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际贸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英国行----埃克塞特市
xuxfyuwp 2014-4-17 15:20
英语倒是学了不少年,英国还从未去过,11月24日启程赴英,难得有机会去见识一下大英帝国。 办事的地点位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埃克塞特市(Exeter),在伦敦以西约300公里左右,所以在希思罗机场落地后还要乘3小时的车,才到达目的地。也可以乘火车,两个多小时可以到。 埃克塞特市是德文郡(Doven)的首府,人口总共10左右,这在中国绝对算是个小城了。以前没有特别注意过。到达后才感受到这是一个环境优美、很传统也很开放的海滨旅游城市。该市被评为全英居住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可惜因为日程安排太紧,没有时间观光,不可能有深入的体验了。 据介绍,小城的历史悠久,罗马人公元三世纪时就在这里建城,在城中可以见到一些故城墙的遗迹。这里还有英格兰历史最悠久的航运运河,现在已不再是商贸航道,而成为繁忙的旅游中心,伊利莎白女王一世在位时期修建了埃克塞特港,一直是是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 埃克塞特大学 (University of Exeter),在英国属传统型的综合大学,金融等专业很出色,享有英国“最美校园”的美誉,也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母校。 由于时间上已接近圣诞节,可以明显感受到节日气息,特别是晚上,各类圣诞的装饰在灯光下有更多的体现和展示。 (原文写于2009-11-29 21:23:30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2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刊:中国与欧盟——European Law Journal
WileyChina 2013-7-26 16:18
European Law Journal (ELJ) 这期特刊主要聚焦于中国与欧盟关系,收录了过去十几年来发表在 EuropeanLaw Journal (ELJ) 上探讨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各学科优秀文章,并将文章按照视角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欢迎大家阅读: 对比的角度 The Origins of the ‘Non-Market-Economy’: Ideas, Pluralism and Powerin EC Anti-dumping Law about China’ Francis Snyder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 Review of LeadingChinese Journals Jing Men Referendums and the Political Constitutionalisation of the EU Shu Min Stress before Consumption : A Proposal to Reform Agency Ratings Sarah Pei Yee Woo Improving Financial Stability : C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Learn from China’s Experience in Enhancing Commercial Banks’ SocialResponsibilities? Suyu Liu 经济法与国际贸易法 The Making of a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Transformation of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Market Development Qianlan Wu Improving the Non-Governmental System of Outsourcing LabourRegulation in China Bai Lin A Dragon in Cheap Clothing: What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rom theEU-China Textile Dispute Anna Comino Engaging the Private Sector: EU-China Trade Disputes Under the Shadowof WTO Law Yan Luo 迈向新法律框架的中欧关系 TheFifth WISH/RIJC: The EU, India and China: Strategic Partners in a ChangingWorld Francis Snyder EU-China Competition Dialogue: A New Step in the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mpetition Law? Qianlan Wu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between the EU and China: Towards the Conclusion of a Partnership andCooperation Agreement Antoine Sautenet A Preliminary Perspective of Negotiations of EU-China PCA: A NewBottle Carrying Old Wine or New Wine or Both? Zeng Lingliang 区域一体化和地区主义 The ASEAN Way and Community Integration: Two Different Models ofRegionalism Laurence Henry China and East Asian Regionalism Wang Jiang Yu Partnership or Rivalry between the EU, India and China in CentralAsia: The Normative Power of Regional Actors with Global Aspirations Emilian Kavalski
个人分类: Social Scence and Humanities|3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投入与国际贸易互动关系研究
热度 3 yuliping 2013-5-20 20:02
本文发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这是今年发表的第7篇论文。现在发表论文收入有一些科研奖励和稿费,支出有版面费支出和论文奖励的个人所得税,两者相抵基本上已经没有钱了。目前单位基本也不考核论文了,那我写论文为了什么呢?我时常安慰自己,教授不能仅仅为了钱活着,我写论文,故我在。 ​ 摘要 : 利用2000-2008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科技投入与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出口在滞后1~3期的情况下都是科技投入的格兰杰原因,而科技投入只在滞后2期的情况下才是出口的原因;科技投入的冲击对出口的影响和出口的冲击对科技投入的影响相似,均为正值,作用稳定,持续时间较长;方差分解中,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要大于对出口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无论对出口的影响还是对科技的影响均是负值。方差分解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和科技均有一定的贡献,但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贡献,要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宏观管理。 ​ ​ 关键词 : 科技投入 国际贸易 科技创新 出口额 面板向量自回归 格兰杰因果检验 2013.5.20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技术经济|3118 次阅读|5 个评论
如果联邦政府对华粮食禁运?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3-1-28 20:44
中国需求支撑了一半以上的全球大豆贸易量。 密西西比平原及以西的农场主一直在担心中国停止进口美国的谷物与大豆。 如果联邦政府对华粮食禁运,那么合众国或许将要经历一场宪政危机。 同时,每进口一吨美国的谷物或大豆, 就相当于美国政府补贴中国100美元以上。
个人分类: 国际观察|2581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国际贸易地位看中国农业的沦陷
热度 1 蒋高明 2013-1-19 06:56
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产品是比核武器更重要的,今后的战争肯定不是正面战场上的厮杀,谁也不会轻易首先按动核开关,除非人类共同灭亡。但另外一场 “ 核 ” 战争,即发生在细胞核内的转基因战争,则是非常隐蔽的,它有着高科技的美丽外衣,有强大的资本游说集团,有国内外的被收买的专家教授鼓吹手,一旦这场生物核战争打起来,对于毫无防范的中国人来讲都是致命的。他们不会等中国人按动核武器按钮的那一天,那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力气了 —— 中国人吃饭的权利已经没有了。看看当今中国的种业、蔬菜,大豆,猪肉,鸡肉,甚至自来水都被人家控制,转基因作物偷偷摸摸地在中国布局,就知道我们输的有多惨。 吃饭是天大的事情,中国人曾经采取正确的农业“八字宪法”路线解决了吃饭问题,且过去食品中没有今天那么多的有害物质。我们的农业怎么啦?请看直言了先生的深度分析。 解决粮食危机,恢复农业大国农业地位,中国农业呼唤生态农业,农民需要重走合作化道路。 附:中国农业在沦陷(二) 直言了,2013-01-15 | 2013-1-18 13:34:39。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82763894_d.html 。 前篇:中国农业在沦陷(一)。2013-01-05 。 连接: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82450542_d.html 。 (续前)。 一:从国际贸易地位看中国农业开始沦陷。 某国某领域的国际贸易平衡出现逆差(进口大于出口)是否说明该国某领域处于沦陷地位,关键是看那逆差的规模和时间、更看那逆差是否受控于人。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规模很大、时间也足够长,但美国那逆差并不受控于中国;相反,发生逆差的领域大都是在美国市场处于被淘汰状态的领域,明显例子就是时装纺织等消费品制造业或加工业。在那个领域,美国严密掌控两头:一头是棉花原料供应、另一头是纺织成品消费及其设计;美国所出让的仅是最易受原料市场和消费市场设计所控制的中间加工部分。因此,尽管美国与中国的纺织业贸易的逆差很大和历时很长,但实际上美国处于主动地位、一点也不受控于人。 中国原是农业出口大国,可多年来,中国农业贸易已经出现规模逆差、且该逆差大部分是受控于人的。必须考虑的是,农业是有近万年历史的传统行业,但并非处于淘汰状态,相反,因生态科学的巨大进步、全球农业进入了“后现代化”的、即从工业革命的 “化工农业”转变而进入了“让农业回归自然 ”(粮农组织新政策)的新发展阶段。不幸的是, 在这个新发展阶段,中国的农业发展不但违反“回归自然”的正确主流,相反,已经开始由转基因技术泛滥为主要内容的“化工农业”所控制, 结果,越是转基因技术泛滥的“化工农业”领域(譬如大豆和棉花)、中国的农业就越受控于人和越显得进入沦陷状态。 让官方统计事实说话。下面是美国农业部2012-12发布的中国主要农作物贸易平衡数据: 该统计显示,中国的主要农作物贸易都出现了规模逆差, 连中国曾是最拿手的、曾最能大体自给自足和历史最长久的稻米、麦子、大豆和棉花的国际贸易,都已出现规模逆差并历时数年。 据美国农业部的分析,那规模逆差趋势将持续到2021年。 附后是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清楚显示:就食品农作物而言,中国可大体自给自足或保持国际贸易顺差者已剩不多了。(注:该统计为食品农作物,故有些数据可能与包括食品和非食品的美国农业部数据有所不同。)。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下面是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农作物国际贸易平衡布局地图,可明显看到,中国的贸易逆差地位格外突出、表现不是主动国而是个受控国。该地图如下: 该全球分布地图说明: 在主要农作物国际贸易中, 欧美发达国家处于明显的主动地位或有利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但它的农业贸易之主动有利地位,比不上欧美发达国家、却远强于中国;而印度的优胜并非来自转基因技术种子,譬如,在稻米和麦子方面,全球都没搞转基因种子商业化种植;再譬如,印度的棉花采用转基因种子的程度远不如中国同行。全球农业贸易地位布局说明,某国农业在全球市场能处于主动地位或有利地位并非缘自转基因技术。 在大豆和棉花这两个转基因技术泛滥程度最高的方面,中国是全球贸易中逆差最大的国家,且中国的豆业已经崩溃、中国的棉业危机也已经开始。 中国农业官员及其利益关系媒体把中国豆业崩溃缘故归结为中国没有使用自己的转基因种子;可是, 看看棉花产业,中国面临着可能比豆业影响更大的危机局面,而中国使用的正是自己的转基因棉花种子。 可见,中国农业官员及其关系媒体所鼓吹的转基因种子理由是不成立的。 上面的全球农作物国际贸易平衡布局还说明,转基因技术泛滥没能妨碍全球大多数国家保持其原有的农作物国际贸易地位;问题是, 为什么偏偏中国在转基因作物方面开始和蒙受到带有摧毁性的巨大冲击呢?难道,中国不该反思一下自己过去多年的农业发展政策路线发生了什么严重问题吗? 就中国农作物贸易逆差所显示的中国农业危机开始到来,一些中国官员及其关系媒体有个解释: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需求水平提高了;中国人口多,人均数字乘以13亿人口就可能是个巨大数额,所以要大量进口了云云。 可是,事实却说明,那说法似是而非,甚至干脆说、是完全错误的或自欺欺人的。附后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发布的全球食品供应和人均食品消耗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就本国生活习惯的主粮和肉类之食品而言,中国的供应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过欧美平均水平;中国欠缺的是原本生活习惯就少见而如今开始流行的食品供应,譬如黄油和奶酪等。 除了大米之外,中国的人均食品消耗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更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 就是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总人口数字不比中国少多少,用他们的人口总数去乘人均数字、那结果也是巨额数字。与此同时,他们的食品供应水平并没有中国的高。可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国际贸易的主动权和有利地位,而中国却丧失了主动权和有利地位、并开始面临农业危机和沦陷状态的严重威胁。 必须说明的是, 美国与欧盟国家签有天然有机食品合作战略协约,保障他们的食品市场有充足的天然有机食品和避免转基因化工食品 。即:转基因作物并不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食品来源;他们没有因此而面临农业危机或沦陷的威胁;相反,到是规模 采用转基因食品的中国开始面临农业危机和沦陷局面。 由此对比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同样有保障粮食供应的安全问题,为什么解决欧美的问题的答案是天然有机食品,而在中国或发展中国家来解决同样问题、答案就是转基因化工食品了呢?仅此对比就可看到, 所谓用转基因种子来解决人类粮食供应问题,纯属是欺骗性宣传。 综合看,很清楚,如前说,中国的农业危机局面出现,不是因为它没采用转基因种子的技术问题,而是在 农业发展方面的政策路线及其决策思维和执行组织等方面发生了严重问题, 需要好好反省反思了。 说这类问题要另写文章,这里先简单说一句:过去多年,中国主管部门官员的决策思维是“人定胜天”、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和“大跃进”式的、是对抗或违背自然规律的转基因“化工农业”的决策思维;在国家管理方面,中国农业部门和相关科研部门已经被外国转基因公司所严重渗透;如此,其相关决策和执行都是为外国转基因商业利益服务的、而不是为本国农业安全服务的,自然,那就会导致中国农业开始面临危机的局面和开始进入沦陷的状态。 附件: 粮农组织关于中国食品农作物的国际贸易平衡统计: 附件: 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关于中国食品供应及人均消耗的统计: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499 次阅读|1 个评论
迟到的告知: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研究论文
hzluan 2012-5-11 06:22
我的长篇论文题目:美国《2011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与WTO规则的一致性分析与对策研究,商务部《国际贸易》2012年第1期,共9页,14000字。 汇率争端还没完,关键是美国新一任总统如何做? 望读者有所收获。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4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2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zhoumeng 2012-1-26 16:55
