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印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朝鲜纪行(九)——杂想(2)
jlxt33 2009-9-2 18:01
(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 作为教师当然关心教育, 导游很骄傲地告诉我们 朝鲜从小学到大学都为免费教育, 国家投入很大财力,最好的建筑都是学校 从城市到农村都是这样。 朝鲜的最高学府是金日成综合大学 位于平壤大城区,1946年10月1日建校 它改变了朝鲜没有大学的历史 据说,是金日成亲自选定的校址, 当时资金短缺,数百万农民捐献爱国米 建成了大学本部的教学楼。 目前有5000多名教职工和12000多名学生 金正日就是这所大学毕业的。 朝鲜全国共有300多所大学, 别诧异,是的,是300多所大学 当时我们也质疑了,证实是这样。 适龄儿童没有失学或辍学的 否则,家长将受到惩罚,所以,朝鲜没有文盲 受教育程度很高,社会文明程度也很高。 我们希望参观金日成综合大学, 导游说,可以参观,但要事先申请才行, 现在的行程都安排满了。 导游还介绍了朝鲜的医疗,也是免费的 出生时,只有一张纸,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疗记录跟随个人,一生都会积累厚厚的一摞 我们心里嘀咕医疗水平 有人问,什么病都能治吗?什么药都是免费吗? 答曰:一般的病包括癌症都可以治疗。 这也是朝鲜人民的幸福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导游的言语中透着骄傲和自豪。 (三)仇美和亲中 从踏上朝鲜土地的那一刻,就能深深体会到朝鲜的仇美情绪 我曾经讲过的《恐怖大王美国》的轶事(见本系列之新义州火车站),是开始。 在普贤寺听到了解说员对美国炸毁文物的控诉; 更不用说板门店了,军人讲解员对美国的仇恨溢于言表。 朝鲜的敌人的前两名是美国、李明博 在前往板门店的路上,导游给我们讲了朝鲜的苦难史, 这是几天中,她唯一的一次激动,强忍的眼泪还是掉了下来, 不仅有美国对朝鲜国土的摧残和对人民的戕害 也有被分裂的民族之痛。 在朝鲜导游的口中,没有韩国只有南朝鲜, 我们也尊重朝鲜人民的感情,也称南朝鲜 他们认为,南朝鲜是被美国占领的朝鲜土地, 金日成带领朝鲜人民抵抗日本、打击美国, 使国家和人民获得解放和独立, 而南朝鲜是投降美国的, 这是金日成的道德制高点。 朝鲜人对南朝鲜的民族感情很深, 可以饶有趣味地教我们两个地方在语言发音上的差别 我感觉就像当年,我们恨的是蒋介石 但对台湾人民的感情是真挚和深刻的。 他们认为朝鲜半岛的分裂就是因为美国的存在, 只要美国人离开南朝鲜,半岛就统一, 他们也认为,朝鲜的统一比中国的统一要容易的多, 因为朝鲜民族内部没有闹独立的,只是被占领被分裂。 朝鲜人对美国的敌意深入骨髓, 对美国的敌意远不是政府的事儿(其实政府想的到底是什么谁知道呢), 而是自上而下,全民仇恨。 08年我们也经历了民族主义运动, 反对法国,抵抗日本,沸沸扬扬, 但我们都知道,这多是民间的情绪,且不是长久的情绪, 政府层面或多或少有些表示,但是大局依旧。 我们也曾小心翼翼地问过核武器的事, 导游一句:这是美国逼的,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们不可以? 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谈及战争,导游说: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一定赢 我相信这是全国的共识,或者是统一的标准答案。 前面说到过金日成的主体思想,表达的是独立建国, 现任的金正日的思想是先军政治表达的是军事强国, 两者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从朝鲜的民意来看,国际社会想让朝鲜弃核真的很难, 真不知这场角力的结果会是什么, 还有多大的讨价还价的空间。 说了美国再说中国, 我觉得朝鲜在国际上的朋友真的很少, 因此,中国这个用鲜血和生命缔造的友谊的国家 在朝鲜人心中,与其他国家还是有所不同的,至少情感上, 但实在说不上亲中, 亲中或许是国际社会要捆绑中朝的说法, 我觉得前段时间,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还是很准确的定位了中朝关系:正常的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这意味着不是同盟,只能说是友好的邻国关系。 因为,在朝鲜没有感觉到我们以为的盟国的表现, 比如,从导游的口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中国物品的喜欢 但更能体会到一种历史上的怨, 以往依附大国,国君要受到册封,但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日本入侵朝鲜,中国没有竭力保护朝鲜而使之沦为殖民地 虽然有志愿军的纪念塔和陵园,但是作用越来越淡化 我感觉朝鲜纪念或悼念志愿军的政治意义大于情感表达 中国承认了韩国,与之建交,这应该是对朝鲜最大的刺激 中国的市场经济偏离了社会主义(没有直接这样表达,但可以体会到) 朝鲜的改革好像在进行,比如新义州、开城都是开发区, 但是开放是绝无可能的。 所以,就朝鲜民众而言,在情感上没有亲中的根本理由, 当然由于朝鲜人民深谙每个朝鲜人都代表国家的道理, 也由于良好的教育和民族习俗, 对我们都彬彬有礼,也仅仅是彬彬有礼,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也许以后更多的是国家利益的考量、平衡和交换, 不会再有毛周金那样的革命的友谊和国家关系了。 中国当然有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不需要朋友了, 我的直觉是好像我们国家的朋友比五六十年代的要少了, 我在设想,如果当年我们的国际环境是现在这样的, 有没有可能被抬进联合国? 当然,有人早说了,在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咱不懂政治, 就此打住。 (四)两件小事 在火车上,我们会看到田地里有一群群的人在一起, 导游说,那是在分配工作,集体劳动,每人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 朝鲜实行的是集体农庄,由干部统一分配工作,劳动成果归集体所有 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我想这样的结果或许就是没有效益的成果,粮食问题的根源之一应该在这里, 想想我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迸发的热情和能量吧。 另一件是在平壤市内,乘车经过一条街时, 看到有很多的人,似军人非军人在路边忙活, 请教导游,知道是在种树和扫地, 我觉得好像用不了那么多人,或者战线可以拉的长些, 不必要挤在一起做一件事, 况且那么干净的几乎没土的地干嘛还要扫呢? 看到这些,想到导游讲的一件大事, 就是平整土地,增加田地, 伟大英明的领袖,发现朝鲜的土地不够,可以通过平整土地找到更多的田地,解决粮食问题 于是全国人民相应号召,包括军人在内, 一起平整土地,居然找出来4500亩田地(我记忆中的数据) 可以种出粮食若干。 在这个过程,顺便还发现了居然有地主保留着以前的地契, 难道时刻准备变天吗?难道那些逃到美国的地主还要回来剥削农民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故,烧掉了所有的地契,同时也平掉了所有的田地分界线, 人民的生活更有保障了。 (五)结语 朝鲜之行到这里了, 突然有个疑问,我看到真实的朝鲜了吗?(昨天贺天伟老师评论说让外国人看的平壤,不是朝鲜的真实写照)我只能说: 写的这些当然是我亲身走过,亲眼见过,亲耳听到的, 都是真实存在的。 但又觉得,与真正的朝鲜人的生活好像是平行线, 我看到的是展示出来的朝鲜, 很熟悉又有点炫目。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508 次阅读|2 个评论
朝鲜纪行(七)——美食
jlxt33 2009-8-30 09:21
前面几篇写了旅游的要素中的住、行和景 虽然蜻蜓点到一点食的水, 但都没多说,原因是想单独谈谈在朝鲜的吃 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 六七十年代,朝鲜大发展,比韩国好很多的时候,我们没有印象 记事后,总是知道朝鲜闹粮荒,吃不饱,要援助 所以很多人,包括国内的导游都告诉 到朝鲜吃不饱,要带些东西 我是抱了减肥的态度,才不带吃的前来的 事实是,作为游客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 从第一天起,就感到就饮食而言是物超所值的 相对于在国内参团旅游时,每天40元的餐标而言。 所以,我想单独写写吃的问题,但是有点麻烦, 就是我没带相机,所以几乎没有拍到餐桌上的照片 只是孙小姐发来的两张在开城吃的午餐的照片。 尽量描述吧。 (一)第一个晚餐 是在羊角岛饭店的餐厅, 我们12个人被安排在一张桌子上, 刚开始还担心呢, 一看桌上的摆设,乐了。 还真别出心裁,满满一桌子, 有酒有菜,有饮料,挺好。 坐下仔细研究,原来是四份一样的菜, 每三人共享一份,四个碟子中摆着四种菜,有荤有素, 量不是很多,但足够(反正我们没吃完),看着很干净清爽, 朝鲜啤酒和饮料,饮料稍嫌甜了些, 还有一铜碗的白米饭,不够还可以盛 平常我其实不吃米饭或者吃一点意思意思, 在这里我实在不好意思剩下,总想着人家不够吃, 给我们吃总不能浪费吧,虽然我们花了钱, 但在缺粮食的地方浪费粮食良心的谴责就过不了,所以每餐都把米饭吃光光,吃这么多淀粉,不增肥就算念佛了。 (二)早餐 每天的早餐都在住宿酒店的餐厅解决 都是自助餐, 品种丰富,朝鲜式的饮食当然不能少 也有西式食品,面包、沙拉等,还算地道 我自然入乡随俗,尽量多吃当地风味 特别是泡菜,几乎每餐都有,但也没腻 还有一小碗一小碗的冷面,也很好 荞面压的黑褐色的面,很有嚼劲,冰凉的冷面汤和爽脆微辣的泡菜真是绝配 冷面是朝鲜特色,在东北也有很多地道的冷面馆 在广州到韩国料理,吃冷面那就是天价了。 (三)火锅 这是某个晚餐,朝鲜火锅 在网上找了一幅图片,很合适, 我们吃的也是这样的, 首先,有水和饮料(有中国产的雪碧,但是绝无可乐),泡菜是决不能少的 然后,上一些水果拼(姑且这样叫吧,几种水果切成小块,混在碟子中,但是没有沙拉酱)、小食和两个面包(一圆一尖,好像口味不同) 再然后,一人一个小火锅,有几碟火锅料,牛肉、金针菇、青椒、粉条、豆芽、白菜之类的,好像每人还发了一个大虾(这个记不准了,有可能跟泰国的火锅混了) 最特别是每人有一个打在碗里的鸡蛋,这还是第一次领略 慢慢煮着吃,热气腾腾的,很爽。 这是在朝鲜吃的不多的热气腾腾的饮食, 朝鲜族习惯吃冷食,除了泡菜外,其他的饭菜也基本都是冷的 在朝鲜没吃石锅拌饭(这是热的),基本都是冷食,没有现炒现上的菜。 这跟东北有点像,初到东北,大冬天踩着积雪去吃冰棍、喝冰镇汽水, 真不可思议, 就如同,广东夏天热得要命还要喝热汤一样,习惯! (四)开城九碟铜碗 这个最有特色,看照片吧,每人一份,摆法相同 前面九个小碗中是各式的菜,荤素搭配 自己琢磨吧,有的我也搞不清是什么做的, 最前面两碗,分别是紫糯米饭、鱿鱼丝(估计的,甜咸味) 中间三碗,分别是桔梗(朝鲜特色)、鸡蛋(重新做过的,蛋白蛋黄分开后,再做到一起,像是蛋糕一样,切片)、五花肉(没弄清楚是炒的还是炸的) 后面四碗,分别是腌黄瓜、拌豆芽、魔芋粉(或凉粉,这是估计的)、萝卜泡菜 一大碗米饭,傍边还有一小铜碗(或盅)酒 这酒应该是米酒之类的,反正不辣也没什么酒劲 还有一个铜碗是用来装水的,与米饭碗一样大, 粉色的餐巾中安放着一双铜筷和一把铜勺。 