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重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重庆

相关日志

[转载]内陆加工贸易模式创新的“重庆路径”
whyhoo 2012-2-16 18:45
重庆频道消息 “1月份,重庆市外贸出口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1.1倍;进口增长26.3%。并且加工贸易进出口值首次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值,正负差为1.3亿美元。”昨天,面对进出口总值“双升”的喜人成绩,刚刚拿到重庆1月份外贸“成绩单”的市外经贸委外贸处处长陈孝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1月份重庆外贸将是个什么样的成绩?这让陈孝福担忧了很久——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西方国家筑起在金融危机下的贸易壁垒,出口订单的不断下滑,各种悲观情绪的蔓延,都使陈孝福感到前景不乐观,特别是开年后的第一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出现“双降”,更让他捏了一把汗。 “重庆的成绩超乎想象!”陈孝福认为,是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工贸易进出口模式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发挥作用,使得重庆在危机下力挽狂澜。 笔电巨头扎堆山城创造奇迹 加工贸易增长,一年相当于过去五年 从重庆市中心去大学城,要经过中国第一个内陆综合保税区:西永。 去年春节,在北京打拼多年回渝的董畅回到老家西永,发现这里的交通四通八达,六车道和八车道的道路很畅通。 但时隔一年后再回乡,他发现,这里甚至还有些堵车了,打听个中缘由,原来,笔电基地的厂商们,在这里搞起了“劳动竞赛”——世界笔记本电脑产业排名前五的巨头,有3家落户这里,6家全球顶级的代工商也随之云集于此——作为深居大陆腹地的一个城市,这片土地能让笔电巨头扎堆在这里搞起劳动竞赛,的确让董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还有更多这位回乡游子所不知道的奇迹在发生。据了解,在西永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有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IT界翘楚在这里拉开架式,一展鸿图。去年,这里制造了2500万台笔记本电脑,为重庆贡献了500亿元工业产值,占到全市规模工业新增产出的两成,同时也帮重庆坐上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头把交椅”。 在2500万台笔记本电脑中,有1574.13万台出口到世界各地,价值51.45亿美元,占去年全市出口总量的1/4强,帮助重庆实现进出口增幅全国第一。 同一年里,两个重要经济指标增幅全国第一,重庆依靠笔电产业,让工业由“重”变“轻”,令这座曾经的工业重镇充满了活力。 让人特别惊讶的是,在笔电及其相关产业的带动下,去年,重庆加工贸易进出口69.12亿美元,同比增长335.7%,占外贸进出口比重23.7%,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61.67亿美元,同比增长413.6%;进口额7.45亿美元,同比增长93.1%。加工贸易总额不仅创下历史新高,而且超过“十一五”期间总和! 消融内陆发展物流成本“冰山” 重庆欲破除阻拦外资西行的京广“冰封线” 这些快速增长的数据,引起了不少观察家的注意,他们认为,重庆创新的内陆加工贸易模式,为中西部地区扩大开放找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北京大学人力资本研究所研究员易鹏分析,从经济学理论上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效率要高于东部地区,但考虑到制度和人力资本的差异,以及由远程贸易所带来的“冰山成本”,中西部地区的综合成本要高于整个东部地区。这就是稍具规模的外商来华投资,基本上不会向西越过京广线的主要原因所在。 “冰山成本”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提出的理论,意思是指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所能看见的向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好比冰山的一角,而大量的是人们所看不到的沉在水下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当水下的物流内耗越深反而露出水面的冰山就越小,将各种问题掩盖起来。 曾培炎在2010年出版的《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中,谈到李泽楷当年为了支持西部大开发,专门请著名经济学家萨默斯调研西部大开发的可行性。萨默斯在西部潜心调研数月后,发表了一个中期报告,其中,有一段著名的结论是“经济和人口布局主要分布在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地区”。 这个结论和远程贸易所提出的“冰山成本”是互相依存的。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中西部地区在全国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极少,不到10%。在占据近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更是微乎其微。这种比重上的分布,直接导致了中国沿海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要好很多。 重庆距离海岸线2000公里,要撼动物流成本的“冰山”绝非易事,除非找寻到科学的方法。后来,重庆果真找到了破“冰”之法。 再定义加工贸易模式 整机+零部件都在本地生产 凡是潜心钻研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西泽修教授在提出“冰山成本”时,也给出了破解之法:“大力削减库存,就能将问题暴露并使之得到解决。” 重庆位于西部内陆地区,没有办法像沿海城市那样,依靠便利的水运条件做来料加工,之所以近几年能在加工贸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破题的关键是创新了加工贸易的模式,用垂直整合解决物流成本的难题。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人才比较集中,我们有能力在重庆把一个整机所需要的零部件80%本地化,使得零部件运输几乎没有物流成本,剩下20%极少的战略物资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如果3年后,重庆未兑现承诺,由此引发的全部物流成本,由我们补贴。” 这是两年以前,重庆招商团队在美国硅谷对惠普的承诺。重庆要发展笔记本电脑产业,必须以创新模式解决物流成本、产业配套等问题。 “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垂直整合一体化模式随即浮出水面,即沿袭销售市场“一头在外”的同时,将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全部实现本地化,聚集在同一城市和地区,大大降低进项物流成本。 模式有了,执行更有成效。 2009年春节前夕,重庆招商团队到了台湾。在与富士康总裁郭台铭会谈时,重庆提出的方案,让富士康兴趣十足,并由此敲开了产业集群之门:惠普在重庆搞了4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基地。如果富士康到重庆,可获得上千万台的订单,既做整机,又做零部件。 用惠普的订单来打动代工企业,这在沿海地区招商中,是从未有过的。因为沿海地区从来就是首先招有实际投资的代工企业,再由代工企业争取订单。 此后,又吸引来了广达、英业达。加上富士康,三大代工巨头又带来了上百家零部件厂商。 用这4000万台笔记本产业链,重庆获得了中央的支持,开创内陆设立保税区的先河,一口气获批两个保税区。 重庆的执行力震撼了惠普,所以当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要求惠普把年结算额1000亿美元的结算中心搬到重庆来的时候,谈得虽然辛苦,但落实得也非常痛快。