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暖冬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暖冬

相关日志

暖冬叶落迟,大雪雪无痕
zhengyongjun 2019-12-7 20:02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2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无雪蜡梅痩
热度 3 zhengyongjun 2019-1-24 13:19
寒冬腊月,本该滴水成冰。然而暖冬天气,温度节节攀升,无雨少雪,气温异常。流感爆发,好几个同事中招,纷纷请假休息。早晨去青岛山公园散步, 看见路边的一株蜡梅,正在盛开。“枝横碧玉天然痩,蕊破黄金分外香。”不是什么“雪花不敢迷真色”,一冬无雨雪滋润,蜡梅花开起来,也显得灰头土脸,一副打蔫消瘦的模样,甚是可怜。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255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厄尔尼诺状态已出现!
杨学祥 2019-1-21 13:44
厄尔尼诺状态已出现!2019年“难熬”或再升温,可能出现干旱? 2019-01-16 20:04 来源: 环球科学猫 全球变暖 原标题:厄尔尼诺状态已出现!2019年“难熬”或再升温,可能出现干旱? 最近大家是不是都感觉“很冷”,确实没错,我国南方大部分是雨雪天气,北方降雪可以说非常的稀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权威的说法出来了,这是与我们常说的“厄尔尼诺”存在联系的,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经明确说出,我们的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处于厄尔尼诺状态,也就是厄尔尼诺状态已经出现了,对我国南方雨雪天气、北方暖冬现象产生影响,也就说可能(或)是它在“捣蛋”。 厄尔尼诺的酝酿可以说已经发布很久了,在2018年10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开始增暖,虽然这个状态在11月份出现了短暂回落状态,但是依然没有解除厄尔尼诺的发展,按照预报员谭晶介绍,我们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一次较弱的厄尔尼诺事件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当然我们在全球看到最近的一次厄尔尼诺更新预报是日本气象厅发布的。 根据气象科学报告显示,位于海洋区域的厄尔尼诺现象似乎仍在继续进行之中,并且这种情况有80%的概率,在2019年的春季出现,这不我们说了半天的“冷”,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并没有解除,这说明的问题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依然是我们2019年气候的改变的一个关键,世界气象组织也预报过,由于厄尔尼诺状态的发展,我们2019年的气温可能(或)会再次提升,所以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吧,可能有点难熬。并且据彭博社预测,到2019年底几乎全球都将面临粮食短缺。厄尔尼诺现象将引发洪水、森林大火、全球饥荒和国际冲突,使难民人数增加。最近我们看到全球有个地方的高温,可能你还不相信,就是澳大利亚出现了49.3度高温。 既然说厄尔尼诺状态已经出现,对我国的影响确实也出现,而在这个厄尔尼诺发展区域,根据气象预报解释,我国的冬季气候影响明显,首先就是西北太平洋上会形成菲律宾“反气旋”,然后这种模拟有利于将海洋的水汽向我国南方输送,导致南方冬季易出现偏湿、降水偏多的气候特点。确实根据欧美气象数据显示,位于西北太平洋又有一个新的台风胚胎“01W”在逐步发展之中。 第二个情况就是,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其实最近在北方的朋友是深有体会的,就算是一波接一波的冷空气来临,多数地区的温度比同年同期的平均温度是偏高的,所以今年冬季和常年情况差异很大,冬季风偏弱,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那么南方低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科学报告也说明了是因为在2018年年9月份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均值为4.71百万平方公里,为有卫星记录(1978年10月)以来第六低值,这个也是影响的因素。 当然厄尔尼诺与我们常说的全球变暖也存在联系,这一切自然现象都是相互“依赖”的,我国气象中心也预报过在厄尔尼诺的发展年份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极端气候的形成,所以厄尔尼诺的发展是自然现象中的一个“痛点”,全球变暖也是同样如此。温室气体不断排放,气温不断升高,可能导致未来中国面临更严重的干旱灾害,这也说明了自然灾难的强度是真的很大,当然这个干旱说明不是针对我国一个地区,全球多数地区都一样。谢谢大家阅读! http://www.sohu.com/a/289451216_100158206
个人分类: 备忘录|1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江南大寒节气素描
陈龙珠 2019-1-20 14:28
大寒雪未飘, 冬日任逍遥。 篱内梅蜂黄, 河边柳萧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争论:是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寒潮抑制厄尔尼诺?
杨学祥 2019-1-4 10:14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寒潮降温来袭 最新寒潮防御指南 2018年12月27日 HuangJiang 来源:蚕豆网 中央气象台12月27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12月27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其中27日至31日,西北地区东部、青藏高原中东部、黄淮南部及以南大部地区将先后降温6~10℃,其中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华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超过14℃。 受频繁活动的强冷空气影响,26日至30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先后降温6~8℃,其中内蒙古中西部、黄淮中部、陕西南部、重庆中东部、贵州东部、江南西部、华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0~12℃,局地超过14℃。最低温度0℃线从黄淮逐步南移,30日至31日将移至南岭一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先后有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7~9级大风。 防御指南: 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 2、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户外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5、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 http://it.chinairn.com/news/20181227/144734723.html 1月3日厄尔尼诺指数跌出标准线: 2019 年 1 月 4 日早报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我们在 2016 年 11 月 17 日开始的拉尼娜指数通报的检验结果表明,日食发生在赤道或低纬地区、地球季节性自转变化、南极半岛海冰变化、潮汐组合双周循环、寒潮强弱变化、地震火山活动和飓风台风,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理论预测基本符合实测数据,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和依据,请相关部门检验和利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6069.html 潮汐组合影响海温变化的理论计算得到实践证实。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具有 13.6 天周期,即双周循环,这在图 1-2 中都有明显的表现。除此之外,两周之内厄尔尼诺指数往往出现两个峰值和两个谷值,即次一级的 7 天周期。这一周期在气温变化中也有明显的表现(见图)。 潮汐不仅有 13.6 天周期,而且存在 7.1 天和 9.1 天周期。 1921 年杜德生对月亮和太阳引潮力位进行了严格的调和级数展开,在展开中约有 90 项长周期成分。其中振幅超过这 90 项长周期振幅之和的 0.5% 的共有 20 个,在这 20 个中就有 9 天项和 7 天项(见图 1 ) 。 图1 2019 年 1 月3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426 ,比2 018 年 1 月2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452减速 0.026 ,减速变快, 进入下降区间。 12月下旬寒潮对厄尔尼诺的影响不可忽视。 图2 2019 年 1 月3 日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367 ,比2 018 年 1 月3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426减速 0.059 ,减速变快, 进入下降区间。 12月下旬寒潮对厄尔尼诺的影响不可忽视。 2018 年 8 月31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150进入峰值。 2018 年 9 月1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116进入谷值。 2018 年 9 月2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180进入峰值。 2018 年 9 月4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091进入谷值。 2018 年 9 月6 日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196进入峰值。 2018 年 9 月7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179进入谷值。 2018 年 9 月12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268进入峰值。 2018 年 9 月15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040进入谷值。 2018 年 9 月17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066进入谷值。 018 年 9 月19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007进入峰值。 2018 年 9 月20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068进入谷值。 2018 年 9 月23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113进入峰值。 2018 年 9 月28 日06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679进入峰值。 2018 年 10 月1 日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404进入谷值。 2018 年 10 月7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807进入峰值。 2018 年 10 月8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767进入谷值。 2018 年 10 月10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823进入峰值。 2018 年 10 月11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760进入谷值。 2018 年 10 月13 日06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826进入峰值。 2018 年 10 月18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512进入谷值。 2018 年 10 月19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529进入峰值。 2018 年 10 月21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425进入谷值。 2 10 月23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533 进入峰值。 2018 年 10 月24 日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494进入谷值。 2018 年 10 月27 日06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647进入峰值。 2018 年 10 月30 日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464进入谷值。 2018 年 11 月5 日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1.492进入峰值。 2018 年 11 月13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398进入谷值。 2018 年 11 月15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594进入峰值。 2018 年 11 月17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469进入谷值。 2018 年 11 月23日06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627进入峰值。 2018 年 11 月24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579进入谷值。 2018 年 11 月26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680进入峰值。 2018 年 11 月26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632进入谷值。 2018 年 11 月28日06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865进入峰值。 2018 年 12 月17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571进入峰值。 2 018 年 12 月19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476为谷值。 2 018 年 12 月21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513进入峰值。 2018 年 12 月24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685接近峰值。 2 018 年 12 月27 日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511为谷值。 2 018 年 12 月29 日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912进入峰值。 https://www.tropicaltidbits.com/analysis/ocean/nino34.png 9月27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增大停止,厄尔尼诺指数迅速上升。受9月25-26日潮汐组合影响,厄尔尼诺指数将达到近期最高峰值,并转而下降。 我们在9月末指出, 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时期过去了,关注厄尔尼诺的快速发展。 伴随2018年12月强潮汐时期的到来,地震和厄尔尼诺都将快速发展,进入活跃期。 2018 年 12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1177 次阅读 2018-8-20 18:35 2018 年 12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3-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12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不明显。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 A : 12 月 2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45 度, 11 月 30 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B : 12 月 9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1.53741 度, 12 月 7 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暖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C : 12 月 17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06 度, 12 月 15 日为日月小潮, 12 月 12 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D : 12 月 23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1.55059 度, 12 月 24 日为月亮近地潮, 12 月 23 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 E : 12 月 30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79 度, 12 月 29 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2019 年 1-3 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02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5209.html 寒潮来袭 数据告诉你威力有多大 2018-12-08 10:44:00  来源 : 科技日报 作者 : 付丽丽   “真是太冷了。”一早出门,小张被北京突如其来的降温冻得直哆嗦。其实,不只是北京, 12 月 4 日 ,中央气象台发布下半年来首个寒潮预警,多地开启“速冻模式”。那么今冬第一场寒潮是来得早了吗?气温到底会降多少?哪些地方将出现初雪?   今冬首个寒潮预警发布,为近 10 年最晚   一位专家介绍,其统计了近 10 年中央气象台发布秋冬季第一场寒潮预警的时间,结果显示,首次寒潮预警发布时间有 6 年分布在 11 月, 3 年在 10 月下旬,今冬第一场寒潮是 2010 年以后来得最晚的一年。   针对近期网上流传的 2018 年秋裤地图,专家表示,那是根据 2018 年 11 月 30 日前 淘宝秋裤成交订单制作的,与 2017 年同一时间做对比, 2018 年秋裤分界线向北迁移了近 10 个纬度,以此推断 2018 年有可能是一个温暖的冬天。其实这并没有科学依据,主要跟今年第一次寒潮来得晚有关, 2017 年第一次寒潮出现在“双十一”之前( 11 月 8 日 ),而今年则等到 12 月 4 日 。   寒潮有多猛?大部地区将创下半年气温新低   这次寒潮影响范围波及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多地气温将出现今冬以来的最低值。届时,最低气温 0 ℃ 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北京最低气温将降至 -10 ℃ ,广州降至 7 ℃ 左右。未来几天,将有 30 个城市最高气温创今年下半年新低。以北京为例,根据预报,今年 12 月上旬,北京将有连续 4 天最低气温在 -8 ℃ 以下,连续时间将刷新最近 10 年纪录。此外,预报贵阳最低气温将低至 -2 ℃ 、武汉 -4 ℃ 、郑州 -7 ℃ 等, 这么低的低温在 2000 年后的同期也并不多见,这次寒潮的威力可见一斑。   相对而言,这次寒潮对南方影响要比北方大一些,北方大多处于干冷状态,而南方不只气温下降,还伴有连阴雨,湿度大加上气温骤降,体感会更冷。   6 省会级城市已迎初雪,初雪还会光临哪儿   大风降温是此次寒潮的重头戏,但这次寒潮还给人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初雪。 12 月 5 日 ,受这次寒潮影响,郑州、太原、西安、石家庄、济南、天津 6 个省会级城市已经出现了今冬初雪,均比常年初雪时间偏晚。   根据预报,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将在大雪节气迎来今冬的第一场雪,届时,武汉、合肥、杭州、长沙等市都可能见到雪花飞舞。如果出现初雪,这些城市的今年初雪时间都比常年初雪时间有所提前。而北京依然只能在寒冷干燥的北风中冷眼旁观。   与此同时,专家解释,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可称为寒潮,所谓寒潮,即为冷空气的“升级版”。当大规模的强冷空气集结南下,并对较大范围的地区造成影响,导致剧烈的降温天气时才称之为寒潮,它是有严格标准的。《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日最低气温 24 小时内下降 8 ℃ 及以上,或 48 小时内下降 10 ℃ 及以上,或 72 小时内下降 12 ℃ 及以上,并且日最低气温下降到 4 ℃ 或以下时,可认为寒潮发生。(通讯员 王美丽 记者 付丽丽) http://news.dzwww.com/guoneixinwen/201812/t20181208_18157022.htm 中国气象局: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2018-11-07 来源: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 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天气网讯 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赤道附近可能会形成一次厄尔尼诺现象,这预示着今年冬天我国大概率是一个暖冬。   6 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首席艾婉秀表示,预计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据统计,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我国冬季偏暖的概率较高。   艾婉秀表示,据监测,厄尔尼诺监测关键区 9 月份海温指数为 0.38 ℃ 。进入 10 月份,海温波动上升非常明显,侯(每 5 天)测指数都超过 0.5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出现大范围偏暖,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据气象行业标准《厄尔尼诺 / 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当监测区海温 3 个月滑动平均值大于等于 0.5 ℃ ,则被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各种统计及模式预测,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部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至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发展到什么强度,艾婉秀表示, 10 月海温指数刚达到 0.5 ℃ 标准,后续发展情况还需及时关注预测。   艾婉秀表示,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冬季主要还受西风带环流的影响。从历史统计来看,大多数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冬季整体气温比常年冬季偏高的概率较高。   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及省级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气温可能偏高,意味着出现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也不排除阶段性强降温事件的发生,需关注临近天气预报。   同时,艾婉秀在发布会上表示: “ 冬季偏暖意味着冷空气可能偏弱,静稳天气可能要比常年多一些,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要比常年差一些。 ” https://www.tianqi.com/news/23292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023.html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已有 775 次阅读 2018-10-8 20:57 | 个人分类 : 备忘录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冷冬 , 月亮赤纬角 , 潮汐南北震荡 , 地震海啸 , 飓风台风 | 文章来源 : 转载 推荐到群组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2018-10-08 18:42:04  来源 : 中国吉林网 作者 :   近日,有没有发现身边感冒生病的人变得很多 ? 出门后有没有发现天气越来越冷 ? 就连供暖期都提前了,伙伴们,重视起来吧 ! 冬天提前了,这个冬天真的很冷 !    就此问题,我们采访到全球气候专家杨学祥,他表示今年冬天会比 2015 年、 2016 年和 2017 年都早,并且从今年开始一直到 2025 年,每年气温都呈现递减趋势, 2025 的冬天最冷 !   为什么呢 ? 说好的全球气温变暖问题呢 ? 大家不要着急,仔细想想,有没有发现 2018 年全球自然灾害特别多 ? 台风、地震、飓风、海啸接踵而来,这是几十年来都未曾出现过的气候异常现象 !   杨教授表示,原因之一是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形成超级灾害链,这些自然灾害将深海冷水翻到地球表面,带来降温,从而影响全球温度的变化。很多人会说这岂不是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问题相矛盾吗 ? 不会的,因为温室效应并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这种超级灾害链带来的降温被称为“深海及其边缘强震降温效应”,与温室效应同为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因此,今年是一个“寒冷年”。   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今年自然灾害特别多 ? 这也是第二个原因所在, 杨教授称 2018 年为“灾害年”,他与几位相关气象专家在 2 月份总结出一套关于 2018 年灾害的预测顺口溜 : “七级地震谁安排,三月走了,六月来 ! 五月过度多留意,八月九月防大灾”。这则顺口溜成功预测了 10 月以前全球的气象灾害,为什么这么准 ! 杨教授介绍道 : 根据月亮赤纬角,月亮赤纬角一直保持在 18 度 6 分和 28 度 6 分之间,通俗地讲,就是月亮赤纬角越大,全球气温越低。 2014 年— 2017 年角度小温度高, 2018 年是温度高往温度低过渡的一年,因此灾害多, 2025 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这一年将全球温度最低 !   10 月 6 日 ,中国气象台发布预计 10 月 7 日 ,长春会入冬,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记者又联系到吉林省气象台台长刘海峰,他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入冬标准不一,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而定,吉林省今年会在 10 月末 11 月初之间的某一天入冬。   小伙伴们,冬天马上来临了,秋衣秋裤准备好了吗 ? 赶紧把羽绒服也翻出来吧 ! 注意保暖哦,拒绝感冒,从刘盈说天气开始 ~   中国吉林网 吉刻 APP 记者刘盈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10/t20181008_17920840.htm http://news.cnjiwang.com/jwyc/201810/2740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9673.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气候变暖? 为什么寒潮频发?
杨学祥 2019-1-3 16:57
为什么气候变暖? 为什么寒潮频发?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气候变暖,寒潮反而变多了吗? 2019 年 01 月 02 日 14:47 来源:经济日报 - 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 - 中国经济网北京 1 月 2 日 讯(记者郭静原)新年伊始气温回升,不少小伙伴才刚刚从刺骨的寒冷里缓过神来。入冬以来,仅 2018 年 12 月中央气象台就两次发布寒潮预警,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温显著,南方多地大雪纷飞,气温频刷入冬新低,甚至突破历史极值 …… 因此有人质疑,不是全球变暖了吗,怎么还这么多寒潮?是寒潮变多了吗?   如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2017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 1981 年至 2010 年的平均值还要偏高 0.46 ℃ ,高出工业化前水平约 1.1 ℃ ,成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报称 2018 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将创下有记录以来第四高位,公报还称有记录以来 20 个最热年份都出现在过去 22 年,其中最近 4 年占据了排行榜前 4 位。   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正研级高工王遵娅告诉记者,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在近几十年也表现出明显的增暖趋势,根据 2018 年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 1901 年至 2017 年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上升了 1.21 ℃ ,且监测表明近 20 年是 20 世纪以来最暖的时期。中国各区域的年平均气温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北方增暖幅度大于南方,冬季增暖幅度大于其他季节。   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那么寒潮也最常出现在冬季吗?依据中国气象局《冷空气过程监测业务规定》(试行),对历史上强冷空气和寒潮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强冷空气过程在冬季( 12 月至次年 2 月)发生最为频繁,平均每年发生 4.2 次,其次为秋季;而寒潮过程则出现在秋季( 9 月至 11 月)的频率最高,年均发生 1.87 次,冬季次之,其中 11 月出现寒潮频率最高,平均每年出现 0.9 次。   加之气候变暖背景下,寒潮是变多还是变少了?据 1961 年至 2015 年中国年区域性寒潮及强冷空气过程频次变化统计,年寒潮过程频次呈明显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 0.4 次 /10 年。同时,年强冷空气频次也呈微弱减少趋势。王遵娅说,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气候变暖的影响。   明明数据都显示寒潮减少了,可为何冬天还是那么冷?近年来全球也频发多个极端冷事件案例,如: 2008 年我国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就与频繁而强烈的冷空气活动有关; 2009 年初,低温、暴风雪席卷北美和欧洲大部,多地出现严寒天气; 2012 年 1 月,欧洲多国出现严寒暴雪,仅波兰就冻死 30 余人; 2015 年 11 月 21 日 至 27 日,中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河北保定、山东济南等 113 站的最低气温跌破 1961 年以来 11 月最低气温记录等 ……   这些极端冷事件的发生似乎跟寒潮变少引起些许冲突。对此,王遵娅解释称,寒潮的减少并不表示它就不发生了,只要寒潮到来,就会带来剧烈降温,并伴随出现低温、大风、雨雪等天气,严重时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和损害。   值得关注的是,寒潮强度和频次的变化会受到全球气候背景,以及不同时空尺度环流和外强迫因子的影响。有专家认为,全球变暖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增暖不均匀,北极地区的增暖幅度较中纬度和低纬地区都要大,这使得低纬和高纬之间的温度梯度变小,并进一步使得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环流经向度增大,从而让冷空气更容易向中纬度区域爆发。   也有学者表示,全球变暖使得北极海冰加速融化,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这样,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南下进发,导致气温骤降。    遇有持续低温冷冻天气时,大家对于全球变暖的质疑总是此起彼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全球变暖是一种平均趋势,如果仅从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看,今后全球变暖的速度将会加剧是可能的,但还存在不确定因素,除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努力状况外,尚难确定海洋等产生的升温或降温作用到底有多大,即自然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减弱或抵消人类活动因素。   其实,全球变暖与寒潮频次和强度变化的关系很复杂。目前科学界已经认识到对未来 20 至 30 年这种相对短尺度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性,但要明确回答全球气候近期变化的详细和可信的演变轨迹,仍需在数年之后。 (责任编辑:张雪)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901/02/t20190102_311624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5115.html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已有 775 次阅读 2018-10-8 20:57 | 个人分类 : 备忘录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冷冬 , 月亮赤纬角 , 潮汐南北震荡 , 地震海啸 , 飓风台风 | 文章来源 : 转载 推荐到群组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2018-10-08 18:42:04  来源 : 中国吉林网 作者 :   近日,有没有发现身边感冒生病的人变得很多 ? 出门后有没有发现天气越来越冷 ? 就连供暖期都提前了,伙伴们,重视起来吧 ! 冬天提前了,这个冬天真的很冷 !   就此问题,我们采访到全球气候专家杨学祥,他表示今年冬天会比 2015 年、 2016 年和 2017 年都早,并且从今年开始一直到 2025 年,每年气温都呈现递减趋势, 2025 的冬天最冷 !   为什么呢 ? 说好的全球气温变暖问题呢 ? 大家不要着急,仔细想想,有没有发现 2018 年全球自然灾害特别多 ? 台风、地震、飓风、海啸接踵而来,这是几十年来都未曾出现过的气候异常现象 !   杨教授表示,原因之一是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形成超级灾害链,这些自然灾害将深海冷水翻到地球表面,带来降温,从而影响全球温度的变化。很多人会说这岂不是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问题相矛盾吗 ? 不会的,因为温室效应并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这种超级灾害链带来的降温被称为“深海及其边缘强震降温效应”,与温室效应同为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因此,今年是一个“寒冷年”。   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今年自然灾害特别多 ? 这也是第二个原因所在,杨教授称 2018 年为“灾害年”,他与几位相关气象专家在 2 月份总结出一套关于 2018 年灾害的预测顺口溜 : “七级地震谁安排,三月走了,六月来 ! 五月过度多留意,八月九月防大灾”。这则顺口溜成功预测了 10 月以前全球的气象灾害,为什么这么准 ! 杨教授介绍道 : 根据月亮赤纬角,月亮赤纬角一直保持在 18 度 6 分和 28 度 6 分之间,通俗地讲,就是月亮赤纬角越大,全球气温越低。 2014 年— 2017 年角度小温度高, 2018 年是温度高往温度低过渡的一年,因此灾害多, 2025 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这一年将全球温度最低 !   10 月 6 日 ,中国气象台发布预计 10 月 7 日 ,长春会入冬,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记者又联系到吉林省气象台台长刘海峰,他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入冬标准不一,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而定,吉林省今年会在 10 月末 11 月初之间的某一天入冬。   小伙伴们,冬天马上来临了,秋衣秋裤准备好了吗 ? 赶紧把羽绒服也翻出来吧 ! 注意保暖哦,拒绝感冒,从刘盈说天气开始 ~   中国吉林网 吉刻 APP 记者刘盈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10/t20181008_17920840.htm http://news.cnjiwang.com/jwyc/201810/2740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9673.html 如何解释 2018 年 12 月的寒潮历史极值: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确实存在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2018 年入冬以来,仅 12 月中央气象台就两次发布寒潮预警,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温显著,多地气温刷入冬新低,甚至突破历史极值。 有人质疑,不是全球变暖了吗,怎么还这么多寒潮? 2018 年 12 月 30 日 ,澎湃新闻( www.thepaper.cn )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近几十年来,年寒潮过程频次呈明显的减少趋势,但寒潮的减少并不表示它就不发生了,只要寒潮到来,就会带来剧烈降温。此外,全球变暖与寒潮频次和强度变化的关系很复杂,并不是说全球变暖就再也不会冷了,在一定条件下反而可能更冷。 http://www.sohu.com/a/285726041_260616 世界气象学家解释 2012 年的欧洲寒流,回避了两个气候现象: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北极涛动和拉尼娜被公认为是此次欧洲寒流的成因之一,可是,为什么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拉尼娜年不发生欧洲寒流? 张培群对全球变暖的看法很客观,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变暖在 2000 年以前表现为连续发生暖冬,在 2000 年以后出现了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每年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低温,有些时候 12 月份也有。这说明 2000 年以后,全球变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以《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为题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发表自己的观点: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的合理结果。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冷波动时期;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暖时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 2000 年以前, 1977-1999 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气温迅速变暖, 1986-2004 年中国发生连续 18 年暖冬;在 2000 年之后,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阶段和冷冬开始频繁发生。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4 (拉尼娜年)、 1957 (厄尔尼诺年)、 1969 (厄尔尼诺年)、 1972 (厄尔尼诺年)、 1976 (厄尔尼诺年)中国东北发生了严重低温冻害; 1955 (拉尼娜年)、 1957 (厄尔尼诺年)、 1964 (拉尼娜年)、 1969 (厄尔尼诺年)、 1972 (厄尔尼诺年)、 1977 (厄尔尼诺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4950.html 相关文献 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杨学祥 1 , 2 ,杨冬红 1 ,安刚 1 ,沈柏竹 1 (1. 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130026; 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 摘要:季林的气候潮汐循环说和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 关键词:强震,强潮汐,气候强震,低温,太平洋十年涛动,强潮汐 1. 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 引人注目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 0.9 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 ( 市、区 ) 有 10 个,偏低的省份达 18 个 。 虽然直到 2 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 2 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 16 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 这个冬天很正常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 0.5 ℃ 到 1.2 ℃ 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 0.7 ℃》、《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 18 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 18 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 5 ℃ 18 年暖冬画句号》。 2005 年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月3日凌晨的最低气温低至7.1℃, 白天最高气温在16℃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1日的36℃骤降至2日的13℃。这在地处南半球、2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 2 月 1 日 早上 气温降到 9 . 4 ℃ ,创 25 年来 2 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1957 、 1969 、 1972 和 1976 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 20 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 1960 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 60-70 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 7 次大于 8.5 级地震。 2. 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1 月 10 日 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 2 月 2 日 ,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 3 米 。 从春节前一周至 2 月 21 日 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3. 强潮汐使地球气候变冷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 季林说,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与深海强震影响气候的原理基本相同 。 8 年前杰拉尔德 . 邦德通过分析大西洋底的沉积层,发现地球的寒冷期和温暖期出现有规律的波动,波动周期大约为 1500~1800 年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 4. 全球气候的准 60 年周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约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期分量的存在 。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潮汐强度也有准 60 年的周期变化,与木星的约 12 年的轨道周期相关。它们是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 60 年准周期的原因。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ODP) ,与潮汐 60 年周期变化有关。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见图 1 )。如图 1 所示,“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中太平洋海面升高;“拉马德雷”进入“暖位相”,中太平洋海面降低。在冷暖位相交替时,中太平洋海面的升降变化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调整后的地壳重力均衡引起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它们与拉马德雷暖位相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对应。 1897~1912 年为中国第一强震幕, 1920~1937 年为第二强震幕, 1946~1957 年为第三强震幕, 1966~1980 年为第四强震幕, 1991~2002 年为第五强震幕 。 “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界线 1890 、 1924 、 1946 、 1977 和 2000 年大致处于四个强震幕的边界附近,这绝不是巧合。它说明 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物质运动、重力位变化和角动量交换 与强震密切相关。“冷位相”初期和末期中国大陆的较强地震表明,第五强震幕可能延续到 2008 年。相关预测表明, 2004 (或 2006 )、 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海温准两年振荡产生 1 年的误差) , 200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和强震灾害, 2004 、 2007 、 2013 、 2019~2020 、 2029 年中国有较大洪涝灾害。 第六强震幕大约在 2020~2040 年间发生,并伴有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全球降温、火山活动和异常大震。 在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前后,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和强潮汐产生的大洋地壳跷跷板运动使全球有强烈的地震活动,累加等效应力可达 10 7 N 。 5. 相关证据 目前气候变化与 1,800 年潮汐周期相关,在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强潮汐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气候变冷。潮汐强度减弱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 。 从15至17世纪的200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这也正是太阳黑子的蒙德极小值期,与小冰期对应。与之对应的中国华北第六地震活动期,延续了200多年,其间发生了4次8级地震,7次7级地震,其后的平静期延续了85年,未发生任何大于6级的地震 。潮汐增强、全球气候变冷和强震多发在小冰期的对应关系,为强潮汐激发强震、强潮汐使全球气候变冷和强震激发海啸使气候变冷提供了证据 。 表 1 给出了 20 世纪以来太平洋十年涛动、全球气候与地震海啸的对应关系。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 表 1 太平洋十年涛动、气温与地震海啸对比 Table 1 Contrast among low temperature, 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 , strongest earthquake and tsunami 时期 1889-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全球气温 20 世纪初低温 30 年代增暖 60 年代低温 80 年代增暖 低温? 中国 气温 时期 1903-1918 1919-1953 1954-1986 1987-2004 2005- ? 冷暖 低温期 高温期 低温期 高温期 低温? 地 震 时间 地点 震级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 8.6 1960-05-22 智利 Ms 8.9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 8.7 海啸死亡人数 500-1500 1061 300000 20 世纪以来最强地震≥ 8.5 级 1900-1924 2 次 1925-1946 1 次 1947-1976 7 次 1977-2003 无 2004 – 2005 2 次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在南半球的南大洋交汇混合,与环南极大陆的海洋环流——西风漂流相连接。环南极海冰,特别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控制了环南极海流流量。我们称之为海冰气候开关效应 。印度洋表面海水变冷导致南大洋海水低温,德雷克海峡海冰融化变少,秘鲁寒流增强,是南半球今年夏季低温的原因,与此相对应的是, 2005 年东太平洋海洋表面升温突然中止, 2004 年 9 月至 2005 年 2 月的弱厄尔尼诺事件提前结束 ( 见图 3) 。 6. 结论 全球气候变化有准 60 年周期,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季林的气候潮汐循环说和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潮汐增强、全球气候变冷和强震多发在小冰期和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关系,为强潮汐激发强震、强潮汐使全球气候变冷和强震激发海啸使气候变冷提供了证据。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大洋地壳跷跷板效应和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效应得到验证 。 参考文献 1. 于晶波 . 今年“暖冬”不够暖 . 金羊网 2005-03-03 15:22:57.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3/03/content_858645.htm Yu Jing-bo. It is not warm in winter this year (in Chinese). . Golden Sheep Net.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3/03/content_858645.htm 2. 王小玲 , 王启祎 . 南半球遭遇夏季低温 . 日期 : 2005-02-22. 国家气候中心 .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518 Wang Xiao-ling, Wang Qi-wei. Lower temperature in summer in Southern Hemisphere (in Chinese). . . Chines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518 3.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Zengjian. The great earthquake in ocean and its margin is one of thermostats for adjusting climate .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2002, 24 (3): 287. (in Chinese)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esting the theory that great earthquake in ocean and its margin is one of thermostats for adjusting climate .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2005, 27 (1): 96. (in Chinese) 5.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PNAS, 2000, 97(8): 3814-3819 6. Fred Pearce, Tidal warming: Is the moon turning up the Earth’s thermostat? New Scientist, 2000, 166 ( 2232 ) : 12 7. Bond G, Broecker W, Johnsen S, et al. Correlations between climate record from North Atlantic sediments and Greenland ice. Nature,1993,365:143~147 8. Bond G, Showers W, Cheseby M, et al. A pervasive millennial-scale cycle in North Atlantic Holocene and glacial climates. Science, 1997,278:1257~1266 9.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Ren Zhen-qiu. Some problems about global warming (in Chinese). In: Ding Yi-hui. Researches on Chinese climate changes and effects. Beijing: Chinese Meteorological Press. 1997.43~48. 10.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11. 杨学祥 .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 世界地质 , 2004, 23(1): 28-34 Energy exchange among atmosphere, ocean and lithosphere . Global Geology. 2004, 23(1): 28-34 (in Chinese) 12.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2004 , 26 ( 3 ): 151-155 Yang Xue-xiang. Reason and evidences for El Nino Event . Ziran Zazhi. 2004, 26(3): 151-155 13.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 ( 4 ) : 616-621. YANG Xue-xiang, HAN Yan-ben, CHEN Zhen, QIAO Qiy-uan. New Evidence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o Triggering by Strong Tides . Chinese J. Geophys. (in Chinese), 2004, 47 (4): 616-621. 14. 马宗晋 , 杜品仁 . 1995,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0, 99-102. Ma Zongjin, Du Pinren. The problems on recent crustal movement (in Chinese).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5. 101. 15. 杨学祥 . 厄尔尼诺年需防低温冷害 . 2004-9-8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426 Yang X X. Low temperature will occur in El Nino. . . Guang Mimg Net.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426 (in Chinese) 16. 杨学祥 . 请给出“暖冬”预测失败一个科学的理由 . 2005-3-22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352 Yang X X. Give us a scientific reason for that “warm winter” prediction is wrong. . . Guang Mimg Net.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352 (in Chinese) Why the “warm winter” for 18 years is over YANG Xue-xiang 1,2 , YANG Dong-hong 1 , AN Gang 1 , SHEN Baizhu 1 (1. 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6; 2.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012) Abstract: Lunar oscillations explain an intriguing 60-year cycle in the world’s temperature. Strong tides increase the vertical mixing of water in the oceans, drawing cold ocean water from the depths to the surface, where it cools the atmosphere above. Keeling and Guo Zhengjian believes that the strong tides and the great earthquake in ocean and its margin is one of thermostats for adjusting climate. The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ocean bottom can bring the cool waters at the deep ocean up to the ocean surface and make the global climate cold. So, earthquake, strong tide and global low temperature are close together. Keywords: strong earthquake, low temperature, 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 strong tides 文献来源: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冷冬科学争论持续 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
杨学祥 2018-12-25 08:41
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2009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在2014年12月17日指出,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705.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对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我在2015年9月18日指出:近日,@ECO中文网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英国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国内某写媒体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2009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度-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目前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2016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415.html 结论 我们在2015年11月6日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相关报道 多地发布寒潮预警 吉林辽宁等地局地降温超14度 新京报 12月25日 07:21 关注 原标题:多地发布寒潮预警 吉林辽宁等地局地降温超14度 新京报快讯 中央气象台12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25日至30日,受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先后降温6~8℃,其中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江淮东部、江南、华南、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0~12℃,局地超过14℃。25日起最低温度0℃线将从黄淮地区逐步南移,28日至29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最低温度低于0℃,30日至31日最低温度0℃线到达华南北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将相继出现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7~9级大风。 预计,12月25日08时至27日08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气温将下降6~10℃,其中,吉林中西部、辽宁中部和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2℃,局地超过14℃,上述地区伴随出现4~6级风、阵风7~8级。 防御指南: 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 2、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户外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5、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 https://news.sina.cn/gn/2018-12-25/detail-ihqhqcir9988677.d.html?pos=3vt=4 北方寒潮来袭开启“速冻”模式 南方人调侃穿秋裤 2018-12-24 15:06:08 来源: 北国网 编辑:陈梦楠   今冬北方被寒潮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北方人民还没有准备好,“速冻”模式就已经开启了。北京、新疆、甘肃、陕西、湖北、江西等13个省(区、市)27个县市日最低气温跌破12月上旬历史极值。黑龙江漠河最低气温一度低至-42.7℃,哈尔滨(-22.6℃)、北京南郊观象台(-11.7℃)、济南(-8.8℃)等地都出现了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面对如此强烈的降温,北方人民也是叫苦不迭。   然而因寒潮原因导致北方气温骤降,南方却是温暖如春。南方的沿海地区现在还是10度以上,海南等地的温度甚至更高,当北方人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南方人却还穿着短袖、拖鞋。这样的气温差距也是让北方人想到南方去“避冬”,近日南方的民宿老板更是包下整版报纸版面刊登信息,邀请北方人到南方去“避冬”。   南方的民宿老板们在报纸上刊登的文案非常有意思,“你穿了两层秋裤,我这里三十几度”和“你的北方白雪茫茫,我的南方瓜果飘香”,从这两句文案又可以再次感受到南北方温度的差距了,在北方秋裤在寒潮面前已经不管用了,只有穿上棉衣棉裤才能“保住”身体了,而南方此时却三十几度,并且瓜果飘香,着实让北方人羡慕啊。   在冻手冻脚的北方,别说是露腰了,就是把脸露在外面一会都会被冻僵,而南方人却还在冲着冷水澡,对于四季如春的南方这就是一种“特权”吧,很多直播平台的南方主播们也确实穿着短袖拖鞋,没事冲个冷水澡。   相信很多北方人在看到南方民宿老板在报纸上刊登的文案后,都会有想去南方“避冬”的冲动,也去感受一下阳光、沙滩、短袖的温暖生活。 http://city.cri.cn/20181224/3d30b582-f79e-b5e3-bcc7-aca0fdfc7991.html 科学争论持续 寒潮预警连发8天 半个中国降温超12℃ 已有 846 次阅读 2018-12-12 10:07 科学争论持续 寒潮预警连发 8 天 半个中国降温超 12 ℃ 寒潮预警连发8天 半个中国降温超12℃ 发布时间:2018-12-12 07:42:11 | 来源: 中国气象局网站 | 作者: 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寒潮预警连发8天 半个中国降温超12℃ 今冬首场寒潮让“冷冷冷”一跃成了热门话题,从12月4日开始中央气象台连发8天寒潮预警,直至11日晚解除。受其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下降,多地还出现了今冬首场雪。这次寒潮影响到底有多大?何以让中央气象台连发8天寒潮预警? 50.1%国土面积降温超12℃ 今冬首场寒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降温,降温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幅度大、最低气温低、极端性强。 据统计,12月3日至9日过程降温幅度超过8℃的范围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8.7%,降温超过12℃的范围占国土面积的50.1%,比2016年1月21日至25日的“BOSS级”寒潮影响范围更广。其中有146站次出现极端连续降温事件,黑龙江宝清(26.1℃)、河北顺平(19.4℃)、山东滨州(19.5℃)等22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2018年12月3-9日全国过程日最低气温最大降幅。来源 国家气候中心 此外,北京、新疆、甘肃、陕西、湖北、江西等13个省(区、市)27个县市日最低气温跌破12月上旬历史极值。黑龙江漠河最低气温一度低至-42.7℃,哈尔滨(-22.6℃)、北京南郊观象台(-11.7℃)、济南(-8.8℃)、上海徐家汇(0.5)、杭州(-0.4℃)等地(台站)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气温0℃线南压至江南南部。 针对这次寒潮天气过程,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3505条,其中,橙色113条,黄色2053条,蓝色1339条。 雨雪范围广 12省会级城市迎今冬初雪 除了降温,此次寒潮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雨雪范围广。受寒潮影响,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先后出现降雨转雨夹雪和降雪,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山东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和南部、江苏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积雪深度有1~6厘米,安徽黄山13厘米,浙江临安11厘米;贵州和湖南西部局地出现2~4天冻雨。贵州有36个县出现电线结冰,天柱县最大积冰直径达88毫米。 省会级城市中,郑州、太原、西安、石家庄、济南、天津、杭州等12市均出现了今冬初雪,贵阳遭遇今冬首场冻雨。北方地区初雪时间较常年同期偏晚,而长江一带,初雪时间则较常年同期偏早。 电网负荷创新高 棉裤销量上升137.2% 本轮寒潮,使全国多地经历了大风降温或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电力和农牧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山西电网负荷屡创新高,12月4-7日全省用电负荷分别达到2999万、3048万、3084万、3141万千瓦,创历史最高纪录。湖南电网连日来负荷不断攀升,12月6日,负荷高点达2479万千瓦。 此外,辽宁大连机场、贵州贵阳机场等机场通行能力下降,部分航班出现延误。受雨雪、路面结冰等影响,贵州、湖南、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多省高速公路封闭,湖南、贵州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寒潮让公众感受最大的就是“冷”,“冷冷冷”一跃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北方气温骤降,华南甚至一夜之间从夏入冬。很多广东网友调侃当地气温是“满30减15”,前一天气温还是30℃,一夜之间直接减半,大家的主流御寒装备也从秋裤变成了棉裤。 苏宁大数据显示,寒潮影响期间,棉裤销量上升137.2%,其中男士棉裤占比63%。而寒潮“速冻”模式的开启,动摇了大家出门觅食的决心,自热小火锅一跃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销售增长60%。北方人过冬用暖气,南方过冬靠“正气”,一条南北供暖分界线让空调大卖,大数据显示空调销量大涨200%,健康空调销量增长52%。 此外,此次寒潮使南方多地出现持续阴雨雪天气,烘干洗衣机也受到热捧,其秋冬季销量占到了烘干洗衣机全年整体销量的60%。 http://www.china.com.cn/txt/2018-12/12/content_74265343.htm 2018 年冷冬暖冬争论持续:北京最低温破 12 月上旬近 10 年纪录 已有 302 次阅读 2018-12-11 14:14 2018 年冷冬暖冬争论持续:北京最低温破 12 月上旬近 10 年纪录 杨学祥 寒潮预警连发 7 天!北京最低温破 12 月上旬近 10 年纪录 2018-12-10 19:19 来源 : 国际在线 近期,受寒潮影响,北京的寒冷程度几乎赶上了“三九天”,让人瑟瑟发抖。监测显示,昨天凌晨到早晨,北京 20 个气象观测站中,有 17 个最低气温跌破了 12 月上旬近 10 年极值,平谷和汤河口甚至跌破建站以来 12 月上旬最低气温的历史极值。然而这并不是结束,今天夜间接踵而至的补充冷空气,让低温在本周仍然是主旋律,北京市气象台今天( 10 日)继续发布持续低温蓝色预警信号。 持续低温预警 较常年同期低 5 ℃ 上午 9 点多,北京城区的气温在零下 6 摄氏度左右,体感寒冷,出行的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受冷空气影响,北京这几天的气温基本处在零度以下。昨天( 9 号),北京平原地区的最低气温普遍跌破零下 11 摄氏度,部分山区更是跌破零下 20 摄氏度,多个气象观测站甚至监测到建站以来、 12 月上旬最低气温的历史极值。 北京市气象台提醒,预计从今天开始连续三天,北京平原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5 摄氏度左右,平原地区的日最低气温在零下 8 摄氏度,山区则更低,因伴有北风,所以体感会更冷,提醒居民出门时注意防风御寒。 http://www.sohu.com/a/280869884_115239 http://www.taihainet.com/news/txnews/cnnews/sh/2018-12-11/2212832.html 中国气象局: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2018-11-07 来源: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天气网讯 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赤道附近可能会形成一次厄尔尼诺现象,这预示着今年冬天我国大概率是一个暖冬。   6 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首席艾婉秀表示,预计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据统计,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我国冬季偏暖的概率较高。   艾婉秀表示,据监测,厄尔尼诺监测关键区 9 月份海温指数为 0.38 ℃。进入 10 月份,海温波动上升非常明显,侯(每 5 天)测指数都超过 0.5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出现大范围偏暖,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据气象行业标准《厄尔尼诺 / 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当监测区海温 3 个月滑动平均值大于等于 0.5 ℃,则被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各种统计及模式预测,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部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至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发展到什么强度,艾婉秀表示, 10 月海温指数刚达到 0.5 ℃标准,后续发展情况还需及时关注预测。   艾婉秀表示,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冬季主要还受西风带环流的影响。从历史统计来看,大多数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冬季整体气温比常年冬季偏高的概率较高。   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及省级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气温可能偏高,意味着出现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也不排除阶段性强降温事件的发生,需关注临近天气预报。   同时,艾婉秀在发布会上表示: “ 冬季偏暖意味着冷空气可能偏弱,静稳天气可能要比常年多一些,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要比常年差一些。 ” https://www.tianqi.com/news/23292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023.html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已有 775 次阅读 2018-10-8 20:57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2018-10-08 18:42:04  来源 : 中国吉林网 作者 :   近日,有没有发现身边感冒生病的人变得很多 ? 出门后有没有发现天气越来越冷 ? 就连供暖期都提前了,伙伴们,重视起来吧 ! 冬天提前了,这个冬天真的很冷 !   就此问题,我们采访到全球气候专家杨学祥,他表示今年冬天会比 2015 年、 2016 年和 2017 年都早,并且从今年开始一直到 2025 年,每年气温都呈现递减趋势, 2025 的冬天最冷 !   为什么呢 ? 说好的全球气温变暖问题呢 ? 大家不要着急,仔细想想,有没有发现 2018 年全球自然灾害特别多 ? 台风、地震、飓风、海啸接踵而来,这是几十年来都未曾出现过的气候异常现象 !   杨教授表示,原因之一是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形成超级灾害链,这些自然灾害将深海冷水翻到地球表面,带来降温,从而影响全球温度的变化。很多人会说这岂不是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问题相矛盾吗 ? 不会的,因为温室效应并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这种超级灾害链带来的降温被称为“深海及其边缘强震降温效应”,与温室效应同为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因此,今年是一个“寒冷年”。   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今年自然灾害特别多 ? 这也是第二个原因所在,杨教授称 2018 年为“灾害年”,他与几位相关气象专家在 2 月份总结出一套关于 2018 年灾害的预测顺口溜 : “七级地震谁安排,三月走了,六月来 ! 五月过度多留意,八月九月防大灾”。这则顺口溜成功预测了 10 月以前全球的气象灾害,为什么这么准 ! 杨教授介绍道 : 根据月亮赤纬角,月亮赤纬角一直保持在 18 度 6 分和 28 度 6 分之间,通俗地讲,就是月亮赤纬角越大,全球气温越低。 2014 年— 2017 年角度小温度高, 2018 年是温度高往温度低过渡的一年,因此灾害多, 2025 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这一年将全球温度最低 !   10 月 6 日,中国气象台发布预计 10 月 7 日,长春会入冬,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记者又联系到吉林省气象台台长刘海峰,他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入冬标准不一,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而定,吉林省今年会在 10 月末 11 月初之间的某一天入冬。   小伙伴们,冬天马上来临了,秋衣秋裤准备好了吗 ? 赶紧把羽绒服也翻出来吧 ! 注意保暖哦,拒绝感冒,从刘盈说天气开始 ~   中国吉林网 吉刻 APP 记者刘盈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10/t20181008_17920840.htm http://news.cnjiwang.com/jwyc/201810/2740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96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0543.html 【视频】中央气象台:冷空气再来袭 寒潮暴雪双预警 2018-12-11 10:04:03 星期二 来源: 辽宁卫视 http://www.ln.xinhuanet.com/2018-12/11/c_1123835759.htm 【大开眼界】硬核寒潮来袭,来看看全国各地到底有多冷 2018-12-11 11:28:00 来源:央广网 编辑:高晓越 http://tv.cnr.cn/xwsx/20181211/t20181211_524446447.html “超凶寒潮”来袭 中东部气温持续偏低 2018 年 12 月 11 日 08:31 来源:北京晨报   冷冷冷冷冷!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受“超凶寒潮”影响,全国多地经历了大风降温或雨雪天气。昨日,黄淮及以南地区气温出现 2 ℃ -4 ℃回升,气温 0 ℃线有所北抬。然而,你以为这就结束了?错!中央气象台昨日 6 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10 日至 11 日,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有 4-6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4 ℃ -6 ℃,局地有 10 ℃左右降温。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仍持续偏低,最低气温 0 ℃线将位于江南北部至贵州中部一带,江淮、江汉、贵州中北部、江南北部最低气温为 -3 ℃至 -1 ℃。为此,中央气象台 12 月 10 日 6 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南下冷空气和低涡切变共同影响, 12 月 10 日 8 时至 11 日 8 时,山东南部、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其中,安徽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局地有暴雪 (10-12 毫米 ) 。此外,贵州中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为此,中央气象台 12 月 10 日 6 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中新网) ( 责编:连品洁、刘佳 ) http://travel.people.com.cn/n1/2018/1211/c41570-3045778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09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1114.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争论持续 寒潮预警连发8天 半个中国降温超12℃
杨学祥 2018-12-12 10:07
科学争论持续 寒潮预警连发 8 天 半个中国降温超 12 ℃ 寒潮预警连发8天 半个中国降温超12℃ 发布时间:2018-12-12 07:42:11 | 来源: 中国气象局网站 | 作者: 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寒潮预警连发8天 半个中国降温超12℃ 今冬首场寒潮让“冷冷冷”一跃成了热门话题,从12月4日开始中央气象台连发8天寒潮预警,直至11日晚解除。受其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下降,多地还出现了今冬首场雪。这次寒潮影响到底有多大?何以让中央气象台连发8天寒潮预警? 50.1%国土面积降温超12℃ 今冬首场寒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降温,降温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幅度大、最低气温低、极端性强。 据统计,12月3日至9日过程降温幅度超过8℃的范围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8.7%,降温超过12℃的范围占国土面积的50.1%,比2016年1月21日至25日的“BOSS级”寒潮影响范围更广。其中有146站次出现极端连续降温事件,黑龙江宝清(26.1℃)、河北顺平(19.4℃)、山东滨州(19.5℃)等22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2018年12月3-9日全国过程日最低气温最大降幅。来源 国家气候中心 此外,北京、新疆、甘肃、陕西、湖北、江西等13个省(区、市)27个县市日最低气温跌破12月上旬历史极值。黑龙江漠河最低气温一度低至-42.7℃,哈尔滨(-22.6℃)、北京南郊观象台(-11.7℃)、济南(-8.8℃)、上海徐家汇(0.5)、杭州(-0.4℃)等地(台站)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气温0℃线南压至江南南部。 针对这次寒潮天气过程,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3505条,其中,橙色113条,黄色2053条,蓝色1339条。 雨雪范围广 12省会级城市迎今冬初雪 除了降温,此次寒潮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雨雪范围广。受寒潮影响,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先后出现降雨转雨夹雪和降雪,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山东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和南部、江苏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积雪深度有1~6厘米,安徽黄山13厘米,浙江临安11厘米;贵州和湖南西部局地出现2~4天冻雨。贵州有36个县出现电线结冰,天柱县最大积冰直径达88毫米。 省会级城市中,郑州、太原、西安、石家庄、济南、天津、杭州等12市均出现了今冬初雪,贵阳遭遇今冬首场冻雨。北方地区初雪时间较常年同期偏晚,而长江一带,初雪时间则较常年同期偏早。 电网负荷创新高 棉裤销量上升137.2% 本轮寒潮,使全国多地经历了大风降温或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电力和农牧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山西电网负荷屡创新高,12月4-7日全省用电负荷分别达到2999万、3048万、3084万、3141万千瓦,创历史最高纪录。湖南电网连日来负荷不断攀升,12月6日,负荷高点达2479万千瓦。 此外,辽宁大连机场、贵州贵阳机场等机场通行能力下降,部分航班出现延误。受雨雪、路面结冰等影响,贵州、湖南、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多省高速公路封闭,湖南、贵州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寒潮让公众感受最大的就是“冷”,“冷冷冷”一跃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北方气温骤降,华南甚至一夜之间从夏入冬。很多广东网友调侃当地气温是“满30减15”,前一天气温还是30℃,一夜之间直接减半,大家的主流御寒装备也从秋裤变成了棉裤。 苏宁大数据显示,寒潮影响期间,棉裤销量上升137.2%,其中男士棉裤占比63%。而寒潮“速冻”模式的开启,动摇了大家出门觅食的决心,自热小火锅一跃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销售增长60%。北方人过冬用暖气,南方过冬靠“正气”,一条南北供暖分界线让空调大卖,大数据显示空调销量大涨200%,健康空调销量增长52%。 此外,此次寒潮使南方多地出现持续阴雨雪天气,烘干洗衣机也受到热捧,其秋冬季销量占到了烘干洗衣机全年整体销量的60%。 http://www.china.com.cn/txt/2018-12/12/content_74265343.htm 2018 年冷冬暖冬争论持续:北京最低温破 12 月上旬近 10 年纪录 已有 302 次阅读 2018-12-11 14:14 2018 年冷冬暖冬争论持续:北京最低温破 12 月上旬近 10 年纪录 杨学祥 寒潮预警连发 7 天!北京最低温破 12 月上旬近 10 年纪录 2018-12-10 19:19 来源 : 国际在线 近期,受寒潮影响,北京的寒冷程度几乎赶上了“三九天”,让人瑟瑟发抖。监测显示,昨天凌晨到早晨,北京 20 个气象观测站中,有 17 个最低气温跌破了 12 月上旬近 10 年极值,平谷和汤河口甚至跌破建站以来 12 月上旬最低气温的历史极值。然而这并不是结束,今天夜间接踵而至的补充冷空气,让低温在本周仍然是主旋律,北京市气象台今天( 10 日)继续发布持续低温蓝色预警信号。 持续低温预警 较常年同期低 5 ℃ 上午 9 点多,北京城区的气温在零下 6 摄氏度左右,体感寒冷,出行的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受冷空气影响,北京这几天的气温基本处在零度以下。昨天( 9 号),北京平原地区的最低气温普遍跌破零下 11 摄氏度,部分山区更是跌破零下 20 摄氏度,多个气象观测站甚至监测到建站以来、 12 月上旬最低气温的历史极值。 北京市气象台提醒,预计从今天开始连续三天,北京平原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5 摄氏度左右,平原地区的日最低气温在零下 8 摄氏度,山区则更低,因伴有北风,所以体感会更冷,提醒居民出门时注意防风御寒。 http://www.sohu.com/a/280869884_115239 http://www.taihainet.com/news/txnews/cnnews/sh/2018-12-11/2212832.html 中国气象局: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2018-11-07 来源: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天气网讯 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赤道附近可能会形成一次厄尔尼诺现象,这预示着今年冬天我国大概率是一个暖冬。   6 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首席艾婉秀表示,预计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据统计,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我国冬季偏暖的概率较高。   艾婉秀表示,据监测,厄尔尼诺监测关键区 9 月份海温指数为 0.38 ℃ 。进入 10 月份,海温波动上升非常明显,侯(每 5 天)测指数都超过 0.5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出现大范围偏暖,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据气象行业标准《厄尔尼诺 / 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当监测区海温 3 个月滑动平均值大于等于 0.5 ℃ ,则被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各种统计及模式预测,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部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至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发展到什么强度,艾婉秀表示, 10 月海温指数刚达到 0.5 ℃ 标准,后续发展情况还需及时关注预测。   艾婉秀表示,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冬季主要还受西风带环流的影响。从历史统计来看,大多数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冬季整体气温比常年冬季偏高的概率较高。   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及省级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气温可能偏高,意味着出现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也不排除阶段性强降温事件的发生,需关注临近天气预报。   同时,艾婉秀在发布会上表示: “ 冬季偏暖意味着冷空气可能偏弱,静稳天气可能要比常年多一些,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要比常年差一些。 ” https://www.tianqi.com/news/23292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023.html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已有 775 次阅读 2018-10-8 20:57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2018-10-08 18:42:04  来源 : 中国吉林网 作者 :   近日,有没有发现身边感冒生病的人变得很多 ? 出门后有没有发现天气越来越冷 ? 就连供暖期都提前了,伙伴们,重视起来吧 ! 冬天提前了,这个冬天真的很冷 !   就此问题,我们采访到全球气候专家杨学祥,他表示今年冬天会比 2015 年、 2016 年和 2017 年都早,并且从今年开始一直到 2025 年,每年气温都呈现递减趋势, 2025 的冬天最冷 !   为什么呢 ? 说好的全球气温变暖问题呢 ? 大家不要着急,仔细想想,有没有发现 2018 年全球自然灾害特别多 ? 台风、地震、飓风、海啸接踵而来,这是几十年来都未曾出现过的气候异常现象 !   杨教授表示,原因之一是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形成超级灾害链,这些自然灾害将深海冷水翻到地球表面,带来降温,从而影响全球温度的变化。很多人会说这岂不是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问题相矛盾吗 ? 不会的,因为温室效应并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这种超级灾害链带来的降温被称为“深海及其边缘强震降温效应”,与温室效应同为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因此,今年是一个“寒冷年”。   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今年自然灾害特别多 ? 这也是第二个原因所在,杨教授称 2018 年为“灾害年”,他与几位相关气象专家在 2 月份总结出一套关于 2018 年灾害的预测顺口溜 : “七级地震谁安排,三月走了,六月来 ! 五月过度多留意,八月九月防大灾”。这则顺口溜成功预测了 10 月以前全球的气象灾害,为什么这么准 ! 杨教授介绍道 : 根据月亮赤纬角,月亮赤纬角一直保持在 18 度 6 分和 28 度 6 分之间,通俗地讲,就是月亮赤纬角越大,全球气温越低。 2014 年— 2017 年角度小温度高, 2018 年是温度高往温度低过渡的一年,因此灾害多, 2025 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这一年将全球温度最低 !   10 月 6 日 ,中国气象台发布预计 10 月 7 日 ,长春会入冬,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记者又联系到吉林省气象台台长刘海峰,他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入冬标准不一,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而定,吉林省今年会在 10 月末 11 月初之间的某一天入冬。   小伙伴们,冬天马上来临了,秋衣秋裤准备好了吗 ? 赶紧把羽绒服也翻出来吧 ! 注意保暖哦,拒绝感冒,从刘盈说天气开始 ~   中国吉林网 吉刻 APP 记者刘盈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10/t20181008_17920840.htm http://news.cnjiwang.com/jwyc/201810/2740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96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0543.html 【视频】中央气象台:冷空气再来袭 寒潮暴雪双预警 2018-12-11 10:04:03 星期二 来源: 辽宁卫视 http://www.ln.xinhuanet.com/2018-12/11/c_1123835759.htm 【大开眼界】硬核寒潮来袭,来看看全国各地到底有多冷 2018-12-11 11:28:00 来源:央广网 编辑:高晓越 http://tv.cnr.cn/xwsx/20181211/t20181211_524446447.html “超凶寒潮”来袭 中东部气温持续偏低 2018 年 12 月 11 日 08:31 来源:北京晨报   冷冷冷冷冷!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受“超凶寒潮”影响,全国多地经历了大风降温或雨雪天气。昨日,黄淮及以南地区气温出现 2 ℃ -4 ℃ 回升,气温 0 ℃ 线有所北抬。然而,你以为这就结束了?错!中央气象台昨日 6 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10 日至 11 日,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有 4-6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4 ℃ -6 ℃ ,局地有 10 ℃ 左右降温。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仍持续偏低,最低气温 0 ℃ 线将位于江南北部至贵州中部一带,江淮、江汉、贵州中北部、江南北部最低气温为 -3 ℃ 至 -1 ℃ 。为此,中央气象台 12 月 10 日 6 时 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南下冷空气和低涡切变共同影响, 12 月 10 日 8 时 至 11 日 8 时,山东南部、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其中,安徽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局地有暴雪 (10-12 毫米 ) 。此外,贵州中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为此,中央气象台 12 月 10 日 6 时 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中新网) ( 责编:连品洁、刘佳 ) http://travel.people.com.cn/n1/2018/1211/c41570-3045778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0999.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3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暖冬冷冬争论持续:寒潮来袭 数据告诉你威力有多大
杨学祥 2018-12-8 15:06
暖冬冷冬争论持续:寒潮来袭 数据告诉你威力有多大 杨学祥 寒潮来袭 数据告诉你威力有多大 2018-12-08 10:44:00  来源 : 科技日报 作者 : 付丽丽   “真是太冷了。”一早出门,小张被北京突如其来的降温冻得直哆嗦。其实,不只是北京, 12 月 4 日 ,中央气象台发布下半年来首个寒潮预警,多地开启“速冻模式”。那么今冬第一场寒潮是来得早了吗?气温到底会降多少?哪些地方将出现初雪?   今冬首个寒潮预警发布,为近 10 年最晚   一位专家介绍,其统计了近 10 年中央气象台发布秋冬季第一场寒潮预警的时间,结果显示,首次寒潮预警发布时间有 6 年分布在 11 月, 3 年在 10 月下旬,今冬第一场寒潮是 2010 年以后来得最晚的一年。   针对近期网上流传的 2018 年秋裤地图,专家表示,那是根据 2018 年 11 月 30 日前 淘宝秋裤成交订单制作的,与 2017 年同一时间做对比, 2018 年秋裤分界线向北迁移了近 10 个纬度,以此推断 2018 年有可能是一个温暖的冬天。其实这并没有科学依据,主要跟今年第一次寒潮来得晚有关, 2017 年第一次寒潮出现在“双十一”之前( 11 月 8 日 ),而今年则等到 12 月 4 日 。   寒潮有多猛?大部地区将创下半年气温新低   这次寒潮影响范围波及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多地气温将出现今冬以来的最低值。届时,最低气温 0 ℃ 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北京最低气温将降至 -10 ℃ ,广州降至 7 ℃ 左右。未来几天,将有 30 个城市最高气温创今年下半年新低。以北京为例,根据预报,今年 12 月上旬,北京将有连续 4 天最低气温在 -8 ℃ 以下,连续时间将刷新最近 10 年纪录。此外,预报贵阳最低气温将低至 -2 ℃ 、武汉 -4 ℃ 、郑州 -7 ℃ 等, 这么低的低温在 2000 年后的同期也并不多见,这次寒潮的威力可见一斑。   相对而言,这次寒潮对南方影响要比北方大一些,北方大多处于干冷状态,而南方不只气温下降,还伴有连阴雨,湿度大加上气温骤降,体感会更冷。   6 省会级城市已迎初雪,初雪还会光临哪儿   大风降温是此次寒潮的重头戏,但这次寒潮还给人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初雪。 12 月 5 日 ,受这次寒潮影响,郑州、太原、西安、石家庄、济南、天津 6 个省会级城市已经出现了今冬初雪,均比常年初雪时间偏晚。   根据预报,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将在大雪节气迎来今冬的第一场雪,届时,武汉、合肥、杭州、长沙等市都可能见到雪花飞舞。如果出现初雪,这些城市的今年初雪时间都比常年初雪时间有所提前。而北京依然只能在寒冷干燥的北风中冷眼旁观。   与此同时,专家解释,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可称为寒潮,所谓寒潮,即为冷空气的“升级版”。当大规模的强冷空气集结南下,并对较大范围的地区造成影响,导致剧烈的降温天气时才称之为寒潮,它是有严格标准的。《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日最低气温 24 小时内下降 8 ℃ 及以上,或 48 小时内下降 10 ℃ 及以上,或 72 小时内下降 12 ℃ 及以上,并且日最低气温下降到 4 ℃ 或以下时,可认为寒潮发生。(通讯员 王美丽 记者 付丽丽) http://news.dzwww.com/guoneixinwen/201812/t20181208_18157022.htm 中国气象局: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2018-11-07 来源: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天气网讯 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赤道附近可能会形成一次厄尔尼诺现象,这预示着今年冬天我国大概率是一个暖冬。   6 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首席艾婉秀表示,预计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据统计,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我国冬季偏暖的概率较高。   艾婉秀表示,据监测,厄尔尼诺监测关键区 9 月份海温指数为 0.38 ℃ 。进入 10 月份,海温波动上升非常明显,侯(每 5 天)测指数都超过 0.5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出现大范围偏暖,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据气象行业标准《厄尔尼诺 / 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当监测区海温 3 个月滑动平均值大于等于 0.5 ℃ ,则被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各种统计及模式预测,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部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至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发展到什么强度,艾婉秀表示, 10 月海温指数刚达到 0.5 ℃ 标准,后续发展情况还需及时关注预测。   艾婉秀表示,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冬季主要还受西风带环流的影响。从历史统计来看,大多数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冬季整体气温比常年冬季偏高的概率较高。   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及省级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气温可能偏高,意味着出现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也不排除阶段性强降温事件的发生,需关注临近天气预报。   同时,艾婉秀在发布会上表示: “ 冬季偏暖意味着冷空气可能偏弱,静稳天气可能要比常年多一些,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要比常年差一些。 ” https://www.tianqi.com/news/23292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023.html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已有 775 次阅读 2018-10-8 20:57 | 个人分类 : 备忘录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冷冬 , 月亮赤纬角 , 潮汐南北震荡 , 地震海啸 , 飓风台风 | 文章来源 : 转载 推荐到群组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2018-10-08 18:42:04  来源 : 中国吉林网 作者 :   近日,有没有发现身边感冒生病的人变得很多 ? 出门后有没有发现天气越来越冷 ? 就连供暖期都提前了,伙伴们,重视起来吧 ! 冬天提前了,这个冬天真的很冷 !   就此问题,我们采访到全球气候专家杨学祥,他表示今年冬天会比 2015 年、 2016 年和 2017 年都早,并且从今年开始一直到 2025 年,每年气温都呈现递减趋势, 2025 的冬天最冷 !   为什么呢 ? 说好的全球气温变暖问题呢 ? 大家不要着急,仔细想想,有没有发现 2018 年全球自然灾害特别多 ? 台风、地震、飓风、海啸接踵而来,这是几十年来都未曾出现过的气候异常现象 !   杨教授表示,原因之一是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形成超级灾害链,这些自然灾害将深海冷水翻到地球表面,带来降温,从而影响全球温度的变化。很多人会说这岂不是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问题相矛盾吗 ? 不会的,因为温室效应并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这种超级灾害链带来的降温被称为“深海及其边缘强震降温效应”,与温室效应同为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因此,今年是一个“寒冷年”。   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今年自然灾害特别多 ? 这也是第二个原因所在,杨教授称 2018 年为“灾害年”,他与几位相关气象专家在 2 月份总结出一套关于 2018 年灾害的预测顺口溜 : “七级地震谁安排,三月走了,六月来 ! 五月过度多留意,八月九月防大灾”。这则顺口溜成功预测了 10 月以前全球的气象灾害,为什么这么准 ! 杨教授介绍道 : 根据月亮赤纬角,月亮赤纬角一直保持在 18 度 6 分和 28 度 6 分之间,通俗地讲,就是月亮赤纬角越大,全球气温越低。 2014 年— 2017 年角度小温度高, 2018 年是温度高往温度低过渡的一年,因此灾害多, 2025 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这一年将全球温度最低 !   10 月 6 日 ,中国气象台发布预计 10 月 7 日 ,长春会入冬,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记者又联系到吉林省气象台台长刘海峰,他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入冬标准不一,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而定,吉林省今年会在 10 月末 11 月初之间的某一天入冬。   小伙伴们,冬天马上来临了,秋衣秋裤准备好了吗 ? 赶紧把羽绒服也翻出来吧 ! 注意保暖哦,拒绝感冒,从刘盈说天气开始 ~   中国吉林网 吉刻 APP 记者刘盈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10/t20181008_17920840.htm http://news.cnjiwang.com/jwyc/201810/2740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9673.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强降温来袭漠河24小时降温22.1℃ 厄尔尼诺能带来暖冬吗?
杨学祥 2018-12-5 14:49
强降温来袭漠河 24 小时降温 22.1 ℃ 厄尔尼诺能带来暖冬吗? 杨学祥(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厄尔尼诺正在快速发展,它能带来暖冬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9959.html 漠河遭“断崖式”降温: 24 小时降温 22.1 ℃ 2018 年 12 月 04 日 1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漠河 12 月 4 日电 ( 王景阳 姜辉 ) 受强冷空气影响,“中国北极城”黑龙江省漠河市 4 日迎来入冬以来最低温 -41.1 ℃。 漠河市气象局 3 日发布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24 小时降温达 22.1 ℃,这也是漠河气象史上发布的首个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漠河市是中国最北端的县市,被称为“中国的北极城”。漠河市毗邻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只有 -5 ℃ ,冬季气温一般在 -40 ℃ 以下,是中国气温最低的县市。   漠河市气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 4 日最低气温,漠河市区降至 -39.7 ℃ ,下辖的阿木尔镇降至 -41.1 ℃ ,迎来漠河入冬以来最低温,达到极寒天气等级。从降温幅度来看, 3 日漠河市最低气温为 -19.0 ℃ , 24 小时降温达 22.1 ℃ ,为历史罕见。   极寒天气下,漠河市外出的居民全副武装,室外制作冰雕的工人的脸上和帽子上布满了厚厚的冰霜。天气越来越寒冷,漠河市的冬季旅游持续升温。中国最北端的冰雪世界,每天都吸引大批南方游客前来赏冰玩雪,找“北”找“冷”,感受不一样的寒冷。   据漠河市气象局预测, 5 日漠河市最低气温还将维持在 -40 ℃ 左右, 6 日开始气温略有回升。 ( 完 ) (责任编辑:单晓冰)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812/04/t20181204_30941644.shtml 寒潮蓝色预警继续!华北江南等部分地区降温8-10℃ 2018-12-05 07:28 中央气象台 0 参与   原标题:寒潮预警   中央气象台12月5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5日白天至8日,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先后下降6~8℃,其中,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南部、江淮东部、江南中东部、华南北部和西部以及贵州中南部的部分地区气温下降8~10℃,内蒙古中部、广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下降10℃以上。冷空气前锋过后,最低气温0℃线可南压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上述大部地区并伴随有4~6级偏北风,东部沿海及海区有6~7级偏北风,阵风8~9级,内蒙古西部等地局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防御指南:   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   2、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户外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5、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 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8-12/13721253.html 成都气象发布强降温蓝色预警 日平均气温将降 5-7 ℃ 发布时间: 2018-12-04 17:55:13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作者:李慧颖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四川新闻网成都 12 月 4 日 讯(记者 李慧颖)成都市气象台今日 16 时 00 分发布强降温蓝色预警,受北方冷空气影响,预计 4 日夜间开始,未来 72 小时成都市有一次明显的降温天气过程,并伴有间断小雨,日平均气温将累计下降 5 ~ 7 ℃;冷空气影响时有 3 ~ 5 级偏北风,山口河谷地区阵风 6 级或以上; 6 日晚上到 7 日高海拔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请各地注意预防强降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8-12/04/content_263871.htm 强降温来袭 北京供暖部门启动尖峰锅炉 2018 年 12 月 05 日 09:2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北京市气象台预报,从昨天( 12 月 4 日 )起,北京市将出现一次连续 7 天左右、平均气温最大降幅近 10 ℃ 的明显降温天气。此次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北京市城管委要求各供热管理部门、各供热单位密切关注,提前准备,做好供暖保障工作。北京热力集团有双榆树、方庄、左家庄、西马四座尖峰供热厂,共 18 台尖峰锅炉,现已启动 3 台,将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整启动尖峰锅炉,保障居民家中室温达标。 (责任编辑:单晓冰)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812/05/t20181205_30950458.shtml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2010-3-5 07:49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杨学祥 2009 年 6 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 30 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 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3 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2010 年暖冬预测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王希、于文静)入夏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频发的强降水和持续的高温天气引发人们对极端天气和异常气候现象的关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任福民透露,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已初露端倪,但不能断定我国目前的天气情况是由厄尔尼诺引发,未来有何影响仍需观察。 据了解,通常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夏季北方地区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而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也会提高 。 2009-07-10 中国天气网讯 夏季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高温、强降水轮番上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2009 年地球将很热,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厄尔尼诺可能会使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夏季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西北太平洋的台风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偏少。由此可见,我国的气候也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之内 。(刘珺)   2010 年新年伊始,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大部地区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寒冷异常。这是否意味着暖冬时代的终结?“这次严寒,并不能称为全国性的寒冬,应该算是暖冬中的一个插曲。”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丁一汇说。气象专家预计,经过 1 月下旬的过渡,今年 2 月份以后我国气候会朝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极端‘冷事件’只是这个大趋势下出现的正常气候波动。总体来讲,这种自然的变化是叠加在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上,形成温度上升中的冷暖交替周期,但从长期平均看,很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丁一汇说 。 《北京日报》讯(记者张军)许多市民感觉,这个冬天冷得让人找到了儿时冻耳朵的感觉,有点像上世纪 70 年代的冬天。那么,北京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暖冬是否终结,北京的气候是否自今冬发生了逆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昨天说,不能从一两个月的变化就认定气候偏暖的长期趋势已发生逆转。 2009 年 11 月初,一场大雪将北京一夜逼进冬天, 12 月初的几场小雪又连续拉低气温,整个 12 月本市气温比常年偏低 2 ℃ 左右。 2010 年新年伊始,一场罕见大雪再次把低温逼出极值。北京市气象台昨天统计, 1 月 1 日 至 8 日平均气温为 -8.9 ℃ ,而历史同期的日平均气温为 -3.5 ℃ ,尤其是 1 月 5 日 出现的 -16.7 ℃ 的低温,是 1971 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气象部门预计 1 月中旬平均气温为 -5 至 -6 ℃ ,还是比常年的 -4.8 ℃ 要冷一些。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认定暖冬终结呢?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解释,去年 12 月以来本市气温低,就整个冬季而言,出现阶段性高温、阶段性低温都很正常,现在离冬季结束时间还比较长,不排除 1 月下旬和 2 月份有突然变暖的可能。专家介绍,今年冬天天气的变冷主要是大气环流进行了明显调整,冷空气因此势力强劲,影响比较大。但从目前的长期监测看, 1 月下旬和 2 月中旬大气环流有再次进行调整的可能。同时,自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全球气温都在上升,这一趋势短期内没有变化 。 2010 年 1 月 12 日 东北新闻网讯 ( 记者贺小雁 )-29 ℃ , -30 ℃ ,前几天,沈阳的冬天一次次刷新最低温纪录,虽然这两天气温略有回升,但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是给沈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冬天为啥这么冷 ? 还能冷多久 ?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今天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韩江文。韩江文告诉记者,沈阳的寒冷天气马上就会结束,沈阳今天冬天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韩江文告诉记者,前几天中央气象台会商,预计今年的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转折点大概是十天以后。也就是说,寒冷的沈阳冬天再过十天就要过去了。市民们加把劲,再挺挺 。事实上, 2009-2010 年沈阳为冷冬。 2009-2010 年气候变冷和冷冬预测 我们在 2009 年 8 月 24 日 指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1952 年至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其中,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最长,预示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因此, 2009 年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大,超常低温将导致流感爆发增强 (事实上 2009 年爆发了甲型流感) 。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 2009-2010 年北京、沈阳和黑龙江省发生冷冬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刚刚经历了近1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与此同时北京连续4年的暖冬记录也宣告终结。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3摄氏度;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2摄氏度,比常年偏低1.3摄氏度,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7摄氏度,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3摄氏度不等 。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 2009 年冬季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 ) 沈阳的平均气温为 -11 ℃ ,与常年相比冷了 2.3 ℃ ,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 黑龙江新闻网讯 3 月 1 日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 2009 年 11 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 10.3 毫米,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 1 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 10 毫米以上,去年 12 月、今年 2 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 142% 和 181% ,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 39.6 毫米,比历年同期多 78.4% ;平均气温在 -16.7 ℃ ,比历年同期低 1.6 ℃ ,除去年 11 月外,去年 12 月,今年 1 月、 2 月平均气温都接近 -20 ℃ 。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 。 南方周末:谁制造了暖冬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 40 %。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 100 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 20 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 2008 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 11 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们对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 。 事实上,“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的预测没有实现。 首个冷冬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   中国网讯 2 月 25 日 10 时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做客强国论坛,以抢农时、抓春管、夺丰收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 (2272,-7.00,-0.31%) 生产起点更高、任务更重,同时,面临的气候形势、苗情长势也更复杂。去年是二十多个“暖冬”以来的首个冷冬,入冬明显提早,气温持续偏低,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据我部农情调度,今年冬小麦冬前一、二类苗比例为 79% ,同比减少 3.3 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苗情较差的一年。黄淮海地区小麦叶龄较常年同期偏少 0.5-1 片叶,单株分蘖少、群体偏小、次生根发生少、幼穗发育进程慢。   胡元坤说,春管对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弥补冬前分蘖不足极为重要。目前雨水节气已过,黄淮、江淮地区冬小麦陆续返青,华北、西北地区即将进入返青期,西南地区处于拔节期,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肥水等田管措施要在 3 月底前落实到位,时间相当紧迫,必须立即行动,把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为夺取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 2 月份中国主要与低温有关的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 3 月 3 日 电 中国气象局今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通报了 2 月份中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 月 9 日 ~ 11 日,我国西北及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江苏中北部、安徽中北部、山东南部、河南东南部部分地区降 13 毫米 ~ 20 毫米 雪或雨夹雪;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雨 25 毫米 ~ 60 毫米 ,局部地区达 80 毫米 ~ 100 毫米 。   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南方大部地区新年与雨雪低温相伴。 2 月 13 日 ~ 15 日,我国南方地区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天气,江苏、安徽、浙江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南京、合肥出现农历新年首场大雪,杭州降了暴雪;贵州贵阳等 36 个县市出现较大范围冻雨天气。   全国大部地区经历了近 22 年来最冷春节。 2 月 12 日 ~ 18 日,全国大部平均气温为零下 5.3 ℃,较常年同期 ( 零下 2.2 ℃ ) 明显偏低,为 1989 年以来最低值。除西藏中东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一般较常年偏低 2 ~ 4 ℃。   辽宁吉林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灾害。 2 月 24 日 ~ 25 日,黑龙江东部和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中东部出现降雪、雨夹雪或冻雨天气,其中辽宁中部、北部和吉林东南部出现冻雨,出现时段主要集中在 24 日下午至夜间。雨雪冰冻灾害给公路、铁路、航空和电力等带来较大影响,辽宁、吉林两省的机场和高速公路一度全部关闭,大量客流涌向铁路,而由于部分铁路输电线路严重结冰,导致沈阳至北京间部分旅客列车晚点,沿线车站出现旅客滞留。冻雨还导致辽宁部分输电线路多次跳闸。   雪灾、冰雹灾害和低温冻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雪灾导致四川、云南和新疆灾情较重。 2 月 13 日 ~ 19 日,四川部分地区遭受雪灾, 13.1 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2000 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 2 月 16 日 ~ 19 日,云南昭通、迪庆、维西县等地遭受雪灾, 12.4 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 8600 公顷 ,损坏房屋 1500 余间,直接经济损失 6000 万元。 2 月 20 日 ~ 24 日,新疆北部 14 个县遭受雪灾, 11.3 万人受灾,倒塌房屋 3800 余间,损坏房屋 2 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 1.2 亿元。   冰雹灾害袭击江西、湖北等地。三次风雹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受伤、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超 2 亿元。此外,江南北部低温冻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 新京报:气象预报部门没有免责的特权 2009 年 6 月 10 日 报道,日前,从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汛期气象服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出消息,气象部门出现重大气象预报失误的,纪检监察部门将严肃查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而就在此前,强风雹突袭我国数个省份,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先后受灾,造成数十人死亡。本报昨日报道, 6 月 3 日晚 ,十一级大风在豫东平原席卷而过,正值麦收时节,商丘、开封等市蒙受重灾。比锅口还粗的树,成排成排,像薅菠菜一样被连根拔起,亲历者说,一辈子没见过那样的景象。当地农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显然,对于灾害天气特别是强风雹这样的特大灾害天气,如果能事先准确预报,民众就能提前做好防备,免得在猛烈的暴风雨中陷入被动和危险。因此,气象预报做到最大的精准至关重要,在现代国家,耗费纳税人金钱设立专门天气预报设施和机构,目的正在于此。   然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些地方的天气预报部门在出现失误时,总是以“气象预报不可能百分百准确”来敷衍公众。于是,气象部门似乎拥有了工作失误可以免责的特权,预报准的时候可以请功,不准的时候可以脱咎,甚至有人戏言,天气预报是天底下最好干的活什。可见,中国气象局此次强调重大气象预报失误领导要担责,可谓恰逢其时。 天气预报不是不可以出现误差,但误差是有原因、有几率的。如果一边当下的预报技术可以精确到分钟,一边一些重大灾害天气却屡屡出现在预报之外,那恐怕难说都是技术问题。中国气象局此次自我加压,要求对重大气象服务失误追责,一是可以扭转一下某些气象部门的颟顸粗糙、罔顾民生的工作态度,二是有利于借此建立重大气象预警机制。先从重大气象预报准确做起,才能够逐步重建气象机构的公信力,只有公信力增加,气象机构的地位才能越来越重要。当然,这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重大灾害天气预报准确了,社会将为此少付出许多代价,能避天灾何不避呢 ? 冷冬和暖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件,误差不能解释预报的失误。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损失谁来担责?是否需要向公众道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 杨德彬 . 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 . 世界地质 , 2010, 29(4): 652-657 Yang D H, Yang D B. Thermaldynamic mechanism of El Nino induced by solar eclipse. Global Geology (inChinese), 2010, 29 (4): 652-657. 2. 杨学祥 , 陈殿友 .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0, 20 (3): 39-48. Yang X X, Chen D Y. Relation ofearth's orbit to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in Chinese), 2000, 20(3): 39-48. 3.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 “ 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 23(6): 1813-1818. Yang D H, Yang XX.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8, 23(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 ~ 1027 。 Yang Donghong,Yang Xxuexiang, Liu Cai.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6, 21 ( 3 ) : 1023 ~ 1027. 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 2011.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54 ( 4 ):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6.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7.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早开的垂丝海棠
热度 1 saraca 2018-12-1 21:05
路边的 垂丝海棠 早早地就开放了 一朵朵 一簇簇 粉色的花朵 同零零星星的叶片 及光秃秃的枝条 在湛蓝的天空下 在暖暖的冬阳里 勾勒出 一副春意融融之景 透梅之 简约 露樱之 嫣红 与秋叶 共风霜 同梅花 竞春早 全然不知 暮秋尚未走远 初冬早已来临 只是用花朵 轻轻地 告诉人们 冬天来了 春还会远吗? \0 \0
个人分类: 那些花儿|3362 次阅读|2 个评论
提前供暖 提前变冷: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热度 2 杨学祥 2018-11-9 07:38
提前供暖 提前变冷: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河北所有供热企业 8 日提前点火试运行 来暖气了 ! 2018-11-08 07:11 河北   为确保群众及早享受冬季供暖服务,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今天,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2018-2019 年采暖季供热提前点火试运行的紧急通知》,明确各市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供热企业于 11 月 8 日 提前点火试运行,做好水循环系统热态调试,排查解决管网循环不畅和跑冒滴漏问题,确保遇有极端天气,提前安全、稳定、达标供热。   通知要求,各市应指导行政区域内供热企业扎实做好供热设施运行、服务、应急等各项工作,保障供热工作顺利进行,细化防范应对措施,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全面、准确、实时掌握供热能源供应和供热设施运行动态,及时受理群众投诉,确保城市供热平稳有序。遇持续低温和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要加强供热系统调控,采取压非保民、错时调峰等有效措施,优先保障居民供热。各地应根据气候和采暖季不同阶段特点,科学调度,合理调整供热运行模式。 http://hebei.sina.com.cn/news/s/2018-11-08/detail-ihnprhzw1177696.shtml 紧急通知 ! 济宁确定 11 月 10 日 主城区提前启动集中供暖 ! 2018-11-08 15:19 来源 : 直播山东 济宁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提前启动本年度集中供暖的紧急通知》,根据近期天气情况,市政府决定 11 月 10 日 凌晨进入 2018-2019 年度冬季供暖期。 通知要求,各热源企业、供热企业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接到通知后,各热源企业要立即升温提压,各供热企业要合理安排各换热站的启动运行,完成对辖区内的二次管网、换热站全面提温。对工作拖沓、推延塞责的,市政府将追究有关单位责任。 http://www.sohu.com/a/274031155_491529 西安南郊 51 家单位 提前供暖 三秦都市报首席记者 姬娜 实习生 杨若林 郭珂 2018-11-08 09:32 昨日立冬,室外冷风冷雨,这里却是炉火正红,主要承担西安市南郊供暖工作的市政集中供暖公司,率先开阀点火,今明逐渐升温,南郊 51 家单位 ( 小区 ) 将感受到温暖,提前供暖不额外收取费用。 立冬时节开阀点火 提前送暖 立冬时节,西安气温骤降,很多市民穿上了羽绒服。“这几天家里十分阴冷,为何不能实现看天供暖?”“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段日子太难熬,应该弹性供暖,现在冷了提前供暖,到明年 3 月如果暖和了也可以提前结束供暖。”连日来,本报问暖热线接到很多市民的建议。 让人欣喜的是,本报问暖热线也接到消息称,有市政集中供暖公司率先提前供暖送温暖。 14 时,记者来到陕西明德集中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电子城供热站,身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做准备,随着倒计时“ 3 、 2 、 1 ” ,只听一声“开火”令下,火把被技术人员邢师傅扔进锅炉炉排“看火门”,火势蔓延开来,大家鼓掌—— 一年最忙碌的时刻开始了。不一会儿,跳动的火苗照亮了炉窗,电子城供热站闫经理观察火势,火光反射在他的脸颊…… “我们早已提前做了准备!”该公司办公室魏主任说, 11 日 1 日管网设备开始进行冷循环,为的是净化水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 日点火,接下来便是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为了管网和设备安全,缓慢升温),首批 51 家单位(小区)的用户家中,待升温后,室内温度将达到供暖标准,不低于 18 ℃ ,这些单位的用户可提前享受温暖。 首批 51 家单位提前供暖 不额外收费 记者来到不远处的电子大屏幕前——明德热网系统,上面显示有密密麻麻的小区、医院、学校的名字,有陕西省肿瘤医院、 521 医院、西北政法大学、翠华路小学、阳阳国际、世家星城、 长江丰泽园、长庆坊玺岸等。 “我们今冬供热范围,南到西部大道,北至南二环,东到翠华路沿线,西至太白路、西沣路沿线,供热面积 3200 多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了 220 多万平方米。”魏主任指着上面显示的用户单位的名称说,首批 51 家单位的供暖费早已交齐,所以属于本次提前供暖的用户范围,而且,提前供暖不额外收取费用,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主要是为了让住户们早一点感受到温暖。其余的用户,将视供暖合同签订和缴费情况逐步开启供热阀门。 电子城供热站闫经理指着一小区换热站数据介绍称, 21.8 表示的是该小区换热站的回水温度此时是 21.8 ℃ ,当此数字升到 40 多摄氏度时,意味着小区住户的室内温度能达到 18 ℃ 以上。下方的 0.38 表示的是供水压力。 “也就是说,供暖后,所有的换热站温度和压力,我们这里可以实时监测到。”闫经理说,他们通过此设备了解供热效果,遇到问题时,会及时安排管网系统工作人员去实地解决。 随后,记者来到中央控制系统室,三位技术人员正在系统前观察锅炉运行数据。“这里每天 24 小时都有人值班,观察锅炉运行相关数据等,及时调控。”魏主任说。 供暖温度不低于 18 ℃ 排放也要达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新修订的西安供热条例首次把供暖温度提高到不低于 18 ℃ ,供暖价格保持不变,所以,热力公司的成本增加了不少。 据介绍,根据新的《西安市集中供热条例》,用户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的;遮蔽散热器严重影响供热效果的;未采取正常保温措施的;导致室温不达标的,供热企业不承担责任。“温度好、服务好、排放好 ! ”此标语格外醒目。魏主任说,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铁腕治霾。首先购买优质水洗煤,从外面运回的环保优质煤,存放在 3 万平方米 大的全覆盖式煤棚里。之后,煤被传送带送到炉膛内燃烧,并进行脱硝处理。紧接着,院内约 30 米 高的二级静电除尘设备就派上用场了,燃烧后产生的烟尘要经过此处进行除尘。最后,进入与之相邻的 28 米 高的脱硫塔,经过脱硫后,高耸入云的烟囱里排放出水蒸气式的达标排放物,去年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已经达到并低于新建天然气锅炉的排放限值。 https://xian.house.qq.com/a/20181108/004548.htm 【今日头条】 2018 年是暖冬还是寒冬,种小麦该早、该晚?早做打算 ~ 2018-10-07 04:16 来源 : 好收成药肥 现在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也都凉快了下来, 有些农民朋友就会问今年是个寒冬还是暖冬, 因为寒冬和暖冬种植小麦的技巧不同, 若是暖冬可以按照正常的种植时间点种植, 若是寒冬就需要农民朋友小麦晚播 3 天,提高小麦的抗寒性。 对于多数农民的这一疑问,村里有经验的老农民说了这么一句俗语“头年洪水,次年寒冬”,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 2018 年冬天是寒冬还是暖冬,气象专家的说法是,因为 2017 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 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 ,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 La Niña-- 小女孩,圣女 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 反厄尔尼诺 或 冷事件 ,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 1998 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 厄尔尼诺 -- 拉尼娜现象 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国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注意到, 1997 年在热带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 ( 中国附近海洋变冷 ) 已在一个月内转变为一次拉尼娜现象 ( 中国附近海水变暖 ) 。这种从未有过的情况是长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这次厄尔尼诺使中国的气候也十分异常, 1998 年 6 月至 7 月,江南、华南降雨频繁,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均出现严重洪涝,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也出现涝情。拉尼娜也会造成气候异常。中科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巢纪平说,现在的形势是 : 厄尔尼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这使中国的气候状态变得异常复杂。一般来说,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遭遇北方冷空气,冷暖交换,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后,夏季到来,雨带北移,长江流域汛期应该结束。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南方空气变冷下沉,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事实上,副热带高压在 7 月 10 日 已到北纬 30 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纬 18 度,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见过。 拉尼娜 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科学家认为 : 拉尼娜 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1999 年上半年中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是影响中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今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 据统计,今春北方地区风沙天气频繁, 3 到 4 月一共出现了 12 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西部、黄淮地区,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区, 5 月份西北地区又出现了 3 次区域或局部地区沙尘暴天气,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为近 50 年同期所罕见。气候专家陈峪说,西北地区近 50 年来沙尘事件频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7 年是个暖冬,若是拉尼娜现象结束那么 2018 年冬天就会是个寒冬,若是拉尼娜现象依然持续,那么 2018 年冬季就可能是个暖冬。 根据往年的经验, 1988-1989 年和 1998-1999 两年都属于强拉尼娜现象,这两个冬天就是暖冬,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在 1990 年的 1 月和 2000 年的 1 月下旬,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就出现了严寒天气,最低气温甚至达到了 -10 ℃ 。 农村俗语“头年洪水,次年寒冬”的意思就是说若是去年很多地区发生了洪灾,那么今年多半就是寒冬。比如说 2007 年我国的淮河水域就发生了大洪水,紧接着在 2008 年就发生了冬季雪灾。而 2017 年我国包括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滚滚东、广西、江西等多地都受到了洪水的侵袭,据统计 2017 年的洪灾受灾人数有 1108 万,直接经济损失 252.7 亿元。 我们今年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 0.5 °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中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拉尼娜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 进入 2008 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中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 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同时,在中国遭受雪灾的严重打击时,美国中部出现 20 ℃ 的剧烈降温,暴风雪不时出没 (2008.01); 百年未雪的中亚地区突降 10mm 大雪,刷新了巴格达 100 年未雪的历史 (2007.12); 西欧 07 夏季水患严重,英法损失巨大 (2007 夏 ) ,入冬以来,俄罗斯北部边缘地区温度连创新低,一度达到 -50 ℃ ……拉尼娜仍未结束,事态依旧很严重…… 根据拉尼娜现象推断, 2018 年就存在寒冬的可能,因为是寒冬的可能性更大 ,就需要提醒农民朋友自然界的气候已经确定了,要想小麦的产量不受寒冬的影响,农民在播种“弱春性”、“半冬性”品种时,将播种时间推迟 3 天左右为宜。晚播 3 天,小麦的抗寒性就会明显提高,从而预防冻害的发生,保证明年小麦的丰收。 http://www.sohu.com/a/257977777_82238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987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26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争论:今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2018-11-7 13:59
科学争论:今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 中国气象局: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2018-11-07 来源: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厄尔尼诺形成今年冬天是暖冬   天气网讯 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今年赤道附近可能会形成一次厄尔尼诺现象,这预示着今年冬天我国大概率是一个暖冬。   6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首席艾婉秀表示,预计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据统计,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我国冬季偏暖的概率较高。   艾婉秀表示,据监测,厄尔尼诺监测关键区9月份海温指数为0.38℃。进入10月份,海温波动上升非常明显,侯(每5天)测指数都超过0.5。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出现大范围偏暖,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据气象行业标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当监测区海温3个月滑动平均值大于等于0.5℃,则被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各种统计及模式预测,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部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至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发展到什么强度,艾婉秀表示,10月海温指数刚达到0.5℃标准,后续发展情况还需及时关注预测。   艾婉秀表示,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冬季主要还受西风带环流的影响。从历史统计来看,大多数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冬季整体气温比常年冬季偏高的概率较高。   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及省级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气温可能偏高,意味着出现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也不排除阶段性强降温事件的发生,需关注临近天气预报。   同时,艾婉秀在发布会上表示:“冬季偏暖意味着冷空气可能偏弱,静稳天气可能要比常年多一些,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要比常年差一些。” https://www.tianqi.com/news/232920.html 【今日头条】2018年是暖冬还是寒冬,种小麦该早、该晚?早做打算~ 2018-10-07 04:16 来源:好收成药肥 现在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也都凉快了下来, 有些农民朋友就会问今年是个寒冬还是暖冬, 因为寒冬和暖冬种植小麦的技巧不同, 若是暖冬可以按照正常的种植时间点种植, 若是寒冬就需要农民朋友小麦晚播3天,提高小麦的抗寒性。 对于多数农民的这一疑问,村里有经验的老农民说了这么一句俗语“头年洪水,次年寒冬”,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2018年冬天是寒冬还是暖冬,气象专家的说法是,因为2017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国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注意到,1997年在热带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中国附近海洋变冷)已在一个月内转变为一次拉尼娜现象(中国附近海水变暖)。这种从未有过的情况是长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这次厄尔尼诺使中国的气候也十分异常,1998年6月至7月,江南、华南降雨频繁,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均出现严重洪涝,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也出现涝情。拉尼娜也会造成气候异常。中科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巢纪平说,现在的形势是:厄尔尼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这使中国的气候状态变得异常复杂。一般来说,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遭遇北方冷空气,冷暖交换,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后,夏季到来,雨带北移,长江流域汛期应该结束。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南方空气变冷下沉,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事实上,副热带高压在7月10日已到北纬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纬18度,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见过。 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科学家认为: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1999年上半年中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是影响中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今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 据统计,今春北方地区风沙天气频繁,3到4月一共出现了12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西部、黄淮地区,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区,5月份西北地区又出现了3次区域或局部地区沙尘暴天气,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为近50年同期所罕见。气候专家陈峪说,西北地区近50年来沙尘事件频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7年是个暖冬,若是拉尼娜现象结束那么2018年冬天就会是个寒冬,若是拉尼娜现象依然持续,那么2018年冬季就可能是个暖冬。 根据往年的经验,1988-1989年和1998-1999两年都属于强拉尼娜现象,这两个冬天就是暖冬,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在1990年的1月和2000年的1月下旬,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就出现了严寒天气,最低气温甚至达到了-10℃。 农村俗语“头年洪水,次年寒冬”的意思就是说若是去年很多地区发生了洪灾,那么今年多半就是寒冬。比如说2007年我国的淮河水域就发生了大洪水,紧接着在2008年就发生了冬季雪灾。而2017年我国包括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滚滚东、广西、江西等多地都受到了洪水的侵袭,据统计2017年的洪灾受灾人数有1108万,直接经济损失252.7亿元。 我们今年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中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拉尼娜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中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同时,在中国遭受雪灾的严重打击时,美国中部出现20℃的剧烈降温,暴风雪不时出没(2008.01);百年未雪的中亚地区突降10mm大雪,刷新了巴格达100年未雪的历史(2007.12);西欧07夏季水患严重,英法损失巨大(2007夏),入冬以来,俄罗斯北部边缘地区温度连创新低,一度达到-50℃……拉尼娜仍未结束,事态依旧很严重…… 根据拉尼娜现象推断,2018年就存在寒冬的可能,因为是寒冬的可能性更大, 就需要提醒农民朋友自然界的气候已经确定了,要想小麦的产量不受寒冬的影响,农民在播种“弱春性”、“半冬性”品种时,将播种时间推迟3天左右为宜。晚播3天,小麦的抗寒性就会明显提高,从而预防冻害的发生,保证明年小麦的丰收。 http://www.sohu.com/a/257977777_82238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9871.html 今年广州是冷冬还是暖冬?专家这样说 看明白了? 已有 754 次阅读 2018-10-19 19:00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厄尔尼诺 , 冷冬 |文章来源:转载 推荐到群组 今年广州是冷冬还是暖冬?专家这样说 看明白了? 2018-10-1907:46 羊城晚报 评论( 0 人参与) A - A +   最近,针对2018年将出现冷冬的传言,国家气候中心已经出面辟谣了。那么,广州2018年是冷冬还是暖冬呢?   今天,广州市气象局回应称,目前尚未形成广州今年冬季气候预测正式意见。从历史数据来看,自1951年以来我国出现过的14次厄尔尼诺事件中,广州仅出现了4年暖冬,且即使暖冬也会出现寒冷天气。   厄尔尼诺后的冬天   一般是“暖冬”   那么,厄尔尼诺是什么?它跟暖冬是什么关系?简单来说,厄尔尼诺就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水温持续升高的现象,一般认为厄尔尼诺出现后的冬天是暖冬,而不少专家认为今年正好是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今年8月中旬影响广东的台风王“山竹”就与厄尔尼诺关系密切。 台风“山竹”路径预测图   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气候中心关于2018/2019年冬季气候趋势做了初步预测结论:预计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资料图    不过,相比热带地区和热带天气系统,厄尔尼诺对温带、寒带的影响就没那么直接,因此预测起来就非常复杂和困难,不确定性很大。   这种不确定对广州而言更是明显。据统计,自1951年以来我国共出现过14次厄尔尼诺。受其影响,广州出现了4年暖冬和4年冷冬。14次厄尔尼诺仅4年暖冬,才28.6%的概率,和冷冬出现的概率一样。   而且,暖冬还会出现寒冷的天气过程。像2015-2016年的厄尔尼诺中,2016年1月出现了一次多年未见的boss级寒潮,让长三角大范围自来水管冻坏,让珠三角下雪。2016年冬季(2016年12月-2017年2月),广州市气温偏高1.9℃,为暖冬。但受强冷空气影响,也曾出现寒冷天气。 责任编辑: GDN007 广东事大小,粤睇粤有料!欢迎关注就爱广东(gdsina)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1768.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015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冷冬OR暖冬?当下秘鲁鳀鱼:I DON’T CARE
杨学祥 2018-11-4 06:12
冷冬OR暖冬?当下秘鲁鳀鱼:I DON’T CARE 2018-10-25 10:24: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鱼粉观察日记浏览量: 2156 次 我要评论 在本网上周《秘鲁上调厄尔尼诺概率?此季鳀鱼群已进入成熟期》一文中,我们提到,秘鲁气象机构(ENFEN)在月度报告中再次上调了今年冬季发生弱厄尔尼诺的概率。而近期围绕今冬是冷冬还是暖冬又出现了争议。据悉,近一段时间我国网上相关“冷冬”传言增多,甚至出现了“2018年是冷冬,且从今往后一直到2025年,气温一年更比一年冷”的说法。对此,关于2018/2019年冬季气候趋势,国家气候中心近期有一初步预测结论:预计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不大。不仅如此,从2018年夏季开始,秘鲁寒流不断减弱,我国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海温逐渐转为偏低,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逐渐转为偏高。气象数据显示,厄尔尼诺监测关键去(Nino3和Nino4)的海温已连续多日偏高,幅度达到0.5度以上。我国的国家气候中心已明确提出,2018—2019年冬季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同时,澳大利亚气象局也指出,嗯嗯日诺已进入“警戒状态”;而美国气象部门也发布消息称,2018—2019年冬季出现厄尔尼诺的可能性达到了70—75%。当然,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这次厄尔尼诺比不上2015—2016年的超级厄尔尼诺。有意思的是,近期美国NOAA的气象专家预计今冬跟美国中西部气候偏暖,因为即将形成的厄尔尼诺会使中西部气温较常年偏高几率增加,不过DTN在十月初发布的冬季预报却认为,本轮厄尔尼诺发展缓慢且强度偏弱,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增加了基地冷涡的侵入风险,从而导致美国相对偏冷。可见,近一段时间各国关于今冬究竟是“冷冬”还是“暖冬”的争议络绎不绝。然而,即便今冬出现弱厄尔尼诺的概率不断上调,秘鲁沿岸水温却独自“寒冷”。虽然Nino3和Nino4区域的海温连续多日偏高,但包含秘鲁沿岸在内的Nino1+2区域却走势分化,始终处于适宜鳀鱼生存的海温区间之中。如下图所示,秘鲁沿岸Chicama海岸的水温一直处于16℃附近:总体来说,从目前全球各大气象机构的预测来看,今冬出现弱厄尔尼诺的概率已十分明显。只是,尽管在往年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气候不利于秘鲁鳀鱼生存及捕捞,但正如本网在《秘鲁上调厄尔尼诺概率?此季鳀鱼群已进入成熟期》一文中提到的,秘鲁本季鳀鱼群已进入成熟期,目前鳀鱼资源初步预期形势十分良好,甚至有消息称处于历史偏高水平之中,因而暖冬与冷冬之争似乎对于当下秘鲁鳀鱼群的影响并不明显。当然,10月底期间秘鲁海洋研究院(Imarpe)将递交技术性报告,届时关于鳀鱼资源的相关资讯是否会出现“变数”仍值得业内密切关注。 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372783.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8年冬季天气会冷吗 2018年是暖冬还是寒冬
杨学祥 2017-12-17 17:57
2018年冬季天气会冷吗 2018年是暖冬还是寒冬 2017年09月14日 15:42收藏 标签:冬天2018天气资讯 2018年冬季天气会冷吗2018年是暖冬还是寒冬2018过年如何防范寒潮 分步阅读 2018年冬季天气会冷吗? 春夏秋冬,一到秋天,冬天也就不远了,特别是很多地方的气候,只有夏天和冬天,春秋极短。现在已经入秋,那今年的冬天会冷么。 2018年冬季天气会冷吗,2018年是暖冬还是寒冬呢。 1 2018年冬季天气会冷吗 根据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杨学祥预测,新一轮的厄尔尼诺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爆发。如果新一轮的厄尔尼诺爆发的话,我国2017至2018年会是暖冬。 厄尔尼诺的成因至今尚有争论,预测模型的选取与相关因素密切相关。大气环流说、海洋环流说、地震火山说、地球自转说、日食说、潮汐说、南极半岛海冰说等等,众说纷纭。因此,不同的学说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预测效果,特别是在某种因素起决定作用时,或多种因素叠加作用时,有较好地预测效果。 例如,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的发生,是2014-2015年日食多次发生在两极、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连创三年最热纪录、2014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和2016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2013-2016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等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 按照日食说,2016-2017年应该发生拉尼娜事件,但是由于2015-2016年纪强厄尔尼诺带来的余热未退,2016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导致秘鲁寒流变弱,拉尼娜夭折。 2 2018年是暖冬还是寒冬 如果拉尼娜现象出现的话,我国2017至2018年会是冷冬。 如果2017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则秘鲁寒流必然增强,拉尼娜的复活就成为可能。过去三年的记录表明,2014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阻碍了2014年厄尔尼诺的发生;2016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阻碍了拉尼娜的发生。2017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是拉尼娜复活的关键条件,这在学者郑飞的预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9月是拉尼娜逆转的拐点。 2017年8月21日日食发生在中纬将导致厄尔尼诺增强,2018年两次日食发生在极区最终引发厄尔尼诺发生。 2017年9月22日那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3 2018过年如何防范寒潮 1、尽量减少外出,寒潮期间人们要注意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采用煤炉取暖的居民,注意提防煤气中毒。同时要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老弱病人的防寒工作。 2、人们外出,应采取保暖防滑措施,当心路滑跌倒,司机要采取防滑措施,注意路况,听从指挥,慢速驾驶,如被暴风雪围困,尽快拨打求救电话。 来源链接: http://www.qbaobei.com/jiaoyu/shenghuo/bkcs/95139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永光:今年偏暖 京津冀、长三角等地雾、霾情况可能较多
热度 2 杨学祥 2017-11-28 10:49
拉尼娜势不可挡,可能性再度大增!今冬到底冷不冷?专家很为难 2017-11-13 16:10 马上就要进入12月,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也是大家颇为关注的话题。近日,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在月报中指出,今年冬季拉尼娜出现的概率上升,有65%-75%的概率出现拉尼娜现象,比之前预测的概率又上调了。 拉尼娜的特点是赤道太平洋水温偏低,在拉尼娜的情况下,赤道太平洋的信风较正常强,海洋表面的暖水被进一步推向西面,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表面温度则偏低,浙江导致沃克环流和对流活动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洪涝和干旱。 CPC表示,拉尼娜现象对于北半球冬季的天气形势影响很大,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影响北半球的气温及降雨。从以往的规律来看,在拉尼娜年,我国也容易遭遇冷冬。比如2008年中国南方遭遇的罕见冰冻灾害,就是拉尼娜带来的影响。 不过,近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王永光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虽然已有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在内的多个机构认为今冬可能发生拉尼娜,这可能导致冷冬出现。但是他综合分析来看,今年的情况可能和去年类似,拉尼娜只是虚晃一枪,去年许多机构预测的拉尼娜并未如约到来,今冬可能也会这样。 因此,王永光表示,今年还将是一个偏暖的情况,偏暖意味着冷空气活动若,京津冀、长三角等地雾、霾情况可能较多。 http://www.sohu.com/a/204076291_100022754 2017年12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2017-8-14 09:42 2017 年 12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 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12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12 月 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0045 , 12 月 4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2 月 3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 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 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 B : 12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12 月 1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 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 潮汐组合 C : 12 月 1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0344 度, 12 月 19 日 为月亮远地潮, 12 月 18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 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 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12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2 度, 12 月 26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 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10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717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7206.html 关键提示: 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有利于南风和厄尔尼诺的发展,可能造成雾霾高发。 高温、干旱、强震、雾霾: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已有 1245 次阅读 2015-10-22 18:33 高温、干旱、强震、雾霾: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杨学祥,杨冬红 我在 2014 年 5 月 23 日 指出, 2014 年开始至今,在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暴雪、龙卷风、暴雨、强震、高温、低温冻害、中国雾霾等灾害频繁发生,很多人将其归因于尚未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颠倒了因果关系,忽视了真正的灾害元凶。我认为,全球灾害频发的原因在于 2014 至 2016 年正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http://news.sina.com.cn/c/2014-05-23/184730213891.shtml 一、 中国北方干旱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是指月亮轨道与地球赤道之间的夹角。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为 28.5 度,最小值为 18.5 度,变化周期为 18.6 年。 在 1991 年,郭增建等人提出了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此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的研究结论表明,从上世纪 20 年代初到 90 年代,黄河大体上经历了 5 个枯水期和 4 个丰水期。每个丰、枯水期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枯水期持续时间为 4 至 15 年,平均为 9 年;丰水段持续时间为 7 至 14 年,平均为 9.25 年。黄河上游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 18 年左右,这恰好与月亮赤纬角的 18.6 年周期相吻合。 18.6 年是典型的潮汐周期,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有利于冷暖空气在中国北方交汇。因此,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的时期对应全球的气候变冷和中国北方的洪涝灾害。 而当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的时期,月亮只能在南北纬 18.6 度之间摆动,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小,导致赤道与两极的热交换减弱,形成旱涝异常和冷暖异常。暖湿空气滞留在低纬度地区,主要表现在全球迅速变暖、中国南方暴雨洪涝和北方干旱。 在历史上,对月亮赤纬角变化所带来的天气灾害也有记录: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41 至 1943 年(河南大旱)、 1959 至 1960 年(山西大旱)、 1977 至 1978 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 1995 至 1997 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 4 至 5 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932 年(松花江大水)、 1933 年和 1935 年(黄河特大水)、 1951 年(辽河大水)、 1969 年(松花江大水)、 1986 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 与北方干旱相反,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41 至 1943 年、 1959 至 1960 年、 1977 至 1979 年、 1995 至 1997 年、 2014 至 2016 年,中国南方都发生了暴雨洪水。 例如, 1942 年新安江特大洪水,富春江、曹娥江同时大水,浙西、皖南部分县水灾较重。湖南浏阳县山洪暴发,淹死三四千人。 再如, 1959 年福建、广东、广西 3 省区 5-7 月持续多雨,造成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广东东江发生了近百年来罕见的特大洪水,博罗站洪峰流量 12800m3/s ,沿岸 90% 以上堤围溃决,沿江 9 个县、 15.9 万 hm2 农田受灾。福建省水灾损失也较大,全省农田受灾 15.2 万 hm2 ,死亡 895 人。 再如, 1979 年广东东江支流西枝江特大洪水,中下游堤围全线崩溃,惠东县城和惠州市区被淹,惠阳地区农田受灾 6.8 万 hm2 ,死亡 151 人。 http://www.cws.net.cn/flood/CF-05.html 再如, 1998 年夏季,中国南方罕见的多雨。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 1954 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 29 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 500 万所房屋倒塌, 2000 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 1600 多亿元人民币。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7/20020108/643415.html 再如, 2014 年广东多地遭受超 200 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 我们在 2008 年发表的文章中进一步指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3/23/content_10364781.ht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323/08267613105.shtml http://stock.hexun.com/2010-03-23/123073176.html http://money.163.com/10/0323/12/62F9JA3H00253B0H.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2665.html 据 2014 年 8 月 11 日 以来的最新报道,吉林、辽宁、河南省登封市发生 63 年来最严重气象干旱。 关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高温和干旱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9350.html 二、 全球高温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们在 2014 年 4 月撰文指出,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当月亮在南(北)纬 1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18.6 度向北(南)纬 1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振幅比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减少三分之一,减弱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的数量,导致海水升温。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 2014 )。 表 1 青藏高原五道梁气象站 1957-2012 年 56 年的温度 18.6 年周期 三、 全球强震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胡辉和杜品仁分别指出地震存在 18.6 年周期。杨冬红和杨学祥指出,全球 8 级以上地震存在 9 年和 18.6 年周期。 图 1 1895-1977 年 8 级以上地震的 9 年和 19 年周期 图 1 是根据公元 1896 年至公元 1980 年全球 8 级以上地震目录编绘的 。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05-1906 年、 1923-1925 年、 1941-1942 年、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896-1897 年、 1913-1914 年、 1931-1932 年、 1949-1951 年、 1968-1970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 8 级以上地震高潮也有相应的约 9 年变化周期: 1897- 1906- 1914- 1923-1932-1941- 1950- 1960- 1971- 1978 年。 1890-1924 年和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频发期, 1925-1946 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的减少时期。 应该说明的是,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南部发生 9.5 级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 8.5 级地震的 30 倍。 20 世纪共有 4 次 9 级以上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 1957 年 3 月 9 日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 9.1 级地震,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 9.5 级地震, 1964 年 3 月 28 日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 9.2 级地震 。因此,在 1952-1964 年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的 1959-1960 年地震活动也很强烈。 解朝娣等人采用 1850 — 2012 年期间 USGS 全球 M ≥ 5.0 地震目录资料 , 构成全球地震能量 - 时间序列 , 进行小波变换和准周期分析 . 结果表明 , 全球地震能量释放的时间序列存在 9 年、 19 年和 45 年的 3 个准周期 , 其中 ,45 年准周期最为突出 . 结合起潮力周期的物理背景 , 对长周期潮汐起潮力与地震能量释放准周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没有发现全球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与潮汐短周期相关的准周期 . 图 2 ( a, b)1850-2012 年全球 5 级以上地震能量 - 时间序列小波变换图及其准周期分析图;( c, d) 1850-2012 年全球 7 级以上地震能量 - 时间序列小波变换图及其准周期分析图 全球地震的 9 年和 19 周期得到证实。这两个周期就是 18.6 年周期及其半周期。 45 年周期也是 9 年周期的倍周期。 四、 中国雾霾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我们的研究表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是导致我国雾霾高发的天文背景,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增强我国的季节性雾霾。 2015 年厄尔尼诺和高温干旱是雾霾高发的气象条件。 2015-2016 年雾霾高发不可避免,减轻雾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 27.3 天和 13.6 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 Li G Q, 2005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 2013 年 12 月初的雾霾波及 25 个省份, 100 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 13 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 29.9 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10.3 天,达到 52 年来的峰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 2013 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 52 年前,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前一周期的雾霾高发。 根据月亮赤纬角极值与日月大潮的叠加可计算得出,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 2 月 -4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5-7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8-10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 6 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杨冬红等, 2007a )。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 1 月和 12 月。 吴兑等人指出, 1951-2005 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就中国大陆而言, 12 和 1 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 2 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 30% ; 9 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 5% (吴兑等, 2010 )。这一研究结果与潮汐类型的划分完全一致。 2013 年的中国雾霾首发在 1 月,并于 12 月进入高潮。预计 2014 年 1 月会仍保持高发态势。作者的理论推导在科学网上得到 2014 年 1 月实践的验证,表明大气潮对天气和雾霾影响的真实存在。 我们在 2014 年指出 10 月长春缘何多霾, 2015 年的雾霾会继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五、2015 年强厄尔尼诺增强灾害的强度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633.html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准备迎接最热年。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 ,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新华社华盛顿 2015 年 1 月 16 日 电美国政府机构 16 日发布的两份报告显示, 2014 年是全球自 1880 年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热年,这也是全球最热年纪录 10 年来第三次被刷新。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显示, 2014 年全球平均气温 14.6 ° C ,比 20 世纪平均水平高出 0.69 ° C ,比此前两个最热年 2005 年和 2010 年高出 0.04 ° C 。其中创下高温纪录的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美国西部地区、南美洲内陆地区、澳大利亚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北非部分地区等。全球海洋表面气温也在 2014 年创下新高,比此前的最热年 1998 年和 2003 年高出 0.05 ° C 。 http://news.163.com/15/0117/14/AG5V9T3K00014AED.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375.html 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英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日本气象厅之后,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4 年是自 1880 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还有一点令人关注, 2014 年成为“最热年”并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此前最热的 2010 年、 2005 年和 1998 年都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http://news.hexun.com/2015-01-27/17280131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3797.html 这表明,厄尔尼诺不是最热年的必备条件,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也能对最热年起决定作用。 2015-2016 年也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2016 年又发生了强厄尔尼诺,所以, 2015-2016 年的最热年新纪录也在预测之中。 2015 年 07 月 23 日 广州日报报道,美国政府机构今年初发布报告显示, 2014 年是全球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热年”。不过,这一纪录有望在 2015 年再次被刷新。但这一纪录也不会保持太久。科学家们预计, 2016 年将成为下一个“最热年”。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ul/2015/07-23/7422305.shtml 事实上,我们在 2008 年、 2012 年、 2014 年、 2015 年最早提出了 2014-2016 年最热年的预测。 我们早在 2008 年就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 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12 年印尼苏门答腊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厄尔尼诺增强了灾害的强度。 参考文献 解朝娣,吴小平,雷兴林,冒蔚,孙楠。长周期潮汐与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地球物理学报。 2013 , 56 ( 10 ): 3425-3433. 刘国华,王一博,高泽永,文晶。 1957-2012 年青藏高原五道梁盆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兰州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4 50 ( 3 ): 410-416. 郭增建,郭安宁,周可兴。地球物理灾害链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 111 ~ 114 , 146 ~ 158 。 杜品仁。 18.6a 地震轮回及其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 37 ( 3 ): 36 ~ 369 。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 。云南天文台台刊。 2003 ,( 4 ): 49-55 蓝永超,丁永建,康尔泗,等。黄河上游径流长期变化及趋势预测模型 。冰川冻土。 2003 , 25 ( 3 ): 321-326 。 郭增建 , 秦保燕 , 郭安宁 .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1996. 165-188, 116 - 117, 135 - 138, 198.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22(5): 1680-168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23(6): 1813~1818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等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47(4): 616~621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29(2): 610-6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0149.html 特别关注:关注2017年年末厄尔尼诺和暖冬的发展对雾霾的影响。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421 次阅读|3 个评论
拉尼娜势不可挡,可能性再度大增!今冬到底冷不冷?
杨学祥 2017-11-16 07:34
拉尼娜势不可挡,可能性再度大增!今冬到底冷不冷?专家很为难 2017-11-13 16:10 马上就要进入12月,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也是大家颇为关注的话题。近日,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在月报中指出,今年冬季拉尼娜出现的概率上升,有65%-75%的概率出现拉尼娜现象,比之前预测的概率又上调了。 拉尼娜的特点是赤道太平洋水温偏低,在拉尼娜的情况下,赤道太平洋的信风较正常强,海洋表面的暖水被进一步推向西面,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表面温度则偏低,浙江导致沃克环流和对流活动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洪涝和干旱。 CPC表示,拉尼娜现象对于北半球冬季的天气形势影响很大,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影响北半球的气温及降雨。从以往的规律来看,在拉尼娜年,我国也容易遭遇冷冬。比如2008年中国南方遭遇的罕见冰冻灾害,就是拉尼娜带来的影响。 不过,近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王永光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虽然已有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在内的多个机构认为今冬可能发生拉尼娜,这可能导致冷冬出现。但是他综合分析来看,今年的情况可能和去年类似,拉尼娜只是虚晃一枪,去年许多机构预测的拉尼娜并未如约到来,今冬可能也会这样。 因此,王永光表示,今年还将是一个偏暖的情况,偏暖意味着冷空气活动若,京津冀、长三角等地雾、霾情况可能较多。 2015年和2016年两年的数据统计来看,冬季都是偏暖的。但是也有不少人怀疑,像2016年1月那样的“霸王级寒潮”让广东都开始落雪,真的还是暖冬吗。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也指出,气象观测的冬天长达三个月,这三个月偏暖还是偏冷是取决于平均值,而不是最大值最小值,总体偏暖,但仍可能有几天会非常冷。这也意味着,今冬大概率是暖冬,但仍可能会有非常极端冷的时候,御寒防冻仍不可放松。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冷暖冬的意义并不是非常大,更多时候只需要关心天气是否即将变化,及时应对即可。而且气候预测变数很大,也需要平常心看待。 http://www.sohu.com/a/204076291_100022754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在2014年1月4日指出,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59-1960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9.5级地震。我在2012年5月22日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年最热年的出现验证了这一预测,2015年将再次验证这一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682.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在这个周期中,月亮赤纬角从18.6°增加到28.6°。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周期为半年。 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热,2005-2007年和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全球变暖减缓。 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英国著名的哈德莱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预测,这一次气候变暖趋缓可能会延续到2017年。这是一个错误的预测,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增强。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3年7月的高温只是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增强的序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4142.html 2014年最热年新纪录给出了最新证据。 2015年将再次刷新最新最热年纪录。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5236.html 结论 事实上,2014-2016年最热记录连续创新的三年。2017可能稍有降低。 2017 年 9 月末南极海冰最大值不会太大,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1732.html 我们在 2017 年 3 月 31 日 指出, 2017 年 9 月 22 日 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27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3000.html 2017 年3月南极海冰最小面积下降至207.5万平方公里,为1979年有卫星观测图像以来同期最低。9月12日南极海冰最大面积为1801.3万平方公里,也是197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http://news.sina.com.cn/o/2017-09-27/doc-ifymkxmh7455382.shtml 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7/09/28/020114287.shtml 过去三年的记录表明, 2014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阻碍了 2014 年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6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阻碍了拉尼娜的发生。 2017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是拉尼娜复活的关键条件,这在学者郑飞的预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 9 月是拉尼娜逆转的拐点。 关注 2017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的变化。 事实上, 2017 年 9 月 12-28 日南极半岛的徳雷克海峡通道没有被海冰堵塞,导致秘鲁寒流减弱,拉尼娜现象减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8074.html 9 月 13-28 日南极海冰面积创新低纪录加速了拉尼娜指数的一路飙升,验证了南极半岛海冰的气候开关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8214.html 9 月 28 日 至 10 月 5 日 南极海冰面积创新低纪录加速了拉尼娜指数的一路飙升,再次验证了南极半岛海冰的气候开关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9327.html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关键的问题是: 2017 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 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在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的条件下,厄尔尼诺现象一度快速发展; 2017 年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厄尔尼诺现象就此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拉尼娜现象的迅猛发展; 2017 年 11 月 18 日 - 2018 年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未来的趋势是厄尔尼诺取代拉尼娜,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目前,发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能量都在积聚集中,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南极半岛海冰、日食条件、潮汐组合类型变化和强度变化,逐渐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方向发展,两者交替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 2017 年就预演了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快速转换的全过程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7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45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49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5292.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家告诉你今冬其实是暖冬: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杨学祥 2017-11-15 04:38
一夜穿毛裤,专家告诉你今冬其实是暖冬 分享 2017年11月14日20:24 新华社 一夜穿毛裤,专家告诉你今冬其实是暖冬 分享 0 新华社11月14日电题:一夜穿毛裤,专家告诉你今冬其实是暖冬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15日将是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式集中供暖的日子,但新一轮冷空气也已经在路上了,预计这次冷空气来袭之后,天气将从今年十一之后的一夜穿秋裤,升级为一夜穿毛裤,这也意味着我们进入今年正式意义上的冬天。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6日起新一轮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16日至18日我国自北向南将出现一次大范围大风降温及雨雪天气过程。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至10℃,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2℃。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黄淮、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及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江南部分地区有大雨。 在气象专家眼里,此次冷空气无论是时间还是强度都是个“小不点儿”。“一般在这个季节,3至5天就会有一次冷空气,更强的会升级为寒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正所谓一场秋风一场寒,我们就是这样逐步进入隆冬的。 为什么每次冷空气来袭都会有断崖式降温的感受,是我们太弱不禁风?这是因为,“每次冷空气来袭之前气温有所上升,在较高温度基础上降温就会感受比较明显。”孙军解释说,冷空气都以偏北风为主,而冷空气之前的暖湿气流都是以偏南风为主。在大气系统里,冷暖空气一直在打“拉锯战”。冷空气来袭之前,暖湿气流北上,入冬的北方有时呈现秋天的气温,但冷空气到达之后立即吹散之前的暖湿气流,带来大规模的降温,因此感受到断崖式的降温。 进入取暖季,冷空气来袭也意味着更清新的空气,小伙伴们也将会有一夜蓝天的感受。“一般冷空气来袭之前,暖湿气流加速污染物聚集,冷空气对污染物扩散十分有利。”孙军说。 这次降温之后就一直冷下去了么?实际上正如上面专家介绍的,冷暖空气一直在不断较量,当下次冷空气来袭之前气温还会逐渐回升,冬季的气温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 今年的冷空气来的早么?孙军说,冷空气虽然频繁但属于正常范围,2008年至2009年冷空气来的更早一些,2009年10月初还下了雪。 今年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王永光说,从前期数据预报模式和诊断分析来看,今年的情况跟去年很相似,今年冬天可能还是偏暖的情况。每年12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气象预报里所谓的冬季,预测整个冬季偏暖并不等于三个月的时间里天气都要偏暖,如果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温度超过了多年的平均值就是暖冬。 据王永光介绍, 2013年至2017年可能是全球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5年。 我国的情况和全球的偏暖趋势是一致的,今年前10个月我国的平均气温与2007年、2009年和2015年等并列1961年以来同期最暖,我国全年平均气温是否会创新高值得期待。 来源:新华社 http://news.sina.com.cn/o/2017-11-14/doc-ifynvxeh4588201.shtml?cre=sinapcmod=gloc=14r=0doct=0rfunc=8tj=none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在2014年1月4日指出,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59-1960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9.5级地震。我在2012年5月22日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年最热年的出现验证了这一预测,2015年将再次验证这一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682.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在这个周期中,月亮赤纬角从18.6°增加到28.6°。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周期为半年。 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热,2005-2007年和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全球变暖减缓。 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英国著名的哈德莱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预测,这一次气候变暖趋缓可能会延续到2017年。这是一个错误的预测,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增强。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3年7月的高温只是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增强的序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4142.html 2014年最热年新纪录给出了最新证据。 2015年将再次刷新最新最热年纪录。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5236.html 结论 事实上,2014-2016年最热记录连续创新的三年。2017可能稍有降低。 2017 年 9 月末南极海冰最大值不会太大,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1732.html 我们在 2017 年 3 月 31 日 指出, 2017 年 9 月 22 日 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27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3000.html 2017 年3月南极海冰最小面积下降至207.5万平方公里,为1979年有卫星观测图像以来同期最低。9月12日南极海冰最大面积为1801.3万平方公里,也是197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http://news.sina.com.cn/o/2017-09-27/doc-ifymkxmh7455382.shtml 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7/09/28/020114287.shtml 过去三年的记录表明, 2014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阻碍了 2014 年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6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阻碍了拉尼娜的发生。 2017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是拉尼娜复活的关键条件,这在学者郑飞的预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 9 月是拉尼娜逆转的拐点。 关注 2017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的变化。 事实上, 2017 年 9 月 12-28 日南极半岛的徳雷克海峡通道没有被海冰堵塞,导致秘鲁寒流减弱,拉尼娜现象减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8074.html 9 月 13-28 日南极海冰面积创新低纪录加速了拉尼娜指数的一路飙升,验证了南极半岛海冰的气候开关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8214.html 9 月 28 日 至 10 月 5 日 南极海冰面积创新低纪录加速了拉尼娜指数的一路飙升,再次验证了南极半岛海冰的气候开关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9327.html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关键的问题是: 2017 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 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在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的条件下,厄尔尼诺现象一度快速发展; 2017 年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厄尔尼诺现象就此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拉尼娜现象的迅猛发展; 2017 年 11 月 18 日 - 2018 年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未来的趋势是厄尔尼诺取代拉尼娜,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目前,发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能量都在积聚集中,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南极半岛海冰、日食条件、潮汐组合类型变化和强度变化,逐渐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方向发展,两者交替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 2017 年就预演了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快速转换的全过程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7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45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491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拉尼娜还是厄尔尼诺? 冷冬还是暖冬?
