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文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文学

相关日志

学术辑刊:《世界文学评论 第15辑》
xscb 2013-5-31 15:47
学术辑刊:《世界文学评论 第 15 辑》 作者:《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 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3.5 ISBN : 978-7-5100-6202-5 定价: 50.00 元 世界文学评论 顾 问: 王锦厚(四川大学) 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 主 编: 罗义华(中南民族大学) 副 主 编: 赵国泰 雷雪峰 编 委: 丁世忠(长江师范学院) 毛凌莹(重庆大学) 王 晖(南京师范大学) 李志艳(广西大学) 李卫华(湖南科技大学) 刘立辉(西南大学) 毕光明(海南师范大学) 陈仲义(厦门城市大学) 肖徐彧(南昌大学) 降红燕(云南大学) 罗义华(中南民族大学) 胡 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赵小琪(武汉大学) 赵国泰(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海 阔(上海大学) 程国君(陕西师范大学) 雷雪峰(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熊国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谭杉杉(华中科技大学) 张馨芳(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编辑部主任: 孔令钢 编 辑 成 员: 刘婕妤 黄 琼 李 瑞 宋 焱 袁艺林 《世界文学评论 第 15 辑》 目  录: 中外学者与名家访谈 天涯每惜此心清——苏炜访谈录          江少川( 1 ) 亚裔美国文学研究 跨国研究语境下华美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赵文书( 9 ) 不应忽视的声音——评美国亚裔戏剧三作家及其作品 陈爱敏( 13 ) 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批评范式的形成——以 1970 年代为观照 蒲若茜( 21 ) 文学翻译研究 当代翻译研究热点评析         祝朝伟( 26 ) 论翻译审美心理机制的建构       颜林海( 33 ) 论许渊冲“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  向琳( 39 ) 欧洲文学研究 论费特诗歌的艺术美林明理( 42 ) 《伊戈尔出征记》中罗斯大地的象征意蕴  杜国英 秦 怡( 47 ) 《鞑靼人的沙漠》:存在的抽象演示    贾 晶( 52 ) 《等待戈多》:对话主义的典范之作    侯春林( 57 ) 美国文学研究 “神经症与宗教”的辩证统一——对美国现当代经典诗歌的文化透视 张士民( 61 ) 《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仪式化形式与荒诞性主题解读 樊晓君( 71 ) 论《纳粹高徒》中的隐形监狱      仇云龙 关 馨( 75 ) 论《黛妈妈》中的乌托邦书写      武玉莲( 78 ) 《拯救溺水鱼》与电影化叙事策略    邹建军 周亚芬( 84 ) 论福克纳《野棕榈》的地理空间对位   张 静 陈海容( 90 ) 《宠儿》中的身体书写与黑人女性主体建构 许庆红 杨 梅( 96 ) 英国文学研究 曼斯菲尔德《毒药》的文体形式与双层主题意义  贺赛波( 102 )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庄子生态哲学思想   李璐( 106 ) 多角度认识和评价《苔丝》中的亚雷·德伯    郑长发( 111 ) 人内心深处之原始之地 : 人性中怪异又黑暗之角落——劳伦斯《菊花的幽香》的象征和自然主义手法新析    汪志勤( 117 ) 新女性的“新”与“悲”——《占有:一部传奇》中的女诗人拉摩特形象解读  张 璐( 123 ) 精神分析视角下普鲁弗洛克的焦虑       于元元( 128 ) 少数族裔女性身份与殖民话语的阴霾——对小说《砖巷》评论的探讨  张珊珊( 133 )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云图》       刘文如( 139 ) 反本质人文主义批评——论多利默对《李尔王》的解读  许勤超( 142 ) 日本文学研究 《星座》中的三重地理空间       谭杉杉( 149 ) 文化“边缘人”视角与新女性的“神秘”气质——以夏目漱石小说《三四郎》为例  陈 雪( 155 ) 对话自我理论视角下的《浮世画家》解读  郭 欣( 160 ) 论《河雾》中的回乡悲剧         吴 辻( 164 ) 中国文学研究 高建群与《最后一个匈奴》的文化原型   张祖群( 169 ) 乡土规范视野下的史诗建构——《新安家族》解读  张宏国 汪 杨( 177 ) 汉语视域下的诗语光辉          陈仲义( 181 ) 融通与新创:惟山汉语十四行抒情诗之“美”的境界 李志艳( 187 ) 比较文学研究 艾米莉·狄金森与英国巴罗克文学传统    刘立辉( 191 ) 那一段穿越古今的回响——白居易与詹姆斯·赖特  李广寒( 198 ) 英雄倒地空扼腕,骑士精神不复存——莎翁对《伊利亚特》的反拨  田朝绪( 202 ) 同性恋电影刻板形象——戴尔对电影再现政治的研究与发现探源  赵 伟( 207 ) 玛格达消解时间和历史 弥补身份缺失    孙晓蕾( 212 ) 《黎明之屋》中的印第安文化及其生态启示  张 林( 216 ) 身份的漩涡:《 J ·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现代主义叙事视角 ——与莎士比亚《爱人的怨诉》对比     傅 悦( 223 ) 研究综述与图书述评 历史文化的深度解读——读任蒙散文集《反读五千年》 卢锡铭( 230 ) 女性解放的身体寓言——评杨秀芝、田美丽《身体·性别·欲望——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           常 芳( 233 ) 马修·阿诺德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述评    吕佩爱( 236 ) 文心所寄,如切如磋——《文学创作论》编后记 宋 焱( 241 ) 2000 年以后国内外关于《洛丽塔》的研究综述  李 莹( 243 ) “期刊编辑与中外文学史的构成”研讨会综述  刘玉杰( 251 ) 爱在青山白云间——评赵文“人本主义”现代诗 居 北( 255 ) Contents Interview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The Clean Heart Worth Appreciation: An Interview of Su Wei Jiang Shaochuan1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y Several Thoughts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y in the Transnational Research Context Zhao Wenshu9 The Voice tha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A Review of Three Asian American Dramatists and Their Plays Chen Aimin13 The Formation of Ethnic Critical Paradigm in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On the Case of 1970s Pu Ruoqian21 Literature Translation Study Hot Spots 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 Review Zhu Chaowei26 On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ng Yan Linhai33 On Xu Yuangzhong ′ s Chinese Schoo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Xiang Lin39 European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Artistic Beauty of Fet ′ s Poetry Lin Mingli42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Russian Earth in The Expedition of Eagle Du GuoyingQin Yi47 The Tartar Desert : the Abstract Illustration of Existence Jia Jing52 Waiting for Godot:The Paradigm of Dialogism Hou Chunlin57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y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Neurosis and Religion: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Canons of Poetry Zhang Shimin61 Interpretation of Who ′ 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Ritualized Form and Absurdity Theme Fan Xiaojun71 A Study of the Invisible Prison in Apt Pupil Qiu Yunlong Guan Xin75 On the Utopian Writing in Mama Day Wu Yulian78 The Film like Narration Strategy of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Zou JianjunZhou Yafen84 On Geographical Spatial Counterpoint of Faulkner ′ s The Wild Palms Zhang Jing Chen Hairong90 Toni Morrison ′ s Beloved:Body Writ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froAmerican Female Subjectivity Xu Qinghong Yang Mei96 British Literature Study Stylistic Forms in Mansfield ′ s Poison and the Double Thematic Significance He Saibo102 The Ecological View of Zhuangzi in Lady Chatterley ′ s Lover Li Lu106 Multi 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ent on Alec D ′ Urbervilles Zheng Changfa111 The Primitive Innermost of Humans : The Queer Dark Corners of Humanity—A New Analysis on Symbolism Naturalism in D. H. Lawrence ′ s Odour of Chrysanthemums Wang Zhiqin117 A Study on the Image of Christabel Lamotte:New Woman and Her Tragic Destiny Zhang Lu123 Prufrock ′ s Anxie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analysis Yu Yuanyuan128 Identity of Minority Women and Colonial Discourse—A Discussion on the Discrepancy in Reception of Brick Lane Zhang Shanshan133 An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loud Atlas Liu Wenru139 Antihumanist Criticism: On Dollimore ′ s Interpretation of King Lear Xu Qinchao142 Japanese Literature Study The Triple Geographical Spaces in Seiza Tan Shasha149 Cultural Marginal Person ′ s Perspective and Modern Women ′ s Mysterious Temperament : Take Natume Souseki ′ s Novel Sanshirou for Example Chen Xue155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ogical Self Theory Guo Xin160 A Study of HomeReturning Tragedy in Kawagiri Wu Shi164 Chinese Literature Study Gao Jianqun and Cultural Prototype of The last Hun Zhang Zuqun169 Epic Construc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ve Soil Norms—Interpreting Xin An Family Zhang Hongguo Wang Yang177 The Glory of Poetic Language in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Chen Zhongyi181 Fusion and Innovation: The Beauty of Weishan ′ s Chinese Lyric Sonnets Li Zhiyan187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y Emily Dickinson and English Baroque Literature Liu Lihui191 The Resonance across Ages: Bai Juyi and James Wright Li Guanghan198 Downfall of Heroes, Loss of Knighthood Values—A Contrast between Troilus and Cressida and Iliad Tian Chaoxu202 The Stereotyping of the Homosexuals in Movies—An Inquiry to Richard Dyer ′ s Media Representation Politics Zhao Wei207 Magda Dissolving Time and History to Compensate Her Identity Loss Sun Xiaolei212 American Indian Cultures in House Made of Dawn and the Ecological Revelations Zhang Lin216 Complexity of Narrative Identity: Modernist Narrative Perspective of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Compared with Shakespeare ′ s A Lover ′ s Complaint Fu Yue223 Research Overview and Book Review A Profound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Remarks on Ren Meng ′ s Collection of Essays Backward Reading the Five Thousand Years Lu Ximing230 Body Parable of Female Emancipation: Comment on Body, Gender, Desire—Female Physical Narrative in Novels in the Eighties and Nine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by Yang Xiuzhi, Tian Meili Chang Fang233 A Review on the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Matthew Arnold in China Lv Peiai236 SelfExpressing, MutualDiscussing: On Afterword of Literary Creation Song Yan241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Lolita with Regards of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Criticism since 2000 Li Ying243 Review on the Seminar of Journal Edit and the Composing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History Liu Yujie251 Love Between Green Hills and White Clouds: On Textualism Modern Poetry by Zhao Wen   Ju Bei255 ————————————————…… 《世界文学评论》投稿指南 由《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与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具有七年历史的《世界文学评论》,自 2013 年第 1 期(总第 15 辑)起改由 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主办与出版,暂定每年 4 期。