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龙泉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每天一条负能量-53
热度 6 zhujieying 2016-4-22 12:59
越想越觉得龙泉寺扫地僧之事可疑,以IT业的发展速度,半年就失去一般的信息量,你在山里几年,还能大模大样指导一线大牛程序猿? 再说了,你一个和尚,不好好悟道,写的哪门子的代码啊!你一个程序猿不好好搞开发,去扫哪门子的地啊! 术业有专攻,哪儿会有武侠小说里的奇遇? 小伙伴们,这么让俺老人家为你们的智商捉急不太好吧?
个人分类: 段子|1713 次阅读|6 个评论
奔波的十天
chengyao1108 2014-3-6 21:43
2011年3月时,女友在凤凰岭游玩,遇见一人告诉她:“你未来的老公,将会是常年全国各地出差。”一个月后,我俩正式开始相恋。 今年年初,我偶然知道了凤凰岭有一个龙泉寺,传说有很多科研界世外高人的寺庙。 也许真是命运使然,相恋之后,我便开始了各种忙,三年以来我俩聚少离多。 接下来的十天,将是持续的奔波,往返于京沪之间。 希望我的努力,能够实现她的心愿,当作订婚的礼物。 祝我好运。
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凤凰岭——龙泉寺
热度 2 lily201268 2013-4-30 17:00
大家相约6点半从北语门口坐驾校的车去凤凰岭。 到凤凰岭门口了。 凤凰岭北线。 拐回到中线,龙泉寺到了。 龙泉寺山门。 五一节龙泉寺举行楞严法会。 法会台。 丛林间最美的身影。 休息一下,来到了泡茶的师父这。 端茶的义工美丽的身影。 返回到景区大门。 回到了安宁和谐的学校。
3399 次阅读|4 个评论
最好的时光,最好的人
热度 11 dawnshower 2013-4-14 21:08
王安忆在《男之俊》里说,“我看到的最好看男人,很奇怪的,多是僧人。有一年去山西五台山,一进山,便震住。只见满目袈裟的明艳的黄,衣袂飘兮,底下皆是一付白或黑的绑腿,足上一双草鞋。……头颅及脸颊的轮廓均清晰、简练。大约是在出家人的世界里,他们一扫处身人群的拘谨落寞表情,显得十分昂然。”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或许比她更彻底一点——我看到的最好的人,就是僧人。 一直期待这样一副场景:几位友人坐在一间小屋里,话题不求旷达古今,只求关照到世间沙粒一般的细碎烦恼;情感不奢酣畅浓烈,惟愿熨帖每人最细微处心思。但这场景并不易得——屋舍与友人常有,而契合的话题与心境难寻。 但是昨天,这场景竟不期然而至。是在龙泉寺一间日式风格的禅房里,两位法师与几名义工席地而坐。打坐二十分钟后,大家开始与法师交流。 一位年轻男义工说,自己现在想开一家公司,这样是不是贪心?法师说:“这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赚更多钱,那是贪;但如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那就是功德。钱本身并不坏,关键看你的发心。就像刀,既能杀人,也能雕刻出很美的花。不过你的问题是,现在才28岁,有点年轻,可能过几年再创业更稳妥一点。” 还有一位男义工表达了自己对僧人的仰慕之情,说每次上山看到法师们神清气爽、身姿挺拔,就非常羡慕,而自己的身体则是各种难受,腰椎颈椎脊柱都很别扭,他问法师怎么调节。法师给出了站桩之类的建议,然后提出“每天做20件善事。”“啊,20件?太多了吧。”法师说:“很容易的。你在地铁上看到有人乞讨,就给他钱,或者为他祈祷,希望他早日脱离贫穷,这算一件;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问候一下,这算一件;到了单位,扫扫地、擦擦桌子,又是一件;给领导泡杯茶,也算一件;回到家给自己的老婆说一声‘亲爱的’;给好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发一条问候的短信……你看,20件,很容易就有了。” 法师对我们说的话看起来很平常,但如果仔细体会,这些话里包含了观察和判断。比如对待有的人,法师直言不讳,“你对长辈不怎么敬重吧?与同事的关系也不怎么好吧?”