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读书无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书本无用,可我偏要读
热度 7 sucreal 2015-2-27 01:21
近日,上海大学王磊光博士的一篇《返乡笔记》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http://sh.qq.com/a/20150226/013451.htm 。在评论中,“读书无用”的观点又摆在了人们面前。那么,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有用”。现在社会上评价一样东西有没有“用”,经常理解为能否给人带来利益,这个利益无非就是“富”“贵”二字。如果把求取富贵当成“有用”,那么,我说读书有苦,读书有乐,可读书就是没有“用”。 一方面,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而知识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了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我们通过读书来获取相应的知识,必须要我们付出时间,付出辛劳,正所谓“十年寒窗苦”,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可见,读书有苦。另一方面,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感受美,感受智慧,感受历史的深厚,感受世间的沧桑,我们从读书充实自我,满足求知欲,获得成就感,从这个角度讲,读书也有乐。 但是,读书能让人求取富贵吗?可不一定! 首先,知识改变命运,不是读书改变命运。人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就有机会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价值,取得更丰厚的回报。但是,读书只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很多情况下甚至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率的手段。我们早就总结出“纸上得来终觉浅”,总结出“尽信书不如无书”。获取财富有获取财富的条件,这种条件不是靠读书就能满足的。很多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进入社会才发现,社会上有得是书本上没讲到的知识。如果说获取财富算“有用”,那读书可不就没用么。 其次,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不是你晋身的阶梯。很多人沉浸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里,以为读书就能获取权力。权力有权力运转的规则,读遍权谋的书籍,也未必能参透权力的规则。前段时间有很多官员热衷于获得一个学位,殊不知,获得学位只是他们那套 升官 “组合拳”中的一个招式而已,他们不是真的要读书,只是在遵守一个权力的规则,等这个规则有转换,读书这件事也就丢弃一旁。如果说攫取权力算“有用”,那读书可不就没用么。 我们一直在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怎么能没用呢,“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激励了多少读书人。可是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么?苏秦归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的时候,他的黄金屋呢?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时候,他的千钟粟呢?《儒林外史》里马二先生说得好:“(就是孔夫子在今)就日日讲‘言寡尤,行寡悔’,哪个给你官做!”分明是做官才有颜如玉、黄金屋、千钟粟。现在我们把高考异化成了“现代科举”,考得好的学子要在乡里披红戴花。你考上的时候给了你举人的待遇,等你学成回家,乡亲们发现你一点权力财富没有还是穷秀才的落魄样,自然要说“读书无用”。现在流行的“读书无用”,其实也是对封建时代“读书万能”的否定。 要想破除“读书无用论”,先要破除“读书万能论”,读书并不一定使人富有,读书也并不一定使人高贵。读书上学是个人的选择,我们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为了获得快乐而读书,不是因为读书能让我们富贵。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现在如果有人问我“读书有什么用”,我也想跟他说一句:“何必说‘用’!我自己愿意而已。”
3087 次阅读|6 个评论
知识并非来源于经验,兼谈读书无用论
热度 16 yangguoxue 2014-2-15 19:52
在古代中国,关于读书的争论基本不存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根深蒂固。整个社会,对于读书,对于文字、知识有着天然的敬重。 古中国没有发达的官学体系,但是私人办学的私塾教育却异常的发达。富人家里办了学,请了先生,同时也会欢迎亲戚家的小孩一起来,甚至也欢迎周边的小孩一起陪着子女念书。过去中国的教书先生们也是很受欢迎的,这些先生虽然可能大多是科举的落榜者,但是只要取得一点点的功名,哪怕就是个秀才,不能授官,那也是受人尊敬的,在某些朝代还享受未革功名之前不受刑的待遇。对于此情此景,陈独秀曾经用过一句很粗俗的话来形容:“去到考场放个屁,也替祖宗争口气”。 “读书无用论”当然不是现在才有的,在“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其实也同样流行类似的观念,比如过去有很多话来讽刺这些读书人空谈不切实际,像“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等等。 但无论如何,对于读书这件事本身,中国人还是有一种天然的信仰,家庭里的教育也依然以此为准绳。一直到今天,这种传统的观念,对于中国社会也还产生着影响。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尤其是近代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兴起,读书这件事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的。因为大学生难以找工作,“原子弹不如茶叶蛋”,“读书无用论”等不再是细枝末节了,似乎成为了一种可以与传统观念抗衡的大观念,类似的争论也热闹起来了。 个人感觉,无论是中国人传统的“读书当官信仰”,还是近现代的功利主义,这些对读书的理解都很实在,实在人,读书就为了当官、挣钱。近现代以来,中国开始学习西方,而从民间读书有用还是无用的争论来看,一些人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表层。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 :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因为,如果不是通过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则由它们自己引起表象,一则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连接或分开,这样把感性印象的素材加工成称之为经验的对象知识,那么知识能力又该由什么来唤起活动呢?所以按照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知识是先行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 但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以经验开始的,它们却并不因此就都是从经验中发源的。 因为很可能,甚至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通过印象接受的东西和我们固有的知识能力(感官印象只 是诱因)从自己本身中拿来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对于我们的这个增添,直到长期的训练使我们注意到它并熟练地将它分离出来以前,我们是不会把它与那些基本材料区分开来的 ” 康德认为感官印象和知识能力共同作用才形成经验对象及其知识的,知识能力是人的先天能力,在运用这个能力去形成知识时,知识中势必会留下知识能力添加到其中的成分和痕迹。这看起来就好像雕塑,雕塑有两方面组成,石料(也就是印象)和雕塑家(就是知识能力),单独的石料不经过整理就不能形成雕像(经验对象),它只有通过雕塑家的构思、设计和雕琢,最终才成为雕像,成为一个完整的经验对象;雕像是美的,这就是经验对象的知识;这个雕像中由雕刻家放进去的美,还有雕刻家个人的雕刻风格,比如细腻或粗放等就是知识能力对经验知识的增添。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是只能看到雕塑作品表象的人,但是他们永远看不到作品中的个人风格与特点,这其实是普通工匠和雕塑家的差距。 类似的很多人把读书看作一种对过去经验的传承,仅仅是理性思考有用还是无用,这并没有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和精髓, 起码在我看来,“有用”还是“没用”的提问是很可笑的,我是不屑回答这样的问题。某些“不读书而成功”的经验并不能看作不读书的根据或者理由,因为这经验背后的“知识能力”旁人未必具备。 在我看来,解决读书无用论的迷思,一方面需要社会的努力,让念不起书的人都念得起。另一方面就是文化建设,这种建设不是经验的,例如“某某人读书当了大款”,“某某人当了大官”,“某某人成了科学家万人敬仰”,而应该是先验的,类似国学和宗教带有信仰和引导性质的哲学。当然,这种信仰不能像古代一样成了“高人一等”的迷信,可以考虑从兴趣和爱好、良好习惯出发,鼓励国人多读书,读好书。
