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老前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医学生谈谈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热度 1 DXYniliu 2014-2-24 13:18
作为一个医学生也算是半个底层医务工作者吧,就最近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谈谈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国家或卫生计生委拿出来缓解当前急剧的医患矛盾的一个招式而已,不得不说最近的杀医伤医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国家大佬坐不住了,这么闹下去怎么行呢。没办法,只好想招了,刚好近年来一些所谓的砖家极力支持住院医师规培,这些天的医闹无疑是推进和加快了这项措施的节奏。但是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佬砖家们可又曾站在我们广大底层医务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呢。没有,我敢肯定没有。又有谁知道一个懵懵懂懂的医学生从踏入大学那一天就注定这一辈子的结局,最好的结局是等你七八十岁时医院只要你上上门诊(我们医院70岁老前辈还经常带着我们查房),坏的结果很多种,最差的便是死于非命。这些所谓的国家行政专家们可曾知道我们从踏入医学院到摊入医院成为正式的一名医生需要多久?5年本科+3年研究生+3年博士+3年规范化培训,这期间还要一切顺利,还不能碰到延迟毕业什么的意外。这14年下来才是一个小小的住院医,工资和奖金就不提了,说多了就是泪。相比之下其它专业(如教育,金融,材料工程等)他们4年本科毕业出来就开始工作,就算读个研究生再加3年也就7年。我们整整是他们的两倍。同样都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结局竟相差如此之大。等我们14年开始正式工作时,没房没车,娶老婆都成问题,其他专业的同志们,他们已经有了7年 基础不说人人都有房有车有老婆,但也是绝大多数有了吧。你们这些砖家们竟然说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给不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活路了?这样只会让广大的高考学子以后对医学院这三个字望而却步。不止一位医生曾立下组训:以后的子孙后代谁要是敢学医立马逐出家族,不得踏进家门半步。再说说以后再医院的工作情况,每天十几个小时工作算是正常的,一天到晚在医院不停干活的也大有人在,住院总24小时医院随时待命,经常是忙得焦头烂额。我碰到过在医院待的时 间最长的是一位刚进院不久的年轻医生,竟在医院待了3天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刚租的一个小房间里。这些你们砖家们可曾看到过,可曾经历过?随随便便的一个法规,却可知道对我们的一生影响有多大。说了这么多只是想为底层的医务工作者舒舒心中的一些无力的反驳。请你们记住医生也是人不是机器、更不是神。 PS : 以上看法只属于我个人观点不牵涉任何其它人和我单位
25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南方科大去行政化宣告失败?
热度 7 Passport 2014-1-23 03:42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干部大会,李铭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书记,朱清时不再兼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书记。而李铭,是深圳市公安局原局长。短短5年时间,以改革走入人们视野的南方科大在经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相继被收编后,三大口号的最后一个口号去行政化,也在这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宣告失败。 不但去行政化没有落实,最后的结果是公安局长这一行政色彩最为浓厚的官员反而主政南方科大,朱老前辈不知作何感想? 国内的改革何其艰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46 次阅读|8 个评论
推荐《与青年朋友谈科研与学习策略》
cliffgao 2013-11-4 00:56
2013年10月我有幸读到戴世强老师的著作《戴世强科技博文精选:与青年朋友谈科研与学习策略》(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我觉得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我现在就想急切地将这本书推荐给广大的大学生、研究生及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们。 读完这本书,我有如下体会: 1.青年研究人员应该学习一些科学方法论,读点科学史。现在高校研究生教育对科学方法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生往往在科研活动中,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或自己的不断摸索,渐渐感悟一些科学的方法论。这个过程往往比较漫长,掌握的方法也不一定全面。如果能够将这些科学的方法总结、提炼,进而传授,必将大大促进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工作进度。如果有时间读点科学史也是很有益的。 2.全书内容系统全面。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关心的各种问题都有涉及。例如,在谈论科研创新方面,作者认为创新分三个方面“思路创新、方法创新、结果的创新”;谈论如何投稿写论文时,不妨为自己的论文设置一段“冷冻期”,即放一段时间后再修改;在谈论如何听报告时,应听报告人的研究动机motivation,报告人的研究思路idea;报告人方法methodology,报告人的结论conclusion等等。在谈论学术道德方面,作者分享了他们课题组制定的学术规范,我们可以通过细则来对照纠正自己的学术活动等等。全书具体内容安排 : 第一部分:科研方略。 主要介绍了:科学创造;科研入门;基金申请;科技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学术交流等等。(63篇) 第二部分:学习攻略。 分为名言篇; 励志篇;谋略篇;致知篇;此外还介绍了学习外语的方法等等。(69篇) 第三部分:科海随笔。 分别介绍了学术传统;学术道德;学术发展;并结合作者的科研方向,介绍了流体力学的魅力、交通科学的方方面面以及有趣的谣言动力学。(58篇) 第四部分:寄语学子。 收录了作者对大学生、研究生、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希望。(19篇) 第五部分:书评序跋。(7篇) 附录还有其他相关博文的网址。 3.全书语言行云流水,明白通畅。口语化表述,读下来一点不觉得累。本书装帧精良,字体清楚,对一些特别的重要的文字都进行了加粗,每篇博文涉及的参考文献都一一列出,准确而严谨。可见作者是很认真在准备这本书。 综上所述,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的好书。如果你也想了解上述各专题的内容,就请看看本书吧;如果读完之后意犹未尽,你还可以关注戴老师的博客,相信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戴老师科学网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
3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何毓琦老前辈的一篇博文,以此勉励自己!