2011年刚刚过去。过去的一年,中国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力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扩大自主创新,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也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经过艰苦的谈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自己的经济体系,纳入国际经济体制的轨道。彼时还是国际贸易体制里的一个新手,要转变自己以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转眼间,中国已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世界第二,GDP总量亦跃居世界第二。 然而,2011年并不风平浪静。内有通货膨胀、房地产行业泡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失控的压力;外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阴影,经济持续经受金融危机余波的冲击。在这承前启后、关键的一年,中国经济表现差强人意。对内遏制通货膨胀,保适度增长,避免经济硬着陆;对外积极应对市场环境恶化所导致的出口需求下降。使这艘全球第二大经济巨轮,不至于偏离航道,且保持稳健的速度前行。 展望2012年,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十二五”所确定的发展战略,仍是中国经济所应走的道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在于如何保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如何大幅度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使中国企业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成为全球增长的驱动力;以及如何应对那些影响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因素,并据此调整发展的模式。要完成这些任务,达到这些目标,不是沿着过去三十年道路的惯性走下去所能奏效的。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战略和新的举措。 之所以要有新思维,新战略和新举措,是因为经济和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驱动力,新的趋势正在形成。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告诉我们旧的模式难以为继。对国家,应重思经济增长模式;对企业,应重思商业模式。如果企业对此认识不到,准备不足,还沿着以前的路子走,就很有可能把握不住商业的脉搏,从而失去发展的良机,甚至遭遇额外的困难。 我们认为,有四大因素将对中国经济和商业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或将改变企业的运营环境,或将改变企业的商业和运营模式;有些因素将为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些因素会导致企业的经营产生暂时的困难;其中有些因素具有全球共通性,有些因素是中国独有的。 (一)中国如何走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的经济发展路,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的问题,因此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因素。说到底,这是一个平衡经济增长模式,或曰经济增长模式再平衡的问题。这是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不正视它,不对它做出反应,不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会失去重塑商业前景和未来的机会。 (二)在国内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中国经济也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企业发现自己被巨大的力量推动,不管愿意不愿意,已经直接面向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推动了多极世界的形成;多极世界的形成又反过来推动了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的崛起。全球化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的另一个侧面。对发展中的中国企业而言,全球化的意义尤为重大。金融危机的冲击亦使得中国经济的决策者和企业反思自身经济增长的模式。认识到必须跳出旧有路径的窠臼,实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转型。转型的需要将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可以说,全球化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自然的选择。 (三)人类共同面对的保护生存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问题,也摆在中国企业的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对中国企业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不但因为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碳排放大国,面临严重的污染和环境恶化问题,而且中国经济总量还在快速增加,产生更大的环境压力。同时,中国在清洁能源,例如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板的制造和使用方面,居世界前列。在清洁煤,核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也将显出强的竞争力。正因为环境问题为害之烈,程度之深,改善环境才能切实增加人民的福祉,也才有足够大的改进空间,才能创造出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还有一层含义,除了环境和资源可持续以外,还要在制度建设,文化底蕴,企业公民,社会责任等方面有所建树,才能做到企业之树常青,枝繁叶茂,延绵长存。 (四)中国企业是全球经济的新军,其先天不足之处,在理念,在人才,在管理,在流程,更在创新和技术。经济发展的初期,仿制抄袭在所难免,低成本制造亦属无奈之举。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就不能再依靠模仿和低端制造。而应该在创新和原创技术上有所建树。许多新技术的突破和推广,使所有的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给后发的中国企业带来赶超的机会。如移动互联网,Web 2.0,云计算,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技术,蕴藏着无限的机会。要抓住这些机会,与传统技术领先者并驾齐驱,需要中国企业在研究开发上下功夫,建立中国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提高生产率。 通过平衡经济增长模式走上正确稳健的发展之路,借助全球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公民的福祉,利用新技术赶超领先者,是中国企业在今后的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方向,成长壮大的机会,也是它们的历史使命和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责任。任何一家企业,在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的时候,都应该从这四个方面思考。看哪些方面是企业的优先战略,可以利用哪些方面的优势,与这些因素相联系将有哪些趋势,如何预判和利用这些趋势。对于这些影响经济发展和塑造商业环境的因素,企业管理者也许会认为它们太遥远,而且作为单个企业的管理人员,他们的影响力微不足道,不能施加任何影响改变事物发展的轨道。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对这些力量做出评估和反应,企业可能丧失先机,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处于下风,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I. 平衡经济增长模式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由对“失衡”的反思,引出的“平衡”或“再平衡”/“重新平衡”概念,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界,管理学界,政府和企业界人士所探讨和谈论。确实,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由来已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它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失衡有两个层次,在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失衡;在中国国内,是经济增长模式的失衡。 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失衡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高储蓄,低消费,高出口;以低成本制造为优势,支撑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发达市场国家,低储蓄,高消费,高进口;以“寅吃卯粮”的方式消费新兴市场的出口产品。出口导向型的新兴市场国家积累了大量外汇盈余,而进口大于出口的发达国家却累积贸易赤字;于是松开口袋的富国向捂紧口袋的穷国通过发行债券借钱,造成发达国家市场流动性泛滥。过多的货币使人们不再认真对待信用,大家都想从资产交易中赚一把,全不管交易本身是否存在风险;只要能把球传给下家,天塌下来也不再是我的事;信用体系因此失灵,造成了贻害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是消费,储蓄,投资,货币流动和信用体系的失衡。其二,长期以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单极世界之中,经济力量集中于发达市场的经济体。这些经济体主导和控制商业规则,创新,技术,资金和品牌,是全球经济的中心。源于这些经济体的跨国公司,驰骋世界,把触角伸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位于非发达市场的经济体,则长期处于边缘状态,被动地接受既有规则的约束和他人力量的支配。此为经济力量分布的不平衡。 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平衡表现在微观上长期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的制造;缺乏自有品牌,自主技术和创新的支撑,价值增加有限。宏观上过分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而国内消费不足。经济结构上,还是东南沿海强,中西部内陆弱;国有企业仍然掌握大部分资源,民营企业受资源和体制之限,无法染指众多行业。中国经济规模大则大矣,但仔细检查其身体,可以发现它还是一个体格不匀称的巨人。 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平衡已为人所关注。大规模重新平衡的进程已经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力量对比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经济增长的中心开始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新的塑造商业环境的力量正在形成。世界从单极转向多极,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从单向依赖转向互相依赖;创新,资本,资源,人才从单向流动转向互相交流。新兴市场的国家与旧有体制处在某种“脱钩”的过程中,在旧的不平衡的体制下依赖和被依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自变量和它变量的分野,不再明显和清晰。例如,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巴西的直接投资2009年仅为9,200万美元,巴西官方预测2010年将剧增到100亿美元。这两个分别位于地球两端的发展中大国,正在向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天平上增加制衡的砝码。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经济再平衡的过程。再平衡包括从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向注重自主创新,研发设计,高端技术,精细制造;从低端贴牌生产转向创建自有品牌,建立营销渠道,取得消费者和客户的认同,向价值链高端扩张;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投资、出口和国内消费并重;从粗放,高能耗,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向绿色,低能耗,低排放的模式转变。 无论是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新平衡,还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再平衡,都将催生新的商业环境,呼唤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新的重塑未来的力量。未来的十年,将很可能是全球经济实现新的平衡的转折点。尘埃落定之后,对这些变化和新的力量做出反应,因势利导,抓住先机的企业将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反之,如果认为经济发展再平衡只是经济学家或政治家应关注的事情,是学院和书斋里清议的话题,而对其不与理会,则会面临风险。 II. 全球化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转型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从1978年到2010年,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为世界同期之最。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从一个计划体制下濒临崩溃的短缺经济体,一跃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经济大国之一,创造了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3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从封闭隔绝向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演变的历史。中国经济有今天的大好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也是中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遵循市场规则,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的结果。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运营不断全球化的历史;从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就与全球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30余年的努力,中国成长为一个经济大国,GDP总量和进出口贸易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力量的长足增长,要求中国具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全球经济事务负起更大的责任,并重新确定自己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只局限于从中国自身的范围出发看问题,已经无法找到下一阶段所面临问题的答案。视野向外,迈步“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力量增长的自然延伸,也是必然的选择。全球化需要软实力和硬实力来支撑,是对一个经济体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验。在当前发达市场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力不从心的时候,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中国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商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给中国带来进一步全球化的机会。加快全球化的步伐,目前的形势十分有利。 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之际,中国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发展之路,思考两个方面的根本性问题:第一、金融危机是否意味着全球化过程将会放缓?金融危机中发达经济及其企业所暴露出的问题是否意味着西方管理思想的终结?发达市场和企业的经验是否对中国企业不再有借鉴意义?第二、现存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是否需要改变?企业是否需要重塑自我,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层面?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出发达经济及其企业存在着严重缺陷,但并不代表源于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不再有指导意义。西方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验仍然在许多方面代表着领先实践。即便是它们在危机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可作为中国企业应该汲取的教训,从而避免重蹈覆辙。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是肯定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但国家要从宏观上调整经济发展的模式,企业也要重新思考增长的模式。以往熟悉的商业模式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将不一定再有效,寻找新的模式势在必行,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新的时代。 什么是全球化?首先,全球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地域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原材料和技术来源,以及企业的业务和运营,在一定程度上依存于海外。其次,全球化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过程。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全球市场,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演进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全球化形态。 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制定,受到企业全球化目的、企业自身能力与行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行业的特点、所具的优势与需求的不同,不同的企业所采取的全球战略也不同。迫于生存压力而谋求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企业,将战略的重点放在如何构建海外营销网络,如何在海外投资建厂来拓展海外市场,或怎样利用当地低成本优势来整合全球资源等层面上。对于那些想拓展海外发展空间的企业来说,全球化战略的制定将着眼于如何抢占海外市场或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是通过兼并收购还是自建来扩大其规模和获取当地市场和渠道的能力。