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历史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历史研究必须提供洞见
animalfarmer 2018-10-19 19:47
今天我和朋友讨论时,写了两段话。以前也写过几段相关的话。一道也发到这里吧: 1 历史研究,不是堆砌材料,也不仅仅是对已有资料进行一定的甄别和梳理,还必须有问题,还必须有假定,也即对问题答案的猜测(猜测可能基于已有资料或访谈,或者完全是根据逻辑和情理所做的推断),然后再用已有的资料去检验,并挖掘新的资料、做新的访谈,去查验、修正自己的假设。 文章重要的是问题和答案。它们可能只有五百字,而其他几千字、上万字只是对答案所做的论证。正所谓,闲言万卷书、真言半张纸。历史学家,重要的是去伪存真,梳理出让人豁然开朗的发展脉络,提供那张有洞察力的半张纸,而不是堆砌几十万字的零碎资料。 2 “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种说法有它特殊的语境,就像“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之成立,得在其特殊语境中(梅贻琦说此话时,清华已经盖好了大楼)一样。 在我看来,证据(/史料)和想象力是历史研究之两翼。历史研究,不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所需的资料总是不足。要回答好所研究的问题,往往还需要新的证据。往哪里找证据?需要想象,需要假说的指引。更何况,研究历史,目的不是堆砌史料,而是提供洞见。而穿透迷雾、假象、泡沫的洞见,并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归纳出来的,它的产生,还离不开想象力,离不开直觉。
个人分类: 随感|4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裴毅然:读潘鸣啸先生《失落的一代》
fqng1008 2017-3-26 17:24
一、再演敦煌故事 知青运动远去,知青研究渐热。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先生的《失落的一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译本),厚厚一本40万字的集大成式专着,本人知青出身(八年乡龄),读之感慨万千。知青研究居然再演“敦煌故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知青运动在中国,知青学在国外。从《失》着所附参考文献上,外文也比中文热闹。 今年乃知青运动爆发40周年,内地知青自我纪念再掀高潮,一些报刊也开始关注知青话题。按说40年的时间应该使研究者有了充足的时日积累,有了研究客观化足够的时空间隔,应该涌现“知青学”专家与集大成式专着。然而,由于上山下乡运动不仅栓系着文革,而且钩挂着中共意识形态,牵扯着赤左学说的价值大方向,因此只要马列之旗还是中国上空的唯一之旗,只要知青运动肇始者还享有“三七开”的政治豁免权,“知青学”就和所有赤左胎儿一样,无法在寰内得到真正有深度的剖析,就一天无法“转正”——由民间入庙堂。此外,尽管知青运动结束已30年,但1800万知青垂而未老,不仅“人还在,心不死”,而且大部仍值盛年,社会能量甚巨。精于意识形态管理的中共,当然明白还必须为某些历史遮丑。如此这般,知青学自然“宜粗不宜细”,只能与文革一样“淡化处理”。迄今为止,规模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的上山下乡运动,居然从未跻身国家课题。不是没人报,而是不肯批——“稳定压倒一切”。因此,这一重大当代史课题,白白“让”与人家老外。潘鸣啸先生《失落的一代》,生逢其辰,觑着其时。 “知青学”在国外,当然不是我们这些知青学人不自爱,不知此山有璧,而是人家老外更有条件比我们关心“知青”。不仅经费、时间投入存在巨差,最要命的是思想自由。综因合之,老外学者的研究热情远比我们易燃,学术兴趣也远比寰内学子更热烈更持久。尽管事实如此,无论如何,我还是为这一“集大成”课题流失国外而汗颜,为中国而感慨。 说起来,大陆“知青学”并非毫无进展,也出现一些台阶性研究成果。如邓贤《中国知青梦》(1993)、刘小萌、定宜庄等人《中国知青事典》(1995)、顾洪章、刘梦章等人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1996)、金大陆的《世运与命运——关于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1998)、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1998)、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口述史》(2004)。但这些成果均属初级阶段的资料性归扫,虽然十分重要,提供了积微言细的原始资料,但由于是民间行为(除金大陆为上海巿级课题),所录资料大多为知青亲历,局限于下层个体亲历,即便涉及宏观整体,亦受到“必须克制”的局限,尤其必须面对出版那道严审雄关,多少资料由作者本人就“自觉”过滤掉了。失去资料等于失去准确判断的前提,谁都明白信息封闭的厉害。 二、学术贡献 《失落的一代》之所以集大成,首先在于它是一本严肃的学术化专着,对大量散落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归纳梳扒,整体考察,取精用宏,立桩深固。就资料而言,可谓一册在手,“知青”可知。为全面概要了解上山下乡运动及知青一代,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合适的综述性读本。 笔者作为渐入秋暮的当年知青,30年来一路总还算关心知青研究,但《失》中所辑资料仍闻所未闻,30多年前的旧闻对我来说仍是新闻,捧读此书才真正认识这场运动,一路发叹“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发现自己不仅当年被蒙鼓里,40年后仍然不知就里。若非读到《失落的一代》,终身都将不了解这场运动的全局性资讯。如从1956年起上山下乡就和解决失业“结合”起来了;1963年周恩来计划18年内动员3500万知青下乡。(页61)上山下乡乃是中共政府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解决失业之策——借助红色意识形态,将工业疲软无法解决的失业大包袱甩给农村。如此这般,既维持中共无所不能的意识形态神话(最高指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一切人间奇迹都可创造出来。)又遮了大面积失业之丑。至于将青年精英送往农村——工业化的相反方向,会造成怎样的历史后果,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似乎从未考虑过。因为,他们来不及虑及,亦毋须虑及,反正他们怎么做都是“伟光正”。 从《失》中,我得知一系列秘闻: ——中央之所以迅速对云南知青作出让步,可能与1979年初已决定的“对越自卫反击”有关,“如果在此边境地区发生大规模社会冲突,就很不利于开展反击战斗。”(页142)上山下乡在1980年被最后终结,并非中央主动认错,而是“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抵制与抗争在1979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就促使了政府最终放弃了这场运动。” 包括农民的消极抵制。(页163、166) ——宣传干事、教师、生产队长等当年混得不错的“积极分子”,居然也非法偷渡香港,奔向“万恶的殖民地”,因为连他们也无法在农村农场“展望自己的未来”。(页300)广州动物园某职员因卖虎粪给知青而被捕,因为虎粪可使知青在偷渡香港时吓退追捕警犬。(页367) ——得知那些知青英雄后来的故事,如张铁生、吴献忠、柴春泽、朱克家、蔡立坚、侯隽、董加耕。(页159~160)李庆霖的三改刑期——从无期到八年。(页160)认识真正的知青英雄——上海赴疆知青欧阳琏(阿克苏知青领袖)因带头闹返城被判刑四年。 ——女知青普遍遭强奸之证据,黑龙江全省百余农场,每个农场都上报过好几起,有时是几十起。(页285)《南京之歌》(我至今会哼唱)作者任毅差点被枪毙,后判十年徒刑,蹲足九年。(页339)一位老媒婆因介绍城里女知青给郊区小伙,获罪“破坏上山下乡”,吃了枪毙!(页211) ——1974年10月23日广州十万青年自发聚集白云山,放了几百只风筝,风筝飘语:“顺风顺水到尖沙咀!”(页377)1974年4月,南京爆发游行示威(页379)。1984年,1.7万上海知青劝返新疆。(页189)民主墙时期,上海知青王辅臣在人民广场张贴大字报:“大党阀、大军阀、大独裁者——毛泽东,上海人民决不会饶恕你。”(页408)1980年10月29日,插队山西的北京知青王志刚自爆事件——10死81伤(页196)。 ——1978年底~1979年初,各地知青运动风起云涌。京沪宁杭渝及南昌、合肥都闹了,上海知青以卧轨“扩大影响”,游行、绝食、请愿,持续一月,提出口号:“要工作!要吃饭!要户口!”“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反动!”沪青民运领袖滕沪生被捕。大多数农场这一期间都出现自杀事件。(页144~147)甚至读到“反动至极”的请愿语:“劳改犯服刑期满就可以回到北京安排工作,我们反而不如劳改犯,这么长时间了还不允许我们返回北京!”(页197) ——文革结束时,中共发现如不说谎就不能维持“安定团结”。1978年李先念已说:“国家花了70亿,买了四个不满意。”——青年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邓小平也认可)对上山下乡的荒谬性一清二楚,但仍不能承认这是一项错误政策,在宣传上还得让知青认为在广阔天地得到“宝贵的再教育”。副总理纪登奎明确表述高层共识:“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宣传下,做到不下。不宣传上山下乡就不能安定,就要乱套。” 必须对已认识到的错误进行反向宣传,迫使国人接受这种“政治潜规则”,谁不接受谁就是“政治上不成熟”。这就是我们知青一代成长的社会环境(页131)。这种“杀伤力”强大的资料,自然不会讨官方欢喜,不能在大陆媒体得到传播。 ——某台湾学者1972年对上山下乡大声喝彩,将这场运动称为“理性而大胆的”实验(页44)。1967年秋,法国共青团几位负责人访华后,受知识分子必须与群众相结合的毛氏理论启迪,发起“插入运动”,影响数百法国青年放弃学业,在城市“插厂”(页434)。1970年代初,法国数千名青年再掀“回归土地”运动,坚持七八年,最后吃瘪(页255)。在柬埔寨,“高棉人用鲜血写就的历史正像毛泽东主义的恐怖写照,特别是下乡运动时期提出来的某些指示。”(页432)几则隔岸“新闻”使我阵阵惊悚,再一次直观感受赤左学说的欺蒙之力。 《失》还提供了一系列数据,使全书论述站在实证的地基上。如80万知青被永远留在“广阔天地”(页202)。1980年仍有15.5万知青下乡、与农民结婚的知青总数43万(页168)。得到下乡豁免权中,干部子弟42%,工人出身31%,普通家庭4%,出身不佳1%(页213)。文革十年,大学生减少100多万,技校生减少200多万,整个中学教育停顿,有的地区因初中生全部上山下乡,停办高中(页411)。列示数据,结论自明。文革对国家的伤害、对教育的摧毁,可谓一目了然。 再如知青运动完全违反经济规律与客观现实,硬将知青送往不需要劳力的地方充当劳力,还让知青硬干类似西西弗斯的活儿。