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管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发票是谁的发票
windlight 2010-9-3 21:35
赵凤光 教授的围城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9637 提到一个有趣的中国特色,假发票。 我还在高中上大学前打工开始对发票有了一个深刻印象,当时打酒店的临时工,幸苦一天10元,领班临时交代去买牙签,花了2.5元,回来将牙签交给领班,问我发票在那,我一点概念都没有,告诉我没有发票,钱就自己垫着吧。那个心疼啊。 从此知道了,发票是第一要务,钱花了,东西拿回了,发票没有,事就没完。 工作以后去税务开过出租屋房费发票,租房子每月花了几百,房东收钱给的收据是不可以报销,税务局查账时不许用这种白条。需要税务专用发票,我们就需要自己打报告,附上白条再加税费给税务局,才能入账,才能合法的把钱从公家拿出来填补自己垫的空当。 香港打交道这么多年,比如过路费,交了就是交了,没有发票。单位会给你一个额度经费除了你自己的工钱,剩下的费用就是用这些必须的花费的。 这个意义上说发票实际是给税务局用的。而不是给你或单位用的。
个人分类: 思辨|3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将科学网办成“人间天上”的建议
phd9992000 2010-7-12 11:14
读了可真兄的大文,也见到黄老邪和丫头诸位的高见,突发奇想: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借鉴天上人间的被管理模式,把科学网办成人间天上啊! 做科学的诸位,特别是经常浏览和写作科学网博客的诸位,应当是生活的第一层次已经解决了,没有本人及其老婆孩子饿着肚皮还在这里扯淡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向更高层次挺进,也就是实现从人间到天上的化蛹成蝶。 既然到了天上,就似神仙一般,自然应当有神仙的风度和样子才好,否则神仙掐架,容易遭凡人笑话的。例如不守律条(是否犯规由博委会多数摇头)者,可以借助天上人间的治理规矩,责令整顿1个月到半年。继续犯则继续整顿。直到改造成良民、个人和谐、全网和谐为止。 全体科学网人,为开创和谐网的新局面,把科学网办成人间天上,(这个可以)努力奋斗! 不知道我的法灵不灵。有在天上人间待过,并且熟悉其被管理精髓的朋友,欢迎指正。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494 次阅读|4 个评论
(旧文重贴)从超导超级对撞机(SSC)看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实施
zhangjiuqing 2010-4-12 11:17
(这是2005年写的一篇文章,未发表在正式纸媒上,只发表于互联网上。今重贴于科学网。) 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SSC)的建设历程、成就、下马过程和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SSC的经验教训对一个国家开展大科学工程研究提出的几个问题:如何确保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持续建设与运行的费用,如何预测大科学工程研究的预算费用的涨幅,大科学工程研究中谁最具有发言权,大科学工程研究如何面对来自任务导向的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竞争,多方参与的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政治风险如何避免;最后列举了SSC对我国开展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几点启示:大科学工程研究需要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交流,运行和管理要更加严格和规范,要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和财政政策的变化,要考虑国际政治风险,在领域选择上要更加谨慎。 大科学工程研究是指需要投巨资建立一个大型的科研装置,众多科学家利用这个装置开展相对集中的研究,如粒子加速器、空间站。由于大科学工程研究需要巨额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投资即研发投资,一旦上马就面临着资金的巨大压力,具有极大的风险性。本文以美国的大科学工程研究项目超导超级对撞机(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简称SSC)的建设和下马为例,来说明开展大科学工程研究面临的问题。虽然SSC项目已经过去10多年了,但它对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开展仍然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1 SSC 的建设和成就 1)建设过程。 从建设历史来看,SSC经历了科学家倡议发起、政府小额资助进行前期研究、项目可行性分析、政府通过法案正式立项启动、政府大规模拨款建设、项目下马听证、政府通过法案正式停止建设、善后处理等一系列非常正规的过程,科学家、工程师、各级政府官员、国会议员等多方面的人士参与其中。 理论物理学家已经从标准模型理论上阐述了自然界存在四种力:引力、弱力、电子力和强力(核力),弱力和强力的载体是原子核层次到夸克层次的微粒子。实验物理学家需要通过加速器实验来验证和扩展这些理论。带电粒子加速器是高能物理研究的重要实验工具。加速器的发展经历着从同步加速器到环形加速器再到对撞机的三次革命,其质心能量从MeV级到GeV级再朝向TeV发展。美国政府从二战结束就开始支持高能物理的研究,并在美国建立了多家加速器实验室。在1978年到1979年召开的一系列未来国际加速器发展的会议上,科学家开始讨论质能达到20TeV的质子对撞机,1982年美国科学家最初提出了超导超级对撞机的设想,1983年秋天美国能源部批准了正式的研究,同年12月开始研究20TeV的对撞机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经过大约150位加速器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的努力,1984年4月,形成了基于不同类型的超导磁体的三种不同的技术可行性方案,并给出了三种方案的经费预算。1984年秋天,形成了以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为主体的中心设计组,由Maury Tigner 教授领导,由大学研究联合会管理。 与此同时,五种不同的磁体的选型设计也交给了加速器领域的其他五家国家实验室(如布鲁克文国家实验室、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等)。1985年,磁体选型确定。 1986年,约250位科学家与工程师参与的中心设计组完成了核心设计报告。1987年1月,经总统同意,SCC工程正式实施,选址工作开始。1988年,从43个地址申请中,由国家科学院组织专家筛选出7个地址,交给能源部裁决。1988年10月,国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对SSC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建造SSC的潜在风险与利益的评估报告,对比其他几项加速器项目后,该报告给出了SSC风险最低的结论。1988年11月,得克萨斯州埃里斯县被确定为最合适的地址。1989年1月,SSC实验室建立,由Roy Schwitter 教授指导和大学研究联合会管理。在实验室负责人的指导下,一系列国际咨询单位也产生了,包括科技政策委员会、项目咨询委员会和设备咨询委员会。实验室早期的任务之一是针对地址的方案设计,于1990年7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也相继完成。1991年第一批主体工程在15号工地(磁体研发与测试实验室)动工兴建。围绕主要设备的设计和施工同步推进。整个工程分为四段,第一段环形加速器低能助推器为600米,第二段中能助推器为10.8公里,前两段都使用电阻磁铁产生磁场;第三段高能助推器为10.8公里,最后一段是87.1公里的对撞环,后两段使用超导磁铁产生磁常1993年1月,隧道开始施工。到1993年秋天,挖掘了大约23公里的隧道。与实验室同步进行的是实验项目的申报与审核工作。国际上的科学家共提出了21个各种主题的研究项目。初始的实验项目包括两个大的、用于综合目的的探测器和几个小的、用于特定目的的实验。1992年4月和1993年4月,两个大型实验的任务得到了批准,这些涉及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个研究机构和2000个科学家。一系列的教育项目也延伸到了研究型大学、一般学院和高中的教师和学生。 2)SCC取得的成绩。 美国高能物理学家们认为经过几年的努力,SCC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在科学政策方面,SSC得到了里根、布什和克林顿三届总统的支持。1992年,戈尔副总统会见7位诺贝尔奖得主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SSC。能源部也已申称把SSC作为科研项目的首眩已经签署的45000份合同惠及了48个州,其中大部分合同是与德克萨斯州之外的其他州签署的。能源部估计,SSC至少创造了7000份工作,其中与国防相关的企业得到了比四分之一更多的好处,有利于军民结合。 23000多个学生和教师通过SSC的教育计划得到了数学和科学技巧的培训,其中一半以上是女性。SSC是大项目和小项目的混合体。100多所大学的研究机构参与了试验,其中很多是只有几个科学家的小组。SSC是一项投资未来的项目。如果推迟10到20年,美国科学家只能放弃前沿科学,一代学生将被失去,届时再也没有合适的物理学家人选了,50年建立起来的高能物理研究基础将崩溃。继续开展SSC,有利于维持美国在物理研究的领导地位。 SSC的技术溢出效应十分明显。例如,加速器和检测器技术广泛用于医疗、诊断,用于癌症治疗,超导磁体的研究有利于超导电缆的开发,等等。 1992年,所占经费只是全年联邦政府RD投入经费的0.6%。整个项目预算为83亿美元,其中已经投资大约20亿。项目进展完成了20%。对撞机隧道的70%的合同已经签订完成,所有合同都低于预算,所有的关键性工程已经完成或者列入了议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磁体测试已经完成。而且,美国已经和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签订了合作协议,能够得到一些合作资金。 2 SSC 停建的过程、原因和善后处理 对大科学工程研究的评价明显不同于基础研究项目的同行评议,那些被科学家和工程师强调的好处和成就并没有得到美国国会的多数议员的认同,SSC也因为国会的强烈干预而提前下马。 1)停建过程。 导致SSC关闭的直接原因是1993年年初审计总署(GAO)做出的对项目不利的报告。经过对整个承包合同的分析,该报告认为,整个项目费用超支,进展滞后。 例如,付给建筑师、工程师的服务费和基础建设费在预算12.5亿美元的基础上会超出6300万美元,完成项目的总费用增加和工期则难以估计。能源部实行的控制建筑费用的建筑成本策略会导致建筑商取消、减少、延迟某些结构工程,从而削减SSC的实验能力,危害实验研究。能源部只能从外国获得4亿美元的资助,使17亿美元的超支仍有14亿美元的缺口。该报告的结论是,要完成该项目,国会将面临着增加联邦资助的巨大压力。 实际上,从一开始,SSC就遭遇到了不少非议,因为这样的大科学工程研究项目挤占了其他项目的经费。1988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在报告《建造SSC的潜在风险与利益》中指出, 5年之内,SSC可能会占掉全部联邦资助基础研究的6%~7%、占物理科学的13%。除非国会提供其他相关领域经费实质性的增长,SSC就会挤掉其他基础科学研究。一些著名科学家也加入到了反对的行列。例如固体物理学家、1977年诺贝尔学奖获得者安德森(Philip Anderson)公开指责能源部官员向国会撒了谎,而SSC的科学家则对失实之处保持了沉默;刚从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退下来的科学家布洛赫(Erich Bloch)在1991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表示,SSC的经费增长120%,其他领域的研究却是在乞讨,这一点也不公平。 按照美国法律,国会掌握着政府的拨款,国会议员通过提出议案来建议增加或者削减政府的某部分财政拨款的预算。关于政府拨款的议案是一种联合决议案,即该议案需要经过国会两院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在SSC的停建过程中,参议员邦佩斯(Dale Bumpers)起了决定性作用。多年来,邦佩斯一直提倡政府财政平衡预算,竭力反对政府浪费。邦佩斯的主要反对者是参议员约翰逊(J.Bennet Johntson),他主要强调SSC的科学意义和对美国的重要性。1992年6月众议院以232票对181票的结果通过了邦佩斯的终止SSC以减少赤字预算的提案,但是参议院否决了这个提案。1993年的6月,众议院再次投票赞成SSC下马,参议院则继续挽救这个项目,7月3日参议院以57对42票决定继续支持该项目。但是这一次,众议院坚持己见,SSC下马与否被推迟到10月做出最后的裁决。10月19日,停建SSC的一个修正提案以280对141由众议院通过,10月21日众议院和参议院达成一致意见,10月26日众议院以332对81通过了最后的修正提案。该提案经过参议院程序性的步骤后,由克林顿总统签署实施。 至此,尽管已经投资了20多亿美元,SSC真正寿终正寝了。 2)停建原因。 SSC停建的原因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费用攀升:项目建设费用开始预算为40亿美元,但1989年就有人指责其投资已经超额了30%,预计今后会持续增加。1990年能源部的一个独立成本评估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全部SSC预算费用会高达93亿美元。 预算赤字:国会裁减政府费用的压力空前巨大,使得一些大项目如高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和SSC成为消除预算赤字的牺牲品。 外国参与:虽然有外国科学家参加项目,在财政上却缺乏来自外国政府的明显支持。尤其是在项目前期,美国政府没有出于垄断科学前沿并与欧洲核研究中心竞争的需要,没有和有前景的国家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国会虽然批评美国没有得到外来资金,实际上美国只想要其他国家的投资,却不想和别的国家分享可能的技术利益和工作机会。 管理缺陷:能源部和SSC办公室缺乏一套完整的跟踪项目费用的审计系统。尽管项目采取了合同管理的模式,但是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合同管理。大学研究联合会是SSC的总承包商。这个由科学家组成的机构精于科研管理却不善建筑工程管理,而且自视清高,对政府监督有抵触,不配合来自能源部和国家审计局的调查。 缺乏共识:国会议员中很少有几个人能够描述SSC和它的作用,科学家没有就它的好处向公众讲清楚。事实上,SSC的科学前景也很难预料,更难向公众描述。因此,对很多公众来说,尽管他们认为是SSC是好的项目,但是纳税人却负担不起。 经济利益:该项目的预期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SSC的科学家们夸大了所谓的技术溢出效应。SSC是投资仅逊于航天空间站的大科学工程,但其可能产生的经济预期却远逊色于航天空间站。因此,尽管航天空间站项目的超支也很严重,还是得以继续进行。 政治策略:德克萨斯州是布什总统的老家,因此总统竭力支持SSC的建设。