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机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思想与技术发明
benlion 2015-10-20 06:35
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到农牧业,从工程和手工业技艺,而后,发展到科学和工业设计等,哲学思维和工程技术往往是关键因素,构成科学与教育、工业与医疗的前提。 从生物系统到人工生物系统,结构论 – 精神与机器理论构成理论基础。 (生物与机器) 系统医学与系统遗传学的核心思想,仍然是网络拓扑学和生物电子学原理, 参见纽约大学和欧盟机构。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在于理论、概念与方法、定义,系统医学与药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则在于模型、原理与技术、设计等。 ) - (20/10/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1910daily15|1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机器与系统生物工程
热度 1 benlion 2015-10-20 05:37
中学时代,一个是设想微电子遥控昆虫神经网络,一个是教师提到光合作用人工工厂,还有就是遗传工程与仿生工程、心理学与物理学、生物学与行为学等关系的兴趣。 导致大学时代,在生物物理学、心理生物学和行为遗传学的思考,形成了结构论纲领,而在任教时代,主讲动物的形态分类与进化论、心理和生物科学哲学,以及医学遗传学、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在讲课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生物拓扑学和细胞分子生物系统机理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在内分泌生理学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生物学与计算机理论的交迭层面,尤其神经控制论与人工智能、非平衡热力学与形态发生等,导向了细胞分子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 目前,国际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基本就是探讨生物系统的科学机理与人工生物系统的工程设计。 参见瑞士ETH和美国MIT的有关网页。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开始走向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交叉,形成了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等,而后,整合到生物系统的研究。) -(20/10/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1910daily15|19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 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jiaxf 2014-12-25 09:55
谈到机构评价,读者都会想到当前流传在媒体上的,由官方、民间机构、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国外组织/公司开展的各种评价,其中有相似性,但也有本质的不同。做什么样的评价?面向的对象是谁?评价的价值在哪里?是指导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发展方向的重要准则。 首先 做什么样的评价?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先回答评价所面向的对象是谁?;但要回答面向的对象是谁必然涉及第三个问题,即做这项工作价值在何方?因此我们倒过来讨论。 一、评价的价值 评价本身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评价不能产生价值,则必然导致评价质量的下降和评价工作的不可持续。 评价价值可包括两方面,一是社会影响力,即主要面向公众,公益性机构做评价可以此为主要价值点。但如此需要机构本身提供足够的人、财、物来维持此项工作,并配有严格的、科学的人员评估评价、奖励激励机制以保证评价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性。二是经济价值,谈到经济价值,则引出评价从何处获得经济价值?所谓可获得经济价值的对象将是评价面向的目标对象,即本讨论中的第二个问题。目前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所能获得经济价值的潜在对象,也可以称之为对此感兴趣的人,莫过于小同行,即医学业内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者。 二、评价所面向的对象 在讨论第一部分中总结 医学研究机构评价面向的对象将是医学业内科研人员和机构管理者以及公众。但公众对医学科研的兴趣度似乎远不如对医疗水平的兴趣度(虽然二者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最主要的面向对象将是小同行的研究人员和参评机构的管理者。 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应当做什么样的评价才能满足小同行内的科研人员和管理者? 三、评价内容 在确定主要面向对象的基础上,我们来综合讨论“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该当何去何从。 1. 评价要更加“医学化” 由于面向的对象是小同行的研究者和参评机构的管理者,几乎都是专业的医学科学家。由此评价要做的非常“医学化”,即评价内容要符合医学的研究领域区分和机构性质区分。 2. 评价要“国际化” 由于我国医学科技研发国际化水平很高,国内外机构分学科的对比评价是受面向对象广泛关注的评价内容。 3. 评价要“肥瘦兼顾” 任何评价都可以比喻为“盲人摸象”,完全的全面是不可能的,因此多数评价都是采用从不同的维度和选择众多指标来尽可能的综合评价。但评价维度和指标过多会掩盖差异。因此,往往在了解综合指数后必然要了解其分维度和分指标的评价信息,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信服评价结果。 笔者曾围绕“我国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需求”开展过较为深入的调研,通过设定9个评价需求方向,采用问卷的方式对79名医学的研究者和管理者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关注度最高的是机构分学科(医学二级或三级学科)评价、总体评价和国际分学科评价。由此可部分佐证上述讨论。 相关文献供参考 安嘉璐,贾晓峰 *,田玲. 我国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需求分析,中国医药导报,11(28):116-119,2014
2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育生物学领域的大牛和研究机构总结
bigdataage 2014-7-1 17:14
发育生物学领域的大牛和研究机构总结 1. Eric H. Davidson, 1937,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ttp://www.its.caltech.edu/~davidson/ 2. Michael Levine, 195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ttp://flydev.berkeley.edu/cgi-bin/labpage/Levine_Lab 3. Sean B. Carroll, 1960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http://seanbcarroll.com/ 4. Alexander Stark, Research Institute of Molecular Pathology (IMP), Vienna, Austria http://www.starklab.org 5.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基因组观测台站网络(Genomic Observatories)