热度 1 杨学祥 2017-11-12 15:08
拉尼娜还是厄尔尼?诺 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日本气象厅:预计到年底有 60% 的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 2017-11-1013:09:28 陆行 527 日本气象厅:预计到年底有 60% 的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 注:严重的拉尼娜现象会影响全球大宗商品的产量及价格 http://www.fx678.com/C/20171110/201711101309262030.html 美国气象预报机构称拉尼娜出现可能性增至 65-75% 2017-11-1008:08:52 大豆论坛   美国气象预报中心( CPC )周四称,北半球 2017-18 年冬季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为 65-75% 。 RWD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 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在 10 月的预报中,该机构预计北半球秋季和冬季出现拉尼娜的可能性为 55-65% 。 RWD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 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气象预报中心称,太平洋地区形成了弱拉尼娜现象,并将在冬季持续,可能给美国北部造成严寒,给巴西带来干旱。 RWD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 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该机构称:“未来几个月拉尼娜将影响美国的气温和降雨量。” RWD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 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博易大师 http://www.feedtrade.com.cn/soybean/soybean_weather/2052610.html 今冬我国或偏暖 雾和霾过程偏多 2017 年 11 月 09 日 19:45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 9 日),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第二十三期“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王永光,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忠富围绕“解密气候预测”话题,针对今冬我国气候形势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今年冬天或偏暖 雾和霾较多 近期,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消息称未来数月可能发生弱拉尼娜现象,从已掌握的一些规律来看,拉尼娜年我国容易遭遇“冷冬”。目前我国的监测情况如何?未来是否会发生弱拉尼娜现象? 王永光表示,现在的监测情况来看,今年的海洋状况与去年相似,去年国内外很多组织预测可能要发生弱拉尼娜现象,但并未发生。通常,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 30 年平均状况偏低超过 0.5 ℃ ,且持续 6 个月才能构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去年曾经有几个月偏低甚至超过 0.5 ℃ ,但并未持续 6 个月,因此没有发生拉尼娜事件。根据目前的形势,今年冬季有可能发生一次冷水波动,但并不形成事件。 通过前期的分析来看,预计今年还将是一个偏暖的情况,京津冀、长三角等地雾、霾情况可能较多,还是要加强防范。 整个冬季偏暖 并不表示 3 个月都偏暖 2016 年 1 月下旬,我国曾遭遇过一次“霸王级”寒潮事件,当时内蒙古额尔古纳、河北张家口、山东青岛、上海浦东、江苏淮安、浙江永嘉、福建福州、广东珠海、广西防城港、四川什邡、云南屏边等 76 个站点突破当地建站以来最低气温历史极值。降雪范围甚至直抵两广沿海地区,创下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 (1951 年以来 ) 的最南界。 然而冬季结束后,数据统计显示, 2015/2016 年冬季是偏暖的。有网友产生困惑,为何跟感受不一样? 丁一汇表示,气候是两个参数描述,一个是平均温度,一个冬天, 90 天的平均温度超过了多年的平均值,这就是暖冬,反之是冷冬,这是平均值的问题。同时还要用另一个极端事件来描述,发生在几天里,突然很冷或很暖,这就是极端事件,是短时间内发生的。 如果预测冬天是偏暖,意味着从总体来看是超过多年平均值,但并不表示在这个暖冬下不会有很强的冷事件和暖事件发生。除了上面的例子,还有 2015 年 12 月 30 日 ,北极气温一度超过 0 ℃ ,比常年冬季的平均气温升高了 30 ℃ 。 通常,人们对极端事件记忆更深刻,对平均气温就不容易记住,所以感受上可能会产生偏差。 气候预测服务国民经济 助力防灾减灾 极端事件容易造成更大的影响,整体趋势还有必要预测么?孙忠富表示,气候预测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整个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工业需要节能减排。特别是农业,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农业上进行的综合布局、区域优化,种植制度的采用、品种的选用,防灾减灾预案的制定等等都和气候息息相关。越早知道气候变化的趋势,对于防患于未然越有利。气候预测对气候资源的分析和研究,对农业尤其重要。 http://news.sina.com.cn/o/2017-11-09/doc-ifynsait6777918.shtml 预测回顾: 去年曾经有几个月偏低甚至超过 0.5 ℃ ,但并未持续 6 个月,因此没有发生拉尼娜事件。原因在于 2016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 我们在 2015 年 6 月 13 日 指出,目前的不确定因素是 2015 年 9 月和 2016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发展情况: 如果 2015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异常减少,与 2015 年 9 月 13 日 日食在极区相配合,与 2015 年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地球自转加速阶段相配合,有利于厄尔尼诺持续到 2016 年初。 2016 年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 72 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配合 2016 年 3 月 9 日 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本论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发生。 如果 2016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异常增加,与 2016 年 9 月 1 日 日食在赤道相配合,与 2016 年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相配合,有利于拉尼娜持续到 2016 年底。 2016 年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发展;配合 2017 年 2 月 26 日 日食在中纬,不利于拉尼娜发展,本论拉尼娜结束。 及时监测 2015 年 9 月和 2016 年 9 月南极海冰变化,我们就会得到厄尔尼诺持续到 2016 年初和拉尼娜持续到 2016 年底的准确信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7604.html 实际上,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不是异常变大,而是异常变小。这是导致秘鲁寒流变暖和拉尼娜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4570.html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少于 2015 年 9 月 24 日 ,秘鲁寒流增强的趋势受到遏制。这是目前拉尼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也明显少于 2016 年 8 月 18 日 。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 2014-2016 年创纪录的高温记录密切相关,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非常显著,使秘鲁寒流减弱,对超级厄尔尼诺延续到 2016 年第一季度做出了贡献。 对比 2015 年 9 月 24 日 和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大小变化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 关注 2016 年 10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对拉尼娜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138.html 有利于拉尼娜生成和发展的条件: 2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异常变大;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239.html 2017 年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 目前的条件是: 其一、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 2014-2016 年创纪录的高温记录密切相关,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其二、 2017 年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已刷新最新历史纪录,之前 1997 年 2 月 27 日 海冰面积达到历史低点,为 229 万平方公里。 2017-02-19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卫星勘测数据显示,南极洲海冰缩小至历史最低纪录,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这可能与多年以来人类活动导致气候转暖有关。 http://weather.news.qq.com/a/20140109/012127.htm http://roll.sohu.com/20140718/n402426913.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1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043.html 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 (NSIDC) 勘测数据显示,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已刷新最新历史纪录,之前 1997 年 2 月 27 日 海冰面积达到历史低点,为 229 万平方公里,南极洲卫星数据最早可追溯至 1979 年。 美国宇航局指出,南极海冰减少与松岛冰川大面积冰川分解有关,分解的冰川相当于美国曼哈顿大小。 NSIDC 主管马克 - 塞瑞兹 (MarkSerreze) 称,他将利用几天时间进行更多的测量,进一步证实南极洲真实的海冰面积。 http://mt.sohu.com/it/p/126627536_354970 http://tech.qq.com/a/20170218/010405.htm 2017 年 3 月 1 日 南极洲海域冰层面积达 38 年来最低水平:仅有 81.8 万平方米的海洋结成了冰。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589401.htm 日本研究机构:南极海冰面积创新低原因待查 发布时间: 2017-03-241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3 月 23 日 电据日媒报道,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本月 23 日宣布,覆盖南极洲的海冰面积本月 1 日约为 215 万平方公里,为 1978 年使用人造卫星观测以来最小面积。   据报道,该研究所极地海洋学副教授牛尾收辉就原因表示,“需要从海洋水温、洋流、风等各种角度来检证”。   报道称,这一时期的南极是夏季,气温上升,海冰面积为一年中最小。但 2000 年至 2009 年观测到的最小面积平均为 303 万平方公里,本月 1 日的数据显示减少至约七成。   该机构对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 水循环变动观测卫星“雫”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另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也宣布,南极洲的海冰面积本月初创最小纪录。据悉北冰洋的海冰 7 日达到今冬最大面积,但作为冬季面积峰值则创历史新低。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3/24/content_15810766.htm 结论 2017 年 9 月末南极海冰最大值不会太大,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1732.html 我们在 2017 年 3 月 31 日 指出, 2017 年 9 月 22 日 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27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3000.html 2017 年3月南极海冰最小面积下降至207.5万平方公里,为1979年有卫星观测图像以来同期最低。9月12日南极海冰最大面积为1801.3万平方公里,也是197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http://news.sina.com.cn/o/2017-09-27/doc-ifymkxmh7455382.shtml 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7/09/28/020114287.shtml 过去三年的记录表明, 2014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阻碍了 2014 年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6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阻碍了拉尼娜的发生。 2017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是拉尼娜复活的关键条件,这在学者郑飞的预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 9 月是拉尼娜逆转的拐点。 关注 2017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的变化。 事实上, 2017 年 9 月 12-28 日南极半岛的徳雷克海峡通道没有被海冰堵塞,导致秘鲁寒流减弱,拉尼娜现象减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8074.html 9 月 13-28 日南极海冰面积创新低纪录加速了拉尼娜指数的一路飙升,验证了南极半岛海冰的气候开关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8214.html 9 月 28 日 至 10 月 5 日 南极海冰面积创新低纪录加速了拉尼娜指数的一路飙升,再次验证了南极半岛海冰的气候开关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9327.html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关键的问题是: 2017 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 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在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的条件下,厄尔尼诺现象一度快速发展; 2017 年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厄尔尼诺现象就此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拉尼娜现象的迅猛发展; 2017 年 11 月 18 日 - 2018 年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未来的趋势是厄尔尼诺取代拉尼娜,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目前,发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能量都在积聚集中,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南极半岛海冰、日食条件、潮汐组合类型变化和强度变化,逐渐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方向发展,两者交替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 2017 年就预演了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快速转换的全过程 。 表 1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 , 1999 )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iR1R2 预测(实况) 2014-04-29p 极区 3 2014-10-23p 极区 364 2015-03-20p 极区 3 2015-09-13p 极区 3612 强厄尔尼诺(已发生) 2016-03-0912 低纬 -1 2016-09-01-2 赤道 -1-24 强拉尼娜(未发生) 2017-02-26-37 中纬 1 2017-08-2138 中纬 120 2018-02-15p 极区 3 2018-07-13p 极区 3 2018-08-11p 极区 3911 强厄尔尼诺(可能性增大) 2019-01-06p 极区 3 2019-07-02-18 极区 3 2019-12-261 赤道 -24 拉尼娜(可能性增大) 2020-06-2130 中纬 1 2020-12-14-40 中纬 12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7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457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9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今年是不是暖冬 2017至2018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热度 1 杨学祥 2017-11-9 16:16
今年是不是暖冬2017至2018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2017-11-08来源:天气网【字体: 大 中 小 】 今年是不是暖冬2017至2018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天气网讯随着昨天(11月7日)立冬,人们也对今年是不是一个暖冬变得愈发关心。其实,冷冬暖冬与否和冷空气关系倒不是太大,而和我们初中高中地理上曾经学过的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有关。那么,2017至2018年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呢?如果拉尼娜现象不出现的话,将是暖冬无疑。 2018年冬天预测会冷吗? 近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杨学祥通过一系列的监测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之内出现并大规模爆发。 厄尔尼诺的成因至今尚有争论,预测模型的选取与相关因素密切相关。大气环流说、海洋环流说、地震火山说、地球自转说、日食说、潮汐说、南极半岛海冰说等等,众说纷纭。因此,不同的学说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预测效果,特别是在某种因素起决定作用时,或多种因素叠加作用时,有较好地预测效果。 例如,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的发生,是2014-2015年日食多次发生在两极、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连创三年最热纪录、2014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和2016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2013-2016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等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 按照日食说,2016-2017年应该发生拉尼娜事件,但是由于2015-2016年纪强厄尔尼诺带来的余热未退,2016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导致秘鲁寒流变弱,拉尼娜夭折。 总结:如果新一轮的厄尔尼诺爆发的话,我国2017至2018年会是暖冬。 2017至2018年是冷冬吗? 如果2017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则秘鲁寒流必然增强,拉尼娜的复活就成为可能。过去三年的记录表明,2014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阻碍了2014年厄尔尼诺的发生;2016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阻碍了拉尼娜的发生。2017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是拉尼娜复活的关键条件,这在学者郑飞的预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9月是拉尼娜逆转的拐点。 厄尔尼诺现象 2017年8月21日日食发生在中纬将导致厄尔尼诺增强,2018年两次日食发生在极区最终引发厄尔尼诺发生。 2017年9月22日那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总结:如果拉尼娜现象出现的话,我国2017至2018年会是冷冬。 历史上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对冷冬暖冬的影响: 2017年至2018年是暖冬还是寒冬如果拉尼娜现象出现的话,我国2017至2018年会是冷冬。 如果2017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则秘鲁寒流必然增强,拉尼娜的复活就成为可能。 拉尼娜现象 过去三年的记录表明,2014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阻碍了2014年厄尔尼诺的发生;2016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阻碍了拉尼娜的发生。 2017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是拉尼娜复活的关键条件,这在学者郑飞的预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9月是拉尼娜逆转的拐点。 2017年8月21日日日食发生在中纬将导致厄尔尼诺增强,2018年两次日食发生在极区最终引发厄尔尼诺发生。2017年9月22日那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综上,今年我国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主要取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哪个能够出现。 http://www.tianqi.com/news/207555.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3489 次阅读|4 个评论
舟山遭遇63年来罕见暖冬:多种暖因素叠加结果
热度 2 杨学祥 2017-3-9 14:20
舟山遭遇 63 年来罕见暖冬:多种暖因素叠加结果 杨学祥,杨冬红 据舟山市气象台统计, 2016 ~ 2017 年冬季我市平均气温为 8.9 ℃ ,同比常年偏高 1.7 ℃ ,相比上年偏高 1.3 ℃ 。自 1954 年舟山有气象记录以来,这一冬季气温平均值与 1998 ~ 1999 年冬季并列,位居历年同期最高。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日食条件相同;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同样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同样发生超级厄尔尼诺事件;1995-1998年和2013-2017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和海啸。这四大天文、气象、地震条件,外加2016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都有利于全球极端暖事件的发生,是罕见的多项暖事件的叠加效应所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7338.html 相关报道 舟山遭遇 63 年来罕见“暖冬” 预计春季气温仍偏暖 2017 年 03 月 09 日 09:53:10 来源: 舟山日报 作者:记者:董佩军 【摘要】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给岛城市民留下的最深印象,莫过于天气的暖和了。市气象台日前公布的《舟山市 2016 ~ 2017 年冬季天气气候公报》显示,我们度过的是 63 年来罕见的一个“暖冬”。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 2016 年 12 月~ 2017 年 2 月),给岛城市民留下的最深印象,莫过于天气的暖和了。市气象台日前公布的《舟山市 2016 ~ 2017 年冬季天气气候公报》显示,我们度过的是 63 年来罕见的一个“暖冬”。   气象学上对“暖冬”和“冷冬”的认定,要看这三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气温偏高还是偏低。如果高于常年同期气温 0.5 ℃ 以上,即可认为是“暖冬”;如果低于常年同期气温 0.5 ℃ 以上,则为“冷冬”。   据市气象台统计, 2016 ~ 2017 年冬季我市平均气温为 8.9 ℃ ,同比常年偏高 1.7 ℃ ,相比上年偏高 1.3 ℃ 。自 1954 年舟山有气象记录以来,这一冬季气温平均值与 1998 ~ 1999 年冬季并列,位居历年同期最高。   去年下半年,我国可能遭遇“冷冬”的说法一度很流行,为何“剧情”反转,岛城出现了气温平历史纪录的“暖冬”?市气象台专家解释说,这跟拉尼娜现象的“虎头蛇尾”有关。   去年 7 月起,在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赤道中东太平洋转而出现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冷的现象,这往往会导致冬季偏冷。但由于去年北极地区大量海冰融化,全球增暖幅度加大,拉尼娜现象自去年 11 月起开始明显减弱。再加上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面积偏大,南方暖湿空气势头强劲,导致舟山和全国一样,出现了罕见的强“暖冬”。   “暖冬”不仅影响农作物生产,也使岛城气候出现反常。这个冬季我市出现大雾日数平均为 8.8 天,同比常年增多了 3.3 天。此外,去年 12 月 21 日冬至日,我市一天内出现了浓雾、大雨、雷暴、大风等罕见天气。   在气象学上,连续 5 天日平均气温超过 10 ℃ ,从第一天起正式入春。市气象台专家说,尽管岛城目前还未入春,但“春姑娘”已经近在眼前了。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春季( 3 月~ 5 月)岛城仍可能偏暖,春播关键期( 3 月 26 日 ~ 4 月 10 日 )有 5 ~ 7 天阴雨天气,出现长时间连阴雨的可能性小,以过程性降水为主。在春播期内有出现春寒的可能性,但没有明显的倒春寒天气。终霜期出现在 3 月下旬前期,较常年略偏早。 http://dhnews.zjol.com.cn/dhnews/system/2017/03/09/021104148.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暖冬之后暖春醒:多项暖事件叠加惹的祸
热度 4 杨学祥 2017-3-7 06:21
暖冬之后暖春醒:多项暖事件叠加惹的祸 杨学祥,杨冬红 国家气候中心指出,今冬是 56 年来最强暖冬,在此之后我国或迎暖春。目前至少 74 万平方公里国土已提前入春。 今冬 56 年来最强暖冬的原因是什么?是多种极端暖事件叠加的结果: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潮汐南北震荡振幅减少三分之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2015-2016 年超强厄尔尼诺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618.html 2014-2016 年连续三年最热新纪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6-2017 年南极海冰最小值新纪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7646.html 2013-2016 年全球没有发生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6985.html 这样的极端事件十分罕见,后续事件可能是暖春、厄尔尼诺、拉尼娜、气候极端变冷,遵循月亮赤纬角 18.6 年变化周期和拉马德雷 55 年周期,进入气候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7440.html 相关报道 冷空气“制冷”失败暖冬后继续暖春模式 2017-03-0704:18:48  来源 : 羊城地铁报 ( 广州 ) 冷空气又一次准点来广州报到,昨日最高气温比前天大约下降了 8 左右。不过,一来冬季以来天气一直偏暖,偶尔冷一冷并未让人无法接受,二来大约一周以前广州刚刚经历了一次强冷空气袭击,这次冷空气显得“弱爆”了。国家气候中心指出,今冬是 56 年来最强暖冬,在此之后我国或迎暖春。目前至少 74 万平方公里国土已提前入春。(记者 叶卡斯) http://news.163.com/17/0307/04/CET8OSQ700018AOP.html 暖冬之后暖春醒 2017 年 03 月 07 日 03:00 成都商报   ■气象学上,成都 3 月 1 日 正式进入春天   ■据气象预测,今年春天将呈现暖春趋势   “暖冬”   按气象学标准,当一年的 12 月到次年 2 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 0.5 ℃ 以上,则称为“暖冬”。去年冬天成都市日平均气温达到 8.0 ℃ ,较常年(近 30 年)同期偏高了 1.6 ℃ ,超过了暖冬标准的 3 倍多。   “入春”   在气象学上,连续 5 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0 ℃ 以上,其 5 天中的第 1 天即为春天的开始。成都从 3 月 1 日 到 3 月 5 日 的日平均气温都超过了 10 ℃ ,这意味着,成都在 3 月 1 日 正式进入了春天。   在经历了近 30 年来最温暖的冬天之后,成都终于入春了。连续两日的春雨在今日停下脚步,阳光和多云会交替登场。根据气象预测,今年的春天将紧跟冬季的脚步,呈现暖春趋势。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最新数据表明,受去年暖冬影响,蔬菜集中上市,全市蔬菜价格大幅下跌,可能会影响后期部分月份蔬菜的上市量,从而引起蔬菜价格的大幅波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 月 6 日 ,绵绵春雨浸润蓉城大地。距立春已有一个多月,气温逐步回升,大家都在期盼春天真正到来。   在气象学上,连续 5 天平均气温稳定在 10 ℃ 以上,其 5 天中的第 1 天即为春天的开始。 2 月 28 日 ,成都日平均气温还在 8.9 ℃ ,进入 3 月之后,便迅速展现出一派阳春景色,阳光与多云交替出现,日平均气温也随即升至 10 ℃ 以上。   根据温江国家站数据显示,成都从 3 月 1 日 到 3 月 5 日 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 12.5 ℃ 、 10.2 ℃ 、 10.8 ℃ 、 11.8 ℃ 、 11.1 ℃ ,这也意味着,成都在 3 月 1 日 这天正式进入了春天。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显示,从今日起的未来三天,成都春雨将暂歇,阴云与阳光展开了拉锯战,气温将缓慢回升。   近 30 年最温暖 我们过了个“假”冬天?   去年冬天日平均气温超暖冬标准 3 倍多   按照气象学标准,当一年的 12 月到次年 2 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 0.5 ℃ 以上,则称为“暖冬”。记者从成都市气象台获悉,去年冬天成都市日平均气温达到 8.0 ℃ ,较常年(近 30 年)同期偏高了 1.6 ℃ ,超过了暖冬标准的 3 倍多。 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数据, 2016-2017 年的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 -1.50 ℃ ,较常年同期偏高 1.88 ℃ ,包括四川省在内的 13 个省份在这个冬天平均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难怪有网友戏称,“我们可能过了一个假冬天,真正冷的日子没几天”。根据气象预测,今年春季将继续延续偏暖的态势,气温将比正常或偏高为主,这也意味着,暖冬之后将是暖春。   蔬菜便宜了,因为暖冬?   不少市民发现,今年春节前后成都市场上的蔬菜价格,要比往年同时段要低,究其原因,和刚刚过去的暖冬不无关系。   成都安居天涯菜市场的菜商曾大伯告诉记者,节后蔬菜价格确实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今年二月份蔬菜价格比去年二月份的蔬菜价格便宜很多,“比如莴笋去年能卖到一块五一斤,今年只能卖到五毛了。”曾大伯说,去年冬天天气暖和,蔬菜长得好,成熟得快,所以就便宜一些。 根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近期的一份调查显示,春节过后成都市场主要食品价格回落,并提到受去年暖冬影响,蔬菜集中上市,年前全市蔬菜价格就开始大幅下跌。在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所监测的 30 个蔬菜品种中, 28 个品种价格下跌,跌幅面 93% ,跌幅超 10% 的有 17 个品种,占调查面的近 6 成。其中跌幅较大的是白萝卜、大白菜,分别下跌 21% 和 18% 。同时,暖冬导致的蔬菜集中上市,可能会影响后期部分月份蔬菜的上市量,从而引起蔬菜价格的大幅波动。成都商报记者 逯望一 实习生 夏雨 摄影记者 王红强 http://news.sina.com.cn/o/2017-03-07/doc-ifyazwha4023525.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32 次阅读|11 个评论
今冬黑龙江省平均氣溫昇高1.8℃ 為1961年以來第三暖冬
杨学祥 2017-3-3 19:07
今冬黑龙江省平均氣溫昇高 1.8 ℃ 為 1961 年以來第三暖冬 杨学祥 今冬我省平均氣溫昇高 1.8 ℃ 為 1961 年以來『第三暖冬』 2017-03-03 16:08:00 作者: 劉嘉   來源: 東北網 頻道主編: 張廣義   東北網 3 月 3 日 訊 ( 記者 劉嘉 ) 近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冬天 (2016 年 12 月 -2017 年 2 月 ) 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 1.9 ℃ ,是我國自 1961 年以來『最暖冬』。記者從黑龍江省氣候中心獲悉,這個冬季我省平均氣溫昇高 1.8 ℃ ,為 1961 年以來最暖冬季第三位。 全國平均氣溫距平分布圖,圖中顯示黑龍江省平均氣溫昇高 0-4 ℃ (距平是指某一系列數值中的某一個數值與平均值的差)。   據黑龍江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宋麗華介紹,今年冬天我省遭遇『暖冬』,氣溫整體呈偏高狀態,全省平均氣溫為 -15.2 ℃ ,比常年偏高 1.8 ℃ ,為 1961 年以來『第三高』。全省大部地區都比常年偏高 1 ℃ 以上,大興安嶺北部、黑河局部、牡丹江東部地區等都比常年偏高 2 ℃ 以上。 2016 年 12 月、 2017 年 1-2 月平均溫度持續偏高,其中 2017 年 2 月溫度最高,比常年偏高 2.5 ℃ ,為 1961 年以來『第五高』。 2017 年 1 月比常年偏高 2 ℃ 。為 1961 年以來『第七高』。 http://heilongjiang.big5.dbw.cn/system/2017/03/03/057557332.shtml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已有 1150 次阅读 2016-10-2 07: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杨学祥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海三江源地区迎来56年来最强暖冬:2016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2017-3-3 18:16
青海三江源地区迎来 56 年来最强暖冬: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关键提示: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日食条件相同;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同样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同样发生超级厄尔尼诺事件;1995-1998年和2013-2017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和海啸。这四大天文、气象、地震条件,外加2016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都有利于全球极端暖事件的发生,是罕见的多项暖事件的叠加效应所致。 青海三江源地区迎来 56 年来最强暖冬 教育新闻中国新闻网 2017-03-0219:24 分享 中新社西宁 3 月 2 日 电 ( 孙睿 金泉才 ) “ 2016 年至 2017 年冬季,青海省平均气温为零下 6.7 摄氏度,较常年偏高 2.4 摄氏度,列 1961 年以来气温最高值,其中玛多、玉树等三江源核心区气温较常年偏高 0.5 至 1.9 摄氏度,经历了一个自 1961 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季。”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 2 日表示。 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中国及东南亚地区重要淡水供给地,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戴升介绍,受西太平洋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西伯利亚高压偏弱等的影响,青海省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 (2016 年 12 月 1 日 ~ 2017 年 2 月 28 日 ) 温度持续偏高,月均温创 196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度过了 56 年最暖冬季。 据青海省气象局气象资料统计分析, 2016 年至 2017 年冬季,青海全省各地平均气温在零下 13.6 至零下 0.2 摄氏度之间,西宁、祁连野牛沟、兴海、玛多、玉树、贵南、都兰气温较常年偏高 0.5 至 1.9 摄氏度,省内其余地区普遍偏高 2.0 至 4.5 摄氏度,其中祁连、尖扎、天峻、称多清水河、都兰诺木洪等 23 个地区 ( 占全省的 48.9%) 气温偏高创历史同期最高;共和、贵南、泽库、玛沁、久治、囊谦、都兰、格尔木等地为次高值。 “受此次高温影响,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青海湖的周边气象监测站点气温也与常年相比偏高,出现了 ( 监测 ) 史上首次不能完全封冻情况”。 戴升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暖湿化的趋势还在延续。 http://edu.qq.com/a/20170302/032721.htm 相关博文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已有 1150 次阅读 2016-10-2 07: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杨学祥 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易偏低 2016 年09月29日 17:49 来源: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在29日下午召开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介绍说,当前拉尼娜状态仍在维持,今年冬天我国气温易偏低,但也有出现暖冬的可能性,不确定性较大。 http://news.ifeng.com/a/20160929/50045445_0.shtml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天文条件 1995-1997 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由此导致1998年和2014年全球最热的新纪录。 2014-2015 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由此导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和表2)。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2501.html 表 1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 , 1999 )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 i R 1 R 2 预测(实况) 1996-04-17 p 南极区 3 1996-10-12 p 北极区 3 6 4 1997-03-09 p 北极区 3 1997-09-01 p 南极区 3 6 12 (极强厄尔尼诺) 1998-02-26 6 北赤道 -1 1998-08-22 -4 南赤道 -1 -2 4 ; ( 拉尼娜 ) 1999-02-16 -41 中纬 1 1999-08-11 46 中纬 1 2 0 2000-02-05 p 极区 3 ( 拉尼娜 ) 2000-07-01 p 极区 3 2000-07-31 p 极区 3 2000-12-25 p 极区 3 12 14 极强厄尔尼诺( 拉尼娜 ) 2001-06-21 -12 低纬 -1 ( 拉尼娜 ) 2001-12-14 1 赤道 -2 -3 9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 ( 强厄尔尼诺 )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 拉尼娜(弱拉尼娜)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 38 中纬 1 2 0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极强厄尔尼诺 2019-01-06 p 极区 3 2019-07-02 -18 低纬 -1 2019-12-26 1 赤道 -2 0 拉尼娜 2020-06-21 30 中纬 1 2020-12-14 -40 中纬 1 2 6 注:原文表的数据从 1948 年开始。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2012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 2012-2013 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我们在 2008 年撰文指出,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有利于南半球变暖 2014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 1979 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 2015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少于 2015 年 9 月 24 日 ,秘鲁寒流增强的趋势受到遏制。这是目前拉尼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也明显少于 2016 年 8 月 18 日 。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 2014-2016 年创纪录的高温记录密切相关,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非常显著,使秘鲁寒流减弱,对超级厄尔尼诺延续到 2016 年第一季度做出了贡献。 对比 2015 年 9 月 24 日 和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大小变化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 关注 2016 年 10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对拉尼娜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138.html 2014 年以来连续三年高温创纪录导致南半球变暖 2014 年 2 月以来,美国、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或科学家纷纷表示,今年很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从而造成气候异常。更有科学家称,今年或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4-02/073029846564.s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准备迎接最热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发生,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2014 年和 2015 年连续两年高温新纪录导致全球变暖,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是南半球气温升高的确切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380.html 最新结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1813 ~ 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 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YangDH,Yang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 2014, (3): 90-91.YANG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22(5):1680-1685.YangDH, Yang X X.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iceregulatorsfor El Nino 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2007,22(5):1680-168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现1961年以来第二暖冬 第一暖为1999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2017-3-3 07:17
河南现 1961 年以来第二暖冬 第一暖为 1999 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第一暖为 1999 年的条件: 1995-1997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1997-1998 年发生了 20 世纪最强厄尔尼诺事件; 1998 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 第二暖为 2007 年的条件: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2016 年发生类似 1997 年规模的超级厄尔尼诺因素; 2014-2016 年连续三年创最热年新纪录。 相关报道 河南现1961年以来第二暖冬 第一暖为1999年 2017年03月02日17:40 来源: 人民网-河南频道 (河南省气象局 供图) 人民网郑州3月2日电 (石国庆)记者从河南省气候中心了解到,刚刚过去的2016年冬季,河南省经历了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排名第二暖的冬季。 河南省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冬季(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4.1℃,较常年同期偏高1.9℃,比去年同期偏高1.2℃,仅次于1999年的4.4℃,为1961年以来河南省第二最暖冬季;其中2016年12月全省平均气温偏高2.2℃,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2017年1月全省平均气温偏高1.9℃,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5高值;2月全省平均气温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8高值。 从空间分布看,全省各地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6~3.1℃,其中豫北、豫西局部、豫东的部分地区和豫南大部偏高2.0℃以上;全省111个观测站中有43个站(占总站数的39%)为建站以来同期最高值,有29个站(占总站数的26%)为次高值。 河南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常军介绍,造成河南暖冬的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弱,致使南下影响河南的冷空气偏弱,造成全省冬季气温长时间持续偏高,创下了1961年以来同期的次高值。 气象专家还介绍,气温偏高使人体感觉舒适,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供暖成本;同时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返青,对交通运输及人们的户外作业也较为有利。但暖冬也有不利的方面,气温偏高有利于病虫越冬,使小麦春季容易遭受病虫危害;暖冬使冬小麦易出现旺长,抗寒能力降低,容易受到春季“倒春寒”的危害。此外,气温偏高还增加了城市和森林火灾的防治难度。 背资料: 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多发生于秋分、冬至之间,冬季位于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大范围高气压(反气旋)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气团,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冬季时,大陆降温快,海洋降温慢,亚细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洲,大陆性气候明显,亚洲东部有紧邻太平洋,气流自太平洋流向欧亚大陆,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区。西伯利亚高压是北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的影响了亚洲东部地区,使得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冷。 http://henan.people.com.cn/n2/2017/0302/c351638-29794368.html 最新结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 ~ 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 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YangDH,Yang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 2014, (3): 90-91.YANG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 22(5):1680-1685.YangDH,Yang X X.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ice regulatorsfor El Nino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7,22(5):1680-168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6-2017年冬季为强暖冬:被证实的预测
热度 1 杨学祥 2017-3-1 18:09
2016-2017 年冬季为强暖冬:被证实的预测 杨学祥 关键提示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怪不得这个冬天没存在感原来是强暖冬 2017 年 03 月 01 日 02:35 荆楚网 - 楚天金报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李晓璐)再过两天即将进入“九九”,意味着数九寒天进入尾声。回望这个冬天,突然发现江城都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冷空气也大多是象征性地来一下就走,暖和的天气让这个冬天没有存在感。昨日湖北省气象局发布消息证实: 2016 年 -2017 年冬季为强暖冬。   数据显示, 2016 年 12 月份以来,全省平均气温 3.9 ℃— 8.9 ℃ ,比常年同期偏高 1.2 ℃— 2.5 ℃ ,为强暖冬,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排历史同期前三位,其中鄂西南、鄂东的 24 县(市)排第一位。 2016 年 12 月份和 2017 年 1 月份平均气温分别排历史第二高和第三高。   武汉去年 12 月份以来,观象台平均气温为 6.8 ℃ 左右,比常年偏高 1.2 ℃ 。记者翻看数据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冬季气温高于 6.8 ℃ 的年份只有 5 年。 对于遭遇强暖冬的原因,此前有气象专家分析,去年 8 月份出现的拉尼娜状态持续四个月就结束了,没有转变为拉尼娜事件,没有给这个冬季带来明显影响;其次冷空气活动偏弱,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阻碍了冷空气入侵。这些原因导致今冬我省是强暖冬。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3-01/doc-ifyavrsx5483847.shtml 南极海冰面积达历史低点:仅 228.7 万平方公里! 搜狐公众平台 2017-02-1900:04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卫星勘测数据显示,南极洲海冰缩小至历史最低纪录,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这可能与多年以来人类活动导致气候转暖有关。   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 (NSIDC) 勘测数据显示,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已刷新最新历史纪录,之前 1997 年 2 月 27 日 海冰面积达到历史低点,为 229 万平方公里,南极洲卫星数据最早可追溯至 1979 年。 美国宇航局指出,南极海冰减少与松岛冰川大面积冰川分解有关,分解的冰川相当于美国曼哈顿大小。 NSIDC 主管马克 - 塞瑞兹 (Mark Serreze) 称,他将利用几天时间进行更多的测量,进一步证实南极洲真实的海冰面积。 http://mt.sohu.com/it/p/126627536_354970 http://tech.qq.com/a/20170218/010405.htm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有利于南半球变暖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4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 1979 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 2015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少于 2015 年 9 月 24 日 ,秘鲁寒流增强的趋势受到遏制。这是目前拉尼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也明显少于 2016 年 8 月 18 日 。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 2014-2016 年创纪录的高温记录密切相关,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非常显著,使秘鲁寒流减弱,对超级厄尔尼诺延续到 2016 年第一季度做出了贡献。 对比 2015 年 9 月 24 日 和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大小变化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 关注 2016 年 10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对拉尼娜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138.html 有利于拉尼娜生成和发展的条件: 2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异常变大; 9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239.html 目前的条件是: 其一、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 2014-2016 年创纪录的高温记录密切相关,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其二、 2017 年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已刷新最新历史纪录,之前 1997 年 2 月 27 日 海冰面积达到历史低点,为 229 万平方公里。 综合分析结论: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和南极半岛海冰效应导致 2017-2018 年厄尔尼诺爆发不可避免。 图 1. 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82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过去的冬天是65年来最暖冬:被证实了的预测
杨学祥 2017-3-1 13:22
过去的冬天是 65 年来最暖冬:被证实了的预测 杨学祥 关键提示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即将过去的冬天,是 65 年来“最暖冬” 2017 年 03 月 01 日 09:18:27 来源: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讯(记者 于丹丹)江苏省气象台昨天发布了降温报告和大风警报,北方有一股较强的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预计今天自北向南先后影响本省。受其影响,今明两天最低气温降幅可达 5 到 8 ℃ ,明天最低气温淮北地区零下 2 ℃左右,苏南地区 3 ℃ ,其它地区 0 到 1 ℃ ,冷空气影响时并伴有陆上 5 到 8 级,江河湖海面 8 到 10 级的东北大风。不过这次冷空气比上一次大寒潮温柔不少,且来去匆匆,预计 3 日气温就会迅速回升。 2 月的最后一天以晴天完美收官,南京的最高气温升到了 17 ℃ 。不过冷空气依旧不时要来刷一下“存在感”。今天南京白天云系增多,云层较厚的地区还会飘有零星小雨,西北风也会逐渐增强。冷空气影响过程很快,明天就会回到晴好天气的怀抱当中。不过这次冷空气带来的降温还是挺明显的,南京的最低气温会有 7 到 8 ℃ 的跳水,今天南京最低气温 7 ℃ ,明天最低气温下降到 0 ℃ 左右。大家要及时增减衣服。进入 3 月,也到了真正春暖花开的季节,南京平均入春的时间是在 3 月 27 日 。 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个冬天,南京除了几次短暂的大降温外,气温一直偏高。根据中央气象台统计,包括江苏在内,我国多地度过 1951 年以来最暖的冬天!去年下半年入冬之前,不少机构预测,这个冬季我们将遭遇“冷冬”。为何现实却截然相反?专家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海温持续上升,“拉尼娜”事件没能正式形成。 自 2016 年 8 月进入“拉尼娜”状态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持续平稳发展,但在秋季后冷海温范围缩小,强度减弱。依据中国气象局最新监测,“拉尼娜”状态仅持续了 4 个月,未能正式形成“拉尼娜”事件。赤道中东太平洋次表层异常冷海温范围进一步缩小。这段时间至春季,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仍将继续维持正常状态。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白天多云转阴有时有小雨,夜里阴转多云, 7 ℃ 到 16 ℃ ;明天多云到晴, 0 ℃ 到 10 ℃ ;后天多云, 0 ℃ 到 14 ℃ http://news.ifeng.com/a/20170301/50743713_0.shtml 美国经历近三十年来最暖二月 2017 年 02 月 26 日 13:17 央视 美国经历近三十年来最暖二月   央视网消息: 2017 年二月份,美国多地天气出现许多异常情况。最近几天,美国中西部遭受暴雪袭击,但与此同时,美国多地气温又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月是美国近 30 年来最为温暖的二月。   往年在二月份,通常会有北极冷气团掠过美国,使北方地区覆盖冰雪。但是最近一周,美国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却出现创记录的温暖天气,很多人都感觉更像身处在 5 月初。 24 号,美国首都华盛顿当地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 27 摄氏度 ,而在纽约,人们更是穿起了夏装。   美国 纽约市民:真不敢相信天气这么好,尤其是两周前才下了大雪。   美国 纽约市民:不错,挺好的,其实有点太热了。   温暖的天气使得一些本来通常四月底才开花的植物提前进入了花期,一些地区的冬小麦开始提前返青。 但同时对于许多地方来讲,极端的温暖天气后,又往往面临着一场大雪。二月初,美国东部在经历几个艳阳天之后迎来了今冬最大的暴风雪。而在本周末,美国中部也再次迎来了暴雪,在艾奥瓦州和明尼苏达州,一些地区的降雪超过 30 厘米 。 http://news.sina.com.cn/o/2017-02-26/doc-ifyavrsx5176245.shtml 南极海冰面积达历史低点:仅 228.7 万平方公里! 搜狐公众平台 2017-02-1900:04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卫星勘测数据显示,南极洲海冰缩小至历史最低纪录,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这可能与多年以来人类活动导致气候转暖有关。   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 (NSIDC) 勘测数据显示,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已刷新最新历史纪录,之前 1997 年 2 月 27 日 海冰面积达到历史低点,为 229 万平方公里,南极洲卫星数据最早可追溯至 1979 年。   美国宇航局指出,南极海冰减少与松岛冰川大面积冰川分解有关,分解的冰川相当于美国曼哈顿大小。 NSIDC 主管马克 - 塞瑞兹 (Mark Serreze) 称,他将利用几天时间进行更多的测量,进一步证实南极洲真实的海冰面积。 http://mt.sohu.com/it/p/126627536_354970 http://tech.qq.com/a/20170218/010405.htm 相关博文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已有 1150 次阅读 2016-10-2 07: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杨学祥 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易偏低 2016 年09月29日 17:49 来源: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在29日下午召开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介绍说,当前拉尼娜状态仍在维持,今年冬天我国气温易偏低,但也有出现暖冬的可能性,不确定性较大。 http://news.ifeng.com/a/20160929/50045445_0.shtml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天文条件 1995-1997 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由此导致1998年和2014年全球最热的新纪录。 2014-2015 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由此导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和表2)。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2501.html 表 1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 , 1999 )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 i R 1 R 2 预测(实况) 1996-04-17 p 南极区 3 1996-10-12 p 北极区 3 6 4 1997-03-09 p 北极区 3 1997-09-01 p 南极区 3 6 12 (极强厄尔尼诺) 1998-02-26 6 北赤道 -1 1998-08-22 -4 南赤道 -1 -2 4 ; ( 拉尼娜 ) 1999-02-16 -41 中纬 1 1999-08-11 46 中纬 1 2 0 2000-02-05 p 极区 3 ( 拉尼娜 ) 2000-07-01 p 极区 3 2000-07-31 p 极区 3 2000-12-25 p 极区 3 12 14 极强厄尔尼诺( 拉尼娜 ) 2001-06-21 -12 低纬 -1 ( 拉尼娜 ) 2001-12-14 1 赤道 -2 -3 9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 ( 强厄尔尼诺 )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 拉尼娜(弱拉尼娜)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 38 中纬 1 2 0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极强厄尔尼诺 2019-01-06 p 极区 3 2019-07-02 -18 低纬 -1 2019-12-26 1 赤道 -2 0 拉尼娜 2020-06-21 30 中纬 1 2020-12-14 -40 中纬 1 2 6 注:原文表的数据从 1948 年开始。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2012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 2012-2013 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我们在 2008 年撰文指出,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有利于南半球变暖 2014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 1979 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 2015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少于 2015 年 9 月 24 日 ,秘鲁寒流增强的趋势受到遏制。这是目前拉尼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也明显少于 2016 年 8 月 18 日 。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 2014-2016 年创纪录的高温记录密切相关,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非常显著,使秘鲁寒流减弱,对超级厄尔尼诺延续到 2016 年第一季度做出了贡献。 对比 2015 年 9 月 24 日 和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大小变化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 关注 2016 年 10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对拉尼娜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138.html 2014 年以来连续三年高温创纪录导致南半球变暖 2014 年 2 月以来,美国、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或科学家纷纷表示,今年很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从而造成气候异常。更有科学家称,今年或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4-02/073029846564.s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准备迎接最热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发生,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2014 年和 2015 年连续两年高温新纪录导致全球变暖,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是南半球气温升高的确切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380.html 最新结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 ~ 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 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YangDH,Yang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 2014, (3): 90-91.YANG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22(5):1680-1685.YangDH, Yang X X.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iceregulatorsfor El Nino 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2007,22(5):1680-168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预测得到证实:2016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热度 1 杨学祥 2017-3-1 08:20
暖冬预测得到证实: 2016 年与 1998 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温暖 2 月成就申城“创纪录”暖冬 入春?还得再等等! 2017-03-01 00:02:51  来源 : 东方网 温暖 2 月成就申城“创纪录”暖冬 入春?还得再等等! 东方网 3 月 1 日 消息:申城这个冬天不太冷!根据上海市中心气象台数据显示,温暖的 2 月使申城成就了 140 多年来最暖的冬季。除宝山、崇明两区,其他各区观测站均出现建站以来最高纪录。申城 2 月在温暖中结束,但 3 月却是冷空气开场,这也使得上海入春的步伐还要再缓缓。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申城从 2016 年 11 月 23 日 开始迈入冬季,虽然这一日期较常年平均提早近 10 天,但气温却并不“给力”,申城暖冬格局早早显露出了苗头,并“一不小心”创造了 140 多年最不冷冬季纪录。 据悉,近一半面积的国土经历了建国以来最暖的一个冬季。上海也不例外,除宝山、崇明两区,其他各区观测站均出现建站以来最高纪录。徐家汇站在过完一个最最暖 12 月和最暖 1 月后又过完一个偏暖的 2 月,于是成就了一个 140 多年来最不冷的冬季。 不过 3 月刚开场,冷空气又来“凑热闹”。近期由于北方冷空气不时影响华北地区,上海也频频受到冷空气影响,气温起伏不定。据上海气象局,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将自北向南打断全国升温的步伐,今天午后开始影响上海,届时云系逐渐增多,同时风力增大,西北风 4-5 级阵风 6 级,傍晚到夜间还有短时小雨,气温为 7-15 ℃ 。 受冷空气影响,申城周四全天气温回落到 10 ℃ 以内,在 4-9 ℃ 之间,偏北风 4-5 级,特别是周五最低温度将下降至 2 ℃ ,体感阴冷,申城入春的节奏又被“打断”。此外,这个周末好天气也不见了踪影,周六后期转阴有阵雨,周日全天都是阴有阵雨,不过气温略有回升,在 6-14 ℃ 之间,因此在早晚温差较大、气温波动明显的日子还是要格外注意防寒保暖,不要急着脱去棉衣,否则可能增加感冒、过敏、关节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 netease 本文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 _NE001 http://news.163.com/17/0301/04/CEDQBFL9000187VE.html 南极海冰面积达历史低点:仅 228.7 万平方公里! 搜狐公众平台 2017-02-1900:04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卫星勘测数据显示,南极洲海冰缩小至历史最低纪录,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这可能与多年以来人类活动导致气候转暖有关。   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 (NSIDC) 勘测数据显示, 2 月 13 日 海冰面积仅 228.7 万平方公里,已刷新最新历史纪录,之前 1997 年 2 月 27 日 海冰面积达到历史低点,为 229 万平方公里,南极洲卫星数据最早可追溯至 1979 年。   美国宇航局指出,南极海冰减少与松岛冰川大面积冰川分解有关,分解的冰川相当于美国曼哈顿大小。 NSIDC 主管马克 - 塞瑞兹 (Mark Serreze) 称,他将利用几天时间进行更多的测量,进一步证实南极洲真实的海冰面积。 http://mt.sohu.com/it/p/126627536_354970 http://tech.qq.com/a/20170218/010405.htm 美国经历近三十年来最暖二月 2017 年 02 月 26 日 13:17 央视 美国经历近三十年来最暖二月   央视网消息: 2017 年二月份,美国多地天气出现许多异常情况。最近几天,美国中西部遭受暴雪袭击,但与此同时,美国多地气温又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月是美国近 30 年来最为温暖的二月。   往年在二月份,通常会有北极冷气团掠过美国,使北方地区覆盖冰雪。但是最近一周,美国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却出现创记录的温暖天气,很多人都感觉更像身处在 5 月初。 24 号,美国首都华盛顿当地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 27 摄氏度 ,而在纽约,人们更是穿起了夏装。   美国 纽约市民:真不敢相信天气这么好,尤其是两周前才下了大雪。   美国 纽约市民:不错,挺好的,其实有点太热了。   温暖的天气使得一些本来通常四月底才开花的植物提前进入了花期,一些地区的冬小麦开始提前返青。 但同时对于许多地方来讲,极端的温暖天气后,又往往面临着一场大雪。二月初,美国东部在经历几个艳阳天之后迎来了今冬最大的暴风雪。而在本周末,美国中部也再次迎来了暴雪,在艾奥瓦州和明尼苏达州,一些地区的降雪超过 30 厘米 。 http://news.sina.com.cn/o/2017-02-26/doc-ifyavrsx5176245.shtml 相关博文 暖冬在预料之中: 2016 年与 1998 年相似的条件 已有 441 次阅读 2017-2-18 06: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42.html 暖冬在预料之中: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2 月 13 日 ,晨报记者采访省市气象专家,向您一一解读武汉“极寒冬”的预测为何变“强暖冬”的现实。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日食条件相同;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同样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同样发生超级厄尔尼诺事件;1995-1998年和2013-2017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和海啸。这四大天文、气象、地震条件,外加2016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都有利于全球极端暖事件的发生,是罕见的多项暖事件的叠加效应所致。 目前唯一不同的新特点是,拉尼娜的减弱和厄尔尼诺的发展非常迅速,厄尔尼诺可能提前发生。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已有 1150 次阅读 2016-10-2 07: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杨学祥 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易偏低 2016 年09月29日 17:49 来源: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在29日下午召开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介绍说,当前拉尼娜状态仍在维持,今年冬天我国气温易偏低,但也有出现暖冬的可能性,不确定性较大。 http://news.ifeng.com/a/20160929/50045445_0.shtml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天文条件 1995-1997 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由此导致1998年和2014年全球最热的新纪录。 2014-2015 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由此导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和表2)。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2501.html 表 1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 , 1999 )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 i R 1 R 2 预测(实况) 1996-04-17 p 南极区 3 1996-10-12 p 北极区 3 6 4 1997-03-09 p 北极区 3 1997-09-01 p 南极区 3 6 12 (极强厄尔尼诺) 1998-02-26 6 北赤道 -1 1998-08-22 -4 南赤道 -1 -2 4 ; ( 拉尼娜 ) 1999-02-16 -41 中纬 1 1999-08-11 46 中纬 1 2 0 2000-02-05 p 极区 3 ( 拉尼娜 ) 2000-07-01 p 极区 3 2000-07-31 p 极区 3 2000-12-25 p 极区 3 12 14 极强厄尔尼诺( 拉尼娜 ) 2001-06-21 -12 低纬 -1 ( 拉尼娜 ) 2001-12-14 1 赤道 -2 -3 9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 ( 强厄尔尼诺 )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 拉尼娜(弱拉尼娜)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 38 中纬 1 2 0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极强厄尔尼诺 2019-01-06 p 极区 3 2019-07-02 -18 低纬 -1 2019-12-26 1 赤道 -2 0 拉尼娜 2020-06-21 30 中纬 1 2020-12-14 -40 中纬 1 2 6 注:原文表的数据从 1948 年开始。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2012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 2012-2013 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我们在 2008 年撰文指出,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有利于南半球变暖 2014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 1979 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 2015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少于 2015 年 9 月 24 日 ,秘鲁寒流增强的趋势受到遏制。这是目前拉尼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也明显少于 2016 年 8 月 18 日 。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 2014-2016 年创纪录的高温记录密切相关,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非常显著,使秘鲁寒流减弱,对超级厄尔尼诺延续到 2016 年第一季度做出了贡献。 对比 2015 年 9 月 24 日 和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大小变化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 关注 2016 年 10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对拉尼娜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138.html 2014 年以来连续三年高温创纪录导致南半球变暖 2014 年 2 月以来,美国、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或科学家纷纷表示,今年很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从而造成气候异常。更有科学家称,今年或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4-02/073029846564.s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准备迎接最热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发生,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2014 年和 2015 年连续两年高温新纪录导致全球变暖,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是南半球气温升高的确切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380.html 最新结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1813 ~ 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 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YangDH,Yang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 2014, (3): 90-91.YANG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22(5):1680-1685.YangDH, Yang X X.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iceregulatorsfor El Nino 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2007,22(5):1680-168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6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暖冬连暖春 陇原大地抗旱保苗急
热度 1 杨学祥 2017-2-28 08:14
暖冬连暖春 陇原大地抗旱保苗急 2017-02-21 08:2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仁青东智   原标题:暖冬连暖春陇原大地抗旱保苗急   中国甘肃网2月21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记者 王云祥)据省气象局最新消息,自去年入冬以来,冷空气活动次数少,全省大部分地区度过了近56年来的最暖冬季。立春后,各地气温普遍走高,全省60%的区域降水量较往年减少5成以上,省城兰州已连续100多天没有出现有效降水。   “冬干湿年,憋破麦匴。”这句谚语在天水、陇南农村广为流传,它所预测的天气变化千百年来很少失准。可是,去年冬天虽然是56年一遇的暖冬,但截至目前,农民盼望的“湿年”仍没有任何迹象。   2月19日,通渭县常河镇王庄村,由于长时间没有降水,田里的麦苗已经开始枯黄。这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村庄,全村仅有50多户人家,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土豆等农作物。“近几年降水量一直很少,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天降水量更少了,村里20多万亩土地异常干旱。”王庄村村民雷雨说,“我们村的生活用水主要靠水窖蓄水解决,去年几乎没见雪,水窖里是去年秋季存的雨水,如今村里很多人家的窖水已经用完了,大家只能到离家有3里路的山沟里取水喝。”   据西北区域气候中心资料显示,自去年12月1日至今年2月中旬,甘肃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高2~3℃,83%区域的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为1961年以来最暖的冬季。其中去年1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7℃,河西五市偏高在3℃以上。酒泉、张掖、武威、兰州、白银5市的20个县、区连续无降水日数在40天以上,省会兰州无降水日数长达102天。全省60%的区域降水量偏少5~9成。   根据国家级土壤墒情监测站统计,我省陇东旱作区、陇中旱作区、河西灌区等产粮区部分地方土壤墒情严重不足。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耕地土壤已开始解冻,由于局部地区大风、扬尘天气的增多,使得土壤蒸发量加大,加剧了冬小麦旱情蔓延趋势。   针对全省干旱的现实,甘肃省水利厅发文,要求全省各地积极组织干部深入干旱地区调查问题,完善好村民应急供水方案。同时,省农牧厅也及时动员,引导农民科学抗旱,储备应急物资,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对突发的灾害将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确保全省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作者:王云祥 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17/02/21/011612570.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3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春天寒潮更易见雪 逢暖冬时降温更猛
杨学祥 2017-2-22 20:34
春天寒潮更易见雪 逢暖冬时降温更猛 【字体: 大 中 小 】 2017-02-22 09:03:42 来源: 中国天气网 20日起,今年以来最强寒潮来袭,雨雪覆盖超一半国土。已经过了立春节气,怎么还有寒潮?寒潮最晚会冻到几月? 春天寒潮不稀奇 最晚在5月 其实,2月下旬的寒潮并不罕见。根据1961-2005年的各月寒潮过程频次来看,全国寒潮最活跃的时段是11月,但立春节气(2月2日或3日)之后的冷空气表现也十分抢眼,最晚更是曾经在5月出现寒潮。 此外,对南方地区来说,3月寒潮最多,2月的频次位列第3,立春后的寒潮过程的频次明显高于11月至1月。 春天寒潮更易见雪 冬季时,尽管寒潮强度足够,但由于水汽条件较差,北方往往难见雪的踪影,华北地区尤甚。到了立春以后,冷暖空气都更加活跃,输送到北方的水汽更多,丰沛的水汽自然给北方带来了更大的见雪机会。 以本次寒潮过程为例,多地出现今年最强雨雪,大雪覆盖的面积约有100万平方公里,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西南部新增积雪深度5至15厘米。一个冬天都没有迎来正经雪的北京,也落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暖冬背景下 寒潮降温更剧烈 这个冬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暖,暖冬几成定局。暖冬下的寒潮有啥不一样呢? 由于前期气温持续走高,寒潮过程带来的降温将尤其明显。本次寒潮过程中,多个省会级大城市加入气温蹦极大赛,局地过程降温达20℃! 气候变暖 每年寒潮次数趋于减少 尽管本次寒潮来势汹汹,但根据1961-2005年的寒潮频次变化统计显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寒潮次数正在趋于减少。 作者: 12_anhuizhan http://ah.weather.com.cn/tqyw/02/2664641.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拉尼娜为何没带来冷冬:2016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2017-2-20 08:09
拉尼娜为何没带来冷冬: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拉尼娜为何没带来冷冬 2017 年 02 月 20 日 05:58 经济日报 .   在拉尼娜状态接替厄尔尼诺入驻赤道中东太平洋后,专家曾表示,受拉尼娜的影响, 2016/2017 年的冬季,特别是到冬季后半段,有很大的概率将暂别暖冬,实现寒冬阵营的大逆转。但是经历了这个冬天后,“冷基调”依旧未占据主流,暖冬风格持续。拉尼娜如何影响气候变化?说好的“剧情”大逆转怎么没实现?气候变化以暖冬的方式要告诉我们什么?   拉尼娜惯用“高冷”技能 2016 年,全球的天气气候经历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连番轰炸。继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在去年 5 月份结束以后,海温迅速发生了逆转, 8 月份时,国家气候中心宣布进入拉尼娜状态。   气候专家密切关注的拉尼娜究竟是何方神圣?它和厄尔尼诺是什么关系?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周兵介绍,从科学意义来讲,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冷的现象。如果说厄尔尼诺是“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热情小子,拉尼娜就是“高冷公主”。拉尼娜往往和厄尔尼诺交替出现,通常在厄尔尼诺结束的一段时间之后,相伴随就会进入拉尼娜状态,从而完成一个由厄尔尼诺向拉尼娜的循环过程。拉尼娜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也是一个相反的效应,但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如果对近 13 次拉尼娜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大多数拉尼娜年冬季气温都偏冷。如 2000 年的“拉尼娜事件”导致 2000 年至 2001 年冬季东北、华北地区气温明显偏低; 2008 年初,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也是拉尼娜惹的祸。   但偶有例外的是 1998 年至 1999 年冬季,同样经历了超强厄尔尼诺转拉尼娜,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却明显偏高。专家解释,这主要是因为上世纪 80 到 90 年代,我国气候变暖速率非常快, 1998 年又是一个厄尔尼诺年,叠加效应让整个大气增温迅速,因此到了冬季,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造成的暖背景并没有消退,拉尼娜产生的降温不足以改变大的气候背景下的升温效应。所以, 1998 年至 1999 年冬季继续维持暖冬状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历史上,拉尼娜年里面有 4 个拉尼娜事件持续了 3 年,其他的大概都是一年左右。从时间看,拉尼娜可以造成一年、两年的冷,甚至可以造成三年的冷”。   由于拉尼娜惯用“高冷”技能,遇上冷冬成为大概率事件,而这也与国内外多家气候动力模式及统计方法早期的预测相一致。可是,这次在拉尼娜诞生 4 个月后,形势悄然改变。 2017 年 2 月 7 日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结果, 2016/2017 年冬季拉尼娜事件确认未能正式形成,未能达到连续 5 个月的基本判定指标,冷水过程最终止步在拉尼娜状态,“冬季可能偏冷”出局。   信风弱上演“釜底抽薪”   专家介绍,拉尼娜的原动力是信风和冷水。信风使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这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引发拉尼娜现象。   这次拉尼娜本欲在影响气候方面“大展拳脚”,无奈原动力太弱,“高冷公主”虽有诸多不甘,但“釜底抽薪”之下还是渐成奄奄之势。周兵分析,由东吹向西的信风太过“虚弱”,导致冬季拉尼娜所乘之风并不给力,使东太平洋的冷水上翻不足,致使拉尼娜持续“低迷”。   一方面是信风“不成器”,另一方面全球变暖则再援手暖水事件,尤其是全球海表温度的变暖趋势十分明显。周兵说, 2016 年气候变暖的脚步要比以往更快,最新的全球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连续 3 年创新高,刚刚过去的 2016 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年。这种情况下,北极地区的大量海冰融化、人类活动的加剧都让全球增暖的幅度增大。而地球系统中盈余的热量都跑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海洋,在大气增热只有 6% 至 7% 的情况之下,地球系统 93% 的盈余热量都跑进了胸怀宽广的大海。   这样一来,暖水事件就比较容易达标,冷水事件则很难出现。数据显示, 50 年之前,历史上发生“拉尼娜”的次数明显多于“厄尔尼诺”,而近 50 年来,暖水事件一直在增多,相应的冷水事件则在持续减少。这导致近年来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形成不对称性。   拉尼娜势力较弱,原本利于冷空气南下的她,没有发挥出“实力”。因此,这个冬天出现南下冷空气不多、风无力的状态,这也间接导致了霾天气的加重。   不过,除了拉尼娜影响外,整个冬季是否偏冷,还要看北极冷空气影响,这和北极海冰、欧亚积雪、中高纬度环流演变直接相关。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常常是各种气候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东亚冬季风偏弱、冷空气过程偏少、影响范围偏北等因素,都直接让冷冬借助拉尼娜之势的“复兴之路”未能成行。   变暖是气候不能承受之重   虽然冬季变得没那么冷了,对大多数人而言,棉毛裤已经好多年没穿过了,但是如果这种变化持续下去,有一天终将成为“温暖的杀手”,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公报表明, 2016 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平均值高出 0.83 ℃ 以上,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 1.1 ℃ 。各国气候数据显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其中,俄罗斯北部的鄂毕河河口和新地岛附近地区的气温比常年高出 6 ℃ 至 7 ℃ ;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北部等地的气温偏高 3 ℃ 以上。海洋升温致使南极和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缩减严重。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已超过 400ppm ( 1ppm 为百万分之一)警示线,甲烷浓度也飙升破纪录。   在全球最暖年的背景下, 2016 年我国气候异常,呈现暖湿格局,气候年景差,气象灾害重。国家气候中心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0.81 ℃ ,仅次于 2015 年和 2007 年;平均年降水量 730 毫米 ,较常年偏多 16% ,为 1951 年以来最多。   据专家观测,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影响下,北极同样也在变暖。而且,北极变暖的速度比其他地区要快一倍。这导致北极的海冰快速融化,特别是在冷空气发源地的巴伦支海和喀拉海地区,情况更加严重。   全球变暖对地球生态系统最大的威胁在于生物多样性的逐渐消失。“气候变暖将使我们的生态环境遭遇严峻考验。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大部分动植物品种已经逐步适应了偏暖气候,如果遇到突然而至的冷气候,可能让他们无法适应,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生态系统会受到很大威胁。”丁一汇介绍,“在 2008 年经历冷冬时,在长江以南的大片森林死亡就是这个原因”。   极端气候容易导致病菌泛滥繁殖,危害人类健康。例如,去年夏天西伯利亚地区因异常炎热导致冻土层融化,此前封锁在冻土下的炭疽杆菌被释放出来,导致俄罗斯一些地区暴发炭疽疫情。   气候变化同样会干扰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不管是气候偏冷,还是高温热浪盛行,都会对电力供应带来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很好应对,就有可能影响国民经济。丁一汇表示,每一次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时,基本上电力使用都会多次达到高峰,电网中断风险变大,从而导致大面积停电,这种情况在美国冬季经常发生。   甚至连雾霾的增多也与全球变暖有关。由于气温持续攀升,我国京津冀地区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都有减小趋势,发生静稳天气的概率增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对此颇为感慨,“从前冬天是北风呼啸、寒风刺骨,天气预报经常说有来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亚高原的强冷空气南下带来大风。但现在很少能听到这种预报,所谓‘一九二九冰上走’的情况也基本不复存在。风少了、不冷了,雾霾就没那么容易散”。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目前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方面, 2016 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加热了热带中东太平洋的海水,这些热量通过能量扩散的方式影响其他区域气候,相当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又加了一把火;另一方面,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认定的那样,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现在正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时机,也是转折点。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专家表示,如今人们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样做”的问题,应通过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   (文 / 谷 夏) ( 责任编辑:罗伯特 ).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70220/4104725.shtml 暖冬在预料之中: 2016 年与 1998 年相似的条件 已有 368 次阅读 2017-2-18 06: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42.html 暖冬在预料之中: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2 月 13 日 ,晨报记者采访省市气象专家,向您一一解读武汉“极寒冬”的预测为何变“强暖冬”的现实。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日食条件相同;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同样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同样发生超级厄尔尼诺事件;1995-1998年和2013-2017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和海啸。这四大天文、气象、地震条件,外加2016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都有利于全球极端暖事件的发生,是罕见的多项暖事件的叠加效应所致。 目前唯一不同的新特点是,拉尼娜的减弱和厄尔尼诺的发展非常迅速,厄尔尼诺可能提前发生。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在预料之中:2016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热度 3 杨学祥 2017-2-18 06:39
暖冬在预料之中: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2 月 13 日 ,晨报记者采访省市气象专家,向您一一解读武汉“极寒冬”的预测为何变“强暖冬”的现实。 我们在 2016 年 10 月 2 日 指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日食条件相同;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同样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同样发生超级厄尔尼诺事件;1995-1998年和2013-2017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和海啸。这四大天文、气象、地震条件,外加2016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都有利于全球极端暖事件的发生,是罕见的多项暖事件的叠加效应所致。 目前唯一不同的新特点是,拉尼娜的减弱和厄尔尼诺的发展非常迅速,厄尔尼诺可能提前发生。 相关报道 武汉“极寒冬”变“强暖冬” 专家:提防超级倒春寒 荆楚网 2017-02-1408:31:01. 记者陈永权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问南来的燕子,去问轻柔的杨柳……”伴随着暖暖的阳光,江城昨日迎来“七九”时节,而接下来的这周持续“温晴模式”,预计最高温可达 23 ℃ ,大武汉大有“一脚迈入春天”的豪情,甚至有种穿越夏天的幻觉!   昨日,晨报记者采访省市气象专家,向您一一解读武汉“极寒冬”的预测为何变“强暖冬”的现实。    全国处在偏暖期   武汉本周最高温将达 23 ℃   《数九歌》唱:“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昨天是进入“七九”的日子,意味着河面上的冰开始融化,大雁重新归来,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天气由冷渐暖。   气象统计显示,武汉从去年 12 月 22 日冬至“数九”以来,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1.5 ℃ 左右,暖冬气候特征明显。接下来的“七九”,受高空偏北气流控制,武汉气温预计仍比常年偏高,最高温将会达到 23 ℃ 。   武汉区域气候专家郭广芬介绍,今冬“拉尼娜”不给力,一方面由东吹向西的信风太过弱势,使东太平洋的冷水上翻不足,导致拉尼娜持续“低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变暖,使暖水事件易于达标,而对冷水事件比较不利,导致近年来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形成不对称性。今年我国冬季异常偏暖,主要原因是北方冷空气偏弱,影响范围偏北所致。   “我国处于偏暖期,气温的变化有一定的周期性。”湖北省气象科普专家肖远称,近一百多年来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 30 年为一周期的冷暖交替。上世纪 20 年代以前偏冷, 20 到 40 年代偏暖, 50 到 70 年代偏冷, 80 年代后又转入一个偏暖期,目前我国还处于这个偏暖期。    武汉正处“强暖冬”   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高 1.7 ℃   拉尼娜是一种与厄尔尼诺截然相反的气候现象,主要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温持续异常偏冷。若连续 6 个月海温低于气候平均值 0.5 ℃ 以上,称之为“拉尼娜事件”。   “ 拉尼娜小姐 最终确定没有来,原本说好的这个 极寒冬 注定要失约了”。最近,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宣布, 2017 年 1 月赤道东太平洋的平均海温指数降为 -0.33 ℃ ,从去年 8 月份开始的拉尼娜现象并未正式形成拉尼娜事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逐渐恢复正常,且仍将维持正常状态。   去年 8 月起,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大气环流异常。气象权威部门当时预测,这个冬天将形成一次拉尼娜现象,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当时分析,预计武汉今冬平均气温接近常年略偏低,有明显的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最冷时段可能出现在 1 月中旬和 2 月上旬,极端低温可达 -7 ℃ 左右。   然而,气象监测资料显示,去年 12 月份以来,武汉市气温“热情高涨”,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 1.7 ℃ 左右。其中, 12 月平均气温 6.9 ℃ ,偏高 1.2 ℃ ; 1 月份平均气温 6.4 ℃ ,偏高 2.9 ℃ ; 2 月上旬平均气温 4.3 ℃ ,偏低 0.2 ℃ 。其中 1 月份平均气温仅次于 1999 年的 6.6 ℃ ,排在百年气象历史的“暖冬”第二位。整个冬季极端最低温为 -3.6 ℃ ,出现在今年元月 21 日。   气象学上规定,若冬季(上年 12 月至下年 2 月)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高出 0.5 ℃ 即为弱暖冬,高出 1.5 ℃ 则为强暖冬。从目前看,武汉正处在“强暖冬”时期。   气象专家表示,去年 10 月份左右预计今冬可能偏冷,主要是基于拉尼娜事件可能会形成,前冬一直到现在都处在异常偏冷的状态当中。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和我国冬季出现偏冷现象的概率在 70% 以上, 2008 年南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就和拉尼娜有关。    目前天气可能是“假回暖”   专家:小心“超级倒春寒”   气象科普专家介绍, 2 月中旬我市出现 20 ℃ 的最高气温,并不算太罕见,如 2009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温达 29.1 ℃ 、 1998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温达 26.9 ℃ ,分别位居武汉百年气象同期冠亚军。   逆天的气温,难道武汉要“跑步入春”了?气象学上规定,只有连续 5 天的滑动平均气温稳定在 10 ℃ 以上,才意味着春天的光临。据悉,武汉近 30 年平均入春日为 3 月 17 日 ,其中最早入春日为 2000 年 2 月 28 日 。从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武汉本周处在冬春交替时节,可能会嗅到春天的气息,但是离春姑娘正式的到来,还待时日。   另外,来自中国天气网的预测,此轮大回暖在 20 日左右进入顶峰,高温可达 23 ℃ ,随之而来是大幅降温降雨天气,甚至在 22 日前后最低温降至冰点以下,可能出现雨夹雪天气。   专家表示,由于大气有一个平衡过程,本周大回暖可能是“假回暖”,就如同今年 2 月 4 日“假立春”一样,刚过完“立春”节气就迎来雨雪冰冻天。历史上武汉曾在 1982 年、 1987 年、 1991 年、 1992 年和 1994 年出现“强暖冬”,接着“超级倒春寒”。 一会儿热情似火,一会儿冷若冰霜,有时还要使使小性子,这便是武汉 2 月的脾气。民谚道,春捂秋冻,此时穿衣谨记“捂一捂”。 http://mt.sohu.com/20170214/n480635071.shtml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 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已有 1150 次阅读 2016-10-207:1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暖冬还是冷冬:拉尼娜状态维持我国今冬气温不确定 杨学祥 拉尼娜状态维持我国今冬气温易偏低 2016 年09月29日 17:49 来源: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在29日下午召开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介绍说,当前拉尼娜状态仍在维持,今年冬天我国气温易偏低,但也有出现暖冬的可能性,不确定性较大。 拉尼娜将至少维持到冬季 监测显示,2016年9月26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距平指数-0.67℃,继续维持在低于0.5的状态,并且较上个月的指数有所下降,由此可知拉尼娜状态仍在维持。预计它将至少持续到冬季,对我国气候,特别是冬季的气候有比较大的影响。 艾婉秀说,统计分析显示,出现拉尼娜状态或拉尼娜事件时,我国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低的情况。但是这种影响实际上有很大不确定性,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气温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拉尼娜不是唯一的因素。 “从历史的情况来看,不是所有的冬季都是偏低的状态,比如说之前普遍认为今年的气候会和1998年比较像,确实比较像,1998年也是前期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期转为拉尼娜,但实际上在1998年到1999年的冬季,我国气温是异常偏暖的情况,甚至突破了当时的历史纪录。”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入汛以来我国气温创新高 据气象数据统计显示,入汛以来(3月21日至9月28日),全国平均气温18.2℃,较常年同期(17.2℃)偏高1℃,为1961年以来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572毫米,较常年同期(514.5毫米)偏多11%,为1998年以来最多。全国共397站出现极端日降水量事件,其中华北、西北、江淮、江南、华南等地81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全国共166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其中广东珠海(27天)、江西贵溪(25天)、湖南攸县(21天)等11站连续降水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未来十天北方气温转为偏低 预计未来10天(9月30日—10月9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较强,我国北方大部地区的平均气温由偏高转为偏低,其中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1~2℃。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文/刘晓丹) http://news.ifeng.com/a/20160929/50045445_0.shtml 2016 年与1998年相似的天文条件 1995-1997 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由此导致1998年和2014年全球最热的新纪录。 2014-2015 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由此导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和表2)。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2501.html 表 1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 , 1999 )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 i R 1 R 2 预测(实况) 1996-04-17 p 南极区 3 1996-10-12 p 北极区 364 1997-03-09 p 北极区 3 1997-09-01 p 南极区 3612 (极强厄尔尼诺) 1998-02-26 6 北赤道 -1 1998-08-22 -4 南赤道 -1-24;( 拉尼娜 ) 1999-02-16 -41 中纬 1 1999-08-11 46 中纬 120 2000-02-05 p 极区 3( 拉尼娜 ) 2000-07-01 p 极区 3 2000-07-31 p 极区 3 2000-12-25 p 极区 31214 极强厄尔尼诺( 拉尼娜 ) 2001-06-21 -12 低纬 -1( 拉尼娜 ) 2001-12-14 1 赤道 -2-39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6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612 厄尔尼诺 ( 强厄尔尼诺 ) 2016-03-09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24 拉尼娜(弱拉尼娜)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38 中纬 120 拉尼娜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911 极强厄尔尼诺 2019-01-06 p 极区 3 2019-07-02 -18 极区 3 2019-12-261 赤道 -24 2020-06-2130 中纬 1 2020-12-14 -40 中纬 126 注:原文表的数据从 1948 年开始。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2012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 2012-2013 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我们在 2008 年撰文指出,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有利于南半球变暖 图 1 1998 年 9 月 22 日 和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比较 2014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 1979 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 2015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少于 2015 年 9 月 24 日 ,秘鲁寒流增强的趋势受到遏制。这是目前拉尼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也明显少于 2016 年 8 月 18 日 。 2016 年 9 月 2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 2014-2016 年创纪录的高温记录密切相关,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非常显著,使秘鲁寒流减弱,对超级厄尔尼诺延续到 2016 年第一季度做出了贡献。 对比 2015 年 9 月 24 日 和 2016 年 2 月 25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大小变化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 关注 2016 年 10 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对拉尼娜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138.html 2014 年以来连续三年高温创纪录导致南半球变暖 2014 年 2 月以来,美国、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或科学家纷纷表示,今年很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从而造成气候异常。更有科学家称,今年或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4-02/073029846564.s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准备迎接最热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发生,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2014 年和 2015 年连续两年高温新纪录导致全球变暖,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是南半球气温升高的确切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380.html 最新结论: 2016 年 9 月 22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 2016-2017 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 2016 年的拉尼娜可能在 2016-2019 年由弱变强,复制 1998-2001 年的变化过程, 2018 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 2020 年,并在 2017-2019 年发生超长冷冬。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lunarforcingon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Atmos.Sci.2005,22:359-374.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23(6):1813 ~ 1818 。 YANGDong-hong,YANGXue-xiang.The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adjustingclimateslowdownof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2008,23(6):1813 ~ 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YANGDong-hong,YANG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icesheetsmeltingandlowtemperature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Geophysics.2014,29(1):610 ~ 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YangDH,YangDB.ThermaldynamicmechanismofElNinoinducedby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inChinese),2010,29(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YangDH,YangDB,YangXX,The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inglobalclimatechanges.ChineseJournal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54(4):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3):90-91.YANG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ofReasonsCausingChina'sFrequentSmogWeatherin2013.Technologyandlife.2014,(3):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YangXX,ChenDY.StudyoncauseofformationinEarth’sclimaticchanges.ProgressinGeophysics(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22(5):1680-1685.YangDH,YangXX.AustraliasnowinsummerandthreeiceregulatorsforElNino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inChinese),2007,22(5):1680-1685.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907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拉尼娜”事件影响 这个冬天杭州会“前暖后冷”吗?
热度 1 杨学祥 2016-12-28 14:08
“拉尼娜”事件影响 这个冬天杭州会“前暖后冷”吗? 2016-12-28 07:25:27 杭州网 来源:都市快报 昨日,西湖边虽然阳光灿烂,但风很大气温很低,游客们都穿得厚厚的。快拍小友 边走边拍18 摄 这两天,杭州告别了暖暖的天气,正式回归到了冬天“寒冷”的本色里。 前天下午,北方一股较强冷空气赶到杭州,在小雨和北风里,它把杭州气温“嗖”一下就拉了下来。昨天早晨,全市各地最低气温都只有4-6℃,高山区甚至降到了0℃以下。 昨天天气的整体感觉,有点像北方的冬天,明明看到了太阳,但感觉不到阳光的温暖;北风一阵阵扑面而来,吹得皮肤有些微微地疼。 而这一段冷空气的影响,今、明天才是“低谷”。 杭州市气象台昨天发布低温报告说,预计从今天到周六,杭州平原地区最低气温0-2℃,局部有薄冰,山区气温会更低。 今天上午,杭州晴到多云,下午起多云,市区气温0-8℃,有薄冰;明天,多云转晴,气温2-8℃;周五,晴转多云,2-11℃。今、明天感觉都会比较冷,特别是今天早晨,0℃的最低气温可能会创下入冬以来的气温新低。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也确实到了该冷的时候,今年冬天以来,天气一直偏暖。据《中国气象报》消息,12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方的气温都偏高2℃以上。冬天“暖意融融”的。 早在今年11月初,有气象专家说,监测到了“拉尼娜(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冷)”现象,今冬可能会偏冷。 一般来说,“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之一,就是冬季气温可能偏低,比较容易出现冷冬。1950年以来,共发生14次“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国17个冬季。除1950年冬季无数据外,其余16个冬季中有13个比常年同期更冷,偏冷比例高达80%。 但之前的大部分日子,冬天一直暖暖的,不由让人疑惑:说好的冷冬呢? 其实,或许可以这样说:“不是不冷,是还没到冷的时候。”因为在“拉尼娜”的影响下,我国的冬季气候很可能会呈现前冬暖、后冬冷,北方冷湿、南方暖干的分布,也就是说,未来的一段属于“后冬”的日子,寒冷可能才会气势汹汹而来。 据中央气象台昨天的中期预报,未来10天(2016年12月27日至2017年1月5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将逐渐回归到常年同期平均水平。 不知道这个冬天剩下的一段日子,会不会真的很冷,比往年要更冷一些呢? 其实,会不会比往年冷或许还说不好,但可能肯定的是,对于杭州来说,接下去的日子肯定会比之前要冷不少。从冬至日(12月21日)算起,现在我们还处在数九寒天的“一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按照民间“九九歌”的说法,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三九四九”天还在前面等着我们呢。 但是,冬天或许就该冷一些,早晨出门可以看到薄薄的冰,天空偶尔会有大朵大朵的雪花飘落……这才是想象里冬天的模样,不是吗? 说起来,从明天开始,我们会进入到腊月。这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了。“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进入腊月后,天气就真的会呈现出天寒地冻的感觉,老底子人们这时都会“冬闲”在家,放慢生活节奏,躲在家里抵御寒冷,然后,怀着愉悦的心情等着春节到来。 http://hznews.hangzhou.com.cn/chengshi/content/2016-12/28/content_6430252.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059 次阅读|1 个评论
暖冬
热度 2 huailu49 2016-12-25 15:50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1914 次阅读|4 个评论
争论结局:今冬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但未达暖冬标准
杨学祥 2016-3-4 07:18
争论结局:今冬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但未达暖冬标准 杨学祥,杨冬红 今冬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但未达“暖冬”标准   中国天气网讯 记者今天( 3 日)从中国气象局 2016 年 3 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并未达到“暖冬”标准。预计未来十天,将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全国其他大部地区平均气温以偏高为主。   据统计, 2015/2016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 -3.1 ℃ ,较常年同期( -3.4 ℃ )偏高 0.3 ℃ 。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其中新疆北部和西部局部、黑龙江北部局部和西藏西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1 ~ 4 ℃,内蒙古中东部部分地区和华南南部局部等地气温偏低 1 ~ 2 ℃。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张祖强称,虽然今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并没有达到“暖冬”的标准,这个标准要由偏暖的区域和偏暖的程度等综合判定,一般冬季气温偏要高 0.5 ℃ 以上才行,同时也跟很多天气要素有密切关系。 据张祖强介绍,今年冬季气温阶段性起伏波动大,全国共有 703 站发生极端低温事件, 31 个省(区、市)均有分布, 70 站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纪录。全国有 171 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江南、云南和海南等地, 32 站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纪录; 155 站发生极端连续降温事件,主要分布在东北、浙江和云南等地, 31 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纪录。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 10 天将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主要降温时段在 3 日 -5 日及 7 日 -10 日。其中,华北北部和西部、东北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1 ~ 2 ℃;全国其他大部地区平均气温以偏高为主;南方地区气温阶段性变化,后期有明显降温。 11 日前后,江南南部及华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可降至接近 0 ℃ 。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s/2016-03-03/doc-ifxpzzhk2072436.shtml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今日( 2015 年 9 月 2 日 )表示,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http://xj.people.com.cn/n/2015/0902/c188514-26221960.html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忽视暖冬和冷冬的统计规律:为什么暖冬的预测底气十足? 据统计,近 30 年左右,大型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 1982 ~ 1983 、 1997 ~ 1998 。厄尔尼诺现象则在以下年份出现: 1986 ~ 1987 、 1991 ~ 1994 、 1997 ~ 1998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9 ~ 2010 、 2014 ~ 2015 。 有报道称,从 1986 年至 2006 年,中国连续经历了 20 个“暖冬”,其中经历了多次厄尔尼诺现象。 再看最近几年见诸报端的公开报道, 2007/2008 年的冬天,中国冬季平均气温为近 22 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当年,还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但气象专家说,这个冷冬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2010 年 /2011 年冬季,据中国气象局检测,中国平均气温为 -4.7 ℃ ,为 1987 年以来最低值,打破了 2008 年的纪录。 这还没完, 2012 年 3 月,中国气象局再次宣布, 2011/2012 年冬天又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平均气温 -4.8 ℃ ,创下近 27 年的最低值。可这年并无厄尔尼诺的身影。 http://sh.sina.com.cn/news/b/2015-10-23/detail-ifxizwsf8784256.shtml 首先,该报道忽略了两个事实: 其一, 2004-2005 年厄尔尼诺终结了我国连续 18 年的暖冬。 2005 年 2 月 28 日 ,武汉中心气象台称,武汉今冬气温比常年值低 0 . 4 摄氏度,接近“冷冬”,打破了连续 18 年的暖冬局面 。 2005 年 3 月 7 日,据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消息, 2004 年冬季( 2004 年 12 月~ 2005 年 2 月),本市平均气温为— 0 . 2 ℃ ,比去年同期偏低 1 . 4 ℃ ,是自 1986 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其中, 2 月份成为本市 32 年来最冷的一个 2 月。今年 2 月青岛 32 年来最冷,连续 18 年的暖冬被 拉下马 。 自 1986-1987 年冬天(气象学上的冬天是指头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起至 2003-2004 年冬天,江城武汉已连续出现了 18 个暖冬。但 2004-2005 年冬天,湖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微偏冷,持续了 18 年的暖冬由此中断 。 估报告显示,今冬中国十个省 ( 市、区 ) 的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十八个省 ( 市、区 ) 则相对偏低。其中,青藏高原大部及黑龙江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海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一到二度。而在江南西部、黄淮西部、东北的中南部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等地,气温普遍偏低一到二度。广州从一九八七年起,就开始了暖冬天气,今年已是连续第十八个年头了。中国连续十八年的“暖冬”现象宣告中断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其二, 2009 年厄尔尼诺导致中国多地发生冷冬。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刚刚经历了近1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与此同时北京连续4年的暖冬记录也宣告终结。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3摄氏度;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2摄氏度,比常年偏低1.3摄氏度,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7摄氏度,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3摄氏度不等 。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 2009 年冬季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 ) 沈阳的平均气温为 -11 ℃ ,与常年相比冷了 2.3 ℃ ,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 黑龙江新闻网讯 3 月 1 日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 2009 年 11 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 10.3 毫米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 1 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 10 毫米 以上,去年 12 月、今年 2 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 142% 和 181% ,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 39.6 毫米 ,比历年同期多 78.4% ;平均气温在 -16.7 ℃ ,比历年同期低 1.6 ℃ ,除去年 11 月外,去年 12 月,今年 1 月、 2 月平均气温都接近 -20 ℃ 。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其次,我们可以明显的得到暖冬和冷冬在长春的统计规律: 冷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暖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近几年暖冬和冷冬交错发生,处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换时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时期。 我们在 2015 年 11 月 6 日 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 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 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 年 9-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在 2014 年 12 月 17 日 指出,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 严重低温冻害 。 2015 年的灾害多发可能性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705.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对 2009 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 1.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2.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4.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我在 2015 年 9 月 18 日 指出:近日, @ECO 中文网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 1950 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英国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国内某些媒体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 2009 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15 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我在 9 月 18 日 指出,从目前研究来看, 2015 年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 2014 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 2015 年已发生 3 次 8 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 2015 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 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 5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 18.6 度 -28.6 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 18.6 年。 目前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 2016 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415.html 结论 我们在 2015 年 11 月 6 日 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2016 年 2 月 25 日 ,记者从德阳市农业局农技站获悉,受到 1 月下旬“霸王级”低温寒潮霜冻天气影响,绵竹、什邡、旌阳、罗江等多地农作物受灾,以大小麦为主,直接经济损失逾 5000 万元。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介入,启动参保田地的保险理赔事宜。 http://news.163.com/16/0229/05/BGVI8Q3P00014AED.html 早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天气实况和气象预报就出现了巨大偏差 中国天气网讯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吉林各地气温出现下滑,今天( 2015 年 9 月 29 日 ),全省最低温度跌至今秋以来最低,仅 -2.9 ℃ ,多地出现初霜冻。预计,后天新一轮强冷空气再度来袭,气温下降 8 ~ 10 ℃。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10111139.html 中国天气网讯从中国气象局今天( 2015 年 9 月 29 日 )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2149.html 潮汐组合早知道   中新网 2 月 21 日 电 据香港《明报》网站报道,香港上月底受“超强寒潮”影响,出现了 1957 年以来最低温天气,市区只有 2 至 3 度,部分地区更不足 0 度。事隔近一个月,有外地气象组织预测, 3 月中会再出现超级寒潮,但香港天文台强调, 3 月中天气有很大变量。   台湾民间气象组织“ WeatherOn Ground ”引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 (NCEP) 全球预报系统 (GFS) 数据指出,极度寒冷空气持续在西伯利亚南部、蒙古西部和及新疆北部大量蓄积,估计下月 10 日前后有机会南下,或会为台湾带来“超级寒潮”。 不过“ Weather On Ground ”强调,每次个案情况不尽相同,冷空气会否“冲歪”也是未知数,加上仍有 3 星期之久,故预测仅供参考。 http://www.singpao.com/index.php/spnews/dis-spnews/item/54672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22 日 指出, 2-3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北极寒潮南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9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关注“霸王级”寒潮的持续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1279.html 极度寒冷空气持续在西伯利亚南部、蒙古西部和及新疆北部大量蓄积,估计下月 10 日前后有机会南下,或会为台湾带来“超级寒潮”。与 3 月 9-10 日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17 日 指出, 2016 年 3 月潮汐组合: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潮汐组合 B : 3 月 10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05 度和月亮近地潮, 3 月 9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2016 年 3-6 月为强潮汐时期, 3 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关注潮汐组合对超级寒潮的激发作用。 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9506.html 相关报道: 今冬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但未达“暖冬”标准 2016 年 03 月 03 日 15:39 新浪天气 3 月 3 日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 3 月天气。(赵嫣嫣 摄)   中国天气网讯 记者今天( 3 日)从中国气象局 2016 年 3 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并未达到“暖冬”标准。预计未来十天,将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全国其他大部地区平均气温以偏高为主。   据统计, 2015/2016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 -3.1 ℃ ,较常年同期( -3.4 ℃ )偏高 0.3 ℃ 。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其中新疆北部和西部局部、黑龙江北部局部和西藏西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1 ~ 4 ℃,内蒙古中东部部分地区和华南南部局部等地气温偏低 1 ~ 2 ℃。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张祖强称,虽然今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并没有达到“暖冬”的标准,这个标准要由偏暖的区域和偏暖的程度等综合判定,一般冬季气温偏要高 0.5 ℃ 以上才行,同时也跟很多天气要素有密切关系。   据张祖强介绍,今年冬季气温阶段性起伏波动大,全国共有 703 站发生极端低温事件, 31 个省(区、市)均有分布, 70 站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纪录。全国有 171 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江南、云南和海南等地, 32 站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纪录; 155 站发生极端连续降温事件,主要分布在东北、浙江和云南等地, 31 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纪录。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 10 天将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主要降温时段在 3 日 -5 日及 7 日 -10 日。其中,华北北部和西部、东北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1 ~ 2 ℃;全国其他大部地区平均气温以偏高为主;南方地区气温阶段性变化,后期有明显降温。 11 日前后,江南南部及华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可降至接近 0 ℃ 。 12 日后,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呈现回升趋势。其中 3 日 -4 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有霾天气过程;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有沙尘天气; 13 日前后,华北、黄淮等地又将出现一次霾天气过程。(文 / 崔丽丽)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s/2016-03-03/doc-ifxpzzhk2072436.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冬还算暖冬吗?答案是,对全国来说不算,对上海局部来说刚达标
杨学祥 2016-3-3 06:26
今冬还算暖冬吗?答案是,对全国来说不算,对上海局部来说刚达标 杨学祥 ,杨冬红   东方网3月3日消息:“脱掉脱掉,把外套脱掉……”对于升上21℃的今天,有网友笑称特别适合唱这首歌。2月已过,对于这个刚刚过去的冬天的总结也新鲜出炉:这个交织着世纪寒潮和温暖春节的最任性冬天还算暖冬吗?答案是,对全国来说不算,对上海局部来说,刚达标。 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2009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年9-1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在2014年12月17日指出,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2015年的灾害多发可能性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705.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对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我在2015年9月18日指出:近日,@ECO中文网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英国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国内某写媒体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2009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我在9月18日指出,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度-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目前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2016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415.html 结论 我们在2015年11月6日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8-10年的滞后期。1986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2005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1997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4次厄尔尼诺事件:2002、2004、2006、2009年。从2002年到2004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2005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2015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2016年2月25日,记者从德阳市农业局农技站获悉,受到1月下旬“霸王级”低温寒潮霜冻天气影响,绵竹、什邡、旌阳、罗江等多地农作物受灾,以大小麦为主,直接经济损失逾5000万元。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介入,启动参保田地的保险理赔事宜。 http://news.163.com/16/0229/05/BGVI8Q3P00014AED.html 早在2015年9月29日,天气实况和气象预报就出现了巨大偏差 中国天气网讯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吉林各地气温出现下滑,今天(2015年9月29日),全省最低温度跌至今秋以来最低,仅-2.9℃,多地出现初霜冻。预计,后天新一轮强冷空气再度来袭,气温下降8~10℃。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10111139.html 中国天气网讯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015年9月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我们在2015年9月29日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2149.html 潮汐组合早知道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香港《明报》网站报道,香港上月底受“超强寒潮”影响,出现了1957年以来最低温天气,市区只有2至3度,部分地区更不足0度。事隔近一个月,有外地气象组织预测,3月中会再出现超级寒潮,但香港天文台强调,3月中天气有很大变量。   台湾民间气象组织“Weather On Ground”引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全球预报系统(GFS)数据指出,极度寒冷空气持续在西伯利亚南部、蒙古西部和及新疆北部大量蓄积,估计下月10日前后有机会南下,或会为台湾带来“超级寒潮”。   不过“Weather On Ground”强调,每次个案情况不尽相同,冷空气会否“冲歪”也是未知数,加上仍有3星期之久,故预测仅供参考。 http://www.singpao.com/index.php/spnews/dis-spnews/item/54672 我们在2016年1月22日指出,2-3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北极寒潮南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9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关注“霸王级”寒潮的持续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1279.html 极度寒冷空气持续在西伯利亚南部、蒙古西部和及新疆北部大量蓄积,估计下月10日前后有机会南下,或会为台湾带来“超级寒潮”。与3月9-10日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我们在2016年1月17日指出,2016年3月潮汐组合: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潮汐组合B:3月10日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0.00005度和月亮近地潮,3月9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2016年3-6月为强潮汐时期,3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关注潮汐组合对超级寒潮的激发作用。 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9506.html 相关报道: 周五周六两天上海将迎来春雨 申城已过去一个暖冬 2016-3-3 03:20:51 来源:解放网 作者:徐妍斐 选稿:成昭远   东方网3月3日消息:“脱掉脱掉,把外套脱掉……”对于升上21℃的今天,有网友笑称特别适合唱这首歌。2月已过,对于这个刚刚过去的冬天的总结也新鲜出炉:这个交织着世纪寒潮和温暖春节的最任性冬天还算暖冬吗?答案是,对全国来说不算,对上海局部来说,刚达标。   申城近日阳光明媚,清新空气也给春日锦上添花。不过,周五、周六,将迎来一场春雨,总体雨势不会很强。周后期气温逐日小幅回落,周日将跌回6℃-15℃之间。下周前期,还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比起全国“负数”的冬季平均气温,上海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无疑要温暖许多。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朱洁华介绍,据徐家汇气象资料统计,2015年12月-2016年2月的这个冬季,上海平均气温为7.1℃,较常年6.1℃偏高1.0℃。一般来说,若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平均气温1℃或以上,就称为“暖冬”。不过,介于两波寒潮的强势插入,申城的这个冬天也只能算是“非典型暖冬”了。 http://sh.eastday.com/m/20160303/u1a923924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寒潮一度逆袭但不改暖冬:均值与方差谁凸显灾害本色?
热度 2 杨学祥 2016-3-2 09:50
寒潮一度逆袭但不改暖冬:均值与方差谁凸显灾害本色? 杨学祥,杨冬红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2016-03-02 报道,虽然杭城尚未入春,但随着 2 月的落幕,关于杭州这个冬季 (2015 年 12 月 ~2016 年 2 月 ) 是暖是冷有了定论:今冬杭州平均气温 7 ℃ ,比常年冬季平均气温偏高 1 ℃ ,是为暖冬。 就像一轮牛市中,某几天的暴跌改变不了向好趋势 虽然杭城尚未入春,但随着 2 月的落幕,关于杭州这个冬季 (2015 年 12 月 ~2016 年 2 月 ) 是暖是冷有了定论:今冬杭州平均气温 7 ℃ ,比常年冬季平均气温偏高 1 ℃ ,是为暖冬。 听到这个消息,不少杭城小伙伴要吐槽了:被强寒潮冻成狗的记忆还在,怎么算得上暖冬呢? 虽然一度极寒 杭州今冬还是暖的 虽然寒潮一度逆袭仍不改暖冬本色 事实上, 2015 年也是我国自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年均温 10.5 ℃ ,比往年均值高 0.95 ℃ 。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表示:“这个冬季全国大多地区偏暖,但内蒙古、华南地区偏冷,是否为暖冬,等官方宣布。” 根据气象资料,杭州冬季平均气温是 6.0 ℃ 左右,一般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 0.5 ℃ 以上称为暖冬。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告诉记者:“可以说杭州暖冬已经坐实,今冬杭州平均气温 7 ℃ ,偏高 1 ℃ ,全省今冬平均气温 7.6 ℃ ,偏高 0.8 ℃ 。气温变高的原因是由于海温异常导致大气环流异常。” 尽管今冬那次强寒潮让小伙伴们冻成了狗,但暖冬就是这样款式众多,有从头暖到尾的,有先冷后暖逆转翻盘的,当然也有像股市,上蹿下跳、暴涨暴跌的。这次,杭州的暖冬属于第三个版本。 http://n.cztv.com/news/11937925.html 如何科学评价冷暖程度:均值与方差 我在 2010 年 1 月 26 日 指出,均值是某一时期的平均状态,方差是某一时期的变化幅度。全球变暖趋势是近百年来的全球气温平均状态,突发冷事件则表明同一时期的气候波动幅度。仅仅关注和研究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只能用均值掩盖现实灾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262.html 气温总体上升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和 1947-1976 年以及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有所不同,暖位相期间气温波动不大,直线上升,没有发生极端变冷事件;冷位相期间气温波动幅度大,严重低温冻害事件频繁发生,如 1954 、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冻害; 1955 、 1964 、 1969 、 1972 、 1977 、 1984 、 2008 、 2010 、 2011 、 2012 年长江下游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 8 年)。温室效应难以解释气温的自然波动。 1984-2007 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低值期和 1955-1984 年以及 2008-2012 年的高值期需要合理的解释,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值得关注。 图 1 1952-2008 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据丁一汇, 2008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438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4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380.html 全国 346 个气象站出现极端低温 24 站破极值:低温冻害被忽视 中国气象报记者孙楠报道 本周末,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半个中国进入“速冻模式”。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 2016 年 1 月 22 日 至 24 日 8 时数据显示,受强冷空气过程影响,全国已有 346 个气象站发生极端低温事件,覆盖我国大部地区,涉及北京、内蒙古等 28 省(市、区)。其中, 24 个站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 http://wwwNaN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601/t20160124_302822.html “霸王级”寒潮横扫 中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灾情严重   中新网南宁 1 月 28 日 电 ( 朱柳融 钟建珊 ) 至 1 月 28 日 17 时 ,广西北海暴雨已持续了 56 个小时,冬季罕见的降雨让北海市区变“海”, 3 人坠入井坑,幸被救起。   “霸王级”寒潮横扫中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近一周,多地出现历史罕见降雪、低温、降雨,受灾严重。   北回归线 ( 北纬 23 ° 26 ′线 ) 横穿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寒潮让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农作物、水产养殖经历低温的生死煎熬。 1 月 28 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信息显示,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对中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农业产生不利影响。广西、广东、海南等地蔬菜、马铃薯、甘薯、玉米等作物遭受中等寒害,香蕉、橡胶等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遭受不同程度寒害,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受害较重。   有“香蕉之乡”之称的广西, 200 多万亩香蕉林受到冻害;广西的“甜蜜产业”糖业,因 68.17 万亩甘蔗不同程度受损,而蒙上一层苦意。位于北部湾沿海的广西钦州, 10 多万斤罗非鱼因冰冻死亡。   记者 28 日从广西民政厅获悉,受 1 月 23 日 以来的强降温及降雪影响,广西桂林、南宁等地出现雪灾或低温冷冻灾害。统计显示,灾害共造成广西 22.7 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26.79 千公顷,农业损失 7522 万元人民币。   历史罕见的寒潮,对广东渔业造成更为巨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1 月 26 日 ,该省渔业受灾面积 11.7 万亩,总经济损失 9.9 亿元人民币。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潮州、茂名等地。   本次寒潮还将雪花带到了中国鲜见降雪天气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   一场 41 年未遇的雨夹雪 1 月 24 日清晨 打破了中国“绿城”南宁的宁静。南宁人的微信朋友圈被雪景刷爆,数万人蜂拥到青秀山风景区看雪,如过节一般。贵港城区、玉林、凭祥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雨夹雪或飘雪。   就在同一天,常年温暖的“花城”广州,城区也罕见地飘起了雪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城区第一次出现降雪。在珠江三角洲和广东省南部部分市县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雨夹雪或霰 ( 小冰粒 )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叶殿秀介绍,据广东省 86 个国家站天气现象历史资料查询统计结果, 1951 年至 2015 年期间,北回归线以南曾出现过 5 次降雪。此次降雪线南端位置偏南,为 1951 年以来最南。   素以温暖舒适著称的中国最南端省份海南,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海南出现了历史同期 (1 月下旬 ) 第三强的冷空气过程,省会海口市出现 40 年以来的最低气温。 “霸王级”寒潮前脚刚离开,阴雨天气后脚霸占了中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 ( 完 )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60129/t20160129_521268498.shtml 均值掩盖现实灾难:全球变暖大趋势下的寒流袭击 均值是某一时期的平均状态,方差是某一时期的变化幅度。全球变暖趋势是近百年来的全球气温平均状态,突发冷事件则表明同一时期的气候波动幅度。仅仅关注和研究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只能用均值掩盖现实灾难。 事实上,从 1980 年全球迅速变暖以来,严重突发冷事件一直没有发生,直到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 级地震海啸之前。这一时期对应 1977-1999 年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暖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 2004-2010 年突发冷事件才频发发生。我们称为拉马德雷突变。用 1977-1999 年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暖位相时期的均值来预测 2004-2010 年突发冷事件,这不是科学的方法。均值只能预测渐变,不能预测突变。 在全球变暖的定向思维模式指导下,气象部门已经两次错报 2004-2005 、 2009-2010 年暖冬。全球变暖大趋势下的寒流袭击敲响了低温冻害频发的警钟。 我们不仅准确预测这次低温暴雪冷事件,而且准确预测了 2008 年一月的中国南方冰雪冻灾。下面是 2007-2008 年严冬预测的部分公开记录。 附件 1 : 均值与方差:暖冬与冷冬的更确切表达 杨学祥  刊发时间: 2007-11-0811:31:38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08/content_694891.htm 相关报道 虽然寒潮一度逆袭但不改暖冬本色 平均气温7℃比往年高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2016-03-02 08:01 评论 A- A+ 分享到微信: 核心提示: 虽然杭城尚未入春,但随着2月的落幕,关于杭州这个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2月)是暖是冷有了定论:今冬杭州平均气温7℃,比常年冬季平均气温偏高1℃,是为暖冬。 就像一轮牛市中,某几天的暴跌改变不了向好趋势 虽然杭城尚未入春,但随着2月的落幕,关于杭州这个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2月)是暖是冷有了定论:今冬杭州平均气温7℃,比常年冬季平均气温偏高1℃,是为暖冬。 听到这个消息,不少杭城小伙伴要吐槽了:被强寒潮冻成狗的记忆还在,怎么算得上暖冬呢? 虽然寒潮一度逆袭 仍不改暖冬本色 不关注气候变化的演员不是好影帝。小李子陪跑多年终于拿下奥斯卡影帝,他在准备了22年的获奖感言说,“2015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我们的拍摄组不得不到地球最南端去拍戏,因为只有那里可以找到雪……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并正在发生的,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威胁。” 事实上,2015年也是我国自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年均温10.5℃,比往年均值高0.95℃。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表示:“这个冬季全国大多地区偏暖,但内蒙古、华南地区偏冷,是否为暖冬,等官方宣布。” 根据气象资料,杭州冬季平均气温是6.0℃左右,一般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0.5℃以上称为暖冬。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告诉记者:“可以说杭州暖冬已经坐实,今冬杭州平均气温7℃,偏高1℃,全省今冬平均气温7.6℃,偏高0.8℃。气温变高的原因是由于海温异常导致大气环流异常。” 尽管今冬那次强寒潮让小伙伴们冻成了狗,但暖冬就是这样款式众多,有从头暖到尾的,有先冷后暖逆转翻盘的,当然也有像股市,上蹿下跳、暴涨暴跌的。这次,杭州的暖冬属于第三个版本。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杭州这场冷暖拉锯战。毛燕军表示:“2015年12月杭州平均气温8℃,比正常平均气温6.9℃偏高了1.1℃,直到1月前期仍偏暖。”但1月下旬强寒潮来袭,杭城气温大跳水,就算强寒潮扳回一局,但也难改暖冬格局,1月平均气温仍偏高0.5℃;2月气温依旧跌宕起伏,春节期间突破20℃温暖如春,到了中旬又遭遇冷空气打压,气温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但之后气温又有所回升,2月平均气温仍偏高0.7℃。 杭城的这个冬季,虽然过程跌宕起伏,但结局波澜不惊,最后一算总账,还是暖的。“暖冬”是气候概念,而不是指某一日或某一个阶段的气温。某一阶段气温的起伏变化,并不能决定整个冬季的冷暖。 本周后期 全省大部最高温超过22℃ 事实上,冬季气温的跌宕起伏要一直延续到3月。 从今天开始,杭城气温开启升温模式,预计今天晴到多云,气温5℃~20℃;明天最高气温23℃;后天最高21℃;大后天最高23℃。周四前天气晴好,周五起受暖湿气流影响,云系增多并偶有小阵雨。省气象台预计,本周后期全省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会超过22℃。 杭州市气象台称,3月的气温是在走上坡路,平均气温是9.6℃,高出2月近4℃。但这并不是说暖湿空气可以一统天下,因为这时北方的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当它大举南侵,还是会带来寒潮甚至雨雪冰冻天气。 这不,下周初还有一波冷空气要来。中央气象台预计,7日至9日,中东部地区有一次明显降雨降温过程,黄淮、江汉、江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江南局地有暴雨。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下降6℃~8℃,其中南方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2℃,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雨转雪。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陈诗佳 http://n.cztv.com/news/1193792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379 次阅读|5 个评论
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今年冬天是个非典型暖冬?
热度 3 杨学祥 2016-3-2 07:02
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今年冬天是个非典型暖冬? 杨学祥,杨冬红 今年冬天是个非典型暖冬? 中国天气网最近报道,今年是暖冬?听到这个消息,估计有不少盆友又要吐槽了,明明差点被“世纪寒潮”冻傻的记忆还在,你却跟我说暖冬?Excuse me?到底,这个冬天是冷还是暖?数据帝会用数据给大家一个说法。 【详情】 这个冬天整体平均偏暖 首先从全国平均气温来看,这个冬天,我国是偏暖的。数据帝知道,此刻的你内心是崩溃的,你忘不了那些刚出门便冻成狗的午后。其中最无法认同的估计就是华南地区的小伙伴了,毕竟这个冬天里在领略强烈“冰冻感”的同时,广州市区60多年来破天荒地第一次下了雪。 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2009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年9-1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在2014年12月17日指出,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2015年的灾害多发可能性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705.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对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我在2015年9月18日指出:近日,@ECO中文网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英国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国内某写媒体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2009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我在9月18日指出,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度-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目前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2016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415.html 结论 我们在2015年11月6日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8-10年的滞后期。1986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2005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1997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4次厄尔尼诺事件:2002、2004、2006、2009年。从2002年到2004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2005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2015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2016年2月25日,记者从德阳市农业局农技站获悉,受到1月下旬“霸王级”低温寒潮霜冻天气影响,绵竹、什邡、旌阳、罗江等多地农作物受灾,以大小麦为主,直接经济损失逾5000万元。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介入,启动参保田地的保险理赔事宜。 http://news.163.com/16/0229/05/BGVI8Q3P00014AED.html 早在2015年9月29日,天气实况和气象预报就出现了巨大偏差 中国天气网讯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吉林各地气温出现下滑,今天(2015年9月29日),全省最低温度跌至今秋以来最低,仅-2.9℃,多地出现初霜冻。预计,后天新一轮强冷空气再度来袭,气温下降8~10℃。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10111139.html 中国天气网讯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015年9月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我们在2015年9月29日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2149.html 相关报道 今年冬天是个非典型暖冬? 今年是暖冬?听到这个消息,估计有不少盆友又要吐槽了,明明差点被“世纪寒潮”冻傻的记忆还在,你却跟我说暖冬?Excuse me?到底,这个冬天是冷还是暖?数据帝会用数据给大家一个说法。 【详情】 这个冬天整体平均偏暖 首先从全国平均气温来看,这个冬天,我国是偏暖的。数据帝知道,此刻的你内心是崩溃的,你忘不了那些刚出门便冻成狗的午后。其中最无法认同的估计就是华南地区的小伙伴了,毕竟这个冬天里在领略强烈“冰冻感”的同时,广州市区60多年来破天荒地第一次下了雪。 憋捉急。看图→ 距平即距离平均,指当年的情况和常年平均水平的偏差。气温距平的正值表示偏暖,负值表示偏冷。 通常,我们把12月、1月、2月这三个月作为冬天,从这张图上可以发现,这个冬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是偏高的。整体来看,这个冬天(2015年12月1日-2016年2月29日)我国的平均气温是-3.1℃,比常年同期偏高0.3℃。尤其是西藏、新疆北部、黑龙江北部等一些地方,平均气温比常年冬季偏高1-2℃。 难道,这个冬天我国都是这么一直暖过来的吗?并不是,从图中可以看出,那些处于蓝色区域的地区都是偏冷的,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云南东部、广西、广东等一些地方,在这个冬天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世纪寒潮和温暖春节打造最任性冬天 想必没人会忘记1月下旬的“世纪寒潮”,中国天气网甚至发布了史上第一个“棉裤预警”。一个大写的冷字,占领了全国人民的心房。尤其是在一出门就冻傻的东北,以及冷的无处遁形的南方。数据帝扒出今年1月21-25日我国的平均气温距平图,数据证明冷得确实令人发指。其中,内蒙、山西、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和东部、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等一些地方,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了6℃以上。 当然,这样的冷没有一直持续。不久之后,我们度过了一个比较温暖的春节,除了华南、东北东部、新疆东部等地有些偏冷之外,全国大部一片暖意洋洋。新年伊始,要的就是这个feel。 其实,不难看出,同一个地方往往呈现冷暖交织的状态,并不会一直偏暖或偏冷。从逐月逐旬的平均气温来看,去年12月到1月上旬我国大部连续4旬平均气温都是偏高的,1月中旬转为正常。1月下旬明显偏低,尤其是内蒙古、东北等地。2月至今,西北地区、华北西部、华南、贵州和云南南部气温持续偏低。 时而气温偏高、时而偏低,气温起伏大,正是今年冬天最明显的特点——任性,这份任性的终极结果是让今年冬天全国平均气温偏高0.3℃。结局仿佛波澜不惊,过程其实波涛汹涌。 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典型暖冬” 至于今年到底是不是暖冬,还要看国家气候中心的鉴定结果。国家气候中心有复杂的判定标准,需要偏暖达到一定的程度和级别才能定义为暖冬,因此2015-16年冬季是否为暖冬,还需要等官方确认。 数据帝只能说,如果鉴定为暖冬,那么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也是个非典型暖冬,它的冷暖有着明显的区域和时间上的分化。所谓非典型,首先表现在并不是所有地区全都暖,而是有的高有的低,就像股市,同期大盘平均指数上涨,但个股走势分化各不相同;其次,对于同一个地方来说,也不是一直偏暖,呈现冷暖交织,但多数时间多数地区为偏暖。 当然,暖冬并不罕见。1951/1952年到2014/2015年这64年间就有19个暖冬。而且,我们不难发现,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冬天的平均气温也开始明显呈现出偏高为主的趋势。在19个暖冬年份里,只有4个来自1951到1989年这39年里,另外15个来自于1990到2014这25年中。某种联系呼之欲出,你get到了吗? 注:本文版权归中国天气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审核: 信欣 陈曦 编辑: 刘文静 美工: 任成英 技术: 李强 http://www.weather.com.cn/zt/tqzt/475884.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321 次阅读|5 个评论
“霸王级”寒潮致农作物受灾:低温冻害预警被忽视
杨学祥 2016-2-29 10:38
“霸王级”寒潮致农作物受灾:低温冻害预警被忽视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2 月 25 日 ,记者从德阳市农业局农技站获悉,受到 1 月下旬“霸王级”低温寒潮霜冻天气影响,绵竹、什邡、旌阳、罗江等多地农作物受灾,以大小麦为主,直接经济损失逾 5000 万元。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介入,启动参保田地的保险理赔事宜。 早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天气实况和气象预报就出现了巨大偏差 中国天气网讯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吉林各地气温出现下滑,今天( 2015 年 9 月 29 日 ),全省最低温度跌至今秋以来最低,仅 -2.9 ℃ ,多地出现初霜冻。预计,后天新一轮强冷空气再度来袭,气温下降 8 ~ 10 ℃ 。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10111139.html 中国天气网讯从中国气象局今天( 2015 年 9 月 29 日 )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2149.html 严重低温冻害警告被忽视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 年 9-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在 2014 年 12 月 17 日 指出,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2015 年的灾害多发可能性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705.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对 2009 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 1.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2.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4.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我在 2015 年 9 月 18 日 指出:近日, @ECO 中文网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 1950 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英国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国内某写媒体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 2009 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15 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我在 9 月 18 日 指出,从目前研究来看, 2015 年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 2014 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 2015 年已发生 3 次 8 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 2015 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 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 5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 18.6 度 -28.6 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 18.6 年。 目前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 2016 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415.html 结论 我们在 2015 年 11 月 6 日 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相关报道 “霸王级”寒潮致农作物受灾 保险理赔已经介入 2016-02-29 05:52:22  来源 : 四川日报 ( 成都 ) (原标题:“霸王级”寒潮致农作物受灾 保险理赔已经介入) 2 月 25 日 ,记者从德阳市农业局农技站获悉,受到 1 月下旬“霸王级”低温寒潮霜冻天气影响,绵竹、什邡、旌阳、罗江等多地农作物受灾,以大小麦为主,直接经济损失逾 5000 万元。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介入,启动参保田地的保险理赔事宜。 据德阳市农业局农技站站长王世茂介绍,经他们实地查看,小麦受灾最重,主要表现为茎秆基部坏死叶片枯黄、心叶不能抽出或死亡、幼穗发育不完全甚至枯死。初步统计,全市农作物累计受灾面积达 31.75 余万亩,成灾 19.9 万亩,绝收达 2.13 万亩;预计粮食产量损失 1.92 万吨,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 5000 万元。 由于其中部分受灾田地参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已启动理赔勘查。农技站还及时开展多项补救措施,包括组织农户对受灾田地追肥浇水,指导中后期根外施肥;对于可能绝收的麦田,引导农户及时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早春蔬菜、鲜食黄豆、玉米等。 作者:袁婧 朱雪黎 netease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 - 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黄欢 _NN1650 http://news.163.com/16/0229/05/BGVI8Q3P00014AED.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周极寒创55年来最冷纪录 规律表明今冬暖冬概率变小
热度 2 杨学祥 2016-1-28 06:20
上周极寒创 55 年来最冷纪录 规律表明今冬暖冬概率变小 杨学祥 , 杨冬红 2016-01-28 07:02:36 城市快报报道,今年是“厄尔尼诺年”,气象部门预计会出现暖冬,然而在超强寒潮的影响下,津城出现极冷天气,创下本市 55 年来“最冷”的气象纪录。不少市民疑惑:“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超强寒潮袭击津城?”对此,气象专家表示,上周出现的极冷天气只是短暂现象,现在还不能确定今冬是不是暖冬。 据气象专家介绍,本周五开始,天空云量开始增多,太阳辐射减少,周六会出现阴天,受此次天气过程影响,津城周末气温小幅下降。预计最高气温在 1 ℃ 左右,最低气温在 -4 ℃ 左右。 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ms/qjtj/201601/t20160127_949487.html 超强寒潮发生符合自然规律 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亦称为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就是 55 年,超强寒潮发生符合自然规律。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289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2720.html 2 月中下旬潮汐组合有利于寒潮发展 寒潮强弱与潮汐组合有关, 1 月 15-17 日的潮汐组合导致的冷空气活动不是最强,是本次寒潮时间暂短的原因 : 潮汐组合 C : 1 月 17 日 为日月小潮, 1 月 1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0 度。 1 月 15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D : 1 月 24 日 为日月大潮, 1 月 2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2235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396.html 2-3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北极寒潮南下。 潮汐组合 A : 1 月 2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1 月 30 日 为月亮远地潮, 2 月 1 日 为日月小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B : 2 月 5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1816 度, 2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中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中强)。 潮汐组合 C : 2 月 1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1 度。 2 月 11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潮汐组合 D : 2 月 15 日 为日月小潮, 2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517 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E : 2 月 2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0 度。 2 月 27 日 为月亮远地潮, 2 月 23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9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9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关注“霸王级”寒潮的持续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1279.html 变冷趋势不止三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1444.html 2 月中旬和下旬的潮汐组合决定冷空气活动强和暖空气活动弱,有利于北极寒潮南下, 2 月的气温将继续异常变冷, 2008 年雨雪冰冻灾害在 2 月中下旬有重现的可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178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1588.html 据气象专家介绍,本周五开始,天空云量开始增多,太阳辐射减少,周六会出现阴天,受此次天气过程影响,津城周末气温小幅下降。这与 1 月 29 日 -2 月 1 日 潮汐组合对应。 关注 2 月 11 日 潮汐组合。 相关报道 上周极寒创 55 年来最冷纪录 短暂极冷不代表今冬不是暖冬 2016-01-28 07:02:36 来源:城市快报 今年是“厄尔尼诺年”,气象部门预计会出现暖冬,然而在超强寒潮的影响下,津城出现极冷天气,创下本市 55 年来“最冷”的气象纪录。 http://tj.house.sina.com.cn/news/2016-01-28/07026097937793299035502.shtml?wt_source=newshp_news_17 天津上周极寒创 55 年来最冷纪录 今明或出现雾霾 时间: 2016-01-2707:54:00 来源:天津网 作者:张珊珊 责任编辑:梁婷 天津网讯 城市快报记者 张珊珊 今年是“厄尔尼诺年”,气象部门预计会出现暖冬,然而在超强寒潮的影响下,津城出现极冷天气,创下天津 55 年来“最冷”的气象纪录。不少市民疑惑:“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超强寒潮袭击津城?”对此,气象专家表示,上周出现的极冷天气只是短暂现象,现在还不能确定今冬是不是暖冬。    为何出现超强寒潮   厄尔尼诺挤压强劲极地冷涡   “超强寒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今冬极地冷涡非常强劲,在厄尔尼诺明显的挤压下,冷空气一路南下,导致天津天气异常寒冷,就连广州等南方地区也罕见地出现了降雪。”气象专家表示,这次寒潮的强度近年来少见,只有 1991 年那次寒潮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 2014 年 10 月起形成的厄尔尼诺,进入 2015 年夏季后明显增强,已成为一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峰值接近 1997 年至 1998 年那次,是 1950 年以来“第二强”的厄尔尼诺。“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冬前期天津气温始终偏暖,向暖冬趋势发展,但由于冬季冷空气势力较强,一旦其与厄尔尼诺遭遇,冷暖相互碰撞,天气格局就会发生剧烈变化,这也就是上周出现超强寒潮后,天津气温创 55 年来新低的主要原因。”气象专家说。    今冬还是暖冬吗   寒冷短暂今冬还可能是暖冬   那么,今冬还会是暖冬吗?气象专家表示,上周津城的确寒冷,但其持续的时间很短。从去年入冬后至今,除了上周偏冷外,津城气温始终偏高。“判定是否为暖冬,要根据当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这段时间的整体气温进行分析。从现有天气格局来看,今冬仍有可能是暖冬。”气象专家说。    本周天气如何   今明或有雾霾周末气温微降   今起进入“五九”。今明两天,天气比较暖和,不过从周五起天气转阴,周末气温将小幅下降。根据气象监测分析,今天,天津晴间多云,东南风 2-3 级,最高气温 3 ℃ ,最低气温 -6 ℃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 4 级。由于今明两天天气系统平稳,津城可能有雾霾,空气质量下降。 据气象专家介绍,本周五开始,天空云量开始增多,太阳辐射减少,周六会出现阴天,受此次天气过程影响,津城周末气温小幅下降。预计最高气温在 1 ℃ 左右,最低气温在 -4 ℃ 左右。 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ms/qjtj/201601/t20160127_94948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0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突降寒潮,今年还是暖冬吗
杨学祥 2016-1-26 10:38
突降寒潮,今年还是暖冬吗 2016年01月26日 09:43:04 来源: 天津日报   ——小胖,这回冻傻了吧?——脂肪再多,也怕北风抽啊!(设计台词)本版照片 本报记者 刘玉祥 摄   随着强冷空气主体南移,从昨日开始,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出现明显回暖,昨日本市最高气温较上周六最冷时回升8℃至10℃。   不过在此次冷空气过程中,本市气温降幅高达8到10℃,市气象台今冬首次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从西伯利亚来的“霸王级”大寒潮,让市民们惊呼“好多年冬天都没有这么冷的感觉了”,不是说好了今年冬季是暖冬的吗?入了大寒节气,天怎么突然冷得这么“邪乎”?这次冷空气从哪来?怎么形成的?就这些问题,记者咨询了天津市气象台和天津市气候中心。   到底有多冷?   最低气温达-19℃   这次冷空气过程中,不少市民切实体会到什么叫“霸王级”的大寒潮。那么这次“霸王级”的大寒潮到底有多冷呢?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群英介绍,从本月20日开始,一股从西伯利亚来的大寒潮已经南下进入中国,此次寒潮影响范围波及全国。22日至24日,受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影响,上周末本市气温骤降,23日早晨全市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在-14℃至-19℃。23日白天全市最高气温均在-11℃至-13℃,市区为-11.6℃,突破1961年来最低值,而24日市区最低气温达-14.6℃,为2002年以来市区1月的最低气温。   同时,本市还出现大风天气。22日至23日,本市陆地刮起西北风5到6级,阵风8级,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中瞬时最大风速达18.0米/秒(8级),出现在武清;渤海西部中部海面风力7到8级,阵风9级,瞬时最大风速达23.8米/秒(9级)。   大寒潮如何形成?   北极涡旋南下   “有一个大尺度的涡旋盘踞在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在此不断集聚、堆积,在其西侧的偏北气流不时把一些冷空气带到南边,这也是近期北方偏冷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李勇表示。   北极涡旋,汲取地球寒气,汇聚着冷空气中的冷空气,浓缩着寒潮中的寒潮。不少气象专家认为,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一般不轻易离开北极地区南下。但去年12月底,位于冰岛的强大气旋式风暴将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使通常温度在-20℃左右的北极突然升温至0℃以上,在这个气旋式风暴“排挤”下,北极涡旋的出路只有一个,就是南下。北极涡旋“被迫”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一路南下,造成了惊天动地的大寒潮。根据数值分析,这一次北极涡旋的中心会直达渤海附近,其南下之深,史上罕见,近30年来只有1991年寒潮可以与之相比。   寒潮突袭:全球变暖是“帮凶”   气候变暖竟然会引发寒潮,这是真的吗?   造成寒潮的原因有多种,但许多专家都认为,这与北极气候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球变暖是引发寒潮的“帮凶”。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拉姆斯多夫表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30年里减少了20%。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进发,导致当地气温骤降。此类现象近几年不断发生,可见全球变暖对寒潮南下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天津市气候中心副主任郭军介绍,由于全球变暖以及气候异常,外界暖空气的大量入侵,也会使原本稳定的极地涡旋系统失去平衡而分裂南下。比如北极地区原本是寒冷气团的堆积地区,并被周围的高气压包围着。这种“南高北低”的态势被称为北极涛动(AO)正位相,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冷空气被限制在极地不易南下。但近些年来,AO正位相逐步减弱,开始向负位相发展,特别是今年1月以来,AO开始转为负位相并持续发展,暖高压使原本稳定的极地涡旋系统失去平衡,寒冷气团南下到中低纬度地区,从而引发寒潮。   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认为,北极海水的升温会改变北极的气候类型,还会影响急流。急流是环绕地球流动的持续气流,能对冬季暴风雪和极地冷气团产生强烈影响。研究显示,北极风模式变化产生的低压槽可能会让北极大气向南流动。   说好的暖冬呢?  “短期的冷空气变化不能说明气候变冷”   在天津乃至整个中国,都在大寒潮的肆虐下频频逼近或突破1月气温历史同期极值,与此同时,欧洲、北美以及日本的部分地区也遭遇严寒天气。在全球最热年接连破温度纪录的背景下,在原本今冬可能是“暖冬”的普遍预测下,如何解释当前的寒冷?   厄尔尼诺的表象是太平洋特定区域海洋温度显著偏高,不同国家对这个特定区域的定义稍有差异。我国一般采用Nino综合区海温的距平指数作为判定厄尔尼诺的依据。当Nino综合区海温距平指数≥0.5℃,并能持续3个月及以上时,认为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当至少持续6个月则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14年10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进入2015年夏季后明显增强,目前已经成为一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峰值接近1997-1998年那次,排在1950年以来第二强。并持续到今年初,这可能成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有专家预测,中国今冬可能因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成为“暖冬”。因为中国在冬季主要受到东亚冬季风的影响,而厄尔尼诺现象与冬季风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造成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偏弱,使冬季偏暖。   对此,世界气象组织媒体事务负责人威廉姆斯表示,每次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不会一样,气候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但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不变的。   事实上,2010年以来,欧洲连续多个冬天出现严寒天气,这未能改变当地冬季总体偏暖以及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世界气象组织去年11月的报告显示,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2011年至2015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五年期,2015年很有可能是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最热一年。   全球多数气象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此,阶段性低温不能说明气候变暖的停滞或减缓;部分地区的寒冷,也不能阻止其他地区的变暖。   “暖冬是一个气候学的概念,是指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暖,它反映的是一个长时间段的气候特征,期间气温的变化一般是有着阶段性的特征的,即使在暖冬过程中也会有阶段性的偏冷和阶段性的偏暖。短期的冷空气变化不能说明气候变冷,与暖冬的大趋势并不矛盾。”天津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德江解释。   也就是说,“暖冬”反映的是整个冬天的气温状况,任何一小段时间内的“冷”或者“暖”,都难以为“冷冬”或者“暖冬”下定论。   津城今冬还是暖冬?   冬季气温总体偏暖的特征并没有改变   对于天津,暖冬的预测确实有据可循。   根据天津市气候中心发布的数据,2015年天津市气温总体偏高,为1951年以来第二高值,而入冬以来,气温更是显现出暖冬的特征。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月24日,全市平均气温为-1.9℃,比常年同期偏高0.7℃,2015年12月,气温更是偏高明显,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7℃,与2007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可以看出,虽然近日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但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冬季气温总体偏暖的特征并没有改变。   啥时候回暖?   本周迎来“五九” 气温呈回升态势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群英介绍,寒潮主力已经离开,本市目前升温明显,本周即将迎来“五九”,周内冷空气不多,气温起伏不大,最高气温将回升至0℃以上。   根据最新气象监测信息分析,本周不会出现强冷空气过程,25日开始气温回升,最高气温可升至0℃以上,达到2℃左右。26日有一股弱冷空气抵津,但由于势力较弱,也不影响升温,因此周初整体呈现升温趋势。27日开始,环流转平,云量开始增多,不过反映在气温上也没有太大变化,最高气温都将维持在2℃左右。29日到30日,天气转阴,30日还有可能出现一次弱降雪过程。   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本周三进入“五九”节气,气温也呈现回升态势。周后期地面会有3到4级东南风,因此尽管气温回升,但雾霾回归可能性不大,即便会出现雾霾也以轻度霾为主。(苏晓梅) http://www.tj.xinhuanet.com/shpd/2016-01/26/c_1117893954.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寒潮凶猛中央气象台预警升级:严重低温冻害的警告被忽视
热度 1 杨学祥 2016-1-24 06:59
寒潮凶猛中央气象台预警升级: 严重低温冻害的警告被忽视 杨学祥,杨冬红 “霸王级”寒潮持续“发威” 说好的暖冬哪去了? 新华社北京 1 月 23 日 电(林晖刘羽佳)随着寒潮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央气象台 23 日早晨将寒潮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中新社北京 1 月 23 日 电 连日来,一股“霸王级”寒潮持续“发威”并席卷中国多地,导致大范围降雪,不少地区 23 日最低气温逼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中新社北京 1 月 23 日 电 (记者 刘辰瑶) 中央气象台消息,在强寒潮的影响下, 23 日早晨,辽宁锦州、河北张家口、沧州、内蒙古霍林郭勒、山东德州、滨州、东营等地的 12 个观测站气温跌破历史最低值。 早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天气实况和气象预报就出现了巨大偏差 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吉林各地气温出现下滑,今天( 29 日),全省最低温度跌至今秋以来最低,仅 -2.9 ℃ ,多地出现初霜冻。预计,后天新一轮强冷空气再度来袭,气温下降 8 ~ 10 ℃。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10111139.html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 29 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严重低温冻害警告被忽视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 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 年 9-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在 2014 年 12 月 17 日 指出,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 严重低温冻害 。 2015 年的灾害多发可能性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705.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 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对 2009 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 1.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2.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4.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我在 2015 年 9 月 18 日 指出:近日, @ECO 中文网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 1950 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英国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国内某写媒体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 2009 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15 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我在 9 月 18 日 指出,从目前研究来看, 2015 年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 2014 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 2015 年已发生 3 次 8 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 2015 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 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 5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 18.6 度 -28.6 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 18.6 年。 目前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 2016 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415.html 暖流到北极 寒流到哪里? 据 @@ 中国气象爱好者称,前几天,北极的气温已超过 0 ℃ ,这是有卫星探测以来,首次 12 月在北极发现零上的温度,谓之“世纪奇暖”也不为过。北极暴暖,必然会影响我国,而且很大可能是诱发一场强大的冷空气!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05/doc-ifxneept3698416.shtml?cre=sinapcmod=gloc=40r=0rfunc=29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1 日 提出一个问题:北极气温急升 30 ℃ 高过融冰点:变冷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384.html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3 日 提出一个问题:暖流到北极 寒流到哪里? 图 1 2016 年 1 月 3 日 我们预测的流向北极的超级暖流和流向亚洲的超级寒流 其中,赤道东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及北美洲中西部是最强暖区,也是袭击北极的暖流发源地;俄罗斯是最强冷区,也是寒流集结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8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815.html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3 日 指出, 2015 年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增温,增大了赤道和北极的温差,达到一定极值,将形成赤道高温的低压区和北极低温的高压区,造成赤道暖流向北极的热输送,这是北极异常增温发生在极强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原因。这表明 2016 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2006-2013 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从中国的情况看,最近的 5 个冬季更出现了 3 个明显的“冷冬”。我国平均气温 2011 年是最低值。与我国类似,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与近几年相比, 2012 年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 2006 年、 2010 年和 2011 年,其中 2006 年的情况基本是最严重的(杨冬红等, 2011 )。 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自 20 世纪就开始记录,上世纪 60 年代,北极冬季海冰覆盖面积为 1400 万 -1600 万平方公里,夏季末海冰覆盖面积为 700 万 -900 万平方公里,此后北极海冰面积持续下降。海冰最低覆盖面积出现在 2005 年、 2007 年、 2008 年和 2010 年的 9 月份,最低记录是 2007 年 428 万平方公里,这一最低记录于 2012 年再次被打破。 2012 年 11 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报告称,从 2012 年 3 月至 9 月间,北极海冰消失了 1183 万平方公里,比整个美国还要大。因此,北极周围海冰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 2012 年秋季,北极海冰的面积与体积均降至历史最低点。但根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 NSIDC ) 2013 年 3 月 25 日 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北极海冰的面积又逼近这一最低点,随时可能“打破纪录”。“北极海冰正在迅速融化,目前的面积甚至不足 30 年前的两成,导致北极变暖。”美国罗格斯大学沿海和海洋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詹妮弗·弗朗西斯说,这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症状”,并令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南下。 但是,全球变暖如何导致北半球气候变冷,专家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变化机制。 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北极地区海平面和大气等位面的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迫使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太平洋海温下降导致全球变暖停止。 极地冰盖融化后全球海平面都将上升,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最新模型研究表明,如果格林兰冰盖融化可导致其附近海平面将下降 100m ,北苏格兰的海平面将下降 3m ,冰岛周围海平面将下降 10m ,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将上升 10m 。冰盖融化导致地表巨量物质转移,改变了地球内外重力场,地球内核南移 100 m ,北极和南极海平面分别下降和上升 7 厘米 。在海平面附近,大气等位面的变化幅度与海平面变化幅度非常接近。 近期北极海冰和冰盖的融化只是最新模型的一个缩影。北极大量冷水和冷空气在下降等位面的压力下流过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导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 网友 zecrio 最近指出,北极点附近在 2015 年 12 月 30-31 日经历了异乎寻常的升温,气温上升了 30 度。很多百姓表示北极都那么暖了,咱们中国肯定会更暖。。。其实不然,恰恰相反,北极点暴暖意味着强烈暖高压脊鸠占鹊巢,它占据了原先北极圈地区的强烈冷气团的地盘,强烈冷气团被迫将会被排挤到中低纬度地区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这些地区堆积加强,极涡瞬间南压。专家预计在元旦过后 1 月 6 日 开始北极强冷气团将开始入侵中国,由于极地高压持续稳定,乌拉尔山阻塞直接插到北极,导致今年 1 月极涡整体全面偏向东亚,偏离北美。与之前 2 年恰恰相反。加之今年为厄尔尼诺年,南方暖湿气流活跃,我国大部未来雨雪鼎盛,气温偏低。南方有低温雨雪冰冻过程。至少 1 月 6 日 -18 日都维持这种情况。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231/14011128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3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8137.html 冷暖气候大循环 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增温——温差和压差引导暖流突袭北极——北极增暖导致冰盖异常融化—— 等位面变化和北极涛动位相变化导致北半球变冷 ——最强拉尼娜或今年登场。 与 1998 年一样, 2016 年将成为最热年和最强拉尼娜年。 2015-2016 年厄尔尼诺与 1997-1998 年惊人相似。 2015-2016 年的潮汐组合与 1997-1998 年也非常相似,相同的天文背景是两者相似的根本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89.html 2015 年极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气象部门的判断是暖冬,对冷冬和寒潮没有做任何提醒,忽视了我们关于低温冻害的警告。 我们早 2015 年 9 月 29 日 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1 月 6 日 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现概率逐渐降低。 2009 年厄尔尼诺之后,相关部门的暖冬预测失败值得研究。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霸王级寒潮已经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潮汐预警不可忽视! 相关报道 寒潮“凶猛” 中央气象台预警升级 2016 年 01 月 24 日 02:20 中国青年报 寒潮“凶猛” 中央气象台预警升级   原标题:寒潮“凶猛” 中央气象台预警升级   《中国青年报》( 2016 年 01 月 24 日 02 版)   新华社北京 1 月 23 日 电(林晖刘羽佳)随着寒潮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央气象台 23 日早晨将寒潮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在强寒潮的影响下, 23 日早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等地出现 6 至 10 摄氏度的降温,其中河北东部、山东北部以及青海东部等地降温幅度达 11 至 16 度。 23 日 7 时,除四川东部、重庆外,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已全部降至冰点以下,辽宁锦州、河北张家口、沧州、内蒙古霍林郭勒、山东德州、滨州、东营等地的 12 个观测站气温跌破历史最低值。   预计 23 日白天到 25 日夜间,黄淮、江淮、江南大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将下降 6 至 10 度,并有 4 至 6 级偏北风、阵风可达 7 至 8 级,其中江南东部和云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 12 至 14 度;华北平原最低气温将达到零下 13 度至零下 20 度、黄淮将降至零下 9 度至零下 18 度、长江中下游地区将降至零下 8 度至零下 14 度、华南中北部将降至零度至零下 4 度。   气象专家表示,在寒潮影响下,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 6 至 8 度,局地超过 10 度。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福建北部以及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可能逼近或跌破历史极值,黄淮、江淮等地的最低气温将出现在 24 日凌晨,长江以南地区最低气温将出现在 24 日或 25 日凌晨。 此外,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从 23 日开始,我国南方地区的降雪强度将明显减弱,范围缩小,但 23 日白天到夜间,贵州西部、云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江南南部、华南北部有小雪或雨夹雪。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24/doc-ifxnuvxc1776662.shtml?cre=sinapcmod=gloc=20r=0rfunc=29 “霸王级”寒潮侵袭中国:多地气温破历史极值 2016 年 01 月 23 日 22:43 中国新闻网 “霸王级”寒潮侵袭中国:多地气温破历史极值   原标题:中国多地遭受“霸王级”寒潮袭击   中新社北京 1 月 23 日 电 连日来,一股“霸王级”寒潮持续“发威”并席卷中国多地,导致大范围降雪,不少地区 23 日最低气温逼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据辽宁省气象专家介绍,辽宁 23 日迎来今冬迄今为止最冷的一天,本次降温将持续三天左右,抚顺、铁岭、本溪等地的最低气温降至 -33 ℃ 。   本次寒潮对辽宁营口等地的部分港口影响尤为明显。据辽宁海洋监测部门卫星观测,辽东湾最大浮冰范围 65 — 75 海里 ,黄海北部最大浮冰范围 15 — 25 海里 。一些养殖户正在抢运海产品及海上物资。此外,辽宁丹东市境内的鸭绿江也遭受到了多年不遇的严重冰冻,已组织人力加紧破冰抢险。   同日,记者从内蒙古气象局获悉,内蒙古全区大部有积雪覆盖,面积约为 74.82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 63.41% 。内蒙古全区近 456 万人、 3762 万只牲畜受积雪影响。部分地区已形成雪灾,但降雪提高空气湿度,抑制因干燥导致的各种疫情传播。   重庆主城区 23 日迎来自 1996 年后的首雪。在重庆市民欢呼赏雪之际,这场雪也导致重庆机场大量航班延误、取消。截至当日 20 时,重庆机场降雪仍在持续,已延误航班 178 架次,取消 377 架次。据重庆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妥善疏导滞留旅客,重庆机场不仅安排了大量工作人员在出发大厅进行服务,还安排发放旅客餐食近 8000 份。   据贵州省气象台监测显示, 1 月 22 日 20 时 至 23 日 08 时,贵州省 88 个县(市、区)中 75 县(市、区)出现降雪,其中 30 县出现积雪。据贵州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赵杰介绍,从贵州省气候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该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逼近 1951 年至 2015 年 64 年来的历史冬季日平均最低气温。   受寒潮影响, 22 日夜里起到 23 日凌晨,福建南平、三明、宁德、龙岩地区普遍降雪。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22 日 9 时便将雨雪冰冻灾害预警等级升为三级,紧急组织人员、物资抗寒潮保供电。福建气象部门表示, 23 日闽北各地最低气温普遍低于 0 ℃ , 24 日凌晨将达到最低; 24 至 26 日,福建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冻结冰。 广东多地 23 日气温急降,粤北山区飘雪,琼州海峡也全线停航,当地政府正多举措抵御寒潮来袭。韶关市启动防冻Ⅲ级应急响应,民政、交通、公路、气象等部门取消双休日,积极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检查供水管道、道路融雪等防御工作;清远市针对部分省道、县道积雪结冰,及时实行交通管制,融冰融雪恢复道路通行;汕头市开放各级避护场所,救助各类流浪人员 204 名,督促全市 2238 艘渔船全部回港或在外港就近避风。(完) 责任编辑:向昌明 SN123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23/doc-ifxnuvxc1764713.shtml?cre=sinapcmod=gloc=10r=0rfunc=29 中国 12 个观测站气温跌破历史最低值 2016 年 01 月 23 日 15:09 中国新闻网 中国 12 个观测站气温跌破历史最低值   原标题:中国 12 个观测站气温跌破历史最低值   中新社北京 1 月 23 日 电 (记者 刘辰瑶) 中央气象台消息,在强寒潮的影响下, 23 日早晨,辽宁锦州、河北张家口、沧州、内蒙古霍林郭勒、山东德州、滨州、东营等地的 12 个观测站气温跌破历史最低值。   气象监测显示, 23 日早晨较前一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等地出现 6~10 ℃ 的降温,其中河北东部、山东北部以及青海东部等地降温幅度达 11~16 ℃ 。 23 日 7 时,除四川东部、重庆外,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已全部降至冰点以下,江南大部气温 -2~2 ℃ ,华南北部 1~4 ℃ 。   对此,中央气象台 23 日将寒潮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计 23 日白天到 25 日夜间,黄淮、江淮、江南大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将下降 6~10 ℃ ,并有 4~6 级偏北风、阵风可达 7~8 级,其中江南东部和云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 12~14 ℃ ;华北平原最低气温将达到 -13~-20 ℃ 、黄淮将降至 -9~-18 ℃ 、长江中下游地区将降至 -8~-14 ℃ 、华南中北部将降至 0~-4 ℃ 。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 6~8 ℃ ,局地超过 10 ℃ 。   同时,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福建北部以及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可能逼近或跌破历史极值,黄淮、江淮等地的最低气温将出现在 24 日凌晨,长江以南地区最低气温将出现在 24 日或 25 日凌晨。   另外,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从 23 日开始,中国南方地区的降雪强度将明显减弱,范围缩小,但 23 日白天到夜间,贵州西部、云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江南南部、华南北部有小雪或雨夹雪。   气象专家提醒,此次寒潮来势凶猛,部分地区在剧烈降温的同时还伴有大风。(完)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23/doc-ifxnuvxc1735212.shtml 吉林多地现今秋初霜冻:严防厄尔尼诺后的严重低温冻害 已有 604 次阅读 2015-9-29 19:16 | 个人分类 : 备忘录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关键词 : 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 低温冻害 强潮汐 推荐到群组 吉林多地现今秋初霜冻:严防厄尔尼诺后的严重低温冻害 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吉林各地气温出现下滑,今天( 29 日),全省最低温度跌至今秋以来最低,仅 -2.9 ℃ ,多地出现初霜冻。预计,后天新一轮强冷空气再度来袭,气温下降 8 ~ 10 ℃ 。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 29 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 年 9-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在 2014 年 12 月 17 日 指出,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2015 年的灾害多发可能性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705.html 吉林多地现今秋初霜冻 后天再降温达 10 ℃ 2015 年 09 月 29 日 16:10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29 日清晨,初霜冻后的吉林分外美丽。 29 日清晨,初霜冻后的吉林分外美丽。   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吉林各地气温出现下滑,今天( 29 日),全省最低温度跌至今秋以来最低,仅 -2.9 ℃ ,多地出现初霜冻。预计,后天新一轮强冷空气再度来袭,气温下降 8 ~ 10 ℃。   监测显示, 28 日 20 时至 29 日 8 时,位于东南部的大安、长岭、公主岭、白山、东岗、长白等 15 县市出现初霜冻,地表气温最低值均在 0 ℃ 以下,其中长白气温最低,仅零下 2.9 ℃,为今秋以来的最低气温。与常年同期比较,通化的初霜冻提前了 5 天。   吉林省气象台预计,明天全省大部将出现降水;后天,随着强冷空气的到来,气温将自西向东出现明显下降,预计累计降温幅度可达 8 ~ 10 ℃,大部地区将出现霜或霜冻。   专家提醒,近期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公众国庆出行需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增添衣物,防寒保暖;同时,霜冻天气对晚熟作物有一定影响,相关部门应做好温室大棚的加固工作,防止作物遭受冻害与风害的影响。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10111139.html 超强厄尔尼诺或现身 我国秋冬季或偏暖 2015 年 09 月 29 日 16:57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29 日下午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 29 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介绍,厄尔尼诺已发展到第 17 个月,截至 9 月 27 日 ,厄尔尼诺海温指数为 1.9 ℃ ,较前期继续增强,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目前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累计达到 16.3 ℃ ,超过强厄尔尼诺事件监测标准。未来指数还将继续升高,极有可能在 2015/2016 年冬季达到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监测标准( 16.6 ℃ )。   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持续到 2016 年春季,那么它对今年我国的秋冬气候有什么影响呢?孙冷说,根据厄尔尼诺的一般影响来看,今年秋冬季,我国南方降水可能偏多;全国将普遍偏暖,其中北方气温偏高或更明显。不过厄尔尼诺只是影响气候的一个因子,具体表现可能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气候异常明显。国家气候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厄尔尼诺的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报。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27 次阅读|1 个评论
近30年同期最强寒潮来袭 多地气温或将跌破极值
热度 1 杨学祥 2016-1-20 15:10
近 30 年同期最强寒潮来袭 多地气温或将跌破极值 杨学祥,杨冬红 多地逼近历史同期最冷 中新社上海 1 月 19 日 电 ( 李姝徵 ) 上海市气象局 19 日发布预报称,近 30 年同期最强寒潮袭沪,申城气温或将跌破 35 年来历史同期极值。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19/doc-ifxnqriz9902670.shtml?cre=sinapcmod=gloc=30r=0rfunc=29 目前,西伯利亚正有一股霸王级的寒潮蓄势待发,受其影响,南方 8 省市将迎来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中东部有强降温,局地降温幅度达 10 ~ 14 ℃, 安徽南部和浙江中部等地最低气温可能逼近 1 月历史极值 。明天傍晚开始,在冷空气先头部队的影响下,南方拉开降水序幕。随着 21 日强冷空气大举南下,多地将出现雨转雪过程。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20/doc-ifxnrahr8558192.shtml?cre=sinapcmod=gloc=28r=0rfunc=29   寒潮自西伯利亚启程“袭击”我国,首当其冲的是东北地区。这两天,内蒙古根河地区最低温度已经超过零下 40 摄氏度,堪称名副其实的“冰窖”。   从最低气温或日平均气温来看,北方多地虽然可能会出现今冬以来最低温,但远达不到各地历史低温极值。   除东北地区东部外的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来说,这股强冷空气的确带来今冬最冷天气,加之影响范围较广,因而可称作“今冬最强冷空气”。   在南方, 1 月 20 日 至 23 日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将开启“速冻模式”。 23 日至 24 日,冷空气将进一步深入,多地降温可达 10 至 14 摄氏度。 江浙一带最低气温可能跌破 -10 ℃ ,逼近历史同期极值 。 上海中心气象台 19 日发出最新预报, 上海即将出现近 30 年同期当地最强的冷空气过程。极端最低温可能达到零下 10 摄氏度。 20-26 日,江西将迎来明显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23 日后局地将出现 1992 年以来最寒冷天气。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1-20/doc-ifxnrahr8568829.shtml?cre=sinapcmod=gloc=10r=0rfunc=29 中国天气网讯 受“霸王级”寒潮影响,今天( 20 日)起,南方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正式拉开序幕,雨雪集中在 20 日夜间至 22 日白天,湖北、安徽等七省市将有大到暴雪, 湖南、贵州等地有冻雨。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 华北北部、长江中下游东部最低气温可能逼近 1 月历史同期极值。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1-20/doc-ifxnqriz9924573.shtml?cre=sinapcmod=gloc=1r=0rfunc=29 在寒潮强大的势力之下,京城今夜到明天会有小雪天气,雪后的周五、周六将有 4 至 5 级偏北风,周 六最低气温 -16 ℃ ,最高气温 -9 ℃ 。 气象资料显示,未来几天京城或迎 21 世纪以来最冷 1 月天儿。 据北京市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全红月介绍,周五和周六,京城将刮起 4 至 5 级北风,阵风还将达到 7 级,气温也会迅速下降,其中周五最高气温仅有 -6 至 -7 ℃ ,周六最高气温仅有 -9 ℃ 。而低温方面表现更是“突出”,周六的最低气温将达到 -16 ℃ 。这样 的“速冻式”降温,使 京城迎来 21 世纪以来最冷的 1 月 。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20/doc-ifxnqriy3215021.shtml?cre=sinapcmod=gloc=20r=0rfunc=29 2015 年极强厄尔尼诺发生后,冷冬还是暖冬要看 2 月是冷是暖。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
热度 2 杨学祥 2016-1-16 09:09
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 杨学祥   中央气象台预计,至24日,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偏低幅度一般为2-4℃。20-23日,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   下周很可能是今冬来的最冷一周。省气象台预计,22-25日我省将出现较寒冷天气,将有较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据中国天气网目前预报,22日至25日,杭州雨夹雪或雪,最低气温-6℃,最高气温3℃。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16/doc-ifxnqriy2961366.shtml?cre=sinapcmod=gloc=2r=0rfunc=29 研究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这个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对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747.html http://www.chinajilin.com.cn/jlnews/content/2015-11/24/content_3817097.htm 相关报道 周日的冷空气只是前哨 真正的主力军下周杀到 0评论2016年01月16日03:39 钱江晚报 周日的冷空气只是前哨 真正的主力军下周杀到   原标题:周日的冷空气只是前哨 真正的主力军下周杀到   本报讯 除了将压箱底的厚棉衣准备好外,赶紧多吃点贴点膘。   这个周末,一半晴一半雨,也一半暖一半冷。因为第一波冷空气明天就到,杭城气温将下降5-8℃左右。2016年第一场雪也可能飘下。   但是周末这股冷空气只是斥候罢了,真正的主力军在下周。省气象台预计,22-25日我省将出现较寒冷天气,有较明显的雨雪。   下周,或是今冬最冷的一周   今年入冬以来我省气温持续偏高,直到进入“三九”后,杭城的冬季才恢复“出厂设置”,早晨更是寒意逼人。这两天终于迎来了难得的阳光,晨温也有了少许反弹。今天气温还将继续回升,杭州市气象台预计,今天多云转阴,气温12℃—3℃。   不过,周日起第一波冷空气开始影响杭城,有雨,气温也将下降5-8℃左右。市区可能出现雨夹雪。   常言道“三九四九冰上走”,下周一就是“四九”第一天。周末这股冷空气只是“前哨”,主力军是22日开始的这波强冷空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至24日,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偏低幅度一般为2-4℃。20-23日,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   下周很可能是今冬来的最冷一周。省气象台预计,22-25日我省将出现较寒冷天气,将有较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据中国天气网目前预报,22日至25日,杭州雨夹雪或雪,最低气温-6℃,最高气温3℃。   腊八全城搜粥攻略   周日就是腊八。今年是杭州取消所有寺院内发放腊八粥的第二年。不过,钱报小记为大家整理好了各个施粥点,请大家可以就近选址,有序领粥。   本报记者 段罗君 杨晓政   本报实习生 王呈伟 宋芷萱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16/doc-ifxnqriy2961366.shtml?cre=sinapcmod=gloc=2r=0rfunc=2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75 次阅读|3 个评论
内蒙古开启“极寒模式” 明日局部将降至-45℃: 关注气候变冷
杨学祥 2016-1-14 21:15
内蒙古开启“极寒模式” 明日局部将降至-45℃:关注气候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天气网讯 进入1月份后,内蒙古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今天(14日)起,全区气温持续走低,严寒天气将持续一周左右时间,期间中东部地区有小雪,各地气温下降6—8℃,明夜东部林区最低气温将降至-45℃。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对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度-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目前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2016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相关报道 内蒙古开启“极寒模式” 明日局部将降至-45℃ 2016年01月14日 17:24 新浪天气   中国天气网讯 进入1月份后,内蒙古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今天(14日)起,全区气温持续走低,严寒天气将持续一周左右时间,期间中东部地区有小雪,各地气温下降6—8℃,明夜东部林区最低气温将降至-45℃。   13日,东乌旗野外寒风像刀子一样划在脸上很痛,风吹雪掩埋道路。(方宝珊 摄)   据内蒙古气象局资料显示,1月上旬,全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1~4.7℃,特别是呼伦贝尔市中东部、兴安盟北部、通辽市中南部、赤峰市中部、鄂尔多斯市东部等地偏高2℃以上。   长时间较高的气温和充足的光照对设施农作物光合作用及健壮生长有利;对牲畜正常出牧、采食、保膘和保胎有利。但是气温偏高对杀灭虫卵不利,可能会使来年农作物病虫害加重。   进入1月中旬后,全区气温开始走低,昨日8时,呼和浩特的气温降至-21.1℃,较前一日下降了6℃之多,为今年首府首次气温跌破-20℃大关。今晨呼和浩特市的气温仍维持在-20℃左右,同时,呼伦贝尔图里河今晨5时的气温降至-38.6℃,户外滴水成冰。   内蒙古气象台预计,今日起,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全区气温将持续走低,低温严寒天气将维持一周左右,期间中东部地区有小雪,各地气温下降6—8℃,局地将超过8℃。明夜到后日清晨,呼伦贝尔林区的最低气温维持在-42℃~-45℃,将出现2016年首次极寒天气。   此次冷空气活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天寒地冻将改变全区气温偏高的状况,东部林区和牧区将再次开启-40℃的“极寒”模式,出现“冰雾”现象,对人们室外活动、交通安全、供暖等产生较大影响,气象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和公众提前做好防寒防冻工作。(文/郭敏)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s/2016-01-14/doc-ifxnqriz9632518.shtml?cre=sinapcmod=gloc=11r=0rfunc=2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半数以上地区被积雪覆盖 受影响人口超400万:关注气候变冷
杨学祥 2016-1-14 08:06
内蒙古半数以上地区被积雪覆盖 受影响人口超400万:关注气候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内蒙古新闻网16-01-13报道,记者从内蒙古气象局获悉,目前,全区超过50%的面积被积雪覆盖,受影响的人口超400万,牲畜达到3000多万只。预计16日至18日,全区大部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中东部地区有小雪,局地伴有5、6级西北风和吹雪天气。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对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对于英国气象局报告显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后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地球已经入变冷周期。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度-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目前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2016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亚当·斯凯夫教授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未来一两年内,全球的十年变暖速度将达到20世纪末的水平。” 杨学祥介绍,从他的研究来看,这次变暖时间不会太长,和1998年最热年之后一样,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东亚就经贸新闻记者 朱晓云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相关报道 内蒙古半数以上地区被积雪覆盖 受影响人口超400万 内蒙古新闻网  16-01-13 18:06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社     记者从内蒙古气象局获悉,目前,全区超过50%的面积被积雪覆盖,受影响的人口超400万,牲畜达到3000多万只。预计16日至18日,全区大部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中东部地区有小雪,局地伴有5、6级西北风和吹雪天气。   内蒙古气象局介绍,1月前12天,全区平均气温为-13.2摄氏度。同时,据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目前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西部部分地区、通辽北部地区、乌兰察布市大部地区、呼和浩特市大部地区、包头市东部部分地区有积雪覆盖,面积约为61.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2%。   专家建议,全区各地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修缮棚舍,特别是16日至18日,各地应注意做好牲畜保温工作;降温较大牧区需积极购置饲草料,确保牲畜顺利过冬。(记者 王靖) 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6/01/13/011856817.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寒潮来袭 局地将-40℃
热度 2 杨学祥 2016-1-11 15:32
内蒙古寒潮来袭 局地将-40℃ 杨学祥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747.html http://roll.sohu.com/20150919/n421567550.shtml 内蒙古寒潮来袭“冻人” 局地将-40℃ 2016年01月11日 10:14 新浪天气   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天寒地冻,气温持续低迷。今天(11日),全区大部将继续“严冬”模式,今晨局地最低气温降至-36℃。预计未来三天,大部地区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部分地区有雨雪,气温仍将下降。   10日,内蒙古海拉尔市街头天寒地冻。   进入“三九”以后,冷空气频繁造访内蒙古,在抑制雾霾天气出现的同时,也一再打压了全区各地的气温。监测显示,受寒潮影响,8日开始,全区气温急剧下降,部分地区降幅达10℃以上,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北部等地降下小雪。今天8时,中部地区大部气温较昨天同时次继续下跌2-3℃,根河9时气温仅有-36℃。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冷空气仍将“发威”,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天气持续,呼伦贝尔13个旗市大部分的最低气温都将降至-30℃以下,局地将现-40℃极寒天气;阿拉善盟东南部、呼和浩特市北部、乌兰察布市西部有小雪,大部地区有偏东风3-4级,部分地区偏北风4级。   气象专家提醒,近期天气寒冷,气温低迷,各地需做好低温寒潮防御工作;同时,公众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添衣保暖;卫生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防范因气温骤降导致的感冒、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文/王媛媛) 责任编辑:马志学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s/2016-01-11/doc-ifxnkvtn9751865.shtml?cre=sinapcmod=gloc=17r=0rfunc=2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暖冬的菜花
热度 2 huailu49 2016-1-10 10:45
没想到,元旦刚过就能看到菜花了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75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股冷空气杀来了:关注气候变冷
杨学祥 2016-1-7 07:43
一股冷空气杀来了:关注气候变冷 杨学祥 1月6日小寒节气刚过,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就到了,像是专门给这一年中倒数第二座次的节气打广告似的。   气象部门分析,未来三天,我省气温将持续在低位运行,全省平均气温达到-15. 8℃左右,比常年同期的-14. 5℃低1.3℃左右。6日到8日早晨,我省北部和东部山区最低气温可达-25℃~-30℃,其他地区在-19℃~-24℃。同时未来一周降雪稀少。 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杨学祥在2009年10月14日对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http://www.tibet.cn/news/roll/1442621200584.shtml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www.jlradio.cn/contents/227/368155.html 相关报道 一股冷空气杀来了 2016年01月07日01:00 新文化报 一股冷空气杀来了   原标题:一股冷空气杀来了   B02版   1月6日小寒节气刚过,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就到了,像是专门给这一年中倒数第二座次的节气打广告似的。   气象部门分析,未来三天,我省气温将持续在低位运行,全省平均气温达到-15. 8℃左右,比常年同期的-14. 5℃低1.3℃左右。6日到8日早晨,我省北部和东部山区最低气温可达-25℃~-30℃,其他地区在-19℃~-24℃。同时未来一周降雪稀少。   虽然气温低迷,但7日和8日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天气还是晴好的。7日白天,我省大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为-10℃~-7℃,8日为-11℃~-8℃。   这里咬文嚼字一下,晴好的“好”是什么意思呢?它代表的应该是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用一个颜色来说明吧,那就是天色幽蓝。   而冷空气带来好空气都快成惯例了,就拿进入新年这几天来说吧,1月1日~5日,全省平均气温约为-11.1℃,比常年平均值-15.6℃整整高出4.5℃,为近9年来同期气温最高的,尤其是1月1日和2日,但那两天的空气质量并不给力,而这两天气温下来了,天空的颜值反而高了许多。   冷空气约等于好空气,好空气约等于蓝蓝的天,原来,蓝色属于冷色系是这么来的啊。 新文化记者 田玲玲   盘点2015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昨日,吉林省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盘点了2015年吉林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位居历史高温年第4位   2015年吉林省年平均气温为6.2℃,较常年同期高0.8℃,位居历史高温年的第4位。   “三九四九”不冷   1月9日~25日正是“三九四九”期间,但全省平均气温为-12.3℃,较常年同期高3.6℃,居历史同期高温第5位。   2月多雪搅扰春运   2月中下旬,全省出现3次较明显的降雪天气过程,全省平均降雪量为16.7毫米,居历史同期多降雪的第2位。   春季高温破纪录   春季全省共出现高温(≥32℃)90站次,较常年同期多73站次,居1949年以来多高温日数的第3位。4月22~30日和5月22~29日两个时段平均气温均居1949年以来同期高温第1位。   干旱影响春播   进入播种期以来(4月15~29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6.7毫米,比常年同期少66%,特别是中西部比常年同期少89%,居历史同期少雨的第4位。   5月风沙肆虐现龙卷风   5月我省出现大风247站次,较常年多84站次,居近20年来同期多大风日数的第1位,通榆出现持续十几分钟的龙卷风;出现沙尘天气54站次,较常年多28站次,居近20年同期来多沙尘日数的第4位。   入夏强对流天气频发   6月~8月我省冷涡天气多发,共出现14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导致部分地方出现雷电、洪涝、冰雹等灾害。敦化、四平、洮南、通化等18站次出现雷击事件,白城、镇赉、通榆、乾安等18站次出现冰雹。   仲夏少雨出现气象干旱   仲夏(7月4日~8月14日)我省降水特少,较常年少40%,居1949年以来少雨第6位。   汛期两个台风光顾   7月12~13日,受第台风“灿鸿”影响,我省东南部地区出现明显降雨天气,177站出现暴雨。台风“天鹅”从8月26日开始至31日持续影响我省,全省平均降水量36.6毫米。   隆冬看雨历史罕见   12月9~10日,我省气温明显偏高,有55站次最高气温在2.5℃以上,中西部地区出现降雨天气,实属历史罕见。   新文化记者 田玲玲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07/doc-ifxnkmaw2089044.shtml?cre=sinapcmod=gloc=16r=0rfunc=2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726 次阅读|1 个评论
厄爾尼諾作怪 紐約19℃破紀錄 蘇格蘭高地達爾威尼村-8.7℃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2-15 05:33
