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文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文学

相关日志

爱恨交加
paintinghrh 2020-4-30 07:35
可爱可恨的工笔画 作者:何瑞华 2020 年 4 月 30 日星期四 有一种画叫工笔画 是老祖先传下来的绘画 细致,清晰 看得见毫发 花的雄蕊和雌蕊 都明明白白 小孩的睫毛 少女的指甲 鲜明透亮 丝毫不差 工笔画 多少经典流传 人见人夸 清明上河图 宋朝的繁荣昌盛 都在画家笔下 宋徽宗的瑞鹤图 十八只丹顶鹤 灵动精妙 栩栩如生 成为佳话 从汉代到宋朝 从中原到版纳 从一代宗师到历代大家 多少画工笔画的画家 传道授业解惑 传承国家文化 可爱的工笔画 可恨的工笔画 传说一个工笔画画家 一辈子不吃不喝 也就百八十张作品 和写意画画家相比 一百倍的误差 一张四尺的工笔画 从写生到创作 从早到晚 不发呆 不见客 不喝酒 不喝茶 足不出户 最少也要一个月 多么辛苦呀 一个月画百张画 那一个写意画画家的战绩 不能比呀 比就会气死啊 比就会灰心丧气啊 一个是挑灯绣花 一个是大笔一挥 一个是精妙绝伦 一个是似与不似 一个是慢工出细活 一个是快刀斩乱麻 所以不能比啊不能比啊 工笔画 成就了多少人 也害了多少人 多少人半生不娶 多少人一生不嫁 多少人从小到老 多少人从冬到夏 就是为了那一幅超凡脱俗的画 就是为了那一幅意境深远的画 就是为了那一幅春去春还在的画 也是为了那一幅孩子买奶粉的画 腰椎间盘突出 不怕 血压升高 不怕 什么理想啊 瞎扯淡吧 让画家封闭无限期 远离聚会 远离麻将 远离火锅 宅男宅女 走上不归路啦 体谅画工笔画的画家吧 他们累啊 哲学、美学、人类学 书法、诗词和生态学 学富五车少一车最后都是白忙 废画三千少一千最后都是眼瞎 如果没有名师指路 咋死的都不明白 如果没有同道大叔提醒 走错了方向还不知道真的很哈(重庆方言,哈就是傻的意思) 爬山涉水 一路雨雪风花 还有生儿育女 还要挣钱养家 还要传道授业 还要躲小人挖的坑 流言蜚语和陷阱 嫉妒羡慕和仇恨 都会让你半道趴下 多辛苦啊 从学校回到家 从外企回到家 已经疲惫 等家人都睡了 才开始做画 多累多苦 谁知道啊 月亮知道 陪你从三更到五更 爸妈知道 电话那头的叮咛,早点睡觉,娃 老婆知道 一杯温暖的热茶 朋友知道 多歇会不要太拼啦 (我的朋友王金秋每次都说这句话) 画工笔就是时间堆积 少一道程序就是废纸 少一次渲染就是瑕疵 大国工匠 好比蜜蜂采花酿蜜 点点滴滴 密密麻麻 细微处把你的眼睛看花 工笔画就是玩细节 偷工减料的画不如白菜的价 朋友啊 不要随便伸手要 那是他们的心血啊 如果你腰缠万贯 又何必为难画家 谁都不容易 尤其是画工笔画的画家 画工笔画的画家 在不归的路上 中毒了 中邪啦 春蚕到死 枯树发芽 笔耕不辍 铁树开花 你很傻 他很傻 我也很傻 就这样吧 没有法呀 一生就为一事来 糊涂也罢 聪明也罢 就这样吧 就这样吧 洗洗 歇歇呐 请尊重画家写诗的辛苦,转载的朋友请注明出处,谢谢。
个人分类: 瑞华文学|1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第一文学名城南京
kd652 2019-11-14 04:08
https://mp.weixin.qq.com/s/4wWXPBCtCWG1M5j20nWlvQ
个人分类: 国内旅游|1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不是耍流氓
热度 3 zhengyongjun 2019-4-26 18:01
星期天,粱山伯迷迷瞪瞪地在校园里漫无目标地游荡。校园似乎显得有些冷清,拐过科技实验楼,他远远地看见祝英台和系学生会主席马文才,并肩坐在老工字楼前的花坛旁边,非常亲昵地交谈着。一股酸溜溜的醋意涌上心头。马文才打着文学的幌子耍流氓,惹得粱山伯心里非常不爽。臭流氓!粱山伯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句,径直朝花坛走去。 当粱山伯突然斜刺着出现他俩面前,他看出祝英台似乎有一丝慌乱。祝英台连忙站起来,朝粱山伯笑笑。马文才假装镇静,旁若无人,滔滔不绝,继续他们的谈话。粱山伯掏出刚出版的《海星星》创刊号,递给祝英台说,大作印出来了。粱山伯从祝英台低头欣赏的模样中,获得了不可名状的快感。他突然感到自己的腰杆挺拔如松,头也不由自主地往上努力地昂着,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 粱山伯斜眼瞟了下一旁站着的马文才,看见这小子也正伸着头看祝英台手里的杂志,嘴里不怀好意地说,大作家,以后把你的好稿子往《海鸥》上投投啊。他从祝英台手里拿过那本《海星星》创刊号,随手翻翻说,《海星星》印出来了,送给学生会一本吧。粱山伯冷冷地说,就这一本。马文才似乎感觉到一丝别扭,借口离开了。祝英台翻到登有自己创作的诗歌的那一页,孩子似地笑着看。 粱山伯从马文才眼里,读出六个字,羡慕嫉妒恨。岛城师院文学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学校的第一位学生作家,是本科班的校花祝英台,笔名叫“露丝”。第二个正式发表文学作品的学生作家,就是他粱山伯了。千禧年暮春,岛城师院的俊男靓女们,每天吃完晚饭后,总要到校南门口农贸市场上走一遭,以此来培养对市井生活的感受。祝英台穿着那件风靡岛城的浅蓝色横条如意衫,几乎滑落的宽松的领口,把她那睡莲般的脸,推进粱山伯的视野,也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并不算十分漂亮的祝英台,以她令人砰然心动的高冷气质,征服了千禧年的岛城师院,也深深打动了粱山伯的心。各种复杂的目光,一齐聚焦在这朵出类拔萃的睡莲上。有些好色之徒,目睹这一幕,惊诧地象看见地球的地外文明人一样。在不体面的破日记本上,粱山伯第一次用隐讳的诗歌语言,记录下这一天迷醉一般的感受。从此,他开始装模作样地玩起文学来。他自己并没有预料到,沾染上文学的毒瘾,他的创作激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祝英台的原因,原本对文学并不感冒的粱山伯,报名加入了中文系学生会的海鸥文学社。粱山伯如影随行,整天跟在祝英台的屁股后边,充当护花使者。粱山伯的出现,引起了马文才的反感。马文才同时兼任着海鸥文学社社长执行主编的职务,《海鸥》杂志稿件的生杀大权掌握在马文才手里。粱山伯投到《海鸥》杂志的稿子,如泥牛入海,搞得他差点丧失了对文学的信心。 那年秋天,粱山伯从老家考到岛城师院,开始了大学生活。因为暗恋祝英台,粱山伯才装模作样地坐在图书馆宽敞明亮阅览室里,阅读《收获》、《十月》、《小说月报》等文学杂志,然后被文学吸引住了。千禧年的初夏,粱山伯看见祝英台红色的裙子,在温暖的风中轻轻摆动。每次祝英台喊叫他名字,他都有一种莫名的快感。刹那间,粱山伯身如触电,心如撞鹿,后背钻出黍米般的丘疹。他茫然地立在路边凸起的条状石路牙上,象一只拘谨的猴子,默默地接受夏日阳光的曝晒。祝英台咏叹调似的喊叫,对粱山伯多情的思想,有一层很隐晦的含义。 一年后,当粱山伯读惠特曼的诗,读到一首残缺的诗句:夏天的野猫穿越一片开阔地。他突然回想起千禧年,在惠特曼随意布下的仄石之上,那次祝英台喊叫着他的名字,愉快地跳来蹦去的心理感觉。那一年,粱山伯文思泉涌,模仿着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欧美意识流、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夜以继日地编造着幼稚可笑的小说故事。那年夏天,当祝英台递给他一篇诗歌稿子,他突然对丹麦的那位童话天才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燕妮·林德,这位瑞典王国的夜莺,粱山伯对她的身世并不了解。粱山伯知道,在安徒生被单相思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他编造了天真浪漫的童话来麻醉自己。粱山伯幻想着 17 世纪 Antwerp 明媚的春天,安徒生必恭必敬地把一封洋洋洒洒的情书,交给燕妮·林德。之后不久,一篇名为《 The Nightingale 》的作品轰动丹麦,紧接着震惊整个欧洲。 “很远的地方有个王国叫中国,国王也叫中国 …… ” ——节选自《梁山伯的鸟》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729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文的美丽
gqzhong 2019-2-21 13:37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有可能一些见解是错的,对此请自动忽略。 中华文明五千年,产生了无数的文学作品,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现代小说,中国人用汉字记录了历史与科技,也记录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心路历程。文字对于人类和人类文明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说到语言,可能世界上有上千种,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被很多人使用,也惠及很多人,有的人甚至会说多种语言,可以和不同国家、种族的人交流,这背后都是文字的力量,文字支撑着语言的流通与使用。我相信人们总是愿意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语言的,并希望她发扬光大。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创造,她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智慧和魅力。如果我们称仓颉所造的字为象形文字,她实际是在用一种绘画描述天地自然,记录日月星辰、斗转星移,记录劳作功苦、社会现象。随后汉字有了变形,出现了篆隶楷草,刻在了碑上、写在了书中,直到现今。汉字不断简化和创新,表现了自身兼容并包和适应时代的能力。随着中国人走到世界各个地方,也将中华文明带到了世界各地,很多外国人都在学中文,他们通过中文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故事。 而这里要说的中文的美丽主要是指汉字是表意的。举几个例子,中文的电脑在英文中是computer,中文表示一方面这个物体是要接电的,另一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像人的脑子,而英文是一串字母,它是compute的名词,表示计算的人或物;中文的香蕉在英文中是banana,中文表示它的味道是偏香一点的,来自于属于“蕉”类的植物,而英文是一串字母,具体有没有词根我还不知道。可能英文这样的文字在信息传输中比汉字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文生存状态良好,也有普及发展的势头,我相信更多的外国人会不仅仅限于只是会说中文,他们会逐渐对中文越来越感兴趣,对中华文明越来越感兴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她在世界的传播就像张骞通西域一样,给世界打开一扇窗,让中国人看到外国人,也让外国人看到我们,在互通有无之间和谐发展。 中文是美丽的,作为中国人,我是骄傲的,中国土地广阔,生活在中国是幸福的,说中国话、吃中国美食、体验中国人之间浓浓的情谊,是件美好的事情。外国的朋友们,要多学中文哦
个人分类: 心得|2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司书·奠基
kongxiangrui 2019-2-5 10:46
司书·奠基目录 序幕 报考文华 开端 求学岁月 分道扬镳 发展 营救行动 英勇牺牲 制定规划 山河破碎 西安托孤 高潮 西迁重庆 风雨飘摇 人逝楼空 遭遇轰炸 植樱成林 还都南京 结局 重返武汉 故地重游 烽烟再起 依依惜别 远走他乡 尾声 迎来新生
个人分类: 图书馆学笔记|1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罗马王国颠覆:老布鲁图斯
Mech 2019-1-7 09:15
如莎翁剧本 Julius Caesar 所述,布鲁图斯竭力维持罗马共和政体,为此不惜诛杀有恩于他也是他所敬爱的功勋卓著的凯撒。在历史上仍未能避免凯撒的养子屋大维登基加冕,改制为罗马帝国。布鲁图斯犹豫不决时, Cassius 这样激励布鲁图斯 O, you and I have heard our fathers say, There was a Brutus once that would have brook’d The eternal devil to keep his state in Rome As easily as a king.(I2: 154-157) 其中父辈之口代代传颂的让罗马没有帝王的 a Brutus , 就是布鲁图斯的祖先老布鲁图斯。 大约在剧中恺撒时代五百年前,罗马王国就是在 Brutus 祖先鲁基乌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 ( Lucius Junius Brutus ) 手中颠覆,诞生了罗马共和国。老布鲁图斯堪称罗马共和国国父。米开朗基罗雕塑了布鲁图斯的胸像 ( 原作在佛罗伦萨巴格洛宫国家博物馆,似乎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的胸像 ) ,无疑是这位老布鲁图斯。照片不是我拍摄,取自网络。 Brutus (1538) by Michelangelo 莎士比亚的叙事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记载此事。老布鲁图斯从被国王强奸而自杀的贵妇鲁克丽丝身上拔下尖刀,率众宣誓 ( 朱生豪先生译文 ) 既然罗马的尊严被这帮恶人污损, 那就请天神俯允:让我们兴动刀兵, 从罗马干净的街衢上,把恶人驱除干净。 现在,凭着我们崇奉的卡庇托大寺, 凭着给丰腴的大地孳育了五谷的红日, 凭着罗马国土上留存的公理和法制, 凭着鲁克丽丝方才的申诉和嘱示, 凭着她不昧的精魂,这横遭玷辱的血渍, 凭着这血染的尖刀,我们在此宣誓: 要为这忠贞的妻子,洗雪这强加的羞耻。 于是众贵族推翻国王,有了罗马共和国。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布鲁图斯就任罗马首位执政官。 历史书 ( 可能是李维的《罗马史》 ) 还记载了布鲁图斯的誓词 ( 我从英译文翻译 ) 。 首先发誓不接受任何人统治罗马,渴望新自由的民众不许被国王们的威胁和贿赂所左右。 (First of all, by swearing an oath that they would suffer no man to rule Rome, it forced the people, desirous of a new liberty, not to be thereafter swayed by the entreaties or bribes of kings.) 无以罪之血,在国王不正义前发誓,并以你们和众神为见证,我要尽全力用剑、用火、用任何手段,推翻路修斯·塔昆纽斯·苏佩布斯 ( 自大狂 ) 及其邪恶妻子和所有孩子的统治,他们或者任何人都不能再统治罗马。 (By this guiltless blood before the kingly injustice I swear – you and the gods as my witnesses – I make myself the one who will prosecute, by what force I am able, 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 along with his wicked wife and the whole house of his freeborn children by sword, by fire, by any means hence, so that neither they nor any one else be suffered to rule Rome.) 后来为了捍卫共和,老布鲁图斯不得不处死了自己两个儿子。这也是诸多美术作品的题材。 Julius Caesar 中布鲁图斯捍卫共和的想法,与其祖先一脉相承。可惜,民意有了变化。 老布鲁图斯的故事见于普鲁塔克《名人传》的普布利科拉篇,但没有独立的篇章。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4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书香蒜味———唱支蒜歌拿诺奖
热度 3 zhengyongjun 2018-11-3 15:56
大蒜,老百姓菜篮子里普通的调味蔬菜,千家万户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佐料。前几天,我写了篇《 书香蒜味——四大名著中的大蒜 》,在四大古典名著中,寻找大蒜的影子。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大蒜只是作为普通的词汇,在作品零星出现的。而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大蒜则登堂入室,一跃成为文学作品的主题。 第一部以大蒜为主题的作品,是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 19 89 年,因国际大蒜出口形势恶化,山东蒜区的蒜薹出现滞销,农民蒜薹卖不出去,烂在田间地头。大蒜主产区之一的苍山县,发生蒜农围攻政府机关事件。莫言以这次蒜薹事件为原型,即兴创作了《天堂蒜薹之歌》。他只用了 35 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这是一部反映现实的力作,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社会反响。 2012 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获诺奖第一人,他唱着蒜歌,走上了诺奖颁奖舞台。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赵德发 前几年,山东作家赵德发以山东大蒜市场为题材,写了一篇长篇纪实小说《白老虎》。小说描写了在人们疯狂的炒作下,大蒜这种普通食材,演变成一只张开大口的白老虎,吞噬着人的良知、人的生活,乃至吞没人的生命。小说揭秘了大蒜价格大起大落、大蒜行业大冷大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原因、行业操控原因、幕后推手,以及国家在三农政策、商业市场领域管理、调控方面存在的缺陷或问题。由于作家的知名度不高,赵德发的这部写大蒜的小说并不是畅销书。 山东是大蒜主产区,这两位作家都是山东人,写的也是发生在齐鲁大地上的大蒜故事。 两部作品都是以大蒜为题材,创作时间前后相隔近三十年。 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描写的三十年前大蒜产业的状况。蒜农和政府之间,因种植大蒜而引发矛盾冲突。大蒜产品卖不出去,蒜农不去想法找市场,而去围攻政府。 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社会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已确立,大蒜市场也发育得相当成熟。由于大量引入民间资本,大蒜交易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投机性特色也非常鲜明。 在大蒜产区,每年大蒜收购交易期间,会有巨量的社会游资涌入炒作。 有人炒大蒜一夜暴富,也有人赔得倾家荡产,跳楼自杀。所以,从事大蒜经营的人,把白色大蒜形象地比喻为吃人的“白老虎”。 然而,围绕大蒜引发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大蒜经常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由此衍生出诸如“蒜你狠”、“蒜你贱”等网络新词。赵德发创作的长篇小说《白老虎》,就是近年来大蒜市场真实的写照。业内 有人说,大蒜经济是微缩版的中国市场经济,谁能研究透彻中国大蒜市场,谁就能破解中国经济的“魔咒”。如果你对大蒜市场有所了解,你会觉得此话绝不是妄言。 分析对比两部大蒜题材的小说,清晰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的矛盾冲突演化变革的轨迹。因本人研究大蒜功能成分方向的科研课题,对大蒜文化产生了兴趣。 探究大蒜背后的这些故事,其实蛮有趣的。谁会想到, 小小一头蒜,竟然承载着那么丰厚的文学和文化信息。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3849 次阅读|7 个评论
三千鸡蛋八百斤粮食换一张破证书,是不是很傻啊
热度 13 zhengyongjun 2018-11-2 17:32
前几天整理旧物,发现这个旧的塑料红皮证书。睹物感怀,回忆起尘封的往事。 1986 年读大学的时候,受一位学兄的忽悠,入伙了他的文学社,跟着一伙乌合之众,搞起了写作。不疯魔不成活,整天神经病一样地写啊投啊。瞎猫碰见死耗子,偶尔也发过两篇小文,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小刊物。由于没写出一篇拿得出手的作品,感觉不过瘾,老是想往大刊物上投稿放炮,总盼着找到一条作家速成的捷径。有一天,在某刊物上看见了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的招生广告,便鬼迷心窍地报了名。 记得创作班一年的学费是 120 元。我向父母写信说,想报名上北京的作家班,学习如何当作家。父母是不识字的老农民,不明就里,没几天把钱寄来了。交了钱以后,每月会收到从帝都寄来的写作辅导材料。每期的辅导教材,我都是认认真真读的,总天真地幻想着从辅导材料的字缝里,找到写作的心法秘诀。按照函授班的教学要求,学员定期把自己的习作邮寄给过去,让鲁院的 “专家”们修改指导,并择优在院办刊物上发表。我按要求寄过几篇小说模样的东西,但没有一篇被录用。退稿信里,有时会附一张修改意见,笔迹非常潦草。就这样学了一年, 1987 年五一前后,收到结业证书,是一个红色的塑料皮证书,盖有“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函授部”的大印。 鲁迅文学院隶属于中国作协,当年他们办这种创作函授班,其主要目的是创收挣钱。通过这条路当作家,好比一个人想发财,跑到网上花大钱购卖致富经一样,荒诞可笑。青春本来就是用来挥霍的,浪费一年的青春,我并不感到后悔。为了学些屠龙之术,浪费了父母 120 块血汗钱,令我追悔莫及好多年。网上有篇文章算过, 1986 年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千万元家产。 1986 年的 120 元,放在今天就是 12 万,在当时应该是不小的数目。即使按照 1986 年物价水平,当时 120 块钱也能买 3000 个鸡蛋, 800 多斤粮食。我老家地处鲁西南农村,穷乡僻壤,父母土坷拉里刨食,挣钱是非常不容易的。这120块钱,是父母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节省出来的。五年前老父亲生病住院时,我伺候陪他聊天时提及过此事,我说当年浪费了家里的钱,非常后悔。父亲豁达地笑笑说,你学到了东西就不算浪费。父亲五年前去世。看见这个红皮证书,忽然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心里忍不住一阵酸楚。 我的全民K歌 :《 老父亲 》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4360 次阅读|32 个评论
文学经典阅读链接
panfq 2018-10-17 22:21
经典阅读 孔子世家赞-史记 君子和小人 三乐三益 \0 三德九德 里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无友不如己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荀子》劝学 非相 周易注解乾卦 庄子·杂篇·天下 《老子》各家译文汇3-10章 道可道,非常道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日英韩 《庄子》选 庄子名言警句 庄周-马蹄 / 马蹄 163 逍遥游 / 逍遥游(163) 诸子: 《大学》选注英译 《中庸》注解 《学记》注释 楚辞·卜居 介之推不言禄 陶渊明集序 形影神 《闲情赋》十愿十悲 与子俨等疏 归去来辞  五柳先生传  韩愈进学解 兰亭集序王羲之 陶渊明形影神 骆宾王在狱咏蝉 讨武檄文 争臣论上范司谏书与高司谏书 瓜步山楬文鲍照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 汉赋: 枚乘七发(163) “七发”:解决心情抑郁的妙方 子虚赋 上林赋1 报任安书/发奋著书理论 高唐赋 宋玉 《高唐赋》中景物描写之生态学价值及其它 神女赋 曹植《洛神赋》赏析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风赋 贾谊鵩鸟赋(并序) 芜城赋 白发赋左思 潘岳闲居赋 怀旧赋 秋兴赋 恨赋江淹 别赋 谢庄《月赋》及其他 谢惠连《雪赋》及其他 陆机《叹逝赋》注解 报袁叔明书;詣建平王上書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祭十二郎文;祭妹文 与韩荆州书 将进酒 端午节诗词对联欣赏 月亮诗曲春江花月夜 中秋月诗词 孙中山祭黄花岗烈士文选 黄侃.梦谒母坟图.遗事 祭十二郎文;祭妹文 近期所读古文 经典阅读 劝学网 道家 古文观止 白话 周易八卦祥解 道生一 《古诗源》 昭明文选 枚乘七发 上林赋 子虚赋 陶渊明 闲情赋 名著听吧 文学 诗歌:黑人谈河流和黑人谈收获 Sinclair Lewis;Saul Bellow 触龙说赵太后及其言说艺术 荷塘月色 朱自清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 Six Chinese classics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妻
ghzcljz 2018-9-20 09:58
\0致 妻 笑我爱画又爱写, 写写画画到半夜, 只有苦功无天资, 什么也没干出来。 学写学画业余事, 造林是我本专业, 欲将毕生献绿化, 山清水秀喜开怀。 李琳 \0 1982 年 11 月 8 日 \0
1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腊八的雪
like54 2018-1-25 14:04
南京又飘起了大雪, 在拥堵湿滑的背后也成了无数人观赏的美景。 尤其是高校, 学子门要么结束了考试归乡去了, 要么就剩下来赏雪了。 我也是一个酷爱雪色的人,昨天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古诗。 请欣赏: 《腊八的雪》 餐间写论文, 窗外雪花生。 无菜翻咸鱼, 自嘲镜中人。
个人分类: 我的诗词|2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那年腊月
like54 2018-1-8 08:29
这是两年前写个刚会玩雪的宝宝的,可去年父亲的去世,让我在这个雪天里再次看到此诗时倍感忧伤和怀念父亲! 《那年腊月》 2016.01.23 那年腊月赏腊梅, 一对欢声雪上追。 寒香依旧伴白雪, 故人笑声不相随。
个人分类: 我的诗词|2805 次阅读|1 个评论
遇见范雨素
热度 2 xin 2017-12-18 09:58
周末带女儿参加了三联书店的读书见面会。我们有幸遇见范雨素,听了她文学路上的成长过程和作品创造过程。 范雨素来自湖北农村,在北京做保姆打工,业余时间文学创作。范雨素的文字质朴、风趣,阶层对比鲜明强烈,从草根视角洞察当下农村、城市不同阶层生存状态以及精神世界。通过网络传播,让范雨素成为当今文坛名人。 但成名并没给她经济上带来多大改变,现在全职的保姆已经不能再干了,改行做起了清洁工,经济上似乎不如从前。做清洁工的好处是工作时间明确,其他时间可以用来文学创作。现如今,写作已经成了范雨素的生活方式。 与酗酒家暴丈夫离婚后,一个人拉扯两个女儿,培养她们成长为经济独立、有利于社会的人。她的生活中遭遇了很多辛酸,但她从容、乐观看待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旺盛生命力。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强和独立以及现代中国女性的觉醒和成长。中国的希望,在于普通人的自尊得到保障、人格上的独立和觉醒。 皮村业余写作培训班,无疑在范雨素文学成长道路上起到催化剂作用。这也说明,每个人身上都有休眠蛰伏的潜在能力,需要有人去唤醒、去点燃。民众需要引领,需要信息提供,能力培养,从而让他们发现自己能力,走向自信、充盈的人生。 活动最后环节,我与范雨素面对面交流一会儿,表达了对她文字的喜爱,对她人生经历的钦佩。我很荣幸地与她合影,拍照时她面露羞涩。说到底,她是一个独立而又敏感的女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神奇的时代。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不断的努力,就能遇到一群与你经历类似的人,就有属于你的绽放时刻。莫要辜负好时光,努力就能赢得精彩! 范雨素与来京自学成才的老杨一样,他们的经历都表明,北京是个包容的城市,在这儿可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依靠自己奋斗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一切说到底,还是个人努力与奋斗。 见过范雨素之后,我常常感慨,如果当初她顺利考取了大学,选学个文学专业的话,是否我们就会看到她更多作品呢。当然,也可能相反,只是多了个平庸的文科生而已,生活的苦难磨砺了她,给她常人不有的文学表达机会。但我也时常感觉,她的创作更多依靠自己生活经历,缺乏专业文学训练,未来的创作是否会后劲不足。 但这也未必,明清小说家也都没有读现在的文学专业,也不是一样写出不朽的小说。做一些事情,除了勤奋之外,看来还是需要一定的天分。在这次见面会获悉,广西师大出版社签约范雨素,真是个先锋出版社。
284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桃李满园 宽旭法师缅怀一代文学宗师霍松林先生
xjtuhyg 2017-10-7 16:16
桃李满园宽旭法师缅怀一代文学宗师 霍松林先生 谈到了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之融入文学之中,使得“佛教”与“文学”这两个概念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交织而共同发展。它们相得益彰,彼此交相辉映,为人间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同时也投射出生命的灵动与感悟。历经二千年悠远岁月的递嬗,中国文学因佛教的幽邃智慧而更加丰盛。文学邂逅了佛教,带领我们进入的是一个真善美的境界,而畅游在这样的一种境界里,我们所获得的,则是一种心灵上永恒的享受与感悟。先生是在用实际行动教导我们。 2017 年02月02日  来源:凤凰佛教作者:宽旭法师 http://fo.ifeng.com/a/20170202/44538244_0.shtml   2017年2月1日,“从辛酉到丁酉,凤凰飞走了”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当代第一部文艺学教科书(文艺学简论)作者、陕西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霍松林先生   2017年2月1日,“从辛酉到丁酉,凤凰飞走了”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当代第一部文艺学教科书(文艺学简论)作者、陕西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霍松林先生于西安辞世,享年96岁 。 西安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 书写缅怀文章,内容如下:   缅怀一代文学宗师霍松林先生(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霍松林,字懋青,1921年9月生于甘肃天水霍家川。幼承家学,有“神童”之誉。于右任曾称其为“我们西北少见的青年”。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1951年赴陕执教至今,历任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西安师范学院讲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惊闻先生驾鹤西去,倍感痛心,我与先生忘年之交,同乡而会,2009年在 密宗祖庭西安大兴善寺 举办的“ 首届陕西佛教文化写经书画展 ”就是先生题的字。先生曾说“我这一辈很简单,就围绕文学,做了读书、教书、写书三件事情”一生只做三件事,每一件做到极致。      同时先生也 谈到了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之融入文学之中,使得“佛教”与“文学”这两个概念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交织而共同发展。它们相得益彰,彼此交相辉映,为人间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同时也投射出生命的灵动与感悟。历经二千年悠远岁月的递嬗,中国文学因佛教的幽邃智慧而更加丰盛。文学邂逅了佛教,带领我们进入的是一个真善美的境界,而畅游在这样的一种境界里,我们所获得的,则是一种心灵上永恒的享受与感悟。先生是在用实际行动教导我们。   今日我前往先生灵堂,拈香诵经,送先生最后一程,先生的离去是中国文学届的巨大损失。也使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愿先生一路走好!   先生西去,天下为敬,我谨代表西安青龙寺与大兴善寺向先生敬挽联。   上联:松梵清音远;   下联:林风觉路长。   霍松林先生题字的“首届陕西佛教文化写经书画展”(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 【0】霍松林先生楹联集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1035811.html http://bbs.dahe.cn/thread-1002365377-1-1.html 【0】沉痛悼念霍松林名誉会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1035357.html 【1】陕西师范大学悼念霍松林先生部分挽联挽诗唁电汇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33051 【2】悼念国学大师霍松林先生挽联选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32961 【3】甘肃各界哀挽霍松林先生挽联选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32901 【4】霍松林先生生平简介 http://learning.sohu.com/20170206/n480023153.shtml http://www.snu.edu.cn/newshow.php?id=17967 【5】天下诗友共悼霍松林先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35327 【6】沉痛悼念霍松林名誉会长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35357 【7】霍松林先生论吟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32785 【8】追思|霍松林先生的楹联情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1032732.html 【9】《香港回归赋》(霍松林撰文并书1997年6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829802.html 【10】霍松林行书《毛主席诗词》(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91927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91979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920061.html 【11】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读霍松林的《抗战诗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915240.html 【12】霍松林楷书“阅梁章钜《楹联丛话》摘录”(1)(2)(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92397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92423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923977.html 【13】热烈庆祝陕西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周年:陕西师大赋(霍松林撰文并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835365.html 【14】重建西安大唐芙蓉园紫云楼记(霍松林撰文并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831975.html 【15】光明日报:庭花晚更馨——霍松林的学术贡献和诗歌成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1034835.html 【16】 高松耸秀 —— 忆霍松林先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76742 【17】梁东:怀念霍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35988 【18】 霍门立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77483 【19】咸阳市诗词学会深切悼念霍松林先生仙逝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1079354
1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以诗联贺吉庆
suqing1961 2017-9-29 22:57
结婚生子、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均乃吉祥喜庆之事。中国人重礼仪,凡亲朋好友、同事邻居每逢吉庆之事,免不了要登门或面见道喜祝贺。对我而言,以诗联相赠,却不失为一种既省钱又不算太费力气的道喜祝贺方式。 2017 年8月16日晚,中国科技馆基金会同事饶荣亮偕夫人伊喆微信报喜,告家中新添7斤小帅哥一枚,又一小生命降临。这是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育两孩政策后,中国科技馆这对青年夫妇相亲相爱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自然可喜可贺。当天晚上,我遂作对联一幅,微信回复祝贺: 令尹添一人遂伊心愿,大吉成双对;尧帝赐丰食惠民荣光,亮德颂千秋。 令尹为春秋战国时期最高政务官之称,尹添人旁成伊,吉成双对为喆,尧加食旁变饶。联中或明或隐镶嵌了饶荣亮、伊喆夫妇姓名。祝愿饶氏父子前程远大,夫妇家人效仿前贤,心系民众,多做利国惠民之好事。 何苗是我在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同门学友,写毕业论文阶段,我和他及其他几位学友常在一起相互探讨、共同研究,他在查阅文献、启发思路等方面对我帮助颇多。毕业后,他回四川老家创业。2016年“五一”期间,从同门学友微信群中得知,这位忠厚内向、严谨勤奋的学弟终于洞房花烛夜,抱得美人归。看到他在群里晒出的婚庆照片,我为之欣喜,特作藏头诗一首,与导师和其他同学一道,在群里表达祝贺之情。 “祝酒豪饮斗当杯,贺语声声暖心扉。何事同门齐喝彩?苗圃红花双吐蕾。洞房烛照帅哥靓,婚礼轿抬美人归。大吉大利三春日,喜上眉梢恋蝶飞。” 以诗联做吉庆礼物,贺同事乐得贵子,庆新人喜结良缘,不亦乐乎! 2017 年6月中旬,第五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赛区决赛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科技馆闯入决赛的70多位优秀科技辅导员教师同台竞技,争夺展品辅导奖、科学实验奖、其他科学表演奖三大类奖项的一、二、三等奖。中国科技馆参赛选手尽管表现突出,三大类奖项均获得了一等奖,展现了高超的辅教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但是,参赛的青年才俊个个口吐莲花,人人激情澎湃,举手投足自信洒脱,选手之间的水平其实难分伯仲,获胜场面倍感惊险。受现场紧张、激烈比赛气氛感染,我即兴作《青春绚丽竞风采》诗一首,以表祝贺、勉励、奋进之意。 “国盛有赖民智开,科普助力素质抬。教育非唯授知识,辅导却能启思才。科技助力复兴梦,创新播种少年怀。青春绚丽竞风采,伯仲难分齐喊嗨。” 蒙《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先生厚爱,我有幸主持“青诗白话”栏目,最后说说与该报纸的诗缘。《科普时报》由原《科技文摘报》改刊而来,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普周刊。该报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使命,强化科普原创力度,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为繁荣科普事业做出贡献。 2017 年9月16日,《科普时报》创刊暨全媒体科普平台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如今传统纸媒已极难生存,更遑论发展壮大,《科普时报》却逆势创刊,实在是勇气可嘉,精神可佩,举措可赞。众科普大咖一番祝贺道喜之后,我在座谈会上直言,今天与其说是同祝共庆《科普时报》创刊的座谈会,不如说是为该报刊嘉勉鼓气的壮行会,希望《科普时报》纸媒与全媒体科普平台相互融合、互为借力,办出特色,成为科普界大受欢迎的重要传媒。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我还当场口占律诗一首,再表祝福之意。 “祝融播火耀神州,贺瑞新启寄语稠。科研求索辨真伪,普教育民担乐忧。时贤共济襄盛举,报台互融争一流。创意无限彰特色,刊道全媒宏愿酬。” ——本文发表于2017年9月29日《科普时报》“青诗白话”栏目。 更多文章请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
个人分类: 诗联拾趣|2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送给教师节最美的祝福语(二)——这里的文章该背下来
flysky97 2017-9-10 13:34
感恩教师节祝福语律诗绝句精华集萃 各位尊敬的老师,辛苦了! 律诗和绝句是中华语言,最精炼的部分之一。今天,特从网络上收集部分致敬恩师和教师节的篇章——借此,向你们致敬! 各位尊敬的老师,辛苦了! 在此,先送上几条原创对联: 各色修辞,比喻、反复、排比、对偶,来写恩师都乏力; 诸般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苦学知识尽成才。 一支粉笔三尺杏坛十载青春满腔爱, 百年基业千秋栋梁万世师表半生心。 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天文地理,文治武功,何种不是先师赐? 春风灯塔,阳光雨露、春蚕吐丝,蜡炬成灰,哪般能表弟子恩? 中华语言中, 律诗和绝句 是最精炼的部分之一,今天特从网络上收集部分致敬恩师和教师节的篇章——借此,向你们致敬! ●送恩师 作者:鲁新 数载教诲恩,永世师生亲。 朗朗评中外,津津叙古今。 答时浪潮涌,静可堕针闻。 桃李满天下,讲台独安贫。 ●《教师节特写》 作者:天随子 荒草旧山中,汗漫古道空。 春雨似琼露,寰宇渡春风。 日日经磨砺,年年斗寒冬。 若非春来日,怎有造化功! ●《教师颂》 胶南市六汪镇中心中学王振华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致恩师 作者:钱哆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相识缘在文章里,巧拜恩师改千秋。 蚕丝吐尽岁月变,烛泪成灰世态迁。 师徒二人情合意,授艺传才致徒身。 ●欢庆教师节赋诗寄怀 崔正陵 虾世当真喜迭来,园丁有节万花开。 半身清苦难移志,此日尊荣益壮怀。 锦绣前程身犹健,千秋大业智未衰。 不甘人后酬知己,热血浇培四化才。 ●教师节感赋——中华诗词论坛 冰雪晶莹 朝风暮雨晚霞残,数载银霜散讲坛。 栽李种桃辛苦尽,答疑解惑齿唇干。 心无旁骛园丁乐,生视己孩精力殚。 往事萦萦尤可恋,欲将余热付吟鞍。 ●教师节感赋——中华诗词论坛 陇上枫叶 顶风冒雨立教坛,数载耕耘鬓发残。 育李植桃身易老,修枝剪叶汗难干。 倾情秋韵人方醉,沥血春华力更殚。 往事悠悠成旧梦,今生无悔自心安。 ●赠老师 作者:黄碧雄 本是同龄德学高,春来桃李竞风骚。 当年善道多寒苦,今日慈颜显自豪。 ●赋教师节 作者:流浪者 三十二载节春秋为人师表名九州 教书育人赢华夏桃李天下誓不休 ●教师节感赋 湖北省汉川师范学校龙双林 教师盛节涌心潮,卷底丹霞分外娇, 绛帐新犁情切切,蕊宫敷粉乐陶陶; 丛丛花木增娇态,降降弦歌动管箫, 树李扶桃道泽远,愿将余热献新苗。 ●教师节三十周年感赋 作者黄耿宏广东 立节尊师三十秋,光环高戴名无实, 科技如今领天下,翘望正值丰收季, 疾呼兴教几时休。差距殊存志未酬。 学风何日敬轲丘。举国重论耕地牛。 ●浣溪沙·教师节 中华诗词杂志|高巧云 润物春泥秋至冬,呕心沥血育蒙童。 撇横竖捺画葱茏。大树参天千叶绿, 小花朵朵满堂红。谁持大爱与师同? ●《七律(教师节向老师问好)》 邱闽泉 今日尊师节庆至,普天桃李祝福声。 一枝粉笔随晴雨,两鬓白发伴谛耕。 大海胸襟山厚谊,终身为父励长争。 退潮留贝娇姿熠,不老青松傲泰亨。 ●《教师节感怀》 日立人老师惠赠 年少志高游科海,时宜只就作师尊。 讲台三尺何言苦,教室经年献青春。 两鬓霜白剩余热,春秋夕照映缤纷。 常觉今世作为少,喜有儿孙四季勤。 ●【七律】教师赋 (林中深情) 余辉洒尽始甘休,怜爱园丁无悔游。 桃李经霜方碧翠,梅兰料峭为香流。 功名不屑扬名世,翰墨无争策杖投。 若问平生何夙愿?清香粉笔写春秋。 ●教师节感赋 ……时英武 春风给力绘蓝图,喜赞园丁妙手殊。 卅载光阴催发白,五更灯火炼心朱。 为传杯水倾东海,甘作人梯铺坦途。 老骥壮怀千里香,新驹有力气吞吴。 ●从教四十年感怀 为人师表欲何求,目不窥园夏复秋。 灵气盈胸赏佳作,寒窗种德笑明眸。 三生有幸育桃李,双鬓侵霜携侣俦。 灯火阑珊留恋处,悠悠往事忆从头。 ●赠恩师 作者:一介书生 心系学生梦不成,谆谆教诲寄心声。 辞家瑟瑟寒风里,离校独行霜月中。 三尺讲台傾心血,一方净土书忠诚。 细推数理即为乐,不用浮名拌此生。 ●赠恩师(9.10) 作者:雪无痕 逢时磨研忆初识,腹有才华傲霜枝, 妙笔一支续春秋,杏坛三尺育桃李。 ●《师恩难报》: 略低三毫无胜券,才高二寸有黄金。 聪明愚笨师苟教,慧眼灵光辅志凌。 不看今朝多雨露,请观遍地寸草心。 ●七律:献给教师节 香茗友约 手执规程雕乳燕,心连万户墨浇田。 晨鸡唱晓惊残梦,晚月吟风落瘦弦。 满腹经纶书韵起,一腔热血画图卷。 红消翠减凌云志,桃李芬芳天下贤。 ●教师节感赋 linsong1025a 追忆华年著教鞭,堂堂师表尚招嫌。 本无钓誉图私利,旨在为民育俊贤。 世俗岂知方寸苦,丹心不值半文钱。 人生贵在求奉献,应效星光烛夜天。 ●七律《孔诞定为教师节感赋》 文/齐鲁散人 欲取江山先讨孔,守成维稳又尊贤。 争鸣百代谁论语,俯仰千年王道宣。 灰冷秦坑亡二世,烟香圣殿越千年。 杏坛今用黄金筑,谋利从商垦校田。 ●教师节感赋 科学网钟炳 一声问候赏心多,学子莘莘语谦和. 满腹珠玑皆硕博,为怀淡泊对山河. 青春有寄酬堪报,风月无情鬓自皤. 喜见枝头桃李熟,胸襟浩荡向天歌. ●教师颂 恩师掠起心中责,传道授业向人间; 不计辛勤播希望,浇灌未来育新苗; 两袖清风任劳怨,桃李满园笑开颜。 ●七律癸巳教师节感赋 海角漾潮 建节于今廿九年,东风化雨润师贤。 昔时灌溉曾劳碌,此日退休仍挂牵。 堪慰黉楼常创誉,最欣弟子每争先。 中秋接踵盼团聚,叙旧闻新庆凯旋! 本文由齐云龙收集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 内容来自网络,部分作者不明,如有侵范您的权益,请联系本人 !
个人分类: 人文|2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写教师节祝福语——这里的文章该背下来(二)
flysky97 2017-9-10 10:09
怎样写教师节祝福语——这里的文章该背下来(二) 感恩教师节祝福语律诗绝句精华集萃 各位尊敬的老师,辛苦了! 律诗和绝句是中华语言,最精炼的部分之一。今天,特从网络上收集部分致敬恩师和教师节的篇章——借此,向你们致敬! 各位尊敬的老师,辛苦了! 在此,先送上几条原创对联: 各色修辞,比喻、反复、排比、对偶,来写恩师都乏力; 诸般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苦学知识尽成才。 一支粉笔三尺杏坛十载青春满腔爱, 百年基业千秋栋梁万世师表半生心。 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天文地理,文治武功,何种不是先师赐? 春风灯塔,阳光雨露、春蚕吐丝,蜡炬成灰,哪般能表弟子恩? 中华语言中, 律诗和绝句 是最精炼的部分之一,今天特从网络上收集部分致敬恩师和教师节的篇章——借此,向你们致敬! ●送恩师 作者:鲁新 数载教诲恩,永世师生亲。 朗朗评中外,津津叙古今。 答时浪潮涌,静可堕针闻。 桃李满天下,讲台独安贫。 ●《教师节特写》 作者:天随子 荒草旧山中,汗漫古道空。 春雨似琼露,寰宇渡春风。 日日经磨砺,年年斗寒冬。 若非春来日,怎有造化功! ●《教师颂》 胶南市六汪镇中心中学王振华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致恩师 作者:钱哆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相识缘在文章里,巧拜恩师改千秋。 蚕丝吐尽岁月变,烛泪成灰世态迁。 师徒二人情合意,授艺传才致徒身。 ●欢庆教师节赋诗寄怀 崔正陵 虾世当真喜迭来,园丁有节万花开。 半身清苦难移志,此日尊荣益壮怀。 锦绣前程身犹健,千秋大业智未衰。 不甘人后酬知己,热血浇培四化才。 ●教师节感赋——中华诗词论坛 冰雪晶莹 朝风暮雨晚霞残,数载银霜散讲坛。 栽李种桃辛苦尽,答疑解惑齿唇干。 心无旁骛园丁乐,生视己孩精力殚。 往事萦萦尤可恋,欲将余热付吟鞍。 ●教师节感赋——中华诗词论坛 陇上枫叶 顶风冒雨立教坛,数载耕耘鬓发残。 育李植桃身易老,修枝剪叶汗难干。 倾情秋韵人方醉,沥血春华力更殚。 往事悠悠成旧梦,今生无悔自心安。 ●赠老师 作者:黄碧雄 本是同龄德学高,春来桃李竞风骚。 当年善道多寒苦,今日慈颜显自豪。 ●赋教师节 作者:流浪者 三十二载节春秋为人师表名九州 教书育人赢华夏桃李天下誓不休 ●教师节感赋 湖北省汉川师范学校龙双林 教师盛节涌心潮,卷底丹霞分外娇, 绛帐新犁情切切,蕊宫敷粉乐陶陶; 丛丛花木增娇态,降降弦歌动管箫, 树李扶桃道泽远,愿将余热献新苗。 ●教师节三十周年感赋 作者黄耿宏广东 立节尊师三十秋,光环高戴名无实, 科技如今领天下,翘望正值丰收季, 疾呼兴教几时休。差距殊存志未酬。 学风何日敬轲丘。举国重论耕地牛。 ●浣溪沙·教师节 中华诗词杂志|高巧云 润物春泥秋至冬,呕心沥血育蒙童。 撇横竖捺画葱茏。大树参天千叶绿, 小花朵朵满堂红。谁持大爱与师同? ●《七律(教师节向老师问好)》 邱闽泉 今日尊师节庆至,普天桃李祝福声。 一枝粉笔随晴雨,两鬓白发伴谛耕。 大海胸襟山厚谊,终身为父励长争。 退潮留贝娇姿熠,不老青松傲泰亨。 ●《教师节感怀》 日立人老师惠赠 年少志高游科海,时宜只就作师尊。 讲台三尺何言苦,教室经年献青春。 两鬓霜白剩余热,春秋夕照映缤纷。 常觉今世作为少,喜有儿孙四季勤。 ●【七律】教师赋 (林中深情) 余辉洒尽始甘休,怜爱园丁无悔游。 桃李经霜方碧翠,梅兰料峭为香流。 功名不屑扬名世,翰墨无争策杖投。 若问平生何夙愿?清香粉笔写春秋。 ●教师节感赋 ……时英武 春风给力绘蓝图,喜赞园丁妙手殊。 卅载光阴催发白,五更灯火炼心朱。 为传杯水倾东海,甘作人梯铺坦途。 老骥壮怀千里香,新驹有力气吞吴。 ●从教四十年感怀 为人师表欲何求,目不窥园夏复秋。 灵气盈胸赏佳作,寒窗种德笑明眸。 三生有幸育桃李,双鬓侵霜携侣俦。 灯火阑珊留恋处,悠悠往事忆从头。 ●赠恩师 作者:一介书生 心系学生梦不成,谆谆教诲寄心声。 辞家瑟瑟寒风里,离校独行霜月中。 三尺讲台傾心血,一方净土书忠诚。 细推数理即为乐,不用浮名拌此生。 ●赠恩师(9.10) 作者:雪无痕 逢时磨研忆初识,腹有才华傲霜枝, 妙笔一支续春秋,杏坛三尺育桃李。 ●《师恩难报》: 略低三毫无胜券,才高二寸有黄金。 聪明愚笨师苟教,慧眼灵光辅志凌。 不看今朝多雨露,请观遍地寸草心。 ●七律:献给教师节 香茗友约 手执规程雕乳燕,心连万户墨浇田。 晨鸡唱晓惊残梦,晚月吟风落瘦弦。 满腹经纶书韵起,一腔热血画图卷。 红消翠减凌云志,桃李芬芳天下贤。 ●教师节感赋 linsong1025a 追忆华年著教鞭,堂堂师表尚招嫌。 本无钓誉图私利,旨在为民育俊贤。 世俗岂知方寸苦,丹心不值半文钱。 人生贵在求奉献,应效星光烛夜天。 ●七律《孔诞定为教师节感赋》 文/齐鲁散人 欲取江山先讨孔,守成维稳又尊贤。 争鸣百代谁论语,俯仰千年王道宣。 灰冷秦坑亡二世,烟香圣殿越千年。 杏坛今用黄金筑,谋利从商垦校田。 ●教师节感赋 科学网钟炳 一声问候赏心多,学子莘莘语谦和. 满腹珠玑皆硕博,为怀淡泊对山河. 青春有寄酬堪报,风月无情鬓自皤. 喜见枝头桃李熟,胸襟浩荡向天歌. ●教师颂 恩师掠起心中责,传道授业向人间; 不计辛勤播希望,浇灌未来育新苗; 两袖清风任劳怨,桃李满园笑开颜。 ●七律癸巳教师节感赋 海角漾潮 建节于今廿九年,东风化雨润师贤。 昔时灌溉曾劳碌,此日退休仍挂牵。 堪慰黉楼常创誉,最欣弟子每争先。 中秋接踵盼团聚,叙旧闻新庆凯旋! 本文由齐云龙收集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 内容来自网络,部分作者不明,如有侵范您的权益,请联系本人 !
个人分类: 人文|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谁是范雨素?
cambaluc 2017-4-26 22:07
我做过家政工,也就是说的农民工,我也就是大家所要了解的对象 社会的最底层 我一直在听大家说的艺术家,介入,还有很多什么空间模型 就那种88年,89年那时候老看那个杂志老用这些词 我觉得听到最后,反正我心里觉得反正挺,感觉都挺搞笑的一个词 在这里刚大家,有一个作家吧,听着一个汤姆叔叔的小屋,听到这本小说, 汤姆叔叔的小屋差不多也算是一本小说,也是一个艺术形式, 汤姆叔叔的小屋它推动了一个,因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原因被总统看见了 然后有了南北战争,然后就有了推进平等做点什么 接着就是一个那个马...我有一个梦想,也是一个艺术形式 那是一个演讲,也是一个艺术形式 然后又追求平等 这样呢追求平等,我觉得那使他他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大家我们都知道大唐盛世 那是一个追求平等的时代 那时候也是我们最繁荣的时代 我希望我们艺术家,我作为一个最底层的农民工 我觉得艺术家做的是什么 当我们听到农民工和听到艺术家这两个词的时候 听到农民工他感觉到他不是一种耻辱或者贬义词 听到一个艺术家他也不觉得这个词哎呀怎么高高在上 它是一个中性词,让它们都变成一个中性词 因为我们都是这个我们终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是一个平等的关系 高高在上我觉得那种东西就是落后 我看很多西方国家他..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平等才带来繁荣富强 你说,你这个说的不对,你知道的太少,还有什么经济层面的什么 那我看到的表象是这样的 (打字慢,请看视频吧 http://baidu.iqiyi.com/watch/03354938021121840590.html?recFrom=sitefr=ps_ala11 ) 钱钟书先生说的 不读书的人上语言的当,读书的人上文字的当 我肯定也是看过这些很多文字,我就是通过这些文字看到这些表象 我觉得就平等,人和人 当我们把所有的职业听到我们的脑袋里都是中性词的时候 才是我们这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时候 我闹不明白什么艺术家介入,我们不是人吗 人各人就是人和人握个手交往,怎么叫介入呢 为什么那么高呀,我们都是一个普通人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946-1051170.html
个人分类: 生活|1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那新拍电影《鸿门宴传奇》怎么觉着那么的没意思
Huangyy 2017-4-19 10:53
在央视电影频道看了《鸿门宴传奇》,一看就觉得没意思,本来不想再看的,想想再看一会呗,嗨,还是那么的没趣。你说现在的这些演艺界的人都在干什么呢?那么重要的历史过程和战争历程,被改得不成了样子,人物的穿着打扮,就像个16~18世纪西方的武士。那么长时间的刘邦与项羽的争霸过程,被那些电脑特技整几下,哗啦啦的远看的那些“大队人马在几处的合围就搞清楚了。人物描写得也比较稀奇古怪。 过去的场景是这样的吗?那时的背景和衣着是这样的吗?那么复杂曲折的斗争经历是电影上那么简单的事吗?假如要想略过许多时间和过程的内容,则必须在画面上写成文字及帮白说明的。 那样把经典的文学和历史的随意篡改,是对年轻人的历史和文化教育方面不负责的表现。不利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认真拍些好的、态度比较严肃和精彩的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吧。不要老是玩那些电脑特技了。那玩意,一看就知道是合成的,只有几个人在这特技整出来的假的画面里走走,打打,说说的。随便找个本科毕业的年轻人都会整那些画面的特技。而且故事情节和过程请不要随便的改了。而且也不研究一下,2000多年前的那一带,是那样的荒芜的区域吗?假如那里那么的荒漠,那秦朝的皇帝和达官贵人们怎么都喜欢跑到那里去待着“享受”那严酷自然环境的“折磨”?不可能的。那么的荒漠的地方,那些楚汉大军还胡争个啥? 要好好研究历史,背景,环境变迁。细读《西汉演义》等书籍,好好地尊重原著,不要篡改。演绎的任务不是在那里去搞什么这时候的“创新”,而是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如果要创新,任务是去写新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的忠于现实过程的小说、报告文学,然后写成忠于原著的影视剧本。为何不做呢?老是靠拿经典的名著去乱改。那是很不对的。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研究等都有很多的严重的负面影响。建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电视台等媒体也都要同时关注和认真纠正此类错误的做法,严格审查其剧本内容,篡改的,不要批准拍摄,不要去播放。以形成一个环境和约束。最近10多年来这类随意篡改历史题材和经典的作品内容和相关特征和背景等的影视剧和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太多了。造成了广大的年轻人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精彩的过程和细节都不了解和歪曲式的认识。因而国外的文化、尤其是歌曲(电影等尤其是美国所谓的大片,都差不多,胡闹的多;而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则拍得好,如《中途岛》等,忠于原著和历史过程;以前的一些比较纯文学作品的电影也是那样的忠于原著,因此,得到很好的评价,如《罗马假日》、《蝴蝶梦》等)等东西则大行其道,这还怎么形成我国的文化自信呢?因为,极大多数年轻人不会认为哪个新拍的作品是如何被篡改或者叫得好听一点被“创新”,或者被“改编”的。所谓的改编,只能是艺术上的表演方法和一些小环节的改动,而不是把历史的经历、内容,人物的特征,重要的细节去随便改的。那就成了严重的篡改了。那样的作用就是上述很负面的。 希望以后影视界其其他艺术行业多花些功夫,出些好的作品,如老版的电视剧《水浒》、《三国》等等。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3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沉迷科技的马克·吐温:发明了胸罩搭扣,还和特斯拉是挚友
热度 4 beckzl 2017-4-18 22:25
自从移动设备和互联网兴起后,越来越多人感慨离不开手机的无奈。 人们又开始向往童年的单纯生活。 那时除了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瞎逛搞事,最幸福的莫过于在安静的午后读上一篇故事。 《爱迪生救母亲》、《华盛顿与樱桃树》这些让人如临其境的名篇自然不必多说。 落樱神斧华盛顿 但不少人的记忆中应该还会有这样一本——《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系列:汤姆索亚历险记》。 其中汤姆与贝姬的大尺度情节堪称小学生泡妞学的入门指南。 书中贝姬与汤姆曾接吻 今天大家都知道这本小说是美国第一大文豪马克吐温的作品。 然而,很少人知道这位传奇的大作家不仅是世界第一“名言承包商”,还是一位超级科技爱好者。 早在他成名之前,就曾发明了一种方便的搭扣,还拿到了专利。 后来这个设计被应用在了女士胸罩上,还推动了胸罩的普及,惠及数亿人。 马克吐温 成为作家后,他有了不少的积蓄,但他沉迷科技花了19万美元投资了自动排字机。 结果产品失败,负债累累,不得不靠演讲赚钱还债。 他的作品曾救过大名鼎鼎的 特斯拉 ,两人还成为了忘年之交。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特斯拉的实验室里不听劝,玩机器玩出了翔。 说马克吐温是 文艺界的头号科技狂热分子 绝不为过。 … 马克·吐温在今天可谓名声响当当。 虽贵为美国头号大文豪,但知道他早年故事的人并不多。 他本名 塞缪尔·克莱门 ,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家里一共7个孩子。 一家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的收入养活,生活很拮据。 克莱门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出去打点零工,赚些零用钱。 童年克莱门 在他11岁的那年,父亲突然去世,家里再也供不起学费,克莱门的学历永远定格在了小学。 小学没毕业,还是个色盲,克莱门小小年纪就得靠自己养活自己。 起初他在印刷厂当小学徒,做过送报童和排字工,渐渐地也开始给哥哥创办的杂志写稿。 青年克莱门 身边的人都以为克莱门要上演从一个技术工转型为作家的励志故事。 可是人家胸怀里装的可是星辰大海,在印刷厂没干多久就上船做水手去了。 在当水手的这段日子里,克莱门才第一次用上“马克吐温”的笔名。 而且这笔名并不是他自己起的,是他“偷”来的。 留起了胡子的克莱门 当年克莱门的一位老船长,曾经还是资深的领航员,也是出了名的“民科”。 老船长的笔名就是“马克吐温”,是领航员的术语,意思是水深两浔。 这位民科船长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片文章,预言不久后河水上涨会淹没新奥尔良。 克莱门觉得很可笑,就模仿老船长的文风写了一篇讽刺小品,并以笔名“马克吐温”发表。 最后老船长被气得不再握笔,“马克吐温”这个笔名也就顺利地过继给了克莱门。 成为了马克吐温的克莱门 马克吐温虽然后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但骨子里还是最爱科技。 早在以文学作品成名之前,马克吐温就发明家的身份为人所知。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爱情的力量,马克吐温在结婚后一年就有了一个重大的成果。 他发明了一种用于服装的搭扣,不仅可以调节松紧,而且扣上和解开都十分方便。 马克吐温的搭扣专利 马克吐温也对他这个发明引以为傲,他认为这种设计将来绝对会被大量应用在马裤、背心上, 前景一片广阔啊 。 他当然立马就拿这个设计申请了专利,足足赚了一大笔。 可是一直到马克吐温去世,他都没看到自己的发明被大量使用。 倒是在他与哈雷彗星一同离开地球的4年后,这个搭扣设计才被用在了女性的胸罩上。 在此之前,女性的胸罩可是要像系鞋带那样穿戴。 没有搭载黑科技的胸罩 马克吐温的这个发明直接促成了胸罩的大规模普及,没有他可能现在的女孩子都还穿不上胸罩。 这对广大男同胞而言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不过就冲着能单手解搭扣这一点,总归是要感谢马克吐温的。 发明了搭扣之后马克吐温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快感,而且马上又有了灵感。 他一直有收集图片和报纸文章的习惯,但是每次总是为抹胶水的繁琐而苦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克吐温发明一种自粘贴的改良版剪贴簿。 并靠这个发明赚了5万美元,什么概念?马克吐温一辈子靠出书总共才赚了20万美元。 马克吐温的剪贴簿 马克吐温靠文学作品发了达之后依旧忘不了当初搞发明的时光。 正好当时有一个叫做佩吉的人找到了马克吐温,说他手里有一个好产品,但是只缺最后一笔研究经费。 那是一款自动排字机,当过排字工人的马克吐温立马就眼前一亮。 他知道排字的工作不仅繁琐,而且效率低下,自动排字机 前景一片广阔啊 。 排字工人 于是马克吐温当场掏出了2000美元,成为了一个小股东,静静等待好消息的到来。 一年过去了,佩吉又找到马克吐温,对他说 “就要成功了,只要最后一笔钱。” 马克吐温很理解发明家的辛苦,出点状况也是很正常的,二话不说又投了一笔钱给他。 又一年过去了,佩吉又找到马克吐温: “就要成功了,只要最后最后一笔钱。” 好吧,好事多磨嘛,马克吐温还是没说什么,继续投资。 心塞... 三年、四年、五年,佩吉年年“快成功”,马克吐温从小股东变成了大股东,从45岁投资到60岁。 整整16年,马克吐温和他的富二代妻子一共投了将近20万美元进去。 这台前景一片广阔的自动排字机还是“快成功了”。 结果别家的排字机都已经上市销售了,佩吉的排字机才一共造出了两台。 佩吉的自动排字机,结构非常复杂 马克吐温从此陷入财务危机,不得不靠卖艺还债,走上了环球演讲的不归路,好几年后才还清。 虽然马克吐温已经再没有钱玩科技了,但他还有特斯拉这个好基友啊。 特斯拉与马克吐温素未相识就已经接下了情缘。 当年特斯拉还在家乡念中学,生了一场大病,差点丢掉了性命,全靠看马克吐温的小说才撑过来的。 青年特斯拉 25年后特斯拉来到美国见到了“救命恩人”,两人一见钟情立马互粉。 从此,马克吐温一有时间就到特斯拉的实验室参观游玩,甚至还玩出了屎! 马克吐温在特斯拉实验室 有一段时间马克吐温的肠胃一直不好,满世界都在传大文豪拉肚子的消息。 特斯拉听闻后也十分关心自己的挚友,想请马克吐温来实验室放松心情。 马克吐温受邀来到他的实验室,好奇地站上了一个平台,还不听劝告非要开启振荡器。 结果经历了90秒的翻江倒海,马克吐温突然感受到了一泻千里般的飞翔快感。 不得不说马克吐温幽默大师的成就应该也要感谢特斯拉才对。 马克吐温在特斯拉实验室,左侧身影为特斯拉 据说, 特斯拉还差点因为马克吐温成为了发现X射线的第一人。 特斯拉在克鲁克斯管给实验室照明的情况下给马克吐温拍了一张照片,发现底片不正常地曝光了。 不过很可惜,特斯拉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错过了这个震惊世界的大发现。 马克吐温唯一的影像资料,爱迪生摄 马克吐温这辈子有太多名号,大文豪、美国第一位真正的作家、幽默大师。 可若不是吃了文化上的亏,马克吐温也许更想做一名科学家或者大发明家。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 “科技让我胸中有道,也让你们胸上有罩。” 好吧,他并没有说过。
11986 次阅读|4 个评论
那些年,为什么躲在校园厕所里搞创作?
热度 6 zhengyongjun 2017-3-16 16:53
你奏你的凯歌,我做我的莫言。最近几天,这张照片火了! 看见莫言,想到文学了。莫言的创作高峰时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个不好也不坏的时代,是文学创作的大繁荣时代。刚刚改革开放,压抑已久的东西都在释放,文学是个出口。社会上,大字不识的人都敢写诗,大学生中喜欢文学的人也挺多。写了都想发表,那时没有博客,连电脑都没有。一些文学爱好者,躲在厕所搞创作,于是厕所文学也繁荣了。那时,蹲在水箱失控臭气熏天的男厕所里,欣赏着校园厕所文学的精品,真是一种非常另类的文学“熏陶”。 诗画同源,的确如此。在校园厕所脏稀稀的墙壁上,一小撮人体艺术爱好者们,去蹲个厕所也笔耕不辍,即兴创作了形神兼备的钢笔速写画。诗文配画,傍边配上对仗工整的对联。上联:叹世上英雄豪杰到此敢不俯首称臣;下联:看尘间贞烈女子入内莫不宽衣解裙。横批:天地正气。让不良少年看后兴奋不已,浮想联翩。 “人生自古谁无屎,拉屎谁能不用纸。若君拉屎不用纸,难道你是用手指?”。这首仿古七言绝句,诗风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大有横扫李杜,气死文天祥的气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真 TM 是超一流水平啊。 厕所文学也是遵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原则,有些作品非常写实,譬如下面两首:“手拿秘密文件,脚踏黄河两岸,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隆隆。”。“紧急警报,跨上战壕,先开机枪,后放大炮,排除警报,贴张布告!”。 一些诗句,语句凝练,思想深邃,满满地“正能量”:“人吃的是粮食,拉出来的全是思想。”。还一些诗句,虽不押韵合辙,但也相当的警世箴言,譬如:“大便不冲水,用屎塞你嘴!”。 养生科普体裁,那个时代就开始被关注了:“有屁不放,憋坏五脏,没屁乱挤,锻炼身体”。真乃理科才俊啊,呵呵。 有些家伙喜欢搞恶作剧。记得有次上厕所,看见拉门的上方用碳素笔大大地描着:“向左看”,左侧墙上写:“向右看”,右侧墙上写:“向后看”,后面的墙上写着:“大便时不要东张西望!”。看完不得不由衷地赞叹道:真 TM 是一个黑色幽默啊! 现在,已经没有人躲在校园厕所里搞“创作”了。一个原因是网络非常发达,人们可随手把作品发到网上,博得一些点赞,另一个原因是社会文明程度真的进步了。除了偶尔还能看见英语四六级作弊的小广告,校园厕所已经非常干净了。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这镜头抓的太精彩了,向摄影记者致敬!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4977 次阅读|12 个评论
浅谈格律诗与非格律诗
热度 2 sstone2009 2017-2-27 20:18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近些年,我仿照唐诗宋词记事抒怀,起初努力按照格律要求,不久便放弃,渐渐地只追求“定句”、“定言”、“适韵”,其他便不做要求。具体说来:多数按照四句或八局为一首,每句为五言或七言;适韵就是适当追求押韵,但不是严格按照格律诗的平水韵;对仗只是根据表达需要,且并不严格按照格律的要求;至于平仄,索性予以忽略。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描述事物和抒发情怀。 我只是自娱自乐而已,不料有熟悉诗词格律的朋友给我提醒。好在也有朋友支持我的做法,支持者其中就有老蔡。我还曾经与老蔡讨论是否应该写一篇关于今天我们做这样创作的合理性的文章。最近,因为编辑这些年自己写的散文随笔小诗,我决心补补课,再深入了解下格律诗与非格律诗区别。 于是,一方面我拿来了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江建名的《诗词格律启蒙》、马凯的《谈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另一方面我及时与老蔡讨论心得体会。 王力先生是诗词格律研究方面的真正牛人,他认为唐代以来,诗分为两大类,一是古体诗,继承魏汉六朝诗风,并不讲究格律,用韵较宽、平声韵上去声韵入声韵均可用、后三字常出现三连平和三连仄、完全可以不用对仗,马凯在文中说“《唐诗三百首》所选五律五绝,破格者竟居多数”,其实并不奇怪。另一类是今体诗,为唐代新兴,在字数、韵脚、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但也有些突破,如晚唐和宋代用邻韵非常多,平仄有变格、拗句、小拗可不救,对仗也有变通,出现借对、借音、流水对等。马凯主张“求正容变”是基于格律诗,即今体诗,对古体诗而言,大概没有“容变”的必要了,唐代前不拘于格律,唐代以来亦有不拘于格律,何况今天的普通话语境下呢? 江建名在著作中阐述了汉字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普通话普及以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今韵较之古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入声已经消失;平仄多是基于各地方言;现在习惯用复音词,与古汉语多用单音词相异很大。这些变化与发展,既会对今人写诗有影响,也会影响格律诗鉴赏。 基于以上理解,并结合我的创作体会,大致可以这么理解:唐代新兴的今体诗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古体诗并不讲究格律;基于普通话语境的非格律诗称“新古体诗”为宜。今天,我们仿照唐诗创作,内容仍然是第一位的,这是生命力所在,格律则不宜严苛。
个人分类: 随笔|1063 次阅读|4 个评论
第一章第1节:哲学和文学,哪个更能帮助我们批判性思考
helloworld3 2017-2-23 17:17
#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经济学的修辞》系列编译# 第一章第1节:哲学和文学,哪个更能帮助我们批判性思考 我们从分析Richard Posner的《法的经济学分析》中的一个段落开始: 我们对习惯法主要领域的研究表明,习惯法有其深层的经济理由……习惯法采用让总价值最大化的方式,在从事相互作用的活动的人们之间分配责任……法官不能不考虑损失是否是由浪费的、不经济的资源使用造成的。在一个存在稀缺性的文明中,这是一个紧迫的、不容回避的问题。 跟着Posner本人的思路,用哲学的、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去读这段话,也就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去理解习惯法:习惯法之所以是如此如此的,是因为它是最有效率的。 如果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读这一段话会怎么样呢? 首先,它借用了很多经济学的词汇:“分配”、“最大化”、“价值”、“稀缺性”,这些词既可以作为经济学术语使用,也可以作为日常用语使用,Posner使用这些词而不是其他词,达到了将自己的理论打扮得更科学的目的。这些词本身并非经济学专用词汇,在被经济学拿去使用的时候,它们有着更狭窄的定义,但一旦它们离开了经济学,它们的涵义就变得宽泛起来。因为它们频繁地被经济学使用,它们就被赋予了科学化的色彩。 至于把交通事故或民事违约这样的事情称为“相互作用的活动 ”也没有错,只不过这种叫法很“哲学”。要注意的是,Posner在使用“相互作用”这个词的时候,不涉及任何政治的或伦理层面的意义——举个例子,一个农场主和一家铁路公司有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 注:利益纠纷 ) ,但是当他们打官司闹到法庭的时候,法官跟那些在法庭外示威、谴责大企业的人之间就不存在“相互作用”了。“相互作用”一词的使用,让作者看上去就像个客观无比的科学家。 (注:这个比方举得很调皮。因为既然原文采用了“总价值最大化”这样的经济目标,就不应该把社会价值、伦理冲突这样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法官跟抗议者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上面这段话还使用了“深层”一词。不过要注意,这个词谁都可以用。美国法律界的左翼分子、法学批判家会说,法律的“深层”结构是对资本主义的纵容,而如Posner 这样的法学界的右翼分子,会说法律的深层结构是对资本主义的肯定。 (注:别以为用这种词就能唬住读者^_^) 我也是站在Posner这边的,并且基本同意他的这本书。但这不意味着我不会对他的书进行修辞学的审查和剖析。使用修辞学的方式,比起使用作者本身引导读者进行的那种哲学的方式去阅读,会更富有成果。
个人分类: 经济学的修辞|1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经济学的花言巧语》
helloworld3 2017-2-21 22:04
按:标题是美国经济学教授 Deirdre N.McCloskey 1998年出版的一本书,曾在2000年出了中译本《经济学的花言巧语》,更中性的翻译应是《经济学的修辞》,作者认为经济学乃至一切学科都是文学,但长期以来,人们把科学与文学严格分开来,认为文学的一定是不“科学”的,科学则一定不能跟“修辞”扯上关系,这是不应当的。作者本身是经济学家(兼有历史和文学的博士学位),自然要从经济学入手,对之进行解剖,说明其“文学性”。但作者并非意在攻击经济学,用她的话说,是要“帮助经济学成熟起来”。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经济学的文学批评”,对不了解经济学或修辞学的读者来说,阅读它想必有较大的困难。在这本书出版两年后国内就引进了它,可以看出当初国内学界对它的重视,不过这本书的中译本实在很难读,原因应该有几方面:一是这本书的主题对大部分人来说很新,在对这方面的关注和讨论氛围丝毫没有建立起来时,书中的话题让人感到陌生;二是作者的行文散碎、幽默感不好把握,使得翻译本身也很困难。 我在几年前就产生了重译这本书的想法。不久前又遇到这本书,想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然而找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难度大,而我的初衷首先还是分享书里的思想,所以考虑可以翻译出来后在网络上发布(版权问题先忽略)。我又想,既然不是正式出版,我也没有必要逐字逐句正儿八经地翻译,因此决定用编译的形式,将这本书的内容用中文分享出来。 这次首先发布的是作者序,原文翻译。在这以后的正文内容,计划采用编译+评注的方法,以章节为单位发布:) 序 /麦克洛斯基 只要翻译成英文,大部分经济学家的高谈阔论,听起来就像诗人、新闻记者、商人或其他看似深刻的家伙们一样有道理。恰如四处可见的各种正儿八经的谈话——比如服装设计师们,或棒球爱好者之间讲的那些——听经济学家说话,如果你还没有花时间适应他们说话的方式,会有点跟不上。在这种言谈文化中,词句晦涩难懂。但进行着这些深奥讲话的人,也不是从另一个宇宙过来的。归根结底(经济学家最爱的一个词),各类言谈的习惯是类似的。经济学家使用文学读者看起来陌生的数学模型、统计检验、市场理论。但若仔细考察的话,它们并不那么陌生。它们就如演讲中的修辞手段——隐喻、类比和诉诸权威。 演讲的修辞术可不是银样镴枪头,它们在代替我们思考。海德格尔说:“与其说是人在说话,不如说是语言在说话”。假设一个人像经济学家那样,把市场想象成“看不见的手”,把工作组织视为“生产函数”,把自身的“系数”视为“显著的”,其实就已经赋予了语言重大的责任。我们也就有必要认真考察语言本身了。 经济学家的言谈极大地依赖于语言之形式这一发现,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不是科学家,或者说他们所讲的东西只是见仁见智的个人观点,抑或是某种骗术。经济学家几乎取得了跟科学家一样的成功。事实上,在过去的50年里,他们的失败——他们是小男孩气的、但也是可以纠正的——跟他们对修辞术的懵懂无知有直接关系。好的科学家也利用语言。科学家中的翘楚,如古尔德和费曼一等人,有意识地去利用语言。想要明智地使用讲究的语言,你就需要在说话的时候注意到在场的其他人的想法。 想影响你的听众,这就叫做“修辞”——我在后面会努力运用它。人们使用“修辞”去警告人们预防剧院火灾,或者在竞选中煽动仇恨。这是报纸使用这个词的时候的那一类含义,比如总统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激烈修辞”,或者“夸张的修辞”。然而,自从希腊圣火被点燃,这个词就被更广泛地使用,它意味着研究人们利用语言达到目的的所有方式:可以是煽动暴民对被起诉者动私刑,也可以是让读者触摸到小说里人物的体温,也可以用来让科学家接受更好的论点、拒绝较差的那些。报章所指的“修辞”是“小修辞”,我谈论的却是“大修辞”。 在《现代教条和修辞认同》(Modern Dogma and the Rhetoric of Assent )中,Wayne Booth给出了很多有用的定义:修辞“与其说是通过抽象方法探究真相的艺术,不如说是探究人们相信他应该去相信什么的艺术, ”;修辞是“发现好的理由的艺术,寻求心安理得的艺术,因为任何理智的人都需要被说服”;修辞是“小心衡量或好或坏的理由,以达到或多或少的恰当或可信的结论——它并不足够可靠,但好过碰运气或不加思索”;修辞是“在分享交流中发现并增进合理的信念的艺术”,它的目的不是“让别人接受现成的观点”,而是“进入共同的探寻”。 问题是:科学家们是否在“修辞性”地说话?科学家们往往扮演了“结果”的发布者或“结论”的陈述者,“结果”、“结论”似乎是与修辞无关的。他们也是在进行说服吗?我认为是的。我说过,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技巧,科学家不是对着空气或自己说话,她面对着的是众多的声音。她渴望被关注、被赞美、被发表、被效仿、被授予荣誉、被爱。这便是人的欲求,语言这种工具则是实现它的手段。 如果我们拿经济学的定义来开个小玩笑,修辞就是语言的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讲话的时候,如何把有限的手段分配给无穷的欲求。表面上看这一假设是合理的:经济学家跟其他人一样,不管是在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办公室还是保龄球馆,他们都是渴望听众的话痨。我们这本书的目的是看经济学家的话否是真的,以及是否有用,即研究经济学科的修辞术。这一课题乃是一门学科,它探讨的不是经济,也不是对经济进行描述的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也不是经济学家在经济中的角色。这一课题是高谈阔论的经济学家们自己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彼此投资的利率弹性为零或美联储控制了货币供应。 对经济学家之间的言谈进行考察的目的,是帮助经济学这一学科领域的成熟,而非攻击这一学科。经济学的失败,在于它做不了社会天气预报,而来自政治和新闻界的修辞将这一角色强加在经济学身上。经济学的显著成功体现在它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上,或者说倘若它对修辞术不是那么无知无觉的话,它会取得更显著的成功。经济学就像地质学和演化生物学,是历史的而非预测的科学。经济学未被广泛视作人类大脑的宏伟造物,然而我就是这么看待它的。它是一种社会自我理解的方式(跟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一样的批评理论 ),它跟人类学或历史学一样了不起。更可惜的是,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经济学家变成了现代主义的傻仆人。他们是时候清醒过来,讲究一下修辞术了。 文学能够服务于经济学的,是提供一种作为自我理解模式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不仅仅是好坏的评价,在新近的文学批评中,好坏评价很少出现。它主要关心的,是让读者看到诗人和小说家们是如何完成他们的作品的。在这本书里,运用这种批评方式的经济学批评,并非意在攻击经济学,不会由于经济学是修辞性的就否定它。我一再重申:修辞无处不在,从数学家到律师无人不使用修辞术。经济学的文学批评是一种手段,用来展示经济学家们如何得出他们的结论。 这么想问题的经济学家不多。在其它社会科学那里,有着数量更多但是所占比例仍然很小的社会科学家做到了:文学思维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普遍存在。法国人笼统地称为“人文学科”的东西,聚集了如今能够以修辞学意识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少数人。还有很多人,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生物学、古生物学、通信、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科学史、哲学、宗教学、比较文学这些领域,已经做了一些修辞学批评的工作,尽管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 我在经济学里进行着修辞学探索。在这里我要使用古老的修辞学工具——fortiori“更不必说”这一术语 (注:fortiori是拉丁语中的一个逻辑术语,表示“更强理由”) :如果连对养猪和铁路的经济学研究 (注:这两个案例作者会在后面书中提到) 都可以同时是文学的和数学的,如果连约束条件下的人口最大化研究都可以同时是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更不必说其它的了。
个人分类: 经济学的修辞|5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阪口直树教授的〈十五年战争期の中国文学〉述评》
kyotosizumoto 2017-1-15 16:38
阪口直树教授的《十五年战争期の中国文学》述评 一般来说,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是比较受欢迎的。从《战争与和平》到《雪白血红》都曾引起过我对血与火的战争背后的那种既恐怖又神秘的艺术世界的一番神往。但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创作在战争终结后的和平时代,是想教唆人们挑起冲突还是呼唤和平,需要认真鉴别。相反,在战争的炮火中能进行创作的作家,不论是为了记录历史还是为稻粮谋都是值得尊敬的。 在中国大陆,研究在战争的炮火中进行创作的作家,特别是研究1930到1945年间在国统区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却一直是近几十年来文学史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禁区。大陆的文学史家们,一向把中国现代文学史划分为六大板块,既:巴老曹鲁郭茅,近十几年来,钱钟书、张爱玲、沈从文、张恨水等人虽又得以出土并回到文学史中,但涉及1930年到1945年间十五年战争期的文学,一直以左联文学为主,而国统区文学,与国民党正面战场一样,是为现代文学史界所不语的”怪、力、乱、神“之一。终于有人出来说三道四了:先有周锦教授的《中国新文学史》对鲁迅和内山完造的关系进行质疑,并提出内山是日本军部文化特务说。次说在国外一时鼓噪,引起了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陈漱渝先生激烈反弹。紧接着,北师大王一川教授的本世纪文学大师评选中又把矛盾哄了出去,大小报刊又是一连串的惊讶!面对乱哄哄的文学世界,几位高人挺身而出,意欲收拾残局: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和复旦大学张培源教授等人开始重写现代文学史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杨义和名古屋大学中井政喜教授等人作出了图说本现代文学史,现在又有阪口直树教授的《十五年战争期の中国文学》这本专题文学著作。 我对文学史研究的兴致并不浓厚,虽然说在大学和研究生时代都是在中文系度过的,但到了日本后,就进入哲学系,从事我所喜爱的古代思想和文化的专题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史研究反而成了业余爱好。现在,蒙阪口先生的器重,送我一部样书,读后深觉有必要把一点感想写出来,与各位交流。 这本新作的副标题是“国民党系文化潮流の视觉……”,与此相应的是,阪口先生在本书中提出了“方法……国民党”的新概念。这一概念是从竹内好教授的《方法……》和沟口雄三教授的《方法......中国》中形成的。阪口先生认为,在已出版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对于十五年战争期的文学,大多是以左联文学为中心的。而当时的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又并非只是左联文学一种表现,因此,他主张以“方法……国民党”这一概念为中心,力图全面、彻底描述十五年战争期文学活动、打破传统的左联中心论。 在国内的现代文学史教科书中,左联中心论好像是哥不能亵渎的圣地,因为受这一中心论的制约,对作家、作品的研究明显地带有政治取舍,如对作家茅盾的研究过去过多地介绍他的《子夜》,而对他和中统特务之间的密切来往关系(包括他从特务组织文运会中接受金钱、参加活动等)则视而不见、知而不提。现在,阪口先生的书中对此问题作了详细的说明,完善了我们对茅盾生平和多种个性特点的认识,由此可以增加我们对矛盾创作《腐蚀》的真正含义的了解。根据我本人粗浅的知识,茅盾当时并没有为党从事地下工作的任务,他晚年曾向捷克学者Marik Galik先生亲口说明他1921年入党之事,此中用心,也就别有一番风味可求了。阪口先生想把国民党的文化传统上溯到民国初期的新旧思想之争,为十五年战争期的文学的发展找到了内在的思想基础,也为解读作为旧知识人之一的茅盾的多种表现提供了依据。 东京大学丸尾喜教授看完此书后对“方法……国民党”这一概念表示认可。大阪外国语大学西村成雄教授特别肯定阪口先生的此书在建立新文学史观、复原国民党系文学潮流的文化成果上的意义和价值。关西大学北冈正子教授也肯定了此书在探索文学史写作的新角度新方法上的贡献。在最近的中国文艺研究会上,阪口先生的专题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当然,这类研究在大陆或许尚待以时日,但我们深深地期待着。
个人分类: 海外汉学|1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村上君,拿上早该属于你的奖牌狂奔吧!
热度 1 张海霞 2016-10-10 09:42
阳光明媚的秋日,我们不希望你再“陪跑”,喜欢跑步的村上君,这次拿上早该属于你的奖牌狂奔吧! 村上春树,请拿走你的诺贝尔奖 卡佛 2016-10-10 05:18 2016 年诺贝尔奖陆续公布,文学奖的归属又一次成为茶余饭后的热点,其原因大部分要归属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近几年村上春树一直领跑着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然而造化弄人,也可以说大热必死吧,村上春树数次落选。首先给大家陈列下英国博彩公司立博在2016年10月4日更新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表(数据来源搜狐): Haruki Murakami (村上春树,小说家,日本)5/1 Adunis (阿多尼斯,诗人,叙利亚/黎巴嫩)6/1 Philip Roth (菲利普·罗斯,小说家,美国)7/1 Ngugi Wa Thiong'o (恩古吉·瓦·提安哥,小说家、剧作家,肯尼亚)10/1 Joyce Carol Oates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家,美国)14/1 Ismail Kadare1 (伊斯梅尔·卡达莱,小说家、诗人,阿尔巴尼亚)16/1 Javier Marias (哈维尔·马里亚斯,小说家,西班牙)16/1 Jon Fosse (乔恩·福瑟,剧作家、小说家,挪威)20/1 Ko Un (高银,诗人,韩国)20/1 John Banville (约翰·班维尔,小说家,爱尔兰)20/1 Antonio Lobo Antunes (安东尼奥·罗伯·安图内斯,小说家,葡萄牙)20/1 Laszlo Krasznahorkai (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小说家,匈牙利)20/1 Peter Handke (彼得·汉德克,剧作家,奥地利)25/1 Peter Nadas (彼得·纳达斯,小说家,匈牙利)25/1 Amos Oz (阿摩司·奥兹,小说家,以色列)25/1 Abraham B Yehoshua (亚伯拉罕·B.耶霍舒亚,小说家,以色列)25/1 Adam Zagajewski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诗人,波兰)33/1 Juan Marse (胡安·马尔塞,小说家,西班牙)33/1 村上春树又一次领跑赔率榜,紧随其后的是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今年村上春树的命运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评委对叙利亚的关心程度如何了。其实回望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可以看得出评委的评选标准并不以作品的优劣为唯一标准,更看重的是作家在世界文学领域,甚至政治领域上的影响程度。 政治领域上最典型的例子是丘吉尔。文学领域上的例子就多了,拿我们最熟悉的莫言来说,他获奖的理由是“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通俗来说,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带入了东方,并将其发展成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学体裁。实际也可以理解成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人,因为现在世界范围内,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已经不太多见了。而如果单从作品上来说,莫言作品的影响力并没有中国其他一流作家的影响力大,比如王朔,贾平凹。 再回来说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作品与日本的传统文学是有很大区别的,这跟他早年创作的经历也有关系。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靠写作为生,而是一边经营咖啡馆,一边写作。他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多于本国文化,这就造成了他的作品中西化痕迹很深,这种文化差异使得他一直游离于日本文学圈之外。被孤立的环境也使得村上春树愈加关心边缘人物的生活,所以其作品总是以边缘人物为主角,故事的主线也是游离在现实与虚构之间。 读村上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似曾相识,但不曾谋面。 但是如果讲到其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力,恐怕远没有其他候选人那么深远。村上春树总是沉浸在自己的虚构世界里,他会关心某些重大的事件,也会将这些事件写到作品中,但往往,这些事件成为了他的故事中的铺垫。 不可否认,村上春树是个伟大的作家,今年他也再一次冲击诺贝尔奖,但是笔者认为他获奖的机会并不大。原因就在于,他仅仅是个作家,并非文学家。 不过从情感上,笔者还是希望他能拿走诺贝尔奖。毕竟我们这一代人是读着他的作品成长起来的。《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1Q84》,这些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尝试过模仿他的风格,模仿那些忧郁而又充满哲理的句子。 所以,村上春树,请拿走你的诺贝尔奖。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35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几种宗教与文学、文化、信仰问题
Fangjinqin 2016-10-9 14:36
上传附件后,无法插入文件和显示啊! 科学网老问题没有解决!! 为什么??? 节日上班了,能否请科学想办法解决!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1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文学创作看科研工作
热度 4 xin 2016-4-30 07:01
陈忠实、贾平凹和路遥,是陕西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界三位大家,他们的作品如实地记录了三秦大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最近,我看了一些关于他们创作过程方面的资料,感觉他们有很多共通的地方,这也与我们做科学研究非常类似。 第一,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 他们三个人,大致从七十年代初期,就开始文学创作。经历过文革和改革,体会过当农民和当城里人的滋味。这些生活积累,成了他们日后创作的源泉。让他们的创作深刻地打下了地方和时代的烙印。尤其是他们对土改、文革、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体会和反思,成了他们创作的根基和源泉。 从中得到的体会是:我们科学研究的主题和风格,理应源于生活、时代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是对当代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尝试,是我们国家正在经历和实践着的伟大事业。科学研究写出论文似乎是都一样的风格,但是,其发芽、扎根的过程人与人不同,其风格存在明显差异,这与不同人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有关。 第二,查阅文史和乡村采风。 个人的经验毕竟受时间短促和空间拘束的局限,而查阅文史资料可以上推知道不同地区较为长远的历史过程,而乡村采风是对现在农村正在进行的社会变革最为直观的感受和记录。这三位作家,有大量查阅文史资料的经历,很多灵感都是在查阅地方志之类的资料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而到农村去、到厂矿去等采风,是将小说写的有血有肉,具体而又深入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从中得到体会是:如果我们将科研做的好,在主题选择过程中需要广泛阅读领域内国内国际相关文献,而且最好是在某个方面时间维度上系统阅读,和空间上的广泛阅读。而且最好长期扎根行业实践前线,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和最新的发展动态,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专业现状和动向。研究一定要接地气,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第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位作家都有雄心壮志,都想在本领域扬名立万,具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将文学创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当做自己的精神丰碑,希望成为文学巨匠,引领风骚。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替农民农村说话,记录这片悲苦土地所经历的苦难,成了他们创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源泉。 从中得到的体会是:科研工作只有将小我放入社会、国家大我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将自己的工作变得伟大、神圣化。如果只落在自己的小圈子、小视野,那么将缺乏气度和影响力,缺乏力量和高度。因此,我们科研选题尽量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与国家国计民生发展、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关联起来,才能让自己研究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躲起来拼命创作。 三位作家的创作过程,都具有躲起来,疯狂创作的经历。耐不住孤独和寂寞,怎么能做出惊人的作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前富贵,人后受苦。而且,三位作家躲起来,避免外界的打扰,疯狂创作,似乎都是在有了长期、大量的前期准备之后,主动的自我选择。而且,通常都是旷日持久的忘我创作,甚至是以生命相搏。 从中的感悟是:我们科研工作既需要平日润物细无声式的日积月累,同时,也需要忘我、忘物的疯狂集中创作,尤其是前期素材准备就绪、思路清晰,文章了然纸上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往往积累的时间很长,但是一直缺乏最后的高温锻造,要不无疾而终,要不软绵无力的收尾,缺乏最后的淬炼。 第五,超越青年时期的偶像。 三位作家在初期的文学创作过程中,都深刻地受到陕西著名作家柳青先生的《创业史》的影响。他们都将柳先生当做精神导师,将《创业史》当成圣经。但后期,他们都或早或迟地有了超越这部伟大著作的野心,最终,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梦想并非狂妄。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科研工作一开始是模仿,尤其是对领域卓越人物的模仿,这是个不可跨越的重要阶段。就像学唱歌、学书法一样,大多要经历初期模仿过程。然后,随着自己的积累,不再满足于模仿,而想做出自己的特色,实现对前人、对自己偶像的超越,这是何等气魄,何等壮观的心历路程。 谨撰此文以纪念我们国家已故人民文学家路遥先生和陈忠实先生。 他们的小说将永传后世,浸润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他们的小说诉说了这块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伟大与传奇,让后人不断感受到中国人生存的不易和艰辛以及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8894 次阅读|13 个评论
该死的春天(墨西哥小说)
Boqitang 2016-4-3 16:54
该死的春天 伊芙·吉尔(Eve Gil) 汤伯杞 译 作者简介: 伊芙·吉尔(Eve Gil)1968年出生于墨西哥索诺拉省埃莫西约市。现居墨西哥市。是多部小说的作者。包括: Réquiem por una muñeca rota (2000), Cenotafio de Beatriz (2005), Virtus (2008), 以及 Sho-shan y la Dama Oscura (2009)等。 在 瓦妮莎之前,我有过其他的闺蜜,不过,她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叫人难忘的,也不值得在我的剪贴簿里显摆。实际上,我从来都不需要什么知心女友,因为我已有一个假想中的了。我有时向塔特姆·奥尼尔(Tatum O'Neal)献献殷勤,她是一个有着红头发的电影演员,我喜欢她扮演的角色——一个竟能爱上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 ⑴ 的早熟的少女,那家伙老得足可以作她的爷爷了。瓦妮莎是有权进入我的生活的第一个女孩,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她开始陪我玩魔女游戏(Witches' games ),一起频繁地参加聚会。现在我长大了,不能再扮演球队的吉祥物了。我虽然不打垒球,但看着我那些代孕的阿姨们(surrogate aunts)战斗,我还是很兴奋。瓦妮莎很快就成了像我一样的粉丝。幸好,伊莱不想和我们在一起,因为她对男士除臭剂过敏。球队热情地欢迎了瓦妮莎,他们很快就习惯看我们在台阶上搂搂抱抱、彼此亲热了。没人大惊小怪,因为有些“魔女”不也是这样吗。我盘算着谁和谁是一对,例如像娽和约拉那样的。约拉是一个预备队员。有时她甚至连场都不下,但她总是像生了根似地呆在那里,为获胜的队高声呐喊。我觉着这一对一对的很有趣,因为他们不是那种穿着考究、修整得体,成天邀着妈妈玩多米诺骨牌、看时装杂志、尝试雅芳产品那样的“女朋友”。不,妈妈的朋友,都有一个不起眼的丈夫,和她的一样,她们从心底里又羡慕妈妈又恨她。就妈妈而言,妈妈嘲笑她们不幸的婚姻,嘲笑她们不顾一切地妄图留住美丽,又是整容,又是抹恼人的面霜。这不是真正的友谊,而是一场残酷的竞争。娽和约拉的友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同吕佩妲·谢瑞兹(Lupita Cháirez )和那个漂亮的拉拉队长杜妮娅(Dunia)或者普裴·弗拉加(Puppy Fraga )和埃德尔米拉·奎托(Edelmira Cueto)之间的友谊一样。他们都是真正的朋友,彼此沐浴着情感、互送着歌声、含情脉脉相望、手牵着手。这样说吧,在认识瓦妮莎之前,我只有像妈妈的朋友那样的朋友,为了最好的玩偶、最好的衣服而争得头破血流的人。 可是妈妈不让我吻瓦妮莎;她说那样不对,是低俗。娽和那些魔女对此就没有异议。没有人会因为我们一起依偎在一张椅子上、或者因为像小狗那样舔干净彼此的盘子而指责我们,在那些魔女们看来,女人之间真诚的友谊并不是一件坏事情。相反,她们为这友谊庆幸。 *** 自从我遇上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Gabriel Garmendia)这个入侵者,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我想要瓦妮莎的妈妈玛丽内拉(Marianela )做我的同盟军的愿望很快就破灭了,因为这个男孩原来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 他绝没有要把她的女儿拽到黑暗的穷街陋巷里去的意图。不,他是认真的。据伊莱说:加布里埃尔·加门蒂亚曾在他们拍电视连续剧的房子里露过面,手里拿着一大把玫瑰花,是他亲手摘来并捆扎好的,不是献给瓦妮莎,而是献给多娜·玛丽内拉(Doña Marianela)的。他需要和他这个未来的岳母谈谈,让她相信他的意图是高尚的。更糟糕的是,这个最近刚满15岁的男孩,个子高高、身材健美、英俊潇洒、金发碧眼、骑士风度,而且质朴得就像佩德雷加尔大饭店的桌布。总之一句话:阔气!伊莱模仿着她妈妈当时脸上的表情说:当时她打量着面前这位头发顺滑地向后梳着、手里举着把花的少年,大张着嘴,发出一声叫人发笑的唏嘘,接过了花,嗅着,泪水夺眶而出。她总是这样感情冲动。 “Señora” ⑵ ,这位腼腆的男孩郑重其事地开始了他的谈话。“我叫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加门迪亚汽车配件”店主,唐·罗克(Don Roque)的儿子。您见过我的。我们是全国连锁,正要上里士奥(Liceo)。我有一个个人银行帐户、一个特殊驾照,我是独生子,所以是唯一的继承人。我和您说这一切,是因为我非常倾心和您的大女儿建立深厚的友谊,我是认真的、我保证。您放心,她会得到很好的照顾的,因为我的父母教导我行为举止要像个绅士。让我这么说吧:瓦妮莎不愧是她妈妈的女儿,还不是因为您既高雅、又漂亮。” 玛丽内拉感动得大笑起来,她给这个小绅士灌了通甜型茴香酒,这酒是她压在她的枕头底下预备在极特殊的场合用的,不一会儿,他就晕晕乎乎的了,说话也不连理了。不用说,玛丽内拉给了这位求婚者一张通往婚礼路上的“通行证”,还有她的祝福,一下子就跑到“敌人”的营垒里去了。现在只有我和伊莱表示反对,伊莱是因为她看着姐姐幸福无法忍受,我则是不能忍受瓦妮莎没有我居然也能那么开心。 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想对我也使用同样的策略。是瓦妮莎提醒他:把她最好的朋友争取过来也同样重要,因为,我对他们俩关系的祝福和她妈妈的一样重要。于是他就径直戳在我的房门前,用他那一尘不染的手指按了门铃。他是独自一人。当时我正趴在客厅的地毯上看《蓝精灵》 ⑶ ,而妈妈在小憩,脸上还拓着一张芦荟美容面膜。我去应门时,这个金发碧眼的男孩端着一大盒进口的斯堪的纳维亚棉花糖堵在我的面前。 “哈罗”他说,笑得就像迪斯尼动画片里的小万人迷。“我是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瓦妮莎的男朋友。我父亲,唐·罗克,拥有一家汽车配件全国连锁店。我想见见你,因为瓦妮莎告诉我你就像是她的姐姐一样。” 我使劲儿探着身子,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的耐克牌皮鞋和法国鳄鱼牌衬衫分外扎眼;我那羞红的、胖乎乎的脸也在门口显得很突出,门上的锁链仍然那样挂着。我愠怒地瞪着眼睛,从他那天使般的脸一直扫视到那只红底儿上画着一个滑稽可笑的牛脸的包装很奢华盒子。真讨厌,怎么是棉花糖?也许是瓦妮莎告诉他:她最好的朋友是一个痴迷甜食、脸上有粉刺的胖姑娘? “我在节食呢!”我说,说着就冲着他的那只朝天鼻把门砰地摔上了。 奇怪的是:瓦妮莎竟没有在乎我对她男朋友的轻慢。相反,她宽容大度得就像个美丽女神一样,理解和宽恕了她的追随者的嫉妒心。 “唉...你个傻姑娘!” 她紧紧地拥抱了我,还是像往常一样热情四溢。“你不知道吗?嗨,难道你不知道你就是我的世界吗?加布里埃尔是另外一回事,根本就不会影响我们。” “是的,就是!”,我呜咽着一下子搂住了她那只有57厘米的腰,那是遗传的幸运和桑拿腰带相结合的产物,她妈妈从她9岁起就一直强迫她戴桑拿腰带了。“你会把你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他身上的。” “你完全错了!” 她吻着、捏着我的面颊。“我还是一直都会和你在一起的。我只是要你让我和他分享一点点。” “你在说什么呢?” “我已经和加布里埃尔约法三章了,他愿意遵守,每一条都愿意。他愿意做任何事情,只要我高兴。你不知道我的要求有多么地荒唐可笑,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管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得带上你。” “你疯了!”看着他吻她,我可忍受不了。 “听我说嘛!我渴望有个男朋友,但我不想失去你。听懂吗?我绝对可以肯定:只要男孩子能...你都可以做” “那样的事不会发生的。我曾经爱过的,今后也永远爱下去的唯一的男人,远在天边呢。” “你是说诺列加先生(Noriega)?”当她紧紧地抱着我的时候,我不得不用舌头轻添她脖子上那像小提琴琴弦般搏动着的青筋,来抵御那种强烈的欲望。“只要你肯听我劝,试着减减肥,弄一个时髦的发型!你不必做什么牺牲。我就教你怎么让自己热力袭人,只要你想。我敢打一千个赌,诺列加先生定会发疯似地喜欢上你!别这样,你个傻丫头,别哭了!我的心最大的那一瓣属于你。” 噢,天啊!性在我看来是那么令人作呕和丑陋。六年级的生物书上就讲过如何生小孩,上面还有插图什么的,应有尽有,可是,那映入我脑海的图像就和我曾经猜想过的一样:像狗一样交合的男男女女。我真的以为那事儿就是像那个样子,男的从后面抓着女的,然后插入她的后方——粗俗不堪、令人作呕。我不愿相信爸爸妈妈也像那样干过,再说,我之所以有此怀疑,是因为他们总是那么小心翼翼,生怕有一个呻吟“出走”而毁了我的清纯。我想,他们一定是带着呼喊、带着哼哼叽叽,逃到别的什么地方过真正的性生活去了,当他们那些神秘“出走”制造到黛尔莫妮克(Delmonico's)公司的饭店的时候,就把我留下来和娽在一起,我和娽玩儿得很开心:我们跑到大街上和那些女孩 子们打情骂俏,她带着我和她的女朋友们一起打扑克,我们唱着罗拉·贝尔特兰(Lola Beltrán) ⑷ 和查维拉·瓦加斯(Chabela Vargas) ⑸ 的歌,他还给我做辛辣可口的晚餐。 我知道瓦妮莎已经被吻过好多次嘴巴了,可我解除了玛丽内拉对她女儿即将失去少女童贞的担心。我呢?我只被吻过一次——是被小学时的一个小伙伴儿偷吻的,那是一个名叫菲利普·瓦尼埃的性情暴躁的法国男孩。那次经历并不愉快,主要是因为:正是由于那个唯一的吻,搞得我心里很不舒服。我当即就跑到厕所验看我的短内裤,因为我觉着身体深处已经发生了什么。我完全湿透了,湿得可以拧出水来。“那是尿,”我告诉自己,“我尿裤子了,腌臜死了。”十岁还尿裤子那就是傻子或低能的表症。当诺列加先生揪我的脸蛋的时候,我不得不就合着那种持续不断的重力异常(即使诺列加先生竭力控制着他的手劲儿。) 现在回过头来说说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吧:这个可怜的家伙不得不启用他那个尚未启用过的个人银行账户了,因为他要和他的瓦妮莎出去约会,就意味着得带上伊莱和我。 我永远都忘不了:当他的女友在一个胖子、一个小个子(就差那个有点男人气概的太太没来)陪同下来赴他们的第一次约会时他脸上的那种表情了。当时他别无选择,只好嘴唇一咧,咧出一个干笑,就仿佛被几个图钉按在了他嘴巴的拐角处一般,佯装着乐于为这些食欲过旺的姑娘们买单。我和伊莱合谋想搅黄了他们的这场约会,只要能搅黄无所不用其极,不只是在他那考究的“野马(Mustang) ⑹ ”车的座套上到处乱抹鼻涕脓袋。我们把那个田园诗般的观瞻弄得像个猪圈。伊莱要了四个一排的奶昔,我只要了三个,可我还说:一个家庭装的皮萨饼恐怕不够,于是,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不得不又去买了一个四份一组的拼盘。当他看着我们大快朵颐时都冒汗了。我敢打赌:他一定是在桌子底下搬着手指在那儿合计账单呢。一出来,我和伊莱就像印第安人围着篝火那样在他的周围跳跃着,央求他带我们去看电影。正在放映中的是《小可爱》(Little Darlings) ⑺ ,由塔特姆(Tatum)和克莉斯蒂.麦妮可(Kristy McNichol)领衔主演。此前很久,我就发现自己更喜欢克里斯托弗斯·阿特金斯(Christopher Atkins) ⑻ 那样的发型。据《丑闻(Escándalo)》 ⑼ 杂志说,影片中,两位少女比赛在夏令营中看谁先失去她的处女贞操,而且主要对象就是,抓住,姑娘们,马特·狄龙(Matt Dillon) ⑽ !谁会想错过呢?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不仅不得不买票,而且还买单让我们在糖果店“洗劫”了一番。 每当我在桌子底下摸索瓦尼莎的手的时候,就觉得还有另外一只光滑的手——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的。瓦尼莎和我总是彼此肌肤相亲,即使是在她母亲或者我母亲的面前。最明显的就是吃饭的时候,我们膝盖压着膝盖,鞋底挨着鞋底、脚踝连着脚踝,他们怎么也想不出我们的腿和手是怎么搅在一起的。我们吸收着彼此的汗水,沐浴在莫迪塔斯(Motitas)水果口香糖的馨香里。我知道,这游戏很无聊,但我对触摸她、感受她的渴望迫使我对爸爸的牧师卡雷尼奥(Carreño)编写的礼仪书不屑一顾,卡雷尼奥对如何正确使用餐具要求得总是很严格。这就是为什么我无法放弃这次愉悦的原因,尽管我还得费心思和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耍耍花招。哇呃!他的手又跑到我上面了。我们俩的手同时一下摸到了瓦尼莎的,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愤愤地瞪了我一眼,但我们俩都没有破坏这次接触。一经放松下来,我们俩就达成一种默契——共同分享她了。打那天以后,六只手、六条腿就开始在那个冰激凌雅间的桌子底下狂欢了。有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是谁在爱抚谁。 我时常发现:那个有教养的、得体的、有骑士风度的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越过瓦妮莎的膝盖,偷偷摸进她蓝色裙子下面的那片教人销魂的王国,那儿可是有无数猛龙(dragons)守卫着她少女童贞的地方。 我第一次冲动得要揍他,掀翻了桌子,把他干得勾当暴露给那些顾客,看看他到底能干些什么。但瓦妮似乎猜出了我的心思,轻轻地攥住了我的手腕,默默地要我和他一起来。我两眼冒火,从桌子的这一端扫视到那一端,凝视着这个一直攥着我的人的那双意大利苦杏仁酒色的眼睛,当我的手向着加布里埃尔·加门迪亚触及过的同一个地方匍匐前行的时候, 我看到一个甜甜的微笑泛在她那丰满的粉红色嘴唇的周围,那是一个懂得快乐的女人的嘴唇,可那快乐对我却是陌生的。在那儿,在瓦妮莎的裙子的下面,他和我再一次相遇,像两个剑客一样,为快乐决斗。而这个时候,伊莱却在狼吞虎咽地大嚼一块黑莓派,凝视着天花板上的那盏灯,几乎没有注意到桌子下面的骚乱和她姐姐那被压制着的叹息…… (全文完) 译者注: ⑴ Richard Burton 理查德•伯顿: 英国影史上的巨星之一,尤其善演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1925年11月10日生于英国威尔士,1984年8月5日 于瑞士逝世。 ⑵ Señora n. ,(=Mrs.) , 夫人,太太:女子(尤指已婚的) ⑶ Smurfsn 蓝精灵: 法国著名漫画家皮埃尔-库里佛的作品《蓝精灵》中的人物形象。 ⑷ Lola Beltrán 罗拉•贝尔特兰(1932-1996): 最受欢迎的墨西哥乡土音乐女歌手。 ⑸ Chabela Vargas 查维拉•瓦加斯(1919—?): 著名哥斯达黎加本土女歌手,以演唱墨西哥乡土音乐歌曲著称。原名伊莎贝尔•瓦加斯•利萨诺 (Isabel Vargas Lizano),“查维拉”是其艺名。 ⑹ Mustang “野马”牌汽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 ⑺ Little Darlings 《小可爱》(又名: 早熟年华): 美国喜剧影片。1980 年3月在美国纽约首映。片中描述两名十五岁的少女,在参加夏令营的时侯作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比赛:看谁先失去她的处女贞操。当红的青春派女星克莉斯蒂.麦妮可与塔特姆.欧尼尔各自施展她们的少女魅力,为这部青春喜剧带来了不少有趣的时刻,对少女初识性事的心理也有不错的刻画。 ⑻ Christopher Atkins 克里斯托弗斯•阿特金斯: 克里斯托弗斯•阿特金斯,美国电影演员,1961年2月21日生于纽约州拉依。七岁父母离婚 ,九岁母亲改嫁,直至十四岁一直同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在加利福尼亚一起生活,由于膝部受伤 ,中学时期经常住院治疗。1979年,布鲁克•希尔兹主演《青青珊瑚岛》,电影公司在三千名应征竞选者中间,选中他担任该片男主角。阿特金斯是个朴实的青年,没有表演经验,但他有良好的体质和开朗的性格,对体育和医学很感兴趣,也有志于电影表演事业。 ⑼ Escándalo 《丑闻》: 西班牙文杂志名称。 ⑽ Matt Dillon 马特•狄龙: 马特•狄龙出1964年生在纽约新罗谢尔。在14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星探发掘从此走上屏幕,1979年出演他的处女作《大河边缘》,此片是一部描写问题少年的电影。狄龙1982年时已经是很有名气,同年在影片《手足情深》扮演一个失去父亲的乡村男孩。1983年同一些年轻演员共同出演了影片《局外人》,同年又拍摄了影片《斗鱼》而受到瞩目。1984年参加拍摄了影片《冲击》。1985年首次尝试动作片,参加拍摄了惊悚片《飞越东柏林》。此后他开始转型,极力向严肃角色挑战,拍摄了一部关于吸毒者的具有浪漫色彩的影片《迷幻牛郎》,本片的调子处理得相当低沉苦闷,对年轻人空虚无助只以乱吃药作为发泄的悲剧刻划得十分深刻,主题具教化意味。之后参加了一些影片,但反映平平。直到1993拍摄的影片《华盛顿城堡的圣徒》,在片中出色的饰演了一个精神分裂的年轻人。同年又拍摄了浪漫喜剧片《红娘先生》。 1995年与导演加斯•范•桑特再次合作,在惊悚片《爱的机密》扮演了妮可•基德曼的丈夫 ,与妮可•基德曼大演对手戏。1998年忙碌的他以出色表现出现在影片惊悚片《玩尽杀绝》中。 2001年拍摄了黑色喜剧片《放电无罪》。2002年又首次作为导演完成了惊竦片《幽灵城市》,2005年出演的《撞车》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近几年陆续有新作问世。 ⑾ Restaurant Pedregal 佩德雷加尔大饭店.位于墨西哥港口城市佩德雷加尔市。 http://wordswithoutborders.org/article/damned-spring/#ixzz0uZUGONbv
个人分类: 翻译小说|2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金:文学与不朽
yyfu 2015-10-28 13:21
文学与不朽 哈金 在休士顿美南新闻大礼堂的演讲 来自: 2015 年 10 月 27 日 09:23 新浪读书 http://book.sina.com.cn/news/a/2015-10-27/0923772977.shtml    哈金 本名金雪飞, 1956 年生于辽宁。 14 岁参军。 1977 年,考入黑龙江大学英语系,后在山东大学攻读美国文学硕士学位。 1985 年赴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是美国波士顿大学英语系教授,主要教授创意写作、移民文学和诗歌方面的课程。 2014 年当选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   哈金写小说,也写诗,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小镇奇人异事》《光天化日》《新郎》《落地》,长篇小说《池塘》《等待》《战废品》《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诗集《于无声处》《面对阴影》《残骸》等。曾两次入围普利策小说奖,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笔会福克纳奖、海明威基金会奖等。 《文学与不朽》是一个很吓人的题目,但我们不得不面对。其实,不朽是文学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所谓不朽是指人在肉体消失之后生命仍能延续下去。从广义上说,不朽有两种:宗教的和俗世的。宗教式的不朽指的是灵魂的不朽;基督徒死后,灵魂可以回归天堂,生命还在继续;佛教徒死后,灵魂可以超度,也可以轮回转世。   与宗教式的不朽相反,俗世的不朽多是社会性的和历史性的,是指死去的人仍活在人们的心里,仍在人世间留有踪迹。壮士们保家卫国,捐躯疆场,留下英勇的故事;好官们筑路,办学校,建电厂,修水利;这些都是通向不朽的途径。   对于普通人,还有另一种不朽可寻;用《伊里亚特》中的武士西泊洛可斯的话来说: “ 人像树叶一茬接一茬,风将树叶吹落到地上,但春天一来,活着的枝干又发芽吐叶 ” 。这个比喻是说人死了但还有自己的孩子,仍能通过子子孙孙而绵亘不绝。   艺术的不朽则不同,虽然也属于俗世的范畴,但它基本上是个人的所作所为 —— 艺术家的生命被溶入一件优秀的作品中,一旦这个作品成为某个传统的一部分,它就呈现出永恒的生命,它的作者也就不朽了。   曹丕在《论文》中说: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辱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瀚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传于后。 ”   据我所知,在世界文学史上这是关于不朽的最精辟的论述。它强调中国社会文化中除了立功和立业之外的另一种追求,就是立言,就是文学创作。文学的功能不光是 “ 兴观群怨 ” ,它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功能是 “ 存 ” 。真正优秀的作品能够把人物的感情和思想鲜活地保存下来,使其传之久远,从而也使作者的名声长在。这种 “ 存 ” 的功能是文学本身的力量,不依赖权势,跟作者的肉体生命的长短也没有关系。它还可以解释作家写作的动机。文学创作的目的不是为民请命,不是为谁树碑立传,也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要在纸上不朽,要使作家自己的生命有所延续,使自己的 “ 名声自传于后 ” 。这是为什么杜甫说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这是为什么普鲁斯特要在纸上追溯流逝的时光。我们的的古人从来不隐讳自己对不朽的思索和追求。他们常用不朽来作为衡量作品的尺度,赞美他人的作品时会说: “ 万古千秋五字新, ” 或说: “ 不废长江万古流 ” 。   比较来说,也许是由于缺少宗教上的精神寄托,中国古典作家对不朽的追索比西方作家更为执着。其实,西方作家一直在面对不朽这个话题。古典的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米兰 · 昆德拉的最后一部用捷克语写的小说就叫作《不朽》。   美国华裔诗人李立扬公开讲: “ 我只需要一首诗来使自己不朽,但我还没有这样的诗。 ” 有一回我听见一位知名的黑人女作家兴奋地对一屋子听众说,她的作品被一些大学用作课本了,这样她就 “ 相对的不朽了。 ” 实际上,美国大学中的课本是常换的,是教师们个人随心所欲的事。虽然,这位小说家不够 “ 深沉 ” ,但她对不朽的追求溢于言表,那真是她的心事。也就是说,她在认认真真地写作。   俄国小说家索尔仁尼琴的长篇小说《第一圈》中有一个有趣的片断。两位连襟 —— 戈拉克霍夫和尹诺根倜 —— 相聚在他们身为将军的岳父家中;戈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而尹是眼光犀利的批评家。他俩谈起文学,尹对戈说: “ 我很喜欢你,所以不得不用我自己的方式来问你一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 想没想过自己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位置?毕竟你现在已经出了六卷全集,已经三十七了 —— 在你这个年纪,普希金的生命已经结束了。你不存在这种危险。尽管如此,你仍无法逃避 ‘ 你是谁 ’ 这个问题。你给予了我们这多难的时代哪些思想?当然了,除了那些由社会现实主义所提供的、无人质疑的说法之外。 ”   戈拉克霍夫脸上的肌肉卷起细小的涟漪,它们漂过他的面颊和额头。 “ 你戳到了我的痛处, ” 他说,两眼瞪着桌布。 “ 哪一个俄罗斯作家不曾想秘密地穿穿普希金的晚宴上衣,或托尔斯泰的衬衫? ”……   戈拉克霍夫已经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了。下一步该做什么?   真奇怪:他名满天下,却没有不朽。   请注意索尔仁尼琴在此是用不朽来作为衡量作家的标准,而不是用什么奖项,或什么名气。这个插曲说明作家们一般心里都明白眼下的名声往往是不堪一击的。真正的作家必然要考虑如何达到不朽,虽然很少有人愿意把机关说破。索尔仁尼琴在此也指出了怎样才能获得不朽,就是通过在俄罗斯文学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他间接地回答了杜甫的 “ 得失寸心知 ” 的问题。 “ 文章千古事, ” 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凭什么杜甫能那么自信地说 “ 得失寸心知 ” 呢?凭的是他心中有个文学体系,凭的是用前人不朽的作品来作为衡量不朽的尺度。   索尔仁尼琴在他的自传中说,在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奖之前,苏联作家们并没听说过诺贝尔奖。显然,他们的文学有自己的天空和星座,凭自己的体系足以让苏联作家们面对不朽这个问题。相比之下,现当代中国文学还没有形成这样强大的体系。不过这没关系,文学不是仅以族群和语言来分界的;契可夫的小说不只是为俄罗斯的读者写的,也是为你写的,也是为我写的。你所最热爱的作家和作品才是你真正的传统。所以,每一个严肃的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都应该面对不朽这个问题,都应该构筑自己的文学传统,都应该想象自己在该传统中要争取什么样的位置。如果不去这样想,那就找不到努力的方向,而没有方向的写作则是没有意义的写作。   也许有人会说,不朽往往在不朽之外。文学史上的确有些作家凭一首小诗或一个短篇就做到名传久远。甚至有些不是作家的人也能偶尔写出千古绝唱,比如汉朝的武将曹景宗轻易地就做出 “ 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 的雄壮之句来。美国作家雪梨 · 杰可逊用一个小时就写出了《彩票》那篇名著;她的书已经很少有人读了,但就凭那个短篇她的其它著作从未绝版。还有的作家比较容易地就获得了不朽的位置,并不是因为其作品卓越,而是因为他们出现的时机恰当,比如胡适和个别朦胧诗人便是如此。但对绝大多数作家来说,不朽只能通过艰苦认真的劳动来取得。实际上, “ 取得 ” 这个词并不恰当,我们往往努力了一生,也许到头来仍一无所获。也就是说,对不朽的追求倒更象是一场赌博。即使赢了,最终也不过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占据几寸或最多一两尺地方,一年中有三五个读者翻翻你的作品。这也就是大多数优秀作家的所能企及的不朽了。真是 “ 寂寞身后事 ” 啊。多可笑,多可怜呀。   然而更可怜的是那些靠权势和钻营来维持自己作品的生命的人,他们把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弄颠倒了。作家的生命最终只能靠作品来维持;如果作品什么都不是,作者一死,就人走书亡。进入不朽之门只需要一种签证,就是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其实文学创作是一种病,即使对作家这个职业颇富浪漫心的奈保尔也曾说过:写作是疯狂,是病态,是死亡。我们拿起笔来,面对的就是死亡。不过,我们仍要跟死亡赌博,梦想某个偶然的机会能让自己赢一把。   美国女小说家维拉 · 凯瑟 (1876-1947) 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 “ 那才是幸福 —— 消溶于某个完整并伟大的事物中。 ” 我想这是不朽的更高境界。一个作家的作品一旦溶入一个文学传统,作家自身的名声也就无关紧要了。他活在作品中。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193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年A&HCI收录美国文学期刊20种目录
wanyuehua 2015-8-2 05:37
SSCI 不收录文学期刊,文学期刊是被AHCI收录,2015年AHCI收录美国文学期刊20种。 2015 年 AHCI 收录美国文学期刊 20 种目录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LITERATURE, AMERICAN - JOURNAL LIST Total journals: 20 1. AFRICAN AMERICAN REVIEW 《非洲美国人评论》 Quarterly ISSN: 1062-4783 AFRICAN AMERREVIEW, DEPT ENGLISH, INDIANA STATE UNIV, TERRE HAUTE, USA , IN, 47809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2.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美国文学史》 Quarterly ISSN: 0896-7148 OXFORD UNIV PRESSINC, JOURNALS DEPT, 2001 EVANS RD, CARY, USA ,NC, 2751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3. 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 《美国文学现实主义》 Tri-annual ISSN: 0002-9823 UNIV ILLINOIS PRESS, 1325 S OAK ST, CHAMPAIGN, USA , IL,61820-690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4.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文学》 Quarterly ISSN: 0002-9831 DUKE UNIV PRESS,905 W MAIN ST, STE 18-B, DURHAM, USA , NC, 27701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5.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早期美国文学》 Tri-annual ISSN: 0012-8163 UNIV NORTH CAROLINA PRESS, BOX 2288, JOURNALS DEPT, CHAPEL HILL, USA , NC, 27515-2288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6. EMILY DICKINSON JOURNAL 《狄更生学刊》 Semiannual ISSN: 1059-6879 JOHNS HOPKINS UNIVPRESS, JOURNALS PUBLISHING DIVISION, 2715 NORTH CHARLES ST, BALTIMORE, USA, MD,21218-436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7. ESQ-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 《爱默生学会季刊》 Quarterly ISSN: 0093-8297 WASHINGTON STATE UNIV, PO BOX 645020, PULLMAN, USA , WA, 99164-5910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8. LEGACY 《美国妇女作家杂志》 Semiannual ISSN: 0748-4321 UNIV NEBRASKA PRESS, 1111 LINCOLN MALL, LINCOLN, USA ,NE, 68588-0630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9. LEVIATHAN-A JOURNAL OF MELVILLE STUDIES 《大海兽 : 麦尔维尔研究杂志》 Tri-annual ISSN: 1525-6995 JOHNS HOPKINS UNIVPRESS, JOURNALS PUBLISHING DIVISION, 2715 NORTH CHARLES ST, BALTIMORE, USA, MD,21218-436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0. MELUS 《美国多族裔文学》 Quarterly ISSN: 0163-755X OXFORD UNIV PRESSINC, JOURNALS DEPT, 2001 EVANS RD, CARY, USA ,NC, 2751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1. NEW ENGLAND QUARTERLY-A HISTORICAL REVIEW OF NEWENGLAND LIFE AND LETTERS 《新英格兰季刊》 Quarterly ISSN: 0028-4866 MIT PRESS, ONE ROGERS ST, CAMBRIDGE, USA , MA,02142-1209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2. POE STUDIES-DARK ROMANTICISM 《坡研究: 黑色浪漫主义 》 Annual ISSN: 0090-5224 WASHINGTON STATE UNIV, PO BOX 645020, PULLMAN, USA , WA, 99164-5910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3. POE STUDIES-HISTORY THEORY INTERPRETATION 《坡研究:历史理论解释》 Annual ISSN: 1947-4644 JOHNS HOPKINS UNIVPRESS, JOURNALS PUBLISHING DIVISION, 2715 NORTH CHARLES ST, BALTIMORE, USA, MD,21218-436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4. RESOURCES FOR AMERICAN LITERARY STUDY 《美国文学研究资源》 Semiannual ISSN: 0048-7384 A M S PRESS INC,BROOKLYN NAVY YARD, 63 FLUSHING AVE, UNIT 221, BROOKLYN, USA, NY, 11205-107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5. SOUTHERN LITERARY JOURNAL 《南方文学杂志》 Semiannual ISSN: 0038-4291 UNIV NORTH CAROLINA PRESS, BOX 2288, JOURNALS DEPT, CHAPEL HILL, USA , NC, 27515-2288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6.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 《美国小说研究》 Semiannual ISSN: 0091-8083 JOHNS HOPKINS UNIVPRESS, JOURNALS PUBLISHING DIVISION, 2715 NORTH CHARLES ST, BALTIMORE, USA, MD,21218-436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7. STUDIES IN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S 《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 Quarterly ISSN: 0730-3238 UNIV NEBRASKA PRESS, 1111 LINCOLN MALL, LINCOLN, USA ,NE, 68588-0630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8. STUDIES IN AMERICAN JEWISH LITERATURE 《美国犹太文学研究》 SemiannualISSN: 0271-9274 PENN STATE UNIVPRESS, 820 NORTH UNIV DRIVE, U S B 1, STE C, UNIVERSITY PK, USA, PA, 16802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9. THOMAS WOLFE REVIEW 《托马斯·沃尔夫评论》 Semiannual ISSN: 0276-5683 THOMAS WOLFE SOC,UNIV N CAROLINA, CHAPEL HILL, N CAROLINA, WILSON LIBRARY, PO BOX 916, CHAPELHILL, USA, NC, 27514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20. WESTERN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西部文学》 Quarterly ISSN: 0043-3462 UTAH STATE UNIV,WESTERN LIT ASSOC UMC 32, LOGAN, USA , UT, 84322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个人分类: A&HCI投稿|8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年A&HCI收录诗歌期刊16种目录
wanyuehua 2015-7-27 08:17
2015 年 AHCI 收录诗歌期刊 16 种, AHCI 收录诗歌期刊一直非常稳定( 2008 年 AHCI 收录诗歌期刊 16 种, 2013 年 AHCI 收录诗歌期刊 17 种),主要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出版的诗歌期刊,如 AMERICAN POETRY REVIEW 《美国诗作评论》、 CANADIAN POETRY 《加拿大诗歌》、 KEATS-SHELLEY JOURNAL 《济慈-雪莱杂志》、 MILTON QUARTERLY 《密尔顿季刊》、 PAIDEUMA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PARNASSUS-POETRY IN REVIEW 《诗坛:诗歌评论》、 POETRY REVIEW 《诗歌评论》等,详细目录如下: 2015 年 AHCI 收录诗歌期刊 16 种目录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POETRY - JOURNAL LIST Total journals: 16 1. AGENDA 《议程》 Quarterly ISSN: 0002-0796 AGENDA MAGAZINE EDCHAR TRUST, WHEELWRIGHTS FLETCHING ST, MAYFIELD,ENGLAND, E SUSSEX, TN20 6TL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2. AMERICAN POETRY REVIEW 《美国诗作评论》 Bimonthly ISSN: 0360-3709 WORLD POETRY INC, TEMPLE UNIV CENTER CITY1616 WALNUT ST-ROOM 405,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3. CANADIAN POETRY 《加拿大诗歌》 Semiannual ISSN: 0704-5646 UNIV W ONTARIO,ENGLISH DEPT, UNIV W ONTARIO, ENGLISH DEPT, CANADIAN POETRY, LONDON,CANADA, ONTARIO, N6A 3K7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4. EMILY DICKINSON JOURNAL 《狄更生学刊》 Semiannual ISSN: 1059-6879 JOHNS HOPKINS UNIVPRESS, JOURNALS PUBLISHING DIVISION, 2715 NORTH CHARLES ST, BALTIMORE, USA, MD,21218-4363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5. KEATS-SHELLEY JOURNAL 《济慈-雪莱杂志》 Annual ISSN: 0453-4387 KEATS-SHELLEYASSOC AMER INC,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RM 226, FIFTH AVE, 42ND ST, NEW YORK,USA, NY, 10018-2788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6. KEATS-SHELLEY REVIEW 《济慈 - 雪莱评论》 Semiannual ISSN: 0952-4142 MANEY PUBLISHING, STE 1C, JOSEPHSWELL, HANOVER WALK, LEEDS,ENGLAND, W YORKS, LS3 1AB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7. MILTON QUARTERLY 《密尔顿季刊》 Quarterly ISSN: 0026-4326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NJ,07030-5774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8. MILTON STUDIES 《密尔顿研究》 Annual ISSN: 0076-8820 UNIV PITTSBURGH PRESS, 127 N BELLFIELD AVE, PITTSBURGH, USA,PA, 15260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9. PAIDEUMA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Semiannual ISSN: 0090-5674 NATL POETRYFOUNDATION, UNIV MAINE, 5752 NEVILLE HALL, ORONO, USA,ME, 04469-5752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0. PARNASSUS-POETRY IN REVIEW 《诗坛:诗歌评论》 Semiannual ISSN: 0048-3028 POETRY IN REVIEWFOUNDATION, 205 W 89TH ST,NO 8F, NEW YORK, USA, NY, 10024-1835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1. POETRY 《诗歌》 Monthly ISSN: 0032-2032 POETRY, 60 W WALTON ST, CHICAGO, USA, IL,60610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2. POETRY REVIEW 《诗歌评论》 Quarterly ISSN: 0032-2156 POETRY SOC INC, 22 BETTERTON ST, LONDON, ENGLAND, WC2H9BU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3. POETRY WALES 《威尔士诗歌》 Quarterly ISSN: 0032-2202 SEREN BOOKS,POETRY WALES, BANGOR UNIV, SCH ENGLISH, 57 NOLTON ST, BRIDGEND, WALES, M GLAM, CF31 3AE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4. VICTORIAN POETRY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诗歌》 Quarterly ISSN: 0042-5206 WEST VIRGINIA UNIVPRESS, COMMUNICATIONS BLDG PATTESON DR, PO BOX 6295, MORGANTOWN, USA, WV,26506-6295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5. WALT WHITMAN QUARTERLY REVIEW 《沃尔特·惠特曼季评》 Tri-annual ISSN: 0737-0679 UNIV IOWA, DEPT ENGLISH, 308 ENGLISH-PHILOSOPHY BLDG, IOWA CITY, USA,IA, 52242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16. WORDSWORTH CIRCLE 《沃兹沃斯派》 Quarterly ISSN: 0043-8006 ED INST BOSTON UNIV, 143 BAY STATE RD, RM 212, BOSTON, USA,MA, 02215 1.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个人分类: A&HCI投稿|4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当小说成为武器:中央情报局与《日瓦戈医生》
bfzhao2001 2015-3-22 20:29
当小说成为武器:中央情报局与《日瓦戈医生》 2015-03-22 17:33:01 来源: 乌有之乡 作者:彼得·芬恩等 点击:1172 评论: 0 (查看) 分享到: 0      原标题:当图书成为武器:“日瓦戈事件”始末    撰文:彼得·芬恩、彼特拉·库维    翻译:贾令仪、贾文渊   原编者按:1956年5月,一位意大利出版商的书探乘列车前往莫斯科郊外,拜访伟大的俄国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他离开时带走了帕斯捷尔纳克首部小说的原始书稿,以及作者托付的一句话:“这是《日瓦戈医生》,愿这本书流传全世界。”帕斯捷尔纳克相信,自己的小说不可能在苏联出版,因为官方认为此书攻击1917年革命,是一株无可救药的毒草。   从意大利开始,《日瓦戈医生》多种语言的译本在世界各国出版,广为流传;与此同时,帕斯捷尔纳克则在苏联国内遭遇了疾风骤雨般的舆论抨击。这部巨著及其跌拓的出版历程也引起了中央情报局的注意。后者秘密印刷了一批俄文版《日瓦戈医生》,偷运进苏联。《日瓦戈医生》被卷入冷战双方意识形态斗争的漩涡,这成为该书非凡经历的一部分。   时过境迁,这段不同寻常的轶事,终于在半个世纪之后,由 《当图书成为武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的两位作者发掘整理,公之于世。以下文字摘自该书第八章。       “我们在铁幕上撕开一个大洞。”   1958年1月初,《日瓦戈医生》俄文书稿以两个微缩胶卷的形式送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华盛顿总部。英国情报部门提供了这个偷拍的小说拷贝,却没有向美国同行透露是如何搞到手的。这部小说在中央情报局内部激起兴奋的波澜。弗兰克·威斯纳是中央情报局的秘密活动主管,为他准备的一份备忘录中,描述《日瓦戈医生》是“斯大林死后出自苏联作者之手的最为异端的文学作品”。   “帕斯捷尔纳克在书中传递了人文主义信息,对苏联为共产主义制度牺牲个人的道德观念构成根本性挑战。作者提出,人人都有权享有个人生活,人不论其政治上是否忠诚或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大小,都理应受到尊重。”苏俄处处长约翰·莫里写道。“小说中并没有号召起义推翻当局的内容,但日瓦戈医生鼓吹的政治被动性从根本上属于异端邪说。帕斯捷尔纳克提出,对当局提出参与行动并从感情上投入官方运动的要求,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保持被动的力量胜过当局赞成的政治‘积极分子’。他甚至进一步大胆暗示,没有那些狂热分子,社会的运作会更好。”   莫里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希特勒入侵苏联时,他曾在驻莫斯科大使馆担任大使的海军助理随员。“二战”期间,他在苏联摩尔曼斯克服役,根据《租借法案》,执行美国向苏联提供价值110亿美元物资的行动。然而,莫里并不喜爱这个前同盟国。他赞同一种信念,认为要理解苏联的行动,最好通过棱镜回顾苏联的历史。他的一位官员说:“他认为,苏联政权是俄罗斯帝国的延续,并认为克格勃的根可以追溯到伊凡雷帝。”   中央情报局的苏俄处成员中有第一代或第二代俄裔美国人,其中很多人的家庭是从布尔什维克统治下逃离的。这个处的工作人员以豪饮伏特加高唱俄罗斯歌曲而闻名。一位20世纪50年代在这个处工作的官员回忆:“我们特别钟情的事儿是唱‘查罗卡’,这是一首集体饮酒歌,其中有大家的和声部‘佩杜达’(干杯)!”   美国和英国的情报部门向来认为,应当出版俄文版的《日瓦戈医生》,不过英国人“要求在美国以外出版”。这一建议确立为中央情报局的政策。他们认为,在美国出版俄文版图书比较容易让苏联抓住把柄做宣传,如果在欧洲一个小国家出版,就不易招致这种麻烦。此外,他们还担心,美国公然参与,会被莫斯科当局作为迫害帕斯捷尔纳克的口实。   小说的意大利文版面世不久后,中央情报局职员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建议,《日瓦戈医生》“应当出版外国语种尽可能多的版本,在自由世界最大限度地发行,为之欢呼并考虑推荐作者得到诸如诺贝尔奖之类的荣誉”。虽然中央情报局希望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能吸引全世界的关注,也包括瑞典学院的关注,但没有迹象显示,中央情报局考虑印刷俄文版目的是帮助帕斯捷尔纳克赢得这一奖项。   中央情报局参与操作《日瓦戈医生》得到了政府最高层的支持。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白宫通过其监督秘密活动的“行动协调委员会”,授予中央情报局控制权,让它全权处理对这部小说的“利用”。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是“这一行动的敏感性质,无论如何不能透露出美国政府插手此事”。因此,政府没有让国务院或美国新闻署公开宣传这部小说,而是采取秘密手段,防止“报复帕斯捷尔纳克个人或其家庭的可能性”。行动协调委员会口头向中央情报局发出指导方针,要中央情报局“作为文学作品,而不是冷战宣传品”推销这部小说。   中央情报局非常钟情于利用小说、短篇故事和诗歌等文学作品。乔伊斯、海明威、艾略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纳博科夫等都是他们属意的作家。书籍可用作武器。如果一件文学作品在苏联或东欧看不到或受到禁止,这部作品或许对苏联构成挑战,或者与苏联现实形成对照,中央情报局便要设法把这部作品送到东欧集团的公民手中。到了1958年,冷战已进入第12个年头。不论原先对解放东方“沦陷国人民”存在过什么幻想,当美国等西方强国对布达佩斯流血事件无能为力时,这些幻想便彻底破灭了,他们所能做的无非是透过铁丝网窥视而已。美国无法在东德1953年的暴乱中提供援助,也无力帮助波兰人1956年的起义。任何人都不支持干预,唯恐冲突升级,触发掌握着核武器的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出于这个简单的理由,共产主义无法被击退。   在20世纪50年代,在全球政治战中,中央情报局从事着与克里姆林宫的无情争斗。这一努力的意图是向以西欧为基地的北约提供支持,反对苏联的宣传,挑战苏联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中央情报局相信思想的力量,新闻、艺术、音乐、文学等形式可以慢慢腐蚀苏联当局及其本国和东欧卫星国的人民。中央情报局在打一场持久战。中央情报局国际组织处处长科德·迈耶监督着情报局的大部分秘密宣传活动,他写道,宣传西方思想“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增加其向开放社会渐变的机会”。   中央情报局为了推进其各项目标,利用了众多掩护组织和虚假的基金会,花费了无以计数的金钱,资助音乐巡回演出、艺术展览会、格调高尚的杂志、学术研究、学生实践、新闻组织,还有图书出版。在西欧,中央情报局向非共产党人的左翼组织拨款,他们认为这些左翼组织是抵御共产主义敌人的主要壁垒。冷战时期的反共主义与自由理想主义之间的联盟“显得自然而正确”,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没有分崩离析。迈耶说:“我们的帮助主要提供给立场偏左和居中的民主政党。右翼和保守力量有自己的资金来源。在选举和影响方面与共产党人的真正竞争,在于政治领域的左翼;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忠诚度是决定因素。”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约瑟夫·麦卡锡参议员发起恶毒的反共运动过程以及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要想请求国会拨款给国务院或政府任何部门,用于公开资助左翼组织,或者促进在欧洲的艺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是直接针对共产主义集团的行动,国会也宁愿支持一些实际活动,而不是支持表面上没有活力的图书出版。中央情报局当时的财政预算充裕,做这种事绰绰有余。情报局怀着真正的热情,相信冷战也是文化战。当时有一种意识,认为每年千百万美元的资金可以支持诸多活动,这些活动将“表现出多元化的和不同的观点,与自由探究的观念融合在一起。结果,美国支持的组织代表和成员表达的观点,在许多情形下与其支持者的观点并不一致……公开展示非正统观念是一种武器,可以对抗行动一致的庞大共产主义,要理解这一点,就要有成熟的观念”。这样一来,中央情报局“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资助机构之一”,规模堪比福特、洛克菲勒及卡内基等基金会。   哈里·杜鲁门总统不喜欢和平时期保持美国情报机构。报纸和一些国会议员对“美国的盖世太保”公开表达了顾虑。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政府机构中便有人对插手地下秘密活动感到厌恶。但是随着与苏联的紧张关系加剧,对杜鲁门所称的“集中窥探”似乎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需求。中央情报局诞生于1947年,国会除了授权其收集情报外,还授予这个间谍机构权力,执行“透过情报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的其他功能和职责”。这一表达模糊的授权对秘密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那些秘密活动无法追查到中央情报局头上,美国政府也可以矢口否认。不过,中央情报局的法律顾问起初拿不准,不经国会授权,情报局是否可以采取这类“黑色宣传”。在冷战开始的最初几年里,包括国务院和国防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进行过不断的辩论,主题是如何创建一种永久而有效的职能,管理从宣传到准军事行动等使命——比方说,武装流亡者群体,偷渡回东欧集团国家,执行破坏活动。   有影响力的外交家和决策者乔治·凯南是美国秘密情报行动的始作俑者。他提出,美国必须动用其全部资源和智慧,遏制苏联有历史传统的扩张主义。美国面对的敌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还掌握了创造掩护机构的能力。这是一些表面主张理想主义的国际实体,声称促进和平民主等非共产主义思想,但受到克里姆林宫及其代理人的秘密控制。华盛顿需要建立一种能力,“采取急需的行动,但能让政府矢口否认自己参与”。1948年5月,凯南领导的国务院政策设计处写过一个备忘录,题为“发动有组织的政治战”。备忘录评论称:“克里姆林宫实施的政治战是有史以来最微妙有效的。”还提出,美国要做出回应,“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动用我们的各种资源,投入秘密政治战”。备忘录列出一系列建议,其中包括在苏联集团内部支持并培育抵抗力量,支持在西方的苏联流亡者及苏联的意识形态敌人等。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国家安全委员会创设了“特别项目办公室”,地点在中央情报局,不过最初是个独立的办公室。这个新机构不久更换了一个同样平淡无奇的名称,“政策协调办公室”,由弗兰克·威斯纳领导。威斯纳是个战时情报老手,曾在战略情报局服役。1944年到1945年间,他在布加勒斯特服役6个月,曾目睹俄国军队将7万名罗马尼亚的德国后裔赶入闷罐车,运往苏联当奴役劳工,为此感到绝望而愤怒。“这位战略情报局的特工对苏维埃政权野兽般的残忍画面感到‘无比震惊’,但与此同时,俄国人却为同盟军的合作打开一个新纪元而干杯。”那次经历深深刻在威斯纳脑海中,他心中充满反共激情和福音主义的热情,投身到与敌人的搏斗中。   威斯纳将计划中的秘密行动划分成心理战、政治战、经济战、预防性直接行动、其他等五个方面。他想要获得可从事一切活动的能力,从策反苏联人员,到利用流亡者代理人发起武力攻击并创建某种反共抵抗力量。在新的国家安全指示下,这个组织的力量不断扩大,人员和资金也不断膨胀。1949年,参与秘密行动的中央情报局人员只有302人。3年后,人数达到2812人,另有3142名海外效忠者。这些间谍和特务分布在全球47个地点,他们的行动预算在这3年中从470万美元提高到8200万美元。1952年,政策协调办公室与特别行动局合并,组建了计划指挥部。   威廉·科尔比是当时招募的一个年轻人,后来成了中央情报局的局长。他说威斯纳给他的组织注入了“圣殿骑士的气氛,要从共产主义的黑暗中拯救西方自由”。威斯纳具有“童真般的魅力,冷静而灵活,曾是个来自密西西比的跨栏运动员”。他希望招募的人员具有他那种“额外的维度”——应该是像他一样参加过战争的老兵,既是运动员,又精明,但不能是个书呆子,要毕业于一流大学,最好是耶鲁。   受到史诗般的斗争感和当时那种明晰的道德感的吸引,不少作家和诗人加入了中央情报局。中央情报局的反间谍处处长詹姆斯·杰西·安格勒顿曾是《耶鲁文学杂志》的一位编辑,也是文学杂志《狂怒》的联合创办人之一。他最亲密的朋友中就有现代派诗人埃兹拉·庞德。小科德·迈耶是他在《耶鲁文学杂志》的另一位校友,曾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过小说,后来负责情报局的宣传活动,但继续追求写作生涯。迈耶招募的一名雇员是《凯尼恩评论》的罗比·麦考利。后来麦考利离开情报局,去《花花公子》杂志做小说编辑,迈耶对他说:“没准我会用个恰当的笔名寄给你一篇故事。”约翰·汤普森是从《凯尼恩评论》招募来的另一名雇员。约翰·亨特是在他的小说《一代代男人》面世的时候受雇的。彼得·马西森是《巴黎评论》的联合创办人之一,并担任该杂志的编辑,他为情报局工作的同时还在写自己的小说《游击队员》。   “1951年春天,我去华盛顿应征参加一种战斗,比起我十年前自愿投身过的战争,这种战斗虽然并不激烈,但更加复杂,也更加朦胧。”迈耶说。这位老兵曾在关岛作战受伤,一只眼睛失明。   为了向这些事业提供所需的金钱,中央情报局创建了一系列品味高尚的私营组织。他们招募了美国名人在这些组织的理事会供职,对外制造一种假象,仿佛这些实体的成员都是富有的捐助者,请他们参与能解释出资金的来源。这类组织中,1949年最先组建的“自由欧洲全国委员会”办公地点在纽约,成员包括不久后当选总统的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电影界名人塞西尔·毕·德米尔、达里尔·扎纳克;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亨利·福特二世;纽约的红衣主教弗兰西斯·斯贝尔曼;这个组织的执行秘书是艾伦·杜勒斯。杜勒斯后来于1951年加入了中央情报局,在1953年升任局长。这些志愿人员大多数都意识到或推断出,该组织参与了中央情报局的活动。这个组织后来更名为“自由欧洲委员会”。该组织声称,通过名为“为自由而战”的全国性募捐运动自筹资金。但实际上“自由欧洲委员会”的预算只有约12%来自募捐,募捐款项中大多数是企业慷慨解囊。其预算的大头是中央情报局通过华尔街的一家银行每周开一张支票汇入的。   “自由欧洲委员会”的主要项目是“自由欧洲之声”。这个电台1950年7月4日开始用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罗马尼亚语广播,随后增加了波兰语、匈牙利语和保加利亚语节目。“自由欧洲之声”开播后,在1953年建成一个针对苏联的电台,名叫“解放电台”,其广播后来成为众所周知的“自由之声”,受到另一个名叫“美国解放委员会”的非营利组织支持。这个委员会的办公地点在曼哈顿闹市区,理事会成员是不太著名的美国人,活动比较隐秘。在其第一次理事会会议上只是简单宣布,资助“解放电台”的资金来自“委员会成员的个人朋友们”。情报局后来决定,不再给予“解放电台”高额支持,因为他们发现,有时难以驾驭“自由欧洲委员会”庞大的自我意识。虽然对这两个电台的设计都是要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增进美国的安全利益,但它们享有极大的自主权,此外,中央情报局也没有能力管理两个大型新闻组织。两个电台作为风格颇为激进的喉舌开播。1956年,“自由欧洲之声”在匈牙利革命中扮演了怂恿者的角色,制造出美国即将干预的假象,因此受到严厉指责。后来两个电台都稳定下来,成为可靠的新闻组织。在广播中,偶然会嵌入秘密信息,有些特务人员也利用电台做掩护。但是,在大多数情形下,美国本土的管理团队管理着海外这群编辑人员,华盛顿很少直接干预。其实,也没有必要对编辑施加严厉的控制。凡是中央情报局希望播出的信息,都由反共的员工通过例行判断自然播出了。“解放电台”成了苏联国内电台的替代广播,主要集中播出苏联内部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全世界的新闻。   “自由欧洲之声”和“解放电台”的广播是从德国慕尼黑播送的。中央情报局还通过“美国解放委员会”在慕尼黑建立了许多相关的组织,其中有苏联研究学会、战后流亡者中央协会(其俄文缩写是TsOPE)。中央情报局在慕尼黑的大规模存在是个公开的秘密。“解放电台”的一位雇员相信,“在电台总部,每一个司炉工或清洁工都了解一些事态的真相”。克格勃把慕尼黑叫做“颠覆中心”。   大约三分之一的苏联城市成人要收听西方广播。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称之为“驻扎在电波里的强大非军事部队,在共产主义的黑暗中点燃心中火焰的力量是西方人想象不到的”。1958年,苏联用于干扰西方广播信号的开支超出了国内和国际广播开支的总和。   “自由欧洲委员会”还建立了自己的出版机构,叫做自由欧洲出版社。虽然它不能通过短波频率穿过铁幕,但它开辟了自己的空中输送渠道。1951年8月27日,在巴伐利亚靠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的地方,“自由欧洲委员会”放出很多气球,随风吹过边界。参加首次放飞气球仪式的美国高官包括:“为自由而战”主席哈罗德·斯达森、报纸专栏作家德鲁·皮尔逊、后来成为艾森豪威尔心理战主要顾问的前“时代?生活”公司总裁C.D.杰克逊等。按照设计,那批气球会在3万英尺高空爆裂,将携带的成千上万份宣传册散落地面。自由欧洲出版社准备了首批宣传册,有一份宣传册这样写道:“一阵新风在劲吹,搅起新的希望。外国自由的朋友们找到一个与你联系的新途径。地牢再深埋不住真理,墙壁再高拦不住自由的信息。独裁者控制不了风,束缚不住你的心。自由将再度崛起。”   斯达森接受《时代》采访时说:“我们在铁幕上撕开一个大洞。”
个人分类: 情报学|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谢科学网
热度 8 lixiong45 2015-2-28 21:15
在我正式 “ 皈依 ” ,开始潜心撰写学术论文之前,我是十分喜好写点文字来聊聊见闻,谈谈感想,表表心情的,常常是 “ 键盘一敲千行字,洋洋洒洒又三篇 ” 。但尤其喜欢酿造几首 “ 古诗 ” ,喜欢那种言简意赅地感觉,故是朋友圈公认的 “文艺青年”。 QQ 空间曾经是我最大的写作平台,隔三差五就有长篇大论或短小简洁的文字以日志或说说的形式发表。但 QQ 空间终究只是一个娱乐平台,发布的东西基本以八卦、炫耀、吐糟和抱怨等为主题思想,难有几分文学气息。而且作为一名无名小卒,书写的内容基本只限于不多的 QQ 好友阅览,几乎没有可能呈现在大众面前,写得多了,反倒遭人摒弃。我曾煞费苦心地写过几篇融入散文文风和个人思想的日志,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或分享,却常常换来几番看热闹似的浏览。 也曾在新浪写过几次博客,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些苦心之作只像腐尸一样躺在那里,偶尔路过的游人进去踩上一脚。没有人关注,写博客会变得很无趣而乏味。那是因为除了要写在笔记本再锁进柜子里的绝对隐私,每个人在公众平台发表的东西,是不怕别人看到的,而且潜意识里总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的。无论是抒发感情,文学创作,还是思想传递,人们总希望得到一份或更多的安慰、理解、分享、支持,或是赞美,无论这些是来自朋友,还是陌生人。然而像新浪博客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非资深的网络写手,或是明星大腕的高谈阔论,是极难进入公众视野的。 这些日志或博客的首页虽然上之不易,但终不是春晚的舞台,我也没功夫为此折腾。于是,爱好归爱好,我愿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烂在心里,只省下那揣度文字的时间,用来多写一篇与我前途息息相关的学术论文。 科学网是大约一年前才进入我的生活的,但很快就成为作为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我关注的主要对象,常常要一天浏览好几回。闲适的春节假期,有空坐下来写点东西,想想这一年多的生活是应该谢谢科学网的。 首先,感谢科学网丰富多彩的内容。最先接触科学网,是追踪一篇最新论文闯入的,继而发现这里才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家园”。论文介绍让我可以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和前沿;人物报道让我能够认识和学习前辈的所作所为;经验交流可以让我获得高效的方法和技巧……尽管偶尔也有失误与不足,尽管也有喷子的胡言乱语,这里的确是一块“洁净而肥沃的土壤”! 其次,感谢科学网为我提供写作平台。我算是一个思想活跃和感情丰富的人,而文字是承载这些的最好方式。尽管论文撰写占用了写日志的时间,我还是时不时将思想与情感倾注在一首首“古诗”之上,度过了“ 边写论文边写诗 ”的 2014 年。科学网博客燃起了我的写作欲望,而且这是一个“高大上”的平台,不再是简单地发发牢骚或晒晒心情的地方。所发表的东西,既要具备一定知识信息,也不能缺少文学涵养,这正是我所喜爱的。 最后,感谢科学网给新人机会。正如前面所说,公开发表的内容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一个人的朋友圈子总是有限,能把“作品”展现在众人面前才是最好。科学网不似许多网站总是暗藏广告效应,非名人大腕或网络红人的言论想登首页上头条和发顶级 SCI 期刊难度相当。这里,无论是专家教授,还是农民学生,只要言论得体,内容翔实,主题新潮,谁的言论都有机会登上首页,进入大众视野。对于文学爱好者,博客的分享与评论,正如学术论文被引用一样令人欢喜。 愿科学网越办越好,也希望借助科学网博客可以传递更多 思想 、 知识 和 正能量 !
个人分类: 生活缩影|3952 次阅读|13 个评论
关于行为学术语Lordosis的翻译:理想很远,爱在咫尺却在等
thinkmyself 2015-2-23 11:10
(学生向我介绍科学网的博客,便来到这里注册,先翻了一下以前的旧作,似乎这篇比较能符合这里的气息,该文始作于几年前的另一个论坛,可以算个小科普,姑且略作修改作为开篇的博客吧就~) 《关于行为学术语Lordosis的翻译:理想很远,爱在咫尺却在等》——2011-07-02 12:50:29 通俗点讲,Lordosis可以说是小腰~,这可能也就是之前论坛网友“笑笑”说的这个词蕴藏的性感所在了。下面我先介绍一下这个词的专业含义。一般来讲,Lordosis用的比较常见的地方是医学上的或生理结构上的:脊柱前弯,脊柱前凸(名词)。 但是更性感的,是这个词还有个特别的意思,专门指哺乳动物的一种特殊性行为,称作Lordosis behavior,即雌性动物在交配之前作出腰部的脊柱向内弓向腹部,从而使整个背部保持平坦,提高臀部,身体静止一动不动,等候身边伴侣的交配的行为。维基上面这么解释:“refers to the position that some mammalian females (including cats, mice, and rats) display when they are ready to mate (in heat). ”。 也就是雌性动物在发情期内,雌激素影响腹中部下丘脑(ventromedialhypothalamus)和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以及其他一些脑区。性刺激出发一系列脑区的活动,发送神经冲动并最终传到脊髓中的传入神经元,向周围的肌肉发出指令完成上述Lordosis的姿势。由于这些脊髓中的传入神经元属于整个Lordosis反射弧的一部分,Lordosis行为因此也可以通过反射触发,比如用抚摸刺激动物的腰部。养宠物的人都知道,当你前后抚摸猫咪的背部,特别是腰部,猫咪常常会全身挺直,翘起尾巴,保持静止,那就是Lordosis。 人类是直立行走的,性行为也更多样化,并不需要都用Lordosis这种姿态。但是小腰,同样也是非常敏感的地方。所谓酥腰,酥腰,一揽就酥。我曾在网上搜索过,发现英国《皇家学会报告》曾有个哈佛大学与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报告。据说他们分析了34.5万种古代文学作品,从16至18世纪英美小说、散文和戏剧,到1世纪至6世纪(大致西汉至隋代)的中國古诗、印度史诗、波斯古诗及古希腊文学。发现这些作品中描写女性腰的次數,远超过身体其他部位(其中臀部和苗条的身材(丰满的却更多)则最少被提及)。在他们查阅的这些文献里:英国古典文学:描述纤腰65次、胸部16次、大腿12次、臀部2次中国古诗:描述纤腰17次、胸、臀、大腿均无印度史诗:描述纤腰35次、其他部位共26次换句话说就是古今中外所共识的,女人身体之最美,在于她那纤纤的小腰。 更有趣的是,这些研究者甚至还推测认为,纤纤小腰可能是女子健康和生育力的最显著象征,男性出於延续基因本能,常从女子腰部判断其生育能力。不过笔者却有些不以为然,这些研究者似乎不是搞动物行为学或神经生物学的,统计发现的差异可能是正确的,但推论却不一定合理。要说来自本能,更可能来自性行为过程中的自然反应(比如反射),而不大会是意识中出于延续基因的那个遥远理想。那“抱月飘烟一尺腰”啊,大致是在达到宽衣解带之前,能最先看到,最先接触,最先刺激,反应强烈,发酸,发胀,发酥,发软的地方了吧?~~~~要非说本能,那么还不如喊:英勇的哥们姐们啊,还等什么?揽住她(或让他揽住你)的小蛮腰,搞定那遥远的理想吧!。。。或者夜晚,轻轻的问一声:“宝贝,今晚Lordosis吗?”~~~ 虽然有这么Sexy的一个词,但是可惜,我又查了一下,Lordosis的这个行为学上的含义,似乎至今还没有中文上的翻译。。。也许我来试试,两个选择,一俗一雅,一短一长: 1。躺着别动! 2。理想很远,爱在咫尺却在等。(哈,《爱的太迟》中的歌词~)
个人分类: 石谷舟岸(掌)•知识|4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学与国际关系研究
ingzha 2015-1-18 01:57
贝一明 Emanuel Pastreich 亚洲研究所 所长 庆熙大学 副教授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人们普遍以为,若要在外交或安全事业中担任要职,一个人应在经济、发展政策或国际关系学领域具有深厚的背景,无论该要职是居于政府职位之列,还是只从广义的学科范围来讲与非政府组织、政府和公司间的全球交流相关。 作为一个本科阶段从未上过一节经济学课程、并且直到在伊利诺伊大学担任教授才开始严肃地关注国际关系的人,我觉得有必要为自己澄清为何在我职业生涯的后期才开始写作国际关系方面的文章,并从事与国际关系和外交有关的活动。其实,作为一个生性好斗的人,我更愿意回击说,事实上每个严肃对待国际关系的人都不应仅修几门人文学科的课程,而是要主修文学(抑或艺术和哲学),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尤其是在今天。 虽然主修文学可以极好地助益于外交事业的起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也许这个建议看上去会有些奇怪,但事实上,无论是在韩国还是中国,或是在意大利和法国,人文学科成为从事政府海外服务的必要专业背景并不是很久远的事情。甚至在二十世纪初期,以欧洲为例,对于拉丁语和希腊传统文化的深厚知识,或者以东亚为例,对于古典中国传统的深入了解,对于外交人员找到外交双方的共同之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共同之处的意义远比双方都喜爱星巴克咖啡店或者阅读《经济学人》杂志要深远得多。植根于文学和哲学的共通的文化,共同的术语以及哲学与科学法则,能够帮助外交人员搭建实现沟通的普适语境。 l 正名 让我们首先考虑在国际关系中从业人员对于语言的驾驭究竟有多重要。毕竟,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我们从对文学和写作的研究中习得的。以下的引用出自一位伟大的国际关系专家——来自《爱丽斯梦游仙境》的矮胖子。 “你获得了荣耀!”矮胖子说。 “我不懂你指的‘荣耀’是什么意思,”爱丽丝说。 矮胖子轻蔑地笑着说:“你当然不会懂——在我告诉你之前。我的意思是‘你有一个不可反驳的论点!’” “但是‘荣耀’不表示‘不可反驳的论点’啊,”爱丽丝反对地说。 “当我使用一个词语,”矮胖子用近乎嘲笑的语调说,“我指定它是什么意思它就是什么意思——分毫不差。” “问题是,”爱丽丝说,“你能否赋予一个词语那么多含义。” “问题在于谁是这个词语的主人——仅此而已”矮胖子说。 矮胖子所提出的核心观点,也是路易斯·卡罗尔( Lewis Carroll )想要我们去注意的一点,即对于词汇的定义是政治与权力的最本质的行为,并且即便它发生得神不知鬼不觉(因为意识形态的转变是无法用肉眼察觉的),由此而生的词汇含义上的转变却有最深层次的意义。矮胖子的话在暗示:掌控词汇的含义就是权力的本质。如果要类比的话,术语再定义所造成的改变相当于原子核层次的变化——力量巨大却无法察觉,而日常外交带来的变化发生在化学层次,更易察觉,但影响有限。 能为"联合国"、"反恐战争"、"国际社会"、"调停人"等名词下定义的能力,属于国际关系中的终极权力,并且随着这些词语的含义受到侵蚀,愈发具有讽刺意义,或让人感到虚伪与词不达意,它们将不再具有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功能。这在本质上也归结于文学问题。 孔子很早就提出了事物名称对于权力和论述的重要性。他的著作基本上解释了"文"学为什么能够成为孔子教育事业的中心。孔子甚至不把技术训练列为“入仕”的先决条件。孔子采用的说法叫做"正名",其主张准确使用名称来描述人民、机构和政策比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更重要,也比救济穷人或打抱不平这种具体善行更重要。那么,孔子所谓的“正名”究竟是何含义,并且这个理念与当今世界有什么关联呢?从最根本的层面来解释,如今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产生于我们每日所用词语的原始含义与它们真正旨在描述的主体之间日益增大的差别上。可以说,这种鸿沟能解释我们所遇到的大多数道德问题,并且孔子的思想在帮助我们寻找可行的应对措施上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以下是几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 词语 ,然而它们的含义在过去二十年却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 “银行”、“公司”、“政府”、“隐私”、“财产”、“军队”、“情报” 以上 词语含义的转变是我们的不幸之源。如果含义不变,我们就不会觉得事情不再像从前那样正常运行了。我们因为各种机构并不顺利运作(尽管它们都在实际运作,但却并非按照我们的意愿)而沮丧不已,我们对于道德的缺失以及现代社会的残酷感到无比厌恶,这些实际上都源于我们对机构的认识和机构的实质之间的偏差。
个人分类: (反)全球化|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文学的“招魂”说起——医学人文的核心是什么?
热度 27 何裕民 2015-1-7 11:55
最近,作家贾平凹在上海做了一堂讲座,题目是“文学为转型社会‘招魂’”。颇有见地,让我联想到了医学人文。 多年来,大家都在呼吁:医学需要人文滋养,人文必须渗入临床。然而,医学人文的核心又是什么?怎么才能让人文真正渗透进入临床?这些,似乎并未形成共识。大家对医学人文意义何在?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些都亟待厘清。 贾平凹谈到了社会种种问题及文学的责任。认为,我们从“贫穷,运动不断,吃不饱肚子,很有秩序但没自由”的过去;转向了市场经济,有了点钱,知道了什么是民主富强尊严的现代,但“反倒更不满足了,追逐权力和金钱,道德沦丧,风气败坏”成了常态。“我们就生活在这两种环境中(转型期社会),构成了我们的命运,在命运中生成了我们的品种”。其实,这一转向是必然的,早期欧洲也曾经历过,只不过他们忘了。“在这社会转型期,人人都在骂。但是,风气的形成,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丑恶”?是因为转型期发生得太快,“阳气不足”,阴气较盛,快速发展中把社会的“魂”给弄丢了。故“这个年代需要招魂,文学也在招魂。整个社会有了病,文学应该是治疗之一种。而文学开不了药方,却可以招魂。屈原的《离骚》是招魂,司马迁的《史记》是招魂,《红楼梦》也是招魂。”贾平凹认为文学的招魂取决于作家的‘格’(人品文格),取决于文学背后的声音和灵魂。招魂的目的是回家,身有家,心也有家”。“心若没家,身就等于没家。这个社会,人人都在路上,都心里空虚恐惧,都在‘找魂’‘寻家’”。 贾平凹的这段话,尽管只是对文学的社会责任有感而发,其实,引申到医学领域,尤其是医学人文,也同样振聋发聩、意义不凡。今天人们强烈呼唤医学人文,主因就是人文缺失;医学人文的缺失,类似于人灵魂的丢失。故笔者近期出版了由博士孙增坤协助整理的医学人文论集:《召回医学之“魂”》。 魂,本意指附于躯体却成为躯体 主宰 的东西。在西方,又称为“内在的自我”。或界定为:决定本质的内在东西。尽管“魂”往往虚无缥缈,但每每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医学之“魂”也同样,看似无形无影,无法用具体硬指标体现,却至关重要,决定着医学本质特点。少了她,医学就不成其为人的医学,至少不再是受人拥戴崇敬的“好医学”。 医学,关注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人,是医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人之为“人”,在于她的人本属性、人文与人性特征。荀子有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显然,关乎人的医学,与研究自然/水火之物理学、管控草木的农学/植物学、调养禽兽的动物学/饲养学/兽医等有质的差异;她须兼顾“生”(生命)、“知”(感知觉),及“义”(情感、思维、意识、仁义等)。而“人本”就是顾及“生”;“知”与“义”,则可简单地概括在“人文”及“人性”等词义之中。故曰:医学中人本/人文/人性等的缺失,就是“失了魂”的表现。 丢了魂的人,尽管天天仍可吃喝拉撒睡,或还在奔忙,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活?踮起脚尖忙些什么?为何而如此忙碌?失去了生存的方向/目的/目标及意义。再严重些,只是“行尸走肉”,甚至“生不如死”。医学,何尝不是这样?!医院尽管门庭若市,医生个个踮起脚尖,忙个不停;但医患之间相互满意度很低,常冲突不断!当然,医学人文的缺失,只是中国文化“沙漠化”的一个极端表现而已! 因此,医学人文是医学的“魂”。明确了这一点,怎么做,就容易达成共识了。简言之,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召回医学之“魂”,这就是医学人文当仁不让职责。贾平凹谈到社会快速转型是社会失魂的原因,也是近年来医学人文缺失,医学丢了“魂”的重要因素。其他诸如医疗制度设计欠缺,机制/体制不完善,对高科技盲目迷信,重商主义引导下对利益的屈求,以及传统文化本身宗教精神的不足等,都是推波助澜之手。 人之魂,是个体系;医之魂,同样是个体系。近年来,教学中,我们不能说不重视医学人文的课堂教育,但医学人文绝不仅仅是医疗氛围好一点,医生态度和蔼些,学会怎么说话与安慰……这些不是不重要,它仅仅是医学人文之皮,而非医学人文之本! 医学人文之根,是对“人”本身的敬畏与尊重,而不只是汲汲于其所患之病!须知,“人”在“病”之上!“灵”在“肉”之上!“心”在“身”之上!人性与人文之旨趣,才是“全人”视域下的“好医学”。 来源:健康报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1699 次阅读|28 个评论
数学家与文学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4-9-19 09:15
数学家的文学素养 在普通人眼中,数学神秘而深奥,让常人难以捉摸。数学和文学风马牛不相及,前者是理性思维,后者属形象思维。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数学家生活在高耸入云的象牙塔里,埋头在成堆的公式和符号之中,日夜痴迷于数学,时时都在与数字和定理打交道。 事实上,历史上许多大数学家都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在他们身上数学与文学已熔于一炉,真正做到了文理渗透。更有一些数学家对诗歌情有独钟。 笛卡儿 认为“诗是激情和想象力的产物”,诗人靠想象力让知识的种子迸发火花。 莱布尼茨 从小就对诗歌和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充分利用家中藏书,博古通今,为后来在哲学、数学等一系列学科取得开创性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高斯 在哥廷根大学就读期间,最喜好的两门学科是数学和语言,并终生保持对它们的爱好。他大学一年级从图书馆所借阅的 25 本书中,人文学科类就占了20本。正当将来是成为数学家还是语言学家的念头在脑中徘徊时,19岁的高斯成功地解决了正17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从而坚定了从事数学研究的信念。 继高斯之后的伟大数学家 柯西 从小喜爱数学,当一个念头闪过脑海时,他常会中断其他事,在书本上算数画图。他的数学天赋被数学家拉普拉斯和拉格朗日发现。据说拉格朗日曾预言柯西将成为了不起的大数学家,并告诫其父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数学,以免误入歧途,成为“不知道怎样使用自己语言”的大数学家。庆幸的是,柯西的小学是在家里上的,在其父循循善诱下,他系统学习了古典语言、历史、诗歌等。具有传奇色彩的是,柯西政治流亡国外时,曾在意大利的一所大学里讲授过文学诗词,并有《论诗词创作法》一书留世。柯西的文学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G·波利亚 年轻时对文学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德国大诗人海涅的作品,并以与海涅同日出生而骄傲,曾因把其作品译成匈牙利文而获奖。 罗素 是著名的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理发师悖论”的发现者。但他也是一个文学家,有多篇小说集出版发行,不仅如此,非科班出身的罗素还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数学家 塞尔 是 迄今数学界唯一获得阿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三项大奖的“三冠王 ”。在他60岁时,他接受法国的记者采访,在谈到自己的文学阅读时说:“从我童年起,读书就是我的一大爱好……在我喜欢的作家中,我可以举出圣西门、司汤达、普鲁斯特、吉奥诺、凯诺、尤瑟纳、道尔麦森,还有诗人魏尔兰、兰波、佩斯,英国作家吉卜林、福斯特,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和伯尔,意大利作家布扎蒂、卡尔维诺;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谁能否认塞尔在数学研究上的造诣与其文学阅读广泛无关呢? 再看看中国的数学家。 著名美籍华人数学家 丘成桐 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等。他在29岁时就攻克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被公认为是近20年来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鉴于他的杰出贡献,1982年被授予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 丘成桐曾提出“他山之石可攻玉,文学数学巧结合,数学与文学、艺术有机碰撞”的学术观点。 丘成桐认为,中国古典文学对自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是由于年幼时从父亲那丰厚的古典文学知识中得到的熏染,使他在思考数学问题和寻求事物的本质时,能够和大自然一起思考,看到很多独特的“风景”,才使得他对问题的看法有多面性,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能够“天之所开、不可当也”。 丘成桐曾说:“我本人曾经深受中国古代文学、古代诗词歌赋的影响,从《诗经》我看到比兴的方法对找寻数学方向的重要性,吟诵《楚辞》和《史记》激励起我对数学的感情,激励起我向大自然追寻真和美的感受。”丘成桐之语,不仅道出了文学之于数学创造的真谛,而且更是寄希望于数学学习的同时,热爱文学、阅读文学,借此去寻找数学的真和美。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谷 超 豪 认为:数学和古诗词是相通的,古典文学可以对人的数学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读理科要有文学功底作支撑;文学和语言的素养,对任何一个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学好数理不应仅仅是终日和数字、公式、公理、定理打交道,要注意提高文学素养。 他还认为,一方面文学作品很讲究逻辑,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段,诸葛亮与群儒都是聪明人,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强,辩论起来,能使对方无懈可击。另一方面,中国文学作品中,非常精练、简朴的词句往往包含许多深刻的内容,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名句,在具体的事物中蕴涵深刻的哲理,即具体又抽象。在欣赏古典文学的同时也是对自身数学思维的一个拓展。 他曾告诫广大热爱理科的青少年,不要重理轻文,任何科学都需要语言的表达。他自己从小非常喜欢古典文学,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历史小说,四五年级时读《千家诗》《诗经》,中学时开始重视写作。 谷超豪在老年时还经常写诗自娱。“写到哪里是兴致所致,不一定非常讲究格律。我写诗是要以诗言志,有时就是把某一段时间里碰到的事情写下来,自娱自乐。” 在2005年的上海论坛IT分论坛上,著名数学家、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刘炯朗 教授曾作了“数里有诗?诗里有数!”的发言,他认为,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现在大学教育存在过于注重专业化的现状,这种现状应该得到改变。 他指出,用32块2×1格大小的多米诺骨牌填充一块8×8格面积的棋盘,会有多少种可能?让满屋的人闭上眼睛戴上或黑或白的帽子,如何根据他人所戴帽子的颜色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要解开类似智力题所需的数学原理,其实早已被聪明的诗人们运用自如了。诸如回文“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顶真格“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和数学中的“归纳”“列举”“递回关系”等原理无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刘炯朗说,尽管他的专业是离散数学及演算法,但他平时还喜欢写点散文,读点诗歌,“这对我的学术研究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刘教授对世界范围内大学教育都过于注重专业化的现状,表示出担忧。“我的理念是我们要培养通才。所谓通才,就是人文和科技并重,对专业要有非常好的基础。我在学校里,一直告诫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培养文学素养。”其实,“不论是科学家眼中的世界还是诗人的眼中,世界都是美好的,人生也都是美丽的。” 著名数学家 徐利治 把自己的治学经验概括为:培养兴趣、追求简易、重视直观、学会抽象、不怕计算等五个方面。后来他又特意补上一条———喜爱文学,并谆谆教导后生,不可忽视文学素养。 数学家的诗 著名文学家雨果说过:“数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到想象,在圆锥曲线、对数、概率、微积分中,想象成了计算的系数,于是数学也成了诗。” 我国数学大师 华罗庚 能诗善文,他写的科普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的名句“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和“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早已成为人们的座右铭。他为青年一代曾题过一首劝勉学习的诗: 发奋早为好,苟晚休嫌迟。 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著名数学家 苏步青 自幼热爱旧体诗词,读过许多文史书籍。他把诗词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靠它来调剂生活。曾有诗集《原上草集》问世。其序曰: 筹算生涯五十年,纵横文字百余篇, 如今老去才华尽,犹盼春来草上笺。 数学家 许宝騄 自幼即习古典文学,10岁后学作古文,文章言简意丰,功底非同寻常。 数学家 李国平 不仅是中国的“复分析”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其诗集《李国平诗选》1990 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序言则是苏步青的一首颂诗: 名扬四海句清新,文字纵横如有神。 气吞长虹连广宇,力挥彩笔净凡尘。 东西南北径行遍,春夏秋冬人梦频。 拙我生平偏爱咏,输君珠玉得安贫。 曾被传为数坛佳话。 世界最高数学奖之一———沃尔夫奖得主,数学大师 陈省身 曾在中国科学院的座谈会上即席赋诗: 物理几何是一家,一同携手到天涯, 黑洞单极穷奥秘,纤维联络织锦霞。 进化方程孤立异,曲率对偶瞬息空, 筹算竟得千秋用,尽在拈花一笑中。 著名数学 家熊庆 来在他的学生杨乐宣读完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时也高兴地即席赋诗: 带来时雨是东风,成长专长春笋同, 科学莫道还落后,百花将见万枝红。 谷超豪院士曾在80高龄时题诗曰: 学海茫茫欲何之,惜阴岂止少年时。 秉烛求索不觉晚,折得奇花两三枝。 在数学名师 李尚志 教授心中,数学如中国诗词一般美丽。作为另一种语言形式,不仅使语言美达到极致,而且作为人类文化瑰宝世代流传不绝,不断发扬光大。 李尚志认为数学即是诗,诗即是数学。因此,他常常用诗来描述数学。比如他赋诗描述三角函数: 东升西落照苍穹,影短影长角不同。 昼夜循环潮起伏,冬春更替草枯荣。 他的解释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在苍穹中运转。运转过程中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变化,地面物体影子的长短也就随之变化。同一物体的影子长度与光线角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角函数描述。此外,太阳东升西落昼夜循环、潮涨潮落、冬去春来、草枯草绿,都是自然界重要的周期现象,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 关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李尚志赋诗: 晨雾茫茫碍交通,蘑菇核云蔽长空。 化石岁月巧推算,文海索句快如风。 他的解释是,光线在晨雾中按指数函数快速衰减,所以“晨雾茫茫碍交通”。铀核裂变时放出的中子数和能量都按指数函数快速增长,引起核爆炸。由化石的放射性碳含量与化石年龄之间的对数函数关系可以推算出化石的年龄。将海量数据经过合理编排,可以使搜索资料所需工作量是数据量的对数函数,当数据大量增长时工作量增长很少,因此能做到“文海索句快如风”。 李尚志在数学建模方面很有研究,非常重视数学建模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的作用,他曾作有“咏数学模型”一诗,概括这种观点: 数学精微何处寻,纷纭世界有模型。 描摹万象得神韵,识破玄机算古今。 岂是空文无实效,能生妙策济苍生。 经天纬地展身手,七十二行任纵横。 可见,数学、诗歌、自然现象、甚至社会现象,在李尚志的大脑中,已经和谐地、自然地融为一体。 他是怎样走入这种境界的呢?李尚志亦赋诗一首: 白水东城忆少年,几分豪气几分痴。 五年苦读甘如蜜,六艺初探兴有余。 在劫难逃惊噩梦,执迷不悔索真知。 师恩胜似春晖暖,古国神游有所思。 数学与文学的关系 有人以为数学创新要受严格的逻辑限制,而文学创作却是自由的,其实,两者都需要想象力。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想象力决定创造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尤其在现代数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日益加深时。引发科学创造,培养创新能力,自然有多种途径、多种方法,但无论如何,加强文学阅读,增添文学素养,无疑是丰富情感、提高想象力、促进科学创造的有效途径。 中华文明五千年,有文学的历史也有三千年了。在漫长岁月里,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极其丰厚、极富滋味、极有光彩的文学艺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乃此之谓也。而深藏其中的价值观念、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情趣,都是可以审视、可以触摸、可以呼吸、可以体味的。在“许以千古,仰其光芒,沐其清新”之时,人们得以引发科学研究的兴趣,跃上科学联想的良骥,以至纵横驰骋于科学创造的疆场,此乃文学始料未及却是出乎必然的特殊功能。 数学和文学是相通的———数学以理性思维的形式描述人类的感觉经验,文学则以感觉经验的形式传达人类理性思维的成果。数学“以真启美”,文学则“以美启真”。数学是揭示隐秘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符号体系,文学则是揭示丰富精神世界千变万化的文字乐章。数学提高人类的素质,文学重建世界的和谐。 学习数学的人要注重提高文学水平,学习经济、学习文科的人要提高数学素养,这就是文理渗透、文理交融的道理。大家一定不要忽视这一点。 本文摘编自 张从军、李锦路、王育全、吴波 编 著的 《 感悟数学——数学文化与数学科学导论 》 一书。 一起 阅读 科学 ! 敬请关注 科学出版社 ,搜索 微信ID : sciencepress-cspm 或 “ 科学出版社 ” 公众号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6053 次阅读|6 个评论
文学是一条狗
热度 4 zhengyongjun 2014-6-27 05:26
这几天,网上关于狗的话题很是热闹。在许多人吃与不吃狗肉很纠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狗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微妙。 翻阅历史文献,考证人类的文明史,你会发现文学和狗与人类相伴的历史,一样古老。 狗是狼的变种,是大约10万年前被人类驯化的野兽。而原始的文学,是人类语言的伴生物,在我们祖先发明文字之前,就已经口口相传多年了。文学的实质原是人类或忧郁,或愤懑,或欢畅时非理性的发泄,比如国骂“他妈的”,就是一首非常精彩的短诗。后世的文学,是一帮子被称为“作家”的人捣鼓出来的语言形式,比口语更精练一些而已。 文学与狗一样,都有十分丰富的品种。根据不同的用途,人类将狗划分为工作犬、运动犬、狩猎犬、玩具犬、牧羊犬、非运动犬,等等。文学也有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哲言、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电影剧本,等等,品种繁多。 不同种类的狗和文学,用途也不相同。比如你要养个导盲犬一类的工作犬,那你就选杜宾犬、哈士奇 、大丹犬。就像报社记者,写东西是他的本职工作,你看报纸专栏里那些形形色色的文章,有快讯、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等形式,很像食堂营养名菜“大杂烩”。这些写豆腐块文字的记者,文字写多了,结集出版,对外也自称是“名犬” 作家了。 如果你养个狗想参加比赛拿奖,那你就选金毛犬、英系可卡、拉布拉多、史宾格。名目繁多的赛狗比赛,很像文学界各种各样的征文大赛。你把自家驯养的“狗”送过去参赛,一阵热热闹闹评选之后,金奖银奖出来。赛事多了,一批批的“名犬” 作家也诞生了。获奖者每每将所获奖项写进自己的简历当中炫耀,以示自己身手不凡。很多人立志以“赛狗”为职业,便申请加入协会,当职业“赛狗手”,成专业作家了。眼下,狗圈里养藏獒火得不得了,玩藏獒的这帮子人,很像文学圈里那些个搞影视文学的“触电”作家。玩藏獒和搞影视文学的都特能烧钱,没钱玩不起藏獒,没大投资你拍不成电影,一样的道理啊。 如果你养个狗撵兔子猎狐啥的,那你就选狩猎犬,比如比格犬、腊肠犬、阿富汗猎犬、灵缇;如果你养个家庭宠物狗玩玩,那你就选西施犬、京巴狗、吉娃娃、博美犬。这些人养狗都是图个闲情,很像文学爱好者,虽然不是专业作家,但是喜欢这个,闲暇时划拉几刷子玩玩,今天写首小诗,明天造篇散文,过几天又捣鼓出篇小说来,即使是写得水平很臭,跟拉呱讲故事一样的,但敝帚自珍,自己就是喜欢,没办法,对文学的着迷程度,跟玩狗的那帮子人差不多。 在我们老家农村,庄稼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个土狗子,用来看家护院。吃饭时,狗在我们周围转悠,摇头摆尾地讨好我们。夜晚狗狺狺地吠叫,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梦里。有时候想想,这些乡村的土狗子,就是深藏在荒山野岭的民间文学啊。 文学家常常与狗扯上联系,孔老夫子都被人戏称丧家犬,鲁迅先生叫敌人是乏走狗。人类对待狗和文学的态度千奇百态,每个人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有些朋友不喜欢狗,甚至讨厌狗,就像某些人不喜欢文学,你不要去责怪他。有些人郁闷了,写几句诗,惆怅一番,就像有些人闲暇时把玩一只狗一样,也是一种情感的排遣方式。 “文学就像一条狗,当你失意、潦倒、青春不再、疾病缠身,找本喜欢的文学作品读读,感觉那一行行的文字从你的心田渗透进去,此时,文学就像狗一样依偎在你身旁,陪护着你。”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356 次阅读|8 个评论
Wangchuan:语文常识
热度 3 ninglz 2014-6-21 07:23
语文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五、诗句与人: ①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④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⑤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⑥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⑦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⑧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⑨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⑩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常见,略)。 7、纪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8、纪时法。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平旦3-5
个人分类: 文化漫谈|260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浩浩荡荡的北京
ailiyakong 2014-5-19 09:10
浩浩荡荡的北京 文/冯唐 我第一次感到北京浩浩荡荡、了无际涯是在小学二年级。我生在北京东郊一个叫垂杨柳的地方,那里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棵飘拂着魏晋风度和晚唐诗意的垂柳,杨树爬满一种叫洋刺子的虫子,槐树坠满一种叫吊死鬼的虫子。我每天走三百五十四步到垂杨柳中心小学上学,走三百五十四步回家吃饭。我小学二年级的一天,学校组织去人民印刷机械厂礼堂看《哪吒闹海》,从垂杨柳中街一直走到垂杨柳南街的最东端,作为小朋友的我们俩俩手拉手走,整整乙千零三步,真是遥远,我的手被拉得酸痛。电影散场,我站在垂杨柳南街上看旁边的东三环南路,当时还没有任何立交桥,好大一条河流啊,一辆辆飞奔而过的212吉普、130卡车都是一团团的河水,河的对面是人民印刷机械厂的厂房,像个遥远的另外的城市。海要比这大河更凶猛,我想。龙王真是可恶,哪吒也真是脑子被驴后蹄子踢了,怎么能闹得过海。我长大了,仰面躺下,成为一条木船,内裤就是风帆,西风吹起,我就扬帆而去,横渡这大河,脱离北京。   1.此城何城?   地理书上说:“距今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晚期,在中国东部发生了一场强烈的造山运动,火山喷发、地壳变动、山地隆起,这就是著名的‘燕山运动’。”运动之后的北京地区,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向东南开敞,如同一个海湾,北京及其周围可以形象地称为“北京湾”。漠北民族打到这里,冬天的时候,觉得北风还能如刀,残阳还能如血,认定这里是他们可以用一定形式定居下来、而又不会渐渐失去剽悍野性和简明判断力的最南端。再往南,过了淮河,杨柳岸的暖风就会吹融刀剑,醉泥螺和黄鱼鲞就会催生骑兵肚皮的赘肉,口小如樱桃的女人就会柔软各个部落首领的身心。江南的汉人也逐渐悟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规律:北京东南的所谓中原无险可守,北方异族入侵,一失北京,中原难保,江山难保,不在北方建立都城,就是自行加速政权的灭亡。于是平安险中求,明成祖朱棣不贪恋江南的暖风、醉泥螺以及小美人,迁都北京,在沙尘暴中真切感受塞北的威胁,在威胁中时刻警惕着。   北京的雏形是蒙古人在元朝奠定的,至今不变,三点突出:   一、四四方方。确立中轴线的设计,“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在大城之内,一条大马路与中轴线垂直相交,马路以北是中央部分,中央部分的前方是朝廷,后方是市场,左面是太庙,右面是社稷坛,清清楚楚。这条大马路,经过历代反复修建和拓展,形成了现今的长安街,最宽处近百米,心脏不好的小老太太小老大爷横过马路,先舌下含一片硝酸甘油。在上海或者香港等等依海而建的城市里,一百米的距离,已经做了头修了脚洗了衣吃了饭买了菜钉了鞋寄了信会了朋友。   二OOO年左右,开发商开始一起炒CBD的概念,朴实的大北窑桥,也更名为国贸桥,所有附近的楼盘都夸耀长安街和东三环形成的“金十字”,我认识的一个法国设计师也被请来做CBD的整体规划和功能定位。他老实跟我说,这哪里是什么金十字,简直就是天堑,你们扒了美丽的城墙,修了二环三环四环玉环六环,在飞机上看就是一道道紧箍。   二、正南正北。四方的元大都,街道笔直,正南正北,正西正东。最近,花市斜街等唯一几条歪道也因为城市建设被消灭了,只剩后海附近的烟袋斜街,依湖成形,还在。蒙古人数学不好,如果打到北京的是哥伦布,建完这个四四方方正南正北的城池,南北走向的,都叫街,东西走向的,都叫道,街道统统编号,一二三四五,甲乙丙丁戊。如果那样,到了现在,打车赴局,和出租师傅就省了很多口舌。蒙古人不是哥伦布,所以现在去个没去过的地方,要先问清楚附近的地标建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手机还基本用于军事,装固定电话还要贿赂电信局员工要排队等待要交五千元押金。我的一个大哥开始做生意,和杨树下槐树下的工人阶级说,要不要钢材,要不要火车车皮,要不要苏联造的客运飞机。大哥当时的名片在现在看依旧实用:办公住址是102中学西南五十米垂杨柳西区二楼,电话是 6787864让小玲子妈妈叫一下。   三、亲水建城。弃金中都的小家子气的莲花池水系,以上通下达的高梁河水系为设计中心,挖了通达江南的大运河,运河北边的终点就是什刹海。于是北京有了水喝,有了水景,水路运来的醉泥螺还基本新鲜,吃了不会闹肚子,运来的小美人依旧眼神忧郁,看一眼耳边就响起《声声慢》。什刹海、北海、中南海连接成片,对一个城市而言,极其奢侈。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以及旧金山金门大桥公园的设计都是由此产生灵感,所以华尔街上的银行家今天才有舒展水景看,不至于大批量疯掉;旧金山的同性恋才能在光天化日下在公园的大草地上手拉手,走啊走,心平气和仿佛魏晋时候号称BAMB00SEVEN的七个男人。那个法国设计师跟我说,新中国后,北京城最大的遗憾不是拆了城墙,而是没把什刹海北海中南海合在一起,建个开放式的大公园。   这个法国人回国之前的一天,北京来了沙尘暴,宇宙洪荒,天地间一片混沌赤黄。法国人兴奋地在长安街上行走,问我说,这里是不是传说中的火星?我想起很久远的一天,我陪我的初恋在中山音乐堂听管风琴,出来的时候也是沙尘暴,所有的星星都没了,所有的路灯看上去都像星星。我们沿着长安街一直走到国贸,然后再沿着东三环一直走到团结湖,我的初恋表情坚定头发飞扬,她笑了,我看到街边的玉兰花开了,她唱《晚霞中的红蜻蜓》,我觉得比鸟叫好听多了。我问她,你是不是来自火星?我的初恋说:“我真的怀疑你是不是北京孩子。要夸我长得像天仙,就眼睛看着我,舌头伸直,直截了当地说,不用转弯抹角地说什么月亮,什么火星。”   2.今夕何夕?   北京最不缺的是历史。二OOO年前联合国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一共十九个,北京占了六个。而且不像西安等等过早辉煌过的城市,北京所有的历史都是鲜活的或者根本没有死过。我飞快地去过一次西安,秦始皇陵远看像景山,但不是公园,不让攀爬;华清池仿佛某个民营企业在后院自己凑合挖的澡堂子。十年前,爬黄花城野长城,农民兄弟一块钱卖我一根玉米,十块钱卖我一块五百年历史的明代长城城砖。春天的时候,和姑娘去天坛,在墙根下拣芥菜,摘嫩枸杞叶子,中午配着鸡蛋炒,煮清汤。风吹过来,没有尘土,也没有杨花柳絮,我眼看着,一根枯死的枝杈从巨大的柏树上摇落,柏树腰长得那么粗,也应该是三四百年的生命了。和所谓艺术家们吃饭,某个饭局上,某个姑娘扎眼,五官嚣张,两眼一抹兽光,似乎非我族类。听熟悉情况的人介绍,这个姑娘有几分之几的满人血统,几分之几的蒙古人血统,妈的妈的妈的妈和咸丰皇帝战斗过,如果大清不亡,她会是个格格。二OO五年,陕西周原发现四墓道的西周王侯级大墓,打开空空如也。我和几个古董老大开玩笑,拉两车武警封锁东三环北京古玩城的所有出入口,撬开大小所有保险柜和暗门暗锁,脱光古董老大们所有的衣服,搜查所有可以藏东西的所在(包括古董老大身体上的各个孔穴,难保里面没有西汉上等白玉做的整套含蝉鼻塞耳塞肛塞),就会呈现中国二OO五年最大的考古发现。   已经死了的或者快要死了的历史集中起来,活在博物馆。人家送我一本北京博物馆套票,80元,可以逛上百个博物馆。我心里流淌着口水,幻想着有时间休个无比悠长的假期,和懂明清家具的老大逛紫檀博物馆,和懂书画的老大逛故宫博物院,和懂青铜瓷器玉器的老大逛国家博物馆。一个上海人问,总说北京有文化,这些博物馆,多数北京人连名字都不知道,别说去过了,你一辈子也不一定都会去一遍。我说道理很简单,最奢侈的不是实际享受了多少,而是有享受的权力和自由,所以手机才具备录像和看电影的功能,所以中年男人才会羡慕皇帝的三宫六院。   我想,就像一把茶壶,茶叶在茶壶里泡过一段时间,即使茶水被喝光了,即使茶叶被倒出来,茶气还是在的。北京是个大茶壶。太多有权的有钱的有性情的人像茶叶似的在北京泡过,即使权没了钱没了性情被耗没了,即使人死了,但是人气还在,仿佛茶气。鬼是没有重量的,我想,死人的人气也不会很沉吧,沙尘暴一样,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飘浮在这座城市上空。复杂丰富的城市里,活人也变成鬼,熟悉过的老大,喜欢过的姑娘,我对他们的记忆如同可吸入颗粒物。天空灰蒙蒙的,载我的出租车开过华威桥,一个恍惚,我听见一个老大的声音:仔细看看这个白玉鸡心佩,拉丝对不对,游丝纹对不对,是西汉的还是宋朝仿造的?你再仔细看看。我听见一个女声在唱:晚霞中的红蜻蜓你在哪里啊,少年时候遇见你,那是哪一天?   3.彼何人哉?   判断对于一个城市的熟悉程度,我有一个自己的标准。比较熟悉就是我知道这个城市里什么地方有好吃的,我知道什么地方的酒又好又便宜。很熟悉就是城市里最好吃的馆子,老板或者老板娘是我的朋友,喝多了有人送我回家或者去医院。极其熟悉:城市里最好吃的馆子,我去了,老板或者老板娘会自己下厨房,炒菜上桌子,老板和我干第一碗酒或者老板娘看着我夹第一口菜,喝到极高,送进医院,急诊室门口有四个以上的医生弟兄等着看我的熊样。   如果这样分类,我极其熟悉的城市,只有北京。   一个上海人较真,说,有了经济实力才能谈得上文化,问北京是文化首都,凭什么?如果逛一下北京的夜店,听听聊天,了解一下夜店里的人,就很容易明白。北京集中了全中国百分之五十以上顶尖的文学家、画家、雕塑家、音乐家、歌手、地下乐队、演员、摄影师、建筑设计师,走进一个这些人常聚集的去处,随便就看到一个横断面,有的已经成名了,有的还在混,成名的,不一定有才气,但是的确努力,在混的,有的才气浓重,在眼睛里忽明忽暗缭绕盘旋。我看着那些刚出道的才情浓重的人,我知道这些人中,必定有一部分会在某种程度上不朽,尽管这些人现在可能还汗味浓重鼻毛悠长,还没找到合适的表达方法,还没用过信用卡还不会说纯正的普通话,就像我在斯坦福大学的棕榈大街上,听那些话都说不利落的毛头小伙子聊他们的创业计划,什么血管生长素抑制因子治疗肿瘤,什么叫A芯片,我知道这些人早晚会创造出下一个辉瑞和惠普。在北京的一个桑拿天里,我蹭票在工体听了许巍的第一个个人演唱会,他唱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嗓子就劈了,声音锉刀一样割耳朵,唱到最后,他终于撑不住,哭了。他一定想起他来到北京城这十几年,多少人没有混出来啊。坐我前排一个女孩,浑身打了无数的洞,穿了无数的金属环,挥舞着荧光棒,喊,许巍,我爱你。我心里想,又一个小混混,混出来了。   有个美国知识分子说,北京最像纽约,上海不像,太不像了,有股票交易市场又怎样。在北京和纽约,一个人必须非主流才能入流(YOUhaVet0beouttobein),而在上海,这个人必须入流才能入流(Youhauetobeintobein)。我们在东三环靠近农展馆附近有个食堂,没有名字,没有霓虹灯招牌,水泥地,水泥墙,金华土菜。艾未未的设计,招牌式的冷静干燥,没有多余的一点零碎。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影响了我的上半生。艾未未说,人不应该追求快乐生活,快乐就像糖一样,只是人生的一种味道,这句话我时常想起,或许会影响我后半生。在食堂里,我见到各种非主流的人:有自闭症嫌疑的小提琴手,说话从不看人眼睛,从脸上看不出年龄,酒喝到老高才放开些,死活让我叫她舅妈,她出的唱片上全是外文,据说她是国内第一把小提琴,男的女的都算上。有二十年没写东西了的作家,对古玉和旧家具的见识远远在对文字的见识之上,从小到大,唯一做过的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作协当他爸的秘书,他爸早就仙去了,他还一直是他爸的秘书,每月从作协领一份工资。有满头白发的老诗人,没有工作,娶了八十后的姑娘,姑娘的爸爸比他小两岁,叫他大哥,他还贷款买了房子,还生了胖儿子。老诗人常劝我,别眼馋,八十后的嫁给了他和杨振宁,等过两年,九十后的就会看上我,一拨一拨的,耐心等待,别着急。总之,除了我,基本没有见过一个需要朝九晚五穿西装打领带上班的人。唯一的例外是一个税务局处长,快五十了吧,一天喝多了,反复念叨,他应该快升副局长了,他辛辛苦苦啊,副局长牛啊,没完没了。一个姐姐平常总是微笑着,喝很少的酒,吃青菜,终于忍不住了,说,你有完没完?我老爸进政治局那年你中学还没毕业呢,又怎么样啊,雍正皇帝用的第二任宰相是谁啊,有人记得吗,我看你还是省省力气吧。   一次喝多了一点,借着酒劲拨我初恋的手机,问她在不在食堂的附近,有没有开着车,可以接我回家。她的车开得又快又稳,我说北京开始没劲儿了,出国的出国,去上海的去上海,生孩子的生孩子,一桌麻将都凑不够手了。她说,哪儿那么多要求,至少还有人驮你回去。她还说,给我带了明前的新茶,今年雨水大,是小年,让我将就喝,如果敢先喝别人送的,就腐刑伺候。   二十七岁之前,我没出过北京,第一次坐飞机,就飞到了旧金山。之后四年间,飞国航,积累了三十五万公里里程,我想,我算是脱离北京了吧。但是偶尔在南方遇到风沙,见到白发的诗人,收到我初恋的短信,问,最近如何?我楼下的马路就恍惚变为东三环,天边就隐隐压来沙尘暴。我想,我无处可逃,就像孙悟空飞不出如来的手掌。
1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ailiyakong 2014-4-18 13:03
拉丁美洲的孤独 随麦哲伦一道进行首次环球航行的佛罗伦萨水手安东尼奥·皮加菲塔,途经南美时如实记下的所见所闻,竟好似一部奇思妙想的历险记。他说见过肚脐长在背上的猪,雌鸟伏在雄鸟背上负担的无爪鸟,以及形似鹈鹕、勺形喙的无舌鸟。他说见过骡头、骡耳、骆驼身、鹿脚、马嘶的怪物,还说曾给在巴塔哥尼亚遇上的第一个土著照镜子,那大个子土著一激灵,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得魂飞魄散。 在这本篇幅不长、引人入胜的小书里,甚至已能窥见现代小说的萌芽,但它还远非当年最令人瞠目的史料。西印度群岛的史学家们留下了更惊人的书山文海。令人垂涎的黄金国,本是虚构的产物,却长年出现在不少地图上,位置形状随绘图员的臆想千差万别。为了寻找永葆青春泉,传奇人物阿尔瓦尔·努涅斯·卡维萨·德巴卡耗时八年勘察墨西哥北部,远征队员痴念成疯,同类相食,六百人去,五人生还。还有很多其他的不解之谜,如一万一千头各驮一百磅黄金的骡子,从库斯科出发去赎还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可一头也没到达目的地。后来,殖民时期,卡塔赫纳出售过一批在冲积土上饲养的母鸡,鸡胗里发现了金粒。我们那些开国者的黄金热,直到不久前还阴魂不散。上世纪,有个德国代表团研究在巴拿马地峡建造跨洋铁路的可能性,下结论说这地方铁少,要建,就得用金。 我们摆脱了西班牙人的统治,却没有摆脱疯狂。安东尼奥·洛佩斯·德圣安纳将军三任墨西哥独裁者,曾为自己在“糕点战争”中失去的右腿举办隆重的葬礼;加夫列尔·加西亚·莫雷诺将军如专制君主般统治了厄瓜多尔十六年,死后身着戎装,胸前挂满勋章,端坐在总统宝座上供人吊唁;马克西米利亚诺·埃尔南德斯·马丁内斯将军,萨尔瓦多的暴君,神智学者,曾惨无人道地一次性屠杀了三万农民,还发明了检测食物是否有毒的钟摆,下令用红纸罩住路灯,以防猩红热;特古西加尔巴中心广场上的弗朗西斯科·莫拉桑将军像,其实根本是奈伊将军像,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货。 五次战争,十七次军事政变,还冒出一个恶魔似的独裁者,打着上帝的旗号率先开展了拉丁美洲当代的种族文化灭绝。与此同时,两千万拉美儿童不满两岁夭折,超过一九七〇年以来欧洲出生的人口总数。镇压与迫害造成的失踪人口近十二万,好比乌普萨拉全城市民不知去向。难以计数的孕妇被捕后,在阿根廷监狱分娩,婴儿被军政府秘密送养或送进孤儿院,至今下落不明。为了让此类事件不再发生,约二十万拉美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十多万丧身于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这三个中美洲恣意妄为的小国。若以相同比例换算至美国,相当于四年内横死了一百六十万人。 智利本是好客之国,居然也有百分之十的人口——一百万人亡命天涯。乌拉圭是个两百五十万人口的小国,在拉美国家中文明程度最高,却也流放了五分之一的人口。自一九七九年起,萨尔瓦多内战几乎每二十分钟就制造一名难民。拉美各国的流亡者与难民,加起来比挪威总人口还多。 我斗胆认为,是拉丁美洲异乎寻常的现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的表现形式,引起了瑞典文学院的极大关注。现实并非纸上之物,它就在我们身边,每天左右无数生死,同时也滋养着永不枯竭、充满了美好与不幸的创作源泉,我这个四处漂泊、思乡心切的哥伦比亚人只是蒙幸运女神的眷顾。现实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想象力,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之法使别人相信我们真实的生活。朋友们,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 如果连我们自己也被难倒,那么,生活在地球这边、理性至上、沉醉于自身文化的人自然就更无法明白我们了。不难理解他们会坚持用衡量自身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忘记了生活的苦难因人而异、自我追寻的路上荆棘丛生、鲜血淋漓,他们走过,我们在走、用他人的标准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拘束,越来越孤独。可敬的欧洲如果想想他们的过去,再来对比我们的现在——记起伦敦花了三百年才建起第一道城墙,又花三百年才有了一位主教;罗马迷失了两千年,才由一位伊鲁里亚国王确立其历史地位;如今爱好和平,出产有孔奶酪、精密钟表的瑞士,十六世纪还在以雇佣兵的身份血洗欧洲;即使在文艺复兴顶峰,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中的一万两千名德国雇佣兵也曾对罗马烧杀抢掠,刺死八千罗马人——也许会更理解我们一些。 托尼奥·克勒格尔的梦想是将纯洁的北方与热情的南方融为一体,五十三年前,托马斯·曼曾在此地对此大加赞赏。今天,我无意再次扮演这书中人的角色,但我相信,头脑清楚的欧洲人,只要彻底修正看待我们的方式,就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对于梦想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人民来说,如果支持仅限于声援,没有落实成合法的行动,我们的孤独感是丝毫不会因之减少的。 拉丁美洲不情愿、也没有理由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此外也不会去幻想西方国家能打心眼里支持我们独立、独特的发展计划。航海技术的进步缩短了美洲与欧洲的地理距离,却加大了彼此的文化距离。为什么文学上的独立性可以被全盘接受,却对我们独立自主、举步维艰的社会变革疑虑重重、全盘否决呢?为什么认为欧洲发达国家在本国推行的社会公正无法在不同条件下,以不同方式成为拉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历史上众多的战乱与伤痛,源于世世代代的不公和无休止的苦难,而非千里之外的诡计阴谋。可许多的欧洲领导人、思想家偏不信。他们忘了自己也曾年少轻狂、锐意进取,幼稚地以为不听两个超级大国的摆布,只会走投无路。朋友们,瞧,我们有多孤独!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活下去。无论洪水、瘟疫、饥荒、灾难,还是连绵不绝、永不停息的战火,都无法战胜生的顽强,生命对死亡的优势。 如今,这优势还在扩大,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年净增人口已达七千四百万,相当于纽约人口的七倍。人口大多出生在贫困国家,其中当然包括拉美。与此同时,最繁荣的几个国家却集聚了足够大的破坏力,不仅能将现存总人口毁灭一百次,还能将在这个倒霉星球上存在过的所有生物尽数毁灭。 也是在像今天这样的一个日子,我的导师威廉·福克纳在这里说:“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如果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三十二年前被他拒绝接受的巨大灾难,如今在人类历史上已首次从科学角度成为可能,我会愧对这个他曾经站过的位置。这令人震惊的现实在人类史上曾经只是个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我们这些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寓言创造者有权相信:反转这个趋势,再乌托邦一次,还为时不晚。那将是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生活方式:不会连如何死,都掌握在别人手里,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那些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也终于永远地享有了在大地上重生的机会。 (本文是1982年12月8日,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演讲) 一封告别信 (1999年,时年72岁的马尔克斯在患上淋巴癌后,曾经写过一封向读者告别的信。摘编在此,向刚刚逝世的伟大作家致敬、致哀!): 如果上帝忘记了我是一个破旧的娃娃,恩赐我一分钟的短暂生命,我不愿说出我所思考的;反而,我希望细想我所说的。 我希望评估事物的标准,不在乎它们的价值,而是它们的意义。 我愿意睡少一点,梦多一点——我明白,每当闭眼一分钟,就失去了60秒的光亮。 当其他人停步,我愿意前进;他们瞌睡,我愿意清醒;他们交谈,我愿意聆听。 我多么享受一杯美味的朱古力啊! 如果上帝赐予我一小段的生命,我希望穿上简单的衣服,冲进阳光里,赤裸我的身体,敞开我的灵魂。 上帝啊!如果我有一颗心,我希望在冰上写下我的怨恨,然后等待太阳露面。星空上,我写凡·高的画,背诵乌拉圭著名诗人班奈戴提的情诗,然后,献给月亮一首西班牙抒情歌手席拉特的小夜曲。 我愿意用我的眼泪灌溉玫瑰花,以花刺来感受痛苦, 以花瓣来回忆亲吻。 上帝啊!如果我有一小段的生命,我要告诉爱人,我爱他。 我愿意启发世人,别以为年纪老了,就不该谈恋爱,这是在错特错的。人就是因为不再恋爱,才会衰老。 我希望给小孩一对翅膀,让他们自己学习飞翔。我希望教诲老人家,死亡不会和高龄一起来,死亡通常与善忘结伴。 我从世人身上学到许多东西。世人啊!我知道,人们都期望寄居山顶,殊不知,真正的快乐是怎样攀山峰。
2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发展历程与创作技巧研究
热度 1 hujunping 2014-3-14 12:43
原载:科普研究,2014(1):26-31. 以此纪念1934年创刊的《太白》 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发展历程与创作技巧研究 胡俊平 (中国科普研究所, 北京 100081) 科学小品被看作是科学与文学联姻的产物。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随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沉淀并不断发展。不同时代背景的化学题材科学小品在内容和创作风格上有所差别。擅长于化学题材科学小品创作的作者在探索创作技巧和特点凝炼上做出了积极贡献。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未来值得期待。 科学小品 化学 文学 发展历程 创作技巧 科学小品是 20 世纪中国兴起的一种新文学体裁 ,被誉为“科学文艺的轻骑兵” ,一般又认为是科学散文中的分类 。科学小品的出现对于缩短社会大众与科学的距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公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始终与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对社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文体特征逐渐沉淀并不断创新发展。科学小品的创作技巧在化学学科内容上得到充分展现,人格化、多样化、场景化的表达方式把原本抽象而生硬的化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留给人深刻的印象。随着新时期社会在“科研与科普相结合”观点上达成共识,越来越多的化学科研工作者重视与社会大众进行科学交流的机遇,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前景值得期待。 1 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发展 1.1 科学小品的起源与特点 科学小品的起源与《太白》密不可分。《太白》是 1934 年陈望道在上海创立的半月刊。仅发行 24 期的《太白》,从创刊号开始,就设置了“科学小品”的栏目,总计刊登了 66 篇科学小品文。其后,叶永烈 、劲松 等人对“科学小品”一词进行探源,证实“科学小品”一词最早出现于《太白》。 科学小品是将科学和文学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文体。柳湜认为,科学小品是科学与文学联姻的产物,结合了各自的优势。他指出,“小品文如果与科学结婚,不仅小品文吸取了有生命的内容,同时科学也取得了艺术的表达手段,艺术的大众科学作品于是才能诞生,而这正是目前中国大众所要求的。” 柳湜对于当时大众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的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对于科学小品篇幅短小、知识点细碎、文风轻松明快的特点深有体会,把大众对科学小品的需求阐释得通俗而透彻。“这譬如一个苦力需要烟草,但财力只能使他零支的购买,他没有整盒整条的购买力,于是烟纸店中就有开盒零卖的供给。我们现在也与这相似,大众在现状下接受科学的赐予只能是一点一滴的,我们自然也只能适应这种要求,不然科学大众化就会变为完全无意义的空谈。”可见,科学小品是满足当时社会公众科学需求的恰当形式。 高士其等科学小品作者除开展创作实践外,也深入思考相关理论研究问题。高士其提出,科学小品要把科学内容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要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把科学和艺术融合起来 。程民等人对不同时代科学小品的特点进行总结,从文体视角进行深入探讨 。汤寿根尤其强调,科学小品要富含哲理,使读者在领悟知识的同时感悟人生 。总体而言,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科学小品具备知识性(科学性)、文学性(生动性)、思想性(教育性)三个主要的文体特征,并且紧密融合、相得益彰,给人以知识、美感和启迪,是“诗、哲、知”三味的调和 。当今大众科学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力相比 80 年前科学小品出现的时候有了大幅度提升,公众的科普需求呈现多样化,社会文化多元发展。这对于新时期科学小品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发展 柳湜明确指出,科学小品的题材应该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容 。在科学小品出现之初,生物类题材的科学小品占据很大一部分。贾祖璋、克士(周建人)、董纯才等人均擅长于生物题材的科学小品创作。从学科内涵来说,生物学与化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学科研究领域也有相当程度的交叉(比如生物化学)。生物题材科学小品的繁盛对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的出现,与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太白》创刊前 2 年( 1932 年),中国化学会的成立是专门科学团体在中国确立的标志 。从事化学或与化学相关专业的科技、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这个具有公益性质的团体,在促进化学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1934 年,以“传播知识、推广应用、提倡研究”为宗旨的综合性中文刊物《化学》创刊 。这无疑为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大众关注话题与时代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20 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战争、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等不同阶段。化学学科的应用范围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宽,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创作在内容上也体现了这种社会变迁。叶永烈选编三卷《中国科学小品选》,汇集了 1934-1984 年发表在报刊上的优秀科学小品,很多化学题材的优秀科学小品收录其中。其后,《化工之友》、《知识就是力量》、《科学 24 小时》等科普类杂志也刊登了不少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文。进入网络时代后,科学松鼠会利用博客空间向大众普及了许多化学知识,不少博文继承并发扬了科学小品的风格。 1.2.1 以社会背景为线索看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 进入 20 世纪,在 1949 年之前,战争是中国社会的主题词。战争中使用的化学武器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与化学家的初衷相背离。这时,大众对于化学武器的正确认识,有利于他们在遭遇危险时驱利避害,减轻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并呼吁和平。这个阶段出现的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有:李崇基(艾思奇)的《毒瓦斯》、北航的《化学战争的一角》、沈鼎三的《试验管里看时事》、方白的《重水和原子弹的故事》、温济泽的《原子弹》等。 在 1949-1979 年间,新中国的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冶炼等重工业备受重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迫切需要掌握其中的科学知识。这个阶段出现的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有:高士其的《炼铁的故事》、余俊雄的《钢铁的“寄生虫”》、秉朴的《钢的维生素》、阿芒的《焦煤油的巨大潜力》、孔宪璋的《在农场里冶金》、家禄和瑞荣的《玻璃好肥料》等。 与大众最密切相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用,这些内容与化学形影不离。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一直关注这个问题。 1949 年前,关注这个角度的作品有:俞子夷的《火柴和花爆》、董纯才的《马兰纸》。 1949-1979 年间,作品有高士其的《衣料会议》、刘仁庆的《纸的秘密》。 1980 年后,作品有丁德生的《水果与鲜花的“活香”与“死香”——您要哪一种》 、李俊主的《烹调中的化学》 等。越到后期,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越关注生活细节,越注重生活的品质。 1.2.2 以代表作家为线索看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 如果作者拥有自然科学的教育背景和学习经历,这对于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创作而言是优势,其内容的科学性通常能够得到保障。在科学小品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位典型的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创作者,他们对这个领域的发展贡献非凡。 叶永烈是化学题材科学小品创作者的杰出代表。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撰写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游刃有余。 1960 年,《解放日报》上刊登了这位 20 岁的科普新星的科学小品《以雷鸣夏》。这篇作品足以彰显他扎实的化学功底和文学修养。叶永烈在这篇短文中,以古谚作为题目,也以古谚开篇:“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在对“雷公”、“电母”的传说进行物理学视野的科学解释后,作者着重讲解了雷电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比如臭氧的形成、二氧化氮的生成、硝石的生成等。短文中的比拟手法增强了文字的生动感。作者把灰尘比作是“空气中的流浪者”,把臭氧比作是“氧气的亲姐妹”,把浓硝酸比作是匹“烈马”,将物质的特性刻画得活灵活现。叶永烈还是 1961 年版《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的主要撰稿者。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共有 175 篇文稿,其中叶永烈写了 163 篇,是这套丛书作者之中最年轻、创作篇目最多的 。这些“为什么”的短文简洁隽永,深入浅出,给少年儿童带来了科学的启迪和探索的乐趣。 20 世纪 80 、 90 年代,化工专业科普期刊《化工之友》出现了“科学小品”专栏,后期专栏名改为“知识小品”。王志明等人是这个专栏积极的供稿者。他是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也是一名热心于科普创作的科技工作者,曾在《化工之友》上发表《怎样撰写好科普文章》 ,与广大爱好科普创作的读者交流创作心得。“题材要新颖适时、标题要巧妙醒目、开头要别具一格、内容要生动有趣”是他总结的科普作品创作经验。《画眉石·乌金·煤》、《能呼风唤雨的干冰》、《高分子穿上了“白大褂”》、《塑料家族中的“赵飞燕”》 等是他在“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专栏发表的代表作品。由于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王志明创作的科学小品信息密集、知识容量大,巧妙地浓缩了化学物质材料学科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呈现方式活泼而生动。阅读他的作品,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各种高新科技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化学让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的情感深深融入其中。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活力十足、诞生于网络新媒体时代的科普作品创作团队。借助博客网络平台,科学松鼠会集合一群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采用活泼时尚的语言风格,聚焦一些容易被忽视但非常有趣味的科学问题或者结合社会热点撰写科学短文,其中一些博文符合科学小品的特征。云无心是化学题材科学小品创作者的代表,他的作品有《明胶的那些马甲们》 、《洗涤剂的原理与发展》 等。他常常结合社会公众关心的话题,用通俗而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字来普及化学和食品相关知识,传递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这方面的作品大多收入其《吃的真相》一书中。此外,窗敲雨创作的《在我绝望的时候,你给了我活着的勇气》 也颇有特色。它采用了一个典型的文艺范标题,在介绍止痛药的化学结构和镇痛机制时,渗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2 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创作技巧 化学题材科学小品的创作离不开对化学物质分子结构和作用力、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重要内容的表述。区别于化学教科书,一些优秀的化学题材科学小品采用了特别的表述方式,积累了更便于大众理解、更能激发大众阅读兴趣的一些创作技巧。这些创作技巧由来已久,并将不断发展完善。 2.1 化学物质分子结构和作用力采用人格化表述 受化学物质分子尺度大小所限,人的五官不能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同样,分子中的作用力也难以让人有切身感受。因此,化学教科书中的相关表述比较抽象。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常采用人格化的表现方式,既有利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又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1934 年《读书生活》一卷二期上发表了李崇基的科学小品《毒瓦斯》。作者笔下,一个个原子都幻化成了活泼的人儿,具有人的行为动作并遵循人类社会体制:二氧化碳是“碳的每一个原子都和两个氧气原子紧抱起来”,一氧化碳是“每一个碳原子只能严守一夫一妻制来与氧气原子结合”的结果。这些生动、形象的描述,让寻常大众能够轻松地理解化学分子式的构造。 1948 年第三十九期《开明少年》上登载了何澄的《宇宙的砖石》。这篇科学小品的题目就是一个比喻,将当时已知的 92 种元素比喻成建造房子的最基本结构——砖石。作者在文中对很多元素的性质都进行了人格化处理,比如,氦、氖、氩等惰性气体,作者说它们是不善“交际”的气体元素。把同族性质类似的锂、钠、钾等金属,比作“三个亲兄弟”。 1982 年《科普创作》第五期上发表了王真的《哥俩争辩》。这篇科学小品自始至终采用了人格化的表现方式。小品文的主角是典型的同素异形体石墨和金刚石,即“哥俩”。作者根据它们的物化特性赋予了两种不同的人物性格:石墨的低调和金刚石的傲慢。通过“哥俩”极其富有感情色彩的对话,石墨和金刚石的物性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得到生动的展现。在文章结尾,“一家兄弟,各有所长,都是为人类服务,哪来高低贵贱之分呢”体现了作者鲜明的人生态度。 云无心的《洗涤剂的原理与发展》简直把生命注入到了“表面活性剂”中。“表面活性剂”因具有亲水和亲油的双重特性,而有了“典型的两面派”称谓。这些表面活性剂“有一个亲水的脑袋,一条疏水的尾巴”,形象地刻画出了其结构特征。作者在表现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时,更是具有戏剧性,对话、动作、心理活动一一俱全,让大众在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中忍俊不已: 当这样的两面派在水中的时候,水分子们说“我们倒是可以接受你的脑袋,但是你那尾巴实在讨厌”;在油或者其它疏水物质里呢,群众们就说“把脑袋藏起来就以为我们不认识你了么?”于是,极度郁闷的表面活性剂们到处不招人待见,只好跑到界面上,把亲水的头向着水的这边,把疏水的尾巴伸到疏水的那边。 2.2 化学反应式运用多样化形式呈现 化学反应式是化学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而化学题材的科学小品对化学反应式的内容采用了更加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给人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沈鼎三于 1937 年在《新少年》上发表了《试验管里看时事》。在介绍甘油是制造肥皂的副产品后,作者写了一个化学方程式,只是其中的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文字,并没有采用化学分子式。作者在揭示日本用食盐制造毒气的毒蝎用心后,采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警示国人,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正是化学反应式两端配平之后计算出的物质质量比例: 一百吨的食盐,电解之后可制成六十吨的氯,和旁的物质化合之后,可制成一百吨的光气,或二百吨的双光气,或一百六十吨的芥子气。日本现在输了这么多的食盐去,将制成多少吨的毒气来杀人呢? 1951 年,茅左本在《中华少年》八卷十一期上发表了《我们祖先创始了化学》。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很少使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主要从化学反应的现象落笔,重点描述各种化合物颜色的变化、物质状态的转变,读者看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晦涩,兴趣盎然。 1961 年,铁丁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银碗里的学问》,讲述了银离子超乎寻常的杀菌功能。其中对于银怎样生成银离子、如何杀菌有一段极其生动的描述: 水和银“会面”以后,经不起水的热情“邀请”,总会有微量的银进入水中,成为银离子…… 每升水中只要有一千亿分之二克离子的银,就足以叫所有的细菌一命呜呼了,没有细菌的“兴风作浪”,食物就变得不易腐败了。 2.3 生活中的化学应用采用场景化方式演绎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采用“第一”、“第二”等序列词来一一列举,是典型的说明文体裁特征,难以避免语言表达的相对苍白。科学小品往往巧妙地构造一个场景,把相关的化学应用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体现了科学文艺创作的巧妙和魅力。 1959 年,高士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衣料会议》。短文讲述的是不同的衣料具有不同的特点,适应于人们的不同需求。作者虚拟了一场由各色各样的衣料作为代表的“特殊会议”。作者眼中的棉花,是“衣料中的积极分子”,因为从远古以来,就勤勤恳恳为人类服务;皮革不是“正式代表”,因为它不能通风、不能吸收水分,因而不能用作普通衣服用;蚕丝是“衣料中的漂亮人物”、“纤维中的杰出人才”、“纤维‘皇后’”;无纺布是衣料会议“最年轻的代表”。短文中还使用了那个年代常用的“家庭出身”、“个人成分”等词语,虽有时代局限,但对大众去理解衣料的来源和化学物质成份极有助益,也非常贴近生活和实际。比如,在说蚕丝时,“它的出身是来自养蚕之家,它的个人成分也是蛋白质。”正如一般会议到闭幕结束时要通过决议,衣料会议也有决议。到短文最后,作者从科学穿衣、卫生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两项号召:衣物大小要合适;勤于换洗、善于收藏。 类似高士其的《衣料会议》, 2012 年《科学 24 小时》第 6 期上发表了《一次橡胶家族的夜谈会》 。橡胶家族的七位“领头羊”——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集在一起,以“座谈”的形式,侃侃而谈各自的“性格和特长”。作者笔下,各种橡胶有着不同的表情和情感,它们或是自信满满地娓娓道来,或是“大声嚷嚷”,还有“按捺不住”和“清清嗓子”的,自然还有低调谦虚的,把叙述的氛围营造得活跃生动。借助精炼的四五十字,各种橡胶把最突出的性能描述出来。座谈中,几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它们是特种橡胶家族的四位优秀代表:氟橡胶、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聚氨酯橡胶。就这样,短短的一篇文章生动地集中展现了 11 种橡胶的功能。 化学知识既能应用于造福人类,也会被不良用心的人用来坑蒙拐骗。 1964 年,洪焰在《我们爱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趣的科学小品《“张天师”现身说法》。这篇科学小品首先构造了一个神秘人物“张天师”。有过“装神弄鬼”经历的张天师在改邪归正后,以“揭秘”的形式揭露了迷信骗取民众相信的一些伎俩:所谓的阴魂、神灵、邪妖等,不过是骗子们利用了物理或化学中的一些原理和现象。比如,“画符镇邪”中的符根本就不是神画上去的,而是“张天师们”利用明矾涂抹在黄裱纸上不易吸水的特点,预先在纸上做了手脚。而“斩妖见血”骗局中所谓的“妖血”,不过是石蕊试纸在不同酸碱度下的显色变化而已。读了这篇小品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 3. 展望 当今,化学学科向着“高、精、尖”方向快速发展,我国“ 863 ” 、“ 973 ” 等重大科研项目在化学学科方面的投入所占比例不低。中国大陆化学领域的论文数量现已位居世界第一,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迅速增加 。这一切表明,我国的化学学科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化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大众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和支持,广大的化学科研人员应“反哺”于社会公众,而科学小品的创作无疑是一种贴近公众而相对易于实现的方式。丰富的化学科研和教育资源将会孕育出更多优秀的、面向大众的化学题材科学小品。 致谢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中国科普研究姚义贤副编审、陈晓红博士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积极的讨论及建设性意见;感谢评审者认真的审读及中肯的建议。 参考文献 徐迺翔主编 . 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 散文卷) .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 高士其 . 我们的时代迫切需要科学文艺 // 高士其全集 × 4.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2005:366-371. 董仁威主编 . 科普创作通论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68-171. 叶永烈 . 读《“科学小品”源流再探》 . 中国科技史料, 1982(3): 87-89. 劲松 . “科学小品”源流再探 . 中国科技史料, 1981(3): 108-112. 柳湜 . 论科学小品文 . 太白, 1934(1): 8-9. 高士其 . 怎样写科学小品 // 叶永烈 编 . 中国科学小品选( 1949-1976 )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443-444. 程民 . 科学小品在中国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汤寿根 . 科普资料、科普短文和科学小品 (EB/OL). (2007-09-03). http://app.cpst.net.cn/kpcz/2007_10/193819524.html. 章道义,陶世龙,郭正谊主编 . 科普创作概论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 150. 袁振东 .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专门科学团体的崛起 —— 以中国化学会为例 .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9(3):341-362. 王治浩 . 中国化学会期刊发展概况 . 化学通报, 1992(8) : 61-63. 丁德生 . 水果与鲜花的“活香”与“死香”——您要哪一种 // 章道义主编 . 中国科普名家名作 ( 下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 826-827. 李俊主 . 烹调中的化学 . 知识就是力量, 2010(6) : 63. 叶永烈 . 相约名人 · 科技与科普专辑 .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2 : 125. 王志明 . 怎样撰写好科普文章 . 化工之友, 1997(1) : 30-31. 王志明 . 塑料家族中的“赵飞燕” . 化工之友, 2001 ( 5 ): 20-21. 云无心 . 明胶的那些马甲们 . (2012-06-04).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67527 . 云无心 . 洗涤剂的原理与发展 . (2009-02-20).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9875 . 窗敲雨 . 在我绝望的时候,你给了我活着的勇气 EB/OL]. (2012-04-29).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66384. 唐若谷 . 一次橡胶家族的夜谈会 . 科学 24 小时 , 2012(6): 23-25. 樊宏伟 . 中国大陆化学论文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2011-06-08). http://bjyouth.ynet.com/3.1/1106/08/5997734.html (北青网) .