zhuchaodong 2014-4-11 08:22
基因组观测点是生物多样性方面新的热点之一。该思路经过前期的酝酿与发起,现在已经进入完善与推动阶段。相关信息转载于Genomic Observatories的网站( http://genomicobservatories.blogspot.com/ )。 What is a Genomic Observatory? A Genomic Observatory(GO) is a geographic site with a rich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ecologicaldata collection and a long-term commitment to future studies. GOs are leading sites where biodiversity is digitized into its most fundamental layer forstreaming to global repositories (INSDC, GBIF, etc.) and major analytical centers (museums, government research laboratories, universit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Genomic ObservatoriesVision: Our goal is to help preserve Earth's life supportsystems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the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Our approach is to apply cutting-edge genomic technologies to observe the flux of genetic variation -- the Earth'sbiocode -- across human and natural ecosystems. We link these genetic data to bio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data and integrate the resultinginformation in predictive models. These models aim to map the quality anddistribution of biodiversity and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t provides under various scenarios of futur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y. Mission Statement Ø To build a global network of premier research sites working to generate genomic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s that are well contextualized and compliant with global data standards. Ø To encourage a set of long-term, place-based, DNA-centric programs that quantify biotic interactions in an ecosystem and develop modelsof biodiversity to predict the quality and distribu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Ø To provide training, technical assistance, resources, andbest practice guides as a learning platform for sites and organizations wishingto carry out genomic observations, particularly new si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any of which have very high and/or vulnerable biodiversity) Contact: Neil Davies: ndavies@moorea.berkeley.edu Dawn Field: dfield@ceh.ac.uk Papers: Ø Sequencing data: A genomic network to monitor Earth. Nature 481,145 (12 January 2012) doi:10.1038/481145a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1/n7380/full/481145a.html). Ø A call for an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genomicobservatories (GOs) . Neil Davies, Chris Meyer, Jack AGilbert, Linda Amaral-Zettler, John Deck, Mesude Bicak, Philippe Rocca-Serra,Susanna Assunta-Sansone, Kathy Willis, Dawn Field. GigaScience 2012, 1 :5 (12 July 2012) doi:10.1186/2047-217X-1-5 Neil Davies et al. The founding charter of the Genomic Observatories Network. GigaScience 2014, 3 :2(7 March 2014) doi:10.1186/2047-217X-3-2. Meetings: Ø 4th Genomic Observatories meeting -will be held in associationwith GSC16 at Oxford University, March 30th -April 1st, 2014. Ø GOs Session: How does Genomic Biodiversity contributeto Ecological Resilience? at Biodiversity Resilience Symposium ,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2-3 October, 2013 Ø 3rd Genomic Observatories meeting ( GOs3 ) hosted at the Natural HistoryMuseum, London, UK. June 3-4, 2013 Ø 2nd Genomic Observatories meeting ( GOs2 ) hosted at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April 25-26, 2013 Ø GOs Session: Humans as Genomic Observatories andCitizen Science Genomics at GSC 15 at NIH, Bethesda, MD. April 24, 2013 Ø Capturing Genomes Workshop with Global Genome Initiative a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DC. April 18-19, 2013 Ø Genomic Observatories, Ocean Sampling Day, and Marine GEO at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ne Labs (NAML)winter meeting ,Washington DC, 7-9 March, 2013 Ø Genomic Observatories at GEO BON All Hands Meeting 3-6 December 2012, Asilomar