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引力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月圆·引力波
热度 5 kongmoon 2016-2-12 17:11
和鸣黑洞双双舞,红叶共诗题。 交欢合卺,时空罗网,漾起涟漪。 波澜传信,迷离隐奥,尽显端倪。 太虚深邃,琴音亘古,聆受传奇。 这次是真的了吧?探索宇宙的奥秘除了眼睛,又多了一只大耳朵! 2月14日听到“天琴计划”启动的消息,尽管评价以负面居多,但发现将原来的“太虚深邃,金声亘古”改成“太虚深邃,琴声亘古,聆受神奇”似乎更有诗意,祝愿天琴计划成功!
个人分类: 物理|5429 次阅读|10 个评论
人类可以“听到”的引力波
热度 25 brygid 2016-2-12 12:52
美国当地时间2月11日上午10点30分(北京时间2月11日23点30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召集了来自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Virgo科学合作组织的科学家,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 几乎所有人都在追问到底什么是引力波,作用是什么?尽管很多文章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但是结果还是差强人意。比如这样的解释: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还有其他解释:引力波是一种与电磁波不同的辐射,无法通过电磁辐射直接观测。引力波与宇宙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微弱的,因此可以传播至很远的宇宙空间。 与其描述的如此复杂,不如做个简单的联想。在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教授绍博尔齐·马尔卡看来,人类此前的天文学发现都好似“眼睛”,而引力波的发现意味着人类长了“耳朵”。以前人类探测宇宙依靠的是光波和电磁波,现在有了光速传播的“声音”,人类自然就能获取更丰富的宇宙信息。 这个比喻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引力波不仅具备视觉探测所不能及的信息,而且,其探测装置与人的听觉系统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就从引力波发现的过程和昨天的LIGO的新闻发布会所公布的资料进行简单解释,希望引起读者朋友们更多的思考。 引力波的探测信号人类可以听到 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9月14日5时51分,位于利文斯顿的探测器首先传出撞击声,7毫秒后,汉福德的探测器也传出撞击声。这意味着有引力波传到了地球,并被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两台孪生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 奇怪,怎么会是“撞击声”呢?我们先看一下LIGO公布的GW150914引力波信号,下图是LIGO利文斯顿(左)和汉福德(右) 探测器所观测(预测)到的GW150914引力波的时域(上)和频域(下)信号。注意,这个信号实际上是引力波引起的激光干涉应变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而并非引力波本身。下图显示了GW150914的频率在0.2秒内从35赫兹迅速增加到150赫兹,时间相差7毫秒,这个时间差与光或者引力波在两个探测器之间传播的时间一致。 35赫兹到150赫兹,这个频段实际上是人类可听到的低频声音,所以才会在激光干涉探测中产生上述类似撞击的声音出现。LIGO给出了这个信号片段,您可以加入声学在线微信公众号(soundonline),来试听一下。但是,用手机喇叭和耳机播放的朋友们就别再尝试了,这个频段普通手机喇叭和耳机是很难播放出来的,需要接到一个专业音响系统中才能感受到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喜悦! 上面强调了,这并非引力波本身,也不代表引力波激发应变的全部。事实上探测引力波到目前来说学术界共有四种方法,LIGO-Virgo的地面数公里激光干涉探测方法仅是其中一种。而这种方法探测的信号也是以引力波的高频段为主,通常这个频段是几十到几千赫兹,基本都在人类可听的声音频段之内。这种方法探测的引力波主要来源于中子星、恒星级黑洞等致密天体组成的双星系统。其他三种方法则会探测到更多来源的引力波信号,笔者也期待包括中国在内的研究机构,有更多的科研进展。 引力波探测的装置类似人类的双耳 引力波有点类似声波(其实完全不同),其穿透力相当之强,宇宙中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但这也是它的弱点,其信号又是如此微弱,因此就连爱因斯特都觉得几乎不可能探测到这种信号。为探测引力波,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于上世纪90年代在路易斯安娜州利文斯顿和华盛顿州汉福德各建造了一个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每个天文台都有两个长达4公里的测量臂,呈L型排列(下图左为利文斯顿探测站,右为汉福德探测站)。花费了那么多钱和时间,以至于从事这项计划的很多元老都戏谑应该把自己关到监狱,可见这些伟大科学家的责任担当和可爱之处。 为什么要用两个探测站同时探测呢?事实上,一个探测站利用两个超长的垂直激光臂就能探测到引力波引起的应变,但是这无法测定引力波的来源方向。这点和人类的双耳模型有点类似,人类一只耳朵就能听到声音,但是如果堵住一只耳朵,人类就无法分辨声音的来源。人类利用双耳定位的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一只耳朵出现听力下降,这可能会影响到人类的平衡能力,甚至经常产生恶心眩晕的现象。因此,只靠一个引力波探测器还无法确定本次发现的引力波事件及其方位。LIGO的两个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类似于人类双耳模型,通过引力波信号到达不同探测器的时间差和其信号的强弱,来确定引力波信号的空间位置。这种方法在声学上通常定义为ITD(双耳时间差)和ILD(双耳声级差),也是人类获取声音方位信息的主要参考。 这样看来,LIGO花费巨资建设的两个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就像安装在地球上的两只巨大“耳朵”,一直试图倾听者宇宙最深处的“声音”。只不过这次LIGO真的非常幸运,刚刚升级完毕就听到了这次足以让全世界物理学家兴奋的“声音”。尽管这次实验仍然需要很长时间再次验证,而且诺贝儿奖也需要等待验证的结果。但不管怎样,这两只“耳朵”已经开启了人类探测宇宙新的篇章。LIGO的雄心显然不满足于这次重大发现,其全球布局的“耳朵”还正在建设。一旦这个“耳朵”大阵列运转起来,人类对于宇宙的探测将从此迈入新的高度。略感到可惜是,国内仅有清华大学参与了LIGO在计算方面的工作,而我们国家引力波计划的天琴卫星还正在筹划发射之中。 最后,为了更好的普及引力波知识,让大众深入了解LIGO的运作过程,声学在线把LIGO的介绍视频链接也附在此处( http://v.qq.com/page/f/l/e/f0184qe1yle.html ),供大家参考。 声学在线:知识,趣味,圈子 网站: soundonline.org 微信: 搜索“声学在线”
14264 次阅读|54 个评论
迷人的太空
热度 10 xinyumri 2016-2-12 11:37
早上一到班上打开信箱,跳入眼帘的是几条提醒大家不要错过今天的 LIGO 新闻发布会的伊妹儿,其中有一条还是 MIT 的校长发给所有的毕业生的,截屏如下: 校长转的这个链接里有个很不错的视频,把 LIGO 的原理解释的很清楚。科学家们表现出的面对自然的敬畏心和好奇心,而不是放了卫星后的居功自傲,也让人觉得亲切: http://news.mit.edu/2016/ligo-first-detection-gravitational-waves-0211 Rainer Weiss 教授访谈: http://news.mit.edu/2016/rainer-weiss-ligo-origins-0211 MIT 的 Rainer Weiss 教授是最早想到要用激光干涉的方法来探测引力波的人。巧合的是,完成于 1887 年的迈克尔逊莫雷干涉实验,正是利用光干涉的方法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也为美国科学家赢得了第一枚诺贝尔奖章。迈克尔逊莫雷用来做实验的干涉仪,臂长只有 11 米。如今用来检测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天文台,臂长则有 4 公里,可以说是一台巨型的迈克尔逊莫雷干涉仪,它把人类探索自然的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太空。 激动之下,把以前旧相册里的照片翻了出来,传上来以飨科学网的读者。 附:两段文摘 To a modern physicist, black holes are also objects of transcendent beauty. They are the only places in the universe where Einsteins's theory of general relativity shows its full power and glory. Here, and nowhere else, space and time lose their individuality and merge together into a sharply curved four-dimensional structure precisely delineated by Einstein's equations. If you imagine yourself falling into a black hole, your local perception of space and time will be detached from the space and time of an observer watching you from outside. While you see yourself falling smoothly into the hole without any deceleration, the outside observer sees you coming to a halt at the horizon of the hole and remaining forever in a state of permanent free fall. Permanent free fall is a situation that can only exist by virtue of the distortion of space and time predicted by Einstein's theory. --from The Scientist as Rebel by Freeman Dyson, excerpt from Oppenheimer as Scientist, Administrator, and Poet To know the stars, to imagine the atom, and to begin to understand how these pieces of the puzzle fit into the cosmic plan is for our species a special pleasure, perhaps the highest. Today, our knowledge of the universe embraces distances so vast we will never travel them and distances so tiny we will never see them. We contemplate times no clock can measure, dimensions no instrument can detect, and forces no person can feel. We have found that in variety and even in apparent chaos, there is simplicity and order. The aesthetics of nature reach beyond the grace of the gazelle and the elegance of the rose, out to the farthest galaxy and into the tiniest crevice of existence. -- from Euclid’s Window by Leonard Mlodinow, excerpt from the Epilogue
