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安全意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长江客轮倾覆看旅游风险:脆弱的安全意识急需增强
热度 1 杨学祥 2015-6-3 12:27
从长江客轮倾覆看旅游风险:脆弱的安全意识急需增强 杨学祥 长江沉船乘客家属哭喊:爸妈我错了不该让你们去玩 扫描到手机 2015-06-02 11:04:23 来源:新民网 2   【#沉船有近百上海游客# 家属哭喊:爸妈我不该让你们去玩的】该沉船上的乘客多为夕阳红老年旅游团,上海游客有97人。上海协和旅行社的办公室大门紧闭,十几名家属已赶到现场,一名年轻男子蹲在门口哭喊:“爸妈我错了,我不该让你们去玩的”。 ( 责任编辑: un649) http://news.sohu.com/20150602/n414272120.shtml 2015 年 5 月 20 日 ,我在科学网博客中提出疑问,狼真的来了:为什么没人真正担心厄尔尼诺? 网友的回答令我震惊: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评论原件复制: 张骥 2015-5-20 06:34 现在的问题是,担心有什么用? 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博主回复 (2015-5-20 10:22) :东北要防夏季低温冻害,促进作物早熟;降雨带做好防涝准备,旱区节约用水, 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386.html 12 天之后, 6 月 1 日 深夜 11 点多,一辆载有 458 人从南京开往重庆的客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目前船体已经完全倒扣水中,救援难度很大。中新网称已救起 35 人,现场已有 10 多艘船参与搜救。而央视等媒体消息称救起 8 人,船长和轮机长已获救。船上共载有 458 人,包括游客 406 人,全部为国内游客,旅行社工作人员 5 人,船上工作人员 45 人。 http://news.163.com/15/0602/10/AR3NM9UJ00014AED.html 对于中国客轮在长江遭遇极端天气发生翻覆的原因,《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有着 40 多年航运经验的中国专家,专家认为, 这次事故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天灾所致 。这名专家认为,目前的救援行动很专业,但他也强调了船体发生翻覆时救援难度很大。 http://news.163.com/15/0602/12/AR3S3UKS00014JB6.html 该沉船上的乘客多为夕阳红老年旅游团,上海游客有 97 人。上海协和旅行社的办公室大门紧闭,十几名家属已赶到现场,一名年轻男子蹲在门口哭喊:“爸妈我错了,我不该让你们去玩的”。 http://news.sohu.com/20150602/n414272120.shtml 事实上,游客的旅游路线选择确实存在失误:为什么事前忽略了厄尔尼诺这颗灾星?为什么没有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和灾害频发提示?为什么选择了自古就有的长江天险? 2015 年 5 月以来,多国气象机构发布厄尔尼诺发生和气象灾害频发的通报;我国气象机构多次发布长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的警告;我们也发出了旅游提示: 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旅游风险是一个综合风险,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旅游与传染病、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及旅行的价格衡量、外汇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极端灾害频发是旅游风险增大的自然原因。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 级地震和海啸,给印尼旅游业带来毁灭性打击,遇难者中的外国人大部分是旅游者。冰岛火山喷发导致欧洲航空停运,大批游客长期滞留国外,造成经济和精神巨大损失。 2009 年 4 月墨西哥爆发甲型流感,成为各国旅游禁地,因为旅游会加快流感病毒的传播。近 20 年还有两次流感的大规模爆发,每次都会给旅游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2010 年中国自然灾害增加 10 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个趋势将长期存在。 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是旅游风险的社会原因。 2001 年美国的“ 9.11 ”恐怖袭击, 2002 年印尼巴厘岛爆炸案, 2010 年菲律宾马尼拉香港游客游客被劫持的惨剧,是游客伤亡最大的旅游风险事件。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伴随极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危机,使旅游风险不断加大,旅游经济的鼎盛时期已经结束,投资旅游经济也面临巨大的风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6183.html 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 22 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2015 年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正在愈演愈烈,洪水、干旱、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影响范围更大,更值得全社会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5.html 中国游客的安全意识确实需要加强和提高。 相关报道 旅游风险事件频发:投资旅游经济面临巨大的风险 已有 2205 次阅读 2010-8-25 15:19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极端灾害频发,旅游风险,旅游经济 推荐到群组 旅游风险是一个综合风险,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旅游与传染病、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及旅行的价格衡量、外汇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极端灾害频发是旅游风险增大的自然原因。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9级地震和海啸,给印尼旅游业带来毁灭性打击,遇难者中的外国人大部分是旅游者。冰岛火山喷发导致欧洲航空停运,大批游客长期滞留国外,造成经济和精神巨大损失。2009年4月墨西哥爆发甲型流感,成为各国旅游禁地,因为旅游会加快流感病毒的传播。近20年还有两次流感的大规模爆发,每次都会给旅游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增加10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个趋势将长期存在。 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是旅游风险的社会原因。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袭击, 2002年 印尼巴厘岛爆炸案,2010年 菲律宾马尼拉香港游客游客被劫持的惨剧,是游客伤亡最大的旅游风险事件。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伴随极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危机,使旅游风险不断加大,旅游经济的鼎盛时期已经结束,投资旅游经济也面临巨大的风险。 附件: 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上) 2010年08月25日10:32   2010年8月23日上午,22名香港游客和3名菲律宾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遭遇劫持,劫匪被击毙,9名香港游客在事件中遇害。      