这餐饭,我们四个人还额外奢侈了一下, 前一天晚上,导游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我觉得) 开城有著名的蔘鸡汤,很好很有营养 其实我早已听过无数次了,这次可以品尝一下正宗的了, 最后导游说这是要自费的,每只200元, 我只好组织想品尝的人了,好在有人愿意分享 要提前预定,准备,所以就要告诉我们。 这是唯一的自费消费, 但是感觉很好,不像国内团或其他出国游, 从上车就开始推介,要是不买还要看别人的脸色,真受不了 在这里只是告诉你,无所谓的 关键是到开城吃完饭后,交钱给饭店 而不是提前由导游收。 这只鸡,与我了解和想象的一样,真材实料 胖胖的一只雏鸡,肚子里塞满满的人参、红枣、白果、糯米 炖出的参鸡汤鲜而不腻,美味呀。 (五)最后一个晚餐 最后一个晚餐,就是在前面说过两遍的拍集体照的那条路边(我们拍照面对的方向) 也是一个对外餐厅,前面有很大一个厅, 出售纪念品和人参等。 在里面吃什么东西,还真想不起来了,应该没什么特别之处吧 但是这一餐却是最难忘的场景之一。 这里的桌子是一长条摆着,好像party中的桌子, 又好像是谈判一样,大家面对面坐着,吃东西。 一边吃,一边听着电视里的卡拉OK唱歌 我们去的比较早,静静地吃着东西,听着歌 渐渐地有其他旅游团来了,也热闹起来了 服务员也开始表现他们的能歌善舞了 边唱边跳,很是优美,也唱一两首中文歌曲。 本也没有特别的,但suprise就是这样出现的: 我们的导游,捧着一束花来到了我们团中年龄最大团员面前 祝他生日快乐! 同时餐厅中响起了音乐, 真是感人啊,老人家自己都忘记了 我们也兴奋地拍手唱歌助兴 后来老人家上台,表示了感谢,并把鲜花送给了导游, 这就是,为什么照片中,导游捧着鲜花, 站在导游后面的先生就是过生日的老人家 然后他又邀请餐厅的服务员伴舞, 唱歌给我们听, 服务员又邀请我们去跳舞,很开心! 这个温馨的小插曲,表现了朝鲜导游的细心和周到, 也给我们的行程一个完美的结束。 (六)火车上的两餐 最后,再说两餐饭,是在火车上吃的 第一餐是从丹东到新义州后, 等待过关检查时,在火车上吃的盒饭 具体的内容记不清了, 好像有肉、有菜、有泡菜、米饭, 一大盒,吃的很饱。 在朝鲜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餐, 是在平壤到新义州的火车上, 当时是到餐车去吃的, 四人一张台, 好像是四个菜还是六个菜,不是很清楚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桌有一碟煎鱼,有点像鲳鱼,四条 煎或炸的有点干,所以几乎都没吃完 每台还有啤酒和汽水 吃的也挺滋润的。 总之,这趟行程,每个人对伙食都很满意 也许是原本的期望不高, 我觉得更多的是实际的内容,不只是期望与现实的问题。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938 次阅读|2 个评论
朝鲜纪行(六)——开城、板门店
jlxt33 2009-8-28 08:58
现在说开城、板门店 开城是朝鲜的古城,以美食著名, 今天实际的主角是板门店 开城只是路过,在这里吃了午餐, 到购物点买了人参 这两样暂且按下不表,下回分解。 我们乘车前往,开的是高速路, 路面稍显陈旧,还算可以,应该能开挺快的, 路上几乎没车,老半天才能有一次会车, 但还是开的挺慢的,不着急。 这一路大概有300公里,后来还下了雨, 路上不仅没车,也没加油站,更没有服务区 但是人总要唱歌嘛, 在半路上,有座过高速路的天桥,下面有间房, 导游说可以去洗手间了。 我们没有冲下去,因为下雨没伞, 男导游用一把伞遮了一个人跑过去, 没开门,导游临时叫门 进去也没弄清结构,直往里走 感觉好像是住宅的那种卫生间 轻松以后,才可以看看,原来门内是卖水果和小纪念品的 都是外宾价。 继续前行到开城,用午餐,很有特色。 然后开往板门店, 不断地有岗哨检查,好像一共过了五关,一路不许拍照 最后,要经过一条只能过一辆车通道,两边是水泥墙 上面有铁丝网,更有趣的是下图所示的武器(这是偷拍的): 是什么呢?有没有历史高人? 古时的滚木礌石大概就这样吧。 这个躺着的圆柱形大水泥墩在两边的台子上相间排列 放开固定水泥墩的锁链、拿走垫脚,就会滚下来封路。 在这些铁丝网外面,其实看不到碉堡和炮楼 巡逻的士兵也不多见 倒是在绿油油的田地里,有劳作的人们,好像挺安逸。 其实板门店附近一直都有人居住, 为这里的驻军及其家属提供服务。 然后冒着小雨,踩着小水(注意:没有泥,所以不是泥水,是小水) 跑进检查室,等待验明正身 再走进一间房子,一位军官给我们讲解朝鲜战争、分界线的界定 和周围的设施及标志 坚定地声讨了美国鬼子在朝鲜犯下的滔天罪行。 进入到朝鲜停战协议签字大厅 这是典型的朝鲜族式的建筑 当时为了表示朝鲜的胜利,大厅建在了38线朝鲜的这侧 据说,由于时间紧迫,美国人建议采用临时的房子 但是在伟大领袖金日成的领导下,人民军用了五天就盖好了这座房子 另一说法是,在签字的7月27日前一天, 100多名中、朝两国工人经过通宵达旦的施工,一夜之间奇迹般冒出了大厅 大厅内使用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里面展示了签字的现场 所有与双方代表团有关的设置和用品都是对称的、平等的 两张长方形的会议桌,为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桌,立着朝鲜国旗和联合国旗 中间是一张方桌,放置签字文本(中、朝、英三种文字的版本) 桌上都铺着绿色台呢。 周围的墙上是有关签字的历史照片和解说(以下照片是签字顺序) 朝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右侧)与美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哈利逊中将(左侧)在协定上签字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协定上签字 金日成在协定上签字 还陈列了一些战利品。 在这里的心情很难描述,四个字:感慨万千。 再往前走,便可以看到7幢简易的木板房,中间3幢是蓝色的 这些房子就建在著名的南北军事分界线上 这张照片是在朝鲜的哨所二楼上拍的, 对面的楼房是韩国的哨所, 可以明显地看到地上的分界线,是一条20cm(还是50cm?)的矮矮的水泥台, 这条水泥线两边地面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这些木板房是朝鲜战争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厅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场所 中间的这间两名哨兵站岗的房子可供参观,只有在这间房子里,民众才能实现自由跨越 我也跨越了一次,这张照片是在韩国一侧拍的,看上面的国旗就知道了,是联合国军(注意玻璃窗后的摄像头) 大厅中间放置着一张长桌,桌子的位置正好在军事分界线上,桌子上的麦克风的线就是军事分界线 桌子两边各有5把椅子,谈判双方代表当时各坐一侧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谈判会议室和签字房间的桌椅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有了些岁月的尘土 而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也依然不曾改变,但好像变化又是不断地发生。 出来后到二楼瞭望,这里有望远镜可以观察韩国的动静 当然也能看到对面三楼的望远镜(看到了吗?)。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韩国哨兵换岗的过程 这里好像有默契,朝鲜这边有人参观,韩国那边就安静,没人过来,军人好像也不见了 等我们上来后,那边就有人出来参观了,朝鲜的哨兵也到房子正面站岗了。 从这上面还可以看到朝韩两边的路的质量是完全不同的 还有,这里还可以看世界第一的大旗和旗塔 韩国竖立了100米高的旗塔,朝鲜更高达160米 朝鲜国旗长达30米,号称世界第一 独特景观。 国家分裂是整个民族的痛, 尤其是这个5000年来同一个血统、同一种语言的单一民族 他们将这个痛归结到美国的头上。 事实上,德国柏林墙倒塌后, 这条水泥线可能是世界上仅有的人为地将一个民族分为两种制度国家的分界线。 在军事区,看有一块我们在雨中参观的神圣的石碑, 人民军讲解员告诉这是亲笔碑 刻着1994.7.7以及金日成手写签名 这是金日成在关于南北统一的文件上批阅和签署的时间和名字 签完后也许是由于兴奋和喜悦,当晚,金日成逝世了 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时刻, 朝鲜人民将他生前最后一个亲笔签名刻成碑竖立在这里 供人瞻仰和怀念,历史弄人,可又不能假设。 最后说的一个现象是, 板门店没有中国国旗,无论是签字厅还是谈判厅 据说,是因为中国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参战而非国家名义, 但是彭德怀却签字了,代表的是谁呢? 朝鲜人民军的代表是南日大将啊。 近半年来,朝鲜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朝鲜强硬表明,不再遵守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协定 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的声明还表示,朝鲜将不再受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约束,朝鲜半岛将很快重返战争状态。 不知当年那么多的烈士是否能换来真的和平。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855 次阅读|3 个评论
朝鲜纪行(五)——妙香山
jlxt33 2009-8-26 18:13
在朝鲜的一天,是到妙香山 这个名字听着看着都透着一股舒服, 而且朝鲜的发音也是一样的,很有趣。 距离平壤大约200多公里,我没什么概念 反正坐车看风景,也不觉的路途远。 进到山中,真是舒服极了, 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好像甜甜的,要是能住一个星期就好了 经过一座壮观的阶梯状建筑, 显然是酒店,好像叫香山饭店 以为我们可以住这呢,不是。 (一)普贤寺 一位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讲解员给我们介绍 普贤寺建于公元1042年(高丽时期), 由24殿阁(243间)组成,是朝鲜名刹,也是朝鲜的文化瑰宝。 朝鲜解放战争时期,美国轰炸而焚毁了14幢建筑和7400多件文物 包括普贤寺的中心建筑大雄殿等, 战后,政府修复了被炸毁的高丽时期建筑。 进普贤寺要进三道门,先进曹溪门, 接着是解脱门,据说走过解脱门的人,一切痛苦和疲劳就都解脱了, 再过天王门,其中有明朝造的四大天王塑像, 之后是万岁楼,就到了普贤寺的主殿──大雄殿。 看到普贤寺就知道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了, 这里全部都是汉字,只有路旁的说明有朝鲜文 但是,我不解的是国内的大殿都叫大雄宝殿 这里为什么叫大雄殿呢? 大雄殿里有一位年过半百的和尚, 慈眉善目地接待游客。 大雄殿前有两座石塔, 一座是八角十三层,基本与大雄殿同高,建于1042年, 是普贤寺的镇寺之宝,经历风雨沧桑 此塔非常具有朝鲜民族特色,宛如叠罗在一起的八角帽 石塔的每一个角上都有一个小钩,是当年用来挂风铃的 另一座是四角九层塔,建于1044年。 普贤寺有酬忠祠, 为纪念西山大师的爱国精神而建 壬辰倭乱期间,73岁的和尚西山大师组织5000多名徒弟同日本人血战。 