个人分类: 历史与时事|10290 次阅读|26 个评论
MIT和Caltech科学家探测到引力波,你只需要知道这么多
热度 1 idmresearch 2016-2-12 10:57
大约100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在物理学上,它是久远前极端剧烈的宇宙大爆炸(cosmic cataclysms)所发出的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1916年,根据爱因斯坦当时所掌握的宇宙知识和技术条件,他认为引力波极端微弱(vanishingly small),几乎不可能被探测到。此次,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主导的LIGO科学合作组织(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科学家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戏剧性地验证了爱因斯坦的百年前的预言。 科学家们还解译了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的含义,并且确认了其初始来源。它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颗黑洞在合并的最后阶段产生的。两颗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为29颗太阳和36颗太阳,合并成了一颗62倍太阳质量高速旋转的黑洞,亏损的质量以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空间,在漫长的13亿年后抵达了地球,被“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两台孪生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 MIT的助理教授Matthew Evans表示,他们在夜里真实地听到了信号撞击的声音,听到了黑洞爆炸的声音,而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MIT的终身教授Rainer Weiss表示,这是非常壮观的信号,自从LIGO科学合作组织成立之初,所有人就一直期望探测到的信号。这种信号,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它需要爱因斯坦非线性引力方程的解释。爱因斯坦的理论和方法是正确的,而在此之前,这从未被验证过。 这项最新的研究研究成果将于今日发表在今天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跟Nature和Science相比,专业期刊仍然在本领域重大学术成果发布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作者:刘虹,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个人分类: 域外动态|4156 次阅读|1 个评论
终于探测到了引力波
热度 39 tianrong1945 2016-2-12 09:16
2016年2月11日星期四上午10点30分,是一个物理学界值得纪念的日子,美国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加上MIT等各处的专家们,在华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的消息 【1】 。全世界都为之振奋,天文界和物理界的专家们更是激动不已。 1. 引力波是时空的涟漪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引力与万物的关系。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则将引力与四维时空的弯曲性质联系在一起。物质的质量使得四维时空弯曲,弯曲的时空又影响其中物体的运动,使其运动轨迹成为曲线而非直线。犹如一大片无限扩展的弹性网格以及上面滚动的小球互相影响一样:网格形状因小球重量而弯曲,小球的运动轨迹又因网格的弯曲而改变,见图1a。 图1:弯曲时空和引力波 设想弹性网格上突然掉下一个很重的大铅球,图1b。铅球不仅使得网格的形状大大改变,而且还将引起弹性床的大震荡,就像一颗石子投在平静的水面上引起涟漪一样,铅球引起的震荡将传播到网格的四面八方。 将上面涟漪的比喻用到四维弯曲时空中,便是物理学家们企图探测的引力波。 与电荷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相类比,物质在运动、膨胀、收缩的过程中,也会在空间产生涟漪并沿时空传播到另一处,这便是引力波。根据广义相对论,任何作加速运动的物体,不是绝对球对称或轴对称的时空涨落,都能产生引力波。爱因斯坦在100年之前 【2,3】 预言存在引力波,但是,由于引力波携带的能量很小,强度很弱,物质对引力波的吸收效率又极低,一般物体产生的引力波,不可能在实验室被直接探测到。举例来说,地球绕太阳相互转动的系统产生的引力波辐射,整个功率才大约只有200瓦,而太阳电磁辐射的功率是它的10 22 倍。仅仅200瓦!可以想象得到,照亮一个房间的电灯泡的功率,散发到太阳-地球系统这样一个诺大的空间中,效果将如何?所以,地球-太阳体系发射的微小引力波一直完全无法被检测到。 2.长久的等待 笔者当年博士论文的课题是有关引力波在黑洞附近的散射问题,记得30年前的一次讨论会上,有人提到何时探测到引力波的问题时无人作声,只有约翰·惠勒笑嘻嘻、信心满满地说了一句“快了!”。我当时只知道推导数学公式,对探测引力波的实验一无所知,但惠勒这句“快了”在脑袋中却记忆颇深,也从此关心起引力波是否真正存在的问题。 1993年,传来了两位美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3】 的消息。他们便是因为研究双星运动,即两颗双中子星相互围绕着对方公转,而间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我当时便立即想起了惠勒的话,心想:果然“快了”! 2000年,听说惠勒的一个学生,就是和惠勒一起合作《引力》之书的KipThorne,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几年前启动了一个叫LIGO的项目,专为探测引力波。1999年10月的“Physics Today”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此项目,我看了之后,脑海里又浮现出“快了”。 2007年,在加州偶然碰到一个原来一起在相对论中心的同学,他在某天文台做天体物理,谈及引力波,他也说快了,因为LIGO一年后将要再次升级,升级完成后就“快了”。 2014年,又一次传来探测到引力波的消息 【4】 。 因为普通物体,甚至于太阳系产生的引力波都难以探测,科学家们便把目光转向浩渺的宇宙。宇宙中存在质量巨大又非常密集的天体,诸如黑矮星、中子星、或许还有夸克星等。超新星爆发、黑洞碰撞等事件将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此外,在大爆炸的初期,暴涨阶段,也可能辐射强大的引力波。 2014年传言在哈佛设在南极的BICEP2探测器探测到了引力波,指的并不是直接的接收,而是大爆炸初期暴涨阶段发出的“原初引力波”在微波背景辐射图上打上的“印记”。但是,后来证实这是一次误导,是一次由尘埃物质造成的假“印记”。 直到今天LIGO的发布会,才真正接受到了引力波。当初惠勒的这句“快了”,实现起来也至少花了30年,爱因斯坦就更不用说,已经等待一百年了! 图2:探测引力波的实验设施和结果示意图 美国花费巨资升级的LIGO,是目前最先进的观测引力波的仪器,它的基本原理是使用激光干涉仪,见图2a。从一点发射出两束垂直的激光,利用测量两条激光光束的相位差来探测引力波,见图2c。每束光在传播距离L后返回,其来回过程中若受到引力波影响,行程所用时间将发生改变而影响到两束光的相对相位。如果没有探测到引力波,结果是如图2c上图所示的圆形图案;如果探测到引力波,结果是如图2c下面所示的几个椭圆。干涉臂的长度L越长,测量便越精确。以LIGO为例,双臂长度为4千米,见图2b。 图2d是LIGO结果的示意图,图中可见椭圆。LIGO观测机构拥有两套干涉仪,一套安放在路易斯安娜州的李文斯顿,另一套在华盛顿州的汉福。两台干涉仪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方才能证实的确接收到了引力波。 3.物理研究的里程碑 测量到引力波的意义非凡,首先,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它来进一步探测和理解宇宙中的物理演化过程,为恒星、星系、乃至宇宙自身现有的演化模型,提供新的证据,有一个更为牢靠的基础。其二,过去的天文学基本上是使用光作为探测手段,而现在观测到了引力波,便多了一种探测方法,也许由此能开启一门引力波天文学。此外,大爆炸模型,以及黑洞等发射的引力波,都是建立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如今真正探测到了理论预言的引力波,就能再次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这次探测到引力波的波源, 据说是遥远宇宙空间之外的双黑洞系统。其中一个黑洞 36倍太阳质量,另一个29倍太阳质量,两者碰撞并合成一个62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显然这儿有一个疑问:36+29=65,而非62,还有3个太阳质量的物质到哪儿去了呢?其实这正是我们能够探测到引力波的基础。相当于三个太阳质量的物质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释放到太空中!正因为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辐射,才使远离这两个黑洞的小小地球上的我们,探测到了碰撞融合之后传来的已经变得很微弱的引力波。 因为波源是两个黑洞。探测到引力波也再一次确认了这两个黑洞是宇宙空间中的真实存在。黑洞物理不仅涉及广义相对论,也与量子理论密切相关,实际上,对黑洞的认识在物理的不同领域中也稍有一些不同。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黑洞: 数学黑洞,指的是经典引力场方程的奇点解,更是一种数学模型。谈的多是黑洞无毛定理、史瓦西半径、视界,等等数学定义。 物理黑洞,多涉及黑洞的热力学性质,诸如黑洞熵、霍金辐射、信息丢失等,与量子物理关系密切。 天文黑洞,真实观测到的被称为“黑洞” 的天体。 引力波的探测结果以及今后朝这个方向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黑洞物理性质的认识,还有对两个黑洞碰撞融合过程的研究,也必定得到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对黑洞的这 3个方向的深入研究,也许能促成量子理论与引力理论的统一 ,对基础物理学的研究意义将十分重大,有着里程碑的作用 。 PhysRevLett.116.061102.pdf 参考资料 : 【 1 】 B. P. Abbott et al.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Virgo Collaboration) , 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a Binary BlackHole Merger , Phys. Rev. Lett. 116, 061102 – Published 11 February 2016 http://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35524440 【 2 】 Einstein, A.: Näherungsweise Integration derFeldgleichungen der Gravitation. In: Sitzungsberichte der Königlich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erlin (1916), 688–696. 【 3 】 Einstein, A., Rosen, N.: On Gravitational Waves. In: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23 (1937), 43–54. 【 4 】 Overbye, Dennis (17 March 2014). Detection of Wavesin Space Buttresses Landmark Theory of Big Bang. New York Times.Retrieved 17 March 2014.
