眼世界,能冠以“亚里士多德第二”之美名的也仅此一人而已。这是一种绝对不能复制的荣耀,虽然后世尚有昂利·庞加莱 ( H. Poincare ) 、贝特兰·罗素 (B. Russell) 享有“全才”之盛誉,但二人的博学程度即使合二为一也难望莱氏项背了。而在知识体系高度专门化的今天,即使一位年高德劭且声名远播的物理学大家稍微跨界的品头论足(比如就《易经》、中国教育、传统文化等公开发表一些看法)就会招致无数来自相关专家抑或热衷围观的路人的口诛笔伐,甚至还有赔上自己一生积累的学术声望的危险。 不可遏制的愤怒来自于别人的冒犯,冒犯 20 年前“老兵”悄悄藏下的“战利品”。莱布尼兹在这篇看似并不十分出彩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解决切线与求积问题的“新”思想——微积分( calculus )。他迫不急待地要向世人展示这锐利的新工具,却不知道那个远在英伦的唯一理解自己工作全部意义的“知音”的胸中怒火已成燎原之势,史上第一场盛况空前的“知识产权纠纷”悄然来临……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并逐步从纯粹学术争鸣蜕变为赤裸裸的权谋拼杀,最后竟上升到了不列颠科学与大陆科学你死我活的荣誉之战。 表面上,牛顿与莱布尼兹的纠缠是关于所谓发明微积分优先权的意气之争,但实质却是这两位“同门兄弟”不可回避的宿命对决。 要追溯宿命的渊源,还是要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一门的理性精神传承至第三代即发生了分裂,逐步形成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博物学( natural history )精神”和以欧几里德、阿基米德为代表的“数理精神”(关于博物学与数理科学分野的详细论述,可以参考吴国盛教授的《反思科学》,新世界出版社 2004 版)。在基督教文明定鼎欧陆以前,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数理精神”一直占据着理性世界的主流地位。期间,亚里士多德苦心经营的“博物学精神”虽然依靠着亚历山大大帝的全力扶持在古希腊世界迅速崛起,但很快亦随着这个庞大帝国的分崩离析而走入低潮。 13 世纪下半叶,神学巨人阿奎那的出现使得局面出现了根本性扭转,亚里士多德体系与阿奎那神学合流后凭借天主教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攫取了长达 4 个世纪的绝对统治地位。而传统的“数理精神”则在文艺复兴末期的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努力下进入全面复苏的阶段。 现在,“数理精神”与“博物学精神”的新一轮碰撞就要在不列颠的“欧几里德第二”与德意志的“亚里士多德第二”之间展开,胜利者将作为理性世界的下一任主宰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鹿死谁手 作为亚里士多德衣钵传人,他继承了“老师”震古烁今的博学,也继承了“老师”那个令无数庸碌者胆寒的“野心”。 智慧的浪花, 要助产术来孕育; 宇宙的涡旋, 需几何来捕捉。 真理之海, 知识的蚌珠, 是逻辑去串联。 莱布尼兹匆匆走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忙碌的“手工作坊”,他要批量地生产知识,他迫切地渴望效率。 笛卡尔认为,代数应该可以把数学机械化,使得思维变得简单,不需要再让头脑费很大的力气,数学的创造也极有可能成为自动的。甚至逻辑原理和方法也可以符号化,并且整个系统都能被用来把所有的推理过程机械化。 ——克莱因 M. Kline 《古今数学思想》( 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 ) 笛卡尔在生前未发表的著作《指导思维的法则》( Rules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Mind )中对古希腊以来的逻辑演绎进行了检讨,他认为无论苏格拉底助产术反诘、柏拉图醉心的几何证明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形式逻辑只能用来确认已知而不能帮助我们获得未知的事物。我们需要一种“普遍的科学”,一种真正的“发现真理的方法”。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通用数学”( universal mathematics ),并以之为终生之追求。 1666 年,莱布尼兹在论文《论组合的艺术》( On the art of combinations )中初步阐释自己构建“通用符号演算”(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s )的重要思想,他将自己宏大到足以令“野心勃勃”的亚里士多德都感到震惊的目标定位在“使人们在任何领域中都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一种像算术与代数那样的演算来达到精确的推理”。 科学史上每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都不会是简单的数据堆砌,它们更像是一篇篇文采飞扬的战斗檄文,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向某种陈腐宣战,以惊世骇俗的自信承诺下世人眼中的“不可能”,充满理智却不失激情。 《论组合的艺术》奠定了莱布尼兹“数理逻辑( symbolic logic )之父”的地位,也成为了他今后思索的指南。在“使真理昭然若揭,颠扑不破”的崇高目标指引下,莱布尼兹带着对符号( symbolic )丝毫不加掩饰的迷恋投身到了追逐无限的旅程。 与流数术的运动学套路迥异,莱布尼兹微积分的特色在于其严谨的符号体系。在莱布尼兹的世界里,简洁的符号不仅仅是表述上的胜利,而是对思维本身的优化。这是他宏大计划的一部分,也是他珍视的理想——一种值得誓死捍卫的东西。 牛顿与莱布尼兹,两个互为镜像的生命追随着各自的宿命,踏入微积分的战场。他们就像两个“在黑暗中并肩行走”(史怀哲 Albert Schweitzer 《我的青少年时代》 My childhood and youth )的人,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朝着相同的方向“踽踽独行”,直到一丝亮光彻底破坏了宁静与和平。 在这场缺乏骑士风度的斗争中,幽居成癖的隐士却显示了他在暗处对整个社会人性的深刻洞察,进而表现出了令人惊异的城府与世故。一个世外高人竟然可以将心机手段运用得如此得心应手,以至于一个长年混迹于欧陆政治、外交圈子的官僚倒显得不谙世事。 1687 年,在莱布尼兹的《一种求极大极小的奇妙类型的计算》发表 3 年后,牛顿开始发难。他在自己的大作公然中宣称“ 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莱布尼茨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经知道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作切线的方法以及类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换的信件中隐瞒了这方法 …… 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在回信中写道,他也发现了一种同样的方法。他并诉述了他的方法,它与我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他的措词和符号而外 。” 1704 年,牛顿又在《光学》( Opticks )一书的附录中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若干年前我曾出借过一份包含这些定理 ( 流数术 ) 的原稿,之 后 就见到一些从那篇当中抄出来的东西,所以我现在公开发表这份原稿。 ” 当教廷对异端丧失了最后耐心时,“天真”的伽利略却在给教皇写信申述自己对日心说的理解。面对立体舆论攻势的双管齐下——对信念的嘲笑与对人格的质疑,忍无可忍且同样“天真”的莱布尼兹毅然决然地把要求公正裁决的信函寄到了英国皇家学会—— 1703 年,牛顿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主席。 事已至此,无奈何也…… 1716 年 11 月 14 日,被胆结石带来的剧痛折磨了一周后,孤独的莱布尼兹获得了最后的解脱。这个路德宗家庭的孩子终生没有把自己托付给信仰,所以上帝可能没有在天堂预留属于他的位置。隔着时间织成的薄纱,我们隐约看见床前散落着两件东西:英国皇家学会谴责莱布尼兹“剽窃”的调查委员会报告与他自己于去世前起草的《微积分的历史和起源》( H istor y and origin of differentia l calcul us, 1846 年正式发表)。 远在伦敦的牛顿沉默了,就像他第一次以卢卡斯数学讲席的身份站在在剑桥的讲台上一样。他在沉默中享受,享受向挑衅者复仇的快感…… 这个争论是不幸的,也没有什么意义。 ——陈省身 《微积分讲义》 所谓无聊,就是聊胜于无。多少年后,科学史家郑重其事地写下了无聊的结论: 牛顿与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地建立并发展了近代数学分析; 流数术事实上就是微分学,反流数术其实就是积分学; 牛顿的发明早于莱布尼兹,但莱布尼兹的成果先于牛顿公开发表…… 或许历史本来就很无聊。 英国绅士们为胜利欢欣鼓舞,他们在大陆学者的怒视中获得了高傲的资本。剩下的一百年,他们将在这种持续性高傲中亲眼看着世界数学与物理的中心一点一点地向英吉利海峡的彼端偏移! 柏拉图——欧几里德一系的“数理精神”以压倒性优势获得了新时代的统治权。我们在牛顿的圣像下,不经意翻开一本《微积分》教材:满篇都是 “诅咒”——莱布尼兹的符号! 幽灵 大约公元前 5 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门人希帕索斯( Hippasus )在利用毕达哥拉斯定理研究单位正方形(即边长为单位 1 的正方形)时,发现其对角线具有不可公度( commensuration )的性质,即无法用两个整数的比值来表示。不可公约线段(数)的发现在学派内部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它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游荡在“教主”毕达哥拉斯亲手划定的数之疆域。希帕索斯的同门迅速集结到了捍卫师尊的旗帜下,他们谴责希帕索斯的大逆不道,羞辱他,囚禁他,最后把他投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那个致希帕索斯死命的数现在被表示为 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无理数”( irrational number )。也就是这个幽灵,令毕达哥拉斯学派陷入疯狂,进而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the first crisis of mathematics )。 