对于那些把优化运营环节和延伸价值链作为全球化主要目标的企业来说,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价值链扩张的层面上。很多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中国企业把打造全球化企业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些企业可以从全球注册品牌、全球运营本地化、信息化,结合自建和并购交叉的扩张方式等层面来制定其全球化战略,从而实现打造全球化企业的目标。 依据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所制定的战略为企业明晰了定位和方向,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去执行。而在执行层面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我们提出的全球运营模式,探讨企业如何根据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自身能力,以及全球化的路径,来高效地运作全球业务 。其包括五大要素,即领导能力、人员素质、组织架构、流程和技术,以及卓越绩效标准。一个成功的全球运营模式需要五大要素彼此协同运作,取得平衡,并与本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和当地市场环境相符。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具有应对市场变化和调整竞争战略的变革能力,当企业需要重组或发生重大改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重构全球运营模式。许多中国企业,雄心勃勃地进行了海外并购。但是往往发现整合并不容易,甚至铩羽而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团队习惯于管理国内的业务,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从习以为常的国内业务到陌生复杂的全球运营的转变。花大力气建设全球运营模式是全球化成功的前提。 当今世界正在变得愈小愈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世界由单极变多极,单向变多向,各种经济体互相依存,利害关系纠结不清,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少有国家和组织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如果企业在思考自身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的时候,还囿于一国一地,不从全球的视野出发,就很有可能准备不足,把握不住商业的脉搏,从而失去发展的良机,甚至遭遇额外的困难。 对发展中的中国企业而言,全球化的意义尤为重大。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变增长方式的历史任务,而中国企业也必须跳出旧有路径的窠臼,实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转型。转型呼唤自主创新,呼唤品牌建设,呼唤客户价值,呼唤资源整合,呼唤文化交融。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和转型的需要,都将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全球。 III. 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碳排放,全球性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低碳,新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为各国政界,学术界和产业界所反复议论和探讨。特别是1997年12月签订《京都议定书》,2009年12月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2010年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大会,直至2011年12月联合国德班气候峰会以后,由于环境质量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它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都在寻求解决之道。 正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经济发展本来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但发展的结果却是破坏了生存环境。愈发展,人类受害愈重,发展就愈不可持续。但是,因为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而停止发展经济,又无异因噎废食。所以,走出这种两难的境地,就是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保持经济发展。于是,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核心和焦点,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道路。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之所以不可持续,是因为,其一,环境质量的恶化直接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实质性的危害,食不可咽,气不可吸,水不可饮,因而不可持续。其二,对资源的过度攫取,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石油、煤、矿藏、水、土地、森林、草场,生物多样性,都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和缩减;不可再生的资源耗尽不再重生,因而不能持续。 中国作为人口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因而对资源的需求,对环境的造成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经济发展所消耗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和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和规模上也属全球首屈一指。因此,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对中国企业来说,尤其重大。 如果我们的视野再开阔一些,对中国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还不仅限于绿色,环保,低碳,新能源等。除了资源和环境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在企业制度和文化建设,企业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网络和生态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事关绿色,但又超越绿色。它是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与我们常说的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做“百年老店”,基业常青,出发点和目标是一致的。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中,有四个方面需要关注。 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污染国之一,但同时又是多种新能源产品的制造大国,如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和使用居世界前列,在清洁煤,核能,电动汽车等方面,亦有望居于领先的地位。这里包含着一个明显的悖论,最大的资源消耗和污染国同时也有可能是最大的清洁能源制造国。如何从这个矛盾的动态关系中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是应该深入探讨的议题。例如,目前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企业大都与能源消耗和污染的企业无关,各行其是,污染者自污染,清洁者自清洁。如果新能源和清洁技术能发端于传统的能源消耗和污染行业,或可帮助这些行业转型,或可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另外一条途径是新能源行业与传统行业联合,共同寻找新的绿色的增长点。如此,在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同时,能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我们发现,在应对资源和环境危机方面,中国企业更多的还是集中在依靠制造能力,例如在风能、太阳能以及车用电池等领域。而且多是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初级制造。在生物燃料,垃圾燃料,合成生物(synthetic biology,运用工程学原理设计新的生物系统和有机物的技术,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可将甘蔗中的糖份转化为柴油)等非制造领域,还比较滞后。而且,在对高附加值,低材料消耗,低污染的创新产品(如iPad,iPhone,电纸书,移动互联网等)的研发方面,更是没有足够的重视。环保的作为并不是只发生在能源行业,同样也发生在非能源领域。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社会和企业都要改变思维方式,重新设定自己的轻重缓急,孰先孰后,优先、次优先、一般目标的排序。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一切围绕发展的“发展型”思维,不惟GDP是看,而要看增长的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中央政府要改变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做到发展可持续,而非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整个社会要绝奢华,尚节俭。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前提;发展和向自然的索取是有限度的,生态平衡乃是比无节制的发展更为重要的目标。 四、对企业来说,为了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注意调整发展的思路,平衡增长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关注新的绿色技术,而且还要注意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的生态系统。首先从自身内部做起,建立稳定的企业治理结构,制定领导人接班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并注重企业公民建设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外广泛发展企业的社会网络,做到与相关利益者协同发展。如此,才能实现基业常青,绵延不断,做“百年老店”的愿望,发展才能持续。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定要付诸实践,否则人类将最终被自己的行为所毁灭。我们相信人类是理性的,能找到自我拯救的道路。但是,人类集体的理性并不能保证单个行为个体的理性与之一致。单个的个体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变得扑朔迷离,再加上博奕者众,覆盖面广,技术复杂,发展方向难以预测,因此便充满不确定性。存在数种模式,有众多的情景,多种不同的结果;不知道哪种模式会占主导地位,哪种情景会常见,哪种结果会频频出现。面对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企业必须针对各种不同的模式、情景和结果,早做规划,找到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或做新技术的开拓者,或做跟随者;或投入新能源,或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或组建联盟,或独力开发。只有这样,才不会由于准备不足,处于被动的地位。 IV. 新技术 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每一刻都有新的突破,涌现出新的技术,颠覆旧有的结构,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作为个人,作为消费者,我们往往对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变化,并不能清晰和确切地感受。不经意间,影响巨大、不可逆转的变革已经发生。回过头去,我们才发现确实今非昔比,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大不一样的世界里。 企业也象个人一样,在很多时候对新技术的发端和冲击并不能准确和及时地把握。当一项新技术酝酿和发展的时候,它所带来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可能不为企业所感知。当巨变已经酿成,新技术实现突破,一夜之间,颠覆了既有的秩序。这时候才看到变化的轨迹是如此的清晰,影响是如此之巨大,新旧之差是如此之明显。消费者到此时明白新技术的魅力,尚不为晚。但如果企业到此时才醒悟,已不可追矣。 因此,就象善于观察,对新技术敏感的有心人可以从纷纭复杂的现象中捕捉到“酷”的技术,企业也可通过对行业,技术趋势的分析,预判将会出现的颠覆性的技术,以便调整战略,应对将会因此出现的变化。我们看见有多少企业,由于对新技术的出现反应迟钝,没有适时地采取应对措施,而陷入了困难的境地,或被边缘化,或一蹶不振,黯然退场。 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对中国企业尤其有意义。中国企业是全球经济的新军,在技术上处于追赶者的地位。起步低,无奈只能从容易的做起,以仿制和购买技术,再加上低成本的制造,来打开局面。但是,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就不能再依靠模仿和低端制造。而应该在创新和原创技术上有所建树。新技术的突破和推广,使所有的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给后发的中国企业带来赶超的机会。要抓住这些机会,与传统技术领先者并驾齐驱,需要中国企业在研究开发上下功夫,建立中国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提高生产率。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如高速列车,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清洁煤,核能,燃料电池等方面,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对未来有重大意义的新技术,主要有三类。 其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具有了新的功能。在Web 2.0时代,移动互联网使得网络无处不在,人人都随时在线,扩大和延长了网络覆盖的空间和时间;再者,社交网络给予了人们交往和合作的新模式(Facebook,YouTube,企业间协同网络,博客,微博等)使人们能以以往不存在的方式互相交往和合作;同时,人们具有更加便利的生产和传播内容的手段。再加上有了基于网络的云计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硬件和软件,无需升级维护,只需按用量付费,就可享受低成本,高质量的IT服务。如此,企业的主营业务,客户关系维护,销售和市场营销,都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如美国礼来公司创立了全球首家虚拟医药网络平台Innocentive。公司通过这个平台向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征求创意。征集到的50%以上的解决方案来自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一些公司在员工中通过博客和视频展开培训;通过社交网址做培训和顾客市场调研,例如Facebook; 在大众分享网站上推广新策划以及传播视频,例如YouTube;鼓励员工以软性广告的方式设立直接面对客户的博客,以及创建交流区,实现顾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遍采用,如今,很多经济活动实际上已经发生在人类所看不间的领域之中,发生在互联网、物联网、手机、服务器之间。当我们在网上查找一条信息的时候,短短几秒钟,可能数据已经在无以计数的服务器之间交换了不知多少个来回。当我们通过网络订购一本书,通过快递公司寄一份快件,购买一张机票的时候,在这个数字的世界里,信息已经以光的速度,为我们奔驰了成千上万公里的路程。我们再也不需要从旅行社取到那张有几联、用红的蓝的复写纸印就的机票,才能乘上飞机。就像我们能看见一个人的躯干、胳膊和腿,看到他搬运一件货物,却看不到他的大脑在怎样指挥和协调他的手和腿,我们同样能看到厂房和机器,看到操作机器的人,但我们却看不到信息技术怎样把厂房、机器和人连接起来,使它们能有效率地运转。数字技术构成了经济的神经系统,使商业活动的效率成几何级数的增加。 信息技术的进步还催生了重塑市场的新兴力量。以下六种新力量在崭露头角。(1)企业与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协同生产,使企业价值链中传统分工的界限进一步模糊。(2)利用信息技术,在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的新型企业正在出现。(3)信息技术的能力、影响范围以及成本方面发生的变化,产生新的B2B形式。(4)当趣味相投的人们不是出于获取商业利润,而是增加相互的知识和自身经济利益的目的,在公开的全球论坛上分享关于产品和服务的信息的时候,技术手段把这些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内容广而传播之。(5)信息技术使得消费者能参与“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市场,推进与其他消费者携手共同生产产品与服务。(6)人们通过电子方式相互协作,从而推动合作消费。企业要了解这些新的塑造市场的力量如何影响它们的商业模式,从而利用这些力量来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为它们所左右。 其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不但能够创造极大的需求,而且消耗资源少,创造的价值高,如苹果公司的iPod,iPhone,iPad,亚马逊公司的Kindle,思科公司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TelePresence,生物制药,通用电器公司在印度和中国开发的便携式心电图仪和超声波仪,中国淘宝网公司的支付宝等。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流程创新,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中国走出低成本制造的老路,再加上适龄劳动力的供给减少,必然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所以要走产品/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的道路。要在产品/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必须有原创的能力,不能满足于跟随和模仿。而且还要注重协同创新, 其三,新能源和环保技术,是新技术中对人类有重大意义,具有极大潜力的技术,应该引起中国企业的足够重视。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目前的展开是蓬蓬勃勃,方兴未艾,从风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到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再到智能电网,碳捕获和储存,变频节能,脱硫等,不一而足。这个领域,机会和突破口最多,潜力最大。每个企业,都要研究自身行业的特点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决定切入点。在有些行业,中国企业已有所作为,可继续突破,争取成为领先者。 中国的企业,面对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必须做到两点。一、必须走在技术的前面,不能落于技术之后;对新技术施于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冲击,必须有预判,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二,要参与到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之中去,不能做旁观者。只有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突破口,才能在技术发展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企业,也为社会,创造价值。 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主席冯定豪, 研究部总监彭亚利