21599 次阅读|105 个评论
从类星体到引力波
热度 19 tianrong1945 2016-2-11 08:55
20 世纪 60 年代,天文学中有四个重大的发现:星际有机分子,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和类星体。这四个发现都是由研究射电天文方法探测到的无线电波而得到的结论。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有助于人类深入了解星云,也有可能由此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其余的三项发现都与“引力”有关,也就是说,直接或间接地为 100 年之前爱因斯坦建立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观测的证据。 半个世纪之前被两个美国工程师所观察证实的微波背景辐射,为基于广义相对论来描述宇宙的诞生和演化过程的大爆炸模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微波背景辐射使宇宙学成为了一门精准的实验科学,对 CMB 辐射图细节的分析和研究,至今方兴未艾,详情可见笔者的前几篇博文。 脉冲星实际上是中子星,即核心由中子构成。广义相对论建立之后,天体物理学家们也用这个理论来研究恒星的演化过程,恒星的生命历程是与其质量大小紧密相关的,本质上也就是与引力相关。诸如太阳大小的恒星,寿命大约为 100 亿年,比如我们的太阳正值中年,或者说,大约再过 50 亿年之后,太阳会爆发成红巨星,然后冷却,成为白矮星,最后黑矮星(?)。但质量超过 3 倍太阳的恒星的命运与太阳不一样了,它们在爆发成红巨星和超新星之后,因为它们自身强大的引力,最后将“塌缩”成中子星或黑洞。 发现 脉冲星, 即中子星的过程颇富戏剧性,那是在 1967年10月,一个似乎带点偶然的事件。安东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1924年-)是一位英国射电天文学家,他设计了一套接受无线电波的设备,让他一位女研究生贝尔·伯奈尔日夜观察。贝尔在收到的信号中发现一些周期稳定(1.337秒)的脉冲信号。这么有规律!难道是外星人发来的吗?贝尔兴致勃勃地向休伊什报告并继续将收到的信号加以研究,两人将这些信号称为“小绿人”,意为来自外星人。但后来又发现这些脉冲没有变化,不像携带着任何有用的信息。最后人们将这一类新天体称为“脉冲星”,并且确认它们就是30年前朗道预言的中子星,发出的脉冲是中子星快速旋转的结果。安东尼·休伊什也因此而荣获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大多数人对贝尔未能获奖而愤愤不平。比如霍金在《时间简史》一书中,就只说脉冲星是贝尔发现的。 中子星虽然密度极大,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它毕竟仍然是一个由我们了解甚多的“中子”组成的。中子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能够检测得到的东西,是一种大家熟知的基本粒子,在普通物质中也都存在。而黑洞是什么呢?就实在是难以捉摸了。 黑洞从通俗的意义上理解就是任何东西进去就出不来,光也是如此。从广义相对论的角度而言,黑洞是空间的一个奇点。因此 也可以说,恒星最后塌缩成了黑洞,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奇妙的“引力塌缩”。 刚才说到的 60 年代天文界“四大发现”的另一个是类星体的发现。为什么叫类星体呢?因为如果用光学望远镜观测它们的外貌,看起来与恒星(星体)似乎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从它们观察到的“红移”值非常大,又不可能是恒星,因此便被称为“类星体”。 从类星体的红移值,它们更像是星系,然而,也可以从观测类星体的光度变化周期来判定它们的大小,结果却发现其大小远远小于一般星系的尺度。类星体的尺度虽小辐射能力却相当的大。另外还有一些难以解释的特点,以及后来大量的观测数据,使得人们将它们与黑洞联系在一起。 之后,发现了类星体的宿主星系后,天文学的主流观点基本上认为类星体是年轻而活跃的星系核,是星系发展早期的一段过程,叫做“活动星系核”( AGN )阶段。而在星系核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超重黑洞,在黑洞的强大引力作用下,一些尘埃或恒星物质围绕在黑洞周围,形成了一个高速旋转的吸积盘。外部的物质被吸进吸积盘,而卷入到黑洞视界以内的物质则不停地掉入黑洞里,被黑洞吞噬,巨大的物质喷流从与吸积盘平面相垂直的方向高速喷出,同时伴随着大量的能量辐射。 类星体最后将会演化成如同我们银河系这一类旋涡星系,或者是另外一类:椭圆星系。 最有意思的是,后来天文学家们观察到一些拥有两个超重黑洞的类星体,这就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兴趣。黑洞既然会吞噬周围的一切,那么,两个黑洞碰到一起,会发生一些什么呢?最简单最直观的猜测应该是:它们将互相吞噬,最后合并成一个更大的黑洞。在这个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一定会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大量能量,见图 1 。 图 1 :双黑洞类星体 第一个在吸积盘内发现有双超重黑洞的类星体是位于室女座的 PKS1302-102 ,它距离地球 35 亿光年。这个类星体位于一个椭圆星系内。根据计算,这两个黑洞应在 33.39 亿年前就已经互相吞噬而合并了,但这合并后的景象传到我们这儿需要 35 亿年!这些光信息还在半途中,因而我们仍然观测到“双黑洞”!不过,从现在开始,从这个类星体接受到的信息应该是非常精彩的,能让我们看到两个黑洞如何碰撞并合并! 此外,除了光信号之外,还有物理学家们正在寻找的引力波,这是爱因斯坦在天国里也要“梦寐以求”的东西啊。根据天体物理的理论,认为引力波也是按照光速传播的,那么,碰撞合并事件中的引力波,也应该可以被探测到! 于是,双黑洞的类星体成为探测引力波的热门候选天体,近几年,美国的 LIGO (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的观测目标便指向了这类天体。美国花费巨资升级的 LIGO 应是目前最有希望观测到引力波的仪器,最近几天传出不少新闻,据说捕捉到了引力波,《自然》和《科学》杂志都有隐约其辞的文章。明天( 2 月 11 日)上午 10 点 30 分,华府将有一个新闻发布会,会确认这个消息。专家们将向全世界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的消息,据说是遥远宇宙空间之外的,由两个黑洞( 36 倍太阳质量和 29 倍太阳质量)碰撞并合成一个 62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所引发,但愿这次的结果能够进一步得到验证,不要像上次的中微子事件那样了。 图 2 :两个黑洞碰撞并融合的计算机模拟图
15101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引力辐射的散射与吸收(李文都)
GrandFT 2014-10-27 11:26
题目:引力辐射的散射与吸收 主讲:李文都 时间: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下午16:0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主要内容: 1. 引力波的产生 2. 四极辐射 参考文献: 温伯格《引力论和宇宙论》第10章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2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爆炸的余音-引力波
热度 38 tianrong1945 2014-3-28 08:19
大爆炸的余音 -引力波 当你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环顾神秘莫测的宇宙,你可能会提出种种疑问:星星到底有多少?宇宙究竟有多大?实际上,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开始了对天体运行及宇宙起源的探索和思考,无论是西方旧约中的上帝创世纪,还是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开天地,都将天地宇宙描述成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即使后来人类掌握了科学这个锐利的武器,尤其是爱因斯坦于1915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之后,也仍然赋予宇宙以动态的图像,而非静止和一成不变的。既然宇宙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那么,它变化的历史如何?它是否有一个起点和终点?它是如何演化成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这种形态的?对这一大串问题,也许每种宗教都有它自己的说法,但我们这儿感兴趣的,是科学家们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物理学或天文学,都是基于实验数据和观测事实之上的科学。爱因斯坦天才地创建的广义相对论,最后也必须得到实验的验证。在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几个现象中,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光线在星体附近的偏转、及引力红移,都已经在天文观测中被证实。唯独这个理论所预言的引力波,尚未被直接观察到。然而,就在本月中旬,2014年3月17日,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约翰 • 科瓦克博士等 宣布,他们利用设置在南极的BICEP2探测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时,直接观测到了引力波,并且取得了第一幅原始宇宙引力波的特殊图像 【1】 。这个划时代的发现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激动兴奋不已,如果结果被验证确实的话,这将是物理学上一个诺奖级别的重大成就,对基础物理研究以及宇宙的演化理论影响巨大,爱因斯坦天上有知,一定会开怀大笑的。 