《世界文学评论》是国内外学者发表原创性学术论文的园地,鼓励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现对有关要求做如下约定,请作者交稿前注意以下事项,谢谢您的配合! 1 .来稿采用 Word 文档格式,本刊收到作者发来的电子文本后,即开始审稿程序,并在一个月内通知审稿结果。 2 .为了便于审稿,来稿必须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 1 ) 中英文对照部分 。内容依次为:论文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以及上述四项的英文翻译。几点具体要求如下:①内容提要 300 字左右,主要概述论文研究的问题、运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不举例证,不叙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②关键词是用来检索文献资料的主题词,如人名、作品名、核心概念、关键术语等,一般 3 — 5 个。③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学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以及主要研究领域(如英国小说、美国戏剧、古希腊悲剧)等。④英文译文应由专业人士撰写。 ( 2 ) 正文部分。 内容依次为:标题、正文、注解、引用作品。注解为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应当解释的名词术语以及作者认为应当说明的其他内容。论文中的所有引文必须详细注明原始出处,详至具体页码及本文在刊物与论文集中的起止页码。如来稿属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成果,请以题注的形式提供该科研项目的有关信息。 ( 3 ) 作者联系方式 。包括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及电子邮箱。 3 .关于注解和引用作品的格式要求。可统一用逗号连接各项信息,也可统一用下角圆点号连接各项信息,但须全文统一。示例如下: 金亚娜:《〈青铜骑士〉的象征和象征主义意蕴》,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1期,第85页。 杨 • 柯特:《〈李尔王〉,最后一局》,载《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安东尼 •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北京: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1998:2. Smith Dave.Introduction of The Pure Clear Word: Essays on the Poetry of James Wright.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 Ed. Jean C Stine. Vol. 28. Detroit: Gale Research Company, 1984. pp.469 - 472. 4 .正文中需要括注作者名及对应页码的,请统一格式为“(作者名 + 空格半个字空 + 页码)”;对于全文引用某部作品的次数很多、需要适当省略的情况,可只括注对应页码,但另需在【注解】中交代清楚,含具体的参考文献版本信息。 5 .同一人名、同一概念术语的书写形式请全文统一。 6 .本刊特别提示。①交稿的电子文本统一命名方式为:年月日 + 作者姓名 + 论文标题。②请作者务必提供详细准确的引用作品的信息,凡缺少必要信息的来稿,不能进入本刊的审稿程序。 7 .本刊园地公开,中外学者皆可投稿,有关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文学翻译、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稿件都会容纳,也接受国内外学者用英文撰写的学术论文与文学批评。 8 .本刊在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基础上,力争早日成为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与权威国际学术期刊,因此欢迎广大中外文学研究者把最新力作投来本刊,也欢迎广大作者与读者随时提出意见,以便改进本刊的工作。 9 .限于财力,本刊暂不设稿酬,杂志出版后向作者寄送样刊两本。 10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来稿一律寄《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不寄个人。 本刊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 459 号 A-2001 《世界文学评论》编辑部, 430079 本刊网址: http://www.sjwxpl.com 办公电话: 027-86642699 投稿邮箱: sjwxpl@126.com
2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学比哲学更有洞见,杨振宁和莫言“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yue 2013-5-28 11:30
武夷山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691734 我早期确实挖空心思找故事,但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写不出来。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主张写自己的经验和生活,我也发生了转折,就是从我找故事变成了故事来找我。 杨振宁和莫言“科学与文学的对话.doc
个人分类: 活书出版社,可检索图书馆|1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三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征文在京颁奖
jiangfei2010 2013-5-23 14:27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向一等奖作者颁奖 2013年5月18日,“第三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活动由作家网、人民文学杂志社、包商银行、漓江出版社共同组织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获奖作者、评委及相关领导和媒体记者15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十年文化战略工程,打造高校文学巨史”。颁奖仪式由活动组委会主任、作家网总编赵智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包商银行董事长助理、战略管理专家郭凯军,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福祥,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周大新,《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漓江出版社副总编庞俭克,民政部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贫困大学生就业项目负责人迟忠波、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会长许耀林、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常恺、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裁王殿平、《光明日报》领衔编辑、南开大学兼职教授韩小蕙、《民族文学》副主编石一宁,《中国作家》副主编程少武,《长篇小说选刊》执行主编顾建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北京大学教授臧棣、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塔、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张蔚、中文在线教育公司总经理王邦江、中国楹联书画院副院长高宝玉、北京内蒙古文化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曹志高、武警交通指挥部宣传处处长刘高举、著名朗诵艺术家詹泽、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演出部主任何秋生、《十月》诗歌编辑谷禾、著名微型小说作家滕刚等出席活动。活动共评出117篇(首)获奖作品,郑州师范学院李会展同学的《雪夜》、长江大学李干同学的《抽陀螺》、北京师范大学江飞的《沉重的肉身》获一等奖;重庆理工大学杨康等9名同学的作品获二等奖,首都师范大学杨雷等15名同学的作品获三等奖,贵州民族大学若非等90名同学的作品获优秀奖。获得等级奖的同学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颁奖仪式上,《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主编赵智(冰峰)、漓江出版社副总编庞俭克代表主办单位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30套,中国国家图书馆采编部的高伟代表国家图书馆接受了捐赠,并代表国家图书馆向活动主办单位颁发了收藏证书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梁鸿鹰在讲话中指出,高校的学子,能够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当中去,反映时代变化,在艺术上进行自己的探索,我觉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讲话中指出,举办高校征文评奖活动,大量的高校创作人才被发掘。这些文学新秀是中国文坛的人才库、预备军,将来注定要成为主力军。基于这一点,高校征文活动的意义是深远的。 包商银行董事长助理、战略管理专家郭凯军在讲话中说,我本人来包商银行才两年,但是高校征文的活动已经是第三届了,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从这一点让我看到了我们包商银行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银行,也是一个有理想的银行。包商银行希望在校大学生将写作之路继续下去。因为文学是心灵的表达,灵魂的寄托。 此次颁奖会上,获得散文一等奖的江飞同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非常感谢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感谢你们为我们这些在文学路上执着前行的年轻写作者,提供一个如此高端和宽阔的平台。对于今天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可能我们每天在过着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式生活,我们不是用语言在写作,我们是用整个生命在写作。作为文学研究者,我深深懂得“散文易学而难工”的道理,作为文学写作者,我更懂得生活永远比散文更真实,让我们用白纸黑字向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敬。 获得诗歌二等奖的杨康同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这次获奖,从侧面肯定和鼓励了我的写作,让我对自己的写作有了信心,这个奖我会铭记终身,因为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我遇到了它。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我一生的光荣。 据悉,高校征文活动启动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被誉为“新概念作文征文”之后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学活动。本次活动总策划、组委会主任赵智(冰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高校征文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第四届也已经隆重启动,可以说,整个活动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这届征文和前两届相同,依然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90名,组织奖20名。作者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文科类名校的同学,也有来自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偏僻地区大学的同学,投稿同学的学校遍布全国。参与人数在逐年增加,影响力在日益扩大。三年多来,已有十万余名同学参与了征文活动,有近500名同学的作品获奖或被收入《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应该说,高校征文活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征文评奖过程中,许多同学以不同方式提出对评委组成不满,包括评委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等。针对这一质疑,赵智说,前三届的评委的确存在年龄偏大、编辑居多的问题,但请老作家、文学编辑担任评委,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老作家和文学编辑阅读量大,视野宽广,容易全方位考量和把握作品。当然,观念陈旧、老套也的确是问题。所以从第四届征文开始,将选邀一些80后作家和大学生评委参与评奖。 在记者问到近期有江苏银河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要出巨资参与高校征文评奖活动时,赵智说,高校征文活动的品牌是由作家网和包商银行等单位共同打造的,包商银行为这一活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会为了“钱”与任何单位进行新的合作。 在谈到下届征文时,赵智介绍说,第四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已经启动,同学们可以通过作家网了解征文的详细情况。征稿内容、参赛条件和奖项设置与去年基本相同。征稿启事已经在作家网和《人民文学》《高校文学报》等媒体刊发。 高校征文颁奖仪式现场
个人分类: 文坛内外|2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一个优雅的女人
热度 7 jldxwsj2000 2013-5-22 16:57
做一个优雅的 女人 王 洁 女人不一定娇艳,但必须要有内涵。交谈,让人愉悦;看着,觉得醉人;想着,令人沉迷,既使擦肩而过,也总应该让人留恋忘返,需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内在素质,应该是内在气质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这才是优雅的女人。 女人,需要有修养、需要有学识、需要温柔体贴、需要胸怀坦荡、需要善解人意。需要给人一种可靠、踏实的感觉。一个成功的女人,必须具有“知识、见识、胆识” 作为女人,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能的,但知识也不是万能的。在当今时代,我们要懂得怎样运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翻阅资料就可以获得知识,根本没必要强记硬背,也无须过度的吸取,否则,只是停留流于常识丰富而已,改变不了我们的生活。比吸收知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组合起来,系统而有条理、有逻辑的信念,变成比知识更有用的见识,既使拥有了这种见识,不去运用这些理念去实践,也提升不了自己的价值。因而,必须将见识再提升为胆识,变成一种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超越自我。 “知识、见识、胆识”需要相互的转换,才能难达到最终的结果。生活中只说不做的人随处可见,她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足够的胆识去执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缩头缩脑”。其实做人处事的道理很简单,史往今来,就是那么个道理,排除外在的一些因素,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己。无论在任何时代,只有稀缺的资源,才可以在竞争中获胜,现在的年代,你很难用一张文凭,来取得最初的优势,所以,别再拿知识来说事,当大家都有知识时,你必须拿出稀缺独特的本领来,只有知识也改变不了命运,但是,态度可以改变命运,韧劲、吃苦、高情商、高智商、做事具有灵活性......这些才是在同龄人中稀缺的资源,只有运用得当,才可以成为你改变命运的关键。作为现代的女人,必须放下清高,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去做事,认认真真地去完成每一个环节。要知道,现实中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男女平等。作为女人必须要懂得不断地充实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但是必须记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丢失自己,必 须 谨 记 住 我 就是我。 作为女人,知识是让你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而你了解自己吗?你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你能做到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你有怎样的潜在力量?
