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发明专利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发明专利

相关日志

关于科学创新路径发现的若干问题
热度 2 Sibiling 2014-8-16 23:30
立秋之后几场大雨,气温就一直再也升不起来了,前段时间久坐写作双臂热的都长痱子了,因此雨下了之后就觉得是天堂一般的日子,趁着雨天每天都在码格子,雨天吐文字,一天一万字。 有个好友打电话来约我去他们企业里聚一下,这家知识产权研究的公司已经成立六周年了,我是唯一的“外人”。由于是做发明专利 这 一行,席间就很自然地提到了科学技术的创新这个话题,就一直想从有着较大密度创新接触的专利代理者角度听听他们的经验和对创新的看法。这些年虽然一直在追求,但是从来没有系统的思考和撰写过这方面的文字,有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创新实践和思考。 我在2008年申报过一项发明专利,后面经过一年授权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创新实践的开始,但个人觉得大学时代,敢于联想将熵理论与文学创作这样的事情结合起来研究好像更算创新:)后来在博士期间去一个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实习,接触到了TRIZ理论,从科学计量的角度看这件事做得非常成功,为专利这样的创新完全指明了具体的着手路径,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它的矛盾矩阵,这个东西真的是管用。 因此我就在想,专利文献这样的宝贵财富,经过数据挖掘之后,他们250万份专利里面就能总结出来形形色色的继续发明创造的方法体系,那么科技论文这样的科学遗存,使用目前的大数据挖掘,能不能也从里面也总结出来真正管用的创新的具体办法呢?如果这条路子可行,跟TRIZ理论相比,我们又从哪里可以着手,或者搞出什么样的方法论体系供科学网上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参考使用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虽然有人说创新这件事,如果真的一旦有了“创新方法”,那就算不上创新了,但是对于创新方法和路径研究,怎么说也算是一个创新吧。我是一直坚信,先贤留下来的动辄上亿篇的学科文献当中,也一定有着解码创新过程与路径的各种密码,与其我们每个人还在苦苦摸索偶尔得之的创新门道,还不如就此出发系统总结出科学创新的各种路径,使得大家有法可循、有法可依。这个事情如果动手去做的话,各位看官您说怎么动手您才满意呢?是系统研究方法论体系、还是对方法带来的创新成果更感兴趣呢?
5617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研成果转化应与国际接轨
热度 1 x2t6j8 2014-7-12 08:36
2012 年9月2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到现在为止已经快满两年了,然而科研成果转化的老大难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国。 若从发明专利管理部门的专利受理与转化状态看,我国的发明专利转化率低于5% ;而其他科研成果转化率也不乐观。这不!我们团队研究的“ 太阳活动对地球表面危害区域的预测预报 ”的防范空间灾害办法就遇到了转化难。 先简略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这还需从太阳活动对地球表面某些区域的危害说起,由于近几十年随着高新科技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及高新科技配套设施几乎遍布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受太阳活动危害的风险逐年增加。太阳活动喷出的带电粒子若是朝向地球冲来,就会撞击地球磁场对地球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轻则部分损坏,重则全部摧毁高新科技配套设施,出现无线电通讯短暂中断、损坏卫星仪器、威胁航天员安全、导致供电系统瘫痪……。比如:1989年3月13至14日,太阳活动喷出的带电粒子冲击加拿大魁北克省供电设施,使该地电网损毁,有很多人亲眼见识了一次又一次太阳活动危害的严重后果,目睹了有些严重损失根本无法挽回。痛定思痛,人们感到研究防范该灾害办法的紧迫,因而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美国航空航天局牵头开展太阳活动研究;英国内阁办公室也发布最新《民事应急国家风险名单》,首次认定太阳风暴等严酷太空天气为国家安全威胁之一。 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高度重视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灾害造成的影响,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及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都将 “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 列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同时南京、云南等天文台经常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并且还将实施“夸父”计划,发射三颗卫星监测太阳活动。 