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牛奶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牛奶

相关日志

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么?喝什么样的牛奶好?一天喝多少?大口大口地喝好还是小口小口地喝好?
GaoXurenKnee 2020-1-11 22:24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1月11日周六。祝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开卷有益!欢迎您来到《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第248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开心做!没有天生的专家,为了我们的患者,唯有每天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实践和提升。相信持续的力量,将每天的平凡逐渐变成不平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上图:2020年1月11日周六,膝肩髋关节关节镜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康复专家高绪仁参加2020年江苏省第三届骨质疏松学院论坛并参与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讨论。 今天有人问我一个问题:“高主任您好!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么?喝什么样的牛奶好?一天喝多少?大口大口地喝还是小口小口地喝?”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观点是喝牛奶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好处。 上图:2018年的营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刊登了韩国绝经后妇女采用奶制品减少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随访研究。 牛奶被世界公认为“接近完美的食品”,所含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骨骼健康意义重大。牛奶特别是强化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D。而喝牛奶是老年女性补钙的主要措施。 一般来说,每喝200mL牛奶就可补充240mg的钙。研究表明,与低钙摄人者(445mg/d)相比较,高钙摄人者(940mg/d)的骨密度高,髋部骨折发生率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老年女性每日钙的摄人量应为1000mg,但2002年我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饮食中每日钙摄入量仅为389mg,因此,老年女性应坚持喝牛奶及其制品,并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芝麻酱、虾皮和豆腐等。 购买牛奶时,尽量选择大品牌,相对质量较有保障。 优质牛奶颜色乳白,乳香清淡,口感稀薄,闻起来香味很淡,入口后有淡淡的奶香。需警惕的是,入口前就有扑鼻的香味,入口后奶香味久久停留的牛奶,极有可能加入了牛奶香精。有些牛奶所谓的“浓”,可能是商家在牛奶中人为加入了香精、增稠剂和稳定剂等添加剂,使牛奶的味道变得十分香浓,因此不必盲目追求浓稠香滑的口感。 在选择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纯牛奶”的基础上,还要仔细看配料表。 同等价位的产品,应选择脂肪含量高的。 健康成人和儿童应选全脂牛奶,全脂牛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 A、D、E、K 等,并且含有天然钙质。 高血脂和需要控制体重的人应选低脂奶,低脂奶有利于控制热量。 脱脂牛奶完全脱去了脂肪,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 每天适量喝牛奶并不会长胖,但不能拿牛奶当水喝,成人每天喝300克左右,有时200克,有时400克,都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奶制品的摄入总量不能超过500克。 要注意的是,空腹饮用牛奶会导致其中的蛋白质等成分未经充分消化就进入肠道,造成营养流失。 对于胃部不好的人来说,可以在饭前一小时左右喝蜂蜜牛奶。饭后休息一会儿饮用牛奶,胃里有淀粉类食物,可以帮助牛奶中的蛋白质得到充分吸收。 牛奶煮沸后,所含蛋白质会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维生素被破坏,同时牛奶中的乳糖遇高温会焦化,影响人体吸收。 最好是采用“巴氏消毒法”,即将鲜牛奶加热至62摄氏度保持30分钟,或加热至71摄氏度保持20分钟,这样既可以把细菌杀死,又不会影响吸收。 生活中,不提倡喝冷牛奶,冷牛奶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建议稍微加热一下再喝。微波炉加热比较方便,但需注意不能用塑料袋直接加热,要使用玻璃容器加热。 一些人喝牛奶后会感到腹痛、腹胀,或出现腹泻等症状,可能会出现乳糖不耐症。这类人可以选择不喝牛奶,或者尝试调整好每次喝奶量,即每瓶牛奶分成2次或3次喝,并与面包、馒头或肉、蛋等同时进食。 补充钙剂是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绝经后女性和老年妇女每天应当摄人1000毫克钙。 上图:一项中国老年女性不喝牛奶的原因调查。 有研究发现30.63%的老年女性不喝牛奶,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喝后出现反酸、腹胀、腹泻和便秘等不适,其次是不喜欢牛奶的味道,第三是不习惯喝牛奶。因此,医务人员要及时向老年女性宣传喝牛奶的重要性,并及时纠正她们在喝牛奶上的误区和误解,从而不断提高老年女性喝牛奶的比例。比如,对那些喝牛奶后出现不适,或不喜欢牛奶味道的老年女性,可建议其喝酸奶,或者适当减少每次喝牛奶的量。 喝牛奶需要怎么加热? 多数人喜欢大火煮奶,开锅后还要继续煮一会,这是不科学的。科学的煮奶是用慢 火,奶温不超过85℃,但一般家庭都没有水温计,那就将牛奶煮至微开(俗称翻边),或牛奶开锅后立即停火即可。久煮会损失许多营养物质,同时牛奶中呈胶体状态的蛋白质微粒会出现脱水现象,由原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并出现沉淀。另外,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磷酸盐,会由原来的酸性磷酸钙转化成不溶性的中性磷酸钙沉淀物。高温久煮,温度达100℃左右时,牛奶中的乳糖也开始焦化呈褐色,并逐渐分解产生乳酸及少量甲醛,使牛奶味道变酸。另外在煮奶时不要加糖,因为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在高温下会形成结合物——果糖赖氨酸。这种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还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若必须加糖,那也要等牛奶煮好放凉不烫手后再把糖加入奶中。 喝酸奶还需要加热么? 酸奶是以乳酸菌发酵为主要手段,采用超高温灭菌新工艺生产的。它含有活力较强的乳酸菌,能在肠道中繁殖产生乳酸,使肠道形成酸性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增强消化腺功能和促进食欲。因此,喝酸奶不必重新加热,可用吸管直接吸食,否则,反而会破坏营养和 可口的风味。 喝牛奶有哪四个忌讳? 一忌空腹喝牛奶。奶在胃中停留时间短,不能与胃液中的消化酶充分作用,其营 养物质还未来得及消化就会很快经胃和小肠排入大肠。应在早餐l~2小时后再喝,或与面食同时进食。这样可使牛奶中的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在胃内停留的时间长些,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利用。 二忌与酸性水果、含酸饮料同食。这样不利消化。 三忌喝冰冻牛奶。牛奶冷藏温度低于0℃时会出现凝固沉淀物,上浮脂肪也呈现异常味道,其营养价值也会随之降低。 四忌在保温瓶中暂存。有人将一次喝不完的牛奶放入保温瓶暂存,以避免再饮用时 加热的麻烦。这样会为奶中的细菌提供大量繁殖的条件,很容易使鲜牛奶变质。 牛奶是大口大口的喝还是小口小口的喝? 饮用牛奶时要咀嚼,并非真正的咀嚼,实际意思是应尽量小口饮用,不宜大口大口地喝进肚里。大口喝下牛奶会减少在口腔中混合唾液的机会,一经接触胃中的胃酸,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就会结成块状,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一旦有肠功能衰弱时,便会引起腹泻,或因异常发酵而导致腹胀不适。 牛奶属于酸性食物么? 牛奶并不属于酸性食物。认为牛奶是酸性食物的人指出,用pH试纸测量的牛奶pH值就是呈弱酸性。然而,营养学上对食物酸碱性的划分,并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pH值测定,它是按照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物的酸碱性进行划分的。除了蛋白质,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钠、钾、钙、镁等多种矿物质.这使得牛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更倾向于碱性,所以牛奶其实是弱碱性食物。 为什么有些国家奶制品消耗量大,但还是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呢? 这是因为人吸收和利用是受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膳食组成、日照时间等等,钙的摄人量只是其中面。这些地区的居民在生活习惯、环境条件方面可能存在许多不利于钙质吸收利用的因素,其结果就是,虽然吃多,却并不能真正补得上。 骨质疏松只要喝牛奶补钙就好了么? 不是的。骨质疏松症首先要规范化诊断。明确骨质疏松的病因及类型。其次要 规范化治疗.单纯喝牛奶补钙治不了骨质疏松症! 需要提醒的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钙应当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仅靠喝牛奶等单纯补钙,很难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理想效果。 作为日常保健的方法,建议大家采用喝牛奶、适量运动、多晒太阳的办法来预防骨质疏松。 “借问肩痛去哪里,路人遥指高绪仁”。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肩关节的问题,欢迎您登录高绪仁好大夫在线网站进行咨询!网址链接 https://gaoxurendr.haodf.com/ 谢谢! 高绪仁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骨科关节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高绪仁膝肩髋关节医疗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关节外科膝肩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手术品牌专家 参考文献 1 吴志. 喝牛奶是个『技术活』.《科学养生》 2019年1期 11-12页. 2 陈波.牛奶补钙治不了骨质疏松.《中华养生保健》 2016年9期 72-73页. 3 吴惠英,边平达,钱素凤,陈锦平. 老年女性牛奶摄人与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7卷9期 815-817页. 4 于海龙. 喝牛奶会导致钙流失吗.《解放军健康》2012年5期 43页 5 赵从民. 牛奶的科学烧煮与饮用.《食品与健康》 2003年4期 7页. 6 Park SJ,Jung JH,Kim MS,Lee HJ.High dairy products intake reduces osteoporosis risk in Korea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4 year follow-up study.Nutr Res Pract. 2018 Oct;12(5):436-442.
个人分类: 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4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移风易俗新说(1)要多吃水果
热度 5 fdc1947 2020-1-7 08:19
移风易俗新说(1)要多吃水果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家族、家庭,都有各自的生活传统,各自的习俗。这些传统、习俗,能够长期保持下来,一定有它的道理。对于优良的传统要继承保护、发扬光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拓展、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些习俗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据说,新近的研究发现,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中,摄入的食盐太多、食用的水果太少、吃的细粮太多而粗杂粮太少,这些习俗,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这是一个流行病学调查或者说是大量人群的统计结果。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因素有许许多多,因和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人们也不可能完全说清楚某一个因对于果的影响机理。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流行病学调查也就是各种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统计调查就是最可行的科学方法。如果统计样本足够大,也应当是比较准确的方法。所以,现在提出的我国许多人在饮食方面的这些问题:盐太多、水果太少、细粮太多而粗杂粮太少应当是正确的。本文就说一说吃水果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水果 200 — 350 克,但根据我国 2010 — 2012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的水果摄入量只有不到 50 克,这几年应当有较大的增加,但是离开推荐的数量指标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各种水果中所含有的营养元素并不相同,但是总的说来,与其他食品相比,水果中营养元素比较突出的是:维生素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与水果中维生素含量比较接近的食品是蔬菜,我们很多人认为,我多吃一点蔬菜,维生素也不会缺乏吧。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大多数的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都是烧熟了再吃的。生吃蔬菜,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习惯,一个是口味不好,一个是绿叶蔬菜中一般都含有较多的草酸,如果不经开水焯一下,过多的草酸对于钙等矿物质(人体需要的常量和微量金属元素)的吸收有害。另外,许多蔬菜中的粗纤维太粗硬,不经烹调,对于一些胃功能较差的人特别是老年人有可能引起危害。而一旦经过烹调,食品中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等将不可避免地会有极大的损失。而水果一般都是生食的,其维生素含量受到食品加工的影响很小。所以,多吃水果对于各种维生素的摄入特别重要。 说起膳食纤维,有人还是那蔬菜来比较,说蔬菜也有很多纤维素。蔬菜确实含有不少膳食纤维,但是其粗纤维多,从化学成分上说是纤维素多。 纤维素是膳食纤维,但是膳食纤维不光是纤维素。除了纤维素,还有很多种很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像水果中的果胶就是另一类非常好的膳食纤维。与纤维素相比,果胶往往是肠道微生物的“食物”,它能够被肠道细菌发酵而降解。这是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可溶膳食纤维如纤维素等很大的不同之处。顾名思义,果胶在水果的含量较高。多吃水果,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而肠道微生物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然吃水果对于人体健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我们所食用的水果量与科学的推荐量之间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呢?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与我们长期的经济不发达有关,当然也与传统的错误观念有关,但是产生这些观念的基础还是不发达的经济。 本世纪以前的千百万年里,我们的“吃饭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所谓吃饭问题,首先是指能量的摄入不够,或者说是吃不饱肚子。在能量摄入还不足的时候,是很难讲究如何吃得更健康的。虽然“以粮为纲”的口号只是六十来年前才提出来的,但是,过去千百万年以来的农业实际上一直以粮为纲。“以粮为纲”就是首先要解决能量摄入问题,毕竟粮食生产是产生能量最有效的方式。在本世纪以前的千百年时间里,我们的饥荒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大力发展水果生产。水果一直被认为是“奢侈的食品”。 我小时候,香蕉、苹果、大鸭梨都还是带有“洋”色彩的较为“高大上”的水果。水果店里的香蕉来自热带自不必说,苹果必称“烟台”,鸭梨必称“天津”。其余的水果无非是初夏有一点枇杷、杨梅,冬天有橘子,吃的最多的就是夏天的西瓜。除了西瓜之外,别的水果都只是尝尝味道罢了,很难作为一种经常食用的、能够以摄入营养为主要目的而大量购买的食品。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地解决了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这是几千年来未有过的成就。这当然得益于执行了正确的政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化学和农学方面的进步,例如,化肥、农药、聚乙烯、杂交育种以及国外优良品种的广泛使用。 我们不但解决了粮食问题即能量的摄入问题,而且基本解决了一年四季的蔬菜问题以及养殖业问题,从而使得城乡居民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基本上得到了保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们的营养结构才成为可能。 如今,我国的水果生产也有了新的突破,很多过去“以粮为纲”时代很难生产多少粮食的地方,成为水果生产的优良基地。这种状况,一方面加快那里人们的脱贫致富速度,另一方面也为全国人民有足够的水果摄入提供了可能。 应当看到,在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水果等方面,人们还存在一些认识方面的误区。 有人认为,水果是甜的,怕吃了发胖。在他们的心目中,甜与胖几乎是同义词。其实,水果虽然甜,但是其能量密度比不甜的米饭、馒头或者粗粮窝头低许许多多。如果多吃一点水果,少吃一点大米白面制品就可以抵销了。换句话说,吃水果引起发胖的可能性比多吃粮食差多了。 有人认为,水果性凉,不宜多吃。这是传统文化的误解。这里的凉,大概是指两个方面。第一是水果生食、温度低。我们过去营养不良、身体虚弱,不敢喝凉开水、凉茶,不敢吃凉饭、凉菜,生怕肠胃不适。其实,凉的食物对肠胃并没有多少伤害,反是过热发烫的食品才对身体更有害。现在即使年龄大的朋友,对于温度较低的食品,慢慢来,也能够逐步适应。 第二个方面,有人认为水果本身的“性质”便是“凉”的,吃多了跑肚拉稀、伤害“脾胃”。这是人们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时代臆想出来的理论。吃水果消化不良,实际上是一部分人对水果中果糖的吸收不良所引起的结果。水果中果糖的含量较高。果糖在肠道内被吸收,需要某些蛋白质的帮助,有些人缺乏这些蛋白质,一下子摄入了含有叫大量果糖的水果,因而不能很好的吸收果糖,这些果糖就被一些肠道细菌发酵产气或引起迅速排便。需要指出,这种排便并不是像痢疾那样有多少有害的后果,只是一排了事。这种人在食用较多的蜂蜜时(蜂蜜就是葡萄糖与果糖的混合物)往往也容易迅速排便。遇到这种情况,实际上只需要把这种水果分开来吃,每次少吃一点,就没有关系了。 那么。什么时候吃水果比较合适呢?过去很多人是饭后吃一小口,就像现在很多人在饭店聚餐那样。有人说,应当是饭前吃。也有人说,在两餐之间吃最好。我的看法是,餐前和两餐之间都可以,但是,对于忙于工作的人或者习惯于一天三顿饭不吃零食的人来说,我推荐在吃饭的时候吃。 第一种方式是把水果处理得像一道菜一样,与菜、饭一起吃。这样容易养成习惯,也不会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反正要做饭做菜的,增加一道菜罢了。 对于年龄大或者牙齿不好的人,我更推荐第二种方式:用果汁机把水果与牛奶(或酸奶)一起打成果汁在吃饭的时候饮用。打汁的时候把水果简单的打碎即可,不要使用过滤网而丢弃渣子,这样可以保持全面的营养。有人担心,饮用果汁会使得血糖迅速增高。由于食用时与饭、菜一起下肚,一口菜、一口饭、一口奶果汁的吃下去,不可能像单纯喝一杯果汁那样迅速进入小肠,迅速吸收从而迅速升高血糖的。 吃饭时食用这样的奶果汁,可以摄入较多的水果。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不要“几菜一汤”中的那个汤了。汤里面如果放盐太少就寡味,放盐多了就有害健康,汤里面如今我们缺乏的其他的营养成分也很少,所以不是什么好东西。用奶果汁代替,既多了水果,又少了食盐,一举而两得,岂不善哉。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889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家有小猫要喂羊奶!可这奶我能不能喝?
arthurw321 2017-10-16 11:53
首先。羊奶是 很有营养的。我随便查了个文献。 比比价格。先 是人的。 然后是宠物 的。 可以看到,销量都比较高。可以代表普遍情况。 那么。同样是400克。为啥 宠物的40。人的却近70呢? 因为二者遵守的标准是 不同的。比如。人的食品必须有这个。 而宠物的 不需要。 其次。人羊奶粉一般是无添加的。但是宠物的可能会添加各种东西。比如诱食剂,就是香精啦。比如各种强化营养。总之。这样成 本就降低了。 第三。宠物羊奶粉可能来 自质量不太好的奶。这是没法说的。成本降低了近一半吧,只能这么推测。总之。既然宠物喝了没事。你当然也可以喝。 但是,宠物食品现在市场比较 混乱,是无法保证质量的。好喝自然是好喝的。猫都喜欢,能不好喝到哪啊。但是质量实在无法保证。 大概就是这样吧。喵。请给 伦家买质量好点的奶粉哟~ 如果你还想看更多这样有趣的文章,那就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咋样? 白公子的生物课,vita-force
3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内服外敷都能美白吗?我们先来看看牛奶为什么能美白!
热度 1 arthurw321 2017-7-17 14:45
我想说的是,牛奶为啥是白的,以及喝牛奶和用牛奶洗脸为啥会变白。 第一章:牛奶为啥是白的? 有人说,废话啊,牛奶有蛋白质,牛奶当然是白的啦! 但是实际上要更复杂一些。 首先,蛋白质确实是白的,否则为啥叫“蛋白质”呢?就是因为鸡蛋清是白色的嘛!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没熟的鸡蛋清其实是透明的。 当然牛奶与鸡蛋清不同,这主要是因为结构不同。 鸡蛋清的粘度明显比牛奶高,蛋白质含量也更高。 而且,酪蛋白纯品是淡黄色的。如果牛奶里只有酪蛋白,那就会是淡黄色。(当然牛奶还有白蛋白球蛋白珠蛋白balabala……) 为何人的母乳最初的初乳是淡黄色?因为其中脂肪含量特别少,而一些免疫抗体特别多。 就是这些免疫抗体导致初乳看起来是淡黄色的。说明,蛋白质并非全是白色的。 蛋白质只是一个习惯称呼而已。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脂肪在牛奶颜色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大家如果喝过脱脂奶的话,与全脂奶相比,脱脂奶更清,粘稠度更低,颜色也不如全脂奶白。 所以脂肪在牛奶的白色里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脂肪可以让牛奶更粘稠,颜色更靠近纯白。如果没有脂肪,牛奶也是白色的,但是不如全脂奶白。 还记得所有肥肉全是白色的吗? 总结,是蛋白质和脂肪造就了牛奶的白色。 第二章:喝牛奶为何变白 其实牛奶总不是坏东西嘛。就算不能让人变白,喝喝也无妨。何况那么多人信誓旦旦地说牛奶会让人变白? 我认为,牛奶不会直接让人变白,但是很多间接的物质和作用会让人皮肤看起来更白。 之所以说牛奶不会直接让人变白,是因为牛奶内并没有直接让人变白的物质。但是牛奶因为营养丰富,就产生了很多间接作用。 首先,牛奶内的营养可能调节了肠道菌群。 在人体微生物学中有一个肠-脑-脸轴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含义就是,肠道,大脑和面部会互相影响。 具体举例就是,你腹泻了脸色不好看。你便秘了脸色不好看。你脸色长痘痘心情不好。 大概就是那意思。所以,营养丰富的牛奶可能调节了肠道菌群,使得脸色更亮,看起来似乎就更白。 简单的说,无论是巴氏奶,高温奶,脱脂奶,甚至是奶粉,都含有很多营养物质。 每一种营养物质都有特殊的作用。 牛奶中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人的免疫力。据说其他营养也曾增强免疫力,甚至抗癌。 牛奶可以镇静安神应该是人所共知,其中有一些小分子物质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当然蛋白质本身似乎就有这种作用。 至于美容养颜,因为牛奶含有B族维生素,还有一些无机盐,都能够对于表皮提供一些防裂防皱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使皮肤下面的胶原蛋白再生和补充,故牛奶能够美容养颜虽然是间接作用,也是毫无疑问的。 脱脂奶中也含有无机盐,对于减肥有一定效果。有人因为减肥总是怕喝奶怕吃鸡蛋黄,其实没必要。减肥不应该禁绝一切脂肪。况且像牛奶鸡蛋黄这种食品,其实不会对减肥有坏的作用,甚至有利于减肥。 大概就是这样了。喝牛奶就是这样让你变白的。至于用牛奶洗脸,可能主要起作用的是蛋白质和脂肪吧?但是可能也不能排除心理作用。
6347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7,过新年了
weiweishi 2017-1-3 12:54
2016年,前半年,找工作,买房子。后半年,在大学上班教书,匆忙中。 京儿偶尔生病,全家人都围着转.我说,现在的小孩子好幸福,牛奶,水果和肉,只怕吃不进去。 母亲和父亲来北京领孩子,也也叨叨说起来,说他们年轻的时候,吃的东西也没有什么营养,但是没有生病,才能持续十几年挣钱供我和姐姐读书。现在不需要挣钱了,吃的有营养的,总是生病。 母亲对读书这件事的态度,在逻辑上总存在持续的冲突。比如,在决定留京工作时,母亲总是叹息,读这么多年,钱没有挣下,反而欠银行几百万,读书有个啥用?母亲说起挣钱,又说起谁的孩子,初中都没有毕业,出去打工,一天几百元,在县城买下大房子,还领回了彩礼不多的媳妇。一直生活在农村的母亲总能举出不读书就发大财的无数案例。 母亲也会说起某些不读书不成器的案例。比如,村里某个外地迁入的人家,由于欠债,父母跑路躲债,老婆也跟人跑了,家里只剩下了一个男人和两岁半的娃娃。家里娃娃没有人领,男人又得白天去焦化厂上班,晚上陪娃娃。采用的方式是,房子里砌了一个砖圈子,里面放上水和吃的,这样小孩子就爬不出来。男人上班之前,对着小孩哭一阵子,然后赶紧锁门去上班。小孩醒来之后,没有人,就在砖圈子里哭,哭累了,就自己弄点吃食,睡着了;睡醒了,接着哭,接着睡,,周围邻居都听见了,也没有办法。有些村里人,见他家的葡萄没有人收,还偷了几筐去买。母亲说的说的,就流泪了。 我说,这样单独把小孩锁在家里,是违法的,但是,谁能管的着,谁又能去管那么多呢? 京儿最近迷上了ipad,喜欢看《卖火柴的小女孩》之类的动画。也许过些时候应该告诉她童话有些不是骗人的。社会竞争残酷的一面,就是在前所未有的惩罚着那些缺乏生存技能教育和人脉的人。 2017,一切都稳定下来,要行动起来。
个人分类: 生活|1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死亡,是食物造成的——《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sheep021 2016-12-29 09:53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信出版社,2011年9月26日出版 作者 作者: T·柯林·坎贝尔 , 托马斯·M·埃贝尔Ⅱ 译者 翻译:吕奕欣 倪婉君 著作原名: The China Study 1983~1989年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陈君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黎均耀和刘伯齐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于中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县开展了3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坎贝尔父子著就了这本《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这是一本真正能挽救你生命的书,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中国人来说,必须加以关注! 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概率。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 坎贝尔教授认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即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等。 坎贝尔博士发自良心建言死亡,是食物造成的! 作者简介: T·柯林·坎贝尔(T. Colin campbell): 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40多年来一直身处营养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他还是最强致癌物二恶英的主要发现者。1982年6月,他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撰写的报告《膳食、营养与癌症》发表后,震惊了全美国。1983到198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疾控中心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多家中外权威机构的精诚合作下,坎贝尔教授领导其团队在中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县开展了3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营养健康调查研究被称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几乎不可能再重复。 真相来得晚了一些。不知道是啥原因,1983到1989年的调查,直到2011年才公开出版,这20年正是中国文中提及的各种疾病高发的重要时期。 不过,聪明的人的见解都是一样的,与这位被 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的作者一样,3000年前已经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对健康的饮食结构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1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2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今天看来, 上述平衡饮食的内容古而不老,依然很有科学道理。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黍、秫、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附录:原书 目录 序言一 勇气挑战 序言二 勇气与正直 序言三 他让我们活得更健康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及营养研究 第1章 什么问题?如何解答? 医生决定如何进行医治的考量要点,通常是基于金钱。 第2章 蛋白质王朝 罹患肝癌的孩子,都来自吃得最好的家庭。 第3章 癌症不要来 日常15%~16%的每日动物蛋白摄取量,就可能引来癌症。 第4章 到中国取经 最健康的饮食是复合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饮食。 第二部分 有钱人的富贵病 第5章 破碎的心脏 300名平均22岁的军人中,竟然77.3%都罹患了心脏病。 第6章 吸金黑洞--肥胖症 与荤食者摄取的热量相同或更多的素食者,身材显得较苗条。 第7章 老少通吃--糖尿病 8周的素食疗法让有21年病史的糖尿病患不用再接受药物治疗。 第8章 头号杀手--癌症 我们会接触环境荷尔蒙,90%~95%是因为我们吃肉。 第9章 自杀性的自身免疫疾病 食用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牛奶)常和疾病风险较高有关。 第10章 吃植物性食物防病--骨质疏松、肾病、眼科疾病、脑病 每日多摄取三份蔬果,将可减少22%中风概率。 第三部分 最佳营养指南 第11章 吃得对,活得好 就算改吃不含化学物质的有机肉制品,也不会更安全。 第12章 怎么吃才健康 最理想的动物性食物摄取量是零。 第四部分 这些讯息为什么你以前没听过? 第13章 科学的黑暗面 以植物性食物去防癌,一点也不受食品和医药界欢迎。 第14章 科学简化论的死胡同 美国农业部的全国学校午餐计划竟将炸薯条列为蔬菜! 第15章 嗜钱如命的产业科学 乳制品业的教育竟是:享用冰淇淋的同时又能吸收到营养! 第16章 爱民或害民的政府 说到健康,政府不为民服务反而替食品业和制药厂服务。 第17章 医疗帝国暗黑心 负责人民健康的体系正在损害我们的健康。 第18章 历史总在重演 没有任何手术或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附录 附录A 大鼠实验中的蛋白质效应 附录B 中国健康调查及营养研究的实验设计 附录C 维生素D的反应网络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641 次阅读|1 个评论
千万别误会,叫某某乳的可不是都含奶哟!
热度 1 hongkuan15 2016-1-11 07:23
作者:Doctor D 乳=奶?大多数时候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可能“乳”的叫法比“奶”听起来更加“高大上”,一个书面化一个口语化吧。在英文中,也有不同的词来表示乳(Dairy)和奶(Milk)。中文博大精深,一个字的意思代表的意义也是丰富多样的,单就一个“乳”字就有不同的含义,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混淆,很多商家也借此误导消费者。今天我们一起掰扯掰扯“乳”。 含“乳”的可不一定跟奶有关系 乳在中文意思里,除了指代奶,还表示其它几个意思: 含奶的,奶味的,像奶的。 含奶的,和奶味的通过字面意思就能理解。这两种称呼都跟吃的有关系,含奶的一般是乳饮料,配方里添加了一部分奶,比如酸酸乳,早餐奶,营养快线等。奶味的就是味道像奶,其实完全不含奶,比如一些奶茶和咖啡,里面添加的是奶精,而不是奶。这两种都还跟奶沾点边,比较好理解。而“像奶的”这种可就考验人们的想象力了。乳白色,想象一下这颜色,除了颜色跟奶类似,实在跟奶没有毛线关系。 乳化作用造就奶状液体 事实上,乳白色也可能跟奶没关系,很多不是奶的东西也是这个色儿。脂肪和水在一起形成的乳浊液跟奶的颜色一样一样的,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乳化(Emulsification)。(脑补一下: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 表面活性剂 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 乳化 )。 表面活性剂 能够发挥乳化作用,也被称为乳化剂(Emulsifier)。只要有了乳化剂,就能把油和水变成“人造奶”,有很多农药(名称多为**乳油)就是这种奶白色。 牛奶豆浆中含有天然乳化剂 奶的白色也是由于其中的脂肪和水发生乳化作用后形成的,只是这种乳化作用是天然发生的,其中的乳化剂也是天然存在的。豆浆能够呈现奶一样的颜色和状态也是发生了乳化作用,这是人们利用了大豆中自然存在的乳化剂:大豆磷脂或大豆卵磷脂等。由于大豆磷脂的存在,人们在制作豆浆时只需要加上水,在大豆磷脂的作用下,大豆中的脂肪就能和水亲密接触,形成油和水的混合物--奶白色的豆浆。目前,食品生产行业最常用的天然乳化剂就是大豆磷脂,卵磷脂等(喜欢吃巧克力的可以看看巧克力的配料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工合成的乳化剂,如一些甘油单甘油酯类,另外,我们常见的肥皂,洗衣粉等都属于乳化剂。 叫“乳液”的不一定有奶的作用 乳化剂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在食品中的应用,乳状液是化妆品中最广泛的剂型。 化妆品中的某某乳,其实跟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个“乳”是乳化的意思。这个名字给人一种含奶的感觉,奶又被人们认为是营养,健康,白嫩的代名词,于是就有人以为用了这个某某乳也会有相同的作用。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作为消费者,我们除了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之外,还有非常简单的一种方法可以防止被商家给忽悠了。现在,我把这个方法免费送给大家,一共四个字: 看配料表! 无论是食品还是化妆品,只有你仔细阅读配料表就一切全明白了,无论商家怎么宣传,配料表还是要乖乖写清楚的(话说这里是国家管控的内容)。 话说要完全看懂配料表也不容易,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不过没关系,后续会有专门介绍配料表中各种东西的科普分享。
482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个人的基金评审原则
热度 13 dawndream 2015-8-25 14:26
关于基金评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念。我的方案处理起来比较快,而且也比较适于自己不够熟悉的领域方向。 1. 首先概要浏览,粗略评估,看看英文摘要、文字表达、写作认真程度等。剔除掉显失水准和明显不靠谱的。比如一看就是熬夜赶出来的急就章。比如英文摘要条理混乱,语言不通,仅凭此一点即否之。再比如报到“计算机”方向的申请书,拟用计算机解决某种养牛问题或者水果种植问题。像这样的题目,如果看不出明显的前期基础意义或项目特色,比如,为何是养牛而不是养羊?为何是种桃子而不是种苹果?那么你去找牛奶厂或者果园要赞助好了。 2. 然后根据前期直接相关成果和个人成熟度,进行加权排序。我个人基本上主要考虑第一申请人SCI论文发表情况。(因为其他指标我缺乏足够了解,没把握,不放心)假如是青椒,只看本人第一作者或者读博期间导师第一本人第二的文章。假如是资深教授,那么本人指导学生发表成果也算(这个要靠推断)。所谓加权者,就是要综合考量。我对年轻人的权重略低,更加同情年龄偏大,经历不是很顺的学者。同样,背景或平台较次的学者,我也赋予更多权重,因为人家在艰苦条件下做出同样成绩。排序之后,去掉后40%-50%的。这一阶段可能有时候会借助一些工具进行一点人肉搜索。 3. 剩下的已经不多,可以悉数保留。如有需要,再做最后一轮删减。这主要从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来考量。主要剔除两类:1) 有灌水嫌疑的。研究问题像白开水,引不起人的兴趣,比较枯燥乏味,但是文章产量大。2) 研究方案陈述过细过具体,感觉疑似已经做出来的。 我个人比较看重前期积累,不太看重研究计划。写企划书必须要提供一个方案,这是格式上的必须,不论中外古今,一定要有这个环节。但窃以为这个环节主要是来评估一个人考虑问题的深度,而不应该成为限制发挥的枷锁。 以上原则仅仅代表个人,欢迎批评指正,补充完善。据我所知,很多人跟我的原则不太相同。比如倾向于职称或职务高的申请人。
11870 次阅读|30 个评论
一朵桃花浸在牛奶里
pingguo 2015-3-29 11:28
我要了一杯热牛奶, 也是这个季节,在靠窗的位置。 刚坐两分钟她就到了。 我第一次注意到牛奶的白如此柔软。 我想到乳白色这个词, 如果只是孤零零的,就看不到它的词义。 实际上我只是想了一下而已。 牛奶紧绷的表面,在透明的玻璃杯里, 我想用手机拍张静物。 我只是想了一下而已。 她说她还有事,只坐两分钟, 她看上去比牛奶更烫, 她脸上有天然的羞涩。 实际上她接过我的文件就走了。 我的目光没有跟随她, 我静静地坐了一阵。 到今天我仍在原来的位置, 我在想一朵桃花浸在牛奶里。 2015-03-27
个人分类: 诗歌|1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在美国喝牛奶就和喝农药差不多
热度 2 sqzhang 2015-3-23 20:23
在美国喝牛奶就和喝农药差不多 一般人都认为美国的食品安全很有保障,中国食品就是三鹿牛奶。其实大家都只是看到了表面上的东西。美国由于食品产业高度资本化商业化,再加上其农业生物科技,使得美国的食品工业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的怪兽。 首先看一个简单的事实,美国的食物过敏,从 1997 ~ 2002 年,美国的儿童的花生过敏提高了一倍,每 17 个三岁以下的儿童里就有一个食物过敏,根据 CDC 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显示,美国儿童因食物过敏而住院治疗增长了 265% 。 为什么会食物过敏?人类以食物为生,为啥会对维持自己生命的东西造成过敏呢?所谓过敏,就是人体对外来异物的一种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以炎症的方式来进行。那么美国儿童所食用的日常食物里有哪些异物呢?为什么几十年前父母一辈人从来没听说过有食物过敏这回事呢? 这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的食物已经变了,随着农业科技,最主要就是生物科技或基因工程的发展,使得美国的食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种食物了,而是掺进了外来蛋白质,或者说是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比如说, 1994 年开始,美国就开始基因改造奶牛以生产更大量的牛奶,注射基因改成的蛋白质和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这很见效,奶牛的产奶量就开始大幅增长了,弄得比水还要便宜。 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可爱的奶牛就开始生病了,谁受得了一年 365 天的每天打针和产奶?结果奶牛们就开始卵巢发炎,乳房发炎,行走不便,长各种各样的皮肤病。 最终结果就是牛奶过敏变成美国人最广泛的一种过敏,所谓的乳糖不耐受。而美国儿童就产生各种各样让年轻妈妈抓狂的湿疹。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呢?全世界国家除了美国外,无一例外都持审慎态度,认为这些转基因产品未经过充分实验和评估证明其无毒,因此不能食用。唯独美国的做法是:除非这些食品被证明有毒,否则就可以食用。 这样做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就是美国人的癌症发病率是全世界第一。据估计,每两个美国男性就有一个会得癌症,每三个美国女性就有一个会得癌症。每八个美国女人就会得乳癌,而每十个患乳癌的美国女人里面只有一个是由于基因也就是遗传原因,也就是说其余九个美国女人都是由于食物或环境污染造成的。所以奶牛得的病一个都不少的传染给美国人。 其它类似的基因改造工程还包括黄豆。美名其曰防杂草,于是植入特殊基因,让黄豆得以承受大剂量的除杂草剂,得以提高产量。实际上的原因是通过这样的做法获得黄豆种子的专利权,这样就可以垄断市场。代价就是无数的美国人从此多了一项黄豆制品过敏。 玉米也是如此,表明上是为了防病虫害,植入特殊基因,让玉米防病虫。实际上也是为了获得专利权垄断市场。代价就是美国人又多了一项玉米过敏。 转自:中医郑智城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60d7f10102v92v.html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295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从延庆牛奶想到德国奶牛
jxz1963 2015-1-15 17:01
众所周知,牛奶是最接近完善的天然 食品 ,含有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对于普遍缺钙的国人而言,牛奶中的钙与蛋白质在一起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 “ 牛奶是人类最好的食物,奶牛是人类最好的保姆。 ” 1961 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做出了每年五月第三周的周二为 “ 国际牛奶日 ” 的决定。 2000 年经联合国粮农组织提议,把每年的 6 月 1 日确定为 “ 世界牛奶日 ”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这样评价: “ 没有比这项投资更重要的了,那就是把牛奶送进儿童、青少年的嘴里。 ” 纵观历史,我国在先秦时就有用奶的记载,随着畜牧业的发达,人们开始能够喝牛奶。 2000 年前,奶工业就已经很成熟,已有炼乳、醍醐等半发酵奶制品,相当于酸奶的前身。 1500 年前,中国古籍《齐民要术》记载了牛奶的品质和制作方法。而欧美国家用奶制品的历史也不过几百年。 回到目前,就世界而言,各国人均奶量每年为 70 公斤,发达国家达到 200 公斤,美国为 260 公斤,很多欧洲发达国家在 200 至 300 公斤,澳大利亚为 490 公斤,就连一向被视为不发达的印度人均奶量也达到了 70 公斤。而我国, 1949 年人均年水平仅为 0.3692 公斤。经过 60 多年的努力,今天我国人均年占有量为 21.7 公斤,但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相距甚远。与此同时,我国奶源不足问题也十分严重。为此,在 食品 学者张学元教授的倡导下,我们学习印度经验,实行 “ 白色革命 ” ,把南方的水牛改造成水乳牛,同时,鼓励奶农扩大养殖奶牛业。但是,近十年来我国奶业屡遭不幸,先是有人宣扬 “ 牛奶有毒论 ” ,再就是三聚氰胺事件。 其实,我们的牛奶量严重不足,但还不断地被国外的奶业占据,这里不能不说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不得不承认,我国在奶业管理、监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奶农和现代化生产管理链条严重脱节。 这里把我在 2008 年德国考察奶业的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在德国,奶源标准由联邦农业部制定,再通过德国议会以法律的形式来公布,各州必须执行和管理。牛奶的收购是按质论价,抽样检查的参数包括:脂肪、蛋白质含量,菌数含量,体细胞,冰点和抗生素。如果冰点有偏差、细菌含量过高,就可以知道农场卫生方面有问题,农民需要在管理方面去提高水平。 95% 的奶农提供给奶厂的牛奶,细菌含量的限制标准低于 10 万个 / 毫升(发展 中国 家是 50 万个 / 毫升),大部分奶厂都控制在 2 万个 / 毫升左右。检验奶质量的机构是和奶农、奶厂没有任何关系的第三方,也不是政府部门,而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他们受当地政府的委托去执行公务。 在德国,农户最大的收入资源就是制造牛奶。 2004 年德国牛奶产量是 2800 万吨。德国的奶牛每年产量大概是 8000 公斤 -9000 公斤。所有的奶牛耳朵上被打上标记,也就是说,小牛从一出生就开始被跟踪。如果牛奶出现问题,通过检测记录马上能找到是哪家农户的哪头奶牛。而奶牛的管理、牛奶的出售都在一条龙的管理之中,根本不会出现牛奶在严格检查后出售不出去的现象。 作者: 魏世平,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5-01-1315:12:18
个人分类: 推荐|1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喝牛奶反而增加骨折风险?