在选址之前,很多议员和州政府都对SSC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该项目对美国科技发展和各州的发展至关重要。选址确定为德州之后,这种膨胀起来的热情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克林顿上台后,项目的反对者对克林顿的经济政策进行了批评,克林顿立场不再坚定。 新议员反对:113个新议员中,81个投了反对票。他们是裁减政府支出的支持者,对SSC项目更是知之甚少,对SSC一开始就抱有偏见。 3)善后处理。 当SSC的停建不可逆转的时候,国会对SSC的善后处理进行了讨论。在10月21日的国会会议上,确定了善后处理的方法。 首先,国会同意继续拨付6400万美元用于完成工程的停建期间的善后工作。这笔费用用于支付那些与总承包商和特定承包商正式签约人员的90天的工资和用于合同毁约的赔付等。提案生效90天后,冻结所有开支,未使用完的资金全部返回国库。 其次,要求能源部牵头,和大学研究联合会一起,在1994年7月1日前向总统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内容主要涉及3个方面:如何最大限度减少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个人的损失;如何有效利用SSC的设备;下一步美国应该如何参与高能物理研究。 最后,SSC项目交由州政府的国有土地管理局处理。该局对部分设备和土地进行了拍卖。例如,线性加速器设备卖了40万美元、中心实验室设备卖了1千万美元。 SSC 下马之后,美国加大了对现有的高能物理实验室如费米国家实验室的投资,也加强了与欧洲核研究中心的合作,以确保美国科学在高能物理研究中的领先地位。 3 对大科学工程研究提出的问题 一些科学家认为国会停止SSC的多数理由有很多是站不住脚的。例如,经费超支是政府资助的拖延造成的;如果经费能够快速投入并达到一半以上,估计国会议员谁也不敢承担如此大投入的项目下马的经济损失,如同空间站那样骑虎难下;政府不能因为经济恶化、财政赤字就随意取消一个科学计划,政治家不能拿科技项目作为财政调控的象征符号。 SSC停建后再也没有恢复。这给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未来发展和准备资助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国家提供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确保一个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持续建设与运行的费用? 大科学工程项目需要较长时期的经费投入,工程建设的早期经费很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随着工程的进行,一方面会导致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逐渐增加,政府支持压力加大;第二,经济总有波动现象,建设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国家经济不景气时期;第三,政府更迭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发生转向,政府就会削减甚至取消再投入,导致工程下马。对于大科学项目的建设应不应该通过立法来确保稳定的、长时间的政府支持,值得探讨。 2)如何预测大科学工程研究的预算费用的涨幅? 大科学工程项目具有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特点,其结果是必然导致研究与发展费用的增加。不管是NASA、国防部还是能源部,预算超支和工程延期是大科学工程项目的普遍风险。例如,国会预算办公室在1988年的评估报告中,已经对加速器经费攀升有了警告。在80年代能源部的加速器项目中,能源节约器(energy saver)和亿电子伏特加速器一期(tevatron I)工程的总费用涨幅分别达到64%和122%,其中研究与发展费用更具有不确定性,其涨幅也最大,分别为106%和243%。这样的涨幅能够预测吗?如果能并且科学家们诚实地抬高了预算,政府会因为搞预算投资吗?如果不能,科学家们和政府又将如何应对这么大的涨幅风险呢? 3)大科学工程研究中最最具有发言权? 大科学工程也被认为是战略研究,在涉及到资助和优先领域的决策过程中,谁最具有发言权,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无论研究的本性还是研究方向的确定,任何一个大科学工程研究都是基于科学家对科研方向的把握,由科学家决定的。但是,资助过程和决定是一个政治过程。科学家要与其他不同领域的基础项目竞争,要与同一领域的其他小科学研究项目竞争,也要与政府领导、国会议员等政治家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因此,大科学工程项目的进行不是由简单地由同行评议决定的,而是复杂的政治决策的产物。 4)大科学工程研究如何面对任务导向的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竞争? 虽然大科学工程研究的主要实验设备是建立在已知的技术基础之上,但它后续的研究和发展却属于基础研究,具有小科学研究的特点:不确定性、前瞻性。为了说服政府资助,大科学工程的组织者们过分强调了良好的技术利益和由此带来的工作机会,淡化了作为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当这些技术副产品没有立竿见影的时候,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就失去了信心,把资助投向了社会急需的项目。对大科学工程研究的绩效评价究竟应该按照工程项目、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的要求来进行呢?当它面临着其他的较小的任务导向和应用研究频频出成绩的压力时,该如何评价它对国家战略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呢? 5)多方参与的大科学工程的政治风险如何避免? 如果是一国运行的大科学工程,它必将涉及多个地方政府。美国的州政府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力,如果联邦政府资助的项目对本州的贡献不大,他们就没有积极性。如果州和地方受益很大,州政府应不应该积极地为此配套一定数量的资金呢?SSC的审计表明,德州政府在配套资金上明显滞后和不足。如果是多国参与的大学工程,它必将涉及多国政府。例如,在1961年,欧洲核研究中心的预算增加方案得到了经济状况较好的法国政府的支持,遭遇到了经济不景气的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结果是法国政府动用了外交手段,以退出欧洲核研究中心为要挟才使英国政府勉强同意了预算增加方案。当大科学工程研究面临着国家之间的冲突时,大科学工程研究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复杂了。 4 对我国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启示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开展大科学工程研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政府资助科技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必然选择。思考和探究SSC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能给我国开展大科学工程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大科学工程研究需要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交流。 大科学工程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较长时间内多方参与的结果,既涉及到科学共同体,也涉及到政府,还涉及到国家的立法机构,甚至也涉及到广大公众。各方关注的焦点各不相同,有的主要关心工程能否在科学前沿出成果,有的主要关心工程对政府政绩的影响,有的关心该工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的关心工程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因此,不论是在立项之前还是在实施过程中,多方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要向人大代表、社会公众普及相关科技知识,宣传最新进展,而不只是在科学共同体之间交流或者只对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汇报。 第二,大科学工程研究的管理要更加严格和规范。 大科学工程具有一般科学研究项目具有的不确定性,具有与一般工程不同的特殊性,但这些特殊性不能作为放松管理的理由。大科学工程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一般仍由权威的科学家担任,他往往缺乏在财务、设备和工程建设特别是后期研发经费等的管理经验,如果研发主管、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不能相互配合,就有可能延误工程进行,造成预算严重超支。从预研究开始,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运行、绩效评价的体系和制度,确保大科学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大科学工程研究要评估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的变化。 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周期往往很长,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左右着政府对大科学工程的投资强度。SSC的下马就与克林顿政府实行的从赤字财政到平衡预算和宏观调控转移的财政政策密切相光。例如,政府可以设立大科学工程研究的专项资金,把每年的预算按一定幅度递增列入到长远规划中,以克服临时增加预算的困难。 第四,大科学工程研究也要考虑国际风险。 大科学工程往往需要多国科学家的合作参与,也需要多国政府的共同资助,其风险及涉及到科学竞争,也涉及到外交政策。因此,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时,需要预测它国科学家是否有开展类似的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动向(例如,与SSC类似的项目有欧洲核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也要评估如果合作伙伴减少投资后政府还有没有增加投资的能力(大科学项目增加预算时需要参与国共同同意增加投资),还要考虑能否争取到更多国家的支持。在SSC费用节节攀升的时候,美国物理学家寄希望于日本和欧洲的同行说服他们的政府投资,总统科学顾问也加入到筹款之中,但是这些政府都无动于衷。政府可以把大科学工程研究列入到国家外交的议事日程,进行积极的筹资活动。 第五,大科学工程研究在领域选择上必须更加慎重。 虽然大科学工程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前沿科学领域的未知现象,其科学意义特别重要,但其对技术和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对小科学项目的作用也是不能忽略的,毕竟大投资期待更大更多的回报,大投资会挤占更多的小投资。如果研究方向过于超前,其技术溢出效应就很小,经济效益更是难以预期;如果研究领域过于狭窄,就缺乏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共享,其他小科学项目就无法受益。一方面,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评价SSC的技术溢出效应(如对计算机技术和高技术设备)并不比其他的国家实验室突出;另一方面,有科学家批评高能物理把其他物理科学研究的经费榨干了。克林顿政府把联邦科技的重点从高能物理转向了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等新兴学科领域,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的实施让美国继续保持着高科技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http://www.hep.net/ssc/new/history http://www.lbl.gov/science-articles/archive/ssc-and-future.html HicksRossum(ed.).Policy Development and Big Science.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 ,1989 GAO/RCED-93-87, Feb. S.温伯格.终极理论之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Afred K. Mann.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The Marriage of Science and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2000 Daniel S. Greenberg. Science, Money, and Politic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谢家麟.加速器与科技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斜倚南窗好读书
liudongyang 2010-1-15 19:09
睡前读书已成生活方式,斜卧床头,睡意不浓,手里总要抓本书。武汉的冬天还不是太冷,宿舍5度左右,可以伸出手来翻书页。白天在实验室,晚上方在灯下闲翻,断断续续的看了几本书。 不习惯在电脑上看东西,电子版的非要打印了看着舒服。论文如此,专著也是如此。从 马臻先生 的博客上知道了有关科研规划的几本英文书《 Making the right moves》,《At the Bench 》《At the Helm》 。前者可以从网上下载到 PDF 版,下载以后我即打印了阅读。后两本下不到英文的版本,科学出版社的 马学海老师 已经引进出版,在图书馆可以借阅。后两本的精彩实用之处已抄录到笔记本上,不动笔墨不读书,抄下来印象更深,笨办法耐用有用。这三本书的确是好书,有可操作性,很具体,很中肯,有些观点在国人写的书中是没有的。有志于科研,以后做PI者,值得一读。据我所知,本土版的有关科研人员生涯规划的书还没有?倒是过于大学生毕业指导的书较多,中国科研队伍日益庞大,如果从本土出发,引用本土事例来写一本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人员规划和年轻 PI 指导的书应该有销路。 《别做正常的傻瓜》奚恺元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这本书特色是实用,有意思,结合生活事例来阐述行为决策学的原理。每晚睡前倚在床头,一周看完了。觉得理解不深刻,又看了一遍。 《免疫学概览》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翻译版,美国 Lauren Sompayrac 原著。这本书2005年出版,2006学校的图书馆进了几本,当时是一位同学推荐,说这本书写的活泼,易于下口,翻译腔不太浓。当时没时间,现在买了一本二手的,仔细的看下来。嗨,还真是好书,不到200页,把免疫学的原理,功能,病理均涉及到。与其他免疫学相比,此书的最大优点是拟人化来写,不晦涩,不上头少犯困。不过,一次性不宜读的太多,可能会消化不良。睡前读几页,有助于睡眠。高头讲章是很多教材的写法,怎样让知识变得有趣,简单?是个问题吗? 向国外的两位学者索要文献,对方回复很及时,谢谢他们。查文献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迷宫,对文献后面的文献的文献追溯越来越多,似乎需要看的文献也越来越多,导师告诫我不要把摊子铺的太大,陷阱去出不来。看英文虽然不成问题,可是与阅读中文相比,效率要低,不想放过文献中的光彩点只能按部就班的看。年前把综述的架子搭起来,也算开一个小花。 这两日来奔走于市内,下点力气,挣两吊孔兄,准备回家的盘缠。儿子电话中问我给他买书没有?我如实招来:没买。有时间了再给他寻几本好看有趣的画书。前些日子给他买了一本奥特曼,拿到后以为珍藏,睡时还放在枕下,掖了又掖,生怕它飞了。只是有个坏毛病,不愿与人分享图书,只想单看。怎样才能改过来?童年的经历对人很关紧,看书从娃娃抓起,让他慢慢的养成读书习惯。