个人分类: 文艺之美|654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代才女林徽因留给后人的39段文字
热度 1 ailiyakong 2014-2-19 16:59
1、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 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2、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3、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 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4、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 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 5、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 6、每个人都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还是信誓旦旦地承诺永远。永远到底有多远?多少人问过这句话。有人说,永远是明天;也有人说,永远是一辈子;还有人说,永远是永生永世。 或许他们都说对了,也或许都说错了,又或许人间原本就没有什么是永远。你曾经千里迢迢来赶赴一场盟约,有一天也会骤然离去,再相逢已成隔世。 7、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时光背后,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 8、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 9、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 10、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逢。 11、流年似水,太过匆匆,一些故事来不及真正开始,就被写成了昨天;一些人还没有好好相爱,就成了过客。 12、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演绎一幕又一幕的戏,或真或假、或长或短、或喜或悲。你在这场戏中扮演的那个我,我在那场戏里扮演这个你,各自微笑,各自流泪。 一场戏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戏的开始,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沉浸在昨天。你记住也好,你忘了也罢,生命本是场轮回,来来去去,何曾有过丝毫的停歇。 13、你是我种下的前因,我又是谁的果报。 14、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当你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莫如将一切交付给时间,它会让你把该忘记的都忘记,让你漫不经心地从一个故事进另一个故事里。 15、流水过往,一去不返,可为什么人总是在悲伤惆怅的时候,会无法抑制地怀念从前。或许因为我们都太过凡庸,经不起平淡流年日复一日的熬煮。想当初站在离别的渡口,多少人说出誓死不回头的话语。 到最后,偏生是哪些人需要依靠回忆度日,将泛黄了的青春书册一遍又一遍翻出来阅读。 16、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即使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过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 17、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往往将人伤得措手不及。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有些转身,真的就是一生,从此后会无期,永不相见。 18、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来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之后任你我如何修行,也无法更改初时的模样。 19、幸福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由不得你我去放任快乐。 20、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2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而自己也不敢轻易碰触。总希望掩藏在最深的角落,让岁月的青苔覆盖,不见阳光,不经雨露,以为这样,有一天伤口会随着时光淡去。 也许真的如此,时间是世上最好的良药,它可以治愈你的伤口,让曾经刻骨的爱恋也变得模糊不清。 22、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看着身边的人濒临死去,而你却没有丝毫的办法来救赎他。 23、人的一生只有在结束的时候,才找得到真正的归宿,在这世上的其余时间里,充当的永远都是过客。 24、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会变迁,其实我们无需不辞辛劳去追寻什么永远。活在当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座和自己有缘的城市,看每一道动人心肠的风景,珍惜每一个擦肩的路人。纵算经历颠沛,尝尽苦楚,也无怨悔。 25、无论你如何隐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纯真,岁月还是会无情地在你脸上留下年轮的印记与风霜。 26、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旅程,只是所走的路径不同,所选择的方向不同,所付出的情感不同,而所发生的故事亦不同。 27、留存一段记忆只是片刻,怀想一段记忆却是永远。 28、流年真的似水,一去不返,看过的风景也许还可以重来,而逝去的人却再也不会回头。任由你千思万想,他除了偶然在你梦中彷徨,其余的时间都只是恍惚的印象。 29、人间许多情事其实只是时光撒下的谎言,而我们却愿意为一个谎言执迷不悔,甚至追忆一生。 30、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 31、人生有太多过往不能被复制,比如青春、比如情感、比如幸福、比如健康,以及许多过去的美好连同往日的悲剧都不可重复。这样也好,既是拥有过,又何惧此刻的失去。有人说,人在世上的时间越长,失去的则会越多。 因为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又无力挽回,而那些新生的绿意却总是与自己格格不入。或许这就是年轮的代价,每个人都必须付出的代价,时光不容许你讨价还价,该散去的,终究会不再属于你。 32、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割舍的。哪怕一个万念俱灰的人,在临死前还可能会有一丝想存活的意念。比如看到一缕和暖的阳光,看到一只闲庭信步的蚂蚁,看到一株风中摇曳的绿草。 只在刹那,他或许就明白,原来活着竟是这般的好。人生往往就是如此,许多苦思冥想都参悟不透的道理,就在某个寻常的瞬间,一切都有了答案。 33、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无论是悲伤还是喜乐,翻阅过的光阴都不可能重来。曾经执著的事如今或许早已不值一提,曾经深爱的人或许已经成了陌路。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非要亲历过才能深悟。 34、我们都知道,姹紫嫣红的春光固然赏心悦目,却也抵不过四季流转,该开幕时总会开幕,该散场终要散场。但我们的心灵可以栽种一株菩提,四季常青。 35、也许是我们太过忙碌,忽略了嘈杂的街市也会有清新的风景,又或许是我们在修炼的过程中,总是欠缺了一些什么重要的片段。或许,人生需要留白,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 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讨,所以无论日子过得多么窘迫,都要从容地走下去,不辜负一世韶光。 36、所以,许多看似拥有的,其实未必真的拥有。那些看似离去的,其实未必真的离开。倘若因果真有定数,有朝一日,该忘记的都要忘记,该重逢的还会重逢。 只不过岁月乱云飞渡,那时候或许已经换过另一种方式,另一份心境。而信步寻梦的人,在拥挤的尘路上相遇,也许陌生,也许熟悉;也许相依,也许背离。 37、不是所有的过往都是美好,还有许多我们想要擦去却擦不去的残痕。有人说,疼痛的往事可以选择忘记,可纵算忘记了,并不意味着就真的不存在。既是省略不去的过程,就只好默默忍受,只当是年少不经世事所犯下的无知错误。 38、没有什么缘分可以维系一生,再华丽的筵席也会有散场的那一天。既知如此,又何必聚散两依依。我们都是人生场景中的过客,这段场景走来了一些人,那段场景又走失了一些人。 如果我们守不住约定,就不要轻许诺言,纵算年华老去,还可以独自品尝那杯用烦恼和快乐酿造的美酒。 39、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交代。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20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文学140215
hy517hy 2014-2-15 09:49
科学与文学 吴曜圻 科学与文学有什么联系。从我们熟悉的概念出发,好似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放在一起。从象形的角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从象形角度看,“科”由十,丶丶,木,丿构成,分别表示坐标,基础,规矩,延续。 最早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物体哲学思维的结果,用文字表示,科学与哲学没太大的区别。 自从笛卡尔提出了坐标系后,科学广泛使用数学工具。数学工具用象形的观点看,就是在坐标系中表达思维的成果。 直角坐标将我们的思维从一维空间提升到二维空间。科学应用二维坐标提高了我们的思维维度。 在坐标中,用数量表示内容,我们知道,所有的数量都可以表示为 0 、 1 的组合。所以,丶丶作为科学的基础,就是 0 与 1 。 现代科学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比特,比特就是 0 、 1 的组合。 科学发现规律,规律也可以说成是规矩,用木表示。 科学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用丿表示。 从科字的形,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科学以坐标为背景,以 0 、 1 为基础,发现规律,建立可传承的知识体系。 “文”字由乂、一、丶构成,乂与十相比,表示转了一个角度看,一表示底线,丶表示文学的基础,即文字。文学就是转个角度看现实,以底线作判断依据,用文字表达。 科学与文学的联系是十,也就是现实世界。科学以坐标为背景看世界,文学转了一个角度看世界。两者表达工具不同,科学以数学为工具表达,文学以文字为工具表达。 从维度的角度讲,文学的文字工具是点,科学的数学工具是线。线比点的维度高。 现实世界是高维度的,线比点的维度高,更接近于现实。所以,用科学表示的现实保真度更高,操作性更强。 科学以十为本,文学以人为本。科学追求将现实世界平移到知识体系中。文学与科学的一个区别就是旋转。从文学到科学,或者从科学到文学,重要的是思维转动。 从我的经历讲,开始搞科学,思维比较直,如坐标,每一个点与线都要有明确的表达。后来从事与人打交道的事,重要的变化就是旋转。 我做过一个测试,让人说出一与丨构成什么样的图形。搞科学的人,基本上都将一与丨平移构图。而做人事工作的,会将一与丨旋转构图。有意思的是,将一与丨构成“人”形的,都是领导。 为什么从科学转向文学较易,而从文学转向科学较难,从象形的角度,我们得到的原因就是从高维的科学转向低维的文学容易,而从低维的文学转向高维的科学较难。 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5 时 14 分 0 秒写于北京到成都 3U8886 航班
个人分类: 象形科学|3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tt52dj 2014-1-16 09:52
本文于2007年2月6日(Am: 10:47)发表于本人QQ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30616503/2 ) 轻轻地……轻轻地,如同秋叶从枝头悠悠坠落,在空中摇曳着身姿,整个过程都是那么的柔和。 悄悄地……悄悄地,仿佛夜深人静时那守侯的猎手,在暗处屏住着呼吸,时间漫长而不忘流逝。 咚咚地……咚咚地,似乎心房即将逃离那困惑着它很久的地方,在身体里无尽地呼喊,铿锵有力。 慢慢地……慢慢地,思绪随同风尘飘向那遥远的记忆里,我竭力驻留在童年的纯真里、停滞在少年的无知和幸福里,却又迅速掠过生命中那一瞥的忧伤。我刻意让自己忘却了苦痛,但有些事、有些人,也许我永远不曾明白和理解;我用心让自己遗忘了哀愁,但有些情感、有些人,或许我亦无法再去弥补和挽回;我用时间让自己尘封了不悦,但有些记忆、有些人,我依旧不能将他们从脑海、心底抹去。 在记忆里,我喜欢文学,酷爱那些诗、词和赋。我最爱唐代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及“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我溺爱宋代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沉醉于李后主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艳羡于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些情感丰富及生活阅历饱满的文学巨匠的诗、词,每每阅读后,均让我身临其境并体验到其中的爱恋、离愁、怀才不遇及相思。生活如同五味瓶,为了生活,我们应该学会去调出适合自己的口味,酸舔苦辣咸,只有你我心里最清楚。
个人分类: 文苑曲艺|2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阅读文学小说增强移情能力
fking86 2013-11-29 22:58
新的研究表明,查尔斯•狄更斯和泰雅·奥布雷特(Téa Obreht)的作品能增强我们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效果优于惊悚小说或爱情小说。 来源:《卫报》博客 伟大的文学作品《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移情作用发生于小说人物之间的差异,比如乔(Joe)和皮普(Pip)之间,图为2012年改编的电影。照片来源:Moviestore / Rex Features 你们可曾感受到读一本好书能增强你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是的话,你有了新的科学研究撑腰,不过你阅读的必须是文学小说——低俗小说或非小说没有这个作用。 位于纽约的社会研究新学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的心理学家大卫•科默•基德(David Comer Kidd)和埃马努埃莱•卡斯塔诺(Emanuele Castano)证实,阅读文学小说能够提高感知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这是驾驭复杂社会关系的一项关键技能。 在一组五项实验中,随机分配文本给1000名参与者阅读,要么是畅销书作家丹妮尔•斯蒂尔(Danielle Steel)的《母亲之罪》(The Sins of the Mother)和吉利安•弗林(Gillian Flynn)的《消失的女孩》(Gone Girl)的节选,要么是更文学的作品,如奥兰治奖(Orange Prize,又名橘子奖、柑橘奖,英国文学界和出版界唯一为女性作家设立的重要奖项——译注)获得者泰雅·奥布雷特的《老虎的妻子》(The Tiger's Wife),唐•德里罗(Don DeLillo)的小说集《天使埃斯梅拉达》(The Angel Esmeralda)中的《奔跑者》(The Runner),或者安东•契诃夫的作品。 然后两人运用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的各种方法来衡量参与者准确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阅读文学小说的被试获得的分数始终高于那些阅读通俗小说和非小说的被试。 基德说:“伟大的作家把你变成作家。在文学小说中,人物的不完整性让你的头脑试图去理解别人的思维。” 基德和卡斯塔诺在《科学》上发表了他们的论文,和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其文学理论作品《书的乐趣》(The Pleasure of the Text)中类似,对“作家式”写作和“读者式”写作做出了的区分。考虑到区分文学小说和非文学小说十分困难,部分文学作品节选来自2012年欧•亨利奖(the PEN/O Henry prize)获奖作家文集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作品。 “某些作品你可称作‘作家式’的作品,你填补空白、参与情节,有些是‘读者式’的,你只是享受。冒险、浪漫和惊悚类小说体裁多为‘读者式’,由作家决定你作为读者的体验,而文学 小说把你置身于新环境,你必须自己找出路,”基德说道。 基德认为,把阅读小说的体验移植到现实世界是自然而然的飞跃,因为“把握虚构和真实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是一样的。小说不仅仅是社会体验的模拟,它本身就是社会体验。” 不是所有的心理学家都赞同基德和卡斯塔诺使用的心智理论方法。利物浦大学心理科学教授菲利普•戴维斯(Philip Davies)说,这些方法“有点古怪”。菲利普•戴维斯教授与读者组织(the Reader Organisation)一道帮助囚犯阅读文学作品。 戴维斯说:“测试人们读表情的能力有点怪异。小说所做的是让你一窥内心世界,而非外在。通常,小说告诉你别那么武断......小说告诫你不要以貌取人。” “在《远大前程》里,乔把皮普搞得很尴尬,因为乔很粗鲁,而皮普更有教养。读它的时候,你会问自己,当皮普和和当乔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处于皮普的境地会表现得更好一些吗?移情作用就产生于两个人物的差异之间。” 五个实验结合了四种不同的心智理论测试法:读眼术(RMET),非言语精度诊断分析测试(DANV),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PANAS)以及扬尼(Yoni)测试。 然而,尽管卡斯塔诺和基德证明了文学小说能增强社会移情能力,但仍然算不上完善,他们还不能确定其结果是否可以用来判断一件作品是否有资格被称为文学作品。 基德说:“这些是美学和文体学的范畴,心理学家不能也不想就此做出判断。我们也不主张人们只读文学小说;这个实验仅仅证明只有文学小说似乎可短期内提高心理能力。读通俗小说可能也有益——娱乐功效当然是有的。只不过我们没有去测量。” 译文来源: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57632/382959
个人分类: 翻译|2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是怎么回事
热度 2 heitiedan2012 2013-11-15 22:04
80 年代,当时征婚主要是登在报纸上,所谓征婚广告,而且一般都登在报纸的中缝里。那时的征婚多少还讲点情调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条款就是爱好文学。不知道当时的女青年是不是不太青睐文学男青年,反正至少媒体可能是这么认为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爱好文学的男青年找不到佳偶。可是男青年们还坚持要说自己爱好文学。 文学是什么?我一般只知道它的形式: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还有没有什么别的门类,我就不清楚了。不过,至少小说在那时还是能看得懂的,知道那都是在讲一个故事,或者不止一个故事。散文嘛,初中时课本上没少有杨朔的散文,以为散文就都是那个样子的,文章末尾总是作者做了一个梦,变成了他向往的那只动物,如小蜜蜂之类。剧本读过莎士比亚的,也是在初中时读的,觉得翻译得挺逗,挺像北京胡同里人说话的模式,忘了是谁翻译的了,可能是朱生豪,但也可能是卞之琳,记不清楚了。剧本的末尾总有一句说明,叫喇叭奏花腔。不知道外国话剧的结尾干吗要喇叭奏花腔,当时不太明白,后来听过京剧,知道京剧的结尾,如果是大团圆的结局,就有一支唢呐呜儿啦哇地吹出一支喜兴的短曲,可能这就是花腔了吧。外国也兴这一套吗?现在知道大概不兴,但是当时翻译的莎翁剧本就是这么写的。 诗歌还是古诗像样,像诗的样子,现在的白话诗,经常找不到韵律,如旧时非常著名的《大堰河,我的母亲》,读了很久,不知道它的韵脚在哪里。当时,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就像是一个故事,不太完整的故事,这条河到底真是一条河呢,还是说一个农村妇女给人当保姆,可能两者都有吧? 四人帮被粉碎后,特别是 1979 年左右,一大批朦胧诗人问世,我一概都看不懂,只是觉得新鲜。以前没人把中国的这些词以这种格式组合起来,但后来发现其实什么都能组合。有人就拿中药的各类药名组合成一首现代诗,也很像一首不错的朦胧诗。反正只要看不懂,就一定是好诗。只是我等无福消受,拉倒吧。 到了 80 年代后期直到 90 年代,对文学就越来越敬而远之了。因为不仅那些小说、诗歌看不懂,连最应该说人话的文学评论也看不懂,甚至更看不懂了。一大堆西方理论的概念充斥其中,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更多的我连记也记不住。有一个意识流,困惑了我很长时间,最后总算弄明白其中的一点意思,就是让脑子里思想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说梦话也可以,说糊涂话也可以,意识清醒时说的话可以写,意识模糊时说的话也可以写。不知道这么理解意识流是不是对它的不敬,但总归给我就是这样的印象。 据说,这种不说人话的文学评论是跟西方的哲学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西方的哲学就更不用说了,一个福科,把很多人给弄得五迷三道,好多人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就是一个劲儿地要死要活地当他的粉丝。这事搁我这儿就算了吧。我也看不懂,别瞎耽误功夫了。 80 年代,当时各省的文学期刊是图书馆里最火的杂志,大学生们稍有闲暇,总会借来这些期刊来读。当然,那个时候也有点特殊,因为比起文革时文学的荒漠来说,那的确是一个让人产生文学激情的时代。而 90 年代之后,文学更多地走进了自我,就是作者自己的内心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领域,其他的都不过是这个自我的外化。这种东西反正我看上去,没有任何兴趣,所以文学期刊跟我就没有什么瓜葛了。 人们都说,文学就是人学。这话倒是不错,可是有毛病。什么学科不是人学?历史不是人学吗?哲学不是人学吗?政治学、经济学难道不是人学吗?心理学、社会学不也是人学吗?所以文学想自己把这顶人学的帽子独吞,不太厚道。 不管怎么说,好的文学应该关注大众内心所关注的东西。其实,对于文学,从来也都是先有实质内容,后来才会产生概念。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也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思维中,不像西方那样进行分类。后来的分类也都是学西方的。文学,对于作者,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发,思之所动,笔之所出。读者则从中享受故事和思想。 文学需要回归天然,别弄那些矫情的东西来糊弄读者。
2319 次阅读|3 个评论
多读文学小说益处多
kepusuowdp 2013-11-11 09:39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而“书中自有千锺粟;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车马多如簇; 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谚语也说明读书的益处。但是面对汗牛充栋的图书,应该读什么样的图书呢? 《新科学家》最近的一篇报道表明经常阅读文学小说可以让人变得和善,并暂时地增强我们和别人产生共鸣的能力。所谓的心智理论就是我们理解他人情感并推断他人想法和意图的一种能力。而研究人员则试图发现阅读文学小说是否可以增强这种技能和能力。 通过随机的三组志愿者测试(一组阅读美国图书奖获奖作品,一组阅读亚马逊畅销书,一组什么都不读),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志愿者比其他两组在上述技能方面有所增强;其他的类似测试也得出了一样的结果。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比如也许文学小说更难读,所以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所以文学小说对读者心智的影响会持续几天,所以其测试结果才会有所不同。 不论如何,这个测试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它促使人们更多地去理解阅读对心理的后续影响。同时该研究结果表明读书活动对于收监在押人员会有一定的好处。 个人觉得读书的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消遣,打发时间,二是学习知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读书越来越成为奢侈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低头族”,网络阅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地铁里鲜见有人阅读纸质图书了。 脱开上述研究成果不说,读书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通过阅读可以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甚至寻求和作者的心灵沟通,进而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当然这种内化行为也大概就是上述研究的一个结果吧。
2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xscb 2013-11-6 15:56
书名: 《多元文化与多种视点的交汇——“跨文化视域下的 20 世纪英语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外国文学研究书系》) 作者: 傅利 刘克东 定价: 75.00 元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书号: 978-7-5100-6984-0 出版日期: 2013-10 作者简介: 傅利,女,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省教学名师、教学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英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加拿大研究会理事、省外语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英语文学、跨文化语用学、文学翻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省级项目多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英语文学”,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多项。 刘克东,男,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系主任、硕导;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员、全国加拿大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翻译协会会员。主要研究英美加文学、族裔文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主持省级项目 4 项,参加省校级项目多项;为省级精品课程主要成员,在外国文学类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各类教学、科研奖项多项。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就英、美、加、澳、新等国的英语文学进行研讨,议题集中在 20 世纪文化思潮与英语文学创作、文本中的文化记忆与文化想象、性别、种族与文化、英语文学的生态关怀、英语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英语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以及全球化与英语文学教学等方面。 目 录: 1 .专家论坛 Modernity Now: Reading Post-Colonial GlobalizationBill Ashcroft ( 1 ) Cross-Cultural Critique: Three Canadian Poets ′ Use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Alison Calder ( 12 ) 中国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成就与问题 虞建华 ( 20 ) Pragmatics and Literature Fu Li ( 24 )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 Memory and Its Role in Literature for Young People Margot Hillel ( 30 ) Columbus Wrote: Literacy and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anadian First Nations Literature Warren Cariou ( 39 ) Crossing the Border: The Agency of the Post-Indian Warrior in Alexie ′ s 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 Liu Kedong ( 45 ) John C. Gardner ′ s Novel October Light on Counterculture and ExistentialismTamara G. Bogolepova ( 63 ) The Reception of Emily Dickinson ′ s Poetry in Russia Tatiana Anikeeva ( 69 ) Russian Books in Ha Jin ′ s Waiting Evgeniya M. Butenina ( 73 ) 2 .文学理论及技巧研究 巴赫金与互文性 张  扬 黄芙蓉 ( 79 ) 没有狼的瓦尔登湖——《瓦尔登湖》 与《狼图腾》 的生态意蕴对比 李 臻 ( 84 ) 精神创伤与叙事疗伤——从文学治疗角度看冯内古特的《猫的摇篮》 梁庆峰 ( 89 ) Human Nature in Polyphony: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Nature as Reflected in the Polyphonic Features in Coetzee ′ s The Master of PetersburgLiu KedongSun Chang ( 95 ) 从《达洛卫夫人》 解析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创作 蒙雪梅 李慧杰 ( 109 ) 对人性的持续拷问:解读《永远不要弃我而去》 中的生态关怀 欧 荣 ( 115 ) 《家之随想》 中后现代主义元素荣 巍 田 强 ( 121 ) 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性别空间叙事探究 于 娟 刘立辉 ( 125 ) 神话 音乐 循环 回归 詹 虎 赵学斌 ( 131 ) Irony and Understatement in Hemingway ′ s Short Stories Zhou JinxuChang Mei ( 136 ) 情节设计漏洞与叙事布局 赵龙武 傅 利 ( 140 ) 3 .文学与文化研究 《上帝的玩笑》 中雷切尔与《圣经》 中的拉结 常 梅 周瑾序 ( 145 )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彼得堡” 杜国英 徐 红 ( 149 ) Half a Life, Cultural Identity and V. S. Naipaul Li XueZhou Jinxu ( 155 ) 回归“失去的天堂” 刘文霞 ( 162 ) 冷漠与虔诚的背后 孟德慧 ( 167 ) 樋口一叶的文学性格与定位论考 滕佳杰 祝玉深 ( 171 ) 安东尼·伯吉斯叙事作品的后现代性及其价值 李桂荣 ( 176 ) 文化记忆及想象视角下的《祖先游戏》 吴 慧 ( 185 ) The Shame Culture Reflected in Japanese People ′ s Behaviors after the DisasterZhao Hongyuan ( 190 ) 迦利女神的现代命运 李美敏 ( 194 ) 4 .少数族裔作家作品研究 从痴迷、解构到重构:盖恩斯小说中男性气概建构过程中的女性参与 隋红升 ( 200 ) 马拉默德的犹太性书写 王 朓 ( 206 ) Victim of Extreme Intellectualism: Herzog in Saul Bellow ′ s HerzogWang LingZheng Junzi ( 212 ) 城市平民“囚徒”的困惑 张 甜 ( 225 ) On Hybridized Religious Technique in Louise Erdrich ′ s Love Medicine and TracksChenLiang ( 231 ) The Third Space in The Woman WarriorYan Jia ( 237 ) 5 .女性主义作品分析 铿锵玫瑰,自由奇葩 崔 丹 ( 246 ) 女权主义的“妥协派”还是划时代的“探索者” 李 雯 ( 250 )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我和我的家人》 刘克东 扈欢欢 ( 254 ) 对《儿子与情人》 的女性主义伦理学解读 张凌岩 董艳焱 ( 259 ) “求而不得”与“求而得之” 赵雪霞 ( 264 )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阿凡达》 刘芬芬 王 帅 ( 268 ) 6 .戏剧、诗歌及短篇小说 当代美国戏剧中的家庭伦理关系探析 张生珍 ( 273 ) 20 世纪加拿大社会的文化贫瘠 刘晓丹 于云玲 ( 278 ) A Study on 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The Glass Menagerie Fu LiWang Qian ( 283 ) 谈《玻璃动物园》 里的“抛弃”和“逃避” 欧亚鹏 ( 289 ) 析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 中的现代悲剧性 王 琨 ( 294 ) 矛盾的世界,无尽的等待 吴彤昱 ( 299 ) 心理外化技巧在《推销员之死》 中的运用 吴耀芝 ( 305 ) 对《等待戈多》 的一种政治解读 阳 利 ( 310 ) 诗歌象似机制的多维建构 温金海 张家荣 ( 315 ) The Death Theme in Alice Munro ′ s Hateship , Friendship , Courtship , Loveship , Marriage Huang FurongZhang Yang ( 319 ) Love in The Horse Dealer ′ s Daughter: The Best Remedy Jia XueruiJia Xuelai ( 326 ) 7 .文学、翻译与教学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Literatures Wang LixinChen Xi ( 330 ) 留学生与拜伦在中国的译介 郭晶萍 ( 341 ) 胡适诗歌翻译的现代性探源 蒙兴灿 ( 345 ) “陷入重围的骑士精神” 戚咏梅 ( 352 ) 文学翻译与应用翻译差异之探究 郑淑明 李晓晓 ( 357 )
3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文本文学之兴:从纸介质到数字化》)(《外国文学研究书系
xscb 2013-11-6 15:28
书名: 《 超文本文学之兴: 从纸介质到数字化 》 ) (《外国文学研究书系》) 作者: 李洁 定价: 40.00 元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书号: 978-7-5100-7003-7 出版日期: 2013-10 作者简介 :  李洁,上海人,回族。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持教育部、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各类论文 30 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超文本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精神分析文论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超文本文学之兴:从纸介质到数字化。超文本文学是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随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运而生的,指将文字、图片、影音片段等语意单位 , 以多路径的结构形式组成的电子文本。全书共五章,分别讲述:①古腾堡星系;②非线性叙事;③超文本的兴起;④超文本和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⑤超文本文学流变。超文本的出现,实现了德里达、巴特等理论家提出的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 目 录: 第一章 古腾堡星系 001 第一节 文学表现的形式:从手稿到超级书 002 第二节 重新思考“书” 008 第三节 小 说 017 第二章 非线性叙事 036 第一节 历 史 037 第二节 电 影 039 第三节 游 戏 046 第四节 文 学 054 第五节 未 来 059 第三章 超文本的兴起 062 第一节 概念追溯 062 第二节 超文本国内外研究综述 067 第三节 超文本与社会思潮 075 第四节 《千高原》、文化、超文本 079 第四章 超文本和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 099 第一节 批评理论中的“超文本”思想 102 第二节 罗兰·巴特的《 S/Z 》 104 第三节 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和超文本特征的相互印证 112 第四节 作为根茎的超文本 127 第五节 互文性和复调 132 第六节 因果还是趋同,影响还是交汇 135 第五章 超文本文学流变 139 第一节 超文本雏形:印刷文学中的先锋文本 140 第二节 从印刷文本向电子文本的过渡——经典文学的超文本化 155 第三节 电子超文本文学概览 168 第四节 超文本文学修辞 177 第五节 超文本小说分析——《想要赢,只要玩》、《我的身体》 185 第六节 重塑文学教育模式 196
27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对话黄永玉
热度 3 sivaxin 2013-10-27 23:38
90岁的黄永玉老爷子,带着他新出版的60多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来到申城,举办一次别具一格的作品展。黄老爷子画展自然办了无数,但这次的作品展名为“我的文学行当”,展出的作品皆是与黄老这70多年的文学创作相关,确属首次。 记得第一本读的黄老爷子的书是《这些忧郁的碎屑》,书中记述了黄老在青年时代与众多文坛故人的往事,黄老文字朴实无华,但绵里含情,十分隽永耐读,而对人生世态,则常有一些观点独特的点评,辛辣而爽利,湘西古城凤凰温润的水和奇峻的山,融入了黄老的性情,也流淌在他的笔端。 黄老的读者见面会安排在作品展的前一天,讲座开始前半个多小时,上图的演讲厅里已坐得满满当当,走道里也有不少读者驻足寻找座位。读者多是上年纪之人,坐在我身旁的一位老人,手拿一本小笔记本,戴着老花镜,十分虔诚地记录着黄老讲座中不少句子。黄老的读者见面会3点如期开始,当李辉陪着黄老走到台上,在讲台中央的椅子上落座,会场刹时安静。 李辉先简单介绍了黄老,钦佩他90高龄,仍然眼不花,耳不聋,血压心脏健康,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不知疲倦。所以他决定这次一个半小时的读者见面会让黄老全程畅谈,他决不打断,也不插话,直到黄老觉得谈不动了,他再来提先读者们关心的问题。李辉果然是资深文化编辑,深知读者之心,我看一些访谈大家的电视节目,最反感的就是主持人自以为是和自作聪明地插话。 黄老一开口,便是一把中气十足的嗓音,完全不似90多岁高龄的人,话匣子一开,也根本收不住,兴致勃勃地畅谈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听得人真是过瘾啊,特别是黄老讲述自已曾在上海的一段生活,年青时怀揣 艺术梦想热情,身无分文闯荡上海滩,住进了巴金先生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宿舍,刻木刻,作版画,画插图,绘封面,与他的表叔一样,又一个湘西汉子开始了他的文学和艺术生涯。 李辉说他常惊叹黄老有影像记忆,70多年前的人和事,时间细节他都记得丝毫不差,他记得在上海为吃一顿饭从虹口走到复旦,到江湾找同学噌饭,记得与汪曾祺、黄裳三人喝咖啡、看电影,还有去看望沉默的巴金先生。爽朗地笑言说文坛的前辈,他最怕巴先生,因为巴先生不说话。在内山书店拜访内山丸造先生,在内山先生被遣送回日本时,送别这位与中国文坛深具渊缘的日本友人。 正是黄老惊人的记忆力,为后人了解那个风华绝代的中国文坛和艺术界留下了那么多有趣的,鲜活的掌故和人物。90岁的人生中,黄老与他同时代的文化人和艺术家一样,多活在磨难和忧患之中。那些被一场场政治运动所吞啮的灵魂,也深藏在黄老的记忆中。他记得上海的一位朋友,阿凯,常说一些富有哲思的笑话,反右后阿凯被批判,再也没有踪音,他只记得阿凯因为一句“劳动如果能改造思想,那么牛早就成为思想家了”而获罪。他记得四清时,他写动物短句受到同仁们的喜欢,但后来文革时,揭发他思想不良的借动物骂社会主义,正是最赞赏他动物短句的学生。让人觉得难能可贵的,黄老记住了这些磨难,这些荒诞,种种细节都深植于他脑中,但他却用无忧的心来面对苦难和不公,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真是黄老一生的写照。 黄老畅谈完之后,李辉应读者要求,向黄老提了好些问题。黄老对青年人的教育很有意义,他回忆自已小学、中学爱逃学,但不是不爱学习,是觉得课堂上先生教得非他所想学的,可是他觉得自已90年的人生,没有浪费时间,看了很多书,这是他文学和艺术的积淀,劝鉴年青人不要把时间耗在无意义的活动上。还有说到养生之道,黄老更是潇洒之至地说他抽烟,晚睡,也不爱运动,在他看来最好的养生之道,就是不要考虑什么是养生的问题。 如今,90岁的黄老凭着心底执着的使命感,把他的人生记忆写出来,《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部“朱雀城”刚写到抗战开始,还有内战和建国后的许多故事,衷心希望天假以年,黄老能在他有生之年,完成这部在中国当代文坛绝无仅由的由艺术家创作的长篇小说。
个人分类: 读书阅史感悟|4564 次阅读|4 个评论
云南师范大学将举办“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
jinhejiang 2013-10-18 20:34
由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将于10月23-28日在昆明亮相,届时,德国知名汉学家顾彬、法国知名诗人米歇尔·德吉都将莅临演讲,国内多名诗人也将倾情参与。 云南师范大学新诗研究院院长、诗人于坚介绍,本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是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建校7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届时,顾彬将全面介绍德国诗坛现状,米歇尔·吉德将带来“何谓诗”的演讲;中国诗人西川、舒婷、韩东、欧阳江河、哥布、李金佳等人也将纷纷讨论“何谓诗”,厦门大学教授陈仲义将反思中国新诗30年研究之得失。
2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记忆之摇篮 文学之启蒙
热度 3 BaoHaifei 2013-10-17 12:54
记忆之摇篮 文学之启蒙 鲍海飞 2013-10-17 今年诺贝尔文学家奖授予了加拿大的女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她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家(a master of contemporary short story)。在上一篇介绍门罗的小文中,从她的简历中,我发现了她的父亲是一个fox farmer,为了弄清楚这究竟是个什么职业,后来居然在网上顺藤摸瓜无意间找到了她的一篇小说“boys and girls”,而这篇短篇小说里面恰好介绍的是有关“狐狸的故事”。该小说写于1968年,在这一年她发表了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快乐影子舞》(dance of happy shades),Boys and Girls 是其中的一篇。当时的社会是男性主宰的社会,也是男主外、女主内。因此,这是一篇关于性别敏感的小说(gender-sensitive short story)。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她非常向往要和男人过一样的生活。估计在这部短篇小说里,应该记载了她童年的故事,也记载了那个时代。下面是这部小说中的开始两段,按照我的理解将它翻译出来。 1 ,我的父亲是一个从事养殖狐狸的人。就是说,他圈养银狐,而每到秋天和早冬之时,当狐狸的皮毛在最柔美之时,我的父亲便将它们杀掉、剥皮熟毛,最后将皮毛卖到胡德顺弯公司,或者卖给蒙特利尔的皮毛商。这些公司会送给我们大幅的挂历,我们便将这些挂历悬挂在厨房门的两侧。在冷冷的蓝色天空下和黑黑的松树森林以及波涛汹涌的北部大河映衬下的土地上,飘扬着那些头戴有羽毛帽子的冒险家们所插着英格兰或是法国的旗子,还有众多的苦役之人弓着腰弯着背在河边忙碌运输。 My father was a fox farmer. That is, he raised silver foxes, in pens; and in the fall and early winter, when their fur was prime, he killed them and skinned them and sold their pelts to the Hudson's Bay Company or the Montreal Fur Traders. These companies supplied us with heroic calendars to hang, one on each side of the kitchen door.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cold blue sky and black pine forests and treacherous northern rivers, plumed adventures planted the flags of England and or of France; magnificent savages , bent their backs to the portage. 2 ,圣诞节前的几个星期,每当晚饭后,我父亲便在我们家的地下室开始忙碌起来。地下室清洗得很干净,有一个专用的桌子,桌子上放悬挂有一个一百度的灯泡在亮着。我的哥哥拉德和我坐在高高的台阶上看着。我父亲把狐狸从里到外将毛皮剥开,去掉那些虚饰的皮毛,那狐狸剩下的身体便显得特别地瘦小,就像个老鼠。那裸露的、滑滑腻腻的狐狸尸体便被装到一个袋子里,掩埋到一个专门的弃物处。一次,我父亲雇佣的一个家伙,亨利 - 贝利居然用这样的袋子甩到我身上,竟然说 “ 圣诞礼物! ” 我母亲看了,觉得他相当无趣。实际上,我母亲她一点都不喜欢那给狐狸剥皮的过程 — 那血腥的杀戮、去皮,整理毛皮之类,并且也十分不喜欢在房子里面来做这样的活儿,因为那气味。在一个长板上,将动物的兽皮剥开展开后,我父亲便小心仔细地刮起来,去掉那些网状纠结的血管、肪的囊泡;随之,狐狸肌体那强烈的血腥和脂肪气味便一下子弥散到整个房子里。感觉就像那非常熟悉的季节来临时,那橘子或者松树针叶发出的味道。 For several weeks before Christmas, my father worked after supper in the cellar of our house. the cellar was white washed , and lit by a hundred-watt bulb over the worktable. My brother Laird and I sat on the top step and watched. My father removed the pelt inside-out from the body of the fox, which looked surprisingly small, mean, and rat-like, deprived of its arrogant weight of fur. The naked, slippery bodies were collected in a sack and buried in the dump. One time the hired man, Henry Bailey, had taken a swipe at me with this sack, saying, Christmas present! My mother thought that was not funny. In fact she disliked the whole pelting operation--that was what the killing, skinning, and preparation of the furs was called – and wished it did not have to take place in the house. There was the smell. After the pelt had been stretched inside-out on a long board my father scraped away delicately, removing the little clotted webs of blood vessels, the bubbles of fat; the smell of blood and animal fat, which the strong primitive odor of the fox itself, penetrated all parts of the house. I found it reassuringly seasonal, like the smell of oranges and pine needles. 也许,就是在那辽阔的土地上,在一个美丽的乡园中,那炊烟,那马儿,那狐狸,那些男孩、女孩的身影,是那难忘的回忆,孕育了一个记录那片土地的作家。
个人分类: 随想|6672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liuyongjing 2013-10-12 20:51
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科技日报 20130520) 范曾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赠画。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编者按 5月15日,两位诺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著名书画家范曾主持。两个多小时中,三位大家对话精彩纷呈,处处闪烁着人生智慧和思想之光。他们对科学与文学、天才与成功、真情与妙悟、“中国梦”以及诚与德、勤与拙等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读者要求,本报特整理刊登,以飨读者。 范曾:今天非常高兴杨先生和莫言兄来到北大。杨先生,好像授予您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是授予莫言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的祖父。 杨振宁:1957年,我在斯德哥尔摩得奖时,老国王年纪已经相当大,至少60岁。他的大儿子是他心爱的继承人,可惜因飞机失事丧生,盛传二儿子不会做继承人。国王的大儿子有一个儿子,10岁左右,就参与了颁奖典礼和宴会,我看见过他,他就是现在瑞典的国王,是他为莫言授奖的。 范曾:可以说很有因缘。 杨振宁:我还可以补充个小故事。当时的颁奖大厅里,有不止一千人参加,也有很多简短的演说,其中介绍李政道和我的是著名汉学家高本汉。他早年到中国来,对研究中国的古音韵学、青铜器等都有一定造诣。他当时用中文演讲,可他的中文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因为他是从古文学来,发音也很奇怪。虽然这样,但显然他对中国古文化非常仰慕,有亲近感。 科学是猜想,文学是幻想 范曾: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家从来都不能发明,他只是在不断发现。我想问莫言兄,您是在发明创造,还是有另一种途径? 莫言:我想文学创作和科学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文学家关注的是人,科学家关注的是物;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的情感,科学家关注的可能是物质的原理。所以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里可能就不一样。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但是在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官。 但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作家在作品里塑造的所有人物也都是现实当中的人物经过想象、加工后的综合,但他确实又不能跟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直接对上号,他是属于作家的一种文学创造。所以我觉得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稍微自由一点的地方。 范曾:我觉得自由得多,尤其莫言兄你的笔就像一支魔笔,神奇幻化,而且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这是我的感受。 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范曾:谈到风格,文学家具有一定的风格不言而喻,科学家的风格怎么体现?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杨振宁:我想是有区别的。这和前几分钟你问的问题也有密切关系,就是发明跟发现的关系。不管在科学、文学、艺术里,发现跟发明的界限都不是完全清楚。可是我想下面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科学里发现的成分比文学里少一点,文学中发明的成分比科学要多一点。我可以把这句话从另外一个方向再讨论一下,我知道莫言喜欢写幻想文学,有没有幻想科学呢?我想没有,科学是猜想的学问,不是幻想的学问,幻想的科学我觉得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科学所要了解的是一些已经有的现象。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有电、有磁了。科学家要想了解宇宙结构,这就需要想象、需要猜想,这跟文学的幻想是很不一样的。我不晓得莫言同不同意我的说法。 莫言:我当然同意。文学家确实需要幻想,我们也知道文学当中还有个重要的门类叫科幻文学,拥有大量读者。其实很多作家并不具备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但他依然可以在他的作品里进行描写。我记得很早之前我看过蒲松龄的小说《雷曹》。写了一个书生因缘际会到了天上,发现天体的分布状况和结构都很像莲蓬,并且还摘下一颗星星回到地界。这种描写在文学中还有很多。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比如文学作品中,人要想上天,要通过灵药,符咒,或神奇力量的携带,而科幻小说中则一定要借助飞船。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科学应该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在前人发现基础之上,发现新的定理。 杨振宁: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 莫言:我有一个答案:手机。 杨振宁: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 范曾: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杨振宁:科学家肯定是有风格的,尤其是大科学家,会有非常清楚的风格。因为在科学家成长过程中,需要提炼、渐渐发展出自己方向的思路。等到成为大科学家,在别人看来,风格就会非常清楚。我曾经对于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讨论。20世纪是物理学最辉煌的世纪,有三个大发明,其中一个叫做量子力学,对于基础物理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参与的人有三五个,其中有两位非常年轻的学者,一位是德国人海森堡,一个是英国人狄拉克,都是20世纪初出生的,他们都有巨大的贡献,奠定了量子力学基础。你看他们俩的文章,会惊叹于他们的创新,可是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曾经说狄拉克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清楚得不得了,跟着走一段,跟着他的味道一路走下去都没有任何问题。海森堡的贡献十分重要,但是文章非常之乱,既有正确的东西,也有错误的东西,很多时候分不清楚。所以我跟学生说,你看见了狄拉克的文章之后,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再做了,所有正确的东西都被他说光了。但是看了海森堡的东西就要注意,里面有对有错,对的也很模糊,所以要仔细将对的错的分开,就会有很重大的贡献。这就是两种风格,整个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就是这两种不同风格互相影响而发展来的。我不知道文学的发展是不是也有类似现象? 莫言:作家肯定都有自己的风格,主要通过语言来体现。要区别鲁迅和沈从文,哪怕把他们名字遮住,一读文章也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整体来说,文学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各种流派。但是各种各样的流派和风格对作家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比如说,一段时间内现实主义的写法,巴尔扎克等大作家已经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后来者很难超越。作家只有对前人的作品有所超越或者不同,才可能在文坛上站住脚跟。这就逼着作家去想另外的出路,千方百计避开这些已经非常辉煌的写作风格,寻找自己的风格,我想各种流派的产生大部分都基于此。作家个人刚开始肯定会模仿各种各样流派的写法,在广泛的阅读和借鉴的过程当中慢慢强化或者突出个性,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才有可能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 杨振宁:9年前,范曾先生画了一幅大画送给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画的是我和陈省身先生之间的对话,把我和他的神态、表情都表现得非常好,我尤其欣赏的是范曾在画上的自题诗,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著文章”。我认为这七个字将科学研究所必经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先要有真情,就是浓厚的兴趣,然后是妙悟,有了它才能有结果:著文章。这三部曲道尽了科学研究必经的过程。我想问莫言先生,这七个字描述文学是不是也恰当? 莫言:更加恰当了,因为是“著文章”嘛。 范曾:杨先生写的是天地文章,莫言写的是笔下文章。我过去问过陈省身先生,我说您是伟大数学家,您的学问我一点儿也不懂,为什么别人说你好,好在什么地方?他对我对数学的“无知”无可奈何,却回答得很有意味。他说,我做得简练,漂亮。我想解答一个数学问题,用很繁琐的方法得到结论肯定不如用简洁的方法。可是谈到小说的话,光简洁也是不行的,要丰富,要绚烂。有不太了解莫言的人说莫言的小说太长,我不觉得长,最长的《丰乳肥臀》也有种不尽之意在。光是简洁、漂亮可能不是小说家的使命。莫言您觉得要达到“真情妙悟著文章”应该是怎样的? 莫言:刚才谈到作家的风格,有一类很简洁、干净利索,比如海明威,有的人非常繁复,拖泥带水,“披头散发”,像福克纳。我们中国作家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作家的风格应该是多样化的,朦胧、简洁、繁茂都是美,这可能比科学要自由。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肯定认为简洁、准确是最美的。 杨振宁:是的,科学是一个简洁的世界,而文学非常复杂。如果问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说你研究中里面的顿悟能不能讲出来?通常他们都能讲出来。在对于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突然灵机一动,思想就会非常开朗。一个文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不是中间有一个顿悟的时光? 莫言:也有。灵感突然到来,创作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时候也靠做梦。我记得看过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就在做梦时排列出来的,作家也会在梦中构思出很好的情节。《生死疲劳》其实早就想写,但一直也写不下去,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有一年我去参观承德一个庙宇,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描绘了佛教六道轮回的情节。我突然感到顿悟,就用六道轮回做为这部长篇的结构,所以写得特别顺利。 范曾:两位先生讲的对我启发太大了。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妙悟之后,要到实验室中去证明,文学家妙悟后直接写出文章。文学要比科学自由得多。 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杨振宁:莫言,你我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出身也完全不一样,却同走上了瑞典斯德哥尔默的领奖台上,我在奖台上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和一个美国人不同的,请问你去年是否也有类似感受? 莫言:可以说是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次授予给中国籍作家。这个奖项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热点和争论不休的话题,以往每到九十月份就会接到很多电话问我的看法。“落实”到我头上时,争论更是铺天盖地。我已经变成一个被众人研究的科学对象了,每个人都想给他动手术。我已经不是一个领奖者、被观察者,而是一个观察者。站在奖台上,我在看国王,王后,还有他的两个漂亮女儿,当然也看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所以从国王手中接到奖牌时,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只有观察。 范曾:我非常欣赏莫言获奖后的从容不迫。批评他,他也不怒,赞扬他,他也不喜。 杨振宁:还要问莫言一个问题。物理学家都要面对方向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在成熟期。在这方面,把中国和德国的物理学家的方向做一个比较,会发现民族差异很大,中国的科学家会很实用,务实,德国科学家则容易走极端。这种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莫言:民族性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学界肯定也有。民族性的形成是个大话题了,它包括很多方面。民族性,我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国民性。中国的国民性《易经》早已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一句代表进取,后一句代表包容。在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有一条是“文以载道”说,就是教育国民,开启民智。但具体写作的时候,作家并不刻意有选择,更多是盯着人。比如鲁迅就一直在剖析国民性。当代的作家呢,他也是国民的一分子,受传统文化影响,而传统文化其实集中地表现了我们的民族性。一个作家也遗传着这种国民性。他的作品塑造人物,也是在研究国民,如果塑造人物的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性,就会获得认同,让读者从中发现自己。 科学家成功的年龄是不是比文学家会提前一些 范曾:谈到年龄,科学家成功的年龄和文学家成功的年龄是很不一样的。像莫言这样的小说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且博览群书,十七八岁或者二十几岁就想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东西,不太可能。可科学家是不是取得杰出成就的时间会提前一些? 杨振宁:一般讲起来,尤其是数学和理论物理,是很清楚的现象,二三十岁的人势不可挡。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一年之内写了六篇文章,其中三篇是绝对世界级的。所以有些科学领域特别适合年轻人走进去。为什么?有一个说法是年轻人知识面不够广,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会专注在某个方面,只对着一点勇往直前。到年纪大了以后,学的东西多,面就广了,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顾虑也多了,会裹足不前。我想在文学里,年龄很大的人也能做出非常大的成绩,比如杜甫就是晚年成大家的。文学中创意的来源跟科学中的不一样。 范曾:莫言,我看到你说过,在别人或者自己编自己的书时,你有一个美德,就是不修改少作。这个很好,纵然当时是幼稚的,但也是生发了后来的成绩。 莫言:不悔少作,也是一种文德。如果现在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大加修饰,是不诚实的。当然,可以对一些明显的病句和错误做些修改,也是对读者负责任。 范曾:你们二人都是当代人崇拜的天才。我相信天才的存在,请你们谈谈天才这个问题。 莫言:杨先生肯定是天才。他不仅二十多岁就获得了诺奖,而且在获奖之后依然有很多重大发现,比如规范场理论等。我的数学知识有限。有一次有人问我获奖后为什么这么低调,我就开玩笑说,假如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奖,你看我还会不会这样低调,我会变得非常地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不服你也来一个?!而对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人认为是天才之作,有的人可能不这么认为。科学则不同,一加一必然是二,抛一个球必然要往下落,所以我对自然科学方面有建树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开玩笑,假如有来生,我一定能学物理,研究天文学。 杨振宁:21世纪的天文学发展,是幻想都无法想到的,大到不可想象,人力都无法描述。所以,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不代表就可以去研究天文学。 回到天才问题。每一个人天赋不同,像姚明,天生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这是一种看得见的不同,也有一些是看不见的,比如一些小孩会对数字很敏感。父母和老师如果发现小孩在某方面有特别才干,要特别注意,要帮助他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小孩将来就有可能会发展出一个有用的方向。发现得早会有意义。 天才是有的,尤其是数学方面有很多例子。一些人会不自觉地对数字有很清楚的认识。在常人看来,132和134没什么区别,但他们能够给你讲出很多。比如印度大数学家拉玛努金,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天才如果早发现就会有大成就。可拉玛努金并没有被发现,他就自己去做,从而发展出一种特别的思路。他写下了很多公式,可以说都是一种猜想,但他说不出怎么得来的,也不会证明。拉玛努金有很多丢掉的手稿,现在一些人专门在研究。他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范曾:我想请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用最简短的语言谈谈你们的中国梦。 杨振宁:我觉得这不能用一两句话讲。中国民族一百多年是非常悲惨的历史,在座年轻人也许对此不太了解,我父亲和我这一辈子,“被欺负”是灵魂深处的感受。原因大家也知道,是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所以对于诺贝尔奖,成了全民族的心结,这是很自然的。我想,是最近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前途,也就产生了中国梦。 我认为中国梦是会实现的。我在国内有十多年了,我知道有数不清有能力、有决心的年轻人。他们与美国大学生相比,知识更多,也更加成熟,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前途,而且肯努力。如今又有了经济条件支援,我对科技发展的前途非常乐观。 当然也存在问题,甚至也很多,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西方几百年发展的成果,问题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在种种方面都证明,我们可以将很多问题都克服,所以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莫言:最近我在网上看见一条消息,美国的一家公司在征集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志愿者,中国人报名很多。我想这也表达了中国人的梦想:到天上去。 范曾:要言不繁。因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正在迅猛发展。 您当年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寂寞吗 学生:我想斗胆叫杨振宁先生一声“师兄”,因为我现在是北大物理学院直博一年级学生。研究生的生活确实很无聊很寂寞,我们每天都在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我想请问杨先生,您当年在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您寂寞吗?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坚持走这条路的? 杨振宁:我想跟今天年轻的学物理学的同学讲一点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科学的前沿变动得非常之快。单说物理学,今天的很多前沿问题在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没有的,那个时候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今天已经没有人注意了。所以呢,我的经验不大能够给你很多的帮助,我只能说,在我做学生的时候,物理学的问题比较单纯、比较简单。今天物理学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方向打开了,非常之多。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个学生只有三四个重要方向需要注意。后来几十年的发展把物理学向应用方向推进了,比如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就没有“材料科学”这个名词。所以现在你们可学的东西、可走进去的方向和我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自己一路并非没有问题,我总结过自己包括身边人的经验,发现学科学的人最困难的时候是找论文题目的时候。这是一个学生从学习别人转向自己找问题的一个过程,是比较难。1947年,我在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我一生最困难和不高兴的时期。之前我一帆风顺,但那时却到处碰壁。我想说,这个失望碰壁的经验,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经验,而是大多数科学研究生的经验,我告诉过我的学生们,如果在困惑期间,能坚持,不气馁,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关 学生:我想请问莫言先生,您是一个作家,善于塑造形形色色的人。在您笔下,什么样的人算是优秀的人?对于“诚”与“德”,您又是怎么看? 莫言:我想,智慧未必能够弥补道德上的缺陷。邪恶的人,智慧越大,道德就越可怕。 文学作品塑造的也未必就是好人,也许好人也不一定是文学家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现在想想,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文学家笔下那些有缺陷的人。因为他们体现了人的多面性,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我想这样的人是立体的,也是文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杨振宁:莫言,你从小喜欢讲故事,但这样的人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个关,一是要会写,一方面还要选择故事,这两道关你是怎么走过去的? 莫言: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听多了就喜欢给别人转述,讲的过程就自己添油加醋,这丰富了我的讲故事才能。要想把故事变成文字,肯定还得会写字。幸运的是我还读了五年小学,学会了几百个汉字。有人分析过赵树理的作品,常用的也就五百多字,我想我的也差不多。 范曾:你太谦虚了,你的作品文字太美了,有很多甚至是生僻字,所以大家别听他这么说! 莫言:后来我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不过,“文革”期间的小学将我开除,肯定是因为我很优秀!在家很无聊,也没有书可看,恰好有一本新华字典,我就翻来翻去,也有意识地背了一些生僻字。可能所谓那些华丽生僻的字就是从字典上背下来的。 选择故事确实很重要,这是每个作家面临的问题。我早期确实挖空心思找故事,但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写不出来。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主张写自己的经验和生活,我也发生了转折,就是从我找故事变成了故事来找我。我在农村生活几十年,我的经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慢慢都变成了我的写作对象。 “勤”真能补“拙”吗 学生:我想请问范曾先生,在艺术的领域,“勤”真能补“拙”吗?如果我就是一只“笨鸟”,应该怎么“先飞”呢? 范曾:我不是天才,我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一个人的天分有时候不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会埋藏得很深,如果你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天才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你说学绘画的人一定是天才,我不太同意。现在有些人会把那些文理科都不好的学生都放到美术班去。还有一个家长带着儿子来到我们家,说我们儿子什么都不行,干脆就跟你学画吧。当时相当引起我内心的愤怒。我想,孔老夫子都讲他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更何况我们呢? 但绘画领域,确实是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而达到很高的境界,比如黄宾虹,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但这只是个例。一般而言,还是孔子那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学生:我看过您一句诗“平生作画千千万,抽筋折股亦堪怜”,“抽筋折股”也太苦了。还知道您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清贫的生活。 范曾:“抽筋折股”,我想这个感觉杨振宁先生和莫言先生都有过。莫言说过,他有时候两三年不写作,其实在做非常辛苦的准备工作。我想,天下没有非常轻松地能够取得成功的事情。 年轻时是比较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有一句话:“清贫,不但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它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叫淡泊。”那时生活比较单纯,星期天买五个馒头,倒一壶水,就是一天的生活。但当时也很满足,因为有罗曼·罗兰的话在鼓舞着我。它让我知道淡薄是一种高尚的东西。我年轻时住的地方旁边有很多小吃摊,但我没钱买,路过时看都不看。一次李苦禅的儿子李燕买了包开花豆来我家,吃了以后我说,世界上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他说就在你家门口买的。现在人们幸福多了。 学生:在那样的生活中,您精神上的愉悦究竟从何而来? 范曾: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陶渊明在这样的清贫中都能自乐,真是人生最大的快意! 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是智慧 学生: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在学术领域出现的佼佼者并不多,三位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品质? 范曾:我和你有不同看法。中国非常大,你并没有做一个统计,证明哪些是杰出的,哪些不是。我对年轻一代充满了信心,未来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国很大,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我相信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国)还会有新的诺贝尔奖得主出现。 我选择学生,首先看诚恳不诚恳。孔子的孙子孔伋说“诚外无物”,从开普勒所讲的从宇宙到地上的一棵小草、一滴露珠,都是诚实的存在,我们做人也一定要做诚实的人。因此我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再是智慧。方才莫言也说了,有智慧而不诚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学生:有人说理科生是不解风情,文科生是只谈风月,您怎么看? 范曾:这两种结论都不智慧。 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 学生:我的问题针对莫言老师。北大有一个湖名为“未名湖”,这个名字也代表了这里的同学和老师对出名这件事的态度。您现在已经得到了诺贝尔奖,得到了全世界的注视,要是再照照片,肯定不可能再光着膀子了。我的问题是,曾经那个“未名”的您和现在“出名”的您,变化大吗? 莫言:当时实际上我没有光膀子,只是因为张艺谋和姜文都光着了,觉得我不一致,就强行把我的衬衫脱下了。所以你看他俩很黑,我很白。那个时候我已经写了《红高粱》,也应该算是出了一点名,只不过没有现在名声这么大。前天我还在北师大讲,每个人都想成名,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欲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成名,这确实有讲究。如果是歪门邪道,成的也是恶名。如果用才华和勤奋,大家就会鼓励。我觉得北大的未名湖也暗含着鼓励大家尽早成名的意味吧。我觉得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和当年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名声建立在作品之上,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假如你能写出一本让读者满意的书,不仅让当下的读者满意,也让将来的读者满意;不仅让本国读者满意,通过翻译还能让外国读者满意,这是至高无上的,值得终生追求的。 最后寄语青年学子—— 范曾:诚外无物……诚外无物! 莫言:我想到老作家王蒙一部小说的题目,叫青春万岁。 杨振宁:……我想,好像自强不息是对的。 (本报记者句艳华根据录音整理,小标题由编者所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691761.html
1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便说说2013的诺贝尔(4)——文学
热度 4 arthurw321 2013-10-12 14:19
老实说,文学并非我专业。但是我斗胆说自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为什么呢?谁让我偶尔也会发骚写点小文小词小诗呢?哈哈。 门罗阿姨(虽然阿姨已经 82 岁高龄了。但是女性都喜欢被叫的年轻一点嘛 ~ )得奖的时候也有点惊讶。今年预测的第一顺位获奖者是村上……村上老师陪太子读书好多年了,我猜估计还得陪三四年才行。毕竟诺奖的政治性太强了些。 门罗阿姨的大名可能我很多年前就听过。但是可能是因为我没在意,国内也介绍的不多,所以我也就没读多少。门罗阿姨前几天封笔啦,不过我猜想,文艺的人总是时不时会文艺起来的,说不定哪一天门罗阿姨就又出现了。据说她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曾经访问过中国呢,那时我还不一定出世呢哈哈。前几天临时抱佛脚看了一点点《空间》和《逃离》,也有一点不成形的感想,舔着脸发上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读译文,不管是名家翻译的,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卒翻译的,初读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隔离感。毕竟文化不同,即便是以熟悉的语言翻译的,对于文化的疏离依然会让读者难以融入故事。 但是名家翻译比初学者强的地方是,好的翻译会把本身的文化融入译文里,这样两种文化就会在译文里碰撞,然后交融,最后就出现了一种崭新的,用故事表达的新文化。这样会让读者更快融入故事,不管怎么说,小说等文学都该首先创造意境,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行。 而不那么好的翻译虽然是直译,但是很可能语言生硬,机翻味浓厚(谷歌百度中枪),甚至读完了让人还是满头问号,这样的故事如何能身临其境?不管读多久,都是别人的故事。 门罗阿姨的小说就是这样的故事,很浅显,不像某些像《尤利西斯》那样的小说一样晦涩难懂,也不像《查莱泰夫人的情人》那样涉及一些禁断题材。她的故事总是很稀松平常的,读起来就像是小女孩的闺蜜在絮絮叨叨,或者几个中年妇女闲话家常,但是总是让人很亲切。 比如我读到空间里的一个片段。女主人去马厩,手里没带吃的,几匹马都凑过来向女主人打着响鼻。这是欢迎?还是抱怨?真是引人遐思。然后一匹小母马又从后面挤出来舔着女主人。哈哈,这个场景虽然平常,却是那么美轮美奂。 不过门罗不仅仅写这些小事,她是通过这些小事,一点一滴地渗透进生活里的大事中,然后,从女性的视角叙述那些永恒的话题。文学总是这样。 最近看了一篇略萨的文章。不能评论,但是文中呼喊的,我倒是不置可否。 ( http://m.baidu.com/bd_page_type=1/pu=sz@1321_1003,ta@utouch_2_4.1_1_9.3,usm@0/uid=8287B3F7DB55044E89551D8B86B48185/t=wap/w=10_10_ 艾丽丝门罗 /ssid=0/from=2001c/l=3/baiduid=7D33897E0B218289EE24D656DC311252/tc?pn=15m=8baiduid=7D33897E0B218289EE24D656DC311252sec=33324di=9d045b8ef492776csrc=xiaotaopinglun%2Ediandian%2Ecom%2Fpost%2F2011%2D05%2D31%2F1459236qq-pf-to=pcqq.c2c ) 下面再贴一段门罗的中国游记。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10/12/30244229_0.shtml 原标题:爱丽丝·门罗和她的中国情 本报特约研究专家最新翻译门罗上世纪 80 年代关于中国游的文章,由于此文写作年代较早,文章提到的部分情形早已无法反映今日巨变的中国。这点相信读者自能明鉴。 透过玉帘 ◎文 / 爱丽丝·门罗 译 / 赵庆庆 回加拿大看到田里只有一台机器,感觉很奇怪 去中国前,我脑子里有一幅灰图。心里想,这个国家是灰色的,像哔叽布那种灰蒙蒙的灰色,地表空荡荡的,建筑物是泥巴和砖头砌的,也是灰沙一样的颜色。当然,我看过一些主要地方的照片,自然期待的就是那样。 事实上,我害怕去中国。通常,我是乐于旅游的,到哪儿都很兴奋——甚至还旅行去了布法罗。可是,我一开始对去中国提不起兴致。你又不好回绝,一想到置于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东西能让我动心,我就感觉压力很大。 人,我回加拿大最大的感受就是,那么多人。我一直在想,在中国,有那么多人一生中从来没独在一室,在中国没有“单独”一词。嗯,街上到处是人,白天黑夜。人流进出房子,人流淌满街道。我从来,从来没有体验过那种人群涌涌,尤其是在田里,那么多人在干活。我回安大略的头一周,往田野望去,只看见一台巨大的机器,而没有一百号人,仿佛奇怪极了。街道似乎空荡荡得可怕。 幽默,尚在中国幸存不灭,我感到欣慰 中国主人想让我们从一个大地方到下一个大地方,我最想体会的是两地之间的点滴小事。我想看看院子里。我体会到了“室内”和小地方的拥挤,但我看到的实在太不足了。我不太记得有窗户。因为我在加拿大住在农村,所以想看中国的农村,想看真正的中国农村生活。 我回家早了,错过了看公共农场。但我记得中国人对土地的使用有些奇特,玉米长在苹果园里,也许是桃园。总之,玉米长在树下和树间——和我们的不同。我想,玉米需要更多的阳光,可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我记得,沿着往长城上去的蜿蜒公路,有一层层斜坡,立着镜子。那些镜子,像巨大的手持镜子,女士用的手持镜子,竖在弯道处。非常奇怪。 官员们做套路发言时,你可以东张西望,看看墙上写了什么,各种各样的都有。这个,最有意思了。我也经常留意人们的穿着。有一次,我们穿过博物馆,陪伴我的是一个姑娘,我对她说:“你的裙子很漂亮。”她十分兴奋,裙子漂亮是漂亮,不过照我们的标准,式样相当简单。她开始告诉我,她怎样找布料、布样,做那条裙子,因为根本买不到这么时髦的裙子。于是,我们开始聊衣服,聊得开心极了。她说:“你知道,没法给身材……人买衣服。”然后,她说“高”,可是,我以为她想说的是身材好。她说不出来,就用手比划了一下腰部,很可爱。 当然,还有王先生,他特别棒。我常常念起他,想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他有幽默感,会讽刺,能分好几层分析事儿。了解他如此幽默,尚在中国幸存不灭,我感到欣慰。 我只想看寻常的东西,它们能伴随我 嗯,我更记得我们去过地方的那些细节,而不是参观的那些明信片上的景点。我记得,在明朝的陵墓里不舒服,很难受。那里让人恐怖。我记得,爬得老高去看佛像,可佛像并不在那儿。我尤其记得扶手椅,在同行的一位加拿大女作家举办派对的漂亮房间里,有一些红色的扶手椅。还有我卧室的窗帘,所有那些细节,历历在目,那些我能看到的日常家庭生活细节——尽管那不过是一个漂亮的旅馆房间。其他的事情,就有点遥远了。我能看到,进行描述,但不怎么回忆起它们。它们有一种人为的美,总让人赞叹,但我个人对它们的感受很快就化为乌有了。我只想看寻常的东西,它们能伴随我。 作家们比我预期的还要谨慎些,我事先预料他们会谨慎的。据我所记得的,他们和我们根本没有多少交流。他们都大谈为国家而写作,国家怎样照顾好它的忠实仆人。很有可能,他们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对我们写作的方式没有流露出感兴趣的迹象。当时,我有点失望,不,是大失所望。我本以为,开放了,可以以其他方式谈论文学了。这让我经常想起,我们休伦县的人怎么谈话。我们那儿出现有关脏书的争执了,就会有些人站起来说,脏书也有可取之处,因为它们揭示了生活的可怕,给你上了一课。大家都以为文学就是为了教人道理。所以,我觉得他们非常像我童年时候遇到的某派教徒。至少,就是这么一回事。我不知道他们的作品真正如何,是否有其他方式不寓教,也能把事情说清楚。 他们都很和善,令人愉快。我能想象,这种环境下的审查大概也就是温和地劝说。多数人多少自然而然地相信,写作是有目的的。我能看出,他们能轻而易举地接受这点。我自己就成长在这样的某派教会氛围,他们对文学有非常明确的看法。这些看法并非强加于人,但却存在。每当有人问,“书里非要有这么多性吗?”我就仍然有那种感觉。我确切地知道,没有人敲断你的关节,也可以施行审查。 在广州,为我举办了一个盛宴 我讲完文学中的女性后,有两名妇女走到我面前,告诉我她们的丈夫从不帮忙做家务。我们热烈地交谈起来,说让丈夫做家务是多么不容易。她们大多数以为体制会最终消除这样保守的想法和行为。在中国,让女性做太多工作肯定有实际的困难,但另一方面,不要有太多家庭人口,永远也不期待有,或许可以让女性工作变得容易的多。不过,这对于那些想要更多孩子的妇女,或许会带来巨大的悲痛。 在我眼里,中国女性的生活和中国男性的生活无甚差异。大家都有优势,也有劣势。 在中国过 50 岁生日,我觉得妙,我觉得简直太妙了!因为, 50 岁生日是有点让你害怕的事情。 50 ,在我听上去总有点灰不溜秋的——有点衰落了。在广州,为我举办了一个盛宴。到香港,我的生日还在继续,穿越了太平洋,最后在我们接近温哥华时还未过完。我觉得,我们入加拿大国境了,还在过我的生日。生日持续了好几天。如此过 50 岁,实在美妙。这是我生命中最精彩的生日。 ——选自《加华大:七人帮中国游记》( Chinada: Memoirs of the Gang of Seven , 1982 ) ■爱丽丝·门罗在中国 1981 年 6 月 -7 月,门罗随首批加拿大作家代表团共七人,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来华访问,其他六位为杰里·葛德士、罗伯特·克劳耶奇、艾黛尔·怀斯曼、帕特里克·莱恩、苏珊娜·帕拉第斯和杰奥弗里·汉考克。他们和当时中国作协副主席丁玲见面,参观北京、西安、广州等地并和当地作家交流。回国后,他们合写的《加华大:七人帮中国游记》一时洛阳纸贵,轰动加、美。 门罗向中国作家介绍自己笔下的女性、和中国女孩闲聊后者自做的裙子、在广州度过中方为她举办的 50 岁惊喜生日晚会。她将此次中国之行写成一组题为《透过玉帘》的散文,收录在《加华大:七人帮中国游记》一书中。 本文文字除说明外基本原创,图片来自译言等网站。
个人分类: 渭城朝雨浥轻尘-原创|5920 次阅读|4 个评论
试论科学网的文学创作
热度 14 physicsxuxiao 2013-9-29 00:21
(1) 作家张抗抗大致曾经说过,我们要写,是因为实在忍不住。文字如酒、如茶、如花、如刀,我们忍不住要喝或者品,赏或者采,藏或者露。 如果,你没啥要说,千万不要邯郸学步,不如潜水评论的爽,比如blackrain就过得特别爽。 表现手法也多样,你可以用图片,讲短笑话,写点诗歌,如此等等,千万不要让套路限制了你。 尤其要不得的是,为小红花而写。你一天到晚评职称,争基金,已经很烦,如果再到这里来为小红花而写,你烦不烦? (2) 作品是有格调的。现在不太讲格调,是不好的。三俗惯了,专门追捧俗的作品,你就不会高雅,写手顺着也不高雅,然后你当写手的时候也是怎么俗怎么来,最后大家都没品了。 (3) 什么是品?文学作品的第一要求,是节制。所谓节制,是劲量少写,写得精到些,哪怕不够痛快。比如文双春同学和王云才同学,经常会犯痛快过头的毛病。 为什么过头了不好?这就好比你进了火锅店,麻辣一上,啤酒一喝,爽!然后,你极可能犯拉肚子等等毛病。(虽然,只要有这二位同学的作品,我就一定要读,但是我承认,我没品。) 第二个品,是出新(不是创新,千万别创)。就是你得超越自己,不能在同一种套路,同一个问题上,来回扯。应该有点新名堂,新花头。比如配点图片,给点公式,等等。名嘛,就不点了。(不准扔鸡蛋!) (4) 下课!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3630 次阅读|30 个评论
温哥华街头:一个上海男子的悔恨之泪(纪实文学)
热度 2 Hongbolu 2013-9-19 20:48
温哥华街头:一个上海男子的悔恨之泪 正当我准备离家去VCC报名考英语时,电话突然响了: “柳老师!我是你老婆在中侨互助会认识的上海人。你能否帮助我一下,我在菲沙街4242号申请失业金,但我一句英语都不懂,听说只要往计算机里敲入些东西就行了。我一个朋友都没有,没人肯帮我,没有办法才打电话给你 … … ”洪亮的男中音因急切而变得歇斯底里。 “你来这里是预约好的吗?”我不得不打断他的恳求,“如果事先没有预约,你现在只能预约下次来办理的时间”。 “我没有预约,但是我在这里什么都不懂,只认识上面有‘30’这个数字,你马上来一趟吧,求求你,我给钱你 … … ” “你别说了,我一会儿就到!”我再次打断这近似绝望的请求,答应帮他一下忙。 “我穿一件米黄色的上衣 … ” 他还在电话那端急切地补充着什么,但我已经挂断了电话。 我和晓月一起走出了家门,急匆匆地奔向我那刚买几个月的美式旧车。虽然下午两点半的阳光仍然很强烈,但这罕见的晴天却明显地让人感觉到冬天的寒冷。我试了好几次才发动了汽车,急忙向西开去。我想知道这个男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 那还是上个月的事。一天夫人晓月在菲沙街的图书馆回来,说她在中侨互助会碰见一个上海人询问申请失业金的事,中侨的人嫌他烦,于是她告诉他必须有雇主开出的雇工记录才行。这个男人在中侨向她哭诉了自己的遭遇:他“老婆”在多伦多申请难民后他来团聚,结果刚团聚三天就被赶出来。原来老婆当了妓女,他孤身一人回到上海,家里人都不要他,他只好再次到加拿大谋生 … … 。晓月觉得他可怜,详细地为他讲述了申请失业金的程序等,并留了电话给他。 从那以后,这个男人给我打过几次电话,询问办理失业金的有关事项,并希望以后经常到我家来学英语。没想到在我准备出门办事的时候他突然要求我立即去人力资源中心帮忙,我只好放弃今天去报名的事而先帮他一把。 汽车越过27街后,远远地看见一个穿着米黄夹克衫的中国中年男子站在马路东边人才中心门口,我和夫人晓月向他招手,他似乎没有看见。但当我将车从 26 街转到后面停车场刚停稳,他已经急匆匆地向我们走来,左手拿着几张纸,右手握着个空塑料袋,脖子上套着一副耳机。 这是个身体壮实的中年男子,身高大约一米七三,方方的脸膛上五官排列得很端正,又浓又粗的眉毛下面是一双配着双眼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方横着一张闭得很紧然而却因激动而不断抖动的嘴。人还没有走到汽车跟前,那张嘴终于被强大的气流冲开了: “柳老师,赵老师,实在对不起,我没办法,不懂英语真不行啊。他们让我和中国人联系,我打了三个电话,每个人一听我说话就说‘不’,我掏出小本子,终于发现你们的电话号码。多亏你们来了。你们已经有一辆不错的汽车了,我什么都没有 … … ”他一口气表白了一大套后,才停下稍稍喘了口气。我打开汽车向他走去,准备和他握手,但他两手都占着,显得非常尴尬,于是我将伸出的手变成指路的样子,让他带我们一起去人才中心。他一边走一边说:“都说加拿大好,这有什么好的,什么都没有人管”。进门之前他补充说:“你进去时别说是我的朋友,就说偶然碰见的,顺便帮个忙,不然他们不高兴。”他说的是事实,我在此之前根本不认识他,怎么会是他的朋友呢? 到了中心的大厅,看见里面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接待台后坐着的三十多岁的白人青年站起来问我有什么事,我向他打过招呼后便说能否将这个申请提前办理,我可以帮这个中国人翻译,如果到11月30日可能找不到人替他翻译。那位接待员解释说:“我给他这个电话,这些都是与我们合作的团体,他们用中文免费服务,非常好,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帮他。” 我说是否因为他听不懂广东话的原因,于是那青年人又给我几个讲国语的机构的电话号码。然后解释说:“30日以前全部安排满了,我们只有三个工作人员,现在也都有预约的申请需办理。请他找地址上面任何一个机构,他们一定会帮忙的。” 我向小伙子道谢后将上海人领到旁边,他就急切地说:“没有用,这些中国人不会帮我的,他们只要钱。”由于他的声音太大,办公室里的几个人都抬头向大厅里看,晓月建议到外面说,于是我们走到大街上。 他还在向我抱怨中国人如何不愿意帮忙,我则仔细地看着他的两张雇工记录表(ROE)。第一张是剪草,工作时间是725小时,停工原因是“E”,我赶忙查旁边的说明:“不能胜任公司的工作要求”。另一张是厨师,工作时间是255小时,收入是1920加元,停工原因是“K”,旁边说明是:“辞职”。根据这样的记录,他根本没有资格领取失业金。我将雇工记录的意思告诉他,他立刻跳了起来: “他妈的,这些人真恶劣,不是人!他们榨干了我的血汗还和我过不去,我怎么办啊!”那张年轻时本来非常英俊的脸因气愤而扭曲,嘴大张着像个横放着的长方形,面部因充血而由蜡黄变成紫红色。我怕他过于激动,连忙带他到我停着的汽车里说话。他边走边说:“原来这些都没用,我还和老板请假半天来申请,要不是你来告诉我,我说不定还要花很多时间呢!半天就是三十块钱啊!”他随手将接待员给他的写着电话号码的单子扔到马路上,我让他拣起来,他说“没用了”,又要将两张雇工记录扔掉。我告诉他那些记录以后还有用,他才胡乱折叠了两下塞在上衣口袋里。 打开汽车,我让他坐在驾驶室的右边,晓月则习惯地坐在后排。关上车门,挡住了外面的寒流,他那满身的汗臭味道立刻充满了有限的空间,我不得不将我左边的车窗摇了下来。他急切地向左侧着身子说: “我现在其实干了一份现金工,老板也是一个华人,开的是装潢公司,我干的是小工,主要是搬大理石。我今天请假半天他还不愿意呢。他也一样黑,报纸上登广告说好了每小时八块五,但听我说要现金时,便说从我的工资中一千块钱拿出二百兑开,每人都得利。我算了一下,每小时我还挣不到七块五, 一个比一个坏。我现在连畜生都不如,连工人都骂我,我只有忍着。我得吸取以前的教训,坚持到明年开春,我就自己买车剪草。” “你不能干现金活,其实老板没多给你,反而不向政府交税。但如果劳动时你受伤就没有保障了。”晓月告诉他。 “我没有办法,如果不干,很难找到新的活儿。” “那你原来的活儿为什么辞掉呢?”我不解地问。 “柳老师,第一份剪草的活其实不错,我吃住在他家里,他每月给我一千多块钱,但是我一天到晚一点儿都不休息,一天干十五小时,比中国旧社会的长工还苦,可他还不满意,终于有一天我和他吵了一架,他就把我赶出来了。没想到给他干了好几个月,他还在单子上说我不能胜任,你说他还是人吗?” “你没试着找个好一点儿的公司干吗?”我顺口问到。 “柳老师,听你老婆说你出国前是教授,你就是上流社会的人物了。我可不行,没有文化,只能在中国人开的公司里干粗活,哪有好的老板啊!第二份工是在中餐馆,老板说每月给我两千元,但我每天干十二个小时,一个月干了三百多小时,一算,一小时还不到六块五。我找他理论,他说不干拉倒,有的是人干。我明明干了三百多小时,没想到单子上只说255小时,干吗? … … ”他气愤得说不下去了,嘴半张着定在那里,左手的塑料袋被他握没了。 “他不得不将工时减少,”我告诉他,“否则他就是违法了,因为他付给你的工资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他要被罚款甚至判刑的”我告诉他后他激动地说: “我要找他去,和我一起干活的人能为我作证”他挥了挥右拳说。 “其实你的申请是合法的,你如果现在不干活是完全有理由拿EI的,但是你必须打官司才行,那些工友能为你出庭作证或出示书面证明吗?报纸上报道海外华人不敢出庭作证的例子很多,况且你必须花钱请律师才行。” 一听说要花钱请律师,他的头立即耷拉下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算了,算我倒霉,好好干活挣钱,熬个身份我就回国。”他闭上了嘴。经历了短暂的沉默后,他索性全身左转九十度,左侧斜靠着靠背,左腿搬到座位上,右脚登向汽车前方,又打开了话匣子: “柳老师,说起来你我都不认识,我这是报应啊!”他稍微停顿了一下,便对我们叙述起他的故事: “九七年香港回归前半个月,我老婆持旅游签证到了香港她表姨家,蛇头收了19万元人民币为她弄了张新加坡假护照(其中她姨得了3万元好处费),便和别人一起乘飞机到加拿大多伦多(她还有个表姨在多伦多),到后就被扣留在难民营。98年夏天她申请难民成功,理由是计划生育生第二胎受迫害,我在上海的亲友有当医生的,开个假证明,没想到还真管用,老外就是相信那一套。我和女儿98年都拿到了移民纸,全家人都很高兴,亲友们也羡慕我们,别提多风光了。 九九年六月我和女儿乘飞机到达多伦多,在机场一个五六十岁的华人老头儿开车陪我老婆接我们,我问她是什么人,她说是一位朋友帮忙的。但我刚到的头三天内,老头就天天来我们家,还经常喊她夜里上班,我觉得苗头有点儿不对。第四天她在外面车上给我打电话时就和老头吵起来,她忘记关手机,我全都听见了,老头催她赶快离婚,她则向老头大叫说‘我们都勿要急,离婚要慢慢来’。我在家整整听了二十分钟,一下子就瘫了。我在国内白白养了她十多年,什么都不让她干,花光了我开出租车辛苦来的所有积蓄让她到了加拿大。走前我妈妈劝我留下住房以备后用,我完全听老婆的话,将房子卖了,家具都拖到丈母娘家,还花费200元拆空调。满心欢喜地来加拿大和她团聚,原来都是假的!我可怎么办? 晚上她回来后我就发作了,我给她下跪几个小时。我哭了,大声地哭,我觉得没有希望了,我完了。 我从来没有哭过,二十多岁因谈恋爱时得知女朋友是乡下人后没娶她,但已经香过嘴了,亲热过了,结果她老子(是公安局的)将我抓进去判了三年徒刑。那时我没有怕,出来照样做人,进工厂,开出租,钱算挣得多的,生活得不错。要知道,在上海每月一千块吃喝嫖赌全够了。 可在加拿大,老婆当了妓女,我又身无分文,怎么办? 那天夜里我老婆第一次向我吐露了真情。她说:‘我对不起你,我现在已经不是人了,浑身到处都龌龊得很。我在你的心灵中再也不是在中国时的天仙女了,我成了魔鬼,我没有了灵魂。我一个人在加拿大一年多,没有钱,还欠蛇头的钱,什么本事都没有,靠什么生存?只好出卖身体。你看见的那几个上海来的留学生,都比我年轻,都和我睡过,老头和我同居很久了,我需要他的保护。我什么人都来往,但主要做白人的生意,钱多些。现在你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了,离婚吧,离婚后你就解脱了。我给你一万五千加元作为赡养费,四年后我再给你这些。’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柳老师,你是教授,是上九流,干大事情你比我强,但是下九流的事情你就不懂了。不是吹,要是在国内,我那些朋友一定能帮我搞定这件事,可是在加拿大我无能为力,没有文化也就没的办法啊。 我对那个老头儿说:‘我把老婆让给你好不好?求你为我们留条生路’。可那老头没有钱,家里还有老婆没离婚。老头和我老婆睡在里面,我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我还算个男人吗?我想一死了之,已没有脸面回去了,后来觉得不能死,一定要回国。离婚很快就办好了,我老婆果然如数给了我钱。女儿埋怨我不该对她妈发火,说否则她妈不会找别的男人,我说她还不懂事,以后她会明白的,但她愿意跟她妈过。 我一个人孤零零地乘飞机到北京,然后乘火车到上海。家里人一看我一个人回来都惊呆了,得知我和老婆离婚了,我妈妈马上责怪我当初不该卖光了房子和家产,现在去哪儿住?我弟弟妹妹则求我给他们留点儿面子,别让人家知道这件事,赶快到加拿大挣钱,至少混个身份再回来。 我买了点儿礼品去丈母娘家看望他们,当我将我老婆的情况告诉他们时,老丈人说我羞辱他们,朝我破口大骂,那些话你老婆在我不好说出口。他说:‘你看见他们那个了吗?’” 他同时用右手食指向左手食指和拇指组成的圈儿中捅了几下,接着说: “我小舅子要打我,他妹妹把他抱住了,说‘别管他们的闲事’。我连滚带爬地逃出他们家门,不知道去哪儿。我已经没有房子,没有工作,没有老婆和孩子,一无所有。我老父亲七十多岁了,身患中风瘫在床上,靠我母亲照顾,我风光的时候没有照顾好他们,现在没脸再和他们住在一起。我给在美国的妹夫打了电话,他们根本不理我。我弟弟说我:‘你还好意思给他们打电话,你有钱时想到他们了吗?’想想我原来做人确实不好,要是换我是他们,我也会那样做的。真是报应啊! 没有办法,我乘飞机到了温哥华,这时我离开多伦多刚刚三个多月,但我人瘦得不成样子,在温哥华海关警察把我当成偷渡客抓了起来,因为实在和护照上的人不一样。”说着他翻开上衣露出皮带,“你看,皮带比现在向里移动三个洞,”又拿出一张安大略省的驾驶执照,照片上的男子比现在要胖很多,像个大款,而且有一种踌躇满志的样子,目光有神,估计是一到多伦多就办理了驾照。而眼前的他则目光呆滞,像个白痴。 装好驾照后他又接着说:“在海关警察局,翻译告诉我说,警察不相信四个月内能瘦成这样,一定要说清楚来温哥华是干什么的,我告诉他们是打工的,他们更怀疑了,我告诉他们银行帐号和工卡,他们还不信。我说:‘加拿大不是自由民主社会吗,你们怎么动不动就抓人?’翻译说可别这么说,警察知道后没有你的好果子吃,他没翻译给警察听我的话。我说,关着好了,反正我也没地方去。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放了我,但我在那住了7天,每天交二十块钱。后来才到温东41街一位上海人家住,每个月房租250块钱,一直住到我去那家剪草。现在我住在 Burnaby 的 Boundary ,我的移民纸都还放在那位上海老乡家里。我今天去换驾照,都没敢去他家拿移民纸,结果驾照没换成。你知道,像我这样的人不能帮别人干事情,去多了人家嫌烦,不给好脸色看。” “那你为什么将移民纸放在上海人家呢?这些东西又不值钱,谁偷你的?放在自己住处不更方便吗?我对上海人没什么好印象,他们不会帮你什么忙的。”晓月插话道,她的偏激观点还是没改。 “我们现在四个人住在一家楼下,每人一间房,怕不安全。”他接着说,“柳老师你们住在哪儿?” “我们在49街附近,不过月底就搬到 Burnaby 的东南边去了。”我告诉他说。 “那你们搬家后可一定要告诉我新地址,我需要你们帮忙,别人没人愿意帮我。”他着急地说。 “可是你现在还没告诉我们你的名字和电话,我如何告诉你?”我问他。 “柳老师,你不知道,我现在没有电话,要到明年开春我自己剪草时才买手机,我们合住的人都有自己的电话,但大家都互相不来往,我现在也不想花电话费,有信就写到 41 街。”说着他掏出个皱皱的信封,那上面歪歪地写着‘顾志纯’三个字。我记下他的“上海老乡”的通信地址,并留下我的电子信箱地址。准备开车上路,可他还没有停止的意思。他接着说: “柳老师,我是不在加拿大呆了,我真想回家。我怕自己坚持不住,把护照邮寄回了上海。我来温哥华我老婆和女儿都不知道,他们回上海也没打听到我的下落。我妈妈说:‘你不能告诉她你在加拿大,四年后她若不给钱你可以在加拿大找到她。’我老婆她还能做几年按摩女?我在上海的朋友对我说:‘其实你老婆傻,不离婚就这样做下去,过几年做不了了也有钱了就好好和你一起过日子多好。’我老婆做这一行也不容易,一个月内就被警察抓住八次,每次都罚款 183 加元,给一张黄纸,如果给一张绿纸,就永远不准跨进按摩行业了,她没有证,很危险。唉,别提她了,我主要是想女儿,可是想女儿都不敢打电话啊,怕她们知道我在温哥华。时间长了我实在想得不行了,终于往多伦多打了一次电话,那次正好是我女儿接的。我女儿在电话里说:‘爸爸,你在哪儿,为什么不来看我,我好想你啊,我回上海都没有看见你’ … … ”他说不下去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啪啦啪啦掉在衣襟上,鼻涕也长长地拖了下来,他连忙用右手来抹,反而更多了,索性将左手紧握着的塑料袋当作手帕在脸上狠擦了几下。这个自称是哭干了眼泪的男人想到自己的亲骨肉时也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车上失声痛哭。 我劝他说:“走吧,我送你”。 “不要了,我有月票。”他从口袋里掏出票夹,手指着票夹中半露的红色月票说:“我刚学会‘ November ’,你看我挂着的耳机,不要以为我是听音乐,我没有那个闲心,我是在学外语啊!我在教会上认识了一家人,从美国来的,我请求他们教我学英语,他们让小孩给我录了一段英语,标准的美国英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说着他将耳机递给我,我听了一下,果然是小女孩录制的美式英文:“冬天, Winter ;夏天, Summer… ”。我将耳机还给他,他又接着说: “我现在想通了,我不能永远在加拿大打工,今年四十五了,五十岁后我还干得动吗?我要坚持打到拿到身份,争取挣个八万十万的我就回国。那时候我也能说上几句英语了,回上海人们就会另眼相看我。如果我什么都不会,没人搭理我的。今年我已经往家里寄了三次钱了,第一次20元,第二次100元,第三次200元,现在家里人对我的印象有所好转。我以后还要成家,我要当个国际打工崽,去日本、美国挣大钱去。就是不再打工,我现在已经挣了一万五千加元,加上离婚时老婆给的一万五,还有她答应以后给我的一万五,我已经有四万五了。现在的钱存在上海,我护照在家里,家人也可以为我办理存款的事,因为我出国前已经将身份证交还公安局了。我的银行帐号都记在小本本上”他有点兴奋地打开本子给我看,我礼貌地扫了一眼后叫他收好,立即开动了汽车。 车穿过41街,他让我停车,说自己下车乘公共汽车。我在公园边将车停稳,他说:“我是职业司机,开车是很随便的。你是教授,开车胆子太小,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小心。”下车后刚走出几步远又回过头来对我说:“搬家后可千万别忘了写信把电话告诉我!”我向他挥手道别,提醒他注意身体,他则向汽车站走去。 我重新关好右边的车门,那个灰色的擦过鼻涕的空塑料袋占据着他主人刚离开的座位。温哥华收垃圾的工人还在罢工,我那放在后院的大垃圾袋中将增加一个特殊的成员。 太阳已经落山,外面的天空变成了蓝灰色,公园边的路灯已经亮了,不过一切都变得更加模糊了,我浑浑噩噩地开动了汽车。 (2000年11月记于温哥华) ========================= 注:本文人物姓名为虚构,故事为道听途说,却为本人十几年前经历的片段,也是海外华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个故事从反面告诉我们,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多么重要! 借科学网平台,祝海外华人节日快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78 次阅读|4 个评论
牛津的“文学学士”
热度 1 yonglie 2013-9-14 09:05
——旧札新钞 ( 150 ) @ Galois ( 1811-1832 )还是中学生时就发表了一篇论文(他读的 lycée deLouis-le-Grand 是法国最好的中学), 18 岁时,两次考巴黎理工学院( colePolytechnique )都落榜了。据说原因是 他觉得题目太简单,没法儿回答 。同年考上了一样有名的高等师范学院(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 ,但因为“ 不可容忍的骄傲 ”被开除了。后来,他还蹲过一个月的监狱;再后来,和普希金一样,为爱决斗牺牲了。 @ 一篇回忆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提到他的名片,英文是 Qian Zhongshu B.Litt. (Oxn) 。 B. Litt. 是 Bachelor of Literature (Letters) ,但不是文学“学士”,而更像过去说的“副博士”,牛津传统下的特殊学位。因为不合大家的习惯,所以允许把 Bachelor 改为 Master ,校规里就有一条是 Conversion of B.Litt., B. Phil., and B. Sc. to M. Litt., M. Phil., and M. Sc . 。( http://www.admin.ox.ac.uk/statutes/regulations/307-072.shtml ) @ 1963 年,一群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在康奈尔召开了一个关于时间方向的会议,与会者中有一个 Mr. X ,因为他觉得那会没意思,不配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大家都知道,那人是费曼。 28 年后,同样的会在西班牙 Mazagon 召开了。有趣的是,做开幕报告的是费曼的老师 Wheeler 。
个人分类: 札记|3413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史下午茶]地主的文学形象与真相
热度 8 冯用军 2013-9-8 17:54
地主家的女儿能嫁出去,家里也有余粮,可是土改后,中国广大农村传统人文关系维持者的“地主”阶层轰然倒塌了,丑化了。最近看到凤凰对陈丹青的采访,说道“地主的孩子都很惨的,娶不到老婆。” 像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郭沫若(收租院)、周立波(暴风骤雨)、高玉宝(半夜鸡叫)、贺敬之及鲁艺(白毛女)、梁信(红色娘子军)等虚构历史、篡改事实、歪曲人物、恶意诽谤的所谓“御用作家”“公公文人”之流,就应该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鲁迅文学奖”得主史铁生在《记忆与印象》中写道:“太姥爷,一个典型的中国地主,……他有几千亩地的时候,出门赶集,见到路旁的一脬牛粪他也要兜在衣襟里捡回来,抖搂到自家地里。他只看重一种东西:地。 ‘周扒皮’那样的地主一定会让他笑话,你把长工都得罪了就不怕人家糟蹋你的地?……太姥爷比‘周扒皮’有远见,对长工从不怠慢。……长工吃什么他也跟长工一起吃什么,甚至长工们剩下的东西他也要再利用一遍,以自家肠胃将其酿制成自家地里的肥。 经过几十年的宣传、渲染和灌输,一提起“地主”,人们便联想到刘文彩、周扒皮、南霸天、黄世仁四大地主的丑恶形象,他们成了“地主”的典型代表, 1949年前后,为了配合土地改革创作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更是把地主当成了魔鬼一样的东西来塑造, 那时的观念是越穷越革命、越纯洁,越富越反动、越污秽。 这种为了突出阶级斗争的扩大与深化而对于地主的刻意的妖魔化的抒写,实在对几代人的意识进行了极强的塑造。 最近,人们又对高玉宝被选入课本几十年的《半夜鸡叫》进行了寻根求源的质疑,靠学鸡叫来欺骗长工去早起上工是多么愚蠢的小儿科? 半夜把长工赶到地里去干什么?去摸黑儿到地里去锄苗还是锄草? 竟在小学生课本中存在那么多年,实在是对制造者的极大讽刺。 当记者们找到作者高玉宝时,他只能支吾其词。 最近,《先锋国家历史》一书记述了“周扒皮”的原型——瓦房店市黄店村周春富的遭遇: 周春富祖上也是闯关东过来的穷人,到了周春富这一代,他勤俭到了苛刻的程度:“周春富这人无论吃穿都很寒碜,裤腰带都不舍得买,是用破布条搓的。他把吃剩的粉条用筷子捞出,晒干了以后再吃。 他夏天从来不穿衣服,后背晒得黑紫。他五个儿子各有分工,都非常能干。对几个儿媳也非常苛刻,所有孩子都穿打补丁衣服。 他省吃俭用去买地,见任何人都问:你卖地不?这样,他到1947年有二百四十亩地,家里人均十亩地, 他对长工很厚道,给长工吃得很好,他这样的人在今天是应当受到层层表彰的致富模范,他这种品质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典型代表, 可是在土地改革的大潮中,他的土地、财产被分,他被枪毙了。” 200万乡绅,中国农村的社会基础,被枪毙了。 youtube上很多批斗地主的视频, 我看了后很有感触,相当一部分地主穿得都不好,只不过比一般人家多一点粮食而已, 不可否认部分地主有欺男霸女、官商勾结的行为, 但是,不可否认,部分贫农也是二流子,在村子里面好吃懒做、偷鸡摸狗、调戏妇女。 农民的绝大多数是非常勤劳的,在具有圣徒般牺牲精神的先知先觉者们的带领下,这些被认为都是好吃懒做者,成功地发动了土地革命。 同情个别找不到老婆的地主仔,却不可怜生下来就要被父母溺死的农民娃。 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砸碎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 可是,在获得整个世界之后呢?无产者及其后代变成了有产者、富豪,而先前的有产者相当一部分又重新变成了无产者, 于是乎,整个历史便在这反反复复、不断革命中重复着周期律, 怎样跳出这样的历史周期律,使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上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才是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在共和国的各种宣传中,有四个著名的“恶霸地主”:刘文彩、周扒皮、黄世仁、南霸天。这四个人是地主不假,但绝非“恶霸地主”。(http://news.2500sz.com/news/sh/2012-3/21_1387046.shtml) 一.刘文彩 四大“恶霸地主”中,影响最大的是刘文彩,不仅各种媒体铺天盖地广为宣传,还在他的家乡四川省大邑县办了一个著名的展览——“收租院”,这个展览还在各地复制,并且拍成纪录片。那时我们小小的邢台市就有一个复制的展览。我是既看过展览,又看过电影,更看过包括课本、报刊、宣传画、小话书等的大量宣传。印象最深的是他小斗出,大斗进;还用水牢关押交不起租的佃户;他还喝新鲜的人奶,每天都强迫十个贫下中农的妇女为他挤人奶,一些妇女挤不出来,还遭到毒打…… 郭沫若还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参观大型泥塑收租院》: 一见收祖院,怒火进双眸。 大邑地方军阀,暴发一家刘。 地狱水牢连比,短剑长刀无数,随意断人头。 苦海贫农血,白骨霸天楼。 飞轮转,弹鞭动,火上油。 荒淫无耻,佛号金钟伴玉瓯。 转瞬人间换了,活把阎王吓死,万众竟来游。 百十四草像,海样见深仇。 这些宣传让我们这一代对地主阶级恨之入骨。但近几年,关于刘文彩的谎言被揭露出来,又让我们对这些谎言的编造者恨之入骨,对制造谎言手段之卑劣残忍恨之入骨。 著名作家笑蜀写了《刘文彩真相》一书,揭露这位“万恶”的大地主不但没有水牢,而且还做了不少善事,被称为“刘大善人。1941年,刘文彩捐建文彩中学(今安仁中学),占地相当于半个北大。他高薪聘请教师,贫苦学子学费全免。他自己没有轿车,却购买了一辆轿车供学校教师乘坐。为建学校他看中了一片稻田和罗、李、杨三家的宅基地。他动员农民搬迁的方法,是用自己的两亩地换一亩地,用自己的两间房换一间房。小农陈启贤原有十亩地,按约定应给二十亩,但刘手里的地契却是四十亩的数目,干脆四十亩全给了他。他在安仁镇上修街道,修铺面,收取微薄租金,提供给无房住的乡邻。 他还独资修建了成都至大邑的公路,造福桑梓。 刘文彩的生活也不是“收租院”宣传的那样奢华,他的住房和雇工住房是同一个档次。吃的饭菜也和雇工差不多。 刘文彩家族中多有民国要人,家族出了3个军长、8个师长、15个旅长,还有一个省主席和一个战区司令长官。其中最突出的是他弟弟刘文辉和侄子刘湘,刘湘是抗日名将,病死在抗战途中;刘文辉曾任民国第24军军长,四川省主席,1949年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 但是,为了意识形态的需要,当地领导将刘文彩“包装”成为全国著名的恶霸,还建立了揭露他“滔天罪行”的展览馆——收租院!怎样“包装”的?著名作家焦国标博士主编的《黑五类忆旧》第3期,有一篇《我老汉儿这辈子很冤》,作者曹登贵,揭露了此事真相,全文如下: 我老汉儿(爸爸)这辈子很冤,但是我不敢把真相写出来,怕他当年那顶反革命帽子又戴给我。我老汉儿算是个“知名人士”,千千万万的人都看过泥塑收租院,他就是其中那个枪杀贫下中农的形象。 其实,那根本不是事实。被枪杀的那3人是县里通缉的职业土匪,和刘益山是亲戚。那天他们来刘益山家,还请裁缝来裁丝绸,量做衣服。附近的农民发现了他们,就跑到乡公所报告。乡长刘绍武立即召集人前去捉拿。那3个土匪都带着枪,而且枪法很好,刘绍武不敢冒然进去,就叫我老汉儿先进去探虚实。我老汉儿穿着长衫子,把枪藏在衫子下。进去后,一个土匪看见了他,便伸手到口袋里掏东西(后来证实是掏烟),我老汉以为对方掏枪,便马上开枪。当场打死了两人,一人逃出房外后,被外面的治安队员打死。情况就是这样。 1949年冬月我老汉儿因此事被抓了起来,后来查明那3个人的确是土匪才把他放了。这事本来同刘文彩毫无关系,但是刘文彩同刘益山有关系。刘文彩想买刘益山的地来修房子,或者拿房拿地同他互换,刘益山不干。刘文彩想软化他,便给烟馆、茶馆、饭馆打招呼,凡是刘益山来吃喝,不收刘益山的钱。但刘益山还是不干。 解放后,为了搞阶级教育,把这两件事扯到一块儿,说打死那3个人是因为刘文彩要霸占刘益山家的产业。上面指示当时的镇长安海山把我老汉儿找去,说要搞个阶级斗争展,教育下一代,要他承认自己是刘文彩的狗腿子,打死的3个土匪是贫下中农。之所以要打死他们,是因为刘文彩要霸占刘益山的土地。 后来,他们又要我老汉儿去充当杀人霸产故事里的泥塑模特。我老汉儿是个贫民,他当年与刘文彩也没有任何关系,但解放前他参加过袍哥会,因此解放后给他戴了顶反革命帽子。我老汉儿害怕,只得按他们说的办。上面威胁他:“你敢翻案就得去劳改!”他没得法,只得充当“打死了贫下中农的刘文彩的狗腿子”。 我老汉儿后来为这事悔恨得很,最终他也没有逃脱劳改的命运。 他去劳改是因为另一件事:说刘文彩庄园里没有水牢。1958年,刘文彩庄园被建为展览馆,展示地主阶级的罪恶,我老汉儿也去参观。当时参观不要钱,后来要5分钱,现在当然很贵了,要50元。水牢故事出笼时,本地民众议论纷纷,都说从未听说过刘文彩家有过水牢。当年刘文彩家起火,镇上去了好多人帮忙救火,我老汉儿也去了。火灭后大家又帮忙打扫清理,直到次日中午刘文彩请他们吃了饭才离开,所有的人都没有看见那里有水牢。 有人问我老汉儿:“曹二爸(晚辈喊他二爸),你当年在里面进出过,里面是不是真的有冷月英坐过的水牢?”我老汉儿说:“啥子水牢哟,这儿原来是刘文彩装鸦片的货房。”此事不久被政府知道了,当时没有抓他。后来为了把议论水牢的事压下去,杀鸡给猴看,政府就把我老汉儿拿来开刀。他们骂我老汉儿的话我记得清清楚楚:“你龟儿,我们党做政治宣传,搞阶级斗争,教育下一代,你倒来胡乱说,偏要说冷月英坐的水牢是鸦片馆。你这是造谣!” 其实,文革时有人写过大字报,说冷月英没坐过水牢。这个人叫万红云,原来是刘文彩长兄刘文渊家的厨师。解放后,万红云有一次生病,打针打漏了,手上留下一道疤痕。后来要编刘文彩的故事,上面找到他,要他说手上的疤痕是当年刘文彩指使狗腿子打的,并为这个故事专门设计制造了一条弹簧钢鞭。万红云从此就进入了刘文彩收租院的家史演讲组,到全国各地去做血泪控诉,成了仅次于冷月英的二号人物。 文革时两派斗争,万红云和冷月英各在一派。万红云先写出大字报,揭露冷月英不是刘文彩的佃户,更没坐过水牢。冷月英等人也写出大字报,揭露万红云手上的疤痕是解放后打针留下的。两个诉苦明星互相揭短,闹得安仁镇人人皆知。 这事让上面非常尴尬,后来他们考虑到冷月英的影响更大更重要,于是就把万红云驱逐出家史演讲组,又把收租院泥塑里万红云挨打的塑像撤去了。不过,那条专为万红云订制的弹簧钢鞭却被留了下来,编成了另一个故事。 万红云只是被逐出去演讲组,我老汉儿则是被抓进监。1966年5月份的一天晚上,上面派镇上的干部王明轩、李银松来抓他,罪名是造谣,因为他说刘文彩家没有水牢。当晚就把他捆送大邑县公安局。他在大邑关了一段时间,不久县法院就以造谣罪判了他15年徒刑。 八十年代,邓小平上台后开始平反冤假错案。老汉儿去申诉,法院答复:你这个事是搞重了,当时过左。于是,法院将他改判为5年。这个改判已经没得实际意义,这时我老汉儿已经劳改14年多,马上就要满刑了。 我老汉儿出狱后,想不通,为一句真话就劳改15年。他去找县法院,县法院不理。他又到地区法院,地区法院也不理。他想到自己这一辈子实在冤枉,一时想不通,就在县法院门前服了毒——吞的老鼠药。那是1982年,他71岁。他死前曾对我说过:“你要为我申冤啊!”但是我不敢把真相写出来,不敢为他申冤,我怕他当年那顶反革命帽子又给我戴上。 二.周扒皮 周扒皮实名周富春,是辽宁一个普通地主,祖上闯关东辛勤积攒下点家业,周待人温厚,因高玉宝笔下的《半夜鸡叫》人物“周扒皮”被政府树立典型在全国宣传而使其闻名。因小说中的恶霸形象,周土改时被打死。小说发表后,当地有人说老周不是那样。高玉宝说:文学创作的需要嘛。咱们这儿没有,不代表其它地方没有。 半夜鸡叫的细节也是虚假的。课文里描写周扒皮打开鸡笼子,划火柴去照……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些细节是虚假的、捏造的:学鸡叫不必趴到鸡笼子旁边,也不用打开鸡笼子去看,熟门熟路要划什么火柴? 三.黄世仁 鲁艺集体创作,贺敬之执笔的歌剧《白毛女》让黄世仁遗臭万年。但其家乡平山县却有这样一个说法:黄自幼好学,后继承祖业并积德行善,接济邻里。他与杨白劳是自小结拜的兄弟。杨白劳之父杨洪业为豆腐大王。杨继承父业后欠下巨额赌债无力偿还,黄借给他大洋1000元,并收留其未成年的女儿喜儿。无脸见人的杨白劳外出躲债,误喝卤水身亡。黄世仁厚葬了杨白劳(据百度百科) 四.南霸天 南霸天,实名张鸿猷,被誉为“海南陵水县教育第一人”,人称“张拔贡”。他谦虚和善,严律教子,其后人中有二十多人从事教育事业。他“儒而兼贾”,经营糖寮、养鸭、贩卖藤、板等生意,勤力致富后置办了私家大宅。解放后在他的大宅里拍了电影《红色娘子军》,从此他就有了个响亮的称号叫——南霸天,实名反而没什么人知道。 其实电影《红色娘子军》真的南霸天是虚构的人物,与张鸿猷完全没有关系,张鸿猷死后4年,红色娘子军才组建。这些说法也与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寻找英雄》一书相通。红色娘子军的第一任指导员王时香老人在此书中这么述说:“我们连长庞琼花,就是电影里的吴琼花。她是我们邻村的人,参军前我俩就是好姐妹,平时我们到镇上赶集就能碰到。她是贫农出身,并不是南霸天家的丫鬟,也没有南霸天这个人。这是和电影里不一样的。 由于铺天盖地的宣传,过去我们一提到地主,就自然而然地与“恶霸”联系在一起,认为凡地主都是无恶不赦。现在才明白了为什么要把这些人包装成“恶霸”,那就是要给人们灌输这样一个观念:“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进而要让人们“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 湖南近代涌现了不少风云人物,魏源、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刘坤一、谭嗣同、黄兴、熊希龄、刘揆一、刘道一、蔡锷、宋教仁、谭延闿。。。
个人分类: GHCRC全球人类浩劫研究中心|3372 次阅读|39 个评论
济南审判薄王模式:既普及法律,又繁荣文学
热度 5 大毛忽洞 2013-8-27 16:30
济南审判薄王模式:既普及法律,又繁荣文学 媒体曾经一阵子鼓吹过什么“重庆模式”。 啥叫“重庆模式”? 媒体用“唱红打黑”来包装“重庆模式”。 实际上,“唱红打黑”只是表像。 当王立军逃到美国领事馆之后, “重庆模式”的谜底才被揭开。 原来“重庆模式”就是“薄王模式”。 中国汉字就是博大精深啊! 薄王,薄是书记,王是公安局局长。 薄王,又可以理解为薄就是王。薄爱唱就唱,薄爱打就打。 薄唱红时,神州大地尽起鸡皮疙瘩。 王逃跑之后, 薄从此就不是薄王了。 网友从文学角度解读济南审判: 1 、“济南故事完全符合好莱坞电影原则,起承转合,人物鲜活。依次展现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自己三大矛盾。主仆相煎,兄弟阋墙,夫妻反目,屎尿未及。天要下雨娘要嫁,逆子引火烧全家。电影名字暂定为每个人背叛每个人。”(via.高晓松)   2、“《纸牌屋》的男女主角在凌晨的窗前,共抽一支烟,对编剧们来说,这样的细节已经是极致了。而真实版的剧情,远远是你想象力达不到的地方。‘如胶 似漆’‘不可自拔’‘暗恋’,然后是一句经典台词:‘一巴掌就打出来一个叛徒也不容易’。另一说法,有人把《纸牌屋》叫成《棋牌室》,这个比较贴切国产 剧。”(via. 王丽萍编剧)   3、“记得当年有媒体报道,王立军下属称王立军为老师。而在有些时候会称唿谷开来为师母,当时以为是恶搞或者搞笑来的。结果还真就是了,结局有点令人出乎意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整个案件的脉络已经很清晰了。女人啊女人,你的名字叫神马来着?”(via. 天涯烟火) 4 、“从反腐戏演变成谍战戏,再次上升到宫廷男女戏……这部跨世纪的年度大戏,如果能让张艺谋、韩三平、冯小刚联合执导,让陈宝国主演薄熙来,让范冰冰主演谷开来,让甄子丹主要王立军,让梁朝伟主演徐明,一定非常精彩,票房绝对过百亿。”(via. 毛启盈)   5、“这几天关注审薄熙来时谷开来的证词,突然想起刘志军老婆说刘志军每晚都回家睡觉来力挺丈夫的表态,得一结论:老婆还是原配的好!”(via. 颐尚温泉-张安明)   6、“宋江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做江湖老大!首先就要舍得花钱!卢俊义的经历告诉我们:冤假错案,都是别人设计好的。武大郎的故事告诉我们:娶个漂亮的 女人做老婆等于自杀。西门庆的经历告诉我们:斗不过人家小弟,就千万别欺负人家大哥,否则你会死得很难看。”(via. 身手矫健的小钻风)   7、“王立军生日12月26日,摩羯座。谷开来生日11月15日,天蝎座。从星座学来讲,天蝎与摩羯终究只能错过。”(via. 财经女记者部落)   8、“因为爱情。现在看来整个故事的脉络已经非常清晰了:所有的男主角都为谷开来倾倒,徐明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的买单王,立军求爱不成由爱生恨投奔敌国渔死网破,尼尔追求过于热情奔放被立军和开来联手湮灭。唯一无辜的原配男主角在法庭抗辩的最后阶段才讲出这个凄绝的爱情故事,令众法官人不禁唏嘘悲 伤。”(via. 无敌破壊王)   9、“公元192年,吕布与貂蝉私会于风波亭,恰逢董卓回府撞见,大怒道“我老婆你也敢碰”,抢上前来,当胸就是一拳,吕布猝不及防,口喷鲜血,当下心生忿恨。是夜,吕布急奔关东诸侯大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via. 梦晨伤)   10、“男人外遇的下场。薄没外遇,就没谷带着小瓜国;谷不带小瓜出国,就不会买国外别墅;不买别墅,就不会涉及海伍德;不涉及海伍德,就不会杀海伍 德;王立军不暗恋谷,不会遭薄一巴掌,就不会被撤局长职务;就不会害怕调查而出逃;王立军不出逃,就不会东窗事发。所以,男人出轨,一棋不慎,全盘皆 输。”(via. 落雪博报)   11、“薄、谷、王三人星座分析,巨蟹座的男人特别重视家庭,想当年薄熙来面对凶狠前妻,数十年如一日的围追堵截,也要和现任谷开来在一起,可见薄的情真意切。摩羯座的王立军与和天蝎女谷开来注定没有缘,速配指数是零。”(via. 黄佟佟)   12、“最近杜蕾斯佳作连连!上周广告语:光大是不行的。这周换成:薄,迟早要出事的。以为够神了,没想到还有下文:薄,不可怕,鼓开来,才可怕!今天推出下周广告语:蛮干,也是要出事的!”   13、“选老婆一定要慎重啊。父亲决定起点,女人决定终点。”(via. 中国微观察)   14、“唉。难怪两千年前的孔子已有体会:‘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via. 元芳时评)   15、“唱红,原来因为厌绿! ”(via. 潇湘子)   16、“买了雍正王朝的票结果看了场宫锁心玉。”   17、“摇晃的红酒杯,手指上染着鲜血,那不寻常的爱,难赦免的罪,谁忠心的跟随充其量当个侍卫,脚下踩着玫瑰,回敬一个耳光安慰,可怜,痛太美,尽管再卑微,也要你粉身碎骨的滋味。你太美,尽管再胡言,我都想用铁窗隔绝世界。我的王妃,我要霸占你的美!”(via.darkrocker)   18、“有人对刘备说,赵云投靠曹操去了。刘备便用手戟打那人,说:‘子龙不会弃我而去。’不久,赵云果然怀抱甘夫人,保护着刘禅,归队。刘备大喜, 设庆功宴。酒过三巡,夹起一个饺子到赵云碗里,笑道:‘贤弟尝尝!好吃不过饺子。’~赵云脱口而出:‘好玩不过嫂子!赵云卒’。”(via. 工小蚁)   19、“啪!!!‘我打你这一巴掌,是想告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暗恋你五哥的事儿!’啪!!啪!!啪!!啪!!‘我勐抽自己这么多巴掌,是为了告诉你,一个巴掌拍不响啊,五嫂子’!”(via. 石不该)   20、“额,以为是宫斗剧,导演说是律政剧,主角说是革命英雄剧,看到最后居然是狗血家庭伦理剧!”(via.何小道)   21、“猜到了开头却没能猜到这结尾,因为爱情,天蝎和摩羯只能错过。偶像爱情剧叫《重庆爱情故事》文艺片叫《因为爱情》电影叫《背叛》。”(via. RestlessTempests)   22、一开庭本以为是《三国》,后来发现却是《红楼梦》,再审下去,直接变成《金瓶梅》了。 -(via. 网友 外乡人)   23、这两天新闻告诉我男人一定要管好两样东西:小弟和小弟弟。(Via 王左中右) 下面的段落来自: 《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12月15日第45期,作者:何三畏,原题:《“薄王”的疯狂》   到目前为止,重庆在薄熙来和王立军时期的政治和民生,已经越来越公开了。这是重庆市新的市委书记到任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产生的新气象。现在,我们看到了更加令人发指的、眼花缭乱的事实。多时,当人们指政治人物“疯狂”,只是一种形容。但是,我们看到,“薄王时期”的许多政治和法律手段,以及他们个 人生活的行事逻辑,只能说是实实在在的疯狂。 媒体形容王立军时期的公安局的仪仗,“有如上朝”。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警官们对局长的顶礼与臣服、紧张与惶恐,浑然不似阳光组织。现在,“薄王”二字 成为一个联合词组。但是,王仅仅是一个公安局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构架里,公安局只是一个法律执行机关,理论上还有多个机关排在它前面,为什么可以用一位书记和公安局长的任期来定义一个地方的政治时段?这只能解释为:这是一个书记领导下的“警察管理”时期! 然而,这位不可一世的公安局长,也只是在公安局内部为所欲为,并可以对属地公民实施非法拘捕、刑讯逼供。当他来到薄熙来书记面前,就只能“俯首称臣”,甚至薄夫人要杀人,他也必须鞍前马后,前掩后盖,消尸灭迹,如同家丁。  这是人生的依附,比之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书记翻脸,局长立即自感朝不保夕。头一天晚上还满面笑容握着手勉励的下级,第二天见面便赏他一耳光。书记夫人也可以搜查公安局长的办公室并调查公安局长的部下。这是多么杀机四伏的游戏。一位浑身堆满荣誉的警界特级英模,于是被迫避走外国领事馆。 在他们的圈子里,充满了肮脏和罪恶、利用和控制、交易和博弈。他们视百姓如草芥,视法律为无物,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甚至出于捕风捉影的心理强迫症,蓄谋毒杀外国人。从他们的“事迹”,看不出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他们没收公民和企业的财产,甚至不需要真正的“得罪”,可以仅仅凭毫不相关的理由,不经法院,由公安一家办理,然后进入“公安局账号”。他们大批量地 劳改劳教,发动了一场恐怖而且荒谬的大运动。他们使恐惧深入到日常生活,公众既不敢议论时事,更不敢评价官员。重庆市公安局还非法制作老虎凳等刑具,使用各种酷刑。那些刑具和酷刑的名称,有的在以重庆为背景的革命小说《红岩》中出现过,有的在“文革”中实用过。 而这一切无不出之以冠冕堂皇的红色正义。薄熙来一边滥用职权,掘取私利(仅被杀的英国人按协议即可从他们那里拿到一亿以上的中介费),一边让重庆卫视 取消广告,耻于言利,只播“讲、传、唱、读”和革命剧;又一边制造冤狱,压制舆论,一边大讲公平公正,勤政为民,还声称疾恶如仇,又营造歌舞升平的和谐气氛。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国外最好的大学,还由国内的公安局长负责保安,却跑到治下的合川县去题字,要求平民的孩子向刘文学学习。他人格分裂,既肆无忌惮, 又处心积虑。   红色的意识形态和黑色的权力,把重庆带入了“重庆模式”。 “ 重庆模式”在重庆没有遇到阻力。重庆以是否拥护“重庆模式”划界,拥护的以利益拉拢,批评者即视为敌寇。他们甚至有雄心建立全国范围的“黑名单”, 实行技术监控。如果说“文革”的最大特点,就是自上而下的有组织、可操控的混乱,那么,“重庆模式”不正是这么回事么? 三十多年前,“文革”被彻底否定。但所有的罪过,近的归于“四人帮”,远的交给历史和文化。   现在,“重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破坏性实验,它证明了只要有一位权倾一时的地方诸侯愿意,“文革”即可重新登场。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4104 次阅读|7 个评论
家书157--用心理学解读文学
guanyunzhai 2013-8-16 09:22
上次没细看你的微博,原来你借《 五十 层次 的灰 》读时,还借了本 弗洛伊德的 《 性学三论 》做参考。 俄国作家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优秀的作家能认清纷繁的社会,洞察复杂的人心,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思考,作家水平越高,越能更深层次地理解人。所以,以心理学理论为工具,分析和理解小说中的人物,这样做,挺专业。 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分析自己,理解他人,挺重要、也挺吸引人,心理学的历史并不长,只有一百多年。而近代解剖学已经有了近五百年的历史,为什么心理学出现得这么晚呢?我想主要是因为,现代科学是建立在还原论的基础上的,要把世上的一切事物都追溯到它的最基本结构,并用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中的适用于世上一切事物的规律解释它。比如,如果研究人,就把人体剖开,将这一实体分成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四大组织,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 七大系统,包括 心、肝、脾、肺、肾 在内的众多器官,运用物理学、化学等原理,研究各实体的相应的功能,这就产生了生理学,进一步研究这些实体发生病变的情况,于是产生了病理学,你学的制药,是发现和研制相应物品,对付人体的病变,相应地,有了药理学。这些研究,都是针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比如,如果 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 者 血液粘 稠 度增加 ,血管内就可能 形成血栓, 导致 血管闭塞 。这时,就可以考虑使用 稀释血液 、溶解 溶栓 、 抗凝 固、 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等方法应对。 可是,人体有另一种病,却不容易用这么办法解决。比如,整天不开心,或者老是怀疑别人会害自己,并因此导致疾病,这种病症没法从解剖学、生理学找到答案,也没法用常规医学治疗。心理学超越了还原论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注重研究人与其他非生命、甚至低等生命的不同,由此找到了治疗心病的办法。中文“心理”这个词翻译得不太恰当,它实际指的是精神现象,包括知、情、意。
1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写作中的文学修养
azureps 2013-8-14 14:59
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科研写作能力是否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提高? 在我读博士的时候,有一个科研能力非常强的同学,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只要有想法他就能实现出来,就是苦于写论文,每有他和我交流科研心得之时就会讲论文写作之难!我就问了他一句:你看小说吗?他说“我从来不看!” 后来参加工作以后,辅导研究生,能看出学生很用心,文献看了很多,课题的基本思路自己也比较清楚,但是就是写出来的东西显的乱七八糟,不得要领!我又问了一句,你看小说吗?同样的回答:不看!我又尝试的问了其他几个学生,发现了一个不太严谨的结论(因为只建立在自己周围有限的几个例子):不看文学作品的学生,通常科研写作也是其最发愁的工作;而那些对文学作品有一点阅读量的学生,科研写作通常会好一些! 然后我又对比我自己,我阅读文学作品是在考研究之后的那个学期,那年正好是2003年非典,学校封校,宿舍的苗同学就租了很多的小说,由于他都看过的原因,就推荐我和其他舍友看,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小说中的情节,就这样那半年,免费阅读了几本小说。对我转变就是和舍友讨论问题,词汇量大了些,自己有某种观点和想法的时候,懂的考虑如何把自己的观点讲的别人更容易让对方听懂,在方式上如何铺设要点,如何描述重点,又对比我此前在普通话考试中选了话题却无话可说的尴尬,感觉自己可以自由并较准确的表达自己了!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科研论文写作感觉好一点,也常得到老师和师兄的认可。 但是,这个说法可能又与我们传统的教育观点大相径庭,因为许多老师在上课时候和学生讲:多看点书,但是不要看小说,多看点学习的书,把时间花在正确的地方。 涉及到科研写作,应该广泛的阅读科研文献才是有的放矢,从文献中学习如何写论文!的确,学术文献和小说的写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讲可以通过阅读小说可以提高科研写作能力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我有点不同的观点。 我的理解是这样:小说一般需要这样去写,首先,小说要明确一条或几条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其次,小说要有多个故事作为内容,这些故事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对小说主题起铺垫作用;再次,每个故事以及小说整体要有故事高潮,这个高潮要在各个故事中不断的升华;最后,每一部小说都会有一定的社会寓意!小说在表现形式上 要语句优美,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那么,如何写好一篇科研论文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论文的主旨是什么?对应于小说所展现的寓意!其次,论文写作要明确研究主旨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相当于小说中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对小说主题的铺垫!再次,论文写作需要理出一条思路,课题背景,现有研究成果,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做的工作,研究方法,主要结论——这正好是小说中故事发展的线索!科研论文也需要语句优美,朗朗上口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科研论文和文学作品之间具有一致性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小说讲究铺垫、高潮,读者在阅读故事 中 情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得主题不断地得到升华。这是一种逻辑,也是一种艺术!将这种逻辑与艺术应用于科研论文写作中,设置铺垫(理论支持),故事高潮(实验分析),主题升华(主要结论),这样的论文才有可能抓住读者的心,才是好的科研论文。把科研论文, 当成读者讲的一个故事,如何将这个故事讲的生动,有趣,感人,不仅是小说作者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科研工作者所努力的方向。 宋朝诗人陆游传授儿子作诗经验时写到:“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剑南诗稿》卷七十八,示子遹),曾感慨自己 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乐。(百度百科,工夫在诗外)。在论文写作中,文献阅读有助于提高对学术,学术术语的认识,但是提高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也不能只盯在学术文献中,有时也应该跳出文献,从逻辑和故事编排上做点努力! 床头放一部小说,每晚睡觉之前读3,2页,不但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 示子遹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剑南诗稿》卷七十八
4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书推介《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易卜生诗歌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书系
xscb 2013-8-13 17:29
书名:《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易卜生诗歌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书系》) 作者:邹建军 胡朝霞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 : 978-7-5100-6654-2 出版时间: 2013.7 定价: 48.00 元 内容简介 :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易卜生诗歌研究》共 29 篇论文,涉及《易卜生文集》第 8 卷中收录的 61 首诗歌。该书以文学地理学视角为中轴,分别从“地理意象”、“动植物意象”、“地理空间”、“地理生态”方面进行编录,再佐以“思想主题研究”、“艺术形态研究”以及“研究历史与会议记录”,具有较大的文学地理学和伦理建设价值。 作者简介 : 邹建军,四川省威远县越溪镇人。 1984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2008 年获华中师范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指导组组长;兼任《外国文学研究》副主编、《中国诗歌》副主编、中国比较文学教研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精品课程《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主讲教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比较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文学地理学批评。出版《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等比较文学与英美文学研究专著 3 部,《现代诗学》、《现代诗的意象结构》等比较诗学论著 3 部;主编《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文学地理学批评视野中的易卜生诗歌研究》等学术编著 6 部,《时光的年轮》、《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集》等汉语诗集 3 部。 胡朝霞,湖南省衡东县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与语用学。在《外语教学》、《求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 录 : 第一编 地理意象研究 ◎ 易卜生诗歌中的光——以《易卜生文集》第 8 卷中收录的 61 首诗歌为例 / 袁艺林 002 ◎ 易卜生诗歌中高原及相关意象的探究 / 钟秀 010 ◎ 易卜生诗歌地理意象的神秘性探讨 / 袁循 018 第二编 动物植物意象研究 ◎ 易卜生诗歌中的四类动物意象 / 谭永 026 ◎ 易卜生诗歌中的鸟意象 / 袁艺林 032 ◎ 易卜生诗歌中“鹰”意象的两重性及其审美意义 / 刘夙 041 ◎ 易卜生诗歌中的“花”的意象 / 王婉 049 ◎ 《在高原》中高原—峡谷地理空间的对立与统一 / 钟秀 057 第三编 地理空间研究 ◎ 易卜生长诗《泰尔耶·维根》的地理空间建构 / 代云芳 066 ◎ 易卜生诗歌中的自然地理空间——以《易卜生文集》第 8 卷中收录的 61 首诗歌为例 / 袁艺林 073 ◎ 易卜生诗歌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 吴海超 084 第四编 地理生态研究 ◎ 易卜生长诗《在高原》的哲学之思与生态之维 / 邹建军杜雪琴 092 ◎ 易卜生的文学创作与海盗精神的张扬 / 王远年 104 ◎ 易卜生诗歌的生态伦理意蕴 / 刘富丽 112 ◎ 民间文学传统与易卜生文学创作 / 王远年 119 ◎ 易卜生诗歌的民间歌谣特征 / 王远年 126 第五编 思想主题研究 ◎ 《泰尔耶·维根》伦理身份问题探讨 / 胡朝霞 邹建军 134 ◎ 易卜生诗歌中的“自我主义” / 张廉 144 ◎ 易卜生诗歌的现代性解读 / 吴海超 151 ◎ 至善的“自我”:自我实现与道德至善——以《泰尔耶·维根》为例 / 吴海超杜益文 157 ◎ 论易卜生诗歌中的理想主义情结 / 袁循 162 第六编 艺术形态研究 ◎ 三种向度与易卜生的诗学观念——对易卜生诗歌的整体观察与辩证评价 / 邹建军 174 ◎ 《老水手行》与《泰尔耶·维根》之比较 / 谭永 188 ◎ 论易卜生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 张廉 196 ◎ 论易卜生诗歌的流浪汉情愫 / 王远年 204 第七编 研究历史与会议综述 ◎ 易卜生诗歌研究在中国 / 袁艺林 211 ◎ 国内易卜生诗歌汉译的若干问题 / 袁艺林 218 ◎ “易卜生诗歌研讨会”综述 / 罗俊容 228 ◎ 易卜生诗歌网络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胡朝霞 233 附录 /238 后记 /240
2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万事成于“勤”
liyuxiang1984 2013-7-8 21:30
n 好久没写文章了,总想写点感想,不知从何入手,今天借雍正皇帝的一句话“治国以勤为先”写写我的体会! 古人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以我看来, 没有太笨的人,没有奇才,只有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人! 三皇五帝到如今,想有所成就,有所造诣,还是要通过读书。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读书没有什么技巧,没有什么捷径,必须花时间花精力,全神贯注去领悟,去消化吸收! u 案例解析 n 案例一 清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读书解析 曾国藩 ,清代名臣,作为“中华第一完人”,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他的《曾文正家书》、《冰鉴》等,我都非常喜欢。内藏为人、为政、为学、行军用兵之道,识人用人之方。他的为学之道在于两个字:“勤” “专”。他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 读书 的机会不放松,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作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这三个 都要通过“勤”来实现,所谓“万事皆有勤而顺,百弊皆有懒而生”。 n 案例二 开国领袖毛泽东 读书贵勤 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 “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 。自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就善于挤时间看书学习。长沙求学时期他勤学苦读,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战争空隙争分夺秒地研读,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更加嗜读。毛泽东的故居中南海就像个书天书地,居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连厕所里也摆放着书。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他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把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等书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时,毛泽东也总是带着几箱子书。直到重病临终之前,毛泽东也未放弃对书本的钟爱。在 1976 年 9 月 7 日至 8 日下午的弥留之际,毛泽东仍在坚持看文件、读书。据医疗护理记录, 8 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共 11 次,达 2 小时 50 分钟。其中有一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 7 分钟的书,他又昏过去了。 10 多个小时后,毛泽东在书香味中离世了。   毛泽东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是他成为伟人、作出丰功伟绩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数十年的读书生涯中,毛泽东积累了渊博的学识,也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毛泽东常常论及读书与学习,其相关思想非常丰富。毛泽东是怎样论读书与学习的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学要胜古人。在毛泽东早年所作的《讲堂录》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 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 ” 在现实中,毛泽东也确实是才胜今人,学胜古人。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立志探寻宇宙的大本大源,想读尽天下书。从 1920 年开始,毛泽东到北京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后,就开始潜心钻研,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并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他依据中国国情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于革命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创立了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 ——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把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并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继孙子兵法后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同时,毛泽东在哲学、诗词、书法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二、积学贵有恒。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曾立言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用功读书,持之以恒。他写过一副自勉联: “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化用明代学者胡居仁所撰的对联 ) 。这副对联体现了毛泽东对积学贵有恒精神的称道。毛泽东之所以成就为哲学家,是他终生注意研习哲学的结果。例如在延安时期,已是中国共产党主席的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一书时,曾亲笔作了 3000 余字的摘录,还致信艾思奇虚心求教。   三、书要反复读。毛泽东提倡读书要 “ 三复四温 ” 。在日常生活中,毛泽东对喜欢读的书,一遍又一遍地研读,一次又一次地加深理解。每读一遍书,他习惯在封页上画上一个圈。从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到许多书的封页上画有四、五个圈。有些书,页面上留有红、蓝、黑各色笔迹的圈划批注,这是毛泽东不同时期反复阅读留下的手迹。一些重要的马列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史类以及文学类的著作,他更是反复研读。如《联共 ( 布 ) 历史简明教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都读了 10 遍以上。对于《红楼梦》,毛泽东读得更仔细,并且至少读过 10 种不同版本。   四、广收博览。读书广收博览是毛泽东一贯提倡和践行的。毛泽东在给秘书林克的信中曾这样说: “ 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你我都有益。 ” 这句话其实也是毛泽东的经验之谈。他自己的读书范围就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西方社会科学名著到马列主义著作,从古代作品到近人新作,总之,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报刊杂志,都在毛泽东的涉猎范围。   五、系统钻研。毛泽东提倡博览群书,同时又提倡认真研究、系统掌握书本知识。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更是号召系统研究。他曾指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他还强调: “ 从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 ”   六、勤动笔墨。勤动笔墨是毛泽东读书时的一大特点。毛泽东在读书时常常在书页上圈圈点点,勾勾划划,留下自己的心得或评论。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研读德国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毛泽东就曾在书页上写有 12000 字的读书批注。在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为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所读过的哲学教材书页上都留下了许多阅读符号,如横线、竖线、斜线、波浪线、三角、方框、圈、点、勾、叉及问号等。此外,毛泽东在读书时,还细心地改正了原书中一些排错的文字和标点符号。在建国以后,毛泽东读书时作批注亦不少。   七、学思结合。毛泽东这一主张与孔子的名言 “ 学而不思则罔 ” 一致。青年时期毛泽东就曾批评学而不思的陋习。他说: “ 吾国二千年之学者,皆可谓之学而不思。 ” 与这种陋习相反,毛泽东在读书时善于独立思考。尤其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毛泽东把所读之书放置在一个恰当的历史背景中,注意把握所读之书形成的时代特点、社会条件和作者的成书条件、写作动机、指导思想和目的,弄通读透书的内容。他以自己特殊的价值取向,从书中鉴取历史兴亡之道,通过品评历代政事,臧否人物,吸取经验教训,悟出自己所需的为政方略,并在同古人的对话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   八、不闭门求学。毛泽东主张,求学要结合社会的实际,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他在《讲堂录》中写道: “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 他赞赏古人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的治学之道。正是为了践行开门求学原则,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曾利用假期考察湖南农村。北伐战争期间,毛泽东于 1927 年专程赴湖南考察湘潭、长沙等五县的农民运动,并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是在广泛和深入调查农村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九、学离不开问。毛泽东认为学习不仅要善于读死的书本,还要善于读 “ 活 ” 的书本。他主张学孔夫子的 “ 每事问 ” 。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批评许多领导者,一接任新的工作就喜欢宣布政见,一遇到困难就叹气、恼火,而不知到自己的 “ 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 ‘ 每事问 ’” 。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要了解情况, “ 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 ” 。   十、要善于挤和钻。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曾说:学习可以想法子解决。一个法子叫做 “ 挤 ” ,用 “ 挤 ” 来对付忙。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这就是向木头 “ 挤 ” ,木头让了步。另一个办法叫做 “ 钻 ” ,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 “ 钻 ” 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 “ 钻 ” 来对付。毛泽东是 “ 挤 ” 和 “ 钻 ” 精神的提倡者,更是实行这种精神的模范。青年时期他曾在路灯下看书,甚至躲在厕所里看书。建国后他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但仍利用饭前饭后、节假日、旅途间隙读书。 1975 年,毛泽东的眼睛做手术后,视力有所恢复,又开始了大量阅读,有时竟然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甚至躺在床上量血压时仍手不释卷。   十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毛泽东曾说: “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 学而不厌 ’ ,对人家, ‘ 诲人不倦 ’ ,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 事实上,毛泽东对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这两者都作出了表率。学而不厌首先表现在毛泽东长年坚持阅读马恩列著作及许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文学、史学等专著。毛泽东同时是诲人不倦的导师。无论是在湖南一师附小任教,还是在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讲课,毛泽东都能深入浅出,讲得非常生动、活泼,且循循善诱。   十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毛泽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家,他明确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毛泽东曾明确指出: “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 毛泽东不仅把理论与实践比作箭与靶的关系,更把对理论的应用或实践本身看作是更重要的学习,故他提倡在实践中学习。 n 总结 做一切事情,永远不要偷懒,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永远警惕自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以勤赢得一切! u 书籍推荐 经典: 中国四大名著 :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莎士比亚著作: 哈姆莱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威尼斯商人 李尔王 奥塞罗 麦克白 、 仲夏夜之梦 、 亨利五世 、 理查三世 西方四大古典 : 哈姆莱特 浮士德 荷马史诗 神曲 历史: 《史记》《汉书》《五代史》《资治通鉴》《斯文精粹》 《经史百家杂钞》《四书 . 五经》《大秦帝国》《明朝那些事》等等 兵法: 中国古代十大兵法( 1) 《孙子兵法》( 2) 《孙膑兵法》( 3) 《吴子》( 4) 《六韬》( 5) 《尉缭子》( 6) 《司马法》( 7) 《太白阴经》( 8) 《虎铃经》( 9) 《纪效新书》( 10) 《练兵实纪》 再加上《曾胡治兵方略》 医学: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内经知要》、《脉经》、《删补名医方论》、《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 文学方面: 《唐宋八大家名篇》 《唐诗宋词三百首》 《韩昌黎先生文集》《古文观之》等等 佛经:《地藏经》《金刚经》《法华经》《心经》等等 自然地理:《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等 :
个人分类: SpMT|1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榴树上结樱桃
sstone2009 2013-7-3 22:14
孔繁花是官庄村一村之长。几年前的村主任选举中,她一举击败老村长,成为年轻的女村长。孔村长热爱村长这个职务,尽管官职十分之小,一踏出这个熟悉官庄村,她面对的要么是其他村像她一样的村长,要么就是比她大的多的镇领导、县领导,但每每想到官庄村离不开她,村委的班子需要她带领,全村的群众期待着她带领大家致富、发展,孔繁花就会在心底涌起无限的自豪!她不仅要努力工作,而且要做出成绩来! 不久,村级选举又要开始了。孔繁花有着必胜的念头,她要准备一份“竞选演说辞”,把她的雄心壮志向全体村民阐明,她要告诉大家,她又信心带领大家奔向幸福的明天。除了计划生育要抓好,她想好了安排好村里的几个重点帮扶人员,最为重要的是,那个因为她的奔波因污染而关停的废弃造纸厂,她决定引入新的合作,重新启用起来,解决村民就业、村委会办公经费等。那个造纸厂曾经是镇里一位领导的关系,解决这个污染问题一度是孔繁花值得骄傲的政绩;造纸厂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的重生,一定是她的一个新的政绩! 孔繁花坚信,新一届的村主任必定仍然是她自己。她盘点着整个班子里的各位成员,没有人会是自己的对手。倒是年轻的小红很有潜质,在自己新的一任里,孔繁花决定好好培养聪明机灵的小红,通过一定的磨练,让她在将来能够顺利接自己的班。 选举的时间越来越近,村里似乎事情多了起来,铁锁老婆居然躲过检查怀孕了、村委会居然有人在捣腾要夺村长、孔繁花的老公从深圳打工回来了他似乎受了骗精神有点问题、邻村为了一位儿子叛逃的老人的墓与官庄村几乎大打出手……好在一件件事情在孔繁花的巧妙布局下一一化解。 临近选举日,孔繁花淋了一场雨,发起烧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惊讶地听说小红要参加竞选,而且,似乎这个年轻的小姑娘势在必得……选举当天,孔繁花烧虽已退,但没有去会场,她在家里听大喇叭里小红的竞选演说,小红说完,就开始投票。小红原来是唯一的候选人! 发生在官庄村的一段故事就在孔繁花的别样心情里进入尾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从门口望出去,孔繁花看见新任村长小红领着一帮人,捧着一张玻璃匾过来。孔繁花知道,这匾是来送自己的,边上写的字应是“一花一世界”…… 我读完这部小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天写点读后,无非是想记录点什么。村长的更替只是大历史的一个极小的缩影,在我看来,不必为孔繁花感到失望,也不必为小红感到欣喜。我确信,无论谁是村长,官庄村一定还会向前进步。倒是那首孔繁花的母亲教给孙女豆豆的儿谣,让我若有所思。豆豆边玩边唱: 颠倒话,话颠倒 石榴树上结樱桃 兔子枕着狗大腿 老鼠叼个花狸猫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2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上第一位作者——恩黑杜安娜(Enheduanna)
assyrialiu 2013-6-18 19:51
在浩如烟海的苏美尔文学作品中,《伊楠娜的晋升》、《伊楠娜与埃比赫》和《苏美尔神庙赞美集》是我们不得不提及的三部著作,它们对世界文学史的重大意义不在于词句有多么华美,内容是如何丰富,而在于它们共同的作者是恩黑杜安娜(Enheduanna)。她是迄今为止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署名作者,被美国著名亚述学家哈罗比喻为“苏美尔文学领域的莎士比亚”。 恩黑杜安娜生活在约公元前2300年的两河流域北部的阿卡德地区(今伊拉克),是阿卡德帝国的建立者萨尔贡(Sargon,即《圣经》中的亚 甲王撒珥根 )的女儿,即阿卡德的公主。 约公元前3200年,在两河流域南部(又称巴比伦尼亚)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在经历了城邦争霸的早王朝时期之后,公元前2291年,北部的阿卡德城邦在伟大首领萨尔贡的领导下,最终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阿卡德帝国,定官方语言为阿卡德语,它与现代阿拉伯语、希伯来语都属于塞姆(闪米特)语系。如同日本人借用汉字创制日语假名一样,阿卡德人借用了苏美尔语楔形文字符号创制了阿卡德语楔形文字。苏美尔文字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它最初为图形文字,后来发展为楔形文字。 恩黑杜安娜的苏美尔语名字,en-he 2 -du 7 -an-na,意思是“国王,安神之装饰”或者“国王,天之装饰”,其中,en是“主人”(lord)之义,在此引申为“国王”; he 2 -du 7 是“装饰”的意思;an-na来源于an-a,an是指苏美尔的天神安,或者直接指“天”,最后的-a是一个从属后置词,相当于英语中的of,汉语的“……的”。为什么阿卡德的公主起了一个苏美尔名字呢?现在学者一般认为:萨尔贡国王在征服了南方各苏美尔城邦完成统一之后,为了更好的统治与管理南方的苏美尔人,任命其女儿为南方乌尔城邦月神庙的最高女祭司。出于入乡随俗的目的,公主改名为苏美尔语的恩黑杜安娜。 当时有这样一个社会传统,神庙的最高女祭司被奉为神的妻子,不许另嫁他人。作为最高女祭司的恩黑杜安娜公主终生保持纯洁之身,独守神庙空房,生活是很孤寂的。为了排解心中的孤独感,公主平时增加了许多娱乐养性的活动,读书与创作是她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她学习当地的苏美尔语,渐渐地迷上了苏美尔文学,并且自己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留传至今也就是我们开篇所提到的三部著作:《伊楠娜的晋升》(The Exaltation of Inanna)、《伊楠娜与 埃比赫》(Inanna and Ebih)和由42首小诗组成的《苏美尔神庙赞美集》,最新的英译文收在 Betty De Shong Meador 的《 Inanna,Lady of Largest Heart : Poems of the Sumerian High Priestess 》一书中。 此外,在牛津大学的“苏美尔文学”数据库(ETCSL)也可以找到原文与英文翻译。今人通过读这些作品,可以追溯想象几千年前一位才女公主的文采及心思。 (撰文:刘昌玉)
5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些说法是不是只有!文学上的价值?
enphine 2013-6-18 08:49
联想,11个人、20万元投资,一间传达室办公-〉拥有近57000名员工,年营业收入约2000亿元人民币; 华为, 平安, 谷歌, 微软, ...... 长江, 黄河,
个人分类: 问题札记|2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 之经典书籍
businessman 2013-6-17 18:44
文学著作(待买) ———————————————————————————————————————— ( 1 )[俄]费奥多·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 2 )[法 ] 司汤达的《红与黑》 ( 3 )[法 ] 古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 4 )[法 ]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 5 )[法 ]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夏倍上校》 ( 6 )[法 ] 居伊·德·莫泊桑的《漂亮朋友》 ( 7 )[法 ] 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文学著作(已买) ———————————————————————————————————————— (1 ) 戈尔丁 著作的 《蝇王》,龚志成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 2 ) 爱默生 著作的 《爱默生随笔》,李敏 朱红杰 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8 。
个人分类: 经典书籍|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辑刊:《世界文学评论 第15辑》
xscb 2013-5-31 15:47
学术辑刊:《世界文学评论 第 15 辑》 作者:《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 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3.5 ISBN : 978-7-5100-6202-5 定价: 50.00 元 世界文学评论 顾 问: 王锦厚(四川大学) 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 主 编: 罗义华(中南民族大学) 副 主 编: 赵国泰 雷雪峰 编 委: 丁世忠(长江师范学院) 毛凌莹(重庆大学) 王 晖(南京师范大学) 李志艳(广西大学) 李卫华(湖南科技大学) 刘立辉(西南大学) 毕光明(海南师范大学) 陈仲义(厦门城市大学) 肖徐彧(南昌大学) 降红燕(云南大学) 罗义华(中南民族大学) 胡 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赵小琪(武汉大学) 赵国泰(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海 阔(上海大学) 程国君(陕西师范大学) 雷雪峰(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熊国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谭杉杉(华中科技大学) 张馨芳(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编辑部主任: 孔令钢 编 辑 成 员: 刘婕妤 黄 琼 李 瑞 宋 焱 袁艺林 《世界文学评论 第 15 辑》 目  录: 中外学者与名家访谈 天涯每惜此心清——苏炜访谈录          江少川( 1 ) 亚裔美国文学研究 跨国研究语境下华美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赵文书( 9 ) 不应忽视的声音——评美国亚裔戏剧三作家及其作品 陈爱敏( 13 ) 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批评范式的形成——以 1970 年代为观照 蒲若茜( 21 ) 文学翻译研究 当代翻译研究热点评析         祝朝伟( 26 ) 论翻译审美心理机制的建构       颜林海( 33 ) 论许渊冲“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  向琳( 39 ) 欧洲文学研究 论费特诗歌的艺术美林明理( 42 ) 《伊戈尔出征记》中罗斯大地的象征意蕴  杜国英 秦 怡( 47 ) 《鞑靼人的沙漠》:存在的抽象演示    贾 晶( 52 ) 《等待戈多》:对话主义的典范之作    侯春林( 57 ) 美国文学研究 “神经症与宗教”的辩证统一——对美国现当代经典诗歌的文化透视 张士民( 61 ) 《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仪式化形式与荒诞性主题解读 樊晓君( 71 ) 论《纳粹高徒》中的隐形监狱      仇云龙 关 馨( 75 ) 论《黛妈妈》中的乌托邦书写      武玉莲( 78 ) 《拯救溺水鱼》与电影化叙事策略    邹建军 周亚芬( 84 ) 论福克纳《野棕榈》的地理空间对位   张 静 陈海容( 90 ) 《宠儿》中的身体书写与黑人女性主体建构 许庆红 杨 梅( 96 ) 英国文学研究 曼斯菲尔德《毒药》的文体形式与双层主题意义  贺赛波( 102 )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庄子生态哲学思想   李璐( 106 ) 多角度认识和评价《苔丝》中的亚雷·德伯    郑长发( 111 ) 人内心深处之原始之地 : 人性中怪异又黑暗之角落——劳伦斯《菊花的幽香》的象征和自然主义手法新析    汪志勤( 117 ) 新女性的“新”与“悲”——《占有:一部传奇》中的女诗人拉摩特形象解读  张 璐( 123 ) 精神分析视角下普鲁弗洛克的焦虑       于元元( 128 ) 少数族裔女性身份与殖民话语的阴霾——对小说《砖巷》评论的探讨  张珊珊( 133 )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云图》       刘文如( 139 ) 反本质人文主义批评——论多利默对《李尔王》的解读  许勤超( 142 ) 日本文学研究 《星座》中的三重地理空间       谭杉杉( 149 ) 文化“边缘人”视角与新女性的“神秘”气质——以夏目漱石小说《三四郎》为例  陈 雪( 155 ) 对话自我理论视角下的《浮世画家》解读  郭 欣( 160 ) 论《河雾》中的回乡悲剧         吴 辻( 164 ) 中国文学研究 高建群与《最后一个匈奴》的文化原型   张祖群( 169 ) 乡土规范视野下的史诗建构——《新安家族》解读  张宏国 汪 杨( 177 ) 汉语视域下的诗语光辉          陈仲义( 181 ) 融通与新创:惟山汉语十四行抒情诗之“美”的境界 李志艳( 187 ) 比较文学研究 艾米莉·狄金森与英国巴罗克文学传统    刘立辉( 191 ) 那一段穿越古今的回响——白居易与詹姆斯·赖特  李广寒( 198 ) 英雄倒地空扼腕,骑士精神不复存——莎翁对《伊利亚特》的反拨  田朝绪( 202 ) 同性恋电影刻板形象——戴尔对电影再现政治的研究与发现探源  赵 伟( 207 ) 玛格达消解时间和历史 弥补身份缺失    孙晓蕾( 212 ) 《黎明之屋》中的印第安文化及其生态启示  张 林( 216 ) 身份的漩涡:《 J ·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现代主义叙事视角 ——与莎士比亚《爱人的怨诉》对比     傅 悦( 223 ) 研究综述与图书述评 历史文化的深度解读——读任蒙散文集《反读五千年》 卢锡铭( 230 ) 女性解放的身体寓言——评杨秀芝、田美丽《身体·性别·欲望——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           常 芳( 233 ) 马修·阿诺德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述评    吕佩爱( 236 ) 文心所寄,如切如磋——《文学创作论》编后记 宋 焱( 241 ) 2000 年以后国内外关于《洛丽塔》的研究综述  李 莹( 243 ) “期刊编辑与中外文学史的构成”研讨会综述  刘玉杰( 251 ) 爱在青山白云间——评赵文“人本主义”现代诗 居 北( 255 ) Contents Interview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The Clean Heart Worth Appreciation: An Interview of Su Wei Jiang Shaochuan1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y Several Thoughts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y in the Transnational Research Context Zhao Wenshu9 The Voice tha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A Review of Three Asian American Dramatists and Their Plays Chen Aimin13 The Formation of Ethnic Critical Paradigm in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On the Case of 1970s Pu Ruoqian21 Literature Translation Study Hot Spots 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 Review Zhu Chaowei26 On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ng Yan Linhai33 On Xu Yuangzhong ′ s Chinese Schoo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Xiang Lin39 European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Artistic Beauty of Fet ′ s Poetry Lin Mingli42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Russian Earth in The Expedition of Eagle Du GuoyingQin Yi47 The Tartar Desert : the Abstract Illustration of Existence Jia Jing52 Waiting for Godot:The Paradigm of Dialogism Hou Chunlin57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y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Neurosis and Religion: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Canons of Poetry Zhang Shimin61 Interpretation of Who ′ 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Ritualized Form and Absurdity Theme Fan Xiaojun71 A Study of the Invisible Prison in Apt Pupil Qiu Yunlong Guan Xin75 On the Utopian Writing in Mama Day Wu Yulian78 The Film like Narration Strategy of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Zou JianjunZhou Yafen84 On Geographical Spatial Counterpoint of Faulkner ′ s The Wild Palms Zhang Jing Chen Hairong90 Toni Morrison ′ s Beloved:Body Writ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froAmerican Female Subjectivity Xu Qinghong Yang Mei96 British Literature Study Stylistic Forms in Mansfield ′ s Poison and the Double Thematic Significance He Saibo102 The Ecological View of Zhuangzi in Lady Chatterley ′ s Lover Li Lu106 Multi 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ent on Alec D ′ Urbervilles Zheng Changfa111 The Primitive Innermost of Humans : The Queer Dark Corners of Humanity—A New Analysis on Symbolism Naturalism in D. H. Lawrence ′ s Odour of Chrysanthemums Wang Zhiqin117 A Study on the Image of Christabel Lamotte:New Woman and Her Tragic Destiny Zhang Lu123 Prufrock ′ s Anxie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analysis Yu Yuanyuan128 Identity of Minority Women and Colonial Discourse—A Discussion on the Discrepancy in Reception of Brick Lane Zhang Shanshan133 An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loud Atlas Liu Wenru139 Antihumanist Criticism: On Dollimore ′ s Interpretation of King Lear Xu Qinchao142 Japanese Literature Study The Triple Geographical Spaces in Seiza Tan Shasha149 Cultural Marginal Person ′ s Perspective and Modern Women ′ s Mysterious Temperament : Take Natume Souseki ′ s Novel Sanshirou for Example Chen Xue155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ogical Self Theory Guo Xin160 A Study of HomeReturning Tragedy in Kawagiri Wu Shi164 Chinese Literature Study Gao Jianqun and Cultural Prototype of The last Hun Zhang Zuqun169 Epic Construc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ve Soil Norms—Interpreting Xin An Family Zhang Hongguo Wang Yang177 The Glory of Poetic Language in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Chen Zhongyi181 Fusion and Innovation: The Beauty of Weishan ′ s Chinese Lyric Sonnets Li Zhiyan187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y Emily Dickinson and English Baroque Literature Liu Lihui191 The Resonance across Ages: Bai Juyi and James Wright Li Guanghan198 Downfall of Heroes, Loss of Knighthood Values—A Contrast between Troilus and Cressida and Iliad Tian Chaoxu202 The Stereotyping of the Homosexuals in Movies—An Inquiry to Richard Dyer ′ s Media Representation Politics Zhao Wei207 Magda Dissolving Time and History to Compensate Her Identity Loss Sun Xiaolei212 American Indian Cultures in House Made of Dawn and the Ecological Revelations Zhang Lin216 Complexity of Narrative Identity: Modernist Narrative Perspective of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Compared with Shakespeare ′ s A Lover ′ s Complaint Fu Yue223 Research Overview and Book Review A Profound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Remarks on Ren Meng ′ s Collection of Essays Backward Reading the Five Thousand Years Lu Ximing230 Body Parable of Female Emancipation: Comment on Body, Gender, Desire—Female Physical Narrative in Novels in the Eighties and Nine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by Yang Xiuzhi, Tian Meili Chang Fang233 A Review on the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Matthew Arnold in China Lv Peiai236 SelfExpressing, MutualDiscussing: On Afterword of Literary Creation Song Yan241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Lolita with Regards of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Criticism since 2000 Li Ying243 Review on the Seminar of Journal Edit and the Composing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History Liu Yujie251 Love Between Green Hills and White Clouds: On Textualism Modern Poetry by Zhao Wen   Ju Bei255 ————————————————…… 《世界文学评论》投稿指南 由《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与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具有七年历史的《世界文学评论》,自 2013 年第 1 期(总第 15 辑)起改由 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主办与出版,暂定每年 4 期。《世界文学评论》是国内外学者发表原创性学术论文的园地,鼓励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现对有关要求做如下约定,请作者交稿前注意以下事项,谢谢您的配合! 1 .来稿采用 Word 文档格式,本刊收到作者发来的电子文本后,即开始审稿程序,并在一个月内通知审稿结果。 2 .为了便于审稿,来稿必须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 1 ) 中英文对照部分 。内容依次为:论文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以及上述四项的英文翻译。几点具体要求如下:①内容提要 300 字左右,主要概述论文研究的问题、运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不举例证,不叙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②关键词是用来检索文献资料的主题词,如人名、作品名、核心概念、关键术语等,一般 3 — 5 个。③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学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以及主要研究领域(如英国小说、美国戏剧、古希腊悲剧)等。④英文译文应由专业人士撰写。 ( 2 ) 正文部分。 内容依次为:标题、正文、注解、引用作品。注解为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应当解释的名词术语以及作者认为应当说明的其他内容。论文中的所有引文必须详细注明原始出处,详至具体页码及本文在刊物与论文集中的起止页码。如来稿属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成果,请以题注的形式提供该科研项目的有关信息。 ( 3 ) 作者联系方式 。包括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及电子邮箱。 3 .关于注解和引用作品的格式要求。可统一用逗号连接各项信息,也可统一用下角圆点号连接各项信息,但须全文统一。示例如下: 金亚娜:《〈青铜骑士〉的象征和象征主义意蕴》,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1期,第85页。 杨 • 柯特:《〈李尔王〉,最后一局》,载《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安东尼 •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北京: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1998:2. Smith Dave.Introduction of The Pure Clear Word: Essays on the Poetry of James Wright.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 Ed. Jean C Stine. Vol. 28. Detroit: Gale Research Company, 1984. pp.469 - 472. 4 .正文中需要括注作者名及对应页码的,请统一格式为“(作者名 + 空格半个字空 + 页码)”;对于全文引用某部作品的次数很多、需要适当省略的情况,可只括注对应页码,但另需在【注解】中交代清楚,含具体的参考文献版本信息。 5 .同一人名、同一概念术语的书写形式请全文统一。 6 .本刊特别提示。①交稿的电子文本统一命名方式为:年月日 + 作者姓名 + 论文标题。②请作者务必提供详细准确的引用作品的信息,凡缺少必要信息的来稿,不能进入本刊的审稿程序。 7 .本刊园地公开,中外学者皆可投稿,有关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文学翻译、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稿件都会容纳,也接受国内外学者用英文撰写的学术论文与文学批评。 8 .本刊在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基础上,力争早日成为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与权威国际学术期刊,因此欢迎广大中外文学研究者把最新力作投来本刊,也欢迎广大作者与读者随时提出意见,以便改进本刊的工作。 9 .限于财力,本刊暂不设稿酬,杂志出版后向作者寄送样刊两本。 10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来稿一律寄《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不寄个人。 本刊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 459 号 A-2001 《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 430079 本刊网址: http://www.sjwxpl.com 办公电话: 027-86642699 投稿邮箱: sjwxpl@126.com
2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学比哲学更有洞见,杨振宁和莫言“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yue 2013-5-28 11:30
武夷山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691734 我早期确实挖空心思找故事,但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写不出来。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主张写自己的经验和生活,我也发生了转折,就是从我找故事变成了故事来找我。 杨振宁和莫言“科学与文学的对话.doc
个人分类: 活书出版社,可检索图书馆|1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三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征文在京颁奖
jiangfei2010 2013-5-23 14:27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向一等奖作者颁奖 2013年5月18日,“第三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活动由作家网、人民文学杂志社、包商银行、漓江出版社共同组织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获奖作者、评委及相关领导和媒体记者15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十年文化战略工程,打造高校文学巨史”。颁奖仪式由活动组委会主任、作家网总编赵智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包商银行董事长助理、战略管理专家郭凯军,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福祥,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周大新,《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漓江出版社副总编庞俭克,民政部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贫困大学生就业项目负责人迟忠波、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会长许耀林、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常恺、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裁王殿平、《光明日报》领衔编辑、南开大学兼职教授韩小蕙、《民族文学》副主编石一宁,《中国作家》副主编程少武,《长篇小说选刊》执行主编顾建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北京大学教授臧棣、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塔、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张蔚、中文在线教育公司总经理王邦江、中国楹联书画院副院长高宝玉、北京内蒙古文化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曹志高、武警交通指挥部宣传处处长刘高举、著名朗诵艺术家詹泽、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演出部主任何秋生、《十月》诗歌编辑谷禾、著名微型小说作家滕刚等出席活动。活动共评出117篇(首)获奖作品,郑州师范学院李会展同学的《雪夜》、长江大学李干同学的《抽陀螺》、北京师范大学江飞的《沉重的肉身》获一等奖;重庆理工大学杨康等9名同学的作品获二等奖,首都师范大学杨雷等15名同学的作品获三等奖,贵州民族大学若非等90名同学的作品获优秀奖。获得等级奖的同学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颁奖仪式上,《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主编赵智(冰峰)、漓江出版社副总编庞俭克代表主办单位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30套,中国国家图书馆采编部的高伟代表国家图书馆接受了捐赠,并代表国家图书馆向活动主办单位颁发了收藏证书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梁鸿鹰在讲话中指出,高校的学子,能够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当中去,反映时代变化,在艺术上进行自己的探索,我觉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讲话中指出,举办高校征文评奖活动,大量的高校创作人才被发掘。这些文学新秀是中国文坛的人才库、预备军,将来注定要成为主力军。基于这一点,高校征文活动的意义是深远的。 包商银行董事长助理、战略管理专家郭凯军在讲话中说,我本人来包商银行才两年,但是高校征文的活动已经是第三届了,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从这一点让我看到了我们包商银行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银行,也是一个有理想的银行。包商银行希望在校大学生将写作之路继续下去。因为文学是心灵的表达,灵魂的寄托。 此次颁奖会上,获得散文一等奖的江飞同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非常感谢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感谢你们为我们这些在文学路上执着前行的年轻写作者,提供一个如此高端和宽阔的平台。对于今天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可能我们每天在过着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式生活,我们不是用语言在写作,我们是用整个生命在写作。作为文学研究者,我深深懂得“散文易学而难工”的道理,作为文学写作者,我更懂得生活永远比散文更真实,让我们用白纸黑字向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敬。 获得诗歌二等奖的杨康同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这次获奖,从侧面肯定和鼓励了我的写作,让我对自己的写作有了信心,这个奖我会铭记终身,因为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我遇到了它。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我一生的光荣。 据悉,高校征文活动启动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被誉为“新概念作文征文”之后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学活动。本次活动总策划、组委会主任赵智(冰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高校征文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第四届也已经隆重启动,可以说,整个活动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这届征文和前两届相同,依然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90名,组织奖20名。作者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文科类名校的同学,也有来自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偏僻地区大学的同学,投稿同学的学校遍布全国。参与人数在逐年增加,影响力在日益扩大。三年多来,已有十万余名同学参与了征文活动,有近500名同学的作品获奖或被收入《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应该说,高校征文活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征文评奖过程中,许多同学以不同方式提出对评委组成不满,包括评委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等。针对这一质疑,赵智说,前三届的评委的确存在年龄偏大、编辑居多的问题,但请老作家、文学编辑担任评委,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老作家和文学编辑阅读量大,视野宽广,容易全方位考量和把握作品。当然,观念陈旧、老套也的确是问题。所以从第四届征文开始,将选邀一些80后作家和大学生评委参与评奖。 在记者问到近期有江苏银河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要出巨资参与高校征文评奖活动时,赵智说,高校征文活动的品牌是由作家网和包商银行等单位共同打造的,包商银行为这一活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会为了“钱”与任何单位进行新的合作。 在谈到下届征文时,赵智介绍说,第四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已经启动,同学们可以通过作家网了解征文的详细情况。征稿内容、参赛条件和奖项设置与去年基本相同。征稿启事已经在作家网和《人民文学》《高校文学报》等媒体刊发。 高校征文颁奖仪式现场
个人分类: 文坛内外|2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一个优雅的女人
热度 7 jldxwsj2000 2013-5-22 16:57
做一个优雅的 女人 王 洁 女人不一定娇艳,但必须要有内涵。交谈,让人愉悦;看着,觉得醉人;想着,令人沉迷,既使擦肩而过,也总应该让人留恋忘返,需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内在素质,应该是内在气质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这才是优雅的女人。 女人,需要有修养、需要有学识、需要温柔体贴、需要胸怀坦荡、需要善解人意。需要给人一种可靠、踏实的感觉。一个成功的女人,必须具有“知识、见识、胆识” 作为女人,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能的,但知识也不是万能的。在当今时代,我们要懂得怎样运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翻阅资料就可以获得知识,根本没必要强记硬背,也无须过度的吸取,否则,只是停留流于常识丰富而已,改变不了我们的生活。比吸收知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组合起来,系统而有条理、有逻辑的信念,变成比知识更有用的见识,既使拥有了这种见识,不去运用这些理念去实践,也提升不了自己的价值。因而,必须将见识再提升为胆识,变成一种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超越自我。 “知识、见识、胆识”需要相互的转换,才能难达到最终的结果。生活中只说不做的人随处可见,她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足够的胆识去执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缩头缩脑”。其实做人处事的道理很简单,史往今来,就是那么个道理,排除外在的一些因素,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己。无论在任何时代,只有稀缺的资源,才可以在竞争中获胜,现在的年代,你很难用一张文凭,来取得最初的优势,所以,别再拿知识来说事,当大家都有知识时,你必须拿出稀缺独特的本领来,只有知识也改变不了命运,但是,态度可以改变命运,韧劲、吃苦、高情商、高智商、做事具有灵活性......这些才是在同龄人中稀缺的资源,只有运用得当,才可以成为你改变命运的关键。作为现代的女人,必须放下清高,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去做事,认认真真地去完成每一个环节。要知道,现实中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男女平等。作为女人必须要懂得不断地充实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但是必须记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丢失自己,必 须 谨 记 住 我 就是我。 作为女人,知识是让你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而你了解自己吗?你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你能做到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你有怎样的潜在力量?
