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回归自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京植物园赏雪
热度 4 shannuzuode 2014-2-9 18:40
雪后的植物园,野趣盎然。在瑞雪蓝天中,尽情的呼吸,真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个人分类: 游在北京|3169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本非凡的书
jiangjinsong 2013-1-28 21:27
一本非凡的书
一本非凡的书 《新世纪饮食》是一本非凡的书,因为作者约翰·罗宾斯是一位非凡的人!   约翰·罗宾斯他的身世可说带点传奇性色彩。出生富豪之家而在大学毕业后,不要父亲的"冰淇淋王国"事业,与妻子戴欧在西亚图附近的小岛上,过了七年回归自然的简朴生活。他的独子奥辛就是在那时诞生。   七年期间,他们一家自耕自食,每年所花的钱在五百美金左右。写书的灵感也来自那时;连每章标题都在静坐中浮现在脑海中;再经历三年,到美国各地实地调查、收集资料,才有此书的诞生。一书成名后,今日的他,仍和家人住在圣他克斯山脉中的小屋。   《新世纪饮食》是以环保、爱心和营养健康三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肉食习惯。他以无碍的辩才和周密的数据实证,说服我们选择利己利人,也利地球上一切生灵的素食。此书激发了很多共鸣,"拯救地球基金会"因此而成立。   几年来,由此基金会所带动的环保运动,遍布全美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他儿子奥辛所创办的青少年环保队"YES!",也在全美向青少年演讲,并且办夏令营。   罗宾斯曾说过一则感人的小插曲,现在与读者分享。   他在三年实地考查期间,去参观了一所养猪场,老板不是很友善,晚饭时间到了,老板太太邀他一起共餐;边吃边谈,老板说:"我最讨厌搞爱护动物运动的人。"空气一时沉重下来。   这时老板太太借机溜到厨房,只留下他们两人互相对看。约翰·罗宾斯很小心地问老板为什么?这时他眼中有泪,想起童年时的一件事。原来养猪老板出身农家,小时候的玩伴是一只聪明的小猪,陪他游泳、玩耍。有一天放学回家,小猪不见了,晚餐桌上多了一道菜。他难过极了,不肯吃他的"朋友"。他父亲很坚持地说:"不吃就不是我的儿子"。自此他下决心把心关起来,到后来麻木到自己养猪。   当新书出版后,约翰·罗宾斯寄了一本给这位养猪场的老板,书一到,他就开始头疼,他一气之下,把书丢到抽水马桶,太太赶紧把书捡起来晒干,劝他看看。直到他看了这书,头才不痛。从此他也下决心不再养猪,将事业卖了,回到老家,另买农场。   他又开始养猪,但这次不是杀它们去卖,而是训练它们玩把戏,让学校的孩子们来和小猪玩,让他们爱护动物。本来猪就是最聪明的动物,我们只视它为盘中肉,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些。   希望《新世纪饮食》能唤醒我们的人性良知,为自己的个人幸福和地球幸福,共同选择以蔬菜、水果、五谷杂粮作为我们的粮食。   雷久南(琉璃光养生世界创办人) 转自:中华素食网 原文地址: http://www.chinavegan.com/2012/11/2012111107353490.htm 一本非凡的书 约翰·罗宾斯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毁掉北大对谁有利-----北大与蛇---一个民族的灾难
热度 16 胡业生 2012-8-28 18:14
北大自己不争气还是社会发展到了反智阶段,娱乐挑战一切传统。激励几代人的美的东西被玩弄在淫乱的纷争中,北大没有表现出任何超人的智慧,这与民众对北大的期待差距太大,至少你搞不过流氓这一点是肯定的(假如自己内部有流氓或者攻击你的人是流氓你都无能为力。你被风波也好,还是自己有缝也罢,反正你让国人失望了),北大假如国难当头你还能有作为吗?这场闹剧中,最受伤害的是民众,民众的爱抬高了北大,如果北大不自爱你侮辱了国人,如果北大的悲剧来自空穴至少也说明你和民众期待的北大差距太大。 其次,北大是民族的精神寄托,任何人只有呵护的权利,而没有毁灭的自由。北大承载了太多的责任,如果你不配国人的抬爱就应该有起码的良知和底线。你的教授还能代表为人师表的典范吗? 如果连内心深处可怜的精神依托也要疯狂糟蹋掉的话,我宁愿社会回归自然。到处是野性的释放,到处充斥着疯狂。人是不是活的不耐烦和腻歪了。电视的娱乐节目可以休息了,电视里带有娱乐性质的调侃可以休息了。南海危机,腐败危机、民生危机,我不知道疯狂娱乐至死的理由在那里?北大是净土和国人梦想的地方。你的教授可以骂人,你的校长可以表演,你的院长可以涉黄,你的学生可以贿选,那一刻你就不再是北大了。你没资格代表北大,也不配代表北大了。 北大不容侮辱,不是所有在北大工作的人就是北大的代表。