个人分类: 读书买书|2016 次阅读|9 个评论
科研项目组织和申报的困难及化解措施
pkustm 2010-1-13 18:45
科研项目组织和申报的困难及化解措施 国家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这方面的投入增长很快,渠道也非常多。然而,具体到每个科研人员在争取项目时却面临很大的困惑。 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很难要求一个科研人员在精通本专业领域的同时,又熟悉各种科研投入渠道,复杂的项目定位和各有不同的申报要求。所有这些限制实际上都在呼唤更为精细的分工和专业化的服务。这也正是科研管理人员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要发挥好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各自的优势,做到真正的优势互补却非常困难。原因很复杂,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科研管理在整个知识生产和创造中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认识。都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仅仅有科研人员,而没有良好的管理服务,生产力如何发挥?就象只有砖瓦,没有水泥。只有结构件,没有整体设计。很难想象会有真正象样的建筑出现。 这实际上就要求整个科研价值链中所有环节的人能够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指责。对于一些精心钻研业务,又不太擅长与外界打交道的科研人员。往往对于项目申报过程中稍微繁琐一点的细节就感到不耐烦。从某种意义上,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很科学的态度,因为毕竟还是应当适当地考虑到总体和系统的情况。太繁琐固然可厌,但任何程序都没有,政府或纳税人的钱又凭什么支出到具体的项目或研究中来呢?实际上,基层的科研管理人员对于常打交道的科研人员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服务来体现价值。 所以我们需要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愿意进行沟通的积极态度,而不是一味抱怨。特别是做为具体的个人,我们可以对整个科研体制,包括资助方式和渠道,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努力尝试去改变一些东西。但具体做事的过程中,却需要有一种务实的态度,按照科学的方式来思维,充分认识每个环节的价值所在,真正做好分工协作,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5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值得纪念的一个重要节点
pkustm 2010-1-6 14:30
无论如何,今天成功的项目答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节点。至少这个项目立项应当没有问题了。 回想整个项目的酝酿或策划过程。真是感慨颇多! 首先,大家都讲交叉学科和学科融合,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存在很多问题。就象北京大学拥有全国最多的重点学科,文史哲,理工医。学科交叉的条件应当说是最好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学科本身的发展需求是一方面,但如果没有资源的投入,没有项目的牵引,交叉并不会自己发生。 其次,就是科研管理部门的作用和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今天评审的项目涉及北大本部物理学科和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和精神卫生研究院。其最初的想法和思路却是从科研管理部门的一个想法而起。曾经有人总结过科研管理的三个层次:基本服务,项目策划,整体规划。实际工作中,基本服务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作。但是要上升到项目策划和组织的层面,对于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及信息把握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至于整体规划这个层面,笔者本人还没有体会,一方面是能力要求更高,很难达到。其次是自己目前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当然,好象很多科研人员特别反感管理人员参与所谓的规划。但在当今的需要大量资源进行科研的时代,无论是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还是从组织自身的角度,管理和规划都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问题已经不再是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做的问题。那么对于科研管理从业人员来说,困难在于如何准确识别组织对本部门工作的定位,并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素质来最大程度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认准目标后就要坚持不懈。项目策划无法一蹴而就。交叉学科的创新性项目要获得认可更加困难。项目酝酿的整个过程也是不断与需求部门和有关专家沟通的过程,需要相当的毅力与耐心。例如,今天评审通过的项目最初的想法要在2006年底,到今天已经四个年头了。 最后,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在充分交流基础上的分工合作非常关键。毕竟现在是一个专业化取胜的时代。这可能也是支持科研管理工作重要性的一个论据吧。其实,很多科学家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大量的时间(30%-70%)都是在从事不同层面的科研管理工作,自己直接做科研的时间已经非常少了。 是为记。 2009-1-6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3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
jinwsapa 2009-11-5 00:24
科学研究经费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实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增加科研投入是国人的期盼,更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殷切希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地位的提高,中国科研经费的增加已经十分明显。虽然与国外相比,中国的科技投入与GDP比例仍然与国外有差距,但投入的力度和数目已经明显增加,形势喜人。 不过让人困惑的是, 中国特色的经费增加和支持力度,与科研产出和效率并不成正比, 与科研腐败和灰色洗钱成正比. 在中国获取科研经费, 有时不完全靠技术因素, 人为因素不可或略.。仔细观察过去10年的科技发展和经费投入增加, 不难发现以下奇怪的现象: 1)经费增加的同时,浪费也在增加 2)10-20%的经费用于项目咨询服务,居然能躲过多重审计 3)研究成果的考量过于偏重SCI,忽略生产力促进 4)对科研经费使用及成果转化仍然是国内的短板。 5)经费的支出,过于偏重硬件而不太重视人力资本投入 6)重大创新项目审批过于轻率和匆忙,缺乏透明和公正 7)各个学校机构和企业培育了一批申报项目专业户 8)科研协作气氛不浓,弄虚作假不少。重理轻工,轻视工程技术 9)真正自主创新的课题和成果很少,垃圾论文多多,发明专利稀缺 10)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缺乏规范管理和技术转化人才和环节 未来中国的科研投入将会更明显地增加,科研投入的合理性有待提高。如果以上10个方面都能加以改进,或许中国科研的投入与产出会有很大改观、科研投入要增加,科研体制和经费资助方式科研管理更需要改善提高。科学家和研究者更要讲究社会责任,政府部门要加强审计。使研发的费用用在刀口上,使百姓的税钱用于造福人类,促进科学进步.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5103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研管理的公务(091102)
ymin 2009-11-2 10:07
科研管理的公务(091102) 闵应骅 这里所说的公务是指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政府公务员当然要做公务,实际上,社会上许多人都要做公务。过去有一句话,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公务员在我国是一个很热门的职业,据说有几千人报考一个岗位的事。在科研领域,不但有许多公务员需要管理科研,大学、科研单位的领导要管理科研,课题负责人也要管理科研。在学术领域有所谓学术带头人(Technical leadership)。国外说学术带头人是指在某一个领域有一定造诣,有研究经验的科学家。他们一般领导一个研究组,当然也有研究管理的责任。国内现在科研经费多了,就更得加强管理。听说有的管理科研的处长手里就有上亿的科研经费要往下发。发给谁、发给什么领域、什么题目,发多少、如何检查,这都是需要管理的。科研人员,尤其是要当课题负责人的科研人员就得申请课题、管理科研、总结汇报等等工作,这些其实都属于科研管理的公共服务。 对于计算机科学,列题的多少和资助的强度决定于计算机科学有关课题的优先级和资源分配。在我国,公司资助的对外开放的科研经费比较少,甚至各部委的科研经费都注意分给部内,有人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在美国不是这样,DARPA是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但它的很多题目是民办机构来做的。NASA是美国航空航天总署,是管航空航天的,但是它的题目也面向全国。许多大公司的科研题目也是由大学来做的,而且包括基础研究。ATT就出了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我国,科研经费主要靠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学院等政府部门,各部委和省市也有一些科研经费。科研管理的公务员期望新的想法和人才,来促进科研创新。但这是有风险的。成功了就会有收益,失败了就是风险。一般来说,一个好的科研管理者,使得低风险将得到低回报,高风险可以得到高回报。科研管理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环境,追求以最低的风险,得到最大的收益。这些收益,管理者应该心中有数,而对风险,必须管理得降到最低。 风险管理包括问题的困难性、研究者、时间和金钱。对于问题困难性的管理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有限目标,不要把目标订得太高;一个是多项竞赛,同一个问题设置多个项目,使他们加强竞争意识。对时间和金钱的管理比较困难。因为突破是不好预期的。对资源的竞争只好依靠专家。在国内,大多是依靠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但是,老实说,院士的知识面也是有限的。如果碰上大胆讲外行话的院士,就难免误导。所以,有效的项目管理需要政府中各级领导的资深经验和信誉,冷静的头脑。避开贪污腐化不谈,为了检查科研的进展,就要求科研成果有可见性。怎么才能有可见性呢?论文、SCI论文,他引次数等等。这是一条被很多人加以谴责的途径。但是,冷静想一想,你说用论文数不行,用什么标准行呢?许多人只提问题,不提解决方法,这让公务员很为难。有人说,用项目评审和鉴定、评奖之类。其实,我们国家鉴定会不公的事还少吗?好好招待院士和专家们,请某领导来定个调子,鉴定意见书能写坏话吗?应该承认,我自己也曾遇到这种情况,不好意思提不同意见。有人说,应该从长远看。那好,三年、五年见不到成果,你还每年都资助他/她吗?这些问题很复杂,并不容易解决。如果空洞地回答,一是整个国家科研环境的问题;二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问题。我知道,这两条等于没说。 学术带头人现在被人讽刺为科研老板。这主要是学术带头人不应该离开学术研究,光在学生的论文上署名。一般来说,现在的年青学术带头人,是做过学术研究的,他们有研究基础。但是,应付学术公务员的要求,他们花了很多精力;而且有事实证明:他们在忽悠上花的精力很值得,最后拿到了大批经费。于是,他们沿著这条路子,越走越远了。我以为,让这批人离开真正的学术研究很可惜。当然,也有一些是从来就没做过基础研究,然后就申请基础研究大课题的;也有拿来国外一个新科技术语,大做申请报告,拿到大钱的。学术界的学风应该冷静下来,自甘寂寞,老老实实做学问,才能出大成果、出大科学家。但是,做起来难度很大,我很惭愧,提不出什么可行的办法。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3730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州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
pikeliu 2009-10-18 10:01