在太阳活动随时都有可能造成灾害的情况下,我们研究团队用巴德膜太阳望远镜监测太阳黑子活动,当遇到太阳黑子活动出现异常,我们就电话通知事前安排在非洲和美洲的观测队员及时监测,团队给他们配有太阳活动监测仪器和通讯设备,保证了在地球的自转运动状态下,对太阳黑子活动监测的连续。如:我们研究团队在2005年1月20日7时监测到太阳黑子上出现 零星白点 ,这种现象就是 日冕喷射 ;紧接着又监测到黑子上出现的 白色闪光 ,这种现象就是 耀斑爆发 。 由于这次喷射直对着地球冲来,带电粒子抵达地球时,加拿大、阿拉斯加、北欧天空出现极光长达6小时17分;当时宇航员进入安全舱躲避;全球出现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幸好这次对地球表面的危害区域是从阿拉斯加到南极的太平洋上,只因太平洋面上没有高新科技设施,才对地球表面的高新科技设施没有造成明显的危害。 ﹙若有哪位老师尝试用巴德膜太阳望远镜监测太阳黑子活动,请在观测之前一定要检查巴德膜是否完好无损,因为巴德膜若有一丝微孔,即可造成眼睛永久失明!切记!切记!﹚ 我们团队结合监测,研究了1851年9月1日卡林顿看到的那次太阳活动,以及从那时起到现在的太阳活动记录及对地球环境和灾害造成影响的纪录,并结合全球共享太阳活动监测网的图像数据,研究发现了太阳活动对地球表面危害的规律,即: 日冕喷射或者耀斑爆发若单一发生 ,其若向地球冲来约需69个小时,撞击地球磁场只会影响到地球的外层空间,对无线电通讯、空间站的宇航员、卫星、航天器等影响严重, 不会影响到地球表面 ,对地面的高新科技设施也不会造成严重损坏。 若是 日冕喷射与耀斑爆发同时发生 ,即日冕喷射在前,耀斑爆发在后,耀斑爆发的带电粒子就会猛推日冕喷射的带电粒子,使其运动速度加快4倍,其若向地球冲来约需18个小时,到达地球时就会 对地球当时正对着太阳一面的某一区域造成严重危害 ,我们团队研究出太阳活动对地球表面危害区域的预测预报办法如下: 加强太阳活动监测,并在监测太阳活动时留意辨认日冕喷射与耀斑爆发是否同时发生,若同时发生它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约18个小时,如1859年9月1日卡灵顿看到的那次。这时注意它是否朝向地球冲来,并记录发生的时间。比如我国南京监测点中午12时监测到日冕喷射与耀斑爆发同时发生的剧烈活动,即结合地球自转和地球24个时区的划分,从南京所在的时区按地球自转向后顺延18个时区,可预测出第二天凌晨6时抵达时区是阿拉斯加至南极,该时区的中高纬度就是带电粒子来袭区,与该时区相邻也会受影响。因阿拉斯加至 南极多数是海洋,遇此情况应提前发布常规预报。假若带电粒子抵达 的时区是城市和人口稠密区,应提前向有可能发生灾情的区域发布预警预报。 灾情即将发生区域接到预报后,当地供电部门应在带电粒子抵达地面前1小时将发电、变电、用电的闸刀全部断开,特别是我国西电东输、北电南输的远距离输电导线尽可能单根空载,因发电、变电、用电若剩一处还有闸刀连接就会烧毁配套设备,特殊用电户如医院手术室启动备用电源,但要加装密封防护。同时,我国东北、西北跨国输油﹙气﹚管道应加装焊牢接地线,借助大地是电的良导体进行防护。另外,应分段定点在管道之间相接处加装绝缘阀拦,避免管道脉冲电流的电火花危及油﹙气﹚库安全。 现在,我们团队的监测太阳活动,防范其对地球表面某一区域造成危害而归纳总结出的 《太阳活动对地球表面危害区域的预测预报办法》 放在文件柜里已经有几年了,有人说:现在的科研成果就是这样,一年新,二年旧,三年成废纸。 国际上的科研成果又是怎样转化的呢?请看1992年,美国一个从事宇宙、天体、星球理论研究的亚伯研究团队,提出了《炸毁月球保地球》的论点,他们的新闻媒体抢着报道这项研究,很快传遍全世界。后来没有实施,是因为该研究没有实际意义。 我国的科研成果应将技术类、工程类、科学类区分开,分类采用不同的方法转化。技术类:比如医药中的新药,应按国家标准审定,不审定就会使病人丧命,出现严重医疗事故。又如水稻杂交种、玉米杂交种,应按国家标准审定,不审定就会造成粮食减产。工程类:比如公路桥,不按国家标准施工和检查验收,就会出现豆腐渣工程,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科学类:由于是前人未知的新解,加上我国对科学类成果的评价,往往习惯于外云亦云,一是拖的时间相当长,二是拿不出中肯的结论。因此,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应与国际接轨,尽量做到与时俱进放开搞活。 我国的新闻媒体也应与国际接轨,对火热的科研活动多关注,多报道,多传播。改变我国当前一个科研团队就是一个“科研孤岛” 的状况 ,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便同行之间携起手来形成合力,开创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新局面,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当前,面对我国的 高新科技设施随时都有可能被太阳活动冲击的威胁风险;面对我们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长期放在文件柜里睡大觉。为了改变科研成果转化难;为了科研成果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我们科研团队呼吁: 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应与国际接轨!