1957~77年间,全国可耕面积减少11%,人口却增加47%;1978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0.3公顷,日本0.7公顷,印度一公顷,美国48公顷。国家投资46亿办农场,结果亏损32亿(页399)。 最悲剧性的是知青运动的宏观投入与产出。为安置知青,国家在每位知青身上投资500元,去农村178~303元/人,去农场690~1119元/人(页61)。内蒙昭盟知青,所送城市每年得为知青投入人均千元,相当中级干部的年收入,但知青却根本做不到自给(页160)。四川某农场安置一名知青需1900元,而安置社队工厂1300元,安置乡镇企业仅需500元,知青下乡成了比办厂还昂贵的事儿(页166)。还买来四个不满意,尤其包括对政府的怨恨,引发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怀疑,普遍出现“三信危机”——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危机、对中共的信任危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危机。这一代青年的崇拜对象用马基雅弗利(Machiavel)、达尔文(Darwin)、于连(Julien Sorel)换下孔子、雷锋(页348)。于民大怨,于国大害,于己大损;里外两伤,损人不利己;何苦?何苦!为何!为何?歪谬之屋一定建立于某一歪谬地基,一定有一歪谬的价值支撑,今人当然都认清了那枚封建臀章——权争。为了一己之权坏了一国之政,为了一己之欲坏了全国之益。 三、分析深刻 《失》着分析的深刻性,亦达知青学前沿。虽然分析知青运动难度不高,但大陆学者受制于“局限”,特别那位挥手肇始者的巨像还高高悬挂,知青研究就必须戴着镣铐起舞,寰内学者就无法自由伸展思想之翅。《失》之深刻也就特别得到映衬,言我们所未言或不敢言: ——下乡属于最具专制之列。这种强制性的放逐边远地区从事体力劳动无疑就是流放。……当权者拥有对人民的极大权力,而老百姓为保护自身几乎走投无路,这一现实在运动中暴露无遗(页430)。 ——农村劳动力闲置不是很显眼的事情,与城镇失业相比,政治上的危险性也比较小,而知青混在农民群众中也不会造成骇人听闻的人口增长数字。……上山下乡运动完全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而是掩盖问题的办法。它使人忽略了扩大就业的很多机会(页 390 ~ 391 )。 ——大多数情况下,越是呱呱大叫要扎根农村,就越有机会离开,等于公开鼓励口是心非(页307)。全面打乱道德禁条,结果就是极大地削弱这些禁条对精神的控制力。知青们学会了把以前他们谴责的所作所为看成是正常的(页346)。 ——政治上根本不信任这一表现出有某种独立精神的社会阶层。仇视知识分子的政策造成了一片混乱,下乡运动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下乡运动与毛的有关教育培养青年的政策是不折不扣的愚民政策,目的是防止在新一代中出现知识分子及滋长批判精神。……毛一向……认为乡下人的道德精神远高于城市人(页429)。 ——毛也善于耍弄阴谋诡计,在发动文化革命的过程中就暴露无遗了。他非常明白思想意识形态是他主要的政治赌注。假如中国政府变成一个注重经济效益的理性政府,毛就会失去他实际权力的一部分。”(页25)狠狠“运动”自己及周围的一切,乃是极权主义者紧紧攫权必须乘坐的大车(页22~23)。共产党的宣传工具,毫不犹豫地假借老百姓的嘴把要强加于民的思想说出来(页223)。(农民)怀念集体化之前的日子,有的甚至还谈到解放前(页227~228)。 ——任何人都不能以所谓“历史使命”为名,君王式蔑视社会经济利益而命令全体社会成员必须服从他的安排(页439)。整整一代人就成了某种不公平的牺牲品(页412)。 ——老三届从童年开始就被灌输战争神圣伟大的思想。各类宣传不断向他们显示战争是通往光荣的道路……知青们都盼望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一打,起码可以变一变。要死,死在战场上,谁知道呀,当个英雄,总比憋死在这个破地方强。”一位海南知青:“我幻想着哪一天世界革命爆发,我们知青便可以告别农村,杀向欧美。”(页364) ——下乡运动遗祸久远,它迫使政府当局从1978年起采取了与现代化高效率的经济目标背道而驰的下下策,就是顶替制度(工人退休之时,其职位由其一子女自动顶上)和归口包干制度(年轻人的招聘由他们的父母所在单位负责)。必须指出,由此引致的职位世袭现象,不仅对保证劳动力质量及经济生产效益是有损无益的,而且也是违背毛派们决意抑制社会不平等的代代相传的愿意的(页392)。 对大陆知青研究者来说,提炼撮抓这些“亲身感受”似应更方便更容易,他们当然更理解自己当年由皮肉得来的真理。如今,绝大多数国人也已认识到:任何整体利益不过是个体利益的集合,只有尊重每一个体利益的政府才可能是“人民政府”,才可能获得执政的合法性。然而,就这些已在口边的认识,绝大多数大陆学人莫要说“不敢放肆”,就算拎着胆子说出来,也没有哪家刊物敢为你提供平台。 四、所得思考 依靠《失》所提供的全局资讯与宏观数据,我终于明白自己当年的命运犹如一飘飞叶。1800万知青、被呼“万岁”的人民,不过是毛泽东这些“历史巨人”掌中的“白老鼠”——文革牺牲品与四个现代化废品(页155)。当今青年很难想象:“回家”这样一个最原始最初级的欲望,我们当年竟难如登天! 1977 ~79届,只有43.9万知青进入大学,加上其他渠道进入“上层建筑”的知青,估计总数不会超过百万。1/18的成才率,既是1700万知青的个人不幸,也是整个国家的灾难。全社会最优秀的青年精英被流放到毋须任何文化知识的“世界尽头”,各行政机构充斥低能干部(页184)。意识形态的价值错位直接造成如此触目的贤愚倒置。随着文化被文盲嘲笑,知识被愚昧扼杀,民主也被暴君彻底坐压。走向民主的五四绕了一个大弯竟走到这儿,从五四走来的中共,竟托起毛泽东这位红色大帝,实在是全体中国士林(尤其延安士子)的集体耻辱。从走向民主自由的起点,最后竟拐入比满清还暴虐的专制,难道不是20世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集体失职么?理性哪去了?文化的过滤功能哪去了?怎么会让封建专制如此整体还魂?难道一句“历史造成的”,能够避开文化追责吗?为什么会由我们东方人(包括东欧)为一项西方学说集体埋单?为什么我们对赤左谬说只能“实践而后知”? 就知青运动而言,不仅仅整整一代人被耽搁,整个国家人力智力资源大浪费,而且做了比无用功更可怕的反作用功,留下一地赤左瓦砾,还是不易觉察的意识形态瓦砾。直至1978年,中央还在致力于“在全社会树立以务农为荣的新思想”(页404)。再如恢复高考后,天津市长发现大学新生中工农子弟比重降低,立即打报告揭发“新的招生制度使新生的阶级成分改变”,若非邓小平即刻回复“救国要紧”,还不知会折腾出什么“革命行动”来(页412)。 更使我心头作痛是知青集体跪求的图片。1979年2月,云南勐腊农场千余知青跪地向农垦总局局长哭求:“我们要回家!”(页141)这样一代依靠下跪维权的青年,能为他们身后更为孱弱的农民争取站立的人权么?如今大批老知青仍浑然不知上山下乡运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仍在自娱自慰地高呼“青春无悔”,竭力为当年的苦难寻找价值与意义,仍在将“白白浪费”说成“无悔牺牲”。作家张承志甚至宣称:“我们是得天独厚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人。”(页424)稍感遗憾,《失落的一代》未对这一“老知青现象”展开深入论析。 当然,通过上山下乡,知青根据皮肉纠正了思想,被迫学会接受此前绝对不能接受的“道理”,视原来认为的“极不正常”为“实属正常”。他们通过认识农民而真正认识“与工农相结合”,通过尝到“再教育”而意识到“再教育”的实质内涵——听毛主席话,不要有自己的任何思想。事实上,上山下乡是赤左学说在红卫兵一代身上崩溃的起点。上山下乡使他们走近现实,也就同时使他们认清什么是反现实。 从宏观上,知青下乡完全与现代化背道而驰,愚蠢地停留于原始劳动。通过简单的农业劳作怎么可能进至科技化?挥镐运锹怎么比得上电脑操控?下乡运动走在历史大倒退的错误路线上,我们的青春热血完全给错了地方,知青成傻青。对于国家来说,除了愚蠢地“浪费”一代人的智力,还支付了巨大的道德成本,动摇了“真实”这一社会之本。当人人戴着面具才敢出门,当人人心里运作着两套价值逻辑,街上还能看见“真实”么? 五、商榷与探讨 潘先生认为“经济问题不是上山下乡的主要动因”,他在2009年5月28日《社会科学报》(上海)再次重申这一结论。对此观点,笔者认为需要商榷。因为,从表面上,确实是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主导了这场大运动,但从根子上则离不开经济因素,即扔甩失业包袱。当然,之所以会产生失业包袱,最终原因还是政治问题,即中共从1950年代中期就发现无法按自己的设计对社会进行各项安排,“美好设计”无法贯彻于实践,尤其公有制并未分泌出“巨大生产力”,经济无可避免地滑向疲软,这才不得不借政治高调裹经济失败的肉身。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各地工厂紧着向中央讨要青年员工,而且是需要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员工,相信任何一位政治领导人都不会也不敢发动这场城乡劳力大对流的知青运动——1800万城镇知青下乡,800万农村青年进城(页37)。更不用说还要冒巨大政治风险:植恨于千万城镇知青家庭。一场如此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当然是政治经济及时势等诸因之合,单因释源难免顾此失彼。 尽管政治原因在所有共产国家永远是第一位的,但具体到知青下乡运动,乃是意识形态造成经济疲软萎缩,从而合成这一红色怪胎。笔者认为:意识形态使中共自封万能救世主,决不能容忍存在失业,一旦出现失业不是面对而是习惯性掩盖。三年文革,全国只抓革命不促生产,政府财力日蹙,应付“吃饭财政”尚不及,不可能通过投资扩大内需提供职岗。同时,大学停办,高中缩招,而三届积压的大中专毕业生嗷嗷待岗,必须安置,必须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情急之下,毛泽东只能利用“领袖魅力”先送他们下乡“就业”,既顾了政治上的面子,延续意识形态神话,也顾了经济上的里子——遮掩无法安置就业之实。 潘先生说:“我们得到的有关70年代城镇招聘及人口的正式数据都清楚地表明,以城镇就业和人口压力问题为理由是不可能说明为什么要发起下乡运动的。”(页394)从结果来看,当然如此。不过,这可是事后总结,后见之明,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当时可没有想到“毋须如此”,更不可能想到下乡运动会招致中国共运彻底失去“后来人”。更要紧的是:一贯的“伟光正”使他们不必想得这么深远,他们只须不断出新招表示“不断革命”就足够了。至于这些新招的后果与责任,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用毛泽东的话来说,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坏”是革命的主旋律,毋须论证,永远正确。同时,专制暴虐之下,更无人敢于向毛敲边提醒,连个海瑞都没有了。 不过,有始必有终,凡是历史必有结果。知青下乡乃是标准的顾头不顾脚的饮鸠止渴,全国知青及他们的家长由此真正认清了毛泽东思想的“价值方向”,知青成为结束文革的主力军。1978年底。各地知青返城请愿成为最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迫使中共“认清”不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的政治后果,从而推动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六、结语 从规模上,中国知青下乡运动乃是国际共运的孤本,也是当代世界史一道独异的“人文风景”,凝聚着种种不可复制的“历史特色”,加上千万知青与他们的同龄人还有一段生命期,老知青们还会不断出新闻。中共政府至今仍需为这场运动埋单,如两万上海援疆老知青仍在为退休后的“同等待遇”请愿,“知青现象”还在延续。此外,知青下乡运动所必然附带的一系列后续效应,如教育普遍不足所造成的对后代的文化输氧偏低、由文化低弱对无知的下意识崇拜、对暴力的下意识认同……与之相伴,“知青学”可望在今后二三十年间持续走热。尤其对国内知青一代学人来说,总不能再自我“淡化”,总不能再自我“冷处理”。再不抓紧时间抢救性搜集这场运动的第一手资料,再不深化研究这场“带着体温”的运动,实在有点对不起自己无谓支付的青春。 一个隔着千山万水的法国人(尽管是中国女婿),比我们还“热爱”知青,还了解知青运动,走在我们前面,终究让我们有点撑不住。毕竟,知青学是我们的“门前雪”呵! 转引自顾洪章、刘梦章等:《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页158、154。