美国州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美国多所州立大学在本州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支持下,组建巨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努力与产业界共同创造具有聚集效应的高科技产业,开始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学术地位也相应地迅速上升。这些跨学科研究机构具有复杂的合作关系网络,实现了产学的无缝对接,超越技术转移模式。成功的科研组织变革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学术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科研 美国州立大学 跨学科研究 组织变革 Title: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in American State Universities Abstract: During recent years, many US state governments implement ac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which support industry and academic enterprises create high technology clusters jointly. The flagship-level universities in these states get more research grants and play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by establishing huge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s. These centers are trying to establish good relationship with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which are embedded in complex networks. Successful organizational changes depen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value and culture. Key Words: academic research, US state universitie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rganizational change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提起美国大学科研,我们大都会联想到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科研的大力支持以及若干所顶尖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名校)的大名。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国各州政府纷纷跟随联邦政府实施主动的科技政策,积极促进(大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像加州、纽约、乔治亚州等较大的州或较富的州的科技政策则显得更为积极主动。在开始推行积极的科技政策之初,因政治等因素,州政府倾向于支持能帮助当地小企业发展的大学科研,但是小企业由于缺乏研发能力常不能利用研究成果。 21 世纪来临之际,这些州的政府科技政策转向支持大企业和大学合作产生世界领先的尖端科技,以期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政策源于一种迷信,即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高科技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硅谷的成功使得人们相信可以复制这样一个成功的历程:高科技产业的聚集产生经济效益的溢出,从而当地企业的受益;然后,创新观念得到广泛传播和实践,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本;创业公司在此良好的环境中快速地成长。 例如,现任纽约州州长就希望能在该州再造一个硅谷。 一、州立大学创建巨型研究机构 积极的科技政策鼓励优先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高科技,而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发展方面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关各州政府都在积极地推动本州大学与产业界一道从事技术创新。由于政治等因素,州政府的科研资助经费倾向于流向州立大学,处于本州旗舰位置的州立大学承担起越来越重的科研任务,其学术地位也相应地得到上升,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政策影响了大学科研的组织与管理,许多规模较大的研究机构(有各种称呼:工程中心、研究所、研究中心)在州立大学中涌现出来。这些巨型的研究机构大都倡导面向工业实践应用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突破传统个人项目式的自由探索。 例如,纽约州政府自 2002 年起巨额资助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技研究(配套吸引了多家私营企业的资金,两类资金累计将高达 35 亿美元),该校于 2003 年专门建立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 College o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以下简称 CNSE )。 这引发了 2006 年 2 月纽约州内几所私立大学(如哥化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康纳尔大学等)为首联合近 20 知名大学要求州政府增加对干细胞研究的投入。 CNSE 现有 250 多家合作伙伴,包括 IBM 、 GE 、 AMD 等世界级大企业。 2006 年纳米科技研究机构的排名中, CNSE 是全美的第一名。 除了北部的纽约州外,位于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于 2000 年决定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投资成立了加利福尼亚科学与创新研究院( California Institutes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 ),下设 4 家研究所, 分别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量化生物医学研究所、 电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系统研究所和符合社会利益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每个研究所都由 2 个以上的加州大学分校合作建设。 加 州政府计划对其投入 3 亿美元,但要求从其他渠道(如企业)找到相当于资助额一倍的匹配经费。 位于南部的乔治亚州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就相当重视推进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合作,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州长倡导下所成立的研究联合体项目( Governors Research Consortium )在 80 年代支持了几所大学创立专门的大学研究中心。该项目到期结束后, 1990 年产业界和学术界联合发起成立称为乔治亚研究联盟( Georgia Research Alliance, 以下简称 GRA )的非营利法人团体,目的是利用州政府的资金吸引私营企业的资金,对研发进行战略性投资。 GRA 于 1999 年启动一项称为 Yamacraw 的计划,以期乔治亚州能在宽带通讯的系统、设备和芯片开发领域获得领导地位。州政府同意在 7 年内投资 1 亿美元,支持在 8 所大学中创设 84 个 Yamacraw 教师岗位和购置研究设施。这些新的大学教师岗位履行双重任务:技术创造和为产业界培训学生。头 3 年就创设了 64 个 Yamacraw 教师岗位(乔治亚理工学院获得其中的大部分岗位)和 200 个研究工程师岗位。为了获得新技术, Yamacraw 的成员企业要付年费并承诺为毕业生创造工作岗位。教授和研究人员可以在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不过,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发现只在有成员企业参与的秘密会议上报告,希望能把这些发现转化为专利或据此创办企业。有专门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帮助建立创业公司。 2001 年开始,信息和通讯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衰退, 2003 年该计划进行了重组,更名为 Georgia Electronic Design Center (以下简称 GEDC ),安家于乔治亚理工学院,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以下简称 SECE )是其事实上的主要合作伙伴,另外还有 5 所州立大学也是其研究合作伙伴。 GEDC 现有 30 多名教授、 250 名研究工程师和近 200 名研究生一道在它下属的 12 个实验室内完成每年 1000 多万经费的研究任务。 美国著名科教战略专家罗杰盖格( Roger Geiger )教授认为,尽管遇到了通讯业的大衰退,但 Yamacraw 计划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把技术创造、产业聚集、人力资本生产和新公司创建等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在短时间内把一大批优秀的通讯技术领域科学家集中到乔治亚州,形成了一个具有创业精神的、交互良好的学术共同体。该计划是一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策略,可以说是教科书案例。 二、州立大学的科研地位迅速上升 近年来美国整个高教界每年 研发资金达到 300 多亿美元,其中近 60% 来源于联邦政府,只有 8% 左右来源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相比较联邦政府,州政府对大学科研的拨款不算多,其所占比例近年来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不过, 由于政治等因素,州政府的研发资金倾向于流向州立大学,许多州立大学因此得益, 20 多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迅速提升了在国家科研系统中的地位。 来自州政府的经费具体投向各不相同,如乔治亚州的资金帮助乔治亚理工学院 GEDC 设立岗位吸引杰出人才;而纽约州的纳米科技投资使得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 CNSE 能购置最先进的纳米研究设备,优越的科研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总之,州政府的投资改善了这些州立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科研设施,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就会进一步吸引联邦政府和私营企业的研发资金。州经费虽少,但起到了杠杆作用( leverage ),特别是在联邦政府或企业界的研发资助越来越要求配套经费的情况下。 而且,许多资助工业发展的州政府投资也间接支持这些大学的科研工作。例如,纽约州于 2006 年 7 月决定为了吸引 AMD 公司在该州奥尔巴尼市附近设立一家投资达 30 亿美元的、制造下一代芯片的工厂,配套支持该公司 10 亿美元。这项工程将会极大地激励相关企业在纽约州集聚,将极大地促进 CNSE 的研发工作。 CNSE 将作为龙头不仅带动纽约州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它也是奥尔巴尼分校的一个龙头,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例如, CNSE 与该校的商学院合作成立 MBA 项目,培养未来纳米科技产业的商务精英,开始于 2006 年秋季招生。 Geiger 教授曾研究发现,二战以来大学内的研究机构是美国学术科研的决定要素,在开展大科学的项目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近 20 年来,在有关各州的政府积极科技政策作用下(直接拨款、杠杆作用和间接支持),处于旗舰位置的州立大学得以创建和发展巨型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不仅引进巨额的研发资助,同时 也带动了校内其它学科的发展,其所在的州立大学 的科研地位也相应上升,这已引发了美国大学科研系统的结构变化。 Geiger 教授 2004 年研究了美国 99 所处于前列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变化,发现私立大学( 33 所)的科研经费占整个高教界科研经费总数的比例明显下降,从 1980 年的 28% 下降到 2000 年的 23% ,而州立大学( 66 所)所占的比例( 51% )基本保持稳定,个别州立大学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 三、跨学科的、复杂的合作网络 这些巨型研究机构一般不是围绕单个学科组建,而是围绕某个实践问题或前沿技术组建,承担起传统院系所不能承担的研究任务,如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解决工业实践、社会实践所需要的应用性问题。但是,跨学科的科研活动在实践中遇到各种障碍,特别是系科( department )边界,为此付出了较大的成本。有意思的是,在大学发展史上,系科的出现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但近几十年来,系科却成为推进前沿科学研究的一大障碍。 例如,乔治亚理工学院 GEDC 是围绕下一代通讯技术(宽带通讯)而组建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主任来自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SECE ),研究教授来自 SECE 或同时与该学院联合聘任,而 SECE 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机构。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 CNSE 是围绕纳米科技而组建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是单独建制的学院。这样, GEDC 、 CNSE 的教授没有同时受聘于大学的其它院系,回避了人力资源分配的难题。 一般地,这些巨型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不附属于某个院系,甚至经常跨越学校的边界。它们有着较多的经费来源渠道,或者说是由大学、政府、企业等联合共建,需要同时向大学、大学之外的机构等负责。它们一般是基于大学( university-based ),并不完全属于大学,拥有较大自主权。它们只是位于 (located) 大学,用 at 表示这种地理关系,不用表示从属关系的 of 。例如, CNSE 事实上半独立于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直接向大学校长和纽约州科技与学术研究办公署报告,没有通过大学的教务长。 GEDC 的主要合作伙伴是 SECE ,它同时与州内其它学术机构有合作关系 ,并与校内其它研究所保持着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 。 