厄爾尼諾作怪 紐約 19 ℃破紀錄 蘇格蘭高地達爾威尼村 -8.7 ℃ 杨学祥 一、 厄爾尼諾作怪 紐約 19 ℃破紀錄 這個冬天不太冷?聖誕節臨近,美國東岸多處天氣仍然和暖,紐約前日氣溫刷新百多年來同日最高紀錄,路人衣 ?單薄,華盛頓的櫻桃樹更不合時令地開花。氣象部門預測,美國東岸未來兩周氣溫仍會超出平均值,出現「白色聖誕」的機會不大。 馬里蘭州大學大氣及海洋科學家艾倫指出,今年發生強烈厄爾尼諾現象,令美東沿岸天氣持續和暖,而且未有降雪。紐約中央公園前日中午錄得約攝氏 19 度高溫,是 1869 年有紀錄以來最高,遠超約攝氏 3 度的平均溫度。 華盛頓櫻桃樹開花 華盛頓紀念碑附近的櫻桃樹近日突然開花,令不少人大感意外。國家公園發言人利特斯特表示,假如深秋天氣較正常暖,櫻桃樹便可能在 11 月底及 12 月初開花,屬於自然現象,對春天花季並沒影響。氣象部門預測,本周華盛頓最高氣溫可能高達攝氏 21 度。 美東冬季姍姍來遲,大西洋另一端的蘇格蘭則正受暴風雪侵襲,多處錄得時速 80 公里的陣風。蘇格蘭高地達爾威尼村前日凌晨錄得最低氣溫為攝氏零下 8.7 度,是入冬以來最低,較正值夏季的南極洲麥克默多監測站還要冷。■《波士頓環球報》 / 《蘇格蘭人報》 /WTOP 電台 /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 法新社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12/15/GJ1512150006.htm 美国天然气价格周二 (2015 年 10 月 27 日 ) 继续下降,一度跌破 2 美元 / 千立方英尺,为 2012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专家加特曼 (Dennis Gartman) 指出,此后情况可能变得更糟。 他指出,因为现在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北半球冬季的天气要比往常稍微温暖一点,尤其,今年美国东海岸冬天可能更加温和,这可能使供暖天然气的需求大为减少。 一些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北半球或将迎来一个近年来罕见的大暖冬,类似于过去 1982 年和 1997 年时同样由厄尔尼诺带来的温暖的冬天。而在天然气供应还在继续上升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可能严重打击天然气价格。 http://futures.eastmoney.com/news/1515,20151028560148269.html 二、 北极涛动决定了中国和美国的冬季冷暖相反 除了厄尔尼诺的影响,北半球冬季气温还受北极涛动的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 2012 年 2 月 7 日 在日内瓦发布的消息说,根据成员气象组织提供的信息,近期欧亚大陆部分中纬度地区出现的寒冷天气与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现象——“北极涛动”的变化密切相关。 通常,北极地区冬季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中纬度地区受高气压支配。此时,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限制了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但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导致冷空气南侵至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而暖空气则北上北极地区,出现“南寒北暖”局面。 受此影响,欧洲地区近期持续低温。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波兰、乌克兰等国出现零下 30 摄氏度的低温,俄罗斯北部部分地区气温一度降至零下 37 摄氏度。德国东部不少地区气温降至零下 20 摄氏度以下,西欧一些地区则出现零下 10 至 15 摄氏度的低温。此外,东亚北部和中亚大部分地区气温也较常年偏低。 与之相反的是,北大西洋、冰岛至北极地区气温偏高。位于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近期连续出现零上 5 摄氏度的气温,高于地中海沿岸的米兰和伊斯坦布尔等地。北美地区气温也较常年偏高。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类似现象在过去 10 年中曾数次发生,欧洲在 2009 年至 2010 年的冬季就经历了类似的寒潮天气。 http://discovery.163.com/12/0208/10/7PO0MMR8000125LI.html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 (Paducah) 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 (CapeGirardeau)2012 年 2 月 2 日气温达华氏 65 度 ( 约摄氏 18.3 度 ) ,创下历年 2 月 2 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 (NationalWeatherService) 自 1960 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 日的气温打破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的最高纪录华氏 62 度 ( 约摄氏 16.6 度 ) 。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 2 月。 2 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 5 热的 1 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区 (Washington , D.C 。 ) 遭遇历来第 17 热的 1 月、凤凰城 (Phoenix) 迎来第 3 热的 1 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 则出现第 13 热的 1 月。 气象学者约克 (Mike York) 指出,吉拉多角今年 1 月平均气温为华氏 39.2 度 ( 摄氏 4 度 ) ,比历年平均气温的华氏 32.7 度 ( 约摄氏 0.4 度 ) 高出超过华氏 5 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据了解 ,2000 年以来 , 烟台冬季 (12 月~ 2 月 ) 的寒冷日数 ( 日平均气温≤ -5 ℃的天数 ) 平均为 6 天。在 2009 ~ 2012 年连续 4 年的冷冬阶段 , 寒冷日数都在 10 ~ 13 天;而 2002 年和 2007 年的暖冬则一天也没有。 http://sd.dzwww.com/sdnews/201502/t20150209_11874589.htm 北极涛动决定了中国和美国的冬季冷暖相反, 2014-2015 年冬季中国出现了显著的暖冬,而美国却经历了创纪录的严寒暴雪。 当地时间 2014 年 11 月 18 日报道,威力强大的北极冷空气横扫美国大部分地区,多地气温出现急剧下降,一些地区的最低气温将突破历史同期纪录,今年入秋以来的第二轮暴风雪天气已至少造成 17 人死亡,并使美国过半地区被积雪覆盖。气象部门预计,纽约州部分地区的降雪可能将达 5 英尺 ( 约 1.52 米 ) 。 http://roll.sohu.com/20141119/n406173726.shtml 中新网 2015 年 2 月 3 日 电据外媒报道,美国气象局警告,美国东北部地区即将迎来第二场特大暴风雪,波士顿和纽约大部分地区都会被大雪覆盖,将会严重影响成千上万人出行。 报道称,美国中西部地区 1 日遭遇入冬以来最严重的暴风雪袭击,这场暴风雪横扫过的路线从内布拉斯加州东部、南达科他州至大湖各州,正朝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移动。气象局已发出警告,表示会密切观察西部艾奥瓦州和新英格兰的情况。 http://biz.xinmin.cn/2015/02/03/26709814.html 2015 年 1 月 25 日 ,美国纽约市长白思豪发布警告,称即将于 26 日抵达纽约、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等美国东部地区的暴风雪,有可能是纽约历史上最严重的暴风雪。伴随着冻雨和强风,这场被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称为“很有可能创纪录”的降雪或将为纽约和波士顿等地带来 3 英尺的降雪。 http://news.hexun.com/2015-03-04/173720479.html 北京晨报讯 ( 记者王海亮 ) “ 2014/2015 年冬季为显著的暖冬年份。”中国气象局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 2014 到 2015 年冬季的全国气候特征。从气温上看,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第 4 高,华北平均气温 -1.9 ℃,为 1961 年以来第 4 高;降水上看,冬季北京降水量为 7.7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 9.4% 。 数据显示, 2014/2015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 -2.3 ℃,较常年同期的 -3.4 ℃偏高 1.1 ℃,是 1961 年以来第 4 高年,为显著的暖冬年份,与 2001/2002 年冬季并列,仅次于 1998/1999 、 2006/2007 和 2008/2009 年冬季。分阶段看,初冬冷,隆冬和后冬暖。 http://news.sina.com.cn/c/2015-03-04/011931563939.shtml 中国天气网讯从中国气象局今天( 2015 年 9 月 29 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7885.html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今日( 2015 年 9 月 2 日)表示,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http://xj.people.com.cn/n/2015/0902/c188514-26221960.html 统计资料表明,由于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82 年和 1997 年同样由厄尔尼诺给美国带来了温暖的冬天,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的厄尔尼诺却给中国东北带来冷冬。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 统计资料表明,中美两国气象专家的暖冬预测不能同时成立。 今年暖冬会在哪:美国还是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193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714 次阅读|2 个评论
暴雪寒潮齐袭东北:说好的暖冬去哪了?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2-2 13:51
暴雪寒潮齐袭东北:说好的暖冬去哪了? 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兴农网 12 月 2 日 讯 东北今冬以来最强降雪将在今日达到鼎盛。由于伴随大风降温,设施农业和畜牧业恐遭遇积雪和冻害威胁。 2015 年极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气象部门的判断是暖冬,对冷冬和寒潮没有做任何提醒,忽视了我们关于低温冻害的警告。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 年 9-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现概率逐渐降低。 2009 年厄尔尼诺之后,相关部门的暖冬预测失败值得研究。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这个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从目前研究来看, 2015 年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 2014 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 2015 年已发生 3 次 8 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 2015 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http://roll.sohu.com/20150919/n421567550.shtml 暴雪寒潮齐袭东北,说好的暖冬去哪了? http://www.chinajilin.com.cn/jlnews/content/2015-11/24/content_3817097.htm 相关报道 暴雪寒潮齐袭东北 农业承压 来源 : 中国兴农网 发布时间 2015-12-02 07:58:46   中国兴农网 12 月 2 日 讯 东北今冬以来最强降雪将在今日达到鼎盛。由于伴随大风降温,设施农业和畜牧业恐遭遇积雪和冻害威胁。   昨天,东北今冬以来的最强降雪拉开了序幕。在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大部地区都有降雪出现,辽宁南部地区由于近地面气温较高,出现了降雨。雪下得比较大的地方如吉林的桦甸和磐石,雪量都达到了 20mm 以上,磐石今天凌晨 3-4 点的一小时降雪量就达到了 7mm ,雪下得如此凶猛,令人惊叹! 2日08时-3日08时降水量预报   预计本轮降雪将在今天将达到鼎盛,黑龙江东部有暴雪,鹤岗、双鸭山一带有大暴雪。因为近地面气温低,下的雪基本都会形成积雪,不会融化,所以这一轮降雪带来的积雪也会比较厚。预计积雪深度将达到 5 ~ 10 厘米、部分地区可达 12 ~ 16 厘米。东北降雪会否突破历史极值?目前来看希望很大。为此,中央气象台 12 月 2 日 06 时 继续发布了暴雪黄色预警。而吉林全省目前有 54 条相关预警正在生效,包括暴雪、寒潮、道路结冰等预警内容,也凸显了本轮降雪的严重性。 2日08时-3日08时大风降温预报   此外,随着强冷空气的到来,东北地区大风降温也伴随而至。尤其在黑龙江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 10 ~ 12 ℃。风雪交加又遇气温骤降,可谓雪上加霜。   强降雪容易导致设施温棚、牲畜圈舍垮塌,温棚蔬菜、牲畜受寒受冻。各地要加强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管理,及时检修加固棚舍,防止积雪过深造成垮塌;内蒙古东部牧区还要做好白灾防御。   推荐阅读:白灾的危害及其防御 编辑:程梦 http://www.xn121.com/index/jrxnjd/1807723.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52 次阅读|1 个评论
吉林省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和寒潮黄色预警:证实冬季偏冷
杨学祥 2015-12-2 11:15
吉林省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和寒潮黄色预警:证实冬季偏冷 杨学祥,杨冬红 吉林省气象台 12 月 2 日 4 时 27 分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 受较强冷空气东移影响,预计未来 24 小时,全省大部地区气温明显下降,其中松原、长春、四平、辽源、吉林、通化、白山、延边西部、长白山保护区降温幅度可达 8~12 ℃ ,将出现寒潮天气,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省减灾委员会联合提醒,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http://jl.sina.com.cn/news/1/2015-12-02/detail-ifxmaznc5850946.s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wap.sciencenet.cn/blogview.aspx?id=904983 2015 年极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气象部门的判断是暖冬,对冷冬和寒潮没有做任何提醒,忽视了我们关于低温冻害的警告。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 年 9-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现概率逐渐降低。 2009 年厄尔尼诺之后,相关部门的暖冬预测失败值得研究。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这个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从目前研究来看, 2015 年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 2014 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 2015 年已发生 3 次 8 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 2015 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http://roll.sohu.com/20150919/n421567550.shtml http://www.chinajilin.com.cn/jlnews/content/2015-11/24/content_3817097.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正在减弱 上海暖冬存在不确定性
杨学祥 2015-12-2 09:07
厄尔尼诺正在减弱 上海暖冬存在不确定性 杨学祥,杨冬红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表示,我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冬季风的强度决定着冷空气的强弱。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冬季风偏弱,有利于我国冬季偏暖。   不过具体到上海,现在还不能断言暖冬。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表示,此次厄尔尼诺现象的确对上海天气会有间接影响,但是否偏暖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相对全球来说,上海是个极小的点。全球气候影响机制十分复杂,局部地区的气温高和低是个别事件。 最新观测表明,2015年厄尔尼诺正在减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0401.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2009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2015年9-1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我们在2015年9月29日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8-10年的滞后期。1986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2005年和2009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1997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4次厄尔尼诺事件:2002、2004、2006、2009年。从2002年到2004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2005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现概率逐渐降低。2009年厄尔尼诺之后,相关部门的暖冬预测失败值得研究。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2015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944.html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强度今冬将达峰值 上海暖冬存在不确定性 2015-12-02 07:40新闻晨报评论(0人参与)   今年有极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世界气象组织上月表示,受此影响201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创下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而厄尔尼诺的强度将在今冬达到峰值。那么,今冬会是暖冬吗?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表示,我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冬季风的强度决定着冷空气的强弱。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冬季风偏弱,有利于我国冬季偏暖。   不过具体到上海,现在还不能断言暖冬。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表示,此次厄尔尼诺现象的确对上海天气会有间接影响,但是否偏暖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相对全球来说,上海是个极小的点。全球气候影响机制十分复杂,局部地区的气温高和低是个别事件。   据介绍,“暖冬”的气象标准是冬季12月到次年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平均值大于等于1℃。根据1971-2000年的冬季平均气温常年值,上海2001-2010年期间出现暖冬的是2001、2002、2003、2006、2008、2009年。 http://sh.sina.com.cn/news/b/2015-12-02/detail-ifxmazmz9076367.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预案来自中长期预报:寒潮是对气象预报的一次考验
杨学祥 2015-11-28 20:04
预案来自中长期预报:寒潮是对气象预报的一次考验 杨学祥,杨冬红 封寿炎先生最近指出,由于相关部门、机构和媒体反复发布寒潮预警,即将大幅降温在申城已经家喻户晓。医疗机构和专家也反复提醒应该知晓和遵守的注意事项。然而,仅有预警还远远不够。寒潮真正袭来之际可能引发的种种负面影响,很多都超出市民个人的能力范围,不是市民自己就能够解决的。所以,应对寒潮,既需要市民积极行动,更需要各相关部门、机构做好充分预案,并且加强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协作,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马上启动预案有效应对,确保全市安全度过寒潮。 防寒预案来源于准确的中长期寒潮预测,气象部门没有做出准确的寒潮中长期预测,在仓促的寒潮预警之下,预案不会在一夜之间形成,准备工作也不会立马到位,所以。此次寒潮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特别是气象部门。 暖冬预报误导公众: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2015 年极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气象部门的判断是暖冬,对冷冬和寒潮没有做任何提醒,忽视了我们关于低温冻害的警告。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今日( 2015 年 9 月 2 日 )表示, 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http://xj.people.com.cn/n/2015/0902/c188514-26221960.html 2015 年 10 月 23 日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 ; 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 2015 年 9 月 29 日 )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 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被忽视的寒潮警告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 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 年 9-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 ; 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现概率逐渐降低。 2009 年厄尔尼诺之后,相关部门的暖冬预测失败值得研究。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 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944.html 2010 年 1 月 20 日 气象部门的自述: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 100 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 20 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 2008 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1-20/200019515519.shtml 5 年过去了,相关部门应对冷的极端事件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 厄尔尼诺不仅与寒潮天气并不冲突,与冷冬也不冲突 最近,气象专家表示,厄尔尼诺与寒潮天气并不冲突,短时间内的寒冷天气不能代表整个冬天的气温状况,在极强厄尔尼诺背景下,今冬偏暖仍是大趋势。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1-26/doc-ifxmazmy2090612.shtml 统计资料表明, 厄尔尼诺不仅与寒潮天气并不冲突,与冷冬也不冲突 。 出乎气象专家意料之外的寒潮敲响了暖冬的丧钟,增大了冷冬的出现几率 。 没有 2015 年寒潮中长期预测,没有寒潮应急预案,气象部门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必须提高。 全球变暖不能解决所有气象问题,坚持错误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相关报道 寒潮袭来,要预警更要预案 2015 年 11 月 26 日 03:08:46 来源: 解放日报        封寿炎   秋末冬初的连绵阴雨,已经让申城市民体验了反常天气的威力。好不容易放晴,更极端的天气又在眼前——由于强冷空气袭击,申城在 48 小时之内,气温将“断崖式”下降 8-10 ℃ ,局部地区将跌破 0 ℃ ,地面可能出现薄冰。   由于相关部门、机构和媒体反复发布寒潮预警,即将大幅降温在申城已经家喻户晓。医疗机构和专家也反复提醒应该知晓和遵守的注意事项。然而,仅有预警还远远不够。寒潮真正袭来之际可能引发的种种负面影响,很多都超出市民个人的能力范围,不是市民自己就能够解决的。所以,应对寒潮,既需要市民积极行动,更需要各相关部门、机构做好充分预案,并且加强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协作,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马上启动预案有效应对,确保全市安全度过寒潮。   本轮寒潮来势汹汹。连日来,我国从北到南,很多地区出现了暴雪天气,一些地区的低温甚至达到历史同期极值。大范围的雨雪大风天气,给各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一些地方在应对极端天气时也是手忙脚乱、窘态百出。借鉴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争分夺秒利用好宝贵时间,做好全面、充分、细致的预案准备,迎接寒潮天气的考验,是全市相关部门、机构当前的头等大事。   寒潮天气首先威胁到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专家介绍,气温骤降 5 ℃ ,就会增大诱发感冒、鼻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风险;气温骤降 8 ℃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随之增大。上海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可以预料,寒潮天气有可能导致更多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给医疗卫生机构造成巨大压力。此外,根据以往的经验,几乎每次气温骤变之际,申城的儿科医院都会人满为患、一席难求,此次寒潮袭击,又会造成怎样的局面?对此,医疗卫生系统应该根据本市的人口年龄结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做好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局面,据此组织足够的医疗力量去应对,才能有备无患。   教育系统尤其是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也是受极端天气影响最大的系统之一。在寒冷天气下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课间户外活动、上学放学接送如何安排,都应该根据天气的实际情况区别分类加以应对。教育部门、学校都要未雨绸缪、早做预案,并且要与家长、学生及时充分沟通,各方的工作要做到无缝衔接,既要把极端天气对教学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又要确保学生安全。   对于地处温暖地区的上海来说,寒潮来袭是一场全面的大考。医疗卫生、学校教育固然首当其冲,其他领域、其他部门同样不能轻视寒潮可能带来的挑战。平时适应温暖天气的工作模式、体制机制,在气温大幅骤降时候会不会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又如何应对?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仔细查摆,做好预案。比如说,面对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有没有做好疏导和应急的预案?郊区局部地区可能出现薄冰,市民喜爱的绿叶菜供应会不会受影响,菜价如何保持稳定?建筑、环卫等露天工作的行业,工作人员的保暖防卫措施有没有到位?水、电、燃气等设施的防冻工作,是否已经提前做好?对于民政部门来说,则要确保对于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及时到位,对于流浪乞讨人员也要及时组织开展社会救助,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必须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我们不能只注重高楼林立等光鲜外表,对于关系到城市发展整体效能的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之前,在一些城市出现的“一有大雨,城内看海”现象,就暴露了城市运行中的“短板”。协调发展就是要补齐这些“短板”问题,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也会随之加深。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寒潮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我们准备好了吗? 【纠错】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11/26/c_128468626.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象专家称寒潮与厄尔尼诺不冲突:暖冬冷冬不能共存
热度 2 杨学祥 2015-11-28 16:46
气象专家称寒潮与厄尔尼诺不冲突:暖冬冷冬不能共存 杨学祥,杨冬红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今日( 2015 年 9 月 2 日 )表示,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http://xj.people.com.cn/n/2015/0902/c188514-26221960.html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现概率逐渐降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944.html 最近,气象专家表示,厄尔尼诺与寒潮天气并不冲突,短时间内的寒冷天气不能代表整个冬天的气温状况,在极强厄尔尼诺背景下,今冬偏暖仍是大趋势。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1-26/doc-ifxmazmy2090612.shtml 冷冬和暖冬不能共存,出乎气象专家意料之外的寒潮敲响了暖冬的丧钟 。 相关报道 气象专家称寒潮与厄尔尼诺不冲突 今年仍是暖冬 2015 年 11 月 26 日 11:25 央视   【我伙呆:寒潮、厄尔尼诺不冲突,今冬仍将偏暖!】 今年是厄尔尼诺年,一般来说易出现暖冬。但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寒潮,多地降温剧烈。气象专家表 示,厄尔尼诺与寒潮天气并不冲突,短时间内的寒冷天气不能代表整个冬天的气温状况,在极强厄尔尼诺背景下,今冬偏暖仍是大趋势。 ( 央视记者任梅梅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1-26/doc-ifxmazmy2090612.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998 次阅读|2 个评论
奇文共欣赏 异议相与析: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1-27 20:13
奇文共欣赏 异议相与析: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杨学祥,杨冬红 一、 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新华社记者林晖 11 月 26 日 报道,人们刚刚接受了“暖冬”的说法,转眼却陷入一场扎扎实实的“冬寒”:从上周开始,北方迎来一场大范围雨雪天气,特别是在周末两天达到“峰值”。雨雪过后,寒潮紧随而至,并从华北一路向南“扫荡”,使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气温也降至零摄氏度以下。 与历史同期相比,本次降温过程也可能创下纪录。中央气象台预计,26日至28日,东北、华北、黄淮、江淮一带气温偏低幅度可达6摄氏度以上,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有可能打破历史同期极端低温纪录。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已经做出了“厄尔尼诺可能导致今年冬天偏暖”的预测。周兵认为:“目前厄尔尼诺现象已接近成熟,连续3个月海表温度距平达到2摄氏度以上,即将到达峰值。考虑到厄尔尼诺的出现以及今年东亚冬季风强度有可能偏弱,我们仍然维持冬季偏暖的预测结论。” 东亚经贸新闻记者常麟祥 11 月 24 日 报道: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专家: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从目前研究来看, 2015 年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 2014 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 2015 年已发生 3 次 8 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 2015 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冷冬还是暖冬, 2016 年 2 月过后才能得出准确结论。只预测暖冬,不提低温冻害,误导公众已成为事实。 二、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科技日报北京 11 月 24 日 电(记者付丽丽)“与历史同期相比,北京今年降雪量排在第二位,这与今年厄尔尼诺年有一定关系,属于明显极端现象。” 24 日,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 天 ”活动上,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说。 就近期大幅度降温与“受厄尔尼诺影响,我国今年为暖冬”是否矛盾之说,王冀表示,今年的厄尔尼诺确实称得上是极强的厄尔尼诺,目前也处在成熟期,南方降水大范围偏多正是受此影响。而此次降温只是一个天气变化过程,事实上,气候预测时所说的冬季是从 12 月到次年 2 月,气候学定义北京是从 10 月 29 日 正式进入冬季,现在看北京的气温比常年偏低不太多。而且从全国统计结果来看, 10 月份以来气温到目前为止还是正常状态,而且在 11 月 20 日 以前气温是偏高的。 “近期受冷空气影响,北京气温开始下降,但仅凭目前一次降温或几次寒潮过程就说今年暖冬不会来了,仍为时过早。要到明年 2 月份才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结论,但我们预测今年是暖冬的几率比较大。”王冀说。 此前,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任工程师王海波也撰文称,暖冬和冷冬指的都是整个冬季的气温情况,而不是指某天或某一个时期的气温变化。暖冬期间依然会有“大雪纷飞”的寒冷,冷冬里也能感受到“四季如春”的温暖,这都是正常的。所以说, 短期的气温高低只是“小插曲”,整个冬季的平均冷暖情况才是“主旋律”,我们切不可仅凭眼前的冷暖就对整个冬天下了“冷冬”或“暖冬”的结论。 http://roll.sohu.com/20151125/n427992198.shtml “小插曲”的解读并非是 2015 年气象界的发明, 2010 年暖冬预测失败也出现了“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的解说。 三、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2010 年 01 月 20 日 南方周末报道,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气象局)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 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不能忘记: 忽视低温冻害预警已成为事实。 相关文章 “最冷的一天”来了!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2015 年 11 月 26 日 17:02:3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题:“最冷的一天”来了!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新华社记者林晖   2015年的大雪,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   人们刚刚接受了“暖冬”的说法,转眼却陷入一场扎扎实实的“冬寒”:从上周开始,北方迎来一场大范围雨雪天气,特别是在周末两天达到“峰值”。雨雪过后,寒潮紧随而至,并从华北一路向南“扫荡”,使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气温也降至零摄氏度以下。   11月份还未结束,隆冬就要来了吗?说好的“暖冬”到底去哪儿了?    多地将迎“下半年最冷一天”   从上周末开始,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雪和寒潮蓝色预警。下半年以来最强的一股冷空气从北方“启程”,一路向南“攻城略地”,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最终“沦陷”,气温出现大幅“跳水”。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在冷空气影响下,25日14时,江南中东部、华南大部及贵州等地较前天同一时次出现6至10摄氏度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2至16摄氏度。省会级以上城市中,济南、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重庆的最高气温均创今年下半年以来新低。   然而,这并不是本次寒潮的“终点”。   虽然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雨雪基本停止,但冷空气继续向南推进,中东部气温仍将下降。中央气象台预计,27日早晨是本次寒潮过程的“终极考验”,中东部不少地区将迎来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冷的一天。   在具体降温幅度上,预计26日至27日,长江下游沿江及以北地区最低气温都将低于0摄氏度,其中,江淮、江南东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至0至零下5摄氏度,华北中南部、黄淮最低气温将下降至零下5摄氏度到零下12摄氏度,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至零下15摄氏度到零下20摄氏度。   与历史同期相比,本次降温过程也可能创下纪录。中央气象台预计,26日至28日,东北、华北、黄淮、江淮一带气温偏低幅度可达6摄氏度以上,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有可能打破历史同期极端低温纪录。    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眼下虽然离“三九”尚远,但寒冷程度都快赶上“三九”,某些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人在瑟瑟寒风中疑惑,在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天不是应该出现“暖冬”吗?   “暖冬是一个气候学的概念,即使在暖冬过程中也会有阶段性的偏冷和阶段性的偏暖。”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解释说,就北京来看,从10月份以来到目前的气温平均值还处于正常状态,而且在11月20日之前,平均气温实际上是偏高的。   也就是说,“暖冬”是一个尺度更大的气候概念,反应的是整个冬天的气温状况,任何一小段时间内的“冷”或者“暖”,都难以为“冷冬”或者“暖冬”下定论。   “在每个冬天,前冬和后冬之间的温度也存在差异。”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介绍,前冬冷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不一定贯穿整个冬季。实际上,就在去年12月,全国气温也一度比常年同期偏低,但从整个冬季的平均值来看,依然不算“太冷”。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已经做出了“厄尔尼诺可能导致今年冬天偏暖”的预测。周兵认为:“目前厄尔尼诺现象已接近成熟,连续3个月海表温度距平达到2摄氏度以上,即将到达峰值。考虑到厄尔尼诺的出现以及今年东亚冬季风强度有可能偏弱,我们仍然维持冬季偏暖的预测结论。”    当心:未来10天依旧偏冷   尽管今年冬天依然可能是个“暖冬”,但至少最近几天,依然看不到“转暖”的迹象。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11月26日至12月5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频繁,除新疆和青藏高原外,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的平均气温偏低2至3摄氏度。   一个好消息是,这样的低温状态在10天之后有可能结束。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1至20天(12月6日至15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我国中东部气温将逐步由偏低转为接近常年或偏高。   在当前我国寒潮来袭的同时,气候专家们却正忧虑着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气象组织(WMO)25日在日内瓦发布了2015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声明。根据这份声明,2015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而2011至2015年也将成为历史上最暖的五年。 【纠错】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1/26/c_1117274252.htm 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专家: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发布时间 : 2015-11-24 07:02:55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作者:本网微博 : 原标题:“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专家:受拉马德雷冷位相影响,今年可能是冷冬 今明两天我省局地有降雪;长春今日最低温 -15 ℃ 全副武装也挡不住寒风 23 日是星期一,大清早,很多市民上班时被冻得够呛,纷纷在微博和朋友圈中吐槽低温,可是刚刚拿出手机就发现手机都冻木了,手外露时间太长也红了,还有点麻。“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为了帮助市民们解疑,记者也采访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同时,记者还了解到长春市 24 日白天,晴有时多云,偏北风 2-3 级,最高气温 -9 ℃ 。 24 日夜间,晴有时多云,东北风 2-3 级,最低气温 -15 ℃ 。 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针对暖冬还是冷冬这一问题,记者咨询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这个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杨学祥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对 2009 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 1.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2.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4.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从目前研究来看, 2015 年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 2014 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 2015 年已发生 3 次 8 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 2015 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今明两天我省还有降雪 得知到 2015 年冬季偏冷的消息后,记者也从吉林省专业气象台了解到今明两天的天气情况。 今天白天,全省多云转晴,通化地区东南部、白山、延边、长白山保护区有小雪。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全省晴转多云,通化地区南部、白山地区有中雪,部分地方有大雪,通化地区北部、延边地区南部、长白山保护区有小雪。 25 日夜间到 26 日白天,全省多云,通化、白山地区有小到中雪,延边、长白山保护区有小雪。 今天白天我省大部分城市最高气温为 -10 ~ -7 ℃ ,长春市今天白天最高气温为 -9 ℃ 。预计今天白天,我省大部分地区有 2 ~ 3 级偏北风。全省火险气象等级为 1 级。(记者常麟祥) http://www.chinajilin.com.cn/jlnews/content/2015-11/24/content_3817097.htm http://mt.sohu.com/20151124/n427806483.shtml http://www.jl.xinhuanet.com/2012jlpd/2015-11/24/c_1117236648.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747.html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1 月 20 日 20:00 南方周末 2009 - 2010 年的这个寒冬在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全球变暖理论的争论。“小冰河世纪”会否重演?为何预报屡屡出错?未来天气如何演变?本报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    一个“冷事件”   银装素裹的童话,在 2009 - 2010 年的冬天,再次被证实为是一场灾难。   一名住在苏格兰高地偏远地区的妇女在圣诞节前出门采购火鸡,结果被暴风雪足足围困了 15 天,不仅错过了圣诞,还浪费了新年。   和这位苏格兰妇女一样,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新年也是从糟糕的天气中开始的。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这些地区遭遇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   在中国,北京市民首先在寒潮警报声中迎来了 2010 年的元旦。 1 月 2 日 至 3 日的 36 小时里,北京普降大到暴雪,气象台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 8 次,其中暴雪黄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均为首次发布。因为暴雪,京津两地百余万中小学生意外多享受了一天假期—— 1 月 4 日 停课一天。   严寒、暴雪更给北方的交通带来了严峻考验。哈尔滨开往包头的 1814 次列车 3 日晚被困于内蒙古乌兰察都市商都县,积雪冰冻封住了列车车门, 1400 名旅客被困车内。由于雪势过大,前去救援的轨道车甚至一度被积雪所困。   本月 19 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北方将再次降温、降雪,局部地区暴雪。   事实是肯定的。入冬以来,一直到上个礼拜,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寒流和暴雪,主要是三个地方:美洲、西北欧和东亚,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中国今年的冬雪早来了一个月,破纪录的低温、强暴风雪天气。但这次暴风雪主要集中在北方,并不是全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所以不是全国性的寒冬,只是一个极端的气候冷事件。   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 2004 - 2005 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 2008 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这一次寒冬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来看,大概只能排到中等偏冷一些。而且,中国西部的温度还是偏高的。不过,每次冷事件以后,气候变暖都还在继续,总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异常中的异常   “天气到底是暖了还是冷了”再次成为公众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小冰河世纪”这一判断因为直接挑战全球变暖理论而备受关注,尤其是该理论得到了今冬低温、暴雪这一表象上的呼应。   俄罗斯的科学家甚至认为,地球在经历一个短暂的变暖期后,即将进入一个全球变冷的时期,预计气温在 2055 年到 2060 年间到达谷底,地球即将重现历史上出现过的“小冰河世纪”。“对抗温室效应的努力可以暂停了,因为即使没有《京都议定书》,全球温度也会下降的。”   首先要解释此次寒冬的形成机理。第一,北极涛动(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第二,国家气候中心预报说中国的气候应该是偏暖的,但为什么今冬偏冷?其实今年是假厄尔尼诺年,是异常中的异常。西太平洋的海洋温度应该降下来,但今年是一个暖海温,假的厄尔尼诺非常类似于拉尼娜,实际上是一个冷年。   至于是否会进入小冰河世纪,其实是将来气候如何变化的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有三方面:第一是温室效应;第二是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在内的自然的外强迫;第三是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气候系统内部的海洋和陆面如何影响大气,预报和研究经常会把握不住。 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说全球温度 1998 年达到了峰值,接着就是一次拉尼娜年,海洋温度变了,温度降了,接着又上升,但还没到 1998 年的程度。但从百年的全球温度曲线上看,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从 1998 年以后,我们面临太阳、火山、北大西洋涛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温度等等影响,它们对增温都处于负的贡献,明显削弱了增温的趋势。   理论上,只要温室效应能站得住脚,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就能站得住脚,而温室效应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将来,外强迫因子和气候系统的内部变化如何演变,我们目前知之甚少。所以,我认为,提出“地球重回小冰河世纪”的判断为时尚早。至少今天还没有可靠的依据支持这个判断,还需要加强研究。   丁一汇院士的判断和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不谋而合。颜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北半球冬季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不会有大变化,不应该把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和今冬北半球出现的严寒天气混为一谈,也不应该认为这两者相悖。相反,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出现不平衡,进而引发极端天气。”   这恰恰就是 IPCC 最近发表的第三次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未来 50 - 100 年,全球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与频率亦将发生明显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历次评估报告都在向各国提出警告:警惕出现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增加。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 40 %。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 100 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 20 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 2008 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 11 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们对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1-20/200019515519.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989 次阅读|2 个评论
暖冬预测根据不足:江苏地区气温逼近历史记录同期最低
杨学祥 2015-11-27 06:31
暖冬预测根据不足:江苏地区气温逼近历史记录同期最低 杨学祥,杨冬红   中新网南京 11 月 26 日 电 ( 盛捷 )26 日,江苏多地市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然而,虽说太阳出来了,但是气温却依然很低,不少市民疑惑所谓的“暖冬”去哪了,对此,江苏省气象局首席气象预报员韩桂荣表示,今晨淮北最低气温接近有历史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明晨更低,但不能仅从短期的冷暖来判断“暖冬”还是“冷冬”。   虽说阳光明媚,但据江苏省气象局首席气象预报员韩桂荣提供的信息显示,江苏今晨大部分地区依然零下,淮北已经达零下九度,距离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之差一点。   中国气象局也发布通知称,今 (26 日 ) 明两天受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的大范围地区气温将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其中济南、合肥、南京等地 25 日的最高气温均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 “这个寒冷天气只是暂时的情况,国内南北气温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不过对于江苏来说,明晨整个江苏的最低气温会比今天还要低,预计淮北会达零下十度。但是从后天 (28 日 ) 起江苏气温将开始明显回升。”韩桂荣透露。 http://news.sina.com.cn/o/2015-11-26/doc-ifxmazpa0236720.shtml 强降温与潮汐组合密切相关: 、 潮汐组合 D : 11 月 19 日 为日月小潮, 11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E : 11 月 26 日 为日月大潮, 11 月 24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1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2301 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2185.html 暖冬预测根据不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今日( 2015 年 9 月 2 日 )表示,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 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http://xj.people.com.cn/n/2015/0902/c188514-26221960.html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 ; 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长春的情况也是这样。这使最近的暖冬预测底气十足。 据统计,近 30 年左右,大型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 1982 ~ 1983 、 1997 ~ 1998 。厄尔尼诺现象则在以下年份出现: 1986 ~ 1987 、 1991 ~ 1994 、 1997 ~ 1998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9 ~ 2010 、 2014 ~ 2015 。 有报道称,从 1986 年至 2006 年,中国连续经历了 20 个“暖冬”,其中经历了多次厄尔尼诺现象。 再看最近几年见诸报端的公开报道, 2007/2008 年的冬天,中国冬季平均气温为近 22 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当年,还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但气象专家说,这个冷冬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2010 年 /2011 年冬季,据中国气象局检测,中国平均气温为 -4.7 ℃ ,为 1987 年以来最低值,打破了 2008 年的纪录。 这还没完, 2012 年 3 月,中国气象局再次宣布, 2011/2012 年冬天又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平均气温 -4.8 ℃ ,创下近 27 年的最低值。可这年并无厄尔尼诺的身影。 http://sh.sina.com.cn/news/b/2015-10-23/detail-ifxizwsf8784256.shtml 首先,该报道忽略了三个事实: 其一, 2004-2005 年厄尔尼诺终结了我国连续 18 年的暖冬。 2005 年 2 月 28 日 ,武汉中心气象台称,武汉今冬气温比常年值低 0 . 4 摄氏度,接近“冷冬”,打破了连续 18 年的暖冬局面 。 2005 年 3 月 7 日,据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消息, 2004 年冬季( 2004 年 12 月~ 2005 年 2 月),本市平均气温为— 0 . 2 ℃ ,比去年同期偏低 1 . 4 ℃ ,是自 1986 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其中, 2 月份成为本市 32 年来最冷的一个 2 月。今年 2 月青岛 32 年来最冷,连续 18 年的暖冬被 拉下马 。 自 1986-1987 年冬天(气象学上的冬天是指头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起至 2003-2004 年冬天,江城武汉已连续出现了 18 个暖冬。但 2004-2005 年冬天,湖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微偏冷,持续了 18 年的暖冬由此中断 。 估报告显示,今冬中国十个省 ( 市、区 ) 的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十八个省 ( 市、区 ) 则相对偏低。其中,青藏高原大部及黑龙江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海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一到二度。而在江南西部、黄淮西部、东北的中南部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等地,气温普遍偏低一到二度。广州从一九八七年起,就开始了暖冬天气,今年已是连续第十八个年头了。中国连续十八年的“暖冬”现象宣告中断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其二, 2009 年厄尔尼诺导致中国多地发生冷冬。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刚刚经历了近1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与此同时北京连续4年的暖冬记录也宣告终结。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3摄氏度;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2摄氏度,比常年偏低1.3摄氏度,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7摄氏度,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3摄氏度不等 。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 2009 年冬季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 ) 沈阳的平均气温为 -11 ℃ ,与常年相比冷了 2.3 ℃ ,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 黑龙江新闻网讯 3 月 1 日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 2009 年 11 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 10.3 毫米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 1 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 10 毫米 以上,去年 12 月、今年 2 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 142% 和 181% ,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 39.6 毫米 ,比历年同期多 78.4% ;平均气温在 -16.7 ℃ ,比历年同期低 1.6 ℃ ,除去年 11 月外,去年 12 月,今年 1 月、 2 月平均气温都接近 -20 ℃ 。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其三,我们可以明显的得到暖冬和冷冬在长春的统计规律: 冷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暖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近几年暖冬和冷冬交错发生,处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换时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时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 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现概率逐渐降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 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2015 年 11 月强降温是对暖冬预测的警告: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厄尔尼诺后的严重低温冻害! 相关报道 太阳露面也挡不住寒潮 气温已跌至历史同期最低 2015 年 11 月 26 日 12:20 扬子晚报   原标题:太阳露面也挡不住寒潮 气温已跌至历史同期最低   失踪了半个多月的太阳公公终于要全面复工,未来几天江苏都将是晴好天气。不过,强劲的寒潮这两天将发挥最大威力,明天早上,全省的最低气温都在零下,苏北会出现大范围冰冻,而苏南会出现初霜。这段时间,江苏的气温已经跌至历史同期最低了,甚至比“三九”时候还要冷。    今天出太阳,明早全省都在零下   昨天是南京入冬的第一天,却比“数九寒冬”还要冷啊!由于全天都以阴天为主,白天气温上升的幅度不大,“恒温”在 1 到 2 ℃ 之间徘徊,全天最高温度也就 3 ℃ ,风力也相当的强劲。秋裤,厚毛衣,羽绒服全部都穿上了,还是抵不住那彻骨的阴冷。昨天紫金山头陀岭上也出现了薄薄的积雪,而树枝上挂上了“雾凇”。昨天傍晚,淮安、连云港以及扬州、泰州北部又出现了弱降水回波,连云港、淮安等地昨晚又飘起了雪花。   未来三天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多云或晴天为主,大家可以抓紧好天气洗洗晒晒。   天气转好之后,为啥更冷?这是因为昼夜温差大,失去了云层的“保温”作用,夜间辐射降温强烈,早上的气温会更低。江苏省气象台预计,预计今明两天的最低气温,淮北地区能达到 -7 到 -8 ℃ 。明天苏南的气温也将跌破冰点,在 -1 ℃ 左右。   南京今天早上气温就将跌破冰点, 0 到 -1 ℃ 。最低气温在明天早上,江北在 -4 到 -5 ℃ ,其它地区也只有 -2 到 -3 ℃ ,这两天白天的高温在 5 ℃ 左右,累计降温达到 12 ℃ 左右。好消息是, 28 日白天的最高气温有望达到两位数, 11 到 12 ℃ 。    比“三九”还冷,说好的暖冬呢?   江苏省气象台专家表示,这几天江苏的最低气温,基本接近同期历史气温最低温度的极值。对比常年最冷的“三九”,这个 11 月下旬的寒冷程度也毫不逊色。很多人感觉到,去年冬天南京最冷的时候,差不多也就这个样子了。可是,这还不到 12 月呢!   气象专家表示,环流形势调整引起的冷空气暴发是此次降温过程的主要原因。冷空气不是一次性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随着前期冷空气的南下,紧接着又有一股冷空气补充造成影响,就使得此次降温过程强度较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那么,之前不是各种报道说今年“暖冬”么?为啥突然这么冷?   昨天中国天气网发表了气象分析师信欣的文章,他解释说,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它表示的是整个冬天整体的气温状况,任何一小段时间内的“冷”或者“暖”,都无法定性为“冷冬”或者“暖冬”。“况且暖冬计算的是 12 月到 2 月,一般是 90 天,闰年 91 天,相当于一个足球赛,目前比赛还没开始。即便开场冷空气占优势,后面暖空气有足够长的时间反击,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呢。”从以往数据看,厄尔尼诺背景下暖冬胜率大。    过去 20 天日照时间比往年少了一半多 11 月 4 日 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平均每日日照不足 2 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 5 成以上,大部地区寡照持续时间达 1961 年以来之最,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秋收秋种进度偏慢。预计 25 日之后华北黄淮降水减少,以晴到多云为主,但由于强冷空气( 23-26 日)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温明显,长江中下游露地蔬菜可能遭受冻害,农业生产需做好防寒防冻和防御雪灾。   中国气象局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宁芳分析称,主要是这段时期大气环流形势比较稳定造成的,欧亚中高纬度环流比较平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不强;同时,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配合南支槽系统,有利于低纬度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冷暖空气在我国中东部交汇,容易产生阴雨天气。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多云到晴, -1 ℃ 到 5 ℃ ;明天晴到多云, -3 ℃ 到 6 ℃ ;后天多云到阴, 0 ℃ 到 12 ℃ http://news.sina.com.cn/o/2015-11-26/doc-ifxmazpa0236720.shtml?cre=sinapcmod=gloc=20r=urfunc=29 江苏地区气温逼近历史记录同期最低 说“冷冬”言之过早 2015 年 11 月 26 日 21:07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江苏地区气温逼近历史记录同期最低 说“冷冬”言之过早   中新网南京 11 月 26 日 电 ( 盛捷 )26 日,江苏多地市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然而,虽说太阳出来了,但是气温却依然很低,不少市民疑惑所谓的“暖冬”去哪了,对此,江苏省气象局首席气象预报员韩桂荣表示,今晨淮北最低气温接近有历史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明晨更低,但不能仅从短期的冷暖来判断“暖冬”还是“冷冬”。   据江苏气象局最新统计数据表示,十一月的前 24 天江苏各地阴天日数普遍为 18 ~ 22 天,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普遍偏少 6 ~ 8 成,部分地区日照甚至不足 24 小时。   不仅仅江苏如此“任性”,今秋上海 11 月以来以 14 天雨日创下近 30 年 (1985-2015) 同期的最高纪录。   今日,对于近半个月不见阳光的江苏市民终于看见了“太阳公公”,引爆了网民的讨论:“太阳公公终于迷途知返了”“天空挂的是啥,是太阳么?好久不见快忘了”等。   虽说阳光明媚,但据江苏省气象局首席气象预报员韩桂荣提供的信息显示,江苏今晨大部分地区依然零下,淮北已经达零下九度,距离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之差一点。   中国气象局也发布通知称,今 (26 日 ) 明两天受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的大范围地区气温将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其中济南、合肥、南京等地 25 日的最高气温均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   对于如此突如其来的寒潮,是不是“暖冬”不来了,对此韩桂荣表示,“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表示的是整个冬天整体的气温状况,任何一小段时间内的“冷”或者“暖”,都无法定性为“冷冬”或者“暖冬”。   “这个寒冷天气只是暂时的情况,国内南北气温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不过对于江苏来说,明晨整个江苏的最低气温会比今天还要低,预计淮北会达零下十度。但是从后天 (28 日 ) 起江苏气温将开始明显回升。”韩桂荣透露。 ( 完 ) http://news.sina.com.cn/c/2015-11-26/doc-ifxmazpa0261632.shtml?cre=sinapcmod=gloc=30r=urfunc=29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专家: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1-26 12:57
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专家: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发布时间 : 2015-11-24 07:02:55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作者:本网微博 : 原标题:“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专家:受拉马德雷冷位相影响,今年可能是冷冬 今明两天我省局地有降雪;长春今日最低温 -15 ℃ 全副武装也挡不住寒风 23 日是星期一,大清早,很多市民上班时被冻得够呛,纷纷在微博和朋友圈中吐槽低温,可是刚刚拿出手机就发现手机都冻木了,手外露时间太长也红了,还有点麻。“说好的暖冬去哪儿了?” 为了帮助市民们解疑,记者也采访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同时,记者还了解到长春市 24 日白天,晴有时多云,偏北风 2-3 级,最高气温 -9 ℃。 24 日夜间,晴有时多云,东北风 2-3 级,最低气温 -15 ℃。 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针对暖冬还是冷冬这一问题,记者咨询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至 -18 ℃,且以武汉的 -18.1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这个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杨学祥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对 2009 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 1.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2.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4.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从目前研究来看, 2015 年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 2014 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 2015 年已发生 3 次 8 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 2015 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今明两天我省还有降雪 得知到 2015 年冬季偏冷的消息后,记者也从吉林省专业气象台了解到今明两天的天气情况。 今天白天,全省多云转晴,通化地区东南部、白山、延边、长白山保护区有小雪。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全省晴转多云,通化地区南部、白山地区有中雪,部分地方有大雪,通化地区北部、延边地区南部、长白山保护区有小雪。 25 日夜间到 26 日白天,全省多云,通化、白山地区有小到中雪,延边、长白山保护区有小雪。 今天白天我省大部分城市最高气温为 -10 ~ -7 ℃,长春市今天白天最高气温为 -9 ℃。预计今天白天,我省大部分地区有 2 ~ 3 级偏北风。全省火险气象等级为 1 级。(记者 常麟祥) http://www.chinajilin.com.cn/jlnews/content/2015-11/24/content_3817097.htm http://mt.sohu.com/20151124/n427806483.shtml http://www.jl.xinhuanet.com/2012jlpd/2015-11/24/c_1117236648.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730 次阅读|1 个评论
暖冬预测遭遇尴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幅降温
热度 2 杨学祥 2015-11-26 06:57
暖冬预测遭遇尴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幅降温 杨学祥,杨冬红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兰旻): 11 月以来,中国南方出现持续强降水,多地降雨量创历史新高,部分流域出现“冬汛” ;北方雨雪天气显著,华北大部分地区降温明显。 极端天气的频发再次引发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关注。气象专家表示,近期极端天气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去年 5 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有着密切关联。 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全球变暖,不过,近期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大到暴雪,出现大幅降温,也让很多人对是否会迎来“暖冬”感到疑惑。周兵认为, 厄尔尼诺未来在加强过程,实实在在对冬季气温影响偏冷程度,国家气象中心做过相应预测,没有对冬季会偏暖结论进行修改。”   厄尔尼诺在影响天气变化的同时,也会给中国农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郑大玮表示,从历史上看,厄尔尼诺在中国发生的第一年往往会导致南涝北旱,第二年会出现雨水较多的情况,今年中国南涝北旱态势依然明显,造成一些地区粮食有所减产,“初夏,长江流域江南洪涝相当严重;到了盛夏,辽宁、内蒙中部、吉林部分地区干旱严重,这部分地区今年是减产的, 华北的中北部也一度出现夏季干旱,今年华北地区玉米产量普遍反映不如去年。明年会不会出现较强洪涝,只能说从历史上看有这种可能。 ” 专家提醒,应继续关注厄尔尼诺对今冬明春的影响。进入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后,南方需防范持续阴雨天气或局地强降水可能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东北、华北等地需防范强降温、降雪过程对交通、设施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http://gb.cri.cn/42071/2015/11/25/8011s5177146.htm http://news.wenweipo.com/2015/11/24/IN1511240056.htm 与 2005 年、 2009 年、 2013 年一样,暖冬预测遭遇尴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096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 年 9-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 提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914.html 既然如专家所说,暖冬期间依然会有“大雪纷飞”的寒冷,冷冬里也能感受到“四季如春”的温暖,这都是正常的。为什么忽视低温冻害的预报? 片面的暖秋暖冬预报忽略低温冻害的可能性 已经造成误导公众加重灾害的后果 气象部门忘记了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忽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之后的低温冻害是问题的关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结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 关键的问题是,在气候转折时期,气象部门仍然固守过时经验 東北、華北等地需防範強降溫,这已经是事后诸葛和迟到的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2015 年厄尔尼诺:今年干旱明年洪涝 我们在 2015 年 4 月 24 日 指出,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 2016 年发生拉尼娜,那么,长江大洪水有可能在 2016 年发生,因为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和 1998-2000 年拉尼娜与 2015-2016 年厄尔尼诺和 2016-2017 年拉尼娜的发生条件极为相似。 事实上,长江特大洪水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交替发生有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3 年发生弱厄尔尼诺, 1954-1956 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 1954 年长江流域发生了 20 世纪以来最大的特大洪水;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事件, 1998-2000 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 1998 年发生长江流域 20 世纪以来仅次于 1954 年来的特大洪水。 关注 2015-2016 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对长江大洪水的影响。 关注 2016-2017 年强拉尼娜事件带来的灾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718.html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5 年中等强度厄尔尼诺和 2016 年强拉尼娜,足以给中国带来 1954 年和 1998 年规模的长江巨洪。 20 世纪最强厄尔尼诺发生在 1997-1998 年, 1998-2000 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长江巨洪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后期和拉尼娜事件前期,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交替是长江巨洪发生的原因。 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预测, 2015-2016 年发生较强厄尔尼诺事件, 2016-2017 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类似 1954 年和 1998 年中国巨洪在 2016 年发生的概率增加,今年不过是小试锋芒,加速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已刻不容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21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088.html 相关报道 中国南方秋 汛 北方暴雪 极端天气凸显厄尔尼诺 狼性 2015-11-25 10:04:28 |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 编辑:赵妍 |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兰旻): 11 月以来,中国南方出现持续强降水,多地降雨量创历史新高,部分流域出现“冬汛”;北方雨雪天气显著,华北大部分地区降温明显。极端天气的频发再次引发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关注。气象专家表示,近期极端天气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去年 5 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有着密切关联。接下来,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将不断走强,有可能于今年 12 月接近峰值,并持续到明年春季,需进一步关注其对今冬明春的影响。 2014 年 5 月以来,新一轮厄尔尼诺事件不断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海表温度距平连续 3 个月达到 2 ℃ 以上,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已接近成熟,即将到达峰值。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表示,厄尔尼诺事件通常会造成南涝北旱等气候灾害,近期这一现象尤为明显,“今年最最异常的,确确实实跟厄尔尼诺密切相关联的问题,南方的雨带非常显著,一直从浙江、江西、湖南到广西,对广西而言,前 20 天的降水比常年多了 3 到 5 倍,个别地方多了 10 倍。华北的雪,冷空气活动跟厄尔尼诺也有间接的联系,极端天气事件凸显了厄尔尼诺的‘狼性’,随着时间的演变,它是层层加码,有一个发展的历程。”   伴随着愈发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近期华北地区的极端天气是否会延续?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介绍说,根据最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降雪会有所减少,但降温会持续,“降雪会逐渐减少,今天会有小雪,但降温会持续,在本月 26 日会达到顶峰,最低气温可能会达到零下 10 度,后期冷空气势力会逐渐减弱,温度会回升。”   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全球变暖,不过,近期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大到暴雪,出现大幅降温,也让很多人对是否会迎来“暖冬”感到疑惑。周兵认为,结合厄尔尼诺的发展态势以及统计数据看,今年对暖冬的预测没有改变,“实际上气温的变化在任何一个冬季都有一种内在的变化规律,表现出前冬和后冬的差异,前冬冷,这种冷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不会整个贯穿整个季节,前冬和后冬不太一样, 厄尔尼诺未来在加强过程,实实在在对冬季气温影响偏冷程度,国家气象中心做过相应预测,没有对冬季会偏暖结论进行修改。”   厄尔尼诺在影响天气变化的同时,也会给中国农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郑大玮表示,从历史上看,厄尔尼诺在中国发生的第一年往往会导致南涝北旱,第二年会出现雨水较多的情况,今年中国南涝北旱态势依然明显,造成一些地区粮食有所减产,“初夏,长江流域江南洪涝相当严重;到了盛夏,辽宁、内蒙中部、吉林部分地区干旱严重,这部分地区今年是减产的, 华北的中北部也一度出现夏季干旱,今年华北地区玉米产量普遍反映不如去年。明年会不会出现较强洪涝,只能说从历史上看有这种可能。 ” 专家提醒,应继续关注厄尔尼诺对今冬明春的影响。进入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后,南方需防范持续阴雨天气或局地强降水可能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东北、华北等地需防范强降温、降雪过程对交通、设施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http://gb.cri.cn/42071/2015/11/25/8011s5177146.htm 国家气候中心:近期极端天气与厄尔尼诺有关 发布时间: 2015 年 11 月 25 日 14:52 http://news.cntv.cn/2015/11/25/VIDE1448434199925237.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60 次阅读|4 个评论
迟到的警告:東北、華北等地需防範強降溫
杨学祥 2015-11-25 13:20
迟到的警告:東北、華北等地需防範強降溫 杨学祥,杨冬红 【文匯網訊】(記者江鑫嫻 北京報道)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周兵 24 日在「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中表示,全球極端氣候頻發凸顯了厄爾尼諾的「狼性」,預計厄爾尼諾將繼續發展並持續至明年春季。顯示預測, 中國冬季 (12 月 -16 年 2 月 ) 將呈現氣溫偏高、降水「南北多中間少」的趨勢。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鄭大瑋表示,在厄爾尼諾年,全球大氣環流異常會對農業、漁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目前,東南亞、非洲東部、南美東部等地乾旱較重,可能引發糧食價格波動。另外,當氣溫升高時,魚群會向更深的水域轉移,影響漁業。 周兵還提醒,應關注厄爾尼諾對今冬明春的影響,不可大意。進入極強厄爾尼諾事件後,南方需防範持續陰雨天氣或局地強降水可能誘發的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 東北、華北等地需防範強降溫、降雪過程對交通、設施農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 http://news.wenweipo.com/2015/11/24/IN1511240056.htm 中国天气网讯从中国气象局今天( 2015 年 9 月 29 日 )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85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4466.html 2015 年 11 月 23 日 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专业气象台专家郭建兴表示,从周一起至下周五,北京白天的最高气温都将在 0 ℃以下,为 -2 ℃或 -1 ℃左右,而夜间的最低气温更是会下降到 -4 ℃到 -12 ℃。这样的情况将导致未来几天平原地区的平均气温跌至 -5 ℃以下,与常年同期 2 ℃ -3 ℃的平均气温比较,偏低幅度多达 7 ℃ -8 ℃,其中 25 日和 26 日夜间的最低气温为 -11 ℃到 -12 ℃,而这一气温几乎是隆冬时节的水平。 气象专家李焕安介绍说,从 1951 年有气象记录以来, 11 月的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 -12 ℃,出现在 1970 年 11 月 30 日,排在历史第二低位的是 1960 年 11 月 27 日的 -11.6 ℃。根据预报, 26 、 27 日的最低气温 -12 ℃将跌落至历史同期最低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7674.html http://news.sina.com.cn/o/2015-11-23/doc-ifxkwuxx1707541.shtml?cre=sinapcmod=gloc=36r=urfunc=29 中新网 11 月 23 日 电综合报道:未来三天,强冷空气将席卷中东部大部地区,其中黄淮和江南西南部将成为本轮降温过程中降温最猛烈的地方。而昨天在华北北部盛极一时的强降雪天气,今天将主要集中在华北南部和黄淮西北部地区。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寒潮和暴雪蓝色预警。    河南山西等 6 省份有大雪或暴雪 今冬首个寒潮蓝色预警已发布“冰冻”周将拉开序幕 23-26 日,中东部将自北向南出现明显大风降温天气,局地降温 12 ℃,中央气象台 22 日 18 时发布了今冬首个寒潮蓝色预警。   今天 6 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强冷空气和雨雪天气影响,预计 23 日 8 时至 25 日 8 时,青海西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气温将普遍下降 6 ~ 10 ℃,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 10 ~ 12 ℃,山东南部、河南北部、江苏北部、江西西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局地降温幅度超过 12 ℃;上述地区有 4 ~ 6 级偏北风,北部和东部部分海区有 7 ~ 8 级大风。 26 日至 27 日,长江下游沿江及以北地区最低气温低于 0 ℃,其中,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至 -25 ~ -15 ℃,华北中部和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至 -14 ~ -6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7871.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强厄尔尼诺年,东亚地区,包括中国经历暖冬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这是一个伪命题。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 ; 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忽视气象变化的自然规律导致三次暖冬预报失败 中新网呼和浩特 11 月 6 日电 ( 记者李爱平 ) 雨夹雪、暴雪、大暴雪……从 5 日午间至今不到 24 小时,内蒙古部分地区气候“急转直下”,一片银色世界。这也使得当地多条高速迅速“关张”,而提前遭遇“雪灾”的牧民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 6 日下午,记者从内蒙古民政厅获悉,尽管雪灾损失仍在统计中,但此次“降雪”已在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地牧区出现了“棚圈倒塌”、“羊被压死”的情况,所幸无人员伤亡。 事先毫无征兆的这场雪,让上月末全境入冬的内蒙古民众有点猝不及防。尽管感受寒冷的民众们已提前“加棉”,但对这场起初雨夹雪后演变成暴雪、大暴雪的气候仍难接受。 http://roll.sohu.com/20151106/n425490687.s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暖秋暴雪,暖冬难料: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厄尔尼诺后的严重低温冻害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 年 9-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提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914.html 既然如专家所说,暖冬期间依然会有“大雪纷飞”的寒冷,冷冬里也能感受到“四季如春”的温暖,这都是正常的。为什么忽视低温冻害的预报? 片面的暖秋暖冬预报忽略低温冻害的可能性 已经造成误导公众加重灾害的后果 气象部门忘记了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忽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之后的低温冻害是问题的关键。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气象部门)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 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 100 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 20 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 2008 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结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 关键的问题是,在气候转折时期,气象部门仍然固守过时经验 東北、華北等地需防範強降溫,这已经是事后诸葛和迟到的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2015 年厄尔尼诺:今年干旱明年洪涝 我们在 2015 年 4 月 24 日指出,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 2016 年发生拉尼娜,那么,长江大洪水有可能在 2016 年发生,因为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和 1998-2000 年拉尼娜与 2015-2016 年厄尔尼诺和 2016-2017 年拉尼娜的发生条件极为相似。 事实上,长江特大洪水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交替发生有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3 年发生弱厄尔尼诺, 1954-1956 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 1954 年长江流域发生了 20 世纪以来最大的特大洪水;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事件, 1998-2000 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 1998 年发生长江流域 20 世纪以来仅次于 1954 年来的特大洪水。 关注 2015-2016 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对长江大洪水的影响。 关注 2016-2017 年强拉尼娜事件带来的灾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718.html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5 年中等强度厄尔尼诺和 2016 年强拉尼娜,足以给中国带来 1954 年和 1998 年规模的长江巨洪。 20 世纪最强厄尔尼诺发生在 1997-1998 年, 1998-2000 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长江巨洪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后期和拉尼娜事件前期,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交替是长江巨洪发生的原因。 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预测, 2015-2016 年发生较强厄尔尼诺事件, 2016-2017 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类似 1954 年和 1998 年中国巨洪在 2016 年发生的概率增加,今年不过是小试锋芒,加速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已刻不容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21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08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河北辽宁周末将迎暴雪 剧烈降温紧随其后:关注低温冻害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1-20 07:02
北京河北辽宁周末将迎暴雪 剧烈降温紧随其后: 关注低温冻害 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起至23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等地将进入“雨雪模式”,其中21-22日将是此次降雪最为强盛的时段,内蒙古中东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吉林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降雪结束后,下半年来首次寒潮天气将影响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0~14℃。 潮汐组合D:11月19日为日月小潮,11月2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 冷空气活动(弱) 。 潮汐组合E:11月26日为日月大潮,11月24日为月亮近地潮,11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301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 暖空气活动 ,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2185.html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如果潮汐组合E不起作用,偏冷的天气终于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36.html 北京河北辽宁周末将迎暴雪 剧烈降温紧随其后 2015年11月19日17:43 综合 19日上午,河北张家口市区雪花飘落。19日上午,河北张家口市区雪花飘落。 19至23日降水量预报图。19至23日降水量预报图。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起至23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等地将进入“雨雪模式”,其中21-22日将是此次降雪最为强盛的时段,内蒙古中东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吉林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降雪结束后,下半年来首次寒潮天气将影响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0~14℃。    周末降雪最为强盛 北京河北辽宁局部暴雪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起至23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等地将出现持续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今明天,降水强度总体较弱。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河北北部、天津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北京北部山区、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5~8毫米)。   21日,随着气温走低,华北平原地区降雨将逐渐转化为降雪,并将持续至23日。本周末两天(21-22日)将是降雪最为强盛的时段,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吉林东部的部分地区有暴雪(10~18毫米),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部等地将出现雨或雨夹雪转雪,量级可达中到大雪。这次降雪将是天津今冬第一场雪,河北中部多个城市也有望见到初雪。   23日,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北京、天津等地的降雪停止。24日,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基本结束。   预计,此次降水过程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累计降水量有10~25毫米,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辽宁东北部、吉林东部等地将有30~55毫米。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吉林东部的最大积雪深度可达5~20厘米。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部平原地区可能出现5~10厘米积雪、北部山区可达20厘米左右。   孙军表示,这将是下半年来北方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强度和范围均超过11月4日至6日的北方降雪过程。    雨雪过后寒潮来袭 华北江淮等气温下降10~14℃   降雪结束后,一股强冷空气将紧随其后。23-2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出现下半年来首次寒潮天气,大部地区将出现4~5级风,最低气温将下降6~10℃,华北北部和东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江汉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0~14℃。其中,东北最高气温逼近-10℃,最低气温更是跌至-15℃以下。华北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至-10 ~ -5℃,冷如“三九”,其中北京最高气温24日将跌至0℃以下,最低气温跌至-10℃,气温之低历史同期罕见。   11月初以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等地多雨雪、雾霾天气,阳光稀缺,网友不禁发出“问世界\'晴\'为何物”的感叹。根据中国天气网长期预报,此次雨雪天气过后,直到本月底,华北多地都将维持阴或多云的天气,阳光成为“奢侈品”。   此次降雪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居民出行时需注意交通安全,并关注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的最新运营消息。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一带雪下得较大,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要注意在降雪过后及时清除设施温棚上的积雪。降雪过后,剧烈降温紧随其后,有关部门需做好能源调配工作,做好供热工作;居民也需及时增添衣物保暖,防止受寒感冒。(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1-19/doc-ifxkwuwy6988998.shtml?cre=sinapcmod=gloc=20r=urfunc=2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94 次阅读|2 个评论
广东现"暖冬" 需防倒春寒等异常天气引发灾害
杨学祥 2015-11-20 04:37
广东现暖冬 需防倒春寒等异常天气引发灾害 杨学祥,杨冬红 2005年2月28日,武汉中心气象台称,武汉今冬气温比常年值低0.4摄氏度,接近“冷冬”,打破了连续18年的暖冬局面 。 2005年3月 7日,据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消息,2004年冬季(2004年12月~2005年2月),本市平均气温为—0.2℃,比去年同期偏低1.4℃,是自1986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其中,2月份成为本市32年来最冷的一个2月。今年2月青岛32年来最冷,连续18年的暖冬被拉下马 。 自1986-1987年冬天(气象学上的冬天是指头年12月至次年2月)起至2003-2004年冬天,江城武汉已连续出现了18个暖冬。但2004-2005年冬天,湖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微偏冷,持续了18年的暖冬由此中断 。 评估报告显示,今冬中国十个省(市、区)的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十八个省(市、区)则相对偏低。其中,青藏高原大部及黑龙江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海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一到二度。而在江南西部、黄淮西部、东北的中南部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等地,气温普遍偏低一到二度。广州从一九八七年起,就开始了暖冬天气,今年已是连续第十八个年头了。中国连续十八年的“暖冬”现象宣告中断 。 1947-1976年为PDO冷位相时期(历时29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1955年到1984年(历时也29年)后延了8年;1977-1999年为PDO暖位相时期(历时22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1985-2007年期间(历时也22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PDO冷位相滞后8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2000-2030年为PDO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2008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8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8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30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1957、1969、1972和1976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20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60-70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7次大于8.5级地震。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年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0201.html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广东现暖冬 需防倒春寒等异常天气引发灾害 2015-11-19 22:05: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人民网广州11月19日电 (林龙勇 董永春) 今年入冬以来,广东多地迎“暖冬”,连日来全省最高气温达30℃以上。预计,20日至22日广东省云量增多,自西向东有小雨降水。广东省气象局表示,从2014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18个月,目前已达极强等级,将持续到2016年春季。受其影响,广东省出现了异常天气事件,需关注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短时强对流天气和局部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各类灾害。 19日早晨,广东省中南部市县轻雾或大雾仍较明显,西南部和中部偏西共有6个县市出现了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大雾。由于云量较多的缘故,广东全省大部最高气温较18日出现1~4℃的下降,高州录得全省最高气温31.1℃。 预计,受东移高空槽影响,20日,韶关、清远、肇庆和粤西市县多云转阴天有小雨局部中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局部有小雨。西部市县最高气温26~29℃,东部市县29~31℃。21日,韶关、清远、肇庆、粤西和珠江三角洲市县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局部有阵雨。粤东市县最高气温28~30℃,其余市县26~29℃。22日,粤东有小雨局部中雨,其余市县有分散小雨。 据了解,“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平均温度持续偏高的现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从2014年5月开始,2015年10月海温距平累积值为18.4℃,达到极强等级。预计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将于2015年11月或12月达到峰值,并将持续到2016年春季。 在这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后,广东省出现了异常天气事件:2014年,广东省平均高温日数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夏秋季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1949年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登陆徐闻;2015年,入汛为近37年来最晚,5月全省平均雨量破历史最多记录,6月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雷州半岛出现罕见春夏连旱,1949年以来10月最强台风“彩虹”重创粤西。 由于厄尔尼诺事件对广东气候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广东省气象局表示,建议要做好对低温阴雨、倒春寒天气的防御工作,避免由于低温冷害对广东省越冬作物生长和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注意蓄水和科学用水,预防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的干旱对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影响。需关注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短时强对流天气和局部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大风、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原标题: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广东现暖冬 需防倒春寒等异常天气引发灾害) netease 本文来源:人民网 http://news.163.com/15/1119/22/B8QMSELV00014JB6.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造就“最热冬天”说法不靠谱:偏冷可能性大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1-19 13:55
厄尔尼诺造就“最热冬天”说法不靠谱:偏冷可能性大 最高温32.9℃!厄尔尼诺造就“最热冬天”说法不靠谱 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 作者:黄璨 周巍 发表时间:2015-11-18 22:18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璨报道:18日,广东大部30℃以上天气仍在持续,11月依旧保持夏天模式,让不少老广开始问“今年是否暖冬”。而昨天朋友圈里也开始传播一则消息称“广东将迎来17年来最热冬天”,更是让人惊呼气候的异常。 今年将迎“最热冬天”? 本周以来,连续数日的30℃天气让市民不禁调侃“这是要中暑的节奏”。恰巧,昨天朋友圈里也流传出“广东将迎17年来最热冬天”的文章。许多市民疑问,今年的冬装是否不用准备了? 实际上,细看该文章内容便可知,这一说法来源于对“11月3日中国气象局特意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讲到,2015年,也就是今年,‘厄尔尼诺’现象达17年来最强,中国大部分地区今年冬天很可能迎来‘暖冬’”这则新闻的解读。 那么,是否厄尔尼诺的爆发一定会带来“暖冬”?实际上,上个月,朋友圈里也流传了一则消息称“2015年,广东将迎来30年最冷冬天”,而对“最冷冬天”成因的解释也是:“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 气象专家指出,近30年,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往往出现暖冬, 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 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相较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更主要因素是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通俗说,就是冷空气的强弱。但要想预测未来的气候异常,要考虑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可见,网上流传的“最热冬天”一说过于草率。 全省最高温32.9℃ 18日白天,除了清远和韶关北部的部分市县受弱冷空气影响,最高气温较17日下降1~5℃,介于23~27℃之外,其余广东大部分市县较17日白天上升1~2℃,大部介于29~32℃之间,其中大埔录得全省最高气温32.9℃。广州气温也继续上升,最高气温达到了30.5℃。 据广东省气象台预计,本周内这样的天气仍会继续。19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省大部以多云为主,白天最高气温介于28~32℃之间;20到21日,受高空槽影响,粤西西部多云转阴天,有阵雨。 19日,全省以多云为主,粤西早晨有轻雾,局地有大雾。 20日,韶关、清远、肇庆和粤西市县多云转阴天有分散阵雨,其余市县多云。 21日,肇庆、云浮和粤西市县阴天有中雨,局部大雨,韶关和清远市县阴天间多云,有阵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有分散小雨。 http://news.ycwb.com/2015-11/18/content_20891897.htm 网传今年冬天会很冷 专家: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作者:朱晓云 时间:2015-09-18 20:31:50 编辑:周建平 厄尔尼诺已经盘踞很长时间了,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今年夏季的干旱与炎热。近日网上有传说这次厄尔尼诺是1950年以来最强的,受其影响,今年冬天会很冷。这情况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18日记者采访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他给出了一些观点。 厄尔尼诺已经盘踞很长时间了,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今年夏季的干旱与炎热。近日网上有传说这次厄尔尼诺是1950年以来最强的,受其影响,今年冬天会很冷。这情况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18日记者采访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他给出了一些观点。 网传这个冬天会很冷 近日,@ECO中文网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英国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国内某写媒体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2009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这个冬天真的会冷吗?这也是很多网友们都关心的问题。 杨学祥介绍,由于各国气象机构定义厄尔尼诺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中国气象机构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从2014年5月发生,为第四强厄尔尼诺;国际气象组织和欧美澳等气象机构,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从2015年3月开始,为第二或第三强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 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杨学祥在2009年10月14日对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对于英国气象局报告显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后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地球已经入变冷周期。 杨学祥说,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度-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目前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2016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亚当·斯凯夫教授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未来一两年内,全球的十年变暖速度将达到20世纪末的水平。” 杨学祥介绍,从他的研究来看,这次变暖时间不会太长,和1998年最热年之后一样,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东亚就经贸新闻记者 朱晓云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326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世界气象组织:年末厄尔尼诺将更强烈
杨学祥 2015-11-17 12:59
世界气象组织:年末厄尔尼诺将更强烈 2015年11月17日 10:51:2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日内瓦11月16日电(记者张淼)世界气象组织16日发布简报称,当前已经成熟且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在今年年末继续增强。   厄尔尼诺事件峰值通常出现在自然年的末段,最高强度集中于10月至次年1月。在当前的厄尔尼诺事件峰值时段,太平洋中东部赤道海域的平均水温将比正常温度高2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米歇尔·雅罗指出,此次厄尔尼诺的强度超过以前10多年,地球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正出现具备厄尔尼诺特征的严重干旱与洪水。   简报指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造成的区域性影响包括东南亚干旱,引发印度尼西亚出现创纪录的林火;太平洋西南部岛屿降水减少,太平洋中东部岛屿降水增加;南亚降雨不足,印度今年6月至9月的降水量为均值的86%;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所在的非洲之角地区在今年10月至12月将有更多降水。   雅罗说:“虽然近年来我们对厄尔尼诺的科学认知有了显著提升,但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正进入未知领域,自然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与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将以我们未经历过的方式相互影响和变化。”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1/17/c_1117166362.htm 报告:厄尔尼诺年底进一步增强 或将迎“暖冬”(图) 2015年11月17日10:5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7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16日报道,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一在日内瓦总部发布了有关全球厄尔尼诺(El Ni?o)天气事件的最新一份更新报告。报告称,一个成熟且强大的厄尔尼诺天气事件预计将在今年年底达到峰值,而且其强度有可能与1997/1998年度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看齐”。 中新网11月17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16日报道,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一在日内瓦总部发布了有关全球厄尔尼诺(El Ni?o)天气事件的最新一份更新报告。报告称,一个成熟且强大的厄尔尼诺天气事件预计将在今年年底达到峰值,而且其强度有可能与1997/1998年度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看齐”。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Michel Jarraud)16日在报告发布会上指出,监测表明,过去三个月热带太平洋中东部地区海面温度已经比正常值高出2摄氏度,超过厄尔尼诺阈值约1摄氏度,说明此次厄尔尼诺处于非常显著的水平。   雅罗表示,气象组织对目前厄尔尼诺现象的动态深表关切。整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正在经历严重的干旱和破坏性的洪水冲击,这预示着厄尔尼诺现象在持续增强。这也意味着自1997/1998年度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之后,我们将迎来过去15年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他同时表示,各国应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工作也比过去做的更好。在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建议的基础上,一些预计将遭受最严重影响的国家正在部署相关计划,重点针对农业、渔业、水和卫生等行业落实执行灾害管理战略,以挽救生命、减少经济损失和破坏。   雅罗强调,目前在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为应对厄尔尼诺天气事件而开展的动员行动的水平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可操作的气候信息对社会的价值。他就此呼吁各国进一步加强宣传行动,提高民众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科学认知,以及极端气候灾害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说,人类居住的星球已经因为气候变化而发生了显著改变,全球海洋在持续变暖,北极海冰在不断消融,覆盖北半球的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夏季积雪完全消失,这都将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不断增强。   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影响全球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在部分地区“显露威力”。受其影响,10月份非洲多个国家面临旱灾威胁,埃塞俄比亚北部和苏丹东部等地区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至10月中旬,美国加州干旱造成超过1亿棵树死亡,约占加州森林的20%。此外,今年1月至9月份,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2015年有可能是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因此,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天可能因厄尔尼诺影响而成为“暖冬”。事实上,在中国等一些国家,平均气温已经发出了这一信号,10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1摄氏度,局部地区比常年同期偏高2到4度。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它往往会引起全球多个地区气候异常。从历史上看,成熟的厄尔尼诺事件通常在当年10月到次年1月达到最大强度,持续存在于次年第一季度的多数时间,后逐渐减弱。 http://roll.sohu.com/20151117/n426721354.shtml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底将出现第4个最强厄尔尼诺天气事件 2015年11月17日09:50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刘素云) 世界气象组织16日在日内瓦发布新闻公告说,根据最新监测,一个成熟而强大的厄尔尼诺正在形成,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将是1950年以来的最强厄尔尼诺天气事件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的观测显示,最近三个月热带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平均水温将超过2℃,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开始出现严重干旱和洪水,这都是厄尔尼诺形成时的重要特征。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表示:“我们非常关注目前的厄尔尼诺。一个强厄尔尼诺正在形成,未来几个月还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知道,厄尔尼诺是在太平洋海水与大气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对全球都会产生影响。”   此前,1972-1973年、1982-1983年、1997-1998年曾出现过三次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最明显的一个影响就是导致气温升高,所以明年有可能又是一个最热年份。另外,厄尔尼诺还将导致极端天气的出现,如干旱、暴雨、洪水等,进而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雅罗建议,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应加强气象与水文部门的工作,并在农业、渔业、水源和卫生等领域做好应对准备,实施灾害管理,以挽救生命、减少经济损失和所造成的破坏。   雅罗说,气候变化使得全球海洋也呈现变暖的趋势。自然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会相互作用,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新方式交互影响。他说,最近几年,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总的来说认识还很有限,这仍是一个“未知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117/0950111939.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秋天有点冷:挑战暖秋暖冬预测
杨学祥 2015-11-9 18:18
今年秋天有点冷:挑战暖秋暖冬预测 杨学祥,杨冬红 这两天,武汉日均气温的“跳水”幅度,是近14年来最大的,让大家一下子从秋天“穿越”到“冬天”,不过本周后期,随着晴好天气的到来,大家又会重回秋天。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015年9月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8587.html 武汉遭遇14年来最强降温 本周后期高温重回20℃ 2015-11-09 09:21:01 来源:长江网 这两天,武汉日均气温的“跳水”幅度,是近14年来最大的,让大家一下子从秋天“穿越”到“冬天”,不过本周后期,随着晴好天气的到来,大家又会重回秋天。 6日,武汉日平均气温18.4℃,7日,日均气温骤降到7.6℃,24小时降温10.8℃。上一次,我市日均温出现如此大的高台跳水,还要追溯到2001年,当年4月19日到20日,我市日均温从24.1℃下降到13.1℃,降温11℃。 昨天立冬日,我市日均气温依旧在10℃以下,这是我市气温连续第二天低于入冬“门槛线”。不过,13日开始,武汉会迎来几天连续的晴朗,最高气温会重回20℃左右。 实际上,武汉近百年来的气温史上,从未在11月上旬入过冬,在11月中旬进入冬季的也只有10年,其中,最早入冬日是1976年11月11日。 预计武汉今天白天多云转晴天,气温6℃—17℃,偏北风2到3级,相对湿度50%-95%。今晚到明天白天多云转小雨,气温8℃—17℃,明晚到后天白天阴天有小雨,气温10℃-15℃。(记者 符樱)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5/11/516768.html 江苏降温发布霜冻警报 来源: 新华网 作者:2015-11-09 16:43:28   11月9日,在江苏连云港市海棠路上,人们穿着冬装出行。当日,受冷空气影响,江苏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天气。在经历多日的阴雨天气后,最低气温下降至5摄氏度,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霜冻警报。为抵御寒风,人们纷纷穿上冬装出行。新华社发(王健民摄) 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5/11/09/026929556.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比较一下谁更科学?
杨学祥 2015-11-9 07:53
比较一下谁更科学? 同一事实,理论不同,结论相反。 北京今冬“30年来最冷”? 气象专家:未必 发布时间:2015-11-8  来源:中新网-北京晚报   【原标题】北京今冬“30年来最冷”? 气象专家:未必   【来 源】中新网-北京晚报   【原 文】http://www.chinanews.com/life/2015/11-08/7611981.shtml   近日,一则有关“2015年将是30年来最冷冬天!比2008年还强烈”的消息引爆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中枪”的城市有北京、南京、杭州、青岛、无锡……几乎囊括了全国30多个城市,北京今年冬天真有这么冷?一起来看看气象专家怎么说。   1 北京今冬“30年来最冷”,这是真的吗?   “由于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今年将迎来近30年来最冷的冬天。”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那篇文章的主要观点。由于文章貌似很专业范儿,并涉及到了“最强”、“最冷”以及“极寒”这些让人一听就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字眼儿,所以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眼球并快速传播,以至于很多城市的2015年冬天都被“30年来最冷”所占领,笔者所在的北京也未能“幸免”。   但是对文章稍加分析,就能发现该网文里的很多观点都站不住脚。   首先,一个地方的冬天是冷还是暖,是要通过对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的。决定冬季气候特点的因素纷繁复杂,气候的预测更需要长时间序列的资料,要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才可得出。仅仅根据几次寒冷事件以及厄尔尼诺因素就妄下“30年来最冷”结论,显然缺乏科学性。另外,据气象部门核实,并没有气象专家对今冬气候做出相关的预测。网文中提到的“据很多专家预测”恐怕也是子虚乌有的。   其次,当前的厄尔尼诺强度并没有达到“1950年以来最强”的强度。近几十年来全球共发生过三次超级厄尔尼诺,其中1997年至1998年发生的超级厄尔尼诺是历史上最强的一次。   对于目前的厄尔尼诺事件,全球各项预报结果总体认为,当前太平洋海水升温现象可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到明年春天,随后将逐渐减弱。在强度上,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可以达到强厄尔尼诺,但难以达到超级厄尔尼诺,所以会比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强度弱。   再次,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年对我国秋冬季气温的影响,结论是全国以偏暖为主,北方气温偏高将更明显一点。显然,这与网上传播的“30年来最冷冬天”南辕北辙。   综上,该网文就是一个披着科学外衣的彻头彻尾的谣言。   2 如何判断冷冬和暖冬,冷冬到底有多冷?  “冷冬”一词乍听起来有些陌生,大家更熟悉的是“暖冬”。其实,冷冬和暖冬以往气象学上都没有明确定义,是随着气候变化而产生的新的气象名词。参考气象学上的冷暖锋、冷暖气团等概念,气象专家把冬季冷暖这一现象分成了冷冬和暖冬。它们都是气候概念。那么,一个冬天到底多冷才能称得上是“冷冬”呢?   一般来说,当某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的同期平均气温偏低0.5℃以上,就称为冷冬;偏高0.5℃以上,则称为暖冬。当该时期的气温比常年偏高0℃至0.4℃时,气象上称为“略偏高”,当偏低0℃至0.4℃时称为“略偏低”。“常年”即“过去的30年”,常年值也就是近30年的平均值。自2012年开始中国根据WMO的规定,起用1981年至2010年30年平均值作为常年值,此前沿用的是1971年至2000年的气候平均值。   通过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暖冬和冷冬指的都是整个冬季的气温情况,而不是指某天或某一个时期的气温变化。暖冬期间依然会有“大雪纷飞”的寒冷,冷冬里也能感受到“四季如春”的温暖,这都是正常的。所以说,短期的气温高低只是“小插曲”,整个冬季的平均冷暖情况才是“主旋律”,我们切不可仅凭眼前的冷暖就对整个冬天下了“冷冬”或“暖冬”的结论。   3 厄尔尼诺现象会如何影响我国秋冬气温?   众所周知,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偏北离陆风,盛行由海上来的潮湿温暖的偏南气流(中学地理课上应该都背过吧)。所以冬季风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冷暖情况。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会导致东亚地区冬季风偏弱,冷空气活动也随之偏北、偏弱,而南方暖气团势力增强,我国往往出现暖冬。拉尼娜年则相反,东亚地区极冷空气活动频繁,南方暖气团势力减弱,我国东部易出现冷冬。   历史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特征。据统计,近50年来80%的厄尔尼诺年中国都出现了暖冬。1951年至2000年发生过15次厄尔尼诺事件,14次我国都出现了暖冬。1986年以来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厄尔尼诺频繁发生,我国连续20年都出现了暖冬。同样,对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来说,它形成于2014年,2014年至2015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2.3℃,较常年同期的-3.4℃偏高1.1℃,是1961年以来第4高年,为显著的暖冬年份。而1951年至2000年里发生的11次拉尼娜事件,有8次我国出现了冷冬。大家印象深刻的2007年和2008年的冬天,我国南方发生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冬季平均气温为近22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而2007年也是典型的拉尼娜年。   然而,有一点还是需要明确的,那就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厄尔尼诺只是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并且关于厄尔尼诺发生后会对整个气候造成哪些直接和间接影响,我们的认识还很粗略,在定性、定量方面还需要做深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得到更完整的理解。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厄尔尼诺期间发生的任何天气气候事件都认为是厄尔尼诺的影响,同样也不能说厄尔尼诺发生后必然会导致某些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 (科普中国微平台) http://www.gaxhw.com/content/2015-11-8/96125.htm 忽视暖冬和冷冬的统计规律:为什么暖冬的预测底气十足? 已有 259 次阅读 2015-11-6 16:37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 统计特征 推荐到群组 忽视暖冬和冷冬的统计规律:为什么暖冬的预测底气十足? 杨学祥,杨冬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北方雨雪持续 南方阴雨连绵:挑战暖秋暖冬预测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1-8 08:51
冷!北方雨雪持续 南方阴雨连绵:挑战暖秋暖冬预测 杨学祥,杨冬红 近日,我国内蒙古、华北等地都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局地降下暴雪。未来三天,北方仍有大范围雨雪,其中黑龙江、吉林局地将有大雪。此外今明两天,西北、黄淮南部等地或有降雨,局地大雨并伴有雷电或短时强降水。提醒:雨雪降温,注意及时添衣保暖。(央视记者任梅梅)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6日电 (记者 李爱平)雨夹雪、暴雪、大暴雪……从5日午间至今不到24小时,内蒙古部分地区气候“急转直下”,一片银色世界。这也使得当地多条高速迅速“关张”,而提前遭遇“雪灾”的牧民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   6日下午,记者从内蒙古民政厅获悉,尽管雪灾损失仍在统计中,但此次“降雪”已在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地牧区出现了“棚圈倒塌”、“羊被压死”的情况,所幸无人员伤亡。    事先毫无征兆的这场雪,让上月末全境入冬的内蒙古民众有点猝不及防。 尽管感受寒冷的民众们已提前“加棉”,但对这场起初雨夹雪后演变成暴雪、大暴雪的气候仍难接受。 http://roll.sohu.com/20151106/n425490687.shtml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015年9月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 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8587.html 暖秋暴雪,暖冬难料: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厄尔尼诺后的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914.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2009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年9-1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我们在2015年9月29日提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相关报道 中国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北京秋后初雪提前 “厄尔尼诺”是推手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7日 15: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 手机看新闻 | 手机看视频 http://news.cntv.cn/2015/11/07/VIDE1446880858670685.shtml 辽宁遭遇大范围雨雪冰冻 数十趟列车晚点运行 2015年11月07日19:26 新华网 15   原标题:辽宁遭遇大范围雨雪冰冻致数十趟列车晚点运行   新华网沈阳11月7日电(记者徐扬、蔡拥军)受东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京哈铁路、哈大高铁、盘营高铁等多条铁路出现接触网结冰情况,致使数十趟列车晚点或推迟发车。   据沈阳铁路局介绍,截至7日16时,京哈铁路绥中北站至东戴河站间、哈大高铁营口东站至大连北站间、盘营高铁全线、既有铁路沈大线沈阳站至大石 桥站间、沈山线山海关站至大虎山站间、沟海线沟帮子站至唐王山站间接触网出现结冰。铁路部门已经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限速运行措施,并迅速组织除冰。当 天14时左右,哈大高铁线路上的普湾站至瓦房店西站之间突然断电,目前正在抢修当中。   此外,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辽宁境内的大窑湾疏港高速公路以及沈康、兴建、灯辽、沈阳绕城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全线封闭,另有10余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封闭交通。   受冷空气东移影响,辽宁从6日下午开始出现了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局部出现大雪量级的降雪,在沈阳等地则出现了冻雨。气象部门对沈阳、鞍山、营口、阜新、辽阳等地发布了道路结冰预警信号。预计8日东北部分地区仍将继续出现降水过程。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1-07/doc-ifxkniup6202676.shtml?cre=sinapcmod=gloc=1r=urfunc=9 东北地区遭雨雪冰冻天气 多处铁路接触网结冰 2015年11月07日17:28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东北地区遭雨雪冰冻天气 多处铁路接触网结冰   中新网沈阳11月7日电 (记者 沈殿成)东北地区7日遭遇雨雪冰冻天气,受此影响,部分铁路线路接触网结冰,有列车晚点运行。   据沈阳铁路局消息,当日,京哈铁路绥中北站至东戴河站间、哈大高铁营口东站至大连北站间、盘营高铁全线、既有铁路沈大线沈阳站至大石桥站间、沈山线山海关站至大虎山站间、沟海线沟帮子站至唐王山站间接触网出现结冰。   铁路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限速运行措施,并迅速组织除冰。   受此影响,部分旅客列车晚点运行。请广大旅客注意车站公告,妥善安排出行。(完) http://news.sina.com.cn/c/2015-11-07/doc-ifxknivr4277125.shtml?cre=sinapcmod=gloc=11r=urfunc=9 冷!北方雨雪持续 南方阴雨连绵 2015年11月07日13:46 央视新闻   原标题:冷!北方雨雪持续 南方阴雨连绵   近日,我国内蒙古、华北等地都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局地降下暴雪。未来三天,北方仍有大范围雨雪,其中黑龙江、吉林局地将有大雪。此外今明两天,西北、黄淮南部等地或有降雨,局地大雨并伴有雷电或短时强降水。提醒:雨雪降温,注意及时添衣保暖。(央视记者任梅梅) http://news.sina.com.cn/o/2015-11-07/doc-ifxknivr4270498.shtml?cre=sinapcmod=gloc=21r=urfunc=9 2015年11月强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已有 218 次阅读 2015-10-30 16:33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潮汐预警 推荐到群组 2015年11月强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5年1-4月和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11月是强潮汐时期第四个月,11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9月至11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10月31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18.24063度,11月3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较弱,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B:11月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0度,11月8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2日为日月大潮,11月15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1954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11月19日为日月小潮,11月2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11月26日为日月大潮,11月24日为月亮近地潮,11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301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218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745 次阅读|1 个评论
挑战暖秋暖冬预报:山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1-7 06:39
挑战暖秋暖冬预报:山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杨学祥,杨冬红 山西晚报11月5日讯(记者 王斌 通讯员 田霞)省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未来3天,我省大部分地区将持续雨雪天气,同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朔州、大同、忻州、阳泉等地的部分县市要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015年9月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8587.html 暖秋暴雪,暖冬难料: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厄尔尼诺后的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914.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2009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年9-1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我们在2015年9月29日提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湖南省气象局表示,今冬我省总体来看气温不会太低,但仍有阶段性雨雪冰冻天气出现,市民还是得预先做好御寒准备。 http://roll.sohu.com/20151105/n425322180.shtml 相关报道 飘飘洒洒停不了雨雪还要接着下 2015年11月06日02:21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原标题:飘飘洒洒停不了雨雪还要接着下   本报11月5日讯(记者 王斌 通讯员 田霞)省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未来3天,我省大部分地区将持续雨雪天气,同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朔州、大同、忻州、阳泉等地的部分县市要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11月4日夜间至5日16时,忻州、朔州和大同出现明显雨雪天气过程,普降小雪或雨夹雪,吕梁出现降雨,雨雪交加,气温有所下降。其中,河曲县降水量最大,为19.2毫米;五寨县降水量达到11.6毫米,朔州市区降水量达15.6毫米。   6日白天:全省阴天,大同、朔州、忻州、太原、阳泉、晋中等地有雨夹雪或雪;吕梁、临汾、长治、运城,晋城等地有小雨,山区有雨夹雪。最高气温:北部3—6℃,中南部6—10℃。   6日夜间到7日白天:全省阴天,大同、朔州、忻州、吕梁北部、太原、阳泉、晋中等地有雨夹雪或雪;吕梁南部、临汾、长治、运城,晋城等地有小雨,吕梁南部、临汾等地的局部地区有中雨。最低气温:北中部及南部山区-3—1℃,南部其余地区1—4℃;最高气温:北部5—8℃,中南部9—12℃。   7日夜间到8日白天:全省阴天转多云,有小雨,北部山区有雨夹雪或小雪。最低气温:北部-2—1℃,中南部1—5℃;最高气温:北部7—11℃,中南部10—14℃。   省气象台5日17时5分发布暴雪蓝色预警,受西南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警区域中未来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请相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同时,应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http://news.sina.com.cn/o/2015-11-06/doc-ifxknivr4181727.shtml?cre=sinapcmod=gloc=39r=urfunc=9 湖南预计今年迎“暖冬” 2015年11月05日07:47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三湘都市报   记者 彭可心 通讯员 谭萍   本报11月4日讯 中国气象局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目前厄尔尼诺已达到极强标准,强度逼近史上最强的1997年至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预计今冬将达到峰值,继续给全球气候带来影响。   对此,湖南省气象局表示,今冬我省总体来看气温不会太低,但仍有阶段性雨雪冰冻天气出现,市民还是得预先做好御寒准备。   记者 彭可心 通讯员 谭萍 http://roll.sohu.com/20151105/n425322180.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318 次阅读|1 个评论
暖秋暴雪暖冬难料:北京初雪致拥堵 内蒙古“暴雪”持续
杨学祥 2015-11-7 04:24
暖秋暴雪暖冬难料:北京初雪致拥堵 内蒙古“暴雪”持续 杨学祥,杨冬红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倪元锦 卢国强)6日凌晨起,北京普降今年“初雪”,雪量充足、覆盖全市,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降雪带来的道路湿滑,导致了早高峰交通拥堵、事故多发。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布和朝鲁接受采访称,今年中东太平洋的关键区“尼诺3.4指数”,也就是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在夏季表现为海温升高1.5℃,将在今冬达到海温升高2℃,是“强厄尔尼诺”发展年。   “今年厄尔尼诺年是暖冬,但也要考虑气候的其它影响因子。强厄尔尼诺年,东亚地区,包括中国经历暖冬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但还不能武断地说暖冬已成定局。”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1/06/c_1117064867.htm 气象学家辩解说,北京初雪:雪量充足致拥堵、与厄尔尼诺暖冬不相关,与暖冬预报并不矛盾。 http://roll.sohu.com/20151106/n425504219.s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强厄尔尼诺年,东亚地区,包括中国经历暖冬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这是一个伪命题。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6日电 (记者 李爱平)雨夹雪、暴雪、大暴雪……从5日午间至今不到24小时,内蒙古部分地区气候“急转直下”,一片银色世界。这也使得当地多条高速迅速“关张”,而提前遭遇“雪灾”的牧民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   6日下午,记者从内蒙古民政厅获悉,尽管雪灾损失仍在统计中,但此次“降雪”已在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地牧区出现了“棚圈倒塌”、“羊被压死”的情况,所幸无人员伤亡。   事先毫无征兆的这场雪,让上月末全境入冬的内蒙古民众有点猝不及防。尽管感受寒冷的民众们已提前“加棉”,但对这场起初雨夹雪后演变成暴雪、大暴雪的气候仍难接受。 http://roll.sohu.com/20151106/n425490687.s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8-10年的滞后期。1986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2005年和2009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1997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4次厄尔尼诺事件:2002、2004、2006、2009年。从2002年到2004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2005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2015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824.html 北京初雪:雪量充足致拥堵、内蒙暴雪成灾,与厄尔尼诺暖冬不相关,与暖秋预报相矛盾。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015年9月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 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8587.html 暖秋暴雪,暖冬难料: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厄尔尼诺后的严重低温冻害。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200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2009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年9-1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我们在2015年9月29日提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相关报道 探秘北京初雪:雪量充足致拥堵、与厄尔尼诺暖冬并不矛盾 2015年11月06日16:01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题:   探秘北京初雪:雪量充足致拥堵、与厄尔尼诺暖冬并不矛盾   新华社记者倪元锦、卢国强   6日凌晨起,北京普降秋冬初雪,雪量充足、覆盖全市,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道路湿滑,致早高峰交通拥堵、事故多发。   秋冬初雪如此早来,是否异常?雪量充足,对农业有何影响?气温骤降,与厄尔尼诺下的暖冬现象是否矛盾?新华社记者探秘北京初雪。   初雪致交通事故多发 降水量与常年无异常   6日8时30分,北京全路网交通指数8.0,达到“严重拥堵”程度,“事故”成为初雪中道路交通的热词。道路湿滑、能见度差导致的剐蹭等小事故频发,不少路段车流量大、排队严重,“暴堵”在社交网络中出现的频率基本与“下雪啦”一致。   受降雪影响,京港澳高速进京方向多个桥区以及市内环路连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从杜家坎收费站一直拥堵到三环路,约20公里。   北京交管部门表示,仅7时30分至8时15分,实时路况提示就连续出现7条发生在主要环路上不同位置的事故信息。北京公交集团8条线路停驶,2条线路采取区间措施;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至大屯路东区段列车采取限速措施,部分列车晚点。   6日9时,南郊观象台气温已升至0.8摄氏度,从5日22时至6日9时,全市最低气温出现在延庆佛爷顶(国家级气象站),为零下5.9摄氏度。   北京市气象台6日9时10分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预计至6日夜间仍有降雪,地表温度将低于零摄氏度,易形成道路结冰,需注意交通安全。   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宋巧云接受采访称,一股来自东北路径的中等强度冷空气,导致了今年北京这场初雪。“降雪过程在全市范围呈现自西向东的特点,6日将持续降雪,预计夜间降雪结束,最低气温会降至2摄氏度,8日天气转晴,低温将持续至8-9日。”她说。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5日8时至6日14时降水量显示:全市平均14.2毫米,城区平均13.2毫米,西北部平均19.8毫米,西南部平均14.9毫米,东北部平均13.5毫米,东南部平均11.1毫米,最大延庆东门营30.3毫米。   宋巧云说,对于雪量的观测,是先将雪化成水,再测量并称重。   据介绍,今年1月1日至今的累计降水量为559.6毫米,去年同期为420.5毫米,常年同期为532.8毫米。   大雪兆丰年:空气、健康、农业均受益   这是一轮区域性降雪。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至8日,华北地区将持续雨雪天气。6日,北京大雪转小雪,最高气温4摄氏度,将创下半年来新低,7日夜间小雨依旧;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山西东部、河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北京这场初雪,是“湿雪”。6日的北京街头,想要在大雪中“白头”的市民落了空。身上的雪很快融化成水,路面湿滑,积雪并不明显。这是因为雪有干、湿之分。   宋巧云说,今天初雪的最大特点是“湿重”,含水量高,对比寒冬中的降雪,后者因温度更低,会呈现更轻盈略干的“雪片”。   初雪带来了“净化”的空气。6日上午的“北京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显示,受雨雪天气和冷空气共同影响,6日白天至夜间,空气污染气象等级为1级,流动性好,非常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清除和扩散。6日白天,北京环保监测中心数据称,全市范围空气质量为优。   大雪兆丰年。此轮北方大范围降雪的雪量,对农业将有积极影响。   北京市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接受采访称,这场雪量充足的大范围降雪,对明年春天土壤保墒大有好处。“此外,前几天华北雾霾严重,这场大雪对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性传染病的抑制作用,也非常好。”他说。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交管局了解到,从降雪开始,交管部门启动雪天交通应急保障措施,提高交通疏导等级、最大限度加派警力加大巡逻力度,快清快处交通事故,同时加强对环路、主要大街、快速路、高速公路及桥区、匝道等易结冰部位的巡查,尽可能保证道路交通运行顺畅。   初雪时间正常 与厄尔尼诺现象并不矛盾   秋冬北京初雪来得比较早,但属于“正常偏早”,历史上北京曾有10月初雪的记录。   宋巧云介绍,北京常年初雪平均时间是11月29日,“常年”是指过去30整年的统计尺度,即从1981年至2010年。“进入本世纪后,2003年、2009年都曾出现过11月初的初雪。”宋巧云说。   专家指出,监测结果表明,今年是厄尔尼诺发展年,在今冬会发展到最高峰,到明年春天,厄尔尼诺逐渐衰减。从强度上看,今年是厄尔尼诺的极强年。 然而,此次“正常偏早的初雪”和大幅降温,与“厄尔尼诺”下的暖冬现象并不矛盾。   王冀介绍,按照国家气候中心的界定,12月至次年2月底为“冬季”,厄尔尼诺现象预计会对整个冬季的气温有提升作用,但目前这场初雪仍算作“秋季”。   “尽管目前的温度滑动平均值表明,北京已在10月29日进入冬季,但厄尔尼诺现象涉及到的对冬季的影响,并非气温意义的冬季。”王冀说。   据了解,根据对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分成两部分:一是厄尔尼诺“发展年”,一是厄尔尼诺“衰减年”,对气候的影响并不相同。今年属“发展年”,厄尔尼诺现象在今冬成熟。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布和朝鲁接受采访称,今年中东太平洋的关键区“尼诺3.4指数”,也就是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在夏季表现为海温升高1.5摄氏度,将在今冬达到海温升高2摄氏度,是“强厄尔尼诺”发展年。   “今年厄尔尼诺年是暖冬,但也要考虑气候的其它影响因子。 强厄尔尼诺年,东亚地区,包括中国经历暖冬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但还不能武断地说暖冬已成定局。 ”布和朝鲁说,“暖冬”是事后评价,暖冬的标准,就是与全国的平均气温相比增暖了多少摄氏度或者是变冷了多少摄氏度,根据这个来确定。 http://roll.sohu.com/20151106/n425504219.shtml 内蒙古“暴雪”持续 高速“关张”牧区受损 2015年11月06日15:40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6日电 (记者 李爱平) 雨夹雪、暴雪、大暴雪……从5日午间至今不到24小时,内蒙古部分地区气候“急转直下”,一片银色世界。这也使得当地多条高速迅速“关张”,而提前遭遇“雪灾”的牧民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   6日下午,记者从内蒙古民政厅获悉,尽管雪灾损失仍在统计中,但此次“降雪”已在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地牧区出现了“棚圈倒塌”、“羊被压死”的情况,所幸无人员伤亡。    事先毫无征兆的这场雪,让上月末全境入冬的内蒙古民众有点猝不及防。尽管感受寒冷的民众们已提前“加棉”,但对这场起初雨夹雪后演变成暴雪、大暴雪的气候仍难接受。   距离内蒙古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分别约100——200公里的和林格尔县、武川县、乌兰察布市部分乡村、牧区的暴雪已能淹没“半腿”。而原打算出行的民众亦“收拾心情”,蜷缩家中期待晴天。   与此同时,内蒙古气象台于6日00时和8时发布的暴雪蓝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也显示出这场雪的“不同凡响”。记者了解到,受雨雪降温天气影响,高速交警对部分高速公路实施了交通管制。内蒙古高路公司6日对外发布消息称,已对包括京藏、二广在内的多条高速公路给予了“关张”。   这场暴雪也直接导致身处内蒙古草原腹地的牧民们对于“牲畜”出群的困扰。中新社记者分别致电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多个牧民,这些牧民表示,受“雪灾”影响,多数养有近千只左右的牧户,只能在家里“喂养”,这也使得原本“过冬”的牧草要提前配上用场。   内蒙古气象台发布的信息显示,这场雪将持续到8日。部分地区的日最高气温已至冰点,达到“入冬”以来的新低点。牧民巴特尔对记者说,“提前”降临的这场大雪,对于羊群如何成功过冬、及产羔的母羊会产生大的影响。   作者:李爱平 http://roll.sohu.com/20151106/n425490687.shtml 北京初雪:雪量充足致拥堵、与厄尔尼诺暖冬不相关 2015年11月06日 15:41:0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倪元锦 卢国强)6日凌晨起,北京普降今年“初雪”,雪量充足、覆盖全市,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降雪带来的道路湿滑,导致了早高峰交通拥堵、事故多发。   6日早8时30分,北京全路网交通指数8.0,达到“严重拥堵”程度。道路湿滑、能见度差导致的剐蹭等小事故频发,不少路段车流量大、排队严重。   北京交管部门表示,仅7时30分至8时15分,实时路况提示就连续出现7条发生在主要环路上不同位置的事故信息。北京公交集团8条线路停驶,2条线路采取区间措施;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至大屯路东区段列车采取限速措施,部分列车晚点。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交管局了解到,从降雪开始,交管部门启动雪天交通应急保障措施,提高交通疏导等级、最大限度加派警力加大巡逻力度,快清快处交通事故,同时加强对环路、主要大街、快速路、高速公路及桥区、匝道等易结冰部位的巡查,尽可能保证道路交通运行顺畅。   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宋巧云接受采访称,一股来自东北路径的中等强度冷空气,导致了今年北京这场“初雪”。   据介绍,今年1月1日至今的累计降水量为559.6毫米,去年同期为420.5毫米,常年同期532.8毫米。   此轮降雪为区域性降雪。6日的北京街头,想要在大雪中“白头”的市民,落了空。身上的雪很快融化成水,路面湿滑,积雪并不明显。这是因为,雪有干、湿之分,北京这场初雪,是“湿雪”。   宋巧云说,今天的“初雪”的最大特点是“湿重”,含水量高,对比寒冬中的降雪,后者因温度更低,会呈现更轻盈略干的“雪片”。   初雪净化了空气质量。6日上午的“北京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显示,受雨雪天气和冷空气共同影响,6日白天至夜间空气流动性好,非常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清除和扩散。   大雪兆丰年。此轮北方大范围降雪的雪量,对农业有积极影响。   北京市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接受采访称,这场雪量充足的大范围降雪,对明年春天土壤保墒大有好处。“此外,前几天华北雾霾严重,这场大雪对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性传染病有抑制作用。”他说。   宋巧云介绍,根据过去30整年的统计,即从1981年至2010年,北京初雪平均时间是11月29日。“进入本世纪后,2003年、2009年都曾出现过11月初的初雪。”宋巧云说。   专家指出,监测结果表明,今年是厄尔尼诺发展年,在今冬会发展到最高峰,到明年春天,厄尔尼诺逐渐衰减,从强度上看,今年是厄尔尼诺的极强年。然而,此次“正常偏早的初雪”和大幅降温,与“厄尔尼诺”下的暖冬现象并不矛盾。   王冀说,按照国家气候中心的界定,12月至次年2月底为“冬季”,厄尔尼诺现象预计会对整个冬季的气温有提升作用,但目前这场初雪仍算作“秋季”。“尽管目前的温度滑动平均值表明,北京已在10月29日进入‘冬季’,但厄尔尼诺现象涉及到的对‘冬季’的影响,并非‘气温意义的冬季’。”王冀说。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布和朝鲁接受采访称,今年中东太平洋的关键区“尼诺3.4指数”,也就是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在夏季表现为海温升高1.5℃,将在今冬达到海温升高2℃,是“强厄尔尼诺”发展年。   “今年厄尔尼诺年是暖冬,但也要考虑气候的其它影响因子。强厄尔尼诺年,东亚地区,包括中国经历暖冬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但还不能武断地说暖冬已成定局。”布和朝鲁说。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1/06/c_1117064867.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忽视暖冬和冷冬的统计规律:为什么暖冬的预测底气十足?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1-6 16:37
忽视暖冬和冷冬的统计规律:为什么暖冬的预测底气十足? 杨学祥,杨冬红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今日( 2015 年 9 月 2 日 )表示,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http://xj.people.com.cn/n/2015/0902/c188514-26221960.html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 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从表 1 中可以看到,长春的情况也是这样。这使最近的暖冬预测底气十足。 据统计,近 30 年左右,大型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 1982 ~ 1983 、 1997 ~ 1998 。厄尔尼诺现象则在以下年份出现: 1986 ~ 1987 、 1991 ~ 1994 、 1997 ~ 1998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9 ~ 2010 、 2014 ~ 2015 。 有报道称,从 1986 年至 2006 年,中国连续经历了 20 个“暖冬”,其中经历了多次厄尔尼诺现象。   再看最近几年见诸报端的公开报道, 2007/2008 年的冬天,中国冬季平均气温为近 22 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当年,还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但气象专家说,这个冷冬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2010 年 /2011 年冬季,据中国气象局检测,中国平均气温为 -4.7 ℃ ,为 1987 年以来最低值,打破了 2008 年的纪录。   这还没完, 2012 年 3 月,中国气象局再次宣布, 2011/2012 年冬天又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平均气温 -4.8 ℃ ,创下近 27 年的最低值。可这年并无厄尔尼诺的身影。 http://sh.sina.com.cn/news/b/2015-10-23/detail-ifxizwsf8784256.shtml 首先,该报道忽略了两个事实: 其一, 2004-2005 年厄尔尼诺终结了我国连续 18 年的暖冬。 2005 年 2 月 28 日 ,武汉中心气象台称,武汉今冬气温比常年值低 0 . 4 摄氏度,接近“冷冬”,打破了连续 18 年的暖冬局面 。 2005 年 3 月 7 日,据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消息, 2004 年冬季( 2004 年 12 月~ 2005 年 2 月),本市平均气温为— 0 . 2 ℃ ,比去年同期偏低 1 . 4 ℃ ,是自 1986 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其中, 2 月份成为本市 32 年来最冷的一个 2 月。今年 2 月青岛 32 年来最冷,连续 18 年的暖冬被 拉下马 。 自 1986-1987 年冬天(气象学上的冬天是指头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起至 2003-2004 年冬天,江城武汉已连续出现了 18 个暖冬。但 2004-2005 年冬天,湖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微偏冷,持续了 18 年的暖冬由此中断 。 估报告显示,今冬中国十个省 ( 市、区 ) 的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十八个省 ( 市、区 ) 则相对偏低。其中,青藏高原大部及黑龙江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海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一到二度。而在江南西部、黄淮西部、东北的中南部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等地,气温普遍偏低一到二度。广州从一九八七年起,就开始了暖冬天气,今年已是连续第十八个年头了。中国连续十八年的“暖冬”现象宣告中断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其二, 2009 年厄尔尼诺导致中国多地发生冷冬。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刚刚经历了近1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与此同时北京连续4年的暖冬记录也宣告终结。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3摄氏度;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2摄氏度,比常年偏低1.3摄氏度,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7摄氏度,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3摄氏度不等 。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2009年冬季(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沈阳的平均气温为-11℃,与常年相比冷了2.3℃,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 黑龙江新闻网讯 3月1日,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2009年11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10.3毫米,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1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10毫米以上,去年12月、今年2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142%和181%,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39.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78.4%;平均气温在-16.7℃,比历年同期低1.6℃,除去年11月外,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平均气温都接近-20℃。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其次,我们可以明显的得到暖冬和冷冬在长春的统计规律: 冷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暖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近几年暖冬和冷冬交错发生,处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换时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时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和 2009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 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表 1 1947-2008 年长春暖冬和冷冬的统计特征(据高峰 等, 2009 )) 时间 暖冬或冷冬 厄尔尼诺或拉尼娜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0-1951 无资料 1951-1952 无资料 厄尔尼诺 1952-1953 冷冬 厄尔尼诺 1953-1954 厄尔尼诺转拉尼娜 1954-1955 冷冬 拉尼娜 1955-1956 拉尼娜 1956-1957 冷冬 拉尼娜转厄尔尼诺 1957-1958 冷冬 强厄尔尼诺 1958-1959 暖冬 1959-1960 1960-1961 1961-1962 1962-1963 1963-1964 厄尔尼诺转拉尼娜 1964-1965 拉尼娜转厄尔尼诺 1965-1966 厄尔尼诺 1966-1967 1967-1968 冷冬 1968-1969 厄尔尼诺 1969-1970 冷冬 厄尔尼诺 1970-1971 拉尼娜 1971-1972 1972-1973 厄尔尼诺 1973-1974 拉尼娜 1974-1975 拉尼娜 1975-1976 拉尼娜 1976-1977 冷冬 厄尔尼诺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77-1978 冷冬 1978-1979 1979-1980 厄尔尼诺 1980-1981 冷冬 1981-1982 暖冬 1982-1983 厄尔尼诺 1983-1984 1984-1985 拉尼娜 1985-1986 冷冬 1986-1987 厄尔尼诺 1987-1988 厄尔尼诺 1988-1989 暖冬 拉尼娜 1989-1990 1990-1991 1991-1992 暖冬 厄尔尼诺 1992-1993 暖冬 1993-1994 厄尔尼诺 1994-1995 暖冬 厄尔尼诺 1995-1996 拉尼娜 1996-1997 1997-1998 暖冬 强厄尔尼诺 1998-1999 暖冬 拉尼娜 1999-2000 冷冬 拉尼娜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01 冷冬 2001-2002 暖冬 2002-2003 暖冬 厄尔尼诺 2003-2004 暖冬 2004-2005 厄尔尼诺(我国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 2005-2006 2006-2007 暖冬 厄尔尼诺 2007-2008 暖冬 拉尼娜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908 次阅读|4 个评论
历史数据分析:2015年暖冬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热度 3 杨学祥 2015-11-6 06:30
历史数据分析: 2015 年暖冬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 杨学祥,杨冬红 2015 年 11 月 3 日 ,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消息,目前,厄尔尼诺已经达到极强标准,强度逼近史上最强的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事件。预计今冬将达到峰值,继续给全球气候带来影响。 4 日,记者从宁夏气象局了解到,受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我区今年或迎来“暖冬”。 “ 厄尔尼诺”是指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海地带,在某些年份圣诞节前后海水突然出现增暖的现象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持续到 2016 年春季,可能在 2015 年 11 月至 12 月达到峰值。宁夏气象局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郑广芬说:“我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冬季风的强度决定着冷空气的强弱。今年冬季,受厄尔尼诺影响,冬季风偏弱,有利于我国冬季偏暖。” http://yinchuan.house.sina.com.cn/news/2015-11-05/08186067827039917113048.shtml?wt_source=scan_xwph_d04 中新社北京 11 月 3 日 电 ( 记者 刘辰瑶 )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 3 日在此间指出,目前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累计达到 18.4 ℃ ,已达到极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   张祖强在当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局 11 月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他介绍,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持续偏暖,厄尔尼诺事件继续发展,暖海温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 110 ° W 附近海区,中心强度超过 3.5 ℃ 。 2015 年 10 月,尼诺综合区海温指数为 2.0 ℃ 。种种数据表示,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达极强标准。   对于厄尔尼诺对中国今冬气候的影响,张祖强表示,中国冬季气候主要受东亚冬季风影响,冬季风和厄尔尼诺紧密联系,其强弱决定了中国冷暖。“厄尔尼诺有利于冬季偏暖,东亚冬季风强度有可能偏弱。”张祖强称。 http://news.sohu.com/20151103/n425148019.shtml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今日( 2015 年 9 月 2 日 )表示,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http://xj.people.com.cn/n/2015/0902/c188514-26221960.html 厄尔尼诺发生后,中国一定发生暖冬吗?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一、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是低温冻害 “ 2015 年,某某地将迎来 30 年来最冷冬天”,近日,一批以此为题的网文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流传开来。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特此回应,决定我国冬季气候特点的因素较为复杂,不确定性较多,气象部门并未作出相关预测结论。 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 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统计数据表明,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二、 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连续 18 年暖冬 1. 中国经历第十八个暖冬 部分地区气温创历史记录 2004 年 03 月 04 日 07:08 中国新闻网报道,中新社北京三月三日电 ( 记者阮煜琳 ) 二 OO 三 / 二 OO 四年冬季中国区域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其中东北、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及陕西、青藏高原中部、南疆西部等地偏高一至三摄氏度。为一九六一年以来第三个最暖的冬季,也是 一九八六年以来的连续第十八个暖冬 。   今天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评价室高级工程师陈峪在采访中说,从冬季各月平均气温来看,二 OO 三年十二月中国西部和北方大部偏高,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偏低;二 OO 四年一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二月除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及云南东部、海南外,全国其余地区均偏高,其中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偏高二至六摄氏度。   季内,气温起伏变化比较明显。受冷空气影响,十二月上旬中国北方大部气温偏低,其中东北局部地区偏低六摄氏度以上。十二月下旬,全国气温普遍偏高,其中黑龙江、吉林、北京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二 OO 四年一月上旬,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陕西和广西平均气温均为一九六一年以来同期次高值。 二 OO 四年一月中下旬,受多股冷空气影响,中国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过程,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的低温天气持续至二月上旬。特别是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普遍比常年同期偏低。但二月中旬,中国大部地区回暖迅速,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宁夏和新疆等十七个省 ( 市、区 ) 旬平均气温创历史最高记录。 http://news.sohu.com/2004/03/04/74/news219287429.shtml 2004 年 02 月 28 日 京报网 - 北京日报报道,本报讯 市气象台昨天报告,即将过去的冬天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 2 摄氏度 以上,暖和的程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排第三,仅次于 1999 至 2000 年和 2002 至 2003 年的冬天。   每年的 12 月和次年的 1 、 2 月为冬季。气象部门称,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气候特点是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天气少。去年 12 月,本市平均气温比往年高 1 . 8 摄氏度 ;今年 1 月气温大起大落,上旬气温比常年偏高 3 . 7 摄氏度 ,下旬则比常年偏低 0 . 5 摄氏度 ,是整个冬天最冷的时期,但整个 1 月仍比历史同期高了 1 . 3 摄氏度 ;进入 2 月后,气温如脱缰野马逐步走高,中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 5 摄氏度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最高值,而 2 月 21 日 到 27 日的平均气温已经接近了 3 月中旬的平均气温。由于气温高,使得本市季节明显,今年本市解冻日期为 2 月 10 日 ,比常年提前了 3 天。 气候专家认为,今冬北京气温异常偏高,与影响北京的大气环流密切相关。今冬北京大部分时间受高压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影响北京的冷空气次数少,强度弱。从大的气候背景来看, 上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北京冬季气温以偏低为主 , 进入 80 年代后,北京冬季气温逐渐转为偏高,特别是 1987 年至 1999 年,北京地区连续出现十三个暖冬, 2000 、 2001 年冬天属于正常略偏冷 ,从 2002 年到现在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是相呼应的。 http://news.sohu.com/2004/02/28/70/news219237057.shtml 2. 暖冬连续发生的错误解读 新华网北京 2004 年3月22日,记者姚润丰一《我国连续经历 18 个暖冬 气候变暖向人类敲响警钟》为题,解读暖冬连续发生的原因。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是我国连续经历的第18个暖冬。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 . 9摄氏度,列1951年以来的第5位。而近百年我国气候持续变暖,气温上升了0 . 5摄氏度,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华北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明显的暖干化趋势。 全球气候也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 . 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0201.html 三、 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 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 2005 年 2 月 28 日 ,武汉中心气象台称,武汉今冬气温比常年值低 0 . 4 摄氏度,接近“冷冬”,打破了连续 18 年的暖冬局面 。 2005 年 3 月 7 日,据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消息, 2004 年冬季( 2004 年 12 月~ 2005 年 2 月),本市平均气温为— 0 . 2 ℃ ,比去年同期偏低 1 . 4 ℃ ,是自 1986 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其中, 2 月份成为本市 32 年来最冷的一个 2 月。今年 2 月青岛 32 年来最冷,连续 18 年的暖冬被 拉下马 。 自 1986-1987 年冬天(气象学上的冬天是指头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起至 2003-2004 年冬天,江城武汉已连续出现了 18 个暖冬。但 2004-2005 年冬天,湖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微偏冷,持续了 18 年的暖冬由此中断 。 估报告显示,今冬中国十个省 ( 市、区 ) 的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十八个省 ( 市、区 ) 则相对偏低。其中,青藏高原大部及黑龙江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海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一到二度。而在江南西部、黄淮西部、东北的中南部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等地,气温普遍偏低一到二度。广州从一九八七年起,就开始了暖冬天气,今年已是连续第十八个年头了。中国连续十八年的“暖冬”现象宣告中断 。 1947-1976 年为 PDO 冷位相时期(历时 29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1955 年到 1984 年(历时也 29 年)后延了 8 年; 1977-1999 年为 PDO 暖位相时期(历时 22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1985-2007 年期间(历时也 22 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 PDO 冷位相滞后 8 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 2000-2030 年为 PDO 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 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 8 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 30 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1957 、 1969 、 1972 和 1976 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 20 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 1960 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 60-70 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 7 次大于 8.5 级地震。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 2005 年和 2009 年两次暖冬预测均告失败 2005 年 3 月 3 日 ,引人注目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 0.9 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 ( 市、区 ) 有 10 个,偏低的省份达 18 个。 虽然直到 2 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 2 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 16 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 这个冬天很正常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 0.5 ℃ 到 1.2 ℃ 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 0.7 ℃》、《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 18 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 18 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 5 ℃ 18 年暖冬画句号》 。 2005 年 3 月 1 日 ,辽宁省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 2004 年辽宁省气候资源评估及冬季气温状况分析的有关情况,其中, 2004 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全省平均气温为- 8.3 ℃ ,比常年同期偏低 0.7 ℃ ,确凿的数据表明 --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冬,而非入冬前大家所说的“暖冬” 。 2009 年 6 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 30 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 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3 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0201.html 四、 相关证据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证据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历时 29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1955 年到 1984 年(历时也 29 年),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结束时间后延了 8 年;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历时 22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1985-2007 年期间(历时也 22 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 8 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 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 8 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 30 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从 图1 中还可以看到,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7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 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 拉马德雷冷位相 、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 图1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网上资料) *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频发预测 2008 年初中国南方的低温冻灾被称为 50 年一遇的突发灾害,在严重的灾害损失面前,有人可能心存侥幸,以为 50 年后才能再次遇到同样的灾害,丧失了预防灾害再次发生的警惕性。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历史规律,未来 30 年内低温冻害频发。 研究表明,中国严重的低温冻灾集中在 20-30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而在 20-30 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低温冻害的强度较小。 50 年前的 1954 年 12 月至 1955 年 12 月湖南严重冻灾发生在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8 年初南方的低温冻灾发生在 2000-2035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间间隔 53 年。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根据中国北方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 2008-2009 年、 2011 年、 2015 年、 2018-2019 年是预测的厄尔尼诺年,因而是可能的北方严重低温冷害年。 依照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表,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 1977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为 5 次,即平均 5 年发生一次;而 1985-2007 年期间一次也没有发生。综合考虑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数据,上次冷位相期间中国平均每 4 年发生一次严重低温冻害。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为共 7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 8-9 年。 1946-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1955 年到 1984 年,开始时间后延了 9 年,结束时间后延了 8 年;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 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 8 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 30 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1346.html 南方周末:谁制造了暖冬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 40 %。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 100 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 20 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 2008 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 11 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们对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 。 事实上,“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的预测没有实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五、 结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 8-10 年的滞后期。 1986 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2005 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 1997 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 4 次厄尔尼诺事件: 2002 、 2004 、 2006 、 2009 年。 从 2002 年到 2004 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 2005 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参考文献 1. 杨朝晖。打破砂锅 : “暖冬”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中国科技网。 http://www.stdaily.com/oldweb/gb/gdnews/2005-03/21/content_368020.htm 2. 严华,张海燕。已经持续 18 年 今年仍会是暖冬吗? (2003-12-24 07:13:08) 。 http://www.cnhubei.com/200312/ca383517.htm 3. 黃勇 . 南京將從此告別寒冬嗎?《江南時報》 (2004 年 12 月 20 日 第十八版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447/13663/1222443.html 4. 钟玉华,王悦。“暖冬”为何这么冷。《环球时报》 (2005 年 01 月 05 日 第二十四版 ) 。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35525/3103690.html 5. 姚润丰。我国连续经历 18 个暖冬 气候变暖向人类敲响警钟。人民网 科技 动态 2004 年 03 月 23 日 13:22 来源:新华网。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1056/2405667.html 6. 武汉打破连续 18 年暖冬局面。《问天网》 2005-3-2http://www.envir.gov.cn/info/2005/3/32631.htm 7. 任金梅 . 今年 2 月青岛 32 年来最冷 连续 18 年的暖冬被 拉下马 .2005-03-08 07:35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http://news.bandao.cn/newsdetail.asp?id=92320 8. 朱媛媛 . 持续了 18 年的暖冬继续中断 这个冬天气温回归正常 . 2006 年 03 月 07 日 11:27 荆楚网 - 楚天金报 .http://news.qq.com/a/20060307/001172.htm 9. 陈建,杨绮薇。南粤连续 18 年遇“暖冬”现象。中国网 | 时间: 2005 年 03 月 08 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uanjing/804949.htm 10.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11.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12. 杨学祥 .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 日期: 2005-04-12 国家气候中心。 http://nccNaN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13. 杨学祥 .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14. 徐美中。 厄尔尼诺或送来“暖冬”。 2012 年 08 月 11 日 11:38 青岛晚报。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15. 刘懿德,王薇薇。内蒙古多地出现区域性重度雪灾 灾区或将加重。 2012 年 12 月 05 日 19:25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05/192525739213.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5738 次阅读|5 个评论
有关厄尔尼诺年南方暖冬和暴雪现象的问题
Perhour 2015-11-5 23:22
简单地说, 厄尔尼诺是因为赤道太平洋地区海水较长期的持续升温引发的全球气候灾害。 (有关厄尔尼诺的知识参见百度词条: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XLiNxjhl5IhPkv-v5MeUQwnCsswm6fYxES7F1ooeMp7IyStzN6ZpKScHLai62Yt6QQKq87ldIbtDN7xWDlwF36cAZoVOA0X5Z9AvMqX8SvrkL-qYcndq_YJSbjyGrGsFEKszr5MpcO-A0qe4fl0-EnpmBbzya4m0_-jIvcIoBlIsU_mzqKuxHOtvkTCzvZr ) 今年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年。 今天有人问起暖冬为何会下暴雪的事情,我来科普一下。 你们需要知道的事有这些: 1 厄尔尼诺年,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比平常高。中国南方一般都有个暖冬。 2 暖冬是个气候学概念,指的是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历年平均值。暖冬,不意味着不会下雪。事实上,若厄尔尼诺时间持续不久,在厄尔尼诺的后期就一定会有一场暴雪。 这是因为之前因为赤道太平洋区海水温度高带来上方气温的升高,也就是东亚季风(冬季风吹向大陆)增强,阻止冷空气南下,没有很多寒流,南方就一直较暖。但是在厄尔尼诺的后期,海温增高趋于正常,也就是不再加热赤道和热带附近大气,东亚季风减弱或者不能连续,冷空气就能南下,影响到南方。这个时候,由于一个冬季里冷气旋都被局限在北边,没有和温暖的空气进行能量交换,此时冷空气南下时,冷空气比往年更冷,暖空气更暖,温差更大,更容易带来暴雪。 另外暖了一冬天,下场暴雪,暴雪就几天,平均气温其实还是增高的。 问题是大家可能受不了,一下子冷很多。 所以。。。不要觉得暖冬就不会下暴雪了,这需要看厄尔尼诺的强度,也就是太平洋赤道洋流升温持续的时间。 3 有一点应该不会出错的是,圣诞节附近,厄尔尼诺应该较强,南方也应该相应较暖。从命名中就可以看出来。历史观测的信用,保留在厄尔尼诺的名字中。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意是“神童”或“圣明之子”。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 秘鲁 和 厄瓜多尔 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人,很注意海洋与天气的关系。他们发现,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发生。古印第安人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神童”潮流,即“厄尔尼诺”潮流。 还有个问题,一般强厄尔尼诺结束时候会在夏天。这个时候不会下雪,会下暴雨。这个基本是可以预报的。感兴趣的自己找找资料看吧。 相关新闻: 下面的链接确定了2015年是强厄尔尼诺年份,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3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厄尔尼诺已经达到极强标准,强度逼近史上最强的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预计今冬将达到峰值,继续给全球气候带来影响。 http://news.ifeng.com/a/20151103/46097909_0.shtml#_zbs_baidu_bk 强厄尔尼诺,意味着2016年夏天会有暴雨。 嘿嘿。可以预测的极端天气,我们等着瞧吧。 =========================================================== PS: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我本科毕设的课题。 杨学祥老师是厄尔尼诺现象的专家。有感兴趣的移步杨老师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
3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空气频袭致西北雨雪增多 南方暖转湿冷:关注低温冻害
杨学祥 2015-10-30 05:58
冷空气频袭致西北雨雪增多 南方暖转湿冷:关注低温冻害 杨学祥 据新浪天气报道,前一股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昨天(28日)刚刚结束,后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紧接着又蠢蠢欲动,未来三天将给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多地气温会连创新低,长江中下游地区将经历今年下半年以来最为寒凉的一段时间,华南一带的入秋进程也将就此展开。   受前一股冷空气和阴雨天气影响,昨天14时,黑龙江东北部、吉林东部、湖北中西部、福建等地气温下降明显,较前天同一时次普遍下降了4-8℃,局地降幅更高。像是福州,前天14时的气温还有30℃,昨天14时就下降到了20.7℃,降幅近10℃。 由于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82年和1997年同样由厄尔尼诺给美国带来了温暖的冬天,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的厄尔尼诺却给中国东北带来冷冬。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5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1938.html 冷空气频袭致西北雨雪增多 南方暖转湿冷 2015年10月29日07:02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10月29日全国降水预报图   前一股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昨天(28日)刚刚结束,后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紧接着又蠢蠢欲动,未来三天将给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多地气温会连创新低,长江中下游地区将经历今年下半年以来最为寒凉的一段时间,华南一带的入秋进程也将就此展开。   受前一股冷空气和阴雨天气影响,昨天14时,黑龙江东北部、吉林东部、湖北中西部、福建等地气温下降明显,较前天同一时次普遍下降了4-8℃,局地降幅更高。像是福州,前天14时的气温还有30℃,昨天14时就下降到了20.7℃,降幅近10℃。    冷空气接踵而至 江淮江南将由晴暖转为湿冷   今起本周第二股冷空气来袭,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下降4-8℃,局地降温10℃以上,这股冷空气移动缓慢,影响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中东部多地气温将会连创新低,尤其是东北、江淮、江南等地,30日前后将度过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冷的一段时间。东北各地的最高气温将跌至5℃上下,最低气温在-5℃左右,当地的朋友将感受到冬天的寒冷。   另外,江淮、江南一带即将由晴暖转为湿冷模式。随着冷空气渗透南下,联合雨水的持续打压,从29日开始这里的气温将转为偏低状态,一改自中旬以来偏暖的局面,包括南京、长沙、南昌在内的很多地方,未来三天气温将连创新低,最高气温陆续跌至15℃上下,早晚最低气温也仅有10℃左右,天气比较寒凉。不过华南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广东、广西、海南的最高气温仍维持在30℃左右,31日之后才开始迎接降温。    今明天西北等地雨雪增多 南方阴雨持续   中央气象台预计,新疆东部、甘肃河西、青海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北部、黑龙江北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东部、甘肃河西、西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西藏南部局地有暴雪(10~16毫米)。陕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云南南部、江汉、江淮西部、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贵州南部、广西北部、湖南东部、江西中部、福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有暴雨。   明天,甘肃中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偏西地区、宁夏、陕西北部、山西中部、西藏中南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甘肃中部、内蒙古西部偏西地区、西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西藏南部局地有暴雪。西藏东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西南地区大部、江汉大部、江淮西部、江南、华南、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江西中部、湖南西南部和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通常霜降到立冬节气期间也是一年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大家要注意添衣保暖。另外,青海、甘肃、西藏等地需防范积雪、结冰对道路交通和农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9/0702111644.html?cre=sinapcmod=gloc=14r=urfunc=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56 次阅读|0 个评论
阴雨低温将携手迈进11月:关注低温
杨学祥 2015-10-30 04:13
阴雨低温将携手迈进11月:关注低温 杨学祥 快报讯(记者 刘伟伟)大部分时候都晴暖的10月,却以湿冷收尾。这几天,阴雨和低温天气“搭伙儿”前进,带我们从10月跨进11月,明后两天,全省大部分地区最低温都跌破10℃。 由于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82年和1997年同样由厄尔尼诺给美国带来了温暖的冬天,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的厄尔尼诺却给中国东北带来冷冬。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5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 阴雨低温将携手迈进11月 2015年10月30日03:00 现代快报   快报讯(记者 刘伟伟)大部分时候都晴暖的10月,却以湿冷收尾。这几天,阴雨和低温天气“搭伙儿”前进,带我们从10月跨进11月,明后两天,全省大部分地区最低温都跌破10℃。   中央气象台说,随着冷空气渗透南下,联合雨水的持续打压,从29日开始南方部分地区的气温将转为偏低状态,一改自中旬以来偏暖的局面,包括南京、长沙、南昌等地,这几天气温将连创新低,最高气温陆续跌至15℃上下,早晚最低气温也仅有10℃左右,天气比较寒凉。   从预报看,在冷空气和阴雨天气的双重夹击下,10月底11月初这几天,全省的最高气温都在1字头,沿江苏南在17℃左右,淮北地区15℃左右;最低温方面,今天还只有淮北地区是个位数,到明后两天早晨,全省自北向南的最低温都被纳入个位数“朋友圈”里。   冷暖空气共同影响下,明天夜里开始沿江苏南部分地区会有小雨,并断断续续下到后天白天。此后全省天气转好。   今天 多云到阴,东北风4~5级阵风6级,12~17℃   明天 白天多云到阴,夜里阴有小雨,9~16℃   后天 白天阴有时有小雨,夜里阴转多云,10~16℃ http://news.sina.com.cn/o/2015-10-30/doc-ifxkfmhk6553333.shtml?cre=sinapcmod=gloc=23r=urfunc=9 今年暖冬会在哪:美国还是中国? 已有 186 次阅读 2015-10-29 18: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1938.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暖冬会在哪:美国还是中国?
热度 2 杨学祥 2015-10-29 18:39
今年暖冬会在哪:美国还是中国? 杨学祥,杨冬红   美国天然气价格周二 (2015 年 10 月 27 日 ) 继续下降,一度跌破 2 美元 / 千立方英尺,为 2012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专家加特曼 (Dennis Gartman) 指出,此后情况可能变得更糟。   他指出,因为现在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北半球冬季的天气要比往常稍微温暖一点,尤其,今年美国东海岸冬天可能更加温和,这可能使供暖天然气的需求大为减少。  一些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北半球或将迎来一个近年来罕见的大暖冬,类似于过去 1982 年和 1997 年时同样由厄尔尼诺带来的温暖的冬天。而在天然气供应还在继续上升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可能严重打击天然气价格。 除了厄尔尼诺的影响,北半球冬季气温还受北极涛动的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 2012 年 2 月 7 日 在日内瓦发布的消息说,根据成员气象组织提供的信息,近期欧亚大陆部分中纬度地区出现的寒冷天气与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现象——“北极涛动”的变化密切相关。 通常,北极地区冬季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中纬度地区受高气压支配。此时,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限制了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但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导致冷空气南侵至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而暖空气则北上北极地区,出现“南寒北暖”局面。 受此影响,欧洲地区近期持续低温。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波兰、乌克兰等国出现零下 30 摄氏度的低温,俄罗斯北部部分地区气温一度降至零下 37 摄氏度。德国东部不少地区气温降至零下 20 摄氏度以下,西欧一些地区则出现零下 10 至 15 摄氏度的低温。此外,东亚北部和中亚大部分地区气温也较常年偏低。 与之相反的是,北大西洋、冰岛至北极地区气温偏高。位于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近期连续出现零上 5 摄氏度的气温,高于地中海沿岸的米兰和伊斯坦布尔等地。北美地区气温也较常年偏高。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类似现象在过去 10 年中曾数次发生,欧洲在 2009 年至 2010 年的冬季就经历了类似的寒潮天气。 http://discovery.163.com/12/0208/10/7PO0MMR8000125LI.html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 (Paducah) 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 (CapeGirardeau)2012 年 2 月 2 日 气温达华氏 65 度 ( 约摄氏 18.3 度 ) ,创下历年 2 月 2 日 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 (NationalWeather Service) 自 1960 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 日的气温打破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 的最高纪录华氏 62 度 ( 约摄氏 16.6 度 ) 。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 2 月。 2 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 5 热的 1 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区 (Washington , D.C 。 ) 遭遇历来第 17 热的 1 月、凤凰城 (Phoenix) 迎来第 3 热的 1 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 则出现第 13 热的 1 月。 气象学者约克 (Mike York) 指出,吉拉多角今年 1 月平均气温为华氏 39.2 度 ( 摄氏 4 度 ) ,比历年平均气温的华氏 32.7 度 ( 约摄氏 0.4 度 ) 高出超过华氏 5 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据了解 ,2000 年以来 , 烟台冬季 (12 月~ 2 月 ) 的寒冷日数 ( 日平均气温≤ -5 ℃ 的天数 ) 平均为 6 天。在 2009 ~ 2012 年连续 4 年的冷冬阶段 , 寒冷日数都在 10 ~ 13 天;而 2002 年和 2007 年的暖冬则一天也没有。 http://sd.dzwww.com/sdnews/201502/t20150209_11874589.htm 北极涛动决定了中国和美国的冬季冷暖相反, 2014-2015 年冬季中国出现了显著的暖冬,而美国却经历了创纪录的严寒暴雪。 当地时间 2014 年 11 月 18 日 报道,威力强大的北极冷空气横扫美国大部分地区,多地气温出现急剧下降,一些地区的最低气温将突破历史同期纪录,今年入秋以来的第二轮暴风雪天气已至少造成 17 人死亡,并使美国过半地区被积雪覆盖。气象部门预计,纽约州部分地区的降雪可能将达 5 英尺 ( 约 1.52 米 ) 。 http://roll.sohu.com/20141119/n406173726.shtml 中新网 2015 年 2 月 3 日 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气象局警告,美国东北部地区即将迎来第二场特大暴风雪,波士顿和纽约大部分地区都会被大雪覆盖,将会严重影响成千上万人出行。 报道称,美国中西部地区 1 日遭遇入冬以来最严重的暴风雪袭击,这场暴风雪横扫过的路线从内布拉斯加州东部、南达科他州至大湖各州,正朝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移动。气象局已发出警告,表示会密切观察西部艾奥瓦州和新英格兰的情况。 http://biz.xinmin.cn/2015/02/03/26709814.html 2015 年 1 月 25 日 ,美国纽约市长白思豪发布警告,称即将于 26 日抵达纽约、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等美国东部地区的暴风雪,有可能是纽约历史上最严重的暴风雪。伴随着冻雨和强风,这场被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称为“很有可能创纪录”的降雪或将为纽约和波士顿等地带来 3 英尺的降雪。 http://news.hexun.com/2015-03-04/173720479.html 北京晨报讯 ( 记者 王海亮 ) “ 2014/2015 年冬季为显著的暖冬年份。”中国气象局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 2014 到 2015 年冬季的全国气候特征。从气温上看,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第 4 高,华北平均气温 -1.9 ℃ ,为 1961 年以来第 4 高;降水上看,冬季北京降水量为 7.7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 9.4% 。 数据显示, 2014/2015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 -2.3 ℃ ,较常年同期的 -3.4 ℃ 偏高 1.1 ℃ ,是 1961 年以来第 4 高年,为显著的暖冬年份,与 2001/2002 年冬季并列,仅次于 1998/1999 、 2006/2007 和 2008/2009 年冬季。分阶段看,初冬冷,隆冬和后冬暖。 http://news.sina.com.cn/c/2015-03-04/011931563939.shtml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 2015 年 9 月 29 日 )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7885.html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今日( 2015 年 9 月 2 日 )表示,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http://xj.people.com.cn/n/2015/0902/c188514-26221960.html 由于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82 年和 1997 年同样由厄尔尼诺给美国带来了温暖的冬天,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的厄尔尼诺却给中国东北带来冷冬。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5 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 统计资料表明,,中美两国气象专家的暖冬预测不能同时成立。 今年暖冬会在哪:美国还是中国?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料为北半球带来暖冬 能源价格或雪上加霜 2015 年 10 月 28 日 11:10 来源: 采编:东方财富网 【厄尔尼诺料为北半球带来暖冬 能源价格或雪上加霜】美国天然气价格周二 (10 月 27 日 ) 继续下降,一度跌破 2 美元 / 千立方英尺,为 2012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专家加特曼 (Dennis Gartman) 指出,此后情况可能变得更糟。   美国天然气价格周二 (10 月 27 日 ) 继续下降,一度跌破 2 美元 / 千立方英尺,为 2012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专家加特曼 (Dennis Gartman) 指出,此后情况可能变得更糟。   他指出,因为现在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北半球冬季的天气要比往常稍微温暖一点,尤其,今年美国东海岸冬天可能更加温和,这可能使供暖天然气的需求大为减少。  一些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北半球或将迎来一个近年来罕见的大暖冬,类似于过去 1982 年和 1997 年时同样由厄尔尼诺带来的温暖的冬天。而在天然气供应还在继续上升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可能严重打击天然气价格。   加特曼指出,天然气价格毋庸质疑将会继续趋向下行,原因是此前两年影响美国东部的冬季严寒暴风雪天气今年很可能爽约,并大幅降低民众的取暖需求。预计今冬美国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比去年高出 3 华氏度 (1.67 摄氏度 ) ,在此状况下,假设天然气设施不停产,那么每千立方英尺天然气价格很可能徘徊在 2 美元以下。   加特曼认为,不仅仅天然气价格会下降,整个大宗商品价格将会更低。   加特曼指出,此后,原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将继续下降,能源市场还将一直处于熊市之中。 ( 责任编辑: DF141) http://futures.eastmoney.com/news/1515,2015102856014826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745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术争论: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0-26 16:34
学术争论: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 杨学祥 摘要:季林的气候潮汐循环说和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 关键词:强震,强潮汐,气候强震,低温,太平洋十年涛动,强潮汐 “ 2015 年,某某地将迎来 30 年来最冷冬天”,近日,一批以此为题的网文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流传开来。有趣的是,这则网文传播到何地,标题中的地名就会变为何地,包括山西太原、云南昆明、山东济南、湖北武汉、贵州贵阳、江苏常州等全国 30 余个城市纷纷“中枪”,但文章内容、配图却大致雷同。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特此回应,决定我国冬季气候特点的因素较为复杂,不确定性较多,气象部门并未作出相关预测结论。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恰恰相反。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 1. 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 我们在 2005 年撰文指出,引人注目的 2014-2015 年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 0.9 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 ( 市、区 ) 有 10 个,偏低的省份达 18 个 。 虽然直到 2 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 2 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 16 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 这个冬天很正常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 0.5 ℃ 到 1.2 ℃ 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 0.7 ℃》、《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 18 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 18 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 5 ℃ 18 年暖冬画句号》。 2005 年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月3日凌晨的最低气温低至7.1℃,白天最高气温在16℃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1日的36℃骤降至2日的13℃。这在地处南半球、2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 2 月 1 日 早上 气温降到 9 . 4 ℃ ,创 25 年来 2 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1957 、 1969 、 1972 和 1976 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 其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 20 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 1960 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 60-70 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 7 次大于 8.5 级地震。 2. 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1 月 10 日 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 2 月 2 日 ,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 3 米 。 从春节前一周至 2 月 21 日 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0-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了 6 次。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 20 世纪以来 8.5 级以上地震在 1900-1924 年发生 2 次, 1925-1946 年发生 1 次, 1947-1976 年发生 7 次, 1977-2004 年发生 0 次, 2004-2012 年发生了 6 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0831.html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1889-1924 年、 1947-1976 年、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为特大地震频发时期和低温期,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为特大地震间歇时期和高温时期。 3. 强潮汐使地球气候变冷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 季林说,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与深海强震影响气候的原理基本相同 。 8 年前杰拉尔德 . 邦德通过分析大西洋底的沉积层,发现地球的寒冷期和温暖期出现有规律的波动,波动周期大约为 1500~1800 年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 除了 1800 年周期外,潮汐变化还有 200 年、 60 年和 18.6 年周期。 4. 全球气候的准 60 年周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约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期分量的存在 。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潮汐强度也有准 60 年的周期变化,与木星的约 12 年的轨道周期相关。它们是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 60 年准周期的原因。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ODP) ,与潮汐 60 年周期变化有关。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它们与拉马德雷暖位相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对应。 5. 相关证据 表 1 给出了 20 世纪以来太平洋十年涛动、全球气候与地震海啸的对应关系。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 表 1 太平洋十年涛动、气温与地震海啸对比 Table 1 Contrast among low temperature, Pacific DecadeOscillation , strongest earthquake and tsunami 时期 1889-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全球气温 20 世纪初低温 30 年代增暖 60 年代低温 80 年代增暖 低温? 中国 气温 时期 1903-1918 1919-1953 1954-1986 1987-2004 2005- ? 冷暖 低温期 高温期 低温期 高温期 低温? 地 震 时间 地点 震级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 8.6 1960-05-22 智利 Ms 8.9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 8.7 海啸死亡人数 500-1500 1061 300000 20 世纪以来最强地震≥ 8.5 级 1900-1924 2 次 1925-1946 1 次 1947-1976 7 次 1977-2003 无 2004 – 2012 6 次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在南半球的南大洋交汇混合,与环南极大陆的海洋环流——西风漂流相连接。环南极海冰,特别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控制了环南极海流流量。我们称之为海冰气候开关效应 。印度洋表面海水变冷导致南大洋海水低温,德雷克海峡海冰融化变少,秘鲁寒流增强,是南半球今年夏季低温的原因,与此相对应的是, 2005 年东太平洋海洋表面升温突然中止, 2004 年 9 月至 2005 年 2 月的弱厄尔尼诺事件提前结束 ( 见图 1) 。 图 1. 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Fig1. Sketch map of threesea-ices switches for global climate 6. 结论和历史教训 全球气候变化有准 60 年周期,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季林的气候潮汐循环说和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潮汐增强、全球气候变冷和强震多发在小冰期和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关系,为强潮汐激发强震、强潮汐使全球气候变冷和强震激发海啸使气候变冷提供了证据。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大洋地壳跷跷板效应和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效应得到验证 。 2009 - 2010 年的这个寒冬在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全球变暖理论的争论。“小冰河世纪”会否重演?为何预报屡屡出错?未来天气如何演变?南方周末报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采访主要内容如下: 银装素裹的童话,在 2009 - 2010 年的冬天,再次被证实为是一场灾难。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这些地区遭遇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在中国,北京市民首先在寒潮警报声中迎来了 2010 年的元旦。 1 月 2 日 至 3 日的 36 小时里,北京普降大到暴雪,气象台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 8 次,其中暴雪黄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均为首次发布。因为暴雪,京津两地百余万中小学生意外多享受了一天假期—— 1 月 4 日 停课一天。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寒流和暴雪,主要是三个地方:美洲、西北欧和东亚,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 2004 - 2005 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 2008 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 相关部门的反省还没有真正到位,拉马德雷冷位相才是冷冬频发的真凶 。 参考文献 1. 于晶波 . 今年“暖冬”不够暖 . 金羊网 2005-03-03 15:22:57.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3/03/content_858645.htm 2. 王小玲 , 王启祎 . 南半球遭遇夏季低温 . 日期 : 2005-02-22. 国家气候中心 . http://nccNaN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518 3.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5.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change. PNAS, 2000, 97(8): 3814-3819 6. Fred Pearce, Tidal warming: Is themoon turning up the Earth’s thermostat? New Scientist, 2000, 166 ( 2232 ) :12 7. Bond G, Broecker W, Johnsen S, etal. Correlations between climate record from North Atlantic sediments and Greenland ice. Nature,1993,365:143~147 8. Bond G, Showers W, Cheseby M, etal. A pervasive millennial-scale cycle in North Atlantic Holocene and glacialclimates. Science, 1997,278:1257~1266 9.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10.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11. 杨学祥 .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 世界地质 , 2004, 23(1): 28-34 12.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2004 , 26 ( 3 ): 151-155 13.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 ( 4 ) :616-621. 14. 马宗晋 , 杜品仁 . 1995,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0, 99-102 15.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 等。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16. 孟登科,冯洁,郭海燕。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2010-01-21 10:41:44 来源: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40587 17.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8.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19.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20.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2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22. 杨学祥。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2010-3-5 07:4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3. 杨学祥,杨冬红。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24. 杨学祥。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 2012-7-28 02:18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606.html 25. 杨学祥。主流气象学家的禁区:拉马德雷和极寒的关系。 2013-1-8 06:50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2277-650799.html 2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6619.html 相关报道 气候专家:网传“最冷冬天”信息不实 2015 年 10 月 23 日 11:38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 2015 年,某某地将迎来 30 年来最冷冬天”,近日,一批以此为题的网文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流传开来。有趣的是,这则网文传播到何地,标题中的地名就会变为何地,包括山西太原、云南昆明、山东济南、湖北武汉、贵州贵阳、江苏常州等全国 30 余个城市纷纷“中枪”,但文章内容、配图却大致雷同。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文玲特此回应,决定我国冬季气候特点的因素较为复杂,不确定性较多,气象部门并未作出相关预测结论。   厄尔尼诺不意味出现“冷冬”   这批网文开头均写道:“气象学家认为,某某地的这个冬天会很冷。”那么,网文中的“气象学家”确有其人吗?记者向中国气象局相关业务部门及文中所涉山东、山西、云南等地气象部门求证,发现各地、各级气象部门并未发布过类似预测。   而网文对“最冷冬天”成因的解释则是:“今年发生了 1950 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看上去似乎很“专业”,事实上却谬之千里。   “近 30 年,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往往出现暖冬;相反,出现拉尼娜事件时,我国冬季气温会比较低。比如这篇文章中曾提到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 2008 年,其与拉尼娜影响有关,而非厄尔尼诺。”云南省气象局服务首席郭荣芬说。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恰恰相反。宋文玲指出,厄尔尼诺首先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然后再通过大气间的作用,影响中高纬环流,最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但随着此后年代际增暖变化,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个别事例无法佐证气候异常   此外,为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这篇网文还列举了近期多地的天气现象,如山西垣曲 8 月下旬飘雪、云南香格里拉 10 月初下雪等等。   郭荣芬说,在 10 月甚至 9 月,当有较强冷空气入侵、低层水汽条件较好时,云南部分地区就会出现降雪。香格里拉海拔达 3000 米 以上,降雪更属正常。山西省气象台副台长、国家级首席预报员赵桂香在查阅观测资料后表示,文章提到 8 月 23 日 垣曲降雪,并未有气象记录,可能只是降了冰雹。   “在山西,当年 10 月至次年 4 月,冷空气频繁活动都属正常,怎能因一两次冷空气活动或几次阶段性的寒冷,就认定为冷冬?”赵桂香说。据介绍,较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要分析长时间序列的资料,要进行大量计算分析,要考虑的气象因素也很多。   山东、江苏、贵州等地气象部门也通过当地权威媒体向外辟谣,指出“最冷冬天”的说法并不可信。   宋文玲说,相较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更主要因素是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通俗说,就是冷空气的强弱。但要想预测未来的气候异常,要考虑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网文的分析结论太过随意、草率。 信息来源不明存在炒作嫌疑   “从常理来看,预测 30 多个城市的天气气候情况,从文字到配图居然几乎没有差别,像是相互复制,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奇虎 360 自媒体分析师冯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批文章集中性出现在网络上,很可能是网络营销机构跟风炒作话题,意图赚取订阅号、公众号的关注度。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飞表示,根据《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规定,传播气象预报应当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预报发布的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和结论。“目前来看,这批网文涉及气象预报、预测内容,但出处不明,内容也可能存在严重纰漏。自媒体信息扩散快,造成负面影响较大。”陈飞说。   赵桂香提醒公众,天气预报由气象主管机构下属气象台站发布,而气候预测是由气象主管机构下属气候中心制作。想要判断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内容是否权威、可信,一定要留意相关消息是否有确切来源。(责任编辑 / 张林)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023/1138111569.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300 次阅读|8 个评论
市民抗议天气预报不准:冷还是暖?
杨学祥 2015-10-22 08:16
市民抗议天气预报不准:冷还是暖? 杨学祥,杨冬红 昆明信息港:“一天穿错衣服没什么,连着两天都被天气预报忽悠就有些郁闷了!”这两天,气象台一直预报气温在陆续升高,可实际上呢!冷得要死,时不时落几滴雨,最高气温只有13℃……“难道昆明从夏天直接步入冬天了?”不少市民一边抗议天气预报不准确,一边期盼着这并不好受的阴冷滋味能早点离开。 中新网10月13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10月8日至11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东北、华北等地出现明显大风降温天气,局地降幅较大。其中,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最低气温达零下1℃,黑龙江哈尔滨、绥化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达零下2℃。强冷空气导致蔬菜和金花葵等经济作物遭受损失。   截至10月13日9时统计,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报告,呼伦贝尔市阿荣旗1.4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6千公顷,其中绝收1.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 http://news.sina.com.cn/c/2015-10-13/doc-ifxiqtqy0981047.shtml?cre=sinapcmod=gloc=30r=urfunc=9 本次冷空气活动与11-13日强潮汐组合有关。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我们在9月29日指出,200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厄尔尼诺发生后,东北都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2009年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低温。 2015年9-1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秋和霜冻提前,给秋收带来重大损失。 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事实胜于雄辩,气象局的理论预测可能有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7885.html 气象局的主导思想是暖冬,所以以暖代冷不足为奇。 最近,一则名为“今年可能会是某地3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比2008年冬天还猛烈一些!”的微信传遍了微信圈。记者发现,这则微信传播到哪里,名称就会更改为该地地名,比如传播到昆明后,它为昆明人高能预警:今冬将是昆明30年来最冷的冬天。原因是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因此有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昆明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真是这样的吗?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刘瑜表示,今年冬天昆明不会极端冷暖。 厄尔尼诺 导致云南气候异常 在过去几个月的气象稿件中,记者屡次提到了“厄尔尼诺事件”,这是因为,从去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以上,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该事件持续的时间已经18个月了,而且还在持续。截至目前,其强度虽然是有史以来仅次于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但其持续时间已经是历史上最长的了。正因为它的存在,今年5月1日至6月17日云南出现高温少雨天气,也让云南今年的雨季起讫时间晚于常年,并且让云南随后的主汛期多低温寡照天气、雨水较丰沛。也就是说,今年一系列的市民们所认为的异常气候,基本上都拜“厄尔尼诺事件”所赐。 不用担心 今冬不会极端冷暖 http://ccwb.yunnan.cn/html/2015-10/20/content_1009078.htm?div=-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718.html 相关报道 市民抗议天气预报不准 专家:冷空气来去无定数 2015年10月14日09:38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昆明信息港   “一天穿错衣服没什么,连着两天都被天气预报忽悠就有些郁闷了!”这两天,气象台一直预报气温在陆续升高,可实际上呢!冷得要死,时不时落几滴雨,最高气温只有13℃……“难道昆明从夏天直接步入冬天了?”不少市民一边抗议天气预报不准确,一边期盼着这并不好受的阴冷滋味能早点离开。   可气象专家们也在喊冤:“这几天有明显的南支槽经过,它的特点是会带来阵雨和多云天气,这些都预报准了。可调皮的冷空气来来去去无定数,害得天气预报也变得不准了。”按照气象专家分析,多变,也是雨季转干季的天气特点。只有等到10月下旬到11月初,天气就会安稳两天,不会有那么多不确定的变化。   具体预报:   今天,昭通南部、曲靖北部、怒江南部、保山南部、德宏南部、临沧南部、普洱南部、西双版纳、红河南部阴间多云有阵雨局部中雨;曲靖南部、文山多云间晴;其他地区多云有阵雨。   明天,曲靖北部、怒江南部、保山南部、德宏南部、临沧南部、普洱南部多云间阴有阵雨局部中雨;曲靖南部、文山多云间晴;其他地区多云有阵雨局部中雨。(春城晚报 记者 陈洁)   作者:陈洁 http://roll.sohu.com/20151014/n423209691.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2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昆明今冬30年来最冷?
杨学祥 2015-10-21 08:53
昆明今冬30年来最冷?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不会太冷 最近,一则名为“今年可能会是某地3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比2008年冬天还猛烈一些!”的微信传遍了微信圈。记者发现,这则微信传播到哪里,名称就会更改为该地地名,比如传播到昆明后,它为昆明人高能预警:今冬将是昆明30年来最冷的冬天。原因是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因此有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昆明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真是这样的吗?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刘瑜表示,今年冬天昆明不会极端冷暖。 厄尔尼诺 导致云南气候异常 在过去几个月的气象稿件中,记者屡次提到了“厄尔尼诺事件”,这是因为,从去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以上,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该事件持续的时间已经18个月了,而且还在持续。截至目前,其强度虽然是有史以来仅次于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但其持续时间已经是历史上最长的了。正因为它的存在,今年5月1日至6月17日云南出现高温少雨天气,也让云南今年的雨季起讫时间晚于常年,并且让云南随后的主汛期多低温寡照天气、雨水较丰沛。也就是说,今年一系列的市民们所认为的异常气候,基本上都拜“厄尔尼诺事件”所赐。 不用担心 今冬不会极端冷暖 http://ccwb.yunnan.cn/html/2015-10/20/content_1009078.htm?div=-1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网传今年冬天会很冷 专家: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热度 2 杨学祥 2015-9-19 06:57
网传今年冬天会很冷 专家: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作者:朱晓云 时间:2015-09-18 20:31:50 编辑:周建平 厄尔尼诺已经盘踞很长时间了,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今年夏季的干旱与炎热。近日网上有传说这次厄尔尼诺是1950年以来最强的,受其影响,今年冬天会很冷。这情况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18日记者采访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他给出了一些观点。 厄尔尼诺已经盘踞很长时间了,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今年夏季的干旱与炎热。近日网上有传说这次厄尔尼诺是1950年以来最强的,受其影响,今年冬天会很冷。这情况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18日记者采访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他给出了一些观点。 网传这个冬天会很冷 近日,@ECO中文网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英国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国内某写媒体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2009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这个冬天真的会冷吗?这也是很多网友们都关心的问题。 杨学祥介绍,由于各国气象机构定义厄尔尼诺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中国气象机构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从2014年5月发生,为第四强厄尔尼诺;国际气象组织和欧美澳等气象机构,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从2015年3月开始,为第二或第三强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 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杨学祥在2009年10月14日对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对于英国气象局报告显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后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地球已经入变冷周期。 杨学祥说,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度-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目前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2016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亚当·斯凯夫教授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未来一两年内,全球的十年变暖速度将达到20世纪末的水平。” 杨学祥介绍,从他的研究来看,这次变暖时间不会太长,和1998年最热年之后一样,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东亚就经贸新闻记者 朱晓云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6447 次阅读|8 个评论
全球或将灾害频现:今年厄尔尼诺料为有记载来最强?