两千多年后,第二个令人不安的“幽灵”出现了…… 1734 年,一部署名“渺小的哲学家” (the minute philosopher) 的哲学书正式出版,它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冗长题目:《 分析学家;或一篇致一位不信神数学家的论文,其中审查一下近代分析学的对象、原则及论断是不是比宗教的神秘、信仰的要点有更清晰的表达,或更明显的推理 》 ( The Analyst , subtitled a discourse a ddressed to an Infidel Mathematician , Wherein it is examined whether the Object, Principles, and Inferences of the modern Analysis are more distinctly conceived, or more evidently deduced, than Religious Mysteries and Points of Faith. ) 。这部书一时间成为了英伦上流社交圈的文化热点,因为再不学无术的贵族都能从题目看出作者的意图——对一个死人的攻击,“分析学家”或“数学家”以及“近代分析学”就是这位死人(可能还包括他的同道)与他的“流数术”,而所谓“不信神”云云则是野蛮人与卑贱者的标签。 这部书的作者 乔治·贝克莱 George Berkeley (1685~1753) 他当时的身份是爱尔兰基尔肯尼( Kilkenny in Ireland )教区主教,也是第二位应该进入科学史的高级神职人员(第一位当然是前辈阿奎那了)。在我们的历史或“哲学”书里他还有一个特定的称谓:主观唯心主义者,按习惯还可以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反动透顶的”。但在这部书里,他的首要角色是一位严肃的数学家,科学巨人牛顿最可怕的敌人! 已在天堂安享永恒宁静的牛顿不幸收到了贝克莱主教的杀气腾腾的挑衅。 亲爱的牛顿, 请你诚恳地告诉我, 如果你还残存对信仰的敬畏。 你那自鸣得意的“瞬”, 究竟是何方神圣? 它飘然而来, 因为要作你的分母; 它离奇而逝, 因为要成全你的流数。 你不需要它, 就判处它死刑; 你需要它, 又召唤出它的亡灵。 亲爱的牛顿, 你为何假狂妄而行? 难道是, 包容一切的主, 纵容你恶心的巫术? 这一次,牛顿不得不沉默(他已经离世 7 年了……),但不是在沉默中享受。他似乎也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留下了无可奈何的苦笑。 这一次,他明白:贝克莱主教亮出那个“已死量的幽灵”,上帝不会再眷顾自己了…… 应该庆幸,当流数术或微积分背后的应用魔力还没有恶性膨胀,人类还没有对形而上的纯粹麻木不仁,有一个宣扬“存在即被感知”的贝克莱,出于一种不合时宜的动机,为即将到来的“数理时代”敲响了警钟—— 自以为是的人啊! 你们陶醉于拔地而起的广厦, 别忘了它虚弱的根基。 无数优秀的数学头脑将被卷入“第二次数学危机”( the second crisis of mathematics ),这场噩梦要持续到 20 世纪。 其实牛顿也是幸运的。多亏这位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者,把不那么唯心的牛顿衬托得像一个进步的、革命的、甚至光芒万丈的唯物主义先锋。 达芬奇密码 在伦敦葬着“一位教皇”( A. Pope )藏下的骑士,触怒天庭的是他的劳动果实。你们寻找的圆球应该在他坟头,它有玫瑰般的肌肤和受孕的子宫…… ——丹·布朗 Daniel Brown 《达芬奇密码》( The Davinci code ) 在作家丹·布朗笔下,“达芬奇密码”纠缠着宗教符号学( religious symbology )教授罗伯特·兰登( Robert Landon )。从巴黎到伦敦,在危机四伏的惊险旅程中,他执着地思索谜底—— 触怒天庭的果实? 骑士坟头的圆球? 一个承载智慧的果实,一个催生真理的圆球! 苹果! 三位女神的争夺。 是史诗里的不详, 嫉妒的种子, 特洛伊之祸! 苹果! 在沃尔索普村坠落。 是第一把钥匙, 去理解宇宙, 上帝的伟大杰作! 作为牛顿一生的第一个关键词,学者生涯的巅峰象征,苹果,就像比萨斜塔坠落的两个铁球,进入了后人不厌其烦构造的传奇。 2009 年 11 月,英国皇家学会在互联网上公布了牛顿好友及其传记作者威廉·斯蒂克利( William Stukeley )在公元 1752 年撰写的手稿: After dinner, the weather going warm, we went into the garden, drank tea under the shade of some apple trees; only he and myself. Amidst other discourse, he told me, he was just in the same situation, as when formerly, the notion of gravitation came into his mind. Why should that apple always descen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ground , thought he to himself; occasion ’ d by the fall of an apple, as he sat in a contemplative mood …… 传奇的始作俑者就是牛顿,他确实需要为自己构造传奇! 1684 年 8 月,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 Oxford University )教授 埃德蒙·哈雷 Edmund Halley (1656~1742) 造访剑桥,造访那个传说中性情古怪的隐士教授——伊萨克·牛顿。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牛顿教授以极其难得的耐心安静地聆听客人滔滔不绝的讲述。哈雷先生带来的天体运动话题是一个困扰了天文学家半个多世纪的难题。 自从“星空立法者”开普勒建立三定律完美地描述了天体运行几何路径之后,对行星椭圆轨道背后隐藏的物理机制的追溯就成了天文或物理学研究的焦点。开普勒本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马克思语) F. 培根、“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法国天文学家布里阿德( I. Bulliadus )……均对此提出了特色鲜明的个人见解。截至目前,大家已经普遍认同束缚天体在椭圆轨道上运转的机制是一种恒星对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应该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的平方呈反比关系,是为平方反比律( Law of inverse square )。 类似于封建领主乐于在辖地内圈地立碑,针对某些前沿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学者向世人特别是同行宣示其存在的首要办法。但这个规律并不适用于牛顿,至少在公共场合,这位有着无比尊贵学术身份的卢卡斯数学讲席一直与竞逐真理的轰轰烈烈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哈雷热情洋溢地介绍着自己的工作,说到激动处甚至用双手在空中不断地比划,与在一旁“俨若思”的牛顿比较起来竟有些滑稽。一位学者难以自抑的激动是可以被理解的。早在 1679 年,哈雷就已经在荷兰学者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Christian Huygens (1629~1695) 向心运动研究的基础上从开普勒定律出发严格推导出了平方反比律。整整 5 年过去了,研究封顶的最后一步却成了迟迟不能跨越的鸿沟。现在,他以及所有志在于此的通道都迫切需要确立平方反比定律在天体运动研究中“核心地位”,通俗地说就是完成最后一个数学证明:从平方反比定律推导出行星运行的椭圆轨道方程。这就是哈雷前来造访牛顿的毫不掩饰的动机,他坚信在热闹喧嚣之外默默注视事态发展的世外高人必定是最后的希望。 我已经证明了…… 牛顿漫不经心的一句话终止了哈雷全部冗余的铺垫。这个在内心深处期待了无数次的回应却让哈雷彻底失语,他猛然用双手扶住眼前的桌子以支撑颤抖的身体,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面无表情的牛顿——这个突然降临的天使! 诚实地讲,后面的情节有些匪夷所思。 牛顿告诉哈雷,计算的手稿已经遗失。但沉浸在强烈崇拜情感之中的哈雷顾不得多想,他以一种近乎乞求的姿态恳请牛顿重复他的证明。 牛顿同意了,随手抽出一张稿纸开始了演算……他并没有察觉到又一场没完没了的斗争已经悄悄袭来。 又是你! 这一次,牛顿的敌人是“老朋友” ( 这是后来的艺术家 虚构 的胡克肖像,胡克本人的肖像已尽数被“牛哥”付之一炬了 ) 罗伯特·胡克 Robert Hooke ( 1635~1703 ) 这个曾经卑微的实验员,现在已经是享誉英伦的大学者。他拥有实验派广泛的爱好,兴趣遍及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天文学、机械学、建筑学等。即使与莱布尼兹相较,他也达到了一种技术层面但不失睿智的博学。 此类争吵简直就是邪恶弱点的表现,是由那些卑劣的民众助长的。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杂论集》 (Vermischte Bemerkungen) 胡克与牛顿的第一次交锋是在光学领域,支持“波动说”( wave theory )的学界前辈与宣扬“微粒说”( particle theory )的学术新秀势成水火。就像“地心说”与“日心说”的公正判决要留诸后世一样,关于光本性争论的终结也自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这场争斗还是在围观者的起哄声中被渲染上了讽刺的色彩。 1675 年 2 月,身材矮小的胡克教授收到了一封极度无礼的回信。年轻气盛的牛顿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留下了他的“千古名句”: 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shoulders of giants! 如果说我(比笛卡尔)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围观者纷纷抄下这诗句般的豪言壮语,争相传颂,选择性地遗忘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一段小字: 胡克,你这个矮子! 10 年后,两位学者再次狭路相逢。其实在此之前,牛顿与胡克二人就引力问题已经进行了几轮友好且卓有成效的学术通信,二人相互启发共同驱驰在逼近真理的道路上。 但在终点隐隐可见的时候,巧手胜于精思的胡克渐渐力不从心了。只有一个勇士配享有进入贮藏宇宙奥秘的圣殿的荣耀。上帝选择了牛顿,因为他奉祀上了独一无二的祭品——流数术! 不列颠教皇 1687 年,在哈雷的催促与资助下,牛顿发表了自己最后一部作品: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Mathematic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牛顿用这部书向远方的导师——欧几里德致敬,他固执地沿袭《原本》体例,从公理到定理,一步一步完成开普勒三定律的证明——宇宙的终极法则——万有引力定律( Law of gravity ) 横空出世,它被“出人意料”地安排在论证的终点,作为一个数学结论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牛顿深以这样的安排而得意,非如此何以令自己极尽所能展示那令凡夫俗子眼花缭乱的数学技巧;非如此何以让不自量力的挑战者畏而怯步;非如此何以让千万世人不分种族,不分国别,不分意识形态通通拜服在自己脚下! 