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nasa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nasa

相关日志

前进前进,土卫二的一张照片
热度 5 jiangxun 2013-10-14 05:12
作者:蒋迅 Source: bad astronomy 土卫二 ( Enceladus )是土星第六大卫星,1789年由 威廉·赫歇尔 ( William Herschel )发现。在其冰冻的外表之下,土卫二似乎有大量的液体水存在。在南极的 冰火山 ( Cryovolcano )处,有大量的水蒸汽喷出,总量达每秒二百五十公斤。其中一部分回落到土卫二上,另一些加入到土星的大环里,还有一部分落到土星上。这张照片是由NASA的 卡西尼-惠更斯号 ( Cassini─Huygens )土星探测器拍摄的。特别有意思的是,从这张照片看,土卫二就像是一个球形的火箭在燃料的推进下正在徐徐上升。 写于没有NASA网站的日子里。
个人分类: 航天|3959 次阅读|12 个评论
【NASA】学术会议拒绝【中国】学者
热度 4 outcrop 2013-10-11 11:26
奔小红花写了一篇博文,不小心按到F5,没了,气死了,决定不重复写了! 就写个简单的,如题。 列下关于NASA两件事: NASA去年(2012)对中国关闭了其技术报告网站( http://ntrs.nasa.gov/ );现在还是无法访问的。 NASA拒绝中国学者参加今年11月4日的一场学术会议(第二届开普勒科学会议);不过在学者的抗议下,NASA表示重新评估中国学者 参 会 。 说明,科学家有国界。 但是,NASA技术报告完全拒绝访问的对象是: 中国、伊朗、朝鲜、沙特阿拉伯和乌兹别克斯坦公民 。我们也该反思下为什么?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743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到哪里去看NASA网站?
热度 4 jiangxun 2013-10-3 00:20
作者:蒋迅 NASA网截图 借用王承志老师的 一句话 :国会不给钱,我们只好闲。政府不管饭,我们关网站。国家不给力,你别不愿意。 可是,可是,我天天要看NASA的网站,一下子都停摆了,我一下子觉得好空虚。不幸中的万幸,有几个NASA网站还存在 (到本人发贴时),虽然它们都已经不再更新。但至少我们能进去看。这些网站是: jpl.nasa.gov weather.msfc.nasa.gov thunder.nsstc.nasa.gov 不知有没有其他美国政府的网站有类似情况?
个人分类: 航天|4788 次阅读|8 个评论
被发射上天的青蛙
热度 7 jiangxun 2013-9-13 08:10
作者:蒋迅 看到很多人在谈论“ 青蛙的一小步,全部无尾目的一大步 ”,担心它被摔死。其实没有啦,它打著降落伞降下去了。有照片为证:
个人分类: 杂谈|4536 次阅读|12 个评论
把你的名字送到火星去
热度 13 jiangxun 2013-9-6 07:31
作者:蒋迅 Source: Bob King 感谢NASA,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自己的名字送到火星去。NASA将在2013年11月18日发射一颗观测火星大气的轨道卫星“ MAVEN ”。卫星定于2014年到达火星。NASA决定携带一个DVD,上面包括所有希望把自己名字送到火星去的人的名字。上图中黄色箭头所指就是DVD的位置。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请点击 这里 ,在右上角的 Log in 处选择你的登陆方式:可以用你的Facebook、Google、Yahoo!或OpenID(关于OpenID,请读本人写的“ 申请一个你的全球身份证 ”)。然后写上你的名字。经过验证后发送出去就可以了。但你必须在 美国时间2013年9月10日 (北京时间2013年9月11日)之前采取行动。 注意:有网友指出:无需登录。 注意一句View or print my certificate of participation,点击这里就可以了。下面是我送去的中英文的签名。希望大家与我同去。 本人的中文名字 本人的英文名字 根据维基百科, MAVEN 的全称是:“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 Mission)。它是NASA“ 火星侦察兵计划 ”( Mars Scout Program )的一部分,由一个轨道卫星观测火星大气,尤其是测量大气逃逸速率,进而研究火星气候历史。MAVEN的主研究员是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大气与太空物理实验室的布鲁斯·贾科斯基( Bruce Jakosky )博士。2008年9月15日,NASA宣布由众多提案中选择MAVEN作为火星侦察兵计画于2013年发射的部分。 MAVEN计划于2013年11月以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Evolved Expendable Launch Vehicle)发射,于2014年秋季进入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此任务将花费4.85亿美元。 MAVEN有四个主要科学目标: 了解从大气逃逸至太空的挥发物于大气演化所扮演的角色,进而了解火星大气、气候、液态水和行星适居性的历史。 了解当今上层大气与电离层的状态,还有与太阳风的交互作用。 了解当今中性粒子与离子从大气逃逸的状况与相关机制。 测得大气中稳定同位素的比例,以了解大气随时间流失的情况。 MAVEN的测量亦可验证当今对于火星大气甲烷形成的理论模型。
个人分类: 航天|8443 次阅读|38 个评论
远离吸毒,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热度 15 jiangxun 2013-8-30 08:03
作者:蒋迅 克瑞斯特·琼斯女士 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父母吸毒爱滋病逝世 美国流浪少女苦读进哈佛 ”,讲的是纽约一位双亲都吸毒的女孩默里 ( Liz Murray ),后来她上了哈佛大学。她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从无家可归到哈佛 ─ 默里的故事》( 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 ) 和短片《不屈不挠》( Perseverance ) 。 类似的故事在NASA里也有。在NASA众多追梦的人当中,克瑞斯特·琼斯 (Crystal Jones) 女士是一位及其不起眼的人物:父母吸毒,无家可归。但是他能够远离毒品,自觉学习,最终成为NASA一员,为那些有着类似经历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琼斯小时候也有过一段幸福的童年。她的名字在英文里的意思是“水晶”,可见她是父母的掌上之晶。但好景不长,她的父母都先后开始吸毒。当他们越来越不能自拔的时候,家庭生活状况也开始下滑。在她十岁那年,全家变成了无家可归者。她记得他们曾经睡在废弃的公交车上。一天晚上天气极冷。她永远忘记不了那个寒冷的夜晚:真的是饥寒交迫、夜不能寐。第二天,他们全家被收容所收留。他们在那里居住了一年。在收容所里,她的父母治好了毒瘾,全家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但是没过多久,她的父母又重新染上吸毒的恶习。随着对毒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开始买卖毒品,以维持他们自己的需要。他们开始无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在这样的环境里,琼斯不放弃学习。美国的中小学全部免费,连教科书都是学校提供。用于家庭生活困难,她更是得到了学校的额外帮助。她跟随父母的迁移,上过七个小学和三个中学。不管多么困难,她决心要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这样,她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她发现自己对天上的星星感兴趣。经常在夜里走到院子里仰望星空。遍布城市乡村的公共图书馆可以自由借书。她从那里借到了许多天文科普图书。 终于在1998年获得了佛罗里达理工学院 (Florid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天体物理专业的录取。她提着一个手提箱,只身来到学校。在那里她不认识任何人。由 于 她经常跟随父母搬家,她没有固定的长期联系。而且她因为家庭的原因而非常羞涩,不敢主动接近生人。但是当她到了大学后,她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她 走出了一个令她窒息的环境,她太兴奋了,她需要友谊,她需要朋友。她参加了学校里的学生社团,在那里她学会了如何结交朋友。她更是遇到了自己的男友。后来他们结婚了。她又有了一个幸福的家。 她的丈夫在佛罗里达州墨尔本市 ( Melbourne ) 工作。那里离NASA肯尼迪发射中心不远。一方面她从小对太空就感兴趣,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能够与丈夫团聚。所以当琼斯大学毕业时,她就申请了肯尼迪发射中心的工作。2006年,她由SAIC公司雇佣,被派到肯尼迪发射中心,参与任务安全保证的工作。她因此得以接触到象航天飞机发射安全措施等重要任务。在这段时间里,她还在职学习空间系统工程,并取得了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成绩换来了新的机会。当2008年NASA有了新的工作机会时,她的总管立即邀请她申请。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作为系统安全工程师而被委以重任。 作为一个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年轻女工程师,克瑞斯特·琼斯女士以亲身经历告诉人们,要相信自己。别人 ─ 包括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 不能定义你是什么样一个人,不能定义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能够掌控你的未来。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个人分类: 航天人|9368 次阅读|34 个评论
月亮树
热度 6 jiangxun 2013-8-12 09:31
作者:蒋迅 斯图尔特·罗萨 1971年1月31日,阿波罗14号飞船开始了九天的登月任务,这也是NASA的第三次登月任务。三名宇航员之一 斯图尔特·罗萨 ( Stuart Roosa ) 是指令舱驾驶员,他的任务是在围绕月球的轨道上等待登月宇航员的回归,因此他的名气并没有因为这次任务而特别光亮。但是他却因为另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被后人记住,这就是月亮树 ( Moon trees )。 在成为宇航员之前,罗萨曾经做过森林防火队员( smoke jumper ),因此在他执行阿波罗14号任务之前,美国森林管理部( United States Forest Service )主任找到他,希望他能带一些树木的种子到月球去。这个想法得到了罗萨的支持。于是森林管理部选择了五种树木的种子: 火炬松 ( loblolly pine )、梧桐树( sycamore )、 枫香树 ( sweetgum )、 加州红木 ( redwood )和 花旗松 ( Douglas fir ),共400到500粒。罗萨把这些种子作为私人物品带上了飞船,并让这些种子一直跟随他环绕月球飞行。 当罗萨交回给森林管理部后,科技人员对这些树种进行发芽培育,几乎所有的树种都发了芽,于是他们一共得到了大约420到450棵树苗。这些树苗被栽种在美国以及一些国家的 很多地方 ,包括白宫、巴西、瑞士、日本,以及一些大学和NASA的中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到 NASA的网站 上去查阅。 加州州政府大楼 加州的沙迦缅度市作为加州的首府也得到了一棵加州红杉的树苗。1976年,州政府决定把这棵树苗就种在州政府大楼的北边,被称为“首府公园月亮树”( Capitol Park Moon Tree )。当时州政府大楼附近没有很严密的警卫,甚至直到现在游客也可以随意在大楼周围游览观光。所以当时种树的人员担心这棵小树苗会由于它的名气而被盗窃。于是他们做出决定:不在树苗的附近给出任何记号。就让它和其它的红杉树一起成长。就这样小树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已经高耸入云。当年种树的管理人员也退休了,大楼里竟然没有人知道这棵树苗的尊贵:它是一棵月亮树啊。 月亮树(后面一棵) 转眼到了2001年,“九一一”恐怖袭击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和平生活。从此以后游客再也不能随意进出州政府大楼了。政府决定在大楼的两侧盖一个行人安检的平房,而这个平房正好规划在月亮树的那个地方。施工线已经画好,眼看月亮树就要被锯倒。但是没有人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因为这棵树的周围没有任何标牌。有一天,当年负责种树的人员闲著无事,又晃悠到大楼附近去忆旧。当他惊讶地看到那棵月亮树周围已经被画上了白线,眼看要被锯倒的时候,他立即跑到政府大楼里告知这棵树的由来。月亮树保住了,施工人员决定把平房的位置向西平移,让出了月亮树的地盘。他们还为这棵树增加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著:“沿海红木/NASA/阿波罗14,1971年/月亮树”。现在,游客在进入大楼参观之前都可以安检平房的玻璃看到这棵月亮树,也可以专门到它前面去照一张像。 罗萨1933年8月16日出生于科罗拉多州杜兰戈市 ( Durango, Colorado ),在奥克拉荷马州克拉莫尔市 ( Claremore, Oklahoma ) 长大。不知为什么,他上了三个大学: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最后从科罗拉多获得了本科学位。1950年参加森林防火队,1953年加入美国空军。从1962年到1964年,1965年到1966年,他是空军试飞员,有5千多小时的飞行经验。1966年他加入NASA宇航大队,他是“阿波罗9号”的支持组成员。在“阿波罗14号”中,他是指令舱驾驶员,在围绕月球的轨道上独自飞行了33个小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同时等待登月的 艾伦·谢波德 ( Alan Shepard ) 和 艾德加·米切尔 ( Edgar Mitchell ) 的返回。在登月舱返回时曾经出现意外,于指令舱的几次对接都不成功。科罗发挥他熟练的技术最终完成了对接。“阿波罗9号”任务之后,他又被选为“阿波罗16号”和“阿波罗17号”的后备指令舱驾驶员。但由於“阿波罗计划”提前结束,他未再有飞行的机会,尽管他被转为航天飞机的宇航员。1976年他从空军和NASA退休,开始了商业生涯。1994年他因胰腺炎病逝,终年只有61岁。他被安葬在阿灵敦国家公墓里。2007年,他的妻子去世后也随他安葬在一起。 一直有人怀疑美国当年的登月是一场骗局。最近又看到有消息说:“ 斯诺登揭密:美国‘阿波罗登月’是骗局 ”。其实我早就在其他网站上看到了这条消息。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查英文相关消息,却一点也没有找到,连天天盯著NASA的 NASA Watch 都没提一个字。所以我相信这是一些恨透美国的人制造的假消息。没有想到,还是有科学网的博主把这条消息在其博客里发了出来。虽然我在那篇博文下提醒博主那可能是一条假消息,但遗憾的是,他既不回应,也不删除。 不管你信不信美国当年的登月,如果你有机会到加州首府沙迦缅度的话,不妨去看看这棵月亮树,相信它也能为你的旅游增添一些情趣。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个人分类: 航天人|8636 次阅读|15 个评论
