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针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杂说缄与箴
热度 1 fdc1947 2018-10-10 08:36
杂说 缄与箴 缄与箴是两个现在不很常用但是还能够见得着、有时候还用得着的字。也正因为不大常用,所以不少人对于它们的读音和用法就有些疑惑不定,好像认识,也好像知道它们的意思,但是又不能确准。 不很久的若干年以前,缄还是一个常用字。人们在写信封时常常用着它。由于常常要写,所以,那时候很多人在印制信封时,就索性直接印在信封上。 以 下几个信封就都是如此。 缄,音 jian 阴平调,本义是捆扎东西的绳子 ,作动词用,即表示用绳子捆扎。 《庄子 · 胠 箧 》说, “ 为了防范撬箱、掏袋、开柜的小偷,必须把 口袋 箱柜扎紧绳 结 、锁牢,这是一般人所谓的聪明做法(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则必摄缄縢 、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文中的缄、縢都是绳子的意思。《墨子·节葬下》:“榖木之棺, 葛以缄之 (构木的棺材,用葛 藤 把它捆上) ”里的缄,就是作动词“捆 束 ”。 古人写信,那时候没有纸张,就把信写在木板或竹简上。如 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中发现的秦士兵黑夫与惊的家书《黑夫木牍》,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百姓家书,就是写在木板上的。 让人带信,就要把木板或竹简用绳子捆好, 或放在 套子里扎上套口, 这就是 “缄封” 。后来,人们有了纸张,做了信封,可以用浆糊、胶水把信封粘上封口,但是,封口这件事仍然称为 “缄”。在信封上写上某某缄,表示信是某某所封 发 即 某某所写。 缄的本义是用绳子捆 束 ,引申为封 上口 ,又引申为不开口说话。 缄默 ,就是 闭嘴 不作声。 《孔子家语 ·观周》里说了这样一段故事:孔子到周的祖先后稷的庙里去观摩学习,看到那里立着一个铜人,嘴上被封了三道,而背上又刻有铭文 : “ 这是古代说话谨慎的人 。 大家要小心 啊 ,不要多说话,多说就多坏事 …… ” (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勿多言,多言多败。 …… ’”)。这里的“ 三缄其口 ”,本来是嘴上被封了三道,后来成了成语,表示怎么问都闭口不说的意思。 用绳带封住口袋、盒子、 套子等的方法,虽然古老,直到现在还常常用到,我们的衣装、背包等上面也常有用带子系上的办法。由于简便、牢靠,不会有小的零件失落下来,这是这种方法比插销、锁钥优越的地方,我们的神舟飞船上,类似的绳结就用的很多。 箴,音 zhen阴平调,与鍼(简化字:针)字读音相同,本义也 没有什么差别 。只是有些词 中 所用的字,如今 已经约定俗成,不好随便改用。 箴与鍼都是细长而前端带尖的物体,最主要的用处,当然是缝纫。虽然《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把两个字的意义强为分别,但从古人的实际使用 情况 看, 这 两个字没有什么差别。从制作原料来看,一个是竹子,一个是金属,大概就是如此的差别。 从人类技术进步的角度看,应当先有 竹箴,后来才有金属鍼。 过去说, 针是鍼字的 “俗字”,不过如今针已经是正规的简化字, 说得正式一点,针是通用 规范汉字。 一般情况下,鍼已经不用了。在缝纫的意义上,箴也不用了。 箴和针都 还 用来表示 “针灸治疗”的用具 。在这个意义上,总的来说, 箴与针两个字 也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如今箴字也不用了,都用针字。当然, 应当 说明一下的是,针和灸是两种治疗方法,针是刺,灸是用火烤。 古代 可以用来针刺的还 有用 石头做的针(箴),古人称 箴石。用箴石治疗,称箴砭 (现在也作 针砭 ) 。 用箴刺或箴石刺(箴砭) , 不但用来治病,而且把它们引申到人的思想、行为以及政治的范畴 ,那就是治疗思想、行为、政治措施上面的缺点 和错误 。 古人常常用 “刺”这个字,刺有揭露、讽刺、规劝等意思,箴(针)就是用来刺的。当然,这里的用箴刺,其目的是“治病救人”。 在这个引申义下,引出了另外一些词汇。在这种引申义的词汇中,往往只用箴字而不用针字。 这些词,现在还被使用。 例如, 箴规 ,就是规劝、劝诫。箴戒、箴诫、箴谏,也 都 有类似的意思。 又如, 箴言 ,表示 规谏劝戒之言。一般能够广泛流传 的箴言,在 语言 上一般 比较精炼, 而 思想 内容则 较为深刻 ,对人 有教育意义 。 在这样涉及到思想、行为甚至政治的含义的 “箴”,一般不作“针”。当然也有个别的例外,如现在写“针砭时弊”比写“箴砭时弊”还更普遍了。 缄和箴,它们都是形声字,声旁都是咸。但是, 它们现在的读音相差很大。