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流感大流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警惕2013年前后太阳黑子活动引发新流感大流行
qujiangwen 2011-6-10 08:40
美国宇航局观测到五年来最猛烈太阳辐射大爆发 ​ 北京时间6月9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观测到5年来最猛烈的太阳辐射大爆发,抵达地球后可引发中度地磁暴,影响卫星通讯和地球上的电力供应。根据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的观测,除了一次小型辐射风暴外,此次太阳爆发还伴随一次耀斑以及一次日冕物质喷发。 美国国家气象局空间天气预报中心项目协调人比尔·穆塔夫表示:“这一次的大爆发非常具有戏剧性。”他指出中型太阳耀斑在6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点41分(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凌晨5点41分)达到峰值。“我们最初观测到的耀斑规模并不大,在随后出现的喷发过程中,我们观测到高能粒子辐射以及大规模日冕物质喷发。你能观察到从太阳表面喷出的所有物质,景象非常壮观。” 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2010年发射升空,拍摄了此次太阳爆发的高清晰照片和录像。根据观测,此次太阳爆发在视觉上蔚为壮观,由于并非正对地球,对地球的影响可能非常小。宇航局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上升的粒子形成巨大的蘑菇云,而后落回太阳表面,似乎覆盖了近一半的太阳表面。” 穆塔夫指出,空间天气分析人员正密切关注此次太阳爆发,以确定是否导致太阳与地球之间发生磁场碰撞。日地距离在大约1.5亿公里左右。他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的部分工作是进行监视同时确定此次太阳爆发的物质是否飞向地球,因为喷射的物质基本上都是气体并且带有磁场。在一两天时间内,我们将看到太阳喷射的一些物质对地球产生影响,形成地磁暴。我们并不认为这将是一次非常剧烈的地磁暴,但强度还是可以达到中等水平。” 空间天气预报中心表示,此次太阳爆发将在8日引发小型到中型地磁暴,大约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18点开始。任何地磁暴活动都将在24小时内结束。国家气象局说:“太阳辐射风暴中存在大量高能质子,这种类型的活动自2006年12月以来还是第一次观测到。” 共有12颗卫星和飞船监视日光层,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携带的仪器能够对辐射进行测量并分析所能产生的影响。辐射影响宇宙射线望远镜(CRaTER)项目首席研究员哈尔兰·斯潘塞表示:“CRaTER任务启动两年来,这是所观测到的最重要的事件。这是令人兴奋的时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规划此项任务时,我们最初认为应该在太阳活动峰发射,因为剧烈的太阳粒子活动通常在这个时期出现。实际上,我们在太阳活动极小期发射,太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苏醒。这是一个有趣而重要的时刻,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太阳正重回活跃状态。” 太阳爆发导致的地磁暴将影响地球上的一些电网,全球定位系统使用的卫星以及其他设备,同时还将导致飞越极地地区上空的航班被迫改变航线。他说:“通常情况下并不会造成大的破坏,威胁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乘客机从美国飞往亚洲,飞越北极时,你会发现十几架航班。每天都是这个样子。发生大规模辐射风暴时,一些航空公司会出于安全考虑让航班改变航线,远离极地地区,确保与航班保持通讯畅通。运营卫星的公司也会密切关注,因为地磁暴会以各种方式干扰卫星以及接收信号的接收器。”宇航局表示,在8日晚上和9日,极地地区还可能观察到北极光和南极光。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196.shtm 中科院专家:太阳爆发近年最强太阳黑子活动 2011年06月09日 09:04 中新社 南京6月8日电 (记者 朱晓颖) 针对有关“数年来最强太阳风暴冲击地球”的消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海生8日向记者确认:“7日下午两点多,我们监测到太阳爆发的M2.5级耀斑,这是近四五年最强的一次太阳黑子活动”,“(太阳风暴)抵达地球后,现在已产生了较强的地球物理效应,对空间产生了一定影响”。 根据规律,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平均是11年,本次太阳活动高峰期已“姗姗来迟”。今年,太阳“暖身”进入第24个活动周期后,曾在2月首次爆发X级别(最高级别)耀斑,3月曾发生“两日连发九耀斑”事件。 季海生解释说,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是最常见的太阳活动现象。日冕物质抛射的级别分为A、B、C、M、X五个级别,其中A为最小级别,X为最大级别。“这次爆发的M级耀斑是中上等级别,这种级别的耀斑在太阳活动高峰期比较常见,公众不必恐慌。” 据介绍,7日耀斑爆发时,太阳表面喷出数十亿吨粒子流等物质,形成巨大的“蘑菇云”,几乎覆盖了太阳表面的一半。这股太阳风暴8日抵达地球。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最新发布消息称,M2.5级耀斑发生后,太阳风速度从420公里/秒上升至480公里/秒左右,地磁活动出现3小时活跃现象,但电离层天气没有出现大的扰动。 季海生表示,目前太阳活动状态仍处于“上升期”,未来几年,耀斑爆发会越来越频繁。他预计,太阳活动将在2012年、2013年达到顶峰。(完)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0609/4127928.shtml 流感大流行起源学说 对于流感病毒的传播路径以及流感病毒不断变异的原因,科学家们依据观察资料提出许多学说,诸如飞禽传播学说、太阳黑子周围学说、寒潮诱发学说等等,饶有兴趣。 飞禽传播学说认为传染源是飞禽,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了一条有趣的规律,每当流感在人群中发生大流行之前,流感病毒总是先在飞禽之中广泛传播。由于气候变化和寻找食物等原因,飞禽需要进行季节性的迁飞,这时它们便成为造成人类流感流行的一个重要媒介。实验表明,飞禽对流感十分敏感,它们比人类察觉流感大流行的时间往往提早一个星期左右,无怪乎也有人称这些飞禽为流感的“预报者”,起到帮助人们提早掌握流感动态,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的作用。目前,一些国家正在进行飞禽的流感病毒分离研究,争取尽早提供新疫苗,以控制流感的大流行。 太阳黑子周围学说认为流感的流行和太阳黑子活动因素有关。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医学专家认为,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这种变异产生的新亚型使人反复 感冒 )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他们分析了19世纪以来的10次全球性流感的发生时间,发现有9次是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年间。尤其是本世纪5次大流行,都与太阳黑子的大量出现和耀斑爆发的高峰期相吻合。专家们认为,太阳内部的剧烈活动是太阳热核反应增强的表现,这时向地球释放的能量骤增。太阳辐射的高能带电粒子、紫外线和X射线等,对容易变异的流感病毒来说,无疑是一种物理性诱变因素。据天文资料分析,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每隔11~12年为一周期,如联系流感流行,值得研究。又有流行病学家指出,差不多每隔19年就会有一种新型流感出现,威胁着全人类的现象,对此现象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寒潮诱发学说指出流感的流行是由于寒潮所诱发。流感的发生以冬春两季为多发,其原因,一方面是寒潮袭击后,日平均气温以及最低气温相差较大,甚至可相差10℃以上。此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往往不能适应气候的突然变化,因而突然着凉,诱发流感。另一方面,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鼻黏膜与口鼻腔的局部温度可降至32℃。这样的温度很适合流感病毒的复制繁殖。与此同时,由于鼻咽部血管收缩,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减少,更为流感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个学说指出在突如其来的寒潮时期,应加强预防才是。 此外,还有天外来源说,认为陨石将流感病毒带到地球上,也有人提出地理环境说等,都尚无定论,至于为什么最近几次新亚型都首发于我国(1957年2月,由甲2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亚洲流感”首发于贵州西部;1968年7月甲3型香港流感始发于香港;1977年5月甲1型病毒流感始发于我国北方)那就更难以确切解释而值得研究了。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根据太阳黑子激发流感大流行的理论,目前全球有可能正处于2012-2014年左右的的新流感大流行的酝酿期,这场新的大流行的病毒很可能是一种在致病率和致死率方面很强,会引发全球大灾难,并且有可能不亚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这种病毒可能是H2N2,或者是甲型H1N1基因重组后的变异体。但笔者更倾向于前者。新流感病毒正在酝酿和孕育中,流感病毒从来没停止过进化,目前还不具备流感大流行的条件,预计未来1-2年左右我们将会面临新流感大流行。 另外,历史上的1729-1733年流感大流行,许多专家评论说实际上为两次大流行,也就是1729年和1732年两次大流行,分别处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值年和谷值年附近,经历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之后,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出现另一场大流行是很可能的,但是缺乏病原学证据,加上目前确实处于大流行的间期,新的流感大流行随时会卷土重来。依据历史经验以及科学统计和推理, 笔者推测2013年太阳黑子年峰值年前后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甚至多种 新发传染病 ,新的流感大流行出现可能性更大,需要加强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准备工作。 太阳黑子活动对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影响 【摘要】 探讨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关系 , 为阐明流感大流行的原因和起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以及 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 的方法对 1700-2009 年的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的资料进行分析。 1700-2009 年以来发生的 16 次流感大流行或者可能的流感大流行中,有 13 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 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其他年份的发生率( 2.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75 , P 0.05 )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与流感大流行的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结果 表明, OR=4.160 ( 95%CI= 1.161-14.903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大流行;太阳黑子;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大流行的发生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 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极易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自 1932 年首次分离出流感病毒以来,流感病毒不断引起各种规模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一般每隔 10 ~ 50 年就会发生 1 次,但流感大流行的准确预测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20 世纪发生的几次流感大流行 (1946-1947,1957,1968) 基本都间隔在 11 年左右 , 这与太阳黑子平均 11 年的活动周期基本吻合。 为了探讨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流感大流行发生之间的关系,笔者利用近 310 年的太阳黑子活动数据与历次流感大流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阐明流感大流行的起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700-2009 年发生的历次流感大流行记录以及太阳黑子活动数据。太阳黑子年历史数据来自比利时太阳影响数据分析处理中心 . 流感大流行的历史资料来自 Yeung, J. W. K1 根据不同综述者总结的流感大流行的编年史。 2 方法 对 1700-2009 年的太阳黑子与流感大流行的资料进行描述分析。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和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1 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关系 Yeung, J. W. K1 总结了不同综述者自 1700 年以来流感大流行的情况。其中, 18 世纪可能共发生过 4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729-1733 年, 1775-1776 年, 1781-1782 年和 1799-1803 年;其中 1729-1733 年和 1781-178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19 世纪可能发生过 6 次大流行,分别是 1830-1833 年, 1836-1837 年, 1847-1848 年, 1857-1858 年, 1889-1892 年和 1899-1900 年,其中 1830-1833 年和 1889-189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20 世纪可能发生过 5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918-1920 年, 1946-1948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1978 年,其中 1918-1920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确定发生过 3 次流感大流行。 21 世纪已经发生一次流感大流行,即 2009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在墨西哥首发的“甲型 H1N1 ” 流感大流行。根据历史记载,除了 1729-1733 年, 1781-1782 年和 1899-1900 年之外,其余 13 次流感大流行和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起始年代都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其中,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为 1775-1776 年 , 1889-1892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次年的为 1799-1803 年, 1857-1858 年, 1977-1978 年 , 200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的为 1830-1833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前一年的为 1836-1837 年, 1847-1848 , 1946-1948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年次年的为 1918-1920 年 。 2 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统计学关系 流感大流行和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起始年有 13 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 3 次发生在其他年份。将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作为流感大流行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各一年的发生率( 2.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75 , P 0.05 ); OR=4.160 ( 95%CI=1.161-14.903 )。 讨 论 目前认为关于导致世界流感大流行的理论有 3 种 , 一是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导致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产生;二是禽流感病毒直接突变最后导致流感大流行;三是消失很久的旧的流感病毒重新在人群中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或者抗原转换获得基因变化的能力,其中抗原转换是指流感病毒来源于病毒基因片段之间的重组,抗原变异大,形成新的亚型或新的毒株,可导致大流行,是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各一年的发生率( 2.14% ),而且 OR 值为 4.160 ,提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在太阳黑子峰年前后,太阳活动到达高峰 , 耀斑出现的次数最多 , 耀斑辐射出的大量的紫外线、 强 X 射线,以及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 。当太阳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的磁场就会变强,从而阻止来自太阳系外的 宇宙射线 ,使到达到地球的 宇宙射线 大大减少;但是当太阳处于低谷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磁场则会变弱,辐射到地球上的宇宙射线 的密度就会达到最大 。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中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是由于作为基因重组事件的结果从某种动物或者禽类获得了一段基因,自 1918 年以来的历次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基本都是由人、禽或者猪的基因经过重组而成 。基因重组机制也因此被认为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重要原因。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是基因重组的重要机制,实验室采用紫外线以及伽马射线等辐射分别使流感病毒实现了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 ,同时也初步证明了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关。另外 , 有证据显示 , 太阳的活动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 引发 飓风 、暴雨和严寒等严重气候异常 , 并最终会影响到生态系统 。某些作为病毒重要储存宿主的鸟类的迁移方式受到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延迟抵达迁徙地 。这种延迟可能是出发的延迟或者是途中迁徙时间的延迟或者两种情况均有 , 途中的迁徙时间增加可能会导致当地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加,而高密度的鸟类可能会因为竞争有限的食物来源而增加迁徙鸟类与其他野生或者家养禽类的接触 , 进而增加这些禽类体内存在任何一种流感病毒之间重组的机会。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活水源,也可能会受到这些鸟类携带病毒的污染,从而传播給包括猪在内的其它动物。某种甲型流感病毒很可能通过适应性突变获得与人类宿主细胞相结合的能力,在太阳黑子以及宇宙射线的作用下进一步进化,通过与其他流感病毒的相互重组获得了有效的人际间传播能力,并最终引发流感大流行。 本次研究表明 ,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变化 , 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太阳黑子极值年 或 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用太阳黑子的活动并不能完全阐明流感大流行的起因,尚需对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其他因素从多学科、多途径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而达到掌握流感大流行的内在规律目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9903do=blogid=446136 新加坡:研究发现H1N1病毒对达菲产生抗药性新变种 发表时间: 2011年6月12日12点43分 来源: 联合早报 本地研究团队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出现对达菲(Tamiflu)产生抗药性的新变种,但研究员表示,这个新变种暂时不会构成问题,达菲仍可有效对抗甲型流感。   新科研生物资讯研究院(Bioinformatics Institue, 简称BII)的研究小组,是在去年12月首次在取自本地的病毒样本中发现这个新变种,至今80个样本中共有十个出现这个新变种,北澳大利亚的28个样本则有9个出现这个新变种。   研究人员发现,神经氨酸酶基因的突变,使这个新变种对达菲以及瑞乐砂(Relenza)产生了轻微的耐药性。   新科研生物资讯研究院传染性疾病项目主任茂勒斯托(Sebastian Maurer-Stroh)说,病毒进化并产生突变是正常的,但能够影响药物敏感性的新突变确属罕见。   茂勒斯托指出,这种新病变仍属罕见,对达菲药效的影响也不大,若它单独产生,仍可利用达菲和瑞乐砂成功治疗。   可是,新发现的基因突变若与常见的抗达菲突变同时产生,将加强病毒原体对达菲的耐药性,显着降低达菲的药效。但两种突变的并发对瑞乐砂的药效并没有影响。   研究团队至今只在澳大利亚柏斯发现一起两种突变同时产生的案例。研究员在刊登于欧洲监控网络(Eurosurveillance)的报告中透露,尽管接受了达菲治疗,病人还是在病发约两个星期后因多个器官衰竭去世。本地至今则没有发现类似案例。   茂勒斯托表示,新的变种病毒没有即时危险,公开这个结果是希望其他化验室监察现有病毒样本,留意新变种是否已散播到其他地区。   茂勒斯托指出,欧美国家都有一个明显的流感高峰期,而新加坡所处的热带地区则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年中和年底,但全年都有流行性感冒,因此病毒变种容易在这个地区混合。   茂勒斯托说:“新变种病毒经常会在这里出现,所以紧密的监察非常重要。新加坡在这方面就相当严格。”   甲型H1N1流感在2009年爆发时,由茂勒斯托带领的新科研生物资讯研究院团队,是世界上首个使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管理甲流病毒的科研团队,新发现的变种病毒也是利用这些科技进行分析。   茂勒斯托表示,了解突变如何影响药效才可能有效地对症下药。   团队也研发出一个称作FluSurver的监察工具,协助各国的卫生部门迅速分析流感病毒的新突变。茂勒斯托希望FluSurver能够加强全球流感监察网络,更有效和快速地管理流感病毒。 http://www.flu.org.cn/scn/news-16586.html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惕2013年前后的新发流感大流行
qujiangwen 2011-5-20 12:28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根据太阳黑子激发流感大流行的理论,目前全球有可能正处于2012-2014年左右的的新流感大流行的酝酿期,这场新的大流行的病毒很可能是一种在致病率和致死率方面很强,会引发全球大灾难,并且有可能不亚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这种病毒可能是H2N2,或者是甲型H1N1基因重组后的变异体。但笔者更倾向于前者。新流感病毒正在酝酿和孕育中,流感病毒从来没停止过进化,目前还不具备流感大流行的条件,预计未来1-2年左右我们将会面临新流感大流行。 另外,历史上的1729-1733年流感大流行,许多专家评论说实际上为两次大流行,也就是1729年和1732年两次大流行,分别处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值年和谷值年附近,经历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之后,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出现另一场大流行是很可能的,但是缺乏病原学证据,加上目前确实处于大流行的间期,新的流感大流行随时会卷土重来。依据历史经验以及科学统计和推理, 笔者推测2013年太阳黑子年峰值年前后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甚至多种 新发传染病 ,新的流感大流行出现可能性更大,需要加强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准备工作。 太阳风暴2013年或达高峰 将严重影响全球通讯 太阳风暴发生时向地球释放的大量放射线和带电粒子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副局长凯瑟琳·苏利文(Kathryn Sullivan)日前透露,2013年地球可能遭遇强烈的太阳风暴,届时全球可能陷入大停电,网络电子通讯将全部无法使用。 苏利文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到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她于1984年10月5日参加了“挑战者”号的飞行。在5月17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上,苏利文表示:“太阳风暴不是一个疑问,它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确定什么时候会发生强烈的太阳风暴。” 事实上,苏利文并不是唯一警告太阳风暴可能产生极严重影响的专家。今年2月,多名天文学家都警告称,在太阳风暴面前,人类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脆弱,地球必须做好准备,应对一场全球性的“卡特里娜飓风”。 据悉,如果超级太阳风暴发生,受到向地球释放的大量放射线和带电粒子的影响,人造卫星将被损坏,卫星通讯中断,同时引发地面航班停飞和大范围地区断电,全球数十亿人正在使用的手机网络系统也会受到严重干扰。如果太阳风暴威力极其巨大,它甚至能够切断电力供给数周或者数月时间。 天文专家指出,太阳黑子活动以每11年为一个周期,而太阳目前正在进入活跃期,预计2013年将达高峰,发生超级太阳风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地球曾在1859年经历强大的太阳风暴袭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记载的超级太阳风暴。另外,1972年的剧烈太阳风暴切断了长途电话通讯,造成通讯困难。上次大规模太阳风暴发生在2001年,人造卫星受到严重影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7461.shtm 题注: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论之中,笔者通过统计学以及描述性 分析, 证明了流感大流行确实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并初步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太阳黑子不仅会影响全球通讯,而且会引发流感大流行等新发病毒传染病,我们需要对新的流感大流行以及新发病毒传染病提高警惕! 太阳黑子活动对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影响 【摘要】 探讨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关系 , 为阐明流感大流行的原因和起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以及 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 的方法对 1700-2009 年的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的资料进行分析。 1700-2009 年以来发生的 16 次流感大流行或者可能的流感大流行中,有 13 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 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其他年份的发生率( 2.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75 , P 0.05 )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与流感大流行的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结果 表明, OR=4.160 ( 95%CI= 1.161-14.903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大流行;太阳黑子;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大流行的发生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 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极易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自 1932 年首次分离出流感病毒以来,流感病毒不断引起各种规模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一般每隔 10 ~ 50 年就会发生 1 次,但流感大流行的准确预测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20 世纪发生的几次流感大流行 (1946-1947,1957,1968) 基本都间隔在 11 年左右 , 这与太阳黑子平均 11 年的活动周期基本吻合。 为了探讨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流感大流行发生之间的关系,笔者利用近 310 年的太阳黑子活动数据与历次流感大流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阐明流感大流行的起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700-2009 年发生的历次流感大流行记录以及太阳黑子活动数据。太阳黑子年历史数据来自比利时太阳影响数据分析处理中心 . 流感大流行的历史资料来自 Yeung, J. W. K1 根据不同综述者总结的流感大流行的编年史。 2 方法 对 1700-2009 年的太阳黑子与流感大流行的资料进行描述分析。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和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1 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关系 Yeung, J. W. K1 总结了不同综述者自 1700 年以来流感大流行的情况。其中, 18 世纪可能共发生过 4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729-1733 年, 1775-1776 年, 1781-1782 年和 1799-1803 年;其中 1729-1733 年和 1781-178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19 世纪可能发生过 6 次大流行,分别是 1830-1833 年, 1836-1837 年, 1847-1848 年, 1857-1858 年, 1889-1892 年和 1899-1900 年,其中 1830-1833 年和 1889-189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20 世纪可能发生过 5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918-1920 年, 1946-1948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1978 年,其中 1918-1920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确定发生过 3 次流感大流行。 21 世纪已经发生一次流感大流行,即 2009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在墨西哥首发的“甲型 H1N1 ” 流感大流行。根据历史记载,除了 1729-1733 年, 1781-1782 年和 1899-1900 年之外,其余 13 次流感大流行和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起始年代都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其中,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为 1775-1776 年 , 1889-1892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次年的为 1799-1803 年, 1857-1858 年, 1977-1978 年 , 200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的为 1830-1833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前一年的为 1836-1837 年, 1847-1848 , 1946-1948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年次年的为 1918-1920 年 。 