经此事件,需提醒国内游客,当您在出行选择旅游线路时,一定要谨慎,为安全起见,在前往以下地区时,请三思而后行:(来源:环球网旅游)          Maho海滩       Maho海滩坐落在荷属安的列斯群岛,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滩!而岛上的Juliana公主国际机场也被认为是全世界离海滩最近和最危险的机场。由于这些飞机(包括大乘客班机例如波音747)低空飞行,在降落或起飞时使得海面海浪巨大,人们能感觉到飞机巨大的推力和吸力,站立在海滩的人们会有被吹入海中的危险。正是如此,许多胆大的冲浪爱好者纷纷聚集到这儿来体验非同一般的冲浪体验,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限制措施,可还是挡不住猎奇的游客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滩和最危险的机场。         印度泰姬酒店      印度      报道在谈及印度时称:“尽管英国外交部建议英国公民除非是非常重要的旅行否则不要前往孟买,但印度多数地区仍是安全的。不过,克什米尔地区(除拉达克)以及该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全境面临恐怖主义和宗派冲突的严重威胁。            泰国      泰国的“上榜理由”是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政治示威。建议游客要特别避开总理府及拉差当能诺克路附近地区,曼谷警察局总部和议会都在这一区域内。            伊拉克      两大战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危险程度不言自明。报告指出,伊拉克依然极度不稳定,全国恐怖主义威胁严重,外国人面临着被绑架的风险。            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       2008年初,布什呼吁以色列结束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以来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         墨西哥         南非         车臣         牙买加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查得毛 http://news.0898.net/2010/08/25/579612.html 凤凰网财经 评论 民生视点 正文 旅游风险意识需要补上一课 2010年08月24日 14:41新闻晚报 发生于马尼拉的惨剧闻者惊心。无辜旅游者竟沦为歹徒要挟的工具,而当地警方措置不力、应对乏术,最终导致游客8死7伤,更让我们情何以堪。原本举家出游一睹异国风情是件快事,谁能料到一转眼天人永隔?在决定出行前,有没有考虑到旅行风险系数,自身应变能力究竟有多少,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的这一课,真该让每一个旅游者行前必修。 就马尼拉惨案中的报道,可以发现部分游客得以幸存并非偶然。在先期释放的人质中,有一名女游客谎称车上3名儿童全部是自己子女,获取绑匪许可安全带走这3名儿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孩子安全,其机智值得敬佩。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她能与歹徒交流,应有一定外语基础和交流技巧,这点在异国旅行时,对于自我保障相当重要。还有游客在警匪枪战中逃生,他们靠的是伪装昏迷或卧倒在车厢地板上,成功躲避了匪徒视线和枪战流弹。不要说装死很容易,能够在紧急状态中保持一定冷静,而不急于从警方击破的窗口逃亡,也是这些游客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 必要的外语技能、保持头脑冷静、积极应变,这几点有力地帮助身处危境的游客生存下来。然而,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出行之前就对旅游形式和目的地作一个全面风险评估,对自身应变能力承受范围有一个明确概念,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凶趋吉,这样才能把旅行意外降低到最小程度。旅游风险是一个综合风险,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旅游与传染病、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及旅行的价格衡量、外汇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就拿出国旅行来说,国内游客习惯于从旅行社获取信息,而信息一般对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介绍得很详细,但对其国内形势、经济状况、宗教民族及政府管理能力等就文字寥寥,可旅游安全事故偏偏多数由交通意外、政治动乱、恐怖主义、暴力犯罪所引起。举例而言,如果游客只知道目的地是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城,却不知当地交通秩序极差、司机喜欢开快车,贸贸然加入租车游项目,岂不就会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登山、溯溪等探险游的流行,意外事故频频发生。一些并无安全资质的团体发起的背包游,不进入旅游监管部门视野,在组织和保障上相当混乱无序,其结果就是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游客承担了有风险的旅游项目,一旦出现安全危机就易造成人员失踪乃至死伤的恶性后果。仅据上海市旅游局法规处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至今,因“驴友”探险活动发生的伤亡报告已达数十起,死亡人数44人,受伤12人,且伤亡报告呈逐年递增趋势。 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国民越来越热衷于旅行度假,并开始涉足自由行、探险游、背包游等新兴旅游方式,但在旅游风险意识上,却缺乏科学和系统的知识与技术储备。在相关制度建设上,外交部门和旅行部门会定期和随机发布各种旅游提醒和警告,但整个市场缺少关于风险提示和风险保障的法制法规。有关部门正在筹备拟定《旅游法》,其中势必要加入风险预防这一块,其中应包括旅游保险等常规保障,还应包括必要的风险提示和紧急状况教育。只有防患于未然,出门旅游才能真正平安无忧。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mssd/20100824/2547001.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618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0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家解读南方极端天气:2015年厄尔尼诺导致灾害频发
杨学祥 2015-5-16 20:57
专家解读南方极端天气:2015年厄尔尼诺导致灾害频发 杨学祥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隗功臣)近日,南方地区正在经历今年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强的降雨天气过程,南方强对流天气对多地造成极大了影响,中国气象局今日也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应对强降水天气过程。   国家气侯中心气侯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对今年天气状况频发以及和厄尔尼诺现象关系做出解释。他表示,到目前为止,全国的气候总体较为平稳,但出现了一些阶段性的气象灾害,在南方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和暴雨还是具有季节性的特点;由于华南前汛期开汛晚,降水少,出现了两广地区的气象干旱,开汛后,出现了多次的强降水,使得广东多地出现了内涝现象;强对流天气在北方的冷涡系统制造比较频繁,大风、冰雹灾害灾情比较重;在北京等地出现气温起伏大的现象,4月上旬,轮番遭受了倒春寒,极端的高温,在高温过后又转入了极端的低温;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总体来说比较多,沙尘天气比较明显。