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孝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孝”与“孝顺国家”
热度 17 yangguoxue 2016-2-19 16:19
很多激进的反传统人士历来有此类观点,说: 一个孝字让中国人永远为奴,通过它中国建立了一个愚忠愚孝的专制社会结构,禁锢了民族的人权创造力进取心之类。带来了对中国几千年的人性灾难,并且成了中国现在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桎梏。提倡用西方宗教的博爱取代中国的孝道,父母不应该向子女有任何回报的想法。子女也不用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等等。中国才能走向民主平等的道路。 看到类似的说法我只能说这些朋友不是一般的偏激,我们说反专制是对的,但也不能把好东西也一棍子打死。首先,中国也不是总有孝道的,文革不但没有孝,还划清父子界线,造领导反,留下的只是历史的梦魇,没有一丝桃花源气息。中国的孝文化的建立发展同早期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需要子女养老和建立和谐亲情关系的需求有关。西方社会在今天可以宣扬“博爱”与他们发达的经济水平是分不开的;而二十世纪前的西方国家不少情况也同传统中国类似,基本人伦都相差不大。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的父母不求爱的回报是现代经济发达解决了养老问题后的阶段性现象,并不是历史一直是这样,十九世纪以前欧洲同样是重男轻女的长子继承制。圣经旧约的摩西十诫第五条就是:“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孔子讲:“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认为父母子女不但有血缘传承还有后天养育产生的深情,所以他提倡人终生尊重维护这份人伦感情,不只是要求儿女孝顺,还要求父母慈爱,整体和谐。父母有慈爱以身作则在先,子女有孝爱孝敬,建立一个和谐温情的家庭。所以孝其实是有父子双方的仁爱理性存在的,并不是一条单向的所谓的通向奴役之路。 当然后世搞的所谓“二十四孝”是是把孝顺的顺扭曲走了极端。这种扭曲子女正常心性意志的盲从盲顺是必须摒弃的。 博爱和孝是两回事,天底下没有新鲜事,墨子走的就是无差等的博爱路线,提出先爱他人的老人子女再爱自己的,这样来让世界充满爱,但是让你对一个陌生女人和对十月怀胎养育你的的母亲一样的爱是不现实也是不公平的,从理性感性角度似乎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博爱还是很有难度,墨家很快在中国成了绝学。西方的博爱自由平等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提出来的,到了1861年美国还有废奴运动爆发的内战。二战希特勒还在灭绝犹太人,1960年代领导人权运动的马丁路德金还被刺杀。21世纪的为人权公平的暴动也数见不鲜,可见理想完美的“博爱”还是非常难达到的,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 在今天,奋斗一生的美国老人有社会的养老福利制度可保衣食无忧,心中有上帝可以牵挂依赖,认为来生还有天国的终极快乐可以希望,加上较好的经济条件和养老院制度,所以老人们可能更能抵抗孤独度过余生。而结合我们国家的老人普遍的经济水平和宗教信仰的水平来看,大多数老人必须要求子女承担一定的赡养责任,没有宗教信仰的他们也只能靠亲情和天伦之乐来消解孤独,目前就更不适合取消孝道采用西方的人际关系模式了。 就目前来看,当代中国孝文化的主流宣传确实存在问题,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健康的,基本去掉几千年来形成的无条件顺从扭曲人性不合现代文明要求的“顺”的观念,保留“孝”的部分。建立理性温暖的父慈子孝和谐家庭和人际关系。也对古人的自己道德不检点触犯国法等行为是破坏父母名声和自己状况不好给父母晚年增加负担也是不孝行为的观念予以继承,来激励鞭策自己在人生事业中自强不息力有所为,增加人生正能量。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信仰同理性并不能弥补抚慰精神感情的空虚,特别是对东方这种没有宗教信仰,人际关系本身就是通过仁爱感情维系的社会,带有血缘关系的子女的孝顺关怀更是对老人心灵最好的慰藉。这是博爱所达不到的效果,这也是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实行了民主制度,并没有因此抛弃孝道文化的主要原因。 诚然,在古代中国,孝文化对维护专制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专制时代的政治伦理就是以对父母“孝顺”推演到对君王的“愚忠”, 这种落后的政治伦理,当下自是颇遭诟病。然而看历史应抱以同情的理解。昨日有昨日的道理,今日有今日的道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自然有不同的政治伦理。强调某个古人在他的时代忠君爱国,今天仍有其审美价值,就像 岳飞、文天祥、诸葛亮今天仍然可以看做英雄,但如果今天仍以“忠君爱国”来要求全体国民,那就是不知今夕何夕的糊涂人了。 春节期间,殃视新闻联播借受访者之口宣传:孝顺首先是孝顺国家,孝顺国家才是最大的孝道。就算认可殃视道德家的资格,其逻辑之怪诞也令人忍俊不禁。须知,在古中国孝文化的体系中,纵然家国相通,家仍不等于国,家仍先于国,亲情仍高于政治。关于这一点古人李密的《陈情表》即为典型。 西元263年,蜀汉灭,李密成了亡国之臣,回家供养祖母。过了两年,晋武帝司马炎要李密赴朝任官,做太子洗马。一般人遇到这样的机会一定窃喜不已,唯恐不及,李密却视为畏途,而以一纸《陈情表》婉拒。理由即是其报效朝廷时间长,侍奉祖母时间短,所以要先尽孝祖母,后尽忠朝廷。本来君命难违,但当李密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为辞,纵然君命也不得不让步,晋武帝终于收回成命。可见“百善孝为先”旧时是实实在在的,不仅先于江湖之善,更先于庙堂之善,而为一切道德之基。只是从宋明起,这一状况才有改变,忠君先于孝亲。但这不过是绝对君主专制和国家存亡之秋的特殊现象,相形而言,李密《陈情表》所代表的忠孝观才是更悠久的传统,也是国学的常态逻辑,更人性因而更具稳定意义。 殃视的“孝顺说”之所以可笑,即在于有违真正的传统。不仅以所谓“孝顺”来规范国民与国家的关系,甚而以所谓孝顺国家为最先、最大,等于国凌于“家”之上,政治凌于亲情之上。跟“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的文革老调,同出一辙。根本就是对人性的辱没,对人伦的践踏。这一切因国学之名,但显然不属于真正的国学。 说穿了,此所谓“国家”,无非“权力”的代名词而已;此所谓“孝顺国家”,无非“孝顺权力”的代名词而已,这是露骨的权力崇拜,露骨的奴隶主义。如果非用“孝顺”这个词不可,依据“以人为本”的现代伦理,那也只能要求国家孝顺公民,权力孝顺国民。非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国民孝顺国家,这才是真正的反动,是政治上的乱伦。
6479 次阅读|12 个评论
日本的弃老山
热度 5 ninglz 2015-2-11 08:48
日本的弃老山 高 龄 少子,可 谓 当今日本社会最 热 的 话题 。一日,一位年 过 六旬的学生, 谈 到晚年生活,最担心患上老年智障或卧床不起。他 说 ,一起生活的女儿是 护 士, 护 士都是 对别 人和气, 对 家人 严厉 。他和老伴商量,真需要人照 顾时 就去养老院,可养老院那 费 用, 实 在是令人望而生畏。于是,他 讲 起了 传说 中 “ 弃老山 ” 的 话题 , 问 我: 中国有弃老的 历 史 吗 ?我想想回答 说 :中国 还 真没有弃老山似的文化。他 问 我 为 什么?   据 说 “ 弃老山 ” ,最早出自佛 经 中的 “ 弃老国 ” 的故事。那是教育人 们 要敬老养老,因 为 老人有年 轻 人没有的丰富 经验 。 虽 然中日两国文化都深受佛教影响,但遍 查 中国古典以及民 间 故事,很 难 找到 “ 弃老 ” 二字。而在日本社会, “ 弃老山 ” 的 传说 ,却几乎人人皆知。看来,中日两国在 “ 孝 ” 上, 还 真是有所不同。   日 语 的 “ 孝 ” ,只有音 读 没有 训读 。是否可以理解 为 “ 孝 ” 由中国 传 入之前,日本并无 “ 孝 ” 的概念。据 说 ,孝道在日本受到重 视 并被提倡,始于公元 757 年。日本 天平宝字元年,孝 谦 女帝 “ 宣令天下,家藏孝 经 一本,精勤 诵习 , 备 加教授 ” 。从此 “ 以孝治天下 ” 的儒家思想开始 对 日本 产 生影响。   幕府 时 代,随着 权 利争 夺 的激烈化, 统 治 阶层认识 到宣 扬 “ 孝道 ” 对维护 其 统 治的重要作用,开始大肆宣 传 “ 孝道 ” 之 伦 理道德。明治 维 新后,在推行文明开化的同 时 ,在中小学教科 书 中,加入了 许 多忠孝的内容,使国民从小牢 记 “ 持孝行乃 人 伦 之最大 义 ”“ 克忠克孝 ” 。 “ 父 之孝子,君之忠臣也 ” ,中国的 历 代 统 治者也始 终笃 信 “ 移孝 为 忠 ” , “ 移孝 为 君 ” 的。但因孝是忠的起点,忠由孝而来的思想理念,中国人在理 论 上 虽 然重孝也重 忠,但 历 史上, “ 百行孝 为 先 ”“ 忠孝 难 两全 ” 始 终 是中国人基本的道德取向。将孝放在首位,在孝与忠相冲突 时 ,往往舍忠取孝。   《孝 经 》 说 : “ 身体 发 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 也,孝之始也 ” ,是《 论语 》里 “ 君子不立于危 墙 ” 的最好解 释 。保存好父母 给 予的身体,是孝的基 础 。把父母授予的身体, 放在随 时 可能倒塌的危 墙 之下,就算一种不孝。而日本的武士道 认为 ,一个人如果能 够亲 手把短刀刺 进 自己的左腹,然后往右腹拉,再拉回来往上切。然后把 头 向前 伸,由断 头 人砍下他的 头 ,即所 谓 “ 漂亮的切腹 ” 。在整个 过 程中看不到痛苦,有的只是勇敢和光荣。 说 一个武士决定 为 他的主君复仇。他擦拭一下刀就 迈 步出 发 了, 连 看家人一眼都没有。他母 亲 朝他的背影鞠了一躬,不是因 为 那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因此人是一个 义 士。母 亲 并无悲 伤 ,晚上她丈夫回家, 还 没有 迈进门槛 ,她就高 兴 地喊: “ 老伴,你高 兴 吧,我 们 的儿子已 经 效忠了! ” 对 于日本的武士来 说 , 为 主君 牺 牲生命与 “ 孝 ” 没有矛盾。在日本 历 史上 为 了 报 效主君或天皇而 牺 牲个人或家庭的人往往更受人 们赞扬 。   与面 对 死亡 大 义 凛然 的武士相比,中国人在性命攸关之 时 ,哭天喊地跪地求 饶 那才是人之常情。 “ 上有老母,下有妻儿 ” 常常是中国求生的口 头 禅。中国人 “ 贪 生怕死 ” ?信奉好死不如 赖 活着!原来,中国人怕死与尽孝有着根深蒂固的情 结 。   当今中国社会,尽管世 风 不古,金 钱 至上,道德 沦丧 ,但整个社会的道德 观 仍以孝道 为 上。称呼前冠以 “ 老 ” 字,表达的是敬意。   敬 老 爱 幼是中 华传统 文化。在中国,父母 为 儿女不惜一切, 倾 其所有。到老了,多数老人没有日本人 “ 活着是糟蹋食物的 ” 歉疚心 态 ,有的是指 责 、抱怨子女不 够 孝 顺 ,没有良心的不 满 。正是因 为这 种心 态 ,在中国 “ 昂首挺胸 ” 的大 爷 大 妈 不 仅 在公园里、 马 路 边 高歌起舞,在公交 车 上,有人敢打 骂 不 让 座的年 轻 人,甚至有大 爷 “ 倚老 卖 老 ” ,直接坐到夏天穿着裙子的年 轻 姑娘大腿上 …… 老人摔到不敢扶,怕的是惹不起!   中 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但无 处 不在的是 “ 似是而非 ” 。日本有 弃老山 的 传说 ,中国也有 过 易子而食 的 历 史。一个信奉 老已来日无几 , 孩子才是未来 ; 另个信奉 “ 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 。无 论 舍老保小, 还 是以小救老都是在 资 源极度 贫 乏状 态时 之被迫无奈。 虽 然同 为 被迫无奈,但却体 现 出两个民族的价 值 取向之 迥然不同。也 许 今天的 “ 特 别 养 护 老人院 ” ,就是另一种意 义 上的 “ 弃老山 ” ! 计 划生育 是另一种意 义 上的 舍小保老 吧?! 本文首发于大学问网
个人分类: 文化漫谈|8006 次阅读|10 个评论
《也谈语文教育》案例一:孝道Vs喜形于色
热度 16 freefloating 2014-1-6 23:14
以前讨论过一次,还挺热烈的。 期待,美丽的魅力语文 此文的目的更在于讨论如何让孩子们平和自然真诚地表达大主题。 美娣老师 《 莫言对语文教育的评述 》 有这样的话: 长期的虚伪,形成了习惯,使我们把虚伪当成了诚实。我们明明满口谎言,却并不因为说谎而产生一点羞赧之心。 我们的孩子们的作文,也就必然地成为鹦鹉学舌,千篇一律,抒发着同样的“感情”,编造着同样的故事。 我手头上正好也有例子,翻出来希望能和大家讨论一下我们的语文教育。 先说说儿子的作文,是去年老妈老爸住在我们小区的寒假里写的,老妈认为儿子写得不行,(话说老妈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手、业务校长,想当初搞过一次什么给课本挑错活动,还拿过一个什么国家级奖励呢,她的普通话在那个年代的人里面算是很好的。)于是亲自操刀写了一篇, 老妈的文字我觉得不能界定为虚伪,但 我和儿子还是感觉不舒服。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还请不吝赐教,帮忙改改作文哦! 儿子的作文: 论孝道 春节前后这几周,姥姥家的保姆回家过年,这样就主要靠姥姥一个人照顾姥爷了,姥姥都快到古稀之年了,还要照顾得病的姥爷,肯定需要有人作伴。由于姥姥家离得比较近,妈妈可以在吃饭时间去姥姥家帮忙照顾姥爷,可是晚上姥姥也需要有人作伴,所以,我晚上就去姥姥家睡觉。 我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姥姥经常为这件事夸我,说我很孝顺。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如果让我父母去的话就会耽误他们许多事,我去会方便很多,但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我觉得不太可能,我以前听姥姥说我的一个大爷小时候的故事,他十四岁开始照顾他瘫痪在床的奶奶,那时候他小学毕业就开始工作了,每天早晨他就给奶奶喂好饭,换好尿布,洗好尿布,去上班,做完计件的工作,厂里会照顾他允许中途回家,他就再回家喂饭,换尿布,洗尿布,然后再去上班,周而复始,照顾了两年,直到他奶奶去世……我还听说过很多关于孝的故事,那里面的孝子做到的我没做到,可是现在孝顺的人就那么少吗? 妈妈说 : “现在条件好了,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牺牲自己或者付出太多来尽孝了,我们只需多拿出点时间来陪陪老人,与长辈保持亲密关系。不过,许多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更愿意在外面混,更愿意自己玩,不会跟老人相处。像你的小弟弟然然,他小,姥爷病了他感觉害怕,每次姥爷叫他过去他都不过去,还是在你的带领下才慢慢与姥爷接触得比较自然了。孝也是学习行为。” 也许新时代的孝道不能用要求和命令来灌输,大人们需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让我们孩子变得孝顺起来。 老妈的作文,她是想写来给儿子做范文的。 我长大了 春节将至,姥姥家的保姆走了,回家过年去了。姥姥家里就剩下年近七十的姥姥和瘫痪在床的姥爷了。这可怎么办?由谁来照顾他们呢? 我家里姥姥家很近,照顾姥姥,姥爷的任务就落到了妈妈的肩上。白天,妈妈要帮助姥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还要给姥爷洗脸,刷牙,帮助姥爷做康复训练,晚上,又要和姥姥姥爷作伴,照顾他们。妈妈是潍坊学院的老师,又是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承担着国家级的项目,妈妈太累了,怎么承受得了呢? 就在这时,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的一幕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这是六十年代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姥姥邻居家的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小学毕业难念,奶奶得了重病,瘫痪在床。十四岁的他既要上班挣钱,又要照顾奶奶。每天早上,他早早起床,给奶奶为好饭,换好尿布,洗好尿布,再去上班。做完计件的工作,厂里照顾他,允许中途回家给奶奶喂饭,换洗尿布。然后再去上班、一天又一天,他照顾了奶奶两年多,直到奶奶去世。我也十四岁了,前辈能做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做呢?想到这里,我主动地去和找妈妈说:“妈妈,晚上你就不用到姥姥家了,和姥姥作伴的任务就交给我吧。”从此,每天晚上,我就到姥姥家睡觉,帮助姥姥照顾姥爷。不管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天天如此。 每逢谈起“我和姥姥作伴”这件事,姥姥就夸我是个孝顺的孩子,说我长大了,懂事了,并要我的弟弟向我学习。妈妈听了喜形于色。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回想起来,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我应该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能做的事还多着呢!我一定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多为妈妈做点事。 我对老妈文字有意见的原因还因为把我写得很肉麻,而且用了喜形于色这个词儿来形容我,我至于嘛?!这这,纯属编造!我问儿子,你觉得我喜形于色了吗? 当然儿子的作文题目太大,写得也平铺直叙,的确有很多需要改的地方,但我觉得还是真实的。 我跟儿子说,一定要学会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真诚而且能被欣赏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 去年他们期末考试,作文是《****让我如此美丽》,三个我辅导的小朋友们都是编的,一个是给穷困小女孩钱,一个是给穷苦的老爷爷钱,都写得文辞华丽,但我觉得有些虚假感。儿子也写得类似,写的我们家让人来收废品但不要钱,本来就没几个钱,卖废品的目的是为了环保。不过他也加上了编造的细节描述,好在我觉得还不算肉麻,可以算作小说虚构吧,但这说明他还不具备真实而又生动的写作能力。 儿子的作文水平还不行,他每天玩得学得很忙,我在阅读写作上也就还没有做出什么要求,但我觉得让他有信心并坚持真实的表达,这个要求还是不能放的。
个人分类: 快乐成就|5037 次阅读|43 个评论
谬论?----中国的‘孝道’隐含着什么?