2 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统计学关系 流感大流行和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起始年有 13 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 3 次发生在其他年份。将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作为流感大流行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各一年的发生率( 2.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75 , P 0.05 ); OR=4.160 ( 95%CI=1.161-14.903 )。 讨 论 目前认为关于导致世界流感大流行的理论有 3 种 , 一是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导致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产生;二是禽流感病毒直接突变最后导致流感大流行;三是消失很久的旧的流感病毒重新在人群中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或者抗原转换获得基因变化的能力,其中抗原转换是指流感病毒来源于病毒基因片段之间的重组,抗原变异大,形成新的亚型或新的毒株,可导致大流行,是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各一年的发生率( 2.14% ),而且 OR 值为 4.160 ,提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在太阳黑子峰年前后,太阳活动到达高峰 , 耀斑出现的次数最多 , 耀斑辐射出的大量的紫外线、 强 X 射线,以及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 。当太阳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的磁场就会变强,从而阻止来自太阳系外的 宇宙射线 ,使到达到地球的 宇宙射线 大大减少;但是当太阳处于低谷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磁场则会变弱,辐射到地球上的宇宙射线 的密度就会达到最大 。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中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是由于作为基因重组事件的结果从某种动物或者禽类获得了一段基因,自 1918 年以来的历次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基本都是由人、禽或者猪的基因经过重组而成 。基因重组机制也因此被认为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重要原因。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是基因重组的重要机制,实验室采用紫外线以及伽马射线等辐射分别使流感病毒实现了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 ,同时也初步证明了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关。另外 , 有证据显示 , 太阳的活动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 引发 飓风 、暴雨和严寒等严重气候异常 , 并最终会影响到生态系统 。某些作为病毒重要储存宿主的鸟类的迁移方式受到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延迟抵达迁徙地 。这种延迟可能是出发的延迟或者是途中迁徙时间的延迟或者两种情况均有 , 途中的迁徙时间增加可能会导致当地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加,而高密度的鸟类可能会因为竞争有限的食物来源而增加迁徙鸟类与其他野生或者家养禽类的接触 , 进而增加这些禽类体内存在任何一种流感病毒之间重组的机会。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活水源,也可能会受到这些鸟类携带病毒的污染,从而传播給包括猪在内的其它动物。某种甲型流感病毒很可能通过适应性突变获得与人类宿主细胞相结合的能力,在太阳黑子以及宇宙射线的作用下进一步进化,通过与其他流感病毒的相互重组获得了有效的人际间传播能力,并最终引发流感大流行。 本次研究表明 ,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变化 , 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太阳黑子极值年 或 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用太阳黑子的活动并不能完全阐明流感大流行的起因,尚需对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其他因素从多学科、多途径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而达到掌握流感大流行的内在规律目的。 参考文献及全文参阅 附件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3):213-215 以及 太阳黑子活动引发流感大流行,2013年左右或面临新的威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9903do=blogid=434861 太阳表面黑子逐渐增多进入活跃期(图 )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0日 07:45 新浪科技    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2011年3月19日捕捉到这次太阳爆发场面,一个日珥发生摇摆,在喷射到太空的过程中显然发生扭曲。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太阳度过3年的相对平静期后,现在终于慢慢苏醒过来。它表面的太阳黑子(太阳表面具有强磁场的温度更低区)逐渐增多,并在最近几个月产生几次很强的太阳耀斑,其中包括2月14日的太阳爆发,那是过去4年多来最强的一次太阳耀斑。研究人员表示,所有迹象表明太阳已经从休眠状态苏醒过来。   华盛顿美国宇航局总部太阳物理研究所主任理查德·费舍尔在一项声明中说:“最终我们看到太阳开始变得越来越活跃。”(太阳的)漫长等待已经结束。2008年,太阳进入近1个世纪以来的最小活跃状态。太阳黑子几乎完全消失,耀斑数量也大幅减少,这颗恒星进入平静期。太阳进入不活跃状态并非什么新鲜事。这种情况每11年就会出现一次,这是太阳的自然活动周期的一部分。但是这次太阳活动极小年比通常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甚至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怀疑这种状态是不是会一直持续下去。费舍尔说:“这次太阳平静期持续了3年多。”   不过现在这种等待显然已经结束。研究人员表示,今年太阳发生几次强耀斑,表面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地球轨道卫星已经发现两次所谓的X级耀斑,这是最强的一种太阳耀斑,其中一次发生在情人节,另一次发生在3月9日。3月7日发生的另一次太阳耀斑,导致10亿吨带电粒子云以每小时500万英里(800万公里/时)的速度飞离太阳表面。这种喷射物又称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它并未径直冲向地球,但却对地球磁场产生很大影响。   3月10日出现的超动力北极光(supercharged the aurora borealis)在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和密歇根州上空形成美丽壮观的光影展。华盛顿海军实验室的安吉洛斯·沃尔利达思说:“这是近6年来速度最快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它让我想起1997年11月出现的一系列类似情况,那是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也是最近一次太阳爆发。对我来说,今年年初的经历表明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已经拉开帷幕。”   分析服务有限公司的空间天气分析师罗恩·特纳说,这一刻的缓慢连锁反应并不只是“心急锅不开,从历史上来看,这次确实非常缓慢”。自从18世纪中期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太阳活动情况以来,出现24个太阳周期。在《空间天气》杂志(Space Weather Journal)里,特纳通过计算太阳黑子的数量,确定从开始记录至今,只有4次太阳周期开始的比这次更缓慢。   特纳说:“其中三次发生在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这是19世纪初太阳活动非常低的一段时间。第四次也是第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发生在1755年,相对而言,这次太阳周期也很缓慢。”专家预测,最新的太阳活动周期将在大约2013年达到峰值。因此地球上的人也许不久就能看到更强的太阳暴,这意味着会出现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极光和一些人们不想看到的副作用,例如太阳暴会干扰人造卫星和输电网,对飞船上的宇航员构成威胁。(秋凌) http://tech.sina.com.cn/d/2011-04-20/07455426978.shtml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18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阳黑子活动引发流感大流行,2013年左右或面临新的威胁
热度 3 qujiangwen 2011-4-19 10:09
甲型H1N1流感发生以后,全球对流感的关注明显减弱,媒体几乎不报道关于禽流感和人感染禽流感的相关情况,禽流感正在淡出普通民众的视线,这种关注的减少会导致民众对流感大流行这种公共卫生威胁毫无防备,但是目前专家对流感的认识远远不足,起源也搞不清楚,自然谈不上预测与预警。然而世界卫生组织的简报表明,禽流感时刻在发生,时刻在威胁我们。我们需要持续关注H5N1禽流感变异,警惕新发流感大流行,提高民众认知程度!太阳黑子对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重大影响,对未来的预测预警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目前尚未得到专家的认可。然而得不到认可不代表这种观念不正确,需要继续验证,以实践和事实说话。甲型流感病毒时刻在进化,需要公众和专家持续关注其发生发展! 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论之中,笔者通过统计学以及描述性 分析, 证明了流感大流行确实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并初步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关系的探讨 【摘要】 探讨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关系 , 为阐明流感大流行的原因和起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以及 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 的方法对 1700-2009 年的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的资料进行分析。 1700-2009 年以来发生的 16 次流感大流行或者可能的流感大流行中,有 13 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 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其他年份的发生率( 2.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75 , P 0.05 )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与流感大流行的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结果 表明, OR=4.160 ( 95%CI= 1.161-14.903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大流行;太阳黑子;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nspot activity and influenza pandemic QU Jiang-wen1, NIE Shao-fa2, 1 Tianji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ianjin, 300011, China 2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Stati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 430030, China.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3):213-215 参见附件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大流行的发生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 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极易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自 1932 年首次分离出流感病毒以来,流感病毒不断引起各种规模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一般每隔 10 ~ 50 年就会发生 1 次,但流感大流行的准确预测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20 世纪发生的几次流感大流行 (1946-1947,1957,1968) 基本都间隔在 11 年左右 , 这与太阳黑子平均 11 年的活动周期基本吻合。 为了探讨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流感大流行发生之间的关系,笔者利用近 310 年的太阳黑子活动数据与历次流感大流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阐明流感大流行的起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700-2009 年发生的历次流感大流行记录以及太阳黑子活动数据。太阳黑子年历史数据来自比利时太阳影响数据分析处理中心 . 流感大流行的历史资料来自 Yeung, J. W. K1 根据不同综述者总结的流感大流行的编年史。 2 方法 对 1700-2009 年的太阳黑子与流感大流行的资料进行描述分析。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和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1 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关系 Yeung, J. W. K1 总结了不同综述者自 1700 年以来流感大流行的情况。其中, 18 世纪可能共发生过 4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729-1733 年, 1775-1776 年, 1781-1782 年和 1799-1803 年;其中 1729-1733 年和 1781-178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19 世纪可能发生过 6 次大流行,分别是 1830-1833 年, 1836-1837 年, 1847-1848 年, 1857-1858 年, 1889-1892 年和 1899-1900 年,其中 1830-1833 年和 1889-189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20 世纪可能发生过 5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918-1920 年, 1946-1948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1978 年,其中 1918-1920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确定发生过 3 次流感大流行。 21 世纪已经发生一次流感大流行,即 2009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在墨西哥首发的“甲型 H1N1 ” 流感大流行。根据历史记载,除了 1729-1733 年, 1781-1782 年和 1899-1900 年之外,其余 13 次流感大流行和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起始年代都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其中,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为 1775-1776 年 , 1889-1892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次年的为 1799-1803 年, 1857-1858 年, 1977-1978 年 , 200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的为 1830-1833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前一年的为 1836-1837 年, 1847-1848 , 1946-1948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年次年的为 1918-1920 年 。 2 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统计学关系 流感大流行和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起始年有 13 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 3 次发生在其他年份。将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作为流感大流行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各一年的发生率( 2.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75 , P 0.05 )(表 1 ); OR=4.160 ( 95%CI=1.161-14.903 )(表 2 )。 表 1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的卡方检验 Table 1 The chi-square test about extremum +/- one year and influenza pandemics. 流感大流行 非流感大流行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 13 157 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 3 137 合计 16 294 表 2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与流感大流行的 Logistic 回归 Table 2 Logistic regression about extremum +/- one year and influenza pandemics. 因素 β S.E. χ 2 P 值 OR 值 95%CI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 1.426 0.651 4.754 0.029 4.160 1.161-14.903 讨 论 目前认为关于导致世界流感大流行的理论有 3 种 , 一是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导致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产生;二是禽流感病毒直接突变最后导致流感大流行;三是消失很久的旧的流感病毒重新在人群中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或者抗原转换获得基因变化的能力,其中抗原转换是指流感病毒来源于病毒基因片段之间的重组,抗原变异大,形成新的亚型或新的毒株,可导致大流行,是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各一年的发生率( 2.14% ),而且 OR 值为 4.160 ,提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在太阳黑子峰年前后,太阳活动到达高峰 , 耀斑出现的次数最多 , 耀斑辐射出的大量的紫外线、 强 X 射线,以及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 。当太阳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的磁场就会变强,从而阻止来自太阳系外的 宇宙射线 ,使到达到地球的 宇宙射线 大大减少;但是当太阳处于低谷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磁场则会变弱,辐射到地球上的宇宙射线 的密度就会达到最大 。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中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是由于作为基因重组事件的结果从某种动物或者禽类获得了一段基因,自 1918 年以来的历次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基本都是由人、禽或者猪的基因经过重组而成 。基因重组机制也因此被认为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重要原因。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是基因重组的重要机制,实验室采用紫外线以及伽马射线等辐射分别使流感病毒实现了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 ,同时也初步证明了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关。另外 , 有证据显示 , 太阳的活动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 引发 飓风 、暴雨和严寒等严重气候异常 , 并最终会影响到生态系统 。某些作为病毒重要储存宿主的鸟类的迁移方式受到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延迟抵达迁徙地 。这种延迟可能是出发的延迟或者是途中迁徙时间的延迟或者两种情况均有 , 途中的迁徙时间增加可能会导致当地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加,而高密度的鸟类可能会因为竞争有限的食物来源而增加迁徙鸟类与其他野生或者家养禽类的接触 , 进而增加这些禽类体内存在任何一种流感病毒之间重组的机会。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活水源,也可能会受到这些鸟类携带病毒的污染,从而传播給包括猪在内的其它动物。某种甲型流感病毒很可能通过适应性突变获得与人类宿主细胞相结合的能力,在太阳黑子以及宇宙射线的作用下进一步进化,通过与其他流感病毒的相互重组获得了有效的人际间传播能力,并最终引发流感大流行。 本次研究表明 ,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变化 , 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太阳黑子极值年 或 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用太阳黑子的活动并不能完全阐明流感大流行的起因,尚需对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其他因素从多学科、多途径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而达到掌握流感大流行的内在规律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Yeung, J.W.K. A hypothesis: Sunspot cycles may detect pandemic influenza A in 1700-2000 A.D. Med Hypotheses . 2006,67,1016-1022 2. 舒跃龙 . 加强监测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2006, 20(2):1 3. Hsieh YC, et al. Influenza Pandem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Formos Med Assoc.2006.105:1-6 4. Hathaway DH, Wilson RM. What the sunspot record tells us about space climate . Solar Phys, 2004.224:5–19 5. D. O’Sullivan. Exposure to galactic cosmic radiation and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 R adiat P rot D osim . 2007; 125 (1–4) : pp407–411 6. Cox NJ, Subbarao K. Global epidemiology of influenza: Past and present . Annu Rev Med . 2000 , 51: 407–421. 7. Taubenberger JK, Reid AH, Lourens RM,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1918 influenza virus polymerase genes . Nature. 2005 , 437: 889–93. 8. Schafer JR, Kawaoka Y, Bean WJ. et al. Origin of the pandemic 1957 H2 influenza A viru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its possible progenitors in the avian reservoir . Virology . 1993; 194:781–788 9. Webster RG, Bean WJ, Gorman OT , et al. Evolution and ecology of influenza A viruses . Microbiol Rev . 1992; 56:152–179 10. Schafer JR, Kawaoka Y, Bean WJ, etc. Origin of the pandemic 1957 H2 influenza A viru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its possible progenitors in the avian reservoir . Virology.1993;194:781–788 11. Scholtissek C, Rohde W, Von Hoyningen V, et al. On the origin of the human influenza virus subtypes H2N2 and H3N2 .Virology 1978b , 87:13–20 12. Cohen J. Swine flu outbreak. Flu researchers train sights on novel tricks of novel H1N1 . Science. 2009 , 324(5929):870-871 13. Henle W , Liu O. Studies on hostvirus interactions in the chick embryo influenza system. VI. Evidence for multiplicity reactivation of inactivated virus . Exptl. Med. 1951, 94, 305-322 14.Kilbourne ED. The influence of cortisone on experimental viral infection. IV. Negation of interference as the mechanism by which cortisone induces increased virus yields . Exptl. Med. 1957, 106, 863-881 15. Barry RD. The multiplication of influenza virus. II. Multiplicity reactivation of ultraviolet irradiated virus . Virology. 1961, 14,398-405 16.Gilker JC , Pavilanis V , Ghys R. Multiplicity Reactivation in Gamma Irradiated Influenza Viruses . Nature . 1967, 214, 1235 -1237 17. Appleby JC. The isol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modified strain of neurotropic influenza A virus . Brit. Exptl. Pathol. 1952, 33, 280-287 18. Barson S , Jensen KE. Evidence for gen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non-infectious and infectious influenza A viruses . Exptl. Med. 1955, 102, 677-698 19. Gotleib T , Hirst GK. The experimental production of combination forms of virus. VI. Reactivation of influenza viruses after inactivation by ultraviolet light . Virology. 1956, 2, 235-248 20. Simpson RW , Hirst GK. Genetic recombination among influenza viruses. I. Cross reactivation of plaque-forming capacity as a method for selecting recombinants from the progeny of crosses between influenza A strains . Virology. 1961, 15 : 436-451 21 Hoyt DV, Schatten KH. The role of the sun in climate change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 Jefferies RL, Drent RH. Arctic geese, migratory connectivity and agricultural change: calling the sorcerer’s apprentice to order . Ardea. 2006, 94:537-554 23 Abraham KF, Jefferies RL, Alisauskas RT. The dynamics of landscape change and snow geese in mid-continent North America . Global Change Biol. 2005, 11: 841-855 历史上有关的太阳黑子活动和流感大流行的起源和争论 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暴发 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暴发有关英国天体物理学家费雷德霍伊尔先生在同行中常发表一些非正统的理论,并依此推断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暴发有关。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费雷德·霍伊尔先生在同行中常发表一些非正统的理论,并依此推断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暴发有关。最近英国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和韦斯大学数学学院的查安德雷·威克拉姆辛博士的文章,他们对太阳黑子活跃时期和全世界暴发流惑流行的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太阳黑子最活跃时期和出现流感大约每11年为一周期,至少从1761年起周期通常相合。他们并注意到太阳本身可出现周期性的活动高峥。他们认为,由于在太阳黑子活跌期产生强烈的紫外光以及电荷,改变在地球大气圈外层凛浮着的流感病毒分子,并传到地球表层引起流感流行。 这两位科学家也是提出生命的起源是贯穿整个字宙空间,并且地球上的生命体本身来自地球大气圈外的倡导者。虽然一些人认为弗朗西丝·克里克在阐明D的螺旋状结构即生命的遗传密码基本分子上赢得了诺贝尔奖金,但几乎很少科学家能接受他这种生物发生学说。 