那么 ,什么 是引力波 ?什么又是 原始宇宙引力波 ? 哈佛在南极的探测器是如何探测到引力波的?为什么说它对基础物理及宇宙演化论影响巨大? 众所周知,牛顿的引力定律揭示了引力与物质的关系。而包括了万有引力的广义相对论则将引力与空间的弯曲性质联系起来。与电荷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相类比,物质在运动、膨胀、收缩的过程中,也会在空间产生涟漪并沿时空传播到另一处,这便是引力波。理论上来说,根据广义相对论,任何作加速运动的物体,不是绝对球对称或轴对称的时空涨落,都能产生引力波。引力波存在的理论预言早在1925年 【2】 就被给出,但是,由于引力波携带的能量很小,强度很弱,物质对引力波的吸收效率又极低,一般物体产生的引力波,不可能在实验室被直接探测到。举例来说,地球绕太阳相互转动的系统产生的引力波辐射,整个功率才大约只有200瓦,而太阳电磁辐射的功率是它的10 22 倍。 200瓦!可以想象得到,照亮一个房间的电灯泡的功率,散发到太阳-地球系统这样一个诺大的空间中,效果将如何? 所以,地球-太阳体系发射的微小引力波完全无法被检测到。 既然实验室里探测不到,科学家们便把目光转向浩渺的宇宙。宇宙中存在质量巨大又非常密集的天体,超新星爆发、黑洞碰撞等产生强引力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而便有可能会发出能够被探测到的引力波。上世纪70年代末,两位美国科学家因研究双星运动间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并因此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3】 。 除了黑洞和超新星之外,另一个超强引力的环境存在于大爆炸的初期。所谓大爆炸,是目前科学界公认的一个宇宙演化模型 【4】 。根据这个模型,宇宙起源于约137亿年前的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原始火球的一次热爆炸。然后,随着宇宙的膨胀,世界从密到稀、从热到冷,最后演化成为我们现在所见的宇宙。 图2:(a)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b)暴涨理论 大爆炸理论是基于天文观测数据和广义相对论而建立起来的。原来普遍使用的标准模型,并不能与所有天文观测结果相吻合。1980年,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阿兰 • 古斯等人提出“宇宙暴涨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后 10 -35 秒左右, 有一个急剧快速指数膨胀的极短的“暴涨”阶段 。在图2b中,可以看到红线表示的标准模型与蓝线表示的暴涨理论之间的差别。 图2a所示的是包括暴涨理论的大爆炸宇宙演化过程。因为大爆炸开始于空间范围极小的奇点,在最开始10 -40 秒,表现出显著的量子效应和巨大的引力,被称为量子引力阶段。然后,宇宙进入暴涨时期:空间急剧变化、时空迅速拉伸、量子涨落也被极快速地放大,因而产生出强度巨大的原初引力波。 从图2a中,可以注意到大爆炸发生后30-40 万年 左右,是一段特别的、被称为“微波背景辐射”的时期。这段时期从两个方面影响了我们对宇宙早期历史的探索。 其一,在这段时间之前,物质以高温高密的等离子体形式存在,天地混沌一片,星体尚未形成。光子、电子及其它粒子一起,充满整个宇宙,是一片晦暗的迷雾状态。由于光子被粒子频繁散射,平均自由程很短,形成了一道厚实的屏障,宇宙显得不透明,使得更早时期(即大爆炸开始到30万年之间)的光无法穿透这段时空,因此而使得人类对“微波背景辐射”之前 — 诸如暴涨过程等的研究造成了困难。 在另一方面,随着宇宙的膨胀,其温度不断降低。当宇宙年龄大到38万年时,温度降至3000K左右,等离子体中的自由电子逐渐被俘获,进入复合阶段。光子的平均自由程也逐渐增加,宇宙变得透明起来。光子被电子等粒子散射,形成了一种至今弥漫于宇宙中的背景电磁波,即我们现在称之为“3K微波背景”的电磁辐射。这种可以被观察研究的大爆炸的余晖:“遗留辐射”,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早期宇宙,发展宇宙论的基础。 也就是说,宇宙长到40万年左右的那一段转型的“孩童时代”,既给我们提供了“微波背景辐射”,让我们从中得以探索到那时候宇宙的种种形态,又以它不透明的身体,阻挡掩盖了更早期的宇宙,不让人们看到它更早时候“未成形”的模样。 不过,有趣的是:虽然大爆炸极早期的光波不能穿越“微波背景辐射”时期的宇宙屏障,早年发出的引力波却能穿越它,并被叠加在电磁辐射之中。因此,科学家们便期望能够从如今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中,探测到宇宙暴涨阶段诞生的原初引力波。 哈佛设在南极的BICEP2探测器,便是探测“微波背景辐射”的。 问题是:原初引力波经过微波背景辐射时,会留下什么样的脚印呢? 答案是:它会使得光(或电磁波)产生一种特殊的偏振图案,称之为B模。 科学家们根据理论上的预测和模拟,将微波背景辐射可能探测到的偏振图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旋度为零,散度不为零的部分(类似于电场),称为“E模”,另一种是散度为零,旋度不为零的部分(类似于磁场),称为“B模”。 E模和B模之比较见图3。两种偏振模式来源于不同的物理过程,取决于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扰动类型,是标量、矢量、还是张量?E模偏振是由光波被电子等粒子散射时产生的,属于标量或矢量的作用,早已被观测到。而B模偏振则是被原创时发出的引力波扰动留下的特殊印记,引力子的自旋为2,它的印记属于张量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螺旋式的特殊偏振图案。从图3可见,E模没有手征性,B模具有手征性,有左旋和右旋两种模式。从图3也可看到,B模偏振的分布图的确与放在磁场中铁屑的旋转排列方式非常类似。 图3:微波背景辐射中的E模偏振和B模偏振 换言之,E模所探测到的是大爆炸后30万年后的宇宙混沌时期,而B模所探测到的却是大爆炸之后刚10 -35 秒时的“暴涨”期。因而,B模才真正是宇宙诞生时的“余响”,迄今为止直接探测到的来自于创世之初的原始信息!这也就是为什么哈佛科学家们宣布的消息使得人们异常激动的原因。测量到原初引力波的意义非凡,首先,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它来进一步探测和理解早期未成形的“胚胎宇宙”的物理演化过程,为宇宙模型提供新的证据,使大爆炸模型及暴涨理论有一个更为牢靠的基础。其二,过去的天文学基本上是使用光作为探测手段,如果现在能观测到引力波的足迹的话,便多了一种探测方法,也许由此能开启一扇天文学观测方面新学科(引力波天文学)的大门。此外,大爆炸早期的宇宙模型,原初引力波的发射,都是建立在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如今探测到了原始引力波的信号,就能再次证明这两个理论的正确性,对基础物理学的研究也将意义重大。人们笑谈说,探测到原初引力波的结论一旦被最后证实,将引起理论物理界的“大扫除”,一些与观测结果不符合的理论模型会被摒弃,符合的则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设置于南极的观测器探测到的B模偏振信号,实际上是很微弱的。其实,即使“微波背景辐射”,也是相当微弱的电磁信号。通常说的“3K”便包含了信号的强度以及频率的信息在内。3K的意思是说:微波背景辐射大致相当于绝对温度为3度时的黑体辐射。这种辐射的频谱是在300GHz附近的微波范围,强度不过大约10 -17 W/(m 2 *Hz),是很微弱的信号。 B模偏振信号又比微波背景信号的强度小了7、8个数量级,因而探测起来才会难上加难,犹如大海捞针!加州理工大学的已故天体物理学家安德鲁 • 朗格便曾经 将寻找B模偏振描述成“宇宙中最徒劳无益的追寻”。安德鲁 • 朗格曾经 指导过许多研究微波背景辐射的学生,包括这次发现的主角 — 哈佛的约翰 • 科瓦克博士。正是 安德鲁鼓励约翰参与南极BICEP1 望远镜的安装与操作工作。后来,约翰成为BICEP2望远镜的首席科学家,并用它观察到原初引力波,安德鲁却在2010年53岁时因抑郁症而自杀。约翰对记者遗憾地说到安德鲁 :“ 他如果看到这个研究成果,一定会非常高兴,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徒劳无益的研究。 ” 研究人员在南极发现了比预料中强得多的B模偏振信号,这也是使科学家们兴奋的原因之一。共同研究者、明尼苏达大学的普赖克说:“这就好像要在草堆里找一根针,结果我们找到了一根铁撬棍。” 但这个出人意料之外的结果与欧州空间局普朗克卫星的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别,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据说今年6月份,欧空局的研究人员将公布普朗克卫星获得的新结果。“大爆炸余音”的结论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 1 】 Overbye, Dennis (17 March 2014). Detection of Wavesin Space Buttresses Landmark Theory of Big Bang. New York Times.Retrieved 17 March 2014. 【 2 】 H. W. Brinkmann (1925). Einstein spaces which aremapped conformally on each other. Math. Ann. 18: 119. 【 3 】 Discovery of a Pulsar in a Binary System, R.A. Hulse andJ.H. Taylor, Ap. J. 195, L51 【 4 】 Weinberg, Steven, The First Three Minutes, Bantam Books,1977.
17261 次阅读|64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引力波(陈玉柱)
GrandFT 2013-12-24 16:08