个人分类: 成果转化|3173 次阅读|5 个评论
关于四倍体刺槐嫩枝或硬枝扦插育苗的文献
zzllxx5168 2014-6-15 17:17
关于四倍体刺槐嫩枝或硬枝扦插育苗的文献 http://www.doc88.com/p-8951939762648.html (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试验初报 /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林研所):应用辽宁干旱所张连翔教授发明的“甘霖 1 号速蘸发根剂” 500ppm 处理 4min ,生根率可达 87% ;基质选用珍珠岩,插钱用 1 ‰高锰酸钾消毒 1h 。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YKJ201004003.htm (四倍体刺槐 K2 无性系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用 IBA1500ppm 处理 30s 最好,基质为蛭石,时间为 6 月份,上部插穗生根最好。 四倍体刺槐插条不定根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 王小玲 【摘要】:四倍体刺槐是由人工诱导二倍体刺槐 (2n) 体细胞加倍 (4n) 而育成的优良品种。引种试验证明:四倍体刺槐在我国东经 86 。 ~ 124 。 、北纬 23 。 ~ 46 。 的广大地区、甚至西藏高原都可种植,可作为普通刺槐的替代品种。生产上四倍体刺槐主要以嫁接繁殖为主,因繁殖速度慢、繁殖系数低、育苗周期长,难于满足需求,致使苗木价格居高不下;利用组织培养繁殖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在基层单位广泛应用存在一定难度;播种繁殖不能很好的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林分生产力低。扦插繁殖作为一种典型的、简单的繁殖方法,已经在许多树种中广泛应用。四倍体刺槐属于扦插难生根树种,国内外虽已有报道解决了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但由于缺乏对四倍体刺槐插条不定根发生调控机理的研究,其快速育苗技术仍不成熟,成为制约其大范围推广的瓶颈。本研究主要以 1 a 、 3 a 和 5 a 生四倍体刺槐母树上剪取的 1 a 生硬枝和当年生的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运用阳畦和配有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装置的育苗地育苗法,系统开展了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通过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插穗下端形态和解剖学特性变化研究,划分不定根发生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扦插技术对插条内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定根不同发育阶段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有: 1 、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生根率和不定根发生速度大于硬枝扦插。嫩枝扦插生根率最高为 87.26% ,不定根生成需 30 d ~ 40 d ;硬枝扦插生根率最高为 73.33% ,不定根生成 60 d 左右。 2 、生长调节物质 IBA 处理硬枝和嫩枝插穗,可显著促进生根效果。 硬枝扦插以 IBA1000 mg · L -1 ,浸泡 6 h 的处理最佳;嫩枝扦插以 IBA1400 mg · L -1 ,浸泡 4 h 处理最佳。 3 、插壤温度对四倍体刺槐硬枝插条不定根发生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4 、采穗圃母树年龄对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插条的生根能力影响很大。随着母树年龄的增加,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扦插生根能力下降。嫩枝扦插随着扦插时间的推迟,生根能力也下降。因此,建议四倍体刺槐扦插采用 1 ~ 3 a 生母树,嫩枝扦插以 5 月中旬~ 7 月中旬为宜。 5 、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可划分为 3 个主要时期: a )愈伤组织诱导期, b )不定根形成期 ( 根原基诱导期 ) , c )不定根表达与伸长期。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扦插前插穗内无潜伏根原基,扦插后在切口愈伤组织中诱导产生根原基,不定根从愈伤组织伸出。 6 、扦插过程中,内源 IAA 是影响四倍体刺槐生根的关键因素。 201010160795-一种四倍体刺槐扦插繁殖方法 .pdf 201110399103-一种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繁殖方法 .pdf 201010160802-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繁殖方法 .pdf 201310030244-一种四倍体刺槐微嫁接方法 .pdf 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 .pdf 200410024208-四倍体刺槐转基因及组培快繁方法 .pdf 及叶加工饲料或复合饲料原料的方法 .pdf 育苗相结合繁育四倍体刺槐苗木方法 .pdf 重要文献: http://www.doc88.com/p-8826140640039.html (四倍体刺槐及刺槐优良无性系扦插繁殖技术研究-山东农大硕士论文)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林业科技》和《林业世界》三刊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朝阳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朝阳市老科协理事。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1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3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微信同号);QQ号:527813275 http://www.xbmiaomu.com/vip/zzllxx5168/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新品种新技术|2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要读大学(七):雪花秘扇——发明专利
热度 3 danfouer 2014-1-24 09:20
最后再给大家讲两件事情,前面都是讲的人,后面讲事,那么讲一个发明专利的故事,那么,这个发明专利呢,全称叫做电子录放音折叠文化扇,它是什么背景呢?它是在 2011 年,有一部电影上映,叫做《雪花秘扇》。主演是谁呢?李冰冰,全智贤还有那个演金刚狼那位,那个男的,忘了叫什么,它就是以女书为背景,我当时呢,清明节的时候,我到了女书村去了一趟,然后我在火车上我就想,这个女书要传播,很多都是通过扇子进行,就是这个文化扇、折扇。然后这个扇子呢,别人都看不懂,因为上面写的女书字都看不懂,然后一想,能不能有个扇子,我打开这个扇子的时候能够听到有人能帮我把扇子上面的内容用女书音、中文、英文给我朗读出来,是吧,然后合上扇子它就自动关了,我就有这么一个想法,但是当时呢,我工作,因为我在华科读博士,事比较多,我就跑到我们 9-407 ,就是那个搞电赛的实验室,我就说:“谁来给我做这个项目, 3000 块钱,包干,我们一起来搞” 。那么,我就把这个话一说,把话说了之后,有一个同学就很主动的站了出来,就是这个,看啊,就这个孟良伟同学,他当时也就是大二的下学期,他就说:“朱老师,我来跟你一起搞”。