杨学祥 2015-9-3 06:39
全球或将灾害频现:今年厄尔尼诺料为有记载来最强? 杨学祥 据世界气象组织报道,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一次。 世界气象组织说,今年的厄尔尼诺有加强迹象,并且会在今年年底前达到顶峰。 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 1997 年 - 98 年。当时全球各地遭遇了普遍的灾害天气。而现在,科学家们说,潜在的现象使得太平洋某些地方的水温达到 1990 年代末以来从未曾见过的高位。今年“厄尔尼诺”料为有记载来最强,全球或将灾害频现。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最近一周( 8 月 24-30 日),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暖海温继续维持,厄尔尼诺监测指数为 1.8 ℃ ,较上周上升 0.1 ℃ (见表 1 和图 1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监测指数均较上周上升了 0.1 ℃ 。 2014/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始于 2014 年 5 月,截至目前,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了 16 个月( 2014 年 5 月 -2015 年 8 月),海温距平累积值为 14.4 ℃ ,已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强度仍在增加。目前,暖海温中心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 120 ° W 附近地区,中心强度超过 3 ℃ ;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活跃区位于赤道中太平洋日界线以东地区。与历史上最强厄尔尼诺事件( 1997/1998 年)相比(见图 2 ),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强度比 1997/1998 年(海温距平累积值 23.5 ℃ )弱,但持续时间已经超过 1997/1998 年( 14 个月)。 从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来看,对比表明, 2015 年 8 月 6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多于 2014 年 8 月 7 日 , 2015 年厄尔尼诺受到 2015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的威胁,南美东太平洋沿海的秘鲁寒流将会增强。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出现,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也不会出现。 我们曾预言, 2015 年 8 月厄尔尼诺走下坡路, 9 月 13 日 日食发生后才能逆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5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965.html 2015 年 8 月 10 日 和 2014 年 8 月 11 日 的海冰对比再次认证了上述结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0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2838.html 第三次对比表明, 2015 年 8 月 13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多于 2014 年 8 月 14 日 。 一周的对比表明: 2015 年厄尔尼诺受到 2015 年 9 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的威胁,南美东太平洋沿海的秘鲁寒流将会在 8 月得到增强。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出现,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也不会出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216.html 9 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的发展状况决定 2015 年厄尔尼诺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662.html 2015 年 8 月 31 日 和 2014 年 9 月 1 日 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比较表明,南极海冰面积渐趋一致,与图 2 趋势相同。 2015年7月 厄尔尼诺达到峰值,8月下降,9月回复,与 南极海冰变化趋势相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854.html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我们的研究表明,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 1986-2004 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 18 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30 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 2009 年 6 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发生了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2009 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再现拉马德雷周期。气象台不研究拉马德雷现象使暖冬和冷冬预测处于是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1571.html 2012 年 2 月 7 日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做客新华网,解读近期欧亚多国极寒天气。他说,全球变暖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变暖后有很多表现,比如上世纪 80 年代来最熟悉的就是“暖冬”了,那时候大家对全球变暖还是比较认可的,每年都是暖冬。而到了一定程度后也会出现波动。像 2000 年以后也出现了冬季的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上每个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的低温,有些时候 12 月份也有。我们比较记忆犹新的像 2010 年年初就出现过“千年极寒”的说法,也是欧洲出来的。像我们国家 2008 年比较严重,有一个月左右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实际上大家可能知道 2009 年也是比较明显的 。 张培群对全球变暖的看法很客观,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变暖在 2000 年以前表现为连续发生暖冬,在 2000 年以后出现了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每年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低温,有些时候 12 月份也有。这说明 2000 年以后,全球变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以《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为题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发表自己的观点: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的合理结果。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冷波动时期;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暖时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 2000 年以前, 1977-1999 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气温迅速变暖, 1986-2004 年中国发生连续 18 年暖冬;在 2000 年之后,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阶段和冷冬开始频繁发生。 2006 年的新年异常寒冷,几乎整个北半球都遭受着极度低温的考验。来自西伯利亚的持续寒流已经在俄罗斯、乌克兰、东欧、日本夺去上千条人命,并波及我国河南陇海地区。 就连往常属于温暖地带的南欧、印度都发生了暴雪,导致大批人畜冻死。为什么 2006 年这么冷?科学家们纷纷提出各种解释。对于全球异常寒冷的现象,我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也是一种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 8.7 级强震, 2005 年 3 月 29 日 印尼又发生了 8.5 级强震。 2005 年和 2006 年的新年都很冷。我国连续 18 年的暖冬在 2005 年被终结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5064.html 尽管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使全球变暖从停滞转为加速,但 2015 年强厄尔尼诺之后,暖冬还是冷冬上不能确定。 2014-2015 年冬季中国确实经历了暖冬,但是,在国际气象组织、美国和澳大利亚气象机构看来,本次厄尔尼诺是从 2015 年 3 月开始, 2014 年并没有发生厄尔尼诺。这从图 2 中也可以明显看到。 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 2004 - 2005 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 2008 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http://www.infzm.com/content/40587 相关部门的反省还没有真正到位,拉马德雷冷位相才是冷冬频发的真凶。 我们多次指出,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滞后 5 年左右);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是 50-70 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相关部门三次暖冬预测失败教训应该深刻反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2277-6507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661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8961.html 关注 2015 年厄尔尼诺的发展和灾害频发。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冷冬。 参考文献 1. 张培群 : 异常冷冬未改气候变暖趋势 每十年上升 0.2 度。 2012 年 02 月 07 日 10:55:14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2-02/07/c_122666499.htm 2.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3 .王立伟 王敏。八年连续暖冬终结 持续阴雨缓解旱情。 ( 2005 年 03 月 11 日 10:19 ) 舟山日报 http://www.zhoushan.cn/xwzx/zsxw/t20050311_166036.htm 相关报道: 太平洋赤道现强厄尔尼诺预测今年年末前继续增强 2015年09月02日 15:01:4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7版 【字号 大 小 】【 留言 】【 打印 】【 关闭 】   据新华社日内瓦9月1日电(记者张淼)世界气象组织9月1日发布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最新简报称,成熟且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出现在太平洋赤道海域,据预测此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在今年年末前将继续增强。   简报说,截至今年8月,太平洋赤道海域的大气与海洋数据均显示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8月份的太平洋中东部赤道海域水温在高于平均值1.3至2摄氏度间浮动,表明目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处于强烈水平。目前,太平洋部分赤道海域海面下的过多热量有可能在未来数月继续维持或进一步提高海面温度。   专家借助气象模拟评估技术判断,太平洋中东部赤道海域水温将有可能超过平均值2摄氏度,此次厄尔尼诺的峰值强度预计出现在今年10月至明年1月间。简报称,此次厄尔尼诺在某些地区影响明显,并且将在未来4到8个月内更加显著。通常来说,厄尔尼诺在形成后次年第一或第二季度削弱或消散。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5-09/02/c_134580612.htm 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持续增强 或创纪录 发布时间: 2015 年 09 月 02 日 09:09 http://news.cntv.cn/2015/09/02/VIDE1441156170682811.shtml 又一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 预计至少维持到冬季 2015年09月02日16:08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中国天气网讯 目前,2014/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了16个月,已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至少持续到2015/2016年冬季,强度继续增强。受其影响,9月江淮、江南地区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多,华西秋雨将呈南多北少分布特征,预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台风较常年同期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最近一周(8月24-30日),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暖海温继续维持,厄尔尼诺监测指数为1.8℃,较上周上升0.1℃(见表1和图1)。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监测指数均较上周上升了0.1℃。   2014/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始于2014年5月,截至目前,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了16个月(2014年5月-2015年8月),海温距平累积值为14.4℃,已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强度仍在增加。目前,暖海温中心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120°W附近地区,中心强度超过3℃;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活跃区位于赤道中太平洋日界线以东地区。与历史上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7/1998年)相比(见图2),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强度比1997/1998年(海温距平累积值23.5℃)弱,但持续时间已经超过1997/1998年(14个月)。   最近两周厄尔尼诺监测指数变化(单位:℃)   厄尔尼诺指数逐周演变图(2015年1-8月)   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至少持续到2015/2016年冬季,强度将会继续增强。   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夏季我国东部降水呈现“南多北少”特征;江淮、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和梅雨期长度均较常年偏多和偏长;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强度偏弱,降雨量偏少。   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继续发展和加强,9月江淮、江南地区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多,华西秋雨将呈南多北少分布特征,预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台风较常年同期偏少。   2014/2015年与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实况对比   文章来源: 中国天气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02/1608110626.html 今年“厄尔尼诺”料为有记载来最强,全球或将灾害频现 2015-09-02 19:00:00  来源 : 汇通网 ( 上海 ) 汇通网 9 月 2 日 讯——据世界气象组织报道,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一次。 当太平洋水域变得异常温暖,并且改变全球天气模式时,厄尔尼诺现象就会出现。研究人员说太平洋部分水域的温度可能会比平时高 2 摄氏度 。而世界气象组织说,今年的厄尔尼诺有加强迹象,并且会在今年年底前达到顶峰。 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 1997 年 - 98 年。当时全球各地遭遇了普遍的灾害天气。而现在,科学家们说,潜在的现象使得太平洋某些地方的水温达到 1990 年代末以来从未曾见过的高位。 今年“厄尔尼诺”料为有记载来最强,全球或将灾害频现 世界气象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次的厄尔尼诺的能量还在不断加强。声明中说,气候模型和专家意见表明, 热带太平洋中部的海水表面温度可能比平均高 2 度,可能使这次的厄尔尼诺事件成为自 1950 年以来最强烈的四次事件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的家麦克斯·迪力 (Maxx Dilley) 表示, 相比 1997 - 1998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科学界对这次厄尔尼诺大爆发已经搜集了相比而言更多的资料。现在,科学界有着更好的计算模型,全球也做好了更多的应对准备。 厄尔尼诺现象可以改变世界不同地区既有的气候模式,亚洲某些地区会遭受严重干旱,同时北美的一些地区会遭遇洪水。它会加重索马里地区的洪涝,使南部非洲更加干燥。同时,这些现象使得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的暴风雨减少,而使得太平洋东部的暴风雨增强。 厄尔尼诺现象也会影响南亚季风。今年印度雨季雨量比往年少了 10% 以上,这可能会影响该国的农业收成,导致物价上涨,推高通胀率。同时印度农民在年成不好时会减少黄金购买量甚至抛售黄金购买生活必需品,这对于全球金市也是利空。 世界气象组织的厄尔尼诺现象专家鲁帕·库马尔·科利 (Rupa KumarKolli )表示, 现在印度降雨量比正常值低了 12% 。现在离雨季结束只有一个月时间,很难恢复到正常值。 与此相反的事,目前,太平洋飓风活动激增,四个属于不同级别热带风暴围绕夏威夷群岛。研究人员表示,这些飓风会破坏赤道上主要的东信风。这种干扰会使得太平洋东部更多热能堆积,为暴风雨的形成提供条件。 但研究人员警告说,就这些飓风影响的规模,特别是对北半球的影响,非常难以估量,因为在大西洋急流还存在着北极变暖效应。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主任,大卫·卡尔森 (David Carlson )告诉媒体称:“事实是,我们并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虽然厄尔尼诺的出现已是众所周知,但是对于其成因和潜在影响,科学界仍需要解开更多的谜团。 netease 本文来源:汇通网 http://money.163.com/15/0902/19/B2HG67V900253B0H.html 专家:今年冬天中国气温或将偏高 容易出现暖冬 2015 年 09 月 02 日 16:09 中国新闻网 专家:今年冬天中国气温或将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中新网 9 月 2 日 电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今日表示,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中国气象局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 8 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今年以来我国台风特征及台风气象服务情况等内容。   关于今年会不会出现暖冬的问题,周兵表示,今年是厄尔尼诺年份。目前厄尔尼诺实际上进入到持续发展的状态。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容易出现南多北少,进入秋冬季以后,南方可能会出现低温阴雨,主要的降水还在偏南的地方,北方有可能出现秋旱。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这个是在新的变化过程当中的一个特点。   周兵表示,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 6 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 19 个年份,有 9 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 4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 1980 年代以后,就是 1990 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   周兵进一步介绍,在目前所处的这个年代背景下,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冬季气温偏高,但偏高的程度同时跟中高纬度大气的控制有关系,就是说跟东亚冬季风的强度有关系,再具体的说就是跟冬季的中高纬度的冷空气有关系,因此冬季气温的异常的程度以东亚冬季风的长度密切相关,厄尔尼诺也是通过影响东亚冬季风来影响我国的气温,所以我们在关注厄尔尼诺的同时也要关注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特点及其东亚冬季风变化的特点。   (原标题:专家:今年冬天中国气温或将偏高 容易出现暖冬) http://news.sina.com.cn/c/2015-09-02/160932269209.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3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鄂西四月竟飞雪 “打摆子”天气都怪厄尔尼诺:关注倒春寒
热度 1 杨学祥 2015-4-8 09:37
鄂西四月竟飞雪 “打摆子”天气都怪厄尔尼诺 大楚图库(new) 荆楚网-楚天金报 2015-04-08 08:32 我要分享 19 昨日,宜昌、恩施等地飘起了雪,图为宜昌夷陵区樟村坪镇的山间大雪(记者邹斌摄) 隐藏 过去的一周,江城气温进入下行通道,一路下滑至个位数。不少市民吐槽,从穿短袖到穿棉袄只用了一周时间,江城从夏天快速穿越到冬天。而昨日,宜昌恩施等鄂西地区,还飘起了雪花。 昨天,伴随着4到5级的北风,人们感觉到了冬天的寒冷。据气象部门数据显示,江城最高温度只有11.3℃,最低温度是8℃. 进入4月以来,武汉一直阴雨不断,1日8时-7日14时,累计降水量达134.7毫米,远远超过往年4月上旬32毫米的平均降水量。据1951年以来的历史资料分析,武汉4月上旬降水最多为1959年的152.8毫米,今年4月1日至7日的降水量已经排到第二位。1951年以来,武汉市4月上旬连续7天连阴雨天气只在1977年出现过,不过当年4月上旬降水量只有73毫米。 伴随着阴雨天气,武汉4月以来的气温下降异常明显,4月1日武汉平均气温还是23.6℃,2日平均气温骤降到13℃,日降温幅度达10.6℃;2-6日的平均气温一直维持在11.5℃-15.5℃之间,较常年同期偏低2℃左右。昨天的最低气温降到了 10℃以下,经历了一场明显的“倒春寒”天气。 去年冬天武汉遭遇暖冬,当时就有消息称,暖冬过后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呢?湖北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张礼平表示,确实有部分年份在暖冬的第二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冷害,而今年可能仍是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去年5月海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形成了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气温的反常。 返回首页 相关阅读: 鄂西 飞雪 厄尔尼诺 · 受冷空气影响 保康马桥现“四月飞雪”天气 2015.04.08 · 2015年或因厄尔尼诺 成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2015.04.08 · 4月1日起 鄂西高速31条新建ETC车道开启使用 2015.04.03 · 秦岭顶降大雪 西安市民惊呼:从未见过四月飞雪 · 【整点看新闻2日9点】乌鲁木齐现“倒春寒”四月飞雪 http://hb.qq.com/a/20150408/016687.htm 2015年4月潮汐组合:警惕出现强震和倒春寒 已有 435 次阅读 2015-3-11 11:14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地震 倒春寒 推荐到群组 2015年4月潮汐组合:警 惕出现强震和倒春寒 杨学祥 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4月是本时段强潮汐时期的第4个月,地震进入高潮, 警惕出现倒春寒。 潮汐组合A:4月3日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5度,4月4日为日月大潮,4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B:4月12日为日月小潮,1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18.24909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C:4月17日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0.00041度,19日为日月大潮,17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为最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D:4月26日为日月小潮,4月2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7891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E:4月29日为月亮远地潮,30日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0.00025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366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06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东北部再次发生5.7级地震:继续关注地震发展
热度 1 杨学祥 2015-2-17 15:03
点评:今冬中国异常偏暖,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地下能量在亚洲集聚,西太平洋及其边缘岛屿地震频发。 日本近海发生7.1级地震是前兆,更大的地震还在其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663.html 日本东北部再次发生5.7级地震 海啸暂无破坏 2015年02月17日13:07 中国新闻网 7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北京时间17日7时6分,日本宫古东部220公里处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图为日本气象厅举行发布会现场。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此次地震规模推测为里氏5.7级。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17日下午1点46分左右,日本东北部的青森县三八上北发生震度为“5强”(日本标准)的地震。   今晨日本东北部也曾发生里氏6.9级地震。围绕17日清早在日本岩手县等地发生的里氏6.9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官员在同日举行的记者会上称,此次地震系4年前东日本大地震的余震,鉴于相关区域目前仍有发生海啸的危险,他呼吁当地民众提高警惕、尽早采取措施。   当地时间早8点47分,日本岩手县观测到了高度为10厘米小型海啸,暂未造成实质性破坏。 (原标题:日本东北部再次发生里氏5.7级地震 海啸暂无破坏) 编辑:SN089 http://news.sina.com.cn/w/2015-02-17/130731530863.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6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央气象台长期天气预报:关注2015年1-2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4-12-27 04:39
长期天气预报 2014 年 12 月 25 日 http://www.nmc.gov.cn/publish/bulletin/elongating.htm 2015年1月潮汐组合:地震进入高潮 已有 864 次阅读 2014-6-20 19:30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5年1月潮汐组合:地震进入高潮 杨学祥 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1月是本时段强潮汐时期的第1个月,地震进入高潮。2014-2015年冬季可能先暖后冷。为配合相关的灾害预测,特提前将2015年1-4月潮汐组合公布于众。 潮汐组合A:1月5日为日月大潮,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18.64916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B:13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月11日月亮赤纬角为极小值北纬0.00008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弱) ,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月18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57510度,20日为日月大潮,22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D:1月27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月24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106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弱) ,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月31日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18.51082度,2月4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为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弱) ,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123.html 2015年2月潮汐组合:今冬先暖后冷 已有 1141 次阅读 2014-6-20 20:15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2015年2月潮汐组合:今冬先暖后冷 杨学祥 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2月是本时段强潮汐时期的第2个月,地震进入高潮。2014-2015年冬季可能先暖后冷。为配合相关的灾害预测,特提前将2015年1-4月潮汐组合公布于众。 潮汐组合A:2月7日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2度,2月4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2日为日月小潮,1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18.39835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弱) ,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C:2月21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0.00052度,19日为日月大潮,19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为最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 2月26日为日月小潮,2月2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33230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弱) ,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13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最强厄尔尼诺没有发生:暖冬预测不可靠
杨学祥 2014-12-20 15:03
2014 年最强厄尔尼诺没有发生:暖冬预测不可靠 杨学祥 一、 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气象局 2014 年 12 月 20 日 报道:在中国气象局近日组织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专家表示,监测和预测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很可能将出现一个弱的厄尔尼诺事件,海温比常年值偏高 0.5 ℃ 到 1 ℃ ,这一强度比此前预报的要低。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南方容易出现“暖湿”特征。但是我国气候还会受制于其他因素,这次厄尔尼诺较弱,可能不是一个主导因素。 今年 5 月,国际气象界普遍预测,到 7 月底,有超过 70% 的可能性会发生中等强度或者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为何厄尔尼诺的实际强度低于预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表示,这是国际气象界正在讨论的一个问题。今年厄尔尼诺的发展非常复杂,一波三折。这次厄尔尼诺从春季开始就很强,西风连续三次爆发,产生暖水层,然后往东传,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个暖水层会很深厚,并且会迅速往东走。但是 6 月— 8 月,西风停止了,东风加强,结果使得海水又变冷。 东风持续时间太长了,这是导致厄尔尼诺减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丁一汇说, 第二个原因是赤道太平洋过去 15 年一直是东风盛行,处于冷水状态。 此前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在一个冷的背景下,不可能出现一个突然快速增暖的很强的厄尔尼诺。现在看来,这些人的估计对了。 http://roll.sohu.com/20141220/n407126324.shtml 二、 理论解释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 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 ;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 。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 7 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 12 月 25 日 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 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 2015 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丁一汇说,第二个原因是赤道太平洋过去 15 年一直是东风盛行,处于冷水状态。为什么会出现 15 年东风盛行和冷水状态?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 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亦称拉马德雷现象 ) 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我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 ENSO 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1976/1977 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这种现象才引起人们关注。主要表现为准 2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吕俊梅等人利用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月平均海温距平资料、美国 Scripps 海洋研究所联合环境分析中心 (JEDAC) 的海表和次表层海温观测资料以及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 不同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结果表明,在 PDO 的暖位相时期, El Nino 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强度较强;反之,在 PDO 的冷位相时期, La Nina 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强度较强 (见表 1 ) 。 事实上, 20 世纪最强的两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 1982-1983 年和 1997-1998 年,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表 1 PDO 的冷暖位相下 El Nino 和 La Nina 事件发生年份(吕俊梅 等, 2005 ) PDO 冷暖位相 厄尔尼诺事件年份 拉尼娜时间年份 1909-1924 年(冷) 1911 , 1913 , 1918 1909 , 1910 , 1916 , 1922 , 1924 1925-1945 年(暖) 1925 , 1929 , 1930 , 1940 1938 , 1942 , 1944 1946-1976 年(冷) 1951 , 1957 , 1963 , 1965 1969 , 1972 , 1976 1949 , 1954 , 1955 , 1956 , 1964 1967 , 1970 , 1971 , 1973 , 1975 1977-1999 年(暖) 1982 , 1986 , 1987 , 1991 , 1997 1984 , 1988 , 1999 由于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事件多而强,所以对应气候暖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事件多而强,所以对应气候冷期。历史记录表明, 20 世纪初期和 60-70 年代的低温期与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迅速变暖与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1998 年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这是 1998 年最暖和近十年气温下降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新华网华盛顿 2014 年 8 月 21 日 电(记者林小春)过去 15 年地球变暖的速度明显放缓,这令科学界困惑不已。中美科学家 21 日在美国期刊《科学》上报告说,这可能是因为许多热量被存储到了大西洋和南大洋深处,这一变暖减缓现象还将持续 15 年左右。 历史观测数据表明, 这种变暖减缓的现象在上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也曾发生过 ,还曾引发地球是否开始进入小冰期的担忧。陈显尧和董家杰提出,类似事件以 30 年左右为周期交替出现。“按照已经过去大约 15 年计算, 地球表面变暖减缓的时间可能会再持续约 15 年左右 ”,此后地球有可能再次加速变暖。 http://www.ghg-manage.com/News/3387/1/ShowNews 秦大河分析,最近十五年来,也就是 1998 年以来温升的幅度变平,原来是 1950 年以来每十年升高 0.12 度的速率,但在 1998-2012 年十几年间升高了 0.005 度。“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气候变暖停滞,预计会持续一二十年 ,但气候变暖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这批科学家通过十几个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认为未来气候还是会变暖,但其后变暖的停滞现象可能还会持续个一二十年,甚至更短。 http://business.sohu.com/20131120/n390442907.shtml 海洋温度的波动,被科学家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acificDecadalOscillation , PDO )。这或许是我们揭开全球变暖停滞之谜的关键所在 。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变换周期通常为 15 ~ 30 年。 在涛动处于“正相位”(或称“暖相位”)时,太平洋气候类似于厄尔尼诺现象,会让大气温度升高。在此期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会持续释放热量,直到几十年之后才逐渐变冷, 涛动也进入“负相位”(或称“冷相位”)。此时,太平洋气候类似于拉尼娜现象,会把赤道附近的深海冷水抽到海洋表面,让地球变冷。 2011 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杰拉尔德·米尔( Gerald Meehl )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撰文声称,如果把太平洋十年涛动规律导入全球气候模型,气候模型预测的全球变暖趋势就会出现 10 年以上的间断。这个研究团队发现, 1998 年以后,有更多热量进入深海,从而抑制了大气变暖的趋势。在他们发表的第 3 篇论文中,研究团队用数字模型演示了涛动规律的另一重影响: 如果太平洋十年涛动进入正相位,太平洋气候就会开始加热海洋表面水体和大气,导致大气温度在未来几十年中急速上升。 关键性的突破则出现在去年。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ScrippsInstitutionofOceanography )的两位学者谢尚平( Shang-PingXie )和小坂优( YuKosaka )独辟蹊径,把最近几十年来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即以 10 年为时间单位记录到的变化)的真实数据导入数字模型,模拟全球气候变化。他们的模型不仅相当精确地再现了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还呈现出变暖停滞在季节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比如某些地区会变得更热,而有些地区的冬天会变得越发寒冷。 加拿大气候建模与分析中心( CanadianCentreforClimate Modelling and Analysis )的气候建模专家约翰·法伊夫( John Fyfe )说:“我在读完谢尚平和小坂优的论文之后,思路豁然开朗。”但他也补充道,这两人的模型并不能解释一切。“ 它回避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热带海温的下降? ” 特伦贝斯和他在 NCAR 的同事约翰·法苏洛( John Fasullo )把信风与海洋数据引入模型,以期解释升温停滞现象。他们的研究指出, 热带信风如果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就会将温暖的海水推向西方,最终把热量送入深海,使赤道东部海域的冷水上涌。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下,比如在 1998 年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热带信风可能会一举把太平洋推入十年涛动的“冷相位”。一项针对历史记录的分析研究支持了特伦贝斯和法苏洛的假说。分析显示,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冷相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间的全球性气温下降,在时间上恰好吻合, 而“暖相位”则与 1976-1998 年间全球气温急剧上升的时期吻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气候学家马克·凯恩( Mark Cane )说:“我认为,这一证据已经十分明确……全球变暖停滞与气溶胶或者平流层水蒸气都没什么关系。它的真正成因,是近十几年来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变冷了。” http://daily.zhihu.com/story/3936789 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全球变暖却停滞不前,这意味着自然变冷的因素在不断增强,早在 2003 年我们就提出了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亦称为拉马德雷现象)冷位相导致气候变化的警告和机制。 2003 年我们在《世界地质》第 4 期发表论文《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指出太平洋十年涛动位相变化对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化的作用,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阶段使地球系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 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阶段使地球系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其前发生的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事件和其后发生的 1998~2000 年拉尼娜事件都异乎寻常的强烈。 2004 年我们提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的警告: 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 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 我在 2004 年指出,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189.html 2005 年在《世界地质》第 1 期发表题为《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的论文,明确指出 2000 年进入 PDO “冷位相”,变冷应该是自然的发展趋势。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它们与拉马德雷暖位相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对应,也与 1979~1998 年地球扁率变小以及 1972~1999 年地球自转减慢相对应 。 由于日月引力可产生大气潮、海洋潮和固体潮,所以强潮汐可激发大气、海洋和固体地球的能量传输和物质交换,从而对地球排气、瓦斯爆炸、井喷、地震、火山和厄尔尼诺事件有激发作用。 陆、海、气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质相互交换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 拉马德雷冷位相意味着一个变冷的自然趋势的到来,类似于 1946~1976 年的变冷情况应该得到合理的解释。 2000 年拉玛德雷进入冷位相、 1998 年地球扁率开始增大和 1999 年地球自转开始加速,表明地球系统正在发生一致性的转折。 自 1999 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和地震活动增强应引起世界关注。 2011 年在《地球物理学报》第 4 期发表题为《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的论文,强调了 潮汐和地震对气候变冷的作用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5 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 2000-2010 年气候的自然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振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 60 年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所以 ,强震和强潮汐与低温密切相关。本文讨论了强震和强潮汐与低温和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关系 。 2006 年以来,我们研究了潮汐和地震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暖位相转换中的作用。“太平洋十年涛动”的研究为 2010 年初的低温暴雪提供了一个可能自然机制。 2000 年查尔斯·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 特别是 54-56 年周期(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1868 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 1868 年和 1877 年间的智利两个 Mt9.0 级大地震有关。 1900 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 1906 年厄瓜多尔 Mw8.8 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 Ms8 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 1952 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 1960 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 1952 、 1957 、 1960 和 1964 年的 4 次 Mw9.0~9.5 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 1960 年智利特大地震为 Mw9.5 级, 1964 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 Mw9.2 级,所以 1960 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 1833 年苏门答腊 9 级地震、 1837 年智利瓦尔的维西 9.25 级地震和 1841 年堪察加 9 级地震组成一个 9 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 1833 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062.html 强潮汐和深海大震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使海洋表面海水降温,使海洋底层冷水升温,从而导致大气降温和全球变暖停滞。 三、 接受历史教训 下面是气象预报部门在 2010 年 1 月 21 日 的自述: 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 2004 - 2005 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 2008 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http://www.infzm.com/content/40587 相关部门的反省还没有真正到位,拉马德雷冷位相才是冷冬频发的真凶。 我们多次指出,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滞后 5 年左右);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是 50-70 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相关部门三次暖冬预测失败教训应该深刻反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2277-6507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6619.html 2014 年 11 月 28 日 至 12 月 2 日 ,我国大部地区遭遇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多地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暖冬预测再次遭遇尴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972.html 四、 结论 由于主流气象学家忽视或不愿承认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变冷作用,导致厄尔尼诺预测和暖冬预测的多次失误。 事实上,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连续发生 18 个暖冬;而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暴雪和冷冬频繁发生。 现在到了纠正错误的关键时刻,因为持续的预报错误会误导公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难以弥补的人为灾难。 最近的新闻报道过于偏袒“暖冬”,题目是今冬中国或迎暖冬,内容却是“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南方容易出现“暖湿”特征。但是我国气候还会受制于其他因素,这次厄尔尼诺较弱,可能不是一个主导因素。” 标题很容易误导公众。今年的暖冬预测不可靠。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暖冬与潮汐组合对应:关注潮汐组合的预测功能
杨学祥 2014-12-20 10:49
欧洲暖冬与潮汐组合对应:关注潮汐组合的预测功能 准确的一一对应: 中新网12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法国圣诞节假期将于本月20日正式开始,本该迎来年度营业旺季的滑雪场业者却正在苦恼,因为今年欧洲暖冬,山上明显雪量不足。巴黎今年12月上旬的气温始终在摄氏2到6度徘徊,这几天还回暖到12、13度,属于罕见的暖冬。在法国中央高原约130多家滑雪场中,仅有30多家正常开放,比往年减少很多。 我在2014年6月19日指出,2014年1-3月,6-10月,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4-5月,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12月是本时段弱潮汐时期的第2个月。 2014-2015年冬季可能 先 暖 后冷。 法国气象专家杜向(Cyrille Duchesne)指出,目前人们只能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才能滑雪,对滑雪场来说,假期的开始似乎不太顺利,且预计圣诞节前还有一波回暖,之后才会转冷并降雪。 潮汐组合D:12月22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66460度,22日为日月大潮, 25日为月亮近地潮 ,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 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 ,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圣诞节回暖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2505.html 关注潮汐组合的预测功能。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暖冬致降雪量大减:今冬可能先暖后冷
热度 2 杨学祥 2014-12-20 10:11
我在2014年6月19日指出,2014年1-3月,6-10月,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4-5月,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12月是本时段弱潮汐时期的第2个月。2014-2015年冬季可能先暖后冷。为配合相关的灾害预测,特提前将8-12月潮汐组合公布于众。 中新网12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法国圣诞节假期将于本月20日正式开始,本该迎来年度营业旺季的滑雪场业者却正在苦恼,因为今年欧洲暖冬,山上明显雪量不足。   法国气象专家杜向(Cyrille Duchesne)指出,目前人们只能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才能滑雪,对滑雪场来说,假期的开始似乎不太顺利,且预计圣诞节前还有一波回暖,之后才会转冷并降雪。 资料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将给中国带来冷冬,但是,12月的弱潮汐时期使中国的寒潮也大大减弱,2015年1-3月的强潮汐时期寒潮将逐渐加强。 欧洲暖冬致降雪量大减 滑雪场业者苦恼缺雪(图) 2014年12月19日13:4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原标题:欧洲暖冬致降雪量大减 滑雪场业者苦恼缺雪(图) 欧洲今年迎来暖冬,以致降雪量明显不足。   中新网12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法国圣诞节假期将于本月20日正式开始,本该迎来年度营业旺季的滑雪场业者却正在苦恼,因为今年欧洲暖冬,山上明显雪量不足。   巴黎今年12月上旬的气温始终在摄氏2到6度徘徊,这几天还回暖到12、13度,属于罕见的暖冬。在法国中央高原约130多家滑雪场中,仅有30多家正常开放,比往年减少很多。   由于连月温暖的气温和稀少的降雨,目前阿尔卑斯山上的雪道也只有少量雪,而且邻近的瑞士、德国、奥地利也是如此。   法国气象专家杜向(Cyrille Duchesne)指出,目前人们只能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才能滑雪,对滑雪场来说,假期的开始似乎不太顺利,且预计圣诞节前还有一波回暖,之后才会转冷并降雪。   据悉,已有度假者打算取消预定这周末的滑雪假期,因为未来10天似乎都不会有什么雪,很多人抱怨说:“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天气”。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1219/c157278-26241229.html 2014年12月潮汐组合:今冬先暖后冷 已有 714 次阅读 2014-6-19 20:42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4年12月潮汐组合:今冬先暖后冷 杨学祥 2014年1-3月,6-10月,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4-5月,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12月是本时段弱潮汐时期的第2个月。2014-2015年冬季可能先暖后冷。为配合相关的灾害预测,特提前将8-12月潮汐组合公布于众。 潮汐组合A:11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2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2月1日月亮赤纬角为极小值北纬0.00013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2月6日为日月大潮,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18.65953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强 ),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C:14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3日为月亮远地潮,1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0.00012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弱 ),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2月22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66460度,22日为日月大潮,25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强 ),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E:12月2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2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00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弱 ),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48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950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87 次阅读|8 个评论
冷冬和暖冬的争论:厄尔尼诺来了 暖冬是否不远
热度 3 杨学祥 2014-12-17 07:25
厄尔尼诺来了 暖冬是否不远 发稿时间:2014-12-17 06:20: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雾霾天气,几位游客戴着口罩在杭州西湖边游览。新华社 鞠焕宗摄   受厄尔尼诺影响,我国雨带会南退长江流域、华南等地区,容易发生南涝状态。图为今年6月路人在江西省瑞昌市赤乌中路的积水中骑行。新华社 魏东升摄 今年6月6日,大雨袭来前的北京市石景山区阴云密布。 新华社 李 欣摄    暖冬尚无定论   “受其影响,我国今年冬季或为暖冬,同时雾霾天气发生频率可能会增加。”在中国气象局、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日前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等专家透露。   一般而言,厄尔尼诺年我国冬季易出现暖冬。但连日来的大风降温天气,却让不少城市进入了“速冻”模式。说好的“暖冬”呢?   “暖冬并非不寒冷,厄尔尼诺让冬季气温上升是个大背景,但期间若受北极冷空气不断南下影响,寒潮也很容易形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解释说。   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指的是冬季3个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暖的状态。郑飞认为,今年冬季是否为暖冬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因为目前才进入12月,冬天刚刚拉开帷幕,是不是暖冬还要看明年1月份和2月份的气温状况。“去年冬天12月和1月两个月,气温是偏暖的,但到了2月中下旬,天气突然转冷,今年冬天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郑飞说。   对此,陈丽娟亦十分赞同。她说,厄尔尼诺背景下冬季海陆热力差异减弱,是有利于东亚冬季风偏弱的,但还不能简单说今年内一定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暖冬的定义也有行业标准,有单站暖冬、区域暖冬或者全国性的暖冬,究竟今年是全国还是某些区域达到暖冬的标准,还要根据监测确定。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得我国气候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是厄尔尼诺事件一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的,所以无论天气预报还是气候预测,我们要考虑的因素要更全面更复杂些。”陈丽娟称。   虽然今年出现暖冬与否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2008年的罕见冰冻雨雪灾害不会重演。根据丁一汇的研究,最近10至15年,我国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气温都是上升的,唯独冬季的气温相比多年平均气温是下降的,这主要是多次从北极来的冷空气侵袭北方所致。   “今年冬天,仍有强冷空气来袭形成寒潮的可能,但寒潮只是一次单独的天气过程,不会改变暖的大背景。即使寒潮频繁,也不会发生像2008年那种大范围的冰雪灾害。”丁一汇表示。    步伐“一波三折”   “一波三折”,是此次厄尔尼诺的真实写照。   2014年3月26日,美国财经新媒体《华尔街见闻》以“血色将至”为题刊文预测,今年将迎来一场有望比肩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其依据是今年3至5月,中东太平洋的西风连续3次爆发,风速一度达到48千米/小时,这种现象自1997年厄尔尼诺事件后基本上没有出现过。   但厄尔尼诺随后的“表现”让气象专家们有些意外。6至8月,作为厄尔尼诺预报重要根据的西风(西风盛行时海水比较暖,东风盛行时海水比较冷)戛然而止,东风大行其道。据此,很多气象专家判断,厄尔尼诺可能会就此“夭折”。   孰料,此后厄尔尼诺再次证实了其存在。进入9月,西风得到发展,趋冷的海水重新回暖,厄尔尼诺渐渐发展起来。“按照国家气候中心ENSO(厄尔尼诺也称ENSO暖事件)监测业务标准,根据海温异常发展情况,可以认为赤道中东太平洋从今年5月份开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指出。   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虽说“板上钉钉”,但历经风波后的厄尔尼诺已“元气大伤”。“依据目前监测情况,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温在0.5℃到1℃之间,预计此次厄尔尼诺强度会大大减弱。”丁一汇表示。但他同时强调,虽然仅为一次弱的厄尔尼诺事件,但因其改变中东太平洋已维持了15年的冷水状态,带来的影响仍值得关注。   按照一般规律,如果海洋温度变化1倍,大气温度将会变化3500倍。“这将对全球气候带来很大的影响。”丁一汇提醒说。    雾霾或将增加   厄尔尼诺还有可能带来什么改变?专家的观点是喜忧参半。   “比如,在厄尔尼诺年,我国降雪的概率会增加,南方降水会相对增多,且易出现暖湿的特征。”丁一汇介绍说。   降水增加之外,隐忧也随之而来。“厄尔尼诺背景下,东亚冬季风偏弱可能性增加,这也为雾霾的形成创造了便利条件。”丁一汇解释说,弱季风情况下,会造成气流的输送和扩散能力变弱,空气呈静稳状态,另外大气层稳定度也增加,下冷上暖的结果就是空气流动更弱,污染物不易扩散。“弱的季风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就是这个原因。”   事实上,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在全球一些地区产生了影响。例如,干燥天气正影响着澳大利亚农业。过去3个月里,澳大利亚东部以及南部所有地区的降雨量不足平均水平的一半,致使当地农作物产量受影响。澳洲气象局对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的气候展望显示,澳大利亚许多地区夏季天气可能更为高温干燥。   新西兰亦面临同样的难题。据相关媒体报道,根据新西兰气象局分析,厄尔尼诺可能会导致其南岛东海岸的干燥,形势一触即发。经济学家表示,干旱会影响下半季度作物的产量,对经济造成约2%的影响。   厄尔尼诺的“威力”其实才刚刚显现。通常来讲,厄尔尼诺第二年影响更大。   例如,1997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次年我国即爆发特大洪水。“根据监测,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对明年的影响不会像1997年至1998年那么严重,但也有很大不确定性,我们将密切关注。”郑飞表示。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平均温度持续偏高的现象。目前,科学家采用赤道中东部太平洋平均海表温度“距平值”(指当前值与常年同期值之差),作为厄尔尼诺的判定依据。当该海区海水表面温度持续3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表明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6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经济日报记者 沈慧) 原标题:厄尔尼诺来了 暖冬是否不远 责任编辑:hn_新闻 http://news.youth.cn/jsxw/201412/t20141217_6274846.htm 太平洋部分海域接近厄尔尼诺现象阀值 2014-12-17 06:36 来源: 澳大利亚气象局 用手机看行情 据悉尼12月16日消息,澳大利亚气象局(BOM)周二称,赤道太平洋表面温度几周来已经超过厄尔尼诺现象阀值,有逾70%的可能性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BOM稍早预计2015年2月出现厄尔尼诺的可能性至少为70%。这种天气现象每四到十二年发生一次,将导致一些地区发生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出现洪涝。 BOM在声明中称:“通常来看,海洋温度已持续超过阀值一段时间后,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发生。” 但BOM称,信风、阴天和热带降雨没有持续出现,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同时发生干热天气。 日本上周宣布预期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出现。 http://info.glinfo.com/14/1217/06/0047D3D89D338854.html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7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2015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最近,中国和日本的气象机构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WMO)4日预测称,2014年12月到2015年3月期间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这一概率在70%至75%之间。 华盛顿12月4日消息:据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周四发布的月报称,北半球冬季以及春季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达到65%,高于11月初预测的5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00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8705.html 堪培拉12月2日消息:据澳大利亚气象局(BOM)周二称,气象模型预示未来三个月可能出现厄尔尼诺,不过现在已经开始观察到和这种天气相关的气象模式。 澳大利亚气象局称,气候指标已经逼近厄尔尼诺阈值,气象模型预示到明年2月份时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达到70%。 http://www.chinagrain.cn/liangyou/2014/12/3/20141238571920881.shtml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在今年春季,西太平洋的风场显示出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兆,但春季之后,赤道东风出现,并且很快减弱了6月至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温幅度。然而,进入9月后,监测发现暖水东传,这又让专家对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增强了信心。 虽然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可以肯定,但丁一汇指出,经历了夏季的“波折”后,此次厄尔尼诺已不可能发展成强事件。“现在的监测和预测显示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将达到弱的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所谓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温在0.5℃到1℃之间。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41216/2851937.shtml 气候专家介绍,厄尔尼诺出现后,可能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导致气候出现异常。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10/30/c_127157784.htm 我在2014年5月23日指出,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多发生暖冬,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东北发生夏季低温、严重低温冻害和冷冬,例如,1957、1972、1969、1976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5-23/184730213891.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426.html 陈丽娟认为,关于冬季气温的预测,仅从厄尔尼诺事件和极冰融化影响这两个因素考虑就已经非常复杂,因为二者的时空尺度和影响机制不一致;如果再加上大气自身动力演变特征,便使得预测更加扑朔迷离。在厄尔尼诺背景下,不能简单说一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丁一汇认为,虽然今年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出现偏暖的气候背景,但由于不时有从北极地区“挤”出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很难百分百判定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但据目前的分析,今冬我国大致会出现东北偏冷、华北正常偏冷、长江以南多雨偏冷、广东海南等地整体比较温和的气候特征。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41216/2851937.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442.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289 次阅读|5 个评论
日本北海道将迎暴风雪天气:暖冬预测遭遇尴尬
杨学祥 2014-12-16 20:16
日本北海道将迎暴风雪天气 气象厅呼吁小心雪崩 2014年12月16日16:27 中国新闻网 1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日本全国17日将迎来强风天气,北海道地区则将迎来暴风雪天气。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受低气压影响,日本全国17日将迎来强风天气,北海道地区则将迎来暴风雪天气。对此,日本气象厅发布了相关预警,提醒民众小心风雪对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呼吁积雪较多地区注意雪崩等灾害。   日本气象厅透露,日本海及日本海沿岸受低气压的影响,预计从北日本到西日本等广大区域范围内将降下雨雪。   气象部门担心由此引发的暴风雪或对交通运行构成影响,故呼吁相关地区提前准备好除雪作业,并提醒民众小心雪崩。   日本今年冬天来得特别早。据气象台观察,不曾在12月下雪的佐贺、滋贺、名古屋在12月6日都下了初雪,比往年快了一两个星期。   本月5日以来,该国德岛县内因被大雪压垮的树木阻断道路,三好市等其他2个市町均陷入孤立状态。   当地时间8日晚,当地仍有122户居民、200人被困。受大雪影响,日本德岛县的3个市町122户居民、200人被孤立已达5天。救援人员已经确认此前一名失联居民的安危,目前已经确认孤立地区所有居民的安全状况。 (原标题:日本北海道将迎暴风雪天气 气象厅呼吁小心雪崩) 编辑:SN089 http://news.sina.com.cn/w/2014-12-16/162731291848.shtml 日本预测今年或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出现酷暑暖冬 发布日期:2014-07-14 作者: 据“日本气象厅”本月10日预测,由于秘鲁洋面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的表面温度在今秋升高,因此今年秋季或因发生“厄尔尼诺气候现象”而造成日本全国的气候异常。并且,这一气候异常的发展趋势或将延续至今年冬季。据“日本气象厅”披露,今年该厅最初的预报是今夏或将成为“冷夏”,但在对今后一个月(7月12日至8月11日)气候趋势进行了分析之后,最终判断为今夏日本东部等地的平均气温将比平年要高。 据“日本气象厅”介绍,最初该厅通过对今年5月时段的气象分析,认为今年夏季日本有可能发生相当规模的“厄尔尼诺气候现象”。而一旦发生,则日本全境夏季的气温将呈偏低倾向;由此判断今年为“冷夏”。然而,受太平洋吹来的强劲东风影响,秘鲁洋面周边深水区的冰冷海水被搅浮到了表层,其海水温度上升幅度比原先预计的要低。 另外,根据“日本气象厅”本月10日发布的未来一个月气象预报称,日本东部(包括.关东甲信、北陆、东海道)以及冲绳、奄美大岛一带的平均气温要高于平常年份;而日本北部(包括.北海道、东北地区)以及日本西部(包括.近畿、四国中部、九州)平均气温则将与平年持平或偏高。据该厅预测,今年冬季日本若发生“厄尔尼诺气候现象”,则其气压配置将呈和缓的“西高东低”趋势,有可能存在“暖冬”倾向。 (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译自 日本产经新闻社) http://www.zjnw.gov.cn/scpltjg/hyzx/hydt/2014/07/14/2014071400004.shtml 点评:拉马德雷冷位相抑制了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导致冷冬和寒潮暴雪频繁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005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讨论:怎样应对厄尔尼诺?
杨学祥 2014-12-16 12:08
科学讨论:怎样应对厄尔尼诺? 杨学祥 今年能否确定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与暖冬有何关系?我国是否还会出现 2008 年初那样的雨雪冰冻灾害?厄尔尼诺对雾霾有哪些影响?中国科学界的主流意见几乎一致,但网上的不同意见也值得关注和讨论。 一、厄尔尼诺正在出现或将要出现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 7 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 12 月 25 日 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 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 2015 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最近,中国和日本的气象机构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 (WMO)4 日预测称, 2014 年 12 月到 2015 年 3 月期间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这一概率在 70% 至 75% 之间。 华盛顿 12 月 4 日消息:据美国气候预测中心( CPC )周四发布的月报称,北半球冬季以及春季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达到 65% ,高于 11 月初预测的 58%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00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8705.html 堪培拉 12 月 2 日消息:据澳大利亚气象局( BOM )周二称,气象模型预示未来三个月可能出现厄尔尼诺,不过现在已经开始观察到和这种天气相关的气象模式。 澳大利亚气象局称,气候指标已经逼近厄尔尼诺阈值,气象模型预示到明年 2 月份时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达到 70% 。 http://www.chinagrain.cn/liangyou/2014/12/3/20141238571920881.shtml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在今年春季,西太平洋的风场显示出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兆,但春季之后,赤道东风出现,并且很快减弱了 6 月至 8 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温幅度。然而,进入 9 月后,监测发现暖水东传,这又让专家对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增强了信心。 虽然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可以肯定,但丁一汇指出,经历了夏季的“波折”后,此次厄尔尼诺已不可能发展成强事件。“现在的监测和预测显示今年 12 月和明年 1 月将达到弱的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所谓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温在 0.5 ℃到 1 ℃之间。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41216/2851937.shtml 二、厄尔尼诺带来暖冬的预测降温,我国今冬大部分地区将偏冷 气候专家介绍,厄尔尼诺出现后,可能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导致气候出现异常。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10/30/c_127157784.htm 我在 2014 年 5 月 23 日指出,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多发生暖冬,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东北发生夏季低温、严重低温冻害和冷冬,例如, 1957 、 1972 、 1969 、 1976 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5-23/184730213891.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426.html 陈丽娟认为,关于冬季气温的预测,仅从厄尔尼诺事件和极冰融化影响这两个因素考虑就已经非常复杂,因为二者的时空尺度和影响机制不一致;如果再加上大气自身动力演变特征,便使得预测更加扑朔迷离。在厄尔尼诺背景下,不能简单说一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丁一汇认为,虽然今年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出现偏暖的气候背景,但由于不时有从北极地区“挤”出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很难百分百判定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但据目前的分析,今冬我国大致会出现东北偏冷、华北正常偏冷、长江以南多雨偏冷、广东海南等地整体比较温和的气候特征。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41216/2851937.shtml 三、厄尔尼诺不利于雾霾扩散 2014 北京 APEC 峰会组成部分的 APEC 气候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与会专家预测,受到“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冬天或将成为又一个暖冬,同时雾霾也会成为常态。 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4/10/29/020328470.shtm “厄爾尼諾出現,會使得東亞冬季風偏弱,風弱,則靜穩氣象條件會增加,這將不利於霧霾擴散。”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指出,季風偏弱,可以增加霧霾高發的風險。弱季風情況下,會造成氣流的輸送和擴散能力變弱,空氣呈靜穩狀態,同時大氣層結穩定度也增加,就是下冷上暖,空氣流動很弱,這個時候污染物就擴散不出去。“有人認為弱的季風會帶來臟空氣,就是這個道理。”丁一匯說。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n/2014/1214/c1057-26202896.html 最近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厄尔尼诺事件与中国雾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机制值得研究。每年 1 月雾霾高发。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 18.6 年,变化幅度从 18.5-28.5 度。在极大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增大三分之一,导致南北冷暖空气激烈交汇,造成严重洪涝;在极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减少三分之一,导致南北冷暖空气交汇程度减弱,有利于静稳天气的形成,造成严重干旱、高温和雾霾天气的发生。 我在 2008 年 9 月 16 日指出,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30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3/23/content_10364781.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2665.html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为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 1995-1997 年、 2014-2016 年,对应中国雾霾日的峰值;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为 1968-1970 年、 1986-1988 年、 2005-2007 年,对应中国雾霾日的谷值。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对应雾霾高峰,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对应雾霾低谷。原因在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月亮潮大幅度的潮汐南北震荡,激发冷空气南北流动幅度加大,减弱了雾霾的形成条件。,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1/284588.shtm 厄尔尼诺事件当年中国发生高温干旱,拉尼娜事件当年中国多发生低温洪涝。所以,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雾霾高发,如 1965 、 1972 、 1976 、 1979 、 1982 、 1987 、 1992 、 1997 、 2002 、 2006 、 2009 年;拉尼娜事件导致中国雾霾低谷,如 1962 、 1964 、 1967 、 1978 、 1985 、 1989 、 1998 、 2000 、 2010 、 2011 年。应该注意的是,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是在当年 1 月后发生,存在一个时间差,因此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一个系统的时间差。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中国雾霾可能高发,特别是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当年。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5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中的厄尔尼诺事件导致雾霾峰值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2780.html 四、厄尔尼诺与最热年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3 年的最热年是 2014 年更热年的前兆,如果 2014 年不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最热年的概率更大,会超过 2013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176.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 23(6): 1813~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报道: 我们该怎样应对“弱”厄尔尼诺? 发布时间: 2014-12-1604:32:2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刘强   今年能否确定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与暖冬有何关系?我国是否还会出现 2008 年初那样的雨雪冰冻灾害?厄尔尼诺对农业生产和百姓健康有哪些影响?在中国气象局日前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立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等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厄尔尼诺事件基本确定为“弱”级别   厄尔尼诺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丁一汇说,在今年春季,西太平洋的风场显示出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兆,但春季之后,赤道东风出现,并且很快减弱了 6 月至 8 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温幅度。然而,进入 9 月后,监测发现暖水东传,这又让专家对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增强了信心。   陈丽娟介绍,按照国家气候中心 ENSO (厄尔尼诺也称 ENSO 暖事件)监测业务标准,即考虑到赤道中东太平洋广大范围的海温异常发展情况,可以认为赤道中东太平洋从今年 5 月份开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可以确定的是,目前无论是国家气候中心的标准还是欧美国家的标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水都处于发展状态,并可能在冬季达到盛期。   虽然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可以肯定,但丁一汇指出,经历了夏季的“波折”后,此次厄尔尼诺已不可能发展成强事件。“现在的监测和预测显示今年 12 月和明年 1 月将达到弱的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所谓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温在 0.5 ℃到 1 ℃之间。   我国今冬大部分地区将偏冷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厄尔尼诺年,我国的冬季大多是相对偏暖的气候背景,但是不时造访的冷空气还是会带来明显的降温。   今年冬天到底会是暖冬还是冷冬呢?郑飞指出,对于暖冬的认定,还需要看明年 1 月份和 2 月份的气温状况,才能确定冬季气温是否处在一个比常年偏暖的状态。   陈丽娟认为,关于冬季气温的预测,仅从厄尔尼诺事件和极冰融化影响这两个因素考虑就已经非常复杂,因为二者的时空尺度和影响机制不一致;如果再加上大气自身动力演变特征,便使得预测更加扑朔迷离。在厄尔尼诺背景下,不能简单说一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丁一汇认为,虽然今年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出现偏暖的气候背景,但由于不时有从北极地区“挤”出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很难百分百判定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但据目前的分析,今冬我国大致会出现东北偏冷、华北正常偏冷、长江以南多雨偏冷、广东海南等地整体比较温和的气候特征。   力争把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对于冷冬,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2008 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当时南方多地的电力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据李立浧介绍, 2008 年以后,电力部门采取了提高输电线路抗灾标准、与气象部门深化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等多项措施,确保电力设施不再像 2008 年一样受到严重的冰冻灾害影响。目前,电力系统也配备了先进的融冰装置,并在近年来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李立浧表示,电力部门有信心承诺,因冰冻灾害导致的大面积供电设备倒塌、大面积停电的现象不会再出现。   陈丽娟指出,气象部门在作出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之后,都会从气象要素延伸出为各行业提供气象服务的二级预报产品,其中包括对雨雪冰冻发生区域和发生时段的预报。陈丽娟认为,今冬出现 2008 年初那种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并不排除出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灾害。此外,厄尔尼诺对农业生产、渔业生产以及对百姓健康的影响,气象部门也在密切关注中,力争做到分析准确预报及时,以尽可能减少或降低不利天气对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41216/2851937.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与冷冬之争:2014-2015年厄尔尼诺能带来什么?
热度 3 杨学祥 2014-12-14 06:17
暖冬与冷冬之争: 2014-2015 年厄尔尼诺能带来什么? 杨学祥 厄尔尼诺正在出现或将要出现 最近,中国和日本的气象机构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 (WMO)4 日预测称, 2014 年 12 月到 2015 年 3 月期间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这一概率在 70% 至 75% 之间。 华盛顿 12 月 4 日 消息:据美国气候预测中心( CPC )周四发布的月报称,北半球冬季以及春季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达到 65% ,高于 11 月初预测的 58%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00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8705.html 堪培拉 12 月 2 日 消息:据澳大利亚气象局( BOM )周二称,气象模型预示未来三个月可能出现厄尔尼诺,不过现在已经开始观察到和这种天气相关的气象模式。 澳大利亚气象局称,气候指标已经逼近厄尔尼诺阈值,气象模型预示到明年 2 月份时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达到 70% 。 http://www.chinagrain.cn/liangyou/2014/12/3/20141238571920881.shtml 厄尔尼诺带来暖冬? 气候专家介绍,厄尔尼诺出现后,可能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导致气候出现异常。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10/30/c_127157784.htm 我在 2014 年 5 月 23 日 指出,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多发生暖冬,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东北发生夏季低温、严重低温冻害和冷冬,例如, 1957 、 1972 、 1969 、 1976 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5-23/184730213891.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426.html 厄尔尼诺不利于雾霾扩散 2014 北京 APEC 峰会组成部分的 APEC 气候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与会专家预测,受到“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冬天或将成为又一个暖冬,同时雾霾也会成为常态。 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4/10/29/020328470.shtm “厄爾尼諾出現,會使得東亞冬季風偏弱,風弱,則靜穩氣象條件會增加,這將不利於霧霾擴散。”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指出,季風偏弱,可以增加霧霾高發的風險。弱季風情況下,會造成氣流的輸送和擴散能力變弱,空氣呈靜穩狀態,同時大氣層結穩定度也增加,就是下冷上暖,空氣流動很弱,這個時候污染物就擴散不出去。 “有人認為弱的季風會帶來臟空氣,就是這個道理。”丁一匯說。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n/2014/1214/c1057-26202896.html 最近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厄尔尼诺事件与中国雾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机制值得研究。每年 1 月雾霾高发。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 18.6 年,变化幅度从 18.5-28.5 度。在极大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增大三分之一,导致南北冷暖空气激烈交汇,造成严重洪涝;在极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减少三分之一,导致南北冷暖空气交汇程度减弱,有利于静稳天气的形成,造成严重干旱、高温和雾霾天气的发生。 我在 2008 年 9 月 16 日 指出,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30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3/23/content_10364781.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2665.html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为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 1995-1997 年、 2014-2016 年,对应中国雾霾日的峰值;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为 1968-1970 年、 1986-1988 年、 2005-2007 年,对应中国雾霾日的谷值。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对应雾霾高峰,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对应雾霾低谷。原因在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月亮潮大幅度的潮汐南北震荡,激发冷空气南北流动幅度加大,减弱了雾霾的形成条件。,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1/284588.shtm 厄尔尼诺事件当年中国发生高温干旱,拉尼娜事件当年中国多发生低温洪涝。所以,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雾霾高发,如 1965 、 1972 、 1976 、 1979 、 1982 、 1987 、 1992 、 1997 、 2002 、 2006 、 2009 年;拉尼娜事件导致中国雾霾低谷,如 1962 、 1964 、 1967 、 1978 、 1985 、 1989 、 1998 、 2000 、 2010 、 2011 年。应该注意的是,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是在当年 1 月后发生,存在一个时间差,因此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一个系统的时间差。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中国雾霾可能高发,特别是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当年。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5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中的厄尔尼诺事件导致雾霾峰值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2780.html 厄尔尼诺与最热年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3 年的最热年是 2014 年更热年的前兆,如果 2014 年不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最热年的概率更大,会超过 2013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176.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 23(6): 1813~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报道: 日本宣布厄尔尼诺已出现 2014-12-12 19:39| 发布者 : syusuke| 粮油市场报 摘要 : 日本气象厅 12 月 10 日 宣布今年夏季期间已经出现厄尔尼诺。这是 5 年来首次出现这种天气,并且很可能持续到冬季。 日本气象厅上月预计今年冬季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超过 50% 。但是 12 月 10 日 日本气象厅称,厄尔尼诺现象已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日本气象厅 12 月 10 日 宣布今年夏季期间已经出现厄尔尼诺。这是 5 年来首次出现这种天气,并且很可能持续到冬季。 日本气象厅上月预计今年冬季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超过 50% 。但是 12 月 10 日 日本气象厅称,厄尔尼诺现象已于今年 6 月到 8 月期间现身,并持续到了 11 月份。 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42610-1.html 厄爾尼諾不利於霧霾擴散 2014 年 12 月 14 日 01:19 來源:科技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厄爾尼諾不利於霧霾擴散   厄爾尼諾的出現,對於霧霾的產生和消散有哪些影響?   “厄爾尼諾出現,會使得東亞冬季風偏弱,風弱,則靜穩氣象條件會增加,這將不利於霧霾擴散。”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指出,季風偏弱,可以增加霧霾高發的風險。弱季風情況下,會造成氣流的輸送和擴散能力變弱,空氣呈靜穩狀態,同時大氣層結穩定度也增加,就是下冷上暖,空氣流動很弱,這個時候污染物就擴散不出去。 “有人認為弱的季風會帶來臟空氣,就是這個道理。”丁一匯說。   厄爾尼諾的產生會對未來的氣候狀況有很大的影響,公眾也會因此而有擔憂。那麼,公眾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厄爾尼諾?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鄭飛介紹說:“厄爾尼諾現象是熱帶海洋最強的年際變化信號,和拉尼娜事件聯合起來循環發生,具有 3 — 7 年的周期,是一種自然現象,一般公眾不用擔憂,但是與厄爾尼諾現象關系密切的氣候區域,其農業生產可能會受到明顯影響,需要引起相關部門和機構高度關注。”   鄭飛說,根據監測預測,這次厄爾尼諾事件相對弱一些,對明年的影響不會像 1997 — 1998 年事件那麼嚴重。而氣候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氣候預測要持續不斷滾動才行。(科技日報北京 12 月 13 日 電) ( 來源 : 科技日報 )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n/2014/1214/c1057-26202896.html 厄尔尼诺来了,今年会是暖冬吗 2014 年 12 月 14 日 01:17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厄尔尼诺来了,今年会是暖冬吗   ■周末特别策划   厄尔尼诺,暖冬。这二者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   厄尔尼诺,这个任性的孩子,几乎每隔几年便会在太平洋上走一圈。它对于气候变化、农业生产都有影响,也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今年的厄尔尼诺已经发生,它的发展趋势如何?会对今冬天气带来哪些影响?在前不久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上,相关专家给出了答案。   一波三折:今年厄尔尼诺发展复杂   厄尔尼诺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温现象。对于今年厄尔尼诺的发展状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丁一汇说,今年厄尔尼诺的发展非常复杂,从春天开始发展时非常强,接着变弱,然后艰难地渡过了夏季三个月。国内外气象学家以为厄尔尼诺夭折了,但是 9 月份以后它居然再次发展起来, 9 至 11 月持续发展,一直到现在。估计到 12 月份会达到最强,然后可以一直延续到明年 1 月和 2 月, 2 月份以后减弱,整个过程大概延续一年多。   丁一汇表示,厄尔尼诺受到挫折之后不可能发展成强厄尔尼诺事件了。所谓弱的厄尔尼诺就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温 0.5 度到 1 度之间。但是即使是这样弱的厄尔尼诺,也改变了中东太平洋已经维持了 15 年的冷水状态,在此期间需要用气候模式去预报和追踪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供预报服务。   丁一汇的结论得到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的印证。   陈丽娟介绍说:“目前无论是国家气候中心的标准,还是欧美等国家的标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水都处于发展状态,并可能在冬季达到盛期。这是目前国内外对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预测情况。”陈丽娟说,按照监测业务标准,从今年 5 月份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早些时候的预报是这次厄尔尼诺会比较强,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减弱呢?   丁一汇认为,西风使得海水变暖,东风使得海水变冷,今年东风持续时间太长,这是导致厄尔尼诺减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赤道太平洋已经持续了 15 年的冷水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出现太强的厄尔尼诺。   是否暖冬: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据统计,在最近五十多年中,凡是有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 80% 左右都是冬季相对偏暖,今年也会是个暖冬吗?   在陈丽娟看来,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得我国气候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是厄尔尼诺事件一个因素就可以搞定的,“所以无论是天气预报还是气候预测,我们要考虑的因素都更全面更复杂一些。”   陈丽娟认为,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之后,对东亚地区来讲,是提供了一个造成东亚冬季风偏弱的背景。极冰的融化易造成极地冷空气扩散,这与厄尔尼诺事件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是相反的。实际上仅从厄尔尼诺事件和极冰融化的影响这两个因素考虑就非常复杂,因为二者的时空尺度和影响机制不一致,如果再加上大气自身动力演变特征,使得预测更加扑朔迷离。但是在厄尔尼诺背景下,由于冬季海陆热力差异的减弱,是有利于东亚冬季风偏弱的,但是不能简单说一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暖冬的定义也有行业标准,有单站暖冬、区域暖冬或者全国性的暖冬,我们不能笼统地提暖冬这个词,究竟是全国还是某些区域达到暖冬的标准,还要根据监测确定。   进入 12 月份以来,中国大部地区一改之前气温偏暖的状态,冷空气入侵频繁,这是不是表明暖冬的可能性不大呢?   “是否暖冬和冷空气活动是两个层面的概念。是否暖冬一般指气候,是整个冬季三个月气温的平均状况是否比常年偏暖;而冷空气活动是天气概念,这二者在时间尺度是不一样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解释说。   郑飞进一步解释,最近的冷空气活动是西伯利亚高压偏强造成冷空气南下,其影响比较明显,使得全国大范围地区出现强降温,甚至南方很多地区也都有很明显的降温情况,“现在还是处在 12 月份,是不是暖冬,还需要看 1 月份和 2 月份的气温状况。今年是否暖冬要从整体来看冬季气温是否处在一个比常年偏暖的状态。”   今冬气候:暖背景下演绎发展 2008 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多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现象。这让经历过的人至今难忘。那么,这样恶劣的天气状况会不会在今年重新上演?   丁一汇分析,今年如果北极冷空气加强的话,不能排除还会发生像 12 月初的寒潮过程,但是这毕竟是一次天气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完全压倒厄尔尼诺造成的暖背景。“寒潮产生的温度变化要比厄尔尼诺产生的气候变化大得多,由于冷比暖的变率大的多,所以我们还会感觉这是冷天气。”   丁一汇说, 2008 年低温雨雪冰冻是强的持续性寒潮影响的结果,强寒潮的移动来源和今年冬天冷空气的移动来源不同。 2008 年强寒潮来自中亚与西亚,花了一个月时间不断移向中国,产生了大范围的冰雪冻雨灾害。而去年冬季美国发生了 6 次强的暴风雪天气,几乎是连续不断的从北极下来的冷空气造成的。   但是,从气候的角度讲,我们今年还是会从厄尔尼诺的发生形成的暖背景着眼。世界上许多科学家认为目前太平洋海温发生了变化,因为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已经变暖了,这种情况会使全球许多地方气温偏高。   丁一汇认为,今年即使是还发生几次冷空气过程,也不会出现 2008 年那样的低温雨雪冰冻强度。因为北极的冷空气活动背景变了。   根据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集合预报,大多认为今年 12 月和明年 1 月中国基本上是暖的, 2 月份可能会转冷。“因为厄尔尼诺是一个暖的背景,我们基本上是按照暖的背景来演绎今冬的天气走势,但这中间有可能会发生冷的寒潮天气过程,造成短时期的寒冷天气。” 丁一汇解释说。   (科技日报北京 12 月 13 日 电) ( 来源 : 科技日报 )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1214/c1057-26202856.html 厄尔尼诺能阻挡寒冬的到来吗? 2014 年 12 月 12 日 14:30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厄尔尼诺能阻挡寒冬的到来吗? 本报讯(记者牛伟坤)今年以来,一直喊得比较热闹的“厄尔尼诺”,让人们眼巴巴地盼望着一个暖冬的到来;而前几日的寒潮,则让北京人体验了一把“速冻”的感觉。是寒潮气势太汹汹,还是厄尔尼诺力度太薄弱?厄尔尼诺能否阻挡得住寒冬的到来呢? 昨天,在中国气象局“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对此做了解释。郑飞说,“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指的是冬天 3 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暖的状态。而前几天袭来京城的寒潮,是一次天气过程,偏强的西伯利亚高压使得冷空气南下,造成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普遍降温。天气过程与气候是两个概念,在时间尺度上有所不同。今年是否是暖冬,还需等待明年 1 月、 2 月的数据,通过综合数据来判断今年冬天的平均气温是否处于比常年偏暖的状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表示,最近 10 年到 15 年,我国冬季气温的上升在减缓。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等地冬季气温在最近 10 年到 15 年间是下降的。从气温的四季分布来看,我国春、夏继续升温。因为春夏在升温,冬天虽然变冷,平均来看,气温总体还是一个升温的态势。 丁一汇说,冬季温度变低,主要是冬天里多次冷空气侵袭北方的结果。那么冷空气是哪儿来的呢? 丁一汇介绍说,冷空气主要来自北极。北极之前是一个大的低气压,冷空气被封在了“牢笼”里出不来,因此,大家得以享受了 20 多年的“暖冬”; 但是,由于北极冰的融化,水面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到了冬天,海洋在夏天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加热了北极的大气,北极的冷空气被挤到了中纬度,并主要到达北美和东亚地区。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介绍,厄尔尼诺发生之后,对东亚地区来说,容易造成冬季风的偏弱。但是,在冬季风偏弱的大背景下,不排除其他强的冷空气活动的影响。今年是不是暖冬,还需要根据监测进行进一步订正。 值得一提的是,冬季风偏弱,有可能会增加雾霾出现的风险。丁一汇表示,“弱的季风会带来脏的空气”,这主要是因为季风偏弱,会造成污染物输送和扩散的能力变弱,污染容易形成长时间盘踞。 J191 http://news.ifeng.com/a/20141212/42705267_0.shtml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今年可能是暖冬雾霾将成常态 2014 年 10 月 29 日 05:49:08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陈伟利 浙江在线 10 月 29 日 讯 ( 钱江晚报记者 陈伟利 ) 最近半个月来,全国已经连续遭遇了 3 次自北而南比较严重的雾霾天,霾已经成了堵在我们心头的一块心病。这两天,北京的小伙伴在微信上表示,下个月 APEC 期间,公司放假 6 天,打算逃离北京去空气清新的地方休假去。   其实,这两天, 2014 北京 APEC 峰会组成部分的 APEC 气候研讨会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与会专家预测,受到“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冬天或将成为又一个暖冬,同时雾霾也会成为常态。   昨天,钱报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气候中心,工程师毛燕军说,最近全国的专家们都在会商今年冬季全国气候趋势,本月底下月初会有结果。   毛燕军说,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基本成定局,从 5 月到 9 月,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已持续偏高 0.5 ℃ 以上达 5 个月,如果 10 月份仍偏高 0.5 ℃ 以上,那“厄尔尼诺”现象就成立了。但它并没有传闻中的厉害,根据大多数气候模式的预测,强度上很可能是中等水平。   “厄尔尼诺”是海洋和大气之间互相作用的典型例子。随着冷热空气的交替,海水温度的变化对于大气有重要的驱动作用,由此便带来了一系列的“闹心”天气现象,台风、雾霾、暖冬等,都可以视作“厄尔尼诺”的衍生产物。   毛燕军表示,如果今年“厄尔尼诺”现象成立,那今年冬天偏暖的可能性非常大,全球平均气温会偏高,但也不排除中国某个区域偏冷的情况发生。   据《扬子晚报》报道,正在参加 APEC 气候研讨会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外院长王斌说:“今年的厄尔尼诺目前还处在较弱阶段,纬度在 30 度以内的地区受影响最为强烈。由于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所以伴随着厄尔尼诺的来临,冬天气温会相对升高。长江附近的区域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王斌解释,厄尔尼诺对我国北纬 30 度以南地区影响更加显著,“在北纬 30 度以南地区,厄尔尼诺会减弱冬季风。”而浙江恰好处于这个纬度线边缘。   受暖冬影响,今年雾霾也将成常态。王斌说:“大气的边界层本可以扩散掉部分污染物,但由于暖冬气温的升高,加上静风、无雨、逆温等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大气的边界层出现了稳定的局面,原本应该被扩散的污染物没能出走,便形成了雾霾。”   关于暖冬和雾霾的关联度,浙江省气象局的专家说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确切研究。雾霾不仅跟温度有关,跟降水和空气运动都有直接关联,而且有很强的地域性。如果暖冬降水多,反而会冲刷雾霾,而且还跟辐射降温有关。南北方差异也很大,北方的暖冬可能温度比较低,仍在 0 ℃ 以下,南方的暖冬可能会升至 0 ℃ 以上,两者导致的天气也会不同。 标签: 暖冬 | 雾霾 责任编辑: 石潇俊 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4/10/29/020328470.s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 7 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 12 月 25 日 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 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 2015 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冷冬还是暖冬?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4-11-12 13:29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冷冬还是暖冬? 国家气候中心是第一个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形成的气象机构,并预测今年暖冬发生。 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带来我国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也可能带来我国冷冬。由于 2014 年 11-12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5 年 1-4 月为强潮汐时期,今冬可能先暖后冷,要做好后期冷冬的防寒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983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95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008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641 次阅读|5 个评论
暖冬?
zhumengjin 2014-12-13 12:42
与去年骇人听闻的暴风雪相比,今年的冬天算是比较暖和的了,时至圣诞节前夕,位处西北部的普尔曼小镇总共也就下了两场小雪。早早准备的雪地靴还躺在纸箱里睡大觉,裹人体粽子用的大多数装备至今仍未派上用场。一个月前捡了件滑雪板、期待痛快戏雪的小儿子正在眼巴巴地盼望着大雪的来临,但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小雨已第二次将他的期望破碎为失望。 莫非今年是个暖冬? (一)小镇雪原 (二)月挂晴空
个人分类: 社会视窗|12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预测第四次失误:关注冷冬和寒潮预警
热度 2 杨学祥 2014-12-11 05:38
暖冬预测第四次失误:关注冷冬和寒潮预警 杨学祥 一、11月末12月初黑龙江暴雪表明气象权威机构暖冬预测第四次遭遇失败。 二、验证“美国暴雪寒潮是中国暴雪寒潮的前兆”。 三、12月中旬我国将迎寒潮 全国大部持续偏冷。 下周我国将迎寒潮 全国大部持续偏冷 2014年12月10日19:09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7 人参与) 收藏本文 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 24小时天气预报 12月中旬,全国气温距平图 天气预报 :【下周迎今冬第二场寒潮】寒潮大多是全国性的,潮水漫灌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本周日到下周二有股冷空气,地面高压中心1055百帕,1020百帕到了海南,比11月底-12月初那场寒潮压得还要深。两广北部能到0℃,北京再次挑战-10℃,上海0℃金身或破。由此,12月中旬,全国陷入深深蓝色中。 http://t.cn/RzO8FrR 2014-12-09 18:3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转发(13567) | 收藏 | 评论(4503)   昨天下午到今天,冷空气给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带来了大风降温;随着这股冷空气的继续东移,东北地区大部也将出现明显降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本月中旬,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较常年偏低;另外,台风“黑格比”今天下午5点钟其中心位于黄岩岛西偏南方大约28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上,并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东北地区大部将有明显降温   昨天下午到今天,冷空气给我国华北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带来了6℃以上的降温,局部地区降温幅度达10℃以上。   随着冷空气继续向东行进,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北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等地有4~6级偏北风;同时,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将下降4~8℃,其中东北地区中南部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将达10℃以上,局地12℃。另外,受补充冷空气影响,明天到后天,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有4~6级偏北风。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青海东南部、川西高原大部、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东北部、贵州北部和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广西西部、广东东南部、台湾等地有小雨或阵雨,局地中雨。    本月中旬我国大部气温将较常年偏低   预计本月中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强,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低1~3℃,局部气温偏低幅度可达4℃左右。气象专家提醒:各地群众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1210/1909105529.html 2014年暖冬预测遭遇尴尬:寒潮暴雪猝不及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9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9507.html 实践检验:美国寒潮暴雪是中国寒潮暴雪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11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80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9507.html 我在2014年5月23日指出,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多发生暖冬,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东北发生夏季低温、严重低温冻害和冷冬,如,1957、1972、1969、1976年。厄尔尼诺是极端热事件,如果2014年厄尔尼诺发生,全球性夏季热事件必然发生。根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特征,我国冷冬和严寒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东北地区。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40523/lnrb1385868.html 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201405/t20140523_893607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下面是气象预报部门在2010年1月21日的自述: 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2004-2005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2008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2008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http://www.infzm.com/content/40587 相关部门的反省还没有真正到位,拉马德雷冷位相才是冷冬频发的真凶。 我们多次指出,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18年暖冬(滞后5年左右);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1957、1969、1972、1976年。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是50-70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相关部门三次暖冬预测失败教训应该深刻反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2277-6507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6619.html 2014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我国大部地区遭遇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多地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暖冬预测再次遭遇尴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972.html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1210/190910552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注厄尔尼诺发展和暖冬争论
热度 2 杨学祥 2014-12-11 04:44
关注厄尔尼诺发展和暖冬争论 厄尔尼诺可能带来暖冬 临沂霾天降雪相对增多 2014-12-10 14:54:44      来源: 沂蒙晚报   最近,有气象专家表示,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已经生成,12月将达到顶峰,并一直延续至明年春季,受其影响,今冬或许会是暖冬。   厄尔尼诺经历“一波三折”   事实上,早在今年五六月份时,就已经传出今年会爆发厄尔尼诺,并预测今夏或许会比较热,然而从山东省临沂来看,今年夏天不仅没有比常年热,反而还显得凉爽一些。   据专家介绍,今年3月至5月,厄尔尼诺展现出很强的势头,当时连续三次西风爆发把暖水送到中东太平洋,使得海水升温。但到了6月至8月这段时间,西风突然停止了,这就使得原本强厄尔尼诺发生的概率降低了一半。而到了9月以后,风向再次转变到西风,暖水自西向东再次扩展,厄尔尼诺又重新发展起来。   “今年的厄尔尼诺非常复杂,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专家介绍说,受到“挫折”后的厄尔尼诺不可能再发展成很强的状态,所以今年的厄尔尼诺只能是弱厄尔尼诺。   今冬会是“暖冬”吗?   一般厄尔尼诺爆发的时候,气温都要高出常年,如今爆发在了12月,今年会是暖冬吗?据专家介绍,厄尔尼诺的发生导致整个气候大背景是暖的,但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指的是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都偏暖,才能称为暖冬。“毕竟才进入12月,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另外,暖冬还分为单站暖冬、区域暖冬和全国暖冬,所以还得看具体情况。”   厄尔尼诺的出现,还有可能增加雾霾的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对东亚地区来说会导致冬季风偏弱的现象,冬季风偏弱,造成大气的扩散能力下降,空气流动性差,容易发生静稳状态,雾霾天气相对来说就会增多。此外,厄尔尼诺还有一个影响,就是容易产生降雪,因为水蒸气蒸发后随着冷空气一起到来,空气总体来说比较湿润,有利于降雪的形成。(张斌)   【名词解释】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如果这个状态持续半年以上,就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与全球气候有密切联系,可能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增加。 编辑:张建波 http://www.sd.xinhuanet.com/sd/ly/2014-12/10/c_1113592454.htm 日本气象局:全球厄尔尼诺天气已在夏季形成,并料在冬季继续延续 2014年12月10日 13:00 汇通网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汇通网12月10日讯——日本气象局:全球厄尔尼诺天气已在夏季形成,并料在冬季继续延续。   编辑:美城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20141210/130021041722.shtml 世界气象组织称2015年厄尔尼诺发生率高达75% 2014-12-05 11:04:31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东京新闻》12月5日报道,依据观测到太平洋赤道附近至南美秘鲁一带温度持续走高的现象,世界气象组织(WMO)4日预测称,2014年12月到2015年3月期间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这一概率在70%至75%之间。   至于厄尔尼诺实际发生的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现阶段尚不明确,不过世界气象组织初步估计为小型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大面积的气象异常状况,往往伴随严重干旱或洪水。厄尔尼诺在日本易造成冬暖夏凉的反常气候影响。 (责任编辑:UN628) http://news.sohu.com/20141205/n406684507.shtml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称北半球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提高到65%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4-12-5 9:33:21   来源:博易大师   华盛顿12月4日消息:据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周四发布的月报称,北半球冬季以及春季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达到65%,高于11月初预测的58%。   CPC是美国国家气象局(NWS)的下属机构。CPC在这份报告里表示将厄尔尼诺列入监测名单。周二澳大利亚气象局(BOM)曾表示2月份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为70%。   上月CPC将北半球冬季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调低到了58%。 (博易大师) http://www.chinagrain.cn/liangyou/2014/12/5/20141259332155520.shtml 厄尔尼诺能否阻挡寒冬的到来 2014年12月10日08:20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报记者 徐文彬   今年能否确定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与暖冬有何关系?我国是否还会出现2008年初那样的雨雪冰冻灾害?在12月8日中国气象局“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李立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等专家就“厄尔尼诺能否阻挡寒冬的到来”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弱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   厄尔尼诺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丁一汇介绍,在今年春季,西太平洋的风场显示出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兆,但春季之后,赤道东风出现,并且很快减弱了6月至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温幅度。很多气候学家认为,受此影响,厄尔尼诺的发展可能夭折。然而,进入9月后,监测发现,暖水东传,这又让专家对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增强了信心。   陈丽娟指出,按照国家气候中心ENSO(厄尔尼诺也称ENSO暖事件)监测业务标准,即考虑到赤道中东太平洋比较广大范围的海温异常发展情况,可以认为赤道中东太平洋从今年5月份开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按照其他国家的标准,即侧重于监测赤道东太平洋或者是赤道中太平洋的海温演变情况,则认为大概从10月份开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可以确定的是,目前无论是国家气候中心的标准还是欧美国家的标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水都处于发展状态,并可能在冬季达到盛期。   虽然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几乎可以肯定,但丁一汇指出,经历了夏季的“波折”后,此次厄尔尼诺已不可能发展成强事件。“现在的监测和预测显示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将达到弱的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所谓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温在0.5℃到1℃之间。”但是丁一汇特别强调,“即使是弱的厄尔尼诺事件,也会改变中东太平洋已经维持了15年的冷水状态,其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关在笼子里”的冷空气影响“暖冬”判断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厄尔尼诺年,我国的冬季大多是相对偏暖的气候背景,但是不时造访的冷空气还是会带来明显的降温。   今年冬天到底会是暖冬还是冷冬呢?郑飞指出,冷空气是天气过程,气候变暖是气候过程,二者的时间尺度不同,影响也有所不同。对于暖冬的认定,还需要看1月份和2月份的气温状况,才能确定冬季气温是否处在一个比常年偏暖的状态。   丁一汇认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演变过程中,冷空气活动也在发生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北极地区的冷空气一般被周围的高气压禁锢在极地地区。近年来,由于北极冰川大量融化,在夏季吸收了大量热量,又在冬季将能量释放,从而加热极地大气使气压升高,并将冷空气挤压至中纬度地区,导致北美、东亚、欧洲等地区轮番出现冷冬。虽然今年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出现偏暖的气候背景,但由于不时有从极地“挤”出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很难判定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   陈丽娟认为,厄尔尼诺事件对东亚地区最显著的影响是造成了东亚冬季风偏弱的背景。关于冬季气温的预测,仅从厄尔尼诺事件和极冰融化的影响这两个因素考虑就已经非常复杂,因为二者的时空尺度和影响机制不一致;如果再加上大气自身动力演变特征,便使得预测更加扑朔迷离。在厄尔尼诺背景下,不能简单说一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电力设施将告别冰冻灾害   对于冷冬,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当时南方多地的电力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地区电线的覆冰厚度达到70毫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李立浧认为,电线结冰的关键在于气象条件,气温一般在0℃到-5℃且风速在5米/秒以下时,电线容易结冰;在风速比较大时,电线反而不受冰害。在低洼地、有遮挡的地方,由于风力比较小,电线结冰反而特别严重,这就是气象条件对电力设施影响的结果。   据李立浧介绍,2008年以后,电力部门采取了提高输电线路抗灾标准、与气象部门深化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等多项措施,确保电力设施不再像2008年一样受到严重的冰冻灾害影响。目前,电力系统也配备了先进的融冰装置,并在近年来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李立浧表示,电力部门有信心承诺,因冰冻灾害导致的大面积供电设备倒塌、大面积停电的现象不会再出现。   陈丽娟指出,气象部门在做出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之后,都会从气象要素延伸出为各行业提供气象服务的二级预报产品,其中包括对雨雪冰冻发生区域和发生时段的预报。陈丽娟认为,今冬出现2008年初那种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并不排除出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灾害。目前,相关的气候预测信息已经提供给电力等部门,未来气象部门还会提供滚动订正的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服务。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4年12月10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来源中国气象报) http://roll.sohu.com/20141210/n406815132.shtml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7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2015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冷冬还是暖冬?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4-11-12 13:2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厄尔尼诺冷冬暖冬 推荐到群组 冷冬还是暖冬? 国家气候中心是第一个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形成的气象机构,并预测今年暖冬发生。 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带来我国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也可能带来我国冷冬。由于2014年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今冬可能先暖后冷,要做好后期冷冬的防寒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983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950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77 次阅读|4 个评论
厄尔尼诺延期发生 暖冬预报遭遇寒潮
热度 3 杨学祥 2014-12-10 14:33
厄尔尼诺延期发生 暖冬预报遭遇寒潮 杨学祥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介绍,在今年春季,西太平洋的风场显示出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兆,但春季之后,赤道东风出现,并且很快减弱了6月至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温幅度。很多气候学家认为,受此影响,厄尔尼诺的发展可能夭折。然而,进入9月后,监测发现,暖水东传,这又让专家对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增强了信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认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演变过程中,冷空气活动也在发生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北极地区的冷空气一般被周围的高气压禁锢在极地地区。近年来,由于北极冰川大量融化,在夏季吸收了大量热量,又在冬季将能量释放,从而加热极地大气使气压升高,并将冷空气挤压至中纬度地区,导致北美、东亚、欧洲等地区轮番出现冷冬。虽然今年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出现偏暖的气候背景,但由于不时有从极地“挤”出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很难判定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 http://roll.sohu.com/20141210/n406815132.shtml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7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2015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冷冬还是暖冬?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4-11-12 13:2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厄尔尼诺冷冬暖冬 推荐到群组 冷冬还是暖冬? 国家气候中心是第一个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形成的气象机构,并预测今年暖冬发生。 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带来我国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也可能带来我国冷冬。由于2014年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今冬可能先暖后冷,要做好后期冷冬的防寒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983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9507.html 厄尔尼诺能否阻挡寒冬的到来 2014年12月10日08:20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报记者 徐文彬   今年能否确定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与暖冬有何关系?我国是否还会出现2008年初那样的雨雪冰冻灾害?在12月8日中国气象局“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李立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等专家就“厄尔尼诺能否阻挡寒冬的到来”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弱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   厄尔尼诺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丁一汇介绍,在今年春季,西太平洋的风场显示出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兆,但春季之后,赤道东风出现,并且很快减弱了6月至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温幅度。很多气候学家认为,受此影响,厄尔尼诺的发展可能夭折。然而,进入9月后,监测发现,暖水东传,这又让专家对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增强了信心。   陈丽娟指出,按照国家气候中心ENSO(厄尔尼诺也称ENSO暖事件)监测业务标准,即考虑到赤道中东太平洋比较广大范围的海温异常发展情况,可以认为赤道中东太平洋从今年5月份开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按照其他国家的标准,即侧重于监测赤道东太平洋或者是赤道中太平洋的海温演变情况,则认为大概从10月份开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可以确定的是,目前无论是国家气候中心的标准还是欧美国家的标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水都处于发展状态,并可能在冬季达到盛期。   虽然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几乎可以肯定,但丁一汇指出,经历了夏季的“波折”后,此次厄尔尼诺已不可能发展成强事件。“现在的监测和预测显示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将达到弱的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所谓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温在0.5℃到1℃之间。”但是丁一汇特别强调,“即使是弱的厄尔尼诺事件,也会改变中东太平洋已经维持了15年的冷水状态,其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关在笼子里”的冷空气影响“暖冬”判断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厄尔尼诺年,我国的冬季大多是相对偏暖的气候背景,但是不时造访的冷空气还是会带来明显的降温。   今年冬天到底会是暖冬还是冷冬呢?郑飞指出,冷空气是天气过程,气候变暖是气候过程,二者的时间尺度不同,影响也有所不同。对于暖冬的认定,还需要看1月份和2月份的气温状况,才能确定冬季气温是否处在一个比常年偏暖的状态。   丁一汇认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演变过程中,冷空气活动也在发生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北极地区的冷空气一般被周围的高气压禁锢在极地地区。近年来,由于北极冰川大量融化,在夏季吸收了大量热量,又在冬季将能量释放,从而加热极地大气使气压升高,并将冷空气挤压至中纬度地区,导致北美、东亚、欧洲等地区轮番出现冷冬。虽然今年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出现偏暖的气候背景,但由于不时有从极地“挤”出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很难判定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   陈丽娟认为,厄尔尼诺事件对东亚地区最显著的影响是造成了东亚冬季风偏弱的背景。关于冬季气温的预测,仅从厄尔尼诺事件和极冰融化的影响这两个因素考虑就已经非常复杂,因为二者的时空尺度和影响机制不一致;如果再加上大气自身动力演变特征,便使得预测更加扑朔迷离。在厄尔尼诺背景下,不能简单说一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电力设施将告别冰冻灾害   对于冷冬,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当时南方多地的电力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地区电线的覆冰厚度达到70毫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李立浧认为,电线结冰的关键在于气象条件,气温一般在0℃到-5℃且风速在5米/秒以下时,电线容易结冰;在风速比较大时,电线反而不受冰害。在低洼地、有遮挡的地方,由于风力比较小,电线结冰反而特别严重,这就是气象条件对电力设施影响的结果。   据李立浧介绍,2008年以后,电力部门采取了提高输电线路抗灾标准、与气象部门深化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等多项措施,确保电力设施不再像2008年一样受到严重的冰冻灾害影响。目前,电力系统也配备了先进的融冰装置,并在近年来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李立浧表示,电力部门有信心承诺,因冰冻灾害导致的大面积供电设备倒塌、大面积停电的现象不会再出现。   陈丽娟指出,气象部门在做出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之后,都会从气象要素延伸出为各行业提供气象服务的二级预报产品,其中包括对雨雪冰冻发生区域和发生时段的预报。陈丽娟认为,今冬出现2008年初那种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并不排除出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灾害。目前,相关的气候预测信息已经提供给电力等部门,未来气象部门还会提供滚动订正的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服务。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4年12月10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来源中国气象报) http://roll.sohu.com/20141210/n406815132.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2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同观点: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热度 2 杨学祥 2014-12-9 07:03
不同观点: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一、黑龙江暴雪表明气象权威机构暖冬预测第四次遭遇失败。 二、验证“美国暴雪寒潮是中国暴雪寒潮的前兆”。 2014 年暖冬预测遭遇尴尬:寒潮暴雪猝不及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972.html 实践检验:美国寒潮暴雪是中国寒潮暴雪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11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8046.html 不同观点报道: 厄爾尼諾將致中國冬季霧霾頻發 http://paper.wenweipo.com 我要評論 (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在北京參加「直擊天氣 - 與科學家聊天」活動時表示,受厄爾尼諾的影響,澳洲、新西蘭、巴西、印尼等國恐將遭遇乾旱襲擊,而其他一些地區則可能出現洪澇。在中國,厄爾尼諾將導致冬季風偏弱,增加冬季霧霾發生的頻率。 據悉,厄爾尼諾是一個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氣候現象,出現的頻次是 3 至 5 年一次,會給全球帶來颱風、霧霾、暖冬等一系列令人「 能「出走」,導致霧霾天氣發生可能性增加。如果厄爾尼諾持續發展的話,各地要特別注意做好霧霾的預防工作。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2/09/CH1412090013.htm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今年可能是暖冬雾霾将成常态 2014 年 10 月 29 日 05:49:08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陈伟利 浙江在线 10 月 29 日 讯 ( 钱江晚报记者 陈伟利 ) 最近半个月来,全国已经连续遭遇了 3 次自北而南比较严重的雾霾天,霾已经成了堵在我们心头的一块心病。这两天,北京的小伙伴在微信上表示,下个月 APEC 期间,公司放假 6 天,打算逃离北京去空气清新的地方休假去。   其实,这两天, 2014 北京 APEC 峰会组成部分的 APEC 气候研讨会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与会专家预测,受到“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冬天或将成为又一个暖冬,同时雾霾也会成为常态。   昨天,钱报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气候中心,工程师毛燕军说,最近全国的专家们都在会商今年冬季全国气候趋势,本月底下月初会有结果。   毛燕军说,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基本成定局,从 5 月到 9 月,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已持续偏高 0.5 ℃ 以上达 5 个月,如果 10 月份仍偏高 0.5 ℃ 以上,那“厄尔尼诺”现象就成立了。但它并没有传闻中的厉害,根据大多数气候模式的预测,强度上很可能是中等水平。   “厄尔尼诺”是海洋和大气之间互相作用的典型例子。随着冷热空气的交替,海水温度的变化对于大气有重要的驱动作用,由此便带来了一系列的“闹心”天气现象,台风、雾霾、暖冬等,都可以视作“厄尔尼诺”的衍生产物。   毛燕军表示,如果今年“厄尔尼诺”现象成立,那今年冬天偏暖的可能性非常大,全球平均气温会偏高,但也不排除中国某个区域偏冷的情况发生。   据《扬子晚报》报道,正在参加 APEC 气候研讨会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外院长王斌说:“今年的厄尔尼诺目前还处在较弱阶段,纬度在 30 度以内的地区受影响最为强烈。由于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所以伴随着厄尔尼诺的来临,冬天气温会相对升高。长江附近的区域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王斌解释,厄尔尼诺对我国北纬 30 度以南地区影响更加显著,“在北纬 30 度以南地区,厄尔尼诺会减弱冬季风。”而浙江恰好处于这个纬度线边缘。   受暖冬影响,今年雾霾也将成常态。王斌说:“大气的边界层本可以扩散掉部分污染物,但由于暖冬气温的升高,加上静风、无雨、逆温等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大气的边界层出现了稳定的局面,原本应该被扩散的污染物没能出走,便形成了雾霾。”   关于暖冬和雾霾的关联度,浙江省气象局的专家说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确切研究。雾霾不仅跟温度有关,跟降水和空气运动都有直接关联,而且有很强的地域性。如果暖冬降水多,反而会冲刷雾霾,而且还跟辐射降温有关。南北方差异也很大,北方的暖冬可能温度比较低,仍在 0 ℃ 以下,南方的暖冬可能会升至 0 ℃ 以上,两者导致的天气也会不同。 标签: 暖冬 | 雾霾 责任编辑: 石潇俊 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4/10/29/020328470.shtml 据日本《东京新闻》 12 月 5 日 报道,依据观测到太平洋赤道附近至南美秘鲁一带温度持续走高的现象,世界气象组织 (WMO)4 日预测称, 2014 年 12 月到 2015 年 3 月期间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这一概率在 70% 至 75% 之间。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 7 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 12 月 25 日 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 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 2015 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冷冬还是暖冬?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4-11-12 13:29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厄尔尼诺 冷冬 暖冬 推荐到群组 冷冬还是暖冬? 国家气候中心是第一个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形成的气象机构,并预测今年暖冬发生。 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带来我国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也可能带来我国冷冬。由于 2014 年 11-12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5 年 1-4 月为强潮汐时期,今冬可能先暖后冷,要做好后期冷冬的防寒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983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631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4年暖冬预测遭遇尴尬:寒潮暴雪猝不及防
热度 2 杨学祥 2014-12-2 18:20
2014 年暖冬预测遭遇尴尬:寒潮暴雪猝不及防 杨学祥 中央气象台 28 日下午发布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预计, 11 月 28 日 至 12 月 2 日 ,我国大部地区将遭遇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多地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黄淮及其以北地区降温幅度将达到寒潮标准;新疆和东北地区有较强降雪;南方大部地区降温同时并伴有阴雨,江南等地有大到暴雨。   受强冷空气影响,从今天夜间开始至 12 月 2 日 ,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的气温将先后下降 6 ~ 10 ℃,其中内蒙古、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及江南南部等局地降温幅度可达 12 ~ 16 ℃,大部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黄淮及其以北地区降温幅度将达到寒潮等级标准。 预计 12 月 1 日凌晨 ,气温 0 ℃ 线将南压至长江沿线,江淮至江南北部一带最低气温在 -2 ℃~ 2 ℃ 左右,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将出现霜冻。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1128/1719105304.html 寒潮暴雪出乎预料,令人猝不及防。值得对比的是,自 2014 年 5 月开始,中国权威气象机构一再预报 2014 年的厄尔尼诺将导致暖冬来临。 2014 年 4 月 29 日 ,在中国气象局 5 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表示,根据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在今年夏天发生。一旦今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那么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秋冬季都可能遭遇异常天气。据悉,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对我国气候影响比较大,一是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容易出现暖冬,二是次年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记者杨舒) http://roll.sohu.com/20140430/n399020851.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北京 10 月 29 日 电(记者刘毅)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预计未来 3 个月,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发展,并可能于 12 月达到峰值。气候专家介绍,厄尔尼诺出现后,可能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导致气候出现异常。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http://news.sohu.com/20141030/n405594525.shtml 我在 2014 年 5 月 23 日 指出,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多发生暖冬,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东北发生夏季低温、严重低温冻害和冷冬,如, 1957 、 1972 、 1969 、 1976 年。厄尔尼诺是极端热事件,如果 2014 年厄尔尼诺发生,全球性夏季热事件必然发生。根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特征,我国冷冬和严寒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东北地区。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40523/lnrb1385868.html 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201405/t20140523_893607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下面是气象预报部门在 2010 年 1 月 21 日 的自述: 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 2004 - 2005 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 2008 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http://www.infzm.com/content/40587 相关部门的反省还没有真正到位,拉马德雷冷位相才是冷冬频发的真凶。 我们多次指出,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滞后 5 年左右);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是 50-70 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相关部门三次暖冬预测失败教训应该深刻反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2277-6507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6619.html 2014 年 11 月 28 日 至 12 月 2 日 ,我国大部地区遭遇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多地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暖冬预测再次遭遇尴尬。 相关报道 今冬首个寒潮预警发布 全国迎强降温 2014年11月28日17:19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1,318 人参与) 收藏本文 自动播放 今冬首个寒潮预警发布 (来源:CCTV新闻频道) 过程降温预报图 过程降水量预报图 未来6天,除香港、澳门、台湾,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29个将创气温新低   中央气象台今天下午发布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预计,11月28日至12月2日,我国大部地区将遭遇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多地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黄淮及其以北地区降温幅度将达到寒潮标准;新疆和东北地区有较强降雪;南方大部地区降温同时并伴有阴雨,江南等地有大到暴雨。    大风降温齐袭 挑战入冬以来最低气温   受强冷空气影响,从今天夜间开始至12月2日,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的气温将先后下降6~10℃,其中内蒙古、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及江南南部等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2~16℃,大部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黄淮及其以北地区降温幅度将达到寒潮等级标准。   预计12月1日凌晨,气温0℃线将南压至长江沿线,江淮至江南北部一带最低气温在-2℃~2℃左右,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将出现霜冻。   与此同时,上述地区还将伴有4~6级偏北风,其中新疆山口地区风力8~9级,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可达11~12级;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北部及北部湾海面将先后出现7~9级偏北大风,阵风可达10~11级。    东北大部有强降雪 江南等地有大到暴雨   受强冷空气影响,28日至29日,新疆西北部及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30日,东北地区东部有中到大雪,黑龙江局地有暴雪。   28日至30日,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及华南中北部等地将有一次小到中雨降水过程,降雨量一般有5~20毫米,江南北部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累计雨量50~80毫米)。    专家提醒需做好防御冷空气的各项措施   据气象专家介绍,11月以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此次强冷空气过后,气温将由偏高转为偏低,各地需做好煤电油气等能源调配,江南等地需防范低温、霜冻对农作物生长造成的冻害;东部和南部海域需注意防范海上大风的影响。   此次冷空气过程还会给东北地区带来较强降雪,当地政府需防范强降雪对交通运输、城市运行、畜牧业等的不利影响。   此外,江淮、江南等地前期持续阴雨天气已造成部分地区土壤过湿。未来三天,南方大部地区仍有阴雨天气,需加强田间管理,减轻农田湿渍害影响。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1128/1719105304.html 未来10天冷空气频繁 全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偏低 2014年12月02日07:01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23 人参与) 收藏本文 12月1日,长春松枝被雪压弯了腰。 降温大风预报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下半年以来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冷空气过程已渐入尾声,东北降雪减弱,中央气象台于昨天(1日)先后解除了暴雪预警和寒潮预警。预计本周冷空气仍将活动频繁,公众需防寒保暖;得益于冷空气活跃,雾霾天气出现的可能性将很小。   在强冷空气的影响之下,昨天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一带降温猛烈,多地降幅超过8℃。北京、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等14个省会级城市气温创下了下半年以来的新低,其中西安和郑州均为今年下半年以来气温首次跌破零度。   昨天降雪仍主要出现在东北,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都有大范围的降雪。监测显示,昨5时至今5时,黑龙江佳木斯降雪量为14.4毫米,虎林降雪量为31.8毫米,达特大暴雪的量级。今天5时,黑龙江东北部一带部分地区降雪还在继续,积雪深度将继续加深,加上今天这一带还会有4-6级的风,因此对道路交通将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今天,随着冷空气进入尾声,降温范围和强度明显缩减,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东部、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大部将有2-6℃的降温,其中福建东南部局地降幅可达7-9℃。除上述地区外,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将缓慢回升,不过升温乏力,中东部大部气温仍处于低迷状态。   明天,随着另一股冷空气的向南扩散,很多地方气温又将下滑,预计内蒙古中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四川大部、云南东部、贵州大部及湖南大部等地都将出现2-4℃的降温。   整体来看,本周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且与前期相比势力增强,需注意防范大风、降温对设施农业、畜牧业、交通运输、群众生活等的不利影响,相关部门需做好交通应急准备,并做好人畜保暖、设施加固和除雪工作。 中央气象台称,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仍旧活动频繁,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3℃。不过在此期间,全国将不会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   雨雪方面,今天,东北降雪将进一步缩减。12月2日至3日,黑龙江大部有小到中雪,其中黑龙江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10~14毫米);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风。   而在南方,华南一带今明天将持续有小到中雨天气,其中海南东部、广东南部沿海地区雨势大。预计5日开始华南降水将逐渐结束。 文章来源: 中国天气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1202/070110537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607 次阅读|3 个评论
多次预测失败验证过时理论失误:暖冬预测还能挺多久?
热度 2 杨学祥 2014-12-2 13:36
多次预测失败验证过时理论失误:暖冬预测还能挺多久? 杨学祥 自从5月气象权威机构预测今年发生暖冬,其下属部门回应就是“暖冬”不断,而冷冬的预测寥寥无几,看来“权力”比科学更有威力。 2014-2015年冬季气温变暖的因素有: 1.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 2.2014年11-12月弱潮汐时期导致前冬变暖。 2014-2015年冬季气温变冷的因素有: 1.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冷冬; 2.北极海冰异常减少将给中国带来严重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44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559.html 我们多次指出,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18年暖冬(滞后5年左右);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1957、1969、1972、1976年。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是50-70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相关部门三次暖冬预测失败教训应该深刻反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6619.html 今年的暖冬预测还能挺多久?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下 今年或将是个暖冬 2014年11月26日08:43 | 来源: 安吉新闻网 | 作者: 桂雯君 | 编辑: 樊慧   昨天又有一股冷空气加盟雨水天,但好在前两天暖如春,就算气温跳水5℃左右,也没有冻得人瑟瑟发抖。一场风雨过后,也只是回到了微冷的深秋,今天又将转成多云天。   “都快12月了,我家的秋裤还在压箱底呢。”像这样沾沾自喜在朋友圈感叹的硬汉还真不少,难不成今年会是个暖冬?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今年5月我国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而一般厄尔尼诺年的冬季会比较暖和,所以今年或将成为又一个暖冬。   已到11月底,冷空气是一波接着一波来袭,温度自然不可避免地走下坡,但并没有一跌到冰点。据了解,今年4月世界气象组织公告称,2月以来,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已经达到厄尔尼诺先兆的程度,但它并没有来势汹汹,直到目前还处在较弱阶段,唯独在纬度30度以内的地区受影响最为强烈。   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之后,对我国的气候会有一定影响,比如容易出现暖冬、洪涝,以及台风生成及登陆个数均比正常年份少等。今年夏季,我们就明显感觉到台风比往年少。按此概率,伴随着“厄尔尼诺”的来临,今冬气温将相对升高。   不过厄尔尼诺是一个全球大范围的天气现象,若要具体到某一个地区,很难说会有怎样确定的天气影响。冬天会多暖还不好下定论,但至少今秋咱是温暖地度过了。根据县气象部门统计,从10月到目前为止,我县总体雨量偏少,日照偏多,平均温度为16.7℃,比常年15.7℃足足高出1℃。   感受到这温润气候的可不光咱,就连花花草草也是“深有感触”。此前,本该凋谢的杜鹃却意外地再次绽放光彩,老百姓见了甚是称奇,就连县城管局园林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感叹这样的现象在往年确实很少见。   其实意外开放的不仅是映山红,还有三角梅等。“往年这个时候,我县的三角梅不会开了,但今年却开得很好,尤其之前在安吉大道上的那一拨。”该工作人员认为,这些花之所以超花期开放,多少和今年秋天的气候有关。“雨水少,加上天气暖和,给花卉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期盼暖冬的,也有害怕暖冬的,这害怕说的就是农作物。“现阶段农作物的生长并没有出现异常状况,但如果真的遇上暖冬,农作物的产量恐怕会受影响。”县农业局农作站站长曹建民说,暖冬的气候条件会促使大小麦在冬天疯长,之后过了春节若遇上倒春寒,产量将严重受损。另外,温暖的气候还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暖冬下要想减少损失,农民朋友就得提前做好措施。“现阶段要抓紧时间秋收秋种,清沟排水,禁止秸秆焚烧。”曹站长还提醒道,播种后要尽量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茎秆粗壮及抗旱抗病能力。 http://ajnews.zjol.com.cn/ajnews/system/2014/11/26/018733348.shtml 气温如同过山车 厄尔尼诺卷土重来 2014-12-02 10:07:00 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核心提示   昨日,由于气温比前日整体下降了5℃,再加上早晚风大,市民普遍感到了寒冬的气息。 未来几天,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全省气温继续下降。本周内,泉州气温维持在10℃到18℃范围内,偶尔有雨。不过就在前几日,泉州的气温还是较高,仿佛仍是夏天。医生提醒,最近天气多变,要注意增减衣物,防止生病。   记者 王金植 张九强 文/图   11月气温同比偏高   因前夜较强冷空气来袭,加上下了小雨,昨日我市气温下降明显且昼夜温差大。市气象台昨日20时50分实时气温显示,中心市区16℃,德化九仙山仅3℃。昨日0时至22时,中心市区最高温22.4℃,最低温15.7℃;全市最高温出现在永春达埔,为23.1℃,其最低温为14.9℃,昼夜温差10℃。   而就在前几天,中心市区最高气温可达28℃。 “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就折中,穿了秋装。感觉泉州进入了四季随机播放模式。”市民陈女士说,天气如此多变,有时甚至一天里四季都经历了。   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我市11月上中旬平均气温偏高,旬降水量偏少。11月下旬后期,全市雨水增多,其中28日泉州大雨,晋江和安溪中雨,不过下旬平均气温仍同比偏高2℃—4℃。   “11月初以来,泉州呈现降水少、气温高的特点,但气温波动在正常范围内。”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冷空气袭来的前一天都异常闷热,这叫“锋前增温”,因此这两天才会突然像是从夏天过渡到了冬天。   厄尔尼诺现象再现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泉州降水少、气温高,整个福建也是这种情况。对此,福建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温珍治解释,2010年以后,福建海水温度都很正常,2012年虽然海温略高,但没有形成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多年不见的厄尔尼诺现象卷土重来,福建海水温度偏高,逼高了气温。与此同时,近期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阻断了海上水汽入闽。北部的冷空气却偏弱,无法南下。在南北双重因素的作用下,福建才会又热又干。   所谓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601099,股吧)赤道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导致海水出现大范围、长时间异常增温现象。其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容易出现暖冬。   注意增减衣物 多吃柔肝养肺食品   “气候多变,市民要注意穿衣。”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陈医生说,因为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市民应准备一件方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   他提醒,市民们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因天气突变而生病。这种天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预防感冒。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菠菜、山药。在汤品调理中,可加些养血舒筋的药材,如银耳、薏仁、黄芪、山药、桑葚、菊花、杏仁等。 (责任编辑:HN666) http://news.hexun.com/2014-12-02/17100188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68 次阅读|4 个评论
厄尔尼诺发展和北极海冰异常:中国可能出现“冷冬”
杨学祥 2014-11-30 14:09
厄尔尼诺发展和北极海冰异常:中国可能出现“冷冬” 杨学祥 近期研究表明, 2014 年厄尔尼诺发展和北极海冰异常预示中国可能出现“冷冬”。 一、北极海冰异常减少 【北极海冰异常 中国 2014 年将出现较严重冷冬】北极海冰的变化预示着北半球的气候变化,近日第六次中国北极科考队发现,下半年北极海冰异常,专家分析认为,今年我国或将出现严重的冷冬现象。 http://www.ximalaya.com/11744082/sound/4112702 http://v.ifeng.com/news/mainland/201410/0172d20a-f44b-465b-a3d7-236a919417c7.shtml http://v.ifeng.com/news/mainland/201410/0147de44-55ba-4bc2-9188-86275fbd0a8c.shtml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武炳义 2012 年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认为,秋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导致了近年来欧亚大陆“冷冬”频繁出现,加剧了东亚地区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发生,是导致近年来我国冬春季节天气气候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武炳义的研究成果显示, 2005 、 2007 、 2010 和 2011 年 9 月,北极海冰范围极端偏低,随后的冬季欧亚大陆频繁发生气候灾害。例如, 2005 年 12 月日本发生了极端降雪事件, 2008 年初我国南方出现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2010 年秋冬季我国华北大部、黄淮及江淮北部出现大范围干旱, 2012 年 1 至 2 月我国北方经历了严寒。   武炳义认为,近 20 年来,欧亚大陆北部冬季表面气温呈现持续降温的趋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秋季北极海冰减少及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升高。 http://hnrb.hinews.cn/html/2012-04/13/content_466243.htm 根据最新的理论预测,如果格陵兰冰盖完全消失,格林兰冰盖融化可导致其附近海平面将下降 100m ,北苏格兰的海平面将下降 3m ,冰岛周围海平面将下降 10m ,欧洲大多数海岸的海平面上升,它们远远小于全球平均 7m 的水平。但是,所有的冰融水都会流向各地,所以,世界距冰盖更远的地方,海平面的上升一定会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将上升 10m (见图 1 )。图 1 中的箭头是本文作者添加的,表示流体在压力变化条件下的流动方向。 图 1 格林兰冰盖和南极西部冰盖融化导致的全球海平面变化 两极冰盖的形成和消失不仅与气候变化有关,而且对局部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海洋学的长期研究表明,格陵兰冰盖的融化,在使地球大多数地方的海平面上升的同时,也使冰盖周围 2000km 之内的海平面下降,导致全球海平面南升北降(融化冰盖周围)的格局。大气等位面也有同趋势的变化,它们都是冰盖融化后地球重力场在地球质量重新分布后的重力等位面,在大气等位面和海平面接近的地方,两者的变化幅度也非常接近。 格陵兰冰盖的融化后,在融化的冰盖周围海平面下降的同时,北极地区大气等位面也同时下降,迫使北极冷水和冷空气向北半球中低纬度流动(见图 1 箭头方向),这是北极冰盖大面积融化后,北半球遭遇大规模冰雪严寒袭击的原因。欧洲距离格陵兰最近,压力梯度也最大,遭受严寒暴雪的强度也最大。这表明,大自然对冷暖变化有自我调节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北极流出的空气和海水是最冷的,导致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冷;经过半球之间的运移和热带地区的加热,涌入南极的空气和海水是相对温暖的,它将导致南极海冰的快速融化,重复北极的类似过程。 2005 年以来北极地区海冰和冰盖的大量融化仅仅是一个规模小得多的缩影。国内外研究显示,北极海冰的减少与极地区域高压产生有关,冰盖融化后产生的北极大气等位面大幅下降,是极地区域高压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厄尔尼诺带来冷冬 两种不同观点: 气候专家介绍,厄尔尼诺出现后,可能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导致气候出现异常。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10/30/c_127157784.htm 我在 2014 年 5 月 23 日 指出,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多发生暖冬,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东北发生夏季低温、严重低温冻害和冷冬,例如, 1957 、 1972 、 1969 、 1976 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5-23/184730213891.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参考文献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带来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2014-11-30 12:23
厄尔尼诺带来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网友讨论: zecrio 2014-11-30 10:22 2014-2015年冬铁定比去年冷。 zecrio 2014-11-30 10:22 中国气象局今天预测未来10天中国天气显示:2014年12月上旬除了青藏高原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外,我国其他地区全部偏低常年1-3度以上。彻底扭转了之前气温偏高的局面。北极涛动负位相持续发展,长期天气显示中旬入侵我国冷空气依旧偏强,气温偏低可能持续下去。 zecrio 2014-11-29 20:23 这个冬天将是冷冬。 博主回复(2014-11-30 11:06):可能性很大。 不同观点: 气候专家介绍,厄尔尼诺出现后,可能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导致气候出现异常。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10/30/c_127157784.htm 我在2014年5月23日指出,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多发生暖冬,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发生当年我国东北发生夏季低温、严重低温冻害和冷冬,例如,1957、1972、1969、1976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5-23/184730213891.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相关报道: 今冬北方地区易现暖冬 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 2014年10月30日 08:58:40 来源: 人民日报 我有话要说(0人参与)   本报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刘毅)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预计未来3个月,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发展,并可能于12月达到峰值。   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平均温度持续偏高的现象。目前,科学家采用赤道中东太平洋平均海表温度“距平值”(指当前值与常年同期值之差),作为厄尔尼诺的判定依据。当该海区海水表面温度持续3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表明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6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今年5—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值已连续6个月达到或超过0.5℃,赤道中东太平洋次表层被暖水覆盖,并已向上抬升至表层。这表明,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   气候专家介绍,厄尔尼诺出现后,可能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导致气候出现异常。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10/30/c_127157784.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冬还是暖冬?
热度 3 杨学祥 2014-11-12 13:29
冷冬还是暖冬? 国家气候中心是第一个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形成的气象机构,并预测今年暖冬发生。 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带来我国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也可能带来我国冷冬。由于2014年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今冬可能先暖后冷,要做好后期冷冬的防寒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9830.html 北方地区有大风降温 部分地区降温幅度12℃以上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0 人参与) 试驾豪车赢万元大奖! 扫描到手机 2014-11-12 11:25:47 来源: 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1 北方部分地区降温幅度12℃以上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日凌晨5时,受东移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黄淮及东北地区西部寒风凛冽、气温下降明显,冷空气的大风降温效应可谓立竿见影。   预计12日,上述地区仍主打大风降温牌。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东北等地自西向东将先后出现4~8℃降温,内蒙古东部及东北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以上,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4~6级风。与此同时,东北地区东部和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黑龙江东北部局地有大到暴雪。雪天路滑,东北地区的朋友要格外注意出行安全。   另外,除大风雨雪降温外,冷空气的清洁效应也很突出。从昨日15时起,华北区域平均和单站的PM2.5浓度均低于3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优并维持。预计今日至14日,全国大部地区无明显雾、霾天气。 http://news.sohu.com/20141112/n405969776.shtml 美国遇强冷空气 明尼苏达冰雪致4人亡 2014年11月12日11:24 中国新闻网 微博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州至少有4人因为冰雪覆盖道路出车祸死亡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美媒11日报道,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州至少有4人因为冰雪覆盖道路出车祸死亡,中西部北方部分地区积雪2英尺(约0.6米)。   据全国广播公司(NBCNews)报道称,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大都会部分地区降雪18英寸(约0.46米)。州巡警10日就处理了1100次车祸和汽车滑行问题。   道路结冰是4人死亡的主因:州巡警说,卡弗县和蓝土县10日各有一人在车祸中死亡。11日黎明之前,莱斯县2人因汽车滑过中线被迎面而来的汽车侧撞死亡,还有1人重伤。   到11日下午,威斯康辛州北中部优胜者湖降雪23.7英寸;密西根北半岛降雪24.5英寸。国家气象局还报告几个地方降雪18英寸以上。   气象部门指,这场大雪是因为阿拉斯加早前受台风吹袭,将冷空气吹送到中西部地区,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密歇根等多个州受影响。 寒流来袭全美国逾2亿人受影响 1 / 6 近日,寒冷空气涌向美国蒙大拿州和北达科塔州,南部和东部地区在未来几天也将迎来气温骤降的“寒冷冬季”,预估将有2亿人将受此次寒流影响。纽约上州、爱达荷州、怀俄明州都在10日迎来降雪。而科罗拉多州、内布拉斯加州和伊利诺伊州东北部也将在当地时间11日早上迎来降雪。 分享 | 评论(0) 01 02 03 04 05 06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1112/112410503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70 次阅读|6 个评论
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 今冬北方地区易现暖冬?
杨学祥 2014-10-30 14:47
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 今冬北方地区易现暖冬? 杨学祥 国家气候中心是第一个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形成的气象机构,并预测今年暖冬发生。 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带来我国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也可能带来我国冷冬。由于2014年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今冬可能先暖后冷,要做好后期冷冬的防寒准备。 国家气候中心:今冬北方地区易现暖冬 2014-10-30 05:03:08作者:刘毅 本报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刘毅)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预计未来3个月,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发展,并可能于12月达到峰值。   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平均温度持续偏高的现象。目前,科学家采用赤道中东太平洋平均海表温度“距平值”(指当前值与常年同期值之差),作为厄尔尼诺的判定依据。当该海区海水表面温度持续3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表明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6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今年5—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值已连续6个月达到或超过0.5℃,赤道中东太平洋次表层被暖水覆盖,并已向上抬升至表层。这表明,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   气候专家介绍,厄尔尼诺出现后,可能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导致气候出现异常。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责任编辑:UN625) http://news.sohu.com/20141030/n405594525.shtml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停滞 但冬季仍可能出现多雨天气 http://www.aweb.com.cn 2014年10月23日 08:53 农博网 北京德润林2014年10月23日消息:据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气象专家John Nielsen-Gammon博士称,虽然今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可能弱于早先预期,但是今年冬季的天气可能寒冷多雨。 他表示,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沿海水温高于平均水平。中度到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通常意味着秋末及冬季期间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出现更多的降雨。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于圣诞节期间达到高峰。 Nielsen-Gammon博士称,6个月来我们一直等待厄尔尼诺现象发展,但是目前仍未出现。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温度一直高于正常水平,仍有大片海域的水温偏高。因而未来两个月至少会出现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并持续冬季大部分时间。 (文章来源:博弈大师) http://siliao.aweb.com.cn/20141023/65710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冬长三角有暖冬和雾霾增多:起因于厄尔尼诺和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4-10-28 13:47
今冬长三角有暖冬和雾霾增多:起因于厄尔尼诺和潮汐组合 杨学祥 “超级厄尔尼诺”问什么没有发生?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厄尔尼诺可能带来暖冬和雾霾 统计表明,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连续18年暖冬;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连续暖冬中断,冷冬也经常出现。 本次厄尔尼诺可能发生暖冬,原因在于2014年11-12月为弱潮汐组合,冷空气活动较弱,2015年1-3月为强潮汐组合,今冬先暖后冷的可能性增大。 另外,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减少三分之一,导致冷空气活动进一步减弱。 以上两大因素增大我国暖冬和雾霾频发的可能性。 相关报道: 今冬 长三角有暖冬和雾霾增多概率 2014-10-28 04:50:24 来源: 金陵晚报(南京) 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通讯员 战子秋 方向 林雯 厄尔尼诺正在洋面上发展,今年它会不会成长为一个“超级厄尔尼诺”?今年的气候如此反常,是否和厄尔尼诺有关?厄尔尼诺会不会让江苏今冬成为暖冬?会不会造成雾霾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生?老百姓关注的气象热点话题,气象专家也同样关注。作为APEC峰会议程之一,2014年APEC气候研讨会昨天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这也是APEC气候研讨会首次在非APEC峰会主办城市举行。 今年会不会生成“超级厄尔尼诺”? 目前看可能仅是弱到中等强度 今年的4月15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发布了一则新闻公告:今年2月以来,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已经达到厄尔尼诺先兆的程度,预测今年可能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今年,江苏夏季的持续阴雨以及罕见的偏凉状态,也有人认为或许和厄尔尼诺的先兆有关系。而更多的人关注,今年的厄尔尼诺会不会成长为一个超级厄尔尼诺,并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 对此,夏威夷大学气象系主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院海外院长王斌教授解释说,所谓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变暖的异常现象,一般来说要持续至少三个月水温高出平均水平1℃以上,才能被视为一次厄尔尼诺现象。 他表示,从目前全世界的监测情况来看,今年发展的厄尔尼诺可能会在冬天即明年的1月至2月发展成熟,从目前的气象观测来看,今年的厄尔尼诺可能不会成为一个“超级厄尔尼诺”,它可能仅有弱到中等强度。 厄尔尼诺会带来活跃的台风吗? 要警惕秋台风“拖延症” 很多人担心正在悄然发展的厄尔尼诺,会不会造成未来台风的高发和脾气的暴烈?对此,王斌教授分析认为,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对厄尔尼诺的规律性的研究和掌握还不足以利用厄尔尼诺精确地预测某地在厄尔尼诺年份会发生哪些特定的灾害性天气。 不过,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发展的年份,西太平洋通常会生成更多的秋台风,而它的位置虽然偏东,但是它依然会向西移动,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一般来说,每年7月、8月、9月是台风的高发时期,而厄尔尼诺年份,一些低纬度地区,包括中国台湾、菲律宾和南中国海等地,则要警惕秋台风的频发。 记者了解到,曾经发现过秋台风在厄尔尼诺年份,更加活跃一些,而且它的活跃时间段也会延长一些,约一个月,也不排除中国的南海地区在11月份仍然会出现秋台风活跃的场面。 厄尔尼诺会带来暖冬和雾霾吗? 长三角有暖冬和雾霾增多概率 王斌教授分析,曾有专家发现,在厄尔尼诺年份,中国华南地区的冬季降雪会增加,因此大家可以看看明年1、2月份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出现这些情况。 而关于厄尔尼诺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可能对中国北纬30度以南地区影响更加显著一些,厄尔尼诺有可能会减弱冬季风,可能会造成温度的升高,而江苏恰好处于这个纬度线的边缘地带。 另外,雾霾和大气层结的稳定度有关,大气中的冷空气活动和湍流能吹散污染物,这是大气的自净作用,如果冬天的时候,冬季风不够强,那么可能就会有利于雾霾天气的发生,因此厄尔尼诺持续发展的话,受影响更强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今年冬季有雾霾增多的概率。 除此以外,专家还表示,厄尔尼诺发展的最强时期,灾害性天气并不一定是同步发生,它可能有一个后延效应,比如1997年有一个超强厄尔尼诺,1998年夏季发生了大洪水,因此冬季发生的厄尔尼诺的影响有可能会持续到来年的春天到初夏。 netease 本文来源:南京龙虎网-金陵晚报 http://news.163.com/14/1028/04/A9KABV6F00014AED.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气象局:今年不属于暖冬 全国气候变暖趋势仍持续
热度 2 杨学祥 2014-3-6 19:12
气象局:今年不属于暖冬 全国气候变暖趋势仍持续 2014年03月04日1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4日电 中国气象局4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月天气气候特征以及今冬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两会”期间天气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在发布会上称,今年冬季的情况来看不属于暖冬,全国范围内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   艾婉秀称,今年冬季全国平均温度偏高0.5度。0.5度这个界限是过去暖冬标准的一个值,但是随着这个标准在实施过程当中,也发现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针对暖冬的标准又做了订正,从订正的结果来看,今年冬季的情况不属于暖冬,因为它没有达到新的标准所规定的在50%以上的面积达到暖冬才能够认为是暖冬,所以从新的标准来说,今年不是一个暖冬。   艾婉秀还表示,暖冬不是通过全国的平均气温考虑的,而是考虑一个点或者一小块区域,比如说一个线站、一个小区域是否达到暖冬,再统计全国50%以上的面积达到暖冬标准以后才能说是全国性的暖冬。   艾婉秀同时称,从上百年的过程来看,虽然中间前两年有下降的过程,但是全国温度还是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只不过是在最近10年里边变化的幅度不是特别大。从气侯变化专家对未来的预测来看,这种变暖的趋势还在持续,所以不能因为有某些年份最近几年稍微有点低,或者某些强冷空气过程造成明显的降温就把气侯变暖趋势否定了。 http://stock.sohu.com/20140304/n396024466.shtml 平均气温1.1℃,岛城暖冬! 2014年03月05日09:09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青岛晚报   晚报讯   今年,岛城市民度过了一个暖和的冬天。昨日,市气象局公布了今年冬季气候影响评价,今冬全市平均气温1.1℃,比常年同期偏高1.0℃,比去年同期偏高2.0℃。除了气温高,今冬我市的降水也较常年偏少,大雾天气却比常年偏多。中央气象台统计,今冬是近5年来我国最暖和的“冬天”。   根据市气象局发布的全市2014年冬季气候影响评价,冬季(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青岛市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为: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正常,降水偏少。冬季平均气温崂山最高为2.3℃;莱西最低为-0.4℃。冬季极端最低气温-11.1℃,2014年1月13日出现在莱西;极端最高气温15.1℃,2014年2月26日出现在平度。   冬季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6.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5.7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38.3毫米。冬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490.4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31.3小时,比去年同期偏多74.5小时。全市冬季大气干旱指数属偏旱的情况。青岛市区冬季降雪9天,比常年同期偏少1.4天。青岛市区冬季出现10天大雾天气,比常年同期偏多1.2天。   去年冬天,我市平均气温-0.5℃,比常年同期低0.6℃,比上一年同期高0.2℃。去年冬季是27年来最冷的冬季。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消息,2013/2014年冬季,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为近5年来最高。 (记者 徐美中) http://roll.sohu.com/20140305/n396063924.shtml 本市平均气温比常年高1℃ 这个冬天是暖冬 A-A+2014年3月5日08:55新闻晨报评论   晨报记者金玉蓉报道 记者昨天获悉,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本市平均气温相比常年偏高1℃,“暖冬”头衔已毫无疑问。据了解,这是自2010年申城暂摘“暖帽”后出现的第1个暖冬,同时也是1986年来的第22个“暖冬”。   根据徐家汇站气象资料的最新统计,2013冬季(2013年12月1日-2014年2月28日)平均气温为7.1℃,较常年(1981-2010年)平均偏高1℃,从气候上来讲,这个冬天是偏暖的。   据了解,本市若冬季(12月、1月、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平均气温1℃或以上,就称为“暖冬”。   暖冬是否会对入春早晚产生影响?是否会使夏天气候变得很热?气象专家表示,各个季节之间的冷与热没有必然的联系,还是要视具体的环流形势而定。根据以往的统计,本市常年入春在3月16日。   根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天受弱冷空气影响,本市雨水暂歇,为多云天气,北风风力略有增大,气温继续下滑,预计最低气温在6℃左右,最高气温在10℃上下。预计明天到周六(6-8日),西南暖湿气流再度活跃,本市又将多降雨天气过程,体感偏阴冷,最高气温回落至10℃以下。 http://sh.sina.com.cn/news/b/2014-03-05/085584367.html 暖冬已过 倒春寒是不一定 再迎强冷空气 2014-03-06 08:54:00 来源: 车讯网   原标题: 暖冬已过 倒春寒是不一定 再迎强冷空气   【车讯网报道】乍暖还寒的沈城3月初又迎雪花,这两天气温也随之下降,但蓝天和暖阳却让我们觉得春天真的近了。   真的近了吗?其实,5天平均气温稳定≥10℃的第一天才为春季的开始日期,辽宁省常年入春时间为4月中旬。那么,冬末这段时间,我省气温如何?“倒春寒”会来吗?少雪的冬天对春耕是否有影响?   最近俩月风雪雨雾都可能来   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7毫米,比常年(6.5毫米)偏少约四成,朝阳西部和葫芦岛部分地区无降水。全省平均气温为-5.1℃,比常年(-6.6℃)偏高1.5℃。   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全省所有地区气温高出常年0.6-2.6℃,因此,这个冬天确定为暖冬。冷空气活动次数少、强度弱让冬天不再难熬,但也带来了雾霾困扰。3月份及4月份,天气处于冷暖不断拉锯中,情况复杂,降温、升温、降雪、大风、降雨、雾霾等天气状况均可能出现。   12日前后强冷空气再次来袭   未来十天,我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平均气温接近常年。但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1-12日,全省将出现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各地气温下降5-7℃,局部下降8-10℃。   冬末气温波动大,会不会带来“倒春寒”呢?气象专家表示:“同样是-10℃,冬天和现在的人体感受肯定不同,因为人体感受受到阳光、风力、相对湿度影响,是否有‘倒春寒’,目前还不能排除。”   气象部门不放过人工增雨机会   近两次降雪均受人工增雨作业影响,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张晋广表示,如果冬末春初有降雨过程,气象部门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将通过人工作业增加空气中的凝结核,从而增加降雨量。   “土地尚未开化,此时人工增雨是否会对春耕有利?”张晋广表示,此阶段雨雪渗透也对土壤有改善,但对春耕影响最大的还是春季的第一场透雨。因此,气象部门将从3月中旬开始,严格观测降水系统,保证第一场透雨的有效影响。据了解,由于降水较少,辽西地区可能发生春旱。 http://car.southcn.com/7/2014-03/06/content_94128896.htm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091 次阅读|5 个评论
3-4月见结果:是否有“倒春寒”来袭?
热度 2 杨学祥 2014-3-2 10:52
3-4月见结果:是否有“倒春寒”来袭? 我国今年冬季偏暖与频繁的地震活动有关,地下能量释放后将会变冷。 wangchun11 2014-3-1 15:33 杨教授:昨天28日:正是月亮近地潮开始的日子,今天3月1日是日月大潮,在面对强潮汐组合的时候,为何中央气象台却恰恰在昨天说:“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为何该股较强冷空气就对南方影响不大呢?看了中央气象台的3月上旬中期预测:3月上旬除了北方一些地区外,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为什么会是这样?南方这么多雨,气温怎么还会偏高呢?什么道理???冷空气为什么不影响南方呢?为什么没有所谓的寒潮和倒春寒呢?但是昨天我所在的湖北荆门这里风还是挺大的,为什么中央气象台不看好这股冷空气,都没有对南方做出冷空气降温的预报呢?是中央气象台人为“暖化”还是什么??为什么在面对强潮汐的时候?!中央要与“潮汐”唱反调??到底怎么回事?3月还有寒潮和倒春寒吗??? 3月上旬我省将出现较长时段不利春播天气 2014-03-01字号:T | T   一、3月上旬我省将有较长时段低温阴雨天气   预计3月上旬影响我省的冷空气频繁且强度加强,北部地区将有较长时段低温阴雨天气。旬平均气温北部地区略偏低,其余地区正常;旬降水量西北部地区略偏多,南部地区正常~略少,其余地区正常。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3月1日夜里起全省气温自北而南将明显下降,最低气温过程降温幅度中北部地区可达5~7℃,局部超过8 ℃,南部地区可达3~5 ℃。2~6日北部地区部分县市将出现平均气温低于12℃的不利春播低温阴雨天气。7~10日,北部地区部分县市和南部地区局部县市将出现平均气温低于12℃的不利春播低温阴雨天气。   预计1~2日,全省有阵雨,中北部地区的部分县市有中雨,局部县市有大雨。6日夜里~8日,全省有阵雨,部分县市有中雨,局部县市大到暴雨。   二、春播期气候预测   预计2014年春播期(3月1日~4月10日)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量大部分县市正常略偏少。不利于春播的主要时段大致出现在: 3月上旬前期(2~4日)、3月上旬后期(7~10日)、3月下旬前期(21~24日)和3月底至4月初(3月31日~4月2日)。   三、农业生产建议   1、预计春播期有四次不利春播低温阴雨时段,特别是3月上旬低温阴雨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不适宜开展早稻、春大豆的春播工作,建议待中旬气温回升后,抢晴播种。   2、已播早稻若遇上强冷空气影响,应盖好秧田塑料薄膜、增施热性磷钾肥等进行防寒。   3、春季是我省强对流天气的频发期,请注意防范冰雹、雷暴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福建省气象台2月28日15时05分发布) http://www.fujian.gov.cn/wsbs/bmxxcx/mszx/201403/t20140301_701747.htm 浙江3月上旬天气趋势预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08:47 问天网   浙江省气象台预测,3月上旬全省雨量大部分地区较常年略偏多,旬平均气温全省接近常年。   1日全省阴有阵雨。2日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3日全省多云,气温较高,傍晚起转阵雨。4-6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有一次明显的降水和降温过程,全省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可达8-10度,其中5日浙北和浙西的部分地区有雨夹雪,浙北内陆平原和沿海海面分别有6-8级和9-11级大风。冷空气过后,7日早晨气温较低,西部山区和浙北的部分地区有冰冻。8日前后受高空小槽东移影响,全省还有一次弱降水过程。   气象服务建议:   1、由于前期气温持续偏高,茶叶等作物耐寒能力下降,上旬中期的强冷空气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请农业等有关部门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2、上旬强冷空气影响期间,沿海海面将会出现9-11级大风,请注意海上交通安全。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07/0302/20479.html “倒春寒”来袭?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4-02-28   编者按:“门庭春已近,风雨却多违。”2014年2月中旬,在南国大地桃李争芳之际,风云突变,数轮冷空气接踵而至,气温骤降,雨雪夹杂。许多公众心生疑问:“倒春寒来了吗?”那么,这轮雨雪降温过程是否就是气象意义上的倒春寒呢?倒春寒又分别会给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带来何种影响?应当如何应对?   “那是3月底4月初,我们去江南一带‘蹲点’,当地连续十几天出现阴雨天气,稻田里的秧子都烂掉了。”78岁高龄的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正研级高工李小泉在回忆近50年前的一场“倒春寒”时说道。   那场名副其实的“倒春寒”,是记者提到这三个字时,李小泉大脑里的第一反应。   近日,江南一带地区在经历了少见的温暖隆冬之后,天气突然出现转折。2月上旬中期开始,冷空气势力加强,气温由明显偏高转为偏低,雨雪冰冻天气在湖南、贵州、安徽等地大面积铺开,其中,安徽东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雪。温暖如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到10℃,局部地区气温下降12℃,仿佛在几天完成冬春之间的变迁。面对此情此景,有公众质疑,“倒春寒”来了?   李小泉说,“倒春寒”这个名词很早就有了,但这个词多用在农业上。实际上,在气象学中,“倒春寒”这一术语最早来源于农业,主要指3、4月份,进入春季以后,气温回升很快,后期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明显下降,低温持续时间长达1至2个星期以上的那种春季前暖后冷,并造成大片地区农作物遭受冷害的天气现象或者天气过程。“春季天气回暖,温度上升,越冬农作物也都迅速生长起来了,抗寒能力减弱,特别是在南方早稻育秧的时候,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连阴雨天气,温度突然下降,就会对早稻秧苗的生长以及油菜等越冬作物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是通常意义上来讲的‘倒春寒’。”   李小泉认为,“倒春寒”一词在时间上没有一个特别确切的界定,在不同地区,情况不一样。比方说,在华南地区,一般来讲,2月下旬到3月上旬开始播种早稻,这时候要是出现前暖后冷以致对早稻播种育秧产生影响的情况,就可以叫做“倒春寒”。在江南一带地区,“倒春寒”主要出现的时间是在3月下旬以后,通常是4月份,因为那时候已经进入春季,温度回升,农作物抗寒能力减弱,如果气温突然出现骤降现象,就会危害水稻的播种育秧和大田作物的健康生长,这便是江南地区的“倒春寒”。对北方来讲,“倒春寒”可能来得更晚一些,通常指小麦返青以后,4月中期甚至是5月份,又有较强的冷空气到来,可能使小麦遭受冻害,也称为“倒春寒”。所以在不同地区,“倒春寒”所指时段是不同的。   谈到今年气温的特点,李小泉说,1月份,我国的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值;特别是1月底到2月初,南方的气温明显偏高,一些地区的日平均气温都可以达到15℃左右,个别的日子里,气温甚至接近20℃,有些女孩子都可以换上裙装,仿佛春天已经来临。可是到2月上旬中期以后,冷空气势力加强,温度突然下降。不过,从整个农业生产来看,还没到农作物开始春季旺盛生长的时候,早稻也没开始播种。“所以,最近这半个月左右的南方低温,虽然导致部分地区抽薹开花的油菜、露地蔬菜受冻,部分亚热带经济林果遭受轻度寒害,但影响还不是很明显。”他再一次强调,“现在还没开始播种早稻,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过程不应该称为‘倒春寒’。”李小泉如是说。 (来源:《中国气象报》作者:王晨 责任编辑:唐淼) http://www.cma.gov.cn/kppd/kppdrt/201402/t20140228_23955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39 次阅读|3 个评论
冷暖互变:地下排气停止了吗?
热度 5 杨学祥 2014-2-11 15:07
2013-2014年交接时期北美洲和欧亚都经历了冷暖转变,北极涛动为什么从北美洲开始突破?中国和东北亚为什么雾霾高发?是地下排气造成的热异常?地下排气停止了吗?倒春寒不远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366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1337.html
个人分类: 图片|4287 次阅读|18 个评论
2014年至2016年异常高温干旱初现端倪
热度 1 杨学祥 2014-1-22 06:49
2014 年至 2016 年异常高温干旱初现端倪 杨学祥 图 1 2014 年 1 月下旬全国气温距平预报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kepu/2.html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 18.6 年,变化幅度从 18.5-28.5 度。在极大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增大三分之一,导致南北冷暖空气激烈交汇,造成严重洪涝;在极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减少三分之一,导致南北冷暖空气交汇程度减弱,造成严重干旱。 郭增建等人在 1991 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41-1943 年(河南大旱)、 1959-1960 年(山西大旱)、 1977-1978 年 ( 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 ) 、 1995-1997 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 4-5 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 ;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932 年(松花江大水)、 1933 年和 1935 年(黄河特大水)、 1951 年(辽河大水)、 1969 年(松花江大水)、 1986 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大气潮和海洋潮最大幅度的南北震荡可激发冷空气活动,从而增大降雨机会。 我在 2008 年 9 月 16 日 指出,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2010 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学者指出, 1951 年至今,全国性暖冬共发生 16 次,分别是 1973 , 1979 , 1987 , 1990 , 1991 , 1993 , 1995 , 1997 , 1998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7 , 2009 年。最近的 2008/2009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1.7 ℃ ,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第三暖,应该算强暖冬了。其中, 1977-1979 年、 1995-199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影响暖冬的另一种因素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2014 年 1 月下旬全国气温距平预报表明,由于冷暖空气南北震荡的减弱,中国处于以大陆为中心的高温干旱状态,其中西安的干旱最为严重。 2014 年至 2016 年异常高温干旱初现端倪,证实我们在 5 年前的预测,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参考文献 郭增建 , 秦保燕 , 郭安宁 .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 1996. 165-188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21 ( 1 ): 15~23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相关资料 西安今冬干旱程度 53 年排第二 未来一周仍无雨雪 2014-01-21 07:15:38 来源:华商报    昨日,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办庆镇村, 54 岁的张天良正在给自家的小麦地浇水   遍地撒琼瑶,舞长空,蝶翅飘。白茫茫占断蓝关道。银铺小桥,玉妆破窑。望江天,满园梨花耀。剪鹅毛,山童来报,压折老梅梢。   这首《咏雪》未提一字雪,却处处写雪,让人不禁心向往之,对于盼雪盼得脖子都长了的西安市民而言,尤其渴望。   来自气象台的消息说,西安已经 80 多天没有有效降水了。今冬已刷新了 2001 年至今降雪来得最晚的纪录。   而更悲催的是,预计未来一周,西安仍然没有雨雪迹象。 市民感受   刚下飞机到西安就感冒了   盼望着,盼望着……麦子“渴”了,农民盼雨雪盼得望眼欲穿 ; 身体不适,市民盼雨雪盼得心力交瘁,可雨雪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是没来。干,成了这个冬天的主题词。   干旱:一冬没雪,农民担心麦子绝收 65 岁的曹建志是蓝田县安村镇支尚村村民,最近几天,他每天都关注天气预报,看什么时候会下雨或下雪,可每天都失望,“再不下雪,田里的庄稼就绝收了。”   曹建志说,从去年秋天到今年 1 月份,西安一直特别干旱,“种麦子的时候就一直干旱,就在大家快绝望的时候, 10 月初下了一点雨,才把麦子种上了。之后又开始干旱,到现在也没下雨,我们在狄寨塬上,没有水源灌溉,都是靠天吃饭。如果春节前后能下一场雨雪,麦子可能还有救,如果继续旱下去,就颗粒无收了。”   干燥: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   程先生在广州上班,是个白领。 1 月 18 日 ,他请年假提前回家过年,可一下飞机,就被西安干燥的气候打败了。“太干燥了,刚下飞机就感觉喉咙不舒服,晚上回家就感冒了。”程先生说,这两天他一直咳嗽、打喷嚏,和来西安出差的朋友联系后发现,对方也受不了干燥的气候发烧了。   而西安各大医院里因干燥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最近激增。   气象数据   今冬干旱程度 53 年来排第二   记者从省专业气象台了解到,自去年 8 月至目前,西安降水明显偏少,比历史同期降水少了三成,属于自 1961 年建站以来,仅次于 1997 年的第二个干旱年。   气象专家介绍说,从去年 8 月到今年 1 月 12 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 190 毫米 ,而常年同期的降水量为 296 毫米 ,比同期偏少 36% 。 http://news.xiancity.cn/readnews.php?id=137739 西安今冬干旱程度 53 年排第二 未来一周仍无雨雪 www.xiancity.cn 2014-01-21 07:15:38 来源:华商报  分享到: 0 80 多天没有有效降水   从去年的 11 月截至目前,除 2014 年 1 月 7 日 少得几乎可以忽略的 0.3 毫米 降水外,西安已经连续 80 多天没有有效降水了,而对于历史同期的 11 月至次年 1 月份来说,平均累计降水应该在 35 毫米 左右,像这样长时间的无降水情况实属罕见。   入冬以来,西安市民都热切地盼望着能来一场大雪,给人冬天的感觉,也能净化空气。可希望一次次变成失望,最后大家说,哪怕来一场降雨也行,即便这样的“最低要求”,“狠心”的老天也没有满足。   昨日是近十年最暖的大寒   昨天是大寒节气,西安一整天都晴朗明媚,日最低气温 -1.5 ℃ ,截至下午 4 时,日最高气温达到了 9.4 ℃ ,这也是自 2005 年起,午后最温暖的一年。   根据统计,最近 10 年 (2005 年起至 2014 年 ) 来,大寒节气的平均日最低气温为 -0.8 ℃ ,平均最高气温为 4.4 ℃ 。其中最冷的大寒节气出现在 2011 年,日最低气温为 -4.2 ℃ 。   专家预测   本月 27 日前不会有雨雪   最近西安有没有可能下雨呢 ? 对此,陕西省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贺皓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将成为 13 年最晚一次冬雪   “从目前的天气情况看,至少在本月 27 日之前,西安都没有雨雪的可能 ;27 日以后有没有雨雪,现在还不好判断。”贺皓说,这也就意味着,今年西安首场冬雪至今遥遥无期。   而气象部门统计近十几年的资料发现, 2001 年至今,西安冬雪来得最晚的一次是在 2012 年的 1 月 16 日 。这也就是说,今年这场迟来的冬雪,无疑已经成为近 13 年来最晚的一次。   也许我们还有机会   昨日是大寒节气, 2 月 4 日 就是立春了,看着所剩无多的日子,有市民感叹:“我等得花都要开了,雪还没来。”对此,气象专家“宽慰”道:“往年立春后也经常下雪,最晚到三四月都有雪,所以大家不要放弃希望。”   此外,气象专家还表示,关中有“干冬湿年”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前人根据多年气象现象总结的,有一定的可信度。所以,干了一冬天的西安在过年前后迎来一场瑞雪也说不定。   专家解释   为何干燥冷空气到不了陕西   为什么今年冬天如此干燥 ? 陕西省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贺皓分析说,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   “一方面,冷空气比较少,而且强度不够,冷空气都停留在北方,导致东北地区下雪成灾,华北地区也下了不少雪,可这些冷空气却一直无法抵达最需要它的陕西。另外,暖湿气流也很少,这两个构成雨雪的重要因素都没有,雨雪也就无望了。” http://news.xiancity.cn/readnews.php?id=137739page=2 山东今冬遭遇气象干旱降水量少 未来一周无明显降水 2014 年 01 月 15 日 15:39 | 我来说两句 (0 人参与 ) | 保存到博客 齐鲁网 2013 年 12 月以来山东省降水量偏少百分之 87   齐鲁网 1 月 15 日 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热线村村通》报道,今年入冬以来,山东省内内陆地区的降水量偏少,自 2013 年 12 月份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有 1.6 毫米 ,较常年偏少 87% ,部分地区出现轻度气象干旱。   山东省气候中心助理工程师张继波:“预计未来一周全省无明显降水,气象干旱还将持续。但我省小麦仍处于越冬期,农田蒸散很小,对农田作物生长影响不大。” http://roll.sohu.com/20140115/n393569407.shtml 2013 年全国干旱受灾与成灾面积较常年偏少五成 2014 年 01 月 13 日 18:3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 1 月 13 日 电(记者林晖)记者 13 日从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 2013 年全国旱情总体偏轻,干旱受灾与成灾面积较常年偏少五成。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志彤表示, 2013 年全国旱情总体偏轻,但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高温伏旱,西南、西北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冬春旱,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发生秋旱。   他介绍, 2013 年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 1.68 亿亩、成灾 1.04 亿亩、绝收 2257 万亩,造成粮食损失 2064 万吨、经济作物损失 404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1256 亿元。全年共有 2241 万人、 1179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与常年相比,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均偏少五成,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偏少近两成。   在洪涝灾害方面, 2013 年全国 31 个省(区、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 1.78 亿亩、成灾 0.99 亿亩,受灾人口 1.2 亿,因灾死亡 774 人、失踪 374 人,倒塌房屋 53 万间,直接经济损失 3146 亿元。与常年相比,因灾死亡人口偏少七成,受灾人口偏少三成,倒塌房屋偏少七成,受灾面积偏少一成。   作者:林晖 http://stock.sohu.com/20140113/n393437559.shtml 山西遭遇 14 年来最干旱 1 月 2014 年 01 月 20 日 16: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山西遭遇 14 年来最干旱 1 月   中新社太原 1 月 20 日 电 ( 宋立超 ) 持续 50 余天没有雨雪光顾,未来天气仍以晴好为主,最高温度能达到 9 摄氏度 。中国内陆省份山西遭遇 14 年来最干燥的冬季,其中 1 月份降水量成为自 2000 年以来最少月份。 20 日早晨,位于太原市中心城区的五一广场,许多市民在进行晨练,放假的儿童相互嬉戏。 60 岁的退休工人王敏德说,持续的晴好天气给户外锻炼提供了好的条件,但入冬几个月太原未降一次雪,“感觉不像冬天”。   山西省水文局水情值班室对外公布数据显示, 2013 年 11 月份,山西全省平均降水量 4.7 毫米 ,比历年同期少 9.0 毫米 ,减少量达 65.7% ; 12 月,除长治县仅有的 1.4 毫米 降水外,山西大部分地区无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 0.1 毫米 ;进入 2014 年后,山西除极小范围有过降水外,绝大部分地区仍未降雪,今年 1 月份成为 2000 年以来降水最少的月份。   同时山西省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未来几天山西全省仍以晴好天气为主,其中 23 日白天最高气温更是达到 9 摄氏度 。   “天气太干,很多亲友都感冒了。我带儿子出来运动,增强免疫力。”太原市民郑女士说。“预防疾病”成为许多民众近期锻炼的原因。   降雪偏少且天气干燥,使人们呼吸道患病率明显增高。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儿童占据六成。 1 月中旬,太原市卫生局监测显示,近两周全市季节性流感高发,并提醒市民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 完 ) (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120/c136657-24173957.html 河北省气象干旱发展迅速 部分地区打破最晚初雪纪录 新闻热线: 0311-852645472014-01-18 13:1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1月17日电(记者白明山)“这个冬天有点怪,到现在还没下雪,担心后续会有倒春寒。”石家庄新乐的瓜果种植大户韩国锋告诉记者。 据河北省气象台统计,2013年10月下旬至年底,全省平均降水量仅6.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4%;其中石家庄市区为3.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6%;全省大部地区没有有效降水,降水异常偏少。 石家庄市区冬季首场降雪一般出现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但到目前未出现有效降水。河北部分地区创下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晚初雪纪录。 据了解,受降水异常偏少、温度偏高的影响,目前河北省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河北省气象台16日预报,未来十天全省降水仍然偏少,21日-25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回升。 石家庄市农技中心农艺师李志明说,对于冬小麦越冬前没有浇冻水的麦农来说,这样的天气不利于冬小麦生长。 农业专家建议,加强设施蔬菜防寒防风保温管理。关注天气预报,在强降温降雪天气出现之前,提早准备,预防冻害发生。 作 者:  责任编辑: 高丽 http://www.he.xinhuanet.com/news/2014-01/18/c_119025780.htm 美国加州持续干旱 州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韩莎莎 2014 年 01 月 18 日 09:0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美国加州储水量处于 1977 年有纪录以来的历史低位。州长布朗 17 日宣布加州进入干旱紧急状态。 布朗说:“尽管我们无法控制降雨,我们可以为免受干旱带来的威胁而做好准备,这些威胁会对农业、居民造成影响,并可能引发火灾。我宣布加州进入紧急状态,并且号召每一位加州人民尽可能节约用水。” 加州已经进入持续三年干旱期。上周,民主党联邦参议员范士丹和科斯塔曾联名写信给州长,敦促州长采取措施。加州水资源部官员说,持续两年的干旱几乎耗尽了加州的水资源储备,目前储水量处于 1977 年有纪录以来的历史低位。 通常,每年的一月和二月是加州降水最多的月份,但是今年截至目前仍然处于几乎干旱的状态,并且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仍无明显降雨天气。 据悉,加州大部分淡水来自塞拉 ? 内华达山脉的积雪,而今年山脉降雪量只有往年的百分之二十。沙斯塔湖( LakeShasta )是加州最大的水库,目前蓄水量只达到总蓄水值的 36% ,而该水库蓄水量的平均值为总蓄水值的 55% 。 根据当媒体报道,加州 447 亿美元的农业经济将受到水短缺问题的影响,尤其是近来加州农作物更多地转向扁桃、橄榄等果园植物种植,不像蔬菜和棉花,果树每年需要大量水源。 ( 责编:赵晓琴、付龙 ) http://qh.people.com.cn/n/2014/0118/c182778-20419672.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946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能不提的暖冬: 全国大暖到大寒?
热度 3 杨学祥 2014-1-21 17:54
有学者指出,目前冬天已过去近2/3,气温依旧持续偏高,如果接下来的2月不“逆天寒”的话,我们应该又会收获一个暖冬。 物极必反,大暖和大寒一般是相伴而生,最终得到一个近似平常的平均结果,化极端为常态。全国将温暖进行到2月底可能性是很小的,2月偏冷几乎已成为必然,避免一个极端暖冬的出现。当然,彻底扳倒暖冬并非易事。 相关资料 不能不提的暖冬 全国大暖为哪般? 2014年1月下旬全国气温距平预报,全国将温暖进行到底 2014年1月下旬全国气温距平预报,全国将温暖进行到底   一想到要开始谈暖冬话题,肯定有不少同行说,2月还没结束,你现在提有点儿早了吧,充分违背了“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挂弦”的科学精神。对于这点,我是同意的。目前冬天已过去近2/3,气温依旧持续偏高,如果接下来的2月不“逆天寒”的话,我们应该又会收获一个暖冬。   暖冬的说法,以前是没有的,最近些年,全球变暖大行其道,加上冬天确实不像以前那般寒冷,所以诞生出“暖冬”这样的新名词。老标准是上年12月-今年2月,如全国气温比常年气候均值高0.5℃时,即可认为是暖冬。   这样问题就来了,气候均值是每隔10年一更新的(2012年,新的气候均值采用1981-2010年标准,替代此前的1971-2000年),换句话说,衡量的标尺都在变,有可能某年是暖冬,但换了标准就是冷冬了呢。所以,暖冬非常容易引起学术界的争议。而且全国平均气温很难照顾到区域、具体时段,只是个简单粗暴的结果展示,所以人们也会觉得和自己感受不符,“我记得哪哪天冷死了!”,“简直忽略我大东北!不服!”等等诸如此类,可见暖冬在民间也是争议颇大。   基于此!2008年,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暖冬等级》国家标准,该标准非常复杂,但结论更客观了,也算一进步吧,此不多言。   暖冬的普遍特点   1、北方增温比南方明显   这从近些年来北方冬天日益沉沦你就能明显感受到,这还叫冬天吗?相比之下,南方增暖幅度没有北方大。   2、暖冬几成常态   根据上面提到的《暖冬等级》新标准,1951年至今,全国性暖冬共发生16次,分别是1973,1979,1987,1990,1991,1993,1995,1997,1998,1999,2001,2002,2003, 2004,2007,2009年。最近的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7℃,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第三暖,应该算强暖冬了。   从暖冬的分布看,87.5%的暖冬集中在1986年以后,尤其是1990-2010这20年,暖冬简直成了常态,相反过去几年,全国性暖冬反而不多,沉寂几年后,终于在今年再次启动。   暖冬成因   关于暖冬成因,一般的专家会告诉你,冷空气偏北偏弱,你如果再追问为什么冷空气偏北偏弱,他们会说,这是大气环流异常,如果你再问,接下来听到的将是天书。也会有人说是全球变暖造成,越来越觉得,“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手握“全球变暖”,Biu的一声,专家练成。   考虑到多种因素,暖冬和温室效应、年代际震荡、东亚季风、西北太平洋副高、厄尔尼诺、欧亚大陆积雪、火山活动、太阳黑子等均有联系,目前有说法厄尔尼诺年我国一般会出现暖冬,但事实经常不是这样,有学者指出应该引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一并考虑,每年中国气象局也会对冬季气温做预测,可以重点参考。   冬天还是冷点好   其实冷暖各有好处,但如果全国在3个月的时间内气温持续偏高,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问题。比如雾霾增多,呼吸道疾病增加(本人于近期中枪),各种病菌病毒滋生。其实天生万物,自然更迭,冬天就应该有冬天的样子。   小时候,土地冻得梆梆硬,穿着大棉裤,在田野间飞奔,大鼻涕整天挂脸上,手脚被冻皲裂。抹着窗花看外面的光景,舌头舔在金属上就拉不下来,摘根冰溜子就往嘴里送。打雪仗抽冰嘎,这些冬天该有的记忆已渐行渐远,暖冬虽好,还是还我个正常的冬天吧。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kepu/2.html 暖冬与冷冬:30年经验pk60年周期 杨学祥 2009-11-17 08:24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厄尔尼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低温冻害 30年的经验: 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0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60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发生了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2009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再现拉马德雷周期。气象台不研究拉马德雷现象使暖冬和冷冬预测处于是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周期为50-70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1889-1924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25-1945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46-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石家庄市54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再现了拉马德雷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157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367 次阅读|8 个评论
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是冷冬频发的原因
热度 3 杨学祥 2014-1-2 07:02
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是冷冬频发的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 “深海巨震降温说” 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 2005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的平均温度 14 ℃ 高出 0.48 ℃ 。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地表温度比这 30 年的平均值高 0.54 ℃ ,名列第二位 。 2006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记录的年平均值高出 0.42 ℃ ,名列第六位。全球最热年的排序: 1998 、 2005 、 2002 、 2003 、 2004 , 2006 年。由此可见,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难以恢复到 1998 年的水平,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事件功不可没。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 ,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以上文字摘自论文: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 “ 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 23 (6): 1813~1818 YANG D H, YANG X X.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8, 23 (6): 1813~1818 综上所述,冷冬频发有四大原因: 其一、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其二、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其三、特大地震发生年; 其四、对应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 暖冬频发的四大原因: 其一、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其二、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其三、非特大地震发生年; 其四、对应厄尔尼诺事件发生。 近年来冷冬频发符合这一规律: 刚刚过去的 2011-2012 年这个冬季,广州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 6 冷年,广东也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第 10 冷年,从全国的情况看,最近的 5 个冬季更出现了 3 个明显的“冷冬”。 入冬以来,我国平均气温为 -5.5 ℃ ,为近 27 年来同期次低值,去年是最低值。与我国类似,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对比欧洲 2009 年至 2010 年那个冬季,那时寒潮来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自 2009 年 12 月开始,贯穿整个 2010 年 1 月和 2 月的大部分时间。而 2006 年冬天,情况也比今年严重。 国家气候中心王启认为,与近几年相比, 2012 年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 2006 年、 2010 年和 2011 年,其中 2006 年的情况基本是最严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也认为,全球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的趋势是上升的。 国家气候中心张培群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变暖在 2000 年以前表现为连续发生暖冬,在 2000 年以后出现了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每年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低温,有时 12 月份也有。他还认为在最近 100 年全球气温总体变暖的趋势里,我们也曾经历过这种 20-30 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上世纪 20 至 40 年代是一个相对显著偏暖的阶段,之后的 50 至 70 年代,就经历了一个相对冷期。但之后的 80 年代开始,全球又进入一个变暖的时期。最近几年虽然全球气温没有逐年增加( 2010 年是最暖的一年, 2011 年依然偏暖,但比 2010 年有所减弱),但总体增暖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低温灾害的强度顺序是, 2006 、 2010 、 2011 、 2012 、 2007 、 2008 、 2009 年。 相关原因是 其一、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其二、对应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其三、 2004 、 2005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年特大地震频繁发生; 其四、 2006 年和 2009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07 、 2010-2011 、 2011-2012 年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3-2014 年冬季回暖,但不会暖冬频发,原因在于: 其一、仍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其二、对应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是回暖的主要原因; 其三、 2013 年没有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发生; 其四、 2011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被推迟。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4303 次阅读|9 个评论
NOAA11月发布今冬天气形势展望:未预测出12月极端严寒的发生
杨学祥 2013-12-17 10:22
NOAA11月发布今冬天气形势展望:未预测出12月极端严寒的发生 杨学祥 据美国天气网消息 11月18日,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NOAA)发布了2013至2014年冬天天气形势展望报告。报告预测,冬季中西部部分地区气温低于常年,其余地区则相对温暖。 zecrio 2013-12-14 14:42 http://nccNaNa.gov.cn/Monitoring/DailyMonitoring/glbtmeana10_/glbtmeana10_20131212.gif 图1 2013 年 12 月 3 日 到 12 日全球气温距平 这个网站引用2013年12月3日到12日北半球气温距平,这张图上蓝色、深蓝色区域是气温偏低区,黄色和红色是气温偏高区。图中有2个区域最显眼,一个是西半球,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中西部,为深蓝甚至黑色区域。那里在这段时间平均气温大幅度偏低6-12度,局地偏低12-15度。在欧洲西部和中部以及北欧部分地区也是蓝色,那里平均气温一般气温偏低2-5度。在往下游看,从亚洲北部,俄罗斯大部,东亚大部全被深红色控制,说明这些区域气温明显偏高。特别是贝加尔湖西部,西西伯利亚气温平均气温偏高8-14度。说明极涡今年入冬以来主要偏在了西半球的北美洲,和欧洲部分地区,而下游的亚洲地区为暖高压脊控制,气温持续偏高。在俄罗斯远东、美国阿拉斯加地区气温也明显偏高,说明那里阻塞高压异常稳定,正因为这个阻塞高压存在,造成今年美国中西部罕见暴风雪和极寒天气。今年的强潮汐使得寒潮频繁光顾西半球,对东亚影响很弱,与头两年情况正好相反。后冬天气如何,静观其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0140.html 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NOAA)没有预测到这次美国的极端严寒事件,而2013年12月-2014年3月的强潮汐组合对冷冬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NOAA发布今冬天气形势展望 南方大部气温偏高 2013年11月28日15:05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我有话说   中国天气网讯 据美国天气网消息 近日,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NOAA)发布了2013至2014年冬天天气形势展望报告。报告预测,冬季中西部部分地区气温低于常年,其余地区则相对温暖。   美国2013年至2014年冬季气温预测图。   NOAA的气象学家称,北部平原的一片狭长区域,从蒙大拿州东北部至南、北达科他州以及明尼苏达州东北部,今冬气温将低于常年同期。相反,从亚利桑那州直至南部大平原及其偏南地区的气温将高于常年。   这与美国天气频道11月19日发布的最新冬季展望报告的结论大体相似。美国天气频道的展望报告称,从华盛顿州至新英格兰一大片区域的偏北部较冷;南方则有三分之二州气温接近或高于常年。根据NOAA的报告,全国其余地区遭遇冷冬或暖冬的几率各占50%。   美国天气频道下属的天气服务国际公司的专家托德·克劳福德(Todd Crawford)表示:“今年势力较强的北极涡流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流向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冷空气,这也使得南方大部将度过一个较为温暖的冬天。”   这份报告只是一份对12月至来年2月冬季天气形势的展望报告,并不能排除预测偏暖或偏冷的地区会在短暂一段时期内出现偏低或偏高的气温。   NOAA气候预测中心主任迈克·哈尔佩特(Mike Halpert)表示:“在没有拉尼娜或厄尔尼诺这类气候模式的情况下,预测冬季天气形势是个挑战。因为这些气候模式对美国冬季的气温和降水有着明显的影响。”   美国2013年至2014年冬季降水量预报图。   就今冬降水情况来说,德克萨斯州西部及以西地区、 西哥沿岸北部至佛罗里达州、南、北卡罗莱纳州一大片区域降水量将低于常年同期。落基山脉北部区域,包括蒙大拿州、化俄明州北部降水量偏多。其余地区经历干旱或多雨冬季的几率各占50%。   地处中西部偏北地区,大平原、大盆地的多州以及德克萨斯州最西部可能出现干旱。就在此篇新闻发布之时,加利福尼亚州约四分之一区域已出现极度干旱,也是等级第二高的干旱。   NOAA的报告称,在经历一个缺水的秋季之后,西南地区今冬降水依然偏少,干旱继续发展。   同样,对各区域冬季降水的预测并不能排除某地区遭遇风暴后短期内降水的增加。   哈尔佩特表示:“由于今冬没有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冬季天气大多受短期气候模式的影响,比如北极涛动,这一模式只有在临近的一至两个星期之前才能预测。因此,居民在整个冬季都需密切关注当地的临近天气预报。”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1128/150596836.html 专家解读中东美国等地罕见降雪低温天气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7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明禄   近日,埃及等中东国家出现反常天气,多国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风雪。埃及首都开罗迎来自1901年以来的首次降雪;耶路撒冷周边地区13日也遭受60年来最大的一次降雪;叙利亚交战双方也因为积雪而被迫暂时休战。美国多地频遭暴风雪肆虐,造成多人伤亡。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研究员柳艳菊认为,12月上旬末以来,中东地区、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等地相继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对民众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等行业产生严重影响。中东部分地区11日至14日平均气温跌至0℃以下,为1961年来最低值。   柳艳菊认为,北半球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过程与大气环流调整有关。12月上旬末以来,大气环流出现一次明显的调整,北极涛动正位相开始明显减弱,前期盘踞在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开始向极地外扩散,极涡开始分裂,并主要从欧洲和北美地区分别南下,为此,美国中西部和东部以及中东地区先后受到冷空气活动影响。同时,由于上述地区前期气温明显偏高,大气水汽含量条件较好,在冷暖气流的交汇下,易造成雨雪天气的肆虐。另外,受全球变暖大背景的影响,大气环流的转折通常都比较剧烈,极易造成区域性极端天气的发生。类似这样的全球性“灾害链”现象近年来频发。   同处北半球,在中东地区以及美国纷纷遭遇低温雨雪天气袭击的同时,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冬季罕见的大范围强降水过程。   柳艳菊说,12月中旬以来,随着大气环流的调整,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高度场的负距平区,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较前一阶段明显增强;同时,低纬度地区印缅槽异常活跃,从而有利于来自低纬的西南暖湿水汽向我国西南、华南地区输送,在冷暖空气的配合下,造成12月中旬中期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冬季罕见的大范围强降水过程。   极端事件监测分析表明,12月13日至15日,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共计80站日降水量突破当地12月日降水量纪录,其中42站日降水量突破当地冬季日降水量纪录。尤其在12月15日,海南万宁日降水量(316.5毫米)接近当地日降水量极值(355.1毫米)。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3年12月17日一版)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312/t20131217_234149.html 2013年12月潮汐组合:强潮汐导致冷冬和强震 已有 1055 次阅读 2013-10-23 07:55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 2013年12月潮汐组合:强潮汐导致冷冬和强震 杨学祥 2013年2月-3月,2013年9月-11月,2014年4-5月,2014年11-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3年4月-8月,2013年12月-2014年3月,2014年6-10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 2013年12月为强潮汐时期的第一个月,可能导致冷冬。 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2014-2016年处于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是高温、干旱、强震、低温冻害等极端灾害的频发时期,如,1959-1960年。2014年整体潮汐偏强,南北震荡最弱。 潮汐组合A:12月4日为月亮近地潮,12月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19.55370度,12月3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2月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1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2月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9.57002度,12月17日为日月大潮,20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2月25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2月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48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2月3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19.53718度,2014年1月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可能导致冷冬。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5254.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044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的阳光真好!
