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宏观异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琉球群岛-台湾岛地震区的巨震已到了临震阶段?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5-11-15 08:10
据 NEIC 测定, 2015-11-13 日在东海海域发生震源深度为 12km 的 M W 6.7 级地震; CENC 测定的该震为 M S 7.2 级。该震发生在 琉球群岛 - 台湾岛地震区。 根据我们的分析,琉球群岛 - 台湾岛和台湾岛 - 菲律宾群岛地震区已达到临界状态,意味着这两个区的巨震可随时发生。 从图 1 看出,近两年来,这两个区的 M 6.0 级地震闹得欢啊,好怕怕哦。 图 1 2014-01-01 至 2015-11-15 研究区域发生的 M 6.0 级地震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map/#%7B%22feed%22%3A%221447541036514%22%2C%22search%22%3A%7B%22id%22%3A%221447541036514%22%2C%22name%22%3A%22Search%20Results%22%2C%22isSearch%22%3Atrue%2C%22params%22%3A%7B%22starttime%22%3A%222014-01-01%2000%3A00%3A00%22%2C%22minmagnitude%22%3A6%2C%22endtime%22%3A%222015-11-13%2023%3A59%3A59%22%2C%22orderby%22%3A%22time%22%7D%7D%2C%22listFormat%22%3A%22default%22%2C%22sort%22%3A%22newest%22%2C%22basemap%22%3A%22grayscale%22%2C%22autoUpdate%22%3Afalse%2C%22restrictListToMap%22%3Atrue%2C%22timeZone%22%3A%22utc%22%2C%22mapposition%22%3A%5B%5B-7.18810087117902%2C97.470703125%5D%2C%5B39.36827914916014%2C185.80078125%5D%5D%2C%22overlays%22%3A%7B%22plates%22%3Atrue%7D%2C%22viewModes%22%3A%7B%22help%22%3Afalse%2C%22list%22%3Atrue%2C%22map%22%3Atrue%2C%22settings%22%3Afalse%7D%7D 对这两个区以及邻区的分析,可参见: 琉球群岛 - 台湾岛 - 菲律宾群岛板间地震区危急( 2015/3/8 修订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62741.html 关注台湾花莲附近海域 M6.6 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83813.html 揭秘 1999 年集集 Ms7.6 级地震,预测台海未来大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33488 今早,看到一则新闻报道: 【在台湾 新北 三重段河滨自行车道上,出现上百只蚯蚓在车道上缓缓移动,有“集体大逃亡”的态势,更有些蚯蚓已被太阳晒干,场面十分惊人,吓坏许多人。网友也纷纷留言“难道要有大地震了!”、也有网友直接链接到宜兰昨晚规模5.4的地震。 事实上,蚯蚓集体大逃亡并不是偶发事件,据中科院相关专家介绍,蚯蚓集体大逃亡几乎年年都发生,是正常现象,但科学界尚不清楚迁徙的原因。 】( 说话靠点谱好吗,不知道原因,怎么能认为是正常现象呢? ) 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5-11/13/content_37055630.htm 看看新北在哪里? 对已达到临界状态的地震区,某些显著的宏观异常可视为大(巨)震前兆。如此看来,大事儿不好啊。请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未来 3 个月的各种宏观异常现象,及时作出判断。 琉球群岛 - 台湾岛地震区的巨震很可能发生在宜兰附近海域,巨震以及可能的海啸不仅对台湾、而且对海峡对岸的广东与福建某些地区影响都将很大。 海峡两岸有关部门以及诸位亲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防震减灾准备工作已刻不容缓。 学术研究,科学探索!敬请不要复制、转载与外传该博文,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3923 次阅读|2 个评论
海城大震前的【小震闹,大震到】经验靠谱吗?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3-2-4 12:22