一切让北大蒙羞的人,你的人格和灵魂玷污了北大,从下水的那一刻起,你被北大除名了。林子大了鸟多,北大也是社会,难免有不合格的人混在内,一边享受着北大社会声誉带来的好处,一边做着与身份不相符的丑事。今天让北大可耻的人,你的卑鄙就是你玷污了北大。哭泣吧北大 你的怀抱有了蛇。北大与蛇。不要让国人心中的圣地变成名利场,北大的风波早已超越黄色,早已变成国人的祭日。北大死了,拿什么拯救没有信仰民族的灾难。停止一切无耻的疯狂。你伤害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个责任你拿什么来还。 国家危机的根源可能就来自这场还看不清动机的的闹剧。北大校长你爱国吗 所有院长集体请辞吧。不要用所谓的清者自清的遮羞布了,不能证明无 ,在民众逻辑里就是有。奉劝那个挑事的家伙,你有本事揭开伤疤,如果没有良药,你和涉黄者灵魂一样无耻。
3143 次阅读|43 个评论
[转载]48、从相对性到相对性结构
zhenghaoran 2012-2-18 13:53
48 、从相对性到相对性结构 — 与新浪网友讨论 回归自然世界本质(二) 相对性的关键是在系统里选择什么样的底数(比照基准点),产生什么样的“自乘”?使其计算理论达到简洁、统一、自洽的效果。量子理论(1-η 2 ) -1 似乎对克服紫外的“无限发散”的作用,提出了“重整化”,“归一化”,即任何无限小(以普朗克常数)为底的“自乘”,叠加后不能超过(1)(即:极限值边界),尽管不肯承认边界说是“无限界面”,实际上通过(1)的条件还是不自觉地承认了边界。相对论(1-η 2 ) +1 似乎对引力中心的“质量无限大”的作用,提出了最大的光速(C)作为底的“自乘”,叠加后不能超过(1)(即:中心点极限值),尽管不肯承认中心存在,说是“无限大”,实际上通过能量(mc 2 )描述的面(体)积最大值为(1)的条件,还是不自觉地承认了边界。光(1-η 2 ) ±1(0) 作中性粒子,在中心点或边界点成为量子理论与相对论交汇点。这里得益于“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他们已提出了电磁力边界的极值(-4πρ)及中心点极值(0)=(+4πρ),这里(0)表示反向的边界极值,(ρ:面密度)。因此有: (1-η 2 ) -1 = 4πρ;(1-η 2 ) +1 = +4πρ;(1-η 2 ) 0 = +4πρ; 其中:边界 (η = 0.1 ) ,称正常零点解;边界 (η = i ( 1/2 ) 1/2 ),称非正常零点解。最后,临界线的实部值 ( 1/2 ), 极限值有三种: ( 1 - η 2 ) k = ( 1/2 ) k = ( 0, 1/2, 1 ); ( k = +1,0,-1 ); 我们吸收前辈科学家的经验成果,选取能够包揽一切行之有效的一切极限(边界)数值作“底数”作相对性的比照基准点,籍此建立的“自乘”若干次,以及由此建立“自乘”的计算规则,不失为对数特征,有: ln(m i /M)=(1-η 2 )写成e(1-η 2 )= y; Log(mi/M) =(1-η 2 )写成 a(1-η 2 )= y;以及: Sin 2 (x / R) =(1-η 2 ); arc Sin 2 (1-η 2 )= (x / R); …… ; 其中:(1-η 2 )=(Σr i -1 ) -1 /(Σr i +1 ) +1 = Σ -1 / +1 η = v i /V = f i /F o = S i /S o = f (x) / f(x o ) = …… = m i /M o = r i /R= v i /C 这里C(光速、声速、临界值、……),R(最大、最小半径),M o (平均质量),mc 2 (静止、均匀分布能量),h(普朗克常数),以及Σ +1 (算术平均值),Σ -1 (黎曼平均值),……,等为一切 极大(或极小)的值作为比照基准点 ,建立了以“极值”为“底数”的“比照基准点”。这样,以极值(极大或极小)作“底数”,具有不变的相对性,具有包揽自然世界本质的特征。 现在我们在力的框架内,可以很容易证明:“一维、二维、三维、四维、五维、六维”的区域中,其相对性都是 (1-η 2 ) k , 建立了其特有运算规则,称为相对性结构(RELH)原理。有; (1-η 2 ) k = ∑ (1-η i 2 ) k = ∏ (1-η i 2 ) k ; η = η i +η i +……+η i = ∑ η i ; 目前,近代数学物理学,有它先天性的缺陷,源于“底数”不具普遍性,因此计算形式各一,都处理不了数学物理上的“极值”(极大或极小值),以及在不同性质之间“ 变化模式 ”和不同区域间“ 转化规律 ”,也就是说不同计算模式,都只能适用于某一区域或某一性质条件下进行。因此,可以说利用现有的各具特色的任何一种计算理论,都不具备能够一统自然世界的本质。 鉴于用极值(边界条件)作相对性的“ 比照基准点 ”来处理问题,产生的相对性结构与对数(指数)一样,具有不变的特性。有望成为当今数学—物理分析新的统一性的计算基础。 对数结构特征是我们人类科学早已熟知的,它利用“二元素乘积值为恒定”(数学上称为正则化,物理上称为二元素(可拓展为多元素)的等乘积。