1668 年,牛顿从剑桥大学毕业,旋即做出了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举动:笃信上帝的他拒绝按大学惯例接受圣公会( the Anglican Church )的神职。 只有渺小的灵魂, 才会在祷告与弥撒中, 乞求上帝的怜悯。 我, 伊萨克·牛顿, 在此立誓: 必以数学 侍奉天主; 自然哲学, 重释《圣经》!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20 年后,孤独的隐士牛顿像一个希伯来( Hebrew )先知一样,手执“书中之书” ( the Book of books )——《原理》( The Principia )归来。天主教、东正教、路德宗、加尔文宗( Calvinism )、圣公会……,分裂的教会竟然“统一”了,统一于他们共同的愤怒:这位不列颠先知窃取了侍奉主的特权,他传布星辰运转的奥秘,他告诉大家:上帝是需要用数学去理解,用自然哲学去描述。 无论看懂与否,无数人传阅,无数人狂欢,无数人顶礼膜拜。有人说《原理》是一部伟大物理书,我们立刻以怜悯“欣赏”他的浅薄!人们像是雅典人欢庆“马拉松大捷”( the great victory in Marathon ),人们以理性先驱躲避的狂热欢庆人类理性的全面胜利—— 一个凡人的理性, 竟可换取, 主宰星辰的权利, 那上帝, 小心隐藏千万年的秘密? 黑暗中哭泣的魂灵, 扬起头颅, 高傲地, 以理性的名义, 告别, 内心深处的恐惧。 物理学需要这种被解放的狂热,文明的进程在所有人自觉或不自觉的亢奋中开始加速。 上帝需要新的代言人,于是罗马变成了不列颠,教廷从梵蒂冈“迁”到了伦敦,而先知在众望所归中晋位“教皇”。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朝拜者竟是罗伯特·胡克。他双手捧着《原理》,按一个失败者理解的“合理性”向作为真理书写者的先知提出了最后的请求——他希望在理性的“圣经”中有一个应该属于自己的位置。 先知沉默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一个据说是 1666 年某一天从沃尔索普村某棵苹果树上坠落的苹果…… 你不配! 胡克吃惊地瞪着苹果,堕入绝望的深渊。 作为一个科学家,与伊萨克·牛顿共处一个时代就是全部悲剧之源! 1703 年 3 月 3 日,罗伯特·胡克带着他的绝望离开了这个世界。同一年,伊萨克·牛顿当选皇家学会主席,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便烧掉了学会内部所有的胡克肖像…… 麦琪的礼物 They also opened their treasures and presented it with gifts, 他们揭开宝盒,奉上礼物, gold and frankincense and myrrh. 黄金、乳香、没药。 ——《圣经·马太福音》 1696 年,牛顿离开剑桥,移居伦敦,出任皇家造币厂督办, 3 年后晋升厂长。在这期间他频繁地接触到一样东西,黄金——牛顿人生的第二个关键词,甚至还有一次失败的股票投资经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牛顿的志趣并不在于像凡夫俗子一样追逐世俗的金币,他的渴望是东方贤者的供奉——象征基督的荣耀。 现在,我们脱去牛顿科学家的外衣,还原本来面目。 我放弃数学, 因为数学止步于引力, 我守望着宇宙运转的模型, 欣赏着上帝统治的把戏, 却不知道混沌的真正开局。 我承认自己的野心, 我还要知道, 知道上帝最后的秘密。 古老的“第一动因”, 亚里士多德之谜。 谁赋予方程, 初始的条件? 谁给了星辰, 切向的轮回? 宇宙那隐秘的开端, 要隐秘的力量去探寻。 “数理精神”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从伽利略退回阿基米德,从阿基米德退回欧几里德,从欧几里德退回柏拉图,直到毕达哥拉斯那原始的神秘主义。科学家伊萨克·牛顿的面具下是一个隐藏了很久的陌生人—— Jeova Sanctus Unus (牛顿拉丁语名字的易位变体,意为“神选中的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位炼金术士( alchemist )”。他一直在进行科学家没有且不能完成的任务,不满足于描述上帝——宇宙的运行,而要解释上帝——宇宙的开端,他要解决古老的问题,需要古老的方法。 1691 年 12 月 30 日,皇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牛顿在剑桥的同事 罗伯特·玻义耳 Robert Boyle (1627~1619) 去世。这位“近代化学之父”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炼金术资料,这些东西很快就被牛顿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收入囊中。一贯在信仰问题上我行我素的牛顿坚信,上古贤者流传下来的炼金术蕴含着上帝创造宇宙的全部秘密。 他疯狂地查阅上古的典籍,搜寻“哲人石”( Philosopher ’ s stone )的踪迹。他在沸腾的坩埚前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他甚至迷恋上了水银的味道。支撑他的是一种像被鸦片引诱的欲望,在“点石成金”的瞬间还原太初有道的景象。 他释放了异教(反三位一体)的狂热,幻想自己就是复临的基督,担负着拯救人类的使命,他又重新拾起数学武器不知疲倦地考据传说的年代,推演《圣经》的密码,计算世界的末日…… 耶稣基督出生的那天是 12 月 25 日,但不是每一个生日是圣诞节( Christmas day )的人都会成为救世主! 牛顿依然离群索居、孤僻怪异,在理性的科学外衣下是炼金术士无处安放的灵魂。他始终等不到东方贤者的礼物( Magi gifts ),他痛苦、扭曲、挣扎,他在自己铺天盖地的炼金术与圣经密码手稿中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这是一段徒子徒孙们讳莫如深的历史,也是不归化者嘲笑先知的谈资。伊萨克·牛顿走上了神坛,而“神选中的人”沉入了历史。 我们沐浴在理性普照的光辉,新的“炼金术士”已经集结在法国与瑞士的交界——日内瓦( Genevese ),整个世界砸下了数以亿万计的资金,物理学“军备竞赛时代”的巅峰之作、一个更大的“坩埚” ——万众瞩目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 ) 开始启动。 头戴安全帽的物理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做好准备,聆听上帝隐藏的最后秘密…… 加冕礼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子语类》载朱熹引佚诗 儒略历,公元 1727 年 3 月 20 日,日不落帝国的理性太阳步入了生命的黄昏。 孤僻的科学家、绝望的炼金术士: 伊萨克·牛顿爵士 Sir Isaac Newton 在伦敦逝世,享年 84 岁。 不列颠为他们的先知、圣人、教皇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国葬( State funeral ),在此之前这是天潢贵胄才配享有的礼遇。王公大臣、文人雅士、贩夫走卒纷纷涌上伦敦街头,他们要亲眼目睹出殡的盛况。 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恭顺地抬起牛顿爵士的棺椁。漫长的送葬之路上,世俗的权位在思想之灵前虔诚地匍匐。 威斯敏斯特教堂( Westminster Abbey ),伟大灵魂的安息之地。 葬礼主持人、诗人亚历山大·蒲柏( Alexander Pope )深情地朗诵《创世纪》般的诗篇: Nature and natural law lay on the night, 自然与自然律沉浸在混沌之中, God said: Let Newton be! 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All was light. 于是万物都有了光亮。 来自五湖四海的追随者热泪盈眶,他们为智慧的凋零而惋惜,更为与这个伟大灵魂同处一个伟大时代而感到无上光荣。他们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诵圣贤临终的垂训: 我不知道在别人眼里,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是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为偶尔拾起沙滩上美丽的珍贝而沾沾自喜,而对不远处浩瀚无边的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这是一个从来不知道谦逊的灵魂,在临终前的自我救赎。作为上帝的赏赐,他将与他的老师、朋友、追随者乃至敌人一道安享“创世”的永恒荣耀。 这一殊荣负载于他们创立的不朽——被命名为“经典物理”( Classical physics )的超级帝国,它的疆域遍及整个世界,它的臣民来自整个地球。 波斯、马其顿、罗马、阿拉伯、蒙古……人类数千年文明史,试问哪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能与之匹敌? 开普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玻义耳定律、胡克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翻开一部牛顿帝国的“法典”,试问还有哪一部世俗的条款比得上这些上帝亲笔写下的律令? 近代之门 在成千上万的送葬队伍中,有一位 34 岁的法国流亡者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特( Francois Marie Arouet ),他有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笔名: 伏尔泰 Voltaire (1694~1778) 在一种灵魂深处的震颤中,伏尔泰激动地写道: 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 —— 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 伊 萨克 · 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 真理的力量 来 统帅我们 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伏尔泰矗立在精致的棺椁前,久久不愿离去。他下定决心要将这个死人塑造成光芒万丈的真理之王、理性斗士。他要让他的法兰西沐浴《原理》的阳光,他要在“事出必有因”(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的力学中酝酿摧枯拉朽、席卷欧陆的启蒙( Enlightenment )风暴,他要高扬理性的旗帜审判暴君,他要用牛顿的圣像砸开通往近代世界的大门!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398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载)杜锋:莱布尼兹的故事