在去年的重庆财税工作会上,重庆国税局局长报账:全年,惠普结算中心外汇结算额达到2011亿元人民币,实现税收45亿元。 惠普在重庆布局成功,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规模效应,并带来新一轮垂直整合。 宏碁和华硕先后来渝,表示要铁了心跟重庆一起干,不但又带来仁宝、纬创、和硕三个世界级的代工商和100多个零部件厂商,搬来了6000万笔电的产业链,还表示要在重庆建立第二运营总部,结算和研发中心。 就这样,雪球越滚越大,现在重庆已经是笔电、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打印机、服务器等加在一起共2亿台电子产品的基地了。其中,笔记本电脑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全球排名靠前的三个品牌商、六个代工商的奇观。 在此基础上,重庆趁热打铁,规划打造“二区十园七基地”笔记本电脑产业配套体系及产业集群。政府与品牌企业、代工企业一道强力推进零部件企业引进,3年时间,已有400家零部件企业随之跟进。 开辟内陆物流大通道 确保“重庆造”速递全球 垂直整合供应链,解决了加工贸易进项物流问题,但重庆生产的电子产品,面向的是全球市场,交货期,也就是出项物流,重庆也得一并考虑。 在我国沿海地区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一般是通过海运,送达全球分拨点。约定俗成的误差时间在两天左右。换而言之,地处内地的重庆,如果到沿海的时间高于两天,就没有办法按时交货。但是,按照当时情况,从长江顺流而下,需要一周时间,就算用火车运到出海口,也需4天左右。 必须另想办法! 在铁道部和重庆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团队紧急与铁路部门衔接,一起研究解决方案。 在多次到上海、宁波、深圳等地,了解港口、通关、国际海运航线等情况,深入铁路局了解铁路客货班列运行情况,经过多方论证后,重庆最终与笔电企业一起确定了重庆(铁路运输)—深圳—(海运)—国外码头这条“战略通道”,并通过调整现有铁路运行线路,提高铁路时速,来为运输笔记本电脑争取时间。 2010年5月,重庆打通铁海联运国际大通道,开通重庆至深圳盐田港的“五定班列”,运抵欧洲比从“长三角”出发还快两天。同时,重庆还通过申请建设综合保税区,成功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企业高效地享受到了出海口城市同样的优质服务和便利政策。 但仅仅依靠水运,抵达全球分拨点,并不能完全满足电子产品的需要。根据摩尔定律,每18个月电子芯片的集成密度会增加一倍,所以基本上每一年半电子产品就会升级一代。 在摩尔定律作用下,电子产品几乎是所有类别的商品中,折价最厉害的商品。就算是同一代产品,商家也会在短时间内推陈出新,往往是上周还在设计图纸,这周就要开工生产,下周则要推向市场。如果反应稍迟一步,失去的将是大片市场。最近,出现在中国一些城市的“通宵排队购买新款手机”的现象,就最能说明问题。 赶时间,乘飞机是最快的。同时考虑到降低成本,用货运量最大的飞机满载运输,成本最优。 当下,全球货运量最大的民用飞机是波音747-400全货机,但当时,重庆并不能为该飞机满载起飞,提供足够长的跑道。唯一的希望是将正在修建的机场第二跑道加长400米。重庆团队立即向市政府提出,必须要将正在开建的机场第二跑道从原有设计的3200米长改成3600米。 市政府拍板,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条件:改设计,重新做预算,延长跑道,让波音747-400全货机可以满载飞往欧洲。同时,又积极争取,开辟一些通往全球各地的国际航线。 2010年9月,重庆开通直飞欧洲电子产品国际分拨点的货运航线,比沿海地区采用航空运输快2个小时,且运输距离更近,运费更便宜。随后,又开通了到美洲、亚洲的货运航线。如今,从重庆飞往全球的货运航班一周就有20班。而在之前一年,重庆的国际航空货运专线还是零。 手握铁海联运,开辟航空货运专线,重庆科学运作,复制或提升了沿海电子产品运输方式。但重庆并不满足于现状,开始以更为开放的视野,探寻突破这两种既有模式,找到一条独创的新通道。 在交通方式选择上,重庆认为“水运太累”,“空运太贵”,于是,重点研究了“重庆—新疆—欧洲”这条铁路。 几十年来,这条铁路始终是通的,但是它一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因为这条铁路涉及到五个国家的海关,五个国家的铁路部门,运行指令不统一。 2010年5月,重庆开始与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国铁路部门代表商谈列车出境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具体方案。其后,重庆团队又先后到德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进行了多次国际谈判,并召开了数十次国际电话会议。 2010年底,我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海关署、边界建设署、哈萨克斯坦海关共同签订了欧亚大陆桥便捷通关的备忘录和协议,“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成形。该通道采用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五定”班列方式,全程运行时间为16天左右,比海运节约24天。重庆一跃成为中国内陆通向欧洲的桥头堡。 去年,“渝新欧”一个星期发一趟挂40—50个集装箱的班列。今年,会发展到每天1个班列;2013年,会形成每天两个班列;2015年前后,会形成每天至少3个班列往欧洲发货。 笔电产业发展的重庆路径 2011年 1月29日 和硕签约落户重庆 4月12日 华硕在重庆布局全球生产基地与中国第二营运总部 5月27日 纬创签约落户重庆 6月20日 仁宝签约落户重庆 2010年 1月18日 广达如约而至 12月1日 宏碁与重庆市政府签约,将其全球生产基地和中国第二营运总部布局重庆 2009年 8月4日 富士康与惠普一道,落户重庆 12月26日 英业达携手重庆 “二区十园七基地” 笔记本电脑产业体系 “二区”是指整机装配区,以西永微电子园和两江新区为主体,发展整机、芯片、高性能集成电路和离岸云计算数据处理与软件开发等; “十园”则是专业配套园区,主要集聚于九龙坡、江北、璧山等10个区县,发展外围设备、显示器、电子部件、适配器、光电设备、模具、散热器、PCB主板、连接器、机构件等零部件; “七基地”是指原材料供应基地,发展铝材、铜材、镁材、钢铁、橡胶、塑料、化学材料等原材料,如南川的铝材供应基地、綦江的铜材供应基地、万盛的镁材供应基地、晏家工业园的钢铁供应基地等。 原文见 http://chongqing.zaobao.com/2012/02/content_12905722.htm
个人分类: 经济|1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不可渝粤的鸿沟
tarimriver 2012-2-14 13:09
广东唱红歌、打黑;重庆大谈改革。为了共同的目标没有什么不可渝粤的鸿沟,他们走到一起来了,只是辛苦立军了。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重庆版‘拍案惊奇’
热度 2 剑走偏锋 2012-2-14 10:08