热度 1 yzliao 2013-6-19 14:40
何毓琦博士以敢于针砭时弊闻名科学界,2007年4月25日入驻科学网博客以来,受到网民的热 烈欢迎。其中《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Life of an Academic in the US)一文备受关注。 论文全文 除了在工业界全职工作了三年,我的整个学术生涯都是在美国渡过的。尽管我一直只供职于一所大学,我在 伯克利 、 得克萨斯大学 奥斯丁分校、 伦敦帝国学院 做过整学期的访问学者,而且还对全世界无数学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过短期访问。因此,将我40余年的经历与科学网的中国读者分享大概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此外,在适当的时候,我愿意将这些在美国的经历与中国的情况相对照。当然了, 美国大学 的种类很多,我将主要讨论研究型大学。一些非常优秀的纯教学院校则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之内,如 马萨诸塞州 威廉姆镇的 威廉姆斯学院 (Williams College)和 宾夕法尼亚州 费城 的斯沃特 穆尔 学院(Swarthmore College)。最后,下面写的都是我的个人经历,请不要当作典型或者真理。 在一流大学晋升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成为一名伟大的教师(仅仅优秀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你能够在教授常见本科课程,比如基础经济学、基础物理、计算机入门等课程的时候发挥创造性和组织能力。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从学术水平上讲,一个系里能够教这种课的老师很多,你必须表现出超常的教学和创造力。另外,学校里选课人数众多的本科课程其实很少。我在 哈佛 待了40多年,经常看到非常优秀甚至近乎伟大的老师没有拿到终身职位,不得不离开哈佛。(注:美国大学盛行一种制度,即所谓的“七年试用期”,在这七年里,你要么拿到终身职位,要么走人。不遵守这“七年试用期”的学校会被列入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黑名单。) 另外一个晋级的途径当然就是搞研究了。教学基本上只是一个本地行为,而研究则是世界性的。对学校来说,一流的研究工作的性能价格比比教学要高的多,因此学校更看重研究。然而在一流大学里,你的竞争对手是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比如在哈佛,在决定你是否能够拿到终身教职的时候,学校会特意把你与世界上同领域的权威放在一起比较。 我是在1965年拿到哈佛的终身教授职位的,那之后的30年里,我们系没有授予任何一位系统科学领域的年轻教授终身职位。尽管哈佛校长和各系主任绝对不敢承认,我早早就意识到而且不断地教导年轻同事们:“哈佛付你钱是为了让你维护并不断提高它的世界声誉的,别的都是次要的。” 因此黄金法则一:尽早建立你的国际学术声誉。 为了搞研究,你必须有经费、有学生。实际上,如果没有经费,你根本不可能供得起学生。在美国,尽管有各类奖学金,大多数研究生还都依靠导师的科研经费支持着。一般一个研究生一年要花掉导师五万美元。如果你的组里一直保持五到六个研究生的话,你每年最低必须保证25万美元左右的预算,而你必须和全美国的同领域科学家们竞争来争取这些经费。你不用指望研究生的头两年能有什么回报,博士生只有到了第三年第四年才开始出成绩,所以导师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是做出了很大投资的。我认识不少同事,跟我发誓赌咒再也不招 中国学生 了,因为他们来一两年就跑掉了,要么转去一个更好的学校,要么有了别的什么机会。不错, 美国 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从法律角度看,学生没有义务必须读完博士,但是从道德角度讲,导师在你身上花了那么多钱,你应该肩负起你的责任。然而,并不是所有中国学生都意识到这一点,这种行为对于后来想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来说等于是 过河拆桥 。 还有,一个一线 大学教授 至少要花25%的工作时间在编写基金申请书、准备研究报告和撰写论文上。因此黄金法则二:擅长写作和演讲,了解什么是最前沿的课题,也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当然了,如果你能开创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能够说服全世界这就是最前沿的,那就更棒了,所谓“英雄造时事”。) 黄金法则一和黄金法则二意味着你必须让全世界知道你是谁。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优秀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在学术会议上好好介绍你的研究。很多科学家以为搞科研是最最重要的,相比之下,写论文和做报告不那么重要。但是实际上,除非你提出了 相对论 或者搞定了 人类基因图谱 ,你的研究要跟成千上万和你一样聪明的人竞争。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有个好想法,写篇好文章和给个好报告是三项独立的而且同等重要的工作。每一项工作要付出的艰苦努力都是完全不同的。要想做个好报告,仅仅从论文里复制拷贝制作一套PPT是远远不够的,对着论文照本宣科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本来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做的报告惨不忍睹,令人不忍卒听。实际上,一个好的报告应该能够让一般听众听懂,同时又给专家同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统计数据表明,一篇普通的发表了的科技论文的读者只有5位,其中还包括了论文的编辑和审稿人。但是,一次优秀的讲座的听众可能多达数十人、数百人甚至数千人。大多数听众一个月后大概都不记得你讲座的具体内容了,但是多年以后他们可能还会记得,你的那次讲座非常成功。这种针对听众的讲座能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目前,各种政府基金管理机构的官员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主要就是为了了解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发现那些值得资助的人。你给报告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就坐在听众中间。那么,让你的报告清晰易懂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然而,我还是不断地碰到很多研究出色的科学家在做报告的时候完全无视听众的存在,报告晦涩难懂,让人觉得他非常傲慢无礼。我年轻的时候,如果听不懂别人的报告,就怪自己无知;现在,如果我听不懂一个人在说些什么,我就怪那个作报告的人。让报告清楚明白、不浪费我的时间是他的责任。我的座右铭是“完全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特定时间内适当地明白任何事情。” 多年以来,投身学术研究意味着接受一种较为贫穷的生活方式,因为学校的工资低于工商业界,但是至少在科学技术领域,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为工业界做咨询可以大大增加你的收入,但是做咨询的真正好处在于你处理的是一些实际问题,你经常会受到这些实际问题的启发,转向新的研究方向。