lx411524 2013-9-23 21:49
莱布尼兹的故事 作者: 杜锋 本文系原创,且只发在人人,转载请注明出处。长文,感谢每一位看完的同学,有想法可以留言交流。 -----杜锋 在看过牛博网上关于牛顿的故事的文章之后,我一直想简单写一下莱布尼兹的故事。因为牛顿这个人平生极其自大并且目中无人,唯一能让他看在眼里并且不遗余力去搞臭的也就莱布尼兹一个人。连胡克这种级数的科学家在牛顿眼里,也只属于懒得争执只是阴阳怪气恶心几句的范畴而已。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莱同志光辉璀璨的一生。 就像很多数学大牛一样,莱布尼兹的爹老莱同志在他的童年不幸去世了。概率界大牛逼Kolmogorov说当一个人正常的部分结束的越早的时候,他作为数学家的部分才会成长的越好。按照佛洛依德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超我和本我是一组对立意识,当一个人在受到诸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家庭暴力等种种不幸的时候,本我就会停止生长,而超我为了保护本我,就会茁壮成长。因此童年遭遇不幸的人会具有更多的灵性以及对周围环境更加敏感。副作用就是更神经兮兮以及对于异性的审美停留在本我停止生长的年纪。老莱在小莱6岁时就挂了,我们无法推测这件事给幼小的莱布尼兹造成了怎样的阴影,但是按照老柯以及老佛的观念,在六岁那年小莱同志的正常人部分或者说本我停止生长了,作为数学家那部分或者说超我开始疯狂成长。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莱布尼兹终生未娶甚至没有绯闻:丫对异性的审美以及需求停留在了六岁--压根儿没有。 作为把莱布尼兹视为一生的敌人的牛逼顿爵士,他爹老牛不幸在他仨月的时候就死了,小牛他妈在小牛两岁的时候扔下他跟着一个牧师跑了。三个月的时候小牛可能还不明白爹是个什么玩意,但两岁的时候多少会意识到点儿自己与别的玩泥巴的小孩不一样了。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牛爵士的本我是什么时候停止生长的,但根据他悲惨的家庭遭遇经历的如此之早,我们有理由相信,丫肯定是在对异性还没有审美的时候本我就挂了,以至于一生不需要女人,唯一看得上眼的就是莱布尼兹。但我们知道,小男孩喜欢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往往还没有意识对这个小女孩好,通常是通过捉弄这个小女孩来达到吸引注意力的目的。所以我无法确定牛逼顿爵士一生不遗余力的恶心莱布尼兹是出于恨还是爱,还是因爱生恨。但是在当时,两人你来我往,隔着英吉利海峡打情骂俏,眉目传情,如火如荼,高潮迭起,以至于当时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学院派及社会名流纷纷加入阵营呐喊助威。一时间,小牛和小莱的恋情在欧洲各国的上流社会中传为美谈,我也一直以为这是数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一段佳话。 作为分别发明微积分(小牛的叫做流数术,我始终觉得这个名字更加生动形象充满美感)的小牛和小莱,在近现代数学上都具有奠基人地位。但是牛爵士过于自负,不相信这世界上还有人牛逼到可以和他先后发明出具有同样思想的数学方法。而事实上,我们现在沿用的积分符号主要继承了莱布尼兹男爵(自称,真实性不确定)的发明创造。而牛爵士和莱男爵扯皮一辈子的原因除了基情之外,主要由于牛爵士自己先发明的微积分但是由于不屑于发表,一直藏着,反而莱布尼兹先发表了,因此恼羞成怒。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也写道:“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G、W莱布尼兹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经知道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作切线的方法以及类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换的信件中隐瞒了这方法,……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在回信中写道,他也发现了一种同样的方法。他并诉述了他的方法,它与我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他的措词和符号而外。”这段话说明实际上牛顿承认微积分是俩人分别独立完成的且字里行间他对莱布尼兹的赞赏溢于言表,并且10年前两人始终不间断的通着情书。但是这段话在第三版之后就被删掉了,很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爵士后期致力于搞臭莱布尼兹:因爱生恨。 而且我始终觉得莱男爵比牛爵士牛逼的一点是,男爵同志一生没有受过数学科班教育,而爵士同志不仅毕业于牛逼哄哄如雷贯耳的三一学院,还受到了当时数学大牛的另眼相看以及悉心栽培。15岁的莱布尼兹来到莱比锡大学学习,学校虽然牛逼,但他学的和数学一点关系也没有:法律。过了三年,丫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不禁让我感叹天才就是天才。又过了两年,他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但实际上他的博士论文在一年前就写好了,之所以耗了两年是因为莱比锡的博士委员会的老逼头子们不批准。在此之后男爵同学在政界找了份工作,开始像公务员一般奔波往返于欧洲各国之间,工作内容主要是进行政治斡旋,这段时间是1667-1673年。在此期间,他的主要成果是:1 为促使英国和荷兰和解,前往伦敦斡旋,未果;2 为阻止法国打德国,前往巴黎进行斡旋,未果。可见男爵实在是没有一个作为外交家的天赋;但是作为一个数学家,却是极其成功。就在忙活着在各个国家间和稀泥以及和一个个王公大臣扯皮应酬之余,男爵同志鼓捣出了微积分以及一系列成系统的数学符号。 可以想象,正常情况下,一般在参加完舞会宴会之后,作为大使和外交官通常会带一两个社交名媛回屋射交射交。或者在奔波各国的途中,找一两个丫鬟在马车里伺候着,捏肩捶背吹吹牛逼做做爱做的事,正所谓停车做爱枫林晚,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知道这两句不是一首诗里的并且还有错别字,如果有一天我没忍住不幸把这篇文章发出来了,同学们不要过来斧正)。我相信莱布尼兹想做到这一点是分分钟的事儿,但是他不!试想这样的场景:在别人带着姑娘回屋或者上马车的时候,莱布尼兹默默的独自回屋或者马车上,一脸淫荡和兴奋,一副纵欲过度的德行,从包里翻出一个小本本,观其表情以为这是一本春宫图,但实际上是他未完成的微积分研究。这是数学史上多么温情的一幅场景。 莱布尼兹在数学符号上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莱布尼兹之前,有许多像牛顿这样目空一切牛逼哄哄的数学家,他们以别人能看懂自己的文章为耻,符号写的肆意妄为,天马行空,以至于到了老年看自己早年间的论文,写的是什么他妈的连自己也闹不明白了。数学符号的统一和规范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能有效促进数学界的交流,避免走弯路以及装神弄鬼。莱布尼兹在符号上的严谨以及严肃对待,让人以为彷佛他是数学科班出身。反观牛顿爵士,符号浪荡不羁,晦涩难懂,仿佛丫才是野路子。 在当外交官失败之后,莱布尼兹的主要生计依靠的是给一个叫做布伦兹维克的家族写家谱。但是由于丫的不务正业,这活儿到死都没干完。但是他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忽悠各国国王建立科学院,顺手创建了《教师学报》。(名字虽然土逼,但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事实证明,莱布尼兹在忽悠人方面还有有天赋的:当时四大科学院之一的柏林科学院就是产物,并且他出任首任院长。同时他还忽悠了奥地利国王和彼得大帝。当然不幸的是由于这两个国王的脑子比较慢,莱布尼兹没有活着见到维也纳科学院以及彼得堡科学院的落成。男爵同学甚至托人忽悠过康熙。如果当时成功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或许会是另一副样子。 莱布尼兹是一个对中国很推崇的人,这在当时各个大陆都是老子宇宙中心的大环境中异常难能可贵。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是莱布尼兹在看了周易八卦之后发明了二进制算法。但基于国人爱自己给自己贴金的德性我对这个说法始终持怀疑态度。比较可信的版本应该是:莱布尼兹凭借着自己鬼斧神工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二进制,有一天,有人给他看了一本周易,他看后惊呼:我操!这他妈不就是二进制吗! 莱布尼兹男爵在后半辈子被老情人牛顿爵士搞臭的情况下,死的凄凉。但牛逼到他这个程度,子孙满堂举国悲伤这种世俗的人文关怀,对他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了。他的到来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他,我们可能到现在还纠缠在牛顿爵士发明的恶心积分符号里。他一辈子发表了无数论文,当然像很多伟大的数学家一样,他更多的论文没有被发表,因为在写的过程中,他已经获得足够的高潮,不再需要傻逼吹捧这种低端的快感。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男爵来到这个世界,在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浓重的好几笔,并且还有一个惦记他一辈子的老情人,这辈子值了。 (完) 杜锋 于Blacksburg
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数量遗传学(1)——微积分
xiaofeicas 2012-8-20 04:18