在封闭空间内物理上有势能、动能、热力学、能量、动量……守恒律,在不变边界条件下,物理上的变化均为“二次非线性变化规律”。 以热力学为例,有: W = nRT (dv 1 /V 1 +dv 2 /V 2 +……+dv n /V n ) k = nRT (dv 1 /V o +dv 2 /V o +……+dv n /V o ) k = nRT k = nRT k = nRT k = nRT Σ (1-η i 2 ) k = nRT Π (1-η i 2 ) k = nRT(1-η i 2 ) k η = η 1 +η 2 +……η n = Ση i = (0~1) 式中:∫ Vj Vj dV = Σdln V i = ∫ Vj Vj dlnV = ln (Vj/Vi) =(1-η 2 ) K = (+1(放热),-1(吸热),0(恒温或临界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a0bbf0100k31f.html
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47、从对数到相对性
zhenghaoran 2012-2-18 13:45
47、从对数到相对性 —与新浪网友讨论回归自然世界本质(一) 我们熟知在数学领域里有对数,拓朴几何;在物理学中有爱因斯坦的相对性以及量子理论,上述这些理论基础,从宏观到微观世界都有它们的身影,成为近代数学—物理学的理论基础。目前看来,它们的理论是世界本质的一部分。为什么说是世界本质的一部分呢?因为它们还不具有世界本质的全部分,在它们背后还蕴涵着更深层次的世界本质性,它们几乎都是可以统一的。怎么统一?这是许许多多代科学家梦昧以求的课题。 纵观数学史,为了打开宇宙之门,人类探索自然,离不开“ 数和形 ”,这在公元前柏拉图时代就提出过的观点,延续到今天仍然适用。 (1)数的方面:较早出现的方法是对数,对数是相对性原理的最早反映。从对数角度来看:“任何一个数目都可以是某个底数的自乘若干次数”,表达时以底数右上角加个小写的数学叫做指数,在对数言语中,这个自乘的次数被称为对数,当形成对数计算规则称其为对数原理。比如y = a x ,即“y以a为底的对数为x”,写成log a y = x;一个常用的底数为10,比如y=10 x ,写成logy = x(或lgy = x)称为常用对数。一个以无限小数(e=2.71828…)为底,比如y=ex,写成lny=x称为自然对数。还有以π为底的对数等。因为:a x ×a y = a x+y ,中很容易看到对数的特性或对数计算规则。有: Logm+logn = log(m×n);Logm-logn = log(m/n);Logm r = rlogm; 显见,不论底数为何,以上的阐述都能成立。不论以(a,10,e,π,……任何函数、方程,以及任何极限数(边界条件)为“底数”的任何一个数目中, 底数 就是 比照基准点 ,任何一个数目都以比照基准点为单位进行划分相互作用的“性质”或“区域”,这里以 比照基准点为底数出现的自乘 就出现了 相对性比照 方法。近代数学的发展中,所有依据“黎曼函数”而建立的解析理论、代数学理论、素数理论等都离不了“底数”,它们比照基准点为:如素数理论,采用了:“ 1 Max (最大公约数),1 min (最小公倍数)”的任何函数。这个“比照基准点”作 相对性比照 方法。 (2)形(空间)方面:一般较多地以超越函数、几何柘朴表示空间区域。目前的空间表示为“一维~三维”称单体空间,还有不明显地标注的“四维~五维~六维”复合空间。如爱因斯坦引入五维空间中应用了“度规(三维)+度规张量(二维)”。量子学以二个三维“主空间(三维)+次(亚)空间(三维)”。目前空间区域的表示:认定它最终边界条件,取比照为基准点(1 max +1 ,1 min +1 )= R + ;(R + ):表示正环向平均半径,半径中心点在“区域中心(0)”。有超越函数:三角函数以及反三角函数,椭圆函数;近代数学中还有球三角函数,球面函数。此外还有取比照为基准点(1 max -1 ,1 min -1 )=(R - ) R - :表示反环向平均半径,半径中心点在“区域边界(1)”。有超越函数:双曲函数,以这些都是以最大(最小)边界为“底数”的“比照基准点”作 相对性比照 方法。 (3)从物理学来看,爱因斯坦首先选择了“不变光速C”为“底数”作比照基准点,有:以电子速度与光速之比:(v i 2 /C 2 )为体系,围成“平面性质”是“正方形”,把面积之比化成长度之比,写成β= 1/2 ,应用于《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很好地描述了麦克斯韦电磁动力方程,为建立“狭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几年后,他又以“能量—空间”为体系,出现了两个“平面(面、体积)”或“平均半径”之比:(v i /C)。但是,他假定光粒子以光速运动轨道,围成“平面性质”是“正(中心)圆形”作“比照基准点”,而任意星系的轨道围成“平面性质”是“正(中心)椭圆形”。把“正圆形”与“正椭圆形”面积之比(对其能量体积称度规及张量)作 相对性比照 方法,为建立“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 (4)极值为底数。既然任何一个“数和形”都可以是某个底数(比照基准点)的自乘若干次,因此,近代数学—物理学,都可以以某个“底数”(比照基准点)的“自乘”若干次(指数,对数,超越函数,复变函数,素数函数……)来说事,其相对性或对数特征保持不变,正是说明了相对性这一数学物理方法的广泛应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a0bbf0100k0sq.html