6114 次阅读|26 个评论
英国纪录片The Up Series验证“读书无用”
热度 1 lcqq 2014-2-14 22:36
http://en.wikipedia.org/wiki/Up_Series The Up Series is a series of documentary films produced by Granada Television that have followed the lives of fourteen British children since 1964, when they were seven years old. So far the documentary has had eight episodes spanning 49 years (one episode every seven years) and the documentary has been broadcast on both ITV and BBC. The children were selected to represent the range of socioconomic backgrounds in Britain at that time, with the explicit assumption that each child's social class predetermines their future . Every seven years, the director, Michael Apted, films material from those of the fourteen who choose to participate. The aim of the series is st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7 Up as: Why do we bring these children together? Because we want to get a glimpse of England in the year 2000. The shop steward and the executive of the year 2000 are now seven years old. 搜狐视频: http://tv.sohu.com/s2014/56up/ =================================== 下面博文原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f96b3c0101k7my.html 十四个孩子的50年不同人生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 我听说这片子有一年之多,因为是完全的真人秀,所以相当好奇,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片源,终于在搜狐视频见到这片子,2012年他们也完成了56岁的拍摄,所以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这150分钟里,我们可以窥见到普通的英国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遗憾地是,真的证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个很火热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 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在我们的国家,那个二十年前就出来打工而子女留守老家的这群体,作为父母远离孩子也没有时间精力管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提升孩子,他们只是艰难地活着而已,而他们的80.90后孩子依然随便上点学到了中学就辍学然后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来打工,然后依然在繁华城市的边缘被压挤,这群人中除非立志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还是有,但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部英国真人秀电视纪录片也是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里面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表象去推断本质的原因。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7岁的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毕业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另外一农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一个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有压力的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我们中国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主要说的是遗传和潜移默化,大概也表达了不同物种之间这难以逾越的某种界规吧 。除了结论真的让人感叹甚至让人有些不甘以外,我还明显地发现了以下值得感兴趣的几点。 一、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 在片中,精英阶级的andrew和john老到56岁依然还保持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美国教授nick夫妻晋升为精英阶级,公务员peter夫妻作为中层里面的佼佼者,体型明显较好,有几个甚至说得上修长精干;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几乎都成了胖子秃子,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而这些底层阶级父母生的孩子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都是肥胖的,虽然现在他们还只有20来岁。 可见,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吧,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深思。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你连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二、除了母体的家庭环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张牌。 诚然,前面有说,绝大部分人基本都没跳出社会的等级的既定魔咒,但还是也有例外的。举两个例子,任何人都会注意到有个叫neil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他有个小学同班同学是电影中的考上牛津数学系的bruce),neil在在7岁的镜头里他非常灿烂地叙述着他不着天际的奇异的剑客或者花朵蝴蝶飞之类的梦想,甚至14岁的镜头下也是一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好教区飞速而过的阳光灿烂少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因为精神有了问题,他辍学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虽然最后在56岁的时候以反转的姿态做了某个地区的议员,但依然是个贫苦的拿着救济金的议员,他平时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辅助祭司也仅仅能让他活着,他对着镜头从来都没有过高的奢望,说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他可以做下去赚到钱的更好职业,他骨子里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了。片子一直没说他的精神问题是他的天生遗传问题还是后来因为家庭环境压迫所致,总之,这个人物看了让人相当悲凉。如果他性情没有问题,他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可以顺利走在中产阶级有尊严的轨道上的。 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贫民窟,住在寄宿学校里,7岁时候出现的那张悲凉的脸让我很难忘怀,他叫paul。他7岁时候谈不上什么梦想不过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罚站之类。他的忧伤无助的小脸在1964年的黑白镜头下让人心痛。他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无一技之长,也无足够的毅力坚持,或者也因为就业环境不佳,他频繁地失业,换工作,到晚年的时候已经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他到底是因为家庭环境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小时候的那张脸让人怜悯并心里发冷,因为这都可能只是与他的童年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三、婚姻可以拯救一个人,尤其是女人 在电影中,女人的幸福主要与情感与婚姻有关,事业在里面的比重很小。