而且你取得任何一点成绩都会有一支“ 拉拉队 ”自动为你欢呼加油。你根本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说服别人你的工作很重要。你也不会钻牛角尖,在一些没人感兴趣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意识到咨询的这一好处,允许教授每周一天时间用于咨询工作。就我而言,我在整个学术生涯中都不断地从事咨询工作,而且我敢说我所有绝妙的研究想法都来源于某项咨询工作,尽管一开始的时候,我对这项咨询项目所知甚少。合适的咨询工作会创造“三赢”的局面:客户赢、学校赢、你也赢。 投身科研的另外一个次要好处是你可以借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周游五湖四海。商业界的人出差,时间都很紧,基本上来去匆匆,没什么休闲的机会。但是研究人员出差,会前会后都能找出观光的时间来(比方说 王鸿飞 博士的博客里写到的)。比起旅行的全部费用,你自费的部分是很少的。有本旅游手册叫做《有生之年必去的1000个地方》,我在40余年的学术生涯里,已经和我太太去了这1000个地方中的230个,还不算很多这本书没有列出来的地方。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走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旅行能够让你增长见识,而且在学术界你会和很多第一次见面的国际同行交上朋友,因为你们的研究兴趣相投,所以能够一见如故。他们是你最好的导游。(注:有一次,我让我的一个中国研究生招待一位南美同行,她回来以后非常兴奋,告诉我说这个陌生人竟然能够理解她的 博士论文 研究中的种种精妙之处,尽管他们来自两个隔着千山万水的不同国家,年龄相差很多而且以前从未谋面。) 至于研究的乐趣嘛,当你在数个月的艰苦工作后第一次有了不错的发现,你会陷入几秒钟的狂喜——全世界 你是唯一 一个认识这个真理的人。这样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彻夜难眠,有时候甚至会高兴到胃疼的地步。我没有在商业界待过,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但是我想这种发现的喜悦大概不亚于赢得一个大订单或者在股市大有斩获。要是我一年能享受一次这样的喜悦,我就很满足了。一个人回顾他的学术生涯,审查他一生撰写发表的所有文章,也许只有10%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这和旅行很相似。你很高兴去过很多地方,但是只有几个地方让你终身难忘。 最好的一点是,搞研究的人时间比较自由,基本上你可以自行安排。你是你自己的老板。和普通商业界人士比起来,除了申请经费,你不得不做的无聊重复的工作要少很多。你可以在你真心喜欢的工作上投入差不多50%的时间和精力。我一直告诫我的学生,如果你50%的时间喜欢你正在做的工作,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棒的工作!因为你喜欢你的工作,所以你会格外刻苦。节假日和平时没有区别。一天工作20个小时、一周工作100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我已经这把年纪了,而且正式退休了,每天醒着的一半以上的时间还花在学术上。 通过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还有我在科学网博客上读到的,我发现中国的学术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和世界其它地方越来越像了。我期待着将来与科学网和其它地方的同行们更多地交换意见。
14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工程经验与科学的对决
热度 10 liaoshaoming 2013-2-28 23:38
工程经验与科学的对决 廖少明 如果你是工程界的人,有人请你马上到工地现场去解决一件棘手的工程问题, 你认为: 此时是经验重要还是理论知识更重要?估计大多有过此类经历的人都会说:显然经验更重要啦! 为什么呢?因为棘手的工程问题意味着暂无理论解,也无现存的方法,靠理论分析推导不可能,时间也等不起啊,这时候经验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工程经验大多基于同类工程案例,经验丰富工程师经过类比几乎瞬间就能 给出直观的解答,加上这种解答又有工程案例作证,往往让人不得不服。但这种认识又与 工程中的唯经验主义论密切相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尊重经验!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即是此理。 工程界的老前辈一般都具有由崇高的“江湖”地位,年轻人在他们面前除了崇拜,也只有唯唯诺诺之份,不敢有些微冒犯 。 这种情形导致两种后果:其一,创新思维受到压制,年轻人在工程界熬出头很苦难。其二, 经验的崇拜或滥用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工程误判。例如:沿海某发达城市一地下深基坑工程挡土墙发生了漏水,请专家到现场诊断原因并提出处置措施。由于该类事故在当地历史上发生过多起,其处置方法都十分类似:比如直接在漏水点及其附近采用聚氨酯化学注浆或干脆回填,过去都十分有效,但是这次失败了,最终基坑被迫灌水淹没。失败的原因尽管很多,但重要的是地下水文地质与工程条件与以往工程案例相比发生了特殊变化。在英国,也发生过类似情况:西斯罗机场的一条隧道发生塌方后,专家们赶往现场抢险,迅速对坍塌地层采取加固措施以防坍塌蔓延,殊不知这种加固反而加速了坍塌的恶化,造成了更大的地面坍塌。这告诫我们:经验不是万能的,也会害人不浅的,但没有经验却也是万万不能的。 在现实工程中,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工程单位会以其施工的众多成功案例武断地下结论或压制不同声音,结果导致同样的事故一再重演,而往往又将其归咎于客观不确定性。其实,这些工程事故中的很多不确定性是人为的,是对经验的乱用所造成的。经验的乱用导致罔顾科学事实的情况发生,使得失败的教训得不到科学总结。最终既有经验的局限性也将会变得越来愈大。 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如航天、核能工程,工程依赖科学的程度则可能大于工程经验。人们对工程经验的依赖大概只限于决策层面:如研究方向的判断、研究方法的选择等,工程具体实施则主要依赖科学计算分析,靠拍脑袋估计看来是万万不行的了。 对于一般工程问题,除了经验判断,还需要科学指导。经验使人成熟果断,科学能界定经验的应用范围,使得经验的应用更加准确有效。因此,我经常告诫学生:工程界前辈一定要尊重,但不要迷信经验。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要讲得出科学道理才行,否则不要乱用。 后记 本博受到 mirrorliwei 评论的启发进行了补充,十分感谢 mirrorliwei 。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6326 次阅读|30 个评论
关于昨天下午所听报告的一点想法
热度 1 hjh2012 2012-11-22 10:03
昨天下午听了一个在岩土行业比较有名的老前辈的报告。收获颇丰,主要的收获点在于,对比这位老前辈,我个人在研究方面做的努力不够,以后在学习和研究方面还是要多下一点功夫。说实话,很佩服像他们这样的老前辈的精神,一心一意,老老实实的在做学问,比起我们现在的态度,惭愧不如啊!