等等;而对于我,大概法师觉得我是个弱势的人,所以就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虽夸张却真诚),并且让我尽量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来矫正自己的悲观想象。还有两位女义工现在正处于找工作的阶段,法师祝愿她们能够早日找到工作,并且让我们一起给她们一点掌声鼓励。 晚上,换了一间大教室,大家继续聊天。这间教室所在的楼其实还未完全修好,我们纷纷踩过教室外零散堆放的木板上,咯吱作响。可就是这样的“半成品教学楼”,人气还很旺,我们教室隔壁也坐了一屋子人(可见人是多么渴望交流的生物)。 一位女生表示自己很不理解那些隐居修行的人。法师问:“你谈过恋爱没?”女生沉默,倒是另一位女生替她回答“谈过”。法师答:“你谈过恋爱,肯定能体会到恋爱的快乐。但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能够体会到你这种快乐吗?他肯定体会不到。人不到特定的阶段,很难体会到那一阶段的快乐。所以你现在不能理解隐居者的快乐。” 我也问了一个问题。我吃蛋奶素已大半年,家里人现在已经基本能接受了。最近我打算把蛋奶也戒掉,吃纯素,但是这样一来会有更多东西不能吃,所以我担心与家人朋友相处时会不方便。法师首先赞叹了吃素护生的发心,随后说:“我来分享一个我们僧团里的故事吧。有兄弟两人,都打算出家,他们的父母起初都不答应。于是兄弟二人轮流回家劝服。哥哥回家后,不占荤腥,与家人关系紧张,结果父母不同意他出家;弟弟回家后,父母做什么他吃什么,百无禁忌,父母一高兴,于是答应他出家了。现在的结果是,弟弟已经出家,而哥哥还在家里。”众人笑。法师说:“如果你不吃,家里人会担心你营养不良,所以为了让他们高兴,你可以陪着吃一点。我们做事情,发心很重要。如果你不是为了贪恋肉食的美味,而是为了与家人处好关系,那么吃点三净肉,也是可以的。我们应该‘恒顺众生’。完全纯素,也是一种执着。” 我本来想说,纯素食并不会营养不良,但想想又觉得多余——这位法师在出家前已经长期吃素,而且这里的僧人,几乎每一位都气色红润,行走如风,完全可以充当“素食有益健康”的公益广告代言人,他怎么会不知道纯素食的好处呢?想来,他所说的“家人会担心你营养不良”,是真的站在我家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完全把他自己的看法舍弃了,是真正的“恒顺众生”。意识到这一点,我忽然觉得很多问题都更清晰了。 比如,为什么我今年春节回家,我父亲非常能够接受素食主义,而母亲则仍然比较反对?一言以蔽之,我与父亲的沟通更多一些。每周都给他打电话,而且我知道他对于饮食卫生、健康非常注重,所以我时常发给他一些食品卫生方面的负面新闻链接,并且将《救命饮食》之类的书带回家,他也许能感受到我是真的为他的健康着想,所以他就接受素食了。而我母亲呢?我们的沟通实在不多。与自己的母亲都没有显示太深的感情,她怎能相信我是在“关爱动物”?另外,短时间之内我也无法证明“素食有益我的身体”(我长期在外地生活,她很难体会到我身体的变化),她怎么能不担心我的营养?所以,在谈论饮食问题乃至任何问题之前,首先要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她的爱,感觉到你是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这样才能有效沟通。 另外,我之前在网上的一些关于素食和动保的回复也欠妥。比如有人质疑“难道动物保护比救助失学儿童更重要吗?”我曾经对于这类问题不屑一顾。因为这样问的人,往往既不保护动物,也不救助儿童,仅仅只喜欢在微博上掐架。我以为陈嘉映的《救黑熊重要吗?》一文就是最好的回答。但现在我觉得,一篇逻辑分明,有理有据的哲学文章,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性失明”,只看与自己观点相应的,而不喜欢看批驳自己观点的文章。其实,有人质疑我的观点并不是坏事。如果从“恒顺众生”的角度来说,我完全可以接纳、乃至赞叹这些质疑者,赞叹他们对失学儿童的关心。然后进行一些调查,估算我们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可以换算成多少位失学儿童一年的学费;可以换算成多少位山区孩子一年的伙食费等。