个人分类: 文学作品|5406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刘慈欣:我眼中的国当代中国科幻文学
热度 1 Wuyishan 2013-5-21 11:30
我眼中的国当代中国科幻文学 刘慈欣 (科技日报 2013-5-18) ​ 科林碎语〉》 (一) 科幻文学从灵魂深处看有一种天真的东西,这一直是它的魅力所在。正是这种东西使科幻文学在大众中得到认可。美国的《星球大战》和《星际旅行》催生了“星球迷”和“星际迷”,就因为它这种天真的东西,这可能也和科幻的灵魂、内核有关。 科幻也是对一个人生命的扩展。从目前来看,我们在太阳系里像一粒灰尘,太阳系本身又是银河系的一粒灰尘,银河系又是上千万星体中的一粒灰尘。人类之外的空间相当大,但是主流文学只集中在地球这粒灰尘上,主流文学的宇宙观其实是托勒密的宇宙观,对我们之外的时间、空间并不关心。我觉得,作为一种文学这是很遗憾的,即便是奇幻文学、魔幻文学等等涉及的空间仍然小得很,很少超出月球轨道之外。而科幻文学,它涉及到的时间、空间都是非常广阔的,它把我们传统的主流文学看不到、不愿意看的那些宇宙中的其他部分呈现了出来。同时,它把人性放到这些部分中去,让人性在这里面表现出它的美、它的丑、它的本质,这是主流文学从来没有表现过的,这就是我们需要读科幻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科幻文学是戴着镣铐跳舞,好像其他的幻想文学是没有限制的,这种说法完全是对科幻文学的误解。科学不是镣铐,恰恰相反,科学是一个翅膀,是一个想象力的翅膀,科学不是压抑想象,而是提升想象。其实仔细看,建立在古代神话基础上的科幻和魔幻作品,它的想象题材相当有限,但是科学给科幻提供的想象资源和故事资源是任何一个文学种类都无法比拟的。 (二) 这些年来,应该说中国科幻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同意吴岩老师以前说的一句话,这可能跟时代有关。中国发展到现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都呈现加速的趋势,它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的视野和文化氛围。说得更具体一些,现在的中国人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眼睛只看到周围很现实的东西的一群人了。至少,有一部分中国人开始思考更终极的问题,思考全人类都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长远的现实,也可能就是一个纯哲学的问题。 不管是《三体》,还是其他的科幻作品、科幻电影也好,在中国,它的市场开始出现热潮有一个深层的因素。就像上世纪80年代那次科幻热潮一样,它的直接背景和推动力就是当时郭沫若说的“科学的春天”,长期的科学低潮之后,人们开始关注科学技术。中国现代化进程带给了人们新的精神状态,这就是科幻热的原因。 另外一个因素是影视改编。虽然目前中国的科幻题材影视作品还很少,但据我了解,已有很多人在幕后做准备。他们筹备的力度、参与人员的级别,包括背后的公司实力都很强大。可以预见,在近年内,中国的科幻影视可能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样当然也可以带动科幻的创作。 但现在,科幻文学面临的一个本质困难是科幻与科技的关系。科学在飞速发展,它不断地提供越来越多的故事题材和想象力题材。但是作为科幻作者,如何把这种题材变成文学的表现,确实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首先,现在最前沿的一些理论,科幻作家很难懂得它,更不用说去表现它,把它变成读者还能懂的东西。现在的科学与古典科学不一样,古典科学只要你下工夫,就能把它搞懂。现在的科学用到的数学语言已经相当复杂了,一般人凭自己的努力很难搞懂。这个仅靠科普是远远不够的。 (三) 科幻是文学,未来学是科学,这是很不一样的。未来学产生是由于科幻作家,特别是威尔斯的一系列作品,证明人类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思考未来,这样才产生了未来学这个领域。后来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未来学成形以后,主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做推论。科幻文学体现的实际上是科技的变化,比如网络的变化,科幻文学要把这个东西写出来。而未来学只推想一个方向,做预测。同时,科幻文学有好多想法源于直觉。 科幻文学的思想方法是介于科学和文学之间的很奇怪的思想方法,既不像科学那么严谨,也不像文学那么随意。未来学一般用线性思维做推断。但科幻不是线性的,它可能是曲线型的、跳跃的。科幻文学对于未来,从整体上来说,有一种排列属性,什么叫排列属性?一般来说,未来学确定一种未来,推导一种未来。科幻文学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未来,是将可能的未来摆在我们面前,这是科幻文学的一种视角。 另外,人们总在争论科幻文学是不是儿童文学,这个问题本质上就像争论科幻是文学为主,还是科学为主一样,是一个伪命题。我认为,科幻文学和儿童文学划为一类是个伪命题,因为科幻文学可以有属于儿童文学的那部分,也可以有属于成人文学的那部分。而且,儿童科幻也属于少儿文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儿童文学的市场很大,可以作为科幻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遗憾的是,现在国内从事少儿科幻创作的人还是很少。 从思想上将科幻文学与儿童文学区分开大概源于科幻文学不愿接受读者低龄化。其实,读者低龄化不是中国科幻的缺陷,相反是它的优势。西方科幻文学读者都是中年或以上的读者群,这反而不是一个很乐观的状况。
个人分类: 科文交汇|27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热度 2 SY2012 2013-5-20 15:11
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科技日报 20130520) 范曾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赠画。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编者按 5月15日,两位诺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著名书画家范曾主持。两个多小时中,三位大家对话精彩纷呈,处处闪烁着人生智慧和思想之光。他们对科学与文学、天才与成功、真情与妙悟、“中国梦”以及诚与德、勤与拙等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读者要求,本报特整理刊登,以飨读者。 范曾:今天非常高兴杨先生和莫言兄来到北大。杨先生,好像授予您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是授予莫言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的祖父。 杨振宁:1957年,我在斯德哥尔摩得奖时,老国王年纪已经相当大,至少60岁。他的大儿子是他心爱的继承人,可惜因飞机失事丧生,盛传二儿子不会做继承人。国王的大儿子有一个儿子,10岁左右,就参与了颁奖典礼和宴会,我看见过他,他就是现在瑞典的国王,是他为莫言授奖的。 范曾:可以说很有因缘。 杨振宁:我还可以补充个小故事。当时的颁奖大厅里,有不止一千人参加,也有很多简短的演说,其中介绍李政道和我的是著名汉学家高本汉。他早年到中国来,对研究中国的古音韵学、青铜器等都有一定造诣。他当时用中文演讲,可他的中文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因为他是从古文学来,发音也很奇怪。虽然这样,但显然他对中国古文化非常仰慕,有亲近感。 科学是猜想,文学是幻想 范曾: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家从来都不能发明,他只是在不断发现。我想问莫言兄,您是在发明创造,还是有另一种途径? 莫言:我想文学创作和科学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文学家关注的是人,科学家关注的是物;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的情感,科学家关注的可能是物质的原理。所以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里可能就不一样。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但是在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官。 但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作家在作品里塑造的所有人物也都是现实当中的人物经过想象、加工后的综合,但他确实又不能跟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直接对上号,他是属于作家的一种文学创造。所以我觉得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稍微自由一点的地方。 范曾:我觉得自由得多,尤其莫言兄你的笔就像一支魔笔,神奇幻化,而且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这是我的感受。 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范曾:谈到风格,文学家具有一定的风格不言而喻,科学家的风格怎么体现?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杨振宁:我想是有区别的。这和前几分钟你问的问题也有密切关系,就是发明跟发现的关系。不管在科学、文学、艺术里,发现跟发明的界限都不是完全清楚。可是我想下面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科学里发现的成分比文学里少一点,文学中发明的成分比科学要多一点。我可以把这句话从另外一个方向再讨论一下,我知道莫言喜欢写幻想文学,有没有幻想科学呢?我想没有,科学是猜想的学问,不是幻想的学问,幻想的科学我觉得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科学所要了解的是一些已经有的现象。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有电、有磁了。科学家要想了解宇宙结构,这就需要想象、需要猜想,这跟文学的幻想是很不一样的。我不晓得莫言同不同意我的说法。 莫言:我当然同意。文学家确实需要幻想,我们也知道文学当中还有个重要的门类叫科幻文学,拥有大量读者。其实很多作家并不具备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但他依然可以在他的作品里进行描写。我记得很早之前我看过蒲松龄的小说《雷曹》。写了一个书生因缘际会到了天上,发现天体的分布状况和结构都很像莲蓬,并且还摘下一颗星星回到地界。这种描写在文学中还有很多。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比如文学作品中,人要想上天,要通过灵药,符咒,或神奇力量的携带,而科幻小说中则一定要借助飞船。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科学应该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在前人发现基础之上,发现新的定理。 杨振宁: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 莫言:我有一个答案:手机。 杨振宁: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 范曾: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杨振宁:科学家肯定是有风格的,尤其是大科学家,会有非常清楚的风格。因为在科学家成长过程中,需要提炼、渐渐发展出自己方向的思路。等到成为大科学家,在别人看来,风格就会非常清楚。我曾经对于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讨论。20世纪是物理学最辉煌的世纪,有三个大发明,其中一个叫做量子力学,对于基础物理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参与的人有三五个,其中有两位非常年轻的学者,一位是德国人海森堡,一个是英国人狄拉克,都是20世纪初出生的,他们都有巨大的贡献,奠定了量子力学基础。你看他们俩的文章,会惊叹于他们的创新,可是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曾经说狄拉克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清楚得不得了,跟着走一段,跟着他的味道一路走下去都没有任何问题。海森堡的贡献十分重要,但是文章非常之乱,既有正确的东西,也有错误的东西,很多时候分不清楚。所以我跟学生说,你看见了狄拉克的文章之后,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再做了,所有正确的东西都被他说光了。但是看了海森堡的东西就要注意,里面有对有错,对的也很模糊,所以要仔细将对的错的分开,就会有很重大的贡献。这就是两种风格,整个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就是这两种不同风格互相影响而发展来的。我不知道文学的发展是不是也有类似现象? 莫言:作家肯定都有自己的风格,主要通过语言来体现。要区别鲁迅和沈从文,哪怕把他们名字遮住,一读文章也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整体来说,文学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各种流派。但是各种各样的流派和风格对作家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比如说,一段时间内现实主义的写法,巴尔扎克等大作家已经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后来者很难超越。作家只有对前人的作品有所超越或者不同,才可能在文坛上站住脚跟。这就逼着作家去想另外的出路,千方百计避开这些已经非常辉煌的写作风格,寻找自己的风格,我想各种流派的产生大部分都基于此。作家个人刚开始肯定会模仿各种各样流派的写法,在广泛的阅读和借鉴的过程当中慢慢强化或者突出个性,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才有可能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 杨振宁:9年前,范曾先生画了一幅大画送给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画的是我和陈省身先生之间的对话,把我和他的神态、表情都表现得非常好,我尤其欣赏的是范曾在画上的自题诗,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著文章”。我认为这七个字将科学研究所必经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先要有真情,就是浓厚的兴趣,然后是妙悟,有了它才能有结果:著文章。这三部曲道尽了科学研究必经的过程。我想问莫言先生,这七个字描述文学是不是也恰当? 莫言:更加恰当了,因为是“著文章”嘛。 范曾:杨先生写的是天地文章,莫言写的是笔下文章。我过去问过陈省身先生,我说您是伟大数学家,您的学问我一点儿也不懂,为什么别人说你好,好在什么地方?他对我对数学的“无知”无可奈何,却回答得很有意味。他说,我做得简练,漂亮。我想解答一个数学问题,用很繁琐的方法得到结论肯定不如用简洁的方法。可是谈到小说的话,光简洁也是不行的,要丰富,要绚烂。有不太了解莫言的人说莫言的小说太长,我不觉得长,最长的《丰乳肥臀》也有种不尽之意在。光是简洁、漂亮可能不是小说家的使命。莫言您觉得要达到“真情妙悟著文章”应该是怎样的? 莫言:刚才谈到作家的风格,有一类很简洁、干净利索,比如海明威,有的人非常繁复,拖泥带水,“披头散发”,像福克纳。我们中国作家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作家的风格应该是多样化的,朦胧、简洁、繁茂都是美,这可能比科学要自由。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肯定认为简洁、准确是最美的。 杨振宁:是的,科学是一个简洁的世界,而文学非常复杂。如果问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说你研究中里面的顿悟能不能讲出来?通常他们都能讲出来。在对于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突然灵机一动,思想就会非常开朗。一个文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不是中间有一个顿悟的时光? 莫言:也有。灵感突然到来,创作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时候也靠做梦。我记得看过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就在做梦时排列出来的,作家也会在梦中构思出很好的情节。《生死疲劳》其实早就想写,但一直也写不下去,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有一年我去参观承德一个庙宇,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描绘了佛教六道轮回的情节。我突然感到顿悟,就用六道轮回做为这部长篇的结构,所以写得特别顺利。 范曾:两位先生讲的对我启发太大了。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妙悟之后,要到实验室中去证明,文学家妙悟后直接写出文章。文学要比科学自由得多。 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杨振宁:莫言,你我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出身也完全不一样,却同走上了瑞典斯德哥尔默的领奖台上,我在奖台上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和一个美国人不同的,请问你去年是否也有类似感受? 莫言:可以说是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次授予给中国籍作家。这个奖项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热点和争论不休的话题,以往每到九十月份就会接到很多电话问我的看法。“落实”到我头上时,争论更是铺天盖地。我已经变成一个被众人研究的科学对象了,每个人都想给他动手术。