2599 次阅读|1 个评论
2102苏州——中国铸造活动周
scetcfujun 2012-10-29 16:01
2012年10月22-26日,在苏州举行了中国铸造活动周,纪念中国铸造学会成立50周年与《铸造》创刊60周年。本人参加了。 大会详细议程不表。 大会向获得“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的2位和“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3位老前辈举行了颁奖仪式。 5位老前辈分别是(敬称略): 第一届(2011年度)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周尧和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柳百成、孙国雄 第二届(2012年度)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庆春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陆文华 有照片一张,请看相册。 前辈们都在80岁以上了,诲人不倦,为人和蔼、平易近人。
2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情缅怀张蔚榛先生!
huaiweisun 2012-7-17 20:27
深情缅怀张蔚榛先生!
这是一个师妹写的日志,深情流露,经允许后我转载于此。 上午正在办公室忙着,同门留校工作的琳发了条消息“张先生去世了”,猛然间红了眼眶,上网读讣告,张先生享年89岁了。我的硕士导师王修贵老师说过等张蔚臻先生90岁生日时,他要写篇文章好好追忆先生的往事,先生的为学,为人,总是没有等到。。。。。 第一次见张先生,是9月份的一个清晨,那天我难得起得早,清晨的校园空旷宁静,湿润的空气中包裹着淡淡的青草的香味,沁人心脾。在3舍的台阶上,我远远听见一阵英语广播的声音,是类似于VOA之类的新闻,循声望去,看见一位老先生清瘦的背影,就那样走在清晨宁静的校园中,好有气场和风度。 后来知道这是我们农水的老前辈,著名的水利学家,国际知名的农田排水专家,联合国粮农组织咨询专家,而先生却永远都挂着谦和的微笑,衣衫整洁,正式场合永远西装领带,好有礼貌。炎热的六月,毕业生学位授予大会上,前来参家大会的毕业生大都穿着随便,而先生却穿着衬衫西服,打着领带,不顾87岁的高龄坚持到最后。听王老师讲过张先生的故事,最难忘的莫过于他再三拒绝参加院士评选,原因是准备材料时工作人员经常会把他的 学术成果弄乱弄丢,在先生的眼里,学术远远比名誉地位要高。 最近在读《民国风度》,封页上一段话很点睛,在此摘抄一下,“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在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 ”,张先生是1923年生,也算是民国人,民国时候读的书吧。他们那样的学者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永远难忘那个丹桂飘香的清晨,那串清音,那抹背影。 授予学位现场的合影。
5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家打球也要交钱?
热度 1 skdhf 2012-7-16 11:21
话说最近学校又迎来了老校友,据说是刚恢复高考时考入的老学长们。都是革命老前辈,欢迎的横幅自然少不了,其中一条是即普通又温馨,“母校永远是你的家!”。还没毕业的我看到都觉得心里暖暖的,何况那些久别重逢的故人们。但是。。。,就在差不多同一时间,一个校友也来了,那就是我其中一个硕士同学,他去年毕业的。想回母校打打球,就在进入篮球场的时候老大爷就不同意了,坚持要出示学生证,要么交钱,该同学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上面地址栏还印着母校的名字。但这些没用,必须交钱。该同学愤然离去,我是理解他的,他不是舍不得那几块钱,他是被伤心了,前脚迈出,后脚就不认了。 现在再看到挂在实验楼门口的横幅我心中的温暖少了很多,以后我要混不好,母校还认我吗?
26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授打人了,好。
热度 5 zhanghuatian 2012-5-1 10:19
像张某钦佩的近代哲学家熊十力,就好打人。熊十力经常因为学术问题和当时的学界中人打架。 由于熊老前辈对自己创立的“新佛学”非常自信,按照熊老前辈的说法是:“我就是佛,反对我就是反对佛”。 据本人的了解 ,熊十力在他当导师的阶段,因为学术问题争论不出结果揍过不下三个教授。 熊老前辈打人是真性情 、率真的表现。而且和他打过架的人,往往事后就称兄道弟了。 今天听闻某教授也打人了,打人的原因竟然是职称。难免有些失望。。。 可这又表现出什么问题呢? 是天朝制度不合理,还是当今教授执着于名利而不可自拔?