热度 2 sqzhang 2014-11-18 11:24
尽管大部分人至今听到的都是“喝牛奶能补钙”的说法,但最近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认为,牛奶对骨骼或长寿的好处可能并没有那么大。这项研究发现,摄入更多牛奶和骨折及寿命缩短的风险上升存在相关性。而奶酪、酸奶和其他发酵食品则似乎是“安全”的。原因并不清楚,但这项研究指出,牛奶可能会增加身体的炎症和氧化压力。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些颇耐人寻味的可能性,即,牛奶并不像推荐饮用它们的机构所吹捧的那样好。至少在更多的研究结果出炉之前,适度饮用牛奶或许才是明智的做法。 近些年,人们对牛奶在人体健康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一些问题。牛奶被证实与心脏病、糖尿病相关,而酸奶和其他发酵产品则能够改善心脏健康。在防止骨折方面,有关牛奶效用的研究结果更为矛盾:“过去25年来,我一直关注着骨折案例,”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卡尔·迈克尔森(Karl Michaelsson)在接受《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采访时表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摄入牛奶越多、骨折风险越高的情况出现了一次又一次。” 研究者们询问了6.1万名女性和4.5万名男性的饮食习惯,包括他们摄入96种特定食物的频率,这些食物中包括牛奶、奶酪和酸奶。他们跟踪这些女性20年、跟踪这些男性11年,注意观察有多少人出现了盆骨和其他部位的骨折,以及有多少人死亡。 女性喝更多牛奶不仅没有好处,每天三杯以上的牛奶更是和骨折高风险相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摄入的牛奶更多,死亡的风险也越高。 奶酪等发酵奶制品则似乎没有同样的风险——事实上,食用越多这类产品,骨折的风险就越低,死亡风险也越低。 论文作者们表示,牛奶可能存在的负面作用是因为它能触发身体内的炎症反应。在饮用更多牛奶的人群体内,研究团队也确实发现了高水平的氧化压力和炎症反应标记。 牛奶中到底有什么奶酪或酸奶中所没有的成分,使之能够导致炎症呢?元凶可能是一种名为d-半乳糖的糖类,曾有研究显示其与衰老加速相关。“即便是低剂量的d-半乳糖,也能引发动物体内类似于自然衰老的变化,”论文作者们写道,“包括由于氧化压力损伤、慢性炎症、神经退行性变、免疫反应减退以及基因转录变化所导致的寿命缩短。” 当然也要注意,喝牛奶和骨折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没有被证实——研究结果显示的只是两者的相关性。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可能是其他尚未发现的因素。此外,也有可能是一种反因果关系:原本就属于骨质疏松症高风险群体的人,因这一风险而特意增加了牛奶摄入量。但论文作者表示这不太可能,论据是同样的时间跨度下,食用奶酪和酸奶就与骨折风险降低相关,而没有骨折的人群若摄入更多牛奶,仍将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 鉴于牛奶被宣传为保持骨骼健康的最佳手段之一,这项研究相当引人瞩目;不过,要改变饮食推荐,则需要更多后续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酸奶和奶酪似乎仍相当安全——不过,牛奶也好,其他所有东西也罢,适度或许才是最好的。 http://www.bio360.net/news/show/12201.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93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生牛奶比巴氏杀菌牛奶好”说起
热度 6 goodxiangzi 2014-9-5 07:21
牛奶及牛奶制品,已经成为部分中国人的餐桌必备食品。然而,生牛奶比巴氏杀菌牛奶更好,甚至牛奶致癌等网络文章“漫天飞舞”,我们平常百姓该如何面对这些网络文章,该相信还是不该相信。以我自己为例,我看到这些网络文章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说的有道理,牛奶真可怕;第二反应是,喝牛奶也有几年了,我会不会已经得病了,或者不久的将来会得病?赶快查查资料吧,自我诊治一下。 百度, Google , CDC , FDA 网站轮番上阵,大部分顾虑消失。 生牛奶比巴氏杀菌牛奶有营养,风味好,易消化。个人不敢否定这些说法,但也不赞同网络文章中过分夸大生牛奶的这些好处。牛奶中的蛋白是易消化的蛋白质,就算是巴氏杀菌后也比其他肉、蛋类宜消化。问题的关键是生牛奶比巴氏杀菌牛奶好多少,没有办法量化,而专业人士的说法是生牛奶和巴氏杀菌牛奶在这几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虽然这种表述不是典型科学研究的表述方法,但是大致说明区别不大)。对于咱们中国人,这点好处更是大打折扣,因为大部分人喜欢喝热牛奶(煮开或者微波炉加热,无论是生牛奶还是巴氏杀菌牛奶),这就和巴氏杀菌牛奶差不多了。所以在营养方面就不用纠结生牛奶和巴氏杀菌牛奶。 但是,生牛奶潜在的坏处对人健康的影响比巴氏杀菌牛奶大太多了。从奶农挤完奶,去市场卖,等消费者买了生牛奶,喝到肚子里,这段时间里生牛奶所携带的致病菌已经大量滋生,大量的致病菌很容易使消费者患病(除非你自己家养奶牛或者拉着奶牛边挤边卖,刚挤的奶短时间内就被喝掉,生牛奶中少量的致病菌不容易使人得病)。请注意,虽然巴氏杀菌牛奶中的绝大多数致病菌已经被杀死,但是还是需要冷藏,以防止少量的其他微生物滋生。 同时,还有一种声音,全盘否定散户自售的生牛奶,认为散户的生牛奶不达标,没有国家检疫部门的认证。都是混口饭吃,何必挤兑散户呢。让我个人选择,我宁愿相信农民自己。做小本生意的人,都是靠老顾客,可能很少有害人之心。有认证的牛奶企业又能怎么样,我们都懂的。 牛奶致癌,牛奶中的维生素 D 有毒,这些声音太可怕了。按照网络文章的说法和逻辑,过量摄入任何食物都能提高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或者引起中毒。摄入过多的维生素 D 可能引起“高钙血症”,但诱因不是牛奶,而是额外补的维生素D,提醒大家,不要随意吃复合维生素片了。个人觉得整体上美国人是属于维生素过量的,中国也要有这个趋势了。 还是回到牛奶摄入量问题上:每天喝多少牛奶是过量,标准量是多少,又是谁制定的标准。例如在美国,大部分医生推荐成人每天喝 3 杯,儿童老人喝 2 杯(差不多 1 斤奶,中国也有 1 斤奶工程)无脂或低脂肪牛奶,现在又有实验证明低脂肪牛奶不如全脂牛奶营养均衡,不利于脂肪代谢平衡,推荐孕妇喝全脂;也有医生认为现在摄入的牛奶过多了,可能 2 杯以下才好。说来说去,就是没有标准。中国的牛奶企业比较“好”,替消费者设计好了,一袋牛奶差不多就是美国的1杯。 我个人基本上 每天喝1袋, 国产牛奶贵不算,安全性也令人担心 。 另外,喝牛奶补钙,高钙奶好?牛奶富含钙,而且牛奶中的钙容易被吸收,天然的高钙奶可以考虑,额外添加钙的高钙奶就完全没有必要了。高钙摄入和骨骼强壮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额外的高钙摄入可能引起代谢的紊乱。 其实,牛奶就是普通的食品,没有那么可怕,当然也不是像商家宣传的那种“最佳的补钙食品”(商家的广告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喝牛奶你就会缺钙,你要是缺钙那就更得多喝牛奶。实际上,正常人如果饮食比较均衡,没有必要为了补充钙而喝过多的牛奶,大家都知道牛奶中也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摄入过多,危害很大)。 最后我想说,类似“牛奶致癌”这样的网络文章不需要严谨,只需要通过造势,制造负面效应。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帮助下,快速滋生、蔓延,提高点击率。这就需要政府,科研院校等非盈利组织积极地开展科学普及和宣传工作(长期地宣传实实在在的科学知识,而不是当下的“刷脸”式科普,弄几个专家,留个影,上传到网络,结束了,这种没意义)。长期坚持下来,咱们普通百姓的科学意识和修养也会逐渐提高,老百姓水平高了,各种愚民文章和政策也就不攻自破了。 P.S. 目前比较火热的转基因之争,也只能通过长期的科普宣传来解决。
8832 次阅读|14 个评论
牛奶,不是所有的人都合适
热度 30 何裕民 2014-5-19 16:39
喝牛奶的肯定没有送牛奶的来得健康! —— 民间谚语 争讼不已话牛奶 近年来,饮食营养领域也许没有比牛奶更争论不休的了!赞成者认为:牛奶中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进食后钙的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普遍不足,我国各地婴幼儿患佝偻病的也较多,这和膳食钙不足可能有一定联系。故极力主张多吃牛奶,认为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使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延后;给老年人补钙能减缓其骨质丢失速度,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因此,强调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 。国人排斥牛奶是无知的。还不时有人引用美国人每天平均牛奶摄入量为参照,得出结论:与美国相比较,国人的水平差远矣!故呼吁:国人们,赶快向美国看齐,努力喝牛奶吧! 反对者的声音同样不弱,而且往往慷慨激昂。有专家甚至著书说:“牛奶是牛喝的,人喝了有大害!”一时间,大众莫衷一是。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推崇者往往喜欢举冲绳的例子,冲绳的例子被简单概括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我们先来看看实际情况: 确实,日本战后贫穷,国民身体素质欠佳,实施过类似的计划,的确一定程度改善了日本国民的素质。此后,冲绳上世纪 70 年代被美国占领军移交给日本人暂管。当时,冲绳民众的总体营养状态也普遍不良,与中国大陆或许差不多。日本政府也许是为了笼络人心,也许是其他因素,在冲绳推行了“一人一杯奶”计划,很快见到实效,自那以后,冲绳出生的民众体质、身高等都有改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一度曾经把冲绳列为典范。但到了世纪之交,又发现冲绳民众的现代文明病也随之明显攀高,据认为引进牛奶同时,生活方式西方化了,以西方饮食为主,肉奶类多吃了。因此,现代文明病剧增。这一口号也就偃旗息鼓了。 很显然,时代不同了,营养要求也不一样。在 20 — 30 年前的中国,这个口号绝对是正确的。今天就不然了。笔者于上世纪 60 年代初患营养不良性肝炎,政府给予的营养品是 500 克葡萄糖。那时候,葡萄糖可是宝贝啊,凭票供应的!可今天,谁再愿意吃葡萄糖?打死都不会吧! 与时俱进,看今天谁需要牛奶? 2002 年,卫生部开展的关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当时的现状已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与富裕文明病并存”。很显然,营养过剩主要集中在城市,富裕文明病近些年快速飙升,就是其最好的注脚。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 80 年代后期的不到 1% ,飙升到 2007 年的 9.7% 。 5 年过去了,情况肯定更严重了,这是谁都明白的事实。因此,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人群,牛奶绝对是好东西;而对大多数城市民众,则不需要了,因为营养增多,有明显的过剩趋势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在中国,有消费能力的人(城市里的、能够买牛奶的),大都已经不需要太多牛奶了!真正需要牛奶的,是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是那些山区或农村的孩子们,但他们没有消费能力。因此,我们吁请:善良的牛奶商们,如果你们真的关心中国人的素质,建议多向老少边穷地区公益性地奉送牛奶!政府既然有心也有钱,不妨拿出一小部分,资助牛奶商做善事,相信举国皆会热烈欢迎。因为这才是利国利民、积德积福的大好事! 可见,对于争辩问题,确认两个原则也许有助于厘清问题实质,从而帮助逐渐形成共识:1、凡事均需“与时俱进”;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来看牛奶问题,同样是有益的。 美国不足仿 牛奶的推荐者们总是好拿美国为例。对此,要大声疾呼:不要动不动以美国为例。其实,健康专家都知道,美国在健康领域开支最大,综合收益最差,因为全部商业化了。美国用国民生产总值的 17 .9 % ,维持约 2.6 亿人口(还有 4000 多万美国人没有享受医疗保险)的医疗开支,其期望寿命只是排在全球第 37 — 38 位。与上海相比,还落在后面,更是居发达国家之末。美国的牛奶人均消费量的确很高,但结果呢?美国人中,肥胖占了多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又占了多少?!至少, 30% — 40% 的美国人属于严重肥胖, 30% 属于超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健康正常。美国的事例,不正应该反过来看吗? 牛奶,与部分癌症高发有关 明确地说,关于牛奶与癌症的例子,近几十年来研究的例证太多。今天城市高发的富营养化癌症,牛奶难逃其责。美国前列腺癌绝对高发,有研究就明确提示:前列腺癌高发与牛奶销售量成正比例关系,乳腺癌、肠癌、卵巢癌等也有类似研究报告。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该国科学家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了13年之久,其中,有266名妇女被诊断出患上了卵巢癌,125名尚未最后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杯牛奶的妇女高出一倍。 2004年10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牛奶可能是女性乳腺癌的重要诱发因素。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的调查发现:8-14岁少女青春期的成长速度对其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很大影响,青春发育期体形高而瘦的女孩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那些胖而矮的女孩。 另外,根据一项早期(80年代)堪称经典的研究:加拿大科学家肯卡罗尔教授的大样本研究结果证明:动物脂肪摄入量与当地乳腺癌发病及死亡率呈高度正相关;而与植物脂肪摄入量没有关系,牛奶等通常富含动物脂肪(尽管有脱脂奶粉)等,因此被指为是真正的致癌元凶。 坎贝尔对中国及菲律宾长达数年的比较研究还揭示:牛奶对肝癌的发生也常常起着诱导或催化作用,他在《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里详细叙述了这一研究结论。 几年前,关于婴幼儿食用奶粉后出现乳腺异常增生问题,一度炒得沸沸扬扬,武汉、江西及山东的多名女婴都才几个月大,喝了一种奶粉后,明显发生性早熟症状,乳腺变硬有结节,其次雌激素水平异常,四个月龄大的女婴雌激素水平达到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尽管生产这个奶粉的厂商(某国际公司)发表申明,称:自己的产品绝不添加任何激素类违规成分,卫生部也一再说明这个关系不能明确!但是这仍使我们重视,需引起思考。 首先,武汉的某女婴,在儿科医生指引下:停用奶粉几个月后,乳房硬块变小变软了。故从因果关系推导:不能说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调查更是揭示出深层次的关联:从高科技介入奶牛养殖业后有个惯例:就是用广泛运用雌激素催奶,这是普遍的问题。如此,至少可以部分解释女婴性早熟及乳腺癌、卵巢癌等喝牛奶有危险的部分机理。 因为它们都可能是影响了雌激素水平。故牛奶对营养不缺乏者并不安全,这是毋庸置疑的。 质疑牛奶可补钙 《北京科技日报》2008年有专文讨论了牛奶补钙问题,也提出质疑意见:例如,一项为期12年、涉及78000名妇女的哈佛大学的健康研究表明,大量饮用牛奶的妇女比那些只是少量饮用或者不饮用牛奶的妇女,骨折的比例高两倍。 研究表明:大量钙流失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盐和动物蛋白,例如鸡肉、鱼、蛋等都会引发钙的流失。牛奶中含有的几种蛋白也会引起钙的流失,从牛奶中吸收到的钙有三分之一会从尿液中排出,奶酪中吸收的钙三分之二会流失。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的正是那些牛奶和奶制品消费高的国家。如美国、瑞典、芬兰等。北欧的爱斯基摩人平均每天吸收250-400克动物蛋白,从鱼骨中吸收的钙质有2200毫克,却是世界上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的民族。饮食中乳制品很少的亚洲国家,骨折发生率最低。平均钙摄入量只有300毫克的新加坡,骨折率只有美国的1/9。因此大量饮用牛奶可能并不能增强骨质,还可适得其反。 有一半人对牛奶过敏 在中国,有一半人属于对牛奶过敏的体质,因此至少他们是天生不适于喝牛奶的。人和牛的消化系统有很大区别,牛奶适合小牛而母乳才适合小孩。而人类固执地将牛奶纳入食谱,难免会带来很多问题。 另外,游牧民族都不直接喝牛奶,而是花费巨大的人工和时间通过发酵把牛奶加工成各种制成品后才吃。比如奶酪、酥油、奶豆腐、酸奶等等。历史上的畜牧民族都很少直接饮用牛奶,这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因年龄制宜喝牛奶 我们并不认为牛奶绝对不能喝。我们的看法与经验: 0 ~ 2 5多岁以前,可以多喝点,因为你正在发育阶段,但已肥胖及过敏者除外; 25 ~ 40 岁(或 45 岁),有所控制地喝,因为你发育已到顶点,可能会导致营养过剩! 45 岁以上,城市人群,不喝为妙,可能会诱发一些问题。尤其是偏于超重或肥胖者。再说,你体内的需求开始下降。当然,农村的、一直营养不良的除外。不喝牛奶喝什么?喝豆浆、豆奶!这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安全且可信。 此外,月亮不是国外的好,牛奶也不见得国外的好!香港不是查出日本四种牛奶有问题吗?前面述及的导致女婴性早熟的,不正是进口品牌吗?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今天市售的牛奶,无可避免地伴随有大量农药和抗生素、激素及其他药物等。例如,美国食物与药物管理局几年前刚刚批准了畜用的牛类生长激素,目前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乳牛长期吃这种药,结果是产乳量大增;与此同时,危险也应该同步见长。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3482 次阅读|30 个评论
食物不耐受:鸡蛋和牛奶
热度 1 sheep021 2014-4-18 14:49
体检时,顺便做了个食物耐受性检测,结果发现“蛋清/蛋黄”中度敏感,属于“忌食”的程度了。 一同事更厉害,鸡蛋和牛奶都是高度敏感。 鸡蛋,几乎都是天天吃的东西,竟然敏感,呵呵。难怪消化系统不好呢。忌食一段时间看看效果。 本次属于常规检查,只查了常见的14种食物。 百度一下: “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食物不耐受的产生原理当前仍然存在分歧,但是其存在的事实及产生的后果是公认的。这一研究领域现在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是德国科学家FOOKE博士阐述的食物不耐受的发生原理。” “FOOKE博士认为,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许多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在那里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从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被机体当作废物从肾脏排除。同时,由于某些免疫复合物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膜,堵塞了肾脏的滤过结构,导致了肾小球滤过压升高,继发血压升高、血管壁扩张和胆固醇沉积。人体废液不能正常通过肾脏排出而潴留在组织中,尤其是脂肪细胞,最终导致水肿和肥胖。” “不仅要避免不耐受食物,对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类食物也要避免。举例来说,如果你对牛奶不耐受,那么所有含奶食品像冰淇淋、奶油类食品等都不能吃。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为我们作出的限食计划,才可能真正缓解症状。经过一个星期至数月的调整,症状慢慢消退,身体情况会显著好转。在限食计划中,医生会考虑到我们身体所需营养的补充,比如,不能喝牛奶,可以喝豆浆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 “食物不耐受可引起各系统产生慢性症状,其中胃肠道症状占44%,皮肤症状占16%,神经症状占12%,呼吸系统症状占10%,肌肉骨骼症状占7%。” “ 进食后,身体不会立即出现过敏反应,但会缓慢出现如出疹、暗疮、腹泻等症状。虽不会致命,但长期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据统计,延迟性食物敏感多由奶、蛋及面筋类等食物引起,而食物敏感无分年龄,但大部分患者透过戒口便可痊愈。对于这种现象,还有个名词叫做“食物不耐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46 次阅读|1 个评论
腐乳和乳腐,兼论豆腐的起源
热度 11 fdc1947 2014-1-22 08:15
 我是苏州人,从小在苏州生活。苏州人那时候早晚两顿总是吃粥,或“米烧粥”(大米直接做粥),或“饭泡粥”(由大米饭加水做成的粥),佐粥所用的食品之一是乳腐,从酱园里购得。等到年龄稍长,知文识字,看到书上和商店的乳腐瓶子上写的竟是“腐乳”而不是苏州人熟悉的“乳腐”。 我小时候是 50 年代,苏州不被重视,虽然知道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但是,国家的报纸上似乎只是工业化和新兴的工业城市,所以,我作为苏州人很有些自卑感,以为苏州是小地方,跟乡下人似的,苏州“闲话(言话)”也土得很,跟“国语”无法相比(那时候尚未有“普通话”一说)。这腐乳就是一例,苏州人竟然把“腐乳”说成为“乳腐”,真正的可笑! 年龄大了,知道了一点历史,知道了苏州原来还是蛮辉煌的,竟然在近五百年的时间里是全国第一经济大都市,是明清两代皇朝的经济命脉之所在。只是到了被“太平天国”革了命,这才衰落了,而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这革命的年代,可能落到了最低点。在以千年为单位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其文化也是中国各地区中最发达的之一。苏州话中的词大都是有来历的,与许多现在的“普通话”词汇相比,反倒是正统,说句玩笑话,普通话中的词倒反而是“恶紫夺朱”。这腐乳就是一个例子。 乳腐一词,最早出自何处,很难考证。 唐·李肇《国史补·卷中》说: “ 穆氏兄弟四人,赞、质、员、赏。时人谓:赞,俗而有格为酪;质,美而多入为酥;员,为 醍醐 ,言粹而少用;赏,为乳腐,言最凡固也。 ” 这里把这四个人的品格分别用酪、酥、醍醐和乳腐四种食品来比喻,物以类聚,其中所说的乳腐显然是乳制品。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乳腐》条说: “【集解】时珍曰:‘乳腐,诸乳皆可造之,惟以牛乳者为胜。《耀仙神隐书》: 造乳饼法 , 以牛乳一斗,绢滤入釜,煎五沸水解之, 用醋点入,如豆腐法, 渐结成,漉出,以帛裹之,用石压成,入盐瓮底收之。又 造乳团法 :用酪五升,煎滚,入冷浆水半升,必自成块,未成,更入浆一盏,至成,以帛包搦如乳饼样收之。又 造乳线法 :以牛乳盆盛晒至四边清水出,煎热以酸浆点成。漉出,揉擦数次,扯成块,又入釜汤之,取出,捻成薄皮,竹签卷扯数次,掤定晒干,以油煠熟食。’” 很明显,上面所说的乳腐包括乳饼、乳团、乳线三种形态,都是与奶酪相似的食品。与现在的腐乳并非一回事。 而宋代司马光在《答李大卿书》中所说: “ 彼笋簟、乳腐、麺滓、豆炙,性大寒而滞气 。 ” 则应该是现在的乳腐即腐乳了。同样的,物以类聚,司马光这里所说的都是素食。 仔细分析, 这两种同样被称为乳腐的食品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 李时珍介绍的三种方法,第三种所说的“酸浆”明显是牛乳的发酵。牛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腐败,蛋白质变质凝固,产生沉淀,生成奶酪一类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只要有剩余的牛奶,这种现象会经常发生。所以,在人类的历史上,乳腐、奶酪一类的食品,当在很古老的时候就会存在。 现在草原上牧民自制乳酪——奶豆腐,仍然如此做法,口味酸酸的。 所谓乳腐,就是乳类发生腐败所致。 李时珍所说的第一种方法,是“ 用醋点入,如豆腐法”,当为晚起的办法。因为,豆腐的起源,必定较晚。据说,豆腐是西汉初年的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这种说法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这里谁发明的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分析豆腐可能的发明过程。 从常理上分析,豆类磨成浆,一定在人们知道食用动物乳类以后,这是毫无疑义的。用豆类磨浆,就是对乳类的模拟。乳类腐败,是经微生物作用,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沉淀。同样,豆浆放置时间长了,也会自然腐败,经微生物的作用,蛋白质(主要是大豆球蛋白)沉淀。二者道理基本一致,只是蛋白质品种有差异罢了。 所以,用醋酸或盐类如石膏、卤水点豆腐的发明,应当在发现豆浆自然发酵之后,是对于豆浆自然发酵而产生沉淀这个过程的模拟和改进。从豆腐名称中的这个“腐”字也能看出这一点,如果一开始就用醋或盐去点,就无所谓“腐”了。 总之, 豆腐的发现当在人类食用奶酪(乳腐)之类的奶制品的很长时间之后,豆腐是奶酪(乳腐)的植物性相似物,它们都是从蛋白质乳浊液中得到的变性蛋白质,只是蛋白质的品种不同而已,连“豆腐”这个名词也是直接从“乳腐”——乳制品乳腐——那里借鉴和移植过来的。 说过了豆腐,就可以说“腐乳”这个意义上的“乳腐”了。 作为乳制品的奶酪和豆制品的豆腐,在自然状况下,仍然会继续发酵,因为在古人的环境中到处都有微生物存在。它们继续发酵的结果,人类能够显然感觉到的,是长毛、发臭。但是,人们发现长毛、发臭的乳酪和豆腐味道更加鲜美。于是就有了鲜美的臭酪(真正的乳腐)和现在普通话中叫做“腐乳”的东西。这些东西之所以更加美味,是因为在微生物的作用之下,大分子蛋白质发生了水解,生成了小分子氨基酸。若干种氨基酸是非常鲜美的。我们熟知的味精就是谷氨酸——一种氨基酸——的钠盐,在水中可以水解成游离的谷氨酸,刺激我们的舌头产生强烈的鲜味。当然,古人并没有味精,他们食物中的鲜味都来自蛋白质或核酸水解的产物氨基酸或核苷酸。 由于人类食用乳类的历史远远长于食用豆腐的历史,食用作为臭酪的“乳腐”的历史也应当远远长于食用现在普通话中被称为“腐乳”的这种东西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 乳酪是作为珍贵的美味食品而著称 的。《世说新语》中就记述了北方贵族王济(武子)向江南名士陆机夸耀北方的“羊酪”:“ 卿江东何以敌此 (你们江南有什么能与此相比的)?” 因此,人们把乳制品“乳腐”的豆类相似物也称为“乳腐”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至于“乳腐”现在怎么被人们称为“腐乳”的,这个就难以考察了。 在古代的文献中并没有找到“腐乳”这个词 。可以设想,一开始可能被称为“豆腐乳腐”,以后被人们简称为“豆腐乳”,再简化为“腐乳”。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传错了,把“乳腐”传成了“腐乳”。这样传倒了的名称在汉语中并不是孤例。究竟是哪一种情况,我们可能永远“ 知不道 ”了。在语言比较保守的南方比如江浙一带现在仍然称其为乳腐。现在的汉语词典中,把这种东西称为腐乳,而 称乳腐为“方言”。 这样,我们弄清楚了这些食品出现的先后次序: 乳 ——乳制品奶酪及其进一步的发酵物乳腐—— 乳的植物相似物豆浆 —— (发酵产生的 豆腐) —— “点”出来的豆腐,改进并取代了前一种豆腐 —— 豆腐的发酵物也即乳制品发酵物(乳腐)的植物相似物,也冒称乳腐,即如今普通话中的腐乳 。 写到这里,我不免有点得意扬扬,因为我终于搞清楚了这些常见的食品名称的意义——至少我还没有见过前人有类似的论述。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14262 次阅读|20 个评论
牛奶新作用:载运抗癌活性多酚
热度 4 zhpd55 2013-12-20 23:49
牛奶新作用:载运抗癌活性多酚 诸平 在茶叶中具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已被发现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 无论是啮齿动物模型还是体外培养的细胞系研究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其使用受到限制,是因为生物利用度差、味道使人感到不爽。然而据《乳制品科学杂志》(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网站 2013 年 12 月 18 日 报道, 加拿大安大略省 圭尔夫大学 ( University of Guelph ) 的研究人员 的一项新发现 , 没食子酸儿茶素(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简称 EGCG ) , 也是绿茶中主要可提取的多酚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 当用脱脂牛奶或其他牛奶制品稀释时, EGCG 保持生物活性 , 使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增殖持续降低, EGCG 的浓度高于 0.03 mg/mL 。 圭尔夫大学 ( University of Guelph ) 食品科学系,人类健康和营养科学系的 Sanaz Haratifar 和 Milena Corredig ,作为论文的作者他们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 支持 牛奶 的一种新角色,作为提供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一个理想平台 , 而且打开了一个新一代的乳制品之门,对人类健康提供额外的好处。 大多数可提取的茶多酚都是黄烷 -3- 酚( flavan-3-ols ) , 通常被称为儿茶素( catechins )。在茶叶中发现的 EGCG 是主要的儿茶素。茶多酚能抑制肿瘤的形成 , 减少癌症 细胞增殖 , 增加正常细胞死亡 ( 凋亡 ), 和 / 或抑制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的新血管的形成即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 。几个原因之一就是来自茶叶的儿茶素生物利用度差,而 圭尔夫大学的 研究目的是将 EGCG 封装在酪蛋白 ( casein) 分子聚合 胶粒之中, 酪蛋白是 牛奶蛋白 中的一种,制成微胶粒 , 维护和提高儿茶素的生物利用度。 在一个实验中 , 人类结肠直肠癌 肿瘤细胞 (HT-29) 在用水冲稀 EGCG的 情况下培养 24 小时,或将其分散在牛奶中,然后测定癌细胞的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 ,EGCG 减少癌细胞生存能力与使用剂量有关,使用浓度在 0.15 mg/mL 以上,水中 EGCG 的抗增殖作用比在牛奶中更强。 另一个评估癌症细胞增殖的实验,在不同的奶制品添加 EGCG 后 , 奶制品包括脱脂牛奶 , 牛奶乳清( milk whey )和乳清( milk serum )。虽然发现在低浓度时, EGCG 在对照水中和在稀释牛奶中抑制癌细胞增殖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高浓度 EGCG 含量即 0.8 mg/mL 以上时 , 稀释牛奶中的 EGCG 降低 癌细胞的生长 达到 80% 或更多 , 而在对照中则未有这种现象。 Haratifar 博士评论认为,为了在生物体内发挥它们有益健康的积极作用 , 多酚类物质不可不用 , 并且无论怎样使用活性几乎不减 , 即使在食品基质存在 EGCG 依然有效。这项研究表明 ,EGCG 与酪蛋白胶粒结合,并不影响 EGCG 的生物效能( bioefficacy ) 。更多信息请浏览: S.Haratifar * , K.A.Meckling † , M.Corredig .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tea catechins associated withcasein micelles, using HT29 colon cancer cells.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 18 December 2013。这使人们难免会联想到饮用奶茶,有益于健康其真正的原因所在可能与此有关否?
个人分类: 新科技|6453 次阅读|5 个评论
奥巴马的牛奶
热度 1 yonglie 2013-9-17 09:07
Craig Brown 编的《失去的日记》( The Lost Diaries , Fourth Estate, 2010 ),就像是一群古今名人聚在一起来写一年的日记,不同的人写不同日子(也有几人同写一天的)。 头一天是 Barack Obama 写的(不知是哪年,大概是进白宫前吧),很有意思,有点儿“假”,是对着早餐向 Michelle 发感想——其实是发誓( I promise you, Michelle ……)—— M 问他要不要牛奶,他说 Our milk will come. Our milk will flow, and it will flow true. Our milk will flow smooth, and it will flow well-chilled. But our milk will not flow if it is not poured. So let me promise you this, Michelle. That milk will not itself over your flakes or my flakes. That milk will not pour itself over the flakes of the poor or the flakes of the rich, the flakes of the needy or the flakes of those folks who spend their lives in comfort… Michelle 对他说,那你就倒牛奶吧,随便怎么倒。 But I beg you, Barack, please get a move on. 小奥同学回答, I will indeed get a move on with pouring that milk. On the move to pour that milk, I shall ponder day and night. And I shall not rest until the day comes when that milk has, in truth, finally been poured. 原来是多么励志的一杯牛奶——比传说的什么被动过的奶酪,似乎更有味道。
个人分类: 随想|33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条分缕析说牛人二奶
热度 22 x0xu0008 2013-8-7 04:03
乳汁原来只是供哺乳动物婴儿食用的,可是在今天,牛奶成为老少皆用的食品。然而,老少皆用并不等于老少皆宜,分析牛奶与人乳的差别,能让我们了解,除了婴儿之外的少年和成人在饮用牛奶时,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水土不服,从而可能引发健康风险。 哺乳动物乳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糖,在牛奶中,这些成分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3.4% ,脂肪 3.6% ,乳糖 4.6% ,在人中,这些数字分别是 1.1% , 4.2% , 7.0% 1 。 这些数字上的差别可能一定程度反映了乳牛和人类婴儿的不同需要:牛奶中更多的蛋白质暗示牛对骨骼与肌肉的投资,人奶中更多的脂肪与糖类则意味着人类更重视大脑和智力发育。 当然除了数量,牛奶和人奶在成分上也有差别。下面讲述的,就是牛人二奶成分上的差别。 蛋白质 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蛋白主要分为酪蛋白( Casein 2 )和清蛋白( Wheyprotein 3 )。牛奶中的蛋白质大约 80% 是酪蛋白, 20% 是清蛋白;人乳中则富含清蛋白,酪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在哺乳期早期酪蛋白占约 20% ,后期最高能达到 50% 4-6 。 酪蛋白和清蛋白有着不同的功能,因此酪蛋白和清蛋白比例差别很大的牛奶和人乳对健康的影响就显著不同。 首先,酪蛋白和清蛋白都是潜在的过敏原,会导致过敏反应,但是酪蛋白的致敏性更强,因此,牛奶比人乳更容易导致过敏。 其次,有报道表明,酪蛋白可能致癌 7 ,而清蛋白有抗癌作用 8-11 。因此,牛奶的饮用会增加癌症风险。 2006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 ColinCampbell 教授出版了一本叫中国研究( TheChina Study )的关于营养研究的书,这本书是美国的畅销书,在中国也非常流行。书中 Campbell 宣称在用大鼠进行的动物实验中,酪蛋白能促进肿瘤 7 。令人奇怪的是他的结论只出现在书里,而没有发表在任何经同行评议( Peer-reviewed )的杂志上。另一方面,一项研究 8 表明酪蛋白能防止基因突变,因而可能有抗肿瘤效果。 清蛋白的抗癌效果则有很多令人信服的证据。在用大鼠结肠癌,小肠癌以及乳腺癌模型中,清蛋白都显示出抗癌作用 8-11 。清蛋白为什么能抗癌?可能和清蛋白中富含胱氨酸,半胱氨酸等氨基酸有关,这些氨基酸能在体内转化成谷胱甘肽 —— 一种抗氧化剂。而抗氧化剂常常是癌症的克星。 再次,酪蛋白曾被认为和自闭症有一定关联。人们一度发现,在那些食物中酪蛋白含量低的地区,精神分裂和自闭症患者很少,因此推测减少食物中的酪蛋白可以用来缓解自闭症症状。这个假设导致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是现在大多数科学家相信,低酪蛋白饮食基本不能缓解自闭症 12 。 。。。。。。 牛奶和人乳除了酪蛋白清蛋白比例不同之外,清蛋白的成分也不同。在牛奶中,清蛋白中的 65% 是 β- 乳球蛋白( β- Lactoglobulin 13 ),乳球蛋白也是其它包括羊在内很多哺乳动物乳汁清蛋白的主要成分,然而在人乳中却不存在。 当然这一差别的意义还不清楚,因为我们对 β- 乳球蛋白的功能还了解不多。 。。。。。。 牛奶中常见的酪蛋白又分为 A1 和 A2 两种,因此牛奶被分为 A1milk 和 A2 milk 。大多数的牛奶都是两者的混合,但是比例有差别,欧洲(除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 A1 为主的牛奶。 A1 牛奶似乎和一型糖尿病,冠心病有一定联系 14 。所以很多公司致力于开发 A2 为主的牛奶。 脂类 牛奶中 97—98% 的脂类是甘油三酯,也含有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胆固醇,脂肪酸,磷脂等。 人乳在脂类组成上可能和牛奶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品种的牛来源的牛奶中脂类差别极大。人类不同种族间乳汁在脂类成分上也各自不同 15 。这种差别会不会和牛的不同品种的体格,智力发育相关?会不会导致人类不同种族在性状上的差异?似乎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糖 乳糖( Lactose )是牛奶和人奶中主要的一种糖分,它是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二糖。 要想利用乳糖,需要首先把它消化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这需要一种叫做乳糖酶的蛋白质。 乳糖酶是由乳糖酶基因 Lactase 编辑的。所有哺乳动物的婴儿都能表达乳糖酶基因,制造乳糖酶蛋白,因此能够利用乳糖;但是成年后乳糖酶基因表达被关闭,所以成年哺乳动物不能利用乳糖,乳汁中的乳糖甚至是成年哺乳动物的一种毒素。 到了大约 7500 年前,北欧人出现了基因突变,成年人也能保持乳糖酶基因的表达,能利用乳糖了。现在,全球 35% 的大于 7 岁的人依然能利用乳糖,逐本溯源,他们大都是起源于欧洲 16 。 在进化中乳糖酶表达为什么会被关闭?最简单的解释当然是不需要的基因就被关闭,符合大自然简洁高效的方式;另一方面,会不会是一种防止成人和婴儿竞争有限的奶资源的手段?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还不得而知。 乳糖酶这个原本被关闭的基因,因为突变又重新启动,具有了利用乳糖的优势,但是会不会导致危机呢?上帝是公平的,打开一扇门,会不会也同时关上一扇窗? 乳糖酶基因的持续存在似乎确实会导致一些疾病,比如癌症 17 。尽管如此,这些结论常常有非常大的争议 18 。 矿物质和维生素 牛奶在矿物质含量上远超人乳 19 。人们最关心的钙质,在牛奶中的含量是人乳的 3 倍甚至更多(不同的研究采用样本不一样导致)。尽管如此,在营养的摄取上,除了绝对含量,还要考虑矿物质的溶解性和人体吸收情况。牛奶中的钙质在溶解性上,是人乳的 60% 多一点 20 。综合下来,牛奶和人乳的钙吸收差不多。另外,由于牛奶含有大量的钙,这会导致人体对铁,锌等微量元素的摄入更少 21-22 。 活性物质:细胞,抗体,激素,抗生素 牛奶中除了上述营养物质之外,还含有很多其它物质,包括白细胞,乳腺细胞,细菌和各种活性酶类,也包括抗体。 人初乳中含有来自母亲的抗体,能帮助婴幼儿抵抗很多感染性疾病。 人们对牛奶最大的担忧恐怕是来自于激素。事实上这种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 上个世纪 70 年代,美国 Genetec 公司发现了重组牛生长激素( Bovinesomatotropin 23 )并申请了专利,随后孟山都公司第一个拿到了美国 FDA 的批准生产销售这种生长激素。美国大约 17.2% 的奶牛都接受了这种生长激素注射。 接受这种生长激素注射的奶牛,可能有更高的几率患乳腺炎,因而同时也就接受更多的抗生素治疗,所以在牛奶中,激素和抗生素的含量都升高。这些成分对婴幼儿,少年的生长,对成人抵抗疾病,都是不利的。 珍爱生命,远离牛奶? 答案当然是不,牛奶对促进人类的健康是在功不可没的。只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牛奶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视。了解了这些潜在危害,我们在饮用牛奶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个性化牛奶 现在超市里面能看到琳琅满目的牛奶,这种趋势最终可能导致个性化牛奶:满足人们各种不同需要的牛奶。比如给需要发展耐力,爆发力,灵活性,柔韧度运动员分别提供不同的牛奶。 现在个性化疾病治疗是一种趋势,将来,随着人类基因组的解码,个性化将在很多领域成为时尚,比如食品。 不论你有什么口味,总会有适合你的牛奶。 Milk. Wikipedia. Casein. Wikipedia. Whey protein. Wikipedia. Casein content of human milk. Am J Clin Nutr . 1985 Jan; 41 (1):113-20. Human-milk proteins: analysis of casein andcasein subunits by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gel electrophoresis, andspecific staining methods. Am J ClinNutr 1990 Jan; 51 : 37-46. Re-evaluation of the whey protein/casein ratioof human milk. Acta Paediatrica 1992Feb; 81 : 107–112. Whey Proteins in the Regulation of Food Intakeand Satiety. J Am Coll Nutr December2007; 26 : 704S-712S. The China Study. Wikipedia. A Role for Milk Proteins and theirPeptides in Cancer Prevention.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2007 Mar; 13 : 813-828. Dietary Whey Protein Protects againstAzoxymethane-induced Colon Tumors in Male Rats.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May 2001; 10: 555. Dietary whey protein lowers serum C-peptideconcentration and duodenal SREBP-1c mRNA abundance, and reduces occurrence ofduodenal tumors and colon aberrant crypt foci in azoxymethane-treated malerats. J Nutr Biochem. 2006Sep; 17 (9): 626-34. A role for milk proteins and their peptides incancer prevention. Curr PharmDes . 2007; 13 (8):813-28. gluten-free casein-free diet. Wikipedia. β-Lactoglobulin. Wikipedia. The A2 milk case: a critical re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5); 59 : 623–631. Lipids in human milk. Lipids December 1999; 34 : 1243-1271. Archaeology: The milk revolution. Nature News 31 July 2013. Lactase persistence and milk consumption asdeterminants of ovarian cancer risk. Am.J. Epidemiol. 1989; 130 (5):904-910. Lactase persistenceand ovarian carcinoma risk in Finland, Poland and Swed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05 Oct; 117: 90–94 . Distribution ofTrace Elements and Minerals in Human and Cow's Milk. Pediatric Research (1983); 17: 912–915 . Calcium bioavailability in human milk , cow milk andinfant formulas—comparison between dialysis and solubility methods . Food Chemistry May 1999; 65: 353-357. Bioavailability in Man of Iron in Human Milk andCow's Milk in Relation to Their Calcium Contents. Pediatric Research (1992); 31 : 524–527. Zincabsorption from human milk, cow's milk, and infant formulas. Am J Dis Child. 1983 Aug; 137 (8): 726-9. Bovine somatotropin. Wikipedia.
个人分类: 科普|8920 次阅读|27 个评论
今天喝牛奶气死我了
热度 3 tangjiayou 2013-7-6 16:48
安奈中国的食品安全还需进一步加强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36 次阅读|3 个评论
北京青年报揭秘袋装人奶地下交易
热度 2 liuli66 2013-7-5 21:24
信息来源: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3_07/05/27161069_0.shtml 近日媒体披露深圳地下人乳交易问题后,记者连日采访发现, 人奶交易的地下市场在北京也异常活跃, 一些袋装的人奶在淘宝网上直接以数十元的价格出售。
个人分类: 杂感|2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说牛奶也喝不得?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3-6-12 20:38
为什么说牛奶也喝不得? 通过博文 美国第一夫人应该学学动物伦理学,为什么说小牛肉吃不得! ,人们知道了小公牛的悲惨命运,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牛奶工业的副产品。只要有人喝奶,就会有人养许多奶牛,奶牛要不断分泌乳汁,就要不断产子,只要产子就会有很高的概率生下无法挤奶的小公牛,就有可能被用去生产小牛肉。 而那些逃脱了生产小牛肉悲惨命运的小母牛,也未见得一定会比小公牛幸运,毕竟小公牛只需忍受至多半年的折磨就会被杀死,而奶牛则要忍受时间长得多的折磨。 吃全素,连牛奶也不喝,这听起来是一个过分苛刻的饮食要求,的确许多素食者仍然在喝牛奶,以此来作为保证蛋白质摄入的保障。我本人也是在素食十好几年之后,才逐渐变成全素者不喝牛奶的。这是因为,大家往往觉得,喝牛奶这件事本身并没有直接造成动物的死亡,不过是分享了一点本该由小牛独享的食物而已。连倡导素食的佛陀当年都曾喝过牛奶,所以许多关怀动物的人,在喝牛奶的时候,心里往往并不纠结。 但是,且不说现代许多新的研究告诉我们牛奶中的酪蛋白会造成癌症的说法;且不说牛奶中动物蛋白会造成人体中钙的流失,喝牛奶微博补钙,反而可能造成缺钙的说法;且不说全素可以保证足够的营养的说法;仅就牛奶产业对动物造成的伤害而言,如果我们知道了今天的实际状况,与佛陀时代完全不同;如果我们知道了今天乳制品工业复杂的产业链,知道了今天在所谓现代养殖方式下动物遭受的痛苦和折磨;我们许多人在喝牛奶的时候,大概都会人天交战,会考虑什么时候不再喝牛奶的。 实际上,完全素食是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的,这一点无论从科学研究的结论,还是从全素者的实践都可以证明。事实上,即使是孕妇、儿童、运动员、老人全素也是可以保证健康的,当然要注意营养搭配。(其实,肉食者人群中,如果不注意营养搭配,营养不良的朋友也大有人在。) 说实话,要想一点点都不吃牛奶,今天在中国机会难以做到,因为如饼干、面包等各种制成的食物中早已放进了牛奶、鸡蛋等等,普通消费者的自由选择空间的确不大。 所以,在今天社会化大工业的背景下,素食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它还涉及到饮食与工业制度的批判问题,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课题。 但是,即使如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喝牛奶,尽量不食用奶制品还是有一定努力空间的。 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想要吃素的朋友上来就一定要弄得纯而又纯的全素,一点鸡蛋、牛奶都不能沾。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循序渐进才是可行的唯一途径。但是,牛奶背后的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的问题还是有必要思考一下的。 —————————————————————————————— 乳牛场之行让我即刻成为纯素者 2009-05-06 菩拉文· K · 沙阿 Pravin K. Shah 文 目前如牢狱般的生活 它们向往的生活 在美国参观乳牛场 : 1995 年 5 月我参观了位于美国佛蒙特州伯林顿市北部2号大道上的的一家乳牛场。这家乳牛场有大约 150 头奶牛,所产牛奶全部用于制作冰淇淋。 以下是我的所见所闻 : l 挤奶时间是下午 5 点,一台机器为奶牛挤奶,每头用时 3 分半钟,挤奶时并不考虑奶牛有多痛苦。奶牛在挤奶时所受的痛苦令人不忍观看,机器是没有感觉的,有时最后一滴奶挤出来,牛奶里已出现斑斑血迹。【蒋科学按:喝牛奶就是在喝母牛的血。】 l 因为怀孕后产奶最多,所以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奶牛整个成熟期都处在不断的怀孕状态。 【蒋科学按:不断被迫怀孕是多么悲惨的命运。 】 l 奶牛每天早晨都要被注射荷尔蒙或药物,所吃食物也都是以增加产奶量为目的。乳牛场奶牛的产奶量是传统家庭农场饲养奶牛的 20 倍。 【蒋科学按:这些药物和激素最终会进入我们的身体。 】 l 和人一样,奶牛的怀孕期也是 9 个月。如果生下的是公牛,那么小牛会在出生后的两三天之内被运往小牛肉加工厂,因为公牛对乳牛场来说是毫无用处的。我在的那天傍晚,有三头小牛被装上卡车,送往小牛肉加工厂;当小牛被从妈妈身边带走的时候,奶牛妈妈一直在哭嚎。我忘不掉那一幕,至今仍然能听到那哭声。 【蒋科学按:看似无辜地喝一点牛奶,要对母牛与小牛的骨肉分离负责。 】 l 小牛肉加工工业是世界上最残忍的肉类加工业,生产被认为是美味的鲜嫩牛肉。饲养小牛的板条箱,不仅阴暗,而且极其狭窄,小牛一动也不能动;而且为使肉质鲜嫩、纹理适中,饲料中特意不加铁质,这样养上六个月,小牛就会被杀掉。已有很多资料揭露小牛肉加工工业的残暴。 【蒋科学按: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小牛肉背后的残忍了。 】 l 乳牛在生产之后两个月内会再次怀孕。我实在没有足够强的忍受力看完农场向我们炫耀的乳牛人工受精过程。 【蒋科学按:非常可怕,这些母牛可能从来都没有见过一只公牛,但是却被迫不断怀孕。 】 l 一年之中大概有四五次机会,这个农场会放乳牛出来走走。否则,乳牛一直都会被栓在同一个地方,被迫在同一个地方大小便。我去参观的时候,农场臭味熏天。农场每天打扫牛圈一至两次,其它时候,乳牛就不得不生活在自己的排泄物里。 【蒋科学按:所以抗生素的过量使用是很难避免的。 】 l 乳牛一般能活 15 至 20 年,但大约四五年以后,乳牛产奶的能力就大大下降了;这时就会被送到屠宰场作为便宜的肉牛,被拿来供应快餐馆、做热狗、做狗食猫粮和许多其它食品的原料。身体其它部分(副产品)则用于一系列其它产品中,如地板腊、宠物食品、药物、胰岛素、凝胶、鞋类、室内装饰、炸玉米饼填夹料、化妆品、蜡烛和肥皂。 【蒋科学按:我们喝牛奶时很少会知道这些。 】 l 在母牛的成熟期,能生下大约 4 头小牛。据统计,只需要一头小母牛来代替老母牛的位置;所以其他的小母牛或小公牛都被送往小牛肉加工厂,在那里被虐待 6 个月后,杀掉供肉(用于精致餐食)。 【蒋科学按:真的很残忍。 】 对于乳品加工业的种种残暴,在刚开始了解和亲眼所见时,我简直难以置信。从个人的角度讲,我担心自己无法忍受持纯素(完全不用动物相关的产品),放弃乳酪产品。我怎么可能从我的饮食中去掉牛奶、酸奶、黄油、酥油和奶酪呢?成为一个纯素者意味着喝茶不能加奶、不能吃任何印度糖果、披萨、牛奶巧克力、冰激淋、不含鸡蛋但含乳品的蛋糕,以及许许多多其它的食物。 这时我想起大女儿 Shilpa 的话,(在我那次参观的几个月之前她已成为严格素食主义者),“爸爸,牛奶是给小牛喝的,不是给人类或者孩子的;其他物种的动物不会喝不同物种动物的奶。我们没有权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去剥削虐待其它动物,喝他们的奶;况且,牛奶及其相关产品也并不是我们生存以及健康生活的必需品”。 毋庸置疑,乳牛场之行,让我即刻成为纯素者。 印度乳品业 : 1995 年 11 月我又参观了印度孟买附近的一个乳牛场。那里的情况和之前在美国见到的很相似,只是没有使用挤奶机;由于没有多少强制法规,整体状况甚至还不如美国。 1997 和 1998 年我再次访问印度,了解到了更多印度乳品业运作的情况。 印度许多乳牛场并没有奶牛,牛奶由当地拥有奶牛的牧牛者提供。当地牧牛者一般有 10 到 40 头奶牛,不用机器挤奶。 但是他们使奶牛一直怀孕以使她们不断产奶;每头奶牛每年生一头小牛,而牧牛者饲养不了所有生下的小牛,因此他们把 70-80% 的小牛卖给牛肉加工厂,在那里小牛被当作肉牛来养,三到四年以后被屠宰;或者卖给非法的小牛肉加工厂,在那里小牛六个月以后就被杀掉了。在巴利塔那( Palitana )圣城,我发现一头刚刚出生的小牛死在我表弟家附近的一块地里。经过调查,我了解到,一头奶牛在这里生下了这头小牛,但是牛主人把小牛丢在地里不管,带走了母牛。 生下四五个小牛之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大大减少,这时牧牛者会用一头年轻母牛来替代老牛,而老母牛则被当作廉价肉卖给屠宰场。只有很少的奶牛( 5% 或更少)最终能进入叫作 Panjarapole 的奶牛庇护所。 相较之下,以下这些行为最为残忍;这些行为在印度、美国和世界其它地方都是一样的: 让母牛不断受孕 杀掉母牛的幼仔; 70% 到 80% 的小牛不是六个月内被小牛肉加工厂杀掉,就是五年内被牛肉加工厂宰杀,或是出生后自生自灭; 在母牛进入生育期五年就宰杀它们;而它们的寿命应该是 15 到 20 年。 有机牛奶: 有机乳牛场通常比大型工厂式的乳牛场要小,不给乳牛使用抗生素、杀虫剂或荷尔蒙;牛奶中也不用添加剂。但是,没有法规保护奶牛不受乳场主类似的虐待,如把奶牛圈养在狭窄的畜栏里,使用电动挤奶设备等等;只有极少数有机乳牛场会在乳牛的产奶期好好地照料它们。 而且为了确保稳定的产奶量,有机乳牛场也这样做: l 通过人工授精或其它方法使奶牛一直怀孕; l 把小牛卖给小牛肉加工厂或牛肉厂,小牛六个月或五年后被宰杀; l 四年后母牛产奶量下降时,把它们卖给屠宰场。 所以,有机牛奶也含有残忍成分。 摘自《慈悲文集》 转自:中华素食网 原文地址: http://www.chinavegan.com/2009/welcome_to_china_vegan@20090506093404.htm 延伸阅读: 喝一杯牛奶看似很无辜很无害,但是 公众不知道牛奶的威胁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325 : 怕 得骨质疏松就不要喝牛奶!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6718 次阅读|26 个评论
吃肉、喝奶会致癌?