个人分类: 经世济民|1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佛导师的武林大会
热度 8 niehuihua 2011-12-6 22:39
作者:聂辉华 让学术的归学术,政治的归政治。——题记 一、江湖号令 经济学的江湖派系林立,竞争激烈,往往各领风骚几十年。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业内人士一旦提到某个学派,必定提到几个大佬。这些大佬是这个学派的顶尖高手,他们创立了这个学派的分析框架,甚至仍然指引着这个学派的发展方向。例如,提到信息经济学,不能不提阿克洛夫(Akerlof)、斯彭斯(Spence)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提到机制设计理论,不能不提赫维茨(Hurwicz)、马斯金(Maskin)和梅尔森(Myserson);并且这些人如今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同样,提到不完全契约理论,就不能不提格罗斯曼(Grossman)、哈特(Hart)和莫尔(Moore)。现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已经成为企业理论、公司金融、产业组织、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律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的基本分析框架。事实上,在由博尔顿(Bolton)和德瓦垂朋特(Dewatripont)撰写、MIT出版社出版的《契约理论》教材中,不完全契约理论占据了超过四分之一的内容。奠定不完全契约理论基本框架的,是先后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PE)上的两篇文章,第一篇是格罗斯曼和哈特教授1986年发表的《所有权的成本和收益——一个纵向和横向一体化理论》,第二篇是哈特和莫尔教授1990年发表的《产权和企业的本质》。作为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哈特教授也是近年来诺贝尔奖得主的热门人选。 不完全契约学派历经二十余年修行,追随者众,遍布天下,在经济学江湖可谓一大流派。这次,让这一流派风云际会的,是一封由阿庚(Aghion,哈佛大学教授)、德瓦垂朋特(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勒格罗(Legros,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和津加莱斯(Zingales,芝加哥大学教授)联名签署的邀请函。邀请函说,今年是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论文发表的25周年,为了讨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巨大成就和未来发展,我们决定于6月24-26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一次为期两天半的会议(“Grossman and Hart at 25”)。号令一出,震动江湖。几乎所有与不完全契约理论有关的世界级学者都参加了此次盛会,除了论文的两位作者格罗斯曼(原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和哈特(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这些高手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阿庚(哈佛大学教授)、博尔顿(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霍姆斯特朗(Holmstrom,MIT教授)、莫尔(爱丁堡大学和LSE教授)、罗伯茨(Roberts,斯坦福大学教授)、施莱佛(Shleifer,哈佛大学教授)、斯特恩(Stein,哈佛大学教授)、梯若尔(Tirole,法国图卢兹大学教授)以及津加莱斯(芝加哥大学教授)等五十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想想看,在这个领域,除了这些高手,我们还会记得谁?高朋满座,高手云集,高端对决,这是一次真正的武林大会! 武林大会选择在布鲁塞尔召开可谓用心良苦。首先,布鲁塞尔作为比利时王国的首都,也是“欧盟首都”,可以算是欧洲的心脏。最重要的是,这里离瑞典比较近,同时离美国比较远。套用一句网络用语,“你懂的”。其次,6月的布鲁塞尔,气候宜人,非常凉爽,实乃居家旅行之胜地。本次盛会的东道主是布鲁塞尔自由大学(BLU)的欧洲经济学与统计学高级研究中心(ECARES),这是一个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欧洲经济学研究重镇。 这次盛会当然是不完全契约领域的最高级别会议,但会议只对少数人开放。除了受邀发言的五十位知名学者,另有四十位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各国学者,还有十位是世界各地的博士生。除了少数几个工作人员,我甚至没有在现场看到一个来自当地大学的旁听者。我于2009-2010学年在哈佛大学经济系师从哈特教授做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因此荣幸地成为中国大陆地区两位受邀学者之一,另一位是上海交大的费方域教授。不得不提的是,在1999年,不完全契约学派与完全契约学派开展了一次巅峰对决,多位顶尖高手参与了那次华山论剑。如今,十载已过,不完全契约学派的众多高手居然要和完全契约学派的领袖人物共聚一堂,莫非又要掀起一阵刀光剑影? 二、高手过招 两天半的会议安排得滴水不漏,这绝对是我见过的最紧凑的学术会议。会议总共分为十一个单元,内容涉及不完全契约理论在企业边界、企业内部组织、公司金融、理论基础、产业组织、国际贸易、公共产权、政治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等领域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每一个单元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先是由一位权威教授综述不完全契约理论在某个主题上的研究现状,然后由几位学者对综述进行点评,最后另外一些学者通过讨论的方式探讨不完全契约理论在这个主题上的未来发展趋势。 6月24日中午12点,参会代表陆续到达BLU的商学院新楼进行注册。来自五湖四海的代表们三五成群,一边吃着简易午餐,一边欢快地聊天。看上去,大部分人都相互认识,一见面就谈论熟人熟事。如果谁都不认识,就很难找到熟悉的话题,未免显得比较生分。还好,我在美国认识的几个学者也来了,不然就会略显尴尬。下午1点钟,会议正式开始。在德瓦垂朋特教授代表东道主做了简短致辞之后,莫尔教授介绍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不得不说,莫尔教授的演讲极具感染力。首先,他很幽默。哈特及其合作者的两篇文章按作者音序排列是Grossman-Hart-Moore(即GHM模型),也可简写为Grossman et. al.。莫尔说,在这个简写里,他是al(酒精),而哈特变成了et(外星人)!听众顿时狂笑不止,连哈特本人都哈哈大笑。其次,他说话时声音略带夸张,并且手舞足蹈,令人怀疑他以前是不是演戏剧的。之后,哥伦比亚大学的德赛因(Dessein)综述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在解释企业边界问题上的进展。接着,密歇根大学的拉方丹(Lafontaine)从经验研究的角度评述了这个综述。她特别指出,不完全契约理论有些假设难以在现实中识别,并且有些现实的契约条款没有得到理论上的解释。会议的详情按下不表。 当天下午的讨论直到晚上6点半才结束,然后大家从宾馆乘坐班车前往郊区一个特色饭店共进晚餐。班车停在一处茂密的森林里,我们下车后沿着两边点满蜡烛的小径步行到一个小湖边,然后坐游船到达对岸的一个酒吧。到达酒吧的餐厅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按北京与布鲁塞尔6小时的时差计算,此时正是北京时间凌晨1点多。我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基本上不用倒时差,但是架不住饥饿啊。按当地时间计算,晚上7点多也该吃晚饭了吧?但是会议代表们悠哉地端一杯香槟,还是三五成群地讨论学术问题,直到8点才入席。我寻思,然后该吃饭了吧?结果大家在饭桌上至少又聊了半个小时,才开始陆续上菜。边吃边聊,三道菜吃下来,我基本上没吃饱,估计是饿饱了。到了10点左右,主角之一格罗斯曼教授致辞,然后是两个教授评论。内容肯定很风趣,因为大家都笑了,可是我笑不出来,只盼着他们早点说完以便侍者接着上菜。第四道菜上来之后,已经快11点了,大家似乎意犹未尽,但终于散席了。谢天谢地!等班车载我们回到宾馆时,已经是晚上12点了。看上去半天的会议,实际上整整持续了12个小时。考虑到连喝咖啡的时间大家都在讨论学术问题,这“一天”大家的脑袋就没有休息过。谁在国内见过这么玩命开会的?! 不过,紧张的会议也有令人感动的温暖。饭后,晚风习习,略显寒色。在返回的游船上,在晦明晦暗的夜光下,我看到瘦小的格罗斯曼紧紧地搂着娇小的发妻,默默地靠在游船的一角,听大家继续热烈地讨论学术。格罗斯曼在不到五十岁的黄金年龄,在学术生涯的巅峰时期急流勇退,从沃顿商学院讲席教授的职位上辞职下海,创办了QFS资产管理公司并担任CEO至今。他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热门人选,因为除了契约理论,他在金融领域的成果也非常显著,而且是1987年克拉克奖得主。也许很多人会为他、为经济学界感到遗憾。作为一名绝顶高手,面对江湖盛誉,面对世间浮华,也许他感到英雄寂寞,唯有独孤求败吧。个中滋味,何人能解?那晚之后,我再没有见到格罗斯曼教授。 第二天的会议是从上午9点搞到晚上12点。最热烈的讨论是关于不完全契约的基础问题。1999年,以马斯金和梯若尔师徒为代表的完全契约学派对不完全契约学派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他们的文章、哈特与合作者及弟子西格尔(Segal)的两篇文章都发表在《经济研究评论》(RES)1999年的专辑上。虽说“相逢一笑泯恩仇”,但是今天两派人马居然再次鏖战。马斯金和梯若尔认定在传统框架内无法找到不完全契约的坚实基础,西格尔从有限理性和增加激励约束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阿庚等人则试图通过引入一点点信息不对称来重新找回理论基础,莫尔也再度加入战团。连主角哈特也出来发言。他说,几年前他曾经对解决这个难题表示了绝望,因为马斯金都得诺奖了,后来他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办法,但是他仍然希望找到更简单的方法。他感慨地说,自己是做不动这个问题了,就将希望留给大家吧。因为几大高手之间的激烈论战,会议不得不延长了半个小时。 三、观后感想 这次会议既是武林大会,又是思想盛宴。作为一名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者,我觉得三天内经历了多次头脑风暴,估计脑细胞被炸死了不少。对比国内类似的会议,我感慨良多。 第一,会议效率非常高。2天半的议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而且会议通知早在8个月前就发出了,详细议程则在半年前就确定了。组织者精心设计了会议议程,以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论文为切入点,围绕不完全契约在十个主题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邀请了几乎所有相关的重量级学者,而且在内容上有综述、有评议、有讨论,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推广和推进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 第二,会议代表非常敬业。无论是会场上还是咖啡间,无论是班车上还是饭桌前,所有人在所有见面的时间内都在讨论学术问题,而且他们还都热情洋溢、精力充沛。我从来没有听到任何一个人在闲聊学术以外的杂事。看来,人家是真把学术当作一项爱好,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 第三,会议程序非常平等。尽管格罗斯曼、哈特教授是会议的主角,但是会议并没有安排他们的专门发言(晚餐致辞除外)。每一个单元的综述者、评论者和讨论者,都是根据学术成就的大小来挑选的,而不是根据官位、职称或名气来挑选的。所有人发言都要举手,多人举手时要按先后顺序,有人抢话筒时会遭到他人自发的批评。会议闭幕时,还安排阿庚教授等人给参与会务活动的两位女职员献花致谢。多么人性化! 试想,如果类似的会议在中国召开会怎样?肯定先是领导致辞,高官捧场,然后各路嘉宾按照职位大小一一献上赞歌,至于年轻讲师、博士,那肯定没有发言资格。最后,在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氛围中,领导致闭幕词,会议胜利闭幕。当然,还有旅游安排。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做到“让学术的归学术,政治的归政治”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本文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2011年第三辑(总第53辑)
513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基于PVAR的省际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
yuliping 2011-12-6 19:50
该文发表于2011.12《国际贸易问题》 摘要: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金融与国际贸易在滞后 2 期后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 3 期只有出口是金融发展的原因。金融的冲击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均为正,进口和出口的冲击对金融的影响总体均是负值。金融的方差分解表明,金融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大大高于自身影响,这和金融本质上经济服务的工具的地位是相适应的,进口和出口对金融的预测方差误差影响很小。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总体是比较平稳的,即使存在某种冲击,但互相之间的影响在短期有轻微反应后,长期是平稳的,我国的金融体系尚难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无关。 关键词:金融 国际贸易 面板数据 向量自回归 2011.12.6 俞立平于宁波
个人分类: 技术经济|3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了中国的环境就应该适当限制原材料出口
热度 1 xuecw 2011-7-6 14:03
据报道, WTO 宣布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做法违规。我认为,为了中国的环境保护,就应该适当限制原材料出口。 一些世界组织担心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对自然环境的过分掠夺,希望中国为改变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贡献;另一些世界组织则希望中国能大量出口原材料。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多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了众多人口的生存,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艰难地寻求着平衡。近几年大量的低技术含量的商品出口虽然赚了不少外汇,也付出了牺牲环境资源的沉重代价。 所以珍惜原材料的使用和出口,不仅是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更是促进本国环境的改善,为防止世界气候变暖做贡献。 WTO 宣布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做法违规 2011 年 07 月 05 日 23:19 环球时报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 据法新社 7 月 5 日 消息,世界贸易组织( WTO ) 5 日正式宣布,中国对原材料实施的出口限制违规。 WTO 表示,“裁定小组建议,争端解决机制要求中国将其(对原材料)措施与 WTO 的有关责任保持一致。” 法新社报道说,此次争端涉及中国实施的出口配额和关税议题。中国是世界上镉、黄金、铟、铁矿石、石灰、铅、锰、汞、钼、磷、锡、钨和锌的最大生产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评论说,如果 WTO 裁定中国的出口限制违规,将有益于钢铁制造商和其它工业品生产商。但更重要的是,将为美国和欧盟投诉中国稀土材料的出口配额开创先例。
个人分类: 政经|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好消息:浙江未来十年将办十所洋大学
热度 1 xupeiyang 2011-4-1 10:32
未来10年里,浙江省将再办10所洋大学,今年下半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学院将对外招生。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合作创办的二级学院,以三年全日制专科起步,首期拟开设应用英语、国际贸易等3个专业。中美合作的温州肯恩大学也已进入报批程序。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还有哪个国家科学网友还没有去过?