接下来,再进行一些综述性报告,关于城市人饮食“富营养化”以及“过量营养加快衰老”等等。最后便可以很自然地劝导富裕地区的人少吃一点肉食,为失学儿童做贡献……其实这些研究都不难找到(或许已经有现成的案例),难就难在最初的心念:接纳、赞叹那些质疑我的人。 法师们在解答问题时,我会有不可思议的感觉,因为很多话听起来非常慈悲和通达,似乎应该是从老人嘴里说出的。但是他们并不老,不少是从高校或者公司里直接过来的。偶尔也会卖萌。比如昨天有人问法师的出家经历,他想了想说:“我的经历很好玩,但是今天时间有限,就不说了。”大家很失望,他最后在结束的时候说:“欲知我出家经历,且听下回分解。” 他们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坐禅诵经,就我这两天遇到的僧人来说,有些在工地上帮忙,有些在厨房里分配任务,有些在图书馆看书,有些则是解答各种年龄、各种背景的居士或者义工的问题……而头天为我们解惑的法师,第二天则带着我们站桩、练习易筋经。昨天,当我们走出禅房的时候,恰好来了一拨访客,领队的人举着牌子:“北大参访团”。据说,很多北大师生好奇为何总是有校友出家,于是大家专门组织了此次参访。一位义工说:“不能来参观呀,一来就不想走了。”大家都笑了。 我来过,不过并没有不想走。但我相信,在这里能遇到最好的时光和最好的人。所谓最好的时光,就是你通过这段时光,领悟到其实所有时光都是美好;所谓最好的人,就是你通过他们,会觉悟到,所有遇到的人,都可以很美好。
个人分类: 寻常事|6458 次阅读|21 个评论
春天里,听一场暮鼓晨钟
热度 15 dawnshower 2013-3-10 19:27
上周报名参加了龙泉寺义工小组。种种感受,难以详尽。像进入了童话世界,却比童话多了解脱与庄严;像回到了古代寺庙,却比庙宇多了些生趣。 行堂 行堂是指每日粥饭未开梆前为大众铺碗筷,于用斋时为大众添饭茶等职役。周末周日用斋人数较多,我于是有幸充当了两次行堂人员。戴上帽子、袖套,再穿上围裙,有女生穿上后还用手机自拍了几张。第一次是加汤。拎着一桶紫菜蔬菜汤,一勺勺地添给女众们。用斋时不能说话,只能用手势表示添加多少,我尚未记住那些手势的意思,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出场了。大概因为久未锻炼,四肢乏力,一桶汤水拎得颤颤巍巍。给大家乘汤时还不小心洒出一些(之前一直有居士叮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不要把汤洒了”,这让我非常紧张,可是越害怕,越容易洒出来)。一位老太太略微不快地说:“反了!不能反着给别人乘汤!”她拿着勺子给我示范了一下,但是我当时没有看明白,所以给后面的人盛汤时仍然是反的,于是那位老太太发出“怒其不争”的感叹。当然, 大部分人并不在乎,轮到我给她们盛汤时,她们还会双手合什。直到遇到另一位老太太,她很和气地说“姑娘,用勺子倒汤时,你把勺子朝向你自己。有些人可能会计较这些。”……由于我动作太慢,我后面一位分发水果的居士跟我换了一下,她来盛汤,我来发水果。当时实在是非常羞愧,我几乎把行堂时的所有错误都犯了一遍。感谢两位老太太的提醒,对于第一位,由于我的失误引发了她的嗔怪(这也算是嗔心吧?),这真是我的罪过;对于第二位,她对犯错者的态度那么温柔,我应该学习。晚斋时,我依然参加了行堂。这次是分发疙瘩粥。由于有了中午的经验,这次顺利了些。不过我一开始给得太多,以至于分到最后几位时,每人只有一点点。行堂结束之后要集体念诵一段功德回向文,从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到父母家人、历代宗亲,一切有情众生……统统要祈福一遍。 洗碗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粥去饭来莫把光阴遮面目”。寺庙里时常会贴上这样一些警醒之语,身处此境,人无法不变得敏感,即便是洗碗之类的琐事,也偶有所悟。 之前听说佛门弟子在吃饭快结束时,会用开水把碗中的油涮得干干净净,然后喝掉,不浪费一点点。我昨天中午吃饭时,并没有这种自觉,碗上仍然留有些油污。待到我洗碗时,才发现有油污的碗多么麻烦……等到晚斋时,我用馒头把碗里的油都吸干净了,然后又在碗里倒了些开水喝下。这样会为洗碗的人减少点负担吧。(当时我甚至想开一家以“幼儿教育”为主题的餐馆。