然后我们就从清明节开始搞,然后到 5 月 26 号,我们就把整个专利的样机,专利的申请报告,全部搞完,然后就递交给 国家知识产权局 ,你看,它是这样一个发明,设计一种折叠扇,包括扇体,在扇体衣,扇柄上凿出 5 个槽孔,分别放置电池、录音按键、播棱按键、电子录放音系统、集成电路板、扬声器,然后在另外一面凿出一个槽口,放置强磁铁、电池、录音按键、播棱按键、扬声器,然后呢,这个发明呢,它是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设计制作各种与扇面内容相对应的语音内容,语音内容的语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适合于配合名人字画制作成高档工艺礼品,尤其可以用来保护各种口头非物质遗产。这就是我们当时的一个发明,所以呢,你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还是看你个人的选择的,当时这个同学虽然是大二,但是他很勇敢的站出来,然后我们一起做了这个事情。因为一般来说,在大学里面实用新型的专利还是比较容易拿的,但是国家发明专利还是比较不太容易的,因为我们从提交、申请、到最终授权也花了将近 2 年时间,正好赶上他毕业设计(他考上华科研究生了,而且是拒了生科院的老师去了国家光电实验室)。然后我就说,考研忙的话你就把这个写一写吧,复试时把专利证书带上,实际上他两年前就已经做完了,而那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刚好专利也已经授权了。这是这个故事,关于电子录放音折叠文化扇的故事。
7203 次阅读|5 个评论
发明专利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热度 13 Taylorwang 2013-8-9 08:02
科研人员开发的技术与实际应用的距离,可以从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发明专利看出来。 没有或较少搞过实际应用的人,往往更多地考虑纯科学或技术的因素,只要搞过实际应用的技术人员,在制定研究技术方案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进将来应用时的实际要求,就会考虑这个新技术的经济性、可靠性、可能存在其它的负面作用等应用时的关键要素。 由于近年来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废水深度处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作为较强的化学氧化手段,臭氧氧化作为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提高臭氧氧化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效率,人们就寻找能催化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并希望能在新一轮的废水处理提标改造的工程应用中使用这些催化剂。 使用臭氧氧化水中的有机物,一些过镀金属离子及其氧化物具有催化氧化作用,这也差不多成为人们的共识。 这样,臭氧的催化氧化研究也就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申请了不少发明专利。如国内的某著名高校,申请了许多臭氧氧化催化剂的发明专利,如发现铜离子具有催化氧化作用,就申请铜离子的臭氧催化氧化专利;镍离子有催化氧化作用,锌离子也有催化氧化作用,又申请镍离子与锌离子的催化氧化作用专利。有人研究将这些金属,在中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物,沉积在颗粒活性碳上,然后,再通过脱水,加热转化,将这些金属氢氧化物转化为金属氧化物附着在颗粒活性炭上的方法,制得臭氧氧化催化剂等。 我们于 2003 年开始研究水的深度处理技术,高级氧化工艺就选择了用臭氧对废水进行氧化,故对臭氧氧化废水及其催化剂研究在国内也算开展得比较早的单位。从实际应用出发,在研究的初期, 我们就考虑将来制作的催化剂,必须具有实用性,即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同时兼顾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廉、使用过程中没有毒副作用等诸方面的要求。 虽然我们知道,一些过渡重金属离子对臭氧具有催化氧化作用,但因为臭氧催化氧化完后,这些金属离子仍在水中,仍有可能随水带出,这就存在二个问题:一是使用的催化剂,需要不断补充;二是残留在水中的这些重金属离子,必须采用有效的处理手段,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不然,就会造成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显然,这种臭氧催化氧化剂,将来是不可能实用的。当然,对于高校,作为一个研究成果,能申请一个发明专利,并不吃亏,特别是有国家纵向科研项目,也要有发明专利交差,但对于将来这个专利,能否真的实际应用,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用活性炭附载这些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显然要比直接用金属离子更具有实用性。但作为催化剂,要重复使用,故所用的活性炭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而好的活性炭,价格就比较贵,有时,一吨产品,价格高达一万多元,附载了金属氧化物,价格更高。尽管价格这么高,它还存在另外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即臭氧的强氧化性,也会慢慢氧化破坏活性炭,使活性炭的强度降低,使其容易破碎,粉末化的活性炭则容易随处理水带出,故使用这种附载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的活性炭催化剂,它的使用寿命较短,需要不断地补加,这也增加了废水的处理成本。 我们研究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中使用了大量的陶粒,故很容易我们就联想到,如果在陶粒的加工过程中,做一些改进,让制造出的特殊“陶粒”具有臭氧催化氧化功能,不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样,我们就开发出在陶粒的表面,富含了有催化作用的金属氧化物的陶粒,经实验证明,这种陶粒对臭氧氧化水中的有机物,真的有比较好的催化氧化作用。这样,我们在 2007 年就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授权。该臭氧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好,催化剂使用寿命长,没有重金属离子随处理后水带出等麻烦,且陶粒生产容易,价格也相对活性炭的催化剂要便宜得多,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要求。 近年来,我们这个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在国内的招标竞争中,频频中标。鄂尔多斯神华的煤制油项目的废水处理工程,辽宁盘锦的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我们自己设计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水处理系统的工艺中,都大规模使用这种臭氧氧化催化剂。 目前国内的专利申请,仍主要以高校教师与一些科研院所为主,而 不少高校教师与研究院所的科技工作者,比较重视理论研究深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表高质量的 SCI 论文,有时也申请发明专利,但对于生产应用的实用性考虑相对较少。 另外,目前大部分高校与科研院所都重视纵向项目,大家乐于“跑部钱进”,也就可能忽视了与生产应用关系比较密切的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研究课题,研究也比较少考虑在生产一线的应用情况,从而导致 申请的一些专利只是存在理论可行,很难具有实用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本人建议从二方面着手 ,一是支持与鼓励工矿企业的科发队伍,增强他们的研发能力;二是支持和鼓励产学研合作 ,让高校与科研院所中的牛人,乐于搞横向研究开发项目,促进国家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鼓励他们天天往北京跑,拿所谓的国家级大课题,大项目。当然,特别牛的,有冲击 NB 奖的大牛就另外了,但那些大牛一定是少数!