我已经不是一个领奖者、被观察者,而是一个观察者。站在奖台上,我在看国王,王后,还有他的两个漂亮女儿,当然也看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所以从国王手中接到奖牌时,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只有观察。 范曾:我非常欣赏莫言获奖后的从容不迫。批评他,他也不怒,赞扬他,他也不喜。 杨振宁:还要问莫言一个问题。物理学家都要面对方向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在成熟期。在这方面,把中国和德国的物理学家的方向做一个比较,会发现民族差异很大,中国的科学家会很实用,务实,德国科学家则容易走极端。这种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莫言:民族性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学界肯定也有。民族性的形成是个大话题了,它包括很多方面。民族性,我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国民性。中国的国民性《易经》早已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一句代表进取,后一句代表包容。在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有一条是“文以载道”说,就是教育国民,开启民智。但具体写作的时候,作家并不刻意有选择,更多是盯着人。比如鲁迅就一直在剖析国民性。当代的作家呢,他也是国民的一分子,受传统文化影响,而传统文化其实集中地表现了我们的民族性。一个作家也遗传着这种国民性。他的作品塑造人物,也是在研究国民,如果塑造人物的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性,就会获得认同,让读者从中发现自己。 科学家成功的年龄是不是比文学家会提前一些 范曾:谈到年龄,科学家成功的年龄和文学家成功的年龄是很不一样的。像莫言这样的小说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且博览群书,十七八岁或者二十几岁就想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东西,不太可能。可科学家是不是取得杰出成就的时间会提前一些? 杨振宁:一般讲起来,尤其是数学和理论物理,是很清楚的现象,二三十岁的人势不可挡。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一年之内写了六篇文章,其中三篇是绝对世界级的。所以有些科学领域特别适合年轻人走进去。为什么?有一个说法是年轻人知识面不够广,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会专注在某个方面,只对着一点勇往直前。到年纪大了以后,学的东西多,面就广了,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顾虑也多了,会裹足不前。我想在文学里,年龄很大的人也能做出非常大的成绩,比如杜甫就是晚年成大家的。文学中创意的来源跟科学中的不一样。 范曾:莫言,我看到你说过,在别人或者自己编自己的书时,你有一个美德,就是不修改少作。这个很好,纵然当时是幼稚的,但也是生发了后来的成绩。 莫言:不悔少作,也是一种文德。如果现在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大加修饰,是不诚实的。当然,可以对一些明显的病句和错误做些修改,也是对读者负责任。 范曾:你们二人都是当代人崇拜的天才。我相信天才的存在,请你们谈谈天才这个问题。 莫言:杨先生肯定是天才。他不仅二十多岁就获得了诺奖,而且在获奖之后依然有很多重大发现,比如规范场理论等。我的数学知识有限。有一次有人问我获奖后为什么这么低调,我就开玩笑说,假如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奖,你看我还会不会这样低调,我会变得非常地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不服你也来一个?!而对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人认为是天才之作,有的人可能不这么认为。科学则不同,一加一必然是二,抛一个球必然要往下落,所以我对自然科学方面有建树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开玩笑,假如有来生,我一定能学物理,研究天文学。 杨振宁:21世纪的天文学发展,是幻想都无法想到的,大到不可想象,人力都无法描述。所以,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不代表就可以去研究天文学。 回到天才问题。每一个人天赋不同,像姚明,天生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这是一种看得见的不同,也有一些是看不见的,比如一些小孩会对数字很敏感。父母和老师如果发现小孩在某方面有特别才干,要特别注意,要帮助他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小孩将来就有可能会发展出一个有用的方向。发现得早会有意义。 天才是有的,尤其是数学方面有很多例子。一些人会不自觉地对数字有很清楚的认识。在常人看来,132和134没什么区别,但他们能够给你讲出很多。比如印度大数学家拉玛努金,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天才如果早发现就会有大成就。可拉玛努金并没有被发现,他就自己去做,从而发展出一种特别的思路。他写下了很多公式,可以说都是一种猜想,但他说不出怎么得来的,也不会证明。拉玛努金有很多丢掉的手稿,现在一些人专门在研究。他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范曾:我想请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用最简短的语言谈谈你们的中国梦。 杨振宁:我觉得这不能用一两句话讲。中国民族一百多年是非常悲惨的历史,在座年轻人也许对此不太了解,我父亲和我这一辈子,“被欺负”是灵魂深处的感受。原因大家也知道,是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所以对于诺贝尔奖,成了全民族的心结,这是很自然的。我想,是最近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前途,也就产生了中国梦。 我认为中国梦是会实现的。我在国内有十多年了,我知道有数不清有能力、有决心的年轻人。他们与美国大学生相比,知识更多,也更加成熟,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前途,而且肯努力。如今又有了经济条件支援,我对科技发展的前途非常乐观。 当然也存在问题,甚至也很多,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西方几百年发展的成果,问题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在种种方面都证明,我们可以将很多问题都克服,所以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莫言:最近我在网上看见一条消息,美国的一家公司在征集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志愿者,中国人报名很多。我想这也表达了中国人的梦想:到天上去。 范曾:要言不繁。因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正在迅猛发展。 您当年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寂寞吗 学生:我想斗胆叫杨振宁先生一声“师兄”,因为我现在是北大物理学院直博一年级学生。研究生的生活确实很无聊很寂寞,我们每天都在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我想请问杨先生,您当年在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您寂寞吗?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坚持走这条路的? 杨振宁:我想跟今天年轻的学物理学的同学讲一点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科学的前沿变动得非常之快。单说物理学,今天的很多前沿问题在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没有的,那个时候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今天已经没有人注意了。所以呢,我的经验不大能够给你很多的帮助,我只能说,在我做学生的时候,物理学的问题比较单纯、比较简单。今天物理学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方向打开了,非常之多。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个学生只有三四个重要方向需要注意。后来几十年的发展把物理学向应用方向推进了,比如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就没有“材料科学”这个名词。所以现在你们可学的东西、可走进去的方向和我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自己一路并非没有问题,我总结过自己包括身边人的经验,发现学科学的人最困难的时候是找论文题目的时候。这是一个学生从学习别人转向自己找问题的一个过程,是比较难。1947年,我在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我一生最困难和不高兴的时期。之前我一帆风顺,但那时却到处碰壁。我想说,这个失望碰壁的经验,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经验,而是大多数科学研究生的经验,我告诉过我的学生们,如果在困惑期间,能坚持,不气馁,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关 学生:我想请问莫言先生,您是一个作家,善于塑造形形色色的人。在您笔下,什么样的人算是优秀的人?对于“诚”与“德”,您又是怎么看? 莫言:我想,智慧未必能够弥补道德上的缺陷。邪恶的人,智慧越大,道德就越可怕。 文学作品塑造的也未必就是好人,也许好人也不一定是文学家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现在想想,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文学家笔下那些有缺陷的人。因为他们体现了人的多面性,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我想这样的人是立体的,也是文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杨振宁:莫言,你从小喜欢讲故事,但这样的人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个关,一是要会写,一方面还要选择故事,这两道关你是怎么走过去的? 莫言: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听多了就喜欢给别人转述,讲的过程就自己添油加醋,这丰富了我的讲故事才能。要想把故事变成文字,肯定还得会写字。幸运的是我还读了五年小学,学会了几百个汉字。有人分析过赵树理的作品,常用的也就五百多字,我想我的也差不多。 范曾:你太谦虚了,你的作品文字太美了,有很多甚至是生僻字,所以大家别听他这么说! 莫言:后来我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不过,“文革”期间的小学将我开除,肯定是因为我很优秀!在家很无聊,也没有书可看,恰好有一本新华字典,我就翻来翻去,也有意识地背了一些生僻字。可能所谓那些华丽生僻的字就是从字典上背下来的。 选择故事确实很重要,这是每个作家面临的问题。我早期确实挖空心思找故事,但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写不出来。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主张写自己的经验和生活,我也发生了转折,就是从我找故事变成了故事来找我。我在农村生活几十年,我的经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慢慢都变成了我的写作对象。 “勤”真能补“拙”吗 学生:我想请问范曾先生,在艺术的领域,“勤”真能补“拙”吗?如果我就是一只“笨鸟”,应该怎么“先飞”呢? 范曾:我不是天才,我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一个人的天分有时候不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会埋藏得很深,如果你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天才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你说学绘画的人一定是天才,我不太同意。现在有些人会把那些文理科都不好的学生都放到美术班去。还有一个家长带着儿子来到我们家,说我们儿子什么都不行,干脆就跟你学画吧。当时相当引起我内心的愤怒。我想,孔老夫子都讲他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更何况我们呢? 但绘画领域,确实是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而达到很高的境界,比如黄宾虹,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但这只是个例。一般而言,还是孔子那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学生:我看过您一句诗“平生作画千千万,抽筋折股亦堪怜”,“抽筋折股”也太苦了。还知道您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清贫的生活。 范曾:“抽筋折股”,我想这个感觉杨振宁先生和莫言先生都有过。莫言说过,他有时候两三年不写作,其实在做非常辛苦的准备工作。我想,天下没有非常轻松地能够取得成功的事情。 年轻时是比较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有一句话:“清贫,不但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它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叫淡泊。”那时生活比较单纯,星期天买五个馒头,倒一壶水,就是一天的生活。但当时也很满足,因为有罗曼·罗兰的话在鼓舞着我。它让我知道淡薄是一种高尚的东西。我年轻时住的地方旁边有很多小吃摊,但我没钱买,路过时看都不看。一次李苦禅的儿子李燕买了包开花豆来我家,吃了以后我说,世界上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他说就在你家门口买的。现在人们幸福多了。 学生:在那样的生活中,您精神上的愉悦究竟从何而来? 范曾: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陶渊明在这样的清贫中都能自乐,真是人生最大的快意! 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是智慧 学生: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在学术领域出现的佼佼者并不多,三位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品质? 范曾:我和你有不同看法。中国非常大,你并没有做一个统计,证明哪些是杰出的,哪些不是。我对年轻一代充满了信心,未来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国很大,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我相信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国)还会有新的诺贝尔奖得主出现。 我选择学生,首先看诚恳不诚恳。孔子的孙子孔伋说“诚外无物”,从开普勒所讲的从宇宙到地上的一棵小草、一滴露珠,都是诚实的存在,我们做人也一定要做诚实的人。因此我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再是智慧。方才莫言也说了,有智慧而不诚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学生:有人说理科生是不解风情,文科生是只谈风月,您怎么看? 范曾:这两种结论都不智慧。 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 学生:我的问题针对莫言老师。北大有一个湖名为“未名湖”,这个名字也代表了这里的同学和老师对出名这件事的态度。您现在已经得到了诺贝尔奖,得到了全世界的注视,要是再照照片,肯定不可能再光着膀子了。我的问题是,曾经那个“未名”的您和现在“出名”的您,变化大吗? 莫言:当时实际上我没有光膀子,只是因为张艺谋和姜文都光着了,觉得我不一致,就强行把我的衬衫脱下了。所以你看他俩很黑,我很白。那个时候我已经写了《红高粱》,也应该算是出了一点名,只不过没有现在名声这么大。前天我还在北师大讲,每个人都想成名,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欲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成名,这确实有讲究。如果是歪门邪道,成的也是恶名。如果用才华和勤奋,大家就会鼓励。我觉得北大的未名湖也暗含着鼓励大家尽早成名的意味吧。我觉得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和当年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名声建立在作品之上,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假如你能写出一本让读者满意的书,不仅让当下的读者满意,也让将来的读者满意;不仅让本国读者满意,通过翻译还能让外国读者满意,这是至高无上的,值得终生追求的。 最后寄语青年学子—— 范曾:诚外无物……诚外无物! 莫言:我想到老作家王蒙一部小说的题目,叫青春万岁。 杨振宁:……我想,好像自强不息是对的。 (本报记者句艳华根据录音整理,小标题由编者所加)
40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热度 1 Wuyishan 2013-5-20 13:42