莫霍克帅哥博巴克·菲尔多西素描
热度 5 jiangxun 2013-8-8 07:27
作者:蒋迅 谨以此文纪念“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 一周年 。 2012年8月6日,美国航天局2011年年底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登陆,NASA电视台全程转播。这条新闻立即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 指挥大厅里,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因为一个独特的发型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他留着与贝克汉相似的“莫霍克发型”( Mohawk hairstyle ),头顶的马鬃染成红色,最特别的是耳上头发较短的区域,还染了两颗星星妆点。很多人干脆对“好奇”号不好奇了,而是对他好奇起来。他就是飞行指挥官博巴克·菲尔多西 ( Bobak Ferdowsi )。当“好奇”号火星车在遥远的火星上经历完惊险的7分钟之后 (准确地说,是在火星车还在飞往火星的征途上),在地球这边,一颗明星也诞生了,人们没有记住他的名字,而是把他称为“莫霍克帅哥”。但是,如果我们把他的本来面貌还原一下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他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头型。 他是铁杆儿加州人 菲尔多西是二分之一伊朗后裔。他的父亲从伊朗移民美国,母亲来自密西西比州。他于1979年11月7日出生在费城,出生不久就搬到旧金山湾区,在那里居住到11岁。他于1991年移居东京,并在那里的美国学校上学 (其中有一年回到加州奥克兰市学习),直到1997年毕业。同年他返回美国本土。2003年回到加州。34岁的他有20多年在加州。所以,他是铁杆儿加州人。 他跟诺贝尔奖得主学习物理 在华盛顿大学时,他是一名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他还跟随诺贝尔奖获得者 汉斯·德默尔特 ( Hans Dehmelt ) 从事科研。2001年,他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并获得航空航天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后,他加入JPL至今,并因“好奇”号而大出风头。顺便提一句,他的母校华盛顿大学也直接参与了“好奇”号部分研制;在“好奇”号的团队里有好几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我前面介绍过的华裔 陈友伦 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工作如同好莱坞电影 他是JPL的火星科学实验室好奇号任务飞行部主任。也许你看过电影《 阿波罗13号 》( Apollo 13 ),他形容自己的工作角色就像 艾德·哈里斯 ( Ed Harris )在电影中扮演的吉恩·克兰兹( Gene Kranz )的角色。不过,所不同的是,“阿波罗13号”是一次成功的失败,而“好奇号”是一次成功中的成功。 他是星舰迷 他说在NASA工作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其实是在洛杉矶的NASA工作的优势):有时候电影明星 威廉·夏特纳 ( William Shatner ) 会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里。夏特纳何许人也?他是在美国无人不晓的《星际旅行》中的 进取号星舰 舰长 詹姆斯·T·柯克 。菲尔多西是一个实足的星舰迷。有一次柯克刚刚来过,他就把柯克对一帮NASA员工讲话的照片放在推特上。从小看航天飞机发射,又在2001年看了《 太空漫游 》和《 星舰奇航记 》的菲尔多西就是受到这些影响后决心把太空探索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追求的。在小孩看来,这个领域里的人们无需牺牲自己的个性而成为一名科学家或工程师。菲尔多西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姑娘们,他已名草有主 “好奇”号落地火星之后,他被淹没在 互联网求婚 的海洋之中。有位用户发了这么一条微博:“新的人生目标---嫁给这个N A SA莫霍克帅哥,然后去火星旅行,并且在火星上让我好好玩弄下他的头发。”其实他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有一位心爱的人。不过,这两年中,他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女友在一起,因为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一周甚至要干80个小时。现在火星车已经安全落地火星了,“我想要跟她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有了多一点时间的他说。但愿他继续幸福。 他曾在太空夏令营有初吻 事实上,他早在少年时期就有过初吻。那是他在一次太空夏令营里参加活动的时候。虽然早就对航天探索著迷,还是会在忙里偷闲谈情说爱。这是不是现代NASA科学家的真实写照? 他在网上有众多追随者 在“好奇”号落地前,他只有200多位 推特 粉丝;“好奇”号落地后,粉丝数变成1万7200人了。到笔者写本文时,已经达到六万人。有粉丝倾情献墨,为他创作了艺术画像。他有专门的 粉丝网页 (名字有点过于狂野)。对于自己在网上的这些照片,菲尔多西在西雅图电台的访问中说, “我万万没有想到今天一觉醒来看到网上全都是这些。”不过,他还是他,还要继续指挥“好奇”号火星车开展科研任务。他推文对粉丝说,互联网,这回你们赢啦。 他其实谦逊 他出名了,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横生傲气。他听到了人们对他的赞誉。但是他情愿把人们的赞誉看作是对NASA的赞誉,而他不过是一个代表人物。他说:“我要让大家知道,在NASA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像。”事实正是这样,而且这也是我一直想要表达的意思:“航天梦-美国梦”。系列里,我们的主人公就是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背景不同,教育不同,但他们都在NASA得到了机会,取得了成功。 他爱国有加 回到他的发型来,从设计的发型颜色来看,他的寓意是爱国,也象征著太空探索。那几颗星星既让人联想到星条旗,也让人联想到浩瀚无际宇宙。他肯定是动了不少脑筋的了。JPL团队总是有这样的人。还记得吗, 指挥火星探测器登陆的华裔科学家李炜钧 当年就是身穿星条旗polo衫出现在指挥大厅中的。其实在“火星拓荒者”在火星表面成功降落那天他也是穿著那件衣服。只是大家没有太留意。 他的发型由同事投票选出 他很民主,连发型都是同事们投票选出的。莫霍克发型只是他一系列发型中的一个。这种发型已经无需多解释。他那个莫霍克发型可不一般:一头酷炫的莫霍克 挑染红发与两侧烫染的闪闪金星,它安装一张俊俏的脸庞上,吸引了众网友的目光,几乎把“好奇”号的风头给压了下去。每到一个团队的重要时刻,他都要换发型。而这次碰巧是莫霍克发型。所以把他称为莫霍克帅哥有些勉强。这次投票入围的还有反转莫霍克发型,一种中间剃秃的发型。我的妈呀,幸亏这个被否决了,实在太难看了。还有人要求他弄成盖尔环形山,就是“好奇”号落地的地方。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民主是一个好东西。 他一直在更新发型 在火星探测计划的重大时刻换一种炫酷的发型,已经成为菲尔多西的惯例。有些网友希望看到以前的各种发型,但却很难找到相关图片。2012年8月,他终于更新了他的发型,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不过,他这次没有做太大的变动。毕竟他的那个莫霍克发型已经太出名了。所以这次他只是在原有发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好奇号火星车车轮印。为了便于识别火星车车轮的印记,JPL的科学家们采用了 摩尔斯电码 ( Morse code ),每一个车轮都有自己的摩尔斯电码,是唯一的。这样一来,他的头型也是举世无双了。 他体验过火星时刻表 跟其他“好奇”号研发团队的成员一样,他也体验过火星时间。火星时间每天比地球长40分钟。关于他写过一个博客“ 我在火星时间里的生活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把“好奇”号早9点和这里的早9点对奇的话,第二天“好奇”号的早9点就是这里的早9点40分,再过一天“好奇”号的9点就是这里的10点20分了。你可以想像,两个星期后,“好奇”号的早9点就是这里的晚9点了。它使工作小时变得怪怪的。整个团队都是按”火星时间“工作。所以我们都经历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早上8点吃晚饭,凌晨4点下班等等。”他们当然还希望能有一块火星手表,但询问了众多手表捎诩没有结果。不过,他们还是在JPL附近找到了一位钟表匠为他们制作了火星日机械表。当然相应的智能手机软件也应运而生。 连奥巴马都觉得他酷 他也被总统奥巴马注意到了。奥巴马在给NASA致电时,都提到这个“特别的莫霍克家伙”。 奥巴马把他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NASA的变化:“看起来NASA真地已经从白衬衣、黑边眼镜和上衣口袋走了出来。你们看起来比你们过去酷。”奥巴马认为,他将改写NASA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也将改写“极客”(geek,美国俚语,指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懂与人交往的怪才)的形像,可谓“极客”也迎来了“春天”。奥巴马还调侃:“我之前也想留这个发型,但是我的团队一直劝我别这么做。不过看到他(菲尔多西)在网上有数万名追随者,还有人向他求婚,我得回去跟团队商量一下,看这回能不能行。”菲尔多西则在推特上说:“没想到美国总统今天竟然给我们团队打电话了,太难以置信了!现在还是不敢相信奥巴马总统竟然称我为‘莫霍克家伙’!” 奥巴马还请他参加就职仪式 到2013年1月奥巴马第二次就职仪式的时候,奥巴马仍然对莫霍克帅哥念念不忘。奥巴马邀请他参加了自己的第二次就职仪式。当NASA的队伍出现时,他就走在“好奇”号火星车的旁边,频频向两旁的观众招手。通行的还有“猎户座”飞船复制品及其他NASA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新一代宇航器和火星探索被人们看作是NASA最伟大的成就。他的发型?当然还是那个帅气的莫霍克发型。当然也有新的变化:如果你仔细的话,你能看到右边写着“USA”,左边写着“NASA”。 他成了NASA火星探索的象征 他不仅成了白宫的客人,他其实出现在所有的“好奇”号宣传活动中:国会国情咨文演讲大厅有他的身影,“好奇”号落地火星一周年纪念活动中他是代表团成员,他出现在美国STED教育活动里,出现在中小学学生面前。他成了NASA对外传播的大使。当然他每次都会带着他那个著名的莫霍克发型。他说:“如果我的莫霍克发型能让更多的人对科学和这次任务感到兴奋的话,那真是太棒了。这就是它的全部。”他的粉丝们完全赞同。科学迷和航天迷们更是赞同。 这就是莫霍克帅哥菲尔多西,一个普通的NASA工程师,一个普通伊朗移民的后代,他用自己的特殊形像让人们重新认识了NASA的工作和生活,为笔者提供了又一个美国梦,航天梦的感人题材。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个人分类: 航天人|7811 次阅读|9 个评论
从蓝领家庭走出来的双胞胎宇航员 ─ 凯利兄弟
热度 1 jiangxun 2013-7-22 07:04