7775 次阅读|36 个评论
发明专利和科研论文的区别和联系
热度 12 chrujun 2013-7-30 13:20
发明专利和科研论文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申请发明专利的重点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发表科研论文的目的在于知识传播和分享。两者在撰写上有不少类似之处。 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一部分为背景技术介绍,要求专利发明人对背景技术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科研论文第一步部分和发明专利申请书很类似,也是介绍前人的研究工作及不足之处。不同之处在于科研论文必须引用和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而发明专利申请则可以不列参考文献。 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二部分为发明的技术方案。这部分和论文的方法(method)比较类似,但不同之处居多。这部分要求发明人用文字和公式阐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能用图表。即使发明的技术方案用图表更容易说明问题,发明人也必须把图表内容转换成文字。尤其是涉及到复杂装置的技术方案,用文字表述需要特殊技巧。论文的方法部分则没有多少限制,论文撰写人可以选择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明白的论文撰写方式。可以有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图表。 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三部分为实施例和发明专利附图。这部分要求发明人必须结合发明专利附图说明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这部分和论文的实验部分类似,但差别很大。发明专利实施例为实现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或多个例子,很多论文的主体部分就相当于一个实施例。 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四部分为发明的技术效果,这部分和论文的结论部分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发明的技术效果一两句话就行了,也不需要基于严格的逻辑推理。而论文的结论部分则是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推理,可靠性高。 发明专利由专利审查人审查,重点判断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文献有无重复之处。科研论文由同行审稿,重点判断实验数据是否可靠,结论是否准确。由于专利审查员一般不是同行,发明的技术效果无法通过专利审查保证。 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周期一般为2年,科研论文的发表周期一般在一年之内。科研论文发表后的收获是同行的引用和评价。发明专利的收获依赖于专利的实施和转让。如果一项发明专利10年没有转让和实施,付出的成本可达数万元人民币。申请发明专利的成本比发表论文高得多。 发明专利的重中之重是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这部分关系到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好的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可以实施大面积保护,让竞争对手无从下手。科研论文则希望在论文基础上开展的研究越多越好,这与发明专利的排他性目标完全背道而驰。 发明专利在于保护创新或改进的设备与方法,主要与应用技术息息相关,是高科技企业的命根子。科研论文在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可包罗万象,可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发明专利主要推动经济发展。科研论文主要推动人类文明的 进步。发明专利主要保护企业做大做强,科研论文主要加强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没有发明专利国家就要挨打,没有科研论文人类就会变得愚昧无知。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29012 次阅读|16 个评论
撰写发明专利说明的结构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热度 5 jldxwsj2000 2013-5-22 17:59
撰写发明专利说明的结构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王 洁 最近日夜兼程地在赶写发明专利,虽然辛苦劳累,但有科学网朋友们的陪伴,工作着并快乐着,现把所获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共勉。 (一).应清楚和简明地反映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主题的名称和类型。 (二).写明技术领域,指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或者直接应用的。具体技 术领域,而不是上位的或者相邻的技术领域。 (三).写清背景技术部分,应当写明就申请人所知的,对本申请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并且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对于涉及的专利技术,要进行知识产权状况分析。即:专利权人,申请日,授权日,申请国,法律状态(是否有效),保护的基本内容,与本申请技术内容的主要区别等。 (四) 应当清楚、客观地写明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等内容 1.写技术问题时应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正面的、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客观而有根据地反映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 2.写技术方案是核心部分。技术特征既不是工作原理,也不是工作过程和技术效果,而是解决技术问题的具体措施。如对于一项产品申请,应从其结构关系、装配关系,对于一项工艺方法申请,应从工艺步骤清楚、完整地描述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该技术特征应包括构成该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也可以包括其他的附加技术特征。 3.应该清楚、客观地写明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要用具体的性能、效果等反映出来,它是确定发明是否具有“显著的进步”,实用新型是否具有“进步”的重要依据。但不得只断言本申请具有有益效果,突出说明本申请的创新点。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9784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一种大豆生育期E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获国家发明专利