个人分类: 文学作品|538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刘慈欣:我眼中的国当代中国科幻文学
热度 1 Wuyishan 2013-5-21 11:30
我眼中的国当代中国科幻文学 刘慈欣 (科技日报 2013-5-18) ​ 科林碎语〉》 (一) 科幻文学从灵魂深处看有一种天真的东西,这一直是它的魅力所在。正是这种东西使科幻文学在大众中得到认可。美国的《星球大战》和《星际旅行》催生了“星球迷”和“星际迷”,就因为它这种天真的东西,这可能也和科幻的灵魂、内核有关。 科幻也是对一个人生命的扩展。从目前来看,我们在太阳系里像一粒灰尘,太阳系本身又是银河系的一粒灰尘,银河系又是上千万星体中的一粒灰尘。人类之外的空间相当大,但是主流文学只集中在地球这粒灰尘上,主流文学的宇宙观其实是托勒密的宇宙观,对我们之外的时间、空间并不关心。我觉得,作为一种文学这是很遗憾的,即便是奇幻文学、魔幻文学等等涉及的空间仍然小得很,很少超出月球轨道之外。而科幻文学,它涉及到的时间、空间都是非常广阔的,它把我们传统的主流文学看不到、不愿意看的那些宇宙中的其他部分呈现了出来。同时,它把人性放到这些部分中去,让人性在这里面表现出它的美、它的丑、它的本质,这是主流文学从来没有表现过的,这就是我们需要读科幻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科幻文学是戴着镣铐跳舞,好像其他的幻想文学是没有限制的,这种说法完全是对科幻文学的误解。科学不是镣铐,恰恰相反,科学是一个翅膀,是一个想象力的翅膀,科学不是压抑想象,而是提升想象。其实仔细看,建立在古代神话基础上的科幻和魔幻作品,它的想象题材相当有限,但是科学给科幻提供的想象资源和故事资源是任何一个文学种类都无法比拟的。 (二) 这些年来,应该说中国科幻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同意吴岩老师以前说的一句话,这可能跟时代有关。中国发展到现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都呈现加速的趋势,它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的视野和文化氛围。说得更具体一些,现在的中国人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眼睛只看到周围很现实的东西的一群人了。至少,有一部分中国人开始思考更终极的问题,思考全人类都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长远的现实,也可能就是一个纯哲学的问题。 不管是《三体》,还是其他的科幻作品、科幻电影也好,在中国,它的市场开始出现热潮有一个深层的因素。就像上世纪80年代那次科幻热潮一样,它的直接背景和推动力就是当时郭沫若说的“科学的春天”,长期的科学低潮之后,人们开始关注科学技术。中国现代化进程带给了人们新的精神状态,这就是科幻热的原因。 另外一个因素是影视改编。虽然目前中国的科幻题材影视作品还很少,但据我了解,已有很多人在幕后做准备。他们筹备的力度、参与人员的级别,包括背后的公司实力都很强大。可以预见,在近年内,中国的科幻影视可能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样当然也可以带动科幻的创作。 但现在,科幻文学面临的一个本质困难是科幻与科技的关系。科学在飞速发展,它不断地提供越来越多的故事题材和想象力题材。但是作为科幻作者,如何把这种题材变成文学的表现,确实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首先,现在最前沿的一些理论,科幻作家很难懂得它,更不用说去表现它,把它变成读者还能懂的东西。现在的科学与古典科学不一样,古典科学只要你下工夫,就能把它搞懂。现在的科学用到的数学语言已经相当复杂了,一般人凭自己的努力很难搞懂。这个仅靠科普是远远不够的。 (三) 科幻是文学,未来学是科学,这是很不一样的。未来学产生是由于科幻作家,特别是威尔斯的一系列作品,证明人类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思考未来,这样才产生了未来学这个领域。后来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未来学成形以后,主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做推论。科幻文学体现的实际上是科技的变化,比如网络的变化,科幻文学要把这个东西写出来。而未来学只推想一个方向,做预测。同时,科幻文学有好多想法源于直觉。 科幻文学的思想方法是介于科学和文学之间的很奇怪的思想方法,既不像科学那么严谨,也不像文学那么随意。未来学一般用线性思维做推断。但科幻不是线性的,它可能是曲线型的、跳跃的。科幻文学对于未来,从整体上来说,有一种排列属性,什么叫排列属性?一般来说,未来学确定一种未来,推导一种未来。科幻文学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未来,是将可能的未来摆在我们面前,这是科幻文学的一种视角。 另外,人们总在争论科幻文学是不是儿童文学,这个问题本质上就像争论科幻是文学为主,还是科学为主一样,是一个伪命题。我认为,科幻文学和儿童文学划为一类是个伪命题,因为科幻文学可以有属于儿童文学的那部分,也可以有属于成人文学的那部分。而且,儿童科幻也属于少儿文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儿童文学的市场很大,可以作为科幻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遗憾的是,现在国内从事少儿科幻创作的人还是很少。 从思想上将科幻文学与儿童文学区分开大概源于科幻文学不愿接受读者低龄化。其实,读者低龄化不是中国科幻的缺陷,相反是它的优势。西方科幻文学读者都是中年或以上的读者群,这反而不是一个很乐观的状况。
个人分类: 科文交汇|27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热度 2 SY2012 2013-5-20 15:11
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科技日报 20130520) 范曾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赠画。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编者按 5月15日,两位诺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著名书画家范曾主持。两个多小时中,三位大家对话精彩纷呈,处处闪烁着人生智慧和思想之光。他们对科学与文学、天才与成功、真情与妙悟、“中国梦”以及诚与德、勤与拙等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读者要求,本报特整理刊登,以飨读者。 范曾:今天非常高兴杨先生和莫言兄来到北大。杨先生,好像授予您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是授予莫言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的祖父。 杨振宁:1957年,我在斯德哥尔摩得奖时,老国王年纪已经相当大,至少60岁。他的大儿子是他心爱的继承人,可惜因飞机失事丧生,盛传二儿子不会做继承人。国王的大儿子有一个儿子,10岁左右,就参与了颁奖典礼和宴会,我看见过他,他就是现在瑞典的国王,是他为莫言授奖的。 范曾:可以说很有因缘。 杨振宁:我还可以补充个小故事。当时的颁奖大厅里,有不止一千人参加,也有很多简短的演说,其中介绍李政道和我的是著名汉学家高本汉。他早年到中国来,对研究中国的古音韵学、青铜器等都有一定造诣。他当时用中文演讲,可他的中文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因为他是从古文学来,发音也很奇怪。虽然这样,但显然他对中国古文化非常仰慕,有亲近感。 科学是猜想,文学是幻想 范曾: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家从来都不能发明,他只是在不断发现。我想问莫言兄,您是在发明创造,还是有另一种途径? 莫言:我想文学创作和科学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文学家关注的是人,科学家关注的是物;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的情感,科学家关注的可能是物质的原理。所以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里可能就不一样。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但是在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官。 但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作家在作品里塑造的所有人物也都是现实当中的人物经过想象、加工后的综合,但他确实又不能跟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直接对上号,他是属于作家的一种文学创造。所以我觉得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稍微自由一点的地方。 范曾:我觉得自由得多,尤其莫言兄你的笔就像一支魔笔,神奇幻化,而且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这是我的感受。 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范曾:谈到风格,文学家具有一定的风格不言而喻,科学家的风格怎么体现?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杨振宁:我想是有区别的。这和前几分钟你问的问题也有密切关系,就是发明跟发现的关系。不管在科学、文学、艺术里,发现跟发明的界限都不是完全清楚。可是我想下面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科学里发现的成分比文学里少一点,文学中发明的成分比科学要多一点。我可以把这句话从另外一个方向再讨论一下,我知道莫言喜欢写幻想文学,有没有幻想科学呢?我想没有,科学是猜想的学问,不是幻想的学问,幻想的科学我觉得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科学所要了解的是一些已经有的现象。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有电、有磁了。科学家要想了解宇宙结构,这就需要想象、需要猜想,这跟文学的幻想是很不一样的。我不晓得莫言同不同意我的说法。 莫言:我当然同意。文学家确实需要幻想,我们也知道文学当中还有个重要的门类叫科幻文学,拥有大量读者。其实很多作家并不具备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但他依然可以在他的作品里进行描写。我记得很早之前我看过蒲松龄的小说《雷曹》。写了一个书生因缘际会到了天上,发现天体的分布状况和结构都很像莲蓬,并且还摘下一颗星星回到地界。这种描写在文学中还有很多。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比如文学作品中,人要想上天,要通过灵药,符咒,或神奇力量的携带,而科幻小说中则一定要借助飞船。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科学应该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在前人发现基础之上,发现新的定理。 杨振宁: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 莫言:我有一个答案:手机。 杨振宁: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 范曾: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杨振宁:科学家肯定是有风格的,尤其是大科学家,会有非常清楚的风格。因为在科学家成长过程中,需要提炼、渐渐发展出自己方向的思路。等到成为大科学家,在别人看来,风格就会非常清楚。我曾经对于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讨论。20世纪是物理学最辉煌的世纪,有三个大发明,其中一个叫做量子力学,对于基础物理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参与的人有三五个,其中有两位非常年轻的学者,一位是德国人海森堡,一个是英国人狄拉克,都是20世纪初出生的,他们都有巨大的贡献,奠定了量子力学基础。你看他们俩的文章,会惊叹于他们的创新,可是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曾经说狄拉克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清楚得不得了,跟着走一段,跟着他的味道一路走下去都没有任何问题。海森堡的贡献十分重要,但是文章非常之乱,既有正确的东西,也有错误的东西,很多时候分不清楚。所以我跟学生说,你看见了狄拉克的文章之后,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再做了,所有正确的东西都被他说光了。但是看了海森堡的东西就要注意,里面有对有错,对的也很模糊,所以要仔细将对的错的分开,就会有很重大的贡献。这就是两种风格,整个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就是这两种不同风格互相影响而发展来的。我不知道文学的发展是不是也有类似现象? 莫言:作家肯定都有自己的风格,主要通过语言来体现。要区别鲁迅和沈从文,哪怕把他们名字遮住,一读文章也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整体来说,文学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各种流派。但是各种各样的流派和风格对作家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比如说,一段时间内现实主义的写法,巴尔扎克等大作家已经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后来者很难超越。作家只有对前人的作品有所超越或者不同,才可能在文坛上站住脚跟。这就逼着作家去想另外的出路,千方百计避开这些已经非常辉煌的写作风格,寻找自己的风格,我想各种流派的产生大部分都基于此。作家个人刚开始肯定会模仿各种各样流派的写法,在广泛的阅读和借鉴的过程当中慢慢强化或者突出个性,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才有可能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 杨振宁:9年前,范曾先生画了一幅大画送给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画的是我和陈省身先生之间的对话,把我和他的神态、表情都表现得非常好,我尤其欣赏的是范曾在画上的自题诗,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著文章”。我认为这七个字将科学研究所必经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先要有真情,就是浓厚的兴趣,然后是妙悟,有了它才能有结果:著文章。这三部曲道尽了科学研究必经的过程。我想问莫言先生,这七个字描述文学是不是也恰当? 莫言:更加恰当了,因为是“著文章”嘛。 范曾:杨先生写的是天地文章,莫言写的是笔下文章。我过去问过陈省身先生,我说您是伟大数学家,您的学问我一点儿也不懂,为什么别人说你好,好在什么地方?他对我对数学的“无知”无可奈何,却回答得很有意味。他说,我做得简练,漂亮。我想解答一个数学问题,用很繁琐的方法得到结论肯定不如用简洁的方法。可是谈到小说的话,光简洁也是不行的,要丰富,要绚烂。有不太了解莫言的人说莫言的小说太长,我不觉得长,最长的《丰乳肥臀》也有种不尽之意在。光是简洁、漂亮可能不是小说家的使命。莫言您觉得要达到“真情妙悟著文章”应该是怎样的? 莫言:刚才谈到作家的风格,有一类很简洁、干净利索,比如海明威,有的人非常繁复,拖泥带水,“披头散发”,像福克纳。我们中国作家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作家的风格应该是多样化的,朦胧、简洁、繁茂都是美,这可能比科学要自由。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肯定认为简洁、准确是最美的。 杨振宁:是的,科学是一个简洁的世界,而文学非常复杂。如果问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说你研究中里面的顿悟能不能讲出来?通常他们都能讲出来。在对于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突然灵机一动,思想就会非常开朗。一个文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不是中间有一个顿悟的时光? 莫言:也有。灵感突然到来,创作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时候也靠做梦。我记得看过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就在做梦时排列出来的,作家也会在梦中构思出很好的情节。《生死疲劳》其实早就想写,但一直也写不下去,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有一年我去参观承德一个庙宇,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描绘了佛教六道轮回的情节。我突然感到顿悟,就用六道轮回做为这部长篇的结构,所以写得特别顺利。 范曾:两位先生讲的对我启发太大了。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妙悟之后,要到实验室中去证明,文学家妙悟后直接写出文章。文学要比科学自由得多。 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杨振宁:莫言,你我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出身也完全不一样,却同走上了瑞典斯德哥尔默的领奖台上,我在奖台上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和一个美国人不同的,请问你去年是否也有类似感受? 莫言:可以说是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次授予给中国籍作家。这个奖项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热点和争论不休的话题,以往每到九十月份就会接到很多电话问我的看法。“落实”到我头上时,争论更是铺天盖地。我已经变成一个被众人研究的科学对象了,每个人都想给他动手术。我已经不是一个领奖者、被观察者,而是一个观察者。站在奖台上,我在看国王,王后,还有他的两个漂亮女儿,当然也看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所以从国王手中接到奖牌时,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只有观察。 范曾:我非常欣赏莫言获奖后的从容不迫。批评他,他也不怒,赞扬他,他也不喜。 杨振宁:还要问莫言一个问题。物理学家都要面对方向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在成熟期。在这方面,把中国和德国的物理学家的方向做一个比较,会发现民族差异很大,中国的科学家会很实用,务实,德国科学家则容易走极端。这种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莫言:民族性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学界肯定也有。民族性的形成是个大话题了,它包括很多方面。民族性,我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国民性。中国的国民性《易经》早已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一句代表进取,后一句代表包容。在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有一条是“文以载道”说,就是教育国民,开启民智。但具体写作的时候,作家并不刻意有选择,更多是盯着人。比如鲁迅就一直在剖析国民性。当代的作家呢,他也是国民的一分子,受传统文化影响,而传统文化其实集中地表现了我们的民族性。一个作家也遗传着这种国民性。他的作品塑造人物,也是在研究国民,如果塑造人物的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性,就会获得认同,让读者从中发现自己。 科学家成功的年龄是不是比文学家会提前一些 范曾:谈到年龄,科学家成功的年龄和文学家成功的年龄是很不一样的。像莫言这样的小说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且博览群书,十七八岁或者二十几岁就想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东西,不太可能。可科学家是不是取得杰出成就的时间会提前一些? 杨振宁:一般讲起来,尤其是数学和理论物理,是很清楚的现象,二三十岁的人势不可挡。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一年之内写了六篇文章,其中三篇是绝对世界级的。所以有些科学领域特别适合年轻人走进去。为什么?有一个说法是年轻人知识面不够广,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会专注在某个方面,只对着一点勇往直前。到年纪大了以后,学的东西多,面就广了,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顾虑也多了,会裹足不前。我想在文学里,年龄很大的人也能做出非常大的成绩,比如杜甫就是晚年成大家的。文学中创意的来源跟科学中的不一样。 范曾:莫言,我看到你说过,在别人或者自己编自己的书时,你有一个美德,就是不修改少作。这个很好,纵然当时是幼稚的,但也是生发了后来的成绩。 莫言:不悔少作,也是一种文德。如果现在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大加修饰,是不诚实的。当然,可以对一些明显的病句和错误做些修改,也是对读者负责任。 范曾:你们二人都是当代人崇拜的天才。我相信天才的存在,请你们谈谈天才这个问题。 莫言:杨先生肯定是天才。他不仅二十多岁就获得了诺奖,而且在获奖之后依然有很多重大发现,比如规范场理论等。我的数学知识有限。有一次有人问我获奖后为什么这么低调,我就开玩笑说,假如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奖,你看我还会不会这样低调,我会变得非常地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不服你也来一个?!而对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人认为是天才之作,有的人可能不这么认为。科学则不同,一加一必然是二,抛一个球必然要往下落,所以我对自然科学方面有建树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开玩笑,假如有来生,我一定能学物理,研究天文学。 杨振宁:21世纪的天文学发展,是幻想都无法想到的,大到不可想象,人力都无法描述。所以,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不代表就可以去研究天文学。 回到天才问题。每一个人天赋不同,像姚明,天生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这是一种看得见的不同,也有一些是看不见的,比如一些小孩会对数字很敏感。父母和老师如果发现小孩在某方面有特别才干,要特别注意,要帮助他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小孩将来就有可能会发展出一个有用的方向。发现得早会有意义。 天才是有的,尤其是数学方面有很多例子。一些人会不自觉地对数字有很清楚的认识。在常人看来,132和134没什么区别,但他们能够给你讲出很多。比如印度大数学家拉玛努金,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天才如果早发现就会有大成就。可拉玛努金并没有被发现,他就自己去做,从而发展出一种特别的思路。他写下了很多公式,可以说都是一种猜想,但他说不出怎么得来的,也不会证明。拉玛努金有很多丢掉的手稿,现在一些人专门在研究。他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范曾:我想请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用最简短的语言谈谈你们的中国梦。 杨振宁:我觉得这不能用一两句话讲。中国民族一百多年是非常悲惨的历史,在座年轻人也许对此不太了解,我父亲和我这一辈子,“被欺负”是灵魂深处的感受。原因大家也知道,是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所以对于诺贝尔奖,成了全民族的心结,这是很自然的。我想,是最近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前途,也就产生了中国梦。 我认为中国梦是会实现的。我在国内有十多年了,我知道有数不清有能力、有决心的年轻人。他们与美国大学生相比,知识更多,也更加成熟,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前途,而且肯努力。如今又有了经济条件支援,我对科技发展的前途非常乐观。 当然也存在问题,甚至也很多,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西方几百年发展的成果,问题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在种种方面都证明,我们可以将很多问题都克服,所以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莫言:最近我在网上看见一条消息,美国的一家公司在征集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志愿者,中国人报名很多。我想这也表达了中国人的梦想:到天上去。 范曾:要言不繁。因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正在迅猛发展。 您当年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寂寞吗 学生:我想斗胆叫杨振宁先生一声“师兄”,因为我现在是北大物理学院直博一年级学生。研究生的生活确实很无聊很寂寞,我们每天都在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我想请问杨先生,您当年在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您寂寞吗?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坚持走这条路的? 杨振宁:我想跟今天年轻的学物理学的同学讲一点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科学的前沿变动得非常之快。单说物理学,今天的很多前沿问题在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没有的,那个时候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今天已经没有人注意了。所以呢,我的经验不大能够给你很多的帮助,我只能说,在我做学生的时候,物理学的问题比较单纯、比较简单。今天物理学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方向打开了,非常之多。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个学生只有三四个重要方向需要注意。后来几十年的发展把物理学向应用方向推进了,比如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就没有“材料科学”这个名词。所以现在你们可学的东西、可走进去的方向和我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自己一路并非没有问题,我总结过自己包括身边人的经验,发现学科学的人最困难的时候是找论文题目的时候。这是一个学生从学习别人转向自己找问题的一个过程,是比较难。1947年,我在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我一生最困难和不高兴的时期。之前我一帆风顺,但那时却到处碰壁。我想说,这个失望碰壁的经验,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经验,而是大多数科学研究生的经验,我告诉过我的学生们,如果在困惑期间,能坚持,不气馁,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关 学生:我想请问莫言先生,您是一个作家,善于塑造形形色色的人。在您笔下,什么样的人算是优秀的人?对于“诚”与“德”,您又是怎么看? 莫言:我想,智慧未必能够弥补道德上的缺陷。邪恶的人,智慧越大,道德就越可怕。 文学作品塑造的也未必就是好人,也许好人也不一定是文学家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现在想想,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文学家笔下那些有缺陷的人。因为他们体现了人的多面性,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我想这样的人是立体的,也是文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杨振宁:莫言,你从小喜欢讲故事,但这样的人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个关,一是要会写,一方面还要选择故事,这两道关你是怎么走过去的? 莫言: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听多了就喜欢给别人转述,讲的过程就自己添油加醋,这丰富了我的讲故事才能。要想把故事变成文字,肯定还得会写字。幸运的是我还读了五年小学,学会了几百个汉字。有人分析过赵树理的作品,常用的也就五百多字,我想我的也差不多。 范曾:你太谦虚了,你的作品文字太美了,有很多甚至是生僻字,所以大家别听他这么说! 莫言:后来我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不过,“文革”期间的小学将我开除,肯定是因为我很优秀!在家很无聊,也没有书可看,恰好有一本新华字典,我就翻来翻去,也有意识地背了一些生僻字。可能所谓那些华丽生僻的字就是从字典上背下来的。 选择故事确实很重要,这是每个作家面临的问题。我早期确实挖空心思找故事,但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写不出来。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主张写自己的经验和生活,我也发生了转折,就是从我找故事变成了故事来找我。我在农村生活几十年,我的经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慢慢都变成了我的写作对象。 “勤”真能补“拙”吗 学生:我想请问范曾先生,在艺术的领域,“勤”真能补“拙”吗?如果我就是一只“笨鸟”,应该怎么“先飞”呢? 范曾:我不是天才,我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一个人的天分有时候不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会埋藏得很深,如果你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天才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你说学绘画的人一定是天才,我不太同意。现在有些人会把那些文理科都不好的学生都放到美术班去。还有一个家长带着儿子来到我们家,说我们儿子什么都不行,干脆就跟你学画吧。当时相当引起我内心的愤怒。我想,孔老夫子都讲他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更何况我们呢? 但绘画领域,确实是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而达到很高的境界,比如黄宾虹,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但这只是个例。一般而言,还是孔子那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学生:我看过您一句诗“平生作画千千万,抽筋折股亦堪怜”,“抽筋折股”也太苦了。还知道您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清贫的生活。 范曾:“抽筋折股”,我想这个感觉杨振宁先生和莫言先生都有过。莫言说过,他有时候两三年不写作,其实在做非常辛苦的准备工作。我想,天下没有非常轻松地能够取得成功的事情。 年轻时是比较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有一句话:“清贫,不但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它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叫淡泊。”那时生活比较单纯,星期天买五个馒头,倒一壶水,就是一天的生活。但当时也很满足,因为有罗曼·罗兰的话在鼓舞着我。它让我知道淡薄是一种高尚的东西。我年轻时住的地方旁边有很多小吃摊,但我没钱买,路过时看都不看。一次李苦禅的儿子李燕买了包开花豆来我家,吃了以后我说,世界上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他说就在你家门口买的。现在人们幸福多了。 学生:在那样的生活中,您精神上的愉悦究竟从何而来? 范曾: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陶渊明在这样的清贫中都能自乐,真是人生最大的快意! 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是智慧 学生: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在学术领域出现的佼佼者并不多,三位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品质? 范曾:我和你有不同看法。中国非常大,你并没有做一个统计,证明哪些是杰出的,哪些不是。我对年轻一代充满了信心,未来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国很大,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我相信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国)还会有新的诺贝尔奖得主出现。 我选择学生,首先看诚恳不诚恳。孔子的孙子孔伋说“诚外无物”,从开普勒所讲的从宇宙到地上的一棵小草、一滴露珠,都是诚实的存在,我们做人也一定要做诚实的人。因此我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再是智慧。方才莫言也说了,有智慧而不诚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学生:有人说理科生是不解风情,文科生是只谈风月,您怎么看? 范曾:这两种结论都不智慧。 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 学生:我的问题针对莫言老师。北大有一个湖名为“未名湖”,这个名字也代表了这里的同学和老师对出名这件事的态度。您现在已经得到了诺贝尔奖,得到了全世界的注视,要是再照照片,肯定不可能再光着膀子了。我的问题是,曾经那个“未名”的您和现在“出名”的您,变化大吗? 莫言:当时实际上我没有光膀子,只是因为张艺谋和姜文都光着了,觉得我不一致,就强行把我的衬衫脱下了。所以你看他俩很黑,我很白。那个时候我已经写了《红高粱》,也应该算是出了一点名,只不过没有现在名声这么大。前天我还在北师大讲,每个人都想成名,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欲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成名,这确实有讲究。如果是歪门邪道,成的也是恶名。如果用才华和勤奋,大家就会鼓励。我觉得北大的未名湖也暗含着鼓励大家尽早成名的意味吧。我觉得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和当年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名声建立在作品之上,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假如你能写出一本让读者满意的书,不仅让当下的读者满意,也让将来的读者满意;不仅让本国读者满意,通过翻译还能让外国读者满意,这是至高无上的,值得终生追求的。 最后寄语青年学子—— 范曾:诚外无物……诚外无物! 莫言:我想到老作家王蒙一部小说的题目,叫青春万岁。 杨振宁:……我想,好像自强不息是对的。 (本报记者句艳华根据录音整理,小标题由编者所加)
40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热度 1 Wuyishan 2013-5-20 13:42
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科技日报 20130520) 范曾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赠画。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编者按 5月15日,两位诺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著名书画家范曾主持。两个多小时中,三位大家对话精彩纷呈,处处闪烁着人生智慧和思想之光。他们对科学与文学、天才与成功、真情与妙悟、“中国梦”以及诚与德、勤与拙等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读者要求,本报特整理刊登,以飨读者。 范曾:今天非常高兴杨先生和莫言兄来到北大。杨先生,好像授予您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是授予莫言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的祖父。 杨振宁:1957年,我在斯德哥尔摩得奖时,老国王年纪已经相当大,至少60岁。他的大儿子是他心爱的继承人,可惜因飞机失事丧生,盛传二儿子不会做继承人。国王的大儿子有一个儿子,10岁左右,就参与了颁奖典礼和宴会,我看见过他,他就是现在瑞典的国王,是他为莫言授奖的。 范曾:可以说很有因缘。 杨振宁:我还可以补充个小故事。当时的颁奖大厅里,有不止一千人参加,也有很多简短的演说,其中介绍李政道和我的是著名汉学家高本汉。他早年到中国来,对研究中国的古音韵学、青铜器等都有一定造诣。他当时用中文演讲,可他的中文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因为他是从古文学来,发音也很奇怪。虽然这样,但显然他对中国古文化非常仰慕,有亲近感。 科学是猜想,文学是幻想 范曾: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家从来都不能发明,他只是在不断发现。我想问莫言兄,您是在发明创造,还是有另一种途径? 莫言:我想文学创作和科学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文学家关注的是人,科学家关注的是物;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的情感,科学家关注的可能是物质的原理。所以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里可能就不一样。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但是在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官。 但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作家在作品里塑造的所有人物也都是现实当中的人物经过想象、加工后的综合,但他确实又不能跟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直接对上号,他是属于作家的一种文学创造。所以我觉得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稍微自由一点的地方。 范曾:我觉得自由得多,尤其莫言兄你的笔就像一支魔笔,神奇幻化,而且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这是我的感受。 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范曾:谈到风格,文学家具有一定的风格不言而喻,科学家的风格怎么体现?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杨振宁:我想是有区别的。这和前几分钟你问的问题也有密切关系,就是发明跟发现的关系。不管在科学、文学、艺术里,发现跟发明的界限都不是完全清楚。可是我想下面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科学里发现的成分比文学里少一点,文学中发明的成分比科学要多一点。我可以把这句话从另外一个方向再讨论一下,我知道莫言喜欢写幻想文学,有没有幻想科学呢?我想没有,科学是猜想的学问,不是幻想的学问,幻想的科学我觉得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科学所要了解的是一些已经有的现象。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有电、有磁了。科学家要想了解宇宙结构,这就需要想象、需要猜想,这跟文学的幻想是很不一样的。我不晓得莫言同不同意我的说法。 莫言:我当然同意。文学家确实需要幻想,我们也知道文学当中还有个重要的门类叫科幻文学,拥有大量读者。其实很多作家并不具备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但他依然可以在他的作品里进行描写。我记得很早之前我看过蒲松龄的小说《雷曹》。写了一个书生因缘际会到了天上,发现天体的分布状况和结构都很像莲蓬,并且还摘下一颗星星回到地界。这种描写在文学中还有很多。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比如文学作品中,人要想上天,要通过灵药,符咒,或神奇力量的携带,而科幻小说中则一定要借助飞船。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科学应该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在前人发现基础之上,发现新的定理。 杨振宁: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 莫言:我有一个答案:手机。 杨振宁: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 范曾: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杨振宁:科学家肯定是有风格的,尤其是大科学家,会有非常清楚的风格。因为在科学家成长过程中,需要提炼、渐渐发展出自己方向的思路。等到成为大科学家,在别人看来,风格就会非常清楚。我曾经对于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讨论。20世纪是物理学最辉煌的世纪,有三个大发明,其中一个叫做量子力学,对于基础物理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参与的人有三五个,其中有两位非常年轻的学者,一位是德国人海森堡,一个是英国人狄拉克,都是20世纪初出生的,他们都有巨大的贡献,奠定了量子力学基础。你看他们俩的文章,会惊叹于他们的创新,可是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曾经说狄拉克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清楚得不得了,跟着走一段,跟着他的味道一路走下去都没有任何问题。海森堡的贡献十分重要,但是文章非常之乱,既有正确的东西,也有错误的东西,很多时候分不清楚。所以我跟学生说,你看见了狄拉克的文章之后,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再做了,所有正确的东西都被他说光了。但是看了海森堡的东西就要注意,里面有对有错,对的也很模糊,所以要仔细将对的错的分开,就会有很重大的贡献。这就是两种风格,整个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就是这两种不同风格互相影响而发展来的。我不知道文学的发展是不是也有类似现象? 莫言:作家肯定都有自己的风格,主要通过语言来体现。要区别鲁迅和沈从文,哪怕把他们名字遮住,一读文章也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整体来说,文学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各种流派。但是各种各样的流派和风格对作家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比如说,一段时间内现实主义的写法,巴尔扎克等大作家已经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后来者很难超越。作家只有对前人的作品有所超越或者不同,才可能在文坛上站住脚跟。这就逼着作家去想另外的出路,千方百计避开这些已经非常辉煌的写作风格,寻找自己的风格,我想各种流派的产生大部分都基于此。作家个人刚开始肯定会模仿各种各样流派的写法,在广泛的阅读和借鉴的过程当中慢慢强化或者突出个性,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才有可能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 杨振宁:9年前,范曾先生画了一幅大画送给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画的是我和陈省身先生之间的对话,把我和他的神态、表情都表现得非常好,我尤其欣赏的是范曾在画上的自题诗,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著文章”。我认为这七个字将科学研究所必经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先要有真情,就是浓厚的兴趣,然后是妙悟,有了它才能有结果:著文章。这三部曲道尽了科学研究必经的过程。我想问莫言先生,这七个字描述文学是不是也恰当? 莫言:更加恰当了,因为是“著文章”嘛。 范曾:杨先生写的是天地文章,莫言写的是笔下文章。我过去问过陈省身先生,我说您是伟大数学家,您的学问我一点儿也不懂,为什么别人说你好,好在什么地方?他对我对数学的“无知”无可奈何,却回答得很有意味。他说,我做得简练,漂亮。我想解答一个数学问题,用很繁琐的方法得到结论肯定不如用简洁的方法。可是谈到小说的话,光简洁也是不行的,要丰富,要绚烂。有不太了解莫言的人说莫言的小说太长,我不觉得长,最长的《丰乳肥臀》也有种不尽之意在。光是简洁、漂亮可能不是小说家的使命。莫言您觉得要达到“真情妙悟著文章”应该是怎样的? 莫言:刚才谈到作家的风格,有一类很简洁、干净利索,比如海明威,有的人非常繁复,拖泥带水,“披头散发”,像福克纳。我们中国作家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作家的风格应该是多样化的,朦胧、简洁、繁茂都是美,这可能比科学要自由。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肯定认为简洁、准确是最美的。 杨振宁:是的,科学是一个简洁的世界,而文学非常复杂。如果问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说你研究中里面的顿悟能不能讲出来?通常他们都能讲出来。在对于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突然灵机一动,思想就会非常开朗。一个文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不是中间有一个顿悟的时光? 莫言:也有。灵感突然到来,创作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时候也靠做梦。我记得看过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就在做梦时排列出来的,作家也会在梦中构思出很好的情节。《生死疲劳》其实早就想写,但一直也写不下去,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有一年我去参观承德一个庙宇,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描绘了佛教六道轮回的情节。我突然感到顿悟,就用六道轮回做为这部长篇的结构,所以写得特别顺利。 范曾:两位先生讲的对我启发太大了。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妙悟之后,要到实验室中去证明,文学家妙悟后直接写出文章。文学要比科学自由得多。 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杨振宁:莫言,你我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出身也完全不一样,却同走上了瑞典斯德哥尔默的领奖台上,我在奖台上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和一个美国人不同的,请问你去年是否也有类似感受? 莫言:可以说是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次授予给中国籍作家。这个奖项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热点和争论不休的话题,以往每到九十月份就会接到很多电话问我的看法。“落实”到我头上时,争论更是铺天盖地。我已经变成一个被众人研究的科学对象了,每个人都想给他动手术。我已经不是一个领奖者、被观察者,而是一个观察者。站在奖台上,我在看国王,王后,还有他的两个漂亮女儿,当然也看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所以从国王手中接到奖牌时,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只有观察。 范曾:我非常欣赏莫言获奖后的从容不迫。批评他,他也不怒,赞扬他,他也不喜。 杨振宁:还要问莫言一个问题。物理学家都要面对方向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在成熟期。在这方面,把中国和德国的物理学家的方向做一个比较,会发现民族差异很大,中国的科学家会很实用,务实,德国科学家则容易走极端。这种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莫言:民族性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学界肯定也有。民族性的形成是个大话题了,它包括很多方面。民族性,我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国民性。中国的国民性《易经》早已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一句代表进取,后一句代表包容。在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有一条是“文以载道”说,就是教育国民,开启民智。但具体写作的时候,作家并不刻意有选择,更多是盯着人。比如鲁迅就一直在剖析国民性。当代的作家呢,他也是国民的一分子,受传统文化影响,而传统文化其实集中地表现了我们的民族性。一个作家也遗传着这种国民性。他的作品塑造人物,也是在研究国民,如果塑造人物的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性,就会获得认同,让读者从中发现自己。 科学家成功的年龄是不是比文学家会提前一些 范曾:谈到年龄,科学家成功的年龄和文学家成功的年龄是很不一样的。像莫言这样的小说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且博览群书,十七八岁或者二十几岁就想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东西,不太可能。可科学家是不是取得杰出成就的时间会提前一些? 杨振宁:一般讲起来,尤其是数学和理论物理,是很清楚的现象,二三十岁的人势不可挡。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一年之内写了六篇文章,其中三篇是绝对世界级的。所以有些科学领域特别适合年轻人走进去。为什么?有一个说法是年轻人知识面不够广,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会专注在某个方面,只对着一点勇往直前。到年纪大了以后,学的东西多,面就广了,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顾虑也多了,会裹足不前。我想在文学里,年龄很大的人也能做出非常大的成绩,比如杜甫就是晚年成大家的。文学中创意的来源跟科学中的不一样。 范曾:莫言,我看到你说过,在别人或者自己编自己的书时,你有一个美德,就是不修改少作。这个很好,纵然当时是幼稚的,但也是生发了后来的成绩。 莫言:不悔少作,也是一种文德。如果现在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大加修饰,是不诚实的。当然,可以对一些明显的病句和错误做些修改,也是对读者负责任。 范曾:你们二人都是当代人崇拜的天才。我相信天才的存在,请你们谈谈天才这个问题。 莫言:杨先生肯定是天才。他不仅二十多岁就获得了诺奖,而且在获奖之后依然有很多重大发现,比如规范场理论等。我的数学知识有限。有一次有人问我获奖后为什么这么低调,我就开玩笑说,假如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奖,你看我还会不会这样低调,我会变得非常地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不服你也来一个?!而对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人认为是天才之作,有的人可能不这么认为。科学则不同,一加一必然是二,抛一个球必然要往下落,所以我对自然科学方面有建树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开玩笑,假如有来生,我一定能学物理,研究天文学。 杨振宁:21世纪的天文学发展,是幻想都无法想到的,大到不可想象,人力都无法描述。所以,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不代表就可以去研究天文学。 回到天才问题。每一个人天赋不同,像姚明,天生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这是一种看得见的不同,也有一些是看不见的,比如一些小孩会对数字很敏感。父母和老师如果发现小孩在某方面有特别才干,要特别注意,要帮助他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小孩将来就有可能会发展出一个有用的方向。发现得早会有意义。 天才是有的,尤其是数学方面有很多例子。一些人会不自觉地对数字有很清楚的认识。在常人看来,132和134没什么区别,但他们能够给你讲出很多。比如印度大数学家拉玛努金,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天才如果早发现就会有大成就。可拉玛努金并没有被发现,他就自己去做,从而发展出一种特别的思路。他写下了很多公式,可以说都是一种猜想,但他说不出怎么得来的,也不会证明。拉玛努金有很多丢掉的手稿,现在一些人专门在研究。他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范曾:我想请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用最简短的语言谈谈你们的中国梦。 杨振宁:我觉得这不能用一两句话讲。中国民族一百多年是非常悲惨的历史,在座年轻人也许对此不太了解,我父亲和我这一辈子,“被欺负”是灵魂深处的感受。原因大家也知道,是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所以对于诺贝尔奖,成了全民族的心结,这是很自然的。我想,是最近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前途,也就产生了中国梦。 我认为中国梦是会实现的。我在国内有十多年了,我知道有数不清有能力、有决心的年轻人。他们与美国大学生相比,知识更多,也更加成熟,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前途,而且肯努力。如今又有了经济条件支援,我对科技发展的前途非常乐观。 当然也存在问题,甚至也很多,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西方几百年发展的成果,问题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在种种方面都证明,我们可以将很多问题都克服,所以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莫言:最近我在网上看见一条消息,美国的一家公司在征集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志愿者,中国人报名很多。我想这也表达了中国人的梦想:到天上去。 范曾:要言不繁。因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正在迅猛发展。 您当年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寂寞吗 学生:我想斗胆叫杨振宁先生一声“师兄”,因为我现在是北大物理学院直博一年级学生。研究生的生活确实很无聊很寂寞,我们每天都在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我想请问杨先生,您当年在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您寂寞吗?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坚持走这条路的? 杨振宁:我想跟今天年轻的学物理学的同学讲一点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科学的前沿变动得非常之快。单说物理学,今天的很多前沿问题在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没有的,那个时候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今天已经没有人注意了。所以呢,我的经验不大能够给你很多的帮助,我只能说,在我做学生的时候,物理学的问题比较单纯、比较简单。今天物理学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方向打开了,非常之多。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个学生只有三四个重要方向需要注意。后来几十年的发展把物理学向应用方向推进了,比如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就没有“材料科学”这个名词。所以现在你们可学的东西、可走进去的方向和我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自己一路并非没有问题,我总结过自己包括身边人的经验,发现学科学的人最困难的时候是找论文题目的时候。这是一个学生从学习别人转向自己找问题的一个过程,是比较难。1947年,我在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我一生最困难和不高兴的时期。之前我一帆风顺,但那时却到处碰壁。我想说,这个失望碰壁的经验,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经验,而是大多数科学研究生的经验,我告诉过我的学生们,如果在困惑期间,能坚持,不气馁,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关 学生:我想请问莫言先生,您是一个作家,善于塑造形形色色的人。在您笔下,什么样的人算是优秀的人?对于“诚”与“德”,您又是怎么看? 莫言:我想,智慧未必能够弥补道德上的缺陷。邪恶的人,智慧越大,道德就越可怕。 文学作品塑造的也未必就是好人,也许好人也不一定是文学家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现在想想,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文学家笔下那些有缺陷的人。因为他们体现了人的多面性,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我想这样的人是立体的,也是文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杨振宁:莫言,你从小喜欢讲故事,但这样的人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个关,一是要会写,一方面还要选择故事,这两道关你是怎么走过去的? 莫言: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听多了就喜欢给别人转述,讲的过程就自己添油加醋,这丰富了我的讲故事才能。要想把故事变成文字,肯定还得会写字。幸运的是我还读了五年小学,学会了几百个汉字。有人分析过赵树理的作品,常用的也就五百多字,我想我的也差不多。 范曾:你太谦虚了,你的作品文字太美了,有很多甚至是生僻字,所以大家别听他这么说! 莫言:后来我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不过,“文革”期间的小学将我开除,肯定是因为我很优秀!在家很无聊,也没有书可看,恰好有一本新华字典,我就翻来翻去,也有意识地背了一些生僻字。可能所谓那些华丽生僻的字就是从字典上背下来的。 选择故事确实很重要,这是每个作家面临的问题。我早期确实挖空心思找故事,但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写不出来。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主张写自己的经验和生活,我也发生了转折,就是从我找故事变成了故事来找我。我在农村生活几十年,我的经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慢慢都变成了我的写作对象。 “勤”真能补“拙”吗 学生:我想请问范曾先生,在艺术的领域,“勤”真能补“拙”吗?如果我就是一只“笨鸟”,应该怎么“先飞”呢? 范曾:我不是天才,我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一个人的天分有时候不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会埋藏得很深,如果你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天才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你说学绘画的人一定是天才,我不太同意。现在有些人会把那些文理科都不好的学生都放到美术班去。还有一个家长带着儿子来到我们家,说我们儿子什么都不行,干脆就跟你学画吧。当时相当引起我内心的愤怒。我想,孔老夫子都讲他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更何况我们呢? 但绘画领域,确实是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而达到很高的境界,比如黄宾虹,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但这只是个例。一般而言,还是孔子那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学生:我看过您一句诗“平生作画千千万,抽筋折股亦堪怜”,“抽筋折股”也太苦了。还知道您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清贫的生活。 范曾:“抽筋折股”,我想这个感觉杨振宁先生和莫言先生都有过。莫言说过,他有时候两三年不写作,其实在做非常辛苦的准备工作。我想,天下没有非常轻松地能够取得成功的事情。 年轻时是比较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有一句话:“清贫,不但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它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叫淡泊。”那时生活比较单纯,星期天买五个馒头,倒一壶水,就是一天的生活。但当时也很满足,因为有罗曼·罗兰的话在鼓舞着我。它让我知道淡薄是一种高尚的东西。我年轻时住的地方旁边有很多小吃摊,但我没钱买,路过时看都不看。一次李苦禅的儿子李燕买了包开花豆来我家,吃了以后我说,世界上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他说就在你家门口买的。现在人们幸福多了。 学生:在那样的生活中,您精神上的愉悦究竟从何而来? 范曾: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陶渊明在这样的清贫中都能自乐,真是人生最大的快意! 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是智慧 学生: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在学术领域出现的佼佼者并不多,三位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品质? 范曾:我和你有不同看法。中国非常大,你并没有做一个统计,证明哪些是杰出的,哪些不是。我对年轻一代充满了信心,未来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国很大,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我相信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国)还会有新的诺贝尔奖得主出现。 我选择学生,首先看诚恳不诚恳。孔子的孙子孔伋说“诚外无物”,从开普勒所讲的从宇宙到地上的一棵小草、一滴露珠,都是诚实的存在,我们做人也一定要做诚实的人。因此我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再是智慧。方才莫言也说了,有智慧而不诚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学生:有人说理科生是不解风情,文科生是只谈风月,您怎么看? 范曾:这两种结论都不智慧。 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 学生:我的问题针对莫言老师。北大有一个湖名为“未名湖”,这个名字也代表了这里的同学和老师对出名这件事的态度。您现在已经得到了诺贝尔奖,得到了全世界的注视,要是再照照片,肯定不可能再光着膀子了。我的问题是,曾经那个“未名”的您和现在“出名”的您,变化大吗? 莫言:当时实际上我没有光膀子,只是因为张艺谋和姜文都光着了,觉得我不一致,就强行把我的衬衫脱下了。所以你看他俩很黑,我很白。那个时候我已经写了《红高粱》,也应该算是出了一点名,只不过没有现在名声这么大。前天我还在北师大讲,每个人都想成名,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欲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成名,这确实有讲究。如果是歪门邪道,成的也是恶名。如果用才华和勤奋,大家就会鼓励。我觉得北大的未名湖也暗含着鼓励大家尽早成名的意味吧。我觉得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和当年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名声建立在作品之上,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假如你能写出一本让读者满意的书,不仅让当下的读者满意,也让将来的读者满意;不仅让本国读者满意,通过翻译还能让外国读者满意,这是至高无上的,值得终生追求的。 最后寄语青年学子—— 范曾:诚外无物……诚外无物! 莫言:我想到老作家王蒙一部小说的题目,叫青春万岁。 杨振宁:……我想,好像自强不息是对的。 (本报记者句艳华根据录音整理,小标题由编者所加)
个人分类: 科文交汇|32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范曾主持:杨振宁莫言代言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JYH64J98Y99H 2013-5-16 11:08
5月15日,著名科学家 杨振宁 (左)、著名作家莫言(右)以及担任主持人的著名学者、书画家范曾在对话活动中。当日,由北京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活动在北大举行。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与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展开了一场穿越55年的“诺奖对话”,并就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等话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李舒、王晓洁)1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对话由北大讲席教授、著名画家范曾主持。对话由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对话在诺奖颁奖典礼的传统音乐——莫扎特D大调进行曲中拉开序幕,第一个话题是两位获奖者相隔半个多世纪的诺奖颁奖典礼。1957年,杨振宁获得 诺贝尔 物理学奖;2012年,莫言揭开一个新的历史性时刻。相隔55年,一位科学家,一位文学家,同样登上了诺奖的颁奖台。“今天,两位大家的相遇,必能碰撞出绚丽的火花,给在场的听众以智慧和启迪。”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的开场白道出了现场300多名北大学子的心声。 在谈到文学和科学的关系时,莫言说,文学创作和科学有很多不同。文学关注人,科学关注自然界,文学家关注人类情感,科学家关注物质原理。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很多作品都是经过现实人物想象加工的综合,但又不能和任何人对上号,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更自由的地方。杨振宁则认为,科学里更多是去发现,而文学里更多是去发明,但两者都需要“妙悟”和“想象力”。 “如果把爱迪生请来,在这个世界生活一个礼拜,哪一个东西是他最意想不到的?”当91岁的杨振宁问出这个孩子般调皮的问题时,全场爆发出笑声,很快,莫言接道:“手机,我觉得是手机。”“我也同意是手机,用这个东西,我们就能和远在美国的人通话,多神奇啊。”杨振宁说。 两位大家的对话及范曾的穿插涉及宗教、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充满着对人生的思考。 范曾请两位诺奖得主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心中的 中国 梦。杨振宁说,这不能用一两句话来讲,但我相信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乐观的,我认为中国梦会实现。莫言则延续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述风格:“我在网上看到有征集去火星的志愿者,中国人报名的很多,这也表达了一种梦想,到天上去。” 对话结束后,5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围绕理想、奋斗、勤奋、贫穷、年轻人成才等话题提问。最后,对话者和主持人分别寄语年轻学子,范曾以“诚外无物”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莫言则引用了王蒙的书名“青春万岁”,杨振宁沉吟许久说“最想说的是,自强不息”。 分享到: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1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笑对磨难 拥有财富
jldxwsj2000 2013-5-7 12:10
追求生活的圆满是人生的良好愿望,然而真正实现这个愿望,又何其难啊!漫漫人生失缺和倾斜永远存在,于是出现不满足和痛苦。 在形式上,你有满意的爱人和美满的家庭,但事业不一定顺利;你事业上大有可为,却不免失去家庭的温馨;你有平稳的家庭生活,不一定懂得爱;你有爱,但并非拥有幸福。 …… 人生之路,常常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在内涵上,你当怎样把握生活的哲学问题?你将怎样直接面临严肃的人生?面对生活的考验,你当怎样摆放自己的位置?   人不怕痛苦,只怕丢掉刚强,人不怕磨难,只怕失去希望。面对风风雨雨,有这样的路可走 去认识大海。这是人生旅途中一条清醒畅通的路。在广阔的海洋里,你能清醒地认识恨、忧、愁。把经过的每次大风浪,看作是生活的一种新尝试,看作是生命的一个新光环。把遇到的每次大冲击当成人生的新课题。每冲破一次危机,你便增加一分生活的勇气,每征服一个难题,你就赢得一个成功。 何谓痛苦?我理解痛苦是超出人的承受能力之外的东西。痛苦和磨难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生活中没有阻力,人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旅途上没有艰险,人生就没有滋味。人生还有一条路会让你丰富 多彩,那就是: “ 走访 ” 艺术之乡。这是另一个美妙的世界。   “ 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你惊叹人的奇想比喻。 不管是豪放的画笔,还是细腻的雕刻,无论是 “ 斗牛舞曲 ” ,还是 “ 二泉映月 ”…… 一句话,只要是有魅力的艺术,就会给你一分享受,一分轻松,一丝深悟,一丝慰籍。经过艺术的浓缩的生活,给人启迪和鼓舞,它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衡量社会生活的美、丑、喜、怒、悲,指导人们更深刻地看待昨天、今天和明天。没有什么比生活更富有,更生动,更崇高了,心中有了这杆秤,还怕称不出失意、坎坷、痛苦、磨难的力量!
个人分类: 哲理文学|1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jldxwsj2000 2013-5-6 20:16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远离消极的的人吧!否则,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梦想,使你渐渐颓废,变得平庸。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古有“孟母三迁”,足以说明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落去飞翔的本领,怎能博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你很优秀,不要由于周围那些消极的人影响了你,使你缺乏向上的压力,丧失前进的动力而变得俗不可耐,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就要和野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 一个人的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围的朋友决定的。朋友越多,意味着你的价值越高,对你的事业帮助越大。朋友是你一生不可缺的宝贵财富。因为朋友的激励和相助,你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
个人分类: 哲理文学|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学比哲学更有洞见,from sartre wikipedia
yue 2013-4-17 22:04
Taking a page from the German phenomenological movement,he believed that our ideas are the product of experiences of real-lifesituations, and that novels and plays can well describe such fundamentalexperiences, having equal value to discursive essays for the elaboration ofphilosophical theories such as existentialism.
个人分类: 法学|1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命运的悲剧
sstone2009 2013-4-7 23:14
夏冬妮患的是弥漫性撒谎恐惧症。心理治疗师告诉她,这种病十分罕见,又很难治疗。对夏冬妮来说,问题的严重性或许不在于疾病本身,而在于她无法控制自己内心底的想法,当她每次试图隐瞒真相时,总会备受心理的折磨,面红耳赤、心跳加剧、脑子一片茫然,甚至会晕倒过去。夏冬妮在这样的阴影里度过了中学、中专、进了工厂、下岗后又进了街道工作;在经过了许多次恋爱后,嫁给了一个送奶工杨开顺。能说会道的送奶工给了夏冬妮几年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她在满足中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学会了煲很味美的汤、做样式不断翻新的菜。送奶工在夏冬妮朋友的帮助下,成了鲜奶公司的经理,后来居然与公司女会计携巨款消失了。不久,另外一位同样能说会道的学长毛安进入了夏冬妮的生活。又几年过去了,夏冬妮突然发现那本珍贵的集邮册不见了,那是她的父亲在自杀前留给她的,父亲生前,她就十分喜欢,常常偷偷地翻看;父亲去世前,还在里面夹了一封留给她的信。邮册被毛安拿走了。不久,杨开顺被抓了回来。那天,夏冬妮去看过杨开顺后回到家里,问毛安邮册在哪里。毛安被逼问急了,使出惯常的伎俩,他走到阳台,一半身在外,要夏冬妮相信他。夏冬妮又一次软了下来,她本想去拉他,结果…… 记者赵萧萧在女子监狱里采访夏冬妮。夏冬妮一定是这个世间善良得有点可怜的女子了。她实在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关于自己和自己亲人的悲剧,那样活生生在自己的生活里演绎。最后,按照小说的演绎,夏冬妮成了杀人犯。 小说里的另外一个主人公马丁,与夏冬妮好不相干。因为暗访书报店的盗版出版物,赵萧萧认识了马丁,因为他是几十所书报店,唯一不卖盗版的老板。马丁与夏冬妮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马丁没有弥漫性撒谎恐惧症,相反,他把自己的许多以往的身世隐藏得很深,他安静地经营着他的书店,安分守己,在赵萧萧遇到困难的时候,甚至成了保护她的朋友。当之前的一位朋友秃子突然出现在马丁的新的生活里的时候,他异常紧张。秃子渐渐地威胁着马丁的生活了。马丁开始为他周围的人担忧,他的妹妹马瑶、赵萧萧、那个依赖他生活几年的周丽英。马丁决定同意跟秃子重出江湖,他们去了一个黄河穿过的城市,在那里等征婚广告。几天后,有鱼儿要上钩了,他们很兴奋地喝酒,秃子醉了。马丁“拿出尼龙绳,套在秃子的脖子上”。在最后时刻,马丁决定给赵萧萧打个电话,他“睁大眼,凝神屏息,一个键一个键地摁下去……” 马丁与夏冬妮不同,他应该曾经是彻头彻尾的坏人,至少是很坏的人,但是现在,他努力地按照正常人生活,做点正当生意,自食其力,他还想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但他无法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演绎生活了。按照小说的演绎,马丁也成了杀人犯。 胡学文《红月亮》(长篇小说)读后。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2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恭喜:贾平凹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热度 1 xpzhan 2013-2-26 06:31
喜欢贾平凹甚于莫言。他的作品读起来更有消遣的感觉。这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335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文学名著里经典的30则开场白
热度 1 xupeiyang 2013-2-17 21:39
【文学名著里经典的30则开场白】好作品往往有一个难忘的开场白。( @ 经济观察报 -书评 整理)你最偏爱哪一个?你还读过哪些好的?欢迎分享!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743 次阅读|1 个评论
环形回文诗:机器文学新进展
yangleader 2013-1-30 23:57
环形回文诗 ―――机器文学新进展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在北京连日雾霾的启发下,借助计算机,仿照古代大文豪苏轼的“璇玑图诗”,俺用如下图中的 20 个字,写出了至少 30 首诗,它们的主旨都是痛批环境污染。不信?你自己读读吧! 盼望有更多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高手来深入研究此课题,但愿有朝一日能够破解苏轼“璇玑图诗”,甚至能够破解苏蕙“璇玑图”,即,用计算机轻松画出类似的图,写出类似的“璇玑图诗”。 我的环形“回文诗图”是: 云 霾 烟 痛   尘 惊     黑 漫       雾 贫         病 毒       断 风     心 隐   胸 叹 哭 吟 从图中任意一个字开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读得五言绝句 15 首;再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可读得五言绝句 15 首。总共至少三十首。 逆时针旋转例诗五首: 云霾痛惊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 霾痛惊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云。 痛惊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云霾。 惊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云霾痛。 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云霾痛惊。 顺时针旋转例诗五首: 云烟尘黑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 烟尘黑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云。 尘黑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云烟。 黑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云烟尘。 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云烟尘黑。 注:我们即将推出一款计算机写诗软件,其玩法是:玩家自己先写一句四言(相应地,五言、六言或七言)回文诗句,再选定自己希望的意境(比如,“送爱人”或“送朋友”),那么,计算机将在瞬间自动生成若干环型回文诗图,供玩家享受并从中阅读出多首四言(相应地,五言、六言或七言)回文诗。(当然,如果玩家不会写回文诗句,或者玩家想更轻松一些,那么,他也可以仅仅随意选取 4 (相应地, 5 、 6 或 7 )个韵,然后,再确定自己需要的意境就行了)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5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根本不需要文学小说
热度 1 Bobby 2013-1-30 20:08
其实中国根本不需要文学小说,每天的新闻比小说还小说。看看衣常“卧谈”,看看奇女子赵斗淫官,虽是新闻和实录,但离奇曲折, 跌宕起伏,情节发展超越专业作家的想象力,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比任何一个小说形象都血肉丰满。中国的专业作家根本不需要创作,只要将新闻编辑一下就是一本好小说。我们也不需要看文学小说,每天跟踪新闻就是在阅读文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9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华尔街日报:不该错过的五本中国书
fish1968 2013-1-20 14:08
当中国小说家莫言意外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中国文学界也随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虽然这个人口大国出了像《道德经》和《孙子兵法》这样的名著,但中国书籍在西方出版界的表现仍乏善可陈。幸运的是,西方出版商并未因此而放弃对一些最受喜爱的中国作品的翻译工作。 但在众多的书籍中,尝鲜者该从哪本着手呢? 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实时报”栏目请教了《人民文学》(People's Literature Magazine)英文版杂志《路灯》(Pathlight)的编辑。《路灯》致力于翻译《人民文学》杂志与翻译网站Paper Republic联合出品的中国新小说与新诗歌。以下的五本中国书籍都由《路灯》工作人员力荐,第一本的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天堂蒜薹之歌》(Garlic Ballads),作者:莫言 Arcade Publishing 在埋头开始完整地阅读一部莫言的小说前,读者若想对其作品风格有所了解,他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去看看张艺谋根据莫言小说改编拍成的电影《红高粱》(Red Sorghum)。而对于那些热衷于长篇小说的读者而言,《天堂蒜薹之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就曾建议,阅读莫言应当从这部小说开始。 《天堂蒜薹之歌》曾在卷首引用了一段斯大林语录──虽然莫言在第二版的前言中承认那段话是他自己杜撰的──但这仍引发了公众对他新一轮的批评。 一直以来,小说家都试图与政治保持距离,但小说本身却永远无法脱离政治而单独存在。小说家都极度关注人类的命运以至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的悲剧也因此而生。 《天堂蒜薹之歌》取材于1987年发生的真实事件:贫困的农民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大量种植蒜薹,结果蒜薹滞销、烂在地里。农民因此冲击了县政府办公室,抗议过高的税费、过路费及规费。这部小说一开始就描绘了抗议活动领导者之一的高羊被逮捕、被拷打的情景。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他瞎眼的女儿面前。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切换场景,讲述了一对注定永诀的恋人──高马和方金菊──与非法包办婚姻抗争的故事(金菊在这桩婚约中被许配给一位比她年长许多的男人)。 就像莫言其他的长篇小说一样,《天堂蒜薹之歌》将活生生的现实与超现实的意象融为一体,描绘了官僚权势的贪赃枉法之为与农民个体的悲凉窘迫之态,并将其置于长期渐变的历史悲剧大背景中。 ──布伦丹•奥卡尼(Brendan O'Kane),翻译网站Paper Republic联合创始人及《路灯》杂志特约编辑 《丁庄梦》(Dream of Ding Village),作者:阎连科 Grove Press 《丁庄梦》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它却架构在真实的“卖血潮”之上。“卖血潮”风行于过去的二十年间,由于很多人在卖血过程中接触了受 感染 的血液,致使 艾滋病 在中国农村蔓延开来。阎连科在小说中将个体的故事放大:丁村前任村长在血头丁辉的哄骗下踏上了卖血之路,即便那时他连在田间劳作的力气都已消失殆尽,也依旧在卖血。 虽然阎连科在写作表达情感时用的好像是同一种腔调、且常常用恢弘的笔触描绘死亡与苦难,但《丁庄梦》这部小说却因以著名的“阎式”嘲讽口吻洞察人情而可读性极强。他对现代中国农村地区愚谬生活的刻画绝对不吝笔墨且饱蘸深情。这部小说也因此类细节而出彩,比如,那些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丁村的农民,却在离世时躺在了刻有繁华胜景图的棺材里:“是大城市的胜景图。如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电视塔,广州的大宾馆,还有哪些大城市的商业街,繁华道,跨江桥、百货楼、喷泉池,这些等等的,七七八八的。” 当 艾滋病 潮席卷阎连科的出生地河南省、并广泛地影响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时,他的这部致敬之作就更令人动容。这个冷峻残酷的故事由辛迪•卡特(Cindy Carter)翻译,她的笔触流畅、文风老练,切中主旨要害且常常直指人心,字里行间有时还透着诗意。(辛迪•卡特是Paper Republic联合创始人之一。) ──刘欣,《路灯》杂志英文执行编辑 《马桥词典》(A Dictionary of Maqiao),作者:韩少功 Dial Press 在陈朽的当代中国文坛,《马桥词典》是一部受人青睐的先锋之作。整部小说通过讲述古往今来一系列丰富动人的小故事呈现了史诗般的历史,其结构紧凑,语言精辟。《马桥词典》以词典的形式收录了湖南一个小村寨──马桥──的方言。全书共录有115个当地词条:从“磨咒”、“公地(以及母田)”到“背钉”、“晕街”,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从纯词典的形式延伸扩展、过渡为由一个个小故事拼绘成的大图景,饱含意蕴。虽然《马桥词典》的故事内容及背景与其他一些中国小说相似,叙事者是一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到农村的知青,但作者选用的叙事文体却让世人眼前一亮。 简言之,用词典的语言来写小说的方式使这本书与众不同、引人入胜。虽然很多中国小说都自诩继承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传统,但《马桥词典》诠释的这种风格才称得上纯正到位:将熟知的世界描绘成一幅异乡的摸样,通过对每个词条进行耐心、细化的定义来深化语义的神秘意蕴,以这样的方式引领读者在字里行间探索领悟。 ──艾瑞克•阿布 汉森 (Eric Abrahamsen),Paper Republic联合创始人及《路灯》杂志编辑主任 《活着》(To Live),作者:余华 Anchor Books 即使你已看过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拍成的电影《活着》,你也应该再去读一读1993年的原著小说,内容精彩不该错过。不论是电影还是小说原著,你都能读到真正的余华,因为他亲身参与了影片《活着》的创作过程。相较而言,他的原著小说要沉重得多:主人公福贵一生浮沉起伏,出身为地主少爷的他最终沦为贫苦佃户,生活日渐潦倒。 尽管《活着》烙有悲剧故事的特性,但它还是跳出了现代中国文学作品惯用的“乡土苦难”的老套模式,从众多庸作中脱颍而出。这部小说讲述了福贵及其整个家族在20世纪中国政局风云变幻中浮沉起伏的过程:从民国时期到共产党执政,从大跃进到文革时期。故事揭示了有关苦难本身的思考以及人类精神上所依仗的、用来减少人生痛楚的大量财富。 这部小说不是苦难本身的简单堆积,而是一次对苦难剖析的尝试。作者试着用清晰的思路解读苦难的事实,他的解读因为这个论断而得到深化:即坚持不懈的尝试本身是值得的。从这个层面上讲,读《活着》带来的满足感可与阅读存在哲学相提并论,但要留意那些情感丰盛的抓人字句,它们可能会让你的感情决堤、彻底击垮你的内心防线,这是我的切身感受。当时,我在一次公路旅行中读了这本书,看到动情处眼泪便像决了堤的洪水,那情景让与我结伴而行的人不知所措。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认识余华,所以我只能指着手中的书说,“讲的是中国,伙计。” ──约书亚•戴尔(Joshua Dyer),《路灯》杂志特约编辑 Endure(英译本),作者:北岛 Black Widow Press 一百多年来,清远琴音与浆声灯影中的故友相聚并不是中国诗歌关注的焦点。但在英语语境中只要一提到“中国诗歌”这个词,人们似乎还是会联想到这些。这对中国诗歌不公,也令译者蒙羞。就像中国古诗词一样,当代中国诗歌在题材选择与审美观上都促进了20世纪中期英文诗歌的发展,它也为现在的诗人创作开辟了新径。1978年迄今为止,曾背井离乡的诗人北岛在中文诗歌界最为知名,他的作品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一致认可。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曾涌现出互相对抗的时代思潮,北岛在这些思潮中如先知一样写作发声,他的诗歌创作也超越了时代局限、步入到一个新境地。 Endure是一本收录了北岛作品的最新英译本诗集,由诗歌翻译家克莱顿•埃什尔曼(Clayton Eshleman)与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in Hong Kong)助理教授、译者卢卡斯•克莱因(Lucas Klein)合力译成。收录其中的诗歌均是精选之作,代表了1970年代至今这段时期北岛最好、最重要的诗作。《Endure》汲取了之前英译本的一些灵感,但在语句清晰度与诗学思想重建方面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前辈。这本诗集甚至还在附录中收集了克莱因与埃什尔曼在翻译过程中交换意见、共同探讨的电子邮件。Endure不单单是一本重要的书,更是一本好书。 ──迦南•莫尔斯(Canaan Morse),《路灯》杂志诗歌编辑 ▲ 不管世界有多么喧嚣,阅读让我们的心灵宁静;无论世界有多少纷扰,那些书悄无声息地慰藉着我们的心灵。人生就是在几十年的光阴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临走前回首一眸,那楼里还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生命中的往来让我们看到世态,看到人心,另一个自我仍可以宁静的微笑。 我也看过电影《活着》,看完之后深深叹息,那是张艺谋能成为大师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至今最好的电影之一,但它还是没有原著本身更深刻,余华的 《活着》以不见波澜的如椽巨笔,写出了力透纸背的一种人生悲凉与震撼。北岛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蕴藏着很深的哲理 ,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今影响最大,也最受国际承认的中国诗人。布朗大学校长路斯·西蒙斯在为北岛颁发文学博士(Doctor of Letters, Litt.D.)的褒奖词中说:你用深邃的、充满力量、让人难以忘怀的诗句,向你的祖国和世界发出了声音,谱写自由和表达的乐章。
个人分类: 书间道|1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言”是另一种方式的敢言
热度 6 niehuihua 2013-1-18 12:32
我曾经是一个文学青年。上大学之前,作文一直很好,写过诗歌和小说。上大学之后,学了经济类专业,但仍然关注每届“矛盾文学奖”,只是看的文学作品更少了,大部分时间都看经济学论文了。但我一直希望,好的经济学作品能够象好的文学作品一样,故事扣人心弦,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诙谐幽默,视野冰河千里。可惜,在经济学越来越象“科学”的今天,这样的经济学论文早已绝种了,今天的经济学论文都是标准的“八股文”。从文学价值上判断作品的好与坏其实非常简单,在我看来,凡是能够一眼看到头的作品都是烂作品。好比一部电视剧,乡村妇女看第一集,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这个人肯定是坏人”,那完蛋了。很遗憾,经济学论文都是如此,简直毫无美感!也因为如此,尽管我热爱经济学,但我依然钟情一些文学作品。象《白鹿原》、《叫魂》,都我眼中的一流作品。经济学可以更象科学,但是在叙事方式上,至少应该保留一点“社会科学”的美感,至少应该给读者一点点想象空间,让读者有“第二次创作”的权利。我现在捍卫这种理想的经济学写作权利的唯一方式,就是在《经济学家茶座》上发表经济散文或经济评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写,而无须考虑“匿名审稿人”的感受。甚至在某些约稿的经济学论文中,我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写作方式的个人偏好,但这样恣意妄为的机会还是太少了。 我进一步思考,更大的“名气”是否就意味着更大的表达自由?将这个问题放在当下中国的情境下考虑,我发现这个结论显得太幼稚了!所谓“我手写我口”,尽管在形式上可能会因为个人名气而有不同的自由度,但是在内容上人人都顶着有一块“透明天花板”,而且不同领域完全是“五十步笑百步”。在意识形态约束方面,搞理科的可以笑话搞文科的,在文科里搞经济的又可以笑话搞法学的,搞法学的只好去笑话搞文学的。不得不承认,文学创作可能是“禁区”最多的领域,只要看看每年被枪毙、阉割、封杀的电影就知道了。 但是,作为非文学写作者,且慢保持这种优越感。看了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丰乳肥臀》之后,作为经济学者的我,首先是感到在表达勇气上的羞愧,其次才是对作品价值的震撼。首先,光是这题目,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是一个“雷区”。即便在今天,在中国的经济学领域,我们几乎看不到这样大胆的题目。不须学术期刊的编辑动手,我们早已学会了条件反射式的自我阉割。比如讨论腐败问题,我们绝不会写下诸如《腐败源于集权》这样有勇气的论文题目,而是将几个不痛不痒的关键词串联起来,比如《腐败、官员行为与经济增长》,连《腐败、民主和制度》这样的题目都不写出来,或者写出来也会被编辑改掉。我们还可以辩解说,这是国际经济学论文的惯例,但我们绝不会提及国际经济学论著也有很多大胆的题目。比如,当今经济学界的明星教授 Acemoglu 与合作者 Robinson 教授合写了一本《专制与民主的经济起源》(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这样的题目不仅在中国不允许写作,甚至连直接翻译都不行(在中国出版时被译为《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更让人纠结的是,这两位教授最近又出版了一本专著《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Why Nations Fail ),这让国内的出版社和翻译者情何以堪? 其次,重点要说内容,那就更让我们羞愧无比了。《白鹿原》只是从民国时期写到解放初,但《丰乳肥臀》却是从抗日战争写到国共内战,从大饥荒写到文革,从改革初期写到 1990 年,跨度之大、人物之多、剧情之杂,罕可匹敌。最重要的是,莫言以直接的方式描述了那些时代最阴暗、最残酷、最无耻的事情。这些事情在正规的中学教科书上,几乎完全绝迹。但我相信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因为它符合人性,符合逻辑,也符合严肃学者们提供的各种证据。如果莫言在写作此书的 20 世纪 90 年代不是早已成名,我怀疑这样大胆、深刻的伟大作品今天也难以面世。因此,莫言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他还获得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政府居然允许对莫言进行正面宣传,使更多中国人有幸通过莫言的作品了解历史的真相,理解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经历的种种苦难,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我不清楚这样的作品在面世之前和之后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但是我们可以想象:首先要突破自我阉割的精神局限,其次要策略性地保护自己表达的权利,并最终获得正统话语权。没有一件是容易的事情。因此,我非常赞同文学评论家刘再复教授对莫言的高度赞扬,他说“ 只要阅读一下莫言的作品,就会明白莫言在作品中表现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最高的道德勇气和道义水平 ” 。当然,人无完人,相比之下,抄写“延安讲话”和歌颂重庆“唱红打黑”即便不是微不足道,至少可以说瑕不掩瑜。 “莫言”,其实讽刺性地表达了知识分子对直言的诉求,也是莫言本人以文学作品来“敢言”的成功案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没有莫言的勇气,更没有莫言的运气,但是至少应该有尊重和学习莫言的正气。在当下的中国,尽管“透明天花板”依然存在,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试图蹦得更高,“天花板”本身也会变得更高。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躲避“天花板”,那么这块“天花板”就会越来越低,直到大家都趴着,甚至跪着。自由,应该就是这样自我增长的。
7061 次阅读|6 个评论
新书出版:《文学创作论》
xscb 2013-1-16 08:48
书名:《文学创作论》 作者:柳倩月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8.00元 ISBN:978-7-5100-1316-4 出版日期:2012.12 作者简介: 柳倩月,女,汉族,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文艺学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武汉大学博士生,先后师从王济民和陈水云教授。主讲文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宗教与文学、文学人类学导论等课程。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编号11XZW003)。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湖北省文艺学学会、恩施州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担任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版主、恩施新闻网文化恩施论坛版主。 目 录: 第一章 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 001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含义 001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本质 003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006 第二章 文学创作过程及思维原理 015 第一节 艺术积累、发现与灵感思维 016 第二节 艺术构思与形象思维 024 第三节 艺术表现与言意矛盾 029 第三章 文学创作客体论 037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客体的认识 037 第二节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042 第三节 对社会生活的价值判断 045 第四章 文学创作主体论 050 第一节 文学创作主体的含义 050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主体的智能结构 051 第三节 文学创作主体的基本素养 062 第四节 读者作为接受主体的意义 065 第五章 文学文本的审美要求 068 第一节 命题炼意:以意为主 068 第二节 谋篇布局:以体为式 072 第三节 遣词造句:以变为美 075 第六章  情理交融与意象创造——诗歌创作论 078 第一节 诗歌的含义、分类与文体特征 078 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基本原理 086 第三节 诗歌创作技法举要 091 第七章 虚构想象与形象创造——小说创作论 102 第一节 小说的含义、分类与“三要素” 102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基本原理 111 第三节 小说的叙事艺术 116 第八章 形神关系与创意造境——散文创作论 125 第一节 散文的含义、分类及文体特征 125 第二节 散文创作的基本原理 128 第三节 散文的构思艺术 137 第九章 戏剧冲突与性格刻画——文学剧本创作论 139 第一节 文学剧本的含义、分类及文体特征 139 第二节 文学剧本创作的基本原理 148 第三节 文学剧本创作技法举要 150 第十章 媒介融合时代的文学创作 157 第一节 性质:交往对话、狂欢化、主体模糊 158 第二节 特征:产业化、碎片化、泛文本化 163 第三节 网络写作的主要形式 166 后 记 174 参考文献 178 附 录 我的鄂西南 182
2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博】文学青年李叔同
zhanghuatian 2013-1-5 13:43
致敬弘一法师!
2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言在诺奖典礼上的俏皮话
热度 1 wliming 2012-12-11 12:39
莫言: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个人分类: 社会|806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学与政治
热度 2 gl6866 2012-12-10 10:09
我们国家历来都是把文学和政治混为一谈的,尤其是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讲话》,更是把政治凌驾于文学之上。可是这回莫言获奖,也有人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莫言自己也承认,曾参加过手抄《讲话》的“蠢事”。但从他本意上看,他并不以为然,那么他对文学与政治是如何理解的?下面就是莫先生在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Aula Magna楼演讲厅里举行了一场莫言作品朗诵兼讨论会上对有关人士的回答,我个人认为还是很到位的。 问:最近有很多关于您的政治的批评。 莫言:我想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提问,也可以问政治问题。有的作家可能愿意回答政治问题,有的作家不愿意回答政治问题。如果我得的是政治奖,我不回答政治问题,你们就可以把这个奖拿走。政治需要政治家来研究,我的回答很可能不正确,很可能会误导读者,所以我不愿意回答。但是我的小说里有政治,你们会在我的小说里发现非常丰富的政治。如果你是一个高明的读者,你会发现,文学远远比政治要美好。政治教人打架,文学教人恋爱。很多不会恋爱的人看到小说会恋爱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多关心一点教人恋爱的文学,少关心一点教人打架的政治。 莫言的回答终于把文学与政治区分了开来。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1535 次阅读|4 个评论
简评莫言讲话:不是在写心灵,而是在写器官
热度 5 fuxy 2012-12-9 03:04
简评莫言讲话 用福格 纳 的 话 来 评论 : 他 们 不是在写心灵,而是在写器官。 他曲折 委婉地讲述了众多中国人在近代的生存状况。 可以引发许多共鸣。 表露是隐约的, 甚至是圆滑狡诈的 。 骨头并没有从此经历里成长起来。 他或许是中国近代社会人物的一个模型, 在外在以及自我牢笼里,既承受苦难,也恭悲听命 和 钻空自淫 。 确有通俗文学价值。帮助世人理解中国的许多作家和人们。 ”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这句前后不着边的西式话语大概是个后加的装饰。 附两份演讲词: 福克 纳 的 诺贝 尔 文学 奖 演 讲 我感到 这 份 奖 励不是授予我个人,而是授予我的工作 —— 一生用辛 劳 和汗水 为 人 类 精神所做的工作,不是 为 了名,更不是 为 了利,而是 为 了用人 类 精神的原材料 创 造 一些原先不存在的 东 西。所以 这 份 奖 励只是 暂时给 我保管。 为这 笔 奖 金 发 表一篇与它的本来目的和象征相符合的演 说 辞并不困 难 ,但我更愿意在 欢 呼声中做另一件事 情,把 这 个激 动 人心的 时 刻献 给 那些可能正在聆听我 讲话 的、同 样 献身于 艰 苦的文学事 业 的年 轻 男女 们 ,在 这 些人当中肯定有人将来会站在我 现 在站着的地方。 我 们 今天的悲 剧 是一种肉体上的恐惧,它已 经 持 续 了那么久,以至于我 们 几乎都能忍受它了。 现 在已 经 没有任何关于灵魂的 话题 ,有的只是一个 问题 : “ 我什么 时 候会被炸的粉身碎骨? ” 正因 为 如此,今天从事写作的年 轻 人已 经 忘 记 了关于人 类 内心深 处 的自我斗争的 题 材,只有 这 个 题 材能写出好的文章,因 为 只有它是 值 得去写的,是 值 得付出辛 劳 和 汗水的。人 们 必 须 重新回 忆 它,必 须 告 诉 自己,世界上最可卑的事情就是恐惧;并且告 诉 自己,永 远 忘 记 它,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不 给 任何 东 西留下位置,除了那些古 老的真理和心灵的真 实 。缺少了 这 些普遍的真理,任何故事都是短命的、注定要被忘 记 的 ——这 些真理就是 爱 与荣誉,怜 悯 与自尊,同情与 牺 牲。 如果人 们 不注意 这 些真理,他 们 的工作就是无用的。他 们 不是在写 爱 情而是在写情欲,在他 们 描写的失 败 中没有任何人失去任何有价 值 的 东 西;在他 们 描写的 胜 利中 找不到希望,更糟糕的是找不到怜 悯 和同情。他 们 的悲 剧 没有建立在普遍的基 础 上,不能留下任何 伤 痕;他 们 不是在写心灵,而是在写器官。 在人 们 学到 这 些真理以前,他 们 在写作中会 认为 自己已 经 高高在上,并且看 见 了人 类 的末日。我拒 绝 接受关于人 类 末日的 说 法。当然,我 们 可以很 轻 易地 认为 人 类 是 不朽的,因 为 他可以永 远 存在:当最后一 块 无用的礁石在血 红 色的、死气沉沉的黄昏中 伫 立,世界末日的 钟 声在它上空 渐渐远 去 时 ,仍然会有一个声音,那是人 类 仍 然在用微弱但永不停息的声音 说话 。我拒 绝 接受 这 种情景。我相信人 类 不会 仅仅 存在,他 还 将 胜 利。人 类 是不朽的, 这 不是因 为 万物当中 仅仅 他 拥 有 发 言 权 ,而是因 为 他有一个灵魂,一种有同情心、 牺 牲精神和忍耐力的精神。 诗 人、作家的 责 任就是 书 写 这 种精神。他 们 有 权 力升 华 人 类 的心灵,使人 类 回 忆 起 过 去曾 经 使他无比光荣的 东 西 —— 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 悯 和 牺 牲,从而帮助人 类 生存下去。 诗 人的声音不 应该仅仅 成 为 人 类 历 史的 记录 ,更 应该 成 为 人 类 存在与 胜 利的支柱和 栋 梁。 英文原文: William Faulkner’s Noble Prize Speech I feel that this award was not made to me as a man, but to my work-a life’s work in the agony and sweat of the human spirit, not for glory and least of all for profit, but to create out of 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 something which did not exist before. So this award is only mine in trust. It will not be difficult to find a dedication for the money part of it commensurate with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its origin. But I would like to do the same with the acclaim too, by using this moment as a pinnacle from which I might be listened to by the young whom is already dedicated to the same anguish and travail, among whom is already that one who will some day stand where I am standing.   Our tragedy today is a general and universal physical fear so long sustained by now that we can even bear it. There are no longer problems of the spirit. There is only one question: When will I be blown up?   Because of this, the young man or woman writing today has forgotten the problems of the human heart on conflict with itself which alone can make good writing because only that is worth writing about, worth the agony and the sweat. He must learn them again. He must teach himself that the basest of all things is to be afraid: and, teaching himself that, forget it forever, leaving no room in his workshop for anything but the old verities and truths of the heart, the universal truths lacking which any story is ephemeral and doomed-love and honor and pity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Until he does so, he labors under a curse.   He writes not of love but of lust, defeats in which nobody loses anything of value and victories without hope and worst of all, without pity and compassion. His griefs grieve on no universal bones, leaving no scars. He writes not of the heart but of the glands.    Until he learns these things, he will write as though he stood among and watched the end of man. I decline to accept the end of man. It is easy enough to say that man is immortal because he will endure: that when the last ding-dong of doom has clanged and faded from the last worthless rock hanging tideless in the last red and dying evening, that even then there will still one more sound: that of his puny inexhaustible voice, still talking. I refuse to accept this. I believe that man will not merely endure: he will prevail. He is immortal, not because he alone among creatures has an inexhaustible voice, but because he has a soul, a spirit capable of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and endurance. The poet’s, the writer’s, duty is to write about these things. It is his privilege to help man endure by lifting his heart, by reminding him of the courage and honor and hope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pity and sacrifice which had been the glory of his past. The poet’s voice need not merely be the record of man, it can be one of the props, the pillars to help him endure and prevail. -William Faulkner 莫言讲话   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的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作伴放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  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数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  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社,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庭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了壮胆,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嗓音嘶哑,声调难听,我的歌唱,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 年2 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 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当然,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去写他们。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   我最新的小说《蛙》中,就出现了我姑姑的形象。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起初她还很耐心地回答提问,但很快便不胜其烦,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姑姑确实是我写《蛙》时的模特,但小说中的姑姑,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别。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有时简直像个女匪,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现实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小说中的姑姑到了晚年却因为心灵的巨大痛苦患上了失眠症,身披黑袍,像个幽灵一样在暗夜中游荡。我感谢姑姑的宽容,她没有因为我在小说中把她写成那样而生气;我也十分敬佩我姑姑的明智,她正确地理解了小说中人物与现实中人物的复杂关系。  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 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 万字的小说的初稿。  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但书中的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这是我狂妄的野心,就像我希望把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缩影一样。  作家的创作过程各有特色,我每本书的构思与灵感触发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小说起源于梦境,譬如《透明的红萝卜》,有的小说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譬如《天堂蒜薹之歌》。但无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用无数生动细节塑造出了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我让一个真正的说书人登场,并在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十分抱歉地使用了这个说书人真实姓名,当然,他在书中的所有行为都是虚构。在我的写作中,出现过多次这样的现象,写作之初,我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希望能借此获得一种亲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后,我想为他们改换姓名时却感到已经不可能了,因此  也发生过与我小说中人物同名者找到我父亲发泄不满的事情,我父亲替我向他们道歉,但同时又开导他们不要当真。我父亲说:“他在《红高粱》中,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   我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学,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  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长期的艰难生活,使我对人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  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的作品是令人厌烦的,但我的人生是与我的作品紧密相连的,不讲作品,我感到无从下嘴,所以还得请各位原谅。  在我的早期作品中,我作为一个现代的说书人,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但从《檀香刑》这部小说开始,我终于从后台跳到了前台。如果说我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语,目无读者,从这本书开始,我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世界小说的传统,更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也曾经玩弄过形形色色的叙事花样,但我最终回归了传统。当然,这种回归,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檀香刑》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小说领域的所谓创新,基本上都是这种混合的产物。不仅仅是本国文学传统与外国小说技巧的混合,也是小说与其他的艺术门类的混合,就像《檀香刑》是与民间戏曲的混合,就像我早期的一些小说从美术、音乐、甚至杂技中汲取了营养一样。  最后,请允许我再讲一下我的《生死疲劳》。这个书名来自佛教经典,据我所知,为翻译这个书名,各国的翻译家都很头痛。我对佛教经典并没有深入研究,对佛教的理解自然十分肤浅,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我觉得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人世中许多纷争,在佛家的眼里,是毫无意义的。这样一种至高眼界下的人世,显得十分可悲。当然,我没有把这本书写成布道词,我写的还是人的命运与人的情感,人的局限与人的宽容,以及人为追求幸福、坚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小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身与时代潮流对抗的蓝脸,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农民,我童年时,经常看到他推着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我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这个奇怪的劳动组合,在当时的集体化社会里,显得那么古怪和不合时宜,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也把他们看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以至于当他们从街上经过时,我们会充满义愤地朝他们投掷石块。事过多年,当我拿起笔来写作时,这个人物,这个画面,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为他写一本书,我迟早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天下人听,但一直到了2005年,当我在一座庙宇里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时,才明白了讲述这个故事的正确方法。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谢谢大家!
6576 次阅读|5 个评论
莫言在瑞典答记者问
热度 3 xupeiyang 2012-12-6 21:33
莫言出席中国大使馆的欢迎酒会。他的上衣胸前口袋处绣有红色“莫言”篆书印章。 【莫言穿“印章”创意衬衣引热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莫言 前往瑞典领奖的穿着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近日有媒体拍到莫言身穿一件印有象征中国文化的“篆刻印章”的衬衣出席会议,引发网络热议。 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文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 · 莫言现身文学奖发布会:最大目的就是来领奖 2012.12.07 · 莫言:获诺奖是我个人的事情 非颁给国家 2012.12.07 · 高清组图:诺奖得主莫言抵瑞典出席新闻发布会 2012.12.06 · 莫言行程因瑞典首都大雪一度受阻 今已抵达酒店 2012.12.06 · 莫言诺奖晚宴座位曝光 与日本科学家比邻而坐 2012.12.06 【莫言出席诺奖发布会】北京时间19时,2012年诺奖得主新闻发布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莫言身着黑色风衣、黑色西装,顶着风雪步行抵达现场。记者问“此次来除了领奖,还有什么是您最大的目的”?莫言幽默回应:“我最大的目的就是领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参加这个记者招待会。” (中国新闻网) 【莫言称获奖是个人事 望能推动中国文学】北京时间6日19时,莫言出席瑞典学院大厅举行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莫言答记者问称:“获奖是我个人的事情,诺贝尔奖从来都是颁给作家而非颁给国家,获奖会引起中国读者对文学的热情,希望能对中国文学发展起推动作用。”新浪视频 http://t.cn/zjxbFik 【莫言步行赴会场不坐豪车: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北京时间19时许,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作家莫言出席,回答媒体的提问。与其他领奖人坐豪车来会场不同,莫言和夫人是步行到会场的。对此,有记者问他的生活态度。莫言回答道:“我父亲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莫言是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前是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后仍然是农民的儿子,"所以我看着好多人追着我签名我都觉得有点奇怪。我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我知道我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我今后还想继续保持这种谦虚的本色。” http://t.itc.cn/tvYtK ◇× 【莫言:最希望回到书桌前】人民日报记者瑞典报道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面对100名中外媒体记者,他用“心如巨石, 风吹不动”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以前是,得奖后也是,不同的是,现在骑车上街会有粉丝来拍照。目前他烦的是记者不断的采访,最希望回到书桌前。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3393 次阅读|14 个评论
人性的秘密
热度 3 yurongming 2012-11-9 00:06
传记创作是当今时代的大热门,但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从古至今,两千年来,鲜见能与《史记》创作相比肩的作品。一般研究者认为,传记文学创作在古代不发达,自传作品几乎空白就是一个明证。但为什么现在传记创作这么“发达”,依然极少名篇佳作呢?带着这个疑问,俺想简单梳理一下传记创作从古代向近代变迁的轨迹。 现代传记文学的兴起以斯特拉奇和伍尔芙首倡的“新传记”为标志,由此,西方现代传记从注重传记的历史性,转向追寻和探索“人性的秘密”,并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绩。而在中国,五四以后把“新传记”思想继承过来,再一次体现了中国学术从《易经》以来大而化之、不深究细探的毛病——传记创作由探求“人性的秘密”变成了简单的展示传主的个性。那么,揭示个性真的就等于展示人性吗?或者说展示了传主的个性就真的揭开了“人性的秘密”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还是首先来回顾中国传记的经典《史记》。《史记.项羽本纪》是作品的经典成就之一,我们来看项羽的个性,他威猛绝伦、勇敢刚毅,但另一面,鸿门宴放过刘邦体现了他的短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而夜行”体现了他的虚荣和胸无大志;不能听取亚父的劝告体现了他的刚愎自用 ;杀秦子婴及坑杀二十万降将体现了他的残暴。这样的一个人物,在现实中基本上是令我们不能容忍的,可是,他的失败却深深打动了读者,让我们为之深惋和同情,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就在于隐藏在鲜明个性背后的“人性的秘密”。 让我们且来回顾那“成就”项羽的经典一役,当时,于四面楚歌声中,项羽眼看大势已去,愤懑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那一刻,我们无比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日暮途穷之日,却连身边最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那种绝望和伤心。“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人性!揭开英雄的面具,我们看到的是深藏于坚硬外壳之下柔软的内心,而他的绝望地呼喊,彰显了“命运”的冷酷无情。他自身的能力越强,这种悲剧性的意味就越为浓烈。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不是为他而伤心,而是为人类固有的命运,为人类总免不了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而伤心。正是通过项羽的呼喊,揭开了人类“命运”那最黑暗的一角,我们隐隐看到玩弄万物如无物的“上帝”那嘲弄的表情。 人性,不过就是善与恶永恒的争斗,愿望与“命运”永恒的抗争 。善与恶本来就同为一体,所以才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才有解释不了的永恒的人性之谜。才有尼采“人类,你的恶也还太渺小”的慨叹。是的,是他第一个发现人类越来越走向侏儒,因为人类的善与恶都太渺小,远远不能丈量真正的人性至善的底蕴。 对“人性秘密”的寻找,还意味着在这重重的抗争之后,看有没有找到一种和谐的可能,能否与“命运”取得和解,达成一致。刘邦取得成功了,但是他远远不如项羽打动我们的心,只是作为一个反面的典型。从历史的角度,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所以历来的帝王将相无数,却没有几个真正留在后人的心里,而人性,只有人性,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获得真正的永恒。读懂项羽的伤心,懂得“华亭鹤唳”的真意,也许我们的传记创作才不会淹没在那一系列空洞的个性、琐事之中,产生传之百世的经典作品。
个人分类: 其他|5457 次阅读|6 个评论
莫言在德国谈文学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10-28 17:44
莫言在德国谈文学 友人发来,看来,是一位 读者根据 莫言在德国应邀参加一个文学会议发言 录音整理,并经莫言本人审定了的 如下资料。 应能反映莫言对文学的一些观点与风格,转发于下供网友们参考! 全文如下: 莫言在德国开会发言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开了两天会,终于谈到了文学。(笑声)上个月,我因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 出院以后身体虚弱,本来想跟有关方面打个招呼,在家养病,不来参加这个会议。但我妻子说: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就应该信守承诺,尽管你一爬楼梯就冒 虚汗,但我建议你还是要去。你若不去,对会议主办方很不尊重。听妻子话,我 来了。我临出门的时候,妻子对我说:听说德国的高压锅特别好,你买一个带回 来。(笑声)我这才明白她让我来的真正目的是让我来买锅。(笑声)我前天上 午已经完成了任务,买了个高压锅在床头放着。(笑声)这次来呢,我还知道德 国某些媒体给我上背上了一个黑锅 ---- 非常抱歉,可能给同传翻译的女士增加了 困难,中国人将强加于自己的不实之词称为 ' 背黑锅 '---- 中国有一些小报经常这 样干,经常造我的谣言。 我没想到像德国这样号称严谨的国家的媒体也会这么干。(笑声,掌声) 由此我也明白,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差不多。(笑声,掌声)这次我来法兰克福,收获很大,买回了一个银光闪闪的高压锅,同时卸下了一个黑锅。我是山东人,山东人大男子主义,如果一个男人听老婆的话会被人瞧不起的,我这次来才体会到老婆的话一定要听。(笑声,掌声)我如果不来,第一 买不回高压锅,第二我的黑锅就要背到底了。我老婆的话体现了两个很宝贵的原则,一个是要履行承诺,答应了别人一定要做到;第二个就是别人好的东西我们要拿过来。德国的锅好,我们就买德国的锅。(掌声)我老婆的这两点宝贵品质值得很多人学习。前天晚上我给她发了个短信,把我这次的行动做了汇报。她给我回短信:再买一个高压锅。(笑声)两个高压锅太沉了!我就给她撒了一个谎:德国海关规定每个人只能买一个高压锅。假如我们的德国朋友不反对,不怕中国人把德国的高压锅买得涨价的话,我回去会利用我在中国的影响,写文章宣传德国锅的好处,让全中国的家庭主妇都让她们的丈夫来买锅。(笑声,掌声) 光说锅也不行,我们还得说文学。我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的。(掌声)作家是有国籍的,这毫无疑问,但优秀的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掌声)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掌声)像德国的作家:歌德的作品,托马斯·曼的作品、伯尔的作品、君特·格拉斯的作品、马丁·瓦尔泽的作品还有西格弗里德·伦茨的作品,这些作品我大部分都读过。我认为他们的作品就是具有普世价值的、超越了国界的文学。尽管他们描写的是中国读者并不熟悉的德国生活,讲的是德国的故事,但因为他们的作品在描述了德国生活的特殊性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类情感的共同性,因此他们的作品就获得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因此他们的文学既是德国的文学也是世界的文学。 我必须坦率地承认,中国当代文学中也就是从 1949 年到现在的文学当中,确实有一批作品是不具备世界文学的素质的。因为这批作品的作者受到了时代的限制,不敢也不愿意把他们心中的真实的情感表露出来。这种情况从上个世界的 80 年代发生了变化。尽管有很多人对中国最近 30 年来的文学的评价不高,包括德国的著名汉学家顾彬先生,他对我们最近 30 年来的当代文学评价很低。他有很多非常有名的说法,我在这里就不重复了。但是我个人认为最近 30 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写出了很多具有世界文学品质的优秀作品。中国当代文学之所以能在 30 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巨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中国作家 30 年来大胆地谦虚地向西方文学进行了学习,包括向德国作家的作品学习。但是向西方文学的学习并不意味着要照着西方文学的模式来克隆我们自己的小说、诗歌。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们确实经过了简单模仿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我们很快就认识到了这样的模仿是没有出路的。你模仿君特·格拉斯模仿得再像,那有什么意义呢?那顶多说你是中国的君特·格拉斯;模仿马丁·瓦尔泽模仿得再像,也没有意义,顶多说你是中国的马丁·瓦尔泽。要取得自己的文学地位,就必须写出属于自己的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一个国家的文学想要取得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同样也要具备自己的鲜明的风格,跟别的文学在基本点上有共同的地方,但某些特性要十分鲜明。所以我想,中国文学既是世界文学一个构成部分,也是属于中国自己的,这才是对的。 那如何实现这一个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向中国古典文学、西方文学包括德国文学学习的同时,去发掘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所蕴藏着的创作资源,包括我们每一个人与别人不一样的亲身经验。然后在我们个人独特经验的基础之上,塑造出我们自己的人物系列,使用或者锤炼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语言,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小说或者诗歌。这样的话,作为一个作家才有可能取得自己在文坛当中的地位,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学才有可能取得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但是这个目标目前还远远未能实现。我们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我所想象的伟大的文学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确实还是要继续谦虚地学习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我们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更要深入到日常的最普遍的生活当中去,亲身体验,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心中最痛的感觉,那么我们作品才有可能具有世界文学的价值,否则很难说我们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另外,我想谈一下文学多样化的问题。高压锅可以批量生产,而且越符合标准越好,便于修理嘛。文学最怕的就是批量生产。我确实没有资格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评价,因为在这 30 年来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文学作家,出现了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如果一个人没有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要对它做一个总体性的评价是很冒险的也是很不负责的。我也没有兴趣过多地评论别人的作品,但是我有自己关于文学的标准,而且我按这个标准把作家分成好的和比较好的。我可以不喜欢某个作家,但是我无权干涉他的创作方式。如果我作为一个批评家,当然要尽量排除掉我个人的审美偏好,尽量客观地评价别人。但是我作为一个作家,我就可以非常个性化地选择我所喜欢的,不读我不喜欢的。刚才一位先生提到了作家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好的文学、好的作家当然离不开社会生活。作为一个中国作家必须对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保持一种高度的兴趣,而且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你要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个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对于一个作家、对于文学来讲,最可贵的就在于它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如果我们所有的作家的看法都一样,那么这么多作家的存在价值就值得怀疑。在社会中,有的时候我们要强调一种共性,但是在文学当中确实要高度地强调个性。在国内,我做过的很多演讲都以文学的个性化与作家的个性化为题目。这也是 30 年来中国作家所做的巨大的努力,就是要从模式化的、公式化的、雷同的作品的套路中解脱出来。作家对社会上存在的黑暗现象,对人性的丑和恶当然要有强烈的义愤和批评,但是我们不能让所有的作家用统一的方式表现正义感。有的作家可以站在大街上高呼口号,表达他对社会上不公正的现象的看法,但是我们也要容许有的作家躲在小房子里用小说或者诗歌或者其他文学的样式来表现他对社会上这些不公正的黑暗的事情的批评,而且我想说对于文学来讲,有个巨大的禁忌就是过于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作家的政治观点应该是用文学的、形象化的方式来呈现出来。如果不是用形象化的、文学的方式,那么我们的小说就会变成口号,变成宣传品。所以我想,作家的政治态度,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确实跟政治家、社会学家的表现方式不一样的,即便是作家队伍里面也应该有很多差异。我们确实没有必要强行要求所有的人都一样。最终我还是认为,归根结底,一个作家还是要用作品来说话,因为作家的职业决定了写作才是他最神圣的职责。如果一个人只有作家的名号,没有小说、诗歌,没有其他的文学作品,那么算个什么作家呢?什么叫作家?因为他写了作品;什么叫著名作家?因为他写了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什么是伟大作家?因为他写出了能够影响全人类的伟大作品。所以作家的名号是建立在作品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作品,那么你这个作家的身份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当然我想每个人都不彻底,我也不彻底。如果我彻底的话,那么我就应该像我的名字一样不要说话。所以我也不彻底,我也要说话。 最后我要再讲一个题外话,就是德国报纸所报道的关于我对某某参加会议的看法。有的报纸讲的很具体,什么我 " 不愿意跟他在一个房间 " 等等。我看到这些报道有点莫名其妙。我 11 号下午下了飞机才知道这件事,而关于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在 11 号之前已经在媒体上公布了,是怎么得来的?是谁采访的我?这件事我还真得谢谢我妻子,谢谢她让我来,如果我不来,真的说不清楚了。我觉得论坛嘛,谁都可以说话。已经是 21 世纪了,没有任何人能把谁的发言权剥夺。谁都可以发言,谁都可以在不影响到别人自由的情况下发表自己对所有问题的见解。当然,谁也都可以不发言。如果有人想用强制的手段剥夺别人这种权利,这是违反最基本的准则的。我是一个 50 多岁的人啦,也是一个号称写了很多小说的所谓的 " 著名作家 " ,不至于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说出那么荒唐的话来。 最后,我讲一个小故事。听说法兰克福是歌德的出生地。在中国,流传着一个非常有名的关于歌德的故事。有一次,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的仪仗。贝多芬昂首挺胸,从国王的仪仗队面前挺身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在仪仗队面前恭敬肃立。我想,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对贝多芬的尊敬和对歌德的蔑视。在年轻的时候,我也认为贝多芬了不起,歌德太不像话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像贝多芬那样做也许并不困难。但像歌德那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尊重世俗,对着国王的仪仗恭恭敬敬地行礼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谢谢大家!(热烈掌声) (读者根据录音整理,已经莫言本人审定)
个人分类: 其它|3068 次阅读|3 个评论
莫言致辞(扩充版)
热度 4 wliming 2012-10-20 10:16
莫言致辞(扩充版)
看了邢老人家《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讲话(英中文对照)》觉得意犹未尽,我给扩充一下(红色字体),如有必要,请老人家做个翻译: Dear old and youngmen, dear girls and wives, 亲爱的老少爷们儿、亲爱的姑娘媳妇儿, My name is shut up! My sister's name is don't worry, and my brother's name is don't hurry.Many Chines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y will get gold if they don't say any words.But I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is from nothing. 我叫莫言,我妹妹叫莫愁,我弟弟叫莫急。许多中国人相信沉默是金,而我相信一切尽在不言中。 My most famous novel is “Big Breast and Fat Hip”. Do you know what I mean?In China it is often regarded as a yellow book. Soold and young men like reading it. The police will sweep yellowthings if they are too yellow.I am lucky that my books are not that yellow. 我最有名的作品是《丰乳肥臀》。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在中国它经常被人当作黄书,所以老少爷们儿都喜欢看。太黄的东西,是要被警察扫黄的。我很幸运,我的书还不够黄。 说到黄书,我知道,对于你们西方人来讲一点也不稀奇,你们可以写得那么露骨,那么色情,甚至那么肮脏,但是,我们东方民族不行。我们追求含蓄。你们可能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把风月之事也写得如小桥流水一般情意悠然。当然,中国也有真正的黄书,比如《金瓶梅》,不过,这是一本禁书,只供妻妾成群的王公贵族阅览。为了迎合你们的口味,我也就顾不得廉耻,把我奶奶的大奶和屁股呈现出来供大家玩乐。所以,我的确算是色胆包天了。关于你们的口味,我是摸索了很多年的。中国的庙你们不懂,和尚和尼姑的风流韵事你们更不懂,所以,我一开始就写教堂,写牧师,让中国人都以为这是一部西方人的作品。不这样做,恐怕我今天这个牛B奖就落入了鬼子的裤裆。嘻嘻,为了这个牛B奖我把你们都耍了。 当然,我也不光会写黄书,我还会把故事写得过分血腥,过分残酷。现代社会,不痛不痒的故事已经无法打动读者了。所以,我才在《红高粱》里想到了生剥人皮等一些血腥的故事。这样一种震撼的场面对人的神经的强烈刺激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我所揭示的贫穷和愚昧的夸张程度,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中华民族曾经有个鲁迅也用了类似的风格揭露社会的愚昧和黑暗,可惜你们没给他牛B奖,现在给我算是对中国人的一点补偿。 我现在可以算个文学家了,所以我再谈点文学。文学有什么意义?有一个生动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鲁迅笔下的阿Q直率地向吴妈求爱--我想和你困觉。然而,如此坦诚的纯真的爱情却被当做性骚扰,阿Q不得不当了一件破棉袄给吴妈赔礼道歉。这是为什么?那就是因为阿Q缺少文学。 换了徐志摩,他就会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那该是多么浪漫温馨的一个场面哦,吴妈肯定会感动得眼泪鼻涕一大把,瘫软在阿Q怀里紧紧握住阿Q的手,温柔地唱道:‘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这句抄袭自莫言)可见,文学给了我们欺骗的手腕。再如科学网邢老人家,他的文字风趣幽默又不失典雅,所以,他身边总是美女如云,另外,这个情场高手,不久一定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来,请你们把牛B奖先给他预备一个。总之,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学文学懂文学。文学才能让我们艳福无边。o-ye! After I get the prize, I plan to buy a big house in Beijing. How big is big? About 120 square meters. But first of all, I need to apply for an ID card in Beijing. I am very very happy. 我拿到奖金之后,准备在北京买个大房子。多大?大概120平米。但首先,我需要申请一个北京身份证。我好好幸福耶! Thank the party, thank the government, thank my parents, thank my sisters and brothers, thank my wife, and thank you! I love you, and do you love me? Please loudly!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感谢我老婆,感谢你们。我爱你们,你们爱我吗?请大点声! Shut up! 莫言
个人分类: 娱乐|1569 次阅读|7 个评论
一个工科女的文学情怀
热度 55 YC2011 2012-10-14 20:00
一个工科女的文学情怀
一个工科女的文学情怀 曾泳春 我不知算不算文学女青年,因为在科学网开博之前,我从来没有写过一篇文字。作为工科女,我在走出中学校园后就没再受过关于语文的教育。我从来不写日记,上一次的写作可以一直追溯到高三。我中学时的作文一直不错,高考过的人都知道,高中时的作文基本上都是议论文,而我早就总结出议论文的八股写法了:第一段提出观点,第二、三段举两个例子支持观点,第四段总结观点。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整个中学时期战无不胜的作文,在高考那一刻遭遇了滑铁卢,不能怪我,那年的作文题实在太变态了。我在科学网潜水两年多的时间里,也没有任何欲望和冲动自己去写文字,只是看着别人写的文字感受一些思想、欣赏一些文采。 但我的确看了很不少的文学作品,而且,我是认真读经典文学名著的一个。我以前不知道我看过的书算多还是算少,最近因为莫言的获奖,科学网上热议了一把文学,我才发现大家讨论的作家我几乎都知道,也都读过他们的作品,这么想来我应该算是看过不少文学作品的人,从这点看,我应该算文学女青年了。但我因为自认为不是科班出身,因此几乎没提过笔自己去试着写一下文字,怕贻笑大方,因此高考之后的20多年里,我一直在阅读,而从没动过笔。 但严格说来,我又不算读书很多的人,因为我只看小说,对于历史、人物传记、纪实文学、戏剧甚至散文,我都产生不了兴趣。我酷爱小说,因为我知道我写不出小说,这是由我的文学基础决定的。我十分钦佩小说家,读《战争与和平》一遍需要多少时间?而我们的小说家,他们把一厚册一厚册的原稿销毁,一次一次的重写,那是多苦的事。一部长篇小说需要有一个庞大而精巧的架构,从几条线入笔,从发散到收敛,逐渐逼近最后的结局,那是一种万马奔腾的胜利会师,是小说家含辛茹苦的智慧展示。 我不算读书很多的人,还表现在即使是读小说,我也读得很慢,很精,而且会不停地去重读。我书架上的文学名著,除了读不下去的几本(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其它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两遍以上。文学名著相比于通俗文学的特点是,在叙述故事前,会有长长的铺垫,包括社会背景、风景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描写。因此不够耐心的人,是无法欣赏名著这种渐入佳境的过程的。而我总是很沉醉于阅读这样的铺垫,如《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些俄国田野风光的描写,简奥斯丁作品里关于英国庄园以及乡间景物的描写,然后渐入佳境地去读作家已经铺垫了很久的故事。因此到最后,每一部名著,都被我读成了景物描写加爱情故事。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深刻的人,因而我不喜欢去探索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而只是感动于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爱情故事。我认为,文学作品重要的是描绘,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示现实。过多考虑作品的内涵,会带来思想大于形象。而我喜欢形象,特别是美的形象,当看完一部作品,在脑子里沉淀,沉淀到那种最天然的、仿佛是童年回忆的美。我不喜欢追求深刻,我追求那种天然浅显的美。这是在中国作家里,我特别推崇汪曾祺这样的作家的原因,他的作品去除了浮躁,浅显到几乎白描,但却是那么和谐,与人生如此和谐。 当然汪曾祺这样的作家获不了诺贝尔奖,因为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小品文,即使是小说,也是小品文小说,写点小景致、小爱情、小风土人情,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的一种模样。我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自于文学期刊,从文学期刊中,我爱上了当年如日中天的苏童、叶兆言、格非、刘震云、池莉、方方、迟子建这些小说家的作品,而后来我发现,我比较喜爱的这些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是科班出身,包括莫言。所以我想,我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自觉地受到一种专业写作的潜移默化。我难以接受天才的作品,比如王小波,尽管我读过他最著名的三部小说,但统统没有留下印象,没感受到美,也没有发现思想,这是一场浪费时间的阅读。 在看了20年的文学作品之后,我在某天突然想尝试写一点文字,一种将科学和文学交融的文字。于是我尝试着去沉淀,去掉浮躁,去写那些接近“童年回忆”的简单美。写作是一种 思索方式,一种情感形态,是美学感情的需要。我愿意把文字写得很健康、很美、很有诗意,同时传达我的智慧。如果有人感受不到,并不代表他就比我智慧。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思索方式、哪一种情感形态是最接近真理的,正因为每个人的思索、表达不同,这个世界才充满缤纷、异彩纷呈。 来听这首伊能静写的,庾澄庆唱的《 春泥》 。纪念一下贯穿了我们整个青春岁月如今飘散于风中的爱情。 我会提起勇气 好好地呵护你 不让你受委屈 苦也愿意 有一种情怀,叫作等待
9498 次阅读|119 个评论
一个科学家的文学事业
热度 11 caojun 2012-10-13 22:22
在为《北京日报》写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科普中,我写到“经过四年的准备和四年的建设……”。由于排版的限制,编辑改成了“经过八年的准备和建设”。不过我还是喜欢原来的写法,因为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中学语文课本中法布尔写的《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欢唱”。 很多人认为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文字优美的科普小品。实际远不止如此,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也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比它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更高些。在法国十八、十九世纪,许多生物学家热衷于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写成文学式的著作。其典型创始人布封说, 人间的科学研究日新月异,不断进步,我的科学理论不久后一定为后人的研究成果所超越,能流传后世的,不过是我的文章而已,因为“风格即本人”( 这句布封的格言一般译成汉语中的“文如其人”)。 法布尔《昆虫记》的文风优美并不在于修词琢句和雕虫小技,而表现于作者的人品。它的文字技巧并不特别细致,而是朴素与真实。单纯文字技巧高妙,并不能产生深刻动人的作品。 “偏见”与“贫苦”折磨着法布尔的一生。法布尔生在穷苦人家,自己靠打工谋生,才上了小学、中学;以后长年只靠中学教员工资,维持一家七口的生计;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法布尔勤奋刻苦,锐意进取,从农民后代变成一位中学教师,此后业余自学,花了十二年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博士学位。尽管如此,他想“登上大学讲台”的梦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实验室的愿望也始终得不到支持。教育、科学界权威们,骨子里看不起他的自学学历,看不惯他的研究方向。 有种说法认为,法布尔能这样苦度一生,完全是为了“兴趣”,也就是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实际并不完全如此。他自幼兴趣广泛,在物理与数学上也很有天赋,并不只是热爱昆虫。无论爱虫之心源于先天还是后天,它都是极易变化的东西。 没有坚定的意志做支柱,任何兴趣终将游离漂移,化为恍惚。 ( 博主按:我见过不少学生,一口咬定要做研究,要学物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看不到刻苦攻关的拼博精神,时间低效率地消耗在网络聊天等生活琐碎中。殊不知科研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都是靠意志品质支撑,虽然兴趣总是推动因素,纯粹的兴趣驱动也许占不到百分之一的时间。没有persistence,motivation只是一句空谈。) 晚年的法布尔用一生积蓄的一点钱在乡下买了一块园地,专心研究昆虫。那时他年已六十岁以上,从学校退休,不过这既是他一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他实至名归,名声大振的时期。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古罗马诗人),法国学术界和文学界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没有等到诺贝尔奖委员会下决心授予法布尔诺贝尔奖,这位歌讼昆虫的大诗人就已经瞑目长逝了。我们不必为他的去世惋惜,《昆虫记》中凝结着他的一切。 --大部分内容根据《昆虫记》中译本序(王光,罗大冈)改写。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10718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回忆1992年莫言在北大的文学讲座 --转载
biophysicalchem 2012-10-12 14:20
这位师兄写的电教估计已经不存在了。 怀念北大听报告的时光。 来源 朱家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5f3060101768a.html?tj=1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是令人很感高兴的事。我想到20年前曾经在校园里听过莫言的文学讲座,并曾以文字记述下来并发表了,就把这点文字找了出来,姑且贴在这里吧。这关于莫言的一千多字摘自本人的文章《我瞳孔中的名人——小人物视野里的风景之二》,该文发表于《大学生》杂志1993年第7期(系三篇连载文章中的第二篇),文章先后写了莫言、汪国真、西川三人,关于西川的那部分文字,2009年3月时逢海子去世20年之际已经贴在了本博客上。这次莫言代表汉语文学斩获诺贝尔文学奖,那我还不赶紧贴上来? 我瞳孔中的名人 ——小人物视野里的风景之二 文/朱家雄 刚到北京时,十分兴奋,毕竟是从湘楚之远而初栖京城。古都名胜万千,我的观光欲喷薄而出,于是马不停蹄,一鼓作气览尽京华风光。 其实,这座旅游名城还有另一张面孔,另一种风景。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这里聚集了政界、科技界、影视界、文化界、工商界等各领域里的很多知名人士。在京城几年,我多多少少见到了一些比之普通人是大角色的人物。我想,他们也是首都的一种名胜——生动而独特的名胜。我不会画画,多年来那么多美丽的自然风光从我眼前流逝,我没有画家的遗憾而是坦然处之。唯独这片大人物风景激起了我做风景速写的欲望,扼制不住,信手画来。 莫言 见到过两次,第一次是1992年11月18日,是莫言到北大来演讲。几天前三角地就贴出了广告:从《红高粱》到《酒国》——著名作家莫言来北大演讲。到了那天黄昏,天下起了小雨,室外一片濛濛雨气,但大家都不在乎,冒雨跑来,电教楼的报告厅里,黑压压地挤满了学生。莫言来了!欢迎的掌声从人群里响起。 莫言说,小的时候就渴望到北大学习,一直未能如愿,这么多年过去,终于来北大了,不过多年前没有料到,来北大是上讲台,坐在这里真是荣幸之至,云云。莫言好谦虚,北大学生的掌声好热烈,骄宠惯了的北大人最爱听这种开场白。人群创出了一个好氛围,莫言兴致益佳,他用宏亮的声音侃侃而谈,从山东高密的乡村说起,说到军队的生活、作家的生活,从文学上的起步说起,说到《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高粱家族》,说到刚写完的长篇小说《酒国》。说到佳境,作家的灵感临空闪耀,照亮了台下台侧人群的视野。于是掌声如潮,一波一波次第拍向讲台。后半部分时间作家用来回答大家的提问,于是不断有人站起来朗声请教,不断有人霍然而起质问责难。莫言好身手!三言两语皆击中要害,冰释了疑问,避开了矛锋。那些递纸条提问的更多,从后排向前排传递的纸片纷纷扬扬,像流水上漂荡的无数落花,蔚为壮观、幽美。一会儿,莫言桌前多了一小堆纸条,莫言一张一张展看,当众念题,当众游刃破题。我坐在台下,递上纸条也提了几个问题,比如:您对海明威的作品怎么看?莫言答:海明威自然是大作家,语言简洁有力,并获了1954年的诺贝尔奖,但我并不喜欢;我喜欢的作家是福克纳、马尔克斯。莫言的作品深受福、马两位的影响,又自成风格,中篇小说《红高粱》的绚烂辉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如《喧哗与骚动》、《百年孤独》一样广为人知,难怪有学者做过莫言与福克纳等人的比较研究。 莫言的讲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最后大家纷纷涌了上去,要求签名者蜂群般把莫言连同讲台围了个密密匝匝。我也挤近了要签名,但见众手穿空,汹涌张扬,题字本的扉页敞开,将落作家墨宝的空白暴露无遗。我忽然退出人丛,不签了,我走到楼外清凉的空气中去。莫言牺牲了一个晚上的写作时间,却也值得,他给几百学生留下了一个精彩的夜晚。我在微雨中漫步,回味着作家的演讲。 第二次见到莫言,是1993年3月14日。听教文学的老师在课堂上说,王府井新华书店这天有著名作家签名售书。我在这天上午赶到书店,一进门,就见左侧摆着好几位作家:莫言、刘毅然、刘恒。王朔本来说好来的,却缺了席,一些王朔的读者颇感遗憾。书店在卖一个长篇丛书,四位作家的作品分别是:《酒国》、《欲念军规》、《逍遥颂》、《千万别把我当人》。莫言坐在那里,神情平淡,不时有读者购其作品,请求签名留念。我也买了一本《酒国》,他写下“炽风”(我的笔名之一)两字,写下一个冒号,问我:“你想写句什么话?”我说随便,于是我见到这样一句:酒不醉人人自醉!后面是其大名和日期,我就试着和作家攀谈。 莫言老师,您去年到北大来演讲一回,我去听了,很精彩的。您没忘吧? 对,是有这么回事,快半年了。 很喜欢您的作品,尤其是《红高粱》,印象很深。 只聊了一会,后面要求签名的读者就涌了上来,我只好闪开,在一边的书架前翻书,我不时向那排作家望几眼:刘恒戴着一顶学者帽,很有风度,他微笑着给人签名,轻声交谈;刘毅然也是,他不笑,但面色诚恳,人少时,不时用有穿透力的眼神环视店内。 汪国真 …… 西川
个人分类: 社会时事|2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的启示
热度 3 metanb 2012-10-12 10:07
10月11日,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本土获得专业领域的诺贝尔奖。很自然的问题是,这个“第一”为何是文学,而不是其它领域?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从事文学创作往往是个体自发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在心理层面表现为“表达的冲动”。这样的冲动源于个体置身于特定的外部环境或背景而激发出的某种强烈的情感。在这种冲动中,表达是最终的目的。而外部环境或背景可以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经历,也可以是具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2. 充分的自由及自主。由于是出于自发,起初往往是在业余时间从事写作,只要腾出时间,写作内容是自由和自主的。待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而写作也能顺带解决生计时,时间方面也就获得更多自由,成为作家。当然,作家和写手有较大的区别,写手往往是为了生计而写,而真正的作家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张等,尽管有时也会为环境所困。无论是职业作家还是业余作家,都是看作品,而不是论身份。 3. 设备简便易得,只要有时间和空间,有纸和笔就可以进行,对于其它方面的硬件依赖性很少;劳动成果的可能的直接受众很多,文学作品的出版具有很自然的“市场”属性;文学作品往往是以原著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并且越是著名的作品,越是更容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并获得优先的选择,而且自古如此。 4. 文学具有自然的本土根源和传统。比如,中国古代的《诗经》 收录了西周 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其 历史积淀之深厚叹为观止;又如,屈原刚正不阿,却遭遇昏君和谗言,“ 忧愁幽思” 而成 《离骚》,其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再比如《古文观止》收录了从周代到明末的二百多篇文学作品,皆出自历代名家。百度百科列举了一些中国古代、近代作家: 屈原,孔子、司马迁,掏潜 ,韩愈,李白,白居易,杜甫,苏轼,关汉卿,汤显祖,吴承恩,曹雪芹,施耐庵,鲁迅,老舍,沈从文,徐志摩 ,巴金,茅盾,钱钟书 等,其作品均根植于本土,并蕴含着相应的文化及文学传统。 以上提出的几点对于每个国家的作家都适用,即便在中国,这些条件和因素也能够存在。这样就回答了问题的前半部分。关于前述问题的后半部分,也能在以上几点中找到部分答案。最首要的,其它领域在中国缺乏本土根源和传统,至少是不丰富、非主流。这就导致了原著及原始经验的缺失。比如,科学名词在转译中会造成微妙的误解,科学知识在重新整理中丧失掉本来面目;特别地,很多教科书不列参考文献,等等。可以说,中国作家是直接从客观世界获取素材,直接从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学习、吸收,而中国理科学者则受到较大的隔阂。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实验科学,对于硬件设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这些设备及其设计和制造都是长期在发源地积累的结果。虽然说我国学者善于做理论,但正如杨振宁所指出的,只有那些与实验密切联系的理论才可能具有真正的价值。经济学理论性较强,但也离不开整个社会的经济实践及发达情况。在落后的经济环境中得出先进的经济理论,似乎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九十年代,杨振宁先生曾预言说,“二十年内”中国本土会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今虽然言中,但并不是杨振宁先生本来所指的。事实上,近几年杨先生再次提出“二十年内”的预言,话没有变,但时间起点已经“renew”了。但愿这一次的预言不会落空。 注:本文已在《中国科学报》发表(略有删节):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5666 最后修订:2012-10-15
个人分类: 精选博文|3544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作家得诺贝尔奖了,科学家情何以堪?
热度 17 曹聪 2012-10-11 21:54
1980年10月8日,演员赵丹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管得太具体,文艺要完蛋 ”, 一个领导说,“赵丹临死还放了个屁。” 但是,就是在这个 “管得太具体” 的文学领域,出了个获得由来自北欧的一个小国颁发、但被全世界许多作家认可的一个大奖的作家。 相对来说,我党不但对科学界管得不具体,而且投入了至少是现在看来让全世界科学家都羡慕的大量的金钱。结果呢? 是否应该有人出来放个屁:“如果管得不具体,科学要完蛋”?
个人分类: 另眼看中国|4603 次阅读|16 个评论
莫言获奖与文学男青年的新希望
热度 39 xingzz 2012-10-11 20:08
莫言获奖与文学男青年的新希望
九月份在欧洲,在不断登机、转机、乘机的boring过程中,我随身携带的三本小说期刊也有了新读者,一个对文学没什么追求的前学生。我告诉这位神仙,在我年轻的时候,文学男青年经常借一首小诗或者一篇煽情的作文,就能骗得美女的芳心,可见文字作为表达情感的工具曾经打着“爱情”的大旗所向披靡。然后我问,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钱的话,靠文学还能赢得爱情吗?神仙讥笑道,做梦吧,文学如今已经变成了小儿科,你这个老文学男青年想骗谁都没戏! 这么武断的结论,也只有新时代的年轻人才敢下。再说了,我老人家今年还不到八十,有那么老吗? 就在今天,那个长得比我丑的名字叫莫言的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人们一定会从各个角度赞叹和分析这个老男人获奖的意义。作为一个老文学男青年,我负责任地认为,莫言获奖给文学男青年们打了一针兴奋剂,那就是笔下自有黄金屋、文字也能赢得颜如玉。 莫言说过,文学是人类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要。我老人家说过,科学文章一定要写出美感,让人读着很舒服,让人感到干净和整洁,并从而传达你的智慧。文学表达的情感和科学传递的智慧,是知识分子对这个世界的倾诉。所以我们需要优美的文笔,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我们怀有同样的情愫,但是表达的技巧和档次可能不同,对方获得的信息和感受肯定也大不相同。 所以对于文学男青年而言,文学的力量就在于,可以用较小的经济代价,打动美人的芳心。 所以对于文学男青年而言,文学的追求就在于,看了我的文字,你就决心把青春献给我。 无论如何,你不能等待青春消失。 当年我读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时,就读出了一个热血文学男青年的豪迈与柔情。他赢了,徐帆乖乖地缴械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文学有如此的力度。 金庸也是我们的偶像,他所塑造的武侠英雄与美女的故事,是一代又一代华人的童话。男人们在金庸的梦中做梦,然后书写自己的豪迈与柔情。 在手机与网络把情感交流变得如此容易和平庸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尤其男人与女人之间,需要更高明、更有趣、更撞击心灵的表达。文字的力量,其实从来就没有萎缩,只是而且只是,你需要欣赏的情怀和反馈的冲动。 科学网上,一小撮以YC为代表的文学女青年,暧昧千年已经暧昧得不耐烦了。 科学网上,一大批失意于这个时代的文学男青年,能否迎来他们的第二春呢? 能还是不能,归根结底也不是文学男青年说了算的事情。呵呵...呵呵...呵呵呵...
个人分类: 随笔|6864 次阅读|51 个评论
博客始文
热度 1 longwang 2012-9-6 10:19
很久没有写过文章了,最近突然感觉应该看些书,增加些人文素养,于是乎找来了一本《余秋雨人生哲言》,不看不要紧,一看感觉唤起了我的人文细胞,内心的小小文艺情节被打开了,再加上最近听了几场讲座,总觉得应该假装下文化人,写点东西,也是锻炼下自己的文学逻辑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为我历来对自己的文学功底很没信心,也确实比较差,呵呵)。 且以此为开博题记 有首歌这么唱“在周末晚上,关上了手机,舒服卧在沙发里”,确实不错。我现在的状态是:吃过了晚上饭,买上一杯咖啡,坐在图书馆无线电子阅览室里,对了电脑,暂时抛开一切,完全进入自我境界中,彻底的让思想无拘无束,想啥是啥,惬意如是乎。 很多时候,我在这种状态下,总喜欢回忆一些事情,尤其是小时候的事,过去的事,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个比较怀旧的人,或者说是性情中人吧。怀念过去,怀念以前,怀念过去的人和事,想到开心处笑,想到感动自己的地方,会有流泪的冲动,这个可能有些多愁善感的感觉了,哈哈。其实我觉得自己其实有种不舍的情节,很多东西或者很多事情不想让他就这么过去,总想用回忆把它留住。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很多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能再重复。但我觉得回忆是一种很好的东西,虽然无法把那些东西留住,但你可以让他永驻心底。而且很多事其实你在经历的时候往往印象不深刻,反倒是回忆起来的时候,让你感触颇深,感慨良多。 我觉得既然是开博首篇,有必要讲讲自己的情况,也算对自己 23 年的小总结吧,人也应该会总结自己,不能活的太盲目的。现在写的这些,十几年或二十几年后再回过头来看,应该会觉得很有意思的,呵呵。 我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农村,从小也在农村长大,是典型的农村长大的孩子。虽然长在农村,但我每次想起来,总觉得特别舒服,我个人觉得小时候就应该在农村长大,那样的童年才有意思。泥土的气息,山间的清风,一起疯玩的小伙伴,树上的知了,河里蝌蚪,山里的小鸟,田里的青蛙,还有很多很多,那些都是我最美好的记忆,也特别的珍贵。虽然没有城里的孩子那样,小时候能去少年宫,练乐器,学画画,学舞蹈等等(那时候我们应该是在地里玩泥巴),但我现在想想也没有什么遗憾,他们有他们的文化艺术,我有我的乡土气息。在这点上,我一点也不自卑,当然更不自高,呵呵。 我妈妈在我还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受村里的邀请,去当了村幼儿园的老师,当时因为我爷爷奶奶要照顾我堂哥堂姐,所以我妈就把我带去幼儿园,既当老师,又同时带我。我现在觉得这样一种经历对我妈妈和我都是很不错的(当时我爸在一国有塑料厂上班)。因为当幼儿园老师,我妈妈对小孩更细心,对教育孩子也更有心得,这对我当然是好的。而且,我那么小在幼儿园里,耳濡目染的,学前教育这块就比较有优势吧。我还经常听我妈讲故事,看一些小人书,这些影响的作用应该还是有的。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和当时村里同龄的小孩相比,我的文学气要多些,野气相对少些。 我妈从小对我的教育应该是以正面为主,表扬鼓励的多,打骂很少很少,这个对我的人格和自尊的建立是非常好的,当然,在我印象中我爸好像从来没骂过我,打就更没有了。这样的家庭环境对我的成长还是很有利的(自我感觉好像很良好的样子,哈哈)。记得我妈常说,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出问题,尤其是小时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我妈从幼儿园孩子的情况总结出来的,我觉得蛮有道理的,家和万事兴嘛。 我的读书生涯总的来说不算太顺利,但也不能说坎坷吧。幼儿园和小学没什么的特别的,当时自己也算是一个佼佼者吧,上课考试什么的都挺顺的,也是老师表扬的常客,呵呵。小学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学奥数,觉得自己在那方面没什么天赋吧,有次奥数考试竟然得了零分,唉。当时的数学老师素质也不高(真的,后来听说那老师的家庭很补和睦,印了我妈的话了。),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嘲笑我,虽然是我在数学课堂上太活跃,但也不是这么取笑人的啊,弄的我对数学很是没信心的,都有轻度的数学恐惧症。其实我的数学水平还可以的,就是反应有些慢,这个我承认,但是理解能力还是可以的。 小学五年级还是六年级我忘了,反正那是我的一个转折,从那时开始到初中结束,我感觉自己突然醒悟一样,真的,突然知道自己要好好读书,好像是因为我妈说要我学习我阿姨,我那阿姨小学的时候晚上都是自学到很晚的。也正好那时赶上我家装修,为我的自习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从那时起,我开始沉浸入学习中,开始思考学习的重要,开始给自己暗示,一定要考上余姚中学,我们县里最好的中学。每天晚上,我自觉的看书到九点,然后睡觉,第二天早起。 到了初中,我要考上余姚中学的信念更加强烈,每天都给自己暗示,我可以的,一定可以考上的。就这样,初中三年,我没有在晚上十一点前睡过。当时我们班是学校里最会吵的班级,平均成绩也是最差的。但那些对我没有丝毫影响,反而是更加的刺激我拼命的学习。每次期末考,我都是年级前五,虽然不是第一,但是稳得住的也就是我。在学习方面,我是我们班的活宝,呵呵。就这样,初三下学期的时候,我获得了余姚中学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当时也没啥,感觉自己挺淡定的,满怀信心的去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果然,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你不怕他,他就怕你。我顺利的通过考试,保送上了余姚中学。在那一刻,我真的深深体会到付出后得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没有人知道初中三年我是怎么过来的,除了我爸妈。多少次我晚上趴在书桌上睡着了;多少次过了十二点我反而更加的精神,揉揉眼睛继续看书做题目,当时真的可以说是头悬梁锥刺股啊。 那段时间注定是影响我一生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再次找到当时的那种感觉,那种为了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付出的感觉,那种不管周围咋样,依然故我的感觉。怀念那种感觉。 到了高中,感觉自己完全松下来了,下意识的以为目标已经达到,该歇歇了。就是这么一种心态,让我的高中平淡的度过了,除了一帮很好的高中同学,别的什么也没留下。包括高考,也就是那样的过了,结果可想而知,我只是上了二本。在全校重点率创历史的背景下,我的二本真让人无地自容。还好我的自我安慰能力还是很强的,郁闷几天后也就接受了这一结果。最后,去了江西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 大学的事情其实很值得怀念,特别是我找到了女朋友,我的大宝。我的大学没什么遗憾,唯一的不足是考研没考好,呵呵。具体的不详说,以后有机会再详述。 现在的我在兰州交通大学读研,和女朋友分开两地,思念,难受并快乐着。有人思念和被人思念,想想也是一种特别的感觉。 我继续我的学习生涯,因为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学习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我特喜欢看书时的那种感觉。还有,读书能让我思考更多的事情,我喜欢思考。既然喜欢,那就继续吧,我自己这么想的,可以的话,我还想再读下去。但是现在的我也不盲目,如果三年后我觉得先赚钱重要的话,我当然是去工作,承担男人的责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我乐观,但绝不推脱责任,也不害怕承担。我只是想很开心的去做每件事,这样能让我更快乐。 仅以此文纪念我过去的二十三年,我已经过去的青葱岁月。(当然,我还很年轻,哈哈。)同时,在此祝福自己以后的岁月。仰望天空,脚踏实地,乐观,勤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我的亲老婆大宝共勉。
个人分类: 情感|2937 次阅读|2 个评论
恋人集6 --- 《准爱情乱思想》
JRoy 2012-9-2 19:14
说明见: 暂退出拍族,加入文学组 -- 写诗! 未熟透的杏 11 号楼前那排浓密的杏树终于爬满了果 杏儿! 曾经的春暖花开,蜂蝶蕊上 也曾经的是别人的花前月下 终迎来了弯弯的枝头 簇簇的果 又是多少人的期待? 杏儿还是半熟的时候 就已经有人垂涎 餐厅的阿姨 亲密的情侣 还有可爱的孩子 未熟透的杏儿 不能吃的 很酸 很涩 但是可以捂些时日 终也能熟透 香甜 那时 虽也有些焉了没了饱满与新鲜 但是谁又顾得上这些? 生怕没了自己的那份! 我是无暇以顾了 那片私人区 未熟透的杏儿 不能摘 懊 恼 擦肩过后才知道自己多么的懊恼 只因为在你一个人的时候 我没有停下来 哪怕聊聊天气 是哪儿来的羞涩呐 离开之后 凝成 懊恼 我想下次 我一定会做足该做的一切 再不懊恼 哪怕想到亲你 瞬 间 空相待——写给未来的爱人 凄凉伴随夜色 蔓延 皮肤冰冷 酷暑比寒冷更冷 夜色浓密是 放在我手中 你的黑发 我的天涯 闭上眼睛 空埋怨 我不能 不能看到你 只能伸出手 看着它凝固的姿势 凝固着 感觉触摸不到 你的躯体 灵魂 很遥远 而我是一个不知是谁的 影子 如杯中等你的白开水 早就淡了 凉了 杯子干燥 吻不到你的唇 你没来 你没来 夜空开始迷乱我的眼睛 想象与她深情相恋 意味着什么? 只是天蓝的幽怨 看不见的伤痕 突见 白天藏匿的月光 与你合谋 偷了我的思念 正化做它光华 带走了你 的笑 想睡 眼睛逃不开月亮的注视 闭眼 不想 瞬间一丝的冰凉 泪水给你带走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2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恋人集5 --- 《蓝色的七月》
热度 1 JRoy 2012-9-2 19:10
说明见: 暂退出拍族,加入文学组 -- 写诗! 晨上·幸福 小侄子 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 都要撕破喉咙的叫 奶奶 奶奶 ... 带有一种慌张与着急 抑或等待? 而且就在睁眼的第一刻 妈妈在厨房 很快地应上一声 我也就要醒了 蒙胧的醒 静静的等 小侄子 从被窝探出半个身子 窥视一番 会再收回去 半闭眼睛 也许偷窥我一眼 让我想到一只幸福的猫 要么就长嘘一口气 伸伸肢体 夜 好像对他来说是一样可怕的东西 醒来总要重新接受这个世界 习惯性的听到妈妈的声音 小侄子会从被窝慢慢窜出来 好像是在仔细品尝一种幸福 或享受 要慢慢来 因为刚刚被他囫囵吞了下去 终于 一下从被窝窜了出来 撕破喉咙地叫 奶奶 我做了一个梦! 这破晓的一声 却也让我感到了一种幸福 单 纯 一次的心痛 知道的是难以承受 所以学会的是永远不要去伤害别人 我曾想吞下这个世界 这一次 我只想留住自己的部分 没有报复 不再挣扎 然而 一天 我的心对自己说 我快乐了不少 瞬间 我双眼 闪着泪光 好聚好散 晚上 不小心打碎了你以前送的彩星瓶子 小星星洒落了一地 落地的一声给我 一种木然 却没有伤心 我拣的很辛苦 耳朵里好像没有声音 我却听到自己在说话 你说过当初你叠的很辛苦 划破了手 我一个个拣起来看 它们一样样的 散的到处都是 本来就少了的 这次一定没了当初的数目 我不想要了 它们一样样的 散的到处都是 本来就少了的 留一部分就够了的 我也不会去欣赏它了 睡着的时候 我眼角有一丝的湿润 滑落不掉 两个月后 我的眼睛还藏有泪水? 活 着 灯熄了 阿雷还在下面坐着 游荡 他是一个自由之身 我躺在床沿 却像个奴隶 却还不如 自己的欲望都没了 但谁又奴役了我呐? 我的双手无力的下垂 它却像个自由之身 白日里的点点滴滴 琐琐碎碎 都成平息的波澜 过去的 未来的 现实的 空想的 虽然也曾来袭 又是什么留下的一点悲哀在心 让它自己空出一片凄凉 就像 难道 我的白日梦突有了一丝的破绽? 外面的雷声起来了 带有几片闪电 阿雷站起来 乱步与叹息 这么一天就这样过去 就这样坏掉 给我了一丝的忧愁 一个自由之身竟与一个奴隶一样 一样样的 乱步与叹息 我却在床上 于是就习惯的细数与思考 虽不知从何如手 只见一块泥巴 粘在那 糊住我的自由与激情 却牢牢的控制了我的所有 全都变的模糊 渴望谁来给我自由 却不敢承受 一个自由之身也会同样的像个奴隶! 就让我作个谁的奴隶吧 即使我从来不听从任何人 自由还不如束缚来得痛快点呐! 雨竟是还没能下来 阿雷最终还是上了床 像我 我突然想见 把自己的头给挂了起来 竟也活着 静 悄 悄 听 那静悄悄 听 那悄悄的静 不要声张 千万! 以免吓坏 全都跑掉 我是如此的沉迷于这静悄悄 这悄悄的静! 与生俱来的喜欢 我沉迷任何静悄悄的东西 包括你我的秘密 一个静悄悄的吻 嘘 不要声张 以免吓坏 恋 人 做我的恋人吧 我就什么时候都不会孤单 恢复那激扬的活力 敢于飞翔 做我的恋人吧 我得情感不再枯竭 心灵得到滋润 笑容也有响声 做我的恋人吧 让我尽情地拥抱 我很累的时候 只需要一个拥抱 做我的恋人吧 但我知道有个人深爱 怜惜着我的时候 面前不再是漫漫的征途 只有目的地 诱惑着我 做我的恋人吧 我们的世界将不再缺少什么 哪怕两个人一起在承受世界的无奈 笑容依然灿烂 做我的恋人吧 我可以付出一切 只是 不要离开我 你知道 我需要你 男人·女人 男人来之荒野 正如女人来之玉池 无论一个多么蹩足的男人 总有一个女人让他亲吻 那女子会傻子般的喜欢上丑陋与多情 竟也爱上这虚伪 你 可知那男子的卑劣 又如何配得上你的爱 那天赐的圣洁与高贵无比 只为它的一点小伎俩 你就相信这是自己的天长地久 你的爱情 噢 那低劣 多变 虚伪的男人呀 那高贵 固执 单纯的女人呀 可这世界总得信守一个信条 所有的女人都要嫁给那些男人 正如所有的那人都理应得到一个女人一样 哦 那侥幸 薄情的男人 那悲哀 多情的女人 你注定是该分配给那男人的 就想猎物 又何管他是谁呐 同样的命运 同样的卑劣 其实 低贱的女人! 咆 哮 我喜欢做梦 睁着眼睛的那样 时间就在思维活跃的午后或傍晚 路上 独坐 吃饭时 也许枕边 要或不要音乐 看或者不看书 想过的 想要的 想到的 都可以出现在梦中 梦中多是自己向别人咆哮 大声的咆哮 我的思维碎片 灵光 甚至愤怒 这是我的需要 把别人激怒 然后是自己 不停的表白自己 阐述自己 像着了魔 自己多么的伟大 非凡 恨不得你去崇拜我 当然我不会承认这个 那是我的渴望 如此的强烈 以至不时的破口骂起来 然而我怎么说都不够 还谦虚着的呐 我的伟大与不凡胜于语言 可是可悲的是我还得借助于语言来诉说我想要得一切 我的伟大与不凡 仅仅理解并不能让我满足 要铭记 要崇拜 这万恶的语言真是贫乏 却还有把我毁掉的可能 那就适得其反了 让我的语言是如此的偏激 然而还是不及我思想的十分之一 所以我要不停的诉说 不停 一刻都不能 诉说的东西还不及新来的快 我又怎么能结束的了我的梦 睁着眼睛继续 让我时常的疯狂与难耐 现实让我开不了口 而你正是我诉说的对象 我又怎能放的掉你 停息我的咆哮 你的意义就在聆听我的诉说 听吧 我就是为诉说而存在 也许 轻 轻 我们今晚一定有秘密 要不你的手怎会这般轻柔 我轻轻的来 追逐一个美丽的梦 或者爱情 你的叹息让我想到自由和幸福 自由是个点 幸福是个圈 而爱情权衡在两边 就像你的手在我的身上游走 牵着我的梦 找不到你的天涯 我轻轻的来 给你一个小小的惊扰 打扰了我们的梦 我们的天涯 爱情是个梦吧 我们睡的久了点 无论多么轻轻 总是让你受扰 无论多么轻轻 总是让爱破碎 无论 无论 我得轻轻的走 带走这梦 虽不是我的追逐 喜欢一个女孩 喜欢一个女孩 一个浸在书中 有些纤弱的女孩 穿着格子裙子 白色袜子 上身可爱的 T 恤 很温暖的有点耀眼 单纯 就像散着香的梨花 或者娇嫩的杏花 不谈世俗 没有尘埃 只要和她 相面而谈 有说有笑 不要玩味苦涩生活 不想闯荡风流天涯 只要一刻 温暖的 相面而谈 有说有笑 痒 我的右小腿起了个红斑 我去触碰 结果红起了一小片 我猜 我又被蚊子叮了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 但是现在痒着 它的毒液已经传输到我的体内 我敢肯定就集中在那一小块 我的手很想去抓挠 它就在眼前 手举起的时候 想了想这可能是个诱惑 陷阱 毒液一定是在等着我去帮他散播 我清醒地去用水冲洗 然而 痒还是依然 而且有愈演愈烈苗头 我轻轻地去轻触 好像是在和它谈判 或者说是我妥协了 投降 祈求 它却并不领情 或者说毫不在乎 更痒了 我犹豫了起来 这痒实在太难以承受了 那块红肿在威胁我 不只是痒 难以抗拒 我的手终于下了下去 狠狠的抓挠了起来 好一种陶醉的享受 再也不去想什么陷阱 哪怕已深陷 而那痒处正张着大红眼睛看着我 在笑!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26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恋人集4 --- 《紫色的六月》
热度 3 JRoy 2012-9-1 19:57
说明见: 暂退出拍族,加入文学组 -- 写诗! 爱 没有住房 可能是只顾欣赏海的静谧 爱 来的时候 忘了给它住房 他们说海风要来了 爱开始动摇 终于 放弃了 躲过了那场海风 却也飘散了 也许 如果爱不知道这场海风 或者不为它所动 它能抗得住 其实 那场海风并不强 现在 我盖好了房子 却没有了爱 来住 傍晚的香味 这样的一个夜晚 我又嗅到了你 毫无准备的 我想 一定很像牧牛嗅到牧场的味道 远比青草的浓 我习惯的抿了下嘴 流了一点香 在鼻尖 在嘴角 这香快忘了好久了吧 于是我极力再去呼吸一点 忘却了一切 只是想偷偷去享受那份属于你的香 突然 那个女孩 擦肩而过 所以又没预料到这香来的浓了点 狠了点 一个趔趄 我的眼睛醒了 激怒了 我讨厌这味道 雨 下 夏季的雨就是着急 袭来时 我跑向一棵老树 树很低 却也枝繁叶茂 下面只有一个最暖的位置 可以不被雨淋 我站旁边 下面已经有人了 雨下 飘动的是各色的伞 下面是或单或双的行人 我看见的一对都淋湿了半个身体 他们一定还不是恋人吧 虽用同一把伞 更多是相拥着的 恋人或伙伴 很暖的样子 比于 我和陌生人在树下 我却无法将眼移离那些伞 和那伞下 正如我渴望 一把伞向这个方向过来 陌生人走出了树下 可以看得出 拿伞的女孩很高兴的样子 虽然那男士口中有些抱怨 那也是幸福 我也很高兴 至少我得到了那个最佳的位置 不过这个位置要等的不再是一把伞 是雨停 看看老树 他也知道 我是一个躲在雨下的人 和说普通话的女人恋爱 身上的泥土 抹去了 还会有阳光的味道 因为那份香 印留在心上的 这热的天 想及家里的那井水 都一身的凉爽 还有并不清澈的河水 上面飘满了被人糟踏得香瓜 岸边躺着睡着了的钓鱼者 而眼前的一切都是高楼 初见时 夜醒的惊喜 而现在一切都已经成了习惯 手中牵的是说普通话的女人 竟也认为自己成了这片土地上的霸主 不再忆起 也不曾 脸上有的只是胭脂 屈服的却是整个心灵 那是别人的文明 只是丑角 你喜欢的是公园的猴子 不再是大树下的蚂蚁 那麦香 那阳光 还有那份慵懒 可怜的是 你只是被另一种东西侵略 却不是占领 也许 馒头和大米没什么区别 时装上的洞孔也许正是你喜欢的 西餐也不见得不可口 只要吃得够多就会习惯 然而 我还是不能和说普通话的女人恋爱 真心不曾用普通话说过 而已 红 指 甲 十八岁 那年 我染了红指甲 那是一个夏季的周末 傍晚的时候才有的想法 竟那么的强烈 小表妹用自己配制的药物细心的为我包染 而在舅妈看来 一个男子汉染红色指甲 似乎有点可笑 我也能感到异样的兴奋 不断去猜测明天的天亮该是怎样 不只是红 梦中一双红色的小手 醒来 已是晶莹剔透的红 我 喜欢上了这红指甲 甚至有点迷恋 不管明天的别人会怎么看我 只知道 我喜欢上了这红 红指甲 我的宝贝 明天我们就可以见面 终于 明天我们可以见面了 期待很久 这段火热爱恋 我们不相信会他会萎焉 我试图去肆虐那时间 去证明它是多么的无能为力 心中的寒意并不碍我们享受阳光 你和我相同的坚决 所有的阻碍都成了我们的玩物 我们接近疯狂 用大批的时间去贪婪的享受 大笑 也去鼓励对方 诉说自己坚决 然而我是什么样的傻瓜呀 明天我们就要见面了 为什么突然去想那份寒意 ? 同样的不可遏止 不可收拾 我们的处境越来越好 明天就可见面 恋战?习惯?麻木或是欺骗 我疲惫于战斗? 哦 原来我也有点疲惫 不想再去考虑明天 不是没变 亦非改变 一个新的自我出现 涩 这应该是一个叫作涩的季节 本没有属于 让我细数这个房间 痴狂 傲慢 虚荣 还有无奈 装满了属于思想的空间 而思想 滞在原地 一直被拖拽着 带着沉重的铰链 爱红的透彻 蓝的遐想 爱白的纯洁 黑的坚决 还有绿的内涵 黄的浓艳 这是一个叫作涩的季节 一个涩的自我 一个飘摇却也无比坚定的季节 一个脆弱却也坚强无惧的自我 一个可以奋进没有贪图的季节 一个值得赞美的 年轻 属于你的只有涩 还要生活在这个房间 还要聆听自己心跳的同时学着呼吸 只是 最好不要学抽太多烟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2691 次阅读|7 个评论
恋人集3 --- 《混淆》
热度 4 JRoy 2012-9-1 19:36
说明见: 暂退出拍族,加入文学组 -- 写诗! 惩 罚 早上又迟到了 我想 一定是 昨晚又太想你了 两个月后 我竟还流泪 只因 我不小心打破了你送的五彩星的瓶子 怎么也拼不上了 丢了三十颗小星星 却一直难过到现在 你的单纯 是对我最好的惩罚 谎 忙碌了一天 夜晚来临的时候 宝贝 你知道吗? 我今天特别想你 甚至安心不下 然而 宝贝 你睡熟之后 我不得不告诉你 其实 今天我说了谎 虽然 我很爱你 我今天 不要问我原因 我并没有太多地想你 那块光秃的草皮 傍晚 我把一个凝种了好久的笑 装在了一封没有邮票的信中 给你 那一晚 一个人 在那一块光秃的草皮旁的跑道 奔跑 感到了自己的速度 自己的勇敢 就要拥有整个世界的感觉 都是未曾的 心跳得厉害 只是想掩饰一直在想你 不想让它跟你回了家 打扰你睡觉 只因我还没有跟你说晚安 那一晚 最后停在了那块光秃的草皮上 按捺自己的心跳 还是不住地去想那个笑 是否它能及格 也许 送出的一刻 你早已收到 那一晚 只想到明早 再也看不更远 侄子曾因为糖果的甜而抑不住的笑 而我呐 你的笑又是我怎样的糖果 ? 那一晚 还是没能睡好 因为 那一晚 我对着那块光秃的草皮 说了 我爱你 什么都可以成为反面 一同走了这么久 那么简单 甚至单调 也有坚定 知道一生不会变 相随 所以不要回忆 美好的现实不要回忆的点缀 填满的心不需要任何的打扰一样 不必为了将来指着一本相册 说 没忘吧 我们多么美好 宝贝 其实不需要 一刻都没忘的东西不需回忆 不曾 不想 也不能 牺牲一下当时的一秒 来留下一点的回忆 没有刻意 就没有回忆 而现在 一切都可以成为反面 曾经的吝啬 却也挽留了不少我的泪水 只因一切都可以成为反面 包括爱 没有回忆了 接近遗忘 只 求 也许 我的幸运偿不了你的才气 也许 我的才气偿不了你的美貌 也许 我的美貌偿不了你的温柔 也许 你怎么都胜我一筹 然而 我双手合十 只求 一颗心能弥补一切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300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恋人集2 --- 《河边的五月》
热度 5 JRoy 2012-9-1 19:32
说明见: 暂退出拍族,加入文学组 -- 写诗! 2015 不论沧桑 不见昨日 现在只有你我 雀跃的心情 那么美好 香甜 还有丰满 全是你的影子 萦绕我的胸前 只哄得我口水打转 竟也有了虚叹 你在干什么呐 同样的问题一定还在你的脑袋中 我在想你呀 火车马上就要到站了 我们不说爱 这已足够 湖 上 阴雨天 伞下就你自己 一个人 哭过的眼才发现 天也不是曾经不变的红或者骄阳 湖上的船和游艇 你不想选择任何一个 因为 自己从来没踏上过 你应该更多的欣赏岸上的风光 你的鞋子已经湿了半个 一切过后你都还是好好的 不是吗 有伤疤但没有痛 很想骄阳了 水 手 想做一水手 现实就是一片海 可以在自己的海域 漫游 风浪来的时候 有岁月赋予我的宽厚的臂膀在 要做一水手 举目四望的时候 有个可以迷茫的空间 听那海浪搏击木浆 单调却也激越 就做一水手 早出晚归 载一身的阳光和潮湿 来迎一个温暖的拥抱 天亮之前还要出海 新 欢 河边的石子 没有最好 激起的水涟 与你撇的角度有关 还要看你的心情 一朵浪花 有时就足以使你满脸孩子般的笑 但是 你还是尽力多激起几个 旁边 有个让你心喜的女孩 你受宠般的捡起另一片石子 找好角度 奋力 撇开去 让她飞 午 后 午后是品茶的时间 也是晒太阳或者打球的时间 要么你也会选择多一会的午睡 心沉了好久 江水不断的调皮的涌来 却始终没有多走进半步 你却 爱上了那潮来的气势 多想有个拥抱 有风 所以发飘 你抿了一下嘴 心想 其实一切都是那么棒 就连呼气 也香 就在这个午后 偷偷爱上她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3093 次阅读|15 个评论
恋人集1 --- 《灰色的四月》
热度 3 JRoy 2012-9-1 19:07
说明见: 暂退出拍族,加入文学组 -- 写诗! 1: 昨 天 就在昨天 你说 我还没有送你手链 我答应你好久了 到现在我竟还不知道手链是什么东西 就在昨天 我还拿出你给的礼物 乐而呵的摆弄 就在昨天 还为电话粥煮什么发愁 就在昨天 你说你要安静 我说 我什么都能给 然而只是昨天了 什么都没有了 你说 你跟我飞累了 2: 睡 着 跟你说过 很喜欢看着灯光睡觉 然后睡着 暮年般的悠闲 等着夜晚与梦 真的 很喜欢 夜晚 那里有你和梦 不过现在倒好 你走散了 把梦也撕碎了 深夜起来 我不会抽烟 也不想喝咖啡 只想哄自己睡着 睡着 因为你走的时候说过 不要折腾自己 不然你会难过 我当然不想这样 3: 这么想着 我想 这一次 可能是我真的把你给伤了 我想 这些年 一定是我真的把你给忽略了 我想 这一回 我是真的怕了 也改了 我想 这一生 铁了心的要好好补偿你 你走了 但是我还是会想 你会回来 就像我忘了你会反抗 我只知道 我们有的是时间 是爱 可是 巴掌告诉我 我想错了 4: 主 角 我闭上双眼就会流泪 再也无法入睡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碎 碎到无痕 有些疲惫 有些累 哪怕是躺在那 呼吸都很压抑 除了喝醉 才知道活着都需要勇气 想要被人可怜 因为都没有了哭出来的勇气 需要一个安慰 至少知道自己还是可怜的 我不是主角 甚至连配角都没做好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2864 次阅读|7 个评论
暂退出拍族,加入文学组 -- 写诗!
