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空间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
Veda 2012-1-10 16:34
首先空间站的微重力达不到零。除了气动拖曳( 10 -7 g ) , 辐射压( 10 -8 g ) , 微陨石(通常小于 1 克)碰撞( 10 -9 g )等引起的扰动之外,在远离空间站质心的位置还有重力梯度和重力随空间站轨道的周期变化( 10 -7 g )。以上效应是不能消除的,因此称为残余(定态或准静态)重力。 另外,振动对空间站不同位置的微重力水平会有影响。振动的来源有船员的活动,设备的运转等。微重力水平与振动频率有关。高频段( 10 2 Hz )的微重力能达 到 10 -3 g 量级( g-jitter 重力跳动),低频段( 10 -1 Hz )的微重力能达到 10 -6 g 量级。 参见:M. Lappa, Fluid,Materials Microgravity, Elsevier,2004, p82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激光技术在未来空间站上的应用
zjxwkp 2011-11-16 22:02
转自中国晶体网:http://www.webcryst.com (一)发射装置及飞船内部电子仪器的精密焊接 这是激光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最广泛的技术,由于激光焊接相对于电子束、等离子束和传统焊接方法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能量密度高、热影响区和变形区小、可 焊接不同材料的组合、具有高的柔性等,再加上密封性好、适合在真空等特殊环境下加工,因此激光焊接在航天航空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传感器、密封件、钽电 容等。 比如,华工激光生 产的高精密激光焊接机,在贵州某军工企业应用于焊接钽电容器件,这种钽电容器件用于神八宇航飞船发射装置及飞船内部仪器。这种军用钽电容采用了特殊合金外 壳,需要在纯氮环境下实施密封焊接。针对这一特殊应用,华工激光有针对性的研发了真空手套箱激光焊接系统,对产品实现了完美焊接。 (二)飞船外壳及特种合金零部件的切割加工 在航天航空设备的制造中仅外壳的设计就需要多次反复试验,由于外壳采用特殊金属材料制成,强度高、硬度高、耐高温,普通的切割手段很难完成材料的加工, 激光切割 作为一种高效加工手段而得到广泛应用。 激光切割技术是一种摆脱传统的机械切割、热处理切割的全新切割法,能将能量聚焦到微小的空间,从而获得极高的辐照 功率 密度(105~1015W/c m2),从而具有更高的切割精度、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值、更多参考http://www.webcryst.com/zh/bullitin/236-09oijk.html
1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笑喷:《常到河边钓钓》
genevalley 2011-10-22 06:58
找点空闲,挤点时间, 发动小车, 往周边窜窜。 套上wader,拎着杆杆, 买桶米诺,去湖边转转。 包包里塞满了,钩钩线线, 口袋里面,还藏着个手电。 生活的烦恼,它顿时木了, 工作的事情,先靠边站站。 左甩甩杆杆,右甩甩杆杆, 哪怕只能上条破痴,或者碎粘粘 挂了地球也能拉个杆儿弯呀, 夏退冬近没几天鸟,就图个舒坦。 常来回窜窜,来回窜窜, 不要总是蹲在一个地方在那傻劲地甩 大鲈多是躲在荷叶下面趁机偷一口呀 卧癞眼神太好,很少在~~白天出现。 -- 发信人: fotoman (hexar), 信区: Fishing 标 题: 夜深人静的时候依旧怀揣钓鱼的梦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8 01:09:10 2011, 美东)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
个人分类: 它山之石|1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我国航天迈向空间站时代
zchvictory 2011-9-30 08:07
  9月2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新华网甘肃酒泉9月29日电(记者徐壮志、孙彦新、李惠子)随着天宫一号于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7次飞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第8次发射。   秋夜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星光闪耀,全新改进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点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红了大漠长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发射成功。   从1999年第一艘飞船飞上太空到这次天宫一号发射,12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以坚实的步伐迈向建造空间站这一19年前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便确定的目标。   距发射架1.5公里的厂房里,神舟八号与长征二号F火箭已在测试。11月初,神舟八号将在同一发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8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说,2012年底前,中国还将陆续发射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全长10.4米的天宫一号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舱体最大直径3.35米,比神舟飞船大了不少。   “如果说飞船是‘蜗居’,天宫一号则达到了‘小康’水平。”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白明生说,实验舱有效活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2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   “天宫一号是按载人状态升空的。”白明生说,“神八不上人,但最晚到神舟十号,将试验有人的交会对接。”   与美、俄最初采用两艘飞船开展交会对接试验不同,中国全新研制了天宫一号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它的在轨寿命为两年,期间可以与飞船多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这可以减少发射次数,更经济。”   周建平说,天宫一号按中国后续的空间实验室要求设计,因此,它还肩负着验证空间站部分关键技术的使命。   “航天员已在为登天宫做准备。”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宪民说,再生式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等空间站关键技术也将在天宫一号上试验验证。   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造空间站。   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说,天宫一号上安排有实验项目。后续的神舟八号上,中德将首次联合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我们要建一个开放的国家级空间实验平台。”周建平说,过去,中国曾为世界贡献四大发明。未来,在开发太空造福人类方面,我们期望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个人分类: 新闻信息|1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天宫一号飞上太空 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