数量遗传学(1)______微积分 Calculus 初等数学是常量的数学,比如中小学的数学,涉及的都是常量。在十七世纪以前,虽然数学中有一些研究变量的萌芽,但并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数学分支。随着十七世纪工业革命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变量问题进入科学领域,比如变速运动的瞬间速度、不均匀物质的密度、不规则形状的体积、变力的做功等等,都是初等数学无法解答的。 随着笛卡尔将函数引入坐标系,科学的巨人们相继建立起微积分的初步思想,其中牛顿、莱布尼兹是最著名的两位。 微积分就是研究变量的数学 ,可以说微积分建立以前,数学研究的是“数”,而微积分研究的才是“量”。 微积分其实是微分和积分的统称, 微分就是研究变量在微小的局部(数学用语叫区间)的性质 ,比如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瞬时速度等,它是通过在自变量的微小改变(无穷小),函数值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函数值对自变量的变化率来研究函数性质的。 积分是求变量在一段区域(依然叫区间)内累积形成的结果 ,比如曲线的长度、曲线围成的面积、变力在一定时间的做功等等。积分的基本思想是把不规则的区间分割成若干规则的小块,这些小块越小越好,直至无穷小,再把所有小块加起来(规则的小块是容易计算的),就是总的结果。 说得再明白一些,微分和积分都就是用局部代替整体的思想,从而化曲为直,化变量为常量。微分是求商,积分是求积(和)。恩格斯说:有了微积分,辩证法进入了数学。伟大的牛顿和莱布尼兹建立了著名的微积分基本定理(也叫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证明了微分和积分是互逆运算。从此微积分进入实用领域,后来若干数学加对微积分添砖加瓦,使之成为数学的重要分支(叫做数学分析)。 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入门课,是最基础的高等数学,不管学习什么专业,微积分都是应该掌握的(理工科就更别说了,不懂微积分寸步难行)。 入门中,微积分与数量遗传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2012-08-19)? 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de408f0100ukqi.html
2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许一个理论之初就期望严格的数学 注定要窒息掉这个理论。。
热度 2 wangxiong868 2012-3-1 09:08
如牛顿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 严格的数学分析的建立也是之后很久的事情 如现在的路径积分、重整化等等。。。 也许一个理论之初就期望严格的数学 注定要窒息掉这个理论。。 也许还是有一个操作性强的理论即可,暂时不能被严格数学所束缚? 总之要在理论的操作性和数学严格性之间寻找妥协
1277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优先权之争:交流还是保密--由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之争想起
热度 5 lifei 2011-10-16 10:09
屠呦呦拿了大奖,引发了争议。说到底还是科学优先权的问题,这种争议自古有之,而且还很激烈。极大程度上阻止了科学的交流,催生了科学家的对自己研究工作和成果的保密心态。 科学家在争什么?说到底是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特别是某个重大发现,拥有这个发现的优先权就代表了自己在科学界的地位。而这种优先权,一方面是同行认可,另一方面是优先发表论文。但由于很多原因,第一个发表论文的人,往往不是第一个发现者。而在发表论文的作者中,并非所有人具有同等贡献。谁具有优先权,就有很多争议了。 屠呦呦的争议两个都存在,由于特殊时期,她没有第一时间发表论文; 在发表的论文中,无法确定她的贡献是最重要的。 同时,她也没有得到最为不可争议的同行认可。因此,她对于青蒿素发现的优先权一直不被接受和承认。幸好有饶毅教授的持之以恒,此争议应该说有一个较好的结论。 科学上存在优先权之争的事例非常多: 牛顿和莱布尼兹争微积分的优先权; 伽利略和巴尔德萨•卡帕争几何学的优先权; 牛顿和胡克争万有引力定律的优先权; 胸腺功能发现的优先权之争; PCR发现的优先权之争; DNA双螺旋的发现优先权之争; 宇称不守恒发现的优先权之争(导致李杨失和,《李政道传》"“我和杨振宁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在1956年我们合作发表,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中,有关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这些我们崇拜的名人,有时在争优先权时,毫不手软,牛顿算是代表了。要是和牛顿比起来,屠呦呦争自己的优先权,丝毫不过分。 这些优先权之争,应该说极大地影响了科研的合作与交流,让科研之地成为了“名利场”。学术保密成为流行,前几天主持中国昆虫学会的分会场讨论,有两个报告,明显是只想讲大概但不愿意透露细节的。 如果放在今天, 屠呦呦以保密的心态来开展 青 蒿素的发现和提纯 工作,应该可以成为毫无争议的独立发现青 蒿素的第一人,但也有可能被国外同行超越,而与中国失之交臂。但时代如斯,当时的 屠呦呦不可能保密,只能交流。也可以说,是充分的交流和成果共享才促使了 青蒿素的快速发现。 中国的研究人员普遍有共同的感受,中国的科研合作普遍较少而且不深入,是否与彼此的竞争有关,也有潜意识的科学优先权竞争有关,值得思考! 参考阅读: 科学发现的优先权问题 李醒民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北京100039) 一部科学史,是科学家为探求真理前仆后继的奋斗史,其中充满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和激动人心的事例。令人惋惜的是,科学史中也不乏关于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争。   近代科学的开拓者伽利略曾强有力地捍卫过自己的优先权。他指责巴尔德萨•卡帕窃取自己的几何学和军用罗盘的优先权,又痛斥其他四个人与他争夺 有关天文学上的发现权,他不承认开普勒的工作成就。古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者牛顿也曾就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优先权同胡克进行了尖锐的论争。胡克仅希望牛顿在 《自然哲学的原理》中对他的劳动成果稍为“提一下”,仅这一点要求也遭到牛顿的坚决拒绝。牛顿给监督出版《原理》的哈莱写信说,他不想给胡克任何荣誉,并 把胡克描绘成“对什么都提出要求的人”。在微积分发明权的论争中,牛顿指责德国人莱布尼兹是一位剽窃者。当皇家学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调查竞争双方的权利 要求时,当时身为皇家学会主席的牛顿收买了这个委员会,并暗中操纵它的活动,还匿名地为第二次发表的调查报告写了一个前言,攻击莱布尼兹。   优先权之争不仅仅是17世纪的时代气质问题,18世纪也不乏这样的不幸事件。例如,持续时间最长的而且宗派主义最浓的是关于发现水是化合物而 不是单质的论争,当时卡文迪什、瓦特和拉瓦锡三方都卷入这场激烈的争斗之中。英国人亚当斯和法国人勒维烈也为海王星的发现权闹得不可开交。整个19世纪以 至当今,关于优先权问题的争论也没有消声匿迹。几位数学巨人拉普拉斯、伯努利、勒让德、高斯、柯西等都曾不同程度地陷入优先权的纷争。   当然,在科学史上也有互谦互让的好例子。例如,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和华莱士便是,他们都想把优先权让给对方。不过,达尔文还是在感情上 受到了谦让和谋求应得优先权的矛盾处境的折磨,华莱士在事后五十年尽管承认“我那时是一个匆匆忙忙的年轻人,而达尔文则是一位刻苦、耐心的学者,他寻求一 切充分的证据以证明他已经发现了的真理,而不是想取得个人眼前的名气”,但言下之意,仍然坚持把他匆忙完成的工作与达尔文在花了二十年心血收集证据的基础 上完成的工作相提并论。   人们一般都把优先权之争视为人类天性,即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和科学家本人的虚荣心和道德品质问题。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认为,这种解 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卷入优先权之争的科学家中,常常涉及到具有谦逊气质的人,他们只是在捍卫自己的个人知识财产时才会以一种表面上自以为是的方式行 事;而且,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发现者和发明者本人并没有为优先权问题而争斗,他们或感到这样做有损自己的声誉而退出争斗,进行不休止争斗的却是其朋友和门 徒,是那些持公正态度的、有正义感的科学家。前面提到的关于水的组成的争论,就是普利斯特利、德•留克和布拉格登这些在科学上出类拔萃、在名声上洁白无暇 的人,促使羞怯的卡文迪什和谦逊的瓦特陷入争论。   因此,在默顿看来,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争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科学家自身,而在于科学本身,它基本上是科学体制方面的规范产物。这种规范从各个方 面提醒科学家,增进知识是他的任务,而只有通过或大或小的独创性发现,知识才可能增加。况且,科学发现一旦公布,它就不再是科学家的私有财产。科学家对他 的发现的惟一要求仅仅是其他人承认他在这一发现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当科学体制卓有成效(它并不总是如此)时,承认和尊敬就会给那些出色完成任务、为增进知 识做出开创性的贡献的人。由此可见,对承认优先权的兴趣是科学体制的规范强调独创性而在科学家的心理上造成的伴生物,正是这些规范对科学家施加了无形的压 力,迫使他们维护他们的正当权利,科学家个人并不一定首先就有成名的欲望。只要科学体制把独创性定义为一种最高价值,只要科学经常持久地从机能方面强调独 创性并按独创性来分配奖励,就可以使对优先权的承认成为至高无上的东西。加之在一个由许多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这就使优 先权之争变得更广泛、激烈,更带有感情色彩。 毋庸置疑,强调对优先权的承认,具有刺激科学研究人员渴望得到应有的荣誉、并努力进行探索发现的功能,它对科学的进步产生了巨大作用。相反地,那些自我否 定,不愿及时发表他的研究成果,甚至把新思想随同其躯体带进棺材的人(科学史上确有这样的人),则延误科学的进程或危害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无法弥补的 损失。当然,强调优先权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导致的争论耗费了科学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助长了好大喜功、虚荣心、热衷争论、谴责竞争对手、任性的权利要 求、怕别人争先而保密、仅仅报道支持一种假设的数据、毫无根据地指责别人剽窃、甚至偷窃别人的成果以及拼凑数据的不正之风。   鉴于此,我们在肯定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的功能的同时,也要提倡谦逊的价值观念,使科学家认识到他们的成就的取得,大大受惠于前人留下的知识遗 产,而个人能力和个人掌握的知识毕竟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也不要把谦逊的价值观念庸俗化和过度夸张,否则它就会变成老一套的行为和毫无真正内容的虚伪情 感。