转《联合早报》伟达作,不代表本人观点: 近两年来重庆在中国弄出了不小的动静,唱红打黑,招商引资,“蛋糕”分享,等等。据说其现任市委书记也是跃跃欲试,希望借今年秋天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晋升政治局常委要职。总之,正当所谓“重庆模式”及其始作俑者一路高歌,风头正健之际,最近却突发了一件令人拍案惊奇的怪事:曾主导重庆打黑的公安局长王立军,作为市委书记的左膀右臂和体制内的重量级官员干部,先是被调职分管其全不在行的文教事务,后又私自跑到美国领事馆里去呆了24小时。经过一番如临大敌般的折腾及交涉后,王立军走出美国领馆,随后被重庆官方宣布开始接受“休假式治疗”。   迄今为止,中国官方对此次蹊跷事件只发了几行字的短消息,便再无下文,估计如果不是美国国务院对此事发言在先,中国那边可能干脆就“保密处理”了。公众和外界现在只能就此猜谜语了。看来中国离真正落实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公众知情权,还有长路要走,尽管近年来不少政府部门都设立了所谓发言人制度,但一遇关键和焦点问题,发言人便形同虚设。   即使是猜谜语,此事也完全是匪夷所思,因为“重庆模式”的政治标签是社会主义复兴:英明的领导人为民作主打黑除恶,弘扬红色文化加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等等。资本主义在这里可以是招商引资的对象,但绝对不成政治文化主流,甚至还会被认为是“敌对势力”。那么怎么忽然间作为打黑的红色领导人之一,却私自投奔到典型资本主义的美国领馆去了呢?   类似的事情,在中国人记忆中似乎还包括当年的“林彪叛逃事件”。本来如日中天的副统帅,党章规定的领袖接班人,忽然说是乘飞机准备叛逃到当时的“苏修”及“社会帝国主义”那里去。消息传来不啻是晴天霹雳,让绝大多数人都目瞪口呆。具体内情内幕虽不得而知,但大家还是可以根据常识作出判断:事情的基本面出了严重问题!具体说来,就是“林彪事件”深刻昭示出所谓“文化大革命”的荒谬和失败。   回到今天的所谓“重庆模式”,有人可能会说其确实是为重庆带来不少发展变化,但切记当年苏联搞“斯大林主义”,也强行实现了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而其中产生的巨大代价和隐患,历史已充分证明,为以后苏联的解体消亡埋下了深重的伏笔。“重庆模式”的重大缺陷,在于推行人治而非法治,强化政权而非民权,以政党文化取代公民文化,目前已直接导致“王立军事件”这样的反讽和内讧。   笔者以为,“王立军事件”再次从哲学与发展上,警示中国社会重视两大迫切问题。首先是应全面理解实践中国古典哲学“中庸之道”的思想和智慧。“中庸之道”不仅意味着做事应掌握分寸,不走极端,其还有一个关键意涵是从结构和成分的角度讲,要善于兼收并蓄,容忍瑕疵,才造就正常的事物和社会发展环境及氛围。所谓“水至清无鱼”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要求人们平常对“形势大好,莺歌燕舞,英明正确,红黑分明”这一套说辞及现象要特别警惕,因为其违反“中庸之道”的基本规律,往往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譬如说打黑不错,但有什么可以监督打黑的人自己“不黑”?如果主观臆测打黑的人必定自己不黑,那就太过天真幼稚了。   再者,很明显就是中国社会的政治文明程度还有待提升。既然有人对政治有抱负追求,就应该提供合法公开渠道令其有展示之地,有不同和反对的观点也可以正常合法地表述,最后结果由人民通过选举表决来定夺。要让中国政治演化和权力变迁公开到台面上进行,在私下弄得你死我活是不文明欠改革的劣行,也严重损害国家的根本稳定与人民的核心利益。
个人分类: 观察与思考|320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重庆人眼中的重庆
热度 24 pukin 2012-2-12 09:56
早上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推荐了一篇文章,一个重庆人眼中的王立军。文章从一个普通重庆人的角度谈了重庆的唱红打黑、重庆模式以及大家最关注的人物,感觉文章分析的挺客观实在。 从我接触到的来自重庆的学生,谈起这几年家乡的巨大变化都是喜形于色。前几天和学生吃饭的时候,一个刚从重庆返校的学生说,重庆唱红歌(当然不仅仅是红歌了,什么歌都唱)的实际上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且很多重庆人是真的喜欢唱歌,自愿的。 重庆老百姓眼中的王立军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ddf9e0102dv1b.html#comment2 ) 文/沙和尚 这两天,关于王立军同学与不厚同志的传言多如牛毛,阿左阿右们更是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主义问题上争论不休。俺作为一个重庆老百姓,也来说点看法。 其实俺不太喜欢左派与右派这个说法的。不管是阿左还是阿右,他们是好人,一群忧国忧民的人,他们的言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然,他们的思想真转化为行动可能就祸国殃民了)。但为了有所区别,俺就暂把他们看作是左或者右。 对于阿左,创造了重庆模式这个说法,他们认为重庆模式是中国的希望。 阿右们,则针锋相对说,重庆是在复辟文革,破坏法制。 到底谁对谁错呢? 作为一个老百姓,俺认为不必把问题想得这么复杂,胡适不是说过嘛,“少谈点主义,多谈点问题。”简单的问题上升到主义的层面,往往是堂诘诃德与风车大战,闹笑话而已。 俺也来对阿左阿右们说几句: 第一,根本就没有什么重庆模式。你们为重庆模式为论战,纯属堂诘诃德与风车大战 。 重庆不过为老百姓干了点实事,干了一些该干的事情而已,这是仆人们的份内之事。仅此而已。这些事情是任何模式都应该干的。俺在重庆呆了十几年,从来没有觉得重庆是一种模式,如果干了这点事就可以成为一种模式,这真是中国人的悲哀。一年多前,当俺在网上看到重庆模式的争论,不由十分诧异,重庆居然成为一种模式。这些知识分子都能搞啊。 如果不厚同学把重庆当作一种模式,这是为了追求进步的政绩包装而已,干了点事就无限夸大充分宣传。同样,注同学如果在广东干了些事,也根本称不上什么模式。 阿左们把重庆看成一种模式,纯属臆想。这些阿左,整天生活在梦中,他们抱怨中国走了资产阶级道路,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就60年代的文革和目前的朝鲜。重庆所谓的唱红打黑,使他们的梦想有了一个寄托的目标。于是大加吹捧重庆。 阿右们,则与阿左针锋相对,把所谓的重庆模式说成是复辟文革,破坏法制。这个更是为了与阿左论战而炮制的想象,阿左们喜欢文革,所以阿右们就认为阿左喜欢的东西一定有文革特征的。这是不了解事实的想象,俺在后边会详细论述。 作为重庆老百姓来讲,这些阿左与阿右的言论,都很可笑。 这些阿左和阿右根本就不了解重庆!也未必了解他们所谓的广东模式。 打黑能够代表一种模式么? 任何政党,管它找什么大旗,讲什么主义,都必须反对腐败,打击黑社会。这和模式有什么关系? 唱红能够代表一种模式么?唱唱歌而已。充其量一场政治秀而已。雷声大雨田小,讨好ZY高层的老革命而已。和模式有屁关系。 其实,这些所谓的重庆模式,广东模式,都是D领导下的同一种模式。 从经济上讲,中国都是一种模式,“吃伟哥模式”。中国的地方官员任期只有5年,所以他们都是急功近利想出业绩,为了出业绩,他们滥用凯恩斯主义,拼命用投资剌激经济,拼命哄抬房价地价为投资筹集资金。这本质上是用吃伟哥的方式来创造持续的兴奋,结果兴奋之后就是肾虚,而且是严重的肾虚,快休克的肾虚。无论重庆还是广东,他们的经济发展都是这种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重庆也讲过所谓什么经济纲领,俺听过但早就就忘了,因为这都是蒙人的。 从意识形态上,所谓的重庆模式和广东模式更没有什么区别了。都是扛毛爷爷与邓爷爷旗帜的,能有什么区别。 重庆和广东,所谓的巨大区别,是阿左和阿右们为了论战臆想出来的。老百姓看起来觉得很可笑。俺作为一个重庆老百姓,给大家讲讲真实的打黑,真实的唱红。 第二,关于打黑 : 在不厚来重庆之前,重庆很黑,也不黑。 说重庆不黑,是因为全国都这样。只是其他地方没有打重庆先打而已。 关于重庆的黑,我也是亲身体会的。 20年前,当俺到重庆读书时,被中巴车司机宰了,1元钱车费硬被要了十几元,一车人敢怒不敢言。这是俺第一次认识到重庆的匪。 第2年,俺在火车站又被存包的宰了。一个警察就站在傍边,俺向警察求援,警察把俺怒斥了一番。俺才认识到警匪是一家。 后来工作了,发现警察工资不高,但都富得流油。钱多得用不完。 考驾照,有个词叫软过,给钱就可以通过,而且名码实价!如果你不想考,可以干脆用钱买个驾照,也是名码标价的。 交通违章,找点关系打个招呼就可以私了。有钱人酒后驾驶,更是不怕,打个电话就搞定了。 俺有个亲戚,自己做生意的,搞了些企业,他告诉俺他经常请黑道的吃饭。俺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做生意的老板,要黑白通吃,不学会和黑道打交通,生意就没有办法做。 有一天,俺发现其实这些都是小问题。有一天,有人告诉我,公安局长文强是最大的黑社会,俺大吃了一惊,还有这种事?朋友笑俺太没有常识了。在重庆这是公开的秘密。 重庆真正的纯黑社会,力量不大,他们没有成立什么帮,也什么成立什么党。无非是收点保护费,当当打手挣点钱而已。真正的黑道分子,都是司法系统培养出来的,那些开妓院的、开赌场的都必须在司法系统有后台。 重庆的黑,本质上就是司法系统的腐败问题。 当老百姓对重庆的黑已经习惯之后,突破有个叫王立军的把他们都办了,给了老百姓一个惊喜。 王立军,这种人的本质就是一个酷吏,专挑体制内人的毛病搞大清洗,这样的人性格往往比较极端,他就是一把刀。他这样的人下场往往不好,因为得罪人太多。这样的人有可能名垂千史也可能遗臭万年。是香还是臭,取决于他把刀对准了谁。 在重庆老百姓中,立军同学的名声很好的,因为他把刀对准了黑社会和腐败的司法系统。 文二哥死了! 文二哥的手下坐牢了。 那些开赌场的,开妓院的,收保护费的,拿刀砍人的,基本上被一网打尽! 驾校考试,软过不行了!