作者:蒋迅 凯利兄弟 新泽西州中部有一个小镇 西奥兰治 ( West Orange )。这个小镇没有出什么大名人,倒是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此逝世。尽管许多人以为爱迪生是在西奥兰治出生的,其实他只是在那里生活过,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和一个工厂。现在那里有一个爱迪生的国家纪念碑。其他算是有些名气的人可能完全不为中国人所熟悉:美国内战时的将军 乔治·麦克莱伦 ( George McClellan )、美国洋基球队的解说员废尔·瑞簇托 ( Phil Rizzuto )、橄榄球教练阿莫斯·阿隆索·斯塔格 ( Amos Alonzo Stagg ) 和 琥碧·戈柏 ( Whoopie Goldberg )。不过,如果你对载人航天感兴趣的话,你也许知道,这里出过一对双胞胎宇航员 ─ 凯利兄弟。 童年的凯利兄弟 凯利兄弟出生于1964年2月21日,他们是同卵双胞胎兄弟。马克是哥哥,斯科特是弟弟。他们的年龄只差6分钟。不过,他们到十多岁才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因为他们的父母不愿意让哥哥有优越感。兄弟俩总是在一起,在同样的环境里成长。 他们的家乡介于城市和乡村的之间,可以说是纽约市的的卫星城。很多人在纽约上班,下班就回到这个距离曼哈顿只有20分钟车程的小镇。凯利兄弟充分利用了这一优越条件,他们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带他们去纽约参观博物馆,学校也组织他们去 (美国人称为“field trip”,类似春游)。所以他们从小就把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看遍了。马克还记得,有一次他们到帝国大厦的楼顶上,突然心血来潮决定走楼梯下去。结果下到最底层才发现门是锁着的。他们只好原路返回去坐电梯。 可能有遗传的影响但更可能是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并不完全一样。比如他们都喜欢纽约巨人 (Giant) 美式橄榄球队,但斯科特喜欢纽约大都会 (Mets) 棒球队,而马克却不那么喜欢。在学校里,凯利兄弟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和田径队。在11-12年级时,他们是游泳队的并列队长。他们还都是田径队队员。更年轻时,还打过篮球和美式足球。不管是什么运动,他们总是在同一个队中。体育训练占了很大部分时间。 在小学时,老师总是把他们分在不同的班里,也不知道是学校的规定还是父母的要求。但是到中学后就不是总能做到了。在高中里,虽然他们多数情况下在不同的教室里上同样的课程,但是象西班牙语课和AP生物课这样的学生人数不太多的课,他们才有机会坐到同一个教室里。他们从来不试图迷惑周围的人。有些人会建议他们到对方的教室里去,跟老师开个玩笑。但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他们也从来没有干过“双重约会”那样的事情。 当第一次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只有五岁。斯科特说他记得当时他们的父母把他们兄弟里都按在起居室里看电视。在他们的眼里宇航员伟大,但跟他们自己则没有任何关系。月球是如此遥远,登月又是如此困难。在那个年龄,他们没有理由多多想航天的事情。 在中学里,马克的学习比斯科特努力一些,所以成绩也好一些。斯科特对教室以外的事情更感兴趣一些,经常不做作业,所以学的相对吃力一点。到了该考虑上大学的专业的时候,斯科特突然觉得自己想去开海军的飞机并最终成为一名试飞员。所以他这时才开始认真对待学习。 他们的母亲帕特里夏·凯利 (Patricia Kelly) 很不容易,因为他们小时候都非常淘气,经常打闹,甚至一打就是几个小时。他们的母亲就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把他们分开。但是打完之后,他们就又是好朋友了。他们的父母都是当地的警察。所以他们从小就知道不能出格,不能给自己找麻烦。所以虽然淘气了一些,但他们从来都知道适可而止。这并不意味著父母对他们百般苛刻。父母给了他们相当多的自由。父亲理查德·凯利 (Richard Kelly) 多是夜里上班,母亲也很忙。经常会出现只有兄弟俩在家里的时候。 父母对他们从来都是平等的,而且是绝对平等。甚至到现在,兄弟俩都已经40多岁了,他们仍然表现出要一碗水端平。最主要、最重要的影响是,父母总是鼓励兄弟俩,没有什么是他们的能力所不及的。所以,尽管有时他们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有著什么样的机遇,他们总是坚信,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收获。 有时人们会问,作为双胞胎,你们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他们回回答说:“跟其他非双胞胎一样。”他们觉得他们不过是有一个在同一天生日的兄弟而已。 1982年,他们从西橙高中 ( West Orange High School )毕业。毕业后,他们有各自的志向。所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马克去了美国商船学院 ( U.S. Merchant Marine Academy )。小时候,他们的父母会带他们乘坐自家的船到新泽西扛7b的海岸,在海门上度假。等他们长到少年时,他们甚至可以自己把船开出去。所以在少年时代,马克就想著要进入一家跟海有关的大学,可能是美国商船学院,可能是海军学院,也可能是海岸警卫队学院。最终他发现商船学院对自己最具有吸引力。在这个学校里,他学习了驾驶海军飞机。学了开飞机之后,他发现自己对贻d飞机特别有兴趣。1986年,他获得了海事工程和航海科学 (marine engineering and nautical science) 的学士学位。 斯科特上了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他们的祖父是一名美国商船的官员和纽约市救火船的船长。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志向。斯科特早就得到了“三副”的执照而且一直保持至今,虽然他不太可能再用到它。但是祖父的经历确实影响了他。马里兰大学里有一个海军预备役训练班而且那里有一种团队的环境。斯科特觉得这能促使他集中精力在学业上。但过了一段时间,斯科特又想着当医生了。当然他也没有放弃海军飞行员的梦。他有些朝三暮四,第一年就这样在摇摆中过去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哥哥马克去马里兰大学去看望斯科特,并向斯科特展示了海军飞机的照片。“这就是我要干的。”他对斯科特说。斯科特心中深处的飞行员的愿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他兴奋地说:“这比当医生好多了。”他终於百分之百地把目标放在了海军飞行员行业上。於是他转到了“纽约州立大学海事学院”( 纽约州立大学海事学院 )。因为这些变化,斯科特比马克的学业拖后了一年 ─ 1987年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在大学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当上了海军飞行员。说起来,这也是有原因的。斯科特在学校里读了一本讲美国太空计划中飞行员/试飞员/太空人的书《太空英雄》 ( The Right Stuff ),决定要去当海军飞行员。但马克先毕业一年,就捷足先登当上了海军飞行员。斯科特开玩笑地抱怨说:“马克偷了我的想法。” 海军飞行员马克·凯利 1987年12月,马克被指派为海军飞行员 (Naval Aviator)。在被分配到日本雪松第115攻击中队 (Attack Squadron 115) 后,他驾驶A-6E“入侵者”全天候攻击机 (Intruder attack aircraft),随美国海军军舰“中途岛”号前往波斯湾执行过两次任务。第二次任务适逢“沙漠风暴行动”,他一共执行了39次飞行任务。 然后马克决定到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去上学,学习海事工程师和运输专业。马克开始曾想过进入空军,甚至去考核过。空军同意录取他上空军飞行学校。但是对大海的感情使得他最终选择了海军。马克在位於加州蒙特利的美国海军研究生院,这个学院有一个一条龙的计划,其中包括了海军试飞学校。按照教学大纲,他应该在1993年6月到试飞学校训练一年。 海军飞行员思考特·凯利 斯科特在1989年7月被任命为德州比维尔 (Beeville, Texas) 海航基地一名海军飞行员。 就在马克即将到试飞学校上学的时候,思考特正好申请了同一所试飞学校,而且也是在1993年6月入学,更是在同一个班里。学校当时并不是有意这样分班的。只是到他们报到前一个星期的时候,首席飞行教练迪克·克拉克(Dick Clark)浏览新生名单时突然发现有两个人的姓相同,而且这两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9位数字)中只相差3个数字。於是克拉克断定这两个人一定是相关联的,也许…,对了,他们一定是双胞胎。 他们又成为了同学。1994年6月他们一起毕业于同一个试飞学校。 毕业后,斯科特在海军空中战事中心打击飞行测试中队担任测试飞行员。据统计,斯科特的飞行时数超过3700个小时,共驾驶过30多种飞机,250多次着陆航空母舰。 马克则多了一项:他同时获得美国海军研究生院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成为帕图克辛河攻击机测试中队航母适应性部门的项目试飞员,其间驾驶过A-6E、EA-6B、F-18等各型飞机。 斯科特也不甘在学业上落后,他上了 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 (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1996年获得航空系统方面的硕士学位。兄弟两总算齐头并进了。 试飞学校毕业后,毕业生大都申请NASA的宇航大队。他们俩也不例外。其实马克早一年申请,但NASA似乎故意要让他等斯科特,没有录取他。第二年斯科特也申请时,NASA把他们一起选中。1996年,哥俩又到NASA的宇航大队做了同班同学。我猜想这里很可能也用克拉克的作用,因为克拉克本人后来也到了NASA。克拉克没有成为宇航员,但他驾驶NASA的飞机拍摄了很多航天飞机的照片。 在加入宇航大队之前,马克的飞行时间总计达4500个小时,驾驶过50多种飞机,曾75次驾驶飞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参加过39次战役。 斯科特的飞行时数超过3700个小时,共驾驶过30多种飞机,250多次着陆航空母舰。 他们有相似的背景,相似的经历,相似的训练。但斯科特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执行了 STS-103 任务。说起他的第一次飞行,斯科特显得特别激动。七百五十万英磅的推力把航天飞机推上太空,他坐在里面,那种感觉是无法形容的。他是航天飞机的驾驶员,他们的任务是维修哈伯太空望远镜。这次是弟弟先走了一步,马克为他高兴,因为弟弟是同班35人当中的第一个执行任务。 马克又等了两年,他被指派执行 STS-108 任务。 马克还清晰地记得3月15日他第一次飞行时的情景。 虽然在斯科特第一次飞行后,斯科特对他努力描述过那最初的8分半钟是什么样子。但是当马克第一次走下航天飞机的时候,他对斯科特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我完全想像不到升空是什么样子。”马克他们是去执行国际空间站组装任务的。哈伯望远镜有一辆校车大小。想到它为天文学家认识宇宙所做的贡献,能立即感受到它留给人的深刻印象。但是当与国际空间站相比时,空间站就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凯利兄弟马克 (右),和斯科特 (左),及宇航员罗恩·盖洛安 (Ron Garan) 兄弟俩在第一次执行任务时都是驾驶员。其实真正的驾驶员是指令长,而这里的驾驶员只是相当于一般飞机的副驾驶员。所以严格地说,他们都只是去实习的。后来他们都有了机会当指令长,斯科特在 STS-118 ,马克在 STS-124 。这两次都是国际空间站的组装任务,他们分别亲历了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的对接。 他们执行的都是近于完美,无懈可击。马克开玩笑地说,“他干的几乎跟我一样的棒。” 在STS-118之后,斯科特开始参加搭乘俄国的和平号飞船去空间站的训练,以及担任空间站指挥长的训练。马克则仍然保持著航天飞机的训练。兄弟俩开始有了不同的经历。 原来在STS-103之后,宇航员之一麦克·福科(Mike Foake)正好也是中心的副主任。福科认为斯科特是担任位於俄国星城( Star City )的运营总监 (Director of Operations) 的最佳人选。斯科特觉得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他本来一直以为自己的发展会是先当两次航天飞机的驾驶员,再当两次航天飞机的指令长,然后进入空间站工作比较长一段时间。但自从当了运营总监后,一切就都变了。他只被当作后备使用。作为一名军人,他百分之百地服从。所以他只执行过两次航天飞机的任务: STS-103 和 STS-118 。2010年10月7日,他作为“ 远征 25 ”成员乘坐俄国“ 联盟 TMA-01M ”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出发前,马克特以到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去为斯科特送行。 11月25日斯科特开始担任空间站的指令长。 相比斯科特,马克要幸运一些。他一共执行有四次航天飞机任务: STS-108 、 STS-121 、 STS-124 ,和 STS-134 。四次飞行都是建空间站。 “ 远征 26 ”和“ STS-134 ”航天飞机的那次对接本来会是一次完美的双雄会。按计划,他们都将作为指令长在国际空间站里共同生活八天:斯科特是“ 远征 26 ”的指令长,马克是“ STS-134 ”航天飞机的指令长。但阴差阳错,这次计划内的太空会面由於技术原因STS-134推迟发射没有能够实现。如果你相信上帝的话,那么你一定会膂b为这是上帝故意安排的结局,因为一个不百分之百完美的结局意味着梦想还将继续下去,虽然谁也不知道它将如何继续下去。但发生在马克妻子身上的惨剧则是一个不该出现的插曲。 斯科特和马克都结过婚,都育有两个漂亮的女儿,但又都离了婚。马克的前妻是来自密西根州的阿美丽亚·巴比斯 (Amelia Victoria Babis),阿美丽亚也是一对双胞胎当中的一个,但双胞胎的另一人却是一个男孩。斯科特与来自乔治亚州的莱思丽·燕代尔 (Leslie S. Yandell) 组成了家庭。离婚后,斯科特没有再婚,可能是因为常年在外,甚至长期在太空中生活的原因吧。宇航员要做出的牺牲是很多的。 马克和吉佛斯在中国 马克则相对幸运一些。2003年,马克在中国参加了一个中美合作的会议,他在中国认识了他的现任妻子 加贝丽·吉佛斯 ( Gabrielle Giffords )。不过那时候马克还是一个有婚男士,而吉佛斯也有自己的男友。一年后,他们再次在中国参加同一个会议的时候,马克已经离婚,而吉佛斯也与前男友分手。已经当上了美国众议员的吉佛斯主动向马克伸出了橄榄支。马克还记得他们的第一次约会是在一个监狱里。作为美国众议员的吉佛斯反对死刑,但她希望能在监狱里去了解那些死刑犯。没有想到的是,她自己在几年后竟然差点被死神拉走。 吉佛斯与马克的两个女儿 他们的婚姻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想。一个是来自爱尔兰后裔的基督教徒,一个是来自犹太裔后裔的犹太教徒;一个是奔走在休斯顿与太空之间的宇航员,一个是奔走在华盛顿特区和亚利桑那州的美国众议员;一个是军人,一个是平民。但是他们不顾他们之间的不同信仰和生活经历而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2011年1月8日,马克正在为自己的航天飞机任务紧张训练,而吉佛斯则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会见她所在选区的选民。这时一个针对她而来的枪击事件发生了。事件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吉佛斯头部受重伤。 吉佛斯极其需要马克在身边的支持。但马克为准备他的最后一次飞行而身不由己。尽管NASA已经人道地告诉他可以换人,马克最终还是决定继续执行航天飞机的任务。这倒不是为了兄弟俩在太空中的握手。马克是为了一个信念,为了美国的航天事业。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是理解他,支持他的。 兄弟俩最终没能在太空中握手。就在马克和机组人员就要出发之前,航天飞机的一号助推器的燃料加热装置之中,部分关键电路有了问题。发射日期不得不推迟。但已在空间站里的斯科特却不能等待。他们必须按照原定计划返回地面。一次绝好的机会就这样流失了。