让小孩去后厨体验一下,这样或许能改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 每一只碗要经过三大盆水,第一盆水是洗头道,最脏,第二个盆次之,第三盆则是最后一遍清洗,所以最干净。斋堂用膳,比外面清淡节俭得多,而我洗的是第三盆,按理说,应该是很干净的。可是洗了不一会儿,那水就污浊不堪,菜叶油污历历可见,只好换水。当时便觉得,我也如一只这样的碗,肯定一直低估了自己对外界的污染。基本上,我对于自己的环保习惯还是颇满意的,比如去超市和菜场必定要自带塑料袋、随手关掉走廊上的灯,但是仔细想想,我还有很多习惯非常不环保:网购许多可有可无的衣服(前年网购的一件袄子和一条裙子,到现在一次也没穿过);朋友聚餐时一般会准备很多饭菜,有时吃不完,留到下一顿又担心产生亚硝酸钠,所以只好扔掉…… 今天早斋结束后,我又去洗碗了。今天早上有不少人要开八关斋戒,又有不少人要参加站桩打坐,所以洗碗的人比昨日少了些。洗第一道最耗时,而到早七点时,洗第一盆的只有我一人,所以很慢。接下来的景象是:第一盆里的碗堆积如山,而第二盆第三盆里的碗都已经清洗完了……这时,洗第二盆的那个女孩来帮我了。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我能够体会到一种细微的心理变化。因为人从本能而言,是不愿意从一盆较干净的水换到一盆较脏的水里来。可是为了整个流程能够更快地运转,她还是这样做了,这很值得赞叹。而我们平时在社会上,其实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在选择工作时,往往最先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喜好,是否最大化地符合自己的利益等等,至于这份工作是否是社会最需要的,则并不会优先考虑。郑培凯在《翻译古典文学》中感慨:“一是,年轻人的文字根底这么差,完全无法欣赏古人惨淡经营的文字艺术,看到古典文学的诗词歌赋就「傻眼」,连《牡丹亭》的经典曲文都「蒙查查」,还得藉助英文字幕的解说,才一知半解说懂,怎么办?二是,许多研究古典文学的朋友,整天做些饾饤考据,撰写东拼西凑的学术论文,完全不管中国古典文学的死活,完全不顾文学传统是否能够传承下去,只管自己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否符合升等的资格与规定,好像研究古典文学只是掌握一块敲门砖,敲开学术食堂的大门,目的是确保自己的一只饭碗。年轻一代人懂不懂古典文学,他们丝毫也不动心;中国古典文学是否成了「濒危物种」,他们也不在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古典文学应该扮演甚么角色,跟他们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似的。”以我的理解,他认为写一些普及读物,就仿佛是“洗第一盆水里的碗”;而发表学术论文,类似“洗第三盆水里的碗”。 缁门俊秀,归者如云 在我想象中,龙泉寺以男性僧人为主,大概女众数量不多吧。可是这两日的早晚课,我看见一排排女众居士身着海青,飘逸出尘,目光清朗。另外还有云水堂与居士楼可供女众居住,很方便她们体验佛教文化。寺庙对于女性的这种态度很值得赞叹。女人往往在子女教育、调解家庭成员关系方面非常重要,如果她们能够在生活中借鉴些许禅意,那么很多矛盾就能化解于无形。 义工小组中,有一些男生虽然尚未出家,但是言行举止,都很有善意。比如在昨天下午去“大地心农场”拾柴,完工后,大家纷纷喝水。一人一碗,自行添加,但有些人没有喝完。义工队长于是把剩下的水统一倒进一只碗里,然后端起那碗水,全部喝掉了。路上见到仁爱慈善基金会的房子,据说这里收旧衣服。一位男生说:“真的吗?太好了。我有好多旧衣服,今年带回家给弟弟们,他们都不要,他们衣服都很多。早知道我就捐给这里了。”这位男生穿着一件湖蓝色的收腰呢子外套,估计是个型男吧!多吸引一点这样的义工,山区的孩子们就不愁没衣服了。 寺庙里还有一些细节,简直和我理想中的社会一样。厕所的洗手池里摆了一排脸盆,大家把洗漱的水都留在盆里,用于冲洗厕所;最后一道洗碗水也留下来,用于拖地——这些行为,并非是某个“环保狂热者”的举止,而是上百人都默默遵守的行为准则。 凌晨四点半,大家在斋堂诵唱早课。两边的人依次跪拜。《楞严咒》太长,唱着唱着就不知唱到哪里了,我于是问旁边的人“在哪一页”。一只小狗跑进来,绕来绕去……你是来听经呢,还是在等接下来的早斋呢?