热度 18 陈安博士 2011-3-15 19:52
  比较而言,科学界是个经常会有国际交流的“界”,比科学界还国际的也许就是外交部和国际贸易机构了。   首先,在美国的华人学者一堆一堆的,好像每个科学网的人都有个“美国亲戚”似的。   其次,在日本的学者是两堆两堆的,我“最喜欢”的庆丰兄现在就在日本感受地震。   第三,加拿大这个枫叶之国,欢迎赖昌星去,也欢迎中国学者前往,这个国家的中国学者也多得很。   除了待在当地工作或访问的华人,其实因为开会或者转机而路过的情况也会有。      YC去了肯尼亚,哇,这样的国家都有去呀,真不容易。小苗去过越南,在新加坡读的博士。   是不是科学网上的人已经去过所有国家了呀?二傻包办了一半?   那么,还有哪些国家我们科学网人未曾去过呢?   俺特别想知道。尤其,欢迎你提供自己去过古怪名字国家的经历。   以下, X 表示有科学网友去过。 Afghanistan 阿富汗 喀布尔 西南亚 AF Albania 阿尔巴尼亚 地拉那 欧洲 AL Algeria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尔 北非洲 DZ American Samoa 美属萨摩亚群岛 帕果帕果 大洋洲 AS Andorra 安道尔 安道尔 欧洲 AD Angola 安哥拉 罗安达 非洲 AO Anguilla 安圭拉 瓦利 美洲 AI Antarctica 南极洲 AQ Antigua and Barbuda 安提瓜和巴布达 圣约翰 美洲 X Argentina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南美洲 AR Armenia 亚美尼亚 埃里温 亚洲 AM X Australia 澳大利亚 堪培拉 大洋洲 AU X Austria 奥地利 维也纳 欧洲 AT Azerbaijan 阿塞拜疆 巴库 亚洲 AZ X Bahamas 巴哈马 拿骚 北美洲 BS Bahrain 巴林 麦纳麦 亚洲 BH X Bangladesh 孟加拉 达卡 亚洲 BD Barbados 巴巴多斯 布里奇敦 北美洲 BB X Belarus 白俄罗斯 明斯克 欧洲 Belize 伯利兹 贝尔莫潘 北美洲 BZ X Belgium 比利时 布鲁塞尔 欧洲 BE Benin 贝宁 波多诺伏 非洲 BJ Bermuda 百慕大 汉密尔顿 北美洲 BM Bhutan 不丹 廷布 亚洲 BT Bolivia 玻利维亚 苏克雷 南美洲 BO X Bosnia Herzegovin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 欧洲 BA Botswana 博茨瓦纳 哈博罗内 非洲 BW X Brazil 巴西 巴西利亚 南美洲 BR Brunei 文莱 斯里巴加湾市 亚洲 BN X Bulgaria 保加利亚 索非亚 欧洲 BG Burkina Faso 布基纳法索 瓦加杜古 非洲 BF Burundi 布隆迪 布琼布拉 非洲 BI Cambodia 柬埔寨 金边 亚洲 KH Cameroon 喀麦隆 雅温得 非洲 CM X Canada 加拿大 渥太华 北美洲 CA Cape verde islands 佛得角群岛 普拉亚 非洲 CV Cayman Islands 开曼群岛 乔治敦 美洲 KY Central Africa 中非共和国 班吉 非洲 CF Chad 乍得 恩贾梅纳 非洲 TD Chile 智利 圣地亚哥 南美洲 CL X China 中国 北京 亚洲 CN X Hong Kong, China 香港 \ 亚洲 HK X Macau, China 澳门 \ 亚洲 MO Cook Islands 库克群岛 阿瓦鲁阿 大洋洲 CK Colombia 哥伦比亚 波哥大 南美洲 CO Comoros 科摩罗群岛 莫罗尼 非洲 KM The Republic of Congo 刚果共和国/刚果(布) 布拉柴维尔 非洲 CG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 金沙萨 非洲 ZR Costarica 哥斯达黎加 圣何塞 北美洲 CR Cote d'Ivoire/Ivory Coast 科特迪瓦/象牙海岸 亚穆苏克罗 非洲 CI X Croatia 克罗地亚 萨格勒布 欧洲 HR Cuba 古巴 哈瓦那 北美洲 CU Cyprus 塞浦路斯 尼科西亚 亚洲 CY X Czech Republic 捷克共和国 布拉格 欧洲 CZ X Denmark 丹麦 哥本哈根 欧洲 DK Djibouti 吉布提 吉布提 非洲 DJ Dominica 多米尼克 罗索 北美洲 DM Dominica Republic 多米尼加共和国 圣多明各 北美洲 DO East Timor 东帝汶 帝力 亚洲 TP Ecuador 厄瓜多尔 基多 南美洲 EC X Egypt 埃及 开罗 非洲 EG El Salvador 萨尔瓦多 圣萨尔瓦多 美洲 SV Equatorial Guinea 赤道几内亚 马拉博 西非洲 GQ Eritrea 厄立特里亚 阿斯马拉 非洲 ER X Estonia 爱沙尼亚 塔林 欧洲 EE Ethiopia 埃塞俄比亚 亚的斯亚贝巴 非洲 ET Falkland Islands/Islas Malvinas 马尔维那斯群岛 斯坦利港 南美洲 FK Fiji Islands 斐济 苏瓦 X Finland 芬兰 赫尔辛基 欧洲 FI X France 法国 巴黎 欧洲 FR French Guiana 法属圭亚那 卡宴 南美洲 GF French Polynesia 法属玻利尼西亚 帕皮提 大洋洲 PF Gabon 加蓬 利伯维尔 非洲 GA Gambia 冈比亚 班珠尔 非洲 GB Georgia 格鲁吉亚 第比利斯 亚洲 GE X Germany/Deutschland 德国 柏林 欧洲 DE Ghana 加纳 阿克拉 非洲 GH Gibraltar 直布罗陀 \ 欧洲 GI X Greece/Hellenic Republic 希腊 雅典 欧洲 GR Greenland 格陵兰 努克 美洲 GL Grenada 格林纳达 圣乔治 美洲 GD Guadeloupe 瓜德罗普 巴斯特尔 美洲 GP X Guam 关岛 阿加尼亚 大洋洲 GU X Guatemala 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 北美洲 GT Guine Bissau 几内亚比绍 比绍 非洲 GW Guinea 几内亚 科纳克里 非洲 GN Guyana 圭亚那 乔治敦 南美洲 GY X Haiti 海地 太子港 北美洲 HT X Honduras 洪都拉斯 特古西加尔巴 北美洲 HN X Hungary 匈牙利 布达佩斯 欧洲 HU X Iceland 冰岛 雷克雅未克 欧洲 IS X India 印度 新德里 亚洲 IN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亚洲 ID Iran 伊朗 德黑兰 亚洲 IR Iraq 伊拉克 巴格达 亚洲 IQ X Ireland 爱尔兰 都柏林 欧洲 IE X Israel 以色列 耶路撒冷 亚洲 IL X Italy 意大利 罗马 欧洲 IT X Jamaica 牙买加 金斯敦 美洲 JM X Japan 日本 东京 亚洲 JP Jordan 约旦 安曼 亚洲 JO Kazakhstan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 亚洲 KZ X Kenya 肯尼亚 内罗华 非洲 KE Kiribati 基里巴斯 塔拉瓦 大洋洲 X Republic of Korea 韩国 汉城 亚洲 KP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朝鲜 平壤 亚洲 KR Kuwait 科威特 科威特城 亚洲 KW Kyrghyz Republic 吉尔吉斯共和国 比什凯克 亚洲 Laos 老挝 万象 亚洲 LA X Latvia 拉脱维亚 里加 欧洲 LV Lebanon 黎巴嫩 贝鲁特 亚洲 LB Lesotho 莱索托 马塞卢 南非洲 LS Liberia 利比里亚 蒙罗维亚 西非洲 LR Libya 利比亚 的黎波里 北非洲 LY Liechtenstein 列支敦士登 瓦杜兹 欧洲 LI X Lithuania 立陶宛 维尔纽斯 欧洲 LT X Luxembourg 卢森堡 卢森堡 欧洲 LU X Macedonia 马其顿 斯科普里 欧洲 Madagascar 马达加斯加 塔那那利佛 非洲 MG Malawi 马拉维 利隆圭 非洲 MW X Malaysia 马来西亚 吉隆坡 亚洲 MY Maldives 马尔代夫 马累 亚洲 MV Mali 马里 巴马科 非洲 ML Malta 马耳他 瓦莱塔 欧洲 MT Marshall Islands 马绍尔群岛 马朱罗 大洋洲 MH Martinique 马提尼克岛 法兰西堡 美洲 MQ Mauritania 毛里塔尼亚 努瓦克肖特 非洲 MR Mauritius 毛里求斯 路易港 非洲 MU X Mexico 墨西哥 墨西哥城 北美洲 MX X Micronesia 密克罗尼西亚 帕利基尔 大洋洲 FM Moldova 摩尔多瓦 基希讷乌 欧洲 MD X Monaco 摩纳哥 摩纳哥 欧洲 MC X Mongolia 蒙古 乌兰巴托 亚洲 MN Montserrat 蒙特塞拉特 普利茅斯 美洲 MS Morocco 摩洛哥 拉巴特 非洲 MA Mozambique 莫桑比克 马普托 非洲 MZ Myanmar 缅甸 仰光 亚洲 Namibia 纳米比亚 温得和克 非洲 NA Nauru 瑙鲁 亚伦 大洋洲 NR X Nepal 尼泊尔 加德满都 亚洲 NP X Netherlands 荷兰 阿姆斯特丹 欧洲 NL New Caledonia 新喀里多尼亚岛 努美阿 大洋洲 NC New Zealand 新西兰 惠灵顿 大洋洲 NZ X Nicaragua 尼加拉瓜 马那瓜 北美洲 NI Niger 尼日尔 尼亚美 非洲 NE Nigeria 尼日利亚 阿布贾 非洲 NG Niue 纽埃岛 阿洛菲 大洋洲 NU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 北马里亚纳群岛 塞班岛 大洋洲 MP X Norway 挪威 奥斯路 欧洲 NO Oman 阿曼 马斯喀特 亚洲 OM X Pakistan 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 南亚洲 PK Palestine 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 亚洲 X Palau 帕劳 科罗尔 大洋洲 Panama 巴拿马 巴拿马城 北美洲 PA Papua New Guinea 巴布亚新几内亚 莫尔兹比港 大洋洲 PG X Paraguay 巴拉圭 亚松森 南美洲 PY X Peru 秘鲁 利马 南美洲 PE Philippines 菲律宾 马尼拉 亚洲 PH X Poland 波兰 华沙 欧洲 PL X Portugal 葡萄牙 里斯本 欧洲 PT X Puerto Rico 波多黎哥 圣胡安 北美洲 PR Qatar 卡塔尔 多哈 亚洲 QA Reunion 留尼汪岛 圣但尼 非洲 RE X Romania 罗马尼亚 布加勒斯特 欧洲 RO X Russia 俄罗斯 莫斯科 欧洲 RU Rwanda 卢旺达 基加利 非洲 RW Saint Helena 圣赫勒拿岛 非洲 SH The 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 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 巴斯特尔 美洲 Saint Lucia 圣卢西亚 卡斯特里 美洲 LC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金斯敦 美洲 Samoa 萨摩亚群岛 阿皮亚 大洋洲 WS X San Marino 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 欧洲 SM Sao Tome and Principe 圣多美岛和普林西比岛 圣多美 非洲 ST Saudi Arabia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 亚洲 SA Senegal 塞内加尔 达喀尔 西非洲 SN Seychelles 塞舌尔 维多利亚 非洲 SC Sierraleone 塞拉利昂 弗里敦 非洲 SL X Singapore 新加坡 新加坡 亚洲 SG Slovakian 斯洛伐克 布拉提斯拉发 欧洲 SK X Slovenia 斯洛文尼亚 卢布尔雅那 欧洲 SI Solomon Islands 所罗门群岛 霍尼亚拉 大洋洲 SB Somalia 索马里 摩加迪沙 非洲 SO X South Africa 南非 比勒陀利亚 非洲 ZA X Spain 西班牙 马德里 欧洲 ES X Sri Lanka 斯里兰卡 科伦坡 亚洲 LK Sudan 苏丹 喀土穆 非洲 SD Surinam 苏里南 帕拉马里博 南美洲 SR Svalbard 斯瓦尔巴特群岛 朗伊尔城 欧洲 SJ Swaziland 斯威士兰 姆巴巴内 非洲 SZ X Sweden 瑞典 斯德哥尔摩 欧洲 SE X Switzerland 瑞士 伯尔尼 欧洲 CH Syria 叙利亚 大马士革 亚洲 SY Tajikstan 塔吉克斯坦 杜尚别 亚洲 TJ Tanzania 坦桑尼亚 达累斯萨拉姆 非洲 TZ X Thailand 泰国 曼谷 亚洲 TH Togo 多哥 洛美 非洲 TG Tokelau Islands 托克劳群岛 \ 大洋洲 TK Tonga 汤加 努库阿洛法 大洋洲 TO Trinidad and Tobago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西班牙港 北美洲 TT X Tunisia 突尼斯 突尼斯 非洲 TN X Turkey 土耳其 安卡拉 亚洲 Turkmenistan 土库曼斯坦 阿什哈巴德 亚洲 TM Tuvalu 图瓦卢 富纳富提 大洋洲 Uganda 乌干达 坎帕拉 非洲 UG X Ukraine 乌克兰 基辅 欧洲 UA X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联酋 阿布扎比 亚洲 AE X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英国 伦敦 欧洲 UK X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 华盛顿 美洲 US X Uruguay 乌拉圭 蒙得维的亚 南美洲 UY Uzbekistan 乌兹别克斯坦 塔什干 亚洲 UZ Republic of Vanuatu 瓦努阿图 维拉港 大洋洲 X Vatican City(Holy See) 梵蒂冈 梵蒂冈城 欧洲 VA (王晓明) Venezuela 委内瑞拉 加拉加斯 南美洲 VE X Vietnam 越南 河内 亚洲 VN British Virgin Islands 维京岛(英) 罗德城 美洲 VG X United States Virgin Islands 维京岛(美) 夏洛特·阿马里 美洲 VI Wallis Futuna 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马塔乌图 大洋洲 WF West Sahara 西撒哈拉 阿尤恩 非洲 EH Yemen 也门 萨那 亚洲 YE X Yugoslavia 南斯拉夫 贝尔格莱德 欧洲 YU Zambia 赞比亚 卢萨卡 非洲 ZM/GM Zimbabwe 津巴布韦 哈拉雷 非洲 ZW X 荷属安地列斯群岛(王晓明)
个人分类: 新西游记|4411 次阅读|40 个评论
[转载]王珏 教授
zhao1198 2011-3-11 18:35
王珏 教授 女,生于1971年 1. 教育经历 2002年9月— 2005年7月: 西北大学,攻读博士 1998年9月---2001年4月:西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 其中:1998年8月到1999年2月,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访问学者 1990年9月---1994年7月:陕西经贸学院,攻读学士 1. 工作经历 1994年7月---2002年6月: 陕西经贸学院 其中: 1998年3月---1999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外事处工作; 2000年1月---2000年12月,在陕西省人事厅国际合作交流处工作。 2002年6月至今:西北大学 1. 主要作品 著作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2.《走向世界的中国——中国对外贸易20年变迁》,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3.《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 4.《贸易与资本流动:理论范式与中国的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 5.《非关税壁垒:问题与对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 6.《创造卓越》(译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7.《公司精神》(译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8.《卓越公司》(译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9.《项目管理》(译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6月。 论文 1.《产权、激励与创新》,第三届企业管理与知识创新国际研讨会,2003年5月; 2.《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3.《陕西利用欧盟直接投资的初步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4.《我国小企业生存的环境及问题》,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人力资源管理新途径》,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6.《关于中国保险业发展趋势的思考》,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 7.《我国金融创新的探讨》,中国技术经济科学,2001年3—4,; 8.