其实,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要一起飞,正如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一起当宇航员一样。也许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他们甚至从来没有握过一次手。小孩子是不握手的。大了以后也没有过。兄弟俩握手很怪怪的。 就在兄弟俩都返回地面后,马克决定从NASA和海军退休,他需要照顾正在康复中的妻子。已经离异的斯科特则继续留在NASA。他将在2015年再次升入到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试验任务。传奇双胞胎宇航员的故事将由他一人继续下去。 凯利兄弟接受采访 斯科特获得过的奖励有:美国国防部高级服役勋章、海军荣誉勋章、海军功绩勋章、国家国防服役勋章、东南亚服役勋章、科威特解放勋章、海事部署绶带、美国宇航局空间飞行勋章、美国宇航局特殊服役勋章。 马克获得过的奖励有:美国国防部优异服务奖章(2枚),4枚带V字的飞行勋章(个人/打击飞行各2枚),2枚海军荣誉勋章(其中1枚带V字),1枚海军功绩勋章,2枚西南亚服役奖章,1枚海军远征奖章,2个海上部署服役勋表,1枚海外服役勋表,以及其他各种奖励。 凯利兄弟的相似经历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要说对青少年双胞胎成长有什么忠告,凯利兄弟更情愿给所有青少年们提出自己的建议。马克说:“好好利用你们在学校学习的机会。这是一个你可以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因为你将把自己放在一个可以自己做选择的地位。如果学习不好,你就没有太多的选择。去发现你真正喜欢的东西,因为那将让你每一天都很好地工作,因为那是你想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做的事情不是你喜欢的,你就可能做不好。”斯科特说:“你需要把你放在一个事业的最佳地位上,那就是接受好的教育,学习好。至於宇航员,重要的是你选择你喜欢的东西,因为当你喜欢了,你一般来说就可以做得比较好一些。NASA选择的是那些工作上有成就的人。因为成年人都会在工作上花很多时间,所以我认为重要的是做你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做一件你认为可能有可能让你将来有某种机会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宇航员,很多人合格,但唯一可能让你有机会的是你把自己放在一个最佳的地位上。” 不记得是哪位名人说过一句话:当你把兴趣和事业结合起来后,那你天天的工作就是玩了。但这样的结合要求一个人必须努力学好知识。凯利兄弟要说的正是这一点。希望他们的故事能激励下一代,特别是双胞胎。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继续阅读: 从校篮球队的板凳队员到NASA工程师 她在太空中永生 ── 记美国印裔宇航员卡尔帕娜·乔拉 从小学数学教师到NASA火箭工程师 从美式足球职业运动员到NASA宇航员 MSL的火星车由华裔女孩命名,她仅仅是幸运吗? 从越南船民到国际一流航天工程设计师 ─ 陈惠女士 从小小天文学家到哈伯望远镜之母 ─ 南希·罗曼 NASA的盲人黑人工程师马可·米登 指挥火星探测器登陆的华裔科学家李炜钧 指挥“好奇号”登陆的华裔明星陈友伦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 一个被否决四次的NASA项目 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 进入太空次数最多的华裔宇航员张福林 从科学家到宇航员又到教授 ── 记杰弗利·霍夫曼博士
个人分类: 航天人|7903 次阅读|1 个评论
NASA的“周六科学实验”视频
热度 8 jiangxun 2013-6-21 04:21
作者:蒋迅 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 太空授课 ,轰动大陆, 中国教育部表示 ,大约有6千万学生和教师观看这次太空授课。我个人觉得“神10”任务的这个亮点对中国的教育是起正面作用的。不能说她(和她的同伴们)在天宫1号里是不务正业,因为载人航天的任务之一就是教育。 NASA在太空授课已经有很多年了。笔者也想顺便介绍一下他们的一些实验。NASA宇航员佩蒂特 ( Donald Pettit ) 曾经在国际空间站里做过很多微重力实验,这些视频星期六的NASA电视里播出,称为的周六科学实验视频( Saturday Morning Science Videos )。佩蒂特做的都是物理实验,多数是流体实验。实验是在空间站里做的,但讲解是在他返回地面后后期编制的。每个都只有几分钟,但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唯一遗憾的是,我下面给出的这些视频都是在YouTube上的,国内的读者可能需要翻墙才能看到,当然这对这里训练有素的老师们不应该是无法逾越的难题。还有他是用英语教学,我想这对读者应该也不算是一个障碍吧。 程智老师介绍了“ Jeff williams的太空授课 ”,笔者也愿意在此推荐。 第1课. 简介 第2课. 在微重力下的薄水膜上的扩散 第3课. 微重力下的薄水膜 第4课. 微重力下的对流 第5课.在微重力下马伦哥尼对流 第6课. 微重力下的薄水膜上的结晶 第7课. 薄水膜的沸腾 第8课. 微重力下的水圈 第9课. 微重力下的大水圈 第10课. 微重力下用筷子吃茶 第11课. 太空中水圈内的液滴碰撞 第12课. 自由旋转的水圈 第13课. 微重力下的流体旋转烧瓶 第14课. 太空中水圈内的抗酸片剂的反应 第15课. 微重力下的有粘性弹性流体 第16课. 微重力下旋转螺栓动量转移 第17课. 用CD播放机制作的陀螺平台 第18课. 烧瓶中液体定向的影响 第19课. 微重力下粒子团聚(上) 第19课. 微重力下粒子团聚(下) 第20课. 微重力下的旋转体 第21课. 微重力下在国际空间站上修理手表 第22课. 空间站上的课间餐
个人分类: 航天|844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进入太空次数最多的华裔宇航员张福林
热度 11 jiangxun 2013-6-7 08:05
作者:蒋迅 华裔宇航员 张福林 ( Franklin Ramon Chang Diaz ) 一,只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的张福林 媒体把张福林称为进入太空最多的华人宇航员,至今曾参与七次太空任务。说他是华人,其实他只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在美国,他更被看作是拉丁裔,虽然他自己认为这样看过于狭隘。而且这也不妨碍我们对他的介绍。 幼年时的张福林 Source: Maestro 张福林于1950年4月5日出生于哥斯达黎加的首都圣荷西。网上有一种说法,张福林的祖父曾跟随孙中山革命,失败后亡命海外,自广东省前往哥斯达黎加 (Costa Rica) 安身。但是据 维基百科 ,他的祖父是在义和团运动期间逃离中国的。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张福林的父亲张瑞孟 (Ramon Angel Chang Morales) 是1919年出生的。而且这一点可以由 黎秋山的博文 来印证:“张福林祖籍广东中山市石岐区员峰村。祖父张文廷本为陈姓,于1905年移居哥斯达黎加时更改了姓氏。父亲张瑞孟是哥籍华裔石油商,常来往于哥斯达黎加与委内瑞拉之间做石油生意。” 追随孙中山的说法可能是出于张福林本人。在他的女儿 陈翟苏妮 (也称张苏妮、张松妮) 参选美国麻州参议员时,张福林给她的一封信 ( 2006年8月1日) 中写到:“我们的家族起源于广东省中山市。你的曾祖父陈咏典是三乡人,并参与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估计张福林得到的传说有误。 关于他的姓,原来他的祖父叫陈咏典。当他到了哥斯达黎加时 (据说本来是想到夏威夷的),由于没有直系亲属,没有移民的理由,只得采取当时华侨常用的“老办法”,即购买一张虚报的“出生证明”,再向移民国的领事馆谎称从小送回中国老家抚养,现在长大了,要求返回出生地。陈咏典买的“出生证明”姓氏为“张”,只好从此姓“张”了。陈咏典在哥斯达黎加经商成功,和哥国女子结婚,育有11名子女,其中三儿子就是张福林的父亲。所以张福林其实应该叫陈福林。但我们还是按照更为流行的称呼把他称为张福林。 再来说他的名字“富兰克林”。原来,他的外祖父罗伯特 (Roberto) 曾经从哥斯达黎加移民到美国,并在美国波斯顿巴克贝区 (BackBay) 生活了十一年,然后又返回了哥斯达黎加。在美国的这段经历,令张福林的外祖父崇拜上了当时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故给他取名为富兰克林。张福林的母亲 (Maria Eugenia Diaz Romero) 是哥斯达黎加人。张福林是兄弟姐妹六人中的老二。所以到他这一代就只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 二,童年的张福林 儿童 Source: YouTube 张福林从小就命中注定要与天空有关。在他四五岁的时候,他会在凌晨两点钟带著他的妹妹爬上房顶,安静地坐下来仰望星空。他想像著,在群星之中,有著其它世界,他要到那里去。他的父母带着他和姐姐移居委内瑞拉。在那里,他的母亲告诉他,俄国发射了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这就是“旅行者”一号。激动的张福林竟然爬上了一颗芒果树,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为的是能亲眼看到它。从此,七岁的他就下决心要乘坐卫星到太空去。他小时候的快乐经常与太空有关:他喜欢玩宇航游戏、制作宇航玩具、读科幻小说。他曾用纸板箱改装成“太空飞船”,把表兄妹们哄进纸箱里,充当他想象中宇宙之旅的无畏成员。他们一起数一二三,飞船起飞,然后降落在另一个行星上去探索新世界。 上学以后,张福林对宇宙的神秘越加好奇。他从收音机里跟踪人类探索宇宙的每一条新闻,梦想成为太空探险家。美国大使馆里会转播休斯顿控制中心与宇航员的对话,他就坐在大使馆门口听广播。虽然听不懂,但是他享受听到来自太空声音的感觉。他记住了所有宇航员的名字。有一次,圣约瑟市举办美国核能成就展,他几乎天逃诩要到场观看,流连忘返。他学习成绩很好,在学校里算得上是名模范生,而且对实验科学很感兴趣。1967年,还在高中学习的张福林被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出的一本名为“你想成为一名火箭科学家吗”的小册子打动,他通过NASA写信给著名的美国火箭专家布劳恩博士,向他吐露了自己的志愿,请教他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宇航员。布劳恩回信建议他去攻读科学、数学和工程,并且是用英语学、在美国学。布劳恩给他的回信至今仍被张福林所珍藏。张福林说,信的内容实际上并不重要,回信本身就给了他很大的鼓舞。 张福林和父亲 Source: YouTube 1967年11月,张福林完成初中教育。他决定到哥斯达黎加国家银行去工作,以赚取路费去美国。他总是对熟人说,自己打算去美国当一名火箭科学家和宇航员,但没有人相信他能成。八个月后,他攒到了50美元。他的父亲从来没对他说过“不”字。这一次父亲也理解他对太空的追求。父亲给他买了一张飞往美国的机票说:“瞧,这是我所能做的一切。”于是,他带了一只手提箱,和他的50美元,只身前往美国。 三,只身前往美国的张福林 张福林和他在美国的亲戚 Source: YouTube 张福林来到美国后,寄住在康涅狄格州哈德福特市的一位亲戚家里,一边打工,一边在该市一所公立中学补习英语。当时他不会英语口语,也没有大学要求的足够的学分。所以他上了哈德福特高中的过渡班。他依靠字典勤奋用功,终于能一字不漏地读完英文的书籍,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张福林(左)中学时制作的火箭模型 Source: YouTube 他在高中里学习压力很大,但他还是挤出时间跟同学一起制作模型火箭。他们还把一只小老鼠放在火箭里。火箭发射失败了,没想到小老鼠竟然活了下来。 穿西服打领带的张福林 Source: YouTube 他在学校里天逃诩穿西服打领带,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1969年,他的高中老师非常欣赏他的才干,极力推荐他,使得康州大学对他破格录取,入读机械工程系,还给了他一笔全学费奖学金。但是,等他来到康涅狄格 大学报到时,校方对他说:“这个奖学金只能发给美国公民,不能给你。”原来,这所大学以为他来自美国托管的波多黎各,所以当作美国公民看了。后来在州政府的帮助下,学校改为发给他一年的奖学金,再给他一份校内工作,让他在读书期间给学校的物理实验室打工,以解决学费。 就在这一年,“阿波罗十一号”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张福林目睹了整个过程,但宇航员这个职业并没有因为他到了美国而能近。登月成功后标志着太空竞赛的胜利,美国的太空计划一下子失去了目标。上千的宇航工程师被解雇。面对现实,张福林燃起了另一种热情 ─ 科学研究。 在大学期间,张福林就开始对高能物理感兴趣,并参加了一个设计高能原子碰撞实验的研究小组。1973年他以杰出毕业生身份完成机械工答辩学士学位,并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资助,攻读博士学位。他参与了美国可控核聚变项目,并主要从事核聚变反应堆的设计和实施方面的研究。这为他将来从事研究远程太空探索所必须的核能打下了基础。 张福林与女儿们的合照,陈翟苏妮(左,Sonia)当时只有五岁,30岁就当选麻塞诸塞州的参议员。(麻州参议员陈翟苏妮提供) Source: 在MIT,他遇到了自己第一任妻子,生育了两个女儿。1977年他在麻省理工完成应用等离子物理学和聚变技术的博士学位。他终于实现了布劳恩指给他的太空梦之路的第一步。 在MIT读博期间,NASA经过多年沉默后,宣布为航天飞机计划招募新的宇航员。张福林说,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宇航如此之近,似乎伸手可及。他立即向NASA申请当宇航员。但由于他还不是美国公民,NASA拒绝了他的申请。他不灰心。他决定自己必须留在美国,等待下一次机会。 设计高温等离子体火箭推进器 Source: YouTube 毕业当年,他在位于波斯顿的德雷珀研究所 (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 从事核聚变物理研究。他在德雷珀的工作主要是核聚变反应堆装置和实验装置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整合,这包括惯性约束和磁约束核聚变。1979年,他提出一个创新的思想,即在一个惯性约束核聚变反应堆中对燃料颗粒进行引导和瞄准。不久以后他又参加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磁约束的高温等离子体火箭推进器的设计 (rocket propulsion based on magnetically confined high temperature plasmas)。 