个人分类: 探讨幸福|1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Historical Research最新文章:英法美的选票与选举实践
WileyChina 2015-6-2 10:17
Historical Research 由Wiley代表 伦敦历史研究学会 的领先的通史期刊。 它的前身是 1923 年历史研究学会的公告栏,自那之后它就不断的发展壮大。每年它都会以季刊形式(两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出版超过 40 篇文章,并且它还有线上的“提前看”板块可以让编辑完的文章能够尽快被读者阅读。本期刊拥有全球的阅读人群以及广泛的全球影响力(每年有 60000 篇文章的下载量,最新线上刊登的文章可以在全球 3,700 个学会看到,还有上千个学会提供更多内容的链接) Historical Research 出版的文章话题从中世纪早期开始涵盖了所有的地理区域。 它鼓励多种不同的角度,包括社会,政治,城市,人文历史,并且还接受全世界各地的供稿。 作为编辑的我们期待着能够对所在领域做出原创贡献,带来全新证据或是解释,有利于时下争论焦点的高质量文章。 (本刊文章已经被Web of Science收录) Recently Published Articles Ballot papers and the practice of elections: Brita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 1500–2000 (选票与选举的实践:英国、法国、美国,1500-2000) Malcolm Crook and Tom Crook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4 MAY 2015 | DOI: 10.1111/1468-2281.12102 Abstract Full Article (HTML) Enhanced Article (HTML) PDF(734K) PDF(734K) References Request Permissions The art of governing contingency: rethinking the colonial history of diamond mining in Sierra Leone (应急管理的艺术:再思塞拉利昂钻石开采的殖民史)Lorenzo D'Angelo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22 MAY 2015 | DOI: 10.1111/1468-2281.12103 Abstract Full Article (HTML) Enhanced Article (HTML) PDF(233K) PDF(233K) References Request Permissions The Bari charter of privileges of 1132: articulating the culture of a new Norman monarchy (Bari章程1132条特权:对新诺曼 君主制 文化的描述) Paul Oldfield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22 MAY 2015 | DOI: 10.1111/1468-2281.12100 Abstract Full Article (HTML) Enhanced Article (HTML) PDF(239K) PDF(239K) References Request Permissions Of crofters, Celts and claymores: the Celtic Magazine and the Highland cultural nationalist movement, 1875–88 Ian B. Stewart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6 MAY 2015 | DOI: 10.1111/1468-2281.12101 Abstract Full Article (HTML) Enhanced Article (HTML) PDF(253K) PDF(253K) References Request Permissions Royal and non-royal forests and chases in England and Wales John Langton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5 MAY 2015 | DOI: 10.1111/1468-2281.12098 Abstract Full Article (HTML) Enhanced Article (HTML) PDF(241K) PDF(241K) References Request Permissions Historial Research投稿要求 Historical Research 欢迎更多来自中国以及远东地区的投稿。 投稿需要遵守以下规定。首先文章语言必须是英语,如果需要帮助, wiley 提供英语编辑服务 http://wileyeditingservices.com/en/ . 。文章必须全部采用人文学引用格式(不能是哈佛引用格式)。文章(包括注释)的长度必须在 8000 到 14000 词之间。想要了解更多细节可以阅读我们的风格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8-2281/homepage/ForAuthors.html 所有提交的文章都要经过两位专家 ( 相互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下 ) 的同行评审并反馈回我们的编辑。 我们的执行主编, Jane Winters 教授关于成功投稿的一个小贴士是“你要确定自己的研究在更广泛的学术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知识上的差距。在同行评审后被拒稿的一个普遍原因是内容缺少或是不清楚自己的研究为什么很重要。” 在线投稿请点击: 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historicalresearch Histor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编辑: Lawrence Goldman 教授 Online ISSN: 1468-2281 了解更多,请点击: historical research
个人分类: Social Scence and Humanities|2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benlion 2015-1-6 11:15
西方文明,基本可以划分为几个板块: 1 )希腊 - 俄国 - 东欧; 2 )罗马 - 南欧 - 拉丁美洲; 3 )瑞士 - 荷兰轴线的查理曼欧洲和北欧; 4 )英国 - 加拿大 - 美国 - 澳洲等;然而,近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的路径,经由中国 - 阿拉伯 - 查理曼轴线,而到英国 - 美国的发展。 关于近现代科学范式和工业模式: 为什么近代科学诞生在查理曼欧洲和英吉利海峡 2 岸?为什么欧洲和美国能够诞生瓦特、爱迪生、乔布斯和盖兹等发明家和企业家?为什么欧洲、日本和美国研究了中国文化的“儒释道”和墨家技艺等?为什么黑海、里海和咸海到波斯湾区域的中东和中亚发展了代数学和化学实验?为什么荷兰、英国和意大利等发明了观测仪器和建立了实验方法等?为什么荷兰、法国和英国等发展了工艺设计和现代绘画艺术? 明朝大航海时代,无疑中国文明领先世界;然而,地理探险之后,欧洲文明走向了科学、技术和艺术,以及哲学思想的突飞猛进发展,其中,新的文化范式和新的体制模式创造是关键。犹太民族的迁徙和文明的开放精神也是关键因素,从而,走向了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综合的全球化文明。 传统中医药,也如同现代西方绘画艺术吸纳东方风格,将很快为现代医药学所诠释、解析和吸纳,从而,形成未来的全球医学 – “社会 - 心理 - 生物”医学模式,中医药理论,可能并很快将被现代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 附、传统医学理论的诠释 如,我的外婆有祖传炼制药物治疗淋巴结糜烂的医术(已经外传而不再家传),中药的各类配方和炼制药物的方法,可能就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因而,需要从中分析有关化学分子成分的药理作用。我发明的细胞连续突变筛选方法, 2 次突变就可建立足以抗各类型药物的细胞株系,采用这些突变细胞株系可以研究耐药机理;因而,中药配方,必然存在不同于目前西医药的思维模式,而采用对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的药效形成的综合调整作用。 - (研究历史、探索未来) -
个人分类: 201415|22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论学而优则仕
benlion 2015-1-5 09:20
读书人,可不可以做官,究竟应该什么人来做官? 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不同年代受到的文化教育,形成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然而,发现一个现象: 60 年代的教育(年轻时),在当代(年长时)写文章,却依然是 60 年代的思维,如,“文化革命”的批孔运动,这个隔年代的文化影响现象值得思考。 过去年代的思想教育,在当代写的文章里反映,其实,就是人的思维定势和文化滞后现象。 中华文化,几千年,包含哪些文化?文化是否一直都掌握在宫廷或官方?如,欧洲在中世纪的政教合一,基督教文化是否等同于宫廷文化? 人类文明,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复杂化和分工细化的文化进化过程,如,从儒家子夏学派分离出法家来,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形态的文化和体制,文明的进化,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文化演变的发展。 如何,摆脱反复、循环辩论,走向考证历史、考察社会,却不是形而上学的主观思辨,才可能往发展的未来方向推进文化创新。 - (研究历史、探索未来) -