据专家们考证,在上古时,缄、箴的韵母都与咸一样,都归到与 “侵”字一类。 两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字语言变动较大的时期,许多字的读音都发生了大的变化(这就是后人诵读 “诗经”不少地方难以押韵的原因)。大概过了南北朝以后,以咸字为音旁的这些字的读音才分开了,咸、鹹、缄、减、喊、感等字把嘴张大了一点,主韵母变成了近于an(am)。而箴、鍼的韵母则仍然与侵一样,写诗与侵、心、林一类字押韵。 到了近代,北方人才把箴、侵的韵母分开来,箴的韵母成了 en。而直到现在,东南的许多地方(大致江西往南吧),那里的读音比较保守,箴(针)的韵母仍然与侵一样。 当然,我们现在还是要推行普通话,它们的读音是缄: jian1;箴:zhen1。
个人分类: 汉语言|326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激痛点针刺疗法操作及启示
drpengzf 2015-5-20 09:04
激痛点理论认为,每一块肌肉中的激痛点均可产生特征性疼痛与感传痛。通平滑式触诊,钳捏式触诊及深部触诊方法,系统地检查,可以准确地定位激痛点。针刺时,在固定激痛点的基础上,使用较粗的针具,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快速提插。可以快速、彻底地灭活激痛点。针刺后在辅以全方位的关节肌肉运动,及冷喷或热敷等措施,一般 —3 次即可灭活激痛点,解除疼痛。 激痛点与传统针灸中的阿是穴十分相似,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与传统腧穴的解剖位置、针感、主治功能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重叠性;在治疗疼痛方面,这种西方激痛点针刺疗法较传统针刺疗法更好。根据有关激痛点针刺专著中提及的针刺要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与归纳,并将之与传统针法进行了初步比较。这或许会对丰富传统针刺手法,将近一步提高临床针灸疗效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1, 针刺部位及其定位方法 刺激部位的选择无疑直接关系到针刺的疗效,传统针灸以刺激穴位为主,穴位的位置大多是有一定的定位标准,是固定不变的,而激痛点的位置却因人,因病而异。 激痛点是指按压时局部出现的敏感痛点,甚至可引起远端疼痛,有时还可以产生感传性植物神经症状及本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根据其形成部位的不同,可区分为肌筋膜性、肌腱性、皮肤性、韧带性或骨膜性激痛点等。它的产生常与肌筋膜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及内脏性疼痛有关。它是激痛点针刺疗法的主要刺激部位。激痛点常位于肌腹中央、肌肉肌腱交界处、以及肌肉附着于骨骼处。每一块肌肉都可以产生独具特征性的疼痛与感传痛。正因为如此,医生可以通过病人对疼痛部位的描述,推断激痛点可能的位置。医师主要通过触诊,再辅以检查时病人对于疼痛的感受,以及检查时肉眼观察到的局部抽搐反应可确定其部位。检查时,先轻轻地触诊肌肉中的硬结,然后仔细寻找硬结中剧烈的点状压痛,该压痛点即激痛点。 根据其激痛点所处位置的不同,触诊定位方法主要有 3 种;即平滑式触诊、钳捏式触诊与深部触诊。 平滑式触诊,即以手指来回推动检查区的肌肉组织,以便仔细地寻找其中的条索状物或硬结。硬结直径一般为 1—4cm ,其大小主要与激痛点的活动性有关。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浅表的肌肉,如斜方肌、股直肌、掌长肌等。 钳捏式触诊,即在拇指与其它手指之间牢牢地钳捏住检查部位的肌肉组织,以前后推动的方式寻找其中的硬结。当确认这一硬结后,沿着其长度可定位出小结及其最大的压痛点,亦即激痛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身体体表游离缘肌肉中激痛点的定位。如大圆肌、胸大肌外侧缘、肱三肌中的激痛点。 当平滑式触诊及钳捏式触诊无法触及激痛点时,便需要采用深部触诊法。即;将手指放在检查区的皮肤表面,然后朝特定方向施加压力,当引起局部性的压痛,与患部感觉到的疼痛一致,并伴有相关的运动障碍时,它便可能是位于深部的激痛点。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体内深层肌肉如腰大肌、腰方肌等激痛点的定位。 对于激痛点的确认也有一定的临床标准,即( 1 )可触摸的硬结,通常位于肌纤维中央。 (2) 硬结上有剧烈的压痛小点。( 3 )按压小点会在再出现患者的疼痛及感传痛等症状。 (4) 关节的完全牵拉活动范围因疼痛受限。 由于激痛点位于硬结之中,较为坚韧,针刺时易从针尖处滑开,因此,要穿刺激痛点,肌纤维要充分的张力,为此,针刺时应以押手将硬结牢牢地固定。