个人分类: 她说|4982 次阅读|32 个评论
终于明白为何那么多北京高校的学生选择出家……
热度 29 dawnshower 2013-3-3 11:15
以前总是以为出家人对父母很绝情。但是现在,我忽然惊觉,自己对父母的孝顺,甚至不如出家人。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终极关怀的层面。这个问题太大,太严肃,此处先略去。其二是现实层面。《 清华博士法师“弃亲割爱”的孝子本怀》 讲述了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法号贤实)选择出家后,他父母生活的改变—— “有两次,父母就在龙泉寺住了下来。寺里长着六百多年的翠柏,还有千年的银杏和古柏。他们发现,不仅仅是他们的孩子在龙泉寺落发,在上百名居士中也有别的父母,在孩子上完早课后,跟孩子打招呼。 “在寺院住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竟开始喜欢寺院的环境,” 贤实发现,“ 甚至我爸爸突然有了一种动力,就是赶紧回家把农活干完,然后来寺院里住。” 龙泉寺是2005 年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的,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多次法会,规模和影响力都在扩大。 寺院方面甚至考虑将来成立实体的养老院,以解决出家人的后顾之忧 。实际上,千年禅院,百丈清规,从前一旦身入空门,就与尘世了断关系的认识和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现实。……“ 现在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孩子选择出家,不能一出家就不管父母了,这是情理上不允许的。 ”1980 年出生的贤实说。 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贤实“全程陪伴,全力照顾,这对父亲来说是很大的安慰”。在贤实看来,这是一个永远的“还债” 过程。只是,出家人的还债,债主却再也不仅仅是自己的父母,也包括天下所有人的父母。 最近看到一句话,“小孝养父母之身,中孝养父母之心,至孝养父母之慧。”不管小中大,我觉得共同的先决条件是能经常见到父母。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回老家找一份工作;其二是在外地工作,然后买一所能够住下老人和小孩的房子。从我周围年轻人的经历来看,如果家里没有背景,回老家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如果在外地工作,除非是二三线城市,否则很难买一所够老人和小孩住的大房子——“20%”政策出来后,估计更是如此吧。 难怪,龙泉寺会成为“北大清华分校”。如果考虑到龙泉寺的慈心农场生产的有机蔬菜,考虑到山上新鲜的空气,那就更加令人向往啦。
个人分类: 她说|9979 次阅读|57 个评论
12月21日可是个好日子,去龙泉寺吃饺子去!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12-18 22:55
担心世界末日?去北京龙泉寺吃饺子不是很好吗? 这天真是个好日子,是冬至哦! 中国古代,冬至曾经是最重要的节日,比除夕重要多了。 12月21日冬至祈福法会,诵经、普佛、超度、包饺子等,有外语分场,13:30授皈依。欢迎参加。详情联系01062409092。北京龙泉寺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636 次阅读|4 个评论
寺院里的义工
热度 4 haojiafei 2012-5-21 18:08
有同学相邀,周末去位于凤凰岭的龙泉寺做义工,让我对义工这个概念有了更宽泛的认识。以前以为,义工就是支教、支农、支医,去学校,去农村,去敬老院等等,第一次听说义工还可以出现在寺院里。我义无返顾地报名参加了。 确认了报名,然后查询了路线,和三五个同学一起出发。周六早上六点半坐车,8点半到凤凰岭景区门口,和其他来自不同地方的义工汇合,由一位“师兄”(去了才知道,师兄这个称谓,不仅仅出现在同一个导师门下,寺院里的僧人都可以称为“师兄”)带入。我们先去“挂单”(就是登记住处),顺便放了行李。 九点半开始“朝山”。我以前一直以为朝山就是爬爬山,如果在山上看到寺庙了就进去拜拜。但是这次让我真正地深刻地理解了“朝山”的概念。