热度 5 andydong 2013-5-29 20:18
题目骇人一跳,却并非新言论。我读博士时有个同学,是做火腿加工的,后来改吃素,每次吃自助餐时都像个兔子一样,一大盘青菜、水果,当然要另外通过补充维生素 B 等主要从动物性食品中摄入的营养素。 首先说某种物质是否有害,要说明摄入量。离开剂量谈效应都无意义,食品是人类必需,提供六大营养素,提供能量代谢,过量摄入任何一种食品,包括猪肉、牛奶,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肉和奶都属于动物性食品,支持这些动物性食品可致癌的人很多都是素食主义者,他们最为推崇的一本书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父子合著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书中比较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美之间的饮食调查差异,表明高的动物蛋白摄入量和高血压、大肠癌、 II 型糖尿病等有一定相关性。 注意这个措辞,“一定相关性”是统计学用语,两个变量之间有显著关系可通过相关系数来求解,统计上有意义,不一定生物有意义。比如你小时候家里种了一棵树,你长高,小树也长高,如果通过相关系数计算,这个相关性是一定存在的,但实际上并无意义。 所以“相关”是不能说明一定会“导致”的。 如果说肉类摄入可以致癌,更多是猪、牛、羊等红肉如果经过腌制处理,加入亚硝酸盐(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有限量标准),在肉中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亚硝酸根可与肉类中的二甲胺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如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等,这些已确认的可促进肿瘤产生的致癌物。 牛奶致癌更复杂些,除了一些伪营养学家的言论,比如“牛奶给牛喝,不是给人喝”之类,牛奶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对人体的骨骼和牙齿有益,防止骨质疏松和代谢综合征等,也有促进癌变的报道,但一般认为并无科学定论。最近伊朗的 Davoodi 等学者发表在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的综述很好的概述了近些年的争议。 下面是结论: 肉、奶等动物性食品属于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金字塔顶层的,即需要控制摄入量的,到底是否致癌交给科学家到实验室验证,坚持膳食搭配合理,少食动物性食品,是有益无害的。
9347 次阅读|19 个评论
喝一杯牛奶看似很无辜很无害,但是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3-4-30 13:53
小牛很可怜很无助! 母牛很悲哀很伤心!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461 次阅读|38 个评论
[转载]李胜利:我国奶业已重建 养殖生产均安全
热度 1 aoxue306 2013-3-29 11:41
“这些年我一直在与这个行业打交道, 到基层去的很多,最了解我国奶业源头情况,可以说三聚氰胺是一场地震,震后重建的我国奶业已是一片新的天地。目前国内奶牛在养殖环节能够保证国产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我们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 针对国人抢购洋奶粉甚至越洋抢购,及由此导致香港限购令颁布等现象,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媒体的正确宣传,消除人们购奶恐慌,使国人对目前国内奶业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 部分省份已没有散户养殖 我国目前的奶牛养殖是散户为主,这种小规模养殖模式,由于养殖户的教育水平不一,养殖技术参差不齐,养殖过程中会出现诸如饲料质量不高、圈舍条件差、运动场缺乏、卫生条件差、疾病防治不力等问题。这会不会影响奶源质量?如何防范? 李胜利说:“我国虽然仍以散户为主,但目前奶牛养殖呈现多种模式的发展态势,大规模牧场近几年发展迅速,中小型规模牧场不断增加,不同地域差别较大,如河北省已几乎没有散户,规模养殖已是大势所趋。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奶牛场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规模化牧场成年母牛单产水平达到 7吨以上。” 据李胜利介绍,截至 2011年末,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场(小区)占到了33%以上,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规模化比重逐年加大。这个比例并不代表我国只有33%的原料奶来自规模化牧场和小区,建立在散养户附近的机械化奶站也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奶源,根据我国两大乳品加工企业的收奶数据,目前规模化牧场、养殖小区和奶站提供的原料奶已经占到他们收奶量的95%以上。 李胜利认为,散户比某些规模牧场更能有效地消纳粪污,特别是有广阔土地资源的地区,因为粪污还田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散户的主要弱点在于接受奶牛养殖新理念的机会少,接受能力差,导致在饲养管理技术方面欠缺。 “我们对散户不能全盘否定,存在就有意义,可以通过优胜劣汰法则筛选散户,鼓励有土地和资金条件,经营好的散户走家庭牧场的模式,家庭牧场在欧美、加拿大等国家(地区)普遍存在。”他说。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兴生产经营主题倾斜”。对这一文件的出台,李胜利表示非常赞同:“近十几年我国规模牧场发展快速,这与国家的投入力度有较大关系,这些规模牧场已具备继续发展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专业大户、家庭牧场、农民合作社是解决散户养殖效益低又不至于导致大量卖牛宰牛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 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为了提高动物生产水平和饲料转化率,肉鸡和生猪的饲料中按规定是可以添加肉骨粉、油脂等动物性原料及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但对这些原料的滥用,及处理和使用不当,会产生一系列与饲料有关的人畜健康的食品安全危害,如欧洲在上世纪 90年代中期和后期曾经发生过疯牛病和二恶英事件。 对于散户饲养安全问题,李胜利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坦承:国家有饲料卫生标准,肉骨粉等动物源性饲料、抗生素绝对不允许进入奶牛饲料,这方面应主要靠政府部门的监管。目前各家乳品企业对抗生素残留都是必查指标,相当严格,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料奶的质量安全。 “从现实来看,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奶业大国,但奶牛的产业化养殖发展时间却是最短的,只有短短 20年。规模化和标准化饲养需要较大的投入,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李胜利亦坦承。 机械化挤奶率大幅度提升,冷链储运条件大幅度改善 李胜利认为,对散户牛奶卫生影响较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挤奶方式和储奶方式。如能实现机械挤奶并按规程操作,就能有效防止异物进入牛奶。 2011年我国机械化挤奶率达到87%,还有13%是手工挤奶。散户的奶量少,大多需要自己送到鲜奶收购点或加工企业,为节省运送成本,一般一天送1次或2次,如果没有较好的制冷储存设备,就难以保障鲜奶卫生安全,细菌数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原料奶储运过程中,从挤出到加工车间在技术上的关键控制点是原奶温度从 39℃降到4℃的时间、是否能确保低温储存、原奶运输车辆的保温隔热功能以及储运设备的卫生状况,这些在技术上都是可以达到的。另一方面就是对相关操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规范操作。 “奶牛饲养与乳制品加工脱节是原料奶质量安全的一个隐患,但没有直接关系。中国东西南北跨度大,奶牛场规模和集中程度差异大,不可能全面实现从奶牛饲养到乳制品加工都在牧场进行,这要求有足够的奶源满足加工厂的需求,我国规模较大的牧场可以实现,国内也有一些这样的企业。”李胜利说。 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之后,我国对奶站的监管力度加大,农业部负责对奶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各大型乳业集团都派专人驻站,尽管有些地区散养户在自己家里养牛,但每天都到奶站挤奶,奶站机械化的挤奶设备、冷链储运系统可以有效保证牛奶的质量,我国目前原料奶的质量安全水平已经大幅度提升。 李胜利感叹:“我国奶牛养殖散户的主力军基本上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和留守妇女,文化水平较低,饲养管理技术比较落后,接受养殖新理念、新技术的机会很少,接受能力也较差,迫切需要企业的介入,发展现代奶业,同时强化对员工的培训。”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和新西兰一家奶粉的中国代理商负责人接触中了解到,新西兰某些农场为确保最新鲜、最卫生并且最大限度地保证奶粉的营养价值不被流失,他们采用了全封闭式的生产设备,这样从源头上杜绝了向奶中添加物质或从奶中提取物质的机会。另外,他们的挤奶工作人员都通过国家认可的农业课程,配备了高卫生标准的专业工具。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但也不失为一种借鉴。 草场退化减少有对策,饲料多元化发展成关键 我国奶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 10多年,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的牧场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据报道,内蒙古草原退化严重。尽管我国天然草地面积很大,但有大量优质草地被开垦为农田,用于放养奶牛的草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养殖业却呈扩大的趋势。因此,日益减少的草场面积与快速发展的奶业形成鲜明对比。 由此可见,与拥有大量天然牧场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我国奶牛的养殖模式不可能实现大规模放养。那么用于饲养奶牛的干草或饲料情况又如何呢?李胜利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奶牛是草食动物,必须首先满足其每天的粗饲料需要量。在我国草场供小于求、苜蓿干草等优质干草量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进口,或是利用玉米秸秆等质量相对较差的粗饲料,但质量差不等于不安全,如果收储做得好也是安全饲料。草场的紧缺造成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等优质干草的价格不断上升。 我国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必须首先保证人用粮,并以适当的价格进口国外的优质干草这在目前还是可行的。随着中国进口量的增加,牧草价格势必会上升,会进一步挤压本来就不高的奶牛养殖效益。李胜利说,我们应该大力在我国适合种植苜蓿的地区发展苜蓿种植,这不仅可以改良土地,增加地力,还可以为奶牛业提供大量的优质粗饲料。奶牛优质牧草吃多了,也可以减少玉米等谷物饲料的用量,同样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在大力增加苜蓿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收割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大量的玉米秸秆等资源,开展秸秆收储技术和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而不是付之一炬,污染环境。但是这些廉价量多粗饲料利用的难点就在于收储和加工环节,由于机械设备跟不上,加上流通领域成本高,导致成本上涨过快。 摘自: 中国经济导报
个人分类: 我的专业|2445 次阅读|2 个评论
牛奶啊牛奶:β-内酰胺酶是个什么东东?
热度 13 mdzhao 2013-2-28 13:51
牛奶又出事情了!昨天看到报道,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2月26日公布的乳制品抽检结果显示,该市去年下半年抽检的201批次鲜奶有63批次不合格,涉及光明、宁波、涌优、一鸣、新希望双峰等5个品牌,其中光明鲜奶产品共被抽检71批次,有21批次经检不合格,合格率为70.42%。抽检结果显示,光明旗下的200毫升和500毫升盒装优倍高品质鲜牛奶分别被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菌群超标,而浙江杭江牛奶公司乳品厂生产的200毫升盒装和220毫升瓶装光明鲜牛奶也分别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杆菌超标。此外,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生产的220毫升瓶装鲜牛奶,还同时存在β-内酰胺酶阳性及大肠杆菌超标的情况。 虽然检测的是宁波的牛奶,但光明、新希望、双峰这些品牌的牛奶我们家都是喝的,难保杭州就一定合格。特别是其中一个陌生的名字:β-内酰胺酶,没搞清楚是个什么东东。今天看到了相关的解读:β-内酰胺酶是一种细菌所特有的分解抗生素的酶,这种酶能分解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头孢等都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在牛乳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用于治疗牛乳腺炎和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因此,牛奶中检测出β-内酰胺酶有可能是奶牛体内自身产生的,也有可能是牛奶在加工过程中感染了一些细菌所产生的。另一种可能就是在加工过程中,人为加入β-内酰胺酶,因为它能分解牛奶中残留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抗生素打掩护。 相关厂家已经作出说明,绝对不会添加β-内酰胺酶,称β-内酰胺酶一定为内源性的,但对此解释偶表示怀疑。中国人太聪明了,只要有相关标准和要求,一定会千方百计达到这样的指标。以牛奶为例,原来对蛋白质含量有指标要求,便弄个三聚氰胺来达到这个指标,现在提倡无抗奶什么的,β-内酰胺酶便出炉了。这就象搞科研有论文的指标,论文数量便上去了,后来要求必须看SCI了,于是SCI收录的论文数也上去了,现在要看被引数了,马上这个指标也会飞快的上去的。 偶关心的是:β-内酰胺酶对人到底是否有害?因为专家给出的回答又是矛盾的。一专家说:“微量的β—内酰胺酶对人体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β—内酰胺酶的本质是一种蛋白,摄入体内之后,会被分解,不会长期存在体内。”但另一专家却认为认为,在偶然的情况下,还是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假设,病人在服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再喝下含有β—内酰胺酶的牛奶,那么抗生素的作用就会减弱,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时间久了,临床上将无药可用,即产生所谓的超级细菌。看到“超级细菌”这样的词,心里还是怕怕滴。
个人分类: 其他|11664 次阅读|31 个评论
喝没添加剂的牛奶好难
guozhenru 2013-2-12 09:21
前个阶段换着喝了几种牛奶,比较后感觉其中一种不错,喝了几天,觉得有点稠,今天看奶袋儿上的说明,其中加了以下几种添加剂。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少营养,仅仅是为了好看,不管有没有毒,喝多了总归不好。国家难道就不能立法禁止牛奶企业添加化学制剂,或限定一种,并标明含量? 1. 三聚磷酸钠 用作洗涤品助剂,亦可用于石油、冶金、采矿、造纸、水处理等。主要用作合成洗涤剂的助剂 , 用于肥皂增效剂和防止条皂油脂析出和起霜。对润滑油和脂肪有强烈的乳化作用,可用于调节缓冲皂液的 PH 值。工业用水的软水剂。制革 --- 剂。染色助剂。油漆、高岭土、氧化镁、碳酸钙等工业中配制悬浮时作分散剂。钻井泥浆分散剂。造纸工业用作防油污剂。食品工业中用于罐头 , 果汁饮料 , 奶制品 , 豆乳等的品质改良剂 , 主要供火腿罐头嫩化 , 蚕豆罐头中使豆皮软化 , 亦可用作软化剂和增稠剂。 2. 单硬脂酸甘油酯: 食物的乳化剂和添加剂 ; 化妆品及医药膏剂中用作乳化剂,使膏体细腻,滑润 ; 用于工业丝油剂的乳化剂和纺织品的润滑剂 ; 在塑料薄膜中用作流滴剂和防雾剂 ; 在 塑料加工 中作润滑剂和抗静电剂,在其他方面可作为消泡剂、分散剂、增稠剂、湿润剂等。 3. 羧甲基纤维素 a, 用于石油、天然气的钻探、掘井等工程 ① 含 CMC 的泥浆能使井壁形成薄而坚,渗透性低的滤饼,使失水量降低。 ② 在泥浆中加入 CMC 后,能使钻机得到低的初切力,使泥浆易于放出裹在里面的气体,同时把碎物很快弃于泥坑中。 ③ 钻井泥浆和其它悬浮分散体一样,具有一定的存在期,加入 CMC 后能使它稳定而延长存在期。 ④ 含有 CMC 的泥浆,很少受霉菌影响,因此,毋须维持很高的 PH 值,也不必使用防腐剂。 ⑤ 含 CMC 作钻井泥浆洗井液处理剂,可抗各种可溶性盐类的污染。 ⑥ 含 CMC 的泥浆,稳定性良好,即使温度在 150 ℃ 以上仍能降低失水。 高粘度、高取代度的 CMC 适用于密度较小的泥浆,低粘度高取代度的 CMC 适用于密度大的泥浆。选用 CMC 应根据泥浆种类及地区、井深等不同条件来决定。 b. 用于纺织、印染工业 : 纺织行业将 CMC 作为 上浆 剂,用于棉、丝毛、化学纤维、混纺等强物的轻纱上浆 c. 用于造纸工业 : CMC 在造纸工业中可作纸面平滑剂、 施胶剂 。在纸浆中加入 0.1% ~ 0.3% 的 CMC 能使纸张增强抗 张力 40% ~ 50% ,抗压破裂度增加 50% ,揉性增大 4 ~ 5 倍。 d. 合成洗涤剂 : 可作为污垢吸附剂,日用化学如 牙膏 工业 CMC 的甘油水溶液用作牙膏的胶基;医药工业用作 增稠剂 和乳化剂; CMC 水溶液增粘后用作浮游选矿等。 e. 用于陶瓷工业 :可做毛坯的胶粘剂、可塑剂、釉药的 悬浮剂 、固色剂等。 f. 用于建筑,提高保水性和强度 g. 用于食品工业,食品工业采用高置换度 CMC 作冰淇淋、罐头、速煮面的增稠剂、啤酒的泡沫稳定剂等,在加工果酱、糖汁、果子露、点心、冰淇淋饮料等做为增稠剂、粘结剂或因形剂。 h. 制药业选用适当黏度 CMC 作 片剂 的黏合剂、崩解剂,混悬剂的助悬剂等。 4. 其它添加剂: 卡拉胶,微晶纤维素
4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喝牛奶可以让人更聪明吗?
热度 26 yywindwill 2013-1-25 10:55
喝牛奶可以让人更聪明吗? 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已经落下帷幕,人们对科学地探索却不会停止。最近,一项发表在《实用神经学》(Practical Neurology)上的论文指出,人均牛奶饮用量越多的国家,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也更多 。喝牛奶会让人更聪明? 喝牛奶与诺贝尔奖有关联? 前段时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了一个研究报告指出,一个国家的巧克力消费量和获诺贝尔奖数量有关联,巧克力的人均消费量越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也越多,可能是巧克力中的类黄酮(flavonoids)有助脑力健康,让人更加聪明 。 由于巧克力经常和牛奶混合在一起,还有很多“牛奶巧克力”这样的食品,所以,就会让人产生联想:牛奶的饮用量是否与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存在关系呢?英国的研究人员搜集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7年数据,他们比较了22个国家的人均牛奶饮用量,加上“巧克力理论”作者提供的信息,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牛奶和诺贝尔奖数量很大相关性 。 牛奶消费量与获得诺贝尔奖数量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还指出,在诺贝尔奖的国家中,平均每千万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瑞典最多,瑞典也是人均牛奶饮用量最高的国家,人均一年要喝掉340公斤牛奶;而在统计的另一端,中国大陆最少,同时,中国的人均牛奶饮用量也是最低,一年仅25公斤。从数据分析来看,牛奶引用量的确与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有相关性。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论文作者指出,可能是因为牛奶富含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利于改善大脑认知力,促进大脑健康。牛奶真的可以让人更聪明吗? 牛奶促进大脑认知?证据不足 近年来,牛奶一直被人们视为健康的食物而受人们追捧。牛奶的营养价值的确很高,牛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它还有高含量的钙,同时含有利于钙吸收的维生素D。那么,喝牛奶究竟是否有利于大脑健康呢? 科学家们也做了一些研究。2010年,一项研究对8个关于牛奶饮用量与大脑认知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有2个横向研究和一个前瞻性调查的结果显示,乳制品对大脑的认知力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有4个前瞻性调查结果显示牛奶与大脑认知力没有关系,甚至全脂乳制品的消费还可能会导致人年老后认知能力下降,主要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从分析来看,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牛奶有促进大脑认知的作用。 2012年,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乳品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认为牛奶或者奶制品摄入量较高与大脑认知能力存在正相关性。这个研究对900多名23岁至98岁的成年人进行了8项关于大脑功能的测试,并记录他们的牛奶消费习惯,结果发现,牛奶或奶制品摄入量较高的成年人,在记忆及其他大脑功能测试中得分较高,他们在测试中“不及格”的比例仅为不饮或少饮牛奶者的五分之一;不管在哪个年龄段,每天至少喝一杯牛奶的人在测试中的得分均较高,排除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可能影响大脑健康的因素后,多喝牛奶与大脑更健康之间仍存在关联 。 不过,这个研究还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该研究并没有区分究竟是哪一种乳制品,尤其是没有考虑乳制品的脂肪含量的影响,有些乳制品的饱和脂肪含量很高,比如干酪,大量研究发现,饱和脂肪不利于大脑健康。 另外,还要明确,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性。研究人员也发现,那些经常喝牛奶的人,他们其他的生活习惯也更好,平时蔬菜、水果吃的也多,而且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少很多;而那些很少喝牛奶的人,他们其他的生活习惯也更加不健康,他们抽烟、喝酒的次数也更多,可能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有影响。 可见,目前的研究证据并不能证明喝牛奶可以改善大脑认知、让人更聪明。 维生素D 有益大脑?牛奶不是主要途径 喝牛奶与诺贝尔奖获得有相关性的论文推测可能是因为牛奶中富含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有益于大脑认知健康的。 事实上,目前的研究证据也不足以证明维生素D有改善大脑认知的作用 ,而且牛奶中的维生素D含量并不算高。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能溶解到脂肪中。食物中维生素D的来源并不丰富,只有鱼肝油、动物内脏、各种富含油脂的鱼类等。牛奶中维生素D的含量一般在5-30个国际单位之间,这个含量并不高 。如果牛奶经过脱脂了,比如脱脂牛奶,它就是几乎不含维生素D的。 另外,维生素D是所有维生素中最独特的一种,它是人体可以自然合成维生素D的,人们在接受阳光照射时皮肤可以自身合成维生素D。研究发现,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换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 。实际上,人体内的维生素D只有不到10%来源于食物,大部分都源于阳光照射。这种方法最为安全和方便,而且数量大于食物中的摄取数量。在夏天的晴朗天气下,穿着短袖衣服,每天晒太阳15-20min即可获得满足身体需要的维生素D,通常来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阳光照射,人体就不需要从食物中社区维生素D。 在我国,成人维生素D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5-10微克,相当于200-400国际单位,在保证一定户外活动的条件下并不难达到。所以,要补充维生素D,记得多去室外活动多晒晒太阳。 适量喝牛奶有益健康 牛奶的确是一种健康的食物,但目前的研究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喝牛奶可以让人更聪明,如果想补充维生素D,喝牛奶也不是最主要的途径。每天喝牛奶也是各国膳食指南提倡的健康习惯,比如,2010版《美国人饮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饮用3杯低脂或脱脂牛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推荐我们每天要吃300-500克乳制品。我国乳制品消费量普遍比较低,远远没有达到推荐量 。如果按照膳食指南推荐适量吃一些乳制品,对健康是有好处的,至于变聪明,那就不要过于奢望。 参考资料: 食品伙伴网.新研究:诺贝尔奖数量与喝牛奶量正相关. http://www.foodmate.net/news/keji/2013/01/222292.html Messerli F. Chocolate consump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Nobel Laureates. N Eng J Med 2012;367:1562–4. Milk, chocolate and Nobel prizes. Pract Neurol 2013;13:63 doi:10.1136/practneurol-2012-000471 Crichton, G. E., Bryan, J., Murphy, K. J., Buckley, J. (2010a). Review of dairy consumption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adults: findings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Dementia and Geriatric Cognitive Disorders, 30, 352-361. Crichton GE, Elias MF, Dore GA, Robbins MA. Relation between dairy food intak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The Maine-Syracuse Longitudinal Study.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012, 22:15-23. Annweiler C, Allali G, Allain P, et al. Vitamin D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Eur J Neurol 2009; 16:1083–9. E Leerbeck, H Søndergaard . The total content of vitamin D in human milk and cow's milk.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980. 范志红.食物营养与配餐. 范荣静,王宝英.中国城市乳制品消费状况:对北京、上海及广州的调查.古今农业 , 2011, (4): 110-116.
个人分类: 营养与健康|18901 次阅读|35 个评论
牛奶是流体
xuehuiwang 2013-1-23 08:22
儿子在喝牛奶,不是很专心,我拿了两个吸管对他说“我们一起喝吧!” 他让我再拿一个要跟老公三个人一起喝。 老公正在做别的事情,不想加入我们,于是对他说“把牛奶分成三份,你们先喝完左边的两份,把右边的一份给我留着!” “牛奶是流体,哪能留下一份呢!”儿子很认真地回答。 ......
个人分类: 育儿感悟|1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儿童健康的理想选择——每天2杯牛奶
zhpd55 2012-12-18 17:20
[转载]儿童健康的理想选择——每天2杯牛奶
据 ScienceNewsline 2012 年 12 月 17 日 报道, 加拿大多伦多 大学圣·迈克尔医院( St. Michael’s Hospital, University of Toronto )李嘉诚知识研究所应用健康研究中心( The Applied Health Research Centre of the Li Ka Shing Knowledge Institute )、圣·迈克尔医院小儿科、多伦多大学药剂学系、多伦多大学儿科系小儿科医学教研室的研究人员合作,对于父母经常问医生的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我应该给我的孩子每天喝多少牛奶为宜?”经过研究给出了一个确切的答案,即每天喝两杯牛奶为宜。 开展此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圣·迈克尔医院儿科医生乔纳森·马奎尔( Jonathon L. Maguire )博士说:“我们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专业机构推荐的牛奶摄入量并不清楚,医生和家长都在寻求答案。”马奎尔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着眼于牛奶摄入量对儿童体内储存铁(血清铁蛋白 , serum ferritin )和维生素 D ( 25- 羟基维他命 D, 25-hydroxyvitamin D )的影响,这种 2 成分也是牛奶中最重要的 2 种营养成分,对超过 1300 名年龄在 2 至 5 岁的儿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 2012 年 12 月 17 日 已经在《儿科》( Pediatrics )杂志网站公布。研究者发现,儿童喝牛奶更多虽然维生素 D 的储存较高,但铁的储存则较低。马奎尔博士说:“我们看到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每天喝两杯奶牛足以维持适当的维生素 D 水平,同时也保持铁存储量适中。如果摄入过多的奶牛,则会导致铁储存进一步减少,并没有从维生素 D 获得更大的受益。” 研究人员在 2008 年和 2010 年之间的常规医生预约中招募了一些健康的孩子,要求家长填写广泛的问卷调查,有关他们自己的孩子喝牛奶的习惯和其他可能会影响铁和维生素 D 储存的一些因素,然后采集每一名小孩的血样用于确定其体内铁和维生素 D 储存量。圣·迈克尔医院的儿科医生和研究人员开展了一个独特的合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皮肤色素沉着较深的儿童可能没有足够的维生素 D 储存。马奎尔博士建议,不是消耗更多的牛奶,以增加维生素 D 的水平,而是在冬季补充维生素 D 可能是增加孩子体内维生素 D 储存的一种更合适的方式,同时保持铁的储存量适中。维生素 D 缺乏的儿童与骨骼健康问题有关,而铁缺乏的儿童与贫血有关联,可能导致认知发展延迟。为了能回答家长的问题,健康的奶牛摄入量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这些因为维生素 D 和铁储存量不足而导致的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加拿大儿科协会建议,儿童喝牛奶不必在一岁前就开始,喝牛奶以每天 2 杯为宜。 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w’s Milk and Stores of Vitamin D and Iron in Early Childhood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2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
xuehuiwang 2012-12-8 22:19
一次在路上,正巧看到一辆公交车后面印着一个广告上面四个大大的子“午后奶茶”,我们问儿子那几个字怎么念。 他想了想说“牛~奶~” ......
个人分类: 育儿感悟|1827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申本人就牛奶健康与中国人脊梁骨等大是大非态度
热度 2 ljry8044 2012-10-25 11:11
早在去年,本人写了篇博文: 驳卫生部15位权威专家牛奶无害的联合论断! 主要是为了指出那些专家论断的直接问题,所以该博文没有标注引用文献,不是很严谨。部分留言如下。 熊李虎 2011-5-7 10:25 感觉上这些砖家,崇洋媚外至极,就算拿来就用,也得结合国内的实际的情况呀~, 然则,我不是营养砖家,不知道牛奶到底如何,但是从这些砖家的行文逻辑来看:就是,人家用了好,所以咱也得用;不用=不好。 王水 2011-5-7 20:32 这几个专家的逻辑故障,可能是因为铜板卡到脑壳里的缘故。 …… 结果,曾庆平马上写博文反驳,没有任何凭据,便认为中国人必须喝牛奶才能健康,否则就会脊柱发育不良,智商低下什么的(具体不记得了,因为在我回应后,曾因为大家的恶心很快将那博文删掉了),牛奶绝对无害。 本人的回应博文如下: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部分留言如下: whale11 2011-5-9 06:40 专家,老九的说话也会被利益集团所左右,好多时候,可能言不由衷. 段德稳 2011-5-9 09:21 有句话说得好啊,其大意是“千万不要说我是是专家、教授,那是骂我啊“ 现在有些的确应该称”砖家“(收一叠叠像砖块的人民币的”家“)”叫兽“(这个你懂得,大家都懂的)~ 曾急忙删了博文,可马上就觉得,老曹有篇新博文好像在暗讽他软骨,便发短信威胁,还说要举报什么的,后来因被公布出来,曾因被人一致声讨,再也无脸在科学网待下去,躲了好长时间。 现在曾见我宣称休博,马上开始发飙,竟反过来说我无种,不敢跟他辩论(事实上,当时明明是他删文逃跑的)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不敢再贴有关他跟牛奶的博文,事实上,本人博文(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一直在那没删呢。我回别人说不想贴是不想让他太难堪,好歹也也一教授…… 现在,我在此重申,在牛奶健康、中国人脊梁骨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本人态度始终不变, 一以贯之 : 第一,本人 并不 否认牛奶高蛋白质、高钙等的营养价值,相反,我支持人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多喝牛奶以保持在激亢状态适应恶劣的生活环境。至少,本人偶尔也会喝牛奶,尤其是从事高耗能活动时,这会让我更带劲,体能恢复更快。 第二,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一利必有一弊,我们绝不能因为其高营养而否定其隐患及其导致的负面危害。多摄入牛奶酪蛋白导致老鼠致癌的结论已被多国试验所证实(详细参看: 你每天都在食用比霉花生更致癌的高蛋白吗? )。多国调研数据表明,牛奶摄入量最高者罹患各种癌症、以及骨质疏松者概率更高(事实上,这不难理解,水喝多了也会种水毒、食盐吃多了也会伤身,蛋白质摄入过多后也会中毒)。在中国的相关专家不肯拿出牛奶致癌临界点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尽量少喝(研究表明,酪蛋白达到食物10%便易使老鼠致癌)。 第三,针对中国65县近10年的大规模调研(史称“中国健康调查”,荣获了中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表明,中国人摄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一样能让人长得更高大,达到遗传允许的极限。尽管牛奶有助中国人长高(前提是营养可以被吸收),但是,促进中国人身高达到最大值的效果主要来自植物蛋白,因为中国人膳食中90%的蛋白质来自植物性食物。换而言之,除了曾庆平等少数专家外(他们祖祖辈辈骨骼发育不良,脊梁过于软脆……直到牛奶出现后,他们才能拥有像正常人一样的脊梁),普通中国人不喝牛奶照样可以拥有健康的骨骼,我们的祖祖辈辈也是如此。 第四,坚决反全民喝牛奶的言论。在当前没有严格责任追究体质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厂家牺牲产品质量拼命扩大规模追求利润,三聚氰胺、牛尿,黄曲霉毒素等无所不用,光明牛奶连续多次被查出问题后,老总居然抱怨抽检频率太高“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事实上,全民喝奶的唯一赢家是牛奶集团(还有一些附属的软骨头专家、代言人之类),普通百姓不需要喝的影响身体健康,需要喝的喝不到高质量牛奶,几乎全都是受害者。 注:有人留言让我学曾庆平的宽容,我觉得太好笑了(这不,果然便发文来显示自己宽容了),便贴了个链接,并表示其他的(就是这篇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不想再贴了,不想让他太难堪,结果曾得意了,结合我的休博博文便在此大做文章,大肆宣扬自己如何有种,如何宽容待人什么的。真是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 附曾庆平“雄起”的博文如下(及其所能歪曲事实,诽谤造谣,大家看看这副教授的嘴脸吧): ------------------------------------------------------------------------------------- 我在跟“小屁猴”的周旋中学会宽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625863.html 我从来都把丛远新叫做“小屁猴”!我为什么敢在他身上用这个“戏称”呢?一是因为他比我小得多,二是过去我经常跟他没大没小地开玩笑,三是他在科学网上的表现有时的确很幼稚。 我初来科学网就写过一些关于健康方面的科普文章,小丛经常来捧场(如果他否认,我可以把他的留言贴出来)。一来二往,我们就比较熟悉了,“小屁猴”这个绰号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取的。 我之所以说小丛很幼稚,是因为他分不清别人写博客是开玩笑还是当真。我当初写博客,常常以一种戏虐的口吻行文, 尤其喜欢谈“小红花”、“精选”、“头条”,还搞出五花八门的博客“排行榜”,都只是为了活跃科学网的气氛!像陈安这样的资深博主绝不会认为那是我在“炫 耀”,只有小丛这种“愣头青”看傻了眼,觉得我是专门逢迎编辑求取精选的主,于是写出下面一篇“讽刺”我的博文。我把讽刺二字加上引号是表示我理解它仍然 算是一篇“戏文”,尽管它有些“过界”。 既然我认定他写的是“戏文”,那我就不如再戏弄他一回。于是,为了与他的博文呼应,我写了一篇“老男人是个宝啊”和“看我如何三招摆平小男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620859.html )。明眼人一看就是开的“大人戏小鬼”的玩笑,但小丛却很较真,大概认为我不把他放在眼里,慢慢开始不再理我,也许从此还萌生出某种敌意。我想,既然小丛开不起玩笑,那我就没有必要再逗他,我当然更不会再“自作多情”地把他当作“忘年交”。 如果他不再挑衅我,我是绝不会再惹他的。可是,这个小丛半大不 大,却经常喜欢惹事。前段时间他写了一篇关于牛奶的博文,按理说完全与我无关,但他却指名道姓地把我扯进去骂一通。我看到后,就在文后留言问他怎么回事? 他可能因为心虚,很快就把有关我的那段文字给删了!我质问他:有种就原封不动贴出来!但他不敢,可我又找不到该文的硬拷贝,让他给溜了!(丛远新 注: 大家去看看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就知道 谁软蛋,谁喜欢删文开溜了 )不过,我不仅推荐 了该文,还告诉他:只要你以后写得好,我还会继续推荐。 小丛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用他人来贬低他不喜欢的人,这跟小男孩打群架时的表现有什么两样?话说我一年 多前曾经因为一件小事和曹博主掐过一架,也曾用“牛”和“鼠”的迷信说法“捉弄”过他,但经过双方沟通,已经达成谅解。曹博主也将那篇博文隐藏了,这就是 明事理的成年人的做法!可是,小丛为了拿老曹来损我,经常把那个硬拷贝到处贴,可见他“皇帝不急太监急”,不说他惹是生非,也是挑拨离间吧?如果他真想搞事,何不鼓动老曹把那篇隐藏的博文重新贴出来?!那样他不是有更多的好戏看了? 我之所以要公开写出这段无聊的经历,是因为小丛这小子太不靠谱!经常在科学网上撒泼,现在又威胁要休博,这是一个十足的顽皮小男孩的“搞怪”!本来他作为一个健康的“外行”能够出版一本健康的书,应该是值得表扬的事情,但他却不知天高地厚斗胆批评他不懂的大是大非问题。不服?有种就继续辩论下去,直到辩赢或者认输为止,那样才能证明你是个已经长大的成年男人(丛远新注:大家还是看看 驳卫生部15位权威专家牛奶无害的联合论断! , 中国人是骨头软脆、智商低下的的东亚病夫吗? 吧,就知道谁有种,谁无种了,一大把年纪了, 还是个教授,竟如此歪 颠倒是非的 )。 最后,本人声明,以后只要小丛就事论事,我还会继续跟他互动,保证不再倚老卖老,也不再叫他“小屁猴”,更不会跟他计较过去的事,从此一律平等对话,说到做到,绝不食言!套用他的一句话,小丛拿我当掐架对象博眼球不是我的错,但我如果不宽容他就是我的错了! 附: 打蛇须打七寸,掐架须挑曾庆平:)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463 次阅读|5 个评论
爱你,就给你一杯水牛奶
热度 13 liuxuxia126 2012-10-15 12:37
昨天他悄悄告诉我:明天开始,你可以每天喝一杯水牛奶,已经帮你订了。 我平生享受的每天喝牛奶的待遇,可以追溯到19年前怀孕期间。那时候因为缺钙腿抽筋,又担心孩子发育不好,就订了一杯鲜奶。每天喝,让人烦透了。生了儿子后,哺乳期一结束,就再也不喝牛奶,那杯鲜奶就移交给儿子了。 以至于后来,喝牛奶,我竟然不能消化,或者会引起胃部难受。 几年前有个朋友办了一个奶水牛场,同时也是他们的科研基地。我和他一起去过两次,目睹过水牛奶的生产过程,并品尝了消毒过的鲜水牛奶,感觉味道不错,天然的甜味(不加糖),有奶香味,没有普通奶牛生产的牛奶的腥味,奶中的脂类含量低,很清淡。也不用担心喝多了上火。那时,我就喜欢上了水牛奶。 今年终于等到水牛奶能够生产上市了。因为产量不高,奶水牛的挤奶周期也较之普通奶牛短,因此就更加难得。价格也就比一般的牛奶贵几倍。 水牛奶还算是新生事务。虽然在广西也有人做这方面的产品,但因为某些原料来源的质量控制难,也看到网路上有对该产品的非议。所好的是,朋友的奶水牛场加工的水牛奶,第一重要的是保证奶源的安全性,无论是从水牛的养殖和配种,生产,都有严格的质量监管措施,并对挤奶和加工环节控制。鲜奶的容器,非一般的纸质或塑料包装,即使成本增加也用了易拉罐包装,以避免流通环节的污染和其他可能引起质量问题的意外。运输车也配备了冷藏车,保证运输过程的质量安全。 不知道坚持喝一段时间的水牛奶,是否真的会“抗衰老”,抑或提高人体免疫力,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但他的浓浓的爱意,我是深深地领会。 爱你,就给你喝一杯水牛奶。 是我喜欢的方式。 注释: 水牛奶,是水牛下的奶。 不是黄牛奶。 不是黑白花牛奶(普通牛奶)。 也不是牛的“初奶”“初乳”。 更不是添了水的牛奶,或者“水货牛奶”(统称假奶或劣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24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美国组织与中国专家
热度 1 wya 2012-10-15 08:58
博主注: 美国组织不论是否权威、片面,起码有调查、有研究、有数据、有方法、有结论、有报告,并敢于公开发表; 中国专家只会根据已有观点和认识,如唐僧般不断重复别人的结论! 美组织宣称牛奶是垃圾食品 专家称其太偏激 http://discovery.163.com/12/1014/10/8DP5TI2E000125LI.html?from=index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PCRM)近日发布的一份向美国农业部的呼吁书,大大颠覆了牛奶的“光辉”形象。他们说,“关于牛奶有助于强健儿童骨骼的宣传语,事实上是无效的安慰剂”,并建议“从孩子的学校午餐计划中剔除牛奶”。 PCRM营养教育项目主任苏珊·列文说,在美国儿童的饮食中,牛奶是饱和脂肪最主要的来源,“牛奶无法让儿童长得更高、更壮,却能让他们变得更重。”PCRM营养学家凯瑟琳2010年曾表示,而全脂牛奶与比萨、冰淇淋、蛋糕和甜果汁一样都是垃圾食品。 根据该机构的观点,牛奶之所以成为学生午餐的必需品,不过是利益集团在作怪,“我们应要求国会和农业部把儿童的利益置于牛奶产业的利益之上。” 列文说:“学校和家长忽略了豆类和绿叶蔬菜才是真正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食物。”该组织认为,牛奶中虽然也有钙,但“含有钠和动物蛋白却促使身体把钙质排泄出去”。而且牛奶还是“容易导致人体过敏的第二大食物。 美媒认为,尽管PCRM向美国农业部递交了呼吁书,但正是农业部建议人们每天喝三 杯 牛奶,因此受理PCRM呼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PCRM简介 成立于1985年,自称“由15万医疗保健专业人士组成”。不过,另一家非营利机构“消费者自由中心”两年前便揭露其既不负责,更不是由医生组成的组织,而不过是个动物权益保护组织,主要目标在于“吓唬所有人,让人们都变成素食者”。 早在1992年,美国医疗学会便指责PCRM制造“牛奶恐慌”。就连反对全脂牛奶的“公众利益科学中心”也从未把全脂牛奶称为“垃圾食品”,只是建议学校改用脂肪含量为1%的牛奶。 中国专家:牛奶肯定有助钙吸收 全盘否定太偏激 国家公共营养师李广平今天上午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表示,美国组织全盘否定牛奶的观点太偏激、太片面,她表示不赞成,而且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关牛奶有害的科学报告。她认为,牛奶是最 方便 、最直接能为儿童提供钙质的食品。并对不同的人群日常 生活 中饮用奶制品提出了建议。 李广平说,首先,牛奶肯定有助于儿童钙质的吸收,帮助儿童强健骨骼。其次,虽然豆类和绿叶蔬菜也是促进钙质骨骼生长的食物,但牛奶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是最方便并且能直接促进儿童钙质吸收的食品。 另外,由于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李广平建议不同人群饮用牛奶的量应该要有区分。她建议,一般人群每天可以喝250毫升到500毫升的牛奶;但是有些老年人因为有血脂和肥胖等问题,建议饮用牛奶大于300毫升的时候,应该选脱脂牛奶。 而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症”患者等喝完牛奶就吐的人群,则可以选择酸奶和舒化奶。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45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欲说还休话牛奶
热度 29 何裕民 2012-8-28 11:54
近来,关于牛奶的话题,又见热闹。网上有人整理了一连串专家之言,得出一个结论:牛奶是人体必要的食物,国人排斥牛奶是无知的。文中还不时引用美国人每天平均牛奶摄入量以为参照,得出结论:与美国相比较,国人的水平差远矣!国人们,赶快向美国看齐,努力喝牛奶吧! 看了此文,笔者无语!因为被引用的都是营养学界的大牌,其中不少还与我熟悉。 只是笔者似乎觉得里面有些蹊跷,故欲说还休,来几句废话,可能会令某些人不爽。但作为学者,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为的是一吐而快,别无它意,也不想跟风凑热闹,更不想害人!故知我罪我,一任众人。 在说废话之前,我想确认争辩的两个原则:一、凡事均需与时俱进(最早是孔夫子老人家的“与时偕进”);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早由列宁提出)。对此,作为探讨前提,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确实,日本战后贫穷,国民身体素质欠佳,实施过类似的计划,的确一定程度改善了日本国民的素质。此后,冲绳被美国占领军移交给日本人暂管(上世纪 70 年代),冲绳民众的总体营养状态也普遍不良,也许与当时的大陆差不多。日本政府或许是为了笼络人心,推行了“一人一杯奶”计划,也很快见到实效,冲绳在上世纪 70 — 80 年代出生的民众体质、身高等都有改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一度曾经把冲绳列为典范。但不久又发现冲绳民众的现代文明病也随之攀高了,据认为是引进牛奶的同时,生活方式也西方化了,以西方饮食为主,肉类多吃了,因此,现代文明病增多。这一口号也就偃旗息鼓了。 很显然,时代不同了,营养要求也不一样。在 20 — 30 年前,这个口号绝对是正确的,今天就不然了。笔者于上世纪 60 年代初患营养不良性肝炎,政府给予的营养品是 500 克 葡萄糖(只有一张票,到药店凭票购买,印象很深,叠得方方正正的一包白色粉末)。那时候, 500 克 葡萄糖可是宝贝啊,要凭票供应的!可今天,谁再愿意吃葡萄糖?打死都不会吧! 牛奶的情况也一样。在 2002 年,卫生部开展的关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就已显示中国的现状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与富裕文明病并存”。很显然,营养过剩主要集中在城市,富裕文明病近些年快速飙升,就是其最好的注脚。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 80 年代后期的不到 1% ,飙升到 2007 年的 9.7% 。 5 年过去了,情况更为严重了,这是谁都明白的事实。因此,在 20 — 30 年前,对于贫穷的人群,牛奶绝对是好东西,笔者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是凭了一张劳模证明,才享受一天一瓶牛奶的。到了 90 年代末,我们不需要了,因为营养增多,有过剩趋势了。其实,大多数城市里的人与笔者一样。 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在中国,有消费能力的人(城市里的、能够买牛奶的),大都已经不需要太多牛奶了!真正需要牛奶的,是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是那些山区或农村的孩子们,但他们没有消费能力。因此,我们吁请,善良的牛奶商们,如果你们真的关心中国人的素质,建议多向老少边穷地区公益性地奉送牛奶!政府既然有心也有钱,不妨拿出一小部分,资助牛奶商做善事,相信举国皆会热烈欢迎。因为这才是利国利民、积德积福的大好事! 牛奶的推荐者们总是好拿美国为例。有一点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动不动以美国为例。其实,健康专家都知道,美国在健康领域开支最大,综合收益最差,因为全部商业化了。美国用国民生产总值的 16% — 17% (几乎相当于中国 14 亿人口创造的所有 GDP ),维持约 2.6 亿人口(有 4000 多万人没有享受医疗保险)的医疗开支,其期望寿命只是排在全球第 37 — 38 位。与上海相比,还落在了上海的后面,更是居发达国家之末。美国的牛奶人均消费量的确很高,但结果呢?美国人中,肥胖占了多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又占了多少?!至少, 30% — 40% 的美国人属于严重肥胖, 30% 属于超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健康正常。这种例子举了,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 关于牛奶与癌症的例子。国际上的例证太多了。今天城市里的一些营养过剩所致的癌症,牛奶难逃其责。美国前列腺癌绝对高发,有一种观点就非常明确,因为研究提示:前列腺癌高发与牛奶销售量成正比例关系。乳腺癌也有类似研究报告,信不信任由大家。其实,这类案例太多,已经无需赘述了。 国外有个惯例,研究报告发布时,要求发布人提供研究经费提供者,因为许多研究是厂商提供的,他们的结论自然会打折扣,绝对不能轻信。国内某著名的白酒厂商在海外科研杂志发表研究报告,表明他们著名的白酒(高度酒)居然有保肝作用,但就是这家厂商的管理者,患了酒精肝、伴发肝癌,找到了我。我很调侃地说:“你们的酒不是保肝的吗?怎么会伤肝致病呢?”牛奶是这样,维生素也是这样……正因为这样,千万别轻信一两份所谓的专家报告。相对来说,提出反对意见者更值得重视。我知道,推荐文章中,牛奶商最讨厌的美国专家坎贝尔,在美国也是受排挤的,特别是美国的牛奶商,因为他说的是真话。他还是癌症协会终生成就奖获得者。这些不足以说明什么吗? 其实,有一个公开的秘密——专家是分档次、有立场的(笔者从来不信有公共专家):有御用的专家(网民常常称其为“砖家”,帮人说话、拿好处的);有混混的专家,没有自己研究与立场的;也有直言不讳的专家。直言不讳的专家往往是另类的,不太讨人喜欢的,甚至经常受到攻击的……但他们说的大都是真话!就像那个看见皇帝没有穿裤子的孩子。 当然,话说回来,笔者不认为牛奶绝对不能喝。笔者的看法与经验(仅供参考): 0~20 多岁,可以多喝点,因为你在发育,但是已经肥胖者除外; 25~40 岁(或 45 岁),有所控制地喝,因为你发育已到顶点,可能营养过剩! 40 岁或 45 岁以上,不喝为妙,会诱发一些问题,再说,你体内的需求开始下降,当然,一直营养不良者除外,对牛奶过敏者除外。此时,不喝牛奶喝什么?告诉各位,喝豆浆、豆奶!这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可信。至少,这十来年,本人是喝豆浆的! 此外,月亮不是国外的好,牛奶也不见得国外的好!香港不是查出日本四种牛奶有问题吗?别迷信了,只不过国外的商业推广做得好,这一点,中国商人确实该好好学别人! 对“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不同的质疑声音 原载 : 《北京科技日报》 1. 牛奶可能透发的癌症。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这是科学家对 6 万多名每天饮用 2 杯以上牛奶的妇女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科学家对 61084 名年龄在 38 岁至 76 岁的妇女跟踪了 13 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有 266 名妇女被诊断出患上了卵巢癌, 125 名尚未确诊。那些每天饮用 4 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 2 杯牛奶的妇女高出一倍。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已经有多项研究宣称过多饮用牛奶可能诱发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男性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 2004 年 10 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牛奶可能是女性乳腺癌的重要诱导因素。来自丹麦的研究人员对 117000 名妇女的调查发现, 8-14 岁少女青春期的成长速度对其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很大影响,青春发育期体形高而瘦的女孩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那些胖而矮的女孩。 2 .牛奶的补钙功能受到质疑。 对于牛奶可以补钙,从而防治骨折和骨质疏松的观点,一些研究也提出质疑,一项为期 12 年、涉及 78000 名妇女的哈佛大学的护士健康研究表明,大量饮用牛奶的妇女比那些少量饮用或者不饮用牛奶的妇女骨折的比例高两倍。 医学研究表明,大量钙流失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盐和动物蛋白质,例如鸡肉、鱼、蛋等都会引发钙流失。牛奶中含有的几种蛋白质也会引起钙的流失,从牛奶中吸收到的钙有三分之一会从尿液中被排出,而从奶酪中吸收的钙三分之二会流失。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的正是那些牛奶和奶制品消费高的国家,例如:美国、瑞典、芬兰等。北欧的爱斯基摩人平均每天吸收 250-400 克 动物蛋白,从鱼骨中吸收的钙质有2200 毫克,却是世界上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的民族。而饮食中乳制品很少的亚洲国家,骨折发生率最低。平均钙摄入量只有 300 毫克的新加坡,骨折率只有美国的 1/9 。因此大量饮用牛奶可能不仅不能增强骨质,还可能适得其反。 3 .有一半人属于对牛奶过敏的体质。 研究结果显示,有一半人属于对牛奶过敏的体质,因此至少有一半人是天生不适于喝牛奶的。人和牛的消化系统有很大区别,牛奶适合小牛而母乳才适合小孩。而人类固执地将牛奶纳入食谱,难免会带来很多问题。 此外,奶牛吃的草是打过杀虫剂的,喝的水是被污染过的;为了让奶牛在短时间内迅速长大或者为它们治疗乳腺疾病,人们通常会给它们喂食各种催长剂和抗生素,而这些药物最终都进入牛奶并被人喝进肚里。因此,喝牛奶不但不会促进健康,还有可能给人带来危险。 然而,不幸的是,美国、欧洲或者其他地方的奶制品商实在是实力太雄厚了,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广告等各种各样的手段对人们展开心理攻势,让人们接受他们所要出售的商品,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 另外,游牧民族都不直接喝牛奶,而是花费巨大的人工和时间通过发酵把牛奶加工成各种制成品,才吃。比如奶酪、酥油、奶豆腐、酸奶等等。历史上的畜牧民族都很少直接饮用牛奶,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吧。 所谓牛奶多喝有益,商人的宣传,桩脚卖力造出的骗局。“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无稽之谈,胡说八道,事实就是,没有科学的根据。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可是那不是给人的肠胃准备的,人的消化系统没有办法很好的分解、利用,再丰富有什么用? 4 .进口牛奶也未必可靠。 今天市面上出售的牛奶,无可避免奉送大量剧毒农药和激素、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牛奶只宜视死如归者喝。你仍然要喝牛奶?以下新鲜热辣的资料或者值得看一看。 美国食物与药物管理局年前批准了畜牧业使用牛类生长激素,目前美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乳牛长期吃这种药,结果是产乳量大增。 牛类生长激素是一种基因改造而成的药,当年食物与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时,依据的资料数据,全是一间生产推销该药的厂商提供的未出版公布的实验研究报告(该厂亦同时生产一种害人不浅的代糖 Aspartame )。该报告指称实验室的老鼠喂了大量牛类生长激素,仍无证据显示它们会 吸收。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2256 次阅读|30 个评论
牛奶与地沟油!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2-8-24 13:47
有位中医朋友,他告诉我,常常有人忧心忡忡向他表示,在外边吃饭怕吃到地沟油。 他说:你连牛奶都敢喝,还怕吃一点地沟油?牛奶比地沟油危害大多了。 你要是真关心健康,我建议你先把牛奶给戒了!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5976 次阅读|22 个评论
史上最悲壮的公益广告
热度 25 dawnshower 2012-8-7 21:12
史上最悲壮的公益广告
今天的比赛,很让人伤感。面对这样的现实,任何言辞都显得多余——批判他的,稍嫌刻薄;安慰他的,稍嫌煽情。在这样的时候,即使是反思“体育精神被各种利益绑架”,也显得太过理智,缺乏对人本身的关怀。也许,最好的方式是暂时保持沉默。 但是换个角度来讲,我忽然觉得他做了一个很好的公益广告。他在牛奶广告中,嘴唇上挂着白色液体的笑容,和他在赛场上的失利,对照起来看,似乎告诉了我们 “ 牛奶并不是最好的营养品。” 如果有人因此而开始反思“每天喝牛奶”的习惯,那我觉得,刘翔对于“促进全民健康”,还是做了巨大的贡献。 我不知道自己这样说是否有点刻薄,但是我真的是心怀善意地推荐一篇文章: 动物蛋白摄入过量会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如果一个人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病,那么她一定是已经失去了50%到75%的骨质。在美国,每四个六十五岁的妇女中就会有一个已经失去了50%的骨骼密度。今日,死于骨质疏松症的人,比死于乳癌及子宫颈癌的人加起来还要多。很不幸的是,钙及其它矿物质的流失,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要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症状才会显现出来。没有红灯一闪一闪地来警告我们,身体里的钙质开始流失了;而且通常直到牙齿脱落了,齿龈退缩了,或者一个摔裂的臀部显示骨头变得像粉笔一样易碎的时候,情况才变得明显。这种骨架逐渐削蚀的结果,就是缺乏钙的骨骼在最轻微的刺激下,都可能折断;即使是轻轻的一捏,都可能使肋骨折裂。 骨骼的密度虽然渐渐流失却很难察觉,一直要等要悲剧发生才会知道。原因之一是,即使在最严重的疏松情形下,血液里钙值还是很正常。以身体的需求来排列的话,血液的钙值绝对比骨骼里的钙值来得重要,我们的身体需要钙在血液里做一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运作。例如控制肌肉收缩,包括心脏、血的凝结,传送神经脉冲,还有其它极度必要的工作,当身体为了某些原因需要补充血液里的钙时,它就把骨骼当做是储存钙的银行,然后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一张“支票”就自“银行”里把钙提领出来了;我们的身体从骨骼里把钙提出来以供应血液的需要。 动物蛋白摄入越多,骨骼中的钙失去更多 -------------------------------------------------------------------------------- 我们可能一直以为骨骼流失钙质的原因是我们摄取的钙不够,而我们了解的营养知识普遍就是多喝牛奶及多吃乳类品预防骨质疏松。许多科普知识和营养专家都在宣扬这个观点,而且看起来似乎是合理的。但是现代的营养学研究报告,很清楚地指出这样的论点有一个很大的瑕疵;骨质疏松症,实际上是由一些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动物蛋白摄入过量。动物蛋白摄入过量及骨骼再吸收之间的关系,是直接而且一致的。即使摄取的钙很高,饮食中若动物蛋白质含量越多,钙不平衡的机率也越大,而且从骨骼中失去的钙也就越多。 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动物蛋白质能够增加体内酸负荷。而酸负荷增加意味着我们的血液和组织环境偏向酸性,而我们的身体并不能适应这种酸性环境,为了中和这些酸,身体使用了钙,因为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碱。但是钙也必须由某个地方产生,最终这些钙就被从骨骼当中分离出来。钙随尿液排出而损失,骨骼变得更为虚弱,更容易骨折。 换句话说,不论我们摄取多少的钙质,若食物里所含的蛋白质越高,流失的钙质也越多,从而造成一种负的钙平衡。结论是,一般的高蛋白质饮食(尤其是以肉类为基础的)会使骨骼的密度缓慢而无情地降低,造成骨质疏松症的持续发展。 植物蛋白比动物蛋白健康 --------------------------------------------------------------------------------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2000年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报告利用在33个国家中进行的87项调查,比较了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质摄入量的比率与骨折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见图10.2)。对比发现,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摄入量的比值越高,骨折发生率越低,可以低到几乎见不到骨折病例的程度,这一关联关系令人印象深刻。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骨质疏松研究组发表了另外一项针对1000名65岁及以上妇女的调查报告。同上述多国调查一样,研究人员按照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比值,对研究对象的膳食进行了分类。经过7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膳食中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比值最高的女性与比值最低的女性相比,前者骨折的发生率是后者的3.7倍。而且在此期间,前者骨质丢失的速度是后者的4倍。 钙磷比例比钙摄入量更重要 -------------------------------------------------------------------------------- 有一个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年轻妇女一天中的饮食提供1500毫克的钙质,以及800毫克的磷质时,她们可保持钙质的正平衡。可是若把磷的摄取量提高到一天1400毫克时,虽然钙的摄取量不变,钙平衡就变成负的了。    很显然地,比钙的摄取量还重要的是钙与磷的比例。比例越低,骨骼密度的损失就越多,骨质疏松的发展就越大。钙与磷的比例越高,骨质的损失就越少,骨架也就比较强健(假设蛋白质的摄取没有过量)。 因为钙与磷的比例低以致无法提供钙的食物,依序是肝、鸡、牛肉、猪肉和鱼。相较之下,蔬菜和水果所提供的钙则形成强烈对比,因为蔬菜中的钙磷比例较高,所能利用吸收的钙质很多。 举个例子来说,莴苣所含的钙并不特别高,但是它的钙随时可被身体利用,因为它的钙磷比例是肝的70倍,是牛肉与猪肉的23倍。最能被利用的钙来 自高钙磷比例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这些菜所提供的钙质比动物性食品还要多。假设芥菜的钙磷比例可用摩天大楼来比喻,那么鸡的比例就如同小的狗屋。 预防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措施 --------------------------------------------------------------------------------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多走楼梯,少乘电梯,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定期游泳、做瑜伽,或其他有氧运动,买一副哑铃,时而练习。参加一项体育运动或加入一个从事锻炼活动的社团。可以选择的活动很多,而且也都很有意思、你的感觉会更好,你的骨骼也会更健康。
个人分类: 科普|7889 次阅读|52 个评论
一位收奶员的自述
sjfengye 2012-7-23 11:21
一位收奶员的自述: “ 我所学的专业是乳品工艺,刚毕业曾在某国内老大级乳业集团工作 , 职位——收奶员。之前的三鹿事件,沸沸扬扬。其实在我看来,没什么奇怪的,事情总是要被揭穿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以及是哪一家企业成为那个撞上枪口的倒霉蛋。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也许这个事件就要告下一个段落,也许仅仅是个序幕的开始……   离职的员工到处去说原来公司的“坏话”,这个员工一定个没有道德的人。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变了,一个知道内情而不去告诉别人,眼看着别人吃亏上当的人,那才是个彻底道德败坏的人。 离职后,我没喝过一滴奶! 我先讲一下,收奶的过程。奶农的牛奶由当地附近村镇的奶站化验收集,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农钱。品质的指标不外乎PH值,蛋白质,干物质这几项。然后由奶站(当然了奶站是私人老板的)用罐装车混装后运到工厂,然后由工厂取样化验,测算指标同样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站钱。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出来,想没想到这种操作模式会出现什么问题? 有人说了,不是“天然牧场”“工业化收集吗”? 有,的确有。但是我只能说: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农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掺水啊。那掺水指标降低就卖不上好价了怎么办?简单啊掺****啊。奶站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奶站的奶,是从各个散户收来混装到罐车的,有一家的突然变质了,怎么办啊,全车都倒了吗?几十吨一罐的奶,蛋白质低了怎么办?干物质低了怎么办?PH值低了怎么办?有的牛病了,用过抗生素怎么办?有的牛用了催奶激素怎么办? 话说回来了,奶农那点小伎俩能瞒奶站吗?奶站那点小九九能瞒工厂吗?如果我说,奶站不知情,工厂不知情。都是“不法奶农”干的坏事,全国人要把矛头指向他们批判。那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们从来不拒收奶,因为我们知道,一件东西是要充分利用的,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价值,获得最大的利润。我们分罐储。最好的奶,供到车间做酸奶(发酵型酸奶或搅拌型酸奶),因为不是好奶做不出来。其次,做纯牛奶,高钙奶之类的。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奶等。还有那些发酸的奶怎么办呢,当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饮料,就是广告狂哄乱的,女人小孩都喝的***。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润所在,一盒奶的成本,还没有哪个包装盒值钱。还有那种臭的熏人的奶怎么办呢,简单,做冰激凌味道最好。还有那些又臭成粘稠状的怎么办呢,做奶粉。当然这叫工业粉,它有它的用途,不是装袋子就上市场的。 我们有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立体式仓库,媒体都赞扬过。可是,你就没想想:这快速消费品,生产出来,就要卖的,搞那么大仓库什么用?酸性乳饮料越存放,味道越好。 那有人问了:生产日期怎么办? 简单啊,提前一个月!你也许不信吧,因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厂做的事。 那又有人问了:市场上卖的岂不是过期奶? 我就这么告诉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过期一周了,你喝也没问题。因为,你所买的奶,是UHT超高灭菌液态奶。 关于UHT超高灭乳,到底有没有营养,我不想再说了。因为,这个涉及到某人在某年为中国提出的一个口号,我们正向这个口号迈进,别管你喝的是什么奶,反正是牛奶。 有个广告,中国某企业已经是这种超高灭菌乳全球产销量第一,难道是那些乳业发达国家真的比不上我们了吗? 其实,是人家不生产这种乳品了。这笑话有点冷,是吧?! 那有人说了,我们以后喝高端奶吧,广告都说想过有品位的生活就喝那种奶。 是啊,那奶是贵啊,贵的东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质高啊?高,实在是高!这一点,澳大利亚人都服我们啊。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挤出那么高蛋白质的奶…… 此言一出,某些专家就会来“辟谣”又得列出一套数据理论,来“引导”大家。 是啊,我嘴没人家的大,钱更没人家拿的多…… 还有很多关键的还是不说为好,知道了对大家谁都不好。生活是美好的。 真实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后的KB的行业潜规则 之前的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作为一个可能的知情者和懂点化学的人,我也来谈谈我的观点: 1、媒体也好,厂家也好,国家质量监督也好,还是在忽悠大家。 为什么我敢这么说? 因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场售价并不低,奶农不可能不计成本的提高浓度; 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较差,要想完全溶于牛奶,比较麻烦。 那为什么媒体,厂家,国*家质量监督要异口同声的说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实,就是为为了掩盖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为一种便宜的农家化肥,真是经济实惠的“好添加剂”。 2、为什么要加尿素? 因为各乳品公司收购鲜奶,测试的标准主要是奶的蛋白质含量,说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氮肥,由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记得好象是两个氮分子配个什么我忘了,氮的含量当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浓度,价格自然也卖得高了; 3、尿素怎么转化为三聚氰氨的 很简单,奶粉的生产过程就是将鲜奶放在封闭的环境高环境下,然后采取喷雾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粉状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下会产生变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这样生成了。 最后,我再谈谈我怎么知道这些内幕的。 前几年,是2001年还是2002年,我记不太清楚了,在办理一件带B性质的案件时,他们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区的牛奶收购市场,长期以次充好,我们在办案中就了解到,他们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后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来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里的水),最后,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一批蛋白质浓度高的“鲜奶”诞生了! 但最后几个犯罪分子都翻供,说他们这种做法是普遍的,并不是他们发明的。后来,我们专门去天友了解,确实如此,他们对牛奶收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比较有效的检测措施,或者是因为收购站点太多,没有精力和金钱来负担这么大的检测开销。所以,对广大奶农的行为基本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 而且,据在天友的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的乳制品行业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农收购牛奶,就普遍存在此类现象,所以,三鹿事件的发生,就是必然的。 而且,这次三鹿出了事,全国其他所有奶制品企业都保持沉默,没有一家跳出来指责,什么原因? ”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 最后,弱弱的问大家一句,这样的牛奶,你们敢喝吗?