传统针刺疗法以有固定的腧穴作为刺激部位,而腧穴定位都有一定的定位标准,因此,定位相对简单,易学易用。不过,肌肉疼痛等病证的针灸治疗,“以痛为腧”选取阿是穴是传统针灸的首要选穴原则,但是,历代医家对阿是穴的定义较为简单,至今仍缺乏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对其定位方法的描述也十分简单,更没有对其诊断标准作出详细系统的阐述。因此,如果能直接将激痛点的相关理论引入针灸学,势必对进一步完善针灸腧穴理论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 针刺操作方法 2.1 针具的选择 针具选择主要是医生个人的喜好与技术娴熟度而定。在激痛点针刺疗法中,较粗的针具能对所穿透的组织密度与质感,提供较好的触觉反馈。针具长度常以能足够碰到硬结中的激痛点为原则。一般而言,对于大部分浅表肌肉可用 22 号 ---26 号 40mm 针具。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则可用 28 号针甚至 30 号针。使用细针时,常常难以清楚地感觉到针尖所穿过的组织,而针尖也较容易被致密的收缩结节所偏折。如果易出血,则选用 28 号针或 30 号针。 30 号针更具弹性,其针尖更易被收缩结节所偏折,无法提供触觉反馈以做精确的刺激。在较厚的 皮下肌肉里,如臀大肌或脊椎旁肌,则通常需要 22 号 50mm 的毫针。一般 22 号 70mm 的针具通常可达到最深部肌肉的激痛点,如臀小肌及腰方肌,对于肥胖病人,有时可能需要 90mm 长的毫针。可见,激痛点针刺疗法所用针具较粗。因此,易发生晕针,还易产生针刺后疼痛及不适感,并有时可持续 24 小时以上,甚至 2 天。相对而言,为减轻针刺过程中的疼痛,传统针刺疗法的针具正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目前一般使用 28 号至 34 号毫针。因此, 只有在针刺手法过于粗暴的强烈刺激时,才会引起取针后疼痛感,即使有针后部适感,也很少会超过 24 小时。如果使用粗针强刺激,同样会易晕针,产生针后疼痛感,并持续多大十余天。但是,临床上为了提高疗效,许多针灸名家如王雪苔等仍主张用粗针治疗,而不赞成细针刺法。 2 . 2 针刺方向 除了安全因素需要适当调整针刺方向外,传统针刺疗法虽然也有迎随补泻手法,围刺等针刺方向的变化,但更多的时候强调对腧穴进行直刺,并不强调与肌纤维走向的关系,至于对阿是穴刺法的系统描述,现代医家虽有提及,但远未系统化。不过,无独有偶,元代《窦太师针经》谓针刺天应穴,即阿是穴时,须“卧针刺之”。这就是说,对于阿是穴应用斜刺法。这一方法在近代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多家研究证实,阿是穴斜刺优于直刺法。其《灵枢;官 针》;“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这种“齐刺”三针刺一穴,“合谷刺”一穴多向透刺的刺灸法,应该就是一种主要朝向病灶区斜刺的方法。 激痛点针刺疗法则明确强调进针与提插应该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因此,这需要操作者对肌肉解剖相当熟悉。对于表浅的激痛点,针刺时,将激痛点固定在两手指之间,并在距其 1—2cm 处进针,针尖与皮肤约成 30 度,顺着肌纤维方向刺入皮肤。采用钳捏式定位并固定激痛点,针刺时,须将激痛点牢牢地握在拇指与其余手指之间,针尖也沿着硬结中肌纤维方向直接刺入。 2.3 针刺手法 为了预防针尖因患者突然的动作,如惊跳,打喷嚏,咳嗽等而刺入到不必要的组织或器官,激痛点针刺疗法更强调刺手必须紧紧地倚在患者身上。以拇指、食指持针,以中指、无名指紧贴患者针刺部位的皮肤。尤其是在上背部及胸部或其它主要脏器表面时,或当针尖朝向主要的动脉或神经时,这种方法尤为重要。传统针刺手法虽有各种提插、捻转、呼吸、迎随等不同补泻手法,但许多手法的实际疗效并未得到数临床医生的认同,而激痛点针刺疗法主要采用快速提插法。针刺提插速度以 20—30 次 /min 为宜。强调在固定硬结的基础之上,直接刺入其中的激痛点并快速提插。它即可避免因 LTR 引起的肌纤维损伤,又能轻易地刺透激痛点,诱发 LTR ,从而彻底灭活激痛点,如果肌肉的某一部分里会存在多个激痛点,且每个激痛点都有其独自的硬结,则应对该区域作扇行针刺,或围刺,以便灭活所有的激痛点。这种刺法便与传统的“合谷刺”及“围刺”法相似。笔者认为,如果能配合传统针刺的捻转等手法,将更有利于彻底地灭活激痛点,减少针刺的疼痛,进一步提高疗效。对于深部激痛点,针刺时,对准其最大压痛处的表面皮肤进行深刺。注意判断针尖的位置,以免伤及不必要的深部组织与重要器官。 2.4 刺激强度与效应 激痛点针刺疗法强调,针刺时,针尖应完全穿透硬结区域,然后将针尖提至皮下组织,再 第二次插进,如此反复,以便尽可能地灭活硬结中所有的激痛点,正因为如此,临床需要较粗的针具。