因为承认独创性的价值观念和谦逊的价值观念一般来说是不平等的,伟大的谦虚固然可以获得人们的尊敬,而伟大的独创性肯定会得到永久的声誉,所以重要的 是,科学家最好能在这两种价值观念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在这方面,爱因斯坦的作为也许值得我们借鉴。他对牛顿、伽利略陷入优先权的纷争表示伤心,对富兰克林从来没有为保护他的实验或思想写过一点争 论的东西表示钦佩。不过他也说:“要避免个人勾心斗角那是对的,但是一个人为自己的思想辩护,那也是重要的。人们不应当由于不负责而简单地放弃自己的思 想,好像他并不是真正地相信它们似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变革了牛顿力学的基本观念,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科学革命。但是,在晚年的《自述》中,他深刻批判 了牛顿力学的基础之后,紧接着满怀深情地写道:“牛顿呵!请原谅我,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发现的惟一 的道路。你所创造的概念,甚至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如果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联系,那就必须用另外一些离直接经验领域较远的概 念来代替这些概念。”(这不用说是一种谦逊态度,但确实也是历史地看问题)当有人认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起源于迈克尔孙-莫雷实验时,他承认迈克尔孙 是“科学的艺术家”,赞赏这个实验“本身优美”和“方法精湛”。但是他也多次明确而坦率地表示,著名的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对他自己的思考的影响只是间接 的。另一个有趣的事例是,玻恩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同事惠特克写了本《以太和电学的历史》第二卷(于1953年出版),其中第二章的标题为“彭加勒和洛伦兹 的相对论”,而把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贡献故意放在次要位置上。玻恩看到手稿后,曾多次劝阻惠特克,但惠特克置若罔闻,固守他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观点。玻恩 当时把此事告诉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给玻恩的信中坦然地写道:“不要为你朋友的书而失眠。每个人都做他认为是对的事,或者用决定论的语言来说,都做他必须 做的事。如果他居然使别人信服了,那是别人自己的事。我自己对我的努力固然感到满足,但是,要像一个老守财奴保护他辛苦攒来的几个铜板那样,把我的工作当 作我自己的‘财产’来保护,那我并不认为是明智的。我对他毫无怨尤之意,对你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在对待优先权问题的态度上,爱因斯坦的态度是既尊重 事实、坚持原则,又襟怀坦荡、宽于待人。   (原载北京:《北京科技报》,1986年7月30日,8月6日连载) http://wenku.baidu.com/view/91f70fcea1c7aa00b52acb8f.html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5106 次阅读|5 个评论
系统生物技术与新兴产业
热度 1 benlion 2011-7-21 19:46
系统论的思想,历史上可追踪到朱熹的有机论观点对欧洲思想的影响,莱布尼兹、康德是体系化的西方系统思想的起点,而后是怀德海、罗素、彭加勒、胡塞尔等哲学和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上世纪 80-90 年代中国科学哲学界的二维度科学探讨,中医学和周易中的系统思维研究等,这直接影响了我提出系统方法与西方现代科技结合研究的想法。 系统生物学的关键就在于二维度科学概念的提出,就是系统科学与实验科学的再度综合 – 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整合是系统生物学的核心观点。系统生物技术是计算生物学、纳米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技术交叉与集成,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软件技术是系统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 未来生物产业的结构形成 – 新兴产业的生物技术融合,决定于是否能产生突破性的技术发明和拥有足够知识产权。全球社会的权力和游戏规则,最大博弈是科学的知识发现、技术发明,最大的财富资源是发现和发明所带来的知识产权;因此,建议科技管理部门取消“国内创新” - 国外有的是模仿和仿制,反而使真正的创新 一次又一次失去机会 - 获得知识产权的发现和发明缺乏投入。 正在掌握世界科学前沿、世界尖端技术的那些正在学习新兴学科、正在创业新兴产业的科学家和企业家 - 他们将是中国科技、产业的未来。为人才的发挥能力和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一个最有利的更优越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体制,才华是人人潜在的才能,人才的竞争实际是发挥人才、激励人才的文化氛围和管理机制的竞争 – 组织之间的博弈行为。 从一个来料加工型的仿制模式转型到一个创新型模式,在实际的创新创业环境中,肯定会看到处处需要历尽艰辛的勇气和毅力。创新 - 面对未知才是创新,已知的就是复制了,创新精神是披荆斩棘、历尽艰辛的献身精神!唯有创新才能抓住这 30 年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机遇,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全球社会和太空时代的未来世界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坚强的实力。 回应:“要在今天的中国建立团队,仅有在国外的学习经历和轮转工作背景是不够的” (调查预测中国成生命科学领袖需 20 年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805.shtm )。
29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从一篇数学史论文说开去
张胜贵 2010-10-16 17:29
从一篇数学史论文说开去 美国数学协会(MAA)的机关刊物《数学杂志》(Mathmatics Magazine)2003 年10月号上登载了一篇耐人寻味的数学史长篇论文莱布尼茨、《易经》和中国人的宗教转化, 该文通过比较翔实的史料回顾了清朝康熙年间,世界有名的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和在中国的传教士科学家布韦等人,试图利用《易经》中八卦图和二进制数系中自然数的类似表达方法作为根据,去说服康熙皇帝及其左右,以达到他们把中国人转化为基督徒的目的,同时也重现了莱布尼茨当初试图把他的二进制运算解释为宇宙语言的勃勃雄心, 该文作者弗兰克施维茨是一位数学史家,对中国的数学史特别有兴趣,但可能是由于对中国的社会和宗教等背景知识的了解不足,这篇长达16页的论文的结论部份却令人惊讶地贫乏,简直就没有结论可言, 尽管如此我们却发现该文提供的史实不但能给我们有趣而有益的结论,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足以演示比较东西方科学内涵大小的方法,因而明白历代科学家们在处理东方传统科学时往往不成功的原因, 为此目的我们将原文作了最大限度的压缩,删去了不影响主题的繁琐细节,尽可能不涉及过多的专有名词和人名,以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对于一些原文没有细讲、但又特别重要、多数读者也可能不知道的术语和概念(如二进制数系和八卦图的基本概念和构成方法),我们又以译注的形式添加了适当的说明,这样一来只要认真阅读,中学文化以上的读者都能理解本文的基本内涵了, 下面我们就请读者欣赏原文的摘要翻译,然后共同来得出简单明了而又令人惊讶的结论,这一段有趣的历史文字不包含任何超出中学课本的数学内容,因此读者一定会读得轻松愉快, 莱布尼茨、《易经》和中国人的宗教转化 作者弗兰克施维茨 G.W. 莱布尼茨(1646-1716)是一个各种理念的综合家,一个宗教思想家,也是一个喜欢并如饥似渴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他曾经搜寻一种宇宙的语言,来帮助他对全部人类知识进行有序化的探索,在他的搜寻中,他被中国的《易经》所吸引。   这一古代经典的概念和符号看来代表了二进制算法,并由此暗示了一个把上帝和天地万物联系起来的神秘模型,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莱布尼茨也卷入了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们试图把中国人转化为基督徒的活动,我们在这里考查数学史上这一奇特的篇章,并讨论莱布尼茨是怎样把数学和哲学、宇宙学、神学,以及玄学联系起来的, 1. 莱布尼茨的追求 莱布尼茨确实是一个博学之人 一个全面的天才和欧洲启蒙运动中知识分子的领袖,虽然一般人都知道他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这一犀利的数学工具,但他在数学以外的很多领域内还享有盛誉,作为一个著名的自然哲学家和打破了经院哲学束缚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个积极的试验家和发明家。    莱布尼茨在自己周围的世界中搜寻着秩序、结构与和谐,他想发展一种分析化的论证语言,该语言能通过一组基本的人类思想原素的不同组合来表达任何一个概念,如果自然是数学化的,那么天地万物也该是数学化的,于是上帝的形象也能借助于数学而被人们所理解,莱布尼茨便这样把理性和信仰联系起来, 2. 中国的传教士和《易经》 十三世纪时,马可波罗向西方人介绍了自己亲眼所见的中国, 他的奇妙、甚至虚构般的描述点燃了西方人心中的好奇和想象,1497-98年葡萄牙人开辟了直达远东的通商航线,商人和传教士开始访问和观察这个天朝大国。   并把见闻向西方人介绍,1601年传教士们到了北京,这些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神父,是天主教中的高级知识阶层,他们不但专于神学和哲学,而且熟习许多世俗的学问,因而具有在高等学府中担任教师和教授的资格,他们的中国主人对于他们的宗教信条和神秘的教义没有甚么兴趣,但对他们的科学专门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可能为皇上所用这一点却确实很欣赏,反过来传教士们则发现中国人是一个严守纪律和道德的民族,已经具有许多传教士们希望提倡的精神品质。   