热度 9 lin602 2013-10-12 14:48
昨天看一电视,一娘生二儿四女,最后母亲无法安静养老。 经常听到的教育是‘孝’,参观了不少旧祠堂,‘孝’是里面的核心。 想想,这大力提倡的‘孝道’,是中国甚至许多国家的文化核心,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从中可以看出‘孝道’口号中内含着什么? 这个真实的世界缺少‘孝’! 儿童弱小,所以有个儿童节,妇女在男权社会中弱,所以有个‘三、八妇女节’,好象没有官员节,没有老板节,没有男人节吧。提倡‘孝道’,比这些节日更厉害。 我们看到的现实太多了,许多老人都挺不幸的。所以孔夫子也竭力提倡‘孝’! 世界是年轻人的,年轻人有生活压力,但是世界的主人。让我想起了抛物线。人生就是一抛物线。
3156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管窥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的异同(李世峥)
热度 1 Furaibo 2013-8-22 10:22
一、导 言 中国文化中的孝道,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可是新文化运动中,孝道与其它大多数传统文化一样,遭到了强烈的谴责,以致孝道在中国逐渐淡化。当今社会,孝已成为—种失落的文化。在人们心中,孝道只是一个含糊的概念。然而,由于基督教也重孝道,故当孝道已被遗弃之时,中国基督徒仍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圣经中“当孝敬父母”的诫命。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两种孝道并非完全相同,但在实践中,中国基督徒已无形中受到中国孝道的影响。中国孝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基督徒在孝道已经失落的时代仍然注重孝道,是让人快慰的。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中国孝道与基督教孝道在有许多相同之处的同时,亦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分,否则,将会影响基督孝道的实践,甚至会影响基督教信仰的纯度。本文谨将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作一比较,寻找二者相吻合的地方,区分二者相冲突的地方。以期将二者结合,用于中国基督徒的家庭伦理实践,在家庭中为主作出美好的见证。 二、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的相同之处 (一)同有悠久历史 中国伦理观念中的“孝”产生的非常早,时间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随着个体家庭和私有制的产生,小农经济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一家之长在生活、生产上的权威,由子女尊敬、侍奉家长的义务演化成了“孝”的思想。1甲骨文中已有孝字,《诗经》、《尚书》中更多提到孝。《诗经》中有“永言孝思,孝思惟则”(《诗经·大雅·下武》);又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经·大雅·既醉》)。《尚书》中有“奉先思孝”(《尚书·太甲中》)。由此可见,孝道在殷周之际已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经过先秦儒家的发展,孝道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秦汉以后,把孝道提到天道、地道、人道的高度。2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的文明史。 基督教孝道同样有悠久的历史,基督教的《旧约》记载的是公元前四世纪以前的历史,在最早的历史《创世记》中就特别记述了约瑟行孝蒙福和迦南不孝遭咒的故事(参创45:21-28,47:1-12,50:l-14,9:20-27)。《出埃及记》中“十诫”的颁布,将“当孝敬父母”作为法律条文明确的提了出来,其时大约是公元前十五世纪中叶,中国还在商代。 (二)同为人伦之首 中国儒家把孝看作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个人修养要从孝爱父母做起,舍此,其它诸德都不足为德。“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章》)人要先爱其亲,然后将同样的爱推及兄弟,再推及所有的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基督教也认为孝是众德之首,“十诫”中的前四诫讲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后六诫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讲到人与人之关系时,首先提到孝:“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说过:“在头三条诫的卓越行为之后,再没有什么行为是比服侍尊长更好的了。因这缘故不顺服就比杀人、不贞、偷窃、欺骗和它们所包括的坏事罪更大了。”3《箴言》是一本教导道德伦理原则的书,4书中在叙完引言之后,首先提到:“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指教。”(箴1:7—8)作者在这里指出了全书的主题,即“敬畏耶和华”和“孝敬父母”。由此可见孝在基督教伦理中的地位。 (三)同具丰富内涵 中国伦理中的孝,就其本意是非常简单的,《说文》谓“善事父母”。但经过儒家学者的阐述,其含义变得极为深广,内容变得极为丰富,包括了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子女尽孝乃是终生大事,在时间上为一生的事,在空间上是一切的事。”5从儒家的经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首先,儒家常以孝谈政治,孝与政治有密切的联系。《孝经》一开始就提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在儒家看来,“事君”是每个孝子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事君又不一定是参政。当有人问孔子何以不参政时,孔子答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这种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更为明显,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孝有如此大的功效,故汉唐以来,有一条选拔人才的不成文规定,即“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6 孝又与教育有关。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要学诗书礼乐,必先学会行孝。同时他又从另一个角度指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由此可知孝与教育的关系。 孝也与法律有关。《孝经·五刑章》中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7孝与不孝,历代都为法律条文,汉代法律里就有“不孝者,斩首枭之”的律条。8 除此之外,中国孝道还包括其它很多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姑举曾子之言以证之:“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礼记·祭义》) 基督教孝道不一定有与中国孝道相对应的内容,但其内容同样相当丰富,绝不仅限于服侍父母。我们可以从《申命记》中的一段经文来看:“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母的话,他们虽惩治他,他仍不听从,父母就要抓住他,将他带到本地的城门、本地的长老那里,对长老说:‘我们这儿子顽梗悖逆,不听从我们的话,是贪食好酒的人。’本城的众人就要用石头将他打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以色列众人都要听见害怕。”(申21:18-21)这虽然是旧约时代以色列人的律法,但这种精神对基督徒同样重要。这段话告诉我们,基督教的孝道包括个人操守、宗教信仰、社会治安等。 (四)同重实践之法 中国伦理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实践,有人称中华民族是一个行的民族。中国孝道也不只限于理论,它更注重实践。中国古代典籍里,对行孝提出许多具体的方法,甚至对不同身份的人提出不同的方法。比如,《孝经》里就提到有天子之孝、诸候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五等之孝。虽然孝对不同社会地位之人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要求是一致的。以下简要提到几点,是中国孝道最为重视的,也是与基督教孝道完全吻合的。 1、守身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孟子·离娄上》)行孝首重守身。《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是每个行孝之人的责任。孟武伯问孝,孔子答道:“父母惟其疾是忧。”(《论语·为政》)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忧虑,这就是孝了。《世说新语》载:“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而哭,乃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也。’”9此事听来近于荒唐,但由此可见古人对守身的重视。 基督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上帝,上帝的灵住在其中,身体是上帝的殿。人不可毁坏身体,也不可容罪玷污身体,乃要保养顾惜,在身体上荣耀上帝(参林前3:16-17,6:13-20)。如果能做到这点,父母自然欢喜,这便是孝了。 2、奉养 《吕氏春秋》说:“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吕氏春秋·孝行》)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儒家将“养”看作是行孝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由元代郭居静编辑的《二十四孝》记有二十四位孝子的种种孝行,10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奉养的事迹,诸如剡子鹿乳奉亲11、蔡顺拾葚供亲12、王祥卧冰求鲤13、孟宗哭竹生笋14等。 基督教孝道把奉养看作基督徒最基本的责任。“如果有人不照顾亲戚,尤其是自己家里的人,他就是背弃信仰,比不信的人还要坏”(提前5:8,《现代中文译本》)。主耶稣曾经严厉地谴责过那些不奉养父母的法利赛人:“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上帝的诫命呢?上帝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上帝的诫命。”(太15:3—6)。主耶稣谴责不养亲之人,他自己又为养亲作了美好的榜样,他一生敬爱父母,离世之前还特别把母亲委托给约翰照顾(参约19:25—27)。 3、尊敬 奉养固然重要,但行孝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次,而要继续进深。子游问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能养是人的一种本能,而敬则须人的努力,较之养要难得多。故古人言:“养可能也,敬为难。”(《吕氏春秋·孝行》) 敬的内容极广,最基本的要做到不辱。行事为人要谨小慎微,凡事对得起父母,不使父母因自己而受到羞辱。《孝经》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孝经·感应章》) 尊亲的范围包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无论何事都要讨父母的喜悦。“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孟子·万章上》)这是每个人必须有的心态。《二十四孝》中老莱戏彩娱亲15的故事令今人听来啼笑皆非,但却是古人津津乐道的孝子典范。虽然这已是走向极端的表现,但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尊亲的重视。尊亲最重要的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章》)。这是孝道的最高点,也是落脚点。 基督教孝道也特别注重尊亲,《箴言》论孝,多提到尊亲。“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箴19:26),这是讲到不辱。“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23:22,24-25),这是讲到尊敬。 4、谏诤 由于中国孝道强调尊亲,强调父母的权威,以致出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论调,要求子女对父母惟命是从,由此引出历史上许多“愚孝”的悲剧。其实,从古代典籍来看,中国古人并不鼓励这种“愚孝”。在正统的思想中,子女对父母的谏诤也被视为孝的表现。当父母有错时,子女必须加以阻拦或劝谏。《孝经》云:“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这里我们会有一个疑问,何为不义,在实践中当如何辨别?荀子提出三种情况下可以不从父命:一是“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二是“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三是“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16至于劝谏的方法,古人也有明训。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曾子曰:“父母有过,当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礼记·内侧》) 基督教孝道在这一点上的态度更为显明。《以弗所书》6章1节说:“你们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就是基督徒行孝的标准。所谓“在主里”不是指父母必须是信徒,而是指基督徒行孝必须照着上帝的旨意,当孝与上帝的旨意发生矛盾时,要“以天父的事为念”。林治平先生指出:“在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中,孝道不能取代上帝的地位,不能取代宇宙至高真理的地位,也就是说,孝德是在上帝或真理之下的诸德之一。它虽重要,但不可与上帝的旨意和至高真理相抵触。”17耶稣说:“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纷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路12:51—53)常有人以这段经文来攻击基督教不重孝道,其实这正是孝的最高体现,主耶稣所讲的是指在不符合上帝旨意时的纷争,是信仰上的纷争,这也正是中国孝道所注重的谏诤。 三、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的不同之处 以上论及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的许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二者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所产生的,所以二者势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以下简述二者之不同。 (一)中国孝道以人为本,基督教孝道以神为本 中国孝道建基于“性本善”的理论,其动力是人的“良知”。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以孟子的“性本善论”为正统,18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谓之四端。将四端扩充和存养,即可生成仁、义、礼、智四德。人皆有良知良能,固人皆可以行孝。“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下》)。这是人的良知良能所致。孝是人的本能,人人皆可做到,“倘若有人觉得难于行孝,乃是不为,而并非不能;乃是自贼,而并非自励”。19孝既是人的本能,又何以要讲孝道?何以勉励人行孝呢?孟子认为,人虽有良知良能,但其又会丧失,良知良能丧失即成为恶。故人需要及时勉励,需要竭力保守自己的良知,这就是提倡孝道的原因。于是儒者便大力鼓吹孝道,可以见于儒家的每一部著作,众多的论著将孝道具体化、礼仪化。良知良能是人行孝的源头,也是人行孝的动力。 基督教孝道则以神为本,人之所以要行孝,是因对上帝的敬畏;之所以能行孝,是上帝的赐恩。徐松石牧师称这种孝为“启示的孝”。20这是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最大的不同。