他还表示,今年是有厄尔尼诺的存在的,因此要高度重视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   在面对灾难来临时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的问题上,中国气象局前总体规划室主任、北京减灾协会专家阮水根呼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加一些社区的学习,学习防灾减灾的知识,学习自救、互救,模拟情景进行演练,也可以参加基本常识的讲座、培训班等;在临灾的时候,要克服侥幸心理、敛财心理,还要增强安全意识。”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相关报道: 专家解读南方极端天气:2015年中国确有厄尔尼诺现象 2015-05-16 19:54:00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隗功臣)近日,南方地区正在经历今年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强的降雨天气过程,南方强对流天气对多地造成极大了影响,中国气象局今日也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应对强降水天气过程。   面对任性的天气,如何做到防灾减灾?就这一问题,三位气象专家在中国气象局于5月15日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围绕天气的“‘任性’与减灾的韧性”主题,与媒体记者和公众一起聚焦与汛期天气有关的话题。   面对华南地区遭遇的强对流天气,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预报科科长高级工程师方翀表示,今年强对流天气范围和强度与往年相比,总体来说要偏强。目前我国针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距离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还有一定差距,但是经过努力,在短时降水、冰雹、大风的预报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尤其在区域性过程的把握上基本可以做到不漏报。未来,气象部门将积极推进短时预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发展,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编辑:小微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china/2015-05-16/content_13704547.html 专家解读南方极端天气:2015年中国确有厄尔尼诺现象 2015-05-16 19:54:00   国家气侯中心气侯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对今年天气状况频发以及和厄尔尼诺现象关系做出解释。他表示,到目前为止,全国的气候总体较为平稳,但出现了一些阶段性的气象灾害,在南方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和暴雨还是具有季节性的特点;由于华南前汛期开汛晚,降水少,出现了两广地区的气象干旱,开汛后,出现了多次的强降水,使得广东多地出现了内涝现象;强对流天气在北方的冷涡系统制造比较频繁,大风、冰雹灾害灾情比较重;在北京等地出现气温起伏大的现象,4月上旬,轮番遭受了倒春寒,极端的高温,在高温过后又转入了极端的低温;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总体来说比较多,沙尘天气比较明显。他还表示,今年是有厄尔尼诺的存在的,因此要高度重视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   中国气象局前总体规划室主任、北京减灾协会专家阮水根针对我国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和进展提出建议。他认为,要在体制上逐步扁平化,减少中间层次,提高效率,使指挥更加前移。同时,灾害无国界、界限,灾害发生后需要资源、技术各个方面的联动。   在面对灾难来临时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的问题上,阮水根呼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加一些社区的学习,学习防灾减灾的知识,学习自救、互救,模拟情景进行演练,也可以参加基本常识的讲座、培训班等;在临灾的时候,要克服侥幸心理、敛财心理,还要增强安全意识。” 编辑:小微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china/2015-05-16/content_13704547_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到“不被他人伤害”是门学问
热度 3 lanxum 2015-3-2 23:47
做到“不被他人伤害”是门学问 150302 李健 深圳宝安机场一起简单的车辆失控撞人事故目前已造成9死23伤。初步原因是当时数十人在机场离港平台的高架桥与出发大厅的转角处正观看飞机起降,失控的轿车撞向人群,有的甚至被撞飞到桥下。这起事故当然有机场管理不善的原因,未对此危险部位进行辨识并采取管理措施如封闭或设置警示标识。也有乘客对此处安全隐患缺乏了解和认识不足、而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强调前者原因是自己生命安全要依赖别人来管理而被动地获得安全,等别人管理出漏洞时,自己岂不要为之买单了!有多少人因此把生命都搭进去了。其教训是自己把握好自己的生命,不要想当然,总希冀别人管理完美无缺。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容易,但能做到不被他人伤害则相对难,别人无论故意还是过失地想伤害你都找不到机会。可一些人却经常制造或送给别人这样的机会。 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说一个中国人陪英国人在中国过没有红绿灯的马路,这位中国人很快就过去了,回头看那位老外还在那等,足有半个小时才过去,事后他说他过没红绿灯的马路必须是车距离100米以上才过,否则宁可不过。 参考: 深圳机场撞人事件致9死 http://news.sohu.com/20150302/n409251992.shtml?pvid=dc5db55b0ed47118
个人分类: 安全生活|3658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国7岁女孩空难自救VS我们的安全教育?
热度 3 lanxum 2015-1-5 17:14
美国 7 岁女孩空难自救 VS 我们大学生安全教育? 150105 李健 近日美国一架小型飞机意外在肯塔湖附近一片树林里坠毁,机上包括父母、姐姐和表姐一共4人遇难。唯一幸存7岁的妹妹赛勒在出发寻找帮助前,试图叫醒家人无果。尽管孤身一人,在只有大约4摄氏度的冬天,却穿着短袖衬衫和短裤,身上流着血和一直在哭泣,她用飞机燃烧的机翼点燃树枝,照亮丛林道路,并光着脚走了近2公里,其间穿过两处堤坝、一座山,横渡一条3.6米深的河流,最后走到一个从林子中看到灯光、只住着3户人家的社区得救。 事后赛勒告诉警官,她的求生技能是空难中死去的父亲教给她的。。。。。。 赛勒的父母和姐姐都在空难中身亡。 我们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http://news.ifeng.com/a/20150105/42857110_0.shtml
个人分类: 安全生活|3410 次阅读|7 个评论
外滩设计是导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因素之一
热度 11 zls111 2015-1-1 23:59
今天下午去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地。 记得去年和前年都去了,之前也经常去,包括十一。 每次都震撼人多,人真是多,非常庆幸今年没去。 每次当要进外滩(外滩是指黄埔江的江提,就是陈毅广场到与黄浦江中间区域),特别是从南京东路过去从陈毅广场上去,只有两个阶梯上去,如下 图1 和 图2 ,左右各一个。 在这个阶梯上面必须挤满了人,因为人流基本上是从南京东路过来,最便捷上外滩只有这两个阶梯。当陈毅广场和外滩上都是人的时候,两个阶梯必须满是人,并且是流动的人(上下),会发生踩踏事件吗? 不想发生都难,只是少了个导火索而已。 问题就出在这两个阶梯,这么多人流在这里,就两个阶梯,肯定不行的。 我觉得应该把两个阶梯中间地方全部做成阶梯,直接铺上外滩,还不能做成比较高的阶梯。 如广场临近的地方,如下图3和图4。但是上外滩还是要从旁边的阶梯上。 应该把插花的地方做成阶梯。 广场设计及各种因素是一个方面安全因素。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自己安全意识。 我们自己会意识到危险地方,并且尽量避免这种生命没有保障(人群拥挤)的地方。 这有回归到教育,教育里有教大家这种意识吗? 答案是明显没有的,包括家庭和学校里。 当事件发生了,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尽量避免下次再次发生。记住历史是避免再次发生。对于人群多的地方一定要监控和改变设施,引流! 图1 陈毅广场左边阶梯 图2 陈毅广场上外滩右边阶梯(踩踏事件发生地) 图3 附近宽阶梯地方 其它一些照片。 图4 附近宽阶梯地方 图5 纪念地 图6 纪念地 图7 外滩对面的陆家嘴。 右边第一高是上海中心,另外一个是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陆家嘴尽显我们物质的进步,但是其对面的踩踏事件显示我们“软件”的落后。