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科技日报 20130520) 范曾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赠画。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编者按 5月15日,两位诺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著名书画家范曾主持。两个多小时中,三位大家对话精彩纷呈,处处闪烁着人生智慧和思想之光。他们对科学与文学、天才与成功、真情与妙悟、“中国梦”以及诚与德、勤与拙等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读者要求,本报特整理刊登,以飨读者。 范曾:今天非常高兴杨先生和莫言兄来到北大。杨先生,好像授予您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是授予莫言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的祖父。 杨振宁:1957年,我在斯德哥尔摩得奖时,老国王年纪已经相当大,至少60岁。他的大儿子是他心爱的继承人,可惜因飞机失事丧生,盛传二儿子不会做继承人。国王的大儿子有一个儿子,10岁左右,就参与了颁奖典礼和宴会,我看见过他,他就是现在瑞典的国王,是他为莫言授奖的。 范曾:可以说很有因缘。 杨振宁:我还可以补充个小故事。当时的颁奖大厅里,有不止一千人参加,也有很多简短的演说,其中介绍李政道和我的是著名汉学家高本汉。他早年到中国来,对研究中国的古音韵学、青铜器等都有一定造诣。他当时用中文演讲,可他的中文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因为他是从古文学来,发音也很奇怪。虽然这样,但显然他对中国古文化非常仰慕,有亲近感。 科学是猜想,文学是幻想 范曾: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家从来都不能发明,他只是在不断发现。我想问莫言兄,您是在发明创造,还是有另一种途径? 莫言:我想文学创作和科学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文学家关注的是人,科学家关注的是物;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的情感,科学家关注的可能是物质的原理。所以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里可能就不一样。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但是在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官。 但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作家在作品里塑造的所有人物也都是现实当中的人物经过想象、加工后的综合,但他确实又不能跟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直接对上号,他是属于作家的一种文学创造。所以我觉得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稍微自由一点的地方。 范曾:我觉得自由得多,尤其莫言兄你的笔就像一支魔笔,神奇幻化,而且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这是我的感受。 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范曾:谈到风格,文学家具有一定的风格不言而喻,科学家的风格怎么体现?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杨振宁:我想是有区别的。这和前几分钟你问的问题也有密切关系,就是发明跟发现的关系。不管在科学、文学、艺术里,发现跟发明的界限都不是完全清楚。可是我想下面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科学里发现的成分比文学里少一点,文学中发明的成分比科学要多一点。我可以把这句话从另外一个方向再讨论一下,我知道莫言喜欢写幻想文学,有没有幻想科学呢?我想没有,科学是猜想的学问,不是幻想的学问,幻想的科学我觉得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科学所要了解的是一些已经有的现象。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有电、有磁了。科学家要想了解宇宙结构,这就需要想象、需要猜想,这跟文学的幻想是很不一样的。我不晓得莫言同不同意我的说法。 莫言:我当然同意。文学家确实需要幻想,我们也知道文学当中还有个重要的门类叫科幻文学,拥有大量读者。其实很多作家并不具备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但他依然可以在他的作品里进行描写。我记得很早之前我看过蒲松龄的小说《雷曹》。写了一个书生因缘际会到了天上,发现天体的分布状况和结构都很像莲蓬,并且还摘下一颗星星回到地界。这种描写在文学中还有很多。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比如文学作品中,人要想上天,要通过灵药,符咒,或神奇力量的携带,而科幻小说中则一定要借助飞船。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科学应该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在前人发现基础之上,发现新的定理。 杨振宁: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 莫言:我有一个答案:手机。 杨振宁: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 范曾: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杨振宁:科学家肯定是有风格的,尤其是大科学家,会有非常清楚的风格。因为在科学家成长过程中,需要提炼、渐渐发展出自己方向的思路。等到成为大科学家,在别人看来,风格就会非常清楚。我曾经对于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讨论。20世纪是物理学最辉煌的世纪,有三个大发明,其中一个叫做量子力学,对于基础物理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参与的人有三五个,其中有两位非常年轻的学者,一位是德国人海森堡,一个是英国人狄拉克,都是20世纪初出生的,他们都有巨大的贡献,奠定了量子力学基础。你看他们俩的文章,会惊叹于他们的创新,可是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曾经说狄拉克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清楚得不得了,跟着走一段,跟着他的味道一路走下去都没有任何问题。海森堡的贡献十分重要,但是文章非常之乱,既有正确的东西,也有错误的东西,很多时候分不清楚。所以我跟学生说,你看见了狄拉克的文章之后,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再做了,所有正确的东西都被他说光了。但是看了海森堡的东西就要注意,里面有对有错,对的也很模糊,所以要仔细将对的错的分开,就会有很重大的贡献。这就是两种风格,整个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就是这两种不同风格互相影响而发展来的。我不知道文学的发展是不是也有类似现象? 莫言:作家肯定都有自己的风格,主要通过语言来体现。要区别鲁迅和沈从文,哪怕把他们名字遮住,一读文章也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整体来说,文学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各种流派。但是各种各样的流派和风格对作家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比如说,一段时间内现实主义的写法,巴尔扎克等大作家已经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后来者很难超越。作家只有对前人的作品有所超越或者不同,才可能在文坛上站住脚跟。这就逼着作家去想另外的出路,千方百计避开这些已经非常辉煌的写作风格,寻找自己的风格,我想各种流派的产生大部分都基于此。作家个人刚开始肯定会模仿各种各样流派的写法,在广泛的阅读和借鉴的过程当中慢慢强化或者突出个性,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才有可能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 杨振宁:9年前,范曾先生画了一幅大画送给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画的是我和陈省身先生之间的对话,把我和他的神态、表情都表现得非常好,我尤其欣赏的是范曾在画上的自题诗,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著文章”。我认为这七个字将科学研究所必经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先要有真情,就是浓厚的兴趣,然后是妙悟,有了它才能有结果:著文章。这三部曲道尽了科学研究必经的过程。我想问莫言先生,这七个字描述文学是不是也恰当? 莫言:更加恰当了,因为是“著文章”嘛。 范曾:杨先生写的是天地文章,莫言写的是笔下文章。我过去问过陈省身先生,我说您是伟大数学家,您的学问我一点儿也不懂,为什么别人说你好,好在什么地方?他对我对数学的“无知”无可奈何,却回答得很有意味。他说,我做得简练,漂亮。我想解答一个数学问题,用很繁琐的方法得到结论肯定不如用简洁的方法。可是谈到小说的话,光简洁也是不行的,要丰富,要绚烂。有不太了解莫言的人说莫言的小说太长,我不觉得长,最长的《丰乳肥臀》也有种不尽之意在。光是简洁、漂亮可能不是小说家的使命。莫言您觉得要达到“真情妙悟著文章”应该是怎样的? 莫言:刚才谈到作家的风格,有一类很简洁、干净利索,比如海明威,有的人非常繁复,拖泥带水,“披头散发”,像福克纳。我们中国作家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作家的风格应该是多样化的,朦胧、简洁、繁茂都是美,这可能比科学要自由。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肯定认为简洁、准确是最美的。 杨振宁:是的,科学是一个简洁的世界,而文学非常复杂。如果问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说你研究中里面的顿悟能不能讲出来?通常他们都能讲出来。在对于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突然灵机一动,思想就会非常开朗。一个文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不是中间有一个顿悟的时光? 莫言:也有。灵感突然到来,创作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时候也靠做梦。我记得看过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就在做梦时排列出来的,作家也会在梦中构思出很好的情节。《生死疲劳》其实早就想写,但一直也写不下去,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有一年我去参观承德一个庙宇,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描绘了佛教六道轮回的情节。我突然感到顿悟,就用六道轮回做为这部长篇的结构,所以写得特别顺利。 范曾:两位先生讲的对我启发太大了。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妙悟之后,要到实验室中去证明,文学家妙悟后直接写出文章。文学要比科学自由得多。 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杨振宁:莫言,你我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出身也完全不一样,却同走上了瑞典斯德哥尔默的领奖台上,我在奖台上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和一个美国人不同的,请问你去年是否也有类似感受? 莫言:可以说是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次授予给中国籍作家。这个奖项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热点和争论不休的话题,以往每到九十月份就会接到很多电话问我的看法。“落实”到我头上时,争论更是铺天盖地。我已经变成一个被众人研究的科学对象了,每个人都想给他动手术。我已经不是一个领奖者、被观察者,而是一个观察者。站在奖台上,我在看国王,王后,还有他的两个漂亮女儿,当然也看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所以从国王手中接到奖牌时,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只有观察。 范曾:我非常欣赏莫言获奖后的从容不迫。批评他,他也不怒,赞扬他,他也不喜。 杨振宁:还要问莫言一个问题。物理学家都要面对方向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在成熟期。在这方面,把中国和德国的物理学家的方向做一个比较,会发现民族差异很大,中国的科学家会很实用,务实,德国科学家则容易走极端。这种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莫言:民族性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学界肯定也有。民族性的形成是个大话题了,它包括很多方面。民族性,我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国民性。中国的国民性《易经》早已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一句代表进取,后一句代表包容。在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有一条是“文以载道”说,就是教育国民,开启民智。但具体写作的时候,作家并不刻意有选择,更多是盯着人。比如鲁迅就一直在剖析国民性。当代的作家呢,他也是国民的一分子,受传统文化影响,而传统文化其实集中地表现了我们的民族性。一个作家也遗传着这种国民性。他的作品塑造人物,也是在研究国民,如果塑造人物的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性,就会获得认同,让读者从中发现自己。 科学家成功的年龄是不是比文学家会提前一些 范曾:谈到年龄,科学家成功的年龄和文学家成功的年龄是很不一样的。像莫言这样的小说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且博览群书,十七八岁或者二十几岁就想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东西,不太可能。可科学家是不是取得杰出成就的时间会提前一些? 杨振宁:一般讲起来,尤其是数学和理论物理,是很清楚的现象,二三十岁的人势不可挡。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一年之内写了六篇文章,其中三篇是绝对世界级的。所以有些科学领域特别适合年轻人走进去。为什么?有一个说法是年轻人知识面不够广,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会专注在某个方面,只对着一点勇往直前。到年纪大了以后,学的东西多,面就广了,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顾虑也多了,会裹足不前。我想在文学里,年龄很大的人也能做出非常大的成绩,比如杜甫就是晚年成大家的。文学中创意的来源跟科学中的不一样。 范曾:莫言,我看到你说过,在别人或者自己编自己的书时,你有一个美德,就是不修改少作。这个很好,纵然当时是幼稚的,但也是生发了后来的成绩。 莫言:不悔少作,也是一种文德。如果现在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大加修饰,是不诚实的。当然,可以对一些明显的病句和错误做些修改,也是对读者负责任。 范曾:你们二人都是当代人崇拜的天才。我相信天才的存在,请你们谈谈天才这个问题。 莫言:杨先生肯定是天才。他不仅二十多岁就获得了诺奖,而且在获奖之后依然有很多重大发现,比如规范场理论等。我的数学知识有限。有一次有人问我获奖后为什么这么低调,我就开玩笑说,假如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奖,你看我还会不会这样低调,我会变得非常地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不服你也来一个?!而对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人认为是天才之作,有的人可能不这么认为。科学则不同,一加一必然是二,抛一个球必然要往下落,所以我对自然科学方面有建树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开玩笑,假如有来生,我一定能学物理,研究天文学。 杨振宁:21世纪的天文学发展,是幻想都无法想到的,大到不可想象,人力都无法描述。所以,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不代表就可以去研究天文学。 回到天才问题。每一个人天赋不同,像姚明,天生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这是一种看得见的不同,也有一些是看不见的,比如一些小孩会对数字很敏感。父母和老师如果发现小孩在某方面有特别才干,要特别注意,要帮助他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小孩将来就有可能会发展出一个有用的方向。发现得早会有意义。 天才是有的,尤其是数学方面有很多例子。一些人会不自觉地对数字有很清楚的认识。在常人看来,132和134没什么区别,但他们能够给你讲出很多。比如印度大数学家拉玛努金,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天才如果早发现就会有大成就。可拉玛努金并没有被发现,他就自己去做,从而发展出一种特别的思路。他写下了很多公式,可以说都是一种猜想,但他说不出怎么得来的,也不会证明。拉玛努金有很多丢掉的手稿,现在一些人专门在研究。他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范曾:我想请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用最简短的语言谈谈你们的中国梦。 