GEDC 要对乔治亚理工学院负责,还要对乔治亚研究联盟( GRA )负责。它 有 50 家成员公司(如思科、摩托罗拉、三星等世界级通讯设备制造商),得到 GRA 和联邦政府多个部门(国防部、航空航天局等)的支持。 总之,这些跨学科乃至跨学校的巨型研究机构与所在大学的有关院系、州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各种各样,相当复杂。 Geiger 教授认为,这种复杂关系一定程度上保证这些研究机构在大学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 四、实现产学的无缝对接 大学与工业的合作不是新鲜事。 但在以前,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界限还是存在的,例如科学园介于其间。 20 世纪 80 年代,贝多法案( Bayh-Dole Act )通过后,美国学术界增加了与企业界的联系,但只是一种机会主义式,所谓的技术转移( technology transfer )目的只限于为某种具有商业价值的科研成果找到买家。许多大学努力创造促进技术转移的系统(如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来发现和开发现有的校内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机会,但是较少集中各方力量去创造新机会或新技术。 21 世纪来临之际,美国政治家、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所期盼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高科技无法由产业界或学术界一方来承担完成。这需要把多方的资金集中起来,需要把来自产学双方的研究人员集中起来,共同创造高科技,共同创造奇迹。 现在,在 GEDC 或 CNSE 等巨型研究机构内,产业界的合作伙伴在此设置实验室和办公室,这为师生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现场合作机会。我们会看到:教授与学生们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与来自世界领头企业以及其它大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共同研究高科技产业的最前沿问题。对教授来说,如果长期在学术界工作,可能适应了学术界旧的游戏规则,并且已经承担了够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很难再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工作。这些巨型研究机构聘请的大多数教授曾有过产业界的经历或者是一来就从事技术创造的新人,可能更好地适应这种新型的运行模式。在这里,看不到企业(企业研究)与大学(大学研究)之间的界限,做到美国人常说的无缝对接( seamless connection )。 Geiger 教授这样评论 GEDC 等这些巨型研究机构:它们精心地创造集聚效应,产学双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能进行高水平的交互。这种交互能极大地促进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向产业界转移。早期的技术转移模式是较为被动的,这种新模式是主动式的,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促进了学术和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持续的技术转移过程,不是一种零星或偶然的,这将创造学术界的新角色。这种发展代表了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超越了传统的技术转移模式。 学生们在这些巨型研究机构也得到创业文化的熏陶。大多数教授所具有的产业界与学术界两栖的丰富经历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独特的创业视角。学生有机会利用世界上最好的、最齐全的研究设备,并被要求学会使用这些最先进的设备,而不是把设备的操作交给技工完成。也就是说,学生们不再是封闭于象牙塔,而是参与了最前沿的工业实践研究。为了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研究成果和正在研究的课题内容都整合入课程体系中,课程创新的意义远远超越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五、学术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前面提到大学按照学科组织起来,不适宜解决实践问题;更为根本的是其背后的学术价值观要重新审视。传统的认识中,大学科研应以所谓的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 )为主,发展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开展技术创新,发展技术知识,然后才有商业化机会。这种传统的学术价值观表现为,大学教师应先基础研究、发表论文;后应用研究、服务社会,学术成就表现为学术论文,学术职称也与之挂钩。教师只对学科同行负责,而不对学校、学生以及各种利益相关人(如政府、企业)负责。 科技政策学专家吉布森( Gibbons )等人在《知识生产的新方式》( 1994 年) 及其姊妹篇《重思科学》( 2001 年) 两本书中指出,知识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即要面向复杂的实践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应用性在新生产方式中得到强调。笔者认为,研究的应用性、跨学科性、研究问题的实践性三个要素交织在一起,大学要适应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就需要重新审视学术价值观。学术研究原本是面向真实的世界,但近几十年来学术研究却有以论文发表为目的的趋向,面向实践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要还学术研究的本来面目。成功的跨学科研究需要来自多个学科或多个组织的学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以提升学者的创造性,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虽然它可能不会促进所谓的学术生产力。 很遗憾,美国许多州立大学长期以来受制于州政府的条条框框,缺乏美国私立大学和欧洲一些新型大学如沃里克大学的创业文化,而创造一种积极的组织文化是一个不能在一夜间能完成的长期过程 。但近年来在州政府和大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州立大学的巨型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以推进技术发展、创造新技术为根本任务。我们参观这些机构会感受到大学科研文化和学术价值观的变化,会听到和看到:发表论文不再被视为首要任务,重要的是要与产业界一道共同解决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名气不是太大的州立大学发展迅速,例如乔治亚理工学院从一所不太知名的工学院迅速发展为一所国际知名的工科名校;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技研究迅速地进入世界前列。相比较私立名校、顶尖州立大学,这些崛起的州立大学没有光环效应可利用,没有私立名校的自主独立性。但它们与州政府、产业界积极地互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已任,并努力提升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竞争国际化背景中,我们不应只认为这些州立大学是从名校林立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脱颖而出,而是要认可它们是在全球竞争中取胜。同样地,也要认识到像乔治亚、纽约等州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是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基于这些,美国有关各州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和州立大学的成功经验 很 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 2007 年第 5 期 张景安 , 亨利 罗 文等 . 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 硅谷的启示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COLLEGE O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AT ALBANY . Introduction http://cnse.albany.edu/about_cnse/introduction.html , 2007-02-01 . TIFFANY LOHWATER . University Presidents: NY Must Act on Stem Cell Research . http://news.rpi.edu/update.do?artcenterkey=1346setappvar=page(1) , 2006-11-29 . OFFICE OF PRESID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About the Institutes . http://www.ucop.edu/california-institutes/, 2007-02-01 . GEORGIA ELECTRONIC DESIGN CENTER GEORGIA TECH ANALOG CONSORTIUM. Current Status Report 2006 . http://www.gedcenter.org/publications/reports/GEDC_status_report_2006.pdf , 2006-09-12 .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10-212. ROGER GEIGER. Organized Research Units--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 .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 1990, 61(1), 1-19.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72-274.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54-261. 徐辉 .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论大学与工业的关系 . 杭州 :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0.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13 MICHAEL GIBBONS et al.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1994. HELGA NOWOTNY et al. Re-thinking science : knowledge and the public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 Cambridge , UK : Polity, 2001. Stanford , CA : 克拉克著 . 王承绪译 . 建立创业型大学 : 组织上转型的途径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3.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亥姆霍兹行政管理学院第一期培训班顺利结业
helmholtz 2009-10-17 13:49
亥姆霍兹总部办公室2009年6月16日 2009年6月15日星期一,亥姆霍兹第一期行政领导学员班的成员庆贺他们的结业。出席活动的演讲嘉宾包括BMBF国务秘书Cornelia Quennet-Thielen博士以及波茨坦高级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Klaus Tpfer教授。 在这一期的学员班上,来自亥姆霍兹科研中心的从事科研、基础设施与行政管理的30位青年领导在亥姆霍兹行政学院接受了为期一年半的在职轮训,他们学习了不同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并且接受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导师的直接辅导。 “除了科学上的专业知识之外,要想在大型科研项目中与同事一起承担更多的领导责任,人们如今还需要其他能力。”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Jürgen Mlynek教授说。亥姆霍兹学院正是与圣加伦马利克管理中心共同专门为此目标开发打造的一项人才培训计划。Mlynek说:“亥姆霍兹联合会极为重视人才管理,并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其中的一个典范就是亥姆霍兹行政学院,这个项目我们现在也对来自其他科研机构的申请人开放。” 亥姆霍兹联合会致力于解决社会、科学和经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以下六个研究领域进行科学的前沿研究:能源、地球与环境、健康、关键技术、物质结构、以及航空、航天和运输。亥姆霍兹联合会拥有16个国家研究中心的近28,000名员工,每年经费预算约为28亿欧元,是最大的科学组织在德国。其工作秉承了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1821年至1894年)的传统。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0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管理与评价高级研修班(第一期)会后总结
junpengyuan 2009-6-29 15:53