yshimp 2011-9-30 03:26
http://news.sohu.com/20110929/n320992709.shtml   9月2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新华网甘肃酒泉9月29日电(记者徐壮志、孙彦新、李惠子)随着天宫一号于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7次飞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第8次发射。   秋夜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星光闪耀,全新改进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点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红了大漠长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发射成功。   从1999年第一艘飞船飞上太空到这次天宫一号发射,12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以坚实的步伐迈向建造空间站这一19年前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便确定的目标。   距发射架1.5公里的厂房里,神舟八号与长征二号F火箭已在测试。11月初,神舟八号将在同一发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8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说,2012年底前,中国还将陆续发射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全长10.4米的天宫一号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舱体最大直径3.35米,比神舟飞船大了不少。   “如果说飞船是"蜗居",天宫一号则达到了"小康"水平。”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白明生说,实验舱有效活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2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   “天宫一号是按载人状态升空的。”白明生说,“神八不上人,但最晚到神舟十号,将试验有人的交会对接。”   与美、俄最初采用两艘飞船开展交会对接试验不同,中国全新研制了天宫一号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它的在轨寿命为两年,期间可以与飞船多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这可以减少发射次数,更经济。”   周建平说,天宫一号按中国后续的空间实验室要求设计,因此,它还肩负着验证空间站部分关键技术的使命。   “航天员已在为登天宫做准备。”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宪民说,再生式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等空间站关键技术也将在天宫一号上试验验证。   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造空间站。   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说,天宫一号上安排有实验项目。后续的神舟八号上,中德将首次联合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我们要建一个开放的国家级空间实验平台。”周建平说,过去,中国曾为世界贡献四大发明。未来,在开发太空造福人类方面,我们期望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徐壮志 孙彦新 李惠子 media_span_url('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9/29/c_122109004.htm') // /* 相关热点 2010-09-09 */ .tagHotg{float:left; margin:10px; width:480px; font-size:14px; line-height:24px; text-align:left; } .tagHotg h3{padding:0 0 0 30px; height:25px; line-height:25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bold; color:#004276; background:#d0dce8 url(http://i0.itc.cn/20110909/1ab_e0b54db2_c2ca_ab9b_7565_86c6bebea7ad_1.gif) no-repeat 14px 7px;} .tagHotg .tagIntg{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overflow:hidden; zoom:1; background-color:#fff; border:#afc5db solid 1px;} .tagHotg .tagIntg ul{margin-top:1px; padding:9px 7px; overflow:hidden; zoom:1; background-color:#f4f4f4; } .tagHotg .tagIntg ul li{float:left; padding:0 5px; width:140px; font-size:14px; line-height:24px;} .tagHotg .tagIntg ul li a{color:#004276; text-decoration:none !important; font-family:"宋体";} .tagHotg .tagIntg ul li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本文相关推荐 天宫一号最新图片 天宫一号的宇航员照片 天宫一号的最新情况 天宫一号最新发射时间 天宫一号的长度 天空一号飞船最新视频 中国第一个飞上太... 韩国看天宫一号 外媒看天宫一号
1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飞上去做什么?——关于“天宫一号”的几点随想
热度 38 等离子体科学 2011-9-26 16:25
