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9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水力发电学报》2016年 35卷 9期 目录
热度 2 shangsh 2016-10-2 12:15
2016 年 35 卷 9 期 刊出日期: 2016-09-25 http://www.slfdxb.com/CN/volumn/home.shtml 水力发电学报 特约文章:关于新安江模型河网蓄水消退系数规律的建议 陆旻皎 DOI: 10.11660/slfdxb.20160901 2016 Vol. 35 (9): 1-6 ( 31 ) HTML (1 KB) PDF (541 KB) ( 36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灞河流域径流情势的影响分析 莫淑红,王学凤,勾奎,沈冰 DOI: 10.11660/slfdxb.20160902 2016 Vol. 35 (9): 7-17 ( 24 ) HTML (1 KB) PDF (874 KB) ( 27 ) 面向洞庭湖生态需水的三峡水库蓄水期优化调度研究 戴凌全,毛劲乔,戴会超,王煜,张培培 DOI: 10.11660/slfdxb.20160903 2016 Vol. 35 (9): 18-27 ( 15 ) HTML (1 KB) PDF (760 KB) ( 27 ) 2001—2014 年阿克苏河流域山区积雪时空变化分析 陈敏,高璐,曹永强 DOI: 10.11660/slfdxb.20160904 2016 Vol. 35 (9): 28-37 ( 17 ) HTML (1 KB) PDF (2483 KB) ( 14 ) 坡面植被水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高延良,董旭,杨帆,张宽地 DOI: 10.11660/slfdxb.20160905 2016 Vol. 35 (9): 38-47 ( 43 ) HTML (1 KB) PDF (808 KB) ( 27 ) 方孔多孔板水力空化杀灭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 陈乐,董志勇,刘昶,张茜,张凯 DOI: 10.11660/slfdxb.20160906 2016 Vol. 35 (9): 48-54 ( 19 ) HTML (1 KB) PDF (384 KB) ( 3 ) 基于时频流形的水轮发电机组局放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武桦,贾嵘,罗兴锜,谢永涛 DOI: 10.11660/slfdxb.20160907 2016 Vol. 35 (9): 55-62 ( 16 ) HTML (1 KB) PDF (1210 KB) ( 26 ) 砂砾石地基上面板堆石坝变形和应力性状分析 温立峰,柴军瑞,许增光,覃源,李炎隆 DOI: 10.11660/slfdxb.20160908 2016 Vol. 35 (9): 63-77 ( 13 ) HTML (1 KB) PDF (1511 KB) ( 23 ) 考虑时间影响的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心墙堆石坝变形的预测研究 吴斌平,岳攀,鄢玉玲,钟登华,刘昊元 DOI: 10.11660/slfdxb.20160909 2016 Vol. 35 (9): 78-86 ( 17 ) HTML (1 KB) PDF (638 KB) ( 16 ) 基于响应面理论的高拱坝模型修正损伤识别研究 宋固全,廖群,张纯,李火坤,彭琪 DOI: 10.11660/slfdxb.20160910 2016 Vol. 35 (9): 87-94 ( 19 ) HTML (1 KB) PDF (764 KB) ( 7 ) 不同高温循环次数后大理岩单轴压缩力学试验研究 倪骁慧,李晓娟,黄殿武 DOI: 10.11660/slfdxb.20160911 2016 Vol. 35 (9): 95-100 ( 140 ) HTML (1 KB) PDF (2117 KB) ( 13 ) 溪洛渡高拱坝蓄水期谷幅变形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梁国贺,胡昱,樊启祥,李庆斌 DOI: 10.11660/slfdxb.20160912 2016 Vol. 35 (9): 101-110 ( 16 ) HTML (1 KB) PDF (1638 KB) ( 22 ) 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及工程实践 邓铭江 DOI: 10.11660/slfdxb.20160913 2016 Vol. 35 (9): 111-120 ( 22 ) HTML (1 KB) PDF (370 KB) ( 20 )
个人分类: 《水力发电学报》|617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 34卷 9期 目录
shangsh 2015-9-26 12:46
http://www.slfdxb.com/CN/volumn/home.shtml 2015 年 34 卷 9 期 刊出日期: 2015-09-25 水力发电 水情变化条件下梯级水电站实时负荷调整方法 周建中,袁柳,卢鹏,乔祺,莫莉,王超 DOI: 10.11660/slfdxb.20150901 2015 Vol. 34 (9): 1-9 ( 2 ) HTML (1 KB) PDF (691 KB) ( 1 ) 降水丰枯及下垫面变化对滦河干流径流量的影响 付军,冯平 DOI: 10.11660/slfdxb.20150902 2015 Vol. 34 (9): 10-19 ( 0 ) HTML (1 KB) PDF (442 KB) ( 0 ) 考虑矩阶数的最大熵方法及其在水文随机模拟中的应用 刘登峰,王栋,王远坤 DOI: 10.11660/slfdxb.20150903 2015 Vol. 34 (9): 20-28 ( 0 ) HTML (1 KB) PDF (769 KB) ( 1 ) 梯度发展模式下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陈午,许新宜,王红瑞,崔胜玉 DOI: 10.11660/slfdxb.20150904 2015 Vol. 34 (9): 29-38 ( 0 ) HTML (1 KB) PDF (471 KB) ( 0 ) 优化调度模型在城市景观水体中的应用研究 康孟新,田一梅,司彦杰 DOI: 10.11660/slfdxb.20150905 2015 Vol. 34 (9): 39-45 ( 0 ) HTML (1 KB) PDF (332 KB) ( 0 ) 基于欧拉 - 拉格朗日方法的明渠中悬移质淤积数值模拟 肖柏青,李然,戎贵文 DOI: 10.11660/slfdxb.20150906 2015 Vol. 34 (9): 46-51 ( 0 ) HTML (1 KB) PDF (337 KB) ( 1 ) 渗流潜蚀作用下堤岸的崩塌机理研究 姚志雄 , 周健 , 吴波 DOI: 10.11660/slfdxb.20150907 2015 Vol. 34 (9): 52-58 ( 0 ) HTML (1 KB) PDF (528 KB) ( 0 ) 渭河下游河段平滩流量的变化 贺莉,闫云霞,颜明 DOI: 10.11660/slfdxb.20150908 2015 Vol. 34 (9): 59-63 ( 0 ) HTML (1 KB) PDF (439 KB) ( 1 ) 黄土区工程堆积体石砾对流速及产沙影响试验研究 李建明,王文龙,李宏伟,黄鹏飞,郭明明,董玉锟,李艳富 DOI: 10.11660/slfdxb.20150909 2015 Vol. 34 (9): 64-74 ( 0 ) HTML (1 KB) PDF (414 KB) ( 0 ) 山区河流河道截流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席浩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0 2015 Vol. 34 (9): 75-84 ( 0 ) HTML (1 KB) PDF (581 KB) ( 0 ) 基于图像识别的推移质输沙率检测技术研究 孙东坡,高昂,刘明潇,王鹏涛,马腾飞,赵亚飞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1 2015 Vol. 34 (9): 85-91 ( 0 ) HTML (1 KB) PDF (540 KB) ( 0 ) 考虑摩阻的停泵水锤传播公式 张健,黎东洲,结少鹏,弋鹏飞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2 2015 Vol. 34 (9): 92-97 ( 0 ) HTML (1 KB) PDF (385 KB) ( 0 ) 大中型灌区水泵动力特性动态可拓修正方法 毛建生,张仁贡,王万良,程夏蕾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3 2015 Vol. 34 (9): 98-106 ( 0 ) HTML (1 KB) PDF (749 KB) ( 0 ) 导轴承系统对水电机组轴系特性影响分析 彭悦蓉,赖喜德,张惟斌,苟秋琴,唐健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4 2015 Vol. 34 (9): 106-113 ( 0 ) HTML (1 KB) PDF (584 KB) ( 0 ) 利用层合单元的复合材料涡轮叶片结构设计 李芳,王大政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5 2015 Vol. 34 (9): 114-118 ( 0 ) HTML (1 KB) PDF (337 KB) ( 0 ) 水体对河床式水电站厂房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孙伟,何蕴龙,苗君,喻虎圻,李巍,熊堃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6 2015 Vol. 34 (9): 119-127 ( 0 ) HTML (1 KB) PDF (1045 KB) ( 0 ) 水电站机组抗震设计在西南区域地震中的意义 徐波,张雅琦,李友平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7 2015 Vol. 34 (9): 128-137 ( 0 ) HTML (1 KB) PDF (1492 KB) ( 0 ) 超高心墙堆石坝拱效应分析 高昂,苏怀智,刘春高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8 2015 Vol. 34 (9): 138-145 ( 0 ) HTML (1 KB) PDF (435 KB) ( 0 ) 实时监控下考虑料源不确定性的堆石坝压实质量评估 王瑞,钟登华,吴斌平,岳攀 DOI: 10.11660/slfdxb.20150919 2015 Vol. 34 (9): 146-152 ( 0 ) HTML (1 KB) PDF (858 KB) ( 0 ) 多点直驱式波浪能发电系统浮子阵列的模型分析及数值模拟 杨绍辉,何光宇,何宏舟,王凤银 DOI: 10.11660/slfdxb.20150920 2015 Vol. 34 (9): 153-158 ( 0 ) HTML (1 KB) PDF (356 KB) ( 0 )
个人分类: 《水力发电学报》|1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培养你的创业者素质
kejidaobao 2010-5-19 11:31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走向职场栏目 文/任占忠 笔者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30年,2009年6月退休后决定退而不休,开始第二次创业(第一次和同事一起用九年时间将北京高校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由小做大),建立了一个人力资源类公司,承接了一个培训机构,至今起步近一年。 为什么不享清福要创业?除了我的自主做事和闲不住的个性,还有一个要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做个样子的念头。2009年春节后一次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之家招聘会的现场,北京电视台记者正在采访我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突然,一名参会学生闯到摄像机前,大声质问记者创业,创业,就让高校毕业生创业,你们怎么不创业?顿时引起现场秩序混乱。在这名学生的心目中,似乎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往火炕里推。其实,当时我已经决定退休后创业,我真想回答他你怎么知道我不创业?这样,在我离开主任职务后,便毫不犹豫地走上创业之路。 我从调查中知道,高校毕业生中有创业激情和意向的人数不低于20%~30%,这些人精神难能可贵。但是,北京高校中,近几年毕业时自主创业的人数仅在一二百人。就是说,实际的高校毕业生创业状态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只能那么,怎么才能使我们的高校毕业生从想创业到敢创业、会创业呢?笔者认为,必须从校园开始创业教育,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素质。 第一,风险意识。创业失败的风险要比就业被炒鱿鱼的风险大得多,后者失去的是工资,而前者失去的不仅是工资,更主要的是本金。想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不敢创业大多是不敢冒这个风险。风险意识的培养其实就是勇气的培养,生活中的爬山、野外拓展训练等许多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勇气。当然,只有勇气不行,其后盾是能力。创业成功者大多做自己熟悉的事情,熟悉即经验,经验即能力。高校毕业生想创业,并看准了方向,就一定要尝试一下。创业这个词,创讲的的勇气,业讲的是科学,是能力。 第二,创新能力。创业,就要有自己的产品,无论是有形产品,如手机,菜肴,或无形产品,如培训课程。只有新产品才有竞争力,才能卖出好价钱。竞争力在于特色,特色源于客户需求,掌握了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加以去伪存真的分析,创新的思路就出来了。创新还源于对自己产品领域知识的掌握和对市场的了解,有了全面的把握,才能判断自己的产品是新的还是人家已经有了。总之,知识、调查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第三,吃苦精神。凡创业者没有不吃苦的。新东方俞敏洪初期的办公室在几间工棚里,爱国者的冯军是卖微机键盘起家。他们的苦,他们的挫折,有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辉煌的背后充满艰辛、泪水乃至鲜血和生命。创业者是伟大的、光荣的,是历史前进的真正推动者。大学生从小在父母、学校和国家的呵护下生长,要想创业,成就自己的事业,就一定要经过艰苦的锻炼,多吃点苦没坏处,要从小事艰苦奋斗,在大自然中,在实习、实践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第四,团队意识。创业,是一种团队行为。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其核心任务是读书,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而企业则不同,她是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在这个团队中各有分工,取长补短,为了统一目标,凝聚成一股力量,才能取得成功。