1171 次阅读|6 个评论
写在清明前
zm0410398 2012-3-29 20:00
眼看着清明节马上就到了,从小到大,清明节要干的事情就是在学校的组织下扫墓,那个时候只知道怀着一种心情在陵园里敬献花圈,瞻仰各位老前辈的墓冢。但是今年的清明节,不再仅仅是仪式上的,更多的是一种思念,一种无助,一种心痛。这是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他的一笑一言,父亲是个睿智而且有内涵的人,性格很好,为人热情又大方,虽然因为各种原因仅仅是一位农民,但是对于他的敬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希望身在天堂的你能够快乐,我们都很想你,你的女儿
1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石元春院士被指控学术腐败事件看,科学界离不开SCI等定量指标
热度 6 DNAgene 2011-9-12 16:38
几天前,科学网上出现了一则指控石元春院士学术腐败的博文,“ 中国学术腐败第一贪 ”,更令人震惊的是,揭发人中竟然有我们生物学界另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前辈。说实话,对这两位前辈,二十年前我上本科时就听说二位如何如何了不起,但直到现在与两位仍素不相识。其中谁对谁错也就无法判断了。 看那篇指控博文,XXX理论不是石元春自己的,是前人的;YYY成果也不是他的,都是他剽窃、霸占来的。这些问题,如果用SCI等衡量科学贡献的定量指标,点几下鼠标,在数据库中查几分钟就清楚了。如果成果是石元春的,他的论文应该是被引用次数最多或者出现最早。如果引用率在相近论文中排名很低,论文发表时间又晚,再说是他的,就是大忽悠了。 虽然被引用次数作为评价指标有一些问题(见本人前面的短文: 改进SCI: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但被引用次数是最难造假的。如果论文水平贡献不够,谁都不可能有本事让全世界同一领域的所有作者引用自己的论文。忽悠、造假永远出不了高引用率。可以这么说, 引用率高的没有差论文 。也就是如果 基于引用率等客观指标评价出来的高手,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倒是 引用率低的论文也可能有好论文 。也就是说, 基于引用率等客观指标评价出来的低手不一定水平真差 。 再回到石院士的争议,所涉及的材料,没有被SCI等检索数据库收录,无法根据被引用情况这些客观指标做出判断。 很多人骂SCI,现在摆着一个例子。如果SCI早20年进中国、如果当时的科研人员都把论文发表在可以检索的期刊上,今天就没有这些争议了。或者即使有争论,谁是谁非也很清楚。 也不能说科学界绝对离不开SCI等定量指标。如果有朝一日,大家都把名誉看得很淡了,都不在意成果归到谁的名下了,SCI等定量指标就真的不需要了。但这一天,恐怕要等到共产主义社会。 对于应用学科,成就无法反映在被引用次数上。但应用学科的贡献其实不用评价,很一目了然。袁隆平和比尔盖茨,想想我们吃的饭和用的电脑就知道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了。基础科学由于离日常生活较远,必须有专门的评价体系。 ------------------------------- 有网友 zhengbojin 问:“为什么不直接深入细节?这样就没有矛盾了。” 我的回复是 :他们的争论我确实看不太懂,真的是无法直接深入细节。能深入细节的,一边是石院士的学生好友,一边是指控者的学生好友。都是利益相关者,你听谁的。 尤其是考虑到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语言文字无限发达,善于利用语言文字的人会占先机。更重要的是,争不清楚时,地位高的嘴大。 如果语言能力超强+地位高嘴大,就会出现“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这时候,如果有被引用次数、发表时间之类的客观指标,我们谁也不用听,也不用外行自己判断,直接查数据库就行了。
个人分类: SCI-科学荣誉|5751 次阅读|14 个评论
参加老乡会
gongjintao 2011-6-20 19:53
前天老乡聚会,原以为周六一天都要监考英语等级考试,不想原来只是上午一场监考,下午闲暇没事,也就去了。 老乡会的规模还是蛮大的,大约有二百来人,各行各业都有,有来宁波发展十几二十年的老前辈,也有刚来宁波的大学毕业生。大家一桌一桌喝着酒,我来这里倒是没有什么目的,只不过想见见这样的场面,乐呵乐呵,也让自己这些日子忐忑的心尽快平静下来。自己也是奇怪,喜欢静,但同时也不讨厌闹,在歌声、招呼声、碰杯声中,和他们谈着,聊着,笑着。 老乡会上聚集了很多做各种工作的人,丝毫没觉出他们的特别,就是这样的呀,和他们聊着他们的行业,聊着自己的工作,侃着家乡的过去与现在,开着可乐的玩笑。 等吃的快结束的时候,突然看见有人猜歌唱歌,才想起来自己那段自编的双口相声来,后来因认为不能来参加就放弃了。此时,我突然来了灵感,能不能把那段双口相声改成单口相声呢。想起海口清派周立波来,把这段相声改成单口故事的形式,也许别有一番味道。我才发现自己的确胆大了,竟主动地和主持人联系,能不能我给大家来段相声。主持人说:“可以呀。”我出了吃饭大厅,下了一楼,简单的酝酿了下,熟悉了下台词。然后,回到大厅,这时主持人说:“有个老乡给咱准备了一段相声,鼓掌欢迎。” 我上了表演台,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才发现在学校讲课还是有效果的。我开始一点点表演起来,越来越放松,逗得很多老乡哈哈大笑。其中三个服务员立在台下,被我的表演吸引了,竟忘了自己的工作,我也时不时和台下来点互动,不错,很有感觉。 但遗憾的是,很多老乡,不会像晚会的时候坐在下面,而是会喝酒的,后来下面有的桌的声音太大了,而我的相声也太长,迟迟没有结束。在觥筹交错的环境中,主持人看我稍微停顿了,就问:“讲完了?”我顺势说:“讲完了。”其实相声没有结尾就下台来了。 其实没有什么后悔的,感觉的确给大家带来了些快乐,自己就知足了。而且,突然觉得很多事情去尝试了,哪怕没有做好,心里也是快乐的。在后来的闲聊之中,有几个老乡出于礼貌或真的哈哈大笑过,说我讲的相声不错,很有舞台把控力,在这个人们欣赏水平越来越高的年代,逗大家笑几次,其实自己也算蛮不错了。是不是稍微的有点自恋,就不去分析了。