基督徒行孝是上帝的启示,是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十诫”中前四诫讲人应如何敬畏上帝,后六诫讲人应如何对待人。在论到对人时,首先讲到孝敬父母,这一切都是为了敬畏上帝。一个敬畏上帝的人,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孝敬父母。上帝要求人如此行,也应许给人以力量。人皆有自己的软弱,常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孔子也有“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的哀叹。(《论语·述而》)基督徒却不需如此,经上说:“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8:26)这就是基督徒行孝的力量。徐松石牧师指出:“基督教的孝道,可向圣父、圣子、圣灵和圣经来支取能力,所以行孝的力量甚大。”21 (二)中国孝道注重祭祖,基督教孝道反对祭祖 祭祀祖先在中国孝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孝道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樊迟问孝,孔子答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这里提到“祭”在孝道中的地位。《孝经》也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纪孝行章》)这些思想经后人扩充,逐渐形成一套关于祭祀的礼仪,其内容极为丰富,诸如厚葬、守孝、烧纸、焚香、设置祠堂、摆设牌位等。基督教传人中国后,曾为基督徒是否接受这种祭祀制度有过十分激烈的争论,最为典型的是中国礼仪之争。22这次争论的焦点是,祭祀制度究竟是一种风俗习惯,还是宗教礼仪?是纪念祖先,还是敬拜鬼神? 究竟如何看待祭祀,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人死后的情形究竟如何?从孔子的言论看来,他对人死后的情形并不关心。他曾言:“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他并不向后人那样,认为人死后还有知觉,还与生前一样,有衣食住行,有喜怒哀乐。因此,他所讲的“祭”绝不是为供死者享用。可见今人所理解的祭祀已与孔子所讲的祭祀大相径庭。今人之所以奉行这种祭祀,是因对人死后之情形的无知,而基督教不接受这种祭祀制度,是因为圣经已将人死后的情形昭示于人。我们可以从几段经文看到:“关于已经死了的人,我希望你们知道一些事,免得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盼望的人。我们相信耶稣死而复活,所以相信上帝也要把那些已经死了的信徒跟耶稣一起带去。”(帖前4:13—14,《现代中文译本》)“所有活着的人都要消灭,必死的人都要归回尘土。”(伯34:15,《现代中文译本》)“我们的身体将归还尘土;我们的气息将归回赐生命的上帝。”(传12:7,《现代中文译本》)在基督再来之时,已死的人必要复活。“身体埋葬后会朽坏;复活后是不朽坏的。被埋葬的是丑陋衰弱的;复活的是完美健壮的。被埋葬的是血肉的身体;复活的是属灵的身体”(林前15:42—44,《现代中文译本》)。死去的人已归于尘土,并无任何知觉,只在等候复活。上帝既有这等应许,我们就不必为死者挂心,更不必为死者预备礼物。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赞称祭祀。我们再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的祭祀礼仪。上文已经提到,古人设祭不是要死者享用。那么,古人设祭的真义到底何在?《春秋谷梁传》中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义也,非享味也。”23从这个意义讲,祭祀制度是无可厚非的,基督教也没有理由反对它。但是,我们又无法摆脱祭祀制度在后世所染上的迷信色彩。我们不必追随这些礼仪,只要守着这种精神。我们竭力追求“时”(诚信)、“敬”(虔敬)、“义”(公义),又何必禁锢于这些繁文缛节。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2:27)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为遵守礼仪而遵守礼仪,而要努力追求这种礼仪所注重的精神。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儒家讲祭祀确实是为提倡一种纪念祖先的习俗,但后人却给它蒙上了厚厚的迷信色彩,祭祀不再是一种礼节,而成为一种极度迷信的鬼神崇拜。所以,基督教坚决反对祭祀制度。 或许有人会问,基督徒对死去的亲人不当有纪念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应当纪念死去的亲人,但一定要注重方法,切莫掺入迷信的成份。可以定期探墓,但不必祭献供品;可以挂置遗像,但不可焚香跪拜。在死去的亲人墓前唱诗祈祷,当是最好的纪念。 (三)基督教有更深含义的孝道——对天父的孝 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最大的分别是基督教注重对父母的孝,更注重对上帝的孝,中国孝道则只注重对父母的孝。中国人虽然有“天”的观念,但却很少讲对天的孝。在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上帝与人之关系的描述,如牧人与群羊、君王与子民、主人与仆人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圣经自始至终将上帝与人的关系描述成父子关系。我们祷告时也时常称上帝为“我们在天上的父”,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既然如此,作儿女的就当孝自己的父亲。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种关系,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我们来看上帝(我们的父亲)对我们的爱,或者用中国伦理所讲的“慈”,因为人对天父的孝是以天父对人的慈为基础的,正如经上所言:“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约壹4:10)上帝对我们的爱,首要的是他愿意我们作他的儿女,并且给了我们最简单的方法:“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就在此显明了”(约壹4:9)。“凡接待他(指基督)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约1:12)。上帝爱我们,他就在凡事上看顾我们、体贴我们,大卫在《诗篇》中写道:“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诗103:13)上帝爱我们,所以他也管教我们,“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来12:8),“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3:12)。这就是上帝对我们的爱。 其次,我们要看我们对上帝当有的孝。上帝如此爱我们,他也指望得到我们的爱。上帝曾藉先知玛拉基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玛1:6)我们对上帝的孝内容极广,但最重要的是要荣耀他的名,也就是中国孝道所讲的“尊敬”。耶稣说:“人点灯,不是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5-16)荣耀天父,就是要为他作出美好的见证。首先,要追求圣洁的生活,追求像天父完全一样。使徒彼得说:“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前1:14—16)。在追求圣洁生活的同时,又要“爱人如己”。使徒约翰说:“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我们若彼此相爱,上帝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壹4:11—12)我们爱上帝的心是以爱弟兄来表现的,“人若说,‘我爱上帝’,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爱上帝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上帝所受的命令”(约壹4:20-21)。我们爱上帝即为“孝”,爱弟兄即为“悌”。何世明牧师说:“基督教之信仰,千言万语,实可以八字尽括之,此即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已。”24 四、结 论 孝,在基督教伦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孝敬父母”是上帝赋予每个基督徒的责任,圣经自始至终都教训我们孝敬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实践。作为中国的基督徒,我们在这方面是具有优势的,因为中国也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孝道。尽管它在当今社会已不被重视,甚至遭到一些人的批评,但孝道的积极意义是我们无法抹杀、也无法否定的。作为中国的基督徒,我们要重视中国孝道,但又不能全盘接受,我们必须以一个正确的方法面对它。我们要从圣经出发,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来审视中国孝道,将积极的、符合圣经的吸收过来,将消极的、悖于圣经的摒弃。如此,基督教的孝道才能在中国发扬光大而不至于失色或变质。 孝敬父母、顺从父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又不能无原则地去孝敬、顺从,在父母有错时,要指出来,并加以劝阻。这是孝道最基本的精神,也是中国孝道与基督教孝道共有的精神。我们要孝敬肉身的父母,更要孝敬“我们在天上的父”,敬畏他、顺服他、荣耀他,作他无瑕疵的儿女,为他作出美好的见证。 注释: 1 宫晓卫:《孝经:人伦的至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1页。 2 张祥浩:《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98页。 3 马丁·路德:“论善功”,《路德选集》(上册),徐庆誉、汤清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1996年五版,第74页。路德对十诫的划分与今人略有不同,他将前二条看为一条,最后一条看为两条。因此,“当孝敬父母”一条就成为第四条。 4 夏拿德:《威克里夫圣经注释·箴言》,李振汉译,香港:种子出版社,1989年3月,第279页。 5 罗光:“婴仿小路和中国孝道”,刘晓枫主编《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2月,第555页。 6 蒋沛昌:《论语今释》,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8月,第7页。 7 五刑是指古代的墨、劓、剕、宫、大辟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墨是用刀在脸上刺字并染以黑色;劓是割掉鼻子;剕是砍去腿脚;宫是将男人阉割,女人闭幽(破坏生殖器);大辟是指死刑。在古人看来,不孝是最大的罪,即便处以死刑也死有余辜。 8 宫晓卫:《孝经:人伦的至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5页。 9 转引自徐松石:《圣经与中国孝道》,香港:浸信会出版社,1981年,第103页。 10 《二十四孝》里有许多离奇的故事,也有许多看来不合理的故事,我们不必效仿,但这种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注意。 11 剡子是周朝鲁国人,父母双双失明,内心甚苦,为让二老开心,剡子决心找到二老最想吃的鹿乳。他披着鹿皮,与鹿生活在一起,慢慢取了不少鹿乳,供二老受用。一次,被猎人误认为鹿,正欲开弓,剡子起来告以实情,猎人感动不已。 12 蔡顺是汉代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连遭战乱、饥荒,家中生活极为艰难。蔡顺便拾来桑葚糊口,他将黑的放在一处,供母亲食用,将红的放在一处,自己食用。一日,赤眉军到了他家,被他的孝行感动,送给他好些粮食。 13 王祥是晋代人,早年丧母,在继母的白眼下长大,但他对继母从无怨言。一次,继母得病,想吃鲜鱼,其时正值寒冬,王祥万般无奈。他脱去衣服,躺卧在冰上,用体温融化了坚冰,钓到了肥美的鲤鱼,为继母送上一顿美味。 14 孟宗是晋代人,一次,年老的母亲得了重病,冬日想吃用竹笋煮的汤。孟宗无法得到竹笋,便在竹林大哭。不料,地面裂开,长出鲜笋。孟宗用这些竹笋为母亲煮了汤,不久便康复了。 15 周朝老莱子年过七十,父母俱在。为了使父母不感到自己老迈,老莱子从来不说自己老了,经常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在父母面前撒娇,提水时故意跌倒,装作婴儿啼哭。父母看见儿子如此行,心中高兴万分,双双年逾百岁。 16 《荀子·子道》,转引自张祥浩著《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9页。 17 林治平:《基督教与中国》,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1976年,第41页。 18 儒家的人性论丰富多彩.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等,而孟子的性善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属于正统的儒家人性论。尽管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截然不同,但就其关于孝道的思想却与其他儒者大致相同,故本文也引用荀子的部分观点。 19 徐松石:《圣经与中国孝道》,香港:浸信会出版社,1981年9月,第29页。 20 同上,第42页。 21 同上,第61页。 22 中国礼仪之争发生在17—18世纪,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基督徒当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习俗和礼仪,其内容包括:对“Cod”一词的翻译,是用“上帝”、“天”,还是用“天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祀孔祭祖是宗教礼仪还是风俗习惯;中国信徒应否参加、捐助传统的迎神赛会等活动。争论的双方开始是耶稣会的传教士与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的传教士,最后成了罗马教皇和中国皇帝的争论。最终以皇帝的禁教令告终。 23 转引自徐松石:《圣经与中国孝道》,香港:浸信会出版社, 198l年,第81页。 24 何世明:《从基督教看中国孝道》,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04页。
个人分类: 书斋小记|23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找点儿事儿给老人做~
热度 1 yezi11 2012-12-26 22:27
去年妈妈摔了一跤小腿骨折,今年取钢板回家陪护了一周。躺在病床上无所事事只能盯着吊瓶数点滴,当真是无聊透顶。所以陪护不仅是照顾饮食起居,还得陪着说说话才好。回家后还得在病床上休养,可我得回校、父亲要操持家务不可能陪在妈妈身边寸步不离,妈妈成天看书或看电视换来换去也单调,于是我想了个招,找来件毛衣央她帮我织过。我知道,她最关心最牵挂的就是我了,这一针一线可以成为她的寄托。就像开学临出发时我的一个提包绽线了,自然该是自己缝的,可妈妈要缝我也没阻止,让她的情感有所寄托有什么不好呢。 人,总要做些什么才有存在的价值,生活充实了,才觉得生着活着是有意义的。 好友姐弟三人对父母十分孝顺,做父母的心满意足,一家人其乐融融。唯一让姐弟仨有些烦恼的是母亲的唠叨和“多管闲事”,小到一片尿片的选择都要插手,好友的妹妹说:“妈妈你操劳了一辈子,现在是儿女当家,你就颐养天年就是了,别管那么多了!”可母亲却很不乐意。这些小事虽说无伤大局,却时常闹点小不愉快。我问好友,如果不让你母亲在这些家务事上“多管闲事”了,她还能干嘛呢?好友一想,倒也是,母亲不会打牌搓麻跳舞健身,只在家里围绕着祖孙三代转,这些就是她的寄托,也是她存在的价值所在。一个人如果不被人需要了,没有了存在的价值,那是多么可怕的虚空。所以,如果要让母亲不多管闲事,就得找别的事做做。比如好友的父亲就回乡种了一万棵杉树苗做为留给儿女的财产,还种了些果蔬养些鸡鸭时不时给儿女捎去,这样的纯天然绿色产品还有父亲的味道,子女自是喜欢。因此与好友感叹,等我们老了,得找些事儿给自己做 ~ 听一位护士朋友说过,有两位癌症患者回家后,家人都挺孝顺,可做法不同。一位患者的家属什么事儿都不让他做,只要他吃好喝好就成,结果他觉得活着没啥意思,自己只是个拖累,很快就去世了。而另一家人却让病患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儿,有时帮着带带小孙子什么的,她觉得自己活着还是有价值的,还是被别人需要着的,结果活了好长时间才去世。以生存质量而言,当然也是后者更高。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精神寄托,才不只是个空空的皮囊。所以子女对年迈的父母只是“供养”是不够的,被“供”着的,都是些泥木塑成的神像。常言“子女要赡养父母”,特意查了“赡”字的含义,除了“从贝”、“供给”之意,还有“才情丰富、满足”之意,哈,古人用词真是精确,物质与精神都关注到了,深得孝顺真意啊!看来,孝顺,有时得没事儿找事儿 ~