如果针刺准确地刺入激痛点,常会出现 LTR ,同时,可能再出现病人的疼痛症状。而且,一旦出现 LTR ,出现症状便立即减轻。也就是说,对能否取得良好疗效非常关键。因此,反复提插针刺后不再出现 LTR ,才表明这一区域不再存在激痛点。在有效针刺后,激痛点的大部分特征会立即减轻或消失,如自发性疼痛及局部压痛,远端感传痛等均应减轻甚至消失。局部的硬结也变得明显松驰,触诊时硬结不再明显,更难诱发出 LTR 。传统针刺法有多种不同的刺激强度,手法繁多,较为复杂。如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临床多以病人局部出现酸麻胀重等得气感觉为度,如果能气至病所,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正所谓“气至而速效 ” “气速至而速效 ”. 而医生多有针下沉紧的感觉。正如,《标幽赋》所述的“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由此可见,在刺激强度方面,传统针刺疗法与新兴的激痛点针刺疗法有殊途同归之妙。如果能将传统针刺的捻转等手法用于激痛点针刺法。则可使针具更加精细化,从而减少针刺本身带来的疼痛与不适。 2 . 5 针刺后的辅助措施 激痛点针刺治疗后,强调通过活动关节的方法,对相关肌肉进行适当的牵拉,以恢复相关肌肉的功能。如果针刺后未予牵拉,则可能导致治疗的失败。一般在针刺之后,病人应马上被针刺的每块肌肉做 3—5 次最大范围的主动运动。首次牵拉时,其活动范围末端通常有一定的僵硬感,但再次运动后,其僵硬感变会逐渐减轻。针刺后的牵拉,有助于使受累的肌纤维中的肌小节长度再度地均匀等长,以缓解其异常的张力,并解除其硬结。除这肌肉伸展疗法外,还可同时应用局部冷喷疗法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针刺后疼痛及加强镇痛效果,或应用热敷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以清除局部致痛的炎性物质等。传统针刺疗法 虽然也有提及配合运动,但欠及系统与具体。不过,在针刺后常运用推拿按摩、灸疗、热敷与火罐其它辅助疗法,往往也许能提高其疗效。可见,针刺后的辅助措施方面,两种针刺疗法各具特色,完全可以互补。 2 . 6 疗程与疗效 一般来说,病人所需要的就诊次数,取决于病人的状况以及医生的技巧与判断。如果激痛点未得到及时治疗,且症状一直持续,则所需要治疗次数可能会增加。耽搁时间越长,则所需要的次数就会越多,所需要的治疗时间也越久。因此,对于大部分慢性激痛点。可能需要多刺治疗,甚至长达数个月。在连续针刺期间,激痛点所致的疼痛与机能障碍会逐渐缓解。当肌腹与肌腱均存在激痛点时,两处均须要加以针刺。当功能相关的肌肉群里出现许多活动性激痛点时,则应尽可能将它们全部予以灭活。但每次刺激部位不宜太多,一般每次可选取 5—1 激痛点进行针刺。如果存在未被确认的持久性因素,如关节机能障碍等,可能会导致针刺疗效不佳,而且会很快复发。如果同时出现肌纤维痛症,治病次数也增加,一般每隔 6---8 周进行反复性针刺。对于病程不长的(急性的)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如果没有持久性因素的作用及并发症状,激痛点针刺疗法一般 1 次即可明显缓解甚至消除疼痛, 1—3 次即可痊愈。如 Lewit 发现,正确的激痛点针刺治疗 87% 的病人可获得即时镇痛效果。 31% 的产生永久性镇痛疗效,仅有 14% 没有任何镇痛效果。而且,现有的 RCF 研究显示,在治疗腰痛、头痛及颈痛方面,这种激痛点针刺疗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3 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 在激痛点针刺疗法中,误诊或忽视其慢性致病因素,则可影响针刺疗效,对于病史较短的激痛点病征,如果针刺 2—3 次,仍未能改善疼痛,则需要重新仔细分析与寻找其慢性致病因素。否则,再重复针刺可能也不会有很好的疗效。如果仅在感传痛与感传压痛的区域里针刺,而不是激痛点本身针刺;或在激痛点或硬结附近针刺,但未刺中激痛点本身;针刺将仅可能获得短暂的缓解。如果针刺的部位是潜伏性激痛点,而非导致疼痛的活动性激痛点;或忽略了其它活动性激痛点,也不完全消除疼痛。针刺后如果未让患者做相关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针刺的疗效。这些内容与传统针刺疗法也大同小异,如元 .. 杜思敬的《敬生拔粹 .. 针经摘英集》;“其病并依穴针灸,或有不愈者何?答曰;一则不中穴;二则虽中家,则刺之不及其分;三则虽及其分,气不至出针;四则虽气至,不明补泻。故其病成。 ” 也就是说,正确的定位。恰当的针刺深度与针刺强度,及适当的针刺手法是针灸取效的关键。反之,便会影响针灸的疗效。这些都表明,针刺治疗做到有的放矢。 