西汉刘邦打天下时就善于组织创业团队,有善于打仗的司令员(韩信)、有善于出主意的参谋长(张良)、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后勤保障(萧何)。搭建团队,对创业者来说,其难度,其重要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超过资金、项目。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团队意识,这对创业是基本素养要求,对就业也是企业高度看中的。 第五,独立工作能力。 公司创业之初,一般都不会有许多员工,因此要求每个人能够独当一面,打开局面。这就要求每人在团队内能较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否则就会影响整体任务的完成。那么,如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呢? 1) 不上交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都必须要将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有一名职工,不时的向主管领导反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使得领导认为不能胜任岗位,最后这名职工不得不离开原来岗位。 2) 千方百计想办法。工作中遇到问题,要首先自己想办法解决。俗话说千方百计,就而是说,想1000个方法,100个计策来解决问题。一些事情,你只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而不是固守常规,往往就能产生新的解决方法。 3) 把解决问题作为成长机会。不要怕工作、生活中出现问题,实际上,人就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成长和发展的。有一次,一位部门负责人在给两名职工分配电脑时,一个新的,一个旧的,不好处理,找到笔者。笔者说:单位是按制度分配的,这是你职责内的事,你有办法解决的。之后,他说服了一名职工,平稳的处理了这件事情。在不断的解决矛盾过程中,这位部门负责人也不断提高了管理能力。 4) 善于请教别人。独立工作能力不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冥思苦想,许多时候需要借助外脑帮助。不懂就问,向包括领导在内的一切熟悉情况、具有相关知识的人询问、学习,是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最好办法, 5) 加强学习。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时常发现不明白,不会做许多事情,对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许多专业和许多用非所学的岗位,参加工作后往往发现书本的东西用不上或过时了,这就需要结合实际重新学习。其实,所谓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无法照搬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主要是自学,是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根本办法。 (责任编辑 朱宇)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2365 次阅读|1 个评论
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
kejidaobao 2010-5-19 11:29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封面说明栏目 文/陈 越,温明章,杜生明 选题是申请者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社会需求,在前人和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定范围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研究方向,二是界定研究范围。选题合适,则研究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从事最适合自己、对自己也最有意义的工作,并取得令自己和社会满意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逐步扩大和深入, 以及国家对基础研究资助力度的限制,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申请者能否获得资助。 通过对畜牧、兽医和水产学科及动物学科2002年以来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未获资助的2046项面上项目的12030份评议函进行阅读和分析,发现专家不同意资助项目的理由虽然多种多样,但由于选题原因而未获资助的占到了30%。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选题缺乏创新(29.6%),选题过大(16.7%),选题意义不大(15.0%),等等。由此可见,很多申请者的项目选题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以至造成专家的不认可而导致申请失败。 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定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因此,该类基金申请项目选题的原创性和基本价值显得非常重要。在选题过程中对科学问题的凝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即:申请人应时刻注意自己研究工作中或读文献时感觉到的不寻常,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突破的引信,抓住它,并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琢磨它,同时提升、凝练其中可能蕴涵的科学问题,建立假说,才会有真正新颖的选题。 基础研究主要是为了取得对根本原理的新知识而开展的实验或理论工作,不考虑其特别的或具体的应用。基础研究具有国际化、不确定性、整合性、黑马等特征。在基础研究中,重要的是源头创新,这种创新也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看一个科研项目,它由研究对象和方法两个要素组成,因而,创新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之中。源头创新具有第一的属性,其成果应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因此,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选题必须建立在对选题领域的国际研究状况有绝对了解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不间断地阅读文献,阅读原始研究论文的观察、假说、实验和结论,阅读综述性文献对这些过程的评论,包括否定性评论和肯定性评论,要能用批评的眼光研读任何一篇文章,培养自己建立假设以解疑原有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的能力,同时又可通过进一步研读文献,否定原有假说,建立起新的、更合理的假说。 应用基础研究系指围绕重大或广泛的应用目的,探索新原理、开拓新领域的定向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取得成功是最终实现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一是需要对有关领域的科学知识充分地占有,二是需要对有关领域的现有技术充分地了解,尤其是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应有深刻的认识。能导致技术创新或技术突破的新认识的获取及新观念的形成,是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例如,青霉素的发现对医学的推动是因为青霉菌培养和青霉素提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因此,应用基础研究在选题时要寻找实验技术发展和突破的新观念,也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要求同行评阅人裁断的,申请是否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基金申请书选题的创新包含初级创新(即源头创新或原始创新)以及次级创新(即跟踪或改良性创新)两个层次。原始创新是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上的建立或突破、新方法的建立或在新领域内的拓展(新的交叉学科生长点)等。所以,它包含全新的研究选题、全新的研究思想和全新的研究方法。次级创新是对现有概念、理论体系、方法等的改良和深化,为充实和完善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为源头创新增添积累。 选题有新意是每一位申请者都十分渴望且朝思暮想的,但由于研究背景和基础等原因,近三分之一的申请者因选题缺乏创新被否定。对申请人而言,应冷静思考,扩充信息量,提炼科学问题,瞄准目标,获得选题。但有些申请者,对此理解有偏差,表现在选题上以世界最新科学技术为依托,再结合自己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工作确立选题。例如,RNA干扰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它是一项干扰基因片断表达的技术。申请者利用这一技术开展研究工作,无可厚非。但在20022004年的基金申请中,共有475项申请把这一技术与题目结合,很有牵强之嫌。他们反而忽视了基础研究重视的是科学问题的研究,其所用的研究手段应居次要位置,因为技术是人家发明的,其再先进也不反映你自己的新。这些项目中仅有11.16%获得资助,远低于生命科学部面上项目平均资助率。 选题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经过较长时间思考的过程,即使有一天你突发灵感或创意,找到了一个极佳的选题,那也是因为你经历了较长时间读文献、听报告、讨论等洗礼的回报。选题是一种投入,它需要时间和精力。选题是一种衡量,衡量你背景知识是否丰厚,衡量你对申请领域的认识程度。选题也是一种宣泄,宣泄你的才华,宣泄你的储备,宣泄你对科学的执著和对研究的挚爱。 注: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基础科学》(2005,7:46~51)发表的同名论文修改完成。 (责任编辑 齐志红)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1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37)
kejidaobao 2010-5-19 11:26
再谈署名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主编心语栏目 上文 我们谈了有关致谢和署名的问题,本文还谈署名问题。 上文谈到假如某个为你进行付费培育特定小鼠的实验室要求你把饲养者也作为你今后论文的作者,那么你应该拒绝这样做,这是过分的要求。你实际上会遇到的更多问题与技术协助有关技术员(或者在技术上协助过你的人)是否应该被列为作者?在多数机构,这样的人就在你周围。如果这位技术员是你科研项目的共同承担者,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有资格成为作者之一。除此以外,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看他们是简单地做了常规化验,还是对技术作了一些改进或更新。有时,就如你正在咨询和共同研究的人,能否成为作者就要看他是在关键之处给了你十分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还是仅仅作为你的研究项目的热情鼓吹者、坚定支持者。换句话说,他们是不是做了比一般性服务更多的工作,是不是对论文中的科学方面(而不是技术方面)作出过贡献?如果没有,那么他们的名字应该被列入致谢一栏,而不是被列为作者。有时候,你指导着不止一位学生,一位同学完成一篇论文时会把另一位并不进行同一研究的同学也列为作者。也许这是出于一个善良的想法:这样做,后者多了一篇论文,将来后者写论文时也写上前者的名字,于是前者也多一篇论文。但是,这种思维是不值得鼓励的。除非他也作出了贡献,没有做同一课题的不要作为作者,这样做实际上偏离了对真理和对事实的追求。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指导的老师可以更多地鼓励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 另一方面,在科技界当然是人人希望对科学技术有所贡献。人们希望在学术论文上有署名之权利就是一个体现。为此在实际操作中,宁可过于谨慎也不可把作者漏掉(如果他们希望被列于其中),即使这并不完全合理。上下左右多想想,你会找到较合适的做法。如果你要署上自己以外的人的名,你要征求对方的意见:他本人是否愿意成为作者之一?但要切记,有朝一日当你被邀请当作者时,假如你觉得实在没有正当理由,你应该表示可以看一看原稿,但无论有多大的诱惑,都要暂缓是否署名的决定。有时我已经毕业的博士生会邀我成为他准备投稿的论文的作者,如果这项课题的确与我无关(我没作出过贡献),我会对他说:你可以有信心独立发表论文,而毋须再挂上导师的名字。作为导师,他传达的是这样的意思:科研上的独立思考更为重要。 我记得我和导师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志》上发表论文时,作者是按姓名第一个字母在英文字母中的顺序排列的。我的一位导师的姓名首字母是B,我是F,我于是就排在第二。现在很少看到按姓名首字母顺序排列作者的做法。但是,在许多场合,署名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第一作者通常是实际做研究的人(往往是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最后一位作者一般是监管研究工作、寻求经费资助以及协调论文发表事宜的人;处于两者之间的作者所作的贡献相对较少。值得指出的是,这也并非惯例。许多人执行的恰恰是另一种思维定势:第一作者是作出第一位或者是最重要贡献的人,第二作者次一些,第三作者再次一些,以此类推,有点儿像体育竞赛的名次。其实,科学研究远非如此简单。 当有两个或者更多的人对研究工作作出同等贡献时,还是会出现问题。当然可以将他们的名字并列为第一作者,但实际上在印刷论文时、在填项目经费申报表时、在申报奖项时、在被收入文摘索引类文献时,对列在最前面的人总是更为有利。也许可以采取一种协商的办法,比如,一个人在某篇论文中作第一作者,另一个人在之后发表的另一篇中作第一作者。协商是值得提倡的,协商过程往往成为大家十分珍惜的团队精神、科学精神的好载体。当然,这样的事情决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应该通过公开讨论尽早定下来。争取合作做更多的课题,会使这种困难的解决进入一个良性互动的氛围。如果想要避免相互伤了和气,还可以听听资深作者的意见。 参考文献 冯长根. 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36)致谢和署名. 