四,实现航天梦的张福林 在美国国旗下 Source: spacefacts.de 1979年,张福林第二次申请做NASA宇航员。1980年,他成为了美国公民。这一次一共有15个名额,有三千五百多人申请。他有幸被NASA选中,成为了第一名入美国籍的移民宇航员。他记得,有人给他打电话:“张福林博士,你被选中做航天飞机的宇航员,你想要这份工作吗?”当时,他正坐在同事的办公室里,大侃一种超热、超快的核燃料火箭的设想。突如其来的喜讯把张福林乐坏了,他高兴地满地乱转,不无失态地把电话线绕在了上司的脖子上。当他把消息电话传到远在哥斯达黎加的父母亲时,他的母亲惊喜地喊道:“他终于成了,他终于成了。”而父亲则在一旁喜极而泣。作为第一名哥斯达黎加人宇航员的父母,他们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他从1981年8月,他成为NASA第一位华裔职业宇航员,开始接受宇航员训练。训练结束后,他一边等待升空的机会,一边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现在,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他要搞超大推力火箭方面的研究。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平行地在宇航员和科学家这两个职业上进行的。 张福林正进行任务前的水中训练 在接受宇航员的训练期间,他也参与“航天飞机航空电子综合实验室”(Shuttle Avionics Integration Laboratory,SAIL)的飞行软件的检测,并参加早期的空间站的设计研究。在1982年年底,他被指定为首次“ 空间实验室 ”( Spacelab ) 的支持乘员组成员。1983年11月,他被任命为此次航班上的在轨轨道舱(CAPCOM)的联络员。这些任命都是在为他担任宇航员做准备工作。 在等待飞行任务的同时,他继续进行火箭推进器的研究。1983年10月到1993年12月间,张福林回到MIT等离子体核聚变中心 ( MIT Plasma Science and Fusion Center ) 做访问学者,张福林领导了“高温等离子体火箭推进器的设计”研究,为未来人类登陆火星做准备。 1984年10月到1985年8月,他是肯尼迪宇航中心的宇航员支援队的带头人 (leader of the astronaut support team)。他的工作包括对宇航员在不同飞行器和不同有效载荷的情况下的帮助,包括对发射倒计时最后阶段对宇航员的帮助。他有超过1800小时的飞机飞行时数,包括1500小时的喷气飞机飞行时数。 升入太空的机会终于来了。NASA选择张福林参加1986年1月的“挑战者号”航天任务 ( STS-51-L )。但在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数月前,他被调到了不同的航班。后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大西洋上空发生爆炸悲剧,张福林躲过了大劫。这让他更充分地认识到宇航是美好的同时又是非常危险的。张福林回忆起他曾与”挑战者号“宇航员迈克尔·史密斯分享航天的美好。张福林说,”这是我和他最后的一次交谈。”他补充说,“(之后) 我们不再单纯。”但这次悲剧丝毫没有改变他的志向。 第一次航天任务 Source: lewiswaynegallery.com 张福林被改派到先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航天任务 ( STS-61-C )。1986年1月12日他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开始了他的首次太空飞行,这次任务名为STS-61-C。他帮助一颗人造卫星入轨,进行天体物理学实验等等,并在6天的时间里绕地球96次。在这次宇宙飞行中,张福林主要担负著两项太空科学实验任务,一是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离地球320公里的轨道之后,在飞机上2号物质科学实验室充满氮气的环境中以音波的力量操作12种液态物质,使之在空中微重力条件下悬浮、旋转、摆荡。二是自动化同向凝固熔炉实验,即以四组熔炉研究四种不同材料在太空无地心印力环境中的熔化和凝固秤谌,并将结果与在地球上进行同类实验的结果相比较。张福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第一次飞行后,又是一段等候的时间。其间,张福林对宇航员团体和科学团体之间建立更紧密地联系做出了贡献。1987年1月,他启动了宇航员科学讨论会计划 (Astronaut Science Colloquium Program),这在后来形成了宇航员科学支持小组 (Astronaut Science Support Group),并由他一直领导到1989年1月。 1989年10月18日是张福林的第二次航天飞行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STS-34 )。这一次,他表示宇航员们感到非常“压抑”。在发射场地外,示威者反对这次的飞行,因为飞机上有核装置,这是给伽利略号太空船的动力装置,使其可以航行到木星。张福林说,因为故障的缘故,他们几乎有三次在轨道上中止飞行,但最终还是继续飞行了。备选着陆地点是塞内加尔的一个机场,但因为当时飞机有核装置,这可能会引发“国际事件”。这还不是当时他要面对的唯一困难,张福林说他只有6秒的时间,用来正确调配发回彗星和小行星的观测数据的“伽利略”探测器。10月23日航天飞机在绕地球飞行79圈之后返回地面。 张福林不只是对航天飞行和离子火箭的研究感兴趣。他对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也表现出兴趣,因为在空间工作的一个有意思的方面是为治病找出新的治疗方法。1991年,在张福林访问哥斯达黎加的时候,他与那里的地球大学 (Earth University) 的校长 (Jose Zaglul) 博士一起讨论了热带雨林里可能存在的新药,包括治疗由寄生虫锥虫引起的南美锥虫病 (Chagas)。这种病每年导致4万5千人死亡,其中大多数都在南美洲。由于空间的微重力环境提供了产生晶体的理想条件,而这正是某些药物的基本形态,张福林认为航天飞机能成为试验治疗南美锥虫病的实验室。回到美国后,他找NASA生化科学家 (Lawrence J. DeLucas) 博士,请求他帮助设计了一个在航天飞机上做的有关实验。 1992年7月31日,张福林再次乘坐“亚特兰蒂斯”号执行了航行任务 ( STS-46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张福林已经是一位老练的宇航员了。他施放了欧洲航天局的“可回收尤里卡平台”卫星 ( European Retrievable Carrier ) 并测试了第一个绳系卫星系统 (Tethered Satellite System)。 在第三次飞行后,张福林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于1992年9月访问了中国,并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讲学。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他祖父的国土。 1993年12月,约翰逊宇航中心成立了“太空发动机实验室” ( Advanced Space Propulsion Laboratory )。这个实验室立足于开发火箭推进器。他担任主任职位并继续他在等离子火箭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4年2月3日的“发现”号航天飞机 STS-60 航行任务是张福林的第四次飞行。这是第一次美俄联合航天飞机任务。这也是第一次“Wake防护设施”( Wake Shield Facility ) 飞行和第二次“太空生活模块2” (Space Habitation Module-2) 飞行。张福林参与了多项生物材料、地球观察和生命科学实验。 两年后,张福林又成为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STS-75 航行任务的成员。在这次飞行中,宇航员们进行了更多的绳系卫星系统的实验,证明系绳可以产生电,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等离子体物理系链电动力学的信息。他们还做了微重力搭载实验以帮助生产药品、金属合金和半导体。 在STS-75任务中,他们开展了对南美锥虫病寄生虫生成的蛋白的研究,但是没有时间最终完成这个实验。后来NASA宇航员又用了四次航天飞机的任务才获得了一个病菌产生的酶的结晶提取物并分析了其成分,这些都为治疗这个疾病做出了贡献。 张福林相信,这类研究也将提供其他好处,包括增加拉美国家对空间技术的运用。“这些国家的人民可能没有很多钱,”他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里说,“但他们有智慧。在拉美国家里,经济的发展与空间技术的运用的关系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南美锥虫病项目可能会改变这个现状。”此外,“在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和空间之间有密切联系,”张福林说,这个项目可能带来其他的革新。 张福林第六次的“航天飞机”飞行任务是1998年的 STS-91 ,他乘坐的是“发现者”号航天飞机。这是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第九次也是最后一次对接任务。张福林和其他“发现者”号宇航员们为俄国和平号空间站提供补给并。他们还为诺贝尔物理得奖人丁肇中所主持的“磁谱仪”(AMS) 计划从事高能物理的实验,希望发现反物质,试图打开宇宙之谜,该趟飞行也促成两位杰出华裔科学家合作的佳话。 在2002年的“奋进”号航天飞机 STS-111 任务中,他参与了建设国际太空站的工作。张福林在这次任务中平了杰瑞·罗斯 ( Jerry Ross ) 于2002年创的七次升空的记录。在12天的飞行中,他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与另一名宇航员一起为国际空间站成功地安装了一只巨大的抓钩和活动的机械臂以及太空垃圾防护板。 张福林希望能打破罗斯的这个记录。“我才开始”,他说,“我希望这样的记录可以被轻易地多次打破。”遗憾的是,这次任务是他最后一次飞行。恐怕打破记录的任务只有留给后人了。 在航天飞机上工作 Source: astronautix.com 总之,张福林于1986年、1989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和2002年先后7次进入太空,出色地完成了施放卫星,释放木星探测器,收集地球臭氧层的数据,研究失重对人体的影响,进行材料工艺、天体物理、生命科学、聚合物的加工、培植玉米、晶体生长、太空发电实验等各项任务。 五,倾心热核聚变火箭发动机的张福林 Source: Universe Today 张福林于2005年从美国宇航局退役,为的是完善他早在20年前设想的热核聚变火箭发动机。他现在是私人公司“艾德阿斯特拉火箭公司”(Ad Astra Rocket Company) 的总裁。该公司位于休斯顿的约翰逊太空中心,从事航空航天产品研发。这家公司的目标就是实现他的等离子火箭推进器。超高温的推助器可以产生高速火箭,但超高的温度会导致火箭的融化。但是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 ( variable specific impulse magnetoplasma rocket ) 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离子燃料火箭是使用电流转换氢、氦或氘等燃料,在加热至1100万摄氏度状态下形成等离子气体。这些等离子气体然后通过磁场被围住并被引导进入排气管,从而推动航天器飞行。使用这种火箭发射航天器可实现55公里每秒的航速。而且由于这种等离子燃料可在航天器周围形成额外的磁场,从而保护航天器不遭受放射线辐射。这一点对离开地球轨道的航天器特别重要。对星际旅行的另一个重要之处是,一旦进入太空,它就像帆船后面绵延不断的微风一样,可以提供持续多年的推力,令其逐渐加速飞行。实际上,迄今已有多个太空探测任务采用离子发动机,如美宇航局的“黎明”号(Dawn)探测器和日本的“Hayabusa”探测器,前者正在赶赴两颗小行星灶神星和谷神星的途中,后者已于2005年与小行星Itokawa相撞。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比以前几种离子发动机拥有更多的“增长剂”。这是因为它采用射频发生器加热带电粒子或等离子体。射频发生器类似用于播放无线电节目的发射机。他在这个问题上已经研究了二十多年了。如果成功的话,这种火箭的推进力将十分惊人,相形之下,使用常规火箭发动机的太空飞船就像老牛拉破车。 Source: 哥斯达黎加资讯 张福林还在哥斯达黎加的地球大学校园里成立了分公司“哥斯达黎加艾德阿斯特拉火箭公司”(Ad Astra Rocket Company Ad Astra Rocket Company Costa Rica),成员全部由哥斯达黎加科学家组成。70%的投资都来自哥斯达黎加。他们已建造微缩比例的VASIMR航天器,并对200千瓦发动机VASIMR VX-200在地面真空环境中进行了成功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发动机能提高效率10%。200千瓦的动力足够提供大约一磅的推力。这或许听上去并不太多,但在太空中,一磅推力可以驱动两吨重的货物。 他们把目标定在2015年飞行测试。 60岁时的张福林 Source: 大众科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奔向火星的载人飞行。更有人已经在开始行动起来。而等离子火箭推进器的最大优点是能缩短太空任务的时间,把人类探访其它星球的计划变得愈来愈接近现实。张福林认为,等离子火箭推进器可以使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时间从7-8个月缩短到39天。真到载人火星之旅的那个时刻,他希望届时自己能被选中执行这项历史使命。按照他的说法,医生越老越值钱,宇航员也同样如此,“年龄越大越优秀。”其实,他的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计算数据表明,对于老年宇航员来说,宇航员死于辐射的机率比正常死亡的机率要低的多。也许张福林真将是那个幸运的人? 六,成绩辉煌的张福林 2006年2月1日,张福林通过新华社记者向中国人民拜年,并盛赞中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三年前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只身进入太空,最近中国又成功发射了神州六号载人飞船,这些都证明中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我为自己是炎黄的子孙而感到骄傲”,张福林说。张福林还告诉记者,他刚刚从中国参观访问回来,“中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真是个伟大的国家。” 