买驾照更是不可能了! 交通违章,找关系也了不掉了。 唱酒开车的,管你什么关系,先到拘留所关3天再说。 王立军在重庆也开始一遍骂名: 骂立军同学的,首先是公安! 曾经和人聊天时说,公安系统全部腐败,你总不能把公安系统的干部全部办了吧? 但王立军就是干了这件不可能的事。他在公安系统进行了大清洗,很多有问题的官员全部挖出来。当然,他不可能把大多数公安局的官员都送进大牢,法不责众。他还是网开一面的,交待问题,不做官了也不查你了。很多原来的处级干部,开始沦为普通警察,上街执勤。在大清洗的背后,他搞了在公安局搞了个竞争上岗,这相当于把那些当官的全部撤职了重新竞争。 很多公安系统的人很恨立军同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个人是微小的,人必须适应环境,谁都会有点问题。辛苦奋斗了几十年,被立军同学清零回到原点,这也太不合情理了。 很多公安很怀念文强同学。文强时代,公安局的日子太好过了。要钱有钱,呼凤唤雨。在立军时代,简直就是官不聊生。俺认识一个人,老公是公安,以前天天开车来接老婆下班,王立军时代就再也没有时间接老婆。 骂立军同学的,还有这样一批民营企业家。他们本来是黑道出生的,但他们已经金盆洗手。当上了民营企家。当起了房地产开发商,如庆隆的彭治民,那个开发“俊峰龙风云洲”的开发商李俊,等等。善良的老百姓觉得他们已经放下屠刀了,可以既往不就了。不过立军真狠,把这些民营企业家的老底揭出来,把他们都法办了。 这批人虽然不多,但他们势力大,他们的利益代言人炮制了许多言论,如借打黑强占民营企业家资产等等。甚至有人把他们包装成温顺的基督徒。 第三,关于唱红。唱红让人想起文革,所以唱红是引起非议最多的 。 唱红是干啥的,重庆老百姓都清楚。这是不厚同志为了追求进步,讨好革命老同志。你说他是政治投机也罢,说他啥折腾也罢,也就那么回事。他目的决定了雷声大雨点小,宣传包装重于实质。 作为一个老百姓,俺没有感受到唱红对俺有啥影响。俺是国企的,俺从来没有唱过红。也没有人要求或者动员俺唱红。俺老婆是事业单位的,也没有人让她唱红。 党偶尔举办一个唱红歌比赛。喜欢唱歌的就参加一下。不喜欢的人不参加就是了。唱歌而已。比赛之前培训一下,对上级交待得过去就完了。 经常唱红的人,比如红歌会的人。都是一些太婆大爷的。他们经常唱,甚至天天唱。他们为什么要唱。我看这不是什么政治信仰问题。所谓红歌,50年代60年代的歌,老年人唱的歌而已。年轻人唱年轻人的歌。老年人凭什么不能够唱老年人的歌。 对于老年的歌唱爱好者,他不唱红歌他唱啥?难道他去唱张学友的《吻别》?俺有个亲戚,70岁了。他也喜欢唱红歌。十年以前他就唱这些歌。他认为80后唱的简直就不能叫歌。 唱红歌,并不象阿左阿右们想象的那样,代表意识形态的重大问题。年轻人喝《吻别》,他就真的是在抒发与女朋友亲吻的感觉么?老同志们唱红歌,也只是唱歌而已,并非代表对毛同志的无限感情与DG的无限忠诚,更不代表对文革的怀念。要说起文革的故事,这些老同志可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他们的大多数是那个荒唐年代真正的受害者。 第四,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主义问题,否则会闹笑话的 。 先讲一个阿左的笑话。 几十年前,一只农民养了一只鸡。养鸡就养鸡吧。用它下蛋也可以,卖了也可以。宰了吃肉也可以。这无非是一只鸡的问题。可以,有一个阿左非要上升到主义问题,说这是资本主义的尾巴。 这个故事很荒唐,但几十年前,这种荒唐的事情天天在发生。 今天,如果动不动就上升到主义的层面。同样也会闹笑话的。 重庆打黑,就那点事,仆人做了点该做的事而已。阿左阿右们非要从主义的角度去争论,在俺老百姓眼中,这又是在制造笑话而已。 有一种好笑的言论,说重庆打黑是在复避文革,破坏法制。 就打黑那点事,用得着上升到这种高度么? 民主与法制,是老百姓期永远的追求。估计还要几十年的努力才有希望。 但打黑和法制是两码事。难道不打黑就法制了。难道法制没有建设好就不打黑了。也可以任由公安系统人员腐败了。 其实说打黑在破坏法制的人,根本不了解真实的打黑。他们的论据都是网上的谣言,是打黑中利益受到损害的人编造或者臆想出来的。 首先是李庄案!有人以李庄案为依据,说明打黑在破坏法制。 李庄这人是干啥的?李庄本身就是司法腐败的象征,抓了他怎么能和破坏法制挂钩呢? 李庄这人当律师挣钱靠民主与法制吗? 狗屁! 中国的法院,是不讲法制的,讲的是钱,讲的是关系。谁有关系谁有钱,法院的天平就倾谁。这是公开的秘密。李庄就是这样一个贩卖关系的人。 有个律师朋友讲,中国的律师,最不喜欢接的案件是刑事案。最喜欢接的案件也是刑事案件。 如果你是老百姓,没有关系也没有什么多少钱。肯定律师不愿意接,因为这种案件他挣不到多少钱。如果他接也是被迫接,因为律师有考核指标,似乎接的刑事案少于一定数量是通不过年审的。 但如果你有很多钱。肯定有律师愿意接你的案子。他会给你讲,我有关系帮你减刑。你这个案子本来应该叛多少年,如果少判1年,你给我多少钱。 李庄就是这样一个律师,他的办事方法就是先收150万元。事成之后,再收300万元(150万元300万元只是举例)。据重庆司法界人士讲,李庄来重庆,猖狂之极,宣称自己关系有多么的硬,根本不把重庆放在眼里。庄哥要找关系,总要找点理由吧,于是他告诉他的客户,你要对外讲,他们对你刑讯逼供,...,然后我就人把你弄出去。 没有想到他的客户想要免死急着立功,把他出卖了。所以李庄就坐了两年的牢。 很多律师界的人为李庄喊冤,不过为了他们的利益。作为一个律师,他们必须适应司法腐败的环境,他们同时也是体系腐败的受益人。他们在这个体系中,贩卖关系赚了不少钱,但整治司法腐败,他们有可能成为法制进步牺牲品。 李庄案,给重庆司法界扣了一顶破坏法制的帽子,夸张了一点。 有人以程序为由,说明打黑破坏法制。 网上有很多不靠谱的传言,把打黑描绘成文革式的运动。其实这些都是不了解真想臆想出来的。 打黑不就是抓了一些贪官,打掉一些团伙么?这点事是仆人应该干的活。不然我们老百姓纳税养他们干啥?没有什么能够把打黑与文革与运动挂起钩来。 打黑的程序,基本上是在现行体制下进行的,当然与普通的司法程序的确有些不一样。不过老百姓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 打黑为什么难打? 要是有个黑社会抢了你的钱?甚至污辱了你的女人,你敢告他吗? 老百姓是不敢的,因为黑社会会告诉你,要是你敢去告,杀你全家。 不仅受害人不敢,也没有人敢去作证。“杀你全家”这个武器的威慑力太强大。 曾经看到一个意大利黑手党的书,说以前黑手党在意大利很猖狂,当街杀人都不当回事。因为根本没有人敢作证,法院问证人,证人只敢一言不发。再大的案件都不了了之。 对于黑社会分子,过于讲究细节程序就是对老百姓的不负责任。所以反黑有点特殊程序是正常的。至少要受害人和证人不能被黑社会杀全家。 要让黑社会分子失去杀人全家的能力,重庆的做法无非是两种。第一,一网打尽,留几个在外,证人和受害人的安全就没有保障。第二,侦破阶段,把涉黑的人关在农家乐,不让涉黑的人与外界接触。这样他就无法去布置杀人全家,或者威胁杀人全家,当然也不能和家人和律师联系。当然这仅仅是限于侦破阶段。 打黑程序是否合适,要说清楚很难。因为老百姓没有参加过打黑程序。被打黑者说出来的可信度也不高。网上传的更是谣言满天,不如换种思路,被打黑的是否是真正的黑社会分子。有没有被冤枉的?如果打的都是黑社会分子,说明这种程序是对的。如果很多人被冤枉了,这种程序一定有问题。 几个黑社会团伙以及政府官员中的涉黑人员是没有异议的。他们的问题老百姓都知道,只是以前没有人能够办他们而已。 有争议,其实是几个黑道出身,但已经金盆洗手的地产商。如彭治民等。 作为一个老百姓,我觉得彭治民等属于可打可不打的。抓他有理由,毕竟都知道是黑道出身的。不抓也有理由。毕竟已经放下屠刀了。 但真正扩大化的,可能是这些企业家的手下工作人员。例如彭治民公司很多员工也当涉黑人员被抓了。按照打黑一网打尽的原则。如果被列为涉黑团伙,涉黑公司的很多员工也自然要被牵连进来。公司干非法的事情,给他做事的员工难免脱不了干系。但这些所谓的涉黑人员他们是比较冤枉的。他们应该属于从宽处理或者免于处理的范围,很多事情他们仅仅是知道或者按照批示办而已。他们和动不动就杀人全家的团伙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四,关于不厚与立军同学的传言,俺就不研究了。立军同学这样的人往往不会有好结局,他得罪的人太多了。不厚呢,能否继续进步俺就不关心了。政治斗争很丑陋,俺们老百姓不评论,老百姓只关心谁在办实事。 (看到这么多朋友的评论,补充一下,在打黑过程中,特殊流程是存在的。但这个流程中是否有黑打,俺不知道,也没有听说过。老百姓嘛就看结果,看被打的人是不是真正的黑社会。那几个公认的黑社会团伙和文强等公安系统的是没有异议的,倒是在打庆隆的彭治民时,老百姓传闻有几个彭治民公司的员工有点点冤,一个已经金盘洗手的前黑老大,他的员工,要被牵连说得上,但大家觉得打这几个小鬼没有意思。何不大度一点不追究了。)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6942 次阅读|29 个评论
哈珀访问重庆, 国内两大媒体报道不同风格