热度 4 JRoy 2012-9-1 00:27
八月份宣布加入拍族,趁着暑假陪女友和家人英伦游的机会,发布了《印象英伦》系列景观照。虽然相机差,拍摄水平也不济,但 也 学会了那么点从生活中在抽象出艺术来!无奈女友和家人陆续回国了,Holiday进入尾声了,要收心于学业了。 有个调侃说: 不想开学的都是好孩子,因为他们都是没有谈对象的! 哈哈,我这次反过来了.... 先前大学的时候宿舍有个老传统:为了迎接新学期大伙要出去吃一顿,后来为迎接第一门考试也要吃,再后来发展就是找个理由就得吃一顿,而且往往是跑得离学校越远越好 -- 哪怕哈尔滨零下十几度,酒饱饭足才暖和嘛! 延续老传统,新开学了(虽然英国没有一点开学的热闹劲)凑个热闹干点啥子?!那就加入科学网的文学组 -- 写诗。希望文学组的不要有:天成到哪组哪组倒霉的感觉,我是凑热闹的过客,促进繁荣发展 , 哈哈 。 作两点说明先: 1,凑热闹为主,且我根本写不出那种整齐的律诗。写的都是现代诗,也就是大白话(就姑且叫‘诗’吧) 2,家丑不可外扬,既然自己都觉得不咋地咋还出来显摆呐? 这就涉及到它们的可贵性了:这些诗都是我大学二年级四月份到八月份之间写的,那应该是2006年,所以这些诗的年龄要比科学网还老!哈....恰是验证了那句:爱恋和失恋的人文学水平会邹然突升! 3,发表它们已经基本没有可能了(除非哪天我大红大紫了,哈哈被当作宝翻出来),这里贴出来主要是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仅仅对曾经的文学萌芽做一个回味和纪念 。 文学水平怎样大家心里随便评判吧。 不作任何修改 (就连排版格式都没改,直接从先前的word里面copy) 。所以这些诗是真真切切的珍贵回忆 -- 才见天日。 若是有人愿意细心读读这些诗的话,可能会被其中略显晦涩和模糊也有点矛盾迷失的情感迷惑。因为有四年之久的初恋情了的痛恋,也有不被世俗接受瞬间点燃的青竹,旧情未了新情更难又矛盾又弥补,一个时间段尝到了两个最毒的苦滋味。在迷失中旋转,在沉静中爆发。 有万念俱灭的绝情,也有心若止水的无奈。 我当时每个月写几首,按照月份几个分集: 恋人集1 --- 《灰色的四月》 恋人集2 --- 《河边的五月》 恋人集3 --- 《混淆》 恋人集4 --- 《紫色的六月》 恋人集5 --- 《蓝色的七月》 恋人集6 --- 《准爱情乱思想》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1214 次阅读|8 个评论
走出文学的阴郁
hcrm 2012-8-20 09:07
读美籍女作家张岚的小说《饥渴》,时常被一种阴郁的氛围包裹着,那是久违了的文学的气息,我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触到它。 曾几何时,我阴郁的气质,使我离文学家或者说艺术家那么贴近,我能感受到每个生活在我周围人的内心,仿佛我时常无意间便望见了他们的灵魂,他们是我一直都在观察的对象,自打我能记事之时起。 在张岚的小说里,第一人称的“我”,来自台湾;而“我”的丈夫宋天,则是从大陆偷渡到台湾的,“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了美国,或许是为了追求梦想,或许只是因为讨厌生长的地方。这一点在“天”的身上尤为明显,他背离了他的祖国和家人,为了能做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然而,命运总在捉弄人,他最后连在大学带音乐课的职位也没了,只得在一家中餐馆打工。而更加让他悲愤的是,他悉心培养女儿露丝成为一名小提琴家,却遭到了她的叛逆,就在他都快要成功的时候。 结果是,露丝离家出走了,“天”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我”依然敏锐地感受着自己的生活,哪怕不再有恶梦了,譬如与“天”貌合心离的婚姻。“我”是爱好文学的,喜欢读些小说来打发时光,喜欢那么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一点一滴地都记在心头,如静静的顿河,慢慢地流淌着…… 令人感到阴郁的是,“天”的人生是失败的,他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而“我”几乎成了生活的旁观者,尽管“我”也身在其中,感受是那么的真切。可温暖的阳光,似乎从来都没照耀过“我”,或者说小说里的人物。 这就是文学,滞留在人们的心绪里,当然也停留在人生的烦忧中。不知有多少人憧憬着这样的梦,以为梦想才是自己的唯一,譬如“天”,还有昨晚遇到的一位朋友,她顽固地认为,她就是为梦想而活着。她要写,写剧本,她相信总有一天她会成功,至于现实生活,那些确乎同她无关。我知道,一个人一旦钻进了牛角尖,是很难一时钻出来的,而且越钻只会越深。 这样生活在文学的阴郁里的,似乎仍大有人在,譬如那些细致入微地感受生活的人。他们都有梦想,不能区分生活与梦想的界限,甚至一意孤行,认为想要的东西只须努力即可。然而,他们忘了,生活才是最好的教科书,幸福的落脚点在于现实的日子,平淡却又真实。 我们不可能回避现实的矛盾,生活因为矛盾而变化无穷,也因为我们处理的方式而有不同的结局,正如“我”在“天”将要死时所感悟到的,不该做其“旁观者”或“放任者”。而此时“我”的省悟是那么真切,这也是所有普通人都能够感受得到的。 所以,文学作品的震撼往往在其悲剧性,对人生最无知地玩味,从而期待那份阴郁的美的绽放。 我希望,人们能从文学的阴郁中走出来,从人类过去的困顿与苦难中走出来,用生命中积极向上的智慧与力量,创造出新的人文精神世界来。我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我确定,我已先期往前迈了一小步。 2012年8月20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龙应台:百年思索
胡业生 2012-8-14 16:14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在台大法学院的演讲 进入专题 : 文学 历史 哲学 价值多元 ● 龙应台 ( 进入专栏 )      在台湾,我大概一年只做一次演讲。今天之所以愿意来跟法学院的同学谈谈人文素养的必要,主要是由于看到台湾“解严”以来变成如此政治淹盖一切的一个社会,而我又当然不能不注意到,台湾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政治人物里有相当高的比例来自这个法学院。各方面的候选人也好,民意代表也好,不知道有多少是来自台大政治系、法律系,再不然就是农经系,是不是?(笑声)   但是今天的题目不是“政治人物”——而是“政治人”——要有什么样的人文素养。为什么不是“政治人物”呢?因为对今天已经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要求他们有人文素养,是太晚了一点,今天面对的你们大概二十岁;在二十五年之后,你们很可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社会。但是昨天我听到另一个说法。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你确实应该去台大法学院讲人文素养,因为这个地方出产最多危害社会的人。”(笑声)   二十五年之后,当你们之中的诸君变成社会的领导人时,我才七十二岁,我还要被你们领导,受你们影响。所以“先下手为强”,今天先来影响你们。(笑声)   我们为什么要关心今天的政治人,明天的政治人物?因为他们掌有权力,他将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所以我们这些可能被他决定大半命运的人,最殷切的期望就是,你这个权力在手的人,拜托,请务必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你必须知道什么叫做“价值”,你必须知道如何做“判断”。   我今天完全不想涉及任何的现实政治,让我们远离政治一天。今天所要跟你们共同思索的是:我们如何对一个现象形成判断,尤其是在一个众说纷纭、真假不分的时代里。二十五年之后,你们之中的某个人也许必须决定:你是不是应该强迫像钱穆这样的国学大师搬出他住了很久的素书楼;你也许要决定,在“五四” 一○五周年的那一天,你要做什么样的谈话来回顾历史?二十五年之后,你也许要决定,到底日本跟中国的关系,战争的罪责和现代化的矛盾,应该怎么样去看?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历史发展上,又处在什么地位?甚至于,西方跟东方的文明,他们之间全新的交错点应该在哪里?二十五年之后,你们要面对这些我们没有解决的旧问题,加上我们现在也许无法设想的新的问题,而且你们要带着这个社会走向新的方向。我希望我们今天的共同思索是一个走向未来的小小预备。   人文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暂时接受一个非常粗略的分法,就是“文”“史”“哲”,三个大方向。先谈谈文学,指的是最广义的文学,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广义的美学。         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      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在我自己的体认中,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我不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熟不熟悉鲁迅的小说?他的作品对我们这一代人是禁书。没有读过鲁迅的请举一下手(约有一半人举手)?鲁迅的短篇《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或者说《祝福》里的祥林嫂,祥林嫂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因为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   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看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要把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养自己的孩子。再不然,我们就是那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   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种吧!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三个不同层次。   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谁……能够完整的背出一阕词?讲我最喜欢的词人苏东坡好了。谁今天晚上愿意为我们朗诵《江城子》?(骚动、犹豫,一男学生腼腆地站起来,开始背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学生忘词,支吾片刻,一位白发老先生朗声接下:“明月夜,短松岗。”热烈掌声)   你说这短短七十个字,它带给我们什么?它对我们的价值判断有什么作用?你说没有,也不过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欲言又止的文字,文字里幽渺的意象,意象所激起的朦胧的感觉,使你停下来叹一口气,使你突然看向窗外倏然灭掉的路灯,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里,让孤独笼罩,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   但是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相对于“实”。空,是另一种现实。我们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哲学——迷宫中望见星空      哲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   欧洲有一种迷宫,是用树篱围成的,非常复杂。你进去了就走不出来。不久前,我还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在巴黎迪士尼乐园里走那么一个迷宫;进去之后,足足有半个小时出不来,但是两个孩子倒是有一种奇怪的动物本能,不知怎么的就出去了,站在高处看着妈妈在里头转,就是转不出去。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当然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傍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尤其是“解严”后的台湾,价值颠倒混乱,何尝不是处在一个历史的迷宫里,每一条路都不知最后通向哪里。   就我个人体认而言,哲学就是,我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晚上降临,星星出来了,我从迷宫里抬头望上看,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来的天问。   今天晚上,我们就来读几行《天问》吧。(投影打出)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两千多年以前,屈原站在他绿色的迷宫里,仰望满天星斗,脱口而出这样的问题。他问的是,天为什么和地上下相合?十二个时辰怎样历志?日月附着在什么地方?二十八个星宿根据什么排列?为什么天门关闭,为夜吗?为什么天门张开,为昼吗?角宿值夜,天还没有亮,太阳在什么地方隐藏?   基本上,这是一个三岁的孩子,眼睛张开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天上这闪亮的碎石子的时候所发出来的疑问,非常原始;因为原始,所以深刻而巨大,所以人,对这样的问题,无可回避。   掌有权力的人,和我们一样在迷宫里头行走,但是权力很容易使他以为自己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路,而且还要带领群众往前走,而事实上,他可能既不知道他站在什么方位,也不知道这个方位在大格局里有什么意义;他既不清楚来时走的是哪条路,也搞不明白前面的路往哪里去;他既未发觉自己深处迷宫中,更没发觉,头上就有纵横的星图。这样的人,要来领导我们的社会,实在令人害怕。其实,所谓走出思想的迷宫,走出历史的迷宫,在西方的的历史里头,已经有特定的名词,譬如说,“启蒙”,十八世纪的启蒙。所谓启蒙,不过就是在绿色的迷宫里头,发觉星空的存在,发出天问,思索出路,走出去。对于我,这就是启蒙。   所以,如果说文学使我们看见水里白杨树倒影,那么哲学,使我们能藉着星光的照亮,摸索着走出迷宫。         史学——沙漠玫瑰的开放      我把史学放在最后。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烂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的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好,我就把这团枯干的草,用一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松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色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一位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大叫出声,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的说,这一把杂草,你们干嘛呀?我愣住了。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不认识过去,不理解现在,不能判断未来,你又有什么资格来做我们的“领导人”?   对于历史我是一个非常愚笨的、非常晚熟的学生。四十岁之后,才发觉自己的不足。写“野火”的时候我只看孤立的现象,就是说,沙漠玫瑰放在这里,很丑,我要改变你,因为我要一朵真正芬芳的玫瑰。四十岁之后,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的批评,而在于: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这个事件在更大的座标里头,横的跟纵的,它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我不知道这个横的跟纵的座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批判。   了解这一点之后,(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对于这个社会的教育系统和传播媒体所给你的许许多多所谓的知识,你发现,恐怕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半真半假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从小就认为所谓西方文化就是开放的、民主的、讲究个人价值反抗权威的文化,都说西方是自由主义的文化。用自己的脑子去研究一下欧洲史以后,你就大吃一惊:哪有这回事啊?西方文艺复兴之前是一回事,文艺复兴之后是一回事;启蒙主义之前是一回事,启蒙主义之后又是一回事。然后你也相信过,什么叫中国,什么叫中国国情,就是专制,两千年的专制。你用自己的脑子研究一下中国历史就发现,咦,这也是一个半真半假的陈述。中国是专制的吗?朱元璋之前的中国跟朱元璋之后的中国不是一回事的;雍正乾隆之前的中国,跟雍正乾隆之后的中国又不是一回事的,那么你说“中国两千年专制”指的是那一段呢?这样的一个斩钉截铁的陈述有什么意义呢?自己进入历史之后,你纳闷:为什么这个社会给了你那么多半真半假的“真理”,而且不告诉你他们是半真半假的东西?   对历史的探索势必要迫使你回头去重读原典,用你现在比较成熟的、参考系比较广阔的眼光。重读原典使我对自己变得苛刻起来。有一个大陆作家在欧洲某一个国家的餐厅吃饭,一群朋友高高兴兴地吃饭,喝了酒,拍拍屁股就走了。离开餐馆很远了,服务生追出来说:“对不起,你们忘了付帐。”作家就写了一篇文章大大地赞美欧洲人民族性多么的淳厚,没有人怀疑他们是故意白吃的。要是在咱们中国的话,吃饭忘了付钱人家可能要拿着菜刀出来追你的。(笑)   我写了篇文章带点反驳的意思,就是说,对不起,这可不是民族性、道德水平或文化差异的问题。这恐怕根本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比如说如果作家去的欧洲正好是二次大战后粮食严重不足的德国,德国侍者恐怕也要拿着菜刀追出来的。这不是一个道德的问题,而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体制结构的问题。   写了那篇文章之后,我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很有见解。好了,有一天重读原典的时候,翻到一个畅销作家两千多年前写的文章,让我差点从椅子上一跤摔下来。我发现,我的“了不起”的见解,人家两千年前就写过了,而且写得比我还好。这个人是谁呢?(投影打出《五蠹篇》)   韩非子要解释的是:我们中国人老是赞美尧舜禅让是一个多么道德高尚的一个事情,但是尧舜“王天下”的时候,他们住的是茅屋,他们穿的是粗布衣服,他们吃的东西也很差,也就是说,他们的享受跟最低级的人的享受是差不多的。然后禹当国王的时候他的劳苦跟“臣虏之劳”也差不多。所以尧舜禹做政治领导人的时候,他们的待遇跟享受和最底层的老百姓差别不大,“以是言之”,那个时候他们很容易禅让,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能享受的东西很少,放弃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笑声)   但是“今之县令”,在今天的体制里,仅只是一个县令,跟老百姓比起来,他享受的权力非常大。用二十世纪的语言来说,他有种种“官本位”所赋予的特权,他有终身俸、住房优惠、出国考察金、医疗保险……因为权力带来的利益太大了,而且整个家族都要享受这个好处,谁肯让呢?“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也”,原因,不是道德,不是文化,不是民族性,是什么呢?“薄厚之实异也”,实际利益,经济问题,体制结构,造成今天完全不一样的行为。   看了韩非子的《五蠹篇》之后,我在想,算了,两千年之后你还在写一样的东西,而且自以为见解独到。你,太可笑,太不懂自己的位置了。   这种衡量自己的“苛刻”,我认为其实应该是一个基本条件。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过的路,但是对于过去的路有所认识,至少是一个追求。讲到这里我想起艾略特很有名的一篇文学评论,谈个人才气与传统,强调的也是:每一个个人创作成就必须放在文学谱系里去评断才有意义。谱系,就是历史。然而这个标准对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毋宁是困难的,因为长期政治动荡与分裂造成文化的严重断层,我们离我们的原典,我们的谱系,我们的历史,非常、非常遥远。   文学、哲学跟史学。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会弹钢琴的刽子手      素养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要忘记,纳粹头子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这些政治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   素养和知识的差别,容许我窃取王阳明的语言来解释。学生问他为什么许多人知道孝悌的道理,却做出邪恶的事情,王阳明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我个人的解读里,王阳明所指知而不行的“未知”就是“知识”的层次,而素养,就是“知行的本体”。王阳明用来解释“知行的本体”的四个字很能表达我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真诚恻怛。   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进入毒气房。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是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在我们的历史里,不论是过去还是眼前,不以人为本的政治人物可太多了啊。         一切价值的重估      我们今天所碰到的好像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从一元价值的时代,进入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但是,事实上,什么都可以,很可能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可以:你有知道的权利我就失去了隐密的权利;你有掠夺的自由我就失去了不被掠夺的自由。解放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种变相的捆绑。而价值的多元是不是代表因此不需要固守价值?我想当然不是的。   我们所面临的绝对不是一个价值放弃的问题,而是一个“一切价值都必须重估”的巨大考验;一切价值的重估,正好是尼采的一个书名,表示在他的时代有他的困惑。重估价值是多么艰难的任务,必须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或者说,社会里头的人有能力思考、有能力做成熟的价值判断,才有可能担负这个任务。   于是又回到今天谈话的起点。你如果看不见白杨树水中的倒影,不知道星空在哪里,同时没看过沙漠玫瑰,而你是政治系毕业的;二十五年之后,你不知道文学是什么,哲学是什么,史学是什么,或者说,更糟的,你会写诗、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同时却又迷信自已、崇拜权力,那么拜托,你不要从政吧!我想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真诚恻怛”的政治家,但是它却充满了利欲薰心和粗暴恶俗的政客。政治家跟政客之间有一个非常非常重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我个人认为,就是人文素养的有与无。   二十五年之后,我们再来这里见面吧。那个时候我坐在台下,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意兴风发的总统候选人坐在台上。我希望听到的是你们尽其所能读了原典之后对世界有什么自己的心得,希望看见你们如何气魄开阔、眼光远大地把我们这个社会带出历史的迷宫——虽然我们永远在一个更大的迷宫里——并且认出下一个世纪星空的位置。   这是一场非常“前现代”的谈话,但是我想,在我们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现代”之前,暂时还不必赶凑别人的热闹谈“后现代”吧!自己的道路,自己走,一步一个脚印。
1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的现实、未来和价值
txd428 2012-8-10 07:14
文学的现实、未来与价值 在全球化的语境里,今天我们这些从事文学事业的人,都面临共同的现实问题与挑战,都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而且我们对文学未来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也可能是一致的,因为作为热爱文学,并从事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人,我们对文学的价值追求,对文学的理想目标也大致是一样的。在这里,我想就文学的现实、未来与价值,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期待各位老师和朋友能够理解并赐教。 一、文学的现实 我们这一代人亲身体验过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文学成长也大体与社会的转折和文化的转型是同步的。对比,以往的文学环境与生态,我先来谈谈文学所面临或所处于的现实。 第一,文学处于社会的边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文学经历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那就是上个世纪的 1980 年代,那时候刚刚打倒“四人帮”,思想放开了,很多约束没有了,写作的禁忌少了,文化环境变得比较宽松,再加上“文革”十年文化荒芜,学校教育停滞,因此人们渴望读书,追求文学,文学是社会的精神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文学在思想启蒙和拨乱反正中起到了中心作用。但自 1990 年代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文学的中心地位逐渐旁落,过去很长时间政治作为文学最大的约束力也让位给了市场。利益原则与商业价值观使得文学的社会位置变得越来越暧昧,这是今天文学之所以变得困窘的一个重要原因。了解过去三十年中国的人,一定能深刻地理解这一点,自“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中国的发展观也出现了一些偏重,“科学技术是第一产生力”,接着又是随着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与人的思维的逻辑,都以市场为标准了,效益与利益摆在了第一位,文学与文化变得边缘化了,不再成为社会的中心力量。即使是发展文学与文化,也是以市场效益为重点,为目标,这种把文学完全置于市场逻辑中的政策与思维,越来越迫使文学失去了它良好的从容不迫的生活空间,从而使文学变得浮躁而势利。近一、两年,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单位在转轨中被套上了市场价值与利益的绳索,文学受到了更多的来自产业思维的挤压,生存空间更加逼仄了。 第二,文学面临电子媒介的挑战。这是今天文学面临的另一个挑战,也是文学在现实中可能的机遇。从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现代文学的发展是依赖于纸质媒介的,尤其是在现代印刷术的前提下开始的,自 16 世纪谷登堡发明轮转印刷机之后,印刷成本一下子降低了很多,书籍易得了,于是,以阅读为主体内涵的现代学校教育开始了,现代新闻出版业也开始了,阅读成为一个人走向文明的一个必要条件。在现代印刷术起到巨大作用的时代,文学通过学校教育、报刊杂志的发行和图书的出版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可以说,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现代文学的探索都依赖于纸质媒介,依赖于现代新闻出版业。尤其在中国,差不多每一位现代作家的出场,都与一种文学刊物或一家出版社有关。直到,上个世纪 1980 年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还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收获》与《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密切相关。而文学读者的培育,也与现代学校教育对阅读文化的建构有关。但电子媒介出现后,现代文学的格局变了,文学的创作、传播与阅读,都发展了很多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后现代的文化语境。首先,现代的文学创作、发表模式与传播途径变了,出版模式也变了,网站、博客和微博等新的文学传播方式和网络阅读方式摆在人们面前, 3G 手机、 iPad 等平面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以纸质媒介以依存的现代文学更加面临着电子媒介的挤压,而电子出版系统的产生,更会改变现代文学出版与阅读的格局,今天的文学在多元媒介的转换中,也出现了文化身份的焦虑。特别是网络文学大量涌现后,对原有的文学创作的权威提出了挑战,也对文学体制与文学报刊提出了挑战。 三、文学的现存秩序也在剧烈变动。在过去的中国,文学相当一段时期是属于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国家制定的文化政策赋予了文学系统一个独特的运行机制,统领全国文学界的是中国作家协会,它是一个正部级单位,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享受正部级待遇,而各省市文联与作家协会也享受着很高的待遇,而且各级作家协会举办的刊物,都是得到国家扶持的。很多作家都是在体制内安稳生活的,如,各级作家协会里曾经有一大批专业作家,他们都是拿着国家工资来写作的,创作质量的高低并不影响他们的生存,他们与国家公务员没有什么区别。但现在,中国的文化体制与文学机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虽然各级作家协会依然属于官方性质,但专业作家数量在减少,而且作家协会对文学的领导力也在削弱。整个国家的文学秩序也有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文学体制虽然在,但文学体制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号召力已经大大削弱,因此文学体制在现实中很难再发挥足够文学引导力。其次,专业作家已经不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网络作家和自由作家成了文学系统力最富有创造力与号召力的角色。而且多元审美文化的出现,也转移了文学读者的注意力。 二、文学的未来 以上几个方面,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现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今天的文学已经无法再赢得以往的风光,特别是在传统文学体制下生存的文学权威逐渐退出。但尽管文学的现实变了,我们依然对文学的未来怀着理想,抱有希望。 第一,不可怀疑,文学会回到本来的位置。无论文学的外部环境怎样变化,生产方式与传播媒介怎么变化,文学还是文学,还是给人类提供一个审美的乌托邦,还是给人类社会建构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的空间。而且从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变化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影响文学的发展,但文学也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往往越是环境的逼仄,甚至是受到政治、经济的极大的挤压,文学的生命力反而会更强。这从中外很多优秀的文学的产生就可以发现,很多作家都是在苦难的时代、动荡的岁月里创作出了伟大的诗篇和内涵丰富的小说的。所以,我们不要过分担心文学与时代之间会构成过分紧张的关系,外部环境的改变不会让文学失去它本来的方向,更不会让文学改变它的基本精神品质。文学从它一诞生起,就担负起娱乐、认识、教育和审美的功能。现在文学葆有这一功能,将来文学还要保持它的基本的审美属性与教化、熏染功能,它依然要引导人去认识人生,了解社会,思考现实,展望未来。文学依然是时代与社会的镜子,依然是人们理想的灯火,文学依然要启示人的行为,要照亮人的心灵。 第二,不可怀疑,文学会与新媒体妥协生存。电视、网络和其他的新媒介出来后,很多人高呼“文学死了”,西方文学理论界就出现了一个希利斯·米勒,他写了一篇《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里面提出了“文学终结论”,让很多从事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人,包括大学文学系的教授和学生,内心感到惶恐与绝望,但这些结论事实上都没有被确证,反而在新的文学现实面前得到了澄清。电视、网络和其他的新媒介虽然对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会给她很大的生存压力,但我们也看到文学是不可能被电子媒介所替代的。新媒介传播的信息不可能完全湮没文学的声音与身影,文学一方面会借助新媒介,在新时代广泛传播,得到认可,另一面还会与新媒介有机集合,形成新媒体艺术,以新的形式给人提供新的审美空间。如,文学与电视媒介结合,产生了电视文艺,包括电视小品、电视剧和电视广告,这些都是电视媒介与文学结合而产生的审美性艺术。如,文学与网络结合产生了网络文学、 QQ 文学、博客写作、微博文学等等,这些还是以文学的基本品质赢得读者,还是人们情感的栖息地。可以说,进入电子媒介之后,人们从更多的视角,用更多的形式,以审美性的生存来完成了对文学审美世界的呵护。 第三,不可怀疑,文学的生态建设必将完善。文学就像大自然中的植物一样,需要生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未来文学的生态建设一定会更加完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符合人类对文明的追求。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的飞跃,都离不开文学的力量,都是在人类精神提升的基础之上完成。人类的文明不只是科技的力量促成的,没有文学艺术的支持,科技还可能走到文明的反面,而成为野蛮的力量。就欧洲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科技革命。中国近现代史也告诉我们,文学在近代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此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会满足人们对新的时代的认识和表现,还要给人类展现一个光明的未来,因此文学的良好生态,一定是在人文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共识。所以,一个文明的民主的政府一定不会忽视文学的价值与作用,真正的现代公民都能够理解文学的关怀,从而为文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只靠一群经济界和科技界的精英,是不可能建设好一个合理公平的国家的,因此所有人都应该公平地看待文学的力量与价值,抵制那种实利性的文化观念和文学观念。 三、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价值是一个永远也探讨不完的课题,对文学价值的思考是每一位作家与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教授的职责,也是那些执政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文学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包括那些方面,却是仁者见仁的。从大的方面来看,我觉得文化的价值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文学应该是文化的引领者。文化的内涵很丰富,对文化的定义也是非常多的,但总体来看,人类的生活及其所有的行为方式,都属于文化范畴。衣、食、住、行,都是文化,也都有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也是文化,而且也必须有文化内涵。文学也是文化,而且是文化中最活跃最能体现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的部分。我们狭义地定义的“文化”往往是比较形而上的东西,好像高高在上,抽象空洞,但无论文化的哪一个层面,都无法取代文学的引领性作用。姑且不说,中外各个国家、民族都把自身的文学看成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单是就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来说,它还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成分。自从有现代教育以来,无论中小的语文教育,还是大学的文学教育,都告诉我们,文学是文化的重中之重,所以不管什么时代,统治者和其所处的文化体制都会开列一个经典阅读的书单,都会用各种手段来控制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在时代转折时期,文学总是扮演着时代号角的角色。当一个国家遭受外敌侮辱时,作家和诗人往往是站在最前面号召人民起来反抗的先锋;而国民需要启蒙时,文学也担当了开启民智的责任。今天,文化产业化似乎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但大家也一定看到了,文化要真正产业化,靠的还是创意,展现的还是文学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第二,文学始终是人类的良心。中国诗人公刘说过:“诗人是时代的良心。”这句话成了很多诗人的座右铭,也告诉我们,文学创作本身就熔铸了作家、诗人对世界,对人类,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爱与善意,每一篇优秀之作都包涵着作家、诗人内心对美好世界的纯真的倾诉与诚挚的呼唤。我也可以这样说:“文学始终是人类的良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不但容纳、概括与保留了国家、民族的文化智慧与精神追求,还保留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良心。真正的文学创作是无功利性的,因为它来自最纯净的心灵。优秀的诗人、作家都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民族的赤子,是群体中的精英,因此他们的创造无疑是代表着民族的灵魂的。文学建构了真善美的世界,经受这个世界洗礼的人会减少罪恶的欲望的。我们读过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这篇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告诉了我们,文学是可以唤醒良知的。 第三,文学促进世界变革与社会的和谐。文学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它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人群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也促进了各民族彼此的文化包容与文化认同。很难想象,没有文学这个中介,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会有多深的隔膜。文学在促进世界和谐中可以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世界依然存在着战争与炮火时,让落后的民族饱受饥饿的折磨时,文学可以唤醒爱心与和平。 2009 年夏天,我应邀出席了韩国的“万海祝典”并参加了在首尔举办的国际诗歌研讨会时,韩国诗人文昌吉先生把他的诗集送给我,其中就有对南北韩族人统一与和平的思考。其实,不但南韩与北韩之间的和平,需要文学的交流,也需要文化的认同。中韩两个大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也需要文学这个中介,我们之间用文学来沟通心灵,来促进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从而加强各方面的合作,走上共同发展之路。 总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与未来,文学总是与我们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文学总是连通着所有人的心灵,文学创作、出版与阅读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都是我们最理想的一种生活,是我们精神得以提升的媒介。因此,在这里我愿意与大家分享我对文学现实的看法,对文学未来的快乐的向往。
个人分类: 学术小谈|4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林纾研究文献目录*近代文学琴声2012-7-21
hailang0 2012-7-21 09:36
(一)生平事迹( 13 ) 王宜椿 - 林纾、王寿昌声泪合译《茶花女》 福州晚报 2011-06-14 (台)蔡登山 - 魏易:林纾的幕后 英雄 济南时报 2011-11-20 苏建新 - 文如其人 : 林纾的侠义书写小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11/1 孙爱霞 - 试论清遗民对共和民国认知的复杂性 . 《天津大学学报》 2011/5 王学斌 - 林纾:一个非典型遗民(只眼观辛亥之八) 新京报 2011 年 8 月 30 日 C15 李建 - 林纾与辛亥 福建工程学院校报 10 月 26 日 苏建新 - 林纾与辛亥革命 《炎黄纵横》 2011/12 苏建新 - 幽默风趣的林纾 福州晚报 2011 年 1 月 4 日 苏建新 - 林纾和他的老 婆 《闽都文化》 2011 年秋季号 苏建新 - 林纾的台湾记忆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 齐 上志 - 林纾与台湾 同上 董琨 - 三坊七巷人士与台湾的教育 同上 游友基 - 林纾与三坊七巷文化名人的交往 《闽江学院学报》 2011/3 (二)历史、文化透视( 10 ) 马勇 - 重构五四记忆 : 从林纾方面进行探讨 《安徽史学》 2011/1 赵炎秋 - 近现代文白之争及其反思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5 杨玲 - 林纾与五四文化 . 《昆明学院学报》 2011/05 龚连英 林纾治史特点略论 《兰台世界》 2011 年 31 期 龚连英 - 西学东渐背景下林纾的文化心理透视 《理论界》 2011/10 龚连英 , 姚建平 - 从典型个案看林纾的文化归属(《巢香》) 《湖北社会科学》 2011/4 龚连英 - 以理为本:林纾文学的价值内核——以《巢香》为例《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1/10 张俊才 - 晚年林纾 : 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 《济南大学学报》 2011/3 张俊才 - 从女权意识看林纾文化观之新旧杂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11/2 马德翠 - 中西文化夹击下林纾的西方文化观 《学术论坛》 2011 年 /6 期 王本朝 - 传统的潜伏:苏雪林的文笔论与道德观 湘潭大学学报 2011 年 1 期 (三)创作成就( 6 ) 张俊才 - 林纾言情小说的爱情伦理及其文化意义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1/2 经盛鸿 , 陆艺 - 描述南京光复之役的小说《金陵秋》 《江苏地方志》 2011/05 王恒展 - 近代 “ 新体文言小说 ” 散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1 /4 苏建新 - 林纾 小说集 《畏庐漫录》的更名 福州晚报 2011 年 8 月 9 日 路云亭 - 林纾的《蜀鹃啼传奇》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11/4 王少羽 - 新与旧的艰难抉择——作为画家的林纾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 (四)文论批评( 3 ) 张胜璋 - 林纾论古文意境 《福建论坛》 2011/09 王杨 - 林纾古文论的 “ 承 ” 与 “ 变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陈丽静 - 林纾论欧阳修辞文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 (五)赞助人( 5 ) 王勇 - 林纾与杜亚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11 年 2 期 王勇 - 林纾与《东方杂志》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1 年 5 期 张天星 - 汪康年铅印林译《茶花女》考论 《济南大学学报》 2011 年 4 期 邱江宁 - 商务印书馆与林译体小说的出现及影响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 4 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年 2 月 周天涛 - 赞助人活动在林译小说中的影响 《新一代》 ( 下半月 ) 2011/1 (六)翻译探讨( 75 ) 【具体作品、作家( 38 )】 崔璨 - 析《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归化式翻译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9 崔璨 - 析《巴黎茶花女遗事》翻译策略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2 马泰祥 林纾译《巴黎茶花女遗事》 : 一种跨语际实践的生成 东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S2 期 舒畅 - 林译《汤姆叔叔的小屋》与社会意识形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1/1 . 周志光 - 翻译中的文化意识——以林译《黑奴吁天录》为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1 张惠 - 关键的“误译”和有意的“误读”( Uncle Tom ’ s cabin )《济南大学学报》 2011/5 张惠 - 近代翻译小说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选择——林纾《黑奴吁天录》“误译”再解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1/5 罗虹 - 翻译伦理对林译小说中有意误译的阐释力——以《黑奴吁天录》为例 《长江大学学报》 2011/7 罗虹 - 翻译伦理观照下的误译——以《黑奴吁天录》为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3 肖萌 , 孙作顶 -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解读林纾译本《黑奴吁天录》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4 文永超 - 从目的论视角看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的目的和方法 《外国语文》 2011/04 . 梁素文 - 从目的论看林纾翻译的合理性——以《黑奴吁天录》为例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年 3 期 张冉冉 - 从“目的论”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林译《黑奴吁天录》个案研究 《新乡学院学报》 2011/01 唐渠 - 《黑奴吁天录》所体现的诗学改写 《名作欣赏》 2011/36 . 俞妍君 - 文抒己见 译以致用——林译《黑奴吁天录》的阐释学研究 《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1/17 黄芳(工院) 从《黑奴吁天录》看林纾的爱国思想 牡丹江大学学 2011 年 12 期 潘红 - 林译《迦茵小传》道德话语的修辞建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11 年 2 期 潘红 - 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学位论文摘要) 《语言文字应用》 2011 年 3 期 1 页 李宁 - 改写理论视角下对林纾译本《迦茵小传》的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位论文 赵熹 - 林译言情小说中主要女性形象的建构:以《迦茵小传》为例 . 四川外语学院硕士论文。 杨玲 - 从《块肉余生述》看林纾的文化翻译策略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1/2 汪田田 - 目的论观照下的林纾英译《块肉余生述》 安徽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位论文 梁琦 - 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研究——以《大卫·科波菲尔》林纾译本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位论文 倪敏 - 叙事视角观照下的林译《大卫·科波菲尔》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01 叶艳萍 , 杨林 - 林译小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对原著的延伸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1 年 2 期 孙建忠 - 20 世纪早期司各特小说在中国的兴衰演变 《闽江学院学报》 2011/3 郝岚 - 林纾与柯 南· 道尔的非福尔摩斯系列小说译介 . 《 新文 学史料》 2011/2 郝岚 - 从《长生术》到《三千年艳尸记》: H · R ·哈葛德小说 She 的中译及其最初的冷遇 《外国文学研究》 2011 年第 4 期。 関詩珮 - 哈葛徳少男文学( boy literature )与林纾少年文学( juvenile literature ):殖民主義与晩清中国国族观念的建立 《翻译史研究》第 1 輯 复旦大学出版社 富亦韬 - 林纾多译哈葛德小说原因探索 《赤峰学院学报》 2011/11 王昕 - 清末民初哈葛德小说汉译考述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李今 - 从 “ 冒险 ” 鲁滨孙到 “ 中庸 ” 鲁滨孙 —— 林纾译介《 鲁滨孙飘流记》的文化改写与融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1 崔文東 - 家与国的抉择:晩清 Robinson Crusoe 諸译本中的論理困境 《翻译史研究》第 1 輯 杨丹屏 - 伊索寓言林译本之翻译操纵研究 《长城》 2011 年 10 期 197 、 198 页 王辉 - 翻译与救国:林译《伊索寓言》析论 《英语研究》 2011 年第 1 期 黄睿 , 朱萍 - 中国诗学传统与《李迫大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1 年 S2 期 . 王东风 - 林纾译《李迫大梦》片段赏析 《 中国翻译》 2011 年 2 期 张治 - 最早“转贩”西方中古文学的林译小说 . 东方早报 1 月 16 日 【 综论( 26 )】 彭建华 - 论林纾的名著翻译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1/5 袁进 - 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与林纾的贡献 . 《明清小说研究》 2011/1 林农 - 林纾的翻译之探讨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1/2 李军胜 - 从林纾的翻译思想看林译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考试周刊》 2011/7 周平 , 王静 - 对林纾文化变译的再思考 《现代交际》 2011 年 3 期 胡宗锋 , 吴中华 - “视域差”和“理想解释度”视角下的林纾翻译 《西北大学学报》 2011 年 1 期 岳文静 - 从译者伦理角度研究林纾的翻译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位论文 崔璨 , 李莹莹 - 从林译副文本看林纾翻译的爱国动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11/3 . 文月娥 - 副文本与翻译研究——以林译序跋为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1/1 李家波 - 从序、跋看林纾的翻译思想 《赤峰学院学报》 2011 年 1 期 于峰 - 林纾翻译思想研究 河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 学位论文 王惠萍 , 李四清 - 权力与操纵——也谈林纾的翻译《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11/2 胡杰 , 邹皎 - 译入语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操纵——再谈林纾的翻译 《宜春学院学报》 2011 年 3 期 梁琨 - 林纾的翻译和近代文学思潮 《新乡学院学报》 2011 年 3 期 陈慧 - 浅谈林纾的翻译对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影响 《中国电力教育》 2011 年 1 期 张丽君 - 浅谈林纾译作对当时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12 吴静雅 -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林纾的翻译对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影响 . 四川外语学院 硕士论文 74 页 禄永鹏 - 中国现代文学的“盗火者”——论林译小说对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12 杜家怡 - 林纾翻译和“林译小说”《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年 5 期 李佳芩 - 从多元体系理论角度论林纾文学翻译的主要特点 《科技信息》 2011/21 郭小华 - 从多元系统论角度看林译作品中归化与异化现象 《科教导刊》 ( 中旬刊 ) 2011/07 杨丽华 -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宁夏大学学报》 2011/2 张洁 - 改写理论视角下解读林译小说 《西华大学学报》 2011 年 5 期 张洁 - 从勒菲维尔改写理论赏析林纾的翻译策略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11/06 陈淑仪 - 中西文化碰撞视域下林纾译本的特色及其根源探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年 3 期 刘菊 - 论林译小说的“信”与“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07 【 比较 研究( 11 ) 】 周心怡 - 论林纾和庞德“误译”的根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1 年 13 期 . 丁乐慢 - 从林纾和鲁迅的翻译管窥近代翻译文学对汉语写作的塑造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 年 5 期 韩丹丹 - 背道而驰还是殊途同归——目的论视角下林纾与鲁迅翻译研究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1 年 2 期 王娟 , 王全瑞 - 从忠实的角度对比 The Sketch Book:The Author ’ s Account of Himself 两个中译本( 华盛 顿· 欧文的一篇游记散文 ) 《海外英语》 2011/10 许辉 -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 David Copperfield 的三个中译本 《镇江高专学报》 2011/01 赖娟华 - 译者身份的多元化——试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三译本 《长沙大学学报》 2011/03 钟欣志 - 晚清「世界劇場」的理論與實踐 ─ 以小說《黑奴籲天錄》的改編演出為例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四期 乃瑞华 - 从“诱”、“媒”到文学翻译的“化”境——论林译小说 《文学界》 ( 理论版 ) 2011/05 王晨婕 - 从《林纾的翻译》解读化境说的现代性与传统性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年 2 期 汤新煌 - 谈 钱钟书翻译思 想《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2011 年 1 期 刘爱兰 从林纾诗歌看其翻译哲学 《剑南文学》 2011 年 11 期 (七)文献整理( 8 ) 林山 - 《健公诗影》:百多年前的闽都雅集 福州晚报 2011-05-03 陈叔侗 - 林纾致陈宝琛的九件信札 《福建文史》 2011 年 4 期 樽本照雄 - 商務版「説部叢書」研究の昔と今1《清末小説から》第 103 号  2011.10.1(PDF) 学报编辑部 - 刊首语 《福建工程学院学院》 2011/02 苏建新 - 海西文坛巨匠林纾人文透视 《 2011 年福建省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苏建新 - 《近代文学琴声》第 8 期 和讯网林纾文化研究所博客 2011-11-11 发布 苏建新 -2010 年世界林纾文化研究文献目録 《清末小説から》第 103 号  苏建新 - 走向世界 / 文化的 2010 年林纾研究 《菏泽学院学报》 2011/6 以上合计 121 项。 /
个人分类: 林纾|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的虚幻和现实的不真切
热度 1 hcrm 2012-7-9 10:42
从事写作二、三十年了,读书也读了差不多这长时间,总体的感觉似乎越来越清晰:正逐步从虚幻走向真切。 因为爱好文学,古今中外的作品读了不少,类似的文章也写了不少,其目的是探究其理、穷尽其情,寻得一个“真”字。 忽然有一天,我发现文学的虚幻是无可回避的,无论创作者秉持的是现实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总之是虚幻成就了文学及作家。 其实,对于作家,他们永远是生活的参与者、体验者和描述者,当然也会有深入其中的思考。那些所谓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和最伟大的作家,其伟大之处全在于如何虚化这个不真切的世界。 一些科学家深刻地感受到,难以用一种科学的理论来描述我们的主客观世界,因为我们很难将其清晰地切割开来,即二者相互渗透、密切关联。于是,他们只能将其推给“上帝创造”一了了之。 正因为我们急切地想要一个结论,所以我们时常偏离了现实的真切,甚至处于恍惚之中不能自拔。解剖那些文学作品,深刻的源于现实,空灵的来自人的心灵,而进行着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 假如对这个多棱角的世界,没有自己深切地体验,一个作家是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学的。而一旦有了自己的文学世界,作家的生活总会出现虚实交织的情况,他或她就不可能真切地生活在现实世界当中。这种情况在科学研究者中亦有,这是人深入探究事物时的必然,因为我们都是有意识的动物。 而事实上,虚幻的不只是文学的世界,我们这个看似真切的现实世界,同样四处洋溢着虚幻的氛围,譬如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我们好像可以明白无误地描述出来。可是,不同的人,即事件之中和事件之外,事件之主要者和事件之次要者,事件主要者之此时和彼时,等等,表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那么,真实的事件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显然需要探讨。其实,我们所表述的事件及其经过,是经过我们思维过滤了的,已然很难说反映的是本来面目。而如此说来,我们就不能表达现实的真切么? 当然可以,这便得是哲学的答案——不同的哲学,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谁最真切呢? 如果让秉持各自哲学观点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还将是没有答案的答案,或者说没有标准答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如此复杂,人类之间又是如此难以彼此理解,甚至我们将亲自毁灭人类等等系列问题的原因所在。 说到这儿,我们便清楚了:为什么文学由辉煌走向了衰落? 而人类有限的历史又表明,所谓的文明及灿烂,永远是相对而言的,完全出自我们的“自我评价”。 我需要放下手中的笔,走出文学的虚幻和现实的不真切吗?这个答案又意味着什么呢? 2012年7月9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2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转载中国文学之道的美学解说
llgkyy 2012-7-9 09:16
中国文学之道的美学解说 ———讲授“《文心雕龙》研究”十周年 童庆炳 一 讲授“《文心雕龙》研究”缘起 1994年秋天,在新的学期开始的时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给我所指导的博士生开设了一门新课――《文心雕龙》研究。其后,我每年都给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讲一遍。1996年去韩国高丽大学任教,耽误了一次,但在1997年补上了。2000年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搞研究,又耽误了一次,但也在2001年又补上了。2003年我给学生讲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停了一年。从1994年起至2005年共11年,恰好给我校文艺学专业的博士生讲授了十遍《文心雕龙》。 我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呢?这与我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思想有关。我总觉得,对于研究生来说,自己读书、研究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不能主动地精心地读书和研究,还要老师一口一口地喂,那么最终不能形成独立的研究能力,撰写论文也就成为问题。此前,我曾先后指导过研究生精读过苏珊·朗格的《艺术问题》、斯托洛维奇的《审美价值的本质》、杜·舒尔茨的《现代心理学史》。我把这种指导,开成了课程。每次指定学生读其中的一章,并请他们细细地讲解,然后是师生间的热烈讨论。其结果是对于所读的书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我记得1984年我指导我的第一届硕士生读苏珊·朗格的《艺术问题》之后,学生们引得最多的就是苏珊·朗格著作中的话,似乎苏珊·朗格的每一个句子都变成了他们自己的血肉。这正是我希望获得的效果。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了精读一部著作的经验后,他们下去就知道如何把其它著作读精读透了,然后他们就会顺利地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涯。 在1994年开设《文心雕龙》研究课,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文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教学与研究,1990年后,我的研究有了一次转变。我开始对中国古代文论发生了兴趣,开始撰写关于古代文论的短文。我自己似乎发现了一个新天地。这个新天地如此靓丽,如此精彩,充满了诗情画意。这和此前所读黑格尔是完全不同的。黑格尔给我们的是概念和逻辑,枯燥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但中国古代文论给我们的常常是点到即至的评点。短短的评点中往往包含了真知灼见和诗情画意。我沉浸在这个新的天地中。我想把我的发现让学生与我共享。于是我决定开设《文心雕龙》研究课。我自己读,学生也来读,在课堂上把阅读的体会通过对话进行交流。但问题不是你想开设《文心雕龙》课就能开设的。如果你连古文都读不懂,你如何去开设这门课程呢?幸亏我有这方面的起码准备。1963-1965年期间,我在越南河内师范大学开设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并注释过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1997-1970年间,我在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教书,教学之余,又比较系统地阅读了中国古籍。所以1990年后,我觉得有信心去打开中华古代文论这座宝库。《文心雕龙》被我看成是打开这座宝库的一个关键。 我的《文心雕龙》研究的教学可以说是最朴素的。我往往是自己先讲开始的三四篇,如《序志》、《原道》、《辩骚》、《明诗》等篇,我先逐字逐句地串讲,然后把自己研究这篇的心得拿出来给同学们一起交流,我先说,大家讨论。发扬教学民主,有不同的意见和反对的意见那是最好的,因为这样就能形成热烈的讨论局面。我讲完若干篇后,就让每位学生讲一篇,讲的方法与我讲的方法相同。不过由于大家都要系统地讲其中的一篇,不得不认真地准备。这准备的过程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因为不但要弄懂那些难懂的句子,还必须阅读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找出其中的问题,深入钻研进去,获取自己的研究心得。在课堂上,由于被讨论的是同学们自己的心得,大家就敢提问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时候课堂上的讨论,变得十分热烈,你想控制都不容易控制。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自己也常常从同学们的讨论中受益。我想这就是教学相长了。最后我的学术总结,有时是重要的,有时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我所提出的问题大家都讨论到了。 重要的是考试。考试要求每个学生撰写一篇5千到1万字的关于《文心雕龙》的论文。同学们做得很认真。每篇作业就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差不多都达到了发表的水平。事实上,多数作业成为这位同学的论文处女作,并在某个刊物发表出来,成为“龙学”的新的篇章。 我的《文心雕龙》研究课还在进行中,今年秋天我将给新来的博士生讲第十一遍。 随着教学的进展,我的《文心雕龙》研究也获得进展,尽管进展很慢。十余年来我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河北学刊》、《江海学刊》、《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先后发表了二十一篇研究《文心雕龙》的论文:《〈文心雕龙〉“心物宛转”说》(1993年)、《〈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1997)、《〈文心雕龙〉“感物吟志”说》(1998)、《〈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1999)、《〈文心雕龙〉“神与物游”说》(1999)、《〈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1999)、《〈文心雕龙〉“情经辞纬”说》(1999)、《〈文心雕龙〉“内内符外”说》(2001)、《〈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2004)、《〈文心雕龙〉“阴阳惨舒”说》(2005)、《〈文心雕龙〉“会通适变”说》( 2006 )、《〈文心雕龙〉“杂而不越”说》( 2006 )、《〈文心雕龙〉“文外重旨”说》 (2007) 、《〈文心雕龙〉“丽辞雅义”说》( 2007 )、《〈文心雕龙〉“循体成势”说》( 2008 )、《〈文心雕龙〉“质文代变”说》( 2008 )、《〈文心雕龙〉“披文入情”说》( 2009 )、《〈文心雕龙〉“镕意裁辞”说》( 2010 )、《〈文心雕龙〉“声得盐梅”说》( 2011 )、《〈文心雕龙〉“章明句局”说》( 2011 )、《〈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 2011 )。还有数篇论文等待进一步加工。我的《文心雕龙》研究受到了“龙学”界的关注。由张少康教授等主编的《文心雕龙研究史》一书中说:“童庆炳近年来,发表了多篇《文心雕龙》研究论文,其中如《〈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1期)、《〈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等,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一文,是作者对《辩骚》篇的研究,认为该篇的理论意义在于刘勰在肯定楚辞推进了文学新变的前提下,借用兵家的‘奇正’观念具体论述了文学创作变化中的艺术控制和调节问题。‘酌奇而不失其贞(正),玩华而不堕其实’,是《辩骚》篇的点睛之笔,准确地揭示了楚辞的特色,要求创作在奇与正、华与实之间保持平衡,取得一个理想的折衷点,使作品产生一种微妙的艺术张力。” 我的理想是完成一部题为《〈文心雕龙〉三十说》的著作,作为我教学《文心雕龙》的学术总结。 二 我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基本理解 (一)刘勰其人 根据《梁书》列传记载:刘勰,字彦和,祖籍山东东莞人,今山东莒县。约生于宋明帝泰始元年(公元 465 年)卒于梁中大通四年(公元 532 )。其祖在永嘉之乱时南迁。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其父曾官至“越骑校尉”(统率骑兵的武官),但过早去世。刘勰很小就成为孤儿。 20 岁左右其母也去世。家境更为凄凉,“家贫不婚娶”。但刘勰从小就很好学,他曾跟随当时定林寺的高僧佑学习并校订编定佛经,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遂博通经纶”,当时定林寺的经藏,是刘勰编定的。刘勰一生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在他约33-34岁时撰写了长篇论文《文心雕龙》(约4万字)。但他的这部著作,虽然在古典与新声中徘徊,但从《原道》、《宗经》、《征圣》诸篇看,还是偏重于遵从儒家经典,讲究“述志为本”,对当时流行文学追求形式完美的倾向有所批评,所以不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因此“未为时流所称”。但刘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这段文字为唐人姚思廉所写,似有些疑问。沈约在梁代官至尚书令,领太子少傅,而且是当时文坛领袖,其文学主张与刘勰不同,大力提倡骈体文,讲究“四声八病”和用典等,是当时文学新声的代表人物,怎么会觉得较为守旧的《文心雕龙》“深得文理”呢?而且把《文心雕龙》“陈诸几案”,随时翻看。难道他就看不 出 刘勰的著作对于他喜爱的时文的文风过分形式化表达不满吗?当然,这里有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沈约根本没有看,所谓“深得文理”的说法是写《梁史》的姚思廉杜撰的;第二种可能是沈约看了,沈约本人在主张文风变革的同时也仍然信奉儒家思想,所以对于刘勰这部“务为折中”的书,在古典与新声徘徊的书,也就有同感,并加以肯定;第三种可能是沈约看了,他对于这部用漂亮的骈体文写的著作,从他的重形式美的探索的观点出发,加以赞赏。刘勰的《文心雕龙》五十篇的确是骈体文的典范,有些篇如《神思》、《物色》诸篇,写得跟诗一样美。刘勰写骈体文章在当时就很出名。列传中说:“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在这三种可能中,我是比较赞成第二种可能的。 刘勰撰写《文心雕龙》,与他的人生观有关。他承继了古人的“立功、立德、立言”的思想。他想到,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要“立功”,驰骋战场,统一天下,是他做不到的;立德,这虽然很重要,也能做到,但他觉得自己人小言微,影响有限,于是他想到“立言”这一条路。他在《序志》篇说得很清楚:“ 余生七齡,乃梦彩雲若錦,則攀而採之。齿在踰立,則常夜梦執丹漆之礼器,隨仲尼而南行;旦而寤,迺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見也,乃小子之垂梦歟!自生人以來,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聖旨,莫若注《经》,而馬郑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條,五礼資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煥,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他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我在七岁时,梦见彩云像锦绣一般,便攀上去采它。等我过了三十岁,则曾梦见拿着朱红漆的礼器,随同孔子南行。早上醒来,高兴极了。伟大的圣人是很难见到的,竟然在我这样普通人的梦里出现了。自有人类以来,还未有孔夫子这样的人。敷陈赞述圣人的微言大义,最好是注释经书,可马融、郑玄等人,已阐述得很精到,我即或有深解,也不能自立一家了。马融注《小经》、《尚书》、《诗经》、《易经》等。郑玄是马融的弟子,注有《论语》、《孝经》、《尚书》、《三礼》、《毛诗笺》。只有文章的作用,可以成为经典的旁支;五礼靠它来完成,六典靠它来施行,君臣的政绩能宣扬出来,军国大事能昭示天下,与文章有关,但是文章的本源还在经典上面 。 这也就是说,刘勰决心走立言这条路,写出能够传世的文章来,这样他就可以“不朽”了。 梁代天监初年(公元 502 或 503 年),刘勰“起家奉朝请”,开始作官,最初是没有实缺的官,其后,也作过一些有实缺的小官,如他曾作过浙江衢县县令。最有意义的事他曾当过昭明太子“东宫通事舍人”(管理太子文书的官职)。昭明太子萧统曾编过“文选”,喜爱文学,对精通文学的刘勰也自然格外喜欢。刘勰经常能和昭明太子谈诗论文,这可能是他生活最为愉快的几年。他为官如何,已不可考。列传中只提到一件事,他曾建议在祭天地时,不用猪羊,只用蔬菜,他的建议被采纳。在他67岁那年辞官,回到镇江,在定林寺出家,于第二年逝世。如果刘勰不出去当官,继续写他的第二部、第三部《文心雕龙》,那么他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将更丰富。 (三)刘勰《文心雕龙》成书原因 据清代学者纪晓岚考证,刘勰在齐代末年完成了《文心雕龙》的写作。 刘勰的《文心雕龙》能够得以成书,我们认为有时代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 刘勰生活的时代是中国一个极端混乱的时期。刘勰生活于宋、齐、梁时期。这三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几个朝代。宋(420-479),首尾凡六十年,齐(479-502),首尾凡23年,梁(502-557),首尾凡56年。其时,中国在黄河流域是北朝,由十几个少数民族占领。长江流域建立的是南朝,即孙吴、东晋、宋、齐、梁、陈,称为“六朝”。少数民族经常南侵,同时皇朝迭兴,政局多变,战争频仍,内乱不止,统治残酷,人民流离失所,或惨遭随意杀戮。那些统治者忙着夺权,对于士人的言论作为,只要不妨碍他们的统治,不对他们说三道四,一时也不多限制,这就给士人以思想活跃留下了空间。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写作,也是与当时思想文化界的相对活跃的情况和文学的发展相联系的。这里我想指出 五 点: 第一点,思想活跃的社会环境 自东汉以来,“独尊儒术”已不可能,这主要是经过了西汉和东汉的几百年的保守的统治,儒家的伦理规范已成为教条,既然是教条就没有生命力,就迟早要遭到人们的反对。特别是黄巾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打击了儒家的权威。随后是董卓之乱和曹操专权,也使儒学声名扫地。像曹操专权后,“他立法是很严的……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曹操)为什么要尚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清流,不过讲‘清’讲得太过,便成固执,所以在汉末,清流的举动有时便非常可笑了。” 在知识界,对于儒家学说开始怀疑。东汉时期就出现了许多“名士”,他们敢于批评当时的政治,成为当时政府的反对派,政府就说他们是“党人”,把他们禁锢起来。这就是东汉历史上的“党锢之祸”。尽管有党锢之祸,还是有人要冲破名教和礼法,说一些违反儒家伦理的话,如曹操要杀孔融,叫一个名叫路粹的人揭发孔融的罪行,路粹就揭发说:孔融曾讲过,父亲对儿子有什么亲?实际上当初不过是发泄性欲而已;儿子对母亲有什么亲?比如一个东西寄在一个瓶子中,当那个东西拿出来之后,就与瓶子脱离了。(“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当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见《后汉书 . 孔融传》)孔融说的话不一定对,但它是反儒家名理的。曹操杀借儒家的孝道杀孔融,也并不表明曹操对于儒家的教化有多么的崇奉,他自己的不少诗文与儒学无关,甚至是直接违背儒学的。例如大家都知道曹操的《选举令》、《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无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这些“令”的核心就是取士不废偏短,唯才是问。因为曹操一生讲的就是“以权术相驭”,并不拿儒家思想当一回事。曹魏时期的“竹林七贤”的重要人物稽康,则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等,直接讲出了反儒的思想。我们举这两个例子,是要说明东汉末年以来,儒家伦理教条的没落,人们发现了自我,发现的欲望,发现了情感,发现了个性等,思想解放日益趋于活跃,各种思想的竞争,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这一意识形态方面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刘勰生活的宋、齐、梁。这种多元并存和竞争的局面不能不影响刘勰,不能不影响他的《文心雕龙》的撰写。刘勰对儒家的经典既有遵循和学习的一面,又有补充和发挥的一面,对当时流行的“新声”也有所批评又有所肯定。他的《文心雕龙》既是对前代文论的总结,又是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文学实践的理论概括。 第二点,谈玄之风的影响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以“名士”为核心所创立的一种哲学形态,它崇尚超乎形质与经验的玄远,以老庄学说和佛学中的一些命题为谈资,用清谈的抽象的方式,着重谈论的问题有“有无之辩”、“名实之辩”、“才性之辩”和“言意之辩”等等。玄学的兴起与上述“党锢之祸”有关,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于是士人对政治生活淡漠,明哲保身,转向清谈,这也是“隐”的一种方式。如果说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话,那么以王弼和何晏为代表的另一些士人就归隐于玄谈。另外,门阀制度的兴起与巩固,大地主贵族养士之风日盛,也为清谈的玄学提供了基础。玄学具有对儒家正统观念的解构的作用,可以说粉碎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理论基础,使人的精神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因为玄学将世界上任何事物,大至天地宇宙,小至花鸟鱼虫,都作为玄思的对象加以把握,从而大大突破了传统儒家道德伦理精神的狭小天地,实质上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在玄思中,人们可以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忘记尘世的烦恼,进入一个自由的审美境界,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感觉去面对世界的有与无、名与实、才与性、言与意、形与神、俗与雅、乱与治、功与罪、好与坏、美和丑、入世与出世等,并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思考做出自己判断。这在当时是思想界的一件大事。玄学的兴起和佛学的引进相互推波助澜,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文论的发展是特别有益的。这主要是为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社会思想的氛围。刘勰的《文心雕龙》本身不是玄学,更非佛学,但谈玄信佛的氛围对《文心雕龙》等文论著作的产生也是提供了一个多元思想并存的良好环境。作者可以在谈玄之风的影响下,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具体的考察,展开自己的独特思考。 第三点,“文学的自觉”给文论发展带来生机 魏晋时期,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刚健的建安风骨的出现,文学被看成“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同时;又提出“诗赋欲丽”(曹丕《典论·论文》)的观点。曹丕的“文以气为主”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创作个性得到承认。其后,宋明帝在儒学、玄学、史学之外,另立文学馆。宋明帝立总明观,分别儒、道、文、史、阴阳五部,文学也独立为一部。同时,史书也开始立文苑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齐以来的文、笔区分,粱元帝《金楼子 . 立言》云: 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至于不便为诗如阎篡,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凡谓之笔。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云: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文、笔之分,在当时成为一种通论,这对文学来说是很大的事情。虽然,我们仍然不能把文笔的区分等同于现今的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但文笔的区分推动着文学从此前的依附状态中“独立”出来了,它标志着“文学的自觉”(鲁迅语)时代的到来。后来昭明《文选》中的选文就以诗赋为主,不选经书,不选诸子,不选史传。文学的自觉给文论到来了生机。“文学的自觉”实际上有深刻的历史内容,在魏晋六朝以前,中国的文论实际上儒家的教化理论的附庸,道德论是文论中的主导的内容,个人的审美的自由所占的地位较少,到了魏晋六朝,随着儒家经典的衰落,文学和文论都出现一个转折,即从儒家教化论到审美论的转折,主要的标志有两点:一是重视个性的情感的表现,所谓“文以气为主”(曹丕),所谓“诗缘情而绮靡”(陆机)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的说法,这种说法大大超越了“诗言志”和“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的“美刺”的功利文学理论;二是重视作品的形式美,所谓“事出于沈思,义归于翰藻”(萧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的说法。《文心雕龙·序志》提出“剖情析采,笼圈条贯”,强调“物以情观”,强调“情者文之经”,强调“情”与“采”的关系,就是大体上沿着“文学的自觉”的道路前进的。可见“文学的自觉”给文论著作的产生带来了推动力和必要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心雕龙》是那个时代文化的产物,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第四点,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发展引起了刘勰的思考 任何时代的文论都与那个时代的文学发展密切相关。刘勰生活时期离魏晋不远,齐、梁两代则是他生活的时期。因此,刘勰对魏晋时期以来的文学发展怎么评价,直接表现了他的文学观念与文学理论的取向。换句话说,刘勰正是对魏晋以来文学的发展有思考有看法,心中蓄积了不满,这才使他的《文心雕龙》成为不得不说的话,有现实针对性的话,有时代特征的话。 那么,对于魏晋以来文学是怎么看的呢?《文心雕龙》一书涉及的作品种类很多,我这里主要阐述刘勰对魏晋以来诗歌作品的评价。曹魏时期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变化,因为它摆脱了汉代以来章句之学的繁琐解释,诗人们对于自己的情感、欲望、追求和理想有了自觉,思想大为解放。刘勰对于建安文学是大加肯定的。《明诗》篇说:“ 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意思是,到了建安初期,五言诗蓬勃涌现出来,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在文学的道路上纵马奔驰而有节制,王粲、徐幹、应玚、刘桢,望着前路争先赶上去。这都是爱赏风月,游玩池苑,叙述恩遇和荣宠,写出酣乐的宴会,慷慨地逞气势,激越地骋才力。书写情怀,陈说事理,不求纤密细巧,运用文辞,描摹形貌,只求显著鲜明:这是一致的。刘勰对于建安文学的评价,从题材上面,指出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从文风上肯定其“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这个评价揭示建安文学内容可取,特别是文体上有风骨,说明刘勰赞赏有加。但从现在的观点看,这段话里不是没有问题:第一没有提到曹操,没有提到他的诗,这是一个有意的遗漏吗?第二曹操、曹植最值得肯定的描写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诗篇,如曹操的《薤露》、《蒿里》、《步出夏门行》和曹植的《送应氏》社会内容深刻的作品,都未提到。这说明刘勰的文学观念中比较看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艺术表达的健康而有文采的声色和藻绘。“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可能就是刘勰的一种审美理想。 晋代谈玄之风盛行,这对文学有何影响呢?刘勰《明诗》篇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於正始,力柔於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这意思是,晋代的许多作家,稍稍流于轻浮绮丽。张载、张协、张亢、潘岳、潘尼、左思、陆机、陆云,这些诗人在诗坛上不相上下,文采比正始作品繁富,可艺术力量比建安作品柔弱。有的剖析辞藻以为精妙,有的追求音节以为流美:这是大概的情况。有的剖析辞藻以为精妙,有的追求音节以为流美:这是大概的情况。东晋的创作,陷在清谈风气里.讥笑致力政事的志趣,极力推崇忘却世情的空谈。袁宏、孙绰以下,虽然各人都有些雕饰文采,可是志趣一致。没有谁能够跟他们争为雄长;所以郭璞的《游仙》诗,辞义挺拔成为杰出之作了。看得出来,刘勰对西晋和东晋的文学发展不满意,主要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充满空谈,“平典似道德论”,而文风上面美是美了,却比建安文学要纤弱无力。 宋代是刘勰生活的时代,但怎么来看宋代的文学发展呢?在《时序》篇,刘勰说:“自宋武爱文,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多才,英采云构。自明帝以下,文理替矣。尔其缙绅之林,霞蔚而飙起;王袁联宗以龙章,颜谢重叶以凤采,何范张沈之徒,亦不可胜也。盖闻之於世,故略举大较。暨皇齐驭宝,运集休明:太祖以圣武膺籙,高祖以睿文纂业,文帝以贰离含章,中宗以上哲兴运,并文明自天,缉遐景祚。今圣历方兴,文思充被,海岳降神,才英秀发,驭飞龙於天衢,驾骐骥於万里,经典礼章,跨周轹汉,唐虞之文,其鼎盛乎!”这些话显然是场面上的话,因为是要议论他生活那个年代,不能不违心地说一些套话、歌功颂德的话。但在《明诗》和《物色》篇就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评述:“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又《物色》篇说:“ 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 ”这些评语较为客观,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他对“繁采寡情”的“庄老告退”(即玄言诗衰落)而山水诗兴起是肯定的,认为这是文学的积极的变化;第二,他对“文贵形似”也不是十分不满,认为“体物为妙,功在密附”,写得具体是好的。第三,他对“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似带有不满之意。因为他主张一直都是“文质相称”、“述志为本”、“为情而造文”,对于一味玩弄字句和技巧的文章不甚满意。像对谢灵运的“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人彭蠡湖口》)、“白云抱幽石,绿莜媚青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溟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等这些受后人欣赏的句子,可能认为“文”有余而“质”不足。 总之,用他在《序志》篇的话说:近代文学,“ 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创作中提出了许多问题,他感到深深的忧虑,不能不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理论建构。 第五点,此前文论著作的局限促使刘勰产生超越前人的写作冲动 还有一点,他之所以写《文心雕龙》一书,是他看到 虽然此前论文的著作不少,如有曹丕的《典论》,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应瑒的《文论》,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李充的《翰林论》,但都局限于某一点某一方面,格局很小,很少有宏大的思考。“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以他当时的准备是能够超越前贤的著作的。那么,刘勰有哪些方面的准备呢?从整部《文心雕龙》里,我们发现,他对前代的所有的经史百家之书都十分熟悉,而有充分的研究(详后),更为重要的是,他曾在镇江定林寺跟随高僧祐整理佛经十年,“长于佛理”。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这给他的《文心雕龙》写作带来许多新鲜的见解。学术界有人认为,刘勰的《文心雕龙》“严格保持儒家的立场,拒绝佛教思想混进来,就是文字上也避免用佛书中语(全书只有《论说》篇偶用‘般若’、‘圆通’二词),可以看出刘勰著述的态度的严肃。” 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已有学者指出,就文字看,“般若”一词的出现绝非偶然,且像“虚静”、“风骨”等词也具有“梵汉双源”。另外,为什么说刘勰借用一些佛理来写《文心雕龙》就是“态度”不“严肃”呢?难道佛理就是一种歪理,而只有儒学才是正理吗?且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刘勰的论文《灭惑论》略早于《文心雕龙》的写作时间。如果这样的考证可信的话,那么刘勰在《灭惑论》中的佛理不能不渗透于他的《文心雕龙》的写作,因为一个人同时的思想不可能不是大体一致的。特别要指出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严密,五十篇排列整齐,而且有内在的联系,第一篇到第五篇为刘勰立论的总纲,也即《序志》篇所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也。”第六篇到第二十五篇为文体论,刘勰按照“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方法,综论三十二种文体(实际涉及的文体多达七十种左右)。这二十五篇文体论很不简单,实际上就是一部从先秦到刘宋时期的分体文学史。这是《文心雕龙》立论的事实基础。第二十六篇到四十四篇为创作论,从艺术想象、写作构思、情辞关系、篇章结构、文体风格、艺术技巧等等,无不在作者的论列之内。第四十五篇到四十九篇基本上为批评论,其中论述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作家修养、鉴赏原理等。最后一篇为《序志》,是全书绪论。构思之完整,体系之系统,逻辑之严密,在中国古代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并不是儒家学术的特征,也非道家理论的理想,分明是受佛家因明学的影响。因明学随古代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因”即立论的根据,“明”即类似学科。因明学强调论证与反驳,类似近代以来的逻辑学。同样是范文澜,他在《文心雕龙注》一书的《序志》篇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者也。……故用之焉”一段时写道:“《释藏》迹十慧远《阿毗昙心序》:‘……故作者以心为名焉。……别撰斯部,始自界品,迄于问论,凡二百五十偈。以为要解,号之曰心。’彦和精湛佛理,《文心》之作,科条分明,往古所无。自《书记篇》以上,即所谓界品也,《神思篇》以下,即所谓问论也。盖采取释书法式而为之,故能思理明晰若此。”这个解释是合理的。刘勰《文心雕龙》中概念的提出,前因后果的追寻,对于观点的论证,对于谬误的反驳,逻辑性很强,的确与刘勰精通佛理的因明学有密切关系。当然,我这样说,并非就是肯定《文心雕龙》的立论纯粹属于佛家。不,刘勰在定林寺的十年间,广泛涉猎,综合吸收了融合了儒、道、释思想,他在《原道》篇提出的“道”,是一种自然之道,这种古老的自然之道的崇拜,实际上是儒、道、释各家的共识。刘勰广采百家之长,卓然自成一家。为其《文心雕龙》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文心雕龙》所以能够成书的作者主观原因。 以上五点,就是刘勰《文心雕龙》成书的社会的个人的原因吧! (三)名家之间的研究和对话,逐渐形成经典 《文心雕龙》如今已成为文论经典,这原因很多。《文心》自身的理论价值当然是首要的原因。但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被人发现,历史上有价值而湮没无闻的著作很多。为何《文心雕龙》没有湮没无闻,而被众多中外研究者确定为文论经典一再研究,形成了“龙学”这种奇观呢?原来这里有一个“名家互文”的道理。刘勰自写了《文心雕龙》就 “自重其文”,深怕没有识货者,而 不能留传下去。 他不得已求助于当时文坛领袖沈约。刘勰见沈约的情形很可笑:他背着沉甸甸的书稿,等待沈约的车出来,就把车拦住,求见沈约。沈约取来一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把《文心雕龙》在书案上,随时翻阅。可以说位高权重的沈约是刘勰《文心雕龙》第一位“发现人”。从唐代到清代引用《文心雕龙》的诗人、学者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评价是十八世纪著名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对《文心雕龙》的概括:“《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 “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这是很高的评价。这些人的著作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形成互文和对话关系。其中名人很多,资料极为丰富,概括和分析这些资料,不是这篇论文所能胜任的,需要另撰专文。 这里我想就近代以来,《文心雕龙》受到许多名家的高度评价,做一个简要的概括,以说明《文心雕龙》作为一种名作如何与名家的论述形成互文和对话关系,从而把《文心雕龙》推到文章学或文论经典的地位。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西方的科学和学术文化也大量传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和对话的局面。对于《文心雕龙》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探索的新时期。主要的标志是国学大师刘师培和黄侃在北京大学开课讲授《文心雕龙》。特别是黄侃1914-1919任教于北京大学时,留下的讲义《文心雕龙札记》,有文字的考证,也不完全是文字的考证,其中“诠释”部分的新意迭出,从而使《文心雕龙》的研究从古典向现代转移,成为“龙学”奠基之作。黄侃认为,古代论文之书,多有不足。“其敷陈祥核,枝叶扶疏,原流粲然者,惟刘氏《文心》一书耳。” 可见黄侃对《文心雕龙》评价之高。在诠释方面,时见独特见解。如对《原道》篇的解释,认为刘勰的“本乎道”的“道”不是如后来韩愈所说的“文以载道”的那种“道”,而是“文章本由自然生”,篇中数言自然,文章之道乃“自然之道”。这种对“道”的理解是一种平易的却是宽阔的理解,也符合刘勰的原意。《札记》一书几乎每篇都有精彩之论,这是很难得的。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早年鲁迅对于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鲁迅说:“ 东则有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这就是说,刘勰的《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比肩之作,他们都是开源发流之作。 此外,1929年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出版,集历代注释之大成,成为划时代的作品。刘永济1948年出版的《文心雕龙校释》也是一部见解独到和很有份量的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文心雕龙》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王利器1951年出版的《文心雕龙新书》、杨明照1958年出版的《文心雕龙校注》、张光年、陆侃如、郭晋郗、周振甫的的《文心雕龙》译著、1979年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杨明照1982年的《文心雕龙校注拾遗》、1986年王运熙的《文心雕龙探索》、1988年牟世金的《文心雕龙研究》,可能是众多研究中最具有成就者。此外,香港80年代饶宗颐的《文心雕龙》研究、台湾50-60年徐复观的《文心雕龙》研究,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的研究更为《文心雕龙》研究推波助澜。这些研究,都是对《文心雕龙》的各种不同的诠释,他们把《文心雕龙》的意义延伸出来,也同时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投射到《文心雕龙》上面。在长期的研究中,有各种各样的《文心雕龙》研究,这样就形成了“互文”性质和对话局面。《文心雕龙》也就在这一互文和对话中经典化,真的成为刘勰自己所说的“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不完全属于他自己,而成为众多人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四)《文心雕龙》的新质 刘勰的《文心雕龙》对于中华古代文论增加了什么新鲜的东西呢?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文心雕龙》一定要弄清楚的。特别是刘勰的提出什么样的文学观念,这种文学观念对于先秦以来的儒家文学观念有和发挥,有何补充,有何转化,有何改造,更是必须加以说明。 1 、《文心雕龙》是对齐梁之前中华文化的综合、改造与转化 刘勰写作《文心》的时候,虽然只有33、34岁左右,但对于中华文化已经作了充分的研读,经史百家,已了然于心。但刘勰对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资源,又不照搬照抄,而是经过消化后,加以综合、改造、发展和转化。刘勰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与他的“通变”思想有关。“通”是继承方面,是变的基础,决不可忽视,所以他说:“青生于蓝,绛生于蒨”,青作为一种青色出自蓝草,绛作为一种赤色出于茜草,没有蓝草、茜草这个根本的东西,颜色从何而来呢?所以刘勰说:“练青濯绛,必归蓝茜,矫讹翻浅,还宗经诰”。蓝茜、经诰,作为中华古代文化,是基本的东西,不可不继承,必须“博览以精阅”;但是仅仅诵读传统,走不出传统。如果走不出传统,就不能有所创造。刘勰深知此点,所以在强调“通”的同时,又强调“变”,他提出“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的思想。他认为在阅读古书的时候,要凭借已有的情感去理解,读出属于自己的新鲜的东西来,在这基础上,要凭借自己的作为生命力的“气”去加以变化、发展。这样才合乎“参伍因革,通变之数”的目标,才符合“文律运周,日新其业”的规律。刘勰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文心》五十篇,没有一篇是没有根据的,可以说是“字字有来历”,但没有一篇是没有新意的,可以说篇篇都推陈出新。在综合基础上转化、创新是《文心》的根本特点。刘勰自己的思想很明确,对于古典不会一律赞同,也不会一律抛弃。有时与古典同,有时与古典异。他在《序志》篇中说:“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这是实事求是之论。原本许多是儒家的谈论仁义道德和修身养性的言论,经过刘勰的筛选与转化,延伸为文章理论或文学理论;原本是道家的谈论适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经过刘勰的思考与转化,变成为以自然为本的文学观念和写作技巧的概括;原本是兵家的“奇正”变化的作战理论,在刘勰的手里变成为艺术控制和艺术调节的生动观点……刘勰的成功,是其“通变”观在理论实践中结出了累累硕果。 2 、《文心雕龙》针对现实而发,在古典与新声中徘徊 刘勰写《文心》不是为写而写,一方面,他看到当时文坛的“讹”与“浅”,十分不满,有话要说;另一方面他看到当时文坛的新声的发展,有许多经验十分可贵,也不能不加以总结。这是一个面对现实文坛的悖论。实际上,刘勰的《文心》就是面对现实文坛悖论的一次结合实际的理论探索。那么当时文坛发生了什么新的情况呢?“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情和辞都应合乎自然之道。这是刘勰的基本的文学观念。当时文坛发生的情况是“为文而造情”,而不是“为情而造文”。 《情采》篇中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疎,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在刘勰看来,自汉代辞赋家兴起之后,“为文而造情”的趋势越来越严重,结果是“淫丽而烦滥”的作品越来越多。特别是那种伪造情感的“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的作品,更令人反感。《文心》一书针对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创作提出了批评,提出了“述志为本”、“贵乎反本”的理论“药方”。但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刘勰对当时文坛所流行的“新声”并非一概排斥,反而认为当时那些描写日常生活情景的作品也有不少好的经验需要总结。刘勰虽然对现实的文坛不满,但并不是要返回到古典去,只是要给现实的文坛一个审美规范。刘勰深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一味返回古典是不可能的。刘勰当然看到,随着六朝时期儒家学派的衰落,描写日常生活和山水田园的诗歌的兴起,另一种文学开始兴起。按照鲁迅的说法,这一派可以称为“为艺术而艺术”派,以曹丕的“诗赋欲丽”和“文以气为主”标志,其后沈约、萧绎、萧纲、萧子显、徐陵等都属于这一派的代表。从内容说,突出了日常生活和山水田园描写的重要,在形式上则要求绮丽多采、辞藻华赡,出现了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等写田园、山水的大家,而在梁、陈间出现的宫体诗则是这一派的极端。对于这种文学发展,刘勰并没有一概否定。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传统,还要总结“新声”中有益的经验。如魏晋以来,文学创作中对偶与声律的发展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刘勰对此不是一概加以排斥,他意识到总结的重要性。如在《丽辞》篇刘勰对偶句的产生本于“自然之道”作了精彩的阐述。他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既然自然事物就是成双成对的,就是合乎自然之道的,那么人心所思虑而成的文辞也必然自然成对。因此对偶句的运用,应该以“自然”为准,不要过分雕琢。所谓“不劳经营”,就是讲过分讲究是不必要的。对偶句的产生本于“自然之道”。这些精辟的说法是在肯定对偶在创作中的运用的前提下提出来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勰自己写作《文心雕龙》,也用精美的骈体文,处处对偶,这说明他对当时流行的对偶文体的倾心,要是一味回到古典,也许刘勰就要用先秦古文的散文体写作了。对于“声律”也是刘勰生活时代所关注的一大问题。特别是“永明体”刘勰也没有一味反对,他作了很有理论的总结,如说“声画妍蚩,寄在吟咏,滋味流于下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气一定,故余声易遣;和体抑扬,故遗响难契。属笔易巧,选和至难,缀文难精,而作韵甚易,虽纤意曲变,非可缕言,然振其大纲,不出兹论。”如果不是现实的文坛在声律运用的实践提供了问题和经验,刘勰对于声律的理论总结就不可能如此成功。鉴于当时文坛流行许多描写自然风景的诗赋作品,刘勰特别列了一篇《物色》加以论述,也可看出他对当时文坛新发展的重视。不难看出,刘勰虽处处谴责文坛的讹滥绮靡文风,但当时的“新声”仍然给他很多启发。他徘徊在古典与新声之间。 3 、刘勰提出了两个类型三个序列的文学观念 一般学者谈到刘勰的文学观念,都从《序志》篇的“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云亦极矣”这句话入手,来加以阐释。这当然是一个办法。但我认为要完全说清楚刘勰的文学观念,仅仅解释这句话是不够的。总观全书,刘勰对于文学的看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和三个序列。 两个类型即大文学观和小文学观。刘勰对文学的看法分成两种类型,大文学观是指他把我们现在讲的纯文学和杂文学都放在一起,统称为文学。这是先秦以来对“文”的传统的看法。刘勰的时代他面对着各种各样文体。仅从《文心雕龙》所论列的文体看,从《明诗》到《书记》共二十篇都是论文体的,涉及到的文体有 81 种之多。刘勰有“论文叙笔,囿别区分”的说法,“文”是有韵的,但又不完全是纯文学;“笔”是无韵的,但其中似也有抒情的。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誺、碑、哀、吊为有韵之文。史传、诸子、论、说、诏、策(又细分为七种)、檄、移、封禅、章、表、启、议、对、书、笺记(又细分为 25 种,如谱、籍、录、方、术、占、式、律、令、法、制、符、契等等)显然,在“文”中,大家一看就有不少是纯文学,而在“笔”中,像史传、诸子、檄等都有抒情的成分。所以“文笔”的区分不是纯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刘勰是 意识 到有大文学(文章)与小文学(纯文学)的区别的。如果他不是意识到大文学与小文学的区别,那么,他的《文心雕龙》在《书记》之下,又写了《神思》、《风骨》、《情采》、《比兴》、《夸饰》、《隐秀》、《物色》、《才略》、《知音》诸篇,就不可理解了。因为《神思》大体上是论艺术想象和艺术构思的,《风骨》大体上是论刘勰所提倡的审美理想的,《情采》就是论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与文辞问题,提倡“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比兴》论作为文学创作思维或方法;《夸饰》论艺术夸张;《隐秀》论作品中“言外之重旨”,或文学形象的特征;《物色》论作家创作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提出主客交融问题;《才略》论作家的才能之异同与得失;《知音》论文学的接受与欣赏。这些理论对于一般文章并不适用,乃是只有纯文学或小文学中才有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想见,刘勰的“意识”中的确存在一个大文学与小文学两种类型的思想。也正因为如此,现代的学者才会把《文心雕龙》这部书既看成文章学的书,又看成文学理论的书。 关于刘勰的文学观念三序列。刘勰在《夸饰》篇中就引用了《易·系辞》中的话,说:“ 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 刘勰深知一个事物可理解为形而上者和形而下者,甚至在他的“意识”中,事物不但有形而上者,有形而下者,而且还有形而中者。也可能正因为他对事物性质的“一分三”的看法,《文心雕龙》五十篇,从重点或关键点看,的确提出了文学观念中三个相互联系的观念:文道序列 — 情志序列 — 辞采序列。 文道系列。刘勰的《文心雕龙》一开篇并没有像一般的儒家那样引用汉代《诗大序》中的“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以风俗”观点,没有引用诗歌是“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政治篇章的观点,没有引用诗歌要“言天下之事”,“言王政所由废兴”,“美盛德之形容”,其标准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点,而是把《原道》置于首篇,提出了文学“以道为本原”的问题。即文学最终的根据的问题。尽管对于《原道》篇的“道”是什么,目前“龙学”界还有歧见,但如果我们从《原道》篇的文本实际出发,就可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原道”意为“以道为本原”。《原道》的“道”一词,在《原道》篇出现了多次,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这样说:“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意思是,自地天产生,天玄地黄,天圆地方,日月像重叠起来的碧玉,以展示美丽的天空的景象,山岭与川流显现出织锦般的花纹,敷陈在山川中,显示出地貌的文理井然有序,这就是宇宙自然的文章啊。显然,这里的“道”就是指宇宙自然而言。不但如此,刘勰为了进一步说明他的“道”是自然,又接着说“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踰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这就是说,天、地、人作为“三才”都是自然,连动物、植物的美丽,都不是人为外在的行为,这都是自然。这样,刘勰的书一开篇,就提出了“以自然为文之道”的原理。天文、地文、人文和其他一切事物的“文”,都是本于自然,这就给文章或文学一个最根本的规定。“道”这个词的原意,按照《韩非子·解老》篇的解释:“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韩非子的意思,“道”就是万物之所由,“道”就是文章或文学之所由。所以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刘勰的道,“此与后世言‘文以载道’者截然不同。”这是很有见识的话。有人说,刘勰的“道”是儒家之道,有人又说,刘勰的“道”是道家之道,其实这些看法都没有看到,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在对待“自然”这一点上并没有很大分歧,它们都恭敬自然,认为自然是万物之母。所以刘勰“以道为本原”,就是以自然为文章或文学的本原,这就是刘勰文学观念的第一序列:“文道”。这种“文道”观念与汉代的儒家的文学教化观念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刘勰在《原道》篇之后,紧接着就列了《征圣》和《宗经》篇呢?这又作何解释呢?这一点,刘勰自己在《原道》篇讲得很清楚,他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这意思是说,道依靠圣人用文章来显示,圣人则凭借文(这就是后来称为“经”的文章)而明道。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无论是先秦儒家还是道家,都是社会批判哲学,他们的文章又的确写得很美,所以刘勰讲《征圣》与《宗经》是不奇怪的。 情志序列。这属于刘勰文学观念中的“形而中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不断地将文章或文学的内容应该是“情志”,情字在刘勰的书中有“情文”、“情本”、“情术”、“情交”、“情讹”、“情会”、“情伪”、“情志”、“情变”、“情性”、“情采”、“情周”、“情致”、“情理”、“情韵”、“情趣”、“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情动而言形”、“情动而辞发”、“情信而辞巧”等等,志字在刘勰的书中有“志气”、“志显”、“志隐”、“志高”、“志盛”、“志固”、“述志为本”、“志足文远”、“志足而言文”等等。在《情采》篇,对于情志在文学中的地位,有详细的阐述:“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盻倩生於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於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後纬成,理定而後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认为,文章或文学有经线与纬线,情性、情理是经线,言辞是纬线,两者相交织,然后才能成文章或文学。情辞相交织,这是立文的根本。由此可见情志是构成文章或文学的根本之一。又《附会》篇说:“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情志已被置放于文章或文学的“神明”位置上面,可见其重要性。 刘勰的贡献还在于文学的“情志”的产生和情志类型的区分有深刻的阐述。 关于情志的产生,刘勰认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问题在于这“感物吟志”是怎样发生的?刘勰在《诠赋》篇对此有一个很辨证的看法,他对汉赋的铺陈多有批评,认为它里面敷陈多,情志表现少,因此他认为汉赋作者对于情如何兴起,兴起后又如何转变为作品中美学的感情都未解决,这样他就提出“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的解决办法。“情以物兴”是说人们必须先接触外物、从对外物的感悟中,获得内心的兴奋之情,这是一个“随物而宛转”的过程,是情感的“移入”,即“移入”我们内心;但仅仅是“移入”还不够,因为这中情感还只是自然的情感,还不是美学的情感,怎么办?这就还要“物以情观”,“物以情观”是说人们以已经获得的情感去关照物,“物亦与心而徘徊”,物随即著上人的主观的色彩和韵调,并把它抒发出来,这就是情感的“移出”了,这样情感的“移入”和“移出”之后,其情感就转化为美学之情感。在古代那么多文论家中,还没有一个人像刘勰说的这样清楚。 关于情志类型的区分,刘勰在《情采》篇中提出两种不同的情感,一种是“为情而造文”中的“情”,一种是“为文而造情”的“情”。刘勰说:“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後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疎,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情采》)这段话很重要,作者一方面赞扬《诗经》,认为它蓄愤很深,吟咏真情,以奉劝上层人士,这是为抒发真情;另一方面批评后来的作者,特别是辞赋家内心没有蓄积的忧愤,一味夸张文饰,沽名钓誉,捏造出一些虚情假意来。结果是为真情而写作的达到“要约而写真”,而捏造假情的写作则只能是“淫丽而烦滥”。刘勰的主张当然是“述志为本”,即发扬《诗经》的抒情言志的传统。 文学观念的辞采序列。刘勰的文学观念一方面不愿放弃儒家的诗教,他觉得要以儒家的诗教来纠正当时日益“萎靡”的文学现实,以救时弊,反对“为文而造情”;可另一方面,他又从自身对文学的体验中觉得文学的中心点是“情”与“辞”,“情”要丰,“辞”要文,他在《情采》篇中说:“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华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所谓“情动而辞发”。文学不能没有辞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学没有剪裁的讲究、没有声律的安排、没有章句的搭配、没有对偶的词句,没有比兴的运用,没有夸张的文饰,没有典故的引用,没有字句的锤炼,没有含蓄与秀拔的对比,都是万万不行的。文学要“文质”兼备,要“风清骨峻”。刘勰专门列了《情采》、《熔裁》、《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练字》、《隐秀》和《指瑕》诸篇来讲辞采的运用问题。 总而言之,刘勰的文学观念是文道、情志和辞采的统一,文道是深扎自然的根须,情志是文学大树的枝干,辞采是文学花朵的必要装饰。 三 我研究《文心雕龙》的旨趣 (一) 重点在研究文学理论要点,阐述文学理论范畴 《文心雕龙》研究有广阔的空间。每位研究者都寻找自己的空间。如对《文心》原文的校对、注释、疏解,对《文心》文体的专门研究,对《文心》文学史论的研究,对《文心》文章立论的研究等等,我的兴趣则在对《文心雕龙》文学理论要点的研究上面。《文心雕龙》是不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呢?有人认为只是文章理论,并不包含文学理论,或者说根本就不是文学理论著作。按刘勰自己的说法,他的《文心》属于“论文”的著作。这里关键是对“文”的理解,以及《文心》中对“文”的涵盖情况。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对《原道》篇,对“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的注释中,他先引了他的老师章太炎的《文言说》,阐述泛文学观念,随后又引了阮元的《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阐述“必沈思藻翰而后可”的文学观,难得的是黄侃没有局限于章太炎的泛文学观念,认为阮元的观点也不可废。黄侃提出三种文学观来研究《文心雕龙》,他说:“窃谓文辞封略,本可弛张,推而广之,则凡书以文字,著之竹帛者,皆谓之文,非独不论有文饰与无文饰,抑且不论有句读与无句读,此至大之范围也。故《文心·书记》篇,杂文多品,悉可入录。”这基本上是用章太炎的泛文学观,的确《文心》所包含文体极多,其中一些就在章太炎所理解的文学范围内。接着,黄侃又说:“再缩小之,则凡有句读者皆为文,而不论文饰与否,纯任文饰,固谓之文矣,即朴质简拙,亦不得不为之文,此类所包,稍小于前,而经、传、诸子,皆在其笼罩。”这是第二种文学观,其范围比前面的泛文学观要缩小一些。黄侃接着说:“若夫文章之初,实先韵语;传久行远,实贵偶词;修饰润色,实为文事;敷文摛采,实异质言;则阮氏之言,良有不可废者。即彦和泛论文章,而《神思》以下之文,乃专有所属,非泛为竹帛者言者,亦不能遍通于经、传、诸子。然则拓其疆宇,则文无所不包,揆其本原,则文实有专美。” 黄侃所言切合《文心雕龙》实际,是实事求是之论。《文心雕龙》中《神思》以下各篇,的确是论属于现代意义的文学,其中所引属于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占着重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文心雕龙》有文章学内容,但却属于文学理论著作。 因为《文心雕龙》有丰富的文学理论,我自己本人又是长期从事文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我的兴趣很自然地就在《文心》的文学理论的要义上面。为了把《文心》的文学理论要义挖掘出来,我认为最值得做的是文学理论的“范畴”研究。“原道”、“奇正”、“感物吟志”、“神思”、“体性”、“风骨”、“通变”、“情采”、“比兴”、“夸饰”等也就成为了我研究的重点。我的立意是要从《文心雕龙》里面概括出一些文论学说来,“道心神理”说、“奇正华实”说、“以情观物”说、“感物吟志”说、“因内符外”说、“风清骨峻”说、“情经辞纬”说、“比显兴隐”说、“心物宛转”说、“阴阳惨舒”说等三十说就是我十余年来初步的研究成果。 (二) 重视古今比较,揭示普适意义 我从长期的文学研究、文学教学和文学创作中体会到,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和文学欣赏总是带有一定的共同规律的。例如古今中外的文学都要讲“情”,完全没有感情的文学是没有的,“情”的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合乎规律其情就感人,不合乎规律其情就不感人;又如,文学创作都要讲想象与虚构,完全没有想象与虚构的创作是没有的,而想象与虚构也有其共同性,揭示想象与虚构的共同性,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再如,文学表现最终都要落实到辞采上面,完全不讲辞采的文学表现是没有的,而文学的语言表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何把语言表现的规律寻找出来,无疑也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这些就是我所理解的关于文学的普适性的东西。我的兴趣是对于古今中外的这些普适性的东西进行对比,看看中外古今在这些问题的同与异。我觉得这样做有助于我们今天的文学理论建设。今天的文学理论决不是与传统的文学理论完全隔绝的、没有联系的、没有承继关系的。我的这种研究工作带有一定的创造性。我喜欢创造。我很高兴我在《文心雕龙》研究的古今对比上面的“创造”,已经得到一些同行的认同。如陈良运先生是中国当代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学者,他在读了我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一书后,写了《找到解释古文论的一把钥匙》一文,其中谈到的我对刘勰《情采》篇的研究,陈先生说:“童先生对于刘勰“蓄愤”、“郁陶”的阐释,也出人意外。《文心雕龙·情采》云‘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在我的印象中,历来《文心》的注、释者,对‘蓄愤’与‘郁陶’者没有给予特别的注意,或是从‘真诗’与‘伪诗’角度和文之优劣原因方面解释,童氏从心理学找到了新的角度━━‘情感的一度转换’。阐释的焦点在‘蓄’与‘郁’二字,“‘蓄’是一个过程,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浑浊到澄净,由杂乱到富于美感。”“郁”,郁结、郁积之意,与“蓄”互文见义,皆指情感在心中蓄积、郁结,“总起来看,诗情一般不是即兴式的感情,要有一个蓄积、回旋和沉淀的过程。这样,自然的感情,才能转变为诗情。刘勰强调‘为情而造文’需要有情感的‘蓄积’、‘郁陶’,这一点十分重要,这是从自然到诗的情感的一度转换。”(他稍后又谈了‘联辞结采’━━情感的二度转换,此不赘述)这个道理,今天看起来并不深奥,童氏之‘深’就在于发现了‘蓄’与‘郁’的现代价值,他将此与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沉思’说(见《抒情歌谣序言》)、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再度体验’说(见《论艺术》)、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的‘非征兆性情感’说(见《情感的形式》)进行比较,诸说虽然‘产生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学术背景’、但‘都是在探讨文学艺术的普遍规律’;早于他们一千多年,‘刘勰的确发现了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艺术规律’。笔者在此也要说一句:刘氏当会心于童庆炳的再发现!”我坚信古今中西的比较将是研究《文心雕龙》一条有前途的新路线。 (三) 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诗学”是我1998年提出的一种理论方法。实际上,在我开始研究《文心雕龙》的时候,我就较为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方法。有人对我的“文化诗学”的方法不甚了然。在此文很难详细论述。这里仅把“文化诗学”的 三个要点 两种品格简单地介绍一下: 1 、双向拓展的方法 在研究文学问题(作家研究、作品研究、理论家研究、理论范畴研究等)的时候,一方面向宏观的文化视野拓展,以文化的眼光来关注研究的对象,把研究对象放回到原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把握,不把研究对象孤立起来研究,因为任何文学对象都是更广阔的文化的产物。这样,研究文学和文论都要充分考虑到“历史的关联”、“社会的关联”。恩格斯曾经称赞过黑格尔的“伟大的历史感”,认为“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在历史中有一种发展、一种内在联系的人”,认为他“再现象论中,在美学中,在历史哲学中,到处贯穿着这种伟大的历史观,材料到处是历史地、即放在与一定的历史联系中来处理的”。恩格斯的观点表明了一种历史主义的观念和方法。 “历史优先”是文化诗学的第一原则。例如《文心雕龙·原道》篇强调“自然之道”,强调“天地”、“山川”之美;《物色》篇又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宛转和相互赠答的关系,这是否有当时的社会历史的原因的。如果我们研究一下,就会知道,原来六朝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实践,比古代又有所加强。六朝时期流行天地崇拜、日月星辰崇拜、气象崇拜、山水崇拜、动植物崇拜等,这些都不能不影响刘勰的思想。再如要研究《文心雕龙》的《声律》、《丽辞》、《事类》、《练字》等篇,就一定要充分考察六朝时期历史文化的背景,特别是那时候文学创作中讲究对偶、文饰、用典、文字修饰的情况,我们才会知道刘勰所讲这些问题,提出的这些观点,是密切联系当时创作实践的。另一方面是向微观的文本的语言方面拓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分析对于文学至关重要,这已经成为共识。其实对于文论著作来说,说什么诚然重要,怎么说也是重要的,也许就在怎么说中隐含了著作家的重要观点。如“酌气不失其正,玩华不坠其实”,“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明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物方,数必酌于新声”,“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等句子,都要仔细玩味、力求理解。上面所举我对《情采》篇“郁陶(音 yao )”一词的发现也是一例。 2 、审美评价 文学研究就是以文学为对象的研究。文学的特质是审美。“文化诗学”之所以是“诗学”,就是它重视文学中的“诗情画意”。文学批评的首要的标准是审美。一部文学作品,如果它经不起起码的“审美”的检验,那么它就不是文学,就值不得去研究它。“审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或者说审美是人性的展开,其背后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谈论的人文精神,因此它关系到人的感性与理性发展的大问题,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研究文学作品要重视“审美”,研究“文论”也要重视“审美”。如果一部文论作品,完全不讲审美,不讲文学的审美特点,那么它的文论价值就很可疑。也正基于这样一种理解,我对《文心雕龙·情采》篇提出的“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和“为情而造文”特别重视,认为“情者文之经”道出了一个“文学原理”。《文心雕龙》一书涉及的“情”字特别多,上文已举例,此不赘。但我要特别指出的是“物以情观”这四个字,它表明的是人的情感的观照和评价。可以说,情感的观照和评价就是我们现今说的“审美”。这就是说,早在刘勰那里,就给以“物以情观”给“审美”以确切的解释。这是很了不起的。 3 、对话精神 古人是一个主体,今人也是一个主体。尽管古人以不在,但他们留下了作品和著作,我们要通过各种办法激活古人,使他能够成为一个主体,与今人构成一种对话局面。这种对话并不是要给古人穿上现代的西装,而是要从中挖掘出具有普遍价值的观念来。对话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也是学术研究的本质,同时也是文论研究的本质,“龙学”研究的本质。对话是什么精神?对话就是民主精神。文化诗学所要提倡的就是这种民主的对话精神。我尊重刘勰,尊重刘勰的研究者,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刘勰及其研究者,但我与刘勰及其研究者进行对话,从对话中发现新的文论世界。 如果我们能做到上面三点,那么我们的文艺学研究必然会具有 两种品格 : 1 、学科品格 :超越文学研究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 从文学研究的学科角度看,过去有专门研究文本的文学语言的所谓“内部研究”,也有专门文学与社会关系、文学与政治关系、文学与经济关系等的所谓“外部研究”。这两种的研究的局限是明显的。因为文学是一种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事物,其中有属于内部文化诗学的方法要在上述两种研究中实现新的综合,超越所谓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 2 、现实品格 :以积极的文化精神回应现实 文化诗学最终目标是要联系现实,回应现实,因而这种理论方法具有现实性品格。现实中存在许多消极的文化现象,有不少庸俗的、浅陋的、败坏人的精神的鲜廉寡耻的东西。有人可以不顾现实的问题,为学术而学术,但我关切现实的问题,不搞为学术而学术。我的研究是要从研究的对象中提炼出一种积极的文化精神,以此回应现实。尽管这种回应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终究与现实的积极的文化精神血脉相通。《文心雕龙》中的“自然之道”,“折衷”精神,“文质并重”精神,“因内符外“精神,“风清骨峻”精神,“参伍因革”精神,等等,都是积极的文化精神,难道这些精神不是可能成为变得十分俗气、浅陋的现实一面镜子吗? 此文由于我的学生耿波催促而匆匆写完。我自己力求“实话实说”,但有些地方会让人觉得“自吹自擂”。其实,“人贵有自知之明”,是我终生推崇的一句话。我知道自己的分量,知道“自卑”,知道不足,知道空虚。在学术面前,我知道敬畏。我期待在有生之年,能稍稍增加这分量、克服这“自卑”、弥补这不足、填补这空虚。 (2005年9月7日,9月26日又改。 2011 年 9 月又改。我讲《文心雕龙》研究一直到 2007 年,总共讲了 12 遍。) 注释: 张少康等主编:《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4页。 姚思廉:《梁书·列传第四十四》,中华书局 1999 年版,第 495 页。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鲁迅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35-36 页。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0页。 章学诚:《文史通义新编》,仓修良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97页。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 鲁迅:《论诗题记》,见《鲁迅研究年刊》创刊号。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15-216页。 原载:《励耘学刊(文学卷)》2011年第2期
2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郭文斌:以文学守岁
热度 1 Wuyishan 2012-7-7 13:23
郭文斌:以文学守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06月01日 来源:中华读书报   郭文斌,祖籍甘肃,1966年生于宁夏西吉县。先后就读于固原师范、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鲁迅文学院。著有畅销书《寻找安详》等。长篇《农历》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名列第七;短篇《吉祥如意》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鲁迅文学奖”;短篇《冬至》获“北京文学奖”;散文《永远的堡子》获“冰心散文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现任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为中国作协全委,宁夏作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就像故乡的大地上天然生长五谷杂粮,在郭文斌的作品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有人问郭文斌:“影响你最大的作家是谁?”郭文斌说:“是我的父老乡亲。”再问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什么?他说:“是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非常庆幸上苍把我投生在宁夏西吉县那个名叫粮食湾的小乡村,否则就没有长篇《农历》、散文集《守岁》。”   郭文斌把《农历》的写作视为一次“行孝”。“她的主体部分正是父老乡亲,还有他们身上承载的民间传统。对于故乡的变化,我既希望她富有起来,又害怕她‘富有’起来,因为物质的富有往往会让人变‘贫穷’。”   长篇《农历》不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还展现了各类民间故事、传说、戏曲、唱词、花儿、谚语等。诸如在《寻找安详》《农历》《守岁》等作品中,他主张安详的文学、宁静的文学、纯净的文学。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曾经评价说,在一个熙熙攘攘的商业时代,在一个人心浮动的时代,这种鲜明的文学主张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郭文斌何以能够迎接这种挑战?他说:“因为是安详把我从地狱带到天堂,让我从致命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在自己尝到安详、宁静、纯净的甜头之后,设法把这种甜头分享给读者,不但是感恩,而且是责任。”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推广“安详”,创作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他希望自己留给读者的是“作家郭文斌”还是其他?郭文斌的回答清醒而透彻:“如果我们真正走进生命深处,就会发现推广‘安详’和文学创作其实是一件事。如果一部文学作品不能把读者带到根本性,它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在刚刚印行的《寻找安详》修订本的后记中,他写道:一个人如果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富贵”,即便是亿万富翁,也是贫穷的;如果找到他本原意义上的“富贵”,即便是一贫如洗,也是富有的。因为根本快乐在安详之中。而安详不会因贫而少,因富而多,它是一种超越贫富的存在。为此,他不断提醒人们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拥有亿万财富,却是零喜悦,另一个人虽然贫穷,却拥有亿万喜悦,谁更成功?这也许是文学的使命之一。   对于安详的倡导,也是《黄河文学》的办刊理念之一。作为刊物主编,郭文斌早在2007年便提出办刊的“三个倡导”:倡导办一份能够首先拿回家让自己小孩看的杂志;倡导办一份能够给读者带来安详的杂志;倡导办一份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温暖、善良、崇高和引人向内向上的杂志。他说,现代社会有许多危机困扰着人们,在我看来,一切危机追根溯源都来源于阅读危机。生命是由潜意识主导的。而阅读,是潜意识的主要成因。为此,倡导一种底线办刊写作,不但必须,而且迫切。   作为二十二届图博会的阅读大使,郭文斌此次有两本新书与读者见面。一本是散文集《守岁》(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版),一本是随笔集《寻找安详》修订本(中华书局2012年6月版)。他说:“唤醒、点亮、祝福,这是我对文学的理解;干净、温暖、安详,这是我对文字的追求。在我看来,一个作家要走出地方,首先要把心量放大。古人讲量大福大。事实上,一个具有浪花心量的人,他的天地就是浪花,一个具有大海心量的人,他的天地就是大海。” 本报记者 舒晋瑜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29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说月报》比《十万个为什么》更有必要推广!
热度 13 jiangjinsong 2012-7-4 11:11
我觉得许多科普人士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希望人人都对科学感兴趣,都理解科学,科学成为所谓主流文化。 民众往往热衷八卦而对科学冷漠, 八卦杂志卖得比科普杂志火多了,对此,科普人士们常常痛心疾首。 我认为他们的目标定错了。 在我看来,没有哪个国家科学真是主流文化。 民众对八卦比科学更感兴趣是正常的,反过来倒是很奇怪,甚至是有点变态。 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科学的意义在于技术,而技术是满足他们生活方便和需要的手段,他们只需要学会使用即可。具体操作由专业人士来打理。 也就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科学就是一种工具价值,是生命中比较外在的,不太重要的一部分。 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文学的素养比科学素养更与他们的幸福有关。 《小说月报》肯定比《十万个为什么》更有阅读的必要。 诗歌普及比科学普及更有意义。 真正科学欣赏科学之美的人,永远都是少数,是需要艰苦努力学习之后才能获得的一种能力。 因此,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本来就不需要对科学有怎样的理解,要求民众都能理解科学,对科学感兴趣,我觉得是违背人性的事。 违背人性的事,勉强去做不会有好的结果吧? 我的观点是:科学不需要成为主流,但是要有起码的尊重。 国人的问题是:一方面不尊重科学文化的特点,不按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去搞科学,中组部都来插手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喜欢把科学作为洗脑和精神控制的手段,制定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普法,官方还时不时要打压一下非科学世界观,容不得一点点与科学世界观不一样的宗教、迷信、民俗存在。 结果是:科学发展得也不好,人们的思想言论自由也受到了无情的践踏。科学主义有害科学发展,阻碍社会发展。 反观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科学的事业上,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搞,而普通人随便信什么占星术等等,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科学发展。 向前偶像YC同学道歉:把你旖旎暧昧的话题变成超级无聊而且引发口水战的论题了,哈哈哈!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3651 次阅读|52 个评论
蒋子丹 李少君:动物保护——新的政治与文学
jiangjinsong 2012-7-1 10:40
蒋子丹  李少君:动物保护——新的政治与文学
动物保护:新的政治与文学(作者: 蒋子丹、李少君) 2008-07-25 10:30:24 | 分类: 媒体报道 | 标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最新一期《南方周末报》(7月24日第24版)刊登了著名作家蒋子丹就动物保护问题与《南方周末报》高级记者李少君的谈话,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 眼下人类正经历着自诞生以来与自然界关系最复杂的时期,而且这种复杂关系还有着继续恶化的趋势,人与动物的关系,又是自然界各个分支中最难把握最具不确定性的关系。不确定性越大,文学越能有它的用武之地。 全世界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流浪宠物在不断地产生着。遗弃动物的人,把它们当成实用的物品,需要时利用它们,遇到麻烦时一扔了之。作为人类劣根性的一面镜子,流浪动物照出了我们人性中最黑暗的角落。 从写“人”到写“人”以外的世界 李少君:在读者印象中,你是先锋派小说家,198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代初,你的作品《黑颜色》、《左手》、《桑烟为谁升起》等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据我的理解,先锋派作家比较注重抽象的人性,热衷于死亡啊荒诞啊异化啊之类的主题,对比较具体的生活和现实社会是不怎么关心的。你现在重新出山,推出了这两本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新作《动物档案》和《一只蚂蚁领着我走》,涉及的应该说是很复杂、很现实、也很具体的问题。 蒋子丹:这恐怕是你的误读。先锋派作家基本上是反叛一族,其中的佼佼者几乎都是以针砭社会、关怀底层见长的,只不过他们的表现手法差异较大,所以会给读者留下非常自我的印象。 你所列举的我的这几篇小说,都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依托的,虽然它们都涉及了死亡,人物行为都有点荒诞或者说有点异化,但关注点还是我们左邻右舍的人物命运。回顾我自出道以来走的路子,基本是关注现实的。长时间担任《天涯》主编的工作,无形中更加强了我这方面的意识。对自然与生态问题的忧虑,也是在这时候积累起来的。当然,我说的这种忧虑,并非抽象的概念所导致,而是由许多见血索命的事实和细节构成的。所以当救助流浪动物的张吕萍女士以她艰苦卓绝的事业感动了我的时候,我内心的隐忧一触即发,久违的创作激情又回到了我身上。 《动物档案》和《一只蚂蚁领着我走》,是从生态现实、从人类生存现实的角度来切入生活的作品。记得有一个出版商找我约稿,听说我在写动物,大为遗憾地说,你怎么改行去写童话了?在很多人心目中,写动物就是写“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的童话,是逗小孩子玩的东西。但实际上,动物与人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敏感并充满挑战的话题,涉及到现实、历史、道德、心理、情感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其中存在着你所说的创作重心转移,那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并没有刻意地计划和安排。 李少君:1980年代先锋派现代派出现后,发展出“纯文学”概念。作家们自觉不自觉地试图远离意识形态,转而写人性,写“普遍的人性”。从这个角度看,“纯文学”有一定的解放作用。但是,可能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文学越来越小圈子化,越来越远离现实与普通读者。它关注的所谓“人性”也在不少作品中变得可疑起来,有的干脆变成了纯粹的“性”,或者人性的恶与暴力之类,最后彻底个人化,出现了所谓私人写作。你如何看待“纯文学”问题?对你早期的写作有过什么反省和思考? 蒋子丹:你在前边列举的那几篇小说,比较能够代表我当年写作的路数。那时候我醉心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他们致力于突显人性恶和主张审丑的文学取向很感兴趣。这可能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因为我从小生长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跟大自然鲜有亲近的机会,特别是少年时期经历“文革”,在家庭变故中体会了世态炎凉之后,对人的劣根性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偏激的认识。这决定我在早期的作品中,更关注人内心中那些较为晦暗的角落和不可告人的念头。但我并不想把这些东西表现得过于沉重,所以荒诞和黑色幽默就成了我写作的基调。这决定了我那个时候的作品,虽说还比较严肃,并没有堕落到你所指责的那种程度,但着眼点完全离不开“人”的圈子,人以外的世界几乎是一片盲区。 时隔十多年之后,当我开始写作《动物档案》、《一只蚂蚁领着我走》时,情形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跟我个人的经历不无关系。在这期间,我从故乡湖南迁居到刚刚建省的海南,先后参与了《海南纪实》和《天涯》的创办,在实践中亲身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体会了创业与坚守的酸甜苦辣,阅读和写作也获得了新的角度,从只关心人的内心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到关心人类生存的社会现实、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另类生命以及整个生物圈的状态。我自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假如我的生活和工作一成不变,假如我按原先的路子一直写到今天,跌进自恋的陷阱几 乎是不可避免的,从意 识形态到技巧都有可能自恋起来。 回归文史哲不分家的大文学传统 李少君:我开始接触到这两本书,特别是《一只蚂蚁领着我走》,是把它当作思想纪实类的书来读的,但后来听你说里面其实有不少虚构的成分,不免大吃一惊。 蒋子丹:就整体而言,这两本书的文体比较复杂,有的章节是小说,有的章节是散文、随笔,或者接近报告文学的纪实,有的部分以论说为主,甚至还有一章诗歌。我的初衷并不是要做一次文体游戏,刻意追求某种效果,只是为了表达的便利。这种写法不过是一种师法前人的作业。两千年前,庄子就写过大量寓言,司马迁和班固写了大量史传类作品,中国古代此类亦文亦哲、亦文亦史的交叉文体文本,太多了。当初《天涯》改版的时候,我们努力打破原有的约定俗成的文体界限,回归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的大文学传统。这种切身经验支持我在写作时,想着哪些事件哪些观点用什么文体表达最方便最合适,就用哪种文体。 写作过程中我切实体会到了多文体并用的便利,特别是遇到某些很难说清楚或者很难说得生动活泼的观念和理论的时候,动用文学手段比直接跳到前台去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比如《一只蚂蚁领着我走》涉及到西方流行了多年而中国还鲜有认识的“动物福利”观念,我就用小说的方式虚构了一个中国失地农民,为了生计参与给活猪活牛灌水的勾当,最后通过自身的感受理解了“动物福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个人感觉这要比照搬西方人的理论有说服力。 其他的章节,如《盛宠时代》里的文婷、《狗年生意经》里的李立、《藏獒害怕人惦记》里的乌云、《秀亦成真》里的杨杨等人物,多次被读者甚至是圈内同行问及是否真有其人,听我说到完全是被虚构出来的,他们也跟你一样大吃一惊。我想,这种吃惊可能是因为的确有些真实的人物和事件穿插于其中所致,也可能是因为表现形式的变化较多样,比如《禁狗时期的心情》采用了沉鱼、落雁两个网友QQ记录的方式,实际上完全是一篇对话体小说,一些读者还以为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呢。 李少君:但是,有时候虚构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那就是不由自主地将情节戏剧化,把冲突夸张极端化,甚至把人物类型化、脸谱化。 蒋子丹:真正具有价值的虚构,要求有坚实的现实生活作为基础,不可能是关在书房里胡编滥造出来的。 《动物档案》里的那些小动物故事,虚构的成分很多,因为小动物不会说话,不能向我痛说家史。我在北京的那个动物收容基地看到它们的时候,工作人员只是告诉我,这只狗的主人吸毒,还让它吸,那只狗是被人从北海公园的湖中心救上来的,那只猫因为在主人床上撒尿被暴打并被遗弃,诸如此类。它们原来的主人到底姓甚名谁,是老是少,不知道。我不得不给它们安排各种各样的主人,富人、明星、流浪儿、老人、打工妹、单亲少年等等,让它们曾经生活的场景遍布社会各个角落,通过它们反映中国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对待动物种种作为。也许某只狗的身世是想象的,但一定是根据生活里很多细节提炼的。就像那只漂亮小猫“美眉”,不必深究它的后腿是不是真被某个养鸽子的大爷为报复而砍断的,生活中因为养鸽子,楼上楼下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酿出事故的事儿,谁没有听说过?为了达到文学的真实这一最能感动人的境界,写作者应该从潜意识中摆脱虚构与非虚构的观念控制,虚实都是为我所用的,在两者间跳跃、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比较自由的状态。 哲学滞后于我们的同情心 李少君:我读《一只蚂蚁领着我走》,最大的感受是也许只有你能写这样的书。第一,你本身对动物有感情,这可能为你积累许多亲切的感受;第二,我觉得你对政治也有敏感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政治主要是指韩少功的那个角度,他说“恢复感受力就是最大的政治”。在当下的世界,动物保护已经是涉及所有人利益的非常重要的政治了。在这样的前提下,你的表述从动物入手,不断深入,在感动人的同时,兼顾了理性的高度。 蒋子丹:关于文学与动物的关系,著名作家库切有一个独特的说法,他认为怀有同情心的想象是没有界限的,可绝大多数人在有关动物的问题上,并不发挥这样的想象力。哲学滞后于我们的同情心。具有同情心的想象力,更多的是诗歌和小说的而非哲学的需求。假如文学能将我们的同情心延伸到动物身上,那么哲学也许会跟着做到。我得说,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回想初读动物保护的名著《动物解放》的时候,我非常不理解作者彼得·辛格作为动物解放的代言人,为何要声明他并不爱动物。按他的说法,反对虐待动物的依据不是情感,而是基本的道德原则,是出自于理性而非感性。他写作《动物解放》这本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读者认知人类对其他物种的态度是一种偏见,不是为了让他们对可爱的动物做多愁善感的同情。辛格认为动物解放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靠理性来完成。 我不能接受辛格对多愁善感的警告,因为我接触到的许多为救助动物不惜牺牲毕生精力的人士,几乎无一不对动物个体生命抱有深切的同情。我认为,一个真能如辛格所愿,将动物视为独立的有情生命的人,不可能为了议题的严肃性,把这些生灵的血肉抽空,制作成政治与道德问题的模型或者标本。人们常常是在对动物受虐的残酷真相大白之后,才开始以深切的同情去关怀动物,进而反省人类的。这使得我有理由相信,强烈的同情心是动物解放运动最持久、最可能的动力,也将是它上升为严肃政治与道德议题的经验基础。 我的印象中,大家似乎有个约定俗成的认识,老觉得只有理性的哲学是深刻的高超的,感性的文学怎么着也等而次之。我认为这可能是偏见,至少在对待动物的问题上,文学有着比哲学更广阔的天地。眼下人类正经历着自诞生以来与自然界关系最复杂的时期,而且这种复杂关系还有着继续恶化的趋势,人与动物关系,又是自然界各个分支中最难把握最具不确定性的关系。不确定性越大,文学越能有它的用武之地。 动物保护人士是不是有点“过火”? 李少君:人与动物的关系一开始就是功利性的。后来动物与人的关系,特别是驯养动物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多了情感的因素。但是,这种情感的因素现在是否被夸大了,过多依赖与动物的感情是否会使人在现实世界中变得冷漠和孤僻?你在书中写到的很多动物保护人士,他们为救动物毁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是不是做得过头了?我个人认为:爱动物,只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部分,但对于有些爱动物和动物保护者来说,却压倒一切,并导致与社会的对立情绪,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蒋子丹:只要我们粗粗地翻阅一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发现人类的生存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许多方面都跟人对动物的利用和依赖有关系。以狗为例,在人类狩猎的时候,狗的参与推进了人类狩猎方式的有效更新,要是没有狗做帮手,人类的狩猎将长期徘徊于用笨重的石斧发动短距离攻击的阶段。当狗随着人类社会的更迭走入了文明,它们所承担的任务也随之扩展着:在战争中充当探雷器,在灾害中充当救生员,在破案现场跟踪和攻击罪犯,在航天器里为宇航员当替身,并在各种药物和医学试验中充当活的实验试剂。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像狗一样,跟人类保持着如此长久而又亲密的关联,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狗作为伴侣动物中为数最多的种类,与人类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过于夸张个人利益的神圣所导致的竞争,过于张扬个性所导致的不和谐,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普遍紧张和冷漠,对于鳏寡老人、空巢父母、独身男女、底层孤苦无靠的人群,宠物就是情感最后的慰藉,也因此产生了病态宠爱、过分依赖动物的行为。生活在人群中的动物,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与道德伦理、行为规范、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世界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流浪宠物在不断地产生着。遗弃动物的人,把它们当成实用的物品,需要时利用它们,遇到麻烦一扔了之。作为人类劣根性的一面镜子,流浪动物照出了我们人性中最黑暗的角落。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本书表面上是写动物,其实还是写人,是借助动物角度对人的反省,对社会与历史的反省。 我认为书中所记录的一些动物保护人士,是超级勇敢的人,是当下中国动物保护实践中最有献身精神的行动者,对于他们在困境中的坚守,我一直抱有崇高的敬意,也怀有深切的同情,因为他们几乎为保护动物放弃了正常的生活,甚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但在有些人看来,他们的救助不光势单力薄于事无补,甚至全无意义。人的目力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动物,人的救助永远只能挂一漏万,但在“酷评者”眼中,这就成了嘲笑他们的理由。可是历史上,无论奴隶解放、妇女解放,或是其他意义重大的改良和革命,都只能相对解决一部分或者一个阶段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放弃所有不体察不怜悯的理由,肯定有限救助的意义,也许正是他们最值得赞许的地方。 我不赞同任何把人和动物的关系对立起来的说法。因为爱同类所以也爱动物,因为爱动物所以更爱同类,我们不需要非此即彼的选择。并非一反省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提倡以动物为本。和谐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是一种平衡状态,而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对抗。人类想要保持地球生物圈的平衡,首先需要弄明白对于我们的基本生存或者说生活而言,什么是必要的需求,什么是多余的奢求,这是扼制人类在自然界的无限扩张的起点,也是人与动物达成和谐的起点。只有在这个起点之上,困扰我们大家的很多具体问题,才会逐渐改变和解决。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15025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过:寄如皋叶尉
DynamoChina 2012-6-18 19:05
寄如皋叶尉 借马石庄去,天寒晓出门。乱岗行兔窟,数点入鸦村。 欲醉酒力薄,如迷海气昏。客游无限事,端的向谁言。 -----------------------------------------------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今江西泰和。注:其生地 说法不一)。 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 原可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侂胄之败事,其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 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去世于昆山,今其墓尚在。有著作《龙洲集》 《龙洲词》传世。   刘过以词闻名。他的词中写“平生豪气,消磨酒里”处甚多,如《沁园春》“柳思花情”、《水调 歌头》“春事能几许”等。不过,更能代表刘过词特色的是那些感慨国事、大声疾呼的作品。如《沁园 春》“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念奴娇》“知音者少”以及《贺新郎》“弹铗西来 路”等。这些作品都写得慷慨激昂、气势豪壮。另外,《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颂赞岳飞的生平业 绩、痛斥朝廷奸佞诬陷忠良,写得跌宕淋漓、悲壮激越,十分感人。这些爱国词虽偶有粗率之处,但风 格豪放,却是刘过词的本色。他的词中亦有俊逸纤秀之作,如《贺新郎》“老去相如倦”、《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等。刘熙载称其“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著不及稼轩(辛弃疾),足以自成一家” (《艺概》卷四)。至于他的《沁园春》咏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首,虽刻画纤巧,但体格卑弱不足取。   刘过也工于诗,古体、律诗兼备。诗多悲壮之调。如《夜思中原》“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 天阊”,《登多景楼》“北固怀人频对洒,中原在望莫登楼”。也有的诗写山水景物,清新秀美。   刘过是以辛弃疾为领袖的抗战词派的重要成员。刘与辛之“豪”又不尽相同:辛豪而内敛,刘豪而 外放。刘过将裹挟着悲辛愤懑的狂放情怀,毫无顾忌地倾泻于《龙洲词》中,形成了一种狂逸的风格特 质。他选择了与表现抗战救国这一重大题材相适应的表情方式。在“以文为词”使词更加散文化的道路 上,比稼轩有更深层的开拓。在语言运用上,则表现了抟搦典实、“赡逸有思致”的特色。   刘过《龙洲集》凡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今已不传。 明王朝用复刊宋端平中刘澥(刘过 之弟)辑刻的《龙洲道人集》十五卷,有明嘉靖本、汲古阁本。 《四库全书》收录十四卷、附录二卷。 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龙洲集》十二卷。所著《龙洲词》,《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代长 沙《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刘改之词》。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明初沈愚刊本收词凡六十九 首,其中为他本所无者凡二十一首(今人罗振常为之补遗刊行,共得八十六首)。《强村丛书》初刊为二 卷,乃清黄丕烈藏钱曾(遵王)校本,曹元忠跋谓出宋椠,犹在赵闻礼《阳春白雪》未出之前,罗振常 则谓出于王朝用而加补辑者。《全宋词》收龙洲词八十首
1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汇涓涓以成巨流——读《巨流河》有感
tomahawk9d 2012-6-5 10:11
齐邦媛女士的《巨流河》,断断续续的读完了。以前不太了解,今日方知齐女士在台湾文化界的地位及影响,至为重要,至为深远。一介微末当然没有资格对她老人家的大作评头论足,只是深为书中厚重的人生积淀,真挚的生活感悟,深湛的学术功底,细腻的笔力诗境所感动,所激荡,表达一点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对齐女士崇高的敬意。 凡是河流大多发源于高山峻岭,从一条明媚的溪流,欢快地穿越大山峡谷,在奔流激荡中,经历几多坎坷,险滩暗礁,世间沉浮,终于变得沉稳宽厚,蜕变为一方主干。由此吸纳百川,博采众长,阅历变得丰厚,内容渐渐精彩,一时争流呼啸,叱咤风云。待到缓步下游,走向大海之时,已是从容淡定,浩浩汤汤,用她富有养分的汁液滋润大地,孕育万物,终成一代巨流! 人生大抵如此! 齐女士乃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生逢动荡的时代,家国命运的多舛,她不得不幼小别家,亲友分离,辗转各地求学。期间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使她的青春岁月饱满中透出无奈和沧桑。尽管如此,自身的聪慧与笃定的心志,以及名师言传身教,使她的学问未曾间断,积累有成。 1948年,随着败退的国民党政府来到台湾,值此百业初创之际,已有的声望使她更多的参与到教育和学术交流之中,勤奋的她抓住时机,不断学习,中西兼收,学术涵养不断丰满,成为台湾英语文学的执牛耳者。观其一生,正如《巨流河》的书名,既有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又是对人生的感悟与总结。老人家包含着感情与心血的一书,不知为后辈带来多少有益的知识和思考! 书中体现出对中华文化深深的依恋和认同,以齐女士为代表的台湾文化人,虽偏安一隅,其根脉却源自最纯正的中华传统文化。地域上、政治上的割裂无法斩断灵魂的归宿,她们魂牵梦绕的依然是北京高高的城楼,白山黑水的关外,八百里秦川,温婉的江南,浓烈的蜀国…… 因此,根本无需担心台海的分裂,因为,谁也离不开文化的本源。如果失去了,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魂之灵,沦为地球村的“黑户”,游魂野鬼不知所终了。更何况,有这么多齐女士这样坚定的民族文化的倡导者,追随者。有朝一日实现民族的重合应是必然的事情。 除了在文化事业上的建树之外,齐女士的家庭依然是充满温馨和幸福的。她与先生罗裕昌刚刚组建家庭时,彼此事业上的忙碌并未让他们产生矛盾,而是相互支持与勉励,书中写道:“为今后几十年的相濡以沫存下了第一笔幸福基金”。读到此,我颇有感悟,所谓家庭的幸福与和睦,绝不是虚的,不是凭空就来的,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为对方的付出和爱心换来的,需要你辛勤的浇灌、除草、施肥、看护,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 的果实,才能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纯爱如初,心灵紧扣。 总之,读此书让我获益多多,十分地感谢齐女士,再次向她致敬!向台湾的坚守文化根基和本分的知识分子致敬!
37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当前文学理论发展新趋势
llgkyy 2012-5-30 17:21
童庆炳:当前文学理论发展新趋势 ——以罗钢十年来的《人间词话》学案研究为例 童庆炳 2012-3-23 10:50:41   来源: 《探索与争鸣》2011年9期 清华大学罗钢教授积十年之功,完成了他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反思性研究,向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许多重要学者的看似不可超越的学术结论提出了挑战,对百年来的“意境”论研究做了澄清,获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也给当前文学理论研究以重要启示,诚为难能可贵。读了他的十余篇长篇论文,深化了我近几年关于如何摆脱当下文学理论危机的思考,心中涌动着一些要表达的看法。本文围绕罗钢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学案研究,来谈谈我对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些新的思考,试图揭示当前文学理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学案研究作为反思百年现代文学理论的结节点 如果以王国维1904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为现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起点的话,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已经走过了107年的路程。当下,在商业主义浪潮滚滚的影响下,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学作品随处可见,文艺美学界某些人的“眼睛的美学”也喊得令人心烦,高级形态的具有精神品格的审美没有多少人理睬,文学和文学理论不但失去了轰动效应,而且陷入了危机状态。我们作为长期从事文学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来摆脱这种危机状态呢? 我个人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有两件事情值得我们去做:第一件是重建文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我曾经提出克服当下文学理论研究的理论脱离实际、学科的封闭性和研究的浅表化三点看法,提出了文学研究的“当下性”、“关联性”和“重建历史语境”三点意见。 这些我已经发表了文章,此不赘述。第二件就是对于百年文学理论的回顾性和反思性的学案、文案研究。这第二件事情,也有不少人开始做,如夏中义的学案研究,李洁非的文案研究,但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是罗钢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学案再研究。 既然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历经百年,那么回顾与反思一下百年来我们走过的路,就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回顾”不是一般的总结经验,核心的内容是反思。总结经验加上反思问题,我们才能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所取得的成绩有哪些,有多么重要;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又有多么严重。反思者,就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是今天与昨天对话的过程,在这对话过程中,进行反省、诊断、思考和重建。罗钢教授积十年之功来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开山祖师王国维及其名著《人间词话》,作为一个学案来研究,获得了四方面重大成果。 第一,通过缜密的考证,揭示了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的“境界”说,主要思想来源是叔本华的认识论美学,与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无关,“境界”说是“德国美学的横向移植”。 一般研究者都有一种误解,以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用文言写的,其中主要研究对象是五代以来的词,又使用了中国古代诗论和美学中很多词语,因此认为其思想来源基本上是中国古代诗论和美论。如兴趣、神韵、情与景、言情体物、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等这些词语,甚至《人间词话》中“以物观物”、“以我观物”都是邵雍的原话,再加上他所举的例子都是古代的佳作,因此就认定王国维的“意境”说,必然是在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论和美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理论建构。罗钢通过他的研究,破除了这些误解,揭开了词语现象的掩饰,看清楚了王国维的思想实质。他用一系列的证据,证明了王国维的“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论、美论无关,是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的认识论美学和海甫定的心理学美学为理论支点,所提出的看似是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则是德国美学理论一次横向移植。罗钢的论文从寻找王国维境界说立论的思想来源入手,从根本上说明了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叔本华美学认识论的翻版而已。 罗钢的论文深入到王国维撰写《人间词话》时期的思想状态中。他的论文指出,《人间词话》是王国维从“哲学时期”转入“文学时期”时写的。王国维从哲学转入文学,与他对早年笃信唯心主义哲学的怀疑与失望有直接的关系。王国维在《三十自序二》中写道,“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 。罗钢说:“这种思想变化直接影响他对叔本华美学的取舍。不待言的是,叔本华所谓的‘意志本体’、‘理念’等,都属于‘可爱而不可信’的‘形而上学’,这使得王国维逐渐疏远了它们,而与‘理念’原本有着密切瓜葛的‘直观说’则由于属于经验的范畴,和他后期服膺的心理学有某种程度的重合,因而被保留下来,并在《人间词话》中潜在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钢追根溯源,把王国维的思想变化的每一点新动向,《人间词话》中每一个具体说法,与叔本华等一系列德国美学的相关的具体论点,进行极细致的比对,务使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思想都落到实处。罗钢的论文《眼睛的符号学美学取向——王国维“意境说”探源之一》,主要是追寻王国维“境界说”中“真景物”与“真感情”两个概念的西方思想渊源,认定叔本华的直观说与海甫定的情感心理学分别构成了二者的理论支点,而所谓“观我”的理论则是连接二者的桥梁,说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美学是王国维建构“境界说”所依赖的最主要的资源。但他洋洋洒洒写了两万多字,旁征博引,务使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真景物”、“真感情”以及两者的联系,每一处都用事实和证据说话,这就不能不让人信服。研究要达到这种地步,不能不实现中西古今的汇通。 第二,通过反复论证,揭示出朱光潜、宗白华和李泽厚的“意境”理论建构,也是受到德国不同认识论学派的支撑,虽有不同,但都不是来自中国古代的诗论和美论,不过是在“传统的现代化”背景下的理论实践中变成了“自我的他者化”。 自王国维的“境界说”一出,中国现代文论界和美学界似乎觉得找到了文论和美论的中国话语。一些大家,如朱光潜、宗白华和李泽厚就纷纷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1980年代以来的后继者以为朱光潜、宗白华和李泽厚这些文论界、美论界的权威都肯定了王国维的“境界”说,就认为是“不刊之鸿论”,深信不疑,纷纷引用。罗钢则以他学术家的勇气,在他的论文中,向这些权威提出挑战,指出他们所建构的理论资源同样也来自西方美学,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理论。罗钢承认,“意境”这个词“是中国传统诗学遗留下来的符号”,但“这个符号原本具有的意义空间的包容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使王国维得以在其中寄植了不只一个,而是一束西方美学观念” 。而后来者朱光潜的意境论,罗钢认为在说明诗的审美本质上,与王国维是一致的,而且王国维和朱光潜是在用不同的语言重申康德制定的审美独立性原则,两人又不约而同都强调“观”在意境中的重要性,但罗钢的研究表明:如果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叔本华美学的话,那么朱光潜的意境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直觉”说;就情景关系而论,朱光潜的意境说比较圆融,强调“情景的契合”。罗钢发现,将“意境”称为“情景交融”的始作俑者是朱光潜,而不是王国维,但朱光潜“情景的契合”也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情景交融”。罗钢说:“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朱光潜仍然是在德国美学关于感性与理性、直觉与概念这一二元对立关系内部来处理情景问题。”所以朱光潜的“意境”说也不是什么中国古代美学的总结形态,它仍然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罗钢对于大家都深信不疑的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说完全是在中国艺术的民族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观点,也有独到发现。罗钢以他的那种一贯的寻找充分证据的方法,揭示了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并非“中国”的,而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才是“构成了宗白华所谓‘中国艺术意境’的美学基础” 。罗钢把大家最为欣赏的宗白华境界三层面,即“从直观感相的描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性的启示”也给解构了。 李泽厚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学界中国“意境”论的有力推动者,他发表于1957年的论文《意境杂谈》影响甚巨,也被同行看成是不可动摇的坚实理论。李泽厚最著名的论点是“诗画(特别是抒情诗、风景画)中的‘意境’与小说戏剧中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美学上平行相等的两个范畴,它们的不同主要是艺术部门特色的不同所造成,其中的本质内容是相似的,它们同是‘典型化’具体表现的领域” 。罗钢认为,李泽厚在这里引了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话,实际上是与黑格尔美学直接联系的。他明确指出,李泽厚曾说过“意境”是“中国美学把握艺术创作的实践所总结的重要范畴”,实际上这句话也是虚的。李泽厚的“意境”是“典型”的思想都来源于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观点。虽然李泽厚关于“意境”的论点中,提出了“形”与“神”、“情”与“理”这对看似完全是中国古代美学的范畴,但罗钢发现这些话语的深层仍然与德国美学中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等思想模式密切相关,所以“在李泽厚的‘意境’框架中,显然没有这种中国艺术经验存身的空间” 。罗钢认为李泽厚的“意境”说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映论”,这都不无道理,甚至可以说切中要害。 罗钢的研究表明,一直被文学理论界奉为中国古代美学核心范畴和审美理想的“意境”说,与中国的艺术经验和理论貌合神离,它离开了中国美学的根本。从外观上看,这些理论是彻底中国化的,从实质上看,这种理论又是极度西方化的。用罗钢的话来说,如果把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的中国“意境”说比作一棵树,叔本华、克罗齐、卡西尔、黑格尔等的美学构成了这棵树的树干,而他们所使用的中国美学和艺术元素则是这棵树的枝叶,远远望去,我们看见的是外面纷披的枝叶,而一旦走近,拨开枝叶,我们就会发现,即使这个树上似乎最富于中国特征的枝叶,也仍然是从德国美学的躯干里生长出来的。 第三,如果说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为意境说作了理论的建构的话,那么许多后继者盲从学术权威,在这些权威的影响下,对“中国艺术境界史”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建构,耗费了大量的时光。特别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革”的结束,文学理论开始学科化,不少具有民族情结的学者对一时间大量涌入的西方文论的话语不满,急切地想从中国古代文论中去寻找文学理论资源,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以寻找到中国化的现代文学理论话语。这种用心和努力是值得称赞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由于受到王、朱、宗、李等大家所提供的关于“意境”论的理论范式的深刻影响,中国一些学者热衷于“中国艺术意境史”的话语建构。罗钢一一考察了这些关于意境史的历史建构后发现,“尽管每一位学者都声称自己发现的是客观和真实的意境思想史,但这些历史之间却相互矛盾。某一位古代批评家在这一部历史中,被荣幸地接纳为‘意境说’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在另一部历史中又被无端地驱逐出去。某一种中国诗歌理论,在这一种历史中,被描绘为‘意境’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另一种却湮没无闻。我们究竟应当相信哪一种‘意境史’才是客观的真实的历史呢?也许真实的答案是,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这些首尾一贯的、自成体系的‘意境范畴史’,有的只是种种依据王国维等人提供的理论范式,人为地建构起来的‘学术的神话’” 。 罗钢从研究中发现的这些问题难道不令人深思吗?实际上,中国古代的诗话、词话中,的确有人提到“意境”这个词或与“意境”相关联的却又有根本区别的一些提法和思想,这些思想都是高度历史语境化的,意义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是把这些词语放置到特定的语境中去考察,只是寻章摘句、随心所欲地去联系,形成系统,那么我们就根本不可能做出客观的真实的历史理解。如刘勰的“意象”,王昌龄的“物境、情境和意境”,皎然的“取境”,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王夫之的“情景交融”,陈廷焯的“意境”等等,都各有自己的意思,绝不可“一锅烩”。令人敬佩的是,罗钢不是专门研究古代文论的,但他却花了很多时间对这些词语所产生的不同语境,所表达的不同意涵,一一作了考辨,清理得比较深入,这是很难得的。文中罗钢作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出现过各种以‘境’论诗之说,却不存在一种今人所谓的‘中国古代意境说’。这种‘意境’说乃是一种‘学术的神话’。” 毋庸讳言,我自己也在研究古代文论时,发表了一些文章,在“意境”问题上,也说了一些脱离语境的话,也犯了罗钢所指出的“学术的神话”的错误。我总是觉得学术批评是有益的,因此我们永远不要拒绝批评。只有在批评中,我们才能有所醒悟,有所提高,有所进步。罗钢在他的《学术的神话——评“中国的意境论”》一文中,曾引陈寅恪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卷的“审查报告”中那段著名的话提醒我们,了解古人学说之不易,特别是我们企图把古人的学说条理化、系统化之时,我们的主观性也就愈强,离古人的学说可能愈远,所谓的“学术的神话”也就产生了。 第四,罗钢通过研究,认为学界对上个世纪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意境”说,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就是“中心范畴”说,认为“意境”说是“中国美学的中心范畴”,是中国美学一次历史性总结,是中国审美的最高理想。罗钢认为这种说法脱离古代美学的实际,是没有根据的,因而是站不住的。第二种是“中西融合”说,认为王国维的“意境”是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结合的产物,是“中西融合”的典范。如资深专家佛雏就持这种看法。 罗钢认为王国维思想中有中西的“冲突”,并没有什么“融合”,所以他也不同意这一说。第三种就是“横向移植”说,这是罗钢对王国维的“境界”(意境)的全新理解。他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王国维的“境界”说,虽然也研究中国的诗词,也找了不少中国美学的词句,但不是从中国词学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其骨子里面始终是叔本华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美学,不过是对西方美学观念的一次横向移植而已。 罗钢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的反思性研究,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百年来我们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走过的路。在这一百年间,我们搬用不少西方的理论,但我们自己建构的学说却很有限。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学案研究方法的精确选择 罗钢的学案研究,深刻地说明“中国文论传统的现代转化”中诸多复杂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学者著书立说,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把别人的理论看成是自己的现代化的理论呢?罗钢从文化霸权理论的角度,作出了很好的回答。他说:“这种自我的他者化是西方文化霸权对第三世界文化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和支配方式。在葛兰西看来,文化霸权从来不是一种简单的、赤裸裸的压迫关系,并不是由文化霸权的拥有者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制地灌输给从属的文化集团,而需要从属的文化集团的某种自愿的赞同。就此而言,自我的他者化是心理上生产被压迫主体的最有效的方式。它从无意识的心理层面彻底摧毁了被压迫者的主体性,把它的反抗巧妙地转化为认同。意境说的理论家们其目的原本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重建民族美学和诗学的主体性,然而结果是完全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他们的初衷是与民族的诗学传统认同,结果是与德意志西方美学传统认同;他们力图克服近代以来中国所遭遇的思想危机,结果是更深地陷入这种危机。这些理论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为了抵抗西方文化霸权,我们必须时时对这种自我的他者化保持足够警惕,正如斯图亚特·霍尔所说,在文化认同问题上,我们或许应当把传统的‘我们是谁’的追问,转变为另一个问题,‘我们会变成谁’?” 是啊,总结百年现代文学理论的进程,的确要追问我们自己的主体性究竟有多少?在大量引进西方理论的时候,我们不但要问我们是谁,而且还要问我们已经变成了谁? 罗钢的学案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就我阅读他的论文的感受来说,罗钢的论文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学说的神话”说、“思想探源”法、“症候阅读”法、“求同辨异”法和高度历史语境化这五者。这五种方法,显示出研究的有效性,应予以充分重视。“学说的神话”说上文已经提到,此不赘述。这里扼要地谈谈他撰写论文中经常使用的另外四种方法。 “思想探源”法。这是罗钢学案研究得以成功的最重要的方法。树有根,水有源,任何人的学问都是有思想根源的,因此,我们若要弄清楚某个学问家及其著作中的思想,就必须追根溯源,这根源是“中”,还是“西”,这是研究的关键。罗钢这一手很厉害,他不为王国维借以建构的研究对象多么的中国化所迷惑,不为他笔下那些古代美学的词语——兴趣、神韵、情与景、言情体物、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以物观物、以我观物、句秀、骨秀、赤子之心、淫词、鄙词、游词、自然神妙等所迷惑,不为宗白华标举“中国艺术意境”所迷惑,不为李泽厚大谈“中国美学把握艺术创作的实践所总结的重要范畴”所迷惑,不为那些“中国意识史”里所举的古人的种种说法所迷惑,而能拨开这些枝叶,而径直寻找到思想的树干和根基。罗钢说:“……我们发现无论表面上存在多么严重的分歧,他们关于‘意境’的种种思考,都始终围绕着德国美学几个核心的思想主题,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这些特殊的思想主题,构成了他们之间相互对话的基础,也构成了意境说的思想轴心。” 罗钢这种抓思想主题、思维模式的方法,构成了他的“思想探源”法的基础,无疑对我们有启示意义。 “症候阅读”法。法国学者阿尔都塞提出的“症候阅读”,最初属于哲学词语,后转为文学批评话语。此问题很艰涩,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我们这里只是就文本话语的改写,表现了作者思想变动的一种“症候”来理解的。由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好几种文本,文本的话语是增加、改动或删掉,都可能表现王国维的思想变化的“症候”。罗钢对此特别加以关注,并加以有效利用。如他举例说,《人间词话》手定稿第三则原本中间有一个括号,写道:“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所由分也”,但在《人间词话》正式发表时,这句话被删掉了。为什么被删掉?罗钢解释说:“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还是王国维在写作这则词话时思想发生了变化。” 其他如对王国维为何删除“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分析也非常精彩。罗钢对于“症候阅读”法的运用,使他的论文常常能窥视到王国维等大家的思想变动的最深之处和最细微之处,从而作为有力的证据来说明他想说明的问题。 “求同辨异”法。罗钢的王国维研究发现,王国维等人的意境说移植于德国美学的各种思想主题,有许多雷同,但与中国古代的诗学和美学则从根本上相违背,这样罗钢的研究就不得不从事实出发,以“求同辨异”,即求证王国维等人提出的意境说与德国美学之同,辨析其与中国诗学、美学之异。“求同辨异”的方法,除了揭示王国维与德国美学思想的紧密联系外,主要是细致地清理王国维思想的来龙去脉,看看他提出的意境说的思想基础到底是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比兴”诗学呢,还是叔本华的认识论美学。罗钢所采用的这种方法,不仅重视一些具体概念的细致比对,更重要的是思想根源上寻绎。换句话说,求同辨异都要以知识准备为条件的。罗钢通过研究,不仅对德国美学家的认识论美学、表现论美学、形式论美学,而且对中国传统的以“比兴寄托”为宗旨的诗学,以及王国维等人的现代美学思想都摸得很透,理解得很深。只有在中西贯通基础上,他才能揭示出王国维如何走出中国古代诗学的以“比兴寄托”为核心的“阐释共同体”,而进入西方诗学以“形而上学”为特征的“阐释共同体”。这种从思想根源上来“求同辨异”的方法是治学的基本方法。 高度历史语境化。罗钢做学案研究,多不采取逻辑演绎的方法,重视历史语境化的方法,这是向来文学理论研究所缺乏的。历史上的某一个问题总是由于某种历史语境才产生的,那么现在我们要合理地解释它,自然也要放回到原有的历史语境中去考察。这种“放回历史语境中考察”的方法,才能使我们准确地把握问题、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罗钢深知此点,所以他笔下的研究结果,都是高度语境化的,其结论也是有充分说服力的。例如他在《学术的神话——评“中国古代意境说”》中,之所以敢于断言,中国美学无所谓“中国意境史”,就在于他把学者们提到的如刘勰的“意象”,王昌龄的“物境、情境和意境”,皎然的“取境”,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司空图的“言外之意”,严羽的“兴趣”,王夫之的“情景交融”,陈廷焯的“意境”等等,都放置于各自特殊历史的、文化的、学派的语境中加以考察,指出它们之间意义指向不同,因此并不存在“一线而下”所谓的“意境”。离开语境的研究必然要陷入“时代的误置”,不得要领是可以想见的。 以上五点,作为学案研究方法的精确选择,是十分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罗钢的王国维研究,让我想起了他1987年答辩的博士论文《历史汇流中的抉择》,可以看到他追求真理所走过的一贯的艰苦而有意义的道路的轨迹。 学案、文案研究是当下文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由于时代的原因是有其阶段性。因此,学案的研究也要看时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历经百年,留下了许多文案与学案。厘清这些文案与学案,才能知道我们在什么问题上是有理论建树的,应该加以发扬;什么问题上我们是有错误的,应该加以改正。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于这类文案和学案研究。 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救亡是第一位的事情,当时的学术研究,只要有可能,也要为配合彼时的抗日和解放的任务,无暇去搞学案研究,是可以理解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政治运动不断,不但无法正确清理文案、学案,而且又制造出一些冤假错案,如批判俞平伯,批判朱光潜,反胡风运动,反右运动等,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在一起,更制造一批学术上的冤假错案。“文革”不用多说,那是一个“极左”思想统治的时期,怎么会有可能搞什么科学性的学案研究呢?那恰恰是一个制造错误学案的时代,所谓的文学理论界的“黑八论”就是那时留下的大大的错误学案。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首先是要“拨乱反正”,清理众多政治上的冤假错案,学术上最多也只能回到1960年那种调整时期的状态,在那种思想状态下,也不可能做什么带有科学性的学案研究。可以说,但凡某种意识形态处于偏执状态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讨论的,因此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案研究。 1990年代初以来,商业化浪潮席卷全国。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文学理论也随之陷入危机。但文学理论的危机没有阻止文学理论的话语生产。因为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按照论文、专著的数量评职称。于是学术研究以量取胜,重复之风盛行,无效的学术研究盛行,甚至抄袭之风盛行,一句话,急功近利盛行。虽然文学理论学界纷纷建构各种理论体系,但这些理论体系会不会又成“学说的神话”还很难说。人们终于发现,我们为了评职称,在取得某些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制造了许多学术垃圾。据古风《意境探微》一书中说,仅在1978-2000年期间,“约有1452位学者,发表了1543篇‘意境’研究的论文,平均每年约有69位学者发表73篇论文”,而且还有大量的以“意境研究”为题的专著出版。 以大量论文和专著去参评教授,不知为中国增加了多少教授,但是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又有多少学术质量呢?这是值得怀疑的。也许这无法说明学术的兴盛,恰恰说明学术的萎缩。 上述两种背景,逐渐使文学理论陷入危机。危机有危机的意义,它不得不使文学理论沉寂下来,寻找摆脱危机的办法。正是在这个时候,像罗钢教授这样功底厚实的中年学者,他们不去申请社科基金课题,不必急忙去结项,也不去参加学术会议,不去赶那些没有学术意义的热闹,因为没有经费。他们在不被人关注的情况下,安下心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放慢了节奏,慢慢搜集资料和证据,以“十年磨一剑”的工夫,无比坚韧的研究精神,去研究一个众说纷纭却始终没有解决的学案,找出了新的证据,写出新鲜有力的文字,注入新的学术元素,形成新的学术趋势,从而给现代文学理论发展校正航标,拨正航向。这是不是摆脱文学理论危机的一种办法呢?我想是的。 文案、学案研究正当其时!我们需要这种研究。我伸开双手欢迎这种研究。 【参考文献】 童庆炳.冲破文学理论的自闭状态.社会科学报,2010.5.20. 王国维遗书·静安文集续编(第3册).611. 罗钢.眼睛的符号学美学取向——王国维“意境说”探源之一.中国文化研究,2006(冬之卷). 罗钢.意境说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待刊稿). 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325. 罗钢.学术的神话——评“中国意境说”(待刊稿). 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8. 罗钢.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2). 古风.意境探微.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16.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邹老《梅竹轩诗词选》有感并致邹先生书
dygnuist 2012-5-29 10:26
余自获得先生赠书后,拜读虔诚,得益匪浅。深感吾辈在文学方面多有欠缺。余今已届黄昏之年,只能是望洋兴叹了!邹老之诗词,乃底蕴深厚之作。据集所述,先生自幼爱好文学,又经高人指点, 13 岁即能颂诗,称得上古人所赞的“神童”亦毫无逊色。相比之下,吾辈人文科学只学得一鳞半爪,深感国学基础薄弱! 现虽能记得几首唐宋诗词,但毕竟只是一星半点。我国文学之源乃自诗词始,自从《诗经》以来,历代先贤哪有不能写诗撰文之人?多少总会些文字书画,而现如今,也可能是科技太发达之故,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不在文字功底,而更多的在于所谓的现代化技术方面,在这一点上,余以为这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误区,尤其值得探究的是现今我国教育和科技政策与体制。难怪 6 中全会探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确已是迫在眉捷之举。目前媚俗文化充斥市场,应景颂圣文章比比皆是,应当在文化科技方面有所改革、有所规范、有所创新。 其实,在上世纪 50 年代,凡是从旧社会过来之中青年学者,亦或从国外回来报效祖国之学者,不但精通国文,而且精通英文,后又兼通俄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国文字的学人多多。即以邹老与当年么师都能写出当时国内外瞩目的巨著,就是典例之一。可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据说从国外引进所谓的高端人才,竟要用高薪聘用,年薪高达百万之多,还外加什么房、车等福利,有的竟然引进的是“出口转内销”的学术骗子。 余自入南大气象系后,邹先生一直就是我多年的老师,但因种种缘由,未及深叙。自 80 年代起,余与么师往来甚密,常听么师说起邹先生的文才和业绩,如雷贯耳。今夏与江副校长同车返宁,方知邹老又有新著诗集,不胜敬仰之至。此真可说是“相识恨晚”矣! 此外,余虽不才,亦对祖国文学犹为爱好。曾断续有些习作,皆不成大雅。一来是“不懂平仄声,只知要压韵”,写出的诗词既不能成为律诗,又不能成为古体,既不雅,也未脱俗,不伦不类。余特此将已成几首呈上请老师指点迷津。 笔者注:邹老先生为母校南京大学教授,与我的恩师么教授是同校同系好友. 读耄耊老人诗词集有感 ( 2011 年 11 月 12 日) 丁裕国   诗词言志笔生辉,文理兼长乃大师。 耄耊老人多著述,登山涉水古来稀。 金秋心声(自勉)    丁裕国 春去秋来琦梦长,古稀才会做文章。 几经冰雪风吹雨,方有梅花扑鼻香。
个人分类: 文学与诗词|3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文学评论生、人文评论员到水文评论员——个人杂感
hillside 2012-5-27 20:38
  少年时期,沐浴在批判思维占主流的社会意识大潮中,《文学评论》、《学习与批判》、二报一刊等是主要的课外读物。阅读过程中,对于评论家的指点作品、激扬文字总感到惊羡不已。他们怎么具有如此高超的眼力,什么作品都能批上一把,且振振有词,真理在握。教材中的鲁迅也往往痛打落水狗,药、纪念刘和珍君等都充满肃杀之气,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故乡也充满伤感的情调。毛泽东的《湘江评论》、陈独秀的《新青年》的纵横捭阖、高谈阔论,使我望而弥高,只恨生不逢时。   “享受生活”、“品味自然”与“赏诗文之美”都是童话一样可望而不即,偶而想到,就要狠斗私字一闪念。   现如今,年事渐长,阅历渐丰,文学评论、人文评论已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写出有份量的文字也并不容易。   作为文理两栖人,一直试图实现从人文到水文的跨越或回归,以求文理双修。然而,积重难返,转型一直没有实现。   我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逐步调整兴奋灶,增加对于水文与地球科学的评论。   在我的意识深处,大半可能缘于后天,始终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人文为体、科学为用的思想存在。与正宗的科学人尽入无人之境的超脱相比,我割舍不下对于人文的关怀,总希望取得一种平衡。
个人分类: 似水流年|2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孔庆东:文学是人的价值核心
jxddroc 2012-5-22 10:07
孔庆东:文学是人的价值核心 我这几年给很多企业家做过报告。企业家大多数是靠个人奋斗成功的,少数是靠官商勾结成功的,在座各位都比我清楚。怎么成功的,跟我一个搞文学的人没多大关系。各位请我来讲讲文学,我就实话实说,讲点儿咱们共同的东西。很多企业家抱怨,自己什么都有了,就是活得没劲。缺什么呢?文学也许能告诉你答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社会上开始了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当时, 王蒙先生幽默地说:“我们有过人文精神吗?”的确,在这个时代,人文精神正逐渐受到侵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要有人文精神。 但人文精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我们只能以意会之。   现代人常感到活得不畅快,我们常埋怨不自由、不畅快是社会体制带来的。其实人的不自由来自于现代化,现代化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束缚。 自从进入现代社会,人就被分成各种专业、职业、学科,如果人不能跳出自己的那一行,就必然活得很狭窄。相对来说,领域稍宽一点儿,与人生相似度最大的学科就是文学。文学可以赋予人生更大的自由度,所以有没有文学素养关系很大。文学和人生是同构的,文学里面的内容涉及到整个人生。   人提高了文学修养,就能做一个有品位的人。然而,恰如要欣赏交响乐,必须先培养出能听交响乐的耳朵一样,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本人为各位设计了三门课程。 热爱生活   首先要热爱生活。老子说“大道至简”,道在最简单的细节中。能从最简单的生活现象中看出道来,这才是得道。禅宗认为,吃饭睡觉便是佛。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知道了以后不能落实到行动上,那还不如不知道。上古时,圣人们简单地悟到了这一点。但到了后世,书越来越多,人们读这些书,心灵就被塞满了,后来禅宗重新打破了这些障碍。禅宗讲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直接面对生活现象。所以,要培养文学修养,就要珍惜每一个生活细节,用乐观的眼睛去看世间的一切。比如很多汉奸挖空心思骂我辱我,我看他们就跟看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很开心。因为他们既没有人味儿,也没有智商,根本不值得我去搭理他们,却能够让我看到愚蠢的把戏,岂能不乐乎?连这个都爱,世上还有什么不可爱的?    我们可以将生活艺术化,用艺术的眼睛看一切。 我这个思想来自朱光潜先生。比如说校园里长着一棵树,植物学家来了,他马上分类分科,分析这棵树属于什么科,生长在亚热带什么地方;如果来的是一个木材商人,他马上想到这棵树值多少钱,这些想法没有乐趣,只是一种纯职业的想法;如果达到了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当看到这棵树后,会忘记它是什么树,更不会想到它值多少钱,而是只欣赏它的姿态、它的形状、它的颜色、它的组成以及这一切带给人的美感。 这就是为什么读唐诗宋词后会感到美,那里面也写到很多树、很多山、很多水,但不写它们的具体科学属性。今人的文章越写越细,反而没有美;像古人那样大而化之,它就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就像个写意的山水画。   汉奸卖国贼为什么让我看不起?首先并不是他们的政治立场,而是我跟他们相处了几十年,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是具有生活情趣的,都是长着一副“阶级斗争脸”,看任何问题都拉扯到仇恨共产党、仇恨毛泽东上,这些家伙没有一点点他们所自诩的“人性”。吃喝玩乐、琴棋书画都带着极强的功利目的,没有高级的幽默感,只会恶搞和骂人。有时候汉奸们对中国的批判,也说到了一点儿事实,但是那种呼天抢地、恨不得早日让美国爷爷来接收的急迫劲儿,让人越看越乐。   北大的林庚先生谈诗(一说这是启功先生的观点),他把诗分成四类:唐以前的诗,唐诗,宋诗和宋以后的诗。他说 唐以前的诗是自然“长”出来的 ,跟天与地不能分。读者觉得这些诗好,但不知哪句好,不知道哪个地方好,就是那种笼统的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有这种美。在这些诗中,人发现了自然,汉奸们读了这诗,就一定要扯到中国人天性虚伪上去。    唐诗是“嚷”出来的 ,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张口诗就出来了。在唐诗中,人既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自我,有了一种豪迈劲。汉奸们看这诗,就一定要说没有基督耶稣他老人家的爱,没有劳什子公民意识等等。跟汉奸们在一起说话,你会非常恶心,因为他们什么也欣赏不了,唯一的本事就是把一切都糟蹋成美国狗屎。   为什么宋诗不如唐诗?因为 宋诗是“想”出来的 。宋朝经济比唐朝经济发展了一大步,宋朝人的哲学逻辑更进步了,宋朝人更加勤于思索。宋朝人写诗有很多道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诗也很好,但它总是讲道理。正因为讲道理,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儿不舒服。即便如此,宋诗仍然是好诗。我们写不了唐诗,如果能写出宋诗,也是了不起的。钱钟书先生认为,唐诗宋诗不仅是两个时代的诗,也是两种风格的诗,所以唐人可以写出宋诗,宋人也可以写出唐诗。孔和尚我,既可以写出唐诗,也可以写出宋诗。 宋以后的诗就不行了,是“仿”出来的,模仿出来的,没有创造性 。到了我们这一代,就更不行了。为什么?由于我们热爱生活的程度没法跟古人比,唐人活得生机勃勃,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人,都非常热爱生活。汉奸们也不是天生就是坏人,小时候也应该都挺可爱的,就因为没有人文素养,没有生活情趣,越活越狭窄,所以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当了汉奸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个人爱好,没有爱好,就没有艺术美。 博览群书   其次是要博览群书,现在多数人做不到。在我看来,读书就像吃饭,吃饭是吃了动植物的生命,变成我们的生命。读书是更高级的吃饭,吃的是别人的精神。哪怕是你不赞同的书,也要认真去读。汉奸们没有生活情趣不要紧,连书也不好好读,起码就不好好读我孔和尚的书。   黑格尔的精神很深邃,咱们读他的书,读完了,就吸收了他的那些精神。我前些年研究武侠小说, 人家问我最喜欢什么武功,我本能地说“北溟神功”。因为如果会了北溟神功,当我的身体跟别人的身体一碰,他的功夫就到了我的身上,他的内力就变成我的内力,但对方的内力仍在。 我不损害你,但把你的东西学到了,这就是博览群书。毛泽东博览群书,他是伟大的学者。林彪也会读书,不是自己读,而是让秘书把每本书的概要总结出来,只读这些概要。   博览群书,对于人文精神极其重要。古人讲,君子无书不读。古代的书少,今天的书多,我们要区分,多读经典书籍。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学习陶渊明“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精神,因为太“求甚解”容易钻牛角尖,而且那“甚解”未必是对的。当我们读完了一些经典著作,再去读一些专业著作时,会理解得特别快、特别透彻。读书的关键是打通,书与书之间要通,书与人生之间要通,这就是博览群书的道理。孔和尚自认为并不是天下读书最多的人,但是你看看我的博客,光是我透露出来的那些,你就知道,要达到我这么个并不算高的水平,就需要每天读几十万字的东西,而且还必须是上等精品。 悲天悯人   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三点,是悲天悯人。中国人不太在意物质宇宙的终极问题,而更在意人。人活着免不了竞争, 特别在这个提倡竞争的时代,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争到一定程度又要不争,真正会争的人不争。 那些整天在网上揪着名人裤腿咒骂、企图借此出名的人,其实浪费了自己的大好年华。骂上三年,人家名人还是名人,你虚度了青春,出卖了人格,顶多就是人家棒底的一丝游魂。   中国文化包含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中国人认为,“人来到世间不容易,不一定有来世,我先把这世过好”。基于现实生活的艰辛,国人特别同情弱势群体,儒家思想中就有民本思想。儒家思想同情的弱势群体,不是固定的哪个阶级,而是谁当了弱势群体就同情谁。比如今天各位是有钱人,是企业家,对不起,我不同情你;明天你被打成右派,或者破产了,进监狱了,成了弱势群体,我就同情你;过两年你时来运转,又当官了,我就去同情新的弱势群体。同情弱势群体,符合天道,天道就是阴阳不断转化。    汉奸们之所以令人鄙视,内在的原因是人格卑鄙,趋炎附势。你如果有本事,如果是真的英雄好汉,你“文革”那时候怎么不勇敢地站出来当汉奸?现在美国大兵压境,这些人勇敢地挺身而出了,其实就是想国家沦亡之后掠夺各位的财产,这算什么英雄?所以中国的企业家们,你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汉奸。各位想想,没有共产党,你们能发财么?中国四分五裂了,你们有什么好处?我孔和尚死了就死了,我痛痛快快活了一世,早都满足了,想呼喊的话、想骂的人,都自由自在地喊了、骂了。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俺也吃过几千种了,而你们各位,小心汉奸卖国贼惦记你们那么多的钱财啊。   总之,我们要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不要把文学简单地理解为风花雪月,文学是人的价值核心,是无用之大用。文学也不是作家的专利品,它是我们每个人修身养性的花园。当然,每个人进了花园,看到的和得到的不一样。苏东坡有一首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只要达到了人生某种境界,也就不必求全了。 摘自“中国企业家论坛”讲座   原载《北大商业论坛》2010年第4期
个人分类: 自我改造|2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二十五章
lao2004 2012-5-7 19:58
学校建在山间,在山坳里飘浮着一幢地球形状高楼,地球楼四周围着几幢高低错落大楼,它们就是崇岭学校。学校没有围墙看起来很是空旷,地球楼最是显眼。这样的设计显然是在提示往来的学子,地球完全没有藩篱,她的安全要靠科学知识来保障。当然,如有人能因此把地球看着比他(她)们的生命更重要,那就求之不得了。 一路走过,没有听到书声朗朗,却是人声嘈杂;举头张望,根本分不清老师和学员,三三两两堆在一起看着模具、摆弄着稀奇古怪机器;教室像个大超市,讨论比讨价还价更激烈。 薛噱谑 热情地介绍梦幻世界知识学习和积累办法。各个学科的基础教育,老师就是孩子们身上的怀表,它们是孩子们最好启蒙老师,大家都喊它们为小比特。与小比特接触越早越亲密,可以慢慢达到血肉相连,思维相通、信息交融程度,这是一种夸张说话,也是将来努力方向。一般情况,小比特能够根据人们身体和智力发育状况,自动生成各种合适学习知识,利用各种有趣情景、生动画面来诱导人们认识文字和学习理解各种常识,文字、诗歌、小说、公式定理等等。这些积累,在远古时要十年寒窗,不间断煎熬砥砺,才有可能初步成才。在梦幻世界,孩子们十岁左右就基本上把许许多多可以用芯片记录的东西一咕噜装进自己脑海,一些基本计算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定理规则也基本上能够初步领会。所以,来到学校学习,就是带着问题来增加感性认识,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 薛噱谑 的解说,眼前情景就显得顺理成章,远古的方法显然太迂腐,相比之下,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薛噱谑 最后有点自讦地说道:“相对于科学知识,文学是梦幻世界的弱项,大家都是情感的侏儒,我算是另类了,从小喜欢那些文字和传说。看到很多文字记录一些‘啼血葬花’、‘沉石吊梁’的故事,描绘得天花乱坠般,满是绯恻缠绵、勾心斗角、呈强斗勇、刀光剑影,美人的眼泪像小溪般潺潺不息,英雄的怒火把头发都烤焦了;很多故事应该是模仿百万大山中豺狼蛇畜,从想象中虚构出来吧,或者远古人类确实过着如此的诡异生活,它们已经远远流失了,太遥远了,……” 其实,吊诡的事多的是,薛噱谑只知道人类可以经过长年累月学习来提高科学素养,通过修心养性来使性情纯洁心灵美丽,可那些豺狼狐狸一样会慢慢进化成人形,它们一样会穷凶极恶无恶不作。不仅是有生命的,那些像是没有生命,一样狡猾狡猾的。 自从火星星裂以来,科学家通过千里眼和顺风耳发觉一丝丝端倪,说起来还是一件好事,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减少了,有一头像清道夫一样的未知物偶尔会帮忙清理着这些太空垃圾。本来科学们还思量着派机器人上天清理这些令人头痛的太空垃圾,让卫星的轨道畅通些,现在看来可以免了。 各方面的数据陆续出来,记忆犹新的火星星裂形成的深渊,裂缝深达万米,深渊的画面深深烙印在科学家脑海。时间一天天过去,收集的数据不断积累,科学家们仍然毫无头绪,无法解开火星星裂和卫星失踪之谜,快成了很多人的心病。再乐观的人,凭着一种对偶然中有必然的直觉,或许某一天、某一刻,宇宙密谋的下一场揪心的大戏还会闪亮登场的。敕州总部又研究了几次,作了更周密的部署,把事关大局和生命安全的航天器、卫星尽量收缩保护。 恶毒科学家脱去洁白正装,穿着灰色便服在敕州大平原上独步时,显得更加温文尔雅。他脑海里有个念头电闪:冥冥之中,它又像是个鬼精灵,狡猾狡猾的,先帮忙做些好事善事,韬光养晦借机积攒力量,野心很大啊,它是在学习人吗? 回圆楼路上,魏民道兴致勃勃勃勃请教薛噱谑很多传道授业解惑之法,看着魏民道如此兴趣,薛噱谑干脆邀请魏民道上几堂课体验体验。这倒是一个好建议,魏民道欣然接受了薛噱谑的建议,准备与凤翔翔等孩子们一起上几堂课,他似乎完全忘记了年龄。 在等待上课体验的几天内,魏民道一遍遍回想起薛噱谑所介绍的梦幻世界知识学习方法,终于对于他整天只用于开门和开关智能系统的怀表有了新认识,它原来叫着小比特,它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渊博老师!魏民道拿出来摆弄很久,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不会听话也不会说话,如何传授知识?薛噱谑所说的心灵感应、血肉相连、思维相通,通通了无踪影。这次魏民道倒选择了相信薛噱谑,认为是他自己的问题,他与小比特接触晚了,彼此之间还陌生着,慢慢地蕴养,慢慢地沟通,将来一定能成功的。 魏民道想到上课,不由觉得很好笑,也好玩。既然小比特如此好用,那么,学校有什么用呢? 小比特能够根据人们身体和智力发育状况,自动生成各种合适学习的知识,利用各种有趣情景和生动画面来诱导人们认识文字和学习理解各种常识,文字、诗歌、小说、公式定理等等。既然如此,所有知识都可以从小比特身上学到了,文字直接印入记忆,诗歌文学直接拷贝大脑,公式定理连着海量的信息库,脑海里所能拥有知识显然用之不尽,嚼之不尽,学校还可以做什么?魏民道想不出来,也不想事先知道,他这次真的想着放松身心体验体验梦幻的学习方法,揣摩着学校将在孩子们张张白纸上烙印些什么 …… 上一章 下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赖丹老师留给我的“文学诱惑”
热度 6 tongqb 2012-4-24 13:59
赖丹留给我的“文学诱惑” 赖丹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年了。但在我心中时常想起他,眼前似乎总是晃动着他那高大身影。他在龙岩师范学校教师的讲台前,手里拿着语文课本,来回走动,差不多遮住了大半个黑板。黑板上有他用粉笔写的流畅的独具艺术特色的字迹。他正在慢条斯理地讲鲁迅的《药》或其它文学名篇,用从喉咙深处喷涌而出的迷人的男低音,似乎他不是在讲,而是在唱,唱出那作品中或激昂或悲伤或孤寂或清新的文学音调。许多课文我们自认为阅读过了,已经懂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懂。经过赖老师细细讲来,我们才恍然大悟,才算真正理解。就这样,他成为我们的文学导师。他的文学智慧像一颗颗种子,撒播到许多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成长,结果。 赖丹生于 1926 年,福建连城人,和我是同乡。他少有文才,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很早就出过散文集。解放前夕,因受迫害,不得已赴香港。他在香港迎来了他的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开始作为青作家撰写小说、散文、随笔、杂文等,其作品主要刊登于当时香港各种报纸的副刊上面。我的印象中,他还有连载小说。就在香港那段时期,他与茅盾、聂绀弩、骆宾基、秦似等作家相往来。 1951 年,他返回福建从事文学教育工作。 50 年代到 60 年代,他在龙岩师范学校工作,新时期开始不久即在龙岩师专出任教授。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发表了很多有情趣有见解的随笔、散文等,后结集成《艺窗琐记》一书。晚年更专心于中华诗词的写作与研究,留下了很多具有诗情画意的诗篇和具有学术见解的论文。 我于 1952-1955 年就读龙岩师范学校,赖丹老师是我们卓娅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他最喜欢的作家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长篇诗剧《浮士德》。他在我们面前不止一次地说:这是文学的巨擘以如椽之笔写出的不朽之作,它是文学的极致,是文学的太阳。你知道饱学之士浮士德吗?你知道魔鬼摩非斯特吗?你知道他们怎样打赌吗?你知道浮士德与古代美女海伦恋爱、结婚、生子吗?你知道什么叫做“沧海变桑田”吗?你知道“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这句话是不能说的吗?……他用了许多形容词和问题吊起我们这些喜爱文学的学生胃口。然后,我们就去歌德的《浮士德》的中译本。可我在龙岩度过的三年时光,整个龙岩城连一本《浮士德》也找不到。赖丹老师是有这部巨著的,我们就去向他借,但他摊开双手说:我的书还在香港,书要是寄回来,我一定借给你们看,他英俊的脸上露出一种甜甜的微笑。后来,他的书从香港寄回来了,但多半是发表他的作品的报刊,我们翻遍了所有的书,我没有在他的书堆里没有发现《浮士德》。赖老师解释说:还有一部分书没有寄回来。那时我真难受啊,你想,我就像一个饥渴的人,想喝到一杯水,想吃到一碗饭,但一时又无法喝到和吃到,只能久久地等待,那种难熬的情境,我想许多人都是体会过的。 那时龙岩师范学校刚刚恢复,学校的图书馆的书很少,所收藏的文学作品著作,我记住的只有两本,一本是描写打日本的《洋铁桶的故事》,还有一本是我特别喜欢的苏联小说《古丽娅的道路》,再有就是那位高高的瘦瘦的年纪有些大的图书管理员了,她也可以算一部“作品”了,因为每当我去借书的时候,她都会朝我友善地笑笑,最后我没有借到合意的书,她会耸动肩膀说“对不起”!似乎这是她的错。 1955 年秋天,我千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跨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办完入学手续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立刻解开赖丹老师给我留下的“文学诱惑”,去图书馆借歌德的《浮士德》中译本。哇,北师大就是北师大,它不愧是中国最早最高的学府之一。我去借郭沫若翻译的《浮士德》中译本的时候,图书管理员竟然对我说:这里还有德文原版的《浮士德》,有英文本的《浮士德》,你要借吗?这时,我才真的意识到,世界有多大,知识有多丰富,就是你穷尽自己的一生,也许只能认识生活的一个小小的角落。我没有理由做井底之蛙。我一定要在这文学的山川中永不疲倦地跋涉。 我入迷地读完了《浮士德》,沉浸在浮士德和魔鬼摩非斯特又斗争又合作的世界中。这是有 12111 行的长篇诗剧,所描写的世界是如此广阔,可以说包罗万象,地上与天上,现实与幻想,人与魔鬼,古代与现代,阴谋与爱情,男人与女人,悲剧与喜剧,诗意与哲理,故事跌荡起伏、曲折离奇,全剧充满奋发之情与哲学之思,似乎它包容我们所能感觉到、了解到的、想象到、理解到的一切。我读得那样投入,似乎我真要感谢赖丹老师,由于他的提示,他的感召,他的教导,他留给我的“文学诱惑”,使一位 19 岁的年轻人在走进大学校门之初,就阅读到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就以一种文学最高的视野 ---- 歌德的视野 ---- 去瞭望文学的世界。是的,赖丹老师说得对,《浮士德》 ---- 这是文学的太阳,它的光与热是永恒的,我们永远可以从它那里吸收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并理解文学是什么。 当我读完并理解了赖丹老师所指点的《浮士德》之后,后来我再去学习我所喜爱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诸多中国古代和现代名家,和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席勒、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海明威、卡夫卡等外国名家,我心中似乎有了一个审美的标杆,我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比较好的,哪些则要差一些。所以,我真的要由衷地感谢赖丹老师,他在 50 年代初,就在龙岩那个小城里,以世界性的阔大眼光,给我和我的同学 15 岁心灵,提供了歌德这个陌生的名字,和《浮士德》这个更陌生的作品的题目。在那座小城里,在我青少年时光,文学的种子就这样落在我的情感的土壤中了。 (本文为纪念赖丹逝世五周年而作。 2012 年 3 月 28 日。)
638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融合科学、文学和政治地生活
BJTUcivil 2012-4-24 09:22
王元丰 融合科学、文学和政治地生活 文/本刊记者 张 涛 《北京观察》2012年第4期    没有精美的壁挂,没有华丽的装潢,甚至连一张压在桌角的照片都找不到。这样的房间与其说属于一个儒雅的学者,倒不如说属于一个悟道的老僧更为令人信服。那“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的典故如果说出自这里,我想定会有人相信。   我兀自胡思乱想着,房间的主人却已翩然起身,伸手与我相握,微笑着说道:“你好,我是王元丰,欢迎来访,一路辛苦了。”   他就是王元丰,北京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中国公路学会理事,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个先后主持40余项国家、省部级高水平科研项目,出版《钢管混凝土徐变》和《AFRP约束混凝土柱理论》两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170余篇学术论文,70余篇文章被SCI、EI检索,拥有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的学者。   而在这些政治和学术身份之外,王元丰还是一位作家,他撰写了三本反映青年知识分子工作与生活的长篇小说,是我国第一位出版长篇小说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博士后。他的小说《心役—心灵的苦役》1995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而立之年》2001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他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和《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各类文章60余篇。   求学往事   对于王元丰而言,内心的平静一直是他真心向往的,然而他的人生却并不如他向往的那样平静,高中求学时的一些往事,至今仍令他记忆犹新。   王元丰回忆说:“还记得中考的时候,我离录取分数线差了4分,照理说我应该不能再上高中了。”   “那么后来是通过交钱上的吗?”我插话道。王元丰一笑,并不介意我的多嘴,继续缓缓地说:“不是,这件事还得感谢我的母亲。”   原来王元丰当年中考成绩出来之时确实是差了4分,没能到录取的分数线,但王元丰却坚信,以自己的实力,绝对不会考不上高中,这个分数绝对是有问题的。一般的母亲听到孩子这样说,或许只会认为这是孩子为自己找的借口,安慰一番,然后劝说孩子认命了事。然而王元丰母亲的选择却颇为与众不同。   “查分,在当时我这样说完之后,我母亲选择了去教育局替我查分。记得当时我们还住在农村,我母亲在县城里呆了一周的时间,才终于说通当时的官员,替我查了分,而最终也如我所愿查出了5分,也正是这5分,让我最终能考上高中,获得后来改变命运的机会。”王元丰如是说。   王元丰母亲因为相信儿子,而如此不辞劳苦,大费周章地去查分,不仅是在当时,即使是在今天,也是让很多人感佩不已的。然而,当年的王元丰却辜负了母亲的一番心意。   高一学期期末,王元丰就因为打架,领到了开除学籍、留校察看的处分。然而他并不以为然,在那年期末的暑假中,并没有对父母提起这件事。直到高二那年开学的时候,处分的信件被邮寄到家里,他的父母才真的着急了起来,于是他们心急火燎地赶到学校来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发生了什么,然而,不幸是他们的到来却看到了更为尴尬的一幕。   “我父母来学校找我那天起初我并不知道,他们先到教室看看,发现我没有来上课,后来才发现我正在宿舍睡大觉呢。不过当时我看到他们时候心里也并没有什么愧疚和尴尬的感觉,我并没有认为自己犯了什么了不得的错误。”王元丰回忆说。   我想如果接下来的事情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暴打或是臭骂,那么将没有人感到丝毫的意外。母亲费尽气力,让孩子考上高中,他却如此的不争气,父母的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滋味,一想可知。然而,王元丰等来的既不是一顿暴打,也不是一顿臭骂,而是被父母带着去了一家餐馆,三个人坐下来安静地吃了一顿饭。没有打骂之言,没有怪责之意,没有说任何的重话,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   但是,父母这样的态度却使当时的王元丰产生了极大的愧疚,他真切地感受到他让父母伤心了,一个懵懂的少年到此时,才真正开始觉醒。   “记得以前我一直像当时的很多东北的孩子一样认为敢打架,敢逃课,敢不交作业很风光。但从那天起,我才真正觉得自己错了,才真正地觉得时间经不起浪费,青春经不起挥霍。那天我立志要好好学习。不能对不起父母。记得高一期末那会我只有一门数学及格,等到高二高考的时候,我的成绩已经排到了全县第十三名了。”王元丰这样说。   为生活加一点色彩   “记得在我的童年时代,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宏远的梦想,当时考大学就是我唯一的目标。但如果说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一定是想成为一名作家了。”王元丰微笑着说。   许多人都曾有过成为作家的梦想,然而人们大都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梦想中道夭折,当这些有着如许梦想的人谈起儿时的梦想时,他们更多如同谈起陈年旧事一般,一半沉湎,一半叹惋。然而王元丰的态度却迥然不同,他并不为自己没能成为一名作家而后悔,却依然为自己仍能保有作家写作的习惯和作家的基本生活态度而骄傲,依然为自己能够艺术地生活而骄傲。   “其实到今天,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一个陈腐落魄的文人,‘活着的时候连自己都养不起,死去之后却养活了别人’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情,我更喜欢像我现在这样,不为生计所扰的情况下尽情地安排我的写作,享受写作带给我的快乐。”王元丰略显得意地说。   王元丰不在意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作家,但他一直对写作保有浓厚的兴趣。他刚上大学那年,便加入了《鸭绿江》杂志的函授班去学习写作,在那里他迈出自己走向梦想的第一步。1989年,王元丰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处女作《困惑的研究生》,表现了他读研时期心灵的困顿和对前途的迷茫。从此之后,他的写作生涯算是正式开启了。   “我后来还陆续写过几本小说,虽然没能成为什么畅销书,但我确实从写作中得到一种满足。我写作更多是为了反映出内心的情感。生活总是不如想象那般美好,我感觉到许多的感情不能得到表达,而写作恰恰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我希望把想到的写下来,给自己生活一个应有的交待,给自己希望和鼓励,也算是为自己当时晦暗的生活添加一点亮色吧。”王元丰若有所思地说。   我在王元丰的小说《而立之年》的前言中,找到这样一段话:七年前的盛夏,当我在几乎与社会隔绝的校园中,用一个一个汉字撞击自己的心灵,和着汗水和伤口渗出的鲜血构筑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曾希望它是我与命运抗争的堡垒,我曾希望他是我走向新生活的台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本小说当初所背负的重任也渐无影踪,而我也开始明白尽管生活十分需要艺术,但生活不是艺术,艺术对生活的作用有时是微乎其微的。生活问题的解决依靠的是执著地生活、努力不断地超越生活。   建言履职   “我最近在政协学到了几句话,我把它记了下来,回来后送给我的学生,‘选提案要有政治家的眼光,做提案要有科学家的素质,写提案要有文学家的才华,用提案要有经济学家的头脑’。这几句话给我很大启发,我觉得做科学研究也应该这样,要像政治家一样看得宽广长远,做科研时候要像科学家一样心思缜密,写出论文来要像文学家一样富有表现力,能够感染别人,但还要像经济学家一样让成果有效益,不脱离实际。我现在力求自己能够这样,不过应该说还处于学习阶段。”王元丰谦虚地说。   据了解,王元丰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他一直积极建言履职,发挥自己参政议政的作用。曾多次就民生问题、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这些年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问题,我始终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曾对此写过几个提案,其中包括发展绿色建筑、发展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等内容,这些提案都得到了市政府高度的重视,我还曾参加阳安江主席召集的关于北京发展绿色交通的座谈会。”王元丰略显严肃地说。   王元丰关注的第二个重点是教育问题,他曾就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生毕业电子注册问题提出建议。尤其当谈到研究生毕业电子注册问题时,王元丰有些骄傲地说:“记得市教委还专门因为研究生毕业电子注册这件事来我这里走访过,并且采纳了我的建议,这件事确实令我感到很高兴,我真正觉得我这个委员也算没有白当,也算是为北京的研究生做了一点事情。”   除去做好政协委员的履职工作外,其实王元丰在九三学社中央也做了许多参政议政工作。他曾为九三学社中央写过很多报告提案,内容更是涵盖了教育、文化、环境、民生等诸多方面,有许多提案都曾在社会上产生相当热烈的反响。然而,当我问起这些事情时,他只用“那只是我的本职工作”一语带过,并无其他言辞。   王元丰告诉我,他未来有三个愿望。首先,做好在九三学社中央的本职工作,同时不辱政协委员的使命,进一步发挥自己参政议政的作用,让自己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第二,教书育人,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做一个好老师。在教育和科研方面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那么第三呢?”我追问道。   他微微一笑,随即缓缓说道:“继续我的写作工作。把自己的思考贡献给社会。另外,我打算和我的夫人合写一本小说,纪念我们共同走过的人生,虽然我还不确定安排在什么时间,也许今年,也许明年,也许会更久,但我想我总会写完的。” 那将会是怎样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http://210.73.78.72/bjgc/bjgcnew/nr/201204/20120422.html
2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A&HCI收录1675种期刊目录
wanyuehua 2012-4-16 08:22
Thomson Reuters 著名的引文索引数据库 Web of Science 的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简称 AHCI )收录报道并标引了 1675 种(截止到 2012 年 4 月 15 日 )艺术与人文科学期刊,还包括 Web of Science 各个引文数据库中有关艺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其他 8000 多种期刊的内容(是选择和艺术与人文科学方面有关的文章)。详细目录请看附件。 AHCI 收录期刊学科范围涉及考古学、建筑学、艺术、亚洲研究、古典、舞蹈、电影、民俗、历史、人文、语言学、文学、文学评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哲学、诗歌、宗教、音乐、视觉、表演、广播、电视、戏剧等学科领域。 2012 年 AHCI 收录了考古学期刊 83 种、建筑学期刊 43 种、艺术期刊 80 种、亚洲研究期刊 53 种、古典期刊 46 种、文化研究期刊 35 种、舞蹈期刊 9 种、电影广播电视期刊 32 种、民俗学期刊 18 种、历史期刊 278 种、历史与科学哲学 57 种、人文(多学科)期刊 129 种、语言与语言学期刊 185 种、文学评论期刊 55 种、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 22 种、文学期刊 131 种、文学(非洲、澳大利亚、加拿大) 6 种、美国文学 16 种、英国文学 21 种、文学(德国、荷兰、斯堪的纳维亚)期刊 24 种、浪漫主义文学期刊 68 种、俄罗斯文学期刊 10 种、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期刊 40 种、音乐期刊 79 种、哲学期刊 171 种、诗歌期刊 16 种、宗教期刊 128 种、戏剧期刊 28 种等。 附件: 2012年AHCI收录1675种期刊目录.doc 相关阅读: 2011年AHCI收录1632种期刊目录
个人分类: A&HCI投稿|6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王小波的意义
wj3235 2012-4-10 21:33
在小波辞世十五年之际,我想谈谈王小波的意义。起因是有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他们采访到的一些官方评论家甚至说:王小波是谁?我没读过。一个客观事实是:尽管王小波在全国的大学生(甚至一些比较好的中学例如北京四中的中学生)中间已经是偶像级人物,但是他并不是作协会员,也没得过国内任何一个文学奖(台湾和海外的奖项倒是有过几个),官方的文学史里也没有他的名字。 我觉得这个奇特现状的原因在于,按照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王小波的确没地方放,无法置评,因为他从经历到作品都游离在这个体系之外。所谓经历是指他既非文学系的学生,也非作协会员,只是一个自由的写作者;所谓作品的游离是指,他的写作目的和他的作品都远离既存评价体系,因此使得体系内的评论家无从评判,只能沉默。 王小波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曾说过: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这就是他的文学的全部目的。而官方文学的目的却不在于此,它有太多美感之外的功能。 在官方的文学体系中,文学首先要承载意识形态的功能,它或者是这个阶级的,或者是那个阶级的;或者是进步的,或者是落后的;或者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正确的得到正面评价;错误的得到负面评价。在某个特殊时代,作家要为他们作品的错误受到批判、斗争甚至行政处罚。 其次,文学要承载宣传和阐释的功能,它要传播某一时代认为正确的价值,是意识形态的图像和符号的阐释。在某些时候,它甚至被要求有战斗力和杀伤力,为某一个阶级和某种政治斗争服务,它的作用是冲锋陷阵的号角和投向敌人的匕首。在意识形态改变之后,文学被要求为新的价值服务,批判旧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伤痕文学”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不愿意听到有人把《黄金时代》叫做“知青文学”,觉得完全文不对题。 再次,文学要提升人的灵魂,它要负责把坏人教育成好人,使坏人看了幡然悔悟,从此洗心革面;使好人看了备受鼓舞,更加意气风发。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前辈在读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之后说:没有感觉到这本书能够提升人的灵魂。王小波为这一评价相当郁闷,耿耿于怀,不然不会在一篇杂文中专门提到: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别人的灵魂,而是提升自己的灵魂。 王小波的文学与上述一切毫无关系。如果说王朔的文学一直以顽童的姿态对既存意识形态极尽挑战、挖苦和揶揄之能事,王小波则是对它完全不搭理,好像它根本就不存在。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在王小波心目中,这个体系等于零,是无,是不存在。所以孙郁先生说:王小波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异数。像这个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自由写作者一样,王小波的目标非常质朴,那就是创造出一点点美,一点点无中生有的美。他的文学既没有政治功能,也没有商业目的,甚至没有一般的娱乐功能,是纯到不能再纯的纯文学。当然,在他的写作中,时代和现实社会是他的人物和故事的背景,但也仅仅是背景而已,既不是他的批评对象,更不是他小说的主题。 些时候,它甚至被要求有战斗力和杀伤力,为某一个阶级和某种政治斗争服务,它的作用是冲锋陷阵的号角和投向敌人的匕首。在意识形态改变之后,文学被要求为新的价值服务,批判旧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伤痕文学”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不愿意听到有人把《黄金时代》叫做“知青文学”,觉得完全文不对题。 再次,文学要提升人的灵魂,它要负责把坏人教育成好人,使坏人看了幡然悔悟,从此洗心革面;使好人看了备受鼓舞,更加意气风发。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前辈在读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之后说:没有感觉到这本书能够提升人的灵魂。王小波为这一评价相当郁闷,耿耿于怀,不然不会在一篇杂文中专门提到: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别人的灵魂,而是提升自己的灵魂。 王小波的文学与上述一切毫无关系。如果说王朔的文学一直以顽童的姿态对既存意识形态极尽挑战、挖苦和揶揄之能事,王小波则是对它完全不搭理,好像它根本就不存在。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在王小波心目中,这个体系等于零,是无,是不存在。所以孙郁先生说:王小波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异数。像这个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自由写作者一样,王小波的目标非常质朴,那就是创造出一点点美,一点点无中生有的美。他的文学既没有政治功能,也没有商业目的,甚至没有一般的娱乐功能,是纯到不能再纯的纯文学。当然,在他的写作中,时代和现实社会是他的人物和故事的背景,但也仅仅是背景而已,既不是他的批评对象,更不是他小说的主题。 王小波与当代中国文学主流价值观的游离是官方评价对他的文学保持沉默的原因:一个既存的评价体系只能根据用惯的标准来评价好坏,给予褒贬;对于一个完全游离于这个评价体系之外的东西就只能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了。 尽管官方评价一直保持沉默,读者和认真的写作者却不是这样。前者从十五年来各种版本的王小波作品选本层出不穷,盗版书也狂卖不止,可以得到证明;后者有冯唐的文章为证:他第一次读到王小波是在厕所便秘的时候,发现的快乐使他差点像阿基米德一样光屁股跑上街。他发现的是什么?他从王小波的文学发现: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他称王小波是现代汉语文学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所谓“开始”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判断:在“开始”之前是一片虚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3360102ec9w.html
2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学艺术须以大思想创造新精神气候
whyhoo 2012-4-6 10:36
人自己改写了关于“人”的概念,人变了,文学艺术行为是否需要改变呢?否则,文学艺术还会为人所需要吗?在还没有得出结论前,现状是,文学艺术已经无法提供人所需要的情感与思想了,文学艺术也不再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避难所。 在这个被称之为数化主义的时代,人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人习惯于从反面看事物,从非本质的角度攫取事物的价值,对神圣的事物大都持戏谑态度,只注重事物的可消费性与可娱性,而不再关注其文化价值。人不再用文学艺术交流情感与思想,而只用符号、文字交换信息,一切皆“被数化”,一切皆为消费品,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沦为被消费的地位。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说,“我们可以带着某种确信说,我们现在的这个阶段的文化是一种正在退步的文化”①。如果将人的变化与艺术的境地关连起来,这不仅仅是文化退步的问题,人的变化在改变一切,带来了一些见所未见的问题,对于文学艺术而言,其严重性日渐显示为文学艺术的本质也将要发生根本性变化。 文学艺术陷入灾难性困境,一般与社会的黑暗专制程度有关,不过,当文学艺术勇敢地面对黑暗时,也正是文学艺术再次闪现价值的时候。如果文学艺术面对的不再是黑暗的社会而是非本质的人,文学艺术遭遇的问题就复杂得多了,----数化人使得当今的文学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艺术所能面对的问题了。如果我们刻意将这样的局面限定在艺术方面,那么诗、小说、给画等面临的问题就比任何年代所遇到的问题都要根本得多,就像一次彻底的探底一样,即涉及到文学艺术的本质问题,即人变了,文学艺术变不变?或者,文学艺术随着人异变而变化,文学艺术的本质性功能是否还有可能存在? 当今文学艺术陷入灾难性境地而不能自拨,恰恰源于人本质的变化,这首先就得弄清楚人发生了哪些变化②。关于人的概念,希腊古典科学哲学、宗教、人文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都有解释。赫舍尔说,古希腊人认为,人首先是理性的存在,理性使人同宇宙和谐一致,人类依照宇宙关系与宇宙精神构成人类社会关系以及存在精神。《圣经》的言说显示,人首先是接受制约的存在,是可以对其提出要求的存在。宗教意识到了人的本质会发生变化,而因制订了严肃的教义来约束人的行为与信仰,这是为了保障人成为可规约的人。康德哲学基于世界理念说,把道德作为一个理念嵌入人的本质,只有道德的人才适于世界这个理念。马克思主义学说(虽属哲学范畴,但被运用得最多的是社会政治学式的,在这里要与古希腊带有科学性质的哲学区分开来)对人的概定从意识形态出发,完全着眼于社会需要和政治目的,以社会需要决定论为理论根据,因而人这一概念中的物质与精神部分被赋予极端的政治理性与政治精神,人是可改造的、可适应某种社会形态需要的意识形态的人。 发展到现在,数化人用了一段较漫长的历史抵制住了所有社会对人的改造,成为回归自然属性的人。数化人毫无羞怯地亮出自私本质,运用数化这一本质性方法,将利益极端化,将私利无限化,不再考虑人的终极目的,只图生活得富足、自由、幸福、欢快,荒诞也不失为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或者是排解无聊和杜绝平庸的一种手段,其生活态度是消费一切。 虽然大家对数化人、对数化人行为和数化主义这些概念还很陌生,或者身在其中而对自身的变化毫无觉察,但是数化已经在人的生命行为上打下了烙印,并左右社会行为。数化人其实是人在发展过程中,打破了“人”这一概念物质与精神的平衡,遗弃了科学定义的人、宗教定义的人、哲学定义的人与政治定义的人的本质,进而发展成为数化人,这是过去的一些大思想不曾界定的第……五种人③,这是人成功抵制社会改造的结果,我们曾经钦服的大思想完全没有料定人的本质会发生如此异变。人类历史上的一些大思想家一度表现出绝对的勇气,认为他们的大思想找到了人的本质,而且认定是唯一的,但是,意料之外的事件恰恰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就发生了,绝对本质意义上的人已经不复存在。如果我们再拿那些过去的关于人的概念来观察当今的人,其出入会令自己惊诧不已。 人的本质发生了变化④,那些具有原属本质的事物还会适应人吗?文学艺术的本质性功能还能保持下去吗?这些过去绝对无意义的、从不引人怀疑的问题突然凸显在人的面前。 数化特征显现之前,在人本质异化过程同时致使事物异化这一现象出现之前,哲学和宗教从来没有怀疑过文学艺术对于人的功能。就离我们最近的情形来说,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分配给文学艺术的任务就极其重大,本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和时代中的人类社会形态都是当时当地占优势的生产方法的产物;并且从社会形态所包含的关系中产生了如政治法律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这样一些高级活动的‘上层建筑’。这些活动并不像有时人们想像的那样可以完全用经济来解释。”⑤马克思同时认为也不是全然只有经济状况才是积极的因素,艺术必然与那个给予艺术家以训练和闲暇从而使艺术成为可能的社会制度一起停止繁荣,艺术家自己可能是为了质疑社会制度,揭露其繁荣的各种原因而工作的,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发生了令人惊诧的变化,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和理论上出现了把艺术专门当作一种武器的倾向,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强化。在完成了它的初期服务于斗争的任务,代表一个阶级完成统一的、代表阶级性的价值观后,托洛茨基质疑中带有确认地说,之后的社会还有没有艺术文化?它可能只有政治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是,辩证法因素经常导至社会的宗教,不是导致社会的艺术,人类的想象力已经想象得到重新创造人类社会的可能性。威尔逊说我们决不能忽视人类精神试图超越文学艺术本身的最初的努力。但是已经无法阻止了,在社会需要决定论的基础上,也可以建构文学艺术的工具性价值体系----虽然建设这一体系是以牺牲文学艺术的本质功能为代价。 文学艺术遭遇的问题不仅仅是关于人与社会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在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前置于理论构想前期和斗争过程中时,被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概念对于“社会需要论”是“合理”的。社会需要决定人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社会需要决定必须让人拥有统一的价值观,即要求人不断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令自己达向一个更高更新、更政治的存在,文学艺术就必须服务于人的这一类发展,那么,文学艺术为此发挥的作用将不亚于政治,如此一来,就会确如托洛茨基所说,这样的社会真就不需要文学艺术了,或者文学艺术成为高于人的一种意识形态工具。 对于萨特来说,这显然是荒谬的。萨特说“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之一当然在于我们需要感到自己对于世界而言是本质性的”⑥。文学艺术除此应该没有比这一点更为正确、更为重要的功能,如果社会发展到了一个不需要文学艺术的时代,如果文学艺术不再为让人感觉本质存在,不再创造大思想清除社会对人的本质存在的遮蔽,那么社会与文学艺术将同样遭遇被异化的荒谬结局。 实际上,宗教、哲学、科学、政治对人的改造并不成功,宗教、政治并没有阻止人类放弃最具自然性的本质。当数化人借助本质动力,毕其全部智慧获得利益、创造利益,图谋活得更欢乐、更荒诞、更幸福、更自由、更自足,托洛茨基所说的文学艺术这一意识形态工具,也被数化人弃如敝履。哲学的人、科学的人、宗教的人、意识形态的人之后的数化人融汇了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可能性,不得不通过文学艺术虚构捕获利益是高尚的行为。 人类发展各阶段,基本上是围绕社会需要决定社会形态,社会需要同时决定各类斗争的形式以及斗争的对象而展开的,革命与斗争的焦点总是触及人的存在,总是人的本质与非本质的展开与折压,漫长的斗争史上,受伤的不是哲学、宗教、科学与政治,只会是人,如此境况下,当人性受到戕害,具有大思想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成了人类心灵的避难所。“尽管这些现象光怪陆离,尽管有那些混乱和野蛮的争斗,精神三角形实际上在缓慢但坚定地,以不可遏制的力量向前向上运动”⑦。在这个精神三角中,无论文学艺术离大众多远,但在精神巅峰上总是存在希望。只要人愿意花费力量攀登,总会找到一些启示。不过,当关于人的概念出现内涵上的偏执与外延上的非全面性,由于价值的不完整性与决定的单一性之间的不一致就造成了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以实际冲突的形式出现,而且它们通常具有道德的成分”⑧。这些冲突和斗争便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在关于“人”的概念上发生。残酷斗争损耗了人的所有理性,疲倦的人离那个精神三角的顶峰越来越远。 康定斯基在他那个年代就发现精神三角“下面最大区域之一都已经达到呼出物质主义‘信念’首批口号的地步”⑨。物质与精神在关于人的概念上失衡,必然分解精神三角的稳定性,必然导致人建立对于物资的信仰,同时导致人更大规模地向三角底层回归,三角底层出现最大化,处于三角的精神之巅的文学艺术也日益缺乏感召力。而此时文学艺术并没有意识到此种危险已经出现,还不急于摆脱社会需要决定论,认为自身的价值就是源于社会需要论而坚定不移地改造人的本性和完善人的政治行为。在数化主义框架下这显然是反人性的。而人目前绝不是宗教概念上的人,也不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人,同时也抛弃一度拥有的纯粹理性,那么,艺术再现改造说,通过艺术让人符合社会需要,显然就有太多被数化人冷落的理由。 谁错了呢?是艺术错了还是人错了?其实,文学艺术与人两者都错了,虽然首先是人变化导致危机发生,但文学艺术因精神指向不够鲜明也在某些范畴怂恿人变化。这让我们不得不遭遇到这样一个大问题----如果文学艺术的本质是不变的,文学艺术对于人类是否具有永恒性价值?虽然托洛茨基说过,按照一个良好的政治计划发展下来,今后可能只需要一种政治文化,但是历史深处的声音并不如此肯定。在脱愚期、反桎锢期、中世纪、工业文明时代、黑暗社会、专制社会,人一直需要艺术拓展精神空间,需要艺术提醒社会确认、遵崇人的本质,人也通过艺术表达情感与理想来获取胜利。如此一来,似乎只要能回答“什么样的文学艺术”才有利于人类发展这一问题,文学艺术的所有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可是这个问题久拖未决,进入数化时代,人与社会的斗争重心转移到与概念的斗争上来,相对于数化人,既往的一些关于人的概念-----希腊哲学的人(科学意义上的)、宗教的人(精神意义上的)、文化道德的人(理念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的所有关于人的概念,都带有相对的束缚或者说制约性,只有数化人这一概念----从生物角度来看可以说是最自由、最自主、最自足,最本质了,数化人抛弃了理性决定论、精神决定论以及社会需要决定论,而完成按照个体利益需要决定论来存在,来决定社会形态,决定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数化人是根据个人需要来决定文化,那么,人在数化主义时代是否还需要文学艺术保持其不变的本质,人是否还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对于数化人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文学艺术是否会像宗教一样,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种没有精神实质的文化形式,这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文学艺术几乎与宗教、哲学、科学一同构成社会四核心文化,在某些特殊社会阶段,文学艺术甚至是宗教、哲学、科学、政治思想的集合体,在人的求索阶段为人提供最切合人性存在的价值观,避免人成为单一的宗教人、单一的意识形态人、或是片面理性的科学人,让人摆脱宗教的命令以及革命理论的规划,自主能动地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更高更新的自我存在。在面对人的本质方面,文学艺术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生命体需要什么样的利益才能更好发展、使生命间的关系更和谐。 但是,大部分思考在数化人面前终结,当数化人的存在原则决定社会形态和文化价值时,文学艺术之作为艺术而存在的本质与精神几乎就是数化人的精神悖论。艺术精神源于大自然,它不像宗教那样规定人,不像意识形态学说那样改造人、规划人。文学艺术提示人必须秉持“人不会大于人、人不会大于物”这一法则,人的一切行为必须使生命间的关系更美好,如果某一社会政治行为借宗教、哲学、科学之义破坏这样的法则时,文学艺术就以其独特的批判精神唤起社会良知,恢复法则,她最大的意旨是在人、社会破坏自然法则的情况下修正一些不法行为。如此一来,文学艺术就成了数化人生活的障碍,艺术精神面临着只需要物资保障的数化人的抛弃。加上文学艺术自身无法预料重重阴谋会在哪个时期发生----人考虑绕开文学艺术,就像人早些年绕开宗教、政治一样,独自生活,即使陷入全面孤独也在所不惜。 一些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已经体察到上述问题,在人这一尺子面前,宗教强调的人对于上帝的责任消失得无影无踪,政治强调的社会目的与人的生活错锋而过,政治设计的高级的、理想的社会不再吸引人。人的尺子上刻满疏密有间的利益刻度,人这个概念中的精神部分几近消失,物质部分得到凸显。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艺术,几乎失去了作用对象。因而,这个时代,文学艺术的修正主义功能与感召意义,以及批判精神再也得不到任何回应。没有什么比遭遇不予理睬更为惨绝了。 这究竟会铸成了什么样的事实和错误呢?中世纪、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西方,专制时期、被殖民时期的东方,文学艺术总是人的避难所,人总需要在艺术中避难,人的灾难也丰富着文学艺术的价值,艺术在被摧殘时也在人那里获得不息的生命,这是因为文学艺术还可以做人的避难所,还可以提供人需要的共同价值。目前,人与艺术都“被数化”,人不再需要共同价值观。 黑暗愚昧是人类的第一灾难,激情聪慧就是人类的第二灾难,灾难具有其对称性。智慧之源是自私,自私使人智慧,同时“智慧必将导致灾难”。数化社会是一个智慧的社会。如果科学是智慧的果实,“科学是导向智慧学的狭窄之闼,偌若所谓智慧学不仅是指人们应当作的事,而且还指应当充任教师们的准绳的东西,为着他们既顺利又明显地开辟每个人应当行走的通向智慧之路,并确保他人不入歧途”⑩,这是智慧的伦理。但是,进入数化这个智慧社会,误入歧途的事件时有发生,数化人彻底地抛弃了智慧伦理,刻意地另避蹊径。资本主义社会在极端时期将利益与恶的关系表现得极其淋漓,数化主义社会将恶表现得无限高尚,----将邪恶高尚化这是只有数化人才具有的智慧。显然,在传统的文学艺术那里,这是一种非标准、非价值性智慧,可惜的是,人已经不需要文学艺术了,纯粹的理性批判失去了可呼应的对象,那还会有什么标准来检验人的智慧呢? 此时我们深刻知会海德格尔的忧虑,无论我们人类称之为辉煌的什么时代------无论是自然主义时期、中世纪,还是人文主义时代、市场资本主义时代;无论是黑暗社会,还是辉煌年代,人走过的总是一个灾难的历程,那些标签社会----引导人也好,阻绝人也好、发展人也好,带给人的总是灾难,即使如此,也总有一种东西不会被毁灭,海德格尔说:“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良知总会给出某种可领会的东西”⑾。人遭遇灾难的过程中,良知并不保留在哲学、宗教和科学中,而是保留在文学艺术中。虽然数化人成其为数化人之际,将一切可知的东西陌生化、非文化化、资源化,但是只有文学艺术保留对良知的记忆,艺术拥有“良知从丧失于常人的境况中唤起此在本身”的力量⑿。良知是万物的本质根据,它提供人类走向终极目的的本质性动力,文学艺术与此有着密切的关联和较强的针对性,人类一旦陷入苦难,文学艺术创造的大思想有可能唤醒人们。 虽然数化人已远离文学艺术,目前也无法确认文学艺术对于人类是否还具有永恒价值,我们也无法知道若干年后五谷杂粮对于人是否还有价值,但是从各个历史时期来看,唤醒人的总是文学艺术及其创造的大思想,而不是政治制度、法律条文、宪章宪法和国家体制。我们虽然承认数化人回归到生物自然本质,但因其缺乏文化因素人的生物本性不具备自足性,不具备自我完善功能,那么人的生物本性也不会良化进而促进良知觉醒。如果没有外界力量,如果文学艺术不提供大思想大精神,生物本性的人不可能自觉进入改良期。自私的人不可能与另一无私的物种媾合进而良化,外星人似乎也无此责任改良人类,在宗教、哲学、科学、政治逐一失败的情况下,那么,有可能轮到文学艺术承担起拯救人的责任了,有可能是文学艺术创造出某种不单以宗教的、哲学的、科学的和政治的面貌呈现的大思想,进而创造一种全新的精神气候来保障人的存在具有合目的性。 适应于未来的大思想,根本上不是加布勒所列举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美国神学家)、丹尼尔•贝尔(美国社会学家,其著作对美国政治经济有很大影响)、贝蒂•弗里丹(美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和女权主义者)、卡尔•萨根(美国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和斯蒂芬•杰伊•古尔德(美国古生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等等关于“意识形态的终结”、“媒介即讯息”、“女性的神秘感”、“大爆炸理论”、“历史的终结”等思想。也不是先锋理论和革命学说。比如说,弗洛伊德虽然教会我们探究自已的心理,但在给定我们理解人的感情和行为的方法与依据上,它出乎意料地怂恿了人的欲望,让人获得了冲破许多界限的文化根据。爱因斯坦虽然改写了物理学,但其思想没有让人更加敬畏大自然,并从此遵循大自然提供的规律,相反,科学瓦解了工具伦理,人借重科学技术的工具力量,破坏了宇宙精神给人类提供的生存法则。马克思指明了生产资料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但因其鲜明的动机有许多被利用的可能,以致利用者出于某些政治动机假借社会需要决定论让人套上了政治枷锁,并激化了人的仇恨心理,引发多重的旷日持久的冲突。引发危机并破坏秩序与价值的大思想,无论在社会的哪个阶段起到了何等重大作用,都是负价值思想,都将被排除在大思想之外。 适应于未来的大思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篇文章可能没有力量进行预判和瞻望,更无从对其进行设计与规定,仅仅只能提供一种预期。伏尔泰比较厌恶这种批判大于建构的理论,但他同时也同情这样的理论陷入了复杂而特殊的境地,是复杂而特殊的境地使某种可能的建设失去了基础。何况目前的境况正如卢克莱修说,“自然凋谢,大地枯竭;人类退化,力尽气绝,衰牛弱犊,消耗着不毛的田野”⒀,让人正视人本质发生了变化,事实的预警意义可能大于真理的力量,到了生死存亡的这个年代,我们也不可能幼稚得重蹈一些曾经的大思想的旧辙而规划一些真理。而在人类退化过程中,再耀眼的真理在数化人眼中也会变成怪论。虽然如此,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度被认为是而终究被终结的大思想那里作逆向思考与推论,其结论是,所谓的文学艺术创造的大思想,她既不是极端精神的也不是极端物质的,并在一些紧要关头首先解决社会需要决定和个人利益决定论二者制造的矛盾,让人意识到自身的灾难,并成为供人思考的避难所。 在这个结论中,数化人仍然是第一位的,在艺术领域,被思考的对象数化人仍然居于首位。宗教(已经被彻底虚无化)、哲学(已经停滞并陷入知识假象)、科学(丧失伦理并完全被数化人工具化)、政治(有穷途感)已经无法排解人的要求而创造大思想了。“当宗教、哲学发生震颤,科学、道德(后者是尼采的有力之手)和外在支柱受到倾轧的威胁,人就把自己的目光由外表转向内在的自我。文学音乐和艺术是首要的、最敏感的区域,那个向精神因素的转折最容易在这些领域里以现实的形式为人发现”⒁。因此我们还是同样可以寄希望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最容易制造有力的转折,哪怕是最不需要文学艺术的数化人,正如康定斯基所说,也最容易在文学艺术中发现自身的危险处境,因此,文学艺术必须创造大思想,负担起为人提供避难所的责任,让人在艺术中栖息、反思个人和社会行为,发现人类社会的转折点,从而走出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 文学艺术以其大思想创造的全新的精神气候可能只是新开篇前的一个标题,那就是“廓清人的终极存在目的”,让人一起床就习惯于把“如何存在下去”当作首要问题来思考,并以其思考所得作为生活原则来修正人的日常行为,具有大思想的文学艺术必须具备此一力量与远见,必须创造一种全新的精神气候,而不只是高举“终极关怀”这一标语口号。就目前的情形来看,进入未来王国的精神气候可能真只有文学艺术来创造,这样的逻辑虽然荒谬,但在哲学、宗教、科学、政治和整个人类正在退化的过程中,文学艺术的此类责任确实值得注意,德尔图良不是也说,正因为荒谬,所以更值得相信。在整个荒诞时代,某一种荒谬也许可以制造人类的转折。 贫穷而听到风声总是好的,陷入灾难还有愿望也是好的。如果文学艺术再不以其大思想为人类创造全新的精神气候,那真会如托洛茨基所说,社会不再需要文学艺术了。不过眼下,文学艺术还会作为人的消费品存在一段时间,在被消费的过程中,偶尔治愈一两次人类的精神感冒症也是好的。 注释: ①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广西师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27页。 ② 见《人类发展本对于人的本质而言其实是静止的----数化人概念辨析》。 ③ 见《数化人》以及《人类发展本对于人的本质而言其实是静止的----数化人概念辨析》对数化人这一概念的解释。 ④ 见《人类发展相对于人的本质而言其实是静止的----数化人概念辨析》。 ⑤ 爱•威尔逊《马克思主义与文学》载《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上海译文出版社会1987年2月版第407页。 ⑥ 让-保罗•萨特《为什么写作?》载《二十世界文学评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版下册第3页。 ⑦ 瓦西里•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4页。 ⑧ 托马斯•内格尔《人的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138页。 ⑨ 瓦西里•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6页。 ⑩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本 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版第179页。 ⑾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一版第323页。 ⑿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一版第328页。 ⒀ 伏尔泰《哲学辞典》《古人与今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5页。 ⒁ 康定斯基《艺术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23、24页。 2011年11月11日-12月25日 2012年1月1日 北京 原文见 http://www.chinathinktank.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526
个人分类: 艺术|1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
metanb 2012-3-26 13:40
越是痛苦的年代,文学就越是发达。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化学当做文学教(Teaching Chemistry as a Liberal Art)
热度 1 liuyingxiang 2012-3-2 18:19
“化学当作文学教(Teaching Chemistry as a Liberal Art)”,这不但要有学识、渊识、高识,还要有激情和勇气。哈佛大学教授Dudley Herschbach(Yuan Tseh Lee的博士后导师, 1986年获Nobel化学奖)给一年级大学生开普通化学,一开就是几十年;化学当作文学教,每年吸引三四百人来听课;他真教神了,哈佛大学把这称为“化学谈禅”(Chem Zen)。何谓禅,禅是中土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是一种灭苦的生活之道,顿悟的理想玄妙,修持的方法也玄妙,难以言传。但想了解又必须以言传。Dudley Herschbach就是这样一个人,应该说,他给自己揽了一项最大的挑战! Teaching Chemistry as a Liberal Art Painting, Poetry, and Safaris interact to form potent concoction By Dudley Herschbach For the past 16 years I have taught general chemistry in various versions to large classes of up to 350 students, chiefly freshmen. It has been a challenging and satisfying experience. Students have nicknamed this course "Chem Zen." Perhaps naively, I like to think that endorses its key underlying theme: science as a liberal art. Although the course includes plenty of technical material, my approach emphasizes the human adventure, replete with foibles as well as feats, in exploring a fabulous molecular world. As in the course, I will try to convey aspects of this "liberal science" theme by means of some whimsical metaphors. I will also describe specific efforts to implement the theme in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course: lectures, homework problems, lab, and exams. I conclude with a plea pertaining to science literacy. Impressionistic epistemology A liberal education aims above all to instill the habit of self-generated questioning and thinking. This habit is essential for science, but too often it is not fostered in introductory courses. Any chemist can attest to the usual reaction on being introduced to someone at a social occasion. Almost always they turn pale or wince, then refer to a mystifying college or high school course. My reaction is sympathetic, since I recall my puzzlement when I first met chemistry as a high-school junior; only after many weeks did I begin to "get the hang of it." Now I think the root problem, confusing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alike, resides not in the quirks of atoms and molecules, but simply in how we think and talk about them. My favorite way to explain this to my students invokes a metaphor: chemistry is like an impressionistic painting. If we view it from too close, all we see is bewildering detail in myriad dabs of paint. If we look from too far away, all we see is a shimmering blur. At the right distance, wondrous and lovely things appear. The metaphor emphasizes that, of necessity, chemical descriptions and concepts call on a wide variety of levels of abstraction or approximation. These differ markedly in rigor or sophistication. Until the neophyte develops the knack of picking up clues that specify the appropriate level, most everything will be out-of-focus. Even professional scientists often have the same trouble with chemistry. Physicists always want to reduce things to first principles; they tend to stand too close. Biologists usually want to resolve only the broad features; they tend to stand too far back. Either way, the chemical ideas disappear. There is much more to the painting than the paint. . . . . Empowerment by language Another apt metaphor depicts science as a language. In introductory science textbooks, the number of new or ordinary words used with special meaning is comparable to the vocabulary of a typical language text. Likewise, the array of interlocking concepts met in a science course functions much like grammatical rules. I tell my students about a study conducted by Richard Light,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800 Harvard seniors or freshly minted alumni. When asked what academic classes they felt had been the most valuable, most said it was a language course. Anyone who learns to read or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 including science, mathematics, or music -- is empowered by gaining access to exhilarating new cultural domains. This metaphor is useful in advising students how to approach the study of science. An aspect emphasized by a language metaphor is the kinship of neophyte students with research scientists. Nature speaks to us in many tongues. They are all alien. In frontier research, the scientist is trying to discover something of th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of at least one of these dialects. To the extent the scientist succeeds, we gain the ability to decipher many messages that Nature has left for us, blithely or coyly. No matter how much effort we might devote to solve a practical problem in science or technology, failure is inevitable unless we can read the answers that Nature is willing to give us. That is why basic research is an essential and practical investment, and why its most important yield is ideas and understanding. In delivering this sermonette, I like to add that the beginning student and the veteran research scientist are very much alike in an important respect: much of the time both are quite confused! That makes many students uneasy or even distraught. However, puzzlement is welcomed by the scientist, who realizes it's usually prerequisite for any exciting new insight. The veteran researcher is also aware of a tremendous advantage enjoyed by science: the goal, call it truth or understanding, waits patiently to be discovered. That is why marvelous advances can be achieved by ordinary human talent, given sustained effort and freedom in the pursuit. . . . . Parables and paradigms Most students taking freshman chemistry have already had a high school course. Thus, they have encountered many standard topics, such as the gas laws, acids and bases, covalent bonding, etc. However, rarely do students have any notion of how such prototypical concepts emerged, how widely applicable they are, or how they affected other developments. In view of this, in my lectures I now introduce each major topic with a story, usually having the character of a parable. By presenting science in a more humanistic mode, these parables can disarm fears, reveal a much broader context for nominally familiar concepts, and even induce students to relate the tales to others. Many of the parables deal with historical episodes or current research discoveries; some are fanciful. Often the stories emphasize the role of analogy and guesswork, or show how error and failure are prevalent in science but can foster progress if "wrong in an interesting way." The introductory story for my lecture on gas laws is titled "How Aristotle and Galileo Were Stumped by the Water Pump." After illustrating how such a suction pump works, because few student have seen one nowadays, I note that Aristotle "explained" it by his famous dictum that "Nature abhors a vacuum." Then I raise the question why the pump will not lift water above a height of 34 feet. This empirical fact was known in Aristotle's day, as evident from artwork that depicts a series of pumps lifting water from a deep river gorge, with human figures providing the scale. Curiously, Aristotle said nothing about why a tall drink seems to quench Nature's abhorrence. Two thousand years later, Galileo specifically considered that question. He suggested that the pump ceases to function because a taller column of water would break of its own weight. That answer is also quite wrong; when asked for contrary examples, students quickly point to waterfalls and fire hoses. The right idea was proposed by Torricelli, one of Galileo's students. (I enjoy pointing out that some of today's students are likewise destined to solve problems that have long stumped their professors.) Galileo knew that air had weight and had devised a means of weighing it, but he did not connect this with the operation of a water pump. Torricelli realized that the weight of the air would force water to rise in the pump barrel. This concept implied that the observed limit of 34 feet represented the weight of water that the pressure of the air on the earth's surface could maintain. To test his idea, Torricelli tried an experiment. For convenience, he used mercury, a liquid about 14 times heavier than water. If he was right,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should support a column of mercury only about one-fourteenth as high as that of water, or about 30 inches. His apparatus was simply a glass tube about three feet long, with one end sealed. He filled it with mercury, then inverted the tube in a bowl of mercury open to the atmosphere. In repeating this experiment for my classes, I'm always elated to see the mercury column in the tube drop to a height of about thirty inches above the level in the bowl. From weather reports, everyone knows about variations in atmospheric pressure, but few are aware that it is still monitored by Torricelli's barometer,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form he devised 350 years ago. I go on to demonstrate how vacuum pumps, evolved from the barometer, enabled measurements that established the gas laws. The story offers several morals. It illustrates well how a maverick idea, tested by experiment, can overthrow long-accepted doctrines. The vacuum left between the top of the mercury column and the sealed end of the glass tube refuted Aristotle's dictum. His venerable authority did not yield quietly. Many scholarly papers in Torricelli's day tried in vain to save the old view by postulating such things as invisible threads holding up the mercury. The story also shows how a new conceptual paradigm gives rise to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that further extend its scope. Above all, it exemplifies how profound insights may lurk in seemingly mundane observations. . . . Poetry for Chemists An introductory science course too often comes across to students as a frozen body of dogma. The questions and problems seem to have only one right answer, to be found by some canonical procedure. The student who does not easily grasp the "right" way, or finds it uncongenial, is likely to become alienated. There seems to be very little scope for a personal, innovative experience.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what actual frontier science is like. At the outset, nobody knows the "right" answer, often not even the right question or approach. So the focus is on asking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or casting the familiar in a new light. Concern about this syndrome led me years ago to ask my students, at two or three points in the term, to write poems about major themes or concepts: wave-particle duality, entropy, or a host of others. That is more like doing real science than the usual textbook exercises. In fact, I find that most students have never tried to write a poem before and have no idea how to go about it. That, too, is like real science, where we grope along, run into dead ends, try again, and slowly find a way. A selection of the class poems, judged best by the teaching fellows and me, is posted in the science center library. Also, I award the authors a charming little book of verse by Robert W. Wood, a pioneer molecular spectroscopist, also celebrated for his practical jokes. In 1917 he published a book entitled How To Tell the Birds from the Flowers, a collection of 50 woodcuts, each illustrating a poem. Here is a stanza from one of my favorite poems by a student, Kerry Bron, titled Quantumland: Do you know a special secret place Filling much of invisible space Where frogs can only jump so far And the range of an ordinary bike or car Can be only ten or twenty miles And every person has only half or whole smiles Where dogs bark at specific levels of pitch And people can only be a certain amount rich? Qualitative problem solving Introductory courses in physical science typically put much emphasis on solving numerical problems. Students certainly need to develop competence and confidence in solving such problems. But just as with other skillful arts, like music, dance, and sports, practice routines do not automatically produce happy results. Exercises overdone or poorly done often induce dullness or bad habits. The usual textbook problems should bear a warning label: Too much exposure to this stuff is dangerous to your mental health! Typically, the danger is manifested in three ways: 1. The plug-and-chug syndrome. Many students seek to minimize exposure. This is done by flipping rapidly through the textbook to find formulas in which to insert the data supplied in the problem. Authors and editors take great pains to make this process easy, but that is not always obvious to a hasty, drowsy student. 2 The just-the-right-data syndrome. Almost never does a patient tell a physician exactly, nothing less and nothing more, what the doctor needs to know for a diagnosis. Yet, by long-established custom, that is what is done in textbook problems. This deprives the student of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two key aspects of genuine problem solving: asking "what do I need to know?" and discerning what is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3. The don't-know-how syndrome. Studies in cognitive science show that even quite able students cannot solve problems only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they have done before, unless they have a qualitative understanding. The usual textbook problems condition students to rely on a carefully structured context, to follow a safe path to the right answer. Guessing and qualitative reasoning is thereby discouraged. Students too often do not discover how much they can figure out on their own, the most gratifying and essential lesson. The four preceding paragraphs are from my introduction to a book of problems prepared by Dan Brouch, an excellent head teaching fellow for Chem Zen. The book presents one hundred qualitative problems, spanning the whole subject matter of the course. None requires other than trivial arithmetic. Each has a plausible "real-life" or humorous setting. Some even have more than one correct answer, but the wrong ones are nonetheless instructive, as often happen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By avoiding the usual syndromes, the book aims to help students nurture latent talent for qualitative reasoning. This is needed as well to handle so-called word problems that require understanding to set up calculations. Safari in the chem lab Too often, laboratory work in general chemistry courses has a ritualistic character. Students follow a carefully specified protocol, enshrined in a laboratory manual and interpreted or reinforced by priestlike figures garbed in white coats -- the teaching fellows. This fosters slavish imitation and timidity rather than the self-reliant,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spirit that is the essence of science. The approach taken in Chem Zen simply emulates the pursuit of actual frontier research in order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be adventurous and enterprising. Nothing is done as an exercise for its own sake; rather, everything serves as preparation for projects chosen by and designed by the students. The lab manual, titled Chemistry Safari, was prepared in several successive editions by Paul Ma, another excellent head teaching fellow. The manual offers a user-friendly guide, rather than itemizing a step-by-step path. The journey is enlivened and aided by the company of Jafari, an evangelical and exuberant commentator strikingly like Paul Ma. During the early weeks of the term, students read general descriptions of six to eight feasible projects in a "Chosen Adventure" section at the back of the manual. Literature references allow them to track down pertinent background. Each student selects a general project and starts developing a personal version. In each of the first seven weeks, students carry out a training project acquainting them with basic techniques in a different area of chemistry. These require working out designs in a "Jungle Bootcamp" portion of the manual. The last four weeks of the term are devoted to executing the chosen adventure. A report in the style and format of research article is required. It is submitted, reviewed by teaching fellows, and accepted, rejected, or returned for revision and resubmission in the same way articles are handled by science journals.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of the best report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a Journal of Undergraduate Sciences launched by Paul Ma and alumni/ae of Chem Zen. Exams and grades Student attitudes and morale naturally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exam and grading policies. Chem Zen has two distinctive precepts: (1) no competition among students is allowed and (2) no points can be "lost" on hour exams. To implement the first, we simply use an absolute grading scale, defining at the outset how many points from exams, homework, and labs are needed to reach each grade level. This enables u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help each other and to assign some homework and quizzes as team problems, again emulating how most real science is done. In principle, everyone can get an A, in contrast to the customary, mindless grading on the curve, which guarantees disappointing a fair fraction of the class. I call the second a "resurrection" policy. Any points a student fails to earn on an hour exam are added to the corresponding section of that student's final exam, so the student gets a second shot at earning those points. This reduces anxiety about a subpar performance on an hour exam and helps students to view the exams as trial runs indicating what to focus on most diligently in preparing for the final. By extension, this policy also offers a paradigm for later life. Science literacy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must aim to integrate science into our general culture. Many admirabl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but at present science literacy, by any sensible definition, remains remarkably low even among college graduates. It seems to me unlikely that much will be accomplished if we continue to confine science to separate courses. Even a "physics for poets" course reinforces the prevalent view that science belongs solely to its professionals. My experience with Chem Zen, reinforced by conversations with many students who have avoided science, convinces me that it would be feasible and worthwhile to include scientific parables in many other subjects: history, economics, even literature. This is affirmed by students in such fields, not in my course, who attend lectures or come to office hours in order to pursue a parable they have heard about. I urge science teachers to become unabashedly evangelical by suggesting suitable parables to receptive faculty colleagues. Liberal science can foster an educational alchemy that seeks to make the whole greatly exceed the sum of its parts. Dudley Herschbach, Frank B. Baird Jr. Professor of Scienc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in 1986. This piece is excer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Liberal Education, Volume 82, No. 4. Copyright is held by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个人分类: 药物化学教学|28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过的西方文学著作
heitiedan2012 2012-2-26 05:28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记得小时候,读过莎士比亚戏剧集,好像是朱生豪翻译的,后来又有卞之琳翻译的,但在解放后,中国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好像是朱生豪翻译的为主。当时读的戏剧集里,还有点印象的好像有《第十二夜》,也有《罗密欧与茱丽叶》,还有《威尼斯商人》。还有的一些也记不住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早接触的西方文学。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每出戏的剧本最的,都有这样的句子,叫“喇叭秦花腔”。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后来觉得可能这是借助于中国戏曲的套路,比如京剧,到最后一场结束落幕时,总有锁呐吹奏花腔,可能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后来,听一个学者说,《罗密欧与茱丽叶》不是悲剧是喜剧。我原来大惑不解。那位学者说,悲剧是指所有的人物在戏的最后都毁灭了,什么都没有了,如《红楼梦》所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罗密欧与茱丽叶》并不是这样,在戏的最后,虽然二位主人公都死掉了,但是两个家族和解了,皆大欢喜,所以是喜剧。这种解释虽然也有道理,但是好像一般的人很难接受。 再读西方文学是在文革中,严格说来,是在文革临结束之前的那两年。一些图书馆开放了更多这样的书籍。我印象深的是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和《笑面人》。《悲惨世界》因为太长了,虽然也读了,可是有点读不下去,雨果经常用好几页的篇幅写背景,写风景,写一些看上去与小说本身没有太大关系的东西。但是,读《笑面人》就不一样了,这本书,情节相应比较紧凑,也比较感人。当时也正在谈恋爱,所以约会见面时,也没少给她讲这类故事。英国的文学作品,比较知名的应该是狄更斯,还有夏洛特姐妹,以及简·奥斯汀。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也是很早的时候看过。最早是听人家念的,最早听到的是《巴斯克威尔的猎犬》,当时听的时候觉得真的很有意思。可是当后来真的看到这些书的时候,又觉得没太大意思。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呢,还是别是什么原因。所以后来,文革结束的,在大学图书馆看到这一套一套的福尔摩斯的时候,没有兴趣去读了。另外,福尔摩斯的英语拼法是 Holmes ,从发音来看,应是霍尔姆斯。可是不知为什么,多少年来就一直念成福尔摩斯,反正已经这样了,这么念不管是对是错,就这样了。 狄更斯的书,译成中文的也不少。可是我看那些中译本,也提不起兴趣来。包括《艰难世事》,还有《雾都孤儿》即 Oliver Twist 。不知道是不喜欢他那种风格,还是翻译方面的问题。《简·爱》也是如此,一看图书馆那要厚得有一寸的书,头就疼得不行,所以我连《简·爱》的中译本也没有读完过。不过《傲慢与偏见》由于篇幅不算大,而且笔法也较有意思,所以能读完。而且根据这本书拍的电影和电视剧,也很好看,应该说,英国在多次拍摄这个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时,的确下了很大的工夫。 对于法国的文学著作,对左拉的小说还是有些印象的。特别是《劳动》和《萌芽》。原来左拉的书印得不多,有人说左拉的书是自然主义的。所谓自然主义,当时我理解的解释就是写男女性关系。等后来看到左拉的作品时,发现并没有多少这方面的描写,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写呢,还是我们国家出版时给删掉了呢?但左拉的书有一种民主主义的倾向,或者说有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的倾向。所以我还是有点能读的。 小仲马的《茶花女》我不太爱看,可能是因为是悲剧吧。我不太爱看悲剧。包括电影和电视剧,只要是悲剧,我都不爱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是挺好看的。主要是情节写得好。最早是听一个同事给我们讲的,像讲故事一样。这位同事回重庆歇探亲假,在他家里看到这本书,可能是其父亲跟别人借的。那时文革尚未结束。他想拿回北京,父亲绝对不允许,于是他只能在家里拼命地读。利用那几天时间读完了之后,回到北京就给我们讲,如同说评书一般。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文革结束的,国内又再度出版了。译者是蒋学模,后来看到一本政治经济学教材,编者也是蒋学模,看来此人甚是多才。 美国的小说,最喜欢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最早也是听同事讲的,特别是汤姆跟哈克偷贝莉姨妈的勺子,让她怎么也数不清楚那段,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还有让老吉姆写诗,也特别好笑。后来找到这本书,看的时候仍然觉得很有趣。后来还看到一个英文本的,才知道马克·吐温写的时候写了很多黑人俚语。如果不读英文版的,就不知道这本书的有趣之处。也读过《白鲸》,忘了是谁写的了。杰克·伦敦的也读过,印象都不太深。欧·亨利的短篇不错,特别是《麦琪的礼物》,非常感人。 加拿大作家亚瑟·黑利的书曾经特别风行。我读过一些中译本的,后来,在英国一个教堂里,买了一本别人捐的《晚间新闻》( The Evening News ),才五十个辨士。后来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读完了,觉得他写的故事最适合拍成电影,因为他写的手法就像拍电影。 退休后,尽读美国的侦探小说,不知为什么国内翻译出版的这类书特别多。最早读的是悉德尼·谢尔顿的,后来又扩展到其他作家,有的写的好,有的也很一般。反正书的封底上的评论都是一通好评,没法辨别真假。
3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梅自勉
jiting1025 2012-2-24 14:36
晨,细雨刚过,步入校园,景尽浸都于雾中,不甚清晰。身在江南之地,此当初春之时,吾乃想牧之《江南春》一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既至一转角,枝丫寥寥,忽见,数朵梅花点缀之上,吾甚喜之。遂近观之,微微残雨未干。近日,江南春寒料峭,腊月已过,梅依然绽开,念此梅乃有留恋之意矣。 念平日,吾因探究穷理而无心观之,惜之,叹之! 吾思近年时光,周遭浮躁之烟气,浸于中,免不受其影响,以致今日潜心治学,静心于古人文学诗词之时愈加少矣。记吾小时,甚爱古之文学,念家境经商,父母无暇顾及且才学疏浅,并无足够诗书以尽平日之时光,然成语词典一书随吾小学近五六年,其中典故,故事及道理较同龄人略懂一二,每每得吾师之称赞,想至今日仍快然于心。 然则,青春之时,临应试之教育,余虽不擅物化之理也,幸吾勤攻之,方才有今日之学。此正遇家境不平,富足之景中落,且家中待哺姊弟年纪均小,生活稍拮据。而吾母智慧才识,通经商之道,且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内外大小上下,无不操心。今日吾年龄稍大,经济略微缓也。姊弟亦稍有才学,令母心稍宽也。 辛卯夏末,别大学时之同窗来杭就读,及至今日来此仅半年之多,然探科学之理,学做人之道,尚需时光,今当勉哉! 就今日梅之坚韧之志,春之新生之力,以此文自勉!