个人分类: 生活杂事|4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案比赛(待续)
liuyangking 2011-6-5 22:08
作为年轻的教师,第一次参加学院主持的教案比赛,现在正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拿来作为交流。 首先,比赛要求教案格式依据大纲的内容,当然内容是定下来的,那么,创新之处只能在格式下功夫。但是格式又被内容所局限,对于一本基础理论课,以我一个年轻教师资历尚浅的情况来讲,很难去把握或者说是很难去做任何的改变,使其知识焕然一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看着那些很长很多的理论概念出现在教案中,真的很想换个方式来表现给下次备课时的自己,但是,对于教案比赛来说,又不能改动的面目全非,因为评选的评委都是资历很老的老前辈,又怕他们不支持太大的改变,很纠结,很忐忑。 其次,格式虽然说是可以自己设计,但是对于教务处很早以前定下来的格式,想要任意的改变又成为了鸡肋。 待续
个人分类: 工作交流|2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国三位竞争情报老前辈谈竞争情报
热度 5 Wuyishan 2011-5-17 13:31
竞争情报前辈聚首 论竞争情报发展之道 文/竞争情报分会 http://www.scic.org.cn/NOTICE/2011three%20experts/Three%20experts.htm   2011年4月8日,借上海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事长缪其浩先生作为嘉宾出席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主办的2011“春之声”竞争情报沙龙之机,戴侣红常务副秘书长将竞争情报分会首位理事长包昌火先生和中国航天707所原所长张典耀先生三位老前辈请到一起,在钱丰饭庄以茶代酒,笑而论道,在座的还有分会副秘书长陈峰博士、北京拓尔思(TRS)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林春雨副总裁和贺兆辉经理。   三位老前辈都是我国科技情报界的资深专家,都是我国竞争情报事业的开创者,也都是竞争情报分会的创始人,曾分别担任分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目前任分会顾问。他们干了一辈子情报工作,为我国的竞争情报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竞争情报第十届年会上均荣获“杰出贡献奖”。   包老是我国情报研究方法论建设和竞争情报应用的主要倡导者,是我国竞争情报事业的奠基人,是竞争情报理论方法研究的领袖级大师。他主编了《情报研究方法论》、《竞争情报丛书》、《信息分析丛书》等专著,翻译出版《竞争情报应用战略—企业实战案例分析》等译著,主持“情报研究量化分析”、“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等大型项目。张所长则注重实践,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以竞争情报命名的咨询机构—“北京竞争情报咨询服务中心”,指导北京市竞争情报示范工程等竞争情报和竞争战略分析项目20多个。在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规范企业战略分析程序方法、竞争情报软件开发、将竞争情报方法用于为政府咨询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他领导的竞争情报团队开发的新一版“竞争战略分析系统”分析功能十分突出。缪馆长是我国竞争情报事业的奠基人,也是我国竞争情报事业发展的著名推动者,主持和完成多项情报研究、软科学项目、竞争情报咨询和市场研究项目,注重国际交流,在推动我国竞争情报界“请进来、走出去”过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缪馆长在美国、挪威、法国、瑞典、日本、克罗地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及国内召开的竞争情报国际会议或专题研讨会上作过报告,2009年获得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SCIP)主席杰出贡献奖。   我们特将三位老前辈继2004年第十届年会相聚6年之后再相聚时碰撞产生的思想火花做了整理与大家共享,希望能给广大竞争情报工作者以信心、指导和启迪。 包昌火先生——   竞争情报引入中国已近20年,我认为它对中国情报界重大贡献之一在于:澄清了中国情报一词的科学含义,从理论上结束了把情报和信息混为一谈的混乱局面,让中国科技情报工作向Intelligence方向回归。而耳目、尖兵和参谋则是中国对Intelligence功能的恰当的描述。   竞争情报引入对中国情报界的重大贡献之二是让我们领略了美国军事情报和商业情报的风采。例如,它的以美国军事情报G2s/S2s体制及其以五环为特征的情报流程为基础,自成体系的竞争情报分析技术,独树一帜的人际情报网络建设和别开生面的反竞争情报技术,拓宽了我国情报机构的全环化视野,丰富了我国情报研究工作的实践,促进了我国科技和经济情报工作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动摇了在我国情报界居主导地位的泛信息化思潮。可谓功莫大焉!   我和张典耀所长、缪其浩馆长都是一辈子干情报工作的,但遗憾的是,现在回眸一瞥,细品起来,我国情报界从一开始就把中文情报与英文Information相对应,造成半个多世纪的困惑;并把信息学(Information Science)或者说图书信息学(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作为情报学(Intelligence Studies)来研究,与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争地盘,为他人做嫁衣裳,偏离了我国情报工作的社会实践,偏离了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活动,偏离了情报生产(Intelligence Production)这一核心领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情报产业的发展,削弱了我国情报机构在国家和企业决策中的地位,这是我国情报学界的历史悲哀。 