PPT下载地址: http://www.uushare.com/user/felixyuan/files/1753182 增加北大科研部部长周辉博士的PPT----2009-6-30。 应周辉博士要求撤下了他的ppt。---2009-6-30-8:46 ------------------我是袁军鹏专用的分割线------------------------------------------ 2009 年 6 月 22-25 日,我们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了科研管理与评价高级研修班(第一期),本次研修班 尽管通知时间紧,而且还和教育部的会议有些冲突,但还是 得到了55个高等学校、医院、研究所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参会代表达到69人。十分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 研修班首先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总工程师武夷山研究员做了如果我是高校科研处负责人的精彩演讲,武总从基本立场,避免评估的异化,科研评价应知,科研管理者要活用数据,善于分析问题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对科研管理的思考,具体的可以参看武总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0132 。然后,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中国区总裁,首席代表 刘煜博士就激励发现,推动创新为题介绍了中国科技产出的情况以及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该公司可能有些读者不甚了解,为啥会请一个公司的人来研修班,但是,我们介绍下该公司的产品大家就会恍然大悟,ISI(包括SCI、SSCI,原来的ISTP)就是该公司的一个产品。随后,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周辉博士,南京大学 科学技术处处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 李成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潘云涛研究员, 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首席科学与解决方案顾问 岳 卫平 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玉华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袁军鹏博士, 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科学与解决方案顾问 马楠 博士等也做了精彩的报告。 许多报告贴合高校科研管理实际,剖析了目前管理上存在的难点,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如张玉华研究员提出了直接对论文进行评价的一系列指标,有别于目前依靠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论文的现状。 具体的PPT大家可以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网站下载,也可以在我的网盘上下载: http://www.uushare.com/user/felixyuan/files/1753182 该会议参会的单位如下(按照机构名称字母序)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福州大学 复旦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辽宁大学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京大学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理工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海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汕头大学医学院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 西北大学 厦门大学 云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汤森路透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472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在哪里发表论文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表什么
甘永超 2009-6-25 01:05
为了避免发表韩国黄禹锡等的造假论文的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去年宣布,对 高风险 投稿将采用特别的审稿措施,包括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图像、或有关材料,以及说明论文每个署名者的贡献等。高风险投稿包括有出乎意料或反直观结果的论文 ( 也包括可能有大的新闻或政治意义的论文 ) 。也就是说,它们可能是最具创新、可能被称为 科学突破 研究成果。 《科学》每年收到 12000 篇原始研究投稿,发表约其中的 7% ,新的审稿措施会不会给编辑部增加过多的工作量呢?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科学记者 JoePalca 向《科学》总编 DonaldKennedy 提出了这个问题。据 Palca 说, Kennedy 的回答是不会,因为他估计每年的高风险论文在 10 篇上下。 换句话说,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期刊之一的总编认为《科学》发表的最具创新的论文每年不过 10 篇左右,占其发表论文总数的 1% 。其实,突破性的论文不一定都是在这些国内看得最重的刊物上发表的。 200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AaronCiechanover 说, 在哪里发表论文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表什么 。 已经有医学学位的 Ciechanover1976 年从以色列军队退役,但是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不是行医,而是科学研究,于是到 AvramHershko 的实验室做博士研究生。在那个 RNA 很热门的年代,他的导师却让他研究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化学,从而发现了泛素 (ubiquitin) 系统,这项工作使他们在 20 多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们关于泛素(虽然那时后还没有用这个名字)的第一篇论文于 1978 年发表在一个小的刊物:《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讯》 (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 ,该刊物 2005 年的影响因子是 3 。而他们的这篇经典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已经超过 2000 。 他们的第二篇重要论文 1979 年投稿到《细胞》,杂志主编没有把稿子送同行评议, 24 小时内就给作者发了退稿信。主编在信中夸论文有意思,但对其中提出的模型大为不解。主编说,如果作者能把模型中的 1 、 2 、 3 、 4 都解释清楚,《细胞》就可以发表。论文作者之一的 IrwinRose 那年正好当选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可能因此把论文改投《国家科学院院刊》 (PNAS) ,得以在 1980 年发表。 ( 院士投稿或推荐的论文,院刊总是发表的。 ) 他们论文中的模型至今仍然正确,而把其中的 1 、 2 、 3 、 4 全部搞清楚花了好几个实验室 20 年的时间。这才是开创了一个新领域的科学突破。 《科学》曾把黄禹锡等人论文评为 2004 年的 10 大科学突破 (breakthrough) 之一。然而两年后,黄禹锡事件代表的却是科学诚信的崩溃 (breakdown) 。靠新闻发布出来的科学突破,即使是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发表的,也不一定经得住 时间的检验。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39 补充一句: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不多看看论文内容而只关心论文载体呢? 一位海外教授对 SCI 的一些看法 嵇少丞 我曾连续三年出任加拿大 NSERC 地学部终审委员会委员(共 12 名,其中来自外国往往美国一名,政府部门一名,工业界 2 名,其余来自各大学),每年阅读评审无数基金申请报告。 NSERC 基金评审规则上明确规定: 不得以论文发表在何杂志而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只要发表在本行业的主流刊物(mainstream journals) 就行。所谓主流刊物就是本研究领域人员常读到的刊物 。 不得以研究学科的不同而区分研究的重要性 (有的人总认为他研究的学科比别人更重要), SCI引用率不是判别论文质量的标准 。所以,终审时,我们大家从不拿、也不允许拿《自然》和《科学》和 SCI引用率 说事论人。拿论文发表处作为论文自身质量的标志,是和 以貌去人 、 以衣取人 一样荒唐。我们国内有的行政领导喜欢搞一些量化,SCI的误用就是一例,复杂的科研成果评价演变成数手指的加减法运算。 名杂志也常发表小论文甚至假论文,而小杂志也会有大论文 ,完全如此。 A. E. Einstein ( 爱因斯坦 ) 1905 年那 4 篇文章,每篇都应获一个 Noble 奖,都是发表在德国 Leipzig 大学物理系出的物理学年鉴( Annalen der Physik )上。这是远的,我们不说。现代构造地质学奠基人 苏黎世 ETH 的 John Ramsay 教授 1973 年关于韧性剪切带的第一篇论文 , 就发表在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该杂志的 SCI 引用率才 1.0 左右。研究成果往往越是有前瞻性,越难发表,即使发表了,其SCI引用数也不多 。 科学研究中最可贵的就是寻找真理(自然规律),同时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把科学之外的东西看得太重,往往让人急功近利,沉不下去真正做研究,反而出不了真正的成果。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9979 我的洋老板的论文发表观 最近科学网上关于SCI发表的讨论很多,饶毅老师的文章,貌似引发了不少争论。我跟导师闲聊的时候也会聊到相关的内容,这里就把我们闲聊中涉及论文投稿、发表的部分整理一下,供大家参考。 我们的某次讨论是从大名鼎鼎的JACS(美国化学会会志)开始的,导师告诉我,他这辈子从来没有以通讯作者身份在JACS上发表过文章,我就很奇怪了,我说那么你都往哪里投稿呢? 他说,在我眼里,期刊只有三个档次,Science/Nature、decent journal和其他 。美国化学会出版的期刊,都算decent journal,所以投到哪里都一样。 说到这里他突然说,哦,我想起来了,好像欧洲人比较看重JACS,有一次,我的法国合作者跟我说,这个工作必须要发JACS,这样对他的升迁有利,我就说好吧,我们争取发个JACS。于是我就给JACS的主编写了个cover letter,说我给JACS审稿几十年,但是从来没有在JACS上发表过文章,这一次我的合作者非要发JACS,以我审稿的经历我也觉得文章够格,你就让他发了吧。于是,这篇文章就被JACS接受了。 接下来我又问,我说现在有个叫影响因子的东西,你知道不。他说知道知道,我知道我有好多同事,特别是年轻同事,投稿之前都看影响因子的,但是我自己从来不知道每个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对于催化期刊来说,我知道Journal of Catalysis比Applied Catalysis好,Applied Catalysis比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好,这就够了。说完之后他又问我,你熟悉影响因子,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些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我把相应的影响因子发给他之后,他得意的说,你看,我不需要看影响因子,一样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我说,其实我还是想发个JACS的,现在大家都比较看重影响因子,有个JACS还是有好处的。他就说,你自己的文章,投到什么地方,自然是你自己决定,我是不会有意见的,但是如果你征求我的意见,我还是会建议你把最好的结果投到Journal of Catalysis。。。 另外一个我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值得发表的。当我跟导师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说:所有的结果!他说,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你的所有结果都应该跟整个学术界共享,这样别人才能不走弯路,这也是政府给我们研究资助的目的之一。所以,有好的结果,你可以投好的期刊,有些结果不够好,那些高影响力的期刊不收,那么我们可以投差一点的期刊,但是一定要争取发表。就算是有些结果非常不好,或者说有些实验的结论是这个方法不成功,这种实验结果不会有任何期刊会接受,那你也要写到你的博士论文里去,这样学术界也能够看到。我仔细想想,我们实验室之前毕业学长的博士论文,确实都有很长的附录,用来描述他们做过的,但是没有期刊会愿意发表的实验结果。而这些结果,不说对学术界有什么影响,对我们自己的后续科研,至少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以上可以说是我导师,一个洋老头的论文发表观,希望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另外,请大家不要把本文结论随意扩展,比如说,不要认为这是美国教授的普遍观点,最多只能说,有些美国老头是这样认为的。。。 最后提供一点背景资料,我导师他年近70,从教42年,在业内有一定影响,也做过若干年业内主流期刊的主编,近年来工作重心偏向管理,所以观点可能有些过时。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094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73 次阅读|9 个评论
国内医药企业当前发展的建议
自我源于思考 2009-3-11 11:04