个人分类: 201415|1583 次阅读|2 个评论
视野 - 思维与传媒
benlion 2015-1-5 09:20
一个人出生,属于心身相关的生物体,而后,从周边环境和社会 - 家庭、学校和媒体等学习和接收知识、信息,从而,形成思维和行为模式,一般来说定势于成年之前,可能与大脑的发育过程有关,也存在个体受教育的时间和个体自我学习的努力有关。 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存在历史的传承与外来的传播和自身的文化创新;因而,分析一个社会的文化现象,就必须分辨文化构成的组成部分,及其来源,文化不可能是生物学意义的文化遗传属性,属于遗传属性的只能是生物的本能行为模式。 人类的起源和人种分化、民族形成,存在一定生物学意义的本能行为差异,也存在一定由于生存环境而导致的自然行为模式;然而,社会的主体文化是教育思想、管理体制、经济方式等形成的文化。 人类文明,从埃及-巴比伦文明到轴心时代古典文明,而后,到中国文明和工程范式、欧洲文明和科学范式,经历了古代神权文明、中古代君权文明到现代民权文明模式的发展历程。 轴心时代奠基了人类文化的思维传统,形成了:1)印度-希腊到罗马、罗斯到南美、菲律宾等文化传统;2)中国-波斯-查理曼欧洲-北美轴线的发展模式。 中国现代化历程,不同于日本和韩国的路径,就在于否定传统的优秀文化,而又没有引进发达社会的人文精神,导致文化的劣根和人性的本能得不到应有的文化牵制。 从而,出现反复、循环辩论和文化得不到向未来推进与开拓创新。 -(历史研究、探索未来)-
个人分类: 2015|21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科普哲学】【历史学家的技艺】【[法]布洛赫】
lcj2212916 2014-7-17 05:44
【名稱】:历史学家的技艺 【作者】: 布洛赫 【大小】:2.6MB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在中国史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1993年,法国出版了由布洛克的长子根据奇迹般新发现的原稿重新整理的文本,对吕西安?费弗尔在整理中所做的许多改写、移动、删削和增补等,一一做了订正,使该书面貌有非常大的改观。作为史学大师治史经验的结晶,《历史学家的技艺(第2版)》从历史审美的角度提出,为历史研究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提醒世人要警惕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注重求真的同时,也要悉心保存历史的诗意;在对历史进行体悟的同时,要善于从历史遗迹找寻历史的脉络,注重培养历史学家的反思能力,由古知今,由今知古,力求通古今之变,提升历史研究的境界。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68594966
1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甲午之年说日本
热度 4 王铮 2014-1-22 13:53
甲午之年说日本 甲午战争过去 120 年了,人们担心第二次甲午战争爆发。其实我也担心,我担心的是日本政客的死硬作风,这种作风是他们从“倭寇”时代培养起来的。因此,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研究了一下第一次甲午战争的日本战争条件的。 第一次甲午战争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特别是伊藤博文出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用宪法政治推进改革,励精图治,同时依据日本文化传统推行军国主义,日本成为了一个东亚强国。然而日本是一个小国,资源有限,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日本的关键问题。在这种条件下,日本不幸地选择了它传统的路线,向朝鲜扩张,并吞朝鲜。这时的朝鲜,以中国为宗主国,日本并吞朝鲜,必然挑战中国。伊藤博文时代的朝鲜,处在一个变革涉及,国内政治分裂,不能形成统一的对外力量,日本内阁看中了这一点。由于得到中国的支持,朝鲜保守派的力量强大,但朝鲜保守派在朝鲜民主中并不怎么得人心,日本正好可以利用。同时由于中国的保守,对西方列强的战争中连连失败,清帝国已经不能形成对日本的威慑;而中国的统治者是满清贵族,同样得不到国民的认可。具有海盗传统的日本,这时已经发展成了军国主义,可以乘机挑战中国。这时的中国已经陷入了帝国的最后灾难。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帝国赖以支持的强大的八旗军已经腐败,太平天国起义,已经耗尽了中央政府的最后力量,地方军阀势力崛起,在朝廷相互倾轧。以国民大多数汉族为基础的改革派在民间挑战着以满蒙贵族为基础的保守派,以汉族等为基础的改革力量更加不认可满族政权的合法性,长期以来在东亚节制日本的力量中国,已经变得十分虚弱,军国主义在这种变革中精疲力竭的国家面前显得不可战胜。日本并吞朝鲜不仅不怕中国,而且要借机削弱中国。 在国际环境中,西方列强已经陷入了自身的矛盾中,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因为瓜分世界接近完成而发生最后的争夺:为节制宿敌英国,法国向俄国提供资本,实现其初步的工业化后,并于 1894 年与俄国结下军事同盟,是为法俄同盟。其实,更早,英国 1887 年 2 月 12 日和意大利组成《地中海协定》,互相保证维持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及黑海的现状,而意大利则支持英国在埃及的行动。经德国首相俾斯麦支持下,奥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协定,签订《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对抗法国和俄国的影响。同时德国海军日扩,威胁英国的制海权,英国着手在欧陆寻求盟友,无暇东顾。就这样,日本利用了这个条件,选择了向中国挑战。当时所谓亚洲四大强国,中国、俄国、英国、法国(因为他们有大量亚洲殖民地),中国是最虚弱的。甲午战争的事实证明,日本的挑战是成功的。 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后,要扩张的日本下一个目标当然就是第二虚弱的俄国。日本已经从甲午战争中获益,力量强大了,可以扩张。为了进一步扩张,日本军国主义不能不打败俄国。国际环境再一次有利于日本。 1904 年,英国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但此协定并非军事同盟,而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定,矛盾进一步酝酿,欧洲处在一次大战的前夜。当时的俄国,因为国内矛盾也变得虚弱了:由于拒绝改革,民意派的革命党热衷于暗杀,沙皇政府成员变得惶惶不可终日;改革不彻底,让农民丧失了土地并且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情绪渗入到俄罗斯的每一个细胞,俄罗斯也在变革中精疲力竭。 1904 年 2 月 6 日日本宣布断绝日俄外交关系,为放手开战做准备。 2 月 8 日日军偷袭旅顺口,对俄国不宣而战。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取得俄胜利。顺便说一句,日本当时为削弱亚洲四大国,是不择手段的。近年,网络曝出了一些资料,虽然没有完全证实,但是符合当时日本的特点:日本当时为了破坏敌方政府力量,计划暗中出资资助列宁、孙中山,不过他们没有得逞。尽管,在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的情况下,革命有权利利用敌国,然后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经过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本已经取得了亚洲霸权。军国主义驱动下的日本忍不住进一步扩张。这时日本的战略目标当然是亚洲四大国中的英国和法国了,由“《田中奏折》战略构想”(尽管后来有人否定《田中奏折》的存在,但事实上日本就是走的这条路):日本选择了依次侵略朝鲜 - 满蒙 - 中国(大陆)然后征服世界的道路。在 1937 年成功侵略中国后,军国主义传统的日本开始策划抢占英国、法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亚洲殖民地,因为法国、英国已经被德国打得陷入了困境,日本这时提出了一个伪善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幌子,很像现在的“积极和平主义”,打着补助弱小国家的旗帜。日本在香港、印度支那、缅甸、印度尼西亚同时发动了战争;这个战争后来被称为太平洋战争,因为它不可避免地把美国拉了进来,日本军国主义的贪婪忘记了一切。 现在有人争论,如果当时日本进攻苏联,二次大战历史可能重写。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日本进攻苏联,获得的是西伯利亚,而西伯利亚没有被当时认可的资源可开发。当时,日本强占了中国东北,已经把日本强大的关东军陷在那里,试图进攻苏联的诺门坎战役教训了日本:他们缺少当时作战的现代化武器。进攻苏联,主要是日本陆军获利,而日本的陆军已经陷入中国战争的泥坑,这时日本强大的是海军,他们有当时海战的现代化武器。军国主义的特点就是,军队具有强大的发言权。东条英机在这种条件下上台了。日本海军充满了倭寇般的狂妄;从 15 世纪后期开始,日本从海盗到海军就好像所向披靡。日本已经看不到时过境迁,看不到陆军在中国陷入泥坑的现实。挑起太平洋战争,日本注定要失败。 分析日本最终战败的原因,可以分析有下列特点:第一、有限的战争资源,无论是石油还是人力都是日本进行大规模战争欠缺的;第二、日本长期以来挑战的是整个世界,而为了侵略邻国,他们与好战集团结盟,日本已经与世界为敌,也就失去了社会正义;第三、日本具有的海战经验是从海盗经验开始的,突然袭击取胜;甲午战争是突然袭击、日俄战争也是突然袭击,日本把这个方法用在珍珠港,成功了。日本海军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可惜,日本人忘了,突然袭击可能取得一次战役的胜利,可是现代的大国土国家已经不是一次战役可以击败的。第四,日本赖以支持军国主义的“武士道精神”,在经过战争折磨中的日本国民中逐渐消退,美国的原子弹和关东军的覆灭最终从精神上摧毁了日本。 今天,安倍强调伊藤博文的军国主义传统,推行“积极的”和平主义,面临的是什么的一个世界呢?至少,它没有日清战争(甲午战争)的国际条件,也没有日俄战争时的条件,而且中国、韩国和俄国已经不是原来的被国家变革弄得精疲力竭的国家了。 日本军国主义者要清醒,现代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旧日本的领土扩张战略模式已经没有太多的强国意义了。
个人分类: 在历史中思考|3377 次阅读|6 个评论
整合文明史与科学史研究
benlion 2013-5-23 22:28