科技导报, 2010, 28(8): 125. (责任编辑 齐志红)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1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第9期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0-5-19 11:16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读者之声栏目 Review部分是《科技导报》的价值所在,专业的文章应该在专业的刊物发表和交流才更有价值和作用,而《科技导报》若能对不同领域及其交叉领域给出有见地的overview,那就有价值了,就有导报的作用了。但是,Review是要靠约的,编辑部要下功夫,可以从不同角度约若干篇评述同一领域的进展或某一重要方向的进展,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这样或许比一篇权威论述更有价值。 本刊编委,天津大学校长 龚克 目前《科技导报》的办刊方向似乎不甚明确。我个人认为,该刊应该锁定两个基本内容: 1) 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以Highlight形式用中文快速报道和评述重大科技进展、科技事件和科技活动; 2) 以高水平Review形式约请国内专家对某个领域进行综述和评论,特别要体现出未来的机会和方向。 至于原始论文,就我最近所审的稿件而言,难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工作出现在我们收到的稿件中,这一点在短期内实难扭转(原因在于目前的评价体系和科学研究的自然规律),我们必须调整办刊方针。 本刊编委,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严纯华 一句话 一辈子 有时候人无心说一句话,会被别人记住,尤其是那句话对别人有些影响。等过了若干年后,旧话重提,让人有一种特别的感慨:我居然曾经说过那样的话。 我的一位朋友,在他写的一篇回忆文章中,记了这么一段:在这段日子里,每当转换一处挖掘地点之前,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清理自己的营地,大家像找化石一样仔细寻找每一个遗落的罐头拉柄。用孟津的话说,所有不能腐烂的东西都要带走。临出发前,这块几天来为我们提供庇护的地方几乎和我们到来之前没有任何差别,除了几道车印,连固定帐篷的小洞也被填实复原了。从此我学会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哪怕你只是一个过客,面对的只是一望无边的荒漠。 这是1993年,我们一起在内蒙古戈壁上跑野外时的事情。我完全不记得当时我在野外说过什么话了。但我们在新疆、内蒙、西藏的野外,都是按这样的标准来做事的。一个塑料袋不小心被风刮走,我们会拼命去把它追回来。有些食品的塑料包装,撕开后很油,我们也都收好带回。有时候会和一些合作单位的同事在外面工作,他们有的人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喝完瓶装水就把瓶子扔到山沟里。我们的人会下去把它们捡上来,背回去,尽管在那种环境中,上下沟谷是一件很耗体力的事情。我们希望自己的行为能让同事意识到不要随地扔东西。我们去的地方,几百年也不一定会有人再去,我们有必要这么做吗?这个问题我就不答了。 我曾经在从莫斯科到北京的火车上,看见几个到莫斯科大学留学的学生,吃完东西后,在我来不及反应的几秒钟内,掀起车窗,把矿泉水瓶子、各种塑料袋、罐头盒子统统扫到窗外,留在西伯利亚的荒野上,让我目瞪口呆。我直到现在还后悔没有能阻止他们,也仍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完全可以把所有垃圾扔到车厢里的垃圾桶里去。另外一次,是两年前在内蒙古野外的行车中,一位学生给了我一粒话梅,吃完后我把核扔到窗外戈壁滩上。通常,我们会把有机的东西,如西瓜皮、鸡蛋壳等留在野外,因为这些东西很快会被分解掉,或者成为别的动物的食物,不会造成污染。但我同车的一位同事以为我扔的是口香糖,把我教育了一通,要注意保护环境,等等。这让我心里很堵,但他的教育是对的。 读到朋友的文字,心里很感动。觉得他能够记得这些,并把它再写出来,或许对别的人也会有点启发。我一向不喜欢说大道理,一是我曾经在文革中被大道理教育得不知东南西北,从而十分反感自以为是的说教。二是很多东西我自己都做不好,何能教别人?能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谢天谢地了。看自己曾经无心的一句话,能够给别人一些影响,我感到高兴。它也见证了我们一贯是这样做的,而且这样做才对。当然,重要的不是说了什么,是这样去做。我也希望大家都这么做,尊重大自然,我们的家园,无论那里是青山绿水的景点,还是人迹不到的荒野。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孟津 (责任编辑 李娜)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1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理解科普的一种视角
kejidaobao 2010-5-19 11:13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书评栏目 文/李 曦 科普究竟是什么?对于科普工作者或科学传播者而言,这个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可能并不像它初看起来那样简单。这是笔者译完彼得布洛克斯的《理解科普》之后的第一感觉。大概,这个有时易被忽视的问题就像任何想要认识自己的问题一样,充满了吸引力和挑战,也充满了困惑和怀疑。 布洛克斯想要给科普这个方兴未艾的领域一个说法、一个定义,他的行文清晰明了,仿佛只是入门读物。不过,其笔下的科普并非一目了然,而是纠结着迷雾与斗争,等待着厘清和征服。他的一些观点也富含洞见,足以引发严肃的思考。 在布洛克斯那里,科学与大众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种错综复杂的、在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方式呈现的张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科普承载着调节这个张力的使命。倘若我们承认,公众确实不可能真正认识科学本身(否则他们就是科学工作者,而不是公众),并且科学传播者向公众传达的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而是或多或少被简化的、有时甚至是被歪曲的科学。那么布洛克斯谈到的这种张力就是天然的,不管其程度如何。 倘若我们继续承认,鉴于这种张力对社会发展而言的重要意义,对它给出不管什么样的处理都是必要的,那么,科普的必要性和形象也就呼之欲出。同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布洛克斯为什么要在宏大的历史、社会背景下来考察科普的含义。因为只有在不同历史时期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这张巨大的网络上,才能看清这个张力的本质,它的演化(实际上构成了其本质的一部分),以及更为重要的,看清处理这个张力的方式(也就是科普)的面目。该书谈到的历史限于英国和美国,间或谈到欧洲大陆,未免有所局限,但是考虑到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起源和发展轨迹,这一局限倒也未必致命。 为了更为清楚地表明这一点,不妨打乱一下时间次序,从标志性的时期,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谈起(第4章)。毫无疑问,在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已经并且仍然在引发思想者深刻而沉重的拷问与反省。同样,它也给普罗大众带来了爱恨交织的情感,这在公众对科学的态度上得以鲜明体现。依布洛克斯的话说:公众欣喜于科学在赢得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但是仍然妥协于新的原子恶梦;享受着技术所支撑的消费爆炸,但是又关注于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换句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某种程度上巩固了科学的权威,但同时又引发了对科学的信任危机,或者说开始动摇科学的合法性。这于是展现了一幅战后科学的空前发展与反科学呼声的甚嚣尘上共存,反科学浪潮与科普繁荣并举的奇怪图景。在这个背景下,科普活动也成了剧烈的争论领域。科学家的责任问题被提出,两种文化的对立割裂了科学与人文,但是科普的繁荣却不可避免地与反科学浪潮共存。 这种趋向基本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一直没有改变,只是日渐复杂,因此也催生了对科普意义的各种思考。因此可以说,在当代,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张力如此充分地体现在了科学权威性与科学合法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以至我们几乎可以把后者看作对前者的精确描述。鉴于此,不管是因为战争带来的怀疑和恐惧,还是因为由此产生的两种文化的割裂,公众科学素质(第5章)和公众理解科学(第6章)这两个当代重要的科学传播运动的发起,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到对科学合法性的一种寻求。而不难理解的是,这种追寻不可避免地需要诉诸公众来实现,不管它采取何种方式。但是另一方面,科学的权威性又导致它与公众之间保持着天然的距离(更别说不信任所造成的隔阂),其实这也是科学本身作为高度独立和自我的研究领域所必然伴随的境况。那么大致上可以说,这种既要求保持距离,又要求拉近距离的矛盾不折不扣地展现出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微妙张力。而科普则不可避免被赋予了平衡这种距离,或者说调节这种张力的角色。 实际上,这种张力贯穿科普史的始终,只是在当代体现得更为具体而鲜明罢了。追溯就可看到,在20世纪上半叶(第3章),随着现代社会开始随科学的发展而拉开序幕,科学与公众之间就已经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一方面,现代化带来的巨大成就与它的摧毁性力量和技术控制相交织,构成了恐惧和兴奋相伴的双刃剑形象;另一方面,科学的继续发展又让科学工作者成为脱离社会的群体,科学的信任问题也由此初露端倪。张力以矛盾的形式出现,这种矛盾也不可避免波及科普的内容和意义:科普成了现代性的普及,但也创造了新的科学迷信,科学价值进入普及的视野,但科普的意义开始被重新争论。 但是,这个矛盾关系并非只是到了现代社会才突然出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甚至是伴随着科学本身的成长轨迹而发展的,至少从该书所描述的19世纪那里可以发现这一点。当然,那时的科学权威性与合法性之争以不同的方式、出于不同的原因而产生。19世纪上半叶(第1章),既作为一种政治反抗力量,又作为一种有用之物的科学在公众面前呈现为一种充满不确定的东西。彼时科学的社会意义尚未明了,为了确立自己的身份,科学家也在不自觉地排斥公众(这个排斥后来演变成了脱离)。 但与此同时,为了让他们所从事的这种科学赢得社会认同,科学工作者对科学的宣传又是不可避免的。当然,由于科学意义本身的不确定,平衡这种张力的做法的意义同样并不明确。因此可以说,19世纪上半叶,科普正在诞生,科学与公众中之间的关系正在构建,从事科学活动的人正是在这种动荡之中普及或宣传科学的。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1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位留美女博士的学习记录
kejidaobao 2010-5-19 11:11
兼看中美博士培养过程的异同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科学博客栏目 文/刘广明 X是我的一位同事,是我最成功的一位学生,同时也是我最好的学友。我和她虽然不是名义上的师生,但她曾说,我是她最为主要的导师,没有我就没有她的今天。 X本科毕业后,在我的鼓励和支持下,她考上了国内一所著名的大学,开始了她的研究生学习。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分到河南一所不错的高校任教。天生向上的她不滿足于现状,又考上了博士继续深造,师从国内著名的教授L。博士读了两年后,她申请到了留学美国的基金,到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访学一年,师从美国著名的社会学者B教授。今年4月20号,她在那里完成最后一次演讲,结束了访学经历。对此,她写道:20号做了在这里最后的谢幕表演:给全系教师和研究生做了一个Presentation。一切进行得比我想象的好,导师发来邮件说You did a great job with your talk yesterday, we all found it illuminating and provocative.如此的评价,放心了。 在我们的相处中,我深深为X的学识、胆识、智慧所折服:她总能在平静中创造波澜,一次次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当博士快毕业时,她没有选择就业,而是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我为她博士期间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在最近的一年里,她自己写出两篇高质量的论文,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一篇还同时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我不敢说美国的博士教育为她的质变提供了原动力,或许美国一年的教育只是她吃饱饭的最后一个馒头。但通过我和她经常的交流,我还是真切感受到了中美博士教育的不同。 培养过程:质的规定与量的要求。 中国的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基本要求是先发表出毕业所要求的文章,数量当然是越多越好。美国的博士生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但共识是美国的博士毕业很难。美国的博士生导师要求的是质量,X虽然是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但其导师对其的第一个要求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X的每一篇论文都经过我的修改,其17万字的毕业论文我虽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并做了一些修改工作,但实事求是地讲,她的水平基本上已经超过我了。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她现在是我的老师。 评价:同行评议与匿名评审。 美国博士毕业难的原因是美国学术评价的机制使然。美国的学术评价基本上采取的是同行评议的方式。只要参与评议的人认为你的论文不合格,你就开不了题,也毕不了业。中国现在正在试用这一办法,并独创了所谓的匿名评审制度。但人人都知道,这又是另一种形式。我经常在想,为何同样的制度,在中国就行不通呢?真真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今天终于有所悟。我认为中美之所以在制度相同、机制相同、组织结构相同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后果,关键是我们的文化不同。