个人分类: 生活杂谈|2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前列腺癌与乳、蛋、肉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7-20 08:37
前列腺癌与乳、蛋、肉 近期报告指出:“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最常见的一种癌症,约占了所有常见肿瘤的 25% 。 ” 70 岁以上的男性约半数都有前列腺癌潜伏。 虽然饮食与前列腺癌的细节仍有争议,但我们可以先看一些研究团体早已接受且没有争议的假设: 1 ,各国前列腺癌的比例差异,甚至比乳腺癌还悬殊。 2 ,前列腺癌比例高的地区多是饮食与生活形态西方化的国家。 3 ,发展中国家的男性若采取西方饮食方式,或迁居西方,则罹患前列腺癌的情形会增加。 2001 年,哈佛发表了一项非常有说服力的研究评论: 乳制品的摄取与前列腺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这是当前发表的文献中,前列腺癌与饮食关系中最一致的指标。在研究中,乳制品摄取量最高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为摄取量低者的 2 倍,而前列腺癌转移或致命的风险,是摄取量低者的 4 倍。 另一项 1998 年所发表的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结论: 从生态资料来看,有一项研究指出每人的肉类与乳制品摄取量,和前列腺癌死亡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病例对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中,有 23 项研究指出动物性蛋白质、肉、乳制品、蛋等主要促成因素,与高比例的前列腺癌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有 6 项研究都在年长的男性身上发现肉类与乳制品和前列腺癌的关系,……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T ·柯林·坎贝尔、托马斯· M ·坎贝尔 II 著,吕奕欣倪婉君译,中信出版社, 2011 年 , 169-170 页。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5250 次阅读|4 个评论
联合国规定三聚氰胺标准竟然比中国的小16倍
热度 7 Majorite 2012-7-6 10:45
联合国规定三聚氰胺标准竟然比中国的小16倍 不想多写,只想转发一篇海外华文报纸的小文章,以表对国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食品安全的关注。这方面为什么老是出问题?人总是要吃饭的,食品都不安全了,人对什么还有信心? 联合国规定三聚氰胺标准 小中国16倍 2012-07-05 18:54:51 《西雅图时报》   世界卫生组织昨日称,联合国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设定了新标准,今后每千克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   该委员会说,新标准将有助于各国政府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   新标准   不超0.15毫克/千克 禁人为添加   新标准规定,今后每千克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委员会曾规定,每千克用于制造奶粉的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最多不得超过1毫克,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每千克2.5毫克。   世卫组织专家表示,三聚氰胺含量标准指食品中三聚氰胺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含量,而非人为添加的含量。制定三聚氰胺含量上限标准,有助于各国区别食品中无法避免且对健康无碍的三聚氰胺含量与蓄意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   向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从未获得过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批准。   该标准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1963年联合设立的机构,该机构由184个国家加欧盟地区的代表组成,专门负责协调政府间的食品标准,建立有关食品的国际标准体系。   小链接: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塑料、黏合剂、厨房台面、餐具等。添加三聚氰胺能提高牛奶的含氮量水平,从而造成蛋白质水平虚高。   曾有牛奶生产者向原料牛奶中掺入了水以增加体积,导致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而使用牛奶进行下一步加工的公司,一般通过测量牛奶中含氮量来检测蛋白质含量。   乳业专家   国标比国际标准宽16倍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上午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国家标准并不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他认为,把这样的标准在国际范围内合法化是一件好事。“从前是靠企业自觉,确立标准之后,一旦检测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便成了‘违规’。”   2011年4月20日,我国五部委就三聚氰胺问题发布公告,规定除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为1毫克/千克,其他所有食品(注:包括液态奶)均不得超2.5毫克/千克。   陈连芳表示,如此看来,我国2.5毫克/千克的标准远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新出台的标准。   “中国的标准更大程度上是临时限定,制定国标的原则就是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并考虑本国情况,相信中国的标准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陈连芳说。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欧美等国纷纷采纳了美国的“1毫克/千克”和“2.5毫克/千克”这两个指标,作为各国的规范,“中国也正是参考了这一数值,才制定了临时限量。”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1934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联合国机构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设定新标准
xuxiaxx 2012-7-5 14:2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4 日提供的消息,联合国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设定了新标准,今后每公斤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 0.15 毫克。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说,三聚氰胺含量新标准将有助于各国政府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曾在两年前规定,每公斤用于制造奶粉的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最多不得超过 1 毫克,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 2.5 毫克。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塑料、粘合剂、厨房台面、餐具等。曾有牛奶生产者向原料牛奶中掺入了水以增加体积。由于牛奶被稀释,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而使用牛奶进行下一步加工的公司,一般通过测量牛奶中含氮量来检测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三聚氰胺能提高牛奶的含氮量水平,从而造成蛋白质水平虚高。向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从未获得过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批准。曾有食品生产企业非法将三聚氰胺添加到食品中,以明显提高蛋白质含量。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系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 1963 年联合设立的机构,专门负责协调政府间的食品标准,建立有关食品的国际标准体系。 ( 记者 王昭 刘洋) 来源: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306780cat=09C
1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要当小白鼠了
热度 12 dawnshower 2012-6-26 19:58
我要当小白鼠了
上一篇关于一个素宝宝的日志,引来很多评论。虽然硝烟弥漫,剑拔弩张,但是我想,大家的本意都是希望推行健康的生活观念。所以,还是非常感谢。同时,我也决定开始吃素——暂定一年。请诸位营养学家、生化学家不要生气,我并不是想推销素食观念,也不是故意无视你们的科学理念。而是我真的觉得素食可能更适合我。 今天收到体检报告。结果让我喜出望外——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每每看到一些病例,总是怀疑自己也患病。我甚至设想自己患有各种癌症、各种器官老化、各种疑难杂症——但是今天的体检表上,这些都没有。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我从今年初开始基本戒牛奶了(但由于目前使用的一种面膜需要配牛奶,所以一周还是会买一袋)。我一直担心自己会缺钙。但是今天看到的结果却是,我的骨密度是正常的。与周围的同学聊起这个话题,有几位比我年龄还小的人都患有骨质疏松或者骨密度减少等等。而他们的体检单上,医生建议是,多运动、多晒太阳、多吃紫菜、虾皮、豆类、骨头汤等,我仔细看了,没有列出牛奶。所以我想,牛奶真的不是补钙的唯一途径,那么我可以放心地戒掉了。(我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一出太阳就忙着打伞戴帽子。如果我偶尔晒晒太阳,或许骨密度会更高)。 有人可能会说,牛奶是最好的补钙方式,为什么要放弃它呢?其实,我说服自己放弃牛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妈妈每天都是雷打不动的一袋牛奶一袋酸奶,而且还要全家人都这样喝。受她的影响,我在今年以前都是牛奶酸奶每天不间断。但是,我最终还是决定改变这个习惯。一个原因在此:《 从农学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人为何较少喝牛奶 》。当然,该博文或许有些尚待商榷之处。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原因,是克里斯蒂安·诺斯鲁普的一本《女人的身体 女人的智慧》。作者是一位具有全球医生执照、有20多年临产医学经验的妇产科专家。在中译本的115页写有“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许多妇女在停止食用奶制食品后,诸如痛经、经血过多、胸痛以及子宫内膜痛的症状都减轻了。这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但值得一试。尽管并不清楚为什么奶制品似乎总与女人的骨盆症状相联系,我还是有一些观点。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今天奶牛所产的大部分牛奶都经过了牛类生长激素的处理,这种激素过分刺激了奶牛的乳房。这些牛更可能患乳房感染,这样就会需要抗生素。不论激素还是抗生素,残留在牛奶中会以某种方式刺激女性内分泌系统,对此我们仍未完全明了……纯天然的奶制品(即在奶牛的食物中不含牛类生长激素,抗生素或杀虫剂),似乎不会对子宫和乳房组织产生同样的不利影响。许多女性提到当她们改食纯天然奶制品后,症状消失了 。”我不知道自己能够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纯天然奶制品”,所以我干脆决定放弃所有奶制品。 既然牛奶可以放弃,那么其他的肉类,是否也可以放弃呢?其实,我曾经有过大半年的素食体验,是从2009年7月开始的。当时最大的感受是,爬山不觉得累,而且也没出多少汗;夜里不会再做恶梦,也不会突然惊醒。但是过年回到家,经不住父母的压力,又开始吃肉了……就这样,一直到现在还是杂食。 最近睡眠不大好,不知道是否和这阵子饭局较多、吃肉太多有关。前几天晚上,我梦见自己一路奔跑,跑到一间屋子里,看到镜子里自己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然后就醒了——喉咙里有痰。昨天梦见自己参加跑步比赛,一路上追追赶赶,也是半夜惊醒。我想,我或许应该再次尝试一下素食,至少能够改善一下睡眠。 为什么定为一年呢?因为到明年这个时候刚好再次体检,可以看看我这只小白鼠到底适不适合素食。 这是09年时作的一道菜,小南瓜盅。南瓜、香菇、胡萝卜、芹菜、豆干,外加米饭。第二张图的右下角是南瓜子。 放在qq空间里,有一位老友评论: 小时候最爱吃南瓜子。只是要等好多天,家里的南瓜一个都是二三十斤,要全部吃完,才能收集到全部的南瓜籽,不能提前掏,提前掏了,整个南瓜就容易烂了。所以,每次总要等到整个南瓜吃完,从此,我就因为爱上了南瓜籽而恨上了南瓜。炒南瓜子我最拿手了,要文火,慢慢炒,炒到噼里啪啦的都炸开口子了,就可以用盐水洒到锅里,等水炒干了,南瓜籽就可以起锅了。 很佩服素食的人,是种优雅,想起了丰子恺形容他师父吃饭时候的儒雅。他也信奉素食,只是自己爱吃虾。世间事大抵如是,随性就好。要我吃了素,天天受着没有肉的煎熬,再健康我也不要。 能够成为长久的朋友,大概就是这样吧:彼此之间不需要太多解释,也不需要太多共同点,就能理解、宽容对方。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他若来京,我还是会请他吃肉的。
个人分类: 寻常事|4806 次阅读|43 个评论
[转载]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研究过的说说这是真还是假?
热度 4 sincos 2012-6-23 15:29
蔬菜而非牛奶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子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 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过了两天,我问一位女孩看了新 闻没有,她说新闻太长了,没空看,但表示她早就听说了牛奶不好。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你知道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她的回答很典型: “不常产奶能叫奶牛吗?”我问:“请问你是否常产奶呢?”“怎么可能?”我笑了,说:“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哺乳的意 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产奶只有一个原因……” “不停地怀孕生小牛?”她吐吐舌头,说:“怎么可能呢?”我说:“确实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所说的各种激素就是这样来的。 现 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於怀孕。小牛出生後就会被关进小木箱里,喂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妈妈 就被千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好恐怖,请你别再说了!” 其实我也觉得很恐怖,更不愿意想一下。但问题是,不提不想并不能让这种情况消失。我常想起BBC制作的一个畜牧业的专辑:奶牛在镜头前走过,一步三跛,好 像所有关节里都埋了一根针。我想,人们即使是心如铁石,认为那些动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无关系,但希望自己能从这些病态的牛只体内吸收到什么营养和健康,那 已非缘木求鱼,而是饮鸠止渴了。当然,在商业广告中,你会被告知饮鸠的各种好处。 许多人认为牛奶能补钙,但众多实验和数据显示,牛奶内含含有钙,但人体是很难吸收的。喝牛奶,往往还会让体内的钙质流失得更快。其实许多蔬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黄花菜、萝卜缨、苋菜、雪里蕻、荠菜、香菜(芫荽)。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牛奶危害健康,是当代世界新营养学的共识。然而,尽管国际上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多得汗牛充栋,中国民众却一无所知。牛奶的真实面目至今迷雾缭绕。应该说,信息技术已非常发达的今天,中国人得悉事实的真相是并不困难的,但真相一旦伤及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问题则绝非简单。 2006年底,有一个叫林光常的台湾人在电视上公布了牛奶的危害。林光常先生妙语连珠,影响不小。一时间,沈阳、长沙等地的牛奶销售量直线跌落。据说沈阳地区每天销量骤减80吨。 近年来,中国奶业旋风飙升,异常火暴,蒙牛液体奶销量雄冠世界第一,一举盖过已萎靡不振的西方奶业。这无疑依赖于“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的神话。林光常却将神话捅穿了一个窟窿。 一 场护卫神话的保卫战在全国骤然间打响。电视、报纸、互联网对林光常群起而攻。十五个营养学、食品学和预防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披挂上阵,联名撰文严斥牛奶有 害之说。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发展中心宣布“牛奶致癌论”属于谬论。中国奶业协会牵头组织召开“牛奶研讨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 农业大学在北京齐聚一堂,怒讨“牛奶有害论”。与会专家怒不可遏,声称要与林光常当面辩论。 可是,没有一个专家真的与林光常当面舌战。林光常的声音被封杀。电视屏幕再也没有林光常的身影。林光常2007年4月24日的反驳文章发不出来,无人知晓。不久到处传言林光常是骗子、假博士。 林 光常是什么人物无关紧要,但是对于他说的一句真话,举国如此一片恐慌,确实滑稽可笑。林光常不过是个传话筒子——把某些人认为应该传封锁的信息传给了中国 人。专家们如此愤慨要进行辩论,为什么不找“牛奶有害论”的真正创说者坎贝尔博士对阵,只要驳倒有“当代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之称的坎贝尔,推翻西方各国 科研机构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及结论,即可以扬名天下,又可让全世界都相信喝奶有理,岂怕伊利、蒙牛、三鹿没人喝! 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 近三十年来,营养学有突破性进展,关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积大量文献,下面我信手拈几则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报告。 2004 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 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2004 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 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人体中类胰岛素一号增 长因子(IGF-I)的水平,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几乎每一种癌症都与IGF-I有关联,IGF-I是一种促使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因素。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 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 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1.53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 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1.52倍。 美 国著名医学教授新谷宏实(美籍日本人)经过四十多年的行医实践,以医疗实证为依据,充分证明牛奶会导致妇女乳腺癌。他发现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爱喝牛奶的 女人。新谷宏实教授在当代医学史上有突出贡献,他创造了医治无数癌症,而没有一例复发的医疗奇迹。他有什么法宝能够使每一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再复发呢?他 在《不生病的生活》中告诉人们,他的法宝就是在患者作了肿瘤切除术之后,至少五年禁食牛奶和肉鱼蛋。 牛奶为何会导致多 种肿瘤病变?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坎贝尔是癌病学的研究权威,特别在致癌学研究领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曾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终生研究成就奖”。他的 研究给人们找到了答案。坎贝尔证实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其致癌能力甚至超过化学物质。他说: “在控制癌症发病方面,营养比化学致癌物甚至比极强的致癌物的影响更大。……哪些蛋白质有比较强的促癌效果呢?一个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这种蛋白质促进各阶段的癌症。” “高酪蛋白(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膳食使更多的致癌物进入细胞,使更多危险的致癌物衍生物结合在DNA上,引起更多的突变反应,使得细胞突变为原癌细胞的可能性增大,这些细胞一旦激活,就会形成更多的肿瘤。” 在 此我要特别强调指出,牛奶除了导致癌症和糖尿病外,还会导致其他一系列慢性疾病。坎贝尔说:“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占牛 奶蛋白87%的酪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自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 牛奶危害健康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奶农,奶场主,奶制品企业的员工,牛奶是他们的饭碗;奶品制造商,奶品销售商,奶品包装商,牛奶是他们的摇钱树。他们又怎么能面对这样的现实呢。 我也不希望这是事实。可是令人沮丧得很,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例科研成果能够证明牛奶没有危害。 谈到牛奶的无情现实,坎贝尔说:“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牛奶越喝越缺钙 (一) 牛奶含钙并不高。100克牛奶之中含钙110豪克,而100克海带钙含高达1177毫克,钙含量比牛奶高出11倍。许多蔬菜的钙含量远远高于牛奶。例如, 芝麻的含钙量比牛奶高过9倍,蕨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8倍,豆腐、大头菜、小白菜、油莱、苋菜的含钙量比牛奶高1.5至3倍。在蔬菜中,红萝卜的含钙量算是 比较低的了,但100红萝卜也有33毫克钙,比牛奶的钙少不了多少。随便挑一种绿叶蔬菜,钙含量都不会低于牛奶。只要吃蔬菜就不会缺钙。 如果小孩面前有西瓜和芝麻,小孩肯定挑西瓜,因为西瓜比芝麻大。人们选食物补钙,假如面前有海带、豆腐、牛奶,人们很可能径直选牛奶,而不知道选择价廉物美、含钙丰富的豆腐海带。是人们智商不如孩子吗?不是,是人们误信一句每天都在重复的谎言“牛奶补钙”。 (二)喝牛奶反而会缺钙。例如,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个国家——美国、芬兰、丹麦、瑞典,缺钙最严重。在这些国家发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 不喝牛奶的民族反而不缺钙。西方科学家在非洲调查,发现非洲斑图妇女从来不喝牛奶,钙质的获取完全来自蔬菜。斑图妇女一生当中平均生育10个子女,每个孩子都哺乳一年以上,母亲们以乳汁哺育小孩,每天消耗大量的钙,但斑图妇女并没有缺钙。 三十年前中国人很少喝牛奶,特别是农村人口从来不喝牛奶,而缺钙的情况闻所未闻。八十岁的老农民能挑很重的担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坚。 从 上述事实可知,正常饮食五谷蔬菜的人根本不会缺钙,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现缺钙。因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酸性,呈碱性的钙元 素便从骨头里溶出来,以中和酸性,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 缺钙。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这句话似乎说得太过分。但是在中国而 言,这句话绝对不会错。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上有大量鲜奶,乳汁浓郁,没有掺水,走近牛奶就能闻到飘逸的天然奶香。如果说这样鲜奶牛不能喝,肯定是不对的。然 而,中国的奶品市场哪里有这样的鲜奶呢?中国市场的奶全部都是加工奶,而加工奶品确实牛都不能喝,甚至会把牛毒死。 爱丁堡的约翰·汤姆森曾用孪生小牛作试验,一只喂鲜奶,另一只喂加过工的奶,吃鲜奶的小牛生长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60天内死亡。试验重复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样的结果。 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酶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 科 学研究一再证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严重。例如大米、小麦、甘蔗原本是很好的营养食品,但经过多道工艺加工成精大米、精面粉、精白糖之后,就对人 体健康非常不利了,甚至会致人糖尿病。又如,植物种子(如花生、大豆)的脂肪是人体非常需要的营养,但如果将植物种子中的脂肪用压榨法榨出来,脂肪就变成 严重有害健康的食物了。因此各国政府建议人们每天吃加工油不得超过25克,无论是从动物、植物里加工出来的油都是一样。 食物保持天然状态越完整,营养就越丰富,而对食物作任何加工都是对营养的破坏,甚至会把好的食物变为毒物。最好的牛奶无疑是那种加工少、没有掺入饮用水和化学物质、保持天然原状态、溢出天然奶香的制品。 中 国奶业的奶制品的加工已严重背离食品应尽力保持天然营养的原则。奶制品的加工程度实在令人不安。走进超市就会明白一切。“蒙牛纯牛奶”含蛋白质2.9 克,是市场上含蛋白质最高的唯一品种。蒙牛牌其它品种的奶制品含蛋白质一般只有1克,其他品牌的奶制品含量恐怕更低。我不得不为之称奇,历来被人们视为含 蛋白质高因而营养高的牛奶,其营养价值竟然低于白菜。白菜含蛋白质1.5克,比含蛋白质只有1克的牛奶高50%的营养,并且白菜的钙含量也比牛奶高。喝牛 奶不如吃白菜。 再看看奶品中的化学物质。据厂商在包装上赫然明示的就有二十多种:阿斯巴甜、氨赛蜜、库拉索凝胶、 FOS|、IMO、卡拉胶、柠檬酸、柠檬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硬脂酸甘油酯、三聚磷酸钠、纽红、红曲红、苯丙氨酸、活性益生元、低聚糖、乳化剂、水分 保持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日落黄、香精等等。如此之多的人造化学物质,真的能吃吗? 现在据奶品厂商宣称他们的牛奶 经过1100道工序。难怪市场上奶制品五花八门:高维高锌奶,高纤高铁奶,高铁高钙奶,高钙高锌奶,高锌高纤奶,“特仑苏奶”,“双蛋白奶”、“舒化 奶”,“双核奶”,“儿童奶”,“老人奶”,“女人高钙奶”。即使是能吃的好东西,经过如此折腾,还能吃吗?! 2006年6月蒙牛乳业与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共同发起公益一个行动:“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 即便牛奶没有危害,喝一斤市场出售的牛奶,仅能获取5克蛋白质,岂不把人饿死,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违抗自然遭天谴 各种天然动物都按照自然律进行饮食和生活,所以能够精力充沛地活着,活到自然死亡。人的自然生命可以活到120至180岁,但是,人总是自作聪明违反自然规则,因而人总是过早死亡,没有活到自然天年。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产奶。每种动物的乳汁都是专门用于哺育自己的新生后代,没有一种动物过了哺乳期之后继续饮食乳汁,更没有一种成年动物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的奶。 人类婴儿长到两三岁时就应当彻底断奶。母亲停止分泌乳汁和婴儿体内的乳酶彻底消失的生理变化,精确地发生在同一时期,足见这是大自然的安排,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然而,不少人偏偏要违抗自然,并荒唐地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牛或羊)的奶。因而这些人遭到天谴。 由 于人的肠胃里缺少乳酶,喝下牛奶之后的结果是:不能消化,牛奶的蛋白质残留在人的器官内,成为病菌绝佳的繁殖场所,由这个原因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 的话甚至会剥夺婴幼儿的生命。牛奶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紊乱,常常引起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的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引发可怕的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 牛 奶中的乳糖也有力证明牛奶不适宜人类。人类的体内有五千多种不同的活性酶,几乎可以消化所有食物中的糖分,但是,人体却唯独缺少乳糖酶,不能消化牛奶中的 乳糖。许多人一喝牛奶就呕吐,腹泻,消化道发病。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长期患肠道疾病,粪便连绵,到几个大医院求诊无效,但停食牛奶之后,很快痊愈。 附言: 关于牛奶危害健康的观点,早就有权威的文献。我看过的两本书中讲得很详细、很有说服力。我早就不喝牛奶了,只喝豆浆,身体更好了。 这 两本书是:一、《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美国坎贝尔博士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即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 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的巅峰之作)。二、《洪昭光“健康圣经”大覆》(上海中医学大学教授潘朝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问题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对主流“权威”的卫护,使这些书及其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受到压制。科学问题可以争论。我相信,谎言终究掩盖不了事实真相的。——王荣钧 源地址: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464721622owner=228048895
3470 次阅读|5 个评论
豆沙小排包和牛奶吐司
学数学的苹果 2012-6-22 20:55
豆沙小排包和牛奶吐司
放假了,除了陪孩子学习和玩,就是苦练我的烘培技术了。 今天做了豆沙小排包和牛奶吐司,很成功,感觉这已经不是技术活,而是体力活了。夏天适合做面包,天气热容易发酵。。。咨询了一些人的意见,感觉还是很迷茫。 很成功,大大的鼓励了我,以后挑战高难度的。 豆沙小排包 牛奶土司
2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众不知道牛奶的威胁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6-16 11:08
公众不知道牛奶的威胁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619 :公众不知道牛奶的威胁 顯然,現在的父母或孩童都不曉得牛奶和 I 型糖尿病、前列腺癌、骨質疏鬆症、多發性硬化症或是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有關;也不曉得乳製品食物中主要的酪蛋白經過試驗證明,除了隱藏致癌的風險外,還有可能會增加血膽固醇及粥樣硬化斑的風險。 我曾碰到許多人,當他們聽到關於乳製品隱含的不良作用的時候,第一個反應都是:“牛奶不可能有壞處”。但這些人通常都提不出具體的證據去支持他們的論點,他們只是覺得牛奶很好,一直這樣喜歡牛奶而已。針對這個現象,你可以將部分原因回溯到他們的學生時代,那時,他們學到全球 有七大 州, 2 乘 2 等於 4 ,以及牛奶有益健康。如果你也這麼認為,那你會瞭解到乳製品業利用教育來行銷的做法為何對美國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T ·柯林·坎贝尔托马斯· M ·坎贝尔 II 著,吕弈欣倪婉君译,中信出版社, 2011 年 9 月版, 280-281 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28 次阅读|6 个评论
紫薯牛奶小面包
热度 5 学数学的苹果 2012-6-14 22:45
紫薯牛奶小面包
做面包上瘾,因为你总想变着花样去折腾,今天折腾的是紫薯馅的小面包。 方法如豆沙牛奶面包一样,只不过将豆沙换成紫薯--这颜色太惊艳了,味道很赞。因为紫薯比较干,加了一些花生油,也可以加黄油。 感叹:这做面包跟做科研真的挺像,你觉得呢? 大合影 七兄弟 真的柔软,手一捏就没了 如此惊艳的颜色
2368 次阅读|16 个评论
超绵牛奶吐司
热度 7 学数学的苹果 2012-6-10 15:02
超绵牛奶吐司
上周一刚败了一个吐司模,早饭面包加果酱,再来一杯牛奶或咖啡,很不错。 今天鼓起勇气第一次为吐司模开光,第一次做战战兢兢的。不过对做面包来说,能揉出膜来就成功了一大半,感觉应该不错。刚出炉的吐司,娇艳的模样真可人。女儿正在做数学卷子,我让她来看看,结果她说买的吧。我拉着她的小手,吐司上一抹,她信了,娃哈哈。 固然楼下味多美的蛋糕面包都不错,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做的最好吃。 揉好得面团,已经能拉出大片膜 放在温暖环境发酵一小时 出炉了,和柠檬来个合影吧 真人兽阿 一丝一丝的吃
2000 次阅读|16 个评论
这年头不知道在天朝吃什么才安全了?
热度 3 AnjinLiu 2012-5-22 03:41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说北京某冰棍是怎么做出来的,然后赶紧给老婆说以后不要吃冷饮了。 刚在sohu上又看到一则新闻: 专家称牛奶添加激素或超20种 目前只能查三 成 马上有给老婆说,不要喝牛奶了。 为了尽量免受“污染”,在北京的时候,我和老婆炒菜用的油都是从家里提过来的自家榨的茶油、菜油和花生油。有人说超市里面的花生油炒菜时散发一股怪怪的味道。 现在在柏林炒菜的用的油好像比国内都便宜,而且也不用担心安全,炒出来的菜都很清澈... 可怜的我们,国内到底吃什么才安全啊?!看来到时我回国的时候只有回家种田种菜了... 这里我天天拿牛奶当水喝,牛奶便宜且安全。 社会主义国家还得多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学习,多学习学习啊...
