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影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在博文中自觉不使用“不文明用语”的建议
热度 17 fdc1947 2017-7-24 07:57
关于在博文中自觉不使用“不文明用语”的建议 2017 年7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公号 发表了文章《 新华社发布102组新闻禁用词和慎用词(最新修订版),不是媒体人也值得看! 》。新华社过去发布过一些不应当在新闻媒体上出现的一些低俗词汇,这一次又有了新的补充。其中第一部分( 时政和社会生活类 )第10点指出:“ 新闻媒体和网站应当禁用的38个不文明用语:装逼、草泥马、特么的、撕逼、玛拉戈壁…… ”。本文中所指的“不文明用语”就是指该文所说的这38个不文明用语,具体名单见附录。 这些词确实十分低俗下流,不该出现在公共媒体上。 在如今社会大多数人们的口头交往中,这些词出现的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在如今的网络“书面”语言中,这些低俗词汇出现的频率并不很低。在科学网的博文中,也经常能够看到这些词。在某些“精选博文”甚至“博文头条”中,都曾经见到这些词的踪影,有些文章内容确实不错,写的也很好,就是粗话太多。看到这些文章,就像后厨端上一盘美食,可惜上面有苍蝇。 我看科学网博文中出现的这些词,猜测作者使用这些词的心理,有的似乎表示新潮,有的好像显示幽默,更多的是出自愤怒。但是也有少数人似乎已经成了习惯,这些作者看起来都是一些很年轻的朋友,像是学生的样子。我想,无论出自什么目的,我们都不应当使用这些低俗的词汇。 科学网博客的大多数作者都是有家室儿女的人,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允许甚至鼓励自己的后代去说粗话。如果我们的博文中充斥着这些低俗的词汇,作者是否会让自己的后代去诵读这样的作品?我相信,当作者的后人诵读到这些词汇时,作者会感到脸红。人们都说身教重于言教,为了后代人的健康成长,我建议作者们不要在文章中使用这些不文明的词汇。 人们说,文如其人,一个人写文章所用的文辞,能够显示出这个人思想和文化修养。如果文辞粗野,满口粗话,这个人实在很难得到公众的尊敬。如今大家都有些文化,都有些知识,要想得到人们的尊重,首先应当自尊。不做坏事是自尊,说话、写文章不粗俗也是自尊。自尊并不一定能够赢得人们的尊重,但是,不自尊一定不能得到人们普遍的尊重。不使用粗俗的词汇也是自尊的一个方面。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的文明程度,需要由使用该语言的全体人民来维护。新闻媒体工作者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工作者更具有神圣的天职。科学网博主大多数是科学工作者或教育工作者,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许多人还是硕士和博士,在维护民族语言文明的工作中,科学网博主应当自觉地与新闻媒体工作者达到至少一样的水平。这是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为此,我们也应当自觉地不使用那些不文明的下流语汇。 虽然严格地说博文是作者本人的文字天地,但是,一旦把它放到网站上公开宣示,就应当注意社会影响。科学网博客是“ 为华人科学界讨论热点话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是“科学界思想火花碰撞的舞台,争鸣创新的原创发源地”,更是“凝聚共识、影响中国科技体制变革的助推剂”。正应当如此,科学网博客应当拒绝使用上述那些不文明的低俗词语。 我希望这个建议能够被大家接受,大家自觉地不使用那些“不文明用语”,也希望科学网编辑能够为科学网语言的更加文明和优雅做出他们的杰出工作。 附录: 新华每日电讯公号 ( 2017-07-20 ) 原标题:新华社发布102组新闻禁用词和慎用词(最新修订版),不是媒体人也值得看! 新华社发布《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6年7月修订)》。在2015年11月发布的《新华社在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45条禁用词、规范用语基础上,这版新增57条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时政和社会生活类 …… 10 、新闻媒体和网站应当禁用的38个不文明用语:装逼、草泥马、特么的、撕逼、玛拉戈壁、爆菊、JB、呆逼、本屌、齐B短裙、法克鱿、丢你老母、达菲鸡、装13、逼格、蛋疼、傻逼、绿茶婊、你妈的、表砸、屌爆了、买了个婊、已撸、吉跋猫、妈蛋、逗比、我靠、碧莲、碧池、然并卵、日了狗、屁民、吃翔、XX狗、淫家、你妹、浮尸国、滚粗。 下略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8069 次阅读|37 个评论
有感于8省市建议机关事业单位休息两天半的新闻
热度 3 zhengjun324203 2016-4-1 13:44