《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资源环境保护》,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9.《欧盟对陕西直接投资的特点研究》,陕西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10.《陕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1.《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问题探析》,管理世界,2002第11期; 12.《发展陕西旅游优势产业》,旅游,2002年第3期; 13.《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汉中发展的必然选择》,汉中经济,2002年第1期; 14.《消费者评价决定品牌价值》,中华商标,2002年第2期; 15.《强化政府信誉》,陕西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16.《发展汉中旅游业》,汉中经济,2002年第2期; 17.《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18.《国外对华反倾销原因及对策分析》,陕西社会科学《西部论坛》,2003年第4期; 9.《信息化经济探析》,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20.《信息化经济探析》,中国经济评论,2003年第11期; 21. 《倾销的新贸易理论解析》,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22.《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问题关系之解析》,美中经济评论,2004年第8期; 23.《从外贸模式看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原《中国技术经济科学》)2004年第1期; 24.《“西部大开发”实施成效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管理世界,2004年第10期; 25.《外商直接投资陕西省与全国的比较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9期; 26.《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贸易》,国际商务研究,2004年第6期; 27.《外贸、外资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各地区的比较分析》,经济管理,2004年第5届MBA论坛编; 28.Comparison of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and Japan, Stanislaw Strzelczak,Economic and managerial developments in Asia and Europe——Comparative studies,2004.1; 29.Cultivation of Chinese Enterpreneurs’Innovation pirit, Stanislaw Strzelczak,Economic and managerial developments in Asia and Europe——Comparative studies,2004.1; 30.《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与价值分配》,何炼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2004年12月; 31.《中国利用FDI战略调整》,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32.《中美贸易差额与美国制造业失业》,美中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 33.《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 34.《第13届东亚经济论坛会议综述》,世界经济,2005年第4期; 35.《中日贸易差额分歧与中日贸易摩擦》,现代日本经济,2005年第3期; 36.《新贸易壁垒:中国国际贸易的环境政策与政府干预》,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9期; 37.《“劫富济贫”:中美贸易政策殊途同归》,美中经济评论,2005年第6期, 38.《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与效益》,人民日报内参, 2005年9月16日第35期; 39.《形成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贸易模式》,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 40.《从TCL跨国并购视角看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管理世界,2006.3期; 41.《双重保护、反倾销分别税率新政》,国际经贸论坛,2006年第2期; 42.《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原载于《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2006年第2期; 43.《中国企业并购难迈三道坎》,《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06年11月3日; 44.《中国外贸高增长的负效应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 45. 《反补贴与反吸收:美欧贸易政策面临新调整》,中国经济评论,2007第6期; 4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理论综述,《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47.“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壁垒特征及其演进,《国际贸易论坛》2008年第2期; 48.双语教学中的“课、语、师、法”四要素,《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49.分层次:发展服务贸易的一种思路,《经济管理》2009年第11期; 50.从全球化的视角看我国苹果汁行业的发展之路,《中国经济导报》2009.12.5。 1. 科研项目 1.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陕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研究; 2.大科研04NW09:非关税壁垒与西部地区开放机制的建立; 3. 2007年发表状况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项目编号05JK106(05.9-06.2); 4、陕西省2007年软科学课题:“走出去”战略模式及其在陕西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7KR63; 5.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利用外资的区域差异角度研究; 6.农业部行业计划(nyhyzx07-024),子课题: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1. 获奖情况 1.“外贸转型:一个加工贸易的视角”,第五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 2.“从外商直接投资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分别获得西北大学“改革开放30年征文”二等奖和陕西省三等奖; 3. 2002-2003年博士期间,获“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研究生标兵”; 4. 2007-2008年获西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个人分类: Econ.经济学家|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为什么非得美国人认可?
热度 4 xupeiyang 2011-1-30 17:26
61.0%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已经在世界政治中具有影响力”。 77.0%的美国民众认为“十年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增加”。 64.3%的美国民众基本认同 “中国的经济具有国际竞争力”。 42.1%的美国民众对“中国操纵货币意图在国际贸易中获利”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仅有28.9%的美国民众对此表示同意,这说明美国对中国货币升值问题一直施加压力的民意基础并不稳定。 59.3%的美国民众认为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更大。 71.8%的美国民众将中国视为盟友或保持中立态度。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241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稀土产业
sunapple 2010-12-6 11:06
中国的稀土产业(《中华商报》特约专稿) (加)马耀邦著 林贤剑译 林小芳校 在有报道称中国计划限制稀土出口以保护其环境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 2010 年稀土供应链技术和资源转型法案 。它指示美国政府机构重新建立 竞争性的国内稀土供应 ;确定哪些金属元素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从中国购买稀土,将之纳入国家储备;在世贸组织全面审查国际贸易行为之前展开行动;向国内稀土行业提供贷款担保。 1 随后,具有 85 万会员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法律请愿书,开始对华采取行动,称中国支持绿色能源的出口,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 请愿书挑选出中国近年来对稀土出口的处理作为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世贸组织案例代表。 2 稀土由 17 种元素组成。近年来,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音乐播放器、风力涡轮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国防工业中的导弹等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中,稀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战略性重要作用。为此,美国媒体都极为关注中国收紧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在美国的报纸和网络媒体上,频频出现如下标题:中国主导了稀土贸易;中国禁止矿产出口,对日本经济构成威胁;中国使用稀土出口管制作为外交工具。 1992 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说过一句名言: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自 1992 年以来,中国的稀土行业开始大干快上。经过数十年的高强度开采和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出售这种珍重的金属,中国破坏了全球竞争,获得了世界稀土市场 97% 的份额。不幸的是,盲目开发的政策,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在中国东南部的采矿区,已经失去布满了郁郁葱葱稻田的土地。矿工们用酸提取稀土,刮去了所有的表层土壤。这些酸最终进入小溪和河流,污染了供水,破坏了水稻和鱼场。令人震惊的是, 矿厂用了三年采尽了当地的重稀土矿,但矿厂关闭了十年之后,仍然没有人试图恢复下游的稻田 。 3 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大部分稀土元素都被开采,环境也同样受损。这是因为稀土处理是 一个混乱的、危险的、污染的行业。它使用有毒化学品、酸、硫酸盐、氨。工人们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保护环境问题包括:氟、硫等有害元素的气体排放,含有高度酸的废水,以及放射性物质。 4 类似于中国东南部的采矿区,在包头,距离采矿点 100 英里 的水也受到从湖中渗透进的有毒物的破坏。此外,据中国统计: 包头地区的所有稀土企业每年生产各类废水约 1000 万吨 ,其中的大部分 未经有效处理,不仅污染了日常食用水,而且污染了周围的水环境和灌溉农田 。 5 稀土开采的另一个问题是尾矿处理,尾矿是提取稀土矿石后留下的材料。尾矿与稀土的生产比例为 2000 : 1 。换言之,生产 1 吨稀土金属,就会产生 2000 吨尾矿。这为如何处置或贮存废物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不用说, 要实现对稀土元素开采和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环境破坏的任何控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5 自中国实施 门户开放 政策以来,中国的企业采纳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经营模式,几乎没有任何激励投资于对环境更友好的采矿过程。另一方面,在达到环保标准方面,中国政府向公司提供的激励或支持很少;对于材料处理,中国政府也没有施加严格的安全监管。通常,稀土矿石通过敞开的铁路货车运走,而 废物径直扔进黄河,它们通过包头南侧,经过约 1300 英里 的路程,穿过了连绵群山区和人口稠密区,最后才倾泻进入黄海 。 5 毫不奇怪,在包头和黄河,鱼全部死亡。不幸的是,这种采矿作业影响到近 1.5 亿人的健康和福祉,因为他们的供水主要来自黄河。 5 此外,由于在采矿过程中使用了碳铵和草酸等化学品,工人们遭遇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这些疾病涉及到呼吸系统、胃肠道、红肿,以及眼睛和皮肤痒痛。悲哀的是,其中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还经常污染黄河。 稀土的一些元素具有放射性,而 在矿区周围工作的 30 多岁的人死于癌症,就可能源于放射性物质 。 5 从矿区飘来的受污染的空气,造成了黑肺等常见疾病,包头有 5387 名居民患有该病。最令人不安的是,工人们死于职业病时,赔偿的额度很小,因为公司不负任何责任。 5 中国稀土产业面临的其它问题还有无序发展,缺乏监管,管理不善,走私和非法采矿活动。走私表明该行业失去控制,这将对稀土产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中国的资源将很快被耗尽,其环境大大受损,安全开采的做法不可能执行。最令人不安的是,在中国,一半的稀土矿是非法的。斯蒂芬威格士( Stephen G. Vickers )曾任香港警察局刑事情报主管,现是一家全球性安全公司国际风险公司( International Risk )的总裁。他表示, 中国大陆有一个组织严密、具有谋杀能力的犯罪团伙,控制了大量矿产开采活动,并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 。然而,也有人否认威格士先生的看法。 2008 年,据估计, 20000 吨稀土被走私出境,占中国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显然,这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不久就将 成为一个稀土贫乏的国家,甚至是一个没有稀土元素的国家。 5 、 6 因此,中国正处于两难境地。通过采纳美国的发展模式和使用外贸作为中国经济的动力,中国将难以平衡国内外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这一点尤其明显地体现在,当中国宣布削减稀土出口配额时,国际上反对的调门越来越高。最重要的是,经过数十年猖獗的开采,稀土金属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前景。据测算,白云鄂博的主矿将在 35 年内开采一空。中国将面临稀土的短缺,而对于中国,这一战略材料一直被认为是充足的。 5 事实上,由于中国采纳了美国的经济模式,将汽车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国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和环境问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中国的决策者正在努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在中国,预期绿色能源将成倍地增长。稀土磁体是新型动力涡轮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个涡轮机需要 2 吨稀土。 稀土元素已成为高科技和绿色能源的关键部件。为此,中国的决策者希望利用中国提供的稀土和低生产成本,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考虑将中国作为清洁能源的目的地。