黄安年 2012-2-12 07:44
哈珀访问重庆, 国内两大媒体报道不同风格
哈珀访问重庆 , 国内两大媒体报道不同风格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2 月12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在网络新闻和信息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 , 一些引发国内外关注的新闻事件 , 想要掩人耳目甚至屏闭恐怕很难。事有凑巧 , 按照原定计划 , 昨天下午哈珀访问重庆 , 国内两大媒体报道不同风格自然引起网民议论 : 怎么回事儿 ? 附照片四张 ******************* 新华网重庆2月 11 日电(记者牟旭)加拿大总理哈珀于11日访问了重庆。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会见并宴请了哈珀一行。 薄熙来在会见中欢迎哈珀作为第一位在任的加拿大总理访问 重庆 ,并表示愿意与加拿大开展合作。他说,重庆鼓励企业“走出去”投资,我们将认真考虑加拿大方面所提出的需要投资的领域。 哈珀表示,加拿大一直是一个有着良好外国投资环境的国家,加拿大政府相关部门将积极促成重庆企业赴加投资。 在会见之前,哈珀还参观了重庆寸滩保税港,并到 重庆市 动物园出席了中国向加拿大派遣两只大熊猫共同进行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的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 哈珀一行是在结束对北京和广州的访问后,于11日上午抵达重庆的。11日晚,哈珀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乘专机离开重庆回国。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2/12/c_122689002.htm ********************888 加拿大总理哈珀周六访问重庆,与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进行一个小时的会谈,双方讨论到如何密切加拿大与重庆经贸投资,以及加强民众间的纽带。另外,在重庆期间,哈珀也宣布,中国一对大熊猫将于明年正式租借到加拿大。 下午六点,加拿大总理哈珀驱车前往重庆市委小礼堂,与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会面。 凤凰卫视记者胡玲: “ 在会见期间,重庆市方面派出了大量警员在现场进行维安,而重庆外办方面表示,这一次随行的 30 多家加拿大媒体只有 3 人可以进入拍摄,而重庆方面则只有官方媒体可以进入。 ” 两人会谈近一个小时。根据在场加拿大媒体透露,哈珀向薄熙来强调了加拿大与重庆历史性的良好关系,而这样的关系正在向前,尤其加拿大有众多企业在重庆发展,大量的产品也从重庆的港口运送到中国内地,双方讨论到如何进一步密切经贸投资联系。另外,哈珀与薄熙来也商讨了如何加强双方民众间的纽带。 之前,哈珀与重庆市副市长吴刚以及林业局官员,一同见证中加签署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协议。哈珀并宣布中国的两只大熊猫将于明年租借到加拿大,为期十年,分别会在多伦多以及西部城市卡尔加里格住上五年,这也是 80 年代后第一次去到加拿大的大熊猫。 哈珀: “ 我想我的这次访问,将加中关系彻底的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这对于我们两国都有利,尤其是对加拿大,所以我对此很高兴。同时我认为中国大熊猫向加拿大租借十年的协议,除了显示加中友谊外,这其中的纽带更显示了,对于未来加中两国的关系发展,中国的确有足够信心。 ” 发言中,他也特别称赞重庆的快速发展,并宣布将加拿大重庆领事馆升级为总领馆,以拓展加拿大企业对重庆的出口。 哈珀: “ 我们可以从重庆学习很多,重庆成功地成为了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重庆是中国开放西部战略中最成功的例子。这里的增速证明了辛勤劳动的民众可以获得平等的机遇。 ” 重庆是哈珀这次访华的最后一一站。晚上 9 点他搭乘专机离开。 凤凰卫视胡玲、周铭吉报道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2/11/12447112_0.shtml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见王立军就删?
热度 7 Nancyback 2012-2-11 21:56
好象是。这是热点。嘿,这个不删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49 次阅读|7 个评论
重庆市政府新闻办撒谎不打草稿吗?
热度 1 daladala 2012-2-11 21:22
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 你们该歇菜了! 引用链接如下。 现在是全世界都知道啊。。。就你们装糊涂卖傻。 000000000000000000 http://news.sohu.com/20120211/n334438963.shtml 2月8日上午十时许,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据悉,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   而仅仅一天之后,2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应询答问时表示,“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于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一天后离开。有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70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重庆市政府收入统筹用于优先发展教育
whyhoo 2012-2-10 12:43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一年来,重庆市将教育投入优先作为缩小“三大差距”的切入点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关键性制度设计,努力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拓宽投入渠道。   一、基本做法   ——落实教育法定增长,继续保持投入4%的比例。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把教育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做到“年初预算优先考虑教育、执行预算优先满足教育、年终结算追加优先照顾教育”,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执行市级教育经费占市级经常性财政收入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区县(自治县)逐年增加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例;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25%以上并逐步提高。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财政教育经费。一是城市建设配套费部分用于教育;二是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足额安排用于教育;三是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2%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四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切块20%用于教育;五是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教育;六是教育用地、教育资源转让所得全额返还学校;七是统筹使用科技、就业、农业、扶贫等部门资金和国企捐赠资金支持教育;八是高校新校区建设营业税实行先征后返。   ——实施教育重大项目,拉动区县教育经费投入。