中国的文化太重情,为了情,我们都不得不违心做事(我就曾做过多次,其中最为难受的一次是当职称评审学科组专家。明知一个人条件不够,可为了顾及申请者本人及其领导的面子,不得不投赞成票!)。而美国文化注重实,美国是一个特别实际的国家,也正是因为实际,他们才认为只有较真,才能达到实。所以他们对事特别认真,对学生要求特别认真。 导师职责:导引与松散。 中美博士生导师的另一个区别是导师尽职情况不同。中国导师一般较为松散,讲求学生的自觉与自律。而美国导师则不同,他十分注重导引,他会就你研究的问题,提出一些方法建议、参考书推荐,会认真对你的问题进行指导。美国导师竟然要求学生每两周和他交流一次,这在国内博士培养中(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中)是很少见的。 我曾要求我的研究生每月和我见面一次,但实践下来,学生并不乐意。我也曾要求我的一个研究生用实证的方法完成他的毕业论文,但最后他因经济、精力等原因没有采用我提议的方法。中国学生们的学风逐渐地浮躁起来。他们最为看重的是发表论文,最终目标是找工作。每每是毕业论文最为重要的时刻,学生往往最为心神不定,天天想着找工作。心情可以理解,行为也无可厚非,最后只能牺牲培养质量了。 导师期待:人才与人缘儿。 最后一个区别是导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中国导师更多地把自己的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嫡系部队的延续。在中国,导师好像都得要操心学生的工作,如果学生不错,导师会尽力把这位学生留在身边,中国导师好像在培育自己的人缘儿和人脉。现在中国高校中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这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而美国导师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的成才。他们更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成一家之说,能独行天下。 不管如何,我还是十分高兴,虽然不能成为X名义上的导师,但成为她认为的导师也算是不枉作大学教师一回!谢谢她给我的心灵满足!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1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著作者身份识别系统引发的思考
kejidaobao 2010-5-19 11:09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科技纵横捭阖栏目 文/何 巍 2009年,《自然》杂志介绍了一个著作者身份识别系统。文章称,这个名为开放研究人员和贡献者ID(ORCID)的新系统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包括汤姆森路透社、自然出版集团、爱思唯尔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社、大英图书馆和韦尔科姆信托基金会等23个国际知名组织的支持,并引起科技界广泛关注。 文章介绍,ORCID是针对每个科研人员独特设置的、不会与他人重复的一个字母数字字符串,其工作原理与数字目标识别系统(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相同,但前者可以独特识别论文、书籍或其他学术出版物(有关该系统的更多信息将在网站 www.orcid.org 上公布)。ORCID系统能够不受不同文化下的姓名排序、名字缩写的不一致性或使用不同字母而引起的名字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有效区分世界上成千上万的重名者,像史密斯博士、王教授等。它除了可以用来识别研究人员在期刊出版的论文的真实性,还可对与其相关的因素如作者参与完成的数据资料、同事们在博客中对其的评论或其未公开发表的论文草稿等方面提供甄别的依据。借助这一系统,将有望对每个科研人员的综合学术成就和贡献形成一个实时更新的数字化简历。虽然文章介绍的新系统离实际应用还有待时日,但该系统令人耳目一新的理念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从ORCID系统提出的实时更新的数字化简历概念,可折射出目前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无论是理念上还是操作中都还存在很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ORCID系统不仅仅只是通过作者名字来识别其研究成果的真伪,而且从数据资料、文献的角度,就该作者所从事的研究其参与程度、研究过程以及同行对该研究成果的评价等与其研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方方面面,给世人提供动态的、立体的信息,依据这些实时更新的数字化简历来识别其完成的论文是否名符其实,以及它在该项科研中所占的分量。毕竟论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只是学术研究中的冰山一角,在其之下是大量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工作,如,设备支撑、系统维护、科研条件(场地、经费、人员培训、材料采购)的调配管理,图书资料数据的查询保管等等,这些工作对任何一项科研项目必不可少,但其成果却并不一定要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ORCID系统的这一理念给我们以启示:如果我们的评价体系仅以论文发表和引用论英雄,长此以往,冰山下面的巨大部分作为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队伍将逐渐流失。从科学的更广泛意义上来说,科研成果是一种科学文化、创新精神的表现,论文发表并不是它昭示于世人的唯一形式,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沉淀,它甚至有可能根本不公布于众。 其次,ORCID系统对论文的综合评价理念,即给该论文在整个科学研究中所占的学术贡献的评价理念,对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对论文数量的倚重也是一个批判。高质量、高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是无法用简单用数字来界定或衡量的。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就曾连续四年未发表一篇文章,但他的研究课题一旦突破就是震惊世界的、获诺贝尔奖的成果。同样,获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都不是高产作家,他们一生中发表的文章都没有超过40篇,他们是那种单篇工作物理学家,一生只靠一篇工作,但却有足够的原创性 。近年来,中国科研论文总的数量不断增长,排名已经跃居世界第4,但索引率排名一直在120位之外,论文数量增长与质量下降并存,在大量泡制论文的同时,创新精神却大打折扣。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中对论文发表的依赖,特别是对发表论文的数量的依赖,酿就了学术界不端行为屡屡发生的悲剧。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江西井冈山大学多篇晶体结构论文涉嫌造假事件,使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对论文数量倚重过高的弊端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不论是以论文发表和引用论英雄也好,还是对论文数量的倚重也罢,终究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对中国的科研发展产生过积极的推动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系统都是由人来掌握的,ORCID系统提出的实时、动态、立体地考察某项科研活动的理念,对于掌握系统的人们,今后换一个角度评价科研成果,可能会给中国的学术评价系统增加一些活力,剔除一些污垢。 目前,ORCID系统还仅仅是提出了概念,ORCID研究小组下一步工作是要这个新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系统。系统软件将建立在汤姆森路透社已有的研究人员ID系统之上,转化工作尚需至少6个月的时间。同时,ORCID小组计划设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来运行这个系统,并为每个科研人员设置识别码。在对ORCID系统给我们带来的理念充满期待、愿它能早日投入运行的同时,我们也应想到:任何一种新设备,无论它多么先进,多么精密,但它也不是万能的。不要奢望凭借某一先进的系统或某一新的理念,就能使学术界从此完全公允、合理,就能使学术界一切不良行为从此绝迹。 参考文献 李淼.粒子物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技导报, 2008, 26(24): 21-24.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17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主义的36个定义
kejidaobao 2010-5-19 11:05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学术聚焦栏目 陈广仁 《科技导报》编辑部,北京 100081 据《韦伯斯特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scientism(科学主义,也称唯科学主义)一词于1877年出现在英语世界中。但科学主义思潮可以追溯到F. 培根,而19世纪以来科学的不凡成就及其迅速扩张使科学主义日渐盛行。从科学主义的发展看,它存在多种不同形态,单一界说很难覆盖科学主义思潮的内涵,本文表述科学主义较为权威的定义。 1) 《韦伯斯特大词典》把科学主义定义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被应用于包括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的理论观点,以及只有这样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果地被用来追求知识的信念。 2) 《韦伯斯特学院词典》(Merrian-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认为,科学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然科学家或被认为属于自然科学家的典型方法和态度;二是指过分依赖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所有研究领域的功效。 3) 《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把科学主义定义为:对科学知识和技术万能的一种信念。也指认为适宜于物理科学的那种研究方法可以代替哲学,特别是代替人的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其他领域之研究方法的那种观点。 4) 《美国传统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认为,科学主义指物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可适用于或有理由应用于所有探索领域的观点。 5) W. H. 怀特在《The Organization Man》中指出,科学主义认为以在物理科学中使用的同样的方法,我们最终能创立精确的人的科学。 6) 《韦伯斯特百科词典》(Webster's Encyclopaedia Dictionary)认为:科学主义指一种信念,认为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假设、研究方法等对于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其他学科同样适用并且必不可少。 7) 《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 Encyclopaedia)认为,科学主义一般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某种认识论,有时指相信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可以适用于关于物理、自然世界的所有探索领域,功能上等同于科学的自然主义;有时用来指相信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能够适用于包括道德、艺术和宗教的所有领域;有时指用科学来解释所有现象\以避免超自然和超常规思维的世界观。 8) 《哲学词典》(A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把科学主义定义为:相信关于人的科学不需要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指那种宣称是科学而其实并不是科学的实践。 9) 《信仰与宗教词典》(Dictionary of Beliefs and Religions) 把科学主义定义为:在科学倾向于成为包容一切的意识形态的情况下,这个词被加于科学。上述倾向表现为科学在自己的测量、预见和控制参量之外涉足生活领域的企图。当它用物质说明敬畏、想象、美、善、真理,并被认为拥有对心灵痛苦、苦难和道德问题的答案时,科学就被说成是滑向了科学主义,即认为它已超出自己考察的适当范围,成为一种准宗教。 10) 《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把科学主义解释为:一种认为科学是唯一的知识,科学方法是获取知识唯一正确方法的观点。 11) J. 本-戴维在《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中指出,科学主义运动倡导这样一种信念,即培根哲学和实验科学是可用于所有人类和社会问题的普遍原则。 12) P. 利科在《解释学与人文科学》中指出,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之为自然理论的体系,之为实际真理的系统,在原则上仅有一种,就是自然科学。 13) A. H. 霍布斯在《Social Problems and Scientism》中认为,科学主义相信科学能回答所有的人类问题,它使科学成为哲学、宗教、习惯方式和道德的替代物。它是信念的一种形式,一种塑造思想、影响行为的教义。 14) 郭颖颐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中认为:唯科学主义是一种从传统或遗产中兴起的信仰,有限的科学原则在这种信仰中得到普遍应用,并成为这个文化的基本预设及不证自明的公理。更严格地说,唯科学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它把所有的实在都置于一个自然秩序之内,而且认为只有科学方法才能理解这一秩序的所有方面,无论是生物的、社会的、物理的或心理的。 15) E. A. 马姆丘尔等在在科技革命条件下科学和价值的相互关系中指出:唯科学主义是这样一种社会思潮和哲学观点,它认为,依靠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就能形成世界观,仅靠科学就能使人类活动取得成就,因而要从以前各种人类活动中清除那些不真实的、凭空虚构的、似乎毫无根据的价值。 