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旅游的另一种解读
mmfmartha 2011-12-18 17:24
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如火如荼,似乎成为了解决旅游与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良方。先不说其效果如何或其真实能做什么,就说说其兴起的原因。对于生态旅游的兴起,不外乎是人们厌倦了钢筋水泥的城市,追求自然、回归自然的诉求的一种反应。事实却也如此,现代人远离了自然,必然急切的渴望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中去。但是,今天读了段义孚写的《逃避主义》一书,对这种解读有了不同的认识: 逃向自然,或者说回归自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在这里我提到这一命题,是为了与人类“逃避自然”作对照,虽说人们并没有就“回归自然”达成共识,但是这种感情有几点需要大家予以关注。其中一点就是这种感情的古老与悠久。 我想强调的第二点是:那些久居城市的人们会普遍对自然怀有亲切的向往,正如我们从那些记录想尽的欧洲历史和东亚历史中了解到的那样。不仅仅是这些城市居民有这种逃往自然的情感。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本身的不自然性并不是产生这种感情的根本原因。(非洲勒勒人为例) 第三点:人类回归自然所采取的规模相差很大。规模最小的就是为我们所熟悉的日常活动,如周末到森林去露营,这种活动持续时间较短;稍长一点儿的是在乡间生活一段时间;而另一个极端则是欧洲人经过长途跋涉,迁移到美洲,并永远定居下来。 第四点:无论是哪种规模的“回归自然”的运动,几乎都不会造成原来家园人口锐减,或是被遗弃,即便是横渡大西洋这样大规模的迁徙也没有造成这种后果。原来的家园,即那些主要城市和大都市,仍然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去那里定居,他们与大自然的距离也在一点儿一点儿地扩大。 最后一点提醒我们,“逃向自然”是依赖于“逃避自然”的,逃避自然是第一位的,这是不容置疑的。正是先有了人口压力和社会束缚与日俱增,才有了后来人们逃避愿望的产生。我已经指出,压力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就是我们逃避自然的愿望以及实现这种愿望的能力。之所以说“逃避自然”是第一位的,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人们逃往的自然必定已经被人文化了,且被赋予了人类的价值观,因为这种自然是人类愿望的目标所在,而不是一个人们被迫或不高兴进入的一个模糊的“外部”世界。所以,可以这样说,我们希望逃向的地方已经不再是自然,而是“自然”这一迷人的概念,这一概念是人们经验与历史(或文化)的产物。尽管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是,“逃向自然”的确是一项文化事业,是一种被掩饰起来的“逃避自然”。 尤其是最后一点,“人们逃往的自然必定已经被人文化了,且被赋予了人类的价值观”,这一点足以说明为什么中国所谓的生态旅游都是大兴土木后的旅游,而不是真正的自然中的野趣的旅游,因为没有多少人真正喜欢自然中的“苦旅”。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庭院景观设计的原则
kd652 2011-11-26 10:01
[转载]庭院景观设计的原则