优先教育投入,加强市级统筹,拉动区县经费投入。坚持新增教育经费70%以上用于农村,以实施重大项目为载体,拉动区县教育经费投入。一是继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三峡库区与民族地区教育扶持等工程;二是重点投向学校内涵建设、增加生均经费、加强师资建设、改善教师待遇等方面;三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补助贫困学生、支持民办教育等方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改革和完善区县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二是探索建立教育经费监管中心,加强经费监管;三是积极推进高校试行总会计师制度;四是建立各级财政教育投入增长考核制度、公共财政投入持续增长监督机制;五是充分发挥审计工作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六是控制学校债务。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为试点提供理论支撑。为做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重庆市建立改革试点领导小组、专家教授政策咨询智囊团队、改革试点实践推进工作小组,负责改革试点项目决策研究、政策咨询、解决重大体制机制问题等工作。将试点课题前期调研任务委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完成,为创新教育投入体制提供理论支撑。   二、主要成效   ——为缩小“三大差距”发挥了教育基础性作用。通过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实施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等工程,进一步拓宽教育筹资渠道。去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超过50%以上,教育在民生中支出占三分之一,达到260亿元。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为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性作用。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初中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建设工程和建立中小学新型警务体制、落实义务教育绩效工资等项目,实现市与区县教育投入1:3的拉动效应,共计投入经费200亿元,拉动区县投入150亿元。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发挥了政府保障性作用。通过加大财政教育投入,保障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体现关注民生,实行残疾儿童教育“零收费”、实施中小学营养促进工程、照顾130万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免费教育、大学生助学贷款等共计投入50亿元,进一步发挥政府保障性作用。   三、基本经验   ——领导重视,树立教育正气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保证。重庆市委、市政府倡导做教育书记、教育区(县)长,使教育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促进教育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以人为本,加大教育投入是缩小“三大差距”的关键。重庆市坚持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教育成为最重要的民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学校标准化率,不断缩小教育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差距,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了教育公平,对缩小“三大差距”发挥了积极作用,财政教育投入是关键。   ——不断创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是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重庆市针对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不足,深化国家和市级教改项目研究,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扎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增强了教育活力,教育发展指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西部第一,教育体制改革是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一步重庆市将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教育投入机制,拓宽财政教育投入渠道,使全市教育早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建成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重庆市提供) 原文见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9/201111/127274.html
个人分类: 教育|1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平安重庆,重庆人共享的幸福家园
whyhoo 2012-2-10 09:31
外地人眼中的“平安重庆” “我女儿现在自己坐公交车上学放学,我早已不再去接送她了。”日前,在重庆工作的西安人韩小敏欣慰地说,她专门“考察”过女儿上学放学的这段路,“有校警、有交巡警平台,再也看不见闲杂人员,很安全”。 2008年,因工作调动,韩小敏随丈夫来到了重庆市沙坪坝区。他们把家安在沙区金沙港湾小区,在位于杨公桥的市68中学,为女儿办理了入学手续。韩小敏至今还记得当时送女儿入学的情形。 那天,她送女儿进校办理了相关手续后,独自到校园周边“考察”。学校的校门就在杨公桥立交桥旁边,当地派出所在这里设了好几个治安值勤亭,但大门口时常还有“黄头发”转悠。学校大门旁一条小巷子黑漆漆的看不到头,角落里还隐匿着游戏机室、台球室等。“看了以后太不放心了!”韩小敏为女儿上学的安全担忧,每次女儿上学放学,她不管多忙,都得亲自接送才安心。 2010年5月,细心的她送女儿上学时惊喜地发现,校门口站着一名警察,还有几个身着统一制服的保安,警察警惕地注视着校园周边的情况。在大门外,还站着两名警察,他们在校门口的公路边一边指挥交通,一边引导进校的学生和家长。后来,韩小敏才知道,站在校门口、戴黑色大盖帽的是校园警察,站在大门外,指挥交通和管控街面治安的是交巡警。 又过了一个多月,韩小敏又有新的发现。校园外隐匿着的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等消失了,“黄头发”们也不见了。晚上,明亮的路灯,照亮了学校大门通往对面马路公交车站的路面,那是她女儿每天都要走的路。 “重庆这3年来在社会治安上的变化确实大。这样的变化,惠及到生活在重庆的每一个人。”韩小敏说,平安重庆,甚得民心。 打造平安之城,从斩断黑恶开始 平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无论是小商贩还是白领金领,没有平安稳定的生活工作环境,幸福生活就无从谈起。 重庆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2009年3月底,我市更是启动了“平安重庆”建设。“平安重庆”建设的第一枪,直指盘踞山城的黑恶势力。 2009年6月3日凌晨2时许,江北爱丁堡小区传出两声枪响,一人当场身亡。重庆警方很快查明,这是一起涉黑团伙内讧引发的血案。案发后短短一周,直接参与持枪杀人的3名犯罪嫌疑人落网;随后,一个多达34人的涉黑团伙浮出水面。 黑恶犯罪,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它逐步滋生,转型升级,与黄、赌、毒、枪等犯罪“合流”,并向其它领域扩张渗透。