“天宫一号”计划27-29日晚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计划的第一步。 花这么多钱送一个空间站上去,做什么? 无非两个目的:长远的——发展我们自己的太空开发技术;眼前的——从事只有在空间站条件下才可以完成的科学研究。 对中国来说,后者更应该引起重视—— 比如我们的“嫦娥”,在这一点上就不尽如人意。 十几年前(1998年)国际空间站( International SpaceStation, ISS) 发射的时候,笔者曾同欧美一些国家的科学家们一起提交了一份关于微重力条件下物理实验的Proposal(建议书),在ISS第一批项目的全球专家评审中名列前茅。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第一批安放在ISS上。现在已经发表了一批成果。 两年前征集中国空间站计划科学实验的建议书,笔者同武汉大学的同事也提交了一份探测电离层金属尘埃颗粒来源的建议书。 电离层中观测到的大量金属颗粒来源于外层空间的结论,是武汉大学易帆老师近年来取得重要科研成果。那么这些金属颗粒在外空间是怎样分布的?它们来自哪里?这对于对地球空间环境乃至星体演化、太阳系形成等科学前沿问题都可能带来新的认识。 送上去以后石沉大海。听说是被“枪毙”了。大概是因为不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想起有一个年轻人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笔者提出一种新思路,建议他试试。他据此写了申请,被“拒”——理由大约也是:与国际上研究的主流不同! 我们常讲,要开展创新性研究,特别是“源头创新”,可是一到具体问题,先要问:美国人为什么不这么做?欧洲人为什么不这么提? 这种心态怎么能“创新”?跟着“主流”、盯着“热点”,还谈何创新?更不要说“源头”了! 凡是“源头”的,一定不是“主流”的! 凡是“创新”的,一定不是“热点”! 希望我们的空间站,能做一点真正“源头”的事情。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3024 次阅读|73 个评论
[转载]预计在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自已的载人空间站
zchvictory 2011-9-23 13:48
[转载]预计在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自已的载人空间站
个人分类: 新闻信息|2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屠呦呦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分析
热度 8 xupeiyang 2011-9-16 12:57
这位网友在我的博文后贴的这份讨论资料,我认为分析的很有道理。供大家讨论参考。 ----许博主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再讨论一些屠呦呦先生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5 20:55:57 2011, 美东) 我在这里再讨论讨论屠呦呦先生拿奖的可能性,估计大家比较感兴趣,我们先对比一下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基础医学奖。 先从历史上整体看,拿到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一共只有11位拿到诺贝尔医学奖,由于拉斯克奖一共有79位最后拿到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显然另外有68位基础医学奖得主最后拿到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人太多,没具体数, 大家有兴趣去数数),似乎临床医学奖要少很多, 只有基础医学奖的六分之一。 但显然我们应该看有多少届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发给了拉斯克临床/基础医学奖得主,而不是单纯以人数凑数, 因为奖是发给一个成就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 三个人。 另外近年的数据比20-30年前的数据显然更有意义, 因为现在的颁奖委员会和过去显然不一样,发奖的侧重点也会有不同。我们就来看看过去十年的诺贝尔医学奖(2001-2010),有4届获奖者是拉斯克基础医学奖获得者(2001,2002, 2007,2009), 同样有4届获奖者是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2003,2005,2008,2010)。 具体如下: Leland H. Hartwell (2001 诺贝尔医学奖,1998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Sir Paul M. Nurse (2001 诺贝尔医学奖,1998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Syndey Brenner (2002诺贝尔医学奖,197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Paul Lauterbur (2003 诺贝尔医学奖, 1984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Barry J. Marshall (2005 诺贝尔医学奖,1995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Oliver Smithies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Mario R. Capecchi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Martin J. Evans (2007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Luc Montagnier (2008 诺贝尔医学奖,1986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Elizabeth H. Blackburn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Carol W. Greider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Jack W. Szostak (2009 诺贝尔医学奖,2006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Robert G. Edwards (2010 诺贝尔医学奖,2001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还有三位化学奖得主 Roderick MacKinnon (2003诺贝尔化学奖, 1999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Aaron Ciechanover (2004诺贝尔化学奖, 2000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Avram Hershko (2004诺贝尔化学奖, 2000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可以看出虽然12位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最后拿了诺贝尔医学奖/化学奖,只有4位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得主最后拿了诺贝尔医学奖, 人数上看的确基础医学奖的多很多,但两方分别拿了六届/四届,差别不大,在医学奖上更可以说是平起平坐。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委员会并没有完全倾向于基础研究,他们对临床医学上的成就一样重视,所以从对比上看,屠呦呦先生虽然是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她拿奖几率并不比现在这些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低多少。 