题目:引力波 主讲:陈玉柱 时间: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二下午16:0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提纲 1.引力方程的线性近似 2.平面波 3.引力波对粒子的作用 参考文献:《引力与时空》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2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力场以光速传播”(科学网链接汇集)
热度 3 zlyang 2012-12-27 17:33
“引力场以光速传播”(科学网链接汇集)
“引力场以光速传播”(科学网链接汇集) 以下链接,顺序偶然形成。请您提供更多链接。 科学网新闻 ,2012-12-26,《中国科学家获得引力场以光速传播首个观测证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3311.shtm 池顺良 ,2012-12-27,《中国科学家测定引力传播速度、完善牛顿引力定律的发现之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667-646834.html 嵇少丞 ,2012-12-27,《引力场以光速传播?》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646819.html 池顺良 ,2012-12-29,《对嵇少丞教授质疑的感谢及回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667-647565.html 池顺良 ,2012-12-29,《对网友zxtgm001质疑的回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667do=blogid=650259 请您提供更多链接!谢谢! 真傻 疑问: (1)【 引力传播速度 】和 引力波速 度有没有 关系?爱因斯坦认为它们是一样的? 【 引力传播速度 】不是【 引力波速 】? 始终有点想不清楚。 (2)【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测得引力传播速度,在观测事实基础上修正牛顿经典万有引力定律,得出在平直时空中满足洛伦兹协变 要求的“ 推迟引力理论 ”】 ,这个和狭义相对论里库仑力 的“ 推迟 ”一 样吗? (3) 假 如“ 静电场传播 ”与“ 电磁波 ”速度 不一样, 物理学 会怎样? 可怜的 真傻 ,着急的 麦克斯韦 。 倒霉的 Oliver Heaviside 、 束星北 ,落魄的 爱因斯坦 。 爱因斯坦 雕像 以色列科学与人文学院 爱因斯坦: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AlbertEinsteinStatue-InIsraelAcademyOfSciencesAndHumanities-ByRobertBerks.JPG 麦克斯韦: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James_Clerk_Maxwell.png 麦克斯韦: http://www.findagrave.com/cgi-bin/fg.cgi?page=pvGRid=16871396
7235 次阅读|6 个评论
FAST早期科学研讨会参会总结(三)引力波探测的信心来自何处?
qianlivan 2012-11-2 21:45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在线性近似下)的一个预言。有理论家指出,考虑非线性项之后,引力波是不存在的。而在实验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力波探测的信心来自何处? 严格来说,这个问题其实不算是这次参会的总结,只是听报告过程中的一点感受。 引力波并不完全是天方夜谭,有一些间接证据表明了引力波的存在。这些证据似乎都来自脉冲星双星的观测,如今已经有若干个脉冲星双星系统,其中有一个还是双脉冲星系统。这些双星轨道周期的变化正好符合引力波辐射损失能量的预言。脉冲星观测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而理论和观测符合得很好,这就给了引力波探测以极大的信心。 根据此次会议的报告,如果FAST参加脉冲星计时阵,那么人类有希望在15年内探测到引力波(如果引力波源的模型正确的话)。
个人分类: 总结|3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力波和电磁波的区别
daodezhenjing 2011-10-27 21:46
  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自然,一则统一物质,二则统一物质的两种形式--有序和无序,三则普遍联系方式--连续物质的有序和无序变换。为什么说三生万物?就是因为自然界是层次存在的,一种普遍联系方式对应着一个物质层次,也对应着一种自然力。引力波和电磁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普遍联系方式,它对应着两个物质层次,一个是星体,一个是原子集合。但我们知道,星体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子集合,原子只是这个星体无限小的一部分,它的运动应该服从于星体这个巨大的整体。两者是怎样地联系在一起呢?   我们先来看看引力波的产生,它产生于原子的周期产生与灭亡。在地球内部,由于巨大的层次相错力,使大量原子不断涡漩而生,同时又有大量原子在竞争中走向灭亡。原子的周期产生与灭亡所引起的连续物质的能量波动就是一种普遍联系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引力波,星体就是通过这种普遍联系方式控制着它空间中的一切原子。每一个星体都有一个控制中心,它往往就在星体的球心位置,在这里物质密度极大,几乎全是裸露的质子,一个质子的周期产生与灭亡就是引力波的基本能量来源,其它的引力波能量都是它的整数倍,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为什么都是一样的,原因就在于引力波的控制。   我们再来看看电磁波的产生,它产生于电子的周期产生与灭亡。很多人可能以为电子是稳定的粒子,其实它只是一个极为短命的粒子,它迅速产生,又迅速灭亡,周期变换,能量就是通过连续物质的有序和无序变换在空间传递的。一个电子的周期产生与灭亡就是电磁波的基本能量来源,其它的电磁波能量都是它的整数倍。   电磁波是横波,它与声音的纵波形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对物理学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法拉弟设想的闭合磁力线,麦克斯韦预言的一环套一环的电磁互感,都在预示着电磁波中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征,那就是旋转,事实上,电磁波的粒子性就是由媒介的涡漩表现出来的,但它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短命的粒子,它迅速产生又迅速灭亡,能量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包一包地在空间中传递,从而使它表现出了独特的波粒二象性。而声音纵波呢?它只是单向上的疏密振动,没有旋转,因此,它只能是纵波。那么这种涡漩性质是怎么产生的呢?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起引力波,空间中的连续物质都处于引力波动之中,因此,电磁波的产生肯定要受到引力波的复杂调制,可能也就是这种干扰使电磁波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了暂态的有序结构。   现在科学上对引力波的观测是极为重视的,可令人遗憾的是,它是不可观察的,因为它和声音一样是纵波形式,我们的精密仪器对混沌的物质是不可观察的,它只有观察到它的暂态有序形式,纵波中没有有序形式,所以,我们一直没有观察到引力波。不过,理性的分析就可以知道,这类系统就存在着一种普遍联系方式,而且这种普遍联系方式和电磁波完全不同,特别是在速度上,它要远远超过电磁波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把宏大的宇宙整体普遍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也应该能够推理到,一个是单向上的疏密振动,一个是在压缩过程中出现了有序的涡漩形式,越简单速度越快,越复杂速度越慢,这是很容易认识到的。   后记,我知道,这些想像在科学上是不入流的,不过,或许它能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因此抖了抖胆说了出来。大家看看就行,不要打棒子,扣帽子。另外,需要提醒大家一点,所谓的精密仪器也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一个有序的暂态结构,它和空间中的物质是不可分的,它只能用来观察有秩序的东西,而对无秩序的物质是视而不见的,因此,迷信它就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破解爱因斯坦的代码
songshuhui 2009-8-27 19:45