杨振宁:我觉得这不能用一两句话讲。中国民族一百多年是非常悲惨的历史,在座年轻人也许对此不太了解,我父亲和我这一辈子,“被欺负”是灵魂深处的感受。原因大家也知道,是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所以对于诺贝尔奖,成了全民族的心结,这是很自然的。我想,是最近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前途,也就产生了中国梦。 我认为中国梦是会实现的。我在国内有十多年了,我知道有数不清有能力、有决心的年轻人。他们与美国大学生相比,知识更多,也更加成熟,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前途,而且肯努力。如今又有了经济条件支援,我对科技发展的前途非常乐观。 当然也存在问题,甚至也很多,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西方几百年发展的成果,问题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在种种方面都证明,我们可以将很多问题都克服,所以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莫言:最近我在网上看见一条消息,美国的一家公司在征集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志愿者,中国人报名很多。我想这也表达了中国人的梦想:到天上去。 范曾:要言不繁。因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正在迅猛发展。 您当年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寂寞吗 学生:我想斗胆叫杨振宁先生一声“师兄”,因为我现在是北大物理学院直博一年级学生。研究生的生活确实很无聊很寂寞,我们每天都在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我想请问杨先生,您当年在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您寂寞吗?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坚持走这条路的? 杨振宁:我想跟今天年轻的学物理学的同学讲一点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科学的前沿变动得非常之快。单说物理学,今天的很多前沿问题在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没有的,那个时候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今天已经没有人注意了。所以呢,我的经验不大能够给你很多的帮助,我只能说,在我做学生的时候,物理学的问题比较单纯、比较简单。今天物理学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方向打开了,非常之多。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个学生只有三四个重要方向需要注意。后来几十年的发展把物理学向应用方向推进了,比如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就没有“材料科学”这个名词。所以现在你们可学的东西、可走进去的方向和我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自己一路并非没有问题,我总结过自己包括身边人的经验,发现学科学的人最困难的时候是找论文题目的时候。这是一个学生从学习别人转向自己找问题的一个过程,是比较难。1947年,我在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我一生最困难和不高兴的时期。之前我一帆风顺,但那时却到处碰壁。我想说,这个失望碰壁的经验,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经验,而是大多数科学研究生的经验,我告诉过我的学生们,如果在困惑期间,能坚持,不气馁,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关 学生:我想请问莫言先生,您是一个作家,善于塑造形形色色的人。在您笔下,什么样的人算是优秀的人?对于“诚”与“德”,您又是怎么看? 莫言:我想,智慧未必能够弥补道德上的缺陷。邪恶的人,智慧越大,道德就越可怕。 文学作品塑造的也未必就是好人,也许好人也不一定是文学家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现在想想,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文学家笔下那些有缺陷的人。因为他们体现了人的多面性,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我想这样的人是立体的,也是文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杨振宁:莫言,你从小喜欢讲故事,但这样的人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个关,一是要会写,一方面还要选择故事,这两道关你是怎么走过去的? 莫言: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听多了就喜欢给别人转述,讲的过程就自己添油加醋,这丰富了我的讲故事才能。要想把故事变成文字,肯定还得会写字。幸运的是我还读了五年小学,学会了几百个汉字。有人分析过赵树理的作品,常用的也就五百多字,我想我的也差不多。 范曾:你太谦虚了,你的作品文字太美了,有很多甚至是生僻字,所以大家别听他这么说! 莫言:后来我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不过,“文革”期间的小学将我开除,肯定是因为我很优秀!在家很无聊,也没有书可看,恰好有一本新华字典,我就翻来翻去,也有意识地背了一些生僻字。可能所谓那些华丽生僻的字就是从字典上背下来的。 选择故事确实很重要,这是每个作家面临的问题。我早期确实挖空心思找故事,但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写不出来。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主张写自己的经验和生活,我也发生了转折,就是从我找故事变成了故事来找我。我在农村生活几十年,我的经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慢慢都变成了我的写作对象。 “勤”真能补“拙”吗 学生:我想请问范曾先生,在艺术的领域,“勤”真能补“拙”吗?如果我就是一只“笨鸟”,应该怎么“先飞”呢? 范曾:我不是天才,我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一个人的天分有时候不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会埋藏得很深,如果你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天才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你说学绘画的人一定是天才,我不太同意。现在有些人会把那些文理科都不好的学生都放到美术班去。还有一个家长带着儿子来到我们家,说我们儿子什么都不行,干脆就跟你学画吧。当时相当引起我内心的愤怒。我想,孔老夫子都讲他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更何况我们呢? 但绘画领域,确实是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而达到很高的境界,比如黄宾虹,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但这只是个例。一般而言,还是孔子那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学生:我看过您一句诗“平生作画千千万,抽筋折股亦堪怜”,“抽筋折股”也太苦了。还知道您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清贫的生活。 范曾:“抽筋折股”,我想这个感觉杨振宁先生和莫言先生都有过。莫言说过,他有时候两三年不写作,其实在做非常辛苦的准备工作。我想,天下没有非常轻松地能够取得成功的事情。 年轻时是比较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有一句话:“清贫,不但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它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叫淡泊。”那时生活比较单纯,星期天买五个馒头,倒一壶水,就是一天的生活。但当时也很满足,因为有罗曼·罗兰的话在鼓舞着我。它让我知道淡薄是一种高尚的东西。我年轻时住的地方旁边有很多小吃摊,但我没钱买,路过时看都不看。一次李苦禅的儿子李燕买了包开花豆来我家,吃了以后我说,世界上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他说就在你家门口买的。现在人们幸福多了。 学生:在那样的生活中,您精神上的愉悦究竟从何而来? 范曾: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陶渊明在这样的清贫中都能自乐,真是人生最大的快意! 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是智慧 学生: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在学术领域出现的佼佼者并不多,三位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品质? 范曾:我和你有不同看法。中国非常大,你并没有做一个统计,证明哪些是杰出的,哪些不是。我对年轻一代充满了信心,未来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国很大,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我相信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国)还会有新的诺贝尔奖得主出现。 我选择学生,首先看诚恳不诚恳。孔子的孙子孔伋说“诚外无物”,从开普勒所讲的从宇宙到地上的一棵小草、一滴露珠,都是诚实的存在,我们做人也一定要做诚实的人。因此我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再是智慧。方才莫言也说了,有智慧而不诚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学生:有人说理科生是不解风情,文科生是只谈风月,您怎么看? 范曾:这两种结论都不智慧。 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 学生:我的问题针对莫言老师。北大有一个湖名为“未名湖”,这个名字也代表了这里的同学和老师对出名这件事的态度。您现在已经得到了诺贝尔奖,得到了全世界的注视,要是再照照片,肯定不可能再光着膀子了。我的问题是,曾经那个“未名”的您和现在“出名”的您,变化大吗? 莫言:当时实际上我没有光膀子,只是因为张艺谋和姜文都光着了,觉得我不一致,就强行把我的衬衫脱下了。所以你看他俩很黑,我很白。那个时候我已经写了《红高粱》,也应该算是出了一点名,只不过没有现在名声这么大。前天我还在北师大讲,每个人都想成名,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欲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成名,这确实有讲究。如果是歪门邪道,成的也是恶名。如果用才华和勤奋,大家就会鼓励。我觉得北大的未名湖也暗含着鼓励大家尽早成名的意味吧。我觉得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和当年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名声建立在作品之上,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假如你能写出一本让读者满意的书,不仅让当下的读者满意,也让将来的读者满意;不仅让本国读者满意,通过翻译还能让外国读者满意,这是至高无上的,值得终生追求的。 最后寄语青年学子—— 范曾:诚外无物……诚外无物! 莫言:我想到老作家王蒙一部小说的题目,叫青春万岁。 杨振宁:……我想,好像自强不息是对的。 (本报记者句艳华根据录音整理,小标题由编者所加)
个人分类: 科文交汇|32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范曾主持:杨振宁莫言代言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JYH64J98Y99H 2013-5-16 11:08
5月15日,著名科学家 杨振宁 (左)、著名作家莫言(右)以及担任主持人的著名学者、书画家范曾在对话活动中。当日,由北京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活动在北大举行。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与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展开了一场穿越55年的“诺奖对话”,并就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等话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李舒、王晓洁)1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对话由北大讲席教授、著名画家范曾主持。对话由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对话在诺奖颁奖典礼的传统音乐——莫扎特D大调进行曲中拉开序幕,第一个话题是两位获奖者相隔半个多世纪的诺奖颁奖典礼。1957年,杨振宁获得 诺贝尔 物理学奖;2012年,莫言揭开一个新的历史性时刻。相隔55年,一位科学家,一位文学家,同样登上了诺奖的颁奖台。“今天,两位大家的相遇,必能碰撞出绚丽的火花,给在场的听众以智慧和启迪。”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的开场白道出了现场300多名北大学子的心声。 在谈到文学和科学的关系时,莫言说,文学创作和科学有很多不同。文学关注人,科学关注自然界,文学家关注人类情感,科学家关注物质原理。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很多作品都是经过现实人物想象加工的综合,但又不能和任何人对上号,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更自由的地方。杨振宁则认为,科学里更多是去发现,而文学里更多是去发明,但两者都需要“妙悟”和“想象力”。 “如果把爱迪生请来,在这个世界生活一个礼拜,哪一个东西是他最意想不到的?”当91岁的杨振宁问出这个孩子般调皮的问题时,全场爆发出笑声,很快,莫言接道:“手机,我觉得是手机。”“我也同意是手机,用这个东西,我们就能和远在美国的人通话,多神奇啊。”杨振宁说。 两位大家的对话及范曾的穿插涉及宗教、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充满着对人生的思考。 范曾请两位诺奖得主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心中的 中国 梦。杨振宁说,这不能用一两句话来讲,但我相信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乐观的,我认为中国梦会实现。莫言则延续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述风格:“我在网上看到有征集去火星的志愿者,中国人报名的很多,这也表达了一种梦想,到天上去。” 对话结束后,5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围绕理想、奋斗、勤奋、贫穷、年轻人成才等话题提问。最后,对话者和主持人分别寄语年轻学子,范曾以“诚外无物”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莫言则引用了王蒙的书名“青春万岁”,杨振宁沉吟许久说“最想说的是,自强不息”。 分享到: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1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笑对磨难 拥有财富
jldxwsj2000 2013-5-7 12:10
追求生活的圆满是人生的良好愿望,然而真正实现这个愿望,又何其难啊!漫漫人生失缺和倾斜永远存在,于是出现不满足和痛苦。 在形式上,你有满意的爱人和美满的家庭,但事业不一定顺利;你事业上大有可为,却不免失去家庭的温馨;你有平稳的家庭生活,不一定懂得爱;你有爱,但并非拥有幸福。 …… 人生之路,常常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在内涵上,你当怎样把握生活的哲学问题?你将怎样直接面临严肃的人生?面对生活的考验,你当怎样摆放自己的位置?   人不怕痛苦,只怕丢掉刚强,人不怕磨难,只怕失去希望。面对风风雨雨,有这样的路可走 去认识大海。这是人生旅途中一条清醒畅通的路。在广阔的海洋里,你能清醒地认识恨、忧、愁。把经过的每次大风浪,看作是生活的一种新尝试,看作是生命的一个新光环。把遇到的每次大冲击当成人生的新课题。每冲破一次危机,你便增加一分生活的勇气,每征服一个难题,你就赢得一个成功。 何谓痛苦?我理解痛苦是超出人的承受能力之外的东西。痛苦和磨难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生活中没有阻力,人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旅途上没有艰险,人生就没有滋味。人生还有一条路会让你丰富 多彩,那就是: “ 走访 ” 艺术之乡。这是另一个美妙的世界。   “ 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你惊叹人的奇想比喻。 不管是豪放的画笔,还是细腻的雕刻,无论是 “ 斗牛舞曲 ” ,还是 “ 二泉映月 ”…… 一句话,只要是有魅力的艺术,就会给你一分享受,一分轻松,一丝深悟,一丝慰籍。经过艺术的浓缩的生活,给人启迪和鼓舞,它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衡量社会生活的美、丑、喜、怒、悲,指导人们更深刻地看待昨天、今天和明天。没有什么比生活更富有,更生动,更崇高了,心中有了这杆秤,还怕称不出失意、坎坷、痛苦、磨难的力量!