这里是个清明之地,修行的好地方, 地上黑白的石子路,很清净的感觉。 有人说,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寺庙和唯一的和尚, 是为了让外国人看到朝鲜有宗教信仰和人权, 我宁愿相信这不是唯一,只是人数很少而已, 仅从不遗余力地保护历经苦难的《八万大藏经》就可见宗教并未被破坏。 在这一尘不染的地方想象一下晨钟暮鼓, 步行到我们参观的第二站 (二)礼品馆 陈列着世界各地送给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礼品 是两个巨大的展览馆,用一个词形容奢华。 记忆中, 有那个重达3吨还是5吨的大铜门,轻轻地就可以打开 这可是朝鲜人民骄傲的技术哦 还有门口一动不动的卫兵 进门后立即穿上鞋套,上交相机。 里面好像是三层楼,有200多间房子或叫展厅 我们先在一个厅内,向掩映在粉色鲜花中的金日成坐姿蜡像致敬 然后主要参观了中国馆, 陈列着从毛主席、周恩来到各省市、公司和个人因各种理由在各个时期送的礼物,从翡翠、白玉到花瓶、刺绣,应有尽有,整个中国特产荟萃 我说不计其数,其实是有数的,这些可都是珍宝啊。 后来也看了金正日的礼品馆 格局差不多,只是礼品现代化一些 有了韩国送的家具、汽车 也有美国人送的篮球,还有哪儿的戒指、手表 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还是美国人送的一幅画, 画上巨大的朝鲜铁拳正在砸向被踩在脚下的美帝国主义,哈哈 林林总总什么都有,据说目的是让全国的老百姓也能见到各国的礼品,而不是领袖独享,这在全世界其它国家都是做不到的 还让老百姓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知道全世界人民都是那样敬爱他们的领袖 每天都有大批的工农兵学生盛装来到这里免费参观 这是无比的荣耀, 当天我们就见到了很多批的朝鲜参观者 这是我们见到最多的朝鲜人, 印象中总有列队行进的英姿飒爽的女兵。 参观完后,可以拿上相机到阳台上拍照, 于是有了这几张在礼品馆阳台上,妙香山为背景的留影 这么美丽的景色不让游览,好可惜呀, 但可以理解。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794 次阅读|6 个评论
朝鲜纪行(四)——平壤(4)
jlxt33 2009-8-25 11:27
(十) 地铁 朝鲜的地铁是前苏联和中国援建的, 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据说,金日成参观了正在修建的北京地铁 发起建设平壤地铁,仿照北京和莫斯科的地铁 据说,中国为了兄弟曾耽误了北京地铁的建设进度。 这个地铁可不得了 平均深度100米,最深处达地下200米,世界最深的地铁系统 乘坐滚梯下去要3~4分钟,有的朝鲜阿婆干脆坐在台阶上休息 导游说,由于平壤的地质构造原因,必须修的这样深 但我们更愿意相信,是为了战备,可作为防空洞 其实哪儿都一样,广州的地铁也具有这样的功能 好像导弹打不进来,还可以抗原子弹的核辐射,虽然没有100米深。 平壤地铁共24公里,17个车站 我们一进一出相当于两个站 进站口也有刷卡机,但好像没用 车站的两端和站台的两侧, 都是巨幅的宣传画,没有广告 车站的顶灯都是富丽堂皇,高贵典雅, 这些灯并不适合照明(我认为) 或者由于能源不足或者太高了,站内感觉较昏暗 我们看到的一辆车和乘坐的车都是这种老旧的长春产的列车, 据说现在有新式的德国车了 车厢里悬挂着领袖的像, 因为不是高峰时段,人不多 乘客很安静安稳地坐着,彬彬有礼,感觉很好 有人在车内与乘客拍照,没被阻止 还有,顺便说一下,票价 国内乘客是5朝元(朝鲜汇率的官价是1元人民币兑17.5朝元) 我们乘车是5元人民币(这是导游小姐说的,不是我们买票), 有人说,欧美人就是5欧元。 (十一)平壤街头 说实在的,几乎没有在平壤街上走走,看看 只能是偶尔看到的。 平壤,已有1500年的历史 以平沃的土壤得名,依大同江而建,总会看到或经过大同江 在平壤的街上也会感到这里是一个平和的土壤和人群。 这是从地铁站出来后在街上等我们的旅游车时的街景: 首先是感到这里的人民对金日成和金正日的拥戴 每个人胸前都佩戴着领袖像章,地铁等交通工具内、街道旁的建筑物上也悬挂着两位领导人的肖像 行人都很规矩地行走,这里各种车辆都很少,多数人在走路 有穿着校服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 是我认为的校服(女生是衬衣和裙子,男生是衬衣和长裤)而不是松松垮垮的运动服 还有穿着普通的黑白配色的民族服校服的大学生 也有穿戴着得体套装的公家工作人员, 还有穿着普通的各类人员 还有很醒目的军人 不管什么人,都不是外界传言的那样, 营养不良,衣衫褴褛 每个人看上去干净利索,精神焕发 这里的男性偏矮小,但女性特别是女孩子,清纯温顺脸上泛着和平的光 平壤的街道整齐干净,未见大声喧哗 平壤人严格遵守着秩序,等候公交车、地铁等 不知遵守秩序的朝鲜人是不是也能遵守国际秩序呢? 平壤大街上没有垃圾桶,因为没人会随地扔垃圾,更没有人随地吐痰。 漂亮的女交通警是平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尽管街上车辆特别少,但她们还是认真地一板一眼地指挥交通 这里靠她们,因为没有交通灯。 平壤让人感觉很清净的另一个原因, 我估计是没有广告 不仅可以让建筑等展现原貌,感觉不混乱 更主要的是,好像远离了商业社会,心情就会平静。 前段时间,好像说有一种朝鲜啤酒的广告出现在平壤街头了, 不知是偶然还是平壤认可了商品。 最后一天吃完饭,就是在拍柳京大厦的那条街上 饭后,我们在门口看看拍照 可见街道宽阔但没车辆, 马路边上人行道后就是居民住宅区 看到有人抱着孩子走过,有人拎着菜走过 不远处有个小小的商店,我们申请了多次,也不被允许 看到有卖雪糕的,恳求导游帮忙买些来,也不可以 据说那雪糕是真材实料的,奶量很足 但那是国内居民的,外国人是不能买的 我分析一下,应该跟我们价格放开以前是一样的 国内居民的东西,很便宜,因为国家有补贴,俗称暗补 要是外国人买就赚了国家给人民的补贴 所以任何地方和任何东西都要分内宾价和外宾价 就好像我们参观的很多地方, 朝鲜人都是免费的,我们都是巨额的 为朝鲜的外汇储备做贡献。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838 次阅读|3 个评论
朝鲜纪行(四)——平壤(3)
jlxt33 2009-8-24 23:07
(六)主体思想塔 不仅是朝鲜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更是金日成主席创立的主体思想的象征, 是为祝贺金日成主席七十寿辰而建,1982年4月15日竣工揭幕 主塔及其周围建筑物占地总面积15万平方米。 主体思想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人的主体是自己,国家的主体是人民,一切要靠自己 一路上导游多次强调过,主体思想的重要性 历史上,朝鲜依附于大国,但谁都没有为他们提供保护 只有伟大领袖的领导,朝鲜才能解放、自由。 主体思想塔(高170米)屹立在大同江边, 清澈的大同江水潺潺流过,江水中有两个大型喷泉 每晚塔顶的火炬(高20米)熊熊燃烧,照亮全球。 塔由主塔、三人群像、六幅副主题群像、两座亭阁和两个大型喷水组成 两侧以主体工业、大丰收、学习之国、健康长寿、主体艺术、铜墙铁壁般的要塞为主题的花岗岩群像 世界80多个国家为纪念主体思想塔的修建,赠送了大理石和玉石, 这些都被镶嵌在主体思想塔的背面 (七)建党纪念塔 在临近傍晚时,来到了建党纪念塔 是在建党(1945.10.10)50周年时修建的, 与江对岸万寿台岗上的金日成铜像相对。 纪念塔由塔身、环绕塔身的大型环形带和基坛三个部分组成 塔身为锤子、镰刀和毛笔,象征朝鲜劳动党成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这也是朝鲜的骄傲,比中国先进,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 他们知道中国是工农兵,偶尔会有工农兵学商 但在朝鲜,知识分子没有受到迫害 塔身和环形带直径各为50米,象征着朝鲜劳动党建党50周年 正面的标语是朝鲜人民一切胜利的组织者和向导者朝鲜劳动党万岁! 环形带内部有3个大型浮雕像,反映了朝鲜劳动党的抗日斗争,高举主体思想旗帜在实现自主性的斗争中所取得的光辉胜利 基坛直径为70米为花岗石所筑,象征着金日成建立朝鲜劳动党的根基打倒帝国主义同盟70周年 在这里看到了几个身着黑色紧身舞蹈练功服的小女孩走过 导游说她们是学习舞蹈后回家。 (八)少年宫 果然,第二天便印证了导游所言不虚 夕阳幽红时,我们来到了平壤万景台学生少年宫 少年宫建筑宏大,材质优良,古香古色,1989年4月完工,总建筑面积10.3万多平方米 少年宫前的雕塑《幸福的彩车》,刻画了未来的主人翁乘着双驾千里马车奔驰的形象 每天有1.2万多名学生少年到这里参加课外活动 稍后,一名身着学生制服的小女生过来给我们做讲解 讲解流利,富有感情 除了介绍少年宫的概况外,更衷心地表达了对领袖的敬意和感谢 是他们给了孩子幸福的生活。 这里真是宫,从设计到建材,都是宫的 这里的孩子活泼可爱,多才多艺 我们参观了书法室,一屋子的孩子在认真地写毛笔字, 还仔细看了孩子们的刺绣,很有章法 再进舞蹈室,在练习朝鲜舞,身着黑色紧身练功服 坐下来听了孩子们演奏的伽倻琴 还路过了电脑学习室,尽管不能上Internet,据说,好像朝鲜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还是挺厉害的。 当然还有很多,没时间参观,比如,武术、跆拳道、钢琴、游泳 我感慨的是,这里的学习用品、服装道具,都是免费的 教孩子是老师的工作。 我国的现在的家长都知道要培养孩子学点东西,得花多少银子 我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到少年宫学习的情景, 每周有一个下午去学习,学过科技小制作、也学过画画、听过科普讲座 到现在都记得,第一次听外星人并通过幻灯片看到消失的玛雅城和好似外星人绘制的岩画,是在市少年宫。 在这里还观看了孩子们的演出, 一楼是有2000个座位的剧场。 节目堪称是一流的,无论是歌舞表演,还是漂亮舞台布景,都绚丽多姿 朝鲜民族本身的能歌善舞的基因,通过国家的体制及早系统地挖掘 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演出结束时,大家一起起立,给以雷鸣般的掌声,那时真的赞叹和感动 孩子们,也长久地伫立谢幕 表演确实精彩,朝鲜少年艺术团曾到香港演出 受到热烈欢迎,演出很成功。 这场演出中,大多数的观众是中国人,少数韩国人、日本人和欧美人 但是报幕、演出的节目都是使用朝鲜语 而在泰国和越南则不同,大多使用中文,即使有其它国家的人 不知怎地,在这里听到不解其意的朝鲜语的感觉好过在泰国和越南听到的中文 尽管语言听不懂,但音乐和舞蹈可以联通世界 我们还是看的很感动很热烈。 从少年宫的孩子们的身上,感到了他们良好的素养、严明的纪律、强烈的责任感 有人说,这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来的, 即使这样,又怎样,现在不就是精英领导的社会吗? 这些孩子,知道是国家和领袖给了他们幸福生活, 会为国家和领袖牺牲一切,这就是国家的希望 虽物质匮乏,但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信仰。 (九)柳京大厦 还记得序言中集体照吗? 背景中那个三角形建筑就是柳京大厦 由于历史上平壤绿柳成荫,别称柳京 这座大厦有百余层,具体多高不清楚, 反正就是要建世界第一高楼,高过美国的曼哈顿 上世纪90年代,拔地而起 后因资金短缺,无奈尴尬地悬在那里, 成为世界最高的烂尾楼,朝鲜导游不愿多谈 据说,现在又开工续建了,好像希望吸引外国投资者,我估计按现行的朝鲜旅游政策,很难有人愿意投资 。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417 次阅读|2 个评论