其目的是使包头中国的稀土之都成为 一个世界级的稀土工业基地 。 5 中国的政策是 鼓励销售稀土成品,但限制半成品的出口 。 5 不幸的是,这种政策仍然没有解决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问题。只要中国遵循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模式,对稀土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就将不断增加。此外,由于她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源源不断地出口其宝贵的资源,不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这将带来环境灾难。 更严重的是,在中国出口稀土元素之同时,日本和韩国等国利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低价,将稀土储存为战略储备。事实上, 中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销售这些珍贵的稀土金属,已经长达 20 年 。 5 一方面,不计开发代价的短视政策已导致中国放弃了其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之一,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继续以牺牲中国为代价,扩大稀土的消费。此外,跨国公司 竟然设法绕过中国政策法规的监管,通过合资的方式在中国稀土矿旁边设立公司,渗入稀土矿开采,或者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的方式控制有采矿权的中国企业 。 6 然而,中国收购优尼科公司时,美国以安全关切为由予以否决,因为优尼科公司控股美国最大的稀土公司莫利公司( Molycorp )。同样,中国拟投资 2.52 亿美元购买澳大利亚一家稀土公司莱纳斯公司( Lynas Corporation ) 51.1% 的股份,因一样的国家安全问题没有成功。这是对自由贸易和世贸组织规则的嘲弄。 显然,从美国国会、工会和白宫对中国收紧稀有金属出口的管制的反应可以判断出,越来越明显的是,世贸组织规则将被用作一种工具,来阻挠中国实施新贸易政策,即便中国的政策只是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战略资源。华盛顿是相当虚伪的:在美国国会指示政府官员为美国稀土产业提供贷款担保的同时,美国的工会抱怨说,中国政府支持绿色能源出口。它根本无视如下事实,美国正在补贴其绿色能源产业。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禁止稀土出口,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这使人们质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智慧,质疑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来华使包头成为 一个世界级的稀土产业基地 的政策。由跨国公司控股的工厂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珍贵的稀土金属,同时极大地损害中国的环境,严重地消耗中国的战略资源。由跨国公司开发的产品,要么潮水般地流入中国市场,淘汰中国的国内生产者,要么出口到国外。最终结果是,中国将输入污染和输出珍贵的战略物资。这些被输出的战略物资,要么由国外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制造,要么由美国国防工业用于导弹生产。美国的导弹最终将部署于台湾,或亚洲其它地区的美军基地,带有威慑目的地针对中国。显然,这种拥护世贸组织的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违背了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是难以为继的。 注释: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Summary: Rare Earth Supply-Chain Technology and Resources Transformation Act of 2010 , 2009-2010. Tabuchi, Hiroko: Block on Minerals Called Threat to Japan s Economy , New York Times , September 28, 2010. Bradsher, Keith: Earth-Friendly Elements, Mine Destructively, December 25, 2009. PBS Newshour: Are Rare Earth Minerals Too Costly for Environment?, December 14, 2009. Hurst, Cindy: China s Rare Earth Industry: What Can West Learn?, Institute for the Analysis of Global Security, March 10, 2010. Li Bing: When China s rare earth elements can become rare?, Peoples Daily Online , July 27, 2010.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0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际贸易的一个新理论模型
tianli99 2010-11-23 22:10
working paper 012 博士后报告第三部分内容 以后公开
个人分类: 经济管理论文|33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拾旧]Why There is a Reduction in Wool Production?——对《The World Economy》第24页一个问题的解
estudy 2010-8-21 21:40
教材《The World Economy》Outcome 1 Section 1通过Country A 和Country B生产和贸易Tractors和Wool的例子论证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而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后计算两国福利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实行专业化生产以后Tractors的两国总产量增加了50个单位(由150增加到200),而Wool的总产量却减少了250个单位(由1750减少到1500),为什么出现了Wool产量减少,是不是按照比较优势分工生产的理论存在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当然不会有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一种产品产量减少的现象呢? 我们不要只看表面上的数字,还应考察数字背后的所代表的内容。在这个例子中,150、200,1750、1500这些数字分别代表的是实物Tractors和Wool的数量,也代表了这些商品的价值。遗憾的是,教材只是生硬的给出了这些数字,没有给出表征实物价值的单位,在考察社会福利的变动时,读者难以直观地对二者的价值进行比较。 现在笔者就来完成这一项工作:比较两种产品的价值,从而更精确地判断总福利的变动。我们实行专业化生产后的结果是Tractors的产量增加了50,Wool的产量减少了250。一增一减,那么总价值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必须把两者表示为同一种商品。不妨统一表示为Wool(表示为Tractors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这就需要将Tractors的数量转换为Wool的数量。为了实现这个转换,我们首先需要找到一个衡量二者价值的统一标准。例子中给出了Country A 和Country B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效率,即Country A将10 resources各投入一半生产Tractors和Wool的产量为100和1000;Country B将10 resources各投入一半生产Tractors和Wool的产量为50和750。由此可见,在Country A每单位的Tractors的价值相当于10单位的Wool;在Country B每单位的Tractors的价值相当于15单位的Wool。这里顺便交待一句,在实际国际贸易实践中,两种产品贸易的价格比例正是介于这两个数字之间的某一个值。按照这两个比例中的任何一个,增加的50个单位的Tractors的价值相当于500或者750个单位的Wool,显然,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大于Wool的减少量250。两相比较,总价值(世界总福利)增加了250或500,与比较优势预测的结果吻合。 Wool的总产量减少这一问题的解答,更证明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可靠性。 2006年09月13日
个人分类: 经济思维|30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赝势理论和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非市场行为的研究
luohaijun 2010-6-13 11:25
摘要: 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赝势理论,类比分析了当前国际市场经济贸易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非市场化的贸易活动行为,这些行为主要有各种垄断、流寇式的一锤子买卖、买路钱式贸易、诈骗式买卖等,而中国等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其贸易更体现了阶级性(意识形态)特点。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中国应对上述非市场行为的一些对策,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走欧美模式道路等措施。 关键词: 赝势,国际贸易,利润,垄断,阶级市场 一、引言 市场如战场,商战胜军战,瞬息万变而又纵横交错。国际贸易更是因为地理、历史、国情等缘故更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纵观几千年的国际贸易史,鲜艳的外表所呈现的是冠冕堂皇的平等交换、互惠互利、资源有效配置、比较优势互补等显性特征,而剥开这华丽高贵的外壳,显露的则是波涛汹涌的暗流,有其特有的阴暗和卑鄙无耻的隐性特征。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商品交换最终的特征是利润趋近于零,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等。贸易双方需要互惠互利,平等诚信、童叟无欺。但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上述行为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贸易双方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差异和不平等性,又有贸易物种的稀缺性、必需性、可有可无性或可替代性等差异,加之贸易主体的多样性、贸易的风险性等特征的综合影响,导致在贸易历史的长河中,上演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电影大餐,而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则是非市场行为。 在固体物理学的能带理论中,有一种赝势理论 ,对于固体物理学的发展,求解能量本征值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它的核心观点就是:凡是用一个假想的势场代替真实的、理想的原子势场,求解薛定谔方程而不改变其本征值的,这种势能就是赝势,利用赝势求解本征值的方法就是赝势方法。在能带理论计算中,平面波的收敛很慢,以至于借助现代高速大容量计算机进行计算也是不现实的,而借助赝势理论,可以使总的势场减弱,这样可以用较少的平面波展开赝势,其波函数可以很快收敛,而且得到的能量并非赝能量,而是相应于晶体波函数真实价态的本征能量。 在这里,我们也借鉴该理论,类比分析一下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一些非市场行为。如果把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互惠互利,平等诚信、童叟无欺的市场经济行为比作真实势场的话,那么非市场行为就是赝势场,把贸易活动所得到的利润(剩余价值)比作本征值,把国际贸易发生交换时的行为比作求解能量本征值(或求解薛定谔方程),在求解方程的过程中,如果直接把真实势场代入方程,求解十分困难,耗时费力,如同按照市场经济行为正儿八经地进行经济贸易活动,最后总会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为零。而把赝势代入则求解相对容易得多,相当于按照一些非市场行为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容易得到较高的利润,这样一一进行类比,我们可以很好的分析这些非市场的行为。 二、国际贸易活动中常见的非市场经济行为 (一)赝势一垄断 马克思说 , 如果有 10 %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 %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 50 %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 100 %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 %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既然需要冒绞首的危险才能获得 300% 的利润,那么通过其他手段就能获得高昂利润的话,该手段就一定能大行其道。纵观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哪里有贸易行为,哪里就有垄断行为,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活动如此,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更是如此;在古代、近代的贸易行为如此,在现代盘根交织的精密分工的贸易市场体系更是如此。可以说垄断和反垄断的博弈贯穿人类经济活动的整个历程。在如今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垄断方式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常见的方式有技术垄断、贸易线路的垄断、产品的垄断,产业链的垄断和控制等。 1 .技术垄断。 对于处于国际贸易主体的跨国公司而言 , 技术更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 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跨国公司由于具有较大的规模、资金优势 、 管理优势、人才优势、知识创新优势 , 容易获取较强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 , 因此也具有相应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垄断。从而赚取高额的利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被技术垄断赚取高额利润而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教科书,由于中国自主汽车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因此当中国引进的汽车生产线的时候,最初只能接受苛刻的条件,引进国外淘汰或者落后的产品生产线,比如桑塔纳、夏利等。但这些产品在中国还是赚得了高额利润。即使现在中国汽车行业是万国峰会式的大局面下,由于自主汽车尚不能形成竞争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华的合资汽车企业的利润也比国际主流市场的利润高出不少甚至有几倍的差 异。即使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迄今都未能得到发动机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的大飞机制造,每个关键零部件的标准都是美国制订,都要打包拿到美国维修。我国的高铁项目,核心产品要从西门子、 GE 等公司购买。 其他依靠技术垄断赚取高额利润也是不胜枚举,如 DVD 行业等。中国 古代对丝绸、瓷器等技术也同样处于高度保密和垄断状态。 2 .贸易线路的垄断。国际贸易由于物品交换的远距离性,容易受到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在一些关键贸易线路上对产品进行控制,同样可以达到垄断和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汉朝使者甘英出使西域欲前往大秦(罗马帝国),面临西海(地中海)而不渡,也是由于安息国(伊朗)的阻拦所致。