3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里的数学
热度 4 yonglie 2012-2-17 08:36
数学史家 Eves 搜罗了一些文学作品里的“数学描述”,挺有意思—— @ “总之,女人是个问题,自打布鲁克先生对它无可奈何,它几乎比不规则固体的旋转还要复杂。”( George Eliot, Middlemarch ) @ “在乳白色粉墙的另一边,木工店的圆锯唧唧呀呀响不停,在尖利而可怕的啸声中锯下一块块木头。他解决了十道三角题。他解开缠绕在头脑里的结,把它们从联系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长长问题中一个个分离出来,得到答案。” ( John Updike , Pigeon Feathers ) @ “他内心的恐惧经过那场严峻的考验已经孤立了,现在却无言能表达孤立与伙伴之间的深渊。也许可以向数学家承认二加二等于四,但二不等于一加一;二是一的两千倍。就因为这一点,纵然有千般不好,世界最终还是要回到一夫一妻制。”( Gilbert Keith Chesterton, The Man Who Was Thursday ) @ 他的脸有点儿方,他的下巴也是方的,他的肩膀还是方的,就连他的外套都是方的。实际上,在当时流行的野派漫画里,比尔博姆( Max Beerbohm )先生就把自己画成欧几里得《原本》第四卷的一个命题。( Chesterton, The Wisdom of Father Brown )【欧几里得《原本》第四卷命题 6 , 7 , 8 , 9 都是关于正方形作图的。】 @ “他知道有一个联系时间和距离的数学公式。还没人为两者之比给一个名称或符号,而时间与罪行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距离一个案件写进书里的时间越久,正义的力量也就显得越小,二者是成反比的。”( Catherine Aird, Harm’s Way ) @ “我想你是在回避这个问题,”海多克说,“而我可以隐约看见那是一个可怕的概率练习:六个人戴白帽子,六个人戴黑帽子,你得靠数学来回答,这些帽子有多大可能混淆起来,比例是多少。如果你开始考虑这样的事情,你也就要疯了。还是让我来替你算吧!” (Agatha Christie, The Mirror Crack’d )
个人分类: 数学|5630 次阅读|4 个评论
《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课程提纲
zhangzizhang 2012-2-14 10:33
《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课程提纲 一、课程英文名称: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on Literature Criticism 二、课程性质: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目的与任务:在《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之上,通过学习本课程,初步掌握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且能运用于具体实践,以所学习之方法对古今中外文学现象、作家作品、文学史进行批评与研究。具体任务分布于课程纲目。 四、教学内容:选择科学而适当之文学批评方法与若干经典批评范本,以课堂讲授、小组研讨、写作训练等环节,实施教学。 五、课时: 1 6 × 3 六、课程纲目与结构: 纲目: 本课程以刘锋杰主编《文学批评学教程》为教材,具体授课内容在本教材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整合,大体区分为 5 个教学单元。 第一单元为《导论:文学批评的界定、历史、性质与方法》 /1 第二单元为教材第 1-4 章,主要是关于文学内部因素的批评方法,包括: 第一讲 审美批评 /20 ,第二讲 语言批评 /37 ,第三讲 叙事批评 /62 ,第四讲 意象批评 /84 第三单元为教材第 5-12 讲,主要是关于文学相关因素的批评方法,包括: 第五讲 人生批评 /103 ,第六讲道德批评 /126 ,第七讲 政治批评 /145 ,第八讲 精神分析批评 /163 ,第九讲 女性批评 /183 ,第十讲 神话批评 /202 ,第十一讲 文化批评 /221 ,第十二讲 生态批评 /249 第四单元为教材第 14-15 章,是关于文学特殊角度(读者角度和比较角度)的批评方法,包括: 第十三讲 读者批评 /267 ,第十四讲比较批评 /283 第五单元为教材第 15 章,是关于批评实践的内容,即第十五讲批评写作 /302 ,此单元虽然只有一章,但却是课程之重心所在,约占全部课时之 1/2 。 结构: 课程总课时为 48 ,每周 3 课时,共 16 周,分为两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 8 周,从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第二阶段 8 周,为第五单元。 七、课程参考书(篇)目: 1 、谢有顺《 文学批评的现状及其可能性》,《文艺争鸣》 2009 年 2 期 2 、【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2 年 3 、李健吾《咀华集 咀华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4 、茅盾《徐志摩论》、《郁达夫论》、《冰心论》 5 、吴宓《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6 、【奥】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见《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 1987 7 、【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8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9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大出版社 2002 八、课程作业 1 、阅读鲁迅、郑振铎、叶灵凤、孙犁、唐弢书话,撰写一篇书话体文学批评,角度不限。 2 、从审美批评(印象批评)角度,以个人欣赏的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为对象,撰写一篇随笔体评论。 3 、从女性批评或生态批评角度,评论一篇(部)文学作品,文体要求:正式论文。(要求按照“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文献索引”格式编写论文提纲) 九、学习小组之组织与活动内容设计 1 、组织形式 2 、活动内容设计 3 、预期目标
个人分类: 写作与批评|5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艺术、文学与[反]科学:杨丽萍雌孔雀开屏;煮熟的鸭子飞了
热度 4 liuli66 2012-2-13 12:52
杨丽萍雌孔雀开屏,见王德华老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32723 民间文学:煮熟的鸭子飞了 总之:艺术、文学可以“反科学”。
个人分类: 杂感|720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农民作家群:在生活中找文学 给以生命的灵动
DynamoChina 2012-2-7 08:53
农民作家群:在生活中找文学 给以生命的灵动 2012年02月07日 08:02 来源: 文汇报 作者: 顾骏 如果写作者们过多地在文学中找生活,却没有去生活中找文学。脱离了生活,文学就像纸花,再怎样艳丽,都不会有生命的灵动  新年伊始,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的扶持下,周春兰、余书林等10位农民作家各自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丛书”形式出版,并在北京书展首发。 这10位作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年龄最大69岁,最小的是“80后”,主要为中年人,怀着对文学的热爱,他们或者边种地边写作,或者白天打工、晚上创作,10部长篇小说都取材于农村生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味。   对于农民作家及其创作的意义,从不同角度可有不同看法,有人着眼“写作改变命运”,强调这一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如何通过写作“活出了尊严”;有人关注农村文化生态的贫瘠,称赞农民写作为乡村注入了文化活力;有人忧虑农民生活方式的单调贫乏,说即使贫困中的写作也远比玩麻将有价值,等等。所有这些观点无疑都是直面今日中国农村现状、构建起土地与文学之关联的真知灼见,只是从文学自身的角度来看,仍然有点显得过于“工具主义”——这些观点似乎没有触及农民作家的作品对中国文坛、对当下中国文学创作的意义,没有提出这些带着泥土味的作品所具有的文学乃至历史的意义。在文学中找生活,还是在生活中找文学?   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每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都有一个写作的高潮,这样的写作不局限于文学,但通常不会缺少文学,自“轴心时代”以降,无论是西方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还是中国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计划经济时期,都是如此。其原因相当简单,因为 文学的本质就是“人学”,既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之写照,也是人与自身关系之映射,而大变革在宏观上是世界的再建造,微观上则是人性的再发现。   可是,恰恰在最近3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能与时代相呼应的重大而深刻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见,却不断听到“文学式微”的消息,从纯文学刊物的倒闭,到作家共同体的衰落,不一而足。尽管各种各类的畅销书销量之高,敲键如飞的网络写手码字速度之快,堪称空前,但遗憾的是,无论引人入胜的“灵异”,还是天马行空的“穿越”,还是个人私密的“把玩”,还是符号粘贴的“图解”,虽然有文采、有情节、有悬念,但却气息不济、灵魂缥渺、感觉苍白——因为其中独独没有生活:写作者们过多地在文学中找生活,却没有去生活中找文学。 脱离了生活,文学就像纸花,再怎样艳丽,都不会有生命的灵动。文学成为了工具,因为文学中没有人的发现和人的追求:作品仍然提供读者以体验,但不是共鸣、震撼或接受美学意义上创作的延续,而只是类似快餐店,至多专卖店里出售的那种“消费体验”。分享体验的基础首先不是个人经历的独特,而是生活的相似   湖北以及其他地方农民作家群的存在,他们的辛勤耕耘和给人以现实感的作品的相继问世,为变革的时代和在变革时代中展示的人性留下了观察、摹写和反思的素材。   他们不拥有体制内养尊处优、市场上丰厚版税、书斋里闲情逸致或闺阁中无病呻吟的条件;他们同样在贫穷的逼迫下,但不可能靠码字糊口,更不可能由此发财;他们同读者分享自己的体验,但这种分享的基础首先不是个人经历的独特,而是生活的相似;他们的生活有时是贫瘠到骨的,他们的感触经常是赤裸裸的,但他们的表达却带着变革时代的体温,因为作为当下农村状况的人格化,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体温计;他们不一定有能力丰满地叙述生活,深入地刻画人性,但他们的叙述天然具有生活的丰满,他们的刻画自然具有人性的深度——因为不仅他们书写的一切,而且书写本身都来自生活,发自内心,是他们生命的“对象化”;尽管纯从写作技术上说,未必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但农民作家连同自己的书写确实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全息码”。   其实,岂止农民, 各行各业的人包括专业作家,都是这个时代的直接参与者,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像农民作家那样,在谋生之余,以历史的使命感,反观生活、反思人生、反映现实,艺术地再现之,那么个人生命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多彩、文学艺术的繁荣、精神世界的充实,就有可能成为这个变革时代的特征性记忆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社会既要为同文学有缘的人营造一个友善的创作环境,让各行各业的“作家们”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文学梦,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也要尊重文学创作的规律,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保护创作的原生态,切忌揠苗助长,画蛇添足——须知,有原创力的作家是在自然环境中自发生长起来的,不怕严寒酷暑,给以扶持是必要的,移入温室则恐怕会效果适得其反。  (作者为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1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路金波 与“小鸡文学” 与韩寒
gaojiange 2012-2-6 14:44
采访:困困、许知远 在鼓楼一家刚刚被雨打湿的咖啡馆露台,中国金牌畅销书作家推手路金波坐在一张长条木头椅子上,三言两语就颠覆了“小鸡文 学”的西洋定义:“《欲望都市》、《购物狂系列》那不是‘小鸡文学’,它们的受众群太老了,是妇女,为什么不叫‘母鸡’?”他一摆手,将中国“小鸡文学” 的读者年龄段往前窜了10年,它面向青少年市场,13-18岁之间,描述的是青春期的、飘着的、与生活并无关联的鸡零狗碎,代表人物有郭妮、饶雪漫。她们 正是路金波旗下两名小女将。 而中国的“小鸡文学”与穿越小说、官场文学、鬼怪文学并列属于“类型文学”,只是路金波出版商业王国的小小分支,它们可 以复制、不提供思想性、“就是些讲故事的”,除了抚慰丑姑娘脆弱的小心灵,顺便再让一些二线城市富有才华的孩子靠写字谋生,别无他用。类型文学不再是时代 高瞻远瞩的启蒙者,而更像一个向大众市场供货的生产商。路金波绝对没有否认,在世界范围内,文学曾是人类灵魂的书写者与记录员,它身上笼罩着恒久的趣味与 自尊,可在他对中国文学阶段的梳理中,文以载道的黄金时代早已被甩开,换之以条理清晰计算精明的“生意”。 有趣的是,当他谈到未来,那个他的出版小王国施展拳脚的未来,文学以商业的形式存在,却意图做一代中国青年的“启蒙者”。这是远远超出“小鸡文学”的出乎意料的宏图伟志。 路金波:也许是我的误读,但我一直认为中国“小鸡文学”面向13-18岁的读者,基本是个类型化的东西,描述她们生活里的家庭生活,或者说青春期的那种鸡零狗碎,相当于年轻女版《晃晃悠悠》。 问:你刚提到了郭妮、饶雪漫她们。 路金波:我为什么认为她们两个像呢,正好郭妮的读者是十二、三岁,饶雪漫的读者是十六、七岁,她们两个年龄阶段是吻合 的。但与美国的文学不同,美国更写实,更像春树写的东西,实际上郭妮和饶雪漫是类型化的,纯虚构的,它跟生活没有关系。尤其是郭妮纯粹就是十四岁粉红色的 梦想,都是贵族高中一个帅男生,有三个女孩喜欢他,这种完全跟生活逻辑没关系的幻想。郭妮都是大团圆结局的,因为十三、四岁没有谈过恋爱,她们的世界是粉 红色的,结局要大团圆;十七岁基本上都是比较成熟的,都已经被甩过两次了,她已经知道生活的真谛,所以饶雪漫都是青春沉重小说,给十七岁左右的、被人甩过 的丑女孩看。 问:怎么就丑女孩了? 路金波:看书的都是丑女孩。 问:这两位“小鸡文学”作者销量怎么样? 路金波:以郭妮为例,她出了20本书,前13本卖了420万,后7本有100多万,郭妮最高的一本书是叫《天使街23 号》,第一册卖了45万,然后一、二、三、四、五平均卖出40万套。在过去的三年里,郭妮已经卖到了500万本-600万本之间。2006年她出道以来, 填补了一个市场空白。 问:什么空白? 路金波:我曾把本世纪的中国文学革命分为四次。第一次,是70后抢了很多钱,靠的是网络文学,痞子蔡、慕容雪村、安妮宝 贝,包括蔡骏,这些都是70年代的人;第二拨是韩寒、郭敬明新概念派,80后;第三拨就是把读者的年龄进一步降低到初中女生的可爱淘、郭妮、饶雪漫;最后 一拨就我称之为“类型化”,比如恐怖小说,出现了天下霸唱,出现了《鬼吹灯》,包括穿越文,包括玄幻小说。这其中“小鸡文学”应该是属于第三次革命。 问:中国畅销书的脉络是怎样的? 路金波:中国文学,五四时期统称第一辈,丁玲、冰心都算那一拨的;49年到66年这中间实际上就是周立波、赵树理这帮 人,这是第二辈;第三辈是文革了,据说只有浩然,浩然一个人就一辈;第四辈就是到七几年,开始刘心武、王蒙,实际上是以文学的方式启蒙思想;第五辈就打先 锋牌,马元、格非、苏童,到第五辈就完了。 90年代文学不流行了,开始看电视,88年通货膨胀,家家都去买21寸的彩电,90年开始转播意大利世界杯,90年开始 有了真正的进入到市民家庭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包括《东方时空》也是从90年代开始的。所以80年代还有文化明星,90年代就开始有三拨人三分天下:第 一拨是作家,93年出了余秋雨,同时出了王小波、二月河;另一拨是文化精英,那精英是赵忠祥、倪萍、杨澜、一直到《痛并快乐着》的白岩松,好像那时候白岩 松35岁,销量和那帮作家不相上下,据说白岩松卖100多万,赵忠祥卖200万;第三拨是学习的革命,包括《中国可以说不》,包括《绝对隐私》。所以已经 不是80年代作家和诗人独大了,已经有社会活动家、电视主持人、作家三分天下。可到了21世纪这些人全都不灵了,我刚说的前五代已经被淘汰了,连带两拨外 援也被淘汰,类型文学追了上来。通过这么五代三拨,四次革命,能够完全看出过去畅销书的脉络。 采访者:中国文学未来就是“类型文学”的天下了? 路金波:以前我们作协分两块,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作家里最年轻的是余华,到他以后就没接上班,不管是韩东、毕飞宇,还 是石康这帮70后都没接上班,所以最年轻的作家就是余华。余华以下的作家就是郑渊洁,余华管30多岁人的阅读,郑渊洁是管10岁的人阅读,年轻人没人管。 从互联网开始,99年,经过了10年,“类型文学”满足了所有读者:安妮宝贝、我、宁财神,我们这帮73、74、75的人,把70年代的人就带到这个领域 里来了,韩寒、郭敬明解决了80年代的人阅读问题,然后可爱淘、郭妮解决了90年代人的阅读问题,再加上现在的官场文学、穿越文、解决了不读书人的阅读问 题,全包了。以后大家就拼质量,圈地时代过去了,以后看谁写的好,要么老老实实写言情,写穿越,写恐怖,写官场。读者聪明着呢,连包工头都会观察小说,一 看这个叫《市长秘书》,那个叫《省委书记》,他会去买《省委书记》,然后他会仔细看看,你写的够不够好,跟我生活理解一样不一样,他不依赖于品牌,只依赖 清晰、精彩的故事。 未来就是类型化走向,各个国家都是类型化的作家特别厉害,日本是村上春树,英国最厉害的是罗琳,罗琳一得什么奖,那帮作 家就去抗议,说罗琳不能代表英国作家,在美国最厉害不是海明威那种大师级的作家,而是写侦探的,罗伯特·罗兰这种,那帮人一年要出100本书,全平装,9 块9美金,不在书店卖,也不在亚马逊卖,都在超市里卖。 类型化读物不分年龄大小,起点中文网的读者年龄大的去了,40岁、公务员人家就是爱看玄幻。我以前以为起点用户都是小孩,后来发现不是,包括我几个朋友,都是卖房子的,卖牛奶的,特别没文化,都是起点的忠诚用户,非得看那个种马小说,你知道什么叫种马小说吗? 问:不知道。 路金波:种马小说就是说一个男的非常吸引人,还有很香艳的情节。 问:你觉得你做的书,你内心对这些东西有价值判断吗? 路金波: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演讲,讲小说。我觉得小说,为什么叫小说,不叫大说,为什么叫戏子不叫艺人呀?小或是子都是一 个轻蔑的称谓。我觉得小说就是一个不入流的东西,干嘛把自己包装的那么高尚。80年代那是一个误会,那是因为没有别的媒体。作家可以是一个嫖客,道德败 坏,他不应该承担,他不是老师,他不应该传道授业解惑,我觉得编故事逗人玩的就是作家,编得好,能够给人打发时间,这就是作家。 问:你觉得什么人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 路金波: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这个,作家不等于知识分子,因为我们文化里面没有虚构的传统,没有分工,所以,比如孔子,他既 是道德家,也是科学家,也是知识分子,也是政府官员,他什么都是。实际上我觉得应该有分工,知识分子应该老老实实当一个现实社会的批评者,这才叫知识分 子。道德家,我们没有牧师,你就承担牧师的职能就好了。科学家就去搞科学。但是作家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作家跟音乐家、画家都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画家可 以是一个露阴癖,艺术家可以是一个吸毒者,音乐家可以是吸毒者。我们传统老是说,作家你的作品要弘扬什么,从小写作文,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所以我为什么 这么推崇类型文学,你只要打发时间,然后你逗我哭,逗我笑,让我无聊的时候有个消遣,这就是作家。你是知识分子,你就别想说要转行成作家。 问:你的商业模式是怎么分工的? 路金波:我的想法是饶雪漫和韩寒都是我的王牌,我希望饶雪漫走商业化的路线,韩寒就去竖牌坊做知识分子。他们俩做的杂志绝不是男生版、女生版的划分,而是一个经济一个政治。 问:你最希望做的是什么事情? 路金波:我希望先弄一个可控的、商业化的、比较强的小王国,能够让我变得特有钱。 问:然后呢? 路金波:然后我要把这些钱转化成影响力。 问:什么样的影响力呢? 路金波:我想影响11到29岁人的思想。 问:要影响成什么样的呢? 路金波:我想让他们变成韩寒那样的青年。其实韩寒代表一种理性,不跟风。至少现在通过互联网看非常危险,这帮民间的力量 也是很恐怖的,我老让韩寒介绍韩国中央日报,对于韩国中央日报来讲,它觉得中国全都是暴民,动不动就要烧法国、杀韩国、灭日本,不知道怎么的,互联网变成 非常邪恶的东西。在我上网的时候,杰出的、有思想的青年才上互联网,现在都是打工族、性压抑者,你稍微看一下那种图片写真,下面的留言全都是那种。 这三、四年感觉非常明显,现在网民绝对是中国最低端的,就是我说的愤青、暴徒、性压抑者,没有任何见识,所以变成两种极 端,一个是跟着PARTY走,一个是跟着野蛮走。在互联网上看不到中国青年的理性,看不到他们的国际视野,看不到他们的智慧,看不到他们的宽容心,所以我 觉得我们需要1000万个韩寒才能稀释出一个新青年形象。 问:那你怎么来实现这一目标呢? 路金波:我先假装跟大家保持距离,我身段低一点,做点小生意,你们随便干什么都行,比如谁跟谁关系不好,我两边都处,等 有了钱,关键是先把这些东西转化成一个系统。我在跟腾讯合作,建一个我公司的终端读者数据库,我要弄一百万个QQ号,省级管理,每个作家每个省去建他的粉 丝团,因为我们一年卖到一千万本书,所以至少也会有两三百万个用户,我建立一百万个连续的QQ号,我建立一个组,前面是0086,后面从001到100万 都是我的用户,然后我就经常给他们发短信,通过互联网说,我们今天出了韩寒的书,明天出了李承鹏的书,最终我觉得这100万个11到29岁的人就习惯我们 不断给他们提供有趣的事件和消遣,我就能比较多的影响他们。我们刚开始因为人穷志短,我们只能够想到去卖钱,逐渐等我越来越有钱越来越有文化,我就要影响 他们的文化和思想。 问:你觉得,如果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孩子没被影响好,会是什么状态? 路金波:我觉得现在PARTY管一小块,其他是没人管。他们没有审美,也没有价值观。我们做商业,出版的这些东西总体上 都是好的,所有成功的商业价值观都是好的,我们通过商业的力量,能够让他们有点梦想,有点英雄主义,有点道德。你别以为我们出的书都是特别不好,包括我们 现在出《贱女孩》,什么包包、阿紫,那书都是好书,你当黄书去是看,回头大失所望,人家都是写挺阳光的事。还有你觉得郭敬明是个骗子抄袭者,郭敬明的书能 卖120万本,我并不认为这种畅销是很荒谬,如果没有郭敬明,我们会丧失掉读书的一代人,反正那些小孩也不知道,你先让他保持阅读的传统,让他保持对优美 汉语的亲近感也是好事,郭敬明,即使他是抄的,你没有他,怎么办,那帮小孩? ------------------------------------------------------------------------------------------------------------- 《不上流,不下流》,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困困,曾任《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该书是针对中国文化界名人的“人物特写”,剖析了倪震、陈冠希、费翔、王菲、张艺谋、路金波、孙甘露、海子、曹禺、慕容雪村等名人的精神内核。 节选自困困《不上流,不下流》(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版)。 早年他的江湖名号是“李寻欢” 后来成为出版人 2002年,他签下了韩寒 2002年,路金波兜里揣着5000块钱,到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一家宠物店见韩寒。他打算出版韩寒的小说改编漫画,授权费5000元。这是他们第一次相见。 当 时韩寒已辍学在家两年,出版过《三重门》等,时常被出版社隐瞒版税与印数困扰,可他又狡猾地表现出坚毅的样子,一个年轻人,最关心的怎么会是钱?应该是速 度、女人,或者就是狗嘛。他抱着狗从宠物店出来,瘦小腼腆,旁边停一辆三菱改装车,大概因为早听过“李寻欢”花名,并不生疏,说:“来,上车,我给你秀秀 我的车技。” “李寻欢”这个名号确实余威犹存。1999—2002年,路金波以此混迹网络。其中的三驾马车“李寻欢”、“宁财神”和 “安妮宝贝”被笼络一处,成立风靡一时的文学网站“榕树下”,蔚为一代网络文艺青年圣土。办公室分了三个区域:安妮宝贝率领一干文艺女青年占据了最阴暗的 角落,每天缩在里面讨论创作,时至今日,人们仍记得她那异乎寻常的忧郁、敏感细腻,以及饱受委屈后的那款迷人风度,她的柔弱就是她的力量,“榕树下”无人 不敬她一分。宁财神给办公室鼓捣来一棵假榕树,安上假鸟,没事儿拿一弹弓打鸟。如今宁财神以《武林外传》编剧扬名立万,他结了婚,少了顽皮,专职做编剧, 年薪百万。坐在上海140多平方米的复式宅子里,他一边嗑瓜子一边说:“我只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才会再想到写小说,如同一面镜子,能把人照醒;郭敬明、饶 雪漫这些,他们所谓的小说,也就是些剧本,有规矩和套路,本质上跟当编剧没什么两样。” 路金波在“榕树下”的办公区域最亮堂,他已经开始穿西装打领带,腰板笔直,如同一个真正的生意人。他有大局观,会审时度势,懂得谈判的艺术,“有序而无趣”。 2002年,网络泡沫中,“榕树下”解散,一部分股权卖给贝塔斯曼,成立“贝榕书业”(万榕书业前身),放弃网络,主要经营线下出版。“三驾马车”中只有路金波留下来,他意图寻找线下的“三驾马车”,取代曾经横行网络的三位,他们是:韩寒、安妮宝贝、王朔。 “如果说我是韩寒的经纪人,那是看低我; 说我是他的人生导师,那是看高我” 与 韩寒第二次见面,就许诺给他200万。“贝榕书业”签下《一座城池》,首印80万册,首付100万元。韩寒应下的当天,路金波觉得不踏实,夜里10点又把 韩寒叫到办公室,当场签字,立即给钱。当时“贝榕书业”融资也不过400万,路金波嘴上强硬,脸上还是有些为难。韩寒说,你先付我80万也行。另一边立即 松一口气。“其实,一直以来,我也蛮穷的……”不久,韩寒含蓄地表达了谢意。 随后几年,讨论理财成为他们之间常有的话题。因为《光荣 日》《他的国》等12本书,路金波4年内共付给韩寒约1700万元人民币,可就在2009年下半年某一天,韩寒开着跑车前来谈合作,嚷嚷着又没钱了——卡 里只剩150块钱,打算全取出来,提款机还不能取50块的。路金波这样解释韩寒4年花掉1000多万的高超本领:“他买套房,给他爸妈买套房,他妈妈买张 床也要17万;五六个女友一人一张信用卡;今天买辆跑车,半个月后不喜欢了,折价卖掉……” 人们总是猜测路金波与韩寒的关系:或许深 刻,或许肤浅;路仿佛是韩不愿露面时留在人间的发言人,又在绯闻四起时放出许多烟幕弹;他们是哥们儿,可连接他们的仿佛仅仅是钱。2009年末,流传路金 波与韩寒“分手”——韩寒把新创杂志和新书运营权交给“盛大文学”。路金波说,我们从没“在一起”,“万榕书业”是韩寒的出版商,并非他的幕后推手,垄断 了他4年,如今不过是将10%的版权出让给其他出版商。 “如果说我是韩寒的经纪人,那是看低我;说我是他的人生导师,那是看高我。我跟 韩寒是两个独立平等的个体,一个生意人,一个思想家,我们互为益友,打打麻将、踢踢足球、捏捏脚。如果要说有什么指点,我年长他几岁,会告诉他要懂得理 财,要挑个温顺、体贴、会持家的正牌女友……” “我就是在王老师比较寂寞的时候, 跑得比较勤” 之后他签下了久未露面的王朔 与王朔的关系更为简单。“我就是在王朔比较寂寞的时候,跑得比较勤,当了十几回小学生,听王老师讲讲文坛往事、《黄帝内经》、宇宙起源……”次数多了,王老师感觉不拿出点儿存货来,仿佛对不起他。 2007 年,路金波以一字3美元的稿酬签下久没露面的王朔,出版《我的千岁寒》,号称共付稿酬375万元人民币;随后出版王朔的《致女儿书》和11卷《王朔文 集》。连带200万元签下老友安妮宝贝的《莲花》——她闭门创作,离群索居,唯一流传在民间的传说是,看合同极为仔细,连修带改要花上三天,这又平添了她 越神经质便越神秘的魅力。至此,路金波的出版王国完成第一次扩张。 “我用5年时间以‘李寻欢’混世,所得太多。我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 远远比我的知名度差。我也觉得很羞愧,凭我这样的作品,或者说凭我这样的写作潜力,如果老是在这个圈子里面,到30岁怎么办?很尴尬。于是从那个时候我就 决定老老实实当一个生意人,逐渐把自负、把‘小我’隐藏起来,变成一个更无情、冷酷、客观的人。”走过从网络写手到文学金牌推手的路,此刻他最得意扬扬, 也最脆弱。他说:“我想我还是成功地洗去了浮华。” 他的出版思路很明确: 饶雪漫走商业化路线 韩寒竖牌坊做知识分子 饶 雪漫14岁开始写小说,曾在《少年文艺》担任过韩寒的编辑,出版小说50多本,总销量达1000万册。她主攻青春文学,尤喜爱以伤痛为主题。她在2009 年“作家富豪榜”中排第六,年收入约600万元。这时她已经是个37岁的母亲,留童花头,穿花羽绒服,时常流露天真神色。 2009年夏 末,路金波在北京鼓楼一家咖啡馆露台,颠覆了“小鸡文学”(chick literature)的西洋定义——以《欲望都市》《购物狂》系列为代表,目标读者群为都市大龄女性的英文畅销文学。在中国,在路金波眼里,“小鸡文 学”的目标读者群为校园女生,代表人物正是他旗下的饶雪漫与郭妮。 “郭妮纯粹就是14岁粉红色的梦想,完全跟生活逻辑没关系的幻想,大团圆结局,因为十三四岁没有谈过恋爱,她们的世界是粉红色的;饶雪漫写给17岁比较成熟的女生看,她们懂得青春的疼痛,知道生活的真谛,是被人甩过的丑女孩。” 饶雪漫和郭妮是继“三驾马车”之后,路金波签下的“流水线作家”,以弥补大牌如王朔思想性与写作功力不能复制、审慎如安妮宝贝因为定位的原因不能量产的缺憾。 “郭 妮和她的团队来见我时,穿得跟F4似的。”2006年,路金波签下了在湖南为另一位作家当枪手的郭妮团队一行五人。他为她们量身定制了创作方向——粉色梦 幻,并打造了创作“流水线”——一本书可拆卸为3大情节、12个小故事,任何故事可任意替换;分三道工序进行:一组进行主题讨论,编写约1000字的故事 梗概;之后将更改交由郭妮演绎成10万字的小说;三是由绘图组制作插图、便笺等图书衍生产品。过程中,郭妮可以由“王妮”、“张妮”替换。郭妮先后出版了 小说20多本,共销售约600万册。 饶雪漫与韩寒则是路金波的“王牌”,他说:“我希望饶雪漫走商业化的路线,韩寒就去竖牌坊做知识分子。他们俩绝不是女生版、男生版的划分,而是一个经济、一个政治。” 他觉得未来的文学市场 只有四种东西可能流行 卖文字、卖故事、卖经验和卖时髦 “万榕书业”的选题会采用扑克牌投票法:红色表示通过,黑色表示反对,方块表示弃权。2/3的通过率,方能决定出版一本书。 有编辑提议一本写珍妃的历史小说,可既非“穿越文”,也少了《明朝那些事儿》的考证功力,不通过;为了迎合《暮光之城》系列,是否可以出版一本狼人小说?路金波朗读了第一段翻译,抱怨文字干巴,“翻译,不信没关系,一定要雅”。 一 位文艺女青年的小说几乎让路金波从桌子旁站起来。“出版过6部小说,翻译过十几部作品,依然默默无闻,可以预见,我们再出版她会是什么结果,”他顺势开始 了关于畅销文学流行趋势的演讲,“未来的文学市场,只有四种可能流行:一种是卖文字的,韩寒、安妮宝贝或者郭敬明,他们的文字特别好,写什么都能卖;一种 卖故事,就是所谓‘类型文学’,青春文学、穿越文、官场小说,与作者无关,可以复制;一种是卖经验,像小宝、石康、慕容雪村,他们老了,活出些道理来,卖 卖经验;还有一种是卖时髦,比如帕慕克、川端康成,满足知识虚荣分子的好奇心。2000年左右,城市文艺女青年懂两句外语,去星巴克喝两杯咖啡,还代表先 进的生活方式,现在网络提供了更鲜活的资讯,她们那一套没有任何阶级优势,对城市白领读者形不成俯瞰式的辐射。” 在大牌作家占据塔尖、 流水线作家谋取利益之后,金字塔塔底是一片未知的宝藏,藏着几个韩寒也说不定呢。有谁在这样的选题会上脱颖而出之后篡取了荣誉与金钱的桂冠?暂时并没有。 他们大都默默无闻,或者还在成名的路上艰辛跋涉,他们处于出版王国的利益下游,又共同成就了“万榕书业每年出版新书200万册”这样的规模。如果说这个出 版王国中,大牌作家是品牌,流水线作家是拳头产品,他们则是量化产品——成本不高,利润稳定,出个一万两万册,以保证出版王国正常运转,之后被存放在“万 榕书业”的已出版藏柜中,再鲜有人问津。
个人分类: 观点碰撞【天下交通】|2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来自心怿的诗 (96)
biqiao 2012-2-5 23:45
“右旋星系之战只是加速了干戈,战争从没有停止过,只是形势变得更复杂了。宇宙多国互相牵制,形成脆弱的春秋和平,一旦平衡被打破,宇宙的结局不亚于一场宇宙大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伟大的时代呼唤着天马行空般的人物,你赶快从第一时空的红尘噩梦中醒醒吧!” 我感到我看到妖星美女的眼睛,她刚好往我瞧来,眼神相触,我顿时心生异样的感觉。她的眼神再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暗藏悲哀和无奈,虽淡而不浓,却令我感到深沉的复杂。在这一刻,我心中激荡着一种强烈的怀念情绪,周围光线箭一般流逝,好像又记起将来的过去故事,我们在梦幻河边嬉笑的时光, 100 个太阳的巨大光团 。 眼前又是一片金色的混沌,出现的星空变得透亮,整个星空的温度正在陡然上升,越来越热,不知哪来的宇宙热风把我吹得像离线的风筝。 天空变得像开始燃烧着的大幕,巨大的光轮从大幕的后面冒了出来,它的光芒把天空中的群星都赶走了。 我猛然意识到,这是妖星外部时空对内部时空的影响,显然妖星的外面就是正时空,人类赖以生存的时空,燃烧的巨大光轮来自太阳,妖星已经十分接近这颗统领太阳系的炙热恒星了。 “风筝飘啊飘,一直飘到时空口,永恒寻机缘,剑气爱恨愁。” 宇宙热风转急,天旋地转,只觉得,头部一阵昏眩,眼前电光转瞬,接着是云梯连绵,似彩虹桥,桥的尽头就是进来时的入口。 我几乎是毫无意识地走出了那个“时空口”, 思感里还不可遏止地定格在一组组画面上: “星宇渺渺,时光遥遥,山川更替,星系顿逍,聚之成形,散之为息,息中有气,道中奥妙。” 唉,妖星美女,你到底是什么?我陷于无尽的迷茫。 “正负相随,永恒主旋,无垠泪洒,满天星光,绚丽星系,穿梭逍遥 …” 仍然是单调而又夺人心神音频序列信号: “ 轰 --- 哈 --- 轰 --- 哈 ---” 。 "Right-hand Galaxy battle only accelerated war, war never stops, but the situation becomes more complicated. The nations contain each other, forming a vulnerable age of peace, once the balance is broken, the outcome is no less than a big bang, and consequences are unbearable to contemplate. Great period calls with a power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figure; please wake up quickly from the nightmares in first time-space!" I feel I see MS girl's eyes, she is just looking me, eyes touch, I suddenly have a strange feeling. Her eyes are no longer cold, but hidden sadness and resignation, though weak and not strong, but make me feel a deep complex. At this moment, my heart arise a kind of intense emotion of Miss arrow, ambient light passes, as of future past story, our playful times in the dream River, a great light group of 100 suns. The present is a golden chaos, the sky become bright, the sky temperature is steep rise, more and hotter, and I do not know where the wind blows me as a kite off line. The sky became like started burning curtain, great glory from the big screen back out, it drives the light of the stars in the sky away. I suddenly realize, this is outside time-space to affect internal time-space of MS, obviously the outside is a positive time-space,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space-time, burning the immense light comes from the sun, MS is very close to this hot star leading the solar system. "Kite is floating and floating, until the entrance of time-space, forever seeking opportunities, sword with love hate and worry." The hot air to rush, dizzy, I feel a fit of dizziness, as eyes see flashing and lightning, then a ladder is continuous, like a rainbow bridge, the end of the bridge is the entrance. I was almost unconsciously walked out of the entrance, think feeling also unstoppable fixed on a group of pictures: "Universe is grand, time is long, landscape is turnover, Galaxy is destroyed, together forming, scattered as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contain qi, which is secret in Tao." Alas, MS beauty, what hell are you? I caught in endless confusion. “The positive with negative, eternal main tune, past endless tears, through star light full sky, tunneling brilliant galaxies, the shuttle is happy ..." Still is a monotonous and audio sequence signal which seizes personal mind: "Hong - Ha –Hong- Ha".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来自心怿的诗 (95)
biqiao 2012-2-1 07:46
然后我的指挥舰屏幕上出现了她,妖星美女! 她的目光似深邃的宇宙,异能奇迹出现了, 100 个太阳像被一种不可思议的能量联成一个巨大的右旋光团,然后飞了过来。 轰隆! 100 个太阳爆炸了,七色能量风暴狂击着百亿 艘智能生物的飞船组成的 巨大长矛,引发起连锁式的超新星似的能量激爆,整个光爆外层的热度攀上太阳内核般的高温,长矛右旋扭曲变形,没有一个分子是稳定的,解体和分裂时刻在发生。 我的思感能几乎瘫痪了,整个时空似乎也在右旋,巨大的右旋漩涡不知把军团带入哪种可怕的状态。 仅有一点思感余能还在全力硬挺著,长矛一层一层的剥落融解,化为粒子残屑,然而太阳光团的右旋的力量还在增加,只剩下四分之一厚度的长矛外壳能量分子陡然彩芒剧盛,就像要熄灭前的灿烂,尽管所有人都藏身于飞舰各自的保护层内,但是巨大辐射穿透而来还是令我们处于 地狱 的边缘 …… 不,这是可怕的故事,这是可怕的右旋时空,我一定在梦中!我睁大眼睛死命的朝巨大的光团撞去。 瞬时周围的光线箭一般地飞逝,前面就像时空隧道,隧道的尽头就是巨大的星空一跃而出。 没有了十三光球,没有了大厅,没有了 满氮气的蓝天、浩瀚无涯的海洋、树木参天的森林,还有那浅红色的巨月, 周围是无穷的星空,繁星点点。 我猛然惊醒过来,已泪流满面,我这是怎么啦?刚才的经历仅仅是时空幻象? “时空也是一种信息,信息也可外化为时空。基础的时空是 16 重,你刚才经历的是第 9 时空,空间特性:右旋,时间特性:将来时倒流加局部顺流,空间表示:三阳一阴卦。” 啊,妖星美女,一切的幻象是由她控制的。但愿那将来的过去故事是虚幻的,绝不发生,我好像从死亡返回般似的,严重忐忑不安地想道。 Then she appears on the screen in my command ship, MS beautiful girl! Her eyes like the profound universe, miracle energy appeared, 100 suns are connected as a huge right rotation light group by an unbelievable energy, and then fly over distance to come. Rumble! 100 sun exploded, seven-color energy storm swipes with tens of billions of intelligent spacecraft consisting of giant lance, cause a chain type supernova like energy excitation detonation, the smooth blasting of outer heat climbed as high temperature solar core, a right-hand twist deformation, no one molecule is stable, disintegration and split are creating. My thinking wave is almost paralyzed, the whole time-space also appears to rotate rightly, and the huge right whirlpool brings the Legion to which terrible unknown state. Only a little more thinking wave energy still fight hard, a layer of spear peeling melt, as the particle debris, however the sun light group of dextral strength increasing, only 1/4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lance outer shell energy molecular suddenly color bright wave strongly, like to put out before the bright, although all hide their ship protective shell, but the great penetrating radiation still make us at the edge of the hell... No, this is a terrible story, this is terrible right rotation space and time, I must be dreaming! I stare desperately at the giant light group to hit. Instantaneous light around an arrow flies, the front like a time-space tunnel,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is a huge star space leap out. No thirteen balls, not the hall, without full nitrogen blue sky, vast boundless ocean, towering trees of the forest, and the red giant moons, there is surrounded by endless starry space with numerous stars. I suddenly woke up, has been in tears, how I am? Experience is only time and space illusion? "Time-space is a kind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an also be transformed into time and space. Basic time-space is 16; you have just gone through ninth time-space, in which the space characteristics is right rotation, the tim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future back plus local downstream, the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s three positive adding one negative divinatory symbols." Ah, the MS evil beauty, all illusions are controlled by her. I hope that the future past story is fictional, will never happen; I seem to return from death like, seriously be very upset.
2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泉已盈故为酒洲——《野史记》资料考
热度 2 Flyingriver 2012-1-13 10:22
热烈祝贺某酒成为宇宙十大奢侈品牌......中国的国粹终于得到宇宙人民的认可,至少是某酒厂人的荣耀。 据《野史记》报道,该酒厂总经理任《宇宙文学》理事长,这也是有必要祝贺的......文学的灵感来自斗酒,李白的“斗酒诗千首”的状况在奢侈酒精的灼烧中很快会繁荣起来。查《野史记》资料还可以发现,宇宙文学的历史与宇宙国民饮酒的历史一样长且是一脉相承,酒的质量决定着文学的高度、其数量影响着文学的普及度。 热烈祝贺宇宙人花钱买茅台、不喝茅台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光荣传统得以继续巩固......在这方面,酒已不是酒,而是各种关系形成、演进、胶结的催化剂。酒的概念不是一个小小的酒泉子可以盛的,故此,酒洲应运而生。
2523 次阅读|5 个评论
大师们
热度 5 yhliu971225 2012-1-6 14:51
大师们
读边一的【经典重温】七年过去,不知顾校长的学养与态度进步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5508do=blogid=526232 摘录。 从左依次为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国学大师梁启超;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王国维;史学大师陈寅恪;中国西洋文学大师吴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571 次阅读|14 个评论
文学评论家不是一种职业
xuxiujiang 2012-1-4 10:13
文学评 论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兼职的业余爱好。之所以申明这个问题,是因为一些文学爱好者把它误认做了一种职业。如果有人把文学评论家作为一种职业去追求,就存在可能混不上饭吃的危险。 职业是什么?用中国人的传统说法,职业就是饭碗,是人们从社会中持续谋取生存资料的手段,是社会食物链的稳定一环。职业的要素是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养活自己及家人这是作为一种职业的起码要求。 文学评论家的主要收入就是撰写文学评论的稿费,这些收入数量小,且极不稳定,不足以支持一个人靠此维生,不是社会食物链中的稳定一环,因此,不是一个职业。 生活中,客串文学评论家的主要有编辑、记者及大学教师。他们撰写文学评论,主要是想抒发自己的见解,其实,这种企图表达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想法很难实现。所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实际上都是被媒体所操纵着的,作者的作品只有符合媒体编辑们的想法,才有机会公开发表,所以,作者就成了编辑手中的木偶,不可能具有独立的思想。比如文学评论,只有那些替媒体宣传造势,甘当文托的人,才会通过写作,获取一定的经济补偿。 作家很难成为一种职业。尤其是当代,传播遇到了巨大的屏障,想通过写书赚稿费发财概率极低,不能说没有,比如,韩寒、于丹之类,但绝对是个别现象。很多人写书,实际上是赔本赚吆喝,从别的方面获得经济补偿。 写书的直接经济收益很小,甚至很可能是不小的一个负数。但综合收益很大,因为写书是与作者的声望联系在一起的。写书就有可能出名,出了名的人 就会有更多的赚钱机会,图书的公信力一旦转化成个人的名望,就成了一种有效的赚钱工具。
2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木心:《风言》
zhangzizhang 2012-1-1 10:57
《风言》 「温柔敦厚」,好! 也别怕「尖」和「薄」,试看拈针绣花,针尖、缎薄,绣出好一派温柔敦厚。 伟大的艺术常是裸体的,雕塑如此,文学何尝不如此。 中国文学,有许多是 「服装文学」, 内里干瘪的很,甚至槁骨一具全靠古装、时装、官服、军服,裹着撑着的。 有血肉之躯,能天真相见的文学,如果还要比服装,也是可嘉的,那就得拿出款式来;乱穿一气,不是脚色。 三十年代有一种「文明戏」,南腔北调,古衫洋履,二度梅加毛毛雨,卖油郎and茶花女,反正随心所欲,自由极了。 不见「文明戏」久矣,在文学上好像还有这种东西。 「鉴赏力」,和「创作力」一样,也会衰退的。 滥情的范畴正在扩散,滥风景、滥乡心、滥典、滥史、滥儒、滥禅…… 人的五官,稍异位置,即有美丑之分,文章修辞亦当作如是观。 时下屡见名篇,字字明眸,句句皓齿,以致眼中长牙,牙上有眼,连标点也泪滴似的。 把文学装在文学里,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 「文学」是个形式,内涵是无所谓「文学」的。 有人喜悦钮子之美,穿了一身钮子。 从「文学」到「文学」,行不多时,坐下来了──水已尽,没见云起……在看什么?看自己的指甲。 贪小的人往往在暗笑别人贪大──尤其在文学上,因为彼等认定「小」,才是文学;「大」,就不是文学了。 也有贪大贪得大而无当乃致大而无裆者,那是市井笑话非复文坛轶话了。 「五四」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不成熟,原因是作者的「人」没有成熟。 当年「西风东渐」,吹得乍卸古衣冠的「中国文学」纷纷感冒。半个世纪过去,还时闻阵阵咳嗽,不明底细的人以为蛙鼓竞噪,春天来了。 为了确保「现代的风雅」,智者言必称「性感」,行必循弗洛伊德的通幽曲径,就像今天早晨人类刚刚发现胯间有异,昨日傍晚新出版「精神分析学」似的。 在走,在走火,走火入魔,走火出魔。 更多的是人也没有走,入了魔了。        评论家是怎样的呢,是这样──他拍拍海克里斯的肩:「你身体不错」,他又摸摸阿波罗的脸:「你长相不俗」。因为他认定自己膂力最大,模样儿最俊。 文学是什么,文学家是什么,文学是对文学家这个人的一番终身教育。 之所以时常不免涉及古事古人,可怜,再不说说,就快要没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坐标感了。 亦偶逢有道古人古事者,跫然心喜,走近听了几句,知是「古钱牌」功夫鞋的推销员。 在三十世纪的人的眼里,二十世纪最脱离现实的艺术作品,也是二十世纪的一则写照。 「知性」与「存在」之间的「明视距离」,古代不远,中世远了些,近纪愈来愈远。 为地球摄像,得在太空行事。虽然这个比喻嫌粗鄙。 时至今日,不以世界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区域的、实际的事物,是无法得其要领的──有人笑我「用大字眼!」我也笑,笑问:「你敢用?」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是昨日之艺术。 情理之中之中,意料之外之外。这是今日之艺术。 明日之艺术呢,再加几个「之中」「之外」。 再加呀。 有鉴于圣佩夫医福楼拜、礼楼拜医莫泊桑,有鉴于书评家法兰克.史文勒顿之医葛拉罕.格林,用足了狼虎之药,格林到八十岁还感德不尽…… 宜设「文学医院」。 「文学医院」门庭若市,出院者至少不致再写出「倒也能帮助我恢复了心理的极度的疲乏」这样的句子来。 如果,是别人写了一部「红楼梦」,曹雪芹会不会成为毕生考证研究「红楼梦」的大学者。 批评家的态度,第一要冷静。第二要热诚。第三要善于骂见鬼去吧的那种潇洒。第四,第四要有怆然而涕下的那种泼辣。 有人,说:其他的我全懂,就只不懂幽默。 我安慰道:不要紧,其他的全不懂也不要紧。        某现代诗人垂问:宋词,到后来,究竟算是什么了? 答:快乐的悲哀和悲哀的快乐的工艺品。        几乎什么都能领会,几乎什么都不能领会──人与艺术的关系所幸如此,所不幸如此。 在艺术上他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而他触及很多艺术品触及许多艺术家时,心里会不住地嘀咕:这有什么用呢,这有什么用啊。 「雅」,是个限度,稍逾度,即俗。 这个世界是俗的,然而「俗」有两类:可耐之俗,不可耐之俗。 逾度的雅,便是不可耐之俗。 文学的不朽之作,是夹在铺天盖地的速朽之作必朽之作中出现的,谁人不知,谁人又真的知道了。 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到头来会升华为素澹的绮丽,另一种是必将落得靡敝的绮丽。 少年爱绮丽,就看他和她爱的是那一种。        他忽然笑道:不再看文章了,看那写文章的人的脸和手,岂非省事得多。 天性是唯一重要的──单凭天性是不行。 才能,心肠,头脑。缺一不可。三者难平均;也好,也就此滋生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史,还得由后人来写(那就不叫「现代」而是以「世纪」来划分了)。目前已经纂成的,大抵是「文学封神榜」「文学推背图」。    友谊的深度,是双方本身所具的深度。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西塞罗他们认为「只有好人之间才会产生友谊」,还是说得太忠厚了。 小灾难的迭起而丛集,最易挫钝一个国族的智力。 凋谢的花,霉烂的果,龙钟的人,好像都是一种错误──既是规律,就非错误,然而看起来真好像都是错误。 真正聪明的人能使站在他旁边的人也聪明起来,而且聪明得多了。        爱情是个失传的命题。爱情原本是一大学问,一大天才;得此学问者多半不具此天才,具此天才者更鲜有得此学问的。 后来,我才明白,开始作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的结局已经或近或远地炯视着我。 自身的毒素,毒不死自身,此种绝妙的机窍,植物动物从不失灵,人物则有时会失灵,会的,会失灵的。 那人,那些人,只有一点点不具反省力的自知之明。 安诺德以为「诗是人生的批评」。若然,则「批评是人生的诗」,「人生是诗的批评」,「诗的批评是人生」。 明摆着的却是:诗归诗。批评归批评。人生归人生。 一贯说假话的人,忽然说了句真话──那是他开始欺骗自己了。 我所说的诚恳,是指对于物对于观念的诚恳;能将诚恳付予人的机缘,越来越少。 不幸中之幸中之不幸中之幸中之…… 谁能置身于这个规律之外。 理既得,心随安,请坐,看戏(看自己的戏)。 成功,是差一点就失败了的意思。 任何一项盛举,当它显得使多数人非常投入的时刻到来,我遁逸的决心便俶尔躩起。 人的快乐,多半是自以为快乐。 植物动物,如果快乐,真快乐。 苏格兰诗人缪尔自称是个负债者,负于人、兽、冬、夏、光、暗、生、死。因而使我悚然自识是个索债者,一路索来,索到缪尔的诗,还不住口住手。 当某种学说逐渐形成体系,它的生命力便趋衰竭。 有人搔首弄姿,穿文学之街过文学之巷……下雨了……那人抖开一把缀满形容词的佛骨小花伞,边转边走。 把银苹果放在金盘上吧,莎士比亚已经把金苹果放在银盘上了。 智力是一种弹力,从早到晚绷得紧紧的人无疑是蠢货。 一个性格充满矛盾的人,并没有什么,看要看是什么控制着这些矛盾。 爱情来了也不好去了也不好,不来不去也不好,爱情是麻烦的。 余之所以终身不事评论,只因世上待解之结多得无法择其尤。 有许多坏事,都是原来完全可以轻易办好的事。 比喻到了尽头,很糟糕──一只跳蚤拥有百件华袍,一件华袍爬着百只跳蚤。 快乐是吞咽的,悲哀是咀嚼的;如果咀嚼快乐,会嚼出悲哀来。 人类文化史,二言以蔽之……自作多情,自作无情。 大义凛然,人们着眼于大义,我着眼于凛然。 生活的过里,是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常常流于无效的自我教育的过程。然而总得是个自我教育的过里。 宠誉不足惊,它不过是与凌辱相反,如已那般熟知于凌辱,怎会陌生于宠誉而手脚无措呢。 在新闻纸一角看到: 「……世界上爱好真理的男人女人……」 我大为吃惊。 怀疑主义者其实都是有信仰的人……嘘,别嚷嚷。 此时此地,念及尼采。并非原来那个尼采。早有人说尼采主义存在于尼采之前,我指的是尼采主义之前的那个太朴初散的尼采,亦即尼采之后的透视尼采之大不足的那个尼采。
个人分类: 文学:当代文学|2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圣诞夜听陈平原讲“文学”
热度 3 zhangzizhang 2011-12-24 22:43
晚去屏峰校区听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讲《文学教育与作为专业的“文学”》两小时。 陈平原在 80 年代与钱理群、黄子平以“ 20 世纪中国文学”说有大影响, 1987 年暑期我在北京“文化:中国与世界”高级讲习班听过其授课,前两年在浙图亦遇见他讲西南联大,近二十年致力于中国大学教育研究,今晚从“诗歌乃大学之精魂”说起,辨析“文学”之“教育”内涵,感慨今日中国大学之功利化、工具化,力倡大学之人文精神。 讲座结束时,本想举手发言表达两个意思:一是向陈先生致敬,二是希望他对中国大学的理想与期待能够实现,结果学生提问踊跃又有水平,甚觉欣慰,乃罢。
个人分类: 教育:中文系|3477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的理想20年
热度 7 jingyanwang 2011-12-22 22:11
我的理想20年
1985~1992: 学前时期理想:忘记了。 ===============================1992~1997 =============================== 小学时期理想: 找到所有圣斗士圣衣的图案 。偶像:《圣斗士星矢》作者。 那时候我能画出所有黄金圣斗士的所有圣衣图案,最大的理想就是找画这些漫画的人,把所有圣衣的图案都搞清楚。当时觉得这是无比崇高的理想,难度无比巨大,今生为此。 斗转星移, 20 年一转眼就过去了,童年时所渴望的图片现在都可以在网上下到,但是现在的我觉得已无意义。若能与童年的我面对面,我只会告诉他, 所有的图案,我都已经为你找到了 。 =============================== 1997~2000=============================== 初中时期理想: 当作家 , 拿诺贝尔文学奖 。偶像:鲁迅。 初中开始喜欢文学,花几块钱买了一本《文学名著小词典》,从此开始了一个浩大的工程:把《小词典》里的著作全部集齐读完,因此读了很多文学名著,最喜欢看的是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果戈理的《死魂灵》,《鲁迅全集》第一册。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文学将会是终身职业,为此不懈努力,终于在高中选了理科之后放弃这一想法。也自己写过一些东西。好像正式发表的只有一篇,而且是上了高中才在一个小报的角落里发表的。 我想对 15 岁的我说: 喜欢文学,不需要当职业作家,不需要诺贝尔奖,喜欢就行了。还有,你一直求之不得的《南行记》,终于读到了,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内容和你想象的一样精彩,文笔尤其好 。 =============================== 2000~2003=============================== 高中时期理想: 考大学,清华北大 。偶像:大学生。 上了高中,把考大学当作生活的全部,题海战术,每天计划着如何能考上梦中的清华。自习,排名 …… 每天都在考不上大学的恐慌,和考上大学的希冀中度过。记得伊拉克战争爆发,记得中国足球第一次进世界杯 …… 记得一起拼搏的同学, “ 自强不息 ” 的格言。 17 岁的我,我想对你说, 你高考很正常,没有发挥超常也没失常,你真实的水平是比重点线高 40 多分,你没有考上清华,而被一个非常优秀的大学 - 中南大学录取。恭喜你 。 =============================== 2003~2008=============================== 大学以及研一的理想: 做一个优秀的工程师,进牛企 。偶像:李一男。 大学在一个工科学校: ASP.NET,SQL Server,3G 通讯,嵌入式系统, DSP ,达芬奇处理器, Linux,Windows CE, 系统分析师,等等等。学理论,做设计,跟项目,参加竞赛。每天脑子里想的,手上做到,嘴里说的都是这些,忙得不亦乐乎,小有所成。一切都是为了将来能在企业中能做一个优秀的工程师,独挡一面。 若能倒退两年,我会告诉自己, 你很强,在后面的岁月里你拿到了可望不可即的两个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的大奖,虽然你最后没有做工程师,但是为这段经历划伤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更重要的是,要珍惜身体,享受生活 。 =============================== 2008~2010=============================== : 读博以后理想: 出国做博士后 。偶像: TPAMI 期刊文章作者。 慢慢发现原来做工程并非长久之计,工程就像重复劳动,我也越来越没有兴趣,慢慢也发现我的长处和短处,研究跟工程比起来,更能发挥我的长处,终于醒悟,于是决定做科研。现在我依然有理想,那就是把难产的文章赶快写出来,今后的事就是随其自然了,越到后面的理想越实际。我很想知道 3~5 年后的我,会对今天的我说些什么。我希望我的理想能实现,我希望今天没有走错,我希望我终于找到我的终身职业。 我想告诉一年前的我: 你的努力都有回报了,虽然还没发 PAMI ,但是发了 3 篇 SCI 的一区,影响因子超过 10 ,最好的也发在 IEEE Trans. 上。还拿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两个大奖学金。找博后也毫无悬念的拿到了不只一个 offe r 。但是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比科研重要。
个人分类: SESSION|50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由“文学地理学”想到“地理人文学”—论人文学者的新利器(GIS)
hillside 2011-12-22 21:19
近年,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分支,已经取得不少进步,近年在国内出现了不少文献。然而,基本上都是文学批评或文艺理论工作者在进行探讨。 总体而言,文学地理学似乎属于文化地理学范畴。近几年,书法地理学、艺术地理学、音乐地理学都曾出现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其实,早在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Hettner,Alfred 1859—1941)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中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一门作为艺术的地理学,它和作为科学的地理学的关系如何。与此有关的问题,是:应该如何理解美学地理学。” 时隔这么多年,这个问题依然是个问题,引起过不少争论,也启发了不少新知。西方的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理论与应用似乎是个热点,而国内的人文地理学温度与西方相比,即使在全球变暖的呼声中似乎也难以升温。 文化地理学的薄弱环节与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文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台湾称资讯系统)。具体到文学地理学层面,由于地点的模糊性,GIS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理论瓶颈。国学网论文《利用GIS技术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数学化水平》、期刊论文《以GIS为例看信息技术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应用》都提出了一些设想。我希望有一天能见到红楼梦GIS研究、三国GIS研究。 实际上,社会科学大类中不少门类都能建立相应的交叉学科,如法律地理学(地理法学)、教育地理学、人才地理学等。 按传统与现状而论,总体来讲,人文地理领域的研究似乎主要是地理学者,对其它学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当然,这也难怪,学有专攻。 我认为,GIS是一种横断性的技术,应当不局限它的“地理”属性。它并不是地理圈的专享,在台湾已出现于不少人文研究领域。国内的人文领域学者对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还比较陌生,心存排斥或畏惧。 因此,我愿向地理圈外的人文学者推出“地理人文学”的概念,并且推荐堪称人文学者新利器的GIS。GIS应当走出地理圈,迈向整个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生为地球人,“地理人文学”(“环境人文学”有些近似)的视角是值得运用的。 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圈耳熟能详,然而,我认为“地理经济学”的视角对于经济人可能更有吸引力。
个人分类: 地理科学|3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二逼青年
roadstone 2011-12-12 18:53
当文艺成为嗤笑的代言,我想大概大家是有病的。前段时间网上很是流行一组图片“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二逼青年”,文艺被诠释为兰花指等温婉的搞笑行为。现在大家管一个人叫文艺青年,我想叫之人心中颇有种鄙夷的心想,被叫之人心中也颇觉不爽,那就是说文艺这词已经被这个时代嘲笑成了低级趣味的名词,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默默接受。文艺,狭隘地说就是文学与艺术,广义上炫耀的话还可以理解成文化修为与艺术品味。反正理解来理解去,文艺两字都被理解在精神的圈子内。大家为何对文艺如此不屑一顾呢,因为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诗意的时代,诗意决然不是诗人的专有名词,现代的诗人已经在苟延残喘中忍受着俗世的孤独,达观一点的诗人不至于来个卧轨、跳楼之类的云云,不达观点的一些人,只能是理解成有些灵魂本来就不属于这个俗世。物质把精神强奸后的结果就是,精神不堪其辱而自杀。古代的诗人,自我感觉应该是相当之好的,毕竟科举考的文才居多,文才就以诗歌最可炫耀,那时候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也说明,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人们好读其诗,那时候的人凭什么喜欢文学?或许那时候是物质在追求精神这个美人吧,热恋阶段,沙漠里都是有水的。没有读者的作者是寂寞的,没有作者的时代是寂寞的。物质世界的浮躁,已经让大家想象不出我有什么理由去读些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些许物质利益的书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你读书读傻了吧。傻啦吧唧的时代,需要傻啦吧唧的芸芸众生。当地球人都不能阻止读书人不读书的时候,读书人必定要被认为是火星人一般的另类。为何?因为地球人向往人民币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民币也到了没有人民币真的要死人而不是寸步难行的地步。现在,物质已经不是强奸精神,而是直接强暴,强奸和强暴有什么区别?也许是太监和猛男的区别吧。文艺之于人有好处吗?有吧,有自我安慰之良效。如果人人都懂得自我安慰,那么这个社会必定要和谐许多。文艺的人是虚伪的吗?是的吧,不然怎么会有斯文败类呢?敢问这世界上有谁真正不虚伪呢?只有白痴才像个白痴一般老老实实吧。如果人性初始都是一样的话,那么每个人心中都藏有真、善、美与假、丑、恶,只不过善之人用真善美把假丑恶给掩藏不露,于是虚伪诞生。真正把恶念断除的,我想只能是圣贤之辈,我等芸芸只消做到真善美犹如婴儿长大,假丑恶犹如电影《返老还童》一样越长越小,善念时时能控制恶念,便已不差。擅长文艺般自我安慰的人,内心一般都比较不脆弱。钱老也说过搞物质研究的科学家也需要文艺的修养,养什么?不是养二奶,而是养德。中国的传统嘛,总是讲“德才兼备”而不是说“才德兼备”,先有德起码是个正常人,先有才说不定先成为了一头禽兽,越有才,禽兽越危险。养德如何去养,如果自己没有孔圣人那般或者是共产主义那般的觉悟,你还是老老实实接受教育或者再教育吧,如果你不能低下面子,放下身段向人学习,那就偷偷向书本学习吧,这样只有书的作者才能耻笑到你。如果真想世界和谐,算了吧,世界永远不会和谐,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比现在要和谐一点,我看少些二逼青年,多些文艺青年还是有必要的,为人为己,为己为人,读些二逼青年眼中犯二的书,恭喜你,文艺了,阿门。
2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想念三毛
wangfan0306 2011-12-5 00:27
三毛,一直想写点什么关于她的。现在已经说不上迷恋她了,只是在谈起她想起她时有一种亲人般的熟悉又有师长般的亲切。 遇见三毛,是在我脆弱而偏执的青春年代,就像两个人的遇见,恰好是对的时候遇上了对我心境的她。她的灵性、敏感和飘逸让我目瞪口呆,她给我枯燥而呆板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在现实的踽踽前进中有了飞翔的冲动;她给我播下了一颗种子,让我从未停止发酵酝酿,终于领悟生命的真实意义在于心灵。这几年我已不去翻她的书,因为我远远的,无法追随她的生活,但我一直自我相信着我的心意与理想与她相通,我的生活情趣里有她的影子,她的追求亦是我永恒的梦想。我就抱着这种信念自负着可以进行与她跨越时空的对话。 对三毛的期待是一直无法割裂的,可她离开了我们,彻底留给人们一个半掩琵琶面的传奇,一弯美丽哀愁的残月。遗憾,嗟吁,无可奈何,却越发成为了心里的无可超越。她在最美最富才情最风华正茂又极尽殊荣时选择了谢幕,诚然是意料之外却又合情合理的,这样的故事不是始自于她也径自还在延续着。于三毛,恰恰荣誉,是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三毛,她好在哪?如《橄榄树》里唱的,她是个浪子,她的心灵故乡永远在追寻远方,她勇敢而执着地将万水千山走遍,找寻生命的意义,在行走中释放自己的友爱、心与灵魂,凡是超脱于物质的享受而执著于精神的享受不很难得而可贵么?三毛还是个浪漫的“拾荒”者,在沙漠里通过变废为宝塑造了一个沙漠里最美丽的家:轮胎缝成坐垫,坐下去好像一个君王;骆驼白骨是美丽而高贵的装饰。。。她用一双发现美的慧眼,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世间上没有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她不矫情不世俗,举着高脚杯陪着外交官朋友出席上流社会酒会的双手可以也可以不拘一格自然大方地收集牛粪做花肥,却仍然处处透露着品位的高雅。 而没有遇见三毛,也许我会是一条明快叮咚地小溪,奔流到海是我的唯一目的;遇见三毛,我是内部沟壑纵横的湖,表面波澜不惊,一石却可惊起千层浪,不在于个人形式的完结,在于行走的风景中,在曲径通幽处实现自己的价值;没有遇见三毛,我可能会成为争强好胜的人,遇见三毛,我成为一个表面随和内心骄傲却什么都不争的人;没有遇见三毛,我是一个自私的人,遇见三毛,我很自我却很柔软;没有遇见三毛,也许我会拥抱现实仆尘而乐简单而努力地活着,遇见三毛,我心性散漫,但却是一个多棱面、立体而丰满的人。 遇见三毛是我人生的一个很重大的变化,这个过程中就是有得有失的吧,然而人生没有假如,事实上我已不能想象,如果我的生活没有遇见三毛。我就这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一路走了下来,三毛的信念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好像我的一个亲人。只是斯人已逝,与三毛的“热恋”再难寻觅了,当时夜以继日捧读三毛期待三毛的经历再难复制了。啊,人生若只如初见! (2007年3月)
个人分类: 记忆贝海|1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小资情调者的自述
热度 2 yurongming 2011-11-1 17:47
看题目有点调侃的味道,但俺这篇博文是绝对认真、绝对严肃的。说小资情调,是因为俺突然发现,不管文学、电影还是音乐,俺对当代中国大陆的基本不感冒,只喜欢欧美和和其他世界各国的。不只是不喜欢本土的,更严格说是有点反胃,是的,很有点反胃的感觉! 是俺媚洋崇外吗?对于喜欢扣帽子的人来说,这是最有杀伤力的武器,不用去动脑筋思考和分析,也不会给你辩白的机会。因此,俺干脆就自我招供。 看世界经典的文学著作,俺会得到心灵的洗礼、生命的震颤,看中国当代文学得到的是什么呢?恶心,除了恶心还是恶心。有兴趣的可以参读俺前面所写的博文——中国当代文学距离世界文学经典有多远? 再说电影和音乐。俺所认为经典的奥斯卡片和其他各国电影经典也不是很多,最喜欢的有《与狼共舞》、《辛德勒的名单》、《沉默的羔羊》、《飘》、《傲慢与偏见》、《教父》、《勇敢的心》、《斯巴达三百勇士》、《罗宾汉》等等。虽然《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一直被推崇备至,但俺认为还算不上绝对的经典。这些电影,有对美好人性的讴歌和展示,也有对邪恶本性的深沉解剖和暴露,有浪漫的爱情,有孤独的守候,有作为一个真正血性男儿生命的激情和壮烈,有对生命困惑的深深咏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沉追问,唯独没有太监、没有奴才,没有故作姿态的高雅,没有毫无深度的做作,没有口号式让人恶心的语言……那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个性、灵魂的张扬和展露,不是台上任人摆布的木偶,不是鹦鹉学舌的小丑,不是带着双重面具的政治图解的工具……那是真诚的、活生生的人,不仅仅是在演戏,更是用震颤的生命的激情在展示。 其实很多外文音乐俺都听不懂歌词,但这并不妨碍俺的喜欢和欣赏。中国特色的东西,总是带上了太多虚伪和做作,就连唱歌也是拿腔拿调、装模作样。一句话,写文章是表演,演戏是表演,唱歌同样还是表演。你永远也别想从中看到真正的人的面目、人的灵魂。听外文音乐,俺可以一个人静静沉浸在那种刺穿心灵的忧郁和生命的呐喊之中,那是毫无遮掩、毫无隐藏的生命的呐喊,演唱者不是在表演,而是用全部生命的激情在召唤,对爱与美的生命的召唤…… 也许有人说,中国就是讲究含蓄,以含蓄为美。是的,这俺赞同,但俺必须强调,含蓄绝不等于虚伪!俺其实真的很期待,有一天,俺能够自豪的说,俺最喜欢的就是俺们中国的文学、中国的电影、中国的音乐!俺能够等到那一天么?
个人分类: 其他|3042 次阅读|8 个评论
大自然与人类文明
whyhoo 2011-11-1 13:30
古希腊的哲学、科学、艺术、文学、建筑都先后达到过其发展的巅峰,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自然的观察和哲学式的思考极大的丰富了古希腊人的智慧,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是古希腊哲人的代表。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其最初的思考也是来源于对亚里士多德科学思想的质疑。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的创立者海森伯在中学时就读了柏拉图的哲学著作,他后来也曾试图将量子物理与柏拉图哲学联系起来。哥本哈根精神实际上与柏拉图学院的哲学辩论有着很大的类似之处。古希腊的哲人们崇尚智慧,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技术,他们也不用受现代社会种种传统、制度的约束。工业文明将现代人与自然隔离起来,科技在为人类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在给人类制造种种牢笼,我们越是依赖科技就越是失去了某种自由。在一个简单化的社会里,在一个与自然密切接触的社会里,人的思想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在世界文明史上,以培根为代表的理性时代和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时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这两个时代都居于工业革命之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奠定了工业文明的思想基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思想基础,每一个时代总会有其特定的思想体系,一个思想体系一旦形成便会牢牢禁锢这个时代人的思想,因此要打破旧有的思想体系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才能迎接新的时代的到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是建立在两种不同物质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前者以土地为基础,后者以工业为基础。手工劳动被机器化大生产代替后人的思想也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工业文明中人们可以有很多时间思考衣食住行以外的事情,人们的精神生活会极大的繁荣。城市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人们的生活也独立于自然之外,网络、书籍、报刊是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在一个已经建构好的思想体系中人很难获取新的智慧,于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人们开始从古希腊文明中获取新的智慧。古希腊文明的智慧来自于大自然,在工业文明中人们通过研究自然科学从大自然中获取新的智慧,《自然》、《科学》这两种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杂志最好的反映了人对于自然和科学的认识。对大自然的回归使人类能够重新认识自己,环境、能源问题就反映了这种认识。人类社会的各种危机其根源实际上还是来源于人与自然相处融洽与否,大自然教给我们生存的本领并赋予我们更多的智慧,我们在享受大自然这种恩赐的同时也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如何更好的回馈大自然,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向前,但大自然还是那个不断慷慨馈赠人类的大自然。
1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starboy 2011-10-29 10:20
沈从文年轻的时候,稿件无人采用,在北京四处碰壁,给郁达夫写了份信,下午郁达夫便去湖南会馆找到沈从文, 花了5元钱请他吃饭。回来后,做了此文。 转载如下,深意自明。哈哈 ----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郁达夫 今天的风沙实在太大了,中午吃饭之后,我因为还要去教书,所以没有许多工夫和你谈天。我坐在车上,一路的向北走去,沙石飞进了我的眼睛,一直到午后四点钟 止,我的眼睛四周的红圈,还没有退尽。恐怕同学们见了要笑我,所以于上课堂之先,我从高窗口在日光大风里把一双眼睛曝晒了许多时。我今天上你那公寓来看了 你那一副样子,觉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现在我想趁着这大家已经睡寂了的几点钟功夫,把我要说的话,写一点在纸上。 平素不认识的可怜的朋友,或是写信来,或是亲自上我这里来的,很多很多,我因为想报答两位也是我素不认识而对于我却有十二分的同情过的朋友的厚恩起见,总 尽我的力量帮助他们。可是我的力量太薄弱了,可怜的朋友太多了,所以结果近来弄得我自家连一条棉裤也没有。这几天来天气变得很冷,我老想买一件外套,但始 终没有买成。尤其是使我羞恼的,因为恰逢此刻,我和同学们所读的书里,正有一篇俄国果戈尔著的嘲弄像我们一类人的小说《外套》。现在我的经济状态比从前并 没有什么宽裕,从数目上讲起来,反而比从前要少——因为现 在我不能向家里去要钱花,每月的教书钱,额面上虽则有五十三加六十四合一百十七块,但实际上拿得到的只有三十三四块——而我的嗜好日深,每月光是烟酒的 账,也要开销二十多块。我曾经立过几次对天的深誓,想把这一笔糜费节省下来,但愈是没有钱的时候,愈想喝酒吸烟。向你讲这一番苦话,并不是因为怕你要来问 我借钱,而先事预防,我不过欲以我的身体来做一个证据,证明目下的中国社会的不合理,以大学校毕业的资格来糊口的你那种见解的错误罢了。 引诱你到北京来的,是一个国立大学毕业的头衔,你告诉我说你的心里,总想在国立大学弄到毕业,毕业以后至少生计问题总可以解决。现在学校都已考完,你一个 国立大学也进不去,接济你的资金的人,又因为他自家的地位动摇,无钱寄你,你去投奔你同县而且带有亲属的大慈善家H,H又不纳,穷极无路,只好写封信给一 个和你素不相识而你也明明知道和你一样穷的我,在这时候这样的状态之下你还要口口声声的说什么大学教育,“念书”,我真佩服你的坚忍不拔的雄心。不过佩服 虽可佩服,但是你的思想的简单愚直,也却是一样的可惊可异。现在你已经是变成了中性——半去势的文人了,有许多事情,譬如说高尚一点的,去当土匪,卑微一 点的,去拉洋车等事情,你已经是干不了的了,难道你还嫌不足,还要想穿几年长袍,做几篇白话诗,短篇小说,达到你的全去势的目的么?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 有饭吃,你这一种定理,是哪一本书上翻来的? 像你这样一个白脸长身,一无依靠的文学青年,即使将面包和泪吃,勤勤恳恳的在大学窗下住它五六年,难道你拿毕业文凭的那一天,天上就忽而会下起珍珠白米的雨来的么? 现在不要说中国全国,就是在北京的一区里头,你且去站在十字街头,看见穿长袍黑马褂或哔叽旧洋服的人,你且试对他们行一个礼,问他们一个人要一个名片来看 看,我恐怕你不上半天,就可以积起一大堆的什么学士,什么博士来,你若再行一个礼,问一问他们的职业,我恐怕他们都要红红脸说,“兄弟是在这里找事情 的。”他们是什么?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吓,你能和他们一样的有钱读书么?你能和他们一样的有钱买长袍黑马褂哔叽洋服么?即使你也和他们一样的有了读书买衣 服的钱,你能保得住你毕业的时候,事情会来找你么? 大学毕业生坐汽车,吸大烟,一攫千金的人原是有的。然而他们都是为新上台的大老经手减价卖职的人,都是有大力枪杆在后面援助的人,都是有几个什么长在他们 父兄身上的人,再粗一点说,他们至少也都是会爬乌龟钻狗洞的人,你要有他们那么的后援,或他们那么的乌龟本领,狗本领,那么你就是大学不毕业,何尝不可以 吃饭? 我说了这半天,不过想把你的求学读书,大学毕业的迷梦打破而已。现在为你计,最上的上策,是去找一点事情干干。然而土匪你是当不了的,洋车你也拉不了的, 报馆的校对,图书馆的拿书者,家庭教师,男看护,门房,旅馆火车菜馆的伙计,因为没有人可以介绍,你也是当不了的——我当然是没有能力替你介绍——所以最 上的上策,于你是不成功的了。其次你就去革命去罢,去制造炸弹去罢!但是革命不是同割枯草一样,用了你那裁纸的小刀,就可以革得成的呢?炸弹是不是可以用 了你头发上的灰垢和半年不换的袜底里的污泥来调合的呢?这些事情,你去问上帝去罢!我也不知道。 比较上可以做得到,并且也不失为中策的,我看还是弄几个旅费,回到湖南你的故土,去找出四五年你不曾见过的老母和你的小妹妹来,第一天相持对哭一天,第二 天因为哭了伤心,可以在床上你的草巢睡去一天,既可以休养,又可以省几粒米下来熬稀粥,第三天以后,你和你的母亲妹妹,若没有衣服穿,不妨三人紧紧的挤在 一处,以体热互助的结果,同冬天雪夜的群羊一样;倒可以使你的老母不至冻伤,若没有米吃,你在日中天暖一点的时候,不妨把年老的母亲交付给你妹妹的身体烘 着,你自己可以上村前村后去掘一点草根树根来煮汤吃。草根树根里也有淀粉,我的祖母未死的时候,常把洪杨乱日,她老人家尝过的这滋味说给我听,我所以知 道。现在我既没有余钱可以赠你,就把这秘方相传,作个我们两位穷汉,在京华尘土里相遇的纪念罢!若说草根树根,也被你们的督军省长师长议员知事掘完,你无 论走往何处再也找不出一块一截来的时候,那么你且咽着自家的口水,同唱戏似的把北京的豪富人家的蔬菜,有色有香的说给你的老母亲小妹妹听听,至少在未死前 的一刻半刻中间,你们三个昏乱的脑子里,总可以大事铺张的享乐一回。 但是我听你说,你的故乡连年兵灾,房屋田产都已毁尽,老母弱妹也不知是生是死。五年来音信不通,并且现在回湖南的火车不开,就是有路费也回去不得,何况没有路费呢! 上策不行,次之中策也不行,现在我为你实在是没有什么法子好想了。不得已我就把两个下策来对你讲罢! 第一,现在听说天桥又在招兵,并且听说取得极宽,上自五十岁的老人起,下至十六七岁的少年止,一律都收,你若应募之后,马上开赴前敌,打死在租界以外的中 国地界,虽然不能说是为国效忠,也可以算得是为招你的那个同胞效了命,岂不是比饿死冻死在你那公寓的斗室里,好得多么?况且万一不开往前敌,或虽开往前敌 而不打死的时候,只教你能保持你现在的这种纯洁的精神,只教你能有如现在想进大学读书一样的精神来宣传你的理想,难保你所属的一师一旅,不为你所感化。这 是下策的第一个。 第二,这才是真正的下策了!你现在不是只愁没有地方住没有地方吃饭而又苦于没有勇气自杀么?你没有能力做土匪,没有能力拉洋车,是我今天早晨在你公寓里第 一眼看见你的时候,已经晓得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我想你还能胜任的,要干的时候一定是干得到的。这是什么事情呢?啊啊,我真不愿意说出来——我并不是怕人 家对我提起诉讼,说我在嗾使你做贼,啊呀,不愿意说倒说出来了,做贼,做贼,不错,我所说的这件事情就是叫你去偷窃呀! 无论什么人的无论什么东西,只教你偷得着,尽管偷罢!偷到了,不被发觉,那么就可以把这你偷自他、他抢自第三人的,在现在社会里称为赃物,在将来进步了的 社会里,当然是要分归你有的东西,拿到当铺——我虽然不能为你介绍职业,但是像这样的当铺却可以为你介绍几家——里去换钱用。万一发觉了呢?也没有什么。 第一你坐坐监牢,房钱总可以不付了。第二监狱里的饭,虽然没有今天中午我请你的那家馆子里的那么好,但是饭钱可以不付的。第三或者什么什么司令,以军法从 事,把你枭首示众的时候,那么你的无勇气的自杀,总算是他来代你执行了,也是你的一件快心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活在世上,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 我写到这里,觉得没有话再可以和你说了,最后我且来告诉你一种实习的方法罢! 你若要实行上举的第二下策,最好是从亲近的熟人方面做起。譬如你那位同乡的亲戚老H家里,你可以先去试一试看。因为他的那些堆积在那里的财富,不过是方法 手段不同罢了,实际上也是和你一样的偷来抢来的。你若再慑于他的慈和的笑里的尖刀,不敢去向他先试,那么不妨上我这里来作个破题儿试试。我晚上卧房的门常 是不关,进去很便。不过有一个缺点,就是我这里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事。但是我有几本旧书,却很可以卖几个钱。你若来时,最好是预先通知我一下,我好多服一剂 催眠药,早些睡下,因为近来身体不好,晚上老要失眠,怕与你的行动不便。还有一句话——你若来时,心肠应该要练得硬一点,不要因为是我的书的原因,致使你 没有偷成,就放声大哭起来—— 1924年11月16日《晨报副刊》
1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距离世界文学经典有多远?
热度 7 yurongming 2011-10-24 11:10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曾泳春老师的博文“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少”,勾起了多年来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沉思和感慨。德国汉学家顾彬经典的“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指80年代以来除诗歌外的全部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作品,一度引起中国文学界广泛的争辩,最后是由五位大师级的文学家、理论家投票表决,以3比2否定了“垃圾论”。很明显,这种回应不但无力,而且是很有些滑稽的。也许顾彬的话是有些重了,但至少让我们思考:中国当代文学距离世界文学经典究竟有多远? 本来,我不是学者、作家,更不是文学理论家,自是没有对中国当代文学指指点点的资格。自觉读过一些中国当代名家名作和较多的世界经典文学作品(中文译本),算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在此不揣冒昧,“抛砖引玉” ,希望各位朋友有砖砸砖,有玉砸玉 。 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我喜欢而有深刻印象的确实不多,相对最喜欢的有王小波、余华,其次张承志、张贤亮,此外算有深刻印象的作家作品也不过路遥《平凡的世界》、唐明浩《曾国藩》、阿来《尘埃落定》、余秋雨《文化苦旅》等寥寥几部。像王蒙、贾平凹、张洁、残雪、韩少功等等作家,拜读过他们的一些作品,除了极少部佳作,更多的感觉是很难看下去,即使勉强看完有些作品,也像吞了苍蝇般不舒服。当然,巴金、钱钟书、老舍、沈从文等作家作品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巴金刚出不久的《随想录》据说很不错。 相反,世界经典文学作品给我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在此先简单列一些我最爱的经典作品:【俄】阿尔志跋绥夫《绝境》、【英】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伍尔芙《到灯塔去》、哈代《无名的裘德》、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劳伦斯《虹》、【意大利】比特拉克《秘密》、【奥地利】茨威格《茨威格中篇小说集》、【德】歌德《浮士德》、【法】雨果《悲惨世界》、司汤达《红与黑》、小仲马《茶花女》、乔治.桑《魔沼》、【日】川端康成《雪国》、【美】爱伦坡等《丽姬娅——经典哥特小说集》、霍桑《红字》、玛格丽特.米歇尔《飘》、杰克伦敦《白牙》……这些作家作品给我共同的感觉: 作家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写作,是的,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写作! 正如曹雪芹用自己一生血泪浇灌成《红楼梦》。很凑巧,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与爱伦坡《丽姬娅》都借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画家一生最完美的作品,画出了活生生绝美的少年,甚至道连——格雷现实心灵的每一变化都能完全呈现出来,道连——格雷最后忍受不了画像上自己那已变得野兽般狰狞的面容,试图毁掉画像,却杀死了自己,画像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美最终战胜了现实,艺术家的生命在艺术中永久留存。《丽姬娅》同样也是描绘了一幅活着的、有生命的图画——艺术家的生命。卡夫卡《饥饿艺术家》则更直接地说明了这一点,饥饿艺术家想达到自己艺术生涯的顶点,一直坚持忍受饥饿的表演,最终他达到了他艺术的最高点——以付出自己生命为代价。 借助叙事学的一个术语——隐含作者,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世界经典文学作品的差别。我感觉,看世界文学经典, 就像聆听一个多年深交的好友,他会把自己最刻骨的爱与痛,心灵深处最黑暗的深渊、生命中最激情的呐喊完全呈现在你的面前,你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一起流泪,一起分享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爱与温暖 。反过来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总有那么一点点矫揉造作,那么一点点欲说还休,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却感觉又像拉客的妓女——欲拒还迎,甚至有时还会看到一副恶心的嘴脸——奴才向皇上请安了。顾彬说得没错,“中国作家的胆子太小了”!我在这里并没有苛求,地球人都明白,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牵着一根政治的红线,这不是关于男女的那一个经典的笑话,越过线的不是畜生,但是你必须考量不可预知的惩罚 。我只是说,能否跳出政治的圈套,因为我们就像一个个井底之蛙,根本就不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大!自以为谈论的事情很了不起,却不过是蜗牛被乌龟撞倒后经典的笑话:我没看清楚谁撞我,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总之,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相对好的作品与比较差的作品,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我们与世界文学经典的距离,真的还有好远,好远!
个人分类: 读书杂感|4154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2010级中文、外汉专业作业
zhangzizhang 2011-10-23 11:42
中国当代文学 2010 级中文、外汉专业作业 ( 2011-10-18 ) 本学期作业可从下面类型中任选一个,具体内容可自选或参考教师推荐选题,组织形式为 1-5 人的个人或课题小组,成果包括文字报告( 2000 —— 5000 字) +PPT 汇展两部分。 文字报告部分依次为“标题”、“作者及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 PPT 汇展部分依次为“标题”、“作者及作者单位”、“目录”、“具体内容”。 时间:从作业布置日起至第 12 周上课前,由班长(或学习委员)统一收齐、检测交任课教师。 PPT 电子文档一律以“专业班级 + 作者 + 作业标题”为文件名。 作业类型与具体选题: 一、 关于……的调研(或考察)报告 二、 关于……的访谈与思考 (具体选题: 1 、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 2 、近年学术界与读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 3 、浙江当代文学成就与问题; 4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使用情况; 5 、近 30 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 6 、五六十年代高校学生编写当代文学史教材情况; 7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成就与问题评价; 8 、胡风《时间开始了》背景与心态; 9 、巴金《随想录》写作动机; 10 、沈从文“由文转史”; 11 、当代文学作品“有始无终”现象(如《创业史》、《正红旗下》等); 12 、“潜在写作”文学史概念; 13 、郭小川《望星空》创作心态; 14 、昆剧《十五贯》创作背景; 15 、《阿诗玛》搜集整理情况; 16 、唐湜《划手周鹿之歌》故事原型; 17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写作背景与政治功能; 18 、顾准与张中晓; 19 、穆旦“文革”时期翻译与写作情况; 20 、穆旦《神的变形》思想主题; 21 、顾城《一代人》写作情况; 22 、张洁《方舟》等女性小说主题; 23 、路遥小说《人生》; 24 、阿城小说《棋王》人物与故事来源; 25 、 80 年代先锋小说出现; 26 、近年类型文学流行; 27 、 80 后写作; 28 、打工文学;新世纪十年诗歌创作 附: 中国当代文学史阅读书目与复习纲要 ( 2010-12-18 ) 书目: 一、指定作品:对指定作品应就其主题、人物(叙事性作品)、艺术特点(包括语言、修辞、结构、叙述风格、抒情风格、人物形象塑造等)做出诠释和评论 叙事性作品: 1 、小说: 精读: a 、 50-70 年代: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题《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宗璞《红豆》、茹志鹃《百合花》 、李准《李双双小传》、白先勇《谪仙记》、《游园惊梦》、《安乐乡的一日》、赵振开(北岛)《波动》 b 、 80-90 年代:王蒙《风筝飘带》、 《活动变人形》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汪曾祺 《受戒》、王安忆《我爱比尔》 、 路遥《人生》、张承志《黑骏马》、《心灵史》、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余华《现实一种》、《活着》,王小波《黄金时代》、 严歌苓《天浴》、 《少女小渔》、方方《风景》、刘震云《一地鸡毛》。 扩展阅读: a 、 50-70 年代:孙犁《铁木前传》、《风云初记》,赵树理《登记》、《锻炼锻炼》,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张爱玲《秧歌》、《赤地之恋》,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峻青《黎明的河边》,欧阳山《三家巷》,白先勇《玉卿嫂》、《孽子》,刘以鬯《酒徒》,金庸《笑傲江湖》,张爱玲《色·戒》。 b 、 80-90 年代:杨绛《洗澡》,路遥《平凡的世界》,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北方的河》、《心灵史》,韩少功《马桥词典》,张炜《家族》,王安忆《叔叔的故事》、《长恨歌》,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苏童《妻妾成群》,池莉《烦恼人生》,王朔《顽主》、《动物凶猛》,棉棉《啦啦啦》,毕飞宇《青衣》,李碧华《青蛇》、《胭脂扣》,李昂《杀夫》,朱天文《贩书记》、《荒人手记》。 2 、戏剧: a 、 50-70 年代:老舍《茶馆》 b 、 80-90 年代:高行健 《绝对信号》、《车站》 、《野人》 抒情性作品: 1、 诗: a 、 50-70 年代:郭小川《望星空》、蔡其矫《川江号子》、《雾中汉水》、《也许》、《波浪》, 穆旦《智慧之歌》、《神的变形》 、《冬》,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北岛《回答》、《迷途》 ,黄翔《野兽》、《独唱》,陈明远, 牛汉《半棵树》 、《华南虎》, 曾卓《悬崖边的树》,绿原《最后一名哥伦布》 ,灰娃《我额头青枝绿叶》,纪弦《一片槐树叶》、《阿弗罗底之死》,余光中《春天,遂想起》、《等你,在雨中》、《白玉苦瓜》,洛夫《长恨歌》。 b 、 80-90 年代: 北岛《结局或开始》、《履历》 、《白日梦》, 舒婷《致橡树》、《惠安女子》、《神女峰》,顾城《一代人》、《弧线》,海子《亚洲铜》、《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韩东《有关大雁塔》 、《山民》。 散文随笔:邓拓《燕山夜话》, 巴金《随想录》 ,孙犁的散文,张中行《负暄琐话》,张承志, 史铁生《我与地坛》、 《病隙随笔》,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贾平凹,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张晓风,王鼎均,董桥,木心。 二、非指定作品: 指的是新世纪以来为媒体、图书市场所重点推介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如 80 后作家、网络文学、类型小说、梨花体诗歌、以及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 90 后大学生的文学阅读趣味等。 三、指定文学史著作参考读本(要求了解、阅读) 1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3 、【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复习纲要: 一、 识记下列文学史事件 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与各阶段 “双百方针” 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文革”序幕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文艺界“反右” “文革”,“三突出”,两结合 北岛、芒克创办同仁文学刊物《今天》 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 识记下列文学理论论著及其作者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三十万言书) 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与《红楼梦简论》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韩少功《文学的“根”》 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 三、解释概念 潜在写作 寻根文学 革命样板戏 朦胧诗 归来者诗人 先锋文学 新写实小说 “文革文学” 探索戏剧 探索电影 四、熟悉阅读书目中所列作品,并能运用社会学、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等文学批评方法进行解读和评论。要求:不能写成读后感,着重就作品意蕴、主题、人物、文本诸侧面进行理性解读; 2010-9 , 2010-12-18 修订
个人分类: 文学:当代文学|3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北大周校长谱词及其他
热度 5 yurongming 2011-10-20 18:45
一度沸沸扬扬的《神曲》风波快要尘埃落定,俺本不想凑这个热闹,但有一个几乎完全被忽视的现象确实值得探讨,这里俺就简单发表个人的一些浅见,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俺首先要肯定,周校长亲自操刀学写歌词,并有勇气将自己不成熟的处女之作拿出来“抛砖引玉”,说明他的性格是非常豪爽、非常坦率的。实话实说,他没有错,因为文学与理科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理科的严谨规范与文学的想象文采完全是两回事。周校长长期养成的逻辑理论思维,就是什么都要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首先就违背了文学的空灵和美感,再加上初学,又偏要勉强去凑韵,才造成了悲剧的《神曲》的诞生。 俺不能理解,从“化学是你”歌词的诞生,到配乐演奏,这中间应该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吧?为 什么没有一个人真诚地站出来提醒周校长 ,这样水平的词谱曲演唱是否不太合适?是不愿提醒还是不敢提醒?不愿的是什么?不敢的又是什么?可这毕竟是关系到整个北大脸面的事情呀!还有,谱曲的作者该不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是周校长一意孤行还是某些人的推波助澜?北大学生排演这首歌曲也总该有几天的时间吧?竟没有一个学生感觉到这歌词的水平和层次?很明显,说一个学生都感觉不到肯定是撒谎,那毕竟是中国最牛的文科大学呀!但是什么东西驱使着他们依然不管不顾去演奏、去颂唱呢?就算羞耻、就算脸红,他们依然一脸端庄严肃的到台上去演唱,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强派,还是学生自愿的参与?没有一个敢于提出质疑和抗议的学生,这反映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什么样的严重的问题?!俺只能说, 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独立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可悲呀,这就是中国最高等的学府,这就是中国最高等学府的学生!
个人分类: 其他|3583 次阅读|8 个评论
医学关注身体,文学关注精神,哲学与宗教关注灵魂。
windlight 2011-10-14 07:22
医学关注身体,文学关注精神,哲学与宗教关注灵魂。 和我签名类似的一个说法 zt 望天思念 北京 昌平区 医学关注身体,文学关注精神,哲学与宗教关注灵魂。
个人分类: 思辨|3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的作用和写作的法则
热度 1 伍加 2011-10-11 21:16
【随感杂谈(8)】 文学的作用和写作的法则 伍加,2011年10月11日,周二 青年作家张悦然最近来美国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活动,顺道访问了亚特兰大,并在上个周日做了演讲。这位 29 岁的才女,既是高产作家,又是杂志编辑。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拿到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现在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攻读古典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这位从 14 岁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的 80 后作家才思敏捷,她的自我评价是“早慧而晚熟”;但是,根据我听她的演讲以及观察她回答听众问题时的表现看,我认为张悦然的思考很有深度,她的见解颇为独到,这是一位很有潜力的青年作家。 文学创作有没有所谓的“作家规则”?有没有这样的写作流程和章法可以帮助作者产生好的文艺作品?张悦然认为根本没有这样的法则。表面上看,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平仄押韵、起承转合是写作的章法;八股文有固定格式,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但是八股文专讲形式,缺乏内容,从来没有产生流芳百世的作品。写作章法都是文艺评论家总结出来的写作规律,而文艺评论家常常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他们只是文艺的鉴赏家,不是创造者。 正规的科班学校培养不出大文豪,历史上有名的作家大都是半路出家,或者自然成才的。张悦然本人也是个例子,她本科学的是计算机科学,研究生学的是新闻专业。她在新加坡读书时,自己没有想到会成为作家。换个角度看,如果真有所谓的写作法则存在,那么文学创作就最适合用计算机来进行。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个很重要的应用分支叫做“专家系统”,其中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开发方法已经十分成熟,PROLOG 这个程序设计语言就是基于逻辑规则的编程语言;只要我们把那些写作法则存放在计算机的知识库里,加上丰富完备的词汇库,电脑就应该能够创造出大批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来。事实上,这样的写作电脑还没有出现;从理论上说,在人类没有彻底弄清大脑原理之前,这样的写作电脑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我是搞理工科的,对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知之甚少。据张悦然说,西方人喜欢玩弄规则,发明了许许多多的写作章法和作家规则,而中国人历来就不喜欢规则,这也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重要差异之一。现在一些中国作家盲目崇洋媚外,喜欢把章法规则和条条框框挂在嘴边,搞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作家法则出来,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作茧自缚,邯郸学步。 说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张悦然用石头作为例子,解释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西方人把石头雕刻成塑像,讲究雕刻法则,认为只有把石头加工改造之后才能成为艺术珍品。相反,中国人讲究自然之美,把天然的太湖石放在花园里,放在书桌旁。中国人把石头本身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石头的形状、颜色、产地无不是生命的表征;正像美女的三围、五官、气质令人心旷神怡一样,中国人把石头的“瘦”、“透”、“漏”看成是美的极致。西方文化强调人工改造、征服自然,中国文化则认为万物有灵,顺其自然。 圣经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有两座城市道德败坏、罪恶满盈、污浊泛滥,上帝要毁灭这两个城市,差使者搭救虔诚信主的罗德一家,并吩咐不要回头看。罗德家当时牛羊成群,满院财富,罗德的太太实在舍不得这一切,不听神的吩咐,回头看了一眼,她立刻变成了盐柱。在西方文化中,罗德妻子变成石头是一种惩罚; 而在中国,人变成石头就相当于永生,并非坏事。中国古典文学中就有两个著名的人物来自于石头: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贾宝玉。孙悟空从巨石中蹦出;贾宝玉则是由女娲补天所剩之石变化而成。宋代的米芾,就是那位当过郡守的著名书法家,尤其爱石如命,每得上佳石头他都要一一品题,藏于雅斋,“入玩终不出户”,遇有石中珍品,他会设席整冠,跪膝下拜,呼石为“丈”。江南园林中总少不了太湖石,在那些竹林假山后面,曾经有多少风流故事,留下过多少千古佳话。 希腊神话中有个著名人物叫西绪福斯(希腊语:Σίσυφος),狡猾机智,聪明过人,竟然把冥王玩弄于股掌之上。于是冥王惩罚他,判他把大石推上陡峭的高山,而且每次他用尽全力,把大石推到山顶时,石头就会从其手中滑脱,他就又得重新回到山下再推,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当然是一种无休止的惩罚,这里石头山和大石头都是惩罚的道具。而在中国有个人人皆知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它也与石头山有关,不过情节和结局大相径庭。这故事说,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他家的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人们进出非常不便。愚公决定用锄头和背篓,把大山搬开。他有一个著名的哲学思想:山是静止的、有穷的,而我的子孙后代是无穷无尽的。以无穷对有穷,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总有一天会达到目的。愚公的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帝,于是派遣两名神仙到人间去,把这两座大山搬走了。同样是关于石头和大山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是个悲剧,是惩罚;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成了喜剧,是成功。 所以,中国文学在本质上不求章法,中国人追求的是无我之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嬉笑怒骂皆文章。靠章法、技巧产生的东西只能称之为“能品”,而更高一级的文学作品是靠自然之神借助于作者之手创造出来的“神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有待于青年作家们去挖掘,去汲取,去发展。有些西方作家也认识到这一点,比如塞林格的小说就在追求一种禅意,讲求思考而不留痕迹。中国作家应该多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必能再现中华文化的辉煌,希望张悦然能成为成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典范,成为结合中西方文化优点的新生代作家。 在张悦然演讲之后,亚特兰大笔会的笔友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感到,中国近几十年来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并没有在文化上出现大繁荣,没有出现鸿篇巨制的文学作品。另外大家感到描写乡土文学的作品越来越少了,有些从农村走出的作家在发表几篇农村题材作品之后,就迅速脱胎换骨,热衷于描写城市生活的支离碎片,或是小资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使中国文联组织作家到农村采风,恐怕效果也好不到哪儿去。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值得文学爱好者和文学工作者共同思考。 当然,这也牵涉到文学的功能问题。现在大多数青年作家认为文学就是要描写个人,描写个人的心理和命运,关心个体和自我;真正关注社会、国家、民族、世界的文学家不是没有,而是凤毛麟角。有人说,只有国家或者社会出现大动荡、大战乱时才会出现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划时代作品,现在中国是歌舞升平、稳定发展的时代,很难出现大腕作家和鸿篇巨制。有些笔友们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其实,最近这几十年,中国社会真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表面上看社会制度没有变,意识形态没有改,但在本质上,在深层次的思想、经济、政治领域,改革开放已经使得一切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真正触动和改变了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的文学作品如何反映这些现实变化,我们的文学家们如何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充分施展才华,都值得我们深思。 孔夫子认为文学有“兴、观、群、怨”四大功能:“兴”就是使人兴奋,鼓舞人心;“观”就是观察社会,了解民情;“群”就是群体交流,增进团结;“怨”就是针 砭时弊,推动进步。要不说我们传统文化伟大呢,不管有什么问题,查查古典,翻翻古书,你就会发现原来中国古人早就有了答案。 唉,我们这一代人要想超越前人,超越古人,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现辉煌,不容易呀。 伍加,2011年10月11日,周二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杂感评论|3777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年A&HCI收录文学学科期刊130种目录
热度 1 wanyuehua 2011-10-6 08:15
SSCI 、 AHCI 均收录文学学科期刊, 2011 年 AHCI 收录文学学科期刊 130 种,其中被 SSCI 、 AHCI 共同收录文学期刊 7 种: ATLANTIS-Journal of The Spanish Association of Anglo-American Studies 《西班牙英美研究学会杂志》 1979 年创刊、 BOUNDARY 2-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边界 2: 国际文学与文化杂志》 1972 年创刊、 European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欧洲英语研究杂志》 1997 年创刊、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文学与语言计算》 1986 年创刊、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 1984 年创刊、 Poetics 《诗学》 1972 年创刊、 Rhetoric Society Quarterly 《修辞学学会季刊》。 AHCI 收录文学学科期刊 130 种,例如: American Book Review 《美国图书评论》 1977 年创刊、 ANGLIA-Zeitschrift Fur Englische Philologie 《英语语言学》 1878 年创刊、 ANQ: A Quarterly Journal of Short Articles Notes and Reviews 《美国文学短文与问答》 1988 年创刊、 Archiv fuer das Studium der neueren Sprachen und Literaturen 《语言和文学研究文献》 1846 年创刊、 ARIEL-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 《国际英国文学评论》 1970 年创刊、 Cambridge Quarterly 《剑桥季刊》 1965 年创刊、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儿童文学教育》 1970 年创刊、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大学作文与通信》 1950 年创刊、 College Literature 《大学文学》 1974 年创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比较文学》 1949 年创刊、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当代文学》 1960 年创刊、 Contemporary Women's Writing 《当代女性作品》 2007 年创刊、 Eighteenth Century Fiction 《十八世纪小说》 1988 年创刊、 ELH 《英国文学史》 1934 年创刊、 English Studies in Africa 《非洲英语研究》 1958 年创刊、 European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欧洲英语研究杂志》 1997 年创刊、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外国文学研究》(中国) 1978 年创刊、 ISLE-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 1993 年创刊、 Journal of Arabic Literature 《阿拉伯文学杂志》 1970 年创刊、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文学语义学杂志》 1972 年创刊、 Journal of the Midwest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中西部现代语言协会志》 1968 年创刊、 Latin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s Journal 《拉美印第安文学杂志》 1977 年创刊、 Literature and Medicine 《文学与医学》 1982 年创刊、 Literature and Psychology 《文学与心理学》 1951 年创刊、 Middle Eastern Literatures 《中东文学》 1998 年创刊、 New Literary History 《新文学史》 1969 年创刊、 Papers 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语言与文学文集》 1965 年创刊、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哲学与文学》 1976 年创刊、 Prooftexts; A Journal of Jewish Literary History 《犹太文学史杂志》 1980 年创刊、 Romantisme 《浪漫主义》 1971 年创刊、 Studia Neophilologica 《新语文学研究》 1928 年创刊、 Texas Studies in Literature Language 《得克萨斯文学与语言研究》 1959 年创刊、 Textual Practice 《校勘实践》 1987 年创刊、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二十世纪文学》 1955 年创刊、 Weimarer Beitraege 《魏玛文集》 1955 年创刊、 World Literature Today 《现代世界文学》 1927 年创刊、 Yale Review 《耶鲁评论》 1911 年创刊等。 详细 2011 年 AHCI 收录文学学科期刊 130 种目录请看附件。 附件: 2011年AHCI收录文学学科期刊130种目录.doc
个人分类: A&HCI投稿|6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的文学
hcrm 2011-9-30 10:43
文学越来越似是而非了,促使我想到这样一个题目,仿佛背后还有一个假的文学,抑或什么虚的文学。 文字或许有纯的,而写它的人却未必。有许多非常著名的文学家,起初把写作当作实现人生抱负的一种手段,譬如李杜,写诗的目的不全是抒怀;大小仲马,写小说的目的不是为讲故事。托尔斯泰暮年出走,因为文字的虚无已经使他十分痛苦,他需要从肉体到精神的彻底解脱。 在有些人看来,文学犹如宗教,教义和仪式非常重要,至于作用,显而易见能够影响到人的精神。人们信仰一种宗教,心灵得到慰藉的同时,精神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文学似乎亦如此。 文学青年的含义,已然是“疯狂热爱文学”的代名词,其中包括精神的陷落。 文学的世界,永远有别于现实,这同网络世界一样。我们不能期望,文学能顶起现实,然而它却能深入其中,撕裂现实的浮躁与虚伪。 我们今天所见的,并非都是真实。我们现在能够理解的,皆基于现实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迷惑或者说是迷茫的,这些也都因为现实。 文学也是一种现实,它有别于政治和宗教,尽管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所以说,文学并非没有功能,只是它更多的作用在于间接。 这又如同人的梦想,我们看不到它明确地在改变什么,却能时常感受到它对我们的影响,哪怕是走路时的姿态。 当下,文学已不再是热门话题,从事或与其沾边的人依然不少,甚至于成了某些人的“救命稻草”,因为他们需要这种精神安慰。 越来越多的人在玩文字,认为它能够表情达意,方便自己与他人、内心与外界两个世界的交流。当然,他们也希望从笔下流淌出来的语言,可以帮他们找到心心相戚的知音。人们确乎都很孤独,尤其生活在现在这个世界。 宗教告诉我们,现世之外有来生,凡间之上有天堂,我们的肉体虽然会死亡,但精神似乎能够得到永生。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无法窥觑死亡的究竟,而于文学之中尽可以去想像,哪怕是九死一生。 真的文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属,它是人类的创造,谁都可以拿起它去探索。鲁迅不能说明什么,韩寒更不能说明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能说明什么,这些都只是与文学有关而已,远非文学的全部或真谛。 我们不要仰望文学,更不要仰望所谓的文学家,现实的世界远比文学的世界更加丰富更为多彩。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文学,不需要有一个可以想像的空间。 真的文学,它不是宗教,没必要顶礼膜拜,它是可以走路且可以小跑的猪,只要拆除围栏,它便会自由地闯荡,开心地成长。 真的文学,不要再给它似是而非的定义,它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是拿起笔,写自己的真实感受,真正的想法,或者期待与想像 …… 我想告诉鲁迅:不是你写的就是对的。你也可以这么来对我说,抑或其他人。 2011年9月30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起点小说阅读
dongzg101 2011-9-26 14:17
“谁赢得了海洋,谁就赢得了世界。” ——牧浩洋 从默默无闻的小兵,成为海军元帅、海军陆战队司令,牧浩洋的传奇经历成为整个时代的写照。 从东海到南海,到广袤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铁血军人再次成为民族脊梁,征战五大洲、四大洋,用鲜血书写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用生命捍卫华夏民族的尊严与荣誉。 读网络文学就用盛大Bambook,多款优惠套装官网促销中! 本文转载自网络原创文学门户—起点中文网: http://www.qidian.com/Book/2075310.aspx
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学期的古代文学方法课
热度 1 BMK 2011-9-20 21:20
招收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十届,方法论课一直由我上。我的目标很明确:给研究生们洗洗脑,让他们脱离本科时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模式,知道什么是学术,如何进行思考,不要只背诵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这个想法似无惊人之处,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 上周五,给2011级同学上第一堂课。我以提问的方式调查了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所提问题都是大路货,比如“乐府”的定义,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等。我原先的设想是同学们按教科书回答,然后,通过批判答案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对待教科书,如何思考相关的学术问题。不料回答太差,我只好转而先批评同学们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乃至所反映的学习态度。因为是第一堂课,我重点批评本学院考上来的三个学生,给其他学校的新生一点面子。然后,我以一个改良九斤老太的姿态,为他们开脱部分责任,指出现行教育制度与社会风尚影响了他们。讲述时,我回顾了1983年暑期,我当研究生时,在北京到河南的列车上与教育部两位工作人员的谈话。 课程进行中,我先将《史记·五帝本纪》的《太史公赞语》默写在黑板上,后将《殷本纪》所载商代世系抄写在黑板上(因为默写不下来,怕出现错误),然后分析有关事实及其研究方法。有关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我援引先师杨公骥先生的论述,从发生学与形态学两个方面指出,学界一般认为甲骨卜辞是中国古代散文源头的说法是错误的。我说,从历史年代来看,甲骨卜辞最早是武丁时期的,比《尚书》的《盘庚》篇要晚数十年。从语言形式来说,卜辞一般来说是一种简略和,半示意性的语言,不是文学语言,甚至比不上当时一般的语言发展水平。从这两方面来说,都不应将其视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我还将对“乐府”的认识及产生这一认识的思考路线告诉同学们。我的讲课时语速很快,讲授内容很多,同学们听一个上午,颇感紧张。 下课时,我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今晚可以写篇博客,说说对今天方法课的感想。我说,可以设想,你们的博文大概要以这样的话结尾:下课铃声送走了九斤老太,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2710 次阅读|2 个评论
《黛洛维夫人》(MRS DALLOWAY)—企鹅简写版
热度 1 FrankZhao 2011-8-25 15:32
《黛洛维夫人》(MRS DALLOWAY)—企鹅简写版
从头到尾读过的小说当中,下面的这本黛洛维夫人是最爱之一,虽然只是简写本,我却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了英文的修辞之美,第一次读这本书到现在已经有好多年了,这当中,我经常在处于某种特定的情绪时翻翻这本小书。 前两天刚刚发现一款OCR识别的神器——ABBYY Finereader,所以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将这本小书拍照、OCR、校正制作了完美的电子版,以后每次自己想看的时候就可以随时翻翻了。 MRS DALLOWAY 'I will buy the flowers,' said Mrs Dalloway; because Lucy was much too busy. Rumpelmayer's men were coming to take the doors off the sitting-room. And it was a wonderful morning, fresh and new, like a morning by the sea. She remembered days like this at Bourton, when she opened the glass doors and moved like a swimmer into the soft fresh air of early morning. She was eighteen then. She remembered standing there looking at the flowers, at the trees with the birds flying around them, and thinking: some-thing terrible is going to happen. And Peter Walsh was amused to see her standing there so still and said at breakfast: 'Were you talking to the vegetables?' - or something like that. Peter Walsh will be back from India soon, she thought, some time in June or July. She could never remember any-thing from his letters, they were so uninteresting. It was his sayings that she remembered; his eyes, his pocket-knife, his smile, his unpleasantness sometimes, a few of his sayings. She waited a moment in the street for a car to pass. A neighbour walking past thought: a lovely woman, so alive, quick and light as a bird, but grown very white since her illness. Having lived now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in Westminster, Mrs Dalloway knew so well that special silence before Big Ben sounds the hour. First the music, the warning. There! Out it came: one ... two ... three. She went on counting the numbers while she crossed Victoria Street. It's impossible to say why I love it all so much, she thought, but many people do: the noise, the movement, the cars and buses, the crowds, the music; the sound of an aeroplane high in the sky. It was life that she loved; and London; this moment in June. Because it was now June. The war was over — thank goodness it was over. The London season was beginning: sports matches; laughing girls who danced all night, then took their woolly dogs for a walk; rich old ladies out in their motor cars; shopkeepers putting out their best gold and silver pieces in the shop windows. And she, a part of it all, loving it all, was going to give her party that night. But still the park, as she passed into it, was strangely silent: birds swimming slowly in the water, the sounds of the city far away. She thought again of Bourton, the times with Peter Walsh. Peter was impossible in many ways, always criticiz-ing; but he was just the person to walk with on a morning like this. She never wrote to him; but she often thought of him, calmly, without feeling angry. And a picture of him came back to her, here in St James's Park this beautiful morning, not that Peter ever noticed the trees and the grass and the children. He only put on his glasses if she told him to; and only then he looked. It was ideas that interested him: books, the world's problems, the things people did. He called her 'the perfect hostess'. She was born to be a perfect hostess, he said. And this made her cry alone in her bedroom, remembering his words. So, she told herself, she was right to decide against marrying him; because married people needed sometimes to be free from each other, living together day after day in the same house; as she now lived with Richard. But Peter always wanted to be part of everything, to study everything, to know what her feelings were. It was too much. That evening years ago in the little garden, she had to break free from him, because their friendship was bad for them both, it was hurting each of them too much. For years after that she carried a deep sadness around with her. And now she remembered the terrible moment when she heard that Peter was married, to a woman he met on a boat, going to India! She could never forget that! He called her cold, unfeeling: she didn't under-stand how he felt. But really he was quite happy, he told her. He knew that his life was not successful but that didn't matter. The thought of this still made her angry. Now she was at the exit from the park. She stood for a moment, looking at the buses in Piccadilly, feeling both very young and very old. She cut through everything like a kn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stood outside life, just watching. She felt all alone, like someone far out at sea. Every day that she lived seemed dangerous. Of course she was not very clever, quite ordinary in fact. She knew almost nothing. She didn't often read a book. But she found every moment of life deeply interesting. She did not Want to say of Peter or of herself: 'I am this, I am that.' She remembered ... oh so many people, so many things. But everyone remembered; what she loved, was this, here, now, in front of her: that fat lady getting into a taxi. So does it matter, she asked herself, walking towards Bond Street, that one day I shall be dead and all this will go on without me? Will I not live on somehow, a part of the streets of London, of trees and houses, of people I have never met, like a thin sort of cloud? She stopped to look at the books in a bookshop window. If only I had my life to live over again, she thought, crossing the street. But it's too late: no more marrying now, no having of children, just a woman walking in the crowd up Bond Street. Not Clarissa any more, just Mrs Dalloway. Bond Street was wonderful early in the morning: shops with just one expensive hat or one tie; one shining fish sitting on its bed of ice. Passing shoeshops, dress shops, she remem-bered her daughter, Elizabeth. But Elizabeth wasn't interested in clothes. It was her dog Grizzle that she loved most. Well, better to love Grizzle than that unpleasant teacher Miss Kilman, who she spent so much time with. Miss Kilman was always badly dressed and always reading serious books, making you feel small. I can perhaps feel sorry for Miss Kilman, she thought, but I can't feel any love for her. Not in this world. No. Forget her! she thought, pushing through the doors of Mulberry's the flower shop, where Miss Pym was waiting to welcome her. There were flowers everywhere: all the flowers of summer in great coloured bunches. And that fresh smell of gardens that she loved. She went from bunch to bunch, choosing, and the friendliness of Miss Pym drove the unpleasant thoughts away. Suddenly a noise like a gunshot came from the street. 'Oh those cars!' said Miss Pym, going to the window to look and coming back smiling, while Mrs Dalloway chose her flowers. ♦ In the sky above, an aeroplane was making letters. People outside Buckingham Palace or in Regent's Park or down by the river all looked up at the sky to see what the letters said. 'What are they looking at?' said Clarissa Dalloway, when Lucy opened the front door. Inside the house the air was cold, like the inside of a church. As the .door closed behind her, the outside world was shut away, bringing instead the comfort-able sounds and ways of home: the cook singing in the kitchen, a machine heard softly in another room. This too is my life, she thought, moving to the table at the entrance to read a message written there. Moments like these are flowers on the tree of life; moments that I must repay in kindness to the people who work for me, to dogs and birds, and especially to Richard my husband, who makes it all possible — the pleasant sounds, the soft green lights, the cook singing her Irish song. I must pay back something from these lovely saved moments, she thought, as she read the message, while Lucy stood beside her trying to explain: ' "Lady Bruton would like to know if Mr Dalloway will have lunch with her today."' 'Mr Dalloway, ma'am, asked me to tell you that he will not be at home for lunch.' 'Oh dear!' said Clarissa, and she and Lucy both felt a touch of sadness as Lucy took her umbrella and put it away. How hurtful that Lady Bruton asks Richard to lunch but not me, she thought. She began to go slowly upstairs, feeling herself old and alone, stopping for a moment at the stair window, which let in the flowering of the day, and thinking: she did not ask me. She passed the bathroom and came to the bedroom. She took off her hat and put it on the clean, white, narrow bed. In this small room she read late into the night, because she slept badly. Now since her illness Richard wanted her to rest in perfect quiet. And really she preferred it: since in her love for Richard something was now lost. She felt in herself a coldness; in some ways they were like strangers. The love that a man feels she felt only sometimes with other women. There was Sally Seton, for example. Wasn't it love that she felt for Sally Seton in the old days? Sally sitting on the floor, with her arms around her knees, smoking a cigarette. She could not take her eyes off Sally the first time they met. She was unusually beautiful, with those big dark eyes and that lovely voice, more like a foreigner than an English girl. That summer, when she first came to stay at Bourton, she walked in without a penny in her pocket one night after dinner. Aunt Helena was not pleased. But they sat up talking most of the night. Sally told her so many things she knew nothing about: sex, politics. It was all so exciting: she started reading books for hours at a time. Sally was so clever, so full of surprises: she cut the heads off flowers and put them swimming in dishes of water on the dinner table. One night she forgot her towel and ran from the bathroom to her bedroom without any clothes on. But the strange thing, looking back, was the clear, clean love she felt for Sally — not like the feeling for a man, a feeling that was only possible between women. She had a need to look after Sally, to save her from danger. Because in those days Sally did all sorts of wild things: she smoked cigars, rode her bicycle in the most dangerous places. She could remember standing in her bedroom at the top of the house and saying to herself: 'She is under this roof! She is under this roof!' The words meant nothing to her now. The old excitement could never come back. How Sally quite suddenly stopped'; picked a flower; kissed her on the lips. It was like a beautiful present to carry with you and keep but never look at. And she knew Peter was jealous, that he was against Sally, who was now busy asking someone to tell her the names of the stars. But later, Peter helped her, taught her things: ideas and words which she still used every day. Why, when she thought of him, did she mostly remember their quarrels? What will he think of me now, she asked herself, when he comes back? Do I look older? Will he say that I look older? But it was true: since her illness her hair was now almost white. She crossed to the dressing-table and took off her rings. I am not old yet. I have just begun my fifty-second year, she thought. Months and months of it are still untouched. And she stood very still for a moment, looking at the glass, the dressing-table with its little bottles, seeing the thin pink face of the woman who that night was to give a party; Clarissa Dalloway; herself. These different parts made up one face, a thousand feelings made this one woman, who people in trouble turned to, while she kept some sides of herself hidden: the jealousies, the selfishness; Lady Bruton not asking her to lunch! Now, where was her dress? Her evening dresses were in the cupboard. Clarissa carefully took out the soft green dress and carried it to the window. It needed mending. Not long ago, someone at a party put their foot on the skirt. In electric light the green shone but it lost its colour here in the sun. She must mend it. Lucy and the others had too much to do. This was the dress for her party tonight. She- picked up her sewing things and went downstairs to the sitting-room. As she went, she heard the sounds of people busy: voices, someone knocking, the noise of metal. Clean silver for the party. Everything was for the party! 'Oh Lucy,' she said, 'the silver does look nice!' And Lucy, at the sitting-room door, was asking to help mend her dress. 'No, no. You have enough to do. But thank you, Lucy, thank you.' And Mrs Dalloway sat down on the sofa with the dress on her knees. All was quiet as she sat sewing the ends of green cloth together, the only sound being a dog heard somewhere far away,. 'Oh dear, there's someone at the front door,' she said, stopping her work. Wide awake, she listened. 'Mrs Dalloway will see me,' a man's voice said downstairs. 'Oh yes, she will see me,' the man said, moving past Lucy, running quickly upstairs, saying to himself now: 'After five years in India, Clarissa will see me.' 'Who can - what can - ?' asked Mrs Dalloway, surprised and not very pleased to have a visitor on the morning of the day that she was giving a party. She heard a hand on the door. She tried to hide her dress but now the door opened and. in came - for just one second she couldn't remember his name, she was so surprised to see him, so happy, so unsure of herself; to see Peter Walsh come to visit her without warning in the morning! (His letter was not yet read.) 'And how are you?' said Peter Walsh, his voice shaking, taking and kissing both her hands. She's grown older, he thought, sitting down. I shan't say anything about it but she's older. She's looking at me, he thought, suddenly feeling uneasy. Putting his hand in his pocket, he took out a large pocket-knife and opened it halfway. He's just the same, thought Clarissa, the same strange look, the same suit with little squares. His face a little thinner, drier perhaps, but he looks very well and just the same. 'How wonderful it is to see you again!' she said with feeling. He sat with his knife in his hands. That's so like him, she thought. 'I arrived only last night,' he said, 'and I have to go to the country immediately. And how is everything? How is every-body - Richard? Elizabeth? And what's this?' he said, pointing with his knife at the green dress. He's very well dressed, thought Clarissa, but still he always criticizes me. Here she is, mending her dress as usual, he thought. She's been sitting here all the time that I've been in India; mending her dress; playing about, going to parties and all that, he thought, feeling more and more angry. There's nothing worse for some women than getting married; and getting mixed up in politics, with a husband like Richard. So it is, so it is, he thought, shutting his knife roughly. 'Richard's very well. Richard's at a meeting,' said Clarissa. And she asked him, taking up her sewing: 'Will you just wait until I finish my dress? We have a party tonight. And I'm not asking you to come, my dear Peter!' But he loved to hear her say that — 'my dear Peter!' In fact he loved everything: the silver, the chairs. 'Why won't you ask me to your party?' he asked. Now of course, thought Clarissa, he's so lovable. Perfectly lovable. Now I remember how impossible it was for me to decide — and why did I decide not to marry him, that terrible summer? 'But it's so wonderful that you've come this morning!' she said, putting her hands down one on top of the other on her dress. 'Do you remember,' she said, 'those summer mornings at Bourton?' 'I do,' he said. And he remembered having breakfast alone with her father and feeling very uncomfortable. When her father died, I did not write to Clarissa, he thought.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talk to your father,' he said. 'Why didn't I try harder?' 'But he never liked anyone who — any of our friends,' said Clarissa; and immediately was sorry that she said it, not wanting Peter to remember how he asked her to marry him. And of course I wanted to, thought Peter. It almost broke my heart too, he thought, and that old sadness suddenly grew inside him, climbing up like a moon, both terrible and beautiful, at the end of the day. It was the unhappiest time in my life, he thought. And remembering it all so clearly, he moved a little towards her, put his hand out; let it fall; remembering how he sat with Clarissa in the moonlight. 'Herbert has Bourton now,' she said. 'I never go there now.' But Peter, now as then, said nothing. Why go back like this to the past, he thought, why does she bring it up again? She hurt me so much at the time. Why? 'Do you remember the lake?' she said, feeling her heart hurting with the sadnes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her to speak. And she saw herself standing between her parents by the lakeside, with her life in her arms, then putting it down in front of them and saying: 'This is what I have done with it. This.' And what have I done with it? she thought. A good question, as I sit here sewing this morning with Peter. She felt tears in her eyes. 'Yes,' said Peter. 'Yes, yes, yes.' Stop, he wanted to shout. Because I am not old, he thought, I am only just past fifty. Shall I tell her about Daisy or not? Daisy seems ordinary next to Clarissa. She will think I have wasted my life, he thought, and, yes, in their eyes, in the Dalloways' eyes, I have wasted it. Look at all this: the glass, the silver, the old pictures. In those ways, I have not been a success. And this is Clarissa's life, week after week, married to Richard. While I — and he remembered journeys, rides, quarrels, adventures, card games, falling in love; and work, work, work! He took out his knife and pressed it deep in his hand. Why does he always play with that knife? Clarissa thought. He always makes me feel shallow, useless, all talk. But I too have work, she thought, picking up her sewing, and she called to her mind the things she did, things she liked; her husband; Elizabeth; herself- all those parts of her life which Peter really didn't know about now — and she began to feel safer. 'Well, and what's happened to you?' she said. So Peter and Clarissa sat face to face on the blue sofa, ready for war. He too now listed all sorts of things in his. mind: his studies at Oxford; his married life, which she knew nothing about; his job, which he did very well. 'Millions of things!' he said loudly, his hands moving up to his head. Clarissa sat very straight, waiting. 'I am in love,' he said, not to her but to someone pictured in his mind. 'In love,' he repeated rather coldly to Clarissa, 'in love with a girl in India.' There! I have told her my secret. She Gan think what she likes. 'In love!' she said. Caught at his age, with his thin neck, his red hands! And he's six rponths older than I am, she told herself. But in her heart she felt: after all, he has that; he is in love. But not with her. With some younger woman, of course. 'And who is she?' she asked. 'A married woman, unluckily,' he said. 'The wife of a soldier in India.' And he gave a sad little smile. 'She has two small children,' he went on, 'a boy and a girl. And I have come over to plan the divorce.' Clarissa saw this woman immediately in her mind. She has truly caught him, she thought. What a waste! All his life Peter kept making mistakes like that. How lucky that she didn't agree to marry him! Still, he was in love; her old friend, her dear Peter, in love. 'Bu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she asked. Oh, the lawyers were going to do it all, he told her. And he began playing with his pocket-knife again. Oh, leave your knife alone, she wanted to shout. He was never able to understand what other people were feeling. It made her angry. At his age, it was so stupid! I know what they are all thinking, Peter said to himself, Clarissa and Dalloway and the rest of them. But I'll show Clarissa! And then, to his great surprise, he started to cry. He sat there on the sofa, the tears running down his face. And Clarissa moved forward, took his hand, held him to her, kissed him. And suddenly she felt that the war between them was over, she felt almost light-hearted and happy. Suddenly she realised that happiness was to be with Peter. It was all over for her: the little room, the narrow bed, the door shut behind her. She called out: Richard, Richard! in her mind. But he is having lunch with Lady Bruton, she remembered. He has left me; I am alone for ever, she thought, putting her hands on her knee. Peter Walsh got up and crossed to the window, standing with his back to her, a handkerchief in his hand. He looked so deeply unhappy, blowing his nose loudly. Take me with you, Clarissa thought, seeing him at the start of a great journey; and then, a moment later, it seemed that she was at the end of a long, exciting, heart-breaking play, a lifetime lived with Peter; she knew that it was all over. Now it was time to move and, like a woman at the theatre picking up her things when the play is over, ready to go into the street, she got up from the sofa and went to Peter. And it was terrible and strange, he thought, how, as she came across the room, she was still able to make that sad moon shine out again at Bourton in the summer sky. 'Tell me,' he said, holding her by the shoulders, 'are you happy, Clarissa? Does Richard -' The door opened. 'Here is my Elizabeth,' said Clarissa proudly. 'How do you do?' said Elizabeth, coming forward. The music of Big Ben noisily sounding the half hour came between them. 'Hullo, Elizabeth,' said Peter, putting his handkerchief away, going quickly to her, saying 'Goodbye, Clarissa' with-out looking at her, leaving the room and running downstairs and opening the front door. 'Peter! Peter!' called Clarissa, following him to the top of the stairs. 'My party tonight! Remember my party tonight!' Her voice seemed thin and very far away as Peter Walsh shut the door. ♦ Remember my party, remember my party, said Peter Walsh,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Clarissa's parties. Why does she give these parties? he thought. But only one person in the world was what he was — in love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He looked at himself in the window of a shop selling cars. Clarissa has grown hard, he thought, looking with interest at the fine cars in the window; he understood machines. The way that she said: 'Here is my Elizabeth' — he did not like that. Why not just 'Here's Elizabeth*? And Elizabeth didn't like it either. There was always something cold about Clarissa, he thought. Was she angry because of his calling at that hour in the morning? Suddenly he felt sorry that he cried just now; showed his feelings; told her everything, as usual. Nobody knew he was in London, only Clarissa. He felt that he was on an island: the strangeness of standing alone, alive, unknown, at half-past eleven in Trafalgar Square. Why do I do it? he thought. The divorce suddenly seemed a waste of time. Instead he felt full of understanding, kindness and unusual happiness. I haven't felt so young for years, he thought, and so free - like a child that has run away from home. Now look at that lovely young woman, he thought, seeing a girl pass in front of him. She's perfect. Young. Not married. Not proud, like Clarissa; not rich, like Clarissa; amusing, probably; calm. She moved on. He started to follow her. If she stops, I shall speak to her, he thought. But other people got between them in the street. He nearly lost her. On and on she went in front of him and now the moment was coming, she walked more slowly, opened her bag, took out a key, looked his way — but not at him. Then she opened a door and was gone! Clarissa's voice calling: 'Remember my party, remember my party' sang in his ears. His adventure was over. His excitement was over, it was broken in pieces. Well, I've had my fun, he thought. He walked on, planning to find somewhere to sit until it was time to go to the lawyers and talk about the divorce. But where to go? It didn't matter. Up the street then, towards Regent's Park, since it was still very early. I shall sit down somewhere out of the sun, he thought, and have a smoke. There was Regent's Park. He remembered coming here as a child: the long straight walk. He looked for a place to sit, feeling now a little sleepy. She's a strange- looking girl, he thought, remembering Elizabeth as she came into the room and stood by her mother. Quite grown up, more handsome than pretty; and she's not more than eighteen. She probably doesn't feel comfortable with Clarissa. 'Here's my Elizabeth' — trying to show, like most mothers, that things are what they're not. She tries too hard. She goes too far. Sitting in the park, he drew in the rich smoke of his cigar and sent it out again in rings: blue circles, which kept their shape in the air for a moment, then blew away. I shall try to get a word with Elizabeth tonight, he thought. Suddenly he closed his eyes and with a tired hand threw away the end of his cigar. A strong wind seemed to blow across his mind, leaving it empty of dancing leaves, children's voices, people passing, the sound of traffic now near, now far. Down, down he dropped, into the soft bed of sleep. ♦ He woke suddenly, saying to himself, 'The heart is dead.' The words were part of some picture, some room, some time in the past, seen in his sleep. Slowly the picture grew clearer. It was at Bourton, that summer early in the nineties, when he was so deeply in love with Clarissa. There was a room full of people sitting round a table after tea and the light was yellow and heavy with cigarette smoke. They were laughing about a neighbour. Clarissa's friend Sally said suddenly: 'Did you know that woman had a baby before she got married?' Clarissa's face went pink and she said: 'Oh, I shall never be able to speak to her again.' How he disliked her at that moment! She was hard, proud, unsure of herself. 'The heart is dead.' It was her heart that was dead. Sally Seton was Clarissa's greatest friend in those days: dark, good-looking, amusing, always getting into trouble. Clarissa's old father disliked both her and him, which brought them closer to-gether. Then Clarissa, seeming to be angry with them all, got up and went off by herself. As she opened the door, that big hairy dog came in, the one that ran after sheep. She threw her arms round it; but the message meant for Peter was: 'I know you didn't like what I said about that woman: but just see how I love my dog!' They were always able to speak to each other silently, without using words: this game with the dog was an example of that. She knew that he was criticizing her. And he always knew just what she was doing. He didn't say anything of course. He just sat there woodenly. She shut the door. He remembered feeling terribly sad. It all seemed useless - this being in love; having quarrels; trying to be friends again. He walked off alone, feeling sadder and sadder. He couldn't see her, couldn't explain to her. There were always other people about. That was the trouble with her — something cold, something stony in her, some part of her that he could never get through to. It was the same problem when he was talking to her this morning. But he still loved her. The thought of her gave him no rest. That terrible evening he sat without speaking, just eating. And halfway through the meal he looked across at Clarissa for the first time. She was talking to a young man on her right. Suddenly he saw the truth. 'She will marry that man,' he said to himself. He didn't yet know his name. He was a fair-haired young man, looking a little uncomfortable, who said to everyone: 'My name is Dalloway.' That was the beginning of it all. He felt so hurt, so alone. He heard them talk about coats, that it was cold on the water and so on. The others were taking a boat out on the lake in the moonlight - one of Sally's wild ideas. They left. He was quite alone. And he turned round and suddenly there was Clarissa, come back to get him. He realized then her thoughtfulness, her kindness. It was the happiest moment of his life. Without a word they were friends again. They walked down to the lake together. He had twenty minutes of perfect happiness. He remembered her voice, her laugh, her white dress... And all this time he knew that Dalloway was falling in love with her. But it didn't seem to matter. And then in a moment it was over. Getting into the boat, he said to himself: 'Dalloway will marry Clarissa.' The final part of the story happened at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on a very hot day. He sent a message to her by Sally to meet him in a corner of the garden. She came, before the time in fact. They stood there with the plants between them. 'Tell me the truth,' he kept saying. She did not move. 'Tell me the truth,' he repeated. She was as hard as metal, as a stone. He spoke for hours, his tears falling continuously. And when she said: 'It's no good, it's no good. This is the end,' it was as bad as being hit in the face. She turned, she left him, she went away. 'Clarissa!' he shouted. 'Clarissa!' But she never came back. It was over. He went away that night. He never saw her again. ♦ It was terrible, he thought, terrible! Still, the sun was hot. All things pass with time. He looked around him at Regent's Park, not much changed since he was a boy. London was looking wonderful, he thought, getting up and walking across the grass: the softness of the colours; the richness; the greenness after India. He remembered Sally Seton: the wild Sally. She was probably the best of all Clarissa's friends. Now she was married to a rich man and lived in a large house near Manchester. And there was Dalloway — not very clever but honest and likeable; not much good at politics. He was best with animals, dogs and horses, living in the country. And Clarissa thought so highly of him. together. He had twenty minutes of perfect happiness. He remembered her voice, her laugh, her white dress .. . And all this time he knew that Dalloway was falling in love with her. But it didn't seem to matter. And then in a moment it was over. Getting into the boat, he said to himself: 'Dalloway will marry Clarissa.' The final part of the story happened at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on a very hot day. He sent a message to her by Sally to meet him in a comer of the garden. She came, before the time in fact. They stood there with the plants between them. 'Tell me the truth,' he kept saying. She did not move. 'Tell me the truth,' he repeated. She was as hard as metal, as a stone. He spoke for hours, his tears falling continuously. And when she said: 'It's no good, it's no good. This is the end,' it was as bad as being hit in the face. She turned, she left him, she went away. 'Clarissa!' he shouted. 'Clarissa!' But she never came back. It was over. He went away that night. He never saw her again. ♦ It was terrible, he thought, terrible! Still, the sun was hot. All things pass with time. He looked around him at Regent's Park, not much changed since he was a boy. London was looking wonderful, he thought, getting up and walking across the grass: the softness of the colours; the richness; the greenness after India. He remembered Sally Seton: the wild Sally. She was probably the best of all Clarissa's friends. Now she was married to a rich man and lived in a large house near Manchester. And there was Dalloway - not very clever but honest and likeable; not much good at politics. He was best with animals, dogs and horses, living in the country. And Clarissa thought so highly of him. ♦ No, No! He was not in love with her any more. He only knew, after seeing her this morning at her sewing, getting ready for the party, that he couldn't stop thinking about her. It was not being in love, of course. It was thinking about her, criticizing her, starting again after thirty years trying to explain her. She liked people who were successful, who got on in the world - he remembered her telling him that. She brought people to her, she made her sitting-room a kind of meeting place. And spent her time visiting people, running about with bunches of flowers and little presents. But she did these things honestly, her kindness was natural. She believed in doing good. And of course she enjoyed life so much. It was natural for her to enjoy things. But she needed people around her and so she wasted time with lunches and dinners and talk. And she gave great importance to Elizabeth, with her round eyes and whitish face, not in any way like her mother; who listened calmly to her mother and then said: 'Can I go now?' like a child of four. The truth about growing older, he thought, coming out of the park, is that one doesn't really need people any more. Life itself, every moment of it, here, now, in the sun, in Regent's Park — life itself is enough. Too much, in fact. It takes a lifetime to enjoy everything fully, to understand every mean-ing. Life cannot hurt me again the way that Clarissa hurt me, he thought. For hours at a time he never thought of Daisy. So did he really love Daisy then, with the same sort of love that he felt in the old days? No, it was quite different; because this time she was in love with him. And perhaps that was why he felt almost happy when the ship finally sailed. He just wanted to be alone. If we're honest, we know that we don't want people after fifty, we don't want to go on telling women that they're pretty. That's what most men of fifty feel, thought Peter Walsh. So why did he suddenly start crying this morning? What was all that about? What did Clarissa think of him? - that he was just stupid probably, and not for the first time. It was jealousy that was behind it, the feeling that lives longer in our hearts than any other, Peter Walsh thought, holding out his pocket-knife in front of him. Daisy wanted him to feel jealous: in her last letter she told him about meeting Major Orde. It made him so angry. He didn't want Daisy to marry some other man. And when he saw Clarissa, so calm, so cold, so interested in mending her dress, he realized that she brought out those feehngs, made him look a stupid, tearful old man. Women don't know what we men feel, he thought, how strong men's feelings are. Clarissa is as cold as ice. She sits there beside me on the sofa, lets me take her hand, then gives me a cold little kiss. It was time to cross the road. He crossed and then took a taxi. ♦ His lunch with Lady Bruton was over. Richard was walking back to Westminster. 'Peter Walsh is back in London,' Lady Bruton was telling them at lunch. Then they talked of that rime when Peter was so much in love with Clarissa. Suddenly Richard wanted to be with his wife, to tell her openly in words that he loved her; usually it was a subject that they never spoke of. But he wanted to come in holding something. Flowers? So he bought a big bunch of red and white roses. It's a great mistake not to say it, he thought, as a time comes when you can't say it any more. He wanted to hold out his flowers to her and say: 'I love you.' Marrying Clarissa was the greatest piece of luck, he thought, as he walked across Green Park. Long ago he felt jealous because of Clarissa and Peter Walsh. But she says she was right not to marry him; So why did he suddenly start crying this morning? What was all that about? What did Clarissa think of him? - that he was just stupid probably, and not for the first time. It was jealousy that was behind it, the feeling that lives longer in our hearts than any other, Peter Walsh thought, holding out his pocket-knife in front of him. Daisy wanted him to feel jealous: in her last letter she told him about meeting Major Orde. It made him so angry. He didn't want Daisy to marry some other man. And when he saw Clarissa, so calm, so cold, so interested in mending her dress, he realized that she brought out those feelings, made him look a stupid, tearful old man. Women don't know what we men feel, he thought, how strong men's feelings are. Clarissa is as cold as ice. She sits there beside me on the sofa, lets me take her hand, then gives me a cold little kiss. It was time to cross the road. He crossed and then took a taxi. ♦ His lunch with Lady Bruton was over. Richard was walking back to Westminster. 'Peter Walsh is back in London,' Lady Bruton was telling them at lunch. Then they talked of that time when Peter was so much in love with Clarissa. Suddenly Richard wanted to be with his wife, to tell her openly in words that he loved her; usually it was a subject that they never spoke of. But he wanted to come in holding something. Flowers? So he bought a big bunch of red and white roses. It's a great mistake not to say it, he thought, as a time comes when you can't say it any more. He wanted to hold out his flowers to her and say: 'I love you.' Marrying Clarissa was the greatest piece of luck, he thought, as he walked across Green Park. Long ago he felt jealous because of Clarissa and Peter Walsh. But she says she was right not to marry him; and clearly that is true. Happiness is this, he thought, entering Dean's Yard as Big Ben began to sound the hour. In her sitting-room, Clarissa sat at her writing table, feeling far from pleased. It's true that I haven't asked Ellie Henderson to my party. Now Mrs Marsham writes: 'Ellie so much wants to come.' But why must I ask all the boring women in London to my parties? she thought. She too heard the sound of the clock: One . . . two . . . three. Three already! But at that moment the door opened and in came Richard. What a surprise! He was holding out flowers — roses, red and white. (But he could not bring himself to say that he loved her — not using real words.) 'But how lovely!' she said, taking his flowers. She under-stood: his Clarissa. She put them in water. 'How lovely they look!' she said. And was the lunch enjoyable? she asked. Did Lady Bruton ask about her? 'Peter Walsh is back. Mrs Mar- sham wants me to ask Elbe Henderson. That Kilman woman is upstairs with Elizabeth.' 'But let us sit down for five minutes,' said Richard. All the chairs were against the walls. Oh yes, it was for the party. 'Peter Walsh is back. He came round this morning. He's going to get a divorce. And he's in love with some woman in India. He hasn't changed a bit.' 'We were talking about him at lunch,' said Richard. (But he still could not tell her that he loved her. He held her hand. Happiness is this, he thought.) 'And our dear Miss Kilman?' he asked. 'She arrived just after lunch and she and Elizabeth are together upstairs, studying heavy books, probably. She came with her raincoat and umbrella,' - said Clarissa. 'And why must I ask that boring Ellie Henderson to my party?' 'Poor Ellie Henderson,' said Richard. She takes her parties so seriously, he thought. 'I must go,' he said, getting up. But first he made her he down. 'You need a full hour's rest after lunch,' he said. This was what the doctor once told her. Now Richard always said it. He was so lovable, so kind; he just went and did things instead of talking about them. He went off to his meeting at the House of Commons. I will lie down then, she thought, as he wants me to. But — why did she suddenly feel this deep unhappiness? It was not because of Richard or Elizabeth. It was something unpleasant from earlier in the day, something that Peter said, together with her feelings of hopelessness up in the bedroom, taking off her hat. Her parties! That was it! Her parties! Peter believed that she liked mixing with famous people, great names. Richard just thought her silly to like excitement, when she knew it was bad for her heart. And both were quite wrong. What she liked was just living. 'That's what I do it for,' she said, speaking to life. Lying on the sofa, she could hear the noises from the street, feel warm air blowing in through the windows. But your parties — why do you give your parties? she could hear Peter 'saying. Why are they so important? They're a kind of giving, she told herself. A way of giving thanks. Helping people, bringing them together from all over London, from Kensington and Mayfair. It's the only important thing I know how to do. I can't write or paint or sing very well. I'm not very intelligent. But one day follows another; to wake up in the morning; to see the sky; to walk in the park; to meet someone I know, like Peter; to get a bunch of roses. This is enough, and being dead is so unbelievable: that it must all end; and no one in the world will know how much I have loved it all, every moment. ♦ The door opened. Elizabeth knew that her mother was resting. She came in very quietly. She stood perfectly still. Not looking like one of the Dalloways, who had fair hair and blue eyes. Elizabeth instead was dark, with Chinese eyes in a white face; pleasant, thoughtful, calm. As a child, full of laughter, but now at seventeen, very serious. She stood quite still and looked at her mother; but Miss Kilman, full of jealousy, was just outside the door, listening to what they said. Mrs Dallo-way came out with her daughter. Elizabeth knew that Miss Kilman and her mother had a deep dislike for each other. She felt uncomfortable to see them together. She ran upstairs to find her hat. 'You are taking Elizabeth to the shops?' Mrs Dalloway said. Miss Kilman said that she was. Miss Kilman was not going to make herself pleasant: she worked verfy hard, she studied; while this other woman did nothing, believed in nothing; just looked after her daughter. And here was Eliza-beth back again, the beautiful girl. Laughing, Clarissa said goodbye. Downstairs they went together, Miss Kilman and Elizabeth. Secretly hurt that this woman was taking her daughter from her, Clarissa called out after them: 'Remember the party! Remember our party tonight!' But already the front door was open and Elizabeth did not answer. Now that Miss Kilman was gone, the idea of her came back to Clarissa more strongly: narrow, jealous, hard;- always so sure that she was right. A deeply dislikeable woman. But Big Ben was sounding the half hour and Clarissa remembered all sorts of little things — Mrs Marsham, Ellie Henderson, glasses for ices. She must telephone immediately. ♦ Peter Walsh, feeling tired and hot, stood by the letter-box opposite the British Museum, heard the sound of an ambu-lance high and loud above the traffic noise and thought about living and dying. And thought still about Clarissa, sitting with her once on the top of a bus. Over the years she came to his mind like this in all sorts of places: on a ship; in the Himalayas; picturing her most often in the' country, not in London. Remembering her at Bourton . . . He arrived at his hotel and took the key. The young woman at the desk gave him some letters. As he went upstairs, he thought of Clarissa at Bourton, when he stayed there for a week or two in late summer. He pictured her on top of a hill, her coat blowing out in the wind, pointing to the river below. Or under the trees, trying to cook something on a fire, with smoke blowing in their faces. Or walking together for miles across the country while the others drove, talking all the time about people, about politics, so that he never noticed a thing until she pointed it out to him. Clarissa walking in front of him across the fields with a flower for her aunt, walking on and on without ever getting tired. Oh, it was a letter from her - this blue envelope in her handwriting. He didn't want to read it but he must. It is sure to hurt me, he thought. '"How wonderful it was to see you. I must tell you that.'" That was all. It made him uncomfortable, almost angry. Why did she write it? Couldn't she leave him alone? She and Dalloway were married now, living in perfect happiness all these years. His hotel room now seemed empty, unwelcoming: a bed, a chair, a glass. His books, letters, clothes did not seem to belong here. It was Clarissa's letter that made him see all this. Wonderful to see you.' Why did she have to say it? He pushed the letter away; he never wanted to read it again. The letter was here by six o'clock. That means that she sat down to write it immediately after he left her. So she felt sorry for him, wanted to please him, wanted him to find that one line waiting: 'Wonderful to see you'. And she meant it. He emptied his pockets. Out came his pocket-knife and a photograph of Daisy, all in white with a dog sitting on her knee. And she was twenty-four and had two children. Here he was, at his age, in real trouble. And if they did marry? It was all right for him but what about her? Giving up her children, living on when he was dead. Well, she must decide for herself, he thought, walking around in his socks, taking out a clean shirt. Perhaps I will go to Clarissa's party, he thought, or to the theatre; or perhaps stay in and read a book. Perhaps his life with Daisy was not to be. He picked up his watch, his money, his knife, Daisy's photograph, Clarissa's letter. And now for dinner. ♦ It was going to be a very hot night. Peter Walsh sat in a chair outside the hotel after dinner, as the day changed to evening like a woman changing her dress. The traffic was now lighter. Lights shone here and there among the thick-leaved trees in the squares. He bought an evening paper to read the sports page. Then, leaving it on the table and taking up his hat and coat, he started out for the party. This was her street, Clarissa's. His mind must come alive now, his body must awake, entering the house, the lighted house where the door stood open, where cars were stopping with bright women getting out of them. The heart must now be brave. He opened his pocket-knife. ♦ Lucy came running downstairs and stopped for a moment to look at the rooms, so clean and bright and shining. Then, hearing voices from below, she ran on. Mrs Dalloway wanted her to bring up the wine. Miss Elizabeth looked quite lovely in her pink dress, she told the cook. Someone had to shut up Miss Elizabeth's dog, because it bit people. Mr Wilkins (paid specially to do this) was calling out the names of people arriving: Lady and Miss Lovejoy ... Sir John and Lady Needham . . . Miss Weld . . . Mr Walsh. 'How wonderful to see you!' said Clarissa. She said it to everyone. It was not honest — Clarissa at her worst. It was a mistake to have come: much better to stay at home and read a book, thought Peter Walsh. He knew no one. Oh dear, the party was not going to be a success, it was all quite hopeless, thought Clarissa, as she stood listening to old Lord Lexham. Why did she do these things? She could see Peter out of the corner of her eye, standing there criticizing. Why did he come then, just to criticize? He was walking away, she must speak to him. But old Lord Lexham was talking to her. There was Ellie Henderson, asked at the last moment. Ah, Richard was welcoming her. 'Many people really feel the hot weather more than the cold,' she was saying. 'Yes, they do,' said Richard Dalloway. 'Yes.' 'Hullo, Richard,' said somebody, taking him by the arm. And there was old Peter, old Peter Walsh, not changed a bit. He was so happy to see him — so very pleased to see him. They went off together across the room. Clarissa saw the crowd of people all talking, drinking, laughing. It's going to be all right now, my party, she thought. It has started. It has begun. More and more people were arriving. She had six or seven words with each of them and they went on into the rooms. And yet she was not enjoying it. Every time she gave a party, she had this feeling of not being herself, that everyone was unreal in one way and much more real in another. People forgot their ordinary ways, said things they never said at other times. 'How wonderful to see you,' she said. Dear old Sir Harry! 'Of course you know everyone.' What was that name? Lady Rosseter. Who then was Lady Rosseter? 'Clarissa!' That voice! It was Sally Seton. Sally Seton after all these years. But she never looked like that, all those years ago. To think of her under this roof, under this roof. Words and laughter flew - 'passing through London, heard about your party, had to see you!' Yes, it was so surprising to see her again: older, happier, no longer lovely. They kissed each other, first this side, then that, and Clarissa turned with Sally's hand in hers and saw the rooms full, loud with voices, saw the silver, the roses given by Richard. 'I have five big boys,' said Sally. 'I can't believe it!' said Clarissa, full of happiness as she remembered the old days. But someone wanted her. The Prime Minister was here. No one was looking at him, they all went on talking, but it was clear that they all knew he was there. Clarissa took him down the room in her silver-green dress. 'Dear Clarissa,' said old Mrs Hilberry. 'Tonight you look so like your mother when I first saw her, walking in a garden in a grey hat.' Clarissa's eyes swam with tears. Her mother walking in a garden! But she must move on. There was the Professor. There was old Aunt Helena with her sdck. Where has Peter Walsh gone? she thought. Ah, there he was. 'Come and talk to Aunt Helena about Burma,' said Clarissa. And I still haven't had a word with her all evening, Peter thought. 'We will talk later,' said Clarissa, taking him up to Aunt Helena. 'Peter Walsh,' said Clarissa. 'He has been in Burma.' Now she must speak to Lady Bruton. 'Richard so enjoyed his lunch party,' she said. 'And there's Peter Walsh!' said Lady Bruton, who could never think of anything to say to Clarissa. She shook hands with Peter. She asked "him to come to lunch. Was that Lady Bruton? Was that Peter Walsh grown grey? Sally Seton (now Lady Rosseter) asked herself. And Clarissa! Oh Clarissa! Sally caught her by the arm. 'But I can't stay,' she said. 'I shall come later. Wait. I shall come back,' she said, looking at her old friends Sally and Peter, who were shaking hands and laughing. But Sally's voice no longer had its beautiful richness, her eyes didn't shine as before, when she ran out of the bathroom with no clothes on. Sally, who loved excitement, danger, always at the centre of things, Sally who was sure to die young, Clarissa thought then. And instead she was married to a rich man with no hair and lived in Manchester. And she had five boys! Sally and Peter were sitting together talking about old times - the garden at Bourton; the sitting-room wallpaper; the old man who sang without any voice. Times we three all spent together, she thought. A part of this Sally must always be and Peter must always be. But she must leave them and talk to the Bradshaws, who she did not like. At last she went into the little side-room where earlier the Prime Minister was sitting. Now there was nobody. The noise and brightness of the party died away. It was strange suddenly to be alone here in her party dress. Just now the Bradshaws were talking of a young man who killed himself today. Once she remembered throwing away a sixpence. But this boy has thrown away his life! And we go on and we grow old, thinking of Peter, of Sally. Loving and dying. Deep in her heart she felt again what she felt this morning: the darkness, that black darkness. So far, I have escaped; but that young man killed himself. So here and there people disappear and I am left standing in my evening dress. She walked to the window and watched in the house opposite an old woman going to bed alone. The clock began to tell the hour: one, two, three. The old woman put out her light. But look at the time! She must go back. She must find Sally and Peter. And she came in from the little room. ♦ 'But where is Clarissa?' said Peter, sitting on the sofa with Sally. 'Where has she gone?' 'There are important people that she has to be nice to,' said Sally. 'I have five sons,' she told him. How she has changed, thought Peter. He remembered his tears the night he left Bourton, and Sally waiting with him until he caught the train. He still plays with his knife, thought Sally, opening and shutting it every time he gets excited. Once they were so close, she and Peter Walsh, that summer when he was in love with Clarissa. But she didn't often see Clarissa now? Peter went off to India, she heard he was unhappily married, she didn't want to ask if he had any children. He looked older but also kinder, she thought. 'Have you written any books?' she asked. 'Not a word,' said Peter Walsh and she laughed. She was still pleasing, still a real person, Sally Seton. 'Yes,' said Sally laughing, 'I have a great big house and ten thousand pounds a year. You must meet my husband. You will like him.' And this was Sally who once had nothing, who had to sell some of her rings because she wanted to come to Bourton. 'And that's Elizabeth over there. She's not a bit like Clar-issa,' Peter Walsh said. 'Oh Clarissa,' said Sally. 'We were great friends,' she told Peter, 'but something was wrong. She is lovely, Clarissa was always lovely; but why did she do it, Peter? Why marry Richard Dalloway who is only interested in dogs and horses? And then,' she waved her hand at the room, 'all this. Have you got any children?' 'No,' Peter told her. 'No sons, no daughters, no wife.' 'But you look younger than any of us,' said Sally. 'It was a silly thing to do,' Peter said, 'to get married like that. But we had a wonderful time.' What does he mean? thought Sally. At his age he must surely feel alone, with no home, nowhere to go. 'You must come and stay with us,' she said, 'for weeks and weeks.' And then the truth came out. 'The Dalloways have never once come to see us. We asked them so many times but Clarissa will not come. She thinks that I married below me. My husband is a workman's son.' That, she knew, was the problem. Was Clarissa really like that? thought Peter. Yes, probably. Where was she all this time? It was getting late. 'But,' said Sally, 'when I heard that Clarissa was giving a party, I felt that I had to come - I had to see her again. So I just came. It's so important, isn't it, to say what you feel.' 'But I do not know what I feel,' said Peter Walsh. Poor Peter, thought Sally. Why didn't Clarissa come and talk to them? That was what he really wanted. All this time he was thinking only of Clarissa and playing with his knife. 'My life hasn't been easy,' Peter said. 'And my feelings for Clarissa have not been easy to understand. It has been a great problem in my life. You can't be in love twice.' What could she say? It's better to have loved - he must come and stay with them in Manchester. 'You mean more to Clarissa than Richard ever did. I'm sure about that,' said Sally. 'No, no, no!' said Peter. Sally went too far. Richard was a very good person - there he was at the end of the room, the same as ever, dear old Richard. 'But what has he done in life?' Sally asked. 'And are they happy together? Really, I know nothing about them. What can one know about other people?' she said. But Peter did not agree. 'We know everything,' he said. 'Anyway, I feel that I do.' 'There's Elizabeth,' he said. 'She feels not half of what we feel, not yet.' 'But,' said Sally, watching Elizabeth go to her father, 'you can see that they really love each other.' Father and daughter stood together now that the party was almost over. The .rooms were getting emptier and emptier, with things lying on the floor. Ellie Henderson was finally going. Richard and Elizabeth felt rather glad that it was over but Richard was proud of his daughter. He had to tell her that. How he looked at her and thought: who is that lovely girl? And it was his daughter! 'I must go and talk to Richard,' said Sally. 'I shall say goodnight. It's not the mind that matters, Peter, it's the heart.' 'I will come,' said Peter; but he sat there for a moment. What is this feeling that hurts me so? What is this happiness? he thought to himself. What is this great excitement that burns inside me? 'It is Clarissa,' he said. And there she was. THE PLACES IN THE STORY Mrs Dalloway lives in the centre of London, in Westminster near Dean's Yard. Her house is not far from Big Ben, the famous clock of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where her husband Richard works. To buy her flowers in Bond Street, she crosses first Saint James's Park and then Piccadilly. When Peter Walsh leaves Clarissa's house, he walks to Trafalgar Square and from there he goes north to Regent's Park, where he has a rest. His hotel is near the British Museum and in the evening he walks from there back to Clarissa's house in Westminster for the party. Mayfair and Kensington are parts of central London where some of Clar-issa's friends live. The Dalloway house is like many older houses in London. The kitchen is below the ground, the sitting-room is upstairs on the first floor and the bedrooms are on the floor above. ABOUT VIRGINIA WOOLF Virginia Woolf was born in 1882 and spent most of her early life in London. With her sister Vanessa, a well-known painter, she was one of a group of painters and writers known as the Bloomsbury Group. With her husband Leonard, she started the Hogarth Press from her home in Richmond. The Press brought out nearly all her own books and also T. S. Eliot's The Waste Land. Her best-known books are: Orlando, The Waves and To the Lighthouse. For many years she also wrote every day about her own thoughts, feelings and life: this is the famous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She was often ill, and sometimes out of her mind, in hospital for months at a time. In 1941 she finally killed herself by throwing herself into the River Ouse. People now think of her as one of the greatest British writ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EXERCISES Comprehension Here are some words spoken by different people in the story. Explain: who speaks the words; who the person is speaking to; where the people are at the time; what is happening in that part of the story. 1. 'She is under this roof!' 2. 'Will you just wait until I finish my dress?' 3. 'I am in love with a girl in India.' 4. 'Tell me the truth! Tell me the truth!' 5. 'It's not the mind that matters, it's the heart. Discussion 1. Do you think that Clarissa was right not to marry Peter Walsh? Say why or why not. 2. Peter Walsh often plays with his pocket-knife. Why do you think he does this? What does it tell us about him? Writing 1. Write one or two sentences about these parts of Mrs Dalloway's house, explaining why they are important in the story: a) the entrance hall b) the bedroom c) the sitting-room. 2. Choose a person in the story. Write three sentences about how he or she looks and three more sentences about what they think and do in this story. Review 1 Tim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story. Describe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the writer uses time. What do you think she is trying to show us about it? 2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story? Do you find it unusual in any way? Say why you like or dislike it. GLOSSARIES life 生活 moment 瞬间 , 片刻 criticizing 批评 , 非难 hostess 女主人 successful 成功的 alone 孤独的 message 消息 , 讯息 sex 性 politics 政治 jealous 嫉妒的 , 妒忌的 quarrels 口 角 , 争吵 sewing 缝制物 mind 记忆 , 回忆 divorce 离婚 lawyers 律师 tears 眼泪 truth 真相 , 事实 注 : 以上所列单词为书中黑体宇 图 书在版编目 ( CIP ) 数据 黛洛维夫人:英文 /( 英 ) 伍尔夫著 北京:外文出版社, 1996 ISBN 7-119-01819—1 英国企鹅出版集团授权外文出版社 在中国独家出版发行英文版 企鹅文学经典 英语简易读物 ( 阶梯二) 黛洛维夫人 弗吉尼亚 " 伍尔夫著 责任编辑:余军 外文出版社出版 ( 中国北京百万庄路 2 4 号) 邮政编码 100037 煤炭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1996 年 ( 32 开 ) 第一版 ( 英) ISBN 7 - 119 - 01819 - 1/ I. 393 ( 外 ) 著作权合同登记图字 01 - 96 - 0330 定价: 2.80 元
个人分类: 英语学习|820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党和人民的九个关系,政治的定义
yue 2011-7-17 13:41
导读:文科出身的官员真会说。深圳前副市长于幼军更会说会写。 以下观点大部分是在古代已经提出。 什么叫做政治,政治就是用经济利益作为驱动,来实现道德目标。如果只有道德,那就不是政治。如果没有道德,那也不是政治。 或者说政治就是用政策作为手段来实现道德目标。政策,即以经济利益为内容的制度。 人性是不好的,所以不可能用道德来实现道德,只能用利益来实现道德。 蒋介石的失败,就是整天讨论道德,没有好的制度。 戒之哉。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17/c_121677660.htm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论党和人民群众的九个关系 在7月14日召开的中共湖北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密切党群关系,首先要搞清楚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是什么关系。 李鸿忠说,唯物史观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我们党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依据。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深刻认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有九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鱼和水的关系。 (博主:刘备的观点,具体用来评价他和诸葛亮的关系。) 水里可以没鱼,鱼可是永远离不开水,我们对群众要深怀感激之情。要牢固树立“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 二是血和肉的关系。 任何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没有资格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都不应该有任何特权思想,决不能搞特殊化,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三是舟与水的关系。 (博主:这是荀子和李世民的观点。) 古人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共产党员,更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水”,我们是“舟”,要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是种子与土地的关系。 离开了土地,再优良的种子也无法生长。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指引、评价、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着赤子之情,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五是末与根的关系。 做好群众工作,最根本的是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我们一定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六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博主:古人说,询于刍荛。) 今年3至6月我省开展的“三万”活动,参加的干部多、覆盖的农户广、活动的规模大,其收获成效之丰、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之一,是广大干部扑下身子,问计于民,虚心诚恳向群众学习、请教。 七是儿女与父母的关系。 (博主:古代的说法是为民父母。有的人认为,为了尊敬人民,应该把人民称作父母。但是也有人认为,在民间,对父母好的儿女不多,因此应该把人民当作儿女。各有道理,不必强扭。) 人民群众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人民群众。 八是仆与主的关系。 (博主:这是基督教的观点。) 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明白: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除了人民利益,我们别无私利;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我们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 九是工具和工具使用人的关系。 我们要让群众感到工具好使好用。否则,群众就会将我们丢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和执政之基。决不能“公器”私用,为己谋利,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李鸿忠简历 汉族,1956年8月生,山东昌乐人,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经济师。 1978-1982年 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学习.
个人分类: 我的阅读|1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测绘局提倡测绘题材文学创作
jlpemail 2011-5-23 09:46
国家测绘局2011 年测绘宣传工作要点 第八条 八、着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新成果。及时报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测绘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事迹,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弘扬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形成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的良好局面,推动创先争优工作向深度拓展和广度延伸。宣传“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和测绘职工的时代风貌,及时报道测绘系统加强党的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新举措与新成效。 努力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测绘名牌栏目、精品文章,积极创作测绘题材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优秀文艺作品,加快推出测绘题材的电视剧、宣传片、纪录片等大众化文化产品,推动测绘文化建设。 见: http://www.sbsm.gov.cn/article/ghjh/ndgzyd/gjchj/201102/20110200080138.shtml 另外2010年的 国家测绘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测绘宣传工作的意见 五、大力发展测绘文化精品   以新的视角审视新时期测绘业务特征和测绘职工生产生活特点,以展示测绘技术先进性、保障迅捷性、服务广泛性、产品普适性的时代特色为重点,深入挖掘提炼全面反映测绘特点的测绘文化,努力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测绘名牌栏目、精品文章。积极创作测绘题材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歌曲等多层次、个性化以及时代性强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加快推出测绘题材的电视剧、宣传片、纪录片等大众化文化产品,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特点鲜明的人物塑造,宣扬测绘工作重要作用,展示测绘工作者时代风采,彰显新时代的测绘精神。 也提出了积极创作测绘题材的电视剧、宣传片、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歌曲等文学艺术作品。
个人分类: 消息场|2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背景中的文学
热度 3 yonglie 2011-3-28 08:39
人大出版社影印了一套“背景中的文学”丛书( Literature in Context ),副题是 A Student Casebook to Issues, Source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原是 Greenwood Press 的一个系列,从 Amazon 能看到 64 种,人大好像只影印了 10 种,好几年了,不过最近才偶然看见,于是赶紧订货,幸好还有。 10 本书是如下 10 种英美小说的“背景”: 傲慢与偏见 简爱 双城记 哈克贝利 • 费恩历险记 老人与海 哈姆雷特 威尼斯商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 红字 野性的呼唤 它们的篇幅都不大,除了莎翁的两个戏,其他的都很近代。读者对象好像不是大学生,而是中学生。不过对我们“外人”来说,能读到中学也满足了。 这套书不是文学批评,也不是课文分析,借出版社的广告说,是An excellent interdisciplinary resource designed for use by students, teachers, and librarians--this critically acclaimed series places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its time. Each sourcebook includes: · A rich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collateral readings, and commentary · Present-day issues that parallel topics raised by the literature · Chronologies of historic events and lists of key figures 我从读中国古典感染了考据的乐趣和“风尚”,就爱这类溯源的东西,能从它们了解为什么会是那样的场景和故事,那样的情节和人物。然后,我可以自己去理解,而不必跟从别人的评介。刚浏览了几页《老人与海》,讲了很多古巴的文化和生态,还请生物学家谈海洋生物(如老人认识的三种乌龟,如白天和夜晚的鱼),还请医生谈老人的食物和健康——他能在那样的条件下在海上生活那么多天吗…… 科学作品当然也需要这样的casebook ,可惜科学史大多空洞。科学史里最有趣不是大的人文环境,而是发现背后的小故事。 霍金近些年编了两大卷物理学和数学的经典文选,也算是excellent interdisciplinary sources,遗憾的是,它们是整个现代物理学的源头,而不是某个具体定理的源头……
个人分类: 随想|2925 次阅读|2 个评论
哎、哎、哎,验证问题不能给答案呀!!!