朝鲜纪行(四)——平壤(2)
jlxt33 2009-8-23 23:15
(四)关于金日成 金日成,朝鲜的缔造者 朝鲜人民对金日成的爱戴和敬意是融化在血液中的 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天的行程一开始,我们就来到了金日成广场 相当于中国的天安门广场 首先给金日成铜像献花, 铜像后面的巨幅画为金日成的出生地白头山 伟大领袖就是白头上上升起的太阳。 虽说是自愿,我们都可以体会朝鲜的敏感, 出于尊重,特别是自家兄弟, 几乎每人都买一束(10元),献花, 然后导游组织大家鞠躬致敬, 只能鞠一躬,而不是三个, 因为金日成永远活在人民中, 对死者才是三鞠躬。 刚开始,心中想这是表示重要性的,形式大于内容, 很快,这个念头就消失了, 我们在周围参观,拍照, 当时正值上班高峰,很多人脚步匆匆地从广场走过, 每个人都会到铜像前鞠一躬,再前行, 就好似遇到了熟人打个招呼,或者早晨离家和晚上到家 跟长辈鞠躬打招呼一样, 这不是仪式,而是生活的内容,自然而然就是这样。 在这里导游帮我们拍了集体照, 特别强调,金日成同志的像不能照半身的, 在铜像的两侧还有两个大型的革命时期的雕塑 金日成广场上还有雄伟的人民大学习堂, 相当于国家图书馆,人民可以到里面看书学习 还有人民议事堂,相当于我国的人民大会堂 ( http://kp.china-embassy.org/chn/zt/ljjsgkw/dzp/pryx2/t289435.htm ) 从金日成铜像左侧的道路上可以望到著名的千里马 朝鲜的标志 在朝鲜电影片头都会出现 在看过《潜伏》之后,突然感兴趣地下工作片了, 看了朝鲜的《无名英雄》,是世界上最长的电影,20集! 金日成无处不在, 比如,人人胸前佩戴的领袖像章,处处悬挂的两代领袖的画像, 比如太阳节,4.15日,金日成的生日 再比如,比巴黎的凯旋门还高的朝鲜凯旋门 当然还有我们参观的金日成故居 茅草房,低矮,但很整洁, 有漂亮的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记住了以下几点: 伟大领袖出身贫寒,家里在此地看坟场,(故此地原为坟场) 现在已变成风景区,满眼绿色,安静整洁肃穆 伟大领袖一家为革命和独立牺牲好几位亲人 奶奶(伟大领袖的母亲)因家贫,只好买歪肚的泡菜缸 故居外的井水甘甜美味(好像还有什么讲究) 喝一口,沾点伟大领袖的灵气。 (五)志愿军纪念塔 要去参观志愿军纪念塔了, 心中的崇敬油然而生,课本和电影中镜头总在眼前 在战争的土地上,在埋着忠骨的土地上 是什么情景呢?我很好奇 纪念碑位于平壤的名胜古迹牡丹峰的北边 于1959年10月25日建造,在朝鲜叫友谊塔 http://kp.china-embassy.org/chn/zt/ljjsgkw/dzp/pryx2/t289447.htm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时 与金日成首相亲自选定和审核了建筑地址和建筑造型 友谊塔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30米 塔身由1025块花岗石和大理石组成 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日期10月25日 除了国内的旅人之外,游人很少(本来平壤就看不到人多的时候) 上去之后,我们每人买一束鲜花(20元,比金日成广场的稍大些) 献花时,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和神圣, 当然排队鞠躬致意时,我也只鞠一躬, 希望常有人来看看他们,不要让他们在异国寂寞。 塔身的前面是朝文友谊塔的字样 。 友谊塔由两层基座和塔身组成,上面有金色五星闪烁 塔基座的一层正面刻有碑文 左右两侧是描述朝中友谊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战斗英姿的浮雕 塔的后面可以进入塔的内部, 塔中心的大理石台上摆放着装有烈士名单的盒子, 墙壁上有描绘参战、战斗和战后恢复建设三个场面的壁画 跟小时候看的小人书里描绘的场景如出一辙,很亲切 有点忘却时空的感觉。 据说,每年的10月25日朝鲜国家机关和普通老百姓也都会到这来献上一束鲜花。 我相信,对朝鲜人民而言, 基于对伟大领袖的热爱以及毛周金的亲密无间, 还有那场血与火的战斗、志愿军为朝鲜的复建做的贡献 他们认为相对于现在,那时的友谊和感情是真挚的,值得纪念的 朝鲜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志愿军烈士陵园 我希望能有机会到陵园去看看, 看看是陵园还是公园,看看是不是安静庄严,看看是不是有人来凭吊 想到国内的一些烈士陵园,真的很痛心,也许我算是古董吧 纪念战争,不忘战争,是为了不再有战争。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50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朝鲜纪行(四)——平壤(1)
jlxt33 2009-8-22 23:04
从新义州出发,乘坐朝鲜国内列车,前往平壤 事先早被告知,朝鲜电力紧张,经常停电, 特别是火车,临时因停电停车2~3个小时很正常, 早做好半夜到平壤的心理准备了, 不过这次运气好得很,居然没有停电。 (一)沿途风光 沿途看看窗外的风景,没有明显变化: 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一派预示着丰收的景象, 从田野真看不出粮食不足,闹饥荒; 田野中,间或有几间黑瓦白墙的房子,都是一个风格, 据说是朝鲜族的特色,叫做庑殿式民居, ( 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minsu/9225847.html ) 想象着晨曦中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黑瓦与白墙相映, 其中有劳作的朝鲜族男女, 仿若一幅韵味十足的田园风光民族风情画; 据说这是国家盖的房子,给农民居住,每户一套, 后来听导游讲, 金日成从中国回去,抗日,建国, 他要让朝鲜人民过幸福的生活,标准有三:白米饭、庑殿屋、绸缎衣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伟大领袖的愿望而努力呢; 田野中总会有写巨大的标语, 看不懂,发现有一条总出现21, 不耻下问,知道了是21世纪的太阳(金正日), 还有很多父子俩的画像和大幅的宣传画, 真的很眼熟,好像曾经看过一样。 就这样,看着想着,天慢慢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了; 时间不算太晚,但朝鲜和东北一样,天黑的早, 朝鲜是东7区,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 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景象差不多, 只不过,回来乘坐的是旅游列车, 包间外面是走廊,可以爬在栏杆上,尽情地欣赏, 看的更真切些: 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偶有汽车驶过,掀起阵阵黄土 农民衣着简陋,步行的多,自行车很少 有一个小孩在铁路边上,向车内的人示意,要东西 反正车开的很慢,有人将食品扔下车,被导游制止 一路上,也没看出军事基地的影子,但这一路禁止拍照。 (二)平壤火车站 夜晚到站,下车后,被交给了全陪导游 急急忙忙地跟着走,没来得及看看 感觉光线不足,挺暗, 感觉站台挺宽,人挺多,但不拥挤, 出的站来,上中巴,前往酒店。 (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629385.html ) 再次来到火车站,是要离开的时候, 白天看来,确实挺雄伟的, 我们从贵宾通道进入,候车厅很高很深, 地面、柱子、墙壁等觉得很结实、厚重 人不多,很安静,很整洁 站台确实很宽,好像在世界上也是前茅哦。 (三)住宿羊角岛 在朝鲜的这几天,不论去哪里,200公里以外 都要回这里住宿,有必要好好说说。 羊角岛酒店是平壤最好的酒店,是朝鲜两个特级饭店之一 应该算是五星级酒店,屹立在大同江畔,装修富丽堂皇 第一天的晚餐和每天的早餐,都在酒店的餐厅 高大的双开门,门口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美少女,向客人致意并开门 我们的餐厅,好高好大啊, 忘了数有多少张桌子了 洁白的台布,高雅的摆设 彬彬有礼训练有素的服务员 感觉像是在人民大会堂就餐,而不是酒店。 建于1995年,总共有47层高170米, 第一晚,我们先上顶楼,参观旋转餐厅, 但未如愿,因为我们不想坐下来吃东西, 看着挺有现代国际气息,据说东西也不贵; 然后,看看一楼,游水池、按摩室、可洗桑拿浴的保健中心、保龄场、台球场、卡拉OK室、理发室、美容室,应有尽有; 再到负一楼,是澳门管理的中餐厅、夜总会、桑拿、赌场 到赌场看了看,种类挺多的,看不懂,没意思 管理者和发牌的好像是东北人 玩的人都是中国人 感觉挺逗,本人平生第一次进的赌场,居然是在纯社会主义的朝鲜, 去澳门,这个赌城,我都没进去过赌场,有意思。 这就是设施齐全! 这点好奇心满足了,才真正回到房间, 我好像住在21楼, 夜晚清楚地看到大同江畔的主体思想塔上燃烧的火炬 除了点点灯饰外,大多数还是黑暗的,毕竟电力不足 清晨迎着缕缕阳光,眺望远方, 平壤尽收眼底,美得不得了。 房间挺宽敞,设施齐备,挺舒服 难忘有两件: 一是,卫生间没有地漏,不能把水弄在地上,否则很麻烦 二是,上下水管都是铜管,或许因为朝鲜产铜 当然偶然间还留了个纪念品,见下图,是什么呢? 第二天,终于弄清我们身处何处了 羊角岛,就是大同江中的一个岛, 有一座桥与市区相连,但有警卫看守,禁止自行出去, 我们这些外国人被隔离在岛上, 我觉得自己好像拿破仑和曼德拉, 真正朝鲜特色! 第二天晚上,独自出的酒店走走 反正也过不了桥,不担心迷路或被抢 路灯昏暗,看不清路及旁人 我看到两盏灯上有硕大无比的蛛网,还有一个蜘蛛精 想看看江边,很黑,什么也没看见, 只好回大堂了,看看水族馆里的龟、鱼,以及沙发周边的铁树、白松等,也有情趣 想打个电话吧,太贵,还得排队 看电视吧,一个台,看不懂 据说有中国中央四台,但没找到 休息,明天继续。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369 次阅读|3 个评论
朝鲜纪行(三)——新义州火车站
jlxt33 2009-8-21 18:53