结果传教士们转变中国人信仰的策略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把自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希望能发现中国文明和基督教之间的确切的联系,其次把所得信息传播回欧洲,以保持皇室和民众对中国传教团的支持, 1685年中国传教团请求多派一些科学专门人才去传教,法国路易十四国王在年内便派了六个耶稣会的科学家去中国,其中一人在泰国被国王留下了,其余五人到了中国,这五人中有一个姓布韦(Bouvet应该是中文名字叫汤若望的人吧?)的,是一位天才而博学的学者,他后来成为当时执政的康熙皇帝及其子女们的私人数学教师。    布韦很快就对中国经典文献中的玄学理论和宇宙学信仰产生了兴趣,尤其是那本据说是最古的中文书《易经》,对他具有特别的魅力,他相信这本预言书是神向人作启示的工具,或许是一种正在失去的联系,一种可以从精神上把基督徒和中国人团结起来的古老神学, 布韦相信《易经》源于伏羲(公元前三千年),伏羲据说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并在黄河边上有过一次奇遇他遇到一匹龙马,给他带来了八卦图,伏羲便由八卦获得了语言和一切事物的知识,据信八卦来自太。   而太极则通过互补的阴和阳这个二元系统控制着一切事物,(译注阴和阳在八卦图中分别以中间断开和不断开的横线来表示,这些横线都叫作爻(读音同瑶),利用三根横线(三爻)的不同组合,可以排出8种不同的图形(8种卦象),把这8种卦象按一定次序排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图,就成为八卦图,简称八卦利用六爻的不同组合则能排出64个不同的卦象,其组成的圆环图则是六十四卦图,但人们习惯上仍然叫它八卦。   这里的爻数和卦数的关系是通过中学数学书上讲的排列组合公式而来的2的3次方等于8(2对应阴和阳,3对应爻数8对应卦数)2的6次方等于64,但由于八卦中每一卦象自身内涵的完整性,人们一般只把两个三爻的八卦图迭加、组合成六爻的六十四卦图,而不用四爻来作十六卦图或用五爻来作三十二卦图,) 由于充满智慧而又古老的天朝里的一切知识都溯源到伏羲和《易经》,布韦认为这位圣王便是中国的精神和智慧之父,他会不会就是犹太 基督信仰中的亚当呢?如果是,则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易经》就能产生出宗教思想家们正在寻找的古代神学,特别是他觉得《易经》可以为转化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提供必要的联系, 3. 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运算 如果上帝是最伟大的数学家,就如当时许多神学家和哲学家所相信的那样,那么他用了哪些数来设计这个宇宙呢?关于数基的概念,即把任何数表示为某一特定数字(数基)的幂的和的想法,人们在十六世纪就知道了,并且已能使用不同于十的基,我们通常使用的基为十的数系叫做十进制数系,基为二就叫做二进制数系,英国数学家Thomas Harriot (1560-1621) 就曾经考虑过二进制数系,但当时觉得没有实用价值,一位西班牙主教在1670年考虑过从二到十二为基的数系,可是上帝用的是哪个数基呢?曾经是莱布尼茨的数学老师的数学家Weigel认为,答案应该是四,他的答案可能来自当时流行的宇宙学观念世间万物都是由四大原素地、水、火、空(气)组合而成的, 莱布尼茨却偏爱二进制,在他看来那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数系,他在一篇发表于1679 的文章中讨论了二进制数学并构造了一个二进制数字计算器,在一年之内,莱布尼茨又为一位公爵规划了一部这样的机器,但同时也注意到了在构造上的技术困难,1682 年他讨论了二进制过程及其在数论中可能的运用,然而莱布尼茨对二进制运算的兴趣超越了数学而包含了玄学和神学,莱布尼茨在1690年的一篇文章中说,万物来自虚空原始的虚空便用0来表示,而作为造物主的上帝就用1来表示,宇宙万物的形成则来自1和0的组合,到1697年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在中国的传教士进行交流,以便他们能使用他的理论去给予中国皇帝一个深刻的印象, 4. 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运算和伏羲 因为受到奇特和新颖事物的强烈吸引,莱布尼茨成了一个机敏和如饥似渴的中国文化的爱好者,热情地收集着来自这一片令人好奇的土地上的信息,他在1668年写过对中医的评论文章,后来又参与过对中国语言的讨论,在1689年访问罗马时,他结识了一位在中国呆了十七年的传教士,从他哪里获得不少关于中国的资料,1697年4月他编写了来自中国的最新消息,当时在巴黎的布韦读到了他的文章,他们从此建立起通信联系,布韦还将自己写的康熙皇帝的传记寄给了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在给布韦的回信中谈到了自己正在寻找的宇宙语言,并提到其可能被用来向中国人传达基督教的概念, 1698年2月28日,当时布韦还在法国,他向莱布尼茨讲了自己的想法,特别强调了伏羲和《易经》的卓绝不凡,认为《易经》中的六爻图形是神的启示的知识源泉,他又向莱布尼茨介绍了一本书中的六爻图形,莱布尼茨对这一理论很感兴趣,并于1701年2月15日给布韦的信中详细介绍了他的二进制运算理论,强调了其中上帝从虚空中创造万物的内涵,还附了一张用二进制数系表示从0到32的表格,布韦立刻就注意到表中的0和1与伏羲八卦图中的阴和阳的对应关系,布韦很高兴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证实,并在回信中又附了一张刻版印刷的先天八卦图,伏羲的先天八卦图与后来周文王画的后天八卦图在六爻的排列次序上是不同的,莱布尼茨的二进制数系中0和1的排列顺序则和先天八卦图中的阴阳排列顺序相吻合,布韦是第一个注意到这一联系的人。    看到自己的二进制数系与远古的伏羲八卦图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莱布尼茨在回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他甚至想象,当初伏羲画八卦图时,说不定心中已经想到了《圣经》中创世纪里的经文,不过当莱布尼茨把后天八卦图拿来与他的数系比较时,却发现漫无头绪,使人深感迷惑, 1702年莱布尼茨采取了一系列步骤来使他的二进制运算在科学界内广为传播,在1703年的法国皇家科学院备忘录上,莱布尼茨发表了二进制运算的解释,除解释二进制概念外,还指出其在科学考查中的用处,阐述了它与中国的联系,作为例子他用表列出了伏羲八卦图和0到7这八个数字的二进制表示之间的对应,(请参看附表) 5. 共同合作的结果 莱布尼茨在1716年逝世,没有亲眼看到这一重大事件的结局,他也从来没有和布韦见过面,布韦也一直没能成功地运用他的理论赢得中国人宗教信仰的转化,并于1730年逝世,但在一段时间内,两位富于创造性的思想家却相信他们发现了联结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以及中国的儒家和欧洲的基督教文明的纽带,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他发现了人类知识的一个根本来源以及他努力追寻的宇宙语言的关键,布韦则相信伏羲是第一位预言家。   是神的启示的接受者,在他们的合作中,他们互相补充和加强了各自的信仰, 6. 结论 把伏羲的八卦图解释为古代数学知识的重新发现,曾在18世纪初期的知识界引起过一阵轰动,一位杂志主编在1705年撰文宣称,中国人失去了六爻图的真正意义,一位欧洲天才为他们重新发现了这一知识,但几年后莱布尼茨对于《易经》及其六爻理论的新发明便几乎被忘掉了。    在二十世纪初,随着儒学经典的英文翻译和《易经》的德文解释的出现,西方世界对于六爻及其意义的兴趣又重新显露出来,精神分析法奠基者之一的荣格(C.G. Jung),在自己的文章中赞许了六爻的超自然力量,把他的追随者们吸引到这一思想中来,尽管他们的解释有些奇异和怪诞,《易经》及其六爻在数学上仍然具有吸引力,并且提出了一个至今没有解决的、为六爻的排列顺序找出一个数学逻辑的问题。   迄今为止已有几种有趣的理论试图为此问题提供答案, 莱布尼茨-布韦通信集的重要性,及其与《易经》、六爻和二进制数的关系又重新得到检验和研究,从1929年直到1973年,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最近两位研究者正在准备出版一本英文版带注解的莱布尼茨-布韦通信集。   此书的面世将为广大读者提供对于那一段涉及到莱布尼茨、布韦、二进制运算、宗教信仰的转化、以及《易经》的奇异历史片段的深入理解,(原文摘译完) 下面我们就仅仅以上述文章摘译和对二进制运算、八卦的基本理解为基础,得出一些简单明确而又发人深省的结论, 1. 八卦和二进制数系的内涵有天壤之别 当莱布尼茨在他的时代首先想到用0和1来表示世间一切事物时,他的思想无疑是伟大而卓绝的,这一点已经被后来的计算机科学的飞跃发展所证实了计算机和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运算机器主要的只是速度快慢的差别,但当莱布尼茨试图用他的二进制运算来解释八卦的各种卦象时,他便犯了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以小概大。    用二进制数系表示自然数时,其中0和1的排列顺序是不可更改的,也就是一个线性序列,因为它所表示的自然数是按线性序排列的,但八卦卦象的排列是环形的,没有首尾的区别,每一个卦象与自己左右两边的卦象的推演关系是确定的,无论把哪个卦象算作第一个。   都不影响任何一卦的内涵和它与其它卦象的关系,以三爻组成的八卦图为例,我们可以从任一卦象处断开,得到一个卦象的线性序列,一共可得八个不同的这种序列。   而其中一个(即先天八卦图)和二进制数系表示的从0到7这八个数的二进制表示法可以完全对应起来(0和阴爻对,1和阳爻对)换句话说二进制数系表示的内涵顶多只是八卦图表示的内涵的八分之一,对于六爻作成的64卦图,相应的二进制数系表示法就至多只能表示其64 分之一的内涵,随着爻数的增加,它们之间所表示的内涵的差别就越来越大, 因此当莱布尼茨试图用他的二进制运算来解释八卦的各种卦象时,他不但是以升量石,而且简直就是以斗量海举例来说吧,把两个64卦图重迭、重组一次,就得到由12爻组成的4096卦图,可以断开成4096个线性序列,而相应的二进制数系表示法仍然只能对应其中一个,因而只表达其4096分之一的内涵,再重迭一次,就超过一千六百万倍了, 这两种表示法之间内涵的重大差别是任何一个稍有逻辑的人都能想到的,但莱布尼茨由于先入为主地把自己心爱的二进制数系当成了宇宙语言,因此无论甚么东西都想用它来解释,再也顾不上冷静的逻辑思考了,甚至在他已经遇到了后天八卦图与自己的二进制数系相矛盾时,也没有抓住使自己明白更大真理的机会,不管多聪明的人。   一旦被强烈的执著心蒙蔽了智慧,就可能犯一些平时根本不可能犯的错误, 2. 如果莱布尼茨说《易经》就是他要找的宇宙语言呢? 那他在二进制运算方面的整个辛勤劳动就具有了大得多的价值,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的二进制数系就是先天八卦图的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莱布尼茨已经注意到了后天八卦图给他的二进制数系带来的麻烦,他实际上马上就可得出结论说,八卦图的内涵远非二进制数系可以完全模拟。   