今天是海城大地震 38 周年纪念日,首先向地震中遇难的人民沉痛默哀。 据报道,该大震的【成功预报】,是根据【小震闹,大震到】和临震前显著的宏观异常现象做出的。这些是科学的东东吗?靠谱吗?值得总结和反思。 先看看有关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719153.ht m ): 简介 1975 年 2 月 4 日 19 时 36 分,在 海城 、 营口 县一带发生 7.3 级强烈 地震 。震中在北纬 40°36' ,东经 122°48' ,位于 海城县 岔沟公社西南北庙子一带,故称 海城地震 。 震源深度 为 16 公里,震中烈度为 9 度强。海城、营中一带人民财产受到了很大损失。南部 大连 ,北部鞍山市区、辽阳市,西部 锦州市 都受到波及。有感范围,北至 黑龙江 海拉尔 ,南抵 安徽 淮河流域 ,西到 陕西 黄土高原 ,东达 日本 ,方圆 2000 余公里。震前由于地震台、站做出了预报,县、公社、大队积极组织群众预防,使灾情降低到最低程度。 海城县 震灾损失金额约 4 亿元,死亡 1020 人,伤 16933 人。 成功预报 海城地震前,中国地震部门曾经作出中期预报和短临预报。早在 1970 年,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根据历史地震、现今地震活动及 断裂带 活动的新特点,曾确定 辽宁省沈阳 一营口地区为全国地震工作重点监视区之一。 1974 年 6 月,国家地震局召开 华北 及 渤海 地区地震趋势会商会,提出渤海北部等地区一二年内有可能发生 5 一 6 级地震。不久,国务院就批转了国家地震局 “ 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 ” 。对 7 个省、市、 自治区 发布了 地震中期预报 。 1975 年 1 月下旬,辽宁省地震部门提出地震趋势意见,认为 1975 年上半年,或者 l 一 2 月, 辽东半岛 南端发生 6 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国家地震局也提出了辽宁南部可能孕育着一次较大地震。 2 月 4 日 0 点 30 分,辽宁省地震办公室根据 2 月 1—3 日营口、海城两县交界处出现的小震活动特征及宏观异常增加的情况,向全省发出了带有临震预报性质的第 14 期地震简报,提出小震后面有较大的地震,并于 2 月 4 日 6 点多向省政府提出了较明确的预报意见。 4 日 10 时 30 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临震预报。 评述: 从预测的地点(范围大)、震级( 6 级,误差大)及所依据的预测方法看,不是一次科学的成功预报,而是一次在特殊年代、【瞎猫碰见死耗子】式的特例。 l 小震闹、大震到有没有科学依据? 很多时候,小震闹,大震也并不到。再以海城大地震为例,在 1967 年以后至 1975 年 2 月 4 日前,在该地震区曾发生过多次 Ms4.5 级的中震事件,如表 1 所示: 表 1 海城地震区 1967 年 -1975 年 2 月 3 日发生的 Ms4.5 级事件 日期 纬度 经度 深度( km ) 震级 震级类型 1967/6/8 39.00 123.70 4.00 4.75 Ms 1971/1/25 39.00 123.00 20.00 4.60 Ms 1972/4/14 40.30 122.10 20.00 4.80 Ms 1975/2/3 40.60 122.80 20.00 4.60 Ms 1975/2/4 40.70 122.70 16.00 7.30 Ms 不难看出,根据小(中)震闹,判断大震到,会发生多次误报。只不过在海城大震前一天,发生了一次 4.6 级前震事件,而第二天恰好 7.3 级地震发生了。在那个时代,甚至在现在,地震学家们是没法判断一个地震是否为前震事件滴。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可完全归结于运气好的原因。 感叹,地震学家们总是拿一个震说事,总是孤立地看问题,动不动就说是“孤立地震”或“余震”, I 服了 You ,彻底无语。 地震部门依据“小震闹,大震到”这种不靠谱的经验,外推到预测 1976 年唐山是否有大地震时,判断不是出了问题吗? 再举个例子,玉树大震两个小时前,曾发生过一个 4.7 级地震,事后专家们说那是一个明显的前震事件。呵呵,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当。其实, 2010 年 4 月 14 日玉树地震前,在 1989-2010.4.14 间,该地震区曾发生过多次 4.5-5.5 级的中级事件,你说【小震闹,大震到】这个东东靠谱吗? l 宏观异常与强震的关系? 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具有多解性,应用于实际预测需特别慎重,可参见附录。 某地震学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大震发生后,总能【总结出】各种异常,而事前往往找不到异常。 对科学研究而言,找异常必须找到唯一的异常,必须找到大震前具有共性的异常。否则,还不如歇歇,找人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去。 