中产阶级里面有三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著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在56岁的时候坦然地说出:虽然自己是一本也许不怎么好看的书,别人(观众)既然翻开了,但是还是会有惯性一直读下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话放在女权主义那里不好说对与错,但是放在这个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那些在7岁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说要结婚要几个孩子的女人,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写下了这些篇章,只是个中滋味大相径庭。婚姻甚至重塑了她们的第二次生命。那个苏在这些女人中显得相当年轻有活力,无论容貌还是精神在这群女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婚遇到的让她幸福的男人,和一路向上的事业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当然也创造了较好的物质环境吧。而其中有个女人在56岁的时候衰老得惊人,家庭一般又遭遇失业,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刻下深深的痕迹。 父母的糟糕的婚姻会伤害一个孩子,给他们人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记,但其实好的婚姻也可以拯救一个男人,比如上段中写的那个7岁就脸呈忧伤之色让人心痛的白人贫民男孩paul,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婚一直说不会结婚不考虑这事情,后来去了澳洲,看起来很英俊,长大到28岁以后幸运遇到一个阳光的女人,这女人支撑他走过了后面的几十年的岁月。虽然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想逃避,想消失,但是最后他的妻子用自己的方式固定了他,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温暖,让他留在这个完整的家庭里继续尽责。如果没有这个妻子的话,这个从来就一脸悲凉的对人生无望恐惧的孩子又被伤害了自尊心又没有自信的男人不知道晚景会如何地悲凉也很难预测。而他的女儿终于也考上大学主修英国历史,一家人重回英国游览的时候也很让人感叹。 四、一个家庭中孩子数量的的多少确实与生活品质大有关系。 在电影中,精英阶级的人基本只生个两个孩子,在优生优养子女之外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自己的人生进行自己的理想规划,比如喜爱园艺、带领板球队、组建乐队等,他们的孩子都按部就班地上中学大学、毕业以后也有很不错的体面高薪的工作。而底层阶级的那些长大后很容易生个三五个孩子,两段婚姻甚至更多,因为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冲动无序而导致孩子们更无序地出生,甚至他们年轻的儿子在也很年轻甚至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也会生了三五个孩子。因此他们还未到衰老的时候甚至只有49岁就已经是一大堆小孩的爷爷奶奶了,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电影中他们被一大家子围着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闲,有白人也有有色人,他们在五十六岁时候为自己的儿女辈找到了一个体面的工作比如邮递员而感到很欣慰,如果偶尔家族出现了一个大学生,则更是满面荣光。按照推测,他的子女应该基本是我们所说的80后。 那些结婚的人基本都是找的是门当户对阶级的人,这很正常,一个人在自己所属的阶级里有更广泛的人群交集和价值共鸣,里面精英阶级和上层的中产阶级在婚姻上倒是更为稳定,是因为理性的选择还是物质的保证?而其他很多人在35——42岁左右的时候经历了离婚再婚的过程。当然,一段失败的婚姻会让人生更为不幸,除了让人对婚姻的某种信念散失而让人觉得沮丧,更是因为修正上一段错误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上段婚姻又留下一堆要负责的孩子而爸爸们也都不知道去了哪里的话,这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理性的人是更容易具有幸福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握中?还是感性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生活,走到哪里算哪里,随心所欲?或者,表面上的有序看起来乏味无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却有游刃的空间,而表面上自由随心却带来后续的混乱,最终是否能拥有自由和惬意却是未知。所以这个让我们深思,我们羡慕的不仅仅是精英阶级表面上所拥有的更为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或者更要研究他们能拥有并保持传承这种实力的潜在的那种特质。 从42岁的时候开始,他们的生活基本已经没有了什么变化,人生的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孩子们已经长大再教育已经来不及,而自己年华老去追求事业和爱情都已经力不从心,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剑指江湖的有志少年也变成了今日平静祥和的头发稀少的中老年男人,那些曾经愤世嫉俗的女孩也成为现在淡淡评阅自己人生的中年娴静妇女。在这个年纪,人生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回首过去,他们都很惊讶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他们仿佛都基本满意如今的人生,只是不满意又能如何?他们不会对着镜头后悔的。虽然,电影中,那是在英国的福利性的保障制度下,那些人生活还能得到很有效的保障。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现在这样的保障体系下,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都知道了未来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否更充满信心还是会觉得沮丧? 或许就像剧中人所说,无论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一本书,精彩或者乏味,读着读着,也就读下去了;或者就像局中人所说, 而所谓幸福,就是我们都还在平稳地在这里,没有遭遇到厄运,这也是一种幸福;或者就像剧中人说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会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因为知识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样可以更有力掌控人生;或者如剧中人所说,如果能重新来过,一定不会像当年那么懒,会很努力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那么还是会有很多机会改变整个人生。 如果,如果,不过人生没有如果,在这个知天命的年龄,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
7138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来“跟风”说“读书”和“读书无用”
热度 2 liwei999 2014-2-14 08:55
与其说是“伪命题”,不如说是“歧义”。也来“跟风”说“读书”和“读书无用”。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13/2014 17:55:26 《读书无用论是个不折 不扣的伪命题》 的一帖,可以为科网上的“读书”话题画了句号吧。话题的引子是来自 《我们为什么越读越穷?一个网友的留言》 以及随后的一系列论读书的帖子。 从大的语境看,这些文章里所说的“读书”,并不是说具体的read books的行为,而是在说 教育 、或者说是 教育投资 。有用、无用也有个评估期限的问题和评估范围(对象)的问题,所谓 《国家、学校、大众对大学(教育)的动机是不一样的》 。这样来界定问题,“伪命题”就变成了一个实在的问题了。 从投资的视点看, 教育投资 无疑是个有好回报的领域。这个是有数字证明的。但是这不能适用于个体、适用于短期。短期的、个案的都是赌博性很强的一些东西。赶上了只能说是运气好。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92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书无用论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热度 39 nli2233 2014-2-14 03:56