热度 1 wangxh 2011-3-23 19:02
哎、哎、哎,验证问题不能给答案呀!!!不带这么玩的呀!!! 怎么又变了呢?【小品范厨师:“七怎么改成三了呢?”大忽悠:“三年了,我想死你了......”】验证问题给答案就相当于给学生考试,可以问任课老师,这怎么能行呢?科学网博客发文与评论的规则一定要体现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给了答案太没劲,时髦话儿就是“太不给力”。 不过,增加文学、历史问题还是不错的,这样在科普的同时学习文学、历史,咱们中国人是该好好学习历史了。人家200多年都研究个没完没了,我们倒好数千年还不好好研究!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官场红颜皆祸水 连载下
冯用军 2011-2-13 16:43
中间篮球场,四围铁丝网——聪明绝顶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061903.shtml 作者: 汪谈2011 发表日期:2010-12-20   对于这类新闻通稿,几乎所有的新闻记者都明白,基本上是靠不住的,不仅简单没有信息量,更不解答人们关注的问题和原因,往往这样的通稿一出,大家的疑点更多。台长自杀是事实,民间流传的故事也越传越玄乎,无论是对于宣传部门及电视台本身,还是本省政界,都不是什么好事。台长生前也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生前也做过不少好事,对于本省的宣传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把他当作自杀处理,必然会涉及其自杀的台前幕后故事,涉及省委书记也在所难免,当然,涉及婷婷倒是显得无关紧要了。      作为本省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宣传工作总监角色的宣传部,最大限度消除不好影响,甚至有可能将坏事当作好事宣传,考验着宣传部门领导的政治敏感度和执政能力,其智商要求高,其能力要求强,其措施要求巧妙。针对台长自杀在办公室里的特点,针对台长自杀现场只有他秘书和他老婆两人目睹,其他所有人都是在台长送往医院后才知道这一消息的。也就是说,只要把秘书和老婆这两个与台长关系非常密切的人的嘴巴封牢了,其他的都可以按照要求和需要来导演和编排台长之死的故事。于是,省报下属的子报发出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本省有关权威部门介绍,省电视台台长傅炜同志,昨天晚上突然病倒在办公室,后经送往医院全力抢救,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据医生介绍,傅台长病情严重,随时都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性。   “明明人都死了一天多了,新闻媒体还在睁眼瞎说在医院全力抢救,什么意思嘛?”我问婷婷。   婷婷说:“这个你就不懂了吧,这是新闻单位常用的手法,不说假话怎么办得了新闻单位。你看媒体报道的新闻有几条是真的,不是作秀式的表演,就是早就策划好了的固定仪式报道,真正来自新鲜活泼具有新闻元素和揭示新闻背后原因的新闻报道少之又少。这件事省委宣传部先通过一个小媒体发一个小消息,一是试探一下外界的反应,二是为下一步编造更大的谎言作铺垫。”   “那你们新闻记者也太没有职业道德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虽然不是学新闻专业的,但这个道理还是知道的。如果这样用假新闻来欺骗广大人民群众,是不规范不道德不合法的。”我实在不明白婷婷说的这些。我想,偶偶发些真实程度不是很高或假新闻是难免的,但这不应该是一种常态,更不应是一种主观故意的行为。      “明明人都死了一天多了,新闻媒体还在睁眼瞎说在医院全力抢救,什么意思嘛?”我问婷婷。   婷婷说:“这个你就不懂了吧,这是新闻单位常用的手法,不说假话怎么办得了新闻单位。你看媒体报道的新闻有几条是真的,不是作秀式的表演,就是早就策划好了的固定仪式报道,真正来自新鲜活泼具有新闻元素和揭示新闻背后原因的新闻报道少之又少。这件事省委宣传部先通过一个小媒体发一个小消息,一是试探一下外界的反应,二是为下一步编造更大的谎言作铺垫。”   “那你们新闻记者也太没有职业道德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虽然不是学新闻专业的,但这个道理还是知道的。如果这样用假新闻来欺骗广大人民群众,是不规范不道德不合法的。”我实在不明白婷婷说的这些。我想,偶偶发些真实程度不是很高或假新闻是难免的,但这不应该是一种常态,更不应是一种主观故意的行为。 婷婷正说些客气的话,李书记的司机或秘书提着几袋东西又来了。     “我看到王处长抽烟的,车里正好放了几条烟和几瓶酒,也是别人送的,送给王处长交个朋友。”李书记站起来接过烟和酒放到我坐的位置边。     我赶紧站起来想推辞一下,婷婷拉住我的衣角说:“李书记又不是外人,你客气什么。”     这时,我才发现,李书记和他的司机或秘书非等闲之辈。因为李书记确实不知道我的存在,也没有交待司机或秘书什么,居然如此默契地完成了这一连串的动作,让人感到这一切都是非常自然水到渠成,不露半点人工痕迹。民间传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司机或秘书,确实不假。     这回轮到我不好意思了。我本来不是处长,但又不好意思纠正婷婷的说法,更不好意思的是,我在推辞的过程中,用眼睛的余光瞥了一下袋子里的东西,除了两瓶五粮液、还有四条软中华烟。     李书记从小包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婷婷,婷婷瞥了一眼就随手递给了我。原来这是一张李书记的个人简历。     李鳅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69年出生,现在鸿陵市鸿陵县任副书记,此前长期在乡镇工作,历任镇长、书记、副县长、政法委书记,两年前担任县委副书记。     简历里的业绩介绍中有一两个错别字,但我见怪不怪。这年头,到处都是错别字:愚民同乐,植树造零,白收起家,勤捞致富,择油录取,得财兼币,检查宴收,大力支吃,为民储害,提钱释放,攻官小姐……实在不足为奇。      “李书记确实资历丰富,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干上来的。”我说。     “扎扎实实干事有什么用呢?”李书记说。     李书记告诉我们,两年前,组织上安排他当副书记,就是为他接任县长作准备的,老县长今年刚好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限,不料常务副县长找了一个据说是中央已退休的领导的公子,这位公子与省政府曾经担任其父亲秘书的副省长打了招呼,市委组织部只好改变了原来的安排,内定常务副县长接县长,组织部都已考察完毕,下个月就要宣布上任了。     李书记说:“组织部太没有原则性了,部长都已找我谈了话,说变就变了。”     “论工作能力、论工作业绩,她根本和我不是一个档次,三十多岁就凭着有点姿色讨好领导当了常务副县长,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想当县长,不就是上面有人吗?”李书记愤愤不平起来,一扫先前的温顺谦和,脸红脖子粗地骂道:“妈妈的,我算是明白了,干实事是没有用的,关键是上面有没有人。” 有传,台湾的大官员结婚时,马英九总会到场,酒三旬后,他总说;"一个家庭啊,大事由老公说了算,小事由老婆说了算,至于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则由老婆说了算。 来约束大家的行为,一些明确的规定反而不需要大家遵守或违犯了也不会追究。   “你把这些假新闻的责任全部归究于个体的记者和个体的新闻媒体是不科学的,至少是不了解真实情况不客观的。”婷婷说。   婷婷说:“台长自杀这条新闻,宣传部下一步要作正面宣传报道,因为他是死在办公室的办公桌上的在职厅级领导,目前所有的监管管理部门如纪委、检察院包括新闻媒体都没有他不良或腐败纪录的反映,这说明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久经考验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况且,省电视台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几年以来,在他的领导下,电视台的收视率从全国的第十八位跃居全国前八位,其成绩可圈可点,大有大力宣传的必要。”   婷婷告诉我,电视台正在整理台长的有关宣传材料,宣传部组织了有省日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所有新闻界的笔杆子,准备立体的狂轰滥炸式地宣传,同时,将对首先违犯规定的某报所发的“假新闻”作出严肃处理。   我想,这个世界真的乱套了,发假新闻的振振有词,发真新闻的反而要当作假新闻处理。   果然,在台长逝世或者叫因公殉职的第三天,省日报发了个详细的有关台长不幸逝世的消息,并在头版位置发了个省委宣传部通知,号召全省宣传系统大力宣传傅台长的先进事迹,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党和人民工作的高贵品格,学习他公而忘私大公无私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操。最后,通知要求全省各部门各单位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傅台长的遗志,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 为了让新闻报道做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具有真情实感,以情动人,常务副台长要求婷婷亲自做一期节目,叫做“台长的私生活”,以台长的夫人、小孩、身边的工作人员的讲述,以台长工作生活过的场景,如办公室、家里等场面的描述,还原一个简单朴素、平易近人、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台长形象,让普通老百姓对台长没有距离感,让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起来有操作性。于是,台长夫人一改过去的憎恨,为了自己家庭特别是孩子的前途,忍痛大力歌颂伟大的丈夫,把自己在与他谈恋爱时的所有情书全部翻出来,找了一些有用的还没有过时的精美语言和诗句,当作自己现在的真情实感在节目中声泪俱下地诉说了一通。   “不知道她是真的回想了当年的浪漫与温馨从而有感而发,还是想起了伤心往事而悲痛落泪。”我看了婷婷主持的“台长的私生活”后打电话跟婷婷说。   “我比她还要痛苦,明明知道台长死亡的真相和原由,但我还要装模作样地邀请一些嘉宾来介绍他的英雄事迹,还要诵读早已写好的串说词,对他赞不绝口、崇敬有加。心里在流血呀!”婷婷说。   如果事态像宣传部的安排按部就班走下去,也许这个故事也就结束了,但是,事情的复杂性就在于,世界上没有一堵墙是不漏风的,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地球即将成为一个村庄的时候,信息的传递完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界线,信息的传递者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新闻人也不再囿于专职的记者,新闻报道平台也不再囿于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一些民间兼职或干脆是一些自封为新闻人的民工,纷纷干起了新闻报道采访的行当,他们具备了最基础的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功夫:新闻素材的识别能力。他们具有天然的采访条件,通过熟悉的人熟悉的朋友,甚至可以多项指标都超过职业新闻人,采访到并第一时间发表最具新闻价值的新闻。他们发表的平台当然是网络,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通过手机信息,散发的街头小报等,传递他们以为最具新闻价值也能勾起民众关注的新闻。   市场决定价值。   于是,一些民间新闻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一些外省的都市类的报刊的报道开始向事情的真相靠拢,一些正式的非正式的记者纷纷进驻红洲的地上地下,一些知情者成了新闻媒体争夺的稀缺资源(婷婷因不堪狗仔队的追踪而狡兔三窟不敢出门甚至手机不敢开机),还有一些毫无利用价值的黄牛党也干起了欺骗外地记者的勾当。宣传部也是无可奈何,频频派人监控网络,删除帖子,拦截采访的记者,恐吓一些民间职业新闻人,所有能生效的方法或可能生效的方法都使用过了,但效果与努力向反比例方向发展。   再次引起轩然大波的是本省都市报的一篇长篇调查,这篇调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台长自杀的台前幕后的故事,内容详细,有理有据,数字扎实似乎可靠。同时,外省驻本省媒体《中国调查报》也同时刊登台长自杀真相调查的文章,更要命的是,这个自命为外省、本地无权管辖的媒体,自命为具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媒体,配发了一篇评论:我们的真相,我们的正义。文章用尖刻的语言,质疑这起本身就流下许多漏洞的假新闻,他们认为,如果可以这样愚弄公众,无视基本的原则和行为规范,受伤害的不仅仅是民众,更是政府形象本身,这是一支阻碍社会进步的可怕力量,更是阻碍推动社会正义事业的奇怪幽灵。这个自命不凡的媒体还义正辞严地号召民众来揭露阻止这股倒行逆施行为的嚣张漫延。这两张报纸一时变得洛阳纸贵。   祸可闯大了,麻烦即将来临了。 省委宣传部首先撤消本省都市报总编辑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对社长作出调离报社降职使用的处分。对写这篇文章的五个记者全部开除出新闻界,并规定永远不能从事新闻行业。但是,对于《中国调查报》这样的外省媒体,省委宣传部无权对他进行处理,但真正影响大的就是这个媒体。于是,省委宣传部采取多项措施,挽回不良影响。一是派人到这个报社交涉,要求撤消原稿,刊登承认报道失实并赔礼道歉的声明;二是启动法律程序,公开起诉《中国调查报》,要求报社开除作者和相关审稿人,赔偿精神损失1000万元;三是向中宣部反映情况,对此案进行严肃查处,并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包括《中国调查报》主管单位,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影响较大、权威性较强、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较好的新闻媒体,掀起新一轮的报道热潮,全面而又有力地回击《中国调查报》的无耻言论和反历史潮流的行为。号召全国人民向傅台长学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占领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阵地。同时要求全省宣传系统采用多种形式,如话剧、电视剧、电影、歌剧、小品、晚会等文艺形式,大力讴歌新时代的英雄正面形象,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省委宣传部作完这些布置后,马上启动本省宣传行动,一时,全省所有媒体,包括电视台的电视剧、文化剧院的舞台剧、农村三下乡的有关节目,都加上了宣传傅台长的内容,一个强大而有力的宣传行动就此展开。   但是,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或完全靠广告和在地摊提高发行量的媒体,如果就此按照宣传部门的要求办理,无异于自杀行为。因为一篇这么详细认真的独家新闻,竟然承认是一条假新闻并公开赔礼道歉,民众还会相信她吗,广告商还会相信她吗,报纸的销量还会有吗?结果不需要计算也会明白无误的。关键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错,并决定要与省委宣传部对峙到底。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告诉婷婷,你要私下做点工作,双方都让一点,《中国调查报》不能再较真。作为一个省委宣传部门,不可能丧失其权威性,特别是让一个市场报去挑战她的尊严和权威,他完全可以动用一切均可动用的资源和力量来对付你,他要对上级负责,对某种目的和需要负责,他肩负的是正确舆论导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一切经济的法律的政治的文化的资源都可以调动,还可以以公众的名义,以市场规律的方式来全面封杀你,特别是这件事情如果双方僵持下去,可能受伤的是第三者,包括婷婷,其他的涉案人都是强势人物或强势部门,都具有或多或少的稀缺资源可供利用,只有婷婷属于个体的人,到时候,拿你来开刀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婷婷完全同意我的看法,但她认为,她虽然和两边的人都很熟悉,但出师无名,本来大家都全心全意将她当作局外人,如果自己跳出来沾亲带故,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吗?   “虽然道理是这样,但你还是可以虚与委蛇地做做他们的工作,大家都是聪明人,不用都点透。”我坚持自己的观点。   “那我去试试吧。”婷婷可能很不情愿,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让她安然入睡。于公于私都应该去体会体会工作的。   事情的发展正向着我思路相反的方向发展,省委宣传部完全没有协商的余地,态度非常强硬,所出的条件一点退步的意思都没有,报社倒看到了这种来势汹汹的场面,曾主动或间接主动地想与宣传部和解。其实,报社也没有多少退路可走,只要宣传部不把他们置于死亡之谷,一切条件都可以商量,这个条件的最低点就是不能承认自己的报道完全失实,赔点钱,或重新发一条有关内容相近的八卦式的或左或右的新闻来补救,这是他们最为乐意看到的结果。   省委宣传部在没有得到《中国调查报》确切答复后,马上启动惩罚程序,全面封杀报纸在本省的销售,全面封杀本省广告商在《中国调查报》上刊登广告,同时,对《中国调查报》的所有记者的采访,全省各个部门都必须报省委宣传部批准,否则以违纪论处。   为了逼《中国调查报》迅速就范,省委宣传部以省委老干部的名义直接给中央写信,强烈要求中央有关部门派遣专门调查组,启动调查程序。在这封看似是信,实则是长篇讨伐的文章里,名义上的老干们列举了《中国调查报》几十条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如违规刊登广告,违纪采访报道,驻站记者违法有偿新闻,涉案的几个记者在近几年参加会议所拿的红包都一一列举在案,并建议人大常委会直接干涉此案。   省委宣传部真是厉害到家了,他们在思前想后、瞻前顾后以后,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不再与报社较真事件本身,而是采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办法,旁敲侧击,暗渡陈仓,以达到自己负责后果最小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策略。”我对婷婷说:“你完全不必有再被涉及其中的忧虑,并且胜券在握,百战百胜。”   婷婷说:“你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吗”   “不会是你出的吧?”   “你太小看我了,这个主意不仅是我出的,还是我全程策划全权代表省委宣传部操作的。当然,也离不开周省长的指点和协调。”   “天才呀,婷婷。”   “不是天才,而是模仿,早几年台长就干过无数个相类似的事情,你是少见多怪,井底之蛙罢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傅台长真是死得太可惜了,但死得真是不得其所,虽然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死后能得到这么多的光荣和这么大的名声,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个角度上说,我们这个社会真是浪费了不少人才和资源。我真是这么想的。   我开始怜惜傅台长的死来。   更可惜的是,作为一个有点责任心和正义感的《中国调查报》,即将土崩瓦解,各类精英将作鸟兽散,中国民众又少了一个说真话、发怨言的平台。 听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另一种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几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只是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天天向上,生活就成功在望。      周省长的家远离市区,当然这是他母亲居住的地方。他母亲不愿意住在城市里。前两年他父亲去世后,周省长把母亲接了过来一起住,婆媳关系处理不好,于是,周省长就在郊外一个依山傍水风水绝佳的地方建了一栋四合院式的别墅,园子里栽了不少银杏、桂花、罗汉松、果树和蔬菜,养了不少家禽之类,周省长清闲时就过来看看母亲。城里的家实际上只有他老婆一个人住在那里,一个唯一的女儿在美国留学,毕业后也不愿意回来。   其实,周省长在城里还有一套房子,是在市区的一个新建的大型小区里,房子并不大,一百六十多平方米,房屋里的女主人经常轮换,但周省长始终有一个原则,这栋房子里常住的只有一个女人,其她的女人他可以在宾馆里会面并演练浪漫的激情戏,但决不带到这间房子来。如果这个女人被带到这间房子里,就意味着她在最近或相当长的时间里,要被周省长征用或专用。知道周省长这个秘密的人不多,我只是在婷婷被征用或专用后才知晓这一秘闻。   “如果我说在1212,你以后就明白我在这个小区里,你千万不能再给我电话。”婷婷悄悄地告诉我。看来,婷婷与周省长的关系上了一层楼。   当然,我要去找周省长谈工作,去办公室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去1212,当然更不行,唯一的选择就是去乡间别墅他母亲那儿,先试探一下周省长的态度。   “不能去那里。一些政府官员和下面来的市长书记们,你都有可能在那里碰到,你去了也没法谈什么事,无非是说说猪呀狗呀的,那是市长书记们说的话,你暂时还不够格。” 中国想要航空母舰,很容易:每个乡干部捐款200万,每个县领导捐款500万,每个市领导捐款1000万,每个省府的捐款2000万,每个中央政府的官员捐款5000万,请问大家,你们有困难吗?回答是肯定的!所以我们中国想要航空母舰,就有多少航空母舰。 纪委书记:谁不关心我我就关心谁;   宣传部长:谁关心我,我就关心他的正面,谁不关心我,我就关心他的反面;   市委书记:谁关心我我就让组织部长关心他,谁不关心我我就让纪委书记关心他。   唉,“关心”,这个温馨动人的褒义词,到了官场就变了味道。   “你还是多到周省长那里走走,我也帮你说说话,推荐推荐你,有了省长的关心,几年时间提个处长、厅长,完全有这个可能性的。”婷婷的话说得合情合理,况且我也没有别的靠山选择,答应她是唯一的正确选择,还是那句台词: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婷婷诚心诚意充满期待地说:鸟往高处飞,风光在顶峰 “婷婷你也说得太神秘了吧,我连说些猪呀狗呀之类的话的资格都没有吗?无非在那里附合他们,无话找话说说罢了。”我自认为这点基础知识还是有的。   婷婷说:“你不了解,我去过一次别墅,一般来说,周省长的老部下,各市的书记或市长,包括部分厅局长,他们资历基本相当,诉求基本相同,无非是批点钱,批点项目,个别的人也找周省长商谈部分人事问题。因为周省长不管人事,况且作为常务副省长,人事任免能力还到不了市长书记那一级,市长、书记任免权基本上掌握在书记和省长手里,其他常委基本无权决定,因此,来找周省长的人大部分与工程建设、财政税收等问题有关,当然,一些副市长副书记包括县委书记、县长之类的官职,周省长有时还能说得起话的。” 我听得津津有味。作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婷婷,竟然有这等人事工作经验,说起来滴水不漏,出神入化,真是应了古代的一句名言:久病成良医。   婷婷补充说:“这些找周省长的领导干部们,大家到了别墅里,抽抽烟,喝喝酒,基本不谈正事,为的是表明大家都是周省长的人,大家的事就是周省长的事,周省长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至于具体的事,办公室里早有报告在周省长的案头上了。谁来表态了,明天周省长就批了,谁没有来,虽然是公事,什么事都可以有理由研究研究的。你一个小科长去了那儿,说什么,做什么?”   “按照你这么一分析,我没法找他了?”   “办法当然有,我先为你探路,上次我已经为你开了个头了。”   “要不要给他送点什么礼品,或钱什么的?” “这你就书生了吧,像他这样的高级领导人,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还不够下酒钱,他能看得上眼吗,如果收了你那点小钱,还担心你的革命意志不坚定,一有风吹草动招出去。正常的游戏规则是,像周省长这样的领导,面对你这样的小官僚,要么他就不愿意帮你,如果他要帮你就决不会收你的钱,如果他真的帮了你,你可以买点家乡的土特产这类东西送给他,他肯定会乐意接受的,甚至他还可以拿这个东西到处炫耀一番,因为大家都明白,来自农村的土特产都是地位低下的人送来的,接受这些土特产的人一定曾经帮助这些地位低下的人,换句话说,为普通老百姓办了实事,这不是符合走群众路线这条基本原则吗。”   一件普通的礼品也有这么多的讲究,还能说出这么多深奥的道理来,中国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我想。 “那么,怎么让周省长记住我呢,我不能老是让你代劳呀。”   “慢慢来,像周省长这样的人,要让他记住很容易,因为你是他的下属的下属,和你正常交往无所谓,但要真正让你成为他的人,或让他感到你是一个有用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长期的努力和碰到机会才行。”   “现在我怎么努力都不会对他有用。”   “那不一定,我就见过一个县的副县长一直是他身边的人。他看中你不是你的级别,而是你某一方面的才能,而这种才能恰恰是他需要而又不具备的。”   “我没有什么才能是他需要的。”   “当年毛主席为什么要提拔一个小人物王洪文当接班人,那是因为王洪文头脑简单,地位较低,一旦提拔他,一定死心塌地听他的话,照他的指示办事,而林彪就不一样了,他是一步一步拚上来,他到了二把手的位置还想当一把手,慢了还等不得,否则就使用暴力和武力      这倒也是,如果周省长提拔我到了某个位置,我当然只能唯他马首是瞻,跳不了皮,也不会跳皮。”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官场上的人都希望培养自己的人,提拔自己的人,说白了,就是为自己以后着想,再伟大的官员也有退休的时候。”   我完全赞同婷婷的分析,这点我有亲身的体会,省政府办公厅年年提拔干部,基本上都是提拔原来提拔过的人,没有提拔的干部总是不能提拔,像这样的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找到一条通往胜利彼岸的道路。自己也曾经想过寻找通往胜利彼岸的最佳路线,但条条道路金光闪耀,可惜都不属于我。我也曾到领导那里多走走,问寒问暖,送点小礼品,但这些领导不是和你讲大道理,就是漫无边际不负责任地表扬你一下,开始听到领导的表扬还很激动,听得多了,也就明白了,这不过是领导的口头禅而已,当不得真的。 于是,我终于下定决定要求进步,婷婷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鸿陵火车站项目婷婷让我参与操作,完全有可能让周省长认识我,记住我,并还有可能将我纳入他的队伍之中。   这可是一件名利双收的美差事。我有点激动万分的感觉。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那天,婷婷来电话说,周省长要过问鸿陵火车站的事,中央一位退休的领导同志的亲戚要参与鸿陵火车站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是不是李公子?”我问。   “可能不是李公子,好像是另一个,但这个人肯定周省长也得罪不起,所以他也很是伤脑筋。我强力推荐了你,他终于答应与你单独谈谈,听听你的意见。”      我想了想,李公子那边周省长也曾答应过他,李鳅生的事他也没有少帮忙,如果中途换马,情理上过不去,鸿陵市张书记那里也不好说,况且李鳅生那里也倾向于让李公子做,他们已经建立了相当牢固的利益联盟了,说拆开就拆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再说了,李公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将就不得的。   我马上与李鳅生电话联系,将新情况与李鳅生说了一遍。李鳅生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大吃一惊,不知如何是好,我们在电话里扯了半天,李鳅生最后说:“如果周省长一定要帮这个人,他是有办法的。”   我说:“他能有什么好办法。”   李鳅生告诉我,鸿陵县正想争取上一个高尔夫球场,加上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利润过亿肯定没有问题,但省发改委和国家发改委一直没有批,如果周省长答应帮我们运作运作一下,肯定没有问题。 我说:“一个县里搞一个高尔夫球场,浪费地不用说,以后的运营也成困难,况且高尔夫球场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项目,是限制批准的项目,难度恐怕很大。”   “这你就不懂了,广东不少地方都在搞高尔夫球场项目,目的不是为了项目赚钱,而是提高一个城市的品味,带动外地客商,提高人流和信息流,特别可以带动一些有钱有权的高素质人员来这里打球,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接触这些人的机会。至于土地嘛,农民现在反正不愿意种地,我们可能通过租赁的形式,租赁三四十年,到了三四十年以后,谁也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去了。”   “租赁倒是个好办法,但这明显是违法的,明显是在干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两面派的事      “王兄,这样的事我们干得多了,如果都按中央政策办事,那我们县级政府都没有办法活了,现在你不知道,县政府根本活不下去了,所有有点实惠有点权力的部门都被你们省政府直管了,我们管的不是困难户,就是麻烦事多的部门,财政、税收、利润,哪一样都在走下坡路,我们不来点两面派手法阳奉阴违曲线救县行吗?”   李鳅生说的也有道理,现在的县级政府权力确实下降了不少,经济好一点的县,还可以通过税收或招商引资捞点好处,如果地处偏远又没有资源的县市,县干部除了可以到街上敲诈勒索一些小商小贩的早餐费,已经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开辟财源门路了。   我对李鳅生说:“只要你的材料做得好,估计周省长也许可以帮你这个忙,再说了他也可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如果真能这样,我们鸿陵县就真的遇到贵人了,建高尔夫球场是上届政府孜孜以求的梦想,走了好多水路都没有走通,周省长也曾找过,他也不敢承担这个风险。”   李鳅生对我强调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省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们自己按照我们的操作规则去操作,招商引资,租赁土地等,都不麻烦省政府,省政府只要在中央大检查的时候,或者在国地资源部那里私下里汇报一下,让他们也是眼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神仙下凡问土地,土地不开口神仙也没有办法,这个问题我是看透了。”   我与李鳅生通完电话,立即与婷婷取得了联系,把我与李鳅生商讨的事情详细与她说了一遍,她非常赞同李鳅生的方案。她认为,建高尔夫球场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反正农村的地多得很,荒了也就荒了,如果租赁出去,农民既可以在高尔夫球场打点工,还可以收点租金回来,农民肯定愿意租赁,再说了,鸿陵县城市建设速度很快,建一个高尔夫球场也是时代的要求,提高城市品味的需要。   想不到婷婷的战略眼光还远远超过我,我感到惭愧了。   我又立即给李鳅生打了个电话,把婷婷的意思与他说了一遍,李鳅生听了后特别兴奋,连续赞美了我和婷婷几句。他告诉我,所有方案都在省发改委主任那里,都是成熟的方案,也不需要省政府明确的批文,只要他们默认就行了,我们就马上大张旗鼓干起来。   “这个工程只能让周省长介绍的人去做,你不能再有别的私心杂念了。”我又反复叮嘱李鳅生一句。   “全部由他来做恐怕这个人没有这个实力,我知道凡是北京来的人都是开皮包公司的,没有几个是真正的企业家,如果周省长答应出面帮助这个人,我们可以给他好处就行了,他也不必亲自插手具体事务,让他入干股得了,或者给他固定回报也行,反正不亏待他,如果要把工程做好,还是要靠一些没有关系没有托人情,打算拚实力的企业。”   这个道理我当然明白,这已经是工程技术界的常规操作秘密了,就像皇帝的新装,大家都知道皇帝没有穿衣服,但大家都要说皇帝穿的衣服好看好新好时髦,没有人敢说出来皇帝一丝不挂这一非常简单非常容易的事情来,只有不懂时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孩子才会天真地把真相说出口。   我们正开心说着话,婷婷的电话来了,她说周省长马上要见我,在东方之夜1818房。我马上驱车前往东方之夜。到了1818房,原来婷婷和周省长早到了,可能他们早就在这个房间里了。 周省长可能对我有点印象,似乎在回忆什么,因为那晚我开车送他和婷婷去看电影,没有看成电影,又开车让他们俩在市区看夜景,他可能还有点印象。但当时我戴着棒球帽遮住了半个脸,我相信他已想不起来了。   婷婷不再介绍我是他的什么亲戚表弟之类了,我的真实身份和真实面目将出现在周省长面前。我很激动,想到一个堂堂的常务副省长,问计于我,我得好好表现一番。于是,我把李鳅生的计划详细地与周省长述说了一番,生怕漏掉一个关键的字,生怕用错一个关键的词语。   周省长当然一听就明白我表达的全部意思,也明白事情的关节点在哪里。他说:“这件事鸿陵县原来派人来向我汇报过,我当时考虑国家宏观调控得厉害,在风头上,不敢轻易答应他们,现在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加大政府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符合中央的政策要求,也是实施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需要,原则上可以批准这个项目的,但操作细节上还是会有些问题的,如土地租赁的问题,项目的评估等,需要作一些技术上的处理,特别是对农民的安排,这是工作重点中的重点,如果对农民的安置不到位,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事情完全有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方向,你必须让鸿陵县考虑清楚,谨慎对待。”   周省长的话真是句句在理,信息量大,意味深长,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完全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我想。      婷婷这时插话说:“王科长是北大毕业的高才生,在政府办公厅也是一支笔,工作扎实让人放心,也有基层工作经验。”   周省长看了看婷婷,对我说:“婷婷把你的情况都给我说了,你们是高中同学?我也了解了你的基本情况,你在办公厅工作确实表现不错,完全具备培养的条件,我准备把你调到发改委投资处,先做一个副处长,过两年表现好再说,怎么样?”   “非常感谢省长的栽培,非常感谢省长的栽培。”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了,而且还真的砸到了我的头上。我有点晕晕乎乎、云里雾里。   “你到那里后,正好跟踪一下鸿陵这个高尔夫球场项目,让他们不要出问题,有问题向我直接汇报。”   我连连点头,连连说是是是。      第二天,婷婷打电话约我到郊区那个农家乐,说是要为我的升职好好喝一杯。我特别高兴同时也心存感激。尽管自己不胜酒力,也尽量让婷婷喝得痛快淋漓,不过,我好像觉察到她氤氲的眼睛里不时有点迷离和酸楚。喝得差不多时,我们来到田野散步,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已结籽,失去了先前盛开时的妖娆,却也有另一番风味。         婷婷似乎不经意地问道:“瞧你的脸,红彤彤的,春风得意的,幸福吧?”   “我觉得幸福,简单地说就是两条: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做到让自己满意、有奔头。另一条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们感到快乐。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事业和爱情二者兼得。”   婷婷:“这么说,你现在应该算是幸福的了?” 托你的福,我现在确实感到很快乐。”带着酒兴,我的话自然多了起来,“一个哲学家说过,人生的快乐有两种,一个是生命的快乐,还有一个是灵魂的快乐。从生命的角度看,我觉得主要是健康。用物质来衡量幸福,那就是过着小康的生活。用情感来衡量幸福,那就是心中有爱,爱着的时候你是快乐的。当然爱有时也夹杂着痛,但乐也好,痛也罢,喜怒哀乐都是人生财富。另一种快乐就是灵魂的快乐。我把它理解为独立思维的乐趣,自由思考的乐趣,发挥自己才智的乐趣。”   我跟婷婷回忆起自己以前最快乐幸福的时光,是什么时候呢,一个就是青春期时,开始发育了开始觉醒了,开始对心仪的异性懵懵懂懂地暗恋和想往了,那个时候突然发现这个世界那么美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等着你。另外一个就是初为人父的时候。      我看过比尔盖茨的一张照片,那张照片是当时他与他两岁的女儿一起照的,他在下面题词说:“这个时候我才感到最幸福。”他的亿万家产给他带来的快乐还没有这个小生命给他带来的快乐多。美国现代诗人艾肯在他有了第一个孩子的时候说过:“上帝啊,我那些艺术,我那些事业,面对这个小生命来说不算什么,这个小生命是让我最快乐的。”我的孩子诞生时,护士将他抱出产房轻轻放到我的手上,我看着那个新鲜的小生命,当时真的感觉是一个坠落人间被我接住了的小天使呢。   婷婷听到这里,突然嘤嘤哭了起来。我有点手足无措,拍拍她瘦俏的肩:“怎麽啦,感动了?”         婷婷拭掉泪水:“一半是感动,一半是伤心。”   “伤心?”我莫名其妙。   婷婷拉起我的手放在她的腹部:“我有了。”   我吃了一惊。   婷婷:“我……只有跟你那一次忘记安全措施了。所以……”   我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婷婷的泪水又夺眶而出:“我好想也有个小天使啊!我好想也做一回幸福的母亲啊!可……可是,我现在不能奢望哪!你说我该怎么办?!……呜……”   我紧紧拥着她颤抖的肩,第一次在女人面前默默流下自己的男儿泪。心里万般无奈地喊着:“对不起,对不起……” 省人事厅的调令很快就到了省政府办公厅,处长对于我的突然调动似乎若有所思,但又不好深究其中的原因,于是,处长在送给我的调令的同时,没有忘记对我的工作进行跨年度地总结,能力强、水平高、综合素质不错,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应变能力,特别是肯学习肯钻研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我心里想,在处里工作近八年的时间了,工作勤勤恳恳,态度兢兢业业,成绩平平淡淡,从来就没有看到自己有这么多的优点,处领导也从来没有这样评价我,更不要说在大会上表扬了。这也许是中国官场文化现象的一种吧,你反正要调走了,且升迁了,大家都乐意说一些毫不负责的赞美语言,适宜的不适宜的,正确的瞎编的,都往你身上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只有在一个人调离时才发挥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就是处里和办公厅请吃饭,大家都认为,我的调离虽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于公于私都是好事,但对于政府办公厅无疑是一大损失,大家对省政府办公厅能够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人才感到高兴,能够向省政府其他部门输送有用人才,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光荣和自豪。就这样,我在办公厅最后的几天里,每天都是在大家的赞美声中和酒杯的吆喝声度过,大家似乎都忘记了过去所有的不愉快不高兴不自在,大家特别是几个处长似乎都十二分的兴奋、十二分的真诚,祝福我前程似锦,飞黄腾达。   其实,我心里都明白,大家也明白,与其在高度评价我赞美我,不如说是在赞美歌颂敬爱的周省长,虽然大家还不是很明白我的高就和调离的真正目的和来龙去脉,但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升迁,要么是关系在起作用,要么是金钱在显示神威。但是,他们总是以高度质疑的精神,和莫名其妙的眼光有意或无意地在观察我,考查我,因为凭着我的经济实力和关系网络,无论如何是无法与省政府第二号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我是不会和他们讲清楚说明白,也说不清楚讲不明白,就让大家去读一读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吧。      我人还没有到发改委投资处报道,李鳅生的高尔夫球场的攻关活动就开始了,他带领县委、县政府等几乎所有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到红洲市安营扎寨,按级别分部门拜会省政府与高尔夫球场有关的无关的部门领导,发改委、国土厅、环保局、林业局、农业厅、宣传部、纪委、公检法等包括各大商业银行的头头脑脑,全部一网打尽,汇报工作、请客吃饭、送钱送物,李鳅生规定,不漏掉一个科级以上干部,不让一个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不满意,不能留下任何以后可供纪委、公检法、媒体参考的文字,所有材料和汇报都必须把握正确的导向,都要符合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家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全体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集中在省城的“东方之夜”宾馆学习一天二晚,让高薪聘请的策划大师禅海法师给大家讲课,让佛学的博大精深融入到现实具体事例当中,以达到统一思想、统一理念、统一行动的目的。      李鳅生的办法确实很有效果,所有的工作都按照李鳅生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婷婷代表周省长与北京高层的亲戚沟通时,此人无论如何都不肯答应,非要拿下火车站这个项目,婷婷反复向她保证,这个项目的利润决不会在火车站项目之下,甚至盈利前景还会乐观一些。   “这位领导亲戚太嚣张了,一个老太太,六十多岁了,火气超过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婷婷对我说。   “她为什么不肯做高尔夫球场项目,她总要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吧。”我说。   “她还没有弄清楚高尔夫球场就反对,她也是受人之托来拿这个项目的,别人要她拿下火车站项目她就认定了火车站项目,别的她不懂呀。” “她不懂,我们可以派人让她懂,或者让她背后要做工程的人也懂呀,我们保证她的利润就行了,哪怕是造卫星造火箭她都可以不管,就像李公子一样,他也不懂造火车站和城市建设,最后建设工程还不是我们自己的红洲建工集团,贷款还不是我们红洲市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钱大部分不都是红洲市和全省广大老百姓的存款,民工不也是我们本省本市农村的?我们岂不是太傻了,硬是要活生生地将自己的钱分点给人家,我们绕不开他们呀!”   婷婷说:“我把你讲的道理基本上都给那位老太太说了,不说还好,说了她反而火气更大了,她质问我,李公子凭什么,凭实力还是凭权力。反正她要定了火车站这个项目,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个老太太究竟是什么背景,她的来路你弄清楚没有?”   “谁能弄清楚,北京来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个个都是口若悬河、高高在上、傲视群雄、高屋建瓴,她们动不动就要找总理、总丅书记,政治局委员都是官小的,真真假假,周省长这个级别的人都难得搞清楚,不要说我们这等小字辈了。”   婷婷说的确实如此。李公子号称是一个原政丅治局常委之子,后来一打听,他父亲从来就没有当过常委,但政治局委员确实做过好几年。政治局委员的儿子也得罪不起,况且他的兄弟姐妹都在全国重要岗位上任职,有些亲戚还在位,有些亲戚虽然退位了,但影响力还在,随便出来一个人,省里的领导都吃不消。特别是这些公子哥们和皇亲国戚或与皇亲国戚有关关系的人,建立了横向的联系,一旦谁有事谁有利益,他们就互相串联,互相帮忙,利益均沾,加上地方党政部门的某些领导人,与他们这些人早已建立了铜墙铁壁般的联合体,轮不得你不听话。   “李公子是否知道这个信息?他是否愿意退出来做高尔夫球场项目?不要认为火车站项目投资额大,利润高,但风险也大,这个项目社会关注度高,如果做得不好,社会舆论和老百姓会批评的,老百姓是不会在乎做这个项目的人官有多大,如果是官批官倒项目,社会舆论影响会更大。”   “李公子知道一点,但了解得不是很详细。周省长已当面答应他的事,况且如何操作都作了安排,他想是不会有问题的。我只是向他推荐了鸿陵县高尔夫球场项目,向他吹了吹风,还不敢说换一个项目让他做。”   “老太太什么时候到红洲来?”   “也许就是这几天吧。”   “火车站招投标什么时候开始?”   “可能推迟了,李公子那里还没有准备好,本来这几天就可以公开招投标了,他带的两个老板可能不是很内行,实力好像也差了一点      “你现在就打电话给李公子,鸿陵火车站招投标工作按期举行,如果可能的话,提前举行,趁着老太太还没有来,我们招投标工作开始了,她没有准备好,我们也没有办法,顶多挨她一顿骂,骂完后我们仍然给她一个项目,她不可能再给我们小鞋穿。”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李鳅生那里是否准备好了,他那里的配套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知做好了没有。”   “这个好办,上次李鳅生给我说过,县里的项目都是边做边完善,边做边规划,谁也说不清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要看投资商的实力来决定项目的最后大小,如果钱多就大些,钱少就收缩项目,灵活得很。”   “那他还在搞高尔夫球场项目,一个项目都搞不好,他县里的财力能撑得起来吗?” “婷婷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不是有一个时髦的理念就是经营城市吗,所谓经营城市,其实就是经营或者叫做炒买炒卖城市里的土地,现在城市中心没有土地可卖了,大家把视角都放到了城市边缘的农村,或通过搬迁政府大院,开辟一个新城市土地增长极。”   我对婷婷补充说:“现在的城市政府有几个不是靠土地来赚钱的,从农村农民那里拿一亩地,多的几万元,少的几千元,通过一运作,或投入一点基础设施,把土地平整一下,埋一点水管,架通电线,价值就呼啦啦地向上升,如果政府再耍点法律游戏,通过媒体炒作一下,通过公开拍卖程序,土地的增值效应更是呈几何数增长。红洲的土地每亩超过千万了,鸿陵的土地每亩也是超过三百万元了,里面学问大得很。”      听了我的解说,也颇有点讶异,她也许平时对这块的情况关注少了些,所以听起来很新鲜,其实,我所说的这些早已是旧闻了,中央近几年三令五申想遏制房地产价格上涨,什么国六条、国八条等,办法想尽了,房地产价格不但没有降下来,反而往上涨,有些人总责备老百姓购房不理智,面对日益上涨的房价,能理智吗?房屋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是每个人在城市里赖以生存的基础,涉及一个人最起码的尊严,大家能不无动于衷吗?   我对婷婷强调说:“我给周省长说一下,我再分别给李鳅生、张书记和李公子打电话,马上启动火车站招投标程序,先搞起来再说,反正就是走一个过场,是好是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是把其他参加招投标的企业的嘴巴堵住就行,不让他们闹或公开告状,这才是鸿陵火车站招投标工作的重点。”   “具体操作方法我一点都不懂,你们去弄吧。”婷婷说。      “当然,但你要把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节点告诉周省长,让他心里有数,周省长可不是一个糊涂人,他管了这么多年的工程建设了,现在又是常务副省长,工程、交通、财政一把抓,经验丰富着呢。”   “这点你放心,我现在紧跟着他,他现在准备把我调政府办公厅后勤中心去上班,反正挂在那里不上班,干点别的事。”   “那也好,省得周多心。”   “我和他的关系反正都是明的了,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还是关心关心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吧,顾头又顾脚的事我们做不到也不要勉强去做,现在我想通了,不要老是跟自己过不去。”   “婷婷姐你早就应该这样了,你喜欢管很多事,好像要实现什么人生价值,一个我等之类的小人物,谈何人生价值,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每天让自己开心一点、幸福一点,至于伟大的革命理想和宏伟的远大抱负,那是书本上或在开会时说的话,当不得真的。”      又是为了什么呢?”   “你又来了,老是考问这些高深莫测、深奥难懂的哲学命题,许多大学者都搞不懂,据说爱因斯坦都没有弄明白,生存就是为了生存,没有什么可考究的了。”   “你说的也是,但有时我真不明白,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无非是行尸走肉而已,有些人偏要给人类加上许多自己不太明白的美丽语言,什么伟大、宏伟、灿烂、辉煌之类,灿烂和辉煌只有大自然才有的景象,人类能有吗?”   “你现在是不是受到的刺激太多了,一会儿是豪情满怀,志向高远,一会儿又是人生虚无,行尸走肉,不要管那些形容词,也不要管那些哲学命题的真假好恶,扎扎实实做自己的事,吃自己的饭,想多了反而会独添烦恼。”   “好吧,我们以后再不要讨论这些虚无飘渺的事情了,把老太太和李公子的事办好吧。对了,还没问你到发改委上班感觉如何。” “我的婷婷大小姐,我还没有正式上班呢,整天都在做告别演出,一天都没有正式上班过,现在又是鸿陵的事在搞,我想这一二个月进不了自己的角色。”   就这样,我和婷婷一边扯着漫无边际的话题,一边分别与李公子、李鳅生、张公子约好了见面的时间,计划迅速启动鸿陵县火车站及周边配套工程的招投标程序。         但是,老太太的突然到访,把我们的计划全部打乱了。她突然直接到了周省长那里,要求周省长亲口答应她鸿陵火车站项目,周省长被她搅得乱了方寸,一边与她周旋,一边交待婷婷和我接待她,好好侍候她这尊活佛,反正一句话,让她满意就行,具体操作过程和方法,周省长不过问,最好不要让他亲自出面摆平这件事,实在没有办法了,他还是可以出面来协调的。周省长当然明白,李公子和老太太这两个人,都是不能得罪的主,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把她们打发走的。   “出点血是在所难免的。”周省长如此交待婷婷。   “不是出点血的问题,而是出大血都不大可能摆平的事,如果他们互不相让,互相斗智斗勇,我们能过关吗?”我的担心与婷婷的担心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只是李鳅生心里似乎胸有成竹。   “他们无非是要钱嘛,对要钱的人就有办法想,就怕不要钱,而要命的人。”李鳅生说:“根据我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凡是可以用钱来摆平的事都不是什么难事。你看多少腐败案件和突发事件,都是最后没有被钱摆平后才出的事。你以为那些腐败出事的省长市长县长们,都是愚不可及的主?这些出事的省市长、厅局长们,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响当当的人物,无论从智慧,还是从能力水平的角度,他们都是当时当地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上得了某一个高端的位置,都付出了常人不曾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东窗事发是黔驴技穷的结果,其暴露和公关过程都是相当复杂而又相当漫长的,如果能用钱来摆平,他们出不起这个钱还是舍不得出这个钱?都不可能是这种情况,都是由于某种原因或某种因素造成了金钱已无用武之地了。”            李鳅生的话确实对我起到了醍醐灌顶的效果,我看来要加紧学习,加紧进步,自己身在官场,却不知官场之规则,危险呀!   于是,我们按照李鳅生的安排,将老太太接到了东方之夜宾馆,开了个有李公子、李鳅生、婷婷、老太太,加上我一共五人参加的高峰会议,为了使会议能够顺利进行,也为了使会议达到团结、和谐、共赢的目的,会议由李鳅生主持。我发现,我们这个小集团,李鳅生的地位已直接上升,无论是从他的从政经验,还是他目前所处的位置,他都应该成为我们这个层次的核心人物。   当然,李鳅生主持会议的水平并不低,在县里他主持过无数次政府办公会,县委常委会,经验老道娴熟,但是,这个会议具有特殊性的是,参加会议的成员都有否决权,不像李鳅生的政府办公会县委常委会,他一个说了算,大家都会顺着他的意思找理论和事实依据,以达到合理合法顺利作出正式决定的目的。 会议一开始,李鳅生刚刚把与会人员介绍一番,老太太首先就发难,要求李公子离开这个会场,因为她认为,李公子不适宜参加这个会议,这个会议只有一个议题,就是如何与鸿陵县的主要领导协调好鸿陵火车站及周边配套工程的开发工作,至于由谁来做,那是她与周省长早已协商好了的事情,在这个层次的会议上不再讨论。   李公子当然非常不高兴,李鳅生和我及婷婷也没有预料到老太太会这么嚣张和张狂,不给李公子一点面子不算,把我们这一干人也不放在眼里。我们根本无法继续下面的协调。   因此,会议成了老太太与李公子的关系软硬的竞技会。她与他几乎都以同样的口吻,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向对方发起强烈的进攻,一个拿出常委的关系,一个拿出总理的关系,一个说自己是某个常委的直属亲人,一个说自己是某个副总理的家人,大家都不知道真假,好像政治局就是他们家的。   我们只好坐在那里看热闹,谁也插不上话,但心里却很着急,关键是这样闹下去不好向周省长交差。   还是李鳅生有办法,他拉着李公子,要他到另一个房间先休息一下,缓和一下紧张的空气,把老太太留在会议室里,她也吵累了,没有了对象,也就暂时停止了争吵。   “大姐,”婷婷对老太太说。   “谁是你大姐,叫阿姨。”老太太很是倚老卖老地打断婷婷的话。   婷婷满脸笑容地改口说:“阿姨,您不要太激动,激动过火有伤身体,您的身体多金贵呀。您相信我们会处理好这件事情,我们坐在一起就是为了找到大家都能平衡的关节点。周省长反复交待过我们,一定要让您满意。”   我接着婷婷的话说:“是呀,阿姨您这样关心我们省里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对鸿陵县的发展呕心沥血,县里肯定会感谢不尽的。”我说完话看了李鳅生一眼,李鳅生当然明白我的意思。   李鳅生马上接着我的话补充说:“阿姨,我们鸿陵县经济发展很快,以后还需要您这样的贵人鼎力相助的,如果没有您的帮助和厚爱,鸿陵县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您主动为我们出谋划策,我代表全县一百三十万老百姓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   婷婷接着说:“李书记这个人非常不错,能力强水平高,对人也很好,他知道您老人家要来,前几天就在鸿陵作准备迎接您了,知道您到了红洲市马上带领全县副县级以上的干部都到了红洲市迎接您呢。”   “真的假的。”老太太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李鳅生马上接着婷婷的话说:“给我一个豹子胆也不敢骗您老人家,不信我马上叫他们过来排队拜见您老人家。我们为了节约食宿费,都安排住在比较差的宾馆里,这里太贵,我们县里住不起,知道您来了,我们几个才在这里住下来,好拉近与您的距离。”   我心里想,李鳅生真会说话,明明是他不愿意和他们县里的同事住一个宾馆(不好处理事情),被他说成艰苦朴素的典型了。   我们就这样轮流讨好老太太,说的话甜美,表态的场面真诚,老太太终于拉下了僵硬的脸,开始愿意和我们沟通问题了。   李鳅生告诉老太太,鸿陵火车站项目投资并不大,盈利空间也非常有限,盈利的关键点在配套的房地产项目上,由于火车站开工建设,周边的土地就会升值,房地产肯定也会随之升值,盈利主要在鸿陵给的土地价格低,房产和土地价值升值前景上,但这个项目要开发至少五年以上,拆迁、修路等都会耗费时间和资本金,一旦遇到国家宏观调控,特别是目前中央对房价上涨采取打压态势,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盈利水平可能会大打折扣。我们为什么会考虑到让您做高尔夫球场项目,这主要是基于您不经常来鸿陵,操作难度不大,盈利有保证来考虑的,因为这个项目,我们县政府会全程参与,全程服务。租赁土地,引进开发商,包括以后的运营管理,我们政府都会实施保姆式的服务。如果万一亏了,我们县政府完全可以接过来,反正基础投入不大,给农民的租金低,如果严重亏损,给农民说清楚,少交租金或不交租金。农民是中国最为善良的一类人,他们会理解政府的难处的。 “那我们赚不赚钱,完全听天由命了?”老太太很不高兴。   李鳅生赶紧解释说:“您理解错了,我们可以对您承诺,保证让您不吃亏。如果这个项目确实不赚钱,我们可以先期将您的利润分期付给您,作为县里招商引资的奖励付出,等到这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再补足您的利润。”   李鳅生这点倒说到了老太太的心坎上,不用出钱出力,可以得到一笔奖励,这可能最中老太太下怀了。   李鳅生说:“奖金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最少我估计不会少于一千万元,多就不好估计了。”   “那我这里还要不要派队伍来呢?”   “可以派,也可以不派。最好您不要派队伍过来,我们政府为您操作,如果北京遇到了麻烦事,就请您老人家出面说说话就行了。可以占股份,也可以拿奖励。”李鳅生看看老太太的反应,就暂时停止了演说。   “不如这样吧,你们先给我一点奖励,我好向他们交差,先给五百万元,另外的我就作为高尔夫球场的投资,占多少股份你们定,反正有什么麻烦事,我肯定会帮助你们摆平就是了。”老太太倒还干脆。   大家都很高兴。我马上到另一个房间里找李公子,告诉他谈判的结果,会议可以成功闭幕。这是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共赢的大会。   我老婆对我的提拔既高兴又担忧,主要还是觉得我即将上任的那个单位就像风景美丽的沼泽地,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遭受灭顶之灾。想到外头对发改委的种种传说,老婆不由就忐忑不安起来,躺在床上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警告:你如今终于从糠箩里跳到米箩里了,一定要洁身自好,严以律己,抵御香风毒雾的侵蚀,不能堕入金钱美女的黑洞,否则就把你开除家籍,让你成为丧家之犬云云。   老婆喋喋不休的论述就像催眠曲,刚开始我还敷衍了事地应承着,也不知道她说到第几章第几节我就已经睡着了。第二天一大早,老婆就把他从热被窝里拎了出来,先让我洗脸刮胡子,又让我啃了一根老油条喝了一碗绿豆粥,然后给我挑了身平常舍不得穿的西装,又给我扎了根平常懒得扎的领带,把我打扮得活像保险推销员,最后站在门口,怀着欣喜和不安的复杂心情,目送我开着那辆破车兴致勃勃地上任去。   到了发改委才知道发改委确实是个好地方。   我原来认为,同属于省政府组成部门,拿的工资大家都基本上差不多,差别不是很大,但到了发改委投资处,同事告诉我,发改委就是另一个省政府,省政府能管的行业和部门发改委都能管,并且比省政府办公厅或省长们管得具体,管得实在,管得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特别是投资处,这又是发改委当中最好的部门之一。从2009年开始,国家启动四万亿拉动内需计划,省、市、县里的政府部门的投资冲动热情高涨,大家都跃跃欲试,都想在这轮全球性经济危机中抄底,变危机为机遇。   当然,同事的这些话我开始还是将信将疑,无非是从你这里批点项目,财政的钱要找财政厅,贷款要找各商业银行的老总,一纸空文,也能有回天之力? 但是,我确实想错了,我还在办公厅频频参加同事们的告别宴会,下面市县的政府官员或政府部门的领导就打听到了我的所有情况,如老家在哪里,在哪个大学读的本科、研究生,目前的爱好特长是什么等。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纷纷都来电来访。家乡的父母官如县长、镇长、村长等一干人都纷纷送来了家乡的土特产,要求我回老家看看、走走。连远在北京的老同学和老师都知道了这一信息,他们纷纷要求我注重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走向,抓住目前大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勇立潮头,勇闯一条新路,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提高国家竞争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还没有想的,他们早就为我想好了;我还没有准备的,他们都为我准备了。什么思路、理论、项目等,都等着我去调查研究、批示下文   是,作为投资处的副处长,上面还有处长,还有一位副处长在我之上,他们都是属于老投资人,在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上,都在我之上。我感到自己不仅仅要在形式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韬光养晦,内心里更要虚心学习,甘于做小学生,不耻下问,争取在短时间内从外行变为内行。不过,处长知道我能够一步到位的份量,不仅对我关爱有加,还反过来谦虚向我请教。   “你学历高,来自中国最高学府北大,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将来前途无量,因此,我们这个处的工作你今后要全面抓起来,带领我们多向周省长汇报工作,多得到他的支持和厚爱。”处长在第一天欢迎我的宴会上,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就在全处同事都参加的相当于处务会议上宣布了他的决定。大家都鼓掌并举杯表示完全赞同,一致通过处长这个英明的决定。   天啦,处长这是在欢迎我,还是欢迎周省长。我心里有点不高兴,但细想,他们说的没有错,如果没有周省长的提携,凭着我个人的努力,恐怕这一辈子都无法调到这个位置并担任这个重要岗位的领导职务。   我心底里特别感谢婷婷。如果没有她的关系,如果没有她的牺牲精神和作为,如果没有她的奋斗和努力,她的一切和我的一切,或者还有许多人的一切都将重新编排。现实就是如此,成败一瞬间,输赢一小步。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子一跬步,皆关人命。周省长一句话,关系无数个家庭的兴衰欢乐痛苦。   就这样,我在发改委如火如荼的生活就此展开。   刚上班几天,天天惦记着李鳅生那里的事,火车站呀、高尔夫球场呀,但每天排着队等着见我的下面地方政府的官员一多,鸿陵的事就暂时忘记了。   “高尔夫球场和火车站的事你要盯紧点。”婷婷打电话特别交待我。   “婷婷,你现在有时间了,你先盯着这两个项目吧,有情况你就提醒我,现在我办公室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      不可能吧,一个小处长,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权力,上面还有处长、主任、省长呢。”婷婷也不相信我的话。   “婷婷,这你就不懂了吧,虽然每个项目最后都是由分管省长或省长本人直接批的,但每个项目的考察、调查研究,材料的整理,都是由我们处里完成的,如果下面想要申报一个项目,不可能首先去找省长或主任吧,就算省长或主任们同意了,所有的材料还是由我们整理,上报。除了一些重点工程外,说白了,许多项目是可有可无的,材料整得好,这个项目就很重要,否则就不重要。”   “市县政府部门的人都有个基本的判断吧,什么项目应该上,什么项目不应该上,基本原则还是可以掌握的。” “理论是这么说,但实际操作时完全不是这个概念。比如说,水泥项目应该不应该上?本来水泥项目目前是严重过剩的产业,国家的政策是限制上新项目,陶汰旧的、小的、落后的、产能低的、技术含量低的,但目前各地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需要水泥,如果上一个小水泥厂,只要垄断当地的市场,完全可以赚钱,至于以后没有了市场,那是以后的事,与本届政府无关,反正投入的钱都是国家的或地方财政的或银行的,有没有发展前途,符合不符合国家产业长远规则,那就不管了。”   “这么说,你老兄的权力大着呢。”   “比原来在办公厅好多了,都是托婷婷的福呀。”   “我们谁跟谁呀,以后你就自己照顾自己,我也不听了处长的话,我真的慌乱了。   处长说:“王处,作为我们发改委这样的重要部门,不要轻易表达支持一个项目或反对一个项目,我们心里有数就行了,如果省长有明确指示,我们就办快一点,如果没有省长的明确指示,管他什么人来找,也要先卡着拖着研究研究再说。只要一研究就会出效益,就会出权威,像你这样不研究就报批了,下次他们还会来找你吗,他们县长、书记还会来找你吗,市长和市委书记就更不用说,他们直接就去找主任或省长去了,我们这一关就被架空了,没有作为,也没有了地位和权威。”   “那我也得找个理由否定他们。”   “要找理由还不容易,没有理由就是理由。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他们县里市里要求我们处里的事多着呢,不怕他下次不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会再管你了。”   我当然明白婷婷说的照顾是什么意思,现在她属于周省长一个人,而周省长最喜欢的是独一无二,台长的前车之鉴,应该引起每个熟知内情的人警钟长鸣。   因此,我与婷婷作了一个明确的分工,她反正没有正式上班的概念,专管鸿陵的事,我在这一段时间里熟悉一下业务,尽快进入角色里   但是,由于各地都在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容不得让你熟悉业务以后再操作,有时我看到一个报告,真是云里雾里,不知报批还是暂时压下去,请求后再报批。那天,一个大学同学带来一个县政府的副县长,这个县要投资兴建一个火力发电厂,投资额超过十个亿,征地几千亩。我想,发展电力应该没有错,目前虽然电力不是很紧张,但前几年经济形势好时,各地都在拉闸限电,电力部门成了香饽饽。加上又是同学带来的关系,于是,我就毫不迟疑地就将材料批给处长,并建议报主管副主任。   本来这个副县长是来投石问路的,大队的攻关人员还没有起程呢,想不到我思考都没思考就报批了,我的大学同学顿时脸上大放光彩,副县长也是激动万分,一定要请我吃饭。我到发改委后才知道,像我这样手握重权的人物,要赏脸参加下面政府官员的宴请,是给足人家的面子才会去的,一般情况下,县长来请也不会赏光的,何况是一名副县长。当时,我想得简单,反正我这一关过了,又是老同学的关系,吃一次饭也是平常事,因此就去了。         当然,回来后,处长第一次义正辞严地教育了我一顿。他告诉我,作为发改委一名处级干部,这么随便就答应人家的请求,这么随便就去参加一个副县长的宴请,这几乎是发改委成立以来最大的事件。处长认为,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如果不会使用自己的权力,自己就永远没有权力;如果不会运用自己部门的权力,这个部门就永远无所作为,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威。下面报上一个项目材料,即使有上面的领导打招呼,我也可以以各种理由拖着不办,先拖一二个月再说,像这个县里的火电厂的项目,没有一二年根本是不可能在发改委通过立项这个程序的。一是本身这个项目可行性就有待调查研究,火电厂的投资资金来源、发电的用煤来源、环境保护影响,特别是火电厂发电后如何上网等等,还有一系列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研究几个月才能出结果的,再说了,火电厂我们省里这几年上得太多了,几乎每个市都有一个,有的市还有二个项目在开工建设或正准备开工建设,产能的过剩是迟早的事。 听了处长的话,我真的慌乱了。        处长说:“王处,作为我们发改委这样的重要部门,不要轻易表达支持一个项目或反对一个项目,我们心里有数就行了,如果省长有明确指示,我们就办快一点,如果没有省长的明确指示,管他什么人来找,也要先卡着拖着研究研究再说。只要一研究就会出效益,就会出权威,像你这样不研究就报批了,下次他们还会来找你吗,他们县长、书记还会来找你吗,市长和市委书记就更不用说,他们直接就去找主任或省长去了,我们这一关就被架空了,没有作为,也没有了权威和地位。”        “那我也得找个理由否定他们。”        “要找理由还不容易,没有理由就是最好的理由,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他们县里市里要求我们处里的事多着呢,不怕他下次不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处长可能看在周省长的份上,给我说了这么多,也没有太多地责备我,这一席话完全是在帮助我提高水平和办事能力。        第二天,我的大学同学又来了,同来的还有县长和书记,他们感到我这个人太好了,不管这个项目以后最终批不批,总得感谢我,县长、书记一定要来见我一面,交个朋友,以后办事方便。 我拉着我的同学到一边,悄悄地对他说:“昨天他们不是送了一些礼品,还送了一个红包了吗?”        我的同学哈哈大笑,说:“你在省政府办公厅快十年了,这点意思算什么,你不会连这点行情都不懂吧?老同学不要装。”        我真是哭笑不得,在省政府办公厅时,从来就没有因为工作原因收到过上二千块钱红包,逢年过节也就接到过下面单位送的一些土特产或几张几百元的消费卡之类,昨天的五千块钱的红包就已经超过了纪委立案的数字了,如果再加码,不是要犯错误吗?        我的同学撇开县长和书记,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你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肥得很,不要白不要,你看每个领导,拿的工资不都是几千块钱,你看他们抽的烟起码是一百多元一包的,住的房子至少也是上百万元,哪个领导现在没有几套房子,他们的工资不吃不喝连抽烟的钱也不够,不用说其他的了。我想不到老同学还这么清廉。” 你让我受贿我可不干,万一出事了,我可划不来。”        “你这个死老脑筋,事是死的,人是活的,作为老同学当然不希望你犯错误进监狱,可以灵活机动嘛!”        “怎么个灵活机动法?”        “你昨天收了他们五千块钱,谁会去举报,就是举报了纪委会去查吗,他们纪委不都是这么收的吗?现在只有比较贪婪的人才去大笔收贿,稍微聪明一点的人是不会干这样的事的,要么利用自己的权力合伙与人家办企业,让自己的亲戚家属占股份,明目张胆地干,万一查起来,我是实实在在的投资,应该得到回报,顶多是违纪,没有管好自己的家属而已,不会追究自己的责任;要么就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今天收一千,明天收二千,这个单位收一次,另外一个单位收一次,天天有收入,但每次每个地方数目都不大,但加起来,一年的收入也是可观的,这叫做可持续发展战略。绝对不会出大事,更不用说违法乱纪了。”        “你这个家伙真是鬼精鬼精的,不像是北大出来的人。” “北大怎么啦,北大人穷的原因就出在太注重自己的责任和理想了,动不动就以推动中国进步为已任,动不动就以民族兴亡、国家兴亡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北大人牺牲了多少,北大贡献了多少新思想,还不是苦了北大人,幸福千万家。”        “也不能这么说北大,我认为人还是要点精神的,虽然不能将钱财视作粪土,但也不能为了钱财丢掉自己的灵魂和信念。”        “今天我不与你讨论理想与信念的问题,就事论事谈你的工作,如果你想在发改委呆下去,并且还想有所进步,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必要的积蓄还是要的,以后肯定会有点用,但又不能贪污受贿,最好的也是大家目前采用最多的办法,就是你多到下面去走走,下面报上来的材料能拖就拖久一点,时间拖长一点有好处,今天收个小红包,明天收个小红包,日积月累,反正你及你的家里不需要用钱,所有的开支都有人给你包了,收的小红包,加上嫂子和你的工资,就是你的积蓄,几十年下来,也是一个百万千万富翁。”        我的这个老同学虽然不在官场,道理倒比在官场的我还懂得多,也许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因吧。不过,我还是认为,作为我刚到发改委这个热门部门,要很快适应并熟练操作这等无师自通的权术或创收游戏,恐怕还要一定的基本素质作保证,单独依靠一个局外人的简单教授一番,或自己琢磨一下,恐怕是很难修炼到家的,我想,自己在官场的学习和修炼其路也漫长,其过程也复杂,其转型也将痛苦,还是慢慢来吧。        但是,处长由不得我慢慢修炼,他认为,我的操作程序的异类,直接挑战过去的潜规则,当然影响处里的正常工作操作流程,如果不是周省长的关系,处长可能就要对我强制培训或强制离岗学习,等到操作熟悉后方可上岗。于是,处长再次与我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几乎是耳提面命,将他几十年在发改委及其他热门部门或叫做富裕部门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于我,以达到让我迅速进步的目的。        处长告诉我,作为一个第二省政府,即发改委,权力大得很,但也责任重大,风险也巨大,肩负着全省几乎所有的投资项目的考察和审批工作,大到与国家宏观政策乃至国际上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小到与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休戚相关,因为国家、地方政府或民营企业新上一个项目,都将对原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改变。比如,重新批准一个火电厂上马,不管是民营投资还是国有资本,都事关电力公司的利益,怎么上网,如何定价,旺季和淡季如何平衡各电厂的关系,原来的电力企业和管网供求关系都将被打破,再则,火电厂还涉及电力设备企业、煤炭供需企业、火车运输、电力企业辅助设备供应商等,原来的所有的暂时平衡和固有经济秩序都将发生重大改变,而发改委在批准这个项目时,都要考虑清楚,从大的方面说是对国家分忧,小的方面说是为老百姓解难。 “这么复杂的关系,我们发改委能弄清楚吗?“我问。   “弄不弄得清楚和如何审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面上看起来要审批或不予审批,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复杂的关系和过程,这是我们发改委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审批人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但是,无论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还是具有留学国外背景的杰出人才,一个部门或一个具体的审批人,都无法满足内容庞杂且千变万化的众多项目所要具备的审批知识的要求,国外是没有人在是否投资或不投资,把决定权拱手相让给与这个项目毫无相干的人的,谁投资谁负责谁受益,这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则和运作规律。但我们国家不一样,主要投资人是政府,说是政府其实就是被政府掌有实权或话语权的领导说了算。他们为了工作需要也好,为了个人功绩甚至私人某种目的需要也罢,乃至为了满足某些领导的某些个人偏好也可以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作出投资某个项目的决策来,主要原因就是决策者不需要对这个项目是否盈利亏损负责,而资本金包括后续资金,都不是来自领导者本人,而是来自政府财政或银行贷款,这个项目如果盈利,政府、单位、领导人都可以得到好处,如果亏损甚至倒闭,当年决策的领导们一走了之,甚至还可能在砸锅卖铁企业改制中得到好处,而最终买单的是国家、地方政府,一句话,最终买单的是纳税人。”   “处长,您的话我当然明白,但与慎重审批这个题目关系似乎不是很大。”   “你不用着急,我看来要把问题与你说透才行。”处长不知为何来了这么大的雅兴,要将自己全部的知识和心血,毫无保留地免费贡献给我。   处长继续说:“正因为决策者不用对决策科学与否、盈利与否负责,激发了一些地方政府首长的投资冲动,只要是投资额大的项目,只要能使政府体现面子和形象的工程,只要与垄断性行业有关联的企业,地方政府首长都争先恐后、削尖脑袋往里面钻。你和他们只要存在或曾经有过一点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可能通过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找到你,使你不批准他报批的项目,你就有可能成为忘恩负义、数典忘祖、是可忍孰不可忍的道德审批对象。因此,你不必为是否懂与不懂某个项目而发愁,你也不必以学习了解掌握了多少相关知识作为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评判标准。是否审批,最根本的标准只有一个,领导同意我同意,领导暗示我明批,领导拒绝我想方设法挽留。”   “领导拒绝批准某个项目,作为处里还有能力挽留下来?”我越听越糊涂。   “领导同意与否,也没有一定的规范性的标准,如果有更大的领导要求批,他们当然批,另外,报批人与领导们走得近,沟通得多、或利益关系密切的项目容易批,即使被枪毙的项目,与领导循环游说疏通一番,或主管领导换人,那时,找出尘封已久的卷宗,说不定又可‘复活’……”   权力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凸现出耀眼的光辉。 “领导同意与否,一般来说,没有一个肯定或否定性的意见,另外,报批人与领导们走得近,沟通得多、或利益关系密切的项目容易批,即使被枪毙的项目,向领导游说游说一番,找出某些可以打动领导的说辞,要领导批准不是两个字:‘同意’吗,这两个字领导有时很容易写,有时当然也难得写,关键是你给领导怎么汇报,你做了什么工作。去年的四万亿的投资,基本上不是投到了国有企业里,大多数不是政府工程花掉了吗?政府工程的钱多花了也就多花了,没有人去查的,即使去查也不要紧,都是一些民生工程,修路呀,架桥呀,建办公大楼呀,建一些宾馆呀,至少民工请了不少,水泥、钢材用了不少,电也用了不少,就业数据有了,国有企业的销售额上来了,GDP也拉动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时,还故意挖沟填沟呢,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吧?”        我说:“这个道理我懂一点,但处长今天所讲的理论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以后还要跟着处长好好学习,争取进步,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处长对我的栽培和教育,决不辜负处长对我的期望。”        我还想继续表示决心,处处长打断我的话,说:“算了吧,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还不是很熟悉情况,过不了一二年,你比我还懂得多,我现在虽然是你的上级,很快你就会成为我的上级,这点我心里有数,你好好干,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一生能有几回搏,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争取更大的胜利。” 在深圳从前任市长那骗了五千万后,华大开始了下一个骗局。如同当年从北京骗到杭州再到深圳一样   华大基因投资百亿在武汉建千亿产业园   2010年05月10日08:28 荆楚网        在签约仪式上,华大基因方面宣布,投资100亿元重点用于五大项目上,力争打造1000亿元产值,2011年春节后投产。投资分两类,一是耗资5亿建立创新平台,每年通过教学,向全国输送4000名基因人才。利用该平台,华大基因还将在武汉建立万万亿次超算中心,用于数据信息分析,发展云计算产业。另外,95亿元是要规划1500亩用地,(除用深圳政府的科技基金交了定金外,地价至今未交,因缺乏抵押品且经营基本停顿,深圳银行拒绝贷款,最近在四处骗钱行贿想缓交少交地价),并将与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院士合作(张院士没和其合作,据说最近华大是在忽悠张家口的人)。         生物能源领域,通过基因组测序及信息学分析指导的代谢工程,改良产甲烷系列菌,提高有机物转化效率并降低菌群对环境的依赖性,以生物能源替代以化学炼制为核心的石油经济(这是汪健和当年大骗子牟其中炸开西玛拉雅山一样的妄想)。     在生物环保领域,该项目将以水污染治理、有机垃圾治理为重点,发展高性能水处理生物技术和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解决村镇污水处理问题;开展城市有机垃圾堆积发酵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提高有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汪健是什么时髦说什么,目前华大根本没此方面的人才)。     此外,华大基因还将建立教学实践平台,培训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克隆与转基因、临床应用等方向的专业人才,预计每年输出人才数量4000人以上(目前华大招的都是二三类院校的毕业生,平均工资二千多,和工业区和农民工一样包吃住,谈何人才!);   分步建立千万亿次、万万亿次超算中心,支撑大规模生物信息分析,发展云计算产业服务(华大的机房是普通的主机,比很多公司的档次还低,谈何云计算!)。 第二十一章 火车站项目招投标开始紧锣密鼓      处长与我进行一次深入浅出、推心置腹的长篇谈话后,我这时才大彻大悟,原来官场的学问竟然如此高深和神秘莫测,我感到自己在北大四年的虚度年华和学校教育的严重滞后,我真正才感到读万卷书,完全不如行万里路。自己身在官场快十年,竟不知有如此丰富的官场游戏规则,我的自信心严重受挫。婷婷听了我的一番复述后,也感到自己功力非常不足,还要加紧学习,互相交流,一起进步,真正达到比翼齐飞的宏伟目标。   当然,我到发改委没有忘记婷婷和周省长交给我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盯住李鳅生的高尔夫球场项目的操作,抓住火车站项目。我和婷婷一致认为,高尔夫球场项目打算不赚一分钱,只要把老太太摆平,就是赔点小钱也在所不惜,因为这个项目事关周省长的前途和命运,赚钱只能靠鸿陵火车站这个项目。      我们俩人都希望再不要出什么岔子,如果再杀出个老爷子、老太太出来,周省长和我们都受不了。为此,我们临时决定,提前鸿陵火车站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省得夜长梦多。于是,我们将这个情况分别与张公子、李鳅生等一干人作了探讨,希望他们立即准备好这个项目的招标前期工作。   李鳅生一听说要提前启动火车站项目,本能的反应就是反对。他几乎用尖叫的声音对我说:“这怎么可能呢,我们的所有工作都没有做,铁路那边的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问题是火车站项目要与我们的城市建设及周边房地产开发一系列配套项目同时进行,否则我们无法控制这个局面。”   “你们不能加紧项目的准备工作吗?”   “我们前段时间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做这个事,又是选举又是闹事,几乎把这个事都忘记了。”   “这可是大事,如果这个事办不到位,你所有的前期工作成绩都会付之东流。”   “这个重要性我当然明白,但王兄你不能逼得这么急嘛。”   “不是我逼得急,你不是不知道,万一又杀出个什么人出来,你我都不好交待。定了就定了,再有关系进来,我们也可以有个理由搪塞。”   “我知道你和婷婷的意思,但我们操作不过来呀。”   “现在不是是否能够操作过来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加紧操作,这是婷婷的意思,也是周省长的意思。”我只能拿出周省长来吓唬李鳅生一下。   “周省长上次不是说好要推迟一段时间吗?”   “上次是上次,时局千变万化,我们要与时俱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真想对李鳅生发脾气,但考虑到李鳅生毕竟是个县委书记,与原来的李副书记已有天壤之别,还是要考虑一下他的感受。      “如果一定要提前招投标,有否可以考虑让火车站项目先招投标,相关配套项目以后再说。”   “那怎么行呢?李公子也不会答应,万一以后出个什么岔子,你们的城市建设项目拿不到,李公子不就惨了。”我当然不同意这样做,李公子也不会答应。   “这个嘛,他们要对我有信心,现在的鸿陵的天已不是从前的天,鸿陵的地也不是从前的地,我李鳅生一言九鼎,王兄应该不要担心这个问题。”   “我倒不担心你李书记的诚心和能力,万一北京方向再来个什么人,你吃不消,连周省长也吃不消。”   “如果北京方向来人,我就不敢保证了,但是,我们可以先设置一些条件,为李公子他们中标的企业量身定做一套方案,谁来了也无法进入,想进入也会知难而退。”   “那怎么设置一些门槛?” “这有何难,干这样的事是我们的强项,哪个政府的招投标项目不都是这么干的?”李鳅生详细向我解释说:“火车站项目和城市建设项目,涉及我们县里一个县办倒闭企业、两个乡镇三个村二百多户农民,共涉及五百多人。我可以让你们准备中标的企业,先收购我们这个实际上已关闭破产的企业,将收购价虚高,让以后想进来的人,必须先再收购我们先期安排进来的企业,这样,我们先期安插进来的企业就成了他们进入的高门槛。”   “这个办法倒是个好办法,但现在安插进来已来不及了,收购一个国有企业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资产评估、人员安置、核销银行债务、有关部门批复,还要进行收购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登记等等一系列程序,最快也要一二个月,几天时间怎么完成得了。”   “这个不用担心,我们可以与火车站工程招投标同时进行,企业的破产收购工作时间可以往前推,材料还不是人做的,反正工人早就各散八方了,我派几个人暗暗做材料就是了,你知我知大家都不知,况且如果没有人来搅局,我们人为设置的门槛就不用拿出来说事了,这只是以防万一,未雨绸缪罢了。”   李鳅生这个办法确实无可挑剔,万无一失,可起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功效,我果断地同意了他的方案,并告诉他,尽快启动火车站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我将这一情况迅速通知了李公子和张公子,他们当然都表示高度地赞同,但张公子提出,原来婷婷答应李公子帮他买一套房子的事一直没有落实,他父亲很不高兴。   “其实是你不高兴吧?”我通过与张公子在鸿陵市那次接触后,对这位公子哥的办事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许他父亲还不知道买房子这件事呢。   我说:“以后项目拿下来了,有你的好处,你何必在乎这几十万元的房子,先把项目定下来再说。”   张公子是一个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现得的主,他还是坚持要李公子先给他在红洲市买一套房子再说。他强调说:“现在的房价一天天在上涨,再说,我的女朋友都责备我好多次了,说我说话不算话,我们前几天在红洲看中了一套别墅,朋友答应帮我们找老板打个九五折,我女朋友对这套房子喜欢得不行。”   “一套别墅至少也要二三百万吧?”   “打完折三百二十多万元,我们定金都交了,装修的钱我们已经找到人帮忙了,不用你们担心。”张公子说得轻巧,几百万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我还想做做张公子的工作,但他就是油盐不进,没有办法,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李公子和婷婷,李公子坚决不同意在这个用钱的节骨眼上再提前支付这笔费用,婷婷也不同意,大家的利润分成不是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吗,项目还没有拿下来,先要得好处,谁也不愿意做这样的蠢事。   我要婷婷做做张公子的工作,婷婷说她可能也做不通,她要我打电话给李鳅生,让他做做张公子的工作,也许李鳅生有办法说服张公子。   当我把婷婷的意思与李鳅生一说,李鳅生考虑都没考虑说否定了我的办法。他用战略家的眼光和先知先觉的口吻对我说:“像张公子那样的人,你什么话都不要说,只有现金才能与他对话,既然你们与他做了工作,他不答应,我也就不必要再费口舌,干脆答应他的要求,反正这笔钱是要出的,迟早要付给他,以后这笔钱在他那笔费用里扣就是了。”      “现在李公子不愿意先付这笔钱,况且这笔钱李公子请来的老板又付不出来。”   “他们如果不愿意付,我们县财政先支付这笔费用,到时再补进去。”   “财政的钱能够随便拿出来吗?”   “这个问题还不是我说了算,随便编个什么理由套出来,我又不是贪污这笔钱,我给县财政局打个电话,短期拆借一下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我知道李鳅生说没有问题肯定就没有问题,政府一把手管财政,财政的钱几乎就是县长以后的钱,哪个政府不是县长一支笔批钱,况且哪个财政局长有胆量对县长特别是书记的批示敢说半个不字。 我与李鳅生通完电话后,就给婷婷和李公子通了电话,并告诉张公子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但要他亲自去鸿陵县找李鳅生打借条提钱。并再三叮嘱张公子,这件事一定要告诉他父亲,因为以后的工作还需要他父亲大力支持。   “这个你尽管放心,我的女朋友我父亲也相当满意,他和我母亲非常希望我们早点结婚,不要我再挑三拣四了,早结婚早生儿子,我母亲早就等不及了。”   张公子说的这句话倒算句人话,也许是真的,据说张书记夫妇早就想为儿子娶个媳妇,让一直在外面沾花惹草,惹事生非的儿子有个老婆,收收心,少些麻烦。   这时,我突然想起,为周省长亲戚买门面的事。我再次打电话给婷婷,婷婷说:“这事早就办了,李公子不愿意,我只好先垫钱在红洲商业街为他买了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门面,找了点关系,打了个五折,也花了五百五十多万元,这个钱以后再说吧,周省长心里有数,我办事,你放心。”婷婷还是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办事果断利索。      看来,事情比我预料的要顺利得多,估计不会再出什么麻烦,只等正式的招投标程序拉开帷幕。   按照有关部门规定的程序,招投标公告要在本省和全国的媒体上发表招投标公告,如何公告,包括文字和内容都有详细的硬性的规定。为了让一些企业忽视这条公告,我特意交待招投标办,公告时间安排在星期六,星期天,公告有意投放在发行量不是很大的媒体上,公告的位置也要放在报纸不显眼的位置上,并且要插在各类不太引人注意且让人望而讨厌的广告中间,如果当天广告不足,我们自己设计几条广告,如治疗梅毒、性病、开锁等等广告,以降低公告的关注度。   这所有的安排都认证了一个道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但是,临门一脚时,李公子找来的两个老板又出了问题,这两个自称对招投标工作非常熟悉的主,实际上只是搞过房地产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对铁路火车站这样的大项目从来就没有见识过,更不用说独立操作了,他们的企业里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真是船上的人不急,岸上的人急。      我得知这个情况后,马上打电话找婷婷,打了一整天,婷婷的电话不是没有声音,就是不在服务区,李公子倒很清闲,似乎胸有成竹,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恨不得揪住他撕个粉碎。红洲建工集团的两个老总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蟥。公告刊登出来了,他们参与围标的队伍都准备好了,但台面上还是要由李公子的两位老板来出面,那两位老板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这个不懂,那个也不晓得,连办个企业的银行资信证明也是迟迟办不下来,也许这两个家伙连正规的企业也没有,完全是李公子找来凑数的托。   晚上,终于打通了婷婷的电话。婷婷说,她正在陪周省长办事,恐怕一下了不能与我们会合,她要我先与李公子一干人商量商量一下再说,有什么问题她再来处理。   “我的大小姐,李公子他们根本不是正宗的货,除了要提成,他们似乎什么都不会做。”我告诉她,现在正是火烧眉毛的时候了,他们承诺的前期费用影子都不见,标书还不知道由什么人来做,人员还没有召集到位,马上就要报名了,这一切准备工作八字还不见一撇。   婷婷不由我多说,说了一句,我这里有急事,马上就挂了电话。   我只好放下电话,和李公子他们也是无话可谈,红洲建工集团的人要走,我警告他们,任何人都不能离开宾馆半步,否则,后果由自己负责。红洲建工集团的两位老总也是无可奈何,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大家都无聊地在宾馆痛苦地看着电视,万分焦急而又寂寞难耐地等待着婷婷的到来。   一直到了晚上十一点多钟,婷婷终于来了电话,她问我们在哪里,她要过来与我们商量。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东方出太阳。 十二多钟,婷婷和周省长的秘书终于来到了东方宾馆,我们把刚才商量的情况简单地向她总结性地复述了一遍,梳理出几个带节点性的问题让她作决定。周省长的秘书我是第一次见到,周省长原来的秘书下到一个县里做县长去了,这个秘书刚接手不久,研究生毕业也才两年,看上去还算年轻还算老实厚道,但一开口却显得气宇轩昂,不同凡响。   他首先传达了周省长的意思,工程最后必须让红洲建工集团来做,开户和贷款银行必须是红洲市商业银行,不管你们如何操作,这个最后的结果必须保证。   对于周省长秘书的这个意见,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问题是红洲建工集团的两位老总提出来,既然有人要先期参与招投标工作,并且要获得一定的回报,那么,前期的操作费用和操作工作都应该由他们来做,作为最后中标单位,只管中标后的工作,这本来也是原来我们已商量好了的提案,但根据目前的状况,李公子等一干人无实力,也无经验操作前期工作,如果把所有工作都压在红洲建工集团一家身上,又要分走一定的利润,那么,对红洲建工集团既不公平,也不合情理。      周省长的秘书听了我们的陈述后,说:“既然红洲建工集团一家可以做好,何必还要其他的人来做,你们单独做就行了嘛!”   婷婷赶紧岔开周省长秘书的话,说:“这个问题是原来就定下来的,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我们还是要分开做,你做一点我做一点,这样查起来也可以好说话一些。”我当然明白这是婷婷为李公子圆场的话,目前的情况是,完全可以跳开李公子这个环节。   李公子有自知之明,与两个老板也不说话。他也不好说什么,沉默也是有道理的。   这个原由目前只有周省长的秘书不太明白。我们大家都明白。婷婷是个聪明人,当着周省长秘书的面,也不再问一些李公子一干人难堪的问题,只顾与我讨论可能解决的办法。   我拉着婷婷到一边,对她说:“李公子这些人的作用实在有限,不如做做红洲建工集团的工作,让他们在前期就参与进来,围标工作他们前期参与,对以后的操作他们心中也有数,反正最后做工程的也是他们。”      “如果这样,保证金也不要让李公子他们交算了,我让李鳅生想办法,干脆就让李公子他们拿点轻松钱算了。”婷婷说,“就这样吧。我累了一天了,白天陪他考察了一天,晚上他不允许我出来的,我说是与你谈鸿陵火车站的事,事情很急,他才放我二个小时的假。他如果等久了,会不高兴的。他这人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最近他与他老婆吵架,好多天都不回家住了。”   “那就这样吧。”我最后下了决心。   大家重新坐到一起,婷婷要我开口说,我示意她说,她也就不客气了,带有总结性地说:“刚才我们商量了一下,经过仔细考虑,根据各方面的优缺点,照顾平衡各方的关系,我认为,所有工作都由红洲建工集团来做。”   “这个我们做不了。”红洲建工集团的两个老总还没等婷婷把话说完,就急不可耐地提出反对意见。   “你先不要乱插嘴,让婷婷把话说完你再发言,这不是你们建工集团。”我警告他们。      他们知道自己的失态,马上作出深刻检讨。   婷婷继续说:“为什么要红洲建工集团全程参与,一是考虑最后做工程的是你们,全程参与是工作的需要;二是考虑李公子那里有更多的关系要协调,而这个关系的协调更重要,协调不好,根本无法中标,更不用说围标成功了;三是我们过去之所以不让红洲建工集团全程参与是考虑到事情的复杂性,为了更好地围标,现在看来,红洲建工集团直接参与招投标工作,可以避免人家说闲话,避免人家说我们转包,一举二得,何乐而不为呢?”   婷婷就是婷婷,话顺着说有理,反着说也有理。李公子当然对这个方案是乐观其成,等于是他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我的意思也代表了周省长的意思,希望红洲建工集团两位领导以大局为重,树立全局的观念,不要只看眼前,要眼光远大,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接着婷婷的话说:“婷婷为你们也作了充分的考虑,为了减轻你们的负担和压力,投标的保证金由她为你们筹措,前期其他费用由李公子他们和红洲建工集团垫付,利润分成也作了一些考虑,除了前期必要的费用外,你们建工集团的利润分成也要多一些。”   我看了看李公子他们一干人,看他们没有反对和为难的意思,继续说:“李公子你老兄也要多为红洲建工集团考虑一下,他们毕竟是一个国有企业,人多包袱重,利润薄,前期工作辛苦复杂,风险也大,你们就让一点利,拿点固定回报求个自在稳妥。”   “那我们也不轻松,报名后,我们要与北京的专家打招呼,现在评标都是从专家库里随机抽取,几百个专家我们又不知道,还要通过关系提前打听到,再说,要把所有外面进入的企业全部在资格预审阶段,就把他们扫地出门,也需要很硬的关系和技术水平,如果不挑出他们一点科学性很强的毛病出来,那些被赶走的企业,连进入投标机会都丧失了的企业是会到有关部门投诉的,因此,由我们把关的这一环节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操作不好,后患无穷,甚至连最后参与中标的机会也会丧失。”   “你们的工作很重要,这个我们当然知道,但也不要说得这么玄乎,如果不是周省长内定了,你们再去倒腾也不起作用。”红洲建工集团的老总说。   我怕他们抬杠吵起来,赶紧打断他的话说:“这个你就错了,李公子他们劳苦功高,北京的关系全是他们摆平的,周省长有些关系也是摆不平的,大家都要达成共识,有关系的出关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吧。”   “这个话我爱听。”李公子还是领了我的情的。   婷婷很着急想赶紧走,就对大家说:“大家都不要岔远了,就是这样定吧,李公子你们主要负责关系,全部项目拿下来,五千万纯利润归你们。“   “五千万肯定不行,至少也得八千万,否则我摆不平,甚至我还会亏钱的。”李公子不同意婷婷出的价码。   “八千万多了,让人家红洲建工集团也要捞点好处,他们要辛苦好几年时间,让他们有一点想头。”我说。   婷婷对每个人都扫视了一遍后,再次提高声音说:“你们不要再讨价还价了,这儿也不是菜市场。大家心里都有数,不存在亏损不亏损的问题,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大家都退一步,六千万。”   “那就六千万吧,我们尊重婷婷的意见。”红洲建工集团的老总首先表态支持婷婷的意见。   “六千万差不多了,婷婷说的这个数字比较好,六六大顺,大家都顺。”我一下子想起这句顺口溜来。   “得了,就按王兄说的六六大顺,最后一口价,六千六百万。”李公子有点耍赖。   大家都没有说话,大家都沉默良久,最后还是婷婷一锤定音:“就这样吧。不要再胡乱扯皮了。” 在夜深人静、万赖俱寂的凌晨二点多钟,我们这个战前紧急会议总算结束。   婷婷当晚就急匆匆地回到了周省长那里,李公子第二天也满意地带着两个也许就是托儿的老板暂时回到了北京。 第二十三章 李鳅生的接待理论      鸿陵火车站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正按照我们的预想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也许是内鬼在起作用,鸿陵县的一些反李派看到李鳅生又是当县长,又是当书记,还兼任县武装部的政委,真正的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其他人的嫉妒之情可想而知。   我对婷婷说:“你应该建议李鳅生请求市里安排一个县长去,他一个人独揽如此多的大权总不是好事,让大家都享受权力带来的成果和愉悦,也符合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婷婷说:“我早就跟他说了。权力这个东西就像鸦片一样,上瘾了就戒不掉的。不说中国几千年的皇权制度,就说民主气氛比较浓一点的台湾,陈水扁当了领导人后,他也舍不得下来,不惜动用他的街头小混混的骗术来糊弄老百姓,为了继续连任,自己不惜挨一枪。”   “我下周要到鸿陵去,我准备和他当面谈谈,把书记这个用人权抓住了,其他的权力无所谓的,下面都是你的人,谁不听你的。”婷婷也希望我与他好好谈谈。   我用手机把我要到鸿陵的事与李鳅生沟通了一下,也没有说具体的意思,只说了去鸿陵考察高尔夫球场项目的事,他当然万分的高兴,表示热烈欢迎并坚决做好接待工作。   “我们是老朋友了,有什么接待不接待的,再说,我又不是你的领导。”我自然明白李鳅生的话是半真半假。   “王处长。”他不知什么时候把我从王兄改称为王处长。他非常严肃非常认真地说:“你到鸿陵县来,我们是作为省政府领导的规格接待的,虽然我们是朋友,但你到鸿陵县来指导工作,既有私人感情,更是工作考察性质,我们都要作出详细的接待方案的。”   “李书记你也太幽默了吧,就算你隆重接待我,也不必要作出个什么接待方案来。”   “王处长,你没有在基层工作过,我们基层单位视接待工作为第一要务,因为接待出效益,接待出干部。你从全国各地的经验看,不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都希望有领导光临,因为这是一条上级领导考察发现提拔干部的最好办法。我们的干部升迁制度,都是以上级领导的个人考察为最后的标准,如果你不被领导发现,或者说你没有得到与上级领导见面的机会,你有天大的本领也是徒劳无功的。过去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属于传说,并且已经不再重演了。”   “除此之外,我们也还有机会与领导见面沟通,表现表现自己呀!”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至少他的看法有失偏颇。   “王处长,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附近的一个省辖市里,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受到的启发是,一个人的命运和机会有时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来临。”   “你还是打我办公室里的电话吧,手机通话不是很好,辐射也大。”我挂断了手机,不一会儿,李鳅生打通了我的座机。   “一个县委书记由于文凭低,水平低,即将退居到二线位置,在退休前,县里准备安排他到国外旅游一番,以示安抚。就在他即将成行时,中央某领导要来本县视察工作,而新的县委书记还没有到位,市委书记只好临时要求他推迟出国计划,接待完中央领导的考察后再走。当中央某领导到这个县里考察时,按照程序和不成文的规定,周边县市和上级市委领导都要到这个县里接受领导的接见,并安排汇报会。前面几个汇报领导都不满意,因为大家都是按照早已准备且经过省委审定了的稿子发言的,一字一句,不敢稍有改变,公式化程序化千篇一律的发言稿让领导听得摇摇欲睡,轮到本县县委书记发言了,当然他也得按要求拿出自己的准备好的发言稿照本宣科念一遍,这时,领导早就不耐烦了,突然开口问,你这个县的名字是什么意思,来源有什么说法没有,“这个你还要看稿子?”这位县书记正准备拿出事先准备并审定的汇报材料念给领导听、中央领导突然问。听到领导这样问话,他急中生智改口回答领导说,首长文的这个问题我当然清楚,不用拿什么稿子,我是拿出纸和笔出来好记录首长的指示。事已至此,想到自己即将离任,说好说坏都无所谓了,于是乎,他完全脱离原来省委审定的稿件内容,把自己县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情况流畅而又章节明晰地说了一通,中央领导一听,马上来了神,感到此等人才自己视察几个省区都没有发现过。中央首长在听完他的发言后,要临时小便,省市县一干人当然只能在外面等候,只听首长与省委书记还在谈论刚才的汇报,对他的汇报赞不绝口,这个县委书记事后对人说:‘当时,我热血沸腾,激动万分,我知道我要提拔了。’过了不久,这位县委书记不但没有退居二线,还破格提拔为地级市常务副市长,最后官至副省长,到退休年龄时才光荣退休。”   李鳅生说的故事确实精彩,我说:“这只是特别年代的特殊案例,不能作为普遍规律来遵循的。”   “当然,现在这样的故事是不可能有了,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每一次与上级领导接触的机会都是你全面展示的过程,都是你千载难逢的机会,崭露才华、崭露头角、展示自我、展示未来,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台长、周省长、还包括“我”,   最卑鄙的是我,表面友谊万岁纯洁无比但也甩不掉诱惑,油菜地里适可而止最终还是让婷婷在宾馆里一次中标怀上了,虽然“我”还在伟大地伤心流泪惋惜那个不曾落地的生命,   最恬不知耻的是“我”,背叛老婆不说还骑着“婷婷”春风得意快马上任“副处”,第一次尝到权力的甜蜜的“我”又给了“婷婷”什么呢?   表面上我们亲密无间,“我”真的是婷婷的最终归宿吗?!   答案不用明说   最终最杯具的还是“我”那可爱的婷婷,为她惋惜,为她惋惜,   跳出故事,希望她最终能找到个好归宿,安度她美好的“第二春”——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1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邃而温暖的目光----读库切
热度 1 sivaxin 2011-2-6 12:33
深邃而温暖的目光----读库切
J.M 库切 假期的闲适午后,却无端想起库切,这个其文其人都无法令人闲适的作家,读罢《Disgrace》,他那深邃、温暖而有力的目光却总在脑海中浮现。2003年,荣膺诺奖之后,库切受到了国内文坛的关注,但实际上之前他就早已蜚声海外,对他作品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歇过。 库切一九四O年出生于开普敦的一个南非荷兰人牧羊农庄主的家庭。一九六O年他如同许多实在无法忍受种族隔离政策的年轻人一样,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了在海外自我放逐的生活。一九七四年,库切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原野黄昏》(Duklands),已彰显了其对人性、伦理的深切反思,这一主旨也一直贯穿着他创造的始终。库切的小说风格多变,但他始终关注的是南非这片他生长的土地,这块混合着原始、暴力、古老、现代的土地。人们总易因库切的成长背景而将他的小说与反种族主义联系在一起,但库切并不是片面而极端地反种族主义,他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性自由和解放。他不狂热地鼓吹反种族主义,他冷静而清醒地审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思想,无论是白人或是黑人。 一九九零年被监禁了二十六年的曼德拉被释放,一九九四年国大党赢得大选,非洲人管理非洲的理想实现。整个南非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九九九年,库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却不合时宜地出版了他非常重要的作品《耻辱》(Disgrace),硬生生直接触及到新南非的各种不如人意的现实,诸如土地所有权,犯罪率,强奸,种族分离,警察的无能为力,白人的赎罪心理。这部作品令他第二次获得了布克奖,把他的作家生涯推向了高峰,但南非社会对他的种种非议,却让他选择了第二次离乡放逐。如今的库切定居在澳大利亚,用英文写作,新问世的作品《夏日》依然关注的是南非社会的种种。 故事的主角是开普敦大学的一位教授,浪漫主义诗歌专家,年过五十,离了两次婚,每周靠和一位妓女的约会解决基本需求,后来引诱一位女学生。事情被校方发现后,教授承担了全部责任,但是却无怨无悔,不愿屈服于人格的侮辱,或是乞求校方宽恕,最终辞职,带着耻辱的印迹,来到女儿居住的乡下。然而乡下的新南非也不是太平盛世,三个黑人前来打劫,强奸了女儿,抢走了所有的值钱物品,教授怀疑这是女儿的黑人邻居有意为之,为的是赶走女儿,得到女儿的土地。教授劝女儿移民荷兰,但是女儿却另有打算,她把抢劫一事报了警,是为了保险公司的需要,对强奸之事却一字不提。她不愿离开南非,她愿意委曲求全苟且偷生为白人曾经有过的对黑人的不人道统治赎罪。但是雪上加霜,女儿发现自己怀孕,黑人邻居愿意收留她为第三任妻子,她的土地都划在了他的名下。教授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要自己跳进火坑,女儿残酷地说那个黑人邻居是收债的,而她是还债的。父女俩都同意这是一种耻辱,但是教授不愿意忍受这种耻辱,女儿却不愿逃避这种耻辱,她说:“对,这是一种耻辱,但也许这是我们重新开始生活的起点,也许我要学会接受现实,从头开始,从一无所有开始,真正的一无所有。一无所有,没有汽车,没有武器,没有房产,没有权利,没有尊严。像一条狗一样。”这就是新南非生活的现实。小说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复杂,语言冷峻有力,没有任何无谓的煽情和宣泄,让人感到彻骨寒冷的故事,却越读越欲罢不能。 爸爸最近一直在读鲁迅,我总觉得库切与鲁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样的冷静和清醒,遗世而孤绝,敢于直面最浓重的黑暗,不向任何强权妥协,追求最真的自由。库切曾经这样写过:“我并不是先知,但我对自由有一种预感,就像被镣铐锁住的囚犯的预感一样,所以,我会描写一系列能够摆脱镣铐把脸转向光明的典型代表们。”也许,这正是当下中国的学者和文人们缺少的一种精神和气魄吧,也正是中国文学总缺乏魂魄的症结所在吧。
个人分类: 读书阅史感悟|5468 次阅读|1 个评论
欧洲文化入门与美国文学简史
outcrop 2011-1-28 00:48
《欧洲文化入门》(外研社)与《美国文学简史》(南开)是两本教材,英语专业入门级的;适合初步了解欧美文化。 《圣经》(NIV),则应该是欧美文化的核心表现之一。 读读这些,回头看看中国文化的话,可能会感觉到欧美文化的肤浅、粗糙与缺乏内涵;也许是我个人的偏见。 科技上追赶他们的时候,也许我们自己也该做点什么。 (本文仅好友可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吕思勉:如何教授中学国文课
jhongbing2 2011-1-27 13:50
  鹭于同学:得手书,辱承下问。仆于文学,于经学,皆非专门;于教育尤无心得,姑就鄙见所及,奉答如下;其是非殊不敢自决也。    1.国文与文学不可混   一,来书问 中学国文教授究当如何? 此为一至难解决之问题;断非如鄙人者所能解决。但今日讨论此问题者,亦似都无根本解决之方法。兹姑就鄙见所及,妄言之。鄙意今日中国之国文教授(非但指中学言。因中学国文教授,乃国文教授之一部分;必全体明,然后部分之问题,可以解决),必先将“文学”与“国文”,析为二事,乃有可言。 盖国文犹语言然,文学则以语言制成之美术品也。 天下固无全不须美之语言;然普通达意之语言,自与藉以制作美术品之语言有异;今试“文与言相对照:则普通达意之语言,犹寻常应用之国文也;口中甚美之辞令,犹美的散文也;随口作成之山歌等等,犹美的韵文也。甚美之辞令及山歌等,固系言语所成;然岂得谓普通达意之言语,与甚美之辞令及山歌等等,系一物邪? 普通之言语,人人能之;甚美之辞令与山歌等等,则非尽人所能。 其故:一由各人之天性,一由生活之不同。同理:寻常应用之国文,人人可学而能;而文学上之国文,即藉国文以作成文学,则非人人所能。乃中国向者,重视文学太甚,几并文学与国文为一谈,凡旧式之教授国文者,大都即教授文学也。自以文学、国文混为一谈,而国文一难。    2.国文、白话与中学国文教学    2.l 国文难学   复次,寻常应用之国文,原系人人可学而能;但其学之,亦必须一定之时日。盖言语不能无迁变,迁变之迹,如日影之移,目不能见,而积之久乃甚著。中国书籍之存于今日者,其最古者,当在三千年以上。此等书籍,今人但能靠前人之注释,读而解之耳,实已不能仿为矣,然其尚能仿为,且全国言国文之人,皆奉为圭臬,而竭力模仿之者,亦 在两千年以上。夫人类思想之迁变,如 水之流 ,不舍昼夜。两千年以来,思想之迁变,盖不知其若干里程矣。思想变则言语随之而变,自然之势也。故今日全国言国文之人,所以奉为圭臬,而竭力模仿之文字,倘使出之于口,必无一人能辨。则其为已废弃之言语可知。既已废弃,而全国言国文之人,犹奉为圭臬,而竭力模仿之者,夫亦有其不得已之苦衷者焉:    ①则中国向来崇古,欲知古人之道,必须能读古人之书,欲读古人之书,必须通古人之言。此自了解一方面言,崇古之习惯,使之然者也。    ②则中国疆域太大,语言虽大致相同,而细微之差异,则不知凡几,彼此达意之时,若各操其方言,势必有扞格不通之弊 , 于是在口语上,迫于必要,而所谓官话生焉 。古代之书籍,通行既久且广;又其语言久经死去,无复增添,即无复变化;无复变化,即不虞其歧异。藉楮墨以达意之时而用此,犹之口语中之官话也。此则从使用之方面言,实追于事实上之必要而生者也。中国人有此“在纸上说话皆以古语为标准”之习惯,于是能节制全国之语言,使之变迁不至过速,而保持国语之统一,且能使今人与古人之精神,益相密接;古代之教训,有以深入于人人之心;使社会之思想,亦渐趋统一,以养成其深厚之民族性,自亦有益。但因此亦有笃旧而难变之病。   然欲通国文者,则自此而难关。 盖人欲学成一事,其难易,自以与其生活关系之密切与否为断 。 现在通行之语言,必其与现代人之生活,有密切之关系者也(欲一日不用之而不可)。至古代之语言,与现代不同者,皆其为现代所废弃者也;所以废弃之,则因其不切于现代生牛活故也。然则欲学“与现代言语相异之占语”,即系欲学与现代生活关系较疏之言语。夫学与现代生活关系较疏之言语,较之学与现代生活关系较密之言语,其难易必有间矣。故写在纸上之言语,须以古语为标准(文、言分离),而学国文之事又一难。    2.2文言不可尽废   然则尽废文言,代以白话可乎?曰,不可,天下无突然而变之事,只其变迁之迟速有不同耳。故欲悍然而言曰:吾自某日,将尽废某物而代某物,乃为必不可能之事。文言白话之废兴,亦同受此原理之支配者也。文言之所以不能骤废者,有下列数层理由:    ①人类社会,无可一旦尽废古训之理,亦无能一旦尽废古训之事。非通文言,则古训不可通。   ②向使中国社会,文言大致合一,则全国人所能笔之于书者,皆能达之于口;其不能达之于口者,乃与普通生活极不密切之一小部分;则让诸专门考古之人之研究可耳,今也不然。以向者操笔为文,以古语为标准太甚,日常生活必须用之语言, 亦有一大部分,为 文言所有而俗话所无 者,倘使弃而不用,则意思必极不能达;若欲用之,则非通文言不可矣。 今人固云:“名词成语等,尽可采用文言,特须将其句法、篇法,改就语体,则自然容易。”然天下事之困难,往往至实行而后见,悬想必不能尽知。今日白话文中所用乏文言之名词、成语,为数甚多;亦非猝然可通。今日操笔为白话文者,实无甚全不通文言之人,故不觉其困难耳。使其人而全不通文言;其所学之白话文,果全以口语为基础;则视此事,亦必不甚容易矣。   ③即“ 名词成语采用文言,句法篇法全用语体 ”之说, 亦必不能尽行 。盖在习惯上,数千年来,文言为有智识之人所操,白话为一般人所操。有智识者,原不能不说话;然 关涉某种智识时,亦仍藉文言以济口语之穷。    故文言之句法篇法,皆较白话为进步 。其最显而易见者:   ①在“ 简省 ”:文言能以少数之言语,达较多之意思;白话则无论如何,终必较繁,试以近人白话所译之书,与文言所译之书,比较观之可见。若“读”及“作”,皆全废文言,而代以白话,此中所消耗之时间,煞是可惊(关于此事,蔡孑民为白话辩护云:“读文言者,在脑筋中,仍必翻成白话,然后能了解;翻译之工夫,难道不算?”此言不合事实,请问既通文言者,读文言之书籍,究有在脑筋中一一翻成白话,然后能了解之事乎?文言尽多翻不成白话者,试问如何了解邪)。若谓学白话较之学文言功夫可省此是皎然之事实,然天下事,不能单讲学习时省工夫,亦须讲应用时省工夫。学习时多费工夫,至应用时减省,实系值得之事。文明人受教育之期限,必长于野蛮人,职是故也。试以算术为喻:不讲法则而腹算,不待学习,人人能之。学笔算之加减乘除,一两点钟可会。学珠算则大不然矣。试代“以算账为生活者”打算,愿学珠算乎?抑不学算,而恃不讲法则之腹算,立刻任事邪?   ②在“ 确定 ”:白话之句法,不能如文言之意义确定,亦为显而易见之事。   ③在“ 势力 ”;普通应用之文字,与美术文原系两事,然天下无全不须美之文字,特其程度有差耳。美之最切于日用方面者为“势力”,即“与读者之刺激力”。此刺激力之大小,实为文字佳否及适用与否之所由判。就此点言,白话亦不如文言。    2.3不可全用文言   然则仍全用文言而不用白话乎?曰:亦不可。其理由亦有三:   ①在 活泼 :白话为现令全国人所同用之语言(文言实惟小部分人用之),与人人之生活皆密切,故能活泼而富于现代的趣味,此亦一种美也,在美的方面言之,白话之价值,大于文言。   ②在 善变 :语言须随思想而变迁。向者之文言,原非不随言语而变迁,然其变迁也极迟(凡事皆有离心向心二力。向者之文言,对于古语为向心力;而口语则显离心力之作用。即随思想之变迁,古语可废者,口语必尽力废之;新语可增者,口语必尽力增之。而文言则反是。古语非万不得已弗弃,新语非万小得已弗增。有新语之离心力,而后人之思想,不至为言语所滞窒:有文言之向心力,然后能连锁。使今古人之思想,其关系之脱离,不至太快。二者实阙一不可,今后亦仍当并行)。今后社会之思想,变迁必速。文言原未尝不可随之而增加其变迁之速度;然思想变而后言语随之,言语变而后文言随之,其间终须多一层转折。若即以口语笔之于书,则文之变迁,与语同时;在文字上,不至有应变后时,致格不达意,或滞窒思想进步之弊。   ③则以现在 生活之环境 ,及受教育之期限,文言必非尽人所能通;且恐为大多数人所不能通(勉强写几句,或勉强能看浅近之书而实不贯串不算通)。此非空谈,有事实上之证明。   今日守旧之士,每诋学校生徒之国文为不通。夫学校生徒之国文,则诚不通矣。旧日私塾生徒之国文,又何尝通?以吾观之:则现在学校生徒之国文,与旧日私塾生徒之国文,正如二五之于一十。今日学校生徒之病,在只能作“自由说”“爱国谈”等等空论,而不能真达其胸中所欲达之意。旧日私塾生徒亦然,所能者,乃“追想唐虞”、“颂赞孔孟”等一派陈言耳。真欲使之达其胸中所欲达之意,彼其窘于落笔,与今日学校之生徒正同,半斤八两,芦席卜滚到地下,尚何必度长絮大乎? 昔日之私塾,与今日之学校,其教授诚不能谓之得法 ,然教授即不得法,亦无功夫多花至一倍之理,即谓功夫须多花至一倍矣,今执私塾教师而问之曰:“中人之资,勤读十年,国文可通乎?”必曰:“可。”学校自国民学校入学起,算至中学毕业,亦十年也, 旧式之读书人,终其身于国文者无论矣,新式之生徒,中学毕业后,肯留意于国文,于十年之外,再加以相当之功力者,亦非无之。然其结果,不通者依然不通也。    以此事实,可以证明现在之所谓国文 ,以吾人之生活状况而言, 必非尽人所能通 。 其通者,乃天性近于此;不关教授之得法,亦不关其人之肯特别用力于此也(凡人对于某事能特别用力,乃由其性之所近,非尽人皆可勉强)。 所以然者:文言虽亦系一种语言;然较诸门语,与吾人日常之生活,关系疏密,究大有问,执人人而强其通与生活关系较疏之言语,势必不可得也。故现在之国文教授,诚不得法;然即改之得其法,国文亦非尽人所能通。现在之教育期限,诚不算长;即延长之,亦属无益。     3.中学国文教学原则:求其解勿责其作   然则今后之国文教授,究当如何乎?以鄙意言之,当分为三:    ①最浅者。纯用白话;其白话且须全以口语为基础。可参看《建设杂志》中朱执信论广东土语文篇。   ②较深者。普通应用之文言。   ③最深者。文学的文言。   ③为专门之事,姑勿论。②可于 中学 中授之。但 期其能解,勿期其能作 ;而 能作者亦勿遏抑之 ,则得之矣。请更申说其理由。    天下无论何事,天分之力,皆居十之八;人工之力,只居十之二。 性之所近者:一见即能感觉其趣味,即能得着门径,从此加功,自然能悟入深处,且彼自然深嗜笃好,不待迫促而孜孜不能自已;性不相近者则小然:一见其事,即觉漠然;既不感觉趣味,亦无线索可得。于此而强之使为,任其自然则终无人处,勉强求之,则走入歧路。此凡百学问皆然,而国文亦其一也。 以吾人现在生活之环境,文言既非尽人所能通,即断无强人人学之之理。此高等小学以下,所以宜专授以白话也。白话而带文言性质多者,仍苦太难;故必全以口语为基础。   至中学,则其中必有一部分能通文言之人(非谓小学生中无之, 然即能通文言者,初教授时,仍宜从白话入手 ,笃旧者每谓“ 文学宜自古及今,能通先秦两汉之书,则于后世之文字,无不能通” 。此言诚然。然“能通先秦两汉之书者,于后世之书无不能通”为一问题,“ 入手之时,应否即授以先秦两汉之书 ”,为另一问题。譬如能举百斤之物者,自无不能举三十斤之物,然入手之时,是否即应令其学举百斤之物,自另为一问题也。故“能通先秦两汉之书,则于后世之文字无不能通”之事实, 非可为“入手即授四书五经之教授法”作辩护 。向者读书之子,何一小先读四书五经?然及其能了解, 何不从《水浒传》《三国演义》起耶? 故即能通文言之人,当小学时期而授之以文言,仍嫌其不适当,至于有天才之人.自然不在此限,然此等人,本宜施以特别教育,置诸今日学校教育之下,终嫌其废时可惜。此则关涉学制问题,非复国文教授问题矣 ),文言即不容不授。即仅欲通白话者:然①今日之白话文,与文言之交涉尚多,真以口语为基础者甚少。能略通文言,于白话文之了解上,亦非常有益。特如文中所用之词类,他日语言程度增高后,自能使今日仅见于文言者,皆变为口中所有,然在今日,则固未能。词类了解之多少,于读解及自作,皆有非常之关系,而词类多从文言中来,未能略通文言,自不能了解多数之词类,即其最著之端也。②则其所作之白话文,亦可使之多少有点文言化,于 文字简省,意义确定,且有势力三点 ,均有非常之益处。故在中学,文言必不容不授,但其授之,必须兼为欲通文言者及仅欲通白话者计算,使其精神日力,皆无虚耗,乃为得策,夫如是,则莫善乎 “ 求其解而勿责其作”矣。    4.中学国文教学法:多读、多问、多引导   然则教授之方法,可知已矣,欲通一种文字,犹欲通一种语言也, 求通一种语言,舍多听多说外,决无他法 ,然必耳中先有所闻,乃能矢之于口,使何种意思,当以何种言语达之。若耳中从未听过,而欲其矢之于口,此为必不可得之事,无待言矣。今日学生国文之不能通,其受病之根源,即在于此,盖 今日学校中教授国文,只执成文数十百篇,死讲其文法及修词之法,而不使学生自己读书。 夫文法者,谓以某种言语,达某种意思所宜遵循之格律云耳,今也胸中并无此等言语,甚且并无此等意思,而日日与之讲格律何益? 故学生之学国文,当以“令其自己读书”为第一义。 关于此事,去岁《新青年》中曾载有胡君适之一文,其所论,大致与鄙见相同,但有两点,鄙人不以为然者:①胡君大略举出应读之书目,其书程度太高,非中学生所能了解;分量太多,亦非中学生所能毕读,即择读,亦不易;且择读之事最难,非初学所能。②胡君谓读书皆在自修时,入教室则专从事于讲贯。   鄙意 国文一科,讲贯简直有妨教学效果 ,须将其减至最小限度,在教室之时间,尽从事于讲贯,尚觉其太多。如鄙意:则① 学生所读之书,不必限定何种,听其自己之所好可也。盖必好之,然后能多读,然后能有悟入处。 故仆欲为学生之读书作一格言日:“ 自己最好读之书,即自己最宜读之书。” ②教室内亦以学生自己读书为主。次之则学生质问,教员答,次之则教员就学生之所作,加以批评,教员之提示,须减至最少限。   教师殆全然处于被质问之地位; 学生终年无所问,教师虽终年不言可也 。 凡疑义,贵乎自思;一疑即问,亦属不宜 。凡人之学问,必一级一级,逐步而进;欲躐一级不得。假令学生程度可分九级,全班学生二十七人,三人在一级,教师讲授,能立在第四五六级,使一二三级之人,不致十分无味,七八九级之人,不致全不了解,已觉难能可贵矣。其实于一二三七八九级之人,仍无甚益处。惟由学生自己发问, 则在第几级之人,自能发第几级之问 ;断无第九级之人,忽发第七级之问,第一级之人,反发第三级之问之理。故凡学生之所问,即学生之所最需要者也。而教师之所答,乃恰能掖之使进一级;教师立在第四五六级,方不至使一二三级之人,欲进而无人指导;七八九级之人,受指导而仍有不能企及之虞也。凡为学生者,往往既喜言自动,而同时又欢迎教师之讲解;此则于自动之意义,并未真了解也。 夫学问之长进,乃精神活动之结果( 若言生理的心理,则仍系生理上活动之结果)。读书至百遍而自熟,犹之练体操,为某式之运动,至若千次而筋力自强,此筋肉之强,断非由体操教员讲明其运动之理而即得,学国文 亦犹是也,真正之了解,断非由教员讲解而得 。欢迎讲授者,每日:“吾上课一时,即得教员提示之义理一条,若自修,则或百小时而不能悟及此也”; 殊不知彼所得诸讲授者,其观念皆模糊而不明,非真了解也。 苟能发愤自修,或历一千小时始有悟入处,亦未可知,然一有悟入处,必能同时有数十百条真确贯通之了解,持以与专听讲授者较,则彼至此时,仍并一条之真解而无之也。   然则所谓良教师者,果如何乎,曰:记不云乎?“ 盖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于学问之全体,皆能贯通。于学生之性质,皆能熟悉。于教授之方法,多所通晓。学生有问,答之皆适如其分,此即最良之教师也。来书云:“教员应予以最精良之工具,俾可贯通各种文学而无阻。”此言微误。求学问之工具,乃各人自己所造,为教师者,只能于其自造工具时,略加辅助耳。工具非有物焉,可由师授之于弟子也。   又学生所作之文字,当 主批评而不主改削 。盖 批评乃指出其不合处,如说明这样表达不可,其余可表达之法甚多,则其途宽,而学生之心思活泼,易于自寻门径,自行思索。若由教员为之改作,则学生必以为“如我所作则不可,如教员所作则可”,可与不可只剩两条路矣。   又通国文,但须多读多看,至其时自有悟入处,切勿妄讲文法,勉强用心推求。 ①则文学之美,多由直觉非可强求 (惟由直觉,故昔人谓“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也)。②则中国人之文学,为科举时代所误,昔之批评文字者,百分之九十,皆系妄加穿凿,惟于作应举之文,稍有用处;此外皆无益有损。现今讲文法及修辞学之书,文理既通之后,阅之自然能解。若欲恃此而求通,则为必无之事。 犹之研究语法,乃既会说话后之事;不能执此以学语也。   此篇原题《答程鹭于书》,署名“驽牛”,刊于1921年《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周刊》,后收入《吕思勉遗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上册,第221-230页)。 原书附有吕思勉推荐之《中等学校国文选读书目》,概选之书目,应从易入难,先集,次之史,再之子,最后经,兹不赘述。 《为学十六法》,吕思勉 著,中华书局,2007, page 171-181
个人分类: 国学|1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诗,短诗(四)
dalilijiang 2011-1-11 21:08
谈到文学,首先是诗。而诗中,唯有短诗最能打动人心。 短诗,精致而完美;明快而含蓄。它玲玲剔透,几笔于诗词,不尽之意于言外。 它或许比长诗更难创作。它只是诗人瞬间灵感的迸发,因此,其意境单纯而深刻。 它可于画相映,与乐同歌。细细品味,如荡漾于另一个时空。
个人分类: 哲学与文学|381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 清末甘肃学者王权研究
yylscu 2011-1-7 00:07
清末甘肃学者王权研究 为了研究甘谷地方历史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对甘肃历史名人王权的一生事迹、著作情况及其有关文物进行了搜集、整理和研究。 王权,字心如,号笠云山房,甘肃省伏羌县(今甘谷县)安山里(今磐安镇南坡寺村)人,生于清道光二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1822年11月14日,16岁应童试,受到古浪县知县,安徽籍进士陈世熔的称赞。不久,进入县学读书。后来,陈世熔来函约他去古浪县学习,从此,王权拜于陈世熔门下五年,主要学习经学、诗、古文,接受了系统的儒家文化教育。道光二十四年(1858)年应乡试,考中举人。咸丰八年(1858)任文县教谕,同治十一年(1872)任陕西延长知县,三年后迁任兴平知县,光绪七年(1881)改任富平知县,一年后辞官回乡,从事教育和著述。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一日(1905年7月13日)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一、研究王权的意义 王权官不过七品,然而却是清末关陇地区文坛领军人物,在当时和以后受到广泛地尊重和赞誉。清末三名臣之一的左宗堂称赞他学问人品当代罕有,吏治尤为陕甘第一;上海学者陈声聪评价他是高明謇谔,介然特立一醇儒,挺生于陇上历代魁儒硕士汉代张奂、张芝父子、南朝阴铿、唐代李益、赵武孟赵彦昭父子、明代李梦阳、清代邢澍、张澍等著名文学家、学者之间的历史人物;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评价王权是晚清同治、光绪时期蜚声陇右、关中的诗人、文人;民国时期,甘肃省政府上报中央教育部的甘肃四十位乡贤(即甘肃籍历史人物),王权被列其中;上世纪九十年代甘肃省文史馆编撰的甘肃百位历史人物中王权也被列入。可见,王权作为一名陇上历史人物,在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是得到充分肯定的。但是,王权在甘谷却不为人们所了解,一些人在介绍甘谷历史人物时不提王权,甚至有的志书在编撰时都未将王权及其著作收录进去。为了进一步研究王权,让甘谷文化界了解王权,经市科技局立项,县老年大学承担了王权研究的工作,经一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了解和研究王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研究地方史和推动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是认识陇文化、建设陇文化的重要环节。历史探索本身就是理解我们自身的最好途径,因为我们是在历史所延续下来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的,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巨大的历史时空中,现在是历史时空亘古及今的延续,是发展过程的一个点。建设地方先进文化,必须了解地方文化的过去。不仅能够推动历史研究,而且是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信心,是发展地方文化旅游,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王权作为清末关陇地区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诗文成就,他的生平事迹,都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资料,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其次,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继承传统文化的民本主义思想。王权的诗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和精神理念,主要表现在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上。王权诗歌文章中有不少是反对侵略表达爱国思想的作品。这些作品本身就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第三。、有利于继承儒家为己之学的传统,使每个人重视自身修养,承担社会责任。王权一生把修身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这正是儒家的为己之学。为国为民,首先要从为己做起,如果没有足够的素养和修养,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为公众服务,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的,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意义。 当然,王权的局限性和作品的糟粕也是明显的,作为生活在晚清时代的人,他始终没有走出封建文人的圈子,其作品仍然弥漫着皇权意识、忠君思想、男尊女卑等封建意识,看不到民主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人权意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二、王权的吏治实践和思想 王权的一生,有十年的知县经历,他的吏治实践经验十分丰富。而且在他的文章和诗歌中对其吏治实践有比较多的总结,有自己的一套吏治思想。 王权50岁以后先后担任陕西延长、兴平、富平知县,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他于1871年到延长任知县,当时正是陕西回军叛乱之后,西北人民饱受战争蹂躏,回军对汉人实行种族灭绝,许多县成了无人区。王权到延长的沿途,经岐山、咸阳、三原、铜川、宜君、洛川、延安等县,一路看到的是生灵涂炭,田园荒芜,野兽横行的悲惨景象。王权沿途写下了27首诗歌,这是他的诗歌中保留最完整的一部分。到延长以后,他面对的是一个全县人口不到4000人,满目疮痍,白骨蔽野的极度贫穷的县。县城里荒草丛生,乌鸦围绕一个个枯槁的白骨觅食,各种野兽看到活人竟然惊诧不已。在他的诗歌《初抵延长三首》里反映了当时的延长情景:百里剩荆榛,荒城塞去滨。饥乌环槁骨,怪兽诧生人。驿路芜难辩,边氛煽太频。嗟嗟卢与扁,无术起青磷。土瘠生原薄,艰难况荷戈。郊犹亲垒矗,山比部民多。庐舍颓无主,流亡远隔河。归欤悬望眼,纬耒趁春和。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延长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王权通过各种办法筹集救灾物资,救助救济民众,首先设立粥厂十余处,招抚流亡在外的老百姓回乡。其次,向没有过冬衣服的难民发放数百套棉衣。到了春耕季节,他又千方百计为逃难返乡的民众筹集种子,发放耕牛,鼓励垦荒,发展生产。战争之后,人烟稀少,但狼群为害百姓,有些躲过了回军屠杀的百姓,却被狼夺去生命。为此,他组织了全县百姓开展灭狼。经过王权三年的治理,在王权离任时,延长恢复了生气,到处可以看到禾麻遍野,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他离开延长的时候,当地百姓纷纷挥泪相送。《延长留别三首》记录了他离开延长时的感人场面:来时荆莽塞郊圻,去日禾麻绿掩扉。渐喜疲赢俱荷耒,回思艰险却沾衣。将离始觉舆情厚,多难深惭治具非。莫问穷黎抛得否,小园花树也依依。断镫持靴史书传,我将何德比前贤。赋轻仍有流亡户,丁寡犹多未辟田。民自无奸非解网,士皆习稼罕鸣弦。就中一事情差慰,长夜机声比屋连。耆黎拭泪叹轻装,黍籹村醪列两行。住竟何功惭禄米,去犹累尔费壶浆。兵戎未洗生犹蹇,儿女新孼计要长。父老他时如念我,呼童勤护拂篱桑。 王权于同治十三年(1874)秋接任兴平县知县。兴平地处八百里秦川的中间,东邻咸阳,西接武功,南与户县接壤,北与礼泉相连,介处冲衢,差役烦多。这时在陕西的战乱虽然平息数年,但他看到的兴平仍然是村落萧条,道路半荒,一片破败景象。这里因为地处交通要道,常有过往官员,有时还不止一拨。路经这里的官兵也很频繁,这些过往官员和官兵,都要县衙负责接待,供给费用,而一个高官随从的兵役、轿夫、家属、舆马仆从,往往数百人乃至数千人,每次过境,如同遭受兵燹之灾。接待成为县署的繁重任务,也是老百姓的沉重负担,要钱要粮苦不堪言。王权叙述自己承乏兴平,地冲务殷,形疲于牒牍,补疲于差徭,日夕焦劳,须发顿改。沉重的差役供给使兴平百姓本来就难以承受,而奸吏猾胥借机敲诈勒索,差役成为他们创收的途径。这些胥吏豪强的诈索往往更甚于正式的差役。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王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革差役制度:一是由县衙购置50匹健壮的马匹,选择城郊本分老实,以务农为生而又缺少役畜的农户喂养,每年每匹马按照三十缗钱付给报酬,这些农户平时没有差役自己耕地使役,有了差役则轮流支差,付给草料费。这样既解决了一些贫苦农民无役畜的问题,也斩断了借拉马支差敲诈民财的问题,减轻了老百姓负担。这一措施实施后,向老百姓收取的支差费用大幅度下降。二是取消各里局向县厨的月供,大幅度裁减兵吏过境酒食费。在向老百姓的收费拉差中,担任经纪人角色的胥吏们,也拿一部分孝敬县衙,作为县厨的月供,并将差役费兵吏过境酒食费上交县衙,以供接待过往官吏和士兵。王权取消县厨月供,对兵吏过境酒食费则严格核算,规定接待标准,实行定人定额管理的办法。为了使他的这些改革措施得到落实,王权裁减原有办事人员,从中挑选忠诚老实勤快的人员,作为县厨膳夫和催科总役局办事人员。经过他的改革,仅月供和兵吏过境酒食费每个差役就减少了一百二十缗钱。驿站退换老马,过去也向老百姓征收规费,王权一并罢除。催科总役局人员口粮钱,由于人员众多,也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王权通过裁减人员,大大减轻了支出。这些措施的实行,减轻了老百姓负担,赢得了兴平百姓的爱戴。1877年,王权辞职还乡,得到批准,可是兴平百姓听到消息,前往抚院要求王权留任,于是王权又回到兴平,再次担任知县。1881年,陕西大旱,王权据实上报粮食产量,但省府为了隐瞒灾情,要求修改产量,其他各县都按照要求虚报了粮食产量,但王权拒绝修改,因此被罢免官职。兴平百姓知道后聚集数百人前往省府请愿,为了避免激发民变,王权被官复原职,但调到富平任知县。王权在富平仅担任了一年知县,就三次提出辞职,尽管有上级的劝说和当地士民的再三请求,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辞职回乡。 王权有丰富的吏治实践,同时有自己的一套吏治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儒家民为邦本的思想。王权认为做地方官面对着尽心于上与尽心于下的两难选择,许多地方官员只知道尽心于上,上官曰行,民虽病之弗罢也;上官曰罢,民虽利之,弗行也。探伺捷于机先,揣测及于幽隐,而闾阎之病苦,政令之乖违,勿恤也。这样的官员可以得到上级的信任,容易升迁,但决不是一个老百姓爱戴的好官。王权也不屑去做。他认为一个好的官员首先要尽心于下,真诚地为老百姓着想:苟利于民,上官曰勿为,弗敢己也;苟不利于民,上官曰为,弗敢徇也。民安则心怡,民病则心凄,而上官之喜怒,己身之利钝,勿恤也。二是良好的行政心态和正确的管理方法。是否只要尽心于下就是一个合格的官员呢?王权认为还远远不够。如果尽心于下产生自负心理、好名心理、急功近利心理、哗众取宠心理,就会走入歧途。他认为尽心于下可能产生三种恃(依靠心理),而这种恃是有流弊的。操非廉不立,而廉不可恃,恃廉则啬,啬之流也刻;职非勤不举,而勤不可恃,恃勤则躁,躁之流也蹇;事非明不判,而明不可恃,恃明则察,察之流也苛。这里王权提出了一个很高的官员要求,就是既要做到廉、勤、明,又要警惕单纯依靠廉勤明而产生的流弊。做到这些是否就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官员呢?王权认为还要杜绝三种歧途:一曰诡异以动物,一曰纷更一凯功,一曰姑息以媚众。所谓诡异动物,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急功近利,为求得显赫的政绩和名声,不惜做出各种警世骇俗的举动,自好名者为之,乃有骇俗之奇迹,逾量之殊恩,出众之谲智,的然揭己以与民市,赫声骤播于外,真意早漓于中,则诡异之过也。所谓纷更凯功,就是好大喜功,轻率地推行不成熟的政策,扰民邀功,劳民伤财。利弊难逆睹也,兴革难轻试也,挟喜事之成心,凿空造端,张皇旦夕,令未行而民先扰,效位睹而弊已丛,则纷更之过也。所谓姑息媚众,就是哗众取宠,不去严格按照法令办事。刑威者起痼之药石,法令者制奔之辔策,以轻刑为惠,将使奸民贺而良民戚,此姑息之过也。尽心于下,踏踏实实为民众办实事,做一个好官员,要求做到廉、勤、明的同时杜绝这三种歧途,而杜绝歧途的要领在做到简政严政诚心平心虚心。杜歧途,修实事,可以骤行之而不窒,久行之而不蔽者,其简乎!可以济简者,其严乎!累民之事万端,而皆由烦生,一简则众累祛也焉。奸猾之害万变,而皆由宽生,一严则百窦塞矣焉。然简非疏之谓也,严非忍之谓也,所以行之者诚而已。既诚矣,则简与严其无失矣。犹不敢满也,平其心以防意气之偏,虚其心以省愆尤之伏,一日在此官,一日存此心,勿闲之而已矣。三是发展教育事业,注重道德教化作用。王权在从政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徽县新兴书院、宁远正兴书院的山长,文县教谕,因此,他每到一地,都千方百计发展教育。在延长,他恢复了荒废已久的县学,鼓励老百姓子弟读书,向民间散发书籍。在兴平,他拿出自己的俸禄让贫穷子弟学习应考。在发展教育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道德对民众的教化,在他担任延长和兴平知县期间,为了教化百姓,树立民众忠君报国意识,宣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王权亲自采集民间在抵抗回军中战死人员的事迹,上报请功,并编写《兴平士女续志》一书。四是以历史上的循吏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除正史中有循吏、良吏的概念外,到元杂剧中又有了清官乃至民间的青天大老爷的称谓。一般认为循吏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2)教育;(3)理讼。按照儒家传统的先富后教的政治模式,那么,这三者中当以改善人民经济生活最为重要,教育、理讼,细究之,是为前者服务的。循吏是奉公守法的官吏,说白了就是好官。王权在从政期间的诗歌中有很多有关循吏的,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心中楷模就是历史上的那些循吏。而他的政治治理模式也基本遵循这些循吏的政治治理模式。 三、王权的教育实践和思想 王权的一生之中,最多的时间是从事教育,累计超过了三十年的时间。因此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王权22岁考中举人,够得上是少年得志,他一心一意做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然而,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独立不羁的性格,他鄙薄宋明理学的思想,使他与进士无缘。他尊崇儒家早期经典和代表人物,认为汉代之前的儒家言与行相一致,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统一,而宋代以后的儒家,尊程朱理学为正宗,空谈命理之学,:窃谓古之学,学与事一;后之学,学与事二。因此,他虽见程朱书,未多宗仰。其言与程朱时有异同。这种思想挑战清代以程朱理学为儒学正统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他的思想当然会在考试答卷中反映出来,这样,他三次会试不能考中进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科场失败使他不得不去谋一教席以维持生计。他先后在徽县新兴书院、宁远正兴书院、文县兴文书院担任山长,在辞官回乡后,又被老友任其昌延请到陇南书院任教,培养了许多人才,成为陇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家。 王权在他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包容兼蓄,知人善任。在他担任山长的书院中,聚集了各种被时人所难容忍但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如在新兴书院担任山长期间,就有喜谈兵事的诗人马自明;好刑名之学,任侠倜傥,常高谈阔论旁若无人的张云亭。二是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他认为人的品德修养和学问不能受名利的诱惑和束缚,只有坚守高尚的情操,才能做出真学问。青青冬岭松,肯受藤蔓缚。峨峨丈夫身,肯为荣利弱。植品信有门,去利乃其钥。浚源苟能清,千里流不浊。富贵如风花,风停即坠落。节摡如坚金,炽火不能烁。君勿倚铜山,丧我百宝箱。三是认为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文明人区别于野蛮人的主要标志,是人性最美的装饰。即使一个人有良好的天资,但如果不学习,也就和赤身裸体的原始人没有质的不同。华美的服饰只能装饰人的外表,而文化可以提高人内在的素质。书史如被服,文章如冠佩。质美不嗜学,毋乃裸人类。楚客裳芙蓉,奇服招众怪。其若富文辞,织锦自镶带。四是鼓励学生学习古代陇上英才,立志努力。教育学生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避免人云亦云。陇上风土高,鸿才古来夥。列峙同丘山,照耀侔星火。迩者何寂寥,纵有或纤琐。人士不努力,昆仑成饭颗。诸君幸勉旃,起颓莫如果。须为千章材,多节负磊砢。勿作霜前花,薄根斗婀娜。君看古贤豪,轻世独重我。五是在教学上注重汉代之前的经学,鄙薄宋之后的理学。宋贤谈性命,取影遗形骸。汉学较近古,一戾九则谐。 四、王权的军事生涯和军事学术研究 王权在1864年曾担任按察使督办甘肃南路军务整饬分巡巩秦阶道林之望的幕僚,参与平定甘肃回军的叛乱。后来在回军围宁远城时,他要求林之望出兵救援,林拒绝后愤而辞职,又到穆图善帐下做幕僚。1871年因军功而被保举为知县。因此,他在此期间参与了一些重大的战役,还写下了许多有军事学术价值的文章。现在可以看到的《陇右战防窃议》《剿抚议》《固本议》《致柏子俊孝廉论甘肃事宜状》《与常健庵明府论防堵番贼事宜书》。《陇右战防窃议审寇》一文是专门分析甘肃战况,分析回军态势的。文中指出当时的甘肃形势极其严峻,回军自陇而西,屠我郡城九,县城七,镇寨村落无算。但从当时的力量对比来看,计回之众,不及汉民二十分之一,较回之力,非及官军之百一也,然而重臣骁将,提劲旅近十万,龊龊尾贼东西,无一人敢窥贼堂奥而剚其要害者,驯至财匮力殚,形势臲卼,论者遂以贼为多谋善战,不可猝与争锋。对当时在官军和民众中普遍出现的悲观和恐惧,王权不以为然,他认为回军之所以能席卷陇右,攻城掠地,烧杀抢掠,肆无忌惮,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多谋善战,而是由于采用了一些小伎俩。直以区区小黠诳吾人,吾人始终受其颠倒而不惩也。前代枭雄之盗稍能自立者,莫不禁滥杀,一军律,结党援,伺敌衅,始有以服其众而济其奸。今贼不然,搜杀则惨及婴孩,掠财则各饱私囊。这些小伎俩是分化官民关系,开始是倡为仇民不仇官,攻堡不攻城之说,官亦幸我其不我仇也,坐视贼之破村镇,坑汉民,而若无睹。到后来,既而戗官矣,破城矣,则有倡一说曰,吾所杀者与回有怨者也;所攻者,仇人之城也非此不滥及也。于是吾官吾民又幸贼之于我无怨也,坐视邻壤之焚掠屠戮,而坦然不为备。既而所过辄攻郡县,陷者累累,则又诡为悔惧求抚之说,漫衍支吾,使将士日益懈,锋锐日益销。同时指出了回军的三种战术特点,提出了应对之策。《陇右战防窃议*审机》一文则专门论述战机,作者认为战机对战争来讲是最关键的:待机如山,赴机如潮,镜机如烛,决机如刀,机乎,机乎!其存亡之枢要,胜败之扃键,而达者所尤兢兢乎!然而,清军在甘肃的用兵,却屡失战机,在作者看来,有五次战机清军失去了。《陇右战防窃议*审敝》一文则是论述清军在用兵上的弊端和失误。作者提出了五敝四失,其论述极为精当。《陇右战防窃议*审方》一文是作者针对当时敌我形势提出的战略和战术建议。这些建议根据甘肃不同的回军提出了不同的战略和战役的方针,剿抚并用,有很强操作性。《固本议》针对当时在官场和军队中弥漫的剿抚议论,指出政府和军队的根本是恤民,至于剿抚不过是一种军事策略。作者对清政府和清军借用兵之机残酷地压榨老百姓的行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当时的甘肃人民方春夏谷缺时,百姓父母妻子饿死者委道路,不得舁土一掩,盖惟鬻屋典宅,输面数百里外,逋欠尚累累日积。民皆相向而哭,以早死为祝而当道犹恬然蹈习如故常,不一动心变计。作者针对清军冗员滥役虚报兵员的情况,提出了减轻老百姓负担的办法:留精壮,汰羸祛,则食减其三矣;核虚籍,杜浮冒,则食减其五矣;裁冗员,清滥役,则食减其六矣。作者提出的关心民众疾苦是军队胜利根本的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五、王权的诗歌理论 在晚清同治、光绪年间,王权是蜚声陇右、关中的诗人、文人。他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一是在论诗歌时,他把作诗和用兵联系起来,以用兵比喻作诗,这诗歌理论中极为罕见。对用兵,他强调不袭成法神明善变,对作诗,他认为也与用兵有着相通的要求。在《帝余斋诗集序》中说:诗犹兵也,恃才则僄,恃学则胶。奉古名将为师,综其法制,识其方略,遽曰我能兵,于应敌也殆矣!抱前人遗编,摹声揣色,诧曰我能诗与风雅也远矣。在《谭西屏诗集序》中说夫诗之与兵,果有二道者乎哉?兵贵谙习古法而不泥古法;诗贵陶铸古人而不袭古人,一也。兵以士马甲仗壁垒部曲为实,而其胜也常以虚,一也。兵贵因敌设变,而运作之妙存乎心;诗贵因物赋形,而哀乐之感存乎内,一也。二是他认为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忧时感事,悯念黎元之真意,郁曲周浃,閟极而发,随所见山川、草木、鸟兽、边塞、亭障、徭役、耕战,触境倾写,若迸水之不可堵塞,包萌之不可掩閼。三是认为不管诗人的境界高低,都要有仁爱之心,写出的诗歌才有真情实感。 六、已发现王权著作中的思想、艺术内容 本项目研究中,仅搜集到王权十八部著作中的三部:诗集、文集、《秦州新志》。因此,占有资料很不足。但从这些著作中可以大体了解王权著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王权诗集的内容相当丰富,有鼓励青年努力学习的,如《正兴书院劝学诗五首》。其中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如《愤诗四首》,阿英选入《鸦片战争文学集》,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有同情农民疾苦的,如《乡农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憎恶官场生活,渴望回乡归田的,如《述怀七首》,揭露了官场黑暗。 王权文集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有反映战乱中人民的悲惨生活的,如《固本议》反映了当时甘肃人民的悲惨境况,留下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有反映政治腐败清官难做的,如《送张育生之官甘泉》《复咸宁樊明府》等作品。有表彰奇才异能之士的,如《敕授承德郎陕西砖坪厅通判方君墓志铭》。有改进教学方法的,如《赠门人车信臣序》。有解说儒家经典的,如《周官论》、《春秋论》、《春秋说》。 《秦州新志》是王权与任其昌合编的著作,被史学界认为是甘肃地方志书中的佼佼者。 七、本项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首先,出版了《王权评传》一书,引起甘谷文化界乃至天水文化界对王权文史成就和著作的重视,使人们了解了王权的一生事迹及其在当时陕、甘地区的影响。书出版后天水电视台也专门介绍了王权。甘谷县历史人物武有姜维,文有王权,至今无出其右者。从文化角度评价,王权在甘肃历史上是可以与张奂、张芝父子、阴铿、李益、赵孟武父子、李梦阳、张澍、邢澍等屈指可数的著名文学家、学者比肩而立的人物,在甘谷历史上更是孑然独立,至今无人可以企及的。(附件一《王权评传》) 第二,理清了王权一生的著述情况。王权生活的晚清社会战乱频仍,而身后也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他的著述生前和死后都未能得到有效的整理和出版,许多著作均已散轶。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对比研究,理清了王权一生的著作计十八部。分别是:《舆地辩同》、《辩同录》、《典昉》、《诂剩》、《童雅》、《古代帝王十纪》、《笠云山房制义抄》、《笠云山房诗集》、《笠云山房文集》、《秉烛杂志》、《山易名》、《子集择言》、《全国郡县沿革略》、《甲子编年》、《群辅录》、《古今同姓录》、《兴平士女续志》、《秦州新志》。 第三,搜集到部分王权作品及有关王权的史料。(附件二《王心如先生墓志铭》、王权手迹) 第四,了解到部分散佚作品的下落。虽然大部分王权著作经多方寻找仍不知下落,但也有个别作品得到线索。此外,在搜集资料中还发现了任廷飏手稿《甘谷县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诗,短诗(三)
dalilijiang 2011-1-5 23:31
诗是以真、善、美为基础的。 真,即诗所表现的情感、意境的真实,真切; 善,即是诗所表现的人格、品性,它给读者最直接,最深层次的感受; 美,在这儿不多提了,没有美,何谓作诗。 诗所表现出的真善美,正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这三者是相互统一,互相转化的。是真的,必定是善和美的;是美的,怎么会不是真和善的呢?一首诗中缺其一,不为诗。 世间的一切也唯以这三者为中心,才能稳定、长久的存在,发展。我们人类所追求的也必须以这三者为准则,才能和谐的与自然共存。
个人分类: 哲学与文学|3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学,诗,短诗(二)
dalilijiang 2011-1-5 18:13
一首好诗,其语言、结构和意境是完全融于自然之景,之感的。它不需要一丝的人工雕琢。它由诗人随感而发,随意而作,是诗人内心不可言喻的精神世界的最好表达方式。 由于诗的自然性,它不会给读者带来一点语言和精神感受负担。有时读完一首诗,其语词、结构给人的印象是模糊的,时间一长会把它忘的干干净净。而诗中融会的意境、情思跟人的感受是永恒的。 一首诗,是诗人与读者情思的沟通,是诗人与读者精神世界的共鸣。诗人把其灵魂注入诗中,以此穿越时空,寻找其精神归宿,这种归宿,就是读者由诗产生的意境,情思了。因此,一首诗,没有与其共鸣的读者,就成了虚壳。这就要求,一首好诗必须是适应传统的精神世界的。 一部诗经,经历几千年,如今读到它,其中的绵绵情思,仍深入我们的内心。它所表现的情感产生于人民大众,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世界观的沉淀,因此适应于人民大众。每次读到《关雎》、《静女》、《氓》... ...,内心舒畅而平静,细细品味,妙趣丛生。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简单而平凡的语句,使读者产生了如此美丽、朴素的意境。这首是的语句是朴素的,它的内在精神也是朴素的。一幅幅朴素的画面,融合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世界。
个人分类: 哲学与文学|2581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学,诗,短诗
dalilijiang 2011-1-3 23:47
在众多文学中,或许只有诗可以让每个人心动。它作为最悠久的语言艺术,也是形式最简单的,但却是艺术中的最高形式。它使无数艺术家沉湎于此,不惜为它而穷尽终生。 或许,它就是语言艺术中最璀璨的明珠,可观,而不可得;可吸收其无尽的光辉,而终无极点。它的艺术范围是极窄的,或就一个点;但它的艺术感性又是及宽广的,了无边际,任何人都找不到它的边界。 “一切艺术都有诗的本质”,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因为它就没有外在形式。可歌,可咏,可叹的就是诗。 有人说,精美的,抒情的,才是诗。但这缺乏表现诗的本质。 有人说,让心灵颤栗的才是诗。但这又局限了诗的广阔范围。 诗有其外在语言形式的美,但更重要的是其意境的美和诗灵魂的美。这三者缺一不可,缺其一,就不是诗,至少不能算是好诗。(待续)
个人分类: 哲学与文学|3382 次阅读|2 个评论
---
dalilijiang 2010-12-30 18:42
在此,我只是想谈谈自己关于哲学和文学的看法。这也是我为何把哲学和文学放在一起的原因。 文学、哲学在许多人看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哲学是一种世界观,而文学祗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艺术形式。 但在我看来,文学,它首先是哲学,而后才可称为文学。当然其它艺术形式,无论绘画、音乐,或彫刻,都是如此。 人们总说,我们有思想,所以称为人类。我想,这种思想,即哲学。哲学是人类一切活动、思考、创造的源泉。而科学、艺术作为哲学发展的外在形式,不仅促使哲学的发展,也诠释著哲学的内涵。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它必须有外在的情节、结构、意境的美,同时还必须有内在的哲理美。祗有外在语言、意境的美的作品可称为美文,但绝不是文学。祗有哲理性,而无语言、意境的美的即是纯哲学,也不可能是文学。祗有两者和谐的融入其作品中,才是文学。可以说文学是哲学大众化的一种形式,是为其作者的哲学思想服务的。 一部西游记,若祗有单个情节,那祗是故事,而通过唐僧去西天取经这一条主线的串联,它就是文学作品了。它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广大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 一首诗,其外在美可评判它的优劣,而其内在的哲理美,可评判它是不是一首诗。我较喜欢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细细品味,回味无穷。但删去“我隻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那它就不是诗了。 评书,又称说书,我想,它可自成一艺术体系。把它归入文学艺术行列,不在其所讲内容,而重在其讲话方式。评书的表演为一人,一桌,一摺扇,一醒木。如此简单,但可以把一段历史故事的悲欢情仇,讲得淋漓尽緻。说者已在故事之中,听者如在故事之畔。故事中的情、义、志、感,完全融入听者内心,这样就将古人的哲理观,最简易、快速的方式传给普通大众,这又是其它文学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把它列入文学的原因。明末清初的莫后光提到说话理论是:“夫演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绎之欲其安,进而止之欲其留,整而归之欲其洁。非天下之精者,其孰与于斯矣!”。这就是评书的艺术魅力。
个人分类: 随想杂谈|29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赫英博文《浅谈科学与文学》一悟
pww1380 2010-12-23 18:57
科学与人文艺术是人类文明起飞的双翼。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没有科学与人文的互动与整合,就不会有文明的实质性的进步。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没有科学与人文的完整修养,就不会有一个高尚的灵魂与完整意义上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赫英. 浅谈科学与文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962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938 次阅读|1 个评论
网海泛舟(1):文章极处见性情
pww1380 2010-11-23 13:42
网海泛舟(1):文章极处见性情 作者 杨文祥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菜根谭》此言极是。人品与文品俱臻极致,相得益彰,始生境界。 参考文献: 1. 刘洋 .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 《菜根谭》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6483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367 次阅读|1 个评论
绚烂的平淡——丁宗皓《乡邦札记》序
tian2009 2010-11-21 14:52
(发表于《中华读书报》 2010 年 10 月 20 日,第 11 版。) 绚烂的平淡 丁宗皓《乡邦札记》序 田 松 一 我和丁宗皓曾同在吉林大学读书,我在物理系,他在中文系。那是 1980 年代,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年代,当时吉林大学,不论文科理科,每个系都有一个诗社。我们物理系的诗社大概叫扬帆,很有时代特色,稚嫩矫情浪漫而励 志。中文系诗社自然有更崇高的地位,名字我已经忘了。不过,吉林大学还有一个校级诗社,叫做北极星,殊为大气!而老丁彼时我们人人称老则是这 个诗社的社长。曾有一次,我以物理系交流协会的名义,邀老丁等校园名人与理科同学交流座谈,老丁侃侃而谈,在新楼教室的日光灯管下,灿灿生辉,依稀仿 佛昨日。 诗是理想主义最好的析出物。当时有人嘲讽,说在校园里,随便扔一个砖头,掉下来就会砸到一个诗人。这个段子的主角后来被不断更替,比如经理,比如股民,兆示着社会风潮的改变。 到了 1990 年代,尤其是进入了新世纪,诗人已经变成了一个讽刺性的称谓。据说,当有人称赞你是诗人的时候,正确的回答是你才是诗人呢,你们全家都是诗人!在这个时候依然写诗,依然自称诗人,那是骨子里的理想主义,挥之不去。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诗人意味着,他的心中有彼岸的世界。对于这样的人,我女儿的妈妈称之为有抒情品质,我则称之为有形而上品质。 老丁的抒情品质,是从内而外的,是从血液到汗水的。 一个民族不再有彼岸世界,不再向往灵性的世界,这个民族,已经岌岌可危了。可怕的是,每天高唱国歌的人,并不知道歌词的含义。 有一个故事说,天下大乱,一群逃难的人到了河边。但船位有限,只能给有用的人。厨师、裁缝、泥瓦匠,逐一上船。这时一位流浪歌手,来到岸边。船上的人纷纷说,唱歌又不能当饭吃,还是算了吧。一位老人说:这要看这船往哪儿开,如果是开往地狱,的确是不需要歌手。 在中国这艘大船上,诗人的位子还在吗? 二 老丁的文章,在我的写作课上,是用作范文的。 多年以前,我在给野舟 我们吉大的另一位诗歌朋友的评论中发明了一个说法,文字的清洗。它源自我所喜欢的顾城诗的作者常引的一句话:文字就像旧钞票,在流通的过程中, 被弄得又脏又旧。比如酒气熏天、暴跳如雷,人们现在可以很轻易地说出这两个成语,而不会去想,熏的是头顶上的天,如的可是天上的 雷!这种巨大的夸张我们今天几乎感受不到,那是因为,这两个词被用旧了,用脏了。 写文章,总是要推敲的。普通的作家是在段落上,句子上下工夫,即使推敲词语,也常常是把现成的词语进行替换,寻找最佳的方案。 而诗人,则针对文字本身。 诗人锤炼文字,就像画家调色,是基本功,它决定了诗人的文字所能达到的境界。 诗人要为母语做出贡献。贡献的标志是,是否对文字进行了清洗。一个诗人,是延袭脏旧的文字而不自知,还是对文字进行了清洗,使之焕发出它原初的光泽?这是我衡量诗人的一把尺子,有时也用来衡量作家。王朔说,金庸对于汉语没有贡献,我深以为然。 然而,有意识地清洗文字的诗人并不多见。无意识的,也不能算多。 读老丁的文章,闪烁着光泽的文字不断跃出纸面。这是其诗人本性使然。诗人写散文,总会格外注重文字的推敲。 软火,这样的文字,让我心生羡慕。火却是被拽着走进火塘的深处,沿着炕洞走遍屋子一个拽字,让火的形态纤毫毕现。这在老丁的散文中,屡屡可见。所以要作范文。 三, 文字首先是作者生命体验的外化,而后,又是桥梁,让读者走进作者的心灵。有的桥精致,有的桥粗糙;而更重要的是,有的桥结实,有的桥一触即塌。文字不仅仅是道路,也是心灵本身。 诗人清洗文字,就是在审视自己的生命体验。 有的人为了描写自己精微的生命体验,寻找恰当的文字,进而锤炼文字,清洗文字。而有的人,则是直接从文字入手,去体验生命。我想老丁是前者,我也是。 老丁的观察细致入微,有 凡俗的世相百态,也有终极的人文关怀,常常触动我心中极为隐秘的部位。在电梯里与大人物相遇,写小人物在狭小空间遭遇大人物,一千多字的小文章,有故 事,有人物,有心理活动,被我列为心理分析之典范。记得当年老丁还有文章,恰到好处的告别,写火车站出行者与送行者在火车启动时的寒暄,以及火车迟迟 不开的尴尬。这样的事件很多人都经历过,却不如老丁般,专门形诸文字。 一个农民的儿子生活在沈阳这样的大城市,在文化上存在诸多反差。我想,老丁在骨子里对传统的认同与留恋,正如他的抒情品质。所以老丁不惜笔墨,写软火,写阳光照耀七奶,写水豆腐盛宴 两种由大豆化身的吃食在胃里胜利会师,当有暖气跑遍周身,那会让人感觉世上的一切,只要琢磨一下,就都是奇迹,倘能为此莫名地叹息一声,这顿饭即为一场盛宴。 水豆腐盛宴也是范文,其中对豆腐及大酱的制作工艺的精细描写,被我奉为技术史写作的样本。 观察是与见识相关的。老丁写清风麻雀,说麻雀是一个特殊的鸟儿,与人类社会总是若即若离,即在人类活动区域内生活,又从不肯被人豢养。老丁写城市里很难有露出来的土,土总是被城市人费尽心力的盖住。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对文明的洞察与反思,是看不见的。 在老丁的笔下,总有乡愁。老丁的文字很节制,即使有十分的感情,他最多也只说七分。所以他所描写淡淡的情怀,就呈现出极强的张力。 其乡愁,是对传统的追缅,是对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的抚慰。 四 其实,我还做过老丁的责任编辑。 多年以前,我在《中国矿业报》负责文学副刊,主张质朴的文学、无矫饰的文学。清风麻雀就是经我之手,首次变成铅字的。这次也收在这里,变成了麻雀传,觉得不如原名传神。 精致的文字如玉石一般,老丁的文章耐读。 是为序。 2010年5月20日 北京 向阳小院 丁宗皓,《乡邦札记》,海豚出版社即将出版
个人分类: 书评|36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梦令 重阳
自我源于思考 2010-10-16 08:18
登高赏菊重阳, 独自更觉秋凉。 山下芦苇荡, 却似故乡模样。 飞扬, 飞扬, 遍地芦花茫茫。 祝大家节日快乐!
个人分类: 文学|38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点经典》有感
windlight 2010-10-9 11:12
赵凤光 关心深圳,除了身处这个空间有自然关注之义,同时也是自己想解惑中观经济与微观和宏观不同的奥秘所在。 城市比较就自然而然是一个我阅读的一个焦点,2010重庆作为超越深圳成为第四大经济体,也是深圳相关论坛的热点话题,刚看到了 重庆唱红歌 运动,特意去Google学习了一下,小康杂志的文章提到了《读点经典》,其更吸引我的眼球,其用意个人认为更符中国社会发展之需。 读点经典 官方网站 zt 《 读点经典 》第一辑电子版本 目 录 经典语录 ... 2 《论语》六则 ... 2 《孟子》三则 ... 2 《大学》二则 ... 3 《中庸》二则 ... 4 官箴一则 ... 4 红 色语录三则 ... 5 散文选萃 ... 5 苛政猛于虎 ... 5 劝学(节选) ... 6 牧民 ... 7 刻舟求剑 ... 8 杂说( 之四 ) ... 9 爱莲说 ... 10 清贫 ... 10 论学问 ... 13 我有一个梦想 ... 14 诗词撷英 ... 15 君子行 ... 1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16 满江红 ... 17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17 沁园春雪 ... 18 自嘲 ... 19 出益州 ... 19 囚歌 ... 20 冬夜杂咏 ... 20 名誉 ... 21 楹联集锦 ... 22 经典释名 ... 23 《论语》 ... 23 经典语录 《论语》六则 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曾子曰:吾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学而》) 【注释】 省( x ǐ n ɡ ):反省,检查。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都温习 了呢?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注释】 弘毅:强毅。 子曰:知 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注释】 知:通智。 《孟子》三则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 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公孙丑下》 ) 【注释】 郭:外城。 池:城外的护城河。兵:兵器。革:甲胄。 畔:同叛。 孟子曰:桀纣 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尔也 。 ( 《离娄上》 ) 【注释】 桀 : 夏代暴君。纣:商代暴君。 所欲与之聚之 : 人民所希望的,替他们聚集 起来。 恶( w ):讨厌,憎恨。施:加。尔也:如此罢 了。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滕文公下》 ) 《大学》二则 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 【注释】 所好好之:二好均读为 h o ,动词,喜好。所好:喜好的东西。 所恶恶之:二恶均读为 w ,动词,讨厌、憎恨。所恶:讨厌的东西。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物 。 【注释】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昭明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德,指光明德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想使高尚的道德昭明于天下的人。 致知句,意为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中庸》二则 子曰: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知:通智。后文知,均解为知道。 凡事豫 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释】 豫:通预,准备。 跲 ( ji ) :阻碍。困:窘困。疚:愧疚,后悔。穷:困窘。 官箴一则 〔 明 〕 年富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红色语录三则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 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 , 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 )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散文选萃 苛政猛于虎 《 礼记 》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 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 ,苛政猛于虎也。 【解题】 本文题目为后人所拟。篇中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更可悲的是苛捐杂税竟然甚于 虎口。 【注释】 有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 式:通轼,古代设在车箱前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木。在车上表示敬意时,用手扶轼,俯身而立,也叫轼。 子:你的敬称。壹:的确。重( ch ng )有忧:连着有几件悲伤的事。 舅:古人称公公为舅。焉:于之的合字,死焉即死于虎。 小子:年轻人,此处用以称呼学生。识:通志,记。 劝学(节选) 《 荀子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 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非 虵蟺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题】 本篇系统地阐释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特别强调学习勤奋刻苦的重要性,被历代文人奉为治学劝进的经典著作。 【注释】 已:中止。 中( zh ng ):符合。绳:木工用墨线取直,中绳谓木料很直。輮:通煣,指用火烤木料,把木料弄成圆形。规:圆规。 有:同又。槁暴:晒干。槁:干枯。暴 ( p ) :同曝,晒。挺:直。使之然:使它变成这样。 受绳:用墨绳量过。金:指刀剑。砺:磨刀石。日参省( x ǐ n ɡ )乎已: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知明:智慧明达。过:错误。 跂( q ):踮脚。 彰:明显。 假:凭借。 君子二句:君子本性与人无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生:通性,指本性。 跬( ku ǐ )步:举足一次为跬,即半步。 骐骥一跃四句:骏马一跃,达不到十步之遥;虽是劣马,努力走十天也能赶上好马,原因在于中途不停顿。驾:马一日所行的路程。 锲:刻。 螾 ( y ǐ n ) :即蚯蚓。 跪 : 指足。螯( o ) : 蟹首上开合如钳的两只脚。 虵( sh ):同蛇。蟺( sh n ):同鳝。 牧民 ( 节选 ) 《 管子 》 凡有地牧民者, 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 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 ;能富 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 危矣。 【解题】 《牧民》主要探讨统治人民、管理人民的方法,集中体现了管子的民本思想。本段选文提出管理人民的要义在于满足人民的意愿,使人民生活幸福。 【注释】 务在四时二句:凡守土官长,务须致力于不废农事,使仓库里粮食丰盈。务:从事于,致力于。四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时农事。仓廪:仓库。 国多财四句:国家富饶,就能吸引远方的人民;土地开垦充分,就能使百姓安居。辟:开垦。举:尽、全。 上服度 四句: 居高位者的行为合于礼度,使六亲各得其所,就能使之因感恩而团结;礼义廉耻建立起来了, 君主的命令就能得到执行。服:行为。度:礼度。六亲:父母兄弟妻子,此处泛指宗族。四维:原指系在网角上的绳索,此指礼、义、廉、耻。张:建立。 民恶忧劳句:百姓不喜欢忧劳,我就使他们安逸快乐。以下三组句子皆同一句法。佚:通逸,安逸。 能佚乐之句:统治者能使人民安逸快乐,人民就会为统治者分担忧劳。前一之指人民,后一之指统治者。以下三句为同一句法。 上位:统治地位。 刻舟求剑 《 吕氏春秋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以故法为 其国,与此同。时已徙 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解题】 标题为后人所拟。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察今》篇主要阐明法令制度应当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变化,否则就会失去功用,甚至造成严重恶果的道理。该文以朴素的唯物思想为指导, 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一定的进步性。刻舟求剑是文中用来比喻的一个寓言,讽刺了不能因时制宜的迂腐。 【注释】 遽契其舟: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遽:急速,立刻。契:同锲,刻。 是吾剑 句: 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是:代词,这个地方,这里。 从其所契者句:从刻着记号的那个地方下水寻找他的剑。求:寻找。 为:治理。 徙:变迁。 杂说( 之四 ) 〔 唐 〕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 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解题】 韩愈( 768 824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本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借千里马不遇伯乐, 说明奇才异能之士多沉沦下僚,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任用人才表示愤慨,也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委屈。 【注释】 世有伯乐二句:只有伯乐才能发现千里马。伯乐:姓孙名阳,秦穆公时人,以善相马著称。 故虽有名马四句:因此,即使有名马,也只是受辱于马夫之手, 和普通马同死于马厩之中,不被人称为千里马。祗( zh ī):只是。奴隶人:养马的仆人。骈:并排。槽:盛饲料的器具。枥:系马之处。 马之千里者二句:喂养千里马,一顿可 能要用掉一石粟。或:可能。 喂马的人不把它当做千里马去喂养。食:同饲,作动词用,下同。 等:等同,相同。 不能按千里马的特性驱使它。策:马鞭,这里作动词,鞭策。 不能按千里马的需要喂养它。材:本能。 对千里马进行吆喝,而不能了解马的心意。鸣:吆喝。 爱莲说 〔 宋 〕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 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解题】 周敦颐( 1017 1073 ),宋代思想家,北宋五子之一。本文通过莲花与牡丹、菊花的对比,表现莲花的高洁,表达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操,以及对人云亦云之流俗的厌恶。 【注释】 蕃:多。 李唐:唐代皇室姓李,故称李唐。 濯 ( zhu ) :洗涤。妖:美丽但不端庄。 宜:应当,与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清贫 方志敏 我从事革命斗争, 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 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 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 那我可以告诉你一 桩趣事: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 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 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那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 从袄领捏到袜底, 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枝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那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 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 脚拉开一步,作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 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 ! 你不要作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 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 是想错了。我微笑淡淡地说。 你骗谁! 象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那里, 我是老出门的, 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 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的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 ! 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 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 ! 我再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 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呵 ! 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 转过来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彼此说定表和笔卖 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 对我自上而下的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 !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 ? 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 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 !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写于囚室 【解题】 方志敏( 1899 1935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和闽浙赣根据地的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第 10 军的主要领导人。 1934 年 11 月奉命率军北上抗日,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于 1935 年 1 月 29 日在江西玉山被俘。在狱中,他正义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优秀篇章。 1935 年 8 月 6 日,方志敏在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 【注释】 国方 : 指国民党方面。 国军:指国民党军队。 论学问 ( 节选 ) 〔 英 〕 弗兰西斯 培根 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的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的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但是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乃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 阅读使人充实, 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 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 【解题】 弗兰西斯培根( 1561 1626 ),英国哲学家 和科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选文将学问知识的重要性以娓娓的语言叙述出来,令人信服。 我有一个梦想 ( 节选 ) 〔 美 〕 马丁 路德 金 ( 1963 年 8 月 28 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朋友们,今天我要告诉你们的是, 尽管现在和未来困难重重,可我仍然怀有一个梦想。它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梦中。我梦想着,这个国家终有一天会奋然而起,坚持实现它信条的真谛我们将之视为不言自明的真理,即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 终有一天,在 佐治亚的红色丘陵上,奴隶的儿子们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能坐在一起,共叙手足之情。 我有一个梦想, 终有一天,现在仍被不平等的灼热和压迫的高温所炙烧着的密西西比,也能变成一片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有一个梦想, 终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会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人的肤色,而是以人的品行作为判断他们价值的国度里。 我有一个梦想, 终有一天,就在邪恶的种族主义者们继续对黑人们的行动妄加指责的阿拉巴马州,就在那位凶残的统治者拒不接 受消除种族歧视的联邦法令的阿拉巴马州,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如兄弟姐妹般一起携起手来。 我有一个梦想, 终有一天,深堑化做通途,高山夷为平地,歧路铲为平川,曲径变成通衢,上帝灵光闪现,芸芸众生同沐天恩。 这就是我的希望。这就是我带回南方去的希望。怀着这个希望, 我们能够在绝望的山谷之中掘出希望的宝石;怀着这个希望,我们能够把祖国的喧嚣不和变成一曲友爱和谐的兄弟交响曲;怀着这个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奋斗,一起斗争,一起入 狱,一起捍卫自由,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终有一天将获得自由,就让我们为争取自由共同坚持下去! 【解题】 马丁路德金( 1929 1968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1968 年 4 月 4 日遇刺身亡。 1964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63 年 8 月 28 日,在华盛顿举行的 25 万人参加的自由进军游行集会上,金发表此著名演讲,后被誉为黑人之音。 诗词撷英 君子行 古乐府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解题】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旨在表 明正人 君子应防患于未然,主动避嫌。 【注释】 未然:还没有成为事实。嫌疑: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瓜田纳履,李下整冠,有被怀疑为盗瓜窃李的可能。因以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劳谦:勤劳谦恭。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 此四句用周公典。《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白屋,指寒士。下白屋即礼贤下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唐 〕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 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 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题】 杜甫( 712 770 ),唐代诗人,中国古代诗歌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本诗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免受困苦,表达出宁苦己以利人的高尚情怀。 【注释】 三重( ch n ɡ ):多层。 挂罥( ju n ):挂结。坳( o ):低洼的地方。 能:这样,唐人口语。 公然:明目张胆。呼不得:喝不住。 俄顷:不久,顷刻间。云墨色:云黑如墨,天要下雨。漠漠:阴沉迷濛状。向:将近。 布衾:布被子。恶卧:小孩睡相不好,两脚乱蹬,故被里破裂。 雨脚如麻:形容密雨如垂下的麻线一样。 丧乱:指安史之乱。少睡眠:疲于战乱奔波,忧于国事,故少睡眠。何由彻:怎样才能挨到天亮呢? 彻:彻晓。 安得:怎样得到,反问语气。广厦,大房子。大庇:全部庇护。 突兀: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广厦。见:同现。庐:房屋。 满江红 〔 宋 〕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解题】 岳飞( 1103 1142 ),南宋抗金名将,屡次打败金兵,战功卓著。因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害。本 词是一首以忠愤著称的爱国主义名作,表现了作者对敌寇无比的痛恨、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及其收复失地的不可动摇的意志。 【注释】 抬望眼 : 抬头望远。 上句说自己年已三十,虽然建立了一些功名,但与尘土一样微不足道;下句写转战数千里、披星戴月的战场艰苦生活。 靖康耻:指靖康二年( 1127 )京师和中原沦陷,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的奇耻大辱。 驾着战车向敌人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缺:残缺。 朝天阙( qu ):朝见皇帝。天阙:皇帝所居之处。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清 〕 郑燮 衙斋 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解题】 郑燮( 1693 1765 ),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本诗是题画诗。诗人从竹入手,托物言志,表达了做好民众父母官的心声。 【注释】 衙斋:衙门里供官员燕居之处。 些小:微小。吾曹:我辈。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住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解题】 毛泽东( 1893 1976 ),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此词作于红一方面军 1936 年 2 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的时候。作者在 1945 年 10 月 7 日给柳亚子的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作者自注云: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注释】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r o ) : 红日和白雪 相互映照,看上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 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倾倒,弓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 y n ɡ )政,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汉朝功业最盛的帝王。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y n ),宋代的创业帝王。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成吉思汗( h n ):元太祖铁木真在 1206 年统一蒙古之后的尊称。汗:可汗之省称。只识弯弓射大雕:只以武功见长。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解题】 鲁迅( 1881 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受到反动派的迫害,鲁 迅的生活非常困窘,但并没有磨灭他的斗志。本诗便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注释】 华盖:星座名。古人认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出益州 刘伯承 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 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 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 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 【解题】 刘伯承 (1892 1986) ,原名刘明昭,重庆市开县赵家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 一。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理论家。 1913 年 8 月, 刘伯承随部队参加讨袁被敌人通缉,潜回家乡重庆开县赵家场。 1914 年春,乘舟东下去上海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出渝途中写下此诗明志。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的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将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解题】 叶挺 (1896 1946) ,中国杰出的军事家,抗日战争中任新四军军长。 1941 年皖南事变,叶挺被国民党扣押囚禁。狱中的他坚贞不屈,作《囚歌》以明志。诗歌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 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 冬夜杂咏 ( 选二 ) 陈毅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红梅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解题】 陈毅( 1901 1972 ),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青松》《红梅》二诗,通过对松、梅的歌颂,赞美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名誉 〔 黎巴嫩 〕 纪伯伦 落潮时我在沙滩上散步, 我俯下身来,在沙滩上写了一行诗。 我在这行诗里抒写了 我的心灵所思索的,我的灵魂所渴望的。 潮水高涨的时候, 我又回到了这个海滨, 我写下的那行诗什么也找不到了, 我只找到了盲目行人留下的拐杖痕迹。 【解题】 纪伯伦( 1883 1931 ),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 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 20 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本诗比喻奇巧。名利就是那写在沙滩的心灵思索和灵魂渴望,这一切都将随着潮来潮去而无影无踪。淡泊名利,这是我们从诗中得到的启迪。 楹联集锦 心中犹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 (题洛阳白居易墓) 得一官不荣, 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 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清章炳涛题内乡县县衙)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更虚心。 (李苦禅题《竹》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题东林书院) 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 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 。 (清朱洊题勤志堂) 【注释】 三余:三国学者董遇有读书三余说,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意在勉励学子抓紧冬日农闲季节、夜间及阴雨天读书学习。蛾术:出《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意为蛾蚁虽是小虫,但时时不忘连续地劳作,也能积土成堆。 此巴蜀钜观,祇一层楼,通八方气,撑半壁天,巫峡十二峰,嘉陵三百里,好山好水,都从眼底逢迎,洵可乐也,洵可乐也; 当风日清美,携几壶酒,约数友人,论两间 事,纵横廿四史,上下五千年,大嚼大啖,浇尽胸中垒块,岂不快哉! 岂不快哉 ! (钟云舫 题渝城楼外楼) 【注释】 两间:天地间。 钟云舫( 1847 1911 ),清重庆府江津县(现重庆市江津区)人,又名祖棻,清末著名楹联家 , 有联圣之称。 经典释名 《论语》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曾参与政治实践,做过鲁定公的司寇,因不 能得 君而行道而去,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都不被采用。晚年归鲁,从事著述和讲学,删订《诗》《书》《礼》《乐》《易》等古代思想文献, 据鲁史修《春秋》。相传有弟子三千,可考者七十余人。最终创立儒家学派,以 仁 为儒学基本范畴及政治思想的核心,影响中国数千年,号为圣人。 一般认为,《论语》出自孔门弟子及后学之手,他们根据记忆和耳闻传说追记孔子的言行,故是语录体,有《学而》《为政》《八佾》等二十篇,一篇有若干章,一章记录若干言论,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及立身处世之道。在先秦诸子中,儒家最重文采,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故孔门著述多半尚文,《论语》也是代表之一。其文虽多为只言片语,但思想有深度,文字表现力强,间有感情与诗意,如朝闻 道,夕死可矣,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乃至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皆含英咀华,味之不尽。 作为儒家经典,研治《论语》者代不乏人,以南宋朱熹所作《论语集注》较为通行。 《孟子》 孟子(前 372 ?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是孔子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诸侯所接受,遂退隐讲学著述,其主要思想集中于《孟子》一书中。《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 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纂而成,为 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共有《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在政治上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法先王、行仁政,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道德修养方面, 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了四端和五伦。四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的 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的注疏本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的《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经》),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和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等。
个人分类: 思辨|4873 次阅读|1 个评论
实至名归:第二个马尔克斯,秘鲁作家略萨获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
zw373737 2010-10-7 19:19
拉美第七位诺贝尔文学奖 新华网快讯: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新浪读书讯 瑞典科学院10月7日宣布,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得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文告称,略萨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巴尔加斯略萨于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南部亚雷基帕市,1953年进入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双主修文学与法律,1957年入同校语言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58年中旬以研究尼加拉瓜作家;诗人鲁文达里奥的学位论文(《阐释鲁文达里奥的基础》获文学(语言学)学位,同年离开祖国秘鲁移居欧洲,曾客居法国(主要在巴黎)、西班牙(主要在巴塞隆纳)等国(后来他长期定居英国伦敦)。   巴尔加斯略萨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担任教职(1977年获聘),也曾在英国伦敦大学(1967年和196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1992年)等校客座教职。   略萨大部分作品中一个雷打不动的主题是反独裁,极右(比如《城市与狗》和《酒吧长谈》)和极左(比如《狂人玛伊塔》)都是他批判的对象。略萨坚信,小说需要介入政治,这是让小说变得尖锐而有力的重要武器之一。   《城市与狗》是略萨的成名作,也是标志着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展开的四部里程碑小说之一。他的主要代表作品还有,《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谁是杀人犯》、《叙事人》、《谎言中的真实》、《天堂的另外那个街角》等。   1987年,略萨曾回到秘鲁组建新政党自由运动组织,主张全面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1989年,略萨参加秘鲁总统大选,最终惜败于藤森。   日后,在回忆录《水中鱼》中,他反思道:现在看来,没能获胜意味着一种精神解脱,可当时真是刺痛了我的心。然而, 7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创作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台湾多译为尤萨或罗萨。Mario是名字,Vargas(巴尔加斯)是父亲的姓,Llosa(略萨)是母亲的姓,分别代表Mario父亲和母亲的家族。 1*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诗》,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区榨机》等。1945年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2*1967年 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等。1967年作品《玉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3*1971年 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西班牙在我心中和代表作《诗歌总集》等。1971年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4*1982年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记者、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报告文学《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米格尔利廷历险记》等。1982年作品《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5*1990年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墨西哥诗人。主要诗作有《太阳石》、《假释的自由》、《向下生长的树》;散文作品有《孤独的迷官》、《人在他的世纪中》、《印度纪行》等。1990年作品《太阳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6*1992年 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圣卢西亚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在绿夜里》、《放逐及其他》、《海湾及其他》;剧作《猴山之梦》、《最后的狂欢》等。1992年作品《西印度群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中文名: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外文名: Mario Vargas Llosa 出生地: 秘鲁 出生日期: 1936年3月28日 职业: 作家及诗人 毕业院校: 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 主要成就: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院士 1959 Los jefes(《首领们》或《领袖》)   1963 La ciudad y los perros(《城市与狗》)   1965 La casa verde(《绿房子》或《青楼》)   1967 Los cachorros(《崽儿们》或《幼崽》)   1969 Conversacin en La Catedral(《酒吧长谈》)   1973 Pantalen y las visitadoras(《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   1977 La ta Julia y el escribidor(《胡莉娅姨妈与作家》)   1981 La guerra del fin del mundo(《世界末日之战》)   1984 Historia de Mayta(《狂人玛伊塔》)   1986 Quin mat a Palomino Molero?(《谁是杀人犯》)   1987 El hablador(《叙事人》)   1988 Elogio de la madastra(《继母颂》)   1993 Lituma en los Andes(《利图马在安地斯山》)   1997 Los cuadernos de don Rigoberto(《情爱笔记》)   2000 La fiesta del Chivo(暂译《小山羊的节日》或《奇波的盛宴》或《元首的幽会》)   2003 El paraso en la otra esquina(暂译《天堂在另外的街角》) 1971 Garca Mrquez: historia de un deicidio(《加西亚马尔克斯:弑神者的历史》,博士论文,整理后出版)   1971 El combate imaginario. Las cartas de batalla de Joanot Martorell(《给白脸蒂朗下战书》,论著)   1971 La historia secreta de una novela(暂译《小说秘史》,论著)   1975 La orga perpetua: Flaubert y Madame Bovary(《永远纵欲》或《无休止的纵欲》,副题名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论著)   1981 La sentilde;orita de Tacna. Pieza en dos actos(《塔克纳小姐》,剧本)   1983 Entre Sartre y Camus(暂译《萨特与加缪之间》,研究萨特与阿尔贝加缪的论著)   1983 Kathie y el hipoptamo. Comedia en dos actos(《凯蒂与河马》,喜剧)   1983 Contra viento y marea (1962-1982)(《顶风破浪(第一卷)》,收录1962年到1982年随笔、政论、杂文、讲稿等的文集)   1986 Contra viento y marea. Volumen II (1972-1983)(《顶风破浪(第二卷)》,收录1972年到1983年随笔、政论、杂文、讲稿等的文集)   1986 La Chunga(《琼加》或《琼卡》或《琼卡姑娘》,剧本)   1990 Contra viento y marea. Volumen III (1964-1988)(《顶风破浪(第三卷)》,收录1964年到1988年随笔、政论、杂文、讲稿等的文集)   1990 La verdad de las mentiras: Ensayos sobre la novela moderna(《谎言中的真实》,评现代小说与散文的论著)   1991 Carta de batalla por Tirant lo Blanc   1991 A Writeracute;s Reality(暂译《作家的真实》,论著,用英文写成)   1993 El pez en el agua. Memorias(《水中鱼》,回忆录)   1993 El loco de los balcones(《阳台上的疯子》,剧本)   1994 Desafos a la libertad   1996 La utopa arcaica: Jos Mara Arguedas y las ficciones del indigenismo(暂译《文学乌托邦:何塞马里亚阿格达斯与其虚构和想像》,论著)   1997 Cartas a un joven novelista(《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小说方法论随笔集)   2001 El lenguaje de la pasin(暂译《文学的激情》,论著)   2001 Bases para una interpretacin de Rubn Daro(《阐释鲁文达里奥的基础》,大学学位论文,1958年完成,母校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Mayor de San Marcos出版)   2004 La tentacin de lo imposible(暂译《不可能的诱惑》,研究雨果的论著) 1.1959年,他的小说《首领们》获西班牙莱奥波尔多阿拉斯文学奖,这是他首次获文学奖。   2.1962年,他的小说《骗子们》获西班牙布雷维图书馆奖。   3.1963年,他的《城市与狗》在西班牙获批评奖。   4.1967年是略萨文学创作大丰收的一年,他共获三项大奖:西班牙评论奖、秘鲁国家小说奖和委内瑞拉罗慕洛加列戈斯小说奖。   5.1980年,意大利拉美研究院授给他的小说《胡莉娅姨妈与作家》文学奖。   6.1985年,他的小说《世界末日之战》获海明威文学奖,第二年又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   7.1988年他又获美洲金质奖章。   8.2000年,巴尔加斯略萨获得了第13届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奖金为800万比索(约合5万美元)。该奖专门授予那些进行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卓有成就的知名人物。 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2010年10月04日 11:47 凤凰网文化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0 条 2000年 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出生于中国江西赣州。 剧作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绝对信号》、《野人》、《车站》;小说《灵山》(2000年获奖作品) 、《一个人的圣经》等。2000年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一部获奖的中文作品)。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2001年 维苏奈保尔(1932~)印度裔英国作家。1990年被英国女王授封为骑士。主要作品有小说《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大街》、 《大河弯》(2001年获奖作品) 、《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2002年 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匈牙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苦役日记》(2002年获奖作品) 、《非劫数》、《惨败》、《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祈祷》等。200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2003年 库切(1940~)南非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等待野蛮人》、《昏暗的国度》、《来自国家的心脏》、《耻》(2003年获奖作品) 、《钢铁时代》、《凶年纪事》等。 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2004年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奥地利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钢琴教师》(2004年获奖作品) 、《女情人们》、《我们是骗子,宝贝》及《情欲》等小说。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获奖理由: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2005年 哈罗德品特(1930~2008),犹太人。英国剧作家,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 《生日派对*看门人*回乡》(2005年获奖作品) 、《看门人》(The Caretaker,1960)、《生日派对》(TheBirthdayParty,1958)、《回乡》(TheHome coming,1965)等。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2006年 奥尔罕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主要作品有《白色城堡》、 《我的名字叫红》(2006年获奖作品) 、《伊斯坦布尔》等。 2007年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国女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金色笔记》(2007年获奖作品) 、《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 2008年 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zio,1940 ),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官迷幻类文学的作家,是在现代文明之外对于人性的探索者。主要作品有《诉讼笔录》、《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 《战争》(2008年获奖作品) 、《乌拉尼亚》等。 2009年 赫塔缪勒(Herta Mller,1953-),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授予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代表作品:《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呼吸钟摆》(2009年获奖作品)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语》详解续
jove20020 2010-10-7 13:19
小博继续转发个人认为尚可的博文内容,基本是其原话,还是非常尊重此人。希望朋友浏览一下,从中主要学习的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一种对待事物的心态。 还是那句话:愿拍砖的随便,只是希望做任何事情都是出于理性的思考而非总是处于头脑发热,且总是跟风,相信来此的朋友都是接近而立之年的人了,甚至N多人都是已过而立之年,更是应该对所作出的事情负责,摆脱人的贪痴嗔慢疑,做应该做的,YY没有任何意义,当XX也如愿XX时,依然照旧,没意义。一切自重。 朋友好运! 知足者常乐! (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杨伯峻: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钱穆:先生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乃可作为人师了。” 李泽厚:孔子说:“温习过去,以知道未来,这样便可以做老师了。” 详解:这章,大概没几个中国人不知道的,但所有通常的解释,都如上面三位一样,错得离谱。按这通常的解释,如果所有人都能 “ 温故而知新”,那不人人都成老师?而那些毫无根基,只为颠覆而颠覆的人,不都成了大老师?“ 温习过去,以知道未来”就可以当老师,那谁能保证 “ 温习过去”就一定可以“知道未来”?又是哪个上帝的冷战让过去一定映射为未来、旧知映射出新知? 其实, “可以”不是白话文里的一个词语,而是“可” +“以”, “ 温故而知新”因强调而提前,相当于“可以温故而知新为师矣”。“可”,应当;“师”,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一定是某人,所有学习、效法的对象、目标都是“师”。 “温”,通“蕴”,积聚、包容;“故”,故有的,这里指经过时间沉淀、检验的智慧;“知”,“智”的本字,智慧;“新”, 鲜活的创造与呈现 。 “ 温故而知新”,积聚、蕴藏故有的、经过时间沉淀、检验的智慧而保持智慧当下 鲜活的创造与呈现 。 “ 由知、德者,鲜矣!”,蹈行、践履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智慧、所得的君子,永远处在创新、创造之中啊。“ 故”,就是 蹈行、践履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智慧 所得,“温”所得,是一种积聚、蕴藏,没有“温故”,就没有智慧的创新与创造,没有 “ 由知、德者,鲜矣!”。而“知新”,其“新”如果不能 “温故”,那就不能成就真正鲜活的智慧,没有积聚、蕴藏是无智慧可言的。这种相互相成的 “ 温故”而“知新”,是“见、闻、学、行”“圣人之道”可以“为师”的。 孔子、儒家绝不泥古,师古、好古是师其智慧、好其智慧,而智慧必须在当下能活用出新,才是真正的智慧,否则,把“温故”当成在故纸堆里找些原则、准绳来勾画、预测未来,只能是愚行。“ 习旧知而开新知”只能是某种扩充知识的途径,但决不是唯一的,更不可以此为“师”。类人猿的“旧知”,无论如何去“习”,都开不出网络世界的“新知”。但智慧是超越这一切的,无论是“新知”还是“旧知”,都离不开智慧当下 鲜活的创造与呈现,这才是真正可以为“师”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应当把“积聚、蕴藏故有的、 经过时间沉淀、检验的智慧 而 保持智 慧当下鲜活的创造与呈现”作为君子 “见、闻、学、 行”“圣人之道” 所 师法的目标啊 。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n0.html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杨伯峻: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 说话做事都有 把握;四十岁, 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 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 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钱穆:先生说:“我十五岁时,始有志于学。到三十岁,能坚定自立了。到四十 岁,我对一切道理,能通达不再有疑惑。到五十,我能知道什么是天命了。 到六十,凡我一切听到的,都能明白贯通,不再感到于心有违逆。到七十, 我只放任我心所欲,也不会有逾越规矩法度之处了。” 李泽厚: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 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做什么 便做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详解: 一句无人不晓的话,却一直无人真的晓得,甚至连并列成分省略的简单语法现象,都没被指出过。 “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的“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前,其实都相应省略了“志于”。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志于立,四十而志于不惑,五十而志于知天命,六十而志于耳顺,七十而志于从心所欲不逾矩。” “于”, 相当于“被”、“用”;“志”,“誌”的古字,标记。“志于 X”,用X来标记。这里有 两层意思:一、 十有五、三十等年岁数字,大致和孔子达到某种相应境界的实际年龄相关,但并不表明这个体经验有着任何绝对的意义,例如,并不是任何人“三十”就一定“立”,“三十”与“立”之间并不必然相关,这些境界也并不一定按年龄机械地被赋予某种必然的次序,只是一种 标记 ;二、所有以往解释都忽视了“志于”的省略,而把后面的境界当成“学”的必然结果,更把每种境界当成一个固定的标准,却不知每种境界是自足而动态的,每种境界都有其“成住坏灭”,之所以是“志于”,只是把每种境界用一个名言 标记 而已,决不能掩盖其鲜活的当下呈现。 “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闻见”而“学”,“学”而“行”,“学”是贯通“闻见”与“行”的枢纽,“学”,包罗万有,相应境界、所为,以“学”为 标记 。 “立”,世间一切,皆有所“立”,有所位次,究底穷源,首先就要究其“立”、穷其位次,如此境界、所为,就以“立”为 标记 。 “不惑”,“立”则有其“患”,“患”则有其“惑”,而“立”皆“不患”而“立”其“患”,不穷其“不患”,则不能“不惑”,这“不患”而“不惑”的境界、所为,就以“不惑”为 标记 。 “天”,时也;“时”,当下也;“命”,生存、存在;“知“,智慧。“知天命”,当下生存而呈现智慧。所有的智慧,都离不开当下的生存,否则都是虚无幻想,智慧的成就,必须是当下生存的鲜活呈现,这境界、所为就以“知天命”为 标记。 “顺”,遵循;“耳顺”,“耳”,“闻”也,“闻”与“见学行”是不可分的,“闻见学行” 遵循什么?就是“知天命”。“闻见学行” 遵循当下生存鲜活呈现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耳顺”,这种境界、所为,以“耳顺”为 标记。 “从心所欲不逾矩”,“心”,非指一已之私心,民心也,依从民心期望不越“矩”,何谓“矩”?“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在当下现实中可能实现的位次。依从民心所期望但不超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在当下现实中可能实现的位次,这境界、所为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为 标记。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穷其现实之“立”,尽其现实所“立”之“不患”而“不惑”于时,以其当下之时让智慧鲜活地呈现而“知天命”,然后才有“耳顺”的内圣、“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外王。只有这样理解,才算大致明白本章的主旨。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境界、所为用“从此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来标记,三十岁的境界、所为用“穷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现实可能位次”来标记,四十岁的境界、所为用“透彻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现实可能位次的不患”来标记,五十岁的境界、所为用“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让智慧依当下生存鲜活地呈现”来标记,六十岁的境界、所为用“遵循当下生存鲜活呈现的智慧而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以成就内圣”来标记,七十岁的境界、所为用“依从民心期望但不超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在当下现实中可能实现位次而成就外王”来标记。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v0.html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钱穆: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 有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辩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做事勤勉,说 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可说是喜好学习的了。” 详解:“ 可谓好学也已”,是“谓好学也可已”的倒装,“已”通“矣”;“谓”,称为;“可”,恰当、适当。符合什么条件被称为“好学”才是适当的?孔子给出了如下三大标准: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即 “ 食无求而饱,居无求而安”。所谓“食色,性也”,“食”,指代人的所有欲望;“无求”,不贪求;“饱”,引申为欲望的满足;“居”,在现实中当下的生存条件、环境,不单单指住房,这一点上,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与之可谓隔代相应;“安”,安身立命。对欲望不贪求才是真满足,对生存的环境不贪求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这是对君子“好学”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整天都想着“贪求”,用自己的欲望之眼来观察世界,哪里能看清楚世界?哪里还有“好学”可言?注意,“无求”,不是故意放弃,故意糟践自己,而是根据当下的条件适当的选择。 “ 敏於事而慎於言”,即 “ 於事而敏、於言而慎”。 “敏” , 假借为“拇”,大拇指,转义为“印证”的意思;“慎”,通“顺” , 顺应 。通过当下的事情去印证,使得理论、言论顺应当下的实际,这才是真正的 “ 敏於事而慎於言”。 “就有,道而正焉”,“就”,尽、穷尽;“有”,现实的存在;“道”,使之行道,使现实行“圣人之道”; “正”,指事字,上一表示方向、目标,下足(止)表示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倚地走去,对于儒家、《论语》来说,这方位或目标就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 焉”,于此,在现实中。 对现实究底穷源,使现实行 “圣人之道”而在现实中 成就之,这就是 “就有,道而正焉”。 以前的一切解释,都是站在单纯的所谓道德修养角度讨论问题,这只不过些伪道德的把戏。按照这三位的解释调教出来的人,是典型的道德废物。每一个人,都是自足于天地,不需要假设一个上帝或道德的上帝来匡正。在“天地人”的结构中,其道德、行为等,都当下自足地呈现着,连企图摆脱这种当下自足的呈现也只能是当下的,脱离了这个,一切都是没意义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对欲望不贪求从而满足,对生存的环境不贪求从而安身; 通过当下的事情去印证,使得理论、言论顺应当下的实际; 对现实究底穷源,使现实行 “圣人之道”而在现实中 成就之 ,称之为“好学”,是适当的啊。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ys.html ×××××××××××××××××××××××××××××××××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杨伯峻: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只是赶不上我的喜欢学问罢了。” 钱穆:先生说:“十家的小邑,其中必有像我般资质忠信的人,但不能像我般好学啊。” 李泽厚:孔子说:“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也有像我这样忠实可靠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喜欢学习罢了。” 详 解: “ 室”,家族;“邑”,本义“国”;“必”,倘若;“如”,遵从;“丘”,孔子自称;“焉”,于此;“不如”,不若。“十室之邑”,由所有家族构成的国家,人而家而国,修身、齐家、治国,进而才能平天下。“十”,《说文》,十是数之具,包括东西南北中央,极言其大,也就是囊括所有的意思。 “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即“必有如丘之忠信者焉”, 于“ 十室之邑”倘若具有遵从我的“忠信”标准;“不如丘之好学也”,即“不如有如丘之好学者焉也”的省略,比不上 于“ 十室之 邑”具有遵从我的“好学”标准。这两句话表明了孔子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深深的忧虑,就是一个国家不能光把“忠信”当成标准,而不把“好学”当成标准,这样的国家并不能算是行“圣人之道”。而事实上,以后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光以“忠信”为标准,从希特勒到小布什,从军国主义到民主主义,无一不是以所谓的“忠信”为标准,归根结底就是愚民。孔子所理解的“忠信”是以“好学”为基础的,是人人都具有对现实究底穷源的智慧为基础的,没有“好学”,“忠信”标准只能是愚民把戏。即使这个所谓的“忠信”标准是按孔子的标准而来,如果没有“好学”为基础,最终都要变质,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忠信”不过是各种愚民的幌子。 上一章,孔子彰显“好学”的三大标准,是从“内圣”角度谈论的;而本章,就是从“外王”的角度谈论“好学”的重要。内圣外王都离不开“好学”,必须对欲望不贪求从而满足,对生存的环境不贪求从而安身,通过当下的事情去印证,使得理论、言论顺应当下的实际,对现实究底穷源,使现实行“圣人之道”而在现实中成就之。而所谓的“忠信”,如果没有“好学”的标准,必然就是凭空定出一些法则、标准、道德,通过愚民式方式来灌输,进而控制民众,就如同纳粹、武士道、反恐,有哪个不强调“忠信”?又有哪个不是以所谓的“忠信”为迷药去制造炮灰?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把其后的、所有以国家为名义的“忠信”丑剧扒了个精光。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所有国家,倘若有遵从我的“忠信”标准的在其中,不若有遵从我的“好学”标准的在其中。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0r.html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 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李泽厚: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 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 详解: 何谓三人?为何不是五、十人?二人呢?这些问题,大概从来没人能回答与正视过。其实,所谓三人,指的是“君、父、师”,三类最值得尊重的人,“三人行”,与 “ 君、父、师”同行。人,要取法其上,难道和几个大淫贼同行,还“必有我师焉”?那是同性而不是同行。如果按上面及通常解释,三人都是植物人,那你和三植物人同行,如何“必有我师焉”?植物人依然是人,那么其善者人如何从?其不善者又如何改?这不是抬杠,而是原来的解释太愚蠢可笑。 “必有我师焉”,“必”,倘若;“有”,具有“;“师”,师法;“焉”,于此。孔子更注重在现实的当下印证,而对 “ 君、父、师”,孔子并不一味肯定,觉得一定要有可师法的地方,而是更强调,如果没有其他标准,是不能确认其善与不善。这个标准,只可能是当下的现实。 “ 君、父、师”,无论有什么理论和看法,都不可能脱离当下的现实成为永恒的准则,这样才存在后面“择”的可能。 与 “ 君、父、师”同行,倘若有可以师法的地方,孔子给出如下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选取,以当下的现实为标准选取,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师承、派别去选取;“善”,完善;“从”,通“纵”,广泛;“从之” ,使之从,使善者广泛,将完善的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中应用、检验;“改之”,使之改;将不善者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改”,除了修改,还有强调“重新、再”的意思,这种修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进行直到完善。 前两章说了“好学”对内圣外王的意义,本章更指出,站在“好学”的标准下,对 “ 君、父、师”为代表的前人遗产,应该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脱离这个前提,所谓师法,不过是尸法而已。而孔子、论语,永远活在鲜活的现实之中。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与 “ 君、父、师”同行,倘若有让我师法的在此:选取他们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更广泛的范围应用、检验,选取他们不完善的并在当下现实中不断修改、完善。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2s.html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杨伯峻: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可以说是好学了。” 钱穆:子夏说:“每天能知道所不知道的,每月能不忘了所已能的,可说是好学了。” 李泽厚:子夏说:“每天知道一些新知识,每月不忘记学过的旧知识,这可以叫做爱好学习了。” 详解: 这不是孔子的话,而是其弟子子夏的。孔子的思想,经一传再传,最后完全变味,而祸端就从其弟子开始。同称“可谓好学也已”,子夏的“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之于孔子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就如秋风之蝉之于春阳之凤,一蛭之蚁之于九天之鹏。孔子的被曲解与败坏,就是从其弟子,从最简单的“好学”开始。 “日”,每日;“知”,孔子的“知”都以“智慧”解,而这里的“知”无法解释成“智慧”,否则语法上就成问题了,只能解释成“认识”;“亡”,通“无”,没的;“日知其所亡”,每日认识他所没的;“忘”,遗忘;“能”,会的;“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不遗忘他所会的。 当孔子的“智慧的当下鲜活呈现”变成子夏对“知识的日积月累”,中华文明的衰败就此埋下祸根,子夏之流绝对是中华文明的千古罪人。五千年文明历史,浩如烟海的典籍,如果没有“当下鲜活的智慧”,都是废物一堆。“知识”如果不产生能“当下鲜活”的智慧,知识不过是知识分子面首店里挂的招牌。 这子夏对孔子之“学”的曲解特别起劲,下面有一条同样为祸千古: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杨伯峻:子夏说:“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钱穆:子夏说:“仕者有余力宜从学。学者有余力宜从仕。” 李泽厚:子夏说:“官做好了去求学,学问好了去做官。” 详解: 中国有所谓“士大夫”,“大夫”者,仕也;未仕者,士也。知识分子阶层与官僚构成一个利益集团,长期把持中国的文化、政治,知识分子成为最变态、恶心的一群。现在都在声讨所谓的官商勾结,特别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尤其起劲,这不过是因为二千多年的官学、仕士勾结被更直接、更利益的圈子给替代了,因此而生起无名醋意罢了。在中国,从来都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越多越变态。知识,成了敲门砖,成了交易的筹码,却忘了,在智慧面前,知识不过是垃圾。一个知识的时代,不过是一个垃圾时代而已。 然而,站在某种角度,“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确实是千古名言,但这里的“优”应该解释成其本义,“优倡”是也。在这种解释下,一副中国二千来年的真实图景就呈现面前:仕、士、优一体。在这一体的自渎中,中国的历史被改朝换代了二千多年却依然一成不变。现在,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已经脱下最后的伪装,成为被官商同时轮奸的玩物。那些利益集团的代理人,那些汉奸走狗的传声筒,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这家那家,资本的狗腿子都不如,最多就是性奴一类。 一个戏子泛滥的时代、一个知识泛滥的时代、一个官商泛滥的时代、一个垃圾泛滥的时代,在这千古名言下等价了。但更可怜的时代,就是那些以反知识为知识,反官商为观赏、反戏子为戏子的时代。反知识不过是用另一套把戏来把戏,而智慧无关知识与反知识。这一套套的把戏,难道还未看够演够?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6h.html ×××××××××××××××××××××××××××××××××××××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杨伯峻:子夏说:“各种工人居住于其制造场所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用学习获得那个道。” 钱穆:子夏说:“百工长日居住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终身在学之中以求致此道。” 李泽厚: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制作场地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应该努力学习以完成他的事业。” 详解: 钱解基本把握了本章的语法结构,其余两人连基本的语法都没搞清楚。“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其实就是“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居学以致其道”的省略,这是一个典型的对称比喻句式。最可笑的是,李泽厚在“记”中大发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议论,连那下乡劳动改造知识分子都扯在一起,这种知识分子,确实“徒然耗费粮食“。 本章的意思很简单,直译大致就是:就像各种工匠在手工业作坊里为完成他们的制作,君子在学中为完成他们的事业。这里,子夏把孔子鲜活的“学”变成了手工作坊一般有着具体目的、程式、规范的子夏之“学”,这就如同希腊哲学柏拉图之后将赫拉克利特的“逻格斯”变成“逻辑”,从此,一切都被结构着、程式着、基础着,而这一切都对应着一切意识形态的把戏。后世的所谓儒学,在这种意识形态化中沉沦,子夏之流,其祸大矣。 对这种危险的苗头,孔子有着特别的预见,因此就有了下面的一章: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杨伯峻:孔子对子夏道:“你要去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那小人式的儒者。” 钱穆:先生对子夏道:“你该为一君子儒,莫为一小人儒。” 李泽厚: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士大夫的儒者,不要做老百姓的巫师。” 详解: “女”,即“汝”,你。本章字面意思十分简单,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叫“君子儒”、“小人儒”。后世把孔子挂了一个儒家的标签,但在《论语》中,只有这一章提到“儒”。“儒”,本义指“术士”,在周代专指为贵族子弟的教师等。孔子的学生几乎就没有什么贵族子弟,至少在《论语》中,也没有记载有人把孔子称为“儒”,更没有记载孔子以“儒”为荣,甚至把自己称为“儒“的语录也一条都没有。所谓“儒家”的出现,都拜子夏之流所赐。“儒家”之于孔子,只是约定俗成、将错就错。 这里的“儒”,与后世的儒者、儒生、读书人之类都无关,孔子年代根本就没这样的说法与意指。《周礼》里有“四曰儒,以道得民”。但此文被汉代刘歆整理,是否历史真实,至少康有为是坚决反对的。胡适把“儒”当成起源于商代类似基督教牧师般的某类人,也不过是一个被西方模式所洗脑者的呓语。至于《礼记》中有《儒行》,但《礼记》只是战国及后儒生所撰,反而是一个曲解改造孔子思想的铁证,不足观。抛开这一切关于“儒”的争论,就《论语》本身来看,孔子并没把“儒”当成一个可以代表自己的标签,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这从“儒”在《论语》中的仅见就足以证明。 这里,还是采取《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的标准解释,无论是贵族子弟的教师还是后来的儒者、儒生,都可以看成某种意义上的“术士”。孔子走的是刚阳一路,虽然是刚中有柔,但与“术士之柔”远非一类。本ID在这里提出一个前无古人的论断:老子实际上是古代之“儒”的集大成者,而孔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非老子之流可梦见矣。老子之“道”实“儒”,道家实际更应该称为“儒家”,而孔子之学,自从颜回先去后,并无继者,后借孔子之名而惑世者,不过如子夏般的小人儒而已。 在孔子看来,当时包括老子在内的一切所谓“儒“,都不过在小人范围内,没有智慧而自小之,都是“小人儒”。但当时的“儒”、各种的术士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孔子对应着造了一个新词“君子儒”,以彰显自己主张的不同。何谓君子儒?横天横地而不离当下,不离当下而横天横地,转“人不知”之世界为“人不愠”之世界,担当天下而无所担当,无所担当而担当天下,“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孔子已经看出子夏之流不堪承担,所以有本章的直接警示,也算为后世留一话头。关于孔子对其弟子的评价,下面一章最为直接。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杨伯峻: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空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人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过好学的人了。” 钱穆:鲁哀公问孔子道:“你的学生们,哪个是好学的呀?” 孔子对道:“有颜回是好学的,他有怒能不迁向别处,有过失能不再犯。可惜短寿死了,目下则没有听到好学的了。” 李泽厚: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个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人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拿别人初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却不幸早死。现在没有了,没有听见谁好学的了。” 详解: 无论“不迁怒,不贰过”是什么含义,但本章里,孔子明确表示,除了颜回,其他人都达不到他的好学标准,这一点是无疑的。这也证明了,上面说子夏之学非孔子之学,确实没有冤枉他。 不过,上面三位对“不迁怒,不贰过”的解释都有问题。 “怒”,不是通常说的愤怒、怒气,而是“超过”的意思,在《荀子·君子》“刑罚不怒罪,爵赏不逾德”中,就是按此解释;“迁“,变更、变动;“贰”,背离;“过”,超过。古文喜欢对称,往往用一些类似又稍有差别的词语构成对称句式,“不迁怒,不贰过”中,“迁”对 “贰”,“怒”对“过”, 相互间的意思差别不特别大。 孔子之学,立于当下的现实而究底穷源,若“迁”若“贰”,则违背。而“怒”与“过”,超过当下的现实,同样违背孔子之学的基本原则。而只有颜回能领悟孔子之学的实质而能“不迁怒,不贰过”,所以被孔子所盛赞,而其他人,都如子夏般把智慧的当下呈现“迁贰”成对知识的日积月累,又怎么可能得到孔子的认可?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an.html ×××××××××××××××××××××××××××××××××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杨伯峻:季康子问道:“你学生里谁用功?”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用功,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再没有这样的人了。” 钱穆: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哪个是好学的呀?” 孔子对道:“有颜回是好学的,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是没有了。” 李泽厚: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谁爱学习?”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幸短命死了,今天没有了。” 详解: 本章与上章一致,再次肯定颜回是孔子所认定的唯一符合其好学标准的学生,只是回答的对象不同,由此更证明了此观点非孔子一时之论,而是他的一贯之论,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孔子之后打着孔子旗号的人,都不过是借孔子之名贩卖求名而已。至于对孔子这两章类似回答的繁间之异进行穿凿,都是无聊之举。同样问题,在不同时间、对不同的人,回答大同小异,极为正常。套用心理学,如果一个人对同样问题的回答永远一字不差,那只能证明此人口不对心,所谓回答都在背稿子,而这显然不是孔子所乐意的。 可能有人反问,如果孔子学生后来都违背孔子,那又怎么证明本ID所解的《论语》又是孔子本来的意思?有怎么能证明本ID不是借孔子之名贩卖求名?这问题早有回答,能解《论语》的,必须超越《论语》,你的见识还比不上孔子,那你又怎么可能解释《论语》?本ID能把《论语》500多章首尾一致、符合语法地解释出来,如果说孔子的观点有可能达不到本ID解释的那么高,那是孔子的问题,而不是本ID的问题。而且,谁又能证明孔子的观点就没有这么高呢? 本ID只关心《论语》这文本能够诠释的可能意义,而且这些意义是前后贯通且互不矛盾的,这就如同把500章《论语》当成500个方程,本ID所解释的意思就是其公共解里的最大值,而千古以来,能寻到公共解的都罕见,更不用说最大值了。本ID解释《论语》,如看掌中果,千万别以为这就是本ID的思想,更不要以为本ID是借孔子之口来宣扬自己的思想。本ID自己的思想,想讲就讲,还用借古人之口?这只是孔子可能思想的最大值,但即使是孔子最大值的思想,又怎么明白本ID的所思所想呢? 不仅是本ID,人人都有风光无限,盖天盖地,又岂是一孔子就能笼罩的?孔子又何曾笼罩任何人、憋屈任何人?不过都是自我笼罩、自我憋屈。然后时不时跳几个鲁迅、胡适般的小丑,可笑可怜!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杨伯峻:孔子说:“听我说话始终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钱穆:先生说:“和他讲说了不怠懈的,只是颜回了吧!” 李泽厚:孔子说:“和他谈了,就不松懈怠惰的,大概是颜回吧。” 详解: 如果都按上面这种解释,那孔子绝对是一废物点心,孔子的话,连一部AV都比不上。多少人看了AV后,就可以始终不懈怠,万牛拉不回?又何必颜回?孔子搞了三千弟子,如果说最终只有颜回能完全得其髓,这还说得过去,就像达磨把全中国翻了遍也只找到了二祖一人;但如果孔子连教几十年,听讲后连始终不懈怠都只有颜回一个人,那孔子真该多看AV好好学习了。 “语”,本义“谈论、议论、辩论”;“之”,指代“语“的对象;“惰”,衰败;“其”,通“岂”,难道,表示诘问。 “与”,同“欤”,表诘问。本章的意思是,难道能言善辩的只有颜回吗?也就是说,颜回之所以是颜回,并不是因为他能言善辩。当然,一个好学的人,自然能言善辩,但好学不在于能言善辩,多有能言善辩之徒,不过死剩一张嘴,这种人,又有什么用? 这一章,依然是在肯定颜回之学,只有颜回得孔子之髓。孔子之学,不在言语上,不在文字上,不在如讼师般的口若悬河上,否则,全民讼师化不就完了?就像这个时代,谁都能忽悠、谁都能恶搞,但又有多少人是真明白事的呢?生不知生,死不知死,那叫行尸走肉。人身难得,又有多少人能不耗费在嘴上、床上?说取行不得的,行取说不得的,参!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任何人与他辩论而他都能语不衰败的所谓能辩之士,难道只有颜回吗?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c9.html ×××××××××××××××××××××××××××××××××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杨伯峻: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 钱穆: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先生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 李泽厚: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履行所说的,然后再说。” 详解: 子贡,孔子最出名的学生之一,聪明而善辩,正是上章孔子所说“语之而不惰者”,但在孔子心里,他和颜回是有区别的,从《论语》相关章节就不难明了。本章,子贡问君子的标准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假问题,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并不是一个道德标准所能规范的。子贡希望得到一个静态的标准性定义,孔子却用给出了一个当下性回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上面三位的解释,似乎“行在言先”,没有说出来就不是“言”了,但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和是否说出来无关。这种强调说不说的逻辑,就是培养伪君子的最好温床。其实,“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先行其言而后从其言”的缩略。 “行”,发hang,连续贯穿;“言”,不单指出言论,更包括人的一切思想以及相应的行为;“行其言”,把他的言论、思想以及相应的行为连续贯穿,也就是孔子在后面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只有“行其言”,才可能“一以贯之”;“从”,通“纵”,广泛,光“一以贯之”,而不能“从之”,不能使之广泛,那不过是小圈子甚至是个人的自渎,没什么意义。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使自己的言论、思想以及相应的行为一以贯之,然后再使之广泛。”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 杨伯峻:子贡问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道:“你好比一种器皿。”子贡道:“什么器皿?”孔子道:“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钱穆:子贡问道:“赐怎样呀?”先生说:“你是一种有用之器。”子贡道:“何种器呀?”先生说:“你像是放在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李泽厚:子贡问孔子:“我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一种器皿。”问:“什么器皿?”答:“敬神的玉器。” 详解: 本章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子贡,聪明而缺智慧,却对自己的聪明甚为自负,所以就问孔子“我究竟怎么样?”希望得到孔子的肯定。“赐”,是子贡的名。孔子一语双关提醒子贡“君子不器”,子贡不明白,还以为孔子说他是一种器皿,就反问什么器皿。孔子很有幽默感地告诉他,是瑚琏,一种宗庙里盛黍稷敬神的名贵玉器。 知识分子、儒生,总有点臭美的传统,其实,百无一用是书生,儒生那些鬼把戏,最终都成了更大的政治经济把戏的炮灰,知识分子,不是被人当枪使、当旗忽悠就是百年寒门当寒号鸟哀鸣。孔子这里的幽默更绝,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就算把你供起来,也不过是祭坛上的摆设而已,至于知识分子好争的名,不过如摆设那玉器的成色,无论成色如何好也还是摆设而已。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 子贡问:“我,怎么样?”孔子说:“你,“器”呀。”问:“什么器皿?”答:“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那样的名贵器皿”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f9.html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杨伯峻: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钱穆: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行它的呢?”先生说:“怕只有一个恕字吧!你自己不愿要的,莫把来施加别人。” 李泽厚: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以一生遵循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给予别人。” 详解: 钱认为“言”解释成“字”,其余两人认为“言”解释成“句”,这都是肤浅之见。其实,这里的“一言”,不在“字句”间,是“言”而“一”。“一”,纯一不杂,而没有“一”,何来“终身行之”?“行”,发hang,连续贯穿。一而行之,也就是一而贯之的意思。注意,子贡所理解的一而贯之,与孔子所理解的是不同的。子贡希望得到一个规律、一个定义、一个天理、一个天道之类东西“一而贯之”,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一个上帝式的想法,但这显然不是孔子的“一而贯之”所指。对于孔子来说,只有现实的当下才是“一而贯之”的,没有任何不变的准则、道德等是可以“一而贯之”的,为了表明这个问题,孔子因而有下面的回答。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恕乎?”的倒装,千古以来,所有人都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成了所谓孔子的“恕”道,其实都是把这句倒装话的意思给搞反了。“其..乎”的句式,表示的是诘问、反问。正因为当时都喜欢谈论所谓“恕”道,而且给出不同的定义,认为自己的定义才是正确的,然后都企图把自己的定义“一而贯之”,这种想法,就如同子贡的想法一样,孔子就用一个反问句给于反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当时最流行的对“恕”道的定义,也是最普通的常识,孔子反问,难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道吗?显然,孔子并不一味地、脱离当下现实地认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所谓的“恕”道。通过反驳这个最常识言论的非绝对性,孔子就表明了没有什么言论是可以如子贡所认为的可以终身一而贯之的。可笑的是,千古以来,竟然被这样一个简单的反问句所疑惑,竟然把孔子反对的东西当成孔子的东西,这《论语》被这群儒生饭桶给当饭吃了,还论什么语呀? 其实,假设“己所不欲”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否要“勿施於人”呢?如果否,这就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言论矛盾,如果是,既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勿施於人”,那还废话什么?这样的垃圾言论竟然成为两千多年来强加给孔子的所谓语录,简直无聊透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看出这话的逻辑矛盾,看出这是一句垃圾废话,一个“其恕乎?”的诘问就把这话给扒了皮,可惜两千多年来的人都是睁眼瞎,竟然没一个人再指出,可笑可怜呀!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子贡问:“有可以终身一而贯之的言论吗?”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就不施加给别人,难道就是“恕”吗?”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杨伯峻:子贡道:“我不想别人欺侮我,我也不想欺侮别人。”孔子说:“赐,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钱穆:子贡说:“我不要别人把这些加在我身上,吾亦不要把着来加在别人身上。” 先生说:“赐呀!这非你(能力)所及呀!” 李泽厚: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加什么东西给我,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呀,这不是你所能办到的。” 详解: 本章重点在何谓“加”?上面与通常都解释为“施加、强加”,其实,这都是“加”的延伸意思。“加”,从“口”而用“力”,十分形象,本义是虚报、夸大其辞、说过头话、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把本来没有的添加上去、诬枉。子贡自己不想 诬枉别人,也不希望别人诬枉自己,孔子认为,这不是子贡所能办到的。其实,何只子贡,只要是社会中的人,只要是在“人不知”中的人,就不可能办到,连孔子自己也不能办到。 这子贡,从来就没明白孔子,依然继续他的“一而贯之”的名言游戏,本章又来了一个“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又发着“我不想别人诬枉我,我也不想诬枉别人”的梦。但在当下现实中,这种玩意从来就不可能“一而贯之”,从来就是幻想,不可能实现。一个人对别人的评论、观察,“不患”地在其角度上,在量子力学中,观察者不可能“无加”于观察结果之外,在现实的当下,在“人与人”的观察中,显然也不可能,这种“无加”的把戏如果被当成一个目标去追求,就是大傻瓜,就像企图在量子力学中排除观察者状态的影响一样。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一句“赐也,非尔所及也”,说白了,就是“子贡,别脑子进水、白日做梦”。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问:“我不想别人诬枉我,我也不想诬枉别人。”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所能达到的。”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kp.html ×××××××××××××××××××××××××××××××××××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杨伯峻:孔子道:“赐!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又能够记得住的吗?”子贡答道:“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道:“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钱穆:先生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子贡对道:“是呀。(随又说)不是吗?”先生说:“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 李泽厚:孔子说:“子贡,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的人吗?”子贡回答说:“对。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对。我是用一个基本看法来贯串它们。” 详解: 本章字面意思很简单,但所有的解释,都把孔子的“一以贯之”当成用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看法、一种逻辑、一个上帝、一种主义为基础的子贡类的“一而贯之”。当然,这种观念很常识,人,从最原始的对自然神秘的崇拜,把自然、天、神秘力量当“一”,到巫教类的,把人与自然、上帝、天之间某种灵魂类的沟通、神秘的感应为“一”,再到所谓的理、道、梵、绝对精神、自然规律、科学知识、资本力量、拜物教等等为“一”,人如浮萍,总要寻“一”为依靠,甚至要弄一个所谓的“人”出来,人道主义一番,其实都如喝鹿趁阳焰,自渎闹剧一场。 “一以贯之”,可一者,必是“不患”者,对于现实中的人,最基础的、最前提性的、最可“一”的,就是当下的现实本身,一切离开当下现实的,都非一。如前所说,《论语》的关键在承担,承担什么?就是承担这当下的现实,必须首先承担这当下的现实,才可能有改造、超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就是“一以贯之”的另一种说法,直下承担,才可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可能“一以贯之”,否则就只能继续制造些名言的垃圾来延续自欺欺人的把戏。 “之”,没有具体所指,可以泛指一切当下现实中一切的东西,可以是具体现象,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理论,可以包括现实人生中一切可以被“识”的东西。多学并不能识之,如果不能当下承担,所谓的多学,不过是名言游戏。孔子所认为的“学”,都是以对现实的直下承担为前提的,也就是以“一以贯之”为前提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问:“子贡啊,你把我当成不断学习从而了解现实当下的人吗?”子贡回答:“对,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啊,我只是直下承担当下现实而贯通它。”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杨伯峻:孔子说:“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子道:“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钱穆:先生说:“我平日所讲的道,都可把一个头绪来贯串着。”曾子应道:“唯。”先生出去了,在座同学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呀?”曾子说:“先生之道,只忠恕二字便完了。” 李泽厚:孔子说:“曾参呀,我的思想行为是贯通一致的。”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后,其他学生问:“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所讲求的,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详解: 关于孔子的“一以贯之”,两千多年来争论不休。最常见的,就是先假设一所谓“仁”道,人人本于心,从而因我心而贯通万人之心,进而万世人之心。这假设的荒谬性,根本不值得反驳。如果这假设成立,那么,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在被扒皮拆骨时一定感应到希特勒一人的快感、仁慈,从而被扒皮拆骨还高潮不断;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无论杀者、被杀者还是观看者、评论者都一起快感不断,所以万世以后汉奸都可以长盛不衰了。这里,千万别用谁谁谁不是人的逻辑来搪塞,老话说的好,“一种米养百样人”,都是人,只是在“人不知”社会的当下现实中,这人和人不是一样的人。这不是什么上帝、先验的逻辑,而是当下现实的现实逻辑所决定的,在这点上,孔子和马克思是一致的。 但孔子的学生们,总是自作聪明,本章的主角曾参,孔子死时才29岁,来了一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为祸神州2000多年。本章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其中情节,却与下面神会的故事类似。 曾参是孔子的关门弟子,神会也可以算是惠能的关门弟子,但这两个关门弟子,其实都没入门。一天惠能问:“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这就如同孔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里也同样有一个潜台词“还识否?”神会就抢着回答惠能:“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这就如同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后面说什么,《论语》里没记载,但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对神会的回答有如下回应:“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这回应完全可以同样给曾参:“向汝道吾道一以贯之,汝便唤作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曾参,也就是一知解宗徒,神会和曾参这两个知解宗徒,在历史上却有相同的一点,就是都成了把本门“发扬广大”的人,神会扫荡北宗使得惠能的南宗一脉大显,而曾参,后来成了曾子,成了孔子门人里实际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曾参比神会为祸更深的是,当时禅宗大德辈出,神会这门都没找着的一脉很快就断灭了,而孔子门下,真得孔子之髓的颜回比孔子还早死,后继无人,结果就给曾参这知解宗徒搞出大名堂,2000年来对中国有着最大影响的儒家,其实就是曾家一脉,其门派出了子思,再下传孟子,四书中,除了《论语》,另外《大学》、《中庸》、《孟子》,三本都出自曾参门下,由此就知道,中国这两千多年的正统儒家究竟都是些什么货色了。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曾参说:“是。”孔子出去。孔子的其他弟子问:““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曾参回答:“老师的道理,只是“尽已之心以待人,推己之心以及人”罢了。”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lv.html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杨伯峻: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钱穆: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李泽厚: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尊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官长的,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造反作乱的,从来没有。君子在根本上下工夫,根本建立好了,人道也就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人的根本吧?!” 详解:前面一直说孔子的弟子们是如何对孔子进行歪曲,如何把自己的私货夹带到《论语》之中,其中最过分的就是这位“有子“了。在《论语》中,孔子其他弟子都称呼名字,只有“有子”和“曾子”是被带上“子”的尊称,连颜回这孔子最出色的弟子,在《论语》中也没被称为“颜子”,这就很奇怪了。最奇怪的是,在《论语》通常排序里,“有子”的第一条语录排在孔子最出名的三个“不亦”后面,等于在500多条语录中排名第二,是所有弟子里最早出现的,而“曾子”的第一条语录,被排在第四位,是所有弟子里第二出现的。现在,搜索排位还要付费,这“有子”与“曾子”,都是孔子晚年才收的弟子,有何德何能单独被尊称而且排位如此靠前,完全占据最好的广告位置,二千多年来,让如此多人看《论语》时,都被迫第一时间记住这两位,凭什么?唯一合理的解释,现在流传的《论语》就是这两位的弟子合伙编辑的,其中大量夹带了他们的私货,这简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无耻的一笔。 本章,字面意思很简单,上面三位都解释了,大同小异,而最大的问题是,这“有子”说了那么多废话,其核心思想还是为了扼杀所有的“犯上作乱“者。儒学刚猛,充满反抗精神,竟然被这“有子”阉割成奴才玩意。这人还特虚伪,最后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的可不是“孝弟”,因为按照前面“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的逻辑,为什么强调、宣扬“孝弟”?就是因为“孝弟”了就不“犯上”,进而就不“作乱”。按这种逻辑,并不是“孝弟”本身真被此人看重,而是宣扬“孝弟”导致的不“犯上作乱”结果符合了此人所代表的、害怕被“犯上作乱”的那一群人的利益。而又是谁最怕“犯上作乱”呢? 此人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完全与孔子的思想背道而驰,连“曾子”的所谓“一以贯之”都与孔子无关,这所谓的君子之本,不过是为了把其“孝弟”了就不“犯上”进而就不“作乱”的谎话说圆而编造的更大谎言。其中的逻辑关系无非是,你要成为君子,首先要有“君子之本”,有了“本”才有“道”生,而“孝弟”是“仁”道之本,君子都要遵守。这样,通过伪造的所谓“君子之本”,“有子”就一步步将人引向永远无条件地不“犯上作乱”的真正陷阱,否则就是忘“本”了,然后就可以宣布此人违反“仁”道,就不是“人”,是“贼”是“寇”,然后就可以围而灭之,这样,这些害怕被“犯上作乱”的人,就可以永远继续为非作歹,鱼肉世界,这就是两千多年来的中国统治者看着“有子”、“曾子”们所夹带着私货编撰的《论语》就特别亲切的根本原因。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p7.html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杨伯峻: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覆说,不要违背礼节。” 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钱穆:孟懿子向:“怎么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侍奉;死了,以礼葬,以礼祭。” 李泽厚:孟懿子问如何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对他说:“孟懿子问我如何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 樊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亲活着,按照礼制来事奉;死了,依照礼制来安葬,依照礼制来祭祀。” 详解:“ 孝”,对于孔子、儒家来说,只是一个很日常的概念。在孔子那里,绝对没有后世被改装的所谓“以孝治天下”的想法。孟懿子,鲁大夫,其父要求其学礼于孔子,也算是孔子早期弟子之一,但此人对孔子有点像犹大之于耶稣,所以后来一般都不把他当成孔子的弟子。 “违”,本义“离开”;“无违”,就是不要离开当下社会的现实,这包括了文化、经济等。后来有些人把“无违”当成不要违背父母,这显然是不对的,于实际情况不合,难道杀人放火之辈就没有儿女?难道他们的儿女也要跟着杀人放火才是“无违”?而且,孔子在后面也给出了“无违”的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礼”,由于“礼”在《论语》中被反复提到,很多相关问题必须在后面逐步解决,但这里必须首先知道,“礼”对于孔子来说是当下的,没有超越现实永恒不变的“礼”。 “礼”,最初与“祭神求福”的“礼仪”相关,进而引申到社会生活中各种行为上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而这,必然与当下社会当下本身相关。而“孝”本身,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同样具有当下性。因此,在孔子看来,所谓的“孝“,是在社会行为规范的动态系统中一个当下的呈现。没有任何先验的规范,使得“孝”有绝对不可更改的标准。如果你父母是汉奸、东条英机,大义灭亲就是最大的“孝”,这才是真正的“无违”。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要离开。”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对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说:“不要离开”。” 樊迟说:“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在世,用社会当下约定俗成的规范去侍奉他们;父母去世,用社会当下约定俗成的规范去安葬、祭祀他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杨伯峻: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么去分别呢?” 钱穆:子游问:“怎么是孝道?”先生说:“现在人只把能养父母便算孝子。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一片敬心,又在何处作分别呀!” 李泽厚:子游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今天所谓孝只讲能够养活父母。人也一样养活狗、马。不尊敬,那有什么区别?” 详解: 本章字面意思很清楚,但与上章视角不同。上章是站在整体的社会结构角度审视“孝”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的当下性。而本章,是站在具体个体的角度,审视“孝”作为一个具体的个体行为的当下性。所谓“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孔子强调“敬”,而不是表面上的“养”。心,惟在当下,一心不敬,则不过将父母当成犬马,即使能养之,又有何益?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孝。孔子说:“能养父母就被认为是现在的孝了。甚至狗和马,都会有人养;如果内心不敬,又用什么来区别这两者?”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vo.html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杨伯峻: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钱穆:孟武伯向:“怎样是孝道?”先生说:“让你的父母只忧虑你的疾病。” 李泽厚:孟武伯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使父母亲只担心子女的疾病。” 详解: 上三解中,杨的解释变成答非所问,显然大错特错;钱、李的解释大同小异,但都把孝变成了一种行为规范而脱离了实际情感的当下基础。 孟武伯,上章孟懿子的儿子。“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唯其疾之忧父母者”的倒装与省略,“唯”,纵使;“其”,指代儿女;“之”,结构助词。孔子这里说的很平易,也很有操作性。什么是孝?孔子给出一个判别的标准,就是“儿女纵使生病也担忧父母的那种感情”,为什么?因为自己生病而使得父母担心,更使得父母得不到照顾,为此不安,因此产生忧愁。这种感情是当下产生、发自内心的,不需要什么道德规范去约束。 本章,如上章,同是站在具体个体的角度,审视“孝”作为一个具体的个体行为的当下性。孝,不是一种虚无飘渺的道德概念,而是一种真切的当下的感情,纵使你生病,也当下产生担忧父母的感情,这就是孝。当然,平时没有生病时,当下产生担忧父母的感情,同样也是孝。但在生病等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当下自然地产生担忧父母的感情,这种孝才算是经历考验的。有些所谓的孝子,平时口比蜜甜,真到紧要关头,只想着自己,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不用说自己生病等情况了,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孝。 注意,这里的“疾”只指生病,不指那些不当行为等导致的过患。人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白发送黑发,任何不珍惜自己生命的,因为一些恶习而遭遇意外的儿女,都是世间最不孝之人。另外,因为自己的行为遭受伤残、牢狱等,道理也是一样的。为什么?一个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导致伤残、牢狱、甚至死亡的,绝不可能在当下真正产生对父母的担忧,这些人心里如果真的担忧父母,就不会容忍自己有任何不当行为而把自己陷入险地。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孝就是)纵使自己生病也担忧父母的那种当下产生的感情。”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杨伯峻: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 钱穆:子夏向:“怎样是孝道?”先生说:“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李泽厚:子夏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不给父母好脸色看。有事时,年轻人效劳服务;有酒饭,让年长的先吃;这难道就是孝吗?” 详解: “色”,本义脸色;“难”,为难;“事”,事故;“服”,负担;“其”,指代“事”;“劳”,烦劳,麻烦;“弟子”,年轻人;“先生”,年长者;“馔”,吃喝;“曾”,本义是副词,加强语气。 本章依然是站在当下的情感角度讨论“孝”,“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在一般人看来,就是“孝”了,但孔子并不这样认为。因为这种所谓孝的行为,完全可以是不情愿、在某种道德规范压力下出现的,这种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当下情感,露于外,就会“色难”,这就不能算是“孝”。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孝,孔子说:“有事故,让年轻人负担其中的烦劳;有酒食,让年长者吃喝;但如果这些行为不是发自当下的情感,只是由于一种道德规范的力量,内心不情愿甚至在外显露出脸色为难,那么,难道就能把这种行为当成孝吗?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aq7.html ×××××××××××××××××××××××××××××××××××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杨伯峻: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钱穆:先生说:“父母在时,不作远行。若不得已有远行,也该有一定的方位。” 李泽厚: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不远走高飞。如果走,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详解:三人都把“方”解释成“方向、方位、处所”之类,但这里的“方”通假“谤”,这在《论语》中并不是孤例,例如“子贡方人”这句也是这个意思; “远”,不是指距离远,而是指偏远险恶之地;“游”,这里指的是“游学”。 该句意思是,当父母还健在时,即使像“游学”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要以身赴险,孔子也是不赞成的,如果一定要去,那么就会有“谤”,也就是被诅咒的意思。这里的诅咒,可能是旁人的,也可能是命运的,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也是一种诅咒。 孔子在这里说得很平实,对于一个家庭,家族的传承是很重要的,别以为这是封建思想,试想,所有人都断子绝孙,那人类还存在吗?唯一需要纠正的,就是家族传承并不一定以男性为基础,女性也一样。而古代人的寿命都比较短,父母在,对于家族来说,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延续其香火,任何以身赴险的事情,必不可取。即使香火已延续,一旦以身赴险使得白发送黑发,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不孝了。这点,对男性女性都是一样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当父母健在时,即使是游学也不能到偏远险恶之地,否则一定招致旁人或命运的诅咒。”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杨伯峻: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 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 而有所恐惧。” 钱穆:先生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呀!叫你一想到,又是欢喜,又是忧惧。” 李泽厚: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呀。一方面是欢喜,一方面是忧惧。” 详解:“孝”是一种当下的,直接呈现的情感,而这一章,是对此一个最平实的描述。“知”,从“口”,旁边是“矢”,意思是“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即“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像箭一样快”。“父母之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不可不脱口而出。请问,你能否立刻不加思索就能说出自己父母的年龄?这一点,绝大多数的人都办不到。 什么事情才能脱口而出?当然是常被挂念的,与自己的身心、情感一体的。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被父母所养育,自然与父母是身心、情感一体的。如果连“父母之年”都不能脱口而出,那如何能称为“孝”?这里的“年”,除了指出年龄,还有和父母相关的一些日期,例如他们的生日,还有我们的出生日等等。有人可能奇怪,我们的出生日如何与父母相关?其实,我们的出生日,对于父母,特别是母亲来说是苦日,在古代,这一点更明显,因为生育条件不好而死去的母亲,在当时并不罕见,就是平安,生育中所受之苦,也是人生之大苦之一。 而这种当下的情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是“悲欣交集”的。其实,人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如此,“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悲欣交集”。人,非纯苦非纯乐,苦乐皆有,才有所谓的人。如果按六道轮回的观点,鬼道、地狱等纯苦,天道纯乐,都不适宜修行悟道。而只有人道是苦乐皆有,“悲欣交集”,所以才说人身难得。得此难得之人身,而不行正道,就如盲龟偶遇一孔木而弃之,怎能不万劫于苦海沉浮?如果连“孝”这最基本的情感都没有,又何以为人?何以行之正道?孔子、论语虽非彻底之论,但从这最基本处着手,却是最平实可行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生日等,不能不常常挂念以至能脱口而出。这种当下的情感,一方面带着欢喜,一方面带着忧惧,悲欣交集。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b4h.html ××××××××××××××××××××××××××××××××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钱穆:先生说:“君子所了解的在义,小人所了解的在利”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了解礼仪,小人了解利害。” 详解: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千古以来的翻译,问题多多。按上面三人的解释,那种连利益、利害都不懂得、了解的君子,只不过书呆子而已。而对于用改头换脸的《论语》奴役人民的统治阶级来说,这种不懂利害、利益的所谓君子,当然是最好的奴才,中国二千年来,无数奴才,就此而成。 而对于小人,又何曾真明白利害、利益?利益、利害,都必须究底穷源,对整个社会、各种制度的运行有深切了解的人,才有可能对利害、利益有稍微的了解。否则,不过是一个利益机器上被摆布的一群,利益战争下的一堆炮灰而已。 何谓小人?首先是人,只是画地为牢,自小而已。而一般的所谓人,在社会结构被社会机器所玩弄,所有的学问、观念,不过被所谓的常识、天经地义的所组装而已。这里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孔子眼里,一般的所谓人,连小人都算不上,不过是假人,木偶而已。 “於”,是“被”的意思,后面的“义”、“利”,都是“喻”的主动者。无论“君子”、“小人”,其“喻”都不是无源之水,都是因为被“义”、“利”的力量所牵引中而“喻”的。如果没有“义”、“利”,没有这个社会结构本身,所谓的“君子”、“小人”之“喻”都是胡诌。何谓“喻”?开导也。 本章的意思,就是“君子被义所开导,小人被利所开导。”那么,何谓“义”,何谓“利”?“利”,就是利益、利害关系所组成的现实社会结构以及其对应的一套现实运行机制;“义”,各种现实结构所对应的道德、法度等规范。 小人,在参与利益之网的现实运作中,被利益之网的潜在力量所开导,明白了其中运行的机制与结构,从而于其中而游刃有余,由此而得其大利,所谓窃财而不留盗痕,窃名而万古留名,窃国而成国之圣人,这才算够得上当一小人。 君子,首先要成一小人。君子成于小人,一个不是先成小人的君子,不过是一个糊涂蛋。于“利”糊涂,成不了小人,更成不了君子。“君子”,能游刃于利益之网中,更被各种现实结构所对应的道德、法度等规范所开导,知其时、依其时、行其时而转其时,不相其相,转毒药而醍醐、大地而黄金,“人不知”而“人不愠”,这才是真君子之所行。 小人,虽说是对利益之网而游刃有余,但因为画地为牢,自我小之,为一我所牵,最终不过仍是机关木人,到头来,被一点聪明所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而君子,尽知小人所知,行小人之行而无一我之所牵,不废一法而行千法万法,行千法万法而不立一法,于所知所行而自在。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孔子说:“君子被各种现实社会结构以及对应的各种道德、法度等规范的关系之网中蕴藏的力量所开导,小人被利益、利害关系所组成的现实社会结构以及其对应的一套现实运行机制的关系之网中蕴藏的力量所开导。”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caz.html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 钱穆:先生说:“君子待人以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结,但不忠信。”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普遍厚待人们,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 遍厚待。” 详解:这三种解释,都是典型的胡解,根本没有从“周”和“比”的原始意思着手。后人解前人文字,最大忌讳就是把一些当时根本没有的字义附会上去。句子意思可以引申,但字义一定不能胡来,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这章的根本就两字:“周”和“比”。何谓“比”?“比”在甲骨文里是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典型的象形字;“周”,甲骨文里是“田”里有四点,表示把田里都种满了,因此就有周遍而没有疏漏的意思。 那么,什么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呢?字面意思就是,君子 所见所闻所知所行 周遍而没有疏漏,但不会让别人和自己步调一致、比肩而行;而小人,总是希望别人和自己步调一致、比肩而行,但 所见所闻所知所行 却不能周遍而没有疏漏。 这里很明显,孔子认为,所有小人的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都是希望别人和自己步调一致、比肩而行,为什么?小人,被一个“我“所牵制,他自己的行为、见解,都不过是那个“我”的造作,永远和那“我” 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因此,这种内在的品行自然就推而广之,希望任何人都和“我”一样,所有人的利益都为“我”而来,诸如此类的。 任何希望和自己步调一致、比肩而行的学问、宗教、理论等等,都是小人之学。例如所谓的基督教、道教之类的玩意,立一个上帝、道,然后让人去步调一致、比肩而行,这就是典型的小人之学。 君子之学,不同而大同,不需要什么步调一致、比肩而行。这世界有无数种花,怎么可能让每种花都步调一致、比肩而行?看看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就知道,东西方君子之间思想的共鸣。 君子, 所见所闻所知所行 周遍而没有疏漏,君子不会预先设定一个框框,戴有色眼镜甚至脚镣去知去行,只会从当下的现实出发,全面地收取所有的材料,对所有材料“不相“之,这些材料,包括社会的所有方面,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精英面首到面首精英,从生老病死到奸淫虏虐,一事不知,儒者之耻。 只有了“周”,才可能“不比”,面首的世界只有来面首的和被面首的,小人的世界只有小人。君子的世界,不光有君子,里面还有面首、小人。君子,没有世界,君子的世界,只是世界本身而已。世界“不知”,君子“周”其“不知”而“不相”之,转“不知”之世界为“不愠”之世界,而君子,本无能转所转。就如同阳光普照,无所谓照物,而物得阳光而自彰,阳光本无能彰所彰。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见闻学行周遍而没有疏漏,却不会让别人和自己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小人,让别人和自己步调一致、比肩而行,见闻学行却不能周遍而没有疏漏。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ces.html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作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钱穆:先生说:“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和谐却不同一,小人同一却不和谐。” 详解: 本章重点,就在于“同”与“和”。“同”,会意字,“冃+口”,“冃”,重复,何谓“同”?就是通过口头上的不断重复达到聚集,当然,这反映着孔子时代的特征,实际上,这口头上的限制并不需要。例如,文化就是一种“同”,文化,从开始的口头传播到现在的网络传播,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效果;“宗教”更是一种“同”,所谓的教义、教宗等等,就是一种“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玩意;“科学”一样是“同”,“科学”从本质上是文化、宗教的大汇集,科学相信“不断重复的实验”达到“同一”的效果,是其成立的基础,是科学得以聚集的基础。 总之,文化、科学、宗教等等,以及一切社会结构中的一切玩意,本质上都是“同”,都是“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玩意。“哲学”之类的玩意,无论唯心、唯物、一元、多元、辨证、诡辩,同样是这样。这一切,本质上都是小人之学,在“人不知”的世界,其学也只能是小人之学。 聚集,本质上都不过为了一己之私利。在资本横行的国家、年代,资本就的最大的“同”,社会上的任何现象、言论,都在“不断重复”达到聚集在资本之“同”的大旗之下,资本社会的人,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复制,都不过是被“资本”所抽干的行尸走肉,而一切的文化,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叫春。 “和”,去声,就是“相应”。“天人相应”、“心手相应”,“桴鼓相应”,诸如此类,都是表达了“和”与“相应”。在孔子那里,在君子眼中,只有“天人相应”,却没有所谓“天人合一”的小人之说。注意,这里的相应,超越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应手”,那不过依然在共业的境界之中,而一般人的理解,连海德格尔所说的“应手”都达不到。 人类社会,“地”的一种形态,不过是“天人相应”而成,无所谓“天”,无所谓“人”,“天人相应”而成这人类社会这“地”的特殊形态。天,“地人相应”而成;人,“天地相应”而成;地,“天人相应”而成。成无所成,不过是相续相缠,相应而已。 孔子在本章里,揭示“天地人”结构最重要之一的关系,就是“相应”,就是“和”。就如同音乐中的即兴演奏,这宇宙就在这相续相缠中“和”、“相应” ,这里没有任何需要“不断重复”去达到聚集的。企图通过“不断重复”去聚集点什么玩意、抓住点什么玩意,不过是小人“我”之私心相应之妄想。 而君子之间,也只是相应;君子于所在的时代、社会,所对应的“天地人”结构中,也只是相应。就如同空谷与空谷的对话,可以风雷激荡、可以溪水潺潺,可以幻化出天地间所有的神奇与风景,但却依然只是空谷与空谷的对话,空谷与空谷的相应,如此而已。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相应而不聚集,小人聚集而不相应。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cjn.html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钱穆:先生说:“君子助成别人的美处,不助成别人的恶处,小人恰恰和此相反。”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详解:以上一、三解,将解释落在“好事、坏事”上,是完全的胡解,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在《论语》中,“美、恶”对举,是有特定含义的。至于钱某人是否知道,由于其解释里没有指明,所以就探究了。但原来通常的分句是错误的,正确的分句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在后面的《论语》中,有这么一条:子张问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也就是说,“美、恶”是关乎人的品行的,用现代的话,大致就类似于说“美德、恶行”。在孔子眼里,德行是合一的,说德就是说行,说行也就是说德。何谓德?就是“得”。孔子讲究的是“行必果”,必须有所得。而这“得”,不是个人利益上的,而是在品行上的“得”。注意,这里的品行,推而广之,可以关乎家、国、天下。人,有其德行;天下,亦有其德行。这种德行,在孔子眼里,不是没有“美恶”之分的,而是“美恶”分明的。 “之”,这里不是结构助词,而是其本义,动词,在远古文字里,是一个象形字,象征着树木的枝茎等不断长大,引申为“生出,滋长”的意思。 通常的错误分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将这里的“人”看成是别人,将君子和别人打成两橛,然后君子似乎有特殊的魔力,能够成就别人的“美、恶”;相同的逻辑也被用在小人身上。其实,本章探究的,是一个如何成为君子、小人的问题,这里的“人”是泛指的。 君子、小人,都是一种“德行“,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并不是一个诸如毕业证之类的东西。原句倒装,相应句子等于“人之美而君子成,人之恶而君子不成。小人反是”。 人,本无所谓君子小人,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见闻学行”而来。人,不断滋生出美德,而杜绝恶行,人就能成为君子;反之,就成为小人。这是和孔子人人皆可尧舜的想法相一致的,人人平等,最终能成为什么,关键是看你自己“之美”还是“之恶”。 正因为有此,才有修身的必要,才一切自足,不需要去求任何外面的神力。因为一切外力,都不可能替代你去“之”,你的生长只能是你的生长,你的德行只能是你的德行,没有任何上帝可以替代。孔子从来不会相信,那些被所谓上帝一救就可以永生的无聊谎言,孔子只相信自己的力量,一切都由每个人自己的力量生发出来,这也是中国古代 “自强不息”传统的逻辑所在。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人不断滋生美德,君子成就;人不断滋生恶行,君子不成。小人的成就与此相反。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cnv.html ×××××××××××××××××××××××××××××××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 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钱穆:先生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没有一定专主的,也没有一定反对的,只求 合于义便从。”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对待天下各种事情,既不存心敌视,也不倾心羡慕,只 以正当合理作为衡量标准。” 详解:首先,以上三个解释都有逻辑问题。杨解,“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么干”就是一个规定,怎么能说没规定呢?而符合钱解的君子,显然按其翻译,对“合于义”专主,对“不合于义”的就反对,怎么能说“没有一定专主的,也没有一定反对的”?李解是同样的问题,既然有“正当合理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就有“存心敌视”与“倾心羡慕”了,这个心,就是以“正当合理作为衡量标准”。 “适”,本义是“往、到”,引申为“归向”; “莫”,通假“慕”,“向往”的意思。 “义”,名词动化用法,“取义”的意思,但这不是“舍生取义”里的“取义”,那里的“义”变成了一种上帝式的无聊道德规范,这里的“义”是“仪”的古字,“容貌”的意思; “比”,就是“小人比而不周”里的“比”。 “归向”落实为一种行动,“向往”只是思想里那一点东西,因此“莫”比“适”程度上要轻点。君子对于天下的事物,不会立一个绝对的标准、上帝的模式之类的玩意在行为上去“适”,甚至连思想里的的“莫”都不会有。但历史上,无数的人,就是要在天下的事物里,忽悠点玩意出来,让人去“适”、去“莫”,然后这些徒子徒孙就当炮灰、传教士不断折腾。这一切,都不是君子所为。君子不但自己不去“适”去“莫”那些偶像、上帝、道之类的忽悠玩意,更不会去制造这些玩意,这天下,没一法可得,没一法可失,没有什么值得去“适”去“莫”的。 但光无“适”无“莫”,依然不是君子所为。君子无“适”无“莫”天下任何一物,但也不轻视天下任何一物。那种号称天下无“适”无“莫”,然后就扮成所谓的高人高士者,不过是“适”去“莫”这些所谓高人高士的无聊玩意。君子眼里,无净无污,天堂地狱一任往来,君子可以混迹于小人堆里“取义”之于“比”,呈现一种“比”的容貌,行小人行却无小人之“适”与“莫”。 一般人都把菩萨“适”“莫”于一些自己想象的神圣事物,但难道乞丐、妓女、面首、杀人犯里就没有菩萨所行?菩萨行,无所不行,地狱天堂人神鬼兽崇高低劣,无处不在。菩萨行而无所住,无所住而无所不行。甚至,行“适”“莫”之相,也是菩萨之行,而君子之行的道理是同样的。 菩萨自可见菩萨,君子自可见君子。有小人也装着说自己的小人之相只是“义之于比“,自己是无“适”无“莫”的,那当然可以蒙骗一般人。一般人被蒙骗,那是活该被蒙骗。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太多了。特别那些喜欢用大口号、大宣传、大理论去忽悠的,把全世界蒙骗得七倒八歪的,那还不是很正常的事情?这难道不是“人不知”的世界最经常发生的事情?别以为希特勒如何坏,日本军国主义如何残忍,好象别人被蒙骗是很悲惨,值得同情的。但没有这些所谓被蒙骗的,没有这些屈服于强权的人,哪里会有希特勒、日本军国主义? 最毒的花,如果没有其土壤,是长不出来的。而“人不知”的世界,就是所有毒花最好的土壤。最毒的,就是人的心地。所有的恶行,都是共业的结果,别把自己当成无辜的婴孩。老子号称婴孩是最纯洁的,要回去,那是脑子进水。婴孩的残忍并不比成年人小,只是没有能力显现而已。 但人的心地,又是最善的,所有的善行,同样是共业的结果。善恶,都是尔心所生。成君子的是你,成小人的也是你,没有人能替代你。 有人可能要问,明明知道“无适”、“无莫”,但为什么还是去“适”去“莫”了?这就是自己的心力被业力所牵引,自己的力量没有达到。业力之风只能吹走那些能被业力之风吹走的,而真正的自由,就是自由于这业力之网,“无适”、“无莫”地自由于各种境界。 生死是大业力,光喊“无适”、“无莫”,如何如何讨厌去“死”去轮回,但“死”和“轮回”依然不爽。真正的君子,不仅要之於天下而无适、无莫,更要之於生死而无适、无莫。因此,下面的句子同样是君子所必须的:“君子之於生死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死。”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一切,没有行为的归向,也没有思想的向往,甚至可以让自己的容貌呈现出小人的“比“相。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7ws9.html ××××××××××××××××××××××××××××××××××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1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语》解读继续