那么紧跟着的一点就是青蒿素的成就够不够格拿奖?这个本来不需要说什么,拿到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就足以说明它够格。拉斯克奖的评审委员会基本上都是学科大牛,你说一个可能看走眼,20多位盯着呢,评出来的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而且好几个诺奖得主,提名诺奖完全没问题。 我在原来那篇文章里面已经谈过,青蒿素完全不同于其他抗疟药,是全新的一类药物,更重要的是它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有人说这个成就比不上青霉素,所以不够格。这个说法就比较出格了,诺贝尔医学奖本来就有高有低,青霉素这种成就一百年来都没几个,如果每一届诺贝尔医学奖都按照青霉素, DNA双螺旋的标准,估计10-20年都难发一个奖。 青蒿素只需要对比现阶段诺贝尔医学奖的平均水平就好了,从这点上看,很多目前还没有什么医学价值的成果都拿了奖,而这个实实在在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的如果拿不到奖,我个人觉得是违背诺贝尔本人设立这个奖的初衷的。还有就是奎宁和青蒿素对比,首先,奎宁19世纪就出来了,那时候还没有诺贝尔奖,所以这个对比本身就是关公战秦琼。更重要的一点, 青蒿素结构上完全不同于奎宁/氯奎宁,是抗疟药一个里程碑的成就,新药和新类型的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一点意义重大。 而且目前青蒿素没有耐药性, 不是每个新药都能有青蒿素的成就。另外还补充一点,抗菌药不光青霉素拿过奖,另外两个类型的磺胺类药物和链霉素也单独拿过,从这个例子看,青蒿素和奎宁没有任何冲突,完全可以单独拿。还有人说青蒿素的发现没理论和技术上原创的东西,这就比较扯了,请问青霉素有吗?医学奖的本来目的就是改善和提高人类医疗水平, 攻克疑难杂症,看重的首先就是贡献。 饶毅担心过屠呦呦先生的年龄,毕竟满80快81的人了,这也是我担心的,这估计是阻碍得奖的最大因素,诺贝尔奖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但不颁给过世的人。 现在关键就是屠呦呦先生能不能hold住, 等到拿奖那一天。今年估计很难,可以看看上面最近10年拿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之间明显有时间差。最快的拿拉斯克奖(06)后三年拿诺贝尔奖(09),慢的等了31年。如果是前者,还很有戏,如果后者,绝对没戏。如果单独看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也不乐观,快的等了9年,慢的等了22年。按照最快的,也要到2020年,都90高龄,希望还能hold住。不过也许不用等那么久。 至于其它什么政治,文化,中西医等等因素,我不想多讨论,我想诺贝尔奖一百多年来的名望还是靠的住的。(这里专指科学上的三个奖,其它的和平奖,文学奖, 经济学奖不在我讨论范围)。 最后还是那句话: 青蒿素的工作拿到拉斯克奖已经证明一切了,可以说已经不需要其它更多的什么证明了。 最后欢迎大家指正错误,也欢迎大家转载,让我们多多宣传中国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过那种转贴完全不提原作者名字的就不欢迎了。 屠呦呦的1971年10月4日: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3765do=blogid=488108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856.shtm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650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空间站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领域——微重力燃烧实验研讨会
alick1 2011-7-7 21:37
2011年6月30日,“空间站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领域——微重力燃烧实验研讨会”在研究所201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空间站规划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科学领域论证工作组”召开,会议召集人为孔文俊研究员和刘秋生研究员。 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总体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力学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半导体研究所等11家单位的23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首先由孔文俊研究员主持,介绍了会议的议题、参会人员情况。接着刘秋生研究员对空间站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领域总体论证情况做了介绍,对燃烧指南初稿内容、深化论证的进展和下一步的工作要求做了说明。此后会议由刘秋生研究员主持,孔文俊研究员做了空间燃烧科学领域情况介绍、空间燃烧科学指南形成过程及实验平台初步设计方案介绍。 孔文俊研究员指出,根据我国空间站任务实施方案,将在未来10年内发射大型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并运行8~10年,这样需要大批的空间科学实验来支撑空间站的运行,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其中,这也是本次研讨会召开的目的。在上述两个报告后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孔文俊研究员对与会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或者同与会专家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国内燃烧科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在技术科学部中都有深远的影响,微重力燃烧要多组织一些类似的研讨会,扩大影响,使得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空间站安排独立的燃烧实验柜是完全必要的,这样燃烧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微重力燃烧实验机会,获得燃烧学研究中地面无法获取的信息,促进人类燃烧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相关科技水平的进步。 整个研讨会从上午8:30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4:00,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并预计7月28日将再次举行进一步的实验平台研讨会。 期待中国的空间站~! 来源: http://www.etp.ac.cn/xwdt/zhxw/201107/t20110707_3302625.html
个人分类: 航天 动力|6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吴宏鑫院士简介
josh 2011-6-5 15:55