16) M. 莫里斯在《The Good and the True》中认为,科学主义是能够真实、正确地应用的每一个表达能够用来说明某事为真可还原为自然科学的某些表达。 17) T. 索雷尔在《Scientism: Philosophy and the Infatuation with Science》中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信念,它认为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科学之所以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因为它最权威、严肃和有益。把科学之外的领域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总是有益的。 18) J. 齐曼在《真科学》中指出:科学主义的首要信条是指科学正朝着产生一种完整综合的科学世界图景的方向前进,这将构成终极实在。但科学知识拒绝生活世界中如同物理数据和生物性状一样实在的许多人文方面(诸如道德、审美价值等)。 19) A. 罗森堡在《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中指出,科学主义即想利用已经确立的科学方法处理所有问题的那种无根据的过分自信,以及那种甚至想在常规的科学方法显得不恰当、无效或者会损害其他目标、价值和洞见的领域当中,取代其他认识方式的倾向。 20) R. G. 欧文在《Scientism, Man and Religion》中认为,科学主义的特点在于将科学的有限原理转换为无所不包的教条,从而使之超越了具体的知识领域。科学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偶像崇拜,它有意识地、无限地提高科学的地位,使其在某些方面被认为是全知全能的人类救世主,它声称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科学解决,甚至能检验精神、价值和自由问题。 21) 让娜帕朗-维亚尔在《自然科学的哲学》中指出:唯科学主义包括两个论断:① 科学是理性认识与实证认识的唯一形式,而其他所有的形式都是虚幻的;② 科学能够阐明实体的整体性,或早或晚能够解决人性提出的一切问题,其中包括伦理道德问题。 22) E. 韦尔在Science in modern culture中认为,科学主义指只有可以科学地组建的东西,才能对每人(疯子除外)、每地都是真的、客观的、有根据的;反之,人类话语中其余东西与真理无关,尽管事实上这些剩余者对人类(也包括科学家)来说是更伟大、更重要的部分。 23) M. 艾斯比诺莎在科学实在论是一种不完整的形而上学中指出,在科学主义者看来,科学是对世界最完善的认识,往往伴随着如下的论断:科学实在即科学所揭示的事物,是最高的实在。 24) J. 韦尔莫斯在《唯科学主义的本质与起源》中认为,科学主义可理解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只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由现代科学家描述的科学方法,才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唯一手段。 25) B. 库普尔在《Action into Nature》中认为:由科学主义一词所指的信条包括三项基本教义。第一,被理解为自然现象科学的数学化的物理学是典范科学,所有其他科学的自我认定必须根据它来衡量;第二,所有存在领域,包括意义和本质,都能应用典范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并且不会有任何信息损失;第三,如果在此情况下,还坚持认为存在着不屈从于典范科学处理的实在领域,那么,这些领域或者与科学知识无关,或者可以被还原为科学知识,因为这些领域的非科学形式只是一种幻象。 26) E. 内格尔在《The View from Nowhere》中认为:科学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理想主义,因为它把宇宙和关于它可说及的托付给一种类型的人类认识。 27) I. 卡梅龙等在《Scientific Images and Their Social Uses》中认为:科学主义呈现于那些人们利用广泛分享的关于科学共同体及其信念和实践的形象与概念,以增加他们提出的观点、促进的实践、倡导采用的价值和政策的影响力的地方。科学和科学家受到尊重,科学语言渗入日常生活,事物的进步被称为科学化,推崇科学共同体所提出的论据和推行的实践,对于那些认为不可能应用科学的语言、方法、模型和比喻的领域实行殖民地化的企图,就是科学主义。 28) S. 哈克在《Defending ScienceWithin Reason》中认为,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的尊崇态度的夸张形式:例如,随时准备把科学所做的任何断言当作权威的判断加以接受,随时准备把对科学或科学实践者的每一种批评当作反科学主义的偏见加以拒绝。 29) B. 巴恩斯在《局外人看科学》中认为:把科学权威扩展到人们现在所承认的它的范围以外的尝试,有时被人们描述为科学主义,支持这些尝试的论据被描述为科学主义的论据。 30) G. 霍耳顿在《科学与反科学》指出:科学主义过分热心地把科学模型引入非科学领域;大大扩大了技治主义者关于科学技术力量的主张。 31) H. 普特南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中指出,从19世纪继承而来的科学主义是一个不止影响一个思想领域的问题。认为界定合理性的是一种理想的计算机程序的观点,是一种被精密科学激发起来的科学主义理论;认为界定合理性的仅仅是地域文化规范的观点,则是一种被人类学激发起来的科学主义理论。前者是逻辑实证论的科学主义,后者是相对主义的科学主义。 32) M. 斯滕马克在《Scientism: Science, Ethics and Religion》中认为,科学主义是某些科学理论和某些特殊意识形态或世界观如自然主义、唯物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并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而是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和立场。科学主义的表现形式可归结为10类:① 学科内的科学主义:所有或至少有一些真实的、非科学的学科最终能够还原(或翻译)为严格的自然科学,或者自然科学能够最终还原为一种特殊的自然科学;② 学科外的科学主义:所有或至少有一些人类生活的本质上非学术的领域能够还原或翻译为科学;③ 方法论的科学主义:试图以自然科学方法排斥其他学科先前被认为是核心的方法的方式,把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其他学科;④ 认识论的科学主义:我们能够认识的唯一实在是科学能够达到的实在;⑤ 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科学是被我们合理赋予权利相信被科学确证的东西和科学认知的东西;⑥ 本体论的科学主义:科学发现或探索的实在是唯一存在的实在;⑦ 价值论1的科学主义:科学是唯一真正有价值的人类生活领域,所有其他领域具有微不足道的价值;⑧ 价值论2的科学主义:科学独自能够回答我们的道德问题,解释并替代传统道德;⑨ 存在论的科学主义:科学能够独自回答我们的存在问题,解释并替代传统宗教;⑩ 综合的科学主义:科学能够独自回答并将最终解决所有或几乎所有真实问题。 33) K. W. 斯蒂克斯在《经济的生活世界之根》中认为,所谓科学主义就是科学理性之实体化为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在自然主义或客观主义中之科学理性的实体化忘记了主体性。科学主义的兴起意味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来是人类的仆人,现在却越来越仅仅对它们自己抽象的客观可测性原则负责,并且按这些原则被加以估价,但对具体的人们能深切感受到的主观利益却越来越不负责任。 34) M. 米奇利在《Science as Salvation: A Modern Myth and Its Meaning》中指出,科学主义是对一种完美的合法立场的夸张。科学确实揭示了世界的真实方面,对拯救人类作出了贡献,但它不是打开世界的唯一一把钥匙,也不是通向拯救的唯一道路。科学之所以成为人类知识的理想范型,就是因为人们在论及科学时,采用了一种既是哲学又是心理学的语言对科学进行歪曲的拔高。 35) F. A. 哈耶克在《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Science》中认为,科学主义指的不是客观探索的一般精神,而是指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语言盲目摹仿和不经辩护地转移到人类和社会的研究中,它反映了一种与科学相背离的性质,因为它意味着机械地、非批判地把一些思想习惯用于与这些思想习惯形成之处不同的领域。科学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区别于科学看问题的方法,它不是无偏见的,而是带有极大的偏见。在它考察它的研究主题之前,它就宣称它已知道研究这个主题的最适当的方式。 36) J. 阿伽西在《科学与文化》中指出,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我们文化中具有理智重要性的唯一部分,它是一种传统的科学观,是一种纯粹的科学内在论观点,是寂静主义的一种变体,也是一种错误的预言,科学主义认为科学并且只有科学具有合理性,从而否认或者忽视文化的其他部分。它看似支持科学,实际上并非如此。它将科学看作既定的事物,而非不断成长的事业,因此是反科学的。 可见,科学主义原本是一个认识论概念,主要限制在知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其核心目标是要说明科学在认识中的地位。叶闯在论对科学主义的批判中指出,这个概念在演化的过程中,已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并渗透到了价值观层面,从而具有了一般文化观的含义。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渗透力的思潮,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与各门科学都形成了紧密的关联,它已经不止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诉求,更多的到是一种处于隐性状态的对权力、知识的诉求。换言之,科学主义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任何知识和行动要取得合法性地位都得借助于科学主义的话语。而Halilovic Enver在Feyerabend's critique of scientism一文中指出:为了达到真理、正当性和理解力,当一组原则、知识或方法被当作普遍的、唯一的起源以及唯一的知识形式和唯一的方法种类时,教条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原则就变成了现实。 注:限于篇幅,省略了参考文献,具体文献信息可参见陈广仁. 科学成果评价的泛语境建构研究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2007: 189-194。 ( 责任编辑 杨书卷 )
个人分类: 栏目:学术聚焦|1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药残留导致食品安全的分析和建议
kejidaobao 2010-5-19 10:54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科技工作者建议栏目 近年来,农药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和绿色壁垒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甚至屡屡成为全国关注焦点。2010年2月,海南豇豆水胺硫磷残留事件引发了全国性的食品安全讨论热潮。众多媒体及民众将声讨的焦点集中在高毒禁用农药的监管无力上,却忽视了引发食品安全中农药残留的本质原因。 高毒禁用农药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表象原因,但不是本质原因。在毒豇豆事件中,广大媒体和部分学者陷入一个误区:水胺硫磷是高毒农药,不是禁用农药,它是可以在我国合法生产与应用的产品,只是被禁止用在果树、蔬菜等植物上。所以问题不在于水胺硫磷的生产和销售,而在于它的不合理使用。 1 导致我国农药残留问题的本质原因分析 农村分散经营模式与植保体系发展不协调。在我国的农药监管系统中,农药的登记、生产、销售及产品质量都有相应的职能部门管理;农业生产也有植保部门负责指导,却没有职能部门可以监管农民的用药行为,而农民错误的用药方式往往是导致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在一个食品安全事故中,农药、农民及监管部门可能都有责任。但这些都只是表象原因,其本质原因在于农业经营模式、农业耕作体系与现有植保体系之间存在着矛盾。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集中进行,我国有完善的植保系统,能统筹规划并指导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统防统治的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植保系统是适应农村生产关系和农业经营体系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采用高度分散且独立自主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民生产活动具有高度自主性,但也使得农户用药各行其事,防治不能规模化。经营模式改变了,植保体系却没有做出相应变化,两者发展不一致,导致植保部门在农业生产中指导和监督作用的弱化,农药残留问题增多。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分散经营模式和市场经济导致了植物保护政策方针的偏移。在目前的分散经营体系下,各级植保部门的指导性政策难以得到贯彻执行,其指导作用不断弱化,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也逐渐被忽视。此时,盈利性农药企业的作用日益突显。企业营销人员成为目前植保技术指导的主体力量,完全放弃了没有利润的农业和物理防治手段,形成以销售自身产品为宗旨的技术服务体系,导致形成了目前以化学防治为主体的有害生物防治策略。这严重误导了农业生产中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偏离了植物保护政策方针。 分散的农业经营导致信用体系的缺失。我国实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难以建立农业经营信用体系,很难做到农产品与农户一一对应登记。发生安全事故后则只能查到产地,限制某地农产品的流通,很难追踪并惩办实际责任人,对多数农户的经济利益影响不大,他们在事故中的风险性太小,其用药行为得不到约束。农产品生产的源头缺少有效地监督,仅仅依靠宣传与教育、农户的道德良心,很难有效解决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问题。 农药残留监督体系的缺失。我国制定了完善的农药管理条例和健全的管理机构,但对合法农药管理范围有限,对农药使用者则没有管理权限,特别是农户错误的用药行为不能视作违法,这也成为监管的盲区。目前,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还没有建立对农药使用的监管体系,实际监管中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市场。