这列火车,两节车厢, 我乘过的最短的火车。 大约有五六个团,按座位坐好。 列车开动,看几眼窗外的景,大桥和江水, 就越过边界,到朝鲜了。 转眼到陆地了,外面挺绿,也看到了游乐场,好像没什么人。 听到导游说,等一下要开包检查,就到站了。 不知这是否是最短的国际线路,大约2~3公里(没考证过)。 然后等待 上来五六个边检人员,也许是军人,反正都是穿制服的,分不清 (有感:国内有些职业,比如保安,城管等是否可以不穿制服,可以统一着装但不必与军人类似,否则外国人感觉我们好像是军事化国家) 有趣:男女边检人员分别检查男女游客; 开包翻检,我装鞋的袋子没有被打开,只是问了一下; 每名游客都被安全棒探一遍(就像机场过安检); 打开相机翻看照片,据说这里的边检人员很厉害,能够迅速打开各种相机翻看,据说主要翻看是否有关于美国和韩国的消息和文字,不知它们如何辨识。 我隔壁座位上是母子俩, 这儿子是混血儿,爸爸是荷兰人,孩子长着欧洲人的模样, 被盘问的比较久。 一切正常,检查完成了,还不能走,得等前往平壤的火车,时间未定,大约一两个小时之后吧,注意朝鲜比中国早一小时 这时相对自由了,我们可以下车在站台上活动活动 我们停靠在二站台,发现有地下通道可以到一站台 通道内没开灯,很黑,好在不长,过去了 面对的三层建筑,一部分为商店,一部分为候车室,出站口露天 商店的商品专门卖给中国人,售货员很漂亮,温柔,一口流利的中文 各种纪念品(书、地图、扇子、纪念章、手工艺品、邮票等),还有水和啤酒等饮料。 印象深刻的: (1)冰柜是中国产(白雪还是什么牌子),后来见到的冰柜和冰箱几乎都是中国产的。 (2)书主要是金日成和金正日的,主体思想著作。一位团友说:帮我拿这本书看看,恐怖大王,美国售货员立刻迅速接上,我们都会心地笑了。这本书名叫《恐怖大王美国》,哈哈。 (3)有很多种类的纪念章出售,但我们感兴趣的是,朝鲜人佩戴的金日成像章,有团友跟售货员商量帮着请一个,或者把她的或送或卖给我们自己再去申请一个。被告知,决不可。这么神圣的物件不能丢失的,每人只能有一个,不慎遗失,要到公安局还是派出所申请。我想起了我们家里妈妈保存的一条白毛巾上别的毛主席像章,本人胸前带着大像章的照片很可爱。 实在无聊,挑点东西做纪念吧,来一趟呢。 先挑了三个纪念章(每个2元还是5元,记不清了),纪念一下中朝友谊。 回列车上吃了盒饭,又过来给小外甥女买一对小娃娃(20元),做工真的不敢恭维, 精心带了一路,总算安然到达广州。 也不知过了多久,总算来车了。 是 国内列车,如下面照片所示,只是我们乘的车厢内座椅是蓝色的,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8593a010009a4.html ) 我们这节车厢满员了,靠近门口出有三排座椅是朝鲜居民, 但我们不能过去,他们不能过来, 车上也有售货小车,但不到中国游客这边来, 导游说,国际游客这边也有物品出售,什么东西就忘了,但很贵。 回来时乘旅游列车,如下所示, 六人一个包间,有门可以封闭。 还是回到新义州车站,仍然在第二站台 换了回国的列车,等待边检, 好像是没到上班时间,我们就等着 仍然去逛来时的商店,到这里凉快些 好像没买什么东东。 无聊,到火车上看人打牌,昏睡, 热啊,虽不比广州,但中午,没风扇,没空调,还真热 在站台上溜达,口渴了,水没了,通过地道过去商店买水 一方面没注意,另一方面思想中缺少安全意识,差点出大事: 其时,刚好一列朝鲜国内列车到达新义州第一站台,我也刚从地道口出来,走向商店 旅客背着大包小裹地下来,走向出站口, 那个从未开过的生锈的铁门开了,人潮涌过去 看到出站口到列车这边三五步就有一个荷枪的军人, 后来估计还是实弹的。 只是在边走边看,还没意识到,自己过来有什么问题,真愚蠢! 突然有个朝鲜人,应该是车站的工作人员好像冲我喊(好在不是军人) 在我还没反应过来时,一位陪我们从平壤到新义州的男导游, 很紧张很迅速地从人潮那边向我冲过来, 大喊:你干什么?,声音真的变了,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害怕(我的感觉,没问过导游) 我说:买水 他说:过来,带我迅速通过地道回到二站台。 这时我才发现,我在一站台也没走多远,大概5米多点10米肯定不到 回过神来,才觉得危险,后怕,说不定小命得在回国前留在朝鲜了, 新义州虽然是特区,但更不能乱说乱动。 我没理解: 担心我叛逃到朝鲜?好像没可能 担心我接应朝方人员叛逃到中国?好像没这本事 那还有什么呢?大概防患于未然吧。 还有导游怎么突然冒出来的,刚才他在哪里呢? 于是心悸悸地等到那列车走了, 站台回复平静了,我才过去,买了一瓶冰水,压压惊。 终于、终于,边检的上班了, 挨个儿检查,主要是相机里的照片, 好像有人的照片被删掉了,但不是全部,相机也归还了。 基本正常,列车总算开动了, 可以回国了。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5445 次阅读|2 个评论
普陀古刹印象
罗帆 2009-8-21 17:52
普陀山有三大古刹,我们去了普济寺和法雨寺。慧济寺建于佛顶山上,因时间和体力有限,此次没有造访。 普济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相传是观世音菩萨应化处。普济寺规模宏大,建筑总面积约 11400 多平方米,共有殿堂 23l 间。主辅建筑按中轴线统一规划,功能齐备。主体建筑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辅助建筑构造精当,相得益彰。御碑亭、御碑殿以及皇帝的圣旨和御笔,使之具有皇家气派和正统色彩。寺内游人如织,香火旺盛。作为普陀山的佛教活动中心,寺庙显得热闹而入世。 法雨寺始建于明,依山层层叠建,古木参天,幽静宜人。法雨寺的山门不大,但进去就发现规模甚大,建筑面积约 9000 平方米,共有殿堂 294 间。寺内游人稀少,香火袅绕。也许由于偏于一隅,寺庙似乎显得僻静和超脱。北宋 王安石 曾赞之 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 。 我不懂佛教,只是一个好奇的游人。因为研究人力资源,所以关注寺庙里的和尚。不知在这个特殊组织中,寺庙住持是如何有效管理人员的。表面上看,和尚具有个别差异,行走的和尚气宇轩昂,诵经的和尚清癯飘逸,习字的和尚显出几分书卷气。在佛教的影响之下,他们应该认同共同的价值观,行为上易于协调一致。 相比两大古刹的印象,我更喜欢法雨寺。 普济寺 百度百科 :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575.htm?func=retitle     普济寺又名前寺,坐落于 灵鹫山 麓。 1983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它的前身是 不肯去观音院 。唐大中年间 (847-859 年 ) ,日僧慧锷请五台山观音像归国,因风阻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观音。后梁末帝贞明年间 (915-920 年 ) ,由 不肯去观音院 扩大为寺,后迁到现在这个地方。宋代先后改名为 五台圆光寺 与 宝陀观音寺 ,香火始盛。宋嘉定七年 (1214 年 ) ,皇帝御书 圆通宝殿 匾额,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明洪武十九年 (1421 年 ) 实行海禁,命汤和进山烧殿毁佛,并将僧人迁到明州栖心寺 ( 今宁波七塔寺 ) ,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 (1488 年 ) ,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靖年间 (1522 一 1566 年 ) ,普陀山的寺庙被毁,宝陀观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 (1605 年 ) ,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山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峰下,并赐额 护国永寿普陀禅寺 ,寺庙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八年 (1669 年 ) ,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年 ) ,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 普济群灵 ,始称 普济禅寺 。清雍正九年 (1731 年 ) ,扩建殿堂及用房,寺庙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进入普济寺一般都要经过一个石牌坊,此坊四柱三门,高约 20 米,柱上横楣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一石碑,上书, 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 据说这是皇帝立下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普济寺前有一个广约 15 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代。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着普济寺的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一湖心亭,又称八角亭,正对普济寺山门。周围玉液拥抱,粉墙环绕。夏日荷花盛开,绿叶田田,红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赏,凭栏临风,清香扑鼻,顿觉暑气全消,令人心旷神怡。桥南的御碑亭,在湖心亭前,与海印池相连。亭系清雍正九年 (1731 年 ) 所建,中竖雍正所书丈六白玉碑一方,高 3 米,宽 1.5 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石刻非常精美,可谓双绝,碑极名贵。东面一座为拱桥,称永寿桥,长 40 米,宽 7 . 5 米,高 6 米,系明万历十四年 (1586 年 ) 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狮子 40 座,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石桥古朴典雅,为雕刻中的珍品。桥前有菩萨墙影壁,上书 观自在菩萨 五个大字,字高五尺,苍劲有力。相传观音菩萨悲智双圆,从悲则称观世音,从智则称观自在。墙旁刻有《心经》,颂云: 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 西面一座为长堍拱桥,四隅镂有龙首,逢雨水从龙嘴喷出,似袅袅轻烟。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每年六月莲花盛开,池中树影、亭影、桥影倒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夏夜入静,荷香沁人,池中银花伴月影,形成普陀山十景之一 莲池夜月 ,令人流连忘返。   普济寺占地 37019 平方米,共有 10 殿、 12 楼、 7 堂、 7 轩,计 23l 间,建筑面积 11400 平方米。全寺有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   山门。面宽五间,重檐歇山,正山门平时关闭,僧人游客均从东山门出入。僧人圆寂后由西山门出寺。   御碑殿。在山门内,有明万历、清康熙时的御碑三块,正中一块刻的是普济禅寺历史沿革,立于 3 . 5 吨重的赑屃上,赑屃昂首伸颈,服珠能转动,可见其雕刻之精。   钟鼓楼。山门东侧是钟楼,重檐歇山,内悬大铜钟一口,重 3500 余公斤,铸于清嘉庆十二年 (1807 年 ) 。西侧有鼓楼,建筑形式同钟楼。每天清晨撞钟,傍晚击鼓,召集僧众参加活动,这就是古代诗文中常说的 晨钟暮鼓 。   天王殿。亦称金刚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进门迎面是一弥勒菩萨,光首、笑脸、袒胸、盘坐,一手拿一只布袋。据说他能将世人一切苦难装入布袋之中。佛像两旁有一副对联: 慈颜含笑笑天下之可笑之人,大腹可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以劝人们慈悲大度为怀,用乐观态度对待风雨变幻的生活。弥勒菩萨后面的塑像是韦驮菩萨,昂然挺立,手持宝杵,据传韦驮是神将之首,常于东、南、西三州巡游,守护伽蓝,属护法神。两旁的四大天王宛如四名卫士在维护法门,他们是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的天王,各自手里拿着法器。殿后有香樟 8 株,直径 0 . 8-2 米多,植茂盖庭。   