当大家都把事先准备好的手套和护膝带上以后,我才开始有点后怕,原来朝山是:走三步,跪拜,再走三步,再跪拜。。。!我有点凌乱了,已经加入了这个队伍,就没法退出了。而且远远望不头的路啊,何时才能拜到头?我本着锻炼身体的原则,跟着排的很整齐的“朝山”队伍,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朝山”之旅。在“朝山”的过程中,我在想,藏传佛教的那些虔诚的教徒们,要这么跪拜着去拉萨,得需要多大的信念和勇气啊。两个多小时的“朝山”过程中,刚开始我心理满是杂念,到后来平静了许多。 朝山完毕,集合,由义工队的小组长安排下午、晚上和第二天的活动。中午十一点半开始吃饭。用餐的地方比较整洁,而且安静有序。午餐是馒头和素菜,菜汤,我觉得馒头挺香的,可能是饿了。吃完饭,大家主动收拾了碗筷,而且没有人浪费粮食。有的义工主动去洗碗,擦桌子,让我感到这个世界如此美好。 中午十二点半有一个法师讲课的环节,其实就是放了一个关于龙泉寺的纪录片,主要介绍了龙泉寺的历史、建设,以及诸位法师的情况。很多法师都是高学历,清华的博士、北航的硕士,比比皆是。让我觉得这个纪录片像是“清华佛学院”的宣传片一样。 中午一点半开始劳动,也叫出坡。我们“女众”的任务首先是捡地里的石头,然后分开干活。我首先去拔了萝卜,拔了蒿子秆,拔了茼蒿,然后去种茄子。烈日当空,从一点半到4点半,非常热。但是大部分人都很虔诚,很认真,在种地的时候,连地里的一个小虫子都不愿意伤害。 五点多回到斋堂,我又累又饿,兴高采烈地以为要吃饭了。岂料开始上晚课了,也就是念经。大家的面前都会摆一本小册子,然后跟法师开始念经。我对此事一窍不通,而且真心想吃饭。这个晚课对我来说,实在是个煎熬。但是的确有很多人,不但跟着念完了一个半小时,甚至还有人能把这些经文背下来。宗教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 吃完晚饭,有一个和法师面对面的环节。听其他义工讲,这个活动主要是由法师讲一些人生感悟,但是我去的那天好像法师有事,请了一位居士,她介绍了自己一步一步走近佛门的过程。 晚上去挂单的地方,是一排架子床,比较干净。但是临时我的一位师姐要回家,看她一个人晚上9点下山不安全,我陪着她一起回宿舍了。我的义工之旅也就匆忙地结束了。第二天的活动只有一个早上,主要是:早上4点半起床开始上早课,然后吃早饭,再学习打坐、站桩,最后是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 龙泉寺的义工之行,不是我理解中的义工之旅。但还好,人生贵在体验。如果你对佛学感兴趣,那么这次义工之旅,会是一次心灵之旅;如果你对佛学一无所知,这次义工之旅,会是一次体验之旅。
5064 次阅读|8 个评论
hg摄影作品9-【2011摄影作品】夏游龙泉寺
热度 1 hgiap 2011-6-5 21:00
hg摄影作品9-【2011摄影作品】夏游龙泉寺
夏游龙泉寺 今天一大早,全家就早起去龙泉寺顺便捐些衣服和鞋帽。从中关村到凤凰岭开车大概1小时左右,还好不怎么堵,从 gps上面看,大概就30公里左右。路上又经过我们久违了的驾校和训练场,倍感亲切。大批“马路杀手”就是从京北许多驾校培养出来的。原来北清路车非常少,随着6环的通车,现在车也不少了。沿着京密引水渠开了一会,穿过一个小村就到了凤凰岭景区。进去景区往左一会就到了慕名已久的龙泉寺。 附龙泉寺介绍: 龙泉寺座落在北京西山风凰岭山脚下,始建于辽代应历初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龙泉寺附近有大觉寺、上方寺、黄普院、妙峰庵.朝阳洞等寺院遗址,在历史上这一地区佛教非常兴盛龙泉寺背靠的凤凰岭历史上又称驻阵山、神山、老爷山,山上有许多闭关修行的山洞,如三佛洞.玄兀洞,修仙椅、仙人洞等,其中石带上凿刻的佛像还比较完整。   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龙泉古刹迎来新的曙光,1985年,随着凤凰岭风景区的旅游开放,当地政府及诸善信开始逐渐恢复寺院原貌2005年4月11日,龙泉寺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寺务工作.这是北京海淀区建国以来第一所正式开放的三宝具足的佛教寺院,到目前为止,在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龙泉寺已成功地举办了四次法会,规模逐渐扩人,反响越来越好。 