科学网讨论读书无用,我所读到的博文基本上一边倒地认为,从经济收入上看,读书的不如不读书的,上大学的,不如连高中都没读的,读了研究生的不如只读了本科的。这些博文所列举的例子,无外乎:我同学某某念了本科就出去工作,因为早早自己创业,现在已经是千万富翁了;我邻居某某,连高中都没上,因为娶了富家千金,现在已经身家上亿了;我亲戚某某,大专毕业,因为进了个好单位,现在的收入就连很多大学教授也比不上;我朋友某某,没考上大学,但人家靠着李刚,现在有房有车,可滋润了。 姑且相信这些我朋友,我亲戚,我邻居,我同学的事迹都是千真万确的。但是,如果我说,这些朋友、亲戚、邻居、同学的生活水平,就是中国他们拥有他们那个学历和文化程度的群体的大致平均生活水平,有人相信吗? 你就是一个普通的博士,普通的博士后,普通的青椒,你不是同行当中混得最好的那一批人当中的一员,可是你的眼睛只盯着朋友当中最有钱的,同学当中最滋润的,邻居当中最风光的,亲戚里面最耀眼的,你当然会觉得不如人家。这跟田忌赛马是一个道理。 想想这些群体吧:进城的农民工,每天辛勤劳作,还要忍受城里人的白眼;留在农村种地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的收入也没有多少;城里的下岗职工,有的还要靠去菜市场捡丢弃的剩菜叶过活。你干嘛不跟这些人比比生活待遇,年收入? 我不知道有没有具体的统计结果,但是我相信,在中国,总体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比没有念过大学的群体,平均收入要高;有硕士学位的,比只有本科学位的,平均收入要高。 当然,有博士学位的,不一定比只有硕士学位的群体平均收入更高,但我估计如果不高的话,也不会低太多。这不是中国特有的,而是全球比较普遍的现象。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有二:第一,行业所限。挣钱多的行业,比如商业管理,医生,律师,是不需要读到博士才能获得准入资格的。有很多专业,比如历史、社会学等等,整个行业的收入就比别的行当要低。读到博士,在这个行业里面收入可能算高的,但跟高收入行业相比,还是偏低。第二,培养博士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做研究的,而不是发财致富的。这个道理不用多说。 那些读博士就是为了将来取得高收入的人,还是尽早迷途知返,别念了,把位置给真正热爱科研的人腾出来。 其实,科学网上尽管大家都在说读书无用,但是有谁真的相信这个说法吗?举个例子:有谁会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去读大学而要尽早打工吗?我估计,如果不是没有的话,这样的人应该是极个别的。
个人分类: 心有所感|7137 次阅读|47 个评论
我的反悔:读书真是无用
热度 168 wangdh 2014-2-12 22:43
我的反悔:读书真是无用 (王德华) 对于科学网上时不时会冒出读书无用的言论,且呼喊这些言论的不是博士、硕士,就是博士后、副教授,还有教授在助威。每每读到这些言论的时候,很吃惊,尤其看到还有那么多博士教授们在一边敲边鼓、高呼支持,尽管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言论不奇怪,但自己的心里还是像打碎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所以,不少时候,是写了评论,又删了,又写了,又删了。过一会儿,想表达一个观点,写了几句,就再写不下去了,最后一删了之。但总还是有压不住自己内心的时候,这个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我,就会留下一些胡言乱语。不管是不是正确,表示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这个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说不定哪天自己成熟了,长大了,就懂了这现在无论如何也不懂的“读书无用”的言论。 青春年华的研究生们,春节回家看望父母了,本是阖家团圆、共叙亲情的时候,却不小心听到隔壁自己当年初中没毕业的发小王小二,竟然外出打工带回家20万元。这种现象,高家庄有,马家河子有,梁山泊也有,似乎比较普遍。这个事实太刺激那些从大都市里回来的研究生们了,对他们的打击有点太大了。不是说读书改变命运吗?不是说知识就是力量吗?自己读完了本科,读硕士,再读博士,还有博士后,怎么会到现在都在还向父母伸手过日子呢?欲哭无泪啊。获得学位的硕士们一看那些苦读的博士生们,心里平衡多了,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读博士,有先见之明;大学生们就更高兴了,兴奋得翻三十个跟头,庆贺自己当初没有报考研究生,快乐啊,英明啊。可是,大学生们、硕士生们、博士生们回到农村老家,见到当年初中都没有毕业,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发小们,就高兴不起来了。我靠,我们这些读了书的,有了学位的,要车没车,要房没房,他们这些大字不识一斗的小哥们,怎么都成了大款了了呢?听说小六子还养了好几房,正在家里跟正宫闹战争呢,这让我们的脸面向哪里搁啊?吃着小伙伴们的烧鸡牛排,喝着小伙伴们的茅台、XO,抽着小伙伴们的大中华、万宝路,心里那个难受啊,虽说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也是每每举杯的时候,五味杂陈心中翻腾啊。 听着,看着,我一时间糊涂了,这是当今的现实吗?不是很确定,使劲闭闭眼再睁开看,希望看清楚。我们的大学不是在争世界一流吗?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这样的胸怀,这样的眼光,这点追求,那还有什么希望啊?鼓足勇气站在了高台上,迎着凛冽的北风,顺口说了句风凉话,还是加了冰的:“大学生们还是不要太现实的好”。以前也曾吹过几次凉风,没加冰,也很凉: “年轻人还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还有“年轻人还是不要太现实了”。幸运的是,当时走黑路的时候,没有遇到不测,没人在背后砸我的黑石头,所以大脑到今天还能正常思考点问题。也许当时年轻,如今已经年过半百的我,可能是真的真的真的糊涂了啊。只是自己不服老而已,早就是一朽木也。 所以,话音刚落,马上有年轻人在对面的楼顶上喊道:“年轻人现实点没有什么不好的!”马上有众多附和: “就是啊,就是啊。那老家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越读书越贫穷,越读书越无望。”那边也说了:“可不是吗,我TMD当时就是信了读书能改变命运的忽悠,都快博士毕业了,还是一贫如洗,一无所有。哥们,听我的,千万不要读书了。大学都不要读了。纯粹是浪费时间。”有个年轻副教授说话了:“他说的是真的。我就是一个活标本,都副教授了,才一个月4000块钱。唉,悔不该当初啊。” 从沙发上慢慢站起来的见过世面的大学者说话了:“贫苦人家的孩子,还是考虑早就业。报考大学的时候,要选择有就业前景的专业。科学家、教授、总工这些职业,是人家有钱人家孩子的事,与你们没什么关系,趁早死了这条心吧。”又有学者说话了:“对是对的,只是有个比例问题。90%的学生是应该把就业放在第一位的,还考虑什么兴趣啊,先养活老婆孩子再说。剩下那10%的孩子,家里有钱,生活无忧,就可以任选科学家、教授、总工了,有兴趣,还可以选择各种公务员。” 一位在大学里教了一辈子书的老教授听见了,心焦如焚,忙不迭地说:“使不得啊,使不得啊,兄弟们!我们的大学是年轻人青春启航的地方,梦想绽放的地方,我们要让雄鹰飞向蓝天,让鱼儿奔向大海,展开理想的翅膀,飞向他们向往的能够到达的地方,把梦想的种子种下。喜欢探索的,去攀登科学高峰,喜欢化工的,去做工程师,喜欢文艺的,去创作,喜欢教书的,去当教师。我们不可以这么短视的,要看远一点”。又一位中年教授说话了:“老教授说的话是对的。都说读大学不好,读研究生不好,读博士不好,当副教授不好,那么问问你的发小王小二,他在怎么说?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孩子是你的孩子,你是让他们读大学、读研究生呢,让他们读好大学呢,还是让他们初中毕业就去建筑队挣钱呢?”年轻教授憋不住了了:“现在多数学生为了活下去的话,是可以以就业为导向的。但是,顶尖大学的学生如果还是以就业为导向,把大学办成了技校,那就不太合适了啊。” 有位女生也想说句话:“我也困惑。可是我回家看到我的女伴们一个个都结了婚生了娃,一天天在家带着几个孩子,灰头灰脸的,盼着在外打工的老公回家,我突然感觉我读研很幸运,谢谢我的父母开明啊。” … … 争论在继续中。 各种智慧在闪光。 不管我们说得多欢,那些小学没毕业的靠打工赚了20万的王小二们,是不会来科学网嚷嚷的。喊得响的,抱怨的,忽悠的,是我们这些说着羡慕他们的人,咱们都是有学历的人,都是读书人。咱们羡慕人家什么呀?羡慕的是他们手中还散发着一股汗味的一张张的领袖头,我想博士教授们不会傻到羡慕他们的一身臭汗吧?等你拿着退休金,享受公费医疗,周游列国的时候,王小二们在干啥呢?你要是跟他们流一样多的汗水,CNS你就可以出专刊了。 下面是一些博友的评论(不详细注明是那位博友的智慧了,抱歉! 文献出处:科学网博文下的评论): “就是有太多的年轻人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科研这条路,他们也没太多现实的想法要赚大钱,然而残酷的是,这条路不单没让这些年轻人致富,甚至把他们推向越来越穷的地步,也许连农民工的待遇都达不到,“三十而立”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奢望。更为可悲的是,当这些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存问题要求更高待遇的时候,公众却在冷嘲热讽,批评他们不应该为了金钱而从事科研。我相信当初大部分年轻人都是为了兴趣而不是钱从事科研的,只是扭曲的制度把他们的理想都磨灭掉了。” “支持(大学生不要太现实了)! 一群农村孩子,1979年从一所乡镇高中毕业(现已经撤销)走入学校。当时嗜学成风,后来的发展大都不在所学的行当。下面是几位同学的情况。 北大技术物理系:现在生物行当,教授博导。 清华化学系或者水利系:移民加拿大,现银行职员。 国防科技大学自控系:现在国内某饲料行当老大,分厂遍布全国。 南京炮兵工程学院(现南理工):私人企业老总。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厅官,某地级市委二把手。 长沙冶金工业学校(现合并入中南大学):厅官,长沙。” “运动员如果只想着拿金牌,大部分人是失败者。如果确信参与比取胜更加重要,那就是奥运精神。年轻人存在就是财富,追逐梦想就是升华青春的价值。如果贪图安逸,动物园里德动物,监狱里德无期徒刑囚犯都值得年轻人羡慕。如果追求理想,猫耳洞里的蚊叮虫咬,实验室里的夜以继日,炼钢炉前的汗流浃背,小麦地里的挥汗如雨,都幸福异常。年轻人需要远离庸俗世俗的阴气,对接理想志向的阳气。如果谁能保证年过半百的教授立马成为20出头的年轻人,我想,他一定会马上愿意抛弃一套大房子兑换。这就是青春的价值!这就是理想的价值!” “当代的大学生不是不懂,是不想懂,是被眼前的利益看花了眼,迷了心窍。 如果都悟透了,看穿了,那这个世界就完美了,就没有人走弯路了。但是,也就没有所谓的青春了。青春可以失败,青春不拍失败。