个人分类: 人生漫步|3398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杯子与牛奶的故事
dolphinzhu 2012-5-16 14:15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的拥有自己。
个人分类: 感悟|2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民不信专家,奈何以专家愚弄之
热度 2 pingcn 2012-4-26 10:14
曾经,有人爆料说牛奶里有三聚氰胺, 然后就有专家辟谣,大意是说,三聚氰胺没事儿,牛奶放心喝吧~~~ 最近,有人爆料说我们吃的胶囊是旧皮鞋做的,里面含有铬, 就有专家跑出来安抚大家说,没事儿!一天吃几个,还能铬元素,补充营养哎~~~ 你是不是其实想说“吃了毒胶囊,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身体倍棒,一口气上六楼不喘气” 某些“砖家”的良心可能就值5毛钱吧,还比不上一块儿砖呢。 俺们这些把元素周期表上所有元素都吃过的人表示,我们才不恐慌呢,我们只是很气愤! 你把我们欺负了就算了,你还说“我这是为你们好”~~~~ 你以为我们脖子上面那个脑袋不是为了想问题,只是为了好看???? 总之一句话,俺不信专家,谁爱信谁信。 你们就可着劲儿愚弄我们吧,总有一天,俺们忍无可忍,用脚投票。 PS:转载个不怎么好笑的让人脊背发凉的笑话—— 早上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黄曲霉毒素奶或香精豆浆,吃几个蒸功夫毒包子。 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或毒豇豆,加碗石蜡翻新陈米饭,饭后上盘催熟芒果片+爆炸西瓜条。 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回到豆腐渣天价房,开瓶甲醇勾兑酒,就着炒尿素豆芽,吃个增白剂馒头。 饭后抽跟高汞烟,得病还要吃毒胶囊的药,钻进黑心棉被窝,醒后我们还要坚强的活下去!因为墓地又涨了! 中国武林新四大高手: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奶,简称:东鞋、西毒、南地、北钙 相关链接—— 劣质胶囊不宜称为“毒胶囊”,不必恐慌 毒胶囊到底有多毒
125 次阅读|6 个评论
痛风的饮食误区之二: 大量喝牛奶和矿泉水
热度 2 wcgczf 2012-4-7 22:52
牛奶是低嘌呤食物,也是痛风患者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牛奶和矿泉水中含钙较多,摄取过量易导致结石。
个人分类: 科普|3865 次阅读|4 个评论
“负面新闻”预言者的悲哀
热度 4 dawnshower 2012-3-30 16:28
在所有爱好预测的人当中,喜欢预测负面新闻的人大概是最可怜的。喜欢预言足球比赛的人,如果猜对了,肯定会高兴一下,若事先买了足彩,还能获得金钱上的奖励,总之,从物质到精神,都是一种享受。而喜欢预言负面新闻的人呢?他的预测倘若真的实现了,这对他实在是一种讽刺,甚至是轻侮——因为这只能说明他之前的预言没有产生任何作用,事情还是毫无意外地朝他所能想象的最坏的方向发展了。 今天看到一条新闻,是关于小学生吃营养早餐结果集体食物中毒,蒙牛酸酸乳被怀疑是主因。 http://www.pubchn.com/articles/342615.htm 。 “ 牛奶刚喝到一半就开始肚子疼。 ” 杨净发现,不仅自己难受,同班的同学纷纷出现了这种情况。和杨净同班的李明全感觉没那么严重, “ 原因是自己只吃了面包,还没有喝牛奶 ” 。这位二年级班主任还说,就牛奶供应问题,学校曾经对几个商家进行公开招投标。 “ 校长告诉我们是贵州本土一家牛奶企业中标,但我们却很纳闷,为什么这几天供应的牛奶是蒙牛酸酸乳。 ” 看到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是:那些小孩真可怜。又想到蒙牛、伊利、光明三大乳企去年狂砸广告费 70 亿, 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29/t20120329_23200628.shtml 。 文中说, 蒙牛、伊利销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告大范围、高频度的 “ 轰炸 ” 。 “ 在一线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二三线市场是去年伊利、蒙牛的最大战场,因此除了大手笔在央视投放广告外,区域性营销的费用支出也十分庞大。 ” 我之前有一篇博文《广告伤人——酸酸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9193do=blogid=529762 ,专门讲到了酸酸乳问题,认为酸酸乳的广告会伤害弱势群体的小孩。纵然这次中毒事件是一个意外(已经有专家出来辟谣说“和蒙牛无关,是因为小孩的心理作用所以吐了”,或者说是某家牛奶厂盗用了蒙牛的商标,小孩子喝的是山寨牛奶),让小孩把酸酸乳当营养早餐也是极不营养的,因为酸酸乳在所有奶制品中的营养,基本上是最差的,而且它加了太多的添加剂,有一种不正常的香甜,我认为这会影响小孩的饮食习惯。 当然,我不能自诩为“负面新闻”预言者:因为我所引用的,都是二手的资料;我的担忧,也只相当于是重复一下更早的预言者的担忧,我顶多只能算是他们的传声筒。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悲哀。
个人分类: 疾苦声|535 次阅读|6 个评论
怕得骨质疏松就不要喝牛奶!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3-24 16:46
怕得骨质疏松就不要喝牛奶!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325 :喝牛奶防止还是导致骨质疏松? 許多人認為骨質疏鬆是因為缺鈣造成的,而牛奶中有大量的鈣質,所以補鈣最好的辦法是喝牛奶。 是這樣的嗎?世界健康統計資料說明:骨質疏鬆症在乳品消耗量最高的國家最為普遍——美國、芬蘭、瑞典和英國。事實上,蛋白質的攝取量與骨質疏鬆症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係。 在非洲班圖的婦女,每日只攝取 350 毫克的鈣質,她們生 9 個孩子,每個喂母乳兩年,他們從來沒有缺鈣的現象,也很少有骨折或牙齒脫落的情形。她們的小孩長得很好,很強壯,她們是如何只以 350 毫克做到這些的?而乳委會卻推薦 1200 毫克?很簡單,她們食用的是不會把鈣質踢出體外的低蛋白質飲食。 而愛斯基摩人則是相反的情形。他們每天攝取的鈣質是全世界最高的,達到 2000 毫克一天,取自魚骨頭。按照道理,他們應該連骨質疏鬆症聽都沒有聽過。但是,由於他們的飲食含有世界上最高的蛋白質,所以他們患有骨質酥松症的比例也是全世界最高的。 蛋白質會導致鈣質流失,肉類和乳類食品吃得多,就很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這正好和乳品工業所宣傳的相反。而且蛋白質攝取得多,還會導致鎂、鋅、和鐵的流失。 密西根州立大學及其它主要學院的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美國 65 歲的人中,男性素食者的平均骨質損失是 3% ,而肉食者是 7% ;女性素食者的平均骨質損失是 18% ,肉食者是 35% 。 其實,雖然素食者攝取得蛋白質含量不像肉食者那樣高得離譜,但是美國素食者攝取的蛋白質含量也過多了。美國農業部調查發現,素食者平均攝取的蛋白質是所需量的 150% ,尤其是 2-8 歲的孩子,高達 209% 。這是因為,素食者的父母,也受到流行的蛋白質神話的困擾,擔心孩子蛋白質攝入不足所致。 然而,與肉食者相比,即使蛋白質攝取過量的情況一樣,素食者的骨質疏鬆的情況好得多。那是因為,肉食容易使得血液偏酸,身體就會從骨骼中抽取鈣質,來保持血液的酸堿平衡。 還需要注意的是:真正影響鈣質吸收的關鍵因素在於鈣與磷的比例。由於鈣與磷的比例低而無法提供鈣的食物,依序是肝、雞、牛肉、豬肉和魚。相比之下,蔬菜和水果所提供的鈣則更容易吸收。萵苣的鈣含量並不很高,但是,它的鈣磷比是肝的 70 倍,是牛肉與豬肉的 23 倍。最能被利用的鈣來自高鈣磷比例的綠葉蔬菜,遠遠超過動物性食品。 新世纪饮食,约翰·罗宾斯著,张国蓉涂世玲译,郑如玲审订,珠海出版社, 2011 年版, 167-171 页。
5644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牛奶纤维
nanyq 2012-3-22 23:39
牛奶蛋白纤维 是以牛乳作为基本原料,经过脱水、脱油、脱脂、分离、提纯 牛奶纤维 ,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线型大分子结构的乳酪蛋白;再与 聚丙烯腈 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共混、交联、接枝,制备成 纺丝 原液;最后通过 湿法纺丝 成纤、固化、牵伸、干燥、卷曲、定形、短 纤维 切断(长丝卷绕)而成的。它是一种有别于 天然纤维 、再生纤维和 合成纤维 的新型动物蛋白纤维,又叫它牛奶丝、牛奶纤维。 优点   1、柔软性、亲肤性等同或优于 羊绒 ;   2、透气、导湿性好、爽身;   3、保暖性接近羊绒,保暖性好;   4、牛奶绒的耐磨性、抗起球性、着色性、强力均优于羊绒;   5、由于牛奶蛋白中含有 氨基酸 ,皮肤不会排斥这种面料,相当与人的一层皮肤一样,而对皮肤有养护作用. 性能 理化性能发方面   既有别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又与锦纶、腈纶、 涤纶 和丙纶等化纤不一样,因此其性能介于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之间。其物化指标检测值如下:干断裂强度≥2.5cn/dtex;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14%;干 断裂伸长率 16.0%~25.0%;干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12%;线密度偏差率±4.0%;线密度变异系数≤3.5%;染色均匀度(灰卡)≥3~4级;回潮率4%~6%;纤维抑菌率≥80%。 绿色环保特性方面   不使用 甲醛 偶氮类助剂或原料,纤维甲醛含量为零;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十八种氨基酸,能促进人体细胞 新陈代谢 ,防止皮肤衰老、瘙痒,营养肌肤;具有 天然保湿因子 ,因此能保持皮肤水份含量,使皮肤柔润光滑,减少 皱纹 ,具有广谱抑菌功能,持久性强,天然 抑菌 功能达99%以上, 抗菌 率达80%以上。 在纤维舒适性方面   具有羊绒般的手感,其单丝纤度细,比重轻,断裂伸长率、卷曲弹性、卷曲回复率最接近羊绒和 羊毛 ,纤维膨松细软,触感如羊绒般柔软、舒适、滑糯;纤维白皙,具有丝般的天然光泽,外观优雅,抗日晒牢度、抗汗渍牢度达4~3级。 吸湿导湿性方面   牛奶蛋白纤维断面为不规则圆型,断面中布满空隙,纵向有许多沟槽, 蛋白质 分子分布在纤维的表面,含有天然蛋白保湿因子和大量亲水基团,可迅速吸收人体汗液,通过沟槽快速导入空气中散发,使人的肌肤始终保持干爽状态,抗起毛、起球性达到3~4级。 吸热放热方面   纤维立体多隙的微孔结构和纵向表面的沟槽结构决定了纤维有 冬暖夏凉 特性:夏 牛奶纤维 季制成轻薄织物,能快速吸收皮肤散发的湿汽汗液,并快速扩散到空气中,保持皮肤干爽透气;冬制成厚实织物,微孔吸收入体散发的热量,有效阻隔空气流通,防止冷空气入侵,轻盈保暖。 其他特性   常温常压下染色,颜色鲜艳、柔和有光泽,上染率高, 色牢度 在4~级,染色后仍保持该产品原有性能,具有极好的服用安全性;具有天然抑菌功能,比羊毛、羊绒防霉防蛀,强度高,耐穿耐洗,易贮藏;水洗后易干,洗涤后仍可保持产品永久性能等。 发展   牛奶蛋白纤维研究与发展,源自于 1935年 意大利 的SNIA公司和 英国 的Coutaulds公司,目的是为了人工制造出更精美、更高档的仿 真丝 纤维。但是当时仅利用牛乳中2.9%的蛋白质作为制取牛奶纤维的原料,不仅成本高,且制造出的纤维性能与天然真丝相比,差距很大,强度太低,没有使用价值。直到1956年,随着合成纤维的产生和发展, 日本 东洋纺公司发明了用牛乳蛋白溶液与丙烯腈聚合物共混、共聚、接枝的方法,开发了类似于真丝结构的新型牛奶长丝,并于1969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商品名为Chino,产品定位是手术缝合线。   我国从 20世纪60年代 开始研究牛奶纤维,如 上海 合成纤维研究所、纺织大学与三枪集团、上海金山石化、黑龙江蛋白纤维研究所、山西炭纤维厂等都在这方面有所努力。当时,对蛋白质接枝共聚的各项研究工作是出于对合成纤维的改性、废料的综合利用,希望制取一种手感和性能都优于合成纤维的仿真丝纤维。由于制造纤维的工艺流程复杂,技术条件有限,加之国家食品供应紧缺,不能采用牛乳作为 蛋白质纤维 的原材料,所以再生制造纤维被淡化。   到上世纪90年代,化学纤维分类更加细化,并向着差别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人们不仅要求纤维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色泽亮丽,更要具有吸湿透气、保湿滋润、抗菌抑菌、防紫外线等功能,而且便于洗涤、容易打理等。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的牛奶蛋白纤维,使中国人体 牛奶纤维制品 验穿牛奶的感觉成为可能。该纤维中含有大量动物蛋白的氨基酸,具有良好的亲肤特性,纤维性能和品种可根据需要调整,具有极好的加工性能。   1995年 上海三枪集团 曾进口日本产牛奶蛋白纤维,当时的上海商检局(现更名为 上海市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就接触到这种新型纤维,但缺乏对其相应的检测手段。随即,该局的技术人员立项研究,制定了《牛奶纤维化学性能和鉴别方法》,成为我国最早有能力鉴别牛奶蛋白纤维的国家检测机构。2002年7月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该方法升级为 行业标准 :SHCIQH0003-2001《牛奶纤维纺织品定性检验方法》,该标准成为国内检测机构对牛奶蛋白纤维唯一定性检验方法。据悉,该行业标准近日已通过国家评审,不久又将升级为国家标准。 市场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崇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更加注重服饰的舒适性、保健性、高档化和时尚化。因此,牛奶蛋白质纤维作为“ 绿色 ”、“ 保健 ”型纺织品的代表,已成为国际、国内市场消费的潮流,也满足了消费者对服饰绿色环保、健康、时尚的追求。牛奶蛋白质纤维因其具有以上众多的优点,各国的业内人士都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产品开发工作,并且开发的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十分迅速。   牛奶纤维制品   牛奶蛋白纤维可以纯纺,也可以和羊绒、蚕丝、绢丝、棉、毛、麻等纤维进行混纺,织成具有牛奶纤维特性的织物,可开发高档内衣、 衬衫 、家居服饰、男女 T恤 、牛奶羊绒裙、休闲装、 家纺 床上用品等。   牛奶蛋白质纤维既具有天然纤维的优点,又具有化学纤维的特性,品质好,品质指标达到羊绒纺织要求,可与 羊绒混纺 和纯纺,制成风格独特的高档服饰。目前市场上羊绒的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吨价在80万元人民币,与羊绒相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牛奶蛋白质纤维进入羊绒市场代替部分羊绒,市场潜力巨大。 家纺应用 特点   生产牛奶纤维的重要原料是牛奶蛋白质,故其含有十七种富有营养的氨基酸,同时还具有天然持久的抑菌功能,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真菌、霉菌的广谱抑菌率达到80%以上的家纺产品,由于纤维中活性蛋白的作用,对人体有滋润肌肤的功效。   以牛奶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 混纺 交织的家纺面料,质地细密轻盈,透气爽滑,面料光泽优雅华贵,色彩艳丽。   以牛奶蛋白纤维绒为填充物制成的牛奶被温顺松软,保温性能良好且富有弹性,具有促 牛奶纤维制品 进睡眠,防螨抗菌,有益健康的功能,特别适用于过敏体质的人群。   牛奶蛋白纤维家纺用品保管方便,除洗涤时注意不要使用强碱性洗涤剂外,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它卓越的功能,在日常使用能持久保持亮丽如新,并且容易打理。 新型面料的家纺产品   国内消费者因为怕掺假总是青睐100%和东西,2005年国内床品面料依然以100%棉占据床品面料绝对主流, 棉纤维 及其制品以吸湿透气性好、不易霉变虫蛀及柔软、舒适无静电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衣被的首选产品,其最大缺点是容易起皱,多次洗涤后影响美观。2006年家纺 面料 的另一个变化是新型原料的广泛运用。牛奶蛋白纤维等新原料已成新品开发的首选目标。众多的家纺企业对此越来越注重;产业集群在牛奶蛋白纤维新原料的推广应用上也凸现其特色。因此牛奶蛋白纤维在2007的家纺市场推广工作大有可为。 市场行情    牛奶纤维 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色泽亮丽,吸湿透气、保湿滋润、抗菌抑菌、防紫外线等功能,应用广泛,可分三大类:服饰类,如内衣、毛衫、袜子、衬衫等;家纺类:毛巾、毛毯、床单被套、被絮等;产业用:面膜、婴儿尿布、妇女卫生用品等。    牛奶纤维 有长丝和短纤两种,目前长丝的产量少,且价格昂贵,每吨要60万元左右,所以在纺织品的实际应用上,主要是以短纤为主。主要规格有:纤度1.5—2.0dtex,长度38mm 47mm 51mm 76mm 80—110mm(不等长)等。目前山西恒天;上海正家;黑龙江嫩江华强;江阴东丽等公司均有生产。   河北天纶,山东飞泰,德棉股份,德州华源,内蒙古赛立特尔,青岛八棉等公司都开发出与天丝,绢丝,竹浆纤维,羊绒,莱卡,棉,亚麻等不同比例不同组分的 牛奶纤维 混纺纱;上海正家,山西恒天,南通大生,北京雪莲,青岛八棉,淄博蛋白纤维纺织品科技等公司均开发出 牛奶纤维 面料。    牛奶纤维 优异的亲肤品质,满足人们对服装舒适化、保健化、时尚化的追求。于是,国内众多服装家纺企业(如朵彩、顶呱呱、浪仕威、鄂尔多斯、千丝鸟、华宝丽、波司登、潍坊舒燕、天津津彩、小护士、猫人,与狼共舞、红豆,北京雪莲、江苏海澜、湖州珍贝等)不断推出牛奶内衣,衬衫、家居服饰、贴身休闲服、T恤、羊绒衫、连裤袜等系列产品,受到广大爱美女性和高品质生活人群的欢迎。   目前, 牛奶纤维 纺、织、染、成衣产业链已全面贯通,各项纺织、染整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其高昂的价格(短纤的市场价在13万元/吨左右)大大限制起“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其与羊绒、Modal、棉、天丝等混纺纱线,每吨纱线的毛利润在7000-18000元,经济效益可观,开发潜力大。 生产过程 牛奶蛋白纤维的制作过程------天然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牛奶蛋白纤维就是将液状牛奶去水、脱脂、加上揉合剂成牛奶浆,再经湿纺工艺及科技处理成牛奶丝。 工艺流程 技术指标 牛奶蛋白纤维部分应用性指标见下表: 指标 单位 数据 干断裂强度 (CN/dtex) ≥2.5 断裂伸长 % 32.5 卷曲率 % 13.6 卷曲弹性恢复率 % 76.5 残留卷曲率 % 10.4 含油率 % 0.14 细度 Dtex 2.22 比电阻 Ωg/cm2 2.37x108 耐洗色牢度(面料) 级 原变3-4/白粘4-5 耐汗色牢度(面料) 级 原变 4/白粘4-5 顶破强力(面料) (N) 397 起球(面料) 级 3 回潮率 % 4-5 纤维抑菌率 % ≥80 甲醛含量 % 0 功能特性 牛奶蛋白纤维特点 : 更舒适------优异的导湿、透气性 从牛奶中提炼的材料,并与高科技相结合,其独特的功能与其它纤维混合,既保留原有的纤维特性,更可提升布料的功能和品质。 更健康、更绿色------抑菌率达80%以上 含氨基酸17种之多,其PH值为6.8,呈弱酸性,与皮肤亲和性好。 更多色彩------经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手感、颜色及表面不变 与染料的亲和性使颜色格外亮丽生动。 更易打理------防蛀、防虫、防老化,始终亮泽如一 牛奶蛋白纤维不像其它的动物蛋白纤维一样,如羊毛、真丝那样容易霉蛀或老化,即使放置几年以上仍能保持亮丽如新。 牛奶蛋白纤维规格 规格   长度  1.5D 任意,常规为38mm 2.5D  任意,常规为88mm 6D  无限长丝束 纤维鉴定 牛奶蛋白纤维快速鉴别法: 1 燃烧鉴别法: 参照国家标准FZ/Y01057.2-99方法执行 靠近火焰:熔融并卷曲。 接融火焰:卷曲,融化,燃烧。 离开火焰:燃烧,有时自灭。 燃烧时气味:毛发燃味。 残留物特征:黑色状,基本松脆,但有极微量硬块。 从以上的燃烧特征看,极似真丝等蛋白质纤维。 2 溶解鉴别方法: 参照国家标准FZ/Y01057.4-99方法执行 牛奶纤维在用2.5%NaOH溶液下, 100℃恒温加热30 分钟后,即可出现牛奶蛋白纤维特有的溶解现象。 状态:纤维溶胀呈冻胶状。 颜色变化:在整个溶解过程中,纤维的颜色从本色逐渐变为深红色,然后再从深红色褪色至浅黄色。 结果分析:如果燃烧火焰刚熄灭时有毛发燃味而且溶解结果符合冻胶状及特有的显色反应,则试样是牛奶蛋白纤维。
4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草莓
热度 1 cosismine 2012-3-8 22:47
今天去青浦采草莓,说是有三种草莓,三个价钱。一种草莓是牛奶草莓,15元一斤。具有是最好吃的,有牛奶的香味,而且,很糯。。。。。 草莓里面会有牛奶味,牛奶和草莓很显然不能通过自然杂交来获得,那么是转基因吗?
2895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农学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人为何较少喝牛奶
热度 9 dawnshower 2012-2-6 17:48
最近网上有一则关于喝牛奶会致癌的文章 http://wenku.baidu.com/view/c6ac146b7e21af45b307a8eb.html 。 此文证据颇多,但我感觉有很多可疑之处。因为做过生物统计的人都会明白,要证明某个因素对最后的结果显著相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果然,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很快就出现了云无心老师的辟谣:“ 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说明 IGF-1 是致癌的原因。 ” 不过我本人,还是不打算喝牛奶了。寒假前从老师的书柜里顺手牵羊,拿了一本《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马文 - 哈里斯。其中有一篇《嗜乳者与厌乳者》的文章,谈到了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民族不喜欢喝牛奶。作者的分析谦逊客观,他最后总结,“牛奶对所有人都有益”实在是美国人的自以为是。“不喜欢喝牛奶、喝不惯牛奶”其实这个地球上大多数人的常态—— 哺乳动物都要在幼年期食用母乳,因此体内具有丰富的乳糖酶。但是为什么大部分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到了少年期和成年期就丧失了产生乳糖酶的能力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自然选择往往并不偏爱一个有机体中无用的化学的或物理特征。当婴幼期的哺乳动物长大以后,身体变得又大又重,母亲不能再产出足够的奶以满足后代的营养需求。况且,哺乳动物的母亲必须准备新的生育,照顾和喂养新的后代,她们不得不中止哺乳期并教会已长大的后代从事寻觅成年食物的工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自然选择并没有偏爱那种在婴儿期之后还能够生产出乳糖酶的人们。 只是从一万年前开始,反刍类动物驯化之后,自然选择才开始在某些拥有产奶动物的人群中偏爱那种成年期乳糖酶充足的遗传因子的传播。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作者的分析广涉五大洲四大洋,在此就不罗列了。大致意思就是,依靠其他途径无法补充到充足钙的人群,以及需要大量饲养牛来耕田、从而不得不养很多母牛的人群,都在成年后也能产生乳糖酶。而中国,恰好与这两方面都不相干,因此中国人(此处应该是特指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不太能喝奶。 中国人维持着从幼儿到成年乳糖承受力递减的下降斜率。……为什么中国人在这方面不同于印度人呢?印度的季风气候使它的雨季与旱季截然不同,它迫使农民在雨季开始之前不得不拥有大量用于耕地的家畜。在中国,土地和气候的条件不像印度那般苛刻,灌溉农业则更为发达,仅靠人力或附加少许动物拉犁就可以完成耕种的任务。而且,不同于印度的另外一点是,中国很容易从居住在中亚边地的广阔草原地带的游牧者那里得到家畜,因此不需要在人口稠密地区被迫饲养很多牵引用牛。这种机会对于印度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它被兴都库什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在中亚之外。由于没有印度人那种在村中或附近饲养大量畜力的需要,中国人用不着饲养大量的母牛去培育公牛,所以也从来没有在用畜力耕作的同时把牛奶当作必要的副产品来使用。 从营养上来讲,牛奶与其他食物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含钙量高。与欧洲人不同的是,中国人对于钙的需求可以通过牛奶以外的方式来解决。中国人 饮食中的重要部分一直是由各种蔬菜构成,经过切细后加上少量动物肉,用油炒过。由于有大量的被剥落的叶子和茎枝,成为喂猪的极好饲料。主持家政者还用多种多样的豆类制品来补充这种饮食结构,这也成为中国人特别爱吃的一种重要食物。 深绿色多叶蔬菜是钙的一个丰富源头,黄豆也含有丰富的钙,中国的气候也提供充足的日照,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受到从猪或者其它家畜那里取奶的自然选择压力。由于奶食既没有再生产上的利益也没有经济上的特殊价值,所以中国人中乳糖酶充足的基因频率就处于低水平上(即,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牛奶的成年人很少)。 关于营养问题,中国学者的著作中也多有涉及。齐如山在《华北的农村》里就提到,所谓“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的说法并不确切。在过去,北方人实际上更依赖的是杂粮。“北方则肉类、菜类,都感不足(这里指的是过去),为口味的适宜,则不能不在谷类里下工夫,所以不但谷的种类多,而烹饪法的种类也很多……北方人吃的固不及西洋人,可也不及我国南方人,而身体则不但强于南方,而比西洋人也不弱,其原因就在这些杂粮的关系。” 也有人会说,社会是发展的,之前没有后来有,这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认可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农林畜牧业上的任何改变,多少都会伴随一定的生态风险。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缺乏生态风险评估的意识。比如,牛奶在将谷物、草转化为蛋白质、钙的时候,其转化效率是多少?而黄豆等杂粮、深绿色蔬菜的转化效率呢?另外,在今天,全球的确一体化了,但是再怎么同质化,有一点是很难改变的:人口密度。同样一种生活方式、同样一种生产模式,在人口密度不同的两个种群里往往会造成差异很大的影响。牲畜对环境的影响可见 2006 年底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 但是人在饮食上的很多行为,往往不单是出于营养的考虑,也有时尚、文化的因素:姐喝的不是牛奶,是“美好生活”。我妈妈每天都要喝一袋牛奶一杯酸奶,她的理由是“电视上天天播牛奶广告”、“医生也都喝”,可她却完全不去思考为什么我外婆的姐姐已经奔九、几乎从不喝牛奶还健步如飞的事实。就像田松好几年前在《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里,把牛奶产业的宣传比喻成一种巫术:喝牛奶的意义迅速膨胀,从个人的健康,上升到全民族的体质,乃至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等重大的意识形态层面(这使得牛奶巫术更加庄严。 因此,如果我打算不喝牛奶,同样需要构建一个“反巫术”的仪式。想象中,头戴木兰簪、手捧豆腐脑。俺吃的不是黄豆,是古典美 。
14291 次阅读|18 个评论
就算是纯正的牛奶,也是牛喝的
热度 1 fhli50613 2012-1-3 08:47
就算是纯正的牛奶,也是牛喝的! jiunianjushi先生的这一伟大命题,真好!!!!!!
个人分类: 杂谈|273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蒙牛:一头不死“毒牛”的传奇
zhao1198 2012-1-1 08:38
2011年12月24日,蒙牛被抽查出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不符合标准的规定。超标的产品为蒙牛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和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一个批次的长富纯牛奶。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 1.2微克/公斤,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微克/公斤,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M1为B1的代谢物。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肝脏,致癌性很强。我国乳及乳制品规定中M1限量为不得超过0.5微克/公斤。   “蒙牛—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这是蒙牛官方网站的标语,如今听起来却分外刺耳。   一度被赞誉为民族品牌骄傲的蒙牛,宣称“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蒙牛,再一次伤透了公众的心。从在西安造成大量学生中毒,到黄曲霉素致癌,为何蒙牛屡屡出状况,而又屡次逍遥于市场?质检、工商部门都成了摆设?当年日本的百年老品牌“雪印牛奶”,因中毒事件走向破产;而中国的蒙牛,质量安全问题屡屡曝光,却屹立不倒,甚至两度成为“央视标王”。     媒体的各种袒护让民众的质疑无处发声,在这里,让我来八一八这头不死毒牛的皮!让我来揭穿媒体试图携手为蒙牛“渡过难关”的阴谋!      一、一个没有敬畏之心没有社会良知的企业      只有一个没有敬畏之心、没有社会良知的企业,才会一次次无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看看蒙牛罪状:    2010年4月,陕西周至县马召镇18名学生在饮用蒙牛牌核桃奶后发生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症状。     2011年4月底,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是国内乳业最大一起群体性中毒。     2011年8月28日,长沙消费者购买的蒙牛高钙低脂牛奶未开封却发酸发绿,倒出来的满是绿水。     2011年9月12日,马鞍山消费者发现仍在保质期的蒙牛牛奶已经变质,并散发出一股酸臭味。     2011年9月23日,成都消费者发现蒙牛酸奶中有绿色霉斑。     2011年11月7日,在广东省工商局抽查雪糕质量中,蒙牛“随变榛子巧克力雪糕”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两个重要微生物指标中超标,成为唯一出问题的知名品牌。     2011年12月,蒙牛产品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M1为已知致癌物,具有致癌性。       一连串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次次地挑战民众食品安全的底线。讽刺的是,9月份蒙牛还获得了“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11月份还被颁发“中国食品安全年度自律先锋品牌”!    09年之后入主蒙牛的宁高宁不止一次的宣称“食品企业应该把食品安全作为道德底线”,而现实表现让是失望透顶。        二、试图瞒天过海的“公关”忽悠     在蒙牛看来,一切的问题都不是蒙牛的错。总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解释。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中,蒙牛居然说孩子们是得了一种病,叫癔症    看看这次蒙牛的公关忽悠:   1、移花接木:问题奶是样品,没有流向市场   蒙牛称出事的产品是样品,并且表示已经封存销毁该批次产品;避孕套高管称未销售,不涉及召回;蒙牛称抽检的问题产品尚未出厂。蒙牛副总裁卢建军居然不要脸的声称“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蒙牛有效的管理水平”!话音未落,立马有网友爆料自己买到了18号眉山产的蒙牛奶。谎言被揭穿之后,蒙牛又解释,18日会生产很多批次的产品,而产生问题的产品只有一个批次。     2、推脱责任:都是饲料惹的祸   没有“临时工”,这次轮到“草”倒霉。   蒙牛表示,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在于当地奶牛饲料因为天气潮湿发生霉变,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造成了原奶中的黄曲霉毒素超标。    3、媒体公关:用公关费让媒体封口   到昨晚为止,“特仑苏 蒙牛早餐奶 蒙牛酸酸乳 蒙牛真果粒 冠益乳酸奶”等蒙牛诸多产品的广告仍然在央视各个频道和各地方卫视滚动播出。      4、专家唱戏:建议公众不必恐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院士:对于此次事件,公众没有必要惊慌,因为大家不会天天吃到含黄曲霉素的食品。     出一次问题,原谅了;屡次出问题,忍了。然而这种公关忽悠消费者的心态,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实在令人愤怒!   三、毒牛为何不死?   蒙牛为啥这么牛呢?除了用钱搞定媒体和公关之外,蒙牛的背景也值得重视。查一查蒙牛的资料,你就知道了。   2009年,中粮集团入股蒙牛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以港元每股17.6元的价格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成为“中国蒙牛”第一大股东。   蒙牛现在第一大股东是中粮集团,后者长沙公墓是国资委旗下的国有企业。它的背景后台不言而喻。在利益捆绑下,有关部门,有关方面不敢不至于下狠手处罚。   关于这一点,咱就不深说了,要不然被河蟹了。。。      有人说蒙牛是民族企业,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   事实上呢?在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体制上的缺陷屡屡被利用的情况下,蒙牛的自我救赎只是民众一厢情愿的憧憬!   一次又一次的安全问题足以说明,没有敬畏之心没有社会良知的企业,是难以从自身出发改善的。只有外力的刺激和市场的检验,才能真正造就一个强大的企业。   此外,以民众的健康为代价来培养一个所谓民族品牌的企业,太沉重!不值得!即使养大了,这也是一头毒牛,一头巨大的毒牛!   忍耐培养不出一个创新的“苹果”,只会宠来一只贻害无穷的毒牛。      再说说中国的乳品企业   大家还记得乳品新国标吗?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乳液新标准进行的一次重大修订。然而,新国标从标准正式发布到实施,引发无数争论。争论焦点之一是蛋白质含量,新广州公墓国标中,蛋白含量每100克含2.8克,这个数字低于国际标准3.0克,也低于1986年旧国标的2.95克;争论焦点之二是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新标准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被业界惊呼为一夜倒退25年。更有舆论指出,这个乳业新国标让“中国原奶质量降到了全世界最低”。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乳品新国标竟然是由这些乳品企业起草拟定杜蕾斯价格的:“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   这些乳品企业绑架民众健康,降低乳品新国标已经令人唏嘘,竟然在低标准上接二连三曝出质量安全问题。试想,这样的企业能走向国际吗?竞争力从何而来?      一个戏剧性的插曲,蒙牛官方网站昨晚遭黑客入侵,被描述为“民族的耻辱”,网民纷纷调侃:ZF部门没动静,黑客倒是负责任的操起心来了。      幸而市场表现说明了真实:受问题奶影响,昨天蒙牛股价重挫23.95%。一天之内,市值蒸发111亿港元。   不过各大超市里,蒙牛相关产品并未下架。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华丽的口号,悲凉的现实。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能致癌”!   蒙牛不倒,蒙人不断!
1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蒙牛郑重承诺:我们只祸害内地中国人!
热度 29 pukin 2011-12-29 15:00
自从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我就再也没有买过蒙牛的牛奶(以前经常买蒙牛的),现在只喝一个牌子的酸奶或巴氏奶,但也不是天天喝了。 像蒙牛这个不把内地中国人当人的企业,还是倒闭的好!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8908 次阅读|31 个评论
[转载]网易关于物价的评论
热度 1 daladala 2011-12-29 13:08
网易西班牙网友 的原贴: 1 国内一些物价真的太高了,西班牙超市一般的牛奶,如mumu牌,1L纸盒装的牛奶售价是0.45欧元,约合人民币4元。非常香口感不错,而且质量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在欧洲如果查出问题奶,这个企业基本就垮了。很久没了解国内价格了,以前是5元多1L的蒙牛纸盒。 网易美国网友 的原贴: 2 我在芝加哥,这儿是食品真的很便宜。 子排:$1.70一磅, 有很多肉的子排:$2.70每磅, 牛肉$2.70每磅, 鸡肉就更便宜了,在1$每磅。 超市里面的水果、坚果、巧克力统统比国内便宜。 但蔬菜比国内贵在$0.40-$3每磅之间。 牛奶$2.8一小桶,量多少没注意,反正正好够我家两个人喝一星期。 虾$4-$5每磅,比国内的基围虾大 网易加拿大网友 的原贴: 3 我在安大略省,也报报菜价 猪肉:1.19-1.79(分五花肉,全瘦肉,肉碎,煲汤肉等等) 牛肉:2.59-2.79(牛腩,牛仔骨,牛肉) 羊肉:2.59(每磅) 鸡肉: 鸡翅打折1.19,不打折1.79 半老鸡最便宜的时候买过1.5刀两只,平时0.99-1.29左右。 老母鸡:6.99左右(分下蛋鸡,和乌骨鸡) 鸡脚,打折0.39刀一磅    萝卜:0.79 茄子:0.99 葫芦瓜:0.99 日本青瓜:0.99 西兰花0.79    活鱼4.99左右,冷冻的鱼从0.99-2.99不等。 网易英国网友(77.100.*.*)的原贴: 4 我也来报吧 2.2公升的一大桶牛奶,0.99 网易摩洛哥网友(41.140.*.*)的原贴: 5 别说你们欧美了,真的,这非洲国内都赶不上。 网易澳大利亚网友 的原贴: 6 澳大利亚悉尼 牛腩:$7/kg 牛排:纯肉无骨$8/kg 鸡翅:$3.5/kg 牛奶:$1/L 网易英国网友(109.151.*.*)的原贴: 7 英国的牛奶比水便宜,最重要的是没有毒。 网易江苏省常州市网友 的原贴: 8 切,楼上我鄙视你们。你们让我情何以堪。...不过,我好羡慕你们喔...5555555555 网易黑龙江省网友 的原贴: 9 羡慕嫉妒恨~~==~~~ 网易湖北省孝感市手机网友 的原贴: 10 让他们加!反正我们全家都不敢喝了,喝了致癌.... 网易河南省濮阳市手机网友(61.158.*.*)的原贴: 11 我R, 楼上的几个哥们,还让或不让了? 网易广东省网友(183.49.*.*)的原贴: 12 反正我从不喝,白开水最健康! 网易山东省潍坊市网友(218.57.*.*)的原贴: 13 为了中华儿女的香火健康延续,都帮一把啊。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183.17.*.*)的原贴: 14 如果你们是官二代,如果你们还有作为中国人的良知,做做你们父母的工作,要么让他们也到外国去,要么让他们改变现状。 网易美国网友 的原贴: 15 13楼,你才是官二代呢!!我就一个普遍百姓,原来在国内的一所大学上班,实在是厌恶无所不在的政、治环境,才移民的,当然还有其它因素。 网易广西贵港市网友(222.218.*.*)的原贴: 16 对国外羡慕嫉妒恨~~=为了中华儿女的香火,建议老百姓抵制国产奶。 网易浙江省台州市网友 的原贴: 17 一到7楼,能带上我吗?我愿意做你们家忠实的看门狗!!!真的,肺腑之言!!!!!! 网易云南省昆明市网友 的原贴: 18 楼上的,你有这样的心态你就去不了国外。自己的脊梁都挺不直,还是只适合在这个垃圾场。 网易浙江省台州市网友 的原贴: 19 是的,你有板直的脊梁!高尚的情操撑起了伟大祖国的半边天,我很崇拜你,但是我还是想做一楼,二楼他们的狗!!!真的!!!肺腑之言!!!! 网易山东省济南市网友 的原贴: 20 收入是国外的分母 物价确实国外的分子 每年增长的经济收入进了哪里 为何房子都没的住。 回复 收藏 转发 复制 网易四川省绵阳市网友 的原贴: 21 顶层的几位,太让人羡慕了。 安全、便宜的食品,是国内老百姓的梦想啊。也不知道哪年能实现。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的原贴: 22 该倒闭的蒙牛企业 网易江苏省南京市网友 的原贴: 23 明尼亚波利斯:1.5KG的好时巧克力$18.99 网易新加坡网友 的原贴: 24 新加坡:绿田源牌鲜牛奶100%纯 2.85新元/升     鸡蛋2.1新元/10个 网易北京市网友 的原贴: 25 艹···北京一猪肉都能卖出十几个价··· 网易北京市朝阳区网友 的原贴: 26 再涨cpi也不受影响 网易重庆市手机网友(117.136.*.*)的原贴: 27 而且全国人民喜迎物价上涨 网易河南省开封市网友(61.136.*.*)的原贴: 28 涨吧涨吧,反正我不喝,致癌,谁敢喝啊, 网易北京市网友 的原贴: 29 果然是玛拉戈壁的艹有问题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网友(113.108.*.*)的原贴: 30 一群用IP代理的S13而已。。。不要上当,。怎么可能比中国还便宜,香港的都比我们的贵了,就像广州会比中部山区的物价高吧 我也说一句了,拿钱发帖者死 网易内蒙古包头市网友(116.114.*.*)的原贴: 31 楼上你就是坨屎,哥刚从深圳回来,貌似只有深圳广州前往香港去购物,从没听说有香港人跑到深圳广州去购物。。。 香港哥去过几次,感觉在香港吃穿住用行都比大陆要便宜。。。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的原贴: 32 我有一部分朋友现在从日用品到食物都会到香港买,大概一周两次,他们都是公务员家庭,收入还算可以,另外还有一些收入高一点的也这样干...没办法..大家都想多活几天..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的原贴: 33 没办法..大家都想多活几天....................... 网易广东省东莞市网友 的原贴: 34 羡慕嫉妒恨啊 网易广东省惠州市网友(183.30.*.*)的原贴: 35 我姐姐是在港资企业的,所以她常有机会去香港,每次去都买一很东西回来,她说香港物价确切比大陆便宜,而且没有假货。常帮亲戚买奶粉。 网易广东省佛山市网友 的原贴: 36 呃,我是地道佛山人,我们这边本地人大部分都是过香港、澳门买奶粉的,真的!!!香港物价绝大部分确实便宜点,而且质量有保证。至于欧美物价,特别是美加一带,农产品之类肯定会比国内便宜,但生活上某些地方及法律法规、文化都有差异,有部份我们是理解不了的,例如旧家具的处理、垃圾处理等,相对高价!。。。。。。最后一句,他妈的我也希望移发到香港欧美!再来教育孩子中国的真正文化!! 网易湖北省武汉市网友(115.156.*.*)的原贴: 37 以前在国外的时候喝牛奶觉得好淡啊完全不像国内浓浓的后来想着其实还是人家没加那么多添加剂啥的 网易广东省深圳市网友 的原贴: 38 这个确实,周围朋友的奶粉、电器、奢侈品这类的全香港买的 网易河南省新乡市网友 的原贴: 39 还是喝西北风安全啊 网易上海市网友(116.231.*.*)的原贴: 40 空气也被污染了 网易广西桂林市网友 的原贴: 41 总结以上各位发言,结论是此地不宜久留。 网易浙江省温州市网友 的原贴: 42 去港买东西,是港币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关系,香港也不是没有问题奶粉,外国奶粉有质量问题的新闻也不是没。。不过国产的真让人失望啊,是国人的劣根吧,利益至上,自私为主。。看看那些故意宣扬国外的好貌似很多挂外国IP的,,我去人家都移到国外了明显是不喜欢这里的环境还何苦每天上网易跟帖,而更有跟风的(狗)吧。自己认的17楼。。只知道愤愤几下,只知道移民,不就是自私的货嘛。这样的人去哪也不是好货。。对嘛大家只管自己有钱,有钱就移去人类的希望,从没去想去改变,只想逃避去坐享其成,问下你你能适应国外吗 网易广东省网友 的原贴: 43 税收那么重,能不贵吗, 网易湖北省武汉市网友 的原贴: 44 东京的报价酸奶价格 成分就是鲜奶的 连糖都没有 和豆腐脑一样 500G400日元折合30元 可是工资一个月30万日元 网易北京市东城区网友 的原贴: 45 哎,楼顶那几位羡慕死人啊!希望这辈子能有机会过上那种好生活! 我的梦想、竟然是别人玩腻的现实、这个操蛋的人生啊、
个人分类: 中国纪实|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枝独秀的丝瓜
热度 1 xuyingxiao 2011-12-5 09:44
光棍节所拍,树叶已掉光,只有丝瓜绿叶犹存。 这棵树周围种了好几株丝瓜,只有这一株发芽。但树根根系太密,丝瓜吸收不到营养,久久保持小苗苗状态。我们精心呵护,每次牛奶盒中牛奶喝完后都在用水荡一荡来浇灌它,全力要扶持它。它终于长大,能自主吸收养分了。可惜它终于出头之后心太大,只顾不停地向上爬,就是不肯先开点花结点果。结果,在之后的寒流中,这株丝瓜还是来不及开花便香消玉殒,未能留下后代。
个人分类: 生活|2593 次阅读|2 个评论
店里的牛奶为何没有标注钙的含量?