由于农产品来源广泛,抽检率低,只能检出部分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对问题农产品的阻止力度不大,影响不了农户的生产过程。在此种监管体系下不能阻止农药残留问题的产生。 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格局限制了用药水平和技术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幅度地对农村实行减负,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对于快速增长的物质水平和消费水平来说,减负的程度还是有限的。因减负节省下来的钱农民几乎全部增加到自身消费当中,而在有害生物防治上的投入较少。价格较高的高品质农药产品,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仍然负担不起。其次,农民的增收主要依靠工资性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在农林牧渔产业的收入增速最慢。农民增收但没有激起他们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也导致不愿意增加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投入,用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得不到提高。农药残留问题得不到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依然存在。 2 对农药残留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有关建议 1) 大力推动发展绿色安全环保型农药 在短期内,我国难以改变现有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农业经营模式,因此开发应用绿色安全环保型农药是快速解决农药残留问题、保障食品安全建设的有效途径。由于大量高毒农药退出市场,以及绿色食品的国内外需求不断增大,我国对安全环保型农药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尤其是生物农药,发展机遇难得,市场前景广阔。 2) 从制度上保证环保型农药的推广 建议采用以下措施,从制度上保证环保型农药的推广。 ① 我国应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形式,降低生物农药用药成本,并提高应用生物农药的农产品的售价,将农产品品质与效益挂钩,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民的用药积极性,促进生物农药的大规模生产应用,从经济利益上引导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② 我国现有农村土地政策不宜实行大范围的土地兼并和大农场模式,但可以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形成品牌农产品体系,以龙头企业来领导农户的有害生物防治。同时可以建立县镇一级的农业产业协会,配合政府部门的管理,直接在源头规范农民的用药行为。 ③ 通过在地区级单位建立独立的农药残留检测中心,改变目前在农业产业末端检测农药残留的模式。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为农药企业和经销商建立完善的诚信系统,约束他们的生产或销售行为,强化对高毒、劣质农药的管理。④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研队伍,提升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华南农业大学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磊,张志祥,徐汉虹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者建议|23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冰岛火山爆发,强度不值一提但影响波及世界
kejidaobao 2010-5-19 10:52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封面说明栏目 本刊记者/李 娜 4月14日,令全球侧目的除了中国的玉树地震,还有冰岛的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并不稀奇,令人惊讶的是在欧洲乃至世界引发的混乱,由此也引起了媒体大范围的关注以及公众的热议。 飞机停飞扰乱欧洲,波及世界 据路透社4月15日消息,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喷发,喷出的柱状火山灰和水汽,导致洪水泛滥,损失巨大,迫使成百上千人离开家园。这片火山灰云随后在距海平面大约18公里的高度向欧洲方向扩散,促使当局纷纷取消这一地区的航班。正如4月19日《环球时报》报道:习惯了飞翔的欧洲就像突然被捆住了翅膀,1.7万个航班被取消,20多个国家全部禁飞,500万乘客受到影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连带问题。 飞机之所以要避开火山灰,是因为火山灰会使飞机的推动装置瘫痪。据英国《卫报》网站4月15日报道,细小的火山灰中所含的二氧化硅熔点是1100℃,而目前大部分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工作温度为1400℃,一旦火山灰被吸入引擎内部,二氧化硅溶化后就会吸附在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上。此外,火山灰还会剐花驾驶舱的挡风玻璃,损坏机身和灯罩,甚至大量覆盖在机身上,导致飞机前后部重量失衡。 强度不值一提 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爆发对欧洲和全世界的交通和商贸造成重大影响,但是作为火山活动,它的强度几乎不值一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4月18日报道中援引专家观点指出,以火山爆发指数来衡量,目前的火山爆发指数很可能为2或3。相比之下,近1000年来,规模最大的火山爆发指数为7。 美国史密森学会全球火山计划资料显示了自公元1700年以来5次指数为6或6以上的火山爆发,它们分别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给全世界蒙上一层火山灰,使全球气温下降了5华氏度以上,使1816年成为没有夏季的一年;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不仅使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岛在系列火山爆发中消失,还引发了海啸;1912年,诺瓦拉普塔火山爆发;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1902年,圣玛利亚火山爆发。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4月19日文章也指出,尽管引发了混乱,但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对冰岛来说再温和不过了。冰岛拥有130座活跃程度不同的火山,1783年拉基火山喷发吞噬了冰岛四分之一的人口,改变了以后几年北欧的气候模式。显然,从那以后没有什么火山喷发好担心了。 引发科技界关注及争议 除了因航班停飞带来的系列问题,科技界对于此次的火山喷发还给予了各个角度的关注。 火山监控:据美联社报道,科学家在火山邻近地区放置了测震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测量火山颤动和地面运动等爆发先兆。GPS装置显示,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四周的地面近几个月来升高了8cm多。但和飞机一样,冰岛气象局的地质学家福格菲约兹说,部分仪器很容易受到火山灰的破坏,可能会坏掉。福格菲约兹的团队监控火山的手段还包括卫星成像技术、机场的雷达波束以及在天气允许时动用海岸警卫队的飞机。 引新火山爆发之忧:据美联社报道,尽管目前的火山喷发或许正在稳定下来,但冰岛地球科学研究所地球物理学教授保德尔埃纳尔松说,一座火山的活动有时会触发另一座火山,卡特拉火山过去就曾与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一同活跃过。卡特拉火山之上的冰川厚度是后者的两倍多,因此卡特拉火山爆发将产生更加多的火山灰云。到目前为止,卡特拉火山尚无活动迹象,但该火山基本上一百年爆发一次上次是在1918年,爆发持续了一年并引发了洪水。显然,对于其他火山的检测不能松懈。 碳排放的算术题:4月23日《环球时报》指出,火山爆发间接引起欧洲航空业碳排放减少。按照英国杜伦大学的数字,火山喷发初期每天喷出的温室气体大约为15万吨,而欧洲32家航空业者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1万吨(欧洲环境署2007年数据)。火山喷发后,大部分航班被取消,总体上看欧洲大陆上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减少。但专家指出,做出这种判断需要谨慎,因滞留旅客数量庞大,随后需用更多的汽车或轮船等运送,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没计算在内。 对气候的影响:美国趣味科学网站4月16日报道,美国拉特格斯大学专门研究火山喷发对气候影响的艾伦罗博克表示,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由于爆发得不够强烈,所以对气候没有影响,但是如果将来火山再次爆发,那可能会对气候造成影响。《环球时报》4月19日发表题为火山喷发令人类其后多次蒙难的文章,历数史上大规模火山喷发事件对气候造成的恶劣影响,比如1783年冰岛火山喷发,释放了大量有毒气体,且使天空持续落尘,接下来欧洲好几年都出现极端天气,对于当地的农业、经济乃至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健康危害争论:美联社4月16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说,由于冰岛火山爆发产生的少量火山灰掉落在冰岛、苏格兰和挪威,欧洲人应该尽量呆在家中。因火山灰吸入肺部,可能会导致呼吸方面的问题。对此,英国呼吸系统毒理学教授肯唐纳森则反驳道:总体来讲,火山灰造成的危害并无那么大。欧洲大部分地区受火山灰影响程度可忽略不计,只有距离冰岛火山很近处可能会存在风险。而且火山灰的颗粒进入平流层后,密度会大大降低,所以这个问题不必过分担心。■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3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博,展示科技未来
kejidaobao 2010-5-19 10:49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半月科技风云栏目 文/王玉平,杨书卷 2010年,世界的目光转向了东方。 4月30日,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拉开序幕。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诞生,在经历了159年的演绎之后,世界博览会从早期歌颂科技力量,推动新产品进入人类生活,到后期鼓励科学与人类情感的结合,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起始的10国集团聚会,到现在来自全球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展,其主旨、规模和科技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里,无论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白炽灯,还是汽车、飞机、电视机,航天器、磁悬浮、机器人,都给人们留下了憧憬并成为如今人类生活的一部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人类又创造了哪些最新科技?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全国两会期间就披露,上海世博会用最新科技成就来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包括太阳能飞机、万能相机、透明水泥、可发电地板等新鲜事物(3月8日新华网)。为了实现科技世博的理念,中央和地方共投入了7亿多元资金进行技术攻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寿子琪说:针对世博建设、能源、环境、运营、展示及安全等领域的科技需求,有关方面累计布局并实施科技攻关项目232项,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约1100项,许多项目成果均已在世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中得到实际应用。占地面积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有4.6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装置,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最大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此外,还将在东海大桥建设34个3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还仅仅是上海世博会科技水平展示的很小一部分。在众多企业馆中,高新科技足争奇斗艳:国家电网馆展示绿色智能电网,上汽通用馆诠释未来车联网,思科馆描绘智能+互联城市,西门子最大LED照明系统,中国移动率先披露4G通讯。世博科技馆内的189个参展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环境生态治理、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展示了科技让世博更精彩的主题,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的5.28平方公里是一个微缩的地球村。IBM的科学家使用最新突破性纳米技术,成功建造了微观3D地球模型,这个微观3D地图长22微米,宽11微米,被刻画在一块聚合物上。在这个独特的3D地图上,壮观的阿尔卑斯山脉的马特峰(4478米高)在地图上仅有25纳米高,依据这个地球模型的尺寸,一颗盐粒可放置1000个地球。科学家使用的雕刻工具硅尖非常锋利纤细,直径仅有15纳米,是削好的铅笔尖直径的十万分之一。研究人员之一的Armin Knoll博士解释说,这项技术将大为缩减复杂工艺制造的成本,比如开发纳米级的微电子芯片和光电子元件,并将在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一显身手(4月24日英国Science Daily)。 微缩世界的进展还不止于此。美国加州大学的电子工程副教授Aydogan Ozca使用了一种被称为LUCAS的新型成像技术,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最轻的微型显微镜。