海城和唐山地震已过去多年了,我们从中应总结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深入总结和反思。现在某些人士还在拿【成功的海城地震预报】和【唐山地震中的青龙奇迹】说事,沉浸在虚拟的光环中而不能自拔,还不该猛醒吗!靠这样守株待兔、墨守成规式的幻想,是不会从科学层面解决强震预测问题滴。 附录: 专家谈地震宏观异常 (车用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http://www.csi.ac.cn/sichuan/sichuan080512_67.htm 宏观异常指人的感官可直接感觉到的各类异常现象,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违反 “ 常规 ” 或 “ 常理 ” 。例如有些花在冬季盛开,冬季蛇出洞,鱼浮出水面或乱蹦,老鼠大白天群体搬家,鸡鹅乱飞,狗不进舍,马不进圈等各类生物异常;井水翻花、冒泡、变色、变味,泉水断流或喷涌,地面上冒水、冒沙、冒泥等地下水异常;地声、地光、地雾、地动、地鼓等地面异常;收音机失灵,日光灯自明,电子闹钟走得忽快忽慢,罗盘的指南针强烈扰动等电磁异常等等。 对于这类宏观异常现象与地震的关系,人类早有关注,留下很多宝贵的史料。《诗经 • 小雅 • 十月之交》中 “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 , “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 的诗句,说的是周幽王二年(公元前 740 年)陕西岐山强震时所见到的闪闪如电的地光,轰轰如雷鸣的地声,成百条河水在翻腾的宏观异常。《宋会要辑稿(册五二)》对 1072 年 11 月 3 日陕西华县地震有 “ 是夜初昏,略无风声,忽于山下云雾起,有声渐大,地逐震动 ” 的记载,说明了震前看到地雾与听到地声异常。《新安志》中记载, 1100 年 2 月安徽歙县地震前黄山朱砂汤泉 “ 水变赤如流丹 ” 等等。仅在我国,类似的记载有几千条之多。 我国在利用宏观异常探索地震预测方面有一些成功的史例。 1975 年 2 月 4 日辽宁海城 7.3 级地震前一、二个月观察到很多宏观异常现象,如 1974 年 12 月在辽阳、本溪、鞍山、大连、沈阳、锦州等地开始出现大量地下水与动物异常; 1975 年 2 月 2 日盘锦某乡一群小猪在圈内相互乱咬, 19 只小猪的尾巴被咬断, 2 月 4 日震前千山鹿场梅花鹿撞开厩门冲出厩外,岫岩县石岭村一头公牛傍晚狂跑狂叫,岫岩县清峰村一只母鸡在太阳落山时飞上树顶就不下来进窝等等,这些宏观异常对成功预测这次地震提供了重要依据。 1976 年 5 月 29 日云南龙陵 7.4 级地震前, 5 月 28 日龙陵县土地电与井泉水温度出现异常,县地震部门发出 “5 月 31 日至 6 月上旬在 100km 范围内可能发生 5.0 级或 6.0 级地震 ” 的预测意见并于 5 月 29 日 20 时左右拉响防震警报, 25 分钟之后发生第一个主震,但人畜都已被疏散,大大减少了伤亡。即使是没有成功预测的某些地震前,也曾都发现各类宏观异常,如 1976 年 7 月 28 日河北唐山 7.8 级地震前地下水与地光异常, 1998 年 1 月 10 日河北张北 6.1 级地震前泉水断流与泉池内平时湛蓝平静的水面变得 “ 翻江倒海 ” 等等。 因此,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实践中,都较重视宏观异常现象的观察、收集、报送、分析工作,这已成为我国地震监测预报探索的一大特色。对这一特色,曾引起国外地球科学家们的高度评价。美国著名地质学家 T. 戈尔德于 1990 年在世界著名的杂志《 Science 》(科学)上曾发表 “Ways to Predict Earthquakes” (预报地震的方法)一文指出,震前 “ 一些奇特的气味可由人甚至由许多动物闻到;一种与气味有关的异常地面雾;可燃气喷发;突然且非常局部的温度变化;地栖动物如各种鼠类和蛇成群结队地离开其栖息处;犹如蒸汽锅发出的嘶鸣噪声或爆炸声;地下水位的急剧变化以及泉水流量的变化。 ” 他认为这些现象就是发生地震的 “ 警告信号 ” ,这种现象 “ 不只发生在中国 ” , “ 世界其他地方都曾报道过 ” ,中国人利用这些 “ 警告信号 ” 成功预报地震。 然而,上述种种,只是事物的一面。事物的另一面,则又有很多关于宏观异常与地震关系的反面现象,即各类宏观异常出现之后,并没有发生地震。要注意观察的话,几乎天天都可在全国各地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宏观异常现象,但破坏性地震并不天天发生,在全国多时一般也不过一年发生一、二次,少时几年发生一次,对一个地区而言常常是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甚至一、二千年发生一次。这样的基本事实,说明引起宏观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地震活动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作者有利用宏观异常预测地震失败的亲身经历。 2002 年 5~6 月,四川省凉山州地区出现较多的宏观异常现象,在西昌、普格、冕宁、宁南等地共出现 80 多起,其中到现场落实的就有 40 多起。