《 后汉书西域传》对此有明确记载: 和帝永元九年 , 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 , 抵条支 , 临大海欲度 , 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 : 海水广大 , 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度迟风 , 亦有二岁者 , 故入海者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 , 数有死亡者。 英闻之乃止 , 具问其土俗。 可见早在汉朝,中亚就懂得了控制东西方贸易通道的重要性。而近代史上 新大陆的发现以及新航海线路的开辟,动机也是开拓新贸易线路,打破海洋强国对贸易线路的垄断。在东西方的贸易活动中,陆海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变迁,更能反映上述的特征。因此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战争、迁徙等从客观上促进了经济贸易活动的和文化的交流,而结果则是要么打破贸易线路垄断,要么重新掌握贸易线路的控制权。 3 .产品垄断。物以稀为贵、 这些朴素的道理很容易懂,因此也很容易成为垄断的动机,比如古玩市场,仅存的一件产品价值绝对超过同类几件产品价值的总和。在如今的国际贸易活动中,一些大品牌的高昂的奢侈品,尤其是一些需要手工打造的奢侈品,比如手工版的劳斯莱斯汽车等,一般都是限额销售,利用数量的垄断和控制,达到了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4 .贸易壁垒的限制。由于各国有不同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比较优势,很容易对一些国家的行业造成冲击,因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贸易壁垒就一直合法存在着。虽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兴起,随着 WTO 的自由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贸易壁垒有所减弱,但是很快各国想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壁垒,比如层出不同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安全标准等,以及近年来的绿色标准、低碳标准等。这些壁垒隐蔽性强,保护力度大,涉及范围广,技术性高,而且涉及了国际及区域性协定、国家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措施,也涉及了非政府组织等制定的一些原则等。所有这些限制,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赚取利润,保护本国的行业,比较明显的是浙江温州的打火机行业、皮鞋行业等,尽管温州的打火机占到世界的 90% 以上,但一直受到欧盟的技术壁垒、安全标准等约束,从而造成利润一直微薄,艰难生存。同样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也经常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卫生标准等的打压,今年俄罗斯大规模关闭中国商场,没收、烧毁中国产品,借口也是卫生环保安全,灰色海关等理由。 5 .产业链的垄断等。根据经济学家郎咸平的产业链的理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加工制造、产品设计、 采购、 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 等,只要控制一些关键的核心环节,把无关紧要、污染环境的加工制造交给其他国家进行,同样可以赚取高额的利润。而且利用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论,把加工制造放在多家企业代工,更容易挑起代工厂商的价格战,赚取更多的利润。比如中国大多数的外贸加工就是如此现状。从以芭比娃娃为代表的玩具行业、以耐克鞋业为代表的鞋业代工到苹果手机等的代工,再到所有的外贸服装行业等,基本上国外捞取了大部分利润,留给加工制造所占利润不到 5% 。再比如温州的打火机行业,同样的质量和样式等,贴一个国外的商标价值立马大增。 (二)赝势二流寇式的一锤子买卖 流寇流动性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此对一个地方的抢劫原则上是不留一草一木,如同蝗虫吃过的地方寸草不留。在国际贸易活动的一些特殊领域也有类似的表现。比如日本对中国煤炭资源的掠夺式的贸易,日本本国由于环保的要求,对煤的需求量极少,但为了国家战略安全和子孙后代的考虑,加之中国需要外汇、就业和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引进等需要,也必须短期大量出口煤炭,于是日本大肆买进中国煤炭资源,基本都是原封不动地放到海底以备将来使用,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日本也深知这个交易不会长久,因此利用技术输出、资金扶助等手段,各个击破中国的煤炭企业和当地政府,大量囤积资源,其作风和流寇行为毫无二致。再比如中国宝贵的稀土资源卖出白菜价格(个中缘由是中国人相信市场经济理论外,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导致各个击破等),利用这个大好时机,一些国家比如日本和韩国大量囤积稀土资源,甚至稀土资源丰富的美国也在大肆购进。索马里附近的海域由于最初因为各种原因缺少管制,欧美的船只在此海域打捞鱼类资源时,基本是大小通吃,斩尽杀绝,导致最后索马里鱼类匮乏灭绝,渔民只要做海盗了。而现在国际上的诸如野生动物、象牙、钻石、毒品等的走私贸易,也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危害极大,不确定极高。早期中俄边境贸易的活动中,中国的倒爷大肆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给俄国,对于那些个体倒爷而言,个人利益至上,是不需考虑也无法考虑长期效益的,因此这些活动也属于一锤子买卖。 (三)赝势三土匪强盗的买路钱的贸易 与流寇式的一锤子买卖不同,土匪强盗要考虑长期收益,细水长流,他们的买路钱式的贸易就比较持续,不至于赶尽杀绝。比如中国合资汽车行业中的每种车型的专利费的收取,这些企业除了赚取正常的利润外,每台车辆还有另外高昂的专利费(比如丰田的凯美瑞系列),加上高价卖生产线的利润(很多生产线都是淘汰的)、廉价的人工费用、一些诸如发动机等零配件的利润,以及偷工减料、不完善的售后服务等造成的低成本,因此即使该合资企业在华利润为零甚至亏本,中方一分钱都拿不到,他们照样能够把大把的钞票装进口袋。其中原因固然是由于中国缺少自主开发权,又有强大的汽车需求,加之中国的经济政体各自为政,官员只要 GDP ,可以不考虑其他任何后果等,因此造成在合资过程中这些企业漫天要价,比如要求中方支付高昂的专利费,提供税收、土地等优惠措施。类似的情况比如液晶屏生产线的引入、 DVD 企业的专利费收取等,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比如联想收购 IBM )等也大量存在这种现象。 (四)赝势四诈骗式贸易 无奸不商或者无商不奸。国际贸易虽然强调诚信平等,有严格的信用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但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贸易的一方也会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因此国际贸易过程中合同的制定、物流等过程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唯恐露出破绽。更为危险的是贸易的一方过河拆桥、落井下石。比如改革开发初期,在民航的斡旋下,中美关于麦道公司和中国大飞机合作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当中国自主设计的大飞机试飞成功后打算生产时,美国为了阻止中国对该项目的研制,立刻假惺惺地利用麦道公司和中国合作开发,当合作(合并)生效后,发现已经达到解除中国自主技术时候,立马宣布麦道公司破产合并,造成中国竹篮打水一场空,大飞机制作无限期搁浅,人才全部流失。而现在改革开放 30 年后,国家又重头再来制造大飞机, 30 年光阴都花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路途中。再比如中国和前苏联在赫鲁晓夫时代所谓的战略轰炸机合作项目,中国花钱买过来的根本不是此类东西和技术。同样比如中国和俄国旷日持久的安大线能源输送的问题,中国和以色列等预警机等的问题,都是在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等挡箭牌下被忽悠了。 (五)赝势五阶级的国际贸易行为 国际贸易也不一定就是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交易的,至少相当多的贸易业行需要考虑意识形态等问题,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军事国防等重大的战略问题更是要考虑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行为。也就是说这些国家贸易行为是有阶级立场的。美国、欧盟等一直以来是对中国禁止军事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尖技术输出的,即使是现在的俄罗斯,已经和中国达成战略伙伴关系,最先进的军事产品也是先输送到印度来制衡中国(比如苏 30 战斗机)。而在中国走投无路,自力更生开发出同类产品出来的时候,那么这些国家就立刻拿出与中国同等水平的产品来进行竞争,以此打压中国企业,彻底摧毁中国的科研能力。比如在中国龙芯产品开发出来时, AMD 公司立刻出来表态,愿意拿出 AMD 的同类型产品卖给中国。这方面中国的教训十分深刻。 三、基本对策 上述非市场行为的国际贸易活动虽然不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主流,但是往往发生在一些关键的领域,因此造成的危险极大,教训深刻。比如现在中国大量的外汇只能用来买美国国债,拿中国的钱给国外消费等现象,其关键原因也是中国所要的东西人家不卖。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面前,各国的保护主义、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会越来越烈。同时加之中国的法制、金融等体系的不健全,中国的就业压力、产业链的升级和整合压力的严峻性,(地方)政府的唯 GDP 马首是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长期存在等因素的影响。上述非市场行为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必定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严重的影响。为此,基于上述问题,特提供下面的对策和建议。 (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1987 年 10 月, 中国 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 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 中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虽然如今,该口号喊得少了,甚至很多官员和地方政府都认为拿来主义方便快捷,有利于 GDP 的短期快速增加,有利于其升官发财。但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不能丢,她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也正是在该战略的指导下,新中国才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轻重工业、水力、国防等体系,并为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基于上述的国际贸易的阶级性,技术垄断以及贸易壁垒、诈骗性等情况,唯有自力更生,才能发展和壮大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军事、国防、计算机、大飞机、高速列车等战略产业,才能强大自己的民营和国营企业,才能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才能提高中国科研的整体水平。 (二)走拉丁美洲模式道路还是欧美模式道路? 现在整个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造成产能过剩,贸易摩擦防不胜防。贸易保护等一方面是和中国的产业政策有关,比如大力发展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行业等,但另一方面也和中国政府刻意强化的低待遇环境有密切关系,由于老百姓工资收入所占国民收入日益降低,国进民退、贫富差距拉大,加之目前的社会保障不到位,四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负担过高过重,造成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广大老百姓无钱消费,不敢消费,而少量富人基础消费已经过饱和,只能消费国外的奢侈品,对拉动内需无益。因此,增加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老百姓的收入,确实扩大落实养老医疗教育等福利保障措施,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敢于消费,放心消费,这样对外的依存度大大降低,反过来还会促进进口贸易,加大中国市场的分量,从而减小上述非市场行为的发生。也就是说,中国现在面临了一个重要的抉择,是走拉丁美洲化的道路,还是转向欧美的道路,很显然,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点,近年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等前所未有的优惠措施就已经看出来了,但要达到藏富于民,全面福利社会等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三)打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中国有世界最为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中国有世界最为勤劳、贤惠善良的人民,加之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梯效应明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趋势无法阻挡,这些优势和强项必定是国际贸易活动中最重要的筹码。认清了这些筹码后,对于上述非市场行为的斗争就可以有的放矢了。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你打你的仗,我打我的。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跑。俗话说朋友来了有好酒,如果是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比如对付各种垄断和土匪式的买路钱的贸易,可以一方面自己加强创新、加大模仿,积累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加大行业内部的统一协调,不让堡垒从内部攻破,强强联手,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加强核心专利技术的申请和保护等。同时逐步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加大民族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保护力度,提高其竞争力,也就可以减少贸易中的非市场行为的发生。而对于产业链的阴谋,一方面需要好好保护自身的价格制造行业,另一方面加大产业链的整合,塑造和保护自身的品牌,对产业进行升级换代,同样可以化解上述行为。 四、总结 国际贸易的主流虽然是平等交换、互惠互利、诚信有序的市场贸易行为。但是由于国际贸易的复杂性,技术、贸易线路、产品、贸易壁垒以及产业链等垄断行为时常发生,而流寇式的一锤子买卖,买路钱式交易行为以及阶级性的贸易活动等非市场行为也扮演了重要的作用。认清上述特征,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加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全面落实福利保障措施,对待非市场的贸易战争,统筹安排,你打你的仗,我打我的仗,可以有效防御上述非市场化的贸易行为。 五、参考文献 谢希德,陆栋 . 固体能带理论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12:p66-7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vol ( 17 ) : p258 范晔 . 后汉书西域传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5 钟韦创 . 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下中国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 13: p74-75 樊帅 , 田志龙 . 转型经济时期中国企业市场与非市场行为研究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8,1:p38-44
个人分类: 社会民生|4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