6624 次阅读|13 个评论
惋惜评书家田连元遭遇车祸
热度 25 lanxum 2014-5-29 10:22
惋惜评书家田连元遭遇车祸 140529 李健 昨晚,评书家田连元在沈阳遭遇车祸,颈椎骨折,开车的儿子身亡。事故大致经过一辆由南向北行驶的越野车下高速进市区时,车辆失控,撞开道路中间隔离护栏,驶入反向车道,先后与由北向南行驶的5辆车相撞,其中一辆就是田老坐的车。 田老遭遇此车祸绝对是他意想不到的,好好的正常行驶,谁知道。。。 意想不到就是风险 。 2014 年5月28日 田老遭遇车祸现场。 道路中央隔离护栏有时会“淡化”司机的安全意识 ,虽有护栏隔离,但不能保证另一侧的车辆不会开到自己这一侧来,尽管概率很低,多发的此类事故证明了这种风险是存在的。如果发生了,后果一般都会很严重。 对向车辆冲破护栏进入反向车道,已发生事故原因五花八门,有 车辆爆胎失控 、 与其它车刮擦后失控 、 新手司机 、 大货侧翻 、 道路湿滑 、 酒驾毒驾 等等。所以中央护栏并不是生命的安全屏障。不要让它麻痹了自己的安全意识,要强化。道路好比工厂里的“生产线”,一样危机四伏,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至于没有隔离护栏的道路,就更危险了。 所以,开车时不仅要注意同向行驶的前车辆(追尾)和后车辆(被追尾),还要警觉另侧的对向车辆,特别是刚下高速的对向车辆(仍开快的惯性),还有地面、空中(特别是带病行驶大货掉下来飞出的零件碎片之类的), 要360度全视角防范 !高速公路有的中央隔离带设置了防光板或绿化带,反而遮掩视线,让你无法了解另一侧车辆行驶情况,所以不要在里道开,靠外道,给自己多留点反应时间。 2014 年4月10日 武汉越野车冲破护栏。。。。类似的事故太多了。
个人分类: 安全生活|7757 次阅读|51 个评论
安全培训最重要的不是“安全知识”
热度 1 lanxum 2014-5-12 17:10
安全培训最重要的不是“安全知识” 140512 李健 大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动作,而不安全动作来源于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养成。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安全意识欠缺、安全习惯不佳和安全知识缺乏( 傅贵2-4行为控制模型观点 )。所以为预防事故,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安全培训。但目前我国安全培训重点针对的还是与事故相关的安全知识方面,即解决员工“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而忽视另外两个更重要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方面,即解决员工的“愿不愿意做”的问题。愿意做了,“不知道怎样做”应该不是问题。就象一个孩子的学习,逼他学和他主动学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2012 年11月《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中说“安全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隐患”。进而提出许多培训的好方法,如用3D、4D、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在安全培训上,建立视频培训课程体系,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等等,可谓用心良苦。但实际效果如何?还以孩子的学习举例,他不愿意学,你给他送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名牌大学,结果恐怕不是你所想象中的理想。现实的例子太多了,孩子出去后,吸毒、玩乐、大把地花钱堕落,最后被遣送回国。相反,家境不好但能吃苦、主动学习的孩子成大业的多。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体现的是外界压力和期望,而不是自身内在的动力。有人说,香港、新加坡的文明是高压法制压力下的文明,不是欧洲几千年积淀成的骨子里的主动文明。有点扯远了。想说的是一个道理,愿不愿意做,是意愿、意识、价值观、文化,是根源。所以培训安全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它仅仅是短期的治标,培育组织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进而影响员工个人,才是长远的治本之道。
个人分类: HSE管理|3141 次阅读|2 个评论
照看好自己的命
热度 4 lanxum 2014-4-26 17:03
照看好自己的命 140426 李健 “岁月号”沉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韩媒认为, 船组人员先行撤离,没有指导乘客使用逃生装备,而多数乘客又不会使用,使得原本能够挽救生命的逃生装备只能随客轮一道沉入大海 。 令人吃惊而又遗憾的数字, “岁月号”上4艘逃生船均未打开(每艘可容纳250人),44条救生艇仅打开2条,船上还有可供多人使用的8个救生圈、960件成人救生衣和102件儿童救生衣。。。 除一名指导乘客逃生的女船员遇难外,其他船组人员先行逃生、严重失职固然是客轮沉没、大量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但如有乘客即使在登船时船员没给做逃生指导,也主动要求并学会使用这些逃生装备,恐怕结果会好一些。 (详见: 140418 由韩国海难逃生联想到对安全意识的理解 ) 这是危机意识、安全意识、安全知识,这是照看好自己生命的基本保障。不是对船组人员信不信任的问题,遗憾的是这次事故恰恰出在船员丧失了职业担当精神,他们“失信”了。 安全意识的培训里有个“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和不被他人伤害”。前两条正常人都可以做到,但并不是所有人也能做到“不被他人伤害” (详见: 130426 “不被他人伤害”!不值得我们警醒?! ) 。生命安全中的危险源辨识得要自己学 (详见: 130921 生活中的危险源辨识 自己学 ) ,不能将其全部维系在美好的期望里。“船员未做逃生指导”对乘客来说就是“危险源”,如果乘客有这个识别意识,或许就能照看好自己而保住命。 我们生活中的案例比比皆是。。。 前几天深圳华润两位女白领在租住的房间内被害,因为晚上睡觉时未关窗户,小偷从楼下平台爬进房间。如果睡觉时关上了窗户。。。( 详见: 140420 华润女白领遇害的警示–安全知识也应“名校” ) 本月成都一辆行驶中的大货车侧翻,压住了一辆行使中的小轿车,如果小轿车能及时发现并避让、远离这些野蛮坦克。。。(详 见: 140415 离大货车远点!轿车就不会被压扁了 ) 也在本月,福建泉州一家5口乘坐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失控翻车,但都安然无恙,因为他们都系了安全带,孩子也有儿童安全坐椅的保护。。。 (详见: 140424 高速翻车 安全带救了一家人 ) 任何事故发生都有多方面原因,但肯定有他人管理不善的原因, 不应总缠在只抱怨他人而不反思自己的思维里 。生活中也如此,世界不可能是理想中的那么管理完美、安全有序,安全隐患仍大量存在着。我们在期待他人管理日趋完善、整个世界都太平安全的同时,如果自己也保持了充分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他人漏洞带来的伤害,也就照看好了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是为了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活着。
个人分类: 安全生活|4243 次阅读|8 个评论
华润女白领遇害的警示–安全知识也应“名校”
热度 8 lanxum 2014-4-20 08:41