庭院景观的简单分类: 根据庭院景观设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自然式庭院、西式庭院和混合式庭院。其中,自然式庭院,就是无论从设计、植物的移植都以回归自然为主线。西式庭院又称规整式庭院,多些人为的景观。而混合式庭院则是综合以上两种庭院的特点来设计完成的。 庭院景观设计八大原则: 1、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之均衡原则 均衡又称平衡,是人对其视觉中心两侧及前方景观物具有相等趣味与感觉的分量。如前方是一对体量与质量相同的景物,如一对石狮或华表,即会产生平衡感。 2、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之比例原则 庭院中到处需要考虑比例的关系,大到局部与全局的比例,小到一木一石与环境的小局部。一旦失去比例,品评者很容易发觉。正如人面部的五官,比例适当就顺眼,反之可想而知。 3、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之韵律原则 在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设计庭院也是如此,只有巧妙地运用多种韵律的同步,才能使游人获得韵律感。 4、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之对比原则 在各类艺术中,对比是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对比是把两种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或性格作对照或互相比较。在各类艺术中对比均引为艺术手法之一。如创造庭院的形象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园内的局部景观,利用相互对立的体形、色彩、质地、明暗等使景物或气氛在一起表现,以造成一种强烈的戏剧效果,同时也给游人一种鲜明的显著的审美情趣。 5、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之和谐原则 和谐又称谐调、调和是指庭院内景物在变化统一的原则下达到色彩、体形、线条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给人一种和谐感。 6、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之质地原则 质地是指园景中生物与非生物体表面结构的粗细程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感觉。大自然中的美无处不在。如植物的叶片要得到阳光,所以很自然地互相嵌合并摆匀表面的空间,绿色或彩色的树叶会自然而显示出一种色彩美。质地美也是到处可见,如细软的草坪,深绿色的青苔均匀而细腻,让人舍不得去踩去碰它。如果在旁边一片河沙中放一块光润的顽石,这一组质地相近的景物显然会呈现谐调之美。 7、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之简单原则 “简单”一词含有朴素、坦率、天真的意思,用在园林设计中是指景物的安排要朴素淡雅为主。自然美是庭院设计中刻意追求和模仿的要点,自然美被升华为艺术美要经过一番提炼。正如西方造园家提出简单也是美的道理一样,应当在朴素淡雅的原则之下决取舍。 8、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之寻求意境的原则 “艺术品有创作与欣赏的二重性。庭院这类艺术品在成境”之后就成为欣赏者游乐之所。一座耐人寻味的庭院可连续几百年成为游人乐往之地,可见创作的形象和情趣已经触发游人的联想和幻想,换言之就是有意境,而且是持久隽永的意境。
个人分类: 园艺|8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常回家看看
jzc88 2011-10-11 13:14
常回家看看
中秋佳节,心由倍思亲而回到hometown。 也许是厌倦了城市那美人美楼美图美景,厌倦了都市生活的喧闹、嘈杂;工作的压力、无奈;学习的紧迫、持续...... hometown的此景非彼景,我用四眼贪婪着吸收着家周围的那山、那河、那水,勤劳的父母种植的冬瓜、丝瓜、西瓜、辣椒、豆角、金银花苗,围绕着我那最迷人的三层红砖楼宇,浸润着劳动人们的辛勤与汗水,和煦着自然的微风,沐浴着阳光的轻洒,与自然的灵韵融为一体。 深怕这美景瞬息牵动,我用小巧的mobile phone 猛拍逛抓,以此永远嵌入我的心扉。用热情、用心、用劳动人们的结晶,凝聚这幅幅人与大自然的美图美景。 冬瓜 丝瓜 豆角 西瓜 玉米 爸妈说这个冬瓜有40多斤 还是丝瓜(食疗佳品) 长豆角的花朵儿 南瓜的花朵儿 青辣椒 大大的青辣椒 红彤彤的辣椒 一轮明月照心头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回去看看风景、看看山水,父母那个高兴啊,不要说啊,一句话就是幸福安康。 金银花苗 (表弟开办了500多亩地的金银花基地,这是爸妈为表弟种植的金银花苗)
个人分类: 个人日记|3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yan8008 2011-10-6 09:2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梁从诫先生为什么树葬在十三陵国际友谊林?