ConferenceGrounds,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Ø Developing WAML as an Observatory Network: GenomicObservatories at Western Association of Marine Labs (WAML), SCCRWPCalifornia, 13-14 Oct, 2012 Ø GOs Session: Genomic Biodiversity ObservingSystems at Biodiversity Technologies Symposium ,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27-28 September, 2012 Ø 1st Genomic Observatories Network meeting ( GOs1 ) co-located with Genomic StandardsConsortium's 14th Workshop ( GSC14 ) Universityof Oxford, UK. September 17-19, 2012 Ø Moorea Genomic Observatory workshop at Gump Station, Moorea, FrenchPolynesia, June 1-5, 2012 Ø GOs Session at GSC 13 - 2012 at BGI, Shenzhen, China, March 4-7, 2012 Ø GOs Session at TDWG - 2011 NewOrleans, October 23, 2011 Ø GSC12Presentation of Minimum information about a Genomic Observatory ,Bremen, Germany, September 28-30, 2011 Ø iEVOBIO2011 special session on metagenomics,barcoding, and biodiversity - development of GOs concept (MIGO) at Norman,Oklahoma, June 22-23, 2011 Ø GSC11 discussion of place based research and first GSC-Biocode exchanges at GenomicBiodiversity Working Group (GBWG) session, Cambridge, UK, March,2011
2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生物学国际机构
benlion 2013-2-6 17:17
(续) 2 1 世纪系统生物学 5 个学派的观点或论文等资讯,以 1999 年 -2001 年为同时起始和平行发展,然后,在 2003 年形成交集构成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体系。 1999 年元月曾邦哲( Zeng BJ. )在德国建立生物系统网络( biosystem network )网站和生物技术和信息等资讯指南,于 10 月 Nature 和 12 月 Kybernetes 等发布, 10 月 L.Hood 和 12 月 H.Kitano 注册 Systems Biology 域名。 1999 年 S.Leibler 的鲁棒性( robustness )理论 、 G.Church 的芯片系统( systematic )技术、 M.Tomita 的 E-cell 模型、 T.Knight 的 DNA 计算机 工程等发表。 2000 年元月 Principia Cybernetica Web 链接曾邦哲网站的生物系统理论, L.Hood 成立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H.Kitano 举办国际会议, E.Kool 重新提出 XDNA 的合成生物学, Collins J. 等论文( genetic toggle switch )发表。 2001 年 9 月 O.Wolkenhauer 、 L.Hood 发表系统生物学论文, 10 月 H.Kitano 的 2000 年会议论文集出版, 12 月 AP.Arkin 发表合成细胞生物学论文等。 2003 年 5 月系统生物学转换到理论和实验、计算方法结合的生物系统研究,合成生物学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工程方法研究人工生物系统的概念, 7 月曾邦哲在第 19 届国际遗传学大会重述系统(图式)遗传学概念。 2003 年系统生物学学派: 1 )数学模型 - E.Voit 、 DB.Kell 和 O.Wolkenhauer 等; 2 )实验技术( omics ) - G.Church 、 R.Aebersold 和 L.Hood (与 T.Ideker )等; 3 )计算软件( in silico ) - D.Nobel 、 M.Tomita 和 H.Kitano 等; 4 )工程合成 - J.Nielsen 、 J.Collins 、 van Oudenaarden 、 AP.Arkin 和 T.Knight (与 Endy D 、 R.Weiss )等; 5 )网络(系统)理论 - S.Leibler 、 B.Palsson 和 A-L.Barab á si 等学派形成。 2003 年至 2008 年,国际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工程(或合成生物学)等研究机构建立和学术会议召开。 New England Complex Systems Institute http://www.necsi.edu/about/faculty.html The Center for Complex Networks Research http://www3.nd.edu/~networks/RGroup.htm Biological Networks http://www.barabasilab.com/pubs-bionets.php Biological Network Modeling Center http://bnmc.caltech.edu/ Warwick Systems Biology Centre http://www2.warwick.ac.uk/fac/sci/systemsbiology/ The van Oudenaarden Systems Biology Lab http://web.mit.edu/biophysics/ Systems Genetics Resource http://systems.genetics.ucla.edu/ Lab. of Neuroenergetics and Cellular Dynamics (LNDC) http://lndc.epfl.ch/ Main Page - partsregistry.org http://partsregistry.org/wiki/index.php/Main_Page The BioBricks Foundation http://biobricks.org/ EndyReprints - OpenWetWare http://openwetware.org/wiki/Endy:Reprints (续前 - 个人收藏夹,仍仅为部分机构,列出提供一个学科体系比较全面的概貌。)
个人分类: 2013|1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科学(复杂网络)领域的大牛和研究机构总结
bigdataage 2012-12-8 19:33