个人分类: 哲理文学|1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jldxwsj2000 2013-5-6 20:16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远离消极的的人吧!否则,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梦想,使你渐渐颓废,变得平庸。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古有“孟母三迁”,足以说明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落去飞翔的本领,怎能博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你很优秀,不要由于周围那些消极的人影响了你,使你缺乏向上的压力,丧失前进的动力而变得俗不可耐,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就要和野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 一个人的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围的朋友决定的。朋友越多,意味着你的价值越高,对你的事业帮助越大。朋友是你一生不可缺的宝贵财富。因为朋友的激励和相助,你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
个人分类: 哲理文学|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学比哲学更有洞见,from sartre wikipedia
yue 2013-4-17 22:04
Taking a page from the German phenomenological movement,he believed that our ideas are the product of experiences of real-lifesituations, and that novels and plays can well describe such fundamentalexperiences, having equal value to discursive essays for the elaboration ofphilosophical theories such as existentialism.
个人分类: 法学|1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命运的悲剧
sstone2009 2013-4-7 23:14
夏冬妮患的是弥漫性撒谎恐惧症。心理治疗师告诉她,这种病十分罕见,又很难治疗。对夏冬妮来说,问题的严重性或许不在于疾病本身,而在于她无法控制自己内心底的想法,当她每次试图隐瞒真相时,总会备受心理的折磨,面红耳赤、心跳加剧、脑子一片茫然,甚至会晕倒过去。夏冬妮在这样的阴影里度过了中学、中专、进了工厂、下岗后又进了街道工作;在经过了许多次恋爱后,嫁给了一个送奶工杨开顺。能说会道的送奶工给了夏冬妮几年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她在满足中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学会了煲很味美的汤、做样式不断翻新的菜。送奶工在夏冬妮朋友的帮助下,成了鲜奶公司的经理,后来居然与公司女会计携巨款消失了。不久,另外一位同样能说会道的学长毛安进入了夏冬妮的生活。又几年过去了,夏冬妮突然发现那本珍贵的集邮册不见了,那是她的父亲在自杀前留给她的,父亲生前,她就十分喜欢,常常偷偷地翻看;父亲去世前,还在里面夹了一封留给她的信。邮册被毛安拿走了。不久,杨开顺被抓了回来。那天,夏冬妮去看过杨开顺后回到家里,问毛安邮册在哪里。毛安被逼问急了,使出惯常的伎俩,他走到阳台,一半身在外,要夏冬妮相信他。夏冬妮又一次软了下来,她本想去拉他,结果…… 记者赵萧萧在女子监狱里采访夏冬妮。夏冬妮一定是这个世间善良得有点可怜的女子了。她实在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关于自己和自己亲人的悲剧,那样活生生在自己的生活里演绎。最后,按照小说的演绎,夏冬妮成了杀人犯。 小说里的另外一个主人公马丁,与夏冬妮好不相干。因为暗访书报店的盗版出版物,赵萧萧认识了马丁,因为他是几十所书报店,唯一不卖盗版的老板。马丁与夏冬妮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马丁没有弥漫性撒谎恐惧症,相反,他把自己的许多以往的身世隐藏得很深,他安静地经营着他的书店,安分守己,在赵萧萧遇到困难的时候,甚至成了保护她的朋友。当之前的一位朋友秃子突然出现在马丁的新的生活里的时候,他异常紧张。秃子渐渐地威胁着马丁的生活了。马丁开始为他周围的人担忧,他的妹妹马瑶、赵萧萧、那个依赖他生活几年的周丽英。马丁决定同意跟秃子重出江湖,他们去了一个黄河穿过的城市,在那里等征婚广告。几天后,有鱼儿要上钩了,他们很兴奋地喝酒,秃子醉了。马丁“拿出尼龙绳,套在秃子的脖子上”。在最后时刻,马丁决定给赵萧萧打个电话,他“睁大眼,凝神屏息,一个键一个键地摁下去……” 马丁与夏冬妮不同,他应该曾经是彻头彻尾的坏人,至少是很坏的人,但是现在,他努力地按照正常人生活,做点正当生意,自食其力,他还想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但他无法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演绎生活了。按照小说的演绎,马丁也成了杀人犯。 胡学文《红月亮》(长篇小说)读后。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2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恭喜:贾平凹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热度 1 xpzhan 2013-2-26 06:31
喜欢贾平凹甚于莫言。他的作品读起来更有消遣的感觉。这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33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文学名著里经典的30则开场白
热度 1 xupeiyang 2013-2-17 21:39
【文学名著里经典的30则开场白】好作品往往有一个难忘的开场白。( @ 经济观察报 -书评 整理)你最偏爱哪一个?你还读过哪些好的?欢迎分享!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743 次阅读|1 个评论
环形回文诗:机器文学新进展
yangleader 2013-1-30 23:57
环形回文诗 ―――机器文学新进展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在北京连日雾霾的启发下,借助计算机,仿照古代大文豪苏轼的“璇玑图诗”,俺用如下图中的 20 个字,写出了至少 30 首诗,它们的主旨都是痛批环境污染。不信?你自己读读吧! 盼望有更多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高手来深入研究此课题,但愿有朝一日能够破解苏轼“璇玑图诗”,甚至能够破解苏蕙“璇玑图”,即,用计算机轻松画出类似的图,写出类似的“璇玑图诗”。 我的环形“回文诗图”是: 云 霾 烟 痛   尘 惊     黑 漫       雾 贫         病 毒       断 风     心 隐   胸 叹 哭 吟 从图中任意一个字开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读得五言绝句 15 首;再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可读得五言绝句 15 首。总共至少三十首。 逆时针旋转例诗五首: 云霾痛惊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 霾痛惊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云。 痛惊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云霾。 惊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云霾痛。 漫贫毒风隐,叹吟哭胸心;断病雾黑尘,烟云霾痛惊。 顺时针旋转例诗五首: 云烟尘黑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 烟尘黑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云。 尘黑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云烟。 黑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云烟尘。 雾病断心胸,哭吟叹隐风;毒贫漫惊痛,霾云烟尘黑。 注:我们即将推出一款计算机写诗软件,其玩法是:玩家自己先写一句四言(相应地,五言、六言或七言)回文诗句,再选定自己希望的意境(比如,“送爱人”或“送朋友”),那么,计算机将在瞬间自动生成若干环型回文诗图,供玩家享受并从中阅读出多首四言(相应地,五言、六言或七言)回文诗。(当然,如果玩家不会写回文诗句,或者玩家想更轻松一些,那么,他也可以仅仅随意选取 4 (相应地, 5 、 6 或 7 )个韵,然后,再确定自己需要的意境就行了)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5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根本不需要文学小说
热度 1 Bobby 2013-1-30 20:08
其实中国根本不需要文学小说,每天的新闻比小说还小说。看看衣常“卧谈”,看看奇女子赵斗淫官,虽是新闻和实录,但离奇曲折, 跌宕起伏,情节发展超越专业作家的想象力,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比任何一个小说形象都血肉丰满。中国的专业作家根本不需要创作,只要将新闻编辑一下就是一本好小说。我们也不需要看文学小说,每天跟踪新闻就是在阅读文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2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华尔街日报:不该错过的五本中国书
fish1968 2013-1-20 14:08
当中国小说家莫言意外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中国文学界也随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虽然这个人口大国出了像《道德经》和《孙子兵法》这样的名著,但中国书籍在西方出版界的表现仍乏善可陈。幸运的是,西方出版商并未因此而放弃对一些最受喜爱的中国作品的翻译工作。 但在众多的书籍中,尝鲜者该从哪本着手呢? 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实时报”栏目请教了《人民文学》(People's Literature Magazine)英文版杂志《路灯》(Pathlight)的编辑。《路灯》致力于翻译《人民文学》杂志与翻译网站Paper Republic联合出品的中国新小说与新诗歌。以下的五本中国书籍都由《路灯》工作人员力荐,第一本的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天堂蒜薹之歌》(Garlic Ballads),作者:莫言 Arcade Publishing 在埋头开始完整地阅读一部莫言的小说前,读者若想对其作品风格有所了解,他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去看看张艺谋根据莫言小说改编拍成的电影《红高粱》(Red Sorghum)。而对于那些热衷于长篇小说的读者而言,《天堂蒜薹之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就曾建议,阅读莫言应当从这部小说开始。 《天堂蒜薹之歌》曾在卷首引用了一段斯大林语录──虽然莫言在第二版的前言中承认那段话是他自己杜撰的──但这仍引发了公众对他新一轮的批评。 一直以来,小说家都试图与政治保持距离,但小说本身却永远无法脱离政治而单独存在。小说家都极度关注人类的命运以至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的悲剧也因此而生。 《天堂蒜薹之歌》取材于1987年发生的真实事件:贫困的农民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大量种植蒜薹,结果蒜薹滞销、烂在地里。农民因此冲击了县政府办公室,抗议过高的税费、过路费及规费。这部小说一开始就描绘了抗议活动领导者之一的高羊被逮捕、被拷打的情景。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他瞎眼的女儿面前。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切换场景,讲述了一对注定永诀的恋人──高马和方金菊──与非法包办婚姻抗争的故事(金菊在这桩婚约中被许配给一位比她年长许多的男人)。 就像莫言其他的长篇小说一样,《天堂蒜薹之歌》将活生生的现实与超现实的意象融为一体,描绘了官僚权势的贪赃枉法之为与农民个体的悲凉窘迫之态,并将其置于长期渐变的历史悲剧大背景中。 ──布伦丹•奥卡尼(Brendan O'Kane),翻译网站Paper Republic联合创始人及《路灯》杂志特约编辑 《丁庄梦》(Dream of Ding Village),作者:阎连科 Grove Press 《丁庄梦》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它却架构在真实的“卖血潮”之上。