除了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火箭研究外,张福林还和其他宇航员及科学家合作,研制改进航天飞机内的安全配备,设计航天飞机的逃生装置,系统地普及太空知识。 张福林还是莱斯大学和休斯敦大学的兼职教授。在各种科技会议和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在科技工作之外,他还为一个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实验性居住社区担任了两年半的房产经理,同时也作为辅导教师参与了对马萨诸塞州西班牙裔药物滥用者的康复计划。 上了邮票 Source: delcampe.co.uk 可以说,一如既往的激情、坚持不懈的斗志贯穿着张福林的一生。在哥斯达黎加,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他的鼎鼎大名,他的头像最近出现在哥斯达黎加发行的一张邮票上,生物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新发现的一种热带雨林甲虫,他的母亲被邀请到学校做报告,告诉孩子们,她如何点燃儿子心中的科学热情,驱使他最终飞向太空。 张福林本人也在努力为青年人创造发展和实现梦想的机会,在全世界寻找有志于投身他的事业的大学毕业生。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拉丁裔美国人,他被视为哥斯达黎加的民族英雄。他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火箭科学家, 他在核聚变燃料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可能帮助人类在不远的将来飞向火星。 1980年获康涅狄格大学杰出校友奖;7次获得宇航局太空飞行奖章;两次获得宇航局杰出服务奖章(1995、1997年);3次获得宇航局例外服务奖章(1988、1990和1993年)。1986年从里根总统手中接受了自由奖章。1988年获委内瑞拉空军十字奖章,1989年获美国宇航学会飞行贡献奖。1995年4月,哥斯达黎加政府授予他“荣誉公民”称号。2001年获美国航空和星际航行协会怀尔德促进奖。美国《发现》杂志2003年11月刊,评出了第十四届太空科学技术创新奖。排名第一的就是张福林。 2012年5月5日,被选入美国宇航员名人堂。 他还有自己的各人爱好:听音乐、开滑翔机、足球、潜水和徒步旅行。 哥斯达黎加少年张福林在美国实现了他的航天梦。他是我们华人的榜样。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继续阅读: 从校篮球队的板凳队员到NASA工程师 她在太空中永生 ── 记美国印裔宇航员卡尔帕娜·乔拉 从小学数学教师到NASA火箭工程师 从美式足球职业运动员到NASA宇航员 MSL的火星车由华裔女孩命名,她仅仅是幸运吗? 从越南船民到国际一流航天工程设计师 ─ 陈惠女士 从小小天文学家到哈伯望远镜之母 ─ 南希·罗曼 NASA的盲人黑人工程师马可·米登 指挥火星探测器登陆的华裔科学家李炜钧 指挥“好奇号”登陆的华裔明星陈友伦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 一个被否决四次的NASA项目 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 已经有很多关于张福林的文章了。我在本文里采用了这些文章中的文字。下面给出参考过的中文文章。 美国宇航局首位华裔职业宇航员张福林 华裔航天员张福林七进太空创下纪录 华裔参议员之父张福林荣登宇航员名人堂 太空探索者张福林 华裔太空人「张福林」只有1/4华人血统,原本不姓张 越飞越高少年心:太空探索者张福林 放飞少年梦·发现奖人物系列(一) 美首位华裔航天员张福林为参选参议员女儿助选 第一位美籍华裔职业宇航员:张福林 第一位华裔宇航员张福林七次遨游太空 首位入太空的华裔宇航员张福林向中国人民拜年 美籍华裔宇航员张福林
个人分类: 航天人|13070 次阅读|22 个评论
关于我的博客门面修改的一个说明
热度 6 jiangxun 2013-5-21 08:25
作者:蒋迅 Source: NASA 我把自己的博客门面修改了一下,主要是添加了一幅天空的图片作为背景图。关于这个背景图,我想做一点说明。我在开博时就把“天空中的一个模式”作为自己的博客的一个刻画,但一直没有选一个很好的背景图作为衬托。最近在NASA网站上看到这幅“云、鸟、月、星”图片,觉得很不错,就第一次选用作我的博客的背景图。希望大家也喜欢。 这张照片是2010年9月在西班牙拍摄的。渐落的夕阳已经退出天际,只把金黄的光线洒向多变的云彩。月亮则像是要逃离浓云的压盖,正在躬身向太阳追去。注意最右边的那颗星星不是一颗普通的星星,它是前来与月亮会合的金星,仿佛是在说,金色的光线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两群小鸟也赶来凑热闹,一定是想赶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回到它们的安息之处。这张图传递了很多信息。它反应了“天空中的一个美丽模式”。
个人分类: 杂谈|3668 次阅读|11 个评论
NASA2012年度资助的几个二期新概念研究项目
热度 4 jiangxun 2013-5-10 08:11
作者:蒋迅 前面介绍了 NASA2012年度资助的几个一期新概念研究项目 。今天介绍二期项目。 2012年8月,NASA的这个计划宣布了其2012年的奖项,其中有18个新的一期项目和10个二期研究奖项。这一次,每个一期项目获得10万美元资助,每个二期项目获得50万美元。时间是一年。一年后,他们必须向NASA提供总结报告。本文介绍其中一些项目,让读者了解NASA是如何通过推动众多创新的航天概念来实现自己未来目标的。 前面介绍了 一期项目 ,今天介绍十个二期项目中的三个。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请直接到 NASA的网站 上去深入了解。 插播 一个题外话 :白宫在2013年5月9日宣布“ 成立制造业创新研究所 ”,并将提供两亿美元的资助。这必将激发更多的美国人投入到技术创新的大军之中。这将对美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一、自动建筑技术 ISRU-Based Robot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for Lunar and Martian Infrastructures 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障碍之一是我们无法聘请一个施工队或者在太空中买水泥。而把物资和人力都送到月球或火星又极为昂贵。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用于外星基础设施的经济可行又可以信赖的建筑系统。美国南加州大学工业工程学教授比洛克·霍什内维斯 ( Behrokh Khoshnevis ) 正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器人建筑技术和一个可以在月球上版主建造一个初步可运行的月球基地的设计结合起来。他的基本想发是,用加热月球土壤产生的粘贴材料来一层一层地建立基地的自动建筑技术。可以建造的有着陆垫、停机坪、道路、防爆墙、遮阳墙、热防护罩和微陨石防护罩、无粉尘平台等。如果他在NASA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沙漠研究和技术研究设施里的模拟成功的话,那么人类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到月球上生活了。 二、等离子火箭推进器 The Fusion Driven Rocket: Nuclear Propulsion through Direct Conversion of Fusion Energy 宇宙巨大无比。如果我们要做深层空间的探索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有比液态氧和液态氢更有效的燃料。这是磁惯性聚变 ( magneto-inertial fusion ) 的用武之地。听起来很复杂吗?是的。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约翰·斯劳 ( John Slough ) 正在寻找加热和压缩磁化等离子体到融合的条件的办法。你所需要知道的是,它将使火箭前往火星的行程从8个月减少到30天左右。关于这个项目,科学网上有一篇报导:“ 科学家设计核聚变火箭 火星之旅只需数月 ”。其实等离子火箭推进的思想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发现了。华裔宇航员张福林就领导了一个团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 。 三、可变矢量对应宇航服 Variable Vector Countermeasure Suit (V2Suit) for Space Habitation and Exploration 在太空中工作不仅会迷失方向,这也是不利于健康的。众所周知,在零重力环境下人的肌体会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强壮的肌肉,因此会发生萎缩。根据NASA研究,平时用于克服重力的肌肉,比如小腿,可能会失去其质量的20%的。可变矢量对应宇航服( Variable Vector Countermeasure Suit ,缩写为V2宇航服)寄希望于使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量仪来跟踪宇航员身体不同部位的位置和方向,并在其相应部位上附加上“粘滞阻力”,以模仿重力的感觉,从而保持宇航员的肌肉不萎缩。
个人分类: 航天|5264 次阅读|8 个评论
NASA2012年度资助的几个一期新概念研究项目
热度 14 jiangxun 2013-5-9 07:32
作者:蒋迅 NASA之所以能在航天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重视创新技术的研究。没有新思想就没有新奇迹。为此,NASA有一个“创新先进概念计划”( Innovative Advanced Concepts ,NIAC),专门资助那些极有可能对NASA的航空和空间研究和探索具有革命性影响力的新概念。这些项目里有一期和二期两类。对二类的资助额会比一期项目多很多,但必须是以一期项目的成果为基础。 2012年8月,NASA的这个计划宣布了其2012年的奖项,其中有18个新的一期项目和10个二期研究奖项。这一次,每个一期项目获得10万美元资助,每个二期项目获得50万美元。时间是一年。一年后,他们必须向NASA提供总结报告。本文介绍其中一些项目,让读者了解NASA是如何通过推动众多创新的航天概念来实现自己未来目标的。 先介绍几个一期项目。 一、开采小行星 Robotic Asteroid Prospector (RAP) Staged from L-1: Start of the Deep Space Economy 一个单一的 M-型小行星 可能含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铁,镍和铂族金属。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NASA给“空间框架”( space architecture ) 领域的少数几个研究人员之一马克·科恩 (Marc Cohen) 十万美金去寻找如何开采的办法。在理想的情况下,一个环绕金星的轨道天文台将确定有价值的金属小行星。然后,宇航员会从地球轨道搭乘商业运输飞船出发,部署使用太阳能电源来驱动其气动钻机和热加工设备的小行星探矿机器人 ( robotic asteroid prospector ,RAP)。项目执行人科恩博士是基于硅谷帕洛奥图市的独立研究员。 项目重点是设计出一个小行星开采机器人的飞船和任务,其中包括四点:1,任务设计,包括从地月的一个拉格朗日点到小行星及回程所需搭载,2,航天器的设计包括推进与任务操作, 3,微重力和真空操作条件下的采矿技术,以及4,如何将这些步骤集合成一个小行星采矿的商业方案。这个系统即可以使用机器人也可以是载人的。在第一阶段将提出这个系统的原型和飞船和任务各种选择。在第二阶段将进行硬件设计。这个项目将对开采金属小行星和碳质小行星的可行性做出评估,对地月之间的拉格朗日点的选择做出评估,对航天器做出初步设计并对微重力和真空环境的探,开采,选矿系统做出初步设计。 二、超级球机器人 Super Ball Bot - Structures for Planetary Landing and Exploration 以每小时98英尺的的平均时速在火星表面行驶的“好奇号”火星车是不会赢得任何“ 美国全国运动汽车竞赛 ”( NASCAR ) 的比赛的。将来,来了能迅速到达更为广泛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表面,NASA可能一次性地携带成百上千个小而轻的超级球状机器人 ( Super Ball Bot ) 到目标行星或卫星,在轨打开这些机器人并投射到地面上。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里同时探索多个目标。 这个技术是巴克明斯特·富勒 (Buckminster Fuller) 根据张拉整体发展的原则开发的。这些机器人,完全由互锁杆和缆绳制成,可以从航天器上投下,然后像机械风滚草一样在行星上行走。它们没有刚性连接,这意味着他们即灵活又难以受到破坏。对于象土卫六这样的星球,由于人类对其地表不熟悉,所以这种灵活而又结实的机器人就更能大显身手。不过,要想一次性投放如此多的机器人到星球地表,象投放好奇号火星车那样利用反向火箭、降落伞和气垫球来降落的方式就无法胜任了。这个项目希望开发出一种完全基于“张拉整体”的轻型且能经受强烈冲击的机器人,以减少降落过程中的环节。另外,科学家们还在努力寻找在地球上控制它们的方式。项目执行人是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阿德里安·阿古基诺 ( Adrian Agogino )。 三、多功能水墙 Water Walls: Highly Reliable and Massively Redundant Life Support Architecture 如果庞大且复杂的国际空间站上的生命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坏了,人们还是有一个相对容易的(但可能昂贵的)的方式来解决它的,那就是派一个飞船从地球送去备件。然而在漫长的奔赴火星的旅程上的宇航员们则没有这样的选择。所以必须开发一个比国际空间站更简单,更可靠的经济有效的生命支持系统。水是生命的最关键的条件。大自然中在净化大气层、净化海洋和生长生命的过程用的是机械被动的方法,无须象国际空间站上那样要有一个压缩机,一个蒸发器,氢氧化锂滤毒,制氧机,尿液处理器。而在星际中的航天器上的这些生命支持的机电系统由于长期不停地使用而容易发生故障。冗余系统会使得航天器过于沉重庞大且造价昂贵。 