热度 6 张三火 2013-12-1 17:41
入冬以来,长春市自下了那场暴雪后,未曾再有大雪光临。小雪节气过后,天气渐渐变好了,这几天都不冷,晴天多,阳光不错,空气情况也有所好转。禁不住就想到三火曾运用中医运气学知识推测的2013年度气候变化规律,过了小雪便是终之气开始的日子,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时段来临了。重温写下的那段文字,对照未来两周的天气预报,感觉到中国先贤真的是睿智和超前啊! 1、下文节选自博文“ 2013年运气特点分析 ” 终之气(小雪日至大寒前): 当终之气到来时(11月22日),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阳相火(在泉之气),此时虽然正值冬季寒冷时节,在泉之气少阳相火布政,使冬季天气出现 温暖,蛰伏的虫类出来活动,流水不能结冰,大地出现生机,百草重新生长,暖冬的气候使人们感到舒畅,但是容 易有温疫类疾病流行。这个时段气候变化剧烈,会出现反常的天气变化 ,非常 容易引发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流行,应该注意防范。 天气真不错,阳台上的花又开了,呵呵! 2、未来2周天气情况 3、2012年12月1日-14日长春市 天气情况回顾 1日~14日全省平均-15.5℃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12月1日至14日,由于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经贝加尔湖往我省输送, 长春 的平均气温为-16.7℃,较常年平均气温-11℃低了5.7℃;全省平均气温为-15.5℃,较常年平均气温-10.5℃低了5℃。同一时段, 长春 的降雪量为6毫米,较常年降雪量2.7毫米多了3.3毫米,全省降雪量为6.5毫米,较常年降雪量4.3毫米多了2.2毫米。 (节选自《 12月1日至14日长春平均气温较常年低5.7℃ 》) 暖冬真的来了!今年这个时段的最低气温与去年的平均温度差不多呢,尤其是这一周,还有零上的气温,呵呵!各位博友所在的城市天气如何呀?是不是比去年暖和些呢!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3732 次阅读|22 个评论
频繁的美国地震演习:用旱震理论检验美国
热度 1 杨学祥 2013-3-22 14:47
频繁的美国地震演习:用旱震理论检验美国 杨学祥 中新网3月22日电据外媒报道,美国洛杉矶市21日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练发生7.8级地震的活动,该演练由洛杉矶市紧急事故办公室组织,大约有300位民众参与了演习。当地官员称,“这次演习不是制造恐怖气氛,吓唬当地民众,而是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2年10月17日报道,美国将于当地时间18日举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地震演习,预计将有逾1300万人参加。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暖冬、干旱和地震频发,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徐道一根据这两个周期,预测西半球特大地震将发生在2014年,与我们在2008年的预测完全一致。 2014-2016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是中国特大干旱和全球9级特大地震爆发几率最高的年份,我们必须做好预防更大灾害的准备。 相关报道: 美国洛杉矶市模拟演练发生7.8级地震300人参与 2013-03-2210:53:21|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王珊|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中新网3月22日电据外媒报道,美国洛杉矶市21日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练发生7.8级地震的活动,该演练由洛杉矶市紧急事故办公室组织,大约有300位民众参与了演习。   当地官员称,“这次演习不是制造恐怖气氛,吓唬当地民众,而是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该官员还称,洛杉矶市自从1857年以来,就没有经历过7.8级以上的地震,所以当地民众也应该理解,他们的生活有可能发生改变。   该官员最后称,“如果我们准备的越充分,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就越能幸存,重建起来也更快。” http://gb.cri.cn/27824/2013/03/22/6071s4061621.htm 美将举行世界最大规模地震演习:暖冬、干旱和地震的警示 2012-10-1903:33|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的美国地震德克萨斯州发生里氏当地时间 美将举行世界最大规模地震演习: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17日报道,美国将于当地时间18日举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地震演习,预计将有逾1300万人参加。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暖冬、干旱和地震频发,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4091.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已有1082次阅读2012-2-2015:18|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地震暖冬干旱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谁能拯救美国:奥巴马应该关注国内民生 已有698次阅读2012-1-411:48|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特大地震天文周期美国奥巴马民生 谁能拯救美国:奥巴马应该关注国内民生 杨学祥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西部的大地震的预测由来已久,孝文的以下报道值得关注。 2010年北京时间3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俄勒冈州大学活动构造学与海床测绘实验室负责人克里斯·古尔德芬格表示,未来50年内,俄勒冈州南部和北加利福尼亚州沿岸的卡斯卡底古陆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高达80%,断裂的结果就是引发一场大地震。相比之下,包括华盛顿州和温哥华岛在内的北部地区断层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较低,同一时期内的断裂可能性为27%。 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地质学家林健(JianLin,音译)表示,智利地震发生在沿岸地区。1960年发生的9.5级地震——历史上记录的规模最大的地震——让这一地区的受压程度提高。类似的构造力将导致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发生同样灾难。这一地区的胡安·德·富卡板块正潜入北美板块下方,在达到某一个点后,数百年内被禁锢的压力将导致板块发生滑动。科学家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地震的发生似乎已不可避免。 Sidorenkov列出了1900-2010年地球旋转速率中引潮力(D)的变化曲线,认为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发生与18.6年的周期变化有关,D的极小值在1903、1923、1942、1960、1978和1997;最大值为1914、1932、1950、1969、1988和2007年,下一个极小值可能发生在2015-2016年。 1960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196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是9级特大地震频发的时段。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的发生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8.6年周期相关,与拉马德雷冷位相54年周期有关。 徐道一根据这两个周期,预测西半球特大地震将发生在2014年,与我们在2008年的预测完全一致。 2014-2016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是中国特大干旱和全球9级特大地震爆发几率最高的年份,我们必须做好预防更大灾害的准备。 如果美国西部发生特大地震,可能引发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使美国西部成为人间地狱,不再适于人类生存,美国将从移民接受国变为输出国。 如果美国西部发生特大地震,谁能拯救美国? 世界金融危机已经是美国经济遭受重创,欧盟在欧债危机面前自顾不暇,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特大地震中损失巨大。相比之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只有中国有实力救助美国的特大灾害。从未来全球特大灾害变化趋势而言,奥巴马政府应该与中国和睦相处,在关键时刻获得中国最宝贵的支持,中国也是美国移民的最佳接受国。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特大灾害面前一律平等,建立世界各国的联合救助机制迫在眉睫。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BRUCEALBERTS博士在2005年指出:经过了20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亚洲-太平洋板块正在变得越发脆弱,地震和海啸也将越发活跃。尤其是亚洲东部的日本列岛已经处在了一个随时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临灭顶之灾,滑入大海沟。BRUCEALBERTS博士建议日本政府向周遍的友好国家中国、韩国、美国寻求帮助,在大灾难一旦降临的时候,能够将日本的众多的平民百姓迁移到中国等国的领土上,作为“自然灾害难民”,以避免日本的“整个民族的毁灭”。 我在2010年9月指出,鉴于日本本土的生存危机,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日本外交的根本出路和长远政策。2010-2018年全球强震频发,日本东海大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时日不多,美国科学家的警告值得日本三思。 日本在震前不但不接受劝告,与邻友善;反倒以邻为壑,积极备战,结局是自食恶果。美国应该接受日本教训。 我们和徐道一在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后,都预测日本是下一次大地震的首选位置,美国地震预测有待证实。 参考文献 1.徐道一,孙文鹏。歹字型构造体系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地质力学学报。2011,17(1):64-73. 2.孝文。科学家预测西北太平洋地区面临大地震风险。来源:新浪科技发布时间:2010-3-410:58:3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3.杨学祥,杨冬红。智利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今后我们的任务。2010-3-307:17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99148 4.杨学祥,杨冬红.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5.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7.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8.杨学祥,杨冬红.9级特大地震周期的探讨.2011-12-1016:42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007 9.杨学祥,杨冬红。下一次大震在哪里:8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2008-6-110:00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10.杨学祥。与邻为伴:日本在大震后要接受历史教训。2011-4-1106:34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1737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540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哈尔滨今冬经历极寒暴雪天气:暖冬预测失败
热度 1 杨学祥 2013-3-8 08:58
哈尔滨今冬经历极寒暴雪天气:暖冬预测失败 据气象部门统计,哈尔滨市全区平均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62.4毫米,超出历年平均值一倍还多,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同时,全区平均气温为-16.2℃,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低2.9摄氏度,位于历史第五低位。 暖冬预测失败,全球变暖理论既没有作出准确预测,也没有给出合理解释。 相关报道: 哈尔滨今冬经历极寒暴雪天气 www.XINHUANET.com   2013年03月06日 14:14:09  来源: 新华社 对于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确实有点冷。该市冬季平均气温排到历史第五低位,而降雪量则达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据气象部门统计,哈尔滨市全区平均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62.4毫米,超出历年平均值一倍还多,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同时,全区平均气温为-16.2℃,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低2.9摄氏度,位于历史第五低位。(文/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03/06/c_124423507.htm 2012年8月15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分析说,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影响:一是台风数量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二是暖冬。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三是洪涝。历史资料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四是东北低温。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夏季,东北地区容易出现低温。北方秋季的降水也可能偏多 。 8月11日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1. 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2. 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4.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661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全球变暖总是有理:预测暖冬失败解释冷冬可信?
热度 2 杨学祥 2013-3-5 03:15
全球变暖总是有理:预测暖冬失败解释冷冬可信? 杨学祥 一、2012-2013年冬季冷暖争论 2012年8月15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分析说,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影响:一是台风数量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二是 暖冬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三是洪涝。历史资料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四是东北低温。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夏季,东北地区容易出现低温。北方秋季的降水也可能偏多。 http://roll.sohu.com/20120815/n350657659.shtml 8月11日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 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 “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1. 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2. 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4.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二、2012-2013年冬季偏冷,部分省份发生冷冬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2/2013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3.8℃,较常年同期(-3.4℃)偏低0.4℃。空间分布显示,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新疆中北部、西藏西部局部地区气温偏低,其中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东北部、新疆北部和西藏西部局部等地偏低2~4℃,局部偏低4℃以上,远远超过 偏低0.5℃的冷冬的标准 。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0228/115085821.html 直到目前为止, 湖北是唯一一个承认经历了冷冬的省份,其直面气象部门暖冬预测失败的勇气值得嘉许 。 继上个冬季之后,今冬湖北再度遭遇冷冬,还有气象专家称,武汉今冬是近28年第二冷的冬季,仅次于上个冬季。该中心主任刘敏表示,这个冬季前期(去年12月下旬到今年1月上旬),湖北出现异常持续低温天气,1月中旬以来,气温起伏较大,最终使得全省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昨天发布信息称,2012-2013年度的冬季,湖北遭遇弱冷冬年,这也是2000年以来,我省第4次出现冷冬,之前2004―2005年、2007―2008年以及2011-2012年的冬季。   “武汉今冬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均温偏低了0.7℃,可以说是近28年第二冷的冬季。”昨天,省气象局专家赵昭炘说。刘敏也承认,今冬武汉确实是冷冬。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3-03/content_8395147_2.html 三、全球变暖勃论:冷冬是全球变暖引起的   如今全球在变暖,为何湖北连续两个冬季遭遇冷冬?刘敏解释,这两年的冷冬其实也是全球变暖在惹祸。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北极海冰融化,去年北极海冰面积降至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这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为冬季冷空气南下打开便捷通道,让其在这个冬季长驱直入频繁袭击我省,仅去年12月至今年1月6日,我省就遭遇五六次冷空气袭击,最终出现冷冬。去年我省的冷冬,同样也因此而来。   武汉市气象台台长刘火胜也表示,全球变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气候表现可能会有波动。近年来东亚、欧洲和北美一些地区冬季也出现异常降雪和低温,但不能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一年或一个季节的气温情况来推论全球气候趋势。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3-03/content_8395147_2.html 为什么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1977-1999年我国发生了18年的连续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2000-2030年连续暖冬终结冷冬频发(有7年的滞后期)?全球变暖理论既没有作出准确预测,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按照全球变暖导致冷冬的解释,能预测下一次冷冬何时发生吗? 事实证明,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77-1999年),厄尔尼诺事件带来暖冬,拉尼娜事件带来冷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都给中国带来冷冬(有7年的滞后期)。 错误的理论必然导致预测的失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重蹈覆辙,制造了著名的暖冬谎言,三次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值得反省。    由于拉马德雷理论(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理论)承认全球气温的周期性波动,突破了全球变暖理论的底线,因而遭到主流气象界的封杀。中国的全球变暖信徒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理论的独霸和僵化导致错误预测频出。 全球变暖理论和世界气象组织的四次气候公报并没有向世界预警极寒的到来,其事后的解释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和牵强附会。这种解释同样无法说明冷冬为什么频繁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有滞后期),暖冬连续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77-1999年,有滞后期)。 近期研究表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赤道中太平洋变暖有利于中国的“南涝北旱”,此时亚洲东北部的冬季太平洋海温变冷;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赤道中太平洋变冷有利于中国的“南旱北涝”,此时亚洲东北部的冬季太平洋海温变暖,由于温差大,距离短,巨大的温度梯度导致北极和中高纬度地区的大气冷暖对流强烈,冷空气猛烈南下,造成极寒和降雪天气频繁发生。 我们多次指出,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18年暖冬(滞后5年左右);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1957、1969、1972、1976年。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是50-70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相关部门三次暖冬预测失败教训应该深刻反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6619.html http://health.gmw.cn/2013-03/03/content_6875317.htm 我在《多重因素致我国迄今无缘诺贝尔科技类奖》一文的评论中指出,气象部门简单模仿国外的全球变暖理论,导致三次暖冬预测失败。2004-2005年冬天,气象部门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2012-2013年冬天,气象部门和气象局局长预测为暖冬,据监测数据显示,2012/2013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3.8℃,较常年同期(-3.4℃)偏低0.4℃。其中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东北部、新疆北部和西藏西部局部等地偏低2~4℃,局部偏低4℃以上,远远超过冷冬的标准。导致冷冬频发的原因是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由于拉马德雷理论(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理论)承认全球气温的周期性波动,突破了全球变暖理论的底线,因而遭到主流气象界的封杀。中国的全球变暖信徒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理论的独霸和僵化导致错误预测频出。三次暖冬预测失败应该深刻反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3/275217.s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9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三次暖冬预测失败应该深刻反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
热度 1 杨学祥 2013-3-3 05:24
三次暖冬预测失败应该深刻反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 杨学祥 | 一、 2012/2013 年冬季暖冬还是冷冬争论落下帷幕   中国天气网讯 在今天( 28 日)举行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陈振林表示, 2012/2013 年冬季我国气温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阶段性变化,其中,云南 2 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3.0 ℃,为 1961 年以来最高值。   据监测数据显示, 2012/2013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 -3.8 ℃,较常年同期( -3.4 ℃)偏低 0.4 ℃。空间分布显示,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新疆中北部、西藏西部局部地区气温偏低,其中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东北部、新疆北部和西藏西部局部等地偏低 2~4 ℃,局部偏低 4 ℃以上;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云南大部和青海南部气温偏高 1~2 ℃。   季内,我国气温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其中 2012 年 12 月上旬至 2013 年 1 月上旬,全国除西南地区略偏暖外,北方和中东大部气温偏低 2~4 ℃,部分地区偏低达 4 ℃以上。 2013 年 1 月中旬至 2 月下旬,全国除东北大部和华北东部偏冷外,其余大部地区以偏暖为主。 其中 2 月份,云南平均气温为 14.5 ℃,较常年同期( 11.5 ℃)偏高 3.0 ℃,为 1961 年以来最高值。整体来看,全国 2 月平均气温为 -1.6 ℃,略高于常年同期( -1.8 ℃) 。 暖冬还是冷冬争论落下帷幕,据监测数据显示, 2012/2013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 -3.8 ℃,较常年同期( -3.4 ℃)偏低 0.4 ℃。气温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阶段性变化。结论是总体偏冷。 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东北部、新疆北部和西藏西部局部等地偏低 2~4 ℃,局部偏低 4 ℃以上,远远超过偏低 0.5 ℃的冷冬标准 。 2012 年 8 月,我们对气候中心的暖冬预测提出异议,认为将发生冷冬,特征是前冬冷,后冬暖 。 正确的理论才能有准确的预测: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相关机制值得关注 。 相关部门暖冬预测失败不是一次,而是三次。 二 、冷冬暖冬预测争论的由来、发展和科学意义 2012 年 8 月 15 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分析说,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影响:一是台风数量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 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二是 暖冬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三是洪涝。历史资料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我国在 1998 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四是东北低温。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夏季,东北地区容易出现低温。北方秋季的降水也可能偏多 。 8 月 11 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 我在 2012 年 8 月 11 日 指出 2012-2013 年冬季发生 冷冬 的四大原因: 1. 2013 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2. 2010-2012 年连续发生的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4.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 2009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 事实上,这场争论从 2005 年就已经开始 。 争论了几个月的暖冬话题终于在 2005 年 2 月 28 日 得出结论——今冬 3 个月北京的平均气温只比常年同期略高,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既不算暖冬,也不冷。令人惊异的是,居然有人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暖冬”的终结,“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如下的两则报道也说明了 2004 年暖冬预测的失败: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天气有点儿怪——刚开始都预测是暖冬,大家以为又要少遭一冬的罪,谁料 12 月刚过去一半儿就出奇地冷,冰天雪地一直持续到 3 月,才见一丝暖意,可没两天,又是急剧降温,把人们欲换春装的兴致冻了回去。 3 月 1 日,辽宁省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 2004 年辽宁省气候资源评估及冬季气温状况分析的有关情况,其中, 2004 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全省平均气温为- 8.3 ℃,比常年同期偏低 0.7 ℃,确凿的数据表明 --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冬,而非入冬前大家所说的“暖冬” 。    12 月到次年 2 月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较常年持平略偏低,从 1996 年延续的持续偏暖现象被终结。气象专家认为,气候异常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为 6.9 ℃,比常年偏低 0.2 ℃。整个冬季气温呈前期明显偏高、中后期明显偏低的状况。 12 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1.9 ℃; 1 、 2 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 1.3 ℃ 。 令人惊异的是,居然有人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暖冬”的终结,“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请看如下报道:   去年,持续 18 年的暖冬“神话”终于止步;现在早已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可冷空气却频频南下,南京上周气温更是下降 20.6 ℃,降幅为 10 年来最大,春天变得“遥遥无期”。针对今年冬春天气普遍较冷的现状,有人认为很大程度是与去年的东南亚海啸有关。对此,气象专家认为这种说法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现在的天气最大的特征是变化频繁,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变暖 。 全球气候从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开始已经经过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 30-40 年代的温暖期、 60-70 年到的低温期和 80 年代的迅速增暖。近 20 年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没有证据表明“变暖”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永恒主题,古代气候和现代气候都没有相关的证据。地球气候历史恰恰表明,冷暖气候是交替发生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暖冬预测的失败正是人们不顾自然的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为增暖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给自然规律渲染上一层神秘色彩。自然的神话,人的神话,无非是掩盖对自然规律和人类本质的无知和偏见。英国首相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连任首相,环境科学家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治理污染。如果用变冷的气候资料来证明变暖的理论臆测,“科学”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任意拼凑的七巧板。 中国 18 年“暖冬”的终结就是“全球变暖” 20 多年的终结,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最严重的地震海啸对应,表明海底冷水层对改变全球气候的重要作用。事实上, 1960 年最强烈的智利地震海啸,是导致 20 世纪 60-70 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如果对导致 20 世纪 60-70 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全球变暖就永远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神话 。 果不其然,全国平均气温 2012-2013 年冬季偏冷又引来全球变暖的解释。   继上个冬季之后,今冬湖北再度遭遇冷冬,还有气象专家称,武汉今冬是近 28 年第二冷的冬季,仅次于上个冬季。   有市民大惑不解:难道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再了?气象专家对此解释说,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寒冬不再,我省连遇冷冬可以说正是全球变暖惹的祸。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昨天发布信息称, 2012-2013 年度的冬季,湖北遭遇弱冷冬年,这也是 2000 年以来,我省第 4 次出现冷冬,之前 2004 — 2005 年、 2007 — 2008 年以及 2011-2012 年的冬季。“武汉今冬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均温偏低了 0.7 ℃,可以说是近 28 年第二冷的冬季。”昨天,省气象局专家赵昭炘说。   但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也承认,今冬武汉确实是冷冬。如今全球在变暖,为何湖北连续两个冬季遭遇冷冬?刘敏解释,这两年的冷冬其实也是全球变暖在惹祸。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北极海冰融化,去年北极海冰面积降至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这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为冬季冷空气南下打开便捷通道,让其在这个冬季长驱直入频繁袭击我省,仅去年 12 月至今年 1 月 6 日,我省就遭遇五六次冷空气袭击,最终出现冷冬。去年我省的冷冬,同样也因此而来 。 为什么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 1977-1999 年我国发生了 18 年的连续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 2000-2030 年连续暖冬终结冷冬频发(有 7 年的滞后期)?全球变暖理论既没有作出准确预测,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事实证明,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77-1999 年),厄尔尼诺事件带来暖冬,拉尼娜事件带来冷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都给中国带来冷冬(有 7 年的滞后期)。 错误的理论必然导致预测的失败。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重蹈覆辙,制造了著名的暖冬谎言,三次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值得反省。 2009 - 2010 年的这个寒冬在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全球变暖理论的争论。“小冰河世纪”会否重演?为何预报屡屡出错?未来天气如何演变?南方周末报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 银装素裹的童话,在 2009 - 2010 年的冬天,再次被证实为是一场灾难。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这些地区遭遇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在中国,北京市民首先在寒潮警报声中迎来了 2010 年的元旦。 1 月 2 日至 3 日的 36 小时里,北京普降大到暴雪,气象台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 8 次,其中暴雪黄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均为首次发布。因为暴雪,京津两地百余万中小学生意外多享受了一天假期—— 1 月 4 日停课一天。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寒流和暴雪,主要是三个地方:美洲、西北欧和东亚,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 2004 - 2005 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 2008 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 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 相关部门的反省还没有真正到位,拉马德雷冷位相才是冷冬频发的真凶 。 三、 准确的预测来自正确的理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2009 年 11 月初,一场大雪将北京一夜逼进冬天, 12 月初的几场小雪又连续拉低气温,整个 12 月本市气温比常年偏低 2 ℃左右。 2010 年新年伊始,一场罕见大雪再次把低温逼出极值。北京市气象台昨天统计, 1 月 1 日 至 8 日平均气温为 -8.9 ℃,而历史同期的日平均气温为 -3.5 ℃,尤其是 1 月 5 日 出现的 -16.7 ℃的低温,是 1971 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气象部门预计 1 月中旬平均气温为 -5 至 -6 ℃,还是比常年的 -4.8 ℃要冷一些。 我们在 2009 年 8 月 24 日指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1952 年至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其中,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最长,预示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因此, 2009 年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大,超常低温将导致流感爆发增强 。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1.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2.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4.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 2012 年我们做出同样正确的预测 。 四、 气象学家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理论 由于拉马德雷理论(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理论)承认全球气温的周期性波动,突破了全球变暖理论的底线,因而遭到主流气象界的封杀。中国的全球变暖信徒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理论的独霸和僵化导致错误预测频出。 2012 年美国发生了类似 1956 年的异常干旱,北京发生了 61 年来最强暴雨,准 60 年周期的拉马德雷现象又被推向了气象界的前台,主流气象学家对拉马德雷却一无所知,闭口不谈。 2008 年初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发生了,近 30 年还将频繁发生。但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的研究至今没有引起相关领域权威的关注。 2009 年 11 月 50 年一遇暴雪灾害又发生了,主流气象学家依然不认识拉马德雷。 2012 年北京暴雨 61 年来最强,请主流气象学家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我们在 2006-2008 年相继指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异常旱涝、低温冻害、流感爆发形成时空有序的灾害链,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拉马德雷的强震周期、流感爆发周期、低温冻害周期都一一得到实践的检验,旱涝和暴雨周期也提到议事议程,与赵振国的“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换的 60 年气候冷暖周期相对应。应该重新认识赵振国 60 年周期的气候理论,关注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准 60 年气候周期 。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ODP )。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 ODP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暖或偏冷现象。“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第三周期的“冷位相”为 2000 - 2035 年之间。有专家认为,现在进入了“冷位相”时期。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8 年预测为强厄尔尼诺年,历史记录表明,在 1947 - 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年、 1969 年、 1972 年、 1976 年的厄尔尼诺年,中国东北都出现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 哥斯达黎加气象协会气象分析预报部主任加沃纳·斯托茨指出,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拉马德雷”现象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气象海洋学家的密切关注,他们正在加紧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并密切跟踪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早在 2003 年气象学家赵振国就提出中国气候将进入“ 30 年冷周期”,引发一场气象界的冷暖争论,可惜的是,持续变暖派成为主流。自此以后,冷周期成为变暖派的禁区。 2004 年我们提出,地球已经入变冷周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气候变冷。 2009 年 3 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尽管 21 世纪气温总体会升高,但是在这个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 30 年变暖和 30 年变冷。全球气候在 2001 年至 2002 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 。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 30 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 1945 年至 1977 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人类将进入持续 30 年的气候变冷期。 2006 年以来,我们研究了潮汐和地震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暖位相转换中的作用。“太平洋十年涛动”的研究为 2010 年初的低温暴雪提供了一个可能自然机制。 全球变暖理论和世界气象组织的四次气候公报并没有向世界预警极寒的到来,其事后的解释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和牵强附会。这种解释同样无法说明冷冬为什么频繁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有滞后期),暖冬连续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77-1999 年,有滞后期)。 近期研究表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赤道中太平洋变暖有利于中国的“南涝北旱”,此时亚洲东北部的冬季太平洋海温变冷;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赤道中太平洋变冷有利于中国的“南旱北涝”,此时亚洲东北部的冬季太平洋海温变暖,由于温差大,距离短,巨大的温度梯度导致北极和中高纬度地区的大气冷暖对流强烈,冷空气猛烈南下,造成极寒和降雪天气频繁发生。 我们多次指出,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滞后 5 年左右);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是 50-70 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 相关部门三次暖冬预测失败教训应该深刻反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参考文献 1. 我国今冬前冷后暖 云南 2 月均温偏高 3 ℃。 2013 年 02 月 28 日 11:50 中国天气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0228/115085821.html 2. 杨学祥。今冬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0.4 ℃:暖冬预测失败。 2013-3-2 14:39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3. 杨学祥。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4. 杨学祥。 2013 年 2 月潮汐组合:潮汐强度减弱后冬相对变暖。 2013-1-10 10:35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1610.html 5.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科学网。 2008-4-26 09:1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6. “厄尔尼诺”要来了? ( 组图 ). 2012 年 08 月 15 日 05:26 搜狐。 http://roll.sohu.com/20120815/n350657659.shtml 7. 徐美中。厄尔尼诺或送来“暖冬” ( 图 ) 。 2012 年 08 月 11 日 11:38 搜狐。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8. 杨学祥。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日期: 2005-04-12 国家气候中心。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9. 徐丽梅。“晚冬”冻得春装卖不动 降价幅度预计高于往年。 http://news.tom.com 2005 年 03 月 01 日 09 时 40 分。来源 : 北京晨报 http://news.tom.com/1002/3292/200531-1901867.html 10. 王立伟 王敏。八年连续暖冬终结 持续阴雨缓解旱情。 ( 2005 年 03 月 11 日 10:19 ) 舟山日报 http://www.zhoushan.cn/xwzx/zsxw/t20050311_166036.htm 11. 朱姝。今年冬春偏冷与海啸无关。 http://news.tom.com 2005 年 03 月 15 日 18 时 23 分。来源 : 新华报业网 http://news.tom.com/1002/20050315-1950928.html 12. 符樱,李傲,辛钊。冷冬恰是全球变暖惹的祸 ( 图 ) 。 2013-03-03 01:39:00   来源:汉网 - 武汉晚报 ( 武汉 ) 。 http://news.163.com/13/0303/01/8P0NBLOM00014AED.html 13. 孟登科,冯洁,郭海燕。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2010-01-21 10:41:44 来源: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40587 14.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5.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1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17.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18.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1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20.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21. 杨学祥。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2010-3-5 07:4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2. 杨学祥,杨冬红。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23. 杨学祥。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 2012-7-28 02:18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606.html 24. 杨学祥。主流气象学家的禁区:拉马德雷和极寒的关系。 2013-1-8 06:50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2277-650799.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695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冬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4℃:暖冬预测失败
杨学祥 2013-3-2 14:39
今冬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4℃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争论落下帷幕,据监测数据显示,2012/2013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3.8℃,较常年同期(-3.4℃)偏低0.4℃。气温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阶段性变化。结论是总体偏冷。 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东北部、新疆北部和西藏西部局部等地偏低2~4℃,局部偏低4℃以上,达到冷冬标准。 2012年8月,我们对气候中心的暖冬预测提出异议,认为将发生冷冬,特征是前冬冷,后冬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1610.html 相关新闻: 我国今冬前冷后暖 云南2月均温偏高3℃ 2013年02月28日11:50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我有话说(9人参与) 2013年1月28日-2月26日气温距平,暖色表示偏高   中国天气网讯 在今天(28日)举行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陈振林表示,2012/2013年冬季我国气温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阶段性变化,其中,云南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3.0℃,为1961年以来最高值。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2/2013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3.8℃,较常年同期(-3.4℃)偏低0.4℃。空间分布显示,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新疆中北部、西藏西部局部地区气温偏低,其中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东北部、新疆北部和西藏西部局部等地偏低2~4℃,局部偏低4℃以上;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云南大部和青海南部气温偏高1~2℃。   季内,我国气温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其中2012年12月上旬至2013年1月上旬,全国除西南地区略偏暖外,北方和中东大部气温偏低2~4℃,部分地区偏低达4℃以上。2013年1月中旬至2月下旬,全国除东北大部和华北东部偏冷外,其余大部地区以偏暖为主。   其中2月份,云南平均气温为14.5℃,较常年同期(11.5℃)偏高3.0℃,为1961年以来最高值。整体来看,全国2月平均气温为-1.6℃,略高于常年同期(-1.8℃)。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0228/115085821.html 2012年8月15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分析说,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影响:一是台风数量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二 是暖冬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三是洪涝。历史资料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四是东北低温。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夏季,东北地区容易出现低温。北方秋季的降水也可能偏多。 http://roll.sohu.com/20120815/n350657659.shtml 8月11日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 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湖北度过本世纪第4个冷冬: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2013-3-2 13:51
湖北度过本世纪第4个冷冬 霾日数创近52年新高 2013年03月02日12:08腾讯·大楚网李傲 蔡娜 近日,《湖北2012/2013年冬季气候评价》新鲜出炉。《 评价》显示,2012/2013年湖北省冬季气温偏低,为弱冷冬,是本世纪第四个冷冬 ;备受公众瞩目的霾日数,也创下了196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负责人刘敏介绍,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前期(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出现异常持续低温天气,全省大部平均气温排历史倒数前5位;1月以来,冷空气活动弱、静稳天气多、降水偏少,季内气温起伏较大。年降水总量偏少且时间分布不均,12月降水量为冬季总量的一半左右。 阶段性的低温雨雪冰冻及雾霾天气给我省交通、人体健康、能源和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灾害总体损失较小。 http://hb.qq.com/a/20130302/000477.htm 8月11日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 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0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干旱仍会成为2013年的主题
热度 1 杨学祥 2013-2-22 05:33
美国干旱仍会成为 2013 年的主题 杨学祥 回想 2012 年,想必玉米种植带的严重干旱以及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的暴风雨还让各位记忆犹新,而美国气候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 年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最热是有多热呢?以往不同年份之间的气温差一般为 3.2 华氏度,而去年则打破了 1998 年的最高纪录,气温比往年高出 55.3 华氏度(相当于 12.94 摄氏度)。 纽约时报采访的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科学家 Jake Crouch 表示,“这次高温不同寻常,且持续很久。干旱毁坏了大量的玉米和大豆,并推动农产品价格出现螺旋式上升。这场干旱的严重程度可以和 50 年代的那场干旱相比,虽然比 30 年代的那场尘暴干旱年差了一点点。”然而随着作物的生长期结束,干旱的范围开始缩减,但是干旱的严重程度并没有降低。 Jake Couch 表示目前 61% 的国土仍在承受着干旱的困扰,“我预测干旱仍会成为 2013 年的主题”。 http://news.fund123.cn/html/content/26/2013/01/254991_1.html 2012 年 7 月 26 日 ,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 National Drought Mitigation Center , NDMC )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正经历干旱。“此次干旱是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影响面积最大的一次”,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称。干旱监测图显示,美国 64 %的面积处于中度干旱状态, 46 %的面积处于非常和极度干旱状态。其中美国中部地区是干旱最严重的地区,沿海和北部边境地区情况稍好。报告表示:“在大平原和中西部数州,粮食损失增加,牧场开始屠宰牲畜,树木的树叶和枝条因缺水掉落。” 7 月 25 日 ,美国农业部将 31 个州的 1369 个县划分为干旱灾区,这也是农业部首次将如此多的县列为灾区。 不仅仅是少雨,偏高的气温也加速干旱的发展。 2012 年 6 月是美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 6 月。同时, 3 月和 6 月还出现破纪录的高温天气。 7 月,美国多地的最高气温纪录也被打破。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2_08/06/16590650_0.shtml 2013-2014 年强拉尼娜事件加剧美国干旱 拉尼娜事件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因素。 2011 年 10 月至 2012 年 5 月,赤道太平洋出现一次拉尼娜事件。“拉尼娜”通常会造成北美部分地区干旱。同时,在去年冬天,美国大陆降雪偏少、温度偏高,因此在春天和初夏土壤蒸发水分更多,愈加干旱。 根据 WSG 最新提供的 1948-2020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校对值和 2020-2040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计算值,可以得出 2010-2040 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预测的最新结果。 表 1 2010-2040 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预测 时间 2010 2011 2012 2013 2015 2016 2018 系数 -3 9 11.5 -4 10.5 -2 11 预测 拉 厄 厄 拉 厄 拉 厄 时间 2019 2021 2023 2024 2028 2029 2030 系数 -3 8 -2 -3 -3 9 11.5 预测 拉 厄 拉 拉 拉 厄 厄 时间 2031 2033 2034 2036 2037 2038 2040 系数 -3 10.5 -2 11 13 -2 9 预测 拉 厄 拉 厄 厄 拉 厄 注: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负值为负数两年累加值,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正值为正负系数累加值。 2010-2040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为 2011-2012 、 2015 、 2018 、 2022 、 2029-2030 、 2033 、 2036-2037 、 2040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的年份为 2010 、 2013 、 2016 、 2019 、 2023-2024 、 2028 、 2031 、 2034 、 2038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3644.html 最新监测结果表明, 2012 年的厄尔尼诺状态从 6 月到 8 月只维持 3 个月,未达到厄尔尼诺标准,夭折的可能性很大。拉尼娜的来势凶猛,在 12 月中旬超过 -0.5 ℃异常底线(见图 1 )。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预计 2013 年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拉尼娜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进入高潮。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得到加强,厄尔尼诺受到抑制。 2012 年 11 月 18 日 -1 月23 日 (66 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2013 年 2 月德雷克海峡海冰最少, 3 月赤道太平洋海温最高,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如果上述因素达到最强状态,不排除厄尔尼诺指数由低到高转变的可能性,即使不能达到厄尔尼诺标准,也会将能量积蓄到 200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中。 SST Anomaly 201212 (center) 图 1 2012 年 12 月-2013年2月厄尔尼诺指数变 化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4458.html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1964 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 (Paducah) 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 (Cape Girardeau)2 日气温达华氏 65 度 ( 约摄氏 18.3 度 ) ,创下历年 2 月 2 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自 1960 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 日的气温打破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的最高纪录华氏 62 度 ( 约摄氏 16.6 度 ) 。    2 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 5 热的 1 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区 (Washington , D.C 。 ) 遭遇历来第 17 热的 1 月、凤凰城 (Phoenix) 迎来第 3 热的 1 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 则出现第 13 热的 1 月。 气象学者约克 (Mike York) 指出,吉拉多角今年 1 月平均气温为华氏 39.2 度 ( 摄氏 4 度 ) ,比历年平均气温的华氏 32.7 度 ( 约摄氏 0.4 度 ) 高出超过华氏 5 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令人惊异: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处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共发生 7 次强震, 1964 年北美洲阿拉斯加地震是第 6 次), 2012 年同样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2013 年前已发生 6 次强震,下一次地震尚在酝酿中)。 1964 年 3 月 27 日 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 9.2 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大量事实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强震活跃期和低温期。美国反常暖冬和强震的同时发生是构造运动对气候变化的正常反馈,能否成为规律需更多实例的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685.html 我们在 2008 年提出 2014 年可能发生 9 级以上特大地震, 2010 年徐道一根据特大地震 54 年周期,推测西半球 2014 年可能发生特大地震。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 2011 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 70 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08 年汶川 8.3 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10 年 4 月 5 日 墨西哥 7.5 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 2 个或 3 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 53 ~ 54 a ,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 1960 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7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027.html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 6 级以上地震频发, 2012 年 -2014 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2013年的美国持续干旱值得关注。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86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3年2月强降雪:冷冬进入尾声
杨学祥 2013-2-19 13:03
2013年2月强降雪:冷冬进入尾声 时值2月中旬,强冷空气活动和暴雪继续光顾中国,使51趟高铁因降雪停运、江苏迎来今年最大雪、无锡推迟中小学开学、致南京事故频发。暖冬预测不靠谱,冷冬已成为事实。 我在2012年8月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有四大原因,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京沪及沪宁沪杭高铁51趟列车因暴雪停运 2013年02月19日12:18 央视 自动播放51趟高铁因降雪停运(来源:CCTV新闻频道) play 51趟高铁因降雪停运 play 江苏迎来今年最大雪 play 无锡推迟中小学开学 play 强降雪致南京事故频发   因受到安徽、江苏大部分地区大到暴雪的影响,为了确保铁路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对京沪、沪宁、合武、合宁、合蚌高铁采取降速运行措施。截至上午10点,京沪、沪宁、沪杭高铁51趟列车停运。 (编辑:SN017) http://news.sina.com.cn/c/2013-02-19/121826299132.shtml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前冬28年最冷后冬天气偏暖:与潮汐组合对比
热度 2 杨学祥 2013-1-28 05:56
重庆前冬28年最冷后冬天气偏暖:与潮汐组合对比 杨学祥 去年11月到1月4日,重庆市平均气温9.5℃,是1983来之最。同期,主城日平均气温10.8℃,是1987年来最冷。 2012年10-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2月-3月为弱潮汐时期。2012-2013年冬季可能为前冬冷,后冬暖。前冬冷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2013年2月为弱潮汐时期的第一个月,也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相对前冬会有变暖趋势,但寒冷会有一个滞后期,仍需加强预防。 近日至2月10日,重庆市将出现3次降温降雨过程,最大降温幅度为4℃。与潮汐组合对应的时间是,1月27-30日,2月3日-7日,2月10日-12日。 相关新闻: 昨日差点20℃ 冬天就这样没了?不 还要降温 2013-01-27 08:25:59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华龙网讯(记者 朱隽 实习生 张秀灵) 昨日,阳光很早露出了脸,温暖着周末出行的人。暖和天气让人感觉冬天好像结束了?重庆市气象台预报员称,不,马上还有三次降温。 太阳天乱穿衣 这是冬天吗?起码昨天不太像,倒是有点春暖花开的感觉。昨日,刚好是五九第一天,俗语有“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之说。 昨天艳阳,确实照得大家心情愉悦,马路上全是出游的车,江边河边堆满晒太阳的人。滨江路上骑自行车、喝坝坝茶的人争抢位置。大街上走得冒汗的人困惑:“好热!这究竟是个什么天?” 最低温在上升 气象台预计,受到西北气流的影响,未来三天我市各地依然持续阳光灿烂好天气,主城最高气温17℃左右。 不过,最低温有所变化,从今天的6℃逐日上升,后天最低温8℃,天气看来越来越暖和了。 最近三天天气 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 各地晴天间多云,部分地区早上有轻雾,气温2~19℃。城口及东南部-1~18℃。主城区晴间多云,6~17℃。 27日夜间到28日白天 东北部多云间阴,其余地区多云转阴天,偏西偏南的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零星小雨,气温3~15℃。城口及东南部0~14℃。主城区多云转阴天,7~14℃。 28日夜间到29日白天 各地多云间晴,部分地区早上有轻雾,气温3~18℃。城口及东南部1~17℃。主城区多云,8~17℃。 下旬至春节前降温 不少市民有点困惑,今年冬天难道就在暖洋洋中结束了?昨日,记者了解到,今年冬天前期比较冷,后期降雨少,部分地区气温偏高。 前冬28年最冷 请看一组数据:去年11月到1月4日,全市平均气温9.5℃,是1983来之最。同期,主城日平均气温10.8℃,是1987年来最冷。 数据显示,去年11月至今偏低0.8℃,是1951年来同期第八低温。今年1月1日有20个区县最低温低于0℃。 后冬天气偏暖 市气象台预计,1月各地平均气温2.5~8.0℃。其中,东北部海拔较高地区和东南部为2.5~5.5℃,其余地区在5.5~8.0℃之间。 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部和东南部大部地区偏低0.2~0.5℃,其余地区偏高0.1~0.4℃。各地降水量为10~4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南部偏多1~2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少2~3成。 入春在3月初 根据市气候中心预测,近日至2月10日,我市将出现3次降温降雨过程,最大降温幅度为4℃,降雨量均为小雨。同期伴有阶段性降温降雨天气出现,高海拔地区可能出现冰冻天气及道路结冰等情况。 近30年资料显示,主城平均入春时间为3月2日。 http://cq.cqnews.net/shxw/2013-01/27/content_23837728.htm 2013年1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2012-11-29 06:53 2013年1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1月是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的第四个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9月发生1次,10月发生2次,11月上旬发生2次(截止到28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11-12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1月低温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2013年1月5日为日月小潮(下弦),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月12日为日月大潮,10日月亮近地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5247度,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月1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月2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863度, 22日为月亮远地潮,21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半),23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月27日为日月大潮,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7299.html 2013年2月潮汐组合 :潮汐强度减弱后冬相对变暖 2013-1-10 10:35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3年2月潮汐组合:潮汐强度减弱后冬相对变暖 杨学祥 2013年2月-3月,2013年9月-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3年4月-8月,2013年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 2012年10-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2月-3月为弱潮汐时期。2012-2013年冬季可能为前冬冷,后冬暖。前冬冷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2013年2月为弱潮汐时期的第一个月,也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相对前冬会有变暖趋势,但寒冷会有一个滞后期,仍需加强预防。 潮汐组合A:2013年2月3日为日月小潮(夏弦),潮汐强度小,2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70113度,两者弱叠加,2012年2月7日为月亮近地潮,比月亮远地潮强度增大35%;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 潮汐组合B:2012年2月10日为日月大潮,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05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2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58230度,19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D:2月26日为日月大潮,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41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1610.html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 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09 次阅读|5 个评论
冷空气横扫美国加拿大 气温零下40摄氏度创纪录:冷冬还是暖冬?
热度 4 杨学祥 2013-1-26 06:56
冷空气横扫美国加拿大 气温零下40摄氏度创纪录 作者:retain 来源: 时间:2013-1-25 11:38:17 当地政府发出警告,提醒人民做好保暖准备,以防失温和冻伤,并且在用暖气时确保通风,以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纽约市开放了数十家取暖中心,供人们白天进入避寒。  中新网1月25日电 据外媒报道,连日来的冷空气横扫加拿大和美国部分地区,导致气温骤降至零下40摄氏度,创下历来最低点。   据报道,加拿大23日成了“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气温一度降至零下43.1摄氏度。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人们都待在屋内,东部地区的学校关闭。一些大楼不胜酷寒而龟裂,发出犹如遭大铁球撞击的声音。   在魁北克鲁安,气温也降到零下40.3摄氏度,比西伯利亚雅库次克的零下38.8摄氏度还低。魁北克省共有5000户家庭断电,导致情况雪上加霜 。不过,除了一人在多伦多冻死,加拿大未因此发生重大伤亡或破坏。   报道称,冷气团威力强大,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包括弗吉尼亚和俄亥俄州也遭殃,已经有至少三个人冻死。 当地政府发出警告,提醒人民做好保暖准备,以防失温和冻伤,并且在用暖气时确保通风,以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纽约市开放了数十家取暖中心,供人们白天进入避寒。   气象学家指出,这股冷空气估计会持续到本周末。 http://www.168zm.com/News/News/mgxw/jjmg/2013/1/201312526733837.html 2013年1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2012-11-29 06:53 2013年1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1月是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的第四个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9月发生1次,10月发生2次,11月上旬发生2次(截止到28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11-12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1月低温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2013年1月5日为日月小潮(下弦),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月12日为日月大潮,10日月亮近地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5247度,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月1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月2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863度, 22日为月亮远地潮,21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半),23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月27日为日月大潮,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7299.html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99 次阅读|4 个评论
这个冬天是冷冬 基本成定局:暖冬预报不靠谱
杨学祥 2013-1-25 21:41
这个冬天是冷冬 基本成定局:暖冬预报不靠谱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这个冬天是冷冬 基本成定局 我市今年隆冬低温天气较多,降雪量较大,是近十年来比较冷的冬季 记者 王鑫 “今年的气温怎么这么低?会不会是‘冷冬’呢?”记者昨日从鞍山市气象台获悉,我市今冬降雪多、气温低,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比较寒冷的冬季。 城区气温较常年低3—4℃ 今冬隆冬低温天气比较多,降雪量比较大,从目前的气候条件看,是近十年来比较冷的冬季。今冬从2012年11月开始,11月气温接近常年。12月开始,一次次呼啸而至的冷空气,把我市一步步推向寒冷的深冬。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我市城区气温比常年低3—4℃,就是隆冬季节的气温比较低。并且,冷空气来得比较频繁,虽然每次冷空气到达鞍山时势力都会减弱,但是每次停留的时间都很长,长时间的低温天气,使得平均值较低。另外,与常年相比,今冬我市的降雪量较多,截至目前,降雪总量已经至少比常年多出五成。 冷空气不断侵袭形成冷冬 “冷冬”是如何定义的?据了解,“冷冬”是气候概念,国际气象组织定义为冬季(当年12月到次年2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偏低0.5℃以上,则称为冷冬(偏高0.5℃以上,称为暖冬),“常年”是指近30年平均值 (目前取1981-2010年的平均值)。所以,“冷冬”是指整个冬季的气温平均情况。去年我市市区平均气温比历年偏低1.4℃,属于典型的“冷冬”,今冬隆冬季节的气温在近十年来都较低,比常年低3—4℃,基本上可以说是“冷冬”。 那么,“冷冬”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冬天偏冷主要是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北半球冬季冷空气主要来源于北极规模强大的冷空气气团。去年入冬以来,极地冷空气不断地在西伯利亚地区聚集,随着大气环流的改变,冷空气不断趁势南下侵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较强的冷空气作用下,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大范围寒潮爆发,同时伴随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冬季气温较低,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记者采访了市农委种植业处相关负责人,据介绍,目前看,低温、多雪天气对设施农业的生产影响较大。近期频发雾霾天气,再加上降雪多、日照少、低温,延缓了温室作物生长,果蔬成熟速度减慢,品质有所下降,无形之中增加了设施农业的运作成本。 不过今冬的气候条件对来年春天的农业生产也有有利的一面。低温、多雪天气非常不利于病虫害和虫卵越冬,还极有可能将其冻杀。今冬的降雪量非常大,再加上持续偏低的气温,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土壤底墒非常好,为春播奠定了一些基础。 气温低,体质较弱的人的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市民注意不要被冻伤。眼下又是流感高发季节,市民要养成早睡晚起的习惯,同时要多喝水给身体补充水分,出门注意防寒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气温骤降时很容易使人诱发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流感侵袭。另外,要特别注意手部、脚部的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 http://www.qianhuaweb.com/qswb/html/2013-01/23/content_136554.htm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黑龙江省遭遇四十年不遇极寒天气:暖冬预报不靠谱
热度 3 杨学祥 2013-1-21 16:49
黑龙江省遭遇四十年不遇极寒天气 2013年01月19日18:31 来源:黑龙江电视台 http://tv.people.com.cn/n/2013/0119/c150716-20259123.html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916 次阅读|4 个评论
历史记录:厄尔尼诺或给沿海城市青岛送来“暖冬”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20 07:15
厄尔尼诺或给沿海城市青岛送来“暖冬” 时间:2013-01-19 10:57:05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徐美中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汤臻 摄影报道   市气象局气候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岛城作为沿海城市,在厄尔尼诺影响下不仅能产生台风、暖冬等气候现象,近海“黑潮”(一股暖海流)的发生几率会有所增加。而从历史资料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 1997年-1998年厄尔尼诺影响我国,1997年夏季,我市出现大旱天气并且温度远远高于正常年份。在全球变暖已成趋势的背景下,虽然厄尔尼诺并不是暖冬形成的惟一原因,但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今年上半年,全市平均气温9.6摄氏度,与常年持平,但比去年高出0.5摄氏度。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1-19/content_8073719.html http://weather.gmw.cn/2013-01/19/content_6431081.htm 厄尔尼诺或送来“暖冬”(图)我的搜狐 2012年08月11日11:38 | 我来说两句(24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青岛晚报 青岛晚报   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市气象局气候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岛城作为沿海城市,在厄尔尼诺影响下不仅能产生台风、暖冬等气候现象,近海“黑潮”(一股暖海流)的发生几率会有所增加。而从历史资料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 1997年-1998年厄尔尼诺影响我国,1997年夏季,我市出现大旱天气并且温度远远高于正常年份。在全球变暖已成趋势的背景下,虽然厄尔尼诺并不是暖冬形成的惟一原因,但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今年上半年,全市平均气温9.6摄氏度,与常年持平,但比去年高出0.5摄氏度。 (记者 徐美中) 受台风影响连续降雨天气通透,昨日下午,栈桥对面的北海船厂、山体近在咫尺。   汤臻 摄影报道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08 次阅读|1 个评论
渤海海冰增长迅猛 三分之一海域变冰海:暖冬还是冷冬?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19 10:48
组图:渤海海冰增长迅猛 三分之一海域变冰海 海警乘巡逻艇在秦皇岛海域巡查冰情(1/5) 2013年01月19日 09:09 受冷空气影响,近半个月来,渤海海冰发展迅猛,海冰面积已扩大至25年最大值,对海上航行、渔业生产和海上作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29549.html 海巡艇在秦皇岛海域巡查冰情(2/5) 2013年01月19日 09:09 国家海洋局17日16时发布72小时海冰检测显示,渤海海冰面积约为26180平方公里,其中辽东湾浮冰范围62海里,最大冰厚40厘米,分布面积17924平方公里,占辽东湾海域面积的58.58%。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29549.html#p=2 民警在辖区卸粮口渔港查看冰情(3/5) 2013年01月19日 09:09 渤海湾浮冰范围15海里,最大冰厚25厘米,海冰面积为5429平方公里,占渤海湾海域面积的36.68%;莱州湾浮冰范围28海里,最大冰厚20厘米,海冰面积3007平方公里,占莱州湾海域的33.67%。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29549.html#p=3 一艘轮船从结冰的秦皇岛海域通过(4/5) 2013年01月19日 09:09 黄海北部浮冰范围16海里,最大冰厚25厘米,海冰面积为5808平方公里。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29549.html#p=4 这是秦皇岛北戴河海边的海冰(5/5) 2013年01月19日 09:10 国家海洋预报台连续两日发布蓝色警报,在未来三天渤海海域海冰面积将进一步发展。目前,河北海事局、河北边防等涉海部门启动预防海冰的应急预案,全力抗击海冰。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29549.html#p=5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08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冬前期近31年来最冷:暖冬预测不靠谱
杨学祥 2013-1-19 10:07
今冬前期近31年来最冷 2013-01-19 08:18:00 来源:华商报 今冬“三九”陕西省持续出现的“小阳春”天气,与之前“一九二九”低温寡照、滴水成冰的寒冷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预计后冬陕西省转暖,春节前还有两次雨雪降温过程。昨天,天气已出现了降温,今天到21日我省有一次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陕北、关中以雪为主,陕南以雨夹雪或雨为主,各地气温也将有所下降。   今冬“三九”陕西省持续出现的“小阳春”天气,与之前“一九二九”低温寡照、滴水成冰的寒冷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气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冬陕西省平均气温为1℃,为近31年来的最低。预计后冬陕西省转暖,春节前还有两次雨雪降温过程。   春节前还有两场雨雪   气象数据显示,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5日,我省(陕西省)全省平均气温仅为1℃,比常年同期2.2℃偏低了1.2℃,为近31年来最低。去年11月以来,我省经历了8次大范围寒潮降温天气,其中11月有4次,12月有3次。2012年12月30日,关中西部、陕南有16站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根据省气象局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冬我省会是前冬冷后冬暖的天气,预计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省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春节前,我省还会有两次雨雪天气过程。一次是今明两天我省部分地区将迎雨雪天气。还有一次是春节前的2月5日至6日,预计全省有一次降温过程,陕南大部有小雪或雨夹雪。此次雨雪天气过程正值春运高峰期,请出行的人们提前安排好行程。   今腊八明大寒雨雪来降温   今天(1月19日)是“四九”的第三天,也是农历的腊八,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明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昨天,天气已出现了降温,今天到21日我省有一次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陕北、关中以雪为主,陕南以雨夹雪或雨为主,各地气温也将有所下降。明天省内雨雪范围将扩大,西安也将有明显的降雪出现。降雪天气也使各地的空气质量大大改善。   在这次冷空气的影响下,预计西安的最低气温也不会低于“一九二九”时的低值,但最高气温会明显下降,日温差小,会让人感觉比较冷。(记者张莉) 来源:华商报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1-19/content_8072780.html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温持续走低或迎第三个冷冬:暖冬预测遭遇尴尬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17 13:16
气温持续走低或迎第三个冷冬 2013年01月14日09:34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高晓飞 于怀征   市民菜篮子深受影响   本报1月13日讯(记者 高晓飞 通讯员 于怀征) 2012年12月以来,影响本市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市的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尤其是蔬菜大棚的影响尤为严重,市民菜篮子价格一路攀升。   日照市气象台根据最新资料分析显示,2012年12月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1℃,2013年元月上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4.2℃,全市极端最低气温为-14.4℃,出现在莒县的1月5日早晨。据悉,按照国家气象局的标准,如果某年某区域冬季(上年的12月到次年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则该年该区域为冷冬。从日照2012年12月以及2013年1月上旬气温走势来看,日照或将迎来连续第三个冷冬。   持续的低温天气使蔬菜价格普遍走高。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港城的蔬菜价格近期持续走高,均价在四元每斤左右。据悉,今年的市场价格与去年相比,略有上涨,其中白菜等低价区的蔬菜也开始涨至近一元每斤,而最常见的茭瓜和黄瓜等蔬菜的价格也维持在3.5元/斤。 http://news.hexun.com/2013-01-14/150123875.html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78 次阅读|1 个评论
黑龙江省呼玛县持续出现低温极寒天气:暖冬预测不靠谱
热度 2 杨学祥 2013-1-17 05:19
黑龙江省呼玛县持续出现低温极寒天气:暖冬预测不靠谱 杨学祥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常旭佳报道 连日来,黑龙江省呼玛县持续出现低于-40℃的低温极寒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日常出行、交通运输、农业牧业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严峻的挑战。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jctz/201301/t20130116_203395.html 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罕见极寒再袭北半球。暖冬的预测又一次化为泡影。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2009年的悲剧在2012年又一次重演。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50389 呼玛:加强低温极寒天气预警服务工作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6日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常旭佳报道 连日来,黑龙江省呼玛县持续出现低于-40℃的低温极寒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日常出行、交通运输、农业牧业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严峻的挑战。   对此,呼玛县气象局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网站等媒体向广大市民、各级政府、交通市政,供热供暖、公安交警等部门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寒防冻,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责任编辑:徐毅)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jctz/201301/t20130116_20339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冬季尚未过半冷冬言之过早:确定过早预见不晚
热度 3 杨学祥 2013-1-9 13:26
冬季尚未过半冷冬言之过早:确定过早预见不晚 杨学祥 2012年8月11日相关部门预见今冬将发生暖冬,我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将发生冷冬,有四大理由: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提不同意见的的目的是希望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预见在事实之前,确定在事实之后。一些地方根据目前情况断定冷冬一定发生,这仍然是预见,2月之后才有定论。 不过,作为气象部门,应该对冷冬暖冬做出个合理的判断,特别是在做出暖冬预见之后,出现了相反的发展态势。后续判断要态度鲜明,这样才能对今后防寒防灾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关新闻: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冬季尚未过半冷冬言之过早 2013年01月09日 07:03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冬季尚未过半冷冬言之过早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我国正在遭遇一个最冷的冬天?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一则消息让不少市民“感同身受”。昨天开始,我们已经进入到“三九寒冬”,广州又将遭遇一股“应节”冷空气的袭击,似乎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指出,冬季尚未过半,是否“冷冬”言之过早,且入冬以来我国有些地方温度还比平常偏高,且面积不算小。 前冬冷后冬未必冷 部分地区温度偏高 “网上传闻今年遭遇最冷冬天,有人问我是否为真,我回答说不属实,至少现在下结论不准确。”许小峰撰文指出,目前他所看到的权威资料是来自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信息:今年入冬以来的全国平均气温为近27年以来同期最低,偏低值为1.4℃。他详细解释了这段话的准确含义,首先从季节上划分,冬季应是从12月到2月这三个月份,目前的气候资料都是按这样的时段来建立的。到1月7日,冬季还没有过半,因此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前冬冷不意味着后冬也冷。” 许小峰认为,谈全国平均气温时要特别注意地域差别。入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确实都是偏低的,但仍然有些地方温度偏高,且面积也不算小,且西南一带的旱情持续。 全球变暖趋势未变 突发冷事件更严重 不时出现的寒冷天气,让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说法产生怀疑。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周波涛此前指出,全球变暖是一个事实,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暴雪、干旱、强降水都会出现,如2012年1月底到2月中旬极寒天气影响欧亚大陆。 气候专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寒冷天气在总的趋势上是减少的,但也不能排除在某些时间、某些地区会发生冷的事件。此外,在普遍比较暖的大背景下,突发一次冷的事件,其影响可能会更为严重。 标签:气象局副局长 冬季尚未过半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1/09/20982194_0.shtml 8月11日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01 次阅读|4 个评论
十堰今冬可能是个冷冬:暖冬预测不靠谱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8 15:48
十堰上月10年来同期最冷 今冬可能是个冷冬 发布时间: 2013-01-07 10:38 来源: 十堰晚报 进入电子报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章新俊   水管被冻裂、路面结冰导致车辆滑倒……今年冬天,低温制造的麻烦频频上演。上月以来,不少市民询问今年冬天是不是最冷冬天。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今冬我市气温较常年偏冷,可能是个冷冬。   市民感受:   今年冬天真冷   昨日上午,市民何先生打开家中的太阳能闸阀,一滴热水也放不出来,检查水管和太阳能后发现,水管被冻住了。何先生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了,我们家太阳能水管第一次上冻。”   家住六堰的李女士有着相同遭遇:“以前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感觉今年冬天真冷。”   上个月,本报多次报道因路面结冰导致车辆滑倒的事,“以前冬天没发生过这么多因路面结冰而滑倒的事。”一位司机说。   令市民称奇的要数百二河结冰,就连一位河道管理人员也表示“并不常见”。其实,上月以来,我市多次迎来降雪、刮风,不少市民称“今年冬天应该是最冷冬天”。   连日来,更有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爆料,小区水面结冰,甚至可以在上面溜冰,感觉今年冬天“滴水成冰”。记者了解到,今年入冬以来,不仅降雪比去年早,降雪次数也明显较多。   不仅我市市民感觉冷,全国都在“喊冷”。根据资料统计,入冬以来,截至上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为-4.1℃,比常年同期偏低1.2℃,为近7年来最低。   部门释疑:   上月为10年来同期最冷   那么,我市从上月以来到底有多冷?市民感觉的最冷冬天是否属实?昨日,我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说今冬是最冷冬天有些不妥,毕竟还没进入大寒,冬季也才过去一半左右。不过,上月确实是我市10年来最冷月份。”   据气象资料显示,上月全市平均气温2.4℃—4.0℃。全市月平均气温为3.2℃,较历史同期偏低1.4℃。与常年相比,丹江口偏低2.1℃,十堰城区偏低1.8℃,其它地区偏高0.8℃—1.9℃,东北部气温较常年偏低严重。全市月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均发生在郧西,分别为18.0℃和-8.7℃。“上月平均气温排在30年历史同期偏低年份第6位,更是10年来最冷月份。”   未来预测:   今冬可能是个冷冬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融化加剧,去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下降至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最低。北极海冰面积越小,极地冷气团中心向南偏移就越方便,南下冷空气活动也就越频繁,这容易引发我国冬季的低温严寒。”气象专家说。   “上个月我市各地日照时数偏少13—41小时。根据预测,1至2月我市气温也会较常年略偏低,综合分析今年冬天可能是个冷冬。”市气象台专家说。 (本文来源:十堰晚报 编辑:殷丹丹) http://news.cnhubei.com/xw/hb/sy/201301/t2405804.shtml 8月11日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 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 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67 次阅读|4 个评论
58年来今冬最冷 :暖冬预测遭遇尴尬
热度 2 杨学祥 2013-1-8 14:09
58年来今冬最冷 2013-01-07 09:43:44 来源:南充晚报 {News_ClickNum} 记者何刚 “咋这么冷哦?简直就像掉进冰窖里了。”一周以来,这几乎成为南充市民的共同感受。昨(6)日是二九第八天,可大家都以为进入隆冬时节了呢。根据市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我市气温依旧很低,最高气温不会超过8℃。南充最近为啥这么冷?这个冬天还要冷多久?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市气象台台长黎明。 岁末年初到底有多冷? 自2012年12月30日起,我市开始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气温疾速下挫,把整个南充一下带入到“寒冬时代”,与历年相比,这段时间以来气温特别反常。监测显示,从2012年12月30日至1月5日这整整一周时间,全市气温均处于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年份。全市平均气温2.2—3.5℃,均比历年同期偏低3℃以上。 从各个地方的监测情况来看,从2012年12月30日至1月5日,南充城区平均气温为3.5℃,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低;阆中平均气温3.3℃,为2004年以来最低;南部平均气温2.9℃,为1991年以来最低;西充平均气温2.7℃,为1991年以来最低;仪陇平均气温2.2℃,为1976年以来最低;营山和蓬安平均气温分别为2.9℃和3.5℃,与1976年一样,处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 “又湿又冷的天气最可怕,不管你怎么穿都觉得寒冷。”一些市民抱怨道。为什么湿冷更可怕?市气象台台长黎明说,因为水蒸发时会带走热量,所以潮湿的空气更容易使人体温度下降。 近段时间为啥这样冷? 是啥原因使得南充近段时间特别冷?黎明说,这是因为此次冷空气十分强势,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降温明显。再加上高原波动频繁,使得我市雨雪天气比较多,容易造成低温天气的持续。从去年12月30日起,我市有一次降温过程,虽然今年1月1日、2日温度略有回升,但3日起再迎雨雪天气,温度仍然较低,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大家才会觉得特别冷。 据了解,2012年入冬以来,全国乃至全球不少地方都出现了极端寒冷天气。我国北方地区频遭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最低气温跌破历史记录,部分地区遭受雪灾或冻害。从大范围讲,全球变暖导致2012年秋季北极海冰大面积减少,出现了自1979年观测以来的最低水平。来自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也显示,2012年融化北极海冰面积,甚至大于美国国土面积。海冰融化直接导致了北极海域裸露出大片水域,引起西伯利亚高压增强,致使冷空气较为强势,频频南下袭击。 根据省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盆地气温依旧偏低,1月份盆地可能还有3~4次降温过程,当然,南充自然也在其中。 本周气温仍处于“最低水平” 昨日,金城山虽然没有下雪,但残雪还未消融,整个金城山依旧还是白茫茫一片。相比之下,城区气温也高不到哪里去,监测显示,昨日最低气温只有2℃。目前还没有到三九四九,我市就提前“喊”冷了,难道又是一个寒冬?黎明认为,暖冬还是寒冬,要看整个冬天的气温总趋势,即12月到2月的气温,因此要说整个冬天是否是冷冬,还要看1、2月份的整体天气情况。 本周将进入三九,气温依然处于一年中“最低水平”。市气象台昨日下午发布天气预报称,今日,我市阴天,最高气温8℃,最低气温3℃;8日,阴天有小雨,最高气温6℃,最低气温3℃;9日,阴天依旧,最高气温7℃,最低气温4℃;10日,阴天,最高气温7℃,最低气温3℃。从11日(星期五)起到周末,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不过最高气温依然难以超过8℃。 http://www.cnncw.cn/system/baixingshenghuo/2013/1/1317943443682.html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 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 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54 次阅读|5 个评论
事实胜于雄辩:2012-2013年暖冬和冷冬争论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7 05:36
事实胜于雄辩: 2012-2013 年暖冬和冷冬争论 杨学祥 2012 年1 2 月和 2013 年 1 月,罕见极寒再袭北半球。暖冬的预测又一次化为泡影。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 年 6 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 30 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 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3 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2009 年的悲剧在 2012 年又一次重演。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 2012 年 5 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 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 年 8 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 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 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 “ 暖冬 ” 。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 2012 年 8 月 11 日指出 2012-2013 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 2013 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 “ 冷冬 ” 的强度。 二、 2010-2012 年连续发生的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 2009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我们多次指出,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滞后 5 年左右);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 相关部门关于暖冬的两次预测误导了公众,应该向公众道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3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050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129.html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是 50-70 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22/content_737984.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20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72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606.html 否认事实,拒不承认错误,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2.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 : 253. 3.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Norway. 4.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5. 杨修群 , 朱益民 , 谢 倩 , 等 .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研究进展 . 大气科学 , 2004, 28(6): 979-992. 6. 吕俊梅 , 琚建华 , 张庆云 , 等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 2005, 10(2): 238-249. 7. Zhang Y, Wallace J M, Battisti D S. ENSO-lik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1900-93 . J. Climate, 1997, 10:1004-1020. 8. Mantua N J, Hare S R, Zhang Y, et al. A Pacific ing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 with impacts on salmon production .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7, 78: 1069-1079. 9. 杨学祥 , 杨冬红 , 安刚 , 沈柏竹 . 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05, 35 (增刊) : 137-140 10.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11.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相关新闻 大雪闹元旦雪深 31 厘米 专家分析:“冷冬”成定局 水母网 2013-01-03 07:49:19 来源: 水母网 @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水母网 1 月 3 日 讯( YMG 记者 衣文萍) 从去年 12 月开始,降雪隔三差五来“报到”。 2013 年刚开始,降雪更是“勤快”。气象专家分析,此次降雪虽不是入冬后最大的一次,但是雪深最厚的一次,其中,烟台芝罘区和莱山区的雪深达到 31 厘米,福山和牟平雪深均为 22 厘米。针对 2012 年 12 月份的降水频繁度和气温的显著偏低,气象专家称,今冬“冷冬”已成定局。 今冬最厚降雪现身 受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从 1 日开始,一场大规模的降雪来袭。从 1 日 11 时截至 2 日 16 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 3.9 毫米,尽管平均降水量不大,但是各地雪深较厚。其中, 最大雪深和降水量在芝罘区和莱山区,雪深 31 厘米,降水量 10.6 毫米。莱州、莱阳和海阳降雪较少。 据市气象台台长石磊介绍,此次降雪范围相对较广。从 24 小时的降水量来说,此次降雪属于大雪范畴,但从总降水量来看属于暴雪范畴。“这次降雪雪深较深,是入冬最厚的一次降雪。” 气象专家分析说,这次降雪雪深是今冬最厚的。可是比起 2005 年 12 月份 39 厘米的雪深还差一些。从降水量来说, 1989 年 1 月上旬总降水量在 38 毫米左右。“当然,这次降水量按照一次降水量来计算,已经超过了历史常年值,不属于反常现象。”气象专家吴树功说。 今早气温更低 除了雪深较厚外,此次气温没有创出新低。据气象专家分析,昨天气温最低出现在栖霞,最低气温为 -10.1 ℃,而市区最低气温一直在 -8 ℃左右,没有超越 2012 年 12 月底的那次降温。 尽管气温没有创新低,但是市民还是感觉冷极了。 石磊说,昨天市区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 15 点,为 -6.9 ℃,也就是说,昨天即便最暖和的时候,气温也在 -7 ℃左右,市民感觉寒冷也属于正常。“ 2 日夜间和 3 日早上气温会更低,内陆可能出现 -16 ℃左右的最低气温。”石磊说。 气象专家预计,此次冷空气将从 3 日结束对我市的影响,未来三天天气相对较好,气温会有小幅的回升,预计 8 号前后还将有一次强冷空气袭来,预计会带来明显的降雪。 “冷冬”成定局 为啥从 2012 年 12 月份开始降雪会这么频繁?气温这么低?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吴树功。 据气象台提供的信息, 2012 年 12 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 38.5 毫米,较常年同期( 14.9 )偏多 23.6 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 25.1 毫米。全市平均气温 -1.7 ℃,较常年同期偏低 2.7 ℃,较去年同期偏低 2.1 ℃。吴树功说,“从目前情况看,今冬是冷冬已经成定局了。这是继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三个冷冬后的第四个冷冬了。” 说起从 2012 年 12 月初开始,我市降雪增多,气温显著偏低,吴树功分析说,这主要是大气环流形式造成的。因为多是冷流降雪,所以气温也较低。 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13-01/03/content_3964384.htm 武汉今年可能会是个冷冬 ( 图 ) 2013-01-06 03:10:00  来源 : 武汉晚报 ( 武汉 )      -7.2 ℃,这是气象部门记下的武汉昨天的最低气温。气象专家分析说,今冬武汉气温较常年偏冷,可能是个冷冬,但出现 2008 年持续低温冰雪天气的可能性不大。    连续 39 小时气温在冰点下   昨天极端低温 -7.2 ℃!   昨天早晨 7 点 23 分,武汉市气象台监测到的我市气温仅 -7.2 ℃,创下今冬新低。事实上,从 3 日晚上 7 点到昨天上午 10 点,武汉气温连续 39 个小时都在 0 ℃以下。   上一次武汉经历这种持久严寒,还要追溯到 2008 年初的低温冰冻天气期间。当年从 1 月 13 日到 28 日,半个月里有 12 天的全天最高温最低温都在 0 ℃或以下。   气象专家说,今冬武汉基础气温较低,强冷空气一来,就易现极端低温。不过,由于冷空气并不是一波紧接一波,因此,虽然昨天 7.2 ℃的最低温是新世纪以来第二低,但整体寒冷程度比不上 2008 年,跟前年 1 月 16 日的 7.8 ℃的极端低温也有差距。    或是北极海冰面积变小惹的祸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专家介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融化加剧,去年 9 月,北极海冰面积下降至 1979 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最低。北极海冰面积越小,极地冷气团中心向南偏移就越方便,南下冷空气活动也就越频繁,这容易引发欧亚地区及我国冬季的低温严寒。   武汉市气象台台长刘火胜介绍,在此大背景下,武汉今冬的气温截至目前也较常年同期偏低。而每年 1 月份,又往往是武汉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加上空气湿冷,使得眼下不少人感觉这个冬天冻得让人受不了。    2008 年冰雪灾害应不会重演   今冬以来,北方多地遭遇多年不遇的极端低温,南方不少地区近期也遭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有市民担心:武汉会否重演 2008 年的持续低温冰雪天?   刘火胜说,这种可能性不大。 2008 年冷空气活动十分频繁,一股接一股的冷空气使南方气温一次比一次低,而近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有间歇,过程持续性不强,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灾害叠加。   不过刘火胜表示,眼下是武汉一年中最冷月份,未来三天武汉低温预计都不会超过 0 ℃。  预计武汉今天多云,偏北风 2 到 3 级,相对湿度 55%-80% ,最低气温 -4 ℃,最高气温 4 ℃;明天多云转阴天,偏北风 2 到 3 级,气温 -1 ℃到 5 ℃,相对湿度 60%-95% ;后天阴天有零星小雪,气温 0 ℃到 4 ℃。  记者符樱 ( 本文来源:汉网 - 武汉晚报 ) http://news.163.com/13/0106/03/8KGMAGCN00014AED.html 福建再迎冷冬 造成影响台风预计略有减少 2013 年 01 月 06 日 15:50 中国网络电视台   央视网(记者李效翔 报道) 1 月 6 日,记者从福建省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头两个月福建的平均气温依然偏低,将继 2011 年、 2012 年之后,迎来 1997 年以来的第三个冷冬。今年登陆或影响福建的台风(含热带风暴)约为 5 — 6 个,较往年略有减少。   福建省气象局正研级高工高建芸介绍,与常年同期相比,去年福建冬季的平均气温仅有 10.3 ℃,与常年同期相比偏低 0.8 ℃,成为 1997 年以来出现的第三个冷冬。   不过,冷冬之后,今年福建的春天还较为温暖,预计三四月间的气温都会高于往年。但春播期福建中北部的局部县市还将出现 4 — 5 天≤ 12 ℃的低温天气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雨季期间,闽江上游部分县市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洪涝灾害。   台风方面,去年共有 8 个台风对福建产生影响,但仅有 9 号强台风“苏拉”在福建境内登陆,并未造成太重大的损失。相比往年, 2013 年登陆或影响福建省的台风将略有减少,预计为 5 — 6 个,其中可能出现 1 — 2 个影响较为严重的台风。   (原标题:福建再迎冷冬 造成影响台风预计略有减少) http://news.sina.com.cn/o/2013-01-06/155025967424.shtml 大连 40 年没这么冷过了 2013 年 01 月 04 日 01:21 来源:大连新闻网 作者:刘湘竹   本报讯(记者刘湘竹)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从去年入冬以来我市气温一直偏低, 2012 年 12 月,大连市区平均气温仅为 -4.4 ℃,较常年同期值偏低 3.9 ℃,成为 1971 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低值。   据了解, 2012 年 12 月,我市平均气温为 -5.7 ℃,为 1971 年以来 12 月份的第二低值,仅比 1985 年的 -5.8 ℃差了 0.1 ℃。“大家可能觉得相差几摄氏度不算什么,但如果是平均气温,即使相差零点几摄氏度都会带来明显的体感差距。在气象领域,如果月平均气温偏低 1 ℃以上就算气温特低了。”气象专家说。   这个冬天为啥这么冷?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军认为,进入自去年 12 月份以来,极地比较强的冷涡朝东南方向移动,经过贝加尔湖向我国东北地区移动,这样冷空气源源不断地从高纬度地区向中低纬度地区移动,这就造成了影响大连地区的冷空气比较频繁,而且势力都比较强,通常是前一次冷空气刚过,气温还未回升,下一股冷空气就又来了,气温继续下降,所以天气格外冷。   现在不少人开始说这个冬天是冷冬,但是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上年 12 月到次年 2 月)的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值 0.5 ℃以上时,则该年该区域为冷冬。气象专家表示,目前,去年 12 月份气温明显偏低,但某一段时间的气温低,并不能代表这个冬天就是冷冬,还要看今年 1 、 2 月份的气温来判断。   据了解,从 2009 年起,我市已连续三年出现冷冬。此外,气象资料显示, 1 月份历来是大连地区一年当中最冷的月份。这个时期,寒潮活动通常较为频繁,一般一周左右就会有一次冷空气影响我市,大家最好做好大风降温和雨雪天经常光顾的准备。 http://news.hexun.com/2013-01-04/149724958.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794 次阅读|2 个评论
印度北部极寒天气一天内致16人死亡:暖冬还是冷冬?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7 04:08
印度北部极寒天气一天内致16人死亡 2013-01-06 15:21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雪】 据《印度时报》1月5日报道,印度一名官员称,印度北部被极端严寒天气所笼罩,导致16人一天时间内被冻死。报道称,印度的寒冷天气目前已致上百人死亡。   印度地区气象局称,印度北部城市勒克瑙5日的最低气温为2.1摄氏度,比该季度的平均气温低了5度。 印度当局要求勒克瑙8年级以下的所有学校学生停课,停课时间将一直持续到1月13日。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尽管严寒天气并没有对飞机航班造成影响,而大雾却使多列火车延迟了6个小时以上,并使10趟列车取消班次。寒风使气温持续低于过去几天的平均温度。气象局预测,德里本周末将会寒冷多雾。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3-01/3452796.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 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2013 年 1 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2012-11-29 06:53 2013 年 1 月潮汐组合:低温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2 年 10 月 -2013 年 1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 3 天,为强潮汐时期。 2013 年 1 月是 2012 年 10 月 -2013 年 1 月强潮汐时期的第四个月。全球 7 级以上地震, 9 月发生 1 次, 10 月发生 2 次, 11 月上旬发生 2 次(截止到 28 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 11-12 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 1 月低温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2013 年 1 月 5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3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2 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B : 1 月 12 日 为日月大潮, 10 日月亮近地潮, 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0.5247 度,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 月 19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 16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2 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D : 1 月 23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 20.92863 度, 22 日为月亮远地潮, 21 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 23 度半), 23 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1 月 27 日 为日月大潮, 30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2 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729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6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遇28年来最冷冬天 平均气温零下3.8℃ :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2013-1-6 13:50
中国遇28年来最冷冬天 平均气温零下3.8℃ 作者:林晖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3-1-6 9:39:49 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消息显示,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零下3.8摄氏度,较常年同期零下2.5摄氏度偏低1.3摄氏度,为近28年最低。 据了解,自2012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境内先后出现7次大范围冷空气活动,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破历史极值。其中东北平均气温零下15.3摄氏度,较常年同期零下11.6摄氏度偏低3.7摄氏度,为近43年最低;华北平均气温零下7.4摄氏度,较常年同期零下5摄氏度偏低2.4摄氏度,为近42年最低。 近期南方多阴雨雪天气,部分地区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南方大部地区仍将被阴雨雪天气“缠绕”,天气一时很难转晴。而北方大部气温将触底反弹,出现缓慢回升。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6日至7日,江汉、江淮、贵州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8日至11日,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淮、江南北部将出现小到中雪(雨),局地有大雪;江南中南部将会出现雨转雨夹雪天气,部分地区将有冻雨;华南东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73647.shtm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 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蒙古国出现极寒天气 重庆遭遇“南方极寒”
杨学祥 2013-1-5 03:31
蒙古国出现极寒天气 重庆遭遇“南方极寒” 杨学祥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冷冬取决于12、1、2月三个月的平均温度,关注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的平均气温记录。 蒙古国出现极寒天气 全国80%土地被冰雪覆盖 2013年01月04日 16:38 来源:新华网    蒙古国最近出现极度寒冷天气,一些地区最低温度降至零下50摄氏度且大雪成灾。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对正在经受雪灾考验的蒙古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蒙古国紧急情况委员会通报说,截至1月4日,蒙古国80%多的土地被冰雪覆盖,全国有12个省48个县的冰雪厚度在20厘米到60厘米之间,一些重灾区积雪厚度达60厘米至130厘米;全国有15个省的55个县的牲畜已经无法在草场上觅食,只能靠储备饲草度日。   一些地区除了草场被大雪覆盖之外,道路被大雪掩埋,交通中断,有3000多名牧民无法得到医疗救护,许多县级医院缺医少药。   蒙古国国家紧急情况委员会和政府正在采取紧急措施救灾,派工作组到灾区了解灾情、指挥救灾。要求受灾省、县及时上报灾情,特别是发生道路被大雪掩埋、交通中断等情况的地方,当地紧急情况部门要组织力量尽快打通道路,确保道路交通畅通。与此同时,蒙古国政府已决定向受灾较严重的地区出售国家储备饲草。   蒙古国政府今年要求特别重视牲畜过冬准备工作。为保障居民冬季取暖,蒙古国政府降低了煤炭的零售价格。政府还责成燃料、电力、畜牧业、交通运输等部门的领导,采取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障人、畜安全过冬。   蒙古国冬季漫长而寒冷,城市供暖期长达8个月,牧区牲畜常因暴风雪灾而大量死亡。2010年冬至2011年春,蒙古国共有840万头牲畜死于大雪灾和暴风雪。(石永春) 【编辑:李夏君】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1-04/4456760.shtml 重庆遭遇“南方极寒” 部分山区学生或被迫停课 2013年01月04日 18: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重庆1月4日电 (记者 连肖)气温跌破0℃,没有集中供暖,冰冷的雨雪冻得人们瑟瑟发抖,中国南方城市重庆正在遭遇“南方极寒”。   寒流从3日起侵袭重庆,当地15个区县遭遇冷雨,黔江、酉阳、梁平3个区县迎来重庆罕见降雪,6个区县的气温跌破0℃。重庆市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天,重庆各地平均气温仅4.5℃,较常年偏低2.5℃。“好冷啊”成为重庆人的口头语。   雨雪未走,冰冻又来,交通受阻。4日上午,重庆巫溪、酉阳、云阳等地气象台拉响道路结冰黄色预警,提醒车辆减速慢行。路面湿滑致交通事故频发,重庆各地消防部门当日不断接到车辆追尾、侧翻的报警电话,渝湘高速公路黔江段因5车追尾而被交通管制。   雨雪挡住了山区学生的“上学路”。记者从重庆云阳、巫溪两地教育部门证实,持续的雨雪使高海拔山区的山路湿滑不堪,平日要走数十里山路上学的中小学生饱受其苦。因此,若雨雪天气持续,部分山区学校或将被迫停课。   冷风冷雨惹人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称,此轮降温使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病的患儿陡增,抱着孩子就诊的家长排成“百米长龙”。因没有集中供暖设施,重庆居民个个紧裹棉衣,公交车站候车的姑娘个个搓手跺脚,直怨天太冷。   据重庆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重庆最低气温将达零下5℃,高海拔地区将持续小雪或雨夹雪天气。因此,重庆人的“抗寒斗争”还需继续。(完)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01-04/4457018.shtml 河北坝上现-40℃极寒天气警示访客慎入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2013年01月03日08:46字号: T | T -40℃的极寒,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只是个传说。然而,记者在河北坝上地区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坝上地区夜间气温已经降至-40℃以下,极寒天气警示坝外人慎入。 坝上地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因海拔从七八百米急速上升至近两千米的巨大落差,形成了坝上地区特殊的气候状况。每年进入冬季,极度严寒的坝上地区就会成为许多人神往却不敢涉足之地。 12月27日,记者从位于坝上地区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乡获悉,目前,坝上地区夜间气温已经降至-40℃以下。“村民们都在猫冬,由于 大雪封路,没什么重要事,大家都会呆在家里。”御道口乡组宣委员侯鑫告诉记者,目前,围场县城通往乡政府所在地的道路基本可以通行,而村与村之间的道路, 由于降雪量大,通行车辆少,基本处于大雪封路状态。 http://www.sxdaily.com.cn/n/2013/0103/c335-504684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变暖 今冬极寒:冷冬还是暖冬?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2-31 09:15
全球变暖 今冬极寒(图) 2012-12-26 07:53:00 来源: 海南日报 (海口)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人们在暴风雪里行走。 新华社/路透   冷!中国中东部许多地区,24日集体刷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纪录;俄罗斯,笼罩在1938年以来的最强寒流之中,近10天来至少88人被冻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白天最高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今年包括美国东部在内的全球多地都将度过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冷!中国中东部许多地区,24日集体刷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纪录;俄罗斯,笼罩在1938年以来的最强寒流之中,近10天来至少88人被冻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白天最高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   这个冬天特别冷?是的,寒冬才刚刚开始。气象专家告诉我们,今年包括美国东部在内的全球多地都将度过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全球不是正在变暖吗?每一次冷空气来袭时,人们都忍不住发问。没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能以冬天的严寒来否定全球变暖。寒冬是这一年的这一季,而变暖是地球正在经历的长期性趋势。极端的冷暖也恰恰是全球变暖下我们见证的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   那么,这一季为何如此之冷?美国“大气和环境研究”机构负责季节预测的专家朱达·科恩介绍说,实际上10月份西伯利亚地区的强降雪就拉开了今年严冬的“序幕”。强降雪会影响极地急速 运动 气流(又称喷射气流)的走向。冰雪覆盖的西伯利亚地区上空形成强冷空气,使得喷射气流“跑偏”,这就好比河流中突遇大石。   喷射气流改道,其波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入大气同温层,使得北极地区气温稍升。这又反过来会削弱喷射气流,促使其向低纬度 移动 ,将冷空气带向北半球的更广泛地区。这一历程被称作“负相位的北极涛动”,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气候学家戴维·罗宾逊介绍说,此时尤其有利于形成风暴系统。   与晦涩的气象学名词相比,北极海冰融化与寒冬的关联也许更容易理解。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北极附近冰层覆盖面积“创纪录新低”,今年3月至9月融化海冰面积多达1183万平方公里,大于美国国土面积。   海冰融化直接导致北极海域裸露出了大片的水域。深色系的海水显然比雪白的海冰更加吸热,因此北极海域上空的空气也变得更加温暖。裸露的水域会比冰冻时蒸发更快,而温暖的空气也能藏匿更多水分。富含水分的空气移动到西伯利亚地区,导致了强降雪。   与此同时,科恩等气象学家认为,北极地区的温暖空气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减缓喷射气流,使其向南移动。他们认为,美国大陆今夏的大面积干旱以及今冬的超级严寒都与此有关系。   总体看,北美、欧亚这几年的严寒,未能改变全球变暖的总趋势。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位都出现在过去15年中。人类正处于极端天气的适应期,除了严寒,还会遭遇炎热的酷暑、狂暴的飓风、滔滔的洪水等。   张忠霞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南极西部冰原   升温速度远超预期   据新华社洛杉矶12月24日电(记者郭爽)美国科研人员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南极西部冰原升温速度是先前预期的两倍。研究者担心这一现象可能加剧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趋势。   美国研究结果显示,自1958年至2010年,南极西部冰原中心区域的平均温度上升了2.4摄氏度,升温速度几乎是先前科学家预测的2倍,是全球整体变暖速度的3倍。“这是我们目前所见地球变暖最强烈的信号之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安德鲁说,分析结果表明南极西部冰原已成为地球上融化速度最快的冰原之一,这让人震惊。   2009年曾有研究报告说,南极西部冰原的融化速度和范围都在加大,可能因此导致海平面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但一些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组织对相关结论表示怀疑。根据本次最新研究结果,上述报告不仅没有高估,反而是低估了南极西部气温升高的速度。   南极西部冰原中心区域的年平均温度约零下45摄氏度,但夏季温度有时也会升至零上。新研究指出,这种情况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常见,并导致表面冰层融化和冰原逐渐坍塌。   作者:郭爽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 http://news.163.com/12/1226/07/8JKS52BV00014AED.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 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681 次阅读|2 个评论
俄罗斯遭遇严寒致88人死亡1210人冻伤:暖冬预测不靠谱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2-24 10:59
俄罗斯遭遇严寒致88人死亡1210人冻伤 2012年12月24日07:31 环球时报  【环球网报道记者 郭文静】据俄新社12月24日消息,莫斯科医疗部门消息人士透露,从遭遇异常寒冷天气以来俄罗斯国内共有88人因严寒死亡,另有1210人受伤,其中半数伤员被送进医院。   消息人士说:“寒冷天气到来之后,总共1210人冻伤,其中538人送入医院,88人死亡。” 这名消息人士还表示,22日共有164人冻伤,其中69人住院。另有7人死亡,包括一名儿童。   一周以来俄罗斯境内遭遇寒冷天气,莫斯科气温零下18度,西伯利亚零下50度。这导致很多供暖设施发生故障,学校被迫停课,汽车在公路上抛锚,建筑工期被推迟等。 (原标题:俄罗斯遭遇严寒导致88人死亡1210人冻伤) (编辑:SN026)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 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 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多地气温创新低:12月低温有利于冷冬形成 2012-12-24 10:41 自12月17日开始,共有两股冷空气影响我国。其中,17日至18日,我国中东部出现6~8℃降温。19日至23日,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华北大部、东北、华南南部等地出现6~10℃降温,新疆北部、黑龙江南部、吉林西部、辽宁中东部等局地降温幅度达12~18℃。西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大部、华北、黄淮及南方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的最低气温,局地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最低值。   在冷空气的打压下,多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 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及华北北部、东北、黄淮西南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西部、华南西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4℃ , 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部分地区较常年偏低6~1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4581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6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严寒来袭 吉林省局地最低温今日将达-38℃:冷冬还是暖冬?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2-23 12:09
严寒来袭 吉林省局地最低温今日将达-38℃ 来源: 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2012-12-23 02:03 编辑:李速  核心提示:昨日寒冷的天气让我们或多或少地有所体会,有的市民为了抵御严寒穿上了两条棉裤,有的戴上了手套和耳套。而今日,长春最低温依旧是-30℃,我省部分地方将达-36~-38℃。大棉袄二棉裤围脖手套全部装备都走起吧!   昨日寒冷的天气让我们或多或少地有所体会,有的市民为了抵御严寒穿上了两条棉裤,有的戴上了手套和耳套。而今日,长春最低温依旧是-30℃,我省部分地方将达-36~-38℃。大棉袄二棉裤围脖手套全部装备都走起吧!   今日长春最低温仍是-30℃   昨日长春最低温达到-30℃。而昨日白天全省最低的气温出现在农安,为-30.2℃,昨日夜间我省最低的气温出现在辽源市,为-33℃。“这个温度远没达到最冷的时候,接下来的几天,气温还会有所下降。”省专业气象台气象专家说。   昨日,省专业气象台预报,今天,长春,晴,-21℃~-30℃;白城,晴,-17℃~-30℃;松原,晴,-20℃~-30℃;四平,晴,-18℃~-28℃;辽源,晴,-19℃~-33℃;吉林,晴,-16℃~-29℃;通化,晴转多云,-13℃~-29℃;白山,晴,-18℃~-32℃;延吉,晴,-15℃~-25℃;长白山池北区,晴,-19℃~-31℃。22日15时50分,长春市气象台发布严寒蓝色预警信号:预计22日夜间我市气温继续下降,市区、双阳、九台最低气温在-30℃左右,农安、德惠、榆树最低气温可达-35℃,这也是长春入冬以来的最低温。而今天到24日早晨,长春北部、吉林、辽源、通化北部、白山北部最低气温可达-33℃~-35℃,部分地方将达-36℃~-38℃。   历史同期低温居第三位   昨日,气象专家说,据统计,从今年11月末到现在,我省出现了明显的低温时段,全省平均气温为-15.7℃,较常年同期低4.8℃,平均气温全省在历史同期低温居于第三位,比较罕见,也是近30年来罕见的长时间寒冷阶段,而具体长时间寒冷持续多少天,还要待寒冷阶段过后才能有所统计。昨日夜间到今天白天,我省东部地区气温明显下降,最低温降温幅度可达8℃~10℃,其它地区可达5℃~7℃。昨日6时许到16时许,全省共发布12个预警信号。长春市气象台2012年12月22日15时50分发布严寒蓝色预警信号。   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22日至23日,强冷空气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大部地区降温幅度6℃~8℃,23日至24日,北方和东部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今年入冬以来最低值。受高空槽和强冷空气共同影响,未来几天吉林省将出现2001年以来12月下旬最强的一次严寒天气。23日,江西最低温-1℃,济南最高温-4℃,北京最低温-15℃,沈阳最低温-28℃,而24日,内蒙古图里河最低温将达-45℃。   市民询问:-30℃,咋没感觉那么冷   昨日,很多长春市民走在室外,都感觉温度并没有预报中所说的-30℃。昨日白天,长春遮阴处最高体感温度为-24℃,而昨日晚上,最低体感温度为-33℃。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天气预报所报的温度是仪器测试出来的。体感温度则是人体感觉到环境温度的高低,这与温度、湿度、风速、日照,甚至是人们穿的衣服颜色都有关系。“比如温度是-30℃,但是阳光比较足,风速比较小,那么人们就不会感觉到温度有预报的那么低。但是通常预报的温度与体感温度不会相差10℃以上。”   应对低温:以前两遍火供暖的热企现在要三遍四遍火   针对近日的降温,长春市市政公用局已对各供暖单位下达要求,各供暖单位提高供热温度。昨天,长春市市政公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明确向供热企业提出要求,提高出水温度,延长供暖时间。以前是两遍火供暖的,现在要求做到三遍火,甚至是四遍火,而且每次的时间要加长。另外,他们已经对5个电厂和大型区域锅炉房做到了在线监测,一旦供热企业供热不到位,将会要求其调整参数。   此外,记者昨日在长春水务集团了解到,应对低温,应急供水车随时待命,在部分区域停水情况下,紧急为锅炉及低压区用户临时送水。供水热线:89812345,维修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接到报修做到快速及时抢修,应急供水车也随时待命。   相关新闻:吉林遭近十年最强寒潮袭击 最低温度-39℃ http://news.xwh.cn/news/system/2012/12/23/010313886.shtml 严寒来袭 吉林省局地最低温今日将达-38℃ 来源: 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2012-12-23 02:03 编辑:李速 核心提示:昨日寒冷的天气让我们或多或少地有所体会,有的市民为了抵御严寒穿上了两条棉裤,有的戴上了手套和耳套。而今日,长春最低温依旧是-30℃,我省部分地方将达-36~-38℃。大棉袄二棉裤围脖手套全部装备都走起吧!   各地动态   辽源市:昨最低-33℃ 火锅店生意火爆   22日,辽源市最低气温达到-33℃。因天气寒冷,辽源市火锅店生意火爆,记者走访多家火锅店了解到,从21日开始,大多需要顾客提前三四个小时预定餐位。“这么冷,就只能吃火锅了!”市民张明生告诉记者,因天气骤然变冷,原本和同事聚餐预定的炒菜馆变成了火锅店。   吉林市:昨最低-28℃ “需要垫厚鞋垫了,冻脚”   昨日,吉林市最低气温达到了-28℃。昨日,吉林市民李先生也表示,之前他还一直穿保暖内裤和毛裤,今天找出了棉裤穿上。“效果就是不一样。穿上棉裤后,感觉跟之前也差不多,没感觉太冷。就是需要垫个厚的鞋垫了,冻脚。”据悉,吉林市近期内会有较低且略微反复温度,可能出现-36℃左右低温。   白城市:昨最低-29℃出租车司机赚得“盆满钵满”   昨日,白城市最低气温达到了-29℃。寒冬里,市民出行烦心,可出租车师傅却赚得“盆满钵满”。出租车司机车师傅说:“这些天太‘爽’了,一天跑的都赶上平时的两倍了。”车师傅说自己白天里连水都不敢喝,就想着,多拉快跑,赚点好钱。   松原市:昨最低温-30℃低温干燥孩子流鼻血   昨日,松原市的最低气温达到了-30℃,感觉冷了不止一点点。市民杨军一次买了三个口罩,一家三口配备齐全,棉帽子、棉手套、大棉鞋、羽绒服裹得严严实实。可就这样,5岁的儿子还是受不了——流鼻血。幼儿园张老师说,这两天,班里还有几个学生也出鼻血,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室内外温差大,空气干燥引起的。   四平市:昨最低-29℃幼儿园孩子比平时少一半   “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冷过,刚才穿毛衣出去扔垃圾,一下子就冻透了。”昨日四平市最低-29℃,家住四平市铁西区南邮电街的汪女士说,她印象中好多年没出现这么低的气温了,“怕3岁的儿子冻着,破例没有送孩子去早教班。”她说,孩子所在幼儿园平时有二百多名孩子,这几天去上课的不足一半,因为许多孩子都感冒了。   网友吐槽   @文哲-PHILIPS净水:先生,请问您的啤酒是要常温的还是冰镇的?常温的零下30℃,冰镇的只要4℃哦!   @MissSatan:这是进入末日模式了吗?   @易建联:好几年没来东北了,真凉快!!   @全球搞笑排行榜:这天气就像个色狼一样!冻手冻脚的!冻手冻脚的!!冻手冻脚的!   @不让你知道:长春零下三十几度呢!南京吵吵什么//@小眼睛BH:过了明天再想下周吧 //@shiori123 :南京下周一零下七度!!!艾玛,冰河世纪来临!   本组稿件 新文化报 记者 鲍燕 赵春刚 田玲玲 邢程 李群 刘云侠 樊亮 http://news.xwh.cn/news/system/2012/12/23/010313886_01.shtml 今冬先冷后暖的预测得到初步证实 2012-11-5 14: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潮汐组合冷冬 推荐到群组 今冬先冷后暖的预测得到初步证实 杨学祥 网友zecrio在2012-10-20 16:39说:去年冬季您预测前暖后冷,果然如此。今年不知道如何? 2012年10月21日我在回答网友问题时指出,仅从潮汐变化而言,2012年10月-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2-3月微弱潮汐时期,先冷后暖的可能性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00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wall 日前北方的一场降温,让人们纷纷穿上厚实的冬衣,似乎这个冬天来得有些早。这种感觉好像也得到了科学家的佐证,近日,香港天文台就发出预测,今年冬天会比往年更冷。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05/083582271.html 今冬先冷后暖的预测得到初步证实,潮汐组合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95.html 今冬先冷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潮汐组合作用不容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45443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2012-11-8 03:06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2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三个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9月发生1次,10月发生2次,11月上旬发生1次(截止到8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11-12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 潮汐组合A:2012年12月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2月13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2955度,三者最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2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 0010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2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863度,28日为日月大潮,26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较大值。21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半),28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变化差别最大,易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发生极端事件的几率增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33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915 次阅读|3 个评论
辽宁已连续三年遭遇冷冬:今年冷冬可能性大
杨学祥 2012-12-19 07:42
辽宁已连续三年遭遇冷冬:今年冷冬可能性大 杨学祥 据辽沈晚报 2012 年 12 月 18 日报道( B01 版),刚刚过去的一周,辽宁全省平均气温 -7.6 ℃,较常年偏低 1.1 ℃。 12 月份以来,全省各市气温均低于历史同期水平,鞍山岫岩等一些乡镇达到了 1951 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周五开始“数九”,今年“冷冬”可能性大。 http://epaper.lnd.com.cn/html/lswbasb/20121218/lswbasb1126866.html 据悉,到 2011 年辽宁省已连续三个冬季遭遇“冷冬”。自辽宁省有完整气象资料的 1951 年以来的 61 年中,有 18 年为“暖冬”, 32 年为“冷冬”。这 18 个“暖冬”中有 12 个出现在 1986 年之后, 32 个“冷冬”中有 25 个出现在 1986 年之前,就是说“冷冬”主要出现在 1986 年之前。 http://liaoning.nen.com.cn/system/2012/12/18/010168065.shtml 按照以上时间划分,辽宁的冷冬暖冬分布应该分为三个时期: 辽宁冬季 1951-1985 1986-2008 2008-2012 暖冬个数 612 冷冬个数 254 3 拉马德雷冷位相 1947-1976 2000-2030 拉马德雷暖位相 1977-1999 2012 年 9 月 13 日 在辽宁省举办的第 29 届气象学年会研讨会上,沈阳市气象台副台长梁红就沈阳地区冬季气温变化及大气环流特点进行了分析。她的研究是针对沈阳近 50 年来冬季气温特点和规律展开的。在梁红的报告中,沈阳近 50 年冬季冷冬和暖冬的比例各占一半, 50 年中出现暖冬的年份一共有 9 年,而出现冷冬的年份也是 9 年。尽管发生次数相当,但冷冬和暖冬出现的时间却完全不同。 9 个冷冬几乎多数都在 1988 年之前,而暖冬除了 1972 年外,其余 8 次都出现在 1988 年以后。也就说近 20 年冬季增温趋势明显,暖冬年加剧。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9/14/17610149_0.shtml 按照以上时间划分,沈阳的冷冬暖冬分布应该分为三个时期: 沈阳冬季 1961-1988 1988-2008 2008-2012 暖冬个数 18 冷冬个数 6 3 拉马德雷冷位相 1947-1976 2000-2030 拉马德雷暖位相 1977-1999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历时 29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1955 年到 1984 年(历时也 29 年),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结束时间后延了 8 年;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历时 22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1985-2007 年期间(历时也 22 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 8 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 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 8 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 30 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7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 对比可知,拉马德雷暖位相(滞后 8 年)是暖冬集中发生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 8 年)是冷冬集中发生时期。今后 20 年不是暖冬多发,而是冷冬多发。 不同的划分有不同的结论。 2012-2013 年的冬季将给出新的证明:今年冬季不太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北今冬降雪已造成近700万经济损失: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2012-12-19 06:42
河北今冬最大范围降雪已造成近700万经济损失:冷冬还是暖冬? 河北今冬最大范围降雪已造成近700万经济损失 2012年12月19日01:10 中国新闻网 评论(3人参与)   中新网石家庄12月18日电(申玲敏) 据河北省民政厅最新统计,自12日开始的河北今冬最大范围降雪天气,已给该省造成近700万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   河北省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郭迎春称,受弱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自12日起,今冬最大范围降雪天气席卷河北,其中有19个县(市)达到暴雪量级。   郭迎春说,针对此次降雪天气,河北省气象部门开展了今冬首次人工增雪作业,以缓解旱情。据统计,各地共发射火箭弹329枚,燃烧烟条104根,有效增加了降雪量。这次降雪对增加土壤墒情、冬小麦越冬和净化空气十分有利。   在缓解旱情的同时,降雪对道路交通和蔬菜种植等带来不利影响。据河北省民政厅最新统计,截至17日9时,雪灾共造成260余间房屋倒损,张家口市宣化县、承德市滦平县和邢台市巨鹿县近8000人受灾,1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近600公顷,其中绝收近2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700万元。   截至18日,河北部分地区依旧雪花“缠绵”。河北省气象台预报称,18日夜间到19日白天,张家口、承德和保定西北部多云转阴有零星小雪或小雪。(完) (原标题:河北今冬最大范围降雪致经济损失近700万)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19/011025841771.shtml 青岛晚报8月11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 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俄罗斯最低温度达零下50℃:暖冬预报误导公众
热度 3 杨学祥 2012-12-19 04:46
俄罗斯最低温度达零下50℃:暖冬预报误导公众 点评: 咬定错报口不松, 利益就在空谈中。 自然规律难违背, 暖冬过去现冷冬。 不道歉,不纠正, 一贯正确是准绳。 科技垄断无分店, 任尔东西南北风。 相关新闻: 俄罗斯最低温度达零下50℃ 冻伤人数不断上升 2012年12月18日15:09 环球时报 评论(46人参与)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EXPERT-ТВ”频道12月17日消息,俄罗斯联邦紧急事务部称,预计俄境内50多个地区将面临异常寒冷天气。俄罗斯欧洲部分也将迎来强冷空气。   文章指出,入冬以来,俄罗斯气温连创新低。最低温度达到了-50℃。莫斯科地区夜里的温度有时也达到了-26℃。伊尔库斯克白天温度-31℃,夜晚则到达-40℃。东西伯利亚地区12月中旬的气温状况也不寻常。当地居民表示:“通常寒流1月来袭。圣诞节过后的主显节才是最严寒时期。12月就这样寒冷很是少见。”   因为寒冷天气,伊尔克斯克的小学生们停课了。在车里雅宾斯克,除了高年级同学外,其他同学也提前放假。据报道,俄罗斯冻伤人数不断上升,莫斯科上周就有26人被冻伤。低气温和降雪对交通造成阻碍。鄂木斯克为卡车司机建立了供暖站并提供食物。俄罗斯各地今年12月中旬的气温普遍比往年同期偏低10℃左右,而马加丹州气温达-50℃甚至更低。(实习编译:陈馨 审校:李肃) (原标题:俄罗斯遭遇异常寒冷天气 最低温度达零下 50℃) (编辑:SN010) http://news.sina.com.cn/w/2012-12-18/150925839691.shtml 青岛晚报8月11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 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 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5152 次阅读|6 个评论
盘点2012年8月以来的冰雪冻灾:暖冬预报误导公众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2-17 06:02
盘点 2012 年 8 月以来的冰雪冻灾:暖冬预报误导公众 杨学祥 2012 年 8 月 11 日 青岛晚报讯“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 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我在 2012 年 8 月 11 日 指出 2012-2013 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 2013 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 2010-2012 年连续发生的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 2009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内蒙古民政厅截止昨天( 2012 年 11 月 15 日)的统计表明,降雪共造成内蒙古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 5 个地区 31 个旗县 30 万人受灾,房屋倒塌致死 1 人,转移安置近 2 千人; 2 千多座蔬菜大棚被压垮或受损,另外还有 部分大田作物收获后未来得及归仓 ,造成近万公顷农作物受灾,近千公顷绝收;倒塌房屋 1 千多间,死亡牲畜 6 千多只,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7 亿元。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16/110082644.html 暖冬预报误导公众,麻痹了公众预防低温冻害和雪灾的意识。如果提早预防,完全可以大幅度减轻灾害损失,至少能事前增加牧区饲草料、粮食、衣被、取暖燃料的储备, 大田作物可以及时抢收归仓。我们的不同意见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基层公众也没有机会看到,希望大家能更多的关注科学网。 2012 年 8 月以来冰雪冻灾实况: 河北张家口 罕见低温冻害 8 月最低气温竟至 -1 ℃ 2012 年 08 月 29 日 15:23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张家口 8 月 29 日电 河北省张家口市民政部门 29 日透露, 8 月 22 日至 24 日,受冷空气影响,河北省张家口市 829 个行政村遭遇 50 年一遇的特大低温冷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6.09 亿元。    8 月 22 日至 24 日,张家口市坝上沽源县、张北县、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康保县、尚义县和坝下崇礼县、赤城县、怀安县、宣化县相继出现大幅降温天气,大部分乡镇最低气温降至 -1 ℃至 -3 ℃,致使以上 10 个县区的 63 乡镇、 829 个行政村遭遇自 1961 年有气象记载以来 50 年一遇的特大低温冷冻灾害。   据介绍,这次低温冷冻灾害较往年提前 20 天,即将收获的青玉米、马铃薯、架豆、杂豆、谷黍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据民政部门进一步统计,受灾面积达 125345.42 公顷,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达 6.09 亿元。特别是坝上沽源县、张北县、康保县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分别达 2.11 亿元、 1.55 亿元和 1.13 亿元;塞北管理区、崇礼县、察北管理区、尚义县、赤城县经济损失都达到千万元以上。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0829/152380148.html 张家口低温 8 月零下 3 ℃ 829 村庄遭遇 50 年 特大低温冻害 水母网 2012-08-30 08:46:4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受冷空气影响,张家口市 10 个县区的 73 个乡镇、 1056 个行政村遭受了自 1961 年有气象记载以来 50 年一遇的特大低温冷冻灾害,农业损失严重。 张家口市坝上沽源县、张北县、康保县、赤城县、 怀安县、宣化县相继出现大幅降温天气,大部分乡镇最低气温降至 -1 ℃至 -3 ℃。 记者 29 日从河北省张家口市民政局了解到,受冷空气影响,张家口市 10 个县区的 73 个乡镇、 1056 个行政村遭受了自 1961 年有气象记载以来 50 年一遇的特大低温冷冻灾害,农业损失严重。 河北省张家口市民政部门 29 日透露, 8 月 22 日 至 24 日,受冷空气影响,河北省张家口市 829 个行政村遭遇 50 年一遇的特大低温冷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6.09 亿元。 8 月 22 日 至 24 日,张家口市坝上沽源县、张北县、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康保县、尚义县和坝下崇礼县、赤城县、怀安县、宣化县相继出现大幅降温天气,大部分乡镇最低气温降至 -1 ℃至 -3 ℃,致使以上 10 个县区的 63 乡镇、 829 个行政村遭遇自 1961 年有气象记载以来 50 年一遇的特大低温冷冻灾害。 据介绍,这次低温冷冻灾害较往年提前 20 天,即将收获的青玉米、马铃薯、架豆、杂豆、谷黍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据民政部门进一步统计,受灾面积达 125345.42 公顷,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达 6.09 亿元。特别是坝上沽源县、张北县、康保县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分别达 2.11 亿元、 1.55 亿元和 1.13 亿元;塞北管理区、崇礼县、察北管理区、尚义县、赤城县经济损失都达到千万元以上。 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12-08/30/content_3852182.htm 中国气象局 :9 月 北方局部现低温冻害 台风 " 三巴 " 致东北受灾 2012 年 09 月 28 日 16:34:31 来源: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 9 月 28 日电今天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 2012 年 10 月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此次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针对 9 月全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进行了回顾。 陈振林首先就 2012 年入汛以来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和九月全国天气特征作出分析。随后,陈对 9 月全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进行了回顾: 1. 近十个省(区、市)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 9 月,全国暴雨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很多地区都遭受局部洪涝灾害,但是由于人员已全部转移,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现象。 2. 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冷冻害 。 9 月 3-4 日,受冷空气影响,河北省张家口、承德有 7 个县遭受低温冷冻灾害,局部最低气温达到 -1.7 ℃。 9 月 12-15 日,内蒙古大部农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和冰冻,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 2 ℃以下。赤峰市 4 个县(旗)遭受低温冷冻灾害。 3. 多省(区)局地遭受风雹灾害。 9 月,山西、山东、湖北、甘肃、广西、新疆、陕西、安徽等 8 个省(区)相继发生风雹、雷电灾害,其中湖北、陕西、山东、安徽局地受灾较重。 9 月 8 日 ,湖北省十堰、襄阳、咸宁、宜昌 4 市 7 个县(市)遭受风雹灾害; 18 日,陕西省咸阳、延安、渭南 3 市 4 个县遭受风雹灾害; 19 日,山东省枣庄、聊城、临沂等 4 市 9 个县(区、市)遭受风雹灾害; 19 日,安徽省亳州、阜阳 2 市 4 个县(区)遭受风雹灾害。 4. 台风“三巴”致东北部分地区受灾。台风“三巴” 9 月 17 日 在韩国沿海登陆。受其影响,在我国吉林东北部、黑龙江东部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大暴雨, 17-19 日累计降水量一般有 50 ~ 100 毫米,局部超过 100 毫米。初步统计,吉林省延边州 6 县(市)受灾;黑龙江省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 5 市 19 个县(区、市)受灾。(实习记者 张茜)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society/20120928/c_113247235.htm 10 月份全国地质灾害伤亡较重 北方遭受低温冻害 新闻中心 - 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2-11-08 中国网 11 月 8 日讯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作战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 2012 年 10 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 10 月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 282.2 万人次受灾, 24 人死亡, 6 人失踪, 16.8 万人次紧急转移;近 1800 间房屋倒塌, 1 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 258.2 千公顷,其中绝收 28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22.1 亿元(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 总体上, 10 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以滑坡、台风、 低温冷冻为主 ,风雹、生物灾害、洪涝、雪灾、地震和山体崩塌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害损失接近去年同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地质灾害伤亡较重,地震灾害损失轻微。受多轮降雨影响,西南地区局地发生滑坡、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地质灾害死亡人口占全部死亡失踪人口的比例高达 73% 。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未发生 5 级以上地震,发生 4 级以上地震 6 次,分布在新疆、西藏、云南、四川 4 省(自治区),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小。 二是华南地区遭遇秋台,总体影响弊中有利。台风灾情较近年同期基本持平。 10 月 28 日,今年第 23 号强台风“山神”在越南南定省沿海登陆,于 10 月 29 日 15 时在广西防城港减弱为热带低压。受“山神”与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广西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地降雨量超过 200 毫米,部分沿海地区出现 7 - 10 级、局地 10 - 12 级大风,风雨天气造成海南、广西 2 省(自治区)受灾,其中海南灾情较为突出。但台风带来的强降水缓解了华南地区前期旱情,对土壤增墒和水库蓄水有利。 三是 北方遭受低温冻害 ,中东部雾霾天气偏多。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的损失较近年同期基本持平。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及雨雪天气,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发生低温冷冻、雪灾,造成高粱、玉米等作物受灾。中东部大部出现的雾霾天气略多于常年同期,雾霾天气造成上海、浙江、江苏、江西等多地航班延误和取消,高速公路封闭,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林业灾害态势平稳,洪涝风雹零星发生。林业灾害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重大林业生物灾害、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其中森林火灾发生 64 起(未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山西、陕西等地出现阴雨、大风等天气,局地遭受洪涝、风雹灾害,造成大棚、房屋受损,部分经济作物收获率降低。 文章来源 : 中国网 责任编辑 : 紫依 http://news.china.com.cn/txt/2012-11/08/content_27049238.htm 内蒙古持续降雪 逼近白灾底线 2012 年 12 月 10 日 13:04 来源:新闻晚报 原标题:内蒙古持续降雪逼近白灾底线 2012 年入冬以来,连续降雪导致内蒙古多地降雪量达历史极值,部分地区已出现区域性重度白灾。气象部门预计,随着后期降温、降雪天气的增加,局部地区的灾情将继续并有加重的可能。目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被积雪覆盖,形成雪灾的面积为 56.38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49.33 %。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2/10/20017697_0.shtml 39 旗县 44 万人受灾 雪灾致内蒙古损失 5.2 亿元 2012 年 12 月 15 日 10:41 北方新报 微博 评论   进入 11 月以来,内蒙古多次出现大范围寒潮降雪天气。自治区民政厅于 12 月 11 日 16 : 00 紧急启动自治区三级救灾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密切关注灾情动态,坚持 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认真落实县级民政部门灾后 2 小时内报告初步灾情、重大灾情直报和执行 24 小时零报告制度,确保灾后 12 小时内受灾群众得到初步救助。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降雪中心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等地受灾较严重。由于连续降雪,交通阻断,牧区饲草料、粮食、衣被、取暖燃料价格上涨,造成牧区缺粮、缺衣被、缺燃料人口急剧增长。截至 12 月 11 日统计,雪灾已经造成我区 6 个盟市 39 个旗县的 44 万人受灾,死亡 2 人,转移安置 2177 人,需口粮、衣被、燃料等紧急救助人口 12.9 万人 ; 倒塌房屋 1133 间,严重损坏房屋 700 间,一般损坏房屋 1258 间 ; 死亡大小牲畜 17979 头 ( 只 ) ,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2 亿元。   (原标题: 39 旗县 44 万人受灾 雪灾致内蒙古损失 5.2 亿元) http://news.sina.com.cn/o/2012-12-15/104125819344.shtml 新疆昌吉阿勒泰等地 雪灾 直接经济损失 1900 余万 2012 年 12 月 14 日 14:10 中国新闻网 评论   中新网 12 月 14 日 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报告, 12 月 12 日 以来,昌吉、伊犁、阿勒泰等地出现中到大雪,部分山区出现暴雪,阿勒泰市平均降雪量达 38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8 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多,大雪导致牲畜觅食困难,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影响。截至 12 月 14 日 9 时统计,昌吉、阿勒泰、伊犁 3 地区 ( 自治州 )8 个县 ( 市 )2.7 万人受灾,近 2600 人紧急转移安置或其他需紧急生活救助; 100 余间房屋倒塌, 500 余间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 1900 余万元。   (原标题:新疆昌吉阿勒泰等地雪灾 直接经济损失 1900 余万)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14/141025813531.shtml 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 雪灾 致 9.5 万人受灾 1 人死亡 2012-12-13 13:28:00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北京 )   中新网 12 月 13 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截至 12 月 13 日 9 时统计, 12 月 10 日 以来的雪灾造成乌兰察布、锡林郭勒 2 市盟 5 个县市旗遭受的雪灾已造成 9.5 万人受灾, 1 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和其他需紧急生活救助 7.7 万人; 50 余间房屋不同程度倒损;直接经济损失 700 余万元。 (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http://news.163.com/12/1213/13/8IK1G7A200014JB6.html 连续 3 场降雪 内蒙古经济损失 3.7 亿 2012 年 11 月 16 日 11:00 中国广播网 微博 评论   中央台记者刘源源,内蒙古台记者张玉纯 ) 内蒙古连续 3 场大范围降雪,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都带来极大影响。   内蒙古民政厅截止昨天的统计表明,降雪共造成内蒙古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 5 个地区 31 个旗县 30 万人受灾,房屋倒塌致死 1 人,转移安置近 2 千人; 2 千多座蔬菜大棚被压垮或受损, 另外还有部分大田作物收获后未来得及归仓,造成近万公顷农作物受灾,近千公顷绝收 ;倒塌房屋 1 千多间,死亡牲畜 6 千多只,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7 亿元。   灾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民政部门已经安排救灾被褥下发各地,同时,各地还派出农牧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指导救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16/11008264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49 次阅读|4 个评论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2):乌贼预警地震值得关注
杨学祥 2012-12-15 06:40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 2 ):乌贼预警地震值得关注 杨学祥 据英国《每日邮报》 12 月 13 日消息,近日,数千只洪堡乌贼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 公里长的一段海岸上。据外电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当地时间 12 月 14 日凌晨,美国加州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6.4 级强烈地震,随后又发生了 6.1 级余震。 乌贼的死亡是否与地震前的构造活动相关?热液、毒气导致乌贼死亡?希望当地对乌贼死因做科学鉴定。 我在 2012 年 2 月 20 日 指出,欧洲严寒和美国 40 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乌贼预警加州地震是最新的一次异常现象,相关检验和加州地震前兆监测必须从速进行。请关注两份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1952-1964 年发生 4 次 9 级以上地震, 1950-1965 年发生 7 次 8.5 级以上地震,2004-2012年已发生8.5级以上地震6次,其中有2次9级以上地震。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频发时期。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2010.cqvip.com/QK/94674X/200813/27490571.html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新闻: 美加州海岸数千只乌贼死后发生地震:生物地震预警? 杨学祥 据英国《每日邮报》 12 月 13 日 消息,近日,数千只洪堡乌贼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 公里长的一段海岸上。 据外电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当地时间 12 月 14 日 凌晨,美国加州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6.4 级强烈地震,随后又发生了 6.1 级余震。 乌贼的死亡是否与地震前的构造活动相关?热液、毒气导致乌贼死亡?希望当地对乌贼死因做科学鉴定。 乌贼预警地震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2779.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美国 地震 暖冬 干旱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 40 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 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 48 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 9 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 2011 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 70 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08 年汶川 8.3 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10 年 4 月 5 日 墨西哥 7.5 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 2 个或 3 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 53 ~ 54 a ,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 1960 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 6 级以上地震频发, 2012 年 -2014 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干旱异常和暖冬异常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 (Paducah) 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 (Cape Girardeau) 2012 年 2 月 2 日 气温达华氏 65 度 ( 约摄氏 18.3 度 ) ,创下历年 2 月 2 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自 1960 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 日的气温打破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的最高纪录华氏 62 度 ( 约摄氏 16.6 度 ) 。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 2 月。    2 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 5 热的 1 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区 (Washington , D.C 。 ) 遭遇历来第 17 热的 1 月、凤凰城 (Phoenix) 迎来第 3 热的 1 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 则出现第 13 热的 1 月。   气象学者约克 (Mike York) 指出,吉拉多角今年 1 月平均气温为华氏 39.2 度 ( 摄氏 4 度 ) ,比历年平均气温的华氏 32.7 度 ( 约摄氏 0.4 度 ) 高出超过华氏 5 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2011 年中新社华盛顿 8 月 5 日 电 美国中南部地区的干旱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气象专家预测,旱象将持续到今年 10 月底。如果“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则干旱更可能持续到 2012 年。 几乎席卷全美的 38 摄氏度以上高温热浪到 5 日已经持续 34 天,美国气象部门预计,热浪可能要到 8 月底才能缓解,而由此带来的干旱会持续更长时间。美国南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谷的旱象造成当地电力和水短缺,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气象局专家指出,这种反常天气是由 2010 年的“拉尼娜现象”引发的,即太平洋中部和东部赤道附近海水水温比正常偏低,从而引发今年的严重干旱。“拉尼娜”现象通常会使降水减少 1 成。干旱最严重的得克萨斯州,从今年 1 月以来的降水只有往年的 4 成,官方有可能宣布这是 60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根据美国气象频道的估计,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美国 48 个州的 32% 土地,严重干旱覆盖了 48 个州的 11% 土地。从 4 、 5 月份的山火蔓延 300 万英亩,到农牧业生产初步估算遭受 60 亿到 80 亿美元的损失,干旱已经给美国受灾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由于许多河湖干涸,下一步一些地区还将面临缺水问题。气象专家盼望飓风季能给美国中南部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象。 气象专家说,热浪与干旱互相作用,使得高温不退,降水困难。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美国中南部多个州的干旱到今年 10 月底之前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观察,刚结束两个多月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再次生成,如果“拉尼娜”卷土重来,则美国中南部的干旱天气将持续到 2012 年。 http://news.163.com/11/0806/06/7AOMHJTK00014JB6.html    2012 年 2 月 18 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气。上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 60 华氏度(约 15.5 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 ? 克纳普( Mary Knapp )说,在堪萨斯州,全州 1 月份的平均气温为 35.2 华氏度(约 1.8 摄氏度),比 1981 年至 2010 年平均水平高 7.9 华氏度,比 1895 至 2011 年平均气温高 6.2 华氏度。 1 月 12 日从而成为 1895 年以来 1 月份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 60 至 90 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 1 月 31 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盖区域从 25.27 %升至 27.36 %。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 2010 年 11 月 1 日到 2011 年 10 月 31 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旱的时期,而该州的 6 到 8 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 41.23 %升至 57.33 %,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状态从该州 80.88 %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 88.91 %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 64.59% 升至 81.16 %。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 23.37 %上升至 24.74 %。(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动物异常频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2 月 6 日 消息,这个冬天有点不太正常。根据记录,北美大陆 1 月份的降雪量是有记录以来历史第三低值,近几周来的温暖天气让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感到舒适。但是美国大陆的这种异常暖冬天气打乱了动物们的生物钟,让它们的冬眠行为受到影响。美国很多地方都报告有黑熊出现在居民区附近,让出乎意外的居民们大吃一惊。按照正常的年份,这个时候它们应当还在呼呼大睡呢!因此,正如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副主任麦克·哈尔伯特 (Mike Halpert) 所要问的那样:“这个冬天怎么了?” http://tech.sina.com.cn/d/2012-02-08/17526698014.shtml 根据美联社报道,单单在科德角就有 177 只短喙海豚搁浅在海岸而且有 124 已经死亡。这个报道接着写到:“在过去 12 年中每年搁浅在海滩上的海豚平均是 37 只,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它的五倍。” 根据《 The Blaze 》报道,在秘鲁奇克拉约海滩上有超过 200 只海豚搁浅并死亡。与此同时,也发现死去的凤尾鱼。既然这些小鱼是海豚的食物,那么吞食它们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海豚生病,但是死亡原因仍然是一个谜。 不管怎样,异常气象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虽然它导致了一些其它的次要问题比如病原体的出现。我们不得不去等待进一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2-02-18/1154361.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自 1960 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 年 2 月 2 日 的气温打破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 的最高纪录华氏 62 度 ( 约摄氏 16.6 度 ) 。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 处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7 次强震), 2012 年同样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5 次强震)。 1964 年 3 月 27 日 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 9.2 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 1 全球 1890-2011 年 8.5 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3-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17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补充)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旱震理论: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 1990 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地震。旱震理论描述: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 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流动的岩浆容易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由于临震前气温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0123.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3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冬成为“冷冬”概率大增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2-14 06:20
今冬成为“冷冬”概率大增 安徽新闻>生活提醒 省气候中心公布今年第22份重要气候公报 今冬成为“冷冬”概率大增 2012年12月13日 10:26 稿源:中安在线 分享到:sina qzone renren kaixing douban msn   昨日,省气候中心公布了今年第22份重要气候公报。   公报中提到,11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为8.6℃,较常年同期显著偏低1.0℃,比去年同期偏低2.7℃,为1997年以来第二低值,可以说是15年以来最冷的初冬季节。   要分析气温低的原因,自然得数冷空气不断南下骚扰我省。那么,为什么冷空气今年会频频来袭呢?在今年年初就有气象专家预言,2012年是“拉尼娜”年。“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 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但也有气象专家认为,低温的罪魁祸首偏偏是全球气候变暖。在变暖的过程中,北冰洋海冰的融化消退就是造成这一反常天气的原因,俄罗斯北部高压气候系统受影响,从而导致寒流的产生。   刚跨入冬季的大门,就吃了一记“杀威棒”。这不得不让大家心有余悸,整个冬天会不会都很冷?2012~2013年的这个冬天会是冷冬吗?   记者从气象专家那里得到的答案是:刚入冬不久就要断言整个冬季会不会是冷冬显然为时过早,既不现实也不科学。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从目前来看,今冬成为“冷冬”的概率已经大大增加。(市场星报——记者祝亮)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2/12/13/005363288.shtm l 京城遭遇14年来最冷 “冷冬”论还待观察 http://www.qianlong.com/2012-12-10 08:08:13千龙网 编辑:羽帆(QN008) 来源:北京晨报 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12/12/10/118@8368870.htm 首页热点晚间新闻报道20121209 北京 冷空气频繁来袭今年“冷冬”概率大 http://www.56.com/u58/v_ODE0MTI0NTU.html 近20年太阳活动逐渐减弱 地球或将进入变冷周期 2012-06-04 22:24:20来源:新华社 网友评论 日美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经长期观测发现太阳活动近20年来正在逐渐减弱,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地球也许会进入一个变冷周期。 太阳活动约11年为一个周期,其活动的强弱程度不断重复。而来自日本国立天文台和美国航天局的研究人员发现,反映太阳活跃程度的电磁波强度有不断降低的趋势。 研究小组利用国立天文台位于长野县的野边山太阳电波观测站,从1992年开始每天观测太阳,持续了20年,并根据观测所得约7000张图像,分析了太阳电磁波强度的分布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从太阳南北两极到达地球的电磁波,在1996年和2008年都曾变强,但二者对比,2008年的强度只有1996年的70%左右。尽管在太阳北半球太阳活动仍维持着11年的周期,但南半球的周期已出现偏差,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太阳活动变弱的一个原因。 另外,太阳还持续着一些异常的情况,如作为活跃程度指标的黑子数变得极少。 领导这一研究的国立天文台教授柴崎清登指出:“如果用人打比方,(太阳的活动异常)如同是心律不齐的状态。今后,太阳活动应该仍会保持下降趋势。至于是否会导致地球变冷,则需要考虑导致地球变暖的因素,所以还无法断言。” http://www.kejixun.com/a/2012-06-04/30914. html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 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 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68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52 次阅读|3 个评论
内蒙古雪灾已造成6个盟市44万人受灾:暖冬预测遇尴尬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2-14 04:32
内蒙古雪灾已造成6个盟市44万人受灾:暖冬预测遇尴尬 今年入冬以来,连续多轮降雪造成内蒙古自治区近一半面积遭受雪灾。雪灾已造成内蒙古6个盟市39个旗县的44万人受灾,死亡2人,转移安置2177人,急需口粮、衣被、燃料等紧急救助人口12.9万人;雪灾还造成倒塌房屋1133间,严重损坏房屋700间,一般损坏房屋1258间;死亡大小牲畜17979头只。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相关新闻: 内蒙古雪灾已造成6个盟市44万人受灾 2人死亡 2012年12月13日17:11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13日电(记者王春燕)今年入冬以来,连续多轮降雪造成内蒙古自治区近一半面积遭受雪灾。12月11日,内蒙古紧急启动自治区三级救灾响应机制,各地政府全力投入救灾工作。   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统计,截至目前,雪灾已造成内蒙古6个盟市39个旗县的44万人受灾,死亡2人,转移安置2177人,急需口粮、衣被、燃料等紧急救助人口12.9万人;雪灾还造成倒塌房屋1133间,严重损坏房屋700间,一般损坏房屋1258间;死亡大小牲畜17979头只。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灾情发生后,内蒙古于11月16日启动自治区四级救灾响应机制;随着灾情的进一步加重,又于12月11日16时紧急启动自治区三级救灾响应机制。   目前,自治区民政厅已安排各地救灾被褥1.3万套。各地政府投入机械作业工具清除道路积雪,尽力打开牧区通道,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牧户摸底调查,加大牲畜出栏和贮草力度,并及时向牧民发布气象预警和防灾减灾信息。   自治区气象部门预计,随着后期降温、降雪天气的增加,局部地区的灾情将持续并有可能加重。 (原标题:内蒙古雪灾面积近半 已启动自治区三级救灾响应机制)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13/171125805459.shtml 今年冬天会不会是“冷冬”:暖冬和冷冬大比拼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6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0201.html 2012年08月11日青岛晚报报道,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 徐美中。 厄尔尼诺或送来“暖冬”。2012年08月11日11:38 青岛晚报。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4209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66 次阅读|3 个评论
今年冬天会不会是“冷冬”:暖冬和冷冬大比拼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2-13 07:46
今年冬天会不会是“冷冬”:暖冬和冷冬大比拼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6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0201.html 2012年08月11日青岛晚报报道,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 徐美中。 厄尔尼诺或送来“暖冬”。2012年08月11日11:38 青岛晚报。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相关报道: 今年冬天会不会是“冷冬” 2012年11月29日00:39 岳阳晚报   本报讯   (记者 彭雨琪)未来几日,我市又将出现持续性阴雨天气。许多市民有疑问,今年以来,我市雨水为什么明显偏多?今年冬天会不会是一个“冷冬”?昨日,记者采访了洞庭湖气候中心气象专家黄菊梅。   黄菊梅认为,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会否出现冷冬,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   我市冬季是从12月至次年2月,按照往年的数据统计,我市冬季平均气温一般为6度左右。其中,12月为 6.9度,1月为 4.7度,2月为7度。黄菊梅分析,今年冬天气温可能会比往年低1度左右,但肯定不会出现2008年的冰冻极端气候天气。 http://roll.sohu.com/20121129/n358949797.shtml 中国气象局专家:说今年是冷冬还太早 http://www.youth.cn 2012-12-01 13:34:00 中国青年网 【核心提示】“冷冬一般是这个冬季过了以后,在天气实况已经出来了,我们把全国平均温度跟历史来比、跟冬季平均值来比,才能做出判断的。现在说今年是不是冷冬还太早了,因为实况还没有出来。”艾婉秀说。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陈元 实习生操凯)在11月30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网友关心的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和降温等天气现象,中国气象局专家给予了解答。   解析近期部分地区极端天气原因   本月初,受暴雪影响,北京京藏高速八达岭路段积雪厚度达80厘米,大量车辆受阻,造成严重交通拥堵;受北方不断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大部、内蒙古地区相继出现强降雪和降温天气,其中陕西南部、甘肃中部和青海东北部等一些地方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青海贵南日降温幅度达13.5℃,突破历史极值。   有网友讨论,在全球变暖趋势下为何会出现这样极端寒冷的天气?这个冬天是不是冷冬?在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向专家提出这一问题,请专家给予解答。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介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今年西北太平洋这个地方海温异常偏高,偏高幅度比较罕见,上空环流导致向东北大部输送了水汽非常充足,造成水汽非常充足。第二,由于寒流造成了阻塞的形成,高北下来的冷空气很频繁,造成我们国家偏北地方温度异常偏低,在这种情况影响下,有冷空气和水汽输送,造成了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比如说降雪,鹤岗的降雪是51年以来最多的,极端情况还是非常明显的。   关于今冬是否是冷冬的问题,艾婉秀介绍,我国四季比较分明,出现冷空气事件是正常的。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天天都暖、四季不分明,而是以全球平均温度来看、从变化趋势来看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这个上升的趋势过程当中季节变化依然是存在的,起伏波动也是存在的,温度也会有高有低。   “冷冬一般是这个冬季过了以后,在天气实况已经出来了,我们把全国平均温度跟历史来比、跟冬季平均值来比,才能做出判断的。现在说今年是不是冷冬还太早了,因为实况还没有出来。”艾婉秀说。 编辑:罗伊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youth.cn/gn/201212/t20121201_2671637.htm 烟台今冬可能是冷冬 12月上旬降雪或能“破纪录” 水母网 2012-12-08 07:13:18 来源: 水母网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水母网12月8日讯(YMG记者 衣文萍)昨天是“大雪”节气,在雪花飞舞中,这个“大雪”过得太有感觉了。从5日开始,雪花就像一贴“膏药”粘在了港城的天空,时不时就飞撒一阵,让不少市民感觉回到了2005年,那场下了将近20天的暴雪让我们记忆犹新。这次下雪也会持续很长时间吗?烟台为啥这么爱降雪?今冬天气会不会冷?昨天,带着对这次降雪的一连串问题,记者专访了天文气象专家吴树功。 芝罘莱山雪深达到16厘米 5日下午到6日凌晨,市区遭遇了暴雪袭击,短短十几个小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1毫米。其中,牟平的降水量最大,为15.0毫米,雪深则达到了17厘米。芝罘区和莱山区平均降水量13.9毫米,雪深16厘米。其他地区的降水量和雪深都不大,距离芝罘区一步之遥的福山,降水量仅有1.8毫米,雪深2.5厘米。 而从6日6时到7日1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3毫米,其中市区的降水量最大,莱山区、芝罘区平均降水量为5.4毫米,雪深16厘米。这次降雪范围较广,其中,福山平均降水量为5.2毫米,雪深3厘米;牟平降水量4.0毫米,雪深12厘米;海阳降水量3.0毫米,无雪深;其他地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龙口市2.6毫米,莱州市0.1毫米,栖霞市0.2毫米,蓬莱市1.2毫米,长岛县1.4毫米,招远市0.8毫米,莱阳市1.2毫米,海阳市3.0毫米,雪深均不厚。“这次降雪主要集中在市区范围内,毕竟烟台是雪窝子,这和我们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再就是这次降雪是冷流降雪,一般降雪都集中在市区、牟平和威海一带。”吴树功分析说。 三天降雪整出三个“版本” 受较强冷空气的影响,5日我市开始降雪。吴树功分析说:“一般来说冬季降雪有五种形式,分成冷涡降雪、锋面降雪、暖湿气流降雪、回流天气降雪和冷流降雪。5日夜间的降雪属于冷流降雪,而6日白天我市气温回升较快,早上气温接近-8℃,而中午却升到了1℃,明显是有暖湿空气在向北输送。所以6日夜间的降雪不单纯是冷流降雪了,还有暖湿气流的影响。” 据吴树功介绍,从6日夜间到7日上午表现的天气形势,是在冷暖气流的共同作用下,有一个低气压或者叫做气旋,说直白了就是一个旋风,让降雪的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果是纯粹的冷流降雪,肯定越不过山脊、丘陵的南侧(招远、莱阳、海阳),只会在市区一带下,而不会扩大到烟台市南部地区。“从7日夜间开始,降雪形式又将回归到冷流降雪,主要是因为低气压过后,冷空气才能下来,表现为市区雪量会较大,而且降雪范围会比5日夜间要广,所以7日夜间应该是冷流降雪。” 吴树功说,前一段时间降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间歇性降雪,“从11月30日开始,几乎是隔一天降一次雪,而6、7、8日的降雪为连续降雪,可是就是这三天的降雪也变了三变:冷流降雪、冷暖气流降雪、冷流降雪。”吴树功说。 12月上旬降雪或能“破纪录” 从2000年后,我市有着明显降雪的年份在2005年和2008年,其他年份降雪没有太明显的记忆了。“2005年12月上旬降雪比较大,但是没有创造纪录,而12月中旬降水量为34毫米,是近60多年来最多的一次,所以2005年12月份是历史上降水量最大的一次。” 据吴树功分析,今年这次降雪是比较大的,但是超越2005年12月上旬的可能性不太大。“除了降雪就是气温,今年12月上旬的气温比去年显著偏低,而且极端最低气温也有望突破最低限。”据气象历史记载,1967年12月9日,烟台最低气温-9.2℃,而2012年12月6日,最低气温为-7.8℃。“预计9日和10日早上最低气温有可能达到-9℃ 以下,也就是说,极端最低气温有可能接近历史纪录值,也可能突破。” 专家预测今年冬天可能是冷冬 说起今年12月上旬的极端最低气温,吴树功延伸说:“今年烟台的冬天是冷冬的可能性很大,看12月上旬的气温可以有这个预测。” 据吴树功分析,今年11月11日烟台进入气候意义上的冬季,初雪比平均初雪日晚到了10天,但属于正常现象。“现在预计,12月到2013年的1月下旬以前,也就是前冬部分,我市气温将明显偏低,而2013年1月下旬到2月份,也就是后冬,气温会相对暖和一些,接近往年。总体来说,这3个月的总体气温很有可能偏低0.5℃以上,所以预计是冷冬。” 9日降雪基本结束,9日到14日天气不错 连续不断的降雪,让很多市民担心今年会像2005年一样连降暴雪。2005年12月3日到22日,受不断南下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北部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雪天气过程,烟台市区最大积雪深度达到39厘米,累计降水量、最大积雪深度、连续降雪日数和单日降水量(纯雪)均创我市有气象纪录(1951年)以来之最。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这次降雪到9日基本就会消失了,所以市民不必担心。“现在看来,7日夜间到8日我市还会继续有降雪,而且降雪挺大,南部地区降雪在6日夜间后已经基本结束了,8日的降雪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和市区,9日白天基本就没有雪了,天气也开始好转起来。”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姜俊玲分析说,从9日开始将结束降水天气,白天的气温会有所回升,但是夜间气温依旧会较寒冷,9日后的未来5天我市将没有明显的降雪过程,天气以晴好为主。 责任编辑:安雨山 http://news.shm.com.cn/2012-12/08/content_3935104.htm 气温比同期偏低2℃ 今年是“冷冬”? 2012-12-11 15:09:42 来源:扬州时报   “-3.3℃!”昨日凌晨前后,扬城气温降到了-3.3℃,是入冬来的最低点,“隆冬味”已经相当浓。气象专家称,自入冬以来,总体上看,扬州气温较往年同期偏低2℃左右,但今年是不是“冷冬”还有待进一步地监测与观察。   气温同期偏低2℃   据扬州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数据,昨日凌晨前后,扬城气温降到了-3.3℃,成为入冬以来监测到的最低温度,而昨天的最高温出现在下午2点40到3点一刻,只有5.7℃。   昨日下午,兰苑小区旁的药房里走进来两位“姐妹淘”,她们身着款式相同的大衣,下身是黑色打底裤配长靴,一进来便向医师询问冻疮膏的价格。两姐妹反映,两天来她们腿上出现了大小不一的红斑,晚上还痒痒的,怀疑是长了冻疮。“往年都是打底裤配羽绒服过冬的,没想到今年这么冷。”她们抱怨道。   “今年真的比往年冷?”针对这个问题,专家解释,据目前所掌握的监测数据来看,11月11日入冬以来,扬州气温总体上较往年同期偏低2℃左右,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的确是比往年冷了,“寒气会使血液运行不畅,若长时间不加防护,红斑就会成冻疮。此外,寒气内化,会使人的体质偏寒,从而引发疾病。”医师说。   那今年是不是冷冬?“是否‘冷冬’还要对12月中旬以后的气温走势作进一步观察。”气象专家说。   明晚有小雨   中央气象台预报,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自明天开始,我市将迎来为时一周的阴雨天气。预计,明天晚上扬城就会迎来一场小雨,本周四、周五两天的雨量将偏大,提醒广大市民提前作好准备。   据扬州市气象台96121预报,今天我市多云到晴,东北风4级左右,最低温0℃~-1℃,最高温7℃~8℃。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夜里有小雨,东北风4级左右,最低温0℃~-1℃,最高温9℃~10℃。后天阴有雨,东南风4级左右,最低温5℃~6℃,最高温10℃~11℃。 作者: 编辑:梅源 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2/12/11/015522645 .shtml 本月上旬为27年来最冷 今年或遭遇“冷冬” 2012年12月12日17:08 山东新闻网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沈道远 通讯员 秦俊岭)昨天,市气象台公布12月上旬威海天气情况,环翠区平均气温仅-0.3℃,较常年偏低4.1℃,是1986年以来的最低温,荣成、文登和乳山的气温也较常年明显偏低。市气象台台长崔晶表示,今年威海的冬天很可能是个“冷冬”,比常年要冷,市民应提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市气象台统计数据显示,12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为-1.1℃,较常年同期偏低3.9℃;环翠区平均气温为-0.3℃,较常年偏低4.1℃。崔晶说,自1986年以来,环翠区还没有在12月上旬就遭遇这么低的气温。“一般来说,气温较往年偏低1℃以上就算幅度较大了,而今年12月上旬,全市气温较常年普遍偏低4℃左右,可见刚刚过去的这10天有多冷。”   今年冬天刚开始就那么冷,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冷?记者通过查询我市气象年鉴发现,自2006年至2011年,全市极端最低温都出现在1月份和2月份的乳山。而刚刚过去的12月上旬,最低温为-8.9℃,预计接下来的1个月会更冷。   崔晶表示,综合各种气象资料判断,今冬可能要比常年更冷,冷空气更加活跃,是一个“冷冬”。市民朋友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非常必要。   降雪数据方面,除了乳山降雪量较常年偏少4.6毫米,其它市区均偏多5.2毫米至7.6毫米。崔晶说,虽然我市大部分地方在12月上旬的降雪比常年多,但并不异常,今冬总的降雪量如何,是否偏多,还有待观察。   明日转阴 后天有小雨   昨天,我市迎来久违的阳光,市区最高温在0℃左右徘徊。   今天,阳光将更加灿烂,气温会升得更快,预计最高气温有3℃。今儿个大家不妨在工作之余,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晒一晒冬日的暖阳。如果不抓紧,至少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恐怕是没有机会了。明后两天全市气温仍会持续上升,市区最高温会在7℃左右。但是,明日天气将再次转阴,周五会有小雨。   由于天冷,许多市民喜欢使用暖宝宝取暖。专家提醒,暖宝宝并非人人可用,尤其是孕妇长期用它,很容易导致流产或胎儿畸形。电热毯和电动泡脚盆这些取暖用品,孕妇也最好少用,因为高热环境会改变胎儿孕育环境,严重的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婴儿畸形甚至流产。   冬季儿童应以早睡为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一般应保证有10个小时的睡眠。天寒地冻,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保暖,给孩子穿保暖性能好、柔软舒适的衣服,鞋袜尤要厚实温暖。俗话说,“寒从脚起”,若能暖而不湿,可避免孩子因足湿而受寒。   记者 沈道远 http://roll.sohu.com/20121212/n360240772.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0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连续18年暖冬的错误解读:科学与实践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2-7 15:25