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主殿,相当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圆通是观音菩萨的别号,这座殿供奉的正是观音菩萨。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阔 7 间,进深 6 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九踩斗拱,门心板雕二龙戏珠。大殿可容数千人,有 活大殿 之称。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栏板,台中有钢鼎炉,高约 4 米,上铸, 普济禅寺 、 千秋宝鼎 、 光绪辛丑 ( 即 1901 年 ) 冬月吉旦 等字样。殿内正中端坐着高达 8 . 8 米 ( 毗卢观音趺伽坐像本身高 6 . 5 米,座高 2 . 3 米 ) 的观音菩萨,全身金黄,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身边站立着她的门徒善财和龙女,神态天真活泼。   东西两壁又各塑有 16 尊不同服饰,不同形态的菩萨,称观音三十二应身,即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现身说法形象。她们是: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寒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边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迦身、执金刚神身。再加上中间供奉的观音佛身,共 33 身。这种塑法是观音道场的独特之处。主殿两旁建有配殿。东首文殊殿,供奉应化于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西首普贤殿,供奉应化于峨眉山的普贤菩萨。两侧回廊是罗汉堂,各塑 9 尊共 18 尊罗汉。   法堂。面宽 5 间,重檐歇山,楼下是法堂,楼上为藏经楼。收藏着万卷经书。两侧又有配殿,东首为普门殿,西首为地藏殿,供奉应化于九华山的地藏菩萨。这样排列,把中国四大佛山的主佛,都集中在一起了,宾主相比,使 震旦第一佛国 枣普陀山主佛观音菩萨显得更为突出。再两侧东首是客堂,是接待香客和外来僧人、接洽佛事之处,西首也是客堂。   后殿立有功德碑,是供募化资金、建寺有功的人留名用的。   方丈殿。 5 开间,殿内陈设清净,简朴大方。殿东首为库房,殿西现为普陀山佛教协会办公室。   功德殿。在寺最后,是佛教信徒为其祖宗立位做功德的佛堂。殿堂四周附设斋堂、僧舍等。   普济寺内有龙眼泉、菩提泉、菩提井,均为煮云雾佛茶的上品泉水。过去在附近设有茶室,招待香客。这就是普陀山十景之一 静室茶烟 的所在地。   普济寺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动中心,一切重大的佛舜活动在此举行。十年动乱中,殿宇佛像受到破坏。 1979 年,国家重视名山修复,贯彻落实宗教政策,今殿堂楼阁,已修葺一新。每日来普济寺进香的善男信女和寻胜探幽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法雨寺 百度百科 : http://baike.baidu.com/view/200070.htm?func=retitle    法雨禅寺又称后寺,在浙江省舟山市 普陀山 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 普济寺 2.8 公里,为普陀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占地 33408 平方米,现存殿宇 294 间,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上。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从南京明代宫殿拆迁而来,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整座寺庙宏大高远,气象超凡;不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北宋 王安石 曾赞之 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 。   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 法海潮音 之义,取名 海潮庵 ;万历二十二年改名 海潮寺 ,三十四年又名 护国镇海禅寺 。后毁于战火。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济、法雨二寺领朝廷赐帑,同时兴建;后法雨寺的明益禅师又孤身入闽募资,历时三年,将所募财物用以建圆通殿,专供观音佛像,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供诸菩萨。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修缮大殿,并赐 天华法雨 和 法雨禅寺 匾额,因改今名。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成为名动江南的一代名刹。    2006 年 5 月 25 日,法雨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现供奉的玉佛高 1.3 米,是 1985 年从北京雍和宫移来的,原来供奉的是普陀山僧人慧根从缅甸请得的玉制释迦牟尼佛像,像高 2 米,雕刻精细,后被毁。   方丈院中间七间为印光法师纪念堂。印光法师俗名赵绍严,陕西人,光绪十九年 (1893) ,印光到普陀山,在法雨寺研究佛经,长达十余年,著述甚丰,在他的影响下,数百人皈依佛教, 1941 年圆寂。他是公认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个人分类: 旅途掠影|48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朝鲜纪行(二)——丹东
jlxt33 2009-8-20 21:37
丹东,当然是中国的丹东,没搞错 要说朝鲜必须先说丹东。 我们参加火车团,就是为了近距离看看朝鲜, 从丹东过鸭绿江到朝鲜,与当年的志愿军走一样的路。 早餐后,从沈阳出发,乘火车往丹东, 一出丹东站,震撼的毛主席的巨大塑像,正在向人群挥手。 沈阳的导游把我们交给丹东的导游, 丹东的导游领我们到住宿的酒店,就在火车站旁,到候车室2min。 住宿条件一般,透过窗可以看到毛主席像。 安顿下来,就出去吃午饭 叫了一辆三轮车带我们去找吃的, 在一条小巷中吃了一碗冷面,还算地道。 令我们不安的是三轮车夫,年纪也不小了,在旁边坐在车上等我们, 拿出随身带的馒头吃,冷面店的姑娘给了一碗冷面汤 于心不忍,又让这位车夫把我们送到了鸭绿江边, 多给了两元人民币,生活真的不易啊。 我们参观了两座桥: 这是鸭绿江大桥,也称中朝友谊桥,是铁路公路两用桥, 当年彭德怀带志愿军从这里过江,我们明天也乘火车从这里过江 这座桥的构造清楚地显示了中朝边界,看到了吗? 这是断桥对面为了和平的大型雕塑, 耳边回荡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这是很有历史意义的断桥, 我们走到了桥的尽头,桥的两边介绍了桥的建造历史和构造 还参观了巧妙的开合机构 我更惊诧的是美国的轰炸技术, 刚好在中朝边界炸开,朝方那边只剩下桥墩了。 望望江的两边,看看,走走,感觉两边差异很大: 这边高楼大厦,一派繁荣,那边间或有几间房子,平坦安静 江那边好像还有游乐场,远远的看到了摩天轮, 江中有船,游船或商船,数量不多,体积不大。 这是同行的孙小姐 有点热,准备回酒店歇着了, 路上听的士司机说,抗美援朝纪念馆免费参观,于是我们改变行程 一方面去受受教育,另一方面也想到朝鲜对比一下。 爬山,累的够呛,从抗美援朝纪念塔的正面上去 游人很少,塔前也没有纪念标志, 更没有卖鲜花的。 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 始建于1958年,郭沫若同志题写馆名。 1993年7月27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 到了纪念馆门前,我晕: 闭馆(好像是星期一休息) 只好在外围看看展览的火车、飞机等 后山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回来,晚餐。导游讲解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 再出去散步,目的是给朝鲜小朋友和人民军大朋友买礼物,有趣: 大小商店都关门了,方便面、铅笔、香烟等都没买到 在大型商店前的广场上,烧烤座位蔚为壮观,人声鼎沸 宽敞的步行街上,只有一家鞋店开门, 大道上都是人,热闹非凡,跳舞、打拳各式各样的健身运动集体亮相 印象深刻。 第二天早餐后,将手机交给导游保管,前往候车室 开车时间大约9:05,没写错哦,是大约! 当时火车站正在整修,好像是在临时候车室候着。 导游拿了护照去签证, 我们东张西望,人不算太多,但好像都挺神秘, 我刚好坐在免税商店面对,店面不到20平方米 主要是烟酒,也有其它,买的人寥寥 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朝鲜人民军军人,应该是军官,明显瘦小,特别是在东北 过来买烟,带过去。 比9:05稍微晚了些,说可以进站了 到站台上,接着等 不能上车,后来分好组,对着护照和资料,才排队上车的 丹东导游把我们又交给了朝鲜导游 正式踏上了赴朝之旅。 当然,四天后,还是乘这列火车(我觉得), 一上车,好像就踏上了中国领土,很踏实 火车上的故事,后续分解。 总之,在车上就把办完通关手续了,中国的边检也没检查,就过来了。 护照只有中国的出入境记录,没有朝鲜的,不理解。 再次回到候车室,已近下午三点,等候返回沈阳。 这就是丹东。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685 次阅读|2 个评论
朝鲜纪行(一)——序言
jlxt33 2009-8-20 01:21