热度 1 chemicalbond 2011-11-30 21:22
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喝牛奶了,含钙的复合维生素片也是老忘记吃,就去店里买了一桶鲜牛奶(保质期为冰箱里面1周,不是室温下6个月的那种),回家一看,标有很多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蛋白,糖,可是就是没有Ca+,连Na+ 都有。 再去超市做了一番调查,好家伙,那么多种奶制品,仅仅看到奶酪和其中的一种酸奶标有钙的含量。 难道里面的钙都被提取去当钙片卖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7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牛奶的真相
jiulianjushi 2011-11-25 13:37
牛奶!牛奶! 大规模奶牛饲养场挤取牛奶 牛奶被当作为大众最佳营养品,实在是现代宣传工具制造的一个杰作!有一些问题你想过没有?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生下幼崽以后,在哺乳期间才分泌奶汁(人类也如此)。为什么奶牛(被人为安排担任产奶机器任务的母牛)会一年到头天天产奶?还有,所有的哺乳动物幼崽断奶以后都进食各物种各自的食物,不再食母奶了,为什么人要终生喝牛奶?当你看完本文以后,也许你再也不会想喝牛奶了。   下面是一些问题和答案。   1. 母牛是怎样变成奶牛的?畜牧场的人对母牛采用了什么措施才使得母牛变成了天天产奶的奶牛?现在的牛奶和过去的牛奶有何不同?   哺乳动物都有哺乳期,哺乳期是指从幼崽出生到断奶的时期。由于畜种不同,哺乳期的长短各异,一般情况下,家兔为45天;猪为二个月;山羊为二个月;绵羊为四个月;牛为4--6个月;马为六个月;人类约为10个月至1年左右。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哺乳期才分泌奶汁,母牛也不是生来就会天天产奶的,那为什么奶牛会一年到头天天产奶?秘密在于每当母牛的产奶量减少时,畜牧场便对母牛进行人工受精。使母牛再度怀孕。现代牛奶生产中,牛在生产后3个月即可进行人工受精。替代了自然交配。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被怀孕”并不断高产地供奶,母牛就被迫变成了乳牛。以前的母牛的产奶是阶段性的,只有在产崽后才有奶,而下次产奶要等到下一胎。因为母牛在用奶汁喂养幼崽的期间是不会发情的,也不可能交配,这是自然规律。 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除体内催乳素作用外,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共同参与才可完成泌乳过程。也就是说:牛奶中雌激素的存在是产奶过程所必需的;给供奶的母牛人工受精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这使得母牛处于一边怀孕,一边供奶的状态。在妊娠后期,奶牛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显著提高,牛奶中的雌激素也随之增加。这使得现代畜牧场提供的牛奶与过去自然放牧条件下获得的牛奶有很大不同,雌激素含量大大提高。有学者检测两种商业化奶牛牛奶中的雌激素浓度时,发现他们显著高于20年前报道的浓度,提示近期乳制品的激素水平随着现代乳品工业的发展快速增加。而与百年前牛奶中的雌激素浓度相比,更有了明显的增加。据报导大约75 %的市售牛奶来源于妊娠奶牛。很显然,现代牛奶中雌激素含量的提高完全是不计后果地千方百计提高牛奶产量的结果。   2. 喝了这种雌激素含量高的牛奶对人有什么影响?   自古以来的牛奶中都是含有雌激素的。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对牛奶中雌激素的含量特别关心呢?因为现代牛奶的生产办法与百年前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奶牛品种不同。现代饲养的奶牛都是经过基因改良的高产奶牛,不同品种奶牛分泌的牛奶中雌性激素含量不同,越是产奶量高的奶牛其牛奶中的雌激素含量越高。其次,饲养方法不同。100年前人们用牧草饲养奶牛,而现在为增加牛奶产量都采用高蛋白饲料,甚至将肉类加入饲料来饲养,这也会增加现代牛奶中雌激素含量。最重要的是人工受精的做法使得奶牛一边怀孕,一边供奶。因此商品牛奶中的雌激素都大大高于以前的牛奶。硫酸雌酮是牛奶的主要雌激素,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一旦进入人体,能够迅速转换为雌酮和雌二醇。据测量,如每天消费一杯牛奶,将有700ng(纳克)的硫酸雌酮被摄入,该数量比健康成年男性循环中的雌激素高500-1000倍。   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等被称为激素依赖型肿瘤。过量进食的雌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男性性功能障碍,及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生。Ganmaa D 等学者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40个国家饮食与女性乳腺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相关性,推测牛奶和乳制品中雌性激素对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影响。Jianjun Zhang(张建军)和 Hugo Kesteloot发现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与牛奶消费有很强的相关性。分析的数据来自38个国家 包括9个美洲,21个欧洲, 6个亚洲和2个大洋洲国家。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     3.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断奶以后,有各自的天然食物,从未有什么动物要在长大以后再喝母奶作为补充食物。那么,人要一辈子把牛奶作为“补充营养”的理念是怎样灌输给公众的?   在演化历史约700万年的过程中,人类唯一摄取的奶类是母奶。奶制品是约6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饲养牛群时开始出现的,但是只存在于全球少数几个地区。6千年好像很久,但与700万年的进化史相比还是极短的。如果以700万年比作为一年,6千年的经历只相当于从12月31日的下午才开始,人的基因还远远没有适应牛奶的消化,这是为什么至今世界上很多人存在奶糖不耐症。 19世纪中期,饮用奶类还不普遍,在法国也只有农村中才饮用奶制品,公众还认为直接饮用牛奶很危险。1871年发明了巴斯德灭菌法使牛奶开始能运输到城市。直到20世纪冰箱的出现,才使牛奶有可能进入到家庭。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奶品企业以精心制作的广告,推销替代母奶的奶品配方。他们发送试吃样品,贿赂医务人员帮忙宣传。上世纪40年代时西欧和美国的“在学校喝牛奶”的做法则把牛奶饮用扩大到了小学生。当60年代末期人们对牛奶的兴趣慢慢减淡时,一个神奇的字眼“钙质”又让牛奶旋风再起,公众被告知人们正面临缺钙的危机,只有摄取大量的奶制品(一天3-4份)才能补救。人要一辈子把牛奶作为“补充营养”的说法就是由奶品企业和利益相关的医学界这样一步一步地创造出来的。   4. 人一辈子喝牛奶会造成什么后果?   牛奶喝得越多,骨质疏松越严重。世界上每人每年摄取牛奶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瑞典、美国、德国、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也是特定年龄人群股骨颈骨折年发生率最高的地方。而瑞典人更同时拥有两项纪录:奶制品摄取量,以及股骨颈骨折发生率。有一种激素叫IGF-1,全称叫做“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它是存在于包括人体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质。IGF-1 也是牛奶中含有的成分,但是在以前自然產出的牛奶中含量很低。自从 FDA (美国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牧场可以使用一种促進牛奶分泌的激素 rBGH 以后,牛奶中的 IGF-1 的含量就增加了数倍。IGF-1对儿童生长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摄取奶制品量大的国家的人民身材高大。二战以后,日本在学校中推行了每人一天一杯奶的做法,改变了日本人矮个子的形象。喝牛奶的人会长得高大就得益于牛奶中的IGF-1。IGF-1是促进生长和复制细胞的因子, IGF-1对造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样存在,在人的成长期,造骨细胞多于破骨细胞,高浓度的IGF-1促使人快速长高。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量饮用牛奶把人一生可用的造骨细胞在青少年时大量使用掉,得到了身材高大的优势,但到了中老年时,却没有足够的造骨细胞可供使用了,这就是 “牛奶喝得越多,骨质疏松越严重”的原因。换句话说,到年老时无论怎样摄取钙质,如果没有足够的造骨细胞,钙质进食再多也不会转化成为新生骨骼,空洞得不到填补,多余的钙质只能排出体外。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了胰腺所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引起这种病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但一个原因已经确证:与牛奶有关。麦克杜格尔医生(Dr. McDougall)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可以完全避免这类糖尿病:不食用奶制品或不食用动物蛋白 - 尤其是牛奶,奶酪和其它乳制品。”   近日,一项新的关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引发了1型糖尿病的研究公诸于众,美国缅因州一个蛋白质研究室(Marcia Goldfarb of Anatek-EP)报道说: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对抗牛的乳球蛋白的抗体(antibodies to bovine beta-lactoglobulin)。未患糖尿病者没有这种抗体。据信,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抗体破坏了制造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多项研究认为牛奶蛋白质引起了这种危险的抗体的产生。为了证实这种理论,更大规模的试验正在进行中。   5. 牛奶是给谁食用的?   很显然,牛奶是小牛的食物,牛奶中的营养成分都是为了小牛的成长而安排的。初生的小牛崽光喝牛奶,一年后体重可以增加150公斤,因为牛奶中含有帮助小牛长骨骼和肌肉的成长因子。但壮大以后的小牛的智力却毫无长进。对人的婴儿最合适的食品是母奶。人的免疫系统会对不适合人体的牛奶蛋白质产生过敏现象,例如:鼻塞、腹泻。湿疹等。   人是不需要一辈子食用母奶的,一辈子去食用一种异种的奶更是荒唐!正因为相信了食用牛奶有营养的谎言,才造成了现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高发病率,才导致了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高发,也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原因。请大家想一想,在以前很少有人喝牛奶的时候,听说过这些病吗?   一般母牛平均产奶量为7500~8500公斤。美国良种奶牛平均产奶量达10790公斤,相当于日产30公斤! 为了防止奶牛生病和进一步提高牛奶的产量,在给牛的饲料中添加了各种激素、抗生素,甚至还有病死动物的尸体(曾经一度传布的疯牛病就是这样发生的)。这些成分最后都会进入到牛奶中去。这种牛奶给小牛去吃都有问题,只是小牛没有选择,无法抗议。但是人是有选择权的,人去喝这种牛奶就得准备接受这一切。而奶牛的情况更是悲惨,在这种体系中,牛的平均寿命由20岁以上,减为不到5岁。高强度的机器挤奶使得奶牛的奶头红肿,普遍患有奶腺炎。最后,过度榨取奶汁而累死的奶牛会被制成牛排,而她的位置由新的小母牛来代替(为了节省成本,小公牛不会养大,早已被屠宰了)。终其一生,奶牛不会走出工厂化的饲养场的厂房,而这些厂房也并不在内蒙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只是传说中的童话而已。 转载请注明:中华素食网 转自:中华素食网 原文地址: http://www.chinavegan.com/2011/11/2011110613103068.htm
个人分类: 几许感慨|2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式牛奶问题的解决方略
热度 9 Nancyback 2011-10-30 17:33
几周前不慎失足受点轻伤,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丁甜博友说,“请大家不要再喝牛奶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9391do=blogid=502440 看着厨房角落里不同颜色的几箱特伦苏牛奶,有点眼晕。这里头有没有三聚氰胺之类的添加剂,吃了会不会长结石之类的。不吃,到哪里获取营养呢? 咱天朝已经是世界第二强国了,怎么连牛奶都不能放心的吃呢?以前还真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虽然去美国给侄女和同事的孩子带过奶粉。但是自己没有特别营养的需求,从每日的粗茶淡饭里面也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还真没有认同从美国买奶粉的必要。 不过以前偶尔感叹过,中国的牛奶怎么和欧洲美国的牛奶都不是一个味道呢? 既然天朝生产不出或生产不够合格的牛奶,为什麽不放开让西夷和美夷到天朝来卖牛奶呢。据说欧米牛奶生产大量过剩,实际上欧米市场牛奶也比天朝便宜得多。 这倒是一个好提案,提给政府,向欧米开放牛奶市场。既可以强壮国民,又可以有助于平拟外汇,省得天天操心巨额外汇储备贬值。 2011 年 10 月 30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48 次阅读|18 个评论
圣水与牛奶
fhli50613 2011-10-17 23:16
圣水与牛奶
去年教师节,接到一个学生的礼品两小箱牛奶,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的品牌(絮我不公布),自然在保值期内。但因为我立马要连续出门,它们也就跟着我走出了保值期,这显然不是厂家的错。于是我便叫妻子将它们留下,准备用来浇花。 今年4月我到西藏,预留一天自由活动,我便来到一个一般游客所不能去的寺庙,在寺庙的旁边遇到两个当地藏民青年,与他们攀谈并一道绕寺庙转经。转到庙的左侧,两青年将我带到离寺庙约300米处,带到了一泓山泉边。按照当地习惯饮用了圣水之后,我倒空带来的矿泉水,用山泉涮过后装上了一满瓶圣水,并不辞辛苦地将圣水带回内地。 大约过了三周多后的一天,我将圣水请出,整瓶水仍旧清澈透明,没有一点杂质与污染变质的迹象。我将其倒出,煮开,怀着一种莫名的神圣感与妻子一人饮了一杯。这带着淡淡甜味的圣水真的很好喝。我逢人就夸,吊在嘴角至少两个月。 一晃又到了今年的教师节,那个懒同学如法炮制,又送来两箱相同品牌的牛奶,交由师母收藏。有一天我从单位回来,带了两位朋友,老婆照例进行招待,阴差阳错取牛奶,竟将去年保存用来浇花的牛奶奉了上来。等我发现时已经不可挽回了。 送客以后自然要对肇事者进行批评,可我妻子无论如何坚决不承认错误。理由很简单,牛奶没有坏!我拿来这两个不同批号的牛奶反复比较,一点不错,我没法对它们的质量与味道进行区别,甚至不看日期我没法去评价它们那一盒的资历更高,就像区分坐在主席台前的各位评委佳宾。 还好,没掉味。 妻子进而开导我,这牛奶和我们在西藏带回的圣水是差不多的,圣水又没有消毒,还能在常温保存几个星期,牛奶是经过消毒的,为什么不能保存一年? 我服了。西藏的圣水与某公司的牛奶,一年之中,我撞上了两件圣物。 西藏的蓝天 寺庙一角 圣泉在前方 圣泉在前方 圣徒的奉献
个人分类: 科普类|3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也有坏处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0-16 09:14
你可能作梦也不会想到,女性性欲的隐藏杀手会是饮食。有关专家提示:如果你常常感到性欲低落,看医生又找不出原因,那么就要从你家的厨房下手。   晓梅突然发现自己对“那种事”没了兴趣。寂静的夜晚,面对情绪高潮的丈夫,晓梅除了内疚别无他法。后来,她背着丈夫跑到医院,一番繁琐的检查后,医生的结论使她大吃一惊:“性欲低下竟缘于自己长期饮用牛奶……” 女人的“性”趣克星   女人偏食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因为女人天生就擅长随心所欲,可也许这样就会给自已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信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任何食物都含有可能造成过敏的分子——抗原,经人体服食后,抗原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再和其它复合免疫分子结合,如果饮食得当,食物的抗原体间保持恰当的间隔,人体自身“管理家务”的运作系统可能将它们扫除一清。但如果长期服食一种食物,人体的这种本能就会被掩盖,复合免疫分子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可能停留在体内的任何地方,阻塞微血管,妨碍血液及体液的流行,导致性能力耗尽。   一般来说,女性的身体对复合免疫分子的抵抗力较低,乳腺、眼下肌肤和阴道等易受感染的细嫩组织,会因此红肿或发炎。最新的研究显示,阴道是最先发生过敏反应的地方,这也是偏好食物过敏并发症与女性关系密切的原因。   牛奶、小麦、蛋、黄豆、蕃茄、一切发酵制品和化学添加剂,都容易造成过敏反应。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某人过敏的食物,也许很适合另外的人,也许有人喝了一辈子牛奶也不会产生性欲低落的感觉,这得视个人情况而定。
个人分类: 食品问题|1996 次阅读|1 个评论
明天你好 声音多渺小 却提醒我 勇敢是什么 给那些想跳没跳的博士
jinkai719 2011-10-10 21:08
今天,在论坛中看到上面的很多关于博士生跳楼后的帖子,还部分写了遗书,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个博士兄弟的遗言是:“祝母校更好”真的很让人郁闷! 中国传统文化基因里没有“自杀”! 远在西汉的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七年而太史公遭 李陵 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 羑里 ,演《 周易 》;孔子厄陈、蔡,作《春秋》; 屈原 放逐,著《 离骚 》; 左丘 失明,厥有《 国语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 囚秦,《 说难 》、《 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 读罢,让人泪奔。 身体是父精母血,论语中老夫子的谆谆教导让人感慨万千,《为政》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是为政,是当官篇,却写的是孝,其中的含义真是深刻! 慨叹,这些跳楼的不是真正的博士!连基本的孝都没有做到! 特此将这首歌《明天,你好》牛奶咖啡的歌词送给-写给那些想跳还没跳的博士们 当我朝着反方向走去 在楼梯的角落 找勇气 抖着肩膀 哭泣 问自己 在哪里 曾经 并肩往前 的伙伴 沉默着 懂得我的委屈 时间它总说谎 我从 不曾失去 那些肩膀 长大以后 我只能奔跑 我多害怕 黑暗中跌倒 明天你好 含着泪微笑 越美好 越害怕得到 每一次哭 又笑着奔跑 一边失去 一边在寻找 明天你好 声音多渺小 却提醒我 长大以后 我只能奔跑 我多害怕 黑暗中跌倒 明天你好 含着泪微笑 越美好 越害怕得到 每一次哭 又笑着奔跑 一边失去 一边在寻找 明天你好 声音多渺小 却提醒我 勇敢是什么
3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喝牛奶,后悔莫及
热度 4 xupeiyang 2011-10-9 12:29
牛奶是好,我也要喝牛奶了。 1、牛奶中的钾可使动脉血管在高压时保持稳定,减少 中风 风险。 2、牛奶可住阻止人体吸收食物中有毒的金属铅和镉。 3、牛奶中酉含氨酸能促进血清素大量增长。 4、牛奶中的铁铜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5、牛奶中的钙能增加骨骼和牙齿,减少骨骼萎缩病的发生。 6、牛奶中的镁能使心脏耐疲劳。 7、牛奶中的锌能使伤口更快愈合。 8、牛奶中的维生素B能提高视力。 9、常喝牛奶能预防动脉硬化。 10、牛奶含钙量高,吸收好。 11、睡前喝牛奶能帮助睡眠。 12、牛奶中的纯蛋白含量高,常喝牛奶可美容。
个人分类: 食品问题|151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杯牛奶 一个鸡蛋
choudaowei 2011-10-6 12:14
一度,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的说法甚嚣尘上,推动发展了牛奶产业,但同时也制造了混乱,之一就是各地在无序地竞争发展奶牛生产。 一杯牛奶强壮一根民族,举出的科学实验是凯利·缅恩博士的牛奶加餐对比实验。我不研究食品营养也不研究健康科学,但是,仅从宣传的那个实验的的设计看,那个实验明显不对,二者之间不能形成对照。另外,极具鼓惑力的说法是,日本、泰国的新生代喝了很多牛奶,因此比上一代身高高出了多少等等,并且,列出一杯牛奶的营养成分加以说明。似乎在说,看,一杯牛奶的成分那么丰富,而这些都是你身体所需要的,只有牛奶可以提供解决,这是不对的。 事实可能什么样子呢? 35年前我的哥哥在20岁时,身高1.70米,30年前,在我20岁时呢,身高1.75米,25年前,我的弟弟在20岁时,身高1.82米,我们三个几乎都不喜欢喝牛奶,也很少甚至几乎不喝牛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三个的身高渐次增加,总体食品营养在变好,这可能是决定因素。统计资料也能证明,中国人口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很多,但这不能证明牛奶起了决定性作用。 泛泛地说,哺乳动物只有在幼儿期需要喝奶,成年后的哺乳动物,包括人,一般是采食足够的植物或动物或杂食即可健康存活,这是生物适应的结果。自然界,成年哺乳动物是杂食动物,可以食到鸟蛋,唯一不再喝奶。 通过牛奶 (http://baike.baidu.com/view/4964.htm , http://wiki.cnrepair.com/index.php?doc-view-81 ) 与 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8%A1%E8%9B%8B ) 的成分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鸡蛋的成分不逊色于一杯牛奶。但是,通过鸡蛋替代牛奶解决人群的蛋白等营养不足问题就变得轻松多了,也是城镇和乡村可以同步解决的问题。 中国现存1200万头奶牛,年产3600万吨牛奶,按城镇人均算,平均每人近于100公斤,牛奶也几乎全消费在城镇人群中。中国10亿乡村人口近乎没喝到牛奶,在近期,这个问题要解决也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件。城镇中牛奶和鸡蛋已经基本满足了,但是,乡村人群的牛奶和蛋还远没有满足需要,鼓励乡村多养鸡鸭鹅,满足蛋的需要、补充蛋白,并且,通过多食用鸡蛋、鸭蛋、鹅蛋,弥补其他成分的短缺。 另外,在乡村,多养鸡鸭鹅,可以避免困难的奶牛发展,何不顺势利导呢?养鸡鸭鹅稍加引导即可进行,奶牛生产发展需要花那么大的力气,何必呢? 传统的牧业文明国度通过发展奶牛满足人们的蛋白需要,传统的农业文明国度可以通过养鸡鸭鹅满足人们的蛋白需要。
5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孙院士一些观点实在是太有创意了--院士和院士制度的异化(十六)
热度 3 husherong 2011-9-20 20:18
孙宝国院士一些关于食品安全论点太有创造力了!有这样的院士和院士团队为中央做咨询,提交咨询报告, 中国的三聚氰胺牛奶、染色馒头、地沟油餐菜 …… ,如长江流水滚滚而来就不难理解了! 孙保国这样的教授能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实在是中国工程院的荣幸!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上太有创新了!不愧为是名副其实的院士。 2005 年,由周光召院士等掀起的改革院士制度浪潮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说:“院士制度是中央经过很长时间考虑确定下来的制度,现在没有理由撤消它。拿工程院来说,中央非常重视,也非常需要我们的咨询报告,经常给我们提出要求,希望我们拿出更多的咨询报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没有理由撤销院士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5 年12 月15 日 11:34 南方周末 ) 一、 地沟油 “ 回到餐桌上是不可能的 ” “历史”追索 发出《 地沟油 “ 回到餐桌上是不可能的 ”-- 院士和院士制度的异化(十五) 》一文后,网友留言说,孙保国院士早在公元 2011 年 4 月 27 日就有了不起的宏论了。 查看文献,果然如此! 2011 年 4 月 27 日 , 中国科协网在线直播 广东科协论坛: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15 : 00-17 : 00 )。 针对直播内容科学网网友贴出 《 地沟油,事实还是骗局 》( 胡俊平 , 2011-6-26 22:55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 =589823do =blogid=459469 ) 该博文指出: 北京科技报举办评选的“ 2010 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中就有“地沟油”变食用的事件。 (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3594378.html )( 2010-12-27 ) 博文的最后,附了二篇文献出处: 暗访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 : 最终去向仍是餐桌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1/06/28/006830457.shtml 揭京津冀地下食用油产业链 : 部分地沟油流向超市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1/06/29/006831622.shtml 到了 9 月 18 日,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在腾讯微博发文。 如今,有可能会吹会孙院士热风的样子。 二、孙院士的创新点 本博主不想点评大名鼎鼎的孙院士,因为,孙院士太有创意了,一时理解不了,将一些观点裁剪出来,供网友解读。 孙宝国 :之前有报道:食品安全呼唤有机食品,我觉得很无知,小时候我们吃的东西都是有机食品,因为那时候没有农药,没有除草剂,但当时中国人都吃不饱,而现在吃饱了,吃好了,健康了,但没有除草剂,没有农药是不行的。  孙宝国 :再举一个例子是 “ 地沟油 ” 事件,最后已经证明了 “ 地沟油骗局 ” ,事实上哪里都没有 “ 地沟油 ” ,所谓 “ 地沟油 ” 是泔水流出来的油,事实现在都很少泔水了。现在很多地方的泔水提倡自动化处理。泔水里面的油收集起来还可以做生物油。  孙宝国 : 泔水油也可以变肥皂,但不可能回到餐桌了。 “ 地沟油 ” 味道是很大的,如果处理到没有味道,投入很大的,所以到餐桌上是不可能的,但很多人都说吃过 “ 地沟油 ” ,我想要一些样本,可是没有人能提供的。 我建议, 有一些专家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如果明白就讲一下,不明白就不讲,讲错了没有问题,但造成老百姓心理恐慌的时候,责任就大了 。 孙宝国 :食品安全问题,媒体的作用也是功过各半,现在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揭露出来,是因为新闻自由,可以报道很多问题,但有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在报道过程中报道错了,但这也不全是媒体的责任,因为媒体不是专家,而是由于部分专家没有讲到,不可能说专家都讲错了让记者纠正,这是不可能的。  孙宝国 :之前浙江在线也发表评论:老靠 “ 媒治 ” ,早晚没治。我们是依法治国,而不是依媒治国,如果这样的话,很多事情得不到公平的处理,所以很多问题不能靠媒治,而是靠法治。  孙宝国 : 同时还要讲,全社会都要理性对待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没有零风险,但老百姓也不能零容忍。有一句话流传甚广:万物皆毒,无不毒之物,而量微则无毒,超量使用,即显毒性。 例如食盐、红糖、酒都是好东西,但使用量大就会出问题,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是使用量的问题,不管是世界、中国所使用的都是有毒物质,关键是使用量问题。  孙宝国 : 21 日国务院下发文件《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文件非常好, “ 严打 ” 用在食品安全是第一次的,这个文件下得非常对。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没有问题,只是大家用错了,用坏了。   孙宝国 : 另外,观众要转化消费观念,老百姓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馒头没有那么白的,也没有那么黄,猪肉也没有那么瘦,鸭蛋没有那么红,但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就加色、加瘦、加红了,消费观念也是引起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树立合理消费观念。   现场听众 :前段有时间报道,重庆的火锅底由很多香精香料调配而成的,造成很多人不敢去吃火锅,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孙宝国 :问题问得比较好,最近的 “ 牛肉膏 ” , “ 一滴香 ” , “ 火锅调料 ” 的问题都非常明显,这些都属于同一类产品,都属于复合调味料,这些都是调味香精。如 “ 牛肉膏 ” 就是牛肉香精的一种复合调味料只要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制造出来了,对人体就没有危害。每一个企业的配方都不一样,因为一样就没有差异性了,但基本的成香物质都一样。这些产品广义上来说都是复合调味料,对人体都不会造成伤害。 网友要追索全文,可看:《中国科协网在线直播 广东科协论坛: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http://210.14.113.38:9080/asop/login.asop?titleId=266 )
4178 次阅读|5 个评论
牛奶灭菌那些事儿
songshuhui 2011-8-29 11:57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7-30 13:08 牛奶大概是最不让中国人民省心的食物了。最近的生奶新国标再一次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牛奶的各种讨论介绍已经很多,这里来集中介绍一下牛奶的灭菌。牛奶细菌如何被杀灭?巴氏奶与常温奶差别何在?为什么不再有“致病菌不得检出”的规定?灭菌与安全,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细菌啊,让温度与时间来杀死你们 我们都知道许多细菌能够导致人们生病。健康奶牛新产的奶中细菌非常少,但是细菌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对于细菌来说,牛奶可以算得上生长的乐园。在7摄氏度以上,很多细菌就可以“星火燎原”。 现代社会的牛奶不可能现挤现吃。从挤奶到分销到消费者手中,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细菌有无数的机会进入牛奶,蓬勃发展起来。虽然有一些人追逐“未经热处理的生奶”,不过细菌污染的危险实在太大。世界各国的学术界和食品管理机构,都不赞同喝这样的生奶。 灭菌,成了现代牛奶产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稍微有一点生活常识,就不难理解: 温度和时间,是决定细菌能否被杀死的两个关键因素。 细菌不是一个物种,而是无数的物种的统称。一般而言,每一种细菌有最适合它生长的条件。在该条件下,那种细菌可以很容易地大量生长。在某些“不利条件”下,比如低温,细菌只是停止了活动,但是并没有被杀死。只要等到条件适合,它们就又活跃起来。而有的“不利条件”下,比如高温,它们就可能被杀死,而无法起死回生了。不过,细菌的生长习性各不不同,对于这种细菌是难耐的酷热,对于另一种细菌可能只是洗了个桑拿而已。 在任何一个“不利”的温度下,一定时间内死亡的细菌数跟它们的总数成一个确定的比例。 比如说,在63摄氏度,有100万个某种细菌。过了6分钟,还剩下10万个。在食品科学上,就把这个6分钟称为这种细菌在63摄氏度的 D值 ,意思是“在63摄氏度下,杀死90%的该细菌所需的时间是6分钟”。再过6分钟,剩下的10万个细菌依然不能完全死去,还会剩下10%(即1万个)。如此下去,再过6分钟,还会剩下1000个;又过6分钟,还剩100个…… 实际上,牛奶中不止一种细菌。不过有的细菌没有什么危害,有的细菌能让人生病(被称为“致病细菌”)。理论上说,需要挑选最顽强的致病细菌来作为指标。当最不容易杀灭的那种致病细菌减少到不足以兴风作浪,其他的细菌也就不足为虑了。不过在传统上,是采用总的细菌数来计算。前面举例所说的数据,就是传统的巴斯德灭菌所采用的数字。在63度下,牛奶细菌的D值为6分钟。经过30分钟,奶中的细菌数降低到初始值的10万分之一。合格的生奶(美国标准是灭菌前细菌数不超过每毫升30万)经过这样的杀菌,细菌数降到很低。在恰当的冷藏条件下,这样得到的“巴氏消毒奶”可以存放两三周,而细菌总数也不至于重新长到有害的程度(比如美国要求每毫升不超过2万个)。 63度加热30分钟的方式对于家庭下作坊生产还比较方便,对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就不是那么方便了。工业上,希望加热时间短,因而可以连续地让牛奶流过加热区,实现流水线操作。 细菌的生存对于温度非常敏感。温度上升,它们就更加容易被杀死。体现在数字上,就是前面所说的D值随温度升高急剧降低。牛奶的D值在63摄氏度是6分钟,到了72摄氏度,就变成了3秒。也就是说,同样把细菌数降低到初始值的10万分之一,只需要15秒就够了。这样的灭菌条件叫做“高温快速巴斯德灭菌”,简称HTST过程。在HTST流程中,牛奶连续通过加热器,控制流速使之在72摄氏度的管道中呆够15秒,再进入冷却区迅速降温。然后进行包装,冷藏。 D值降低到10分之一所需要增加的温度被定义为Z值。 牛奶中的各种细菌的Z值一般在5到10摄氏度之间,有的甚至在5度以下。 除了细菌之外,牛奶中还有两类人们关注的物质:酶和维生素。这两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会失去活性。它们失去活性的行为也跟杀灭细菌类似,也有D值和Z值。一般来说,酶的Z值在30到40摄氏度之间,而维生素的Z值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也就是说, 温度升高,对细菌的影响远远比维生素和酶要大。 举例来说,假如细菌和维生素的Z值分别是5和20摄氏度。如果把温度提高20摄氏度,那么细菌的D值将降低到原来的万分之一(对于细菌而言,温度升高了4个Z值);而维生素的D值只降低到了原来的10分之一(对维生素而言,温度升高了1个Z值)。这样,在高的温度下,只需要加热原来时间的万分之一就可以获得相同的灭菌效果。对于维生素,虽然D值是原来的10分之一,但是加热时间只是原来的万分之一。因此,通过高温来实现同样的灭菌效果,对维生素的破坏远远比低温灭菌要少。这就是HTST的优势。 “致病菌不得检出”,规定容易执行难 理论上说,衡量灭菌效果的好坏,需要对灭菌后的牛奶进行细菌数检测来确定。但是实际操作中,检测细菌数费时费力,并不是那么方便。 在牛奶中,有一种酶可以把生物大分子上的磷酸根去掉,叫做“碱性磷酸酶”。它的失活行为比较特别,跟细菌差不多。实际的牛奶检测中,往往是把它的活性当作“信号”来指示灭菌的好坏。如果灭菌不好,它的活性就会比较高;如果它的活性低于了某个设定值,就可以认为灭菌比较完全了。 在中国的生奶旧标准中,有一条“致病菌不得检出”。在新标准中,这一条被删除了。有人认为,虽然新标准中规定的总细菌允许值增加了,但是如果能保证“致病菌不得检出”,那么生奶中的细菌就不是致病细菌,也就不会产生毒素。经过灭菌,也就不会有害健康了。 这在理论上当然可行,不过几乎没有可操作性。牛奶中的致病菌种类不少,“致病菌不得检出”作为规定写入国家标准,只需要增加七个字。但是,它的执行难度就不是纸上谈兵那么容易了。总细菌数的检测尚嫌复杂,要一一检测每种致病细菌,操作成本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对于那些散户经营的牛奶,再增加几种致病细菌的检测,增加的检测成本将由谁来承担? 实际上,即使是美国那套远比中国严格的生奶标准,也没有“致病细菌不得检出”的要求。对于细菌,他们要求检测总细菌数和大肠菌数。大肠菌数是一大类细菌,并非某种特定的致病细菌。他们认为,把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总数控制到一个较低水平,就意味着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好的卫生监控,其安全性就可以得到保障了。 不清楚生奶旧标准中的“致病菌不得检出”是如何执行的。不过,如果生奶新标准中保留了这一要求,大概也可以算是极具“中国特色”了——有着比其他国家都宽松的总细菌数标准,却也有着其他国家都没有做到的“致病细菌检测”。 巴氏奶与常温奶,差别有多大 媒体把生奶新标准的制定当作巴氏奶与常温奶的斗争。常温奶和巴氏奶的倡导者也的确一直互相指责甚至攻击。“常温奶派”宣称更符合中国国情,而“巴氏奶派”则强调常温奶的超高温灭菌破坏了牛奶的营养。毋庸讳言,巴氏奶和常温奶,在风味、安全性和营养上存在差异。关键是,这种差异有多大?对于消费者,这些差异又意味着什么? 巴氏灭菌的目标是把细菌数降低到十万分之一,用专业术语来说是5个“log reduction”。在某一温度下,加热时间是该温度下细菌D值的5倍。 经过巴氏消毒,牛奶中的细菌并没有被全部杀灭。在灭菌之后依然需要冷藏。即使在冷藏条件下,残存的细菌也还是会缓慢生长。所谓巴氏奶的保质期,其实是这些细菌长到某个量之前的时间。 国外的巴氏奶灭菌以及后续的处理保存要求严格,这一个“变质期”可以长达3周,一般把保质期定位两周。而国内目前的巴氏奶,因为种种原因,保质期一般只有几天。灭菌之后需要冷藏,保质期也只有几天,对于产销链的要求的确要高许多。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基本上只能依靠当地产当地销。而异地企业,基本上也就无法涉足。 在巴氏灭菌条件下,尤其是高温快速的巴氏灭菌条件下,对于牛奶的风味和维生素的影响比较小。牛奶中还有一些酶,在加热中这些酶通常会失去活性。有人认为酶失去活性导致了牛奶的营养价值降低。实际上,到目前,并没有可靠的依据表明牛奶中的这些酶对人体有“生物活性”。它们是否失活,并不改变牛奶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这些酶中的一些种类会分解牛奶中的脂肪或者蛋白质,导致牛奶的“变质”。通过加热使之失活,对于保持牛奶的品质是有利的。 常温奶是在超高温(通常高于135摄氏度)下保持一两秒钟,简称为UHT,其灭菌目标是12个“log reduction”。也就是说,其加热时间至少是该温度下D值的12倍。经过UHT,基本上不可能还有细菌存活。在密封条件下,经过这样处理的牛奶不用冷藏,也可以保持几个月甚至更长。如果生奶中具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它们分泌的某些毒素不能被巴氏奶破坏。因为毒素往往是蛋白质,经过UHT处理,其破坏程度会大一些。从细菌和毒素的角度来说,常温奶的安全性确实要高一点。因为不需要冷藏而且保质期长,异地产销就成为了可能,使得厂家更容易实现市场扩张。 显然,UHT是更“严苛”的加热条件,它对维生素的破坏也会更多。如果是要比较营养“谁高谁低”,自然是巴氏奶稍胜一筹。不过,牛奶只是饮食中维生素来源之一,人们喝牛奶主要是为了获取其中的蛋白质和钙,而蛋白质和钙不会因为UHT 损失,也可以说常温奶相对于巴氏奶的营养损失并不大。 总菌数高的生奶不适合做巴氏奶,原因并不是许多人认为的“无法达到巴氏奶的灭菌要求”或者“增加巴氏灭菌成本”。实际上,总菌数从每毫升50万增加到200万,只增加了0.6个“log reduction”需求。相对于巴氏灭菌要求的5个“log reduction”,如果采用标准的HTST温度,只需要把灭菌时间从15秒增加到17秒左右就够了。如果通过提高温度,则提高不到1摄氏度就可以保持15秒的标准时间。不管哪种方式,对于灭菌成本的增加都微不足道。 二者的最大差异其实在于外观和风味。巴氏灭菌奶基本上保持了灭菌前的乳白和奶味,而UHT则会使奶色变暗,相对而言不再“秀色可餐”。超高温产生一定的“焦糊味”,则会掩盖奶本来的风味。当总菌数达到每毫升200万,意味着生奶从挤奶到灭菌前的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很差,吸收的异味和细菌产生的异味,已经大大改变了牛奶的风味。而这些异味,巴氏灭菌并不能去除。这样得到的巴氏奶,消费者光是从味道上就能觉察出“不对”来。如果那200万细菌中有分泌毒素的致病细菌,巴氏消毒也只能杀死细菌而可能无法去除毒素。这种情况下,问题也就更加严重了。而经过超高温处理之后,产生的“焦糊味”足以掩盖奶本身的异味,消费者也就无从觉察出“异常”来。 微滤除菌新技术 虽然有诸多不足,在当前的食品工业中,加热依然是灭菌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不过,一些新兴的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克服加热的不足。在奶制品行业,微滤技术是应用比较多的一种。 作为微滤,就是使用一层滤孔在微米量级的滤膜来对原料进行过滤。一般的微滤膜孔径在0.6到2微米之间(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选择适当的滤膜,可以把细菌留下,而让乳糖、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通过。因为它只是按照个头大小进行筛选,也就不会破坏维生素、酶以及牛奶的风味。 不过,牛奶中的脂肪颗粒跟细菌大小相当,留下细菌的同时这些脂肪颗粒也无法通过。所以,微滤技术往往用来处理脱脂奶。因为脱去了脂肪,剩下的蛋白质以及其他成分可以通过。如果要生产全脂奶或者低脂奶,就需要把脱下的脂肪另外进行加热灭菌,再加到经过微滤的脱脂奶中。这当然也需要一些操作成本。 即使不考虑成本,微滤技术也还是有一定缺陷。它只是留下细菌,而对牛奶中的酶无能为力。前面提到过,许多酶会分解脂肪或者蛋白质,也导致牛奶的“变质”。所以,单独使用微滤来处理牛奶,也不容易使之实现需要的“保质期”。此外,任何一种规格的微滤膜,所说的“截留分子量”或者“孔径尺寸”,都是一个典型值,而不异味着膜中所有的孔径都是那个尺寸。也就是说,实际尺寸是围绕着那个典型值的各种大小不同的尺寸。牛奶中的酪蛋白,多数是聚集成“酪蛋白颗粒”的形式存在,其尺寸在零点几个微米的样子。也就是说,如果选的滤膜孔径过大,则有可能放过一些细菌;过小,则有可能留下一部分酪蛋白。如何制造和选择合适的微滤膜,也是工程师们努力的方向。 相对于加热灭菌,微滤也有它独到的优势。加热可以很有效地杀灭细菌,但是对于细菌或者植物的孢子就无能为力。孢子可以看作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或者植物“种子”。在巴氏灭菌这样不算严酷的考验下,它们能够忍耐过去,耐心等待春天的到来。而微滤则可以把它们一并去除。有实验显示,经过微滤处理的脱脂奶,再进行巴氏灭菌,可以把“变质期”从三周延长到40天左右。在目前,奶制品行业更多得是把它作为一个辅助步骤,与加热工艺配合使用。
个人分类: 专题|1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灭菌那些事儿
songshuhui 2011-8-20 11:02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7-30 13:08 牛奶大概是最不让中国人民省心的食物了。最近的生奶新国标再一次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牛奶的各种讨论介绍已经很多,这里来集中介绍一下牛奶的灭菌。牛奶细菌如何被杀灭?巴氏奶与常温奶差别何在?为什么不再有“致病菌不得检出”的规定?灭菌与安全,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细菌啊,让温度与时间来杀死你们 我们都知道许多细菌能够导致人们生病。健康奶牛新产的奶中细菌非常少,但是细菌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对于细菌来说,牛奶可以算得上生长的乐园。在7摄氏度以上,很多细菌就可以“星火燎原”。 现代社会的牛奶不可能现挤现吃。从挤奶到分销到消费者手中,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细菌有无数的机会进入牛奶,蓬勃发展起来。虽然有一些人追逐“未经热处理的生奶”,不过细菌污染的危险实在太大。世界各国的学术界和食品管理机构,都不赞同喝这样的生奶。 灭菌,成了现代牛奶产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稍微有一点生活常识,就不难理解: 温度和时间,是决定细菌能否被杀死的两个关键因素。 细菌不是一个物种,而是无数的物种的统称。一般而言,每一种细菌有最适合它生长的条件。在该条件下,那种细菌可以很容易地大量生长。在某些“不利条件”下,比如低温,细菌只是停止了活动,但是并没有被杀死。只要等到条件适合,它们就又活跃起来。而有的“不利条件”下,比如高温,它们就可能被杀死,而无法起死回生了。不过,细菌的生长习性各不不同,对于这种细菌是难耐的酷热,对于另一种细菌可能只是洗了个桑拿而已。 在任何一个“不利”的温度下,一定时间内死亡的细菌数跟它们的总数成一个确定的比例。 比如说,在63摄氏度,有100万个某种细菌。过了6分钟,还剩下10万个。在食品科学上,就把这个6分钟称为这种细菌在63摄氏度的 D值 ,意思是“在63摄氏度下,杀死90%的该细菌所需的时间是6分钟”。再过6分钟,剩下的10万个细菌依然不能完全死去,还会剩下10%(即1万个)。如此下去,再过6分钟,还会剩下1000个;又过6分钟,还剩100个…… 实际上,牛奶中不止一种细菌。不过有的细菌没有什么危害,有的细菌能让人生病(被称为“致病细菌”)。理论上说,需要挑选最顽强的致病细菌来作为指标。当最不容易杀灭的那种致病细菌减少到不足以兴风作浪,其他的细菌也就不足为虑了。不过在传统上,是采用总的细菌数来计算。前面举例所说的数据,就是传统的巴斯德灭菌所采用的数字。在63度下,牛奶细菌的D值为6分钟。经过30分钟,奶中的细菌数降低到初始值的10万分之一。合格的生奶(美国标准是灭菌前细菌数不超过每毫升30万)经过这样的杀菌,细菌数降到很低。在恰当的冷藏条件下,这样得到的“巴氏消毒奶”可以存放两三周,而细菌总数也不至于重新长到有害的程度(比如美国要求每毫升不超过2万个)。 63度加热30分钟的方式对于家庭下作坊生产还比较方便,对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就不是那么方便了。工业上,希望加热时间短,因而可以连续地让牛奶流过加热区,实现流水线操作。 细菌的生存对于温度非常敏感。温度上升,它们就更加容易被杀死。体现在数字上,就是前面所说的D值随温度升高急剧降低。牛奶的D值在63摄氏度是6分钟,到了72摄氏度,就变成了3秒。也就是说,同样把细菌数降低到初始值的10万分之一,只需要15秒就够了。这样的灭菌条件叫做“高温快速巴斯德灭菌”,简称HTST过程。在HTST流程中,牛奶连续通过加热器,控制流速使之在72摄氏度的管道中呆够15秒,再进入冷却区迅速降温。然后进行包装,冷藏。 D值降低到10分之一所需要增加的温度被定义为Z值。 牛奶中的各种细菌的Z值一般在5到10摄氏度之间,有的甚至在5度以下。 除了细菌之外,牛奶中还有两类人们关注的物质:酶和维生素。这两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会失去活性。它们失去活性的行为也跟杀灭细菌类似,也有D值和Z值。一般来说,酶的Z值在30到40摄氏度之间,而维生素的Z值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也就是说, 温度升高,对细菌的影响远远比维生素和酶要大。 举例来说,假如细菌和维生素的Z值分别是5和20摄氏度。如果把温度提高20摄氏度,那么细菌的D值将降低到原来的万分之一(对于细菌而言,温度升高了4个Z值);而维生素的D值只降低到了原来的10分之一(对维生素而言,温度升高了1个Z值)。这样,在高的温度下,只需要加热原来时间的万分之一就可以获得相同的灭菌效果。对于维生素,虽然D值是原来的10分之一,但是加热时间只是原来的万分之一。因此,通过高温来实现同样的灭菌效果,对维生素的破坏远远比低温灭菌要少。这就是HTST的优势。 “致病菌不得检出”,规定容易执行难 理论上说,衡量灭菌效果的好坏,需要对灭菌后的牛奶进行细菌数检测来确定。但是实际操作中,检测细菌数费时费力,并不是那么方便。 在牛奶中,有一种酶可以把生物大分子上的磷酸根去掉,叫做“碱性磷酸酶”。它的失活行为比较特别,跟细菌差不多。实际的牛奶检测中,往往是把它的活性当作“信号”来指示灭菌的好坏。如果灭菌不好,它的活性就会比较高;如果它的活性低于了某个设定值,就可以认为灭菌比较完全了。 在中国的生奶旧标准中,有一条“致病菌不得检出”。在新标准中,这一条被删除了。有人认为,虽然新标准中规定的总细菌允许值增加了,但是如果能保证“致病菌不得检出”,那么生奶中的细菌就不是致病细菌,也就不会产生毒素。经过灭菌,也就不会有害健康了。 这在理论上当然可行,不过几乎没有可操作性。牛奶中的致病菌种类不少,“致病菌不得检出”作为规定写入国家标准,只需要增加七个字。但是,它的执行难度就不是纸上谈兵那么容易了。总细菌数的检测尚嫌复杂,要一一检测每种致病细菌,操作成本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对于那些散户经营的牛奶,再增加几种致病细菌的检测,增加的检测成本将由谁来承担? 实际上,即使是美国那套远比中国严格的生奶标准,也没有“致病细菌不得检出”的要求。对于细菌,他们要求检测总细菌数和大肠菌数。大肠菌数是一大类细菌,并非某种特定的致病细菌。他们认为,把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总数控制到一个较低水平,就意味着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好的卫生监控,其安全性就可以得到保障了。 不清楚生奶旧标准中的“致病菌不得检出”是如何执行的。不过,如果生奶新标准中保留了这一要求,大概也可以算是极具“中国特色”了——有着比其他国家都宽松的总细菌数标准,却也有着其他国家都没有做到的“致病细菌检测”。 巴氏奶与常温奶,差别有多大 媒体把生奶新标准的制定当作巴氏奶与常温奶的斗争。常温奶和巴氏奶的倡导者也的确一直互相指责甚至攻击。“常温奶派”宣称更符合中国国情,而“巴氏奶派”则强调常温奶的超高温灭菌破坏了牛奶的营养。毋庸讳言,巴氏奶和常温奶,在风味、安全性和营养上存在差异。关键是,这种差异有多大?对于消费者,这些差异又意味着什么? 巴氏灭菌的目标是把细菌数降低到十万分之一,用专业术语来说是5个“log reduction”。在某一温度下,加热时间是该温度下细菌D值的5倍。 经过巴氏消毒,牛奶中的细菌并没有被全部杀灭。在灭菌之后依然需要冷藏。即使在冷藏条件下,残存的细菌也还是会缓慢生长。所谓巴氏奶的保质期,其实是这些细菌长到某个量之前的时间。 国外的巴氏奶灭菌以及后续的处理保存要求严格,这一个“变质期”可以长达3周,一般把保质期定位两周。而国内目前的巴氏奶,因为种种原因,保质期一般只有几天。灭菌之后需要冷藏,保质期也只有几天,对于产销链的要求的确要高许多。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基本上只能依靠当地产当地销。而异地企业,基本上也就无法涉足。 在巴氏灭菌条件下,尤其是高温快速的巴氏灭菌条件下,对于牛奶的风味和维生素的影响比较小。牛奶中还有一些酶,在加热中这些酶通常会失去活性。有人认为酶失去活性导致了牛奶的营养价值降低。实际上,到目前,并没有可靠的依据表明牛奶中的这些酶对人体有“生物活性”。它们是否失活,并不改变牛奶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这些酶中的一些种类会分解牛奶中的脂肪或者蛋白质,导致牛奶的“变质”。通过加热使之失活,对于保持牛奶的品质是有利的。 常温奶是在超高温(通常高于135摄氏度)下保持一两秒钟,简称为UHT,其灭菌目标是12个“log reduction”。也就是说,其加热时间至少是该温度下D值的12倍。经过UHT,基本上不可能还有细菌存活。在密封条件下,经过这样处理的牛奶不用冷藏,也可以保持几个月甚至更长。如果生奶中具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它们分泌的某些毒素不能被巴氏奶破坏。因为毒素往往是蛋白质,经过UHT处理,其破坏程度会大一些。从细菌和毒素的角度来说,常温奶的安全性确实要高一点。因为不需要冷藏而且保质期长,异地产销就成为了可能,使得厂家更容易实现市场扩张。 显然,UHT是更“严苛”的加热条件,它对维生素的破坏也会更多。如果是要比较营养“谁高谁低”,自然是巴氏奶稍胜一筹。不过,牛奶只是饮食中维生素来源之一,人们喝牛奶主要是为了获取其中的蛋白质和钙,而蛋白质和钙不会因为UHT 损失,也可以说常温奶相对于巴氏奶的营养损失并不大。 总菌数高的生奶不适合做巴氏奶,原因并不是许多人认为的“无法达到巴氏奶的灭菌要求”或者“增加巴氏灭菌成本”。实际上,总菌数从每毫升50万增加到200万,只增加了0.6个“log reduction”需求。相对于巴氏灭菌要求的5个“log reduction”,如果采用标准的HTST温度,只需要把灭菌时间从15秒增加到17秒左右就够了。如果通过提高温度,则提高不到1摄氏度就可以保持15秒的标准时间。不管哪种方式,对于灭菌成本的增加都微不足道。 二者的最大差异其实在于外观和风味。巴氏灭菌奶基本上保持了灭菌前的乳白和奶味,而UHT则会使奶色变暗,相对而言不再“秀色可餐”。超高温产生一定的“焦糊味”,则会掩盖奶本来的风味。当总菌数达到每毫升200万,意味着生奶从挤奶到灭菌前的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很差,吸收的异味和细菌产生的异味,已经大大改变了牛奶的风味。而这些异味,巴氏灭菌并不能去除。这样得到的巴氏奶,消费者光是从味道上就能觉察出“不对”来。如果那200万细菌中有分泌毒素的致病细菌,巴氏消毒也只能杀死细菌而可能无法去除毒素。这种情况下,问题也就更加严重了。而经过超高温处理之后,产生的“焦糊味”足以掩盖奶本身的异味,消费者也就无从觉察出“异常”来。 微滤除菌新技术 虽然有诸多不足,在当前的食品工业中,加热依然是灭菌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不过,一些新兴的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克服加热的不足。在奶制品行业,微滤技术是应用比较多的一种。 作为微滤,就是使用一层滤孔在微米量级的滤膜来对原料进行过滤。一般的微滤膜孔径在0.6到2微米之间(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选择适当的滤膜,可以把细菌留下,而让乳糖、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通过。因为它只是按照个头大小进行筛选,也就不会破坏维生素、酶以及牛奶的风味。 不过,牛奶中的脂肪颗粒跟细菌大小相当,留下细菌的同时这些脂肪颗粒也无法通过。所以,微滤技术往往用来处理脱脂奶。因为脱去了脂肪,剩下的蛋白质以及其他成分可以通过。如果要生产全脂奶或者低脂奶,就需要把脱下的脂肪另外进行加热灭菌,再加到经过微滤的脱脂奶中。这当然也需要一些操作成本。 即使不考虑成本,微滤技术也还是有一定缺陷。它只是留下细菌,而对牛奶中的酶无能为力。前面提到过,许多酶会分解脂肪或者蛋白质,也导致牛奶的“变质”。所以,单独使用微滤来处理牛奶,也不容易使之实现需要的“保质期”。此外,任何一种规格的微滤膜,所说的“截留分子量”或者“孔径尺寸”,都是一个典型值,而不异味着膜中所有的孔径都是那个尺寸。也就是说,实际尺寸是围绕着那个典型值的各种大小不同的尺寸。牛奶中的酪蛋白,多数是聚集成“酪蛋白颗粒”的形式存在,其尺寸在零点几个微米的样子。也就是说,如果选的滤膜孔径过大,则有可能放过一些细菌;过小,则有可能留下一部分酪蛋白。如何制造和选择合适的微滤膜,也是工程师们努力的方向。 相对于加热灭菌,微滤也有它独到的优势。加热可以很有效地杀灭细菌,但是对于细菌或者植物的孢子就无能为力。孢子可以看作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或者植物“种子”。在巴氏灭菌这样不算严酷的考验下,它们能够忍耐过去,耐心等待春天的到来。而微滤则可以把它们一并去除。有实验显示,经过微滤处理的脱脂奶,再进行巴氏灭菌,可以把“变质期”从三周延长到40天左右。在目前,奶制品行业更多得是把它作为一个辅助步骤,与加热工艺配合使用。
个人分类: 专题|1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啊,你为何香浓不再
songshuhui 2011-8-20 10:54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7-23 13:17 说起牛奶,很多人会说“真想念小时候的牛奶啊,又香又浓……”现在的牛奶,为什么变得“淡而无味”了呢? 除了“记忆总是美好”这样的人文因素,现在的牛奶确实可能“淡而无味”。实际上,国外的牛奶,也往往是淡而无味的。这种变化,是进步?是倒退?还是无奈呢? 牛奶为什么不再香浓?香浓跟营养有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从牛奶的“浓”“香”说起。 牛奶的浓淡,与内容形式都有关 牛奶“香浓”中的“浓”,有时候是指香味浓郁,有时候是指牛奶看起来粘。还有很多人把“放一会儿就出现一层奶皮”当作“浓”。香味浓郁的“浓”后面再说,这里先谈粘稠意义上的“浓淡”。用科学参数来说,就是粘度。 牛奶的粘度首先取决于其中的固体含量。牛奶中主要的固体有脂肪、蛋白质和乳糖。不同的牛奶中,总的固体含量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头奶牛,在不同情况下挤出来的奶固体含量也不一定相同。我们看到的商业化的牛奶,尤其是同一个品牌的,组成很一致,是加工过程中调整含量的结果。牛奶中的固体含量跟奶牛的营养状况关系很大。比如说美国标准化养殖的奶牛,挤出的奶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以上。而我国散户养殖的奶牛,按照修订生奶标准的专家所说,只能把2.8%当作目标。此外,脂肪含量也跟饲料密切相关,“营养不良”会使脂肪含量下降。所以,生奶中的固体含量,会体现为“浓淡”,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奶牛的营养状况。 因为牛奶中的脂肪对于健康不利,人们会进行“脱脂”处理。减少了脂肪,自然也就减少了固体含量,所以脱脂或者低脂牛奶也就会“更淡”。 在牛奶中,脂肪是以一个个的“乳滴”的形式存在的。脂肪与水不混溶,全靠乳滴表面吸附的蛋白质才安安静静地呆在水中。不过脂肪比水轻,这些乳滴倾向于上浮到牛奶上层。上浮到表面,就会形成一层“奶皮”。因为它富含脂肪,所以“很香”。这个上浮的速度大致跟颗粒大小的平方呈正比。就是说,如果颗粒直径变成2倍,那么上浮速度将变为4倍。 除了拿来做“双皮奶”之类的小吃,牛奶的分层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它破坏了牛奶的均一性,而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不新鲜”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现代化的牛奶加工会进行“均质化”处理。就是用外力把牛奶颗粒“打小”,通常会把颗粒直径降到原来的10分之一左右,其分层速度就大致只有原来的100分之一了。因为不分层,感觉上会“淡”一些 。(作者注:原文中此处表述有误。在工业加工中,牛奶是进行高压均质化处理,结果是小幅增加粘度。而在实验中有时会采用超声均质化,会降低粘度。其影响因素不仅仅是颗粒大小。谢谢读者Herry和laoma指出。) 此外,牛奶的粘度还跟其酸度有关。如果其中细菌很多,有的细菌会分解脂肪,释放出脂肪酸。有的细菌会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二者都会增加牛奶的酸度。酸度的增加会增加牛奶中蛋白之间的互相作用,导致牛奶变粘。 总的来说,牛奶的“浓淡”改变有不同的影响因素,需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说感觉“变淡”了是好还是不好。 “奶香”,来源于奶牛的食物 人们经常说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奶的味道,确实与奶牛吃什么密切相关。如果用仪器来分析的话,草中至少有几十种具有“味道”的物质。最重要的是一类化学上称为“萜”的成分,此外还有醛类、酯类、酮类、烃类等挥发性物质能够产生“气味”。不同的植物所含的这些物质并不相同,比如双子叶植物就比禾本科植物含有更多的萜类化合物。 草长在地里的时候,新陈代谢正常进行,不会释放出太多的气味物质。当草被割下,草里的脂肪氧化酶就迅速激活。这些酶会氧化分解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和脂类物质,释放出大量有“味道”的挥发性物质。路过正在剪草的草地,会闻到浓郁的“青草味”,就是这个原因。 在奶牛吃草的时候,这些有味道的物质可以经过消化系统被吸收,经过血液最后进入奶中。挥发到空气中的“香味物质”也能够被鼻子吸入,通过肺而进入血液系统,更加迅速地进入到奶中。 不难想象,既然那些“好”的味道能够进入奶中,那么“不好”的味道,自然也可以进入到奶中。所以,要想获得“香”的奶味,就需要有好的饲料和清洁的环境。 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牛奶,往往喂给奶牛标准化、精心调配的饲料。这些饲料通常是为了提供充分均衡的营养,使奶牛多产奶以及产的奶有更高的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奶味如何,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平淡的奶味,更容易实现标准化。 为了增加饲料来源,还有很多枯草、秸秆及其发酵产物被用于牛奶喂养。在合理的搭配下,这些饲料也可以产生合格的牛奶。不过,就“奶味”而言,就很难产生我们儿时记忆中的“香浓”了。 奶味,真的是“百味杂陈” 前面说了奶味跟奶牛的饲料密切相关,指的是刚刚挤出来的奶。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喝经过“收集-运输-加工-运输-分销”的牛奶。最后,到消费者手里的奶味就跟刚挤出来的奶大相径庭了。这样的奶,汇集了整个产销过程中每一步的影响,真可以用“百味杂陈”来形容。奶中异味的来源,可以分为ABC三类。 A是指吸收的异味(Absorbed )。挤奶环境中的“异味”不仅可以通过奶牛的呼吸引入奶中,还可以直接被吸收进入挤出来的奶中。如果把一碗牛奶敞口放在冰箱中半天,大致就可以体会一下味道的变化。再来考虑一个苍蝇乱飞、屎尿横溢的环境,就不难想象挤出来的奶里会不会吸收一些“佐料”了。 B是指细菌导致的异味(Bacterial )。牛奶本身是很适合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从挤奶到灭菌的每一步操作,都可能引入细菌。在冷藏的条件下,也只是延缓了它们的生长,任何时候恢复高温(即使只高到7℃以上),哪怕是不长的时间,它们也会争分夺秒地扩张。不同的细菌会产生不同的异味,比如常见的有“酒糟”的味道和“腐臭”的味道。前者一般是因为没有及时、恰当地冷藏而产生,会进一步转化成牛奶的“酸度”。但是这种酸是杂菌产生的,跟受人类控制的乳酸菌发酵不同,并不是令人愉悦的味道。后者也是冷藏不当产生的,细菌主要作用于蛋白。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存,时间长了会严重到牛奶凝结和分层。当鲜奶中的细菌数在百万这个数量级的时候,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腐臭味了。一般情况下,这些细菌并不难杀灭。但是,经过灭菌处理,把奶中的细菌数量降到了“合格”,这些异味物质也还是不会消失。 C是指化学反应产生的异味(Chemical)。 化学反应的产生可能来源于病奶牛所吃的药物、清洗容器所用的清洁剂、水的酸度过高、容器上的铁或者钴等等。在排除了这些因素的情况下,牛奶本身的质量会影到到脂肪的氧化,从而产生异味。 前面说了牛奶中的脂肪是蛋白质包裹的颗粒。如果脂肪表面的蛋白质膜破裂了,脂肪就释放出来。这些脂肪可能被氧化释放出游离的脂肪酸,进一步产生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很多原因可能导致这种异味的出现。奶牛营养不合理,比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或者热量不够,会导致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足,从而使得脂肪颗粒容易破裂。此外还有挤奶期过长、挤出的奶放置时间过久或者搅动过于剧烈等,也会增加牛奶中的“哈喇味”。 牛奶氧化还可能产生类似陈年旧报纸或者金属的味道。这种情况除了清洁剂、不干净的容器以及金属离子等影响,主要跟牛奶中维生素E的含量低有关。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如果饲料中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维生素E,就可能导致产出的牛奶更容易被氧化。此外,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纤维与脂肪的组成等因素也会影响维生素E的含量。在其他因素都已排除的情况下,如果这种异味依然存在,甚至可以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E。 “调味奶”,不仅仅是调味 不管是蛋白质含量、细菌总数,还是风味,都不仅仅代表着这些指标本身。它们还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以及牛奶处理过程中的卫生程度。人们知道细菌总数高的鲜奶不适合用来做巴氏灭菌奶。许多人认为原因是巴氏灭菌不完全,不能使细菌降到指标合格;或者认为是把细菌总数降到合格所需要的成本很高。实际上,鲜奶中的细菌相差10倍,并不需要增加多少灭菌成本就可以把菌数降到“合格”。 但是,总菌数高的鲜奶,伴随着很多异味,这是灭菌所无法去除的。如果不加香精进行调味,就无法掩盖劣质牛奶的“本味”。而巴氏消毒奶,一大优势就是保持牛奶的“原味”。对于不允许添加任何成分的“纯牛奶”,包含各种异味的“原味”就很难被接受。许多“调味奶”,通过外加糖和香精来调味,可以把异味掩盖。这样,原来的奶味是什么样的,也就无从知道了。而“常温奶”,在经过超高温处理之后,牛奶本身的味道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原来的异味,也就不那么突出了。 国外的“巴氏鲜奶”,使用标准化的饲料,尽量减少了“奶味”。从挤奶到巴氏灭菌的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很严格,细菌总数控制得很低,从而避免了异味的引入。这样的纯牛奶”,虽然不再“香浓”,但是可以始终如一地保持“平淡”。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健康朝九晚五主题站 《 牛奶啊,你为何香浓不再 》
个人分类: 健康|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核辐射污染过的牛奶,煮开了能喝吗?