klymzkm86 2013-3-26 17:57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正俊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大豆生育期E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210112662.9)。 植物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是指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而控制植株内部生理反应过程,其中研究较多的是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大豆起源于我国,是早期研究光周期现象的重要模式植物。大豆生育期基因E1与大豆光周期反应关系密切,同时对大豆的开花期及成熟期的影响最大。由于该基因位于第六染色体的近中心粒附近,其遗传重组率极低,该基因自1971年正式定名来,长期未能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夏正俊等研究者经过近8年时间,经传统的图位克隆法成功地克隆了该基因,其研究论文发表在 PNAS 上(2012年109:E2155-64)。结果表明E1基因含有一个双边的(Bipartite)核定位信号(NLS),并含有一个与B3远缘相关的结构域,为豆科作物所特有的基因序列,预示着大豆中可能存在着与水稻及拟南芥不同的光周期调控开花途径。一位审稿专家指出:本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不同植物在调控开花上如何进化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式的工作,展示了植物如何调控开花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因而引发人们的普遍及浓厚的兴趣。加拿大Cober教授评述说,E1基因的克隆不仅对于对光周期理论意义重大,使育种有了具体的分子目标。我国大豆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韩天富评价:E1基因的成功克隆是我国科学家对大豆光周期的重要贡献。 大豆光周期各基因成功克隆 在2月17日至21日于南非德班市召开的第九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上(the World Soybean Research Conference IX),夏正俊宣读了有关大豆生育期基因E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加拿大及美国育种家表示,本项研究成果已经被用于相关的辅助育种及分子育种中。因而,本专利成果可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分子元件。 http://www.bioon.com/biology/news/552997.shtml
1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明专利:排名背后的区域博弈(转载+原创)
热度 9 Wuyishan 2013-2-22 07:06
(按:今天的《经济日报》有如下报道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3-02/22/content_145399.htm ,其中包含对我的采访内容,所以,仍旧把它放在“原创”栏目下吧。) 发明专利:排名背后的区域博弈 本报记者 董碧娟 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不含港澳台) 2012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不含港澳台) 2012年我国PCT国际申请受理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不含港澳台) 2012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不含港澳台)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一张榜单,多方关注。省区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背后是各地经济、管理、政策导向等多元因素的综合博弈。各地如何打造自己的发明专利竞争利剑?经济发展与发明专利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关系?如何以更丰富的视野看待区域发明专利排行?记者采访了多位知识产权、区域经济、科技信息领域的专家,为读者作深度解读。 不仅是数量的竞争 数量竞争的背后实则是发明专利催生、培养、提升的路径竞争 “由于专利制度的特征,专利授权量比专利申请量更能反映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与投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授权量排名替代原来的专利申请量排名,能够避免对专利制度和国家导向政策的误读误用,更准确地反映当前我国社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王岩如是说。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则表示,“排行的发布能够激励企业、科研单位更加重视专利。在发达国家,企业科研人员有了创新成果后,第一步就是申请专利,而非撰写论文,专利意识非常强”。武夷山若干年前曾注意到,市场化指数最高的一些省区市往往也是专利活动最活跃的省区市。“广东、浙江等省就是典型。但一个地区专利数量的增加有时并不一定单靠市场驱动,也会受行政管理激励手段的推动。而市场催生的专利在一般情况下会有更高的质量。”武夷山说。 广东、北京、江苏,再次无悬念地蝉联排行榜前三名。数量竞争的背后实则是发明专利催生、培养、提升的路径竞争。2012年,广东正式实施我国第一部由省政府颁布的展会专利保护规章——《广东省展会专利保护办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在央企建立了六个知识产权教育基地,通过制订《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推动教育基地做实做深;江苏探索开展专利密集型企业和专利密集型产品的认定工作……亮点频现的路径赢得了优异的排行成绩。 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中,排名前六的均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市),这六个省(区市)占据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64.8%。“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市场经济发育相对完善的地区,专利授权量的持续领先,正是其发展阶段的体现,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王岩分析,“就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相对于全国,广东领先;相对于广东,深圳领先。尤其是深圳在长期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一大批企业,他们的专利授权量占了全市乃至全省的主要比例。” 