个人分类: 乱弹琴|4853 次阅读|2 个评论
《盘丝生活》:洗洗漱漱您尝尝
热度 6 freefloating 2012-12-16 23:21
早晨老公和朋友开车去北京参加个网络游戏方面的大会,走前我们讨论了一下凶猛的企鹅,我以为马化腾将平台做到极致本无可争议也无可奈何也大势所趋,但若是不懂得回馈那些被抄袭者就可惜了他的才华修为……钱少了就要赚,钱多了就要散…… 人这一生,追求什么?别偏执了欲望…… 接了大夫来,老爸今天有啥特殊进步吗?好像没有,总之显著性和重复率太低,总之老妈还是一副不满意的样子…… 昨天老妈说她牙疼扯得嗓子疼、耳朵疼、头疼,我看她像感冒,她不承认,晚上自己一量,果然 38.5 °,喝了感冒冲剂和消炎药睡下,今天脸面好看了很多…… 送下大夫回家看了一会儿博客,就带着儿子去我三舅家的表妹那里给小外甥庆祝二岁生日,很可爱很活泼的小男孩,只是还不会说话……我说没关系,多跟他说,别逼他,人家爱因斯坦还五岁才说话呢,一说就是老长老长的句子…… 好多地道潍坊菜,就是不咸,据说上次做咸了的原因,吃了不少肉,因为就是太多肉,吃了生日蛋糕,我觉得加拿大的蛋糕一点都不好吃,太甜,据有人说,糖搁得比面都多,比起中国的奶油蛋糕,色香味差远了……还是故乡的好啊…… 又吃多了,晚饭只喝了一碗小米粥…… 老妈跟我说,这一个疗程结束就别针了,没啥效果又,我说怎么坚持两个疗程,没效果再停,您这个小学校长出身,怎么一点耐心都没有呢?(那天我们在罗羽服饰里三个女人总结的是,老师其实最固执,最抠门!当然我例外…… ) 老爸一心里跟老妈扔毛巾玩,老妈一脸严肃,不高兴!唉!这辈子不知道老妈有没有满足老爸的啥玩法没…… 希望朦胧在远方,若隐若现,似有若无,你信了,有耐心,会毅力,放松了去欣赏沿路的万千景色,不管是黑森林,还是白雪山,绿草地,蓝湖水……坚持向前,也许就真能到达…… 你不信,停止了,倒退了,那希望就真没有了…… 我总是说,总是说,你信吗? 反正我老妈是不信!太难了……太挑战我的智力! 下午和儿子去学拳击,老师有事没来,晚上我就自己又去上了节 balance ……教练课后又过来给我纠正了一个动作,恩,更舒展了…… 一点趣事: 昨天我们吃饭的时候老妈讲了一个关于孝顺的故事(我提醒的): 说有一家媳妇很孝顺婆婆,遇到 Jian 年 ( 灾年荒年 ) ,家里实在没吃的,快要饿死了,她看到有个狗拉出来些豆粒还是米粒,她就弄来洗了千遍万遍的,想给婆婆吃,又怕给婆婆吃狗拉出来的东西遭报应,就都用嘴漱了漱,然后做了给婆婆吃…… 然后外面不停打 Guala( 大雷电 ) ,她很害怕,以为上天因此要惩罚她,结果雷电过后,院子里有了一坛子米,原来是老天褒奖她孝道,于是一家人得以度过灾年。 儿子是听到了的…… 今天下午我正在上网,他过来塞我嘴里两颗口香糖,我说谢谢,为什么? 他说他不小心弄地上了五颗,给我吃两颗,他是洗了洗,又漱了漱,才给我吃的…… 把我乐得说不出话来,这也太逗了吧?儿子赶紧说,别吐了,我没漱,我开玩笑呢…… 哈哈,洗洗漱漱您尝尝,儿子很会学以致用哦 ……
个人分类: 盘整生活|3350 次阅读|21 个评论
《盘丝生活》:光电产业园
热度 9 freefloating 2012-12-13 21:52
有个馋神 身披蓝裙 口按干饭 嘴砸猪唇 早晨不到七点,老妈来电,我一下有些紧张,连连祈祷…… 老妈说老爸昨天睡觉不好,晚上一点才睡,早晨 5 点多就醒了(我也是的,我觉得没关系啊),醒了就说,“快做点饭吃,往死里针,这是让我快点走啊……”,还说胸闷,心脏不舒服,血压老妈量着好像 150 ,有点高,于是让我问问大夫是不是可以停一天。 我说我问问大夫吧,听他的,一般大夫到了这个年纪,都是很谨慎的,若是他敢下针,咱就让他扎……电话大夫,大夫说,那更要看看,针灸对心脏血压有好处的,不会有问题的…… 回老妈,她不太高兴,说,针出毛病来,他负责…… 唉,狠话都要截止在我这里…… 赶到老妈楼下,正好老公接了大夫来,一起上楼,老公说,他刚跟大夫讲了我悟道的 21 天(我怎么觉得不止 21 天呢?由他一说),说大夫也有类似经历,他怎么什么都跟别人讲泥? 见老爸,看着很正常的,其实我觉得他左肩比以前疼得差了很多,以前一碰就疼,现在举得猛了他才叫唤(老爸对我用这个词很排斥,我说这是中性词,我们家一直将叫唤一词用于所有人滴),虽然还不能动…… 我说老爸你生病也是一种修行啊,医生给你治病也是一种修行,我们照顾你也是一种修行,放松了去修行…… 依然骂骂咧咧(这是老妈不太相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老爸可是既不打人,也不骂人),依然吐了两小下口水,还想咬人,拿着我的手要咬,我说你还是咬自己吧,我怕你给我咬坏了,我还指望这个写书呢……他昨天咬自己的左腕至今还红着,今天咬右手指头就不肯下狠心了…… God , Please keep us, help us, bless us and love us…… 我不希望有真实的伤害…… 老爸头上下巴起了好多粉刺,大夫看了舌苔,跟我说老爸胃火有点大,若是大夫愿意教,我其实很想学中医的…… 一切随缘吧…… 送大夫的路上,我咨询了一下儿子的左脚有点内八的事,这个以后再说…… 回家将攒了一地的袜子放到洗衣机里去搅,晾了满满的防盗网格子(虽然被我拆掉了,仍倚了一面在阳台),一个格子一双,竟然又单出了一只……女人如衣裳,袜子……袜子…… 小睡了一会儿,把洗好的被罩床单整理好给老妈捎回去,顺便找了块小菜板,给老爸在轮椅上吃饭写字用。 稍早了一点到老妈家,发现婆婆妈在,婆婆妈前两天操心大儿子的婚事,有些上火,唇上生疮,今天是来回礼,来的时候,老妈跟着老公的车去超市未归,她就跟老爸讲了半天法…… 扶老爸走到轮椅,都觉得老爸左脚能用上劲了,只是老妈很不屑,之后听老公说又叨叨了一天的老爸受刺激了…… 午饭老爸正正当当的坐在那里自己吃饭,怕他背冷,给他批了个淡蓝色的毯子,很神气的,看着挺好的,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姥姥给我讲的馋老婆的故事…… 小时候听了好多懒老婆,馋老婆,不孝顺遭雷劈,孝顺受褒奖……的故事,用潍坊话讲着都是朗朗上口,韵味十足的,特别是二郎救母的故事……真希望能再听姥姥讲啊,我们都记不住了…… 向老妈请假,说我晚上早点去吃晚饭,争取 6:20 能去上 JQ 老师的 Body Jam Body balance, 我的最爱的课啊…… 下午例会,逯院长点了我们几个博士去光电产业园参观,说安排了饭局 . Kao! 不但锻炼泡汤了,塑身(哈,我一说减肥,就有人反对)也泡汤了,我开车…… 感觉很不错,很多光学相关仪器,不过都是检测光电器件的性能用的,比方说,高低温循环、冷热冲击,沙尘、盐雾、淋雨等可靠性实验用的,我问了好多问题,有些他们员工答不出,陪同领导解释:你们教授关心原理,我们关心实用。我说这里的原理都是普物范围内的,都不难,逯院长说,其实普物能真懂就不错,根本不用那么多新课难课,关键现在 99% 连普物的都不真懂。 我说与我心有戚戚焉,现在普物课时越来越少,上的新课程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其实都是空中阁楼,学生基础的科学训练都不扎实,您看这么高级的国家级检测中心里的仪器,又是德国造又是日本造的,原理都是最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只有懂原理,仪器出的结果才能合理解释,仪器有了问题才能自己修理…… 还参观了两个产业,一个 3D 打印,好漂亮的艺术品啊,一个大屏幕 LED ,好绚丽的色彩啊…… 参观完到会议室座谈,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坐睡了一觉,醒来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我其实是有想法,有技术,想做产品的…… 然后吃饭,我开车,可以不喝酒……我喝酒的后果比较特色恐怖滴……卖个关子先…… 席间谈到某副主席,是潍坊临朐出来滴,小时候一群小孩子,就他能爬上点将台…… 送下领导回家,正好老公也送了他妈回来……今晚很好有他去照应老爸吃饭…… 雨从下午开始下,很认真的到现在还没有停…… 淅淅沥沥,打在书房的东墙上,滴滴作响…… 放着从教练那里 Copy 来的曲子,再做十个俯卧撑去……
个人分类: 盘整生活|4378 次阅读|33 个评论
大娘(大姑姑),一位十分普通的农村妇女
Elephantd 2012-7-30 09:55
说明: 在科学网上谈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事情,似乎不妥。但是,科学家的追求,更多是为了弘扬人类文明。受过高等教育,当了教授、博导、甚至院士的人,能够像大娘这样在逆境中做好人,寿终正寝,也应该自慰和高兴了。 云南罗平县阿耶人称父亲的妹妹叫娘娘。我有三个娘娘,一个是父亲的同胞妹妹,一个与父亲同母异父,另外一个与父亲乃至整个吴氏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娘娘。 1. 惨淡童年 我的爷爷比其弟弟 ( 我们称二爷爷 ) 大 11 岁,很小就担当起家庭的一切。可惜爷爷 1936 年病逝,家道中落,二爷爷虽然已经成人成家,却既墨守陈规,又不会料理家事。 1937 年,许氏爷爷为了顺利入赘吴家,还意思意思二爷爷,在宗族势力严酷的当时,很是正常。许氏爷爷无奈服兵役期间,奶奶拖儿带女很不容易,二爷爷夫妇却移居哨卡,也没有好日子过,还是父亲看在亲人面上,把他们接回来。可见,二爷爷既无儿女,又无生活技能。 后来,二爷爷领养腊庄村庞家的三姑娘,取名吴存英。这就是我那没有血缘的娘娘,在我们家三姊妹里最小,但在二爷爷家属长,所以,后辈都称她大娘。大娘在支锅山长大,直到 13 岁 (1954 年 ) 才搬迁到阿耶村。父亲憨厚,每上支锅山,都要带点什么给她,兄妹情深。 2. 贫困潦倒 二爷爷家搬迁到阿耶村,有个故事。 1942 年,许氏爷爷带着全家走出深山到阿耶居住,可以使用的东西,基本都留下了。世态动荡,很多人都搬走了,支锅山的土地很不值钱,二爷爷借势大量买进。新中国成立,政府要把支锅山划归山区的泥卡寨,按照土地拥有数量,二爷爷相当于地主。大娘保存的大量地契文书里,多数有许氏爷爷作为中人,见证了这一历史。在许氏爷爷的帮助下,二爷爷一家逃难式地到达阿耶,成为贫农。与刚刚从师宗县大石桥迁来的刘长毛家分购一房,得到不足 20 平米的住屋,一直住到 2002 年。在这漫长的 48 年里,大娘招婿白腊山那面山头上的付金堂,生一男三女,全家人口最多时达 7 人,挤在这不足 20 平米的破旧房屋里。我们成婚后,回阿耶,去看望他们,二爷爷二奶奶住楼上,依靠木梯子上下。二奶奶眼力差,动作敏捷,让人担心。对此,我夫人常念叨。 在许氏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家是一天一个样地兴旺发达。二爷爷家却一直如此的贫寒,还忘不了支锅山的土地,一直耕种到 1985 年前后。奶奶经常要我们去二爷爷家走走,自己很少去,而许氏爷爷就根本不去。二爷爷总是坐在火塘边最暗的地方,二奶奶眼力不好,特别爱我们,总是讲个不停,大娘或做饭,或端来甜白酒,表兄妹们也围坐过来。很是热闹。在我的印象里,二奶奶家的甜白酒最可口,饭菜却有点不太卫生;而我们的出现,使他们有过节的感觉。 杀猪呀,请客呀,只要我们家有热闹的事,奶奶或者爷爷,都要差遣我们兄妹中的一两个去请二爷爷全家。出发最早的是金堂姑父,到了我家,忙个不停,有如说请客,不如说招呼帮手。金堂姑父本分,无论在生产队,还是在我家,都被派上脏活苦活,但他不吭声,干完就到一边吸烟筒。因此,人们一方面欺负他,一方面却也尊重他,在饭桌上,总给他夹大块肥肉。大娘则基本上到厨房里打下手。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大娘的作用,就是下地干活。她很少说话,默默无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身缠哮喘病,天气稍微冷些,就大声咳嗽,喘个不停。 1973 年的一天傍晚,县城灰暗的大街上,冷冷清清。我路过邮电局,有母女俩畏缩在关闭的商店门前,很是好奇,多看了一眼,是大娘和她的二女儿。我走上前去招呼,大娘笑笑,没有多说话。呆了一阵子,我径直回学校上晚自习了。关灯时分,才想起来,大娘她们今晚住哪里?就这么想想,没有多做什么。印象中的大娘,就是那样的可有可无,地地道道的弱者。 3. 老有所为 后来,我到昆明上大学了,再后来,二爷爷、二奶奶、金堂姑父相继去世。从哥哥弟弟那里,得知大娘很不容易,再次招夫,但很短暂。每当回老家,都要带些东西回去孝敬父亲,也就顺便给大娘买一点。但感情,越来越疏远了。大娘挣扎着娶儿媳,嫁女儿。 再后来,大娘的孙女长大了,到我家,说是保姆,也没有多少要做的事,大娘的意思是让孙女“到大城市见见世面”。在此期间,大娘一家要到小溜子建房,哥哥弟弟帮着张罗,我也暂借给他们一些款项。 2002 年,大娘一家有了新房,搬迁到了小溜子,就在我们回家的路边。 渐渐地,我发觉大娘成了家里的主人。三女儿逃婚后,前三女婿被人弄死,留下女儿没人照料,大娘收留了外孙女。儿子儿媳,孙男女,很听她的,虽然贫穷,却有着喜融融的浓厚家庭气氛。我很羡慕大娘,那才是家! 4. 贤良慈善 我回老家的次数多起来了。每一次,都要在大娘家停留一会儿,有时,车不熄火,仅仅是停顿,打个招呼。大娘有了新房,粮食充溢,但依旧贫寒。无论专程去看望她,还是仅在门口停留一会儿,她都要给我们一点什么,例如,一把新鲜的青菜,一两个饵块。记得有一次,没有什么给我们的,顺手抓了一只鸡,要我们拿走。 父亲常到街面上找老人打牌,不时到大娘家坐坐。淡漠了的兄妹情谊,渐渐恢复起来。很多次,我们与父亲告别,是在大娘家,我们驱车回昆明,父亲蹒跚回海子头。 2010 年 10 月,我把无法医治的父亲送回老家,大娘第一时间赶到我家,问长问短,看着父亲弥留。 2011 年 1 月,给父亲上新坟, 2011 年 4 月,清明,给父亲扫墓,弟兄没有到齐。大娘发话了。“上新坟,要穿戴孝衣孝裤,整整齐齐的。齐壮壮的弟兄,东一个西一个。你爹白养你们了!”我很内疚,我很无奈。多年默默无闻的柔弱大娘,在不懂礼节的侄儿女面前,却大声说话了。 一个贫穷撂倒的农村妇女,对礼节是那样的在意。 2011 年 7 月,侄孙儿周岁,我送他们回去,有机会再次看见大娘。她整整齐齐地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前来庆贺。一样地,话不多,好似父亲在世。好多往事,没有来得及请教父亲,一提起来,大娘却格外地能说会讲。 同样地,要回昆明了,路过她家门口,我习惯地下车告别,她要我带些米,我不要,但拿出相机给她照了一张照片。谁曾想,那不仅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张标准大头照片,而且是一张遗照。 2011 年 8 月,我回家度暑假。有事无事就到大娘家坐坐。更详细地了解到大娘的很多。在贫苦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大娘有保留什物的习惯,就是为了纪念过去的岁月。她有一个小小的木盒子,里面装着很多旧时文书,最早的已经上百年。其中,有我爷爷民国十七年的护照。她一直把我老祖的神主牌位敬放在供桌上,因为孙子要当家了,才移至楼上。最后,见我和弟弟很庄重把它领回家,大娘笑了。 儿子胆小谨慎,儿媳憨厚,大娘把家交给了孙媳。为了不让后人难堪,她在准备自己的后事,按照礼数需要准备的东西,都一一购买,包装好。 5. 寿终正寝 2012 年 3 月 21 日 ,我一整天上课,把电话设置为会议模式。下课一看, 8 个未接电话,均是老家人来的。得知大娘病危,已经从县医院转回家了。恰好夫人与我在一起,就从校区径直回老家。一路上,我控制着速度,怕快了不安全,最怕的,就是老家来电。午夜十二点,赶到大娘家。见大家有说有讲的,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见我来了,大娘在床上挣扎着,要起身。 23 日,天不亮,说大娘氧气不够。我急忙开车到县城,买来两袋氧气。中午,大娘说头上痒痒的,想洗洗,洗了,青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傍晚,看大娘的脸色更加铁青,我很清楚,时间不会太长了,就偷偷地拿出手机,拍了几张。九点钟了,大娘说身上汗多难受,要我离开她的卧室,自己洗洗。在其外孙女的照护下,大娘真的下床洗了一下。看来,又可以过一夜了,我们与大娘道别,回家去。一路上,清风拂面,星星闪烁。一到家,我就和衣躺倒床上,夫人催我洗脚,电话却响了,说大娘没了,时间是 22 : 20 分。还有一个氧气袋,鼓鼓的,氧气没有用完。 31 日,当我再次从昆明赶回去的时候,好多帮忙人,是听见大娘新亡而从外地请假回来的,就是要送送大娘。 是呀,自己没有能力多给家庭财富,但却有能力少给后人麻烦,这就是我的大娘。 白腊山的山坳里,我们家的祖茔,又出现了一座新冢。 看着大娘的新家,我深深感到,什么叫做好人终得好报! ( 2012 年 4 月 6 日 夜, 于 听涛雅苑 )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5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北大校长跪拜的最靠谱解读——当众磕头是忏悔,背后尽孝更应该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2-7-18 10:14
  大家一看就知道俺们在很多人说过某事之后,也来参合了。   古代官员退休或被驱赶回家后,都不在北京停留,而是回到老家。   现在仔细一想,这种制度有好处若干:   A:避免京城里充满了退休高官,给当政者带来压力和烦恼。   B,退休者可以为发展当地的经济、教育事业或政治做更多的实事,毕竟人就在当地嘛,以退休高官的身份去协助引进外资内资的也容易些。   C,奉养自己的父母。由于儿女出家很久,接了老头老太太去享福是一种做法,但是往往老头老太太不习惯京城的生活、气候等,所以,选择在老家生活,作为退休儿女,留恋京城就没啥意思,回去在父母身边奉养反倒更为合适。   对比周校长同学,从京城回去是不可能,把老娘接到京城也不可能,寄钱那也不算完整的尽孝,这年头,如果北大校长的妈还必须为钱烦恼的话,周校长就该杀了。   所以,我理解周校长的跪拜,其实是赎罪,请求老娘的宽恕——因为做儿子的本来可以在娘前尽孝,可是功名利禄如此重要,是绝对不会也不能放弃的,所以,回趟家磕个头吧,而其中表示的也仅仅是忏悔罢了。   科学网所有诸位大侠对北大校长磕头的解读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我们应该为周校长的羞惭、羞耻、羞辱感而鼓掌欢呼,这些感觉他竟然还有——我们本来觉得他在数十年前就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呢!   也所以,周校长主张北大招收新学生的时候要求有孝心,其背后的原因大家也应该通过这件事情知道了吧——他本人实在是太欠缺了!也就强烈要求学生们不要再这样了!   呜呼!周校长!