连续 18 年暖冬的错误解读:科学与实践 杨学祥 近一时期中国北方频遭严寒袭击, 2012 年 -2013 年冬季并不温暖,相关部门可能重蹈 2005 年和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的覆辙。为什么有人对暖冬预测乐此不疲,根源在其对全球变暖的认识存在误区。 1 、暖冬和冷冬的标准 气象专家划分冬季冷暖这一现象,要将 12 月、次年 1 月和 2 月每个月的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较得出。一般按照 3 级和 5 级来划分, 3 级划分包括冷、暖和正常,如果比常年同期值(一般取近 30 年平均值)高出 0.5 ℃以上就是暖冬; 5 级划分则分为暖、偏暖、正常、偏冷和冷,其中高出 0.5 ℃称为偏暖,高出 2 ℃才称为暖。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 WMO )的规定,自 2002 年开始,我国启用 1971 年至 2000 年 30 年的平均气温 -4.2 ℃作为气候平均值。刚刚过去的 2004-2005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恰好是 -4.2 ℃,所以气象部门给出的结论是:全国区域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季内气温起伏变化大,并出现阶段性严寒天气。 我国自 1987 年至 2004 年连续 18 年冬季平均气温高于气候平均值,也就是说连续 18 年出现“暖冬” 。 从 1985 年开始江城武汉连续出现暖冬,人们多年都没有看见冰天雪地的情景了。不过,近几年冬天,气温却逐年下降。记录显示, 2001 年 1 月 26 日,江城曾出现过- 4 . 2 ℃的低温,为近 10 年来最冷的一天。同时,据武汉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从 12 月 1 日至今,江城日最高气温平均值比近 30 年同期下降了 2 . 9 ℃。这些是否意味着暖冬即将结束?气象专家认为,目前尚没有迹象表明暖冬结束。武汉冬季冷暖变化一直较平稳,尽管近年冬天变冷了,但今冬成为第 19 个暖冬的可能性仍很大 。 從 1986 年冬天開始,石城南京已持續迎送 18 個暖冬。如果某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的平均氣溫比近 30 年同期的平均氣溫高出 1 ℃以上,這個冬季便被稱為氣象意義上的“暖冬”。 1987 年的春天,江蘇省氣象部門宣布,南京剛過去的那個冬天是暖冬。誰知,此話一講就是 18 年。截至去年冬天,南京已經連續經歷 18 年暖冬了。南京將從此告別寒冬嗎 ? 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的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是- 14 ℃( 1955 年 1 月 6 日 ),但 1991 年以来从未出现过低于- 8 ℃的纪录,去年南京冬季平均气温高达 5.5 ℃,比历史平均值高出 2 ℃,被气象专家定性为异常暖冬气候。其中 2004 年的 2 月的日平均气温高达 8.5 ℃,高出历史平均值 4.6 ℃,打破了百年历史的极值纪录。按照 1951 年- 2003 年的江苏冬季气温平均值 2.9 ℃未标准, 1986 年以来我省已连续 18 年经历暖冬 。 从总体趋势来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冬季都趋向于变暖。我国自 1987 年至 2004 年连续 18 年冬季平均气温高于气候平均值,也就是说连续 18 年出现“暖冬”。美国农业协会主席麦克·韦伯斯特对记者说 : “印第安纳州以往在 11 月末就进入寒冷的冬季,直到第二年 2 、 3 月份才转暖。但近几年冬季明显缩短。据农业气象组织预测, 2005 年的春季将提前 1 周。”   为什么“暖冬”越来越多呢?一种观点认为,这主要由气候自身的变化周期导致。近 100 年来,虽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层二氧化碳增加,但温度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有一个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上个世纪 20 年代以前是冷周期,上个世纪 80 年代到现在应该说是一个暖周期。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导致气候变暖 。 2 、暖冬连续发生的错误解读 新华网北京 2004 年3月22日,记者姚润丰一《我国连续经历 18 个暖冬 气候变暖向人类敲响警钟》为题,解读暖冬连续发生的原因。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是我国连续经历的第18个暖冬。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 . 9摄氏度,列1951年以来的第5位。而近百年我国气候持续变暖,气温上升了0 . 5摄氏度,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华北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明显的暖干化趋势。   全球气候也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 . 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一份报告估计,2003年因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使全世界至少损失600亿美元,比2002年的550亿增加了10%。专家警告说,像去年出现在欧洲的酷热夏天,到本世纪中可能会成为正常现象。2003年的欧洲热浪估计导致2万人死亡,仅农业上的损失就达100亿美元以上。   不容乐观的是,全球气候还将持续变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已经作出结论,全球气候增暖的速率将比过去100年还要快,未来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至5.8摄氏度,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这将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性的,特别是那些对气候变化敏感和脆弱的地区。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专家们表示,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世界工业革命后的200年间,地球上人口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表面及大气的自然状态受到破坏。由于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直接或间接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状况 。 3 、冷冬再现证实拉马德雷周期 2005 年 2 月 28 日 ,武汉中心气象台称,武汉今冬气温比常年值低 0 . 4 摄氏度,接近“冷冬”,打破了连续 18 年的暖冬局面 。 2005 年 3 月 7 日,据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消息, 2004 年冬季( 2004 年 12 月~ 2005 年 2 月),本市平均气温为— 0 . 2 ℃,比去年同期偏低 1 . 4 ℃,是自 1986 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其中, 2 月份成为本市 32 年来最冷的一个 2 月。今年 2 月青岛 32 年来最冷,连续 18 年的暖冬被 " 拉下马 " 。 自 1986-1987 年冬天(气象学上的冬天是指头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起至 2003-2004 年冬天,江城武汉已连续出现了 18 个暖冬。但 2004-2005 年冬天,湖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微偏冷,持续了 18 年的暖冬由此中断 。 评估报告显示,今冬中国十个省 ( 市、区 ) 的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十八个省 ( 市、区 ) 则相对偏低。其中,青藏高原大部及黑龙江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海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一到二度。而在江南西部、黄淮西部、东北的中南部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等地,气温普遍偏低一到二度。广州从一九八七年起,就开始了暖冬天气,今年已是连续第十八个年头了。中国连续十八年的“暖冬”现象宣告中断 。 1947-1976 年为 PDO 冷位相时期(历时 29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1955 年到 1984 年(历时也 29 年)后延了 8 年; 1977-1999 年为 PDO 暖位相时期(历时 22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1985-2007 年期间(历时也 22 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 PDO 冷位相滞后 8 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 2000-2030 年为 PDO 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 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 8 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 30 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1957 、 1969 、 1972 和 1976 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 震海啸。这次地震是 20 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 1960 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 60-70 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 7 次大于 8.5 级地震。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 4 、 2005 年和 2009 年两次暖冬预测均告失败 2005 年 3 月 3 日 ,引人注目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 0.9 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 ( 市、区 ) 有 10 个,偏低的省份达 18 个。 虽然直到 2 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 2 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 16 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 " 这个冬天很正常 "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 0.5 ℃ 到 1.2 ℃ 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 0.7 ℃》、《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 18 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 18 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 5 ℃ 18 年暖冬画句号》 。 2005 年 3 月 1 日 ,辽宁省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 2004 年辽宁省气候资源评估及冬季气温状况分析的有关情况,其中, 2004 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全省平均气温为- 8.3 ℃,比常年同期偏低 0.7 ℃,确凿的数据表明 --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冬,而非入冬前大家所说的“暖冬” 。 2009 年 6 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 30 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 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3 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5. 2012 年暖冬预测遭遇尴尬 2012 年 08 月 11 日 青岛晚报报道,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 “ 暖冬 ” 。 我在 2012 年 8 月 11 日指出, 2012-2013 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13 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 2010-2012 年连续发生的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 2009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 今年入冬以来,连续降雪导致内蒙古多地降雪量达历史极值,部分地区已出现区域性重度白灾。气象部门预计,随着后期降温、降雪天气的增加,局部地区的灾情将继续并有加重的可能。气象资料显示, 11 月以来,内蒙古多次出现降雪天气,其中,中东部地区降雪异常偏多,大部分地区降雪量达历史极值。连续出现的降雪和低温天气,导致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雪灾。目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被积雪覆盖,形成雪灾的面积为 56.38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49.33% 。其中,赤峰市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正蓝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等地,积雪最深达 28 厘米、积雪时间超过 21 天、牧草掩埋程度超过 90% ,形成了区域性重度白灾 。 6 。 结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连续 18 年暖冬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有 4-5 年的滞后期),而冷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今后 20 年是冷冬和低温冻害频发时期。气候波动是自然规律,用人为温室效应无法解释气候的波动特征。 参考文献 1. 杨朝晖。打破砂锅 : “暖冬”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中国科技网。 http://www.stdaily.com/oldweb/gb/gdnews/2005-03/21/content_368020.htm 2. 严华,张海燕。已经持续 18 年 今年仍会是暖冬吗? (2003-12-24 07:13:08) 。 http://www.cnhubei.com/200312/ca383517.htm 3. 黃勇 . 南京將從此告別寒冬嗎?《江南時報》 ( 2004 年 12 月 20 日 第十八版 )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447/13663/1222443.html 4. 钟玉华,王悦。“暖冬”为何这么冷。《环球时报》 ( 2005 年 01 月 05 日 第二十四版 ) 。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35525/3103690.html 5. 姚润丰。我国连续经历 18 个暖冬 气候变暖向人类敲响警钟。人民网 科技 动态 2004 年 03 月 23 日 13:22 来源:新华网。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1056/2405667.html 6. 武汉打破连续 18 年暖冬局面。《问天网》 2005-3-2 http://www.envir.gov.cn/info/2005/3/32631.htm 7. 任金梅 . 今年 2 月青岛 32 年来最冷 连续 18 年的暖冬被 " 拉下马 ". 2005-03-08 07:35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http://news.bandao.cn/newsdetail.asp?id=92320 8. 朱媛媛 . 持续了 18 年的暖冬继续中断 这个冬天气温回归正常 . 2006 年 03 月 07 日 11:27 荆楚网 - 楚天金报 . http://news.qq.com/a/20060307/001172.htm 9. 陈建,杨绮薇。南粤连续 18 年遇“暖冬”现象。中国网 | 时间: 2005 年 03 月 0 8 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uanjing/804949.htm 10.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11.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12. 杨学祥 .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 日期: 2005-04-12 国家气候中心。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13. 杨学祥 .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14. 徐美中。 厄尔尼诺或送来 “ 暖冬 ” 。 2012 年 08 月 11 日 11:38 青岛晚报。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15. 刘懿德,王薇薇。内蒙古多地出现区域性重度雪灾 灾区或将加重。 2012 年 12 月 05 日 19:25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05/192525739213.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8760 次阅读|4 个评论
暖冬和冷冬分别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和冷位相
杨学祥 2012-12-7 09:38
暖冬和冷冬分别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和冷位相 杨学祥,杨冬红 网友 zecrio 在 2012-12-6 19:38 提出, 1986 年到 1987 年冬季全国气温虽偏高,但是东北和华北北部包括北京在 12 月下旬到 1 月中旬却遭遇了严寒天气,东北遭遇极寒。这是个比较反常的现象。是否和潮汐火山有关呢? 博主回复 (2012-12-7 05:35) : 1947-1976 年为 PDO 冷位相时期(历时 29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1955 年到 1984 年(历时也 29 年)后延了 8 年; 1977-1999 年为 PDO 暖位相时期(历时 22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1985-2007 年期间(历时也 22 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 PDO 冷位相滞后 8 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 2000-2030 年为 PDO 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 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 8 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 30 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1952 、 1957 、 1960 、 1964 年 4 次 9 级大震发生在 1947 年进入 PDO 冷位相时期后的第 5 年, 2004 年的 9 级大震发生在 2000 年进入 PDO 冷位相时期后的第 4 年, 3-4 年后分别发生了 1955 和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的高峰值。两组数据再现了 PDO 冷位相、 9 级大震和低温事件相互关系的可重复性。 见: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2012 年厄尔尼诺可能带来台风减少、东北低温和 2013 年洪水,这已成为气象界的共识。厄尔尼诺可能带来暖冬却存在争议。统计资料表明,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冷冬。 2000 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2 年厄尔尼诺将带来冷冬。 1986 年的厄尔尼诺形成东北极寒,是一个滞后效应:统计资料表明,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冷冬。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3980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39431cid=2306889goto=new#comment_2306889_li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近半区域遭遇雪灾:暖冬还是冷冬?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2-5 05:46
内蒙古近半区域遭遇雪灾:暖冬还是冷冬? 内蒙古近半区域遭遇雪灾 局部地区现重度白灾 【字体: 大 中 小 】 2012-12-04 11:07:50 来源: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 中国天气网讯 进入11月下旬后,内蒙古降水比前期明显减少,但是雪灾成灾面积却逐步扩大,目前全区近半面积有灾情发生。预计未来三天,中东部的部分地区仍有降雪,气温继续下降,不利于畜牧业生产,牧区要做好抗灾保畜工作。 目前,赤峰市巴林左旗大部分草场被积雪掩埋。(牧仁 摄)  11月下旬以来,内蒙古降水比前期明显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累计降雪量为1~6毫米。虽然降水减少,但是受前期频繁降雪影响,累计积雪很难消融,目前,全区形成雪灾面积为56.3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9.33%,与11月中旬相比,雪灾面积增加了21.03万平方公里。 其中,轻度、中度、重度雪灾面积分别为41.72万平方公里、12.46万平方公里、2.20万平方公里。雪灾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其中赤峰市 巴林右旗 、阿鲁科尔沁旗,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蓝旗, 乌兰 察布市 四子王旗 形成区域性重度白灾; 呼伦贝尔 市鄂温克地区形成区域性中度 白灾 ;呼伦贝尔市大部为轻度白灾。 赤峰市局地形成区域性重度白灾。(牧仁 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呼伦贝尔等地仍有弱的降雪天气,全区大部有降温大风。具体预报如下: 今天(4日)白天:锡林郭勒盟东部、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多云间晴,其中,呼伦贝尔市北部有小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全区大部4、5级西北风,东部地区气温继续下降。 今天夜间:兴安盟北部、呼伦贝尔市多云间晴,其中,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有小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东部地区4、5级西北风,其余地区4级偏西风。 明天:鄂尔多斯市南部、 呼和浩特 市南部、兴安盟西北部、呼伦贝尔市多云间晴,有小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东部地区5级西北风,其余地区4级偏西风。 后天:中东部多云间晴,其中,鄂尔多斯市东北部、 包头 市南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有微到小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全区大部4、5级西北风。 目前,内蒙古中东部大部地区积雪持续时间长,冷空气影响频繁。积雪较深、牧草掩埋程度较高地区要加大牲畜冬季出栏,避免冬季寒冷、 暴风雪 等不利天气对草原畜牧业造成的危害,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量减少放牧,增加补饲,做好老弱母幼牲畜的保暖,做好抗灾保畜工作。(文:郭敏) 编辑:墨永卫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755350.shtml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注:11月29日为月亮远地潮,使月亮超强度减少3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2012-11-8 03:06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2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三个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9月发生1次,10月发生2次,11月上旬发生1次(截止到8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11-12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 潮汐组合A:2012年12月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2月13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2955度,三者最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2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 0010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2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863度,28日为日月大潮,26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较大值。21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半),28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变化差别最大,易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发生极端事件的几率增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333.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680. 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04 次阅读|2 个评论
内蒙古东部再迎降雪 白灾或将升级:暖冬预报误导公众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1-27 14:14
内蒙古东部再迎降雪 白灾或将升级 2012年11月27日10:16 中国气象视频网 微博 评论(24人参与) 目前内蒙古中东部大部地区被积雪覆盖 11月27日08时-28日08时内蒙古东部再迎降雪 目前内蒙古中东部大部地区被积雪覆盖 11月27日08时-28日08时内蒙古东部再迎降雪   中国气象视频网11月27日讯 受前期降雪的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赤峰、锡林郭勒盟等地的部分地区已出现轻度白灾。今天白天到夜间,包括上述地区在内的内蒙古东部又将迎来小到中雪。降雪的再度造访,可能会使当地的白灾进一步升级。   内蒙古气象台发布的11月中旬雪情遥感监测信息显示,目前,内蒙古大部地区有积雪覆盖,覆盖面积约82.3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69.79%。截止到11月22日,全区形成雪灾面积为35.3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0.9%。其中重度雪灾面积为1.46万平方公里。受灾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   据内蒙古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今明两天,草原牧区锡林郭勒盟东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将出现降雪,降水量0.1~3毫米;呼伦贝尔市东部和南部、兴安盟北部降雪强度较大,降水量3~8毫米,局部地区偏大。全区大部地区5、6级西北风,气温下降6度至8度;东部偏北部分地区还可能伴有吹雪。结合11月中旬积雪深度和雪灾出现区域,预测呼伦贝尔市西部和南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北部、锡林郭勒盟东部轻度白灾升为中度白灾。建议牧民朋友及早归牧,做好畜舍保暖,抓紧调运饲草料,加大妊娠母畜补饲补给和仔畜防风保暖。(晓丹)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27/101682926.html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2012-11-14 06:1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低温冻害 厄尔尼诺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杨学祥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2012年11月13日14时至14日14时,吉林中部、黑龙江中东部以及新疆沿天山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有关部门需及时清理积雪,并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171525572192.s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488.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3178.html 雨雪降温天气使内蒙古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暖冬预报误导公众 杨学祥 内蒙古民政厅截止11月15日的统计表明,降雪共造成内蒙古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5个地区31个旗县30万人受灾,房屋倒塌致死1人,转移安置近2千人;2千多座蔬菜大棚被压垮或受损,另外还有部分大田作物收获后未来得及归仓,造成近万公顷农作物受灾,近千公顷绝收;倒塌房屋1千多间,死亡牲畜6千多只,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亿元。 从11月21日开始,内蒙古再次出现降雪降温天气,使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 2012年8月,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将发生暖冬,我们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会发生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提醒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472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29 次阅读|2 个评论
雨雪降温天气使内蒙古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暖冬预报误导公众
热度 3 杨学祥 2012-11-21 13:49
雨雪降温天气使内蒙古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暖冬预报误导公众 杨学祥 内蒙古民政厅截止11月15日的统计表明,降雪共造成内蒙古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5个地区31个旗县30万人受灾,房屋倒塌致死1人,转移安置近2千人;2千多座蔬菜大棚被压垮或受损,另外还有部分大田作物收获后未来得及归仓,造成近万公顷农作物受灾,近千公顷绝收;倒塌房屋1千多间,死亡牲畜6千多只,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亿元。 从11月21日开始,内蒙古再次出现降雪降温天气,使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 2012年8月,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将发生暖冬,我们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会发生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提醒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相关新闻: 内蒙古今起再迎雨雪降温天气 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 2012-11-21 11:07:58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从今天开始,内蒙古再次出现降雪降温天气,使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   从今天开始以降温为特点的较强冷空气再次袭击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出现降雪,中西部的降温幅度达到了6-8度,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等地今天降温都达到8度以上,全区最低气温已达到零下24度。   频繁的降温降雪天气导致积雪和冰冻严重,使内蒙古当地农牧业生产损失严重,内蒙古部分牧区今天又出现了吹雪天气,影响了正常放牧。随着积雪的不断加深,放牧牲畜很难采食到积雪覆盖下的枯草,牲畜需要大量的饲草进行补饲,这样也加大了牧区牲畜的饲养成本。   另外上一轮降温天气造成了内蒙古一千多座蔬菜大棚被压垮,目前部分地区的灾情仍在核实中,这次降温降雪天气无疑对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灾情将继续加重,农牧业生产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记者董云静) 编辑: 扬子网编 http://www.yangtse.com/system/2012/11/21/015285968.shtml 连续3场降雪 内蒙古经济损失3.7亿:暖冬预测现危害 2012-11-16 16:0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暴雪 暖冬 预测 内蒙古经济 呼和浩特 推荐到群组 连续3场降雪 内蒙古经济损失3.7亿 2012年11月16日11:00 中国广播网 微博 评论   中央台记者刘源源,内蒙古台记者张玉纯)内蒙古连续3场大范围降雪,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都带来极大影响。   内蒙古民政厅截止昨天的统计表明,降雪共造成内蒙古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5个地区31个旗县30万人受灾,房屋倒塌致死1人,转移安置近2千人;2千多座蔬菜大棚被压垮或受损,另外还有部分大田作物收获后未来得及归仓,造成近万公顷农作物受灾,近千公顷绝收;倒塌房屋1千多间,死亡牲畜6千多只,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亿元。   灾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民政部门已经安排救灾被褥下发各地,同时,各地还派出农牧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指导救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16/110082644.html 内蒙古强降雪致10万余人受灾 2012年11月13日21:05 中国新闻网 评论(29人参与)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3日电(乌瑶)13日记者从内蒙古民政厅获悉,9日至12日内蒙古再次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致使107207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67万元。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210525572948.shtml 辽宁朝阳遭近30年来最大暴雪:暖冬预报现危害 2012-11-14 10: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78.html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2012-11-14 06:1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低温冻害 厄尔尼诺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杨学祥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2012年11月13日14时至14日14时,吉林中部、黑龙江中东部以及新疆沿天山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有关部门需及时清理积雪,并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171525572192.s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 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488.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317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82 次阅读|4 个评论
连续3场降雪 内蒙古经济损失3.7亿:暖冬预测现危害
杨学祥 2012-11-16 16:06
连续3场降雪 内蒙古经济损失3.7亿 2012年11月16日11:00 中国广播网 微博 评论   中央台记者刘源源,内蒙古台记者张玉纯)内蒙古连续3场大范围降雪,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都带来极大影响。   内蒙古民政厅截止昨天的统计表明,降雪共造成内蒙古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5个地区31个旗县30万人受灾,房屋倒塌致死1人,转移安置近2千人;2千多座蔬菜大棚被压垮或受损,另外还有部分大田作物收获后未来得及归仓,造成近万公顷农作物受灾,近千公顷绝收;倒塌房屋1千多间,死亡牲畜6千多只,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亿元。   灾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民政部门已经安排救灾被褥下发各地,同时,各地还派出农牧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指导救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16/110082644.html 内蒙古强降雪致10万余人受灾 2012年11月13日21:05 中国新闻网 评论(29人参与)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3日电(乌瑶)13日记者从内蒙古民政厅获悉,9日至12日内蒙古再次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致使107207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67万元。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210525572948.shtml 辽宁朝阳遭近30年来最大暴雪:暖冬预报现危害 2012-11-14 10: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78.html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2012-11-14 06:1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低温冻害 厄尔尼诺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杨学祥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2012年11月13日14时至14日14时,吉林中部、黑龙江中东部以及新疆沿天山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有关部门需及时清理积雪,并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171525572192.s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48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暴雪、冷冬和暖冬的网上讨论
杨学祥 2012-11-15 05:22
关于暴雪、冷冬和暖冬的网上讨论 删除 回复 zecrio 2012-11-14 23:57 太过奖了。我只是业余气候爱好者,大概04年前后就看杨教授的文章。最近1年经常光顾杨教授的博客,和杨教授学到不少知识。 博主回复(2012-11-15 03:34):加油!在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冷冬频发,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暖冬频发,时间滞后8年左右。 删除 回复 lnxiaohz 2012-11-14 22:16 zecrio老师,我了解了,谢谢!您的信息对我的事业帮助很大。本地老人常说,若北方偏冷,那么广西就偏暖和一点的,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点规律。依您看,今年广西冬季是偏冷吗?特别是桂东南。 删除 回复 zecrio 2012-11-14 07:42 90年代几乎华南冬季都是偏暖,只有1993年1月、1996年2月和1999年12月的一段时间严寒,其他时候都是明显偏暖,2008年以后华南地区的冷冬都是大范围持久性的,例如:2010年12月中旬广州最低气温接近0度,2011年1月份全月华南都是严重低温,2012年1到2月华南更是遭遇持续低温。无论持续时间还是强度都超过了90年代,90年代低温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博主回复(2012-11-15 03:31):总结准确。 删除 回复 zecrio 2012-11-14 07:36 2009年12月到2010年的冷冬是北方明显,南方稍弱,而2010年12月到2011年2月以及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这两个冬季是全国大范围偏冷,南方寒冷程度超过北方。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的冷冬南方经历大范围长期雨雪,特别是2012年2月,湿冷异常,华南更是如此。 博主回复(2012-11-15 03:31):情况属实。 删除 回复 zecrio 2012-11-14 07:34 2008年年初的南方特大雨雪冰冻天气也给华南—广东和广西省带来严重冰冻灾害。事实证明从那以后还经历了2010到2011以及2011到2012年的严重冷害,并不是之后就年年偏暖。2010年12月到2011年2月和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广东省遭遇明显冷冬,而且是30多年不遇。广州这两年冬季有很多天连续平均气温10度以下达到冬季标准,而且2008年以后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证明华南最近几年冬季是明显变冷的。靠平均气温以及低温日数实际情况说话才会检验是几乎偏暖还是明显变冷,而非人们的感觉。 博主回复(2012-11-15 03:30):情况属实。 删除 回复 lnxiaohz 2012-11-13 20:29 寒冬也好,暖冬也好,处在桂东南的我如今还在穿着短衬衫,着中裤,穿着拖鞋。每年都盼着杨教授预测是寒冬,后来也确实验证是寒冬,不过那都是在北方粉墨登场,跟两广关系不大。除了07年末08年初那场雪灾之外,基本年年都是偏暖的,感觉都没有小时候9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冷了。 博主回复(2012-11-14 05:11):2013年的强拉尼娜会带来更冷的寒冬,比2007年的拉尼娜还强。 删除 回复 zecrio 2012-11-8 13:50 又一次强冷空气要来了,11月8到12日影响全国大部。北京9到10日还有中雪和大风降温。最低预报零下5度。更冷了。冷空气密集爆发南下啊。 博主回复(2012-11-10 03:26):今冬先寒的势头很强烈。暖冬的预测将要落空。 博主回复(2012-11-9 05:10):关注。 潮汐组合B:2012年11月7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46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4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1616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这两次潮汐组合的影响很大。频发强震更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wall 删除 回复 Talky 2012-11-14 21:54 杨老师,问问外行问题: 暴雪是暖冬容易发生呢,还是寒冬容易发生?或者,因为暴雪,会发生寒冬? 到北方时曾经学到,如果下鹅毛大雪,气温不低。真冷的话,雪片是没有的,全是细小颗粒了。这次东北大雪是粉状的吗? 博主回复(2012-11-15 04:23):暴雪是由低温引起的,下雪天不冷是因为在水汽凝结为雪花时要释放出凝结热,雪后气温一定大降。 博主回复(2012-11-15 04:08):近几年欧洲暴雪和低温严寒是同时发生的,专家研究结论:暴雪原因是太阳活动低值造成的低温所致。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0_12/31/3813288_0.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32511cid=2247660goto=new 凤凰网科技 探索 正文 【科学时报】专家探讨欧洲暴雪成因 2010年12月31日 09:34 科学时报 近日,2010年美国秋季地球物理年会(AGU Fall Meeting)在旧金山举行,作为地球物理领域规模最大的会议,年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6万多名科学家参与。 年会结束后,一些英国科学家因暴雪被困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欧洲北部多国因暴雪及严寒低温,交通严重受阻,多个机场取消数百架航班。航空业的无奈,民众的抱怨,一切都在漫天飘舞的雪花面前无处着力。 当科学家们为当前地球空间物理领域的问题津津乐道时,一场接一场的暴雪正在欧洲各地肆虐。飘飘荡荡的雪花带给欧洲的,不是更多欣喜,而是担忧。 日前,英国Reading大学日地空间物理学家Mike Lockwood领导的团队研究发现,低太阳活动时期与高层大气中风的变化关系密切,从而使欧洲北部的冬天异常寒冷。 据Nature报道,该项研究的论文发表在《环境研究简报》(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论文分析了英格兰中部地区350年来的气温记录数据,并将其与太阳黑子的天文观测作了对比。Mike Lockwood团队发现,在考虑全球气候变化的前提下,欧洲冬季的温度在太阳活动低年比平均值低0.5℃。 在2010年美国秋季地球物理年会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宗秋刚担任了“磁层空间环境对太阳风瞬变事件的响应”分会主席。他在就Mike Lockwood研究团队的论文接受《科学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评论说:“该研究非常前沿,空间界对这个观点还是比较认可的,特别是欧洲空间界。” 宗秋刚认为,空间界普遍认为太阳活动对气温变化确有影响,但不知到底是怎么影响的。Mike Lockwood发现两者之间有联系,但究竟是怎么联系的,目前科学界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低太阳活动使冬季气温下降 据17世纪下半叶的历史记录资料显示,欧洲冬季温度与太阳活动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在一段大约50年的时期中,欧洲经历了多个寒冷的冬季,而此时太阳黑子较少(尽管它仍然保持以11年为周期循环的黑子高年和低年),太阳活动降到了100年以来的最低值。正是受此启发,Mike Lockwood与他的同事开始研究太阳活动与冬季气温是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Mike Lockwood团队使用了来自英格兰中部的温度记录数据。它提供了上溯至1659年的英格兰中部地区数个监测站的每月温度数据,这是世界上最长时间的气温仪器记录。然而,整个北半球的温度数据是从1850年开始的,为了将分析范围扩展到1659年,他们使用了一系列不同的代替方法,例如树木的年轮、石笋中的同位素浓度、沉积物厚度、湖泊的高度以及文献记录等。同时,Mike Lockwood团队排除了被广泛接受的人为排放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过去整个世纪以来北半球变暖的可能性。 “2009年的冬季是350年来温度第18低的,尽管当时全球温度是第五高的。”Mike Lockwood在接受Nature采访时指出。 为了确立在同一时间段内太阳活动的变化规律,Mike Lockwood小组计算了总的由太阳风携带的磁流变化。 据Mike Lockwood介绍,此变化可以通过计算地球磁场的波动得到,其结果可以追溯至1868年。与此同时,他们使用了一个将太阳的磁流水平同黑子数联系起来的模型,将数据结果扩展到1659年,而太阳黑子的观测数据可以早至1600年。 “之所以不直接使用太阳黑子数据,是因为它在不同的极小年之间变化很小,从而不能提供一个有意义的长时间变化趋势。”Mike Lockwood说。 通过比较英国的气温变化与太阳活动的波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很强的相关性:在低太阳活动时期,冬季的气温平均有0.5摄氏度的下降。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使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存在这一相关性的统计可能性大于95%。”Mike Lockwood表示。 针对为什么只选取英国数据作为样本的问题,Mike Lockwood认为,英国的气温是整个欧洲气温的代表,选取英国作为样本具有科学性。 欧洲受急流“迫害” 事实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太阳活动的变化改变冬季温度,并且为何这一效应只限于欧洲,而不是作用于整个地球,科学界一直没有得出准确结论。 对此,Mike Lockwood认为,是一种被称为“急流”(jet stream)的气流在起作用,它由西向东横越大西洋。急流可以将自己紧紧地固定并一直封锁住大洋,阻止温暖的海风到达欧洲,使冰冷的极风取代它的位置。太阳磁活动变化使太阳紫外辐射量变化,从而作用于平流层的温度与风的模式,就像其他最近的研究所提到的一样,向下作用于对流层——大气层的底层。 “该模式与地球平流层(地球表面上空约20~50公里)中的紫外线效应相联系。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被平流层中的臭氧所吸收,保护了地球的表面同时加热平流层。”Mike Lockwood说,“这一效应在光照最强的热带地区最为显著,同时温度梯度产生了一个全球性的上层大气风场,包括了南北半球的急流。” “相对简单的模型表明,赤道平流层加热,可以略微推动急流。”Mike Lockwood解释说,同样,平流层的冷却就像在太阳活动低年那样,允许急流向赤道偏移。 “这一效应似乎会使北方的急流挡住海洋性暖空气从大西洋到达欧洲,从而对欧洲气候产生一个复杂的效应。相应地,它打开了从俄罗斯到北极的东北向风的通道。”Mike Lockwood表示。 不过,Mike Lockwood提醒,太阳活动水平低并非一定会使冬天寒冷。他指出,英格兰最低的气温纪录是1684年,但同时第二年是第三温暖年,尽管这一年太阳活动程度依然很低。 “尽管1947年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相应的太阳活动很强,但是结果表明,当太阳活动水平低时会有更多的寒冬,而太阳活动高时会有更多暖冬。”Mike Lockwood说。 据Mike Lockwood预测,在未来的数年中,欧洲的冬季会比最近几十年更加寒冷。 “我们从过去的树木年轮和冰核中的宇宙射线同位素中计算了太阳活动强度,结果表明我们有8%的可能在未来50年中经历另一个太阳活动水平低时期,英格兰中部的地区温度将降低半摄氏度。”Mike Lockwood强调。 事实上,宗秋刚告诉记者,类似的研究中国科学家也越来越关注了,不过科学仪器和数据积累上瓶颈还较大。 “目前,我们的理论分析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但仪器制作、系统集成方面还比较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宗秋刚如是说。 研究仅针对欧洲的现象 尽管全球正在变暖,但欧洲很可能在未来很多年中经历寒冷的冬天。 针对Mike Lockwood团队的研究,华盛顿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日地空间物理学家Judith Lean在接受Nature采访时认为,部分的浮动可能是由于这篇文章中没有考虑到的一些因素引起的。例如,她指出该文中没有考虑到火山喷发的影响,尽管它们会影响到欧洲的天气。 尽管如此,Judith Lean直言,Mike Lockwood团队的研究仍是一项良好的研究,它指出了全球气候的复杂动态是如何受到太阳活动“扭转”的。 “即使最近的太阳黑子平静期延长成为另一个蒙德尔极小期,它的影响仍然是区域性的,且不会抵消全球变暖的效应。”Mike Lockwood强调,“这是一个只针对欧洲的现象。” 不过,Mike Lockwood坚信,欧洲仍然有可能遇到更多寒冷的冬天。“太阳活动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已经变得异常活跃,现在正减弱到一个平均甚至是较低的活动水平”。 但Mike Lockwood认为,确定长时间变化最好的方式,并不是简单地计算黑子数。相反,他认为,研究驱动耀斑和黑子,并使紫外线强度增加的太阳磁场是更好的方法。 “在每一个太阳黑子极小年,太阳表面几乎没有黑子,这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太阳每11年重复地回归一个相同的低活动状态。而太阳磁场表明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太阳在不同的极小年中的发射显示了明显的变化。”Mike Lockwood表示。 然而,Judith Lean对此持反对意见:“我不认为现在太阳辐照比任何以往的黑子极小年更低。太阳已经开始一个新的活动周期。”不过,“所有正在进行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对于研究的各种意见,Mike Lockwood一再强调,这一研究不能告诉我们任何关于全球气温变化的结果。 “以往的研究有一种趋势,那就是将局地效应当做是否与全球变暖一致的证据。”Mike Lockwood指出,“但我们的工作指出了局地和季节性的变化显示了太阳的影响,而不是全球平均数据的变化趋势。” 对此,宗秋刚认为,英国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得出如此前沿的结论,是因为他们350多年连续有效的观察,有足够多的数据。然而,要想把这个研究推向全球,就需要世界各地的数据支持,但显然,要想得到非洲的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科学时报》 (2010-12-31 A1 要闻)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0_12/31/3813288_0.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因强降雪直接经济损失1.18亿:暖冬预测现危害
杨学祥 2012-11-14 15:05
内蒙古因强降雪直接经济损失1.18亿 2012年11月14日02:39 京华时报 评论 13日,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南双庙子乡,几位农民在清理受损大棚上的积雪。新华社发 13日,居民在鹤岗市街头清理积雪。新华社发   连续多天的降雪天气给内蒙古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目前,灾害已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8亿元。   同时,持续数天的强降雪也给东北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东北各地正积极抗灾救灾。   ■追踪报道    影响    内蒙古12旗县近两万人受灾   今年进入11月,内蒙古连续两次遭遇寒潮降雪天气,部分地区超历史极值。目前,此次灾害造成赤峰市喀喇沁旗、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二连浩特和乌兰察布市察右前等12旗县近两万人受灾,造成1550公顷大棚蔬菜受灾,倒塌房屋176间,死亡牲畜2055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8亿元。   灾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派出工作组赶赴受灾较重的赤峰市、通辽市指导救灾。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于睿称,主要是道路以及农业设施,像塑料大棚压塌损失比较大,牧区今年储存了大量饲草,还不会对牧民的生产造成大的影响。   13日,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透露,强降雪降温天气致中东部公路运输大面积受阻,各主要公路被迫封闭,赤峰、通辽两市客运车辆停止运行。内蒙古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介绍,除呼和浩特市境内的S101、S104、S31公路封闭外,其他道路均已恢复正常通行。   辽宁7000大棚倒了近1000   12日,辽宁境内有十余条高速公路全线或部分路段封闭,经交管部门组织除雪保畅工作,当日中午,辽宁西部的高速公路已经开通,保证了当地菜农蔬菜的正常运输。   13日,辽宁西部地区部分220千伏、66千伏跳闸线路已恢复送电,81条10千伏跳闸线路全部恢复送电。   朝阳等地有近7000个大棚不同程度损害,近1000个大棚完全倒塌,当地农业部门正在全力抢修,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吉林高速恢复限行七座以上车   13日,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的暴雪天气仍在持续。   记者从长春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获悉,当天市场供应的蔬菜依然充足,品种丰富,但是与上周相比,韭菜等品种蔬菜价格有所上涨,由于降雪还在持续,价格部门预测蔬菜价格可能出现波动。   截至目前,吉林省电网220千伏及以上系统运行平稳,跳闸的4条66千伏线路和19条10千伏线路已全部恢复送电。吉林省高速公路全部恢复通行,但仍对七座以上客车、大件车、危化品车限制通行。   省教育厅继11日向各市州发布《安全预警紧急通知》后,12日晚间再次发出预警通知,要求山区、半山区及有暴雪的地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至14日采取停课措施。   黑龙江局部暴雪雨夹雪继续   局部地区暴雪、雨夹雪等恶劣气候仍在持续中,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了一系列抢险救灾行动。黑龙江鹤岗市和双鸭山市所辖区7500多人受灾,不少大棚倒塌,部分公交停运。   截至13日17时,因暴雪影响发生故障的黑龙江电网受损线路已基本恢复送电,停电事故影响的126个乡镇、42万用户已全部恢复供电。   应对·鹤岗   2000万元严打擅自涨价   12日,黑龙江鹤岗市消防支队进入二级战备状态,全市200余名官兵全部参加清理积雪工作。110、119等公共应急部门也都进入待命状态。   多路公交大客虽已有50%以上发车,其它各线也都陆续发车,但由于道路积雪厚、路面滑,部分车辆中途抛锚,各线暂不能发到终点。截至13日14时,鹤岗的积雪深度已经达到50厘米。城区部分地段已恢复电、水、热,城市主干道已正常通行。   为严加打击商场、出租车等公共服务行业擅自涨价的行为,鹤岗市专门准备了2000万元的市长专项“价格调控资金”。   应急办发短信消除市民恐慌   由于降雪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道路上的部分出租车、“招手停”趁机做起了“冰雪”买卖。个别“招手停”车平日里每位1元票价,而在12日当天却把起价涨至每位5元。出租车价格也从平日里的6元起价涨至短途每位5元、10元。还有一些市民到超市和食杂店,购买大量面包、蛋糕、八宝粥、矿泉水等食品。   为了迅速消除雪灾影响,鹤岗市应急办通过手机向广大市民发送短信,提醒市民不要恐慌,相关部门正在全力抢修。   现场   交警雪夜护送受伤工人   11日晚,在辽宁阜新打工的刘占发被砸伤了双脚,需要到沈阳治疗,但赶上大雪纷飞,许多道路被封。当地交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用警车护送他赶往沈阳的医院。当日晚10时多,警车接上了刘占发,开车的交警自称是铁西的。刘占发的双脚被初步固定,他被推进了沈阳市八院的急诊室。   据刘占发的工友介绍,事故发生在凌晨5时多,随后到营口中医院拍片检查,后来听说治不了得截肢,才转的院。他说,从苏家屯开始,由沈阳交警一路带他们过来,到铁西后又换了一个交警队。本来要走10个小时的路,由于高速绿色通道,缩短到了4个多小时,为刘占发的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预报   新疆将接“雨雪接力棒”   13日,中央气象台透露,持续数天的东北强降雪已开始减弱,但吉林中部偏北、黑龙江中东部等地仍有大雪或暴雪。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从12日5时到13日5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和新疆西北部出现降雪或雨转雪。预计13日白天到夜间,东北强降雪将逐渐减弱,但吉林中部偏北、黑龙江中东部等地仍有大到暴雪,中央气象台已经解除暴雪蓝色预警。   同时,新疆北部地区将接过雨雪“接力棒”。   13日凌晨,阿勒泰地区迎来今冬第二场大雪,最低气温降到零下18摄氏度。   据新华社、《黑龙江晨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 (原标题:内蒙古直接经济损失1.18亿)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4/023925573865.shtml 内蒙古强降雪致10万余人受灾:暖冬预报现危害 内蒙古强降雪致10万余人受灾 2012年11月13日21:05 中国新闻网 评论(29人参与)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3日电(乌瑶)13日记者从内蒙古民政厅获悉,9日至12日内蒙古再次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致使107207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67万元。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210525572948.shtml 辽宁朝阳遭近30年来最大暴雪:暖冬预报现危害 2012-11-14 10: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78.html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已有 165 次阅读 2012-11-14 06:1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低温冻害 厄尔尼诺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杨学祥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2012年11月13日14时至14日14时,吉林中部、黑龙江中东部以及新疆沿天山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有关部门需及时清理积雪,并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171525572192.s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蒙古强降雪致10万余人受灾:暖冬预报现危害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1-14 14:33
内蒙古强降雪致10万余人受灾:暖冬预报现危害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和2012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相关新闻: 内蒙古强降雪致10万余人受灾 2012年11月13日21:05 中国新闻网 评论(29人参与)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3日电(乌瑶)13日记者从内蒙古民政厅获悉,9日至12日内蒙古再次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致使107207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67万元。   内蒙古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发布消息称,本次降雪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中东部的南部地区,截至11月12日08时,降雪地区的累计降雪量在10~41毫米,与2日-5日的降雪区域基本一致。   内蒙古民政厅救灾处发布的消息称,此次降雪对畜牧业、设施农业和交通运输等均产生不利影响。灾害“波及”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等下属的17个旗县,造成大小牲畜859头(只)死亡,此外还引发多起大棚垮塌、房屋倒塌事件,其中通辽市灾情较重。   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降雪严重阻碍了交通,尤其锡林郭勒盟等地,交通完全中断,该地区因交通中断而受灾的人非常之多。   针对目前的灾情,民政厅救灾处除计划向内蒙古东部区下拨救灾衣被外,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落实下一步的救灾工作。此外,救灾处还计划将这次受灾较严重的地区纳入国家每年都开展的“冬春救助”工程中,为灾民提供更多帮助。   算上2日-5日降雪引发的灾情,两轮降雪致使内蒙古自治区1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7亿元。(完) (原标题:内蒙古再降雪10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6000万余元) (编辑:SN034)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210525572948.shtml 辽宁朝阳遭近30年来最大暴雪:暖冬预报现危害 2012-11-14 10: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78.html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已有 165 次阅读 2012-11-14 06:1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低温冻害 厄尔尼诺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杨学祥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2012年11月13日14时至14日14时,吉林中部、黑龙江中东部以及新疆沿天山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有关部门需及时清理积雪,并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171525572192.s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辽宁朝阳遭近30年来最大暴雪:暖冬预报现危害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1-14 10:01
辽宁朝阳遭近30年来最大暴雪:暖冬预报现危害 杨学祥 中国天气网讯 10日下午开始,辽宁自西向东出现了较强的雨雪天气过程,其中朝阳地区遭遇近30年来最大暴雪,农业、电力损失严重。监测显示,截至12日8时,朝阳市内积雪最深处达23厘米。暴雪导致朝阳县移动公司45个基站停止工作,14个乡镇部分地区停电。另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暴雪致朝阳设施农业损毁严重,据粗略统计,当地有近600多栋大棚被压塌,被压塌的大棚中的蔬菜和水果全部受损,具体损失情况正在统计中。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744615.shtml 2012年9月13日在辽宁省举办的第29届气象学年会研讨会上,沈阳市气象台副台长梁红就沈阳地区冬季气温变化及大气环流特点进行了分析。她的研究是针对沈阳近50年来冬季气温特点和规律展开的。在梁红的报告中,沈阳近50年冬季冷冬和暖冬的比例各占一半,50年中出现暖冬的年份一共有9年,而出现冷冬的年份也是9年。尽管发生次数相当,但冷冬和暖冬出现的时间却完全不同。9个冷冬几乎多数都在1988年之前,而暖冬除了1972年外,其余8次都出现在1988年以后。也就说近20年冬季增温趋势明显,暖冬年加剧。 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2年7月,可能发展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预计2012年下半年,厄尔尼诺状态将继续发展,可能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其中包括会带来冬季气温异常,形成暖冬。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梁红称,实际上厄尔尼诺通常会引发暖冬,但由于局地表现会不同,很难说在我省会形成怎样的影响。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9/14/17610149_0.shtml 按照以上时间划分,沈阳的冷冬暖冬分布应该分为三个时期: 沈阳冬季 1961-1988 1988-2008 2008-2012 暖冬个数 1 8 冷冬个数 6 3 拉马德雷冷位相 1947-1976 2000-2030 拉马德雷暖位相 1977-1999 对比可知,拉马德雷暖位相(滞后8年)是暖冬集中发生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8年)是冷冬集中 发生时期。今后20年不是暖冬多发,而是冷冬多发。 不同的划分有不同的结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跟风国际全球变暖的潮流和部门领导的观点,真实数据的不科学划分成为时尚,由此而导致的危害是惨痛的,应该引以为戒。 历史教训:同一观测数据,不同的划分有不同的结论。 听取不同意见是避免失误的基本途径。现在气象部门一家独大,出了差错也坚决不改,长此以往只能造成更多的危害。 相关新闻: 辽宁朝阳遭近30年来最大暴雪 农业电力损失严重 【字体: 大 中 小 】 2012-11-12 13:24:35 来源: 中国天气网辽宁站 中国天气网讯 10日下午开始,辽宁自西向东出现了较强的雨雪天气过程,其中朝阳地区遭遇近30年来最大暴雪,农业、电力损失严重。 监测显示,截至12日8时,朝阳市内积雪最深处达23厘米。暴雪导致朝阳县移动公司45个基站停止工作,14个乡镇部分地区停电。另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暴雪致朝阳设施农业损毁严重,据粗略统计,当地有近600多栋大棚被压塌,被压塌的大棚中的蔬菜和水果全部受损,具体损失情况正在统计中。 树木被积雪压折。(摄/罗思维) 目前,朝阳市雨雪天气过程已结束,辽宁省气象局预计,未来三天,朝阳地区天气晴好,具体预报如下: 13日白天晴,最高气温0℃,夜间多云,最低气温-7℃; 14日白天到夜间晴,最高气温1℃,最低气温-9℃; 15日晴,夜间多云,最高气温2℃,最低气温-9℃。 专家提醒,农电、交通等部门需利用晴好天气迅速采取行动抗灾救灾,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另外,要积极指导菜农整修损坏的大棚,适时补种蔬菜,开展生产自救。 编辑:丁秋实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744615.s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热度 3 杨学祥 2012-11-14 06:19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暖冬预测显尴尬 杨学祥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2012年11月13日14时至14日14时,吉林中部、黑龙江中东部以及新疆沿天山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有关部门需及时清理积雪,并 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171525572192.s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 暖冬 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 “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相关新闻: 东北强降雪将持续至明日夜间 2012年11月13日17:1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 13日14时至14日14时,吉林中部、黑龙江中东部以及新疆沿天山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有关部门需及时清理积雪,并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虽然目前东北强降雪已经减弱,但由于这次的天气系统移动比较缓慢,雨雪区继续东移,范围逐渐缩小,但雨雪影响完全结束要到14日夜间以后,强降雪对交通运输等造成的影响仍不容轻视。   对于这次强降雪对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表示,总体看这次东北强降雪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降雪会增加这些地区的水资源,补充地下水,同时降温会灭杀越冬的虫卵;不利的方面在于,内蒙古及东北部分地区的牧区的牛羊等牲畜会受到影响,同时东北偏南地区的设施农业如蔬菜大棚会经受考验,有的可能需要人工增温,另外对交通运输等会造成的较大影响。毛留喜说,目前东北正值农闲时节,在地作物已经收割完毕,强降雪对农业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专家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市民需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记者 谢忠军) (原标题:东北强降雪将持续至14日夜间 需做好防雪冻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3/171525572192.shtml 黑龙江省鹤岗市形成严重雪灾 吉林暴雪仍在持续:暖冬预测显尴尬 2012-11-13 03:4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厄尔尼诺 暴雪 推荐到群组 黑龙江省鹤岗市形成严重雪灾 吉林暴雪仍在持续:暖冬预测显尴尬 杨学祥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吉林暴雪仍在持续 应急响应提至3级 2012年11月12日21:46 新华网 评论   新华网长春11月12日电 (记者 马曹冉 张建 王凯)记者从吉林省气象局了解到,12日下午,吉林省气象局将暴雪应急响应由四级升级为三级。傍晚,吉林全境的暴雪仍在持续。   据了解,本次降雪天气是从10日夜间开始的,截至12日6时吉林省大部出现积雪覆盖。吉林省气象台的预测显示,未来24小时吉林省境内大雪天气将持续,松原东部、长春、吉林、延边西北部将出现大到暴雪。   此外,记者从吉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支队获悉,受降雪和道路结冰影响,该省高速公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路段进一步扩大,珲(春)乌(兰浩特)高速公路长春至白城段全线已经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对7座以上客车、大件车、危化品车辆采取限制通行措施。   此外,黑龙江省鹤岗市从11日晚间开始的降雪,至12日形成严重雪灾,积雪深度达33.5厘米,气象部门认定为50年一遇。市区曾一度全部停电,供暖、供水受到影响。各级干部深入一线抢险救灾,当地政府紧急拨付1000万元清雪抗灾应急资金。 (原标题:暴雪持续 吉林应急响应提升一级)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2/214625564311.shtml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拉马德雷 厄尔尼诺 推荐 到群组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 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 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 ,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 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 ,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 、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 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 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 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 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97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661 次阅读|3 个评论
黑龙江省鹤岗市形成严重雪灾 吉林暴雪仍在持续:暖冬预测显尴尬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1-13 03:41
黑龙江省鹤岗市形成严重雪灾 吉林暴雪仍在持续:暖冬预测显尴尬 杨学祥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吉林暴雪仍在持续 应急响应提至3级 2012年11月12日21:46 新华网 评论   新华网长春11月12日电 (记者 马曹冉 张建 王凯)记者从吉林省气象局了解到,12日下午,吉林省气象局将暴雪应急响应由四级升级为三级。傍晚,吉林全境的暴雪仍在持续。   据了解,本次降雪天气是从10日夜间开始的,截至12日6时吉林省大部出现积雪覆盖。吉林省气象台的预测显示,未来24小时吉林省境内大雪天气将持续,松原东部、长春、吉林、延边西北部将出现大到暴雪。   此外,记者从吉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支队获悉,受降雪和道路结冰影响,该省高速公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路段进一步扩大,珲(春)乌(兰浩特)高速公路长春至白城段全线已经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对7座以上客车、大件车、危化品车辆采取限制通行措施。   此外,黑龙江省鹤岗市从11日晚间开始的降雪,至12日形成严重雪灾,积雪深度达33.5厘米,气象部门认定为50年一遇。市区曾一度全部停电,供暖、供水受到影响。各级干部深入一线抢险救灾,当地政府紧急拨付1000万元清雪抗灾应急资金。 (原标题:暴雪持续 吉林应急响应提升一级)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2/214625564311.shtml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拉马德雷 厄尔尼诺 推荐 到群组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 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 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 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 ,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 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 ,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 、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 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 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 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 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54 次阅读|1 个评论
暖冬预测显尴尬:内蒙古遭遇首轮大范围降雪 多地积雪深度创纪录
杨学祥 2012-11-12 12:56
内蒙古遭遇首轮大范围降雪 多地积雪深度创纪录 2012年11月12日11:04 中国广播网 评论   中广网呼和浩特11月12日消息(内蒙古台记者王荣) 受强冷空气影响,这几天,内蒙古经历了今年立冬之后的首轮大范围降雪、部分地方出现了大到暴雪。降雪已经严重影响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的交通出行和生产生活。   受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这几天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雪甚至暴雪的天气,多地降雪量积雪深度都超过了历史极值,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雪。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最大降水量是出现在了通辽的奈曼旗,达到了64毫米,比较大的区域是分散在呼伦贝尔市的陈旗、通辽市的南部、赤峰市的大部都达到了10-27毫米,其余地区都在9毫米以下,这些地区最大积雪深度都达到了1到38厘米之间。   这轮降雪天气尤其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和农牧业的生产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比如受降雪影响,锡林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长途班车已经全线停运,而且赤峰至大阪、通辽、朝阳的高速公路,通辽市境内的大广高速全线封闭。   受降雪影响,呼伦贝尔机场、锡林浩特机场航班延误,赤峰机场、通辽机场关闭。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说,赤峰和通辽机场今天早晨刚刚恢复正常运行。   为了保证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赤峰市中小学全部停课两天,通辽市部分中小学停课一天。受降雪的影响,11日8时开始全国5大露天矿之一的霍林河露天矿部分矿井停止了运营。 (原标题:内蒙古遭遇首轮大范围降雪 多地积雪深度超历史极值) (编辑:SN026)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2/110425561454.shtml 吉林大雪致部分学校停课 省内高速全部管制 2012年11月12日10:37 中国新闻网 评论(1人参与)   中新网长春11月12日电 (崔颜锋 陈博宜 李鹏)受高空低涡及地面气旋东移影响,吉林省出现雨转雪天气,大部分地区开始普降大雪,其中四平市区、梨树县、白山市区、江源县出现暴雪。截至12日早8时,省内高速公路已经全部施行临时交通管制,公路客运部分客车已经大部分停运,山区、半山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一律停课。   高速:全省施行临时交通管制   记者从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挥调度中心获悉,从11日9时47分开始,长深高速(内蒙段)因下雨施行临时交通管制,去往阜新方向的车辆只能在金宝屯站下站行驶。大广高速(长岭段)因降雪施行临时交通管制,去往通辽方向的车辆只能在双辽北站下站行驶。受降雨、降雪的影响,从11日19时开始,吉林省境内高速公路禁止7座以上客车通行。   从12日凌晨开始,吉林省境内部分路段出现结冰情况。受此影响,珲乌高速公路(农安至松原)(天岗至珲春)、鹤大高速公路、通南高速公路、伊辽高速公路、营东高速公路、沈吉全线、抚长高速公路(伊春至靖宇)等路段均施行临时交通管制。截至目前,吉林省境内高速公路均已经施行临时交通管制。   为了应对恶劣天气,吉林高速公路交警启动应急预案,全省高速各大队提升勤务等级,由于一些车辆还未就近驶离高速公路,各大队及机关民警分别到路况比较复杂的涵洞、坡路等地段进行值守。   学校:山区、半山区中小学一律停课   吉林省教育厅11日向省内各市州发布《安全预警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山区、半山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12日一律停课;平原地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可根据天气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决定停课或串课。为了确保《通知》能及时下达省内各中小学校,吉林省教育厅又连夜发出《补充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一定要将安全预警通知传达到每一所学校、幼儿园,要确保学生及幼儿的安全。   据吉林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处的工作人员12日上午介绍,此次《通知》主要针对的是城郊、乡村学校,遭遇恶劣天气必须停课,而城区内的学校可自行安排停课或者串课。   气象:局部积雪已达18.1厘米   记者从吉林省气象台获悉,截至12日早8时,四平市区、梨树、白山市区、江源出现暴雪。梨树等7县市累计降水量超过25.0毫米,有30个县市累计降水量为10.0—24.9毫米。到12日8时,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积雪覆盖,最大的是四平市区,积雪深度为18.1厘米。   预计未来24小时,松原东部、长春、吉林、延边西北部有大到暴雪,松原西部、四平、辽源、通化北部、白山有中到大雪。   客运:长春389个班次已经停运   从12日凌晨开始,吉林省内很多公路都出现结冰情况,记者从长春客运总站获悉,长春高速发往各地的车辆全线停运;在公路方面,除长春通往北京、沈阳、公主岭等8个线路车辆还在运营之外,长春中心客运站其他线路也已经全线停运;在长春北凯旋客运站,也只有大庆、永安、朝阳3条线路还在营运,其他线路全部停运。   截至12日9时,长春发往全国各地及省内的客运车辆共计有101个线路、389个班次停运。(完) (原标题:吉林省大到暴雪:部分学校停课 高速路交通管制) (编辑:SN010)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2/103725561252.shtml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拉马德雷 厄尔尼诺 推荐 到群组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 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 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 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 ,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 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 ,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 、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 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 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 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 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160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沈阳地区冷冬和暖冬变化规律:今后20年冷冬多发
热度 4 杨学祥 2012-11-12 06:57
沈阳地区冷冬和暖冬变化规律:今后20年冷冬多发
沈阳地区冷冬和暖冬变化规律:今后20年冷冬多发 杨学祥 2012年9月13日在辽宁省举办的第29届气象学年会研讨会上,沈阳市气象台副台长梁红就沈阳地区冬季气 温变化及大气环流特点进行了分析。她的研究是针对沈阳近50年来冬季气温特点和规律展开的。在梁红的报 告中,沈阳近50年冬季冷冬和暖冬的比例各占一半,50年中出现暖冬的年份一共有9年,而出现冷冬的年份也 是9年。尽管发生次数相当,但冷冬和暖冬出现的时间却完全不同。9个冷冬几乎多数都在1988年之前,而暖 冬除了1972年外,其余8次都出现在1988年以后。也就说近20年冬季增温趋势明显,暖冬年加剧。 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2年7月,可能发展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预计2012年下半年,厄尔 尼诺状态将继续发展,可能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其 中包括会带来冬季气温异常,形成暖冬。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梁红 称,实际上厄尔尼诺通常会引发暖冬,但由于局地表现会不同,很难说在我省会形成怎样的影响。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9/14/17610149_0.shtml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辽宁省平均气温创下自2001年冬季以来的最低 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2011年冬季辽宁省平均气温为-9.6℃,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同期 )偏低1.9℃。辽宁省已经连续三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自辽宁省有完整气象资料的1951年以 来的61年中,有18年为“暖冬”,32年为“冷冬”,11年冬季为正常。这18个“暖冬”中有12个出现在1986 年之后,32个“冷冬”中有25个出现在1986年之前,就是说“冷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前,“暖冬”主要 出现在1986年之后。 http://news.lnd.com.cn/htm/2012-04/06/content_2244782.htm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历时29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 从1955年到1984年(历时也29年),开始时间后延了8年,结束时间后延了8年;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 相时期(历时22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1985-2007年期间(历时也22年)一次也没 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8年,时间间隔的对应 性非常准确。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8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8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 未来30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图1 1952-2008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 从图1 中还可以看到,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7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 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 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 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 相关性。 按照以上时间划分,沈阳的冷冬暖冬分布应该分为三个时期: 沈阳冬季 1961-1988 1988-2008 2008-2012 暖冬个数 1 8 冷冬个数 6 3 拉马德雷冷位相 1947-1976 2000-2030 拉马德雷暖位相 1977-1999 对比可知,拉马德雷暖位相(滞后8年)是暖冬集中发生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8年)是冷冬集中 发生时期。今后20年不是暖冬多发,而是冷冬多发。不同的划分有不同的结论。 2012-2013年的冬季将给出新的证明:今年冬季不太暖。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www.geophy.cn/CN/volumn/home.shtml 相关新闻: 厄尔尼诺又来 今冬暖冬几率大 2012年09月14日 07:32 来源:华商晨报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 原标题:厄尔尼诺又来 今冬暖冬几率大 晨报讯(主任记者 李敏)今年冬季暖冬的几率要大于冷冬。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发现,今年4月以后热带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预计2012年下半年,厄尔尼诺状态将继 续发展,可能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而通常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对于北方来说意味着产生暖冬的几率较大。 近20年沈阳冬季多发暖冬 昨日在我省举办的第29届气象学年会研讨会上,沈阳市气象台副台长梁红就沈阳地区冬季气温变化及大气环 流特点进行了分析。 梁红称,她的研究是针对沈阳近50年来冬季气温特点和规律展开的。 在梁红的报告中,沈阳近50年冬季冷冬和暖冬的比例各占一半,50年中出现暖冬的年份一共有9年,而出现冷 冬的年份也是9年。 尽管发生次数相当,但冷冬和暖冬出现的时间却完全不同。 梁红称,9个冷冬几乎多数都在1988年之前,而暖冬除了1972年外,其余8次都出现在1988年以后。也就说近 20年冬季增温趋势明显,暖冬年加剧。 专家表示,冷冬和暖冬主要是与受太平洋海温变暖带来厄尔尼诺年有关。 受厄尔尼诺影响 今冬偏暖几率大 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2年7月,可能发展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预计2012年下半年,厄尔尼诺状态将继续发展,可能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其中包括会带来冬季气温异常,形成暖冬。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 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那么,我省今冬会受厄尔尼诺影响气温偏暖吗? 梁红称,实际上厄尔尼诺通常会引发暖冬,但由于局地表现会不同,很难说在我省会形成怎样的影响。 专家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是发生在距离我国比较遥远的赤道东太平洋,并不对我国的天气气候产生直 接影响,但它会通过改变大气环流进而间接影响到中国的天气气候。不过,我国的天气气候变化还要受其他 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洋、冰雪、陆地热状况、季风、大气环流等等,不应简单地把任何气候异常都归结为受 厄尔尼诺的影响,也不能说厄尔尼诺发生后,必然对中国气候产生某种特定的影响。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9/14/17610149_0.shtml 辽宁去年冬季为“冷冬” 2012-04-06 14:24 北国网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辽宁省平均气温创下自2001年冬季以来的最低 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2011年冬季辽宁省平均气温为-9.6℃,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同期 )偏低1.9℃。  辽宁连续三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冷冬”和“暖冬”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定义,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规定,如果冬季 一个区域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1981年-2010年同期)的平均值偏低0.5℃以上,就算是“冷冬”;比常年平均 值偏高0.5℃以上,就算是“暖冬”。辽宁省已经连续三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自辽宁省有完 整气象资料的1951年以来的61年中,有18年为“暖冬”,32年为“冷冬”,11年冬季为正常。这18个“暖冬 ”中有12个出现在1986年之后,32个“冷冬”中有25个出现在1986年之前,就是说“冷冬”主要出现在1986 年之前,“暖冬”主要出现在1986年之后。今年冷冬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冬季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北极 的冷空气向中高纬地区迅速扩散,环流形势有利于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侵袭,致使气温偏低。除了大气环流的 异常之外,拉尼娜的影响也是一大因素,入冬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同时北太平洋海 温持续偏暖,有利于海陆热力差异加大,从而东亚冬季风偏强,影响气温偏低。   气候仍处在变暖的状态之下 虽然去年冬季较冷,但局地的某个时段的寒冷天气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全球气候变暖以全 球平均气温波动式变化、呈升温趋势为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还受到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内部调整 过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年际(年与年之间)、年代际(十年至数十年周期)甚至更长的波动。从目前 的监测来看,气候仍处在变暖的状态之下。全球气候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 的暖期,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现有的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因个别地区某个时段出现 的冷事件而发生改变。(付晓玉 记者王德坤) 编辑: 王德坤 http://news.lnd.com.cn/htm/2012-04/06/content_2244782.htm 暖冬和冷冬的争论:今年冬天会更冷吗? 已有 617 次阅读 2012-11-5 14:0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冷冬 暖冬 厄尔尼诺 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今年冬天会更冷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05日08:35 中国科学报   日前北方的一场降温,让人们纷纷穿上厚实的冬衣,似乎这个冬天来得有些早。这种感觉好像也得到了 科学家的佐证,近日,香港天文台就发出预测,今年冬天会比往年更冷。   北极冰层融化让今年冬天更冷   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预料,今年香港将迎来更冷的冬天。支持这一预测的根据是9000公里以外的北极 冰层融化。岑智明指出,“目前,北极冰层覆盖范围由高峰期逾1200万平方公里,快速缩减了七成,只余下 341万平方公里”。   尽管世间万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几千公里外的北极气候变化又是怎样影响到我国大陆的呢?今 年冬天真的会更加寒冷吗?这个冬天在我国大陆地区会不会出现极寒、暴雪等极端恶劣天气呢?   对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祝从文告诉记者,这一预测有一定道理,根据北极涛动理论,全球气 温变化就像翘翘板,当极地、高纬度地区的气压低于平均气压时,中低纬度地区的气温就会升高;反之,当 极地、高纬度地区的气压高于平均气压时,会将更多的冷空气挤向中纬度地区,中低纬度地区的气温就会降 低。北极海冰融化导致高纬度地区气压升高,就会把原来聚集在这里的冷空气挤压出来,这些被挤压出来的 冷空气就会向北美和欧亚大陆伸展,也会给中国带来降温。   影响气候因素复杂,现在预测为时尚早   但在北京市气象局研究员吴正华看来,现在预测冬天寒冷程度还为时尚早。他不否认北极涛动对我国大 陆冬季气候的影响,但这只是气候变冷的因子之一,究竟会对冬季气候产生多大影响,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当然,从近3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华北地区,最近3年冬季气温比平均值偏低0.5摄氏度,但是从全国范围来 看,并非所有地区都变冷。比如去年冬季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偏冷,但是华南地区却偏暖。这种地区差异是 由大气环流的变化引起的,处于高压环流控制下的区域就偏暖,处于低压环流控制下的区域就偏冷。   吴正华告诉记者,其实对我国气候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北太平洋西部的黑潮,判断我国气候变化可以 更多地关注赤道太平洋的海温是否正常,今年4月拉尼娜已经消散,而目前,赤道太平洋海面厄尔尼诺现象还 没有形成的迹象,所以今年冬天是否更冷还不好说。   那么,今年冬天我国是否会出现极端寒冷天气呢?祝从文指出,极寒天气在气象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因为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一样,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人们来说,冬季零下20摄氏度是正常温度,而对于我国 南方的人们来说,零度以下就会觉得很冷。所以极寒天气每个地区的标准不一样,只有出现低于某地正常温 值的情况,才算是极寒天气。如果今年冬天气温比平均值偏冷,就会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是究竟在哪一地 区出现,是无法预测的。(扈中平)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05/083582271.html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拉马德雷 厄尔尼诺 推荐 到群组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 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 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 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 ,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 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 ,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 、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 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 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 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 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 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或送来“暖冬” 2012年08月11日11:38 青岛晚报   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 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 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 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市气象局气候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岛城作为沿海城市,在厄尔尼诺影响下不仅能产生台风、暖冬等气候 现象,近海“黑潮”(一股暖海流)的发生几率会有所增加。而从历史资料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 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 1997年-1998年厄尔尼诺影响我国,1997年夏季,我市出现大旱天气并且温 度远远高于正常年份。在全球变暖已成趋势的背景下,虽然厄尔尼诺并不是暖冬形成的惟一原因,但它的卷 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今年上半年,全市平均气温9.6 摄氏度,与常年持平,但比去年高出0.5摄氏度。 (记者 徐美中) 受台风影响连续降雨天气通透,昨日下 午,栈桥对面的北海船厂、山体近在咫尺。   汤臻 摄影报道   作者:徐美中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暖冬与冷冬:30年经验pk60年周期 杨学祥 2009-11-17 08:24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厄尔尼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低 温冻害 30年的经验: 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发生 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0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 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60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 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 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 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 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发生了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 灾,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 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2009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再现拉马德雷周期。气象台不研究拉马德 雷现象使暖冬和冷冬预测处于是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 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周期为50-70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 两个完整的周期。1889-1924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25-1945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46 -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 时期。石家庄市54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再现了拉马德雷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1571.html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2010-3-5 07:49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冷冬,预测,问责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杨学祥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 ,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 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2010年暖冬预测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王希、于文静)入夏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频发的强降水和持续的 高温天气引发人们对极端天气和异常气候现象的关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任福民透露,根 据最新监测数据,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已初露端倪,但不能断定我国目前的天气情况是由厄尔尼诺引发,未 来有何影响仍需观察。 据了解,通常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夏季北方地区往往容易出现干 旱、高温天,而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也会提高 。 2009-07-10中国天气网讯 夏季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高温、强降水轮番上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 不小的影响。2009年地球将很热,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 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厄尔尼诺可能会使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夏季东北地区出现 低温的几率增大;西北太平洋的台风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偏少。由此可见,我国的 气候也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之内 。(刘珺)   2010年新年伊始,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大部地区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寒冷异 常。这是否意味着暖冬时代的终结?“这次严寒,并不能称为全国性的寒冬,应该算是暖冬中的一个插曲。 ”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丁一汇说。气象专家预计,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今年2月份以后我国 气候会朝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极端‘冷事件’只是这个大趋势下出现 的正常气候波动。总体来讲,这种自然的变化是叠加在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上,形成温度上升中的冷暖交替 周期,但从长期平均看,很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丁一汇说 。 《北京日报》讯(记者张军)许多市民感觉,这个冬天冷得让人找到了儿时冻耳朵的感觉,有点像上世 纪70年代的冬天。那么,北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暖冬是否终结,北京的气候是否自今冬发生了逆转?市 气象台台长郭虎昨天说,不能从一两个月的变化就认定气候偏暖的长期趋势已发生逆转。 2009年11月初,一场大雪将北京一夜逼进冬天,12月初的几场小雪又连续拉低气温,整个12月本市气温 比常年偏低2℃左右。2010年新年伊始,一场罕见大雪再次把低温逼出极值。北京市气象台昨天统计,1月1日 至8日平均气温为-8.9℃,而历史同期的日平均气温为-3.5℃,尤其是1月5日出现的-16.7℃的低温,是1971 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气象部门预计1月中旬平均气温为-5至-6℃,还是比常年的-4.8℃要冷一些。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认定暖冬终结呢?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解释,去年12月以来本市气温低,就 整个冬季而言,出现阶段性高温、阶段性低温都很正常,现在离冬季结束时间还比较长,不排除1月下旬和2 月份有突然变暖的可能。专家介绍,今年冬天天气的变冷主要是大气环流进行了明显调整,冷空气因此势力 强劲,影响比较大。但从目前的长期监测看,1月下旬和2月中旬大气环流有再次进行调整的可能。同时,自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气温都在上升,这一趋势短期内没有变化 。 2010年1月12日东北新闻网讯(记者贺小雁)-29℃,-30℃,前几天,沈阳的冬天一次次刷新最低温纪录, 虽然这两天气温略有回升,但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是给沈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冬天为啥这么冷? 还能冷多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今天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韩江文。韩江文告诉记者,沈阳的寒 冷天气马上就会结束,沈阳今天冬天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韩江文告诉记者,前几天中央气象台会 商,预计今年的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转折点大概是十天以后。也就是说,寒冷的沈阳冬天再过十 天就要过去了。市民们加把劲,再挺挺 。事实上,2009-2010年沈阳为冷冬。 2009-2010年气候变冷和冷冬预测 我们在2009年8月24日指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 年。1952年至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其中,1957、1969、1972、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最长,预示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因此,2009年 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大,超常低温将导致流感爆发增强 。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 2009-2010年北京、沈阳和黑龙江省发生冷冬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刚刚经历了近1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与此同时北京连续 4年的暖冬记录也宣告终结。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 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 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 为零下2.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3摄氏度;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2摄氏度,比常 年偏低1.3摄氏度,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7摄氏度,是2002年 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 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3摄氏度不等 。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2009年冬季(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沈阳的平均气温为-11℃, 与常年相比冷了2.3℃,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 黑龙江新闻网讯 3月1日,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2009年11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 ,当月降雪量就达到10.3毫米,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1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10毫米以上 ,去年12月、今年2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142%和181%,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39.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 78.4%;平均气温在-16.7℃,比历年同期低1.6℃,除去年11月外,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平均气温都接近 -20℃。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 ,所以出现了冷冬 。 南方周末:谁制造了暖冬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 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40%。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 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 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 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 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 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 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 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2008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 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 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100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 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20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 分都是抗暖的,结果2008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 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11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 们对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2月初以后 。 事实上,“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2月初以后”的预测没有实现。 首个冷冬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   中国网讯 2月25日10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 广才做客强国论坛,以抢农时、抓春管、夺丰收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2272,-7.00,-0.31%)生产起点更高、任务更 重,同时,面临的气候形势、苗情长势也更复杂。去年是二十多个“暖冬”以来的首个冷冬,入冬明显提早 ,气温持续偏低,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据我部农情调度,今年冬小麦冬前一、二类苗比例为79%,同 比减少3.3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苗情较差的一年。黄淮海地区小麦叶龄较常年同期偏少0.5-1片叶,单株分 蘖少、群体偏小、次生根发生少、幼穗发育进程慢。   胡元坤说,春管对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弥补冬前分蘖不足极为重要。目前雨水节气已过,黄淮、江淮地 区冬小麦陆续返青,华北、西北地区即将进入返青期,西南地区处于拔节期,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肥水等田管措施要在3月底前落实到位,时间相当紧迫,必须立即行动,把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作为当前最重 要、最紧迫的任务,为夺取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 2月份中国主要与低温有关的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3月3日电 中国气象局今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 言人陈振林通报了2月份中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月9日~11日,我国西北及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江苏中北部、安徽中北部、山东南部 、河南东南部部分地区降13毫米~20毫米雪或雨夹雪;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地部分 地区降雨25毫米~60毫米,局部地区达80毫米~100毫米。   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南方大部地区新年与雨雪低温相伴。2月13日~15日,我国南方地 区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天气,江苏、安徽、浙江 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南京、合肥出现农历新年首场大雪,杭州降了暴雪;贵州贵阳等36个县市出现较大范 围冻雨天气。   全国大部地区经历了近22年来最冷春节。2月12日~18日,全国大部平均气温为零下5.3℃,较常年同期( 零下2.2℃)明显偏低,为1989年以来最低值。除西藏中东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平均气温较 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一般较常年偏低2~4℃。   辽宁吉林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灾害。2月24日~25日,黑龙江东部和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中东部出 现降雪、雨夹雪或冻雨天气,其中辽宁中部、北部和吉林东南部出现冻雨,出现时段主要集中在24日下午至 夜间。雨雪冰冻灾害给公路、铁路、航空和电力等带来较大影响,辽宁、吉林两省的机场和高速公路一度全 部关闭,大量客流涌向铁路,而由于部分铁路输电线路严重结冰,导致沈阳至北京间部分旅客列车晚点,沿 线车站出现旅客滞留。冻雨还导致辽宁部分输电线路多次跳闸。   雪灾、冰雹灾害和低温冻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雪灾导致四川、云南和新疆灾情较重。2月13日~19日, 四川部分地区遭受雪灾,13.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0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2月16日~19日 ,云南昭通、迪庆、维西县等地遭受雪灾,12.4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8600公顷,损坏房屋1500余间,直接 经济损失6000万元。2月20日~24日,新疆北部14个县遭受雪灾,11.3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800余间,损坏房 屋2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冰雹灾害袭击江西、湖北等地。三次风雹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受伤、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直接经济 损失超2亿元。此外,江南北部低温冻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 新京报:气象预报部门没有免责的特权 2009年6月10日报道,日前,从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汛期气象服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出消息,气象部门出 现重大气象预报失误的,纪检监察部门将严肃查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而就在此前,强风雹突袭我国数个省份,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先后受灾,造成数 十人死亡。本报昨日报道,6月3日晚,十一级大风在豫东平原席卷而过,正值麦收时节,商丘、开封等市蒙 受重灾。比锅口还粗的树,成排成排,像薅菠菜一样被连根拔起,亲历者说,一辈子没见过那样的景象。当 地农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显然,对于灾害天气特别是强风雹这样的特大灾害天气,如果能事先准确预报,民众就能提前做好防备 ,免得在猛烈的暴风雨中陷入被动和危险。因此,气象预报做到最大的精准至关重要,在现代国家,耗费纳 税人金钱设立专门天气预报设施和机构,目的正在于此。   然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些地方的天气预报部门在出现失误时,总是以“气象预报不可能百分百准 确”来敷衍公众。于是,气象部门似乎拥有了工作失误可以免责的特权,预报准的时候可以请功,不准的时 候可以脱咎,甚至有人戏言,天气预报是天底下最好干的活什。可见,中国气象局此次强调重大气象预报失 误领导要担责,可谓恰逢其时。 天气预报不是不可以出现误差,但误差是有原因、有几率的。如果一边当下的预报技术可以精确到分钟 ,一边一些重大灾害天气却屡屡出现在预报之外,那恐怕难说都是技术问题。中国气象局此次自我加压,要 求对重大气象服务失误追责,一是可以扭转一下某些气象部门的颟顸粗糙、罔顾民生的工作态度,二是有利 于借此建立重大气象预警机制。先从重大气象预报准确做起,才能够逐步重建气象机构的公信力,只有公信 力增加,气象机构的地位才能越来越重要。当然,这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重大灾害天气预报准确了,社 会将为此少付出许多代价,能避天灾何不避呢 ? 冷冬和暖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件,误差不能解释预报的失误。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损失谁来担责?是否 需要向公众道歉?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526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京冀内蒙古雪灾经济损失8.6亿:暖冬预测再次误导公众应该道歉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1-7 13:48
京冀内蒙古雪灾经济损失8.6亿:暖冬预测再次误导公众应该道歉 杨学祥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2009年的悲剧在2012年又一次重演。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2012年5月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2012年11月2日夜间至4日,华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强雨雪天气,截至11月7日9时统计,北京、河北、内蒙古14.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9千公顷,其中绝收近2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 我们多次指出,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18年暖冬(滞后5年左右);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1957、1969、1972、1976年。 相关部门关于暖冬的两次预测误导了公众,应该向公众道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3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0509.html 相关新闻: 京冀内蒙古雪灾经济损失8.6亿 受灾人口14.5万 2012年11月07日11:2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11月2日夜间至4日,华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强雨雪天气,截至11月7日9时统计,北京、河北、内蒙古14.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9千公顷,其中绝收近2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   据北京市民政局报告,延庆、怀柔、门头沟、大兴4个县(区)5.2万人受灾,4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近100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1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4亿元。   据河北省民政厅报告,张家口、承德、保定3市23个县(区、市)7.3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2千公顷,其中绝收近2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   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报告,赤峰、锡林郭勒、乌兰察布3市(盟)12个县(区、市、旗)2万人受灾,2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100余间房屋倒塌,600余间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原标题:京冀内蒙古雪灾经济损失8.6亿 受灾人口14.5万)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07/112025529251.shtml 内蒙古强降雪致2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 2012年11月07日09:58 中国广播网 评论   中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记者刘源源)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11月2号以来,内蒙古区域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雪,全区70%的区域累计降雪为历史前10位,也造成了内蒙古多地受灾,遭受了重大直接经济损失。   这次内蒙古降雪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可以说是历史上罕见的,内蒙古南部的赤峰、中部的乌兰察布、中南部的锡林郭勒草原,有33个台站监测到了降雪量和积雪深度超过了历史极值。锡林郭勒草原有多个旗县降雪量超过了历史上的最大值,是继1977年以来的最大降雪。3号锡林郭勒中部和南部还出现了持续白毛风,野外最低能见度不足50米。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内蒙古全区范围积雪面积已经超过38万平方公里,占到自治区总面积1/3左右,许多地区降雪达到了暴雪量级。   这次大范围强降雪对内蒙古影响最大的就是交通,当时导致内蒙古境内京藏高速、二广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和纵横南北的省际大通道部分关闭,有4、5个机场也关闭,十几辆列车晚点,几个地市的长途客运全线停运。第二,对农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如赤峰这次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雪,造成2500多个蔬菜大棚损毁,大量蔬菜冻害,冻死了一些牛羊。现在多亏内蒙古今年雨水好,饲草料备料比较充足,不然牛羊喂食也成问题。   内蒙古民政厅统计,这次强降雪造成了三个盟市大约2万人受灾,有1500多公顷大棚倒塌了,有2000头牲畜死亡,直接经济损失是1亿2000万。 (原标题:内蒙古强降雪造成约2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逾亿元)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07/095825527556.shtml 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 2010-1-26 12:5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35.html 2012年的厄尔尼诺将带来冷冬: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5-21 04:41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2012年 冷冬 厄尔尼诺 推荐到群组 2012年的厄尔尼诺将带来冷冬: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 杨学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日前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今年冬季中国的气温将继续偏高,暖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全球气候灾害也比较多,一般容易出现灾害年景。该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目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18年暖冬(滞后5年左右);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1957、1969、1972、1976年。 2012年厄尔尼诺将带给中国冷冬。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我在2012年3月指出,关注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它是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2012年将给我们带来强震频发、异常旱涝、流感增强、低温冻害灾害链,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强震频发和旱涝异常已经发生,流感增强和低温冻害也需积极预防。 关注2012年的厄尔尼诺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299.html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21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京延庆树木受损80万株:低温冻害警告被忽视
热度 3 杨学祥 2012-11-6 07:47
北京延庆树木受损80万株:低温冻害警告被忽视 杨学祥 针对相关部门关于今年发生暖冬的预测,我的评论是:不要忘记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警告低温冻害将发生。因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都会给我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如1954、1957、1969、1972、1976、1977、2008、2009、2010、2011年。 低温冻害的警告多次被忽视,源于相关部门全球变暖持续的跟风观念。事实上,气候变冷的信息越来越频繁,值得人们关注和应对。 相关新闻: 北京延庆树木受损80万株 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流泪 2012年11月06日02:39 新京报 评论 昨日,延庆杨户庄村,一名村民在蔬菜大棚前铲雪。该村因大雪致100多个蔬菜大棚垮塌。 昨日,延庆县,一路人从雪堆中穿行。   新京报讯 在“11·4”雪灾中,延庆15条高压供电线路出现故障,使得57个村供电中断,昨日,经过抢修,已修复了11条线路,但仍有12个村庄未通电。   已恢复正常供暖   延庆供电公司介绍,暴雪后,有15条高压供电线路出现故障,使得八达岭镇、井庄镇、千家店镇、珍珠泉乡等区域57个村供电中断,影响到7000余户市民正常生活。前日晚,平原地区主要故障基本抢修完毕,昨日道路抢通后,已修复了15条电路中的11条,大部分断电村庄得以恢复通电,因雪灾断电受影响的集中供暖用户已恢复正常供暖。   目前,仍有4条高压电路故障未排除,影响12个村725户村民用电。   针对路面上几十厘米的积雪,延庆县也在夜以继日地进行铲雪。昨日,已清理完成8条县内主要道路和199条乡村公路,完成道路清扫面积51万平方米。   县内交通干道贯通   道路交通是恢复工作的重点。为了转移滞留在京藏高速路上的司机和乘客,八方达延庆分公司出动了24辆公交车,协助S2号线动车,将1444名司乘人员转运至安置点,又于昨日上午送回高速。4日S2号线通车之后,至昨日18时,共运送乘客4717人。   昨日19时,京藏高速延庆段进出京双向恢复通车。京新高速延庆段和110国道旧线道路双向通车,县内交通干道已全部贯通。   另据通报,11月5日和6日,延庆全县所有学校和幼儿园学生停课两天。   ■ 特写   树木受损80万株 副局长哭了   昨日,提起延庆林业的受灾情况,延庆园林绿化局副局长王淑琴流下眼泪,直叹“惨不忍睹”。初步估计,延庆县城有八九成的树木因暴雪受到不同程度的倒伏、折枝、弯曲。   10万株树木倒伏   “惨不忍睹,没法看……”在延庆林业部门工作二十多年的王淑琴嘘唏着,“前天很多树乱哄哄地倒在一起,很多绿色还看得出来,现在清理了一部分,全秃了……就剩下光光的主干。”前日,据初步统计,有75233株树木遭到倒伏、折枝,而昨日,王淑琴说,仅目测就统计出10.6万株树木发生倒伏,71.6万株树木发生折枝。   王淑琴介绍,倒伏指的是树木主干发生倾倒,有的被连根拔起,基本就没救了,得进行伐除。折枝的指树干还在,树枝断了,修剪一下还可以存活。“树倒了、折了之后,城市的景观园林就没有了,要再重建,还得二三十年才能建起来。”她说,延庆县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树,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这样的暴雪是“从来没有”的灾害。   县城八九成树木受损   从前日到昨日,树木损害数量从7万多株上升到80多万株,王淑琴表示,这是因为4日时很多路不通,大量树的受损没有看到,而昨日道路陆续通了,园林工人在可视范围内都观察了,因此数量增加了很多。经过她初步判断,延庆县城八九成的树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整个延庆有200万多亩林地,目前尚未得知总体受损比例。在前期对每排树进行目测统计之后,今天,延庆园林工人将进一步调查,统计各个树种的受损情况。   现在,一些压弯的树木是抢救重点,有1200名园林工人正在抓紧时间把能救活的树木先救活。   ■ 体验  S2线起始站旅客滞留   昨日,从北京城区前往延庆的公交车仍无法通行。一度停运的S2线重新开通,成为连接延庆和北京市区的唯一交通主干。截至昨日18时,S2线共运送乘客4717人。但由于路况不好,S2线出现晚点,导致延庆站和北京北站一度滞留大量乘客。   售票时间“晚点”   昨日下午,S2线的城区始发站北京北站候车室已经有几百名乘客等待,车站外也等候了近百余名乘客。很多人坐在地上,还有人为插队翻越铁栏杆。此时,有网友反映,在终点站延庆站也聚集了大量乘客。网友侯女士介绍,很多人因为周日的大雪没动地儿,都赶着周一坐车回城。多名乘客反映,平时不会晚点的列车昨天多次晚点,并且发车间隔大。   记者从北京北站乘坐的列车原本应12时40分开始售票,但由于列车晚点,直到13时许,窗口才开始卖票。经过排队进站,记者终于坐上车。车内,很多乘客没有座位,只好席地而坐。   以往,S2线上,大部分乘客会在八达岭站下车,但昨日,过了八达岭站,车上依然有大量无座乘客。据记者了解,他们大部分是在北京城区居住、工作和学习的延庆人。   加开4队列车   昨日城区阳光普照,路面早已变干,人们甚至脱掉了羽绒大衣,而随着S2线逐步西行,尤其是经过昌平后,窗外开始变成一片雪的世界。到达终点站后,车站已为乘客铲出一条小路,可以看到雪有及膝高。很多年轻人看到了雪十分激动,马上开始拍照,更多的人则是长叹一口气,感慨自己终于到家了。而在车站外,还有大量在寒风中等待返京的乘客。   据延庆站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因路况不好,S2线行驶较为缓慢,所以导致晚点。该工作人员说,很多周末被滞留的人都在周一进出城,而公交无法通行,所以乘客较多。为了应对客流,S2线昨日加开了4队列车,加上之前的8队列车总共12队。   ■ 探访   菜农果农养鸡户 雪后自救减损失   5日早晨,延庆县杨户庄,村支部书记张绍青拄着铁锹站在村里的蔬菜大棚基地门前。全村360个蔬菜大棚,一夜间被雪压塌三分之一。   军营村的养鸡户曹建起顾不上哭了,下雪的那天夜里,他家的3000多只鸡被鸡棚压死,6万多元钱打了水漂。更大的灾难是,他的鸡棚里剩下的28000多只鸡,最后一次吃食是两天前,现在这些鸡饿得蜷缩成一团。大雪封路,饲料还在路上。   全村蔬菜大棚塌1/3   在村民的眼里,村支书张绍青是走进过清华大学讲堂的人物,“头脑活,办法多。”   杨户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西红柿村”,村里的360来个蔬菜大棚,所产蔬菜除了供应延庆城区,还销到南方地区,大棚收入占到全村人均收入四分之一。2010年,张绍青还走进清华大学,介绍他们村的致富经。   如今,暴雪让“办法多”的张绍青发了愁,3日晚的大雪压垮了村里三分之一的大棚,还有一个蔬菜交易大棚也被压塌。多个蔬菜大棚从中间凹陷下去,上面积雪达三四十厘米。大棚的进出口也被积雪封堵,一台推土机在大棚周围来回铲雪。   张绍青算了笔账,每个大棚的建造费用为1.8万,损失掉的120个大棚,重建就要花去200多万。除此之外,倒掉的蔬菜交易大棚,重建的费用约20万元。   “损失惨重。”张绍青一脸愁容。   昨日下午,张绍青组织村民铲雪的时候,大榆树镇政府人员赶到,他们是到各村统计损失的。“目前镇里正在统计各村的损失,也组织村里及时除雪,降低损失。统计完后,我们会把各村的损失上报。”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透露。   “我们希望能有点补贴。”张绍青和村民们说。   “幸亏雪前抢收苹果”   51岁的孙怀义种了30年苹果,在延庆张山营村,她从未遇见过这么大的雪。   “去果园吓了一跳。”年过50的孙怀义回忆,4日早上的雪已有半米厚,2米多的苹果树看起来就剩1米多露在外面。6亩多的苹果园中,大部分的苹果树都被雪压断了树枝,有的树直接被压歪,几乎横躺在了地面上。   万幸的是,张山营村的苹果均已在雪前采摘完毕。   “其实也是碰巧,本来没打算摘,但10月30号那一天,突然刮起大风,好多苹果被吹落,为了抢救苹果,我们在那几天就将苹果采摘完了。”孙怀义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果农们可以高枕无忧。   当地果农们表示,秋季是苹果树营养物质积累的关键期,虽然苹果完成抢收,但如果在苹果树落叶期前,树枝和树叶承载大量的积雪得不到清理,会加重苹果树的负担,最终导致来年果树的减产,甚至绝收。   “几年前的一次大雪中,有个果农偷懒没有清理树上的残雪,结果来年他的果树的苹果产量大幅降低,口味也变差,只能把果树都砍了。”果农们说。   这两天,孙怀义和果农们都是扛着竹竿出门,深一脚浅一脚,在过膝的积雪里前行。大风卷起雪粒,砸在果农们的脸上。他们扬起竹竿,一颗一颗地打落苹果树上的积雪。   风雪中,响彻着“啪、啪、啪”的敲打声。   及时通车救了养鸡户   风雪中,军营村的曹建起,一天一宿没有合眼,“还剩下12小时”。   这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养鸡户,拥有6个养鸡棚,每个面积750平方米,共有32000只肉鸡。   每天曹建起最关心天气预报,特别是入冬之后。3万多只鸡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他今年能否过一个“安稳年”。11月2号前后,曹建起一连看了好几个频道对延庆的天气预报,“都说会有寒潮来袭,出现雨夹雪的天气。”   50年一遇的暴风雪,还是让曹建起措手不及。   11月3日夜里11点,鹅毛大雪铺天盖地。“我一看坏了,把鸡场里12个人全部喊到一起,每个大棚分配2人,站在大棚上往下铲雪,就是怕大棚塌掉。”   但几个小时后,鸡场大门入口处的鸡棚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盖着积雪的顶棚“轰”地砸向棚下的鸡群。   昨日下午,这个坍塌的鸡棚仅剩下中间一段,空气中弥漫着鸡的粪便和死鸡的味道。   “一个棚里5500只鸡,死了3000多只,大部分在雪中被冻死,损失6万元以上。一个棚要15万,剩下的棚都需要加固修理,总的损失在50万以上。”曹建起算着账。   更令人担忧的是,鸡场剩下28000多只鸡完全断粮。最后的一次喂食,是3日晚上7点,已经过去了40多个小时。“饲料被大雪堵住了。”曹建起说,他一般两三天买一次鸡饲料,现在下雪道路不通,从昌平发过来运饲料的车被堵在了路上。   养鸡棚中的食槽已空空荡荡,有的肉鸡仍不放弃似的在啄着食槽,更多的则是发蔫地蜷缩在一起。曹建起说,如果明天早上饲料还不到,剩余的鸡会开始因饥饿而死亡,“还剩12个小时”。   好消息终于来了。   “有救了!”昨日晚上6点,曹建起在电话里很激动,道路已被抢通,运饲料的车将在晚上到达鸡场。   ■ 讲述   村口饭店客人少 老板盼通路盼来电   昨日,延庆县井庄镇北地村,村民孙功臣透过自家驴肉火烧店的玻璃门,朝门前的路口看了又看。平时这个路口车轮滚滚,总是扬起遍地尘灰,而今一片白茫茫。   这个驴肉火烧店不到百十平方米面积,坐落在110国道延庆县境井庄镇北地村口,一半是吃饭的地方,一半是个小商店。南来的北往的司机是店里的常客,平日凌晨两点才关店。   3日晚上,风雪正疾那会儿,孙功臣店里的灯泡和电视突然熄了火。   第二天一早,起床的孙功臣第一时间去按电灯开关,灯管依旧不亮,她边寻思着店里怎么做饭边打开店门。“惊呆了。”四周已被一尺多厚的雪覆盖,路口、110国道、都没有车的影子,甚至没有车辙,“不是对这熟悉,你根本分不清110国道在哪。”   直到4日下午3点,店里才来两拨客人。从110国道出京方向徒步上来的一个司机告诉她,所有的车都被堵到了两公里外的山京沟隧道附近,风大雪大,根本上不来。   “我这个小店平常的营业额每天2000元。”平时忙碌的孙功臣坐在床边,玩起了手机游戏。她还不时安慰自己,“停了电,人来多了也确实招呼不了。”   玩游戏时,孙功臣不时朝窗外瞅上一眼,“路得赶紧通,电早点来。”   A10-A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永生 金煜 易方兴 王瑞锋 刘保奇 范春旭 邓琦 汤旸   A10-A11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周岗峰 秦斌 (原标题:延庆57个断电村45村庄恢复通电) (编辑:SN021) http://news.sina.com.cn/c/2012-11-06/023925515821.shtml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91 次阅读|7 个评论
河北暴雪致2万多人受灾:低温冻害警告被忽视
杨学祥 2012-11-6 06:58
河北暴雪致2万多人受灾:低温冻害警告被忽视 杨学祥 针对相关部门关于今年发生暖冬的预测,我的评论是:不要忘记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警告低温冻害将发生。因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都会给我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如1954、1957、1969、1972、1976、1977、2008、2009、2010、2011年。 低温冻害的警告多次被忽视,源于相关部门全球变暖持续的跟风观念。事实上,气候变冷的信息越来越频繁,值得人们关注和应对。 相关新闻: 河北暴雪致2万多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2012-11-05 23:54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石家庄11月5日消息(记者孟晓光)5日,记者从河北省民政厅获悉,11月3日至4日,河北北部出现的强降雪导致2.4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   据悉,3日到4日的暴雪致使河北张家口、承德、保定等3个设区市的8个县、区遭受雪灾。其中丰宁、安国、怀来、赤城、张北等雪厚达25-60公分,蔚县最大雪深达80cm以上。   截止至5日8时统计,受灾人口2.41万人,紧急转移2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6千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0.11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15万元。这次雪灾受灾物主要为中药材秧苗类和叶子类中药材、蔬菜大棚、畜禽圈养舍棚、未埋的越冬葡萄枝条等。   灾情发生后,有关市县政府和民政局领导立即赶赴灾区,核实灾害损失,指导受灾群众自救,目前灾区群众情绪稳定,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http://native.cnr.cn/city/201211/t20121105_511308520.html 暴雪致北京延庆千家店镇断电断路 村民亟待救援 2012-11-06 02:32:41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11月3日暴雪过后,延庆山区被过膝的积雪覆盖,千家店镇镇域内所有山路被阻断。不仅如此,从4日凌晨起,镇里19个行政村的道路全部被阻断。 截至昨天下午5点,大部分地区仍未恢复供电,直接影响村民饮水、供暖。千家店镇成为延庆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 全镇断电断路亟待救援 昨天上午,记者随国家电网北京延庆供电公司应急抢修队伍一起进入延庆东北部山区。通往千家店镇的山路盘曲而上,路中间随处可见被积雪压断的树枝和树干。11月3日暴雪后,原本两条车道的山路被半人多高的积雪覆盖,尽管铲车持续铲雪作业,山道也仅能容一车通过。由于路旁积雪较厚,两车相遇便无路可退,一些车主只能拿出自带的铁锹铲雪。 11月4日凌晨,千家店镇辖域371平方公里内,平均积雪量接近70厘米,镇内通往19个行政村的道路全部阻断。截至昨天下午5点,除镇内主干道,以及通往红旗甸、水头、石槽、大石窑、牤牛沟4个村的主干道被抢通外,通向其余14个行政村的道路仍然中断,不能与外界取得联系。 另外,此次暴雪直接导致全县部分地区断电,截至昨天中午,全县10KV高压电配网发生故障,未修复的仍有3条线路,千家店镇就占据了其中两条。昨天中午1点,千家店镇主干道旁,积雪成冰后将3排并列的高压线连在一起。 据延庆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冰块一旦融化,极有可能导致电线短路,还有不少压折的树干挂在电线上,不仅造成了安全隐患,断电还影响到千家店镇11000余人的生产作业、饮水和供暖等问题。 灾情 25万余鸡苗受灾大面积杏树受损 暴雪过后,由于鸡舍坍塌、断水断电等问题,以养殖肉鸡为重要经济来源的后沟、水泉沟和花盆村前山等地共计25万余鸡苗受灾。 上月底,延庆人范似鹏刚刚与一家养殖公司签订合同,在花盆村前山选址,建起了10栋鸡舍,没想到这月初延庆的第一场雪就把鸡舍毁了,新买的7万鸡苗一夜之间死了1.5万只。 “以前都是一天10栋总共死一两只,现在光是一个鸡栋就死了20多只。”提起暴雪那天抢救鸡舍的经历,范似鹏仍然记忆深刻,“我们从夜里10点多就开始就找人铲鸡舍上的雪,直到夜里3点,实在是干不动了。”积雪厚达40多厘米,可雪势毫无减小的迹象,范似鹏和工人们似乎怎么也铲不完。 次日清晨,进入鸡舍的范似鹏看到,一间坍塌的鸡舍压死了近万只小鸡,还有5000多只是被渴死的。“刚刚长大12天的小鸡,粮食和水都不能断,这么下去,怕是要闹疫病了。”截至昨天下午4点,范似鹏的鸡舍刚刚通过发动机供电,“就算是通上了,这些断粮的小鸡恐怕长出来也只有2斤多。”暴雪给鸡舍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万。 据千家店应急办刘主任介绍,花盆村的鸡舍受灾情况是三处里最轻的,由于后沟、泉水沟断路,记者并无办法抵达现场,损失情况尚未可知。 另外,断电还导致了千家店的多个村落手机信号中断,由于镇政府所在区域亦无信号,镇里的救援应急队伍工作起来十分不便,镇里的干部们只能靠驱车进村的方式,确保各村村民安全。 此外,村民们大面积种植的5000多亩杏树也因积雪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大多数杏树树枝、树干被积雪压折,而折断树干的杏树,来年很难完全复原,村民们担心,明年的收成将受到较大影响。 救援 供电公司抢险队抵达千家店救援 电力供应是供暖的锅炉、供水的水泵,以及信号塔的主要能量来源,一旦断电,就会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因此电线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暴雪过后,千家店镇政府配合延庆电力公司,积极抢修线路,争取优先保障供电。 暴雪发生当夜,道路受阻,延庆供电公司不能前往千家店镇支援,抢通供电只能靠千家店镇供电所的10余名电力工人。镇政府所在的区域包括供电所、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为了先抢通这条“生命线”,电力工人们在雪夜全体出动,清查故障,前晚9点左右,恢复了这一路供电。 与此同时,延庆供电公司分派一路救援队,为进千家店抢险做足准备。 “这两天道路受阻,我们一直在和路政联系,等到一通路,就马上赶赴千家店。”昨天下午1点,延庆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吕永生带领5支抢险救援队伍共76人,以及2台应急发电机到达千家店镇,与此同时,还有市供电公司的100人抢险队伍正在集结,赶赴延庆。 针对目前千家店镇全镇大部分村落断电、故障情况尚不明确的情况,吕永生和供电所商讨后决定,对清查无故障的线杆,先恢复供电,尽可能减小受影响的范围。 此外,市政市容委与千家店镇在暴雪后及时疏通各段可能疏通的公路,截至昨天上午10点左右,进山的道路已经抢通。 特写 六旬电网抢修员两天两夜未合眼 昨天下午3点,见到60岁的电力工人胡仲时,他正蹲在路旁吃着方便面。 11月3日,延庆遭受52年一遇的暴雪天气,眼看雪势逐渐加大,胡仲顾不得和家里打声招呼,就冒着大雪奔出门外,随供电所里的同事组成抢险队进山救援。直到前晚9点,在他们的抢修下,千家店镇区域的医院、学校等地恢复供电。 当胡仲缓过神来,想起13公里外红旗甸村里的父母时,镇域大部分地区的手机、电话信号已经中断,且去往红旗甸的道路已经被积雪阻断,无法获知父母是否安全,胡仲心急如焚。 虽然很是担心,但在全镇大部分地区尚未恢复供电的情况下,胡仲只能继续进山清查沙梁子、花盆村等地的线路,由于山路崎岖、积雪厚重,胡仲徒步走了50多公里,两天两夜还没合眼。 知道胡仲的事后,许多村民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但胡仲却摆手一笑,“全镇都没有电,着急的不只我一个人,这时候我肯定不能自己回家,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http://www.jinghua.cn 作者:刘佳) 责任编辑:NN104 http://news.163.com/12/1106/02/8FJHTEPB00014AED.html 北方暴雪引爆“寒流”概念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2012年11月06日04:05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每日商报 每日商报   商报讯 (记者 崔丘) 突如其来的寒流,成就了A股一场热潮。   11月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随后,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北京、河北也相继发布暴雪红色预警。   受此影响,昨日,A股市场煤炭、供热供气等一批“寒流”概念股纷纷上涨。安泰集团、黑化股份、惠天热电等一批个股相继涨停,贤成矿业、昊华能源、爱使股份、金瑞矿业、郑州煤电等也纷纷大涨超3%。   煤炭股领衔   尽管北京已成雪白天地,但是A股市场却是“黑色”世界。昨日,这场北方寒流带来的行情由煤炭股来主演。   早盘,安泰集团以3.86元小幅高开,随后便开展脉冲式上涨,短短二十分钟内便拉升至涨停,盘中封涨停板买单一度近50万手。   在安泰股集团的带领下,黑化股份也节节高升。早盘就一度大涨逾7%。午后该股再度拉升,尾盘封住涨停。   截至收盘,煤炭板块42只个股全线上涨。安泰集团报4.24元、黑化股份报7.35元,均涨停报收,贤成矿业、昊华能源、爱使股份、金瑞矿业、郑州煤电、*ST天成、大有能源涨幅均超过3%。   此外,“寒流”概念股中,供热供气板块也于昨日开始发力。惠天热电强势涨停,大连热电、宁波热电、京能热电、天富热电也纷纷飘红。而同期,上证指数报2114.03点,下跌0.302点,跌幅0.14%。   暴雪侵袭北方刺激煤炭需求   11月2日夜间至4日,一场席卷北方的强冷空气,造成多处强降雪,其中北京尤为严重。   这场今年北京的第一场雪,强度超人意料。据了解,北京市顺义、延庆等北方区域降雪量大,其中延庆降雪量则为52年来最大暴雪。当地居民介绍,积雪深度最高达60厘米。   据中央台及北方各地天气预报介绍,这场强冷空气造成山西、河北、内蒙古中部、天津等地累计降水10~30毫米,部分地区达40~113毫米。11月4日8时,内蒙古中部、河北中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等地积雪深度5~30厘米,北京延庆达41厘米,河北蔚县40厘米。降温为7~12℃左右。   11月4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同时,北京、河北于4日早间相继发布暴雪红色预警,预计这些地区的降雪今天仍将持续。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表示,“冬半年”是一年中比较寒冷、11月到3月这个时间段,北京的气象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降水量,已经超过历史极值。   受天气变化影响,北京的供暖也提前12天启动。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场急剧降温的天气或将大幅刺激煤炭需求。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重点电厂的煤炭储量可供使用31天。   “寒流”概念卷土重来?   眼下的A股,再度让人联想到2008年的南方暴雪与2010年的“千年极寒”时,煤炭板块的爆炒。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部经理何群荣认为,这场大雪或给煤炭板块带来新的转机。   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板块一直走势较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煤炭行业库存(包括发电企业)不断增加,导致煤炭价格整体处于下降趋势。煤炭价格在今年一季度有过一轮阶段性的反弹,今年一季度煤炭板块个股曾经有所表现。但5月份开始,因为夏季来临煤炭库存大增,而发电企业发电量却有限,导致煤炭价格大幅下跌。   A股中,煤炭开采指数(申万二级行业分类)也从4月末的6260.90点下跌至目前的3951.59点,跌幅达36.88%。   何群荣表示,今年以来市场对于煤炭板块走势都较为悲观,主要也是因为煤炭价格在年中大幅下跌所致,也使得煤炭企业的三季度的业绩大幅下降。但之前煤炭板块的弱势也充分消化了这些利空。从11月开始,天气开始大面积转冷,电厂储煤的高峰也要来临,煤炭行业也进入消费的旺季。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煤炭价格还有希望保持缓步上升的走势。   作者:崔丘 http://roll.sohu.com/20121106/n356740734.shtml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和冷冬的争论:今年冬天会更冷吗?
杨学祥 2012-11-5 14:00
今年冬天会更冷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05日08:35 中国科学报   日前北方的一场降温,让人们纷纷穿上厚实的冬衣,似乎这个冬天来得有些早。这种感觉好像也得到了科学家的佐证,近日,香港天文台就发出预测,今年冬天会比往年更冷。   北极冰层融化让今年冬天更冷   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预料,今年香港将迎来更冷的冬天。支持这一预测的根据是9000公里以外的北极冰层融化。岑智明指出,“目前,北极冰层覆盖范围由高峰期逾1200万平方公里,快速缩减了七成,只余下341万平方公里”。   尽管世间万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几千公里外的北极气候变化又是怎样影响到我国大陆的呢?今年冬天真的会更加寒冷吗?这个冬天在我国大陆地区会不会出现极寒、暴雪等极端恶劣天气呢?   对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祝从文告诉记者,这一预测有一定道理,根据北极涛动理论,全球气温变化就像翘翘板,当极地、高纬度地区的气压低于平均气压时,中低纬度地区的气温就会升高;反之,当极地、高纬度地区的气压高于平均气压时,会将更多的冷空气挤向中纬度地区,中低纬度地区的气温就会降低。北极海冰融化导致高纬度地区气压升高,就会把原来聚集在这里的冷空气挤压出来,这些被挤压出来的冷空气就会向北美和欧亚大陆伸展,也会给中国带来降温。   影响气候因素复杂,现在预测为时尚早   但在北京市气象局研究员吴正华看来,现在预测冬天寒冷程度还为时尚早。他不否认北极涛动对我国大陆冬季气候的影响,但这只是气候变冷的因子之一,究竟会对冬季气候产生多大影响,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当然,从近3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华北地区,最近3年冬季气温比平均值偏低0.5摄氏度,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并非所有地区都变冷。比如去年冬季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偏冷,但是华南地区却偏暖。这种地区差异是由大气环流的变化引起的,处于高压环流控制下的区域就偏暖,处于低压环流控制下的区域就偏冷。   吴正华告诉记者,其实对我国气候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北太平洋西部的黑潮,判断我国气候变化可以更多地关注赤道太平洋的海温是否正常,今年4月拉尼娜已经消散,而目前,赤道太平洋海面厄尔尼诺现象还没有形成的迹象,所以今年冬天是否更冷还不好说。   那么,今年冬天我国是否会出现极端寒冷天气呢?祝从文指出,极寒天气在气象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为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一样,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人们来说,冬季零下20摄氏度是正常温度,而对于我国南方的人们来说,零度以下就会觉得很冷。所以极寒天气每个地区的标准不一样,只有出现低于某地正常温值的情况,才算是极寒天气。如果今年冬天气温比平均值偏冷,就会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是究竟在哪一地区出现,是无法预测的。(扈中平)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105/083582271.html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拉马德雷 厄尔尼诺 推荐到群组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或送来“暖冬” 2012年08月11日11:38 青岛晚报   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市气象局气候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岛城作为沿海城市,在厄尔尼诺影响下不仅能产生台风、暖冬等气候现象,近海“黑潮”(一股暖海流)的发生几率会有所增加。而从历史资料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 1997年-1998年厄尔尼诺影响我国,1997年夏季,我市出现大旱天气并且温度远远高于正常年份。在全球变暖已成趋势的背景下,虽然厄尔尼诺并不是暖冬形成的惟一原因,但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今年上半年,全市平均气温9.6摄氏度,与常年持平,但比去年高出0.5摄氏度。 (记者 徐美中) 受台风影响连续降雨天气通透,昨日下午,栈桥对面的北海船厂、山体近在咫尺。   汤臻 摄影报道   作者:徐美中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暖冬与冷冬:30年经验pk60年周期 杨学祥 2009-11-17 08:24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厄尔尼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低温冻害 30年的经验: 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0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60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发生了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2009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再现拉马德雷周期。气象台不研究拉马德雷现象使暖冬和冷冬预测处于是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周期为50-70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1889-1924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25-1945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46-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石家庄市54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再现了拉马德雷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1571.html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2010-3-5 07:49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冷冬,预测,问责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杨学祥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2010年暖冬预测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王希、于文静)入夏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频发的强降水和持续的高温天气引发人们对极端天气和异常气候现象的关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任福民透露,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已初露端倪,但不能断定我国目前的天气情况是由厄尔尼诺引发,未来有何影响仍需观察。 据了解,通常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夏季北方地区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而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也会提高 。 2009-07-10中国天气网讯 夏季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高温、强降水轮番上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2009年地球将很热,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厄尔尼诺可能会使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夏季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西北太平洋的台风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偏少。由此可见,我国的气候也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之内 。(刘珺)   2010年新年伊始,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大部地区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寒冷异常。这是否意味着暖冬时代的终结?“这次严寒,并不能称为全国性的寒冬,应该算是暖冬中的一个插曲。”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丁一汇说。气象专家预计,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今年2月份以后我国气候会朝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极端‘冷事件’只是这个大趋势下出现的正常气候波动。总体来讲,这种自然的变化是叠加在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上,形成温度上升中的冷暖交替周期,但从长期平均看,很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丁一汇说 。 《北京日报》讯(记者张军)许多市民感觉,这个冬天冷得让人找到了儿时冻耳朵的感觉,有点像上世纪70年代的冬天。那么,北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暖冬是否终结,北京的气候是否自今冬发生了逆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昨天说,不能从一两个月的变化就认定气候偏暖的长期趋势已发生逆转。 2009年11月初,一场大雪将北京一夜逼进冬天,12月初的几场小雪又连续拉低气温,整个12月本市气温比常年偏低2℃左右。2010年新年伊始,一场罕见大雪再次把低温逼出极值。北京市气象台昨天统计,1月1日至8日平均气温为-8.9℃,而历史同期的日平均气温为-3.5℃,尤其是1月5日出现的-16.7℃的低温,是197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气象部门预计1月中旬平均气温为-5至-6℃,还是比常年的-4.8℃要冷一些。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认定暖冬终结呢?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解释,去年12月以来本市气温低,就整个冬季而言,出现阶段性高温、阶段性低温都很正常,现在离冬季结束时间还比较长,不排除1月下旬和2月份有突然变暖的可能。专家介绍,今年冬天天气的变冷主要是大气环流进行了明显调整,冷空气因此势力强劲,影响比较大。但从目前的长期监测看,1月下旬和2月中旬大气环流有再次进行调整的可能。同时,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气温都在上升,这一趋势短期内没有变化 。 2010年1月12日东北新闻网讯(记者贺小雁)-29℃,-30℃,前几天,沈阳的冬天一次次刷新最低温纪录,虽然这两天气温略有回升,但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是给沈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冬天为啥这么冷?还能冷多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今天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韩江文。韩江文告诉记者,沈阳的寒冷天气马上就会结束,沈阳今天冬天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韩江文告诉记者,前几天中央气象台会商,预计今年的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转折点大概是十天以后。也就是说,寒冷的沈阳冬天再过十天就要过去了。市民们加把劲,再挺挺 。事实上,2009-2010年沈阳为冷冬。 2009-2010年气候变冷和冷冬预测 我们在2009年8月24日指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1952年至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其中,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最长,预示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因此,2009年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大,超常低温将导致流感爆发增强 。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 2009-2010年北京、沈阳和黑龙江省发生冷冬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刚刚经历了近1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与此同时北京连续4年的暖冬记录也宣告终结。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3摄氏度;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2摄氏度,比常年偏低1.3摄氏度,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7摄氏度,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3摄氏度不等 。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2009年冬季(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沈阳的平均气温为-11℃,与常年相比冷了2.3℃,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 黑龙江新闻网讯 3月1日,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2009年11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10.3毫米,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1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10毫米以上,去年12月、今年2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142%和181%,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39.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78.4%;平均气温在-16.7℃,比历年同期低1.6℃,除去年11月外,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平均气温都接近-20℃。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 。 南方周末:谁制造了暖冬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40%。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2008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100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20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2008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11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们对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2月初以后 。 事实上,“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2月初以后”的预测没有实现。 首个冷冬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   中国网讯 2月25日10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做客强国论坛,以抢农时、抓春管、夺丰收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2272,-7.00,-0.31%)生产起点更高、任务更重,同时,面临的气候形势、苗情长势也更复杂。去年是二十多个“暖冬”以来的首个冷冬,入冬明显提早,气温持续偏低,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据我部农情调度,今年冬小麦冬前一、二类苗比例为79%,同比减少3.3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苗情较差的一年。黄淮海地区小麦叶龄较常年同期偏少0.5-1片叶,单株分蘖少、群体偏小、次生根发生少、幼穗发育进程慢。   胡元坤说,春管对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弥补冬前分蘖不足极为重要。目前雨水节气已过,黄淮、江淮地区冬小麦陆续返青,华北、西北地区即将进入返青期,西南地区处于拔节期,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肥水等田管措施要在3月底前落实到位,时间相当紧迫,必须立即行动,把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为夺取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 2月份中国主要与低温有关的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3月3日电 中国气象局今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通报了2月份中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月9日~11日,我国西北及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江苏中北部、安徽中北部、山东南部、河南东南部部分地区降13毫米~20毫米雪或雨夹雪;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雨25毫米~60毫米,局部地区达80毫米~100毫米。   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南方大部地区新年与雨雪低温相伴。2月13日~15日,我国南方地区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天气,江苏、安徽、浙江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南京、合肥出现农历新年首场大雪,杭州降了暴雪;贵州贵阳等36个县市出现较大范围冻雨天气。   全国大部地区经历了近22年来最冷春节。2月12日~18日,全国大部平均气温为零下5.3℃,较常年同期(零下2.2℃)明显偏低,为1989年以来最低值。除西藏中东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一般较常年偏低2~4℃。   辽宁吉林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灾害。2月24日~25日,黑龙江东部和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中东部出现降雪、雨夹雪或冻雨天气,其中辽宁中部、北部和吉林东南部出现冻雨,出现时段主要集中在24日下午至夜间。雨雪冰冻灾害给公路、铁路、航空和电力等带来较大影响,辽宁、吉林两省的机场和高速公路一度全部关闭,大量客流涌向铁路,而由于部分铁路输电线路严重结冰,导致沈阳至北京间部分旅客列车晚点,沿线车站出现旅客滞留。冻雨还导致辽宁部分输电线路多次跳闸。   雪灾、冰雹灾害和低温冻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雪灾导致四川、云南和新疆灾情较重。2月13日~19日,四川部分地区遭受雪灾,13.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0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2月16日~19日,云南昭通、迪庆、维西县等地遭受雪灾,12.4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8600公顷,损坏房屋15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6000万元。2月20日~24日,新疆北部14个县遭受雪灾,11.3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800余间,损坏房屋2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冰雹灾害袭击江西、湖北等地。三次风雹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受伤、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超2亿元。此外,江南北部低温冻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 新京报:气象预报部门没有免责的特权 2009年6月10日报道,日前,从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汛期气象服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出消息,气象部门出现重大气象预报失误的,纪检监察部门将严肃查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而就在此前,强风雹突袭我国数个省份,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先后受灾,造成数十人死亡。本报昨日报道,6月3日晚,十一级大风在豫东平原席卷而过,正值麦收时节,商丘、开封等市蒙受重灾。比锅口还粗的树,成排成排,像薅菠菜一样被连根拔起,亲历者说,一辈子没见过那样的景象。当地农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显然,对于灾害天气特别是强风雹这样的特大灾害天气,如果能事先准确预报,民众就能提前做好防备,免得在猛烈的暴风雨中陷入被动和危险。因此,气象预报做到最大的精准至关重要,在现代国家,耗费纳税人金钱设立专门天气预报设施和机构,目的正在于此。   然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些地方的天气预报部门在出现失误时,总是以“气象预报不可能百分百准确”来敷衍公众。于是,气象部门似乎拥有了工作失误可以免责的特权,预报准的时候可以请功,不准的时候可以脱咎,甚至有人戏言,天气预报是天底下最好干的活什。可见,中国气象局此次强调重大气象预报失误领导要担责,可谓恰逢其时。 天气预报不是不可以出现误差,但误差是有原因、有几率的。如果一边当下的预报技术可以精确到分钟,一边一些重大灾害天气却屡屡出现在预报之外,那恐怕难说都是技术问题。中国气象局此次自我加压,要求对重大气象服务失误追责,一是可以扭转一下某些气象部门的颟顸粗糙、罔顾民生的工作态度,二是有利于借此建立重大气象预警机制。先从重大气象预报准确做起,才能够逐步重建气象机构的公信力,只有公信力增加,气象机构的地位才能越来越重要。当然,这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重大灾害天气预报准确了,社会将为此少付出许多代价,能避天灾何不避呢 ? 冷冬和暖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件,误差不能解释预报的失误。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损失谁来担责?是否需要向公众道歉?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4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山东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是否“暖冬”尚不确定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0-23 15:03
山东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是否“暖冬”尚不确定 2012-10-23 10:03:20      来源: 济南时报   23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秋天的节气霜降,但是济南的天气却比往年暖,21日的一场秋雨,也没有给济南带来明显降温。预报霜降这天,最高气温达21℃。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今年秋季,天气确实有了一些变化,目前山东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   霜降不冷   雨后气温回升预报今天最高21℃   截至22日19:20,冷空气的影响基本结束,气温将再次回升。23日具体预报为:23日白天晴到少云,早晨最低气温济阳、商河4℃左右,有轻霜冻,市区、高新区及其他县(市)区6℃~8℃,白天最高气温21℃左右。23日夜间到24日晴间多云,最低气温济阳、商河9℃,市区、高新区及其他县(市)区12℃~15℃,最高气温24℃左右。   秋天迟到   4年来入秋最晚降水或减少二成   气象学上的季节连续5天平均温度低于22℃算作入秋,连续5天平均温度低于10℃算作入冬。资料显示,济南入秋时间最晚的一次在2008年,今年是济南秋天的第二次“迟到”。2009年,济南8月28日便入秋了,11月5日进入冬季;2010年和2011年入秋时间分别为8月26日、8月17日,都比较早;今年的入秋时间为9月6日,成为自2009年来入秋最晚的一年。虽然比往年数据偏晚,9月6日入秋属于正常情况。   据市气象台今年发布的夏季气候影响评价预测,今年秋季,全市平均降水量预计为90毫米~110毫米,较常年偏少1~2成,季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根据预测,10月份济南降雨预计为20毫米~30毫米,11月份降雨量预计更少,为10毫米~20毫米。   厄尔尼诺   山东已进入状态易造成暖冬或极寒   据世界气象组织关于厄尔尼诺/拉尼娜的观测,一股弱的厄尔尼诺或将在北半球9月至10月出现,并可能持续至今年冬季。省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要连续5至6个月海域水温大于等于0.5℃才满足厄尔尼诺形成条件。”专家称,据目前观测,山东地区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但还缺乏后续几个月的观测数据,来定义是否会带来厄尔尼诺事件。   据介绍,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的音译,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现象。厄尔尼诺事件一旦发生,“对山东来说,部分地区可能会进入暖冬,也有极寒的可能,但目前尚不能下定论。”省气候中心专家说,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只能说有引发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兆”,状态“升级”为事件后,会增大气候异常的概率。 责任编辑:王媛媛 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2-10/23/c_113458564.htm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657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东北部发生罕见4.0级地震:暖冬、干旱和地震
热度 4 杨学祥 2012-10-17 10:33
美国东北部发生罕见4.0级地震 引起居民恐慌 2012年10月17日09:58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中新网10月17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东北部缅因州当地时间16日发生一起4.0级地震,波士顿和新英格兰地区均有震感。由于地震在该地区比较罕见,引起不少居民恐慌。   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6日晚7时左右,震源深度5公里。目前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佛蒙特州首府蒙彼利埃的居民称,晃动的感觉持续了约10秒。   美国地质勘探局此前公布的震级是4.6级,后校正为4.0级。 http://news.sohu.com/20121017/n355047348.shtml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2012-2-22 13: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干旱 暖冬 推荐到群组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杨学祥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13 个州都有震感。 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 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 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 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 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现象1: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现象2:2012年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 气。上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克纳普(Mary Knapp)说,在堪萨斯州,全州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2华氏度(约1.8摄氏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 水平高7.9华氏度,比1895至2011年平均气温高6.2华氏度。1月12日从而成为1895年以来1月份最热的一天 。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 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 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1月31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 盖区域从25.27%升至27.36%。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10月31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 旱的时期,而该州的6到8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41.23%升至57.33%,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 状态从该州80.88%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88.91%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64.59% 升至81.16%。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23.37%上升至24.74%。(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现象3: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 美国13个州都有震感。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消息说,这次地震于当地时间21日凌晨3时58分发生,震中位于密苏里州斯科特 (Sikeston)东-东南部9英里处,震源深度3.1英里(约合4.9公里)。   美国13个州对该次地震有震感,远至距离震中800英里(约合1 287公里)的北加利福尼亚州。有震感的 州份包括伊利诺斯州、北卡罗来纳州、宾夕法尼亚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等。  距离震中5英里(8公 里)远的一名居民表示,地震发生时家中物品纷纷从架子上、墙壁上掉落。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22/114423973404.shtml 2006年美国干旱 2011年8月23日美国干旱 美国地图 相关新闻: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490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2012-2-21 05:15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杨学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68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0198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2012-2-20 06:58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022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351 次阅读|15 个评论
较弱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影响不明显:冷冬暖冬待相商
杨学祥 2012-9-29 02:56
气象局:较弱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影响不明显 中国网-资讯中心 china.com.cn/info  时间: 2012-09-28  责任编辑: 史诗 中国网9月28日讯 中国气象局今日召开10月新闻发布会,谈到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问题,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表示,如果厄尔尼诺较弱的话,影响不会特别明显。 艾婉秀说,影响我们国家气侯的因素非常多,海洋只是其中的一个,目前对于秋季影响来看影响不是特别的强,至于对后期我们国家冬季影响的预测,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要等专家进行会商的结果。   文章来源: 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info/2012-09/28/content_26667362.htm 2012年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8月减弱得到证实 已有 631 次阅读 2012-9-5 05:5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球自转 厄尔尼诺 2012年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8月减弱得到证实 杨学祥 我在2012年8月14日指出,2012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是2012年4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一致维持暖水状态的原因,表明热带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962.html 2012年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它对应7月末8月初厄尔尼诺指数的下降(见图1)。2012年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可使厄尔尼诺进入高潮。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可增大厄尔尼诺的强度。 2012年厄尔尼诺的发展与地球自转季节性特征完全符合,值得研究和关注。 图1 SST Anomaly 201203 (center) http://sharaku.eorc.jaxa.jp/cgi-bin/amsr/elni2/elni_detail.cgi?y=2012m=6prod=anom_nino3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2043.html 厄尔尼诺指数在7月末到9月初持续减弱,证明:2012年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09319 暖冬还是冷冬:2012年“厄尔尼诺”带来什么? 2012-8-15 06:30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厄尔尼诺 暖冬 冷冬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冬还是冷冬:2012年“厄尔尼诺”带来什么? 杨学祥 前不久,世界气象组织等权威机构先后发布报告,全球今年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几成定局。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更是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分析说,判定一次厄尔尼诺的影响,不仅要看强度,还要看类型。今年下半年的厄尔尼诺的强度和类型还要继续监测。   任福民总结,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影响:一是台风数量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二是暖冬。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三是洪涝。历史资料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四是东北低温。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夏季,东北地区容易出现低温。北方秋季的降水也可能偏多。 http://roll.sohu.com/20120815/n350657659.s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可能带来台风减少、东北低温和2013年洪水,这已成为气象界的共识。厄尔尼诺可能带来暖冬却存在争议。统计资料表明,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冷冬。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2年厄尔尼诺将带来冷冬。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2290.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39年前和12年前冬季气温突变:暖冬和冷冬的转换
热度 3 杨学祥 2012-9-14 06:27
39 年前和 12 年前冬季气温突变:暖冬和冷冬的转换 杨学祥 一、 暖冬预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沈阳从 1961 年至 2011 年,共出现 9 个暖冬和 9 个冷冬。沈阳气象台副台长梁红在研究中发现, 1973 年至 1977 年,沈阳冬季气温发生“突变”。突变表现在, 1973 年之前,沈阳冬季平均气温为 -10.3 ℃,而在“突变”之后,沈阳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至 -9.9 ℃,呈现出变暖趋势。绝大多数暖冬年出现在近些年,因此未来沈阳仍有暖冬年多发的趋势。 http://roll.sohu.com/20120914/n353100275.shtml 39 年前( 1973 年— 1977 年),沈阳冬季平均气温发生了一次明显阶段性气候突变,突变后的平均气温增势明显,升高了 1.8 ℃。突变发生后,异常、严重暖冬事件陆续出现,特别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后暖冬事件加剧。 6 年的异常、严重暖冬事件中,有 5 年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1961 年到 2010 年,沈阳有 9 个冷冬年、 9 个暖冬年。突变把暖冬年“变多”了。突变发生前,有 5 个冷冬年,而只有 1972 年偏暖。在突变发生后有 8 个暖冬年,只有 3 年偏冷。突变发生期间冷暖年交替出现,次数相当。虽然冬天在变暖,但也不排除某一时间出现严重冷冬事件。还记得 1999 年和 2000 年的寒冷冬天吗?这是由于北半球极涡南压且面积偏大,而致使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http://news.syd.com.cn/content/2012-09/14/content_26356305.htm 与气象界主流观点相反,我们认为2012年厄尔尼诺给中国北方带来冷冬和多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215.html 二、 暖冬向冷冬的转变   2010 年 12 月 1 日至 2011 年 2 月 28 日,全国平均气温为 -4.7 ℃,较常年同期 -4.3 ℃偏低 0.4 ℃,是 1987 年以来的最低值。监测显示, 2010/2011 年冬季,除青海南部、西藏西部和中部、云南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1 ~ 2 ℃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其中东北中西部、江南南部、华南、西南东部及新疆中部和北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等地偏低 1 ~ 2 ℃,局部偏低 2 ~ 4 ℃。   根据国家标准《暖冬等级》规定的气象台站单站冷暖冬指标统计, 2010/2011 年冬季全国冷冬站数占全国总站数的 68.9% ,远大于暖冬站数占全国站数的比例 10.1% 。从全国单站冷暖冬等级分布看,除青海大部、西藏、四川西南部、云南大部、河南中部为暖冬外,全国大部地区为冷冬或正常年份。   从 1986 年至 2006 年,中国连续经历了 20 个“暖冬”。 2008 年冬季,受当年 1 月中旬开始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 2007/2008 年冬天中国平均气温为近 22 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http://news.e23.cn/Content/2011-03-01/201130100001.html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 (2011 年 12 月 1 日至 2012 年 2 月 29 日 ) ,我国平均气温创下近 27 年来最低值,是一个气温异常偏低的冷冬。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检测室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任福民说,如果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 (1981 年— 2010 年同期 ) 的平均值偏低 0.5 ℃以上,就算是冷冬 ; 比常年平均值偏高 0.5 ℃以上,就算是暖冬。我国已经连续两个冬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冬( 2010-2011 年和 2011-2012 年)。在最近的 5 个冬季中,有 3 个是较明显的冷冬(包括 2007-2008 年)。 http://www.zhimantian.com/gwy/shizheng/2012/0313/51972.html 事实上, 1977 年和 2000 年发生了两大气候突变,其中, 1947-1976 年年和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国冷冬偏多;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中国暖冬偏多(有 8 年的过渡和滞后期)。从 1986 年至 2006 年,中国连续经历了 20 个“暖冬”,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是主要原因。 三、 30 年经验和 60 年经验的对比 1. 30 年的经验: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 1986-2004 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 18 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30 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 2004 年(弱)、 2006 年、 2009 年、 2012 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根据气象局发布的公告, 2006-2007 年的冬天,不仅是一个暖冬,而且是历史同期第二位,比平常的温度升高了 1.9 度。 1998 年到 1999 年的冬天的温度是最高的, 2006 年到 2007 年的冬季气温仅次于这两年。全国的情况来说,刚刚过去的冬天也是 50 年来的第二个最暖的冬天。 http://it.sohu.com/20070308/n248574046.shtml 可是, 2004-2005 年、 2009-2010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却给中国带来冷冬。 30 年经验受到挑战。 2. 60 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发生了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2009 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再现拉马德雷周期。气象台不研究拉马德雷现象使暖冬和冷冬预测处于是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周期为 50-7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89-1924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25-1945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46-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石家庄市 54 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再现了拉马德雷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157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近十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 El Nino )和拉尼娜( La Nina )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缩写为 PDO )密切相关 。 PDO 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ENSO )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1976-1977 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对引起这种现象原因予以关注。这次气候突变使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暖冬连续发生。 2000 年又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这次突变使气候波动变化和中国冷冬频繁出现。 四、 暖冬错报的教训 1.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 40% 。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 据《南方周末》报道 ) http://www.hljnews.cn/fou_gn/2010-01/23/content_292430.htm 2. 连续暖冬的终结 争论了几个月的暖冬话题终于在 2005 年 2 月 28 日得出结论——今冬 3 个月北京的平均气温只比常年同期略高,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既不算暖冬,也不冷。如下的两则报道也说明了暖冬预测的失败: 2004-2005 年这个冬天,天气有点儿怪——刚开始都预测是暖冬,大家以为又要少遭一冬的罪,谁料 12 月刚过去一半儿就出奇地冷,冰天雪地一直持续到 3 月,才见一丝暖意,可没两天,又是急剧降温,把人们欲换春装的兴致冻了回去。 3 月 1 日 ,辽宁省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 2004 年辽宁省气候资源评估及冬季气温状况分析的有关情况,其中, 2004 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全省平均气温为- 8.3 ℃,比常年同期偏低 0.7 ℃,确凿的数据表明 --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冬,而非入冬前大家所说的“暖冬”。 12 月到次年 2 月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 2004-2005 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较常年持平略偏低,从 1996 年延续的持续偏暖现象被终结。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为 6.9 ℃,比常年偏低 0.2 ℃。整个冬季气温呈前期明显偏高、中后期明显偏低的状况。 12 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1.9 ℃; 1 、 2 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 1.3 ℃。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3. 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国频发冷冬和多雪的原因 网友 zecrio 觉得华北地区冬季降雪应该比头几年有所增多,甚至偏多。在 PDO 冷位相厄尔尼诺发生年一般华北(含北京),冬季降雪有增多趋势, 1963 、 1965 、 1968 、 1972 年等几个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当年冬季华北地区降雪都以偏多为主,新世纪以来, 2002 年、 2004 年(未达厄尔尼诺标准), 2009 年这几个厄尔尼诺发生年当年冬季华北大部包括北京降雪全部偏多,只有 2006 年厄尔尼诺年除外,这可能与厄尔尼诺发生年当年冬季副热带高压偏北有关,暖湿空气相对拉尼娜年强盛。所以我个人感觉今冬北方特别是华北降雪应该比头两年偏多。 我认为,关键是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冬季西北太平洋海温偏暖有关,巨大的温差导致冷空气南下,由此造成北方低温冷害、南旱北涝和北方降雪增多。 西北太平洋十年际气候变化受 PDO (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支配。 PDO 的特点在于海水表面温度,海平面气压及风场的变化。 PDO 可分为暖位相(暖相)和冷位相(凉相)。 PDO 位于暖位相时,赤道附近及北美洲沿岸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温暖,北太平洋中部的海水表面温度则异常清凉。 PDO 的冷位相与暖位相的海水表面温度相反。每个 PDO 的位相一般持续 20-30 年。在 PDO 暖位相和冷位相时,冬天海平面温度(颜色代表),海平面气压(等线代表)以及海表风力(箭头代表)异常的典型分布,见图 1 。 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图示 图 1 太平洋十年涛动的暖位相(暖相)和冷位相(凉相)温度、气压和风力分布 香港天文台。气候变化。香港天文台制作的《气候变化》教材。 http://203.129.68.8/climate_change/resources_c.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83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717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8618.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 , 杨德彬 , 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 2011, 54(4): 926-93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8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厄尔尼诺现象:暖冬还是冷冬?
热度 1 杨学祥 2012-8-22 06:31
厄尔尼诺现象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示意图 2012年08月22日 00:01:16 来源:中国天气网【厄尔尼诺现象】 简述:全球厄尔尼诺现象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在全球各地导致破坏性干旱、暴风雨和洪水的罪魁祸首——厄尔尼诺气候现象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 Nio),是西班牙语'圣婴'的音译,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 全球厄尔尼诺现象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在全球各地导致破坏性干旱、暴风雨和洪水的罪魁祸首——厄尔尼诺气候现象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 Nio),是西班牙语"圣婴"的音译,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即"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 厄尔尼诺现象海温示意图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频频发生与地球温暖化有关,其变化的迹象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并不仅仅是天灾。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温的异常增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原来正常的热量、水汽等分布的动态平衡。这一海气变化往往伴随着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该天晴的地方洪涝成灾,该下雨的地方却烈日炎炎焦土遍地。一般来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已有17次(包括最新一轮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季节并不固定,持续时间短的为半年,长的一两年。强度也不一样,1982~1983年那次较强,持续时间长达两年之久,使得灾害频发,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厄尔尼诺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冬季,我国往往出现暖冬 。相反,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我国温度下降,往往出现冷冬气候。 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夏季,我国主要多雨带出现在黄河以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以致发生洪涝,黄河及华北一带少雨并形成干旱。拉尼娜年我国夏季的主要雨带有80%比较偏北,华北到河套一带多雨。 厄尔尼诺与我国东北的夏季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厄尔尼诺年,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异常偏低,形成低温冷害,造成粮食减产。拉尼娜年,东北夏季气温明显偏高而形成热夏。 厄尔尼诺年,热带西太平洋上的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数量一般会减少,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也比常年偏少,而多数拉尼娜年热带风暴和登陆我国的数目多较多年平均值偏多。 厄尔尼诺是影响我国气候异常的一个强信号,但它只是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任何气候异常都说成是厄尔尼诺的影响,也不能说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气候就必然产生某种特定的异常。 http://news.shangdu.com/beijing/20120822/524_5688201.shtml 沈阳低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 2012-8-19 06:3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厄尔尼诺 低温冻害 推荐到群组 沈阳低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 杨学祥 早在 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发生,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强震、干旱、流感、 低温冻害 。关注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它是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在拉马德雷暖位相的1977-1999年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22年连续暖冬,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1947-1976年,1957、1969、1972、1976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和冷冬。在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都给中国带来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中国气象视频网8月15日讯 过去三天(12日-14日),东北出现一次降温天气过程,黑龙江西部和东南部气温降到10℃以下,辽宁沈阳、阜新等8个站最低气温创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局地出现轻度低温冷害,对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12日至14日东北部分地区发生轻微低温冷害   过去10天,东北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在12-16℃,其中,黑龙江、吉林东部最低气温在10℃上下,黑龙江西北部最低气温只有8℃左右。 受一股冷空气影响,8月12日至14日,黑龙江、吉林、辽宁大部地区气温下降,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冷害。黑龙江北部和东南部的最低气温降到10℃以下。辽宁13日全省平均最低气温仅有15.7℃,比常年同期偏低4.4℃,14日,辽宁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小幅度下降,全省平均最低气温15.6℃,比常年同期偏低4.3℃,全省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低值。14日,辽宁沈阳、阜新、辽中、建平最低气温还突破了当地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 19日后东北还将出现明显降温   未来三天,东北大部地区气温呈现逐渐回升趋势,只有今天会在黑龙江、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出现小幅度降温。预计,19日之后,受冷空气影响,东北还将出现明显降温。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0815/100379516.html 目前我们还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这个时候本身就是灾害频发期,像是最近几年冬天东北接连遭遇冷冬,今年夏天东北地区气温偏低,夏季已出现低温灾害,所以今年冬季东北或出现低温冻害。 http://news.365jilin.com/changchun/20120815/325088.html 厄尔尼诺带来的强震、干旱、流感、低温冻害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363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079 次阅读|4 个评论
暖冬还是冷冬:2012年“厄尔尼诺”带来什么?