http://www.jiankangw.org/changjianjibing/433.html Flu Time: When the Sunspots Are Jumping? By MALCOLM W. BROWNE Published: January 25, 1990 Sir Fred Hoyle, a British astrophysicist whose unorthodox theories frequently raise the hackles of scientific colleagues, has concluded that sunspots may cause flu outbreaks. In a letter being published in today's issue of the British scientific journal Nature, Sir Fred and his collaborator, Dr. N. Chandra Wickramasinghe, both of the University of Wales School of Mathematics, present what they regard as statistical evidence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unspots and influenza pandemics - global or countrywide outbreaks of the disease . Periods of maximum sunspot activity and influenza pandemics both appear to occur in cycles of approximately 11 years, they say, and since at least 1761, these cycles have often coincided. The sun is currently at or near its periodic peak of activity, they note, and ''it is tempting to connect the recent flu epidemic in Britain with a maximum or imminent maximum of solar activity.'' Sir Fred and Dr. Wickramasinghe theorize that electrically charged influenza virus molecules floating through extraterrestrial space might be driven into the earth's atmosphere by the intense solar wind created during peak sunspot activity. Another Sunspot Theory The two scientists are also proponents of the theory that suggests that the precursors of life are carried throughout the universe as spores and that terrestrial life itself has extraterrestrial origins. Very few scientists accept this panspermia idea, although one believer, Dr. Francis Crick , won a Nobel prize for his role in elucidating the helical structure of DNA, the molecular basis of life's genetic code. Through the ages, sunspot activity has been blamed for outbreaks of plague in India, the changing length of skirt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number of Republicans elec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and many other trends. A few meteorologists have suggested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sunspots and fluctuations in climate, although the theory is hotly contested. Dr. Joseph Hirman, manager of solar forecasting at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solar observatory at Boulder, Colo., said, '' Even stockbrokers call us to ask how sunspots may affect the market. '' Dr. Hirman said he had read the Hoyle-Wickramasinghe letter and was ''surprised'' that they would suggest a correlation between disease and sunspots. 'You can correlate anything with anything you like,'' he said, ''but sooner or later, the correlation will disappear.'' 流感与太阳风暴有关? 新华社 2001.03.06 加拿大科学家最近发现如果太阳黑子增加并将过多的巨大能量送往地球,流感很可能将在全世界爆发。   据加拿大《全国邮报》2日报道,加拿大全国研究委员会太阳物理学家肯·塔平等人将1729年以来的重大流感周期和太阳黑子活动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流感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之间有很大的联系。他们发现在1729、1830、1918、1957、1968和1977年世界上都发生了大范围的流感,而这些年,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达到高峰,太阳对地球的射线增强。肯.塔平说,地球上的环境变化与太阳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当太阳表面出现大量黑子时,太阳会释放出被抑制的巨大能量,相当于几百万个氢弹爆炸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并将大量放射线和热气体送往地球,同时,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也大量增加。 但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流感和太阳风暴有关。 http://www.jiningepb.gov.cn/jkdetails.asp?f_id=114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 根据太阳黑子激发流感大流行的理论,目前全球有可能正处于2012-2014年左右的的新流感大流行的酝酿期, 这场新的大流行的病毒很可能是一种在致病率和致死率方面很强,会引发全球大灾难,并且有可能不亚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这种病毒可能是H2N2,或者是甲型H1N1基因重组后的变异体。但我更倾向于前者。新流感病毒正在酝酿和孕育中,香港的这项研究只是冰山之一角,如果科学家能够对禽鸟跟中监测,肯定会有类似的发现,因为病毒从来没停止过进化,目前还不具备流感大流行的条件,预计未来2年左右我们将会面临新流感大流行。 另外, 2013年左右确实很可能会发生流感大流行。因为历史上的1729-1733年流感大流行,许多专家说实际上是两次大流行,也就是1729年和1732年两次大流行,但是缺乏病原学证据,加上目前确实处于大流行的间期,新的流感大流行随时会卷土重来。我们推测2013年太阳黑子峰值年前后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新发病毒传染病,需要加强监测预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8日19:47 广西新闻网    香港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猪身上进行基因重组后产生了一种新病毒,可能威胁全球公共卫生。   新华网香港6月18日电(记者张雅诗)香港大学18日公布,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猪身上进行基因重组后产生了一种新病毒,可能威胁全球公共卫生,专家呼吁各地有系统地对猪进行监测。   港大当日公布一项研究结果称,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猪身上进行的基因重组产生了一种含有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猪流感病毒基因的全新病毒,证明甲型H1N1流感在猪身上可能会出现不能预测的基因重组。虽然未有迹象显示这种新型病毒会给人类带来即时危机,但全球应针对猪采取有系统的监测措施,以免同类情况持续发生而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   港大微生物学系教授裴伟士表示,只要采取良好的卫生措施和将猪肉彻底煮熟,相信猪肉及其相关产品不会对人类构成流感威胁,因此公众无需害怕食用猪肉。此外,全球动物及卫生部门需要紧密合作,针对猪进行监测,以便尽早发现病毒基因重组的情况,即时评估其影响性。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曾浩辉表示,若基因重组导致一种可以人传人的病毒出现,可能会触发另一场全球流感大流行,该中心将密切关注有关情况。   有关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如与H1N1病毒杂交 H5N1变种或具人际间传播能力 发表时间:2010年2月26日14点25分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称,鸟类禽流感病毒和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杂交和相互作用有可能产生一种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其传染能力甚至与H1N1病毒无异。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发现,H3N2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基因中的一个片段能将H5N1禽流感病毒转化为一种具有更高致病性的病毒类型。相关研究2月22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通过候鸟和人类活动的传播,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已有442名确诊病例,其中死亡病例已达262例。 负责该研究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病毒学教授河冈义裕称,H5N1病毒本身并不具备人际传播能力,所以在人群中并未发生大流行。但令人担心的是,通过杂交,目前遍及全球的H1N1病毒或许会为这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提供在人际间传播的能力。当这两种病毒同时感染一个宿主细胞时,其遗传物质将发生重组,重组后的毒株将兼具两个亲本病毒的特性。 但在此之前,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的杂交病毒的毒性都小于亲本病毒。新研究称,在H5N1病毒和H1N1病毒同时暴露的情况下,两种病毒极有可能杂交产生更具传染性和致病性的新病毒,而且这种新病毒极有可能具备人际传播能力。 新的研究发现,病毒毒性的增加来自于一个被称为PB2的基因片段,它由8个基因组成,是禽流感病毒在人类等哺乳动物身上的宿主基因。在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已经检测到了人类版本的PB2基因与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的交换行为。 研究人员称,目前应该加强对禽流感病毒和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它们的变种。他们的研究表明,PB2基因片段是病毒毒性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可作为病毒监测的参考。 河冈义裕说,随着H1N1流感病毒的大流行,人们似乎已淡忘了H5N1禽流感病毒,但现实是这种病毒的威胁依然存在。数据表明,在H5病毒和大流行的H1N1病毒间极有可能发生重组,从而产生出一种更具传染性的H5N1病毒。 相关链接: http://sci.ce.cn/swsm/201002/26/t20100226_21016872.shtml 美专家提醒警惕甲型H2N2流感暴发风险  2011年03月11日 15:22:0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伦敦3月11日电(记者黄堃)美国研究人员在10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警告说,甲型H1N1流感曾造成全球大流行,与其传播情况相似,甲型H2N2流感也有造成新的大规模疫情的风险,全世界应予以警惕。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疫苗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撰文说,甲型H2N2流感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造成过一次大流行,从那以后在人类的传播并不多见,因此现在的大多数人都缺乏对这种流感病毒的抵抗力。研究人员还在美国进行了一个小型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下的人缺乏相应抗体。   甲型H2N2流感病毒并没有消失,这些年来它一直在某些禽类和猪当中流行。如果这种流感病毒又从动物传回人类,并发生一定变异,那么可能会突然引起大规模疫情。   研究人员指出,这与甲型H1N1流感暴发时的情况很像。造成最近这次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病毒与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病毒高度相似,这种病毒在人群中的活动减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然后又从动物传回人类,感染了很多缺乏抗体的年轻人。在最近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老年人明显比年轻人受到的影响小。   研究人员因此呼吁,各国政府应当注意甲型H2N2流感大规模暴发的风险,有必要考虑在疫苗生产和接种等方面提前做一些准备。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这还只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各国应该根据财政和公众意愿等方面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采取预防措施。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1-03/11/c_121177114.htm
个人分类: 我的论文|1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大流行性流感你必须知道的10件事
qujiangwen 2011-2-25 17:06
1. 大流行性流感与禽流感不同。 禽流感指一大组主要影响禽鸟类的不同的流感病毒。这些禽鸟病毒极不容易传染给其它物种,包括猪和人类。绝大多数禽流感病毒不会传给人类。当一种从未在人类中传播的新亚型病毒出现时可发生流感大流行。 因此,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毒株,因为它最终可能变异为一种在人类中传染的毒株。一旦发生突变,它将不再是一种禽鸟病毒,而将成为一种人类流感病毒。流感大流行是由一种能够使人类致病的新流感病毒所引发。 2. 流感大流行是反复发生的事件。 流感大流行并不常见,但是能够反复发生。上个世纪发生了三次大流行: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1918年的大流行造成全球大约4000-5000万人死亡。这次罕见的大流行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事件之一。继后的两次流行要轻得多,1957年的死亡人数估计为200万,1968年为100万。 当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出现时即发生大流行,它通过咳嗽和打喷嚏像普通流感一样非常容易传播。由于它是一种新病毒,人类的免疫系统不具备预存免疫性。这种情况很可能使感染大流行性流感的人易患比普通流感更为严重的疾病。 3. 世界可能处在另一次流感大流行的边缘。 卫生专家几乎用8年的时间对一种新的极为严重的流感病毒 - H5N1型毒株进行了监测。H5N1型毒株首次于1997年在香港传染给人类,造成18人患病,包括6人死亡。自2003年中期以来,这一病毒造成了在禽类中历史上最大和最严重的暴发。2003年12月在接触病禽的人中确认了感染。 从那时起,4个亚洲国家(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的100多例人类病例得到了实验室确认,这些病人的半数以上已经死亡。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原先很健康的儿童和年轻人中。幸运的是,这一病毒没有轻易地从禽鸟类传播给人类或轻而易举地持续在人类中传播。如果H5N1型病毒发展为向普通流感一样具有传染性,则可能发生大流行。 4. 所有的国家均将受到感染。 一旦一种完全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出现,它势必在全球传播。各国可以通过诸如关闭边界和旅行限制等措施推迟病毒的进入,但是无法加以阻止。上个世纪的大流行在全球传播了6至9个月,即便是当时最多的国际旅行只使用轮船。鉴于当今国际航空旅行的速度和运载量,这一病毒的传播将更加迅速,可能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传播至所有大陆。 5. 将发生广大范围的疾病。 由于大多数人对大流行性病毒不具免疫力,感染和患病率预期将高于普通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当前对下一次大流行的预测估计,大量的世界人口将需要某种形式的医疗保健。很少有国家具备应对突然患病的大量病人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和病床。 6. 医疗供应品将不足。 所有的国家在大流行之初及其后的数月中均将缺乏大流行期间为减少疾病和死亡的两项最重要的医疗干预措施 - 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供应。疫苗短缺是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疫苗被认为是保护人口的第一道防线。按目前的趋势,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大流行期间将不能获得疫苗。 7. 将出现大量死亡。 从历史上来看,一次大流行的死亡人数存在着很大差异。死亡率主要取决于下述四个因素:受染人数、病毒的毒性、受染人群的基础特性和脆弱性以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在大流行病毒出现和开始传播之前无法精确预测死亡率。对死亡数字的所有估计完全是猜测性的。 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估算 - 低至200万、高至740万人死亡 - 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有用和似乎合理的计划性指标。这一估算的基础是1957年相对轻度的流行。以近似于1918年发生的更强的病毒为基础进行了估算,这一数字更高。然而,1918年的大流行被认为是不寻常的。 8. 经济和社会破坏巨大。 可能出现疾病高发率和工作人员高缺勤率,主要原因是社会和经济受到破坏。过去的大流行在全球的传播曾掀起两次、有时是三次高峰。并不是世界的所有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所有地区在同一时刻均将受到严重感染。社会和经济破坏可能是暂时的,但是在当今密切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贸易和商业系统的情况下这种破坏可能会增强。当缺勤率损及诸如能源、运输和通讯等基本服务时,将会产生最严重的社会破坏。 9. 每一个国家都必须有所准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系列为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的建议的战略行动。这些行动的设计提供了反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复杂性的不同防御阶段。对于当前的大流行预警阶段、大流行病毒的出现阶段、宣布大流行及其随后的国际传播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建议行动。 10. 当大流行威胁增加时世界卫生组织将向全球发布警告。 世界卫生组织与各国卫生部和各种公共卫生组织密切合作以支持各国监测流感病毒株的传播。一个能够查明流感病毒株的流感监测系统对于迅速发现大流行病毒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大流行的防备计划,规定了六个不同的阶段并确定了政府、工业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职责。目前的形势定为第三阶段:对人类的一种新病毒正在引起感染,但是并不容易在人间传播。
个人分类: 科普宣传|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 20年内全球灾害较频繁
杨学祥 2010-7-21 07:16
图1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据丁一汇,2008) 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从图1中可以看到,1955-1984年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的年份频繁出现,在1985-2007年则没有出现,在2008年又开始出现。图1显示,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的年份滞后拉马德雷冷位相8年,而在1985-2007年的22年期间,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的年份就没有发生,这说明在此期间没有剧烈的冷暖交替的极端事件。2008年1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冰雪冻灾,符合这一规律。 根据气候、地震和流感暴发的统计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拉马德雷暖位相是气温平稳上升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气温剧烈变动时期(气温变化滞后8年),特别是严重低温冻害频发时期。 第二,拉马德雷冷位相是9级以上特大地震和8.5级以上强震频发时期。 第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爆发时期。 世界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 20 年内全球灾害较频繁 2010/07/17 6:33:40 PM ●南洋商报 (北京 17 日讯)中国国土资源部的一组数据近日引起广泛关注,今年 1 月至 6 月,中国发生地质灾害 1 万 9522 起,较去年增加 1 万 7658 起,增幅为 947.3% ; 464 人死亡和失踪,较去年增加 297 人,增幅为 177.8% 。 针对中国今年上半年地质灾害频发现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表示,这是由于世界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的正常表现,但应该引起重视。 拉马德雷捣乱 杨学祥说:目前这种灾害多发,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差不多,历史上曾经有过。 杨学祥 教授表示,这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关。 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 1996 年发现拉马德雷现象,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和暖位相交替出现,中间间隔 30 多年。 拉马德雷处于冷位相时,主要特征是地震频繁发生,把深海冷水翻上来,造成气候变冷、流感暴发,洪涝干旱也频发,低温冻害出现。如 1957 年、 1958 年和 1968 年、 1969 年,世界性流感强烈;而处于暖位相时,气候一直在变暖,没有冷暖剧烈交替的过程。 2014 年或有大地震 1999 年之后,拉马德雷又处于冷位相,全球发生数次大地震和海啸,这都是冷位相时灾害的表现。 杨学祥说,根据世界各地专家预测, 2030 年前都是冷位相时期,因此灾害比较频繁。同时很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大型的地震、海啸等灾害。地点、时间、震级很难准确预测,只能是宏观预测。 专家也预测, 2014 年、 2018 年左右,可能会发生大地震或海啸。 http://www.nanyang.com/Newscenter/articledetail.asp?type=NID=167462sID=7cID=1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流感与肺炎:历史不会重演
DrSun 2009-11-18 18:44
肺炎是流感的主要并发症 流感重症病例通常是出现流感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者。流感并发症常发生于 65 岁以上以及具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常见的基础病包括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免疫抑制等。此外,孕妇患流感后也容易出现并发症。流感并发症中最重要的是肺炎,包括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混合型病毒性和细菌性肺炎。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少见,但最严重,表现为流感病情不缓解,呈进行性加重,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少痰,有时咯血痰。胸部查体,早期缺乏体征,晚期可闻及散在湿啰音。胸部影像检查显示弥漫性间质浸润和(或) ARDS 改变,此时血气检查显示严重低氧。死亡病例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肺泡间隔明显炎症反应,伴水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不同数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毛细血管纤维素血栓、坏死和出血;肺泡和肺泡管透明膜形成。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好发于存在基础心脏病的患者,但也可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有慢性肺病的老年人。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通常发生在急性流感以后。流感病情好转 2~3 天后,再度发热,同时出现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例如咳嗽、咯脓痰、 X 线检查显示肺实变影。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细菌性肺炎最常发生在老年人、具有慢性肺病和心脏病的高危患者。 流感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或许是流感流行期间最常见的肺炎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具有慢性心脏病和肺病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病程逐渐进展,或病情短暂改善后随之加重。痰培养可同时分离出流感病毒和某一种致病菌。混合型病毒性和细菌性肺炎的肺部病变范围,通常比原发性病毒性肺炎要轻,其细菌感染部分可对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有反应。 细菌性肺炎是 1918 大流感的主要死亡原因 细菌感染(特别是肺炎球菌肺炎)在 1918 年流感大流行期间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吗?当年各地报告的总体病死率差别很大,其中以发展中国家的病死率最高。在美国,病死率为 0.39% ,各州之间从 0.25% 至 1% 不等。据报告,在年轻成人,特别是在军营中,流感发病率为 21% ;其中 17% 患肺炎,病死率达到 34% 。那么,在绝大多数病例,肺炎是单纯由流感引起的呢,还是合并继发性细菌感染呢? 肺炎的发生时间能够说明问题。今天大家都认为, 1918 年流感在感染后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导致死亡。有报道记载:病死者可以说是暴毙。四位妇女在一起打牌直到夜里十一点,次日早晨发现三人已经死了。一位男子感觉还好好的,登上一辆有轨电车去上班,刚行过六个街区,突然就死了。 这些病例呈爆发性病程,被认为是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直接导致的 ARDS 造成的。但这样的病例只占死亡病例的少数;据估计在死亡病例中不足 5% 是在流感症状出现后 3 天之内死亡的。大多数死亡发生在 7~14 天,而且大约 30% 发生在症状出现后 14 天以上。近来有学者对 1918 年流感大流行期间的临床和病理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死亡病例中可见到两种重叠的临床 - 病理综合征。第一种是严重的 ARDS 样综合征,典型病理表现是肺组织内大量稀薄的水样血性液体。病情发展快,很快导致死亡,有的甚至发生在流感症状出现 48 小时内,大约 10%~15% 的死亡病例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种类型更为常见,表现为急性进行性支气管肺炎,死亡病例的肺组织中常可培养出细菌。由此可见,流感合并的细菌性肺炎才是 1918 年流感大流行的最常见死亡原因,只有少部分病例因流感病毒导致 ARDS ,呈现爆发性病程。 2009甲型流感(H1N1)与肺炎 美国 2009 年 4 月至 6 月因 2009 H1N1 流感住院的 272 例患者中, 67 例( 25% )因病情危重收住 ICU , 19 例( 7% )死亡。 73% ( 198 例)的患者中至少具有一种内科基础病,包括哮喘、糖尿病、心脏病、肺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怀孕。在 249 例入院时行胸部 X 线检查的患者中, 100 例( 40% )可见与肺炎一致的肺部阴影。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4 月 23 日至 8 月 11 日共报告 1088 例经实验室证实的 2009 甲流( HIN1 )住院或死亡病例,患者中位数年龄为 27 岁。在拍摄胸片的患者中, 66% ( 547/833 )显示肺炎或 ARDS 样肺部浸润影, 31% ( 340/1088 )收住 ICU 。 4% ( 46/1088 )的患者中发现了继发性细菌感染的证据,即从无菌部位分离出细菌,或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细菌伴有新出现的肺部浸润影。常见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感染、 A 组链球菌。总体病死率为 11% ( 118/1088 ), 50 岁以上患者病死率更高( 18%-20%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病毒性肺炎和 ARDS 。但事实上,合并细菌性感染的比例可能要远远高于 4% 。因为本研究采取的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非常严格,而在临床上很多细菌感染是无法得到病原菌证实的。 来自美国 CDC 的最新报告 : 为了明确合并细菌感染( coinfection )在当前的 2009 大流行的甲型流感( H1N1 )中的作用, CDC 研究了 2009 甲型流感( H1N1 )死亡病例尸检肺部标本中导致肺炎的细菌病原体。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至 8 月 20 日, CDC 共收到 77 例确诊 2009 甲型流感( H1N1 )死亡病例的组织标本。通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人员发现 22 例( 29%, 22/77 )同时合并细菌感染,包括肺炎链球菌 10 例、化脓性链球菌 6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 7 例、缓症链球菌 2 例,流感嗜血杆菌 1 例,其中 4 例患者为两种以上病菌感染。这些结果表明,细菌性肺部感染在 2009 甲型流感( H1N1 )死亡病例中是存在的,但这一结果不能用来估算大流感 H1N1 死亡患者中细菌性肺炎的患病率。因为报告的病例并非来自系统性样本,代表不了全部的 2009 甲型流感( H1N1 )死亡病例,甚至也代表不了全部与细菌性肺炎相关的死亡病例。要确定大流行 H1N1 病毒感染患者中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预后,要准确评价细菌感染在病例死亡中的作用,尚需要进行系统性研究。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一是没有对所有的致病菌(例如军团菌属)进行检测;二是患者的临床资料有限,不能确定致死原因是流感、是细菌感染、还是两者;三是因为细菌检测是在尸检标本中进行的,采样不足、样本没有病变肺组织、或死亡前的长期病程和治疗等,都可能会影响细菌的检出。 疾病预防及临床意义 在 2009 大流行的甲型流感( H1N1 )中,无论是流感病毒与细菌的合并感染、还是流感后继发细菌性肺炎,这种组合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相信, 1918 年的悲剧不会重演。因为今天我们不但拥有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还拥有各种有效的抗菌药物。早期识别细菌性肺炎,及时给予合理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可减少流感重症病例的死亡率。同时还要认识到,在没有合并肺炎的流感病例,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导致细菌耐药;抗菌利器不再锋利,那是可怕的。公共卫生部门在推行 2009 大流行甲型流感( H1N1 )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的同时,也应该鼓励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特别要强调在肺炎球菌肺炎高危病例进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作者 孙永昌;中国医学论坛报 约稿)
个人分类: 行医杂记|6230 次阅读|2 个评论
流感大流行预警:2008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转载)
杨学祥 2009-9-21 10:01