4 小结 由上可见 , 在治疗疼痛方面,尤其是肌筋膜综合症方面,激痛点针刺疗法之所以能立即获得明显疗效,主要在于: (1)建立在系统、可靠的激痛点理论基础之上,根据现有疼痛等症状,能准确地判断导致疼痛的直接病因---激痛点的位置。 (2针刺时,通过系统的检查方法定位,牢牢地固定激痛点,以便针刺时能精确地灭活病灶。 (3 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扇形针刺或围刺,尽可能地灭活所有的激痛点。 (4治疗后辅以相关的肌肉伸展运动,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鉴于此,本人认为,激痛点针刺疗法如果能结合传统针灸的捻转手法及灸法、推拿、火罐等辅助疗法,将更有助于减轻针刺后疼痛与不适感,并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如果传统针灸能汲取激痛点针刺法的有关理论及刺法特点,也将有利于促进传统针灸理论的发展,并丰富传统针灸手法和提高临床针灸疗效。
个人分类: 针灸临床理论|8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人员的楷模,生理学教授李鹏教授
longfo 2010-7-16 13:53
前几日写了 真博士们在干吗 , 点击率很高,评论很多有褒有贬,还有一些人质问我,我在做什么,总体来说,作为一个在读的硕士,我做的工作很少,我现在已经在针刺方面作了一小部分的科研工作,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计划局限在中药和针刺的科研上来。 那么什么样的中国科研人员才是我学习甚至是大家学习的呢,在此,我推荐一位生理学家,我老板的老板,著名生理学家, 李鹏 教授。百度和谷歌搜索很少可以查得到 李鹏 教授的信息。下面是 李鹏 教授的一个小小的简介。 李鹏 教授, 1988-1997 年任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曾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理学会血液、循环和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应用生理杂志、中国生理科学杂志(英文版)、生理学报、临床神经科学杂志、上海针灸杂志等刊物的编委。在国外担任国际国际生理学会自主神经委员会委员,加入国际脑研究组织、国际化学感受器学会、英国生理学会、美国神经科学会、纽约科学协会,还荣获美国伯明翰大学荣誉研究员,日本产业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等称号。 李鹏 教授的研究课题 针刺治疗实验性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的机制分析 , 低血压、心前期收缩针刺对实验性高血压、低血压、心前期收缩,容量负荷和失血的调整作用 ,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在躯体传入冲动调整心血管功能中作用 , 针刺躯体神经传入冲动调整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分析 , 中枢胆碱能机制在高血压、心律失常与抗休克中的作用 , 紧张致高血压与针刺降夺的机制 , 刺激躯体神经调整异常心血管功能的机制 等八项获卫生部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发表科研论文 110 篇。此外,他还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表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及上海市侨界优秀知识分子称号 。 对针刺科研不懈的执著和追求和对中国医学文化的传播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科研精神。做科研,研究什么, 李鹏 教授给我们一个方向,中国的传统,针刺作为中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如何深入推广,在世界上站住脚跟,给国家和中国人民挣得荣誉和财富才是科研发展的王道之一。 李鹏 教授穷其毕生精力为针刺的科研付出了心血。为针刺的全球性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鹏 教授不仅在供职期间深入研究针刺,退休以后还专门到美国传播针刺治疗,深入研究针刺的治病机制,为针刺的科研保驾护航。这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的传播,也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医学的保护和发展。 