跌倒了,爬起来,照样有美好的未来。” “人生短时期遇些不如意的事是正常的,长期下来老天爷不会忘了你的。后天的收获都是当初努力的结果。如果羡慕一夜致富,那就去赌场吧,到了那里就知道赌徒发财的只是极少数。” “如果只是就业,就不要上大学,去学个手艺更好。例如现在的装修工人,每天轻松挣三张人民币,不用交税,想啥时休息就啥时休息,更关键的不用交学费。成长空间也很大,脑子灵活的几年就成包工头了。上大学,读研究生不能太实用之义。” “选专业考虑就业是非常正确的,不只穷人选专业要这样,大多数孩子都要这样。毕竟智商、情商等超常的孩子或家里背景深厚的是少数,凭兴趣做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谓高雅事业的是极少数,穷人或平民的孩子若有极好的天赋和极强的兴趣选择这些专业,一定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得贵人相助。” “不要抱怨读书。科研难做,为什么有人能做成美国名校教授?因为你读得不够好。搬砖容易,你为什么不去啊?体力劳动的辛苦,不是你受得了的。 包工程好,做生意好,你陪领导喝到吐血试试?有这酒量,有这身体,最重要,有这份低头的“忍耐力”么? 不要开口闭口马云,比尔盖茨这些企业家的,人家的书读得真不比你少。在学校混文凭,和读书没有关系。读了几本书,用不出来,应该先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学以致用。自己都说,硕士到了车间干不过中学生,如果真是这样,自己该先反思吧? 我周围朋友,包括我自己,也努力考研,出国,也业余打工过,很苦,但是从来没有抱怨自己读书无用,一起读书做研究,后来部分一起创业的朋友,早都走上脱贫致富的路了。那些和打工比的留言,怎么不想想10年后,打工的机会在哪里?”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你没有读书,而是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你的处境是不是比现在好?如果你不服气,那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和他们一样去打拼,有人50岁还创大业呢,你有创n次业的机会,你有这个魄力吗?敢冒这个险吗?相信,那些低学历打拼成功的人,如果他们有高学历,应该更加成功。” “首先读书本来就不是一个发财的好路子,要想赚大钱千万不要读书,早早的去经商,随便做点小生意都能赚的不少,比读书强多了;再者不要羡慕那些打工的,他们赚高工资也是应当的,他们处于社会的下层,地位不高,干的体力活很重,并且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很多福利和保险,所以应该得到较高的收入,只是以前他们的收入太低了,现在社会公平度有所提高,他们得到的也有所提高。当然教育工作者也是很辛苦的,工资水平相对不合理,这很需要提高,不过不能因此就否定了读书的价值,毕竟没有了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经济增长得不到支持,赚钱何来。不管何时,知识都是最重要的,我们期待知识分子的经济条件会越来越好。” “关键是人家在工地干活,跟着公头捣鼓的时候,你对自己的时间成本是如何预算与投入的。我认为作者不是一心想赚钱。只是确实被回家周围环境和自家没法提升逼的。但作者你到底想干嘛,那是你的事情。虽然同在读研的我,也仍为这个事情迷茫。一直会到读研这个地步,多少有不希望自己的所谓“天赋”——家长们常说的读书这块料之类的被浪费掉。但是真到读研这地步,到底和初心偏离了多少又怎样呢” “一个人的命运,或者说是生活状况的好与不好,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决定的,其中有一些因素是确定性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随机性的。读书,只是影响因素之一,甚至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读多少书,与生活穷与不穷,是根本没有任何一对一关系的两件事。抱怨无益,争论更无益,唯有瞄准人生目标,从小事易事,一件件做起,一步步跑起。” “你其实还是太功力了。我是失业工人退休的。你只看到他们拿钱多,你就没有看到他们挣钱的辛苦。建筑工我初中没有毕业假期就打过工,我曾经在短了的架板掉下来过,好在不高是轻伤,我失业后一次意外,一只眼睛看不见了,我当电工,因为是生产线,有时的接线都是带电工作。你不要看他们现在挣钱多,到老年一身病,特别是化工行业的,重污染的如绝缘材料厂,附近的村庄得肺癌的就很多。工人的高收入多是拿健康换来的。当然,也有中国的知识不值钱和分配的不合理问题。关键在于有个好心态,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不是研究生,但那样的人有几个?就史玉柱创立巨人时也不是研究生,但现在的巨人在哪里?真的不是越读越穷,而是你不读,国企你就进不了,公务员你也考不上。而你年薪6万,也算不上穷,20年后你再比,看他们初中和高中的同学还能不能比上你?” “最近关于这读书无用的声音是不是多了点?其实回过头来看,父母辛辛苦苦将我们培养到硕士博士,其内心深处的确是希望我们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能够给他们的晚年带来幸福……这点不假。但是有一点我不明白的时,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任何一行,都可以做的很出色,收入很高,刚开始工作可能起步很困难,但是抱怨又能带来什么?为什么不埋头努力,想想家中老父母的期望呢?实在不行,还可以转行,你一个读到硕士博士的人,我想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差,只要努力,什么不可以学?说到底,如果你怕吃苦,又想有好的工作,高的收入,整天只会抱怨,社会不公,自己没背景等等,那么你能对得起家中老父母的期望和培养不?” “一个个说读书不是为了赚钱的,都是骗人骗自己的,不要把自己说的多清高,你可以过很清高的雅士生活,但是想想培养自己的父母还住在土坯房里,身边的妻儿吃穿用度总是紧巴巴的,你对得起他们吗?我没想过大富大贵,可这个社会竟然让我们读书越读越穷,本科生干不过专科生,硕士生比不过本科生,博士生都找不着工作,不说了,让我哭一会儿。。。” “建议向钱看的人尽快离开科学界,最好连书都不要念,那没啥用,还费钱。现在打个小工什么的,一个月也能挣个小几千。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读书无用论在现今会甚嚣尘上?” “读书不是为了赚钱。如果你以学位来作为赚钱的手段,那错了。以后社会的会越来越成熟,会认识到高学位不等于高能力,高学位=高收入的观念会越来越淡。社会分工越细,是否有一技之长,是否能适合社会需求才是高收入的重要条件。” “工资与做的具体工作有关,受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百业,最后按能力/薪职雇佣劳动力。一个进步的社会,通常的工资与付出正相关,各行业的薪水趋同. 美国这类国家基本上有端倪,卡车司机/矿工赚的不比教授少,博士也开出租/开卡车. 一些苦力活赚钱很多的.读书是获得基础知识,就业技能的前提,也要紧跟市场需求,乐于做教师的, 与乐意做卡车司机的,一方面是取决于薪水,还有一面取决于个人兴趣与职业求,教师一般是博士,司机小学毕业即可.个人感觉,将来的博士仍要贬值, 一旦教育回归本位,许多博士硕士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太多了. 国家老保等福利普及后, 再加上青状年劳动力越来越少,读书也将回归本位,不再以赚钱为目的.” “聪明的人越读越有钱。死读书的越读越穷。” “读书穷三代,读博毁一生啊” “读书当然有用,知识当然是有用的,但是必须是有针对性的。一个修理汽车的,他当然需要知道各个部件应该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情况是除了问题,怎么去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虽然他并不需要知道多少物理理论。读书无用论是批评错了地方。搞清楚自己要从事什么职业,然后去让自己具备这个职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才是正确的。” “到学校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已,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你的那些老乡,初中毕业出去闯荡,其实也是在学习,只是在社会上学习而已。混的好的就是这个社会学校里面学得好的。所以和在学校学习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在学校学习,学得好(不只是成绩好,有文凭),假于时日,也可以混得很好;如果学得不好,当然就难说。所以关键是做好自己。” 武夷山 2014-2-14 07:20 人各有志。认为无用的,如果还在努力读书,岂非自己欺骗自己?认为无用而混日子,那就混吧;认为有用,则不需与人争论,只管静心读书;或者不管有用无用,已经到了读书审美的境界,那就是人生大幸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49264 次阅读|189 个评论
这个社会还是很公平的!
热度 1 duke01361 2013-11-24 17:22
这个社会还是很公平的! 我发了个帖子“读书无用”,本来我期待着有思想家或哲学家出现,那叫“抛砖引玉”不是么?可结果却大出乎我的预料!原来这里“愤青”太多!“弱智”太多!书呆子太多! 饱读诗书的你们,读的那些书难道只是“黄色小说”吗? 大家太让我失望了!所以我不得不说,“老九”还是越少越好!这书读的都成废物了!~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就凭借这样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 唉!宝贝儿!你倒霉的时候还在后面啊!
个人分类: My Ideas|25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当下的中国,读书真的无用!