    网络科学(复杂网络)领域的大牛和研究机构总结 (第4次修改) 还原论作为一种范式已经寿终正寝,而复杂性作为一个领域也已疲惫不堪。基于数据的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快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科学:网络科学。 (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 The network takeover, Nature Physics, Volume:8, Pages:14–16, Year published: 2012; 《网络科学导论》,汪小帆、李翔、陈关荣,2012年 ) 1. Albert - László Barabási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 Center for Complex Network Research (CCNR) . The Center of Cancer Systems Biology (CCSB) at the 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 Harvard University. 此人不是一般的NB, 在这个领域属于Top3水平的。 http://www.barabasi.com/ 2. Santa Fe Institute , 专门研究各种复杂适应网络、 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所。 这个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 http://www.santafe.edu/ 3. Chen Guanrong ,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ttp://www.ee.cityu.edu.hk/~gchen/ 其个人网站上有很多学习网络科学的资源,还列出了每年出版的相关书籍。 4. Réka Albert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http://www.phys.psu.edu/~ralbert/ 和其导师 Barabási一起发现了复杂网络的无标度性质。 5. Jon Kleinberg , Cornell University http://www.cs.cornell.edu/home/kleinber/ 6. Mark Newman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anta Fe Institute http://www-personal.umich.edu/~mejn/ 7. Steven Strogatz , Cornell University http://www.mae.cornell.edu/people/profile.cfm?NetID=shs7 8. Duncan J. Watts , Microsoft Research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people/duncan/ 和其导师 Steven Strogatz一起发现了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特性。 9. Alessandro Vespignani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http://cnets.indiana.edu/people/alessandro-vespignani 10. Harry Eugene Stanle y , Boston University http://polymer.bu.edu/hes/ 11. James H. Fowle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的一个研究社会网络的教授。 http://jhfowler.ucsd.edu/ 12. Nicholas A. Christakis , Yale University http://www.nicholaschristakis.net/ 13. José Fernando Mendes , University of Aveiro http://sweet.ua.pt/jfmendes/ 14. Guido Caldarelli , IMT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Lucca http://www.guidocaldarelli.com/ 15. Shlomo Havlin , Bar-Ilan University http://havlin.biu.ac.il/ 16. Béla Bollobás , University of Memphis http://www.msci.memphis.edu/faculty/bollobas.html 17. Adilson E. Motter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http://dyn.phys.northwestern.edu/ 18. Dirk Brockman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http://rocs.northwestern.edu/    
10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定量生物学领域的大牛和研究机构总结
热度 1 bigdataage 2012-12-8 19:26
定量生物学领域的大牛和研究机构总结 (第5次修改) 新生物学时代 ( A New Bi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 主要表现为生命科学内部各个分支学科的交叉,以及生命科学和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数据科学、复杂系统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的交叉。 从定性走向定量! 定量生物学包括生物数学、生物物理、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计算神经科学、理论生态学、计算生态学、免疫信息学、信息生态学等BIO-X学科,在21世纪必定会得到大发展。 本人主要关注 bioinformatics, systems biology and synthetic biology: 1. Uri Alon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http://www.weizmann.ac.il/mcb/UriAlon/ 2. Trey Ideke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http://idekerlab.ucsd.edu/Pages/default.aspx 3. Leroy Hood , 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 (Seattle, WA, USA). https://www.systemsbiology.org/hood-group 4. Hiroaki Kitano , the Systems Biology Institute (SBI) http://www.sbi.jp/members.htm 5. Chao Tang(汤超)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 Peking University (PKU), Center for Quantitative Biology (CQB) Tsinghua University - Pek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Life Sciences (CLS) http://tang.ucsf.edu/ http://cqb.pku.edu.cn/tanglab/ http://www.cls.edu.cn/PrincipalInvestigator/pi/index1578.shtml 6. Michael B. Elowitz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http://www.elowitz.caltech.edu/ 7.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 Center for Complex Network Research (CCNR) the Center of Cancer Systems Biology (CCSB) at the 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 Harvard University. http://www.barabasi.com/ 8. Marc Kirschner , the Department of Systems Biology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ttp://kirschner.med.harvard.edu/ 9. James Collins ,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t Boston University,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http://www.bu.edu/abl/index.html 10. Bernhard Ø. Palsso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http://systemsbiology.ucsd.edu/Home 