对于区域发明专利分布的不均衡,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大学教授唐恒分析说:“以江苏为例,南京、苏州因为自身的经济基础、政府管理、政策驱动、创新环境等全方位优势,成为了省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的主要贡献者,可以说是一种发展的必然。” 与区域经济发展正相关 发明专利数量多、质量优,科技研发能力就越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也会更大,区域竞争优势也就越显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耀告诉记者:“发明专利数量多、质量优,科技研发能力就越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也会更大,区域竞争优势也就越显著。发明专利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的对应关系,这是得到经济学理论充分论证的规律。” 陈耀对陕西和浙江两省的排名颇感兴趣。“这两个省都很有特色。陕西长期存在科教资源与经济实力不对称的现象。科教优势没有完全通过经济运行释放效应,必然导致知识产权意识的淡漠。陕西近年来在发明专利排行上步步前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开始破解。” 浙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在2011年是第五位,去年则上升到第四位。对此,陈耀分析,在早期浙江虽然民营经济极具活力,但由于处于产业链低端或“微笑曲线”的底端,研发创新能力较弱。同时,大院大所也比较少,没有很强大的科技资源支撑,创新驱动力不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浙江众多民营企业也逐步增强了创新主体意识,加大了研发投入,成为了发明专利的创造者。浙江排名的靠前,就显示了这种积极的变化。 尽管是“数量”排行,却引起了很多人对“质量”的思考。武夷山说:“现在不少人谈‘垃圾专利’问题,我认为不能打击面过大,随便定义‘垃圾专利’。比如,有的专利是科研人员首次尝试申请的,就跟写论文一样,刚开始写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我们应该给创新活动、给发明创造活动更多的鼓励。” 武夷山认为,专利价值的体现是多方面的,仅以专利能否被转化、能否获得应用来衡量专利优劣的逻辑存在偏颇。“打个比方,有些专利是子弹、炮弹,是要射出去的,可以被直接利用;还有一些专利就像碉堡,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他人的侵犯。另外,一些专利技术还有利于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比如,有一些技术产品长期被国外封锁,一旦我们在实验室开发出来这样的产品原型并申请专利,就算不进行市场化,相应的国外产品也会从禁止向中国出口改为允许向中国出口,或降低价格,这样,我们就逐步打破了他们的技术封锁。” “就专利谈专利,我们的思路会受到局限。专利最终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财产权,关乎人类财富的创造与分配,涉及经济、法律、政治及至人生观及哲学的问题,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王岩说。 让专利增长水到渠成 构筑专利的战略性运用环境十分必要,企业则应成为创造运用发明专利的主力军 唐恒认为,发明专利申请的踊跃与相应的中介服务力量不相匹配,是导致江苏省近年来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总是低于申请量排名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在江苏,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对此,唐恒主张构筑专利的战略性运用环境。“专利的战略性运用,即更有规划性、目的性地去发掘和培育专利。我们现在就在尝试依托高校建立全链条式的专利转化、服务机构,比如根据社会需求去规划科研项目的专利申请,进行专利布局,再对专利有效地组合、打包后进行转化推介。”唐恒说,“构筑专利的战略性运用环境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机构、人才、平台、资金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政策及制度的保障。” 企业则应成为创造运用发明专利的主力军。“全方位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让企业健康成长。有更多的好企业,就会有更多更好的专利,并在经营中实现其价值。”王岩表示:“这其中最根本的保障是法律和执法系统对财产权的保护,特别是对侵权的有效追责,对损害的公平赔偿。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成长起知识产权主导的产业,以及发展出强大的知识产权服务业。” 武夷山建议,“我们的发明专利排行榜在今后可以做得更细一些。比如,我们可以做省区市的三方专利排行。所谓三方专利,就是向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局都提出了申请并至少在美国专利商标局获得了专利授权的同一项发明专利,其标准更高,获得授权的难度也更大,能够更好地反映地方的创新实力”。 “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垄断特别是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全社会对创新的投资,使创新型企业群体得以成长壮大,专利增长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王岩说。 多维度看专利榜 □ 董碧娟 关注者多,议论面广,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越来越热。排行的根本目的在于“引领”和“激励”:引领更多人关注发明专利、聚焦创新驱动,激励区域及企业走上又好又快的创新道路。可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还需更多人对热榜作出不同维度的“冷”思考。 对比申请量和授权量排名就是一个维度。细看榜单,有些地方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要高于授权量排名,有些则反之。申请量能够反映发明专利创造的活跃度;授权量则显示创新性强的发明创造成果规模。一般而言,经济发展状况、知识产权政策及制度环境、科教资源,是决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如果这三个因素处于同一水平,则申请量和授权量规模水平趋于一致。如果其中一个因素的水平有别于其他,则将导致申请量和授权量规模水平的差异。比如,对于一些省区市,其经济发展并不突出,但科教实力却很雄厚,往往就会造成授权量排名高于申请量排名;而另一些省份,经济基础好,但相对缺少科教资源,在知识产权体系上也存在不足,就会造成授权量排名低于申请量排名。对于这两个排名的对比,实际上是对地方经济运行体系与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是否科学匹配、良好融合的审视和考量。 还有一个维度,就是对比PCT榜单和申请量榜单。审视2012年我国PCT国际专利受理量中提交申请数量排行,其与发明专利申请量榜单差别不小。