一、人类的文明史研究 1972 年对中西医学精美著作的翻阅和对批驳儒家伦理学(孔子)的震惊,导致了坚持至今连贯一直的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史的探索和生物学与物理学、转基因与仿生学的思考。西医学红十字会,基督教核心是伦理学,中国儒家内涵也是伦理学,不同历史时代的演变或诠释是西方基督教历史,儒家当然也应该有适应于时代的发展和诠释,科学的方法论与社会的伦理学,医学的人文精神和仁爱关怀,比科学和工程其它领域更为突出。 文明的转型,包括,欧洲从中世纪到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模式的建立,中国近现代化的文明模式转型 – 其中,渤海湾和香港 - 上海的东南区域发展较发达于西北、西南和东北区域。 二、科学史与系统医学研究 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 – 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是等价概念,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RD ),在 90 年代同时阐述了系统科学与综合( synthetic )哲学 2 个层面的理论基础,而又阐述了实验、计算( computational )和工程方法的技术基础。 而且,包括从中西医学比较,实验化学和系统心理学为切入点,神经与基因双向调控发育和心身医学、进化与发生遗传学和形态发生学、基因组智能( intelligence )与自组织程序的重编设计,以及生物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探索的复杂历程。 合成生物学的现代概念,实际上是 1996 年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上首先在国际上论述的系统生物工程概念 - 也即,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或工程方法的系统生物学( D.Endy ),概念最早为 “systems biological engineering” 与 “synthetic medical science” ,但词汇转换为 “synthetic biology” 与 “systems biology” 。 系统生物学是基础,研究生物系统机理,应用是合成生物学,开发人工生物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基因组与人工合成,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等。 “合成”指 DNA 分子,即基因的化学合成,最初的“合成生物学”含义,后来转换为“综合、集成、组装”的工程学概念,但仍然保存了基因、基因组的 DNA 合成内涵。 “人工”是指人工设计与人工合成的 DNA 或基因、基因组等, 2000 年 E.Kool 指不同于自然界化学组成或结构的人工 DNA ,后来转换为一切人工设计的基因序列、基因组等。 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一般是单基因转移技术,而合成生物学的转基因,一般是系统设计的多基因、基因组、基因网络等,包括蛋白质重新设计和蛋白质相互作用、酶的反应链人工设计,包括采用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转移是一般概念,移植一般用在细胞核的整个基因组转移,转基因一般指单基因转移。 关于 3 个步骤,是指实验技术、计算机方法和基因工程(或转基因), 2 个方面是天然生物系统为基础的系统生物学,人工生物系统的合成生物学(或系统生物工程)。 有科学家已经意识到北野宏明的概念最初是工程设计,但也有不少科学家不太赞成胡德的概念局限于规模化组学方法;但是, 1994 年提出系统遗传学,以及系统生物工程就是起因于转基因技术存在的局限,从而将系统科学方法和工程与设计的原理用于生物学,以及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分子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方法等。 有许多科学家论述中医学与系统生物学的思维类似,又有发展很快的网络医学和生物学的网络拓扑学方法,而 1992 年系统医药学就是提出中医理论的图论和拓扑学等基于图式( pattern )逻辑的数学模型方法等。 - ( 1972-1982-1992-2002-2012 恰 10 年周期,总结) -
个人分类: 历史|2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史之路:终生学习的过程
热度 6 oninlotr 2012-5-27 14:23
因为有媒体约稿的关系,最近关于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的灵感先贡献给约稿了,所以换个话题写博客。 想到这个题目主要是因为最近的两件事: 一,博客有个家伙(总是他)留言说我仗着我的学术背景对科索沃问题自以为是,让大家别被我误导。 二,最近组织塞尔维亚语兴趣小组活动,约某校一个历史系学生参加,此人开口就说:你们谈塞尔维亚历史文化问题我倒是感兴趣,但你们讲不到我不知道的,因为我是学历史的,认识我的人都知道!结果我一翻此人的资料,是学清史的。我回复说我也是学历史的,还是学斯拉夫史的,但学习总归是个终生过程,大家一起探讨进步。结果此人再也没回复我。 对于事件一,我想说的是,我从没说我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但问题是,你说我“自以为是”,让大家不要被“误导”,想必你认为你是占据了真理制高点。说的不好听一点,我就算自以为是也有我的资本(何况我完全不想自以为是),不妨把你的资本给大家瞧瞧,说说为什么大家要听信你的言论?不妨把你的学术背景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让大家了解一下你到底看了几本书,访谈了多少人,了解了多少内幕和证据?总是一开口就骂,骂了半天一点证据都没有,纯属浪费时间。说实话,连1980年起南斯拉夫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都有哪些隔离政策都不知道的人,我都懒得跟他讨论。 当然了,我也有很多不太精通的东西,近来因为工作也疏于阅读,还在努力调整。前南地区的问题,历史与现实交杂,时事又瞬息万变,因此格外复杂,我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学者敢自信他掌握了前南问题的根本,甚至没有人敢说他研究清楚了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越往深挖掘,就越有新发现,但只要高层文件不解密,学者们再多的研究都只是推断罢了,政治游戏掩盖了一切。所以我一看到自信掌握真理的人就上火。当然,一讨论必开骂的没教养人士也让人上火。 事件二,先不说清史和塞尔维亚历史文化隔行如隔山,就算是斯拉夫史专业的人,但凡具有真正的历史眼光,都不会说“你们讲不到我不知道的”这种话。历史气象万千,魅力无限,这都是建立在其神秘不可测的基础上。尤其对于塞尔维亚,正如上文所说,有许多历史难题不到实地去考察,不研究原始文献就不会有切实的体会,就不会感受到其究竟复杂到什么程度,到底有多么难以研究透彻。 从前我国的宣传导向对于一些敏感国家和地区,完全是一边倒,很难出现客观分析复杂的史实的情况,由此造成许多人对这些地区的历史看法都是非黑即白,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最后或者黑暗势力得手,或者光明力量拯救世界。然而事实上,多数地区的历史都是黑色的,正如这世界上少有黑色或白色的灵魂,多数人有的,都是灰色的灵魂。就像科索沃问题,塞族和阿族双方都难逃其咎,两败俱伤。而美国和欧盟等势力的介入,既非为了捍卫自由和人权,也非打击社会主义伟大力量,而是为了永恒的实际利益。当然,但凡有新的证据解密,这一观点也可能被推翻。历史学家的观点,永远只能是建立在已有证据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变化不可能完全预测。
243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美国历史文章目录(《历史研究》2000~2011)
黄安年 2012-4-5 07:53
中国美国历史文章目录(《历史研究》 2000~2011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4 月 5 日 发布 《历史研究》杂志是我国历史学科的顶级刊物。自 2000~2011 年的 12 年间总共发布美国历史文章 60 篇,其中除去书评、学术评论和学术会议综述的篇外,学术论文 51 篇。这 51 学术论文中历史类 11 篇,政治类 24 篇(其中外交 16 篇,法治无)、社会类 8 篇、经济类 5 篇。军事类 2 篇、文化类 1 篇 , 科技教育环境类均没有一篇。总的说来 , 重在历史和外交,其他领域均较薄弱。以上是仅就文章的数量而言 , 不涉及对于文章质量的评估。 以发表文章的数量计算 ,2000~2011 年间发表 5 篇的有李剑鸣, 4 篇的有王立新、崔丕, 3 篇的有梁茂信。 以下是分类目录 一, 美国历史 共 20 篇 一 1 ,美国历史 10 篇 1 ,《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 李剑鸣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04 期 ,第 73-87 , 191 页。 2 ,《 英国历史传统与北美奴隶制的起源》, 高春常, 《历史研究》 2001 年第 02 期 ,第 94-108 , 188 页。 3 , 《 英国的殖民地政策与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 李剑鸣, 《历史研究》 2002 年第 01 期 第 163-174+192-193 页。 4 , 《 东欧“再版农奴制”庄园经济的性质问题——与美洲奴隶种植园经济的初步比较》, 何顺果, 《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04 期 第 111-123+191 页。 5 , 《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重商主义政策及其影响》, 王晓德, 《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06 期 第 122-131+190 页。 6 , 《 美国革命时期马萨诸塞立宪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李剑鸣 《历史研究》 2004 年第 01 期 第 130-149+193 页。 7 , 《 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 李剑鸣, 《历史研究》 2007 年第 01 期 第 131-158+192-193 页。 8 , 《 大西洋视野中的北美黑奴宗教》, 高春常, 《历史研究》 2008 年第 04 期 第 144-168+193 页。 9 ,《 “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李剑鸣, 《历史研究》 2009 年第 01 期 第 111-134+193 页。 10 , 《 英属北美殖民地契约移民性质新论》, 梁茂信 《历史研究》 2011 年第 02 期 第 126-142+192-193 页。 