水墙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科学家们希望开发一种能象大自然发挥多种作用的水墙,它取代复杂的带有著如正向渗透地传输流体,去除二氧化碳,活化氧气,回收尿液,处理固体废物和在宇航员需要时繁植藻类等多种单元的机械系统。项目执行人是NASA阿姆斯研究中心的迈克尔·弗林 ( Michael Flynn )。 四、木卫二海洋巡航器 Exploration of Under-Ice Regions with Ocean Profiling Agents (EUROPA) 相比火星而言,木星的卫星 木卫二 ( Europa ) 是一个更值得探索的星球,因为如果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外星生命的话,木卫二的海洋中的某个地方有很大的可能。那就去那里探索好了。但麻烦是,这些海洋是我们地球上海洋的三倍体积而且隐藏在数千米深的冰壳下,冰表面的温度大约只有-170摄氏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使用熔体探头探索木卫二的海洋,他们把这种探头形容为“基本上是用一个沉重的加了热的鱼雷,”去渗透冰层,然后释放自由游动的的巡航器在海洋中巡航,并以某种方式将信息发送回地球。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的雷·迈克酷 ( Leigh McCue ) 教授主持这个 项目 。项目一期的目标有四点:1,寻找一个基于现有技术的探索木卫二的技术路线图,2,开始一个初步的木卫二海洋探索机器人设计,3,比较单一机器人和机器人群的得失;4,展望未来探索的时间表。 五、金星上的风车 Venus Landsailing Rover 与金星相比,火星可以说是一个天堂。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人类发往金星的探索火箭其实比到火星的更多。只是在金星表面降落的探测器都是静止的仪器,而且在金星表面至多“存活”了几十分钟。象火星车那样的金星车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它将意味着技术上的突破。与地球体积相近的金星这个太阳系的第二颗行星经受着450摄氏度的平均气温和充满腐蚀性气体的大气层。NASA已经开发出了一种传感器,能在450摄氏度的高温下正常工作。太阳能电池也有了,不过发电量非常低。所以在极小电量供应条件下驱动金星车就成了一个关键课题。杰弗里·兰迪斯 ( Geoffrey Landis ) 和他在NASA格伦研究中心的团队的想法是:既然金星上有风,尽管是很微弱的风,它们还是可以利用金星上微弱的风做动力的风帆来产生动力,因为那里的大气压是地球上的五十甚至上百倍。这项技术是前人从未在地球之外的地方尝试过的。如果成功的话,也许我们将在十年后看到金星车载金星表面漫游了。项目执行人是NASA格兰研究中心的杰弗瑞·兰迪斯 ( Geoffrey Landis ) 博士。 六、四星镖形概念飞机 Silent and Efficient Supersonic Bi-Directional Flying Wing 如果你住在机场附近,你可能会庆幸超音速商用喷气式飞机是不符合规范的,否则超音速飞机带给你的噪音将难以忍受。这是因为亚音速飞行的飞机所遵循的空气动力学与超音速飞行飞机的空气动力学不一样,超音速飞机在从亚音素到超音速提升时会产生响亮的音爆。能不能让一架飞机在不同的时速里采用不同的形状来提高效率和降低噪音呢?这样的研究早就有过。过去人们主要的想法是保持机身不变而让机翼在亚音速和高音速上采用不同的形状。但试验飞行效果不太好,而且机翼与机身相接处的连接处也过于复杂。迈阿密大学的 查戈成 ( Gecheng Zha ) 找到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制造一个亚音速的但在飞行过程中可旋转90度变成超音速并保持安静和高效率的飞机。这种方法巧妙地解决了机翼和机身衔接处的复杂技术问题。这个模星飞机的机翼特别长,以获得起飞时的升力。但当速度达到音速时,这种机翼就会产生大量阻力。所以将飞机转90度,把机身变为机翼,从而减少阻力。由于它的形装类似于忍者飞标,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四星镖形概念飞机。查戈成福建夏门人,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后到北航动力工程系攻读博士,就读期间经陈懋章院士推荐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现职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和航空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总监。这个项目的一期阶段将主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模拟来改进设计,然后进行风洞试验。 七、地外行星光谱全息光学 HOMES - Holographic Optical Method for Exoplanet Spectroscopy 寻找地外行星的特殊要求包括望远镜光圈的前所未有的角分辨率和灵敏度。然而,如果人类不能消除地外行星所围绕的恒星的眩光的话,这个努力甚至无法开始。好像这还不够,可居住行星的发现必须有足够精致的光谱分析能力。NASA没有放弃这个先决条件。“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报”的十年调查说得很清楚,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必须包括光谱成分。然而,现在还没有寻找适合居住的行星的光谱仪,也少有这类的计划。HOMES(Holographic Optical Method for Exoplanet Spectroscopy,地外行星光谱全息光学方法)是一个旨在达到所有这些标准的太空望远镜。它的双色散结构以全息光学元件作为主要目标,并配以一个新的二次光谱干涉仪。与反射镜和透镜不同的是,全息图是薄而平的。他们可以在薄薄的游丝膜上制造,并可以在数千平方米的空间上延伸。这就提供了为捕捉来自象系外行星那样的非常微弱的来源的光子的集热器所需的规模,并把它们对准到一个焦点上。因为全息光学的聚焦来自色散的过程,它们从本质上是形成其图像的成分组成的丰富信息的光谱。在加上一个陷波滤波器来让恒星暗淡以便利用光谱图像的优势,HOMES是一个强调对寻找适合居住的行星地球30光年范围内的要求的概念。项目执行人是 3DeWitt 创始人托马斯·迪图 ( Thomas Ditto )。 八、深空纳米卫星 NanoTHOR: Low-Cost Launch of Nanosatellites to Deep Space 为了实现频繁地和低成本地将纳米卫星发送到地球轨道之外的目的地,Tethers Unlimited公司(TUI) 拟开发“系绳纳米卫星高轨道释放”(Nanosatellite Tethered High-Orbit Release,NanoTHOR)模块。多个纳米卫星作为二次有效载荷由顶级火箭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然后这个模块用高强度系绳把纳米卫星延伸出去,并利用火箭剩余推进剂将系绳旋转起来。加速转动的系绳将角动量从模块转移到纳米卫星上,纳米卫星的 ΔV 增加,结合高比冲推进和短时间的轨道过渡,将纳米卫星推至地球逃逸轨道上去。任务完成后,系绳可以回收并在将来再次使用并减少太空垃圾。由于这个模块和纳米卫星是作为二次有效载荷送到地球静止轨道上的,所以减少了费用并使这项技术具有竞争力。成功之后,NASA就可以以低成本推出低成本纳米卫星纵队进入日心轨道,从而可以搜索近地天体,研究潜在的载人探索目标的小行星,提供太阳系临近预报,提供载人和非载人的超越地球轨道任务的通信中继。这项技术也是Tethers Unlimited公司提出的,执行人是罗伯特·霍伊特 (Robert Hoyt)。 九、大规模在轨施工工艺 SpiderFab: Process for On-Orbit Construction of Kilometer-Scale Apertures 在空间发射中,建立空间系统的工程成本,特别是那些有诸如天线和太阳能板等的系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开销。因为我们必须考虑搭载的体积和在空间里打开的技术问题。而且,航天器体积结构也因发射整流罩而受到很大的限制。虽然可扩展结构和可充气/可硬化的部件使得目前的系统可以在几十米的范围内组建,但是包装效率(packing efficienc)不足以让我们把范围扩大到公里范围。 这项技术提出了一个在轨大型结构和多功能组件的自动建设施工的过程。它基于一个全新的称为“SpiderFab”的添加剂制造技术,并结合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它可以迅速构建超大的、超强度的网格状结构,可以整合高强度材料和导电材料,从而使多功能空间系统组件(如天线)的建设成为可能。 SpiderFab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将空间结构的构成材料非常紧凑地放进整流罩内,使得包装效率几近完美,而且在轨组装那些特为空间组装而优化了的结构。这项技术还允许如桁架之中的桁架那样的二级和更高级的层次结构。这样可以使得框架总质量比只有一层结构的框架大幅度减少从而使得部署的天线反射镜、相位阵天线、太阳能电池板和散热器大一到两个数量级。潜在应用包括在地球和太阳轨道上建设多个高增益天线以支持深空通信网络,寻找类地行星的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宇宙结构的亚毫米波天文。它还能这些空间结构可以在轨重新配置和修复,可以进行演变以使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和深层空间的小行星资源得到原位利用。这项技术的带头人还是Tethers Unlimited公司得罗伯特·霍伊特 ( Robert Hoyt )。 十、载人和深空行星轨道器的等离子大气俘获和再入系统 A Plasma Aerocapture and Entry System for Manned Missions and Planetary Deep Space Orbiters 航天探索的研究表明,载人火星任务和深空行星轨道器需要利用气动阻力来采取气动煞车和大气俘获以减慢飞船速度。能够利用大气来减速并捕捉航天器的能力将极大地降低未来的任务的成本,升空质量,并使得对外行星和卫星的长期研究更为现实。等离子磁罩气动煞车和大气俘获和以此为出发点的再入系统( Plasma Magnetoshell Aerobraking, Aerocapture, and Entry System,或Magnetoshell AAES)有希望在显著减少所需质量的同时显著增加制动阻力和控制,从而达到这些目的。气动煞车通过采用固体导流板或气罩作为轨道插入和行程环形轨道的一种方法已经在过去成功地证明,而且可以节省50%的质量。为了减少摩擦生热和动压对通常脆弱的气罩的影响,制动必须在空气密度较小的高海拔区域里通过多次轨道飞行来实现。等离子磁罩有实验结果印证。如果成功的话将极大地减少任务风险、发射成本、发射质量和整体辐射暴露。等离子磁罩是高贝塔偶极等离子体形状,最初的形成依赖于周围的大气。该等离子体利用一个无极的旋转磁场(Rotating Magnetic Field,或RMF)来形成、保持并扩展。这种磁场已在过去的实验中证明可以所需的完全电离的、高温磁化的等离子体。RMF形成的等离子体诱导出等离子体中不断膨胀的大电流,从而维持一个大规模的磁结构。于是,主要阻力诱导就产生于完全电离的磁化的等离子体与周围中性大气颗粒之间的电荷交换。这项技术是 MSNW 公司的大卫·科雷 (David Kirtley) 申请得到资助的。 前面说过,获得资助的一期项目一共有18个。我在这里介绍了其中的10个。另外八个项目是:“利用电磁和多星球引力在行星系中漫游”( MAGNETOUR: Surfing Planetary Systems on Electromagnetic and Multi-Body Gravity Fields );“轨道彩虹:气溶胶的光学操纵和未来太空建设的开始”( Orbiting Rainbows: Optical Manipulation of Aerosols and the Beginnings of Future Space Construction );“检测引力波的原子干涉测量”( Atom Interferometry for detection of Gravity Waves-a );“从极端环境取样系统”( Sample Return Systems for Extreme Environments );“表皮叮咬:一个分治法框架采样返回任务”( The Regolith Biters: A Divide-And-Conquer Architecture for Sample-Return Missions );“固态空气净化系统”( Solid State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服务于革命性科学的太阳系逃逸框架”( Solar System Escape Architecture for Revolutionary Science (SSEARS) )和“服务于更好科学的更好的远程传感器”( NIST in Space: Better Remote Sensors for Better Science )。有兴趣的读者请直接到 NASA的网站 上去深入了解。
个人分类: 航天|10780 次阅读|26 个评论
NASA
Master123 2013-4-24 10:15
http://www.nasa.gov/
个人分类: Research institutions|1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科学家观测到“最像地球”两行星
techne 2013-4-20 17:54
气温像夏威夷和阿拉斯加 美科学家观测到“最像地球”两行星 (2012-04-20) 美国宇航局提供的这张效果图显示,位于开普勒62行星系统“宜居带”的开普勒62e(右三)和开普勒62f(右二),是最像地球(右一)的系外行星。(路透社)   这两颗行星位于一个“宜居带”中,该处温度条件适宜,理论上其表面可保有液态水,甚至可能有少许大气。这是天文学家迄今在遥远天际发现的最适合居住的两颗行星。   (华盛顿综合电)美国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的两颗行星;这两颗行星看起来适合生命繁衍,大小适当,所处的位置也恰到好处。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颗行星位于一个名为开普勒62的行星系统的“宜居带”中,该处温度条件适宜,理论上其表面可保有液态水,甚至可能有少许大气。研究人员目前虽无法确定两颗行星上是否有生命,但此次发现使“人类向找到一个类似家园的地方又走近了一点”。   宇航局开普勒望远镜任务首席科学家布罗基威廉·博鲁茨基(William Borucki)说,天文学家迄今在遥远天际发现的最适合居住的两颗行星。他们因此认为适合生命的类似行星,也就是“宜居带”中的行星或许普遍存在于宇宙间。   他指出,两颗行星比地球大一些,形成至少有数十亿年。第一颗62e比地球大40%左右,可能较温暖,像夏威夷,甚至有可能是个水世界。   第二颗62f,大概比地球大60%,较寒冷,像阿拉斯加,绕恒星运行的周期是267天,而地球在轨道绕太阳公转的365天,两者相差不远。   这项研究于周四发表在《科学》在线杂志上,是科学家寻找宜居行星的一个里程碑。开普勒望远镜四年前开始绕地球尾迹轨道运行,已发现了122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   博鲁茨基指出,过去发现的行星全都不符合微生物造就人类的所有标准,很多行星不是太热就是太冷,而另一些行星则是太大,比如海王星就不适合生命的存在。还有和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又不处于靠近恒星的适当位置。   开普勒62e和开普勒62f在温度大小等各个方面条件都恰如其分,而且绕同一恒星运行,两者距离不远,比地球同火星的距离还要近。两颗行星距离地球1200光年,一光年是将近10万亿公里。   参与研究的美国圣母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克雷普表示,这两颗行星是迄今为止发现到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   宇航局研究员也宣布,新发现七颗太阳系外行星。到目前为止,开普勒望远镜和地基望远镜共发现了约850颗行星。 (编辑:张燕玲 联合早报网)