远眺禅寺 下面一段来自网上摘抄: http://cul.sohu.com/20100908/n274795109.shtml 僧人证实北大才子龙泉寺修行 寺内高材生很多(图)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2010年09月08日13:51 图为:柳智宇 图为:龙泉寺    僧人证实柳智宇目前是龙泉寺“净人” 龙泉寺竟有多位北大清华高材生   本报讯(驻京记者 柯立) 两棵600多岁的巨柏散发着苍凉的神秘气息,一左一右守护着千年古刹的山门——昨日,记者驱车北京西山凤凰岭自然风景区行驶一刻钟后,龙泉寺到了,传闻武汉伢柳智宇放弃了麻省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要来此出家。   始建于公元951年的龙泉寺,山门显得窄小,但进门后却另有洞天,一座金龙桥似乎把寺内的一切隔在凡尘之外,这是北京地区最大最古老的石桥,距今有上千年历史。   观音殿前,记者向正在擦拭莲花灯的居士打听柳智宇,她略一思索:“有这人,是净人(尚未剃度的佛教修行者),前几天还见过。”   到寺院接待处“客堂”查询柳智宇,只说是同乡拜访。接待的僧人说:“又是来劝他回家的吧?前不久他父母来过,也坐在你现在这个位置。他二十多岁的人,高智商,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外人不必过于干涉。”   客堂旁有扇月亮门,门开着,但一旁有提示:“僧众生活区,游客止步。”   记者来到客堂,再度求见柳智宇和主持学诚法师,值班的义工答:“主持大师不方便,柳智宇这几天外出了。”闲聊中得知,此义工是东北某重点高校毕业生。   记者离开前,再次向一掌管花木的僧人求证:“柳智宇也就是圣宇师兄现在里面吗?”对方双手合十:“出家人不打诳语,施主让我很为难。”   据居士和义工们介绍,龙泉寺内隐居的“真龙”不少:既有北大的也有清华的研究生。目前寺内排队等候剃度的净人众多,一些外地新建寺院,专门来这里寻找优秀人才。其中有位北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寺里当了3年多义工,一手建起“龙泉之声”网站,去年正式剃度。还有一位名校高才生,离婚后把百万家产留给了妻儿,孑然一身来此剃度。   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邓文庆,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人称“显庆法师”,2006年来到龙泉寺。他父母先规劝他还俗,后也成为龙泉寺居士,跟在儿子身边。不过显庆法师现已离开龙泉寺,在另一家寺院挑大梁。他的师兄、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八七级学生,他于毕业的次年——1992年在柏林禅寺从净慧老法师剃度出家,现在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   与许多人想象不同,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因为感情困惑、生活所迫等原因,而多是一种人生选择。龙泉寺的僧人告诉记者:“我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社会服务。” 龙泉寺因为有许多清华和北大的高才生在此出家或剃度非常出名。今天我碰到的 龙泉寺监院贤启法师也是来自于名校清华大学,他是学核电专业的。 贤启法师 和法师聊了很长时间,他对我们气象和气候同样非常感兴趣,我也和他聊了很多关于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频繁发生等现象,同时也聊到了台湾慈济基金会,他们有着自己专业的气象服务团队,通过对气象和气候的预报,他们的慈善团队会出现在灾难出现的最近时刻,包括长江大水,四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灾难等,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意识形态等或者哲学范畴等从最高层面都是相通的。另外也看了他们建寺的一个视频,看到他们的艰辛,最早龙泉寺是一个非常小的寺庙,现在发展到规模数倍的大禅寺,学诚法师功不可没,他身先士卒,带领僧众搬砖添瓦,另外包括整个禅寺的设计、监理等等,都是由僧众自己完成的,非常了不起,还看到他们自己利用所学,包括建筑设计软件对整个寺院进行设计,另外现在的龙泉寺包括垃圾分类,以及很多小的的地方无不体现绿色和环保理念。 通过和法师以及义工的聊天,我感觉到一颗颗热诚为大众服务的心。 学诚法师还有他们自己的博客和微博,通过回答大众的问题弘扬佛法。另外他们还创办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第一时间对国内的大灾难等进行救灾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四川地震后,他们援建了绵阳许多活动学校,很多义工当起了老师的重任。 推荐学诚法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至少可以使人心静。。。。 在这物欲横流的当下,龙泉寺的清新空气至少使人感到一丝清凉和爽快。。。