viclee 2011-5-10 14:26
昨日,看到梁从诫先生骨灰树葬十三陵的消息,感到非常吃惊!虔敬的面向北方,鞠躬三次。 遵照梁从诫生前回归自然的心愿,昨日,梁从诫的多位亲属、友人和“自然之友”成员在昌平区十三陵国际友谊林,为梁从诫举行树葬。老人入土为安,投入了大自然母亲的怀抱。 但我不理解的是:梁从诫先生为什么树葬在十三陵国际友谊林? 我记得在北京植物园,有一座梁家墓园,环境幽静,苍松翠柏 , 庄严肃穆,是梁思成设计的 , 他的爷爷梁启超的墓和他们一家很多人的墓都在那里,里面 还有一颗“母亲树”,是梁启超先生的后代为其第二夫人王桂荃女士而栽植的。这是凭悼瞻仰梁氏家族的一个家族墓地,也成为了北京植物园的名人遗迹。 他的爸爸梁思成,妈妈林徽因,都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是中国国徽的设计者,死后也都没有安葬在家族墓园。梁思成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八宝山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骨灰堂,跟林徽因墓只一箭之遥。他的妈妈林徽因的墓地也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墓区,二为骨灰堂。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也同样分属两地。因为政治, 她和梁思成先生无法葬在一起。生前恩爱在一起,死后却要被分开,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啊。 梁从诫先生,既没有陪他爷爷,也无法陪她的爸爸和妈妈,自己选择了昌平一片树林,与大自然在一起,在柏树之下,魂归自然。 梁启超、梁思成、梁从诫, 三代 人走了一条共同的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的人生道路,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可惜,他们死后,一家人依然没有安葬在一起。哎!
个人分类: 短论评述|5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南水北
bookscent 2008-8-30 22:12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cb9a701009eri.html ) 如果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有一天突然离开都市,回归田园,总会让我有这样的判断:这是一个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的高超之选。 所以,像韩少功这样的名作家,在子女自立、二老归天、温饱不愁之后,回到山村种地劳动,我看远不能叫归隐。身边依旧有电话、宽带、卫星电视,也没有停止写作,并且成书后依然能出版,出版后还大受欢迎。如他自己所说:真正的隐士是不会出版作品自我暴露的,所以,与其说是出世,不如说是入世,与其说是退避,不如说是进发。 这本记录了他湖南山村生活见闻和感悟的长卷散文集《山南水北》,让我爱不释手。我想他的稿费收入也不会比他务农的收益要小吧。 兼得城与乡的益处,在主流和边缘之间自由过渡,这不正是很多人(包括本人在内)所想往的生活吗? 《山南水北》吸引我的是它传奇般的情节、诗般的文笔、哲人般的思辨。是下面这段话让我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一个脱离了体力劳动的人,会不会有一种被连根拔起没着没落的心慌?会不会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端一不小心就枯萎?会不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和游离者?连海德格尔也承认:静观只能产生较为可疑的知识,操劳才是了解事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进入存在之谜这几乎是一种劳动者的哲学。 读这样的作品,我有时常会生出许多难以摆脱的疑问。 作家的知识和素养让同样的山村生活在他眼中的意义(幸福感、趣味性,等等)远别于一位普通老农。这是一种主观上的提升,这种提升的能力源于自身受过的教育、多年的积累。我想,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可以靠自身的力量来找到某种想要的感觉,而不一定非要身处某一个特定的环境。 比如,就算是身在喧闹浮躁的城市,我们依然能打造田园般的心情。同样,如今的农村也并不是世外桃源。在韩少功的这本书里,我们也看到了阴暗面,看到了一些和城市里大同小异的世态万象。 那么,为什么大家总还是想着要回归自然?那种纯朴的、对任何人都会带来同样感受的标准化的自然真的存在吗?我看没有。 我无法将这样的自问自答进行下去。有点累。我倒是觉得韩少功用进发这两个字可谓恰到好处。没有哪一种目标明确的变化不需要付出努力,包括归隐。抱怨外在不如修炼自身。 见我看《山南水北》,爱妻拿出Peter Meyle的《普罗旺斯的一年》(A Year in Provence)。一中一西,放在一起阅读会很有意思。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4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