一、在务实的基础上创新 应坚持把药品质量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但国内药企的研发工作相对薄弱,由于缺少相关平台、项目及人才,难以在短时间内飞跃,从而影响到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建议公司继续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作用,不断巩固薄弱环节。短期的发展方针为在务实的基础上创新。 二、加强和完善市场(信息)部的职能 1. 市场(信息)部本应作为公司的参谋部,协调研发、生产和营销,使公司的全部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为临床、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服务,优化研发、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并进行市场调研,搜集各方面的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而目前各公司的市场部多相当于营销部门的参谋部,从事市场推广、营销计划制订及销售结果评估等营销职能,而对于自身研发项目的结构、前景,对于生产的能力及仓储物流等没有涉及。应当加强其职能,将生产与研发的参谋功能包括进来。 2. 在医药行业竞争中,品牌的影响力将成为主要的竞争要素。品牌主要体现在服务竞争方面,包括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需要整个企业的努力来塑造品牌。市场部门的职能关系到产前、产中、产后和销售前、中、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工作,在品牌塑造过程中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3. 品种选得好是药企能够快速成长最直接的原因。大企业要保证有几个年销售额上亿元的品牌药,且单一品种利润能够在 50% 以上。 选择好的药品就有必要从产品构想、组合,行业及竞争品牌研究、市场地位、市场周期、市场布局等作一个通盘分析。对于整体新药项目结构,一类药物与三类药物的比例,项目购买与自主研发的比例等,都应作出细致的分析。如化药中非 1 类药都是已经上市的,可以从市场信息方面做相对全面的分析。 4. 立项工作是重中之重,目前立项权主要由公司研发部门掌握,缺少市场调研信息、专利信息及严格的可行性评估,使得许多项目立项通过后又被迫放弃,并且有追求短平快的倾向。立项问题,研发部门应与营销、市场及生产部门相结合,可以实行联席会议制。研发可行,生产可行,利润可得三者缺一不可。 对于非原研药,市场预测的意见更为重要。建议由研发、制造和市场三个部门联席会议,讨论立项问题。 5. 以研发驱动高端市场的拓展将成为一些实力型企业的选择。高端医药市场中,三甲医院创新药物的比重会逐渐提高。专业化的学术推广策略可能更多地运用于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高端市场。因此有必要组建一支学术推广队伍从事这方面的市场推广工作。 6. 研发形势发生了变化,以药明康德为首,桑迪亚,华大天源等一批国内医药业 CRO 发展势头强劲,他们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医药研发的各个方面。依照全国、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客观要求,与这些专业的研发外包企业建立业务联系,并逐渐发展合作关系对于研发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7. 关于一类药物的市场推广有存在巨大的风险问题,即使国际巨头也遇到了失败。如辉瑞 于 2007 年停止销售 Exubera (吸入式胰岛素),该药的销售历时一年,业绩失败,损失约 28 亿美元。所以对于原研药要有一个慎重的市场开发推广方案。 国内药企鲜有具备开发年销售额达十余亿或数十亿的药品的能力,且风险太大。虽然要对这一类药品进行跟踪研究,但选择 3-5 个预期销售额可以达到 1-5 亿 / 年的药品进行重点开发更为现实。这类药品研发风险小,生产成本低,因此利润较高。建议重点集中到这上面,在三年内取得至少 3 个该药品的上市。 8. 以原研药(尤其是 NCEs 药物,必须自己生产原料药)作为公司主要业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市场转变过程,如使一类药进入医保行列就需要一定成本。在推广原研药的过程中有必要不断总结经验,可以选择 2-3 个原研药品,也可联合其他有经验的厂家共同开发市场,当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多选几个有潜力的原研药品开发推广。这个过程需要市场部门的努力,把他们打造成明星产品。 可以对进入临床的药品,在已经确定疗效的情况下再组织一定规模的补充实验,并将结果作为下一步宣传的材料。由此得到参与临床实验的医院及学术界的支持,大大提升美誉度。 9. 市场部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药品的数量、包装、标志等等必须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收集信息,分析各类产品的市场环境和生存周期,摸清不同药品的成长发展规律。制订已有品种、即将上市品种的宣传、推广方案。 药品以市场为导向,科研成功,市场失败的例子在国内较多,如新近研发出来的一类药依叶、恩必普等,获得成功的药品较少。其主要原因就是:有产品,没市场,因此市场部的工作极为重要。 10. 为医药行业专家学者及各大医药企业负责人以数据库方式建立档案。掌握竞争对手的产品品种及新近研发品种,并建立档案。 11. 由于网络视频的流行,可以制作一些低成本的网络视频或公益广告,以不断提高形象。 三、对于研发工作: 随着近几年国内整体研发力量的增强,各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国内药企研发形势已经大大进步。尤其是现在发改委推出的重大新药创制的十一五计划为国内药企的研发更推进一步。在这种情况更应当加强研发的投入力度。 1. 将新品部做为一个独立核算单位,把用人权、处事权和一定的财权下放到部门负责人,并且可以进一步把一定数额的采购权下放到课题组(项目组),提高项目研发的工作效率。以研发产品上市后的销售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新品部收入,以此计算新品部的盈亏,并作为一个评价新品部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 2.建立创意库(idea库),对于原研药,或者其他涉及探索性的内容,要建立一个创意库(idea库)。每一个团队成员的idea都是平等的,对于一个项目,或者项目中的一个技术难题,每个人应当(必须)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者见解),并且备案,对各个方案、见解进行评估。待问题解决后,对提出正确见解者进行奖励(以备案资料为准)。这样才能做到信息的高效交流。 注意:这一点只能在创新水平较高的平台上运行,创新水平不高的建立idea库反而会影响领导者的权威,造成管理效率的下降。 3. 配备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制订统一的仪器操作规程,责成实验室管理人员掌握。用实验室管理人员针对员工使用各项仪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期培训。操作规程具体、实用,减少新进员工的熟悉时间,争取新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操作。负责仪器指导、维修及更换。研发技术发展较快,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折旧率,尽早更换使用频率高、出现多次损坏的设备。 4. 加强平台建设,可以与相关机构联合,如合成平台,自己建立需要耗费太多人力物力。可以尝试建立初步的新药筛选平台,对于中药、复方药物的筛选。筛选近五年内将要过专利保护期药物,作为研发的方向方向之一。 原研药与仿制药的研发分开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也可尝试分开。处方的研究有一套专门的程序,对于不同剂型药物的处方研究。生产与研发配合进行。 5. 由于政府对于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大,要保证手中经常性持有重大项目,抓住更多机会得到国家的支持。第二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的申报机会一定要抓住。 6. 研发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趋势,而国内药企大多不具备多平台综合研发的管理经验,在与其他机构联合时,要积极参与平台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取得控制权。虽然投入大量资金,但合作总体的成效多是不理想,合作期间也未能提高公司在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因此药企有必要控制联合实验室,至少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项目结束后不但取得产品,也取得了经验。 与其他科研院所合作时,可以派遣员工学习有关技术,项目合作结束后,研发团队得到了实质性的成长。一旦自身平台建成,现有员工可以立即开展工作,使平台在短时间内投入运行。如果只是提供资金,则市场虽可成长,研发团队的成长有限。 7. 允许研发人员对感兴趣的方向进行适当的探索性研究。设立研发风险基金,早期注入某些科研机构在研项目。 8. 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利用研发资源,与 CRO 企业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业务联系,包括处方等均可能包给他们去做。为每个研发产品细分阶段,分析各阶段的时间和资金,并与 CRO 的时间和费用比较,作出是否外包出去的决定。 10. 生物制药的势头不可阻挡,相较于化学或天然药物,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要快得多。这个机会不能失去。由于缺少这方面的平台和人才,可以采取收购或控股有一定研发能力的生物制药企业。如与其他机构联合成立实验室,就要取得管理权,并参与日常管理工作。 11. 建立中药组分库,为中药研发打下基础,也可借此吸引国家资助。可以尝试开发中药 OTC 药物,可能成 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12. 其他:研发用原辅料尽量从车间、仓库领取,保证效率。 四、营销部门 1. 非处方药物已经占有 25% 的药品市场,必须大力开发。这需要加强零售药店的投入。可以在个别城市,投入有限资金和员工,尝试网络营销,进一步评估其效果,积累经验。 2. 由于大部药品由医生出具处方,因此,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医院及医生,而不是患者。即便是 OTC 药物,医生的建议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必要了解各个科室的对常见病的处方习惯,及处方改变情况。 3. 对于原研药物的营销上,我们还缺少经验,要对于营销的效果要有一定准备。建议选择几个原研药进行试验性投放,归纳总结各方面的营销及市场数据,迅速积累经验,打开市场。我们的长处不是原研药物,所以风险加大,如何应对在临床期,及销售期出现的投诉,赔偿等必须作好准备。 4. 绝大多数的医生非常希望销售人员上门推介。因此可以对销售人员实施表格化管理。包括销售报表、客户拜访表、客户资料表、线路行程周期表等。 5. 开发海外市场必须有知识产权作为后盾,否则收效不大,甚至引发一系列的争端。即便短期内有较高回报也难以长久。 7. 医院药房托管,虽然交给医院的费用不低,但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的支出。除上交医院部分外,托管方独享医院药品销售的利润,以往为让药品进入医院而付出的各种推广费用也基本免除,如南京国盛药业有限公司在其托管的 7 家药房中,除 1 家亏损外,其余都盈利。因此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8. 按照医改方案,国家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进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并统一制定零售价。而且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站 )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全民医疗保险广覆盖即将实现,未来基层医药市场的总体规模合计将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所以能否拿到国家 ( 地方政府 ) 的采购订单可能是决定销售额的重要因素,区域经理的销售职能更多地被政府事务所代替,而本地人在这方面可能会有更好的业绩表现。 五、其他 1. 对于各项常规的业务流程进行汇总,并详细描述,分发到各部门,使新员工迅速进入角色。领导告诉员工做什么,而员工直接可以知道怎么做。减少老员工流失造成的损失。 2. 各部门可设立(临时)助理职务,培养年轻人才。鼓励员工或小组相互之间的竞争。员工的工资、奖金均与公司利润挂钩,员工收入要能够反映公司的盈利情况。维持基本工资低水平。关键具体落实到个人,保证公平,不吃大锅饭。把更多的荣誉留给一线员工。 3. 可以设立流动性竞争岗位。保证领导岗位的流动性高于事业单位。审核部将管理费用及业务费用分开。管理团队的更新过程,如何实现权力交接平稳,并迅速进入下一增长周期。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为提高以管理层为中心的向心力。 4. 出差或销售拜访客户施行表格化管理。须填写报告表格,对此次活动达到哪些目的,并对效果作出自我评价。 6. 保证资金链的正常运作。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可以整合个别子公司的职能,使之单独上市,募集资金并从事资本运作。降低公司的金融风险。
个人分类: 医药|7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谈“量化”
等离子体科学 2009-3-4 20:50
写了两篇,评者各抒己见。自己也觉得意犹未尽,再写几个字。 中国的 SCI 论文总数已经数一数二了。我们已经有了量的基础。看数据曲线,自 93 、 94 年开始, SCI 论文总数开始起飞,变线性增长为指数增长。一路超英赶美,高歌猛进。这不能不说是这些年量化评价体系的成果。 但中国显然不是一个科研水平数一数二的科技强国。这就说明这个数字量并不反映实际的质。所以,现在到了考虑质的时候了。 对科研工作来说,还有另外一层特殊性。 笔者个人认为,对科研工作的量化其实是一种矮化: 第一, 矮化了管理者。就是管理者自己承认自己不行:看不出什么是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只能借助于量化的数字来区分(因为这比较容易,小学生都知道二大于一); 第二, 矮化了评价者。也就是说,管理者们既觉得自己不是伯乐,也不相信评价专家们有伯乐的水平,而是假设这些专家们也只知道二大于一; 第三, 也矮化了科学工作者。因为这是把教授、科学家当成计件工来管理:极端的例子,如按你的业绩点来付酬。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说:要以人为本。如果我们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要以人为本,首先就应该尊重人才:尊重我们的教授、科学家们可以对自己、对同行有一个高水平的要求和评价。而不是只考虑管理上成本低、容易操作,见数不见人。 而且,片面追求量化的结果,一是造成一些有创造性的研究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良好的环境去做自己喜欢的、真正有创意的工作;二是造成一些人沉迷于数字上的成就而不向提高自己创造性能力的方向去努力。更糟糕的,就是制造连自己都不看第二眼的垃圾。 量化评价体系所以存在,自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统计性质的方法,更适用于较大的样本(比如高考,而且即使是高考,也不能就凭一次量化测量就决定一个孩子的终身);或者在要解决有和无的阶段(比如 90 年代;比如刚开始科研 career 的研究生)。越是高层次的人才、高层次的工作,越不应该采用。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590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SCI谈起——关于科研的量化评价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09-2-23 14:10