Shea 发表于 2009-08-23 21:38 (本文已刊载于《天文爱好者》杂志2009年第8期) Adam Frank 文 Shea 编译 科学家们正在计算机中模拟两个黑洞的碰撞,以便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做最后的检验。 模拟两个黑洞的并合绝对是科学上的一次飞跃。一方面,它需要进行只有超级计算机才能胜任的大规模计算;另一方面,它还需要数值求解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下用于描述两个黑洞及其运动的复杂方程。这就是现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数值相对论研究。使用超级计算机,数值相对论领域的科学家们希望能了解诸如黑洞并合或者中子星碰撞这些宇宙中最高能事件背后所暗藏着的物理本质。 但是数值相对论要求科学家们完全采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而精确求解广义相对论下的方程却是十分困难的。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困难则是要把隐藏在这些方程背后的复杂运动通过数字表现出来。 尽管还必须面对诸多困难,但是而留给数值相对论科学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以用来探测时空涟漪的新一代引力波探测器即将闪亮登场。这些引力波天文台就是专门用来探测黑洞并合这样的事件的。不过,这些探测器并不能独立地工作,它们需要计算机模型的指引,以便来识别出这些特定的信号。这一特殊的需要使得数值相对论成为了科学家们格外感兴趣的一大挑战。 :引力波是时空结构中的一种扰动,它就像是时空海洋表面泛起的阵阵涟漪。 多年来,数值相对论的核心程序只能进行极其简单的黑洞碰撞模拟。所有的路看上去似乎都堵死了,没有一个代码能真正地工作。30年来尽管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都被吸引到了这个问题上,但是一无所获,有的科学家甚至都放弃了希望。模拟爱因斯坦的宇宙可能并不仅仅是太困难,而也许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是最近数值相对论科学家在计算模型中所取得的突破却使得整个领域绝处逢生。他们发现一种可以在目前的计算机所能承受的条件下用来求解黑洞碰撞的新方法。用这个方法计算出的结果显示,两个互相绕转的黑洞轨道会不断地收缩,最后会爆发性地释放出引力辐射进而并合。 就犹如X射线之于可见光,这一研究也为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通过它天文学家们就能观测到时空的扰动。 聆听黑洞 在美国西雅图东南约800千米的汉福德核禁区中,有一样东西印证着数值相对论存在的价值。它就是由两个长长的、呈L形的真空腔所组成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简称LIGO)。 除了在汉福德之外,LIGO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顿还有一个孪生天文台。这两个天文台可以同时进行观测,这样它们所组成的观测网就可以确认彼此的结果。 :为美国西雅图东南约800千米的汉福德核禁区中,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简称LIGO)。它由两个长4千米、互相垂直的真空腔组成,专门用来测量引力波造成的距离变化。版权:LIGO/CALTECH。 LIGO是专门设计来探测引力波的。引力波就像是时空海洋表面泛起的涟漪,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关键预言。前后摇晃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就能产生可穿行于时空之中的引力波。而如果你能晃动一个如黑洞一般的大质量致密天体,就能产生可以在天文学距离上能被探测到的引力波。这正是LIGO的探测目标。在它两个相互垂直的真空腔中,两束互相干涉的激光可以测量出由于引力波经过所造成的时空变化。但问题是必须要先知道当引力波经过的时候时空是如何变化的。 在科学家们刚开始构想LIGO的时候,他们就意识到两个互相绕转并且最终并合的黑洞会产生巨大的引力波辐射。当两个黑洞互相绕转的时候,它们就会向外辐射出引力波。而由于引力波带走了它们的能量,于是这两个黑洞就会慢慢靠近。它们之间靠的越近,其周围局部的时空所受到的扰动就越大,进而就会释放出更多的引力波。其结果就是两个黑洞发生剧烈碰撞,此时时空会被强烈地扭曲,引力波辐射也达到最强。在这之后,这两个黑洞就会合二为一,并且慢慢平静下来。 LIGO正是用来聆听这些并合中的黑洞所发出的引力波信号的。由此它也把大量的科学家吸引到了黑洞合并这一问题上来。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使用广义相对论来计算LIGO可能会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如果这一理论计算的结果和实际的测量数据相匹配,那么就说明LIGO探测到了黑洞的并合。 致命的螺旋 黑洞的并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被称为内旋(inspiral)。这个时候两个黑洞在距离较远的轨道上相互绕转,而它们之间的引力也和牛顿引力差不多,只需要在此牛顿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做小小的修正即可。 随着它们彼此不断靠近,问题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两个黑洞即将要发生碰撞的时候,就必须要使用完整的广义相对论来描述,不能做任何的化简或者近似。此时两个快速运动的黑洞会剧烈地搅动时空,向外产生引力波洪流,而这时LIGO所能观测到的引力波信号强度也会上升到峰值。 :按照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任何两个互相绕转的天体都会由于辐射引力波而不断靠近,最终发生并合碰撞。版权:NASA。 和内旋阶段一样,两个黑洞并合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碰撞之后的阶段,是相对容易计算的。两个黑洞会形成一个更大的黑洞,并且在震荡的过程中辐射出引力波,以使得自己趋于稳定。 精确的计算黑洞碰撞过程中所发出的引力波信号是一大艰巨的挑战。这是一顶人人都想问鼎的桂冠,攻克它就意味着破解了爱因斯坦的密码。 爱因斯坦的不可能神话 广义相对论的复杂性使得数值相对论的道路变得极为艰难。为了处理像黑洞并合这样的问题,科学家们必须同时求解10个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方程,而即使仅仅算几步就会牵涉到方程中的好几百项。这就像是在龙卷风的中心做代数和微积分一样。 因此做为第一步,科学家们必须要想办法把广义相对论的方程转化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最初的尝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堪称是一部数值相对论的史诗。 :计算机模拟显示,黑洞并合阶段会释放出大量的引力波。版权:NASA。 最初科学家们的努力都集中在两个黑洞的直接迎头碰撞上。虽然当时的计算很粗糙,但是却为未来的进展打下了基础。为了取得真正的突破,科学家们开始摸索如何在计算机上模拟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并且使得这些模拟即使是在最复杂的条件下也依然能成立。 在广义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从一开始就是互相纠缠在一起的。时空中的所有物体,包括你、我,都是四维的。我们每个人除了都占据了三维的空间,同时还有第四维的时间。这意味着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在四维的时空中画出一条轨迹。黑洞也不例外。 黑洞的怪异 为了能在计算机中求解广义相对论的方程,科学家们必须要发展出一种处理四维物体复杂性的方法。随后他们还要想办法把四维的计算结果形象的表示成二维或者三维的动画。而真正的挑战则是对黑洞本身的模拟。 每一个黑洞周围都有一个视界。位于视界之内的任何东西都无法逃出黑洞的引力。它就是我们的宇宙和黑洞内部怪异世界的分界面。任何进入黑洞视界的物体都将会永远从我们这个宇宙中消失。毫无疑问,要把这样一个东西放到计算机里肯定会造成数不清的麻烦。 视界内部的时空是无法模拟的,而不在模型中建立起黑洞的话数值相对论又无法进行。多年来,科学家想出了有两种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你可以把黑洞从你的计算中抽取出来,这被称为抽取法,要么你就在黑洞周围减缓计算的速度并且用一个已知的黑洞解代入其中,这被称为穿刺法。 这两种方法都有着各自的问题,并且效果都不是很好。计算上的困难使得数值相对论整个领域陷入了停滞。就在几年前,情况甚至开始变得令人绝望。程序一而再、再而三的崩溃,黑洞之间甚至连完整的相互绕转一圈都做不到。 :美国宇航局的哥伦比亚超级计算机。非凡的计算能力是数值相对论所必需的。版权:NASA。 广义相对论与生俱来的数学复杂性以及把它们转换成计算机代码的极端困难性使得用于计算的模型极为不稳定。只需几步计算机就会遇到分母为零或者其他无法处理的数学状况而崩溃。 那时是一个黑暗的时期。每个人都失去了希望,有的人甚至已经在编写计算机代码上花了数年的时间。然而所有这些已经做的工作、所有这些繁琐的数学都使得没有人愿意把它弃置一边,然后从头来过。 然后突然有一天,在忧郁的愁思中一切却发生了变化。 孤独的枪手 时间是2005年4月19日。在一次有数值相对论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弗兰斯普雷托里斯(Frans Pretorius)向在场的大家展示了一个秘密。 在介绍了他的代码的数学背景之后,普雷托里斯展示了两个黑洞完整地互相绕转五圈的数值模拟。这简直太惊人了!他一个人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像当所有人都在辛苦地爬山的时候,结果一抬头却发现普雷托里斯已经站在了山顶。 在普雷托里斯的新方法中,爱因斯坦的方程被处理成了类似普通波方程的形式。这是一种非常抽象而不直观的做法。但是这一进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普雷托里斯自己说,他的第一次尝试是以失败而告终的,第二次尝试也只比第一次稍稍好一些。 在普雷托里斯放完有关的动画并且结束他的演讲之后,整个数值相对论界就开始试图消化他的新方法。普雷托里斯的成功虽然也招来了一些人的敌意,但是他无疑证明了数值相对论并不是一场不可能的梦。而接下去发生的则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 改变过程 在普雷托里斯成功的鼓舞下,所有人都在问自己一个同样的问题:普雷托里斯的方法成功了,那么是不是要全盘转向使用他的方法?一些科学家决定继续推进他们自己已有的代码。 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决定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用穿刺法模拟运动的黑洞上。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但是不久他们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数值相对论领域的许多人相信,用穿刺法所描述的黑洞是无法运动的。