全球流感资讯网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 year 流感大流行预警:2008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 发表人: yxx119 发表时间: 2008年1月27日14点57分 来源: View Single Post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 year 流感大流行预警:2008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 saw this at PFI, credit: Rickk. This is a scientific forum quoting China TV story about the 6 climatic conditions that lead some to predict that 2008 will hav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a pandemic. 这是一个引自中国电视故事有关六个气候特征的科学论坛,它预测2008年将有流感的有利条件。 ---------------------------------------------------------------------- Side track a little. I then searched CCTV.com and found a Chinese (Mandarin) documentary about the Spanish Flu, a discussion about all kinds of viruses, and vaccines. To my surprise, there wer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medical books dating back to the 11th century of making a vaccine for small pox. They took the fluid (pus?) from small pox inflicted patients and let it dry, then grind it into powdery form and blow it into nostrils of the uninfected using a small bamboo pipe! 我搜索CCTV.com,发现有关西班牙流感的中国(官方)文件,讨论各种病毒和疫苗。出乎意料,有史料记载和医学书籍可远溯至11世纪的制造一种疫苗,天花。他们从病人的天花中取出液(脓?),并把它烘干,然后研磨成粉状的形式,利用小竹管把它吹在被感染的鼻孔。 What I found interesting was that they broadcasted this lengthy documentary, possibly for public education about the threats of a pandemic, as well as all kinds of viral diseases - they said every year one or two new animal based viral diseases are discovered, that we have to live with this threat. 我发现有趣的是,他们播出的这个漫长的纪录片,可能是为有关流感威胁的公众教育,以及各种病毒性传染病-他们说每年都有一,两个新的基于动物病毒性疾病被发现,我们生活在这一威胁中。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nhl=enie=UTF8 Back to main story: Google translation below: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enlangpair=zh-CN|enu=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3Fid%3D5185prev=/translate_s%3Fhl%3Den%26q%3Dbird%2Bflu%2B2008%2Bja n%26tq%3D%25E7%25A6%25BD%25E6%25B5%2581%25E6%2584% 259F2008%25E5%25B9%25B41%25E6%259C%2588%26sl%3Den% 26tl%3Dzh-CN%26start%3D20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 year 杨学祥,杨冬红 Yang Xuexiang, Yang Donghong 中新网 -- 12 月 22 日 December 22 电据中央电视台消息,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 2008 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 -- According to CCTV news, meteorologists have predicted that under the current observation, 2008 is very possible pandemic. 消息称,对于 1890 年到 2004 年天气数据的研究,可以观察到流感大流行年份的六个气候特征。 According to reports, the 1890 to 2004 study weather data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influenza pandemic of the six years of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 2008 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 Meteorologists have predicted that under the current observation, 2008 is very possible pandemic. 而医学家们则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出了同样的警告。 Epidemiological and medical scientist who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same warning. 从 2003 年至今,流感大流行的潜在风险越来越高。 From 2003 to date, the potential influenza pandemic risk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尤其是禽流感不仅每年出现,在全球还有扩大的趋势。 Especially the bird flu not only every year, and expand the global trend. 2008 年,爆发流感的可能正在迫近。 2008, the outbreak of influenza may be looming. 消息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公布了 2007 年到 2008 年针对北半球推荐的三大流感毒株,各国也因此准备了有针对性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这就可能在流感真正到来时 ,控制住疾病的流行和扩散 1] 。 News that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s published the 2007 to 2008 fo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fluenza strains recommended by the three countries also prepared a targeted vaccines and antiviral drugs, which may be the advent of true influenza, control the prevalence and spread of the disease 1]. 中新网联合国 United Nations -- 12 月 21 日 December 21 电世界卫生组织星期五 (21 日 ) 表示,尽管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情况仍属罕见,但目前尚不能排除近来巴基斯坦出现的禽流感病例是由 人与人之间传播所致。 Frida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1) said that although bird flu virus spread from person to person in the situation is still rare, but still can not rule out the recent Pakistan by the bird flu spread from person to person by the to.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首次发现 8 例疑似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两例死亡。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web site, the first time in Peshawar, Pakistan found eight cases of suspected human bird flu cases, two of which were fatal. 巴基斯坦国家实验室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发现了禽流感病毒。 Pakistan National Laboratory on the patients blood samples were tested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bird flu virus. 世卫组织表示,巴基斯坦此后没有出现新的病例,目前世卫组织正在调查已发现病例的感染途径。 WHO said that Pakistan since there were no new cases, WHO is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cases of infection have been found ways. 世卫组织指出,只要 H5N1 禽流感病毒仍然在世界上传播,就不能排除这种病毒发生变异和重组进而导致大流行性流感的可能性 。 WHO pointed out that, as long as the H5N1 avian influenza virus is still spread in the world, we can 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virus mutates and restructuring leading to the possibility of an influenza pandemic.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目前无法断定这样的风险有多大。 Due to the lack of sufficient information i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how such risks. 大流行性流感一般由一种能够使人类致病的新流感病毒所引发。 Pandemic Influenza generally enable a new human disease caused by influenza virus. 由于人类的免疫系统对其不具备预存免疫性,感染和患病率远高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 Because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does not have stored their immunity, infection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much higher than the ordinary seasonal flu. 专家认为, H5N1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毒株。 Experts believe that the H5N1 avian flu virus is a kind of potential pandemic strains. 目前全球存储了 1 亿 5000 万剂流感疫苗,以备全球大流感爆发时之需 。 The current global store 100 million 50 million influenza vaccine to prepare for a worldwide influenza outbreak needs .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Comprehensive 1890-2004, data, we can get influenza pandemic climate of the six characteristics: Madre in the cold period and the phase boundary; the previous year or two years ago for the moderate-intensity above La Nina years; 20th century 50-70 At the same time as Chinas strong sandstorm; year or the year before and after Chinas northeast cold summer (50-70 in the 20th century at the same time as serious chilling damage); that moderate intensity for more than El Nino years; for the year sunspot Valley, m or the M-, m-1, m +1, or M +1.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 1889-1890, 1900, 1918-1919, 1957-1958, 1968-1969, 1977 and the outbreak of avian flu have met six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in 1890, met only six conditions more than six times the outbreak of . 第 7 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 7 feature is that for the winter or summer North-South concussion sustained strong tidal anomalies in a few days. 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一特征。 Third World after the outbreak of influenza are to meet this feature. 现在,至少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们发现了禽流感爆发与沙尘暴高峰的一一对应关系。 Now, in the 20th century, at least 50-70 years, we found that the outbreak of avian flu and sandstorms peak of one-to-one relationship. 1900 年的流感爆发,因为偏离标准较远,因而也较弱 。 1900 outbreaks of influenza, because any deviation from the standard distance, and thus the weaker . 2006 、 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 2007 年、 2013-2014 年、 2016-2017 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 2006, 2008, 2011, 2015, 2018-2019, it is possible to El Nino years, 2007, 2013, 2016-2017, it is possible to La Nina years. 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 Strengthen these years of earthquakes and avian flu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is very important. 如果 2007 年是太阳黑子谷年 m , 200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8 年则是 m+1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 2008 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 44 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 2000-2030 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If 2007 is the sunspot Valley, m, 2007 is forecast to La Nina, the 2008 m +1, it is forecast to El Nino, , for the summer 2008 North-South concussion sustained strong tidal anomalies in the number of days (44 days) , in the Madre cold phase of El Nino period (2000-2030 years) and the sunspot extreme cold damage-prone. 这样, 2008 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 Thus, in 2008 the higher the probability of an influenza outbreak. 2006-2008 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 2006-2008 is a strong El Nino, La Nina and strong mutual conversion is the outbreak of avian flu is crucial. 2007 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 2007-2008 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 。 2007 accompanied by the La Nina phenomenon and the strong sandstorm, the 2007-2008 outbreak of the avian flu bred and increased incidence of . 2007 年 2-6 月为强潮汐时期,预计弱厄尔尼诺将结束,强拉尼娜将发生。 2007 February-June period for the strong tides expected weak El Nino will come to an end, the strong La Nina will occur. 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增多是拉尼娜现象的前兆,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强拉尼娜是流感爆发的前兆 。 Drake Passage of sea ice is more of the La Nina phenomenon omen Madre strong La Nina cold phase of the influenza outbreak of precursor . 2007 年 8 月拉尼娜事件已经发生,预防流感大流行迫在眉睫 。 August 2007 La Nina events have already occurred, the prevention of influenza pandemic imminent . 中国新闻界对流感流行预警升级的报道表明中国科技报道实力的增强。 China influenza pandemic alert the press for the upgrading of the reports indicate that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reports. 中国科技新闻应该走出国门,面向全世界。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hould go out of the country, facing the whole world.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责任编辑:陈国栋。 Editor: Chen Guodong. 流感流行预警升级世卫组织公布三大流感毒株。 AWACS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HO announced three flu strains. 搜狐网。 Sohu network. 2007 年 12 月 22 日 December 22, 2007 0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6:14 Source: China News Network. http://news.sohu.com/20071222/n254235759.shtml Http://news.sohu.com/20071222/n254235759.shtml 2. 2. 世卫称巴基斯坦禽流感不排除人际传播。 WHO said Pakistan does 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avian flu transmitted from person to person. 2007 年 12 月 22 日 December 22, 2007 08:24 中国新闻网。 0824 China News Network. http://news.sina.com.cn/w/2007-12-2...13125122s.shtml Http://news.sina.com.cn/w/2007-12-2...13125122s.shtml 3. 3.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Yang Dong Hung, Yang Xuexiang, Mr Choi. 2004 年 12 月 26 日 December 26, 2004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Indonesi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and global low temperature . 地球物理学进展。 Geophysics progress. 2006 , 21 ( 3 ): 1023-1027 2006, 21 (3): 1023-1027 4. 4. 杨冬红,杨学祥。 Yang Dong Hung, Yang Xuexiang.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Madre during the cold phase of global earthquake and disaster. 西北地震学报。 Journal of the Northwest earthquake. 2006 , 28 ( 1 ): 95-96 2006, 28 (1): 95-96 5. 5. 杨学祥,杨冬红。 Yang Xuexiang, Yang Dong Hung. 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 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 during the cold phase of global disasters such as hurricanes. 海洋预报。 Marine forecasting. 2006 , 23 ( 3 ): 30-35 2006, 23 (3): 30-35 6. 6. 杨冬红,杨学祥。 Yang Dong Hung, Yang Xuexiang.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 World influenza pandemic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沙漠与绿洲气象。 Desert Oasis and weather. 2007 , 1 ( 3 ): 1-8 。 2007, 1 (3): 1-8. 2007 年 8 月 22 日 August 22, 2007 发表,可查网址: http://qxg.com.cn/n/?fc=ndcid=43nid=14661 Published, available on the Web site: http://qxg.com.cn/n/?fc=ndcid=43nid=14661 7. 7.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2004 , 26 ( 3 ) : 151 - 155 Yang Xuexiang. El Nino events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cause. Nature magazine. 2004, 26 (3): 151 155 8. 8. 杨冬红,杨学祥。 Yang Dong Hung, Yang Xuexiang.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Australia and the Antarctic summer sea ice snow three climatic switch. 地球物理学进展。 Geophysics progress. 2007 , 22 ( 5 ): 1680-1685 。 2007, 22 (5): 1680-1685. 9. 9. 杨学祥 . 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已初步形成:流感爆发还会远吗? Yang Xuexiang. Medium intensity of the incident has initially formed La Nina: influenza outbreak be far behind? 2007-09-24 2007-09-24 光明观察 . 学术?新知。 Bright observation. Academic Awakening.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tent_675621.htm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tent_675621.htm __________________ Saving lives is our common goal. Our approaches may differ. I dont have to be always right. No one has to be always wrong. The world has to succeed. You want perspective. I want perspective. We dont have to agree on every thing. If we do. One of us is redundant. http://www.curevents.com/vb/showpost.php?p=850987postcount=219 View Single Post 01-05-2008, 06:54 PM anon.yyz Valued Member 相关链接: http://www.curevents.com/vb/showpost.php?p=850987postcount=219 最近新闻: 研究表明甲型流感的传染期可能比预期长 4 天前 中国:9月11日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信息通报 10 天前 美国一大学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 2000学生患病专家吃惊 12 天前 中国:西安一大学聚集性甲流暴发 近万名学生停课 12 天前 中国多省份发生甲流聚集病例 新疆宁夏现首例疫情 15 天前 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85.html 流感流行预警升级 世卫组织公布三大流感毒株 2007年12月22日0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2008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   如今跨国交通是越来越方便了,它在给人们带来旅行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疾病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面对这种变化趋势,2008年,地球村的村民们需要对疾病进行更有力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只有全球共同行动才能实现。   消息称,对于1890年到2004年天气数据的研究,可以观察到流感大流行年份的六个气候特征。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2008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   而医学家们则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出了同样的警告。从2003年至今,流感大流行的潜在风险越来越高。尤其是禽流感不仅每年出现,在全球还有扩大的趋势。2008年,爆发流感的可能正在迫近。   消息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公布了2007年到2008年针对北半球推荐的三大流感毒株,各国也因此准备了有针对性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这就可能在流感真正到来时,控制住疾病的流行和扩散。 (责任编辑:陈国栋) http://news.sohu.com/20071222/n254235759.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4927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候变化与疫病流行之间的联系
杨学祥 2009-8-29 14:41
气候变化与疫病流行之间的联系 编者按:我们曾提出流感大流行的8大气候特征,认为流感疫情与特殊气候有关。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梅塞德斯帕斯奎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寻找气候变化与疫病流行之间的联系。 俞铮:识气候而知疫情 2009年08月28日 23:22经济观察报。作者:俞铮。凤凰网财经。 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富人,对享乐的喜好显然超过在城邦从政的兴趣除了修建豪华露天浴场群体找乐,他们还热衷夏季举家度假。今天的考古学家、气象学家、流行病学家对此提出了新的解释每年夏天,有钱人大多要到地势高的地方去,真正原因是为了免得疟疾。 气候、环境变化与传染病爆发之间是否相关,科学家一直在试图寻找答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梅塞德斯帕斯奎尔正是其一,长久以来,他努力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寻找气候变化与疫病流行之间的联系。 很多人喜欢复述一个有关亚马逊河热带雨林里蝴蝶的故事,蝴蝶振动了几下翅膀,可能引发几千公里外大陆上的一场飓风。学术界称此为非线性关系。但在自然系统千变万化的非线性关系背后,仍具有某些共性。这正是帕斯奎尔构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以数学方式表达自然界的复杂变化。在气候问题上,他的搭档还包括几位气象学家和流行病学家,这个混搭的团队专门研究气候变化对重大传染病爆发和传播的影响机制。 近20年来最恐怖的疫病流行莫过于1991年在秘鲁大规模发生的霍乱,致死1万多人,致病上百万。通过分析太平洋 上的气象资料,研究人员发现,厄尔尼诺南徊才是秘鲁大霍乱的真正元凶霍乱爆发前,太平洋上曾出现过厄尔尼诺南徊,直接导致洋面水温升高,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霍乱病菌恰好可以附着在浮游生物上。 帕斯奎尔的最新发现则是,东非高地疟疾的发病率随着气温升高而呈现增加态势。一种直观的解释是:温度升高,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大量繁殖,导致传播几率增大。但这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则是海拔较高地区的凉爽环境能抑制疟原虫的活跃度,而气温一旦升高,它们就得以强力繁殖。 新的证据还能在孟加拉国找到。海陆空各领域专家联手的科研团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了孟加拉国霍乱爆发与1万多公里外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变化密切相关。从设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帕斯奎尔得到了几十年来孟加拉国霍乱病例的数据,综合其他机构的详细数据,他们发现,太平洋上厄尔尼诺南徊引起了印度洋季风变化,大量降水使得地势极低的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冲垮了城市排污设施,霍乱病菌随粪便四溢。帕斯奎尔等人甚至精确地计算出,太平洋厄尔尼诺南徊发生9至11个月后,孟加拉国霍乱大爆发。 喝彩声的背后,一些研究人员也指出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以秘鲁为例,如果说1991年霍乱大爆发根源是厄尔尼诺现象,那么在此之前一个多世纪中,厄尔尼诺现象平均每3至7年出现一次,而秘鲁却没有发生过类似规模的疫病大流行。 帕斯奎尔团队中的流行病学家对此解释说,易感人群是传染病大流行的助燃剂。一次霍乱流行过后,许多幸存者体内产生免疫。如果免疫人群数量较大,即便环境变化引发疫病流行的可能性增加,也很难成为现实。而易感人群(非免疫)数量增多,如新生人口或人口流动迁移频繁,受到环境影响时,传染病的传播强度将大大提高。这恰恰再次证明了非线性关系。 当然,就像易感人群数量变化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能影响疫病流行的变量实在太多了。在大自然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中,周期结构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称为复杂周期,或混沌。不过,帕斯奎尔却依然执着地认为:看上去一团糟的数据其实也提供了解真实世界的线索,尽管它们起初看起来并不明显。 无论如何,世界卫生组织的确为这个研究进展感到兴奋,因为这为将来依靠监测气候变化来预报传染病创造了新的可能。以人类现有技术水平,尚无法避免季风引发暴雨而致使洪水泛滥。但假如在环境变化与疫病流行之间找到某种确切的、可量化的关联,就可以对防治疫病的特效药物和其他物质加以准备。 气候变化这个话题,长久以来,总是缠绕在各种数据、理论、证据之中,各说各话。假如真能识气候而知疫情,也算是科学界对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贡献。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090828/1166908.shtml 面对灾害的抉择:亚太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 全球气温变化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20世纪初低温期;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20世纪30-40年代温暖期;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20世纪60-70年代低温期;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20世纪80年代全球迅速变暖;在2004-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应该对应低温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然灾害呈链状相互连接,彼此激发,为人类预防预测灾害提供预兆和信号。 一、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预测 我在2008年3月2日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流感全球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那、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1.地震灾害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则完全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2.台风和飓风灾害 2007年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中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 近60年的数据记录中,飓风的出现存在一个周期性模式。