songshuhui 2011-8-15 22:43
沐右 发表于 2011-07-05 05:26 2011年6月28日,科学松鼠会出现在了当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里,随后,科学松鼠会网站的访问量激增,很快导致网站的彻底瘫痪 。然而,节目里面主持人和记者拿来说明科普的一个问题,却让人忍不住要说两句。敬一丹阿姨说“被核辐射污染过的牛奶,煮开了能不能喝?”,而记者去街头采访的时候,问的是“被核辐射过的牛奶,煮开了是否能喝?”。这个问题虽然取材于《第八次中国全民科学素养调查》(以下简称为《调查》),但是却并不准确。《调查》里面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判断对错题,题目为“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无害” ,答案是“错误”。这几个题目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 “核辐射”和“核污染”是两个有联系但是并不等价的概念 ,相比《调查》的原题,主持人和记者的表述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了一起。 自然界存在很多放射性元素,人类也制造了很多人工的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在发生聚变、裂变、衰变等核反应的时候就会放出各种核辐射,包括携带很高能量的质子、中子、氦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等。核辐射是一些快速运动的微观粒子,除光子外,它们的速度一般接近光速的量级,带有的能量都比分子里面的化学键的键能高。因此,这些核辐射的粒子在碰到人体的时候有一定的可能性破坏人体内分子的化学键,造成分子的性质改变,就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一般来说,这些损伤都是可以修复的,只要我们受到的核辐射水平不超过一定的数值,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体组织的伤害(剂量当量)的数据,国际单位是Sv(Sievert,译作西弗或者希沃特),一Sv等于一焦耳每千克,实际使用中很多数据比较小,常用毫(千分之一,m)Sv或者微(百万分之一,μ)Sv。全球人均每年受到的自然辐射是2.4 mSv,一些常见的辐射数据请参考《 辐射伤害知多少?(上) 》和《 辐射剂量图表 》。对于牛奶来说,质子、氦原子核(alpha射线)、电子(beta射线)还有高能光子(gamma射线)的辐射并不会对牛奶的营养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粒子也不会停留在牛奶里面,并不会对牛奶造成污染,对人体也不会有影响。受到这些核辐射的牛奶,即使不煮开,也是可以喝的。甚至对于部分食品,辐照灭菌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参见云无心 《 辐照食品,望文生“疑” 》)。 前面说过,自然界里面就存在有一定的放射性元素。实际上,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里面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比如地下水和土壤里就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氡。所以实际上,我们体内就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给我们带来从内到外的核辐射。而且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喝的水,里面都会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只要剂量在一定范围内,通常认为对健康并不会造成影响。核辐射(准确来说是包括核辐射和x光在内的电离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伤害有两种效应,一种是确定性效应,指辐射剂量超过一定数值之后发生的效应,比如说,在原子弹爆炸或者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的时候 因为受到高剂量辐射导致的辐射病或者放射性损伤(比如上千mSv的剂量有可能导致不育等严重伤害身体机能的症状甚至致命),空气、食物和水里面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一般都低的很,远小于确定性效应需要的数值。另一种是随机性效应,我们受到的电离辐射不管剂量多小,总是有可能诱发癌症以及遗传疾病,受到的辐射剂量越高,诱发癌症或者遗传疾病的可能性也越高 。 从防护随机性效应的角度出发,可能有人希望除去所有空气和食物里面的放射性物质,然而,这样的想法在技术上是非常困难的,其经济成本也是我们不能承受的。 前面提到的全球年人均受到的自然辐射里面,来自于呼吸的空气和摄入的食物里面的氡、钾-40和碳-14等的贡献约为1.5 mSv ,只要从食物里面获得的电离辐射剂量不比这个数字大太多,就可以不用担心食物里的放射性问题。 然而,如果是原子弹爆炸,或者是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放射性元素泄漏事件的时候,就有可能在一定地区里面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粉尘,这样的区域就是核污染区域。核污染区域里面生产的牛奶、青菜等,就可能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对福岛核事故有一定关注的读者肯定比较熟悉。被核污染的牛奶,如果含有超过一定标准的放射性物质,那么对人体就有可能造成伤害。而且,其内部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受到“煮沸”的影响。因此,《调查》里面的那道题目,“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之后并不能保证对人体无害,而是要看里面含有的放射性物质究竟有没有超标,这道题答案应该是“错误”。 举个例子来说,半衰期约为8天的碘-131是核污染中常见的一种放射性元素(参阅vivimice的《 “盐”尽于此 》),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给出的牛奶里面碘-131为例,其限定值( Derived Intervention Level)为170贝克勒耳每千克 ,相当于每秒钟一千克牛奶里面有170个碘-131原子发生衰变反应,超出这个数值的牛奶长期饮用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煮沸并不能保证把牛奶里面超过标准放射性元素含量降到标准以下。而体重70公斤的成人体内每秒钟有约4300个钾-40原子发生衰变,有约3000个碳-14原子发生衰变 ,相比较来说,符合FDA这个标准的牛奶不会明显增加人们被电离辐射诱发癌症等的几率,也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明显的影响。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在前边提到“核辐射”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提到中子辐射(可参见松鼠Sheldon 关于中子辐射的文章 )。这一般在接近原子弹爆炸的中心点附近或者发生严重泄漏的核电站附近才会有很大的影响,在很强的中子辐射作用下,一般的物质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放射性,对周围的人员造成后续的辐射伤害 。不过,对于牛奶来说,考虑安全问题时极少会涉及到中子辐射,对于核污染区域的牛奶,一般只会考虑里面含有的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总结来说,“核辐射过”的牛奶,除一般不常见的大剂量中子辐射之外,一般来说对健康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放心饮用,应不应该煮沸跟它“被辐射过”没关系。“核污染”的牛奶,或者“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如果放射性物质含量超过一定的数值,则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煮沸也无济于事。因此,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无害”的问题转变成“被核辐射污染过的牛奶,煮开了能不能喝?”或“被核辐射过的牛奶,煮开了是否能喝?”,其答案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感谢 Sheldon , 云无心 , 赵承渊 和 游识猷 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参考资料: 1. 科学松鼠会 上镜 CCTV《焦点访谈》 ,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6396 2. 在 中的视频里02:21处给出了部分题目的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部,郑钧正《 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的区别 》。 4.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Repo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 5.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FDA Derived Intervention Level (DIL) or Criterion for Each Radionuclide Group ". 6. www.rerowland.com ," THE RADIOACTIVITY OF THE NORMAL ADULT BODY ";Harvard Natural Science Lecture Demonstrations, " Radioactive Human Body ". 7. 世界核能协会,“ Hiroshima, Nagasaki, and Subsequent Weapons Testing ”
个人分类: 物理|1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牛奶啊,你为何香浓不再(转自科学松鼠会)
chenzhongx 2011-8-13 09:21
说起牛奶,很多人会说“真想念小时候的牛奶啊,又香又浓……”现在的牛奶,为什么变得“淡而无味”了呢? 除了“记忆总是美好”这样的人文因素,现在的牛奶确实可能“淡而无味”。实际上,国外的牛奶,也往往是淡而无味的。这种变化,是进步?是倒退?还是无奈呢? 牛奶为什么不再香浓?香浓跟营养有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从牛奶的“浓”“香”说起。 牛奶的浓淡,与内容形式都有关 牛奶“香浓”中的“浓”,有时候是指香味浓郁,有时候是指牛奶看起来粘。还有很多人把“放一会儿就出现一层奶皮”当作“浓”。香味浓郁的“浓”后面再说,这里先谈粘稠意义上的“浓淡”。用科学参数来说,就是粘度。 牛奶的粘度首先取决于其中的固体含量。牛奶中主要的固体有脂肪、蛋白质和乳糖。不同的牛奶中,总的固体含量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头奶牛,在不同情况 下挤出来的奶固体含量也不一定相同。我们看到的商业化的牛奶,尤其是同一个品牌的,组成很一致,是加工过程中调整含量的结果。牛奶中的固体含量跟奶牛的营 养状况关系很大。比如说美国标准化养殖的奶牛,挤出的奶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以上。而我国散户养殖的奶牛,按照修订生奶标准的专家所说,只能把2.8%当 作目标。此外,脂肪含量也跟饲料密切相关,“营养不良”会使脂肪含量下降。所以,生奶中的固体含量,会体现为“浓淡”,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奶牛的营 养状况。 因为牛奶中的脂肪对于健康不利,人们会进行“脱脂”处理。减少了脂肪,自然也就减少了固体含量,所以脱脂或者低脂牛奶也就会“更淡”。 在牛奶中,脂肪是以一个个的“乳滴”的形式存在的。脂肪与水不混溶,全靠乳滴表面吸附的蛋白质才安安静静地呆在水中。不过脂肪比水轻,这些乳滴倾向 于上浮到牛奶上层。上浮到表面,就会形成一层“奶皮”。因为它富含脂肪,所以“很香”。这个上浮的速度大致跟颗粒大小的平方呈正比。就是说,如果颗粒直径 变成2倍,那么上浮速度将变为4倍。 除了拿来做“双皮奶”之类的小吃,牛奶的分层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它破坏了牛奶的均一性,而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不新鲜”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的出现,现代化的牛奶加工会进行“均质化”处理。就是用外力把牛奶颗粒“打小”,通常会把颗粒直径降到原来的10分之一左右,其分层速度就大致只有原来的 100分之一了。除了固体含量,牛奶的粘度还跟其中的乳滴大小有关。固体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乳滴越小,粘度越低。因此,均质化后的牛奶,就会显得“更 淡”。 此外,牛奶的粘度还跟其酸度有关。如果其中细菌很多,有的细菌会分解脂肪,释放出脂肪酸。有的细菌会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二者都会增加牛奶的酸度。酸度的增加会增加牛奶中蛋白之间的互相作用,导致牛奶变粘。 总的来说,牛奶的“浓淡”改变有不同的影响因素,需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说感觉“变淡”了是好还是不好。 “奶香”,来源于奶牛的食物 人们经常说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奶的味道,确实与奶牛吃什么密切相关。如果用仪器来分析的话,草中至少有几十种具有“味道”的物质。最重要的 是一类化学上称为“萜”的成分,此外还有醛类、酯类、酮类、烃类等挥发性物质能够产生“气味”。不同的植物所含的这些物质并不相同,比如双子叶植物就比禾 本科植物含有更多的萜类化合物。 草长在地里的时候,新陈代谢正常进行,不会释放出太多的气味物质。当草被割下,草里的脂肪氧化酶就迅速激活。这些酶会氧化分解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和脂类物质,释放出大量有“味道”的挥发性物质。路过正在剪草的草地,会闻到浓郁的“青草味”,就是这个原因。 在奶牛吃草的时候,这些有味道的物质可以经过消化系统被吸收,经过血液最后进入奶中。挥发到空气中的“香味物质”也能够被鼻子吸入,通过肺而进入血液系统,更加迅速地进入到奶中。 不难想象,既然那些“好”的味道能够进入奶中,那么“不好”的味道,自然也可以进入到奶中。所以,要想获得“香”的奶味,就需要有好的饲料和清洁的环境。 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牛奶,往往喂给奶牛标准化、精心调配的饲料。这些饲料通常是为了提供充分均衡的营养,使奶牛多产奶以及产的奶有更高的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奶味如何,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平淡的奶味,更容易实现标准化。 为了增加饲料来源,还有很多枯草、秸秆及其发酵产物被用于牛奶喂养。在合理的搭配下,这些饲料也可以产生合格的牛奶。不过,就“奶味”而言,就很难产生我们儿时记忆中的“香浓”了。 奶味,真的是“百味杂陈” 前面说了奶味跟奶牛的饲料密切相关,指的是刚刚挤出来的奶。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喝经过“收集-运输-加工-运输-分销”的牛奶。最后,到 消费者手里的奶味就跟刚挤出来的奶大相径庭了。这样的奶,汇集了整个产销过程中每一步的影响,真可以用“百味杂陈”来形容。奶中异味的来源,可以分为 ABC三类。 A是指吸收的异味(Absorbed )。挤奶环境中的“异味”不仅可以通过奶牛的呼吸引入奶中,还可以直接被吸收进入挤出来的奶中。如果把一碗牛奶敞口放在冰箱中半天,大致就可以体会一下味 道的变化。再来考虑一个苍蝇乱飞、屎尿横溢的环境,就不难想象挤出来的奶里会不会吸收一些“佐料”了。 B是指细菌导致的异味(Bacterial )。牛奶本身是很适合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从挤奶到灭菌的每一步操作,都可能引入细菌。在冷藏的条件下,也只是延缓了它们的生长,任何时候恢复高温(即 使只高到7℃以上),哪怕是不长的时间,它们也会争分夺秒地扩张。不同的细菌会产生不同的异味,比如常见的有“酒糟”的味道和“腐臭”的味道。前者一般是 因为没有及时、恰当地冷藏而产生,会进一步转化成牛奶的“酸度”。但是这种酸是杂菌产生的,跟受人类控制的乳酸菌发酵不同,并不是令人愉悦的味道。后者也 是冷藏不当产生的,细菌主要作用于蛋白。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存,时间长了会严重到牛奶凝结和分层。当鲜奶中的细菌数在百万这个数量级的时候,就会产生比较明 显的腐臭味了。一般情况下,这些细菌并不难杀灭。但是,经过灭菌处理,把奶中的细菌数量降到了“合格”,这些异味物质也还是不会消失。 C是指化学反应产生的异味(Chemical)。 化学反应的产生可能来源于病奶牛所吃的药物、清洗容器所用的清洁剂、水的酸度过高、容器上的铁或者钴等等。在排除了这些因素的情况下,牛奶本身的质量会影到到脂肪的氧化,从而产生异味。 前面说了牛奶中的脂肪是蛋白质包裹的颗粒。如果脂肪表面的蛋白质膜破裂了,脂肪就释放出来。这些脂肪可能被氧化释放出游离的脂肪酸,进一步产生通常 所说的“哈喇味”。很多原因可能导致这种异味的出现。奶牛营养不合理,比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或者热量不够,会导致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足,从而使得脂肪颗 粒容易破裂。此外还有挤奶期过长、挤出的奶放置时间过久或者搅动过于剧烈等,也会增加牛奶中的“哈喇味”。 牛奶氧化还可能产生类似陈年旧报纸或者金属的味道。这种情况除了清洁剂、不干净的容器以及金属离子等影响,主要跟牛奶中维生素E的含量低有关。维生 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如果饲料中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维生素E,就可能导致产出的牛奶更容易被氧化。此外,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纤维与脂肪的组成等因素也会影 响维生素E的含量。在其他因素都已排除的情况下,如果这种异味依然存在,甚至可以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E。 “调味奶”,不仅仅是调味 不管是蛋白质含量、细菌总数,还是风味,都不仅仅代表着这些指标本身。它们还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以及牛奶处理过程中的卫生程度。人们知 道细菌总数高的鲜奶不适合用来做巴氏灭菌奶。许多人认为原因是巴氏灭菌不完全,不能使细菌降到指标合格;或者认为是把细菌总数降到合格所需要的成本很高。 实际上,鲜奶中的细菌相差10倍,并不需要增加多少灭菌成本就可以把菌数降到“合格”。 但是,总菌数高的鲜奶,伴随着很多异味,这是灭菌所无法去除的。如果不加香精进行调味,就无法掩盖劣质牛奶的“本味”。而巴氏消毒奶,一大优势就是 保持牛奶的“原味”。对于不允许添加任何成分的“纯牛奶”,包含各种异味的“原味”就很难被接受。许多“调味奶”,通过外加糖和香精来调味,可以把异味掩 盖。这样,原来的奶味是什么样的,也就无从知道了。而“常温奶”,在经过超高温处理之后,牛奶本身的味道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原来的异味,也就不那么突出 了。 国外的“巴氏鲜奶”,使用标准化的饲料,尽量减少了“奶味”。从挤奶到巴氏灭菌的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很严格,细菌总数控制得很低,从而避免了异味的引入。这样的纯牛奶”,虽然不再“香浓”,但是可以始终如一地保持“平淡”。
2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牛奶灭菌那些事儿(转自科学松鼠会)
chenzhongx 2011-8-13 09:20
牛奶大概是最不让中国人民省心的食物了。最近的生奶新国标再一次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牛奶的各种讨论介绍已经很多,这里来集中介绍一下牛奶的灭菌。牛奶细菌如何被杀灭?巴氏奶与常温奶差别何在?为什么不再有“致病菌不得检出”的规定?灭菌与安全,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细菌啊,让温度与时间来杀死你们 我们都知道许多细菌能够导致人们生病。健康奶牛新产的奶中细菌非常少,但是细菌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对于细菌来说,牛奶可以算得上生长的乐园。在7摄氏度以上,很多细菌就可以“星火燎原”。 现代社会的牛奶不可能现挤现吃。从挤奶到分销到消费者手中,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细菌有无数的机会进入牛奶,蓬勃发展起来。虽然有一些人追逐“未经热处理的生奶”,不过细菌污染的危险实在太大。世界各国的学术界和食品管理机构,都不赞同喝这样的生奶。 灭菌,成了现代牛奶产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稍微有一点生活常识,就不难理解: 温度和时间,是决定细菌能否被杀死的两个关键因素。 细菌不是一个物种,而是无 数的物种的统称。一般而言,每一种细菌有最适合它生长的条件。在该条件下,那种细菌可以很容易地大量生长。在某些“不利条件”下,比如低温,细菌只是停止 了活动,但是并没有被杀死。只要等到条件适合,它们就又活跃起来。而有的“不利条件”下,比如高温,它们就可能被杀死,而无法起死回生了。不过,细菌的生 长习性各不不同,对于这种细菌是难耐的酷热,对于另一种细菌可能只是洗了个桑拿而已。 在任何一个“不利”的温度下,一定时间内死亡的细菌数跟它们的总数成一个确定的比例。 比如说,在63摄氏度,有100万个某种细菌。过了6分钟,还剩下10万个。在食品科学上,就把这个6分钟称为这种细菌在63摄氏度的 D值 ,意思是“在63摄氏度下,杀死90%的该细菌所需的时间是6分钟”。再过6分钟,剩下的10万个细菌依然不能完全死去,还会剩下10%(即1万个)。如此下去,再过6分钟,还会剩下1000个;又过6分钟,还剩100个…… 实际上,牛奶中不止一种细菌。不过有的细菌没有什么危害,有的细菌能让人生病(被称为“致病细菌”)。理论上说,需要挑选最顽强的致病细菌来作为指 标。当最不容易杀灭的那种致病细菌减少到不足以兴风作浪,其他的细菌也就不足为虑了。不过在传统上,是采用总的细菌数来计算。前面举例所说的数据,就是传 统的巴斯德灭菌所采用的数字。在63度下,牛奶细菌的D值为6分钟。经过30分钟,奶中的细菌数降低到初始值的10万分之一。合格的生奶(美国标准是灭菌 前细菌数不超过每毫升30万)经过这样的杀菌,细菌数降到很低。在恰当的冷藏条件下,这样得到的“巴氏消毒奶”可以存放两三周,而细菌总数也不至于重新长 到有害的程度(比如美国要求每毫升不超过2万个)。 63度加热30分钟的方式对于家庭下作坊生产还比较方便,对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就不是那么方便了。工业上,希望加热时间短,因而可以连续地让牛奶流过加热区,实现流水线操作。 细菌的生存对于温度非常敏感。温度上升,它们就更加容易被杀死。体现在数字上,就是前面所说的D值随温度升高急剧降低。牛奶的D值在63摄氏度是6 分钟,到了72摄氏度,就变成了3秒。也就是说,同样把细菌数降低到初始值的10万分之一,只需要15秒就够了。这样的灭菌条件叫做“高温快速巴斯德灭 菌”,简称HTST过程。在HTST流程中,牛奶连续通过加热器,控制流速使之在72摄氏度的管道中呆够15秒,再进入冷却区迅速降温。然后进行包装,冷 藏。 D值降低到10分之一所需要增加的温度被定义为Z值。 牛奶中的各种细菌的Z值一般在5到10摄氏度之间,有的甚至在5度以下。 除了细菌之外,牛奶中还有两类人们关注的物质:酶和维生素。这两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会失去活性。它们失去活性的行为也跟杀灭细菌类似,也有D值和Z值。一般来说,酶的Z值在30到40摄氏度之间,而维生素的Z值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也就是说, 温度升高,对细菌的影响远远比维生素和酶要大。 举 例来说,假如细菌和维生素的Z值分别是5和20摄氏度。如果把温度提高20摄氏度,那么细菌的D值将降低到原来的万分之一(对于细菌而言,温度升高了4个 Z值);而维生素的D值只降低到了原来的10分之一(对维生素而言,温度升高了1个Z值)。这样,在高的温度下,只需要加热原来时间的万分之一就可以获得 相同的灭菌效果。对于维生素,虽然D值是原来的10分之一,但是加热时间只是原来的万分之一。因此,通过高温来实现同样的灭菌效果,对维生素的破坏远远比 低温灭菌要少。这就是HTST的优势。 “致病菌不得检出”,规定容易执行难 理论上说,衡量灭菌效果的好坏,需要对灭菌后的牛奶进行细菌数检测来确定。但是实际操作中,检测细菌数费时费力,并不是那么方便。 在牛奶中,有一种酶可以把生物大分子上的磷酸根去掉,叫做“碱性磷酸酶”。它的失活行为比较特别,跟细菌差不多。实际的牛奶检测中,往往是把它的活 性当作“信号”来指示灭菌的好坏。如果灭菌不好,它的活性就会比较高;如果它的活性低于了某个设定值,就可以认为灭菌比较完全了。 在中国的生奶旧标准中,有一条“致病菌不得检出”。在新标准中,这一条被删除了。有人认为,虽然新标准中规定的总细菌允许值增加了,但是如果能保证“致病菌不得检出”,那么生奶中的细菌就不是致病细菌,也就不会产生毒素。经过灭菌,也就不会有害健康了。 这在理论上当然可行,不过几乎没有可操作性。牛奶中的致病菌种类不少,“致病菌不得检出”作为规定写入国家标准,只需要增加七个字。但是,它的执行 难度就不是纸上谈兵那么容易了。总细菌数的检测尚嫌复杂,要一一检测每种致病细菌,操作成本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对于那些散户经营的牛奶,再增加几种致病细 菌的检测,增加的检测成本将由谁来承担? 实际上,即使是美国那套远比中国严格的生奶标准,也没有“致病细菌不得检出”的要求。对于细菌,他们要求检测总细菌数和大肠菌数。大肠菌数是一大类 细菌,并非某种特定的致病细菌。他们认为,把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总数控制到一个较低水平,就意味着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好的卫生监控,其安全性就可以得 到保障了。 不清楚生奶旧标准中的“致病菌不得检出”是如何执行的。不过,如果生奶新标准中保留了这一要求,大概也可以算是极具“中国特色”了——有着比其他国家都宽松的总细菌数标准,却也有着其他国家都没有做到的“致病细菌检测”。 巴氏奶与常温奶,差别有多大 媒体把生奶新标准的制定当作巴氏奶与常温奶的斗争。常温奶和巴氏奶的倡导者也的确一直互相指责甚至攻击。“常温奶派”宣称更符合中国国情,而“巴氏奶派” 则强调常温奶的超高温灭菌破坏了牛奶的营养。毋庸讳言,巴氏奶和常温奶,在风味、安全性和营养上存在差异。关键是,这种差异有多大?对于消费者,这些差异 又意味着什么? 巴氏灭菌的目标是把细菌数降低到十万分之一,用专业术语来说是5个“log reduction”。在某一温度下,加热时间是该温度下细菌D值的5倍。 经过巴氏消毒,牛奶中的细菌并没有被全部杀灭。在灭菌之后依然需要冷藏。即使在冷藏条件下,残存的细菌也还是会缓慢生长。所谓巴氏奶的保质期,其实是这些细菌长到某个量之前的时间。 国 外的巴氏奶灭菌以及后续的处理保存要求严格,这一个“变质期”可以长达3周,一般把保质期定位两周。而国内目前的巴氏奶,因为种种原因,保质期一般只有几 天。灭菌之后需要冷藏,保质期也只有几天,对于产销链的要求的确要高许多。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基本上只能依靠当地产当地销。而异地企业,基本上也就 无法涉足。 在巴氏灭菌条件下,尤其是高温快速的巴氏灭菌条件下,对于牛奶的风味和维生素的影响比较小。牛奶中还有一些酶,在加热中这些酶通常会失去活性。有人 认为酶失去活性导致了牛奶的营养价值降低。实际上,到目前,并没有可靠的依据表明牛奶中的这些酶对人体有“生物活性”。它们是否失活,并不改变牛奶的营养 价值。另一方面,这些酶中的一些种类会分解牛奶中的脂肪或者蛋白质,导致牛奶的“变质”。通过加热使之失活,对于保持牛奶的品质是有利的。 常温奶是在超高温(通常高于135摄氏度)下保持一两秒钟,简称为UHT,其灭菌目标是12个“log reduction”。也就是说,其加热时间至少是该温度下D值的12倍。经过UHT,基本上不可能还有细菌存活。在密封条件下,经过这样处理的牛奶不用 冷藏,也可以保持几个月甚至更长。如果生奶中具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它们分泌的某些毒素不能被巴氏奶破坏。因为毒素往往是蛋白质,经过UHT处理,其破坏程 度会大一些。从细菌和毒素的角度来说,常温奶的安全性确实要高一点。因为不需要冷藏而且保质期长,异地产销就成为了可能,使得厂家更容易实现市场扩张。 显然,UHT是更“严苛”的加热条件,它对维生素的破坏也会更多。如果是要比较营养“谁高谁低”,自然是巴氏奶稍胜一筹。不过,牛奶只是饮食中维生 素来源之一,人们喝牛奶主要是为了获取其中的蛋白质和钙,而蛋白质和钙不会因为UHT 损失,也可以说常温奶相对于巴氏奶的营养损失并不大。 总菌数高的生奶不适合做巴氏奶,原因并不是许多人认为的“无法达到巴氏奶的灭菌要求”或者“增加巴氏灭菌成本”。实际上,总菌数从每毫升50万增加 到200万,只增加了0.6个“log reduction”需求。相对于巴氏灭菌要求的5个“log reduction”,如果采用标准的HTST温度,只需要把灭菌时间从15秒增加到17秒左右就够了。如果通过提高温度,则提高不到1摄氏度就可以保持 15秒的标准时间。不管哪种方式,对于灭菌成本的增加都微不足道。 二者的最大差异其实在于外观和风味。巴氏灭菌奶基本上保持了灭菌前的乳白和奶味,而UHT则会使奶色变暗,相对而言不再“秀色可餐”。超高温产生一 定的“焦糊味”,则会掩盖奶本来的风味。当总菌数达到每毫升200万,意味着生奶从挤奶到灭菌前的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很差,吸收的异味和细菌产生的异味, 已经大大改变了牛奶的风味。而这些异味,巴氏灭菌并不能去除。这样得到的巴氏奶,消费者光是从味道上就能觉察出“不对”来。如果那200万细菌中有分泌毒 素的致病细菌,巴氏消毒也只能杀死细菌而可能无法去除毒素。这种情况下,问题也就更加严重了。而经过超高温处理之后,产生的“焦糊味”足以掩盖奶本身的异 味,消费者也就无从觉察出“异常”来。 微滤除菌新技术 虽然有诸多不足,在当前的食品工业中,加热依然是灭菌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不过,一些新兴的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克服加热的不足。在奶制品行业,微滤技术是应用比较多的一种。 作为微滤,就是使用一层滤孔在微米量级的滤膜来对原料进行过滤。一般的微滤膜孔径在0.6到2微米之间(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选择适当的滤 膜,可以把细菌留下,而让乳糖、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通过。因为它只是按照个头大小进行筛选,也就不会破坏维生素、酶以及牛奶的风味。 不过,牛奶中的脂肪颗粒跟细菌大小相当,留下细菌的同时这些脂肪颗粒也无法通过。所以,微滤技术往往用来处理脱脂奶。因为脱去了脂肪,剩下的蛋白质 以及其他成分可以通过。如果要生产全脂奶或者低脂奶,就需要把脱下的脂肪另外进行加热灭菌,再加到经过微滤的脱脂奶中。这当然也需要一些操作成本。 即使不考虑成本,微滤技术也还是有一定缺陷。它只是留下细菌,而对牛奶中的酶无能为力。前面提到过,许多酶会分解脂肪或者蛋白质,也导致牛奶的“变 质”。所以,单独使用微滤来处理牛奶,也不容易使之实现需要的“保质期”。此外,任何一种规格的微滤膜,所说的“截留分子量”或者“孔径尺寸”,都是一个 典型值,而不异味着膜中所有的孔径都是那个尺寸。也就是说,实际尺寸是围绕着那个典型值的各种大小不同的尺寸。牛奶中的酪蛋白,多数是聚集成“酪蛋白颗 粒”的形式存在,其尺寸在零点几个微米的样子。也就是说,如果选的滤膜孔径过大,则有可能放过一些细菌;过小,则有可能留下一部分酪蛋白。如何制造和选择 合适的微滤膜,也是工程师们努力的方向。 相对于加热灭菌,微滤也有它独到的优势。加热可以很有效地杀灭细菌,但是对于细菌或者植物的孢子就无能为力。孢子可以看作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或 者植物“种子”。在巴氏灭菌这样不算严酷的考验下,它们能够忍耐过去,耐心等待春天的到来。而微滤则可以把它们一并去除。有实验显示,经过微滤处理的脱脂 奶,再进行巴氏灭菌,可以把“变质期”从三周延长到40天左右。在目前,奶制品行业更多得是把它作为一个辅助步骤,与加热工艺配合使用。
1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方博士《新国标下的牛奶还能喝吗?》
热度 2 liwei999 2011-7-8 23:01
方博士的文章可以给50分儿吧,如果满分儿是一百的话。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08/2011 03:42:15 应该说方博士的 文章 还是比较理性的。但是文中并没有给出为什么会出台这样的“国标”的背景,也没有明确指出这个“国标”的适用对象。因此,给人造成了这个“国标”的适用对象是市面上的一般牛奶的印象。 看看背景材料,这是对牛奶原料质量标准的具体指标,并不是指一般消费者饮用的鲜牛奶。换个思考就是自来水水源的卫生标准与家里用的自来水的卫生标准显然不应该一样。 Quote 旧国标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而新国标将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 的说法中 细菌总数 显然是比较“吓人”的。显然,如果真是字面上含义的 将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从50万提高到200万 ,那将是个不可能被容忍的作法。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一毫升牛奶样品经过某种条件下的细菌培养后的数值。如果繁殖的倍数是十万的话,初始细菌数目不过是5个和20个的差。这个差虽然也是4倍,但是可信性的程度与50万比200万的意义大不相同。 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对营养的“迷信”。喝得起牛奶的人,基本不会在意那0.1%级别的蛋白质含量的差。这个差别比一年的季节变动也小得多。 上海的自来水水源据说是黄浦江。当然那水是不好喝了,但是并不妨碍上海的自来水符合卫生标准。对牛奶品质,理解也应该是一样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一般只是有灭菌、杀菌的说法,较少有“消毒”的说法。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08/2011 06:07:12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一毫升牛奶样品 经过某种条件下的细菌培养后的数值”说法的根据是所谓的 常识 。如果一毫升牛奶中直接有100万个细菌的话,意味着尺度1微米x1微米x1微米大小的菌要占1毫升的0.1%的体积。能达到这样的量的话,菌生存的生态环境就太差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很难做原料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42 次阅读|2 个评论
放宽细菌指标,“生奶新标”意味着什么?
songshuhui 2011-7-8 12:26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6-27 05:27 2010年新出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引起了巨大关注。新标准把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最低含量从2.95克降低到2.80克,而生鲜乳细菌总数的最高限从每毫升50万个提高到200万个。与国外的标准相比,这一标准明显要低。 赞同这一标准的人士认为:外国是规模养殖,生产条件有保证,容易达到高标准;而中国主要是散户养殖,饲料质量和卫生状况都不佳,所以细菌总数不易控制。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某位修改乳品标准的专家组成员”的解释是:中国奶业现状取决于国情,现行标准低系照顾散户奶农利益。 蛋白质含量是一个“营养指标”,考虑到身体需要的是“蛋白质总量”而不是“蛋白质浓度”,它对于食品安全倒也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下面我们只分析细菌指标。 生奶中的细菌从哪里来 牛奶刚从牛的乳腺里产生出来时是无菌的,但此后,牛奶并不会立即进入奶瓶。它在被挤或者吸出来之前会暂时保存在奶牛的乳房中。健康奶牛的乳腺里基本上是无菌的。新挤出的奶中往往不超过每毫升1000个。不过,如果奶牛生病了,尤其是患了乳腺炎,奶中的菌数就会急剧增加,最高可达1000万个以上。 即使是健康的奶牛,其生活的环境对于奶中的菌数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牛圈不够清洁,奶牛身上不够干净,在挤奶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细菌被带入奶中。 挤奶设备和盛奶容器的洁净程度,对于生奶菌数也至关重要。牛奶本身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各种成分,哪怕是容器上的一点残留细菌也会在牛奶的“滋养下”大量繁殖。美国的牛奶生产规范里,对于与牛奶直接接触的设备和容器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不是一次性设备,在每次使用之前,不仅要求充分清洗,还要求使用高温或者化学试剂来消毒。 细菌数的增加不仅来自于外界的污染,更来自于牛奶本身细菌的繁殖。牛奶中的大多数细菌,在7℃以上就可以快速生长繁殖。在冷藏条件下,也不会被杀死,只是消停下来而已。只要温度上升,它们就又焕发青春。所以,挤出来的奶如何保存、保存多久,对于其中的细菌数至关重要。 显而易见,要保证菌数很低,需要在奶牛健康、养殖环境、挤奶设施和操作、生奶储存等每一个环节都下功夫。可以说,生奶中的菌数,不仅仅代表细菌本身,更能反映了整个牛奶生产过程的质量。可以说,所有菌数少的生奶都是相似的,而菌数多的原因却各有不同。 生奶中的细菌是否影响健康 支持生奶新标准的还有一条理由:生奶不是用来直接喝的,需要经过灭菌处理,所以即使其中有很多细菌,经过高温处理,也就被杀死了。这样,消费者买到的牛奶,也还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事情真的如此简单,那么这个标准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1、灭菌过程是否能杀死生奶中所有细菌? 学术界、工业界和主管机构确实反对喝生奶。商业化的牛奶都要经过高温处理。目前,标准的处理有三种: 传统的巴氏消毒,在63℃保持30分钟; 高温快速(HTST)的巴氏消毒,在72℃保持15秒; 超高温(UHT)灭菌,在135℃保持一两秒。 超高温几乎可以杀死所有的细菌,因而在密封的条件下可以常温保存很长时间。而传统的巴氏消毒和HTST效果是相同的,理论上能把细菌数降到处理前的十万分之一,专业术语叫做“5 log reduction”。也可以采用更高的温度而保持更短的时间,比如90℃保持0.5秒,也与传统的巴氏消毒效果相同。 巴氏消毒并不能完全杀死细菌,初始菌数的十万分之一也并不少。这些细菌会在以后的保存中重新焕发生机。所以,巴氏消毒奶必须冷藏,而且不能保存太长的时间。 “5 log reduction”,或者说把细菌数降到十万分之一,只是一种理想结果。在实际的巴氏消毒操作中,为了更加保险,也经常采用更长的时间或者更高的温度。比如72℃下保持15-30秒,或者90℃下延长到几秒。在这样的操作下,即使生奶中的细菌数很高,也确实能够把它降到“合格”。 2、细菌被杀灭,牛奶就绝对安全吗? 不过,细菌对牛奶的质量的影响并不仅仅是活细菌。 首先,牛奶中有各种细菌,有一些会分解脂肪,有一些会分解蛋白质。两种情况都会使牛奶产生异味。而且,一旦异味产生,巴氏消毒也没有用。 其次,有一些细菌,尤其是某些引起乳腺炎的细菌,可能产生一些毒素。有些毒素并不能被加热破坏。这种情况不常见,但是完全可能发生。比如说,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就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 如果一头奶牛感染了葡萄球菌而导致乳腺炎,它生产出了一批细菌数比较高的牛奶。这批牛奶经过巴氏消毒,细菌数降到了合格。但是,葡萄球菌在巴氏消毒之前产生的毒素仍然存在于牛奶中而且保持活性。如果不幸被人喝了,就有可能患上急性肠胃炎。 就牛奶而言(不包括牛奶衍生出的奶制品,比如酸奶、奶酪等),其品质(包括营养成分、风味和安全性等)在刚刚挤出来的时候最高。从离开牛乳房到被消费者喝掉的过程中,后续的任何处理都不会提高,最多只能是尽量保留。所以,国外把生奶的细菌数作为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美国规定单一奶源的生奶菌数每毫升不超过10万,而多个奶源混合之后、在巴氏消毒之前也不超过30万。我国新标准中的200万个,确实是很低的标准。 怪异的立法逻辑 先不谈那个200万的菌数标准是否会对公众健康带来风险。如果北青报的报道属实——那位神秘的“修改乳品标准的专家组成员”给出的解释确实是此次修订的原因,那么只能说:这个立法的逻辑相当怪异。 食品生产规范是一种公共卫生决策,前提是把公众健康的风险降到足够低。在此基础上,才考虑给生产者尽量大的操作空间,以降低社会成本。也就是说,必须是先做风险评估,在什么样的标准下,公众健康的风险有多大。在此基础上,才考虑风险与成本的平衡。如果国际标准是10万,那么表明这个标准下的风险能够被普遍接受。如果要制定一个200万的标准,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主张”了,应该提供“非同寻常的风险评估报告”。 在还没有这样一份评估报告的情况下,为了迁就“散户奶农”,就制定一个大大低于国际常规的标准,显然不合理。所谓通过降低标准来“保护奶农”,就是让低成本生产的劣质产品进入供销渠道。实际上,奶农的利益并不由生产成本决定,而是由生产成本和出售价格的差异来决定。高标准的牛奶并不存在高的技术壁垒,而是需要高的成本投入。 在质量标准公平一致地执行的前提下,牛奶企业自然会通过提高价格来吸引奶农生产合格生奶。而这种成本的提高,最后也并非由牛奶企业承担。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下,最后是转化为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只要市场机制正常运转,这些价格最后会达到平衡,产业链中的每一环都会得到合理收入。而消费者,则付出合理价格,得到高标准的产品。 当然,前面所说的生奶中的“高菌量”可能产生有害毒素,只是理论的分析。在实际的生奶中,每毫升200万的菌数会带来多大的风险,还是需要具体的科学数据来评估。 或许“修改标准的专家组”进行了这一评估,认为这个菌数带来的风险可以忽略。但是,在公布这个评估之前,这个标准是无法服众的。而用“国情”和“保护散户奶农”来作为修改标准的理由,更不是合理的立法逻辑。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健康朝九晚五主题站 《 放宽细菌指标,“生奶新标”意味着什么? 》
个人分类: 健康|1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坚决不喝国产奶
热度 8 陈众 2011-6-28 01:36
最近关于奶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看评论网民们似乎也迅速分为两派,各自陈述自己的道理。 别人的事情我懒得管,我自己坚决不喝伊利、蒙牛了。 我在重庆读书十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从来不买这玩意喝! 03年7月后工作以后,生活条件改善了,有收入了,到了04、05年经济情况也逐渐好转。老婆大人坚持买蒙牛、伊利的盒装牛奶当早餐吃。期间发生过一次打开牛奶变质,经销商重新送了一箱来的事情,是蒙牛还是伊利就不记得了(我不信教,因此不说对着圣经发誓,只说对着自己的良心发誓此事发生过)。 08年的时候,某天早上起床,肚子出奇的痛,开始还以为躺躺就没事了。后来真不行了,痛的叫起来,浑身冷汗。老婆打电话叫救护车,车子到了,忍痛下楼。随车人员一看,估计就是肾结石。拉到医院急诊,急诊也得排队交钱,交了钱排队拿药,护士才有药可以注射,又痛了半个多小时。一瓶药滴下去不到五分钟不痛了。拍片诊断,非常小的结石。住了5天院,也没看见拉出什么东西,就好了。 08年底体检,老婆也有一颗肾结石了。同年爆发三聚氢钠事件。我们没喝过三鹿,孩子也没喝过(他也不喝蒙牛、伊利,只喝进口奶),但我深信,蒙牛、伊利也有这个问题。我就推理,说三聚氰胺不止对小孩有不良作用,对大人应该也有。老婆不是很相信,虽然自己不怎么买了,过节的时候别人送的还是照喝。 咱不喝牛奶的时候,啥事没有,生活条件好了,反而受罪! 今年回国以后,坚决不让她买蒙牛、伊利喝了。 买回来,我就倒厕所里,直到她心疼钱不买为止! 不要说我偏激,我坚决不想受那个罪了! PS. 暗自惭愧,真正的共产党员是能够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的,我离那个标准太远太远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4 次阅读|9 个评论
乳糖不耐症
songshuhui 2011-6-15 15:44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6-11 11:35 作者:花叶绿萝 奶制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奇怪的是,我们常常会听说某人一旦喝过纯牛奶之后就会腹痛、腹泻,而且这种反应绝对不是食物变质导致的。许多人遇到类似的情况,便会把责任一股脑怪罪到牛奶头上。那么,真的是某些人天生就和牛奶五行相克,还是其中另有他因呢? 有这么一种“病”,叫做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得益不久前沸沸扬扬的牛奶“情绪传染”事件,大家对这个名字应该已经不陌生了。乳糖不耐的人不能有效地消化乳糖,而乳糖恰恰是绝大多数奶制品中都包含的重要成分。如果饮用牛奶后的不良症状表现为喝了一定量安全卫生的牛奶之后却腹胀、绞痛和腹泻,那么所谓的过敏就有可能是这里讨论的乳糖不耐症。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食品中,食用频率高、含乳糖量大的乳制品之一就是牛奶了,所以许多乳糖不耐者都会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上述的症状。 要探讨乳糖不耐症的成因,得先从乳糖的正常消化谈起。乳糖是一种二糖,不能被细胞直接用于产生能量,故需先被分解为单糖。在消化道内存在着许多双糖水解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等,而乳糖的分解是由附着在小肠上皮的外表面上的乳糖酶(lactase)所催化的。乳糖分解D-半乳糖和D-葡萄糖为两种单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而进入血液,并运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参与糖酵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 乳糖不耐症者面临的问题就是他们体内的乳糖酶的活性显著下降甚至完全消失。由此导致的能量缺口倒是小事,因为人体还会摄入很多其他的营养成分弥补不能分解乳糖带来的缺憾;严重的问题在于,这样一来,乳糖无法在小肠中消化或消化不完全,那么也无法被吸收。于是,乳糖在小肠内不断积累,造成异常的渗透浓度差。同时,在大肠中,没有消化的乳糖会被大肠中的细菌利用,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体有毒,因而出现了临床上的乳糖不耐症症状,如腹胀、绞痛、恶心和腹泻等 。 读到这里,读者们也许会疑惑,如果这些乳糖不耐者没有乳糖酶,那么他们在婴幼儿时期是如何消化母乳的呢?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乳糖酶的活性是后来才消失的。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可以消化乳糖,然而乳糖不耐者的乳糖酶的活性在到了青年或成年之后便下降或者消失了 。现在认为,活性的丧失可能与遗传及后天感染和生活习惯有关。如果是遗传导致的,那么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乳糖不耐者的基因发生了序列改变或表达的障碍,导致不能合成出正常的乳糖酶 。后天的原因则多种多样,可能是由于小肠的病毒或细菌感染,破坏了小肠上皮细胞。还有些情况下,这种后天的感染导致的症状只是暂时的,因为一旦治愈之后细胞正常活动时,又可以重新产生乳糖酶了 。 人类中发现的乳糖不耐症主要有四种:第一种称为原发性乳糖酶缺乏症(Primary lactose intolerance),占全部病例的约70%,病因与乳糖酶表达时信使RNA的缺失有关。这种情况在不同地区所占比例和乳糖不耐发生年龄差异很大,工业和商品乳制品不普遍的亚洲和非洲很多地区比较常见,在亚洲和美洲印第安人中约占100%。2002年,芬兰的研究人员还曾发现了基因多样性与成人乳糖不耐症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接受调查的236个芬兰人中,编码乳糖水解酶的基因上游不远处的一个碱基的突变与乳糖不耐症有100%的正相关 ——也就是说,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基因突变是造成这些受试者乳糖不耐症的原因。同时,在这些受试者中,还发现另一处突变与229人的乳糖不耐症形成有关 。 第二种是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症(Secondary Lactase Deficiency),也多为环境因素导致,例如胃肠道的各种疾病。小肠中的寄生虫感染可以导致乳糖酶的合成被永久破坏。肠胃炎也是导致暂时性的乳糖不耐症的一个常见原因,尤其是轮状病毒(rotavirus)感染导致的肠胃炎(也有感染后不发病的报道)。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也可能会导致继发性乳糖不耐症。 第三种即发育(新生儿)乳糖酶缺乏症(Developmental (Neonatal) Lactase Deficiency)。妊娠34周后胃肠道才能产生乳糖酶和其他的二糖酶。多见于婴儿,调整饮食对患儿有帮助。第四种即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Congenital Lactase Deficiency),即某种基因缺陷导致乳糖不耐者不能合成乳糖酶。在婴儿中比较罕见,但对于母乳喂养的患儿来说却是致命的,因为对他们而言母乳或牛奶是主要的能量来源;而这时他们却不能获得维持生存的足够能量。患有这种乳糖不耐症的婴儿只能依靠食用经过处理脱去了乳糖的商品奶制品 。 乳糖不耐症在不同地区的发生率差异显著(见图1)。亚洲人(包括北美印第安人)患乳糖酶缺失症的比例高于欧美人。 在泰国,大约97%的人不能耐受乳糖;而在丹麦只有3%;非洲某些地区的原住民也很少发生该病 。 图1 全球乳糖不耐症发生率 (来源: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Lactose_intolerance) 乳糖不耐症的发生年龄并不是一定的。据统计大部分的乳糖不耐者都会在5岁后发生症状,但是临床上也观察到2岁发生症状的例子,甚至在婴幼儿中也偶有出现。在中国和日本,约有20%到30%的人在断奶后4到5年内就发生乳糖不耐。儿童乳糖不耐症患者可能会导致发育迟缓,但对于成年人而言,不能消化乳糖并不是什么巨大的遗憾,对他们的身体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因为成年人的食谱多样,一旦发现患病,避免摄入乳糖即可。 现在许多国家都出售用乳糖酶处理过的乳制品,甚至有单独的酶制剂出售 。同时,饮用酸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该症状,因为酸奶中的乳糖大部分都已被细菌分解。如果一定要喝牛奶,每次只饮用少量(2-4盎司)也不会导致明显的症状 。比如在九成以上有乳糖不耐的日本,大多数人仍然可以每天喝200毫升的牛奶而没有任何不适 。 尽管很多人都有喝过牛奶后胀气和腹泻的症状,但是并非所有饮用牛奶后导致的身体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都是乳糖不耐症在作怪。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乳糖不耐症呢?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氢呼吸测试(Hydrogen breath test) 禁食一夜后服用水溶的乳糖50克。乳糖不耐者不能分解乳糖,所以肠道细菌代谢乳糖后会产生氢气,连同甲烷一道可以在受测者的呼吸中被检测到。测试大约持续2到3小时,每10到15分钟检测一次呼吸中的气体含量。正常人将得到一条水平的曲线,而乳糖不耐者将会呈现出峰值,即在摄入乳糖1至2小时后气体含量有50%到 100%的显著上升。 二、粪便酸性检测(Stool acidity test) 多用于婴幼儿。 三、肠道组织切片检查(Intestinal biopsy) 用于确认氢呼吸测试的结果,观察小肠内是否存在乳糖酶。 虽然遗传的乳糖不耐症我们无法避免 ,但是还是可以努力留心避免症状。同时,平常饮食有度,注意食品卫生,也可以避免后天感染导致的乳糖不耐症。毕竟,对任何一个喜欢喝牛奶的人来说,被宣判乳糖不耐都是一件十分不幸的事情。同时,如果有出现类似乳糖不耐症的症状,也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避免接触牛奶就行。因为乳糖也存在于许多其他食物之中,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早确诊,以明确自己是否患有乳糖不耐症,然后注意避免接触各种富含乳糖的食物。 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乳糖不耐症并不等同于牛奶过敏。“过敏”指的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作出了过于激烈、甚至完全不必要的反应;而这里探讨的乳糖不耐症则是消化系统因为不能有效分解乳糖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果牛奶过敏的患者过敏原是乳糖,那么可以用和对付乳糖不耐症相同的方法来避免过敏症状;如果过敏另有元凶,那么还应找出真凶,对症下药。 参考资料: 1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2年第三版 2 维基百科Lactose intolerance 3 Heyman MB; Committee On, Nutrition (2006). "Lactose intolerance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18 (3): 1279–86. http://aappolicy.aappublications.org/cgi/content/full/pediatrics;118/3/1279 4 Lactose intolerance-PubMed Health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health/PMH0001321/ 5 Nabil Sabri Enattah, Timo Sahi, Erkki Savilahti, Joseph D. Terwilliger, Leena Peltonen Irma Jrvel,2002. Identification of a variant associated with adult-type hypolactasia. Nature Genetics 30, 233 - 237 (2002) http://www.nature.com/ng/journal/v30/n2/full/ng826.html 本处删除“例如,约10%到20%的中国人和25%的日本人患有该病 ;”一句。因此句的理解有误,原句“Lactose intolerance levels also increase with age. At ages 2 – 3 yrs., 6 yrs., and 9 - 10 yrs., the amount of lactose intolerance is, respectively: ……approximately 10%, 20%, and 25% in Chinese and Japanese”。说的是不同年龄段中的中日人群发生率。而非全体人群中的总发生率。非常谢谢热心读者gildor 、alreadydone、pasternak的指正。 本句根据pasternak的建议进行了修改。
个人分类: 健康|2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试试你能看几分钟不崩溃——Earthlings/地球公民
热度 1 seawan 2011-6-13 11:15
原来还想找一个高清版的(新浪的一个才有7分钟),现在不需要了,因为: 我只看了21分钟,再看不下去了。。 你能坚持看多长时间? 明天起不吃奶制品了。
个人分类: 电影|4006 次阅读|4 个评论
你还敢喝牛奶?知道啥叫解抗灵吗?