因此他们只能把这根刺固定在计算的网格中,而让时空围绕着它运动。 但是现在在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曼纽拉坎帕内利(Manuela Campanelli)和她的同事决定让这根刺动起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一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突然之间,坎帕内利的小组可以模拟两个黑洞一直到并合阶段了。 在随后的数值相对论会议上,他们公布了这一最新的结果,但是一些与会者都对此表示怀疑。他们都不明白坎帕内利的小组是如何让黑洞动起来的。幸好另一个小组也展示了使用同一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至此对黑洞并合从头到尾的模拟终于成为了可能。 黑洞的明亮未来 有了这些方法,科学家们也开始马不停蹄地研究黑洞并合的性质,例如不同质量和自转的黑洞之间并合会出现什么结果等等。在这方面目前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不过,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些新发现。计算机模拟显示两个黑洞并合之后行形成的新黑洞会受到一个强大的反冲力的作用。在有些情况下,并合之后的黑洞甚至可以被加速到每秒1,000千米。 :未来太空中的引力波探测器: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它将专门聆听两个超大质量黑洞并合所发出的低频引力波。版权:ESA。 现在计算机模拟的黑洞并合可以为全世界的引力波天文台提供指引。到2013年左右,LIGO将会进行升级,之后它会具有比现在更高的灵敏度。这一对灵敏度的提升将最终使得天文学家有机会能真正地一窥黑洞的碰撞。 对于LIGO的科学家而言,他们距离实际探测到黑洞并合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数值相对论领域的科学家们已经度过了他们最艰难困苦的时期,迎来了新的蓬勃发展。现在只要LIGO一切就位就能聆听宇宙深处黑洞并合的呢喃了。
个人分类: 天文|2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博文为何也讨论黑洞、引力波 和‘宇宙大爆炸’?
chenfap 2008-11-7 07:14
我在《写在开博之前》的博文中,曾明确谈到过 , 我打算写引力体系 能动张量密度守恒定律 之系列博文,目的在于介绍我对 Loren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研究心得和有关的观点和看法。我应用 Loren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研究引力波、黑洞和宇宙学 , 得出了一些与目前流行理论 相反的结论。我的 研究所依靠之理论基础与目前流行理论的差别主要是采用的 能动张量密度守恒定律不相同 。鉴于目前关于黑洞和宇宙学的流行理论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又由于九十年前 Levi-Civita 等人曾同爱因斯坦就 引力体系 能动张量密度守恒定律展开过一次重大学术争论,其分歧至今还未能在学术界很好地得到解决。因此我想,在 博文中介绍一下十多年来我对 Loren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研究心得和有关的观点和看法,也许不会没有意义的吧?这就是我的博文为何也讨论黑洞、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的原因。我只是想宣传一下我的观点和看法而已,没有其它目的。我没有想要去驳倒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 更无意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 因为我觉得 , 要建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 就得全面和深入地研究黑洞、引力波、和宇宙学的已有理论,要驳倒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 也要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别人的观点和看法。这都须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对我来讲这已是不可能的事了,因为我已退休了十多年,即将满 82 岁,再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已很困难了。 那么,我为什么要开博呢?是由于不甘心我的研究心得默默无闻地消失掉 , 是由于这些心得的确得来不易。我这十多年来的科研经历真是千辛万苦,没有合作者,没有研究经费,难以出席学术会议进行交流,付不起版面费 , 且由于所研究的课题不符合主流方向常常受到审稿人的非难,多篇论文只能投给 arXiv ,等等。我退休后的生活也遭遇到不幸,老伴患帕金森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我照料;我自己也因摔倒导致中枢神经损伤使得活动困难。在这样的生活条件和研究条件下独自进行学术研究,其艰难困苦可知。为什么没有研究经费呢?是由于规定退休教师不能申请科学基金。在 1992 年退休之前我曾培养过 11 名时空与引力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为什么退休后竟落到没有合作者呢?这有种种原因,一言难尽。本次博文我就不多谈这些问题了。 大家都知道 , 引力波、黑洞和宇宙学的理论起初都是建立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之上的 , 这些理论在开始时都没有涉及到引力场量子化的问题 , 也都只限定在 3+1 维时空中进行研究。后来,为了使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完满地相接合,提出了引力场的量子化问题。为此发展出了多种新的理论,所研究的时空也扩大到 n+1 维。可是至今引力场量子化的问题尚未得到完满地解决。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发现,在引力波、黑洞和宇宙学理论中的经典部分(即不涉及到引力场量子化的部分,且时空 限于 3 +1 维),也还有许多问题可以研究,例如采用何种 守恒定律更好?引力场方程要不要修改?等等。 十多年来我所研究的就是属于这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引力波、黑洞和宇宙学理论中的经典问题和量子问题都值得研究。可是我发现有的人偏爱引力波、黑洞和宇宙学理论中量子问题而轻视其经典问题。我觉得偏爱是可以的,轻视就不合适了。 在我的博文 PSR1913+16 公转周期的变化没有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 发表之后,游客 huxn 提出了评论。从他的评论中我感到他对我的博文有所误解,但他也提出了一个颇有意义的问题,这就是:研究宇宙学应遵循什么途径?关于 huxn 对我博文的误解,我已经作了回答;关于研究宇宙学应遵循什么途径的问题,现在来谈一下我的看法。按照 huxn 在他的评论中所提到的看法 , 似乎宇宙学理论中的经典部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的了 , 要研究的只能是量子宇宙学理论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量子宇宙学理论值得研究,宇宙学理论中的经典部分也还是有许多问题可以重新研究。根据我本人的经验,我应用 Loren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和修改的 Einstein 场方程研究宇宙学,不仅得出了宇宙大爆炸有可能不存在,还得出了宇宙中的全部物质都有可能是创生出来的,还对暗能量和暗物质是什么的问题提出了与流行理论不相同的看法。而我的研究只属于宇宙学理论中的经典部分。我得出的结论和看法可能有错误,但我觉得不能因此而否定对宇宙学理论中的经典部分重新研究。要知道,引力场量子化的问题至今还未获得完满地解决,有什么充分的理由认为宇宙学理论中的问题只能是量子宇宙学的问题而不可能是经典宇宙学的问题呢? 黑洞、引力波、宇宙大爆炸是当前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广大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这就易于使学术争论出现敏感性。最近有些网友在争论有关宇宙大爆炸的问题 , 争论得很激烈 , 各不相让,火药味颇浓。这使我想到,我即将对宇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之博文贴出后,因为所涉及的问题更多,便很可能出现更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我欢迎大家评论指正。我再次申明一下,我开博的目的只是介绍我的研究心得和有关的观点和看法;我没有想要去驳倒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也不愿为维护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要驳倒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 先要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别人的观点和看法。我会遵守这条原则。我也希望网友在打算驳斥我的观点和看法之前,也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一下我的观点和看法。我的大多数博文之后都附有必要的参考文献。最后还要说明一下,网友对我的博文的评论,我都会认真阅读;至于是否回复则要看具体情况,因为这也涉及到我对网友的观点和看法之理解以及我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没有回复,则请网友原谅。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引力波存在时引力体系中的能量有何变化?