最近有新闻说 河北、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福建等 8 省市出台推行机关事业单位休息两天半的意见。听到此新闻,我不禁惶恐忐忑。我惊恐的原因不是说休息时间多少的问题,而是在于这项措施和意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精神和文化。党中央号召建立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不知道这个休息两天半的意见对于国家的建设有什么好处,但是其害处我倒是可以说上了几项。 第一,这个意见的出台只针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先不说这项措施如果实行之后对人民群众办事的便利与否的影响,主要是对于各种企业、工矿等从事生产的一线工人的影响。我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还在一线从事生产,有的还加班加点连双休都不能保证,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先锋队却说要休息两天半,这种影响对于党群关系的建设有很大的恶劣影响。 第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全国人民很多人刚过温饱,离小康还有一段距离。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说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全党全国人民都应该在党中央领导下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继往开来,才能建设好国家,服务好社会与人民。所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劳动。国家还没富裕,作为公职人员就开始有享受意识,这是精神文化的一种变相堕落。 第三,休息两天半,只留一半人员工作,剩下一半人员去休息。这侧面说明了,即便留一半人员就足够应付机关事业单位的运行,而剩下一半的人员其实都是臃肿的编制。也就是说,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精简的任务还很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现在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只分担了他们应该承担的一半任务,这已经是比较轻松了,现在还要求多放假半天——这岂不是更加过分了吗? 所以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我坚决反对机关事业单位推行休息两天半的意见。我认为全国上下从事重体力劳动生产的单位才应该推行这个措施。
个人分类: 社会评书|3115 次阅读|2 个评论
究竟什么是科学?- 科学与假说、范式与模式
热度 1 benlion 2015-7-3 09:09
- 科学与假说、范式与模式 符合逻辑推理与论证,具有可证伪的可能,只是尚未得到实验或实践验证的学说,一般来说仍然只能说是假说或假设,却不能说是科学理论。 假科学或伪科学的另类现象,不能以知识和专业训练的程度来评判,而是以是否1)符合逻辑推理和2)具有可验证性的科学范式来进行分析。教育和训练的方式,具有自学、教育模式和专门、复合类型等,情况有2个可能:1)第一个可能是爱迪生效应等发现,2)第二个可能是什么成果也做不成,难以预测出会成为1)或成为2);因为,任何人a)的知识都是相对,越是知识多越觉得自己缺乏知识,b)很多发明创造需要突破常规思维。 究竟什么是科学?就必须探讨科学的1)知识体系、2)研究范式和3)管理模式,以及4)学术影响等几个方面。 这里涉及到明晰社会学的几个概念:A)职业科学家与业余科学家、B1)政府研究机构任职的科学家与B2)民间私人机构的科学家,其中,B2)的典型代表就是法拉第、弗兰克林和爱迪生(爱迪生效应的发现和science期刊的建立)等。“民科” - 民间科学家的简称,只要不属于政府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就是“民科”,民营科技型企业(审批颁发证书的研究型企业) - 民营或私立研究机构的科学家。 科学的研究范式,这里也得分析出2个概念 - 1)科学的创造与2)科学的论证,前者往往是非常规思维(任何思维方式或想象方式都可以),后者才是2a)数学的推理和2b)实验验证,2a)和2b)是判断是否科学结论的关键,而不是3)各类型头衔等级、期刊权威、奖励名誉等 - 属于社会学、管理学的范畴,如,典型的是天主教神父(宗教是学术和教育的起点或代表)等级观念。 李约瑟-钱学森问题,其实,关键就是信仰或宗教(大众常常以潜意识或信念的方式存在于世界观和价值观里面)。 因为,1)古代中国社会的科举制是“去出生等级化” - 使得平民百姓可以升迁到高层管理职位,2)基督教新教是“去学术等级化” - 使得即使诺贝尔奖得主也无特权而只是名誉;所以,才有中国古代科学或技术,以及艺术和文学等创造发明非常丰盛,才有欧美科学和技术、哲学和艺术的发明创造非常发达。 于是否科学,也许最后的判定则是:科学无国界、无地理疆域的限制,在中国提出和发展的科学,必须在东欧、西欧和全世界的科学界都是科学,这也是诺贝尔奖往往是在成果已经写进世界各国的教科书之后才颁发的原因。 也就是说:是否科学,是否重大突破,必须经历时间的检验,不是一发表或公布就马上能够断定,这里存在一个文献考证的过程,以及对科学、技术等后续的推进作用或学术影响 - 这与媒体或期刊的权威或影响不是同一个事件。 - (03/07/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globalsociety|2786 次阅读|6 个评论
“特立独行”有多难?