个人分类: 人论|430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孝道”是社会责任,不是“天经地义”
热度 8 qyu111 2012-5-8 12:14
“百家讲坛”里有一讲叫“孝道”。讲演者解释孔夫子的“孝经”说子女对长辈的孝道和长辈对子女的慈爱一样是“天经地义”,是自然的事情。这是一个社会学者不懂生物学的范例。 人的所有自然行为和其它动物一样,都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上辈对下辈的爱是自然的和生物的。进化选择了对子女有爱心的人种。对子女没有爱心的人种不利于传代,因此就在进化的长河中被上帝(自然)断种淘汰了。 然而上帝并没有要求子女对上辈有爱。子女有没有对上辈的爱都一样能传宗接代,延续生命。因此子女对上辈的爱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和生物的。进化并不偏爱有孝心的人种,也不排斥没有孝心的人种。 人没有自然的对上辈的爱。但是人类社会和文明要求子女要尊老、养老、爱老,要有孝道。为什么?因为人类是人,不再是动物。不能象动物一样为所欲为,想杀人就杀人,想奸淫就奸淫。人是社会的人,人要遵守社会的秩序,保证社会的和谐。人不尊老、不养老,老就无所依靠,就会给社会造成负担、混乱和麻烦。为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人类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有社会责任。 孝道,是一种社会责任,是道德的责任和法律的责任。子女必须尽这个义务,负这个责任。 然而作为父母,则也要明白这个生物学的道理,不能期望子女对父母也有象父母对子女的那种自然的爱。如果做父母的期望子女有自然的爱,那一定会生活的失望和痛苦。 解释“孝道”要尊重科学,不然没有说服力。“百家讲坛”是对百姓的教育,教育要讲科学。
个人分类: 文化生物学|4383 次阅读|16 个评论
《乞祷于天(一)》-------老爸今天转院
热度 12 freefloating 2012-5-5 08:55
这几天老爸持续好转,但是昨天开始反复,他的体质和我很相似,我能感觉出他为什么睡不好觉,能感觉出他为什么需要停药,但是老妈和老弟最难说服,我不得不到处搬救兵说服他们。 老爸用相同的西药已经 15 天,今天又到了新的关口上,这两天说得我口舌生疮,所以我打算把老弟放在火上烤,这个说服老妈的任务我非逼他承担不可了。 一个人一生就那么点事,早晚都要抖搂出来,你不想都不行的。 我祈求神赐福与我,我愿意在神的指引下一步一步 show my sins ,因为我本无可畏惧,无需畏惧,我谢谢神赐给我的胆量,请原谅我一直想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冒充老好人,冒充殉道者,冒充隐者 。。。。。。。 因为神说,神给的,超过你想要的。 Don't be afraid. i pray GOD please show your grace on me please shorten my time to dry the tears of fears i have many beautiful dreams I will never be afraid to fulfill them please give me courage to go ahead i will thank your mercy all the morning i will pray for the next morning every night i will follow you all the time all the ways i hope one day i can only have the tears of joys i hope future is coming in the his graceful steps. thank GOD for all the thing you provided to us thank you GOD for keeping us, blessing us, helping us i pray in JESUS name I pray in YOUR names. amen 亲爱的阿爸天父 我诚信向您跪拜,我全心向您祈祷 求您帮我写下我身上的重担 求您安抚我惧怕的心 请您看护我的家庭,请你看护我们的身体 因为您说,我求得,就一定能得到 我口中所念,心中所想 您全然知晓 您所给的,超过我的能力和知识所能懂的 我依然把自己全然交托在您的手中 坚信您给我的都是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 奉我主基督的名求 阿门
个人分类: 滋味生命|382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回家给爹娘买新衣服过年,该尽点儿孝道了......
热度 4 wangxh 2012-1-14 12:01
这一学期结束了。 女儿回也匆匆,去也匆匆——父亲的义务暂告一段落。 放假了,学生们也回家了(当然带着任务)——为人师的责任也暂告一段落。 该回倔县老家看看老爹老娘了,尽点儿做儿子的孝道喽!回家,给老爹老娘买些新衣服,准备过大年喽! 小时候过年,俺不盼着新衣服,因为穿上新衣服一会儿就搞脏了——男孩子是不是都这德行?一般情况下要挨骂的。俺最喜欢鞭炮! 再见啦,实验室!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289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孝意识的时间分析(张祥龙)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1-29 01:13
孝意识的时间分析(张祥龙) 张祥龙 摘 要:孝爱不只是社会与文化造成的,而是最能体现人性的特点而又需要在生活境域中被构成的一个人类现象。本文通过更改了的现象学时间视野来探讨孝爱意识如何生成的问题,达到以下一些结论:(1)孝意识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自然状态中比较普遍地出现,是由于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导致了人的内在时间视域(及相应的原发想象力)的深长化,由此而使得慈爱这个在动物界也存在的生命现象能够在人类意识域中反激出回报的孝意识。(2)因此,孝与慈是同一个时间意识的生成结构导致的两种互补现象。(3)西方现象学的时间观虽然有重大创新,但它之所以总漏过了孝爱意识,是由于它缺少《易》那样在“过去”与“将来”的相交与回旋中领会根本“时义”的思路。(4)在儒家看来,人首先不是(像海德格尔或其他一些西方当代思想家认为的)以个体的方式,而是凭借亲子之爱和世代延续的联系来真切地面对死亡与无常,由此而形成一切伦理与道德的关系。(5)孝爱意识只能被人生经验活生生地构成,不能仅靠服从规则或礼数而产生。“人生挫折”与“自己养儿育女”是成人抵御个体意识的分离效应而重获孝意识的两个时机。 关键词:孝意识,现象学的时间分析,孝慈的时间结构,《易》的阴阳时间,海德格尔时间分析的局限。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如何理解这“爱人”?显然,它不是“自爱”,不是基督讲的“爱你们的敌人” ,也不是墨子的“兼爱”。《礼记•祭义》讲:“子曰:‘立爱自亲始,……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 这里的意思是,“爱”要从“亲”那里出现和成立。结合上下文,可将这“亲”理解为亲子关系,也就是双亲与子女的关系;它既包含双亲对子女的爱,也包含子女对双亲的爱。 由此可见,对于孔子和儒家来讲,“仁”并不能只通过“忠恕” 或“道德金律” 等来理解,而必须回溯到“爱亲”意义上的“爱人”,不然无源头可言。《中庸》记孔子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此语发明“仁”与“親”的语源义和根本联系,意味深切。仁的根本不在人之外,既不更高,亦不更低,而就源自人之为人者――“大”(与……合“一”之“人”),即“親親”:亲-见其親。“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于是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儒家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宗教、哲学和伦理学的学说不同,非要独独从“爱人”中选取出“亲-爱”为爱与仁的源头?这只反映了当时宗族盛行、封建势大的现实,还是有真正的哲理根据?如果真有哲理根据,那么,封建与血亲多矣,为什么单单是中国的古文化中出现了这种亲-爱源头论?另外,亲-爱有多种表现,首先就有慈与孝之别,这两者的关系如何?而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恐怕是:孝亲意识是自然本能的,还是人为的或由文化风俗、社会规范培养出来的?或者,它根本就不能被归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而应该到更原本的人类生存方式中去寻找其根源?本文的主要部分就将通过对于人的生存时间样式的现象学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亲-爱的独特与自然 首先来看一些有关的事实。亲-爱出自人的生育及典型的家庭生活, 但不是所有的生育都会导致家庭生活。 即使有性别植物的繁衍后代也不导致广义的家庭关系,因为一旦种子成熟,它就脱开母体,独自碰运气去了。鸟类、哺乳类等动物有后代生产,也有后代哺育,但后代一旦独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也都“往而不返”,与亲代不再有密切的亲子关系了。中国古人有“慈乌反哺”之说,某些昆虫(如蚂蚁、蜜蜂)有“社会”,可是我们很难说它们有长久的真实亲子关系。狒狒、大猩猩等则是有性别与世代结构的群居动物,其中可观察到“慈”(鸟类和许多其他动物中亦有),但似乎主要限于养育阶段。尤其是,在所有非人的动物中,孝是缺失的。 在自然和半自然状态中,人要通过两性交媾(这方面,只有人不受“发情期”的限制)来使女方受孕怀胎,女子要怀胎十月方能分娩,婴儿两三岁前不离“父母之怀”,十五或近二十岁前无法独自生活。这种难于独立的生存状态使人与植物和非人动物十分不同,她/他的亲代与子代的密切接触被拉长和加深。 而且,各民族几乎到处实行“婚姻伙伴的交换”(即存在着对于择偶的禁忌,婚姻伙伴要到另外一个群体中去寻找),再加上人类的两性结合不受季节限制,于是就使得配偶关系可以持续不断地存在。这些情况加在一起,共同造就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类学哲学的事实,即人类家庭生活的广泛存在。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写道:“‘家庭生活’(在我们赋予这个词的意义上)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都是存在的”。 法国学者们的巨著《家庭史》也同样声称:“家庭也像语言一样,是人类存在的一个标志。” 这些学者都认为,二十世纪的研究进展反驳了刘易斯•亨利•摩尔根关于“原始社会”的结论(比如认为在人类家庭出现之前,有一个“原始杂处”的阶段),以及达尔文式的人种单线进化论,同时也就反驳了利用它们来构造出的那种包含着种族主义的西方中心论。 家庭的形式千差万别,但有一些根本性的人类事实与择偶方式(上述者是其中的一些)深刻影响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样式。亲子关系 就是人类基本生存方式造成的根本性关系。 尽管不同的民族与社会形态(如父系还是母系)及风俗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表达方式,比如父子之间的亲热程度,但确有一些根本情况是可以被辨认出来的。首先,绝大多数亲子关系出自双亲的结合、母亲的怀胎与分娩、亲代对子代的哺育。尽管“领养子女”等社会化的行为也可以造成亲子关系,但它们的原型还是血亲型的亲子关系,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像亲生的一样”。其次,由于刚讲到的这个基本事实,亲子关系在所有家庭关系――比如还有夫妇、兄弟、姐妹、兄妹、叔侄等关系――中享有一个特殊地位,即由自然意义上的直接生成与被生成所造成的那种原发地位,也就导致这种关系在所有的家庭关系乃至人类关系中,是最亲密、最自发、最纯粹的。无论它可以被家庭的社会特点染上多少不同的颜色,但毫无疑问,它里边有更充沛、更真情的爱。孔子在《礼记》中讲的“立爱自亲始”,就应该是基于这个贯通人类历史的特殊生存关系而做的一个判断。 西方的思想界几乎完全看不到亲子关系的特殊地位。西方的哲学及其伦理学从来没有给予“家庭”、“孝道”以真正的肯定性关注, 古希腊哲学家们谈的主要美德中没有孝,基督教神学家当然是认为人对于上帝之爱是一切德行的源头; 即便是突破了许多传统西方哲学的二元化框架的当代西方哲学,比如最富于革命性的生存现象学(海德格尔)、身体现象学(梅洛-庞蒂)和充满伦理含义的“不同于存在”的现象学(勒维纳斯),乃至女性主义哲学、生态哲学,也还是完全忽视“孝”。 二、孝与慈 研究孝爱的哲理含义的起点只能是具有人生血脉联系的亲子关系或亲-爱,而不是任何关于孝的概念探讨和以“天理”名义做出的断言。亲子之爱天然就有慈与孝之别,而历史上的儒家最强调的是孝,这说明孝在儒家看来是更原本的吗?不是的,起码对于孔子不是这样。 关于子女为父母亲守“三年之丧”的古代礼制,孔子的学生宰予与老师之间有一场著名的辩论。宰予认为三年之丧太长,会耽误礼乐教化的大事,守丧一年足矣。孔子不这么看,他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主张,这体现孝爱的三年之丧的根据在于父母亲的深长慈爱,而不只在于它是祖宗之法。“三年”的根据就是“子生三年,然后[才]免于父母之怀”这个基本的人类事实和基本生存方式。而且,孔子还将看待亲子关系的方式与仁或不仁联系起来:那从人的生存样式本身来看待它的就是仁[人],而以人生根本样式之外的因/果、目的/手段的方式来看待它就是不仁。由此亦可见“仁者,人也”的深义。 这样看来,尽管孝被视为众德之本, 它却不是独立自存的,而是要在与慈的根本关联中获得自身。换言之,它一定要出自亲子之爱这个人伦子宫。那么,为什么会有慈呢?亲代为何会对子代有那么丰富的慈爱呢?一般的回答多半是:亲代“出于本能”就会对自己生出的后代慈爱有加,不然种群或种族就会灭绝。 于是可以说,亲代施慈爱于子代乃是自然选择或进化的结果。但这还未充分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还未充分讲清楚这个回答的含义。如果只是为了延续种群,那么我们还可以设想另一些自然选择的结果,比如设想那样一种“人”类或高智慧动物,它的后代可以如同无性繁殖所产生者那样,或蛙类后代那样,在出生后很快就能够独自谋生。这样的种群的延续能力或许更高,或起码不低于现实人类。但是,如果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的特性或智慧的特性是与亲子关系的生-成或养育过程不可分的,那样就能比较贴切地揭示,自然对于人的选择就是对仁的选择,或者说是对亲子之爱、首先是慈爱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并不是决定论意义上的(即:可能有不要子女的夫妇,也可能有不慈爱的父母)。 可是什么是“人的特性”或“智慧的特性”呢?古希腊人的典型看法是,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或会说话的动物,因此“理性”(现代人认为它体现于大脑)或“说话(使用语言)”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性,智慧也与之有莫大的干系。中国古人不这么看。《说文解字》这么解释“人”:“天地之性最贵者。”《尚书•周书•泰誓》曰: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西方的人性观注重找出某种只有人才有的现成能力,以区别人与其它存在者;而中国的人性观则不特别关注这种能力,而是重在理解人在万物之中的地位。“灵”不是任何特别的能力,而只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即能让万物灵-活起来的状态。按照中国古代哲理,灵则虚也,虚则灵矣;所以“万物之灵”意味着人处于万物中那不现成、不实在之处,也就是虚活而要求生成之处。外在的观察也符合这样一种看法。人与动物的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其非现成性 。昆虫、青蛙、鲨鱼、麻雀、鼠猫天生就有某些能力,能够帮助它们存活下去。人却缺少这类现成的能力,而必须在漫长的时间与家庭、社群中学会生存的技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因此人的特性首先就在于那虚活待成的婴儿般的“柔弱”,而非已经高高在上的“坚强”。智慧主要体现在“能生成”或“能学会”,以便能够应对那不可尽测的未来变化,而不体现在已经具有了某些特定的能力。而这,正是与亲子关系最相关者。所以孟子讲:“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人与动物都有良能良知,但人的良能不是特异化的确定能力,如蜂能采蜜、鸡能司晨,而只是幼年时的“爱其亲”、“敬其长”,在与他们的亲缘共生中获得、学得生存所需的应机能力。这样看来,只有这种亲爱化的良能才是“达之天下”的。 三、阴阳-夫妇 以上所引《尚书•泰誓》的话将天地视为万物的“父母”,而人之所以在天地的众子女中最“灵”,是因为它最像人类的子女,也就是最接近子女的原初形态,即那最深长地依恋父母的“孩提之童”的状态。而“天地父母”在中国古代是阴阳乾坤的异名。 因此,从哲理上理解亲子关系的关键就在于深入追究亲子关系的形成及慈孝的阴阳之义。 只有视阴阳为世界之太极(终极实在),才讲得通“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因为在这样一个思路中,阴阳生出万物,哺育和成就万物。阴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现成存在(比如不可理解为构成世界的两个最基本的“元素”),而只是原本发生所必须的一对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在这终极之处,一切平常习惯的“存在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对象与对象的关系、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因与果的关系、体与用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等――都要失效,而代之以纯发生的、维持发生与所生的、离开所生而回复到纯发生的不寻常的关系(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发生(happening, Ereignis)不能无根本性的区别,绝对的自身同一乃至这同一的辩证发展都无真发生可言。