本人曾多次提出过,中国科技情报工作(Sci.Tech.Intelligence Work)和情报学(Intelligence Studies)研究的基本任务是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即将信息转化为用于科学决策的情报和谋略,而非知识的组织和传播,后者是图书馆学的世袭领地。因此重构情报学是摆在新世纪我国情报机构和情报从业者面前的光荣使命,而竞争情报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和经济情报工作,而非仅仅是企业情报工作而已,国家竞争情报、产业竞争情报和技术竞争情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张典耀先生——   感谢竞争情报学会和托尔斯公司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高兴地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包昌火老理事长和缪其浩老馆长,竞争情报一直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很自然要对此杂谈一番。   我干了一辈子科技情报,但自上世纪90年代初接触竞争情报以来,却与它再也分不开了。我联合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先做了一批竞争情报的项目,后又开发了分析软件,并多次参与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讲课,自今已是耄耋之年仍然对它关心不已。我自问乐此不疲的动力是什么呢,那就是20多年实践告诉我,竞争情报的确推动了传统的科技情报活动,向精深化、综合化和有效化的方向发展,它更能体现一个情报工作者的价值。   精深化――我和朋友们给企业或政府做的竞争情报项目,没有一个不是花极大力气调查的,并都要经过精细量化分析和实效评估的,实际上都达到了管理和决策咨询应有的水平。包昌火老理事长对此从理论概念上做了精辟的阐述,与我的实践体会恰恰相得益彰。   综合化――我和朋友门给企业或政府做的竞争情报项目,几乎每个都既保留了科技内容,更涉及到商贸、金融、管理、制度、政策等范围,这是一种综合化的情报信息活动,它对企业或政府的帮助,不是局部的单方面的,而是全面的竞争力的加强或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有效化――我和朋友们从最早给北京开关总厂做起,到近年为首钢建立系统,每完成一个竞争情报项目,就会看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进步等产生有效的影响,一扫科技情报效果长期含糊不清的阴影,换来的是成就感在激励着我们,使做课题的辛劳顿消。不仅如此,企业内部的情报部门因为与我们合作完成了课题,由此也接近了高层领导,提高了地位。   对竞争情报下一步的发展,我和缪其浩老馆长有相同的意见,那就是不仅要注意竞争情报技术层面的创新,还要着力战略层面的改进,那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提高竞争情报的实效。目前还有不少情报部门,离领导层很远,服务要拐几个弯,尽做垫底的工作。竞争情报必须要改变这种状态,这就要千方百计接近领导,想其所想,解其欲解,想方设法提高质量,争得地位,成为智库,力争做到直接为高层领导提供有效地服务。 缪其浩先生——   今天因为航班延误迟到了,只好边吃边谈说几句。在竞争情报领域最近我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应当如何来组织协调经济技术情报工作,包括早年对各国竞争情报实践的跟踪,其中重点之一也是国家和政府如何指导和协调,还包括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情报工作。我关注的主要不是学术期刊论文,而是各种能够点点滴滴反映出其实践动向的信息来源,其中主要是所谓“灰色文献”和人际情报;近年来更加注意研究我国在国家层面上的经济技术情报工作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这不是“领导不重视”一句话能够简单打发的。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课题是关于法国经济情报(包括科技、经济和产业情报)的研究,应该说我个人注意法国在经济情报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特点已经许多年了,从2003年法国倡导国家经济情报体系到目前初步形成都可以说是密切的观察者,这次课题组有数位法国资深专家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更是系统收集分析了有关信息,已经产生了一些非常有价值而且新颖的观点,等课题完成验收后,这些都会公开的。   另一方面,从领导岗位退下后我有更多机会接触企业,不仅是上海的企业,还包括许多省市的企业,虽然大都只是浅层的了解,但有些比较深入,有的还提供一定的咨询。通过广泛交谈、阅读和观察,我感觉到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一部分企业真正开始产生了情报需求。这句话好像一直有人在说,但是以往恐怕主要是情报圈子内的在强调。同时也看到,如何在当前条件下做好从大型国有企业到活跃的民营科技企业具体的竞争情报工作,我们的知识经验是缺乏的,特别是对于前瞻性的情报工作,更是需要从头开始。不仅企业本身经验不足,外部咨询者,包括号称竞争情报服务机构的,也同样缺乏经验。外国企业经验无法照搬,这点许多人都同意;还有一点可能大家不一定认识到:我们读到的那些外国企业案例,真正反映了其情报工作的实情吗?我现在仍然跟踪国外企业竞争情报情况,但是在浏览那些专业“情报写手(比如那些常常到中国来做讲座的几位)”的文章著作以外,更多地通过企业相关的其他活动的信息来观察其情报工作,其中有些有趣的东西在专业文章中是看不到的。   提升中国企业情报能力这个事情主要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实践。比如经验交流,每个企业应该说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竞争情报活动的经验教训,但是它们互相交流很难,所以我们这些人可以发挥一点作用,我现在就是通过了解大量企业,提炼其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再为企业提供建议。有点像“二道贩子”,但其中有我自己的附加价值,而且注意严格保护有关企业的商业秘密。从实际情况来看,至少我接触到的企业都认为是有价值的。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学研究|4126 次阅读|6 个评论