hufeng 2013-8-31 14:55
最近社会上又冒出来好几位“神功”大师。当他们的神功突然不再的时候,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他们从不神到神的常用套路:先要收几个名人做学生或者在一起拍几张貌似亲密无间的相片,而这些会被有意或还是有意地反复宣传,然后大师就可以在社会上呼风唤雨了。就是这么简单。 最近在 科学 杂志上,发表了来自以色列和美国三位科学家的一篇研究论文。这篇文章研究的是很微弱的“社会暗示”是否对个人评价有影 ?其实验是在一个新闻评论的网站上完成的,这个新闻评论的网站的网友会向网站提供一些新闻素材,并会热烈讨论这些新闻素材。很多人会写下自己的观点,供后面的网友在浏览网站时对这些观点做出评价。评价有两种:赞同 或者反对 = ,如果没有兴趣,当然也可以放弃评价。这三位研究人员在 5 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地从网站上收集到 10 万多条用户刚刚写出的,还没有被评价过的观点。然后他们随机地给这些观点一个人为的操作:赞成(给一个 ),反对(给一个 = )或者不评价,(赞成操作或者反对操作的数量比大致为 2 : 1 ,与这个网站网友的评价习惯一致),然后把这些在初始时刻被人为操作过的观点放回到网站上,观察这些观点在随后网友们评价中的命运。当然,网友们是“天真”的,不知道这个人为的操作过程的。要补充说明一下,那些被不评价的观点,在实验中作为了一个判断基准来比较结果,这是在生物学或者社会学研究复杂的体系实验中必须设置的 控制组 。 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对一个观点在初始时刻一个小小的人为操作,会严重影响这个观点后来的命运。那些被赞成操作的观点的“社会暗示”作用显现了,其所受的“天真”网友的第一个评价中的好评个数比控制组的观点的好评个数平均要多出三分之一,而同时其受到差评的个数与控制组观点差不多,所以在最终的统计中,被赞成操作的观点的平均所得分( 的个数减去 = 的个数)比控制组的观点要高出四分之一。而初始时刻被反对操作的观点,所受到的第一个评价中,会很多网友的给了一个好评(“逆反心理”在作怪?),但是也有相当多的网友给出了一个差评,两者互相抵消,导致其最后得分与对照组观点差不多。这篇文章也发现,这种“跟风”现象在商业,文化与社会习俗和政治栏目的新闻评价中很明显,而在 IT ,娱乐,经济和一般新闻这些栏目中则不太明显。 对所有观点在初始时刻的人为的这样一个操作,再放到网上时就成立一个很微弱的“社会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初始时刻被赞成操作的观点,随着接受这个暗示人的增加,其受到好评的几率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强,而很可能这个观点并不是那么高明。 社会心理学家 Asch 曾经做了一系列有关个人在一定社会压力下的“从众”的实验。他发现,当一个人与小组中的多数成员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尽管这多数成员的意见明显荒谬,可是个人会有很大的几率从众于多数人的意见,尤其当这个人是孤立无援的时候。其实,这种从众的策略在动物群体做决策的时候很常见。比如当鱼群面对两条路径,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个体常常会屈从群体中多数的选择,尤其当这多数的数量超过一个临界值的时候。这种策略在某些蚁群和蜜蜂群体搬家的时候会出现。这么看来,这种“从众”的策略应该是自然界通过上亿年的时间进化出来的生存策略,它已经牢牢的进入到了还在经历生存竞争的动物们的基因中。 如果说关于“从众”的实验有社会压力存在,那么新闻网站的实验反应的是你点击鼠标的瞬间的心态,根本谈不到压力,只能说是有一点点的社会暗示。可是,这么一点点的暗示,还是会引起人们的从众心理。这个实验的参与者是在一个新闻评论网站上的网友,估计大多数应该是和你、我一样,愿意相信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可是这个社会暗示如此强大,以至于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影响了。 虽然自称为“高级动物”,虽然会说出“特立独行,自由思考”的话,但某些时候我们还是和蜜蜂、蚂蚁一样,用同样的方法去“思考”。对自然界的大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记忆,还仍然在留在我们的潜意识中。 2013-8-31 于重师 (本文 已经投稿)
38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