我们搞科研,搞什么科研,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国家更强大,国家强大了,国外的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杆,国内的科研人员可以扬眉吐气,团队的科研实力提高了,对于整体的科学发展也是有巨大价值的,尤其中国人,我们统治世界科研几千年,整体的科学发展,我们是有发言权的。那么中国科研的崛起必然对世界是积极的贡献。我们如何对世界做出贡献,其中把传统的知识积累转化成科学定律是比较有前途的,便于操作,可以领先世界,是取得话语权的正途之一。 科研要传播我们的文化。 和李鹏 教授合作的美 国 教授叫做 John C. Longhurst ,他的很多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相同,包括控制饮食,相信针刺、中医中药,虽然有时候观点固执,但是已经根本上接受了一些中国的文化(个人观察所得,可能有些出入,但是出入不大)。这些 和李鹏 教授的理念传播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我们中国文化理念很多都是对的,具有科学价值的,经得住考验的,所以才会在逐步揭开面纱后占据了人们文化的主体地位。 我反对拿着欧美的理念来控制我们的国人思想,欧美有很多科研方法是对的,但是有很多理念很难说是对的,如何利用我们的理念去影响别人,这是很重要的,不要以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所以利用老外的东西来唬人,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把自己的东西整理成体系,逐步的开拓属于中国的理论天地,这才是科研,也是中国人给世界科学的巨大贡献。如果所有的科学体系都统一在欧美理念之下的话,那么这对科学是个悲剧。 李鹏 教授就致力于中外科研理论的整合以及中国科研理念的传播和完善。他在讲座中提到了欧美科研理念的长处,也肯定了我们中国人思维的长处,这对于我们科研人员是个很好的榜样,现在很多人只要是国外的就是好的,自己的就有些排斥,这都不是好的现象。 低调的做人和高调的科研原则。上面提到了,在百度和谷歌搜索里面, 李鹏 教授的信息很少,可见 李鹏 教授是一个低调的人,但是他的科研成果却蕴藏着巨大的魅力和逐步积累的威力。做人低调还有一方面就是不追求大而空,追求真而实,要求夯实自己的科研基础,打造属于自己的科研领域,而不是跟着别人发文章, 李鹏 教授也经常讲,发文章是必要的,是为了让人知道你在做,做得好,但是做科研不局限于做文章,应该是做科研。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一生献给科研,不追名逐利。 李鹏 教授一生都献给了科研事业,其在针刺方面的研究极具代表性和开创性。但是 李鹏 教授一生的愿望就是科研,做中国人的科研,退休以后还到欧洲学习,在美国做科研,退休后的科研成果十分丰厚,但是他一直致力于科研,整合中美科研资源,为科研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和荣誉服务。针刺的科研成果就是中国医学走向世界的助推器,所以做好中国的东西,这对于中国的科研帮助是巨大的,是无法用价值估量的,这为中国医学进入世界医疗范围提供了证据,也为中医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中国科研做什么,除了保家卫国的东西,那么自己的东西首当其冲的。所以,中国几千年的积淀是值得研究的,是有切入点的,除了这些传统的东西,我们还要进入世界前沿,那需要自己的科研逐步积累,具有规模和实力,而不是跑龙套,当然跑龙套也可以,能从宋兵甲变成著名的喜剧明星也可以,但是要有一颗奋斗的心,科研的心。 李鹏 教授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尤其是他对科研的执著和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不懈探索以及对于传统医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很多细节是个人的感触和师兄师姐口述,很多不能很好的传达和阐述,望大家谅解。) 相关连接 http://shmc.shmu.edu.cn/shenglibingshengjiaoyanshi/lipeng.html
个人分类: 伯乐论|27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创新评论:针刺(含电针)电化学效应的相关实验及其意义
xupeiyang 2010-6-24 10:51