一 2 ,美国史学和史学家 1 篇 1 , 《 “ 冷战史新研究” : 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 陈兼 , 余伟民, 《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03 期 第 3-22+189 页。 一 3 ,美国书评 2 篇 1 , 《 张曙光著《经济冷战 : 美国对华经济禁运和中苏同盟》 》 陈兼, 《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04 期 第 186-188 页。 2 , 《 薛龙著《哈佛大学费正 清东亚研究中心五十年》 》, 何俊 ; 卢睿蓉, 《历史研究》 2006 年第 05 期 第 186-18 页。 一 4 ,学术评论 4 篇 1 ,《 欧美学者对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的研究》, 王克文,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05 期 第 170-179 页。 2 ,《 近年来美国的冷战史研究》, 白建才, 《历史研究》 2002 年第 01 期 第 175-182 页。 3 ,《 美国大麻政策史研究 : 文献的整理与批评》, 张勇安 《历史研究》 2006 年第 01 期 第 158-170 页。 4 ,《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经济关系研究述评》, 杨雨青, 《历史研究》 2006 年第 03 期 第 168-176 页。 一 5, 会议、访谈 3 篇 1 ,《 顾维钧与中国外交国际学术讨论会 综述》, 金光耀,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06 期 第 185-187 页。 2 , 《 关于亚洲冷战的中美对话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顾宁, 《历史研究》 2002 年第 02 期 第 180-182 页。 3 , 《 冷战中的中国与周边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戴超武, 《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03 期 第 100-105 页。 二 , 美国政治 共 22 篇 二 1 ,美国内政 4 篇 1 , 《 民权运动之前奏 : 杜鲁门当政时期的黑人民权问题》, 谢国荣, 《历史研究》 2005 年第 01 期 第 156-171+192 页。 2 , 《 二十世纪以来法国反美主义的文化释读》, 王晓德, 《历史研究》 2008 年第 03 期 第 110-124+192 页。 3 , 我们是谁 ? 威尔逊、一 战与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王立新, 《历史研究》 2009 年第 06 期 第 128-152+192-193 页。 4 , 《 一七九八年《惩治煽动叛乱法》与美国“公共领域”的初步发展》, 董瑜 《历史研究》 2011 年第 02 期 第 143-160+193 页。 二 2 ,美国外交 6 篇 1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张盛发,《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01 期 ,第 117-131 ,第 189 页。 2 ,《 关于 1940 年美英“驱逐舰换基地”协定的历史考, 徐蓝,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04 期 ,第 97-109 , 191-192 页。 3 ,《 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 (1951) 》的形成及其影响》, 崔丕, 《历史研究》 2002 年第 02 期 第 120-132+192 页。 4 ,《 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王立新, 《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04 期 第 124-136+191 页。 5 , 《 《日美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新论》, 崔丕 、 肖华锋, 《历史研究》 2005 年第 01 期 第 156-172+192 页。 6 , 《美日返还冲绳协定》形成史论 崔丕, 《历史研究》 2008 年第 02 期 第 165-182+193 页。 二 3 ,美中关系 12 篇 1 ,《 1934 — 1936 年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 任东来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03 期 ,第 103-115 ,第 191 页。 2 ,《国民党在美国的游说活动——以顾维钧为中心的讨论》,金光耀 ,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04 期 ,第 61-72 , 191 页 。 3 ,《 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 : 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 王立新, 《历史研究》 2001 年第 01 期 54-66+187 页。 4 , 《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的美苏国共关系》, 牛军, 《历史研究》 2002 年第 02 期 第 84-103+190-19 页。 5 , 《 “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 : 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 王立新, 《历史研究》 2002 年第 03 期 第 98-109+192 页。 6 , 《 “蒙古问题”与冷战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刘晓原, 《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03 期 第 41-57+190 页。 7 ,《 SIOP 与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核打击计划》, 张扬杨, 《历史研究》 2006 年第 05 期 第 173-178 页。 8 ,《 朝鲜战争时期围绕细菌战问题的三场国际政治 动员——基于中英两国档案的解读》, 陈时伟 《历史研究》 2006 年第 06 期 第 116-138+192 页。 9 ,《 基辛格与中美“解冻”序幕的拉开——兼论外交决策者个人因素》, 张曙光, 《历史研究》 2007 年第 05 期 第 (157-167+193 页。 10 ,《 歇尔使华与苏联对华政策》, 陈晖, 《历史研究》 2008 年第 06 期 第 139-155+193 页。 11 , 《 一九四九年前后美国中情局谍员秘密入藏探析》, 程早霞 ; 李晔,张勇安 《历史研究》 2009 年第 05 期 第 125-143+193 页。 12 , 《 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 崔志海 《历史研究》 2011 年第 02 期 第 64-86+191 页。 二 4 ,美国司法 0 篇 三 , 美国社会 共 8 篇 三 1 ,美国社会状况 6 篇 1 , 《 十九世纪美国的德意志和爱尔兰移民之比较》, 刘文涛 , 杨成良, 《历史研究》 2001 年第 03 期 第 128-139+191 页。 2 , 《马 尔萨斯理论和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 曹树基 , 陈意新, 《历史研究》 2002 年第 01 期 第 41-54 页。 3 , 《 罗马天主教语境中的美国历史和民族——奥雷斯蒂斯·布朗森论移民的美国化》, 彭小瑜, 《历史研究》 2004 年第 01 期 第 (114-129+193 页。 4 ,《 理性与情感 : 佩里·米勒对清教思想的综合考察》, 张孟媛, 《历史研究》 2007 年第 06 期 第 173-184 页。 5 ,《 纳粹德国知识难民在美国的“失语性”问题》, 李工真, 《历史研究》 2008 年第 06 期 第 168-188+193 页。 6 , 《 以宗教为冷战武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东南亚佛教国家的心理战》, 张杨, 《历史研究》 2010 年第 04 期 第 35-49+190-191 页。 三 2 ,美国社会保障 2 篇 1 , 《 美国人 力培训与就业政策机制 (1971 — 1982) 》, 梁茂信 《历史研究》 2007 年第 01 期 第 159-174+193 页。 2 , 《工 业界利益与公共福利双赢 : 美国医学会与药品管理的联邦化 (1891 — 1912) 》, 张勇安 《历史研究》 2009 年第 01 期 第 135-155+193 页。 四, 美国经济 共 5 篇 1 , 《美 国西部野马的驯养使用与保护》, 周钢 , 田吉贡, 《历史研究》 2001 年第 03 期 第 116-127+191 页。 2 , 《 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困境》, 梁茂信, 《历史研究》 2001 年第 06 期 第 120-133+191-192 页。 3 ,《 对美国大都市区化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王旭, 《历史研究》 2002 年第 02 期 第 110-119+192 页。 4 ,《美 国内城街区的绅士化运动与城市空间的重构》, 孙群郎 ; 常丹丹, 《历史研究》 2007 年第 02 期 第 136-149+193 页。 5 ,《 端方与美商一桩未予诉讼的经济官司》, 崔志 海, 《历史研究》 2007 年第 03 期 第 173-180) 页。 五, 美国军事 2 篇 1 ,《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 崔丕, 《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01 期 ,第 132-145 ,第 190 页。 2 , 《 核武器与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 赵学功, 《历史研究》 2006 年第 01 期 第 137-157+193 页。 六, 美国科技 0 篇 七, 美国文化 共 1 篇 1 , 《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 : 大众化杂志、进步知识分子与 公众舆论》, 肖华锋, 《历史研究》 2004 年第 04 期 第 162-172+190 页。 八, 美国教育 共 0 篇 九, 美国环境 0 篇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5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博客的用途是什么?