chenfap 2008-10-24 12:00
在上次的博文 PSR1913+16 公转周期的变化没有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 中 , 我已说明,无论引力体系是遵从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还是遵从 (正规的) Einstein 守恒定律,从波源发出的引力波都不携带原是波源的能量向外传播。要注意,我并没有说引力波不存在,也没有说当引力波传播时引力体系中的能量没有变化。下面我先来说明,在理论上引力波的确是存在的;接着说明,无论从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还是从 (正规的) Einstein 守恒定律都可导出:当引力波传播时,引力体系中的能量要发生变化,还可能转换。 化的影响由周围的能量转变而来的。 对于假想的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虽然由它可推出引力波必携带能量传播;但在过去的博文中我曾多次强调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既无实验根据 , 更不是严格地从理论上导出的,故应当认为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人硬是要坚持认为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是正确的,他就必须在理论上说明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能够成立的理由,并等待实验检验的判定。 关于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同 (正规的) Einstein 守恒定律的差别,以及何者更正确的问题,留在以后再讨论。 参考文献 : 福克 .1965, 空间、时间和引力的理论 . 周培源等译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陈方培 .2008,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对引力波特性的影响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Ⅱ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3-39. Chen F. P. 2008,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servation laws of energy-momentum tensor density for a gravitational system. Int.J.Theor.Phys. .published online first : http://dx.doi.org/10.1007/s10773-008-9858-z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PSR1913+16公转周期的变化没有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
chenfap 2008-10-18 08:17
不少人认为 PSR1913+16 双星公转周期变化的观测数据验证了这个双星发射的引力波带走了能量 , 从而也就间接验证了引力波的存在。本文将说明,无论引力体系是遵从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还是遵从 Einstein 守恒定律,引力波都不携带能量传播;因此,说 PSR1913+16 公转周期的变化间接验证了引力波的存在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在这里需要明确一下,我只是说, PSR1913+16 公转周期的变化没有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而没有说引力波不存在。我是相信引力波存在的,但须要重新考虑用来验证引力波存在的理论根据。如何重新考虑验证引力波存在的理论根据?留待后续博文讲解。本次博文仅着重说明为什么 SR1913+16 公转周期的变化没有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 在上次的博文《爱因斯坦守恒定律的多种推导方法及其等效性》中已经说明,用各种方法推导出的爱因斯坦守恒定律在实质上是等同的 , 所用的各个引力场膺能动张量密度存在等价类之关系。因之我们我们可以通用 混淆。受到这种影响,在我过去的文章中,也没有对正规的爱因斯坦守恒定律同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作严格的区分。还曾以为正规的爱因斯坦守恒定律与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差别很大,而与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差别较小。在实际上却是正规的爱因斯坦守恒定律与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差别很大,而与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差别较小。在后续的博文中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这里我先提出这些问题 , 是为了让博友们更好地理解我的下述申明 : 如果发现我的博文同我过去发表的论文有冲突 , 则请以新近博文为准。 PSR1913+16 是第一对被观察到的脉冲双星 , 其发现者 P.A.Hulse 和 J.H.Taylor 于 1974 年发现 PSR1913+16 后对之持续进行了长期观测。 1993 年 Taylor 和 Hulse 获得了 Nobel 物理奖。除了 PSR1913+16 是第一对被观察到的脉冲双星外,那时普遍相信 PSR1913+16 双星公转周期变化的观测数据间接验证了引力波的存在的看法也是他们获得了 Nobel 物理奖的原因。我认为仅凭 PSR1913+16 是第一对被观察到的脉冲双星,也有理由获得了 Nobel 物理奖。鉴于在目前,把引力场看成类似于电磁场而采用 第二类 爱因斯坦守恒定律的传统看法的影响仍然很大,为避免节外生枝,我主张对能动张量守恒定律和引力波的争论应限于纯学术范围,不必涉及 Nobel 奖问题。 参考文献 : 陈方培 .2008,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对引力波特性的影响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Ⅱ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3-39. 陈方培 .2008, 引力体系的拉氏量与能动张量密度守恒定律及场方程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 = 1 \* ROMAN I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2-56.
个人分类: 未分类|598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文学家发现首颗被逐出星系的超大黑洞
songshuhui 2008-9-3 15:16
Steed 发表于2008-05-5 星期一 15:17 分类: 未分类 | | 两个黑洞并合,爆发出强烈的引力波,将并合形成的新黑洞抛出星系,速度可达每秒上千千米。这可不是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假想场景,最新的发现表明,这种极端驱逐事件在我们的银河系中确实发生过。 如果两个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会以光速向外传播。不过,这些引力波并非传向四面八方,而是主要集中在一个方向向外发射,因此黑洞就会像发射过炮弹的炮身一样,朝相反的方向反冲。结果就是,这个黑洞被逐出了星系中心。如果反冲速度足够高,黑洞就可能完全摆脱所在星系的引力束缚。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的斯特凡尼科莫萨(Stefanie Komossa)领导的天体物理课题组发现了第一颗被逐出星系的黑洞。他们通过直接观测证实,这颗距离地球100亿光年、质量相当于几亿颗太阳的黑洞,正以每秒2,650千米的速度被逐出星系。这颗黑洞正从周围的吸积盘中吞噬气体,从而发出各种辐射,让科学家能够观察到它。盘中的气体足够这颗黑洞继续吞噬大约数百万年。 这项新发现很重要,因为它间接证明黑洞确实会并合,而且并合有时确实会产生巨大的反冲。不过,由此得出的另一项推论就是,必然有一些星系中心没有黑洞,也必然有一些黑洞永远游荡在星际之间的虚空之中。这又会引发一系列新问题:宇宙早期星系和黑洞是共同形成及演化的吗?是否存在一类星系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星系中心的黑洞?果真如此的话,这些星系随后的演化与那些仍然拥有中心黑洞的星系又有什么不同? 通过把地面及空间的直接观测与理论模型结合起来,天体物理学家正着手解答上述问题。不过无论答案是什么,观测到第一个被逐出星系的黑洞,都将对我们理解星系的形成及早期宇宙的演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标签: 天文 , 引力波 , 新闻 , 星系 , 黑洞
个人分类: 天文|1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