关于科研工作的量化评价,这里有不少文章讨论。这里写一点管窥之见,作为引玉之砖。 科研工作的量化评价与高考的弊病如出一辙,就是在公平、公正的统一、客观标准之下抹杀了教育、科研的个性特征。极而为之,则导致趋向功利化的后果。如某校将 SCI 文章及引用作为业绩点直接与教师的收入挂钩,甚至成为一些科研人员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容易成为一些违背学术道德行为的诱因。 量化评价体系的出台,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国内的科研工作赶上国际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凸显了国内科研队伍存在的问题: 客观上,我们缺乏一个学科方向全面的、具有学术权威的 peer review 的体系。所以,第一,没有底气,不相信自己国内同行评价的权威性;第二,国内同行太少,大部分人无法 appreciate 你的研究工作。这也同样表现在论文审稿和基金评审方面。以至于一些老先生常常叹道:国内的小同行太少:一方面有知音难遇的感叹,一方面也有感觉形不成力量的遗憾。 主观上,科技界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上的各种腐败现象必然会有所反映。有时即使是懂行的同行评价,也会引起各种争议。这也不怨公众有所批评。就说出国留学生的推荐信,有多少是学生本人起草的(或者直接从网上 down 下来的)?有多少是导师自己写的?诚信二字,我们重视程度有多高? 当然,量化评价也在与时俱进,从数 SCI 文章到看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再到算 Citation 。如果还不好使,将来还可以看综合性指标,比如 H 因子(即被引用 N 次以上的文章数为 N 的话, H 因子即为 N ;据说国际名校得到Tenure track位置的人, H 因子一般在 10 以上)。采用 H 因子的好处是垃圾文章没有任何贡献。如果更进一步,还可以再加上平均 Citation 的权重(这样垃圾文章只有负贡献)。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些统一的量化标准,只适用于笔者这样的芸芸众生。对于真正的学者、大师,所有这些因子都是不起作用的。 Einstein 就是靠他在 1915 年那三篇文章奠定一生成就。所以如果他就此金盆洗手,那 H 因子最多也不过就是 3 而已。但即使就这几篇文章,他也够得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了。而最近证明 Poincar 猜想的 Fields 奖得主 Grigori Perelman ,什么因子都是零他的文章是山寨版:发在网络上的。 这其实不奇怪。我们都是做科学的,知道这些标准只有统计意义上的精确。如果样本比较大,其精确度可能还高一点。但是用来评价人才,则失之偏颇。 那么,用什么标准比较合适呢?笔者认为主要看同行的 reputation 。 (待续)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4094 次阅读|4 个评论
晒晒组规,打打伏笔
zhangsufang 2008-8-28 18:35
应汪波网友要求,在自家菜园子晒晒我们的组规,部分不便公开的内容有所删减。 日常行为规范 1. 牢记组训:团结、进取、务实、创新,并以组训约束自己的行为。 2. 热爱科研,诚实守信,尽职尽责,发扬主人翁精神。 3. 雷厉风行,注意细节,保持良好执行力。 4. 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和提高。 5. 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学习和科研活动,自觉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 6. 注意学科交叉,高效利用资源,节约用水、电、试剂和耗材。 7. 科学设计实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8. 不在实验室争吵、嬉闹、大声喧哗。 9. 不在实验室抽烟、酗酒;不在实验区进食。 10. 不穿拖鞋、短裤和裙子 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安全卫生工作条例 1. 组内卫生轮流值日,具体安排见《组内卫生值日表》和《无菌室值日表》。 2. 每天离开实验室前,检查自己实验内容的状态,排除安全隐患;并对管辖的仪器设备进行常规巡查。 3. 每天最后走的人员仔细查看组内各房间的门、窗、水、电、灯,将组内通风设备调到最低档,在安全管理本上签字,将钥匙归还至生物楼控制室。 4. 注意自我防护,工作时应带防护眼镜、手套和其它必要的防护用品 。 5. 使用药品前了解药品的材料安全数据卡(MSDS)数据 。 6. 禁止带工作手套接电话、使用键盘和鼠标以及查阅组内文献资料等。 7. 进入生活/办公区域及本楼公共区域前必须摘除工作手套和防护口罩 。 8. 商品包装材料及时清理和处置。 9. 将废弃物放在垃圾桶内或其它明确标识的地方,保持地面和操作台面干净整洁。 10. 生物污染废弃材料必须单独收集,以适当方式灭菌后方可作为普通垃圾处理 。 11. 充分利用空间,将设备、试剂等尽量靠实验台的径深部分放置,增加外部操作空间。 12. 通风橱门襟横梁和实验台自最外侧起10 cm范围内不得放置物品 (大型仪器占用除外)。 13. 不将个人使用的物品滞留在公共场所 (如水槽、计算机桌面、公共实验台、共用设备等)。 14. 熟悉灭火器的位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备遇到火情时急救。 15. 实验室用简易急救物品存放在指定位置。 仪器管理规定 1. 组内仪器设备实行专人分工负责方式管理,具体分工见《xxxx组仪器分工表》。 2. 了解、熟悉组内各种仪器设备,保持高度警觉,随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设备异常情况。 3. 公用设备、工具及其它物品等使用后必须将其恢复到大家公认的待用状态和位置 。 4. 仪器设备负责人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指导和使用督促;仪器使用人必须听从仪器设备负责人指导。 5. 仪器设备负责人应现场陪同维修、售后服务或回访人员,并做好相关记录;相关仪器使用人员应积极参与,熟悉仪器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6. 仪器设备负责人根据厂家说明书编写简易使用说明,张贴在醒目位置,供大家参考。 7. 大型仪器配备使用记录本,记录运行状态、异常情况和维修保养 。 8. 配备仪器设备维修保养日志,对价值0.5万元以上但无专用记录本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维修经过予以记载 。 9. 新人和组外人员使用大型仪器,使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参考简易使用说明,在指导人员(仪器负责人)指导下使用,并以“使用人姓名/指导人员姓名”的形式登记。 10.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相应负责人许可的条件下,非本组科研人员可以有偿使用组内仪器设备,但应进行详细记录。 11. 分析仪器和设备的计量认证和定期校正等事件应由经手人或者负责人详细记录。 12. 使用具有数据储存功能的设备记录的实验数据必须及时转入自己的文档中保存。 13. 不将反应瓶当样品储存器使用(样品储存时间以3天为上限)。 14. 不将自行配置的微生物培养制剂和缓冲液等储存在-20 °C冰箱中;在冰箱中存放试剂或自制溶液的器皿不得敞口。 15. 大型仪器设备(价格1万元以上)无法正常使用时,必须立即告知仪器负责人,初步确定故障原因,并由仪器负责人在24小时内向组长提出书面报告 。 16. 仪器设备使用中存在明显过失行为,造成设备故障或存在重大故障隐患,将予以处罚(参照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消耗品管理规定 1. 了解、熟悉组内消耗品储备情况,防止浪费、重复购置和耽误工作进程。 2. 建立完整的《试剂目录》,动态管理 。 3. 试剂和常规耗材分类存放在指定的公共部位;个别专用药品可以放在个人的实验台面,但必须在《试剂目录》中注明。 4. 试剂用完后必须从《试剂目录》删除相应条目(常备试剂、药品除外)。 5. 新到试剂及时在《试剂目录》上登记。常备试剂注意保持一定量的存货。 6. 一种试剂或耗材有多个包装时应逐一开启用尽,不得同时使用多个包装。 7. 冷藏冷冻试剂的使用:化学试剂需平衡至室温后开启,用后封口并尽快归位;生物制品忌反复冻融,购置后分装冻存,用时需在冰上溶解,用后封口尽快归位。 8. 药品称量的要求:针对实验不同精度要求选取不同天平;称量后将药勺清洗干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避免污染;药品称量时如有洒落,必须及时清理。 9.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样品必须标明时间、姓名和对样品的描述;描述内容必须和实验记录本上记载一致。 10. 通用性的液体(如电泳液、储存液)应保存在专用容器中,注明配制成份,由最后使用人配制;配制人注明日期,并签名;实验室自行配制的制剂应注明成份、日期,并签名。 11. 分装试剂应在相应容器上注明品名、成份、浓度、生产厂家、日期,并签名。 12. 培养基必须注明使用人姓名的汉语拼音缩写、配制时间和培养基名称,实验完毕后及时转移到自己的实验台上,进行处理和灭菌 。 13. 注意试剂及制剂的储存期限;超过规定期限的使用前应做必要的检测;不能正常使用的应坚决处理掉。 14. 药品只允许以分装的形式外借,并在外借登记本上按“借用人/出借人”的方式登记。 15. 所有进口试剂必须在购买前由申购人填写《xxxx组进口试剂购置信息表》, 经批准后方可订货。擅自购买试剂将处以与试剂价格等值的罚金。 分设学科小组规定 1. 本组人员划分为三个学科小组,即生物有机组、生物化工组和分子微生物学组。 2. 每个学科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的日常科研工作进行适当督促和组织。 3. 加强小组内信息交流,开展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讨论。 4. 论文撰写、文献跟踪及其它活动按各学科小组进行组织。 5. 各学科小组间注意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6. 各学科小组成员应及时浏览该小组负责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并将重要文献的PDF文档存放在我组主机“本周文献”文件夹中供大家参考 。 7. 忽略指定期刊上与本组工作内容密切相关的文献,将按组内责任事故处理 。 组内学术活动规定 1. 组内集体学术活动内容包括工作进展报告、文献学习、研究生培养相关的报告等。 2. 组内集体学术活动通常在每周六上午8:20开始,要求组内所有成员必须参加,特殊情况实行组内请假制度。 3. 学术活动轮流由多名报告人主讲,轮流表另行安排。 4. 学术报告统一用ppt格式和相关模版,文件名:ABCXX(年)XX(月)XX(日) 。 5. 工作进展报告内容应包括研究背景、实验结果、主要问题和工作计划等。研究背景注意更新、实验结果客观描述、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工作计划具体明了。 6. 非报告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每次常规学术活动中每人必须提两个以上的相关问题 。 7. 工作进展报告人应携带实验记录本,对提出的建议、要求等进行认真记录,以便日后在工作中参考、改进或执行 。 8. 文献学习报告人应根据所讨论文献的内容提出结合我组工作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或指出所讨论文献的不足或疏漏之处;以上内容共计应不少于三点(处 )。 9. 学术活动中遇到对科研工作很重要但一时不能给出完满答案的问题,要求报告人在一周内参考其它文献和参考书,整理出文字材料,利用组内邮件系统群发至全组 。 工作汇报规定 1. 每年1月、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提交半年工作汇报的Word文档电子版 ,统一文件名:ABCXX(年)XX(月),内容包括: 1)研究课题/工作的背景; 2)研究方法; 3)结果与讨论(图、表、数据、文字总结等); 4)存在问题及其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和计划; 5)按《1816组生物学实验材料保藏信息表》要求以附表形式列出相关内容。 6)其它非科研性工作内容的总结。 2. 项目进展/结题报告:根据项目要求,由项目实际承担人及时提供有关项目的文字材料。 实验记录管理规定 一、实验记录本的使用 1. 将实验记录当作事关工作岗位、学位和学术生涯的大事认真对待 。 2. 实验记录本的主要内容 必须使用中文 。 3. 正式签订合同的项目或课题,应建立新的实验记录本并登记编号。 实行一个课题一个实验记录本;不得多课题混用 ;一个大项目中的多课题不得同用一本实验记录本。 4. 实验记录本封页中应写明课题名称、起止年月、使用人等。 5. 记录本须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或转借他人,不得带出实验室。 6. 实验记录要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字迹清晰整洁,不得涂改,不得使用彩笔勾画;写错作废的张页,不得撕毁;不得加页、缺页、空页。 7. 实验记录本内每版最多记录两天的工作内容 。 8. 实验内容应在当天工作结束前如实记载到所内统一的记录本上,不得有“滞后”现象 。 9. 科技人员应定期对实验记录进行数据处理、总结归纳,并进行记录。 10. 课题完成后,实验记录本统一归档,学生毕业离所时应将实验记录本移交所在题目组兼职档案员保存。 二、实验原始记录 1. 实验记录应做到正确、无误、真实记录所有原始实验内容; 2. 记录实验时间、温度、实验目的、实验计划和原创性的设计和想法; 3. 记录所用仪器(厂家、型号、基本参数等)和药品(厂家、品名、等级标准等);4. 记录非商品实验材料的详细来源及必要的物性描述; 5. 记录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草图、实验详细步骤、实验条件和材料及摇瓶用量等; 6. 记录结果、现象和问题; 7. 记录样品的保藏、送试、测试结果和合作研究送样数据; 8. 记录帮助/协助其它人员完成的实验内容; 9. 记录工作汇报及其它非正式讨论中时提出的问题、建议和要求。 三、计算机数据处理 1. 实验中用记录本记录数据和在计算机中记录数据及谱图的方法应配合使用,二者不可偏废;根据计算机记录原始数据得出的主要实验数据必须记录到记录本上; 2. 实验记录本中应说明日期、目的、方案、条件及计算机中的相应数据及谱图的文件名; 3. 重要数据或谱图应打印出来,贴在记录本对应的页面上; 4. 计算机中的各种采样数据及谱图文件应按记录本中的实验顺序排列,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ABC××(年)××(月)××(日)-×× (流水号) ; 5. 计算机处理的材料,如设计说明、框图、计算结果要定期整理,并记载在实验记录本上; 6. 计算机的数据及谱图文件每年定期备份处理一次,并刻入光盘,和记录本一同保存,归档时和实验记录本一同归档。 四、实验记录的检查 1. 按照组内学科小组,逢单月月底进行小组内实验记录本的相互检查和督促 。 2. 双月月底由课题组长或指定的其他老师进行统一检查,对实验记录不认真的给予处罚 。 暂时先整理这么多,只想说,世界上当真就怕认真二字。 我认为,我们头儿,的确值得我去欣赏;我们实验室,也值得我去为她付出。 关于实验室管理,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以后慢慢掰吧,希望和大家交流。
个人分类: 科研麻辣烫|2844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