它摒弃放大物体所用的透镜,通过采用发光二极管照亮物体及数字传感阵列来捕捉影像,产生微粒或细胞的全息图像(4月22日英国Lab on a Chip杂志)。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的物理学家Christopher Walter博士及4位同事,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微激光器,长度仅为30微米,宽度为8微米,而波长为200微米,打破了目前激光器的可能长度范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小的微激光器(4月16日《科技日报》)。 材料科学也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物理学特任教授彦坂正道等组成的科研小组4月19日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塑料片,厚度为10分之几毫米,有望被用作汽车车身及玻璃的替代品。这种塑料的造价与普通塑料不差上下,由于不含杂质,还便于回收利用,如果以这种材料替代车身的钢铁,成本可降至目前的1/3至1/4,这无疑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4月21日中国新闻网)。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前的4月24日,世界许多杂志发表文章,纪念美国宇航局功勋太空望远镜哈勃发射20周年。2004年,美国宇航局做出放弃哈勃望远镜的决定,停止一切维修保养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任务,哈勃望远镜的探索之旅可能已经走到尽头。虽然哈勃的消息有些令人伤感,但它不平凡的一生和取得的骄人成绩,以及所代表的那个天文学研究的辉煌时代,将会永远成为一个科学传奇,为人们所铭记。 回顾世博会历史,世博会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标示方向的作用,始终没有改变。每一届世博会都被视为科技创新的盛会,人类进步成长的图景无一遗漏地展现其中,一个世纪的进步、科学、文明和人性、太空时代的人类、无污染的进步、能源世界的原动力、人类自然科技、自然的睿智,直到此次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透过这些意义深远的主题可以看出,世博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史,呈现出越来越清晰化的脉络,世博会所关注的内容也不断进化,成为验证人类对自然与科学认知程度的一杆重要标尺。更令人瞩目的是,每当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崛起时,世博会也会光临这个国家(4月21日新华网)。1933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和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均使美国和日本在此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上海世博会后,在科技进步与世界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已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期待。■
个人分类: 栏目:半月科技风云|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4月下半月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kejidaobao 2010-5-19 10:36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栏目 冰岛火山灰蔓延全球 17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火山艾雅法拉火山继续向外喷涌岩浆和火山灰。此次火山爆发引发的效应蔓延全球,据预测,此次火山爆发有可能使得全球寒冬期延长,欧洲航空危机仅仅是个开始。 欧洲启动大规模手机安全研究 22日,为了最终确定手机对健康的影响,欧洲启动了一项大规模手机安全研究,将在今后二三十年里对数十万手机用户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内容包括使用手机对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影响等。 哈勃太空望远镜成功发射20年 24日,哈勃太空望远镜迎来20岁生日。哈勃太空望远镜由美国宇航局于199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20年来,这架太空望远镜对天体物理学观测做出了巨大贡献。 俄罗斯成功发射一颗军用卫星 27日,俄罗斯航天兵从俄境内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成功发射一颗宇宙系列军用卫星。该卫星由一枚宇宙-3M轻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约一个半小时后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俄罗斯今年第三次发射军用卫星。 我国首套高效能分布式GPU超级计算系统启用 24日,我国首套分布式GPU超级计算系统在中国科学院建成并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运用高性能计算解决实际科研与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发现小鼠体重与一种蛋白质有关 17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小鼠体重与FIH蛋白质有关,这一发现为研制减肥药物提供了新思路。FIH是一种负责调节缺氧反应的蛋白质,缺乏此种蛋白质的小鼠会保持苗条和健康,即使它们进食的是高脂肪食物。 验证过氧化物的存在 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齐飞研究小组与法国南希大学Battin-Leclerc研究小组合作,首次在实验上验证了碳氢化合物低温氧化机理中广泛应用20多年的重要假定过氧化物的存在,揭开了碳氢化合物自燃的秘密。 发现号航天飞机平安返回地球 20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平安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结束了为期15天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之旅。发现号于本月5日升空,为空间站运送了重约8吨的物资。 一致命隐球菌菌株正在北美扩散 22日,美国研究人员报告称,一种致命隐球菌菌株正在美国西北地区以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扩散。据悉,这种菌株的致死率非常高,在所研究的20多例病例中,死亡率约为25%。 德国开发出感应水龙头节电技术 22日,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将流动水本身蕴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驱动感应水龙头的技术,以节约感应水龙头所需的外来电能。这一技术的关键是一种利用流动水推动发电的微型涡轮发电机。 (责任编辑 高靖云(实习生),李娜)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1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第9期目次
kejidaobao 2010-5-19 10:33
卷首语 3 人才是民族复兴的希望 王自强 封面图片说明 8 应用地震反演技术勘探岩性地层油气藏 刘志远 半月科技风云 9 世博,展示科技未来 王玉平,杨书卷 科技事件 11 冰岛火山爆发,强度不值一提但影响波及世界 李娜 科技工作者建议 18 农业残留导致食品安全的分析和建议 王磊,张志祥,徐汉虹 本刊专稿 19 选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建议 冯长根 22 我国科研机构和学科研究分布不均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9年度统计分析 许冰,刘元珉,张保清,唐祯 研究论文 28 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研究 周建军,曹慧群,张曼 37 地铁隧道形变监测系统数据通信研究 周奇才,江胜男,费红伟 42 岩石亚临界裂纹扩展及其应用研究 万琳辉,曹平,黄永恒,文有道,汪亦显 47 兴马地区沙三段陆相深水重力流储层综合预测 赵海涛,孙赞东,刘立峰,张远银 52 多层砂岩老油田储层参数测井解释 叶惠民,付维署,吴洁 59 天然气井喷点火空间范围和热辐射对井场周边设施的影响 刘墨山,黄平,刘振翼 63 一项结合云计算和PKI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框架设计 叶小榕,邵晴 68 反射棱镜制造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连铜淑 73 轨道再入飞行器气动热力学环境研究 李翔,王保国 76 聚能装药作用下材料等效数值仿真 王国辉,李向荣,徐峰,江增荣 80 羟基自由基致死小新月菱形藻的生化机制 薛晓红,白敏冬,杨波,张拿慧,范丹,华六三 84 维吾尔药小茴香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1的影响 吴小川,马秀敏,薛志琴,朱玥洁,马骏,侯敏,薛洁,丁剑冰 89 卵巢局部瘦素受体缺失对卵巢生殖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 张跃辉,胡敏,吴效科,侯丽辉 93 哈萨克族食管癌中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刘玲,张景萍,李卉,陈艳,赵学信,李惠武 节能减排专题 96 中国车用氢能潜力分析 邓学,王贺武,黄海燕 综述文章 102 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演化研究进展及展望 徐方建,李安春 108 巨电流变液研究进展 高欣,胡林,刘艳辉 112 超高强度钢耐腐蚀性能研究进展 柳木桐,刘建华,钟平 116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综述文摘选登 学术聚焦 118 科学主义的36个定义 陈广仁 科技评论 117 本刊论文扫描 120 由著作者身份识别系统引发的思考 何巍 121 一位留美女博士的学习记录 兼看中美博士培养过程的异同 刘广明 122 理解科普的一种视角 李曦 123 图书推介 124 读者之声 龚克,严纯华,孟津 主编心语 125 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37) 再谈署名 冯长根 走向职场 126 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 陈越,温明章,杜生明 127 培养你的创业者素质 任占忠 128 科技人才招聘 133 全球招聘新闻 特别栏目 8 2010年4月下半月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10 科技界声音 12 科学共同体要闻 14 科技期刊亮点 16 半月科技要闻 125 科学共同体介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138 国内中文报刊重要科技文章篇目辑览 139 娱乐之页 140 《科技导报》作者服务指南 宣传画廊 封二 第九届全国概率统计会议 封三 《科技导报》编辑委员会 封四 第25届国际弹道大会 1 欢迎申报中国科协新创品牌项目中国科协论坛 7 《科技导报》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27 中国计算机学会2010未来计算大会 58 2010年世界月球会议 92 第三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 107 加入全国学会注册个人会员登记号 141 中国地理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 142 第八届智能控制与自动化世界大会, 第二十五届世界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暨展览会, 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 143 201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144 2010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学术动态 第十五届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征文(36) 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年会征文(36)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征文(79) 第三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征文(83)
个人分类: 栏目:每期目次|1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用地震反演技术勘探岩性地层油气藏