热度 1 杨学祥 2012-8-15 06:30
暖冬还是冷冬:2012年“厄尔尼诺”带来什么? 杨学祥 前不久,世界气象组织等权威机构先后发布报告,全球今年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几成定局。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更是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分析说,判定一次厄尔尼诺的影响,不仅要看强度,还要看类型。今年下半年的厄尔尼诺的强度和类型还要继续监测。   任福民总结,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影响:一是 台风数量减少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二是 暖冬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三是 洪涝 。历史资料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四是 东北低温 。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夏季,东北地区容易出现低温。北方秋季的降水也可能偏多。 http://roll.sohu.com/20120815/n350657659.s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可能带来台风减少、东北低温和2013年洪水,这已成为气象界的共识。厄尔尼诺可能带来暖冬却存在争议。 统计资料表明,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冷冬。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2年厄尔尼诺将带来冷冬 。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相关新闻: “厄尔尼诺”要来了?(组图) 2012年08月15日05:26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重庆日报   前不久,世界气象组织等权威机构先后发布报告,全球今年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几成定局。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更是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而在今年3月,拉尼娜事件刚刚结束。这两种足以引起一系列灾害性天气的现象相继发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看似平淡,来得却一点也不缓慢。   6月2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认为:全球可能在2012年7-9月遭遇厄尔尼诺现象。   7月2日,美国气象局监测到Nino3.4海域(北纬5°至南纬5°、西经120°至170°)的海水表面温度较常年同期首次超过0.5℃,且太平洋中东部海温上升的趋势仍将延续(美国气象局一般以Nino3.4海域的海水表面温度较常年同期连续3个月的滑动平均高于0.5℃作为厄尔尼诺爆发的标志)。   7月3日,澳大利亚气象局也表示,多数模型预测赤道太平洋海温的状态正向厄尔尼诺现象转变今年8-10月厄尔尼诺现象将到来。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也一直在持续监测热带地区的海温,并逐候(气象学上把五天称为“一候”)、逐月进行数据分析。在7月下旬发布的监测信息中,国家气候中心作出预测分析:“4月以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一致维持暖水状态,7月份该区域平均海表温度较常年偏高0.6℃,次表层海水温度增暖迅速并向表面抬升,表明了热带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根据监测,并参考国内外动力统计模式预测,预计2012年下半年,厄尔尼诺状态将继续发展,可能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就在多国相继确认今年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几成定局之前,厄尔尼诺的“胞妹”拉尼娜事件,才刚刚于今年3月结束。这两种足以引起一系列灾害性天气的现象相继发生,无不引起了世界各地人民的高度关注。   那么,厄尔尼诺究竟为何方神圣?厄尔尼诺现象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1、“上帝之子”频繁光临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婴”之意,也可译为“上帝之子”。追溯它的起源,要回到19世纪的秘鲁。   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头年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   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与之相反的这一带海温异常偏低的现象被称作拉尼娜现象,或“反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则是“女婴”的意思。   在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厄尔尼诺:来自天道的警告》一书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被形容为气候王国里的一对兄妹,犹如一对顽皮的孩童,他们的出现,打破了王国中的固有规律和秩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自然的水平提高,已经有能力观测到整个赤道太平洋海水的变化。科学家发现,每隔几年出现一次的暖水现象并不只限于南美沿海水域。现在气象学家所说的“厄尔尼诺”指的是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每隔几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的大范围的海表温度异常增暖现象。这不仅对沿岸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或破坏,引起当地气候反常,而且还会给全球气候及社会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研究还发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这两种异常现象往往会交替出现,但每次持续时间不定。上世纪7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数更多一些,1982-1983年间出现的严重厄尔尼诺事件,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仅仅在1991年至1995年,就连续发生了3次,而且持续时间很长。1997—1998年,又暴发了20世纪最强厄尔尼诺事件。2000年以后,厄尔尼诺现象再度出现了两次。   2、厄尔尼诺可监测预报   既然厄尔尼诺会给地表气候带来深刻的影响,那么是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测计算并且预报可能发生的厄尔尼诺呢?   据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孙旭光副教授介绍,目前常用的表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指标主要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海温异常的平均面积。无论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它们发生、发展、成熟、衰亡都具有季节同步性,其生命期一般是2年,即在第一年的春夏季发生、发展,秋冬季成熟,至次年春夏季衰亡。因此,可以在第一年春夏季进行长达几个月的气候预测。当指数为比较大的正异常时,预示着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反之,当指数为比较大的负异常时,则表明拉尼娜事件即将发生。   一般认为,海水表层温度连续三个月高出平均值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现象。而这种现象持续6个月到1年半的时间,即构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发布的厄尔尼诺预测报告,今年,热带太平洋的海温与平均值的差在4月转为正值,即高于平均值,5月又有小幅上升,但远远低于0.5℃。虽然目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厄尔尼诺时期的特征,但不排除今年夏季以后,在赤道太平洋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    吉林大学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从日地月等天体相互作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发生规律以及地表运动的角度,分析了厄尔尼诺形成的因素。   首先,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摆动可以改变地球的扁率,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计算表明,每年4月9日—7月28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反之,1月25日—4月7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但今年2月—3月,拉尼娜不增强反而减弱,表明此次拉尼娜的发展势头已近尾声,厄尔尼诺的形成因素正在加强。   其次,2012年3月—7月,月亮近地点(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距地球最近的一点)与日月大潮相差不过三天,为强潮汐时期,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此外,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的转换时期,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反向升降40—6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地震火山频发,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明显前兆。2012年4月11日以来印尼发生两次8级地震,智利、日本、墨西哥、菲律宾等环太平洋地震带也强震频发。   3、厄尔尼诺对我国可能产生四种影响   当下,人们都非常希望能找到极端天气频发的症结所在,但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环绕地球的大气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研究对象,像诊断人类的疑难杂症一样,对造成极端天气的原因也需要更为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次“弱到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分析说,判定一次厄尔尼诺的影响,不仅要看强度,还要看类型。今年下半年的厄尔尼诺的强度和类型还要继续监测。   任福民表示,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天气气候影响是最大、最直接的,容易造成南美洲西部地区,比如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等国的暴雨,而南非、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可能出现干旱。上一次较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1997—1998年,致使澳大利亚和亚洲上千人死亡,对农作物、基础设施和采矿业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它还直接引发了东南亚的森林大火,导致南美渔业资源骤减,以及引发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大旱,致使70万人口受到威胁。   对热带之外的地区,厄尔尼诺的影响就不那么直接了。对我国而言,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青藏高原的积雪、季风活动情况、北部冷空气活动等都会对我国天气气候产生影响。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厄尔尼诺现象虽发生在距离我国比较遥远的赤道东太平洋,并不对我国的天气气候产生直接影响,但它仍然会通过改变大气环流进而间接影响到中国的天气气候。”任福民解释,我国的天气气候变化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洋、冰雪、陆地热状况、季风、大气环流等等,因此,不应简单地把任何气候异常都归结为受厄尔尼诺的影响,也不能说厄尔尼诺发生后必然对中国气候产生某种特定的影响。    任福民总结,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影响:一是台风数量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二是暖冬。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三是洪涝。历史资料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四是东北低温。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夏季,东北地区容易出现低温。北方秋季的降水也可能偏多。   4、今年秋季降水偏少 一些地区气温偏高   具体到今年,几成定局的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会有什么影响呢?   对此,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后,我国的气候将会有比较大的调整,秋季降水偏少,另外,除内蒙古北部、东北北部气温偏低以外,其他地区秋季的气温会偏高一点。秋季后,台风的活动会减弱。还有东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初霜冻的日期可能要偏晚一些。”   郑国光指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预计今年8月份,我国中东部多雨范围较大,强降雨过程多于常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个雨带,此外一些地区还会出现干旱。“一个要注意海河流域、黄河中下游流域、长江中下游的防汛抗洪工作,二是沿海地区要注意强台风和北上台风造成的影响。另外,东北、华北,黄淮西北和华南四川等地,要防范暴雨以及引发的洪涝灾害、城市内涝,还有局地强对流天气。江南、江汉、江南北部地区的高温天气还将继续,部分地区还可能发生较重伏旱,应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重庆声音   市气象局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   重庆气候变化 难逃厄尔尼诺阴霾   眼下,重庆正在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而根据市气候中心此前发布的预计:今夏我市超过35℃的高温天,将比常年同期偏多3至5天。今年几成定局的厄尔尼诺事件将对地处西南内陆的重庆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气象局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   厄尔尼诺给重庆带来旱灾和“暖冬”   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比如干旱、洪涝、暖冬。2009年,最近的一次厄尔尼诺就为重庆带来了旱灾和暖冬。   2009年夏,连晴高温导致的旱灾,致使我国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5000多万人受灾。气候专家在分析旱灾形成的原因时表示,受当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无疑是重要成因之一。“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向东走,将热带水汽带走,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与之相反,热带水汽减少,由南方进入到西南的水汽也偏少了。”   到了2009年冬季,厄尔尼诺的“威力”还没有散去。根据市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重庆平均气温3.5℃—9℃,包括主城在内的大部地区与历年同期比,温度偏高0.3℃—0.5℃。   今夏我市高温并非厄尔尼诺影响   虽然2009年重庆出现的“暖冬”让人记忆深刻,但唐红玉表示,实际上,厄尔尼诺事件对重庆夏季气候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对重庆秋季、春季和冬季的气候影响并不显著。   今年是闰年,重庆大部地区入夏时间比常年晚了15天左右,而从目前来看,今夏全市的高温天气将至少持续到9月上旬。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是否有厄尔尼诺的外力影响?   唐红玉对此表示了否定。她说,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监测,全国7月份才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状态要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才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而厄尔尼诺事件对气候的影响又有一段时间上的滞后,可以肯定地说,今年夏天重庆的天气并不受厄尔尼诺的影响。”   唐红玉预测,根据此次厄尔尼诺的形成过程,其带来的影响至少要到今年冬季末或是明年春季初才能显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第二年,极易出现洪涝灾害。   厄尔尼诺发威,需要发生气候响应   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厄尔尼诺给全球气候带来的破坏性威力,但地处内陆的重庆,是否将在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中受到波及?唐红玉表示,还有待观测。   “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它常常是各种气候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唐红玉说,虽然在很多地区,包括重庆及周边地区的气候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发生存在着某种遥相响应,但它们的这种关系往往又受到其他因子的制约。“在热带地区,尤其是热带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最为强烈,大多数事件期间这些地区反映出的气候特征也比较一致;而在热带以外的地区,它们对气候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唐红玉进一步解释,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重庆的气候状况并不是只受一个天气系统的影响,海水温度、高原积雪、副热带高压都是常年左右重庆天气变化的重要因子。因此,当厄尔尼诺发生时,重庆的气候如果发生某种特定的异常,需要气候对厄尔尼诺作出相应的响应。 http://roll.sohu.com/20120815/n350657659.shtml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暖冬 冷冬 拉马德雷 厄尔尼诺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1998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6483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2012-8-11 15:03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杨学祥 青岛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2 009 年 6 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 30 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 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3 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2012 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 2012 年 3 月 28 日 我就指出,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年、 1969 年、 1972 年、 1976-1977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54 年 -1956 年、 1964 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 2000 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7 年 -2008 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 2008 年 1 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6 年和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 2007 年、 2010 年、 2011 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 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13 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 2010-2012 年连续发生的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 2009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或送来“暖冬” 2012 年 08 月 11 日 11:38 青岛晚报   晚报讯 “达维”刚走“海葵”又送来降雨,近期台风频频,而这,可能和远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有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   市气象局气候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岛城作为沿海城市,在厄尔尼诺影响下不仅能产生台风、暖冬等气候现象,近海“黑潮”(一股暖海流)的发生几率会有所增加。而从历史资料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 1997 年- 1998 年厄尔尼诺影响我国, 1997 年夏季,我市出现大旱天气并且温度远远高于正常年份。在全球变暖已成趋势的背景下,虽然厄尔尼诺并不是暖冬形成的惟一原因,但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暖冬”。今年上半年,全市平均气温 9.6 摄氏度,与常年持平,但比去年高出 0.5 摄氏度。 (记者 徐美中) 受台风影响连续降雨天气通透,昨日下午,栈桥对面的北海船厂、山体近在咫尺。   汤臻 摄影报道   作者:徐美中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暖冬与冷冬: 30 年经验 pk60 年周期 杨学祥 2009-11-17 08:24 | 个人分类 : 学术争论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关键词 : 厄尔尼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低温冻害 30 年的经验: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 1986-2004 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 18 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30 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 2009 年 6 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60 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发生了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2009 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再现拉马德雷周期。气象台不研究拉马德雷现象使暖冬和冷冬预测处于是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周期为 50-7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89-1924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25-1945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46-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石家庄市 54 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再现了拉马德雷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1571.html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2010-3-5 07:49 | 个人分类 : 灾害预测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暖冬,冷冬,预测,问责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杨学祥 2009 年 6 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 30 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 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3 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2010 年暖冬预测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王希、于文静)入夏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频发的强降水和持续的高温天气引发人们对极端天气和异常气候现象的关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任福民透露,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已初露端倪,但不能断定我国目前的天气情况是由厄尔尼诺引发,未来有何影响仍需观察。 据了解,通常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夏季北方地区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而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也会提高 。 2009-07-10 中国天气网讯 夏季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高温、强降水轮番上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2009 年地球将很热,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厄尔尼诺可能会使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夏季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西北太平洋的台风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偏少。由此可见,我国的气候也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之内 。(刘珺)    2010 年新年伊始,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大部地区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寒冷异常。这是否意味着暖冬时代的终结?“这次严寒,并不能称为全国性的寒冬,应该算是暖冬中的一个插曲。”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丁一汇说。气象专家预计,经过 1 月下旬的过渡,今年 2 月份以后我国气候会朝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极端‘冷事件’只是这个大趋势下出现的正常气候波动。总体来讲,这种自然的变化是叠加在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上,形成温度上升中的冷暖交替周期,但从长期平均看,很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丁一汇说 。 《北京日报》讯(记者张军)许多市民感觉,这个冬天冷得让人找到了儿时冻耳朵的感觉,有点像上世纪 70 年代的冬天。那么,北京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暖冬是否终结,北京的气候是否自今冬发生了逆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昨天说,不能从一两个月的变化就认定气候偏暖的长期趋势已发生逆转。 2009 年 11 月初,一场大雪将北京一夜逼进冬天, 12 月初的几场小雪又连续拉低气温,整个 12 月本市气温比常年偏低 2 ℃左右。 2010 年新年伊始,一场罕见大雪再次把低温逼出极值。北京市气象台昨天统计, 1 月 1 日 至 8 日平均气温为 -8.9 ℃,而历史同期的日平均气温为 -3.5 ℃,尤其是 1 月 5 日 出现的 -16.7 ℃的低温,是 1971 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气象部门预计 1 月中旬平均气温为 -5 至 -6 ℃,还是比常年的 -4.8 ℃要冷一些。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认定暖冬终结呢?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解释,去年 12 月以来本市气温低,就整个冬季而言,出现阶段性高温、阶段性低温都很正常,现在离冬季结束时间还比较长,不排除 1 月下旬和 2 月份有突然变暖的可能。专家介绍,今年冬天天气的变冷主要是大气环流进行了明显调整,冷空气因此势力强劲,影响比较大。但从目前的长期监测看, 1 月下旬和 2 月中旬大气环流有再次进行调整的可能。同时,自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全球气温都在上升,这一趋势短期内没有变化 。 2010 年 1 月 12 日 东北新闻网讯 ( 记者贺小雁 )-29 ℃, -30 ℃,前几天,沈阳的冬天一次次刷新最低温纪录,虽然这两天气温略有回升,但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是给沈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冬天为啥这么冷 ? 还能冷多久 ?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今天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韩江文。韩江文告诉记者,沈阳的寒冷天气马上就会结束,沈阳今天冬天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韩江文告诉记者,前几天中央气象台会商,预计今年的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转折点大概是十天以后。也就是说,寒冷的沈阳冬天再过十天就要过去了。市民们加把劲,再挺挺 。事实上, 2009-2010 年沈阳为冷冬。 2009-2010 年气候变冷和冷冬预测 我们在 2009 年 8 月 24 日 指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1952 年至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其中,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最长,预示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因此, 2009 年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大,超常低温将导致流感爆发增强 。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 2009-2010 年北京、沈阳和黑龙江省发生冷冬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刚刚经历了近1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与此同时北京连续4年的暖冬记录也宣告终结。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3摄氏度;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2摄氏度,比常年偏低1.3摄氏度,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7摄氏度,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3摄氏度不等 。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 2009 年冬季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 ) 沈阳的平均气温为 -11 ℃,与常年相比冷了 2.3 ℃,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 黑龙江新闻网讯 3 月 1 日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 2009 年 11 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 10.3 毫米,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 1 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 10 毫米以上,去年 12 月、今年 2 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 142% 和 181% ,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 39.6 毫米,比历年同期多 78.4% ;平均气温在 -16.7 ℃,比历年同期低 1.6 ℃,除去年 11 月外,去年 12 月,今年 1 月、 2 月平均气温都接近 -20 ℃。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 。 南方周末:谁制造了暖冬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 40 %。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 100 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 20 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 2008 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 11 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们对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 。 事实上,“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的预测没有实现。 首个冷冬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   中国网讯 2 月 25 日 10 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做客强国论坛,以抢农时、抓春管、夺丰收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 (2272,-7.00,-0.31%) 生产起点更高、任务更重,同时,面临的气候形势、苗情长势也更复杂。去年是二十多个“暖冬”以来的首个冷冬,入冬明显提早,气温持续偏低,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据我部农情调度,今年冬小麦冬前一、二类苗比例为 79% ,同比减少 3.3 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苗情较差的一年。黄淮海地区小麦叶龄较常年同期偏少 0.5-1 片叶,单株分蘖少、群体偏小、次生根发生少、幼穗发育进程慢。   胡元坤说,春管对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弥补冬前分蘖不足极为重要。目前雨水节气已过,黄淮、江淮地区冬小麦陆续返青,华北、西北地区即将进入返青期,西南地区处于拔节期,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肥水等田管措施要在 3 月底前落实到位,时间相当紧迫,必须立即行动,把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为夺取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 2 月份中国主要与低温有关的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 3 月 3 日电 中国气象局今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通报了 2 月份中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 月 9 日~ 11 日,我国西北及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江苏中北部、安徽中北部、山东南部、河南东南部部分地区降 13 毫米~ 20 毫米雪或雨夹雪;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雨 25 毫米~ 60 毫米,局部地区达 80 毫米~ 100 毫米。   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南方大部地区新年与雨雪低温相伴。 2 月 13 日~ 15 日,我国南方地区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天气,江苏、安徽、浙江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南京、合肥出现农历新年首场大雪,杭州降了暴雪;贵州贵阳等 36 个县市出现较大范围冻雨天气。   全国大部地区经历了近 22 年来最冷春节。 2 月 12 日~ 18 日,全国大部平均气温为零下 5.3 ℃,较常年同期 ( 零下 2.2 ℃ ) 明显偏低,为 1989 年以来最低值。除西藏中东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一般较常年偏低 2 ~ 4 ℃。   辽宁吉林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灾害。 2 月 24 日~ 25 日,黑龙江东部和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中东部出现降雪、雨夹雪或冻雨天气,其中辽宁中部、北部和吉林东南部出现冻雨,出现时段主要集中在 24 日下午至夜间。雨雪冰冻灾害给公路、铁路、航空和电力等带来较大影响,辽宁、吉林两省的机场和高速公路一度全部关闭,大量客流涌向铁路,而由于部分铁路输电线路严重结冰,导致沈阳至北京间部分旅客列车晚点,沿线车站出现旅客滞留。冻雨还导致辽宁部分输电线路多次跳闸。   雪灾、冰雹灾害和低温冻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雪灾导致四川、云南和新疆灾情较重。 2 月 13 日~ 19 日,四川部分地区遭受雪灾, 13.1 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2000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 2 月 16 日~ 19 日,云南昭通、迪庆、维西县等地遭受雪灾, 12.4 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 8600 公顷,损坏房屋 1500 余间,直接经济损失 6000 万元。 2 月 20 日~ 24 日,新疆北部 14 个县遭受雪灾, 11.3 万人受灾,倒塌房屋 3800 余间,损坏房屋 2 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 1.2 亿元。   冰雹灾害袭击江西、湖北等地。三次风雹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受伤、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超 2 亿元。此外,江南北部低温冻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 新京报:气象预报部门没有免责的特权 2009 年 6 月 10 日 报道,日前,从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汛期气象服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出消息,气象部门出现重大气象预报失 误的,纪检监察部门将严肃查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而就在此前,强风雹突袭我国数个省份,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先后受灾,造成数十人死亡。本报昨日报道, 6 月 3 日晚,十一级大风在豫东平原席卷而过,正值麦收时节,商丘、开封等市蒙受重灾。比锅口还粗的树,成排成排,像薅菠菜一样被连根拔起,亲历者说,一辈子没见过那样的景象。当地农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显然,对于灾害天气特别是强风雹这样的特大灾害天气,如果能事先准确预报,民众就能提前做好防备,免得在猛烈的暴风雨中陷入被动和危险。因此,气象预报做到最大的精准至关重要,在现代国家,耗费纳税人金钱设立专门天气预报设施和机构,目的正在于此。   然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些地方的天气预报部门在出现失误时,总是以“气象预报不可能百分百准确”来敷衍公众。于是,气象部门似乎拥有了工作失误可以免责的特权,预报准的时候可以请功,不准的时候可以脱咎,甚至有人戏言,天气预报是天底下最好干的活什。可见,中国气象局此次强调重大气象预报失误领导要担责,可谓恰逢其时。 天气预报不是不可以出现误差,但误差是有原因、有几率的。如果一边当下的预报技术可以精确到分钟,一边一些重大灾害天气却屡屡出现在预报之外,那恐怕难说都是技术问题。中国气象局此次自我加压,要求对重大气象服务失误追责,一是可以扭转一下某些气象部门的颟顸粗糙、罔顾民生的工作态度,二是有利于借此建立重大气象预警机制。先从重大气象预报准确做起,才能够逐步重建气象机构的公信力,只有公信力增加,气象机构的地位才能越来越重要。当然,这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重大灾害天气预报准确了,社会将为此少付出许多代价,能避天灾何不避呢 ? 冷冬和暖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件,误差不能解释预报的失误。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损失谁来担责?是否需要向公众道歉? 参考文献 1 . 王希,于文静。专家 : 新一轮厄尔尼诺露端倪 对我国影响仍需观察。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 年 07 月 14 日 来源:新华社。 http://www.gov.cn/jrzg/2009-07/14/content_1365079.htm 2 . 刘珺。厄尔尼诺是否再现? 2009-07-10 11:20:08 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090710/38966.shtml 3 . 低温天气频发暖冬时代终结? 2010 年 01 月 19 日 05:50 现代快报。 http://news.sina.com.cn/o/2010-01-19/055016954640s.shtml 4 . 张军。气候偏暖趋势未变 “暖冬终结”说为时过早。 2010-01-11 08:30:39 来源:北京日报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11/178056.shtml 5 . 贺小雁。沈阳今年冬天前冷后热 再挺十天冷冬变暖冬。 2010-01-12 07:58:29 东北新闻网。 http://liaoning.nen.com.cn/77991658293035008/20100112/2614227.shtml 6 .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7 . 杨学祥,杨冬红。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8 . 张淼淼。北京结束连续 4 年暖冬记录 今冬天气近 10 年来最冷。 2010 年 03 月 03 日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3/03/content_13090595.htm 9 . 牛鑫沈阳这个冬天历史第六“冷” 平均气温较常年偏冷。 2010-03-02 06:59 东北新闻网。 ( 沈阳晚报 ) 。 http://liaoning.nen.com.cn/liaoning/338/3448838.shtml 10 . “北极涛动”造成冷冬 降雪量比历年多近八成。 10-03-02 08:55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http://www.hljnews.cn/xw_snyw/system/2010/03/02/010563473.shtml 11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2010 年 01 月 20 日 20:00 南方周末。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1-20/200019515519.shtml 12 .农业部:气温持续偏低 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 2010 年 02 月 25 日 13:27 中国网。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225/13277456779.shtml 13 .吴博。气象局:全国大部地区经历了近 22 年来最冷春节。 2010 年 03 月 03 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03/2148916.shtml 14 .新京报:气象预报部门没有免责的特权。 2009 年 06 月 10 日 07:55 新京报。 http://news.sina.com.cn/pl/2009-06-10/075517987820.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8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热度 1 杨学祥 2012-8-11 07:33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2011-2012年冬季美国发生暖冬和持续的干旱,接踵而来的地震频发发生,它们有关联吗? 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 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 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 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 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0228 相关新闻: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 2012年03月11日04:49 刘丹 中新社旧金山3月10日电 (记者 刘丹)当地时间10日清晨5时10分,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美国西海岸和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没有发布海啸警报。无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报告。 美国地质勘测局发布的消息称,震源深17公里,距离最近城市佩里维尔137公里,距离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819公里。 阿拉斯加地处地震带,地震频繁。去年9月5日,阿拉斯加海域曾发生过6.1级地震。同年7月,仅5.3级以上地震就有3次。6月23日,在福克斯和阿留申群岛发生7.2级强震,一度发出海啸警报。 阿拉斯加历史上最大一次地震是在1964年3月27日,9.2级强震造成120多人死亡,引发海啸波及美国、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地区。 (来源:中新社) 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7348439.html 美阿拉斯加两天两次5级以上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8-10 14:5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 阿拉斯加 干旱 暖冬 推荐到群组 点评:2011-2012年冬季美国发生暖冬和持续的干旱,接踵而来的地震频发发生,它们有关联吗? 美阿拉斯加两天两次5级以上地震 暂无伤亡报告 2012年08月10日05:3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旧金山8月9日电(记者刘丹)继8月8日的5.6级地震后,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南部9日上午再次发生5级地震,目前尚未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根据美国地质勘测局消息,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9日上午8时43分25秒,震中位于北纬60.353度,西经147.477度,震源深23公里,距离奇尼加小村43公里,距离最大城市安克雷奇155公里。   1小时后,又发生了3级余震。   位于奇尼加湾的小村庄奇尼加居民只有76人,主要是阿拉斯加本地土著。1964年复活节阿拉斯加发生9.2级大地震引发海啸,这个小村被完全摧毁,三分之一居民死亡。   阿拉斯加位于美国西北部,人口约72万。其位于地震多发地带,全世界10次最严重的地震有3次发生在此。   根据阿拉斯加地震资讯中心的消息,每年该中心报告各种级别的地震2.2万次,平均一天60次,3.5级以上地震超过1000次。   作者:刘丹 (责任编辑:UN608) http://news.sohu.com/20120810/n350306899.shtml 美国加州连发地震:是否说明进入地震活跃期? 2012-8-9 13:3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 标准 活跃期 美国加州连发地震:是否说明进入地震活跃期? 杨学祥 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日前刊文澄清称,尽管近期看似全球地震频发,但7.0级及以上地震的数量并没有变化。美国地质勘探局协调员迈克尔·布兰皮特表示,纵观1900年以来的记录,全球平均每年5级以上地震发生1471次,其中7.0至7.9级地震15次,8.0级以上强震1次。虽然地震数量有差异,但全球每年发生的7.0级以上地震数量总体保持稳定,并未超出历史常规和正常范围。 http://www.yangtse.com/system/2012/04/16/013147067.shtml 截止到2012年4月16日,2012年已发生8级以上地震2次,7.0至7.9级地震7次(以此速度全年为21次),远远超出美国的每年平均标准。2012年地震异常增多的事实不可忽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879 http://www.xmtcb.com/a/20120416/44614.html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17)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年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6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8.5级以上强震已有2006年的2次增加到6次,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以8.5级地震为标准,很好地区分了地震活跃期和间歇期,并对地震活动的增强有预测作用,实用价值很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4.4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8-8 18:5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干旱 暖冬 点评: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2010年、2014年、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是杨冬红在2009年博士论文中的预测,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4年周期。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时期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地震发展趋势并非不可预测。 大地震有关联吗?当然。随机性难否定地震群发规律: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的结果。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4次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52-1964年期间,7次8.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50-1965年期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9年是8.5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9.1级地震,2005年3月28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共6次)。 2004-2018年是特大地震频发时期,可重复的特大地震规律不容忽视!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0880.html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2012-2-22 13: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干旱 暖冬 推荐到群组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杨学祥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13 个州都有震感。 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 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 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 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 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022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067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阿拉斯加两天两次5级以上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热度 1 杨学祥 2012-8-10 14:51
点评:2011-2012年冬季美国发生暖冬和持续的干旱,接踵而来的地震频发发生,它们有关联吗? 美阿拉斯加两天两次5级以上地震 暂无伤亡报告 2012年08月10日05:3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旧金山8月9日电(记者刘丹)继8月8日的5.6级地震后,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南部9日上午再次发生5级地震,目前尚未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根据美国地质勘测局消息,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9日上午8时43分25秒,震中位于北纬60.353度,西经147.477度,震源深23公里,距离奇尼加小村43公里,距离最大城市安克雷奇155公里。   1小时后,又发生了3级余震。   位于奇尼加湾的小村庄奇尼加居民只有76人,主要是阿拉斯加本地土著。1964年复活节阿拉斯加发生9.2级大地震引发海啸,这个小村被完全摧毁,三分之一居民死亡。   阿拉斯加位于美国西北部,人口约72万。其位于地震多发地带,全世界10次最严重的地震有3次发生在此。   根据阿拉斯加地震资讯中心的消息,每年该中心报告各种级别的地震2.2万次,平均一天60次,3.5级以上地震超过1000次。   作者:刘丹 (责任编辑:UN608) http://news.sohu.com/20120810/n350306899.shtml 美国加州连发地震:是否说明进入地震活跃期? 2012-8-9 13:3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 标准 活跃期 美国加州连发地震:是否说明进入地震活跃期? 杨学祥 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日前刊文澄清称,尽管近期看似全球地震频发,但7.0级及以上地震的数量并没有变化。美国地质勘探局协调员迈克尔·布兰皮特表示,纵观1900年以来的记录,全球平均每年5级以上地震发生1471次,其中7.0至7.9级地震15次,8.0级以上强震1次。虽然地震数量有差异,但全球每年发生的7.0级以上地震数量总体保持稳定,并未超出历史常规和正常范围。 http://www.yangtse.com/system/2012/04/16/013147067.shtml 截止到2012年4月16日,2012年已发生8级以上地震2次,7.0至7.9级地震7次(以此速度全年为21次),远远超出美国的每年平均标准。2012年地震异常增多的事实不可忽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879 http://www.xmtcb.com/a/20120416/44614.html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17)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年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6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8.5级以上强震已有2006年的2次增加到6次,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以8.5级地震为标准,很好地区分了地震活跃期和间歇期,并对地震活动的增强有预测作用,实用价值很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4.4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8-8 18:5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干旱 暖冬 点评: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2010年、2014年、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是杨冬红在2009年博士论文中的预测,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4年周期。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时期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地震发展趋势并非不可预测。 大地震有关联吗?当然。随机性难否定地震群发规律: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的结果。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4次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52-1964年期间,7次8.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50-1965年期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9年是8.5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9.1级地震,2005年3月28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共6次)。 2004-2018年是特大地震频发时期,可重复的特大地震规律不容忽视!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84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热度 3 杨学祥 2012-8-9 05:40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 2012年08月09日02:32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旧金山8月8日电(记者刘丹)当地时间8月8日清晨,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5.6级地震,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美国地质勘测局消息称,地震发生在8日清晨6时5分16秒,震源深35公里,震中距离最近城市国王湾76公里,距离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980公里。   目前为止,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阿拉斯加海啸警报中心也没有发布海啸警报。   阿拉斯加地处地震活跃带,最近一次地震是在7月16日,震级6.2级。阿拉斯加西南海域的阿留申群岛7月23日也发生过5级地震。   作者:刘丹 http://news.sohu.com/20120809/n350195470.shtml 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4.4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8-8 18:5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干旱 暖冬 点评: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2010年、2014年、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是杨冬红在2009年博士论文中的预测,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4年周期。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时期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地震发展趋势并非不可预测。 大地震有关联吗?当然。随机性难否定地震群发规律: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的结果。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4次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52-1964年期间,7次8.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50-1965年期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9年是8.5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9.1级地震,2005年3月28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共6次)。 2004-2018年是特大地震频发时期,可重复的特大地震规律不容忽视!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4.4级地震 无伤亡损失报告 2012年08月08日 15: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 中新网8月8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加州洛杉矶地区当地时间7日深夜发生里氏4.4级地震,目前尚无传出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美国地质勘探局初步报告称,此次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7日晚上11点23分,震中位于奥兰治县北部的约巴林达以东3公里处。奥兰治县位于洛杉矶东南方约60公里处。 整个洛杉矶地区均有震感。不到一分钟后,又发生了里氏2.7级的余震。 奥兰治县警方与消防部门称,没有收到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2_08/08/16649770_0.s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暖冬 干旱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 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 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 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 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 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 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 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 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 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 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 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 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 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 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干旱异常和暖冬异常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012年2月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 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2月。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2011年中新社华盛顿8月5日电 美国中南部地区的干旱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气象专家预测,旱象将 持续到今年10月底。如果“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则干旱更可能持续到2012年。 几乎席卷全美的38摄氏度以上高温热浪到5日已经持续34天,美国气象部门预计,热浪可能要到8月底 才能缓解,而由此带来的干旱会持续更长时间。美国南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谷的旱象造成当地电力和水短 缺,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气象局专家指出,这种反常天气是由2010年的“拉尼娜现象”引发的,即太平洋中部和东部 赤道附近海水水温比正常偏低,从而引发今年的严重干旱。“拉尼娜”现象通常会使降水减少1成。干旱 最严重的得克萨斯州,从今年1月以来的降水只有往年的4成,官方有可能宣布这是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根据美国气象频道的估计,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美国48个州的32%土地,严重干旱覆盖了48个州的11%土 地。从4、5月份的山火蔓延300万英亩,到农牧业生产初步估算遭受60亿到80亿美元的损失,干旱已经给 美国受灾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由于许多河湖干涸,下一步一些地区还将面临缺水问题。气象专家盼望飓风 季能给美国中南部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象。 气象专家说,热浪与干旱互相作用,使得高温不退,降水困难。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美国中南部多 个州的干旱到今年10月底之前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观察,刚结束两个多月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再次生成,如果“拉尼娜”卷土重 来,则美国中南部的干旱天气将持续到2012年。 http://news.163.com/11/0806/06/7AOMHJTK00014JB6.html   2012年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气。上 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克纳普(Mary Knapp)说 ,在堪萨斯州,全州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2华氏度(约1.8摄氏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水平高7.9 华氏度,比1895至2011年平均气温高6.2华氏度。1月12日从而成为1895年以来1月份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 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 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1月31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 盖区域从25.27%升至27.36%。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10月31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 旱的时期,而该州的6到8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41.23%升至57.33%,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 状态从该州80.88%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88.91%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64.59% 升至81.16%。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23.37%上升至24.74%。(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动物异常频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6日消息,这个冬天有点不太正常。根据记录,北美大陆1月份的降雪量是有 记录以来历史第三低值,近几周来的温暖天气让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感到舒适。但是美国大陆的这种异 常暖冬天气打乱了动物们的生物钟,让它们的冬眠行为受到影响。美国很多地方都报告有黑熊出现在居民 区附近,让出乎意外的居民们大吃一惊。按照正常的年份,这个时候它们应当还在呼呼大睡呢!因此,正 如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副主任麦克·哈尔伯特(Mike Halpert)所要问的那样:“这个冬天怎么了 ?”http://tech.sina.com.cn/d/2012-02-08/17526698014.shtml 根据美联社报道,单单在科德角就有177只短喙海豚搁浅在海岸而且有124已经死亡。这个报道接着写 到:“在过去12年中每年搁浅在海滩上的海豚平均是37只,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它的五倍。” 根据《The Blaze》报道,在秘鲁奇克拉约海滩上有超过200只海豚搁浅并死亡。与此同时,也发现死 去的凤尾鱼。既然这些小鱼是海豚的食物,那么吞食它们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海豚生病,但是死亡原因仍然 是一个谜。 不管怎样,异常气象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虽然它导致了一些其它的次要问题比如病原体的出现。我们 不得不去等待进一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2-02-18/1154361.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 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5次强震,到2012年4月11日已变为6次)。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3-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17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030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31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4.4级地震: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2012-8-8 18:56
点评: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 2010 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 2014 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 2018 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1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 1 月 3 日 或 4 日相差不过 2 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是杨冬红在 2009 年博士论文中的预测,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8.8 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 4 年周期。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时期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地震发展趋势并非不可预测。 大地震有关联吗?当然。随机性难否定地震群发规律: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的结果。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4 次 9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 1952-1964 年期间, 7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 1950-1965 年期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9 年是 8.5 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1 级地震, 2005 年 3 月 28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7 年 9 月 12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5 级地震,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 9.0 级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共 6 次)。 2004-2018 年是特大地震频发时期,可重复的特大地震规律不容忽视!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4.4级地震 无伤亡损失报告 2012年08月08日 15: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 中新网8月8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加州洛杉矶地区当地时间7日深夜发生里氏4.4级地震,目前尚无传出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美国地质勘探局初步报告称,此次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7日晚上11点23分,震中位于奥兰治县北部的约巴林达以东3公里处。奥兰治县位于洛杉矶东南方约60公里处。 整个洛杉矶地区均有震感。不到一分钟后,又发生了里氏2.7级的余震。 奥兰治县警方与消防部门称,没有收到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2_08/08/16649770_0.s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暖冬 干旱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 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 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 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 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 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 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 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 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 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 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 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 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 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 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干旱异常和暖冬异常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012年2月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 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2月。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2011年中新社华盛顿8月5日电 美国中南部地区的干旱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气象专家预测,旱象将 持续到今年10月底。如果“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则干旱更可能持续到2012年。 几乎席卷全美的38摄氏度以上高温热浪到5日已经持续34天,美国气象部门预计,热浪可能要到8月底 才能缓解,而由此带来的干旱会持续更长时间。美国南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谷的旱象造成当地电力和水短 缺,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气象局专家指出,这种反常天气是由2010年的“拉尼娜现象”引发的,即太平洋中部和东部 赤道附近海水水温比正常偏低,从而引发今年的严重干旱。“拉尼娜”现象通常会使降水减少1成。干旱 最严重的得克萨斯州,从今年1月以来的降水只有往年的4成,官方有可能宣布这是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根据美国气象频道的估计,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美国48个州的32%土地,严重干旱覆盖了48个州的11%土 地。从4、5月份的山火蔓延300万英亩,到农牧业生产初步估算遭受60亿到80亿美元的损失,干旱已经给 美国受灾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由于许多河湖干涸,下一步一些地区还将面临缺水问题。气象专家盼望飓风 季能给美国中南部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象。 气象专家说,热浪与干旱互相作用,使得高温不退,降水困难。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美国中南部多 个州的干旱到今年10月底之前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观察,刚结束两个多月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再次生成,如果“拉尼娜”卷土重 来,则美国中南部的干旱天气将持续到2012年。 http://news.163.com/11/0806/06/7AOMHJTK00014JB6.html   2012年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气。上 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克纳普(Mary Knapp)说 ,在堪萨斯州,全州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2华氏度(约1.8摄氏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水平高7.9 华氏度,比1895至2011年平均气温高6.2华氏度。1月12日从而成为1895年以来1月份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 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 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1月31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 盖区域从25.27%升至27.36%。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10月31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 旱的时期,而该州的6到8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41.23%升至57.33%,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 状态从该州80.88%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88.91%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64.59% 升至81.16%。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23.37%上升至24.74%。(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动物异常频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6日消息,这个冬天有点不太正常。根据记录,北美大陆1月份的降雪量是有 记录以来历史第三低值,近几周来的温暖天气让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感到舒适。但是美国大陆的这种异 常暖冬天气打乱了动物们的生物钟,让它们的冬眠行为受到影响。美国很多地方都报告有黑熊出现在居民 区附近,让出乎意外的居民们大吃一惊。按照正常的年份,这个时候它们应当还在呼呼大睡呢!因此,正 如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副主任麦克·哈尔伯特(Mike Halpert)所要问的那样:“这个冬天怎么了 ?”http://tech.sina.com.cn/d/2012-02-08/17526698014.shtml 根据美联社报道,单单在科德角就有177只短喙海豚搁浅在海岸而且有124已经死亡。这个报道接着写 到:“在过去12年中每年搁浅在海滩上的海豚平均是37只,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它的五倍。” 根据《The Blaze》报道,在秘鲁奇克拉约海滩上有超过200只海豚搁浅并死亡。与此同时,也发现死 去的凤尾鱼。既然这些小鱼是海豚的食物,那么吞食它们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海豚生病,但是死亡原因仍然 是一个谜。 不管怎样,异常气象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虽然它导致了一些其它的次要问题比如病原体的出现。我们 不得不去等待进一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2-02-18/1154361.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 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5次强震, 到2012年4月11日已变为6次 )。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3-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17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旱震理论: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1990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地震。旱震 理论描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 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 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 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 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 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 ,流动的岩浆容易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 ,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以会出现日平 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 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 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 。由于临震前气温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0123.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已连续3年“冷冬”: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热度 5 杨学祥 2012-3-5 13:17
北京已连续3年“冷冬”: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杨学祥 2011年12月到今年3月,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为-3.2℃,比常年-2.3℃偏低近1℃。按照气候学标准,比常年值低0.5℃为“冷冬”,反之则为“暖冬”。从近十年情况看,2009年、2010年都是“冷冬”。 气象专家说,今年冷冬是北极涛动所致。问题是:为什么1980-2000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没有北极涛动,暖冬连续18年发生强烈;而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以来,低温事件和冷冬频繁发生? 1996年被发现的拉马德雷现象已经有两个完整的周期,1890-1924年和1947-1976年为冷位相,此期间拉尼娜事件强烈,处于低温阶段;1925-1946年和1977-1999年为暖位相此期间厄尔尼诺事件强烈,处于高温阶段。温室效应无法解释气候的短期波动。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这是中国连续18年暖冬结束,低温和冷冬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象学家没有从书本上学到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至今无人对这一现象做任何评论。认为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就会出现暖冬,就处于对拉马德雷现象不了解的惯性思维状态,因为这只是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无论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中国都会出现低温或冷冬。如上一冷周期的1954、1957、1964、1969、1972、1976年和这一冷周期的2009(厄尔尼诺)、2010(拉尼娜)和今年。 相关新闻: 北京今冬降雪量比常年少七成 已连续3年“冷冬” 2012年03月03日 05:00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汪丹   连续两天的雨雪拉开了3月的序幕,也送走了干冷少雪的冬天。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冀称,北京已连续三年“冷冬”,但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北极涛动带来三年“冷冬”   2011年12月到今年3月,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为-3.2℃,比常年-2.3℃偏低近1℃。按照气候学标准,比常年值低0.5℃为“冷冬”,反之则为“暖冬”。从近十年情况看,2009年、2010年都是“冷冬”。   “‘冷冬’是北极涛动所致。”王冀解释。当北极极地中心被低气压控制,周围被高气压包围时,这种“南高北低”的态势称为北极涛动正位相。此时,由于冷空气被困在极地,大家会感觉冬天不太冷。从21世纪开始,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渐向负位相发展,变为“南低北高”,北极极地中心被高气压控制,受困的冷空气被排挤南下,导致寒流出现,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气温。近三年北京遭遇“冷冬”的原因,也就得到了解答。   不过,气候总体趋势仍在变暖。1971年到2000年冬天的平均气温为-2.7℃,其中1981年到2010年期间就升高了0.4℃。而近十年来,北京的暖冬也多过“冷冬”。王冀表示,气候变化是个长期工程,“短期的气温波动本来就有高有低,从百年来的气象背景资料来看,气候仍在变暖。”   今冬降雪量只有2.5毫米   相比多雪的2009年,这个冬天无疑是“贫雪”的,去年12月、今年1月和2月只下过3场有量降雪,且都为小雪级别。与常年同期8.8毫米相比,2009年、2010年冬天降雪量分别为14毫米、10.3毫米,均偏多。今冬降雪量只有2.5毫米,比常年偏少七成。   北京从1月至今持续低温。下雪会冷,但不代表冷就会下雪。2009年,北极涛动导致北京气候突变,突降大雪。而随着系统趋于平稳,强冷空气频频出击,这两年冬天暖湿气流一直难于北上,冷暖配合失调,自然造雪艰难。   卫星云图显示,目前大气环流已开始调整,冷暖空气交汇的位置将向北推进,使北方地区的降水形势得到改善。   下周一或再迎降水   昨晨,冷空气又赖了一天,京城降下小雪。这场3月飘雪来得有些波折,先是前一天午后的蒙蒙细雨,后来是夜间的雨夹雪,直到昨晨晋级为小雪。   昨天全市平均降水量0.5毫米,城区0.2毫米。最大降雪出现在密云黑龙潭,约5毫米。这也是1月7日后,今年收获的第二次全市性降水。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表示,这场雪对净化空气,土壤保墒有利。今明两天,本市仍是阴云密布,高温在3℃到4℃之间。下周一华北地区将再迎降水,本市很可能出现雨夹雪。 【编辑:卢岩】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3-03/3715455.shtml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摘要: 争论了几个月的暖冬话题终于在2月28日得出结论——今冬3个月北京的平均气温只比常年同期略高,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既不算暖冬,也不冷。令人惊异的是,居然有人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暖冬”的终结,“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全球变暖,厄尔尼诺,海啸,地震,暖冬,拉马德雷 争论了几个月的暖冬话题终于在2月28日得出结论——今冬3个月北京的平均气温只比常年同期略高,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既不算暖冬,也不冷 。如下的两则报道也说明了暖冬预测的失败: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天气有点儿怪——刚开始都预测是暖冬,大家以为又要少遭一冬的罪,谁料12月刚过去一半儿就出奇地冷,冰天雪地一直持续到3月,才见一丝暖意,可没两天,又是急剧降温,把人们欲换春装的兴致冻了回去。3月1日,辽宁省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04年辽宁省气候资源评估及冬季气温状况分析的有关情况,其中,2004年12月至今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8.3℃,比常年同期偏低0.7℃,确凿的数据表明--刚刚过去这个冬天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冬,而非入冬前大家所说的“暖冬” 。   12月到次年2月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较常年持平略偏低,从1996年延续的持续偏暖现象被终结。气象专家认为,气候异常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为6.9℃,比常年偏低0.2℃。整个冬季气温呈前期明显偏高、中后期明显偏低的状况。1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9℃;1、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3℃ 。 令人惊异的是,居然有人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暖冬”的终结,“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请看如下报道:   去年,持续18年的暖冬“神话”终于止步;现在早已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可冷空气却频频南下,南京上周气温更是下降20.6℃,降幅为10年来最大,春天变得“遥遥无期”。针对今年冬春天气普遍较冷的现状,有人认为很大程度是与去年的东南亚海啸有关。对此,气象专家认为这种说法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现在的天气最大的特征是变化频繁,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变暖 。 全球气候从20世纪初的低温期开始已经经过了两个完整的周期: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温暖期、60-70年到的低温期和80年代的迅速增暖。近20年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没有证据表明“变暖”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永恒主题,古代气候和现代气候都没有相关的证据。地球气候历史恰恰表明,冷暖气候是交替发生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暖冬预测的失败正是人们不顾自然的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为增暖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给自然规律渲染上一层神秘色彩。自然的神话,人的神话,无非是掩盖对自然规律和人类本质的无知和偏见。英国首相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连任首相,环境科学家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治理污染。如果用变冷的气候资料来证明变暖的理论臆测,“科学”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任意拼凑的七巧板。 中国18年“暖冬”的终结就是“全球变暖”20多年的终结,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与2004年12月26日最严重的地震海啸对应,表明海底冷水层对改变全球气候的重要作用。事实上,1960年最强烈的智利地震海啸,是导致20世纪60-70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如果对导致20世纪60-70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全球变暖就永远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神话。 参考文献 1.严冬过气象热 把握“气象”营造和谐氛围 减轻灾害影响。2005-3-16 7:13:37 http://newsls.lnd.com.cn/bgw/lsnews/200503/37788820050316.htm 2.徐丽梅。“晚冬”冻得春装卖不动 降价幅度预计高于往年。 http://news.tom.com 2005年03月01日09时40分。来源:北京晨报 http://news.tom.com/1002/3292/200531-1901867.html 3.王立伟 王敏。八年连续暖冬终结 持续阴雨缓解旱情。 ( 2005年03月11日 10:19 ) 舟山日报 http://www.zhoushan.cn/xwzx/zsxw/t20050311_166036.htm 4.朱姝。今年冬春偏冷与海啸无关。 http://news.tom.com 2005年03月15日18时23分。来源: 新华报业网 http://news.tom.com/1002/20050315-1950928.html 5.杨冬红,杨学祥。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2-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157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06 次阅读|4 个评论
南京今冬严寒20多年来罕见:给全球变暖泼点冷水
热度 1 杨学祥 2012-3-5 12:03
点评:2006、2008、2009、2010、2011、2012年的低温和2009年的流感暴发已经光顾世界,事后的解释难自圆其说。为什么1980-2000年连续暖冬,而2000年以后冷冬和低温频繁发生? 相关新闻: 南京今冬严寒20多年来罕见 2012-03-03 09:53:36 来源: 金陵晚报   南京九九,寒冷依旧   大气中流动着的风仍像是一把刀,仍然带着寒冷的“杀气”,南京已经进入九九,本该是寒冷终结,向春光明媚转换的日子。   但是眼下的天气却恰恰相反,最近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南京几乎看不见阳光,更谈不上暖意,近期的温度虽然与五九、六九相比,有了些许回升,但是在雨的映衬下,从体感上来说,气温的上升其实都已被立刻抵消,出门不裹紧厚厚的棉衣,仍旧不行。   气象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阴雨还将会在南京停留一段时间,寒冷的日子也没有过去,南京离入春可能还有一段距离。   今冬,寒冷蔓延北半球   其实,这远不是南京最冷的时候,龙年春节来临的时候,南京的气温曾一度跌落到了低谷,南京浦口等地的气温一度低到-8℃左右。而进入五九、六九以来,南京再次进入速冻状态,连续多天南京的气温都低于-5℃,此时的寒冷更超三九隆冬。   气象专家说,其实今年冬季,寒冷蔓延了整个北半球,欧洲不少国家出现了半人深的积雪,数百人被冻死,遭遇了本世纪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而事实上,在很多专家的眼里,今年的寒冷是早有预兆的。今年,北极涛动与往年有点不一样,表现为高纬度地区气压偏高,而中纬度地区气压偏低,而通常应该是高纬度地区气压偏低,中纬度地区气压偏高,这些的气压高低差,很像是跷跷板,使得北极的寒冷天气更容易倾泻下来,冷空气从两路南下,一路影响西欧,一路影响中国的北部地区。另外,正在严寒发展的时候,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现象)也在“兴风作浪”。甚至连太阳黑子的强烈活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也或多或少投射到我们的天气之中。   冬季严寒1986年来少见   目前已是三月,对于气候专家来说一个冬季冷暖情况已经可以作一个明确的评判,因为根据气象意义上的客观评价,2011年12月至2012年的2月这三个月的平均气候特点就是南京这个冬季的代表。   如果这三个月的平均气温与历史同期相比偏高0.5℃以上,则是暖冬,如果平均气温偏低0.5℃以上,那么就算是冷冬,而实际上,江苏自1986年以来就没有再遭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冷冬,多是暖冬和正常偏冷的年份。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去年12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与历史同期偏低0.1℃,而今年1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与历史同期相比偏高0.3℃,而进入2月份,因为寒冷加速,所以南京的平均气温与往年同期相比异常偏低,虽然目前最后的平均气温还待校对审计才会对外公布,但是南京2月的平均气温偏低要大于1℃以上,因此,这三个月的气温平均下来,南京这个冬季的均温与历史同期相比偏低起码超过0.3℃。   这样的寒冷并不多见,南京自1986年以来,除了2007年至2008年的冬季,以及2010年至2011年的冬季平均气温偏低于历史同期0.3℃至0.4℃以外,其余年份,冬季气温偏高,“今冬”寒冷已是近25年来罕见的。   至于今冬是冷冬还是暖冬?还需要看南京冬季气温偏低是否能超过0.5℃,还得等待江苏省气候中心最后的数据统计结果。王君 http://www.yangtse.com/system/2012/03/03/012846331.shtml 杨学祥: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0:43 光明网 杨学祥   近30年来,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人们对变暖后果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全球变暖将持续多久?真得那么可怕吗?俄国科学家最近又给全球变暖的观点泼一瓢冷水。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   据俄罗斯新闻网8月27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在对太阳辐射情况进行持续观测后宣称,地球有可能在50年后遭遇全球性的气候变冷,而且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二十二世纪初。该天文台的哈比布尔洛•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表示:“通过分析观测数据,我们开发出了一套反映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程序表,即全球气候将在本世纪中叶前开始变冷,而从二十二世纪初开始,将进入下一轮为期200年的变暖周期。”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早些时候曾得出结论称,在2012-2015年期间,全球温度将会缓慢地降低,并且在2055-2060年间达到最低值。50年后,全球气温有可能会下降到十七世纪下半叶时的水平:当时,荷兰境内的所有运河均被冻结,而格陵兰岛上的大部分居民也被迫迁移。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指出,他还从外国同行那里获得了有关全球气候正在变冷的证据。他表示:“日前,我收到了一封非常重要的电子邮件。西方的同行们指出,在2003-2005年期间,海洋上层水域的温度有略微下降,而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研究结果。”他认为,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将在2012-2015年期间到来 。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日前,一批美国科学家提出所谓的黑洞根本是子虚乌有的观点,引发激烈讨论。某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为传统的黑洞理论敲响的第一声丧钟 。俄罗斯科学家伊戈尔-彼得罗维奇-科普洛夫教授则认为,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根据大爆炸理论,星系连同其它所有的恒星和行星都产生于一个所谓的奇异点。这个奇异点中集中了所有宇宙最原始的物质 。与这种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相对照的是,中国研究生质疑相对论被批为“想当然”,我们提出的“黑洞佯谬”观点长期受到冷落 。缺乏创新精神的中国科学面临生死抉择。   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年第三期《行星摄动与黑洞佯谬》一文中提出,数学抽象是客观实际的一种近似,数学奇点是这种近似导致的谬误。数学抽象造成的物质隐身术在黑洞理论中得以实现,该理论创造出一个没有形状不占据空间的巨量物质和无穷能量。当某种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时,人们也接受了某些不该接受的东西,这正是新理论的出发点 。马克思说得好:谬误构成了科学的阶梯。   从科学家打赌说起   据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全球变暖的危险过于夸张,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决定下注1万美元,与反对他们观点的英国气象专家打赌 。   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排 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小变化的反应。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大部分气象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其中包括正在为日本横滨市“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项目工作的英国气象专家詹姆斯-安南博士。他与俄罗斯科学家正式打赌。安南博士曾向美国气象学教授理查德-林森发起挑战,后者认为人类活动并未对气候产生强烈的影响,今后20年地球温度将会下降。林森教授表示愿意与安南打赌,但因为赌注比例问题未能正式订立赌约。英国环境保护运动积极推动者、《卫报》观察家乔治-蒙比奥特在BBC广播节目中,向全球变暖问题专家迈伦-埃贝尔发起挑战,打赌5000英镑。看来,科学界绝不会仅仅存在一种声音,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球冷暖争论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纵观历史多歧路,未来的主流又会是谁呢?   不过,不同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2004年媒体披露的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称,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2.2摄氏度。自然自有自我调节机制,争论仍在继续中。   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中的数学模拟漏洞   李崇银院士说,现在对全球增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的一些报告。在IPCC报告里面,就是全球增暖,各种因素对增暖的贡献,你可以看到一张图,那里面就有不确定的地方,布什就利用这个东西,应该说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你科学上还没有完全确定。美国因为从科学界来讲,还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不同意全球增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科学家持这样的一种观点。我认识的很有名的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好多年前就有他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热带的云和辐射的作用比温室气体的作用还大 。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期,1947-1976(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2000年为高温期 。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在IPCC的各种因子造成的辐射强迫一览表中,有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共8种因子。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都没有考虑。   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 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   我们发现,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0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 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发生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引发全球变冷。同样,全球变暖导致云层厚度增加,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又导致全球变冷;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这都是大自然的自组织和自调节作用。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全球变暖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危害   在中国,主张全球温度将变冷的声音非常微弱,与主张全球变暖的主流派不成比例,即使偶尔出现的一点客观报道 ,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全球变暖的喧嚣之中。问题在于,中国人感兴趣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这恰恰是中国长期科技落后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真理,一切都在伴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一切都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判定是非。单凭科普知识,无法评论科学界的争论,人们需要掌握评价科学争论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符合程度 。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能够认清人类的弱点和偏见。   科学的规律具有对立统一性、否定之否定性和螺旋式上升性。其中,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认为,全球将进入6000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温室效应仅仅是全球变暖的一种因素,它不能解释全球气候冷暖变化的波动历史。历史上比现在规模更大的全球变暖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消失的?目前的全球变暖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全球变暖说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60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禽流感不会在人类间爆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30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如,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和任振球等)的观点是一致的 , 至少到2020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光顾人类世界 。同样一个观点,由外国人说出就比由中国人说出更起作用。这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迷信。在资源和 能源日渐短缺并成为战争根源的今天,全球变冷比全球变暖具有更大的风险,会给人类造成更多的伤害。科学的争论会减少人类更多的历史遗憾。   参考文献   1.伊凡 编译。俄科学家称:2012开始全球将遭遇气候变冷50年。2006年08月28日 11时39分 来源:TOM科技 http://www.tech.tom.com/2006-08-28/04BF/13190153.html   2.久亮。美科学家称宇宙间不存在黑洞 引发激烈讨论。 2006年08月02日 14:24 新浪科技 http://www.tech.sina.com.cn/d/2006-08-02/14241067267.shtml   3.久亮。俄罗斯科学家称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图)。2006年07月27日 07:05 新浪科技 http://www.tech.sina.com.cn/d/2006-07-27/07051057345.shtml   4.杨学祥。行星摄动与黑洞佯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2000,6(3):365-367   5.固山。俄英学者下注1万美元 赌10年后全球是否变冷。 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5:13 中国新闻网 http://www.tech.sina.com.cn/d/2005-08-20/1513699173.shtml   6.Dansgaard, W., Johnsen, S.J., Clausen, H.B. Langway, C.C., Climatic record revealed by the Camp Century ice core. in Turekian, K.K., ed., The Late Cenozic Glacial Ages.,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71, 37~56   7.赵希涛, 杨达源.,等. 全球海面变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148~149   8.预测不一 下次冰期何时到来仍是未解之谜。网易科技报道 tech.163.com 前往科技论坛 http://www.tech.163.com/04/1121/14/15NFVBSP0009rt.html   9.李崇银,潘锋。李崇银:关注全球环境变化。中国科学院网站。2005年7月22日 http://www.cas.cn/html/Dir/2005/07/22/1840.htm   10.周光召. 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 科学. 1996, 48(5): 4~7   11.丁一汇,张锦,徐影,宋亚芳。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7,31,70。   12.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13.杨冬红,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14.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2004-5-2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 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76   15.杨学祥,杨冬红。冷静看待全球变暖:谁控制了21世纪全球温度变化? 2005-8-15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show.aspx?id=3695   16.杨学祥.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2005-3-1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show.aspx?id=1844   17.杨学祥。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国家气候中心。关于我们-相关消息专栏。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18.杨学祥。科学家间的较量:全球变暖与全球变冷的一场特殊争论。 2005-8-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419.htm   19.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20.杨冬红,杨学祥. 禽流感爆发的六大特征及灾害预警. 气象港-科技文章-理论.2006年6月5日 qxg.com.cn/n/?fc=antid=74id=6223   21.杨学祥。再论跟风派的尴尬。 2005-9-10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5468 http://news.sina.com.cn/c/pl/2006-08-31/104310882681.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188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武汉遭遇28年来最冷冬季: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热度 1 杨学祥 2012-3-5 03:12
我在2008年指出,2008年初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把拉马德雷现象推向前台,它能加强拉尼娜现象,是中国南方严重冻灾周期性发生的原因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8.5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相关新闻: 武汉遭遇28年来最冷冬季 雪下得不多但天气很冷 时间: 2012-03-03 11:06:33 来源:武汉晚报 【关闭】 武汉晚报消息(记者 符樱 通讯员 刘敏 赵昭炘 史瑞琴) “今年冬天没下几场雪,但天气冷得很。”这是不少市民的真实感受。昨日,气象专家称,今冬,湖北出现近25年的第三个冷冬,而武汉更是遭遇了近28年来的最冷冬季。   25年来第三个冷冬 昨日,武汉市区域气候中心发布信息称,今年冬季,我省气温持续偏低,为弱冷冬年,这也是自1986年暖冬开始在湖北省“唱主角”以来,我省第3次出现冷冬,之前2004—2005年以及2007—2008年的冬季,我省也是冷冬。 气象专家昨介绍,气象学上,将每年12月与次年1月、2月的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如偏低0.5℃或以上,则为冷冬;偏高0.5℃或以上为暖冬。今年冬季,我省的极端低温虽不算特别低,但季内没有一次明显的回暖过程,平均气温整体偏低。 该中心主任刘敏表示,今冬仍是拉尼娜现象的活跃期,加上北半球海冰面积为1970年以来次小值,这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为冷空气南下打开了便捷的通道,在这个冬天频繁袭击我省,因而出现了冷冬。不过由于水汽条件不充分,我省今冬降雪不多。   今年冬季日均温低于10℃ 气象专家介绍,在1983—1984年度的冬季3个月里,武汉市平均气温为3.7℃。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武汉的平均气温为3.8℃,与历史同期的平均值4.9℃相比,低了1.1℃,这也是近28年来的最低值。 气象专家表示,建国以来,武汉最冷的冬季出现在1954 —1955年度和1956 —1957年度,平均气温都只有2.7℃。今冬虽不是武汉“史上”最冷,但91天来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均低于10℃,这非常少见。 “就算是武汉‘史上’最冷冬天,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刘敏举例说,1955年2月,武汉有5天的平均气温超过了10℃。 刘敏分析,今冬武汉均温低,还与日照时间偏少有关,如2月武汉市阴天日数就达20天,比历史同期偏多约6天。少了阳光送暖,气温自然难以持续回升,寒意犹浓。 (编辑:彭湘荣) http://hb.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03/03/content_24820068.htm 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09:17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 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杨学祥,杨冬红 2008年初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把拉马德雷现象推向前台,它能加强拉尼娜现象,是中国南方严重冻灾周期性发生的原因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8.5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 拉马德雷现象的提出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厄尔尼诺现象变得强烈。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拉尼娜现象变得强烈 。 2 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1998年6月-2000年8月发生了长达两年以上的强拉尼娜事件;2004年12月26日发生拉印尼8.7级强震并伴随强烈海啸,导致27万人死亡;飓风卡特琳娜2005年8月29日从墨西哥湾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2007年爆发世界粮食危机;2007年8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2008年初中国南方50年一遇冰雪冻灾。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拷问整个世界:拉马德雷冷位相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1 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 近5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1950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发生了11次,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6次(1954年4月-1956年2月 拉尼娜是将最强,强度指数为121),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4次(1988年6月-1989年3月拉尼娜最强,强度指数为80),2000年-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2次(1998年6月-2000年8月强拉尼娜事件处于冷暖位相边界) 。 根据1870-2000年期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在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了3弱4中2强共9次拉尼娜事件;在1925-1946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了3弱1中共4次拉尼娜事件;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了2中5强共7次拉尼娜事件;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了3次强拉尼娜事件;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7年,发生了2次强拉尼娜事件 。 两组数据都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事件强度增强次数增多。 2.2 8.5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 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1889-1978年,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 ,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 。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20世纪以来8.5级地震在1900-1924年发生2次,1925-1946年发生1次,1947-1976年发生7次,1977-2000年发生0次 。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2004-2007年已发生3次8.5级以上地震。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2.3 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 依照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图 ,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得到验证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超过4天的年份有1955(拉尼娜年)、1957(厄尔尼诺年)、1964(拉尼娜年)、1969(厄尔尼诺年)、1972(厄尔尼诺年)、1977(厄尔尼诺年)、1984年(拉尼娜年)。其中,6次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次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最大值年的集中时期,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在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中国南发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 2.4 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 1972年前苏联天灾造成的粮食巨幅减产,就曾诱发世界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成倍增长。1947-1976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自然灾害频发曾导致前苏联农业歉收和政治解体。 我们在2004-2007年先后5次指出,准60年的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替周期表明,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已经揭开了自然灾害再现的序幕,根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和灾害准60年周期,2010-2020年全球气候剧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和70年代前苏联农业歉收可能重演。历史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是当前不容置疑的燃眉之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减肥,电荒和水荒呼唤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保护资源的务实政策 。 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粮食变化特征 。 2.5 南极海冰消长周期 近30余年来50oS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50oS~90oS1957~1993年10年平均变化趋势为0.20oC,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0.3~0.6oC/100a。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30余年来, 尤其是近10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 。 从图3中可以看到,西南太平洋(120oE~120oW)以罗斯海海冰为主题的海冰累计距平变化比较平稳,从1973年到1975年上升,海冰是增加阶段,1976~1977年达到最大值,持续时间为2年,之后1978~1981年迅速下降,然后缓慢的下降几乎是平稳不变的,至1986年后又开始迅速下降,至1987年10月达到最低值,然后较快地上升,至1991年达一小峰值,然后又迅速下降,至1994年又达到最低值。东南太平洋(包括南极半岛)海冰变化在1973~1994年5月期间是一个大的单峰期,最高峰期在1980年3月,比其它地区滞后4~5年,最低谷值在1994年5月,比其它三个区滞后6~7年。以此速度计算,南极半岛海冰将在2000年以后开始增加 。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如,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增加、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减少,海冰变化有3-7年的滞后期。 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和海洋研究所(AWI)4月21日发布消息,该所的极地之星号科考船在为期10周的南极科考中发现,南极海底深处的海水在经历多年变暖后开始转冷。这一发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系统评估有重要意义。 在德国科考船发布这一消息的同时,由卫星拍摄的图片也显示,南极的冰层区域有扩大的趋势,这是气候变化的新征兆或是偶然现象,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由58名科考成员组成的德国极地之星号科考船,对南极洋流的水温及海水含盐量等数据进行了为期10周的考察。科考船负责人埃伯哈德·法巴赫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类似的考察一直确认南极海底的水温在变暖,但这次却发现了转折的趋势。”科学家测得的变冷幅度仅为百分之一摄氏度,但对于极地海洋来说已经很明显了。在南极,海洋的上层温度约为2摄氏度,海底下层约为零下1摄氏度,即海洋上面似乎还维持较暖温度,而海底深处已趋于冷冻。法巴赫对这一现象也表示惊讶。科学家认为,南极的变化有可能与北极不同,详细的变化还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确认。德国AWI目前与18个国际南极考察站合作,共有65套观测装置,能够对极地冰层下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法巴赫表示,将对南极海洋对地球气候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他称,南极水温转冷的趋势可能是全球海洋温度变化的一部分,将势必对全球气候变化起重要作用 。 南极海底深处的海水在经历多年变暖后开始转冷,南极的冰层区域有扩大的趋势 。这符合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增加、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减少的一般规律。根据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效应,海冰增加将增强拉尼娜事件的强度 。 2.6 温暖期和低温期的交替变化 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期,1947-1976(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2000年为高温期 。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 全球气温变化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20世纪初低温期;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20世纪30-40年代温暖期;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20世纪60-70年代低温期;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20世纪80年代全球迅速变暖;在2004-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应该对应低温期 。 在过去 150 年中全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从 1961 年到 1990 年这段时期是图2的对照点,在 0 处用水平线条表示。此图显示与这一平均数相比每年气温的异常或起伏程度。用蓝点或红点表示给定年的全球平均气温。例如,1900 年这一年的气温就比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低 0.2°C。本记录中最热的一年是 1998 年,几乎比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高 0.6°C。蓝色和红色的粗线描绘 5 年期的全球平均气温。例如,1998 年 到 2002 年的平均气温(图中 2000 年位于其中点位置)比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高 0.4°C。1958 年到 1962 年的平均气温(图中 1960 年位于其中点位置)正好与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相当。该图表根据 East Anglia 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数据绘制 。1940-1980年的低温时期确实存在。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根据拉马德雷现象变化规律和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气温将逐渐降低,引发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2.7 飓风和台风变化周期 2005年以来,我国台风登陆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中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从1995 年起,每年大西洋主要飓风的数量平均为3.8个, 明显高于60年来的平均数量 2.3 个。科学家分析发现,近60年的数据记录中,飓风的出现存在一个周期性模式。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上一次的飓风高活动期是从1926年到1970年,曾重创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从1970年到1994年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年,新一轮的飓风高活动期开始。研究者说,美国因此将面临新一阶段飓风高活动期的威胁 。 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正进入高活动期。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和飓风的增强,近20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 。 飓风卡特琳娜2005年8月29日从墨西哥湾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先后席卷了路易斯安纳、阿拉巴马、密西西比等州,布什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2.8 中国沙尘暴变化周期 据康杜娟和王会军的研究,沙尘暴在1954-1956年、1964-1967年和1974-1976年出现三个高峰期 ,与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三次禽流感爆发一一对应,而1954-1956年、1964年、1967-1968年、1975-1976年都发生了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与沙尘暴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共同形成与禽流感爆发的一一对应前兆(见图5)。此种拉尼娜之后的厄尔尼诺事件是禽流感爆发年。 康杜娟和王会军的文章揭示:在沙尘活动频繁年代(1956~1970)和稀少年代(1985~1999)冬、春季的气候和大气环流有显著差别 。1956-197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47-1976),1985-1999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77-1999)。沙尘暴与禽流感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即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频繁爆发,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逐渐减弱。强沙尘暴时期可以作为禽流感爆发的更准确的前兆。2007年可能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2007-2008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 2.9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第四大特征为中国南方严重低温冻害后4年内爆发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大特征 。 2008-2009、2011、2015、2018-2019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如果2007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2008年则是m+1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08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44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2000-2030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2008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2006-2008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2007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2007-2008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 。 3 结论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8.5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1998年6月-2000年8月发生了长达两年以上的强拉尼娜事件;2004年12月26日发生拉印尼8.7级强震并伴随强烈海啸,导致27万人死亡;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琳娜从墨西哥湾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2007年爆发世界粮食危机;2007年8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2008年初中国南方50年一遇冰雪冻灾。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拷问整个世界:拉马德雷冷位相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参考文献 1.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冰雪灾害. 杨学祥. 刊发时间:2008-02-04 10:48:39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4/content_732105.htm 2.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国低温冻害频发. 杨学祥. 2008-2-2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5550 3.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4. 魏松林. 厄尔尼诺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10(3): 79-86. 5. 张家诚, 李文范.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 .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6. 186-188 6.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7. 杨冬红,杨学祥。地震周期的数值估计。国际地震动态。2005,(12):37-43 8.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9. 杨学祥, 杨冬红, 安刚, 沈柏竹. 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35(sup1): 137-140 10.丁一汇. 透视“大雪灾”. 日期:2008-02-24 来源:文汇报,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11.湖南暴雪冻害可以预测的五大特征. 杨学祥,杨冬红. 2008-2-13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5393 12.杨学祥. 未来30年内低温冻害有可能频发.刊发时间:2008-02-27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27/content_740049.htm 13.杨学祥,杨冬红。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太平洋十年涛动。 2004-8-1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998 14.杨学祥。关注预防大灾的粮油储备:气候突变与国家安全。2004-7-1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834 15.杨学祥。关注预防灾害的粮油储备:从崇祯大旱到三年自然灾害。2004-7-16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850 16.杨学祥. 灾害天气导致粮食安全隐忧. 2006-12-1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1486 17.杨学祥。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从石油争夺到粮食控制. 2007-11-22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2/content_701187.htm 18.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富国对穷国的掠夺? 杨学祥. 2008-4-23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6410 19.周秀骥, 等.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6. 32~39, 74~80, 81~85, 370~377, 43~50, 2, 12, 380~392, 104. 20.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21.顾钢。德科考船测得南极海底有转冷趋势。2008年4月25日(气象港*20080425*kx10342*朝霞*自科学网-资源环境 2008-4-24 来源:科技日报)。 http://qxg.com.cn/n/?fc=ndcid=0nid=18502 22.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 23.丁一汇,张锦,徐影,宋亚芳。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7,31,70。 24.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25.Schlumberger 。全球气候变化及能源 气温变化历史记录。 http://www.seed.slb.com/zh/scictr/watch/climate_change/change.htm 26.Mark Alpert(张涛译). 飓风是怎样“炼”成的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2005, (2): 11. 27.奇云. 2005飓风将频频“造访 ”美国 . 大众科技报. 2005年09月08日. http://www.cpst.net.cn/dzkjb/2005/0908/4%A3%AD1.htm 28.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2006,23(3):30-35 29.康杜娟. 王会军. 中国北方沙尘暴气候形势的年代际变化 。 中国科学D辑,2005, 35 (11): 1096-1102 30.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31.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2007年8月22日发表,可查网址: http://qxg.com.cn/n/?fc=ndcid=43nid=14661 32.杨冬红,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4):5-1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24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热度 3 杨学祥 2012-2-22 13:57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杨学祥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13 个州都有震感。 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 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 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 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 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现象1: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现象2:2012年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 气。上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克纳普(Mary Knapp)说,在堪萨斯州,全州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2华氏度(约1.8摄氏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 水平高7.9华氏度,比1895至2011年平均气温高6.2华氏度。1月12日从而成为1895年以来1月份最热的一天 。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 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 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1月31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 盖区域从25.27%升至27.36%。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10月31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 旱的时期,而该州的6到8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41.23%升至57.33%,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 状态从该州80.88%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88.91%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64.59% 升至81.16%。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23.37%上升至24.74%。(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现象3: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 美国13个州都有震感。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消息说,这次地震于当地时间21日凌晨3时58分发生,震中位于密苏里州斯科特 (Sikeston)东-东南部9英里处,震源深度3.1英里(约合4.9公里)。   美国13个州对该次地震有震感,远至距离震中800英里(约合1 287公里)的北加利福尼亚州。有震感的 州份包括伊利诺斯州、北卡罗来纳州、宾夕法尼亚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等。  距离震中5英里(8公 里)远的一名居民表示,地震发生时家中物品纷纷从架子上、墙壁上掉落。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22/114423973404.shtml 2006年美国干旱 2011年8月23日美国干旱 美国地图 相关新闻: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490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2012-2-21 05:15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杨学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68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0198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2012-2-20 06:58 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与欧洲严寒相反的构造背景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2697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密苏里州发生4.0级地震:关注暖冬和地震
杨学祥 2012-2-22 12:42
美国密苏里州发生4.0级地震 13个州有震感 2012年02月22日11:44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13个州都有震感。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消息说,这次地震于当地时间21日凌晨3时58分发生,震中位于密苏里州斯科特(Sikeston)东-东南部9英里处,震源深度3.1英里(约合4.9公里)。   美国13个州对该次地震有震感,远至距离震中800英里(约合1 287公里)的北加利福尼亚州。有震感的州份包括伊利诺斯州、北卡罗来纳州、宾夕法尼亚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等。   距离震中5英里(8公里)远的一名居民表示,地震发生时家中物品纷纷从架子上、墙壁上掉落。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22/114423973404.s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2012-2-20 15:18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490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已有 500 次阅读 2012-2-21 05:1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低温 暖冬 地震 拉马德雷 推荐到群组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杨学祥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令人惊异: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共发生7次强震,1964年北美洲阿拉斯加地震是第6次),2012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2012年前已发生5次强震,下一次地震尚在酝酿中)。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3-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更多的相似性表明这一切并非偶然。   据中央气象台信息显示,入冬以来,中国平均气温为-5.5℃,为近27年来同期次低值。与我国类似, 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而美国却迎来40年来最暖的冬天,华盛顿的气温更高达21℃。   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冷事件”是地球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首先,气 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而进入一个寒冷气候期是正常现象;其次,气候变化有其自然属性和规律;最后,将 感觉上的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加剧,完全归因于气候变暖是不客观的,异常和灾害在较暖期和较冷期都可 能出现。全球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的趋势是全球温度上 升,阶段性低温不能说明气候变暖停滞或减缓。 http://yangsheng.xilele.com/y/zonghe/569002.htm 与2012年初遭遇低温灾害相同,1964年中国湖南也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2008年1月30日,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盘点”建国来湖南省发生的低温雨雪过程,称今年这个过程的强度已排行第二。除了今年,湖南省还有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954年、1964年、1977年 。 1.2 在1964年出现严重雨凇 这次过程于1964年2月8日开始,雨雪过程持续达13天,灾害主要由雨凇造成。2月8日至12日,江汉平原出现了一次严重的雨凇天气,16日至20日又出现了轻度的雨凇。 雨凇对邮电通讯造成很大危害,压倒电线杆1046根。8日至12日的雨凇,造成地面结冰,使得武汉市部分汽车、电车停开。2月5日至26日,应山县冻死耕牛2848头,夏粮减产16.3%。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终于渡过了难关。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49extra 中国湖南1954、1964、1977年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2011、2012年的低温灾害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大量事实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强震活跃期和低温期。美国反常暖冬和强震的同时发生是构造运动对气候变化的正常反馈,能否成为规律需更多实例的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68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杨学祥 2012-2-21 05:15
历史同期对比:1964年美国创纪录暖冬和特大地震 杨学祥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令人惊异: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共发生7次强震,1964年北美洲阿拉斯加地震是第6次),2012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2012年前已发生5次强震,下一次地震尚在酝酿中)。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3-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更多的相似性表明这一切并非偶然。   据中央气象台信息显示,入冬以来,中国平均气温为-5.5℃,为近27年来同期次低值。与我国类似, 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而美国却迎来40年来最暖的冬天,华盛顿的气温更高达21℃。   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冷事件”是地球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首先,气 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而进入一个寒冷气候期是正常现象;其次,气候变化有其自然属性和规律;最后,将 感觉上的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加剧,完全归因于气候变暖是不客观的,异常和灾害在较暖期和较冷期都可 能出现。全球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的趋势是全球温度上 升,阶段性低温不能说明气候变暖停滞或减缓。 http://yangsheng.xilele.com/y/zonghe/569002.htm 与2012年初遭遇低温灾害相同,1964年中国湖南也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2008年1月30日,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盘点”建国来湖南省发生的低温雨雪过程,称今年这个过程的强度已排行第二。除了今年,湖南省还有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954年、1964年、1977年 。 1.1 在1954年汉江使用破冰船 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4日,雨雪天气持续时间长达21天,其中雨凇持续15天以上,汉口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时间长达23天,最低气温为-14.6℃,累积降水量75.4毫米,积雪深度32厘米。持续的严寒造成全省农作物冻害严重,油菜冻死近半。全省冻死耕牛11万余头,约占灾前耕牛总数的1/4。阳新、广济、郧县、松滋等地柑橘大部分冻死。 严寒天气使得汉水出现了罕见的结冰现象,天门境内汉江上可行板车,可见冰之厚。政府在汉江汉口 至樊城的540多公里航线上,使用破冰船,结合爆破和人工作业,日夜不停地进行破冰,汉川县城隍港冰 厚的地区,则使用炸药破冰。经过24天的努力,汉江全线终于在1月21日解除冰冻,恢复了航运。 1.2 在1964年出现严重雨凇 这次过程于1964年2月8日开始,雨雪过程持续达13天,灾害主要由雨凇造成。2月8日至12日,江汉平原出现了一次严重的雨凇天气,16日至20日又出现了轻度的雨凇。 雨凇对邮电通讯造成很大危害,压倒电线杆1046根。8日至12日的雨凇,造成地面结冰,使得武汉市部分汽车、电车停开。2月5日至26日,应山县冻死耕牛2848头,夏粮减产16.3%。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终于渡过了难关。 1.3 在1977年出现历史极端最低温 这次过程开始于1977年1月21日,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我省,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异常低温农业产生毁灭性的冻害。这次低温严重,使蔬菜、柑橘和油菜等越冬作物受到非常严重的冻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仅武汉市就冻坏了几千万公斤蔬菜,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全省齐心协力,最终战胜了低温灾害 。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49extra 中国湖南1954、1964、1977年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2011、2012年的低温灾害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大量事实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强震活跃期和低温期。美国反常暖冬和强震的同时发生是构造运动对气候变化的正常反馈,能否成为规律需更多实例的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热度 1 杨学祥 2012-2-20 15:18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 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 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 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 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48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9级 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 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 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 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 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 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 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 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 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6级以上地震 频发,2012年-2014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干旱异常和暖冬异常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Paducah)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 Girardeau)2012年2月2日气温达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2 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 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2月。   2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5热的1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 区(Washington, D.C。)遭遇历来第17热的1月、凤凰城(Phoenix)迎来第3热的1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 Arbor)则出现第13热的1月。   气象学者约克(Mike York)指出,吉拉多角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华氏39.2度(摄氏4度),比历年平均气 温的华氏32.7度(约摄氏0.4度)高出超过华氏5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2011年中新社华盛顿8月5日电 美国中南部地区的干旱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气象专家预测,旱象将 持续到今年10月底。如果“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则干旱更可能持续到2012年。 几乎席卷全美的38摄氏度以上高温热浪到5日已经持续34天,美国气象部门预计,热浪可能要到8月底 才能缓解,而由此带来的干旱会持续更长时间。美国南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谷的旱象造成当地电力和水短 缺,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气象局专家指出,这种反常天气是由2010年的“拉尼娜现象”引发的,即太平洋中部和东部 赤道附近海水水温比正常偏低,从而引发今年的严重干旱。“拉尼娜”现象通常会使降水减少1成。干旱 最严重的得克萨斯州,从今年1月以来的降水只有往年的4成,官方有可能宣布这是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根据美国气象频道的估计,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美国48个州的32%土地,严重干旱覆盖了48个州的11%土 地。从4、5月份的山火蔓延300万英亩,到农牧业生产初步估算遭受60亿到80亿美元的损失,干旱已经给 美国受灾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由于许多河湖干涸,下一步一些地区还将面临缺水问题。气象专家盼望飓风 季能给美国中南部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象。 气象专家说,热浪与干旱互相作用,使得高温不退,降水困难。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美国中南部多 个州的干旱到今年10月底之前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观察,刚结束两个多月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再次生成,如果“拉尼娜”卷土重 来,则美国中南部的干旱天气将持续到2012年。 http://news.163.com/11/0806/06/7AOMHJTK00014JB6.html   2012年2月1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气。上 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克纳普(Mary Knapp)说 ,在堪萨斯州,全州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5.2华氏度(约1.8摄氏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水平高7.9 华氏度,比1895至2011年平均气温高6.2华氏度。1月12日从而成为1895年以来1月份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 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 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1月31日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 盖区域从25.27%升至27.36%。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10月31日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 旱的时期,而该州的6到8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41.23%升至57.33%,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 状态从该州80.88%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88.91%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64.59% 升至81.16%。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23.37%上升至24.74%。(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动物异常频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6日消息,这个冬天有点不太正常。根据记录,北美大陆1月份的降雪量是有 记录以来历史第三低值,近几周来的温暖天气让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感到舒适。但是美国大陆的这种异 常暖冬天气打乱了动物们的生物钟,让它们的冬眠行为受到影响。美国很多地方都报告有黑熊出现在居民 区附近,让出乎意外的居民们大吃一惊。按照正常的年份,这个时候它们应当还在呼呼大睡呢!因此,正 如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副主任麦克·哈尔伯特(Mike Halpert)所要问的那样:“这个冬天怎么了 ?”http://tech.sina.com.cn/d/2012-02-08/17526698014.shtml 根据美联社报道,单单在科德角就有177只短喙海豚搁浅在海岸而且有124已经死亡。这个报道接着写 到:“在过去12年中每年搁浅在海滩上的海豚平均是37只,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它的五倍。” 根据《The Blaze》报道,在秘鲁奇克拉约海滩上有超过200只海豚搁浅并死亡。与此同时,也发现死 去的凤尾鱼。既然这些小鱼是海豚的食物,那么吞食它们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海豚生病,但是死亡原因仍然 是一个谜。 不管怎样,异常气象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虽然它导致了一些其它的次要问题比如病原体的出现。我们 不得不去等待进一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2-02-18/1154361.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 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5次强震)。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 1922-11-11 智利 8.5 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 1960-05-22 智利 9.5 9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 2010-02-27 智利 8.8 16 2011-03-11 日本 8.9-9.0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旱震理论: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1990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地震。旱震 理论描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 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 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 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 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 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 ,流动的岩浆容易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 ,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以会出现日平 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 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 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 。由于临震前气温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0123.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1203 次阅读|6 个评论
全球变暖发生改变:由连续暖冬到冷冬频发
热度 3 杨学祥 2012-2-7 14:10
全球变暖发生改变:由连续暖冬到冷冬频发 杨学祥 2012 年 2 月 7 日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做客新华网,解读近期欧亚多国极寒天气。他说,全球变暖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变暖后有很多表现,比如上世纪 80 年代来最熟悉的就是“暖冬”了,那时候大家对全球变暖还是比较认可的,每年都是暖冬。而到了一定程度后也会出现波动。像 2000 年以后也出现了冬季的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上每个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的低温,有些时候 12 月份也有。我们比较记忆犹新的像 2010 年年初就出现过“千年极寒”的说法,也是欧洲出来的。像我们国家 2008 年比较严重,有一个月左右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实际上大家可能知道 2009 年也是比较明显的 。 张培群对全球变暖的看法很客观,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变暖在 2000 年以前表现为连续发生暖冬,在 2000 年以后出现了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每年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低温,有些时候 12 月份也有。这说明 2000 年以后,全球变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以《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为题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发表自己的观点: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的合理结果。 “ 拉马德雷 ”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 “ 暖位相 ” 和 “ 冷位相 ” 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 “ 拉马德雷 ” 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冷波动时期;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暖时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 2000 年以前, 1977-1999 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气温迅速变暖, 1986-2004 年中国发生连续 18 年暖冬;在 2000 年之后,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阶段和冷冬开始频繁发生。 2006 年的新年异常寒冷,几乎整个北半球都遭受着极度低温的考验。来自西伯利亚的持续寒流已经在俄罗斯、乌克兰、东欧、日本夺去上千条人命,并波及我国河南陇海地区。 就连往常属于温暖地带的南欧、印度都发生了暴雪,导致大批人畜冻死。为什么 2006 年这么冷?科学家们纷纷提出各种解释。对于全球异常寒冷的现象,我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也是一种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 8.7 级强震, 2005 年 3 月 29 日 印尼又发生了 8.5 级强震。 2005 年和 2006 年的新年都很冷。我国连续 18 年的暖冬在 2005 年被终结 。 参考文献 1. 张培群 : 异常冷冬未改气候变暖趋势 每十年上升 0.2 度。 2012 年 02 月 07 日 10:55:14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2-02/07/c_122666499.htm 2.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56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冷暖汇编:今年冬天会是冷冬吗?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2-12 02:10
今年冬天会是冷冬吗? 2011年12月12日01:12 武汉晨报 武汉晨报   今年11月30日入冬以来,武汉平均气温仅为5℃,比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偏低了近2℃。新中国成立以来气象资料显示,12月上旬平均气温低于今年的只有10年,最近一次是发生在1997年,且大多数年份冬季偏冷。   前天-3.4℃气温创下近21年同期最低,昨天-4.5℃创下近25年同期最低,入冬来5℃平均气温创下近14年同期最低,这是否意味着我市今冬将出现“冷冬”?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周月华说,今冬气温异常偏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9月以来,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形成了“拉尼娜”现象,大气环流异常,北冰洋极地冷空气整体向我国扩散南下造成。   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我市气温比常年偏低,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极端低温可达-5℃至-6℃,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012年1月下旬,有3~4次阶段性低温雨雪过程。   专家说,冷冬是指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0.5℃以上,对于是否是“冷冬”,目前还不能完全断言。因为气象学上,冷冬是根据整个冬季所在的12月、1月和2月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来判定的。   (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赵昭炘) http://roll.sohu.com/20111212/n328642848.shtml 13日起气温有望回升 今年12月气温预期较常年低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时间:2011-12-11 08:03  羊城晚报讯 记者颜英报道:冷空气入粤已有几天, 市民开始盘算气温何日回暖。 据 气象部门预计, 未来两日全省仍受冷空气影响, 加上晴空辐射的共同作用,11 日-12 日粤北的最低气温将下降到5℃以下,部分地方有霜冻,粤北山区的最低气温还将下降至0℃, 有冰冻或霜冻; 此外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局部地方也将有霜冻,最低气温下探至4℃-7℃。而13 日起, 随着冷空气的减弱和东移,全省气温有望逐日回升。 广东刚刚度过一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11 月,一度让一些细心的市民产生“今年会否是暖冬”的疑问,而12 月一到,冷空气的频繁造访,让不少人一时手忙脚乱, 省内温泉瞬间迎来游客报名高峰,市内火锅店也迅速迎来食客排队“打边炉”的旺季,市民忙着从夏装换穿秋装再穿羽绒服, 气象部门的预计是,12 月气温将较常年偏低。 今年广东会不会经历一次难熬的“寒冬” ? 市民的担心已经转变。据悉,今年拉尼娜时间前期已形成,本月初气象部门综合认为12 月广东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将偏低0.5℃。此外,气候中心专家认为,今年冬季(12 月到来年2 月)广东省大部地区气温均可能较常年偏低,最冷时段可能出现在1 月中旬中后期和下旬中期,期间会有发生阶段性低温寒冷灾害的可能。 http://news.ycwb.com/2011-12/11/content_3660395.htm ] 深圳受大气环流影响 今年将是个冷冬2011-12-10 11:00 来源:网络整合 面对忽冷忽热的天气,今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据市气象局专家预测,我市今年的冬天将是一个冷冬。跟去年的冷冬制造者“拉尼娜”有关系,但关系并不是很大。今年的冷冬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影响,简言之,如果北方冷空气势力强盛,那么深圳就会比较寒冷。 深圳新闻网讯 面对忽冷忽热的天气,今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据市气象局专家预测,我市今年的冬天将是一个冷冬。 气象局专家称,12月份对于我市而言还是秋季,深圳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较大,导致一天之内气温起伏比较大,对于深圳而言,出现“一周有四季”的天气也比较正常,出现一天忽冷忽热的天气在秋冬过渡季节和冬春过渡季节也比较正常。就12月份而言,除了8-13日受一股冷空气的影响而降温之外,15日又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市,而且冷空气的影响频率也会越来越高,回暖的幅度越来越小,回暖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 那么我市何时进入冬天?气象局专家表示,如果用专业的术语而言,入冬的标准是“5天滑动平均气温低于10℃”,对于我市而言一般是在1月份,而从市民的感受来理解,就是“一天从早到晚都是穿着两件以上的冬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有早晚清凉。 那么,今年冬天会有多冷?记者从市气象局有关专家处了解到,我市有可能迎来冷冬,冷天的持续时间可能比往年略长。今年10月开始,深圳陆续有南下冷空气入侵,之后入侵的冷空气强度、频率都逐渐上升。专家称,深圳往年气温低于10℃一般只有5天,所以深圳冬季很短。但据预测,与往年相比,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季我市低于10℃的天气可能会超过5天,初步预计会出现在明年1月份。 专家说,从目前数据来看,10-12月之间主要有6次较明显冷空气过程,其中出现在12月22日-27日的冷空气比较强,1月中旬、1月底我市还可能出现5℃以下的低温天。 市气象台专家表示,今年可能出现的寒冬,跟去年的冷冬制造者“拉尼娜”有关系,但关系并不是很大。今年的冷冬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影响,简言之,如果北方冷空气势力强盛,那么深圳就会比较寒冷。 http://www.s1979.com/shenzhen/201112/1022277610.shtml 我市安排部署今冬明春防冻融冰工作 金鹏网 2011-12-09 来源:金鹏网 作者:周畅 本网讯 12月8日,益阳电业局召开益阳电网2011年冬~2012年春防冻融冰工作会议,总结分析了益阳电网防冻融冰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今冬明春防冻融冰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单位要牢固树立“防大冻、抗大灾”思想,切实落实好各项措施,全面做好防御准备和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实现今冬明春防冻融冰“电网不垮、城市不黑、重要用户不停”的保电目标。 今年以来,湖南省气候受太阳黑子活动、拉尼娜及降水偏枯等影响,极为异常。根据省电科院预测,2011年冬~2012年春全省覆冰为中等及严重程度。预计覆冰程度与1976年冬~1977年春相似,比2008年冬季以来的连续三年均要严重,虽比2007年冬~2008年春要轻,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10月份以来,益阳电业局就结合电网实际情况,着手对防冻融冰工作进行了先期准备。如对变电设备试验消缺、红外线测温、输电线路通道砍伐、安全运行状况检查、接地网进行改造等。该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防冻融冰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和分工,健全和完善防冻融冰规程,制定了各类线路融冰方案140余个。到目前为止,该局共消除各类缺陷100余项,砍青扫障13万余棵,所辖线路及设备均进行了特别巡视。所有冰情在线监测装置均已安装检修调试完毕,防冻融冰物资已准备到位,应急抢修队伍也已完成整编,一旦出现情况,各级各部门能在最快时间内投入战斗,全力以赴保证益阳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周畅) http://yyrtv.com/news/show.aspx?id=15699cid=5 沈阳天气:今早-20℃一定要多穿 今冬可能偏冷 2011/12/09     今早出门一定要多穿,今晨沈阳最低气温达到-20℃。   此次寒潮来时不冷后劲足受强冷空气影响,昨日我省各地迎来了大幅降温和大风天气。   12月6日,气象部门曾对这次降温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预计我省各地降温8℃~12℃。   昨日,沈阳出现降温并伴随大风天气,沿海地区的陆地偏北风最高达到6级,气象部门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记者从气象部门即时气温记录表中看到,沈阳从7日傍晚开始一直到昨日8时,气温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昨日8时最低气温达到了-14.4℃,比7日半夜的最低气温还要低。而今晨沈阳最低气温更是达到-20℃。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今冬以来沈阳的最低气温一直没有跌破-20℃,之前较低的气温出现在11月末,为-18.4℃。所以这次降温至-20℃还是入冬以来第一次。   这次寒潮天气与往常不同的是,寒潮来的时候并不冷,而是后劲足。   辽宁省专业气象台专家唐亚平表示,这次寒潮后劲足,主要是因为这股冷空气势力很强,尽管速度慢,但威力和影响依然不小。   明后天气温回升这股寒潮天气过程,一直会持续到今天,预计今日我省各地气温依然较低。   据气象部门预报,这股冷空气的影响会在明后天逐渐减小,预计明日沈阳气温会稍有回升,后天白天最高气温将升至-1℃。   再过半个月才到最冷阶段今冬初期我省各地气温一直处于较常年偏暖的状态。   这种暖和的状态,一度让市民觉得今年的冬天很可能是暖冬。气象专家表示,这次降温之所以感觉特别冷,一方面是气温的确降低了,更主要的是之前暖和的天气突然变冷,人体感觉上无法适应,实际上沈阳真正冷的时间还没到,再过半个月时间,也就是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应该是沈阳最冷的时段,届时将真正迎来数九寒天。   我省今年冬季可能偏冷气象专家表示,依据整体的气候特点预测,今年一直到明年我省的冬季可能是要偏冷。   专家表示,今年属于中等强度的拉尼娜年。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拉尼娜现象往往会带来低温和多降水,与厄尔尼诺带来高温和少降水相反,所以从这样的大气候趋势来分析,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气温通常是偏低的。   同时,专家也强调,不排除会出现阶段性高温的情况。 http://news.liao1.com/newspage/2011/12/4553542.html 报道评述:冷冬还是暖冬? 2011-11-18 09:37 报道评述: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今年哈尔滨10月平均气温为8.0℃,比历年同期高2.8℃,其平均气温偏高程度,位居近50年以来同期 第3位,仅次于1990年、1998年;1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3.7℃,比历年同期高5.5℃,其平均气温偏高程度,位居近50年以来同期第2位,仅次于2005年。 我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不能形成,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有利条件正在消失。今年不会形成很强的拉尼娜 现象,就此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肯定会比前几年暖冬的时候要冷一些,但是不会像去年和前年那么冷 ,而最近几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去后,11月末到12月初,天气可能会很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921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55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年11月末强降温如期而至
杨学祥 2011-11-26 11:07
2011年11月末强降温如期而至 杨学祥 2011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为弱潮汐时期,由于拉尼娜事件没有形成,今年冬天不会发生冷冬(即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相对前两年较暖),2011年11月末到12月初天气可能会很冷。气象台预报表明,2011年11月末强降温预期会如期而至。 相关新闻: 吉林今起再迎明显降雪 雪后降温10~14℃ 2011-11-26 10:19:25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最新预报显示,今明天(26日至27日)吉林省将有一次明显降雪天气过程,降雪之后28日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各地需加强交通安全及设施农业生产管理,同时注意预防感冒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近期,吉林降雪降温不断,昨天降雪范围和降雪强度均有所减弱,只有在中南部地区出现了小雪到中雪,降水量在1~5毫米之间,其中磐石、桦甸一带降雪较强,分别达到了4.6毫米和3.6毫米,不过两地降雪主要是凌晨2点到8点,因而说是短时大雪或暴雪,也不为过。 吉林省气象台预计,今明天全省普遍有明显降雪天气,过程降水量为2~4毫米,东南部雪量较大,有中到大雪,降水量为4~8毫米;西部地区有小雪小于1毫米;其它地区有小到中雪,为2~4毫米。 同时,受贝加尔湖强冷空气影响,28日至29日全省气温自西向东明显下降,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0~14℃,最低气温将出现在11月30日到12月1日早晨,北部和东部山区可达-24℃~-26℃,其它地区可达-17℃~-20℃。 专家提醒,此次过程中东部地区将会出现明显的道路积雪和结冰现象,建议公路、民航等有关部门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公路司乘人员要谨慎驾驶,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同时雪后剧烈的降温对设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要对温棚采取增温保暖措施,防止作物受冻。同时城乡群众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预防感冒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548909.shtml 河北再现雾霾 强降温及大风雨雪28日来袭 2011-11-26 09:58:28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本周以来河北频遭冷空气侵扰,大风降温不断。周末两天,冷空气暂歇,河北天气比较平静,但有轻雾相伴,不免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一定影响。预计28日冷空气将卷土重来,显著的降温伴随着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也将追随着河北进入12月份。 26日早晨,省会石家庄轻雾弥漫。(谢盼 摄) 26日早晨,省会石家庄轻雾弥漫。(谢盼 摄) 近日冷空气频繁影响河北,大风天气时常出现。进入周末,少了冷空气的打扰,河北天气比较平静,大部地区为多云到阴。不过,从今天开始到28日,早晨在平原的局部地区会有雾出现,外出活动需注意交通安全。 从28日开始,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到来,河北省的大风再起,雾气将逐渐消散,并将迎来一次全省性的雨雪天气过程,伴随着寒潮,各地将出现强降温。 河北省气象台预计,28~29日河北全省大部分地区有东到东北风4~5级,渤海西部中部海面及东部沿海有东北风7~8级,阵风9级,这将是继22号中午到23日早上4~6级的西北风刮遍河北全省之后,又一次大范围的大风天气过程。 冷空气带来大风天气的同时,雨雪和强降温天气也将出现。11月28日~12月2日,河北全省大部分地区将有连续阴雨雪天气,最低气温显著持续下降,其中坝上地区将降至-16~-20℃,降幅达10~12℃,其他地区将普降6~8℃。 针对此次连续阴雨雪、大风及强降温天气过程,气象部门提醒农民朋友应加强棚室蔬菜防风管理,压紧棚膜,以防大风破坏,同时做好棚室蔬菜的保温工作;沿海地区及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要做好大风天气的防御工作;行人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雨雪天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此外,大风带来降温的同时也将使天气越发干燥,引发诸多不适。专家建议大风天外出活动要注意采取保护性措施,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及时补充水分。白天注意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水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文/谢盼)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548894.shtml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2011-10-31 06:32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在纽约中央公园,人行道的积雪已经超过7厘米。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罕见的提前降雪已致美国东海岸数百万人断电,纽约州有超过20万人断电。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杨学祥 由于2011年8月拉尼娜现象的重现,国内外气象部门纷纷预测了今年的冷冬。很多网友询问最冷时间是在前、中、后哪一段? 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我的初步判断为前期暖,后期冷,时间较长,有利于倒春寒发生。因为按照惯例冬季为12月至次年的2月,与实际的入冬时间有出入。 美国10月的暴雪为我们揭开了谜团:今年冷冬提前出现,我们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冷冬都出现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前后,太阳黑子谷值年出现极寒,太阳黑子峰值年出现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一般发生在强潮汐时期。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0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2010年5月消失,8月重现,预计在11月结束,2009年为太阳黑子异常低的谷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和海啸,这些条件有利于冷冬的发生。由于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美国10月暴雪表明冷冬提前出现。 根据近年的观测记录,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中国冷冬可能在11月至12月初发生,11月末到12月初有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可能性很大。希望有关部门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2894 报道评述:冷冬还是暖冬? 2011-11-18 09:37 报道评述: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今年哈尔滨10月平均气温为8.0℃,比历年同期高2.8℃,其平均气温偏高程度,位居近50年以来同期 第3位,仅次于1990年、1998年;1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3.7℃,比历年同期高5.5℃,其平均气温偏高程度,位居近50年以来同期第2位,仅次于2005年。 我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不能形成,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有利条件正在消失。今年不会形成很强的拉尼娜 现象,就此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肯定会比前几年暖冬的时候要冷一些,但是不会像去年和前年那么冷 ,而最近几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去后,11月末到12月初,天气可能会很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9215 长春平均气温高去年近5℃专家推测:比去年暖和 来源: 城市晚报 2011-11-09 03:43 编辑: 杜姗姗 最近的气温高于常年同期   是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记者昨日联系到了吉林大学退休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杨老师认 为,最近的气温高于常年同期,是与拉尼娜现象有关。因为一般来说,每年气温的平均值变化都不大, 2010年出现很强的拉尼娜现象,造成今年年初气温偏低,该暖和的时候不暖和,到了年末的时候,天气也 就相对比较暖和。   “今年冬天气温总体上可能还是比暖冬的时候要偏低,但是应该不会重复前两年异常偏低的情况,相 对来说要暖和一点。”杨老师说,拉尼娜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出现拉尼娜现象,冬天就 会比较冷。而今年8月的时候,拉尼娜现象重现,全球多数国家的气象部门都曾预测,今年冬天会是个冷冬 ,不过到了11月,情况发生了变化,“我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不能形成,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有利条件正在 消失。”杨老师说,今年不会形成很强的拉尼娜现象,就此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肯定会比前几年暖冬 的时候要冷一些,但是不会像去年和前年那么冷,而最近几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去后,11月末到12月 初,天气可能会很冷。(记者 王昕/报道) http://news.xwhb.com/news/system/2011/11/09/010218116.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618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半球今年可能是暖冬;冬季处于弱潮汐时期
杨学祥 2011-11-23 12:23
北半球今年可能是暖冬;冬季处于弱潮汐时期 杨学祥 监测数据表明,今年10月,不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21日,据气象咨询机构WSI预测,美国今年冬天可能是五年来最为温暖的,欧洲大部分地区在12月至明年1月的气温也将高于常年。 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是弱潮汐时期,我们预计拉尼娜在2011年11月末结束,出现冷冬的条件消失了,因此今年冬季不会像前两年那样冷。 我在11月9日指出,今年拉尼娜现象不能形成,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有利条件正在消失。今年不会形成很强的拉尼娜现象,就此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肯定会比前几年暖冬的时候要冷一些,但是不会像去年和前年那么冷,而最近几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去后,11月末到12月初,天气可能会很冷。今年冬天气温总体上可能还是比暖冬的时候要偏低,但是应该不会重复前两年异常偏低的情况,相对来说要暖和一点。 相关新闻: 拉尼娜尚未在南美显威 2011年11月23日07:29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龚萍   拉尼娜尚未在南美显现威力   不过据美国气象局21日公布的监测报告,目前赤道太平洋(601099,股吧)中东部大部分海域的海水温度至少较正常水平偏低0.5℃,大气环流所呈现的异常状态与拉尼娜现象保持一致,拉尼娜现象将持续至2012年2月的结论依然不变。   北半球今年可能是暖冬   监测数据表明,今年10月,不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21日,据气象咨询机构WSI预测,美国今年冬天可能是五年来最为温暖的,欧洲大部分地区在12月至明年1月的气温也将高于常年。   暖冬,一方面会影响服装消费,进而制约市场对棉花的需求;另一方面会抑制冬季取暖油的消费,间接拖累原油价格。   (作者单位:永安期货) http://futures.hexun.com/2011-11-23/135547626.html 报道评述:冷冬还是暖冬? 2011-11-18 09:37 报道评述: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今年哈尔滨10月平均气温为8.0℃,比历年同期高2.8℃,其平均气温偏高程度,位居近50年以来同期 第3位,仅次于1990年、1998年;1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3.7℃,比历年同期高5.5℃,其平均气温偏高程度, 位居近50年以来同期第2位,仅次于2005年。 我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不能形成,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有利条件正在消失。今年不会形成很强的拉尼娜 现象,就此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肯定会比前几年暖冬的时候要冷一些,但是不会像去年和前年那么冷 ,而最近几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去后,11月末到12月初,天气可能会很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9215 长春平均气温高去年近5℃专家推测:比去年暖和 来源: 城市晚报 2011-11-09 03:43 编辑: 杜姗姗      最近的气温高于常年同期   是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记者昨日联系到了吉林大学退休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杨老师认 为,最近的气温高于常年同期,是与拉尼娜现象有关。因为一般来说,每年气温的平均值变化都不大, 2010年出现很强的拉尼娜现象,造成今年年初气温偏低,该暖和的时候不暖和,到了年末的时候,天气也 就相对比较暖和。   “今年冬天气温总体上可能还是比暖冬的时候要偏低,但是应该不会重复前两年异常偏低的情况,相 对来说要暖和一点。”杨老师说,拉尼娜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出现拉尼娜现象,冬天就 会比较冷。而今年8月的时候,拉尼娜现象重现,全球多数国家的气象部门都曾预测,今年冬天会是个冷冬,不过到了11月,情况发生了变化,“我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不能形成,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有利条件正在消失。”杨老师说,今年不会形成很强的拉尼娜现象,就此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肯定会比前几年暖冬的时候要冷一些,但是不会像去年和前年那么冷,而最近几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去后,11月末到12月初,天气可能会很冷。(记者 王昕/报道) http://news.xwhb.com/news/system/2011/11/09/010218116.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618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报道评述:冷冬还是暖冬?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1-18 09:37
报道评述:冷冬还是暖冬? 杨学祥 今年哈尔滨10月平均气温为8.0℃,比历年同期高2.8℃,其平均气温偏高程度,位居近50年以来同期 第3位,仅次于1990年、1998年;1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3.7℃,比历年同期高5.5℃,其平均气温偏高程度, 位居近50年以来同期第2位,仅次于2005年。 我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不能形成,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有利条件正在消失。今年不会形成很强的拉尼娜 现象,就此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肯定会比前几年暖冬的时候要冷一些,但是不会像去年和前年那么冷 ,而最近几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去后,11月末到12月初,天气可能会很冷。 附件: 平均气温50年第二高 专家解释初冬气温偏高现象 哈尔滨新闻网 2011年11月18日 06时04分 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 张非非)今年入冬以来,我市天气始终“温暾暾”的,缺少些“寒气逼人”。哈尔 滨公众气象台台长陈莉、哈尔滨专业气象台专业气象服务科科长韩基良等专家告诉记者,今年10月平均气 温、11月上旬平均气温都比历年明显偏高,出现暖冬现象。 陈莉台长说,今年哈尔滨10月平均气温为8.0℃,比历年同期高2.8℃,其平均气温偏高程度,位居近50年 以来同期第3位,仅次于1990年、1998年;1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3.7℃,比历年同期高5.5℃,其平均气温偏 高程度,位居近50年以来同期第2位,仅次于2005年。 据气象专家介绍,我市今年出现“暖冬”,主要受以下气候条件影响: 我国处于偏暖期 气温变化有周期性。近100多年来,气象资料表明我国存在大约30年一周期的冷暖交替。上世纪20年代以前 偏冷,20到40年代偏暖,50到70年代偏冷,80年代后又转入偏暖,目前我国还处于这个时期。我国暖冬天 气出现比较集中的东北等地区,周期性表现更加明显。 温室效应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迅速增加,全球气温明显上升,暖冬就是在这种大背 景下发生的。我国处在东西伯利亚偏暖区南端,我国偏暖是全球偏暖的组成部分。 厄尔尼诺影响 近50年来,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概率较大,1951年以来发生过15次厄尔尼诺现象, 有14次我国出现了暖冬。 纬向环流盛行 从1986年起,东亚上空纬向环流盛行,多为相对平直的偏西气流,偏北的经向气流较少,很少将西伯利亚 的强冷空气带入我国,寒潮很少出现。在平直的气流中,即便有些弱的偏北气流,带入我国的冷空气次数 也少、势力也弱,冷空气南下的范围不大,造成了暖冬。 欧亚大陆积雪减少 欧亚大陆积雪减少,使西伯利亚南侵我国的冷空气偏弱,也是暖冬原因之一。 http://xinnews.my399.com/system/20111118/000280275.html 长春平均气温高去年近5℃:拉尼娜正在减弱 2011-11-9 11:41 长春平均气温高去年近5℃:拉尼娜正在减弱 杨学祥 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 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 -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 我在9月24日指出,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慢时期,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9月23日秋分是形成 拉尼娜的高潮时期,9月过后,拉尼娜形成的可能性不大。 尽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计拉尼娜现象将会持续整个冬季,但就目前南美天气状况来看,当 前拉尼娜的影响尚且微弱。 全球多数国家的气象部门都曾预测,由于拉尼娜现象重返地球,今年冬天会是个冷冬。不过到了11月 ,情况发生了变化,“我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不能形成,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有利条件正在消失。”杨老师 说,今年不会形成很强的拉尼娜现象,就此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肯定会比前几年暖冬的时候要冷一些 ,但是不会像去年和前年那么冷,而最近几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去后,11月末到12月初,天气可能会 很冷。 附件: 长春平均气温高去年近5℃专家推测:比去年暖和 来源: 城市晚报 2011-11-09 03:43 编辑: 杜姗姗   上一股冷空气离开之后,暖空气重新占据了上风,今天开始,长春市气温将再度上升。今天白天,长 春市的最高气温将达到11℃,夜间最低气温也维持在0℃左右。外出的时候,身体强壮的市民可以将夹大衣 减薄成厚外套,不过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这个季节,尽管气温较高,但是保暖还是很重要。到了明天, 气温还将在今天的基础上再升高,最高气温更将达到13℃,在下一股冷空气到来之前,大家也不妨到外面 晒晒太阳,给身体补补钙。   今天白天,全省晴。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全省晴。 预计今天白天,我省大部分地区有2—3级偏西风 。全省火险气象等级为2级。 昨天长春气温之高最近几年从未见过   昨天是24节气中的立冬,古人一般会把这一天当作冬天的开始。而昨天走在长春街头,最明显的感觉 还是不冷。昨天长春白天的最高气温飙升到了9.6℃,记者翻阅了最近几年的气象资料,2008年的11月8日 ,长春市的最高气温为0℃,2009年的同一天,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虽然白天的最高气温为5℃,但到了夜 间,就急降到了-8℃,而去年的11月8日,长春市的最高气温则为三年中的最低,达到-1℃。   记者从吉林省专业气象台获悉,2009年的11月8日,长春市全天平均气温为-0.1℃,去年为-2.6℃。到 记者发稿时为止,今年11月8日的日平均气温还没有出来,不过11月7日的日平均气温为2.0℃,而气象专家 判断,昨天的日平均气温绝对要高过7日,也就是比照去年同期的日平均气温高出5℃左右。   为啥这么暖 冷空气比较弱 在接连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两个寒冬后,今年的冬天不仅姗姗来迟,而且气温相对比较高。吉林省 专业气象台专家表示,今年冬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相对比较弱,而且持续时间不长。冷空气缺少持续性 ,加上势力不强劲,就给我们一种感觉,那就是气温始终很高,而实际上,每次冷空气来的时候,气温还 是比较低的,像大家都觉得暖和的昨天,早晨长春市各地天气晴好,最低温度却均在-4℃以下,农安更是 出现了-7.4℃的低温,创下了今年入冬以来新低。同时,气象专家表示,72小时之内,我省各地气温将不 会有明显变化,而后期新的冷空气马上要到来,气温还会随之快速下降,目前冬天刚刚开始,到底是冷是 暖,或者有多冷,还要看后期的天气情况。   最近的气温高于常年同期   是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记者昨日联系到了吉林大学退休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杨老师认 为,最近的气温高于常年同期,是与拉尼娜现象有关。因为一般来说,每年气温的平均值变化都不大, 2010年出现很强的拉尼娜现象,造成今年年初气温偏低,该暖和的时候不暖和,到了年末的时候,天气也 就相对比较暖和。   “今年冬天气温总体上可能还是比暖冬的时候要偏低,但是应该不会重复前两年异常偏低的情况,相 对来说要暖和一点。”杨老师说,拉尼娜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出现拉尼娜现象,冬天就 会比较冷。而今年8月的时候,拉尼娜现象重现,全球多数国家的气象部门都曾预测,今年冬天会是个冷冬 ,不过到了11月,情况发生了变化,“我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不能形成,形成拉尼娜现象的有利条件正在 消失。”杨老师说,今年不会形成很强的拉尼娜现象,就此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肯定会比前几年暖冬 的时候要冷一些,但是不会像去年和前年那么冷,而最近几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去后,11月末到12月 初,天气可能会很冷。(记者 王昕/报道) http://news.xwhb.com/news/system/2011/11/09/010218116.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618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5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今年会是“冷冬”吗?
杨学祥 2011-10-31 09:04
今年会是“冷冬”吗? 百姓生活网 www.yzcn.net 2009-11-14 14:42:19 编辑: ctq 我要评论 昨天,气温继续走低,一天的最高气温都没有突破6℃。从目前的气象资料看,从周日开始,又一股强冷空气光临,预计15日至16日我市可能出现雨或雨夹雪天气,市民出门要注意防寒保暖。   冬天提前10天到来   昨天,雨虽然停了,但冷意丝毫没消退。当天最低气温只有3.5℃,最高气温5.8℃。来自市气象台96121的消息,今天多云,最低气温1—2℃,最高气温9—10℃。   从11日开始,已经连续三天的日平均温度低于10℃。按气象学标准,连续5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为入冬。从目前的预报来看,未来两天我市日均温超过10℃的可能性也不大,我市很可能于11日就已悄悄入冬,比常年提早了10天左右。   据了解,气象意义上的入秋一般在9月中下旬,而今年则推迟到10月7日,较往年偏迟10天左右。如果11月11日就进入冬天的话,那么秋天就压缩到只有1个月零4天。   明后天或雨雪天气   从目前的天气形势看,周日随着又一股强冷空气的光临,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一次雨或雨夹雪的过程。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15日—16日,全市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雨夹雪,同时还将出现陆上5—6级、阵风7级、江湖河面7级,阵风8—9级的偏北大风。17日后期天气开始转好。   中央气象台11月13日10时发布未来10天全国天气趋势预报: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较强,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3℃。14-17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及南方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江南北部和西部、贵州等地将出现初霜冻。   穿上棉袄就不要再脱了   随着冬天的真正到来,冻伤、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冬季“气象病”。   专家提醒,穿上棉袄就不要再脱了,尤其现在是疾病多发期,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提醒社会各部门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案,保障民众在雨雪天气里顺利出行。   市委、市政府昨通知要求及时对大型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采取加固措施,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要注意安全;加强设施农业管理,注意对在田作物和大棚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   今年会是一个冷冬吗?   连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目前雪情已趋结束。持续的雨雪天气的提前而来,是不是意味着今冬的雨雪比较充沛?中央气象台专家解释说,11月份出现这样大范围、连续的雨雪天气确实是不多见的,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这次降雪的水汽条件、环流条件都比较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多雨雪,因为前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今年全国很多地区提前多日入冬,是不是也意味着今年是一个冷冬呢?气象专家表示,目前对于天气长期预测还比较难。 http://www.yzcn.net/broadcast/pic/2009/1114/36624.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吉林省进入意义上的冬天 最近气温偏高冷冬暖冬不能下结论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0-31 08:57
我省进入意义上的冬天 最近气温偏高冷冬暖冬不能下结论 2011-10-31 07:57 来源: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是冷是暖难下论断   “我去年这个时候都穿羽绒服了,今年还一点不冷呢。”这两天,不少人都觉得现在犹如“小阳春”。那么,今年会不会成为暖冬?昨天,记者采访了我省气象专家。   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   “我省和长春市10月23日已经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气象专家介绍,从5年来的短期气象数据来看,以长春为例,今年10月25日到29日,气温较高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图)。   “其实,从10月份的天气特点来看,气温稍高,就是因为没有明显的冷空气过来。”气象专家说。   冷冬暖冬不能下结论   “不过,总体趋势还是冷空气一次会比一次强,暖空气一次比一次弱。”气象专家介绍,今年我省气温高,是由于冷空气不多,大气环流比较平直,不利于西伯利亚冷空气入侵我省。   “这几天的冷暖,甚至一个月的冷暖,都不能直接说明是冷冬还是暖冬。”气象专家说,今年10月1日到29日的气象数据显示,长春的平均气温为8.8℃,比常年同期高1.9℃。如果未来几个月气温偏低,整个冬季平均下来,就不是暖冬了。   本周我省气温继续偏高   这周我省的天气怎样呢?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全省平均气温为7℃左右,比常年同期1.3℃明显偏高,前中期无强冷空气影响我省降水量。降水量为5毫米~8毫米,比常年同期4.2毫米偏多。11月2日中南部有分布不均的小雨;11月5日前后全省大部有一次降水过程,中南部降水量较大。   天气预报   10月31日   长春  多云 17℃~9℃   白城  多云 14℃~ 4℃   松原  多云转晴 15℃~9℃   四平  多云 18℃~10℃   辽源  多云 19℃~9℃   通化  晴 18℃~7℃   吉林  晴 19℃~7℃   白山  多云转晴 16℃~3℃   延吉  晴 18℃~3℃   长白山池北区  晴 6℃~ 2℃   气象信息由吉林省专业气象台10月30日16时发布 (记者 田玲玲) (责任编辑:杨美娜 ) http://www.ccnews.gov.cn/zcxw/zcyw/201110/t20111031_748292.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19 次阅读|1 个评论
申城今年冬季是非典型性冷冬:冷冬还是暖冬的历史对比
杨学祥 2011-2-20 13:37
申城今年冬季是非典型性冷冬 下周气温回至14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7日08:08 东广新闻台   各位听众,今天凌晨零点35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上午以前本市大部分地区有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今天白天,本市仍为阴有小雨天气,气温还将小幅回升。而到了下周初,最高气温将升到14度左右。 专家表示,申城今年冬季将是个非典型性“冷冬”。 请听报道: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明代诗人唐寅的诗作勾勒出一幅元宵夜赏灯的美妙图景。今天又逢元宵佳节,不少市民都会外出闹元宵。不过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提醒,晚上外出时,要多添加衣服,以免着凉。   【元宵节当天上海基本上局部地区还有小雨,夜里还是阴到多云,云比较多,可能对大家赏月还是有一点影响,全天温度在4到7度,夜间在5度上下,出行的话还是要注意保暖。】   据预计,19号之前,申城多阴雨天气,尤其是18号夜间到19号,雨量比较明显,可达中到大雨。张瑞怡说,19号之后,本市天气就将转好。   【19号当天逐渐转为阴天,20号以后上海会转为晴暖的天气,下周初白天的最高温度在14度左右,但温差比较大,早晨的最低气温可能是在4度左右。】   同时,一些网民这两天在微薄上争论,上海今年究竟是“暖冬”还是“冷冬”。张瑞怡认为,当年12月至次年2月的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出1度以上,就是“暖冬”,如果是较常年偏低0.5度或以上就是“冷冬”,而今年冬季则可能是非典型性“冷冬”。   【因为12月份是偏高的,1月份的月平均气温跟常年同期比属于异常偏低,有2.4度左右,2月1号到15号,上海的平均温度是在5.5度左右,是偏低的,如果2月份跟常年持平的话,这3个月的温度可能比历史同期偏低。】   以上由东广记者顾振立报道。 http://sh.sina.com.cn/news/s/2011-02-17/0808172931.html 七九河开河不开 2011-02-16 02:33:00 来源: 武汉晨报(武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讯(记者陈永权通讯员赵昭)自去年12月7日入冬以来,我市气温持续偏低, 气象专家称,我市今冬来气温已经降至35年来同期最低,这个冬季成为名副其实的“冷冬”。 气象学上规定,若冬季(上年12月至下年2月)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偏低0.5℃即为冷冬,我市常年冬季平均气温为5.2℃。今冬来武汉平均气温只有3.7℃左右,比常年偏低1.5℃。专家分析,在多年的暖冬情况下,今冬出现目前的冷冬,与大气环流变化异常和“拉尼娜”现象有关。 今天是进入“七九”的第3天,民间流传的“九九歌”中有“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说法,意思是七九八九时,接近春暖花开,过冬的大雁要结队从南方飞回来了。 最新的气象资料显示,未来一周,影响我市的冷空气频繁,最低温仍会降至0℃以下,最高温也多在10℃以下,天气回暖非常缓慢。所以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表明七九时期,河面仍有可能结冰,直到“八九”开始,天气转暖才是大势所趋。 作者:陈永权赵昭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 http://news.163.com/11/0216/02/6SVTV7SB00014AED.html 今年1月广东史上最冷和拉尼娜事件 已有 91 次阅读 2011-2-1 14:4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拉尼娜 冷冬 冷空气 拉马德雷 推荐到群组 今年1月广东史上最冷 2011-02-01 03:07:00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比历史同期平均偏低近4℃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郑文丝)刚刚过去的1月份,不少老广都叫“冷”不迭,昨天广东省气象局给出的数据从科学角度证实了人们的感受: 1月广东平均气温仅仅9.6℃,是历史上最冷的1月份,比历史同期平均偏低近4℃。当月广州平均气温也仅为9.7℃,同样创下历史新低,比历史同期平均偏低3.9℃。而1月全省平均降水量17.2毫米,比历史同期平均偏少58.5%。 气象部门分析说,造成广东气温持续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受拉尼娜事件影响,极地冷空气活动异常,东亚冬季风活动偏强,使得冷空气频繁南下,导致气温较常年同期显著偏低。 作者:叶卡斯 郑文丝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http://news.163.com/11/0201/03/6RPC2H7P00014AED.html 武汉度过33年来最冷1月 2011-02-01 01:34:00 来源: 武汉晚报(武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讯(记者 符樱 通讯员 赵昭炘 实习生 刘舒)新年以来,冷空气前赴后继袭扰我市,降雪也频繁与市民相约,武汉度过了近33年最冷的一个1月。 气象专家昨介绍,1月份,武汉的月平均气温只有0.7℃,新中国建国以来,历史同期更冷的1月只有1955年的 -0.5℃和1977年的0.1℃,今年处于第3位。 其中,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有25天之多。 气象专家分析,今冬受拉尼娜活跃的影响,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武汉气温难以明显回暖,常常是刚有点暖意,就又被冷空气“吹”冷了。 此外,全月还下了5场雪,2日前后和18日-20日的两次大雪,让武汉尤其冻得够呛。雪后刚天晴时,冷空气尚未完全过境,而天空缺少云层遮盖,地面辐射降温厉害,容易导致清晨出现极端低温,最低一度出现-7.8℃的极端低温。 作者:符樱 赵昭炘 刘舒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 http://news.163.com/11/0201/01/6RP6KV8J00014AED.html 今冬沈阳为啥这么寒冷? 拉尼娜+北极涛动+冬季风 2011-02-01 08:31 来源:中国安徽在线 作者:吴妍焱   (记者吴妍焱)“今年冬天也太冷了!”这是这个冬天留给人们最深刻的感觉。   从2010年10月15日入冬以来,辽宁先后出现了6次寒潮天气过程。去年12月24日全省进入隆冬,较常年提前8天。进入隆冬后,全省气温明显偏低, 去年12月24日至今年1月30日,全省平均气温-11.9℃,较常年同期-9.4℃偏低2.5℃,为近10年来最低值。 这期间铁岭西丰县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气温达到-34.8℃,出现在1月16日。   今年1月1日至30日沈阳平均气温为-17.8℃,比常年-11.3℃偏低6.5℃,刷新2001年1月创下的平均气温-17.1℃历史极值。1月最低气温低于-20℃的日数达到26天,创历史最多记录。   那么今冬沈阳乃至全省的天气,为啥会异常寒冷呢?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徐凤莉解释,这主要是因为2010年6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入负距平,7月份开始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将持续到今年春季,形成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中东太平洋从厄尔尼诺到拉尼娜状态的快速变化,一般容易造成中国北方地区气温偏低。除此,北极涛动和冬季风也对今冬的寒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天气形势上来看,去年12月亚欧地区呈两脊一槽的分布型态,贝加尔湖至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高度场异常偏低,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到我国东北地区。加之今年极涡的位置明显偏西,极涡强度明显偏强,说明极地的冷空气较常年偏强,且极涡位置较常年更有利于东北地区降温,因此造成辽宁寒潮活动频繁,且寒潮强度强。记者吴妍焱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2/01/9174956.html 我们在2010年5月18日和25日指出,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如果2010-2011年“真拉尼娜”发生,2009-2010年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可能重演,要认真监测,及时预防。目前处于观察阶段,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一旦确认,及时通报【2-4】。 参考文献 1. 王晨。气候专家:“千年极寒”论无科学依据。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 2010年10月11日 19:08:00 http://www.cma.gov.cn/qxxw/xw/201010/t20101011_79539.html 2. 杨学祥。今冬遭遇“极寒”的可能性有多大:潮汐1800和55年周期。发表于 2010-10-9 8:08:5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249 3. 杨学祥。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2010年05月18日 13:43 来源: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finance.jrj.com.cn/opinion/2010/05/1813437483113.s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56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规则+例外:十月桂花香
mohong 2010-12-5 21:23
今天,漫步在校园,一阵阵桂花的香气迎面扑来。心想:莫非桂花又开了吗?走近桂花树,嘿,树上还真的开了不少花,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桂花的香味顿时仿佛渗透到每一个细胞,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记得八月桂花飘香时,校园处处弥漫着桂花的香味,引得行人不时驻足观看,校园也被媒体推荐给市民作为赏花的出处之一。明天就进入了农历十一月份了,往年的此时正是寒冬季节。而今年的冬季却一直春意浓浓,在户外,人们晒太阳晒得舒服极了。这时桂花树也赶来凑热闹,向人们展开它的笑脸。 近年来,由于研究语言动力系统的缘故,对社会与自然现象有了更多的关注。在央视《人与自然》的节目中,亚马逊和流域的熊在水中捕食鱼类让人记忆深刻,正如旁白所说:“河流改变了地貌,地貌决定了动物食性”。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熊(此熊非北极熊)的捕食范围由陆地转向了水域。同样,由于气候的变化,桂花树也在今年花开二度。 日月星辰,四季轮回。生态系统中的万物按其自有规律运行,当然,这是规则之例外。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9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千年极寒"定论已现
anan 2010-11-1 19:12
大家怎么看待下面的报道?是不是挺好笑的?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2854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回应:气象局应该道歉(2)
杨学祥 2010-3-7 03:47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回应:气象局应该道歉( 2 ) 杨学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温家宝强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得到回应:冷冬和暖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件,误差不能解释预报的失误。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损失谁来担责?是否需要向公众道歉?这个批评不仅发表在科学网和光明网,而且被转载在网易和中国网 。 这是对气象局的批评,而且不止一次,但是没有得到回应 。 气象局应该道歉: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 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 100 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 20 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 2008 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 11 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们对 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 。 2010 年新年伊始,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大部地区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寒冷异常。这是否意味着暖冬时代的终结?这次严寒,并不能称为全国性的寒冬,应该算是暖冬中的一个插曲。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丁一汇说。气象专家预计,经过 1 月下旬的过渡,今年 2 月份以后我国气候会朝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极端冷事件只是这个大趋势下出现的正常气候波动。总体来讲,这种自然的变化是叠加在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上,形成温度上升中的冷暖交替周期,但从长期平均看,很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丁一汇说 。 《北京日报》讯(记者张军)许多市民感觉,这个冬天冷得让人找到了儿时冻耳朵的感觉,有点像上世纪 70 年代的冬天。那么,北京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暖冬是否终结,北京的气候是否自今冬发生了逆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昨天说,不能从一两个月的变化就认定气候偏暖的长期趋势已发生逆转。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认定暖冬终结呢?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解释,去年 12 月以来本市气温低,就整个冬季而言,出现阶段性高温、阶段性低温都很正常,现在离冬季结束时间还比较长,不排除 1 月下旬和 2 月份有突然变暖的可能。专家介绍,今年冬天天气的变冷主要是大气环流进行了明显调整,冷空气因此势力强劲,影响比较大。但从目前的长期监测看, 1 月下旬和 2 月中旬大气环流有再次进行调整的可能。 同时,自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 全球气温都在上升,这一趋势短期内没有变化 。 2010 年 1 月 12 日 东北新闻网讯 ( 记者贺小雁 ) -29 ℃ , -30 ℃ ,前几天,沈阳的冬天一次次刷新最低温纪录,虽然这两天气温略有回升,但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是给沈阳人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那么,今年冬天为啥这么冷 ? 还能冷多久 ?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今天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韩江文。韩江文告诉记者,沈阳的寒冷天气马上就会结束,沈阳今天冬天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韩江文告诉记者, 前几天中央气象台会商,预计今年的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转折点大概是十天以后。也就是说,寒冷的沈阳冬天再过十天就要过去了。 市民们加把劲,再挺挺 。 事实上, 2009-2010 年北京、沈阳、天津和黑龙江省发生冷冬 。 天津市气候中心副主任郭军介绍说,尽管本市今年迎来的是冷冬,但从全国来讲还谈不上是冷冬。比较冷的地方主要是在东北、华北的北部、内蒙古、河北的北部、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地区,所以还 不是一个大范围的冷冬 。 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 5摄氏度 ,比常年的零下2. 7摄氏度 偏低0. 8摄氏度 ,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 9摄氏度 偏低1. 6摄氏度 。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 2摄氏度 ,比常年偏高0. 3摄氏度 ;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 2摄氏度 ,比常年偏低1. 3摄氏度 ,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 7摄氏度 ,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 3摄氏度 不等 。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 2009 年冬季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 ) 沈阳的平均气温为 -11 ℃ ,与常年相比冷了 2.3 ℃ ,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 黑龙江新闻网讯 3 月 1 日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 2009 年 11 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 10.3 毫米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 1 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 10 毫米 以上,去年 12 月、今年 2 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 142% 和 181% ,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 39.6 毫米 ,比历年同期多 78.4% ;平均气温在 -16.7 ℃ ,比历年同期低 1.6 ℃ ,除去年 11 月外,去年 12 月,今年 1 月、 2 月平均气温都接近 -20 ℃ 。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 。   人民网天津视窗 3 月 6 日 电:春天虽已来临,寒冷却未告别。据气象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去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全市平均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偏低,与 2000 年的冬天并列为 23 年以来最冷的冬季。   自去年 11 月以来,天津连续 4 个月气温低于多年平均状态, 2009 年 10 月 31 日 天津市提前入冬。 11 月 1 日 ,迎来了近 22 年以来最早的初雪,比 2008 年提前了近 50 天。   刚刚过去的冬季( 2009 年 12 月 -2010 年 2 月),天津全市平均气温为 -3.0 ℃ ,比常年同期偏低 0.6 ℃ ,与 2000 年的冬季,同为近二十三年以来最冷的冬季。 2009 年 12 月、 2010 年 1 月和 2 月全市平均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偏低,尤其是 1 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了 1.2 ℃ ,成为 2001 年以来同期最低。这个冬季,除 12 月上旬、 1 月下旬和 2 月下旬平均气温偏高外,其余各旬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偏低。特别是 1 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 5.4 ℃ ,为 1951 年以来同期最冷的一年。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汉沽为 -22.5 ℃ ( 1 月 6 日 )。 天津市气候中心副主任郭军认为:出现在津城这个冬天里的冷插曲,并不能代表全球变暖被改变,它只是极端冷的天气、气候事件而已。郭主任介绍说,尽管本市今年迎来的是冷冬,但从全国来讲还谈不上是冷冬。比较冷的地方主要是在东北、华北的北部、内蒙古、河北的北部、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地区,所以还不是一个大范围的冷冬。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已经出现了 9 次比较明显的冷空气活动,有 4 次已经达到寒潮标准,这其中多次是因大气环流出现异常,极涡分裂造成的异常现象。由于全球变暖是呈波动性上涨的过程,尽管本市经历了冷冬,但并不能证明我们已经告别了暖冬 。(记者 白敏怡 通讯员 周慧) 经历了最冷的冷冬,但还要强调:并不能证明我们已经告别了暖冬。气象部门的坚定立场令人钦佩。不是一个大范围的冷冬不能成为暖冬错报的借口。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 PDO )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 1986-2004 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 18 年暖冬就发生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 5 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其二,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 2009 年 11 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 。 201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一样,低温冻害将频繁发生。要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否则,错误的预报只能更多,不能减少。 参考文献 1. 杨威。温家宝: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2010 年 03 月 05 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05/2153745.shtml 2. 杨学祥。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发表于 2010-3-5 7:49 :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9814 3. 杨学祥。暖冬与冷冬。刊发时间: 2010-03-05 10:15:25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3/05/content_1065667.htm 4. 暖冬与冷冬。 2010-03-05 15:26:02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 北京 ) 。网易。 http://news.163.com/10/0305/15/61187PHP000146BD.html 5. 暖冬与冷冬。时间: 2010-03-05 15:26:02  中国网。来源: 中国经济网。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3/05/content_896588.htm 6. 杨学祥。气候变化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刊发时间: 2010-02-01 14:42:2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2/01/content_1048073.htm 7. 杨学祥。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为了国家的利益。发表于 2010-1-30 7:05:3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12 8.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刊发时间: 2010-01-26 10:52:42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1/26/content_1044688.htm 9.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发表于 2010-1-26 12:51: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335 10.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2010 年 01 月 20 日 20:00 南方周末。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1-20/200019515519.shtml 11. 低温天气频发暖冬时代终结? 2010 年 01 月 19 日 05:50 现代快报。 http://news.sina.com.cn/o/2010-01-19/055016954640s.shtml 12. 张军。气候偏暖趋势未变 暖冬终结说为时过早。 2010-01-11 08:30:39 来源:北京日报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11/178056.shtml 13. 贺小雁。沈阳今年冬天前冷后热 再挺十天冷冬变暖冬。 2010-01-12 07:58:29 东北新闻网。 http://liaoning.nen.com.cn/77991658293035008/20100112/2614227.shtml 14. 张淼淼。北京结束连续 4 年暖冬记录 今冬天气近 10 年来最冷。 2010 年 03 月 03 日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3/03/content_13090595.htm 15. 牛鑫沈阳这个冬天历史第六冷 平均气温较常年偏冷。 2010-03-02 06:59 东北新闻网。 ( 沈阳晚报 ) 。 http://liaoning.nen.com.cn/liaoning/338/3448838.shtml 16. 北极涛动造成冷冬 降雪量比历年多近八成。 10-03-02 08:55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http://www.hljnews.cn/xw_snyw/system/2010/03/02/010563473.shtml 17. 白敏怡,周慧。天津遭遇 23 年来最冷冬天 专家释疑寒潮频临并非告别暖冬。 2010-3-6 11:42:06 人民网。 http://www.022net.com/2010/3-6/445523162465794.html 18. 杨学祥,杨冬红。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发表于 2009-11-14 8:05:3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888
个人分类: 备忘录|2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回应:气象局应该道歉
杨学祥 2010-3-6 18:40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回应:气象局应该道歉 杨学祥 温家宝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见附件)。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得到回应:冷冬和暖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件,误差不能解释预报的失误。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损失谁来担责?是否需要向公众道歉?这个批评不仅发表在科学网和光明网,而且被转载在网易和中国网 。 这是对气象局的批评,而且不止一次,但是没有得到回应 。 气象局应该道歉。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发表于 2010-3-5 7:49 :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9814 2. 杨学祥。暖冬与冷冬。刊发时间: 2010-03-05 10:15:25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3/05/content_1065667.htm 3. 暖冬与冷冬。 2010-03-05 15:26:02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 北京 ) 。网易。 http://news.163.com/10/0305/15/61187PHP000146BD.html 4. 暖冬与冷冬。时间: 2010-03-05 15:26:02  中国网。来源: 中国经济网。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3/05/content_896588.htm 5. 杨学祥。气候变化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刊发时间: 2010-02-01 14:42:2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2/01/content_1048073.htm 6. 杨学祥。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为了国家的利益。发表于 2010-1-30 7:05:3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12 7.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刊发时间: 2010-01-26 10:52:42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1/26/content_1044688.htm 8.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发表于 2010-1-26 12:51: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335 附件: 温家宝: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2010 年 03 月 05 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3 月 5 日 电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午 9 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温家宝在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时指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直接关系政权的巩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   温家宝说,要把查处违法违纪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特别要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约束力。   温家宝指出,要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禁止高档装修办公楼,加快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   温家宝强调,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特别要减少那些形式重于内容的会议、庆典和论坛。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编辑 : 杨威】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05/2153745.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33 次阅读|7 个评论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杨学祥 2010-3-5 07:49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 杨学祥 2009 年 6 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 30 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 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3 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 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2010 年暖冬预测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王希、于文静)入夏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频发的强降水和持续的高温天气引发人们对极端天气和异常气候现象的关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任福民透露,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已初露端倪,但不能断定我国目前的天气情况是由厄尔尼诺引发,未来有何影响仍需观察。 据了解,通常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夏季北方地区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而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 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也会提高 。 2009-07-10 中国天气网讯 夏季以来,我国天气变化多端,高温、强降水轮番上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2009 年地球将很热,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会较弱,季风雨带偏南,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天; 厄尔尼诺可能会使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 ;夏季东北地区出现低温的几率增大;西北太平洋的台风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偏少。由此可见,我国的气候也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之内 。(刘珺)    2010 年新年伊始,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大部地区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寒冷异常。这是否意味着暖冬时代的终结?这次严寒,并不能称为全国性的寒冬,应该算是暖冬中的一个插曲。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丁一汇说。气象专家预计,经过 1 月下旬的过渡,今年 2 月份以后我国气候会朝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极端冷事件只是这个大趋势下出现的正常气候波动。总体来讲,这种自然的变化是叠加在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上,形成温度上升中的冷暖交替周期,但从长期平均看,很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丁一汇说 。 《北京日报》讯(记者张军)许多市民感觉,这个冬天冷得让人找到了儿时冻耳朵的感觉,有点像上世纪 70 年代的冬天。那么,北京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暖冬是否终结,北京的气候是否自今冬发生了逆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昨天说,不能从一两个月的变化就认定气候偏暖的长期趋势已发生逆转。 2009 年 11 月初,一场大雪将北京一夜逼进冬天, 12 月初的几场小雪又连续拉低气温,整个 12 月本市气温比常年偏低 2 ℃ 左右。 2010 年新年伊始,一场罕见大雪再次把低温逼出极值。北京市气象台昨天统计, 1 月 1 日 至 8 日平均气温为 -8.9 ℃ ,而历史同期的日平均气温为 -3.5 ℃ ,尤其是 1 月 5 日 出现的 -16.7 ℃ 的低温,是 1971 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气象部门预计 1 月中旬平均气温为 -5 至 -6 ℃ ,还是比常年的 -4.8 ℃ 要冷一些。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认定暖冬终结呢?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解释,去年 12 月以来本市气温低,就整个冬季而言,出现阶段性高温、阶段性低温都很正常,现在离冬季结束时间还比较长,不排除 1 月下旬和 2 月份有突然变暖的可能。专家介绍,今年冬天天气的变冷主要是大气环流进行了明显调整,冷空气因此势力强劲,影响比较大。但从目前的长期监测看, 1 月下旬和 2 月中旬大气环流有再次进行调整的可能。 同时,自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 全球气温都在上升,这一趋势短期内没有变化 。 2010 年 1 月 12 日 东北新闻网讯 ( 记者贺小雁 ) -29 ℃ , -30 ℃ ,前几天,沈阳的冬天一次次刷新最低温纪录,虽然这两天气温略有回升,但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是给沈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冬天为啥这么冷 ? 还能冷多久 ?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今天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韩江文。韩江文告诉记者,沈阳的寒冷天气马上就会结束,沈阳今天冬天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韩江文告诉记者, 前几天中央气象台会商,预计今年的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转折点大概是十天以后。也就是说,寒冷的沈阳冬天再过十天就要过去了。 市民们加把劲,再挺挺 。 事实上, 2009-2010 年沈阳为冷冬。 2009-2010 年气候变冷和冷冬预测 我们在 2009 年 8 月 24 日 指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1952 年至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其中,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最长,预示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因此, 2009 年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大,超常低温将导致流感爆发增强 。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 2009-2010 年北京、沈阳和黑龙江省发生冷冬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刚刚经历了近1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与此同时北京连续4年的暖冬记录也宣告终结。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 5摄氏度 ,比常年的零下2. 7摄氏度 偏低0. 8摄氏度 ,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 9摄氏度 偏低1. 6摄氏度 。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 2摄氏度 ,比常年偏高0. 3摄氏度 ;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 2摄氏度 ,比常年偏低1. 3摄氏度 ,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 7摄氏度 ,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 3摄氏度 不等 。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 2009 年冬季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 ) 沈阳的平均气温为 -11 ℃ ,与常年相比冷了 2.3 ℃ ,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 黑龙江新闻网讯 3 月 1 日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 2009 年 11 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 10.3 毫米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 1 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 10 毫米 以上,去年 12 月、今年 2 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 142% 和 181% ,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 39.6 毫米 ,比历年同期多 78.4% ;平均气温在 -16.7 ℃ ,比历年同期低 1.6 ℃ ,除去年 11 月外,去年 12 月,今年 1 月、 2 月平均气温都接近 -20 ℃ 。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 。 南方周末:谁制造了暖冬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 40 %。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 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 100 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 20 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 2008 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 11 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们对 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 。 事实上,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的预测没有实现。 首个冷冬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   中国网讯 2 月 25 日 10 时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做客强国论坛,以 抢农时、抓春管、夺丰收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 (2272,-7.00,-0.31%) 生产起点更高、任务更重,同时,面临的气候形势、苗情长势也更复杂。 去年是二十多个暖冬以来的首个冷冬,入冬明显提早,气温持续偏低,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 。据我部农情调度,今年冬小麦冬前一、二类苗比例为 79% ,同比减少 3.3 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苗情较差的一年。黄淮海地区小麦叶龄较常年同期偏少 0.5-1 片叶,单株分蘖少、群体偏小、次生根发生少、幼穗发育进程慢。   胡元坤说,春管对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弥补冬前分蘖不足极为重要。目前雨水节气已过,黄淮、江淮地区冬小麦陆续返青,华北、西北地区即将进入返青期,西南地区处于拔节期,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肥水等田管措施要在 3 月底前落实到位,时间相当紧迫,必须立即行动,把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为夺取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 2 月份中国主要与低温有关的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 3 月 3 日 电 中国气象局今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通报了 2 月份中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 月 9 日 ~ 11 日, 我国西北及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 江苏中北部、安徽中北部、山东南部、河南东南部部分地区降 13 毫米 ~ 20 毫米 雪或雨夹雪;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雨 25 毫米 ~ 60 毫米 ,局部地区达 80 毫米 ~ 100 毫米 。    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南方大部地区新年与雨雪低温相伴 。 2 月 13 日 ~ 15 日,我国南方地区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天气,江苏、安徽、浙江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南京、合肥出现农历新年首场大雪,杭州降了暴雪;贵州贵阳等 36 个县市出现较大范围冻雨天气。    全国大部地区经历了近 22 年来最冷春节 。 2 月 12 日 ~ 18 日,全国大部平均气温为 零下 5.3 ℃ ,较常年同期 ( 零下 2.2 ℃ ) 明显偏低,为 1989 年以来最低值。除西藏中东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一般较常年偏低 2 ~ 4 ℃。    辽宁吉林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灾害 。 2 月 24 日 ~ 25 日,黑龙江东部和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中东部出现降雪、雨夹雪或冻雨天气,其中辽宁中部、北部和吉林东南部出现冻雨,出现时段主要集中在 24 日下午至夜间。雨雪冰冻灾害给公路、铁路、航空和电力等带来较大影响,辽宁、吉林两省的机场和高速公路一度全部关闭,大量客流涌向铁路,而由于部分铁路输电线路严重结冰,导致沈阳至北京间部分旅客列车晚点,沿线车站出现旅客滞留。冻雨还导致辽宁部分输电线路多次跳闸。    雪灾、冰雹灾害和低温冻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雪灾导致四川、云南和新疆灾情较重。 2 月 13 日 ~ 19 日,四川部分地区遭受雪灾, 13.1 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2000 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 2 月 16 日 ~ 19 日,云南昭通、迪庆、维西县等地遭受雪灾, 12.4 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 8600 公顷 ,损坏房屋 1500 余间,直接经济损失 6000 万元。 2 月 20 日 ~ 24 日,新疆北部 14 个县遭受雪灾, 11.3 万人受灾,倒塌房屋 3800 余间,损坏房屋 2 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 1.2 亿元。    冰雹灾害袭击江西、湖北等地 。三次风雹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受伤、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超 2 亿元。此外,江南北部低温冻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 新京报:气象预报部门没有免责的特权 2009 年 6 月 10 日 报道,日前,从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汛期气象服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出消息,气象部门出现重大气象预报失误的,纪检监察部门将严肃查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而就在此前,强风雹突袭我国数个省份,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先后受灾,造成数十人死亡。本报昨日报道, 6 月 3 日晚 ,十一级大风在豫东平原席卷而过,正值麦收时节,商丘、开封等市蒙受重灾。比锅口还粗的树,成排成排,像薅菠菜一样被连根拔起,亲历者说,一辈子没见过那样的景象。当地农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显然,对于灾害天气特别是强风雹这样的特大灾害天气,如果能事先准确预报,民众就能提前做好防备,免得在猛烈的暴风雨中陷入被动和危险。因此,气象预报做到最大的精准至关重要,在现代国家,耗费纳税人金钱设立专门天气预报设施和机构,目的正在于此。   然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些地方的天气预报部门在出现失误时,总是以气象预报不可能百分百准确来敷衍公众。于是,气象部门似乎拥有了工作失误可以免责的特权,预报准的时候可以请功,不准的时候可以脱咎,甚至有人戏言,天气预报是天底下最好干的活什。可见,中国气象局此次强调重大气象预报失误领导要担责,可谓恰逢其时。 天气预报不是不可以出现误差,但误差是有原因、有几率的。如果一边当下的预报技术可以精确到分钟,一边一些重大灾害天气却屡屡出现在预报之外,那恐怕难说都是技术问题。中国气象局此次自我加压,要求对重大气象服务失误追责,一是可以扭转一下某些气象部门的颟顸粗糙、罔顾民生的工作态度,二是有利于借此建立重大气象预警机制。先从重大气象预报准确做起,才能够逐步重建气象机构的公信力,只有公信力增加,气象机构的地位才能越来越重要。当然,这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重大灾害天气预报准确了,社会将为此少付出许多代价,能避天灾何不避呢 ? 冷冬和暖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件,误差不能解释预报的失误。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损失谁来担责?是否需要向公众道歉? 参考文献 1. 王希,于文静。专家 : 新一轮厄尔尼诺露端倪 对我国影响仍需观察。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 年 07 月 14 日 来源:新华社。 http://www.gov.cn/jrzg/2009-07/14/content_1365079.htm 2. 刘珺。厄尔尼诺是否再现? 2009-07-10 11:20:08 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090710/38966.shtml 3. 低温天气频发暖冬时代终结? 2010 年 01 月 19 日 05:50 现代快报。 http://news.sina.com.cn/o/2010-01-19/055016954640s.shtml 4. 张军。气候偏暖趋势未变 暖冬终结说为时过早。 2010-01-11 08:30:39 来源:北京日报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11/178056.shtml 5. 贺小雁。沈阳今年冬天前冷后热 再挺十天冷冬变暖冬。 2010-01-12 07:58:29 东北新闻网。 http://liaoning.nen.com.cn/77991658293035008/20100112/2614227.shtml 6.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7. 杨学祥,杨冬红。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8. 张淼淼。北京结束连续 4 年暖冬记录 今冬天气近 10 年来最冷。 2010 年 03 月 03 日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3/03/content_13090595.htm 9. 牛鑫沈阳这个冬天历史第六冷 平均气温较常年偏冷。 2010-03-02 06:59 东北新闻网。 ( 沈阳晚报 ) 。 http://liaoning.nen.com.cn/liaoning/338/3448838.shtml 10. 北极涛动造成冷冬 降雪量比历年多近八成。 10-03-02 08:55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http://www.hljnews.cn/xw_snyw/system/2010/03/02/010563473.shtml 11.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2010 年 01 月 20 日 20:00 南方周末。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1-20/200019515519.shtml 12. 农业部:气温持续偏低 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 2010 年 02 月 25 日 13:27 中国网。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225/13277456779.shtml 13. 吴博。气象局:全国大部地区经历了近 22 年来最冷春节。 2010 年 03 月 03 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03/2148916.shtml 14. 新京报:气象预报部门没有免责的特权。 2009 年 06 月 10 日 07:55 新京报。 http://news.sina.com.cn/pl/2009-06-10/075517987820.s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7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沈阳和黑龙江省2009-2010年为冷冬