11. Alexander van Oudenaarden , MIT. http://web.mit.edu/biophysics/ 12. Ruedi Aebersold ,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 (ETH Zurich). http://www.imsb.ethz.ch/researchgroup/rudolfa 13. Ernst Hafen , ETH. http://www.imsb.ethz.ch/researchgroup/hafene 14. Markus Stoffel , ETH. http://www.imsb.ethz.ch/researchgroup/stmarku 15. Uwe Sauer , ETH. http://www.imsb.ethz.ch/researchgroup/sauer 16. Xiaole (Shirley) Liu (刘小乐), Harvard University http://liulab.dfci.harvard.edu/ 17. Martin Nowak , Harvard (哈佛大学数学系的,也是哈佛进化动力学中心的主任,一个搞理论的, 能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那么多文章,古今中外估计就他一个人能做到。 但我认为他的成果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言, 不如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http://www.ped.fas.harvard.edu/people/faculty/ 18. Eran Segal ,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http://genie.weizmann.ac.il/ 19. James J. Collins , Boston University http://www.bu.edu/abl/ 20. Peter Swain ,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http://swainlab.bio.ed.ac.uk/ 21. Stanislas Leibler , Rockefeller University http://lab.rockefeller.edu/leibler/ 被誉为天才级的人物, Micheal Elowitz,Uri Alon,Peter Swain 这三个牛人都是他的学生。 22. Aviv Regev , 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 http://www.broadinstitute.org/history-leadership/leadership/scientific-leadership/core-members/aviv-regev 犹太 美女科学家。 23. Bing Ren(任兵) , UCSD http://bioinformatics-renlab.ucsd.edu/rentrac/ 24. Eduardo D. Sontag , Rutgers University http://www.math.rutgers.edu/~sontag/ 25. Michael Q. Zhang(张奇伟)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Tsinghua University http://bioinfo.au.tsinghua.edu.cn/member/mzhang/ http://cb.utdallas.edu/zhanglab/index.htm 26. Badal Joshi ,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School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of Minnesot http://math.umn.edu/~joshi/ 27. Carsten Wiuf ,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http://www.math.ku.dk/~pbx512/ 28. Arjan van der Schaft ,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http://www.math.rug.nl/~arjan/ 29. Peter J. Park ,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ttp://compbio.med.harvard.edu/index.html 30. Department of Systems Biology ,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ttps://sysbio.med.harvard.edu/ 31. Computational and Systems Biology at MIT http://csbi.mit.edu/ 32. Computational Biology Group , Stanford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http://compbio.stanford.edu/index.html 33. Lior Pachter , Departments of Mathematic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ttp://math.berkeley.edu/~lpachter/ 34. Manolis Kellis (Kamvysselis), MIT http://web.mit.edu/manoli/ 35. Laboratory for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 , led by Lior Pachter at UC Berkeley http://bio.math.berkeley.edu/ 36. 北京大学 定量生物学中心 http://cqb.pku.edu.cn/ 37. 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 , 清华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http://bioinfo.au.tsinghua.edu.cn/CSSB/web/ 38. Steven Salzberg's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 , at the Institute of Genetic Medicine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http://ccb.jhu.edu/ 39. Barbara Wold's lab at Caltech http://woldlab.caltech.edu/ 40. Michael N. Hall , University of Basel http://www.biozentrum.unibas.ch/research/groups-platforms/overview/unit/hall/ 41. Peng Yin ,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ttp://molecular-systems.net 42. Liaofu Luo( 罗辽复 ),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我国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 43. Joseph DiStefano III , UCLA http://www.cs.ucla.edu/people/faculty/joseph-distefano-iii
18714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的创新力量
benlion 2012-6-16 23:04
中国的创新力量