吴宏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1939年生于江苏丹徒。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宏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1939年生于江苏丹徒。主要从事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他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 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领域 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取得了系统的和创造性的成就。他创立的 “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 是一种完整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在智能控制方面,他提出的 “特征建模理论和方法”、“航天器变结构变系数的智能控制方法”和“基于智能特征模型的智能控制方法” 等,为复杂航天器和工业过程智能控制器的设计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此外,他还在 交会对接、空间站控制及鲁棒控制 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他的理论方法已应用于 “神舟”飞船返回控制、空间环境模拟器控制、卫星整星瞬变热流控制和铝电解过程控制等九类对象400多个控制系统,特别是在“神舟”飞船返回再入自适应控制中的成功应用,其控制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的“基于智能特征模型的智能控制方法”在铝电解控制中成功应用,鉴定会认为在铝行业属于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吴宏鑫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中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主要论文70多篇,专著1部。他培养和协助培养博士、硕士40多名,协作指导博士后14人,2004年荣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多次被评为部、院人才培养先进个人。1988年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1992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39年10月,吴宏鑫出生在江苏省丹徒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不幸的是,在吴宏鑫刚刚10个月大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爷爷是私塾教师。他小的时候放过牛, 没事的时候就似懂非懂地听爷爷在私塾里讲四书五经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整天骑在牛背上的放牛娃,日后竟会成为一位科学家。当爷爷把吴宏鑫送进新式学校时,按年龄他该读四年级了。 只接触过四书五经的他和四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可想而知十分吃力。但聪明听话的吴宏鑫十分要强,经过一年努力他很快赶了上来,一举拿到了班上的第一名。从那时起直到高中,吴宏鑫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   吴宏鑫高考时, 正值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不久,他十分向往航天技术,一心想报考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当吴宏鑫如愿以偿,最终踏入清华自动控制系的大门时, 他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全心投入这些他喜爱的课程中。  1965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1968年,中科院自动化所进行调整,一部分要划归航天部门管理, 成为航天502所,即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吴宏鑫幸运地加入了航天的队伍。当时,“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吴宏鑫也受到了冲击,被关起来审查。谁知道,这次被审查的经历,竟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让他受益终身。   吴宏鑫被关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同屋“难友”竟是美国归来的著名专家——502所副所长杨嘉墀先生。平白无故被关起来审查,吴宏鑫十分不服气。他满腹牢骚,心想一定要争个清白。可此时他看到遭受更大冤屈的杨先生异常平静,叫他出去交待问题就出去。 虽然挨了那么多批斗,杨先生依然特别想得开。吴宏鑫更没想到的是,在被关期间,杨嘉墀先生竟一直在做卫星方案。这时候,杨先生对吴宏鑫说了一句话:“只要你自己认为自己没有错,别的就不要去管他,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听了杨先生的话,看到他这样的大专家还遭受冤屈,吴宏鑫觉得自己更没有理由消沉和发牢骚。 接下来的时间,他利用这段难得的清静自学了英语和日语两门语言,又学习了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等新知识,把关自己的小屋变成了课堂。领导和同事对吴宏鑫很关心,不仅不批斗他,还让他做一些研究工作。那些年,吴宏鑫在卫星地面检测设备方面做了很多事。  这中间,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得以施展才华。一次,因为卫星发射任务要到基地出差。原先安排去的人难以成行,领导就找到吴宏鑫问他能不能去。吴宏鑫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自己还没有平反,竟然有去基地发射卫星的机会给他。在这次发射任务中,吴宏鑫表现出色。当时的发射队领导、后任五院副院长的张国富研究员说:“我发现了一个人才”,此后他一直很关心和支持吴宏鑫。   1978年,吴宏鑫终于恢复了正常的工作。此时,他面临着选择工作岗位的问题。“文革”之初,他的岗位是卫星方案总体组,但要不要回去呢? 杨嘉墀先生给了他一个建议,建议他去搞航天器自适应控制这一国内无人涉足的新领域。   什么是自适应控制呢?吴宏鑫当时也摸不着门道,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东西引起了他的兴趣。 听说上海有一位高校的老师王家声对此有所了解,他就跑到上海,请人家“科普”了一番。回来之后,他向杨先生作了汇报。杨先生又说:搞这个工作要做好两个心理准备。第一,至少要准备坐10年冷板凳,这10年独自研究没有人理你,单位也不会重视你;第二,你搞这个研究,搞航天工程的人会认为你是搞理论的,而搞数学理论的学者又会认为你是搞工程应用的,虽然暂时得不到足够认同,但这方面的研究是未来的航天控制所需要的。此时,吴宏鑫头脑里对自适应控制有了轮廓,做好了心理准备,他踏上了自适应控制的研究之路,成为航天部门里研究领域相当独特的“冷板凳”学者。    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是控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航天地面工程控制和航天器控制等方面。