警示:安全知识也应“名校” 140420 李健 “深圳罗湖区华润两女白领遭入室杀害”的新闻,令人震惊。 一个无业的90后男子后半夜在网吧上完网,沿着华润三位女白领居住的都市名园小区楼房 消防通道爬入 6楼平台物色可盗窃目标,在6楼平台搜索发现7楼一套房子窗户未关,随即潜入室内,悲剧发生了。。。两位遇害、一位幸存。 两位遇害者:YOYO,姓杨,26岁,湖北武汉人,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6级毕业生,2010年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前不久回国就职深圳市华润集团人力资源部。同年出生的凡凡(化名),河南郑州人,北大研究生毕业,任职华润集团人力资源部培训讲师。 多么普通、古老的案例,仅因为简单不过再简单的睡觉时“窗户未关”的安全漏洞,两位貌美、出身名校、前程似锦的年轻女孩就把自己的生命“轻易”葬送了,实在让人惋惜! 勿为他人管理漏洞“埋单” 安全知识也应“名校”水平 (或许俺不该说这些,仅当个警示吧) 生活不都安全!安全第一 (Safety First) ,没了安全,再美好的一切,都无任何意义。某种意义上,罪犯比我们聪明,他们研究人不安全行为规律,知晓人的漏洞,他们是“security专家” ( 傅贵语录 ) 。我们不有意识针对性学点安全知识行吗?别等到真出了事、受到伤害时,自己成了拿伤害买教训的又一次事故案例。( 相反,关注事故教训、获得安全经验 ) 前天博文“ 由韩国海难联想到安全意识 ” , 2012 年4月4日 发生在苏州太湖快艇事故,由于快艇与一艘货船拖曳的缆绳相撞,造成船上4名上海交大学生落水身亡。后来遇难学生的同学说,“船上放着救生衣,但没人要我们穿上”。。。 俺强烈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穿救生衣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自身的安全怎么能全指望别人替你负责,万一别人不替你负责呢?!这是安全价值观问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风险,学校可能不教,但要自己学! (“ 生活中的危险源辨识自己学” ) 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时刻小心,这就是安全意识!未来不可预测,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强烈的安全意识,充足的安全知识,或许不能把五花八门的风险彻底消除,但却可把伤害降到最低,为自己留条生路。
个人分类: 安全生活|6249 次阅读|12 个评论
由韩国海难逃生联想到对安全意识的理解
热度 1 lanxum 2014-4-18 16:11
由韩国海难逃生联想到什么是安全意识 140418 李健 韩国SSTV网站报道,韩国“岁月号”客轮海难唯一一名遇难船员、22岁的朴智英“比船长更像船长”(针对船长弃船逃生而言)。朴智英直到最后都在船内进行逃生指导,并告诉乘客们船体构造。。。。。。美国CNN报道,韩沉没轮船救生艇未发挥作用,或仅一只启用。根据视频显示,至少有12只救生艇仍被系在沉没客船上,而这些救生船上有救生衣。。。。。。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出事客轮高达数层,船内结构复杂,仓促间很难找到逃生通道。海难发生后,由于熟悉船的构造,船长和其他船员比很多乘客先下到救难艇。。。。。。 “岁月号”乘客被动应对,不熟悉逃生路线,12只救生艇未用上。。。 “岁月号”从早上8点58分发生浸水并发出第一声求救信号,2小时后沉入大海,这2小时期间,理论上完全有逃生反应时间,但475名乘客为什么还有近300人失踪?从以上报道推测,乘客上船后,船员或许没有象飞机一样给乘客做详细的逃生说明和演练,或至少说明不详细。大多乘客对逃生路线不熟悉,只是被动地听从船上或是错误的广播“指挥”。 乘客听从船上广播指挥(换我也可能会),这完全可以理解。但做个假设,假设上船时,即使船员对逃生说明不详细,乘客如 “有意识” 主动追问 最基本的救生衣在哪,逃生路线如何走(甚至自己模拟演练一遍),应急时救生艇在哪、如何用等等问题 ,沉船失踪人员或许没那么多。当然这只是假设了,接下来,但愿能有更多的生命被拯救。。。。。。 由上面说的“岁月号”乘客被动逃生,联想到人的安全意识,这个似乎很空洞的话题。 “没人要我们穿救生衣”,但受伤的是自己 2012 年4月4日 发生在苏州太湖快艇事故,由于快艇与一艘货船拖曳的缆绳相撞,造成船上4名大学生落水身亡。后来遇难学生的同学说,“船上放着救生衣,但没人要我们穿上”(似乎在指责船主)。2013年9月9日江苏如东发生一起游艇倾覆事故,一家9口4人遇难,事后调查发现游客都未穿救生衣(也许理由也是“没人要我们穿”)。倒是,事故后处理,游客未穿救生衣肯定是船主违规肇事的一大罪状,游客并不会为此担责(理由是“没人要我们穿”)! 问题是,船主未提醒游客穿救生衣,游客就不穿吗?“是他的错,不是我的错吗”?所以俺不同意那位同学的说法。即使船主把船上救生衣当应付检查的摆设,缺乏安全意识,乘客也应要求穿上,上游艇穿救生衣是自己爱护自己生命的起码认识!自身的安全可不能全都让别人替你负责,万一别人不替你负责呢?!这是人潜在的安全意识问题。 乘车不系安全带,被甩出。。。 再联想到乘车系不系安全带,有多少交通事故本可以减少或避免伤亡,但由于乘客不系安全带,发生车祸时有很多人是被甩出车外身亡,这是车祸背后隐藏的二次伤害问题。这也是安全意识问题。 客房舒适· WIFI 与逃生通道/永远的家庭应急包 再再联想到看过的中国安全生产报一篇文章(作者朱凯),是说日本人的安全意识问题。大多日本人入住酒店后第一件事,先查看酒店应急通道怎么走,而不只是关心客房舒不舒服、有没有WIFI。。。日本人家居备品里永远都有一个应急包,手摇发电收音机、瓶装水、饼干、泡面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岁月号”乘客上船后“ 主动 ”了解逃生路线,如果苏州太湖和江苏如东游客“ 主动 ”穿上救生衣,如果乘车“ 主动 ”系上安全带,如果象处于地震多发带的日本人一样有较强的 危机意识 。。。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时刻小心,这就是安全意识!
个人分类: 广义安全观|5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解读安全意识
热度 2 lanxum 2013-12-31 17:08
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解读安全意识 131231 李健 我接触过的一个美国标识公司专家,他说美国人有个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人均 GDP 不到 1 万美元,国民就不会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所以,美国( 2012 年人均 GDP4.98 万美元 / 排名第 11 )的公共场所的显著位置都张贴着各种安全标识,澳大利亚( 2012 年人均 GDP6. 8 万美元 / 排名第 5 )人口虽没上海多,但它是我们最大的客户,而目前的中国( 2012 年人均 GDP0.6 万美元 / 排名第 84 )是我们需要培育的、待开发的市场。 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来解读上面这个分析,应该也行得通。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也有说五种的),按重要性从低到高的排序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需要才是激励人现今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简单地解释,生理需求是人们最原始和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如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它是最强烈的不可缺少的最底层需要,当一个人为生理需求所控制时,其它一切需求均退居次要地位。而安全需求要比生理需求高一级,人当生理需求满足后就会产生这种新需求的意识,如职业安全、劳动安全、希望免于灾难等等。 人均 GDP 的多少代表了生理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决定了对安全需求的重视程度,我国人均 GDP 还比较落后,人均 “ 生理需求 ” 还未得到极大满足,当然进一步的人均 “ 安全需求 ” 也并不迫切,反映到行为上的体现是大多数人的安全意识还不足够强,上面说的安全标识的水平自然不如人均 GDP 排位靠前的发达国家。 下面几个例子,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似乎都可以对安全意识问题做出同样的理解, 人吃饱肚子了,安全意识才会主动一些。 本月 29 日(前天)在深圳一小区发生的两岁婴儿从 33 层坠落身亡事件,原因是 33 层走廊过道玻璃不翼而飞,这名婴儿因希奇跑到这里时而掉下楼。经监控调查,是一个装修工装修时把 6 楼玻璃损坏了,就到 33 层卸下了这块夺命的玻璃。这个例子放在这里说,不一定恰当,但推测这个装修工或是因为 “ 差钱 ” ,为了满足自己基本的 “ 生理需求 ” 而采取了不顾一切的手段。 