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新的研究开发机构和产业化技术研究开发平台,这将是一个新的可以从头开始新的管理文化和体制的区域 – 中国的创新力量所在。 直接在创业园区建立面向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开发新的研究机构,全部引进新的人才,建立应用和工程技术开发研究实验室。引进 PI 可以是 3 到 5 年的签约和研究经费,开发成功的新产品可以获得融资成立企业转入中试和投产,即使不能到达产业化,也完成了研究任务和产生论文和专利,至少是项目的一个研究报告。从而可以使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能够以高投入产出的效率孵化。
个人分类: 2012|1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授和研究员的各自优势
热度 13 jiangjiping 2012-4-24 07:08
教授和研究员的各自优势 蒋继平 2012 年 4 月 23 日 在我以往的一些博文评论中, 一些网友要我谈谈如何选择职业生涯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 我觉得很难一一地答复, 而且各人的情况不一样, 再说,大学和研究机构各有优缺点, 所以,很难给予有效的指导。 因而,我今天借此博文来简单地谈谈教授和研究员的各自优势, 以供有兴趣的人在选择职业时参考。 不过,我得声明在先, 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 不一定适合各个领域。 在我看来, 在大学当教授相比于在研究机构当研究员有如下优势: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 当教授的一定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给学生上课, 不管是硕导, 博导, 还是一般的教授, 都要担负一定的授课历程。他们必定会有很多学生。 这些学生以后学成走向社会, 为社会做出贡献,做老师的也跟着沾光。 这就是所谓的桃李满天下。 在一般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就没有这个优势。 环境优美, 工作稳定。 众所周知 , 大学的校园一般比较整齐划一, 环境幽静。 大学里的人的素质一般来说也比较高一些。 大学的教授, 即使在西方的体制下,一旦通过五年的试用期而获得终生的聘任, 就可以有一个相当稳定的工作。 在一般研究机构, 尤其是西方的私人研究机构任职的研究员, 不管工龄多长,都必须接受每年一度的业绩评估, 随时面临被解聘的压力。 独立自由, 福利较好。 当教授的可以独立地发表论文, 申请专利, 而且是越多越好。教授们的假期有暑假和寒假, 加起来有很多天数。在退休后,教授们有一定的退休金。 在一般研究机构, 研究员们的假期是很有限的, 尤其是工龄短的新手, 每年只有 10 个工作日的规定假期, 随着工龄增加到 5 年以上, 会提高到每年 3 个星期, 到工龄超过 10 年以上, 才能增加到 4 个星期。 一般来说, 研究员是不鼓励发表论文的, 申请到的专利也属于研究机构和所在的公司。 一旦研究员离开公司, 他 / 他在另一个公司就不能使用这个专利技术或者产品。至于退休金, 这主要要看研究机构的规模和公司的退休政策。 有的公司有比较好的退休计划,而有的公司在这方面很糟糕, 几乎什麽也没有。换言之, 有的研究机构的退休福利要比大学好一些, 而更多的要比大学差得多。在这点上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在研究机构当研究员比在大学当教授也有一些优势。我这里讲的主要指正职研究员, 具有博士学位,独当一面的科目负责人。 对于一般的雇员, 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 经费充足, 才能首要 。 在公司研究机构工作的研究员, 在承担重要课题时, 都会得到公司科研经费上的大力支持, 根本用不着花时间和精力去申请经费。 这样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把它们用在科研上。 只要有才能, 能做出成绩,公司一定会提供经费和其他良好的环境条件的。而且,越是肯吃苦, 越是努力的人,越是受到公司的重用, 不管你需要多少经费, 只要合情合理,公司都会提供的。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做进一步的说明。 我任职的公司在美国一些地方设有不同的试验站, 每年的不同生长季节都要有人到实地考察。 我作为一个主要研究员, 经常积极主动地承当这个责任。 因而,我经常要出差。 大家知道, 出差要花很多钱, 飞机票, 租车, 旅馆等等。 我一般都会在当地的飞机场租车亲自开往试验站。公司都是很慷慨地为我安排好这些开销, 从来没有任何例外。 在这一点上, 大学的教授可能比不上。 利责挂钩, 奖罚分明 。 在公司工作的研究员, 责任越大,地位越高, 承担的科研项目越多,得到的回报也越多。 这些回报主要体现在提薪晋级, 年终红利, 公司股份的参与等方面。 当然, 只有工作表现出色, 作出实际贡献的人才能得到优惠的待遇。研究员在年终时要是表现出色, 公司的经营也不错,一般会得到年终红利的。 这个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最近几年来我每年的红利至少可以买一辆丰田新汽车。 在这点上, 大学的教授可能没有如此明显的待遇。 产品共享, 小恩小惠。 在公司的研究员们, 一般可以分享一些公司的研究产品, 尤其是研究过程中的副产品。 比如说, 我们公司在开发西红柿新产品的过程中, 有大量的试验品在做完数据采集后就当成废品扔掉。 我们也可以拿回家做食品。 我每年不但自己家里的所有西红柿都是从这些实验品中拿回家的, 还要给一些朋友。那些朋友们很喜欢这些新品种。 他们为了感谢我的免费西红柿,就会把他们做得最好吃的东西送给我家作为回报。 还有,像微软( Microsoft )公司的员工可以分享公司的一些股票, 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成为百万富翁。 我的一位朋友,以前在一个烟草公司任职研究员, 他就可以从公司的研究产品中获得很多的免费香烟。 当然,这些都不可以拿去出售。这些福利在大学当教授的可能享受不到。 简言之, 以上说的是主要的优势。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做决定。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14357 次阅读|33 个评论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热度 1 fqng1008 2011-4-30 09:23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这两天,读李振吉等根据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研究成果编著的《中医标准体系构建研究》,得知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国家标准化战略部署的要求,是适应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加快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并取得国际认可的中医标准规范体系,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中医学术发展、规范行业管理、提高现代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所谓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标准化、规范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度的标志。中医药标准起草和制定的过程是对中医药学术进行整理、研究和提升的过程,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标准化战略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战略之一。