热度 31 duke01361 2013-11-23 17:23
在当下中国的国情下,读书真的无用! 这个星期回廊坊老家,了解到很多和我年龄相仿的伙伴儿,动辄几十万的车,动辄多套住房...他们像我们一样苦苦打拼?教书育人?绝不!他们一天最忙的时候是和大家伙打麻将!... 这些人大多数只有一个小型企业,有几位到十几位雇员。仅此而已! 反观我们的生境,说心里话,不如立马辞职! 在中国,读书一点用处也没有!真的! 今天下午,一哥们儿请我去看他刚刚提来的车,超级豪华的那款!看着那车,难免妒忌!经反复考虑,得以上结论! 后记 看了陈楷翰、许俊远等人的跟帖,真的觉得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里,科学网上的很多人酸腐的真像“那站在樱花树下,盘着辫子的大清留日学生”!!! 附注:许浚远的两个跟帖被博主删除!(他对二级教授大不敬!) 觉醒吧!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5095 次阅读|82 个评论
给老家孩子的一封信
热度 6 lilylz2010 2013-9-11 11:52
前些天在科学网上看到肖继耘老师的博文“ 读书无用:我们无法忍受的丑” 后,完成了自己一个小小的心愿,给农村老家上学的孩子写封信,一可以重温以文字书信的方式和他们交流,另一方面也算对自己 想 法的一点整理,当然最希望看到文字的孩子能有一点启发。 丽娜 , 佳弟 , 你们好 ! 一直想给你们能像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样,手写一封信,寄过去让你们体会一下现在少之又少的书信交流方式,但姑姑还是觉得有难度,没办到,因为在电脑上打字比手写快,还好修改,错误少,所以就索性打印出来,给你们看看。 给你们写信的想法有很久时间了,去年问过你们的班级地址,但回兰州后忙忙乱乱,还是没能实现,今天为啥能静下心完成自己的心愿,是我看到了一位大学老师写的关于读书的文章,让我赶紧坐下来,静心将信写完,再附上这位老师的文章,以给你们一个闲暇时候的阅读材料,更希望你们能读到关于“读书”的更高层次的认识与引导,以对自己怎么去认识学业、怎么考虑自己的计划有所启发和帮助。 每次回老家都虽能和你们见面,但因时间短,很多想和你们交流的想法就搁置起来没能实现。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和你们一样也每天往返来回于田地、河沟与家里的山间小路上,但是现在同一条路,都是咋们家里地,却与十几年前的面貌完全是两样,当时我和你二叔、二姑在暑假干农活的时候,路上是没有荒草的,也没有那么多虫子、青蛙,是什么原因?估计你们也能马上回答上来,因为我们村的很多人口常年不在家里,很多地已经可种可不种了,不多的人在走以前的路,还有就是没人再像以前一样把路边的青草割回来给牲畜喂了,还有气候条件等等原因吧。给你们描述这个,一是为了让你们大概了解村里的过去的同时也要观察村里的现在,也要想象家乡的将来,更重要的是要想象将来的自己。 每次来老家,王子月妹妹都会兴奋不已,但姑姑在感受亲人相见的喜悦之余,也明显地感觉咋们家里人太少,少了人气,你们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热闹,因为比你们小的孩子很多都在外地生活和上学,最重要的是你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和你们相处的时间短,一定程度上打你们,骂你们的管教也少了,但是很好的一点是你们也能帮家里干很多农活,也很听话,不给家里添乱,这一点也是我将来教育王子月妹妹的良好素材。但是有一点,我要指出来,你们的上学,也许也少了你爸爸妈妈的管教,很多关于上学的习惯就得靠你们自己的自觉性来树立,这个很有难度,因为你们的年龄阶段自我塑造的能力不够,谁都一样,但是在现有条件下,你们不得不考虑自己对学业的认识,我在上初、高中的时候,学习没有你们现在好,这是真话,最后靠补习考上了很一般的大学,数学到现在我都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姑姑今天虽然的攻读博士,学历听上去很高,而且和姑姑同龄的人,很少有我这么好的机会能在 30 多岁的时候能继续坚持上学,但是小时候学业功底差的隐患,也给了我今天很多的困难与麻烦。所以我今天的认识是亲身经历, 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格言老了,说得多了听得也多了,但是绝对道理饱满,理解受用。今天的学业不一定要冲到班里第一、第二,从长远的角度,要有对学业正确的认识,自己内心对学业的重视和尊重才是你今天读书,将来继续向前走的基本动力。今年暑假回老家很晚时,看到你们在看电视,这个没什么,但是熬夜看电视会分散你们的注意力,现在电视节目五花八门,视觉冲击也很大,有些节目很肤浅,就是搞搞笑而已,对这类节目的关注会浪费你们的时间,也会浪费你们的心情。这只是一个小例子,偶尔看电视很好,但要有选择性,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你们要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要玩好也要充分地读好书,才能读出一定的好结果。 其实关于家乡的变化,我还有很多想要给你们说的,不是老年人讲故事,其实很多今天的变化就是明天的故事,我会一直关注,也会一直写下农村变化方面自己的内心感受,等你们以后功课任务轻了,有兴趣了也给你们随便看看。你们也是故事主人,呵呵,但这个主人一定要唱好戏,我的故事才能写的好,也能写出结果来。将来你们就是我手下故事中强悍的主人,你们走的好,我写得好,这故事还会编成农村题材的电视剧 ……. 。哈哈,自吹自擂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 以下的文字是那位复旦大学肖继耘老师写的关于读书的文字,有的地方有点深奥,能读一点算一点,读不懂也没关系,还有一个文章是美国总统在一个中学的讲演稿,也许读起来有点难度,但还是将怎么认识读书,以及怎么担起小责任的讲演,你们可以看看。 姑姑:李丽莉 后附两篇文章。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6862do=blogid=723219
8640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学网上不应该鼓励读书无用的言论
热度 69 wangdh 2012-4-29 17:47
科学网上不应该鼓励读书无用的言论
科学网上不应该鼓励读书无用的言论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太幸福了,还是自己读书读糊涂了,在信息时代一边上网聊天、发着短信,一边抱怨着读书没用;一边利用高技术找工作、打印简历,一边高喊读书没用。一边自己考着托福,吃着洋面包,却对国内的年轻人喊读书没用了。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老百姓是最认实的,他们都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读书没用,更多的时候是叹息他们没有机会。当今的中国,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读书而奔波操劳?动物都知道家族的延续,人类怎么会只知道自己一代的享受?一个家庭要改变贫穷的面貌除了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政策,每个家庭成员是有责任的。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最最需要的就是提高整体文化知识水平,支持他们读书,鼓励他们读书。在当今的中国教育,最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应该是加强农村的教育投入,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地改善这个群体的文化知识水平。 一个家庭,没有读书的人是不可以的。一个村庄,没有读书的人是不可以的。一个国家,年轻人高喊读书无用是很可怕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永远站不起来的。教育的重要性,谁都知道,谁都明白,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言论? 虽然人各有志,尊重个性,但从国家的层面上,从法律上保证一定程度的教育是必须的,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进行强制性读书是必要的。所以,义务教育是必须的,这是造福全民族的事情,只能加强,不可放松。 国民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与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落后与愚昧相伴,贫穷与落后相随,愚昧无知、见识短浅,是教育的错,是缺乏知识的表现,是缺乏读书的后果。不读书,哪有知识,没有知识,谈什么眼界?无知,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无知,容易受欺骗,无知,容易受愚弄。 关于读书,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读书也不是简单的读死书。犹太人对教育的态度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是很有远见的。农村缺少教育资源、缺少优质的师资,国家应该多投入。