热度 1 benlion 2011-9-6 07:41
从初中可以进图书馆读书开始,我大部分时间在几个地方 - 学校上课、图书馆读书、院子里种花、家里绘画; 然而,1994年在中科院有了互联网的email了我干什么了?北京图书馆外文期刊部查阅email地址,开始大规模与国外科学家通讯 - 1996国际会议和1999年建立网站。 在国内1997年之前,Netscape浏览还不是方便,到了海外开始干什么了?上课和实验之余就是上网,可以写BBS发布信息,可以查阅大量国际上的大学、研究所、公司、学会等资讯或bookmark,然后,1998年底开始建网站 - 免费使用域名genbrain,1999年已经是要付费的了,然后biosysnet,再后sysbioeng等。 大约是在英国,接触到了海外华人的中文网站可以直接发表专栏文章 - 后来改称为博客,还大量匿名回帖让人非常难受,很浪费时间,好不容易终于弃网成功。 回到国内,担心国内阅读不到英文资料,特意在英国的书店买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备在国内歇闲时阅读,十年的变化啊,国内在家里也能够上网了,而且有百度工具可查阅国内的资讯 - 在国外我只知道Yahoo、Google等英文工具。 而且,最令人兴奋的是也能够使用NIH的生物医学数据库等,1997年之前在中科院要去所里专门的生物信息实验室由工作人员代查啊!因此,高兴地想在国内也可以象国外那样做最好的研究工作了。 于是,着手尽快实现留学之前在北京时的梦想 - 成立属于自己理念的学科 - 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以及申报北京香山科学会议 - 因为留学之前在北京给过我很强烈的印象,然后,在联系和召集参会代表时,发现国内也已经承认了系统生物学这个学科,建立了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系统医学等实验室。 然而,查阅到的一些中文文献或资讯,很大程度是缺乏学科的历史背景,在概念上偏离了全面或完整的学科概念,尤其是胡德的讲演资料里非常明显的错误,于是,开始查阅国际上近20年的全部有关的文献,却惊讶地发现胡德、北野宏明的有关于系统生物学最早文献只能追溯到1999年,而且,他们分别是独立研究的路径,又都在第一篇文献中有非常明显的学科历史错误和各自偏跛的概念 - 引发国际上争论,2003年才形成了共识的概念*。 这样一来,就花费了我自2009年申报香山科学会议以来大量时间,甚至是日以继夜地查阅国外文献 - 大量论文和图书等资料,于是,又开始写博客,将研究资料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出来,以供国内同仁参考。 最后要回答的是题目 - 写博客可以不拘一格,可以不一定严谨,可以随时记录点滴的思路等,然后,可以供日后再分析、思考和整理成规范、条理的文章,或作为网络日记的历史资料等。 注*:系统论(system theory)和实验(experimental)、计算(computational)方法整合研究生物系统(biosystem)的概念。
个人分类: 2011|3082 次阅读|2 个评论
杨生茂先生绝笔盛赞历史研究手段变革
黄安年 2010-5-5 11:18
杨 生茂 先生绝笔盛赞历史研究手段变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5 日发布 今年 4 月 6 日,华庆昭先生在中国社科院 世界历史所图书馆、世界历史数字化研究部与《印度、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专题信息系统》课题组共同举办学术报告会上 , 作了题为 从收藏点到数据库:历史资料研究手段的变迁 的学术报告。 杨生茂先生读毕写下 读后感,并给 华庆昭先生打电话说 : 近读 从收藏点到数据库:历史资料研究手段的变迁宏文,十分惊喜。这是一篇好文章。可喜可贺 。 老友有这样好的见解,感到钦佩和可敬。我以愉快和钦佩的心情,接连读了两遍。高论余音仍在绕梁。我常说,华先生的外文和研究意识非一般学人可比可及。 这篇文章不只是讲网络技术和手段,而是现身说法,从具体手段到理论观念,相互结合。讲词中有具体变迁过程,很具体,不是空论,史论结合。另外,这篇文章尤其在国内治外国历史资料研究手段方面具有指导方向的意义,对如今研究方法和观念意识上影响深广。 93 岁高龄的杨先生在病中仍高度关注学术研究手段的变革,思考开拓历史研究新局面,加快我国历史研究的进程,令后生敬佩。 我们纪念 杨 生茂 先生,就是要学习和继承先生那种不断求索、与时俱进的精神 , 紧跟时代的步伐,全心全意地投身于我们的美国历史、世界历史和整个学术事业。 附 杨令侠教授整理《 杨生茂先生打给华庆昭先生的电话》报道 , 和 孙洁报道 : 《从收藏点到数据库:历史资料研究手段的变迁》 *************************** 杨生茂先生打给华庆昭先生的电话 作者:杨令侠整理 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录入 : 韩宇 2010 年 05 月 04 日 按:读毕华庆昭先生 从收藏点到数据库:历史资料研究手段的变迁 的学术报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杨生茂先生按捺不住良多的感慨,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写下读后感,后仍感不足,提电话念于华先生。现将他的手笔及电话内容综合如下。(秘书处收到此信息正值年会召开的前夕,因事务繁忙,未能及时刊载于研究会的网站,未曾想到此文竟成了杨先生的绝笔) 2010 年 4 月 6 日 近读 从收藏点到数据库:历史资料研究手段的变迁宏文,十分惊喜。这是一篇好文章。可喜可贺 。 老友有这样好的见解,感到钦佩和可敬。我以愉快和钦佩的心情,接连读了两遍。高论余音仍在绕梁。我常说,华先生的外文和研究意识非一般学人可比可及。 这篇文章不只是讲网络技术和手段,而是现身说法,从具体手段到理论观念,相互结合。讲词中有具体变迁过程,很具体,不是空论,史论结合。另外,这篇文章尤其在国内治外国历史资料研究手段方面具有指导方向的意义,对如今研究方法和观念意识上影响深广,表现作者在掌握中英文资料的本领很大很强,其对读者影响会很大。今天打电话庆贺。双目和体力不容多谈,只能表示感谢意思的万一。谢谢。 http://www.ahrac.com/yjhxx/1855.html ********************** 从收藏点到数据库: 历史资料研究手段的变迁 华庆昭先生谈史料收集手段的变化及信息共享等观念 2010 年 4 月 6 日 2010 年 4 月 6 日,世界历史所图书馆 / 世界历史数字化研究部与《印度、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专题信息系统》课题组共同举办题为 从收藏点到数据库:历史资料研究手段的变迁 学术报告会。主讲人为天津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华庆昭先生。图书馆 / 数字化研究部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及所内部分同志参加了会议。 华庆昭先生主要结合本人的学术生涯讲述了在美、英等国资料收集手段的变化,也谈及了一些相关的思想观念。 首先,华先生回顾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他研究的领域(美国外交史、现代国际关系史)里国内一手资料匮乏的状况。当时他在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受派去欧洲参加第 16 届世界历史大会及其预备会,需要写关于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论文,但是只能靠从书里和报刊上获取资料来写,学术深度之不足是显见的。华先生引了长恨歌句说,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 要找国际关系史的原始资料得去国外找。 楼阁玲珑五云起 , 中有一人字太真 ,资料找到了。从 1986 年到 1988 年,华先生在美国一年半,英国 6 个星期,收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撰写了一本关于杜鲁门外交的专著《从雅尔塔到板门店》。 华先生说,当时国外的研究手段按现在看也是落后了,但那时还算是很好的一条出路。