这些现象中有泉池水变混,溶洞水流量剧减,井水自溢自喷,老鼠成群搬家或在庙中一夜相互撕杀,燕子夜宿电线上不归巢,一些不明种属的透明蠕虫(个体长约 1cm ,粗约 1~2mm )绞成一股粗 2~3cm ,长达几米的绳状群体由地下爬出后 “ 集体 ” 迁移等等。这些现象,空间上多沿活动断裂带出现,时间上其数量日渐增多,由 5 月中旬的每日仅 1~2 起,到 5 月下旬多到每日 8~10 起,到 6 月上旬最多时达每日 20 起,到 6 月 10 日晚 10 时 20 分左右在西昌市的邛海出现半夜鱼跳 “ 龙门 ” 的非常壮观的异常,在长约 3km ,宽超百米的水面上,有成千上万条鱼蹦出水面,蹦高大者可达 3~4m ,当鱼船穿过该区查看时,落在船上的鱼竟有几百斤之多。于是作者曾提出: “ 未来一周内,在当地有可能发生大于 6 级地震 ” 的预测意见。但预测中的地震并未发生,各类宏观异常也几天后全部消失。这次异常可能只是一次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的反映。 作者还曾听说过单靠宏观异常预报地震失败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的事例。东北某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春季发现一口旧井咚咚作响,异常十分明显,引起当地地震部门的高度重视,派人昼夜监视异常变化,当异常变得越来越强烈时就拉响了地震警报,造成当地学校的学生大量跳楼逃生,结果导致不少学生受伤。 显而易见,宏观异常出现,即使是出现有一定规模的宏观异常,目前还不能断定是必震的征兆。这样的现状,告诉我们利用宏观异常预测地震,如同利用各种科学仪器测得的微观异常预测地震一样,都处在地震预测的科学探索阶段。那么,目前如何更好地把宏观异常应用到地震预测的科学实践之中去呢? 第一,要承认地震前有宏观异常,要认识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测中的重要性,要重视对宏观异常现象的观察、发现、收集与分析工作,特别是在地震危险区与危险期要建立有效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宏观异常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要加强对宏观异常的分析与研究,对收集到的宏观异常现象进行必要的调查与落实,排除那些其他原因引起的宏观异常,提取可能与未来地震活动有关的异常现象,并对其进行跟踪观察与研究。 第三,正视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测中作用的局限性,决不能无条件地把宏观异常与地震挂钩,更不能单凭一、二项宏观异常对震情作出判断,甚至作出预测。提取一批可能具有震兆意义的宏观异常之后,一方面要注意宏观异常的种类与规模、空间展布及其时空迁移的特征,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当时的小震活动性及微观异常作配套分析,科学地分析与利用宏观异常信息。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感悟|87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南京上万只蛤蟆上街 专家称与地震无关(组图)
杨学祥 2010-5-11 09:33
南京上万只蛤蟆上街 专家称与地震无关(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1日04:29 扬子晚报 大量的小蛤蟆爬满了路边。 小蛤蟆均只有指甲盖大小。 裴睿 摄   昨天清晨,家住南京江宁区横溪街道陶吴社区的村民们发现了一件怪事,在村里的一条水泥路上,挤满了黑压压的成群结队的小蛤蟆,而道路一边的水沟里,还有大量的小蛤蟆拥挤在一起,有上万只。有村民怀疑这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很反常;也有些村民称这是蛤蟆集体搬家,正常。而一些正准备去上学的小朋友因为没见过这么多小蛤蟆,甚至都不敢过马路。记者也就此事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称此现象是蛤蟆由蝌蚪成蛙过程中正常的迁移现象,与地震前兆无关。    路上挤满小蛤蟆   昨天上午,记者在接到陶吴社区的村民报料后随即赶往当地采访,刚到陶吴社区,不少当地人就向记者表示,一大早就有小蛤蟆满大街地乱跑了,现在估计早就跑到田里去了。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陶吴社区的甘泉湖度假村,村民们表示在这里小蛤蟆最多。记者在一条道路的一边发现,一百多米长的凹形路牙上,黑漆漆的一大片。走近仔细一看,全部是一只只指甲盖大小的小蛤蟆,这些都是从下面水沟里爬出来的,早上上班的时候,整条马路上全是,黑压压的一片,好多人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后来有人拿笤帚来给扫了一下,才清理出一条道来。