自适应控制研究开展之初,不少人认为搞航天工程的研究所没必要研究这些东西。但杨嘉墀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力主提倡开展此项研究,他说:现在的卫星没那么复杂,用不到这些东西,但将来的卫星一定会用得到。   正当吴宏鑫为自适应控制研究和应用进行筹划,并开展初步研究时,又一个机会降临了。1980年,一位欧洲的学者来北京做有关自适应控制的学术报告,邀请杨嘉墀先生参加。吴宏鑫得知很想参加,但一没有请柬,二掏不起30元钱的费用。正发愁时,杨先生把请柬给了吴宏鑫,并为他出了费用,自己却没有参加。吴宏鑫怀着感激的心情参加了报告会,学到了不少东西,并在这次学术交流中大胆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吴宏鑫还是一个小字辈,但他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欧洲的学者进行了沟通,这位学者认为吴宏鑫的看法有一定道理。    此后一段时间,吴宏鑫在“空间环境模拟器控制系统”中,针对参数未知、参数缓慢变化的情况,明确提出了一种“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法”。1981年,有关的论文在所内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的轰动。1982年召开部级鉴定会,宋健院士连续三天参加了鉴定会,到现场看试验结果。这件事让吴宏鑫更加坚定地继续研究下去。1984年,吴宏鑫在自适应控制方面的发明“系数之和等于1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工程设计新方法及应用”,因其原始创新性获国家发明奖。随之,他也成为当时航天系统青年科技人员中的佼佼者。当时的航天部评出了最初的一批研究员,吴宏鑫以他突出的科研成果跻身这一行列,成为当时航天部系统最年轻的研究员之一。1985年,他的论文在《自动化学报》发表。    吴宏鑫在全国各地寻找“试验田”,在天津、河北等省市的炼油厂、啤酒厂、制药厂等企业开展了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和推广,成果显著。一次,吴宏鑫到石家庄一家啤酒厂去,该厂应用了他的控制方法,效果很好。一位工人看他在车间里了解情况,悄悄地对他说:“你不知道,这是北京一个姓吴的教授给我们搞的,特别管用。”吴宏鑫听了,开心地笑笑,没有说话。    他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在此后20多年的应用与研究中不断完善,系统性和实用性得到加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并在航天与工业过程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吴宏鑫另外的研究重点是智能控制领域。在航天方面,他与学生们提出了“基于对象特征模型描述的黄金分割智能控制方法”等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工业控制方面,针对铝电解项目提出的“基于智能特征模型的智能控制方法”,已使贵州铝厂年增效益500多万元,在铝行业属于国内外首创,目前正向其它企业推广应用。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后,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交会对接”这个名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其实早在1989年,航天专家屠善澄先生就提出要开展交会对接的预先研究。吴宏鑫参与了预研,针对交会对接预研项目与他人合作提出了“非线性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得到了“863计划”空间站技术专家组的褒扬。    对吴宏鑫的采访结束之后,他几次对记者说:“写文章不能只是宣传某个人,而要有更深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年做研究工作,我有两点感触:第一,对工作,我认为做好预研是发展航天的前提;第二,对个人,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取得成绩,必须要有集体和他人的支持。”对第二点,吴宏鑫更是深入地谈了他几十年来的经历,谈到了他对领导、同事、学生及学术前辈的感恩之情。   “文化大革命”期间,出身不好的吴宏鑫能够相对平稳地度过那段“非常时期”,并在学习研究上取得进展,领导和同事的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当全国上下批斗成风的时候,知识分子众多的科研单位更是“重灾区”。当时,有关方面要求以工程组为单位,对所谓的“批斗对象”进行批斗。当其他组行动起来的时候,吴宏鑫所在的工程组却没有动静。上面派人过来,指示要对吴宏鑫专门批斗,这时担任工程组负责人的全良、施启宣等同事说:“我们不了解他的情况,所以不能批斗。”当针对吴宏鑫的大字报贴满墙壁时,工程组长不想让他的情绪受到环境的影响,就替他从食堂把午饭打回办公室。在那个年代,这些举动让吴宏鑫感到温暖。这样,虽然吴宏鑫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但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保护下,获得了难得的可以安心学习工作的环境。在推广自适应控制的过程中,他得到了所在工程组和研究室的全力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自适应控制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将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吴宏鑫认为他的学生给予了他不少帮助。比如在理论上解决了多年难题的博士生解永春、在多个系统成功应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的胡军博士以及擅长实际工程的博士生王迎春。他们虽然是师生关系,但在学术上又是并肩探索的同路人。    吴宏鑫认为他的成长进步,和杨嘉墀、屠善澄等前辈的提携指导密不可分。当他担任博士生导师之后,许多老前辈到上一级部门工作,这时502所的其他专家又给予了他无私的支持。比如502所的资深专家吕振铎研究员,为吴宏鑫讲解卫星的有关知识,他自己却因年纪已大,没有申报“博导”这个头衔。吴宏鑫说:“虽然‘博导’的头衔给了我,但在吕振铎老师的面前,我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 补充: 他获得过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主要论文70多篇,专著1本。 他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承担了卫星型号任务、国家“863”课题、部重点预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工业控制等10多项国家任务和工程项目。他在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领域取得了系统的和创造性的成就。他创立的 “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是一种完整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他的理论方法已应用于空间环境模拟器控制、卫星整星瞬变热流控制和铝电解过程控制等9类对象400多个控制系统,特别是被设计人员创造性地应用于神舟飞船返回再入自适应控制中,其控制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提出的“基于智能特征模型的智能控制方法”在铝电解控制中成功应用,被鉴定会认为在铝行业属于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20年来,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培养出了一批崭露头角的学生。