到美国做研究入门的指引首先是一本目录,叫《联邦手稿收藏目录》( NationalUnionCatalogofManuscriptCollections ) , 这本目录现在还在出,同时也是网站了。目录告诉我们,张三、李四的手稿,在哪里收藏保管着。那么收藏点( Repositories )何在呢? 国家档案系统,下属国家档案馆和各总统图书馆; 国会图书馆文献部,在该馆麦迪逊大楼; 各个地方图书馆; 各个大学图书馆; 各个学会、协会、博物馆、纪念馆、基金会的收藏点; 各县的历史收藏( CountyHistoricalCollection ),出生和死亡登记都保存在那里; 各个私人收藏点,等等。 英国的情况大同小异,不过国会图书馆换成了大英图书馆 ,出生和死亡登记可以在教区里查到。 华先生当年自己所拥有的工具经历了打字机、电动打字机、电子打字机、电脑(没有互联网)、袖珍复印机的变化,总起来说除了书写用了电脑外,其他手段都相当原始,因此研究进度缓慢。后来国内进口了一些缩微文献胶卷和胶片以供检索,情况较前要好些,但不能满足根本需要。由于复印资料很贵,大量的档案内容是用笔写在记事本上。华先生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查了六个星期的资料,只复印了六百页文件。近年世界史所的两位同事去英国,分别用数码相机三个月内在剑桥拍回了七万张资料照片和一个月内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拍回了两万张文件照片。这样的前后对比是非常强烈的。 自从互联网出来后,情况变了。一般的数据库和通用的搜索引擎已经可以解决不少问题,比如永乐三年是公元哪一年,网上一查就有了。专门的数据库,就像世界史所现正在做的印巴中关系专题数据库,正在涌现。最新的消息是,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2010 年 3 月 23 日报道,英国正在做包含 1500 年至 1900 年历史资料的专用英国历史搜索引擎,它将把有关数据库联结起来,把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手稿、出生死亡及家系记载、地图和影像都做成索引。第一阶段在 2011 年就可以完成。我们正处在从收藏点到收藏点加数据库、再到收藏点加数据库加搜索引擎的过程中。历史研究手段的进步会带来历史研究本身的进步。研究者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思考问题、把握主题和研究资料的发掘上,而少搞四处奔波、死记硬背和手抄笔写上,真是惠莫大焉。 这样的资料收集成为可能,除了归功于先进的收集手段外,资料的开放程度是非常关键的。倒退若干年,像前面说的拍照,英国人就不会允许你干。这就说明,除了硬件先进之外,软件,也就是人的观念,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华先生在他的报告里,就这方面着重讲了四点: 一、要有一颗踏实做研究的心。没有这种心理状态,没有这种追求,其他研究的事情都谈不上。 二、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观念是资料研究手段进步的基础。内容再好的资料,收集用的手段再先进,拥有资料的人不肯拿出来共享,也是白搭。英国伦敦外环线( M25 )以内各大学的图书馆,是资料共享的。华先生在美国杜鲁门图书馆做研究时,图书馆可以通过互借系统替他借到美国国内其他图书馆收藏的书。各文献收藏点的工作人员都会主动介绍他们的收藏,询问研究者的需要,尽量给以满足。我们国内不少收藏点的同志可能就会觉得事情越少越好。美国有《信息自由法案》,学者可以根据这个法要求提供不是特别涉密的资料信息。我们国内有的研究者满足于信息内部享用,奇货可居,用档案材料写文章而不把档案给别人用。学者之间信息共享有什么不好呢? 80 年代时华先生从英国复印来了六百页文件,一个兄弟所希望共享,华先生就让他们全部复印了。 三、学术伦理。 2009 年 12 月 24 日,也就是圣诞前一天,国内一个知名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据说是原来发表在一家知名出版社出版的 2004 年中国讲座的书上。文章是给一宗 1946 年圣诞夜在北京发生的案件翻案的。当时两个美国兵在东单附近强奸了一个中国女大学生,由美国军事法庭确认有罪,判刑后赴美国服刑。到美国后,由官方做主,把案子翻了过来,罪犯恢复了军职。在中国,此案掀起轩然大波,国统区 50 万学生罢课反美,成为中国革命高潮中的一个重大事件。翻案文章自称以某个在美国的中国人手中握有的美国档案材料为据,指名道姓说此案是 毫无强暴痕迹的 强奸 。 而且剑指中共,说它如何将个案变成了公众事件。华先生对出现这样的文章感到悲愤。原因之一是华先生在美国海军部亲自看过此案的美国档案,跟翻案文章所说完全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1986 年,华先生委托杜鲁门图书馆帮助找到此案美国官方文件的下落。图书馆查明,该档案原属美国海军军法处( NavalJudgeAdvocate )管,存在国家档案馆在苏特兰的库里。应杜鲁门图书馆的要求,档案已经调到华盛顿海军军法处,允许华先生到军法处去查阅。华先生去军法处查了档案,其结果已经在《从雅尔塔到板门店》( 1992 和 2006 年中文版, 1993 年英文版)上发表。且不说此案据中方的档案所载,早已是铁证如山,美方的档案所载是同样的。其真相是,当时在北京的美国军事法庭有两名法官曾提出对两名罪犯宽大处理, 但是判决书说, 判刑之轻已经使得不能再宽大了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加强师师长在 1947 年 2 月 21 日签字批准了法庭给主犯 15 年徒刑的判决,罪犯被送回美国服刑。很快,美国官方就着手翻这个案。但是美国海军复查委员会不同意给翻,它在 1947 年 7 月 8 日报告说, 本委员会经慎重复查 一致认为证据已足以支持法庭对强奸一罪的判决。因此,建议海军部长对审判程序,第一项罪行的证据、判决以及裁定予以批准。 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司法独立不过是一句空话,案照样翻过来了。感到悲愤的原因之二是翻案文章对受害者指名道姓,用词轻蔑。要知道,受害者迄今在世,有家庭子女,她要在社会上生活。华先生在写书时,不但没有提受害者的名字,而且也没有提罪犯的名字,因为考虑到对当事人的影响。当年的罪犯如今可能也有家庭子女,其犯罪固然自身要负责,但是如果没有美国政府错误的对华政策,他在没有犯罪前早就回国去了。难道做学者就可以这样随便拿人说事吗?没有学术伦理来管资料的真实性,来管文字的社会影响,其结果就是乱套。 四、与此相关联,华先生认为有一个指导思想的问题。不管你信奉什么主义,做学问总得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管你身在哪里,做人总得有点中国人的骨气。听说有的老师指责学生被毛泽东思想洗了脑。毛泽东思想怎么了?华先生举了个例子,解放战争用算术的办法算出蒋介石共有多少个旅的军队,消灭他多少个旅和多久之后就能逼他转为战略防守,再消灭他多少个旅和多长时间之后,就能解放全中国。战事果然就照这样发展而且提前实现了。试问,世界上有哪个战略家有过这样的本事?再说,脑子是能洗的吗?华先生说他从小学英文,看美国电影,唱美国歌曲,读美国小说,在美国教会办的学校念书,现在还在不断看美国人写的书和美国电视连续剧,他今年快八十岁了,美国人也没能把他的脑洗了。华先生和他的不少同代人对毛泽东思想,不是被洗脑,而是主动追求,生怕学不会。华先生倒是对自己有个要求,因为个人的专业涉及美国,面对强势文化、强势政治、强势军事和强势经济,人家掌握了国际硬通货发行权、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和方方面面的话语权,他告诉自己得随时警惕,要注意加强祖国文化的修养,要在两个国家利益发生分歧的时候,不做汉奸。从古到今,挟洋自重都没有好下场。 在华先生报告后,与会人员就档案收集、学术伦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自由讨论。(孙洁) http://worldhistory.cass.cn/index/dongtai/dongtai_txt/dt_sjlssdx_2003_txt/20100416001.htm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