甘泉湖度假村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上6点多钟的时候应该是小蛤蟆最多的时候,整条马路都是,让人直起鸡皮疙瘩。而现在太阳出来了,晒死不少;有车子经过也轧死不少。随后,记者翻开一处有下水口的路牙石块,只见狭小的空间里面挤满了成千上万只准备往外跑的小蛤蟆。    村民怀疑是地震前兆   当地的不少村民也向记者诉说了自己在早些时候发现的情况。这些蛤蟆只有蚕豆大,匆匆忙忙地往前爬。今年三十多岁的赵先生说,他以前也见过蛤蟆集体上街,但这么多,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哪个见过啊,我都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这还是头一次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跟随着蛤蟆队伍一直往前走,这个队伍起码有200米长。排了这么长的队伍,还有这么多的小蛤蟆。由此,不少当地的村民都断定,蛤蟆队伍肯定是有组织、有原由才集体行动的,这么多一起出来遛该不会又要地震了吧?不少当地村民都纷纷揣测。   然而,记者在当地采访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向记者表示,像这样的小蛤蟆迁移,其实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蛤蟆大了,原来的地方肯定不能住了,所以它要搬家哎!对于一些人表现出来的惊诧,一些表情淡定的村民认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只不过一些人没有见过,就以讹传讹,说要地震,其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而在现场,一些村民还调侃地表示早上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很多小孩都没见过那么多的蛤蟆,吓得他们都不敢走路。    专家称这是正常现象   昨日下午,记者就江宁陶吴社区出现大量小蛤蟆的事情采访了南京的一些动物学家和地震专家,动物专家表示,最近天气炎热,小蛤蟆在清晨和傍晚排队转移实际是在寻找更加凉爽透气的环境,专家表示,江宁出现的这种蛤蟆叫中华大蛤蟆,这种蛤蟆一般在三四月份产卵,正好这几天天气相对暖和,而且刚下过雨,相对比较潮湿,所以产完卵之后出生的小蛤蟆通常就会一起集群爬到岸上寻找新的生活点。   一般成年的母蛤蟆每只产卵2000-8000粒,虽然成活率不会很高,但最近的温度和湿度正好很适合,而且度假村的环境很好,因此小蛤蟆这才大批量地出现,是正常现象。这些小蛤蟆离开水塘后,就会成群结队地去树林里生活。这个情况与自然灾害没有联系。动物学家表示大量小蛤蟆的出现并非是村民口中所传的地震前兆,而地震专家也和动物学家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记者还发现,在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大量小蛤蟆排队游街、大迁徙的情况。地震专家们也都纷纷表示,这种情况属于这个季节蛤蟆由蝌蚪成蛙过程中的正常迁移现象,与地震前兆无关,市民不必惊慌。   本报记者 裴 睿    动物确是地震监测员   动物地震观测点全省有几百个,但南京没有   本报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上关于动物异常和地震预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动物们的异常行为,是否就是地震要来的信号?记者从省地震局了解到,动物真的是地震预报的监测手段之一。这就是我们地震行业所说的地震宏观观测。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介绍说。据了解,在江苏,这样的宏观观测点多达几百个。一些养鸡场、养牛场、养鱼场、动物园等等,都是地震观测的宏观观测站。    动物的表情很重要   地震监测包括微观和宏观两种,仪器监测属微观;动植物、井水等反常现象监测则属宏观。大量地震宏观异常现象表明,强震发生前确实是有预兆的,张振亚说,这种预兆之一是动物生活习性和行为的异常表现,因此,监测动物表情可以让地震观测、分析、预测的信息来源更丰富,可以更科学地对地震趋势进行综合分析。目前,我省这样的宏观观测点有几百个,集中在各市县里,但南京没有。    地震局已到江宁观测   不过,这样的宏观观测并不能代表地震监测的全部情况。动物异常其实很难把握,因为它出现异常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地震部门认定,除了出现大面积、较多报告的宏观观测外,微观观测也要出现异常。一方面要重视,同时也不能太恐慌。   针对这次江宁蛤蟆出动的情况,张振亚也表示,目前南京市地震局已经有工作人员前往观测。   (朱姝) http://news.sina.com.cn/c/p/2010-05-11/042920243818.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02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