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起步较晚,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朱文锋教授、王永炎院士等牵头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成为国家标准(GB/16751.1-1997),于1997年由当时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并获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在规划方面,2006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提出了中医药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2007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十一五”规划》颁布,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中成药部颁标准4000个品种、1000种中药材和500种中药饮片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于2004年发布了中医药标准制定程序,就中医药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批准与发布等进行了规范。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按《国家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部署,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已成立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药材种子(种苗)分技术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民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药信息分技术委员会正在筹建之中。   在具体标准研究方面,以《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为指导,围绕中医药名词术语等基础标准、中医常见病症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技术标准、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和人员资格等管理标准进行了大量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发布了中医药国家标准27项,包括《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腧穴名称与定位》、《腧穴定位图》、《耳穴名称与定位》以及灸法、三棱针、拔罐等技术操作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行业学会发布了中医药行业标准和行业学术组织标准200余项,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系列9项,《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系列标准132项、《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系列标准18项、《肿瘤中医诊疗指南》系列标准21项、《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系列标准15项、《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项、《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项。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有关中医院建设、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级、中医药教育管理等多项管理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缺乏话语权。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经穴部位》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在近年来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传统医学部分的研究起草工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以后,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中医药国际行业标准。2007年,由我国与韩、日等国家合作编写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由WHO颁布;2008年,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牵头,经68个国家(地区)200余位专家4年多努力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制定完成;2009年,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的、近1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制定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发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国标委、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大力支持下,在2009年9月召开的ISO/TMB大会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同意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设在中国。这是在世界上最有权威的标准化组织中首次成立与传统医药有关的技术委员会,对我国掌握中医药以及传统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由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基础薄,中医药学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使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已制定的中医药标准适应性不强、系统性不够,对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对外交流等没有起到足够的规范和促进作用。如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类标准很少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采用。有的中医病证基础类标准,在中医的教科书及其他标准中都没有被采用,同一内容甚至有几种不同的表述。其次是已制定的标准大多是国内标准,国际标准非常少,与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的身份极为不符,在许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方面,我国的主导地位屡屡受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挑战,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第三是已制定的标准中中医方面较多而中药方面较少,相关标准的缺失已经影响到了中药材的出口,有的国家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对我国造成较大威胁。第四是全行业对中医药标准化的认识有待提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还未完全走上正轨,科研人才缺少,科技投入不足,在中医药科研、医疗、教学、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中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中医药标准化的作用和价值。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对繁荣中医药学术,规范中医药管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1. 