个人,不能从挣钱多少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一个群体,不能看有多少富豪来判断教育的成功。前些日子一个朋友说,看看一个民族(国家)有多少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就能知道这个国家的整体面貌。这个社会,就只有钱吗?一个只认钱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一个只认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会有什么眼界? 人类从出生开始到性成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与其他物种相比,这个发育时间是够长的。那么,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呢?据统计,脑袋也相对较大的,科学家说这就是让人类在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前,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相关知识,传承人类的文化、传统和技能。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的学习时间、受教育时间是最长的。不能书读多了,反而糊涂了。我到觉得,这些现象的出现,恰是读书少导致的。 年轻人需要读书。中年人,需要读书。老年人,也需要读书。 喜欢读书的民族是有希望的,崇尚知识的民族是有希望的,尊重知识的民族是有希望的。 这才是眼界。 **************** 读书名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9084 次阅读|106 个评论
博士和农民工
热度 1 longfo 2010-8-14 08:58
博士和农民工 《 博士们,与他们比,你不觉得亏吗?》 ,《 博士生们,与他们相比, 你还觉得亏吗?》 ,科学网有两篇文章说了 关于 博士待遇的问题以及博士的历史使命问题。我之前也有一篇博客 关于 博士待遇的《 我谈博士的家业 》,主要之前有老师谈到了《 不务正业的博士才会在乎那点钱 》。 说白了,就是有些人觉得博士这点钱,给不给无所谓,还有一些人(包括我)觉得,博士应该作为一个职业,钱要多一些,至少要养得起老婆,顾得了家。 博士无法和农民工比较 博友已经谈了和农民工比,博士本身就亏大了,因为两者本身存在很大的差距,历史使命不同,职业道德不同。农民工是没有读上博士的农民,而很多博士是读上博士的农民,那么读书好的不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那么还读书干嘛,还普及教育干嘛,直接都去背砖就好了。 这就是在间接支持读书无用论嘛,实在不应该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口中说出来。 从努力的角度来看,博士就比农民工早早付出了努力,努力学习,努力考试,努力科研,而农民工只是努力干活。多了几个努力,待遇却一起来比较,合适嘛,显然不合适啊。 另外就是社会认同感和使命认同感。博士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个笑话,成为冷笑话的笑料。同时在如此社会环境里面,博士的历史使命感更显得龌龊卑鄙了。哪个博士不是为了生存而读博士,背负着社会责任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什么,那是因为,博士本身就是高级的农民工,就连我们的教育界都开始把自己的孩子推向农民工的高度,那么还要求社会给予博士多大的评价吗。 自己都贬低自己,何谈别人提高你,在如此环境里面,如 何让 博士有更高的社会使命感和认同感,在如此环境里,如何让他们有献身科研的崇高理想? 呜呼哀哉,这个道理,应该很明显的。人家都说,知识分子酸酸的,可就是这个酸,就是知识分子高于社会发展的理想。现在可好,这个酸,也给消除了,那么,博士们也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了,赤裸裸的追求生活水平更无可厚非了。那么,现在又把提高生活水平的路子给堵塞了,这个问题,给予博士们什么影响,不可得知。 道德认知和管理制度 我看到很多 文章提了 博士的待遇问题,多多少少都和道德挂钩的,农民工都那么差,你们博士已经很好了;你如果好好做科研,博士奖学金这点待遇不算什么。那么,待遇和道德的主题是否一样呢,不一样的。待遇属于国家对于科技的管理范畴,主体属于国家;道德认知是博士们对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使命感的高度浓缩,主体是博士本人。 从道德上批判,主体不该是博士生导师,不应该是国家,主体 应该是 博士自身群体。 我们看到那些道德高尚的知名人士,包括三钱、居里夫妇、牛顿和爱因斯坦等,都是自己对于自身素质和道德不断地加强,尤其是新中国的三钱,开创了新中国的科研事业,居里夫妇,无偿把发现贡献给世界。这些道德认知是不是国家强迫的呢,应该不是吧,而是源自于对于国家和世界的深厚感情和对于科研的不懈追求。 过度的追求博士们道德的提升,是不是会有好结果呢?这个在以前的中国或许是管用的,但是在这个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你要求这么一群人,无所畏惧的冲向贫穷,这本身就是一种嘲笑市场经济的可笑行为。伟大的博士们享受贫困,而那些拿着科研成果的商人们却可以摇来摆去的炫耀自身的财富,这就是社会主义科研的现状吗,我们不要和没过去比较,单单利用社会主义的性质来衡量,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同样,道德是不是提高了,还是个未知数。 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国家和博导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现代世界处于什么状态呢,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三国时期。现在是世界争抢人才的时期。战国时期,为什么秦国可以一统中华大地,和他的人才储备有很大的关系,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可以打败其他两国,因为他的人才储备。那么为什么人才都跑去这两个国家呢。这个和人才的管理制度有很大关系。如果国家和博导把人才的道德放到最高的地位,而忽视了人才管理制度的话,那么我国的科研势必会发生问题。 国家的人才管理制度不能单纯的吸引海龟,而忽视国内的科研人才。 首先,我国吸引回国的海龟有几个真正的为了国家科研和技术付出自身智慧的,这个需要社会学的专家做些研究,而不是看多发了几篇 SCI ,如果英语好些的话,一般人做的科研都可以发些英文文章的。海龟的作用应该是更多的实现科学和技术的转换吧,但是这些转换是不是都发生在国内呢,调研一下就知道了。第二、既然海外的人也是中国人,国内的人也是中国人,怎么人家都贵了,咱们就贱了,归结来还是国内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啊,你这管理制度不完善,还反过来批评我们的博士道德水平不高,这个就说不过去了。第三、海龟的道德 和国内的 博士道德哪个好?咱们就不拿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来盖高帽子了,单纯就说说他们的工作意义吧,科研是需要一批爱国主义者的,这个已经得到了印证,自己国家的人都不认同你的国家科研理念,引进的假老外更难说了。 应该来说,我国属于人才输出国,那么说来说去还是我们的人才管理制度有些问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科研技术和设备。 博士的父母也在做农民工 文中谈到了年轻农民工的问题,其实,试问一下,有多少博士的父母没有做农民工呢。应该说,很多农民出身的博士,他们的父母们还在做农民工。我认识一个博士,他的父母也要到砖窑里面烧窑,挣钱给儿子,为什么呢,主要是儿子读博士了,还要伸手给家里要钱。如果说,拿博士的父母跟着那些年轻的农民工比较,不知道我们国家和博导们有什么思考? 看看那些稚嫩农民工的脸庞和那些 养活了 博士们的老人们的眼神,不知道我们的国家领导们如何面对这些可敬可亲们的乡亲们。 我是个硕士,因为自己做点零活,多少有些积蓄,每个月会给家里寄些钱,不要年迈的父母太劳累,但是打电话给家里,母亲还是说漏了嘴,谈到年迈的父亲还在 40 度的高温下去县城打工挣钱,主要是一直考虑儿子的住房问题。我想,父母那一天几十块钱,做工几年也买不到一个厕所的啊。 应该说,我的生活相对于那些致力于科研的博士们要稍微好些,那么那些 30 几岁的老博士们,家里的父母在干什么,享受晚年嘛,还是和年轻人一起去背砖呢?看看我们这些博士们,看看那些满脸皱纹的老父老母,我们心里是不是酸酸的,眼里是不是有了些许泪水。 谈论 博士待遇问题是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只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才是国家科研稳步前进的动力,而不是那些道德批评和拔高的道德水平。 (本文不针对个人,只是针对政策和人们的观点,如有拍砖,请说明理由,如果正确我会考虑加入文章,谢谢。)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5651 次阅读|11 个评论
“读书做官”?“读书无用?”