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上一次的飓风高活动期是从1926年到1970年,曾重创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从1970年到1994年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年,新一轮的飓风高活动期开始。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重新进入高活动期。 3.低温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我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的自然结果。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降温的物理机制也很明显。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和飓风的增强,近20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易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5)、1957、(1964)、1969、1972、1976、1977年中国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的冷位相。 4.流感 最近研究表明,流感爆发年有以下8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为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低温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或M+1年;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第8大特征是湖南严重冻害发生后1-4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严重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 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就可将它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但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中的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因此,流感爆发的可能时间就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已经预测的厄尔尼诺年有2008、2011、2015和2018年。 5.干旱与洪涝 强潮汐有11年、18.6年和22年周期,它们与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有专家按此规律推测,2009年和2020年有发生类似1998年大洪水的可能性。周期为18.6年的潮汐变化、构造运动和气象灾害的对应关系也非常明显,它可以说明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所面临的强震和旱涝灾害的可能性。 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月亮赤纬角最大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1931年(长江、淮河特大水灾)、1932年(松花江特大水灾)、1933年(黄河特大水灾)、1951年(辽河特大水灾)、1968年(珠江、闽江、湘江、赣江大洪水)、1969年(新安江、分水江流域及嫩江中游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 从气候的自然条件来说,2006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3-2014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5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这三个时段是流感爆发和南亚强震发生的危险期,应加强预防和监控。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都将造成巨大的灾难【1】。 由此可见,在拉马德雷进入冷相位的时期,不仅仅会导致低温冻害,而且强震、海啸、台风、沙尘暴、流感等也会环环相扣地出现,形成灾害链。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来,全球特大自然灾害频发:   2004年12月26日印尼9级地震和海啸死亡27万人。   2005年8月,世纪飓风卡特里娜登陆路易斯安那海岸,造成美国不能承受之痛:新奥尔良变人间地狱,上千人 死亡,百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超过250亿美元。   2008年1月,中国的百年未遇的大雪灾掀开了这一年自然灾害的序幕;5月2日,500年一遇的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竟然突转方向直袭缅甸人口最稠密、地势低平的伊洛瓦底三角洲,造成了十几万人死亡和失踪;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夺走了至少7万条宝贵的性命,1万8000人下落不明,500万人痛失家园;最后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作为非自然因素的压轴戏落下帷幕。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对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毫无准备,既无事前预测,做好预防预案,又无事后的科学分析和理论解释,悲观的不能预测的不可知论弥漫全球。这是对人类科学水平的巨大讽刺【2】。 二、澳大利亚研究报告:亚太地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 (悉尼法新电)澳洲(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因为人口日益增加及气候变化的缘故,亚太区国家可能会发生夺走百万条人命的世纪大天灾,其中以印尼、菲律宾和中国发生特大天灾的风险最大。 《悉尼先驱晨报》引述一份科学研究报告报道,未来将发生的地震和海啸等天灾,将因为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而变得影响深远。这份由澳洲地球科学局发布的报告指出,分布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中国、印尼和菲律宾的城市可能会发生地震,死亡人数可能高达100万人。印尼和菲律宾也可能发生火山爆发,影响数十万人。低洼国家如孟加拉则可能遭海啸、水灾和飓风蹂躏。这个研究是澳洲和印尼评估人道危机的部分内容。报告说,亚太区每10年可能发生几次足以造成超过一万人死亡的天灾,影响超过100万人的天灾也可能会发生。报告也说,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食物短缺将加剧这些天灾的严重性。地球科学局的科学家辛普森说,这个研究探讨了过去400年的天灾数据,从而预测未来天灾的可能性。 4年前的印度洋大海啸造成近30万人死亡,灾民人数有好几百万。今年5月的缅甸特大风灾也造成近20万人死亡和失踪,灾民有250万人。同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夺走近7万条人命,35万人受伤,累计受灾人数达4500多万【3】。 三、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部分地区面临自然灾害严重威胁 由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处与国际援助合作署委托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一些地区在今后几十年中面临着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干旱、洪水、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其中东南非、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风险最高。 报告列出了容易遭受洪灾、旱灾和热带风暴侵袭的热点地区。洪灾多发地区包括:非洲萨赫勒地区、非洲之角、非洲大湖区、中非和东南非;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中美洲和南美洲西部。旱灾多发地区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南亚,特别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部分地区;东南亚,特别是缅甸、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热带风暴多发地区包括:非洲的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中美洲;孟加拉国、印度多个地区、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报告强调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南亚大部分地区面临着不止一种的自然灾害威胁,而非洲东南部及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同时面临着洪灾和热带风暴带来的多重危害。报告说,粮食援助等快速解决办法必不可少,但这些办法不能解决导致危机的深层原因【4】。 四、日报告称全球自然灾害连年增加且多集中在亚洲 近年来全世界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及受害人数呈上升趋势。位于日本神户的亚洲防灾中心近日汇总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死者多达约2.7万人,其中接近9成集中在亚洲。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该报告就其原因警告称,全球变暖、森林破坏、沙漠化、无秩序的城市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面对灾害,亚洲比其他地区更加脆弱。报告指出,在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中应该加入防灾的观点,需要加强灾害对策。对于日本来说,在防灾方面对亚洲邻国提供援助也将成为一大任务。此报告由该中心根据比利时一家科研机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 据报告,自然灾害的发生从1975年到2006年逐渐增加。1975年发生不足百次,而2006年增加到了457次,受灾人数约为1.35亿人,死者多达约2.7万人。2006年自然灾害受灾人群中,因台风等暴风雨所造成的占50%,其次为洪水(24%)、干旱(23%)、地震(3%)。亚洲在2006年所发生的自然灾害次数中占40%,但受灾人数占89%,死亡人数占59%。2006年在亚洲受灾人数最多的是中国,菲律宾因台风导致700万人受灾,印度和泰国因洪水导致数百万人受灾。 日本因洪水和台风导致约2.6万人受灾,161人死亡。报告分析指出,日本虽因地理条件灾害多发,但因防灾系统和对策都比较完善,所以在灾害来临时损失和伤亡都较小【5】。 五、报告显示:沿海人口增加或为自然灾害加剧主因 美国《时代周刊》9月5日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两周内古斯塔夫飓风使美国遭受了3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有110人丧生。而目前的地球灾害远不止此印度南部的特大洪水让100多万人无家可归;中国西南部遭遇的6.2级地震损毁了超过40万间的房屋。 如今,自然灾难似乎越来越常见,而且许多灾难正用极不友好的方式影响我们。大部分严重破坏由洪水和暴风雨造成,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灾难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最近几年,洪水和暴风雨的数量每年上升7.4%。2000年到2007年间,年均上升率达到8.4%。2007年有1.97亿人受灾,其中的1.64亿人是洪灾的受害者。 看着大西洋海域暴风雨的架势,人们很容易以环保的名义将这些灾难的发生归咎于气候变化。但是,存在着另一个难以言表的事实:我们容易受到灾害的攻击,不仅源于我们怎样生活,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生活在何处。 最近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大规模搬迁到沿海大城市。20世纪30年代,飓风盛行时,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约有15万人,从那时起,人口飞涨,目前达到240万。同样频繁的飓风四处大肆发泄着自己的威风,而要是人类没有这么频繁地流动,这些可能都不会出现。看看我们周围沿海城市人口的增速,查查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部门绘制的图表,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我们说气候改变对暴风雨的强度有影响,但历史留下的天气数据资料并不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而且,无论气候改变有何影响,都比沿海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要小得多。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环境学教授罗杰皮尔克和同事在2008年《自然灾难评论》上发表文章,将1900年到2005年间的所有暴风雨进行了梳理,他们提出,实际上,最坏的飓风在1926年就已出现。 如果这个巨大的迈阿密飓风发生在今天,可能造成1400亿到1570亿美元的损失,卡特里娜飓风是美国最昂贵的飓风,造成的损失约为1000亿美元。皮尔克说:自从1900年以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暴风雨的数量和强度有猛增的趋势,暴风雨本身没有变化。 正在改变的是我们自身进入暴风雨的方式,沿海城市的人口聚集让我们处于巨大的危险中。首先,暴风雨来临之前,因为交通堵塞、瘫痪,人们很难疏散。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们没有提前获得一些风雨即将来临的警告。 其次,即使能够保障每个人得到安全,我们仍然遭到其他损失,每次大的飓风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甚至造成通货膨胀。但是,最严重的是我们使海岸失去保护,每次遭遇极端天气后,我们都会在海边加固堤岸,但现在没有了。卡特里娜飓风之后3年,南路易斯安娜每38分钟就失去一块足球场大的湿地。科罗拉多州自然灾害中心的主任凯瑟琳蒂尔尼说:人类失去了很多天然的保护被印度海啸影响的红树林,被飓风影响的墨西哥湾地区的湿地等,这些都是泥石流的天然屏障。 然而我们能够通过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能发布建筑标准,让建筑更坚固,同时,也要结束易受洪水影响地区保险费持续降低的状况。但是,我们首先要理解,灾难并不仅仅由温室气体产生。蒂尔尼说,人们对于自己居住在何处,怎样设计和建造房屋,消防措施怎样安装等,都缺乏认识。 不过,天气改变日益刻进人们的头脑中,这是可喜的现象,即使天气改变不是灾难发生的主要因素,但也有可能在未来导致更加致命的未知的灾难【6】。 六、从奥巴马的演说中我们学到什么:时刻保持危机感 现在我们都深知,我们身处危机之中。我们的国家在战斗,对手是影响深远的暴力和憎恨;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严重的削弱,原因虽有一些人的贪婪和不负责任,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决策失误,同时也未能做好应对新时代的准备。(《奥巴马宣誓就职演说全文》中的一段2009年1月21日新华网)   罗真如指出,美国尽管建国历史不长,在经济、军事和科技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却一直有很强的危机感。强列的危机感和自省力,首先使得美国能够居安思危,时刻准备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以保持美国的强盛和战略上的优势地位;其次是美国善于吸取教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务实的政策;再次是把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并战胜危机视为英雄壮举。尽管美国的科技实力居全球之冠,但面对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美国同样丝毫没有放松警惕。充满危机感正是美利坚民族的性格。   这种民族自省力从在美国各级媒体报道与中国的显著区别一样可以得到印证。美国的媒体大多喜欢报忧不报喜。凡天灾人祸、战争动乱、政治斗争、工伤死亡等等我们认为的所谓负面新闻,美国各大媒体总喜欢进行详尽的报道。如此报道就是要以报忧来提醒人们居安思危,警戒惕厉,未雨稠缪,从而让未来生活可以变得更加美好。今天,在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演说里,人们又一次看到了美利坚民族的性格:超乎寻常的自省力和时刻充满危机感。   不言而喻,一个不是很喜欢自省也很少意识到危机的民族,难免会陷入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危机之中。世界上势力最强的美国总是不忘提醒自己,美国人的好日子要到头了。他们各个领域里的研究专家经常会发布各类有关未来潜在危机的报告来吓唬自己的同胞,并且非常认真地揣摩研究未来美国可能面临的挑战。即使是极为庄严的新总统宣誓就职演说也反复强调我们身处危机之中。   近30年来,中国总体上来说风平浪静,是近一个半世纪来少有的好日子。于是,社会上有人开始忘乎所以称当今时代是盛世,就是国家的部分高层也曾经一度陷入这样的认识误区。国歌的曾经变更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被选为国歌并写入宪法。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国人认为,再吼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不合时宜,1978年,好好的激荡人心的国歌歌词被改得面目全非,直到1982年才又恢复过来。其实,今天的世界并并非太平世界,对中国而言,这种不太平不仅表现在中国的内部治理上,也表现在中国的世界参与上,中华民族应该学一下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民族,不管在何种时候都不忘进行自省,时刻保持足够的危机感,并把这种危机感化为民族发展和奋进的动力【7】。 七、面对灾害的抉择:刻意隐瞒还是商讨对策? 会做媳妇的两天头瞒,不会做媳妇的两头传。从齐家到治国,封建族长和封建君王无不把瞒天过海和暗度陈仓当做成功统治的基本策略。瞒堵策略掩盖了矛盾,获得了暂时的平安,由于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最后导致全面对抗和突然爆发,直至旧王朝的覆灭和新王朝的诞生。中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瞒堵策略是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列强的主要原因。罗真如关于中美危机意识的对比值得关注。 在中国科学界,关于灾害的预警从未间断,很多正确的意见并未被及时采纳。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于2007年12月3日在巴厘岛召开,14日闭幕。12日,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将开幕,来自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科学家本周齐聚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参加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商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不过,对于主办国印尼来说,这次会议似乎有种关乎生死存亡的意味,因为面对因气候变暖而不断上涨的海水,这个千岛之国岌岌可危,其1.7万多座岛屿中有2000座可能将葬身海底。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些悲观者给未来描绘了这样一幅有些恐怖的画面:如果按现在每年海平面上升0.5厘米的速度计算,到2035年雅加达国际机场将成为一片汪洋;2080年,40万平方公里土地将消失,海浪将拍打位于爪哇岛内陆荷兰殖民统治时期总督府的台阶。爪哇岛上的3个最大城市雅加达、泗水和三宝垄将不复存在,政府很可能把首都迁到东部地势更高的山区 。 中国沿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据2003年数据,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九省区地域辽阔,相互联系密切,面积199.45万平方公里,人口4.46亿,占全国面积的20.78%,人口的34.76%。2002年9省(区)国内生产总值34474.2亿元,占全国的33.67%。被经济界喻为泛珠江三角经济区 。据2004年的数据,中国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区、长三角区、京津环渤海区)的GDP占全中国的38% 。全球变暖导致港口城市遭遇洪灾,中国沿海地区的损失最大。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7年12月4日公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变暖导致港口城市遭遇洪灾的预测报告。报告警告称,一旦发生百年一遇的暴风雨,预计2070年灾民人数将达1.5亿人,这近乎是现在的4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35万亿美元,是现在的10倍多。据日本媒体12月5日报道,报告预测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中国(11万亿美元),其后依次是美国(9万亿美元)、印度(4万亿美元)和日本(3万亿美元)。受灾最严重的城市为美国迈阿密(3.5万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广州等亚洲城市。东京的损失将达1.2万亿美元,位居第八。报告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数据假设2070年全球海平面比目前上升50厘米,并综合OECD调查的城市人口密度等数据,推测出全球约130个主要港口城市的受灾情况。预测结果中,灾民人数最多的是印度加尔各答(1400万人),其次为印度孟买、孟加拉首都达卡等城市 。 我们在2004年就指出,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风暴潮灾害,增大了洪涝威胁,减弱了港口功能,并且引发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等问题,导致了沿海湿地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使按原设计标准建设的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辽东湾、莱州湾和海州湾等岸段就因为海平面的升高而加重了其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盐渍化和洪涝灾害。沿海灾害加剧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经济投资的风险 。 中国不仅是陆地大国,而且是海洋大国。现在世界陆地基本瓜分完毕,海洋已成为资源瓜分的新目标。一个小岛的价值有限,一片领海的资源无限。亚洲群雄在大国的支持下对西太平洋虎视眈眈,北从钓鱼岛,南到南沙群岛,我国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一旦发生领海纠纷,沿海地区必然成为被打击的目标。经济实力集中在沿海城市,会使我国的战略防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目前我国省市一级领导人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经济新秀,缺乏军人的战略眼光。政绩和业绩使短期行为受到青睐,战略布局尚未在其计划和职权范围之内。这将危及中国的国防安全。狡兔尚有三窟,何况人乎?沿海经济是中国柔软的腹部,有头脑的商人和政治家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会有自己明智的选择 。 宏观的研究表明,在潮汐准60年的周期变化幅度上,1977年至1999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迅速变暖;2000年至2030年,处于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将进入低温期;2031年至2060年又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又将迅速变暖。 在潮汐1800年周期变化幅度上,目前正处于变暖的峰期。据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未来300年是气候变暖的高峰时期 。 最近几年,关于海洋灾害的警告不绝于耳。我们关于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和经济风险预警正在被证实 。现在是认真考虑中国人口从沿海向内陆迁移问题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2. 杨学祥。黄河特大凌汛: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灾害频发。2009-01-22 16:56:24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1/22/content_881396.htm 3. 澳大利亚研究报告:亚太地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来源:联合早报 发布时间:2008-12-27 22:32:3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2/214838.html 4. 杨伶。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部分地区面临自然灾害严重威胁。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8-8-25 5:59:47《科学时报》。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8/210363.html 5. 日报告称全球自然灾害连年增加且多集中在亚洲。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9-21 12:7: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9/211227.html 6. 刘霞。报告显示:沿海人口增加或为自然灾害加剧主因。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08-9-8 10:48:3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9/210785.html 7. 罗真如。从奥巴马的演说中我们学到什么 时刻保持危机感。2009年01月24日09:06 来源:红网。 http://star.news.sohu.com/20090124/n261933179.shtml 8. 欧叶。印尼2000岛屿可能被淹 雅加达面临灭顶之灾(图)。2007年12月05日06: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news.sohu.com/20071205/n253802221.shtml 9. 泛珠江三角经济区。2003年10月12日 科技日报。 2004年2月9日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4/02/09/7231.htm 10. 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2004-7-1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5241.html 11. 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经济风险 (2004-2-10).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2004-2/10/878001.htm 12. 杨学祥。全球变暖中国成最大输家:沿海人口的集聚与迁移。 2007-12-7 4:24:00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557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2411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恐会再次光临--澳洲气象局(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7-2 06:45
〔全球气象〕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恐会再次光临--澳洲气象局 2009年 7月 1日 星期三 17:3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路透悉尼7月2日电---澳洲气象局周三称,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恐会再次光临,并上调了澳洲发生旱情和印度雨季进一步减弱的机率.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机率已较两周前明显增加,当时澳洲气象局称,有超过50%的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该局气候分析主管琼斯称,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几周内出现. 对初级商品市场而言,这将会推升小麦价格,助燃价格本已高涨的粗糖.(完) --编译 孙茉莉;审校 程琳 http://cn.reuters.com/article/asiaNews/idCNnCN084011220090701 厄尔尼诺预测中国无语:不作为笼罩中国预测界 杨学祥 最近,国外多家气象部门相继做出了厄尔尼诺事件将要发生的预测,唯独中国气象部门毫无反应,不作为笼罩中国预测界。不做预测是不会出错的,何必多此一举自找麻烦? 据湖南在线 5 月 25 日 讯 今年我省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发生大水大旱的可能性都很大。记者今天从省防办获悉,今年我省雨水集中期在 5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湖南省水文局对全省主要江河近年的汛情水位分析显示,自从拉尼娜现象在 2008 年初为湖南带来冰冻雨雪灾害后, 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自 2008 年 11 月起开始维持新拉尼娜状态,而这次拉尼娜会持续至 2010 年春季 ,对湖南的气候会造成一定影响。综合分析气候背景、天文位相、太阳黑子活动情况等因素,预测今年汛期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降水强度集中,旱涝交替。据省防办分析,今年我省主汛期间将面临四次台风和两次强降雨过程。 5 月下旬中后期、 6 月上旬中后期和中旬前中期将是集中降水期。此外,由于南部海面暖湿气流活动频繁,今年我省极有可能遭遇严重暴雨、台风、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 。 这是在网上唯一一家报道拉尼娜预测的新闻: 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自 2008 年 11 月起开始维持新拉尼娜状态,而这次拉尼娜会持续至 2010 年春季。这一观点是不是中国气象界的主流观点,我们无从知晓,但是从沉默至今的态度已略知一二。中国的新闻记者不敢报道国内厄尔尼诺预测的观点,争相报道国外的厄尔尼诺预测,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从国内气象权威得不到相关信息,只能让国外的气象权威来填补空白。新闻记者不敢涉足国内气象界的学术争论,对于 2007 年的拉尼娜预测也是如此 。从善如流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远不如权威的面子工程,基于错误估计做出的灾害预防究竟有多少可信性,也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自圆其说。 我们在 2008 年 7 月 22 日 指出,厄尔尼诺将敲响流感爆发的警钟:全球正处在大流感预警期。下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就是流感大流行的警报。即将爆发的厄尔尼诺事件将敲响流感大流行的警钟 ! 由于 2007-2008 年的拉尼娜后延到 2009 年 4 月结束,预测中的 2008 年厄尔尼诺也后延至 2009 年。我们在 2008 年初已经估计到后延的可能 。 2009 年 3-4 月是拉尼娜减弱并向厄尔尼诺过渡时期,猪流感的发生绝非偶然。关注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 。 计算表明,当日月在赤道,日月大潮在赤道处形成最大潮汐高潮区,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扁率变大,自转变慢,由于速度增量比不同,大气圈最慢,水圈其次,固体地球第三,所以,大气和海洋相对固体地球向西运动,加强赤道信风和赤道暖流,使太平洋海面东低西高,有利于拉尼娜事件形成;反之,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和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情况正好相反,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这为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提供了新的能源动力,也是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在圣诞节( 12 月 25 日 为圣诞节,太阳在 12 月 21-23 日冬至时直射南回归线, 1 月 3 日 或 4 日为地球近日点,太阳潮最强)附近发生的原因。日长幅值变化的极小值通常位于 1 和 7 月,原因就在于夏至( 6 月 21 日 或 22 日)和冬至( 12 月 21-23 日)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 。 我们在《拉尼娜呈减弱趋势: 3 月 16 日和 26 日海温异常比较》一文中指出, 每年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 72 天)及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 109 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每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 110 天)及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 66 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 目前处于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 72 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的后期,拉尼娜现象开始减弱,并可能在 4 月 7-9 日发生逆转,符合拉尼娜现象持续到春季的大多数预测。