说到朝鲜,在很多中国人心中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朝鲜的新闻,或者评论。 无论专家怎样说,普通的中国人觉得朝鲜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遥远, 是个神秘的国度。 在此分享到朝鲜的故事,体会新闻媒体外的朝鲜, 说实在的,在各地的行走也有十多年了, 这次还真是不同 这篇是序言,算是开头吧,预计写8篇,不是当时的日记,随着心绪走吧。 (一)朝鲜概况 国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国旗: 国徽: 版图: 人口:2300万 首都:平壤,人口200万 (二)行程说明 在沈阳参加会议,会务组联系的沈阳的旅行社,人还在广州,就将护照快递过去,办手续了。 这个旅行社还真有意思,从始至终不签合同,交涉了数次,最终没签。 后来知道,朝鲜只与丹东的旅行社有组团协议,直接在丹东报名还好。 沈阳的导游不知是否去过朝鲜,反正说的我们心情恍惚: 担心有去无回,乱说乱动就会遭枪击 有的团友带了很多吃的,因为团餐吃不饱,我想吃不饱就当减肥了,终于什么吃的也没带,事实上,团友一路拎着吃的,最后好不容易当礼物送给了演出的小朋友 不能随便拍照,而且相机要检查,我觉得没滋味,于是没带相机到朝鲜,故以下照片是团友为了让我留做纪念,分享的,会有很多回忆和故事,所以叫做照片后的故事更贴切。这也是我最大的憾事,其实朝鲜边检人员的检查也没什么问题,基本都能通过。 不能带手机过去,于是取出卡,机器交旅行社保管。 到朝鲜过了四天没电话没电脑的日子。 (三)团友介绍 这张是在平壤的最后一个正餐后的合影。 希望这张照片没有给其他人造成不便。 我们经历了愉快有趣的五天,其中故事还在继续, 后来在西安开会遇到了郑老师,在上海开会遇到了郑老师和霍老师, 还记得,当时杨老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消息。 当然,胸前挂着导游牌的两人就是朝鲜导游了, 到朝鲜的每个团队都有两名导游陪同, 导游的中文说的很好,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每天都是正装上班, 当然有的导游穿民族服装,也很正式隆重。 在此特别要感谢的是前排左一的孙小姐和被我左手搭肩的徐老师, 这里照片主要是她们帮我拍的。 孙小姐是学西班牙语的,在杭州当国际导游,她的左手边是她的母亲, 与徐老师都来自南京大学化学系,很和蔼可亲的前辈 谢谢她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这张照片的其它故事,且看后续分解。 (四)感受小结 这四天是我的旅游生涯中最愉快的、最纯洁的游览,没有行程的缩水,没有强迫购物,没有强迫自费项目,不用讲价,不担心买到假货。 好像在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经历。 去看看,走走,尽管不是自由行,很多想去的没去,但还是值得,也期待着自由行的那一天。 遗憾有二,没看到《阿里郎》表演,没带相机过去, 不过用眼看,用心体会,或许是旅游的根本。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261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印象之一
jlxt33 2009-8-18 15:44
不知去了多少回上海了, 每次都会有不同, 这个夏天在骄阳下, 来到了目前世界第一高楼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台北的101上面有60米的金属,应减掉) 这里的服务员像空姐, 端着架子引导人流。 排着队从一楼到地下一层的售票大厅, 由于电梯有人数限制,要等待, 看看这里的LED光影艺术也不错, 坐着也舒服。 电梯以每秒不到10米的速度上升, 好似飞机起飞, 直到96层,再下降到95层, 转一圈换电梯到97层 观光天阁(439米) 好似徒步天际, 开放的玻璃顶,感觉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 金茂大厦曾经的第一高楼 在环球中心的肩头,可看到莲花般的顶, 东方明珠塔好像模型,真有意思。 由滚梯到100层 474米,站到了世界最高处 感受:高,实在是高! 这里首先需要的是:胆量, 玻璃地板哦,腿好像真有些软 明知道这是材料的胜利,每平方米承重250kg 还是害怕,试着走走,心才回到肚里 但是觉得楼在晃,应该是错觉 玻璃板桥上(实在不能说地上)隔一段有一个观察口, 向下看到地面,我们还讨论了一下原理,哈哈 走了一个来回,就下到94层了 观光大厅(423米) 脚下好像踏实了, 四处看看窗外,看得很远, 因为不熟悉上海,不知具体位置, 想起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浦江宛如玉带穿过, 在地面时,感觉很宽的道路,这时看到各种建筑都挤在一起。 在94层看看商品,没买,在背景前留个影吧 看看大屏幕,正在播放日全食的科普片, 隔天(22日)就日全食了,刚好错过了, 然后坐着,聊天,了解了一下本中心的背景, 挺有意思: 是日本人出资建的,日方管理,投资11亿美元,预计12年收回成本 设计师是美国人威廉佩德森 这个第一高楼最初的形状是这样的: 据说美国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中国的玉琮和玉璧, 为了体现中国文化中的天圆地方的理念。 后来有人抗议,这个设计是 两把日本军刀托起一个太阳旗 实在无法接受 于是,修改方案, 圆形风洞变成了倒梯形, 我觉得像啤酒瓶起子O(_)O哈! 这一改,又给日本人开辟了财源 我们花150元在梯形的两条底上走过 当然不能说圆形就不能设法上去观光 至少水平的,更容易些。 在一楼等车时,顺便溜达一下 突发奇想,这般奢华之地, 那排污除秽之地如何呢? 实属奢华,技术先进 出的门来,哇塞,热浪滚滚,高于45 看了两眼高楼大厦, 这就是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了, 估计要靠这里成为世界又一金融中心 据说旁边又在动工一个更高的什么中心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7125 次阅读|2 个评论
二沙岛——广州印象之一
jlxt33 2009-8-16 23:39
家里一整天停水停电, 猫在安静的办公室编教材, 一整天了,脑袋真累了,原本想再写两小时呢, 突然一片漆黑,没电了 于是乎,决定让头脑清醒一下: 背包、上车、撒两滴薰衣草精油、打开《音乐之声》、出发 第一站,肯德基,小憩一会儿 第二站,二沙岛 在喧闹、紧张的广州市中心,这里是难得的安静之处 每有友人前来,必来这里走走 自己也常来看看江水,散散步,空白一下大脑 二沙岛是珠江中的一个小岛, 找到空位、停好车,每天晚上这里都要排1公里长的各式车辆, 最重要的是不收费不贴牛肉干 车多,但并不觉得人多,挺悠闲。 现正行走在岛上,抬眼看去, 是河南(广州人管珠江南边叫河南取河之南边之意), 隐约看到中大校门, 霓虹的江边,闪烁的大楼,飘动的激光,江中的游艇, 我常常将此处比作上海的外滩, 但这里少了商业广告、人潮汹涌,多了安静和悠闲。 广东美术馆和星海音乐厅都在岛上, 又多了一份艺术气息,经常会有大大小小的演出。 当然还有三五个未来的艺术家,也许会有一天在音乐厅演唱或演奏, 现在在广场上自娱自乐,听众是有的, 有些琴盒中有些零钱,有的是空的 根本上这里是市民的岛, 自然少不了普通的场景: 比如,钓鱼的,好像没有禁止钓鱼的提示, 几乎每次都有人钓到大小不同的鱼, 好像在证明珠江确实变干净了。 再比如,摄影的、慢跑的、骑单车、双人车、三人车的,遛狗的, 更多的一家人散步,拍照, 卖水的和民警提醒也是少不了的 这块风水宝地,自然不会被商业冷落, 比如,这里的别墅,应该是最贵的,这里还有岭南会, 再比如,这里的两家江景酒家: 新荔枝湾酒家,内饰舒适内敛,窗外江景无敌,美食佳肴,真材实料,名不虚传,当然价格也超一流 陶苑酒家好像每天都是人头攒动 在习习吹过的江风中,偶尔飘来歌声, 踩滑板的孩子偶尔掠过身边, 幸福的情侣有时偎在一起看江景, 今天更有新创意,一对情侣点了一个红色的孔明灯, 慢慢地飞上了天,真心希望他们的愿望和幸福满溢、高飞 这就是广州,虽然节目很多,但很安静, 像静静流过的珠江,静静地流过生命的河, 安宁、内敛、低调, 很好,我喜欢
个人分类: 广州印象|4671 次阅读|6 个评论
北京印象
邵宇飞 2009-7-24 16:04
北京一行,已是半个月之前的事了。今天才梳理彼时的感受,全因懒惰。感受?兴奋、疲惫、快乐、迷茫,都有吧?还记得在沈城的瓢泼夜雨电闪雷鸣之中,我们仓惶地奔向了火车站;还记得北京站巨大的钟表慵懒地看着早上熙攘的人群;还记得清华校园里高大的毛白杨沉睡在午夜;还记得与十年未见的老同学在正午的清华外相逢一笑,又在冷清的地铁里匆匆一别。的确,很兴奋,又很疲惫;很快乐,又很迷茫。 北京是什么?在哪里?很小的时候,我以为它是一个村子,在我们村北的大山后面,所以叫北京。后来知道了,北京是首都,是祖国的心脏,离村子远着呢。所以当老板说我有机会在北京驻留几天的时候,我还是很高兴的。理论上讲,如果说北京是祖国的心脏,那么沈阳就是祖国的胳肢窝。胳肢窝虽然温暖,待久了也很闷。高雅的说法叫憋屈。 到了北京才发现,其实北京的天气才叫闷。才一个下午,我春秋不变冬夏皆宜的牛仔裤就被汗水湿透了。可我还是咬着牙在天安门广场乱转,累得我两个已经在北京工作特意陪我玩的高中同学几乎冲我投来仇恨的目光。一不小心,天色渐晚。同学说,去西单吧?于是又是一顿暴走。其实有一个同学已经十年没见面了。可是在清华门外见面的那一刻,却让人恍然觉得这十年并不存在。然后就是路上聊,地铁里聊,广场上聊,饭桌上聊。都聊了些什么?十年以前的故事,那些当年懵懵懂懂的少年少女;如今各自的生活,那些工作中有形无形的压力和生活里大大小小的快乐。谁谁谁和谁谁谁都在哪里,天涯海角;谁谁谁当初特喜欢谁谁谁,往梦依稀。歌里唱,以为游戏,转眼人生,就是如此吧? 相谈甚欢,相聚甚短。吃过晚饭,天已大黑。京城之夜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华灯闪耀,人群拥挤在街头(北京街头的人真多啊)。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再抬表看时,已是九点。再晚,同学恐怕回不去了。于是又是走走停停,最后分别在地铁。我深深地祝福我的老同学们,正如深深地祝福我自己。 回到清华的住处时,已是夜里11点。师弟险要报警。我急忙短信安慰之。一个人走在深夜的清华校园里,十年前我从未如此遐想过。高大的毛白杨林在知了的聒噪声中香甜地睡着。昏黄的路灯下,偶尔三三两两的学生骑着自行车从我身旁匆匆而过,留下一些渐飘渐远的谈笑声。地铁,天安门,毛主席,老同学,清华园,人在北京的第一天。 来北京当然不是来玩的,或者说主要的目的不是玩,或者说理论上主要的目的不是玩。三天会议,日程紧凑。坦率地讲,很多都听不懂。不过有幸结交了几个朋友。这也算收获吧?也有幸见识了几位大科学家。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龄很大的先生,每当一个报告结束,他就问一堆问题,但是最后总是说,我对你的工作也不是很懂,可能没问到点子上,你就根据你的理解随便说说吧,态度很谦和。但据说,此人乃一武林至尊,甚至可号令江湖。好像是真的。 下午的报告一听完,晚饭不吃,直奔南门。如果不是在清华的南门外走一走,我还真不知道中科院这么多研究所聚集清华的南门外。夸张些说,几乎三五步就是一个研究所。而当我没几步就从物理所北门进入南门穿出的时候,我还特意问保安是否走错了。而我那位大学同学已经抱着儿子在二百米远的小店门口笑眯眯地看着我。同学为了方便照顾妻儿,在物理所周围租了一所房子,房租比我月收入还高很多。好在他的父母可以接济他们一些。小孩子才几个月大,很可爱,比他爹好看多了。晚上吃饭时候,和同学聊起近况。因为都是江湖中人,话题也贴近了很多,课题,文章,出国,老板等等。所不同的是,他拖家带口,我孤家寡人。同学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至少超我几条街。不过既然人在江湖,难免有不如意之事。谁没有呢?又怎好明说呢?以他的能力应该是不愁将来的,我还是多琢磨自己的事吧。去了他们的实验室,看了下物理所的展板。同学说,这里是个做学问的地方,此言不假。 几天的时间,清华校园被转得差不多了。我也累得够戗。因为校园太大,又没有自行车,只好凭借两条腿走路。第三天的晚上听完报告,跑到北大,拜访了闻名已久的未名湖。如果不是因为BBS和老舍, 我想我可能不会那么早就知道北大未名;如果不是因为身处北大和那个写着重点保护文物的石牌,我想我可能会觉得那个湖和我们村口的水库没什么区别。夜色苍苍,我也只是围着未名湖走了一圈,照了几张像,然后匆匆回去了。没有逛一逛北大校园,甚是遗憾。 又是某个下午,精力充沛的我又跑到微电子所。一大学同学在那里做博后。跑到他们实验室看了下,打听了下他们的工作。待到同学下班后,一路地铁加打的,跑到另一位同学家附近,叙叙旧。同学已是准母亲,在家里等着我们。出了地铁口,我才发现,前面就是玉泉路的中科院研究生院。真巧。吃饭,聊天。一聊才知道,这二位都已悄无声息地结婚了。只是一个夫妻两地,边工作边筹划着将来,一个夫妻相聚,一起在为未来打拼。聊了几个钟头,就急着赶回去,他俩都有事在身,而我路远,及至回到住处,又是夜里12点。 其实,北京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北海,北海我最像看的是白塔。曾经家里墙上,有一个大相框,里面就是北海的景致。父亲背着我,一边在地上转着圈,一边让我跟他念相框上的字北京,北海,白塔。而今,北京,我来了;北海,我来了;白塔,我,来了,带着不知该向谁倾诉的悲与喜。那天的天气也很好。池塘里金鱼游来游去,佛堂里游人进进出出。湖水荡漾,白塔沐浴在湖畔娇美的阳光下。一位老太太很热情地给我们讲解了北海的历史。最后,我们走近了白塔,心中的白塔,我童年记忆中的白塔。 在北京的数日,虽然还不至于让人乐不思蜀,不过回沈之后,的确接连几天没有胃口。原因就是清华的伙食实在太好了,把我的胃口吊起来了。我甚至不清楚这几年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只是北京的天气太闷热,走在街头,总是口渴。北京的房价也实在吓人,据说丰台区的二手房都能卖到9000一平米。匆匆数日,一些模糊印象而已。然而,那里有我的一些朋友和一些童年的憧憬。再见了,我的朋友们。再见了,幽幽未名湖。再见了,沉睡的毛白杨。再见了,北京,北海,白塔。 (摄于北海公园)