所以,“夫妇有别” 或“择偶禁忌”不仅具有生物学、人种学和社会学的意义,更有《易》发生学的或存在论发生学的含义。 “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婚]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 然而,阴阳之别既然不是存在者之各自分别,而是发生所须之区别,则此区别绝无自性,而必区别于此“区别”而合和。于是天地合,万物兴。在此上下文中,我们来解读这一段《系辞》: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一阴一阳”乃天地世界之原初的“婚礼”,必“生生”不已。 于是有其所生的“万物”这个大家庭或大家族。传继此阴阳生生之义者为万物之“善”处,成就此阴阳生生之果者为万物之本性。此阴阳生生中有仁爱(慈),有智慧(能学),百姓日日沉浸于其中“用”它而不知其究竟。这样的阴阳大婚、天地夫妇就永在鼓动与生成万物,而不像圣人那样心忧天下。于是,万物中的或现实中的具体夫妇亦有过人之处:“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之所以是这样,就是因为不论现实中“男女構精”的夫妇如何愚暗不肖,但因其是夫妇,就必通于阴阳天地之原发生,其至极处即一阴一阳之道,虽圣人亦有所不知不能也。 四、父母、子女与时间 现代的夫妇不必是父母,现代的父母亦不必是夫妇。但对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来讲,夫妇必变为父母才算成了真夫妇,才达其“至”,才算“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西方人讲爱,除了对神的爱,就是男女情人之爱。 这情人可以同性或异性,但完全不必成夫妇(而且往往正因为不是夫妇才是情人)。对于中国古人,情人之爱只能是异性之间的。男女之爱的根源在阴阳天地之“絪緼”大爱,循天理(礼之本)之情爱是夫妇之爱,但万物中的夫妇之爱如不化为父母之爱,则大多浅陋板结、龃龉不肖,未得其“至”。 从夫妇转化为父母,实际上是从斯特劳斯讲的家庭的“横向”联系转为“纵向”联系,即将男女有别所造成的现实社会中的婚姻转化为世代之间的亲子关联。对于从阴阳太极的视野来思考世界人间的人来说,这种转化是阴阳男女本义的进展深化。一阴一阳、一夫一妇之道必生生不息,从横向的、空间的(“附远厚别”)异姓相交,生成血脉相通的纵向生命时间,以及这种时间三维度之间的相交,造就世代节奏与家庭家族样式。《易》的八卦卦象也被这样来解释: “乾,天也,故称乎父也;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乾(纯阳)与坤(纯阴)相交,导致阴阳爻(基因)的交换,生成出全新的卦象或生存形态。在三爻卦的层次上,生出三男三女,形成一个八口之家。而且,还须注意,父母或乾坤与子女(震、巽、坎、离、艮、兑)之间不止是生成者与被生成者的关系,还有在深层次上的阴阳相交相即的关系,比如乾坤与震巽之间还有更曲折微妙的阴阳关系。这一点从阴阳爻组成的卦象而不是个体存在者的角度可以看得更清楚,因为从卦爻象上看,父母子女都是阴阳的不同样式,以各自的特征显示出源流与长幼关系。乾坤父母的特殊地位在于它们的纯阳纯阴的组成方式,并以这种方式清楚地指示出,它们更靠近阴阳大化的源头。其它六卦,依从下向上的生成方式或阴阳走向,以独特爻(即三爻中的独阳爻或独阴爻)方式指示出性别与长幼。于是我们看到了生存时间或血缘时间的流动与朝向。“刚柔[阴阳]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趋]时者也。” 五、慈的时间性;对海德格尔的一种批判 根据上节的讨论,我们开始可以理解慈爱的时间性与原发性。慈爱是乾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阴阳趋时的生发维持的关系,表现为从父母向子女的阴阳时间的流动。这种流动有两层意思:第一,由于父母之间的阴阳交换产生了子女,导致了流变;第二,子女幼时还不是完整的个体,它们与父母之间不是个体对个体的关系,而是阴阳的不同样式之间的最亲密的关系之一种,表现为子女与父母之间强烈的非现实性别意义上的阴阳相互吸引,以及父母对子女生存的源源不绝的原发怜爱与维持努力。尽管这种亲子、兄弟姐妹关系可以推广为人与天地、万物、众民的关系(如张载在《西铭》中所讲),但最亲近和最生活境域化的亲子之爱首先是血缘的或家庭的。 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视野中,时间的原本形态不是可用钟表测量的物理时间,而是由人的体验构成的现象学时间,具有意义构成及存在构成的效应。对于胡塞尔,这现象学时间是意识的原本综合构造出的内在时间,是由围绕着“原印象”的另两重内在视域(原发的“保持[刚经过者]”视域与“预持[正在来临者]”视域)交融而成的意识之流。它及它所归属的先验主体性是一切意识、意义乃至存在的最终源头。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时间首先是人(缘在,Dasein)的原发实际生活体验――这体验在一切二元(如主/客、形式/质料、普遍/特殊)化之先――所生成(及赖以生成)的生存时间,它为“存在于世界之中”的“缘在”(或人)们提供了混世的境域,如水之于鱼,并在人的真正切身的生存形态,比如“朝向[自己]死亡的存在”、“[面对死亡]做出事先的决断”之中,被充分揭示出来。与传统看重“现在”这个时间维度的时间观不同,这种缘在的生存时间朝向“将来”,或以那携带着死亡或大限的将来为重心,而且不认为在此根本的时间视域之上还有什么先验主体性的统辖。所以,对于这两位哲学家(特别是海德格尔),原本时间都是意义和意识(含潜意识)得以生成的子宫。 亲子关系的时间性也应该这样来加以理解。它由最亲近的体验构成,处于一切主客、彼此的分离之前,含潄着人生最切身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通过世代的交替与延续而回荡盘旋,是缘在在世的或显或隐的意义发生与维持的境域,所以这样的时间流就是人生的意义流。双亲的结合、受孕、怀胎和分娩,乃至养育与栽培后代,是最寻常又最不寻常的人生体验,或原本的时间体验,其中总有深切的希望、恐惧、牵挂(Sorge)与负债(schuldig,责任、负罪)感,由生成着的可能性而非现成的存在性导引着, 被过去(前辈)与将来(后辈)的交织牵扯着,因而父母亲与子女之间一定会出现原发的时间之流或意义之流,“若决积水于万仞之谿者”, 沛然莫之御也。 海德格尔思想从基本方法论上进入了这种时间性,但他的天主教与西方哲学的宿根使他只看到个人面对自身死亡时产生的那种“切己的、非关系的和无法被超越的” 自身开启,而看不到那既切己而又是关系的时间性和真态生存方式,即亲子关系的真态时间性。西方传统经典中的亲子关系多是利害式的、目的论的,或起码是外在的,西方现代的经济、社会与法律结构更加强了这个传统,以至西方学者、包括西方化了的中国学者们打量亲子关系的视野完全是个体主义式的或主体间性的,从未达到前个体的、前主体间的(pre-individual, pre-intersubjective)、在生活境域中构成自身(self-constitution in horizons)的地步。“社团主义”(communitarianism)一般说来也没有亲子之根、家庭之根。在这样的文化与学术视野中,家庭和亲子关系被视为出自传统习俗、偶然经验或功利追求,往往与“封建主义”、“宗法制度”、“压抑个性”和“代沟”相挂连,一般被当作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外在对象。 因此,这样的哲学与思想传统的核心处缺少婚配、受孕、怀胎和童年,也就是生成的时间过程和时间流,一起头处就已经是成人个体,甚至是力量型的、反思型的男性成人个体。不可否认,功利化、社会化、政治化了的亲子关系中有西方人看到的各种问题,《春秋》也记载了不少恶性的父子关系;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原本亲子关系――怀胎分娩、哺育成人――中的纯真挚爱、忘我献身、特立独行、动人化己,超出了一切其他的人际关系,包括人神关系,是塑造人类意识的纯粹生成源泉。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的“内在超越”的可能还表现在,亲子关系内在地、以活的方式关联着生与死、有与无。子女由父母所“生”“养”,而这生命总在世代的方式“朝向死亡”。“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前辈的生命总在以死亡逼临(将要到来)的和再临(活着的过去)的方式构成着这“年”,托浮、张大与升华着这亲子关系。但是,处在这关系中的人主要不以个体的方式来面对自身的死亡,而是以亲情的、家庭的和家族的方式来经历之。对亲人(子女、父母)、家庭与家族死亡的哀痛与恐惧,要远过于对于自己死亡的悲恐,并以此而构成了亲子时间的源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是这种哀恐的一个指标而已;“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是它的一个间接投影。而前辈与后辈之间的“相依为命”,则是它的感人之处:“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的动人,全在这“零丁孤苦”之中生成。它同样是真态的(eigentlich),发乎自身而构成自身,充满了原发的可领会性和时机性。因此,中国古人经历的“超越自我”、“恐惧与战栗”、动心忍性和见独开悟主要是亲子关系式的或广义的亲子关系(天地为万物父母)式的,而不必要是面对一个超越者(比如人格神、国家、无限)式的,更不是个人主义的。 六、孝的时间性 自古暨今,中国文化的主导者们“教民追孝”,但“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 同是亲子关系,相比于慈爱,为何孝爱如此艰难?一个可以设想的回答是:慈出于本能或天性,而孝则主要出于教育与人文环境。换言之,一天然,一人为,所以前者要远“厚于”、深于后者。此“本性区别说”似是而非。首先,如果说慈出自天然,那么孝也并非不天然。“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 如果说孝不尽天然,那么慈在这个意义上也不尽天然,并没有逻辑的必然来保证现实中的每一位父母都是慈爱的。然而,无可否认,两者之间确有“薄厚”的或量的不同,其原因也只能到慈孝的时间样式的差异中来寻找。如果我们毕竟要承认时间――无论生存时间还是物理时间――有流向、即从过去流向将来的话,那么,亲[对]子之慈爱就是“顺流而下”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顺势而行、从源到流的。相反,子[对]亲之孝爱则是“逆流而上”,并在这个意义上是从流到源,或反本报源、慎终追远的。而且,慈爱朝向未来,也就是朝向生成着的新生命;而孝爱则朝向过去,朝向正衰老着、甚至已经消逝了的前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由此看来,慈爱比孝爱更充沛、更常见是有时间-意义机制的根据的。就这一点而言,海德格尔的朝向未来的时间观有其道理。 然而,如前所述,内意识时间、特别是人的生存时间不同于物理时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不像后者那样只是单向流逝的,而是有着内在的旋涡,或者说是有着三个时间维度――过去、当前与将来――之间相互缠结、相互需要和相互构成的内在结构。这一点是现象学的时间分析的关键,胡塞尔与海德格尔都做出了影响深远的阐发。“时间性就是这种原本的在自身之中并为了自身地‘出离自身’。” 海德格尔还讲:“这个已经存在[即活的过去]源于将来;这也就是说,这个已经存在的(说得更准确些就是:已经存在着的)将来从自身中释放出此当前。我们称这样一个统一的现象――已经存在着的和当前化着的将来――为时间性。” 当然,现象学的时间也是从过去流向将来,但这时间流绝不是“往而不返”,因为这将来从根本上就需要过去,以构成自己并释放出当前。所以海德格尔后期用“自身的缘构发生”(Ereignis)这个词来指示出时间与存在的真义,它的基本意思是:任何“自身”都来自[在这自身的实存之先的]与[还未实存的]对方的相互缘发构成。所以,对于海德格尔,时间不是匀质流逝的,而总有着各种的缘构发生的结构,其中的一种就是“真正的过去或源头总在将来与我们相遇”。 在这个视野中,我们可以说,“过去”或前辈不但并没有完全过去,而且恰恰是在参与构成着“将来”或后辈,并在这个意义上参与构成着“当前”或现在的这一辈人(我辈)。而[超出海德格尔的]进一步的理解就是:我辈对子女或后辈的慈爱固然是生存时间流或意义流使然,非如此就不足以接通人生的一个重大意义源,但我辈对前辈的孝爱也绝非是逆自然的人力所为,因为它也是在顺应生存时间本身就有的“反向”(Kehre)或“转向”本性,是对这样一个“前后相随而又相成”的时间结构的深层认可。由此看来,“孺子天然就知孝”就不仅是个可以观察到的人生现象,而且是有着现象学的时间依据的“缘在现象”。 不过,海德格尔毕竟是以“将来”作为生存时间的重心。这既使他的时间观及存在观与西方传统哲学的观点(以“现在”为时间重心)大为不同,又使其很不同于中国古代礼学家们的“反其所自生”或“反本修古” 的思维朝向,也不同于《易》表现出的“朝向将来”与“朝向过去”并重的时间观与天道观。 因此,他著作中那么丰富的缘在分析居然完全没有慈孝的地位,而且其他的当代西方哲学家的“我与你”、“他者”、“延异”等新学说中也完全没有慈爱与孝爱的地位,既会引起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震惊,又是很可以理解的, 只有在人这里,慈的爱意之流明显地和长久地引发了孝爱的回旋之流,而不是像动物那里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消逝、子女的长成,慈与[那还未形成的]孝“俱往矣”。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人能够将那从物理时间上看已经过去了的慈爱活生生地保持住,并让它从将来与自己会面。这不只是一个记忆力强的问题,而更是有原本的想象力(ursprünliche Einbildungskraft, primordial imagination)的问题。一般人记不住“三年父母之怀”的体验,所以有宰予那样的从功利角度对礼教的考虑;而且,即便有个别人有超常的早期记忆,能记住或从别人的叙述中记起三岁前的生活(比如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所写) ,那也不一定是对“父母之怀”的真切体验。但我们可能在看到其他孩子在父母之怀时,由换位想象力重新激活已消逝的感受慈爱的体验。这个问题下面会做进一步分析。 孝是朝向前辈亲代,从生存时间上讲就是朝向过去。这“过去”有许多含义。它首先意味着我或我们在还没有[反思]意识的过去,受到了恩惠,而且是无法用任何对象化尺度来衡量的恩惠:我的被生成(被怀胎、被分娩), 被哺养,被照顾,被牵挂,被教育,被栽培。它们对于我来说几乎都是发生性的,我正是由于它们而存在,而有此身(dieser Leib, this body),而是今天这个样子;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对于我是久远的、沉默的、无微不至而又不显眼的、随时都可能再施恩(再次参与我生命的构成)的。由此而组成了我的生命出自其中的边缘境域(Horizont),也就是使任何孝爱意识得以出现或被构成所依凭的生存时间境域和慈爱场(field of parental care)。这个“过去”的另一个意思是,亲辈在我的经历中以趋老的、甚至是趋死的“下行”方式呈现,他们的死亡多半会先于我自己的死亡而来临。因此,对于我辈而言,在“朝向”我自己的死亡之先,我们已经“先行”到了亲辈的死亡中或对于这种死亡(乃至幼辈的死亡)的忧虑牵挂之中。“过去”在这里又以逼临着的“将来”的方式出现。所以“父母之年”才是那让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时间。 真正的亲辈和幼辈对于我辈不等同于海德格尔讲的“人们”(das Man,大家伙儿),后者是更广泛、普通的视域交融的人际形态,后于家庭的形态与时间样式,尽管两者也共享着一些特点。家庭三辈还处于原本发生着的时间晕圈(Hof)之中,前辈还没有在生存时间的意义上“过去”[从而需要“再现”或“召回”],幼辈也不是一个等待实现的“未来”,它们都正在共同构成着我辈的当前。三时态或三辈“同存在”(Mitsein)着,但又不止于是“共同混世”意义上的同存在。它们的相互依存与相互成就所构造出的不仅是一个“统一的[世代时间]现象”,而且是原本的意义生成结构。因其终极地相互需要、相互成就,无私可言,因而是诚的源头,也是还不分“我与你”、“我与他”的纯爱源头。所以,这里的人生形态既不能被归为《存在与时间》中所谓“非真态的”,或“混世的”、对象化的存在方式,也不是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种个人纯境域化的“真态的”形态,而应被视为源初的(ursprünglich),也就是海德格尔认为“非真态”与“真态”都是“同等源初的”(gleichursprünglich)的那个意义上的“源初的”生存方式。它既不是不超越,也不是纯粹的超越,它只发生、维持和回到发生之源。所以孝爱朝向的过去不是任何现成的过去,而是一个以不在场的方式构成着活生生在场的“过去着”。 七、孝爱意识在人生时机中构成 孝爱的时间含义还可以从构成孝爱意识的时机化(Zeitigung,产生、成熟)角度加以分析。以上讨论已经表明,孝爱这样一个典型的和独特的人类现象既不仅仅来自习俗、后天教育,也不就源自个人的心理、一般意义上的主体间意识或社团意识(“大家伙儿”意识),与功利意识也没有关系。它的出现与被维持首先来自人类的生存时间形态,而这种时间形态则被理解为意义构成的方式。同时还被显明的是:孝与慈是同一个时间结构――亲子和狭义家庭的时间结构――中相互依存与相互构成的两极,可以视为家庭关系中的“纵向”阴阳。慈爱为阳,健行涌流,云行雨施;孝爱为阴,顺承反辅,含弘光大。因此,孝爱意识的构成必以接通慈爱为前提,尽管不一定以现实中可见的慈爱行为为前提;也就是说,儿女的孝顺不一定要求父母的可见的慈行,比如舜的例子。 如果按《说文解字》将“孝”训为“善事父母”, 且作广义理解,则慈爱与孝爱在亲子关系的初期,也就是父母与幼儿及幼童的关系中,几乎是天然相通的。此时子女依恋、顺承父母,在其怀中日新月异,天真烂漫,尽管令父母辛苦劬劳,却也同时为他们带来全新的欢喜与深层的生命意义,致使生存时间的爱意旋涡回漾不已,故不可谓“无孝可言”。当然,就意识层面上看,此时的亲子关系处于慈盛孝弱的状态,尽管谁也不能说两三岁、四五岁的孩童就全然无回报父母之心。接下来,孩子意识能力的发展与孝意识的进展,在一定年岁、比如说十岁之前,几乎是同步的,尽管孩童之间的差异慢慢显露。此阶段之后,自主意识逐渐浮现和发展, 孝意识就面临重大考验。从某个角度看,自主意识或主体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它总有要挣脱孝爱意识的倾向。而从生存时间上讲,自我意识具有以“当前”(Gegenwart, present)为重心的主体/客体化时间模式,力图顶替慈孝意识的以“将来”(Zukunft, future)和“过去”(Vergangenheit, past)的互构为特点的亲子时间模式。如何应对这两种不同意识、不同时间模式的可能冲突,最能表现哲理与文化的差异。而且,不同个体之间也有极大差异。