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 110 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拉尼娜现象消失快于预期,近期美洲中强地震值得关注。伴随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可能加剧 。 我们在 6 月 3 日 指出,如果年末爆发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和流感爆发将同时进入倒计时 。 据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 CPC )周四表示,今年六月到八月期间厄尔尼诺天气可能卷土重来。其他预测机构也预计厄尔尼诺天气重新出现。 2009 年厄尔尼诺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与东北严重低温冷害、流感爆发相对应。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 我在 2007 年 3 月 1 日 指出,专家学者根据各自的学说和理论对未来作出不同的预测,这是无可厚非的,不可能苛求百分之百的正确。问题是决策机构要倾听不同学说的不同意见,依据形势发展,认定何种预测符合实践,做出正确的决策。现在,科学界和管理界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封建独断横行,一派掌门人以一言堂为荣,以独霸研究项目为利,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缺乏讨论、研究、检验的研究过程和坦诚相见、勇于认错的科学素质。一旦失误,损失惨重。科学的正确态度是尊重事实,接受科学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继续发扬,错误的检讨原因。在许多重大科学问题上的争论无果而终,是中国创新科学无法生存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和学术权威有责任认定事实,总结经验教训 。 参考文献 1. 朱玉文,李登宇,丁国荣。主汛期或有 4 次台风 2 场暴雨 湖南防汛形势严峻。 2009-05-26 09:20:03 湖南在线。 http://cj.voc.com.cn/article/200905/200905260920035052.html 2. 杨学祥 . 2007 年拉尼娜预测回顾:大兴科学观点的讨论之风 . 2007-10-27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931.htm 3. 2007 年拉尼娜预测回顾:大兴科学观点的讨论之风 . 2007 年 10 月 27 日 ( 气象港 *20071027*wz154* 杨学祥 * 原创 ) http://qxg.com.cn/n/?cid=4nid=15682fc=nd 4. 杨学祥,杨冬红 . 厄尔尼诺将敲响流感爆发的警钟:全球正处在大流感预警期 . 发表于 2008-7-22 15:51:0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973 5.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 6. 杨学祥 . 2008 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 刊发时间: 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7. 杨学祥 .  盘点 2007 年强潮汐预警:干旱、拉尼娜、地震、严寒、流感 . 2008-01-03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3/content_718587.htm 8.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9.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的警报已经拉响 . 发表于 2009-4-4 7:04 :5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283 10. 杨学祥 . 拉尼娜天气将不会恢复:厄尔尼诺出现不可逆转 . 发表于 2009-4-17 6:27:0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6565 11. 杨学祥,杨冬红 . 拉尼娜呈减弱趋势: 3 月 16 日 和 26 日海温异常比较 . 发表于 2009-3-27 5:55:5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2731 12. 杨学祥,杨冬红 . 拉尼娜将迅速减弱: 2009 年 3 月 23 日 和 30 日海温异常比较 . 发表于 2009-3-31 6:05:5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3498 13. 杨学祥 . 拉尼娜结束: 2009 年 3 月 30 日 和 4 月 6 日 海温异常比较 . 发表于 2009-4-7 5:43 :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734 14.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的警报已经拉响 . 发表于 2009-4-4 7:04 :5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283 15. 杨学祥 . 拉尼娜现象持续到 4 月 7 日 的预测得到证实 . 发表于 2009-4-8 5:13 :25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933 16. 杨学祥,杨冬红 . 加拉帕戈斯群岛火山喷发敲响厄尔尼诺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4-13 12:06:1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5898 17. 杨学祥 . 猪流感敲响了警钟:下一次厄尔尼诺与世界流感爆发 . 发表于 2009-4-25 7:01:1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052 18. 杨学祥。厄尔尼诺和流感爆发进入倒计时。发表于 2009-6-3 12:26:1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5830 19. 杨学祥 .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 发表于 2009-5-15 7:20:23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20.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21. 杨学祥。灾害警报: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称厄尔尼诺可能形成。发表于 2009-6-5 11:09:0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233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7339 本文关键词: 问责 厄尔尼诺 预测 检验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流感大流行预测得到证实
杨学祥 2009-6-27 11:07
2009年流感大流行预测得到证实 摘要:根据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我们预测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事实上,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9年6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我们也预测到这种后延的可能性。 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非常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2000-2035年中,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的2008、2019、2030年,太阳黑子极大值的2012、2023、2034年都是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年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预防这些年份的流感爆发(见表1)。 function CheckFileExt(fileName){var fileExt = fileName.substr(fileName.lastIndexOf (".")+1, fileName.length-1);if (fileExt.toUpperCase() != "JPG" & fileExt.toUpperCase() != "JPEG" & fileExt.toUpperCase() != "GIF" & fileExt.toUpperCase() != "BMP" & fileExt.toUpperCase() != "DOC" & fileExt.toUpperCase() != "" & fileExt.toUpperCase() != "" ){alert("只能上传 JPG JPEG GIF BMP DOC 格式文件.");return false;}return true;} 在2006年,我们根据1890-2004年的综合数据,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一特征。现在,至少在20世纪50-70年代,我们发现了禽流感爆发与沙尘暴高峰的一一对应关系。1900年和1977年的流感爆发,因为偏离标准较远,因而也较弱 。 厄尔尼诺事件是多因素成因,综合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2007-2008、2011、2015、2018-2019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05-2007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 。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如果2007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2006-200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2008年则是m+1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08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44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2000-2030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2008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2006-2008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2007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2007-2008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 。 综合分析表明,流感大流行具有周期和亚周期的复杂性。根据近百年的资料分析,首先,流感大流行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具有约50年的周期变化,受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变周期的控制。到目前为止已发生了两个完整的周期:1889-1919年和1957-1977年,第三个周期2009-2029年刚刚开始。 其次,在每个流感大流行周期中,流感大流行又受到太阳黑子极值的控制,具有9-11年的变化亚周期。在1889-1919年周期中,发生了1889-1890年、1900年(条件较弱,爆发程度也较弱)、1918-1919年(条件最强,爆发程度也最强)三次亚周期爆发;在1957-1977年周期中,发生了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条件较弱,爆发程度也较弱)三次爆发。 根据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我们预测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事实上,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9年6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我们也预测到这种后延的可能性 。 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非常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2000-2035年中,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的2008、2019、2030年,太阳黑子极大值的2012、2023、2034年都是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年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预防这些年份的流感爆发。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娜、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面对日益增大的全球灾害,准确的长期气候预报意义重大 。 表1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杨冬红,杨学祥) 时 期 1890-1924 1925- 1946年 1947-1976 1977- 1999年 2000 -2030 拉马德雷PDO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流感大流行周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亚周期及相关条件 第一亚周期 (1888)-1889 1957-1958 2009 2012? 第二亚周期 1899-1900 1968-1969 2019? 2023? 第三亚周期 1918-1919 (1976)-1977 2030? 2034? 太阳黑子 1889谷年 1901谷年 1917峰年 1957峰年 1968峰年 1976谷年 2008 2012? 2019? 东北冷夏年 o 和低温冷害年* 1888 o 1902 o 1918 o 1957 o * 1969 o * 1976 o * 2008? 2012? 2019? 根据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我们预测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事实上,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9年6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我们也预测到这种后延的可能性。 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非常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2000-2035年中,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的2008、2019、2030年,太阳黑子极大值的2012、2023、2034年都是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年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预防这些年份的流感爆发(见表1) 。 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6月2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全球甲型H1N1流感病例达59814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统计数字还显示,甲型流感造成的死亡病例已升至263例。 世界卫生组织于本月11日召开紧急专家会议,决定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的第六级,意味着宣布甲流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 。 2009年流感世界大流行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正在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2.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3. 林振山, 赵佩章, 赵文桐.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6): 732-738 4.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世界地质, 2004, 23(4): 407-410. 5.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6. 杨冬红, 杨学祥.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2009-05-15 光明网-光明观察.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5/15/content_921510.htm 9. 杨学祥. 2007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 2007-09-03 15:38:00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03/content_664962.htm 10.杨学祥.盘点2007年强潮汐预警:干旱、拉尼娜、地震、严寒、流感. 2008-01-03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3/content_718587.htm 11.杨学祥. 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已初步形成:流感爆发还会远吗? 2007-09-24 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24/content_675621.htm 12.杨学祥,杨冬红。流感流行预警升级:明年可能发生大流感。2007-12-24 光明网-光明观察。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24/content_714792.htm 13.杨学祥.2008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14.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15.杨学祥,杨冬红. 厄尔尼诺将敲响流感爆发的警钟:全球正处在大流感预警期. 发表于2008-7-2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973 16.杨冬红,杨学祥.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发表于 2009-6-26 16:05:1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0426 17.杨学祥,杨冬红. 流感流行具有周期性但间隔并非日益变短. 发表于 2009-6-25 2:33:48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0114 18.世卫宣布全球感染甲型流感患者近6万人 263人死。2009-06-27 6:45出处:龙广在线。原始出处:中新网。 http://www.hljradio.com/radionews/ztshow.php?id=26240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6319 次阅读|6 个评论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杨学祥 2009-6-26 16:05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杨冬红, 杨学祥 ) 时 期 1890-1924 1925- 1946年 1947-1976 1977- 1999年 2000 -2030 拉马德雷PDO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流感大流行周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亚周期及相关条件 第一亚周期 (1888)-1889 1957-1958 2009 2012? 第二亚周期 1899-1900 1968-1969 2019? 2023? 第三亚周期 1918-1919 (1976)-1977 2030? 2034? 太阳黑子 1889谷年 1901谷年 1917峰年 1957峰年 1968峰年 1976谷年 2008? 2012? 2019? 东北冷夏年 o 和低温冷害年* 1888 o 1902 o 1918 o 1957 o * 1969 o * 1976 o * 2008? 2012? 2019?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2.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3. 杨冬红, 杨学祥.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5.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 杨学祥.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2009-05-15 光明网-光明观察.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5/15/content_921510.htm 7. 杨学祥,杨冬红. 流感流行具有周期性但间隔并非日益变短. 发表于 2009-6-25 2:33:48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0114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7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流感流行具有周期性但间隔并非日益变短
杨学祥 2009-6-25 02:33
流感流行具有周期性但间隔并非日益变短 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教授邱仁宗最近指出,政府官员和老百姓都要意识到流感流行是周期性的,周期可能越来越短,所以我们要做好常规化准备。规划资金、人员上都有这种准备。 1918 年西班牙流感,就是 H1N1 亚型,当时估计造成世界范围内大约 40% 人口患病,全球 4000-5000 万人死亡。但过了半个世纪,才出现 1957 年的亚洲流感,是 H2N2 亚型,死亡人数 200 万。 1968 年香港流感, H3N2 亚型,死亡人数估计 100 万。 1997 年出现 H5N1 禽流感病毒。 2002-2003 年 SARS 传播全世界 32 个国家和地区,感染 8069 人,死亡 775 人。 SARS 病毒不是流感病毒,但很奇怪,突然来了又突然走了。 2003-2009 年据 WHO 统计,全世界共报告实验室确认人禽 H5N1 型流感死亡 254 例,病死率达 62.56% ,幸运的是没有在人与人之间确立有效而持续的传播能力。但也很难说有一天是否会在人类间传播。 2009 年 3 月开始流行甲型 H1N1 ,三个多月传播到了 88 个国家,病例 39620 例,死亡 167 人,已形成流感大流行 。 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确实有周期性,但周期并非越来越短。问题出在流感流行具有周期和亚周期的复杂性。以上面举出的实例而言, 1918 年西班牙流感和 1957 年亚洲流感相差约 50 年, 1957 年亚洲流感和 1968 年香港流感相差 11 年, 1968 年香港流感和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相差 41 年。粗看起来周期性变化太大,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我们需要更多数据来研究其变化规律。 1. 流感爆发的历史概况 据杨海等人研究,马流感( EI ): H 1 N 1 和 H 2 N 2 多见, 1890 年、 1900 年两次世界流行均为 EI 所致(第一次和第二次流感大流行)。我国和前苏联 1974-1977 年(第六次世界流行)在远东地区爆发的俄罗斯流感即与此有关( EII ),在马属动物间流行后相继在人间发生相同亚性感染。猪流感( SI ):常以 H 1 N 1 多见, 1914-1918 首发于美国的西班牙流感即为 SI 所致(第三次世界流行),数百万头猪发病,数千头死亡,随后 1918 年 2 月于堪萨斯地区人群爆发, 4 月随同盟军远征军传播至法国, 5 月传至西班牙、非洲、俄罗斯、中国, 1919 年传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历时一年,为最严重的世界流行。禽流感( AI ): 1878 年意大利首发报告, 1959 年苏格兰鸡中首先发现 H 5 N 1 ,此后多次爆发。 1997 年 5-12 月,香港出现禽流感人感染 18 例, 6 例死亡 。 1957-1958 年爆发亚洲型流感(第四次世界流行)、 1968-1969 年爆发香港型流感(第五次世界流行)。 表 1 世界历次流行亚型和首发地统计表 年 限 亚 型 名 称 首发地区 1890- H 2 N 2 EI 英格兰 1900- H 3 N 8 EI 英国 1918- H 1 N 1 SI 西班牙流感 美国 1957- H 2 N 2 亚洲流感 贵州 1968- H 3 N 2 香港流感 香港 1977- 新 H 1 N 1 EII 俄罗斯 1997- H 5 N 1 Al 香港 1999- H 9 N 2 Al 中国 2004- H 5 N 1 Al 越南 最新的发现表明, 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病毒,比其它人类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的关系更密切 。现在把人畜共患流感都称为禽流感,哺乳动物是禽类与人类的中间链条,病毒演化需要一个较长的气候突变过程。 2. 全球性流行性感冒与太阳黑子的关系 前人最早的统计研究表明,流感与太阳活动峰年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流感世界大流行不仅发生在太阳活动最强时期,而且也发生在太阳活动最弱时期。 1889-1890 年流行性感冒第一次全世界大流行是在太阳黑子活动低值期( 1889 年为 6.3 ; 1890 年为 7.1 ), 1900 年流感流行也是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低值期( 1900 年为 9.5 , 1901 年为 2.7 ), 1918-1919 年西班牙流感即流行性感冒第二次全世界大流行为太阳黑子活动次高值期( 1917 年为 103.9 ; 1918 年为 80.6 ; 1919 年为 63.6 ), 1957-1958 年亚洲流感为太阳黑子活动最高值期( 1957 年为 190.2 ; 1958 年为 184.8 ), 1968-1969 年香港流感为太阳黑子活动最高值期( 1968 年为 105.9 ; 1969 年为 105.5 ), 1977 年俄罗斯流感为太阳黑子活动次低值期( 1976 年为 12.6 ; 1977 年为 27.5 ) 。 太阳活动对流感爆发的影响人们早就发现。在太阳黑子谷年,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这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滋生和繁殖(旧病毒复发);在太阳黑子峰年,太阳活动增强,辐射出的紫外线增加,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基因变异(新病毒产生)。这是流感大流行一定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的原因。由于在太阳黑子峰年爆发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病毒基因变异,所以强度大,危害重,如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和 1968-1969 年;由于太阳黑子谷年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旧病毒复发,所以强度小,危害轻,如 1900 年和 1977 年。这是后两次流感大流行被人们忽略的原因。 3. 全球性流行性感冒与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低温冷害的关系 拉马德雷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 暖位相 和 冷位相 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 拉马德雷 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89-1924 年为 拉马德雷冷位相 时期, 1925-1945 年为 拉马德雷暖位相 时期, 1946-1976 年为 拉马德雷冷位相 时期, 1977-1999 年 拉马德雷暖位相 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据魏松林的研究, 1888 、 1902 、 1918 、 1957 、 1969 、 1976 年是中国东北冷夏年 ,其当年或前后一年内爆发了流感大流行( 1900 年流感爆发与冷夏年相距 2 年,因而强度较弱) 。 1957 、 1969 、 1976 年是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间间隔 30 年左右的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18 年到 1957 年相隔 39 年,这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周期变化大致相当。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气候低温期,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全球气候温暖期。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周期为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在 56 摄氏度 下加热 30 分钟、 60 摄氏度 下加热 10 分钟, 65 70 摄氏度 下加热数分钟,流感病毒即丧失活性。直射阳光下 4048 小时也可杀死该病毒,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紫外线直射可依次破坏其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但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 1 年以上。由此看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低温是禽流感群发在其中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自 1977 年以来,禽流感没有大爆发的原因。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 1957 、 1969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4. 全球性流行性感冒、拉尼娜现象、沙尘暴之间的关系 流感大流行在人类间爆发之前,都有一个在动物间长期流行的阶段。这一阶段与中等强度以上拉尼娜现象和强沙尘暴有一一对应关系,春季是沙尘暴高发季节,与禽流感高发季节(冬、春)正好呼应(见图 1 ,引自文献 )。 据康杜娟和王会军的研究,沙尘暴在 1954-1956 年、 1964-1967 年和 1974-1976 年出现三个高峰期 ,与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三次禽流感爆发一一对应,而 1954-1956 年、 1964 年、 1967-1968 年、 1975-1976 年都发生了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与沙尘暴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共同形成与禽流感爆发的一一对应前兆。此种拉尼娜之后的厄尔尼诺事件是禽流感爆发年。 图 1 北京 1954-1999 年沙尘暴天气日数的年际变化 1. 沙尘天气; 2. 沙尘暴; 3. 扬沙; 4. 浮尘 据最新报道,沙尘暴对人类直接的侵害已经超过了它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对大型传染性疾患的传播,它已从推波助澜、助纣为虐升级为大打出手的急先锋了。最生动的例证就是口蹄疫在英国的登陆。沙尘暴使非洲北部沙漠里的口蹄疫病毒会在一周内浩浩荡荡地跨越大西洋,稳稳当当地落在英国的牛栏里,并在半月内横扫欧洲,致使数百万头牛被宰杀、焚烧、掩埋。在 1/4 茶匙的尘埃中能携带几百万甚至几亿个微生物,就连成群蚱蜢都能在尘云穿越大西洋的过程中存活下来 。在非禽流感疫区和非候鸟迁徙路线地区发生的人感染禽流感事件,可以由沙尘暴的远距离传播来解释。 康杜娟和王会军的文章揭示:在沙尘活动频繁年代 (1956~1970) 和稀少年代 (1985~1999) 冬、春季的气候和大气环流有显著差别 。 1956-197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47-1976 ), 1985-1999 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77-1999 )。沙尘暴与禽流感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即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频繁爆发,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逐渐减弱。强沙尘暴时期可以作为禽流感爆发的更准确的前兆。 2007 年可能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 2007-2008 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5. 综合分析与结论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第 7 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一特征。现在,至少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们发现了禽流感爆发与沙尘暴高峰的一一对应关系。 