深圳被装修工卸掉的 33 层夺命玻璃 近日发布的《 2013 年中国儿童安全座椅年终调查报告》说,我国家庭儿童乘车安全座椅的普及受制的首要原因是缺乏相关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其次是儿童安全座椅高昂价格是部分受访家庭不愿去买的主要原因。 上月底的 “ 夺命快递 ” 事件,寄送化学品的工厂之所以选择快递渠道的原因之一是图便宜,才几百块钱,而通过正规的危险化学品运输渠道成本得要几千块(寄送的必须是大批能够一车的)。事件后讨论的我国小宗化学品运输渠道不健全,估计原因也是市场小、不赚钱。至于涉事的快递公司不执行 “ 收寄验视 ” 的行业安全规定,是为了省时间,多送件才能多赚钱,安全意识和风险当然也就不会顾及那么多了。 还有我们的国家,为追求城镇化,为了更高的 GDP ,安全意识则很淡薄,大桥小桥的垮塌、地下管线的泄漏爆炸、煤矿的重特大安全事故、高层建筑频发的火灾等等,这些带血的 GDP不就 是马斯洛几十年前需求层次论阐述的具体体现。 当然,上述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来分析安全意识难免机械主义色彩,因为其理论也有消极的一面,他把人的需求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需求上升运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通过培训教育是可以改变需求层次的顺序,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期往往存在着多种需求,而这些需求又会互相矛盾,进而导致动机和意识的斗争等等。 我们汲取他对我们有益的地方吧,比如,在组织安全管理方面,管理者一味强调员工要把安全意识溶入思想灵魂中,如果应用一下需求层次论的观点,主动了解不同员工在不同时期需求的差异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办法,估计会有所收获。 (浅薄分析,欢迎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行为安全|7010 次阅读|7 个评论
预防事故,应相对淡化监管外力
热度 1 lanxum 2013-12-31 10:44
预防事故,应相对淡化监管外力 131231 李健 内因不起作用,外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预防事故也一样。 “ 大检查 ” 、 “ 专项整治 ” 、 “ 隐患大排查 ” 、 “ 坚决遏制 …” 等等外力监管手段,应相对淡化,多在强化人的安全意识方面下功夫,更管用。 快过年了,就这几天又发生了多起烟花爆竹爆炸事故,死伤多人,可类似的事故每年春节临近时都会重演。 2013 年 12 月 26 日 ,广东兴宁一私藏烟花爆竹的民居发生爆炸,导致整栋民居倒塌。已致 2 人死亡, 3 人受伤, 4 人失踪。 2013 年 12 月 27 日 ,湖南安乡一鞭炮厂发生爆炸,造成 4 人死亡。事故原因是擅自改变生产品种,将原来的机械装药改为人工装药,工人带药插引,操作不当引发爆炸。 2013 年 12 月 28 日 ,湖南澧县一不具备烟火药生产、加工资质的加工点爆炸,爆炸造成 5 人当场死亡,紧邻平房的一名老人因房屋倒塌致死。 2013 年 12 月 30 日 ,京港澳高速,一载有 50 吨烟花爆竹大货车爆炸了一个小时,事故原因竟因是大货载满货物后高度 5 米,司机未注意路边涵洞 4.5 米限高标识,车辆与涵洞剧烈摩擦,引爆货车内的烟花爆竹。 非法运输、非法私藏、违规生产、无资质生产等等,都靠监管外力怎么能解决得了这些事故的这么多环节。
个人分类: 广义安全观|3042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活中更需要“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思维——学习心得(5)
热度 1 lanxum 2013-12-30 06:33
生活中更需要“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思维——学习心得(5) 131230 李健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概念最早见于196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即《五项规定》)。《五项规定》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各自在生产过程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必须加以明确的规定。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字面理解,即是企业中的每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都有责任、都要负责。 可以看出,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自上而下的,由企业把每个人应负的安全责任以制度形式明确下来,是一种组织管理行为。 实施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为了企业里的每个人都能预防和规避生产带来的危险侵害,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如交通事故、旅游安全、火灾隐患、“吃人”的井盖,甚至是收“夺命快递”等等,但 生活中的这些风险不象企业里是有组织地进行完整管理,它们的风险类型更多、对应的管理组织更分散 。广义上看,社会生活实际上是个“非实体的大生产组织”,当然就不可能做到象企业那样把“安全责任加以明确规定”,也不可能由“大生产组织”来把所有的安全风险都告诉每个人,这样的情况下,处在“无组织”的生活环境比处在“有组织”的企业环境,人们面临的风险更大,人们更需要以自己的力量对这些风险“加以明确”并“负起责任”,这就是所谓生活中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如何把生活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位,其实很简单,就是首先要有 安全意愿 (绝大部分人都会有),其次是增强 安全意识 ,即“对生活中危险源或安全风险自己要重视”(傅贵观点),而危险源和风险的识别是要靠学习足够的 安全知识 ,特别是要通过对已发生过的各种事故案例来学习积累。如前几天杭州深蓝写字楼着的那场火,有些白领们就没有从一些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中学习安全知识,如果学了,就不至于在底层着火、浓烟上窜的时候而选择从顶楼往楼下跑,这等于去送命。
个人分类: 安全概念理解|57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建立安全意识为何这么难?
xiaoyanghe 2013-11-23 08:58
昨天,青岛黄岛发生爆炸,死 35 人伤百余人,今天,又传来了 合六叶高速车祸 5 死 80 伤 11 辆车被焚毁的消息。每天,各种大小不等的安全事故在神州大地上不断地传来,记得好多年前,就有人说过,如果要为有数人死亡而降旗致哀的话,恐怕中国的国旗就永远也升不起来了。 安全事故没有赢家,如果非要说有,那只有医院和殡仪馆!社会财富、私人财富都在安全事故中烟灰飞灭。无数的生命也在事故失去。一起事故的发生,就给数个甚至数千个家庭带来终生的悲痛。 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可是,为何每天这么多的事故,却无法使我们警醒? 以黄岛码头为例, 1989 年 8 月 12 日 就发生过一起惨烈的火灾事故, 2.3 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 5 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 104 小时,烧掉原油 4 万多立方米,占地 250 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540 万元。在灭火抢险中, 10 辆消防车被烧毁, 19 人死去, 100 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职员牺牲 14 人,负伤 85 人。 很多人仇日,但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安全意识比起国人来要强上好多倍。 至于如何才能建立起安全意识,我也想不清楚。从基础教育做起?一个奥数成绩好,却没有什么安全意识的人,没准是社会的一个祸害咧! 后来又一转念,自认为是一个安全意识比较强的人,开车 3 年多了,没有任何违章记录,可自己的安全意识也并不是从小建立的呀,毕竟是出生在 50 年代的人嘛。一个有记性、有理性的人,耳闻目睹了各种安全事故以后,安全意识自然而然就应该加强了。 难道我们真的如鲁迅先生所言,是一个没有记性的民族?