有的人,比如舜、曾参,能够顺利地从儿时的孝情过渡到少年、青年时的孝意识,其间无大的断裂,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与此相反,少数人由于各种原因而在青春期几乎完全投入自主意识,忽视乃至排斥孝亲意识。但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自主意识的成长使其淡化了孝亲意识,但并未割断,并偶尔在特定的时刻与场合又再现之。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从较强到较弱的谱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与环境――比如儒家礼教盛行的环境与现代个体主义文化加上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这部分人的孝亲行为可以有很不同的表现,但它们所从出的生存时间结构,即回旋共行结构(孝亲意识)与当前化的意识团块的流逝结构(自我意识)的杂处,是相同的或类似的。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能赡养父母,但不能时时敬爱之,这就是走向衰落的周礼环境中的通常情况。可见孝意识不等于那些符合孝亲规则的行为,甚至不等于一切只符合孝亲原则但缺少活生生的时间形态构成的意识。能赡养父母,是孝的常态;而敬爱父母,则是孝的非常态或发动状态。有了后者,即有前者;但有前者,不一定有后者。而在趋向西方的现代中国社会,它也不过表现为“常回家看看”的愿望而已。 《孟子•万章上》开头处有一段关于舜之孝意识的对话。孟子的弟子万章问老师:舜到农田里,向苍天哭诉,他为什么要哭诉呢?孟子答曰:因为他有怨慕。万章不解,问道:按照孔子、曾子等先圣先贤,孝子应该做到“父母嫌恶,也劳而不怨”。难道舜对于父亲与后母对自己的嫌恶 产生了怨恨吗?孟子回答的大意是:如果舜能从理念上完全遵守这“劳而不怨”的原则,于是只管自己耕田,尽自己做儿子的所有职责,父母不喜爱我,于我又何干?采取这种克己超越的态度,反而是无孝可言了。只有像舜这样,能让天下之人都喜欢,娶天子的两个女儿,有了万贯财富,却还是为了不能取得顽嚣父母之爱而忧愁怨慕,这才是孝。“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这里的悲怨恰是孝爱的天然发动,渴望与慈爱沟通,不然又何孝之有呢? 《礼记•祭义》第8节也讲了这个意思。那里记载孔子违背自己平日告诉学生们的行祭典时的原则――要讲究威仪而又修饰整饬,而在祭典中急急忙忙。弟子不解而在事后发问,孔子回答的大意是:如果总那么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地,那怎么能在祭祀时的深挚思亲中与先人的神明相交呢?其话外音是:如果没有这种亲代与后代之间的时态相交、慌不择路或“慌惚”悃忱, 又哪里有祭祀中的孝义呢?“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这不止于一个“要有真情”的问题,而更是一个“要合乎时机地实现出真情”的问题。 八、构成孝爱意识的两种时机:挫折与养儿 上节讲到,对于大多数超出了童年期的人而言,孝亲意识与主体意识此消彼长。而且,越是需要主体[对付客体]意识的事业与职业,越是会阻塞似乎只属于童年、过去和不时髦者的孝亲意识的呈现,而现代生活中则越来越充斥着这种职业。如果情况只是这样,那么孝爱就可能主要属于人生的边缘时期和边缘人群,与它的成熟期和主要部分无内在关系。于是也就可以说,儒家学说的源头偏离了人类实际生活经验的主流或成熟部分,而儒家能在两千年中国历史中被“独尊”的事实也就表明中华文明的幼年性与不成熟性。而且这还说明,孝爱意识并非是最人性化、最能体现人类独特之处的生存形态。但情况确实不是那么简单的。由于孝亲的非现成性,或者说总要在生活情境中被生动构成的特点,它不会只与某个人类的特定生理阶段相关,而是完全依凭生存时间的样式而出没。只要有非对象化的、非“现在化”的、过去将来血脉交织的“纵向”生活形态与时间形态出现,就有它的现身与存身之处。 有许多生活形态――其中有不少想必已不复存在了――是适合孝爱意识的生成与维持的,比如宁静自然的农耕生活,“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但是,在现代生活中,还有没有能让孝意识成活的生活时态了呢?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这里不可能充分讨论,而只能通过两个例子来表明确有这种时机与生活形态。第一个时机不是特别限于孝亲意识的,但亦有关,这就是“遭遇人生挫折”的时刻。“挫折”意味着原来的计划、打算、甚至原则都落空了、失效了,眼前一片空白,脚下忽然虚空。而“人生挫折”则是重大的、影响一个人生命进程的“落空”:原来的奋斗目标和散发魅力的对象们忽然消失或丧失意义,甚至生命本身的意义也在消散,“黑暗”降临了。它那么浓重,披着“忧愁”、“苦痛”、“绝望”、“悲哀”的外衣,遮蔽了一切现成者和可把持者,让人昏昏欲睡,又夜不能眠,经历到活生生、煎熬人的虚无。其实,这只是自主意识的黑夜,是它的“横向”联系造成的人生意义与世界意义的消散,它的来临倒可能是人生深层意义浮现的契机。当那感受生命意义之眼经历了失明,开始能在黑暗中摸索,人就面临着重大的选择:是确立一个黑夜中也能辨认的新的目标,从而重新组织你的生活,还是继续感受黑暗,甚至更深长地感受它,以等待那非现成者本身的莅临。这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从伟大的宗教到悲惨的人生。但我要说,这也是一个回到童年、感受慈爱、参悟人生真义的良机。先不要想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也不要想“坏事变好事”的辩证法,而是让这黑暗自行其事,不管它是仍旧黑暗下去,还是慢慢透露出它本身的意思。 慈爱之所以可能在黑夜中浮现,是因为它以及与它相关的生命形态的独特的时间结构或意义生成结构。它是纵向回旋而不是横向构造的,纯依天然的时流势态而行(不靠意愿与算计),因而柔弱咿呀、愚诚无他,就凭生活境域本身的流露顾盼而感人至深。黑暗中的挣扎可能会向神灵呼喊,黑暗引出的回想却带来早年父母的呼唤,和无数次为你塞好被角、轻轻离去的背影(而不是正面的“面孔”)。我们不知她/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爱,但恰恰在这“不知”中有最让人安心和动心的东西。经过主体与对象那“剑气纵横”的世界,这含辛茹苦的慈爱含义开始在严冬中结成雪花,飘舞在遥远家屋的窗前。而慈爱重现之际,也正是孝爱意识生成之时。 另一个重大契机则是“自己养育儿女”,即由时间的流动所造成的生存时间样式的重现与叠加。与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圣人与贤人不同,西方的宗教与哲学中的不少关键人物都没有“自己养育儿女”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进入或接通慈爱经验、从而再次构成孝爱意识的天然的时间结构。时间的纵向结构使每个人都可以自然地经历人生三辈份(前辈-我辈-幼辈)的角色转换,其中尤以第一次转换,即从子女(幼辈)转换到父母(我辈)最有构成孝亲意识的功能。这时,我辈既已成为父母,却又还是子女(相对于前辈),瞻前顾后、“执柯以伐柯”,于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所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这句引文中第一与第三“人”,既非指个体之人,亦非泛指任何人,而首先和主要地指亲子辈分中的人,或亲缘时间造就的人。 从子女到父母,是一次重大的(如果不是最重大的话)人生生存结构的反转[《周易》卦序的构成原则],阴阳势态相交,散发出人生过程本身的滋味,而且似乎特别是为唤醒或重现孝亲意识而设的。“养儿方知父母恩”,我辈忽然发现,面对稚弱的子女,人确确实实不是以个体为中心的,那忘我的慈爱如“天上来”的河流,日夜不息。恋情虽然一时热烈,但既无慈爱持久,也往往不如它真挚;理智虽然持久,但毫无慈爱的热烈与其投入本身带有的灵感。慈爱是痴情与谋算的融合与升华。而有想象力的人会反过来[此为“道之动”处]想:当年我的父母亲也是这般待我,我身所受的恩情也是如此纯真深挚!此恩不报,何为人也?而且,正因这慈爱无诉无求、“愚昧”无言,常被无情有理地忽视,就更是令这反观中的良心不得安宁,于是天良中有愧疚羞耻生,而非喷发出来而见诸行事不可。在这个意义上,孝爱意识乃道德感之源,由“朝向将来(我对子女之慈爱)”与“重温过去(重现父母之慈爱)”及“重塑当前(我对父母子女之孝慈)”血脉沟通而成。 简言之,即从“亲子”反转为“子亲”,而同时构成“亲亲”。因它牵一发动全身,因而儒家视之为“仁之本”,惜乎罕有从根源处讲透慈与孝的关系,从而显露孝本身的“被动与动人”之处者,以至后世不明孝何以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的依据,即它源于人的实际生活的“亲亲”真义,或者说是它的生存时间的含义,动不动就“移孝作忠”,甚至以忠统孝,失了慈孝的至味。 九、结论 这篇文章要表达和论证这样几个意思:(1)孝亲或孝爱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类现象,也就是最能体现人性特点的现象。(2)因此,孝爱及其所属的家庭现象里边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道-理,性理,伦理),并不只是一个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甚至一般伦理学的研究对象。(3)孝爱的道-理在其生存时间,对这种时间的分析能揭示孝与慈的关系,以及它在什么意义上与“横向”的社会关系有联系,但又从构成方式上大不同于这些关系的理由。从“男女”到“夫妇”,从“夫妇”到“父母”是从社会关系到深层家庭关系的两个环节,尤以第二个环节有重要的孝爱现象学的含义。它们意味着从系统到发生、从主-客到亲亲、从空间到时间、从规定性到生成[或可能]性、从后天到先天的转化,是一切人类关系、秩序、良知与道德感的起源。(4)慈与孝处于时间总体流向的不同“位置”、即“上”位与“下”位上,但更重要的是,两者处于同一个时间结构之中,相互需要、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人的亲亲意识。换言之,由于人的时间意识的深远化(它与人类怀孕哺育期的深长,以及相应的记忆-想象力的拉长有内在关联),慈爱之流天然地会反激出孝爱的回流。这种反激没有逻辑必然,会受到文化与环境的深入影响,在不同个体那里的具体表现亦不同,但如同生态,“亲亲形态”也确有自然状态、准自然状态与非自然状态的区别。慈孝是人类的天然状态,总会被正常的人类生存时间结构从总体上生成。(5)孝亲意识只能在人的实际生活经验中被活生生地构成,并在这个非现成的意义上被体验到。而且,生存时间中既有有利于孝爱意识生成的时机或时段,亦有不利于它的时机与时段(比如自主意识上升的时段)。“遭遇人生挫折”与“自己养育儿女”是两个有利于孝爱意识在成人阶段被构成的时机,后者还具有特别重要的孝爱现象学的含义。(6)“孝爱本源论”之所以能在古代中国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易》阴阳时间观的存在。不仅易的爻象与卦象有父母子女的含义,而且《易》中的“时义”之深邃宏大 和生存化,也会促进人们对于慈孝现象的哲理理解。(7)本文中讲的“时间”不同于物理时间,而可以看作是胡塞尔讲的“内在意识的时间”的生存化、非主体主义化和《易》化。它受到海德格尔讲的缘在(Dasein)的生存时间观的深刻影响,但很不同于后者的只朝向将来的个体[而非“主体”]主义倾向,而是建立在孝慈经验和家庭体验之上的回旋时间观。所以这种“亲亲时间”或“孝慈时间”就既不只是内意识的,也不只是个体意愿的、或准西方宗教的,而是纯意义生成的。 -------------------------------------------------------------------------------- 注释 1《论语译注》(2.22).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新约全书》(《马太福音》5:44)(中英文对照,和合本),香港圣经公会印发,1981年版。 3《礼记译注》(24.11),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引文中的字下点为引者所加,以下涉及中国古籍引文时皆同此例。 4本文在如下意义上使用“爱”这个字:爱是经验过程本身而非其结果所产生的意义涌流。它是一种非我的现象,意味着意义以超个体意识的方式被生成和流转。它的一个理论后果是:即便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爱”,它也是以超主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方式进行着的。 5《论语译注》(4.15).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6《论语译注》(6.30,12.2,15.24).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7《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页。 8《孝经译注》(《圣治》),胡平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9“典型的家庭”意味着以父母/子女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本文中,“家庭”一般也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10也不是所有的典型家庭生活都预设生孩子,比如领养子女也可以导致典型的亲子家庭。但毕竟,到目前为止的人类历史中,养育自己生出的孩子是形成家庭的最主要原因。至于造成典型家庭的社会原因,比如择偶禁忌或“男女有别”,下面会涉及。 11我这里忽视了中国古代孝书中述及的一些情况,比如“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孝竹体寒暑,慈枝顾本末”(《劝孝歌》),“鸟兽尚知哺育恩”(《劝报亲恩篇》)等。这种忽视也可能出于无知。如有读者确知有关事实,表明植物或动物亦有孝行,还望不吝赐教。另一方面,那些古孝书中也颇有“不化为孝子顺妇者,与禽兽何异”(《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的说法。 12例如,在《人类社会》一书中,我们读到:“人类婴儿是在一种极其不成熟和无助[或需要帮助]的条件下出生。事实上,它第一年的成长类型(比如骨质钙化、大脑生长)属于其它灵长类的胎儿发育阶段。[人类婴儿]成熟得很慢。相比于其它物种的幼崽,人类婴儿需要长得多的时间达到成熟(例如,即便类人猿的性成熟期也只要大约九年光景)。”(第22页)然而,这些西方学者从这个极其重要的人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事实中只看到人类“对社会生活模式的依赖”,(第22页)而看不到它首先和直接地表明了人类对于亲子关系和家庭生活模式的依赖。(《人类社会》:G. LENSKI J. LENSKI: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82。) 13安德烈•比尔基埃等:《家庭史》第一卷,袁树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页。 14安德烈•比尔基埃等:《家庭史》第一卷,袁树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页。 15安德烈•比尔基埃等:《家庭史》第一卷,袁树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20页。 16“亲子关系”意味着父母亲与其子女的关系。如上面提到的,这种关系可以是非血亲的,比如由领养造成的,尽管血亲意义上的亲子关系是它最常见与正常的形态。 17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是由杨效思先生做出的。见他的《家的哲学纲要》,载《留学哲学博士文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卷》,牟博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67-335页。 西方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态度,由西季威克(Henry Sidgwick)清楚地表达出了:“我们不仅感到难于说清一个儿子到底欠他父亲多少东西,而且根本就不愿意来研究这个问题。” HENRY SIDGWICK: The Methods of Ethics. New York: Dover, 1966年版,第243页 七十年代后期以来,美国的伦理学者中有人讨论孝道义务(filial obligation)的本质的问题,但基本上是通过“权利-义务”这样的西方伦理学范畴来论辩的,因而是否定性的看法,即否认子女对父母有明确的尽孝义务的观点占上风。有关讨论的基本情况与文献出处可参见李晨阳:《道与西方的相遇――中西比较哲学重要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章。 18一般说来,古希腊人乃至其他时代的欧洲人并不否认“虔敬”(piety)是一种美德,少数思想家(比如托马斯•阿奎那)也提及家庭对于培养后代道德感的现实意义,但是,他们都不认为“孝”(filial piety)是一种主要的德行,更不认为它是一切德行的源头。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四主德”是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奥古斯丁认为基督教的“三主德”是爱、信、望,即对上帝的爱、对戒命的信和对天国的希望。他们都倾向于在人的亲子关系之上或之下寻找某种超越的或更基本的原则,用来解释德行的本性。这一点对于强调家庭的犹太教也成立,人与唯一人格神的关系从本质上就高于其他一切关系。 19《论语译注》(17.21),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版。 20《孝经•明义》:“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21这是一个很流行的观点,比如李晨阳讲:“一般说来,父母本能地爱护子女。在这方面,人与其他动物相差不多。这也许是自然物种延续的必要条件。”“人也和其他物种一样,已经把繁衍后代的职能不可磨灭地储存在基因里了。”(第116、125页)这种看法有三个问题:(1)忽视人的深长记忆-想象能力或原本的思想能力对于“繁衍后代”冲动的干预。以下第六节谈到的“觉醒了的父母(鲁迅语)”就是这种干预的一个例子。(2)本文接下来给出的例子(可以设想人类以同样有效的其他方式来繁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能的慈爱”不一定是“自然物种延续的必要条件”。(3)“孝”似乎显得不那么“本能”和“基因化”,所以就轻易地将孝归为人为的“道德”。比如晨阳讲到:“成年子女对他们的老年父母的本能的关心爱护,则远不如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那么强烈。