个人分类: 欣闻恋播|1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姜波间谍案进展
热度 3 wengensheng 2013-3-29 23:34
几天前,姜波案刚出来的时候,在科学网博客首页上看到一个借此指责海外留学人员的帖子。今天早上,看到姜波保释的新闻,转帖至此,希望大家能有进一步了解。 关于姜波事件的背景,大家可以参考戴德昌的博文: 姜波被逮捕,军事机密,美国政府和FBI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672366.html ) 我想说明的是,姜波在准备回国时已经没有工作了(失业了),如果他用的是H-1B签证,则必须在两周内离开美国。他此前因为博士导师的关系,作为contractor为NASA工作。 我感觉“向FBI撒谎”是个陷阱。应当源于一个很tricky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无论回答yes 或no,都会被捕。比如,如果FBI问:你有没有携带含机密文件的电脑和存储设备?或者,你携带了什么?或者有没有携带违禁设备?在那种紧张的情况下,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有限,如果自我感觉没有什么错,会倾向于简单地回答no。如果回答有,会被非法窃取机密的罪名逮捕;如果答没有,FBI假定你携带的电脑和存储设备中有机密文件,或发现你没有一个一个地说出携带物品名称,你则会以撒谎的罪名逮捕。根据这个报道,FBI 并没有正式表明姜波的电脑和文件中含有机密文件。当然这只是关于保释的法庭聆讯。细节还要等待五月份的法庭审理。 英文报道(Ex-NASA Langley contractor released on bond)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http://www.dailypress.com/news/crime/dp-nws-jiang-nasa-hearing-20130328,0,7762012.story 中文报道来自 http://video.sinovision.net/?id=11330 部分拷贝如下: 3月16日被联邦调查局抓捕的中国公民姜波被指控 “向联邦执法官员作虚假陈述”,今天在维吉尼亚Newport News的联邦法庭再次过堂,并以1万元获得保释。姜波通过翻译回答了法官的问题,姜波的母亲在法庭上也精神状态良好。 在法庭上,控方指出姜波原本是4月份的机票回中国,但因为FBI开始调查,并于3月13日有华盛顿当地报纸就NASA调查敏感信息泄漏问题进行报道,其中提及了姜波的名字,姜波于3月14日改机票,在3月16日离开美国,当天在机场被联邦探员逮捕。控方认为更改机票是潜逃的证据。姜波的律师指出,去年12月姜波带NASA的电脑回到中国,违反了安全保密协议,所以姜波所在的非营利教育研究组织国家航空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of Aerospace(NIA)与其终止了合同。但对电脑和硬盘进行检查后,并没有发现包含过机密敏感信息。律师认为,当时已经确认姜波不存在盗窃敏感信息行为,3月再次调查并不合理。律师提出,姜波的母亲以旅游签证来美,姜波的护照已经被FBI收去,不会潜逃,法庭同意姜波律师提出的保释要求,保释金为一万元,下次出庭定于5月29日。姜波的朋友黄涛愿意作为姜波的第三方监管人,保证他会继续出庭。今天姜波获得保释之后,姜波的母亲和朋友都长舒了一口气。姜波的妈妈仍然非常激动,面对记者的镜头忍不住落泪,为儿子叫屈,并称家中亲友已经有人因担心而患病。
13742 次阅读|5 个评论
美国NASA公布了第一张陆地卫星8(Landsat-8)影像
热度 1 shipo 2013-3-26 10:41
LDCM(或Landsat-8)于2013年2月11日发射,于3月18日获得第一景图像(ColoradoArea),调试期将持续到5月底。 NASA第一时间发布了影像并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影像质量是相当地赞!搞定量遥感的有靠谱的数据了。 432 波段合成的真彩色图 753 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图 753波段合成假彩色图中可以明显看出HorsetoothReservoir饮用水存储区附近年前大火烧过的暗红色烧痕,明晰可见,与EO-1的ALI传感器影像特别像。 参考: 【1】 FirstViewfromtheNewLandsatSatellite 【2】 ACloserLookatLDCM'sFirstScene
个人分类: 学习心得|84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宇宙的黎明:记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热度 4 smileham 2013-3-9 15:18
写在前面:本文标题盗用自今天参加的一个seminar,题为“Dawn of The Universe”。随着新一代的深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缩写 JWST )项目的启动,我们对宇宙的视野,也许会走得更远…… ——————————————————————我是分割线——————————————————————————— SXSW,是每年春季在奥斯汀举行的一系列电影,交互式多媒体和电影的艺术节。今年NASA也来凑热闹,带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作为2018年即将升空的哈勃望远镜继任者,JWST被人们寄予了太多的愿望。它以美国国家航天局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命名,以纪念他在任内做出的重要贡献(包括探月,阿波罗登月计划)。 这次活动不仅带来了詹姆斯·韦伯深空望远镜的1:1模型,还有很多NASA的科学家,在现场以交互式的方式对望远镜各个部分以及设计流程进行讲解。他们都是来自各个系统的志愿者们。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强烈感觉到他们对自己所做工作的热情。一个参加了光学系统的科学家捧着一块反射镜面那是如数家珍啊,让我都觉得不好意思走开。囧~下面就分享一些我对这下一代旗舰级望远镜的一点了解吧。 红外,也许是JWST的最大看点。宇宙观测,其实也就是对光的测量。在电子望远镜拍摄的星图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同的星系有着不同的色彩:近一点的星系呈现蓝色,遥远的星系呈现红色。这就是因为光在宇宙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宇宙的膨胀,光的波长会增加,从而发生红移。当这些“红”光从遥远的星系经过几百万年的旅程到达地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个星系几百万年前所发生的事情。这就像一个时间机器,让我们了解过去的事情。。。 科学家们不停寻找着更遥远的星球,力图勾勒出宇宙起源的图景。但是现实中对红外测量的缺失让我们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于是,NASA构建了JWST。在红外波段,去寻找更遥远的(也就是更早以前的)星系。 这就是与NASA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与国内的各种航天计划不同,我没有感到太多“政府”“国家”或是“民族”的元素。这里,似乎更像是一群执着于某种爱好的geekers.为了一个有趣的目标聚在了一起,做很酷,很炫的事情。 这也许就是部分美国人支持或者反对砍掉NASA经费的原因吧。 废话多多,上图上图:)。。。 先来张远景。。。四层楼高的JWST。 上面是光学测量系统,中间是遮光、隔热的部分,下面是面向太阳的部分(包括太阳能帆板等)。据说华盛顿的一些官员还抱怨为什么把面朝太阳的部分往下,官员的智商都很捉急啊。 新一代面向公众的星空观测系统。好大一个触屏,可以查看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任何区域。。。!!! 对JWST红外测量部分的介绍。 望远镜的背部支架,碳纤维材料。那志愿者听说我做graphene的一阵兴奋狂侃碳材料。。。 NASA的项目主管介绍JWST的各个部分功能。 夜幕下的JWST。IT'S AMAZING!
个人分类: 小玩意|741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气象数据鸿沟逼近美国
chenhuansheng 2013-3-4 23:24
这里的“数据鸿沟”指的是数据数据供应与数据需求之间的不对等。主要是因为卫星的服务期限限制以及后续卫星未能及时发射运行,导致存在数据断代。 “数字地球”的相关论述中也会设计这个词。一般而言,数字地球战略中的鸿沟意在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数据、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数字地球战略的一个内容就是要增进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共享促进共赢。当然也有人指出数字地球可能扩大数据鸿沟。 ~~~~~~~~~~~~~~~~~~~~` 气象数据鸿沟逼近美国 或于未来17到53个月内发生 ■本报见习记者 张冬冬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越来越对收集临界天气资料的卫星面临数据鸿沟感到焦虑。 一周前,作为国会监督机构的美国审计总署(GAO),将数据鸿沟列为了值得特别关注的“高风险”议题。其实在上个月,一些立法委员已经悄悄地预先拨款1.11亿美元,作为对受去年秋天桑迪飓风重创地区的500亿美元补助基金的一部分,从而试图缩小这一数据鸿沟。 这一系列的举动日益凸显出临界天气预报数据“存在鸿沟,并且很严重”,GAO的分析家David Powner称。有报告估计数据断层会存在17到53个月,并且在最坏情况下将于2014年底开始。“我们担心了很多年。”他说,“现在它真的要发生了。” 美国的极地轨道卫星系统提供大部分用于预测未来3到10天天气的数据,但对该系统20年的不断完善如今却产生了这样的数据鸿沟。这些卫星上承载着测量诸如云量和大气湿度水平等数据的设备,它们在距离地球表面870千米的位置上以每天14圈的周期绕极地运行。该轨道可以使观测者每天“看到”地球整个表层两次。预测人员通过4个主要极地卫星——3个美国的和1个欧洲的——进行计算,意味着其数据的每次更新时间不会超过6小时。 历史上有两个机构——美国国防部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协助下运行管理该国的卫星。然而,1994年,白宫官员通过设立一个建造和运行新卫星的独立项目来试图减少重复工作并降低花费。由于多年的管理不善、技术及超支问题,该项目于2010年破产。 如今,大部分的职责都落到了NOAA身上。该机构斥资129亿美元,建立了包括3颗主要卫星在内的联合极地卫星系统(JPSS)。第一颗卫星——以开拓性的气象学家Verner Suomi命名,他于1995年去世——在2011年发射,并预计会持续工作到2016年末。但是,Suomi卫星的继任者JPSS-1,预计在2018年初才可以完全运行。分析家表示,这会导致17个月的断层,或者更长——如果Suomi提前罢工或者JPSS-1延迟运行。 GAO警告称,Suomi每天下午会运行至赤道上空,数据的缺失会导致能够威胁人类生存的诸如飓风等极端天气的“预报精确度和及时度降低”。一些科学家相信,Suomi每天下午的数据,在预测去年秋天桑迪飓风不寻常的路径以及2010年重创美国东部的Snowmageddon暴风雪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NOAA在过去几个月中努力制定解决策略,其官员称,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弥补数据鸿沟。比如,该机构开设了一个网站,收到了来自公众的100多个想法。这些想法包括延长现行轨道上设施的运行时间,在相对便宜的平台上运行诸如热气球、飞机或微卫星等临时感应器,以及从外国政府购买替代数据。NOAA已与欧洲有着数据共享协议,不过官员称,扩大合作领域需要新的外交和国家安全协议,以及地面站点和软件的技术变化。 尽管NOAA还没有宣布为弥补数据鸿沟而设立的计划及其花费,但其在1月底接受了桑迪救援法案中的1.11亿美元来建立一个“数据鸿沟缓解救援基金”。立法委员并没有指明NOAA应如何使用这笔资金,然而过去的管理问题导致了人们对“花冤枉钱的担忧”,华盛顿非营利科学团体海洋领导联合会的副会长Kevin Wheeler如是说。 2月7日,该联合会和大气研究大学联盟向NOAA和国会议员写信,建议国家科学院“或其他外部的监督机构”帮助NOAA发展一项可能的计划。这两个团体同时督促其对COSMIC-2的支持。COSMIC-2是美国和中国台湾的联合项目,计划发射12颗小型卫星,利用GPS信号来收集大气数据。 GAO警告,NOAA可能面临其他的数据鸿沟。两颗军事卫星原计划将在未来几年取代现行的极地卫星,但是这两颗卫星是20世纪90年代制造的,可能不会运行太长时间。欧洲在取代其航天器方面也面临挑战。这些问题会导致凌晨和上午的天气数据出现漏洞。 GAO称,2015年,NOAA可能经历在美国上空固定位置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的长达1年的数据鸿沟。NOAA一般同时运行3颗这样的卫星,2颗处于工作状态,1颗备用。然而,若1颗工作的卫星出现故障,任何1次发射延迟都意味着1颗备用的卫星并不够用,这样的事情自2008年以来发生过2次。 图片来源:NOAA 《中国科学报》 (2013-02-26 第3版 国际)
1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