个人分类: 生活|1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昨天开车一次小事故
热度 4 xiaoyanghe 2013-10-3 08:34
昨天开车外出,在过一个桥下的路口时,出了点小事故。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正是绿灯,因为是国庆节,车子不是很多,我和前方的车隔着10来米,正准备左转过路口。自认为安全意识是十分强的。每次过路口时,脚都在刹车上,而且十分注意地观察前方。特别是左前方的视线被桥墩阻挡了。没想到的是,左前方两辆电动自行车,闯了红灯,一前一后地在左前方向我的右方快速驶去。我急忙刹车。因为车速不超过 40km/h ,刹车距离大约只有两米(还没出路口呢)。可还是车的左车头还是和前面那位骑车的女孩相撞了。还好,她也是急刹车,且作了避让动作。只是轻微的碰撞。她的车倒地了,人还是站着的。这位大约 20 多岁女孩都吓傻了,拿起车急忙就要离开。我停好车,开了双闪,下车后看到她并无大碍后,再看我的车,只是轻微碰伤(车头保险杠有点变形);就和她说,你别走。今天如果我刹不住车,你可能就没命了。以后就不要闯红灯了。她也就是紧张地点点头就离开了。 重新开车后我才发现自己的心狂跳,好一阵才平复下来。 反思自己,本来以为自己的反应能力还可以,现在想来。如果突然出现的是行人或者骑自行车的,没有问题。但是对快速的电动自行车,还是有点反应不过来。另外,当时自己向右边的避让动作还不够(其实也担心右边有车)。再者,如果当时自己是从右边的那个车道左转,视野会更好一点(当然,那个车道是右转的车道)。 在此提醒自己以及所有开车的人,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也提醒所有骑电动自行车的人,你们的 车速快、大多数的人又没有防护设施,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生命只有一次呀!
个人分类: 生活|2416 次阅读|9 个评论
“屁股开花”与安全学科的研究内容(3个链接)
Greg66 2012-9-25 14:28
看这篇博文,建议先看看案例。 气压升降椅“爆炸”的视频,请 点击这里 。 气压升降椅“爆炸”的文章,请 点击这里 。 这些椅子的制造质量肯定有问题,气压杆质量、密封质量、气体纯度、压力等,可是这个道理一点也不难明白,记者是非安全专业人士,他们能懂的安全专业知识,我们专业圈子内的人肯定能明白。我的意思是,这里面没有高深的理论,就是一个制造质量问题,只要严格控制质量,预防并不难。问题是制造商有无这样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 作为消费者,我们的重点是要买可信的、有严格质量控制、信誉好的公司的产品,不能图便宜。我2005年从“宜家”(Ikea)买了一把气压转椅子,坐到今天,也没啥问题,我坐在任何一个日常角度,以日常的任何一种方式坐上去,它都不会翻车。可是此前曾经做过很便宜的转椅,翻车的事情是经常的,而且7-8年时间估计已经换了3-4把了(我们某个实验室当时买的一小老板推销的椅子现在几乎无一存在了),而者3-4把便宜椅子的价格(每把180-300元不等,2005年)正是我这把椅子的价格(2005年,950元)。我这把椅子,估计再坐个3-4年没啥问题。而这还没考虑出事故使“屁股开花”的事情。顺便说一下,关于家具,我目前只信“宜家”,这不能说我们崇洋媚外,全世界恐怕都信,我们就不能信吗?我在澳大利亚的时候,看留学生变卖旧家具,如果小广告中说是他的家具是“宜家”,那销路和价格就都不用愁了(“宜家”可不是日货哦~)。 上面说的两方面,说明一个问题,行为协调(包括观念)的重要性大于技术本身。上述中,我的意意思是,安全学科究竟学什么?学事故预防方法,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不安全动作(不安全行为的一个方面)的预防,其中我们的“动作”,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这里我又想起来了, 学了采矿的课程及其中的“一通三防”,那就叫已经包含了安全知识吗? 就能预防这种“屁股开花”的事情吗?如果懂这么少的安全知识,我看谈安全学科的事情,那还为时太早。
5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安全意识及其提高的方法
热度 1 Greg66 2012-8-7 17:38
安全意识大概可以定义为发现危险源、重视危险源的危险性、及时处理危险源的能力,也就是说,安全意识可以定义为一种能力。 增加安全知识是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第一是增加案例知识,例如,如果知道汽车安全带能够在车辆受到正面、侧面撞击和翻车时分别可减少死亡率57%、44%、80%,并且知道只有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方式扣上安全带时,汽车的电子系统、安全系统(含安全气囊、电子自动手刹等)才能正确发挥作用时,人们就不太可能不系安全带、在低速行驶时不系安全带或者使用“静音扣”消提示音(见《长江日报》2012年3月16日第8版,该文提到一女司机驾驶奥迪车因使用消音扣酿成了一起事故,该事故于2010年9月17日发生在郑州)。第二是,增加安全理论知识。安全理论知识中有一条“安全累积原理”指出,任何大事故都是小事故(事件)累积的结果,即任何一次违章都在为事故的发生创造条件。如果懂得这些安全理论知识,员工在操作时就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注意不发生任何一次违章。 所以,增加安全知识是提高安全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于安全意识的定义,希望听到其他意见。
65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京暴雨灾害谁之过:被忽视的暴雨信息和四级应急响应命令
热度 2 杨学祥 2012-7-26 07:39
北京暴雨灾害谁之过:被忽视暴雨信息和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命令 杨学祥 暴雨信息的点击率太低,搞笑娱乐的点击率太高,你看过“暴雨信息”和“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命令”的新闻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94319 7月21日下午1时我特别指出,日本九州北部最近一周遭遇特大暴雨,导致多地产生山体滑坡和河流泛滥。经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于21日11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命令,请各单位严格按照中国气象局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和任务做好此次暴雨应对。7月19日为日月大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1.66613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你看过暴雨信息了吗?如果你至今还没有看过日本暴雨、暴雨信息和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命令,你就对你的亲人受害负有责任。 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安全提示无人点击谁之过? 相关新闻: 暴雨信息:关注7月潮汐组合 2012-7-21 13:46 暴雨信息:关注7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日本九州北部最近一周遭遇特大暴雨,导致多地产生山体滑坡和河流泛滥。经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于21日11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命令,请各单位严格按照中国气象局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和任务做好此次暴雨应对。7月19日为日月大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1.66613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相关新闻: 日本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此次暴雨被认定为严重灾害(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943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5529.html 被忽视的强潮汐组合:暴雨灾害为什么从7月20日开始? 2012-7-25 08:0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北京暴雨 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5529.html 李宪之把亚太地区1991年春季和夏初火山、地震及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突出现象归因于天体影响、岩浆运行、火山喷发和半球间宏观天气系统 。