突出表现在:枪患严重,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前,涉枪案件成倍上升;数百个黑恶团伙交叉作案,气焰嚣张;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居高不下。另外,直辖以来,全市有70余万件积案未破,6200余名网上通缉人员在逃,群众对此反映激烈。 2009年6月以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了新一轮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政法、纪检、经济多条战线联合出击。 办案人员准确把握黑社会的四大特征:有刑事犯罪、有严密组织、有经济来源、有官商勾结保护伞。坚持“打击面既不缩小、也不扩大,定性上既不压低、也不拔高,做到不枉、不纵、不漏”。他们坚持打黑除恶与专项行动相结合、与侦破命案相结合、与惩治腐败相结合,实事求是依法办案。 截至目前,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涉黑涉恶团伙500余个,抓获涉案人员5700余人,切断非法放水资金700亿元;检察机关提起公诉398件2600余人;法院一审判决266件2000余人。陈明亮、岳村、陈坤志等一批重大黑恶犯罪团伙被摧毁;依法查处了文强、彭长健、刘信勇、赵文锐等77名黑恶势力“保护伞”。 黑恶分子被打掉,市民拍手称快。巴南、璧山、南岸、九龙坡等地群众高举横幅、手捧锦旗,先后到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感谢他们伸张了正义。 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还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专门作出批示:“打击、铲除黑恶势力,是让老百姓过上安定日子的‘民心工程’。近期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政法机关加大工作力度,见到了明显效果,为人民群众办了一件好事、实事。”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称赞重庆的打黑除恶工作“打得好、打得准、打得狠”。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先后有20多位中央领导及700多位省部级领导来渝调研视察,他们对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给予充分肯定。另外,来自全国各省市区的各界人士来渝访问,也对重庆打黑斗争给予充分肯定。 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还推动了相关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专家学者对重庆打黑实践的研究成果和立法建议,在《刑法》第八次修订中加重了对有组织犯罪和“保护伞”的刑罚处罚,新增了财产刑罚。 共建和谐之城,真情真意化解社会矛盾 “刘书记,我希望我们社区的文化长廊能够加强后期管理和保洁。”去年12月13日,渝中区区委书记刘强在该区“领导干部社区工作日”当天,来到朝天门街道棉花街社区,参加该社区正在召开的环境综合整治征求意见议事会。 见到了自己辖区的“一把手”,居民代表们十分意外和高兴,抓住机会,直接面对面地向区委书记提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刘强不时地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记录下来,统统“打包”。能够当场解决的,立即交办街道和部门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作好记录,和居民代表商量好意见反馈的时间。 解决群众的实际诉求,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系地方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我市坚持既要“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2008年以来,全市持续开展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全市20万机关干部每年参与接访下访群众30万人次,累计接待群众244万人次;市、区县迄今共投入134亿元,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35万余件,从政策层面推动解决了55项群体性信访问题,惠及群众600多万人。一大批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市民的合理诉求及时得到了满足。 去年,市委出台《关于推动干部下访群众制度化的决定》,成立市和区县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次建立群众工作体系。中央信访工作督导组认为,重庆的大下访活动成效前所未有,全国一流。 “大下访”活动取得的成效,还体现在尊重个体、畅达市民诉求表达渠道上。近日,曾一直住在渝中区十八梯的居民赵华明,由不足10平方米、没有厨房和配套设施的“穿斗房”,搬进了75平方米的小区电梯房,说起从搬离到装修新房的经历,他感受到了公平和温暖。 赵华明曾住的渝中区十八梯月台坝44号的家,是父亲留给他的。这间房屋建于民国,后来屡次维修,原本是一所公馆的厨房,后改建成住房。“房子太小,没有厨房,我们就在屋外搭一个偏棚煮饭。”赵华明说,这间房子也就只能遮风避雨。 2010年7月,渝中区决定对十八梯片区进行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部门主动上门搞民意调查。十八梯的房子太老、太旧了,哪户人家不想改善?但大家住惯了,也不愿离开这里。知道了大多数居民的想法,危旧房改造部门积极做工作,多次上门宣传拆迁政策,又开展了几次民意调查,启动重大决策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明确了一个拆迁条件:当地居民不满意不拆迁、群众不点头不拆迁,把拆迁的决定权交给当地居民。 一系列宣传和倾心交流,让赵华明和他的邻居们逐渐明白,原地还房的诉求尽管有一定道理,却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在操作上很难实现。当地党员干部的交谈也让他明白:拆迁,不是把当地居民赶出十八梯,而是以此为契机,开启崭新的幸福生活。 看了好几个安置房项目,赵华明最终选择了李子坝168号4栋的一套75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住房。搬迁后,他很快拿到了拆迁费、搬家费、过渡费、装修补偿费和提前搬迁奖励等一系列费用,足够他再安新家。 我巿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尊重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容易发生信访问题的旧城改造过程中,主城9区已完成危旧房拆迁1218万平方米,涉及15万户,强拆户数不到0.33%,主城区拆迁安置类信访问题下降了90%以上。 新型社会防控体系,提升市民安全感 今年春节黄金周,两组数据特别引人注目。春节七天,我市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7.5%和32%。另一组数据是,春节7天我市有2.4万余件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纠正。 创造这些数据的,正是重庆1.4万名交巡民警。他们以全市500个露天平台为据点,通过开展一系列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和治安管控,守护了城市的安宁。 2010年2月,我市警方启动了交巡警合一改革,变以往的8小时工作制为24小时全天候工作,在全市主要街道、步行街、车站、港口、旅游景区、主要道路布建500个功能强大的交巡警露天平台,1.4万名交巡警轮番值守街面,实现“猫鼠同步”。这一警务体制改革,极大地加强了社会管控力度,特别是夜间治安防控的力度,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 去年11月19日零点左右,渝北区交巡警沿210国道,在农业园区附近巡逻。这时,两名骑着摩托车的少年引起了交巡警的注意。