2 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开始为研究生授课,他的学生在航天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他曾这样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做事:“你们尽管去干,干好了是你们的,干不好是吴老师的。”在高级人才潮涌国外的时代,他的学生绝大多数都留在国内,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他曾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到国外去不回国,无非是打工,除了钱多一点,不能为自己祖国服务。到国外可以学习一些先进技术,如果学好后回国工作,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这样,你们是为自己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会感到非常自豪。”   他做的事情算不上惊天动地,他的经历曲曲折折,他总是抱着一颗平常而执著的心待人、处世、做研究。采访过吴宏鑫,我想院士这两个字并不只是智慧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他青春年少时,正值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这件事点燃了他学习航天技术,报考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的激情,并如愿以偿。从此他与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冲击,与著名科学家杨嘉墀关在一起。这段经历,让他从杨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让他受益终身。     虽然在航天工程部门工作,但他的研究内容却具有不少纯理论色彩,而搞数学理论的人又认为他是搞工程应用的。这个特点让他成为一位独特的行走于理论与工程应用中间的“预研”院士。    2003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了58名院士。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3人当选,63岁的吴宏鑫研究员名列其中。航天系统的院士,大多是火箭、卫星的设计师,令世人瞩目的航天型号让他们的名字为人熟知。相对而言,吴宏鑫院士却显得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几十年来,为了航天控制技术的发展,他埋头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个对理论与实际工程均有涉足的预研学者。例如他创立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和“特征建模”、“航天器变结构变系数的智能控制方法”、“基于智能特征模型的智能控制方法”等,对航天工程控制和工业领域控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这些理论和方法,正被应用或准备应用到诸多领域中。 转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42973.htm
个人分类: Engineering Cybernetics|3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xupeiyang 2011-3-21 07:40
3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0天(闰年第8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5天。这一天多为“春分”, 中国 一个4000多年的古都节日,也是西方12星座中第一个星座开始的日子分(大约是在凌晨1点42)。 世界睡眠日是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并将其定在每年的3月21日。其重点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中国睡眠研究会 自2003年将其正式引入中国。 1955年,我国首次发现三亿年前 古生物化石 1976年,本世纪最漂亮的彗星-- 威斯特彗星 离... 1986年,苏联宇宙飞船和 “和平”号空间站 对... 1990年, 非洲 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 纳米比亚 宣... 2008年,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 地震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zz隔壁实验室研究生
Biopolis 2011-2-23 12:36
标 题: zz隔壁实验室研究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22 09:02:49 2011, 美东)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打魔兽,不聊qq,不泡论坛,不淘deal,天天就知道做实验,每周做组会报告40张slide,张张数据都能用而且不重样。 这种生物可以RA TA两不误,自带干粮一点没有怨言。 这种生物叫做隔壁实验室研究生。 这种生物data多,消耗少,他不度假,不需要工资,不迟到,不早退,也不用睡觉。 他发cell、nature和science,他同时做二十个western不慌张。 这种生物身体好,连轴转不请病假,口才好,讲seminar特唬人,就连乔布斯都向他请教怎么改ppt的。 唯一的兴趣是读paper、唯一听的话是老板的、唯一热爱的体育是洗烧杯。 每天只睡10分钟都觉得浪费生命和堕落,能提前毕业也表示可以再给老板干八年 这种生物把床放在实验室、发好paper却觉得不毕业也没有关系 这就是感动美国2011,十大人物之—隔壁实验室研究生
1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你既然这么穷,为什么不去赚钱,来搞什么研究?(zz)
热度 1 jlcuit 2011-1-26 12:48