文科傻妞眼里的文明和流氓
热度 8 iwesun 2011-5-13 13:32
文科傻妞眼里的文明和流氓      Me: 司马南“三千万颗人头论”,中国只能是个流氓国家   总算有点反对意见了,从比例上看就两条,太不平衡。      71.174.137.* : 自己不文明,不能代表中国不文明。文科生总爱一点代面。谁能标榜现代文明,你的主子?    tuner : 博主的论证逻辑是:因为司马南(“据说”是某老前辈发明)说要用3000万人头换来(中国的)文明,所以中国是流氓国家。   可见博主是个流氓文人。如果某天某司马北(东/西)再来一句什么不着边际的屁话,博主再煞有介事地发挥一番,这糊涂账要算到哪天啊?   典型的流氓国家是美国。请看,小布什给全世界撒了个谎,说伊拉克有WMD(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说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然后出兵把伊拉克灭了。然后说WMD的证据没找到,说原来伊拉克也反对恐怖主义,搞错了。结果呢,美国人民再次把这个在国际上耍流氓的骗子(同时把美国国内经济搞得一塌糊涂的蠢货)选上总统,连任。这说明,美国才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国家。   文科傻妞眼里的文明,是正义道德公平等等等等,我是数不出来。   更懒得去说。   你愿意说啥就说啥。   我都说过了,文明仅仅是分工。   分工的道德意义层面的目的,是为了干更大的坏事儿。   以为把一个坏事儿,分解成了无数的小步骤,每个人做一步,都感觉很正义。   也就是说, 文明本身就是塑造更大的流氓。    没有人是无辜的!    罪恶就是一步一步的正义堆出来的。    没有一个人的心灵,可以承受罪恶。   你以为俺老人家当上帝,是轻松愉快的事儿?   咱俩换换?   我当文科傻妞,你来当上帝?   如何?    俺是巴不得呢。    你看到美国是个大流氓,很来就是文明的结果。   文明的标准: 搞伊拉克,可以,搞莱温斯基,不行。   这就是文明真正的含义。   你想想你够格么?   你是搞文工团可以,还能搞啥?   程序是有边界的,除了这个边界,大家就只能耍流氓。   谁也别想把这个边界,搞到宇宙。   俺是万能的,俺都没搞,你搞?   俺不搞的原因,是爱你们的。   俺一搞,这个世界,就只有俺一个人存在了,没有任何Other了。   就不好玩了。   这很简单么,用不着讨论,俺是允许的。   不流氓,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俺老人家从来没有规划过宇宙大法,一丁点都没有。    存在本身就是个流氓。   消灭流氓,就是消灭存在。   谁要真想消灭流氓,就是反存在罪。    文明仅仅是把内部的流氓,通过程序化,转移到外部去。    对内是不耍流氓的,但对外是大耍特耍。   现代文明就是这个标志。   哪有啥办法?    中国,不是个现代文明社会,根本原因,不是文明不耍流氓,而在于,对内使劲耍流氓,对外不敢耍流氓,对外装起了圣人。   仅此而已。   另外,文科傻妞认为我只是听了小司马的几句耳边风,就出来胡说八大。   小司马同学,这么稚嫩的心灵,跑出来说啥,能算数么?   小司马根本不代表啥。   但小司马能在这个不允许别人说的大环境下,能跑出来,吐几个肥皂泡泡,这本身说明问题。   你以为大家都是文科傻妞?   小司马是无法真正承受“三千俺颗人头”,你以为杀人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儿,杀人和被杀都是一样的,是极其痛苦的。   这一关,凡人是过不了的,更别说文科傻妞了。   除了上帝之外,这个世界就已有 比克 一人是过了关的。   其背后强大的黑手,足够接纳“三千俺颗人头”的强大的心灵,到底在起什么作用,谁不知道?   话说回来,我们之所以是个流氓国家,根本原因是文科傻妞太少,而不是太多。   美国全部都是文科傻妞组成的国家。   中国有觉悟者,原本可以成仙的,但不愿意成仙,就造就了中国这个怪胎。   只羡鸳鸯不羡仙,还不好好做文科傻妞。   上帝之手,原本是量子隐形态,是在时空之下的。   在中国的隐形文化和一个幼稚的宗教的主持下,现形了。   我的主子?   上帝。   俺就是上帝。   你以为存在么?
377 次阅读|8 个评论
读古专业书的乐趣!
jiahongtao 2011-3-21 19:12
近日来,整理以前老教授的赠书的时候发现了几本专业书籍: 第一本:浙江大学,刘和著《土壤学,上卷》,商务印书馆发行,出版时间是民国二十四年; 第二本:蓝梦九编著,《土壤胶质化学》(现在的翻译应该叫土壤胶体化学吧?),中华书局,出版时间一九五一年一月; 第三本:盛澄渊著,《肥料分析》,出版时间一九五零年二月,商务印书馆; 第四本:赵云梦编著,《实用肥料分析法》,正中书局,民国三十七年四月; 第五本:蓝梦九著,《土壤调查标准》,中华农学会,民国二十六年一月;京华印书馆; 第六本:李庆逵著,《土壤分析法》,民国二十六年二月,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书号:土壤特刊乙种第三号)。 时间关系这些书还没有完全读完,只是觉得老先生们的序都写的很有意思! 有时间,读读老的专业书,看看老前辈们的文字,其实也有不少收获,希望能进一步从里面学习到更多现在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现在的我们,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呵呵!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