杨学祥 2010-3-4 15:01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1】 据报道,北京、沈阳和黑龙江省今年为冷冬,上海、四川、广州为暖冬。 参考文献 【1】杨学祥,杨冬红。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附件: 沈阳这个冬天历史第六冷 平均气温较常年偏冷 http://news.nen.com.cn 2010-03-02 06:59 东北新闻网 网友评论 _COUNT_条 3月了,咋还这么冷呢?   3月1日,送女儿上学前,胡女士看了眼天儿,最终还是决定给孩子穿上厚厚的棉服。时值3月,以往都可以轻装上阵了,可是这个挥之不去的冷冬,让出行的人们至今还得把自己裹在厚厚的棉装里。   这个冬天太冷啦!胡女士的感觉得到验证。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2009年冬季(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沈阳的平均气温为-11℃,与常年相比冷了2.3℃,又是一个冷冬天儿。   【冷冬】指冬季平均气温偏低,冬季3个月(12月、1月、2月)的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平均气温。   这个冬季沈阳3个月的平均气温为-11℃,比常年-8.7℃低2.3℃。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   这个冬季为啥这么冷?据介绍,这是由于去年12月北极冷空气团比较活跃,并且不断南下,造成北方大部分地区温度偏低;与此同时,南方暖湿空气也异常活跃,不断向北方输送水汽,冷暖空气相遇,产生强烈的碰撞,所以带来了10余次降雪、降温的寒潮天气。另外,据统计去年12月31日沈阳的最低气温跌至-30℃,还刷新了历史当天最低气温的极值纪录。   历史冷冬年排行榜   序号 年份 平均气温   1 1956年12月-1957年2月 -14.3℃   2 1967年12月-1968年2月 -12.5℃   3 1954年12月-1955年2月 -12.1℃   4 2000年12月-2001年2月 -11.8℃   5 2005年12月-2006年2月 -11.2℃   6 1976年12月-1977年2月 -11℃   1980年12月-1981年2月   1999年12月-2000年2月 (沈阳晚报) http://liaoning.nen.com.cn/liaoning/338/3448838.shtml 北极涛动造成冷冬 降雪量比历年多近八成 http://www.hljnews.cn   10-03-02 08:55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10条]   黑龙江新闻网讯 1日,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2009年11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10.3毫米,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1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10毫米以上,去年12月、今年2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142%和181%,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39.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78.4%;平均气温在-16.7℃,比历年同期低1.6℃,除去年11月外,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平均气温都接近-20℃。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我省的冬季从11月初开始至下一年2月末结束。2009年3月初的气温较高,第一周的最高气温达5℃,最低气温是-10℃左右;今年3月的第一周最高气温徘徊在-3℃~-10℃,最低气温-20℃,气温波动非常大。据省气象台预报,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往年多一成,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比往年低1℃。   据省气象台专家介绍,2010年开始,北半球经历了比往年冷许多的冬季,科学家认为是北极涛动引起的。这种情况是北极的气压高于平均气压,于是将更多的冷空气挤向中纬度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大。一般情况下,我省冬季弱冷空气是一周出现一次,强冷空气为40天一个周期。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 http://www.hljnews.cn/xw_snyw/system/2010/03/02/010563473.shtml 京城五年来首遇冷冬 发布时间:2010-03-03 文章来源: 预计今春气温较常年偏高   在连续4年的暖冬之后,今年京城迎来了一个冷冬。昨日,北京市气象局发布了今冬本市主要气候特征,其中最显著的是气温比常年偏低、降水偏多。   今冬较常年低近1℃   市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冬本市平原地区的平均气温为-3.5℃,比常年的-2.7℃偏低0.8℃,比近十年平均气温-1.9℃偏低了1.6℃。季内,12月和1月的气温较常年偏低,2月气温接近常年。全市20个监测站中,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2.2℃,比常年偏高0.3℃。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10.2℃,比常年偏低1.3℃。全市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均接近常年或比常年偏低,偏低幅度为0.2-2.3℃不等。今冬南郊观象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16.7℃,出现在今年1月6日,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   据市气象局的专家介绍,暖冬和冷冬以冬季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还是偏低0.5℃为界,因此,今冬属于冷冬,而此前,京城已经历了4年的暖冬。   降水较常年多近5成   据统计,今冬本市平原地区的平均降水量为14毫米,比常年的9.5毫米偏多近5成,比近十年平均值10.1毫米偏多近4成。其中北部的怀柔降水量最多,比常年偏多1倍,西南部的斋堂降水量最少,比常年偏少近3成。据介绍,偏多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本市普降大到暴雪的1月2日至3日。2月的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成。   此外,今冬观象台记录的降雪和大风日数分别为7天和5天,均较常年略偏少,大雾天气为1天,比常年明显偏少。   京城春天尚未来到   北京气象台台长郭虎表示,经与国家气候中心和京、津、冀、蒙、晋五省(区、市)气象局会商,预计今年春季本市平原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的13.1℃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的62.2毫米,沙尘天气比常年偏少,但比去年偏多。   据了解,在气象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在10℃至22℃的时段,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北京地区常年平均正式入春的时间在3月,但依据目前的天气情况,春天还未到京报到,北京仍然处于冬天。   晨报记者 董正 责任编辑:my http://www.morningpost.com.cn/xwzx/bjxw/2010-03-03/41970.shtml 北京结束连续4年暖冬记录 今冬天气近10年来最冷 2010年03月03日 19:01: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刚刚经历了近1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与此同时北京连续4年的暖冬记录也宣告终结。 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 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3摄氏度;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2摄氏度,比常年偏低1.3摄氏度,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7摄氏度,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3摄氏度不等。 另外,虽然今冬7天的降雪日数比常年的9.8天和近10年平均的8.9天略偏少,但平原地区的平均降水量却达到14毫米比常年偏多近5成,比近10年偏多近4成。 据介绍,北京市气象局经过与国家气候中心和京、津、冀、蒙、晋五省(区、市)气象局会商,预计2010年春季北京平原地区的平均气温将会比常年的13.1摄氏度略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的62.2毫米,沙尘天气比常年9.7天偏少,但比去年的1天偏多。 此外,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一周京城将有两次冷空气活动,受其影响,4日和7日的天空云量较多,5日和9日有4级左右的偏北风,最高气温在1到7摄氏度之间,最低气温在零下3到零下7摄氏度之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 (责任编辑: 王苗苗 )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3/03/content_13090595.htm 申城暖冬继续 阴雨较常年多三成 2010-03-03 04:4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吴洁瑾   申城今冬是1986年来第21个暖冬   申城今冬再冠暖冬帽子,这也是自去年冬天后申城连续第二年出现暖冬,同时也是申城自1986年来出现的第21个暖冬。昨天,上海市气象局公布了这一最新消息。   申城自2005年终结持续16年的暖冬后,曾连续两年告别暖冬,而2007年暖冬重回申城,且成为申城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天,2008年申城遭遇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暂时摘掉暖冬帽子,但去年冬季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6℃,再度戴上暖冬帽子。   据市气象局统计,今年冬季(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申城全市平均气温高达6.8℃,较常年同期5.5℃偏高了1.3℃,其中去年12月仅偏高0.2℃,今年1月和2月偏高明显,分别达1.4℃和2.3℃,而根据上海气象部门的暖冬标准,只要上年12月和当年1月、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较常年(过去30年间平均值)偏高1℃,就可称之为暖冬,为此,今年继去年之后,连续第二年戴上了暖冬帽子。   另据统计,今年冬季降水量高达185毫米,较常年同期的145.3毫米偏多约三成,其中去年12月份阴雨绵绵,降水量偏多近八成,而今年1月份则相对少雨,偏少约三成,而2月份也多阴雨天气,偏多约五成。 http://sh.xinmin.cn/minsheng/2010/03/03/3834676.html 四川遇史上第5个暖冬 全省137县缺水喊渴 http://cd.qq.com   2010年03月03日07: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王浩野  奖状飞机待命 四川2010年冬季均温飙升降水减少属特重冬干年份,攀西地区旱情最重 2010年冬季,四川全省遭遇了特重冬干,137县出现了不同程度冬干。气象部门预测,3月我省将持续气温高、降雨少的态势,干旱程度有加重趋势。成都则遭遇了一般性冬干,旱情范围不大,3月降水量将有所增加。 暖冬年降水偏少4成 昨日上午,四川省气象局发布了今年省内干旱情况和未来趋势分析。2010年,全省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排名第五的暖冬年。全省冬季均温为8℃,较常年同期偏高1.1℃。其中,盆地和川西南地区,部分丘区和河谷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2.0℃以上。 气温飙升,降水却减少了。全省冬季平均降水为18.9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低记录。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偏少44%。旱情严重的西南大部分山地、盆地西北及盆地中部地区偏少了6-9成。盐源、攀枝花、得荣、乡城4地在整个冬季甚至滴雨未下。 http://cd.qq.com/a/20100303/001496.htm 2009-2010年冬季为暖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7日05:1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根据省气候中心监测,去年12月1日到今年2月24日,我省大部农区的气温多数处于持续偏高状态,尤其是1月中旬至2月上旬期间,大部农区的气温出现明显飙升,日平均气温上升至10℃以上,较常年偏高了35℃,属于冬暖甚至特暖。省内去冬(2009-2010年冬季)大部冬温普遍偏高在1.0℃或以上,以冬温偏高0.5℃确定为暖冬的话,今冬四川气候特暖现象已非常明显。盆地和川西南农区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近2.0℃或以上,已构成一个极端异常气候事件。记者 田芳 http://news.sina.com.cn/o/2010-02-27/051317136640s.shtml 冬去春来高湿雾天持续 淅淅沥沥春雨是财雨 2010-03-01 08:40:00 来源: 广州日报网络版     一般意义上的冬天(12月至次年2月)到昨天宣告结束,这个冬天给大家的最突出感觉就是冷。早在去年11月初,就有股强冷空气袭击广东,今年1月份席卷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同样横扫了南粤大地,刚结束不久的春节假期也是一片冰冷冻人不过记者了解到,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广东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了0.6℃左右,仍然是个暖冬!   这个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   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广州天气持续湿冷,每天的日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下。自1951年以来至今,只有7年遭遇到与今年类似的低温阴冷天气,排名第三的虎年春节,7天的平均气温只有7.8℃,春节哪都没去,成天就窝在家里看电视,太冷了!春节黄金周期间的寒冷,市民郭玉辉历历在目。另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降温过程始于1月上旬,强冷空气席卷华北大地,一些地方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气温新低,造成飞机停航,出行困难。不久后冷空气又再侵袭广东,广州在这段时间录得今冬的次低气温为5.3℃。   这么冷的一个冬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却是出乎意料的暖和,广州好几天的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这个冬天到底是冷是暖?气候预测评价室的专家潘蔚娟告诉记者,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24日,广东平均气温14.6℃,比常年偏高了0.6℃。这个冬天应该是个暖冬。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过年前,2月11日广州的最高气温高达28.3℃,我还记得那天我都穿上了短裤,没想到第二天一下子冷到穿了五六件衣服。市民郭玉辉说。根据气象台的记录,2月12日白天,广州最高气温只有11℃,比前一天足足下降了17.3℃!   在隆冬时节出现20℃以上的气温算是比较少见的,潘蔚娟分析说,这只能说明这个冬天暖湿气流太强盛了。   暖湿气流强盛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回南天的疯狂肆虐,这几天广州的空气仿佛都能滴出水来,建筑物变得跟桑拿室一样。网友刘骏在微博上留言:一开年就到处是水,广州今年想不发都挺难。   淅淅沥沥春雨是财雨   广东人喜欢说水为财,这个冬天虽然没有经历很多明显的降水过程,但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也让在去年遭受了秋旱的土地变得滋润起来。潘蔚娟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春耕用水形势比较乐观,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这就真的是水为财了。 作者:叶卡斯 http://news.southcn.com/g/2010-03/01/content_9603722.htm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11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赵振国论暖冬与暖周期的关系
杨学祥 2010-1-31 03:47
赵振国论暖冬与暖周期的关系 杨学祥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罕见的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全球变暖受到质疑,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陷入尴尬。在此之前,全球变暖和温室理论对变冷的可能性是断然否定的。哥本哈根刚走,低温暴雪就敲门,防暖的喧嚣竟带来一场气温变冷的灾难。很多人早就预测到这场灾难,但是,他们的理论已经被人忘记,其中就有赵振国的30年气候周期变化 。 事实胜于雄辩。在变冷的事实面前,全球变暖的支持者提出一种新理论:全球变暖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极端冷事件包括在极端事件中,所以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冷事件的发生。这种近似于诡辩的三段论逻辑推理,轻松地把变冷现象纳入全球变暖的轨道。当然,温室气体无法导致气温变冷,他们只得承认是自然的作用,如,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 其实,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早在2009年3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在21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30年变暖和30年变冷。全球气候在2001年至2002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30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1945年至1977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 。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从气候门到IPCC门,再到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各地频频爆发的寒潮,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已越来越扑朔迷离。黄锷透露说,去年9月,IPCC内部的一位德国专家拉蒂夫通过研究发现,未来10年地球将进入一个较冷的时期,但他的声音当时被忽视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样一系列事件,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对学术研究本身的思考 。 气候大会忽略了变冷的声音,只强调变暖趋势,避而不谈低温冷害的可能性,导致人们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的低温暴雪中毫无防备,蒙受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事实和实践证明,气候的波动理论是正确的,全球变暖直线上升的理论是错误的。 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表示,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导致今冬极端冷时间偏早、持续、频繁发生的原因。而这些冷插曲难以改变年平均温度,也更难改变气候变暖的大趋势 。 北极涛动导致近期的低温暴雪是日本人的提出观点,也受到美国人的支持。假厄尔尼诺也不是新观点,国际上早就有仿厄尔尼诺、伪厄尔尼诺等观点。 事实上,今年暖冬可能性小,赵振国研究员早有预见,只不过被跟风国外理论的气象工作者忘记了,抛弃了,背叛了,后继无人,不得不销声匿迹。我们把它公布出了比一比,只是为了说明:中国本土的气候理论应该得到重视。 以下是赵振国关于暖冬和暖周期的部分论述 : 我国气候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20世纪20-40年代为暖周期,50-70年代为冷周期,80年代以来又转入暖周期,至今这个暖周期还没有结束,仍将持续一段时期。冷暖周期都是气候概念(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冷周期并非年年都冷,只是冷的年份多,以冷占优势,有时也会遇上暖冬;同样暖周期里也并非年年都暖,仅是暖的年份多,以暖占优势,有时也会碰上冷冬。在过去的13个暖冬里,有些年份增暖的幅度很明显,比如1 998年的冬季是20世纪最暖和的冬季。有些年份增暖幅度较小,个别年份甚至出现冷冬,比如1995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降低,南方出现了冷冬气候。 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的一种现象,这一事件发生后我国常常出现暖冬气候。反之,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常常出现冷冬气候。 我国冷暖冬天气候变化周期是30年左右。1986年12月开始的暖冬周期到目前仅仅持续了13年,一般情况下,还要延续10年左右,因此,还不能说暖冬周期已经结束。 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30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在未来的5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暖冬、冷冬其实是一个气候概念。何谓暖冬?国家气象局气候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解释为:冬季(12月至来年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反之为冷冬。所以,要等到明年2月底,算出3个月的平均气温,与平均值相比,才能得出今年是不是暖冬的结论。多年平均值是我国有关部门为规范、统一而公布的,以30年为一个测算区间,每10年变更一次。目前使用的多年平均值是1971年至2000年间的,冬季为零下2.7摄氏度。 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10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迅速变暖,我国从1986年开始明显增暖。据介绍,20世纪较暖的40年代连续暖冬最长为8年,而这次暖冬已经持续10多年,是近百年来少见的。赵振国认为,这次增暖有些特点比较明显:   从空间分布看,此次全球增暖北半球比南半球明显;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比低纬度明显;具体到我国则是北方增暖明显,南方增暖幅度没有北方大。   从季节变化看,冬季增暖开始早、幅度大,春秋季次之,夏季增暖开始最晚。所以有冬暖夏凉的感觉。   从日变化看,最低气温即夜间气温升高明显,白天最高气温升高不明显。   全球变暖、持续暖冬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家找到的因素包括: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东亚冬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欧亚大陆积雪,以及地球上大火山活动。研究表明,影响暖冬的主要异常信号是厄尔尼诺现象、东亚冬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其中东亚冬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是最直接的因素。 赵振国在谈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无判定暖冬的精确标准。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定性的标准,而究竟偏高出多少是暖冬,还没有作出定量的规定。因为各国气候条件不同,所以,这个标准只能因国而异。根据我国多年来的气候变化,赵振国认为,这个数字定在0.5摄氏度上下较为合适。目前,0.5摄氏度得到了我国大多数气候专家的认可。但也有专家认为,应该定为1摄氏度。   此外,赵振国定义的暖冬涉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在暖冬年份里,也可能出现局部地区比常年气温值更低的现象。若从全国范围看,1995年和1999年气温偏低。而北京市则在1999年和2000年冬季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不过,从赵振国制作的暖冬示意图上看,2001年以来,几乎全国所有地区都处在表示气温高于平均值的淡红色之下,只不过深浅程度各有不同。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赵振国:被遗忘了的30年左右气温变化周期。发表于 2010-1-30 12:53:3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85 2. 杨学祥.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5/27 11:34:00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28.html 3.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5.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6.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253. 7.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Norway. 8.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9.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发表于 2010-1-26 12:51: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335 10. 杨学祥。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为了国家的利益。发表于 2010-1-30 7:05:30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12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5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云南省气象台昨发干旱红色预警 未来一周16州市特旱
杨学祥 2010-1-29 03:38
云南省气象台昨发干旱红色预警 未来一周16州市特旱 2010年01月28日 08时01分00秒 来源:云南信息报. 在北方雨雪纷飞时节,干旱却成为了云南的主题词,且是50年一遇的级别。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北方冷空气活动对云南影响较小,暖冬天气特征突出,雨季开始偏晚。 人工增雨难解决饮水问题 前日,云南省气象局还积极组织了抗旱人工增雨作业,共有5个州市,20多个县市参与。 此次人工增雨效果还比较好,降雨量比预期的要好。昆明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时永祥介绍,26日14时至20时,安宁、东川、西山开展了五次人工增雨作业,发射增雨火箭弹15枚,各县普降小雨,西山区团结镇作业点降雨量6.8毫米。根据气象分析,本月内,昆明暂无人工增雨的气象条件。昆明地区所属增雨作业点将24小时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对于此次降水以及后期的天气形势,云南省气象台专家表示,此次降雨过程没有形成径流,虽然对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有所帮助,但人畜饮水问题未能解决。未来7天无明显降水天气过程,旱灾还将继续发展,还需加大对抗旱的投入。 昆明去年降水少了435毫米 昨日,云南省气象台发布干旱红色预警,未来一周我省16州市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随后,昆明市气象台也发布了今年第二号气象预警干旱红色预警。昆明市气象台介绍,2009年昆明地区降雨量异常偏少,昆明全年降雨量为571毫米,比历年平均1006毫米偏少了435毫米,破了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纪录。 气象专家表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和预测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将持续到2010年春季。根据以往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将导致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北方冷空气活动对云南影响较小,暖冬天气特征突出,雨季开始偏晚。 记者杨晶鹏 通讯员刘祎(云南信息报) http://news.yninfo.com/yn/zhxw/201001/t20100128_1381275.htm
个人分类: 备忘录|2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问责汇编:暖冬和辟谣
杨学祥 2010-1-27 03:17
问责汇编:暖冬和辟谣 谁制造了天气的真实谎言? 2005/02/28 17:35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法制晚报 吴龙贵   这个冬天最火的一首歌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个冬天最热卖的一种商品是羽绒服,这个冬天最痛苦的人是我们这些怕冷的鼻炎患者,如果你要问这个冬天最大的一个质疑是什么,我相信无数人会站出来回答:今年真的是暖冬吗?   早在还未入冬时,有关今年是暖冬的消息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让人不得不相信的是,消息来自气象专家的振振有词,媒体的权威发布。言犹在耳,现实就给我们上了一课:这个冬天来得比以往要更冷一些!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给出了解释,暖冬这一名词,以往气象学上并没有定义,是近几年产生的新的气象名词,即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全国范围冬季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一般取近30年平均值)时,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否则为冷冬。也就是说,暖冬并不意味着温暖的冬天(《人民日报》2月25日)。   我毫不怀疑这种解释的真实性,我也很高兴又长了一回见识,但这并不能打消我心中的重重困惑。按正常的理解,就算暖冬不意味着温暖的冬天,至少也不能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吧?普通老百姓谁知道近30年的平均温度是多少?谁又能分清所谓气象名词和通用名词之间的差别?当这个冬天快要过去的时候,气象专家才给出正确答案,是不是太晚了一点?   现在看来,暖冬一说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天气的真实谎言。说它真实,因为暖冬的确是一个气象术语,原本有着严格的科学定义;说它是谎言,是因为暖冬这个词本身又是如此地通俗易懂令人望文见义,它所传递出的和人们所接受的,往往都是错误的信息。   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正日益重大,因此我们有理由质问:谁制造了暖冬这个真实的谎言?气象部门显然难辞其咎。问题并不在于他们创造这个专业名词,而在于他们没有尽到指点和解释的义务。事实上当暖冬一说传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当我们集体无意识地认为暖冬就是温暖的冬天的时候,又有哪个气象专家站出来告诉我们: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这不就是一种对谎言的纵容和默认吗? http://fzwb.ynet.com/article.jsp?oid=4762120 天气预报与地震预测的信与不信 2010-1-26 13:18:44 简要内容:北京时间1月24日10时36分14秒,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与地震的情形相似,人类还要面对天有不测风云的尴尬,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天气预报相对地震预测的尴尬要少一些。   北京时间1月24日10时36分14秒,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目前尚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物损毁情况报告。照理说,这样一场没有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在有惊无险、天佑吾民之类的感慨过后,人们的情绪一般很快就稳定下来。然而,这次公众的反应却有所不同,争议皆因一则地震辟谣的新闻而起:地震前,针对近日出现的地震传言,21日,山西省地震局澄清近期未有破坏性地震,通告广大市民不要轻信和传播传言,称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预报。   仅就震级和破坏程度而言,确实不是破坏性地震,山西省地震局让人们不要轻信和传播传言,称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预报,也没什么好指责的,但人们仍有理由质疑:哦,你这边的澄清言犹在耳,没多久地震却真的发生了。不管怎样,一场西安等地都有震感的地震应该算震动不小,即便要澄清近期未有破坏性地震,也该顺便预告一下近期有震感的地震可能会发生吧。是山西省地震局没有能力预测到这场地震么?   果如是,似乎也不宜太过责备山西省地震局,因为地震预测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超高难度课题。慢说是这次地震,就是惨绝人寰的海地地震不是也没能预报么?受制于人类对地震的认识水平,除了在灾难之后感叹天威难料以外,人类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大科学探索的力度和深度,尽最大可能做到准确预测。可以说,人类在跟天灾赛跑,虽然可能永远都追不上,但要力争无限接近。   与地震的情形相似,人类还要面对天有不测风云的尴尬,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天气预报相对地震预测的尴尬要少一些。可是不要忘了,地震危害虽足够大,但给人的感觉却并不是经常发生(我是说感觉,事实是地震之于地球几乎时刻都在发生,只是绝大多数地震,人们感觉不到而已),天气却与我们息息相关。一旦天气预报不准,往小处说给出行造成不便,往大处说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人们啧有烦言那几乎是肯定的。于是,当人们谈及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时,往往大摇其头后,不忘极尽挖苦调侃之能事。一个常常被称引的笑话说,有个美国印第安人听其他的印第安人说政府预告今年冬天特别冷。他想证实一下以决定是否像其他人一样准备充足的柴火,就打电话给美国气象局。气象局的人非常肯定地告诉他今冬特别冷,因为他们发现印第安人正在准备过冬的柴火。   气象部门当然没有这么不堪。我的理解是,这很可能与人类经常选择性记忆有关,预报准确了,那很正常,所以印象不深;预报错了,十分之不应该,所以印象深刻。但这并不能成为气象部门推脱责任的理由。因此,前些日子还发生过由于一连串天气预报错误,BBC正考虑是否与英国气象局续约的事情。   好了,让我们再回到有关山西地震的话题上来。如果山西省地震局预见到这场地震而且事先测准了震级,但认定不会造成破坏,怕事先通告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所以没有通告,又该作何感想呢?你可以说山西省地震局的顾虑不无道理,可诡异的是,经此一震,公众不但恐慌未消,还出现了对地震局公信力的质疑。这恐怕是山西省地震局没有想到的。   说到信与不信,忍不住翻了一下词典,查了查关于信的解释。释义为,1. 确实:信而有征;2. 诚实,不欺骗;3. 不怀疑,认为可靠;有关天气预报与地震预测,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如果有关部门努力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力争准确,也即确实:信而有征,特别是在态度上诚实,不欺骗,那么,就是事后发现预报不准,人们也不会有太多责难。这里的不怀疑,认为可靠,不消说,已经超越了科技范畴。(宋学敏 ) http://www.022net.com/2010/1-26/463161362271176.html 地震和地震局,谁更具有破坏性? 2010年1月26日 15:11 选稿:陆霖霖 来源:东方网 作者:邓子庆   两天前(24日),运城市发生了个4.8级的小地震,截止今日,还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物损毁情况报告。要说这事,完全算是鸡毛蒜皮,不值一提。但运城市地震局大概由于长时间的寂寞难耐,便想趁这次地震挣点噱头。   在地震还没发生前,民间和网上已有地震谣言。这当然令当地地震局很没面子我这专业的都不知道有地震,平头百姓又如何获知?于是,赶紧出来辟谣:地震专家并未作出山西境内近期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测意见。请广大市民不要轻信和传播传言,共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此外,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瞧瞧,这份澄清不但具有权威性还具有恐吓性。专家说了,近期没有地震,你若私自发布地震预报,那是违法的。可笑的是,地震局和专家的话音刚落,地震就来了,4.8级。   于是,我们除了感叹民众成了地震专家,地震专家成了盲目专家外,又能如何呢?不过,地震局是不会任舆论鱼肉的,新的解释很快出炉:一是目前的技术,想准确地预测地震本来就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二是地震才4.8级,不是破坏性地震,我们原先说的是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眼下地震过了,人员未伤亡、财物未损毁,根本没破坏性,我们没骗你们吧?   如此,民众在面对地震难预测的科学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一个文字游戏高手地震局。本来事情也就该到此结束了,毕竟民众都毫发未损,当地地震局也不过受到一点质疑而已。而今日,地震局又放出一条消息:4.8级地震太小无需预报,网民之所以质疑,是没有搞清楚破坏性地震的概念。在地震分析工作中,一般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才具有破坏性。(1月26日《华西都市报》)   原来如此!原来地震局也早知道有地震了,只是就是不告诉你。大概谁听到这样的傲慢的不人性的词藻都会生气起来:好不容易预测到一次地震,你们居然还不事先发点消息,大地震你们预测不到,那你们究竟干什么吃的?难怪最近两年公务员考试中,地震局大热。   当然,作为一个评论员,理性告诉我应该翻翻相关的资料和法律法规。根据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破坏性地震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并没有规定特定的级数。显然,所谓的6级以上的地震才具有破坏性,大概只是当地地震局的私人标准吧。   不得不说,《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规定是人性的也是比较科学的,换而言之,即使地震级别才1级,但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个地震也可被定为破坏性地震。这刚好有例证:1月17日贵州局地发生3.4级地震,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9人受伤这次地震中的遇难者和受伤者均为安顺市关岭、镇宁两县的村民,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所致(1月18日新华社)。   听说地震每增加一级,威力就增加30倍,那么,贵州3.4级尚有如此破坏力,运城地震局又凭什么肯定4.8级就不具破坏力?地震局连地震都难以预测,难道还能准确预测地震将造成多大损失不成?   也许,地震具不具有破坏性并不可怕,因为只要信息公开透明,大家科学规划,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但若地震局具有破坏性,破坏信息公开透明,破坏与民众的良性互动,那就真的糟糕了因为人们或许在该相信传言还是该相信地震局的徘徊中,懵懵懂懂地,地震就来了。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00126/u1a4980615.html 山西运城地震,地震局怎能辟了地震的摇? 2010-01-26 11:53 荆楚网 网友评论 4 条,点击查看   作者:严辉文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4日10时36分在山西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处发生了4。8级地震。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地震发生前几天,山西省及太原市的地震专家还就地震传言进行了辟谣。   笔者不揣冒昧,按照字面理解地震局的功能,知道它应该不是用来辟谣的。虽然地震局常常喜欢客串辟谣的角色,但是有时辟得着,有时又压根辟不了显然老天爷不因为它叫地震局就留足情面。而像这回山西省地震局方面这样前脚辟了谣,后脚就跟着来了个地动山摇,实在是既自讨没趣又很没面子。   现在有迹象表明,地震局也许根本辟不了地震的摇。不过,避不了地动山摇,他们却要格外卖力地奉献于辟谣事业,这不知算不算是一种地震方面的悖论。实际上,山西地震局辟谣似乎具备了一些官方机构辟谣的固有特点,那就是越是辟谣得起劲,越是难免让谣言一语成谶;正如官方对于哪个地方官场要出事的传言进行辟谣,哪个地方就极不争气地跟着发生官场大地震一样难堪。   不过,地震局之类毕竟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机构,它至少还是承担着在地震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科学预测、科学防灾之类的职能。地震局辟不了地震的摇,也许是因为人们对于地震的研究还缺乏认知能力吧。因为科研水平的局限,因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可穷尽性使然,即便置身于地震研究行业的科研人员,无法预知地震是否会发生,何时要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地震会有多大的破坏性,这也是不必苛求的世纪难题。不过,笔者不明白的是,自己干脆没有闹清楚,那又凭什么去辟谣呢?如果正像山西省地震专家所说的,无破坏性地震发生,那地震传言来自何方,莫非民间另有高人不成?地震局方面如此以己之昏昏,欲使人昭昭,是否印证了人们所说的,眼下真是一个无知者无畏的砖家盛行的时代?   或者人家还真是准确预测到了,出于其他的考虑,必须继续深喉一回不可。比如,地震震级不高(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报告),反正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如果发布出去了,民间震动所造成的影响将远甚于地震本身的危害,等等。不过,地震局一方面声称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地震预报,一方面又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地发布假消息;如此他们张嘴说胡话,那又置自己的科研水准和社会公信力于何地呢?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1/26/content_8543108.htm 辟谣后发生地震须有说法 http://news.nen.com.cn 2010-01-26 14:32 东北新闻网 网友评论 _COUNT_条   媒体报道,前日山西运城附近地震了,震级4.8。据说陕西、河南两地部分地区都有震感。而且据说,之前曾有地震监测部门辟谣,说近期该地区没有震情。   山西运城与陕西渭南、河南山门峡三地隔水相望,4.8级地震使得毗邻地区感同身受,也属正常关联事件,因此原因,并未见谁大呼小叫过。不过,倒是对于地震监测部门微词颇多。什么内容呢?质疑的最多,粗口也不少,其中用词造句与前年大体类似,并无多少新意。   前年是什么情况?汶川地震以先,在四川一些地方,据说曾经有些预兆,有过传言,也是先被有关方面否认,尔后地震应声而至。不过,那一次的震级之大为历史罕见,危害之重堪称无比巨大。那时便有情绪失控的质问了,地震局里都是些干啥吃的?凭啥你说没有,却偏偏就有?当然,有的甚至于还破口大骂过。   也别说公众的抱怨没有新意,关键是地震监测部门确实没有什么建树。尽管大家都明白,破解地震规律是目前的世界性难题,但你终究就是专门搞地震研究监测的。公众都不愿意相信传言,但地震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而什么地方将发生多大级别的地震,在没有人能说的准确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也无可厚非。   并非是说地震监测部门不能有失误,而是强调无论预报也好,辟谣也罢,但凡从权威部门口中出来的话都该是有根据的。比如这次,既然前面有人吵吵了,说不会发生地震是不是认真核查、仔细调研之后的定论呢?若是,现在的结果就是认识能力的问题,是好心之错。若非,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告知公众呢?总之,都有大白天下的必要。   之所以坚持要获知答案,一方面出于公众的知情权力。另一方面还是想澄清一些事实。既然地震是形于内而显于表的,那么在事前总会有迹象征兆呈现的。这些迹象或征兆尽管无助于前次地震的防范,但获知它却也是补牢之举,对于将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更重要的是,把此次震前的种种与早先的摆在一起,传言是正言,还是谣言以及各方究竟孰是孰非?均一目了然了。   最担心的莫过于,地震的传言早就有了,而在缺乏必要科学证据做支持的情况下,有人却以权威的身份匆忙进行辟谣。甚至于灾难降临之后,有人也不见有过一点反思与检讨的举措。这样的态度对待公众和社会,危险吗?也是,可悲吗?更是。   关于这一点,前年,汶川是例子;前面,海地也是例子。而这次的山西地震更是例子。出现了大量人员伤亡固然是悲剧,但没有人员伤亡也并非可以窃喜的理由。要知道,现在正是地震活动的频繁期,悄然间有万千生灵被掠去的危险还是无时不在的。关乎性命的事情,是含糊不得的,有时的含糊就是犯罪。   作者:靖普 (东北新闻网) http://news.nen.com.cn/jinhushiping/100/3427100.shtml 2010年最牛官腔,地震不够大无需预报 http://www.rednet.cn 2010-1-27 0:05:40 红网 字体: 【大 中 小】   25日下午,山西省地震局在国家地震局的网站上宣布,山西河津地震并不属于破坏性地震。因此,政府一般不发布针对这类地震的预测意见。(《新民晚报》1月26日)      运城地震不够大无需预报。山西地震局的这句话应该成为2010年最牛官腔。汶川灾区重建未毕,山西地震局就好了伤疤忘了疼,4.8级地震竟然不予预报。众所周知,地震是最难预测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破坏性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既然预测难以准确,山西地震局怎么就吃定地震不够大呢?万一地震够大,没按套路出牌呢?万一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你负的起责任吗?海地地震血淋淋的惨痛就摆在面前,我们自己应该给自己敲响警钟!      山西地震局不予预报的理由很充分。第一,山西省地震监测40年,4-5级的中等地震每年平均两次,地震破坏性较小;第二,一旦播报出来必然会引起惊慌,万一地震没有杀伤力又耽误了国计民生,可担当不起了;第三,地震预测本来就不准确,要是预测失误,反而会背起谎报的罪名,自讨苦吃;所以经验老道的地震局才能放心不予预报。可是感受到明显震感的运城百姓却不敢放心,发生了地震这么大的事,竟然也连个站出来说话的人都没有。      地震多大才算大?据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破坏性地震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并没有规定特定的级数,这就给地震局出了一道难题。地震的破坏性不仅仅和震级有关,还和震源深浅、震中距、地形地貌有关;仅以震级很难以判断其破坏性。所以山西地震局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所谓瞒报是为了避免社会恐慌,可瞒报后就不会引起社会恐慌?地震预警体制在硬件设施不断健全的同时,还应加强地震预警宣传工作,普及地震预防知识,让老百姓对地震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硬件配置和宣传同步走,才能发挥地震预警的社会效应,才能得到群众积极配合和互动;而对于难以把握的地震条例,应予以明确的解决办法,含糊其辞的说法只能缚住自己的双手。      台风报得,地震就报不得?希望不久的将来地震也可以像天气预报一样频繁出现在老百姓的视听里;而不是地震局闭门造车,信息对外封锁。自然灾害的预警是为了增加人们对未来生产和生活的预期,减少损失,如果预警信息总是滞后,那要预警还有什么用? http://hlj.rednet.cn/c/2010/01/27/1895066.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4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光明观察: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
杨学祥 2010-1-26 13:12
光明观察: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 0 推荐 执着创新的平民院士刘先林 军转干部优秀代表林强先进事迹 公正司法的平民法官黄学军 执着创新的平民院士刘先林 军转干部优秀代表林强先进事迹 公正司法的平民法官黄学军 本页位置: 首页 编辑推荐 报纸检索 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 杨学祥  刊发时间:2010-01-26 10:52:42 光明网-光明观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表示,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导致今冬极端冷时间偏早、持续、频繁发生的原因。而这些冷插曲难以改变年平均温度,也更难改变气候变暖的大趋势。 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 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见附件2)。 这引出如下问题: 第一,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人为效应还是自然作用?人为效应能解释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如何产生的吗? 第二,气象专家认为,科学家关于温室效应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200年,在多种模式演练和其他星球的比较研究中,温室效应理论已比较成熟。那么,温室效应理论能解释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如何产生的吗?温室效应理论预测到这次低温暴雪灾害了吗? 第三,温室效应只能预测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部门,能用温室效应理论预报低温冻灾吗?2004-2005年和2009-2010年两次暖冬的错报已经使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的损失,为什么不研究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 第四,关于气候变化的准60年周期,国内外都有明确的研究,相关文献比比皆是。为什么气象部门对气候波动变化的理论,特别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频发的研究视而不见(见:冷暖争论汇编)? 北京大学研究小组的一份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在资料、机理解释、预测等方面仍然具有实质性的不确定,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例如,最近10年来实际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按照IPCC预期的上升0.2℃,而是出现了一个年代际平台。报告呼吁,这一温度平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应在哥本哈根高峰会议上得到探讨,而不是回避新问题,完全以全球变暖作为大会的出发点和前提。 在新德里举行的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四国环境部长会议上,解振华评论说:现在科学界存在不少争议,我们应该对科学研究持开放态度。和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相比,另一种说法是气候变暖是大自然周期性趋势造成的,对此我们应该心态开放。 公众不需要气象部门坚定的全球变暖立场,而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突发冷事件的预警。气象权威在发表学术观点的时候,要申明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气象部门,两者不能混淆不清,误导公众。气象部门应该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对待科学争论,广泛地吸收各种观点和意见,及时采纳正确的观点,改正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在理论上和组织上保证科学研究的公正性。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1/26/content_1044688.htm try { showAd(3,0,1); } catch(ex){}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57 次阅读|4 个评论
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
杨学祥 2010-1-26 12:51
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 杨学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表示,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导致今冬极端冷时间偏早、持续、频繁发生的原因。而这些冷插曲难以改变年平均温度,也更难改变气候变暖的大趋势(见附件 1 )。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见附件 2 )。 这引出如下问题: 第一,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人为效应还是自然作用?人为效应能解释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如何产生的吗? 第二,气象专家认为,科学家关于温室效应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 200 年,在多种模式演练和其他星球的比较研究中,温室效应理论已比较成熟。那么,温室效应理论能解释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如何产生的吗?温室效应理论预测到这次低温暴雪灾害了吗? 第三,温室效应只能预测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部门,能用温室效应理论预报低温冻灾吗? 2004-2005 年和 2009-2010 年两次暖冬的错报已经使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的损失,为什么不研究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 第四,关于气候变化的准 60 年周期,国内外都有明确的研究,相关文献比比皆是。为什么气象部门对气候波动变化的理论,特别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频发的研究视而不见(见:冷暖争论汇编)? 北京大学研究小组的一份报告指出, 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在资料、机理解释、预测等方面仍然具有实质性的不确定,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 例如,最近 10 年来实际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按照 IPCC 预期的上升 0.2 ℃ ,而是出现了一个年代际平台。 报告呼吁,这一温度平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应在哥本哈根高峰会议上得到探讨,而不是回避新问题,完全以全球变暖作为大会的出发点和前提。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01-25/100519540598.shtml 在新德里举行的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四国环境部长会议上,解振华评论说: 现在科学界存在不少争议,我们应该对科学研究持开放态度。和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相比,另一种说法是气候变暖是大自然周期性趋势造成的,对此我们应该心态开放。 http://news.sina.com.cn/o/2010-01-25/132316989344s.shtml 公众不需要气象部门坚定的全球变暖立场,而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突发冷事件的预警。气象权威在发表学术观点的时候,要申明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气象部门,两者不能混淆不清,误导公众。气象部门应该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对待科学争论,广泛地吸收各种观点和意见,及时采纳正确的观点,改正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在理论上和组织上保证科学研究的公正性。 附件 1 : 气象局研究员称严寒天气难改气候变暖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1 月 26 日 03:34 21 世纪经济报道   从去年入冬之后,严寒天气就开始频繁袭击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先是北半球多个国家提前入冬,从俄罗斯、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到英国和法国。暴雪所过之处,机场关闭,公路堵塞、铁路受阻。   北京在 2009 年 11 月 1 日 迎来第一场大雪,积雪厚度深没脚踝;强冷空气席卷新疆、内蒙古等西北地区,国家有关部门也启动国家救灾预警响应。   今年 1 月开始,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在冷空气持续不断的袭击下,最早于 2009 年年底开始出现海冰,并发展成为 30 年来同期最严重的冰情, 1 月中旬结冰面积占整个渤海的 45% 。 1 月 24 日起 ,海冰冰情已趋缓。   对此反常天气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表示,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导致今冬极端冷时间偏早、持续、频繁发生的原因。而这些冷插曲难以改变年平均温度,也更难改变气候变暖的大趋势。   北极涛动和假厄尔尼诺   《 21 世纪》:去年入冬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频繁遭遇寒流和暴风雪,我国渤海湾又出现罕见的海冰冰情。主要原因是什么?   丁一汇:此次寒流和暴风雪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一个是北美的东部,特别是北美的东南部;第二个地方是北欧、西欧一带;第三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从我们目前的分析来看,北半球的冷空气爆发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北极涛动 (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 ) 处于负位相。在冬季,北极有一个大的低气压,非常寒冷,冷空气基本上被限制在极地地区,外面有高气压包围着,冷空气难以往南走这就是我们前几十年出现比较多的大气环流形势,称为北极涛动的正位相。   但是,从本世纪初开始,这个南高北低的正位相逐步减弱了,向负位相发展,这意味着极地气压会升高,北半球南面的气压会逐步降低。这样一来,高压跑到了极地,极地低压被排挤出来。极地的冷空气非常寒冷,形成了寒潮、寒流。其实,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但是这一次高气压笼罩在极地的时间非常长,这是不寻常的。   第二个原因是从去年 7 、 8 月份一直到 11 月,海洋出现了假厄尔尼诺现象,它造成的气候影响非常类似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出现时,海洋增温的中心在中、西太平洋,一般会出现冷年。中国北方偏冷、雨雪偏多。对于中国眼下的严冬,假厄尔尼诺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微型冰河期难作结论   《 21 世纪》:不少公众开玩笑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全球就没有变暖过。还有一些中外专家说,现在全球处于一个小冰期,今后的二三十年将会是气候变冷,而不是气候变暖。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丁一汇:世界将经历一个 微型冰河期 ,这是国外一位科学家提出的新见解,他是从海洋影响气候的角度提出的观点。但是,气候变化不仅决定于海洋,还会受到火山爆发、太阳活动、其他类型气候系统内部变化的影响,对这几个因素作出准确预测非常困难。因此,我认为 微型冰河期 的观点值得重视,但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还难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第二类是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自然的外强迫。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是 11 年周期,太阳黑子增多的时候,地球可能就暖一点;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的尘埃,最主要的是硫化物,能够反射太阳光,使地球变冷;第三类是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陆地圈、冰雪圈 5 个圈层组成, 5 个圈层自己都可以发生变化,并且相互作用也可以引致变化,弄清楚其内部变化是非常困难的。   根据科学界最近的讨论,从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来看,这次寒冬在最近两三百年内大概只能算是中等偏冷。近期,我国一些地方温度还是偏高的,整个中国气温平均来看,接近正常。   现在, 假厄尔尼诺 现象基本结束了,正在向正常发展。我们估计,大概在今年 2 月份,海洋增温的中心就会回到赤道中东太平洋,一旦回到正常位置上,中国的气候将开始回暖。   北极涛动也在逐步回到正常情况。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报,大家比较一致认为,经过 1 月下旬的过渡期, 2 月份气候可能回到原来的轨道,也就是回到偏暖的状态。   总之,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不会变,自然灾害仍会频繁发生。科学家关于温室效应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 200 年,在多种模式演练和其他星球的比较研究中,温室效应理论已比较成熟。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减排问题,目的就在于减缓气候的变化幅度,降低灾害风险,使人类能够适应变化的幅度。 http://news.sina.com.cn/c/ 2010-01-26 /033419544905.shtml 附件 2 :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1 月 20 日 20:00 南方周末    2009 - 2010 年的这个寒冬在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全球变暖理论的争论。小冰河世纪会否重演?为何预报屡屡出错?未来天气如何演变?本报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   一个冷事件   银装素裹的童话,在 2009 - 2010 年的冬天,再次被证实为是一场灾难。   一名住在苏格兰高地偏远地区的妇女在圣诞节前出门采购火鸡,结果被暴风雪足足围困了 15 天,不仅错过了圣诞,还浪费了新年。   和这位苏格兰妇女一样,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新年也是从糟糕的天气中开始的。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这些地区遭遇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   在中国,北京市民首先在寒潮警报声中迎来了 2010 年的元旦。 1 月 2 日 至 3 日的 36 小时里,北京普降大到暴雪,气象台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 8 次,其中暴雪黄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均为首次发布。因为暴雪,京津两地百余万中小学生意外多享受了一天假期 1 月 4 日 停课一天。   严寒、暴雪更给北方的交通带来了严峻考验。哈尔滨开往包头的 1814 次列车 3 日晚被困于内蒙古乌兰察都市商都县,积雪冰冻封住了列车车门, 1400 名旅客被困车内。由于雪势过大,前去救援的轨道车甚至一度被积雪所困。   本月 19 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北方将再次降温、降雪,局部地区暴雪。   事实是肯定的。入冬以来,一直到上个礼拜,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寒流和暴雪,主要是三个地方:美洲、西北欧和东亚,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中国今年的冬雪早来了一个月,破纪录的低温、强暴风雪天气。但这次暴风雪主要集中在北方,并不是全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所以不是全国性的寒冬,只是一个极端的气候冷事件。   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 2004 - 2005 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 2008 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这一次寒冬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来看,大概只能排到中等偏冷一些。而且,中国西部的温度还是偏高的。不过,每次冷事件以后,气候变暖都还在继续,总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异常中的异常   天气到底是暖了还是冷了再次成为公众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小冰河世纪这一判断因为直接挑战全球变暖理论而备受关注,尤其是该理论得到了今冬低温、暴雪这一表象上的呼应。   俄罗斯的科学家甚至认为,地球在经历一个短暂的变暖期后,即将进入一个全球变冷的时期,预计气温在 2055 年到 2060 年间到达谷底,地球即将重现历史上出现过的小冰河世纪。对抗温室效应的努力可以暂停了,因为即使没有《京都议定书》,全球温度也会下降的。   首先要解释此次寒冬的形成机理。第一,北极涛动(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第二,国家气候中心预报说中国的气候应该是偏暖的,但为什么今冬偏冷?其实今年是假厄尔尼诺年,是异常中的异常。西太平洋的海洋温度应该降下来,但今年是一个暖海温,假的厄尔尼诺非常类似于拉尼娜,实际上是一个冷年。   至于是否会进入小冰河世纪,其实是将来气候如何变化的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有三方面:第一是温室效应;第二是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在内的自然的外强迫;第三是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气候系统内部的海洋和陆面如何影响大气,预报和研究经常会把握不住。    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说全球温度 1998 年达到了峰值,接着就是一次拉尼娜年,海洋温度变了,温度降了,接着又上升,但还没到 1998 年的程度。但从百年的全球温度曲线上看,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从 1998 年以后,我们面临太阳、火山、北大西洋涛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温度等等影响,它们对增温都处于负的贡献,明显削弱了增温的趋势。   理论上,只要温室效应能站得住脚,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就能站得住脚,而温室效应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将来,外强迫因子和气候系统的内部变化如何演变,我们目前知之甚少。所以,我认为,提出地球重回小冰河世纪的判断为时尚早。至少今天还没有可靠的依据支持这个判断,还需要加强研究。   丁一汇院士的判断和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不谋而合。颜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北半球冬季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不会有大变化,不应该把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和今冬北半球出现的严寒天气混为一谈,也不应该认为这两者相悖。相反,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出现不平衡,进而引发极端天气。   这恰恰就是 IPCC 最近发表的第三次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未来 50 - 100 年,全球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与频率亦将发生明显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历次评估报告都在向各国提出警告:警惕出现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增加。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 40 %。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 - 3 %。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 2008 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 100 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 20 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 2008 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 11 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们对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 2 月初以后。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1-20/200019515519.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5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冷暖争论汇编(4)
杨学祥 2010-1-23 13:32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冷暖争论汇编(4)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以上文字源于附件1,下面文字源于附件2: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全球变暖的理论无法预测冷冬,暖冬错报源于全球变暖的定向思维。在屡屡预报出错的同时,他们还是不会忘记提醒给人们:全球气候变暖世人无法改变的趋势。记住了全球变暖,就能准确预报天气变化吗?关心一下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吧! 我们已经两次指出暖冬预报的错误,但愿不会发生第三次。 附件1 全球气候变暖世人无法改变的趋势 http://www.hljnews.cn   10-01-23 10:53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2009~2010年的这个寒冬在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全球变暖理论的争论。小冰河世纪会否重演?为何预报屡屡出错?未来天气如何演变?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   一个冷事件   银装素裹的童话,在2009~2010年的冬天,再次被证实为是一场灾难。   一名住在苏格兰高地偏远地区的妇女在圣诞节前出门采购火鸡,结果被暴风雪足足围困了15天,不仅错过了圣诞,还浪费了新年。   和这位苏格兰妇女一样,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新年也是从糟糕的天气中开始的。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这些地区遭遇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   在中国,北京市民首先在寒潮警报声中迎来了2010年的元旦。1月2日至3日的36小时里,北京普降大到暴雪,气象台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8次,其中暴雪黄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均为首次发布。因为暴雪,京津两地百余万中小学生意外多享受了一天假期1月4日停课一天。   本月19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北方将再次降温、降雪,局部地区暴雪。   事实是肯定的。入冬以来,一直到上个礼拜,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寒流和暴雪,主要是三个地方:美洲、西北欧和东亚,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丁一汇说,去年冬雪期早来了一个月,破纪录的低温、强暴风雪天气。但这次暴风雪主要集中在北方,只是一个极端的气候冷事件。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2004~2005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2008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这一次寒冬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来看,大概只能排到中等偏冷一些。而且,中国西部的温度还是偏高的。不过,每次冷事件以后,气候变暖都还在继续,总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异常中的异常   天气到底是暖了还是冷了再次成为公众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小冰河世纪这一判断因为直接挑战全球变暖理论而备受关注。   丁一汇说,至于是否会进入小冰河世纪,其实是将来气候如何变化的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有三方面:第一是温室效应;第二是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在内的自然的外强迫;第三是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气候系统内部的海洋和陆面如何影响大气,预报和研究经常会把握不住。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说全球温度1998年达到了峰值,接着就是一次拉尼娜年,海洋温度变了,温度降了,接着又上升,但还没到1998年的程度。   但从百年的全球温度曲线上看,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   丁一汇院士的判断和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不谋而合。颜宏表示,虽然目前北半球冬季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不会有大变化,不应该把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和今冬北半球出现的严寒天气混为一谈,也不应该认为这两者相悖。相反,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出现不平衡,进而引发极端天气。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40%。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据《南方周末》报道) http://www.hljnews.cn/xw_gn/system/2010/01/23/010539319.shtml 附件2 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 杨学祥,杨冬红 连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截至目前,根据各省报道的灾情统计,共有38人因灾死亡。记者13日从民政部救灾司了解到,截至11月13日11时,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7省区470多万人受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呈缓慢上升趋势 。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暖冬就发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5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 其二,2008年1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2007年11月20日指出,11月24-26日和12月22-24日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三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最强;12月10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日月大潮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请关注2007年11月24-27日和12月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月10日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 。 我们在2007年12月9日6时19分发布了2007年12月10日和22-24日强潮汐预警:从12月1日至8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频繁发生4-5级地震,7日地震频率加快。全球强震向北半球中高纬度转移的趋势值得关注。自2007年8月以来,7级强震就在低纬度接连发生,低纬度地壳的能量释放已近尾声。请关注2007年12月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月10日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强震预防关系重大 。 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2007年12月22-24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从21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 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 。 12月3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2月22日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回归线向赤道靠近,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强这一效应。因此,冬至到春分,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成为强化冷空气和地震活动的主角,2007年末2008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将使中国的冬季逐渐转冷,防寒防震不可松懈 。 2008年潮汐A组合是,2008 年1 月6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当月最大值 -27.93813度,2008年1月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地震强 。在2008年1月5-6日,6级以上强地震、火山、寒流、暴风雨、强暴风雪频繁发生,这种状况将因8日日月大潮而加强,并可能持续到10日左右 。 继2007年12月22日-2008年1月4日(冬至、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地球近日点)全球最强的潮汐使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之后 ,10-13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19-22日的潮汐C组合达到高潮。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 。 如预测所言,2007年12月21日美国暴雪后20天,2008年1月10日续发了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1月7日美国和加拿大暴雪后13天,强潮汐又再次降临。 同样,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暴雪:人民网2009年10月30日电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等地近日连降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了一米,很多学校和商店因此关门。这是当地今年入秋后遭遇的第一场大范围暴风雪。气象部门表示,降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当地的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美联社报道,截止29日下午,丹佛国际机场上的积雪也超过了30厘米,再加上强风不断,数百个航班因此被迫取消。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说,过去三天来,怀俄明州的降雪量已经打破了当地10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而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从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们及时将美国暴雪与中国首次寒潮作了对比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预测经验表明:美国暴雪的前兆和厄尔尼诺的拉马德雷突变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北方数省遭暴雪 38人亡。2009-11-14 02:54:00 来源: 华商网-新文化报(吉林)。 http://news.163.com/09/1114/02/5O22O55P000120GR.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0. 杨学祥. 12月22-24日的强潮汐作用:美国暴风雪和中国英国大雾. 2007-12-25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3.htm 11. 杨学祥. 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2007-12-26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7.htm 12. 杨学祥, 杨冬红. 三次超强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与强潮汐有关. 2007-11-20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0/content_699897.htm 13. 杨学祥. 2007年12月10日和22-24日强潮汐预警. 2007-12-9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60.htm 14. 杨学祥. 严防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 2008-1-11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8/15740.html 15. 杨学祥. 2008年潮汐A组合正在得到证实. 2008-1-7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15.htm 16. 杨学祥。中国首次寒潮将爆发和美国特大暴风雪(转载及点评)。发表于 2009-10-30 7:29:1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608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888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774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8433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244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2546 附件3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修改稿)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5-3-17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杨学祥 争论了几个月的暖冬话题终于在2月28日得出结论今冬3个月北京的平均气温只比常年同期略高,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既不算暖冬,也不冷 。如下的两则报道也说明了暖冬预测的失败: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天气有点儿怪--刚开始都预测是暖冬,大家以为又要少遭一冬的罪,谁料12月刚过去一半儿就出奇地冷,冰天雪地一直持续到3月,才见一丝暖意,可没两天,又是急剧降温,把人们欲换春装的兴致冻了回去。3月1日,辽宁省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04年辽宁省气候资源评估及冬季气温状况分析的有关情况,其中,2004年12月至今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8.3℃,比常年同期偏低0.7℃,确凿的数据表明--刚刚过去这个冬天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冬,而非入冬前大家所说的暖冬 。   12月到次年2月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较常年持平略偏低,从1996年延续的持续偏暖现象被终结。气象专家认为,气候异常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为6.9℃,比常年偏低0.2℃。整个冬季气温呈前期明显偏高、中后期明显偏低的状况。1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9℃;1、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3℃ 。 令人惊异的是,居然有人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暖冬的终结,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请看如下报道:   去年,持续18年的暖冬神话终于止步;现在早已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可冷空气却频频南下,南京上周气温更是下降20.6℃,降幅为10年来最大,春天变得遥遥无期。针对今年冬春天气普遍较冷的现状,有人认为很大程度是与去年的东南亚海啸有关。对此,气象专家认为这种说法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现在的天气最大的特征是变化频繁,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变暖 。 全球气候从20世纪初的低温期开始已经经过了两个完整的周期: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温暖期、60-70年代的低温期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近20年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没有证据表明变暖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永恒主题,古代气候和现代气候都没有相关的证据。地球气候历史恰恰表明,冷暖气候是交替发生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暖冬预测的失败正是人们不顾自然的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为增暖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给自然规律渲染上一层神秘色彩。自然的神话,人的神话,无非是掩盖对自然规律和人类本质的无知和偏见。英国首相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连任首相,环境科学家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治理污染。如果用变冷的气候资料来证明变暖的理论臆测,科学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任意拼凑的七巧板。 中国18年暖冬的终结就是全球变暖20多年的终结,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与2004年12月26日最严重的地震海啸对应,表明海底冷水层对改变全球气候的重要作用。事实上,1960年最强烈的智利地震海啸,是导致20世纪60-70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 。如果对导致20世纪60-70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全球变暖就永远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神话。 参考文献 1.严冬过气象热 把握气象营造和谐氛围 减轻灾害影响。2005-3-16 7:13:37 http://newsls.lnd.com.cn/bgw/lsnews/200503/37788820050316.htm 2.徐丽梅。晚冬冻得春装卖不动 降价幅度预计高于往年。 http://news.tom.com 2005年03 月01日09时40分。来源:北京晨报 http://news.tom.com/1002/3292/200531-1901867.html 3.王立伟 王敏。八年连续暖冬终结 持续阴雨缓解旱情。 ( 2005年03月11日 10:19 ) 舟山日 报 http://www.zhoushan.cn/xwzx/zsxw/t20050311_166036.htm 4.朱姝。今年冬春偏冷与海啸无关。 http://news.tom.com 2005年03月15日18时23分。来源: 新华报业网 http://news.tom.com/1002/20050315-1950928.html 5.杨冬红,杨学祥。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2-25光明网论文发表 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157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5077.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沈阳再挺十天冷冬变暖冬的预测落空
杨学祥 2010-1-21 12:29
转发者按:中央气象台会商,预计今年的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转折点大概是1月12日的十天以后。9天过去了,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未来两天,华北中南部、东北东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将先后有4~6级、阵风7级偏北风;上述地区及华南北部、贵州等地的气温将下降8~10℃,其中,江淮南部、江南北部、贵州东部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2~14℃,局部地区降温达14~16℃。22日早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的最低气温将达零下30至零下35℃,局地零下40℃;华北中南部、山东等地最低气温在零下9至零下14℃,黄淮南部和西部最低气温在零下4 至零下6℃,江淮、江南北部最低气温在零下3至0℃。沈阳再挺十天冷冬变暖冬的预测落空。 沈阳今年冬天前冷后热 再挺十天冷冬变暖冬 http://news.nen.com.cn 2010-01-12 07:58:29 东北新闻网 网友评论 _COUNT_条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贺小雁)-29℃,-30℃,前几天,沈阳的冬天一次次刷新最低温纪录,虽然这两天气温略有回升,但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是给沈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冬天为啥这么冷?还能冷多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今天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韩江文。韩江文告诉记者,沈阳的寒冷天气马上就会结束,沈阳今天冬天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   冷空气叠加造成沈阳冷冬   韩江文告诉记者,今年冬天沈阳天气寒冷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势力比较强,活动比较频繁。通俗点儿说,就是一股冷空气还没走,另一股又来了,冷空气一股一股叠加起来,天气就格外冷。   再挺十天严寒就过去   不过,沈阳今年冬天的前半段虽然寒冷,后半段却很可能会变暖。韩江文告诉记者,前几天中央气象台会商,预计今年的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转折点大概是十天以后。也就是说,寒冷的沈阳冬天再过十天就要过去了。市民们加把劲,再挺挺。   进入三九气温会缓慢回升   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9号就是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了,进入三九后沈阳的气温会怎么变化呢。韩江文告诉记者,明后天沈阳气温将缓慢回升,升温幅度不是很大,白天最高气温回升比夜里最低气温回升得快。明后天,沈阳的最低气温差不多-20℃ 最高零下五六度,而沈阳最冷的那几天白天的最高温也只有零下十五六度。沈阳的白天将会感觉暖和点。 (东北新闻网) http://liaoning.nen.com.cn/77991658293035008/20100112/2614227.shtml 强冷空气影响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华南有大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1日06:49 中国新闻网 1月21日早间天气预报  中新网1月21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未来两天,华北中南部、东北东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将先后有4~6级、阵风7级偏北风;上述地区及华南北部、贵州等地的气温将下降8~10℃,其中,江淮南部、江南北部、贵州东部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2~14℃,局部地区降温达14~16℃。22日早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的最低气温将达零下30至零下35℃,局地零下40℃;华北中南部、山东等地最低气温在零下9至零下14℃,黄淮南部和西部最低气温在零下4 至零下6℃,江淮、江南北部最低气温在零下3至0℃。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新疆西部、甘肃东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南部、川西高原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阵雪;贵州中部地势较高的局部地区有冻雨天气。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广西东部和南部、广东西部和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广西东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区有暴雨。   具体预报如下:   21日08时至22日08时,新疆西部的部分地区、西藏东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等地有小雪或阵雪;四川盆地东部、贵州、江南大部、华南、台湾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广西东部和南部、广东西部和北部、福建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广西东部和南部及广东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暴雨;广西、广东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雷阵雨天气。内蒙古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南部、华北、黄淮、江汉等地有4~6级偏北风;新疆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级的偏北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将有7~8级、阵风9级的东北风。南海东北部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偏东到东北风;南海西北部海域、北部湾将有5~6级、阵风7级的偏东到东北风。   22日08时至23日08时,新疆西部、青藏高原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阵雪;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广西东部和南部、湖南南部、江西西南部、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东部、黄淮等地有4~6级偏北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和以南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级的东北风。渤海、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将有5~7级西北风到偏北风;南海西北部海域、北部湾将有6~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   23日08时至24日08时,北疆西部、西藏东部等地有小雪或阵雪;四川盆地东部、贵州、江南大部、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有4~6级风。渤海、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将有5~7级的西北或偏北风。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0/0121/51311.html 上海气温将跌至最低零下2度 发布寒潮预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1日09:16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月20日电(记者李荣)20日白天,上海人都在喊热,不少行人已把冬装脱下挂在手上了。但20日半夜之后,上海人大概马上就要喊冷了。上海中心气象台20日下午发布寒潮警报,警示全市将出现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气温将从20日最高近20摄氏度降到22日至23日早晨可能出现的极端最低温零下2摄氏度。   受地面暖气团的控制,上海20日白天气温进一步上升,市区徐家汇地区最高气温达到19.4摄氏度。根据气象资料,2000年以来,上海曾在2002年1月中旬出现过连续两天最高气温超过20摄氏度的天气。   但是,冷暖两重天似的天气突变即将降临申城。北方强冷空气的前锋,20日14时已经到达连云港、宜昌、重庆等一线,预计20日半夜前后开始影响上海。20日17时发布寒潮警报。   由于近期回暖明显,强冷空气影响前后,上海的气温将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并伴有4至6级偏北大风,48小时降温幅度可达10至12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估计出现在22日至23日早晨,市区在1摄氏度左右,郊区为零至零下2摄氏度,有薄冰。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1/091619514815.shtml 由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天,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和2010年7月至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逐渐加强,可激发冬季和早春的寒潮,使流感爆发达到高潮。 由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时间间隔超过3天,2010年4月至6月为弱潮汐时期。春季中后期冷空气活动较弱,变暖和干旱的可能性大,需提前做好准备。2010年1月的潮汐组合如下: 潮汐组合A:2009年12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5.78936度,2010年1月1日为日月大潮,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叠加,潮汐南北振荡最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激发寒潮的可能性大。 潮汐组合B:2010年1 月7日为下弦,即日月小潮;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161度,两极和赤道潮汐变化最大。 潮汐组合C:2009年1月15日为日月大潮,12日月亮赤纬角也达到最大值南纬25.79849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2010年1月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1度,23日为上弦,即日月小潮,两极和赤道潮汐变化最大。 潮汐组合E: 2010年1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5.7854125.78936度,2010年1月30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振荡较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激发寒潮的可能性大。 本月强潮汐集中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附近,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季节性厄尔尼诺的增强,流感爆发也进入高潮期。 栾巨庆和栾云洲预测:1月份大雪暴雪区在黄河流域,其中1-2日、5至7日、9-10日、15-16日黄河流域南部中下流大部地区有大雪,局部暴雪。19-20日、24日中下游大部有大雪,山东、河南、河北有暴雪,28-29日京津一带将有暴雪局地特大雪。降雪集中在潮汐组合时期。 附文: 2010年1-2月黄河流域与东北地区雪灾预测 栾巨庆 栾云洲 国际天灾研究会 天文气象地震世家第三代 一、黄河流域(以北纬32-41为预报区) 预测1月份大雪暴雪区在黄河流域,其中1-2日、5至7日、9-10日、15-16日黄河流域南部中下流大部地区有大雪,局部暴雪。19-20日、24日中下游大部有大雪,山东、河南、河北有暴雪,28-29日京津一带将有暴雪局地特大雪。 二、东北地区(以北纬41-52为预报区) 预测1月1日-2日内蒙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将有中到大雪,5-6日亦有中到大雪,10日与14日、20日、25日内蒙东北部,有中雪,29日辽宁南部将有暴雪。 预测3月份主要降雪区,将在东北地区与内蒙古东北部。 应早防白灾 三、美国与英国及加拿大等国都先后将有特大暴雪 2009年12月11日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894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5313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7018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8531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5266 次阅读|3 个评论
专家称冷空气活动频繁可能是冷冬信号(转载)
杨学祥 2010-1-12 16:29
专家称冷空气活动频繁可能是冷冬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4:33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孔同 报道   受冷空气南下影响,申城今天雨止云开,气温进一步下降。早晨徐家汇最低气温为零下1.2℃,明后两天的气温将更低,早晨只有零下2℃。今冬一股股冷空气不断侵袭申城,这是否意味着暖冬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将进入冷冬呢?   明晨最低零下3℃   今天区县中气温最高的是南汇,最低气温为零下1.1℃,最低的是崇明,最低气温为零下2.5℃。白天多云转晴,阳光逐渐灿烂,气温有所上升,预计最高气温可达4℃左右,不过由于风力依然较大,人体感觉还是非常寒冷的。   明天申城的气温还会继续下滑,预计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有薄冰。周四早晨最低气温也依然保持在零下2℃,不过白天起风力减弱,气温回升,最高气温可达8℃上下。   暖冬、冷冬专家意见不同   今冬频繁被冷空气所打搅,有气候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冷冬的一个信号,意味着今后将告别暖冬进入冷冬时代。有专家表示,暖冬是气候变化初期的一种现象,现在大气环流已经被改变,以后全球的冬天会越来越冷。   但也有专家认为,今冬冷空气不断,部分地区出现暴雪天气,这正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天气。由于在一个变暖的大气环流条件下,冷空气不断南下,但暖气流又比较强,双方博弈的结果导致了暴雪的出现。同时,整体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阶段性的低温,这并不能在大趋势上表明今后要进入冷冬时代。   就今冬而言,现在就判定不是暖冬也为时过早。不过在总体预测中,不少专家认为,今冬申城很有可能不是暖冬。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12/143319452296.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申城今冬注定不是暖冬:冷冬预测回顾
杨学祥 2010-1-11 04:18
今日申城郊区或现小雨夹雪 今冬注定不是暖冬 2010-01-11 02:54 来源:青年报 作者:刘春霞 王冠宇 关键字:冷空气,暖冬,天气背景 在经历了一周多的多云天气之后,昨天,申城迎来了一次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昨日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去年12月本市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了0.4℃,但受频繁光临的冷空气影响,今年1月上旬本市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了0.4℃左右。   在经历了一周多的多云天气之后,昨天,申城迎来了一次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由于今天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本市局部地区可能会飘点小雨夹雪,不过不会出现积雪。而随着又一股冷空气今天傍晚杀到,本市气温会再次下降,预计周三、周四早晨市区的最低气温又会跌至-2℃左右。   洋山港昨现千米雨雾   冷空气影响过后,申城气温回升明显,早晨徐家汇的最低气温达到了5.6℃,比前天高了近5℃,寒冷的感觉已有所缓解。   不过,虽然不再天寒地冻,但受南方雨区东移北抬影响,昨天申城出现了连续降水。08~16时,全市雨量在7.3~10.4毫米之间,其中徐家汇雨量为8.7毫米。在雨水的阻击下,徐家汇最高气温升至7.0℃就止步,区县的最高气温也都在6℃附近。由于温差小、空气潮湿,户外还是有些阴冷。洋山港和长江口区还出现了500到1000米的雨雾。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今天白天申城仍以小雨为主,因早晨和傍晚气温比较低,局部地区可能还会飘点小雨夹雪。由于降水量比较小,地面温度也比较高,因此不会形成积雪,对交通的影响也不大。   明起天转好但温度骤降   上海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满莉萍介绍说,今天傍晚一股北方冷空气将扩散南下,本市天气逐渐转为阴到多云,并伴有大风和降温过程。预计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华东沿海海面今明两天将出现8~9级偏北大风;本市偏北风将逐渐增大到4~6级,长江口区6~7级,洋山港区和上海市沿海海面阵风有9级。   受这股冷空气影响,13日、14日早晨本市气温将比较低,预计市区气温在-2℃左右,有薄冰,郊区还会更低一些。满莉萍表示,这次降温不是持续性的,14日白天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天气也开始回暖,预计15-16日最低气温可回升至4-5℃,最高气温能达到8-9℃。   预计今年申城不是暖冬   去年12月下旬以来,本市已接连受到多股较强冷空气的侵袭,天寒地冻的天气也让不少市民叫苦不迭。   记者昨日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去年12月本市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了0.4℃,但受频繁光临的冷空气影响,今年1月上旬本市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了0.4℃左右。   最近,我国北方多个地区出现低温、暴雪,欧洲多个国家也是雪下不停,最近一段时间肆虐全球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甚至发出了2012还没到后天就要来了的感叹。对此,气象专家认为,这其实还是全球变暖的一种反应,目前的天气背景是在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冷空气不断南下,但暖空气水汽又比较强,所以才导致不少地方出现暴雪。气象专家表示,随着全球变暖,虽然整体上气温较高,但还是会出现阶段性的低温,气温震荡大,极端天气也就比较多。   据介绍,今年1月以来影响本市的冷空气比往年同期要频繁,从长期预报来看,预计今年申城不是暖冬。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1/11/3309419.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1-14 8:05:31 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 杨学祥,杨冬红 连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截至目前,根据各省报道的灾情统计,共有38人因灾死亡。记者13日从民政部救灾司了解到,截至11月13日11时,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7省区470多万人受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呈缓慢上升趋势 。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暖冬就发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5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 其二,2008年1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2007年11月20日指出,11月24-26日和12月22-24日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三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最强;12月10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日月大潮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请关注2007年11月24-27日和12月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月10日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 。 我们在2007年12月9日6时19分发布了2007年12月10日和22-24日强潮汐预警:从12月1日至8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频繁发生4-5级地震,7日地震频率加快。全球强震向北半球中高纬度转移的趋势值得关注。自2007年8月以来,7级强震就在低纬度接连发生,低纬度地壳的能量释放已近尾声。请关注2007年12月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月10日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强震预防关系重大 。 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2007年12月22-24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从21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 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 。 12月3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2月22日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回归线向赤道靠近,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强这一效应。因此,冬至到春分,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成为强化冷空气和地震活动的主角,2007年末2008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将使中国的冬季逐渐转冷,防寒防震不可松懈 。 2008年潮汐A组合是,2008 年1 月6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当月最大值 -27.93813度,2008年1月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地震强 。在2008年1月5-6日,6级以上强地震、火山、寒流、暴风雨、强暴风雪频繁发生,这种状况将因8日日月大潮而加强,并可能持续到10日左右 。 继2007年12月22日-2008年1月4日(冬至、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地球近日点)全球最强的潮汐使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之后 ,10-13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19-22日的潮汐C组合达到高潮。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 。 如预测所言,2007年12月21日美国暴雪后20天,2008年1月10日续发了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1月7日美国和加拿大暴雪后13天,强潮汐又再次降临。 同样,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暴雪:人民网2009年10月30日电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等地近日连降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了一米,很多学校和商店因此关门。这是当地今年入秋后遭遇的第一场大范围暴风雪。气象部门表示,降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当地的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美联社报道,截止29日下午,丹佛国际机场上的积雪也超过了30厘米,再加上强风不断,数百个航班因此被迫取消。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说,过去三天来,怀俄明州的降雪量已经打破了当地10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而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从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们及时将美国暴雪与中国首次寒潮作了对比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预测经验表明:美国暴雪的前兆和厄尔尼诺的拉马德雷突变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北方数省遭暴雪 38人亡。2009-11-14 02:54:00 来源: 华商网-新文化报(吉林)。 http://news.163.com/09/1114/02/5O22O55P000120GR.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0. 杨学祥. 12月22-24日的强潮汐作用:美国暴风雪和中国英国大雾. 2007-12-25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3.htm 11. 杨学祥. 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2007-12-26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7.htm 12. 杨学祥, 杨冬红. 三次超强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与强潮汐有关. 2007-11-20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0/content_699897.htm 13. 杨学祥. 2007年12月10日和22-24日强潮汐预警. 2007-12-9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60.htm 14. 杨学祥. 严防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 2008-1-11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8/15740.html 15. 杨学祥. 2008年潮汐A组合正在得到证实. 2008-1-7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15.htm 16. 杨学祥。中国首次寒潮将爆发和美国特大暴风雪(转载及点评)。发表于 2009-10-30 7:29:17 科学网。 http://news.sina.com.cn/w/p/2009-10-30/044918938086.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888 文章简介: 【题 名】 面对灾害的抉择 【出 处】 科学网博客 【日 期】 2009.02.01 【作 者】 杨学祥 【关键词】 生态危机 自然灾害 极端天气 环境观察 【正 文】  全球气温变化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20世纪初低温期;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20世纪30-40年代温暖期;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20世纪60-70年代低温期;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20世纪80年代全球迅速变暖;在2004-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应该对应低温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然灾害呈链状相互连接,彼此激发,为人类预防预测灾害提供预兆和信号。 一、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预警 我在2008年3月2日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流感全球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娜、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1.地震灾害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则完全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2.台风和飓风灾害 2007年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中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 60年的数据记录中,飓风的出现存在一个周期性模式。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上一次的飓风高活动期是从1926年到1970年,曾重创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从1970年到1994年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年,新一轮的飓风高活动期开始。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重新进入高活动期。 3.低温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我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的自然结果。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降温的物理机制也很明显。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和飓风的增强,近20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易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5)、1957、(1964)、1969、1972、1976、1977年中 下一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2009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生态环保图书馆 Tel:020-83306427; Email:eco-library#zslib.com.cn(用@替换#) http://219.137.192.236/EEDL/showArticle.asp?ID=2208ArticlePage=1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426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象学家不要刻舟求剑:暖冬没了 今后多是冷冬
杨学祥 2010-1-7 05:4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匡耀求最近指出,冬天越来越冷是全球大趋势。他说:暖冬是气候变化初期的一种现象,现在大气环流已经被改变,以后全球的冬天会越来越冷。 大气环流已经改变,指的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暖位相的转变。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冷冬多,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暖冬多,2000年又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我国连续18年暖冬在2005年结束,以后的冷冬将逐渐增多,这一变化趋势正在得到证实。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 斯蒂文?黑尔 于1996 年发现的,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是周期为50-70年的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波动,被称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暖位相增强厄尔尼诺暖事件,冷位相增强拉尼娜冷事件,拉马德雷即是西班牙语母亲。许多人,包括一些气象学家对它还不十分熟悉,他们固守暖位相厄尔尼诺事件对应暖冬的经验,在冷位相时期常常做出错误的判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拉马德雷突变已经发生,大气环流已经发生变化,希望气象学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不要刻舟求剑,坚持局部经验不放。 附文: 新闻中心 正文 暖冬没了 今后多是冷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7日04:10 大洋网-广州日报    美国纽约:大雪迎新年。 英国: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积雪。 中国北京:一只吉娃娃犬穿上了棉衣。 孟加拉国:达卡动物园的猴子抱在一起取暖。 印度:新德里一对母女在寒风中等火车。   中科院博导谈降温:由于大气环流被改变   全球气候出现大异常。北半球这几天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雪侵袭,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都因酷寒和暴雪而瘫痪。赤道地带和南半球过去一周则豪雨不断,造成肯尼亚、澳大利亚和巴西发生洪水和泥石流,造成上百人丧生。   本报讯 (记者黄茜)昨日早上的凄风冷雨让广州市民体验了冬天的威力,联想起11月的那次大幅降温,有市民担忧:今年春节期间冰灾又会重演吗?对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匡耀求介绍,冬天越来越冷是全球大趋势。对比往年数据,广州此次降温不算异常。   其实无论是幅度还是最低温度,这次降温都比不上11月的那一次。广州以往在一月份测得的最低气温是2.5℃,现在的温度在冬季来说是正常的。匡耀求说,大家之所以感到这次特别冷,是因为降雨。这次降雨是由西风、西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引起的。下点雨是好事,2009年下半年广州地区几乎没有台风雨,所以特别干旱,相信市民也有感觉。他介绍,预计7、8日温度还将继续下降,但9日起可能回升。   匡耀求介绍,从科学研究上看,广州的冬天迎来3、4次寒潮都属于正常。但他表示现在还很难预测2月春节期间会是怎样的天气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认可全球将有更多暖冬。暖冬是气候变化初期的一种现象,现在大气环流已经被改变,以后全球的冬天会越来越冷。匡耀求举例,比如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最近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竟然已经下了两场雪。要知道,美国的德州是相当于中国的广东,几乎从来不下雪的!   德英科学家:最近十年没变暖   早全球范围的平均气温在1998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值后再也没有出现新的纪录,这是德国基尔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著名的气候研究专家马杰布拉夫提得出的研究结论。拉夫提的计算机气温曲线图显示,最近的10多年,全球的平均气温基本上处于一个平台的位置,没有明显的增加。   英国哈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最新出炉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支持了拉夫提的观点。这份报告显示,从1999年至2008年,全球平均气温仅增加了0.07摄氏度,实际气候变化接近于零。拉夫提还认为,自然因素是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海洋洋流规律的变化、太阳活动周期以及火山喷发对气候的中期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科技日报)   暴雪低温致我国食品价格大涨   本报讯 近日,随着暴雪和低温而来的,是以蔬菜为首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北京市为例,大白菜、白萝卜、黄瓜、茄子的价格相比降雪前均上涨超过30%。   据农业部监测,2009年12月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的走势一路上扬。食品价格中更引人关注的是粮食价格。据农业部最新监测,2009年10月份我国粳米批发价同比涨9%,2009年11月份我国农村集贸市场小麦价格同比涨10.9%,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格同比涨11.6%。此外,猪肉价格也在上涨。   进入2010年,通胀预期被骤然放大,毕竟当前涨价的不仅仅是食品,还有工业品。另外,水电费、房价都在上涨。可以预见,关于通货膨胀何时到来的讨论会贯穿全年。(新华)   全球气候异常   北半球寒流肆虐   南半球暴雨成灾   东亚 韩国有记录以来最大降雪   韩国大部分地区4日遭遇大雪,至下午2时许,首都首尔地区积雪累计超过28厘米。   韩国气象厅官员说,这次降雪是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由于路面湿滑,车辆只能以极慢的速度行驶,很多路段成了巨型停车场。数名内阁成员当天也因交通堵塞而上班迟到。   南亚 孟加拉冻死28名儿童   印度北方地区近日气温骤降,致使一些没有御寒设施的贫困者或流浪者被冻死。北方邦警方3日说,在过去24小时内,至少有30人因寒冷天气死亡。   据孟加拉国媒体报道,在过去2周中袭击孟加拉国全国的寒潮已造成至少39人死亡,其中包括28名儿童。自寒潮侵袭以来,孟全国范围内医院入院人数持续增加。受寒潮影响,孟加拉国西南部杰索尔县去年12月26日出现了6摄氏度的低温,这是入冬以来该国出现的最低气温。   北美 美国最低温-46℃   美国东北部近日再次遭遇暴雪侵袭,一场暴风雪给东北部佛蒙特州带来83厘米降雪,打破了1969年创下的76厘米的降雪纪录。纽约州一些地区积雪厚度已超过1米。有近10人因寒冷天气死亡。美国南部和东部的数百座学校因天气原因暂时停课。北达科他州4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46℃。除了上中西部,平日十分阳光的佛罗里达州也变得寒气逼人。   欧洲 波兰流浪汉酒后冻死街头   据英国气象办公室说,英国正在经历自1981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寒潮。   波兰也遭受寒流袭击,气温降至零下25摄氏度,造成13人死亡。据波兰警方说,大部分死者是35岁至50岁的流浪者,他们因醉酒后露宿街头被冻死。(新华)   南半球 巴西洪水68人死   北半球寒流来势汹汹,南半球却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内陆地区受连日暴雨影响,变成一片汪洋,数百户农村民居被淹。在悉尼西北五百公里的库南布尔镇,超过1200人撤离家园。   巴西里约热内卢省上周三以来暴雨不断,引发洪水泛滥及山泥倾泻,造成68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失踪,当地已有超过4000人被疏散。   在非洲,肯尼亚红十字会四日表示,过去一周来肯尼亚连降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导致至少20人死亡。(中新) http://news.sina.com.cn/o/2010-01-07/041016890747s.s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2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受“厄尔尼诺”影响 重庆今冬是“暖冬”(转载)
杨学祥 2009-12-15 12:58
受厄尔尼诺影响 重庆今冬是暖冬 http://cq.QQ.com   2009年12月15日09:27   商报滚动  重庆商报滚动新闻 记者刘真11:10报道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证实,2009年是厄尔尼诺年已成定论。重庆气象局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唐红玉介绍,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此次厄尔尼诺事件证实重庆今冬为暖冬。 根据气候中心数据显示,预计2009年冬季(12~2月),我市平均气温3.5℃~9℃,包括主城在内大部地区比以往略偏暖,与历年同期比,温度偏高0.3℃~0.5℃。而城口、巫溪、彭水、黔江、石柱、酉阳、秀山、潼南、大足、荣昌、铜梁等地,比往年略偏冷0.3~0.5℃。此外在降水方面,季降水量大部地区在45~75mm之间,与历年同期比较,西部及东南部的酉阳、秀山偏多2~3成,其余地区偏少2成。 预计今年前冬冷后冬暖,最冷时段是本月下旬至来年1月上旬,大约20天。春节前后,逐步回暖。专家表示,今冬前冬冷后冬暖,季内有2~3次强冷空气活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前期有阶段性气温明显偏低时段,预计最冷时,西部极端最低气温在零下2℃~0℃,东南部及海拔较高地区可达零下2~零下4℃,而主城和全市大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为0℃~2℃。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概括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目前,厄尔尼诺现象很受重视。 http://cq.qq.com/a/20091215/000555.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论断令人麻痹
杨学祥 2009-12-14 13:21
暖冬论断令人麻痹 2008-02-22 09:2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今年暖冬已成定局,打开网络搜索引擎,用暖冬作为关键词进行新闻搜索时,类似这样的新闻标题并不鲜见。而打开这些报道仔细看,大多报道刊发于2007年刚入冬的那段时间。   如湖北某报就在2007年11月30日的报道中写道,连日来,早晚出行的人们在感受到冬天寒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冬日的暖阳。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我省的气温将属正常偏高。这意味着我省自1986年以来持续了21年的暖冬历史还将延续。   而广州某报也在2007年12月18日的报道中写道:尽管12月已经过了一大半,但广州市民却迟迟没有进入冬季。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吴兑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全国从华北到江淮,再到华南的整个区域,暖冬已成定局。   另有一些媒体,则直接使用暖冬如何如何的标题,报道暖冬中的种种自然气候特征及动植物的反应。   但没想到,2008年1月初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普降大雪,形成了延续20多天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受冰雪灾害肆虐的同时,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是暖冬,为何又会有冰雪成灾?暖冬论调是不是麻痹了人们?   批评者认为,刚刚入冬就到处可见暖冬论调,让人们早早放松了警惕,过于乐观地准备欢度春节了。   本报读者、江苏省溧阳市埭头镇居民涂俊明给本报发来邮件说,就在这大自然翻脸的前不久,一些预言家们还在振振有词地宣称:今年冬季是暖冬!理论根据是大气层变暖,南极气温升高,冰山风化等,这种高论一经媒体传播,人们都会哗然:这些人难道也算是科学家?   最好多些探索,少些结论。气候问题要若干年后才兑现,天气预报明天就兑现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学专家钱维宏对本报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暖冬之所以能成为定论,与近年的热词地球变暖紧密相联。近年来,地球变暖在媒体的持续报道下,越来越为公众关注,特别是当地球变暖与人类活动被证明有紧密关系时,这个话题更是升级成政治和经济层面的重大话题。   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巴黎发布报告称,在过去50年中,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结论让地球变暖的话题和关于环保的讨论更趋热烈。   正是基于此,经过几个暖冬后,不少专家和媒体便早早地作出了暖冬已成定局的结论。   公众和气候与天气信息的使用者希望预报得越准确、越到位越好,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使用者作出的决策是有代价的,但预报制作者明白,不确定性来自观测资料的误差不确定性,方法的不确定性和计算误差的不确定性等方面,预报的准确性存在着信度,要求越高往往信度越低。钱维宏说。   钱维宏强调,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谁说预报水平多高,就是骗人,谁相信预报水平多高,也是假的。天气预报存在不确定性,气候变化更存在不确定性,给出非常确定的结论,反而可能会误导公众和舆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地球气候变暖是个长期的趋势,一些机构仍在今年入冬前预测2007年冬天为偏暖,毕竟数据统计意义上的冬天要到2008年2月才结束。今年冬天的温度状况还要等待观察值出来,过早的暖冬论调肯定是比较草率的。   然而,媒体急于抛出不成熟的预期论断也遭到公众的批评。涂俊明认为,尽管目前人类对观天测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但也只能预测一部分气象变化,还没有达到完全驾驭自然,乃至控制自然突发现象的水准,出现预测与判断失误是完全可能的。   问题在于,我们一些社会传播环节常常出现误读科学现象。他说,就拿暖冬说与寒冬说看,就充分说明一些媒体对科学报道的轻举妄动。明明是一些科技人员的一孔之见,提前分析预测会有暖冬迹象,而远不是科学部门的结论性意见,就发报道形成今年暖冬的舆论氛围,误导了人们对冬季生活的必要的心理预期与物质准备。   这种看法也得到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迎的认同。她说,要做到气象报道的科学性、准确性不出大的偏差,同时把报道做得吸引人,能够向公众提供全面广泛的知识,这些目标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媒体如果过于追求一个角度,就有可能失去科学基础。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http://news.163.com/08/0222/09/45A0H4N0000120GU.html 拉马德雷突变:今年暖冬几率增大? 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0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年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北方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冷害;1955年和1964年的拉尼娜年,1957年、1969年、1972年、1977年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南方低温冻害也很严重。 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处于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暖冬的预测缺乏根据,冷冬的威胁值得警惕。2008年1月发生的中国南方冰雪冻灾验证了这一规律。 图1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 参考资料: 今年暖冬几率增大 来源:扬州日报 时间2009-12-10 00:00   扬州网讯 (记者 丁云)今年又是一个厄尔尼诺年。据气象专家介绍,从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大气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目前海温偏暖已持续6个月以上,这就标志着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完全形成。厄尔尼诺或多或少将影响我们的生活,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今年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了。   老天脸色有些看不懂   今年6月25日入梅,入梅时间15年来最晚;7月下旬我市平均气温只有25.2℃,50多年来最凉爽;今年10月1日25日降雨量近30年同期最少;今年11月11日入冬,比去年入冬早了一个多月,而秋天压缩到只有1个月零4天;11月初,罕见寒潮天气来袭;11月15日夜里至11月16日,出现40年来并列最早初雪多变的天气,让一些看天吃饭的老农都直呼看不懂。   是厄尔尼诺导致了天气不太平吗?气象专家指出,这些天气状况仍在正常范围内,是不是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还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厄尔尼诺年暖冬几率高   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并将至少持续至2010年春季。专家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的影响可能要到明年,但发展趋势会逐渐衰退。   就往年厄尔尼诺出现的影响来看,以往厄尔尼诺年中,我国出现暖冬的几率很高。今年会不会是暖冬?有专家称,今年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气象专家表示,气象意义上的冬天一般是12月到次年1月、2月,目前才进入12月不久,平均气温在正常范围之内。目前对于天气长期预测还比较难。   厄尔尼诺现象既会导致洪水,又会引发干旱。曾有气候学家警告说,随着全球厄尔尼诺现象的开始以及其加剧全球变暖影响的事实,未来几年里恶劣天气将会频现。   今明可能有雾能见度低   昨天一整天,我们都处于蒙蒙的雾气之中,感觉边下雨边起雾。据市气象专家介绍,当天偶尔飘起毛毛雨并伴有雾。为什么会下雾呢?专家指出,由于北方没有冷空气下来,加上暖湿气流旺盛,空气中水汽充足,大气稳定,易出现雾。根据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近两天可能有雾,能见度较低,请大家注意出行安全。 资料链接 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它会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当海温偏暖距平指数超过0.5℃且至少持续6个月时,则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http://www.yznews.com.cn/news/2009-12/10/content_3041360.htm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1-17 8:24:02 暖冬与冷冬:30年经验pk60年周期 30年的经验: 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0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60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发生了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2009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再现拉马德雷周期。气象台不研究拉马德雷现象使暖冬和冷冬预测处于是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周期为50-70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1889-1924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25-1945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46-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石家庄市54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再现了拉马德雷周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15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782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拉马德雷突变:今年暖冬几率增大?
杨学祥 2009-12-11 13:10
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0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年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北方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冷害;1955年和1964年的拉尼娜年,1957年、1969年、1972年、1977年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南方低温冻害也很严重。 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处于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暖冬的预测缺乏根据,冷冬的威胁值得警惕。2008年1月发生的中国南方冰雪冻灾验证了这一规律。 图1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 参考资料: 今年暖冬几率增大 来源:扬州日报 时间2009-12-10 00:00   扬州网讯 (记者 丁云)今年又是一个厄尔尼诺年。据气象专家介绍,从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大气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目前海温偏暖已持续6个月以上,这就标志着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完全形成。厄尔尼诺或多或少将影响我们的生活,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今年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了。   老天脸色有些看不懂   今年6月25日入梅,入梅时间15年来最晚;7月下旬我市平均气温只有25.2℃,50多年来最凉爽;今年10月1日25日降雨量近30年同期最少;今年11月11日入冬,比去年入冬早了一个多月,而秋天压缩到只有1个月零4天;11月初,罕见寒潮天气来袭;11月15日夜里至11月16日,出现40年来并列最早初雪多变的天气,让一些看天吃饭的老农都直呼看不懂。   是厄尔尼诺导致了天气不太平吗?气象专家指出,这些天气状况仍在正常范围内,是不是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还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厄尔尼诺年暖冬几率高   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并将至少持续至2010年春季。专家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的影响可能要到明年,但发展趋势会逐渐衰退。   就往年厄尔尼诺出现的影响来看,以往厄尔尼诺年中,我国出现暖冬的几率很高。今年会不会是暖冬?有专家称,今年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气象专家表示,气象意义上的冬天一般是12月到次年1月、2月,目前才进入12月不久,平均气温在正常范围之内。目前对于天气长期预测还比较难。   厄尔尼诺现象既会导致洪水,又会引发干旱。曾有气候学家警告说,随着全球厄尔尼诺现象的开始以及其加剧全球变暖影响的事实,未来几年里恶劣天气将会频现。   今明可能有雾能见度低   昨天一整天,我们都处于蒙蒙的雾气之中,感觉边下雨边起雾。据市气象专家介绍,当天偶尔飘起毛毛雨并伴有雾。为什么会下雾呢?专家指出,由于北方没有冷空气下来,加上暖湿气流旺盛,空气中水汽充足,大气稳定,易出现雾。根据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近两天可能有雾,能见度较低,请大家注意出行安全。 资料链接 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它会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当海温偏暖距平指数超过0.5℃且至少持续6个月时,则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http://www.yznews.com.cn/news/2009-12/10/content_3041360.htm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1-17 8:24:02 暖冬与冷冬:30年经验pk60年周期 30年的经验: 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0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60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发生了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2009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再现拉马德雷周期。气象台不研究拉马德雷现象使暖冬和冷冬预测处于是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周期为50-70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1889-1924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25-1945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46-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石家庄市54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再现了拉马德雷周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1571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冬还是暖冬:上海今年暖冬却不暖 关注拉马德雷突变
杨学祥 2009-11-16 07:57
上海本世纪最早冬天来临 周二难见飘雪 今冬不会太冷 2009-11-15 17:49 来源:新民网 记者:徐媛媛 共 0 条评论 关键字:入冬,降雪  【新民网独家报道】 申城已经冷了3天,11月15日傍晚又有冷空气抵沪,上海又将出现大风大雨大降温。新民网记者从上海中心气象台获悉,申城或已于13日入冬,这也是本世纪以来最早一次入冬。   周二上海大部分地区仍以降雨为主 难见飘雪   由于一波一波的强冷空气的到来,让人们早早地从箱底翻出了厚厚的羽绒服,准备过冬。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5日-17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及西北地区东部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阴雨雪天气过程。16日前后,安徽、湖北、湖南北部、江苏南部和江西北部等地将出现今冬以来首次雨转雪或雨夹雪天气。   上海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韩昌表示,17日(周二)凌晨申城还将有小雨,西部地区可能出现小雨夹雪,时间短暂,而大部分地区都将以降水为主,因此,市民难见像北方那样的飞雪美景。   18日再次出现霜冻 19日-20日还有一次明显降水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消息,今天夜里到明天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申城风雨将逐渐增大,累积雨量可达大雨程度。双休日后的第一个工作和学习日,看来申城的交通又要面临考验。明天气温7-9℃。   周二(17日)前期申城西部地区有可能出现小雨夹雪天气;市区伴有5-7级北到东北风,长江口区和沿江沿海地区风力有7-8级,上海市沿海海面和洋山港区为8-9级;18日白天有阳光露脸,夜里又将转雨,市区极端最低气温将降至4-5℃,郊区在2-4℃,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冻。   预计19-20日本市还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但不会下雪。韩昌表示,19-20日的气温有所回升,又将高于6℃,因此暂时不会出现雪天。   今年出现本世纪最短秋季和本世纪最早冬天   今日白天风力小于昨日,以4-5级为主。气温略有回升,徐家汇最高气温12.1℃,区县的最高气温在10.9-12.0℃之间。从13日起,申城平均气温一直在10℃以下。气象学上,若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便可理解为气象学上的入冬。韩昌说,今日平均气温肯定是低于10℃了,目前预测,16日和17日的气温都将低于今日,可以说,申城很大可能已于13日入秋(应为入冬--转载者)。   据悉,申城近30年的平均入冬时间是11月28日,且从2000年以后从未有过11月入冬的情况。韩昌表示,如果13日入冬,则是本世纪最早一次入冬,同时,今年的秋天也是本世纪最短的一次,秋高气爽的天气仅仅维持了35天。   厄尔尼诺卷土重来 今年暖冬却不暖   从气象学上说,今年应是个厄尔尼诺年,是个暖冬,而这大风大雪的天气,怎么也不像是暖冬的表现。韩昌解释到,虽然是暖冬,但不一定每个地区都是暖冬,今年申城的温度可能会比暖冬时的温度低。此外,据有关报道称,今年的暖冬很有可能出现在云南。   同时,韩昌表示早冬并不等于至寒,他说,今年的基础温度不会太低,不会再像2008年初那样一个月平均气温都在0℃上下,因此,雪灾的发生机率很小。(新民网记者 徐媛媛) (新民网编辑:王洋) http://news.xinmin.cn/sg/2009/11/15/2919125.html 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 杨学祥,杨冬红 连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 60 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截至目前,根据各省报道的灾情统计,共有 38 人因灾死亡。记者 13 日从民政部救灾司了解到,截至 11 月 13 日 11 时 ,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 7 省区 470 多万人受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 10 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 3 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 6 月偏暖幅度达 0.5 摄氏度 ,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呈缓慢上升趋势 。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 2008-2009 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 我们在 2009 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 2009 年 4 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 1986-2004 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 18 年暖冬就发生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 5 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 其二,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 2009 年 11 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 2007 年 11 月 20 日 指出, 11 月 24-26 日和 12 月 22-24 日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三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最强; 12 月 10 日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日月大潮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请关注 2007 年 11 月 24-27 日和 12 月 22-24 日最强潮汐组合, 12 月 10 日 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 。 我们在 2007 年 12 月 9 日 6 时 19 分 发布了 2007 年 12 月 10 日 和 22-24 日强潮汐预警:从 12 月 1 日 至 8 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频繁发生 4-5 级地震, 7 日地震频率加快。全球强震向北半球中高纬度转移的趋势值得关注。自 2007 年 8 月以来, 7 级强震就在低纬度接连发生,低纬度地壳的能量释放已近尾声。请关注 2007 年 12 月 22-24 日最强潮汐组合, 12 月 10 日 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强震预防关系重大 。 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 2007 年 12 月 22-24 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从 21 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 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 。 12 月 30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2 月 22 日 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回归线向赤道靠近,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强这一效应。因此,冬至到春分,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成为强化冷空气和地震活动的主角, 2007 年末 2008 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将使中国的冬季逐渐转冷,防寒防震不可松懈 。 2008 年潮汐 A 组合是, 2008 年 1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当月最大值 -27.93813 度, 2008 年 1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地震强 。在 2008 年 1 月 5-6 日, 6 级以上强地震、火山、寒流、暴风雨、强暴风雪频繁发生,这种状况将因 8 日日月大潮而加强,并可能持续到 10 日左右 。 继 2007 年 12 月 22 日 - 2008 年 1 月 4 日 (冬至、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地球近日点)全球最强的潮汐使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 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之后 , 10-13 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 19-22 日的潮汐 C 组合达到高潮。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 。 如预测所言, 2007 年 12 月 21 日 美国暴雪后 20 天, 2008 年 1 月 10 日 续发了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 1 月 7 日 美国和加拿大暴雪后 13 天,强潮汐又再次降临。 同样, 2009 年 11 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暴雪:人民网 2009 年 10 月 30 日 电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等地近日连降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了 一米 ,很多学校和商店因此关门。这是当地今年入秋后遭遇的第一场大范围暴风雪。气象部门表示,降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当地的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美联社报道,截止 29 日下午,丹佛国际机场上的积雪也超过了 30 厘米 ,再加上强风不断,数百个航班因此被迫取消。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说,过去三天来, 怀俄明州的降雪量已经打破了当地 10 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而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从 1997 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们及时将美国暴雪与中国首次寒潮作了对比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 10 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预测经验表明:美国暴雪的前兆和厄尔尼诺的拉马德雷突变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北方数省遭暴雪 38 人亡。 2009-11-14 02:54:00  来源 : 华商网 - 新文化报 ( 吉林 ) 。 http://news.163.com/09/1114/02/5O22O55P000120GR.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3. 杨学祥。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0. 杨学祥 . 12 月 22-24 日的强潮汐作用:美国暴风雪和中国英国大雾 . 2007-12-25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3.htm 11. 杨学祥 . 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 2007-12-26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7.htm 12. 杨学祥 , 杨冬红 . 三次超强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与强潮汐有关 . 2007-11-20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0/content_699897.htm 13. 杨学祥 . 2007 年 12 月 10 日 和 22-24 日强潮汐预警 . 2007-12-9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60.htm 14. 杨学祥 . 严防潮汐 B-D 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 . 2008-1-11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8/15740.html 15. 杨学祥 . 2008 年潮汐 A 组合正在得到证实 . 2008-1-7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15.htm 16. 杨学祥。中国首次寒潮将爆发和美国特大暴风雪(转载及点评)。发表于 2009-10-30 7:29:17 科学网。 http://news.sina.com.cn/w/p/2009-10-30/044918938086.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88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和昆明:冰火两重天
杨学祥 2009-11-14 13:56
下周南京可能雪花飘飘 初雪日这么早50年罕见 2009年11月14日 09:30:56  来源: 现代快报 昨天,苏北地区迎来了今年首场初雪天气,而江苏省气象台再次发布重要天气报告,16日,南京可能迎来一次雨雪天气,时间之早50年罕见,从目前看,积雪的可能不大,17日,该市的最低气温可能只有-2至-1℃。有关专家分析,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逐渐产生,它可能成为今冬气候总导演。 下周可能跌入冰窟窿 北风小了,冷雨也逐渐停了,但是寒冷却一日胜过一日。昨天早晨,南京最低气温只有2.6℃。气象专家说:虽然冷空气达不到寒潮的级别,但是冷空气来得频繁,而且持续时间长,尤其是下午的气温,昨天首次没有超过5℃,已经是个典型的冬日午后气温了。与气温跌跌不休相比,湿度却是达到了近期的最高,整个城市仿佛湿漉漉一般,小风一吹,不禁让人将身上的衣服裹裹紧。从气象标准来看,南京的冬天都是从后往前数的,专家说,入冬标准是连续5天日均气温在10℃以下,所以一般都是5天后,才将首日定为入冬日,从目前情况看,11、12、13日,南京已经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满足这个条件,而从后期预报来看,天气回暖已经不大可能,到下周,甚至会出现零下的低温,因此,入冬几成定局。与往年相比,今年冬天提早了10-15天左右,而秋天更是压缩到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9月干暖天气和11月寒冷天气的双重夹击下,今年的秋季显得很急促,还没有等回过味来,就掉进了冰窟窿。 冷空气频繁,全省雨雪飘飘 省气象台的监测显示,昨天在江苏北部地区,已经出现了今年首场降雪,局部地区甚至有积雪天气。省气象台副台长魏建苏告诉记者,近期江苏频频遭遇冷空气影响,13日夜里到14日,全省阴到多云,西北风4级左右转东北风5级阵风6级,15-16日,受北方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全省将有雨雪天气,苏南地区有中到大雨,江淮之间有中到大雨夹雪或雪,淮北地区有小到中雪,全省同时伴有大风天气,陆上5-6级阵风7-8级,江湖河面7级阵风8-9级,近海海面8-9级阵风10级。17-18日,全省天气逐渐转好,温度明显下降。最低温度沿江苏南地区-2℃~2℃,其他地区-5℃~-3℃。 南京雨夹雪还是纯雪? 南京会不会出现今年首场初雪,省气象台专家介绍说,降雪的条件非常苛刻,首先是低温条件,地面温度需要1-2℃左右,其次,冷暖空气实力要搭配合理。从目前情况来看,南京这两个条件都挺充分,随着冷空气的南下,最低气温正在向这个标准靠拢,而冷暖势力也都非常配合,即使没有雪,也会下雨。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告诉记者,问题的关键是,南京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历来都是南北雨雪的分界线,是否下纯雪就有点难以判断了,因为雨夹雪和纯雪,温度条件仅有1℃的差距。从目前预报来看,16日下午到夜里会有雨夹雪天气,不排除雨夹雪转雪的可能性,由于冷空气过境比较匆忙,因此17日天气就会很快转好,出现积雪的可能性不大。17日后,人们需要注意冰冻天气以及低温,南京最低可能只有-1至-2℃。 历史资料显示,南京最早的初雪日出现在1959年的11月9日,这次的降雪时间之早虽然没有突破历史极值,但从近50年的资料来看,也是极为罕见的。 ■分析 看不见的手可能是今冬气候导演 今年南京的气候已经初步显示出不正常的状态,10月气温之高历史罕见,而11月就遭遇到历史罕见的寒潮以及雨雪天气,天气变化极快,气温变化大,全国的气候也是如此。特别近期北方出现的暴雪天气,已经引发严重影响。省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具体地说,形成暴雪天气的原因是暖湿气流强盛,强度为历史所罕见。大范围雨雪天气需要具备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近期大气环流出现的调整,使得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都比较好。中国东部地区面临着海洋,近期偏东风把大量的水汽从海洋上输送过来;南方前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阻挡了南方水汽向北输送,最近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南方水汽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输送了。这次冷空气过来速度不是非常快,慢慢地南下,把暖湿空气抬升,给降雪、降雨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 在这些具体的气象原因背后,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导演厄尔尼诺事件。从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然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后,这种海温异常偏暖的状况,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末至冬季的气候往往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北美和中国北方的降雪频次增多。 ■提醒 今冬要提防气温先抑后扬 今年南京的低温来得特别早,先是一波强寒潮影响后,出现0.2℃低温,而到下周,甚至有雨雪和零下的低温天气。但是气象专家认为,现在的低温与整个冬季是否寒冷没有绝对的联系,特别是当有厄尔尼诺出现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的变化更加难以捉摸。有关专家认为,今年的气候可能很像1960年和1987年。1960年10月下旬后期,华北地区出现强降温和雨雪天气,是1951年以来初雪最早的一年。强冷空气一直延续到11月初,并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初霜冻异常偏早。气象专家说,厄尔尼诺对南京的冬天还是有影响的,比如1960-1961年的冬季,气温先抑后扬,冷暖交替,让人无所适从。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阴转多云,2~12℃ 明天阴有小到中雨,4~7℃ 后天阴有雨夹雪或雨,雨雪量中到大,1~5℃(刘峻 )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09-11/14/content_18230607.htm 厄尔尼诺影响大气环流 昆明今年或出现暖冬 www.yn.xinhuanet.com   2009年11月14日 11:13:16  来源:春城晚报 时间:11月13日 地点:新闻路 表情:落叶笑了 记者 王宇衡 摄 已经过了立冬节气,可除了此前短暂的一次冷空气外,昆明仍一路晴朗。昆明还要热到什么时候?今年冬天天气如何?近日,记者针对这些市民们最近都特别关注和疑惑的问题,专访了云南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刘瑜。 降雨量锐减雨季结束早 9月1日至11月10日,全省只有10个县市区的降雨量在正常范围内,其余114个县市区降雨量属于偏少到特少,比历年同期偏少20%~98%。其中最少的是开远市,降雨量比往年偏少98%。昆明的降雨量也仅有37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 全省124县市的平均降水量只有118毫米,而多年的降水平均值为244毫米,偏少54%。同时在这段时期内,全省有50个县市区的降雨量跌破历史最少纪录,其中就包括昆明,还有沾益、丘北、蒙自、玉溪、保山等。 另外,雨季结束早更增加了旱情。截至目前,全省124个县市区都已经结束了雨季。全省73%的县市区都偏早至特早就结束了今年的雨季。   平均气温突破历史纪录 在气温方面,全省气温偏高的幅度特别大,范围特别广。全省只有保山龙陵和临沧双江属于正常偏高的范围:气温比历史同期偏高0.4℃。其余县市区气温的偏高都超过0.5℃以上,达到偏高至特高的程度。 和降水一样,今年云南省的气温也创造了新的纪录。9月1日至11月10日,全省65个县市区突破历史最高气温纪录,包括昆明、沾益、丘北、文山、蒙自、大理、楚雄、临沧等地。 全省秋季平均气温达到19.3℃,比历史同期的17.8℃偏高1.5℃。与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气温的2005年相比,也高出0.5℃,当年云南省的平均最高气温也只达到18.8℃。   厄尔尼诺送来暖冬 究其原因,与之前本报报道过的金秋最热的原因一脉相承:今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全球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影响了大气环流,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偏西、中高径向环流偏北,这一系列异常最终导致冷空气活动范围偏北和偏东。同时,中低纬地区的南部,气压高度场明显偏高,导致南部低纬地区的对流偏弱,最终导致冷暖空气无法在云南上空汇合。这些原因造成今年入秋以来,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多以平直西风气流影响为主,北方冷空气活动偏北、偏东、偏弱,南方对流活动较常年同期偏弱,使云南大部地区出现了高温、干旱、少雨天气。 从大气环流状况看,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偏高的态势仍将维持偏暖状况,继续影响大气环流的正常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受被称为淘气孩子的厄尔尼诺影响,云南可能会出现暖冬。(记者 陈洁 通讯员 刘瑜)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11/14/content_18231801.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广东今冬不太冷:不会有严重低温寒冷灾害(转载)
杨学祥 2009-11-7 10:44
广东今冬不太冷 http://gd.news.sina.com.cn 2009年11月07日04:14 信息时报 今日导读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赵安然 通讯员 杨绮薇) 广东省气候中心昨日发布2009/2010年今冬明春气候趋势预测报告,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略偏高,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上旬中期、1月中旬后期和2月上旬,但不会有严重低温寒冷灾害。由于总降水量属于正常偏少,今冬明春全省除西南部外,其余大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冬春连旱。   寒冷灾害几率很小   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勇平介绍,2009年6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并逐渐加强,预计将发展成为一次中等偏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并可能维持至2009/2010年冬季,受其影响,华南区域出现异常天气气候事件概率将加大,气温或比正常略高。预计冬季广东东北部地区气温正常略偏低,其余地区气温略偏高,期间全省发生严重低温寒冷灾害的可能性很小,但部分地区会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上旬中期、1月中旬后期和2月上旬。今冬极端最低气温为北部-2~1℃,中部2~5℃,南部5~7℃。与常年相比,各地极端最低气温正常略偏高。   另外,2010年大部分地区春季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春季西北部低温阴雨年景为中等偏重,其余为中等偏轻,倒春寒属偏轻年景。   大部地区冬春连旱   吕勇平还表示,今年冬季降水量总体正常至略少一至两成。具体为北部为150~190毫米,南部沿海为60~120毫米,其余为100~150毫米。明年春季总降水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略多,其余大部分地区略偏少一至两成。   由于总降水量大部地区正常略少,全省除西南部外,其余大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冬春连旱。 http://gd.news.sina.com.cn/news/2009/11/07/714867.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寒潮早来今冬会不会很冷? 今冬异常气候可能多(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1-5 07:35
寒潮早来今冬会不会很冷? 今冬异常气候可能多 news.longhoo.net来源:金陵晚报 2009-11-4 16:42:57 评论 进入论坛   【龙虎网报道】两场冷空气前后脚来到,酿成四十年来最强的寒潮,一下子将南京打入冷宫,虽然寒冷只是短暂的几天,但是过山车似的天气骤降,让人们不约而同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天感到担心,极度的冰寒,大范围的雨雪,这些最近几年冬天出现过的极端天气是否会在今年重演,早来的寒潮是不是就是今冬寒冷的讯号?   今冬寒潮会不会更凶猛?   尽管南京曾在1972年10月20日就出现过寒潮,对于南京来说,今年寒潮到来的节奏还不算异常,然而对于全国来说,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就爆发如此大规模的寒潮则是三十年一遇,而寒潮带来的大幅度的降温更是四十年来最强的。   冬天还没有到来,寒潮就如此凶猛,那么等真正的冬天来到之后,会不会将南京一举拖到冰天雪地之中,气象专家表示,冬季寒潮的强度和一年中首次寒潮的强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今年冬天会不会出现更凶猛的寒潮,还要看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近年来,不少冷空气的势力主体都在北面,不愿南下,因此会否有更强的寒潮袭来,目前还不好说。   今冬会否出现严重冰冻?   才刚刚步入11月,南京就创下0.2℃,接近冰点的低温,随着季节向冬季迈进,气温的一步步下降,会不会出现2008年年初那样大范围的低温冰冻天气?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目前还无法给出准确的冬季气候预测,有人认为,冬前打一棒,冬后没指望,指冬季前期偏冷,冬季来到后反倒不冷,也有人认为冷空气的势力是逐渐增强的,后来的冷空气的实力肯定还会追加,今年寒冷也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已在今年6月份发生,从理论上来讲,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中国出现暖冬的几率比较大,但是并不能将厄尔尼诺和暖冬简单画上等号,有的厄尔尼诺年份,南京也曾出现过冬季气温偏低的情况。   今冬异常气候可能会多   虽然厄尔尼诺并不能给今年冬天南京是暖是冷做出直接的判断,但是在专家眼里,它却是一个强信号,它出现的年份,世界的年际气候将变得异常。   面对着厄尔尼诺的继续发展,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日前在他们的网站发布了全美12月至明年2月的冬季气候展望,他们认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将普遍高于往年平均值,而南部气温将低于正常年份,且降雪量较大。   在英国,气象部门表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有可能会使英国变得更加炎热而干旱,并可能对英国和西北欧产生其他不可预见的天气影响。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气象局上周表示,厄尔尼诺将导致下半年澳大利亚东部到中部地区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包括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将遭受天气干燥影响。   而对于南京来说,专家认为,今冬是暖是冷还有待冬天结束后再作判断,但是目前的天气状态和厄尔尼诺都已带来一个信号那就是今年的冬天,天气不会那么平稳,天气的极端变动和异常气候可能会多。 http://news.longhoo.net/gb/longhoo/news/nanjing/dushi/userobject1ai1031261.html 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10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10月4日,美国大豆落叶率79%,收割进度15%,作物优良率67%,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7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2007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2008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USDA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2009年10月13日14:54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家分析预计厄尔尼诺事件年末将达盛期(转载)
杨学祥 2009-10-29 15:47
上帝之子再度光顾专家分析预计厄尔尼诺事件年末将达盛期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09年10月29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吴越报道 10月27日,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根据最新的监测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自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专家分析预计将在今年年末达到盛期。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周兵介绍说,今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开始向偏暖方向发展。从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出现异常偏暖现象,中心区域偏暖幅度已经超过1℃。   从目前的监测来看,该地区海温仍然呈现出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次表层大部分受异常暖水控制,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偏暖的状态。这表明,现阶段,厄尔尼诺事件仍处于发展状态,并将继续维持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厄尔尼诺将在今年年末达到盛期,成为一次中等偏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并于今冬后期结束。但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在2010年春季仍将维持正常略偏暖状态,对今冬明春天气气候可能会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厄尔尼诺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把热带地区的大气、海洋发生的异常信号传给热带的其他地区和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影响。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华南部分地区连续暴雨和特大暴雨,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始作俑者。但是,今年厄尔尼诺却未造成洪水灾害,目前南方部分地区反而出现干旱现象。据周兵介绍说,这是因为在厄尔尼诺目前一直处在稳定发展状态,大气对其响应并不显著。此外,南方干旱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对流活动较弱,整层水汽辐散,缺乏正常水汽的输送通道也是造成我国南方干旱的原因之一。   厄尔尼诺信号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子之一,它的出现往往引起广泛的关注。周兵说,厄尔尼诺事件类型复杂,不同类型的厄尔尼诺事件气候影响也不相同。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厄尔尼诺事件的气候效应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特征。因此,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气候异常的可能性,而且也增加了气候预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仅考虑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我国长江以南的降水易偏多,其中黄淮东部、江南、华南、云南及甘肃河西的降水可能偏多。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次年春季,除新疆中西部、云南南部和广西西南部地区偏冷以外,全国大部地区以偏暖为主。 -------------------------------------------------------------------------------- 【背景资料】   近些年来,厄尔尼诺带着几分神秘色彩越来越多地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也使得厄尔尼诺现象成了普通百姓谈论的热点。因为厄尔尼诺常常带来气候异常,所以它的到来往往被人们认为像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一样。   其实,厄尔尼诺是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所研究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在赤道中、东太平洋隔几年才发生一次、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的大范围的海表温度异常现象。厄尔尼诺的生成地在南太平洋东岸,即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国的西部沿海。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经这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人们发现每隔2~7年,秘鲁渔场便发生一次由于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而造成的海洋生物浩劫:鱼死鸟亡,海兽他迁,渔业大幅减产。这种现象一般在圣诞节前或稍后一两个月出现,因此秘鲁人称此为厄尔尼诺,即圣婴,也有人称为上帝之子。   19世纪末,厄尔尼诺事件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逐步观测到整个赤道太平洋海水的变化,发现每隔几年出现一次的暖水现象并不是只局限于南美沿海岸水域,这种海水异常增暖现象从南美沿岸一直发展到赤道中太平洋,持续时间也达数月到一年以上。它不仅对沿岸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或破坏,扰乱了沿岸渔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当地气候反常,而且还会给全球气候乃至社会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历史上典型的厄尔尼诺事件   ●1982/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这次事件是在人们的出乎意料之下发生的,它前期特征与过去的事件有所不同。以往厄尔尼诺事件发展过程中,海表增温一般从东太平洋南美沿岸开始,但是这次却从中太平洋开始。   ●1991~1995年长厄尔尼诺:1991~1995年期间的厄尔尼诺与前面两次又有所不同。从1990年开始赤道中太平洋海温一直持续偏高长达5年之久。在此期间,连续发生了1991年5月~1992年7月,1993年3月~11月,1994年9月~1995年2月三次厄尔尼诺事件,这三个事件各自独立又密切相连,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为长厄尔尼诺。其中1991/92年的事件最强,历时也最长。   ●1997/98年厄尔尼诺事件:这次事件来势凶猛,强度巨大,结束突然。1997年初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水还处在异常偏冷的状态,而4月厄尔尼诺就爆发了,海温距平指数从1月开始连续12个月一直持续上升,这在1952年以来的其他事件中从未有过。到1997年12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平均海表温度距平达到2.8℃的极高值。虽然这次事件持续时间只有3个月,但是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海温距平指数峰值最高、强度最大的一次。   (责任编辑:苏玉君) http://www.cma.gov.cn/qxxw/xw/200910/t20091029_48877.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现象使气候异常 今年出现暖冬几率增大(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0-28 08:07
转载者按:暖冬还是冷冬,由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厄尔尼诺现象使气候异常 今年出现暖冬几率增大 news.longhoo.net来源:金陵晚报 2009-10-27 16:13:14 评论 进入论坛   【龙虎网报道】因为近在眼前的干旱秋热,一度盛传的厄尔尼诺现象,再次引起了关注。时隔3年多,这个小男孩重新跑回地球撒娇。近期,南北半球不同国家,都在针对其淘气预测今冬气候。而在我国,暖冬的趋势,呼声成倍增加。   小男孩卷土重来   近5年来,南京人已经习惯了秋季的少雨。如果扩大区域的话,南方城市对此也已处变不惊。例如,在2004年,同样是10月份,南京一直处于无雨状态。由于对农业及运输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对这一现象的兴趣,更多来自于对冬季气候的预测。   解释南方出现干旱情况原因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向记者介绍。今年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大气,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目前还处于维持和发展阶段,预计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因此,厄尔尼诺背景,可能也是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原因之一。   实际上,今年夏天,厄尔尼诺现象初显,长江以南地区降雨偏多。世界气象组织在8月发出警告,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在太平洋东部出现。组织发言人穆尼奥斯说:今年的6月和7月,科学家在赤道东太平洋观测到了海面温度上升。6月底,海面温度普遍超过正常温度0.5至1摄氏度,7月份也是类似的情况。   通常,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主要特征,是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平时高出0.8℃,并至少持续4-6个月的时间。而厄尔尼诺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上一次出现是在2006年。   各地将遇气候异常威胁   作为最强的年际气候异常信号,厄尔尼诺现在正在整世界地跑,其让原来干燥的地方多雨,多雨的地方干燥。由于对世界各地产生不同影响,因此,科学家们不得不提早做出预测和应对。   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日前在他们的网站发布了全美12月至明年2月的冬季气候展望,他们认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将普遍高于往年平均值,而南部气温将低于正常年份,且降雪量较大。在英国,气象部门表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有可能会使英国变得更加炎热而干旱,并可能对英国和西北欧产生其他不可预见的天气影响。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气象局上周表示,厄尔尼诺将导致下半年澳大利亚东部到中部地区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包括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将遭受天气干燥影响。   每年的圣诞节,是西方隆重的节日,因此,受厄尔尼诺的影响,美国的不少超级雪迷,就打算去南部各州过白色圣诞节。南京大学余志教授告诉记者,厄尔尼诺对于我国来说,可能会使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   我国暖冬几率成倍增加   如果厄尔尼诺爆发,其一个表现就是洪涝、干旱明显增多。因此,疑惑就来了:南京10月份到现在都是久热无雨,这种干旱,是否就是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   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目前只是初现端倪,尚未达到真正的爆发标准,即海面的升温未到超过平均水平1℃的水准;另外,厄尔尼诺在各地的气候异常现象的表现是不同的,很难说目前南京的久晴无雨的罪魁祸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是可以肯定,厄尔尼诺一旦爆发,那全球的气候异常现象将会增多,而且和北美类似,我国暖冬的可能性无疑会加大。   另一方面,2007年日本科学家发现小男孩是厄尔尼诺的一个变种,其表现是:太平洋海水暖流,并没有像典型的厄尔尼诺出现时那样,完全沿赤道从西向东流动。而是停留在中间区域,这使得暖流留在太平洋中部、东部和西部的水温依然较冷。今年10月5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又在《自然》杂志上重新指出这个变种在今年年底有可能发生。并且,新型厄尔尼诺将使得气候更加干燥,并带来严重的旱灾,可能会使得今年中国冬季的气温,高于以往平均水平。   如果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如期上演,今年我国的暖冬几率就会成倍增加,但在南北方表现不同。要想知道今年是否可以在南京过上一个有雪的圣诞节,还需要看11月份的气候情况。但是,值得期待的是,2006-2007年冬季由于遭遇厄尔尼诺,南京遇到了有雪的圣诞节。 http://news.longhoo.net/gb/longhoo/news/nanjing/dushi/userobject1ai1026649.html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 冷冬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 0.1~0.3% 的水平上。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科学家 Eddy 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2009 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 冷冬 。 近两年 , 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 10 摄氏度 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 11 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 而 2007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7.5 ; 2008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3.7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 2009 年 8 月,连续 31 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 0 。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 11 年。但第 23 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 1755 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 1996 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 13 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统计资料显示, 199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8.6 。 1996 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 2 月平均气温只有 12 摄氏度 ,比常年平均值低 2.3 摄氏度 ,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 198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13.4 。 1986 年末至 1987 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 1964 年, 1954 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我们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萨摩亚群岛地区北京时间 9 月 30 日凌晨 发生 8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 176 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 1998 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2008 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 2005 年也没有突破 1998 年的高温纪录。 三、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8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 是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8 年 1 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 2007-2008 年拉尼娜事件中; 2009 年至 2010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导致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 季林 2000 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 1500-1800 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 60 年、 54-56 年、 22 年、 18.6 年和 11 年。特别是 54-56 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发生。 五、 结论和预警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 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 拉马德雷冷位相 、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其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 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 2008-2009 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 10 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 10 月 4 日 ,美国大豆落叶率 79% ,收割进度 15% ,作物优良率 67% ,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 2009 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7 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 2007 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 2008 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 2009 年 4 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 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 冷冬 。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 USDA 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 2009 年 10 月 13 日 14:54 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还是冷冬:厄尔尼诺现象今冬将对美国各地气候造成不同影响 (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0-17 08:29
厄尔尼诺现象今冬将对美国各地气候造成不同影响 2009年10月16日 10:16: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10月15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5日公布报告说,厄尔尼诺现象将是影响美国今冬气候的主要因素。受其影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将普遍高于往年平均值,而南部气温将低于正常年份。 这份覆盖今年12月至明年2月的冬季气候展望报告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将在冬季几个月内增强,并对美国气候产生持续影响。届时,美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高于往年平均值,东南部以及宾夕法尼亚州以南大西洋沿岸各州的气温则将低于平均值,东北部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较小。 报告还说,美国西北部今冬将比正常年份温暖、干燥,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包括2010年冬奥会主办城市温哥华在内的加拿大西南地区。 不过,美国气象预测网站AccuWeather.com14日发布的预测认为,厄尔尼诺现象今冬将减弱,美国可能将迎来近年来最冷、暴风雨最多的冬季。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大范围水温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经常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降雨过多。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指出,厄尔尼诺等极端气候现象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其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10/16/content_12244452.htm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 冷冬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 0.1~0.3% 的水平上。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科学家 Eddy 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2009 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 冷冬 。 近两年 , 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 10 摄氏度 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 11 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 而 2007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7.5 ; 2008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3.7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 2009 年 8 月,连续 31 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 0 。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 11 年。但第 23 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 1755 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 1996 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 13 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统计资料显示, 199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8.6 。 1996 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 2 月平均气温只有 12 摄氏度 ,比常年平均值低 2.3 摄氏度 ,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 198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13.4 。 1986 年末至 1987 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 1964 年, 1954 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我们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萨摩亚群岛地区北京时间 9 月 30 日凌晨 发生 8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 176 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 1998 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2008 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 2005 年也没有突破 1998 年的高温纪录。 三、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8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 是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8 年 1 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 2007-2008 年拉尼娜事件中; 2009 年至 2010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导致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 季林 2000 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 1500-1800 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 60 年、 54-56 年、 22 年、 18.6 年和 11 年。特别是 54-56 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发生。 五、 结论和预警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 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 拉马德雷冷位相 、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其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 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 2008-2009 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 10 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 10 月 4 日 ,美国大豆落叶率 79% ,收割进度 15% ,作物优良率 67% ,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 2009 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7 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 2007 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 2008 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 2009 年 4 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 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 冷冬 。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 USDA 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 2009 年 10 月 13 日 14:54 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0-14 07:54
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    本报讯 (记者吴玲通讯员李建基)今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冷冬。   近两年太阳黑子稀少    近两年,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    据了解,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11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    而2007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7.5;2008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3.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2009年8月,连续31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0。    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11年。但第23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1755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1996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13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   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    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    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8.6。1996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2月平均气温只有12摄氏度,比常年平均值低2.3摄氏度,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198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13.4。1986年末至1987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1964年,1954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变化的趋势 杨学祥 中新网 10 月 5 日 电 受大海啸袭击的萨摩亚灾民依然心有余悸。尽管家园的重建工作已经展开,他们宁可继续在高处避难也不肯回去。当局担心,他们目前过于拥挤的居住环境将引发大规模的致命传染病。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 176 人。另有 12 人依然下落不明,他们恐怕也凶多吉少。据了解,当地灾区的重建工作已开始进行,倒在道路和海滩上的建筑瓦砾残骸也已经清除。萨摩亚国家卫生服务的一名主管菲乌表示,当地每天还是有不少受伤的灾民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还可能出现许多感染了肠胃炎和腹泻的灾民,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因此,死亡人数的上升是在所难免的。萨摩亚红十字会秘书长马瓦拉说,由于人们对灾区爆发传染病的顾虑日益增加,卫生官员前天在阿皮亚举行了会议,讨论解决此问题所应采取的策略。她指出:我们已经接获有关肠胃炎和腹泻正迅速蔓延的消息,而其他疾病爆发的可能性也相当高【 1 】。 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 引人注目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 2005 年 3 月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 0.9 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 ( 市、区 ) 有 10 个,偏低的省份达 18 个 。 虽然直到 2 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 2 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 16 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 这个冬天很正常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 0.5 ℃ 到 1.2 ℃ 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 0.7 ℃》、《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 18 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 18 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 5 ℃ 18 年暖冬画句号》。 2005 年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2 月 3 日 凌晨 的最低气温低至 7 . 1℃ ,白天最高气温在 16℃ 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 1 日的 36℃ 骤降至 2 日的 13℃ 。这在地处南半球、 2 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 2 月 1 日 早上 气温降到 9 . 4 ℃ ,创 25 年来 2 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1 月 10 日 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 2 月 2 日 ,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 3 米 。 从春节前一周至 2 月 21 日 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2006 年 11 月 15 日 澳大利亚正值夏季,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部分地区却突降大雪,当地气温也出现大幅下降。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原因是一股来自南极的寒流突然来袭。有专家认为,澳大利亚今年遭遇的反常天气,主要是厄尔尼诺效应造成的 。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时值春夏交接,但在 10 月,澳大利亚先是遭遇百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然后又在 27 日开始猛降温,雪雹齐下。其中,塔斯马尼亚州两周内的温度更是从 33.1 ℃ 急降至最低- 6 ℃ 。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 27 日晚气温突然骤降至 2 ℃ ,并出现大量霜雪及冰雹。霍巴特附近的威灵顿山区,气温更降至- 6 ℃ ,创下 41 年来 10 月夜间最寒冷纪录。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因为这场严寒, 30 多年来第一次迎来了降雪 。 根据郭增建的 深海巨震降温说 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 2005 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孰是孰非,我们等待客观实践的检验 。世界都公认 1998 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 2009 年真正开始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1957 、 1969 、 1972 和 1976 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 20 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 1960 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 60-70 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 7 次大于 8.5 级地震【 8 】。 综上所述,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由于 2009 年 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地震和强潮汐导致的气候变冷将加剧流感的爆发强度。 参考文献 1. 萨摩亚海啸致 176 人死亡 当局担心爆发传染病。 2009 年 10 月 05 日 09:53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10-05/095318780674.shtml 2. 于晶波 . 今年暖冬不够暖 . 金羊网 2005-03-03 15:22:57.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3/03/content_858645.htm 3. 王小玲 , 王启祎 . 南半球遭遇夏季低温 . 日期 : 2005-02-22 . 国家气候中心 .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518 4.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6. 张兰。澳大利亚遭遇寒流 夏季时分突降大雪 。 2006 年 11 月 16 日 08:35 来源 : CCTV.com http://news.cctv.com/world/20061116/100434.shtml 7. 崔笑愚。澳大利亚入夏前反常降雪 气温两周骤降 40 度。东方网 2006 年 10 月 30 日 09:55 http://society.eastday.com/eastday/node81844/node81853/node168954/u1a2408907.html 8.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985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圳今年的冬季有点暖(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0-8 08:03
深圳今年的冬季有点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6日07:11 深圳特区报   【本报讯】(记者 郑向鹏 通讯员 唐历)预计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市今年秋冬将继续偏暖少雨,今年10月到明年2月总雨量较常年偏少近四成,冬季气温偏高1.5℃以上,出现显著暖冬及秋冬旱情的概率较大,这是记者昨天从市气象台获悉的。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我市汛期于9月下旬结束,10月以后将不会有热带气旋严重影响我市。据目前太平洋热带海温监测资料显示,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海温较常年偏高近1℃,预计偏暖趋势还将持续,并可能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现象。此外预计秋冬季节的副热带高压将维持偏强态势,这将抑制冷空气南下,使我市秋、冬季偏暖,降水偏少。   据气象部门统计,截至9月底,今年我市累计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少近二成。预计10月雨量60-80毫米,偏少约三成;11月雨量15-25毫米,偏少约五成;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累计降水为50-80毫米,较常年偏少三到五成,我市将出现中度以上的秋冬气象干旱。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我市冬季平均气温约为17℃,比同期偏高约1.5℃,其中12月平均气温为18℃,1月平均气温约为15-16℃,2月平均气温约为17℃。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7-9℃;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下旬中期到2月上旬中期。   今年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秋冬气象旱情比较明显,气象部门建议我市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合理调度水资源。特别是今年10月到明年2月天气干燥少雨,发生森林火险的危险性增加,建议加强森林防火相关工作。此外,今年冬季将出现显著暖冬,但冷暖变化比较剧烈,易诱发多种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有关部门应注意做好疾病防控。 http://news.sina.com.cn/o/2009-10-06/071116400076s.shtml 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变化的趋势 杨学祥 中新网10月5日电 受大海啸袭击的萨摩亚灾民依然心有余悸。尽管家园的重建工作已经展开,他们宁可继续在高处避难也不肯回去。当局担心,他们目前过于拥挤的居住环境将引发大规模的致命传染病。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176人。另有12人依然下落不明,他们恐怕也凶多吉少。据了解,当地灾区的重建工作已开始进行,倒在道路和海滩上的建筑瓦砾残骸也已经清除。萨摩亚国家卫生服务的一名主管菲乌表示,当地每天还是有不少受伤的灾民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还可能出现许多感染了肠胃炎和腹泻的灾民,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因此,死亡人数的上升是在所难免的。萨摩亚红十字会秘书长马瓦拉说,由于人们对灾区爆发传染病的顾虑日益增加,卫生官员前天在阿皮亚举行了会议,讨论解决此问题所应采取的策略。她指出:我们已经接获有关肠胃炎和腹泻正迅速蔓延的消息,而其他疾病爆发的可能性也相当高【1】。 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 引人注目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2005年3月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0.9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市、区)有10个,偏低的省份达18个 。 虽然直到2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2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16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这个冬天很正常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0.5℃到1.2℃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0.7℃》、《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18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18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5℃18年暖冬画句号》。 2005年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月3日凌晨的最低气温低至7.1℃,白天最高气温在16℃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1日的36℃骤降至2日的13℃。这在地处南半球、2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1日早上气温降到9.4℃,创25年来2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1月10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2月2日,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3米。从春节前一周至2月21日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2006年11月15日澳大利亚正值夏季,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部分地区却突降大雪,当地气温也出现大幅下降。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原因是一股来自南极的寒流突然来袭。有专家认为,澳大利亚今年遭遇的反常天气,主要是厄尔尼诺效应造成的 。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时值春夏交接,但在10月,澳大利亚先是遭遇百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然后又在27日开始猛降温,雪雹齐下。其中,塔斯马尼亚州两周内的温度更是从33.1℃急降至最低-6℃。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27日晚气温突然骤降至2℃,并出现大量霜雪及冰雹。霍巴特附近的威灵顿山区,气温更降至-6℃,创下41年来10月夜间最寒冷纪录。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因为这场严寒,30多年来第一次迎来了降雪 。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2005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孰是孰非,我们等待客观实践的检验 。世界都公认1998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2009年真正开始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1957、1969、1972和1976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20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60-70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7次大于8.5级地震【8】。 综上所述,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由于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地震和强潮汐导致的气候变冷将加剧流感的爆发强度。 参考文献 1. 萨摩亚海啸致176人死亡 当局担心爆发传染病。2009年10月05日09:53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10-05/095318780674.shtml 2. 于晶波. 今年暖冬不够暖. 金羊网 2005-03-03 15:22:57.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3/03/content_858645.htm 3. 王小玲, 王启祎. 南半球遭遇夏季低温. 日期: 2005-02-22. 国家气候中心.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518 4.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5. 杨冬红, 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6. 张兰。澳大利亚遭遇寒流 夏季时分突降大雪 。2006年11月16日 08:35 来源: CCTV.com http://news.cctv.com/world/20061116/100434.shtml 7. 崔笑愚。澳大利亚入夏前反常降雪 气温两周骤降40度。东方网2006年10月30日 09:55 http://society.eastday.com/eastday/node81844/node81853/node168954/u1a2408907.html 8.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137-14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985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08 次阅读|1 个评论
降雨少四成 深圳秋冬将出现中度干旱(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9-28 04:56
降雨少四成 深圳秋冬将出现中度干旱 2009-09-27 17:47:00 来源: 深圳新闻网(深圳)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施翔东)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深圳总雨量将比常年减少4成,冬季温度偏高1.5℃,出现显著暖冬及秋冬旱情的概率较大,这是记者9月27日从深圳市气象台了解到的。 深圳市气候中心专家向记者介绍,截至9月25日,2009年深圳市累计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少二成,最近对太平洋热带海温监测资料表明,很可能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受此影响,深圳秋冬季节的副热带高压将维持偏强态势,这将抑制冷空气南下,使深圳市秋冬偏暖,降雨偏少。据预测,2009年10月雨量为60-80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三成,11月雨量15-25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五成,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此时为深圳冬季)累计降雨50-80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三至五成,深圳将出现中度以上的秋冬气象干旱。 记者了解到,今年冬季深圳平均气温约为17℃,比同期偏高约1.5℃,预计在2009年11月下旬后期,2009年12月下旬后期,2010年1月上旬末期,2010年1月下旬中期至2月上旬中期将有4次比较强的冷空气,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7-9℃,出现在2010年1月下旬中期至2月上旬中期。 深圳市气候中心专家提醒,今年秋冬季节深圳的旱情将比较明显,建议有关部门提前做好水资源调配,天气干燥将会对森林防火造成很大压力,同时由干旱引发的灰霾天气,以及冷暖天气变化容易诱发多种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 (本文来源:深圳新闻网 ) http://news.163.com/09/0927/17/5K82QAGA000120GR.html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 杨学祥 申城的暖冬自 1986 年开始,中间间断 2005 年、 2006 年和 2008 年,共出现 20 个暖冬。与其对应的是,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申城的暖冬发生时间与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滞后 9 年。一个明显的规律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厄尔尼诺年对应申城的暖冬, 200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到来将间断这个规律,有可能从 2010 年开始。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1952 年至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8 次,其中,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最长,预示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因此, 2009 年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大,超常低温将导致流感爆发增强。 1955 年至 1984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7 次(厄尔尼诺年或拉尼娜年),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时间滞后 8 年;申城 1986-2009 年 20 次暖冬发生时间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滞后 9 年。 根据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年发生低温冷害的规律, 2009-2010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冷冬,而不是暖冬。 2009 年 6 月厄尔尼诺和流感大流行的到来是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本质特征的再次肯定。冷冬的到来将加剧流感爆发的强度,而暖冬则正好相反。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等待实践的检验。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秋旱的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在7月9日指出,进入7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 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关于秋旱的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1.杨学祥。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发表于 2009-7-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2.杨学祥. 厄尔尼诺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 发表于 2009-7-3 3:47:04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1634 3. 王喆。民建会员呼吁:应迅速建起华北等地区秋旱应对机制。2009年08月26日17:03 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http://cppcc.people.com.cn/GB/45580/45603/9934828.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1752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
杨学祥 2009-9-24 05:46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 杨学祥 一、 问题的提出 晨报 2009 年 9 月 16 日 讯 新一轮厄尔尼诺正初露端倪。日前美国国家气象局研究人员称,最近赤道太平洋 (14.81,-0.32,-2.12%) 地区的海水温度比正常情况下高 0.7 ℃ 至 1 ℃ ,呈现弱的厄尔尼诺现象,这一现象今后数月将继续加强,可能持续到明年年初。而早在今年 6 月,我国气象专家也监测到了类似的现象。今年上半年,拉尼娜事件宣告结束,之后出现了几个月的平稳期,但厄尔尼诺现象很快出现,这有可能影响未来一段时间长江流域的降水、气温等变化。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满莉萍说,若厄尔尼诺正式成形,那么当年秋冬两季,北方的降水就会比常年减少,南方则增多。气温方面,厄尔尼诺现象当年,本市出现暖冬的几率也比常年明显提高 。 2009 年 3 月 3 日 ,上海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宣布,今年冬季 (2008 年 12 月至 2009 年 2 月 ) 全市平均气温达 6.6 ℃ ,较常年同期偏高 1.6 ℃ 。在气象学上,当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1 ℃ 时,便称为暖冬,因此去年刚刚摘掉的暖冬帽子今年重新戴回申城头顶,也是申城自 1986 年来出现的第 20 个暖冬。 气候中心分析表示,今年冬季上海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较常年同期都偏高偏多,尤其是 2 月更是气温特高,降水特多。全市冬季平均气温为 6.6 ℃ ,较常年同期偏高 1.6 ℃ ; 2 月平均气温更是高达 9.2 ℃ ,较常年 2 月异常偏高 3.8 ℃ ,居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第三位。 2 月上旬申城各站气温均创历史最高,其中徐家汇站 2 月上旬平均气温达到惊人的 10 ℃ ,较常年同期偏高 5.9 ℃ ,十分罕见。气象学上,只要上年 12 月和当年 1 月、 2 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较常年 ( 过去 30 年间平均值 ) 偏高 1 ℃ ,就可称为暖冬,今年冬季偏高了 1.6 ℃ ,当然更是暖冬了。气候中心专家沈愈说。 申城自 2005 年终结持续 16 年的暖冬后,曾连续 2 年告别暖冬,而 2007 年暖冬重回申城,且成为申城有气象记录 134 年来最暖的冬天。去年申城遭遇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暂时摘掉暖冬帽子,但今年冬季由于 2 月上旬气温创历史最高纪录,虽然中下旬遭遇罕见的连续阴雨天气,但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依然被显著拉高直至远远超过常年同期 1.6 ℃ ,暖冬再度卷土重来。   气象专家表示,上海与全国对于暖冬划定的标准并不相同,全国标准指上年 12 月和当年 1 月、 2 月 3 个月的平均气温较常年 ( 过去 30 年间平均值 ) 高出 0.5 ℃ ,就可以称为暖冬。而在上海则认为当冬季 3 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1 ℃ 时,才称为暖冬。虽然不同界定标准曾引起争议,但上海气象专家仍认为偏高 1 ℃ 的标准对申城而言更为科学合理 。 二、 暖冬出现的时间特征 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亦称拉马德雷现象 ) 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我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 ENSO 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1976/1977 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这种现象才引起人们关注。主要表现为准 2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吕俊梅等人利用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月平均海温距平资料、美国 Scripps 海洋研究所联合环境分析中心 (JEDAC) 的海表和次表层海温观测资料以及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 不同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结果表明,在 PDO 的暖位相时期, El Nino 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强度较强;反之,在 PDO 的冷位相时期, La Nina 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强度较强 。 表 1 PDO 的冷暖位相下 El Nino 和 La Nina 事件发生年份(吕俊梅 等, 2005 ) PDO 冷暖位相 厄尔尼诺事件年份 拉尼娜时间年份 1909-1924 年(冷) 1911 , 1913 , 1918 1909 , 1910 , 1916 , 1922 , 1924 1925-1945 年(暖) 1925 , 1929 , 1930 , 1940 1938 , 1942 , 1944 1946-1976 年(冷) 1951 , 1957 , 1963 , 1965 1969 , 1972 , 1976 1949 , 1954 , 1955 , 1956 , 1964 1967 , 1970 , 1971 , 1973 , 1975 1977-1999 年(暖) 1982 , 1986 , 1987 , 1991 , 1997 1984 , 1988 , 1999 由于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事件多而强,所以对应气候暖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事件多而强,所以对应气候冷期。历史记录表明, 20 世纪初期和 60-70 年代的低温期与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迅速变暖与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1998 年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这是 1998 年最暖和近十年气温下降的原因。 申城的暖冬自 1986 年开始,中间间断 2005 年、 2006 年和 2008 年,共出现 20 个暖冬。与其对应的是,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申城的暖冬发生时间与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滞后 9 年。一个明显的规律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厄尔尼诺年对应申城的暖冬, 200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到来将间断这个规律,有可能从 2010 年开始。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1952 年至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8 次,其中,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最长,预示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因此, 2009 年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大,超常低温将导致流感爆发增强。 从 图 1 中还可以看到, 1952 年至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7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55 天)、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冬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74 、 45 、 45 天)、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44 天)、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45 天)、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 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44 天 )、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 拉马德雷冷位相 、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杨冬红, 2009 )。 图 5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表(据丁一汇, 2008 ) 资料来源:丁一汇。透视 大雪灾 。日期: 2008-02-24 来源:文汇报。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1955 年至 1984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7 次(厄尔尼诺年或拉尼娜年),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时间滞后 8 年;申城 1986-2009 年 20 次暖冬发生时间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滞后 9 年。 根据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年发生低温冷害的规律, 2009-2010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冷冬,而不是暖冬。 三、 冷暖周期互换的机制 根据温室效应,美国和英国学者相继预测 2005 年和 2007 年将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不承认事实不是科学的态度。 据法新社报道, 2007 年 8 月 9 日 发表的一项报告称,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但是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 2009 年真正开始,并称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 1998 年还要热。现有的全球气候计算机模型低估了自然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们调整了原有模型,以便更好地反映诸如拉尼娜现象或海洋水温及水流循环的波动等气象规律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他们采用反映海洋及大气真实情况的数据替代近似数据,以获得 2005 年到 2014 年这 10 年间的气候变化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虽然长期来看,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会迫使气温升高,但是热带太平洋温度较低的寒流及南极海域对气候变暖的抑制,将抵消这十年中前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英国国家气象局科学家道格史密斯说,这些发现和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气候变化模式相吻合。史密斯说,新模型针对全球地表温度得出了远比以往模型精确的预测结果。 该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自然力为什么在 2005-2006 年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我们早在 2005 年就做了理论证明 ,新闻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 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不能解释 2006 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也不能解释 2005 年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 2005 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 。孰是孰非,我们等待 2005 年客观实践的检验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18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2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4-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气温将逐渐降低。 2006 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提供了新证据。 由此看来,自 1998 年以后,中国气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全球气温也难以恢复到 1998 年的水平,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事件功不可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英国科学家关于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 1998 年还要热的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此期间强地震海啸发生的情况而定 。 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有很好的相关性,物理机制也很明显:从大间冰期到大冰期, 100 -200 米 的海水层的海水变为两极的 2000 米 巨厚冰盖,破坏了原有的地壳重力均衡,海水和地壳的密度比大约为 1 : 3 ,所以,赤道海洋地壳要上升 33 -66 米 ,两极冰盖要下降 660 米 ,才能达到新的地壳重力均衡,陆海地壳的相对升降导致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从大冰期到大间冰期情况正好相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末次冰期中形成 2000 米 的 冰盖,在 1 万年前的间冰期冰盖融化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均衡上升了 500 米 ,还将上升 200 米 ,才能达到新的地壳均衡 。   据印度媒体 18 日报道,英国的一组科学家最近正在收集数据,以期弄清全球变暖是如何导致火山喷发频率增加的。有分析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使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海平面的上升,还会打开火山的盖子。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火山学家大卫□派尔说,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全球模型,以弄清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地质活动的,以及这些过程又是如何反作用于整个系统的。但是目前还不存在这样一个全球模型。他说 : 随着冰川越来越薄,火山爆发的频率可能会增加 。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8日报道,日前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举行的一个有关火山研究的国际研讨会上,部分与会研究人员指出,火山顶部的冰层融化可能导致更多火山爆发。历史上就有这种先例。大约1.1万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段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的时期。科研证据显示,当时冰岛一带火山活动大大增加,并且从气候变化到火山活动增加之间的反应时间并不长。 研究人员解释说,一方面气候变化会导致冰层融化,冰层压力减小,同时大量融水将影响地理构造,这些都会改变火山内部压力平衡并加剧火山活动;另一方面火山爆发又会喷出大量火山灰,改变大气成分,反过来加剧气候变化。他们目前正试图搜集更多数据,以建立一个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之间互相影响的模型。 研究人员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方面还未特别关注到气候变化可能对火山造成的影响,而对这方面多加注意,将有助于应对可能的风险 。 我在 2005 年 11 月 28 日 指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现在处于全球变暖的高峰期, 1998 年、 2002 年、 2003 年和 2004 年是 20 世纪以来的第一暖年、第二暖年、第三暖年、第四暖年。 2005 年可能后来者居上,至少是第二暖年。根据气候变化的 1800 年周期,从公元前 398 年气候最冷时期到公元 1425 年小冰期,全球气候经历了一个周期的冷暖转变,下一个最冷时期为公元 3107 年。在此期间,最暖时期为公元 538 年和公元 2337 年 。 900 年的变暖过程,我们已经走过了近三分之二。全球变暖的后果就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以每百年海平面上升 15 厘米 计算, 600 年上升约 90 厘米 。根据冰川地壳均衡原理,海平面上升 90 厘米 ,海洋地壳负荷增大,将下沉 30 厘米 才能达到均衡。海洋地壳排挤出的地下流体,将涌入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地壳均衡上升。如果这种流入是缓慢的,则大陆近似均匀地整体上升,陆内的地震相对平稳;如果这种流入是急剧的,则流体首先涌入大陆边缘,使大陆边缘地区迅速上升,陆内升降幅度差异显著,陆内的地震趋于强烈 。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同时活跃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冰川地壳均衡原理,海平面上升 90 厘米 ,海洋地壳负荷增大,将下沉 30 厘米 才能达到均衡。海洋地壳排挤出的地下流体,将涌入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地壳均衡上升,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地球表面积为 5.1 亿平方千米,海洋地壳为其三分之二,即 1.7 亿平方千米。洋壳下降 30 厘米 ,挤压 51 万立方千米的地下流体喷出地表,其降温作用不可忽视,连带的自然灾害更不可忽略。 四、 暖冬和冷冬对流感强度的影响 我在 2006 年指出,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认为,全球将进入 6000 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 ~ 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 ~ 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或峰年,或其前后一年。 1889 ~ 1890 年、 1900 年、 1918 ~ 1919 年、 1957 ~ 1958 年、 1968 ~ 1969 年和 1977 年的流感暴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暴发。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 60 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流感不会在人类世界暴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 30 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至多到 2020 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再度光顾人类世界 。 三年过去了, 1999-2008 年的十年低温期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世界都公认 1998 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地表温度比这 30 年的平均值高 0.54 ℃ ,名列第一位。 2005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的平均温度 14 ℃ 高出 0.48 ℃ ,名列第二位。 2003 年全球表面温度比常年高 0.45 摄氏度 ,位列第三位。 2006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记录的年平均值高出 0.42 ℃ ,名列第六位。 2008 年温度比 1961 ~ 1990 年的年均 14 ℃ 高出 0.31 ℃ ,名列第十位,成为近十年来最冷的一年。全球最热年的排序: 1998 、 2005 、 2003 、 2002 、 2004 、 2006 、 2007 、 2001 、 2000 、 1999 、 2008 年 。 2009 年 6 月厄尔尼诺和流感大流行的到来是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本质特征的再次肯定。冷冬的到来将加剧流感爆发的强度,而暖冬则正好相反。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等待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葛志浩。今年申城暖冬可能性较大。 2009 年 09 月 16 日 08:45 新闻晨报。 http://sh.sina.com.cn/news/s/2009-09-16/0845117646.html 2. 吴洁瑾。阔别一年 暖冬重回申城。 2009 年 03 月 04 日 08:21 东方早报。 http://sh.sina.com.cn/news/s/2009-03-04/0821107991.html 3. 吕俊梅 . 琚建华 . 张庆云 . 陶诗言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 2005, 10(2):238-249 4. 法新社:自然力近年抑制了全球变暖。 2007 年 08 月 13 日 09:13:5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3.xinhuanet.com/world/2007-08/13/content_6520851.htm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6.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7.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8.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9.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10. 施平。全球異常寒冬引科學家關注 冰川時代可能再臨。 央視國際 ( 2006 年 02 月 05 日 13:33) http://www.cctv.com/news/science/20060205/100962.shtml 11.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12. 春风。美航空航天局:今年将是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一年。 2005-02-16 08:13:57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02/16/content_2581433.htm 13. 未来 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期。 2005 年 10 月 12 日 02:38 新闻晨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5-10-12/02387143269s.shtml 14. 杨学祥,杨冬红。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得到证实。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8-14 9:36:13 。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711 15.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 155 16. 专家称全球变暖将导致火山喷发频率变高。来源:环球时报。 2009-09-18 20:55 。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09/581892.html 17. 黄堃。研究人员称气候变化可能加剧火山活动。 2009 年 09 月 19 日 10:35:4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09/19/content_12078644.htm 18. 杨学祥。全球变暖导致地壳均衡运动:解读九江地震不能用惯性思维(定稿)。上传日期: 2005-11-28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991.htm 19.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PNAS, 2000, 97(8): 3814-3819 20.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 1992 ,( 4 ): 404-408 21. 杨学祥。地壳均衡与海面变化。地球科学进展。 1992 , 7 ( 5 ): 22-29 2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 (6): 1813 ~ 181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9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唐代名刹佛光寺冬日记
yaoyaxin 2009-2-23 20:11
佛光辉日月,古刹蕴华章 唐代名刹佛光寺冬日记 姚雅欣 山西五台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文殊菩萨的道场与佛教文化艺术的圣境,自古迄今或为香客景仰,或为世人关注。过去很长时间,寺庙云集的台怀镇是游客参访五台山的核心区域,位于台外的古刹南禅寺和佛光寺只是停留于相关研究者视域的珍品,一般游客很少光顾,自然就错过了领略最古老的东方木结构建筑精髓的绝佳案例。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和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向纵深发展,以及大众对文化访古的追慕之情,甚至梁思成、林徽因走进大众视野,五台山中如疏星散落的唐代古刹真迹,渐为世人所知。佛光寺历久弥新的科学与艺术价值,伴随着浓郁的历史馨香,不断深入当代文化审美与艺术鉴赏的视野,吸引着越来越多向往与关注的目光。 佛光寺位于五台山之南台西麓豆村附近的佛光山中,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峰峦萦绕亘古胜地,壮美的古刹掩映在幽丽静谧的自然造化之中,佛光寺荟萃唐代建筑、雕塑、壁画、题记等诸多人文胜迹,人文与自然情境交融,历史、艺术与科学精髓熠熠生辉。佛光寺相传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时期已经成为五台山名刹。敦煌第61窟五台山图壁画在显要位置绘大佛光之寺,寺区有七间三层的弥勒大阁与正殿并存,并且作为当时全寺的中心,反映了唐代寺庙的建筑风格与繁盛状况。其实,五台山图的昭著功绩更在于它是我国最早的古建筑调查研究机构营造学社发现佛光寺的信念指南、科学指南与踏勘指南。 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曾断言唐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在中国早已不复存在,要看唐代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是,以梁思成为首的中国古建筑开拓者始终坚信在国内肯定有唐代木构建筑存在。当梁思成第一次阅读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著作《敦煌石窟图录》时,注意到第61号窟宋代壁画五台山图中的大佛光之寺,他又在《清凉山志》中读到佛光寺的历史记载。1937年6月,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纪玉堂四人抱着中国必有唐代木构建筑的执著信念,开始前往山西的踏勘之路。历尽艰险与苦难,最终觅得佛光真容禅寺正殿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为完备的唐代木构建筑,从而修正了日本学者关野贞认为佛光寺大殿为明代建筑的说法。佛光寺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东方建筑史研究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唐武宗会昌法难削平佛教势力,佛光寺披劫。唐宣宗复兴佛教时,也就是大中十一年(857),京都洛阳女弟子宁公遇布施重金,重建佛光寺东大殿。尽管东大殿晚于南禅寺(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75年,但是殿宇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技法纯熟,后世修葺所做的结构性更动甚少,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可谓现存殿堂型构架建筑中最古老、最典型的一例。亦有亚洲佛光的美誉。 寺址三面环山,唯西向豁朗,寺宇因地势处理成渐次升高的三个平台。殿阁高低层叠错落有致,通过对地形的成功运用,营造出气势恢宏、含蓄变幻的外部空间。东大殿建在以高峻的挡土墙砌成的第三层平台上,陡然高出8米余。大殿面阔七间(34.08米),进深八椽(18.12米),使用木构建筑最高级的屋顶形式单檐庑殿顶。檐柱侧脚、生起明显,柱头卷刹圆和,柱础石雕宝装莲瓣造型丰满,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 大殿由柱网、铺作与屋架三层叠架结构而成,檐柱和内柱各一周组成回字形平面,即金箱斗底槽,这是中国古建筑柱网平面布局中最高级的配置形式。以阑额联结柱网,形成内外两圈柱架作为屋身骨架;中层在柱头用斗栱、明栿和柱头枋等将两圈柱架紧密连接,形成铺作层,支持内外槽天花,保持构架的整体性,并将梁架荷载均匀传递于各柱;铺作层上为屋顶构架。大殿梁架由平棋隔为明栿、草栿两部分,明栿作月梁式,制作规整,轮廓秀美。草栿作为梁架结构的真实面目,平梁上不用驼峰、侏儒柱,仅用两支人字形叉手斜向支撑脊槫。叉手颇具古制,是汉代以来的传统做法,唐代以后不再使用。当营造学社的开拓者第一次发现它时,对这国内的孤例惊喜得如获至宝,他们在历史的尘埃中全神贯注地阅读,敏锐的目光不放过每一处历史信息,全然不顾周围环境之困厄。照相的时候蝙蝠见光惊飞,秽气难耐,而木材中又有千千万万的臭虫,工作至苦。他们早晚攀登工作,或爬入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或爬到殿中构架上,俯仰细量探索,唯恐不周。 斗栱是东大殿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七种形式极富变化,最繁富者七铺作出四跳,转角铺作从45度方向出华栱两跳与角昂三层,昂上设宝瓶承角梁。斗栱外观硕大雄浑,用以缩短梁枋净跨荷载,减少梁枋在柱头处的剪力,支撑深远翼出的屋檐,是大殿科学结构和造型艺术的点睛之笔。高举而深邃的屋檐、粗壮的柱列、简单浑厚的门窗、舒展而平缓的屋顶,共同形成唐代大殿庄重端严而又舒展雄放的外观。 大殿的设计者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在简单有限的平面里创造出丰富且极具变化的立体空间。外槽为较矮的回廊,供信徒瞻拜进香;内槽柱头以四跳斗栱承明栿,栿上又以斗栱分隔成透空的小空间,天花与柱子交结处向内斜收,使内槽形成高敞、跨度较大的中央空间。内槽后半部建宽五间、深一间的佛坛,坛上高大的佛像与内槽空间形成和谐而有机的整体。内槽、外槽在体量和高度上的明显差异,很好地突出了佛像的宗教艺术效果,做到结构与艺术的内在统一。 大殿法度精严,结构科学优美,为唐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例证。在宋代建筑规范《营造法式》尚未出台以前近三百年,唐代建筑师已经在大型建筑设计中娴熟地运用材分模数制了。佛光寺东大殿实证说明,唐代确实存在一套以材分为模数,并按一定比例进行外观和室内空间设计的相当完整成熟的设计方法,能够综合解决建筑的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问题,是建筑模数制在宋代继续发展成熟的基础。 佛光寺东大殿在建筑整体结构、细部处理与空间尺度把握上,反映出唐代建筑技术与艺术审美的成熟,并且已经达到较为完善的水平,创造出和谐融洽的建筑风格、宗教氛围与视觉艺术效果。殿内30余尊唐代彩塑、200余尊明代罗汉彩塑、图幅不足1平方米的魔王捉鬼图唐代壁画、版门后唐代游人墨书题记,还有记载着大殿修建始末与筹款捐资状况的两座唐代经幢,将历史记载、艺术形象与殿堂的科学结构浑然融为一体,彰显出佛光寺大殿雄浑豪迈、华美规整的唐代建筑风范。 除唐代遗构之外,佛光寺还有一些极具科学艺术价值的建筑珍品。金代建筑文殊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配殿,面阔七间,在结构上运用移柱法与减柱法,大量减少内柱,并使用通长12.1米横跨四间的大内额,营造出十分宽敞的礼佛空间。这种大胆的、科学合理的结构创制,在中国建筑史上极具开创性与典型性。建于北朝的佛光寺祖师塔,精美之致,古韵犹存。寺周星散的几座高僧墓塔,可谓早期古塔在中国发展的活化石。 可以说,来到佛光寺,或置身于唐代艺术、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殿堂,或穿行于建筑历史的时空隧道,或叹服于古人建筑创作的寓意匠心,或震撼于古建先哲上下求索的执著精神。中国现存最早的殿堂建筑、寺观壁画、彩塑艺术在此都保留了精美的实物遗存,这些鲜活历史的载体,这些古代科技文明与艺术的见证,何尝不是古人精神理想与设计理念的体现,何尝不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写照。 冬日的佛光寺只为虔诚的参访者敞开心扉。记得2005年初的四九时节,我与世界遗产基金的葛亮、杰夫二位来到佛光寺,刚冽劲风卷着半个冬天积雪形成的纤微冰凌,透出千年古刹劲直清刚的气质。从金代遗构文殊殿,到唐代遗构东大殿、魏齐之际的祖师塔,再到寺后山林中的无垢净光塔、解脱禅师塔,极其清醒中尽情地品读记录,无一丝尘嚣与纷扰,仿佛透彻的冰晶替代了空气分子,悠远历史和完美技艺唤起的热情覆盖了所有严冬的寒意。尽管在气候适宜的不同时节我也多次造访佛光寺,但唯有这次在冰寒风冽意境中读出的佛光古刹真谛最令人震撼与回味。但愿还会有佛光寺的冬日体验,而暖冬不至于愈演愈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方冷空气频繁“突袭”令今冬冷暖不均(转载)
杨学祥 2009-1-30 13:31
今年首波寒潮告结申城天气回暖 北方冷空气频繁突袭令今冬冷暖不均 www.jfdaily.com 2009-01-30 08:12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初四,春节长假的第一个雨日,豫园九曲桥上依然游人如织。 晨报记者 杨 眉 现场图片 □晨报记者 葛志浩   北风减弱了,气温上升了,在这个春节逐渐走向尾声时,2009年的第一波寒潮也悄悄地画上了一个句号。未来数日,申城将在没有强冷空气正面骚扰的情况下迎来一段潮湿而略偏暖的日子。昨天下午,市气象局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连接数次迎战寒潮之后,这个冬天已走上了下坡路,总体看来,今冬略偏暖,但离真正的暖冬可能还有点差距。 冷空气频繁突袭今年冬天冷暖不均   冷冬还是暖冬?在这个冬天,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据了解,如果从频繁出现的寒潮来看,这个冬天的确够冷,尤其是除夕夜,市区最低气温零下3.7℃,郊区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冰冻,咄咄逼人的寒气相伴人们辞旧迎新。但是,如果抛开寒潮,这个冬天似乎又洋溢着温暖的气息,如昨日申城,虽然阴雨连绵,但最高气温很快上升到11℃左右,走在街头已经很难感受到前段时间的那种寒意。   这个冬天,应该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总体上仍应属于略偏暖但非严格意义上的暖冬。对此,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告诉记者,今年冬天虽然看起来有点冷暖不均,但它其实已表现出了一些正常的规律。如冷空气分批南下而未明显扎堆、除寒潮之外的时间里气温波动平稳而没有大起大落等等。   从总体上来看,今年冬天甚至还让人感觉有些偏暖。专家说,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与2008年的拉尼娜现象消失有关。 暖气流趁势而入今冬之末略偏暖冬天的威力变得越来越弱,这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昨天下午,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随着南方暖湿气流的趁势而上,未来三到五天,本市将暂时与冰寒天气绝缘。   资料显示,冷空气势力消散之时,早就在南方觊觎已久的暖湿气流抓住了机会,并在前夜开始以一场小雨给人们一个下马威。而在昨天白天,这场雨几乎没有停过,在阴沉的天空下,空气里弥漫着细小的雨珠,像轻雾一样阻挡了人们的视线。截至昨天下午4点,本市雨势开始减弱,市区累计雨量已达7.8毫米。   通过雷达可以看出,华东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暖湿气流的影响,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雨雾天气将比较多见。气象专家表示,由于大气形势发生改变,未来北方冷空气主力多在偏北地区徘徊,因此本市受强冷空气正面袭击的可能性较小,转而出现的天气,将是阴雨与晴好交替出现。预计今天本市仍有小雨,气温在6-9℃,明后两天转为晴到多云,气温在3-11℃左右。相比春节前后,未来的天气偏暖为主。 暖冬在近年来变得扑朔迷离   记者了解到,在气象统计意义上,一年的冬天是从12月起算,至次年的2月,期间的平均气温若比常年(1971-2000年平均值)同期偏高1℃,就可算作暖冬。   历史上,申城从1987年至2003年持续16年暖冬,此后连续两个冬天暂时摘暖帽之后,2006年12月到2007年2月暖冬再现,而且是自1873年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冬,无雪、多雾。 2008年初,一场严重雨雪冰冻天气出现,又一次让人暂时遗忘暖冬这个名词。于是,在经历了数次的波折之后,申城是否暖冬这一问题,在近几年来变得扑朔迷离。   不过,气象专家表示,暖冬与否,对市民而言其实已不重要。一方面,暖冬是从长远反映出气候的变化规律,对短期内的指导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暖冬是一个平均的概念,这意味着即便在暖冬里,也有可能出现某一段时间极度寒冷的天气,因此如人们完全用暖冬来衡量冬季衣着,很容易陷入误区,从而被一股强冷空气袭击。 作者:葛志浩 http://www.jfdaily.com/news/xwsh/200901/t20090130_521589.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8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加拿大今年冬季天气的科学预测之争
杨学祥 2008-8-30 17:27
美国《农民年监》 (Farmers' Almanac) 的 2009 年加拿大版本预测,加拿大今年冬季的天气将较往常更为严峻,甚至出现灾难性情况。该份今周已于报摊出售的天文年历表示,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将会在摄氏零下 40 度或更低的气温。东部地区也会出现大雪,卑诗省预期是唯一一个较往常更乾燥的地区。已有 192 年历史的《农民年监》是在出版前两年作出相关的天气预测。《农民年监》的加拿大版本大约于 40 年前面世。该本年历根据太阳黑子、行星位置及潮汐活动作出天气预测。 《农民年监》的编辑盖格 (Peter Geiger) 声称,该份天气指引的准确性介乎 80% 与 85% 之间 。 加拿大环境部高级气象学家菲利斯 (David Phillips) 则表示,对于加拿大今年冬季的天气情况,任何人也可作出揣测。但菲利斯可以指出的是,《农民年监》的有关预测完全没有科学根据。菲利斯 28 日表示:「话虽如此,有时候我们的预测并不较为准确。」他续称,加拿大环境部采用大型超级电脑测试诸如海面气温、冰块及降雪情况以及土壤资料的 10 天数据,之后才会预测未来季度的天气。菲利斯指出,其中一项最能预测加拿大今个冬季是否取得严寒天气的预报性事物为加国会否出现厄尔尼诺 (El Nino) 或拉尼娜 (La Nina) 现象。他表示,该两项现象至今仍未见浮现。那意味著加拿大目前正处于 1 个中性境况。自 1950 年以来 23 次入冬前出现中性境况之中, 10 次最终得到较正常更为暖和的气候、 9 次较为寒冷,另有 4 次在两者之间。过去 1 个冬季的天气较为异常,降雪量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三多,整个夏季则接连下雨 。 美国《农民年监》运用的是天文因素预测法,加拿大环境部采用大型超级电脑测试模拟法。究竟谁的方法更科学更准确,尚需要实践的检验。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遭遇 50 年一遇的冰雪冷冻灾害,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和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是灾害发生的原因 。如此看来,多种方法的综合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当然,中国还有一个快速判别法:根据太阳黑子、行星位置及潮汐活动作出天气预测,似乎类似周易的算命迷信,是伪科学;采用大型超级电脑测试诸如海面气温、冰块及降雪情况以及土壤资料的 10 天数据,之后才会预测未来季度的天气,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是真正的科学方法。 不过,用计算机算命,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简单的头脑可以做出最快的决定,但却是最坏的决定。综合多种因素的预测才能更准确。 参考文献 1. 美国《农民年监》预测 . 加拿大今冬天气极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2008-08-29 22:33 文章来源:加通社。(首发子站:驻加拿大经商参处子站)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l/200808/20080805753091.html 2. 杨学祥 .  鉴别 2008 年初冰雪灾害的自然因素与人为作用 . 2008-02-05 11:57:43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5/content_732599.htm 3. 杨学祥 .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冰雪灾害 . 2008-02-0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4/content_732105.htm 4. 杨学祥 .  被忽略了的冰雪冻灾警报 . 2008-02-15 15:07:58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15/content_734758.htm 5. 杨学祥 .  灾害预报:学术研究的多样性与国家安全 . 2008-02-17 16:03:4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17/content_735280.htm 6. 杨学祥 .  历史教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 . 刊发时间: 2008-01-31 15:45:05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31/content_730230.htm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37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