“卖血潮”风行于过去的二十年间,由于很多人在卖血过程中接触了受 感染 的血液,致使 艾滋病 在中国农村蔓延开来。阎连科在小说中将个体的故事放大:丁村前任村长在血头丁辉的哄骗下踏上了卖血之路,即便那时他连在田间劳作的力气都已消失殆尽,也依旧在卖血。 虽然阎连科在写作表达情感时用的好像是同一种腔调、且常常用恢弘的笔触描绘死亡与苦难,但《丁庄梦》这部小说却因以著名的“阎式”嘲讽口吻洞察人情而可读性极强。他对现代中国农村地区愚谬生活的刻画绝对不吝笔墨且饱蘸深情。这部小说也因此类细节而出彩,比如,那些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丁村的农民,却在离世时躺在了刻有繁华胜景图的棺材里:“是大城市的胜景图。如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电视塔,广州的大宾馆,还有哪些大城市的商业街,繁华道,跨江桥、百货楼、喷泉池,这些等等的,七七八八的。” 当 艾滋病 潮席卷阎连科的出生地河南省、并广泛地影响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时,他的这部致敬之作就更令人动容。这个冷峻残酷的故事由辛迪•卡特(Cindy Carter)翻译,她的笔触流畅、文风老练,切中主旨要害且常常直指人心,字里行间有时还透着诗意。(辛迪•卡特是Paper Republic联合创始人之一。) ──刘欣,《路灯》杂志英文执行编辑 《马桥词典》(A Dictionary of Maqiao),作者:韩少功 Dial Press 在陈朽的当代中国文坛,《马桥词典》是一部受人青睐的先锋之作。整部小说通过讲述古往今来一系列丰富动人的小故事呈现了史诗般的历史,其结构紧凑,语言精辟。《马桥词典》以词典的形式收录了湖南一个小村寨──马桥──的方言。全书共录有115个当地词条:从“磨咒”、“公地(以及母田)”到“背钉”、“晕街”,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从纯词典的形式延伸扩展、过渡为由一个个小故事拼绘成的大图景,饱含意蕴。虽然《马桥词典》的故事内容及背景与其他一些中国小说相似,叙事者是一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到农村的知青,但作者选用的叙事文体却让世人眼前一亮。 简言之,用词典的语言来写小说的方式使这本书与众不同、引人入胜。虽然很多中国小说都自诩继承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传统,但《马桥词典》诠释的这种风格才称得上纯正到位:将熟知的世界描绘成一幅异乡的摸样,通过对每个词条进行耐心、细化的定义来深化语义的神秘意蕴,以这样的方式引领读者在字里行间探索领悟。 ──艾瑞克•阿布 汉森 (Eric Abrahamsen),Paper Republic联合创始人及《路灯》杂志编辑主任 《活着》(To Live),作者:余华 Anchor Books 即使你已看过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拍成的电影《活着》,你也应该再去读一读1993年的原著小说,内容精彩不该错过。不论是电影还是小说原著,你都能读到真正的余华,因为他亲身参与了影片《活着》的创作过程。相较而言,他的原著小说要沉重得多:主人公福贵一生浮沉起伏,出身为地主少爷的他最终沦为贫苦佃户,生活日渐潦倒。 尽管《活着》烙有悲剧故事的特性,但它还是跳出了现代中国文学作品惯用的“乡土苦难”的老套模式,从众多庸作中脱颍而出。这部小说讲述了福贵及其整个家族在20世纪中国政局风云变幻中浮沉起伏的过程:从民国时期到共产党执政,从大跃进到文革时期。故事揭示了有关苦难本身的思考以及人类精神上所依仗的、用来减少人生痛楚的大量财富。 这部小说不是苦难本身的简单堆积,而是一次对苦难剖析的尝试。作者试着用清晰的思路解读苦难的事实,他的解读因为这个论断而得到深化:即坚持不懈的尝试本身是值得的。从这个层面上讲,读《活着》带来的满足感可与阅读存在哲学相提并论,但要留意那些情感丰盛的抓人字句,它们可能会让你的感情决堤、彻底击垮你的内心防线,这是我的切身感受。当时,我在一次公路旅行中读了这本书,看到动情处眼泪便像决了堤的洪水,那情景让与我结伴而行的人不知所措。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认识余华,所以我只能指着手中的书说,“讲的是中国,伙计。” ──约书亚•戴尔(Joshua Dyer),《路灯》杂志特约编辑 Endure(英译本),作者:北岛 Black Widow Press 一百多年来,清远琴音与浆声灯影中的故友相聚并不是中国诗歌关注的焦点。但在英语语境中只要一提到“中国诗歌”这个词,人们似乎还是会联想到这些。这对中国诗歌不公,也令译者蒙羞。就像中国古诗词一样,当代中国诗歌在题材选择与审美观上都促进了20世纪中期英文诗歌的发展,它也为现在的诗人创作开辟了新径。1978年迄今为止,曾背井离乡的诗人北岛在中文诗歌界最为知名,他的作品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一致认可。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曾涌现出互相对抗的时代思潮,北岛在这些思潮中如先知一样写作发声,他的诗歌创作也超越了时代局限、步入到一个新境地。 Endure是一本收录了北岛作品的最新英译本诗集,由诗歌翻译家克莱顿•埃什尔曼(Clayton Eshleman)与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in Hong Kong)助理教授、译者卢卡斯•克莱因(Lucas Klein)合力译成。收录其中的诗歌均是精选之作,代表了1970年代至今这段时期北岛最好、最重要的诗作。《Endure》汲取了之前英译本的一些灵感,但在语句清晰度与诗学思想重建方面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前辈。这本诗集甚至还在附录中收集了克莱因与埃什尔曼在翻译过程中交换意见、共同探讨的电子邮件。Endure不单单是一本重要的书,更是一本好书。 ──迦南•莫尔斯(Canaan Morse),《路灯》杂志诗歌编辑 ▲ 不管世界有多么喧嚣,阅读让我们的心灵宁静;无论世界有多少纷扰,那些书悄无声息地慰藉着我们的心灵。人生就是在几十年的光阴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临走前回首一眸,那楼里还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生命中的往来让我们看到世态,看到人心,另一个自我仍可以宁静的微笑。 我也看过电影《活着》,看完之后深深叹息,那是张艺谋能成为大师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至今最好的电影之一,但它还是没有原著本身更深刻,余华的 《活着》以不见波澜的如椽巨笔,写出了力透纸背的一种人生悲凉与震撼。北岛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蕴藏着很深的哲理 ,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今影响最大,也最受国际承认的中国诗人。布朗大学校长路斯·西蒙斯在为北岛颁发文学博士(Doctor of Letters, Litt.D.)的褒奖词中说:你用深邃的、充满力量、让人难以忘怀的诗句,向你的祖国和世界发出了声音,谱写自由和表达的乐章。
个人分类: 书间道|1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言”是另一种方式的敢言
热度 6 niehuihua 2013-1-18 12:32
我曾经是一个文学青年。上大学之前,作文一直很好,写过诗歌和小说。上大学之后,学了经济类专业,但仍然关注每届“矛盾文学奖”,只是看的文学作品更少了,大部分时间都看经济学论文了。但我一直希望,好的经济学作品能够象好的文学作品一样,故事扣人心弦,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诙谐幽默,视野冰河千里。可惜,在经济学越来越象“科学”的今天,这样的经济学论文早已绝种了,今天的经济学论文都是标准的“八股文”。从文学价值上判断作品的好与坏其实非常简单,在我看来,凡是能够一眼看到头的作品都是烂作品。好比一部电视剧,乡村妇女看第一集,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这个人肯定是坏人”,那完蛋了。很遗憾,经济学论文都是如此,简直毫无美感!也因为如此,尽管我热爱经济学,但我依然钟情一些文学作品。象《白鹿原》、《叫魂》,都我眼中的一流作品。经济学可以更象科学,但是在叙事方式上,至少应该保留一点“社会科学”的美感,至少应该给读者一点点想象空间,让读者有“第二次创作”的权利。我现在捍卫这种理想的经济学写作权利的唯一方式,就是在《经济学家茶座》上发表经济散文或经济评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写,而无须考虑“匿名审稿人”的感受。甚至在某些约稿的经济学论文中,我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写作方式的个人偏好,但这样恣意妄为的机会还是太少了。 我进一步思考,更大的“名气”是否就意味着更大的表达自由?将这个问题放在当下中国的情境下考虑,我发现这个结论显得太幼稚了!所谓“我手写我口”,尽管在形式上可能会因为个人名气而有不同的自由度,但是在内容上人人都顶着有一块“透明天花板”,而且不同领域完全是“五十步笑百步”。在意识形态约束方面,搞理科的可以笑话搞文科的,在文科里搞经济的又可以笑话搞法学的,搞法学的只好去笑话搞文学的。不得不承认,文学创作可能是“禁区”最多的领域,只要看看每年被枪毙、阉割、封杀的电影就知道了。 但是,作为非文学写作者,且慢保持这种优越感。看了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丰乳肥臀》之后,作为经济学者的我,首先是感到在表达勇气上的羞愧,其次才是对作品价值的震撼。首先,光是这题目,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是一个“雷区”。即便在今天,在中国的经济学领域,我们几乎看不到这样大胆的题目。不须学术期刊的编辑动手,我们早已学会了条件反射式的自我阉割。比如讨论腐败问题,我们绝不会写下诸如《腐败源于集权》这样有勇气的论文题目,而是将几个不痛不痒的关键词串联起来,比如《腐败、官员行为与经济增长》,连《腐败、民主和制度》这样的题目都不写出来,或者写出来也会被编辑改掉。我们还可以辩解说,这是国际经济学论文的惯例,但我们绝不会提及国际经济学论著也有很多大胆的题目。比如,当今经济学界的明星教授 Acemoglu 与合作者 Robinson 教授合写了一本《专制与民主的经济起源》(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这样的题目不仅在中国不允许写作,甚至连直接翻译都不行(在中国出版时被译为《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更让人纠结的是,这两位教授最近又出版了一本专著《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Why Nations Fail ),这让国内的出版社和翻译者情何以堪? 其次,重点要说内容,那就更让我们羞愧无比了。《白鹿原》只是从民国时期写到解放初,但《丰乳肥臀》却是从抗日战争写到国共内战,从大饥荒写到文革,从改革初期写到 1990 年,跨度之大、人物之多、剧情之杂,罕可匹敌。最重要的是,莫言以直接的方式描述了那些时代最阴暗、最残酷、最无耻的事情。这些事情在正规的中学教科书上,几乎完全绝迹。但我相信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因为它符合人性,符合逻辑,也符合严肃学者们提供的各种证据。如果莫言在写作此书的 20 世纪 90 年代不是早已成名,我怀疑这样大胆、深刻的伟大作品今天也难以面世。因此,莫言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他还获得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政府居然允许对莫言进行正面宣传,使更多中国人有幸通过莫言的作品了解历史的真相,理解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经历的种种苦难,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我不清楚这样的作品在面世之前和之后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但是我们可以想象:首先要突破自我阉割的精神局限,其次要策略性地保护自己表达的权利,并最终获得正统话语权。没有一件是容易的事情。因此,我非常赞同文学评论家刘再复教授对莫言的高度赞扬,他说“ 只要阅读一下莫言的作品,就会明白莫言在作品中表现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最高的道德勇气和道义水平 ” 。当然,人无完人,相比之下,抄写“延安讲话”和歌颂重庆“唱红打黑”即便不是微不足道,至少可以说瑕不掩瑜。 “莫言”,其实讽刺性地表达了知识分子对直言的诉求,也是莫言本人以文学作品来“敢言”的成功案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没有莫言的勇气,更没有莫言的运气,但是至少应该有尊重和学习莫言的正气。在当下的中国,尽管“透明天花板”依然存在,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试图蹦得更高,“天花板”本身也会变得更高。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躲避“天花板”,那么这块“天花板”就会越来越低,直到大家都趴着,甚至跪着。自由,应该就是这样自我增长的。
7061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