他们没有佩戴摩托车头盔,未靠右行驶,非常危险。民警立即驾车追上去,示意他们靠边停车。 停车后,民警让摩托车驾驶员出示驾驶证、行驶证,两人却支支吾吾。这时,一个细节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他们驾驶的摩托车虽然发动着,但并没有插上钥匙。 经民警仔细询问,这两人才如实交代,当晚在渝北区学府佳园小区,他俩采用破坏方向锁的方式,将摩托车盗走,本想卖掉换点钱花,却没有想到,在返回途中撞上了正在巡逻的交巡警! “交巡合一”产生了新的警种:交巡警。它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市民的安全感,更好地履行着“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管理交通、服务群众”职能,大幅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警察与犯罪分子的碰撞率,全市街面犯罪下降40%。 另外,我市于2010年5月,在全国首创校园安全新型警务机制,5530名校警携7万余安保人员进驻全市1.1万所校园,构建了公安校园安保支(大)队、校园民警、保卫干部、保安人员、护校队“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去年3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将“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派驻校园警察,保证校园安全”写入了《条例》。 交巡警守街面,派出所控社区,校警值守校园,多警种相互渗透延伸,相互支撑策应,极大地提升了警方对整个社会面的治安管控力度。去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9.7%,其中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八类暴力犯罪和街面可防性侵财犯罪发案分别下降34.1%和39.3%。 而在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上,我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坚持走安全发展之路。去年,我市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创历史最佳;出重拳打击整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连续57个月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交通事故;连续14年未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市委出台了《关于坚持安全发展加强安全生产的决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编制实施全国首部《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形成了较完善的政策支撑、投融资保障和督查问责机制,为全国安全发展探索了新路。 "平安重庆"建设,历经3年的努力,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公众安全感指数持续攀升,2011年达到96.51%;大量社会矛盾有效化解,2011年全市群众信访总量与2007年相比下降44.9%;全市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通过"平安重庆"建设,重庆的社会治安大幅度得到改善,大量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明显净化。重庆市民“出门不担心”的愿望早已实现。 “重庆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新成效,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尤其是平安重庆建设,给3200万重庆人民带来了福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如是评价。 平安给重庆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利用外资增速连续4年全国第一,落户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超过200家。重庆被评为亚洲十大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 平安重庆,人人共享的幸福家园。 原文见 http://chongqing.zaobao.com/2012/02/content_12688198.htm
个人分类: 社会|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季梧桐
热度 7 吴渝 2012-2-9 14:11
立春了,窗外依然呼啸冬天的风,冻手,冻脚。 抬头望天,一如既往地灰扑扑,低沉沉。看了几十年,也没觉得有何异常,熟悉了,也便喜欢了。 如果有一当空的蓝在上面映着,天地撒满阳光的影子,在北方生活习惯的那人,便会说:今天心情真好。 而我,会赶紧地眯了眼,让习惯电脑屏幕的眼睛慢慢习惯强光的刺激,然后不由自主想到:该装备防晒霜了。 重庆的天气,不是任何人可以消受。如果无论如何你都喜欢了,才是重庆人。 一年四季应该分明么? 在北方,这从来不是问题。看北方冬天那一抹儿的光秃秃,就欣然重庆城依然一遍儿的绿。 尤为神奇的是黄葛树,仿佛一年四季都那样茂盛地伸展树冠和枝叶,让人恍然于季节的更替是否真在发生。 看得久了,不是矫情地,心底也居然偷偷向往着完全不同的四季,比如春的娇嫩,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枯槁。 不然,那日子也过得太一成不变,连带心情也浑浑噩噩,仿佛山中一日,世上百年。 童年便有这样的记忆和看四季更迭的快乐,是在那个遍种梧桐的小区,北碚,我生活了18年的地方。 春看梧桐枝条欣然吐嫩,每天都有令人惊讶的改变;甚至是一场春雨后就会发现景观大变。我每每热衷于抢先发现第一个嫩芽,多少个上学的日子就这样相伴而过。 夏天行走在梧桐遮严天空的林荫道下,又是另外的感觉。本就不宽的街道,两旁的梧桐贴心地合围靠拢,几乎完全看不到天空,也自然避免了骄阳的肆虐。那时,心情是感恩的。 秋天是一副梧桐叶有各种斑驳黄色的写生画。我虽很少动笔,也自认没有画尽梧桐妩媚斑斓的才华,但一直在心中不由自主地描绘,嗯,一定要用水墨或油墨才行。再后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没有梧桐便没有了重庆的秋天。 在如今的校园里,也有那么几株特别巨大的梧桐。秋天走过它,我才会抬头致礼,感谢它让我依然和心目中的秋天为伴,让我心中永远有副最美的秋景,在我最怀念的故土和童年。 在如今的重庆城里,有多少梧桐被让位给银杏、香樟等?不得而知。看到银杏那弱小的身板儿,在秋天风光过几日便提前光秃秃的凄凉,我总是不由自主叹气——到底不是重庆的,不是秋天的。 而梧桐呢,倘若园丁有心,则会在冬天来临时修剪长长的枝条,让梧桐回归道旁树的安静角色,静静冬眠,还给行人一方清亮的天空。这时,心情会豁然开朗,让冬天的压抑大大减弱。 最喜欢的,还有在夜晚透过梧桐看月亮,若隐若现,别有一番风致。还有,大学期间自习后回寝室路上,看路灯的光一丝丝穿过梧桐的缝隙,在空中穿行一会儿,然后光怪陆离地印在前面的道路上。那时,我会飞扬了心情,专门去踩着光影走,当一个有趣的游戏。 梧桐的美,无法尽书,穷尽一生都不行。 对它的记忆,承载着对故土的依恋,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侵润在每时每刻。 这个假期回了老家。多年没回家的老姐也说,大变。 其实,我早认为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现代化得和其他小镇、市区一个模式,拥挤,喧嚣,总是尘土飞扬的建设工地。 不喜欢,不适应。 好在,我珍爱的梧桐树们依然在那里挺立,虽然更加沧桑和历史感。 这让我好歹松了一口气。
个人分类: 散文诗歌|158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重庆不能倒,倒了不得了
热度 5 王铮 2012-2-9 08:06
标题党一个:国家需要稳定呀,发展是路径依赖的。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761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