3646 次阅读|6 个评论
老舍印象
热度 1 fxf 2009-2-15 20:32
  迄今为止,虽然大陆的作家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气馁或有别的不良情绪。因为,我深知写作语言对于获奖的影响。高行键先生,到国外后获了奖,其作品被及时地翻译为多种外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按老舍的水平,我个人以为,得四、五个奖倒是有些过分,得三个奖根本就不在话下,也就是说,诺贝尔文学奖三位获得者的作品,才能抵得上一个老舍。   (对于诺贝尔奖,只说一句,因为它影响大,所以我们重视它,不是因为它是外国人办的,如果中国人也能办一个影响如此大的奖项,我们当然更重视。)   老舍的文字功力,及对社会的洞察之深,非常人所能及,读过他的作品的人,能够真切感受到一位优雅的中国文化人的风味。他是那样的同情、认真和细腻。对于老舍作品的印象,我想大家都有非常深刻的痕迹,随便一部,都堪称经典,我骄傲!   对于老舍的印象,最为深痕的莫过于他的离去方式。老舍的离去,我也认为,与王国维之死同由,如陈寅恪先生所说,死于精神。人是很皮实的,让人打几下,受些身体上的伤害,还是能够忍受的,而最难忍受的是精神的绝望,尤其是真的知识分子。人活着,最大的动力或理由,首先来源于因为人活着,所以人不得不活着。若认得了字,识得字深了些,活着的最大理由就源于精神了。   老舍的作品,对于不同的人生进行了丰富而自然的解释,使我们能够有机会回视自我,抚摸沧桑。但,就今天来说,就自我来说,我们不能总是解释人生,更重要的是创造人生,因为对人生进行过度的解释,只能得到悲剧性的结论,没有其它。   老舍先生作品中的人物,大都为一个主题挣扎,那就是活着,为了活着,各显其能,用尽心机,因为活着太难了。今天,境况依然,普通人还是为了活着而挣扎。当然,这个社会,无论如何,有才能的普通人还是能存活的好一些,所以,我们努力做个有才能的人,并且从这其中得到一丝安慰。 事实上,在一个不讲道理的社会,有才能的存活依旧是工具化的存活。我们可以存活,不是因为我们是人,因为存活对于人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而是因为我们是工具,因为我们有用。这意味着,如果有一天,我们没用了,或没用的人,其存活是没人关心的,或不值得关心的,这就是这种社会的残忍之所在,也是丑恶之所在。我们口非心是地在社会建设上,推行了达尔文主义,从而,沦落街头的大多是幼儿或其他弱者,被人不耻的小姐们,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女儿。 人的存活是需要讲能力,但是,如果逼得人只能拼能力,那实为兽界。更为糟糕的是,有的人存活的好却与能力无关,因为他们不是普通人。 扯远了。
个人分类: 关于知识分子|5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鲁迅印象
fxf 2009-2-14 14:56
  作为读书人,心中总有地方留给一些特别的人,这些人还真不少,鲁迅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在当下的中国,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之所以能够感到自豪,是因为读书人中,有过鲁迅这样的人,正是他这样的人,让我们领略了读书人的深度和硬度。 人的深度,与人的生活智慧有关,鲁迅的伟大不在于他指出了问题,而在于他指出了根本问题,撼动了中国人的人心。人的硬度,与做人的骨气有关,鲁迅的骨头之所以是最硬的,不在于他与恶与敌,而在于他旗帜鲜明地与恶为敌。   对于鲁迅,我们有太多的故事,从民族魂的覆盖,到老人家的闭嘴,从兄弟反目,到娶学生为妻,从洋洋杂文到犀利遗嘱,从阿Q到祥林嫂,等等,不可尽数。虽然有些蠢货,指摘鲁迅没有写过长篇,所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但我从未动摇过对鲁迅先生的钟爱。我从来不相信,一个血肉之躯会成为全能战士,即使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如亚里士多德,给我们影响最深的何尝不是有数的几种学科,即使伟大如神的老人家,给我们影响最深的也不过有数的几个方面。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才每天针对埋头苦干的人,指手划脚。可悲的是,我们的传统为这种人提供了太丰厚的土壤,一句不负责任的无风不起浪,淹没了所有真相和辩驳。   鲁迅值得人尊敬的地方,在于他直面丑恶,从不掩饰,也不迂回,而且认识深刻。就今天来说,我们的时代是需要鲁迅的,之所以许多所谓愤青不能成为鲁迅式的人物,甚至被人误为破坏者或空谈家,不在于他们没有面对丑恶,直面问题,而在于他们没有如同鲁迅一般,直指问题的根本,没有触到中国人的人心,于是,原本好意的行为变成无聊的咆哮,原本不怀好意的行为变成无耻的炒作。   鲁迅值得让人记念的地方,在于他对青年的态度,他是那样的热爱和呵护青年,懂得人的成长需要扶持。而今天,在每一个学科,有多少有作为的青年学者被人有意识地忽略、无视,有多少成果进入不了据位者的法眼,任由时光淘洗。在恶劣的社会风气中,我们浪费了太多的聪明才智,人为地抬高了真心做事的人的生存成本。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中存在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知识界的堕落,因为,知识界是人群中理性最为聚集的地方,尤其是伦理理性。 我不是鲁迅研究者,作为鲁迅的普通读者或敬仰者,只能谈一些印象而已。
个人分类: 关于知识分子|58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宁夏——故乡印象
luohuiqian 2008-12-2 22:34
宁夏故乡印象 宁静的夏天,绿树叠翠绵绵,睡梦中有些思念,思念着故乡的天。 故乡的夏天,是碧空万里浮动的如纱白云,轻盈飘荡; 故乡的夏天,是空山新雨后的清风薄雾,清神怡人; 故乡的夏天,是村外小河中的欢快流水,潺潺不息。 离别故乡在外漂泊已经多年,故乡的样子已经渐渐模糊。只有那故乡的夏天每每念起,总能滋润心田。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在布谷鸟的声声召唤中,夏天来了。树色是浓艳的绿,野草是清新的翠,骄阳是炙热的火,夜空是繁星的梦。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是的,就是这阵阵蛙鸣声,如管弦协奏,在稻花香里闹腾着一个个丰年。蛙鸣稻花香,蝉噪闹酷暑。咿呀的知了声,清脆在这透明的空气里,催促着田地里劳作的人们。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夏日的微风和树荫也是如此的美,如一副淡淡的山水画,又如一支悠扬的江南丝竹。在塘边悠闲地垂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又是一幕风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对,还有芬芳的桃李,还有甜蜜的瓜果,还有沁凉的冰棍。可以在葡萄架下日啖葡萄三百粒,也可以在瓜地里大块吃瓜吐籽千颗,还可以跟着买冰棍的小车,手里捏着几毛钱喊:等一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这是夏日夜晚的另一种惬意,在傍晚雷雨的清洗之后,院子里是清凉舒畅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 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此情此景,在童年的记忆里,不知重映了多少次。父亲的蒲扇为我们驱赶蚊蝇,母亲讲述的故事深深牵动纯真的心灵,清凉的竹席和清爽的凉风、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和叽叽喳喳的蟋蟀,那一样不是如梦幻般的美?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夕阳下的禾场,有许多扑棱飞过的蜻蜓,我们奔跑追逐。清晨的田头,那是翩翩起舞的蝶儿,我们托腮凝视。那是一种向往自然向往自由的无邪,一种永远拾遗不起的珍贵。 故地故苑最 是 难忘 ,空盼望;哪日哪朝鸟倦还巢,春柳岸。思念如歌,思念如梦。故乡的夏天呵,你何日能从梦外重现? 故乡回忆系列文章精彩推荐: 故乡回忆 乡村记忆 序 故乡的小河 故乡的山 时过井迁 冬日暖阳 对门岭传说 元宵闹花酒 雪朦故乡明 禾场拾忆 结语:故乡的春天
个人分类: 故乡回忆|4174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澳印象[视频]
liuyuping 2008-10-17 23:29
西澳印象 2005年6月~2006年6月,有幸获中科院留学基金资助,赴西澳大学访问留学1年。现将旅澳期间的部分照片辑录并制作成视频,与大家共享。(有关照片请见本人在科学网博客上的有关博文)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拉萨印象[音画诗]
刘玉平 2008-8-31 22:46
谨以此文献给在西藏考察期间同甘共苦的老秦、老张、小闫、江村师傅夫妇,献给在藏期间给予帮助和关心本博各位朋友!谨以此文纪念小刺猬首赴西藏考察五周年。 拉萨印象 刘玉平 ( 2008年8月31日) 拉萨的天空格外蓝,在朵朵轻灵飘渺、洁如哈达的白云映衬下,蓝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拉萨的阳光格外绚烂,绚烂得给大地万物披上一层淡淡的金纱,绚烂得让人走进梦幻、目眩惊叹 拉萨的雨夜如此多情,或淅沥或酣畅,洒下清凉晶莹的飞花碎玉,乘着暮色而来,伴着黎明的曙光而悄然飘远 宏伟辉煌的布达拉宫,雄踞在普陀山巅,承载着千年浩瀚史卷 拉萨的人民很友善,热情奔放的歌舞、清亮的双眼、朴实的微笑、黝黑透红的脸 拉萨的印象如此绵延,似甘冽的清泉一样恬淡,似恒久的老歌一样悠远,时常在记忆中翩跹 布达拉宫 雪顿节开幕式 宫前广场 晒佛节 (以上照片,是由2003年照片翻拍的) * * * * * * 歌曲回到拉萨(演唱:郑钧) URL : http://www.chinaschool.org/SZZL/special/historycity/lhasa/images/la.mp3
个人分类: 是那山谷的风|6325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