以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其含金量往往更高,获授权难度也会更大,更能体现区域或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有些地区,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位列前十,而在PCT榜单上却不见踪影,背后原因值得探究。除了技术实力因素外,是否具有较好知识产权全球布局意识,是否拥有一批专业的具备涉外专利代理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等,都是造成排名差异的重要因素。 发明专利,绝不仅仅是知识产权议题,更是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的经济议题、社会议题甚至文化议题。因此,由发明专利引发的思考可以不断拓展和延伸。此次排行榜的发布,对专家而言是课题,对民众来说是话题。不论是“业内”还是“业外”,不管是“课题”还是“话题”,还是多给这一热榜投入些“冷”思考,让热榜“热”得更持久。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621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王正敏院士2011年申报成功的实用新型专利是抄袭Fisch的发明专利
热度 1 wych199771 2013-1-17 18:50
王正敏院士2011年申报成功的实用新型专利是抄袭Fisch的发明专利
世界侧颅底外科之父Ugo Fisch 教授的发明专利及产品 王正敏院士2010年开始申请,2011年申请成功的所谓发明专利 如下: 我的联系方式:18918609550. wanghui20120227@aliyun.com
7255 次阅读|6 个评论
美国IFI发布2012美国授权发明专利排名中国企业第一次进入前50
热度 2 qianxun2011 2013-1-14 10:10
根据美国2012年公布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IFI商业专利数据供应商发布2012年美国授权专利申请人排名情况。 2012年美国授权专利量为253155件,比2011年增长13%,为历年最高。 在获得专利授权排名中,IFI主要考虑了各专利申请人的专利包(patent portfolios),即一家企业往往会通过诸多的子公司进行专利申请(小公司在美国提交专利申请申请费用可以打5折)。IFI通过将各企业的所有子公司专利合并,然后对所有专利权人获得的授权量进行排名,前十申请人: 2012年获得美国专利最多的10家公司:   1、 IBM,6478项   2、 三星,5081项   3、 佳能,3174项   4、 索尼,3032项   5、 松下,2769项   6、 微软,2613项   7、 东芝,2447项   8、鸿海精密,2013项   9、通用电气,1652项   10、LG电子,1624项 在所有进入前50的权人中有41家都出现了增长(相比于2011年),有32家甚至是超过2倍的增长。进入排名前50的企业有美国本土企业17家;鸿富锦精准工业作为首家进入美国top50的中国企业,排在40位,获得授权量782件,为IBM的12%。 其中IBM继续保持第一,IBM获得专利授权量比2011年增长3%。 依据IPC code分析,所有授权专利市场技术指向分布中,显示电子产品相关技术已经取代耗材和化学品成为全球企业主要竞争领域: 1. Computing, Calculating and Counting (G06): 40,062 patents or nearly 20% of the total utility patent grants for 2012 2. 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H04): 26,808 3. Basic Electric Elements (H01): 19,359 4. 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A61): 13,091 认为这是一组很有意义的数据,首先这组数据能够反映不仅仅是个别的国家注重专利申请和技术保护,全球各国都在进行积极的专利申请;其次,一般认为专利保护都有主场优势,但没想到美国市场国际化程度如此之高,这也会使USPTO数据成为很多研究的授权数据源;第三,不要看这几组简单的数据,有自信发布这组数据的公司,背后一定有很多积淀,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企业申请专利会用很多名称,去年听西门子大东亚知识产权总监曲晓阳讲,西门子在全球有几千家分公司,对专利数据清洗的工作可想而知。第四,看到鸿富锦进入排名,让人振奋,鸿富锦是一个与高校合作比较积极的企业,笔者在工作中做过不少分析,鸿富锦在申请量上都表现了很强的增长势头,但是一般申请到获得授权要在3~4年(当然申请并不一定能够获得授权),现在的数据说明鸿富锦的努力已经开始产生效果,相信未来的表现一定会更加突出。这也想到了,中国近几年的申请量大幅增长的情况,申请量的增长说明意识的提高,未来一定会有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个人分类: 专利|4267 次阅读|3 个评论
发明专利201310008413X手持式压力灌肠器
fmjzzh 2013-1-10 22:33
201310008413X手持式压力灌肠器-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臧今楠恩泽人医科大学臧今楠基石.jpg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1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抽血死亡行刑方法发明专利201310000469994
fmjzzh 2013-1-8 16:26
抽血死亡行刑方法发明专利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1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食用猪驯化改良方法发明专利受理书2012105850200
fmjzzh 2013-1-8 15:18
食用猪驯化改良方法发明专利受理书2012105850200
食用猪驯化改良方法发明专利受理书 食用猪驯化改良方法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1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共享空间的楼道照明和通风方法发明专利受理书 2012105846188
fmjzzh 2013-1-8 15:12
有共享空间的楼道照明和通风方法发明专利受理书 2012105846188
发明有共享空间的楼道照明和通风方法发明专利受理书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1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带骨肉脱骨熟制法发明专利受理书 2012105891446
fmjzzh 2013-1-8 15:01
带骨肉脱骨熟制法发明专利受理书 2012105891446
发明带骨肉脱骨熟制法发明专利受理书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1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鲜杨梅酒和酒味杨梅发明专利受理书 2012105851006
fmjzzh 2013-1-8 14:39
鲜杨梅酒和酒味杨梅发明专利受理书 2012105851006
发明鲜杨梅酒和酒味杨梅发明专利受理书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1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