cherrylu1960 2010-6-12 13:58
刚刚看到耿老师的博文,撕的书,伤的心,深有感触。 毋庸置疑,现在看书的人少多了,或者说主动看书学习的人少了,原因很多,也可能是值得大家看的好书少了;也可能是大家工作压力太大,太忙了,没时间看书;也可能因为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太浪费时间;也有可能因为觉得读书太俗,不如直接干点什么。。。 当然,这里的读书,主要指的读纸书,这是个必然萎缩的市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撕的书,也是伤的造书人的心。 想想文革期间,经常搞大批判,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刘少奇自然成了批判的重点,记不清他老人家在什么场合,反正既露过读书无用的字眼,也露过读书无用的字眼,当然,肯定是断章取义,歪曲的。所以,我们一会儿批读书做官论,一会儿批读书无用论,批得大家晕乎乎。 其实按照那时的价值观,读书做官论肯定是该批的,那是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在做怪,读书无用论就更不对了,不读书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啊。 现在看来,就当下而论,不管是读书做官论,还是读书无用论,都有一定市场的,首先作为学生,还是要读书的,因为似乎不读书,就无法完成学业,无法完成学业,就找不着工作。。。多数城里人和少数城外人认为,读书还是很有用的,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才能胜任更高级的工作,特别是不读书,肯定不能做官,因为你没个本科文凭,连个公务员都别想考!所以,现在的学生拼命考学,拼命读书,拼命考公务员,拼命找个稳定的将来能当个一官半职的工作。 读书不一定能做官,但不读书一定是做不了官的,哪么读个党校的书也好! 这只是高层次的需求,反应社会进步的需求。可在农村边远地区,情况就不一样了,许多孩子不是读不起书,而是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很多九年义务教育都没读完,就进城打工了,许多工作如饭店服务员,理发店小工,还有更多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对学历并无要求,甚至认不认字都没什么关系。可见,在更多人的心目中,读书可能没多大用。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 随着书的形式出现多元化,读纸书的少了,在网上读书的多了,学习知识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比如躺在床上看看电视,同样可以汲取知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看纸书的人,不一定真的不看书。但细细咀嚼知识,可能还需要读纸书的。但真正能静下心来、又有充足的时间来读纸书的人,尤其在年轻一代,看来越来越少了。 由此带来撕的书,伤的造书的人的心的悲哀。前些日子说过,面对现在图书出版不景气现状在某些出版社的凸现,跳楼的心都有,可我为什么跳楼,再说跳楼也轮不上你啊,别自做多情了。天塌下来有大个顶着呢。 除了没什么人看科普书,所有知识性读物的命运也都差不多,现在是个娱乐精神,娱乐知识的年代,严肃的东西总是市场有限。除非猛炒,蒙人,好多人买回去还不是等着卖废品。 除了与升学、求职、升官有关的功利书,莫非是为了爱好,有多少人会去主动读书。所以,功利、偏好,才是读书的两大动力。有人认为不管有多少人看,不管什么样的书,总会有人看的,可劲儿造就是了,可要是一本20万字的书卖到200元,你还买吗?可见,爱书、买书、读书也是有条件的。所以,现在很多人选择在网上看书,不花钱啊。当然,也可以去图书馆看书,或借回来看,那毕竟还是有些麻烦。 不过,还有一个现象,不读书的人,不一定不买书,特别是很贵的精装书,也是可以买回来装点门面的,所以,书的作用,还有一点,就是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当装饰品的。可造这些书本装饰品,投资和风险也是很大的。 老年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不怎么上网,看电视也记不住那么多,所以他们也许会买本书回家慢慢消化,他们最关心养生,所以就有了养生书的热销。可是,现在,听说新闻出版署就要拿养生书开刀了。。。 不能跟着市走,不能停止造那些没人看的书,造书的的悲哀啊,我们该怎么办?向何处去? 总之,赚出版那些能帮助你做官发财的书,越来越难,也不是所有出版社能抓到的,图书市场的分割和垄断本身就不公平。至于为什么出那么多没有多少人看的书,当然是有人买单的缘故。一旦没人买单了,出版社也只有等死了。
个人分类: 时事浅谈|5429 次阅读|3 个评论
乡村女孩,谁来拯救你
liudongyang 2010-5-4 13:38
题记 谨以此文献给2010年的母亲节. 引子 二零零九年腊月二十九,临近春节,归乡的人流仍旧汹涌。南阳火车站,我到售票厅提前购买节后的火车票,打算年后初六回实验室。出乎我的意料,购票的队伍排到了大门外边;订票人以年轻人为主,留着黄色长发的小伙子,衣着鲜亮的小姑娘,三三两两的散布在队伍中。他们提前购票,准备来年坐上火车到遥远的广东打工。家,是一个客栈,在这里吃个年饭,见一见亲友;最重要的联系好伙伴,买到车票,为下一年出卖时间和身体做好准备。回家的公交车上,我是一个倾听者和观察者,观察他们的衣着,偷听他们的谈话,扫描他们的神情。我也是他们的一员,没有什么两样。 老家农村对于年轻人打工已经司空见惯。见面的寒暄就直奔主题:在哪里打工?一个月挣多少钱?工资发的及时吗?这里的打工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指农村青年初中/高中毕业以后没有经过技术培训,在亲友的帮带下到经济发达地区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简单的电子器件安装,针织,五金等)。特点是:技术含量低,以出卖时间和身体来换取报酬。很多年轻人在初中毕业 或者肄业就加入了南下的大军,这其中女孩子占了大半。 农村是根,却承载不了她们的梦 南飞打工为何故? 1.求学无望。成绩一般,与其到高中受三年罪,上一个找不到工作的三流大学,不如早一点加入谋生的队伍,每年还可以挣个1-2万元,可以补贴家用,也为以后嫁人作准备。 2.农活减少。随着机械化的加速,耕地的减少,农活需要的劳动力在减少,一些重大的生产活动基本不需要女孩子的参与。这些女孩子的出路就是涌向城市,涌向沿海地区打工。 3.生存压力。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孩子上学是问题,女孩上学到初中而已,打工挣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青春易逝,我的未来在哪里 心在飘泊,找不到归路。 打工,一直在打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要么和打工工友相识而成家,要么由父母做主听媒妁之言找一家嫁掉。结了婚,要生孩子,在家呆上2年,待孩子可以下地行走,托付给年迈父母,继续打工。看到这里,您也许会问,难道守在家中相夫教子不行吗?答曰,行。但日子很窘迫。土地的减少,农资的连年上涨,种地已经是一个赔钱的买卖。国家给的那点粮补,是象征性的关怀而已,杯水车薪。从田间得不到收益,从事副业可行吗?可行,从事养殖业,担风险,投入大,收入不稳定。权衡利弊,夫妇出门打工是个最优的选择。从16岁到40岁,只要身体健康,在沿海打工都可以赚取到比种地多几倍的薪水。土地不能自由流转,限制了农村人口的流动,但是也成了农村人口赖以生存的最后底线。出门打工看的是眼前的利益,可以让自己的日子过得顺利,过得滋润。活在当下,并非是哲学上的顿悟,而是一种生存的选择。 孩子渐长,让他们接过打工的接力棒 母亲,孩子梦中的一个背影。 妈妈打工了,孩子怎么办?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爷外婆,让老人们在发挥一把余热。就这样,伴随着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在中西部的乡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我的周围比比皆是。孩子们想念父母,你问他妈妈哪里去了,他会以迷茫的眼神或者低着头,说去广东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妈妈爸爸是遥远的广东,是在冬天回来给自己买一些新衣服买一些小吃的陌生人,他们在家几天,就又匆匆而别。这样条件下成长的孩子们会怎样?任性,孤僻,胆小,坚强( 请不要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 )。这些孩子的求学是一个大问题,爷爷奶奶以宠为主,学习的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孩子上学不成或者较差,未来的一个最好的选择在等着他们----辍学打工,接过父母的接力棒,为中国的GDP加油。 尾声 我们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美其名曰接班人。每个阶层的班是不同的,孩子们生下来几乎就定下了他要接什么样的班。农村女孩,因为历史的地理的家庭的性别的原因,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她们除了是女孩子,她们在未来还是孩子的母亲,母亲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了下一代的面貌。下一代的面貌又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面貌和未来。我们希望芝麻开花节节高,希望一代胜过一代,这些愿望在母亲身上承载太多。 未来的母亲们在血汗工厂内劳作,在职的母亲们为了生存而离别孩子,老年的母亲们在抚养孙辈后人, 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过分的强调个人的奋斗,让个人来承载国家应该提供的福利与服务,是否本末倒置?国家不差钱,未来的现在的乡村母亲们差钱,不单为个人,为一个家庭,一个阶层的未来,她们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目前针对女童和贫困母亲的计划: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春蕾计划” 王光美女士发起“幸福工程”
个人分类: 教育八卦|3710 次阅读|2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