1900 年的流感爆发,因为偏离标准较远,因而也较弱 。 厄尔尼诺事件是多因素成因,综合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2007-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 2005-2007 年、 2013-2014 年、 2016-2017 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 。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如果 2007 年是太阳黑子谷年 m , 2006-200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8 年则是 m+1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2008 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 44 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 2000-2030 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 2008 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 2006-2008 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 2007 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 2007-2008 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 。 综合分析表明,流感大流行具有周期和亚周期的复杂性。根据近百年的资料分析,首先,流感大流行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具有约 50 年的周期变化,受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变周期的控制。到目前为止已发生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89-1919 年和 1957-1977 年,第三个周期 2009-2029 年刚刚开始。 其次,在每个流感大流行周期中,流感大流行又受到太阳黑子极值的控制,具有 9-11 年的变化亚周期。在 1889-1919 年周期中,发生了 1889-1890 年、 1900 年(条件较弱,爆发程度也较弱)、 1918-1919 年(条件最强,爆发程度也最强)三次亚周期爆发;在 1957-1977 年周期中,发生了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条件较弱,爆发程度也较弱)三次爆发。 根据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我们预测 2007 年发生拉尼娜事件、 2008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事实上, 2007 年发生拉尼娜事件、 2009 年 6 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我们也预测到这种后延的可能性 。 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非常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2000-2035 年中,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的 2008 、 2019 、 2030 年,太阳黑子极大值的 2012 、 2023 、 2034 年都是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年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预防这些年份的流感爆发。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娜、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面对日益增大的全球灾害,准确的 长期气候预报意义重大 。 参考文献 1. 邱仁宗。专家指出流感流行具周期性且间隔日益变短。 2009 年 06 月 24 日 09:50 新浪健康。 http://news.sina.com.cn/h/2009-06-24/095018083916.shtml 2. 杨海 , 范来福 , 刘继锋 . 禽流感和流感的关系、起源、变异和对策 . 职业与健康 . 2004, 20 ( 10 ) : 87-89 3. 于恩庶,徐秉锟,主编。中国人兽共患病学 。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 1988 。 233 。 4. Terrence M. Tumpey, Christopher F. Basler, Patricia V. Aguilar ,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1918 Spanish Influenza Pandemic Virus , Science . 2005, 310: 77 80 5.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6. 魏松林 . 厄尔尼诺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 . 自然灾害学报 . 2001, 10(3): 79-86. 7. 周立宏,刘新安,周育慧。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年的环流特征及预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 , 32 ( 1 ): 22-25 8. 杨学祥 , 杨冬红 , 安刚 , 沈柏竹 . 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05, 35 ( sup1 ) : 137-140 9. 康杜娟 . 王会军 . 中国北方沙尘暴气候形势的年代际变化 。 中国科学 D 辑, 2005, 35 (11): 1096-1102 10. 杨素梅。科学家研究称沙尘暴是传染性疾患传播的罪魁 。 2006 年 05 月 13 日 15:24 北京科技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6-05-13/1524936036.shtml 11.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 12. 林振山 , 赵佩章 , 赵文桐 .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1999, 42 ( 6 ) : 732 - 738 13.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世界地质 , 2004, 23(4): 407-410. 14.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 2004 , 26 ( 3 ) : 151 - 155 15. 杨冬红 , 杨学祥 . 拉马德雷 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28 ( 1 ): 95-96 16.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17.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18. 杨学祥 .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 2009-05-15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5/15/content_921510.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8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暂不提高(转载)
杨学祥 2009-5-21 07:49
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暂不提高   据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世界卫生组织19日表示将维持目前5级的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并呼吁发展中国家做好防疫工作。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19日说,虽然日本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急剧增多,但大多数病例是在学校里通过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家人之间的密切接触感染的,因此目前世卫组织的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仍为5级,暂无提升至6级的计划。   至于什么情况下才会把警告级别提升至6级,即宣布流感大流行的到来,陈冯富珍说,目前的流感大流行警告制度主要考虑的是病毒传播的地理范围,而不考虑病毒的毒性和致死率。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官员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一些官员认为流感大流行不但要反映病毒扩散的地理范围,也应反映病毒的毒性和致死率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临床表现与死亡率高的H5N1禽流感病毒情况完全不同,到目前为止除墨西哥外确诊的病例大多数病情较轻。   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18日向世卫组织提议,应该修改流感大流行升至6级的标准,除了考虑流感病毒的传播范围,还应该将病毒的致命性考虑在内。   世卫组织一旦宣布全球流感大流行,势必会引发各国民众恐慌,世界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因此,世卫组织在决定提升警告级别前一定要深思。   日本滋贺县20日宣布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日本国内的流感疫情首次扩散到大阪府和兵库县以外的地区。由于甲型H1N1流感在日本快速蔓延,日本媒体19日纷纷发表社论呼吁国民冷静应对。   墨西哥卫生部19日证实,墨全国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已上升至3734例,其中死亡病例上升至74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甲型H1N1流感确诊和疑似病例数量达到5469例,其中包括6例死亡病例。由于有流感症状的学生人数继续增加,纽约市18日又关闭部分学校,使得因担心流感疫情扩大而暂时关闭的学校达到17所。   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卫生官员19日说,甲型H1N1流感在多伦多已演变成以社区传播为主,新确诊的病例中90%为本地感染。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090521/lnrb190030.html 编辑: 肖刚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猪流感值得注意但不必恐慌
dyjin 2009-5-3 12:27
有人问手足口病的流行是否会象2003年SARS一样,对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我认为两者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尽管仍可能有重大的科学问题有待发现,但EV71是已知病原,手足口病可防可治,虽值得重视但不必恐慌。又有人问最近墨西哥及美国出现的猪流感是否会演变成世界大流行,造成类似SARS或禽流感一样的影响,我的答案仍然是,猪流感值得注意但不必恐慌。 事实上,虽然近年对禽流感的关注超过了猪流感,但猪长期被认为是流感病毒的重要宿主。猪既可被人流感病毒也可被禽流感病毒感染,一旦发生混合感染,就有可能出现基因重配也就是所谓的洗牌,从而造就能够感染人的新病毒。1918年西班牙流感在全世界流行,估计有两千万到五千万人丧生。近年已经从常年结冰的阿拉斯加冻土下的1918年流感死者身上取得病毒核酸,重建成1918年的H1N1病毒,也就是当年的罪魁祸首。经过基因比对,认为与禽流感病毒较相似,因此有可能直接来自禽类。然而,此病毒与H1N1猪流感也很象,最近还发现它可直接感染猪。因此,1918毒株究竟直接来自禽类还是经过猪或其他哺乳类中间宿主,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应当说,无论是禽流感还是猪流感,都应重视都应深入研究。 目前在墨西哥和美国出现的猪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案例,就已知的情况看来,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是在青壮年而不是老幼人群中高发,这与1918病毒有几分相似。第二是在多个社区有暴发迹象,很有必要采取严防严控措施,遏止其蔓延。第三是报告的案例数递增而且增加较快而人数较多。美国从2005年12月到2009年2月,只收到12例人类猪流感报告;但过去两月就有7例。最后,此次暴发出现的时间不是在冬季即季节性流感的发生期。 有专家对媒体发言,表示猪流感已经变种,从猪传人变为人传人。对此我有不同意见。猪流感与禽流感向来有所不同,能够人传人的猪流感过去也发生过,例如1976年美国新泽西兵营的猪流感暴发。中国内地郭元吉教授以及已故朱既明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就关注人类猪流感和猪群人流感的问题,说明中外学术界对猪流感在人类暴发的可能性一直没有掉以轻心。 根据WHO通报,截止到2009年4月23日,墨西哥三个城市分别有854、24和4例流感样症状的病例报告,各有59、3和0例死亡。美国有7例猪流感确诊案例,其中加州5例德州两例,另有9个疑似病例。加拿大对18个墨西哥病例进行了实验室确诊,其中12个确诊病例的H1N1病毒与美国的病毒高度相似,几乎完全相同。截止到5月2日,全世界确诊的人类猪流感病例658例,其中墨西哥397例死亡16例,美国160例死亡1例。 由于墨西哥早期留置的病人只有流感样症状,多数并未经实验室检验,是否为猪流感仍有待确定。未经实验室检验,一般分不出人流感、猪流感还是禽流感,因此墨西哥受猪流感感染的人数究竟远多于或远少于报告数,早期还不好确定。美国确诊病例的症状都比较轻,只有一例死亡。墨西哥出现的死亡案例究竟是否为猪流感,死亡原因是否与救治不及时或不适当有关,都仍有待调查确定。根据新的资料,媒体报道的墨西哥大批猪流感死亡病例,其中确有一些找到其他病原或找不到猪流感病毒。墨西哥出现较多的猪流感死亡病例,确实也与就医不及时及医疗条件较差等有关。根据目前情况判断,墨西哥一定有大批未就医或已痊愈但症状较轻微的猪流感患者,死亡个案只是冰山一角。 必须指出,猪流感可以人传人是过去已知的事实,早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并不值得惊奇。这一点与一般不能轻易人传人的禽流感明显不同。此外,根据美国CDC的报告,过去在美国也出现过类似规模的人类猪流感暴发。例如,1976年在新泽西士兵中暴发的H1N1猪流感就有200多例,并造成一人死亡,但该猪流感病毒在大约一个月后销声匿迹。因此目前墨西哥出现的猪流感暴发,在规模上也不算特别严重,经过努力仍有可能得到完全控制。虽然此次猪流感目前扩散的势头还很猛,但它在一定时间后自然减退甚至消失的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存在。毕竟我们对流感毒力、传播和世界大流行的规律仍然没有全部掌握,盲目乐观不可取,但也没有理由过于悲观。我们应作最坏的打算,但向最好的方向努力。 综上所述,猪流感病毒的人类感染,情况基本上没有超出过去已知的范围。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即将发生猪流感的世界大流行,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此次猪流感人类感染的症状特别严重或传播特别快。因此,加强监控加强研究掌握情况都十分必要,但不必惊慌更不应反应过度。猪流感的人类感染,不太可能发展为类似SARS的重大卫生防疫事件。我们应当常备不懈,但大惊小怪甚至杞人忧天则大可不必。 此次猪流感的名称很多,包括猪流感、人类猪流感、甲型流感H1N1、新流感、北美流感、墨西哥流感等等。有官员甚至断言人有病,猪没病。究竟怎么叫,我认为还是人类猪流感(human influenza of swine origin)的名称比较贴切。关于此病毒的来源,根据4月26、27日CDC发表的各节段基因序列,其为猪流感病毒应确凿无疑。其8个节段全部都在猪流感病毒中发现过,可能还能追溯到美洲猪群中过去出现过的暴发。此病毒确为基因重配株,其部分基因来源于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北美猪流感病毒及亚非猪流感病毒。下面我再略为详细地说明。 前面已介绍过,1918年人类出现的西班牙流感H1N1世界大流行,与当时猪群中出现的H1N1病毒很象,究竟是人传猪或猪传人,无法定论。从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但在人群中,从1957到1977年H1N1并不占主导地位,可以说几乎绝迹。取而代之并引起1957和1968两次世界大流行的毒株分别是H2N2和H3N2病毒。经过在人群中近70年及在猪群中近90年的进化,两病毒已很不相同,人群中已普遍不存在对猪H1N1病毒的免疫力。因此,此次H1N1猪流感的人类感染,既可以人传人,而人群中也没有完全的免疫力,有可能造成世界大流行。但是否确实造成大流行,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包括人群中因感染其他流感病毒而获得的交叉免疫力、病毒持续高效人传人的能力、人类的严防严控措施等。预测归预测,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专家敢于断定,今冬占主导地位的流感毒株是猪H1N1还是人类原有的H3N2和H1N1,或者是三者并存。因此,针对猪H1N1的疫苗应当加快准备,以便随时可以大量生产,但是否大量生产或与人H1N1与H3N2疫苗同时生产,仍需通盘考虑。我个人认为,猪H1N1毒株迅速并完全取代人H1N1和H3N2流行株的可能性并不大。 由于猪H1N1和人H1N1同祖,虽然目前两组病毒已很不相同,而且人类H1N1的感染或疫苗已不能保护人类免受猪H1N1的感染,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对人类H1N1病毒的免疫,可能减轻人类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及死亡率。Palese院士就指出,即使是1918的凶险病毒重现,人类也已有免疫力。还有人推论,年长者可能有因1976年疫苗而获得的针对猪流感H1N1的残存免疫力,使他们免受攻击或免于出现重症,是否确实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历史上,1976年美国福特总统曾听从专家意见,根据新泽西兵营出现猪流感暴发的疫情,决定在全美数千万人中广泛接种猪流感疫苗,耗费1.4亿美元。当时的判断也是,猪流感可以人传人而人群中一般也没有免疫力,因此可能出现世界大流行。后来因为接种猪流感疫苗后出现比接种其他流感疫苗比例高7倍的约500例Guillain-Barr 综合征(一种外周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病,腿部首先出现麻痹),而且猪流感没有来而季节性流感照样来,所以猪流感疫苗接种计划被迫终止,而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则恢复。CDC主任也因此去职。今天我们再次面临重要的抉择,到底要不要大量生产猪流感疫苗,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我认为,充分准备制造猪流感疫苗是必要的,但完全摒弃人H1N1和H3N2季节性流感疫苗则不可取。 此次人类猪流感H1N1的毒株具体是怎么进化而来的呢?从1918到1997年,尽管人类中已有H2N2和H3N2两次世界大流行,猪中主要的还是H1N1病毒。直至1997年发现,猪群中流行的来自1918病毒的典型H1N1毒株的主导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一种新的猪禽人三重重配株逐渐与H1N1典型毒株并存。新的重配株的NP、M和NS基因来自猪H1N1典型毒株,PB2和PA基因来自禽流感毒株,而HA、NA基因来自人流感H3N2毒株。目前的人类猪流感H1N1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配形成,其HA基因来自猪H1N1典型毒株,而其他基因则来自前述猪禽人三重重配株,还有些基因与欧、亚、非洲出现过的猪流感基因有些相似,说明猪间流感病毒的传播和基因重配重组可能要比我们过去所知道的更为广泛。由此可见,加强对人流感和动物流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十分必要,是人类在流感大流行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关于此毒株是否比较温和,从目前情况看来,它确实不比普通季节性流感毒株更凶恶,与SARS或人类禽流感不可同日而语。有人认为经过在人体中的传代,病毒会越变越强。又有人认为1918年大流行有两波,第一波症状普遍较轻,而第二波才更为凶险。我在回答南方周末记者黄永明时已解释,病毒在人体或细胞传代后毒力不一定增强,相反传代后经常是传播能力增强而毒力减弱。病毒在传代后毒力减弱的原理,已被应用于小儿麻痹及麻疹等疫苗的创制。而1918年大流行在第二波时出现较多重症病人,可能是与继发细菌感染有关,没有证据表明一定是流感病毒的毒力增强。事实上,目前所见的病例无论在墨西哥、美国或其他地区,症状都较轻;而暴发初期墨西哥出现较多重症及死亡病例。有人认为,该病毒的毒力已经并正在减弱。是否确实如此,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查明。 我想再次重申,人类猪流感值得注意但不必恐慌。正如我对黄永明所谈,我个人的观点是:首先,此次的猪流感H1N1毒株未必成为优势流行株。第二,即使猪流感H1N1毒株成为优势流行株,如果其毒力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相差无几,引起的症状普遍轻微,那么采用对付季节性流感的办法就可以对付。第三,如果猪流感毒株成为优势流行株,其毒力也较强,出现大批重症病例甚至死亡,采用严防严控、合理使用抗流感药、立即大量生产疫苗等方法也完全可以应付。事实上,现有资料已表明,此病毒可以在鸡胚中大量增殖,因此制备灭活疫苗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目前考虑的主要是大量生产此疫苗的必要性以及与其它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关系等问题。 根据CDC提供的资料,2003-2004年度流感季节全美有153名18岁以下少儿死于季节性流感,另估计有51,000 (7,000至72,000)人直接间接死于季节性流感。估计全球每年因季节性流感直接间接造成的死亡(excess deaths)有25万至50万。季节性流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但我们并不恐慌。人类猪流感与季节性流感的程度相近或更为轻微。因此,我们更没有必要恐慌。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流感大流行预警:2008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重发)
杨学祥 2009-4-29 17:39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 year 流感大流行预警:2008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 发表人: yxx119 发表时间: 2008年1月27日14点57分 来源: View Single Post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 year 流感大流行预警:2008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 saw this at PFI, credit: Rickk. This is a scientific forum quoting China TV story about the 6 climatic conditions that lead some to predict that 2008 will hav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a pandemic. 这是一个引自中国电视故事有关六个气候特征的科学论坛,它预测2008年将有流感的有利条件。 ---------------------------------------------------------------------- Side track a little. I then searched CCTV.com and found a Chinese (Mandarin) documentary about the Spanish Flu, a discussion about all kinds of viruses, and vaccines. To my surprise, there wer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medical books dating back to the 11th century of making a vaccine for small pox. They took the fluid (pus?) from small pox inflicted patients and let it dry, then grind it into powdery form and blow it into nostrils of the uninfected using a small bamboo pipe! 我搜索CCTV.com,发现有关西班牙流感的中国(官方)文件,讨论各种病毒和疫苗。出乎意料,有史料记载和医学书籍可远溯至11世纪的制造一种疫苗,天花。他们从病人的天花中取出液(脓?),并把它烘干,然后研磨成粉状的形式,利用小竹管把它吹在被感染的鼻孔。 What I found interesting was that they broadcasted this lengthy documentary, possibly for public education about the threats of a pandemic, as well as all kinds of viral diseases - they said every year one or two new animal based viral diseases are discovered, that we have to live with this threat. 我发现有趣的是,他们播出的这个漫长的纪录片,可能是为有关流感威胁的公众教育,以及各种病毒性传染病-他们说每年都有一,两个新的基于动物病毒性疾病被发现,我们生活在这一威胁中。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nhl=enie=UTF8 Back to main story: Google translation below: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enlangpair=zh-CN|enu=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3Fid%3D5185prev=/translate_s%3Fhl%3Den%26q%3Dbird%2Bflu%2B2008%2Bja n%26tq%3D%25E7%25A6%25BD%25E6%25B5%2581%25E6%2584% 259F2008%25E5%25B9%25B41%25E6%259C%2588%26sl%3Den% 26tl%3Dzh-CN%26start%3D20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 year 杨学祥,杨冬红 Yang Xuexiang, Yang Donghong 中新网 -- 12 月 22 日 December 22 电据中央电视台消息,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 2008 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 -- According to CCTV news, meteorologists have predicted that under the current observation, 2008 is very possible pandemic. 消息称,对于 1890 年到 2004 年天气数据的研究,可以观察到流感大流行年份的六个气候特征。 According to reports, the 1890 to 2004 study weather data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influenza pandemic of the six years of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 2008 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 Meteorologists have predicted that under the current observation, 2008 is very possible pandemic. 而医学家们则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出了同样的警告。 Epidemiological and medical scientist who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same warning. 从 2003 年至今,流感大流行的潜在风险越来越高。 From 2003 to date, the potential influenza pandemic risk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尤其是禽流感不仅每年出现,在全球还有扩大的趋势。 Especially the bird flu not only every year, and expand the global trend. 2008 年,爆发流感的可能正在迫近。 2008, the outbreak of influenza may be looming. 消息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公布了 2007 年到 2008 年针对北半球推荐的三大流感毒株,各国也因此准备了有针对性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这就可能在流感真正到来时 ,控制住疾病的流行和扩散 1] 。 News that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s published the 2007 to 2008 fo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fluenza strains recommended by the three countries also prepared a targeted vaccines and antiviral drugs, which may be the advent of true influenza, control the prevalence and spread of the disease 1]. 中新网联合国 United Nations -- 12 月 21 日 December 21 电世界卫生组织星期五 (21 日 ) 表示,尽管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情况仍属罕见,但目前尚不能排除近来巴基斯坦出现的禽流感病例是由 人与人之间传播所致。 Frida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1) said that although bird flu virus spread from person to person in the situation is still rare, but still can not rule out the recent Pakistan by the bird flu spread from person to person by the to.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首次发现 8 例疑似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两例死亡。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web site, the first time in Peshawar, Pakistan found eight cases of suspected human bird flu cases, two of which were fatal. 巴基斯坦国家实验室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发现了禽流感病毒。 Pakistan National Laboratory on the patients blood samples were tested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bird flu virus. 世卫组织表示,巴基斯坦此后没有出现新的病例,目前世卫组织正在调查已发现病例的感染途径。 WHO said that Pakistan since there were no new cases, WHO is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cases of infection have been found ways. 世卫组织指出,只要 H5N1 禽流感病毒仍然在世界上传播,就不能排除这种病毒发生变异和重组进而导致大流行性流感的可能性 。 WHO pointed out that, as long as the H5N1 avian influenza virus is still spread in the world, we can 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virus mutates and restructuring leading to the possibility of an influenza pandemic.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目前无法断定这样的风险有多大。 Due to the lack of sufficient information i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how such risks. 大流行性流感一般由一种能够使人类致病的新流感病毒所引发。 Pandemic Influenza generally enable a new human disease caused by influenza virus. 由于人类的免疫系统对其不具备预存免疫性,感染和患病率远高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 Because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does not have stored their immunity, infection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much higher than the ordinary seasonal flu. 专家认为, H5N1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毒株。 Experts believe that the H5N1 avian flu virus is a kind of potential pandemic strains. 