你既然这么穷,为什么不去赚钱,来搞什么研究?(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5 15:05:41 2011, 美东) 留学的时候,我下飞机的第二天就去找我的指导教授。我的指导教授是John Hopkins毕 业的,在贝尔实验室作过科学家,后来来到大学任教,很年轻就当了正教授,后来又当 了系主任,人到中年的时候,离开大学,自己创业,几年以后以失败告终,然后又回大 学任教。 第一次见到老板,又是个老外教授,我当然是毕恭毕敬,说:教授,我是中国来 的留学生,来读博士,我对您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能不能告诉我现在需要看什么书, 我可以马上回去看,以便可以很快上手,开始和你一起搞研究。 教授听完上下打量了一下我。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你很有钱吗?最少是百万富翁 吗? 我非常吃惊,我想一定得说没有,有钱的话他就不会给我助研,如果这样我就没 有钱读书。就得卷铺盖回中国去。所以我说:我是一个中国来的留学生,我没什么钱, 但是很想学习东西,特别是对研究有兴趣。教授又问:你家里很有钱吗? 这回我反正铁定心了,我回答:没有,我是中国来的,中国很穷,我家里也没有 钱。教授听完,说:你既然这么穷,为什么不去赚钱,来搞什么研究?研究是有钱,有 闲,吃饱没事干的人干的事,只有有兴趣,又有钱的人,才能真正搞点研究。你说你对 我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我看你根本没有兴趣,不过是你想为我打工赚钱而已,完全不是 你想搞什么研究。 我听了满脸通红,说老实话,我更本不知道这个教授搞的研究方向,说感兴趣是 因为不干这个廉价的劳工,教授不给我助研,我就没钱读书,所以为了钱,不得不说感 兴趣。 教授见的学生多了,什么人对研究感兴趣,什么人对钱感兴趣,一看便知道。当 然教授还是让我干了他的助研,我也很努力,虽然没有任何研究的天赋,还是任劳任怨 的在实验室干苦力。教授的研究经费一直资助我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典礼以后,我又去 见我的教授,我当然是非常感激,没有这么多年他的助研经费的资助,我不可能拿到我 的学位。而且中国人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我去看望他,想得到几句人生真 谛得指点。他说:你现在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了,你来美国的第一天我就看出来,你来的 目的是挣钱,现在你已经有了学位,是该出去挣钱的时候了。 Go and make some real money!这就是他给我的人生指南。 多年以后,我逐渐对我的教授说的话有了较深的认识。说到底,研究就是有钱, 有闲的人干的事。要搞比较深的研究(在实验室干苦力不是什么研究),一定要有两个 条件: 1、要对这个东西感兴趣,非常感兴趣(就象我没事写这个文章一样)。没有任何 钱,没有鲜花和美女,没有别人的赞赏,也要不停地钻研。 2、要排开经济的压力,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人才能搞研究。美国的大学的终身 教授(tenure)系统,基本就是这个理论。首先一个新科博士(fresh minted PhD)要经 过5年的磨练,然后评选终身教授,一旦通过,一辈子就可以无饭碗的忧虑,可以一心 一意地搞研究。当然学校也知道:这些终身教授里面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什么研究的潜力 的。也搞不出什么东西来,就是一些实验室的苦力。不过,只要千千万万终身教授中有 几个真有天分的人,加上良好的经济条件,自然可以搞出些东西来。 再举一个例子。70年代的时候复印机行业的老大Xerox担心电脑的兴起,会使得复 印机的市场变小,如果大家都用电脑交换信息,当然就没有人买复印机。所以Xerox在 PoloAlto建立了一个实验室,请了50-60个世界顶级电脑科学家,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 (包括财务的压力),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未来能够领导人类的科技, 当时的发明有: 1、UI图形界面;2、以太网;3、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不知中文如何 说)。 这几个划时代的发明奠定了电脑未来的发展,影响到人类的文明的进程。 春天,是每年一度的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到达千万中国学子的时候,年复一年, 大量的中国的学子盼望着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助研的 资助,就去申请博士学位,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对研究没有兴趣,只是希望去美国挣钱。 他们读博士的逻辑是这样的:要去挣钱就得有美国文凭,要有美国文凭就得去美国读书 ,要去读书就要有奖学金,要有奖学金就得去读博士。所以要去美国就得去读博士。 但是博士本来就是培养来搞研究的能力。搞研究就得有兴趣,除此以外,最关键 还要有钱,有闲。很难想象为生活奔波的人能搞出什么研究。研究象音乐一样,是有钱 的人的游戏。 还是我教授的那句话:你既然这么穷,为什么不去赚钱,来搞什么研究? 注:纯属转载,不代表个人观点。
1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1往天上去
墨人刘 2008-8-24 23:42
1往天上去 NASA 这个发音近似Lese(垃圾)的机构为太空送去了最多的人造机械,但它并不孤独,很多国家都成立了类似部门,争抢太空垃圾的发射业务。有些人认为他们体现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以密布外太空的垃圾,作为抵挡外星人入侵的第一道防御阵线。这可真是一个伟大的军事构想,这可真是一件抢手的活,这可真是一个烧钱的主。 火箭 您要是屁股着火了,能不跑得飞快吗?火箭科学家受此启发,就利用这股火气来获取高速。火箭们一路逃逸一路甩尾,结果却让它十分无奈:只有当染料耗尽之后,前级箭体才能甩脱。这当然不是快乐的体验,但火箭只能默默承受,谁叫它自己放的屁这么容易燃烧呢? 航天飞机 一种往来天地的交通工具,动力来自于燃烧钞票释放的热量,所以一度传说它只是处理过剩金钱的碎纸机。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没有任何一台的碎纸机的烧钱速度能够赶上它。 空间站 不要再抱怨房价飞涨了,抬头看看头顶那两房一厅吧。80平米的使用面积耗费高达上百亿美元,每年超10亿美元的物业管理费却只换来遥控服务,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物业管理公司还远在千里之外,当洗手间出问题时,空投管道工是唯一的解决之道。房地产公司真应该用空间站来反衬自己的无上厚道。 宇航员 唯一可以通过玩过山车收获工资的职业。宇航员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地体验失重和超重,偶尔示范一下太空饮食,不管是鸡肉、汤圆、还是泡菜,看上去都跟吃牙膏类似。他们就用这种枯燥的方式让普通人打退堂鼓,其实心里正在暗自得意,因为可以在所有人的头顶发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公众将宇航员视为英雄,这当然有利于维护大多数人的自尊。 太空游客 当钱的惟一作用只是挤占空间时,您肯定也想成为太空游客。即使在长期训练中饱受呕吐和头晕的折磨,升空时则有随时成为高空礼花的风险,但为了寻觅存放钞票的适当地方,您都会心甘情愿地展开飞天之旅。 太空漫步 人类对子宫内生活的一种回归。漫步时以一条维生管道维持在失重空间的活动,前者如同脐带,后者模拟羊水。既然太空漫步是向子宫致敬的象征手法,那么那种不需要脐带的自由行走似乎有点误入歧途啦。 逃逸速度 移民地外空间的起码要求。必须达到这一速度,才能离开地球;只要达到这一速度,就能离开地球。这和国际间的投资移民如出一辙,个人资产既是必需标准,实际操作中也常常成为惟一条件。 旅行者号 浪迹天涯是旅行者号们的最终归宿,之所以有个们字,是因为旅行者号其实有两艘飞船,而且2号比1号先行发射,常常在各种探测活动中占尽先机。除了人类征服宇宙的贪欲之外,它们现在已经是离开人类最远的人造物,目前正徘徊在太阳系的最外缘,犹豫着到底是撒手前行呢,还是撞上一个什么东西给人类送上爆炸声作为临终礼物。 地球名片 试过给邻居介绍自己的时候附上地址吗?先驱者10号飞船搭载的地球名片就来上了这么一招。镀金铝片上铭刻的地球和地球人的信息,其实都是无奈的同义词--要等到宇宙邻居的回执,至少得百万年之后。前提有两个:地球坚忍顽强到经受住人类长达百万年的蹂躏;以及对方没有拿这块金属板作为反光物来吸引异性。
个人分类: 科学魔鬼词典|6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