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目前从事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专门机构虽然很少,但参与研究者不少,从前期的工作来看,存在着分工不太明确,选题有所交叉,标准代表性不够、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整个行业高度,着眼于国内国际,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整合资源,加强协调,明确分工,充分调动全行业和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中医药标准的研究。同时,要很好地利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成立且秘书处设在我国的有利条件,加强与国际标准化机构、组织的联系和沟通,开展国际交流和协作,将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当前的工作重心,应该在对前期所制定的各级各类标准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找准突破口,就中医药发展中具重大影响的问题进行攻关,制定标准,实现以标准化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目的。一般认为,中医病名、名词术语、证候、诊疗技术、中药质控等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应作为标准研究的重点,认真组织攻关突破,将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 加大投入,规范发展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起步晚、基础薄、专门研究机构少、专业人员缺,更需要加大投入。要形成相对稳定的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基地、专门机构、人才培养基地、标准制修订和发布推广基地,使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能步入正轨,稳步发展。要加大标准化的宣传力度,研究标准执行推广的措施和办法,建立标准运行的监督机制。要改变目前存在的“重制定轻实施”、“重制定轻修订”的状况,标准的实施是整个标准化活动中最主要的一环;为了保持标准的先进性,国际上一般是每5年修订一次,而我们有的标准制定十余年都没有修订。   “得标准者得天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所所长崔蒙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只有实现了中医标准化,才能有效地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只有实现了中医标准化,中医现代化才能真正获得发展。 崔蒙认为,中医标准化战略要有3种思路,一是在遵循中 医学 自身规律,尊重标准化学规则,兼顾现代医学及其相关领域,形成配套标准体系的兼容战略;二是在突出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特色的基础上,抽取共性规律,形成保持中医特色的标准体系的本体战略;三是制定具有超前思想,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适应不断变化与发展中的中医实践需求的超前战略。 崔蒙指出,目前有大量的标准化课题需要研究。首先是中医基础标准,其研究的重点为中医信息标准只有在统一术语、统一概念的基础上,信息才能交流、共享才能实现,中医标准化工作才能展开,中医现代化工程才能推进;第二是中医管理标准;第三是中医技术标准,其中重点是中医临床技术标准和中医科研技术标准。尽管目前已经出台了大量的中医临床标准,但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混乱,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完善的标准体系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标准执行不力,更为重要的则可能是这些标准的制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这些标准是在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下分散制定的,没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崔蒙提出了中医标准化的两个战略目标。总体目标是在15年内初步形成能够适应中医学发展需要、符合中医学自身规律、并与现代医学及其相关领域配套的中医现代标准体系。阶段目标是在第一个五年内,重点进行基础标准的研制,同时开展管理标准指南的研制,解决术语标准和信息共享问题;在第二个五年内进行管理标准的研制,同时开展技术标准指南的研制,还要制定出临床、教育与科研领域的管理标准,并提出临床与科研技术标准指导性意见;在第三个五年内,重点进行技术标准的研制,在临床与科研技术指南的基础上,完善临床与科研技术标准体系。 附:拟筹建的 中医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 1. 全国 中医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 挂靠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联系人:高 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邮编:100029 联系电话:64212828 电子信箱: tcms666@126.com 2. 全国 中医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中医药信息分技术委员会 挂靠单位: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 联系人:朱佳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联系电话:64006157,64014411-3068 电子信箱:puszzzx@sohu.com, 3. 全国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挂靠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联系人:孔令青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联系电话:64025672 电子信箱:caim@caim.org.cn 4. 全国民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挂靠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联系人:刘成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联系电话:84044362 电子信箱:cmam@cmam.org.cn 5. 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挂靠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联系人:武晓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联系电话:64014411-2764 电子信箱:xdwu@acutimes.com 6. 全国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挂靠单位:中国中药协会 联系人:王桂华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联系电话:64060498 电子信箱:zgzyxh@catcm.org.cn 7. 全国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药材种子(种苗)分技术委员会 挂靠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联系人:陈 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联系电话:64014411-2955 电子信箱: cm315keke@163. com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5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