它们与1991年4~7月的强潮汐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强潮汐不仅产生地球流体相对固体的差异旋转,而且引起固体地球形变。以日食系数预测方法为基础 ,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方法作校正 ,与强潮汐阶段相对照 ,就可以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事件。 2012年3-7月为超长强潮汐时期,与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的8.6级地震、美国罕见干旱、日本和北京严重暴雨相对应,再次认证突发事件的天文因素作用。2012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初见端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95845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3874 次阅读|5 个评论
时间观念、翻越护栏、安全意识、遵守秩序
lxchencn 2011-7-28 12:11
时间观念、翻越护栏、安全意识、遵守秩序,看似4个没有关系的问题事实是关系密切的,源于经常看到的这样的故事:在城市中心道路往往有护栏隔开,护栏两头有斑马线通行,行人过斑马线,保证行车、行人安全,对于习惯于直接穿越的少部分人来说实在不方便,于是经常看到的危险动作就是放弃只有10米远的斑马线不去过,穿越于疾驶的汽车中间,翻越护栏到对面,好似杂技表演,你看的心惊肉跳,他走的闲庭信步,真是很难理解的现象,稍远一点绕一下过斑马线,既安全且只多一点点时间,直穿马路翻越护栏,时间上并没有节省甚至可能因为规避车辆还要花更多时间,冒风险不省时间,无意义的冒险还有人前赴后继,给人一个混乱、不守规矩、不文明的印象,从这样的小事可以折射出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反映出人们的时间观念、安全意识和遵守秩序的意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教育问题,培养良好的国民素质才是教育的根本。
2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验室安全手册与安全意识
quantum 2010-5-7 16:21
实验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酸、电、火、气等等,新闻上工作中也经常有实验事故的新闻。在法国实验室工作期间,老外的安全意识和他们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从一本小小的实验室安全手册上就可以感受到。 进入法国CEA实验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全教育,教育会议上挥发一本薄薄的安全手册。 先介绍一下CEA:法国原子能署 CEA 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 -4个互补的研究领域 (核能, 防务, 技术研究, 基础研究 ); -15000名研究人员; -9个研究中心; 位于Grenoble的各个机构的科学研究中心面积120公顷,其中CEA占地63公顷。有大约3000人在格勒诺布尔的CEA工作,其中2000人是CEA的雇员,1000人是外来的合作者。 职员分属四个研究部门: 技术研究 -微纳技术和系统集成 -新的能源技术 -材料 生命科学 -生物学及生物技术 凝聚态及材料物理 -凝聚态物理方面的基础研究 核研究 -物理热工水力研究 -核设施拆解 在Grenoble的研究机构里面,其实早就没有了危险的核研究项目,现在基本都是基础研究了。但是他们严格规范的安全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按照安全手册上的说法,安全培训是法律义务。 而且其安保职员队伍庞大,分工明确,即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保证了大家的安全,一箭双雕。以下信息均翻译自CEA的安全手册: 四个研究区域中每一个均有数量庞大的负责安全的人员,这包括: .超过40名的安全工程师和官员; .超过60名的安装管理人员; .大约300名来自地区急救队(ELPI)的职业性的急救人员; .卫生、安全与工作环境委员会(CHSCT). CEA/Grenoble管理部门拥有超过200名的专家(?),这包括: .设施安全工程师(ISE) .地区安全队(FLS) .辐射防护和环境监测部(SPRSE) .职业健康部(SST) . 医学生物和分析实验室(LABM) 同时,他们在安全手册中还列出了实验室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和防护、求救措施: 例如化学危险: 化学品可能会是 有毒的-有害的-刺激性的-腐蚀性的-易燃的-易爆的 化学品潜在的危险有 中毒,起火和爆炸,窒息,烧伤 标签内容(应包括...) 产品名称, 制造商名称和地址, 安全警句, 危险象形标志, 危险警句。 化学品的操作 例如:在通风橱中进行化学品操作的要求: .个人防护设备 .手套 .安全眼镜 .适合化学品特性的防护服 注意废弃品的贮存和处理 .不要将化学物品的容器丢进垃圾箱或者将它们倒进下水道 .有大范围的对应各类废弃物的废弃物容器可用 .请记住,化学废物是危险的,您要对它们负责,直到经授权的公司将它们收集 .核区域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放入红色的容器 .非核区域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放入蓝色的容器 安全的化学品保存 .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门设计的地方(顶部和底部通风,火灾探测系统,贮存池,分开存放不相容的制品,防爆或防火花照明) . 在工作场存放的化学品的数量所必须限制在一个星期的需求之内,并放入贮存池中保存。 化学事故处理 反应迅速 移动受害者使其远离危险区域 通知地区安全队(FLS) 用大量的水冲洗受影响区域15到20分钟... 整个安全手册图文并茂,就像一本连环画一样,即使是来自外国的研究人员也很容易理解。 不过法国人也有法国人的浪漫或者说是官僚作风:这么大的一个研究机构,有很多不会法语的外国人,但是入所的安全教育是用法语进行的,不得不佩服法国人认认真真走过场的精神。好在有一本通俗易懂的英文安全手册可以让大伙分享他们的安全管理经验。 在法国上学的时候,通过报纸或者网络看到了很多改革开放初期出国留学的学者写的回忆文章,大都是初出国外门的新鲜感和国外发达先进的基础设施、实验设备造成的震撼。现在出国留学,经常可以听到中国同学们说巴黎的地铁好破旧啊或者柏林的机场真寒碜之类的,我自己也有这种体会,这些欧洲强国首都的部分硬件设备已经很难和北京相提并论了。在科研方面,至少在我所处的研究领域,也已经感受不到国外实验室设备的优越性了。虽然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但毕竟咱们已经有了大楼了,这也不是坏事。 可是从法国人编写的安全手册中这些细致的分工和完善的安全设施可以看出法国研究机构资金的充足和对人员安全的重视,特别是强烈的安全意识。随着国家投资的逐渐增加,咱们国内的研究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问题了,但是相对于他们多年积累出来的软硬件条件,我们国内的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人员的配置还任重道远。 资金会有的,设备也会有的,可是更重要的安全意识就像罗马一样,不是一天能建成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一本通俗易懂的手册开始,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规范的安全教育呢?毕竟研究生阶段养成的科研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整个科研生涯。如果此人做了导师,这些习惯还会影响到他或她的学生。根据愚公他老人家的理论,子子孙孙无穷尽,安全意识的培养这件事情也就办成了。大家都保护好了革命的本钱,才能为祖国的建设继续添砖加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