kejidaobao 2010-5-11 09:07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封面说明栏目 岩性地层油气藏指由于储层本身的岩石性质变化造成的圈闭,是中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最有潜力、最现实的陆上油气勘探领域。但其成藏机制复杂,识别技术难度大,勘探远未获得突破。 十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启动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分陆相断陷、坳陷、前陆、海相克拉通4类盆地,围绕砂砾岩、碳酸盐岩、火山岩3类储层进行系统研究。经过5年努力,取得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圈闭与油气富集规律等重大理论成果,勘探领域也不断扩大,层段勘探从源内一种成藏组合,扩展到源内、源上和源下3种成藏组合;地域从东部老油区,扩展到中西部新油气区,推动地震储层预测与陆相层序地层学等核心勘探技术的创新。 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成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地震储层预测是以高分辨率地震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以地质与钻井资料为参考,以地震反演技术为主要方法进行的,因此,地震反演的效果成为储层预测的关键。 地震反演的分类方法很多,但据使用资料特征,可简单区分为叠后、叠前两种反演方法。叠后反演将测井解释的岩性、物性参数和井旁地震道的速度、振幅等地震属性进行统计分析,把反射系数界面反演成为岩性界面,促使地震资料处理从构造走向岩性,使地震解释从构造解释走向岩性解释。对于现行的波阻抗约束反演技术,利用了地震剖面所过井位的声波测井资料与地震层位解释结果作为约束条件,正、反演结合迭代求取波阻抗,大幅度拓宽了地震资料的频带,提高了地震剖面的视分辨率,因而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出现了美国的BCI、法国的ROVIM、俄罗斯的PARM、加拿大的STRATA、荷兰的JASON软件等反演软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曾表示波阻抗反演是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最终表达形式,说明波阻抗反演在地震勘探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叠前反演指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AVO)反演,是根据叠前地震数据中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规律反演出纵横波速度、密度及其他弹性参数,进而预测岩性、物性和流体性质的一项重要储层预测技术。由于叠后反演损失了大量的信息,单纯利用纵波阻抗很难进行准确的储层预测,叠后反演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叠前反演在储层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第47~51页刊登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中心赵海涛等的论文兴马地区沙三段陆相深水重力流储层综合预测,利用层序地层学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综合地震属性、波形分类、分频属性、波阻抗反演等技术,预测了重力流砂体的空间分布并优选出4个有利的岩性圈闭,与研究区钻井结果较为一致。本期封面图片为兴马地区某井区地震反演剖面图,从蓝到黄的颜色变化显示反演得到的波阻抗大小。本期封面图片及相关资料由赵海涛提供,封面由严佳君设计。 (本刊记者 刘志远)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2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4月下半月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kejidaobao 2010-5-11 08:58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9期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栏目 1. 冰岛火山灰蔓延全球 17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火山艾雅法拉火山继续向外喷涌岩浆和火山灰。此次火山爆发引发的效应蔓延全球,据预测,此次火山爆发有可能使得全球寒冬期延长,欧洲航空危机仅仅是个开始。 2. 欧洲启动大规模手机安全研究 22日,为了最终确定手机对健康的影响,欧洲启动了一项大规模手机安全研究,将在今后二三十年里对数十万手机用户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内容包括使用手机对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影响等。 3. 哈勃太空望远镜成功发射20年 24日,哈勃太空望远镜迎来20岁生日。哈勃太空望远镜由美国宇航局于199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20年来,这架太空望远镜对天体物理学观测做出了巨大贡献。 4. 俄罗斯成功发射一颗军用卫星 27日,俄罗斯航天兵从俄境内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成功发射一颗宇宙系列军用卫星。该卫星由一枚宇宙-3M轻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约一个半小时后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俄罗斯今年第三次发射军用卫星。 5. 我国首套高效能分布式GPU超级计算系统启用 24日,我国首套分布式GPU超级计算系统在中国科学院建成并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运用高性能计算解决实际科研与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6. 发现小鼠体重与一种蛋白质有关 17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小鼠体重与FIH蛋白质有关,这一发现为研制减肥药物提供了新思路。FIH是一种负责调节缺氧反应的蛋白质,缺乏此种蛋白质的小鼠会保持苗条和健康,即使它们进食的是高脂肪食物。 7. 验证过氧化物的存在 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齐飞研究小组与法国南希大学Battin-Leclerc研究小组合作,首次在实验上验证了碳氢化合物低温氧化机理中广泛应用20多年的重要假定过氧化物的存在,揭开了碳氢化合物自燃的秘密。 8.发现号航天飞机平安返回地球 20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平安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结束了为期15天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之旅。发现号于本月5日升空,为空间站运送了重约8吨的物资。 9.一致命隐球菌菌株正在北美扩散 22日,美国研究人员报告称,一种致命隐球菌菌株正在美国西北地区以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扩散。据悉,这种菌株的致死率非常高,在所研究的20多例病例中,死亡率约为25%。 10.德国开发出感应水龙头节电技术 22日,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将流动水本身蕴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驱动感应水龙头的技术,以节约感应水龙头所需的外来电能。这一技术的关键是一种利用流动水推动发电的微型涡轮发电机。 (责任编辑 高靖云(实习生),李娜)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新闻排行榜|1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才是民族复兴的希望
kejidaobao 2010-5-11 08:47
Talents Are the Hopes of the National Future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8期卷首语栏目 王自强,上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家,在弹性稳定理论、断裂力学、塑性应变梯度理论、细观力学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研究,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突出成果。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钱学森院士在新世纪初,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尖锐之问,击中了我国现有教育科研体制的软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卓越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崛起已经为民族伟大复兴吹响了号角。我国的体育事业成就辉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举世公认的杰出人才。但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却不尽人意,始终未能培养出举世公认的杰出人才。钱学森、李四光、吴文俊、彭恒武、邓稼先等杰出人才都是美国和西欧发达国家培养出来的,而李政道、杨振宁、高锟等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在国外做出辉煌成就的。 最近两年围绕着钱学森之问,科技界和教育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温家宝总理也多次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清楚阐述了教育界和科技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共识。大家都认识到人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杰出人才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但是在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现代大学的领导核心、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去行政化的力度和具体措施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其中最为敏感的莫过于现代大学的领导核心问题。 美国和西欧一流大学的教育体系各有特点,但大体上都是理事会治理,教授治校,校长全球遴选,院长和系主任由教授会议民主协商推举,由理事会任命。院长和系主任的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而国际公认的顶尖大学像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和剑桥的正教授都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的。在这些大学里,校长、院长和系主任从事行政管理,原则上不干预教授个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授是高校教育和科技创新的灵魂人物,教书育人是教授的天职,而科学创新是教授的人生追求。大学的教授都以追求学术上的卓越为己任,以培养卓越的人才为荣耀。 而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确定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的大学教授都是各级党务书记和行政官员双重领导下的教书匠和象牙塔里的治学者。教授自由思想的翅膀只能在双重领导下的天空里翱翔,教授的个人意志只能在追求官位和追求学术卓越之间摇摆。在学校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利益分配上,各级领导享受优先权。 为了创建现代大学的新模式,胡海岩院士提出了设立高等教育特区,突破教育改革瓶颈的大胆设想,这个设想与著名教育家朱清时在深圳创建南方科技大学的教育思想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是西方发达国家历经几百年教学和科研,通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积累起来的,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他们培养出了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麦克斯韦、波尔和薛定谔等一批又一批的伟大科学家。积极吸取这些被几百年的实践证实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创办社会主义的现代大学,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大学不是政治实体,而是学术机构,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而不是政府隶属下的行政部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教授治校而不是教授治学,去行政化是实施教授治校的重大举措。校长应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由精通教育规律、热爱教育事业的卓越教育家担任,以校长为首的上层行政机构应该由热爱教育事业的管理精英来担任。 学校的党委书记可以兼任高校的副校长或理事会的领导。学校的行政领导是为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服务的,他们是行政领导,又是教授(正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理教授的统称)的公仆,要为教授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教授治校是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内禀规律,只有让教授成为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灵魂人物,成为大学的真正主人,让他们的个人意志得到充分的尊重,让他们的自由思想得以充分的发挥,才可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温家宝总理深刻地指出,真正的大学理应鼓励充分发挥人的自由意志,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世界著名大学的院长和系主任都是由教授担纲的,而教授的个人意志得到充分尊重,校长、院长和系主任不干预教授的教学事业和科研事业。这些大学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个人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学生对教授教学事业好坏的评价有很大的发言权,而教授科研事业的好坏由学术界评价。 科学青睐年轻人。历史上,除个别例外,重大的科学发现和伟大的科学理论都出自青年科学家。国家期盼科学的春天早日到来,民族需要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科学的春天有赖于成千上万青年科学家的卓越贡献。真正的大学特别关注青年科学家的自由意志,特别关爱他们个人的自由发展,未来的杰出人才只能从他们中间产生。为此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要作重大的改革,建议我们的重点大学逐步取消硕士生和博士生分立的模式,建立统一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两年的课程教育之后,尊重学生的意愿,或分流为硕士毕业,或通过资格考试(一般是面试),继续攻读博士。对于特别优秀的青年才俊,博士导师将他们直接引向国际学术前沿,让他们在前沿自由发展,由他们的个人意志确定研究课题,由他们自己提出原创性的学术思想。这将为杰出人才的培养开创崭新的途径。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 )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2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