jove20020 2010-10-6 21:34
小博继续转发个人认为尚可的博文内容,基本是其原话,还是非常尊重此人。希望朋友浏览一下,从中主要学习的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一种对待事物的心态。 还是那句话:愿拍砖的随便,只是希望做任何事情都是出于理性的思考而非总是处于头脑发热,且总是跟风,相信来此的朋友都是接近而立之年的人了,甚至N多人都是已过而立之年,更是应该对所作出的事情负责,摆脱人的贪痴嗔慢疑,做应该做的,YY没有任何意义,当XX也如愿XX时,依然照旧,没意义。一切自重。 朋友好运! 知足者常乐! (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杨伯峻: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钱穆:先生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该愁我不知人。” 李泽厚:孔子说:“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 详解: 以前所有解《论语》的人,看到这几章“不患”、“患”的来回折腾都要晕,面对几乎一致的话,最终所有人都只能用一招,就是说这是重出,应该是孔子反复丁宁,所以《论语》就记了好几次。但这种解释荒谬透顶,请问,难道孔子几十年就说了这500多句话?难道相应的话,就这几条反复说,其它都只说一次?难道编辑的人就不知道这些话都差不多,就不会筛选一下?其实,所有的原因都是以前解《论语》的人根本就自己糊涂,搞不懂,分不清,硬找些理由来下台阶。就像这章,这三位也就采取相同态度。其实,《论语》里没有什么重出、多余的话,银碗盛雪,分不清是眼拙,怪得了谁?眼拙还编故事掩盖,就不是眼拙那么简单了,那是心有问题了。如果不对《论语》完全通晓无误,又有什么资格解《论语》? 这一章并不是什么重出,而是就着上一章来,在一个更具体的问题上展开讨论。如果说前面两章分别站在根本性以及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角度讨论问题,那这一章就在人类社会的内部结构上揭示其“不患”与“患”。在人类社会的内部结构上,“人之不己知”是其“不患”,正因为有了“人之不己知”的“不患”,才有了“不知人”的“患”。“人之不己知”,在人类社会结构内部是无位次的,人类社会,必然由人构成,而只要是人,就是“不己知”的,正因为“不己知”的无位次,才有了“不知人”的位次。 “不己知”是社会中所有人存在的必然状态,如果真有什么“人性”,唯一可能的“人性”就是“不己知”。任何理论,如果违背了这个“不己知”,就是荒谬可笑的。例如,有某种上世纪被无数人吹捧的主流经济学,以所谓人的理性为前提,这种经济学只能是垃圾经济学。因为“不己知”,在人类理性的层次上,“非理性”是无位次的,人类的理性因“非理性”的无位次而位次,叫嚣人类理性的,根本上从来都是“非理性”的。 “不知人”,就是前面反复提到的“人不知”,“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为什么有这个可能?就是因为“不己知”的无位次而有“不知人”、即“人不知”的位次。正因为有了“人不知”的位次,才有可能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但这改变,不可能通过改变“不己知”的状态而达到,因为“不己知”是无位次的,任何涉及“不己知”改变的都是“不己知”,“不己知”在人类社会的结构下是无可改变的。换言之,一切企图通过改造人从而达到改造人类社会的运动都是荒谬可笑的,任何希望通过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而达到改造社会的运动都是荒谬可笑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宣判了诸如上世纪六十年代那种类型运动失败的必然性。从“人不知”到“人不愠”,是不能从“不己知”下手的,因为无从下手。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和孔子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从来不探讨任何人类思想的改造问题,因为人类的所谓思想位次,从根本上来源于社会“人不知”的位次,唯一需要改造的只能是“人不知”世界的现实结构。但社会的改造必须由其位次而决定,不同位次的社会有着不同的形态、规律,这里没有任何先验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良方,都必须从每个社会结构的现实逻辑、位次出发,这才是知其位次而行之,这才存在把“人不知”世界变成“人不愠”世界的可能,离开了现实的逻辑、位次,都是别有用心的鬼把戏。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患人不明了自己,患“人不知”的世界啊。 注:“人不知”是专门术语,不翻译,具体含义看前面的文章。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6n.html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杨伯峻:孔子说:“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钱穆:先生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惯而相远。” 李泽厚:孔子说:“人性本相接近,习俗使之遥远。” 康有为:后人言性甚多,世硕以为性有善有恶,人之善性养而致之, 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 子之徒皆言性有善有恶,孟子则言性善,荀子则言性恶,告 子则言性无善无不善,杨子则言善恶混,皆泥于善恶而言 之。孔子则不言善恶,但言远近。 详解: 通常的断句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这种断句下,前三人解释大同小异,但都不及康有为解释的全面。康解,最重要的一点是指出了性不应泥于善恶,而本章的着力点在近、远两字上。何谓“性”,《集释》《皇疏》:性,人所禀以生也,即性是人所被赋予而得以生的,也就是说,性是先天、先验的。《集释》《皇疏》进一步解释到,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是禀气,故曰相近。也就是说,这个先验的基础被定为“天地之气”。 这种解释必然要面对这样的难题:鸡鸭鹅兔是不是禀天地之气以生?显然,在上面的解释体系中,这问题有着肯定的答案。那么,根据相同的逻辑,人之性与鸡鸭鹅兔之性,也是相近了。如果这种解释成立,最大的贡献在于即刻就能解释为什么满大街的人都这么容易就成了鸡鸭鹅兔,难道就因为人与鸡鸭鹅兔本来的性相近?更严重的是,即使承认人的先验动物性,按照同样的逻辑,动物性与石头瓦砾的物性也同样性相近,这样,所谓人性,只能归之于物性。那么,专门讨论任何先验人性都毫无意义,人性就是物性,又何必专门去人性什么呢? 而先验地讨论非人性,也同样面对难题:人而无性,则何谓人?人和物性相近,那如何分别人是人?人与物又如何不同?其实,在先验的角度,无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都会引发困难。以为从否定的角度出发就能逃避困难的,最可笑的大概要算自摸着号称完全击败马克思的波普尔,他的所谓“证伪原则”自以为高明,在本ID眼里不值一看。证伪和证真其实是一体的两面,任何以证为前提的活动,都有一个先验的前提,就是可证之存在。相应的,当一个命题被证伪时,只不过同时证明了,在命题所构成的集合里,正确的命题被包含在被证伪命题的补集里。所谓波普尔“证伪原则”,只不过在逻辑上等价于先验地假设可证命题集合的存在以及正确的命题被先验地假设在可证命题集合里。而且,按照所谓的“证伪原则”,同样一个困难的问题会出现,就是“证伪原则”的可证伪性,当波普尔把所谓的可证伪性当成所谓的科学原则时,他自己理论的科学性就此动摇。 任何先验的逻辑,都不得不面对诸如此类的难题。孔子,和马克思一样,是拒绝一切先验原则的,包括一切改头换脸的诸如波普尔之类的把戏。不明白这点,是根本不可能明白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上面四人以及通常的所有解释都是错误的,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原因。而实际上,本章是顺着前几章而来。“不患”,无位次;“患”以“不患”的无位次而位次。而“患”的位次之所以位次,并没有任何先验、先天的前提,“不患”并不是“患”的先验、先天前提,“不患”只是“患”涌现的舞台。存在必有其“患”,“不患”并不存在,也不是一个理论的假设,否则就在理论上存在了,就不是“不患”了。“不患”不是前提,“患”的前提,只能是当下现实,即“患”自身。 而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相”,去声,有其位次,相应的,就有其位次所显之相,离相而求一抽象、先验的位次而不可得。“近”,缠附也,其相立,必缠附其性,可谓性?“性”,心生也,心执“患”为“不患”之生,进而以“性”“性相”,因而近也,生其缠附也。所有以理论而理论的理论,都逃不了这个“性相近”。只要像马克思所指出的,诸如哲学家等依然以解释世界为己任,那这个“性相近”的恶性循环就没完没了。而世界不是用来解释的,世界是用来改变的,马克思如是说,孔子也如是说,“患”以“不患”的无位次而位次,而不同位次的实践,就是人对世界的改变,从而才有“人不知”的世界到“人不愠”的世界。 何谓“习相”?就是《论语》开始所说的“学而时习之”。“相”,因“有”患其“患”而相其“相”,而人能“学”,能“明了”的,只是各种不同位次的“相”,除“相”之外,并没有“相”之后所谓先天、先验之“性”。“相”而“习”,“学”其“相”,并不是要忽悠出各种的所谓“理论”来,而是要“习”,以“习”习其相。“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世界,就是“不相”其“相”而显其新“相”,就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远”,深远、深奥。真正深远、深奥的是“习”,是实践、是改变,而不是那些书虫们的哀号和忽悠。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里并不否认任何理论存在的价值,反而是肯定所有理论存在的价值。理论,以无价值之“不患”而显示出其价值,理论的价值以理论的无价值而价值。而理论的无价值之“不患”,是缠附在现实之“患”上的,理论因此缠附而显示出不同的位次来,而理论的位次是缠附在现实的位次上的,但这种缠附,如果是一种一对一的逻辑关系,那就不是缠附了。所谓的现实,离不开某种理论视角的照射,把现实绝对化,把现实变成某种先验、先天的前提,同样是可笑的。如果现实真是先验、先天的前提,又何来现实的改变?不同位次的理论也可以出现在同一位次的现实里而显示出其位次来,反之,利用同一位次的理论可以变出不同位次的现实来而显示出其位次来,而这才是理论的“不患”缠附在现实之“患”上,这才是理论的位次缠附在现实的位次上。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明白何谓缠附,何谓“性相近也”。 马克思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两个伟大的心灵在本章再次伟大地碰撞。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以性性相,缠附呀;以习习相,深奥啊。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7r.html ×××××××××××××××××××××××××××××××××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杨伯峻: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 患。 钱穆:先生说:一个人若不能有久远之虑,则必然有朝夕之忧。 李泽厚: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然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详解: 字面上,这是很简单的一章;字面后,就不那么简单了。理解的关键在于:何谓远虑?何谓近忧?三位的解释都非透彻之论。以眼前、朝夕的忧患、忧愁为“近忧”,长久的考虑为“远虑”,实不知何谓“远虑”、“近忧”矣。 “远”,深远、深奥,同于“习相,远也”,和“习相”相关,脱离“习相”无所谓深远、深奥,不过幻想而已。“习相”,先要明其“相”,明其“相”必先明其“相”之位次,明其“相”之位次,必对其“相”的当下逻辑关系有一明确把握。而现实的存在,不离时空,现实逻辑关系也必构成相应的时空关系,对现实逻辑关系的把握,须从这现实的时空关系中切入。“虑”,审察、思虑、谋划。“虑”,不是哈姆雷特式的,而是审察、思虑、谋划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而最终必须落在行动上,没有行动的“虑”也不过是幻想而已。上面的所有工夫,都构成“习”的一环,但仍不是“习”的全部。“习”的关键在于对现实逻辑关系把握后的改变,是转现实而不是被现实所转,只有这样,才勉强算得上“远虑”。就算是炒股票这么小的事情,也必须有其“远虑”,否则没有对市场的深刻把握,也必然导致其“忧”之“近”,这点,观察一下那些亏损累累的人的行为就清楚了,那都是些被市场所转的典型。 “近”,缠附,同于“性相,近也”;“忧”,忧患,祸患。“近忧”,缠附忧患、祸患,为何如此?因为“人无远虑”。忧患、祸患的种子是当下种下的,每一思想、行为,都在种下种子。而种子并不一定即刻萌芽,把“近忧”解释成眼前的忧愁、忧患,是对此不能明了。现实中,很多没有“远虑”的事情,所谓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眼前一片大好,加速上涨,何来眼前的忧愁、忧患?如此,难道就没有“近忧”?这,显然是不对的。人的行为,必须从其苗头下手,不想吃恶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种下其种子,忧患、祸患的种子一旦缠附,一有机会就会萌芽,就要结果。别以为可以用任何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子,种子一旦种下就是无位次的,准确说,相对于现实系统来说,种子是无位次的,任何现实的把戏都消灭不了种子,种子不一定在眼前发芽,但不发芽只是机会不成熟,一旦成熟,逃都逃不掉,眼前看不到、没迹象的忧患、祸患,往往才是致命的。而这,才是真正的“近忧”。 无“远虑”与“近忧”之间的关系,孔子给了一个“必有”的强判断,由此可见对此的重视与强调。这话可不单单针对个体的人,家、国、天下,同样成立。“人不知”的社会,归根结底就是“人无远虑”的社会,其中的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地区、每个团体、每个国家等,都处在“人无远虑”之中,由此种下无数“忧”的种子,忧患、祸患种子因而“近”而缠附。要使得“人不知”的社会成为“人不愠”的社会,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个“人无远虑”。站在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上,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人无远虑”进行了彻底的改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就是对现实社会当下之“相”的“远虑”,没有这“远虑”,就没有其“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五阶段理论,其基础就是对现实“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重基础逻辑关系的完全分类,不明白这个,是不可能明白其“远虑”的。 一个能“远虑”的人、家、国、天下,必须有其相应的“远虑”能力,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位次,显示出一定位次之相,才可能有其相应的“远虑”。任何的“远虑”都是和一定位次的社会相连的,离开了一定位次的现实社会,“远虑”也无所谓“远虑”了。但社会的现实结构是有深浅之分的,有些“远虑”可以完全洞穿整个社会的深层结构,这样的“远虑”就构成了人类文明历史最珍贵的部分,孔子、马克思,都成为这最珍贵部分的中流砥柱。后人经常以孔子两千多年前说的话怎么可能对现在有用,现实已经改变了等等理由来搪塞,却不知道有些“远虑”是可以洞穿社会结构的深层,而社会结构的深层,在两千多年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改变。因此,孔子的“远虑”,依然适合今天。马克思的,当然也一样。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人没有深远的审察、思虑、谋划,必然缠附祸患。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8k.html ×××××××××××××××××××××××××××××××××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杨伯峻:孔子说:“大家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钱穆:先生说:“人人都厌恶他,必得仔细审察。人人都喜好他,也必得仔细审察。” 李泽厚: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一定要考察。” 三国魏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详解: 长久以来,中国人最大的学问就是整人的学问,何以如此?大概都要归功于两千多年来腐儒及其徒子徒孙们的折腾。瞧瞧上面四位的解释,无一不从人与人之间的计算、算计说起。察颜观色、相人之术,无论高低贵贱,个个精通,这与人斗的无穷乐趣,演化出无穷的把戏。而无穷的把戏,却只有着最简单的逻辑。道、人、众,就用这三种元素所构成的逻辑关系,竟制造出两千余载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可悯可叹。由“我本位”的“道、人、众”逻辑,相应就产生“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的通常断句。 在该种逻辑下,道,必然只是一己所尊之道,以其道去衡量世间一切人,则分出正道与非道之众,这是一切“道、人、众”逻辑的同一基础。当众之道与其道不同,则有“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之类见解,无非是发发对多数人合伙一起折腾少数人的牢骚。此举必高扬所谓“道本位”的大王旗:多数人非道是错的,真理在少数人手里,要反抗多数人的暴政,诸如此类。而当其道忽悠众人大功告成,挂上牌子成了众人之道,那就少数服从多数,就要“君本位”,就要万河归海。说东说西,百般伎俩,归根结底也就是一个“我本位”而已,道归我,人依我,众服我,我是最大的。站在这种“我本位”之上,当然就会如四人所解的,把本章两“之”都指代成某种可以用“我本位”去套用的人。一个“他”字就显露一切,他者,非我族类,必统之一之而后快矣。 摈弃“我本位”的独断,以“众”为众,相应就有如下断句:“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众”,有大众、有小众,无论以大压小还是以小卖小,都不可能是真正的“众”。“众”,必须显现“众相”之“众”,对任何一种现象,不同人会显现出不同的好恶程度,相应就有了“众相”之“众”。那种对所有现象都万众一心、一种色彩、一种声调、一种气味、、一种味道、一种思想、一种行动,是无“众”可言的。“之”,指代前面的“众”,包括现实中的一切现象。“好之”,以之为好而好之;“恶之”,以之为恶而恶之。 认为好的喜欢,认为恶的厌恶,这都是人之常情。而人之“远虑”,离不开对现实中一切现象的“察”。“察”,无所谓好恶,而带着各种好恶去“察”,就无所谓“察”了,只不过继续“我本位”逻辑的把戏。何谓“察”?分辨、明察、知晓也。只有排除一切好恶,当下直观,才有真正的“察”。任何人都有其情绪、好恶,但这情绪、好恶就是“察”的最大干扰,“远虑”离不开“察”,而“察”就要摈弃一切好恶,当下直观,这样才有可能进而“远虑”。“焉”,“于此”的合音。当下直观,就是“于此”直观,离开了现实的此岸,幻想那虚无飘渺的彼岸,是没有“察”之直观可言的。 “人无远虑”之人,没有深远的审察、思虑、谋划,在“必有近忧”的缠附祸患里,归根结底最大的祸患,就是以一己之私对“众”、对“众相”、对一切现象恶之、好之,不能摈弃一切好恶当下直观。用主观的臆测替代客观的观察,用彼岸的幻想替代此岸的现实,这种事情,无论现实和历史中,难道还少见吗?由此而产生的祸患、酿造的悲剧,难道还少见吗?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警示。那些不断玩弄“我本位”“道、人、众”把戏的腐儒们,那些高喊打倒孔家店的痴儿们,避坑落井中求火奴鲁鲁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地又干了些什么?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说:一切现象,当被认为是恶的就会被厌恶,对此必须摈弃一切 厌恶当下直观;一切现象,当被认为是好的就会被喜好,对 此必须摈弃一切喜好当下直观。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9s.html ×××××××××××××××××××××××××××××××××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杨伯峻:孔子说:“考查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钱穆:先生说:“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在观察他如何般去做,在观察他做此事时心情如何,安与不安。如此观察,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 李泽厚:孔子说:“看他的所作所为,观察他的由来始末,了解他的心理寄托,他还能躲藏到哪里去呀!他还能躲藏到哪里去呀!” 详解: 孔子,中央情报局、克格勃的先驱?看了三人的解释,不免有此疑问。腐儒“我本位”逻辑,在此有了最明目张胆的表演。这类解释的唯一现实假设就是:从“我本位”出发,人只有两类,符合“我”的和不符合“我”的,前者是朋友,后者是敌人。三种解释中的观察、看、了解等,都是从“我本位”出发的,最后的所谓无处藏匿,其实就是对应这样一个命题:无论任何人,在“我本位”下,都可以把他分类,没有一个人可以逃掉。那么,在这种的逻辑下,人的世界这样构成了:每个人都以“我”为本位对其他人进行如此的分类,人的世界就在这相互的分类中分裂。 从此,人类社会就成了这样一个“鸡鸭鹅兔”集中营,人人以所谓的“视、观、察”扒光别人又被别人扒光。然后,一切诱奸、强奸、自虐、SM、NP等等游戏就此展开,腐儒把这章安排在“为政”一篇里,他们心目中的政治就是诱奸、强奸、自虐、SM、NP,两千多年来的政治也因此被他们塑造成诱奸、强奸、自虐、SM、NP,这就是诸如上述三人类似解释所自我塑造的历史。这种腐儒所腐败的解释渗透到历史的每一角落,如此政治构成了自我复制的传染过程,成为社会结构任一部分的非先验性先验基础。 其实,本章根本无关于两千多年来腐儒的“我本位”胡扯,由此产生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断句也是完全错误的,正确的断句应该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其中,“以”,凭借;“由”,遵从;“安”,安置;“廋”,隈曲。“其”,指的是任何个体的人,即“天地人”结构中“人”的个体化现实存在。现实,必有其“患”,而其“患”是以“不患”而位次的,“人”的个体体化现实存在亦然。本章讨论的就是显示出不同位次的现实个体之“患”所依据的“不患”。必须指出的是,这现实个体之“不患”在“天地人”结构就是其“患”。并没有任何绝对的“不患”,这在前面关于“患”与“不患”的论述中早有说明。 站在现实个体的自我系统中,其“不患”结构是无法考察的,因为在那里,“不患”是一切依据的依据,也是其结构考察的依据,任何的考察都是同语反复,就像在欧几里德几何公理系统内用三角型内角之和180度与平行线的唯一性之间的互证一样。但站在“天地人”结构中,现实个体之“不患”成其“患”,因此就有其位次,考察其内部结构就成了可能,就像可以站在欧氏几何、罗氏几何、黎曼几何之外去考察它们各自的公理化结构,用三角型内角之和进行相应分类研究。而本章类此而对人的个体之“不患”进行的分类研究,得出一个“视、观、察”的个体“不患”结构,所以孔子才有了“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的感叹,用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人不过如此”,就像在公理化的视角下,“三角型内角之和180度”之公设不再神秘,不过如此而已。 两千多年后,西学中出现了康德,对人类的先天能力(站在《论语》的话语系统中,就是上面所说的个体“不患”)进行了彻底的研究,写出了近现代哲学历史最重要的三大批判,成为近现代哲学最重要的源头,从此,哲学的研究没人能绕开康德,而《论语》本章,也就是孔子的三大批判,其意义和康德是一样的,必须与之对照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不知其“不患”,又焉知其“患”?不知其“患”,焉能不患? 康德,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低级的认识能力“感性”与高级的认识能力“理性”,感性是认识的开始,是认识不可超越的范围,是高级认识的对象和质料。高级认识能力分为知性、判断力和理性,经验并不是感性的直接结果,而是知性综合感性材料后的结果。例如科学研究的所谓自然界,甚至每一个个体的人,这些经验、认识对象,并不是感性所把握的,而是知性作用的结果。判断力,更准确的是规定性的判断力,是应用知性的先天法律形成经验、认识对象的能力。而理性,就是把知性的先天法律尽可能扩展的能力,一般这种能力的极限就是产生绝对的主观理念,例如上帝、世界、灵魂等。但这种能力一旦把理性自我扩展到把制造的理念幻想当成有实有,就会产生各种谬误,例如灵魂不灭、上帝存在等。因此必须限制理性的应用范围,但这种限制,反而是人摆脱自然必然性的实践前提。人的理性实践,其前提就是意志(人的高级欲望能力)的自由,而这才使得道德成为可能。但理性的实践前提,在康德那里是不能应用在实有之上,它只涉及“应有”而不是“实有”。 知性与理性之间,如果单纯是规定性的判断力所连接,那人就成了一个必然性的机器,意志的自由就成为不可能,理性的实践也不可能。康德就此显发了“反思判断力”,使得意志自由与知性的必然有了协调的可能,人首先在艺术上创造出一种自然与道德、必然与自由的统一,而康德又把这延伸到世界从必然到自由的可能。其后,列宁主义所延伸的运动,将这付诸实践,成为人类社会在康德思维范式中对必然向自由的可能进行的一次行为艺术。当然,这和马克思毫无关系。 有了康德的比较,孔子的三大批判就有了明晰的可能。“视”,人与认识对象之间的看,相当于感性以及康德规定性判断力所连接的知性与理性所构成的高级人类认识能力,也就是人类所有的认识能力;“观”,看法,相当于“反思判断力”所连接的自由意志;“察”,当下的直“观”,是自由意志的当下实践。“视,其所以”,认识能力是人所凭借的;“观,其所由”,自由意志是人所遵从的;“察,其所安”,自由意志的当下实践是人所安置的最终归依。孔子比康德高明的是,他和马克思一样,不会去假设一条从必然到自由的艺术之路,你本自由,何必自由?列宁主义是康德艺术之路的必然延伸,而和马克思无关,和孔子的“圣人之道”更无关。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认识能力,人的凭借;自由意志,人的遵从;当下直 “观”,即自由意志的当下实践,人的归依。人,哪里有隈 曲啊?人,哪里有隈曲啊?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bh.html ×××××××××××××××××××××××××××××××××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杨伯峻:孔子说:“不懂得命运,没有可能作为君子;不懂得礼,没有可能立足社会;不懂得分别人家的言语,没有可能认识人。” 钱穆:先生说:“不懂得命运,没法做君子。不懂得礼制,没法自建立。不懂得语言,没法判断人。” 李泽厚:孔子说:“不知命,便无以为君子。不知礼,便无以立在人群中。不知言,亦就知不得人了。” 详解:上面的解释,都根据如下断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相应的还是“我本位”的荒谬逻辑。只是这里的逻辑关系,改头换面地成了“命、礼、言”了,进而假设知道了这些“命、礼、言”的所谓本事后,就可以得到“君子、立、知人”的大红包。该种逻辑的荒谬在前面已多有论述,就不赘言了。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里说的是“不知”的各种后果,“知”,“智”的本字,“不知”,没有智慧。这里的“不知”不单单指个体的人,还指“人不知”的社会本身。“命、礼、言”,都不是一个单纯个体化的现象,在社会化的人类生存中,都与社会本身相关。可惜在腐儒两千多年的折腾下,都将此当成虚头八脑的东西,当成某种先验的东西,完全违背了儒家立足现实的基本立场。 “命”,使命,连道家都可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更不用说儒家了。中华文化,对命运的看法从来都比以古希腊悲剧为代表的西学传统看法要正面有力得多。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则“命”只是使命,这个使命不是由上帝选定的,而是由我而来,天地就是我的舞台,而没有智慧,是不能理解这“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以为我的命运是上天安排的,以为奴隶就只能是奴隶,统治者就只能是统治者,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人所造”的,只有打破了这种所谓的天命、命运的胡言,才会真正承担起人的现实使命,这样才可能成为真正能行“圣人之道”的君子。 “礼”,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种底线所构成最基本的社会正常秩序,如果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没有最低的底线,那么社会就只能是散沙一盘,只可能让位于各种暴力与法律。暴力和法律只是当社会不能正常运行时才需要采取的,一个正常的社会,暴力和法律都是迫不得已的,而没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的社会,却只相信暴力和法律,抛弃各种的底线,这样,“礼”是没可能建立的,连接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系统就要破裂,社会也只能在动荡之中。 “言”,言论、舆论,包括社会现实一切言论、舆论。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一个没有智慧的社会,其言论是不足以使人有智慧的,而没有智慧的言论不可能产生智慧,只会继续制造混乱与蠢行。言与行是密切相关的,特别在一个言论传播发达的社会,“言”对人的塑造、对社会的塑造作用,如何评价都不过分。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没有智慧,不可能承担君子的使命;没有智慧,不可能建立社会正常的秩序;没有智慧,不可能产生使人智慧的言论。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dt.html ×××××××××××××××××××××××××××××××××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杨伯峻:孔子对子路道:“由!懂得德的人可少啦。” 钱穆:先生说:“由呀!对于德,知道的人太少了。” 李泽厚:孔子说:“子路,懂德行的人,很少了。” 详解: 上面解释,都根据如下断句:“由!知德者鲜矣”,相应的是“我本位”与“鲁模式”杂交而来的荒谬逻辑。首先,“德”被当成一种可以被少数所谓“有德”精英玩弄的玩意,一旦有人宣称拥有这玩意,就如同太监拥有了假阴茎一般生机勃勃了。当然,拥有这所谓“德”之假阴茎的所谓精英,从来都是各色各样“我”的竞争,最终不过是所谓话语权的争夺,让“我”之“我”成为最终“德”的标准,让“我”之假阴茎最终成为挥舞在所有人头上的棍子,而其前提是,所有人,男者阉割成太监,女者为奴为婢。然后,无论男女,都在这所谓“德”的假阴茎棍子的挥舞下大一统了。“鲜”,被这群假阴茎贩卖者定义成了上声,成了“少、太少、很少”,其潜台词不过是只有符合他们所谓“德”的才是多,才是对,才是“君子”,才是精英。这种混帐逻辑,将《论语》阉割成一本假阴茎安装手册,两千年多奴役所有人的思想,最终成就了假阴茎贩卖者的无耻勾当。 正确断句应该是:“由知、德者,鲜矣!”这里,“由”并不是上面三人和通常所认为的是指孔子学生“子路”,而是“蹈行、践履”的意思,这种用法很常见,如《礼记》“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知”,“智”的本字,智慧的意思;“德”,行“圣人之道”所得;“鲜”,平声,新鲜、鲜活的意思。“圣人之道”,就是将“人不知”的世界变为“人不愠”世界的道路,这里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和先验的走法,路是人走出来的,是人所“由”而来,是人所“蹈行,践履”而来。没有人的“蹈行,践履”,何来路?除了“知、德”,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无所“蹈行,践履”也无须“蹈行,践履”。 把“人不知”的世界变为“人不愠”的世界,“圣人之道”是无位次的,而“德”因此而有了位次,因此而有所得,该所得就是“德”。而正因为“圣人之道”不是先验的,而是立足于现实之中,因此永远都是新鲜、鲜活的。何谓“鲜”?日日是好日,时时是花时,永远处在一个创新、创造之中,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也。对于“圣人之道”来说,“知”是基础,正如上章所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没有智慧,不可能承担君子的使命;而君子的使命是什么?就是“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把“人不知”的世界变为“人不愠”的世界。而“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不是一个遥远的神话,而是要落实在现实的每个当下,因此而位次,因此而有所“德”。保持其新鲜、其活力,当下活泼泼地呈现,是“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生命力所在。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说:蹈行、践履“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智慧、所得的君子,永远处在创新、创造之中啊。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g6.html ×××××××××××××××××××××××××××××××××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杨伯峻:孔子说: “ 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 ” 钱穆:先生说: “ 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指导之用意所在。 ” 李泽厚:孔子说: “ 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 ” 详解: 这是《论语》里最困难的章节之一了,该章早成了所有批孔者最大的口实,而所有孔之 FANS ,又无力反驳,只能用时代局限之类的废话来支吾。以上三人以及通常所依据的断句都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另外还有一种断句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稍微把孔子从所谓的愚民控告中引开,用所谓的教化方式来解释,为孔子进行所谓的开脱。前一种是用“齐模式”来污蔑孔子,后一种是用“鲁模式”来污蔑孔子,而孔子早说过,“齐模式”、“鲁模式”都不是“圣人之道”,所谓“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但所有曲解孔子的人,都是用孔子所反对的“齐模式”、“鲁模式”来曲解孔子,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里,“由”是上一章中“ 蹈行、践履”的意思,“知”就是上一章中 “ 闻、见、学、行 ”“ 圣人之道 ” 的智慧。上一章说“由知、德者,鲜矣“,本章就是顺此而来的。“可”,不能如康有为解释为“许可”等将孔子西方民主化,用民主化的谎言来改造孔子是荒谬的。正确的意思是“ 适合”,所谓“适合”,就是适合于当下的位次。“民”,众萌也,民众是一切现实道路的源泉。当某种位次适合于当下民众的现实,就“ 使由之”,“使之由”的倒装; 当某种位次不适合于当下民众的现实,就“ 使知之”,“使之知”的倒装。“使”,“ 放纵、任性”,让民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智慧。 明白了上一章的,这一章就很简单了。 “ 闻、见、学、行 ”“ 圣人之道 ” 的所得,是所有人的,而不是某些所谓精英的,“由”、“知”,最终都来自于民、归之于民,而民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民众的智慧也是无穷的,要“使之”, “ 放纵、任性”他们,放任他们去挥洒他们的潜能与智慧,这样才是真的 “ 闻、见、学、行 ”“ 圣人之道 ” ,才会有 “ 闻、见、学、行 ”“ 圣人之道 ” 的所得。孔子这一章,两千多年来被曲解不断,对比一下本 ID 的解释,就知道那些无论反孔还是挺孔的人的无耻与下流了。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hx.html 孔子说: 民众当下 适合的 ,放任民众去 蹈行、践履; 民众当下不 适合 的,放任民众运用智慧去创造、创新。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杨伯峻: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钱穆:先生说:“由呀!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时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李泽厚:孔子说:“子路,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 详解: 以上三位及通常的断句都是“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关键的问题是“由”究竟指什么?是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孔子弟子“子路”?在“ 由知、德者,鲜矣!” 一章中,已经否定了“由”指“子路”的一贯说法,本章也如此。关于这点,现给出一个具体的分析。在《论语》中,孔子一贯称呼子路都有一个固定用法,就是“由也”。例如 “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 “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 、 “ 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 ” 、“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等等。而且这种语法现象并不单单用在子路身上,《论语》中孔子也一贯用“回也”称呼颜回,例如“贤哉,回也!”、“回也,非助我者也!”等。特别这一句,把子贡也捎上: “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 ” 由此可见,这是《论语》中的标准用法,把“由”当成“子路”,绝对是胡来。本 ID 现在将一个两千多年来一直延续的语法错误给纠正了,“由”绝对不能当成“子路”。 还有,“知之”的“之”究竟指什么?通常的翻译都把这“之”给掩掉不翻了,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原文不直接就用“知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抛开语法问题,通常的解释同样可笑: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就是聪明智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时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如果真是这样,最能知道的、最有智慧的一定是这样一台机械,它有如下程序:它只回答关于自己知道还是不知道的问题,而答案只有两个:知道和不知道;然后它严格地被设定成按固定程序的知道与不知道来给出知道和不知道的答案。如此解释,是典型的愚民把戏。一个问题就可以把这种把戏拆穿:知道知道如何知道为什么知道,知道不知道如何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知道与不知道的可判别是如何被知道的,如果这个可判别性都不能被判别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还知道不知道什么?这类把戏,和前面各种“鲁式”把戏一样是同种同源的混蛋逻辑。 正确的断句是:“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实,本章的“由”与“知”,都顺着上一章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来。“由”, 蹈行、践履,用一个更常用的词语,就是“实践”;“ 诲”,教导;“女”,汝之通假,你的意思,这里泛指一切人类。“知之乎”,“之”,指代“由诲女”,“知之”,以之而智,以实践所教导你而有智慧。“为”, “伪”也。 何谓“伪”?非先天,人为也。所有的 创造、创新,都是人为,没有人为,何来创造、创新。“为”,就是“由”,就是现实人的现实实践。“ 知之为”,以知而为, 依 智慧而实践。“知之”, 以之而智,以 依 智慧而实践所得而有智慧,“之”指代前面的“ 知之为”, 而此智慧,与原来“ 由诲女”而有的智慧, 经过了“ 知之为”而有所不同,因而是新的智慧,“为”,相对前面的“由”,也是进一步的实践。“不知为”,不以知而为。 “是”,复指上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对此进行论断及归纳,“这是”、“这就是”的意思。 在“天地人”结构下,道家的“无为”立场,对“人为”抱有极大怀疑。何谓“无为”?无人为也。道家相信“天地人”结构中有一先天自然之道,所以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之论,进而假设 人 最初的状态最接近 自然 ,因此 要 返朴归真, 要能 婴儿 ,进而要破除一切 人为刻意 ,诸如此类。儒家是不会假设什么 先天自然之道的,儒家不相信任何脱离现实的所谓智慧,不相信有什么先天的智慧先验地存在,更不相信只要找到这种智慧就一通百通、成圣成仙。儒家只相信智慧是人为的,是实践的,是实践中来的。 “有为”,儒家的基本立场,就是一切以人类的现实实践为基础,人类的一切智慧离不开人类的现实实践,而现实实践也离不开智慧的总结。由此可见,孔子和马克思还是这样心心相印。在上一章中,强调了“由”与“知”的问题。这一章就是要揭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是“知”的基础,没有“由”,无所谓“知”;但“由”离不开“知”,依“知”而“由”而“为”,才有新“知”,才有创造、创新,而这才是最根本的智慧。而这最根本的智慧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也是由人的历史实践而有的。而且,这种实践而智慧,智慧而实践的过程就是“易”,就是生生不息的人类生存本身。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实践 教导 你,以此而有智慧啊。依 智慧而进一步实践,以此而有新的智慧;不依以实践而有的智慧进一步实践,就不会有新的智慧。这,就是最根本的智慧。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kj.html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杨伯峻: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钱穆:先生说:“我不是生来便知的呀!我是喜好于古,勤快求来的呀!” 李泽厚:孔子说:“我不是生出来就有知识,而是爱好古代,努力探求得来的。” 详解: 这一章完全承接上一章而来,上一章更多地站在人类泛指的角度讨论智慧与实践的问题,而这一章,孔子用自己为例子来说明具体的个体如何获得智慧的问题。 “生”,天生、先验的;“之”指代“生”,“ 知之”,以之而智,依生而智,依天生、先验而有智慧。 所谓“好古”,喜爱 先哲的遗典、古代的典章等。 “敏” , 假借为“拇”,大拇指,转义为“印证”的意思。“好古”不能光从书本到书本,必须在现实的实践中得到“印证”;“求”,选择,“敏以求”,印证并选择。 千百年来,孔子形象被无数腐儒、反儒者有意无意地歪曲;千百年来,关于孔子泥古、复古的谎话成了腐儒、反儒口中的真理。而在《论语》中,孔子以自己为例子明明白白地表述了对“古”的观点,就是要“敏以求之”,“之”指代“古”,要对“古”印证并选择,这才是孔子对“古”的真实态度。在上一章,孔子已经明确表示智慧来自于实践,而在这一章里,孔子更明确指出,对先哲的遗典、古代的典章等要印证并选择,而印证、选择都离不开当下人的实践,只有这样,才算真的“好古”。 本章,孔子提出了学习前人知识、智慧的三个步骤:好、敏、求。首先,对前人知识、智慧所凝结成的遗典、典章等必须尊重、善待进而学习、研究,才谈得上“好”。尊重、善待进而学习、研究,真正把握以后,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印证,这才是“敏”。“敏”,有两层的含义:其一,前人知识、智慧都来源于其当下的实践,而时代变化了,条件变化了,其应用可能要失效,可能有所改变,这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印证、发现;其二,对前人知识、智慧的把握,特别对于那些洞穿时间的智慧的把握,必须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摸索,才能发现前人的真义,决不能像某些人对待孔子、马克思那样,根本没弄明白就扮代表,这样是谈不上“好”,更谈不上“敏”了。有了印证,自然就有了选择的基础,选择不是机械地挑选,不是用对错等简单标准来划分,而是根据当下的实践有机地发展、延伸,这样才不辜负古人,也不辜负自己,这才算得上是“求”。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先验地依赖 天生、先验而有智慧的人,只是爱好 学习、研究先哲遗典、古代典章,并在实践中对此印证、选择的人 。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m1.html ×××××××××××××××××××××××××××××××××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 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杨伯峻: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实践后遇见困难,再去学它,又是再次一等;遇见困难而不学,老百姓就是这种最下等的了。” 钱穆:先生说:“生来就知道的,那是最上等。学了才知道的,那是次一等。经历困境后才知要学的,又次了一等。若经了困,仍不学,那就只算是下等了。” 李泽厚:孔子说:“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学习而后有知识是次等,遇到困难再去学,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仍然不学,这样的人就真是下等了。” 详解: 人,生不离困。生存之困、生死之困,诸如此类,解其困, 只能依靠智慧,没有智慧,困而不知其困、不知其何以困,更不知何以出其困。何谓“困”? “梱”的本字,门槛的意思,借代为门,所谓分门别类,无门而门,无位次而有其位次,因此有其“困”。但此“困”,有客观的,如人一生下来,就首先入了“人”这个门,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的身体智力等都成了任何个体不可逃避之“门”;还有主观的,如自设门户、画地为牢而自困。要破其“困”、其“捆”、其门, 对人来说,从实践而得的智慧以及依智慧而去的实践,是唯一可能依靠的。 而如何得到智慧?前面几章,孔子已经指出智慧来自实践,而对于个体来说,学习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最基础的实践过程,“好、敏、求”就是学习前人智慧的三大步骤。 孔子说自己 “非生而知之者”,但这里却说“生而知之者,上也”,是否矛盾?其实,这正好反映了孔子、《论语》的严谨。孔子并不绝对地否定“生而知之”的可能,因为如果绝对地否定,那这个否定就成了一个先验的命题,这显然和孔子注重实践、注重有为的思想相背离。其实,孔子这种类似观点,在他对鬼神等态度上同样有所反映。孔子并不绝对地否定鬼神等的存在,并不绝对地认为“鬼神的绝对不存在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真理” 。孔子只承认因为 “生而知之”、鬼神等超出了当下 实践而有的智慧所能解决的范围,因此就存疑、就少谈、就敬而远之,但并不排除其存在,以及在以后的实践而有的智慧中得到解决的可能。孔子的这种态度,比那些所谓的唯物主义者要客观的多。 那么, “生而知之”能否存在?站在纯技术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也不用借助什么鬼神。例如,哪天人类对思维的秘密最终把握了,对人类大脑记忆的秘密把握了,就完全可以使得人“生而知之”。比如对受精卵实施一些程序,把缠中说禅解释的《论语》、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等等一脑儿填进去,让那小孩一出来就可以炒股票、说论语,这大概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对于类似的情况,孔子说是“上也”。“上”,并不是人等级上的区别,更不是宣扬任何天才论,这里的“者“字,也并非如同上面三人以及通常所理解的指的是“人”,把这里的“者”字当“人”解释,不过玩弄精英自以为精英的把戏。把人先验、先天地分为三六九等,是典型的胡扯。而且,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后面的“困而学之”与“困而不学”不带“者”字,难道后面就不指“人”?这里的“者”,其实只是语气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只不过是四种人生的可能情况,和人的三六九等无关。主观上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就是自设其门,就是自“困”;而历史现实中,人确实有三六九等,这就是历史现实客观的“困”,是必须解之的。 显然,人的最好可能就是“生而知之”,但对于孔子来说,“生而知之”超出当下,“学而知之”才最切合当下。学,首先要对其困有所认识,更认识到去其困必假以学,因此“困而学之”,进而“学而知之”,才能以智慧解其困。“困而不学”,就会出现“民斯为下矣”。而“民斯为下矣”,也就是因为“困而不学”。没有人天生愿意落入“困而不学”的可能而不能自拔的,“困而不学”往往不是因为其惰性,而是社会的环境,特别在孔子时代,“学”被所谓的精英贵族所霸占,“困而不学”,实质是“被其困而不能学”,历史现实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三六九等,使得“民”得不到“学”的条件。孔子并不先验、抽象地谈论个体如何得到智慧的问题,个体,必须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结构之中,“学而知之”并不先验地适用于所有人,因为个体的现实性往往使得人只能“困而学之”,甚至“困而不学”。 在历史现实中,人必须得其“学”才能解其困。这个解其“困”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解一种客观条件制造的“困”,一个是意识形态所制造的“困”,因此“学”成为每个人的现实生存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一个让人“困而不能学”的社会是丑陋的、卑劣的,必须要改造之。孔子注重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是与此密切相关的。所有把“困而不学”当成某种类型人的,都无法解释后面这句“民斯为下矣”,这里为什么无端多了个“民”字?上面的钱、李,就干脆把这个“民”给私吞了,不翻了,这显然不是严肃的态度,自己都搞不清楚,有什么资格出书,现在的垃圾书骗人,大多如此。而 杨就更无耻了,竟然硬污蔑孔子认为“遇见困难而不学,老百姓就是这种最下等的了”,所有通过歪曲孔子而反孔的,都如此卑鄙。 圣人之道,就是把“人不知”改造成“人不愠”,而现实中,最切实的就是“ 学而知之”。但“人不知”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设其“困”,把人先验、先天地分为三六九等。马克思说人的全面发展,何谓全面发展?首先就要无其“困”,反对把人先验、先天地分为三六九等,无论这种分类的基于人的智力、出身、社会分工、阶级地位等等。社会分工,是 “困”;官和民,也是“困”;阶级,是“困”;智力水平,也是其“困”。在“人不知”社会里,“困”就是根本之相,有其“困”必有其“愠”,必须“不相”之,才可能把 “人不知”社会改造成“人不愠”社会。而相应的社会改造,首先要把“ 困而不学”社会状态改造成“困而学之”的社会状态,才可能达到 “ 学而知之”的社会状态,然后才有可能使得所有人都能全面地发展,才可能使得所有人有“生而知之”的可能,才有可能成为“人不愠”的社会。否则,即使科学上使得人可以“生而知之”了,但社会结构上的“困”也只能使得这种科学更加深社会结构之“困”,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技术科学只能是手段,要实现“人不愠”的社会,必须从改造其“困”开始。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说:所有人, 天生地依赖 天生而有智慧 ,是最好的;所有人,都能自由地学习且通过学习而有智慧,是稍差的;所有人,被分为不同类别而得到不同类别的学习,是更差的。所有人,被分为不同类别而某类人得不到学习的机会,这就是民众被当成卑下的原因啊。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nc.html ×××××××××××××××××××××××××××××××××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杨伯峻: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钱穆:先生说:“大概有并不知而妄自造作的吧!我则没有这等事。能多听闻,选择其善的依从它,能多见识,把来记在心,这是次一级的知了。” 李泽厚:孔子说:“有那种无知而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个。多听,选择其中好的而遵行;多看而记住,这就是知的次序、过程。” 详解 :本章承上几章而来,难点在于“次”字,上面和通常的解释都不对。“次”,本义是临时驻扎和住宿。在古代,军队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叫“次”。“知之次”,直解就是智慧的临时驻扎和住宿,这里把寻求智慧的过程比喻成行军,“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就如同行军中的临时驻扎和住宿,但都不是智慧的最终目的。现实智慧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人不知”变成“人不愠”。这站在社会发展的层面是如此,站在个人修养的层面亦如此。一个“不知”的人是不可能“不愠”的,即使对于个体来说,“不愠”也是一个很高的人生境界。 但智慧,如同过河之筏,没有智慧不行,以智慧为有所得、有所恃也不行。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不会以智慧为有所得、有所恃,更不会把智慧之皮毛、那些通常被成为知识的玩意当成有所得、有所恃。不过,在历史与现实中,都有一种叫腐儒的、现在更多被称为知识分子的,在前人尸体上啃咬,以为啃咬了几本书的书蠹也有了智慧,而且还以此以为就可以高人一等了,那就更可笑可怜了。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所谓“盖有”,就是大概存在,这和孔子对待“生而知之者”的态度是一样,不绝对地否认其存在。“不知而作之者”,就是没有智慧却凭没有智慧而有所作为的人。孔子说这种人大概会有,那究竟有没有呢?其实,现实中有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有人反驳说,那韦小宝算不算?站在知识分子或腐儒的角度,韦小宝当然只能算是流氓,怎么会有智慧?但站在另一角度,韦小宝又何尝没有智慧?在现实中,那些能成点事的人,如果不带有色眼镜,哪个不有点小聪明?当然,可以说聪明不等于智慧,但如果聪明都谈不上,就更别说什么智慧了。大智如愚,说的是其表面,而不是指其内心,更不是说表现得越愚蠢的越有智慧。所谓的正人君子爱说那些都是旁门左道,但干旁门左道的人多了去了,怎么只有少数的成功者?没有“知”,旁门左道也干不好的;而没有“知”,所谓的正道也是战胜不了旁门左道的。用苍白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为自己壮胆或忽悠别人去卖命是没用的,历史的经验却一再证明,许多先前的旁门左道最终都成了康庄大道,而所有的所谓正道,都有着旁门左道的历史,对此,正人君子又能有什么解释呢? “我无是也”,孔子说自己不是这样的,不是“不知而作之者”那样的,那究竟怎样?“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这与上面所说的“好、敏、求”是一回事情,“多闻、多见”,就包括了“好”与“敏”,如果没有“好”,就不可能“多”,而“闻”、“见”都是有所印证的,都离不开“敏”。“择”,“识”就是“求”,识别、选择的结果就要“从之”,根据选择的采取某种办法或原则,真正的“从之”,就是从现实逻辑出发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实现对现实以及其逻辑关系的改造与革命。必须强调的是,“善者”,不能按道德主义的角度来理解, “善者”不一定是“好人”,“好人”也不一定是“善者”,何谓“善者”?在任何方面有超过自己见识、能力的,都是“善者”。以这个角度看,世人无一不是“善者”;但没有人是全能的,没有人是所谓的上帝,任何人都有其“不善”的方面。所以要依其见解不依其人,这才是“从之”,也就是“从善者”之“善道”。 上一章说了,“学而知之”,而“多闻”是“学”的最重要前提。没有“多闻”,就只能是井底观天之辈。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必须提供一种能够“多闻”的环境,如果全社会只有一种观点、一种思想,那如何能“多闻”?观点、思想的多样化,反而不会让人无所适从,而是人能最终智慧的最基本起点。注意,观点、思想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多闻”的条件,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的观点、思想后面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控制着,一切违背资本的话语,很难在被资本所完全控制的渠道中得到放大,这种所谓的多元,其实也不过是皇帝的新衣。“人不知”的社会,最基本之一的就是在“闻”上的“不多”,而要改变“人不知”的社会,就要首先从“多闻”下手,不仅要“不相”一切对“多闻”的有形控制,更要“不相”一切对“多闻”的无形控制。否则,在资本、市场所控制的社会里,一切的“多闻”都只能是把戏。 “多闻”了,才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可能,而只有如此,才可能“多见”,“见”,不是表面化的见闻,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比较、研究、实践后才形成的见识。一个喧哗的时代,可能是“多闻“的,但不大可能是“多见”的,因为所谓的“见”,都是人云亦云,都是东抄西剽,而一个“不多见“的社会、时代,是没有创造力的,更不可能脱离“不知”。见解,不等于见识,其见通透了,才有其识,否则不过是盲人说象,瞎掰而已。 而有了自己的见识,进而“多”,见识进而深厚后,才可以“识”。这里的“识”,不单指自己的见识之“识”,那只是书本上的,静态的东西,真正的“识”,要走出去,要真刀真枪地去辨别,更重要的是要去辩正,在“入世”中磨练,这样才会有真正的“识”。否则,如腐儒、知识分子的所谓见识,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再多也是睁眼瞎。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存在没有智慧却凭没有智慧而有所作为的人,我不是 这样的。在一个能让每个人都能自由见闻的社会里,尽可能 地扩展自己的见闻,选择超过自己的见解,依据其见解而不 是依据有此见解的人或群体,深入探讨、吸收学习;进而让 自己的见识逐步深厚,才能更清楚地去辨别、辩正各种知识 的真伪、深浅。但这些都是智慧的临时落脚处,不是智慧的 真正所在。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pj.html ×××××××××××××××××××××××××××××××××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杨伯峻:子张向孔子学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 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地方,谨慎地说 出,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 足以自信的地方,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 少,行为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钱穆:子张问如何求禄仕。先生说:“多听别人说话,把你觉得可 疑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多看别人 行事,把你觉得不安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 行,便少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谋求禄仕之道,就 在这里面了。 李泽厚:子张问得官职、获薪俸的方法。孔子说:“多听,保留有 怀疑的地方,谨慎地说那可以肯定的地方,就会少犯过错。 多看,不干危险的事情,谨慎地做那可以肯定的部分,就不 会失误后悔。讲话少过错,行为少后悔,官职薪俸便自然会 有了。 详解: 本章难点在“禄”字,上面三位如通常般把“禄”当成“禄位、俸禄”之“禄”,由此而玩“官本位”的把戏,却不知道这只是后起的意思。“禄”的本义是“福气、福运”,《说文》:“禄,福也” ,而《诗经》也有“天被尔禄”。这是当时的人普遍想法,“禄”是上天施与的。其实,直到今天,这也是中国人的普遍想法,否则看相算命之类就不会如此长盛不衰。站在文化类型的角度,人类社会最早的文化类型是所谓的“巫文化”,像“天被尔禄”,就是典型的“巫文化”,而孔子这里所打破的,正是这种“巫文化”的逻辑。但实际的中国历史,传承的却不是孔子的,而是用“巫文化”所改头换脸的孔子。孔子所反对的,最后却被包装成孔子,这在世界历史上却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马克思的遭遇就更现代、更惨烈了。伟大的思想,最终的命运都逃不过这种改装,但伟大的思想是无法最终改装的,这同样是历史的常态:伟大的思想总要“春光乍泄”。 子张,孔子晚年的学生,他来孔子这里,希望“学干禄”,也就是学习如何求得福气、福运。“干”,平声,“求取”的意思。在“人不知”的现实社会生存,永远离不开的,就是这个“干”。能“干”所“干”的,最重要的就是所谓“名”、“利”两字。这两字,无人能逃,而两者互相依存,一般人所谓的好福气、好运气,也离不开这得“名”得“利”。有号称不要“名”、“利”的,基本都为“干”的失败者,失败了,就逃,最终得一个看破“名利”的虚名,还是在“名利”之中。中国文人经常装出很喜欢陶渊明的样子,且不管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这“隐”之名,所谓“不同流合污”之名,才是真要“干”的。所谓“田园”,陶渊明还能真比得上任何一个真正的农民?陶渊明之流不过是失败了,逃避到一个幻境里去自渎而已,其后文人在陶渊明的自渎里继续自渎,得“清名”、“高名”,得“千古留名”之“利”,又何能脱离这“名、利”二字?现在,大家都脱光光,直往“名、利”去,这倒显得不那么虚伪,有点可爱了。 孔子生活在现实之中,当然不会虚伪地逃避现实的“名、利”。但站在孔子的角度,他“干”的是“大名、大利”之“禄”,何谓“大名、大利”?就是“圣人之道”,就是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名、利”,也才是真正的“禄”,真正的福气、福运,这才是全人类真正的幸福。当然,子张要问的,只是个体的福气问题,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了,没有人真正希望自己没有福气、福运的,就算是有被虐倾向的人,也有他的福气、福运,对他来说,能让他很爽地被虐,就是福气、福运了。因此,如何能“干禄”,这是个体生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对于国家、社会,其道理是一样的。 孔子的回答,完全不涉及“巫文化”的“天被尔禄”。有人可能要反驳说,《诗经》是孔子编撰的,如果孔子并不同意这种思想,为什么会保留“天被尔禄”相关的诗。这种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就像本ID现在解释孔子,并不是说孔子的境界就是本ID的境界。本ID多次说过,孔子、马克思都不是究竟,但如果你连孔子、马克思都搞不明白,就更无法究竟。在人类所有的思想中,孔子、马克思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了,必须先把握他们才能论及其余。但别以为这就是禅,这就是本ID的思想,和这个毫无关涉。本ID就是看到从来没人能真正理解孔子,都是曲解,所以才费这工夫写写孔子的事情,但这和本ID又有什么交涉?孔子、马克思又怎能明白本ID的境界?同样道理,孔子当然可能编撰与“天被尔禄”相关的诗,但“天被尔禄”的“巫文化”玩意,又如何能明白孔子的境界? 其实孔子的回答,完全从上章而来,“多闻”、“多见”,这都是智慧的前提。孔子的话,简单概括,就是“福智两全”。“阙”,去除;“尤”,过失;“殆”,危险;“悔”,过失。“言寡尤,行寡悔”是典型的互文,就是“言行都少过失”的意思,把“悔”解释成“后悔、懊悔”等,是不明白互文的语法功能。“多闻阙疑”,见闻广泛从而去除疑惑;“多见阙殆”,见识深厚从而去除危险。既然疑惑、危险都去除了,为什么还要“慎言其余”、“慎行其余”?其实,没有疑惑才是真正的大疑惑,人的言行,有哪个不是自以为很有把握才言行的?人的失败,总是在其最有把握、毫无疑惑的地方;而自以为没有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这一点就更容易理解了。疑惑、危险,对于人生来说是“不患”的,是没有位次的,人生就是充满疑惑、危险的。人的生命,如风中烛,随时随地都可以被吹灭,至于人的疑惑,那就更多了,随时随地都在两难之中。“疑”、“殆”,都是“不患”的,正因为“疑”、“殆”的无位次,才有“阙疑”、“阙殆”的位次。但这位次之“患”,如沧海之浮沤,而“其余”是沧海,“不患”的“疑”、“殆”是沧海,因此只能够“慎言其余”、“慎行其余”。 “慎”,一般都解释成“谨慎”?那什么是“谨慎”?哈姆雷特那样算不算?如果是个大傻瓜,无论如何地谨慎言行,还是大傻瓜。谨慎是与所在位次相关的,有如此的见闻、如此的见识,才有如此的谨慎,如此就是位次。而腐儒把“慎”搞成“谨慎”的把戏,然后用一个“谨慎”的名言把中国人最后都搞成谨小慎微的孬种,其“尤”其“悔”大矣。“慎”,通“顺”,“遵循”的意思,该种用法在先秦时代十分常见,例如在《墨子》、《荀子》、《管子》、《韩非子》里都有。“遵循”什么?就是“多闻”所闻、“多见”所见。人的一切,只能从现实出发,只能从现实当下的位次出发,而现实当下的位次不是凭空而来的,自“闻”所闻、自“见”所见。但“闻”、“见”必须“多”,才可能“慎”,否则不过是人云亦云、人行亦行而已。 而“言行其余”,离不开“闻见”的位次,有如此“闻见”,方有如此“言行”。 “多闻见”,然后才能“慎言行”;在“多闻见”基础上的“慎言行”,才可能“寡尤悔”,才可能“禄在其中矣”。在孔子这里,人之“禄”源自人之“言行”,而非“天被”。“人”,包括类与社会以及个体意义上的人。人类的福祸、人类社会的福祸、个人的福祸,国家的福祸,都是自己的言行造成的。要“干”其“禄”,孔子指出了其中唯一现实的可能,就是:多闻见、慎言行、寡尤悔。遵循这九个字切实下去,才可能成就“福智两全”。“福”之“全”离不开“智”之“全”,而“智”没有“福”之“全”,只是苍白之智,无补于事。本ID有两句诗是评价毛氏的:“曾经天地齐同力,毕竟英雄不自由”。“福智两全”,则“天地齐同力”;“福智相偏”,则“英雄不自由”。“多闻见、慎言行、寡尤悔”,须臾不可离矣。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孔子说:子张求问获取福运的方法。孔子说:见闻广泛而去除疑惑,见识深厚而去除危险,遵循如此“闻见”而如此“言行”,那么言行都会少过失。言行少过失,福运在其中啊。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sz.html ×××××××××××××××××××××××××××××××××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用心力于学术,不用心力于衣食。耕田,也常常饿着肚皮;学习,常常得到俸禄。君子只着急得不到道,不着急得不到财。 钱穆:先生说:君子只计谋于道,不计谋于食。耕田也有饥饿的时,学道也可得禄食。所以君子只忧道之不明不行,不忧贫不得食。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考虑事业而不考虑吃饭。去耕田,也常挨饿;去学习,倒可以得到薪资。君子担忧事业,不担忧贫穷。 详解: 对本章的曲解,为秦汉以来对孔子的曲解及五四以来对孔子的批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口实。如这三位一样,所有曲解都源于不知何谓“谋道”、何谓“谋食”。按通常的曲解,说孔子是大混蛋,确实一点不冤。按曲解的“君子谋道不谋食”,那只有两种可能:一、人人都当君子了,个个谋道不谋食,但“道”能当饭吃吗?而这种可笑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鲜见,更可笑的是,在某个反孔最猖獗的年代,人人谋新人之道,割物质尾巴,精神凌驾物质之上,谋道不谋食地把对孔子的曲解闹剧般演绎,高潮迭起地让反孔的成了最忠实的孔子孔孙,这,确实是一出精彩的历史闹剧;二、让一小部分人先“君子”起来去谋所谓的“道”,另一部分人成为所谓的“小人”去谋“食”来供养“君子”的所谓“道”之谋,这种历史悲剧,在奴隶、封建社会广泛存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更成为最普遍的现实,所有的人,都成为谋“食”的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真正的君子只有一个,就是“资本”,真正的“道”只有一个,就是资本之“道”,所有的人,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工人,无一例外地成为“资本”君子所统治下的“小人”,“小人”的谋食欲望与行为成就“君子”谋道的道德光芒,这,就是所有“人不知”世界里人与人关系的真相。 而真正的混蛋是那些把孔子曲解的人,包括所有挺孔与反孔的人,都是十足的混蛋,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搞清楚孔子究竟说的是什么。在“道,不同、不相为谋”一章里,本ID有这样的话:““谋”,就是“征求解决疑难的意见或办法”,引申为“谋划、商量办法”等,《论语》后面还有所谓“谋道”、“谋食”的说法,和这里的“谋”是一致的。”正如这段话所指出的,本章的“谋”,不是通常所理解的“营求”,而是指“谋划”。对于人来说,所有的行为、思想、欲望,背后都有一定的“谋划”、“意向”模式,孔子对这些模式进行高度的总结,划分为两种:道之谋与食之谋。这是人类所有欲望、思想、行为等的两种最根本模式。 何谓“食之谋”?就是“馁、耕、食”三位一体。“馁”,饥饿,如果人人天生都不会饥饿,那就不存在“食“了;如果哪一天,人不用吃饭就可以活着,一切阶级、分工等等就自然会消失了。如果人人都不用吃睡、长生不老,个个能穿越宇宙、把太阳当足球踢来踢去,试问,人类的社会模式还可能一样吗?马克思、孔子理论的出发点都很简单,就是现实人的存在,现实的人都要吃、都要死,只要该前提存在,马克思、孔子就万古不磨。“馁”了,就要“耕”,天上不能掉馅饼,这样就必然有物质的生产、进而有社会的分工、最终形成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社会结构。“耕”了,才能“食”,这个“食”的分配问题,就成了所有阶级社会的核心问题。“馁、耕、食”,概括了“人不知”社会一切的行为模式,所有与“人不知”社会相关的理论、实践,都离不开这个模式。 孔子的深刻还不在于仅仅指出了“人不知”社会的这种必然模式,而在于明确指出“耕也,馁在其中矣”。本来,因为“馁”、所以“耕”,但在“人不知”的社会里,“耕”却不能消灭“馁”,反而要不断产生“馁”。这里有两种含义:其一, “馁”产生一定的“耕”,相应又激发出新的“馁”,生产力的发展更激发起人类新的欲望,“得陇望蜀”,人类的欲望不断延伸,人类的创造力也不断延伸,人类生产力更不断延伸,这不断构成人的类层面上“馁、耕、食”的恶性循环;其二,一定的“耕”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下,相应产生“食”的一定分配模式,使得相对的“馁”成为“人不知”社会的常态,“耕”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不能消灭“馁”,反而是不断制造“馁”,这构成了人的社会层面上“馁、耕、食”的恶性循环。 对以上两个恶性循环,孔子都是坚决反对的。第一个恶性循环,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循环之所以是恶性的,就是其对应着一个荒谬的前提: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自然有无限的空间允许人的欲望无限地膨胀,相应地,生产力可以无限发展,物质可以无限可分,人类被假设成一个只要给予足够时间,就可以无所不能的“准上帝”。这样的假设,其荒谬性已经在人类的实践中被不断证明,而孔子在2000多年前已经明确指出。第二个恶性循环,涉及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在那种荒谬地假设所谓“看不见的手”的理论里,“耕”成为了新的“准上帝”,无论是斯大林式还是英美式的资本主义,这都是其社会构建的思想核心。斯大林式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黑格尔化,社会的发展被当成一个必然的绝对过程;而英美式把“看不见的手”当成“上帝”,把市场当成“上帝”,本质上和斯大林式把社会发展规律当成“上帝”的逻辑是同构的。所有类型资本主义的共同荒谬逻辑,都要假设一个“看不见的手”,斯大林式资本主义如同天主或东正教,而英美式资本主义如同基督教,前者的救赎需要一个如同教会般的社会运动的媒介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性、必然性进行人间的催眠,而后者的救赎可以直接、个体地在市场里“因信称义”,用所谓的市场、市场规律,以及每时每刻的资本自渎进行同样人间的催眠。上帝是没有的,所有的上帝不过是人的自渎。这类人间的催眠,无论如何表面地不同,本质上都要自渎出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上帝的手”来精液般去理论着、实践着、意识形态着。这宗教传统与资本主义模式间的对应关系,虽然是本ID发前人所未发,但在欧美历史中却有着最直接的印证:斯大林资本主义在东欧南美等天主或东正教发达的地区生根发芽,而英美式的资本主义在西欧北美等基督教发达的地区根深蒂固。 孔子明确地反对这两种荒谬的逻辑,明确地反对各种“上帝”、“准上帝”的思维、行为、社会模式。孔子明确指出,“馁、耕、食”的“食之谋”,必然导致“人不知”社会的恶性循环。孔子提出的是“君子谋道不谋食”,“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首先就要打破这种荒谬的“食之谋”,从而彰显“道之谋”。何谓“道之谋”?“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对“馁、耕、食”的“食之谋”“不同、不相”也。“道之谋”,不离“闻、见、学、行”,前几章已经反复强调“多闻”、“多见”的重要,“闻、见”是“学”的基础,没有“闻、见”,就无所谓“学”,而没有“学”,就无所谓“行”。在第二章里,明确指出了“学”包含两个不能偏废的方面:1、对照;2、校对。而这个对照、校对,都是在“闻、见”的基础上,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闻、见”之“多”,归根结底不离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这两个方面,那种从“馁”出发的“闻、见”,是不可能“多”的。要“多闻、多见”,进而能真正地“学”,真正地面对现实进行对照、校对,前提是对“馁”的“不同、不相”。 恩格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向量加法的比喻:每个人构成一个向量,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所有向量之和。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方向无限扩张的“馁”之分量,那么,无论人类社会如何改朝换代,这总和之中,以“馁”为基础的“馁、耕、食”模式就不可能改变。要改变这种模式,就必须要对“馁” “不同、不相”。注意,这里并不是要鼓吹禁欲,而是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通过对自然以及自然与人关系的“多闻、多见”,使得能通过相应的“学、行”去把人类的“馁”“对照、校对”在一个自然与人的现实关系能允许的范围内。人的自觉,首先是对人之“馁”的自觉,因为不自觉、无限制的“馁”只能导致人的灭亡,而人的存在是一切关于人的理论、实践的唯一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个理论、实践都是废话。 但对“馁” 的“不同、不相”,不是要去制造什么新人,不是要去延续那些灵魂改造的闹剧。所有关于人性改造的谎言与妄行,都有着人性存在先验性的荒谬前提。人之“馁”,并不是先验存在的,并不是“不患”的,而是有其位次的,是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现实关系中不断位次的,只要这种现实关系存在着,人之“馁”就会不断产生。需要改造的是现实本身,而不是人本身。由此可见,一切以国民性、人性、灵魂改造为前提的,即使披着马克思外衣的人,却依然掩盖不了其彻头彻尾的不马克思。任何以国民性、人性、灵魂改造为前提的,其实质就是不敢去触动或变相保护真正根本的现实利益。而不从“耕、食”出发,不对“耕、食”进行“不同、不相”,不可能有真正的对“馁” 的“不同、不相”。 “耕、食”关系中,在现实中,最根本地,就是显示出相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分配制度。而站在人的社会层面,分配制度是最关键的。“民以食为天”,这里,不单单指“吃”相关的“食”,更指一切与人的欲望满足相关的“食”,以及一切相关的分配制度。前面的分析里已经详细说明,以“馁”为基础的“耕”,必然导致“馁”的常态,从而延续、扩大“馁、耕、食”的恶性循环,而以“耕”为基础的“食”,同样如此。“耕”为基础的“食”,也就是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在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决定了分配中的主导地位,这里就关系到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关系,私有制必然导致拥有生产资料的一方在分配中拥有统治的地位,从而导致在社会层面,阶级性的“馁”的必然存在。所谓阶级,归根结底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要打破这种社会层面的“馁、耕、食”的恶性循环,必须对“耕、食”进行“不同、不相”,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耕”中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关系进行“不同、不相”。 当然,可以通过国家的力量,在保留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对“食”中的分配进行调节,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恶性循环依然。而更重要的是,站在现实的层面,一个由不同国家组成的世界,除了各国内部生产资料私有所带来的恶性循环,因为生产资料占有程度不同所带来的国与国之间的“馁、耕、食” 恶性循环,同样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现象。这种恶性循环,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时代能实现类似国家保留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对“食”中的分配进行的相应治标性调节,就更不用说治本了。而治标是没用的,关键要治本。归根结底,不推翻私有制,一切都是瞎掰。 对“馁、耕、食”的恶性循环进行“不同、不相”,就是要将之改造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人的现实存在中,“馁、耕、食”是不能改变的,“道之谋”是不能脱离“食之谋”的,否则,所谓的“不同、不相”就是自立其相了。正因为有“馁、耕、食”恶性循环之相,才有“道之谋”的“不同、不相”。这里,必须在“多闻”、“多见”的基础上“对照、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所“需”,按照这个所“需”来确定“食”的分配,由此分配而确定其“耕”,从而构成人的现实之“馁”。也就是说,“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是要把“馁、耕、食”的“食之道”恶性循环通过“不同、不相”反过来,形成“食、耕、馁”的良性循环。人的自觉,人类的自觉,就在于对现实之“需”的“闻、见、学、行”上。 以欲望、以“馁”决定所“需”的,不过如禽兽、畜生,而人之“需”,必须首先要成为“人”,成为“天地人”结构中的“人”,成为“天地之心”,这样才资格成为真正的人。在“天地人”结构中,人之“需”的确定,只能在对人与“天地”关系的“闻、见、学、行”中进行,而这个确立,是“不患”而有其位次的。因为对于“人”的存在来说,有一点是“不患”的,就是“人”必然在世界中存在,必然在“天地”中存在,人存在的状态,必然在“人”与“天地”的结构关系中得到确立,这种确立是“不患”的,无论人类是否自觉,这个“不患”是无可改变的,除非人类有一天可以不在“天地”中存在。而自觉的人类,会在这“不患”中变其位次,从而使其所“需”也因此而位次,这就有了“食、耕、馁”不同位次的良性循环。而这,才是孔子所说的“道之谋”,也才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真正解决后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所谓的解决,并不是停止不前,反而是一个真正的开始,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良性循环的真正开始,这也才是孔子、儒学站在“天地人”结构中所说的真正的“和谐”。 所以,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矣”,这个“学”,这个“天地人”结构中人自觉的对照、校对,是“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关键所在,“多闻、多见”,归根结底是为了“学”,而“学”的目的是为了“行”。而人类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禄”,就在“学”之中。因此,“君子忧道不忧贫”。所谓“贫”,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归根结底就是“馁、耕、食”恶性循环的必然结果,在此间打转,是不能打破的,担忧也没用。在“食之谋”打转是没用的,必须“闻、见、学、行”“道之谋”,把“馁、耕、食”的恶性循环“不同、不相”为“食、耕、馁”的良性循环,才是真正的解决。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按“道之谋”谋划而不按“食之谋”谋划。以人的欲望饥饿为基础的生产,新的欲望饥饿就在其中啊;以人与天地关系中对照、校对确定人之所需,福运、真正的幸福就在其中啊。君子只担忧如何“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道之谋”,而不担忧“馁、耕、食” “食之谋”的恶性循环必然导致的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贫穷。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zh.html ××××××××××××××××××××××××××××××××× 子曰:君子不器。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 钱穆:先生说:君子不像一件器具(只供某一种特定的使用)。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不是器具。 详解: 上面及通常的理解,都从朱熹而来,朱熹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礼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如此解释,成了其后华而不实、追求所谓通才之风大盛,最终导致国家大衰的根源之一。所谓通才,实则不通,不过自渎而已。而该思维模式却成了所谓士人儒者的一种追求与标榜,到如今,江湖术士依然继续贩卖所谓一通百通的废话与呻吟。所谓一通百通之人,不过是假设世界服从一个共同的看不见或看得见之手,只要抓住这手了,人就圣人,人就上帝,人就一通百通。这种弱智呻吟在宋儒之后如此流行,都离不开对“君子不器“的误解。按照他们的逻辑,“器”了不能“君子”,而腐儒又自以为君子,当然就要假设或把自己装扮成“不器”了,也就是要“成德而用无不周”了,抓一种有形无形之手而君子自己、上帝自己了。结果,中国就被这群牛皮废物给废物了。但如此习性,在中国人的根子里就没被废物过,一有机会就吹又生了。这种东方式弊端归根结底是从对《易经》的误解开始,道家等的思维基本都从这种误解而来,从这种一通百通自渎模式开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这种一通百通自渎模式的最好写照。孔子、儒家坚决反对类似模式,但从宋儒开始,由于儒家在隋唐佛道两家的大发展后十分低迷,这群入主出奴又惯于偷食的蠢物,对儒家毫无了解,对佛道更无了解,先以道解佛,然后用道化的所谓禅宗去装扮自己,反过来又开始打压禅宗道教,从此,腐儒所腐败的儒家就成了中国文化历史中最无耻的一群。 在西方传统下,这种所谓的通才是没有市场的,当然,西方不乏所谓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特别在十九世纪之前,真正的大学者都是百科全书式的。但西方的百科全书式可不是一通百通的中国腐儒式通才,而是因为当时的科学发展还在初级阶段,知识相对来说并不太多太复杂,因此,一个人对大多数的学科都有所深入,这并非难事。到如今,百科全书式基本不可能了,即使在一个大学科里,例如,数学,新分支不断产生,根本就没人能对每个分支都深入之,对数学大角度的把握是可能的,但一旦深入到具体的问题,根本就没这可能了。其他学科的情况也一样,这也是如今专家流行的主要原因。这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所谓的专家可以组成小团体,而这些团体,越来越像天主教中的教会组织,其间的腐败与堕落,不难想象。人类的困境,就在于这东西困境之中。东方一通百通的自渎,与西方最终教会化的自虐,构成了人类的两个困境。西方教会化的一个结果就是科学神学化,而社会科学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以资本同一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身。而东方一通百通的自渎,说白了,不过是巫文化的残留,当江湖术士用所谓中华文明反对西方科学霸权主义时,不过是用残留的猿尾巴去反对同样意淫而大的神阳具。东方一通百通的自渎巫文化不过是残留的猿尾巴,西方教会化的科学神学不过要阳亢而死的神阳具,两种同样丑陋之物,一场棍子对棍子的闹剧。 何谓“器”?《易·系辞》:“形乃谓之器。”,“器”就是“形”;何谓“形”?“形”,就是“相”。何谓“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相”。“道,不同、不相为谋”,要“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闻、见、学、行”“不相”之谋。上面所说的东方猿尾巴与西方神阳具之困,都在于自相其相。东方猿尾巴,以为只要明白了尾巴,就明白一切棍状物,一通百通,自相一虚妄的一通百通之相,最终让东方彻底地猿尾巴了;西方神阳具,以为只要生命不息、阳具不断,世界就可以彻底被神阳具化了,一切,无论是棍子还是非棍子都可以被神阳具了,典型的花痴自虐狂,自相一切可被神阳具、被阳具之相,最终只能让西方彻底地神阳具了。可惜,一切想象中最阳的具往往意味着现实中彻底的不举,世界是否阳具,不是阳具而能阳具的,更不是一切有关棍子的自渎与自虐所能棍子的。自渎与自虐、一切自相其相,归根结底来自人的贪婪与恐惧,来自其“馁”,来自“馁、耕、食”的恶性循环,都是同一货色的玩意。该循环不单单在物质与社会的层面存在,同样在人的心灵层面存在,所谓的“心田“,被“馁”的种子播种后,人,自相其相对其耕种,然后结出虚幻的果实来自渎自食,最后还是“馁”,虚幻的果实又成了“馁”之种子恶性循环下去。有如此的社会,就有如此的人心,反之亦然;一个被“馁、耕、食”所恶性循环的社会,同样有这一颗颗被“馁、耕、食”所恶性循环的人心,反之亦然。君子不相,君子不器,君子不同,不相、不器、不同的,就是这“馁、耕、食”的恶性循环。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相。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25.html ×××××××××××××××××××××××××××××××××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杨伯峻: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钱穆:先生说:古之学者,是为己而学的。今之学者,是为人而学的。 李泽厚:孔子说:古时的学者是为了改进自己,今天的学者是为了教训别人。 详解: 这是众说纷纭的一章,但所有的解释,都本于厚古薄今的路数,将“为己”、“为人”打成两橛,将“为人”贬义化,将“为己”神圣化,不过都是宋明腐儒“扬内圣、贬外王“的伎俩。宋明最终都被外族所灭,绝对不是历史的巧合,而要大大归功于他们这种误人误国的荒唐伎俩。 “内圣外王”本是一体,内不圣的外王哪能持久?外不王的内圣顶个屁用!所谓“学”?是 “多闻”、“多见”基础上的“对照、校对”,不离“天地人”间的大易流行。 “为己”、“为人” ,最终都要成就 “内圣外王”,岂能将“为己”、“为人”割裂?单纯“为己”与单纯“为人”,同样只能制造 “馁、耕、食”的 恶性循环。无论标榜“为己”的英美式资本主义,还是标榜“为人”的斯大林式资本主义,都逃不出这个循环。 从语法上看,本章是明显的互文,古文中,为了语言的流畅与对称,这十分常用。这里,无须追究所谓蛋与鸡的关系,无须追究究竟是“为己而为人” 还是 “为人而为己”, 归根结底,都是 “内圣外王”、“为己为人”一体。这,无古今之别,离此之学,只能是伪学,不可能是真正的学问。而伪学,又何能称为“学”?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无论古今,真正的学问与学人,都不离 “内圣外王”、“为己为人”的一体之学 。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4l.html ×××××××××××××××××××××××××××××××××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 杨伯峻:孔子说:读书三年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 钱穆:先生说:学了三年,其心还能不到谷禄上去的人,是不易得的呀! 李泽厚:孔子说:学了三年,还没有做官的打算,这很难得。 详解: 上面以及通常的断句都是“ 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按这种断句解释的逻辑,难道 “ 百年学,不至於榖,更不易得也”?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何谓“至”,就是尽善尽美,“不至”,就是没有达到尽善尽美。 上章中孔子说:“无论古今,真正的学问与学人,都不离 “内圣外王”、“为己为人”的一体之学 ”。这种学问,不单单是书本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当下的实践中对照、校对。因此,三年学而达到 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算不算一事无成呢?孔子不认为这样,只要能“於谷不易”,就算有所得了。 何谓“於榖不易”?“榖”,由于现在用简体字,都写成“谷”,就和山谷的“谷”给混在一起了。而通常把这里的“榖”解释成粮食的总称,进而引申为俸榖。其实,这里的“榖”应该解释为“生、活着”的意思。《诗经》里有“榖则异室,死则同穴”,就是这个意思。“於榖不易”,就是只要活着就不改变,一生不变,“易”是改变的意思。 “学”,有一个退转的问题。 “三年”,只是一个约数,不是实指三年,三五年、或七八年,甚至三、四十年,很多人的“学”就全变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达到不退转的地步,为五斗米折腰去了、为名色折腾去了、为新嘲玩意忽悠去了,他的学,并没有一个不退转的根基,风向一变、环境一变,全变了。学,虽然还不能尽善尽美,但在根本上透脱了,在根本上通达了,才有可能不退转,才可能“於榖不易”,这种状态,是“学”的一个重要的位次,是学有所成了,所以是“得也”。而没达到这种对“圣人之道”之“学”不退转、“於榖不易”的状态,是不能算“得也”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孔子说:多年 闻 “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 ,虽然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能对“圣人之道”的“学”达到一生不退转的位次,这才算是“学”有所得啊。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7e.html ×××××××××××××××××××××××××××××××××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杨伯峻:孔子说:做学问好象 生怕赶不上; 还生怕 丢掉了。 钱穆:先生说:求学如像来不及般,还是怕失去了。 李泽厚:孔子说:学习好象生怕赶不上,又怕丢失了。 详解: 不明白上章,这章也只能如三位般胡解一通了。 《广雅》有“及 ,至也”,“不及”,就是上章的“不至”;“如”,而,表示连接;“学如不及”,学如不至, 对照、校对“圣人之道”进行学习而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为什么这样?因为“犹恐失之”。“犹”, 不是通常所解释的连词,而是“踌躇疑惧”的意思, 《老子》有“ 犹兮若畏四邻” ;“恐”,恐惧、疑虑;“失之”,使之失,之,指代 “学”; “犹恐失之”, 踌躇、恐惧、疑虑使 “学”迷失,因此达不到 尽善尽美 。 “学”,最经常的状态其实就是 踌躇、恐惧、疑虑,特别面对各种的理论、情况,众声喧哗,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辨别,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患得患失,不能悬崖撒手、直下承担,归根结底就是不敢承担。在第七章里,本 ID 反复强调了承担的重要,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但是,只有奴隶才需要解放,只有奴隶才需要自由,只有奴隶才需要尊严,而你本解放,你本自由,你本尊严,又何须劳什子的解放来解放你、自由来自由你、尊严来尊严你?你只要承担,人一样去承担。承担什么?承担这个天地,人,天地之心;天地,人之躯壳,你连自己的躯壳都不能承担,你还能算是人吗?承担,就是《论语》、也是儒学的真精神。” 《易经》有“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以天地为“学”,对照、校对,不光光如现在的所谓实用科学般只在表面上打转,更不能如思辩哲学般凭空预设些先验前提,而是直下承担,天地之德,最直观、最当下的,就是“天之不息、地之载物”,任何科学、哲学,都不能违背这最直下的现实逻辑,这就是儒学之“学”所对照、所校对、所承担的,而人的现实存在,个体的现实存在,同样是儒学之“学”所对照、所校对、所承担的。放弃了承担,把承担归置到虚幻的上帝式前提上,都是没有智慧从而 踌躇、恐惧、疑虑所致。任何缺乏人的现实承担之“学”,都只能是小人之“学”,而不是儒家的君子之“学”、圣人之“学”。何谓“小人”?因没有智慧而踌躇、恐惧、疑虑,令顶天立地的“人”为之而小者。人之小,皆自小之,小人逃避承担、敷衍承担,最终还是在承担之中,因为承担是“不患”的,不管是直面还是逃避,承担都是现实存在的。 承担,最重要的就是承担这个人之生死、人所有的错误与罪恶。学,为什么会有 踌躇、恐惧、疑虑?就是企图要去证明自己的正确,企图要去找一条所谓永远正确的道路。但天地就是你的,天地里的道路都是你的道路,如果不去走,如果没人去走,怎么知道是错误的?任何的道路,都只能是人走出来的,在没走之前,又有谁有资格当上帝去宣告其对错?儒学,不是要给一个所谓正确的标准来规划天地,而是要“行之”,而 是要承担。任何的智慧,必须以承担为前提,没有承担,是不会有任何智慧可言的。尽善尽美,不是一个固定的、先验状态,归根结底,就是承担本身。只有智者、仁者、勇者,才会有真正的承担,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仁、大勇。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 闻 “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 而不能达到尽善尽美,是因为 踌躇、恐惧、疑虑 使它迷失而不能直下承担。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a0.html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杨伯峻: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 不读书,就 会缺乏信心。” 钱穆:先生说:“仅从外面学,不知用思想,终于迷惘了。仅知用思 想,不向外 面学,那又危殆了。” 李泽厚: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危险。” 详解: 这是比康德“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更彻底穷源的一章。“学”, 闻 “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这是以差异性为前提的;而“思”,《说文》有“思,容也”,“容”,离不开一定的范式,例如一个筛子,对水来说就不是“容”的,还有所谓不可思议,相应的潜台词就是“可思”有一个潜在的标准,超过这标准的,就被当成不可思议了。“思”的前提在于同一性,例如,能被欧氏几何所“思”,那其潜台词就是对象运动的刚体性在所“思”的对象中具有同一性,因此才会有把所有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当成一样的可能。如果没有“同一性”,一切科学都是不可思的,例如物理,一个最简单的同一性例子就是在狭义相对论里,任何惯性系都被看成同一的,如果没有这同一性的要求,狭义相对论根本无法展开。在哲学里,就算是以重整形而上学为己任的海德格尔,其存在之“思”,也摆脱不了某种“同一性”的潜台词。 对于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学”与以同一性为前提的“思”,孔子的见解与德里达有相通的地方。德里达那里,差异性与同一性纠缠在延异之中,同时在场或缺席,在延异中不可能纯粹地分解或确立差异性与同一性,也不可能由差异性与同一性构造或结构出延异,这与“合二为一”或“一分为二”的胡诌辩证法没任何关系。“合二为一”或“一分为二”这类垃圾命题,只能是那些毫无哲学素养的野鸭店哲学家才可能当成宝来忽悠。 上面三家与通常的解释,都不知道何谓“学”何谓“思”,更不知道“学”与“思”所隐含的前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典型的互文, 求所谓“ 学而不思”、“思而不学”,都只能迷惘、疲怠而无所得。 “学”与“思”,当下地纠缠一起不可分。任何的“学”,都以同一性的“思”为前提,这一点,连康德都很清楚,如果没有“思”的某种前提性结构,“学”是不可能的;而任何的“思”,都以差异性的“学”为前提,这一点就不是康德所能知道的,德里达说“我呈现给自己,是在语言之后”,这就有点靠谱了。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将差异性的“学”与同一性的“思”分开,都只能 迷惘、疲怠而无所得。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ef.html ××××××××××××××××××××××××××××××××× 子曰: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杨伯峻: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亲近了, 他会无礼; 疏远了,他会怨恨。” 钱穆:先生说:“只有家里的妾侍和仆人最难养。你如和他们亲近, 他将不知有 逊让。你如和他们远了,他便会怨恨你。” 李泽厚:孔子说:“只有妇女和小人难以对付;亲近了,不谦逊;疏 远了,又埋 怨。” 详解:在《论语》最被诟病的章节中,本章肯定能排上前五。可笑的是,在这前赴后继对孔子的歪曲里,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如上面三位一样,连基本的断句都出了问题。“唯”,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句子,没有含义;“女”,在《论语》中,都通“汝”,例如“女与回也”、“女为君子儒”等,没有一处是解释成“女人”的;而“子”专指“儿子”,是很晚的事情,在《论语》时代,“子”就是指儿女,没有性别上的特指,“女子”就是“你的儿女”;“与”, 本义“赐予 ,施予,给予”,引申为跟随;“为”,变成、成为;“难”,灾难、祸患;“养”,通“痒”。 人的现实存在,不离“闻、见、学、行” ,有所“闻”、有所“见”,因此有所“学”,最终依“学”而行;人有所“行”,都有“闻、见、学”的影子,人的所有现实行为,都不是无源之水,都和某种先前的“闻、见、学”相关,各人的“行为”互相影响,又逐步构成社会的行为模式。对于“学”, “闻、见、学、行” 的中枢,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跟谁学”。任何的“学”,也都有一个现实的“择师”问题。这里的“师”,不单单指人。西方有所谓重真理更胜于重老师,那不过是把“师”给狭义化了,一切让你可“学”的,都是“师”。但“师”是有位次的,君子“学”和小人“学”的区别在于,小人自小之,把顶天立地的人,弄成权名利色的奴隶、弄成一种所谓先验模式的奴隶。人的眼睛,都是给这些小人之“师”弄瞎、弄坏的。 “近”,依附;“之”,指代前面的“小人”;“孙”,这里是本义,不是通假,引申为“子嗣”。依附小人,必然依附其“学”,然后不断“徒子徒孙”下去,都是小人、小人之“学”的子嗣,不是你的子嗣了。“远”,违背,小人之“学”,都离不开先验的虚妄假定,将这虚妄假定当成“上帝”,一旦有人违背,必然危及其“学”的存在,自然就会埋下仇恨。为什么?小人之“学”,归根结底就是其现实权名利色的根基,任何把其现实根基拔除的,又怎能不引其仇恨?特别地,当一个人先 跟随 其“学”的人最终违背其“学”,这样的仇恨就不是随便可以消解了。所谓门户之争、清除门户,无不源自这种仇恨。一旦开始“择师”出问题,那后面的问题就无穷无尽,无论是依附还是违背,都是灾难、痒疾。 君子之“学”,不是私学,没有任何的门户。天地,无论多宽广,都不过尔心之一尘,又有什么可以门户之?君子之“学”,是现实而不被现实所现实之学,是究底穷源而不被其所困之学,是“不相”而无“不相”之学,是无学而无不学之“学”。君子之“学”,首要确立的是一个“天地人”结构中顶天立地的“人”,这个“人”,不是人道主义者所谓人性垃圾堆积起来的废物,人,连无限都不能将之束缚;没有人,无限也不能命名,又哪里是所谓的人性垃圾可以定义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孔子说:是的!你的儿女跟随小人而“闻、见、学、行” ,就产生灾难、痒疾。依附小人,就失去子嗣;违背小人,就埋下仇恨。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j6.html ×××××××××××××××××××××××××××××××××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杨伯峻: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钱穆:先生说:“只有 上知与下愚的人不可迁移 。” 李泽厚:孔子说:“只有最聪明的和最愚蠢的,才不改变。” 详解: 本章字面简单,却曲解多多。其中的“与”是解释的关键,上面三位和通常的,都把“与”解释成“和”,但这只是一个后起的意思。“与”的本义是“赐予”,原来是指朋党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赐予,因而引申为“结交、亲附”。 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上知”就是君子,“下愚”就是小人,为什么?因为没有“上知”,不可能成为君子。儒家最注重智慧的,而智慧的获得,与“圣人之道”的“见、闻、学、行”是一体的。“见、闻、学、行” “圣人之道”必须达到不退转的位次,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也就是“上知”的呈现。要不退转,必须彻底穷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及”就谈不上“上知”,而没有“上知”,也成就不了真正的“君子”。而“小人”,将人自小之,与世漂移,浮萍无根,何谈智慧?对于人来说,最大的愚蠢就是这“将人自小”,“小人”就是真正的“下愚”。 君子为什么要“与”小人、结交小人?因为君子都是从小人而来,从小人转化而来,任何人,在没有“见、闻、学、行”“圣人之道”之前,都是小人,都曾自小之。“圣人之道”,是大道,不是私道,永远活泼、当下地呈现,即使没有孔子,“圣人之道”也不会被掩盖,而任何人,只有“见、闻、学、行”“圣人之道”,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才可能转小人而成君子。君子,不可能与小人为敌,而是要去结交他们,对其“小人”之相“不相”之。但一般的人,如果没有达到不退转,在与“小人”的结交中,就会面临上一章的情况“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因此,站在现实的立场上,孔子还是主张“远小人”,特别小孩子,一定不能交给小人“教育”,否则后患无穷。 但真正的君子,不单单要出于污泥而不染,而且更要赴汤蹈火,于恶世恶人中“见、闻、学、行”“圣人之道”,不如此,无以成就真正的不退转,也无以使得“人不知”的世界转化成“人不愠”的世界。“唯”,这和上章不同, 表示希望、祈使 的意思,这是孔子对所有立志成为君子的人的希望与期许。“上知”,具有真正智慧的君子,达到不退转的位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移”,当然也包括“与小人”的情况,也只有通过“与小人”历练,才可能成就真正的不退转。“不移”,不改变、不退转的意思。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愿真正 “见、闻、学、行”“圣人之道” 的君子, 结交、亲附没有智慧、充满贪婪、恐惧的小人而成就“见、闻、学、行”“圣人之道” 的 不退转。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8kv.html ×××××××××××××××××××××××××××××××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1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语》详解继续
jove20020 2010-10-6 21:06
小博继续转发个人认为尚可的博文内容,基本是其原话,还是非常尊重此人。希望朋友浏览一下,从中主要学习的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一种对待事物的心态。 还是那句话:愿拍砖的随便,只是希望做任何事情都是出于理性的思考而非总是处于头脑发热,且总是跟风,相信来此的朋友都是接近而立之年的人了,甚至N多人都是已过而立之年,更是应该对所作出的事情负责,摆脱人的贪痴嗔慢疑,做应该做的,YY没有任何意义,当XX也如愿XX时,依然照旧,没意义。一切自重。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详解:“闻圣人之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地“承担”,就要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对于这个“承担”的开始,“子在川上”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其他语录,都是简单的“子曰”,为什么这里偏偏多了“在川上”?“川”,不是一般的河流,而是指河的源头,这里更指代“承担”“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闻圣人之道”,就是“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源头,因此才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在川上”,无论是否实指孔子真的站在某条河的源头,都更重要地指向“承担”“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这里,既是孔子的自我感慨,也是对要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的忠告。 所有的人,都把“逝者”这句解释成“消逝的一切都如同这河水一样不分昼夜”之类的玩意。但这种解释是完全错误的。“逝”是“誓”的通假字,“逝者”就是“誓者”,就是决心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君子“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就如同每条河的源头,最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像大河东流归于大海,这个目标就是成就“圣人之道”,成就一个“不愠的世界”。“誓者”,决心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像河流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昼夜”,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朝夕”,也必须如同其中对“朝、夕”的解释,要从“天地人”三方面来理解。“舍”,去声,“止息”的意思;“不舍”,不止息,也就是“不退转”的意思。 这章的难点就在这个“逝”对“誓”的通假上,其实这种用法并不是孤例,《诗经》里就有“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其中“逝”就是“誓”的通假。以前的人解释《论语》,都是一章章分裂开来,所以被“川”字一迷惑,当然就会把“逝”解释成“流逝”之类的意思。但只要真正理解《论语》的精神,就明白,这话是和儒家强调的阳刚精神相一致的,和“易经”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一脉相承的。但细辩之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得个“天与其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得个“与天其时”,都不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地其利时而地与其利”、“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这里的“逝者”就是立志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最终要成就真正的“人和”,只有这样,才能真明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流的源头,抚今追昔、满怀感慨,自告且忠告所有决心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立志“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这里必须明确,这话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也是对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励。这种感慨并不是孔子一人所独有,所谓同声同气,有此心,必有此感。这,超越时间,所谓万古同一情怀矣。本ID所写是否正解,无此万古同一情怀之章句蠹虫,没资格讨论!同样,也需先有此情怀,方可言《论语》、孔子矣。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qn.html ×××××××××××××××××××××××××××××××××××××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详解:这句话和前面的有点不同,字面意思很简单。“弘”,“使~光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使道光大,而不是道能使人光大。”然而,字面简单的,往往理解起来更复杂。这个简单的句子,却厘定着《论语》、儒家对“人”与“道”关系的基本看法。 有一个很坏的传统,总把“道”往虚无缥缈中寻去。这种把戏,千百年来一直愚弄着偷心不死之人。而对于《论语》、对于儒家,这种把戏是无效的。儒家从来都是现世的,无论这“道”是何道,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承担”上。在《论语》里,“道”只指“圣人之道”,只和现世有关,只和现世的“人不愠”有关。任何往虚无缥缈处瞎推的把戏,都只能是把戏。 还有一种更坏的传统,就是以“道”压“人”,把“道”描绘成一个虚无缥缈的远景,然后让现实的“人”为这个虚无缥缈的远景垫背。这,比起“一将功成万骨枯”还要残忍。后者,至少还有一个“一将功成”让大家唾骂。而当把“道”有意无意地装扮成虚无缥缈的远景时,则连对它的唾骂都变成此等造假戏剧中的荒谬情节。这种荒谬的悲剧,在历史上不断重复。 但比起下面这种,以上两种就不算什么了。历史上永远不缺这种人,他们以“得道者”、“行道者”自居,以“道”的代表自居,他们成了人间的上帝,他们制定人间的法律,一切违背他们的就成了大逆不道。历史上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却往往是个个道貌岸然,一副拯民于水火的姿态,私下却干尽见不得“人”的事。这种“挟私道以令诸人”的人,难道还少见?而“道”,是大道,是公道,不是哪个人、哪群人的小道、私道。只有“人”,才能使“道”得以光大,离开了“人”,并没有一个“道”可以让“人”得以光大。 “道”的彰显,是“人”现世存在的当下涌现,离开当下、现世,只能是虚无缥缈的远景,与《论语》、儒家的“圣人之道”毫无瓜葛。这里,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前面曾提到的《论语》、儒家和西学中的柏拉图、耶教、科学主义等的根本分歧。对于后者来说,是“道能弘人”,在柏拉图那里“道”是理智的光芒,在耶教那里“道”是上帝,在科学主义那里“道”是科学;但对于《论语》、儒家来说,是“人能弘道”,理智的光辉、上帝、科学都离不开“人”,没有“人”,这些所谓的“道”都没有任何的意义。正由于《论语》、儒家的这种精神,使得西式的宗教在中国从来都没能得到光大。 有人可能要问,这样是否意味着《论语》、儒家否认客观的规律?其实有此一问的前提,就是一种西学的思维语境。对于《论语》、儒家来说,客观规律的有无并不是一个首要的前提,无论有无,都是“人”必须承担的。在“天地人”模式中,客观规律属于“天地”范畴,构成“人”展现的舞台。打个比方,对于“人”这个演员来说,无论舞台如何,演好戏是最重要的,而好的演员,无论怎样的舞台,都会充分利用构成这个舞台的当下、现实的条件。《论语》、儒家并不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但这只构成“人”活动的舞台,而不构成“人”的表演、显现。对于《论语》、儒家来说,“道”只特指现世、当下的“圣人之道”,并不是一般所理解的本体、本原、规律之类的东西,这一点,对于已经受西学影响太大的国人来说,是需要反复强调的。 有人把儒家归于西学“人本”主义的范式,完全是无的放失。儒家的“人”,是站在“天地人”的宇宙结构下说的,并不需要一个“人本”主义来“本”人。“人本”一旦被主义,就会失去一切主意,变成意识形态的闹剧。而用西学的“结构”范式来考察儒家的“天地人”结构中的“人”,同样是无的放失。“人”在“天地人”结构中并不是某种构成因素,而是展现,“天地”只是“人”展现的舞台,而这一切都是当下、现世的。这里的“人”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正“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一种暂时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不知”的人。这两种人构成了所有的人,用现代术语就是包括了构成社会的所有人。 因此,根据“人”的两种不同含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必须至少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对于正“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来说,他们的“闻、见、学、行”能使得“圣人之道”得到彰显、涌现,但并不是他们“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就使得自己得以高人一等、凌驾于别人之上,成为所谓的精英,甚至打着“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旗号行其私道;其二,对于暂时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不知”的人,“圣人之道”的彰显、涌现并不能离开他们,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不能离开“人不知”的人,并不能打着一个抽象的、虚无飘渺的“圣人之道”去利用“人不知”的人,把他们当成就一个抽象的、虚无飘渺的“圣人之道”的垫背。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归根结底只有一点,就是“道”不是目的,只有“人”才是目的,只有现实中的“人”才是目的,一切以打着虚无飘渺的所谓“道”为目的,以现实的“人”为手段的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都是《论语》背道而驰的。对于《论语》、孔子、儒家来说,“人”是开始,也是目的,而“道”是手段,即使是“圣人之道”,也只是把“人不知”世界改造成“人不愠”世界的手段,无论从开始到成就,都离不开“人”。“道”是“人”行的,而非“人”是“道”行的;“道”是“人”光大的,而非“人”是“道”光大的。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算初步明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而人被无所本地抛掷在此世间,就是人的当下,就是人的承担,这构成了人的无所位次,而人“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才有这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才有个体的存在发展,这里没有所谓的悲剧、喜剧、正剧,没有人,无所谓天地,也无所谓人展现的舞台,又何来悲剧、喜剧、正剧?悲剧、喜剧、正剧都不过是人生“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而来的位次展现,这里所谓理智、情感的预设,没有人,又何来理智、情感?这里只有承担,人的承担,首先是对“人”的承担,由此承担,才有所谓乐、悲、情、智、观、欲等等葛藤,只有这样,才算进一步理解何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rz.html ×××××××××××××××××××××××××××××××××××××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详解: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攻”和“异端”。有把“攻”当成“专治”的,更有甚者,把“异端”解释成“不走中道”的,这些,都是胡解。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对《论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割裂去解释,真是“斯害也己。” 朱熹,宋朝大儒,他在《论语集注》里就把“攻”当成“专治”。但“攻”的古字,声“工”,从“攴”。金文“攴”,手持器械打击,相应,“攻”的本义是“攻打”。而“攻”的“专治”等意思,是相当后期才出现的,是从“攻打”引申为“加工”再引申为“研究”才出现的。而且,“攻”一般也不解释为“专治”,也就是“研究”而已,而不是“专门研究”。而“研究异端”,甚至是“专门研究异端”,又有什么问题?所谓一事不明,儒者之耻,异端不研究,怎么知道是异端?连异端都不知道,怎么正之同之?所以,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攻”,就是本义“攻击、攻打”的意思。 “异端”,有人解释成“不走中道、钻牛角尖、标新立异”之类的,这种解释确实够“不走中道、钻牛角尖、标新立异”了。如果说“端”是“头、边”等意思,那“异”于“端”,那不正好是“中”?这一点上,朱熹是对的,他解释的“异端”就是通常所理解的“异端”,就是“别为一端”、“非圣人之道”的意思。但由于他把“攻”解释为“专治”,“攻乎异端”就成了“专治非圣人之道”。可惜朱熹没生在当代,否则他一定觉得“专治非圣人之道”不是“斯害也己”,因为现在流行的是“专治梅毒”、“专治痔疮”、“专治不孕”,把“非圣人之道”当成“梅毒、痔疮、不孕”给“专治”了,又有什么不好?怎么会是“斯害也己”? 玩笑,就不继续了。“攻乎异端”,就是“攻打、攻击非圣人之道的别为一端者”。“斯害也已”,“这是灾害、损害呀”。是对什么的损害、灾害?是对行“圣人之道”的损害、灾害。在上一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解释中,已经说过:“对于暂时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不知”的人,“圣人之道”的彰显、涌现并不能离开他们,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不能离开“人不知”的人。”而“人不知”的人,就是“非圣人之道的别为一端者”,对这种人,不能采取“攻打、攻击”的手段,不能通过“攻打、攻击”的手段把他们消灭,否则就违背了同出于《论语》的“和而不同”的儒家精神。 对于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异端”只不过是“别为一端行非圣人之道”的“不知”者,如果没有这种人,“圣人之道”之行就成了无源之水。“不知”,如同米;“不愠”,如同饭;“圣人之道”,如同水、火;行“圣人之道”,如同利用水、火把米煮成“饭”;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当然就是那煮饭的人。而没有了米,没有了“不知”,没有了“不知”者,没有了“不知”的世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如何行“圣人之道”呢?对于“异端”,对于“别为一端行非圣人之道”的“不知”者,行“圣人之道”的君子不是要攻打他们、消灭他们,而是要如把“米”煮成“饭”般把他们从“不知”者变成“不愠”者,变成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把“不知”的世界变成“不愠”的世界,只有这样,才算是真行“圣人之道”。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s3.html ×××××××××××××××××××××××××××××××××××××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详解:这句话,《论语》成书以来,其断句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成“善恶邪正之间不能合作共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等等,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当成一个精英小团体了,把“圣人之道”当成了小道、私道,这是和《论语》、儒家“和而不同”的精神背道而驰的。试想,如果“道不同”就“不相为谋”,那何谓“和而不同”?难道“和而不同”就是在某个叫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组成的精英小团体里玩的一场无聊把戏?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通常的理解之所以出问题,关键是把“相”字当平声,当副词了,而这只是“相”的后生义。“相”,去声,本义是“观察”,引申为“根据外貌判断人的命运”,然后就有了“选择”的意思。这里的“相”就是“选择”的意思,“不相”,就是“不选择”。“谋”,就是“征求解决疑难的意见或办法”,引申为“谋划、商量办法”等,《论语》后面还有所谓“谋道”、“谋食”的说法,和这里的“谋”是一致的。 道,圣人之道,就如同大河,大河是不会去“选择”的、也不会去强迫“一致”,是“不相”、“不同”的。“圣人之道”之“谋”,就是“不同”、“不相”。“不同”,就是“异”,就像上一章“攻乎异端,斯害也己”所说,对“异”不能攻击,不能去谋求消灭“异”,否则就不能“不同”,就和“圣人之道”相违了;“不相”,就是“不以相而相之”,所有的选择都会有假设的标准,也就是以“相”相之,最常见的以“相”相之就是所谓的“以貌取人”,延伸下去,根据思想、观点、意识形态、经济水平等等,都是以“相”相之,都不是“不相”,是和“圣人之道”相违的。 “不同”和“不相”是密切联系的,“不同”是“不相”的实现,“不相”是“不同”的前提。只有“不相”,才可能“不同”,否则,前提就是“相”,就是以“相”相之,那么怎么可能有“不同”?其结果只能是某种抽象标准、某种统一模版克隆出来的玩意。而只有终于能达到“不同”,这“不相”才有意义,才能实现,否则这“不相”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成了一句口号。“圣人之道”,归根结底是以“不同”为基础的,只有“不同”,最终才能实现“大同”,“大同”的关键不是“同”,而是“大”,包罗万有,如“天地”般,而不是让花只有一种颜色、鸟只有一种叫声。真正的“大同”,不是“同而大同”,是“不同而大同”,要“不同”,首先就要成就其“大”。无其“大”,就无其“不同”。无其“不同”,就无其“大同”。 除了《论语》总纲的那三个“不亦”,“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条,是《论语》中极为重要的一章,在后面的语录中,对本章的意义多有阐发。例如,对于“不同”,有“君子和而不同”的说法;对于“不相”,有“有教无类”的说法。但后面这些,都只是本章思想在某些具体方面的具体化表述,都是从属于本章的。而本章的重要在于,它确立了行“圣人之道”的君子谋道的最高原则:不同、不相。必须注意的是,“不相”,不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思想不加选择,而是指对不同个体、团体的行为,不能用一种权威、上帝等独断的方式来以“相”相之,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su.html ××××××××××××××××××××××××××××××××××××× 子曰:有教无类。 详解:“无类”,就是“不相”,这一章,就是君子谋“圣人之道”所必须坚持的“不相”原则在上层建筑领域的一个具体化表述。这里的关键在“教”。“教”,不是平声,而是去声,在古代具有如下含义:教育、政令、法令、政教、教令、宗旨、学说或学派、宗教等。 用现代术语,这个“教”包括了整个上层建筑领域。“有教无类”,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只是从教育的角度讲,而是指行“圣人之道”,在上层建筑领域、当然也包括一般所理解的教育,但按现代的术语,还包括法律、舆论、行政、宗教、学术、艺术等等一切的上层建筑领域,相应地就要行“不相”之谋。只有这样理解,才算真明白何谓“有教无类”。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详解:“耻恶衣恶食者”,就是“相”,当然就“未足与议也!”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耻恶衣恶食者”究竟指谁?朱熹《论语集注》里,就把“志於道”之士和“耻恶衣恶食者”的人当成同一个人了。如果真这样解释,那这个“士”字就没必要了,完全可以变成“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志於道之士“耻”恶衣恶食者,这个“恶衣恶食者”主要是指别人,就是“恶衣恶食”的人,当然也可以指“志於道之士”自己,因为如果他自己就是“恶衣恶食”的人,他自己也看自己不顺眼,也“耻”之,也是可以的。 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如果一个人,立志要行“圣人之道”,却把人分为“好衣好食”、“恶衣恶食”两类人,也就是以贫富划分人,而选择以“恶衣恶食”也就是穷人为耻,远离他们,那这种人谈论的“圣人之道”只是羊头狗肉的勾当。为什么?因为他不能“不相”。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详解:本章是紧接着上一章的意思来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典型的“恶衣恶食”了,“人不堪其忧”,这里的“人”就是“人不知”的人,就是不能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对这种情况不能忍受,但“回”,颜回,孔子最出名的学生,也是孔子心目中立志行“圣人之道”的一个典型,他“不改其乐”,孔子因此给“贤哉,回也!”的赞誉,而且是一句话前后两次。为什么?因此颜回能“不相”,是真立志行“圣人之道”。 必须强调的是,颜回这个“安贫乐道”的典型,并不是故意去“贫”,并不是故意要“恶衣恶食”,也不是如某个历史时期里有的所谓“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或者如某些宗教所教唆的故意去苦行,这些都是严重地“相”了,这些都是和君子谋“圣人之道”所必须坚持的“不相”原则背道而驰的。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th.html ×××××××××××××××××××××××××××××××××××××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详解:上面两章都说到面对“贫富”的“不相”问题,不过都是从“安贫”而“乐道”这个角度说的。但并不是说贫穷就是好的,富就是不好的。“贫富”都是“相”,对于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来说,对于“贫富”只存在一个如何面对的问题,而不存在好和不好的问题。“贫”和“富”,都不影响行“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大道,不是某类人的专利,无论穷人还是富人,一律平等,没有哪类人有优先权。 “贫”和“富”,在任何现实社会中都会存在的,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在财富分配不公的社会,这问题就更加突出。但这里相应的理解,不能光局限在财富上,例如学识上也有“贫富”问题,权力、权利分配上同样有类似的问题。任何一个现实的人构成的现实中的社会,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绝对的平等,只要不平等,必然面临着“贫富”问题,无论是在财富、学识,还是权力、权利等方面,这个问题都是无可逃避的。 但这一章,自古以来都把其中的“难”当成平声,相应的断句其实就成了“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例如,朱熹等人就是这样把“难”当成“难易”的“难”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贫穷而不怨恨是困难的,富贵而不骄横是容易的。”而如果这是人之常情,那这话就成了废话,但事实上,这样的解释连废话都算不上,只能是瞎话。自古以来的现实往往是穷人经常乐呵呵,富人却骄横无理,要把穷人赶尽杀绝。这章,自古以来的断句、解释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里的关键在于“难”,不是平声,而“易”也不是“容易”的意思。不过还是先从“怨”说起,程度浅的“埋怨”、程度深的“怨恨”,被“怨”的就成了“仇人”了。这个“怨”,在古代就包含了“埋怨、怨恨、仇人”等意思。而因“怨”就会生“难”。何谓“难”?“难”,去声,是“敌对、造反、灾难”的意思。因“怨”而有“仇”而“敌对”甚至“造反”,这不是“灾难”是什么? “骄”,本义是“健壮”的意思。富人,自以为“健壮”,因此“骄傲”进而“傲慢”甚至“骄横”最后达到“强烈”的程度。这个“骄”,在古代就包含了“健壮、骄傲、傲慢、骄横、强烈”等意思。“易”,不是“容易”的意思,其本义是“赐给”的意思。富人,自以为自己的“富”是上天“赐给”的或者是自己的天赋、努力“交换”来的,因而产生“轻视、怠慢”,最终对立在社会上“蔓延”。“赐给、交换、轻视、怠慢、蔓延”,都包含在“易”里。 君子行“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而“人不愠”的前提是“人不相”,在具体的社会存在中,包括财富、学识、权力、权利等方面的广义“贫富”,是社会中最大的“相”。而这个贫富之“相”在任何“人不知”的社会中,都体现为“贫而怨难;富而骄易。”君子行“圣人之道”,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首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把这个“贫富”之“相”“不相”之,要让“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就是面对“贫富”的“不相”之谋。 要让“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不是让一个权威、教主等发一个倡议或来一段布道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用强制或诱惑的手段把人改造成具有“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思想的新人来掩盖现实无法掩盖的“贫富”之“相”。而是在“贫富”存在的现实中,用各种现实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手段来实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不相”。 对于《论语》、对于儒家来说,“不相”是“人不知”到“人不愠”的中间环节也是必经之路。“不相”是“相而不相”,不以“相”相之。首先不能否认“相”的存在,正因为有“相”的存在,才需要“不相”。例如,对于“贫富”之相来说,其存在是客观的,否认这种存在只能是掩耳盗铃、睁眼说瞎话,这不是“不相”,而是严重地“相”了。真正的“不相”,就是直面这“贫富”之相的存在,用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不以“贫富”之相相之,进而对“贫富”之相“不相”之。 何谓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上对“贫富”的“不相”?就是采取公平、一视同仁之谋,“贫”或“富”都不是偏袒的理由。而“贫”或“富”之间也要“不相”,也要相互平等视之。对“为富不仁”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为富不仁”者以“富”为相,所以就要对之“不相”,将其“富”者之相给去了;对“贫而自贱”者要“富之贵之”,因为“贫而自贱”者以“贫”为相,所以就要对之“不相”,将其“贫”者之相给去了;对“挟贫而贼”的坚决打击,因为“挟贫而贼”者以“贫”为相,所以就要对之“不相”,将其“贫”者之相给去了。 必须再次说明的,这里的“贫富”,不单单指财富上的,例如权力上的“贫富”,就有所谓的“官民”之别,政治地位的“贫富”就有所谓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分。必须在广义的“贫富”上最终成就“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不相”,才能真正地“不相”。否则只能是“城头变换大王旗”,换汤不换药而矣。但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论语》中有大量的章节涉及这个问题,将陆续展开讨论。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ua.html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详解:上一章说明了必须通过对“贫富”的“不相”,达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样一个“人不相”的社会。所谓“人不相”,就是“人不知”到“人不愠”的中间环节和必经过程,就是社会中各种阶级、阶层等“相”都能平等地存在,不会出现某种类型的“相”以其“相”为相,从而一“相”独大,凌驾于其他各“相”之上。一旦出现一“相”独大,以“相”为相的,就要对之“不相”,回复到“人不相”的众相平等。而只有“不相”,才能“不同”;只有能同时容纳各种的“不同”,才能成就其“大”,才能有所谓的“大同”。 但这种“人不相”的社会只是一个中间环节,行“圣人之道”,最终要实现的是“人不愠”的大同。正因为这样,所以接着就有了这一章。子贡,孔子的学生,以为“人不相”就是最高的境界,所以问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这个“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是上一章所说的“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也就是“人不相”的社会状态。但孔子给予的回答是:“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也就是说,这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社会是可以的,已经不错了,但还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对于儒家来说,最理想的社会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不愠”的大同社会。 由于受通常观念的干扰,一般人都习惯于只在财富的角度使用“贫富”,但在上一章的解释里已经反复强调,《论语》里的“贫富”不单单指财富方面,只要人与人之间能产生差异的地方,无论是学识、智力、财富,还是政治地位、社会角色等等,都会出现“贫富”。而“人不愠”的大同社会并不是要消灭一切差异的绝对平均的社会,因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人与人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探讨在一切方面绝对平均的社会,只能是乌托邦,毫无意义。而儒家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根本不去假设这种毫无意义的社会存在,而是在承认人与人差异的必然性前提下,探讨可能出现的理想社会,其结论就是“人不愠”的大同社会。 用“贫富”对社会形态进行分类,就可以得出三种基本的社会形态:“贫而谄,富而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贫而乐,富而好礼”,分别对应着“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的社会。而行“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的社会,通过“人不相”的中间环节,最终达到“人不愠”的大同社会。《论语》对社会形态的总体把握,是十分清楚的,只是自古以来,腐儒被劣识所困,而无知之辈被妖人蛊惑,胡诌什么“打倒孔家店”的昏话。这种人,连孔子、《论语》、儒家究竟说了些什么都没搞明白,就唾天以自污,岂能不千古遗臭? “谄”就是“奉承”,不光指语言,还包括一切行为。为什么要“奉承”?就因为是弱者而有所求。在“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社会,这种“贫而谄”无所不在。例如,下级和上级,打工和老板,鸭子和嫖鸭子的,(男)研究生和(女)教授,FANS对偶像,小国对大国等等。至于“富而骄”就更不用说了,“骄”,因强大而骄横。像美国,就是国家“富而骄”的典型;至于人的例子,随处可见。“贫而谄”不得,最终就会“贫而怨难”,因“怨”有“仇”而“敌对”甚至“造反”,但“造反”成功的马上又成为“富而骄”,又有新的“贫而谄”,结果不断循环,都逃不出这个“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社会。 《论语》、儒家看穿了这个“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知道在这里打圈圈是没用的,而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办法,只有通过“人不相”而达到“人不愠”,最终摆脱“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的恶性循环。要实现这个打破,首先就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对“贫富”之相的“不相”,达到“人不相”。为什么实现对“贫富”之相的“不相”,就能实现“人不相”?是因为只要存在人与人的地方,就必然会出现各种方面的“贫富”之相,消灭这种“贫富”之相、将之抹平是不可能的,唯一办法就是使之“不相”,使得各种“贫富”之相能平等地存在,实现其“不同”,容纳各种“不同”而成其大,最终成就其“大同”。儒家、《论语》认为,这种“大同社会”的实现是当下的,是可以现世实现的,这种看法是由儒家的入世以及现世精神所决定的。 “贫而乐,富而好礼”,乐,yue,歌舞升平,连“贫”者弱者都能歌舞升平,而只有“不愠”才可能歌舞升平,连“贫”者都能“不愠”,这才是真正的“人不愠”,这才是“大同”。这里,“礼乐”并举,并不是说“礼”归富者,“乐”归贫者,而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无论贫富,都“乐”且好“礼”。为什么“礼乐”并举?“乐”是指个体的,“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人人歌舞升平,相互又以礼相待,这才可能“人不愠”。另外,人人歌舞升平,还指代人人有好的修养,都是具有高度修养的君子。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其人身不修,又何来“人不愠”的大同“天下平”?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uv.html ××××××××××××××××××××××××××××××××××××× 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详解:这一章很奇怪,仿佛毫无来由。“齐”和“鲁”,俩诸侯国,怎么“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地折腾两遍就和“圣人之道”搭上界了?其实,这一章是顺着上一章从“人不知”经“人不相”达“人不愠”的大道而来的。 说起“齐”,都知道是孔子时代的强国,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其以“霸术”而行终成“霸业”。“霸术”而“霸业”,是以人之“恶”为前提的:对内以法制民、对外以武制敌,强调的是以暴制暴、以力制力、以恶制恶。这种类型的国家,自古以来从来不缺,是“人不知”所必然导致的社会结构。这种类型的国家,在当代依然被视为最先进的、必须效仿的对象。而在儒家、《论语》看来,这种“齐式”国家,不过是“人不知”的衍生物。 “人不知”的世界,人之恶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在当代经济社会里,扒掉一切伪装,唯一的动力就是人之私欲,利益是经济社会里最高的准则,法律是为保障各种利益而存在的。但在儒家看来,恶只能引发恶,制恶以法只能是权宜之法,诱人以利只能生人以怨,只能使得“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状态愈发严重直至不可救药,然后玉石俱焚再死灰复燃地重新开始“人不知”所惯有的恶性循环。 为转化这种“人不知”的“贫而谄,富而骄”,要打破“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就有了“齐一变,至於鲁”,企图通过改变以恶为前提的“霸术”而“霸业”的“齐式”国家模式,一变为“鲁式”国家模式。何谓“鲁式”国家?“鲁国”,在孔子时代是打着以“仁”以“德”治国的典型,号称传承着被孔子当成典范的周公之仁德。以“仁”以“德”治国,强调善的力量,对于一个习惯于以恶为前提的“人不知”世界是不可想象的,相比“齐式”国家模式,“鲁式”国家模式的出现是一种进步,所以才有“齐一变,至於鲁”的说法。 但在“人不知”的世界,以“善”为善,标榜其“善”,往往使得所谓的“善”成为伪善,成为另一种“恶”。而当时的“鲁国”,虽然打着“仁”“德”的旗号,但在孔子看来,这只能是假“仁”假“德”,不是儒家、《论语》所说的“仁”“德”。而当这种假“仁”假“德”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以此形成一个新的阶层后,“贫而谄,富而骄”的局面依然会出现。因此,这种“鲁式”国家模式并不能打破“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这种“鲁式”国家模式依然只是“人不知”世界的一个变种。 要转化这种“人不知”的“贫而谄,富而骄”,要打破“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靠“齐式”、“鲁式”招数都是没用的,必须要“鲁一变,至於道。”何谓“道”?就是从“人不知”经“人不相”达“人不愠”,最终成就圣人之道。“人不知”的世界,以“善”不生为相,因此要对之“不相”,去掉“善”不生之相,从而扬其善;“人不知”的世界,以“恶”不灭为相,因此要对之“不相”,去掉“恶”不灭之相,从而惩其恶。在“人不知”的世界,扬其善、惩其恶,就是“不相”其“贫富”诸相。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人不相”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要成就“人不相”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能如“齐式”模式那样光立其恶而惩其恶,也不能如“鲁式”模式那样光立其善而扬其善,必须善恶并举、文武并重,所谓“一阴一阳、文武之道”,这是儒家的一贯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扬其善、惩其恶,“不相”其“贫富”诸相,打破得“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达到“人不相”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进而实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不愠”的大同世界。由此可见,本章仿佛毫无头绪的话,其实是和前几章一脉相承的。 《论语》成书以来,解者无数,皆不得要领,就是因为其人都没能把握这个“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的关系,当然也就只能对《论语》肢解、胡解了。这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论《论语》之语?又有什么资格喊“打倒孔家店”?本ID今还《论语》以本来面目,就是要对宋明腐儒、五四竖子、六六小儿“不相”之,如果没有宋明腐儒、五四竖子、六六小儿的“乱相”,本ID也不必行此“不相”之相。儒家走的是刚猛的路子,不是老好人,不能乡愿,这一点是任何一个真想了解《论语》的人必须时刻把握的。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vr.html ×××××××××××××××××××××××××××××××××××××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详解:这一章,七个字,没一个难字,但千古以来,都是错解。所有的解释,基本都按朱熹《论语集注》而来。朱熹认为:“放,依也。”按这解释,“放”就发上声了。而后来所有的解释基本都成了“如果一切行事以求利为目标,就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或自己心中容易产生怨恨)”,最多就把“放”解释为“放纵”,基本意思还是一样的,就是把“利”当成恶的,或者是引发“怨”的事情。 而实际上,如果“放”真的就是“依”,那为什么不直接用“依”?“依于利而行,多怨。”,这样不更清楚?后世论诗有所谓诗眼,好诗的诗眼是不能改的,就像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字就没法改,在汉语中,就再也找不到一个字可以替代的。而《论语》时代虽无诗眼一说,但《论语》,中文第一书,里面的用字有着中文第一书应有的准确性与不可更改性。试想,那沐猴而冠的吕不韦纠集些三教九流之人弄了本杂说《吕氏春秋》都敢吹嘘“一字千金”,改一字都不行,又何况这中文第一书的《论语》呢? “放”,应该发去声,包含“放弃、放纵”的意思。可能所有人都要问,“放弃”和“放纵”,这两个意思不刚好反了?在这句里,“放弃”意味着不按“利”行事。既然不按“利”行事,又何来放纵?而“放纵”意味着惟利是图、放纵而行。既然是惟利是图,就谈不上“放弃”了。“放弃”的不能“放纵”,“放纵”的就不“放弃”,放弃利益和放纵利益,两个极端,怎么能同时出现在“放”的解释里?其实,正是这“放”字包含了这表面上相反的两个意思,才使得这“放”字成为诗眼而不可更改。《论语》,中文第一书,不仅仅道理上,连用字这么小的细节上,也可以傲视千古。这个“放”字,绝对算得上“一字而有神”。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其实,现在的人对于这句话,肯定会更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年代,都是放弃“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这句话的合理与高明之处,从这两个时代的对比中,就不难发现了。更高明的是,这两种相反的情况,用一个“放”字就包含了,这就像伯牙之“高山流水”,唯一可惜的是,千古以来,竟然罕有知音。本ID这里发前人所未发,也算当一回子期了。 对“利”的放纵与放弃都是不对的,这和上一章所说的“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的精神是一致的。“齐”模式代表的是对“利”的放纵,而“鲁”模式代表的是对“利”的放弃,这都违背了“圣人之道”善恶并举、文武并重,“一阴一阳、文武之道”的基本原则。所以必须要“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最终归于“圣人之道”。而“利”不单单指通常理解的“利益”,“利益”是一个后起义,“利”的本义是“锋利”,在“人不知”的社会,“利益”当然是最锋利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就是“贫富”之相。但更重要的是,“利”除了表现为静态的利益,也表现为一种动态趋势性,这里,更多体现出其本义“锋利”来了。 就算同在“人不知”的社会里,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人不知”必然有“怨”,但“少怨”总比“多怨”好,用现代术语,就是社会矛盾缓和总比社会矛盾激化要好。“放于利而行,多怨。”说的就是“人不知”社会的一个总规律,即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使得“怨”增加,都会最终使得社会矛盾激化。而“利”总是相对的,站在“贫富”之相上,对“富”者“利”的放纵,往往就意味着对“贫”者“利”的放弃,反之亦然。 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就绝对不能违背“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绝对不能放弃或放纵“利”而行,要充分把握其“利”,所谓用其刃而不被其刃所伤。只有这样,才可以有资格谈论对“贫富”诸相的“不相”,否则,连“利”之所向都无所把握,又如何能“不相”其最终结果的“贫富”诸相呢?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w7.html ×××××××××××××××××××××××××××××××××××××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详解:这一章的解释,朱熹《论语集注》是这样的:“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好勇又怨贫不安于本分,就一定要作乱。指责不仁之人而使之无地自容,也一定会引发乱子。”通常的解释,都和这大同小异。 这种解释之下,就意味着定义一群人,一旦他们具有“好勇疾贫”或者“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的性质,就可以带上“动乱分子”的高帽了。且不说这种一竹竿打倒一群人的说法有多大的意义,连指责“不仁之人”使他们“无所容”也怕出乱子,这样是否意味着都要当老好人?见到这好勇斗狠、为富不仁的主是否都要躲着走?如果不仁之人是“暴君恶吏”,是否对“暴君恶吏”也让他们继续暴虐?有人对此引申解释为“小人作乱,往往演为世间大祸。防祸之端,必须对待不仁之人不疾之太甚,进而长期以道德威化,促其自新。”这就把儒者当成耶教的传教士了,而“防祸”的说法更可笑,所谓是“祸”躲不过,人,顶天立地,岂能委顿如此?这类的解释都是腐儒之见,由此而败坏儒家、《论语》、孔子。 实际上,这一章是上一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延伸。何谓“好勇疾贫”?好于勇而疾于贫也。疾于贫,即“贫者”之相,其“贫”而好于勇,所谓好勇斗狠。“好勇疾贫”,“贫者”,好勇斗狠。何谓“人而不仁,疾之已甚,”“已”,通假“以”,“甚”,“斟”的初文,本义是用勺舀酒等喝,引申为“过分享乐”。“疾”,病、得病、特指传染病,因此引申出“急速”等意思。“之”,指代前面的“人而不仁”,就是不仁之人,特指为富不仁之人。“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为富不仁之人被“过分享乐”之病急速传染。“乱”,乱相也。“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说的是“人不知”社会中同时存在的两种乱相:“贫者”,好勇斗狠;“富者”,为富不仁,被过分享乐之病急速传染,所谓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对这一章最好的、所有人都熟悉的典型例子就是:“十里洋场上海滩”。其实,这种例子简直太多了,是“人不知”社会的通病。 但正像前面反复提到的,“贫富”不单单是指财富上的,只要有人参与其中的一切社会现象,都会有其“贫富”之相。例如某精英团体或个人有某种理想或特长,精英团体或个人外的被诱惑者、FANS们又具有特别狂热的情绪,这时候就是典型的“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了,66年开始的所谓十年动乱,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实,除了那些极端的例子,这种乱相,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司空见惯,没有人会觉得陌生,只是太熟悉反而麻木了。举一个日常的例子,且不说报纸、杂志、电视上天天看到的偶像粉丝闹剧,就算在目前的名人博客江湖,名人以名卖名如传染病,而FANS、跟贴骂人的草根们又特别的狂热,如此,也就绘出了“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的典型图景。 为什么会这样?明白了上一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的“人不知”社会总规律,就知道,之所以出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的乱相,就是因为“放于利而行”。由于“富者”的强势地位,使得对“富”者“利”的放纵成为了“人不知”社会的常态,这就相应意味着对“贫”者“利”的违背,而“利”的诱惑又是客观存在的,在“人不知”的社会,单纯的道德说教是没意义的,在“利”面前,所有的道德说教都苍白无力。这种“利”的“贫富”之相的严重对立,使得“富者”因得其“利”而放纵无度,而“贫者”因不得其“利”而不平。就算是一个懦夫,当“利”的“贫富”之相严重对立形成的落差储备到了足够大势能后,懦夫也会成为“勇夫”的。这样,自然就有了“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种图景在“人不知”的社会随处可见、无处不在,《论语》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总结出来了。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wl.html ×××××××××××××××××××××××××××××××××××××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详解:这一章,千古以来错解无数。最离谱的是,基本都把“善人”当成“好人”来解,“善人为邦百年”竟然可以解释成“好人为邦也要百年时间”,简直胡解到了极点,根本连文言文最基本的语法都没搞清楚。朱熹虽然知道“为邦百年,言相继而久也。”却把“去杀”解释为“民化于善,可以不用刑杀也。”实在是不得要领,把“善人”和“胜残去杀”的语法并列关系给完全搞混了。 其实,这一章是接着上一章“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来的。“好勇疾贫”和“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的乱相,可不是指一般的乱相。“乱”,在音乐和文学上是指乐曲的最后一章和辞赋的最后一段,引申为最后的乱相,对于国家来说,这种最后的乱相就是亡国之相。那么,怎么才能“不相”这亡国之相而“为邦百年”,让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要“善人”和“胜残去杀”。只有这样,才是“诚哉是言也!”,这话才是真实无谬。 之所以都错解这句话,主要是没搞清楚其中的语法结构。“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可以”是“可”+“以”,“以”是介词,全句是“以胜残去杀亦可矣”的倒装。“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的意思就是“善人”可“为邦百年”,“胜残去杀”亦可“为邦百年”。 “胜残”、“去杀”都是动词+名词的结构,而“善人”也是。这三个词的语法结构是一样的,“残”、“杀”名词化了,而“善”是动词化了。这种词性的活用,在文言文里极为常见。 “胜残”、“去杀”,是两个意思相仿的词并列而成,简单说就是“战胜残暴、制止杀戮”;“善人”,就是“使人善”,“善”就是好的意思。“亦”,“腋”的本字;“可”,相称;“亦可”,像人的两腋一样一体而相称。“善人”和“胜残去杀”,其并列是一体的,如两腋之于人,双翼之于鸟,钱币的两面之于钱币。“善人”和“胜残去杀”,其实就是上几章所说的对“贫富之相”的“不相”。对“好勇疾贫”和“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相的“不相”,也就是对“贫富之相”的“不相”,“善人、胜残去杀”,才可能“为邦百年”,让国家长治久安。 “胜残去杀”,是针对“人而不仁,疾之已甚”,是针对为富不仁的“富者”,包括贼王暴君、贪官污吏、奸商恶霸等等,所谓杀一暴君而救亿万者乃真大仁矣;“善人”,是针对“好勇疾贫”的“贫者”,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扩展他们的生存空间、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等等,都可以归之于“善人”之数。但必须强调的是,站在人和社会的整体角度,没有一个人是在任何方面都是“富”者,也没有一个人在任何方面都是“贫”者,但对于现实中的国家来说,经济、社会地位、权力等角度的“贫富”之相才最具有现实力量,这点也是不能忽视的。 孔子、《论语》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明确提出了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善人、胜残去杀”,这三组字是相互相成的,不可能光“胜残去杀”而不“善人”,也不可能光“善人”而不“胜残去杀”。对于“胜残去杀”来说,只有“胜残”才能“去杀”,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胜残”是不可能“去杀”的。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wx.html ×××××××××××××××××××××××××××××××××××××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详解:简单几个字构成的一章,却从来没人能解释清楚。这里的难点在“世”字上,基本上所有的解释都把“世”解释成“三十年为一世”。大致意思就成了“如果有称王的,一定要经过一世三十年,才能行其仁政。”由此而引申出很多奇谈怪论,例如,必须先法治再德治,先搞经济再搞道德,诸如此类的。这类想法的潜台词就是,民对于王来说都是刁民,必须先折腾折腾,然后再给好果子吃。当然,这好果子是否能真吃到,那是后话。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谁知道下一世又是什么?反正趁这三十年河东时先把河东给洗劫干净,至少积累经验下一世河西去继续洗劫,至于河东如何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王,真有天大的如意算盘呀。 实际上,这话从上面的“齐一变,至於鲁”而来。上一章说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善人、胜残去杀”,而现实中,在“人不知”世界里,这六字箴言又有几人能办到?办不到,就必然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中国历史上,这种改朝换代的事情,难道还不司空见惯?这种恶性循环中,有一个规律,就是本章的“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世”,世代相传,也就是秦始皇一世到万世的美梦。“王”,王霸之术而成其王,行“齐”式手段得到政权,必定打好世代相传、一世到万世的基础后,才会行所谓“仁”术,这就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这里的“仁”并非儒家所认为的“仁”,只是“齐一变,至於鲁”的打着“仁”“德”旗号的“鲁式”之“仁”,与《论语》、孔子毫无关系。 有人可能说,这只是封建社会才有的事情,所谓的民主社会哪里会存在这种事情。这,不过是陋见而已。例如美国,南北战争确立其国体的世代相传、一世到万世后,就开始行所谓的“民主、自由”之“仁”,其模式,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论语》所揭示。“王”,不一定需要有人当皇帝,如资本主义的确立也是一种王,其后到处贩卖的“民主、自由”就是“必世而后仁”了。其实,这种模式不仅仅在政治领域,在学术、经济、宗教等领域,无处不在。甚至在一个小公司,一个小办公室里,这“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难道还少见? 就像儒家对“齐一变,至於鲁”,虽然认为有其进步的一面,但绝不会认同这“鲁”式把戏,对“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的假“仁”也是不屑的。当然,就算是假“仁”,也比明目张胆的“残、杀”要好。而假的最终都要破的,秦始皇的万世美梦却只能事不过三地成了历史大笑话。“必世而后仁”只能是“人不知”世界恶性循环的一个注脚、一个反复出现的固定低音。而儒家的主旋律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是“善人、胜残去杀”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是善恶并举、文武并重、扬其善、惩其恶、“不相”其“贫富”诸相。大哉儒者,岂区区贼王可比?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x6.html ×××××××××××××××××××××××××××××××××××××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详解:上面说到了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善人、胜残去杀”,而这章主要就“善人”展开论述。孔子“述而不作”,其思想都是随机而说,因而更显得活泼生动。“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到卫国,其弟子冉有驾车来接,孔子沿途看到卫国市面繁华,一语双关地引出“庶矣哉!”的感叹。该感叹就是《诗经》的“比兴”手法,所谓“不知诗,无以言”,要理解《论语》,对此必须把握。孔子借所见市面的“庶”,“比兴”引出孔子心中的“庶”,这两者只是引发关系,就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不等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进而引发出师徒二人两问两答的一段妙文,将如何“善人”这样复杂的大问题论述得尽善尽美,可谓诗意昂然、相得益彰,师徒二人共同写就这千古不磨的一章。 该两问两答的意思很简单,但关键的难点在这三个字“庶、富、教”,所有的解释都是把“庶”当成“人口众多、人丁兴旺”,把“富”当成“增加财富,经济富裕”,把“教”当成“教育、教化以提高素质”之类。之所以有这种理解,都是因为对《论语》、孔子的总体思想没有一个切实的把握。其实,这三字诀说的就是如何“善人”的次第,而“善人”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这三字诀说的就是如何让国家长治久安的次第问题。而通常的解释是有很大毛病的,例如不能说“富”了才“教”、才搞“教育”,如果真是这样,那“教育兴国”又如何解释?这里,教育不就排在国之“兴”之“富”前?这次第不就出问题了? “庶”,不单单指“人口众多、人丁兴旺”,关键还指各种人以及社会生存形态的多样性,也就是“不同”。一个地方,就算满大街都是人,但清一色都穿同样的服装、同样的面孔、同样的神态,这样,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庶”;人如此,物也一样,所有商店都一个样子,所有报纸、传媒都一个样子,所有的文化都一个样子,这样也不是“庶”。上面已经反复提到,只有“不相”才能“不同”,只有“不同”才有多样性,才能称得上“庶”。“庶”的前提就是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多样性,也就没有“庶”。但就像“鲁式”国家鼓吹“仁”,其实只是“假仁”,在鼓吹自由的地方,其实也是谈不上自由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多样性被“资本”的单一性所掩盖,在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是没有多样性的,有的只是“资本”,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颜色其实只有一种,就是“资本”。在“权力资本”同一性的社会里,其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如资本主义社会般的社会里,是谈不上“庶”的。没有“庶”,其“富”也是单面的。只有“庶”了,才可能谈得上“富之”。所以,子曰:“庶矣哉!”后,接着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然后才有孔子“富之”的回答,这里的次第是不能乱的。“富”,不单单指“增加财富,经济富裕”。在上面也曾反复强调,“贫富”不能光从财富角度看,社会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存在着“贫富”问题,而“富之”,是综合的,包括财富、人的素质等等,都存在“富之”的问题。而“富之”必须在“庶”的基础上,也就是在“不同”、“不相”的总原则下才有可能“富之”,而这“富之”是针对人的所有方面,用一个现代的词语,“富”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富之”就是使人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谈得上“富”。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富之”是针对所有的人,如果只针对某一部分的人,那连“不相”都达不到,就根本谈上不“富”,只有先对“贫富”之相“不相”之,才谈得上对所有人的“富之”。否则所谓的“富之”就成了名言把戏,成了“鲁式”“假仁”一样的玩意了。 “教”,必须在“富”的基础上,不同程度的“富”对应着不同程度的“教”。这个“教”,在“有教无类”那一章已经指出,在古代具有“教育、政令、法令、政教、教令、宗旨、学说或学派、宗教”等含义,用现代术语,这个“教”包括了整个上层建筑领域。这个“教”主要不是指通常所说的“教育、教化以提高素质”,这种意思其实已经包含在“富之”里,“富之”当然包括人的素质的提高。其实,“富”主要是针对个体来说的,“富之”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个体的。而每一个个体如何连接成为一个社会的整体,体现为整个上层建筑的结构,也就是“教”。由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可分关系,这个“教”,其实就指代了整个社会结构。“富”而“教”,其充分发展的形态就是全面发展的人自由地联合构成整个社会的结构,用一个现代术语,就是整个社会结构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构成,对西学熟悉的人都知道,这就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定义。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庶、富、教”发展程度。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庶、富、教”充分发展所呈现的面貌。只有自由人,才会有多样性,才会有“不相”而“不同”,才有真正的“庶”;只有全面发展,才有真正的“富”;由“庶”而“富”,充分发展而形成“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结构,这才是真正的“教”。“庶、富、教”,就是不同成其大而大同。“庶、富”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的发展水平,只有“庶、富”充分发展,才有“教”的充分发展,“庶、富”对应的是“人不相”,而“教”的充分发展最终对应的就是“人不愠”,只有“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构成的“教”,才是构成“人不愠”世界的社会结构基础。而只有“人不愠”,才是真正的“善人”。 两千多年的《论语》和一百多年的《共产党宣言》竟然有着如此的切合,大概是那些扯老马大旗又要捣“孔家店”的人发梦也想不到的。五四竖子、六六小儿,不仅不懂孔子,也不懂马克思,都不过是一群糊涂蛋而已。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终极意义上,伟大的思想总有着共同的维度。马克思和孔子所用的方法可能不同,他们之间由于时代、文化所引发的鸿沟使得他们似乎难以相见,而其实他们是心心相印的。“庶、富、教”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揭示了两个文明所代表的最高思想在终极意义上的汇合,这也是国学和西学在终极意义上的最终交汇。孔子,万古不磨;马克思,万古不磨。站在汇合的终极意义上,马克思是真正的儒家,而孔子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这跨越两千多年的握手,该来的总要来的,本ID只是成其好事而已。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xj.html ×××××××××××××××××××××××××××××××××××××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详解:本ID所解,皆本《论语》文本。文本者,文所本也。离文本,文无所本,就谈不上任何解释了。这一章,历史上的解释都是错漏百出,更主要的是,所有解释人都暗地里无意识地把孔子弄成一个疯子,经常语无伦次,突然迸出几个毫无头绪的字来就成了所谓的语录。但最具反讽的是,这些一边暗地里无意识地把孔子弄成疯子的人,却穷毕生精力来挖掘其微言大义,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解释的人疯了,所以才有孔子被如此语无伦次地糟蹋了两千多年。这种例子在上面已经有了很多,针对本章,最绝的是,在所有的解释中,“善人”都被继续当成“好人”来解释,这就奇怪了,难道“恶人教民七年”就不可以“即戎”?那希特勒、东条英机他们干的算什么?他们不也“教民”?虽然用的是纳粹、武士道的玩意,但还不是“即戎”了吗?其实,“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的通常断句是错的,应该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善人”、“教民”是同为“动+名”结构的并列。 在所有通常的解释里,都把“即”解释成“马上、走向”等,“戎”解释成“战争”等,“即戎”解释成“马上走向战争”等。如果这种解释是正确的,那么孔子所说就有大问题。试想,“恶人教民三年,亦可以即戎矣。”比“善人”厉害多了。为什么?学好三年,学坏一日,历史经验从来都是“恶人教民”比“善人”有效率得多。千万别认为德国人受希特勒、日本人受东条英机蒙蔽了,那是“恶人教民”之功。几乎所有上战场的德国人、日本人,不都是满腔热情、心甘情愿?他们就没有他们所谓的理想?特别在胜利大进军时,每一个人人性里潜藏的恶倾向都有足够的环境迅速膨胀,每一个人都在狂热中迅速变成杀人魔王,这种狂热在历史上还少见吗?经历过这种狂热的人,除非有足够的反省和彻底的治疗,否则终身都不得解脱,一有机会就要故态复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为什么一直这么猖獗?欧洲反犹太分子为什么在如此高压下还能蓬勃生长?对人性之恶的任何忽视,都是历史性的幼稚。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一章里已经说了,“善人”的语法结构是“形容词动化+名词”。从上一章就知道,“善人”就是“庶之”、“富之”,最终“教之”。“教之”,就是“教民”,“之”指代的就是“民”,由于“教”是“庶之”、“富之”的最终落实和体现,所以在“善人”之后必须单独提出来强调“教民”的重要,“善人”最终目的就是“教民”。“教”,不是指某圣人或圣人教团从上而下的教育,而是指所有人构成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包括现代术语所说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用一个更概括的词,就是“文明”。一个社会的“文明”,指的就是社会结构的整体表现,单纯某一方面,是够不上“文明”的,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总体,就包含在“教”里。 “即戎”,不是马上去打仗,不要把孔子当成一个好战分子,难道“善人、教民”就为了去打仗?让民去当炮灰?显然不是。孔子的战争观是站在比孙子更高的角度上论述的,这在后面有关孔子的战争观相关的章节中会有详细解释。但孔子绝不是一个战争狂人,绝没有丝毫把“民”训练成炮灰的想法。“即”,“离”的反义,所谓“若即若离”。用现代术语,“即”就是“融合、同化”的意思。“戎”,古代少数民族,指代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即戎”,就是融合、同化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上一章所说“庶、富、教”的“善人”之道最终形成的强大文明力量,可以融合、同化那些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七年,是古代的习惯用法,当时都喜欢用奇数来代表大概的数字。但无论时间具体多长,最终都会“亦可以即戎矣”。 这一章是在彰显“善人”之道的力量,“教”的力量,文明的力量。“善人”之道,就是“圣人之道”一个具体过程中体现的具体形式,“圣人之道”最终要使得“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当然需要融合、同化那些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这是“人不知”世界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如果说上一章更侧重于“善人”之道在国家范围的应用,那这一章就指出,“善人”之道在全世界实现的必然性,而只有在全世界的实现,才算真正的“善人”之道。就像马克思所认为的,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实现只能是一个全球性事件,孔子同样认为,作为“圣人之道”低级阶段的“善人”之道的实现也只能是一个全球性事件,大同,只能是大同天下,而不可能是某一国的大同,必然要“即戎”而达到天下大同。孔子和马克思,在这里又一次相遇。 同样,孔子不畏惧战争,但他更认为,光靠战争绝不能大同天下,只有文明才是最终的力量;同样,马克思不反对暴力,但马克思更清楚地表明,暴力只是机缘偶合的导火索,没有暴力,资本主义该灭亡的还是要灭亡,但资本主义绝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暴力而灭亡,埋葬资本主义的只能是资本主义本身,为暴力而暴力,暴力最终只会不力而暴亡。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和孔子,同样是不相悖的。其实,在理论结构上,孔子、《论语》的“圣人之道”完全同构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共产主义运动”。如同“共产主义运动”,这“圣人之道”绝不是耶教般的先验性救赎,而是人所行之“道”,离开了人,离开每一个人,无所谓“圣人之道”,也无所谓“共产主义运动”。而《论语》,就是孔子的《共产党宣言》。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ym.html ×××××××××××××××××××××××××××××××××××××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详解:本章九字,就这“以不教民战”五字,千古以来已错解纷纷。孟轲认为“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朱熹认为“言用不教之民以战,必有败亡之祸。是弃其民也。”钱穆认为:“用不经教练的民众去临战阵,只好说是抛弃了他们。”李泽厚认为“不对人民进行军事训练,叫做抛弃他们。”更有甚者,认为孔子是在强调国防观的教育化与普及化,强调要开展全面国防教育。哎,看这些所谓大家的如此识见,就知道何谓“世无英雄,竖子成名”。最离谱的是,这些所谓大家连基本语法都搞错了,竟然都把“不教民”当成一个词,虽然这词在语法上勉强还能说得过去,但绝对只能算是一个蹩脚的词,在字字珠玑的《论语》中,怎么可能出现这种烂词?上面四家的意思大同小异,孟轲的解释还有点沾边,朱熹的就已经离谱了,而钱李两人简直就信口雌黄了。 把“以不教民战”解释成“用不经教练的民众去临战阵”真是无稽,请问,难道用“经教练的民众去临战阵”就是“不弃之”?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民众,一个国家的军队如果沦落到需要让“民众去临战阵”,无论是“经教练”还是“不经教练”的,都只能是军队、国家的耻辱!都是“弃之”!如果这样,直接说“以民战,是谓弃之。”不更简练?还有,纳粹以及军国主义者“教练民众去临战阵”,难道在钱大家眼里就不是“弃之”?至于把“以不教民战”解释成“不对人民进行军事训练”,就只能是无耻了。难道像某些国家全民皆兵、个个武装就不是“弃之”?有强大的国力使得人民安居乐业,不用为国家的安全担心反而是“弃之”?如果这样,现在的阿富汗、伊拉克一定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政府,因为他们的国民天天都免费受到最直接的、最频繁的、最实用的军事训练。李大家的解释也太无极而无耻了。 “不教”,就是不按照上面所说“庶、富、教”的“善人”之道,“庶、富”最终都落在“教”上,“不教”,当然也不能“庶、富”。“教”,是“善人”之道,也是“民善”之道;而“不教”,只能导致“民战”。何谓“民战”?战,战栗、恐惧,这里是使动用法,“民战”就是“使民战”,使民战栗、恐惧。上面已经说过,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善人、胜残去杀”,“善人”和“胜残去杀”是相互相成的,不行“善人”之道,那只能用“残、杀”,用所谓的白色恐怖来压制,企图让人民战栗、恐惧而治理国家。“弃”,违背、背叛;“是谓弃之”,这叫遗弃、背叛民众。而弃民者,民必弃之,孔子这一章从相反的角度论证“善人”之道。“以”,本义“用”。“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那种不行“善人”之道,用“残、杀”企图使民众战栗、恐惧而治理国家的,就是遗弃、背叛民众,而最终也将被民众所遗弃。这才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的真正意思,上面四大家的解释只能是笑话。 这一章,从反面更有力地论证了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善人、胜残去杀”的必要、合理性。“胜残去杀”,不能企图用“残、杀”让民众战栗、恐惧,国家不可能因此而长治久安。但历史上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如此浅显的道理,不明白让国家长治久安的最稳固基础在于“民之乐”而不是“民之战”,是“使民善”而不是“使民战”。这种糊涂蛋多不胜数,《论语》里马上就举了一个例子,因此就有了下一章。 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详解:鲁哀公向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土地神的祭祀”,宰我自作聪明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而周代用栗木是为了借谐音使民战栗。”孔子听到,就告戒:“正成的事不要妄加评议,即成的事就不要徒劳劝告,已成的事就不要再生灾祸。”“成事”,不是指已成的事,而是指正成的事,也就是在萌芽状态的,这时候,还需要观察,不能妄加评议,胡乱定性;“遂事”,马上就要成的事,已经无可挽回的,就不要徒费口舌去劝告了,这样只能产生怨恨;“既往”,已经过去的已成的事,要“不咎”,“咎”的本义是灾祸,已经成的事,如果错了,就不要错上加错,再生灾祸。这句话针对事物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应该采取的态度,但通常的理解基本都是错的,特别是最常用的“既往不咎”,把“咎”解释成“追究”之类的,错得一塌糊涂。 宰我牙尖嘴利,在孔子弟子中,是最爱用怪问题来刁难孔子的。但又经常逞口舌之快而干蠢事。鲁哀公被鲁国三家大夫压制,心里很不爽,问他“土地神祭祀”的问题,本就不是无故发问。国家就是社稷,问“社”就是问国家,问国事,宰我当然明白,就自作聪明地把周代用栗木解释为是“使民战栗”。但这种望文生义的想法是孔子所反对的,而且孔子也不认为周代用栗木就是“使民战栗”,因此告戒他,关键是要他“已成的事就不要再生灾祸。”周代用栗木是“已成的事”,但宰我望文生义,而且是在鲁哀公接题问国事的情况下,这样只能给鲁哀公一个不好的暗示,实际上就是鼓励鲁哀公行“残”、“杀”之术,从而引发灾祸,孔子因此给予特别的告戒。结合上一章“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的论述就知道,孔子反对“使民战栗”的“残”、“杀”之术是一而贯之的,即使在自己弟子的言谈中涉及这个方面的暗示,也给予严厉的告戒,对此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z9.html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详解:这是自古以来引发无数争讼的一章,先说断句。历史上有两种: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二、“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前一种,“诸”是代词,指代“夷狄之有君”实际上就是“不如夷狄之有君,夏之亡也”,解释为“不像夷狄有君,这是夏朝灭亡的原因。”所谓“有君”,基于“君本位”。后一种,“诸夏”是春秋鲁闵公元年(前661年),管仲在动员齐桓公出兵救援遭北狄攻击的邢国时首次提出,是华夏民族初步形成的阶段。相应该句其实就成了“夷狄有君,不如诸夏无君。”这种断句有两种解释的可能,一种是把“不如”解释成“不像”,也是基于“君本位”;另一种把“不如”解释成“比不上”,相应的“无君”,是指“无君有道”,基于“道本位”。 这两种断句三种解释的争论焦点在于:1、“诸夏”还是“诸”+“夏”?2、究竟是“君本位”还是“道本位”?这个问题之所以争讼不断,主要还是为了第二点,“君”,即“君国”,不单指最高统治者,还指代着“国家”。这样一来,这“君本位”还是“道本位”的问题就变得十分严重,直到今天,所谓“人权”和“主权”的争论,其实还是该问题的变种。历史上,汉奸们就从中找出了理由。其实,当鸭子还要立牌坊,当汉奸也一样。所有汉奸牌坊都是站在所谓“道本位”的角度写成的:因为“国无道”,而“道”比“国”大,“人权”比“主权”大,所以要取“道”去“国”。汉奸也有汉奸的逻辑,那所谓的逻辑,其实就是一个“道本位”包装下的借口。 然而,上面的两种断句和三种解释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相当于“夷狄之有君,诸夏之亡也。”和“夷狄之不如,诸夏之亡也。”两句的合并缩略形式。 “亡”,轻视;“诸夏”,指代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诸夏之亡也”,即“诸夏亡之也”,“之”指代“夷狄之有君、不如”;“如”,本义“遵从、依照”,不如什么?不如“道”也。但这里的“道”不是指“圣人之道”,而是“诸夏”所标榜的“道”,包括“齐式”的“王霸之道”和“鲁式”的“仁德”之道。“有君”,有其君、有其国也。“夷狄”,和“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中的“戎”一样,都是指代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意思是: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虽然有他们自己的国体、政体,但由于没有遵从、依照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政体、国体,而被后者所轻视。 “亡”,还有过去的意思,“诸夏”所轻视的,其实就是“诸夏”的过去。为什么轻视?因为“夷狄之有君”,夷狄的国体、政体等等都是“诸夏”过去曾经历而今已超越的,“诸夏”因此而轻视,就有“夷狄之不如”的想法。而“诸夏”都是从“夷狄”而来,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过去都经历过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阶段,但有些人、民族、国家,“人一富,脸就变”,就像现在很多所谓的中国富翁们,开始看不起穷人、农民、民工,却忘了,所有中国人,都是从农民而来,三代之内都有农民,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留着农民的血。国家也一样,所谓强国对弱国的压榨,诸如现在美国到处贩卖所谓的“民主、自由”,其潜台词都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只要有不同的人、民族、国家同时存在,就必然有“诸夏”、“夷狄”之分,对于民族、国家来说,任何不行“圣人之道”的,无论是“齐式”的“王霸之道”还是“鲁式”的“仁德”之道,都必然会有“先进”对“落后”的轻视、压榨。 而“圣人之道”的“即戎”,是否定“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如果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狭义角度上是针对本国内部的,在广义角度上,在国与国之间,在天下的范围内,同样有“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这广义的角度上,其中的“民”就是“民族、国家”的意思了。一个国家、民族,如果不行“善人”之道,用“残、杀”企图让别国、别的民族战栗、恐惧而治理世界,就是遗弃、背叛各国、各民族,而最终也将被各国、各民族所遗弃。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美国,以前历史上所有大帝国的兴亡历史,都是这个广义角度“善人”之道的最好反面教材。相应的,“善人、胜残去杀”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同样是世界长久和平的六字箴言。而由“善人”、“胜残去杀”这一个硬币的两面所构成的“善人”之道,也就由这章而从狭义的一国状况推广到了广义的天下状况,由家而天下了。 至于通常错解所引发的“君本位”和“道本位”争论,是错误的解释所引发的两个伪命题之间的论争。“道”,只有现实之道,没有任何“道”是先验的,具有某种类上帝力量的。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都是现实的“身、家、天下”;“善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以“道”为名的借口,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所有“道本位”的把戏,都要先立一个抽象的“道”,无论是自由、民主,还是仁义、道德,都没什么区别。用这个抽象的“道”来“本位”,其实就是以“道”为名编造借口。“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现实之道,无位可本,又何来“本位”?正因为无位可本,才可以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现实之道。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zw.html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详解:通常的断句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通假“拱”,环绕的意思。全句一般被大致解释成“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这类解释都是以“道本位”为前提的,实际上把这句当成所谓行“仁德之政”的鲁模式基石。一个历史的事实就是,孔子之后的儒家,行的都是这种所谓“仁德之政”的鲁模式,而完全背离了孔子的“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这种“道本位”的鲁式“仁德之政”模式,惯用的伎俩无非是先编造一些抽象的“仁德”法则,然后以此为标准立其本,再将之推广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而改造人、塑造人,企图让所有的人都成为这“仁德”模子制造出来的统一产品,这样,就成就了一种以同一性为基础的所谓大同。而真正的大同,只能是不同成其大而大同,让世界成为统一产品集中营的大同,只能是这种“道本位”的鲁式“仁德之政”模式所制造的怪物。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设置、建立,也就是立其本、立其位;“以”,使、令;“德”,得,行“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所得。“譬如”不能像白话文那样当成一个词,而是“譬”+“如”,分属前后分句。“譬”,晓谕、使人知晓,引申为彰显。“如”,像;“居”,处在;“所”假借为“处”,处所的意思; “共”,通假“拱”,执持的意思。“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字面意思就是北极星处在其处而其它的星星执持着它。而深层的意思就是,人把北极星的位置确定后,执持这位置相应定出其他星星位置。但北极星位置不是先验的,例如,说北极星在北边,只是因为相应的社会文化系统把那叫“北边”,而实际上,北极星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甚至被称为北极星的那星星,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北极星位置的确定,只是一个人参与其中的当下、现实的具体结果,而其他星星根据北极星位置定出相应位置,也同样是一个人参与其中的当下、现实的具体结果。 “为政以德譬”,设置、建立“政”使行“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所得彰显,就像“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道理一样,并不能把“政”的原则先验地确立。其确立,也只是一个社会上所有的人参与其中的当下、现实的具体结果,那种把某种特殊的国体、政体等当成先验的、四海皆准的原则而上帝化的玩意,都不是“为政”之道,只不过是一些根据私利而制造的谎言。有人可能说,这不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吗?错!这至少不是通常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意义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不过是用一套通用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上套用,根本不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意义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实就是马克思任何理论前提只能从分析现实逻辑出发的等价说法,并没有任何先验的逻辑是先于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不是用一些先验的法则去分析,而是从具体问题中找出其现实的逻辑关系来。站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孔子又一次握手了。 而这一章,其实就是上一章所说““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现实之道,无位可本,又何来“本位”?正因为无位可本,才可以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现实之道。”的进一步展开。何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只有明白了这句话,才可能真正明白马克思意义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才可能真正明白何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0a.html ××××××××××××××××××××××××××××××××××××× 季康子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详解:季康子,鲁国大夫,向孔子问政。通常的解释大概类似如下:“政的意思就是端正。统治者自己带头端正,以身作则、作出表率,谁人敢不走正道呢?”该类的解释,都是把孔子“鲁式”化的千古误解。这里,把“帅”解释成“表率、带头、引导”,把“正”解释为“端正”等,把“为政”当成耶教的牧民之术了。这套玩意,古今中外,不知拐骗多少良家少男成为某种理念、模式的复制品,为了不同的旗帜却同一的骗术,少则成鹅为鸭,多则为奴为鬼,良可悯矣。最大的奴才就是思想上的奴才,而思想上的奴才最贱的一种就是那些赴汤蹈火、心甘情愿为了某些诸如“民主、自由、人权”之类垃圾抽象概念而炮灰的人。 其实,这一章完全从上一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来。“帅”,遵循。“帅以正”,“帅之以正之”的省略,这省略的“之”,就是人所参与其中的当下现实。能遵循的,只能是人所参与其中的当下现实;能“正”的,也只能是人所参与其中的当下现实。那种以抽象的概念、模式为起点的把戏,在现实面前都只能是把戏。“正”,指事字,上一表示方向、目标,下足(止)表示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倚地走去。对于儒家、《论语》来说,这方位或目标就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以”,和,表示并列关系。“帅”和“正”、“帅之”和“正之”,是并列的关系,表示两者不能偏废、相互相成的关系。“帅以正”,用现代术语,就是遵循现实的逻辑,从现实出发,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 与“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相仿,现实、现实的逻辑就如同北极星,当人把北极星的位置确定后,执持这位置相应就可以定出其他星星位置;当人从现实出发分析把握了现实关系的逻辑结构后,“孰敢不正?”,其它问题就会以此为基础相应地找到解决的办法。这里不需要任何的先验、抽象原则,而是“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但人不是现实的奴隶,现实必须是人参与其中的,没有了人,也无所谓现实,更无所谓现实逻辑。现实之于人,按其逻辑,有着各种不同的选择,究竟如何去选择,就构成了各色各样的政治。各种政治结构的逻辑支点,都来自现实,这逻辑支点也如同北极星,一旦确立,其它就以此为基础相应地构建。而对于儒家、《论语》来说,这个现实的逻辑支点,“正之”所在,就是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 “政者,正也”,为政,就是要立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这一逻辑支点;“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的人,遵循现实的逻辑,从现实出发,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其它问题就会以此为基础相应地找到解决的办法。这里必须要明确的是,现实,是最底层的支点,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这个逻辑支点必须也必然在现实支点之上,离开现实,无所谓“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离开现实的乌托邦,那种把“圣人之道”装扮成某种口号、旗帜、目标,以此而驱使人,让人为此而折腾,都和“圣人之道”、《论语》、孔子毫无关系,就像把“共产主义运动”弄成某种口号、旗帜、目标,以此而驱使人,让人为此折腾,都和马克思毫无关系一样。“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和马克思,总是那样心心相印。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0r.html ×××××××××××××××××××××××××××××××××××××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详解: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句子,但基本上没有人能真明白其意思。通常的解释大致都是“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由于这样的解释经常被指责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不思进取。因而就此有了许多借题发挥的申辩来把这个似乎是贬义的话褒义化。例如说“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在其位不了解情况,隔行如隔山,谈论起来于事无补,反而添乱,还是素其位而行,安宁本分为好”等等,诸如此类的,都是将错就错,错上加错,岂真知何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哉! 以前所有的解释,都因为其人见识、心量太小,孔中窥天,又岂能真识孔子?针对本章,前几章反复提到“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何谓“位”?就是指变化的位次。例如《易经》乾卦,从“初九”到“上九”,就是不同的位次,对应着变化的不同状态。而一切都从也只能从现实出发,现实在什么阶段,什么位次,是必须首要分析的问题。相应的,“其政”必须要与“其位”相适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不谋不在其位之政”,不谋划与现实变化的位次不符的政事、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等等。归根结底,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就是历史上一切乌托邦悲剧的总根源。 在马克思对社会总体结构的考察中,有所谓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之说,这其实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社会总体结构运动中的特殊表述。马克思是以生产力的变化位次来界定社会总体结构位次的,而“其政”必须适应“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可能超越生产力的位次而行高位次生产力所对应的生产关系。同样,“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社会结构内部关系的特殊表述。可惜,历史上真明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除了孔子,也就马克思了。虽然他们的表述不同,但其内涵是一致的,还是那句话:孔子、马克思,总是那么心心相印。 而违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恶果,在历史上数不胜数,可不单单只有一个大跃进那样的典型才算。为什么这样?因为那些人对“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没有认识,把现实乌托邦化从而抛弃现实最终被现实所抛弃,更不知道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此一来,不出现那些闹剧、悲剧才怪了。那些喊着要打倒“孔家店”的人,例如鲁迅、胡适之流,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都搞不懂,还好意思厚着脸皮去鲁莽、去胡扯,真是有史以来最无耻之徒,不对之正本清源,难道还让他们继续遗毒后世?必剿之灭之而后快!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1n.html ×××××××××××××××××××××××××××××××××××××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详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刚在上一章说完,怎么又来一次?其实,在原来《论语》的排序中,上一章出在《泰伯》一篇,而这一章出在《宪问》一篇,由此也见原来编排的混乱。前章,只记录了孔子的原话,而本章,增加了曾参(孔子关门弟子)的话。但就是他这话,使得千古以来无知之徒的错解错上加错。当然,责任不在曾参,只是更暴露了无知之徒妄言《论语》、妄批《论语》的可笑。先引用一个通常的关于本章的解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了。不过,谋其政也应“思不出其位”,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范围考虑问题”。这类的解释,都是错得一塌糊涂。 而对于该句的批判,在现代,最出名的可能要算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隔膜》里的冷嘲热讽,引用如下:“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烂,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而其实却犯了罪,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谁都可说的。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胡涂。” 这以打倒孔家店为忽悠的鲁迅小儿,因此文就把自己的无知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他根本就不知何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不知何谓“君子思不出其位”。以其陋识而发如此无耻之言,其人之无耻可想而知。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真义,在上一章里已经说了,不再赘言。至于“君子思不出其位”,朱熹比鲁迅等白话痴儿还是要高明一点的,至少知道这其实是《易经》“艮卦”象辞的引用,也就是说,朱熹正确地指出了,曾参是引用《易经》“艮卦”象辞来解释、印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然,这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工夫,对四书五经熟悉的人,都知道“君子思不出其位”这话的出处。但知道出处并不意味着真明白,朱熹之流比鲁迅之流也就好这一点儿,至于意义上,都是蛤蟆跳水、扑通扑通。更有今人李泽厚之流,认为曾参相对孔子可以有多种原因、解释的话显得太保守了,证明这类人根本就不知道何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不知道何谓“君子思不出其位”。 “艮卦”,其象“兼山”,两座大山夹着,《彖传》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本ID在上一章里相应的解释。对于喜欢扑通扑通的,以为本ID所解是胡编乱造,故意曲解圣解孔子的意思,但却不知道,本ID所解皆不出孔子其义,象辞、《彖传》也是孔子所写,即使像钱穆之流,怀疑象辞、《彖传》是后出,但也不可否认象辞、《彖传》所论是孔子、儒家所认同的。而由《论语》、象辞、《彖传》之契合,可见本ID解释的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六经且不能注我,更非我注六经,一部《论语》、一个孔子,又怎能困得住本ID?本ID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视角而生其视角,看孔子、马克思的思想如看自己掌纹一般,所以才如此轻易就能发前人所未发,炼《论语》500多章散金为一金刀,横扫两千多年来一切陈言滥调。别认为本ID能有如此之解,一定熟读《论语》N遍。说实话,本ID还真没太认真看过《论语》,只是见其文就自识其义,一气贯通,如见故物,如观掌中果,哪用看N遍才明白、贯通?回到本章,“君子思不出其位”,“思”不是通常鲁迅、钱穆、李泽厚之流所认为的“思想”,而是“司”的通假,“司”什么?政,和“为政”是一个意思。“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思不出其位”,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应的解释可参考上一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这就是君子行“圣人之道”必须时刻谨记的。《彖传》的话,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因为以后还要写“《易经》详解-----给所有曲解《易经》的人”。但有一点必须指出:“时”,不是依其时或与时俱进的意思,而是本书最开始几章反复强调的“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止”,何谓“止”?就是上几章反复强调的“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这才是“止”,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驻守、居住、停止、止息、阻止”等所谓的“止”。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2n.html ××××××××××××××××××××××××××××××××××××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为了各位更好地理解本ID解释的与众不同,从本章开始,前面都先列举一些所谓大家的解释,由于一般人文言文都不好,文言文的就不列了,否则还要解释文言文的解释,太占篇幅。而白话文解释里,重点选三家,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至于什么南怀瑾之流,那些在古书中东掰西抓来忽悠的,连幼儿园水平都不适合,不提也罢。 杨伯峻: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 钱穆:先生说:“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立在这个位上。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该求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 李泽厚: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要愁的是如何才能在位置上尽职守。不要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别人就会知道的。” 详解: 由上可见,这些所谓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何谓“位”。前章,曾对“位”与《易经》的关系有了相应的揭示。《易经》,中华文明之源。孔子与《易经》的关系,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及。如果连“位”都不理解,显然是无法明白《易经》的,当然对《论语》也只能瞎解了。就像本章的解释,这三人都有其“位”,但都把“位”当职位了,其所“立”错了,其解当然就不可能对,这真的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了。更重要的是,三人也是通常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断句是错的,应该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位”,就是位次,就是所“止”,就是所“立”。“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即所“立”、即所“止”、即所“位”。有所“立”,则“立”其“有”,其“有”必有其“位”,何谓“有”?用现代术语,就是“存在”。与“有”相对的就是“无”,“有”有其“位”,“无”有其“位”吗?两千年后,海德格尔关于“有”的思考是以其对“无”的思考为背景的,存在与非存在,海氏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倒不在?”对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孔子两千多年前的回答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对于孔子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以何立”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而不是“何以立”的“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倒不在?” 至少对于中前期的海氏,孔子和他有着“以何立”与“何以立”的分野,“何以立”没有参悟到何谓“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因而才有“何以立”的纠缠。而孔子悟之而摆脱“何以立”源始境界的纠缠而直抵“以何立”的当下境界。从“何立”现象境界到“何以立”源始境界再到“以何立”当下境界,对应着“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三重境界,不辩此,无以谈儒学、西学。不过要补充一句,别把这三种境界和禅宗连一起,否则一棍打你色身星散,禅宗岂是儒学、西学可思可议? “患”,即“畏”,对于海氏来说,“畏”启示着“无”的源始境界。海氏将“无”从“何立”现象境界对“有”的单纯、抽象否定,拯救性地开拓为“何以立”的源始境界使得“有”得以而有,其对西学的功劳是大大的。但对于儒家来说,这还不够,困于“何以立”的源始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犹未脚跟落地。但后期海氏已经开始打开这源始境界的大黑笼,用存在之“思”的源构域展现当下的生机,可以说,海氏最后已经触及“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境界。在第七节里,本ID曾说“ 当然,西学之内也并不都是糊涂蛋,例如马克思、海德格尔,他们所展示的就是柏拉图以来西学完全不同的道路。从气质上说,马克思走的是刚阳路子,而海德格尔是阴柔的,这方面的研究,这里就不展开了”。而前面曾把马克思与孔子来了一番对照,这里把海氏抓来,也算把第七节中的不展开来了一个初步的展开。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患”,以“不患”的“无位”而“立”,“立”在古代是和“位”相通的,“患,所以立”,“患,所以位”也。老子说“人之大患,患其有身”,其实,凡其“有”,必有其“患”,在海氏则认为,只有“畏”、即“患”,使此在本真地能在。而“不患,莫己知求”,“求”,选择。“莫己知求”,不以自己“所知”来选择。“为可知也”,“为”,就;“可”,能。后期海氏存在之“思”的源构域,与此“能知”可参照参悟。“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不以自己“所知”来选择,就是“能知”,就是存在之“思”在天地人境界当下大易流行、生生不息。 儒家,内圣、外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外王,是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的内圣相互相成的。这是参悟儒家之说的大关键,岂是如上边三家之流可识,更不是鲁迅、胡适等吃洋人残唾之辈可识。后世儒家,多于内圣入手,却不知何谓内圣,最后拼凑了点宋明理学、新儒家,可笑可怜;至于外王之说,更被弄成汉儒的把戏,用假儒的“鲁式”混杂被法家光大的“齐式”,为祸中国两千年。这些都和孔子无关,异化本来就是一个普遍现象,这问马克思就最清楚了。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患”,无位次;“患”,以“不患”的“无位次”而“位次”。“不患”,不以自己“所知”来选择,就是“能知”。 注意: 以后都按照这种形式,把整句的直译放在最后,这是为了照顾喜欢直译的人。但具体的含义,一定要看上面的详解,否则看直译,还是很难明白,特别像这一章哲学意味这么重的,估计哲学底子薄的,看详解也很难明白。本ID在这里从外王打到内圣,直破东西哲学的巢穴,绝对前无古人,横扫的,可不单单是两千年的宋明腐儒、五四竖子、六六小儿了。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3e.html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杨伯峻:孔子说:不着急别人不知道解我。只着急自己没有能 力。 钱穆:先生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该愁我自己的不能。 李泽厚:孔子说:不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愁自己没才能。 详解: 以上三个解释大同小异,其实,用更形象的话大致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在现代社会,这种解释的可笑和不切实际已不用多言,这种论调忽悠出来的,不是腐儒又能是什么?且不说他们解释的荒谬,就从语法上看,有两个问题是不能逃避的:一、“其”是指代“人”还是“己”。二、“能”是名词还是动词。 对于第一个问题,三位都认为“其”指代了“己”,但“其”当代词,一般都指代第三人称领属关系,指代了“己”,把“其”翻译成自己,不说完全不可以,但为什么“其”不是指代语法功能和位置更恰当的“人”?对于第二个问题,“能”当名词没问题,但在这里,更合理的是动词,因为,任何熟悉文言文对称性修辞的人,都应该知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其实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人之不能己知也”的省略,相应的,“能”在这里更应该是动词。因此,本章的解释更应该是“不患人不明了自己,患人不能明了自己。”这里的“人”,包括自己和别人。 先说“人”指自己的情况,自己不明了自己,这是人的常态,而且只要还是人,这种状态就无法彻底改变,而这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人不能不断明了自己,一世糊涂,而且以糊涂为荣,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失去了明了自己的愿望和可能,这就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人,首要的是不断明了自己,所谓“内圣”,所谓修身,也是要不断地明了自己。 而对于“人”指别人的情况,别人不明了自己,反之,自己也不明了别人,人与人之间互相不明了,站在“家、国、天下”的角度,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由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不同,相互间因为利益等问题,出现相互间的不明了,是很正常的,没什么可怕的。但可怕的是,人与人之间不能不断互相明了,甚至还忙于互相制造鸿沟,你是“精英”、他是“平民”,这是“富人”,那是“穷人”,使得社会结构出现各种不可填补的裂痕,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互相明了的愿望与可能,这才是社会最大的不幸。社会,首要的是互相间的不断明了。所谓“外王”,所谓“齐家、平天下”,首要的,就是要人与人之间的不断明了,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不断明了,何来“人不愠”的世界? 那么,本章说涉及的“不患”与“患”,和上一章的又有什么关系?其实,上一章所说的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站在终极的角度,一切存在都有其“患”,而“患”以“不患”的无位次而位次。但所谓的终极,也是相对而言的,在具体的存在系统中,也相应有其“患”与“不患”。在这系统似乎无位次的“不患”,在另一系统内就成了“患”;反之,在某一系统的“患”,在另一系统内就成了“不患”。每一个现实系统的存在,都有其“患”与“不患”。 而本章所探讨的,正是人类社会这个系统内“患”与“不患”的问题。在人类社会的角度,对于个体来说,自己不明了自己,就是“不患”,站在绝对的意义上说,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彻底明了自己,所谓的明了,只是相对于永远不明了的明了,“不明了”是无位次的,而“明了”因“不明了”而位次。说某某人有自知之明,某某人没有自知之明,这都是因“不明了”的无位次而有了自知之明与没有自知之明的位次,依次下去,自知之明还可以分出三六九等来。因此,该“患”的不是自己不明了自己的无位次,而恰好是以这无位次为借口认为反正不能彻底明了自己,因此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失去了不断明了自己的愿望和可能。却不知道,正因为“不明了”的无位次,所以才有了自己不断“明了”自己的位次,所以才有了“明了”的可能,不明白这一点,是不可能明白何谓“内圣”的。 同样,在人类社会的角度,对于人与人来说,人不明了人,就是“不患”,站在绝对的意义上说,人永远也不可能明了人,所谓的“明了”,只是相对于永远“不明了”的“明了”,“不明了”是无位次的,而“明了”因“不明了”而位次。因此,该“患”的不是人不明了人的无位次,而恰好是以这无位次为借口认为人不能彻底明了人,因此肆意互相制造鸿沟,使得社会结构出现各种不可填补的裂痕,人人都失去了明了人的愿望和可能。却不知道,正因为“不明了”的无位次,所以才有了人“明了”人的位次,所以才有了不断“明了”的可能,不明白这一点,是不可能明白何谓“外王”的。 何谓“能”?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要主、客条件具备,从“不能”到“能”,就是要不断创造,使得主、客条件具备。对于任何现实的社会、任何现实的人来说,“人之不己知”是绝对的宿命,是无位次的,是无条件的,而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创造各种主、客条件使得这无位次的“人之不己知”不断显现“人之己知”不同位次的可能来,从而实现从“不能”到“能”位次的不断提升。这就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所谓“天行健”,不明白这一点,是无法理解儒学、《论语》、孔子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患别人或自己不明了自己,患别人或自己不能明了自己啊。 注:不患、患是专门的术语,不能用其他词代替,所以直接用,不翻译了。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57.html ×××××××××××××××××××××××××××××××××××××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1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语》详解
jove20020 2010-10-5 14:20
小博曾经转载过此人的一篇有关《论语》的解读,如今继续,基本是其原话,还是非常尊重此人。希望朋友浏览一下。 还是那句话 :愿拍砖的随便,只是希望做任何事情都是出于理性的思考而非总是处于头脑发热,且总是跟风,相信来此的朋友都是接近而立之年的人了,甚至N多人都是已过而立之年,更是应该对所作出的事情负责,摆脱人的贪痴嗔慢疑,做应该做的,YY没有任何意义,当XX也如愿XX时,依然照旧,没意义。一切自重。 ××××××××××××××××××××××××××××××××× 在人人争当经济人的年代谈论成圣人之道,也忒不靠谱了。当然,任何的不靠谱都是站在一定立场上的,而圣人的不靠谱,必须有非圣人的视角,例如:经济人、社会人、鸭子等。没有任何没有前提的逻辑是可以无条件地被证明的,没有一个视角是绝对的、不需要前提的,既然这样,这世界的喧嚣已经不缺乏经济人、社会人、鸭子们了,圣人当然也有喧嚣的必然。 站在这个角度,没有任何视角是有永恒价值的,但也没有任何视角是永恒没有价值的,《论语》一样,孔子一样,圣人也一样。但曲解是不允许的,必须首先要弄清楚《论语》究竟在说什么,否则一切的赞誉或诋毁都无意义。当然,在喧嚣的年代,无意义就是最大的意义,那就让最大继续最大,最后阳亢而死。而继续《论语》之旅,进入《论语》之旅的前提就是,要立志成为“圣人”,或者至少要有兴趣去了解如何成为“圣人”。至于要立志当鸭子或鸭王,那就此门不通了。 “学”的主语解决了,那“学”的宾语是什么?也就是说,“君子”要学什么才能成就“圣人”?千古以来,基本所有的解释都把这“学”当成各种一般技能、学问的学习了。如果真这样,那不妨把“房中术”当成宾语,这话就变成“(君子)学(房中术)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下,孔子真成“老二”了,成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性爱革命”的先驱了,或者至少也是后来道家伍柳派的祖宗,当然,流传到今天,可以列入《鸭语》第一章了。 但《论语》不是《鸭语》,也不是《算语》、《医语》、《文语》,《论语》不一般地探讨所谓的教育问题,孔子是教育家,但那只是他的副业,就像现在有人是教授,副业可以是叫兽,如果这种副业的通常时间都发生在凌晨前后,那就成了叫售,也就是叫卖了,至于是卖身还是卖什么其他的,并不重要。《论语》归根结底是探讨儒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成“圣人”的问题,因此这里的“学”不是一般教育意义上的,而是“闻道”、“见道”、“学道”,“学”后面的宾语只能是成“圣人”之道。 而这里的“学”,首先是“闻道”,不闻无以学,其次是“见道”,不见亦无以学。只有“见道”以后,才可以真正地“学道”,否则都是瞎猫对死耗子。就算在月亮永远不圆的外国、在那万恶千疮的资本主义社会,要去学当鸭子,也脱离不了这程序。首先要听说有鸭子这回事,还要听说哪里有鸭子活动的场所,即使不知道这场所的专门术语-----“鸭店”。然后,当然就是要去看看怎么回事,所谓眼见为实,不能光听别人说这行业有前途,就盲目投资,就算是“鸭子”是一很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也不能盲目投资,必须亲自明白无误地见到其中的好处,有什么福利呀、会不会拖欠工资呀、上班时间能否自由掌握呀,有多大风险呀,等等。把这一切都见到,看明白了,才可以去“学”当“鸭子”,这样才有信心,才有目标。试想,连当“鸭子”的“学”都包含如此程序,就不要说学成“圣人”之道了。 和“学”同源的是“校”,也就是“效”,就是“效法”。“学”,不是一个人的瞎修盲练,而是要“效法”,“效法”什么?当然就是“圣人”了。“校”,至少要包含两个不能偏废的方面:1、对照;2、校对。“对照”“圣人”学之效之而使自己也成为“圣人”,但这种“学”和“效”不是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地“校对”。就像一块表,按报时调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不断地“校对”,表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而儒家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因此这“校对”的工夫,就不光光是“对照”“圣人”理论,而是必须针对现实,脱离了现实,就无所谓“校对”,也无所谓“学”了。而现实中的“学”,必然是群体性的,用现代术语,就是社会性的,因此,这“学”字的完整意义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只有这,才勉强称得上“学”。 对““学而时习之”中的“学”,概括如下,就是: 问:什么是学? 答: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 问:谁学? 答:君子。 问:学什么? 答:成“圣人”之道。 问:学了能成什么? 答:“圣人”。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ne.html ××××××××××××××××××××××××××××××××× 对文言文的把握,例如,对《论语》的解释,不能按照白话文那种西方式思维,首先假设文章的意义是如同细胞之于人体般由字符堆积起来,就如同西医般,白话文是一种死的文字。而文言文不同,理解文言文必须首先要得其神,而其神不在字符中,是文章的整体,如同中医,离开了整体的字符是没意义的。庖丁解牛,神遇而牛解,文言文的阅读也一样,神不遇而解其文,无有是处。 上面说了“学”,现在继续说这“习”字。甲骨文中“习”是“羽”字下从“日”,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结果现在的繁体字里,“羽”字下从“白”,简体字就干脆把“羽”字劈成两半,“白、日”都不要,结果简体字就只剩下这无边的黑暗了。简体字,配合白话文的一种垃圾符号,把含义丰富的中文逐步强奸成西文那种垃圾符号,这就是历史的现实和现实的历史。 “习”,“羽”字下从“日”,本义指的就是鸟儿在晴天里试飞。这个“习”字,如诗如画,一字而有神。“日”属阳,所谓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就是“习”,也才是“习”。但后来所有的解释,都把“习”当成不断、反复、频频地练习、温习、复习之类的玩意,典型的白话文鸭子思维,以为不断上下左右地折腾就可以表现出色、工夫了得、赢得奖赏,真是既无情趣、又无品位,中文堕落成这样子,真是悲哀、悲哀! “学”而“习”,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而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不“学”“圣人之道”,无以得乘天地之正气。“学”,得“圣人之道”之体;“习”,施“圣人之道”之用。不“学”无以成其“习”,不“习”无以成其“学”,全体而大用,这才算是“学”而“习”之。何谓之“之”?成圣人之道也。 “学”而“习”之,必与其时,所以有“学而时习之”。“时”者,天时,非依其时,乃与其时、时其时也。依其时者,小人也;与其时者,君子也;时其时者,君子行成“圣人之道”也。可笑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时”弄成所谓按时、依时、适时之类的玩意,真不知其时矣。而“时其时”者,必得乘天地之正气,此谓得其天时也。“时其时”者,非得天与其时,乃与天其时也。由此可见,所谓天时,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也。不如此知之,实不知何谓“时”矣。 “学而时习之”,君子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行成圣人之道,这样,才能“不亦说乎”。后面这句“不亦说乎”,就不用解释了吧。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nm.html ××××××××××××××××××××××××××××××××× “学而时习之”,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风云际会、波随浪逐,感而“有朋自远方来”。“有”,非“有无”、“持有”之“有”,乃《左传》“是不有寡君也”之“有”,“友”之通假也。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有”解释成“有无”、“持有”之“有”,大谬矣。 何谓“友”?“同志为友”,志向相同者也。甲骨文中,“友”为双手并列,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而互助合作,才是“友”。不过后来一切都变味了,“同志”这词,特别经过上世纪的洗礼,已经变得十分可笑。现在就更不能用了,现在是,当鸭子不当鸭子想要当“鹅”了,就“同志”了,从“鸭子”进化成“鹅”,真是越来越大,有前途呀。 且不说那些“鸭子”和“鹅”,在《论语》里,“有”或“友”的共同志向就是同成“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独自去偷欢的私道、小道,是普及天下、大善天下的公道、大道。要成“圣人之道”,成“圣人”,必须先“圣”其时,不“圣”其时,何以“圣”其人?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而君子行“圣人之道”,必有之、方类之。 “朋”者,“凤”之古字也,本义为凤凰。“朋自远方”者,“有凤来仪”也。《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本于此。“有凤来仪”之地,即地灵之地,行“圣人之道”之地。而行“圣人之道”之君子,就是“人中之凤”,行“圣人之道”之君子“自远方来”,就是“有凤来仪”。“仪”者,法度也。“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法度也。以“圣人之道”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才是真行“圣人之道”。 “远”,遥远、久远,不独指空间上的,“圣人之道”不是凭空而起,源远而流长。“方”,非方向之类,而是“旁”的通假,广大的意思。《尚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圣人之道”之“行”,是“方行”,君子“行”圣人之道,也是“方行”,要“方行天下,至于海表”,这才算“行”圣人之道之“行”。 “自”,不是介词。文言文不是垃圾白话文,N个字都表示不出一个意思来,文言文的“自远方来”不是垃圾白话文的“自远方来”,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立的意思,把“自”当成介词表示时间、方位的由始,都是吃白话文垃圾太多的结果。“自”者,依旧、依然也。依旧、依然“有凤来仪”,“圣人之道”不断也。“来”,由彼至此、由远及近,浩浩汤汤,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天地浩然正气升腾之景象也。圣人之道,大道流行,其远矣,其方矣。 “有朋自远方来”,君子,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共成“圣人之道”而同行,如人中之凤,依旧、依然,乘天地之正气,源远而流长、浩瀚而广大,由彼至此、由远及近,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样,才能“不亦乐乎”。“乐”者,非le,是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也。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nz.html 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首要且常态地必然会面对“人不知”的问题。如果“人皆知”了,就无所谓“法度之,教化之”。行“圣人之道”,乃难行之行,所谓知易难行,知且不易,行则更难。 “人不知而不愠”,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把“知”当成“知道”、“理解”之类的玩意。“人不知而不愠”快成了现在酸死人的“理解万岁”的对应物了。但这里的“知”不是本义的“知”,而是“智”的古字,“人不知”不是“人不知道”,而是“人没有智慧”。 “人”,一般指别人,但这里的别人特指那些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也就是行“圣人之道”时需要“法度之,教化之”的人。“人不知”,这些人没有智慧,没有什么智慧?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 比起“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上面“知”的错解就是小菜了。对于这个“愠”,《论语》成书后,所有解释都是“生气、愤怒”之类。其实,“愠”,发yun音,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去声,就是通常解释“生气、愤怒”的那个,但这在这里大错特错,这里的音调应该发上声,解释为“郁结”。《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其中的“愠”就是发上声,解释为“郁结”。而这里的“不愠”,就是本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谁使之?行“圣人之道”的人。“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人“不知”,各种不好的情绪就会“郁结”其中,就会生病,对于中医来看,所有的病,归根结底就是“愠”,就是“郁结”。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同样要“愠”,同样要生出“郁结”来,所谓民怨沸腾、夫妻不和、冷战热战,等等,都是由“不知”而“愠”的结果。 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大同世界、一个政通人和的世界,前提必然是“不愠”的,行“圣人之道”的人就是要使得“不知之人”变得“不愠”,使得“不知之世界”变得“不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如“南风之熏”般地行“圣人之道”,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 “人不知而不愠”,现实的天下仍未成就“圣人之道”的彰显,现实的天下几乎都是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而行“圣人之道”的人,要如“南风之熏”般地熏染他们,把“没有智慧的人”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人”,把“没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世界”,这样,才能“不亦君子乎”,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ol.html ×××××××××××××××××××××××××××××××××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世人皆说《易》难解,实则,《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论语》书成后,真能解首章的,千古以来,未曾见也。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以盲引盲。 本ID所写,皆发前人所未发,余人从其字句中求《论语》之真精神,不过是啃尸之徒。《论语》不死之真精神,岂在区区字句间。神会,则字句之纠缠自然顿明,下面将解释一个千古无人能解的问题:为什么《论语》首章是三个“不亦”,不是二个,也不是四个或其它? 对于以前所有解《论语》的人,对这三个“不亦”,连这些人自己都是囫囵吞枣,又怎么可能解释好?上面为什么是三个“不亦”的问题,这些人连提都不敢提,或者根本就没想到,就更不要说解答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本ID在前面的解释中其实已有所透露,在(四)中就有“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也就是说,这三个“不亦”,基于儒家最基本的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 “学而时习之”,言“天”,在儒家思维的基本结构下,天与天时,“天、天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与“天、天时”紧密联系的就是所谓的“天命”了。参照前面对“时”的解释,就不难知道,《论语》对天时、天命的态度就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儒家对“时运”、“命运”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成就这“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 “有朋自远方来”,言“地”。地,包括土地等,但不单指土地,甚至地球之类的玩意,而是指大道流行的场所、空间等。地是离不开天的,有其天时,必成就其地,其地,包括一切的现实客观条件。通常所说的“地运”、“国运”等,就属于“地”的范围。一般人更熟悉的,就是所谓的“地利”了,儒家对“地利”的态度也是“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成就这“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 “人不知而不愠”,言“人”。人,天地之心也。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就是这“人不知而不愠”。那么天地之心在哪里?天地之心就在人的心里,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西学讲人化自然,后来又有了所谓的人择原理,但对这“天地人”的关系,还是没有儒家、《论语》讲得透彻。“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要成就“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 这三个“不亦”,讲的就是君子如何“与其天时、与其地利”,最后“成其人和”,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和”?就是“人不愠”的世界,“没有郁结的世界”,就是世界大同。只有“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成就真正的“人和”,君子才算是真正行成“圣人之道”。离开这三个“不亦”,一般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实不知何谓“天时、地利、人和”也。 明白了上面,就不难明白这三个“不亦”,为什么是按“说、乐、君子“的顺序来安排。“说”,就是“悦”,对于忧郁症等大流行的现代社会,这个“悦”太罕见了,而连“悦”都没有,就不要侈谈诸如幸福感之类的废话。那么,何谓真“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也。“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的事,令人心情舒畅的事,如果个体的心情都不能“悦”、不能“不愠”,怎么可能成就“不愠”的世界?所以要“修身”,“学而时习之”地“修身”,其结果就是“悦”,“悦”也就是个体的“不愠”。那么,“修身”为什么和“天时”挂钩?所谓“修身”不是一个人的盲修瞎练,“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要“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修身”,然后要“齐家”。这“家”,不是一般所谓的家庭,那是“小家”,一个地区是家,一个国家也是家,那是“大家”。齐家才能“乐”,这读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家不齐,国不齐,怎么可能有“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所以要“齐家”,“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齐家”,其结果就是“乐”,“乐”也就是“家”的“不愠”,只有“不愠”才可能“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才可能“乐”。那么,“齐家”为什么和“地利”挂钩?家、国都属于“地”的范畴,通常有所谓的“家运”、“国运”等,要“齐家”,改变“家运”、“国运”,就要“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这样才能最终成就“箫韶九成,盛世之象”,其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齐家”,然后要“平天下”。而只有“天下平”了,世界“不愠”、没有郁结了,世界大同了,才算是“平天下”,才算是“人和”,才算是君子行“圣人之道”,才算是“不亦君子乎?”上面的“说”、“乐”,都是“不愠”的特殊形式,分别对应着个体和家,但真正的“不愠”是全天下的,这个天下不单单指人类社会,按现代术语,至少是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天下万物都要和谐、都要“不愠”,这才是真的“不愠”,也才是真的“平天下”,只有这样,才是真的“人和”了。所以,“平天下”与“人和”是密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与“说、乐、君子”以及“天、地、人”或“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论语》的首章是站在这样的高度立论的,而不是如千古以来那些盲人的瞎解释所说那样。只有这样,才算初步明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也才算初步知道《论语》说了点什么。但这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or.html ××××××××××××××××××××××××××××××××× 《论语》,中文第一书,其开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圣经》,西文第一书,其开头: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相互对比,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显然的,这种区别也构成国学与西学的重大分歧,更构成了国人和西人思维方式和生存状态的重大分歧。 “子曰”,对应的是当下,是现世,是人;而“起初”,对应的是起源,是根源,是神。对于国学来说,“天、地、人”的思维和生存结构是当下的,所谓当下,就是承担,任何根源性的探讨,都必须以这当下的承担为前提。换句话说,一切科学、宗教、艺术,都是以这“天、地、人”的思维和生存结构的承担为前提的。你,首先是一个人,而且是在世界、在天地中生存的人,没有这个承担,一切都瞎掰。人,对于国学来说,不是一个前提,因为任何前提都以之为前提,连前提这个词都要以之为前提,那么人,又怎能是一个前提所能困住的? 而西人的生存和思维方式又是什么呢?柏拉图有著名的洞喻,说人如在洞中,须走到洞外,靠理智的光辉才能看清楚世界。这个比喻完全概括了柏拉图后整个西学以及西人的状态,这里没有了承担,人需要靠理智的光辉,这理智的光辉,在耶教里变成了上帝,耶教从本质上说就是柏拉图思想的神秘化。后来,科学代替了上帝的位置,但无论是理智、上帝还是科学,人都是奴隶,人不能独自去承担,独自去面对,而是要靠某样东西,即使那样东西被称为理智的光辉,也是典型的懦夫思维。 对于西人来说,他们可以如古希腊一样悲剧,一样面对命运去抗争,但人的尊严只是一个推论或假设的前提。但是,只有奴隶才需要解放,只有奴隶才需要自由,只有奴隶才需要尊严,而你本解放,你本自由,你本尊严,又何须劳什子的解放来解放你、自由来自由你、尊严来尊严你?你只要承担,人一样去承担。承担什么?承担这个天地,人,天地之心;天地,人之躯壳,你连自己的躯壳都不能承担,你还能算是人吗? 承担,就是《论语》、也是儒学的真精神,什么是承担?就如本ID所写《六州歌头》里的“入红尘戏。惊天地,鹏展翅。挟风雷,存永罪,终不悔。振罗衣,立云霓,抖擞凌霄志。银河坠,缺星堤,弯日轨,旋经纬,乾坤回。混浊同污,纳纳穹苍气,激荡崔嵬,送鲸涛翻海。掷酒一高歌,万古同杯。”这,就是承担。这里不需要假设什么理智的光辉,也不需要假设什么上帝,如果真有什么理智、上帝,都只能是人的理智、人的上帝,最终都需要人来承担。人,浩然之气充盈天地,天地都为之小,一人成大,一人就成其天地之大,没有这种胸襟,没有这种浩然,没资格谈论儒家,没资格谈论《论语》。 当然,西学之内也并不都是糊涂蛋,例如马克思、海德格尔,他们所展示的就是柏拉图以来西学完全不同的道路。从气质上说,马克思走的是刚阳路子,而海德格尔是阴柔的,这方面的研究,这里就不展开了,只是要说明,那些妄自菲薄、以贩卖祖宗为乐的畜生,不仅不理解国学,连西学也是人屁不通。用郭德刚的口吻送给这些人,就两字:死去!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p8.html ××××××××××××××××××××××××××××××××× 对首章三个“不亦”的初步了解,最终必须落在“承担”上,如果没有这种对“天地人”、对“圣人之道”、对行“圣人之道”最终达到“不愠的世界”的承担,那么就没必要继续《论语》的研读。上面也说过了,鸭子是没必要读《论语》的,虽然鸭子也有“承担”,但只有君子才需要《论语》,也才能“承担”《论语》。 下面,本ID要干的一件事,一定是《论语》成书以来没人干过的,就是要重排《论语》各章间的顺序。《论语》,孔子及门人的语录,系统地讲述了君子如何去“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问题,但由于《论语》成书时间是在孔子等之后,历代又被腐儒折腾,因此,目前所袭用的《论语》各章间的顺序并不正确。为了能更好地把握,还《论语》以本来面目,必须对此重新排序。在后面的解释用,《论语》原有篇章都无一遗漏,只是顺序按照更合理的方式重排。这点,必须明确。而这《论语》之旅,将按照本ID新编排的次序继续进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详解:这句话被排在三个“不亦”总纲之后,是《论语》的第一条。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首先要“闻其道”。道不闻,则无由“学、行”。然而,就这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熟悉的话,却经常被解释成类似“早上闻“道”,晚上死了也值得”之类的搞笑玩意。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请问:晚上才死,那中午干什么去了?当鸭子还是学当鸭子去?如果早上死、中午死,那还值得不?如果真是“早上闻“道”,晚上死了”,就算值得,也是私道,不能惠及旁人的私道,又有什么值得不值得的?这些似是而非的解释流传千年,真把《论语》当成福音之类的玩意了,和儒家、《论语》的精神是完全背离的。 其实,“死”,不是死去的意思,而是“固守”的意思。所谓“固守”,也就是“承担”。而“朝、夕”,不是单纯的“早晨、晚上”,而应该从“天、地、人”三个角度来考察。从“天”的角度,代表了时间上的“开始、最后”,从“闻其道”开始,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地”的角度,代表了“东方、西方”,也代表了整个天下所有的地方,无论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担就是生死的承担,所谓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只有从这三方面去理解,才是真知道“朝、夕”。 原来的断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不对的,由于古文都没有标点,因此断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千古以来被惯用的这个断句,就把“死”真当死给搞死了。而从上面的分析知道,这“死”是“固守”、是“承担”,相应的断句就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实,里面的“道”字是可以省略的,因为整部《论语》就是说这圣人之道和行圣人之道,省略“道”并不会影响理解,“朝闻夕死”,这更符合古汉语的语气。光“闻”不“死”,是不能行圣人之道的,只能是口头玩意,而历史上的腐儒们,最大的弊病就是光“闻”不“死”,这“死”,是“固守”、是“承担”,而要“固守”、“承担”,就必须“死心塌地”、“痴心不改”,偷心不死,是不可能行圣人之道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从“闻其道”开始,无论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只有这样,才可以行“圣人之道”呀。 文章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6pu.html ××××××××××××××××××××××××××××××××× 愿中国能虚竹一把,中国的各个行业更应该虚竹一把,成为QF就真的BJ了,来个小板凳。 朋友好运! 知足者常乐! (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04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的文学
lijinghui 2010-9-21 18:41
中国从隋唐开始一至到辛亥革命爆发前不久一直是文章千古好,仕途一世荣。 你只要文章写得好,就能当官。跟糟糕的是,从明朝开始只考试八股文。 而且,中国从古代一至到民国期间历史纪事等大都使用古文---- 之乎者也于焉哉。尽管从明朝中期开始有了半文言文。 我们可想而知,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中国能出大文豪吗? 的确,中国有四大名著,但请注意:这四大名著是文章写得不好而考不上举人、 进士的落魄书生所著。真正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去当官了,而且他们也不屑于写小说。 也只有小说才能真正反应出作品的文学价值。 从民国开始,我们不再使用文言文(古文)。 ... ... ... ... ... 我们大陆的人都有鲁迅情结。我这样说不为过吧。也不知道台湾人和香港人有没有 鲁迅情结。鲁迅的作品主要是控诉万恶的旧社会---祥林嫂、阿Q正传、孔乙己、等。 我个人认为:鲁迅的作品算不上好的文学作品。因为鲁迅的作品不能反应当时时代的脉搏、 当时时代的发展、当时时代的主流、等等。一句话,鲁迅的作品只能反应当时的极少数人。 祥林嫂、阿Q正传、孔乙己可是极少数人呀!固然,万恶的旧社会是非常可恶的。 但是, 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控诉中,我们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吗? 我个人认为: 一件好的文学作品必须反应当时时代的脉搏、当时时代的发展、 当时时代的主流、等等。尤其,波澜壮阔的社会大事件必须在里面。请问中国从古代到现在 有这样的文学作品吗?的确,《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可以勉强考虑进去。 ... ... ... 我不想多说过了。毕竟,我的专业是物理,而不是文学。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个人认为, 我们的文学作品应当向诺贝尔文学奖努力! ... ....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非常欢迎对文学感兴趣的人与我讨论该话题!很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指教!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22 次阅读|3 个评论
《天空之城》与《阿凡达》
pinepine 2010-9-11 12:06
近观宫崎骏的《天空之城》,深深折服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纯洁的和谐思想,也不禁想起前不久风靡全球的大片《阿凡达》,后者乃卡梅隆继《泰坦尼克号》后历时13年之久精心打造的3D动画巨作。 抛去科技含量方面的因素,二者在场景设想、人物故事、主旨思想等方面颇有相似之处。 场景设想 《天空之城》创造了一座奇特的空中楼阁,上层是参天大树映衬的碉楼,精灵与自热和谐相处;下层是国王用魔法石控制的宫殿,美轮美奂,神秘莫测。《阿凡达》脱离了地球,在外星球上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浓密森林、原始部落、珍奇鸟兽,恍如梦境。 人物故事 主人翁均是联系人世与那个所创造的世界的关键所在,均被欲望者所利用,都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回肠荡气的爱情,同时在最后关头同欲望者展开生死搏斗,并且获胜。 主旨思想 两部电影均展示了一种政治强权征服未知世界的欲望,二位导演均是表现出一种出世的浪漫情怀,而又不失一种责任,主人翁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最后的责任发现,期间磨难重重,总不禁让人思考存在的价值,站在一定的位置,就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维护和平,维护善良,这也许是永恒的,也是任何时代,人们都推崇的。
个人分类: 文学 历史|3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英文书(1993)
Mech 2010-9-10 21:43
读书自娱是文人的怪癖,似乎被称为孔颜之乐而与圣人沾了边。我非文人,广义还算知识分子,多少也不能免俗。近十余年来学点英文,觉得读英文书的乐趣更在读中文书之上。 读英文书的乐趣首先在书外。就说买书,或许是我的领悟力太差,或许是我所在的世界太喧闹,直到我开始买英文书才明白所谓“曲径通幽处”。曲径,能买到买得起的英文书的地方都要拐过几道门再爬几层楼梯;处幽,店面狭小,灯光黯淡,顾客稀少。而且绝无例外,都是开架,正可从容翻阅。再说选书,炎黄子孙,又不专攻语言,读英文书既非国民义务亦非专业要求,一切随心所欲。看过电影《卖花女》忍俊不禁,读了汉译本《马丁 · 伊登》思绪万千,翻着英文简写本《哈克 · 贝利 · 芬》兴犹未尽,都可以用读相应的英文原著来化解。甚至某学者称《幸运的吉姆》与《围城》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促使我找来《吉姆》瞧瞧。还有,设想坐在工学院某研究室中拿着《动物农庄》研究,或临近英语水平考试时却捧着中文版《道林 · 格雷画像》端详,我觉得于人不便与己不安;但读英文书便不同了,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解释为正在学英文,也可以心安理得地自慰正在复习,最好的语言在文学中嘛。 读英文书的乐趣也在书内。乐趣之一是体会朦胧之美感;本人识字不多,又懒于查字典,只好懵懵懂懂一路猜下来,虽无脚踏实地的感觉,却有雾中看花的妙处。乐趣之二是领略异国情调,由汉译欣赏异国故事,终究受语言束缚,读着英文则可自由自在看大千世界 ( 至少是英语世界 ) ,而且不至于联想起现实中的烦恼与无奈。乐趣之三是小补文史不足;这主要是说读中文书的英译本,我辈读鲁迅文章常恨抓不住言外之意,但《鲁迅选集》英译本则多将言外之意译入文内,可免索隐之苦;古文更是如此,念了二十年书,看《庄子》仍似懂非懂,又不甘心看白话或者漫画,恰可看英译本。 读英文书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每当在英语阅读课上看学生不用心阅读时,我便为他们惋惜。我们的选文虽不脍炙人口,却也是趣味盎然。又当我注意到不少英文远胜于我者却不解读英文之乐趣,我更为自己庆幸。英语不仅是我专业上的工具,更是我生活中的消遣。但愿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傲慢与偏见。 发表于: 文汇报 , 1993, 11 月 9 日 : 第 5 版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5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学与人生——在黄石理工学院的讲座
hcrm 2010-8-4 10:33
各位同学、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正如主持人所讲,天气变冷了,外面还下着绵绵细雨,可我希望这次“文学与人生”的讲座,是一次“温暖之谈”、“光明之谈”。刚才,主持人一一介绍了特邀嘉宾,我在此补充介绍两位:一位是黄石电台主持人李洁,一位就是我的妻子阮敏,她是化材学院的老师。 关于文学,我上回参加《星空》杂志发布会时讲过,我的理解是“人文之学”。何为“人文”?为此我专门查了下辞海,其实也没有确定的概论,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这与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学习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一致的。 在此,我先给大家讲一则小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大概也是这个季节,那儿下了一场很大的雪,据说此后再没有过。这天半夜里,小山村里诞生了一个婴儿。随着他的降生,在他的眼前慢慢展现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他的父母、亲人还有其他村民,另外便是那个小山村的景物。婴儿在这小山村里成长着,他看到的那块小天地构成了他的“世界”,他幻想着双目所极之外的地方有另一个“世界”存在,这个孩子就是站在你们面前的我。 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呢?这是因为我的成长历程,正是自己用自身的感受来了解、体味这个世界的过程。这是一种感性的认知,可以归纳为形象思维。我们用这一思维模式来感知,于是便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也就是什么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之类的文字。然而,这些感性的文字所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吗? 当然不是。我们知道,自然科学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它的认知方式是逻辑思维。它需要我们抛开自己的感受甚至想法,极其客观地来描述身外的世界。因为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我们灵敏的感觉系统往往会出错,譬如今天的雨会让大家有所伤感,产生许多联想及感悟。可你一旦真的“觉悟”过来,发现它不过是一场雨罢了,与你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感受毫不相干。我们要学会开动脑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而不总是停留在某种情绪的宣泄上,那样绝对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大家知道,中国第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吗?对,《诗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后边的我就不说了(笑)。《诗经》不是孔子写的,是他收集民间的创作,编辑成书的。那些诗歌充满了劳动者的智慧与情感,是我们祖先观看和体味当时世界的大观。这再次说明,文学不是单个个体的,它应该是大众化的表达。人类所有关于本身及对世界感知的表述,即是我现在所倡导的“人文之学”。 相对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学其实也一样。我们应积极地拓展自己的思维,不能总是去承接古人的,那些大抵已经陈旧过时。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见到一片树叶飘落,我们一定要去悲秋呢?从植物学的角度考量,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只有新陈代谢,事物才会有发展嘛!当我们以广阔的视野来认知世界时,一切便与之前的大不相同了。 我十分赞成袁腾飞讲完《两宋风云》后,回应他人质疑时说的一句话,他说有些历史事件大抵是真实的,但是人物间的对话史学家是没法听到的,只能去想像。从这一层来讲,历史也是广义文学的范畴。譬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一节,完全就是一篇小说嘛,这便是鲁迅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当然,思维模式的不同,也直接导致了东西方文化的异样。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东方文化特别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哪位同学站起来回答?请举手! (先后有十几位同学踊跃发言) 刚才,有同学说是“和为贵”,有同学说是“上善若水”,有同学说是“仁爱”,有同学说是“和谐”,还有同学说是“道”,等等,我觉得都有道理。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爱”,简单说就是人要爱人;韩非子主张“法”,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庄子强调“自我的逍遥”,整天沉溺于个人的幻想;墨子强调“非攻”,其实质是“墨守陈规”;老子则主张“道法自然”,强调“道非常道”,这就是说世界是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先人一一以贯之的思维模式,造就了我们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反过来也一直影响着我们的人文之学。 大家知道,西方文明的大发展始于中世纪,那原本是一个十分黑暗的年代。但由于文艺复兴的发端,改变了这一历史概貌,形成了西方独具特色的文化。那么,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呢? (先后有几十位同学举手站起来发言) 有同学说是“博爱”,有同学说是“自由民主”,有同学说是“享受”,有同学说是“创造”,还有同学说是“个性化”,等等,你们想知道我的答案吗?我认为是创新。前不久去世的科学家钱学森说,他死后最担心的是什么?对,是中国现行大学教育体制,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这一点,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深有体会。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我们太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了。 我们现在回到狭义的文学上来,对比下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以同样为文学巨著的《红楼梦》与《悲惨世界》为例。《红》的主人公贾宝玉经历了家族变故后,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认为世间的事再与我不相干了;而《悲》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饥饿,抢了一个扫烟囱孩子的几个便士,事后便用后半生来救赎自己的灵魂。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思维,一个是永远脱离不了自身悲欢离合的体味,一个是希冀用洗心革面来摆脱曾经丑陋的困顿。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也是这类由原罪到救赎的作品。 其实,在我看来,人类文明原本没有东西方之分,东西方的提法源于政治因素,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分裂。大家知道,上世纪中叶,世界上有两大阵营,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不过,大家想过没有,这两个阵营的主旨思想,包括我们信仰的马列主义,其实都是西方的,根本就没咱们中国的事。这是为什么?说明西方的思维“统治”着世界,譬如我们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由西方人奠基的。 当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在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但科技实力还没有一个实质性的大的飞跃,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思维的局限。从教育到科技,从文化到经济,从学习再到实践,我们所受的条条框框实在太多了,如不去寻求突破便不会有新的思维出现。人们说“性格决定命运”,我看不是,是思维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拓展自己的思维,放眼量世界,创新求发展,才能在广义的文学之路上越走越宽阔。 今年是诗人海子逝世多少年?二十年。他有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家知道他的“大海”指的什么吗?我认为是人生,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方面。 那么,什么是人生呢?我们已经有很多说法了,我现在想听听大家的观点,你认为人生应该是什么?希望各位同学像前面回答问题一样,积极地举手发言! (基本上每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包括主持人李洁) 我很高兴,能听到这么多不同的表述,每一种解读都有自己的道理,如“人生就是前半生你享受权利,后半生你得尽义务尽责任”、“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人生就是你还活着”、“人生就像绽放的花蕾,终归是要慢慢地凋谢”、“人生就是一个人拼搏奋斗的历程”、“人生就是生容易,活着难”、“人生就是折腾”等等。按照主持人李洁的说法,我现在就在“折腾”你们,你们也正在“折腾”我,这便是我们共同的“人生”了(大笑)。 大家想知道我理解的人生吗?我认为“人生”即是“人我共生”。这是什么概念呢?其实,我们一生下来,便开始了与他人包括父母、亲人等的关系,这一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拓展,直至我们年迈时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决非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生当中我们会与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顾总结自己一生时无法不将这些概括进来。 ??人我共生,是我们真实存在的状态,“人生”的内容自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其描绘得那么凄惨呢?有生就有死,如果生不足惜,死又何惧哉?海子期望面对自己人生,能够“春暖花开”。可是,他执拗于个人单一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感悟和思想的脚步最终停留下来——他再也迈不开去了,于是他选择了自杀。自杀对于他来说,是绝美的人生完结。事实上呢?他期许的春天到来时,花儿并非为他而绽放,他了结的只是一个个体而非世界。 我们完全可以拥有一个广阔的人生,一个比天空和大海更加辽阔原野。在这个原野上,有奔跑的牛羊,有争艳的花朵,有如纱的轻风,更有江河溪海的冲刷,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我们世界的真实人生。当我们把自己的生命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连时,我们就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无穷力量,永恒的信念与追求永远在我们的前方。 我们需要的是,迈开自己的步伐,与他人携手同行,把生命的意义进行无限地放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它的终结死亡上。这一切又取决于什么?对,我们的人生态度。大家请看(指背景的幻灯片),才子的人生态度是:自然宽和、自强不息。那么,你们怎么理解我这个“自然”呢? (有同学答“人的本能”,有同学答“血缘关系”,有同学答“个人性格”) 我自己理解的“自然”是,我自然地面对与生俱来的一切,包括刚才同学们讲的本能、血缘、个性等等。好比我们生下来时,眼睛可能像妈妈,嘴巴可能像爸爸,总之有优缺点,对于这样的相貌我们该如何对待呢?漂亮我们就高兴吗?不好看我们就悲切吗?显然这样不好。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东西,或者说我们有别于他人的标志。我们不能期望大家生下来一个模样,无论怎样都应该以一颗平常之心来对待,否则就是自寻烦恼了。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性格的主体是可以遗传的,生下来的性格基本是没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性格上的缺失,完全可以由态度来弥补,甚至是超越。自然而然地面对自我,面对生活,面对世界,人生的视角自会变得更加清新。 宽和,当然可以理解为“宽容平和”了。我们要学会宽以待人,更要学会宽待自己。讲座前播放的我的作品朗诵会录音,其中有一篇是我写给自己的信。在信中,我以一个好朋友的口吻跟自己对话,规劝自己既要正视问题,又不要过于斤斤计较,而要正确地引导自我走出困顿。人生在世,有烦恼与困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我们大可不必太在意。我们要能容忍自己犯一些小的错误,因为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孔子是圣人吧?可大家回头仔细去读读他说过的话,仔细去想想他做过的事,难道犯的错误还少吗? 我这不是教大家放纵自我,放纵与宽和完全是两码事。对自己过于严厉,不是一件好事,这样在心理上容易埋下“阴影”。当然,能够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无疑会增加了你的自信力和人格魅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你真正拥有一个宽阔的胸襟时,你的感知和视觉都会发生化学变化,你所做出的动作和个体的形态均会以良好的状况呈现,也就是自己和他人能共同感受得到愉悦与舒适。 关于自强不息,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它是一种精神,执着于梦想,专一于思索;也正如前面一位同学所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谢谢大家! 附:回答部分听众提问 之一,有同学问:您如何理解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 答:人生在于“取舍”二字,有所“舍”才会有所“取”,“舍”即是人生价值所在,“取”即是人生意义所存。 之二,有同学问:您是如何在广义文学上进行开拓的? 答:我现在跟大家进行的这次面对面的交流,在我看来就是一次思维的拓展,也是我人文之学的现实实践。 之三,李洁问:您如何看韩寒炮轰作协?再有,80后、90后何时才会出现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 答:我以为中国作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有贡献的,不过,如果继续现在的体制发展下去,我赞成韩寒的观点,还是解散的好。至于第二个问题,我想知道,鲁迅“伟大作家”这一称号是谁封的?大家给的吗?不是。其实,连鲁迅他自己都不这样认为,这只能是特定时期的特定称谓。我们为什么要做鲁迅呢?虽然他值得我们大家尊重,但是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学价值观。我倒希望将来出现的是一个群体,而非哪一个人,也包括在座的各位。 (2009年11月28日即兴演讲,是年12月1日根据回忆整理修订,有一小部分遗漏)
个人分类: 论文集锦|25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史莱克》的哲学:艺术是美与丑相包容
yue 2010-8-1 15:32
生活就是丑陋 动画片《史莱克》SHREK暗藏着全新的艺术思想,就是生活是美与丑的混合,艺术应该是美与丑的包容,应该是丑的基础上建立美。 丑是生活,是现实。生活和现实的真相都是丑陋的。 人生而丑陋,无知、脆弱,所以到了少年的时候,被赞美为蓓蕾,到了青春的时候,被赞美为豆蔻,言下之意,就是婴孩时期是丑陋的。 人老而丑陋,偏执、苍老,所以青年被称为朝阳,风华正茂。言下之意,老年是丑陋的。 人的青春也是丑陋的,虽然这并不妨碍每个人都可以自恋。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说什么是热恋呢? 热恋就是发现对方鼻梁上的雀斑。 意思是热恋的时候,双方开始密切接触,开始了解对方的肉体,会发现对方的缺陷。动物是爱美的,人是肉欲的动物,由此在因对方肉体的吸引之后,开始产生肉体方面的厌恶。 当然,世界上也有绝对的美。然而这种美仍然是丑的,俗语说,傻漂亮,历史老人说,红颜薄命。这是对主体自身说,对于环境来说,俗语说,避色如避剑。历史说,红颜祸水。当然,水本身不是祸,美人也不是水。用现代的理论解释,那是自我补偿现象。绝对的美,往往以绝对的丑来补偿。 但是生活不能这样片面的理解,丑中有美,婴孩被称为赤子,老年被称为夕阳红。孟子和李贽都认为人的理想是赤子。 当然我觉得人到一岁的时候,已经被污染殆尽了,一岁之前才是赤子。 高尚也是丑陋 生活是丑中有美,更可悲的是美中有丑。最纯洁的无过于母爱,而母爱的起点却是父母之间的情爱。当然我们可能现在还有封建思想,其实情爱或许也不是丑陋的。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忘记,一般情况下,母爱确实有其内在的丑陋,就是他不是由母爱本身启动了母子关系。 而情爱不论是哪一种,都是不高尚的。如果认为对金钱权势的爱是肮脏的,那么对青春年少的爱就是高尚的吗?那也是对人的外表的爱,反而是更为庸俗。如果认为对美德的爱才是高尚的,但是世界上谁是高尚的? 即使有,那也已经不是情爱本身了。 生活是美与丑的妥协 生活和现实本身是丑的,以丑为普遍,但是人终究是追求美的,就只能巧妙地把美与丑包容。 动画片SHREK是电影史的一个标志,就是放弃追求绝对的美,而是在保留丑的基础上寻求美。 结局不是Fiona和Shrek变成美女和美男,而是尊重生活,让他们保持丑陋的原貌。 我们说悦纳自己,何尝不是悦纳丑陋。 Fiona的父亲也回到原形,不过是一只爱上了美女的青蛙。 这和格林童话纯粹是两种不同的文学艺术理念。 然而人还是追求美的。Fiona的父亲向夫人说,我很抱歉。但是夫人说,没有关系,你是最美的,并且把那只老青蛙无限温情地捧在手心,放在胸前。 这已经告诉我们如何和生活妥协,和丑陋去妥协。 这就是美国文化,美国的主流文化。
个人分类: 我思诸我是----人学|401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ZT: zengning - 忘情夏季
liwei999 2010-5-27 15:01
立委按:再转一篇曾宁的回忆文字,相信各位会欣赏。立委在宁宁论坛的点评是: 率性张扬的文字,瑰丽感伤的人生,好文好文。 几乎字字句句可圈可点,随手摘录精词妙句,稍加点评: 当年与你相遇,是一阵夏风制造的机缘。 (开篇就不凡,极富诗意) 我跑着,短裙旋成一朵盛开的墨荷。青春,灿如夏花。在这一刻,你猝然现身。 (电影一样的画面,十分写意,笔锋一转,引入男主人公) 那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青春,野心,幻想,激情,敏感,眼泪和笑,支撑美丽的所有元素,无不充足,无不召之即来。 (青春万岁,美丽无疆) 我就山洪爆发般格格大笑,......你却跟着我,笑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这叫 chemistry,可遇不可求) 我骄傲地把打印出来的新作抛向空中,你惊讶地仰头,看白纸在风中飞扬,然后纷纷坠落。那年代,我的青春和纸片一般,听命于风。 (听命于风,与开篇夏风机缘呼应,妙绝。) 很多很多年后,我站在太平洋之滨,面对壮烈的落日,想起那个夏季,想起我无所忌惮的青春,竟没有后悔,只有尖锐的疼痛,有如海平线上的云霞,灿烂得惊心。(修饰语的撞击:壮烈的落日 ,无所忌惮的青春 ,尖锐的疼痛 ,灿烂得惊心 ) 一张张彩印的海报杂志,化为无情的火舌,热烘烘地舔我的颊。一张张地火葬着,往事的断片在眼前掠过,我蓦地停下来,手里一张性感的照片,是你拍摄的,对着镜头的我,神采飞扬,近于跋扈,一阵莫名的酸楚袭来,我狠命咬住牙根,直到全部照片成了灰烬。我从火盆旁站起来时,一脸是泪水和灰垢。  (决绝) 我后面的追兵,就是如烟如梦的前尘 。 (牵念) 夏季像一首歌执拗地缠绕着我,你风采依旧 (魂绕) 唯一感觉突兀的一句是:至于文采和思想,还提到了新的高度 ,不大伦类的插句,老怀疑是笔误,要不就是有深意? ~~~~~~~~ 忘情夏季 曾宁 准确地说,当年与你相遇,是一阵夏风制造的机缘。 那是15年前还是16年前?淮海路上,参天的梧桐树,疏密有致的叶子为干净的街道筛下一圈圈玲珑的阳光,穿透墨色的叶阵,在市声上头闪转腾挪的,是疲乏然而倔强的蝉鸣。 我刚刚从上影厂拍完广告出来,风吹拂第一次穿的黑地黄圆圈的短裙,我在梧桐树下一路小跑,蛮有兴致地踩着阳光制造出来的一把把镶绿边的小小团扇,象读幼儿园时跳房子。风从背后吹来,像恋人又多情又固执的手,轻轻推着我。 我跑着,短裙旋成一朵盛开的墨荷。青春,灿如夏花。在这一刻,你猝然现身。 当戴墨镜的你酷酷地向我打招呼时,我别过脸去,不想搭理--别烦我,你不是港商就是台巴子。 于是我冷冷地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你一下,转身走进锦江一条街的梦咖啡。刚刚拿到广告片的酬金,该慰劳自己一杯现磨现煮的黑咖啡。你尾随着跟我走进咖啡店,礼貌地作自我介绍:我叫达奇,正在为新的MTV物色演员,明天你来我这试镜头吧。 我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当时我正在和王诗槐、严翔、乔奇等大腕一起演出上海市政府的重点话剧,担任的角色不轻,我下决心干出名堂,除了拍广告赚点小外快,其他的不敢碰。更何况,对mtv这种小CASE从来看不上眼。可是,不知道为何,我呷下第三口咖啡时,莫名其妙地向你点了头。事后我想,是因为略略受你的魅力吸引吧?于是,我神差鬼使地走到你的临时筹备组办公室。 如今回想,那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青春,野心,幻想,激情,敏感,眼泪和笑,支撑美丽的所有元素,无不充足,无不召之即来。 我出现在你面前的头十分钟,便获得你起的绰号:小魔鬼。我也毫不胆怯地大声叫你北极熊,笑闹声引得片场里诸色人等纷纷回过头来看。你不像别的老成男人那般惊慌失措或故作正经,反而哈哈大笑,说我叫得好。我则肆无忌惮地抱住你的胳膊,笑成一团。 MTV正式开拍那天,你让我自己带情人来,让他扮男主角。可那时,我并没有男朋友,情急之下,把一位闺中腻友的小情人抓来,滥芋充数。说实话,那腼腆的男孩长得真够抱歉,我看这位情人一眼就忍不住想笑,怕笑场,自然要竭力克制,然而越是克制越是忍不住。到你喊开机时,我就山洪爆发般格格大笑,腰也直不起来,男孩在旁边发愣,恼怒的摄影师从镜头后面探出头来要开骂。你却跟着我,笑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一边笑一边对周围人说:看看这个小魔鬼。不得不陪着我们窝工的老资格剧组成员摇头叹息:哎,真是小魔鬼和北极熊。那时,你和某女星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 当时,我悄悄地写作,圈内人中,你是唯一读过我作品的。你谈完读后感,对我说:你很有才华,学习电影制作吧,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我一把夺过我的文章,发出一串嘲弄的笑声:不行,学制作的女人要么丑得上不了台,要么太老,没办法了才吃幕后这碗饭!这次台湾剧组来了四个女人,都是幕后的,天啊!她们往外景地一站,厥倒一大片!我们背后叫她们台湾四大美女! 我骄傲地把打印出来的新作抛向空中,你惊讶地仰头,看白纸在风中飞扬,然后纷纷坠落。那年代,我的青春和纸片一般,听命于风。 很多很多年后,我站在太平洋之滨,面对壮烈的落日,想起那个夏季,想起我无所忌惮的青春,竟没有后悔,只有尖锐的疼痛,有如海平线上的云霞,灿烂得惊心。 和你认识两年之后,我决定离开文艺圈,去美国寻求另一种梦。 那也是夏季,湿热难耐。你打来电话:我都听说了我刚到上海,能和你喝杯咖啡吗? 我紧紧握着话筒:让我走得开心点,好不好? 挂上电话,我没有来得及哭泣,只是匆忙收拾行李,把衣服塞进箱子,顺手将梳妆台抽屉里的剧照丢进火盆。一张张彩印的海报杂志,化为无情的火舌,热烘烘地舔我的颊。一张张地火葬着,往事的断片在眼前掠过,我蓦地停下来,手里一张性感的照片,是你拍摄的,对着镜头的我,神采飞扬,近于跋扈,一阵莫名的酸楚袭来,我狠命咬住牙根,直到全部照片成了灰烬。我从火盆旁站起来时,一脸是泪水和灰垢。 离国那天,我知道你人在上海。但是文艺圈谁都不知道我的行期。 我将笨重的行李扔上出租车,喊一声:快走! 车向机场急速行驶,我心急如焚,不向外看,车子路过淮海路吗?路过锦江一条街了?你孤独的身影可徘徊在梦咖啡门口?-----我没心思想,唯一担心的就是从后面伸出一只手将我拖回来。我后面的追兵,就是如烟如梦的前尘 。 我离开,没有留恋。走过美国海关,回头一瞥,烟云渺渺,乡关何处? 很多很多年以后的一个夏天,我在网上认识了诗人大雪。他来自你的家乡哈尔滨。去年他造访我家,一见面,他的脸庞便让我困惑起来--这个人,很久以前就认识了。 大雪和一个人很像。 我迷糊地自语过,和谁呢?直到你与我重逢在土村,才恍然大悟! 夏季像一首歌执拗地缠绕着我,你风采依旧,激情依旧,至于文采和思想,还提到了新的高度。我已迟暮,万念成灰。 你说你要拍摄新电影,我们还可以合作,高兴吗?小魔鬼? 你的声音温和依旧。 泪水纵横在颊,我无言。
个人分类: 立委推荐|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鲁迅学骂人还是学批判
longfo 2010-5-12 21:55
http://www.wjdaily.com/node/OldNewsQtxw/20051216/old11794.html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鲁迅全集》出版,引起了我的一些感想。当年我在南京的时候,一个老乡看到我在读鲁迅作品,就不屑一顾地说,他只会骂人,有什么好看的?后来我发现,我老乡的态度,是现实中许多人对鲁迅作品的态度,他们未必仔仔细细阅读过多少文本,但他们似乎都一致同意,鲁迅骂人的形象已经败坏了他们的阅读胃口。如果作一些细致分析,可以发现这完全是由于鲁迅研究中过度地引入政治概念而引起的。鲁迅作品一度被赋予过多的党派政治利益色彩,被解释的鲁迅失去了自由知识分子的形象,到了今天,这种形象引起反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现代那些著名的文人、学者,没被鲁迅骂过的不多,大致有这么几类:第一,比如郭沫若,在创造社期间,就被鲁迅骂作才子加流氓。对创造社的一班自命为革命的青年,鲁迅向来没有好感,当然,郁达夫除外。对于他们的整体评论,应该说也是切中要害的。其次,一些原本与鲁迅要好的朋友,如林语堂先生,后来也被鲁迅讽刺过。与林语堂的争论,一开始集中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议题上,鲁迅认为,林语堂英语扎实,应该动手翻译些外国文学介绍到中国来,而林语堂则认为,翻译事情可等到上了些年纪时再作,鲁迅据此猜测林语堂是讽刺他老了据两人的好友郁达夫说,这是一种误解。第三,是第三种人。比如鲁迅与施蛰存先生的关于《庄子》、《文选》的争论,有明显的意气之争。鲁迅主张不读中国书,而施先生认为即使是用白话文写作,《庄子》、《文选》之类的经典作品,还是会对写作产生良好的影响,站在局外人的立场,施先生的看法是准确的鲁迅自己就对《庄子》下过很大的功夫,他的思想受庄子影响也不小,从他的一些句式及惯用词语上看更是如此。鲁迅对施先生洋场恶少的评论,从施先生后来的人生发展轨迹看,明显欠妥,到了晚年,施先生也不愿谈论这些事情,就更令人对施先生的人格产生敬意。第四,是与一些具有英美留学背景的自由主义知识精英的争论。聚集在《新月》、《现代评论》杂志等周围的一帮深受英美经验主义熏陶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如胡适、徐志摩、陈源、梁实秋等,与鲁迅也都发生过这样那样的争论。这种争论更多的是由于理念不同而引起的。胡适等人主张渐进的改良主义,在当时政治框架内注重一点一滴的改进,以避免社会的大起大落和动乱,这种温和的自由主义理念,遭到了来自左派文人的强烈攻击,鲁迅虽然很难归类,但因为年少时的留日经历,使他对英美派自由知识分子看似与政府合流的政治态度十分反感,由此也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争论。对梁实秋的类似资本主义的乏走狗的攻击,就显得过头而失当。 当然,不止上述四类人遭到了鲁迅的骂。但鲁迅自己则指出,他不是针对一人,而是针对一个类。这里除了一些自我辩解之外,应该承认,鲁迅说的是事实。 为鲁迅真正赢得后人敬意的,我认为首先是一些文明及文化批评类杂文。鲁迅在《灯下漫笔》等一系列的文章中指陈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如做了奴隶还万分欣喜等,都具有不朽的意义。虽然一般认为,鲁迅对民族性格的批判受汉学家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一书影响甚深,但鲁迅那种明显的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惊人能力是明恩溥所不具备的,因此,其洞察力也远非后者可比。简雄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是一种泛政治化的文化,对此我深有同感。鲁迅的文明及文化批评显然是泛政治化的,对于中国以皇权专制为主要内容的超稳定结构的社会形态来说,鲁迅的批判具有广阔的意义,也对我们认识复杂的中国具有现实意义。此外,鲁迅在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中作出的及时反应,比如三一八惨案中连续撰写的七篇文章,为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在面对严峻现实情况下的个人行为提供了一个参照,后世知识分子如果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很难说还称得上知识分子,遑论社会良心。汉语如果放弃了表达,那么,责任主要在使用汉语书面语的知识者身上,被动放弃与主动放弃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明显,尤其是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 以上拉杂写了一些个人感想,这么短小的篇幅,根本不可能说清楚鲁迅,鲁迅也没有可能被说得那么一清二楚,否则,他也就不是鲁迅了。 笔者评论:本文我看了许久,也没看懂,实属我才疏学浅。我们学习鲁迅的什么,是骂人嘛(现在骂人违法嘛),不清楚,那我们如何表达对于一个人的看法呢,真的是个问题。而对于社会问题的披露和批判就显得更谨慎一下才好,我想时代毕竟变了,鲁迅毕竟一去不复返了,可是那种对于社会和人的批判精神还是要有。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批判我,虽然我还不上台面,有位仁兄说我的博客和观点大家都不屑于说,我觉得大家对待我就像鲁迅对待敌人一样才好,这样才不枉费我花时间和精力写东西,同时我也会对您的观点和文章提出我的看法和观点,这才是交流,这才可以提高。 本为一界穷酸,乐得众人批判,谈何伤我自尊,进步才是青天。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毛泽东论为什么中国无大师?