然后他只消放下自己的二进制数系,捡起圆溜溜的八卦图就得了,但话又说回来,对于八卦图的内在逻辑的数学表示既然至今也没有完美的结果,那么莱布尼茨在当时不能超越时代、认定八卦图是他要找的宇宙语言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了, 3. 二生万物与现代计算机科学 现代计算机科学是从莱布尼茨当初的二进制计算器发展而来的,但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现在计算机科学所作的一切。   就是从一个方面演示了二生万物这一道家思想的部份内涵,我们不妨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这一点, 当今人类的全部知识都可以通过某种方法输入计算机中贮存起来,因此它们的任何部份都可以用有限个0和1的不同组合来表示,如果把所有这些表示式连接起来,我们就得到一个仍然是由有限个0和1组成的特殊排列,这一表示式可以解读为二进制数系中的一个数。   也可按原来的次序还原为人类的全部知识,假定这一表示式由100亿个0和1组成,那它就与100亿根爻线排成的2的100亿次方个卦象的某一个序列相对应,可以想象2的100亿次方个序列中的一个就记述了迄今人类的全部知识,那它们加起来所能表达的内涵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知识的汪洋 再反过来说二生万物吧,只要存在两种可以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则由上述讨论可知,通过层层迭加和排列的办法。   就能生成任意多的具有不同性质的新物质来,道家认为万物来自虚空,即有生于无,这个有便称为一,然后一生二,这个二就是阴和阳,而八卦的推演和构成就可看作对二生万物,即万物都来自阴阳的一种诠释。    总而言之迄今为止人类全部知识的总和,也还是由有限根爻线所画成的一切可能的卦象组合中的一个而已,我们人类已经走了五千年以上的文明之路,从某种意义来讲,我们至今也还没有走出伏羲所画的八卦图去。
个人分类: 未分类|2 次阅读|0 个评论
莱布尼兹、二进制与《周易》-(转载)
chrujun 2009-4-19 22:40
莱布尼兹、二进制与《周易》 http://www.whyandhow.org 科普知识 二进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进位制,由于在现代被用于电子计算机中,而旧貌换新颜变得身价倍增起来。或许是出于证明我国古代人的伟大智慧这样的好心吧, 许多人从我国伟大而神秘的《周易》中发现了二进制。当有人发现莱布尼兹曾将二进制与中国《周易》联系在一起时,就自认为找到了一个更为有力的证据。于是, 一个神话就被泡制出来了。其大意是:莱布尼兹通过在中国的传教士,得到了八卦图,他领悟到只要把八卦中的阴爻代表0,阳爻代表1,就可以创立一种新的记数 法:二进制。这一神话虽经部分数学史家之批驳,但至今仍广为传播。因而,我们有必要更详尽地对莱布尼兹、二进制与《周易》三者的关系做一澄清、说明的工 作。 莱布尼兹与二进制 二进制记数法的历史常与莱布尼兹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莱布尼兹并不是这种记数法的最早发现者。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过这种记数法。如十七世纪初, 英国代数学家哈里奥特在他未发表的手稿中提到了它。1670年卡瓦利埃里又一次重复了这一发现。莱布尼兹大概未见到过前人的论述,所以当他重新发现二进制 时,他一直以为这是自己的独创。不过,由于二进制是在莱布尼兹的大力提倡和阐述下,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所以把二进制与莱布尼兹联在一起作为一种已习惯的说 法也无什么不当之处。 莱布尼兹重新发现二进制的时间大约是在1672-1676年。1679年3月15日,他写了题为《二进算术》的论文,对二进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 建立了二进制的表示及运算。1696年,他向奥古斯特公爵介绍了二进制,公爵深感兴趣。1697年1月,莱布尼兹还特地制作了一个纪念章献给公爵。上面刻 写着拉丁文:从虚无创造万有,用一就够了。由此可看出,莱布尼兹对二进制的极大偏爱存在神学方面的原因。在他看来,一切数都可以用0和1创造出来,这 正可以作为基督教《圣经》所说上帝从无创造有的象征。也就是说,从二进位制中,莱布尼兹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证据。 莱布尼兹为奥古斯特公爵制作的二进制纪念章 1701年,莱布尼兹将关于二进制的论文提交给法国科学院,但要求暂不发表。1703年,他将修改后的论文再次送给法国科学院,并要求公开发表。自此,二进制开始公之于众。 莱布尼兹与《周易》 莱布尼兹是一位有着极其广泛兴趣的学者,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数学、哲学、逻辑学、力学、地质学、法学、历史、语言、法律及神学等,被誉为百科全书式 的人物。他兴趣的触角也伸向了中国。从年轻时候起,他就通过广泛阅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1689年,莱布尼兹认识了从中国返回的耶稣会士闵明我。两人交往 数月。1694年,当闵明我再次回中国时,莱布尼兹交给他一个希望了解中国的提纲,共30项之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知识领域。1697年10月,另一位著 名的法国传教士白晋与莱布尼兹开始了通信。1697年12月,在与白晋的通信中,莱布尼兹阐明了自己的二进制观点。1701年11月,白晋从北京给莱布尼 兹回信,信中告诉他伏羲六爻的排列与二进制记数法的顺序是相同的。白晋还随信附上了伏羲六十四爻排列的木版图。经过辗转,1703年4月1日,莱布尼 兹收到了这封信,并看到了伏羲易图。几天后,他完成了上述那篇递交给法国科学院的论文。此论文的题目是:《关于仅用0与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 附其应用以及据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透过这个长题目,不难窥出莱布尼兹在此论文中不但阐明了二进制,而且已经把它与中国的八卦联系在一起了。他 为几千年前中国圣人的创造与自己的发现相一致而高兴,并为自己解开了《周易》之谜而欣喜若狂。 拉普拉斯普在他的名著《概率的哲学探讨》中曾评论说:莱布尼兹在他的二进制算术中,看出了创造万物的影象他想象:一代表上帝,零代表混沌;上 帝由混沌中创造出世界万物,正如在他的记数法中用一和零表示一切的数一样。这个观念太使莱布尼兹喜欢了,所以他将它提交任中国数学院院长的耶稣神父闵明 我,希望因这种创世界的象征,而使非常喜欢科学的中国皇帝也转信耶稣教。我提到这点,目的只在指出,即使是大人物的眼睛,也会被幼稚的偏见所蒙蔽! 《周易》与二进制 莱布尼兹将自己的发现结果与中国古代圣哲伏羲的思想联系起来,认为自己揭开了数千年前中国的一个不可解之谜。那么,莱布尼兹是如何把二进制与《周易》联系在一起的呢?当他把自己的发现与《周易》联系在一起时的证据又是什么呢?为了做出说明,我们需要简单提一下《周易》。 《周易》,包括本文和解说两部分,本文内容叫做经;解说部分叫做传。经由64个卦组成,每一个卦,又是由称为爻的两种符号排列 而成。――叫做阴爻,──叫做阳爻。这两种爻合称两仪。如果每次取两个,会得到四种排列,称为四象;如果每次取三个,会得到八种 排列,称为八卦,如果每次取六个,那么会得到64种排列,称为64卦。现在我们把阳爻看作数码1,阴爻看作数码0,于是我们就可以把各种卦转化为 二进制中的数了。如由6个阴爻组成的坤卦可看作是:000000(相当于十进制中的0),而由6个阳爻组成的乾卦可看作是111111(相当于十进制中的 63)。 邵雍的六十四卦方圆图 莱布尼兹把自己的二进制与《周易》联系在一起的依据是白晋寄给他的易图。这一易图的顺序是:坤(000000)、剥(000001)、比 (000002)、观(000003)、豫(000004)一直到乾(111111),恰好是二进制记数法从小到大0到63这64个数的排列。 因而,莱布尼兹从这幅易图中解读出二进制倒是容易理解的。但当他把二进制与中国古代圣人伏羲联系在一起时,他却犯下了一个他无法想到的错误。因为他 所见到的这幅图并非来自几千年的伏羲,而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改画的,并非《周易》的原图。《周易》现存本子有两种排列。一是通行的《周易》本,顺序是:乾、 坤、屯、蒙既济、未济。换成二进制是:111111,000000,100010,010001101010,010101。对应于十进制 是:63,0,34,1742,21。每一对卦都具有某种对称性,但看不出与二进制记数法有什么联系。另一种本子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其中顺 序是按乾、否益排列的,也看不出与二进制的关系。 与64卦相似,常见的八卦也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其中一种排列方法恰对应于二进制记数法的0,1,2,3,4,5,6,7。而另一种排列则不具有这种对应关系。因此在八卦与二进制之间存在联系的说法同样是缺乏依据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莱布尼兹受《周易》影响而发明二进制,这一在中国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完全背离实际情 况的。因为莱布尼兹远在接触到《周易》之前就已发现了二进制。其次,当莱布尼兹认为中国早在几千年前的《易经》中就已有了二进制思想时,他使用了错误的证 据,他误把宋代人邵雍的易图当成了伏羲的。因而,这只是一出错误的喜剧而已。如果把莱布尼兹的说法作为中国早在几千年前的《易经》中就已有了二进制思想的 依据,那可就太往我们古人脸上涂金了。当考虑到不管是八卦还是64卦,其排列顺序都不唯一时,我们就更有理由否定《周易》中有二进制思想的结论了。在二进 制与《周易》的关联方面,我们最多可以说《易经》的八卦中无意识巧合碰上的东西,被莱布尼兹有意识地发现了(李约瑟语)。 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一下这个问题。即把《周易》看作一种具有开放性的经典文本,后人可以对它做出不同的解释。在这种解释学立场下,我们 就没必要否认莱布尼兹用二进制解释邵雍易图的合理性,也没有必要反对《周易》中蕴含着二进制的说法了。作为对经典的一种解读方式,把两者联在一起是有道理 的,可以看作是对经典的一种创造性的发挥。只是,我们必须要严格区分开这种新的解读方式与古人原意之间的差距,注意不要把后人在新视角下看到的东西非要安 到古人身上,并美其名曰:弘扬中华民族古代智慧。可以说,不合情理地往我们古人脸上涂金的做法如果不是出于无知,那么只能是出自于一种过度的民族自卑。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10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莱布尼兹这样说
夫子 2009-3-11 14:58
莱布尼兹这样说 莱布尼兹 :上帝算,天地生。 As God calculates, so the world is made.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