个人分类: 摄影作品|66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内有照片】清華大學心理系工程碩士班同學參訪龍泉寺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1-4-17 18:23
【内有照片】清華大學心理系工程碩士班同學參訪龍泉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e98b901017ybr.html 下午,清华大学心理学工程硕士研究班一行二十六人来访龙泉寺,贤健法师和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林启泰接待。贤健法师开示佛法的真实不虚并回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诸如“如何安住在当下”、“学佛和信佛的关系”、“是否有来世,怎么修好来世”等问题,同时,林启泰向同学们介绍了仁爱赈灾、仁爱之道和仁爱生命教育等各个项目,他们对仁爱的项目兴趣浓烈,尤其是对清华大学附近的清华心栈爱心粥有切实的感受,他们表示非常愿意成为仁爱的志愿者,将自身所学奉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林启泰秘书长给清华大学同学介绍仁爱 贤健法师给清华大学同学开示 慈善鏈 接: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201 次阅读|19 个评论
科學網的確很變態!
jiangjinsong 2010-9-6 09:26
在博文 人生的意义?(北大牛人拒MIT去出家) 後,我想留言: 追求真理的勇士。這種情況在中外都有不少。北京龍泉寺有好幾位名校畢業的博士出家了,清華就有好幾位,有學力學的、核能的 過去央視今日說法節目中經常做嘉賓的北大法學專家王曉能教授(女)不也是出家了嗎? 隨著國內宗教政策的開放,大家對宗教的偏見會慢慢消退的。 ------------------- 結果科學網說我的留言有敏感詞彙,不是扯嗎? 知識份子學佛的事例多了去了,請參考: 125位知識份子學佛的心路歷程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43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寺院里的中印友好交流—— “中印论坛”一行参访北京龙泉寺
jiangjinsong 2010-5-17 12:37
寺院里的中印友好交流 中印论坛一行参访北京龙泉寺 周六周日,我參加了中印論壇,但是由於下午要參加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舉辦的關於轉基因的安全問題的學術會議,所以很遺憾沒有能跟隨大部隊到鳳凰嶺龍泉寺去。龍泉寺我已去過多次,感覺不錯,僧眾的素質較高,管理嚴格,比較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弘法需要。許多原先對佛教有偏見的朋友去了之後都改變了看法,大呼沒想到。 龍泉寺的軟實力還突出地體現在其義工隊伍的強大陣容上,這從他們的翻譯工作、和尚博客的寫作、編輯、出版工作以及龍泉之聲網站的建設上就可以看出。 我認為,這種基於清靜理念和發心為聚集和培育出來的力量是我們這個脆弱的社會非常緊缺的重要資源,應該善加保護、培育和利用。 對北京海澱區唯一的佛教寺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上面的鏈接,進入龍泉寺的集體博客,看看僧人以及義工是如何生活、修行的。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801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