xupeiyang 2010-5-12 15:31
1938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给鲁迅艺术学院提出了要造就有远大的理想、 丰富 的 生活 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艺术工作者的目标。他说:中国近年来所以没有产生伟大的作品,自然有其客观的社会原因,但从作家方面说,也是因为能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少了。我们的许多作家有远大的理想,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不少人还缺少良好的艺术技巧。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70余年后的今天,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时代境遇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然而成为伟大的作家艺术家的这三个条件依然不可或缺。不同的是,当今的作家们,大多不再是缺少良好的艺术技巧,而是缺少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理想是一种强烈而真挚的精神向往,它来自于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优秀的作家必须具有一种憧憬将来的热情,因为没有对将来的理想的追求,就不能鼓舞人们前进。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这远大的理想应包括三个层面或维度,即社会的维度、人生的维度以及艺术的维度。其中,社会维度是基础和前提,因为有了社会维度,人生和艺术的维度才会有所附丽。   对应这三个维度,成功的文学创作或优秀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生三个基本效益,即社会效益、人生效益和艺术效益。首先,文学创作是社会的公共事业,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公共精神产品能发挥自身优势,有力地鼓舞、激励、凝聚读者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其次,文学创作也是个人的事业,它是个体人生的自我实现和本质力量的文本体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有益于读者,也发展着作家个人本身,为其赢得自信和荣誉;再次,文学创作还是关乎文学艺术的事业,这必然会要求其艺术效益,即文艺作品要对艺术本身发生效益,使艺术的方式和蕴涵因为该作品的存在而有所创新、垦拓和扩展,这实际上也就是优秀文学作品必然具备的艺术史意义。可以说,作家们的远大理想正是这三个基本效益能够最终实现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   伏尼契说: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质地、方向和方式。当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有的作家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个别人甚至唯市场逻辑马首是瞻,把崇高的精神性矮化成日常生活中的庸俗的物质性,并以还原人性的名义解构远大理想的崇高性和超越性。有的作品只以展示作家个人所理解的生活与人性的原生态为能事,有的作品则为一些人膨胀的物欲和所谓的人性的弱点张目,这些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有的远离现实生活,有的又过于拘泥于现实生活,其共同特点是作者缺乏远大理想,无以照亮现实。发展眼光的缺失、深度思考的缺失、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前景的意识的缺失。   毛泽东在70年前对中国近年来所以没有产生伟大的作品的原因进行的分析,在今天仍是迫切需要作家们深长思之的,就当前我国文学创作的实际来看,作家要有远大的理想这一条又是最为要紧的。 (原发《人民日报》2010年05月11日24版《文艺点评》)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5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尔赫斯与诺贝尔文学奖
unesco 2010-5-11 08:56
上次给小飞推荐了哲学家萨特的文学作品,这次推荐一位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闪烁着哲学思辩的光辉。 博尔赫斯(Jorges Luis Borges,1899-1986)是我最崇敬的一位作家。他是使拉美文学走向世界的第一人,阿根廷文学在世界上的声誉几乎全由他一人赢得。美国大学教材甚至把拉美文学史分为博尔赫斯之前和博尔赫斯之后。不过,博尔赫斯从不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阿根廷的现实中,而是将整个西方文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源泉。与其他拉美作家相比,博尔赫斯的作品更具世界性。博尔赫斯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文学的分水岭。从他开始,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文学种类的界限被打破、客观时间被取消、幽默与荒谬结合、现实与魔幻统一等等。博尔赫斯曲高和寡,很难被一般读者所理解,但他在作家中的声誉很高,他是众多作家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博尔赫斯作品的语言非常精练,他的短篇小说通常有着长篇小说的宏大主题和深刻内涵。因为没有写过长篇巨作,博尔赫斯最终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有人评论说:这不是博尔赫斯的损失,而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损失。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少了博尔赫斯而黯然失色。 博尔赫斯的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都很著名。不过,我读博氏诗歌的中译本,感觉哲学思辩有余,而语言的美感不足,可能是受翻译影响的缘故。诗歌限于篇幅所限,还不能很好地表达博氏的思想。与诗歌、散文相比,小说因其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更能体现博氏文学的精髓。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博尔赫斯小说83版的译本。99版和05版的译者从西班牙文直译,可能更准确,但他们的中文水平和老王同志相比,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Jorge Luis Borges 1951, by Grete Stern
个人分类: 文学沙龙|771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皇宫寓言
unesco 2010-5-11 07:42
那一天,皇帝带着诗人参观皇宫。他们连续不断地沿着西边最主要的几条回廊向前走去;这些回廊一路下降,很像一座几乎无法丈量的露天剧场的台阶,一直通到一个乐园或者花园。园子里的铜镜和错综复杂的柏枝围篱,已经表明这是一座迷宫。他们果然迷失在里面了。起初他们很快活,仿佛纡尊降贵地在做一场游戏,后来就有点儿害怕了,因为这些笔直的林阴路实际上是弯路,始终不断地微微弯曲着(这些路构成了秘密的圆圈路)。到了半夜,他们靠了观察星象,又及时以一只乌龟作为牺牲,才得以从这个看来具有魔法的地方脱身出来。不过那种迷路的感觉依然存在,从头到尾没有离开过他们。然后,他们经过了门厅、院落、书房,以及有一座铜壶滴漏的六角形房间。一天早晨,他们从一座塔上看见一个石人,后来就再也看不见了。他们乘着檀香木的小舟,渡过了许多条波光粼粼的河,或者在同一条河里行驶了许多次。皇宫里的宫廷侍从来来往往,向他们弯腰鞠躬。但是有一天他们上了一个岛,那里有一个人却并不这样做。因为他还从来没有看见过天子。于是刽子手不得不砍下他的脑袋。黑头发的脑袋,黑色的舞蹈,花纹复杂的金色的面具,他们的眼睛都漠不关心地看着前方;现实与梦幻合而为一,或者说,现实是梦幻的一个外形。真是难以想像,大地不过是花园,池沼,建筑,以及各种光辉灿烂的形状罢了。每过一百步,就有一座塔,高耸空中。肉眼看来,它们的颜色就是相同的。然而第一座却是黄的,最后一座,变成了鲜红的。色彩的逐渐变化是那么细微,而塔又是那么多。   到了倒数第二座塔的脚下,这位诗人——他似乎对这些人人惊讶的奇观根本无动于衷——吟诵了一篇短短的诗作。这篇作品,今天我们发现,是和他的名字紧紧连结在一起的。而按照更加细心的历史学家的说法,这篇作品使他丧失了性命,也使他永垂不朽。作品已经失传。有些人论证说它只有一个句子,也有人说它仅仅只有一个字。而事实,那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这是一首诗,里面耸立着这座雄伟的皇宫,完完整整,巨细俱全,包括每一件著名的瓷器,以及每件瓷器上的每一幅画;还包含着暮色和晨曦,包含着从无穷无尽的过去直到今天在里面居住过的凡人、神、龙种的光辉朝代的每一个不幸的和快乐的时刻。所有的人听完这首诗作后都默不作声,可是皇帝却叫嚷起来:“你抢走了我的皇宫!”于是刽子手的钢刀就砍下了诗人的脑袋。    别的人讲这个故事讲得可不一样。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件事情完全相同。他们说,这位诗人只要吟诵一首诗就可以使皇宫消失不见,那座皇宫就像被诗的最后一个音节抹去了一般,或者被吹成了碎片一般。这种传说,当然,不过仅仅是文学的虚构。诗人是皇帝的奴隶,所以他才被杀。他的作品湮没了,因为他应当湮没。他的后代仍然在寻找这个包含着整个宇宙的学问,但是永远不会找到。 博尔赫斯 著 本文选自《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阿根廷)博尔赫斯(Borges,J.L.)著,王央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个人分类: 文学沙龙|2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
xupeiyang 2010-5-9 09:42
分析深刻,值得一读,感谢作者。 -----许看法 全文见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6104/46105/11230345.html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了以鲁迅等一批文学大师,鲁、郭、茅、巴、老、曹,还有沈从文、钱钟书、冰心等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大师成色虽然并不怎么样,叫起来有点勉强,但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别扭。 可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王蒙不够格,贾平凹不够格,莫言不够格,余华不够格,领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一大堆作家,没有一个够格的。除了余秋雨自告奋勇半推半就大师的称号,我们没见过那个作家在正式场合被称之为文学大师。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作家还是作家,然而,人也不再是那群人。现代人的价值观已经面目全非。功利化的价值观无孔不入,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文学也不能幸免。 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有人把原因归咎体制,我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同样的体制,为什么科技界能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人文学科却交白卷?当年鲁迅他们,也是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并不影响这些大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板子一味打在体制的屁股上,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失偏颇。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字的光辉照亮人生的捷径
yangjunchao 2010-4-22 08:59
当文字的光辉可以温暖和照亮心灵 的时候,作者往往已作为一个象征,成为读者自我的一部分。二十多年前,读北岛的诗,共振的是沸腾的激情和如历史的星 空一样窈辽的希望。昨天看到北岛的几本书,《时间的玫瑰》、《青 灯》、《蓝房子》、《午夜之门》、《守夜》,OXFORD 出版社字样和质朴沉静的纯色厚硬皮封面,一种圣洁的精神气质刹那间弥散开来。 有一些书,你是不用看内容就可以买的。就像有些人,你第一眼就知道,那会是一生的朋友。只不过人生这样的际遇实在很少。 人只能在对文化中过去好的经验的吸收中慢慢长大。 在华人作者中,我还是执着的推荐北岛、顾城。他们大概是仅有的用生命去写作而又达到了很高境界的人。北岛最近写的诗和散文,功力更加深厚了。昔日澎湃的激情,经过几十年岁月的磨砺,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时蹭出灵魂的光辉,照亮生命中永不停息的渴望和探索的轨迹。 如果有相当的文史基础,可以读读王国维和陈寅恪。他们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基于大量的史料,以因果逻辑的方式,构建起了关于社会的秩序(或组织结构)以及演化机制的粗略模式,他们对历史的洞察力,远胜西方史家如汤因比、费正清、李约瑟等,但鲜有史家能从他们的文字中读懂这一点。 泰戈尔的《飞鸟集》是我一直极力推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并领悟自然或社会或人生无限的美和智慧。 在英文作者中,我推荐英国散文,这是文艺复兴历史大潮中的浪花。 对于思想家,我推荐《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爱因斯坦晚年论文集》,《新爱因斯坦语录》。现在的思想家中,还没有能够超越爱因斯坦的。 如果想把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的理解推进到一个更深入或高远的境界,黎曼基于高斯等建立的黎曼几何和基于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建立的黎曼流形的思想是一个坚实的基础。不论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还是作为规范场理论基础的纤维丛联络(从嘉当等价到陈省身的工作等),都是从这里起步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希尔伯特从毕达哥拉斯原理推广的希尔伯特空间或谱理论,由此到广义的麦克斯韦方程和广义的引力场方程(可以简化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庞加莱猜想(已被证明)意义的延伸,会使这些认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冯诺依曼等以希尔伯特谱理论为量子理论建立严格的逻辑基础,并指出,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可以从任何特殊媒介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逻辑化地延伸到社会,也会是这样。而这恰恰是广义相对论隐含的结论,就是只要把参考系看成一个系统,加上非超距相会作用,就形成这样的结果。如果说冯诺依曼的结论还有点抽象的话,那么基于数理逻辑结合王国维和陈寅恪对中国文化或中国社会这一特殊样本的研究所形成的史学观,可以比较具体地洞察从基本物质体系到生命和社会的统一的相互作用和演化机制。 从他们开始,大致可以沿着最便捷的路径,走向人生或社会或科学的各个方向的更广阔的天地。 (转贴写给一大一学生的一段话)
个人分类: 文学艺术|3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给那一段历史
csiro 2010-4-4 15:12
《澳洲新报》副刊(2010-4-4)整版刊登了三篇关于戴厚英的怀念文章,令我想起了那一段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革的惨痛尚还历历在目,却又折腾起lsquo;清楚精神污染rsquo;的政治运动,批判资lsquo;产阶级人道主义rsquo;,批判社会主义lsquo;异化论rsquo;。但是同时让我了解了一个名字mdash;mdash;戴厚英,和她的作品《人啊,人!》。 1960年,戴厚英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踏上了在风口浪尖上的文坛。盲从和无知使她在批判她的老师的人道主义观点而一炮走红。然而文革中不少人即使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她和著名诗人闻捷的恋爱悲剧以及闻捷的自杀死亡,让她刻骨铭心。 终于她大彻大悟,在小说《人啊,人!》中,宣扬了人道主义的立场。这种幡然醒悟,是痛苦的: ldquo;仍然见,我感到心中的神圣在摇晃,精神上的支柱在倒塌。我什么也看不清了。我常常一个人发呆发愣,痛哭、叫喊。我多么想抓住我曾经信奉的神祗和那些努力在我心里竖起神像的人们来问一问:以往发生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为什么当时你们是另一种说法?是有意隐瞒,还是有一个lsquo;认识的过程rsquo;? 于是,我开始思索。一面包扎身上滴血的伤口,一面剖析自己的灵魂。一页一页地自己写下的历史,一个一个地检点自己踩下的脚印。 终于,我认识到,我一直在以戏剧的形式扮演一个悲剧的较色:一个已经被剥夺了思想自由却又以位是最自由的人;一个把精神的枷锁当做美丽的项圈去炫耀的人;一个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人。rdquo;《人啊,人!》 戴厚英受到猛烈的批判,但是她也成为了一个时期的代表。与lsquo;伤痕文学rsquo;不同,她以自身的惊醒,震撼了社会、唤起了文坛。 在那个时候,人们在思考、在挣扎。我仍然清楚记得,在图书馆拜读作家白桦的文章《文学应该是思想解放的先锋》。这让我对文学和文学家更加景仰。 反观当代,文学死了、文学家没影了。社会的矛盾、问题依然尖锐,但是我们看不到文学家的作为。看不到《包身工》这样的现实主义的作品。我们呼唤鲁迅hellip; [我写下这些文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戴厚英出生于安徽颍上县mdash;mdash;我的家乡。] 的厚英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2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作家何以成为最大的科盲群落
lvnaiji 2010-3-11 08:44
说明:博主转载此文旨在引起争论,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 小寒    一度是中国社会风向标的中国文学如今已不再能全面地反映现实,至少,不再能反映一个极其重大的现实,即我们当今的社会是由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来推动和主导的。实际上,自诩为灵魂工程师的中国作家群对科学越来越隔膜,也正是中国文学近年来江河日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最大的科盲群落 在香港和台湾,许多搞文学的人都在学习生物学。 前来北京出席北师大 科幻与后现代 研讨会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建元说。他认为,这是因为,在以信息革命、数码革命和生命科学革命划界的后现代社会,科技与人形成了难分难解的关系,不懂科学,就不能达到对人性的深入理解。    但人们却难以看到中国内地形成了这种氛围。有人说,中国的文学界,正逐步取代法学界成为中国最大的科盲群落。    作家中英杰承认,中国存在 文化跛足 。他说,就目前作家这个群体而言,除了少数科技外来户,如夏衍、丁西林、叶楠、张弦、蒋子龙、程树臻、毕淑敏等外, 多数人的科学素养确实比较差。文学疏远甚至糟蹋科学。    近年来,世界科技革命成果迭出,当一些最令人震惊、最能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发现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时,我们那些最强调终极关怀的主流文学家们似乎都销声匿迹了。从载人航天到基因科学,从纳米技术到能源革命,从环境改造到大脑认识,从相对论到自组织现象,在这些深刻重塑人类面貌的领域,我们看到了文学家的缺席。    偶尔,也有少数人站出来,说一些让科学界感到啼笑皆非的话。一位知名作家是这么理解克隆的: 克隆技术 似乎比制造原子弹容易。 并以毒品作喻。又说,像希特勒那样的人,就可以复制恶人,或者创造忠心的 品种 。中国科学报批评说,作家完全不懂科学 ABC ,作家为这项生物工程技术进展选择的类比对象,竟是毒品和原子武器,真让人悲哀!    总之,在这个科技主导的时代,中国主流作家们的知识面正越来越狭窄,关注面也越来越小。我们已经不再奢望能读到 21 世纪的《哥德巴赫猜想》了!    北师大中文系副主 任王泉根 教授感叹, 21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有几个盲区,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科学重视不够。他呼吁: 作为文学,既要张扬人文,又要张扬科学! 物 的缺席    文学是人学,这是多少年来大学中文系的教义,但专家也指出,文学在探讨 社会和心灵问题的同时,不应忽视对物质世界、对自然界和技术本身的关注。    如今,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些事件,往往不是来自人际关系领域,而是发生于自然界或者人类创造的 物理自然 。但这些在中国文学家的笔下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映。   比如沙尘暴,比如水土流失,比如陨星撞击的威胁,比如海平面升高,比如厄尔尼诺,等等,中国的主流作家似乎觉得这些都与人类生活无关。    而科学技术本身,也作为 物 融入了现代生活。王建元说,科技正在创造一个新的自然界,也创造了一个新的 社会 。你不再能以老眼光去看机器的存在,连 现代科技对人类影响很深远 这句话都要打上问号,因为, 科技就是我们自己!    他认为,当你呼吸的每一个空气分子都有可能来自空调,当你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可能经过技术修饰,在这个时代,文学家怎么还能把 物 排斥到视野之外呢?    然而,这一切在中国的文学家看来,仿佛都远在天边。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清宫秘史上面,结果搞得满世界都是纪晓岚与和坤。    倒是国外作家却对科技和自然命题有着广泛的兴趣。越来越多的流行小说,直接以此为主题。如克莱顿的《侏罗纪公园》,它很难分清是现实主义小说还是科幻小说,因为它反映了在当前如此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混沌主题以及非线性观念,而这正是不折不扣的后现代主题。鲍里克的《海变》,写了 生物武器无情地查封海洋那勃然流溢的绿色 。主流文学家也在作品中关注科技,或者引用科学道理来深化人文主题。如英国作家艾米斯,便有在小说中大量展示天文学、宇宙学知识的 嗜好 。早期的安部公房的《樱花号方舟》,反映的是全人类的核危机,也是技术时代的主题。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王逢振说,探索宇宙的奥秘已与了解人性的秘密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 21 世纪人类的宏大主题。人类正利用愈来愈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去窥破人类存在的本质。文学,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应该紧紧靠上去。 文学需要关注 后人类    王建元认为,当代文学反映的人,已不再局限于前现代和现代社会中的人。 在机械人和克隆人的时代,人类已经不可避免地逐渐变成了与传统意义上的人类所不同的东西。 他把这种人类称作 后人类 。    他认为,尤其是电脑出现后,后人类更成了突出的话题。人与机器的关系已经变得如此的紧密和复杂。人已经与机器和电脑融合在了一起。后人类的出现,是社会的现实,也是一种文化,而如何反映这种人类的生活状况,是文学的重要命题。   然而,中国文学界却在这个方面表现得极其迟钝和幼稚。对于电脑,按照文学家们最流行的理解,主要就是 换笔 的工具。后来他们被邀请到网上做客,进聊天室,仿佛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中国作协会员、北 师大副 教授吴岩对中国网络文学提出了批评,他认为,静心而论,中国网络题材的主流文学作品几乎全部围绕着 恋爱 的主题展开,这远远没有反映出网络带给人类的严肃文化命题。   他指出,在国外,小说家对网络文明的探讨已十分丰富而深刻,涉及到了全球化和 仇外化 的关系, 生物性大众 ,多元文化,文化同一性,种族、阶 级、性别的新界定以及个人身份的重新定义等主题。    为了促使中国作家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王泉根、吴岩等人的倡议下,北师大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 科幻与后现代 研讨会。吴岩认为,在主流文学缺席的情况下,科幻,已成为了当下中国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文学种类之一。 主流作家们老了    不少人认为,之所以产生上述的尴尬局面,与科技在中国社会的整体 不在场 有关,但同样是因为中国文学长期沉湎于一种传统。    说白了,这也便是中国文学界那种追求宏大叙事,反映历史和时代风云,渲染政治和社会沉重话题的痼疾。同样,我们可以追问一句: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技呢?因为,那时候中国社会是由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主宰的。    看看一线中国作家们在过去 20 年做的事情,便可知他们的确老了。他们从抚摸伤痕开始,很快陷入沉重的反思,又没完没了地寻根。他们津津乐道于 我爷爷、我奶奶 ,讲述李自成、武则天、曾国藩和康熙皇帝,实在是生理和心理都接近衰老的表现。    而关注 当下 的作品呢?却过分地 现实化 和 政治化 了。评论家田本相指出: 回首百年,现实主义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但文学却时事化了。 他指出,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批低水准的写时事的小说面世,现在,很多已成为无人问津的废纸。    据统计,在历届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中,有一半以上,是反映古代或过去的题材,而现实主义题材的,也没有一部触及到对当代社会和人生带来深刻冲击的 技术现实 。总之,中国的作家们,擅长的是写历史,写政治,写人生,希望如此铸就永垂不朽,去拿诺贝尔奖。但他们还不太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瞬息万变, 尤其是,科技革命和经济法则,正是这两样东西的日新月异,决定了主流文学命运的一夜间失落,并把作家们搞得身价日趋下跌。   让公众理解科学,得先让文学家们理解科学。但扫盲任务何其艰巨!因为,老人们常常拒绝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这并不一定是年龄老。年不满 40 的韩愈曾有过一番自我描摹: 而发苍苍,而视茫茫,而齿牙动摇。 这番话具有极大的 经典性。    王逢振说,关注科技,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学现象。深刻反映人类存在状况的科技主题可以超越对现实的简单摸拟,它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内含深厚的文化,它本身既是未来,也是历史。    这时候,我们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百年前的一句名言: 导中国人群以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http://bbs.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79584  
个人分类: 科技|261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那个叫鲁迅的人终于从教科书里消失了~~ZZ
zhangshui 2010-3-10 15:22
现实真的让人很无语~~这篇文章要转载!~~看过的再看下儿!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 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 了;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 鼓吹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 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警察队伍,有的当上了联防队员、城管。披上制服兴奋得他们脸上横肉块块饱绽,手执 无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诈勒索,逼良为娼的勾当。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规矩,不用再给他两个嘴巴,令其躲猫猫足矣。想想,这些 下做的勾当儿怎能让鲁迅这种尖刻的小人评说?!   阿Q们复活了。从土古祠搬到了网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号已经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梦都盼着白盔白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早一天 杀过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因为只要美国的民主一到,赵七爷家的钱财、吴妈、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鲁迅却偏偏要我做个被世人 嘲讽了数十年的冤死鬼,我岂能容你?!   假洋鬼子们复活了。这回干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并且人模狗样儿地一窝锋地钻进爱国大片的剧组,演起了凛然正气、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让人好生不 舒服。此种一边哽咽着颂扬祖国母亲,一边往向征中华文明的青铜大鼎里撒尿的举动,岂不是鲁迅杂文中的绝好素材?!   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他们依然逆来顺受,情绪稳定。因为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这样,必须要备足了餐料。而那些 准备做餐料的人,本来可以闷在铁屋子里,一边听着小沈阳的笑话,一边麻木地死去,岂容鲁迅把他们唤醒,再一次经历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复活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围观那些拳打弱女、棒杀老翁、少年溺水、飞身坠楼的精彩瞬间,依旧颈项都伸得很长,仿 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哈哈,仅看客一类,被你伤害的人就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愿做看客!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当今的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而需要赞歌、脂粉、麻药。正如陈丹青先生讲的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评和抗争,那么,这种 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铲除了。我不主张继承这种精神,因为谁也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除非你有两条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鲁迅同时代 的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   如果鲁迅赶上这个时代,对于开胸验肺、以身试药、周公拍虎、黑窑奴工、处女卖淫、官员嫖幼等一系列奇闻,又会写出多少辛辣犀利、 锥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绝的杂文来,想想,真是让人后怕,所幸这个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   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让人们在开心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 http://my.emuch.net/space.php?uid=711496do=blogid=126326
个人分类: 天下杂谈|305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缕抹不去的忧伤
罗帆 2010-2-20 16:33
2008 年 6 月底的一天,我去同济医院看病,大夫说必须马上住院手术,并给我开了住院单。在回家的路上,车驶过航空路立交桥时,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听到了子谦老师暗哑的声音。正在与他说话时,前面的一辆车突然停车,开车的先生没能及时刹住,瞬刻之间就追尾了。随着前车灯的炸裂声,我赶紧对着电话说,我们的车撞了,以后再给您打电话。处理相关事宜后,再打子谦老师的手机时,已经不通。只好发短信,但没有回音。 7 月初,我住院做手术,出院后在父母家休养了一段时间。不巧的是,由于电脑硬盘故障,我原来用 Foxmail 收发的邮件和联系人信息都打不开了,而邮箱里未设定保存邮件和相关信息。期间和此后,我打过手机,发过短信,但一直没有联系上。 今年春节前,我又发了短信,还是发送失败。难道是换号了吗?怎样才能再联系上呢?忽然,我想起上网可能查到他的联系方式,于是在 Google 上搜索。当我看到国内著名钱学专家、省社科院知名学者陈子谦 8 月 13 日 病逝于成都。的消息时,立刻惊呆了。 汶川地震之后,我曾打电话给子谦老师,当时他说成都没事,他和全家都很好。但是,三个月之后,他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在车上接到的那个电话,成了他最后的告别。当时突发的撞车事件,难道是一个凶兆? 1983 年暑假,我们班在成都飞机制造厂实习。分到四川工作的校友 ZJ 知道我喜爱文学,热心地带我去拜访子谦老师。在四川省社科院的宿舍里,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子谦老师身材瘦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也许是因为抽烟凶,嗓音有些暗哑。他生于湖南隆回,毕业于武汉大学。 1979 年,在工作多年以后,他考上厦门大学的研究生,师从钱学首倡者、钱钟书挚友郑朝宗先生。记得他自豪地对我们说,他在中国最美的两个校园里度过了学生时代。他还说,他计划读完钱钟书读过的所有书籍。我们三人在老师家谈文学,喝清茶,非常开心。中秋节那天,我和热爱文学的同学 WJ 去了老师家,带去一盆英国吊兰略表谢意。当时,师母和两个孩子尚在外地,除了清茶,老师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和白酒。老师谈锋甚健,既有严谨求实的学者风度,也有愤世嫉俗的诗人气质。我们谈得最多的,当然是钱钟书。那时,我已经看过《围城》,在老师那里借阅了《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等书,以及他的几本读书笔记。此后,我常会入迷地看那些与专业毫不相干的文字。 回到北京后,我与子谦老师一直通信联系,成了忘年之交。他曾经告诉我,那盆吊兰长得非常茂盛。根据他的推荐,我买回了《管锥编》等书籍开始研读,除了看小说,涉猎的范围逐渐扩大。 虽然我近年来很少涉猎文学,但承蒙子谦老师仍视为知己,给我寄来专著《钱学论》。该书从文、史、哲等方面深刻解读钱学,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黎兰评价说,早期的钱学研究大多停留在一般的介绍推荐,而子谦力图从深层次把握钱学的总体精神。这让他在学界显得卓尔不群,浑身透着一股求真气质。黎兰感言,跟上世纪 90 年代相比,钱学如今渐归冷寂,但陈老仍沉浸其中,安宁地做研究,也许这会苦闷,但不会寂寞。 进入信息时代,有时我们会借助电子邮件交流。他发来的文章我与我们仨读杨绛《我们仨》回顾了他与钱杨先生的交往轶事,后来收进了《论钱钟书》。 2006 年 10 月,我收到了《论钱钟书》,因为太忙,只是选择性地读了部分内容。找出这本书,看着扉页上熟悉的字迹,后悔当初不曾用心研读并给老师打电话。现在,想与他交流和讨论自己的感想,为时已晚。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纯文学和文学研究日渐冷清。子谦老师的率真、坦诚和执着,显得与现实有些格格不入。多年来,虽然担任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的所长,但他安心于开帐授业、著书论述。因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他有时不得不住院治疗。因为腰疾不能久坐,他常不得不以冰箱为桌,站着写字。 据报道,快步入花甲之际,肺癌突袭。当时,他主持的《四川文学史》还在撰写之中。几年来,他忍痛续写,以微笑示人,一直没有把身患绝症之事告诉诸友及门人。他保持着乐观与坚强,病痛稍缓,就拿起笔写作。那首《入川四十年》,似乎流露出他那不为人知的彷徨与忧伤。 凋疏亲故余心 悽 , 孤影凭栏鸟归西。 荆人犹唱竹枝曲, 蜀国已是大音稀。 几回梦里出夔门, 一觉醒来在川西。 成都别后,子谦老师到北京出差时,我去看过他。多年之后,他到武汉开会时,我却不巧出差了。他不止一次地问我何时有机会去成都,我总是说以后一定有机会。 2003 年上半年,我在四川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计划五一期间去成都看望子谦老师。然而,非典肆虐打乱了所有的计划。我被迫提前返汉,并被隔离了两个星期。下半年再去川外强化英语,考完 PETS5 后,单位要求我们几个骨干提前回汉开会,结果又没能去成都。 2004 年底去美国,一年之后回国,整天忙得团团转,去成都的计划一拖再拖。 成都,其实并不遥远。但是,与子谦老师的再见之约永远无法实现了。 早春二月,子谦老师已经离去一年半。不禁想起李清照 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不时会想起子谦老师的音容笑貌,心中总有一缕抹不去的忧伤。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4647 次阅读|8 个评论
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
zhiguangkong 2010-2-11 02:13
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 ——孔智光关于审美反映和审美意识形态的论述(一) 说明: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对新时期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着文学艺术的本质是不是审美意识形态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展开多年论争。1982年,本人先后《高尔基文学真实观初探》(载《俄苏文学》总第5期)和《试论艺术时空》(载《文史哲》第6期)两篇论文中,在我国首次明确提出文艺创作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主张。后来,又在《文学艺术的本质与自我表现的界定》(载《山东大学报》1987年6月6日第3版,系整版重要文章)和《关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思索》(载《文艺沉思录》,华龄出版社,1993年第1版,系两万多字的长篇论文)等论文和《理想美学》、《文艺美学研究》等论著中,对这一理论主张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现将有关论文或摘要陆续在博客上发表,供朋友们在研究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时参考。 1、 摘录自论文《高尔基文学真实观初探》 (载《俄苏文学》总第5期,1982年7月出版) 众所周知,事物的性质是由其自身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是由其自身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考察和把握高尔基文学真实观的性质,也必须从分析其自身矛盾的特殊性入手,从分析其自身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所谓文学的真实与否,实质上就是艺术家的这种审美反映与客观现实生活是否一致。在审美反映过程中,这种主客观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着文学真实的性质。从根本上说,在这对矛盾中又是客观的一方起着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它决定着文学真实的性质。即使是偏于主观表现的浪漫主义文学,其真实程度也是由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决定的,只不过是这种审美反映与客观现实相一致是通过更加曲折的方式达到的。(第19页) 2、摘录自论文《试论艺术时空》 (载《文史哲》82年第6期,1982年11月出版) 艺术时空的本质是和艺术的本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时空的特殊本质表现着艺术的一般本质,它是艺术本质一般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在我们看来,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主观心理的表现的统一。艺术的这种一般本质规定和制约着艺术时空的特殊本质。(第64页) 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来看,艺术时空是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审美反映,它就不能不受到现实时空的制约和规范,具有客观再现因素。(第64页) 由于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诸种感性具体事物与其时空形式密不可分,所以当艺术家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反映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时候,非但不舍弃客观事物及其时空形式的表象,而且紧紧抓住它,用潜伏着的理智的高温冶炼它,用遏止不住的情感的烈火熔化它,使它更鲜明、更生动、更真实、更典型,在更加具象化的同时更加本质化了。也正因如此,艺术的时间和空间才具有客观再现因素,具有客观实在性、感性具体性、合规律性这三种质的规定性。(第64页) 如上所述,艺术时空是现实时空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机械的照相式的反映,而是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它浸透了艺术家的审美情感,蕴含着艺术家的意志目的和理智认识,是对现实时空的高度提炼、集中和概括。就是说,艺术家对客观具体事物时空形式的把握,决不仅仅是一种理智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由感知、想象、情感、理智等多种因素内在有机地组合成的审美心理活动。在强烈的审美情感推动下,艺术家通过“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想象活动,冲破和打碎现实时空连续的局限,舍弃那些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对疏远的时空现象,而将那些能充分显示客观事物本质的时空现象进行万取一收的综合概括,使之变成具有“显明而容易觉察的联系”的“异常的组合”,变成具有主观表现因素,具有情感性、合目的性、虚拟性这三种质的规定性的艺术时空。(第65页) 艺术时空既然是对现实时空的反映,而且又是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它就必然是由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辩证统一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我们说二者是对立的,是说它们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存在着差别性。客观再现因素主要是指艺术家在对现实时空进行审美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具体的时空表象以及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本质规律的认识;主观表现因素主要是指由客体和主体的特定关系所引起的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情感态度以及意志实践的目的要求。我们说二者是统一的,是说它们互相以对方为自身存在的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客观再现是内蕴着主观表现的客观再现,主观表现是包孕着客观再现的主观表现,失去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艺术时空都会失去其固有的本质。有了客观再现因素,才能成其为艺术的“时空”;有了主观表现因素,才能成其为“艺术”的时空;只有当二者辩证统一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成其为“艺术的时空”。(第66至67页) 总之,我们认为,艺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时空意识,是合情合理的、富有生命活力的、高度自由的、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心理时空。这种审美的时空意识经过艺术传达,物态化为艺术形象赖以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第69页) 3、 摘录自论文《论艺术时间和空间的规律》 (载《文苑纵横谈》第9期,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 艺术时间和空间的规律与其本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列宁说:规律“是宇宙中本质的东西的反映”、“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艺术时空的规律,同样是它的本质的反映,本质的关系。那么,在探讨艺术时空的规律之前,就有必要对艺术时空的本质作些简要的说明。 在我们看来,艺术时空的本质是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时空意识,是合情合理的、富有生命的、高度自由的、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心理时空。这种审美的时空意识经过艺术传达,物态化为艺术形象赖以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艺术空间是体现同一艺术形象内部或诸种艺术形象之间的相邻并列关系的基本存在形式。艺术时间是体现同一艺术形象内部或诸种艺术形象之间相继持续关系的基本存在形式。艺术时空的这种审美本质渗透和沉淀在它的规律之中,它的规律也无不反映和显现着这种审美本质。 艺术时空自身包括许多矛盾关系,其中最根本的矛盾关系应当说是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这一基本的矛盾关系规定着艺术时空作为审美的心理时空的特殊本质。但是,由于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不只是艺术时空的根本规律,而且也是整个艺术的根本规律,我们在这里就不再对它进行一般性探讨,而把重点放在内蕴着这一根本规律的艺术时空特殊规律的研究上。依据这种指导思想,通过对各具体艺术门类时空现象的分析,我们初步抽象出运动与相对静止对立统一规律、点截与连续对立统一规律、时间与空间对立统一规律这三种规律(分别简称为动静律、点连律、融合律)。 (第76页) 4、 摘录自论文《略谈文艺作品的艺术性》 (载《山东电大》文科版84年第2期,1984年6月出版)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所谓艺术性,是指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是指艺术美之所以成为艺术美的根本属性。对此,可从文学艺术作品的本质内容、物态化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这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13页) 文学艺术作品是作家、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意识形态,所以其艺术性首先体现在内容的美上。(第13页) 文学作品是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这种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的集中概括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这些现象与本质的理解评价和情感态度上。文艺作品内容的美既体现在客观内容方面(社会生活的再现方面),也体现在主观内容方面(思想感情的表现方面)。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规律理解得越深刻、越准确,政治倾向和道德评价越正确、越全面,情感态度越丰富、越强烈,文艺作品的主观内容就越美,艺术性就越高。在这儿,需要强调一下情感态度问题。单凭形象性,有时难以把文学艺术这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与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的意识形态完全区分开来,而情感则可以把二者严格区分开来。所以形象性固然是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相对的意义上来看,情感性对于艺术性就更为重要。(第14页) 就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来说,艺术性要求客观内容与主观内容高度融合的美,要求矛盾双方辩证统一的和谐性与完善性。就是说,客观再现必须是内蕴着主观表现的客观再现……而主观表现则必须是不脱离客观再现的主观表现,正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情感态度等,不能与题材、人物、环境、情节等相游离…… 如果把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割裂开来,仅仅强调矛盾的一极,那么这种纯粹的“客观再现”,就容易流于机械的照像,而这种纯粹的“主观表现”,就只能是一种“下意识”、“潜意识”的流露,或者是空洞的、难以名状的“情绪”的渲泄。(第14至15页) 5、摘录自论文《论我国文学艺术的当代性》 (载《文学评论家》1986年第4期,1986年7月出版) 文学艺术的当代性本来是一个历史的流动的概念,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文学艺术都有其相应的当代性。但文学艺术对当代性的追求,却从来没有象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这样强烈自觉,引人注目:当代性不仅成为文学艺术家锐意捕捉、不懈追求、努力表现的目标,而且成为文学评论家重点评析的对象和文艺欣赏者普遍议论的话题。这种鲜明突出的文艺现象的出现当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多方面客观依据的。从文艺的社会本质来看,对当代性的追求是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变革引起的历史必然的要求;从文艺的审美本质来看,对当代性的追求是文学艺术能动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根本规律的体现;就文艺的社会功能来说,追求当代性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密切相关;就社会对文艺的审美需要来说,追求当代性是对发生变异的社会审美心理结构的自觉适应。(第12页) 把握文艺的当代性,我以为关键问题还是要首先把握特定文艺由以出现的社会历史阶段的现实生活的本质属性,这是因为,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前者的当代性就不能不受到后者当代性的决定和制约。为此,要理解和掌握我国文学艺术当代性的具体内涵,首要的一环是应到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其客观规定。(第12页) 我们认为,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学艺术的当代性是对社会现实生活当代性的审美反映。新时期文艺的当代性是伟大历史转折时期所特有的那种解放思想、拨乱返正的变革性,除旧布新、改造现实的开拓性,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创造性、理想性在文艺领域中的折光。一般说来,文学艺术家只要能够对新时期的社会生活作正确的审美反映,作品就总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当代性。如果特别注重选取重大现实题材,又能作出成功的艺术表现,作品的当代性就更为突出鲜明。反之,如果文学艺术家对反映当代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时代,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那么作品的当代性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第13页) 从文艺创作主体意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来看,它的当代性体现在对意识活动能动性的突出强调和合理发展上。文学艺术本质上上能动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的意识形态,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观点。可长期以来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文艺领域虽然在理论上承认创作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质,但实际上却停留在抽象肯定上。要么是让文学艺术家跟在反映对象后面爬行,机械摹拟;要么是把能动性歪曲为主观随意性,把文艺创作纳入三突出之类的先验模式。三中全会以来,文学艺术家迅速冲破极左路线设置的重重禁区,在创作实践中不仅使意识活动重新获得了能动性,而且合规律地发展了这种能动性。这种发展从总体上看体现在由过去偏重强调对社会生活客观再现的能动性,即集中性、概括性,过渡到现在特别强调文学艺术家主观表现的能动性与对社会生活客观再现的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上,由这两种能动性高度融合而成的作为整体的创作主体意识能动性,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14页至15页) 6、摘录自论文《从形象的结构看文艺与科学的区别》 (载《中文自修》1986年第8期,1986年8月15日出版) 尽管艺术形象与科学形象都是人类把握客观现实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在表层结构、深层结构、系列结构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 首先,从表层结构(即形象的形式结构)来看,艺术形象比科学形象要丰富得多。由于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现实生活主观能动的反映,是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意识形态,根据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侧重点的不同,可把艺术形象的形式分为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两大类。所谓现实性形式,是指文学艺术家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样子进行能动的加工、提炼、概括而创造出来的形象形式。这种现实性形式的结构,或者表现为以某一个生活原型的形式为基础,通过艺术想象进行丰富和补充的结果,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林海雪源》的少剑波,就是这种形式结构;或者表现为以多种生活原型的形式因素为基础,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凝集而成的形象形式,阿Q、祥林嫂等形象就是以这种结构形式组合起来的。 偏重于主观表现的文艺作品的形象大多采取非现实性形式。所谓非现实性形式,是指文学艺术家以许多生活原型的形式因素为基础,通过艺术的想象,以异乎生活常理的方式,大胆虚构,拚凑组接而创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存在的形象形式。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其结构形式就表现为动物的形式因素(猴头、猪头)与人的形式因素(人躯)的综合。(第23页) 其次,从深层结构(即形象的内容结构)来看,艺术形象的内容结构比科学形象的内容结构更为复杂。文学艺术的本质既然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那么艺术形象的内容也就可以在思惟具体的意义上相应地区分为客观再现内容与主观表现内容两个组成部分。客观再现内容是指艺术形象对社会现实生活本质规律的概括和反映;主观表现内容,是指艺术形象中作家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因素的总和。客观再现内容与主观表现内容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形成了艺术形象的内容结构。(第24页) 再次,从系列结构来看,艺术形象的系列结构主要通过生活逻辑和感情逻辑来安排,而科学形象的系列结构基本上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逻辑来组织。文学艺术的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对立统一的审美本质,决定着客观的生活逻辑和主观的情感逻辑共同起作用,才能形成艺术形象的系列结构。(第24页) 7、摘录自论文《崇高:当代小说的美学选择》 (载《当代小说》1987年第2期) 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古代小说从基本上说更注重“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这种静态的和谐美虽然内蕴着差异和对立,但更侧重矛盾双方的统一、协调和平衡。正象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都会走向反面一样,古代小说的静态和谐美膨胀到极点也形成对自身的否定。这种否定在清末的谴责小说中已初露端倪,直至“五四”新文学运动才得以全面展开。……因此,中国小说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要求当代小说肩负起“五四”新小说未竟的艰巨任务,从表层现象到深层结构完成中国小说自身由静态和谐美向动态崇高美的过渡和转化。(第63页) 8、论文《文学艺术的本质与自我表现的界定》 (载《山东大学报》1987年6月6日,第3版)。 文学艺术的本质问题是一个争论已久、需要深入研究的复杂问题。自古希腊时代提出“摹仿说”,我国《尚书?堯典》提出“言志说”以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美学理论家、文学艺术家们曾经先后提出过许多看法。这些看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于从客观再现方面去规定文艺的本质,另一类则偏重于从主观表现方面去进行规定。这两大类看法虽然各自包含了一些真理的颗粒,但从总体上看又都带有特定历史阶段的局限性和较大的片面性。尽管辩证法的大师黑格尔将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统一于美(包括艺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深刻论断之中,而且这种聪明的唯心主义(具有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规定与愚蠢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的规定相比,确实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定,但毕竟也还存在着头足倒置的致命弱点。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地总结和继承人类所创造的宝贵思想文化财富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与方法,在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中把握文艺的本质,才为这一问题的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根本关系来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学艺术虽然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审美的特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归根结底也还是对社会存在即现实生活的反映形式,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掌握方式。因此,社会生活的诸种现象及其本质规律,必然以被集中、概括和升华了的映象的方式呈现于创作主体的脑海,作为客观再现因素凝聚于文艺作品之中。这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当然并不只是表现在感受、体验和认识对象世界这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通过联想、想象、幻想活动去改造既有的表象,创造“新世界”上。无论是审美地认识世界还是艺术地创造世界,文学艺术家都不可能无动于衷,总是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目的、愿望、理想等渗透于整个创作过程,将这些由对象世界、现实生活激发出来的主观表现因素溶解于文艺 作品之中。所以,我们既不能单纯着眼于被反映者和被掌握者,仅仅从对象的角度来界定文艺的本质,也不能单纯注目于反映者和掌握者,仅仅从主体的角度来界定;而应当在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内在联系中,在掌握者与被掌握者的交互作用中,在主体与对象的辩证统一中来界定文艺的本质。 如果承认创作主体与反映对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就势必导致对文艺作品中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有机融合的肯定。在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对矛盾中,矛盾双方尽管具有各自不同的定性,存在着对立性,但矛盾的一方又总是以矛盾的另一方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存在着统一性。就是说,客观再现只能是内蕴着主观表现的客观再现,而主观表现又必须是以客观再现为基础的主观表现。无论是客观再现还是主观表现,都既反映着自身,又反映着自身的他物——矛盾的对立面。因此,只有坚持二者的对立统一,才能把握文学艺术的普遍本质。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学珍品、艺海明珠,无不体现着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高度融合,如果失去了这种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可以说就不成其为文艺创作。即使个别“作品”犹如昙花一现,获得了一时的喝采,,最终也还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被历史的选择所淘汰。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在每一种艺术门类中,在每一部具体作品里,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的比重是绝对等同的,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如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的组合结构是完全一致的。恰恰相反,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具体作品,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的比重、组合和结构总是不同的,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一般说来,偏于写实的文艺门类,如小说、戏剧、绘画、雕塑等,偏于物态再现的具体作品,就其本质而言大多偏重于客观再现;而偏于写意的文艺门类,如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等,偏于心态表现的具体作品,就其本质而言往往偏重于主观表现。应当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偏重”并不是指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彻底背离。如果我们割裂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把强调的重心推到极端,那就会产生两种失误。倘若舍弃主观表现而单纯强调客观再现,那就无异于把文艺创作视为机械拍照、刻板摹写,把文艺作品当成生活的苍白摹本。反之,如果舍弃客观再现而孤立强调主观表现,那么文学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志、目的、愿望、理想等的表现也就无所附丽,文艺创作往往变成不可名状、晦涩难解的情绪渲泄,或者格调低下、庸俗不堪的本能流露。盛行于当代西方文坛的“自我表现说”,它所肯定的正是这样一种脱离社会历史、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客观再现的“主观表现”。下面,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这种看法略作评析。 首先,“自我表现说”不能科学概括文学艺术的本质。诚然,文学艺术作为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形式,作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掌握方式,作为创作主体的能动的精神创造,不可能不渗透着文学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志、目的、愿望、理想,凝聚着这些自我表现因素。不承认这一点,也不是唯物主义者。如果文学艺术家不是以自己的眼睛去感受和观察人生,用自己的头脑去研究和分析现实,用自己的身心去拥抱和融化生活,在创作过程中不是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发其所欲发,写其所欲写,他们又怎么能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自由创作呢?所以,如实地分析和科学地评价自我表现因素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价值,还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对文艺创作中的自我表现因素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科学地把握是一回事,单纯地把自我表现规定为文学艺术的一般本质又是另一回事。如前所述,文学艺术本质上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辩证统一的审美意识形态。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中失去了任何一个矛盾方面,都会导致文艺本质的丧失。所以,如果舍弃客观再现而孤立强调主观表现,单纯把自我表现规定为文学艺术的本质,起码是一种以偏概全。尽管这种自我表现的本质规定与那种把文艺视为对生活的摹仿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本质规定相比,确实发展了审美认识和艺术掌握的能动方面,但却是片面地发展了,同样陷入谬误之中。 其次,“自我表现说”不能准确提示文学艺术的来源。“自我表现说”既然把文艺本质规定为与客观再现无关的单纯的自我表现,它就不能不到创作主体的心灵世界中,到天性、禀赋、情感、情绪、本能中去寻找文学艺术的根源。文艺创作固然与创作主体的天资、禀赋不无联系,与情感、情绪也有内在的关联,但若把这些看作文学艺术的来源则是不妥当的。文学艺术家的素质、性格等虽有先天生理条件的影响,但应看到它们主要是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创作主体特定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从天而降,不可能是神灵的赐予,而只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所以,文艺创作无论是从客观再现来看还是从主观表现来说,都只能来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才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只有不断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熟悉和了解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体察到历史的变迁,领悟到人生的价值,激发起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点燃起审美情感的火焰,谱写出既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又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不朽之作。如果文学艺术家把自己封闭于书斋之中,两耳不闻天下事,只是依靠冥思苦索或是本能冲动搞创作,这样是断然写不出好作品的。即使通过搜尽枯肠或是某种梦境的描摹写出来一点东西,这些“作品”也往往缺乏鲜活的生命。因为它们不可能不带有无源之水渐趋干涸的枯竭感,带有无本之木日渐衰亡的病态感。 再次,“自我表现说”所强调表现的“自我”,往往是本能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它与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本我”非常接近。在我们看来,人不仅具有感性、自然性,而且具有理性、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在这些矛盾关系中,社会性、理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分,恰恰在于它具有社会性,具有理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才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学艺术家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也必然具有这种人的本质规定。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自我”,同样应该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自我”,是内蕴着人的本质的“自我”。如果创作主体对理性、社会性不感兴趣,兴奋点总是向纯粹的感性、自然性集中,那么,他们所表现的“自我”便失去了人的本质,变成了非理性、非社会的动物本能。当然,文艺创作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不能要求文学艺术家赤裸裸地去宣扬理性,象席勒那样成为时代精神的简单号筒,将个性消融于原则,而应将理性潜伏、融化在感性的抒发和描写之中。文艺领域的“自我表现说”往往片面强调理性与感性、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对立性,肆意割断二者的统一性,将理性、社会性弃若敝屣,将感性、自然性捧到天上,结果它所表现的“自我”便只剩下了非理性、非社会的动物本能,“自我”一词几乎成了“潜意识”、“动物情绪”、“性欲本能”的同义语。“自我表现说”的这种内涵,与上面谈到的不脱离客观再现的“自我表现”的内涵,确实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总之,我们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辩证统一的审美意识形态。“自我表现说”对文艺本质的界定不仅是片面肤浅的,而且抹上了浓重的唯心色彩。只有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原则,不断清除非理性的错误思潮的影响,才能深入地研究和科学地把握文艺的本质,使我国文学艺术事业沿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发展,阔步前进。 9、摘录自山东大学《 学习指导》 (1988年6月6日完稿,21日印发)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而不是消极直观的反映。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主体性即能动性、自由性、突破性、超越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否则就不可能通过丰富奇特的联想、想象、幻想和炽热的审美情感,在精神领域中改造现实,“创造世界”。 (第3页) 文学艺术是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审美主体(文学艺术家)和审美对象(社会现实生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中来界定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只有如此才能接近或者符合真理的认识。既然文学艺术是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世界的掌握方式,在文学创作的具体过程中,社会生活的诸种现象及其本质规律,必然以被集中、概括和升华了的映象的方式显现于创作主体的脑海,作为客观再现因素凝聚于文艺作品之中。无论是审美地认识世界还是艺术地创造世界,文学艺术家都不可能无动于衷,总是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目的、愿望、理想等渗透于整个创作过程,将这些由对象世界、现实生活激发出来的主观表现因素溶解于文艺作品之中。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的有机融合构成文学艺术的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审美本质。(第4页至5页) 首先要弄清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以此为前提来理解文学艺术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既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生或快或慢的变革,又通过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问题。(第6页) 10、摘录自论文《关于电影艺术理性内涵的思考》 (载《影视文学》1989年第6期) 只有从感性与理性、再现与表现、主观与客观互渗整合的统一关系来理解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才能使具体创作符合电影艺术自身的规律。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创作主体对社会现实生活能动的反映。通过二度空间的银幕显现具有时空四维性的社会现实生活的电影艺术,同样蕴含着这种普遍的本质。在具体创作过程中,电影艺术家总是要对特定的社会现实生活进行精心的筛选和高度的概括,对生活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进行深入的把握与艺术的复现,这就使艺术作品具有了客观再现因素。与此同时,电影艺术家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满怀激情地去拥抱生活,融化生活,调动自己的天才灵感、文化素养、审美趣味、气质禀赋等各方面的本质力量,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这又使作品具有了主观表现因素。这些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主导,从而构成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第59页) 我认为全面深入地理解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是摆在电影艺术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一再说明理性内涵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并不是要把电影作品变成抽象的哲学讲义或者是伦理政治的说教。电影艺术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等审美属性,具有生动可感的感性特征,无视这一些同样会取消电影艺术的生命。(第60页) 11、摘录自论文《毛泽东的文艺辩证法思想》 (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4期 文艺与生活的矛盾在哲学上体现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科学地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就是说,社会生活作为被反映者,是不以反映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一性的客观存在;文学艺术作为反映主体对于社会生活即社会存在的反映,只能是以对象性的社会生活为内容的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第1页) 文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文艺与生活的矛盾问题上,由文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性所体现的矛盾普遍性,总是内蕴在由文艺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创造性、审美性所体现的矛盾特殊性之中,从而规定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一种能动创造的审美反映关系。与此相关联,由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即社会本质所体现的矛盾普遍性,也总是寓于由文艺的审美性质所体现的矛盾特殊性之中,从而规定文艺的本质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文艺本质的社会本质方面与审美本质方面是融合为一体的,如果割断了二者的内在联系,离开了具有矛盾普遍性的社会本质方面,孤立强调审美本质方面,那么在文艺创作中就容易导致唯美主义的倾向发生;离开了具有矛盾特殊性的审美本质方面,单纯强调社会本质方面,那在文艺创作中也容易产生缺乏艺术性的“标语口号式”的倾向。(第2页)
个人分类: 未分类|7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影《孔子》太让人失望了
王铮 2010-1-23 08:36
《孔子》太令人失望了 与同学们一道看了电影《孔子》,最初的敬仰之情完全让失望覆盖了;电影的整个人物很平面化,电影的整个思想非常庸俗化;生活中那个高山仰止的活生生的立体的人不见了。 电影的前半部分,平铺的是政治斗争,就是流水账式的讲故事,比如齐鲁会盟,如果能够表现一些会盟的孔子的焦虑,谋划中的争论,故事会立体起来。可是就像电影《建国大业》一样,是连环画式的故事记录。其实即使讲故事的《建国大业》,也有蒋氏父子论腐败的人物立体化情节,《孔子》没有,没有孔子的思想表达。 电影的后半部分作为噱头,先讲了子见南子。电影没有历史上子路的质疑,那个本来可以立体化表现儒学思想的情节,而是把孔子写成了唐僧见女儿国王一样的故事,只不过这里写得平板化。接着讲了孔子惶惶如丧家之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孔子的教诲情节,也没有贤人们的犹疑故事,更没有圣人师徒在与艰难搏斗中彰显理想的故事。把这个电影故事与《西游记》里师徒们犹疑与教诲博弈、艰难与理想博弈的故事相比,你就觉得这里的文学水平太不入流。 在电影里,颜回的死、子路的死,也没有展开去表现他们的理想,没有表现孔子的思想,没有表现出为理想死得其所,而是用他们机械地图解孔子语录。 电影不仅平面化,而且可以说亵渎孔子。孔子离家出走,没有一点对妻子的留恋,而对儿女的对儿女的交代与妻子在门口的流泪,却显得孔子虚伪。孔子带领学生离开卫国是因为发现卫国的宫廷斗争,完全不顾卫国国君,忘记了自己言必信的承诺,完全是没有责任心的逃跑。不仅如此,孔子见南子前告诉学生南子是卫国的决策者,见南子后告诉学生卫国要内乱,快逃。这里的孔子不仅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政治思想家,而是一个投机取巧的背信弃义小人。电影还借颜回之口把于丹的话变成孔子的话: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心境。这些内容都是与孔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心违背的;而儒学的精华,除了仁者爱人,更重要的在于它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信仰。 孔子最后回国,电影拍了两个原因:权势的顿悟和爱国。完全是现代政治思想工作的成果。孔子这样一个信奉周天子的人,一个以天下之人为己任的学者。他对礼崩乐坏的权势和鲁国,绝不会有这样的感情的,这种表现,狭隘化了孔子。 电影中的两个人物,周润发的确演得很好,可惜没有机会展开它的演艺。周迅的南子,只有野性的一面,没有理性的一面;她就表演不出知识女性的气质。当然导演也许就没有这方面的认识。 《孔子》拍成了比《建国大业》还流水账的电影。《建国大业》可以是流水账,表现思想家历史的《孔子》成为流水账,就是电影文学水平太低,思想水平太庸俗。 学生A评价,周迅给人的感觉是《画皮》里的人物。 学生B评价,看电影的上半部,我还以为是讲诸葛亮的故事。 学生C评价,孔子流浪十六年,天天那么贫病交加,他身体真是铁打的。 学生D评价,以胡玫生活的文化圈中看,他不可能理解孔子这样的男性的精神的。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5555 次阅读|17 个评论
科学&文学
xu782219 2010-1-10 18:18
科学 文学 1500 多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第一篇“原道第一”开篇即说:“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大自然到处都有文章,作为三才之一、有心之器的人类岂能无文?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工作者更应该有文章。科学工作者有责任把自己对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把对人类的热爱和关怀,以优美的形式写成文学作品奉献给人类,以丰富大自然的绮丽。 诗为文学之一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魔鬼诗人”于赓虞说:“科学让我们的智慧增加,知道一切;诗让我们的感情丰富,感觉一切。无知将不能生存,无感则非美满人生。”所以,科学和诗为完美之人所必备。如果我们能将科学诗化,或者将诗科学化,那将是肉体和精神的最幸福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 *** *** 读许渊冲散文《科学与艺术》摘记 (《散文海外版》 2001/1 ) 杜朗特在《叔本华》中说:“科学是一中有多,艺术是多中见一。” 叶公超在他的《散文集》中引用了艾略特的话:“一个人写诗,一定要表现文化的素质,如果只表现个人才气,结果一定很有限。” 杨振宁介绍在奥本海默家举行招待会招待艾略特时,奥本海默对艾略特说:“在物理方面,我们设法解释以前大家不理解的现象。在诗歌方面,你们设法描述大家早就理解的东西。” 许渊冲在其回忆录《追忆逝水年华》中说:“科学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二,艺术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三。” 许渊冲在其《追忆逝水年华》中文本中说:“科学研究的是‘真’,艺术研究的是‘美’。科学研究的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之理;艺术研究的是‘有之不必然,无之不必不然’之‘艺’。” 许渊冲在其《追忆逝水年华》英文本中说:“中国诗词往往意在言外,英诗却是言尽意穷。”后来许渊冲解释说,中诗意大于言,英诗意等于言。如果言是一加一,意是二,那英诗就是 1+1=2 ;而中诗就是 1+1=3 。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如果只表示春蚕到死才不吐丝,那就是 1+1=2 ;如还表示相思到死才罢休,那就是 1+1=3 ;如还表示写诗要写到死,那就是 1+1=4 了。 杨振宁说狄拉克·海森伯方程的极度浓缩性和保罗万象的特点,也许可以用布莱克的不朽诗句来描述:“ 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一手掌握无限大,永恒不比片刻长。 ”而其巨大的影响又可用蒲伯的名言来描述:“ 自然规律暗中藏,天命牛顿带来光 。” 杨振宁说,狄拉克是科学的风格,海森伯是艺术的风格。狄拉克的文章读起来有如“秋水文章不染尘”;而海森伯文章摸索前进的风格却像“山在虚无缥缈间”。 1999 年 5 月 22 日 。杨振宁在荣休宴会上致辞时,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杨自译为: The evening sun is infinitely grand,Were isnot that twilight is close at hand. 杨还引用了朱自清改作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杨自译为: Given that the evening sun is so is so grand,Whyworry that twilight is close at hand? 许渊冲认为杨译是狄拉克科学风格,他又译为海森伯艺术风格: The setting sun appearssublime,Bat O,it’s near its dying time! It the setting sun issublime,Why care about aying time?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15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8 - 2009年度中国文学期刊十强
xupeiyang 2010-1-3 15:07
2010年01月01日 09:34 长江商报 专题 :中国出版机构10强中国文学刊物10强 本报讯(记者 卢欢)昨日,由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怀尧访谈录》联合本报发起的2008-2009年度中国出版机构暨文学刊物10强评选结果出炉,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以6835票高登榜首,而由一代文学大师巴金所创办的《收获》仅以459票名列第六。 十强文学刊物出炉 这两份由著名专家学者根据国内出版机构及文学期刊的学术贡献、图书畅销度、公众形象和创新能力提名的榜单,最初有35家出版机构和40家文学期刊入围。 本次评选,共有12859名网友参与网上投票。根据得票数,文学期刊十强分别是:最小说、读者、萌芽、故事会、小说选刊、收获、人民文学、译林、鲤和青年文学。出版机构十强则是:北京磨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江文艺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译文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丰收 获知《最小说》夺冠,郭敬明表示:能获得第一当然很高兴,感谢专家和读者对这本刊物的认可。来年我们将更加努力,力求打造更有品质的青春文学第一刊。 作为入榜的《最小说》和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上级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副总裁周百义对这一榜单结果并不感到意外,他表示这次评选只能代表上网一族、青年人眼里看重的出版社和文学期刊,并不能代表整个出版界和文学界。其他文学期刊都远远没《最小说》那么多的销量。据开卷数据,和它共一个品牌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去年573家国内出版社中排在20多位,并位居文艺类出版社第一名,这些都充分反映了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的实力。 民营出版机构崛起 作为推出《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等众多畅销书的民营出版机构,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对该榜单评价很高,认为它把民营和国营机构放在同一平台评比,具有革命性意义,事实上民营出版机构近年来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网友的投票结果告诉我们通俗读物才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营出版机构的快速崛起,从侧面说明他们已经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榜单的制榜人吴怀尧这样看待最终的榜单结果。 相关新闻: 齐鲁晚报:专家提名网友投票 中国文学期刊十强揭晓 武汉晚报:文学期刊十强揭晓 纯文学仍有一席之地 西安晚报:文学刊物10强评选 《最小说》赢《收获》 燕赵都市报: 文学期刊十强揭晓 通俗文学杂志成主流 华西都市报:文学期刊定十强 郭敬明赢巴金评委发飙 南京日报:《最小说》打败《收获》 折射出时代更替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胡先骕(17):胡先骕先生文学著作目录
livingfossil 2009-11-30 08:15
纪念胡先骕(17): 胡先骕先生文学著作目录 关键词:胡先骕;文学;著作目录 诗集 《忏庵诗稿》钱钟书遍选,1964年出版 《胡先骕先生诗集》(附年谱)台湾国立中正大学校友会编印1992年出版(非卖品) 《胡先骕文存》(上卷)(张大为、胡德熙、胡德焜编),1995年8月江西高校出版社 论文 胡先骕.中国文学改良论,1919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3期 胡先骕.欧美新文学最近之趋势,1920年,东方杂志,第17卷,18期 胡先骕.评尝试集,1922年,学衡,第1-2期 胡先骕.浙江采集植物游记,1922-1923年,学衡,第1-4,7,10,12等期 胡先骕.论批评家之责任,1922年,学衡,第3期 胡先骕.说近日教育之危机,1922年,学衡,第4期 胡先骕.评赵尧生香宋词,1922年,学衡,第4期 胡先骕.评朱古微强村乐府,1922年,学衡,第10期 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3年,学衡,第18期 胡先骕.文学之标准,1924年,学衡,第31期 胡先骕.评亡友王然父思斋遗稿,1926年,学衡,第51期 胡先骕.评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1933年,青鹤,第2卷,第4期 胡先骕.寒光诗集序,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文史季刊,第1卷,第1期 胡先骕.如何获得丰富快乐之人生,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1卷,第6期 胡先骕.教育之改造,1945年12月发表于江西南昌大众日报丛书 科学诗 胡先骕.水杉歌.人民日报,1962年2月17日
个人分类: 纪念Hu Hsen-Hsu|3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科女生也有颗温柔的心
vivi926926 2009-11-14 01:17
很开心,经过网上地毯式的搜索,n个电话,一次次失望,一次次重新来,终于通过同学的同学的介绍,同学的帮忙跑腿,终于把实验上需要的一个跨学科的器材搞到了手。同学的帮助真是巨大的财富!了却了上篇日志中的一部分遗憾。 最近突然就发烧了,突如其来的流感打乱了我原本的计划,躺在床上着急那一批实验还没做。周二终于好到可以去实验室了,接到了导师催促的电话,就开始全天候开工,勇猛的做实验。实验仪器以前没有用过,小心翼翼找时间问师兄。发生了状况,调试调试,紧张的我快要半死。终于搞定了,把数据处理完,将结果打包发至导师邮箱的时候,小小得意。 借了一大堆分形的书籍,发现很多理论好深奥,晦涩的很,就像啃盘子一般艰难。可是还得硬着头皮看下去,不然怎么知道什么理论恰好中的?想想师兄的百篇优秀论文,和我一个领域,相形见拙,唉。 忙忙碌碌每一天,下雪,雪停,放晴,一个下午,图书馆,上了四楼,去了很久没有去的社科类书架。随意的翻看着,这个书的世界里只剩下我,任凭时光流逝。此刻,我想我找到了自己寻找的片刻宁静。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有文学真好,真的很好。
个人分类: 学术科研|3262 次阅读|3 个评论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三)
newnt191919 2009-10-27 17:03
续: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二) 研究《红楼梦》的人有一个无法翻越的障碍,就是《红楼梦》中的诗词、迷语的解读。传统的研究方法对红楼梦里的诗词研究都没有得出完整的、清晰的结论,能够读顺的也都是以不存在的小说后半部可能的发展趋势来解读的,后半部的内容是未知的,得出的结论也就无法验证。 霍力君、霍国玲两姐妹研究《红楼梦》十几年,提出一套全新的理论,这套理论的存在依据就是曹雪芹在书中提到的风月宝鉴反面说,霍氏姐妹的理论现在同样也不具有说服力,因为她们的理论构思更夸张、更大胆,但有些思路确实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曹雪芹把自己的故事掰开了、揉碎了,用这一片片散碎的心灵反反复复地写了各种欢乐的、引人入胜的情节,实际却让人读出痛苦和悲哀,正如鲁迅说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我相信以曹雪芹的家世处境,他写自己的一生或者自己的内心情感时使用一种隐晦的、正话反说的方式是完全有可能。这是极度压抑之下情感舒缓的方式,是一种不得不说、又不能明说的痛苦挣扎。霍力君用她跳跃的思维方式,反传统的观察方法,独特的解决问题的魄力,把书中的男人和女人捏合在一起,变成只有两个人的故事,大胆设想出了另一个故事的脉络,向人们展示了风月宝鉴的反面,这个反面以前从没有人看到过,现在提出来了,于是人们又看到了另一个故事。 说实话这个故事读起来远没有《红楼梦》那么吸引人,这个故事更现实、更普通,里面虽然有着波澜壮阔的大情节,但无法让感受到壮观。由此,也反映出,曹雪芹有着一颗多么敏感、细腻而强大的灵魂。 如果霍力君真的解读出了他《红楼梦》背后的故事,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他自己的命运他不知道,但他给书中的每个生灵预定了命运,用这些生灵的命运暗示自己,《红楼梦》纠缠了人们二百年,二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它绞尽脑汁,无不希望能将《红楼梦》的全壁找出。 但《红楼梦》是残缺的,不知道《红楼梦》的全壁有多美,只知道,残缺的《红楼梦》已经美得让人心碎,有人预言过《红楼梦》的残缺吗? 完。 我是业余的红学爱好者,请 红学家 指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0 次阅读|2 个评论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二)
newnt191919 2009-10-27 12:26
续: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一) 红楼梦的作曲王立平曾经说,作为作曲,那四年不敢说天天捧着《红楼梦》读,但它确实每时每刻都折磨着我。我想用全部的心血和努力竖一道高墙,让后人们听音乐时感受跨越之艰难,但我相信将来肯定有人超越我。《红楼梦》重拍是很难的,不可擅动,不容亵渎,要有客观虔诚的态度,甚至要付出曹雪芹先生那样的专注和汗水。我不会再重写红楼梦的歌曲了,因为在当初写时我就已经倾尽所有,不是不想写,是无法再写。《红楼梦》音乐不是我凭空想象的,而是在书中苦寻而得,在我心里,曹雪芹如果是作曲家也会这么写。所以我不会参与新版《红楼梦》的音乐制作。 唉,新拍的《红楼梦》会是什么样呢,老版的《红楼梦》不完美,可是毕竟很干净,也透出了红楼梦的一些基本气质。演员很稚气,却是活脱雪芹笔下的一帮少男少女,只是奇怪地是,每个演员后来的命运却有些摆脱不了红楼梦的影子,有一点剧中人物命运翻版的意思。 在红楼梦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谶语,每个人物都用几句话定了基本框架,能够明白知道的就是睛雯的命运,她幸运地死在了前八十回里,其余的人物都只能从前面的预言中推测,谶语也就成了里面最吸引人的情节,也许是曹雪芹是想用这种方式防止盗版,他不想自己的心血被别改得面目全非,可还是不可避免的被人改得不伦不类。因为没有后半部,电视剧也只能按照一些模糊的研究结果继续拍下去,改动不可避免。 客观地讲,红楼梦的电视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理说,里面也演员也应该红极一时,奇怪地事情发生了,电视剧的成功丝毫没有给演员带来成就,反而是很多演员们命运的转折点,也如书内人物命运一样,历经磨难。难道书中的谶语还会跟定那些用身心爱着红楼梦的人吗?
个人分类: 杂文|38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一)
newnt191919 2009-10-26 20:37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很久以前曾经看到过一本书,说《红楼梦》是一部谶书,当时没往心里去,觉得有人热爱《红楼梦》达到痴狂的程度也有情可原,毕竟人的观点是不同的。 后来看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研究方面的书,各家观点长短不一,有些观点我同意,有些观点我也不认同,张爱玲的观点太随性,对字字句句计较不已,她用自己的心理读《红楼梦》,对文字的前后变化计较得很清楚,因为过于计较,没有完整地理出《红楼梦》的脉络。 周汝昌对《红楼梦》的研究则是一种文人对文人的欣赏,一种诗化心理的共鸣,他听到了曹雪芹的心跳声,嗅到了曹雪芹笔尖的墨香,他把曹公的每一句话都变成了美仑美奂的图象,看他解读《红楼梦》,可以看到诗歌般的文字和对生活如诗如幻的理解,他让《红楼梦》成为一种态度,一种面对无价之宝时的远观而不是占有。他看到了《红楼梦》的正面。 八十年代拍摄的《红楼梦》电视剧成为了一种经典,《红楼梦》没有结局,但电视剧得有结果,后面如何发展,梁归智的《石头记探佚》写得不错,客观、理性,符合人物与情节的发展规律,少了一些主观的臆想和无理的推断。其中探春的结局尤为精彩,电视剧完全是采用了梁归智的观点。探春是能干的,前面已经有伏笔,结局该怎么办,十二钗的命运是多舛、可怜的,探春的生命力很顽强,按照梁归智先生的观点,曹翁很大度地给了她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她到海外去开拓新的家园。但同时也是无奈的,她必须承受永别亲人的痛苦。梁归智从前面理出一些蛛丝马迹,发现了探春的秘密,让探春有了成为政治家的潜质。 黛玉呢,大家都知道她死了,可死因是什么成了永恒的谜团,黛玉是一个大家闺秀,她有傲人财富却从不提起,仪态万千,睥睨群芳。她是骄傲的,因为她有真情、能真爱、既看透世事又无怨无悔。她最终为情而死,这一点是肯定的。如何为情呢,多数人都认为是元春赐婚,由于赐婚的对象是宝钗与宝玉,她才泪尽而亡。 我倒觉得黛玉的夭折可能与选秀有关,以她的优秀和年龄,应该与宝钗一样成为选秀的对象,并更有可能入选,在宝钗来说入选是一步登天,对她则是睛天劈雳。她无法接受这种安排,她自己无法改变更没有人能够帮助摆脱,就算老祖母在世,同样也帮不了她,没有人能够护得了她。因为她有爱情,疾病不会要了她的命,但入选却要了她的命,她与宝玉的爱情变成了镜花水月,她的生命是宝玉给的,她的情也只能给宝玉,她的入选直接将她推向死亡,她无路可走了。 周汝昌先生说林黛玉的死应该是投塘而死,我不这么认为,林黛玉有洁癖,落红成阵时她就不让宝玉把花丢在水里,她自己不会把自己放在水里。至于如何就死,我想应该不用讨论得太清楚,死亡毕竟是一种放弃,黛玉的生命应该受到尊重,她最终将是干干净净地离开。
个人分类: 杂文|4100 次阅读|4 个评论
病理趣谈--大众化的病理
kksonne 2009-9-21 08:27
由于从事的是医学病理这一工作(教育与研究),多会思考一些医学与实验相关的病理的内容。但是发现生活中到处存在病理。交通的不方便,汽车的维修等等,计算机病毒感染等等不一而足,有障碍的想排除都可以冠以病理去探究。生活充满乐趣,可能将来会有下水道堵塞病理、食品管理制度病理等评判的网络奇文出现。 病理:百度百科的定义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这是一个西医的概念,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藏医、蒙医)里没有这一名词,目前虽然也有中医病理学一说,但我认为也是借用了西医理论框架体系的名词。病理一词多被应用于人体病理、植物病理和动物病理等领域。以此基本定义出发理解,对立面当是生理。国人往往喜欢对万事进行望闻问切、评头论足,作者往往都非常谦虚愿意接受高人批评指点。所以病理的衍生范围可以说无所不包。 随便上网查找一下,传统病理描述范围外可以关联的有: 教育与病理 日本中小学教育病理诊断 社会与病理 炮打茅于轼之社会病理分析 音乐与病理 流行音乐病理分析 艺术与病理 暴力艺术:病理学的艺术假想 语言与病理 语言病理师 宗教与病理 道学的病理 房产与病理 中国房地产业病理和药方 心理与病理 病理心理学 建筑与病理 建筑病理学 金融与病理 企业债:金融行政管制领域的病理样本 文学与病理 文学死亡的病理分析 ...... 有此可见,病理渗透在各行各业,但凡想评论一番的,使用该名词定当出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荷花淀里访孙犁
suqing1961 2009-8-4 08:51
来白洋淀荷花大观园游玩的人,进门后通常都是通过湖中蜿蜒的莲花栈道,径直朝藕荷深处的精品荷花园而去。 因有老人相随,我们选择了乘电瓶车绕湖而行,没想到第一个停靠的景点竟然就是孙犁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湖区一隅的一个小小半岛上,这里环境幽静,三面环水,水中到处都是盛开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初现的莲蓬,一派孙犁笔下荷花淀的美丽、鲜活景象。 作为荷花淀派文学作品的创立人,孙犁的纪念馆被建在这里,足见选址者眼光的独特和用心之良苦。 孙犁,原名孙树勋, 1913 年 4 月 6 日出生于河北省的安平县, 1938 年参加抗日, 历 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一直用笔和侵略者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等职,长期用笔讴歌新的社会、新的国家。 2002 年 7 月 11 日 ,孙犁病逝,享年 89 岁。 纪念馆是在孙犁逝世后的第二年他的忌日这天建成并对公众开放的。 孙犁纪念馆不大,类似于一个开放的四合院,正前方是一个纪念亭,亭中的石碑大书荷花淀派创立者孙犁。之后是一牌楼,上面刻有孙犁自己题写的大道低回 4 字横匾。 听讲解员说,大道低回和大语叫叫最为孙犁所喜爱。这八个字均出自《后汉书 杨雄传》,与之连用的还有我们熟悉的大味必淡,大音必希。 孙犁走过的人生道路和他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两句箴言可以说做了最好的诠释。 1944 年,孙犁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作品中 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荷花淀区特有的人文氛围, 受到文艺界广泛赞扬,毛泽东也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 1956 年以后,孙犁因病搁笔;文革期间,同样遭受磨难的他,更是无从下笔。 改革开放后,孙犁的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就是孙犁的人生,大道低回,千回百转,终于攀上成功的峰顶。 孙犁的战争作品,极少直接描写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斗场面,而是通过琐碎的日常生活、温馨的儿女情长来刻画华北平原的民众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反映那个苦难时代抗日军民不屈不饶的精神风貌。 作者文笔婉约,流畅,清新,雅丽,人物的感情抒发和环境的描绘自然融合,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交相辉映。 这就是孙犁的作品,大语叫叫,含而不露,始终为后人所喜爱。 纪念馆的中心地带立有一尊汉白玉的孙犁坐像。 端坐着的孙犁表情安详、目光平静,右手捧着一本书,像似在阅读,又像似在思考,还像似在和人娓娓交谈。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 端详着孙犁的塑像,我不禁默念出了 短篇小说《荷花淀》里的这样两段句子。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孙犁的文字,随即在我的眼前汇集成了这样一幅画面: 两岸是成片的芦苇,湖中到处都是红绿相间的荷叶莲花,雁翎队员头顶荷叶,口含芦管,悄悄地伏在水面。他们手中的钢枪已经瞄准了乘着汽艇闯入白洋淀的一个个日本鬼子。 荷花淀里,我和孙犁仿佛都成了雁翎队中的一员。
个人分类: 旅游采风|5054 次阅读|2 个评论
数学家的文学故事
热度 1 yangxintie 2009-7-10 10:51
这几个故事很精彩,转贴过来 详细的建议进入李尚志的博客 数学家的文学故事作者:李尚志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数学与文学水火不相容,文学家不懂数学,数学家也不可能有 文学家的浪漫情调。殊不知,很多数学大家也是文采飞扬,能诗善赋的。例如,陈省生 写过物理几何是一家,共同携手到天涯这样的诗句来说明物理与几何的紧密联系。 华罗庚有一次参加科学家代表团出访,出了一句上联三强韩赵魏让别人对下联。 三强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春秋战国时期由晋国分成的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另一方面 又是代表团中的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下联不但句子的格式要与上联对偶,前两个字也 同样应当一语双关。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难达到。不过华罗庚早就自己想好了下联:九章 勾股弦。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其中讲到了涉及勾股弦的著名的勾股定 理,九章还是代表团中的科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我的导师曾肯成在数学领域内是华罗庚的学生,而且与华罗庚一样不输文采,是数 学界有名的才子。我在《名师培养了我》一文中写了一段我的导师曾肯成讲述他的 一些往事。意犹未尽,特意另外写一篇专门讲述有关他与文学有关的几个故事。 放过蛟龙 1978年9月,在川陕边界大巴山区经过了八年的磨难之后,我终于考回了母校---中 国科技大学读研究生。1965年我考入中国科大读本科时是在北京玉泉路,1970年本科毕 业离开科大时是在安徽铜陵,1978年重回科大则是在安徽合肥。十年动乱,科大颠沛流 离,我也颠沛流离,如今总算又走到一起了。走在从未见过的陌生校园里,碰见8年以前 的老师或同学,恍如隔世。记得在校门口碰见杨纪柯老师,他对我说了一句:好久没 见过你了,你到哪里去了?这句话看似平常,在我心中引起的却是无限的感慨。他说 的好久可不是几天几月一年两年,而是长达八年,足够打败日本鬼子的八年。八年 没看见我,并不奇怪,本来我就已经离开科大到那深山老林中去了,应当是一去不复返 了,他永远没看见我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今他能够看见我,这才是奇迹。 从深山老林考回名牌学府,当然是我的幸福和骄傲。但从报上看来的一则消息却让 我骄傲不起来。考上北京大学的一位研究生,两门数学课程,满分是200分,他就考了 198分,几乎是满分。这位令我佩服不已的研究生叫唐守文,他的导师是北京大学段学复 教授。后来我知道这位唐守文早就是名人。在念中学时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最早 的中学生数学竞赛的状元,华罗庚请他到家吃过饭的。后来,我的导师曾肯成到北京为 女儿治病,就安排我们与段学复的四位研究生一起听课和搞讨论班。我就与段学复的几 位研究生都很熟了,包括我很佩服的唐守文。再后来,在北京大学段学复与丁石荪、中 国科学院万哲先、复旦大学许永华、南京大学周伯壎等老一辈代数学家的支持下,同时 也在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我有幸成为我国自己授予的首批博士之一。鉴于 唐守文也做了很好的工作,曾肯成与万哲先极力支持他获得博士学位。然而,北京大学 当时一定要研究生先获得硕士学位,再攻读博士学位。于是唐守文只能先举行硕士答 辩。在答辩会上,曾肯成和万哲先仍然坚持认为唐守文达到了博士学位水平。曾肯成告 诉我,在答辩委员会决议上还写了一句有的委员认为达到博士水平。曾肯成为此写 了下面的一首诗:     建议授予唐守文同志博士学位 七言八韵            岁月蹉跎百事荒,重闻旧曲著文章。            昔时曾折蟾宫桂,今日复穿百步杨。 谁道数奇屈李广,莫随迟暮老冯唐。 禹门即使高千尺,放过蛟龙也不妨。 蟾宫是指月亮。曾折蟾宫桂,到月亮上去折桂花树枝,是指唐守文获得数学竞 赛冠军的光荣历史。尽管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岁月蹉跎百事荒,然而唐守文并没有因 此而放弃奋斗。重闻旧曲著文章,今日复穿百步杨,都是说他在研究生阶段作 出了新的更好的成绩。李广和冯唐是人才不受重用而被埋没的两个例子,王勃《藤王阁 序》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是举这两个例子。曾肯成举这两个例子是希望这样的 故事不要在唐守文身上重演。最后两句最精彩。其中所说的禹门就是黄河的龙门, (其实是指的壶口瀑布),有传说鲤鱼跳龙门,鲤鱼如果从龙门跳上去,就可以成 为龙了。曾肯成承认禹门高千尺是对的,授予博士学位坚持高标准是对的,但人家 已经不是鲤鱼而是蛟龙了,已经达到了博士学位的高标准,为什么还不放他过去、授予 他博士学位呢? 曾肯成的这首诗虽然写好了,却没有地方发表。他将这首诗投稿到《北京晚报》的 《阿凡提》专栏去,但阿凡提也不敢发表。于是这首诗就只能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大 的当时的研究生中流传,也肯定传到其他高校一些研究生那里。曾肯成这首诗,其实不 只是写给唐守文的,而是体现了他对我们整个这一批研究生的全力支持,也生动体现了 他对年轻人的一片深情。当时有一种舆论认为我们这批研究生因为文化大革命而没有受 过完整的大学本科教育,没有打好基础。而曾肯成则非常看重我们这一批研究生经过艰 苦环境锻炼养成的良好素质。曾肯成的这首诗在研究生中广泛流行,成为给所有的研究 生撑腰打气的诗,很受欢迎。曾肯成为此颇为得意的说:我是在为你们张目。 段学复教授希望迎唐守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唐守文为了解决夫人调动北京的问题而 到了北京工业大学办的北京计算机学院,后来到了国外搞计算机。 清风两袖 我的博士答辩的前一天,与曾肯成老师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曾老师给我下 了一道命令:今天不许谈数学。不谈数学谈什么呢?古今中外,诗词歌赋,什么都谈, 就是不能谈数学。有时我不知不觉讲到数学了,曾老师马上警告:你犯规了!我马 上改正。 突然,曾老师嘴里冒出一句话:你有时候不严肃。我听了莫名其妙,想不起我 什么时候在老师面前有不严肃的表现。曾老师解释说:有一次批判我帽子里的那幅 反动对联,你在作记录,却还在笑,一点都不严肃。我想起来了,那是在文化大 革命中发生的事情。很多人都要在戴的帽子里垫一张纸,使帽子里面一层不容易弄脏。 垫的纸脏了,另外换一张干净纸就行了。曾肯成也在自己的帽子里垫了一张纸,还在纸 上写了自己的姓名住址,并且写道:如果这顶帽子丢失,请拾者送到某某地址。除此之 外,还在纸上写了一副对联: 破帽一顶,清风两袖。 不巧的是,有一天帽子真的丢了,真的被人拾到了。不过,拾者却没有送还给曾肯 成,而是交给当时掌管阶级斗争的领导。帽子里的对联马上就成为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曾肯成是右派,破帽一顶不就是影射的自己头上的右派帽子吗?这是对党的不 满。于是召开批判会批判这副反动对联。想起这件往事,我向曾老师说:我记不 得当时是否笑了,但记得清楚的是:当时觉得你那幅对联对仗工整,内心非常赞赏,也 许脸上就不知不觉地露出了笑容吧。 我没有问过曾肯成是怎样当上右派的。我大概知道的是:他当时正在莫斯科留学, 他的女朋友(也就是后来的夫人)给他寄的国内的报纸上有右派言论,因此被人打了小报 告揭发他散步右派言论。于是他接到命令立即回国。他回忆说:莫斯科火车站的同一个 月台上停了两个相反方向的火车,一列往北京,另一列往华沙。他明知回国要当右派, 挨批判。如果登上去华沙的火车,也许能逃脱挨整的恶运,但也就从此走上了背离祖国 的道路。他还是登上了回北京的火车。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邓小平拨乱反正,文化大革命中挨整的很多人平了反。当 时很广泛的共识和流传很广的消息是也要为错划的右派平反,不过还没有实施。这时候 曾肯成需要填写一份履历表,上面有一栏是受过何种奖励与处分。右派当然是他 受过的处分,应当怎样填写?他写了一首诗在上面: 曾经神矢中光臀,仍是当年赤子心。往事无端难彻悟,几番落笔又哦吟。 裤子还没有穿好就被反右斗争的神箭射中了,这就是神矢中光臀,这句表 面幽默实际上辛酸的诗描述的就是他当时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戴上了右派帽 子。虽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仍是当年赤子心。当他写到这里时候,是否想到莫 斯科火车站上的那两列火车呢?他写下的一定是对自己当年选择回北京的无怨无悔。 感谢党中中央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路线,曾肯成头上戴的右派帽子终于被彻底摘掉 了。他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他在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后来改为中国 科学院研究生院)创建了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绩斐然。他提出的一些学术观点 之先进让国际同行大吃一惊。趁他到美国学术访问的机会,美国的有关方面找上门来, 邀请他与美方合作搞信息安全。他拒绝了,回到了祖国。尽管他的女儿女婿后来都去了 美国,但他再也没有到美国去过。他的观点是:搞数学理论研究可以与美国人合作,搞 信息安全只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 Kuoxingga 曾肯成的英语和俄语都非常好。据说他的俄语好得可以与俄国人吵架。我1965年刚 到中国科大念本科不久,还不认识曾肯成,就听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苏联有一个学中国历史的研究生写了一篇学位论文,内容是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 的。既然是研究中国历史的论文,就需要送给中国历史的权威来审查,写出评审意见。 于是就送到中国请郭沫若审查。为了让郭沫若审查,先要将论文由俄文翻译成中文。但 是,在翻译中遇到了一个问题: 论文中有一段话说: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的部队来了,闻风而逃,同时大叫大喊 Kuoxingga(此处用汉语拼音表示这个单词的读音)。翻译人员不知道Kuoxingga 是什么意思。查遍了所有的俄文辞典,也不懂这个俄文单词的意思。 当时曾肯成在中国科学院秘书处任翻译。翻译那篇论文的人就来请教曾肯成。曾肯 成一看,就指出:Kuoxingga根本不是俄文单词,而是中国话!只不过不是普通话而是 福建话。Kuoxing就是国姓,郑成功被明朝皇帝赐姓朱,称为国姓爷。福建话 中爷的发音是Ga,因此Kuoxingga就是国姓爷,是郑成功的光荣头衔。 本来是用中国话喊的,在俄文的论文中按发音用俄语字母拼出来,中国的翻译反而就不 认识了。这也难怪,要翻译好这句话,只懂俄语不行,得了解方言和历史,也只有曾肯 成这样博古通今才想得出来。 后来我当了曾肯成的研究生,曾经向他求证这个故事是否是真的,他没有直接回 答,反而得意洋洋地向我大讲起福建方言来。 层峦耸翠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曾肯成建议我做的第一个论文选题是研究有限非交换单群的子 群格刻画。他自己对射影特殊线性群和射影辛群完成了刻画。在他的方法的启发下,我 对射影特殊酉群作了刻画。并且由此发展出一套方法用来研究典型群的子群结构问题获 得了成功。另一方面,我尝试对包括线性群、辛群、酉群在内的李型单群进行统一处 理,发现利用Tits新提出的Building理论可以利用。Tits写了一本专著论述 Building理论。我买不到这本专著,只能到北京图书馆去借这本书,在图书馆里阅读。 连续读了三天,作了笔记,有了基本的了解,就开始用它来解决问题。我向曾老师汇报 了读书的心得和用它来解决问题的方案。李型单群的抛物子群按包含关系组成一个 Building,各抛物子群层层叠叠堆起来,好象一座美丽的塔。曾肯成马上用王勃的名篇 《藤王阁序》中的句子来描述它: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高阁流丹,下临无地。 按我的理解和想象,层峦耸翠,上出重霄。是一层层翠绿的山峰由下往上重叠 起来,冲破了天到九霄之外。高阁流丹,下临无地。则是红色的楼阁像通红的岩浆 一层层往下流淌,飞泻到无底深渊。这都好象是Building的一层一层重叠的结构。曾老 师将数学的结构用如此美丽的诗句来描述,既惟妙惟肖又生动形象。 藤王阁是在江西南昌,一千多年来经过了多次毁坏和重建。文化大革命中,1966年 12月底,我与两位同学一起从上海步行到串联到井岗山,途经南昌,停留了两天。记得 是1967年元旦那天从南昌出发连续走了两个县城到樟树,行程60公里。那时原来的藤王 阁已毁坏多年,还没有重建,所以我在南昌看不到藤王阁。39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2005年我应邀访问南昌大学,第二次来到南昌,参观了新建的藤王阁。新建的藤王阁比 历史上任何一次都更高,高阁流丹,下临无地的大气派令人景仰。然而,令我不解 的是:藤王阁坐落在赣江边的平地上,往四周望去也都是一片平坦,连小山丘都没有, 更不用说层峦耸翠了。是不是王勃写文章的唐朝时候有层峦,以后由于一千多 年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变成了平地?或者是人工的移山填海将层峦全部铲平变成了平 地?而且,在藤王阁看见的《藤王阁序》的另外一个版本不是层峦耸翠而是层台 耸翠,层台就不是山峦而是人工建立的楼阁。藤王阁的建筑大多数地方并不是红色而 是绿色,说是层台耸翠也符合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暂时让它存疑吧,也许哪一位了 解南昌的历史和地理的朋友可以指教我。 梅花润笔 我在1978年到1981年读研期间,大部分时候住在合肥。而导师曾肯成住在北京。我 们在合肥自己念书和搞研究,必要的时候到北京去与曾老师讨论。有一次,正要离开北 京回合肥,曾老师说:史济怀欠我一盆梅花,你催他尽快给我。我觉得很奇怪,经 过曾老师解释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史济怀当时担任中国科大副校长,外事是他主管的工 作之一。有一位日本友人来科大访问,写了一首中文诗赠给科大。史济怀觉得应当回赠 这位日本友人一首诗。曾肯成是数学界有名的才子,写诗是拿手好戏,于是史济怀就请 曾肯成代写一首诗回赠日本友人。曾肯成欣然命笔,科大和日本友人皆大欢喜。不过曾 肯成觉得这首诗不能无偿奉献,向史济怀要一盆梅花作为酬劳。史济怀答应了,但一时 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好,所以曾肯成就让我帮他讨债。我当然不能向史济怀老师讨 债,但还是向史老师问了梅花的事。史老师笑着说:有这回事。知道了。后来,我 又到北京去见曾老师,问起梅花的事情。曾老师说:已经收到梅花了。 很多人看来,写诗和要梅花都是文人墨客的故事,与数学家的形象完全不相容。然 而,曾肯成这个数学家却偏偏有这样的雅兴,除了数学和诗歌之外,他还喜欢侍弄花花 草草。我刚到合肥的时候,他还带我参观了他在自家楼前种的一棵树,说这棵树是他种 的扎根树,表示要永远扎根合肥。不到一个星期,由于他的女儿生病在安徽没能正 确诊断,幸好马上到北京医治,才挽救过来。从此他也就呆在北京。有一次我去北京 时,他还问起我去看了他的扎根树没有,扎根树长的怎样了。我笑道:你都离开合肥 了,那棵树还叫扎根树吗?他说不是不愿意扎根,而是因为种种缘故不能够扎根。 桃李不言 1994年,我们在南开大学参加第五届全国代数会议。会议期间,部分与会代表发起 为代数学界的带头人段学复院士庆祝七十寿辰。由于段学复教授的身体不适合于从北京 到天津去,参加祝寿会的代表就专程从天津坐车到北京来。 参加祝寿的代表都是段学复在各个时期的学生。曾肯成也是段学复的学生,我就算 段学复的徒孙了,更何况段学复是我的博士答辩委员会主席,所以我算是双重的徒子徒 孙。 参加祝寿的代表们共同筹划买了一个大大的景泰蓝花瓶送给段学复作为寿礼。同时 委托曾肯成写几句祝贺词来代表大家向段学复表示心意。眼看举行祝寿仪式的时间快要 到了,曾肯成答应写的祝贺词还没有交卷。主持此事的万哲先急了,又不好意思自己去 催曾肯成,就命令我去催曾肯成赶快完稿。我遵命去问曾老师,他却说不慌不慌,没有 问题,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心里比较急,心想离祝寿只有几个小时了,即使他想好 了祝贺词,要把这些话写出来也得花时间呀,怎么能不急呢? 曾肯成的祝寿词终于想出来了,只有八个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很多人以为桃李代表学生,以为将这两句话赠给段先生是赞扬他桃李满天下。 曾肯成解释了这两句话的意思:桃李默默无声不说话,但喜欢桃李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到 桃树李树下来摘桃摘李,将桃李树下踩出了一条条路。将这两句话赠给段先生,是赞扬 他从来不宣扬自己,但却受到大家共同的景仰。 段学复在祝寿会上回忆了自己几十年的历程。没有按照惯例历数自己的功劳和业 绩,反而一次次回忆自己生过几场大病。除了身体的病痛,特别回忆起心灵的病痛---让 他刻骨铭心的几件伤心事。最让他伤心的不是自己的坎坷而是别人的灾难,是他在反右 斗争时被迫挥泪斩马谡,亲口将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宣布为右派。他讲到这里忍不住 再次挥泪,哽咽着无法继续说下去。 美梦难续 2004年5月,黄金周刚结束几天,本来我已经买好机票先到广州参加张景中院士组织 的教育数学学会的成立大会,再直飞哈尔滨参加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数学基地的检 查。突然听到曾肯成老师不幸去世的噩耗,如五雷轰顶。立即将去广州、哈尔滨的机票 全部退了,赶到北京,帮助曾肯成的女儿一起策划葬礼有关事宜。 曾肯成女儿接受我的建议,在父亲的追悼会场挂了对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曾肯成送给段学复的这两句话,也恰是曾肯成自己一生的写照。他只知疯狂地干活,从 来想不到要宣扬自己的成绩。他早期的理论研究的奇思妙想,都通通让别人去实现并发 表文章,还不准著上他自己的名字。我读研究生时所知道并且仔细读过的他的文章,只 有两篇发表在中国科大学报上的关于子群格的论文。按现在的考核标准,他一定提不上 教授。可是他的人品水平和功绩众所周知,在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后的首次职称评审中他 破格由讲师升任教授。他后来一头扎进信息安全领域,所作的工作绝对是开创性的,并 且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然而,这些奖项都不是他自己愿意申请 的,而是他所创建的信息安全国家实验室的部下们硬逼他申请、帮他填表才获得的。 曾肯成去了,作为一个普通的退休教授去了。按照这个级别,只能由本单位的老干部处 来主持办理治丧事宜。然而,应曾肯成女儿的邀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石荪愿意担任 治丧委员会主任。有关工作人员很奇怪: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教授怎么能享受这样 高级别的待遇呢?他们打电话问曾肯成女儿:曾肯成与丁石荪是什么关系?曾 肯成女儿回答说:老同学。曾肯成女儿向我讲起这件事。我说:你应当回答:铁 哥们。 尽管丁石荪的褪脚不方便,但他还是亲自参加了曾肯成的追悼会。由于丁石荪是国 家领导人,有严格的保安措施,我在追悼会上没有能够见到丁石荪。但是我见到了许许 多多几十年没有见过的老师和校友,看见了一张张曾经熟识却又因岁月流逝而变得陌生 的面孔。曾肯成经常说,他从来没有当过小组长以上的任何干部。(我有一次反驳他, 说他所担任的国家实验室主任比小组长级别高很多了。但他说实验室主任不是官职。) 因此,他也从来没有当过参加追悼会的长长的队伍中的任何一员的上级领导。当我 看见这支长长的队伍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地前进的时候,我仿佛觉得他们是走在一片桃 树林中。桃花谢了,桃子摘了,只剩下枯枝。队伍缓缓地前进着,长得没有尽头。走进 这支队伍的人们不是来欣赏花的芬芳,品尝果的美味,而是来感谢树的恩情,留下他们 永远的思念和崇敬。 我曾经写了两篇回忆录:《比梦更美好》,《名师培养了我》,并且为其中第二篇 加了一个副标题《比梦更美好之二》。既然打出了《之二》的招牌,就是准备《之 三》、《之四》、,一直写下去组成一个系列。用《比梦更美好》作为这个系列的总标 题,颇有些志得意满的味道,以为从此苦尽甘来,可以将美梦一直做下去了。早就想好 了这一篇《数学家的文学故事》的内容,并且准备将它作为《比梦更美好之三》。只是 由于诸事繁忙,已经胸有成竹的这篇文章竟一拖再未能提笔完稿。不幸曾肯成老师去 世,这篇文章再也不能被冠以比梦更美好的名目。而我也从志得意满的美梦中苏醒 过来,重新面对客观世界不可抗拒的悲欢离合。拖了一年又一年,为了科大的校庆五十 周年,终于下决心抽了两天时间完成这篇文章。所谓抽时间,包括坐飞机到外地出差的 来回途中在机场候机及在天上飞行的时间。虽然可以以这篇文章勉强告慰于曾老师的在 天之灵。但也自感惭愧:为什么不在曾老师去世之前抽出两天时间来完成呢? 系列回忆录还要继续写下去。只不过不能再叫做《比梦更美好》了,另外想个题目 吧。 对详细请看下面其本人链接 http://smss.buaa.edu.cn/blogs/lisz/index.php?paged=3
个人分类: 数学珍珠|10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六尔:六合一,其实比较难
jlpemail 2009-4-13 10:44
六合一,其实比较难 六尔 我觉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都是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方式. 各自行业的从业者,可以表示对于自己行业的推崇,但不宜肆意贬低他人 的职业或者专业特长. (六面体,角度选择不当的时候,只能看到一个面.要想看仔细了,必须上下 左右\前后以及远近观瞧,才有可能全面把握.小小的六面体尚且如此, 何况是纷繁复杂的自然界和社会呢?!) 也可以说是三合一.因为科学技术无非是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 文学也属于艺术门类.属于语言艺术. 哲学和宗教,专门研究人的精神或者心灵世界,包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等. 有个名教授,长相苦似王朔电影玩主中喜欢和陌生小姑娘约会的德育教授, 上台一开口,就显了原形,根本无须动用六小龄童的火眼金睛. 他表示,对于人文学科一律表示怀疑,因为没有数据的支持.他的想法很幼稚 好象,只有在实验室里用(进口)仪器采集的数据,用汉语以外的文字表达出来 才是科学的元素;而人文学科的社会调查等数据不如他推崇的所谓科学数据更科学. 实际上,科学实验不过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实验室无非是一个小社会而已.有人乐意 把实验室或者课题组长叫做老板,那是他们的事情.实际上,他们不是.他们连个小 经理都不是.实现经济价值不是其强项.消耗经济是的. 其实这个人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一种愚昧者的变种.愚昧也可以有数据支持的,正像假象 也可以以真实(但片面或者过时)的数据做支持一样. 有些地方,作家比记者更可信赖.这并不奇怪,以虚构为职业的,竟然比以记录事实为职业 的更可靠.为什么呢.一个深刻,一个浅陋;一个全部\一个片面.一个长久,一个短暂. 认识个改变自然世界的方式不仅仅笔者提到的6种. 能将此6种融合起来已经属于高难动作了.让那些单打一的金牌得主,勉强地参与全能项目 金牌的争夺,是难为人家.还是低标准\松要求吧.能2合一\3合一,就已经很优秀了. 单打一,只能算是一门课程合格.偏科,是许多人乐意的. 但,综合素质,还是要以综合素质来衡量. 有乐意一条腿走路的,好似格林童话中的人物一样,人家不好意思太出风头.两条腿走路 比刘翔在08年奥运会上跑的还快. 当然,有乐意三条甚至四条腿走路的,那也是可以的,也许是不得已的. 而,愿意不借助于双腿走路的大有人在.汽油和煤油都是他们使用的能源. 而作为一个乐意行走大地的人,喜欢11路也无可厚非.行进速度是慢了些. 可是思考的速度和身体发生位移的速度和加速度甚至加加速度都没有线形 的关联. 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地位也不低.比德育教授的道德水平还高,但是他的思路 不正则,或者不收敛,怎么对他积分都是扯淡.累死100个实验员都没有用.累死 100个技术员都没有用. (六耳的笔名用过了,这回再用一下;读音不变,笔画少了.)
个人分类: 科技会场|3840 次阅读|0 个评论
难忘保尔 柯察金
王铮 2009-3-13 18:35
出门买了张《作家文摘》,上面引起我热情的是《真实的保尔 柯察金》,内容比我的猜测好多了,没有太贬他。不过对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大肆贬低了。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有严重错误的小说。错误之一主要是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只做简单的倾向性描述;错误之二是把为乌克兰独立而战的彼得留拉描述为无恶不作的匪帮。文章还说,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因为拒绝向白军开枪而入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尔 柯察金丢失了团章和丽达仅仅是友情而且中断了。 今天,乌克兰已经独立了,布尔什维克党也垮了。好像没有什么争议了。然而今天的乌克兰资产者或者统治者千万不能忘记,为什么会出现布尔什维克革命,如果彼得留拉真正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会被当初仅仅是乌合之众的布尔什维克击败。对了,新的更正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实际上是出生一个军官家庭。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统治者的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坚定的革命者?一个统治阶层,无论它的议会叫苏维埃还是叫杜马,如果不顾及民生和维持公正,这个社会结构最终会被推翻 文章还告诉我们两点:冬妮娅始终爱着保尔 柯察金,后来还去看他。这一点让我们感到美好。说实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打动我的是保尔与冬妮娅的爱情美。其次,保尔后来的妻子背弃了他,而成为他的嫂子,照顾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他的姐姐叶卡捷琳娜。原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有以姐代母的。姐姐,这是一个美好的名字。 无论怎么说,保尔 柯察金代表了一种人性,一种奋发向上的共同精神,一种俄罗斯民族和乌克兰民族的追求精神,比我们民族的文学形象代表阿 Q 、韦小宝、假洋鬼子好。当然我们也有好的代表,诸葛亮、赵子龙、刘玄德,希望新版《三国演义》电影不要毁掉这几个文学形象。不是立异才可以标新的。 难忘保尔 柯察金。难忘他的奋斗精神,难忘他提出的社会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001 次阅读|2 个评论
理性与感性
cutefay 2009-3-10 16:23
理性与感性,是人思维的两个角度。每个人都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有的人理性更多些,有的人感性更多一些。我觉得当人理性的时候,人们趋向于用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而当人感性的时候,则会用自己的直觉和情感来思考问题。 理性的时候,写出来的文字给人的感觉不一定美,但是有逻辑性,尽管这种逻辑性不一定正确;当人感性的时候,写出来的文字给人的感觉很细腻,描述内心感受的文字会比较多,这样的文章要么让人感觉很美,要么让人有种能够和文字惺惺相惜的共鸣感觉。我觉得从整体来讲,男性比女性更理性,女性比男性更感性。有句话叫做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意思是说男人总是觉得女孩的心思没有办法理解,他们会觉得女孩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生气,也会莫名其妙地开心。我想这是因为男人试图用他们理性去思考女孩感性的心,不对路,所以就没有办法猜了。从我所见中感受到,女性的文章比男性的文章更细腻一些。 往往当人心情好的时候或者心情平静的时候思考问题会更理性一些,而当人心失落、孤独等等的时候,会更感性一些。有个成语叫做多愁善感,我想,正是因为多愁,所以才善感。我见过的写文章很优美细腻的人,无论男女,性格大多都是有些腼腆内向的。我觉得正是因为性格腼腆内向,所以不愿意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心声,就把自己的感想寄托于文字当中,而这样的腼腆内向的人因为不如外向型的人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所以往往平时喜欢读书,正因为书读得多,所以文笔往往也会好。人在有心事的时候,憋在心里就会太压抑,就需要找个释放的机会。外向型的人经常会通过对知己倾诉心声的方式来释放,而内向型的人则更喜欢通过写文章的方式来释放。 一般来说,白天人更理性一些,晚上更感性一些,黑暗似乎能够更容易让人触摸到自己的心灵。另外,晚上的时候,人往往会更害怕孤独,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人对黑暗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恐惧的缘故。另外,经历了一天的事情,晚上人会比较疲惫,就往往不愿意再去理性地思考问题,更趋向于感性。 科学更需要理性,而艺术却更需要感性。做科学研究,需要用严谨的态度,用逻辑和事实说话;而搞艺术创作,往往是一种灵感,这种灵感跟人的内心感受很有关系。好的艺术作品,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往往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家能够创造出这样的震撼心灵的作品,我想他在创造这幅作品的时候就有这样透视心灵的感觉。 纵观古今中外的大艺术家、大文学家,他们很多人要么生活贫穷落魄,要么怀才不遇,要么有其他的什么烦心事。我觉得正是因为他们生活中有不幸,他们才更加能够体会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聆听人类心灵深处的声音。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上说有个四川诗人在北京因为贫困快死掉了,网友们有的批评这个四川诗人不务正业,写诗又不能当饭吃,这么大了还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有的网友则觉得人们应该多为这样的人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因为这样的落魄之人往往更有创造天分。很多艺术家和文学家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我见过一些搞艺术或者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我觉得他们大多挺感性的,他们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方式似乎和一般人不大一样,但是他们大多性格率真,有些不能理解这个社会的黑暗,或者内心在逃避这种社会的黑暗。 我这一年来博文比较理性,应该说是在女性博文中比较理性的那一种,这和我近来喜欢思考问题有关。我觉得只有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才能够让自己进步更快,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自己以后事业更有帮助。另外,因为我很乐观自信,所以生活烦恼少,整天乐呵呵的,所以不大容易多愁善感,也就不大容易写出很感性的文章。即使我有感性的想法,文笔不怎么样,不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所以还是不容易写出感性的文章。对于人生中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我会很理性地分析和决策;而对于生活的一些琐事,我更喜欢感性地对待。因为人如果总是很理性,会让人觉得活着很累,生活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随心去做吧,让生活更加轻松舒适,人生关键是要让自己开心快乐。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9996 次阅读|6 个评论
俄国文学情结
nestpen 2008-12-17 17:21
潘小松:俄国文学情结 我们这一代的文学启蒙若谈起来是绕不开俄国文学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俄苏文学。日前在潘家园以一元钱的廉价在地摊上买到1955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加里宁论文学》(草婴译),那种久违了的感觉就不止是泛泛的感叹,因为它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启蒙书,三十年前似懂非懂地从父亲的那一只子弹箱做成的书箱里翻出来读过,记得还学着父亲用红蓝铅笔画过道道。现在愈发聪明的前卫文学青年已经无法理解论共产主义教育、革命与文化之类的标题与文学有什么关系了。在那个时代,文学和热血是常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想来尽管作者读者都有些盲目狂热,但文学却因此有了它的生命力。现在的文学缺少的就是这样的生命力。刘小枫先生曾经用一篇论文的篇幅写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女主人公冬妮娅和阅读冬妮娅的种种,那种笔触就不只是在写文章。那是那代挥之不去的情怀,我可怜现在的人再也不会产生那种让人心跳的情怀。在大学里作为第二外语我学过两年俄文,现在的程度也就认认名著的标题。然而,我却搜罗保存了许多俄文名著;这其中就有1948年莫斯科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未注明出版年份的前苏联外文出版社版《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法文两卷集。三十年前在三都那个前线小岛,我们住的两层楼房有冬妮娅和保尔相会的那样的美丽花园,只是没有林务官家那样丰富的藏书。我现在的藏书远远超过了当时羡慕的书上描绘的那五百本,但那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成了记忆中少数几个瞬间。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否应考虑这样的因素子至少今天藏书的兴趣可以追溯到那里。斯大林文学奖获得者斯捷潘诺娃的小说《收获》就只给过我阅读的记忆,蜥蜴那章是知慕少艾年龄上的少年读了铭刻终身的。可惜我多次买过这书又多次让我送到了隆福寺中国书店,因此读者看不到书影。 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翻译作品经我手进进出出的也不知有多少了,到底还是保留了几本。理由很简单:普希金的诗在我那一代人就不止是诗,不止是艺术,它更是人生的一种理想和追求。鲁迅时代将普希金译作普式庚。我手里有一册孟十还翻译的《普式庚短篇小说集》,是文化生活出版社刊行的译文丛书之一(1937年初版,1948年第四版)。1937年4月29日孟十还为这本集子写的后记里说:今年二月十日是A,普式庚底逝世百年纪念日,介绍和研究他的文字,在苏联当然不用说,就是在中国,用中文发表出来,这两三个月之内,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所以我想关于他底生和艺术,在这本集子里可以不必多说了。这本集子收了《射击》、《风雪》、《棺材匠》、《站长》和《小姐农家姑娘》等八篇代表作,《埃及之夜》和《大彼得底黑奴》因是未完成的作品,所以不收。孟十还译本所据的本子是前苏联国家书店文学部1936年出版的普希金全集和莫斯科渥尔甫出版公司出版的普希金全集里的本子。我手里有国家书店版1949年印本,得到这本巨册时恰遇给普希金作品做过装帧设计的张守义老先生,这也算是一种书的缘分吧。国家书店1949年版《普希金选集》我保留了一打,其中有一本还盖有国际书店北京门市部的纪念章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奶周年。1937年苏联科学院也出版过《普希金文集》多卷本,我手里有其中的第二卷,1940年印本,也是巨册。为纪念普希金诞辰150年(1799~1949),苏联科学院曾出版多卷本(袖珍本)《普希金文集》,我有十来本残本的1951年印本和1957年印本。1951年印本带插图,1957年印本则装帧简陋些。现在想来后悔:曾藏有戈宝权先生编的第一个较完整的中文《普希金选集》,因为书晶不佳,我把它处理了。 我想,我的普希金搜藏不会就此完结的,只要我的俄苏文学情节尚挥之不去 稿件来源:博览群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楼梦中最喜欢的女子
cutefay 2008-11-13 21:53
红楼梦的确是一部经典著作,越读越有味道。红楼梦中有形形色色漂亮的女孩子,光是看文字,就能想象这些女孩子生得多么美丽。 很多人喜欢拿红楼梦中的女子做比喻,网上很多地方有很多类似你最喜欢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的讨论。 我最早认识红楼梦是中学时语文课本中的红楼梦片段,当时还听语文老师侃了很多有关红楼梦中的人物的知识。当时老师问班上的男孩子他们最喜欢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的时候,班里的男孩异口同声地说宝钗。而当时的女孩子们也有很多fans宝钗的。大家觉得宝钗知书达理,很有大家闺秀风范。当时我并未好好读过红楼梦,所以对红楼梦中的女子们的性格也是很模糊的。 去年的时候,我很喜欢看红楼梦,这才对红楼梦中众多女子的形象有所了解。 现在的我很喜欢王熙凤、探春、林黛玉、湘云、晴雯这样的人物,因为她们的性格都很直爽,是性情中人。其中最佩服的人物是王熙凤,女强人的形象。 而对于宝钗,则不怎么喜欢了,原因是书中有两处描写,让我觉得宝钗有些虚伪了。一件事情是宝钗捕蝶的那段,宝钗走到了一座小房子处在偷听里面的人的对话,结果被里面的两个丫鬟发现了,结果宝钗就急忙把偷听的罪名嫁祸到黛玉头上。另一件事情是金钏跳井死了之后,王夫人和宝钗二人简单地对话就把人命关天的大事给轻描淡写过去了。这让我觉得,如果遇到宝钗这样的人,真不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她的心计在王熙凤之上。王熙凤是有才能,但是不懂得掩盖自己的锋芒,容易被人记恨,并且很多时候也是由着性子做事。而宝钗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人。 而有一次跟几位男生谈论起红楼梦中的人物,他们有两个人说最喜欢的人物是晴雯,这让我有些意外,我原以为男生都喜欢黛玉或者宝钗,没想到他们会最喜欢晴雯。他们觉得晴雯性格率真、可爱、又很活泼,对宝玉又很痴情,所以很招人喜欢。 呵呵,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亲爱的朋友你最喜欢红楼梦中哪个女子呢?
个人分类: 书评影评|5497 次阅读|2 个评论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当时有中华民国的国籍是否真实?
flytosky 2008-10-22 15:16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当时有中华民国的国籍是否真实? 赛珍珠 ( Pearl S. Buck 或 Pearl Buck , 1892 年 6 月 26 日 - 1973 年 3 月 6 日 ),美国作家。 1932 年籍其小说《 大地 》( The Good Earth ),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 1938 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本名珀尔 布克。赛珍珠是她模仿清末名妓 赛金花 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出生于 弗吉尼亚州 西部,父母是美国南方长老会的传教士,他们一同于 1895 年来到中国镇江,她在那里长大成人,首先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值得一提的是,从幼年起,她就在鼓励声中开始写作。 17 岁回 美国 进弗吉尼亚州伦道夫 梅康女子学院 (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 攻读 心理学 ,毕业后又来中国。 1917 年与传教士约翰 洛辛 布克结婚,从事传教工作。婚后随丈夫迁居安徽北部的宿县(今 安徽 省 宿州 市),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日后闻名世界的《大地》的素材。 1921 年秋她的母亲去世后,全家迁至南京。 1927 年北伐军进入 南京 ,她离开中国。自 1921 年至 1935 年,她与布克 (J. L. Buck) 长期居住在所执教的 金陵大学 分配给他们的两层楼房里。在这里她写出了于 1938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大地 (Gread Earth) 三部曲》等小说,并最早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 1934 年与布克离婚; 1935 年与约翰 戴公司总经理、《 亚细亚 》杂志主编理查 沃尔什结婚,因而进入约翰 戴公司任 编辑 。以后在 宾夕法尼亚州 的农庄里从事写作。 1934 年由于中国条件较差以及为了亲近她的女儿以及 Richard Walsh ,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回国后她笔耕不缀,还积极参与美国人权和女权活动。 1942 年夫妇创办 东西方联合会 (East and West Association), 致力于亚洲与西方的文化理解与交流。 1949 年出于对当时收养政策歧视亚裔和混血裔儿童的义愤,她还创立了国际化的收养机构 Welcome House ,在后来的 50 年,这个机构帮助了超过 5000 名儿童。 1964 年为了帮助不合收养条件的儿童,她还成立了 赛珍珠基金会 (Pearl S. Buck Foundation) 。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以后,她主动支持美国国家广播公司 (NBC) 的专题 重新看中国 节目,并积极申请访华。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氛围,她的访华申请遭到了拒绝。 1973 年 5 月 6 日 她郁郁中去世于佛蒙特州的丹比 (Danby , Vermont) ,葬于宾西法尼亚州普凯西的绿山农场。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她热爱的中国大地。她病逝后,按其遗愿,墓碑上只镌刻 赛珍珠 三个汉字。 美国新闻名人海尔德 . 艾赛克斯 (HAROLD ISAACS) 在他的杰作《我们里的烙印》一书讲到,他曾深入采访过的五十年代的美国政府、新闻、商界等要人们,都深受赛珍珠笔下刻画的中国人物的影响。尤其神奇的是,尽管经历过抗美援朝、越南战争和 文革 ,美国百姓对中国人民的良好印象居然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位超前女性对中国的杰出贡献。 赛珍珠于 1922 年开始写作, 1931 年发表长篇小说《大地》,立即印成为 畅销书 , 1938 年因此而获 诺贝尔 文学奖。在她的一生中,赛珍珠创作了超过 100 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地》。她作品的题材包括小说,小故事,剧本和儿童故事。她的作品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她试图向她的读者证明:只要愿意接受,人类是存在着广泛的共性的。她的作品主题涵养了女性、情感(广义的)、亚洲、移民、领养和人生际遇. 摘自百度百科
个人分类: 奇闻轶事|9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黑色大卫
cencenyu 2008-10-16 10:56
题记: 总是在很疲惫的时候才会想起要写很多的文字,总是在很失落的时候才会想起要唱很多的歌曲,总是在很悲伤的时候才会想起要怀念很多的人。 我想说的是,理想,来自现实不安的围剿。 可是,此文与上述的话并无必要关联。你能看出,我的思维跟我的表达存在脱节。 1 寂寥的惨淡深夜,抱了几本书上床。笔记本搁在被窝里。翻看上几页,然后手指触摸上黑色的键盘。写一些不需要考虑束缚的文字。 开始喜欢张悦然的文字。然而我看不懂她的故事,她的小说总像布满火红或者冰蓝的油画布。那些画布,在我很多年前的记忆里是一直存在的。那些时候我在有着明黄纯净的光线的房间里看见一张张纵横交错着摆放的画布。 可是我喜欢她的遣词和造句,读起来能令我心惊肉跳。原谅我用词的不准确,或者说荒唐。我真的是心惊肉跳,喜爱得心惊肉跳。当然还有她的人。 浏览关于她的网页。百度的搜索栏里键入名字后,就跳出了很多条记录。很多很多,我用一下午的时间看不完。她在南洋孤独地思考了700天,尔后思维凝成了作品。 我同样漂泊异乡700天,在加拿大南部的一个小镇。可我的孤独只造就了我的眼袋。 她长我4岁。 和我表姐一样的年龄。可是,我讨厌表姐,讨厌到咬牙蚀骨。我喜欢张悦然,喜欢到同样咬牙蚀骨。 我在读她的文字时,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把心掏空。因为怕来不及盛装故事结束时的感动。那些窒息,那些忽如闪电的顿悟,就在凌晨2点,开始在我的胸口迅速膨胀起来。我力图搜寻她故事的碎片,企图拼成完整的画面。 可是总是失败。拼不完整的画面,流不完的暗血。 我的心脏因为膨胀的气息而收缩得厉害,又闷热又疼痛。 2 我想我应该平静一点,我想我需要更轻松的状态来写自己的文字。我的文笔真是越来越糟糕了,写出来的东西自己也感动不了自己。我在最初想写一个幽默的故事,可是落笔后又忍不住要去拨弄那些蜷缩在暗角里的颓废和忧伤。 或许是,文如其人。 是了,我好像一直在写存有某种阴暗心理的文字。阴暗的故事,阴暗的情感。可惜,悲伤总让人觉得可耻。我现在也觉得他们开始可耻起来。 他们!是的,他们。 他们就是那些经由我的胡思乱想而诞生出来的人,他们降生后就苟且地求存于我的字里行间。我的文字像一条连绵不断的贫瘠山脉,看上去令人慌张,焦灼,和绝望。缺少青山绿水,缺少鱼美羊肥。养活不了生命。我并没有一种创生的喜悦和怜悯,没有我的母亲创造出我后的那般疼惜。我的文字随同着我的思想去了另外的地方,很远很远,继续孤独的流浪。 只剩下了他们在同样的孤独下更加艰难地生活着。 我没有写他们喝着牛奶啃着面包,他们没有生活在幸福里。我也没有写他们衣衫褴褛背负着十字架,他们亦没有生活在悲惨里。我仅仅是抛弃了他们,像狠心的烟尘女子抛弃突如其来的落腹婴孩。之后他们的生活,可以快乐,可以忧伤。 与我,也可以无关。他们和我一样,或者说我和他们一样。我们都是躲藏在某个角落里的猫。幽蓝的瞳孔不一定总是忧郁,也可能是玩弄阴谋的虚假。 3 我开始怀念十多年前的无知和单纯。那个时候,我背着很大很重的画板,行走在灰色的马路边缘。我的衣服上总是脏兮兮的,布满斑驳的油彩。 窗户朝南开的画室。 在靠墙的桌子上一溜排列开去的白色石膏像。我最喜欢大卫。因为樱桃说他紧锁的眉头和我很像,所以我就开始喜欢怒目圆睁的大卫。后来我也渐渐开始怒目圆睁。樱桃说情绪不安定的我像被蛇缠绕的拉奥孔。 樱桃是和我一起在画室学习绘画的女孩。她大我三岁。 那个时候我才十岁多一点吧。十岁的孩子总是天真,所以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企图扮演不天真。我在语文课上猫在抽屉下面看不是孩子应该读的小说,被老师抓了现行后以为老师会因我的早慧而赞叹有加。然而她没有,她不但没有而且还当众撕了我的小说。 我很伤心,因为那是樱桃偷偷从她爸的书柜里拿出来给我的。樱桃那时已经初三了,能看懂几乎所有的小说。当然是她爸书柜里仅有的那十几本。她常在明媚闲暇的午后给我讲那些在她看来稀奇古怪却妙趣横生的故事。 面对着课桌上堆成小山的书的尸体,我不晓得要怎么向她解释。因为害怕她会哭,害怕她会不再理会我。 樱桃从来都不能表现出一种长我三岁的姿态。她可以毫不害羞地在我看着她时,一边用眼皮眨出大颗大颗的眼泪豆子,一边用袖子擦那些蹦出的豆子。 我在课堂上继续沉溺于西洋的油画集中。同桌的女孩是个神经质,我讨厌她,像后来讨厌我的表姐一样讨厌着她。她居然在下课时向全班的人叫嚷,说我看黄书。简直一副我奶奶看见穿吊带衬衫的年轻女子时的惊恐仪态。 那本画册的确很黄,因为上面裸露着的人体不是黑人不是白人,恰恰是黄皮肤的东方人。我在那个时候没法给渐渐朝我汇集而来的无知孩子们解释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的作品。那只会让他们以为高更、塞尚还有米开朗基罗都是低俗出版物的撰稿人。 十年前,我还是个孩子。不穿校服却穿着涂满颜料的蓝布衬衫,时而背着硕大书包时而背着画板,总之很邋遢的一个孩子。 4 高中毕业的那年,我和表姐大吵了一架。然后分道扬镳。 原因是她把和男朋友之间的矛盾,换成一种火辣辣的不可理喻的气体朝我发泄。在炎热的暑假,她的怨气完全抵消了房间里空调制造出来的冷气。她先是哀怨地诉苦,然后咄咄逼人地大骂男朋友,接着又继续骂前任和前前任的男朋友。再然后,她把我作为局外人做出的客观评判当作是对她的不公平。她开始骂我,用涂着鬼魅蓝色的食指尖戳着我的鼻子,说我受了她那么多年的恩惠却不懂得感激。 骂着骂着,她就扯远了。她总是这样,说话和做事颐指气使,却从不使用大脑。 那年我刚满十八岁,血气方刚。表姐的言辞越发尖酸刻薄,我开始像大卫一样怒目圆睁。气血上涌后的我一把推倒表姐,我对她咬牙切齿地吐出了三个字。你放屁! 我随即就离开了她家,并发誓永远与她绝交。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很多事。她小时候掐我肥嫩的胳膊的事,她打牌时耻笑我笨的事。很多很多。原来这些,居然如此历历在目。 回到家后便迫不及待地拿出钢笔,在白色的稿纸上编织一个个邪恶阴毒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总是下场很惨,要么粉身碎骨要么面目全非。 女主角的名字总跟表姐的名字一模一样。 樱桃后来看到了那些故事。她看完后眼泪就淌了下来,我拼命地擦,可是她一刻也止不住。她的双眼在哭的时候变得红肿,终于哭完后又凹陷了下去。我以为是她流干了所有的眼泪。她睁着覆盖着浓密睫毛的眼睛,忽然看着我说,你怎么能这样你怎么能这样,你一直都是可爱善良的啊! 那一刻,她的样子变得很动人,她眉眼里流露出来的失落触痛了我的心。我忍不住抱住了她,开始亲吻她的眼睛。她眼角残留的咸涩液体就流进了我的嘴里。 我说,樱桃樱桃,你不要生气。真的不要生气,因为我喜欢你。 那你以后要做个善良的男孩子。她说,你要像大卫一样正直而善良。看见我用很乖巧的样子点头,她便像小时候教我画画时那样摸摸我的脑袋。她的手指伸进我毛茸茸的凌乱碎发里,很轻柔,仿佛阳光在脸颊上摩挲时产生的酥麻。 然后,我们在明媚的落落光线里,拥抱着亲吻彼此的嘴唇。 5 阳光绚丽的午后,抑或万籁俱寂的深夜,我继续写我的那些荒唐思想孕育出的故事。我已经习惯了用文字来宣泄我的情绪。焦灼不安的情绪,晦暗生涩的情绪。 我的故事像那些生于腐朽的断木背阳面上的青苔和蘑菇,在灿烂和明媚照射不到的地方肆意地疯长。它们的表面湿滑粘稠,埋进土壤的地方深得发黑。它们在阴湿黑暗的角落里无拘无束地膨胀蔓延。偶尔被人发现而曝露在阳光下时,就开始咝咝地冒烟,缩水干瘪后的形态异常丑陋。 那些是我的愤怒,我的惆怅,我的忧郁。 可是我依旧露出天真无邪的面孔对着樱桃呵呵傻笑。她抚摸我的头发,轻刮我的鼻梁。她一如继往地相信我的纯良。 一如她相信我们之间善良质朴有如蛋白一样透明的爱。 是的。我多么的爱她呀,心甘情愿地给予她纯净的爱。我们在画室无人的时候潜入进去,推开窗玻璃让光线一束束地落进来。然后在房间的中央画我们的画。那些画上布满火红或者冰蓝的颜色。都是干净没有杂质的颜色。 一块块画布都被钉在画板上,陈列在画室中央。记录我的十八岁她的二十一岁。记录我们的青春和爱情的开始。 我从没有告诉过樱桃,其实我除了喜欢大卫以外,还很喜欢画那颗石膏制的头骨。樱桃不在的时候,我就把头骨放在窗口的灼目阳光下,想象着它是一颗真正的头颅正在干涸着它的血液。 然后再用一块暗红色的丝绒布作为背景,将它置于其上。仿若头骨躺在它自己的血液里。我拿出画板和铅笔,走火入魔般地沉浸在画它的激动和快乐里。 6 黑暗,总是可以无休无止地蔓延。 黑暗里也并非什么都没有。猫躲在无人察觉的角落,睁着幽蓝的瞳孔。它看见了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酒杯。人与酒杯,彼此因对方而变得暧昧。 我在灯光黯淡的酒吧里,看见了蓝莓。她和我的表姐在一起。她们和两个男人在一起,喝酒,玩骰子。其中一个男人是我表姐的男朋友,另一个是她的情人。我不知道她是怎样让这两个男人彼此和睦相处的。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表姐是个大脑发育得很抽象的女人。 可是,也许她精于周旋于男人之间。我开始觉得她是个跟猫一样令人发怵的动物。 表姐完全忘记了之前我们之间的仇视和决裂。她依旧笑魇如花,唤我亲爱的弟弟。她拉我在蓝莓的身旁坐下。我的左手臂触碰到了蓝莓的右手臂。她的手臂冰凉,感觉不到一丝温度。像极了摆在我面前的加了冰块的啤酒。 蓝莓很少说话,可是眼睛里充满了语言。沉郁的语言,忧伤的语言,诱惑的语言。 表姐和她的男人们笑得很夸张,扭曲的面庞在妖冶昏暗的灯光下仍然看得明晰。有种形容不出的味道,却让我心口感觉有股浮躁的膨胀。我喝了一杯啤酒,胃里寒得难受。 我的表姐终于还是发作了她的脾气,一如她从前的傲慢和神经质。她喝醉了,说出的话分外刻薄。她开始无休止地指责蓝莓的无趣,指责她寄食于她。只因为蓝莓不想喝酒,表姐就把酒泼在了她的脸上。表姐的尖啸让我再一次地又回想起了自己对她的厌恶。 我拉起蓝莓的手,跑出了酒吧。 凌晨2点的夜,只有街灯朦胧的光亮着。暧昧在暗黑的空气里浓郁到要发酵。蓝莓轻轻握住了我的手,靠在了我的肩膀。她几乎贴着我的下巴,昂着视线用一种柔软的目光凝视我的眼睛。我这才仔细看清她的面容。 她是个消瘦却漂亮的女子。她搂着我的脖子开始流眼泪,无声地哭泣。 她说,我没有朋友,独自流浪时被你表姐捡回了家,她待我亲如姐妹。这个话我相信。表姐是个性格极端的人,要么极好要么极坏。 我说,我做你朋友,我带你走。 7 也许,我永远成为不了大卫那样的善良勇士。 他背着机簧凯旋归来,站在万人高呼的广场。他的善良正直和勇敢给予了他无上的荣耀。 我站在黄昏的广场,周围只有起起落落的白鸽。樱桃在我的面前,抓着我的手臂,开始眼泪流淌。她依然如从前,毫无顾忌毫不掩饰她的脆弱和忧伤。她让她的眼泪在我的眼睛里不停地奔流。 奔流的泪水冲击着我内心黑暗的城墙。我感到撕裂般的疼痛。 终于在我带蓝莓回家的第三天,我爱上了她。我不知道她是否也爱我,像樱桃那般爱我。她的眼神总是闪烁忧忧郁郁的光,柔软而绵长。可以是无助,也可以是期许。 蓝莓在子夜的黑暗里,爬上了我的床。她的悄然若猫。 我背对着她并没有睡着,却不动声色地静静聆听她用指甲摩挲我脊背的轻微声响。她紧紧贴住我的后背,我能感觉她身体微凉的体温。她指甲发出的声响宛若一条毛毛虫,蠕行在我的胸口。我感觉有浮躁的痒,亦有淌血的痛。 黑暗的房间里多出来许多只眼睛。都是他们的眼睛。 他们从被我遗弃的故事里爬出来,就像从荒原里逃脱出来,对着我开始肆无忌惮地谩骂嘲笑。他们尖细的阴阳怪气的声音在我耳边嗡嗡地作祟,一刻也不能停止。 我转过身,拥抱蓝莓的身体。我将她紧紧裹在我的双臂之中,我对她说,捂住我的耳朵捂住我的耳朵。她便捂住我的耳朵,亲吻我的唇。 一阵阵的冰凉。冰凉是蓝莓的身体。 8 遇见蓝莓的这一年,我二十岁,樱桃二十三岁。蓝莓与我同岁。 蓝莓已经习惯了依偎在我的胸膛,依赖着我小心翼翼的呵护。一如我曾经习惯樱桃让我躺在她的腿上,依赖她小心翼翼的照顾。 我无休止地开始眷恋描绘头骨,眷恋制造阴毒的故事。我的素描功底很好,真的很好,这是我之前都不曾如此感叹的。一张张黑白的头骨越来越像一张张真实的照片,黝黑深邃的眼洞几乎就要令我以为撒旦藏在里面。 撒旦藏在里面。他在朝我微笑。 太多太多的故事,太多太多的遗忘和抛弃。我的文字越来越像一条肿胀着腹部的鱼,在幽暗的海底制造出无数的鱼卵,然后在任它们被海底黑暗处的凶险给吞噬。 樱桃终于停止了哭泣,终于放开了我的手臂。她看见了走向广场的蓝莓。 蓝莓走到与我和樱桃同等距离的地方站住了脚步。我们站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挣扎、相持,然后等待天黑前破碎的来临。 夕阳如血。数不清的白鸽忽然冲向了燃烧的云。 樱桃开始朝我微笑,若她第一次见到我然后牵我走进画室时那般微笑。 她的手指白皙而纤长,伸进我毛茸茸的头发里。 9 樱桃离开后的日子,天空总是很蓝。无数的光线炙烈地投向我的眼睛,在我的双瞳里点燃火焰。火焰一直蔓延到我的血管和心脏,怎么也烧不尽。他们又开始尖笑,大喊烧吧烧吧! 烧吧烧吧!燃烧掉我所有的阴暗,所有的邪恶,所有的恐慌。 我常常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凝望着苍白的天花板独自出神。蓝莓走近我,挨着我的肩膀坐下。后来她握住我的手,渐渐躺倒在我的怀里。她凝视我时的眼睛,若水一般清澈若水一般荡漾。 她说,你说的带我走,是不是永远不放手? 没有永远。我说。只是一辈子,带着你走。 她说,你为什么忧伤。 我看她一眼,用尽了力气才挤出干枯苍白的笑容。我们开始拥抱,开始亲吻。整整一夜。我们只是拥抱和亲吻,再没有别的了。 一直是这样。 从来都只是这样。仅此而已。 我们也从来不说我爱你或者诸如此类的言语。 10 我讨厌我的表姐。我开始恨她,痛入骨髓。因为蓝莓的彷徨,因为樱桃的忧伤。 一个暴风骤雨的下午,我收到了从加拿大寄来的航空信。一共两封。前一封是樱桃到达那里一个月后给我寄来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有火红的枫树叶。后一封是当地政府寄出来的死者证明以及给家属的信。 樱桃香消玉殒于一场车祸。时间是她寄出明信片后的一个星期。 我这才发现,她登记时填写的家庭地址全是我的。 她在明信片上说,我爱你。曾经的十年我一直在爱你,以后的十年我将开始忘记你。你要记得,你答应过我要做个大卫那样善良的勇士。 欲哭无泪,欲叹无声。我的眼睛里流出来的全部都是暗红色的血。这些灼热的液体没有流出眼眶,而是流进了我的身体里。它们最后到达了我的心脏,并停留在了那里。它们开始放声哭泣,最歇斯底里地嚎啕,代替我纪念樱桃。 樱桃,我记得,我记得。像大卫那样勇敢而善良。 我不再写那些寄生在阴暗潮湿角落里的文字,不再痴迷于红色丝绒上的头骨。就像突然摔断了腿的人,不想也无法再行走。我开始发呆,无止无尽地发呆。我蹲在画室明亮的光线里,窗口照射进来的灿烂阳光杀灭着寄居在我身体里的病毒。 我怀念樱桃的眼睛,樱桃的手指。还有樱桃的眼泪和笑容。 我怀念她用温热的手指抚摸我的头发,怀念她亲吻我的额头。 画室里,那些涂满火红和冰蓝的画布还在。它们还是很久之前我离开时的样子,一幅幅交错着立在房间的中央。纯净透明的色块让我悲伤,令我惆怅。它们告诉我那些逝去的美好,告诉我那些我的不安和愤怒无法再咆哮。 于是逃离,来不及告别蓝莓。她又一次成了无依无靠的孤独存在。 失去一个人后再离开另一个人。也许这样的方式有点惨烈有点凄楚,可是能让我渐渐平静。我的平静突如其来,仿佛一场骤降的暴风疾雨,瞬间浇灭了连绵不尽的熊熊山火。雨停了,火灭了,再也没有了风。 只剩下死寂的山林,和沾染了泥泞的黑色灰烬。 11 我最终和他们站在了一起。那些遭我遗弃的灵魂。 收到了表姐唯一一封电子邮件,横跨太平洋。表姐说在城市北郊的疗养院见到蓝莓,她已如孩童般无知。她在发觉身边再没有人的黑色夜晚吞下了太多白色的药丸。 我渐渐走进了自己写下的故事里。指路的蜡烛熄灭,我迷失了方向走不出来。 他们围成圆圈向我靠拢,我却看不见他们的面容。他们在沉吟,在歌唱。像朝圣的牧歌。我开始和他们一起歌唱。他们拉我坐在黑色的荒原之上,风吹过时响起空灵的长叹。 你来了你来了。他们欢笑高吭。你和我们一样,将被永远地遗忘。 我忘记了愤怒,忘记了忧郁,忘记了惆怅。从文字里爬出来的生灵们拉着我的手,带着我去孤独流浪。 加拿大的南部小镇,房子的后面是红色的枫林。 我找到了樱桃居住过的地方。房顶和墙壁漆成明丽的色彩,像樱桃的笑容一样明亮。黄昏的云霞和房顶连成一体,照进窗口的光线装满整个房间。 空气一点一点升温,开始温暖。温暖是樱桃的手指。 我的英文太蹩脚,甚至听不懂当地方言的一个单词。我就在沉默中度过了七百个白天和夜晚。 黎明还未来。 我在等待第七百零一次的天亮。天若亮,冰蓝的海面上能看见火红的太阳。我站在黑暗与光明的边缘遥望,等待自己将被永远地遗忘。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成就(转
lengwa 2008-10-9 12:22
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2007年10月11日18:4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如下:   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主要作品有《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   2005年,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主要作品有《看房者》、《生日晚会》、《归家》等。   2004年,奥地利女作家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她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和她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主要作品有《利莎的影子》、《美好的、美好的时光》、《钢琴教师》等。   2003年,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主要作品有《声名狼藉》、《恭候野蛮人》和《国家中心》等。   2002年,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对弱小的个人对抗野蛮强权经历的深刻刻划。代表作为《无形的命运》。   2001年,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主要作品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在自由的国度》等。(关新)
个人分类: 认识牛人|2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往事如烟
国强民锐 2008-7-20 18:07
往事如烟 微风吹过油然记起 那美丽而甜蜜的回忆 新世纪的嫩芽刚刚沐浴到第一缕阳光 有一个男孩因为你的降临 这一天 成了一个美丽的日子 从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诱人的色彩 扎起的马尾 白色的连衣裙 大而黑的眼睛带着好奇的神情 青春、阳光、欢笑... 为这属于你的日子 舞出欢乐的节拍 愿你今天的回忆温馨 愿你今天的梦想甜美 愿你的每一天都如画一样的美丽 愿每天的太阳带给你光明的同时,也带给你快乐 彧許你已不在乎我的存在,但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 哦,难得的一天 别忘了给自己好的心情 别忘了在你身上还系有多少人祝福和关爱。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胡适的三十个学位与三十种苹果
jlpemail 2008-5-29 07:18
有文献表明, 胡适 教授一生获得过三十多个博士学位。但是长处多者,必有不足。起初,他是因为无法快速为 30 多种苹果分类,才离开农学系的。胡适改行,虽然有些无奈,少了一个文学家,却多了一个历史学家、文学家,学者一个也没有减少。 有得必有失;有失去必有得.得失,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参考文献: 被苹果难倒   胡适一生得过 35 个博士学位,照说智慧一流,可是他初到美国留学时,却被三多个苹果难倒,因而改行。   胡适一生以文学、哲学闻名于世,怎么和苹果问题扯上了关系呢 ? 原来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最先是进入纽约州康乃尔大学的农学系。   胡适在康乃尔农学院必须实习各项农事,包括洗马、套车、驾车等,还要下玉米田。胡适对这些还都有兴趣,也可应付,可是到了苹果分类时,胡适却十分头大。   三十多种苹果,对美国农家出身的学生来说,二三十分钟就可分门别类,弄得一清二楚;胡适花上两个半小时,却只能分辨出 20 钟,真正十分头大。   胡适是在宣统二年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留美,因胡适家道中落,美国的农学院可以免学 费,故学农以节省学费接济家庭,既被苹果难倒,自知不是学农的料子,便转学历史、文学,后日方得成名,正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袁同礼考证过胡适的学位, 胡适共得博士学位 32 个,但胡适自称他有 35 个。 ( http://cn.netor.com/m/minren/hushi/bpgnd.htm )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42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文学史感悟科学思想
jlpemail 2008-1-10 07:14
点击 480 次的习作《 科学、正义与理想 》源于某日对于《欧洲文学史》的翻阅,浏览量大于有些其他直接产生于工作的 blog 。 这个现象有些意思,耐人寻味。 如果说 blog ,是一种桥梁(它本身具有通信联络的作用)的话,我愿意继续抒写。 桥梁,我更愿意关注的还是文化的桥梁,尤其是在科学与文学之间、技术与艺术之间,战争与和平之间、军队与百姓之间、中西文化之间(比如有些翻译工作者)。即使是科学与技术、科学与工程之间,也需要某种沟通和融合。人际之间也是如此,有时两个个人、团队之间无法或者沟通有障碍,就需要桥梁发挥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桥梁的作用不可以忽视的。过河拆桥、以及桥未过就拆的愚昧行为是不可理喻的。可惜这样的人不会绝迹,他们的影子时常出现,以不同的形式和角度。 在科学内部,桥梁的作用也极其重要。思路不畅通时,就是桥梁的作用没有发挥恰当。思路开阔者,思想才开放,思维才有成效。 假如一个人,他的自身能力并不是上好佳的,但是头脑灵活、腿脚勤快,愿意在各种 之间往来穿梭,发挥了桥梁作用,这样的人也是有贡献的。他们是心灵(脏)之桥,是文化之桥,是人际之桥甚至天地之桥、自然与人生之桥。 这样的桥梁,我喜欢,称赞、珍惜。 科学网,就具有桥梁的作用。是专家之间、专家和科学爱好者之间,以及编辑部和读者、作者等等之间的桥梁,是科学界以外的圈子了解和关注科学的一个窗口或者沟通、理解的桥梁。 这样的桥,需要维护,而不是损害。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3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朝露 艺术千秋——忆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
suqing1961 2007-6-20 16:32
拜访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大约是在2001年春节前的某一天。那天下午,是画家陈于化老师带着我去的,同行的还有中国图片社一位叫牛有库的朋友。 钟敬文先生19O3年3月出生于广东海丰,早年留学日本,曾先后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钟老长期从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创建了中国民俗学会,开拓了民间文艺学科学史的研究,并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是享誉中国的著名学者。 钟老住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2号小红楼,学校这样陈旧的小洋楼好像有好几栋,据说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专门为苏联专家兴建的别墅。由于另外几栋还住着像启功先生那样的国宝级大师,因此,这些小楼被学校老师戏称为熊猫馆。 走进钟老的熊猫馆,满眼所见全部是书:书架上,沙发上,过道里,桌子上到处都是书。待客的椅子,我们也是在把上面的书搬到地上后才坐上去的。 钟教授尽管已是98高龄,但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十分健谈。谈及钟老年高身健的话题时,钟先生给我们说了一件趣事:去年春节,教育部领导要来看我,部里让学校上报我的材料。当看到材料上我的年龄为97岁时,他们以为学校搞错了,误把79写成97,部长秘书连夜打来电话核实。真是好笑得很。钟老说完,自己也乐了:我真要是79岁就好了,还能干多少事啊! 陈于化老师拜访钟老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受摄影家牛奔东先生委托,请钟敬文先生为他新出版的大型风景摄影画册《澄净的世界》题词。钟先生翻阅画册,感慨道:人老了,腿脚不行了,没法外出旅游。真遗憾。不过,能坐在家里欣赏画册中的美丽风景,也很好。他一页一页地翻看,誉美之词不绝:山河壮丽,大地秀美,牛先生让我足不出户也仿佛身临其境。当看到一些照片经后期处理艺术效果更佳,他又赞道:現在的摄影真是艺术和技术的巧妙結合啊! 为给画册题词,钟先生把满桌的图书清理出一小空角,从桌上顺手取来一旧信封,认认真真先在信封上试笔,然后再在画册的扉页上题词: 我向钟先生索要写有题词草稿的信封,钟先生欣然答应。 题词完毕,钟老似乎意犹未尽:人生苦短!我尽管活到快100岁了,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又是多么短暂的一瞬啊!人们闲来无事俯瞰地上蚂蚁,常常笑叹蚂蚁终日无聊忙碌,为一些米粒之事争来斗去。其实,倘若真有上帝,我相信他也会像我们俯瞰蚂蚁一样,在天上笑叹我们人类干的那么多蠢事:各种战争不断,文革十年内耗,环境污染破坏,各种假货盛行,真是让人可悲可叹!对人生来说,什么名啊利啊,那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清晨露水,而艺术却是不朽的! 大师言毕,我顿时肃然。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马丁迷恋的是科学
jlpemail 2007-2-14 08:37
除了阅读专业书籍,我还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两书本是《马丁?伊登》和MartinYidon。《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读大学的时候,我从学院图书馆里借阅了中译本,利用星期六一口气看完了,其魔力几乎和同样一天看完的《红岩》不相上下。 小说的情节大致是:水手马丁?伊甸偶然来到阔小姐露丝家,见到了从没有见过的富丽和温馨,便爱上了露丝和她所生活的社会,决心向上攀登。他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却发现那个社会原来庸俗、浅薄而且虚伪;那位小姐也并不那么冰清玉洁。尽管后来他的作品突然风靡一时,给他带来大量金钱和极高的荣誉,他却已经厌倦,终于自杀。没有吃不了的苦,却有享受不了的富贵,真是个耐人寻味的悲剧。 我最喜欢反复阅读的段落是:马丁在露丝的引导下,骑自行车行驶上百里,去公共图书馆刻苦攻读的情景。我喜欢的是小说前半部分,对于马丁如饥似渴地学习、发奋写作的描写。我不喜欢小说的后半部,尤其是主人公沉海自尽的结局。 多年以后,我在书店里再遇《马丁?伊登》,毫不犹豫就买下了。孙法理先生的中译本语言流畅、修辞优美,让人不忍释卷。比如第九章中有以下句子: 他具有学者的心灵,在学习能力背后还有他那不屈不挠的天性。马丁帮他(指一个视力昏聩的挪威船长)洗衣服,好叫他同意借阅那些宝贵的书。有一段时间他读得如醉如痴。好些他喜爱的段落几乎毫不费力便印入了他的脑子。尽管他富于幻想,甚至有时想入非非,可基本上他是喜欢实际的,这就要求他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看到了英文原版,也是很喜欢,阅读原文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英文版的语言地道,用词有独到之处,比如第六章中的句子: HespentlonghoursontheOaklandandBerkeleylibraries,andmadeoutapplicationblanksformembershipforhimself,hissistersGertrudeandMarian,andJim,thelatterrsquo;sconsentbeingobtainedattheexpenseofseveralglassesofbeer.Withfourcardspermittinghimtodrawbooks,heburnedthegaslateintheservantrsquo;sroom,andwaschargedfiftycentsaweekforitbyMr.Higginbotham. 我现在拥有国家图书馆的、首都图书馆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借书证。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图书馆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马丁对于文学和写作的迷恋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ldquo;他每天连续苦读十九个小时,天天如此。他一分一秒也不浪费。rdquo;ldquo;他就整个礼拜每日三餐净吃土豆mdash;mdash;只有土豆,再也没有别的。rdquo;直到面包店、水果铺、屠户等都不愿意赊帐了,才出海,做水手,挣足了生活费用,又全身心地投入了阅读和写作。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使他很快就把自己的引路人露丝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文学的爱好训练了我的想象力,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无须重复了。重要的是,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结构上的欠缺。学而后知不足,我越发觉得自己需要充电、需要自我激励。 大量阅读,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我尤其喜欢琢磨作者们采取的研究方法,从书籍、论文的参考文献探究作者们创新点的由来。 我觉得自己刚刚领略到科学的魅力,刚刚瞥见科学美的光辉。 假如马丁迷恋的是科学,不懈追求,他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 2018-08-03 再次感悟——上述假设,有不合理之处。由于马丁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性格特征,对美的感受、把握何表达能力看。他适合于进行的是文学创作,不是科学研究。 如果,他不过于自弃、过于理想化,还是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的。 我一直,对小说的结局不满意..........。
个人分类: 思维秀场|6612 次阅读|1 个评论
物理学与文学
jlpemail 2007-2-13 07:49
有人认为物理和文学距离比较遥远。没有看薛定鄂传记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看了之后,我如获至宝地发现了,他老人家也能写爱情诗,是1956年他69岁写给希拉的。可惜,译文比较蹩脚,我想原文肯定要优美得多。其中末尾六句是这么写的: 在广阔的空间里 所有一切都不存在。 只有我和你, 只有我们的欢乐。 我再也回不去了, 除非和你在一起。 (开头的那几句肉麻的就不抄录了) 科学(包括物理学)和文学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有意思的是,假如把你理解为物理学或者其他科学,也说得通。科学家对于科学的迷恋恐怕是不亚于他们对终身伴侣的热爱。对于事业心特强的科学家来说,陪伴他们更多的伴侣,就是他们的事业科学。 物理的确是迷人的,当老师敲击音叉,引起其他音叉共鸣之时,当我们谈起伽利略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抛下两颗质量悬殊的球儿,它们同时落地;或者谈起阿基米德洗澡时的灵感、牛顿由坠地的苹果引发的思考和发现;再或者我们津津乐道华裔学者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荣获某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都像化学老师手中点燃的镁条一样,发出奇异的光芒,感动着每一颗年轻的心。我想,许多人没有取得科学上杰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们智商太低,而是他们压根对科学不感兴趣,他们经商去了,挣钱去了,或者是沿着仕途的金字塔向上爬去了。 物理早已不是牛顿、伽利略的时代了,也不是爱因斯坦的时代了,甚至也不是杨振宁时代了。现代的物理已经不是个人时代了,是团队时代,但更需要个人的奋斗。
个人分类: 思维秀场|5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