该研究成果的创新: 1 、国内可见针刺穴位组织诱发电位或对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或针刺机理的研究,国内银川宁夏医学院李光华等报道五输穴生理电位值测定分析,探讨和验证古典针法子午流注中关于经气盛衰、流注开合的理论,合肥安徽中医学院朱齐超等探讨针灸对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围绕针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南京市中医院向谊等根据人体生物压电效应及其逆效应,运用当代电子技术及中医针灸基础理论和若干实验结果探讨经络与穴位的实质,未见有关针刺穴位组织产生电化学电流客观效应的定性、定量对比研究报道,未见有关临床使用针灸针腐蚀现象的定性报道),未见有关运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对针刺穴位组织相关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定性、定量研究报道。 2、国外可见有关针刺穴位对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或针刺机理的研究 ,生物电化学振荡或皮肤氧生物电化学的研究,但未涉及针刺穴位组织产生电化学电流客观效应的定性、定量对比研究报道,未见有关临床使用针灸针腐蚀现象的定性报道,未涉及运用 ICP-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对针刺穴位组织相关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定性、定量研究报道。 3、国内外 未见有关 针刺穴位组织产生电化学电流客观效应的定性、定量对比 研究 报道 , 未见有关 临床使用针灸针腐蚀现象的定性报道 , 未见有关 运用 ICP-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对 针刺 穴位组织相关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定性、定量研究报道 。 编 号 2009210001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3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国神经学家的情报不灵
xupeiyang 2010-5-13 08:03
针灸减痛、针刺麻醉中国在文革期间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针灸影响人脑的机制我们早就搞清楚啦,德国人还搞什么呀! 我大学读书时,我们去中医科实习,老师告诉实习的学生针灸是个宝,全身都可扎,非洲的黑人留学生就扎病人的眼球。 针刺麻醉的时候,病人是很清醒的,比药物麻醉好多啦,如果病人感觉疼,就心中默默背诵毛主席的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样麻醉效果更好啦。后来我们才知道真正起作用的是脑子里的脑啡肽。那时候产生了大量的针灸研究文献,德国人应该查一查中国的中医历史文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5/232042.shtm 德神经学家实验证实针灸能减轻痛感 德国埃森大学医院5月11日在第91届德国放射科会议上发表公报说,该院神经放射学家以实验证实了针灸能够减轻人的痛感。 公报说,研究人员对18名受测者进行了痛感测试,在针灸前后分别以相同强度的电流在受测者脚踝处施加一个痛感刺激,并用核磁共振成像记录大脑中处理疼痛信息区域的活动强度。 对比两次测量结果后,研究人员发现在针灸前脑中处理疼痛区域的活跃性明显比针灸后高。他们表示,两次电流刺激的强度相同,但患者接受程度因针灸而异,这证明针灸能够影响人脑的痛感感知。 研究人员对针灸影响人脑的机制仍不清楚,这将是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2010-5-12 22:52:55 wjl62 IP: 引用:针灸减痛、针刺麻醉中国在文革期间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针灸影响人脑的机制我们早就搞清楚啦,德国人还搞什么呀! 是啊! [回复] 2010-5-12 21:10:57 liubo2400 IP: 针灸,有用么? [回复] 2010-5-12 17:12:26 匿名 IP:159.226.124.* 是啊,这里面的神经传导通路 韩济生都搞出来了啊 [回复] 2010-5-12 15:24:50 xupeiyang IP: 针灸减痛、针刺麻醉中国在文革期间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针灸影响人脑的机制我们早就搞清楚啦,德国人还搞什么呀! [回复] 目前已有 4 条评论 读后感言: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