目前全球存储了 1 亿 5000 万剂流感疫苗,以备全球大流感爆发时之需 。 The current global store 100 million 50 million influenza vaccine to prepare for a worldwide influenza outbreak needs .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Comprehensive 1890-2004, data, we can get influenza pandemic climate of the six characteristics: Madre in the cold period and the phase boundary; the previous year or two years ago for the moderate-intensity above La Nina years; 20th century 50-70 At the same time as Chinas strong sandstorm; year or the year before and after Chinas northeast cold summer (50-70 in the 20th century at the same time as serious chilling damage); that moderate intensity for more than El Nino years; for the year sunspot Valley, m or the M-, m-1, m +1, or M +1.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 1889-1890, 1900, 1918-1919, 1957-1958, 1968-1969, 1977 and the outbreak of avian flu have met six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in 1890, met only six conditions more than six times the outbreak of . 第 7 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 7 feature is that for the winter or summer North-South concussion sustained strong tidal anomalies in a few days. 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一特征。 Third World after the outbreak of influenza are to meet this feature. 现在,至少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们发现了禽流感爆发与沙尘暴高峰的一一对应关系。 Now, in the 20th century, at least 50-70 years, we found that the outbreak of avian flu and sandstorms peak of one-to-one relationship. 1900 年的流感爆发,因为偏离标准较远,因而也较弱 。 1900 outbreaks of influenza, because any deviation from the standard distance, and thus the weaker . 2006 、 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 2007 年、 2013-2014 年、 2016-2017 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 2006, 2008, 2011, 2015, 2018-2019, it is possible to El Nino years, 2007, 2013, 2016-2017, it is possible to La Nina years. 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 Strengthen these years of earthquakes and avian flu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is very important. 如果 2007 年是太阳黑子谷年 m , 200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8 年则是 m+1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 2008 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 44 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 2000-2030 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If 2007 is the sunspot Valley, m, 2007 is forecast to La Nina, the 2008 m +1, it is forecast to El Nino, , for the summer 2008 North-South concussion sustained strong tidal anomalies in the number of days (44 days) , in the Madre cold phase of El Nino period (2000-2030 years) and the sunspot extreme cold damage-prone. 这样, 2008 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 Thus, in 2008 the higher the probability of an influenza outbreak. 2006-2008 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 2006-2008 is a strong El Nino, La Nina and strong mutual conversion is the outbreak of avian flu is crucial. 2007 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 2007-2008 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 。 2007 accompanied by the La Nina phenomenon and the strong sandstorm, the 2007-2008 outbreak of the avian flu bred and increased incidence of . 2007 年 2-6 月为强潮汐时期,预计弱厄尔尼诺将结束,强拉尼娜将发生。 2007 February-June period for the strong tides expected weak El Nino will come to an end, the strong La Nina will occur. 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增多是拉尼娜现象的前兆,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强拉尼娜是流感爆发的前兆 。 Drake Passage of sea ice is more of the La Nina phenomenon omen Madre strong La Nina cold phase of the influenza outbreak of precursor . 2007 年 8 月拉尼娜事件已经发生,预防流感大流行迫在眉睫 。 August 2007 La Nina events have already occurred, the prevention of influenza pandemic imminent . 中国新闻界对流感流行预警升级的报道表明中国科技报道实力的增强。 China influenza pandemic alert the press for the upgrading of the reports indicate that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reports. 中国科技新闻应该走出国门,面向全世界。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hould go out of the country, facing the whole world.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责任编辑:陈国栋。 Editor: Chen Guodong. 流感流行预警升级世卫组织公布三大流感毒株。 AWACS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HO announced three flu strains. 搜狐网。 Sohu network. 2007 年 12 月 22 日 December 22, 2007 0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6:14 Source: China News Network. http://news.sohu.com/20071222/n254235759.shtml Http://news.sohu.com/20071222/n254235759.shtml 2. 2. 世卫称巴基斯坦禽流感不排除人际传播。 WHO said Pakistan does 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avian flu transmitted from person to person. 2007 年 12 月 22 日 December 22, 2007 08:24 中国新闻网。 0824 China News Network. http://news.sina.com.cn/w/2007-12-2...13125122s.shtml Http://news.sina.com.cn/w/2007-12-2...13125122s.shtml 3. 3.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Yang Dong Hung, Yang Xuexiang, Mr Choi. 2004 年 12 月 26 日 December 26, 2004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Indonesi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and global low temperature . 地球物理学进展。 Geophysics progress. 2006 , 21 ( 3 ): 1023-1027 2006, 21 (3): 1023-1027 4. 4. 杨冬红,杨学祥。 Yang Dong Hung, Yang Xuexiang.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Madre during the cold phase of global earthquake and disaster. 西北地震学报。 Journal of the Northwest earthquake. 2006 , 28 ( 1 ): 95-96 2006, 28 (1): 95-96 5. 5. 杨学祥,杨冬红。 Yang Xuexiang, Yang Dong Hung. 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 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 during the cold phase of global disasters such as hurricanes. 海洋预报。 Marine forecasting. 2006 , 23 ( 3 ): 30-35 2006, 23 (3): 30-35 6. 6. 杨冬红,杨学祥。 Yang Dong Hung, Yang Xuexiang.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 World influenza pandemic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沙漠与绿洲气象。 Desert Oasis and weather. 2007 , 1 ( 3 ): 1-8 。 2007, 1 (3): 1-8. 2007 年 8 月 22 日 August 22, 2007 发表,可查网址: http://qxg.com.cn/n/?fc=ndcid=43nid=14661 Published, available on the Web site: http://qxg.com.cn/n/?fc=ndcid=43nid=14661 7. 7.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2004 , 26 ( 3 ) : 151 - 155 Yang Xuexiang. El Nino events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cause. Nature magazine. 2004, 26 (3): 151 155 8. 8. 杨冬红,杨学祥。 Yang Dong Hung, Yang Xuexiang.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Australia and the Antarctic summer sea ice snow three climatic switch. 地球物理学进展。 Geophysics progress. 2007 , 22 ( 5 ): 1680-1685 。 2007, 22 (5): 1680-1685. 9. 9. 杨学祥 . 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已初步形成:流感爆发还会远吗? Yang Xuexiang. Medium intensity of the incident has initially formed La Nina: influenza outbreak be far behind? 2007-09-24 2007-09-24 光明观察 . 学术?新知。 Bright observation. Academic Awakening.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tent_675621.htm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tent_675621.htm __________________ Saving lives is our common goal. Our approaches may differ. I dont have to be always right. No one has to be always wrong. The world has to succeed. You want perspective. I want perspective. We dont have to agree on every thing. If we do. One of us is redundant. http://www.curevents.com/vb/showpost.php?p=850987postcount=219 View Single Post 01-05-2008, 06:54 PM anon.yyz Valued Member 相关链接: http://www.curevents.com/vb/showpost.php?p=850987postcount=219 最近新闻: H1N1 猪流感分离株序列 20 小时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专题 20 小时前 墨西哥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已造成60人死亡 5 天前 美国猪流感病毒感染者增至7人 将出现更多病例 5 天前 埃及禽流感死亡人数达25人 仍有十余人被感染 5 天前 相关页面 流感新闻列表汇总 最近新闻 打印该条新闻 站内新闻全文搜索 发表自己的新闻 订阅全球流感资讯网电子周刊,轻松获取最新流感资讯。 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85.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5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多少人关心流感世界大流行的预警?
杨学祥 2009-4-28 12:33
有多少人关心流感世界大流行的预警? 杨学祥 从 2006 年到 2009 年我们在学术期刊、学术研讨会、科学网站发表多篇文章,预测 2008 年、 2011 年和 2018 年世界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由于 2007-2008 年的拉尼娜事件不断增强,拉尼娜在 2009 年 4 月结束,使预期的 2008 年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也先后推迟,目前的猪流感发生势头可能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 2007 年 8 月 22 日 发表,可查网址: http://qxg.com.cn/n/?fc=ndcid=43nid=14661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冬红,杨学祥。潮汐变化周期及其相关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5-209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 year 流感大流行预警: 2008 年可 能发生流感大流行 . 全球流感资讯网。发表人: yxx119 发表时间: 2008 年 1 月 27 日 14 点 57 分 来源: View Single Post. 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85.html Global Influenza in the cold phase of the 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 http://www.frchina.net/forumnew/viewthread.php?tid=86306page=1#pid122870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必备条件: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事件 . 杨学祥,杨冬红 .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708/show812958c32p1.html 气候变化中被忽略的重要因素:地磁场强度的长期减弱 . :物理学   : 2007-6-10 16:07:28- 来源: 光明观察 . 杨学祥 . 苏州科普之窗 . http://www.szkp.org.cn/kepuleitai/display.asp?id=164768 2007 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 . 杨学祥 . 2007-09-05 。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http://www.chinafeed.org.cn/cms/_code/business/include/php/257925.htm 流感资讯网。发表人: yxx119 发表时间: 2008 年 1 月 26 日 14 点 31 分 来源:和讯博客 . 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79.html 杨学祥,杨冬红 . 厄尔尼诺将敲响流感爆发的警钟:全球正处在大流感预警期 . 发表于 2008-7-22 15:51:0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973 凤凰资讯。全球正处在大流感预警期 . 2008 年 07 月 22 日 17:3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7/0722_23_668605.shtml 杨学祥。北京确诊 1 例人感染禽流感致死:气候转换是关键 . 2009-01-07 08:40:29  华声在线综合 . http://www.voc.com.cn/article/200901/200901070840299869.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卫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3级提高到4级(转载)
杨学祥 2009-4-28 10:54
世卫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3级提高到4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8日05:18 新华网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482, //宽 playerHeight:388, //高 autoLoad: 1,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 0, //广告 tj:1 //推荐 };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Load = 1;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Play =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id", 20228644); SinaBokePlayer_o.addVars("as",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logo",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pid",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he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blog",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singleRss", "http://video.sina.com.cn/iframe/fourlists/news/w/v/2009-04-27/223935590.xml"); SinaBokePlayer_o.showFlashPlayer(); 视频:世界卫生组织拉响全球猪流感警告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   新华网日内瓦4月27日电(记者 杨伶 刘国远)世界卫生组织27日晚在日内瓦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目前的3级提高到4级。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卫生安全和环境事务的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宣布,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根据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的建议,决定将流感大流行级别从3级提高到4级。   世卫组织的流感大流行警告共分6个级别,第3级意味着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正在造成人类感染,但还没有造成到在人际间有效且持续地传播扩散;而第4级意味着一种新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可以引起群体性暴发。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美国和墨西哥出现了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其中墨西哥为重灾区,截至27日上午已有149人确认或疑似死于猪流感。    相关阅读:    奥巴马称面对猪流感不必惊慌 墨西哥149人死亡    北京如发现疑似猪流感患者将隔离观察7天    墨西哥确认和疑似猪流感死亡人数达149人 http://news.sina.com.cn/h/2009-04-28/051817701892.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1月第六例:贵州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杨学祥 2009-1-25 16:15
  中新网 1 月 25 日电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贵州省卫生厅 1 月 25 日通报,贵州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周某,男, 29 岁,现住贵阳市云岩区。患者 2009 年 1 月 15 日发病,当日即前往省人民医院就诊,现病情危重,贵州省卫生部门正在卫生部专家组的指导下全力进行抢救。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有活禽市场暴露史。 1 月 23 日,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 H5N1 核酸阳性; 1 月 25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样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 H5N1 核酸阳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采取了必要的防控措施,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实行严密的医学观察,并及时开展全面、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截至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   该病例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通报。 相关阅读: 新疆乌鲁木齐 1 名女子感染禽流感死亡 山东禽流感致死患者生前以卖麻辣烫为生 湖南省怀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死亡 北京山西山东各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1 】 截止 1 月 25 日,今年我国已有 6 例出现【 2-6 】。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研究员对当前人禽流感总趋势的推测: 中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还将不断出现。 他透露,截至今年一月七日,包括北京报告的一例确诊人禽流感死亡病例在内,中国内地已累计发现确诊人禽流感病毒 (H5N1) 病例三十例,死亡二十例。全球十五个国家确诊人禽流感病毒病例三百九十三例,其中死亡二百四十八例,病死率超过百分之六十 。 流感大流行有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大值年(峰年),流感爆发强度大,成为历史上危害最大的流感三次大爆发; 1900 年和 1977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小值年(谷年),流感爆发强度小,因而常常被忽略不计。 2007-2008 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年, 2011-2012 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极大值年。我们在盘点 2008 年时作如下点评:由于 2008 年还没有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流感爆发可能延迟到太阳黑子最大值年的 2011 年,强度也会増大。 2009-2011 年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值得关注 。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是流感大爆发的前兆。关注下一个厄尔尼诺事件【 13-15】 ! 参考文献 1. 贵州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患者病情危。 2009 年 01 月 25 日 15:26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25/152617112694.shtml 2. 蔡丽娟。新疆乌鲁木齐一名女子感染禽流感死亡。 2009 年 01 月 24 日 15:57 乌鲁木齐在线。 http://news.sina.com.cn/h/2009-01-24/155717110073.shtml 3. 魏铭言。北京确诊 1 例人感染禽流感致死病例。 2009 年 01 月 07 日 04:09 新京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7/040916991099.shtml 4. 高风。山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2009 年 01 月 17 日 23:46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17/234617065828.shtml 5. 曾利明。山东确诊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患者已死亡。 2009 年 01 月 18 日 21:43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h/2009-01-18/214317069863.shtml 6. 曾利明。湖南确诊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2009 年 01 月 19 日 21:0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h/2009-01-19/210817076341.shtml 7. 曾利明。流感中心称我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将不断出现。 2009 年 01 月 09 日 19:2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9/192817013244.shtml 8.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3 ): 1-8 9. 杨冬红,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8,2(5): 1-10 10. 杨学祥 .2008 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 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11. 杨学祥 . 美国气象专家预测:明年形成拉尼娜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 发表于 2008-12-30 10:01:4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7658 12. 杨学祥。盘点 2008 年全球气候异常。发表于 2008-12-21 9:24:3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2064 13. 杨学祥 . 2009 年流感信息:北京确诊 1 例人感染禽流感致死病例 . 发表于 2009-1-7 7:12 :4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8931 14. 杨学祥 . 山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 发表于 2009-1-18 3:09:4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0559 15. 杨学祥 . 厄尔尼诺是爆发前兆:人禽流感散发病例将不断出现 . 发表于 2009-1-19 19:16: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0768
个人分类: 备忘录|1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狗流感流行:动物流感频发值得警惕
杨学祥 2009-1-20 16:04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说,一种狗流感病毒正在国内流行,养狗人士看着自己的宠物咳嗽不止引起恐慌。更糟的是,据专家称,这种病毒是由马流感变种而来,目前还没有任何疫苗能够对付这种病毒。这种会引发咳嗽、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狗流感正有蔓延趋势。已经使美国 7 个州的赛狗场连续发生致命事件。最早被发现的病例是佛罗里达州一家赛狗场的 24 只灰狗,其中 8 只最终病死。最早研究佛州狗流感事件的佛罗里达州大学免疫学家肯达克劳福德解释说,通常,染病的狗只会出现咳嗽症状,许多情况下还会进一步演化为肺炎,有时甚至发展出严重的并发症而最终致命。她说: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目前我们掌握的相关信息还很少,无法做出预测,但我认为(感染此病毒后)死亡率在 1 %到 10 %之间。克劳福德说,这种狗流感比较容易在一起圈养的狗群中传播,但也有可能在大街上等公共场所传播,除了狗之间能互相传播外,病毒也可以经由接触过病狗的人传播给健康的狗 。 据杨海等人研究,马流感( EI ): H 1 N 1 和 H 2 N 2 多见, 1890 年、 1900 年两次世界流行均为 EI 所致(第一次和第二次流感大流行)。我国和前苏联 1974-1977 年(第六次世界流行)在远东地区爆发的俄罗斯流感即与此有关( EII ),在马属动物间流行后相继在人间发生相同亚性感染。猪流感( SI ):常以 H 1 N 1 多见, 1914-1918 首发于美国的西班牙流感即为 SI 所致(第三次世界流行),数百万头猪发病,数千头死亡,随后 1918 年 2 月于堪萨斯地区人群爆发, 4 月随同盟军远征军传播至法国, 5 月传至西班牙、非洲、俄罗斯、中国, 1919 年传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历时一年,为最严重的世界流行。禽流感( AI ): 1878 年意大利首发报告, 1959 年苏格兰鸡中首先发现 H 5 N 1 ,此后多次爆发。 1997 年 5-12 月,香港出现禽流感人感染 18 例, 6 例死亡。 1957-1958 年爆发亚洲型流感(第四次世界流行)、 1968-1969 年爆发香港型流感(第五次世界流行) 。 在禽流感高发之际, 美国狗流感流行死亡率达 10% ,增大了人禽流感和人兽流感相互传播的渠道和爆发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这种病毒是由马流感变种而来,目前还没有任何疫苗能够对付这种病毒。马和狗是哺乳动物,比禽类更加与人类相似,因而也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 责任编辑:杨志民。美国狗流感流行死亡率达 10% 。发布日期: 2009-01-20 稿件来源: 三农在线 http://www.farmer.com.cn/hy/xmsy/xmdt/200901/t20090120_421302.htm 2.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3 ): 1-8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