在动物世界,这种关心爱护几乎不存在。但是人与动物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意识。在人类社会,道德可以弥补自然的不足。”(第116-117页),该段引文出自:李晨阳,《道与西方的相遇――中西比较哲学重要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 “现成性”(Vorhanden, ready-made-ness)指任何意义上的存在者状态,它已经以某种方式获得了对自身的存在规定性。比如西方宗教的神具有某些已被规定了的能力,像全知、全善,爱世人,反对拜其他神,可以用思想或言语创造世界,等等;而中国古人信仰的“天”,则“无声无臭”。这样看,则西方的神是有现成性的,而“天”是非现成的、还有待触机而实现的。 23《礼记译注》(18.2),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4现代人思考亲子关系有一个偏向,即考虑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时注重子女的幼年期,而考虑子女对父母的孝爱时则注重子女的成年期。这样就容易得出过于悲观(比如“孝没有自然源头”)或过于乐观(比如“夫妇出自本能就会要子女,父母出自本能就会爱子女”)的结论。孟子是两边都考虑的。 25《孟子译注》(《尽心上》),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6《周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周易•系辞下》:“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構精,万物化生。” 27这里将“夫妻有别”理解为男方不能在自己所属的这一群人(某个范围的家族)中找配偶,而必须到与己不同“它者”或另一群人中去寻找。所以“别”指要结合的男女不能是自家人,必须分别属于某一群人(相互异姓)。 28《礼记译注》(11.31),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9《周易译注》(《系辞下》),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0《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31《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23页。 32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会饮篇》),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3《周易译注》(《说卦》),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4同上书,(《系辞下》)。对此句话,《周易正义》(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解释道:“其刚柔之气,所以改变会通,趣向于时也。” 35就此而言,意识与原本时间是一种相互构成的关系;而且意识的原本综合是“前自我意识的”、纯生活境域式的。没有内时间体验或不如说是生存时间的体验,一切意识都不可能。 36因此,我们不能说慈爱是逻辑必然的或生理(或出自基因而)必然的。但它又是自然的,既在人类生存的自然状态或比较自然的状态(其中人感受时间的方式还没有被充分人工化或“现在”化)下,“首先和经常地”(zunchst und zumeist,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常用语)会被其生存时间结构生成。 37孙武:《孙子》(《形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讲:“作为缘在尽头的死亡,是最切己的、非关系的、[其最终的来临是]可被确知的但同时[其来临的具体细节对于我]是不可确定的、不可超越的缘在可能性。” 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 Tübingen: Niemeyer, 2001,第258,259页。 39《论语译注》(4.21),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0同上书(1.11,4.20)。 41《孟子译注》(《公孙丑上》),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2《古文观止》,陆文昭译句,上海:广益书局,1949年版,第3卷,第2页。 43《礼记译注》(30.12),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4《孟子译注》(《尽心上》),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5《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46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Tübingen: Niemeyer, 2001,第329页。 47同上书,第326页。 48MARTIN HEIDEGGER.:Unterwegs zur Sprache, Pfullingen: Neske, 1959,第96页。 49《礼记译注》(10.28,10.24),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50比如《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察来,而微显阐幽。”“往者屈也,来者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周易•系辞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51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第1卷第8节写道:“据我记忆所及,从此以后,我开始学语了,这也是我以后注意到的。并不是大人们依照一定程序教我言语,像稍后读书那样;是我自己,凭仗你,我的天主赋给我的理智,用呻吟、用各种声音、用肢体的种种动作,想表达出我内心的思想,使之服从我的意志。……听到别人指称一件东西,或看到别人随着某一种声音做某一种动作,我便记下来:我记住了这东西叫什么,要指哪件东西时,便发出那种声音。又从别人的动作了解别人的意愿,这是各民族的自然语言。”(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1-12页。译文稍有调整)在这段表达中,“我”的记忆可以进入呀呀学语时期,而且它记住的恰是一种比较成人化的学习方式:两岁左右的婴儿已经有了“内心思想”和“意志”,已经能懂“指称”的含义,等等。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开篇处引用了这段话,并接着对它做出了一系列深刻的、破除传统思路的评析,达到了“语言的意义来自游戏般的使用”这样的结论。但是,尽管已有了与“童年”特别相关的“游戏”,却仍然没有童年的正式出场。 在奥古斯丁那里,父母对于子女的慈爱直接而又明白地被“主的慈爱”代替:“主,我的天主,……你的慈爱收纳撫慰我,一如我从生身的父母那里听到的,是你用了他[生父],在她[生母]身内形成了我,使我生于此世。……我从她们[生母与乳母]那里获得滋养,这对她们也有好处;更应说这滋养并不来自她们,而是通过她们,因为一切美好来自你天主,我的一切救援来自你天主。”(同上书,第1卷第6节,中文版7-8页)如果我们说,这种看法与“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的慈爱观是同类型的,恐怕不会被责备为太牵强吧。 52不少受西方个体主义伦理观影响的人(比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人士)会否认“我的出生”中有父母给予的恩惠。鲁迅讲:“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性欲。……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父子间没有什么恩。”(《鲁迅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16-17页)他完全避开、忽视父母养育子女(“三年不离父母之怀”)这个最重要的父母之恩,而笼统地讲“父子间没有什么恩”,实在包含了道理上的一个根本差谬。 53《说文解字》第8卷上“老”部:“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版,第173页。 54西方的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认为人的基因类型就使之不同于社会化昆虫(如蜜蜂),具有“天生的自我中心性”(innate self-centeredness)。(G. LENSKI J. LENSKI: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82,第24页)此观点有混淆概念之嫌,因为婴儿显示出的求生本能与成人的自我中心性或自私性(selfishness)是不同的,前者没有自主意识的牢笼或“中心化”,因而与慈爱是可以天然打通的。 55《论语译注》(2.7),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6舜不得父母之爱的事情,多有记载,如《史记•五帝本记》:“舜父瞽叟盲,而舜[亲]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舜之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舜]顺事父母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 57有人会置疑:如果舜的父亲与后母对舜毫无慈爱,甚至充满仇视,舜的孝爱发动又从何说起呢?这不是不自然的矫情吗?但舜确是可以感到某种慈爱的。舜因其父母而有其身,而有“三年父母之怀”,也有当其幼时父与后母的抚养,其父要杀他是在某一个特定时刻之后的事情。 58《礼记•祭义》:“君子致其济济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 59《论语译注》(17.11),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60 陶渊明:“桃花园记”,《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165页。 61《中庸》13章。《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23页。 62就我所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李晨阳的《道与西方的相遇》一书第五章得来),西方学者对孝的道德性的讨论集中于“尽孝是否是道德的责任或义务?”其中一个很有影响的观点是:子女并不真正欠父母什么,所以子女没有硬性的责任去回报父母,或父母没有权利要求子女的回报。其理由或者是:“子女并未请求父母的照顾,所以这些早年的照顾不成其为‘恩惠’,因为一切要求回报的恩惠以对方的有意识请求为前提”(英格利施观点);或是:“父母有义务照顾幼年子女,所以他们付出的辛劳并不能使子女欠父母的债,因为只有当A没有义务帮助B而又在B的请求下帮助了B时,B才欠A的情”(布鲁斯坦观点)。李晨阳在考察了这种“无回报义务论”和反对它的观点后,很有见地地指出“也许,从以权利为中心的观点看,孝道理论的有效性是不能被证明的”。(《道与西方的相遇》,128页)后边,李晨阳自己主张相互义务论,即在一个有机的人类社团中,父母尽撫养义务与子女尽养老义务是相互同时成立的。他似乎还赞同杜维明的尽孝的自我实现论:“我们孝顺和尊重父母是为了我们自己,即为了我们自己的自我修炼、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同上书,137页) 读者可以看出,本文的立场与这些都不同,既不是通过“义务”、“权利”来论证孝道的正当性,也跳出了个体主义或自我实现主义的思路,而是从亲子关系与人性的内在关联的角度来论证之。人并不是先已经有了清楚的个体意识,然后有意识地为了实现自己来尽孝,而是,他/她的人类意识只能来自亲子之间的慈孝关系,而且成人的孝行也应该最终由这种关系而不是“自我实现这个最终的目的”(同上页)来推动。李晨阳:《道与西方的相遇――中西比较哲学重要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孝经•三才》,见《孝经译注》,胡平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12页。 64[清]惠栋:“《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孔子作彖传,言时者二十四卦,言中者三十五卦;象传,言时者六卦,言中者三十六卦。其言时也,有所谓:时者,待时者,时行者,时成者,时变者,时用者,时义,时发,时舍,时极者。……子思作《中庸》,述孔子之意,而曰:‘君子而时中。’孟子亦曰:‘孔子圣之时。’夫执中之训,肇于中天;时中之义,明于孔子;乃尧舜以来,相传之心法也。”(《易汉学·易尚时中说》) 此文曾在《北京大学学报》43卷第一期(2006年1月)上部分发表。由于该杂志限制篇幅,以至删去了此文最后一节和其他一些段落。尤其是,编辑在作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摘要”中的第一句话“孝爱不只是社会与文化造成的,而是最能体现人性的特点而又需要在生活境域中被构成的一个人类现象”,擅改为“孝爱是由社会与文化造成的、最能体现……”(加强符是这次引用时新加),严重歪曲了作者全篇主旨。所以,这里是这篇文章首次全文发表,而且能代表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真实观点。 这次修改定稿,电脑上的操作大多由我的学生蔡祥元完成。在此致谢。 关闭窗口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19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带父母去旅行
热度 1 sstone2009 2009-9-15 08:50
一位高中的同学讲,过几天要带父母去北京旅行。他自己去过北京多次,这次是专门带父母去的。我对他说,带父母去旅行,是做子女最快乐的事件。他很同意我的观点。 带父母去旅行,我曾经并不有过的念头,在我的父亲发现疾病的前年,我才郑重地提出,可是还没有等我去实施,父亲病了,后来做了手术,还没有完全康复过来,父亲便去世了。这已经成了我永远的遗憾、心底永远的痛。 次年夏天,我便带母亲去了昆明。母亲第一次坐了飞机,第一在儿子的陪同下去了很远的地方。那些日子,我陪着母亲在昆明周围旅行,去看石林、民族园、世博园……母亲其实并不在乎看到多少,也并不一定能喜欢多少风景,在她的眼里,风景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儿子陪伴着。那段日子,母亲一定很开心。那段日子,我也是很开心。 带父母去旅行吧,在他们还健康的时候。岁月不饶人,疾病随时可能侵扰老年人,不要等待了。 带父母去旅行吧,其实他们想要的未必是风景,只是子女心底流露的孝道,他们会为此而格外欣慰的。 带父母去旅行吧,那是身为子女的责任,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个人分类: 家的故事|3871 次阅读|1 个评论
锤炼思想(4)——百善孝为先
钱金凤 2008-8-27 08:19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很善良,却不孝敬他的父母,那么他的善是假的。 任何有良知的人,都希望做孝子。不是别人口中的孝子,而是父母心中的。这样的孝出于心,而不是迫于外。然而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却不一定能做成孝子。 孝不是把自己看为好的东西给父母,而是更多的了解什么是父母看重的。即使很贫穷,他们最需要的也绝不是金钱。把一件件精美的礼品摆在他们面前,也并不一定比你在忙碌中给他们的一个电话,更能使父母感到安慰。让父母知道我们是想着他们的,虽然并不像他们时时都想着我们一样。但父母真的很容易知足。 因为他们当初生养我们,绝不是为了图我们日后有所回报。可能是出于表达爱的一种本能,或许是将我们看成他们希望的载体。但无论如何,养儿育女绝不是投资,否则这将是世界上见利最慢,风险最大的买卖。 孝源于感恩,成于真爱。也许父母身上有很多不可爱,但真的爱一个人要爱他的优点,更要能包容他的缺点。何况他们已经把爱给了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可爱,只因我们是他们的孩子。那么即使他们有一万个不值得爱的理由,而这些在他们是我的父母这个理由面前都将失去说服力。 有人总在父母身上找毛病,认为他们如何如何对不起自己,从而拒绝赡养孝敬他们。其实说穿了,就是自私。你凭什么要求别人都对得起你?你在他们身上施过什么恩惠吗? 有人总是和兄弟姊妹攀比,觉得他们都不孝顺,自己又何必做这个冤大头。我只能说,我们感恩父母,于其他人无关。我们没有权利去约束别人,但我们有责任用良心来约束自己。 不要对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妄加评论,甚至想改变这些。毕竟父母和我们成长在不同的时代,也许他们的有些观念不再适用于我们,但这些曾经是适用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这些在他们生命中根深蒂固,甚者是他们人生的支柱,请不要用你的眼光去妄加批评吧。否则你的每一步得胜,都会将他们向衰老推进一步。只要他们在这些观念下生活的很好,不要妄想去改变他们,否则只会伤害对方。 对待父母也要学会爱屋及乌。就好像,妈妈有条爱犬,不是弄脏了你的床单,就是弄死了你的花草。于是你恨犬入骨,找机会报复。可是当妈妈为了爱犬受伤而难过时,你其实已经伤了她的心。不要埋怨妈妈怎么喜欢它而不喜欢你,因为可能她只是把小狗看成小时候的你。 孝不能用金钱衡量。即使你给父母大把大把地花钱却从来不愿安静的听听他们唠叨,那你的孝是枉然的。一方面为父母摆上各色礼物,另一方面又经常惹他们生气,我敢说这样的孝是面子工程。 不要等到父母老得看不清、听不明时再讲孝吧。趁着父母还力气享受你的孝心,赶快行动吧。否则将来等待你的将是永远的愧疚。 当我看到母亲因为劳累而弯曲的脊背,父亲也不再健步如飞,我深深的知道是我们让他们一步步走向衰老,因为他们是用心血喂养我们长大的。传说凤凰只有将自己烧死才能生出一只小凤凰,于是世间永远只有一只凤凰。而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耗尽生命的芳华,渐渐消失在我们成功的光芒。
个人分类: 锤炼思想|4006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