热度 10 jiangjinsong 2011-5-26 07:25
蔣科學按: 大家都知道三聚氰胺,其實牛奶中最可怕的還不是三聚氰胺,而是過量的抗生素。抗生素的過量使用,早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爲了防止被檢出,又有了所謂解抗靈。總之,你喝的不是牛奶,而是各種生化試劑就對了。 江苏泗阳牛奶含解抗灵遭拒收 每天倒掉数百公斤 http://www.enorth.com.cn  2011-05-24 08:39   中广网北京5月23日消息(江苏台记者赵振泉宿迁台记者张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5月份以来,江苏省泗阳县张家圩镇的20多户奶农每天不得不将多达数百公斤的牛奶全部倒掉。而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牛奶被检测出含有“解抗灵”,遭到了企业的拒收,而牛奶中有“解抗灵”残留,完全是因为奶农用药不规范导致的。   "解抗灵"堪比"三聚氰氨"   泗阳县张家圩镇奶农王勇、丁其乾养殖了200多头奶牛,每天可以生产1吨左右的牛奶。过去,牛奶的销售价格大约在每公斤2.9元,收益还算不错。然而从5月3日起,他们生产的牛奶却成了烫手山芋。   奶农:卫岗(乳业)说这种有“解抗灵”在里面,说比三聚氰氨还厉害。   奶农:每天要亏损1万多块钱,连成本都拿不上来。   据奶农们介绍,他们的牛奶收购商是泗阳县恒达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同时也是南京卫岗乳业的奶源供货商。泗阳县恒达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冬梅:   刘冬梅:检测有解抗灵,人家不要,国家违禁的药品。超标检测达到20了,本来要求是4,损失了有70吨吧。   据了解,由于国家加强对食品质量的检查力度,从今年5月1日起,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也提高了对液态奶收购的检测要求,而泗阳县张家圩镇的一些奶源也是第一次被检测出含有“解抗灵”。面对南京传回来的检测报告,很多奶农都十分诧异,因为从事这个行业10多年的这些奶农,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解抗灵”,而让他们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的牛奶中含有这种物质。向恒达牧业销售牛奶的18户奶农中,就有15户被检测出含有“解抗灵”。奶农:   奶农:我们老是找这个原因,就是找不出这个原因,实在找不出,倒这个奶。   奶农: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解抗灵,这种新名词。   那么,什么是“解抗灵”呢?“解抗灵”其实是一种抗生素分解酶。为给生病的奶牛治病,奶牛养殖户往往会给奶牛注射抗生素治疗,因此,牛奶中就会有抗生素残留。但是在收购牛奶时,如果牛奶中有抗生素残留,收购企业会拒绝收购。   或与兽药有关   而 “解抗灵”的作用,就是把牛奶中的超标抗生素分解掉,使牛奶可以顺利通过抗生素含量检测。 不过,据记者了解,泗阳县张家圩镇的奶农们并没有人为地添加过这种解抗灵。经过大家的讨论,他们把疑点放在了上门推销的兽药上。   据奶农们介绍,每隔半个月,都有来自徐州的兽药销售员向他们推销一些叫做反刍灵、乳立通的兽药,凡是奶牛出现过问题的奶农都曾长时间使用过这些兽药。   奶农:这个反刍灵我们以前用过,现在也不给用了,也停止了,就是他们送过来的。   在张家圩镇,其它几家企业的牛奶都没有出现问题,而他们的兽药使用也规范多了。泗阳县锡源乳业有限公司兽医左成东:   左成东:兽药我们都是采用必须有营业执照的和通过GMP验证过的,必须有生产兽药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   那么,这些上门推销的兽药是否含有“解抗灵”呢?记者就奶农使用的其中一种产品乳立通电话采访了兽药推销员,推销员不愿正面回答, 只是一再强调他们的药,厂家应该检测不出来的。   兽药推销员:解抗剂是一种酶,这种酶只有中科院卫生研究所才能检测,其它都检测不了,都没有。   据奶农们介绍,这些可能有问题的兽药他们已经使用2年了,以前的牛奶送检一直都没有问题。而新的乳制品监管条例实施后,食品加工企业加强了对生产原料的把关,使得他们的牛奶没有了销路。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奶农们现在已经把健康的奶牛和生病的奶牛分别圈养。在停药、分类收集牛奶等应急措施下,一部分健康奶牛生产的牛奶正在恢复销售。   宿迁市畜牧兽医站站长芮国兴提醒广大奶农,给奶牛用药一定要规范:   芮国兴:我们江苏正在推GSP管理,也就是兽药销售规范管理,兽药从进货渠道,出货的渠道,包括收入的台账,这些管理都要规范,制度要规范,这样一旦兽药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追溯到是哪个企业生产的,请广大养殖户在使用兽药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兽药销售企业,就是获得企业GSP资质的企业去购买。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903 次阅读|22 个评论
科学网朋友有关肉食、素食、牛奶等常见问题之误区
热度 8 ljry8044 2011-5-11 21:36
1、 不吃肉或者牛奶如何满足蛋白质、胆固醇和脂肪的需要? 将蛋白质与动物蛋白混为一谈啦! 兔子、羚羊、水牛等等都不吃肉,均不乏蛋白质、胆固醇和脂肪。 动物膳食所含氨基酸与人体比较接近,可以更快地满足人体所需,使人保持在躁动、亢奋状态,有利于适应瞬息万变的浮躁环境。所以,社会越发浮躁时,人们一般会本能地多吃与人体契合度较高的动物蛋白。 植物膳食也能满足蛋白质等各种营养需要,只是需要一定转化时间,不过更加稳定,更适合持久从事脑力和体力活动,自然也就更适合科研工作者。国外研究也表明,早上摄入燕麦、面包等植物膳食者,身体更健康,大脑也更加聪明。不过如果是中国人,那燕麦、面包该是米粥、面条了,毕竟中外体质有别。 2 、天翼兄指出:“ 我对素食的最关注的问题是素食对儿童发育的利弊。因为人类与肉食动物有共同的起源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下子不吃肉,不知道我们体内的基因网络能否调整得过来”。 事实上,针对中国 65 县近 10 年的大规模调研表明。摄入更多的蛋白与更加高大的身材之间是显著相关的,但是这个效果主要来自植物蛋白,因为中国人膳食中 90 %的蛋白质来自植物性食物。当然,动物蛋白也同样有效果,牛奶也是(前提是能吸收到体内,可中国人大多不耐受)。这就是说,摄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一样能让人长得更高大,达到遗传允许的极限。 从理论上来说,中国儿童不吃肉是可以的。不过,该结论对国外青少年未必成立,因为他们肠道偏短,对植物膳食的吸收和利用率低,更偏好动物膳食。 3 、植物膳食不能满足耗能较高的青少年的需要。 事实上,大量调研表明,相比于高动物膳食者,高植物膳食者活动量更高,更加勤快,身材更好。植物膳食完全可以满足高耗能的需要。 不过,动物膳食更容易满足爆发型活动需要,适合踢足球,更易满足快速应变的需要。另外,持续的高强度体力活动须多补充动物蛋白,否则根本支撑不下来。 4 、肉食多了不利健康,容易导致各种炎症,降低身体免疫力,使人早衰。但是,到底多少才不利健康?“应该有个科学的标准来判断”,赵立平教授如是说。 事实上,针对中国 65 县近 10 年的大规模调研表明。中国农村以素食为主的传统饮食最健康! 摄入的动物蛋白越高,罹患癌症(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儿童脑癌,胃癌,肝癌),糖尿病,冠状动脉心脏病等概率越高。上述疾病又成为富贵病、西方病,是美国的常见病,但在动物蛋白摄入量极低的中国农村却很少。像四川和贵州两省,在三年( 1973 - 1975 年)抽查的 42 万样本中,居然没有任何一个研究对象死于冠状动脉心脏病。 赵 老师,您还能设定所谓的“科学标准”吗? 理论上,不摄入动物蛋白最好! 另外,我觉得还是慎谈“科学标准”为妙,“科学”是没有标准的,尤其是涉及到身体健康问题上,所谓的“科学标准”基本愚不可及,建议喜谈“科学标准”者看看本人该博文为妙: 我们中国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大家! 我仅强调两句: 杨振宁指出, 现在很多人研究物理就是在那里算东西,实际上没有看到一个十分清楚的物理图像,这个图像其实比那些演算更重要。所以, 即使是高深的数学物理,整体图像依然是看科学之最高境界,至于健康饮食,那就更不必说了,直观感觉永远比所谓的“科学标准”强百倍,更能反应身体真实所需。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3867 次阅读|16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10. 我们只是获取小牛犊所不需要的那部分牛奶?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1-5-10 08:02
蔣科學按: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喝牛奶對動物並沒有什麽直接的傷害。但是,今天的工廠化養殖過程中,牛奶產業對動物構成了嚴重的傷害。如果我們真的瞭解了事實,我們會不忍心喝牛奶的。 10. 我们只是获取小牛犊所不需要的那部分牛奶? 这是一种十分天真的观点。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情景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了。现代的奶牛,她的小牛犊刚出生1-3天就被人从她身旁夺走了。
个人分类: 讀書卡片|2676 次阅读|6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9. 牛奶对你有益?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5-9 07:50
蔣科學按: 爲什麽許多在涉及到動物倫理話題時,就會顯現出與平時談論其他話題很不相稱的比較強烈的偏見? 因為,肉食文化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生活,它深刻地影響了我們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如與動物的關係,如對暴力的看法,如對人類本身的理解。 在我看來,權力、壓迫這些關鍵詞是領悟這一問題的核心。 要改變這種文化所帶來的認知扭曲,不能著急,必須要持之以恆地勸說,通過對事實真相的介紹,對思考邏輯的梳理。 一旦實現了範式的轉換之後,人們就會奇怪爲什麽以前會那樣考慮問題。 普朗克定理的作用不可小視。 9. 牛奶对你有益? 全球人口中估计有90%缺乏乳糖分解酶,它是消化乳汁中的糖分(乳糖)所必需的。这种天生的匮乏对我们完全无害,除非你喝牛奶,这样的话你就会有诸如,慢性或间歇性腹泻、肿胀、胃肠胀气、腹部疼痛等症状,如果是老年妇女的话,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症。 人类对动物乳汁的不耐性是所有的食物过敏中最普遍的。其症状包括:哮喘、湿疹、皮疹、慢性鼻窦炎、扁桃腺炎、大肠溃疡、肠功能紊乱、过度亢奋、抑郁不舒、偏头痛和某些关节炎。 牛奶可导致婴儿胃肠出血从而引发贫血症,也有研究证明了喝牛奶与老年性白内障之间的关联。 在美国,乳制品占了我们饱和脂肪摄入量的一半,从而使我们罹患心脏病——美国最大的杀手——的概率大大增加。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4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8. 人类需要喝点牛奶?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1-5-8 18:02
蔣科學按: 最近本網開始有比較多的博友開始討論素食的問題。有些人有限度地支持素食,有些人持不贊成態度。有不同意見很正常。但是有人討論,這是好事。 相信隨著討論的深入,許多籠罩在素食問題上的偏見會慢慢散去的。 8. 人类需要喝点牛奶? 对于那些能消化它的人来说,牛奶确实含有一些有价值的营养元素;但是所有这些营养我们都可以更好地从全素食的餐饮中获取。这样既可以避免牛奶所带来的副作用(参见9),又可以免除乳品加工过程中动物的痛苦与死亡(参见11和12)。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217 次阅读|6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7. 人类天生就是喝牛奶的?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5-7 21:56
蔣科學按: 對於素食和動物保護的偏見很多,一下子消除是辦不到的。只能慢慢地消除。關鍵是關注點的切換,是我們願不願意站在動物的立場上想問題。 但是, 7. 人类天生就是喝牛奶的?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一种喝其他生物的奶汁的动物。这亦非是我们从古至今的习性,即使没有牛奶,我们人类也已经兴旺地繁衍了千百万年,而且事实上,估计有三分之二的全球人口连消化牛奶都有问题。 不管你是否认为喝牛奶是自然的,这都不是正题。关键在于我们并不需要牛奶,因此也不能证明我们为了得到这些牛奶所造成的动物的痛苦与死亡是合情合理的(参见11和12)。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116 次阅读|4 个评论
[凝]到凝固的牛奶深处去看看
热度 2 songshuhui 2011-5-4 13:29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 2011-04-21 23:16 牛奶变酸奶的神奇之处在于,变身过程中水分没有流失,液体却变成了固形物。究竟发生了什么,得钻到酸奶里看看。 牧人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行进,手上拎着一个装奶的羊皮口袋。真是无巧不成历史,羊皮缝里事先困进了几颗特殊的细菌。羊奶汪洋是一片凶多吉少的陌生环 境,先锋细菌生死未卜。算它们走运,四周悬浮的营养偏巧可以受用。细菌绝处逢生,繁衍生息。它们的新陈代谢反过来对生存坏境进行了改装。几天之后,牧人打 开口袋喝奶,惊奇地发现奶凝固了,还有股酸不溜秋的气味。壮了胆子抠出一坨,味道竟然不赖——就叫它酸奶吧! 当然这些只是猜测,谁也没能亲眼见证这一幕“酸奶的起源”。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倒是在他最著名的《农事诗》里描述这些游牧民“喝拌了马血的酸奶”,说明古人食用酸奶确有其事,只是当年那佐料……你想不想试试这种新(旧)吃法啊。 在那之后很长时间,变酸的牛奶在世界上多数地方还爬不上餐桌,只仰仗去油功效,被用来做点日常保洁工作:男人用它洗牲口,女人拿来洗头,比今天的酸奶面膜地位差得远;在富贵的古董商那里,酸奶的姿态可以高雅一些——为古董铜器净身。 酸奶就这样过着不务正业的日子。有记载说直到16世纪,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拉肚子,国内名医无计可施。突然打奥斯曼帝国来了个蒙古大夫,问药没 有,只献上一缸酸溜溜的奶,竟真把国王的腹泻给治好了。托国王的福,酸奶在法国地位升级,从卫浴用品成了肠胃药——还是有点偏门。至于疗效是否货真价实? 先画个星星欠个答案*。 话说到了1919年,有位橄榄油商人为了躲避巴尔干战争的影响,从希腊逃到巴塞罗那。他抛下大桶大桶的橄榄油,转而操起大桶大桶的酸奶。这位商人对 儿子Daniel格外疼爱,就把“小Daniel”的西班牙语变体Danone写上酸奶瓶子,让它们走到西班牙的大街小巷。酸奶就这样成为商品被大规模生 产。后来小Daniel长大,富于经济头脑的他又把“小Daniel酸奶”带到美国,改成美国人看着顺眼的Dannon。再后来Dannon来到中国,又 改成中国人顺眼的“达能”。不过几十年,酸奶已在有人居住的各大洲发扬光大。 该感谢几千年前那几颗特殊细菌同牛奶阴差阳错的邂逅,现代人才有口福品尝细菌的杰作,也有了下面一幕—— 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气热气腾腾。我取出牛奶……不光是我,请跟我做。 将牛奶盛在小锅里, 在火上加热到80-90度维持10分钟,仔细控温别让奶沸腾。这一步将改变牛奶里蛋白质胶粒的结构,有助于酸奶均匀凝结,更重要的是煮死牛奶里可能存在的 杂菌,不让牛奶同它们错误邂逅。不过,现在市场上售卖的牛奶一般都经过了高压均质化和灭菌,煮牛奶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在牛奶加工过程中实现了,经过我的对 照实验,这一步骤完全可以省略(实验结果图略)。 冷却至比体温略高,其间在牛奶表面会结一层特别好吃的奶皮,将它捞起来吃掉,不要心急做下一步,温度过高会把酸奶引子烫死; 取你最爱的酸奶,挖出一点打散在牛奶里,我的经验是800毫升牛奶加一两小勺就够。我们可以用一个生物学名词装腔作势地描述这个步骤——“接种”。酸奶里的什么东西被“种”到牛奶里了呢?这种东西为什么还会被烫死?再卖个关子,画两个星星**。 封上薄膜,把牛奶放到温暖的暖气上。春天就没有暖气了……只好用40-45度的恒温箱或酸奶机,道理是一样的。顾名思义,“种”的意思是可以生长。第二天,揭掉凝满水汽的薄膜。酸奶神奇地长满了牛奶的空间(下图)!没有美丽的草莓,只好把果丹皮切成小块摆在上边。 牛奶变酸奶的神奇之处在于,变身过程中水分没有流失,液体却凝成了固形物。究竟发生了什么,得钻到酸奶里看看。 还是让科学家钻进去看吧! 1905年,年仅27岁的保加利亚青年Stamen Grigoriv出名了。他在日内瓦研究微生物,从酸奶里认出两种细菌,它们是让奶变酸、变凝固的始作俑者。一种是小小的球状彼此相连,名叫嗜热链球菌( Streptocuccus salivarius subsp. thermophilus ),另一种是长长细细的杆菌。 保加利亚盛产酸奶,人均消耗量30公斤。中国人花间一壶酒,保加利亚人得花间一壶酸奶。青年微生物学家想为报效祖国做力所能及的事,就用祖国命名杆菌,叫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 )。买酸奶看看配料,一定会发现这两种菌的名字。 保加利亚乳杆菌喜欢弱酸性环境,而且是一种无私的老好人细菌,它们的存在可以让肠道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活得更好,然而自己在人的肠道却停留不久。如果你从今天开始禁食酸奶,不出两周肠道里就找不见它们了。 两种细菌共生,远比分开来生活更Happy。保加利亚乳杆菌代谢牛奶里的蛋白质生成氨基酸和短肽,能让不善于分解蛋白质的嗜热链球菌长得更欢;而嗜 热链球菌代谢产生二氧化碳、乙酸和丙酮酸,能快速降低牛奶的pH,让保加利亚乳杆菌舒适起来。需要指出,在“酸奶起源”的故事中,两种细菌本是天各一方, 后来竟然能在同一只羊皮口袋里相遇,是何等珍贵的邂逅。 有了前辈做的工作,我就可以信心十足取酸奶到光学显微镜下看,一看吓了一大跳,酸奶像座城池,你绝对想象不出它的拥堵程度。1克酸奶(姑且近似为1 立方厘米)中密布了1000万“菌口”。在这样的环境中,怪不得杂菌不容易长起来——环境酸不说,争资源也争不过正牌两种菌,这使得酸奶的保质期比牛奶 长。看到下边的显微照片,是未经稀释的酸奶,你也该明白为什么说酸奶具有“活性”:咕嘟咕嘟两口,多少活物都下了肚。 至此第二处星星**的答案已见分晓。接种的酸奶里含有两种细菌,它们最喜欢在40-45度之间生长,如果牛奶把接种的两种好细菌烫死,就变不了酸奶了。 若用电子显微镜继续放大,放到五千倍,再涂上假颜色,就能显示更多细节。图中红色是保加利亚杆菌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 ,蓝色小球球是嗜热链球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周围白色一团团就是酸奶。含水量不小的酸奶为什么是凝固的,从这幅图可以得到一些线索了。不过还是画上星星欠答案吧***。 牛奶里3%左右都是蛋白质,牛奶蛋白质里80%是酪蛋白。酪蛋白的蛋白结构很特殊,基本属于无规结构,无性可变;而且组成酪蛋白的胶粒表面几乎都亲 水,不会聚集,因此即使把牛奶煮到100来度,它们也不会变性——我们该感到庆幸,如果都像鸡蛋一样随便一煮就硬,我们就喝不到丝滑的热牛奶了。 可是酪蛋白也有弱点,弱弱的酸性(pH4-5,正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喜欢的条件)也会让它们彼此交联成固形物,从牛奶中脱离出来;而这种弱酸条件下剩 在液体里的就属于乳清蛋白。酪蛋白不是一颗一颗单独漂浮在牛奶里,而是几十个酪蛋白团成一团组装成酪蛋白胶粒,这种胶粒小到重力相对于布朗运动来说可以忽 略,在静置的牛奶里也不会沉底儿,而且也不会进一步聚集,可以稳定存在于水中,这就是牛奶能稳定的原因。酸奶、奶酪……各种奶制品的形态,基本上决定于酪 蛋白胶粒的状态。牛奶看上去是白色而非透明,也是因为这些胶粒散射可见光。它们何等重要,以至于很多科学家研究它们的结构乐此不疲,画出很多很多模型,从 下边的图里你可以看出,模型各具特色,各有各的道理,共同之处在于:是一坨酪蛋白就对了。 好,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星星三***,看两种细菌如何让牛奶凝固。两种菌的嘴特别刁,只喜欢乳糖,它们能把牛奶中三成的乳糖都分解成乳酸。于是酸味积累,甜度下降。这个代谢过程还产生微量的乙醛,赋予酸奶特殊的香味。 前边说过,酪蛋白胶粒在酸性条件下彼此粘合,形成的结构好像一块不松不紧的海绵——既不像在牛奶中那么自由散漫,也不像奶酪里那么受束缚。海绵中间有无数微小的小孔,小到水都被锁在里面。就这么简单***:菌的代谢降低了牛奶pH值,蛋白交联,稀溜溜的水就看不到了。 但是酸奶海绵毕竟松散,有时候它的结构遭到破坏,乳清就趁虚而出,你就会看到液体从酸奶中析出。不过只要略加搅和,这些乳清仍然可以被吸回海绵的大部队里去。 (当我以为把凝结的问题说清楚了,突然悲痛地发现第一处星星*还没有解答……) 酸奶是一种好东西,这件事并不是打一开始就尽人皆知。想当年,受到保加利亚青年微生物学家的启发,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俄国人Metchnikoff大胆推测:保加利亚人长寿,或许因为常吃酸奶,是里边的益生菌对人体做了什么善事吧? 学院派的科学家们喜欢以符合逻辑的方式回答问题,请你耐着性子理解他们一下:首先要明确酸奶里的菌到底算不算“益生菌”。 成为益生菌有苛刻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它们得能在人体肠道环境中存活,不能边穿肠过边死翘翘;然后才是“有益人的生命”。科学家们前前后后取了几百上 千人做实验,让他们每天上缴0.5克新鲜粪便,从里边仔细检查微生物的踪迹,然后为“到底有没有那么一点微量的菌活着”的问题争来争去——到今天还在争。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营养丰富的酸奶能缩短食物在消化道中通过的时间,激发肠胃免疫系统的工作;尤其对乳糖不耐受的人们,酸奶里的菌已经帮人解决了 很大的乳糖分解问题。至于酸奶能不能治腹泻,答案是——得看腹泻的原因,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不假。比如我们生病时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它们打击坏细菌要以 误杀肠胃好细菌、损坏肠胃黏膜为代价,肠道菌群生态系统遭受重创,就表现为腹泻。这可以说是抗生素最稀松平常的副作用了。有人曾经做过实验,抗生素让 24%的人腹泻,而服用酸奶能让这个比率下降为14%,而且症状也轻。有可能酸奶帮助肠胃原生的菌群抵抗了抗生素的袭击,也有可能是酸奶本身刺激了肠道的 免疫系统,维护了肠胃的免疫屏障。 好了,一篇文章前后写了4000多年,酸奶演化的话题,是从人的实用角度考虑问题。其实,若你能站在微小细菌的立场,就能体会到这是怎样一段伟大的奋斗史。 五年前,一些体恤众生的科学家给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很多秘密就从ATGC的排列中浮现出来。这些细菌的基因组中沉睡着适应于在植物上 生存的基因,除此之外,很多在酸奶中存活所不需要的基因还在迅速消退中。一段依赖植物而生的历史,就在短短4000年中被毫不客气地遗忘;今日的酸奶先锋 菌们仍然一刻没停下惊人的演化脚步,在发酵的牛奶这样一个完全由人类所打造的生态环境中奋勇向前。 感谢:北大生物系苏都老师实验室慷慨借用显微镜 科学编辑:云无心 文字编辑:杨杨
个人分类: 专题|1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酸奶为什么这么粘——随便说说“老酸奶”
热度 1 songshuhui 2011-5-4 13:27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4-21 05:22 “养生大师”张悟本的雷人理论里面有一条是“酸奶里的增稠剂会阻塞血管”。随着张大师的倒下,这条“理论”也就被人们当作了无稽之谈。不过,大师的“理 论”还是会给人带来一些困扰:酸奶的粘稠是如何产生的?最近热炒的“老酸奶”,据说里面加了食品胶,对人体会有害吗?会影响营养吗? 牛奶主要是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对牛奶外观的影响不大。脂肪被分散成一个个小颗粒,外面包裹着蛋白质。除 了包裹脂肪的那部分,还有大量的蛋白质自己呆在水中。因为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都会带有一些疏水基团,它们不喜欢跟水分子在一起,而倾向于互相靠近。蛋白质 分子互相靠近最终导致它们从水中分离出来,牛奶就不再是均匀的“液体”状态了。好在蛋白质分子表面带着一些电荷,电荷之间的互相排斥抵抗着疏水基团导致的 互相吸引,因而蛋白质以及蛋白质所包裹的脂肪颗粒能够互相保持距离,从而老老实实地呆在水中。宏观上,我们看到的就是“象液体一样”的奶。 酸奶是奶被乳酸菌发酵的产物。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于是牛奶中的酸度就会升高(也就是pH值下降)。蛋白质分子表面所带的电荷会 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牛奶蛋白来说,当pH值下降,所带的电荷就会减少直至没有,电荷产生的排斥力也就随之越来越弱,蛋白质分子互相吸引靠近的趋 势就越来越强。到最后,当大量的乳糖转化成了乳酸,牛奶中的pH值也降到了很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疏水基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蛋 白质网络”把乳糖、水、脂肪颗粒都网在其中。宏观看来,就是奶变得 很“粘”,而且“酸”了。 乳酸菌发酵会使牛奶自然变粘,并不需要增稠剂。不过,最后得到的酸奶能够粘到什么程度,主要跟牛奶中的固体含量有关。通常的牛奶中乳糖、脂肪、蛋白 质的总含量在百分之十的样子,得到的酸奶往往不够粘。有时候看起来是凝成了固体,但是很容易破碎。要获得更粘的半固体状的酸奶,就需要增加固体含量。最简 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奶粉,这样相当于用高浓度的牛奶发酵,得到的就是“纯正”的“固体酸奶”。 酸奶的口感跟其中的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但是,牛奶中的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还带有比较多的胆固醇。一般认为,牛奶中的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所以人们倾向于减少奶制品中的脂肪,甚至干脆食用“无脂奶制品”。脱去了脂肪的牛奶中固体含量更低,形成的酸奶也就更加“不象”酸奶,口感也会变差。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会在其中加入一些食物胶,最常使用的有改性淀粉、明胶、果胶等等。这些成分的加入,一方面使得酸奶足够“粘”而成为通常的半固体,另 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脂肪的口感。 这些食品胶就是通常所说的“增稠剂”。“增稠”本身只表示增加液体的粘度,在化学工业上也有大量的“增稠”操作,因而在食品上使用“增稠剂”很容易 就给人们“制造伪劣产品”的感觉。实际上,这些食品胶本身就是常规的食品原料。所谓的“增稠”在传统的食品中也很常见,比如说“勾芡”,也就是用淀粉来增 加汤汁的粘度。而凉粉,也是类似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食用胶。关于食品胶的更多知识,可以参见《 “食用胶”是什么东西 》。 这样的增稠剂吃到体内,有的会象米饭馒头一样被消化成一个个的单糖分子,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最后提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比如改性淀粉;有的会 变成氨基酸,比如明胶;有的会作为“膳食纤维”,但是可能提供其他的健康功能。因为它们看起来“粘”就觉得会“阻塞血管”,不过是“以形补形”的信口开河 而已。如果增稠剂能够阻塞血管的话,那么吃下去的固体食物就更要把血管变成固体了。 酸奶中使用增稠剂,目的是为了降低脂肪的含量并且获得适当的口感。从心血管健康的角度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此外,象改性淀粉、果胶这样的食品胶, 能提供饱足感却不提供或者只提供比较少的热量,对于控制体重甚至有一定帮助。尤其是果胶这样的“膳食纤维”,本来就是现代人食谱中普遍应该增加的成分。 不过,如果以同样多的固体含量为准来比较,在这些加了食品胶的所谓“老酸奶”中,来自于牛奶的 “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和钙,就确实不如常规酸奶高。如果吃酸奶的目标是为了牛奶中的“营养成分”,那么这样的“老酸奶”就不如普通酸奶。所谓“萝卜 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在酸奶之外的食谱不同,期望从吃酸奶中所获得的东西也就不相同。还是那句话:知道它提供什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你选择,你喜 欢。
个人分类: 健康|1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确实证据~~太重要了
热度 5 sheep021 2011-4-18 14:54
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确实证据~~太重要了 作者: 乐活素超人 千万不要把牛奶、酸奶当好东西了 !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子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 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 “ 你知道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 ” 她的回答很典型: “ 不常产奶能叫奶牛吗? ” 我问: “ 请问你是否常产奶呢? ” “ 怎么可能? ” 我笑了,说: “ 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哺乳的意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产奶只有一个原因 ……” “ 不停地怀孕生小牛? ” 她吐吐舌头,说: “ 怎么可能呢? ” 我说: “ 确实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 —— 那段新闻所说的 “ 各种激素 ” 就是这样来的! 现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于怀孕。小牛出生后就会被关进小木箱并喂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妈妈就被千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 我常想起 BBC 制作的一个畜牧业的专辑:奶牛在镜头前走过,一步三跛,好像所有关节插了一根针。我想,人们即使是心如铁石,认为那些动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无关系,但希望自己能从这些病态的牛只体内吸收到什么营养和健康,那已非缘木求鱼,而是饮鸠止渴了。当然,在商业广告中,你会被告知饮鸠的各种好处。 许多人认为牛奶能补钙,但众多实验和数据显示, 牛奶内含有钙,但人体是很难吸收的。喝牛奶,往往还会让体内的钙质流失得更快。 其实许多蔬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黄花菜、萝卜缨、苋菜、雪里红、荠菜、香菜(芫荽 ) 。不必等春暖花开,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更关心蔬菜和粮食吧!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 信息技术已非常发达的今天,中国人得悉事实的真相是并不困难的,但真相一旦伤及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问题则绝非简单。 T. 柯林 . 坎贝尔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 “ 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 近三十年来,营养学有突破性进展,关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积大量文献,下面我信手拈几则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报告。 2004 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 61,084 名年龄在 38 岁至 76 岁的妇女跟踪 13 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 266 名妇女患卵巢癌, 125 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 4 次以上乳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 2! 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 IGF-I 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2004 年 10 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丹麦的研究人员对 117,000 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 50 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研究认为,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人体中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 (IGF-I) 的水平,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几乎每一种癌症都与 IGF - I 有关联, IGF-I 是一种促使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因素。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 10 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乳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 20,885 例美国男性 医师进行了长达 11 年的随访调查,食用乳制品的男性,有 1,012 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乳制品摄入 600 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 D3 浓度显着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 。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 60% 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 1.53 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人 1.52 倍。 在此,我很乐意讲一个牛奶致癌的有趣故事与读者分享。 英国地质化学家简 · 普兰特五十岁的时候患乳腺癌,虽然经过无数次治疗,十年间癌症总是不断回来与她作伴。当第五次复发的时候,一个半个鸡蛋大小的硬块长在她的脖子上,医生说她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绝望而又坚强的普兰特教授不再相信医生,相信医生也没有用,人家已判了她的死刑。 她靠自己拯救自己,她阅读最新的医学论文,得知 素食可以抗癌 。她回想起三十年前到过中国,那时中国农村妇女不喝牛奶而几乎没有人患乳腺癌,从而得到启发,戒掉每天必吃的两盒酸奶,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脖子上的肿瘤在六个星期之后奇迹般的消失了。 普兰特教授是英国地质局的首席科学家,同事们目睹了她反复患病到痊愈的曲折过程。当同事们的亲朋好友患了癌症的时候,都纷纷来向她求援。普兰特教授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癌症患者得到了痊愈。 为什么素食和戒掉牛奶就能够治愈癌症? 普兰特教授下功夫进行研究,她得出结论牛奶中的 IGF-1 (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 IGF-1 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产出的牛奶中含量较低。自从人们用激素催发母牛大量产奶,牛奶中的 ! IGF1 含量就增加了数倍至数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险当然就很厉害了。 她 ! 认为牛奶的危害比香烟还严重 。 善良而乐于助人的普兰特教授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牛奶的危害,放下自己的研究课题,特意写了两本书《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牛奶与乳腺癌教程》,还创办了宣传网站,网址是: www.janeplant.com ,懂英文而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浏览。 美国著名医学教授 新谷宏实 (美籍日本人)经过四十多年的行医实践,以医疗实证为依据,充分证明牛奶会导致妇女乳腺癌。他发现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爱喝牛奶的女人。新谷宏实教授在当代医学史上有突出贡献,他创造了医治无数癌症,而没有一例复发的医疗奇迹。他有什么法宝能够使每一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再复发呢?他在《不生病的生活》中告诉人们, 他的法宝就是在患者作了肿瘤切除术之后,至少五年禁食牛奶和肉鱼蛋。 牛奶为何会导致多种肿瘤病变?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坎贝尔是癌病学的研究权威,特别在致癌学研究领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曾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 “ 终生研究成就奖 ” 。他的研究给人们找到了答案。坎贝尔证实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其致癌能力甚至超过化学物质。他说: “ 在控制癌症发病方面,营养比化学致癌物甚至比极强的致癌物的影响更大。 …… 哪些蛋白质有比较强的促癌效果呢? 一个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组成的 87 %。这种蛋白质促进各阶段的癌症。 ” “ 高酪蛋白(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膳食使更多的致癌物进入细胞,使更多危险的致癌物衍生物结合在 DNA 上,引起更多的突变反应,使得细胞突变为原癌细胞的可能性增大,这些细胞一旦启动,就会形成更多的肿瘤。 ” 牛奶致少年儿童 I 型糖尿病 牛奶不但能使成年人患 II 型糖尿病,还可能使孩子患 I 型糖尿病。限于篇幅本来不想谈这个问题,但喝牛奶的孩子太多, I 型糖尿病终身难治,一个孩子一旦变成 I 型糖尿病人,在他以后的生命中,不得不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注射,太可怕了。因此不能不谈。牛奶是如何使儿童患 I 型糖尿病的?坎贝尔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作过论述,我把论述摘录如下: “ 在 I 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攻击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这种破坏性的、无法治愈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之中。它给年轻的父母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艰难的经历。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种疾病和我们的膳食有关系,特别是我们每天摄入的乳制品。牛奶中的蛋白质诱导 I 型糖尿病的发生,很早就见着于文献。其过程很可能是这样的: 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不长就开始喂以牛奶蛋白质,很有可能是婴儿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质。牛奶进入小肠后,被分解成氨基酸碎片。对于某些婴儿来讲,牛奶不能完全被消化,于是这种原初蛋白质的氨基酸小链或片断就存留在小肠当中。这种没有完全被消化的蛋白质片段被吸收进了血液。免疫系统识别了这些片段,将它们作为外来的入侵者,并开始破坏它们。不幸的是,这些蛋白质片段和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完全相同。免疫系统丧失了识别牛奶蛋白质片段和胰腺细胞的能力,并开始攻击两者,导致儿童的胰岛素生成功能的破坏。在 12? 荌 ! 禤 a 的 14 岁以下儿童中 ?! A 牛奶摄入量与 I 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调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牛奶摄入量越多, I 型糖尿 ! 病患病率越高,在芬兰, I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日本的 36 倍。 同时,牛奶的平均摄入量芬兰也 ! 是最高的,但在日本这一数值是非常低的。 ” 针对牛奶危害儿童健康问题, 1994 年美国儿科协会强烈建议:如果家族成员糖尿病比较常见的话,那么这个家庭中出生的婴儿最好两年内不要服用任何牛奶。在此我要特别强调指出,牛奶除了导致癌症和糖尿病外,还会导致其它一系列慢性疾病。坎贝尔说: “ 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占牛奶蛋白 87 %的酪蛋白,能显着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自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 ” 牛奶危害健康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奶农,奶场主,乳制品企业的员工,牛奶是他们的饭碗;奶品制造商,奶品销售商,奶品包装商,牛奶是他们的摇钱树。他们又怎么能面对这样的现实呢。我也不希望这是事实。可是令人沮丧得很,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例科研成果能够证明牛奶没有危害。 谈到牛奶的无情现实, 坎贝尔说: “ 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 牛奶越喝越缺钙 这个问题可以讲两点。 (一)牛奶含钙并不高。 100 克 牛奶之中含钙 110 毫克,而 100 克 海带钙含高达 1177 毫克 ,钙含量比牛奶高出 11 倍。许多蔬菜的钙含量远远高于牛奶。例如,芝麻的含钙量比牛奶高过 9 倍,蕨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 8 倍,豆腐、大头菜、小白菜、油莱、苋菜的含钙量比牛奶高 1.5 至 3 倍。在蔬菜中,红萝卜的含钙量算是比较低的了,但 100 红萝卜也有 33 毫克钙,比牛奶的钙少不了多少。随便挑一种绿叶蔬菜,钙含量都不会低于牛奶。只要吃蔬菜就不会缺钙。 如果小孩面前有西瓜和芝麻,小孩肯定挑西瓜,因为西瓜比芝麻大。人们选食物补钙,假如面前有海带、豆腐、牛奶,人们很可能径直选牛奶,而不知道选择价廉物美、含钙丰富的豆腐海带。是人们智商不如孩子吗?不是,是人们误信一句每天都在重复的谎言 “ 牛奶补钙 ” 。 (二)喝牛奶反而会缺钙。例如, 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个国家 —— 美国、芬兰、丹麦、瑞典,缺钙最严重。 在这些国家发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 不喝牛奶的民族反而不缺钙。西方科学家在非洲调查,发现非洲斑图妇女从来不喝牛奶,钙质的获取完全来自蔬菜。斑图妇女一生当中平均生育 10 个子女,每个孩子都哺乳一年以上,母亲们以乳汁哺育小孩,每天消耗大量的钙,但斑图妇女并没有缺钙。 三十年前中国人很少喝牛奶,特别是农村人口从来不喝牛奶,而缺钙的情况闻所未闻。八十岁的老农民能挑很重的担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坚。 从上述事实可知,正常饮食五谷蔬菜的人根本不会缺钙,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现缺钙。因为 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酸性,呈碱性的钙元素便从骨头中被释放出来,以中和酸性 ,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缺钙。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这句话似乎说得太过分。但是在中国而言,这句话绝对不会错。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上有大量鲜奶,乳汁浓郁,没有掺水,走近牛奶就能闻到飘逸的天然奶香。如果说这样鲜奶牛不能喝,肯定是不对的。然而,中国的奶品市场哪里有这样的鲜奶呢?中国市场的奶全部都是加工奶,而加工奶品确实牛都不能喝,甚至会把牛毒死。爱丁堡的约翰 · 汤姆森曾用孪生小牛作试验,一只喂鲜奶,另一只喂加过工的奶,吃鲜奶的小牛生长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 60 天内死亡。试验重复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样的结果。 国际知名营养学家雷蒙德 · 弗郎西斯在《选择健康》中说: “ 用生牛奶喂的小牛犊会保持健康,但是,用加热杀菌过的牛奶喂养的小牛犊通常在八个星期之内就会死掉 ” 。 著名医学家新谷弘实在《不生病的活法》中指出: “ 如果用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来哺育小牛,那么小牛四五十天就有可能死掉 ” 。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 “ 变质物 ” 。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 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严重。 例如大米、小麦、甘蔗原本是很好的营养食品,但经过多道工艺加工成精大米、精面粉、精白糖之后,就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了。 转载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99fe4f0100psdx.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1 次阅读|5 个评论
晚上一杯奶,有个好睡眠?
songshuhui 2011-3-28 21:58
游识猷 发表于 2011-03-21 14:52 传说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化合物L-色氨酸(tryptophan)。L-色氨酸是大脑合成五羟色胺的主要原料,而五羟色胺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因此晚上喝牛奶好,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真的吗? 色氨酸是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必须氨基酸之一。作为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饮品,牛奶中确实含有L-色氨酸,而L-色氨酸也确实可用于制造诱发睡眠的 荷尔蒙5-羟色胺(serotonin)与褪黑激素(melatonin)。这可能也是这条流言广为人知的原因——确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除了牛奶,肉类中也广泛含有色氨酸,而一小份食物中含有的色氨酸总量一般并不足以让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 为了保护我们脆弱的大脑,脑部的毛细血管结构阻止了许多血液中的化合物进入脑组织,这就是所谓血脑屏障。任何要起安眠作用的物质首先必须能穿过血脑 屏障才能抵达脑部。,但牛奶中不止富含色氨酸,也富含其他氨基酸。而2003年,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论文称,食用牛奶这类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反而降低了色氨酸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比起牛奶,不如吃些饼干。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胰岛素的合成,而胰岛素可以帮助除了色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从血液进入肌肉组织,留下的色氨酸无需与其他 氨基酸竞争那些穿过血脑屏障的通道,因此进入大脑的色氨酸增多,人变得昏昏欲睡。此外,大吃一顿后往往有些犯困的另一个原因是,进食使得血液流向消化道, 大脑供血减少,产生疲乏和困倦感。但液体食物显然不如固体食物更有显著的这种效果。如果你用一大碗夜宵取代牛奶,你也许会更易入眠(但也更易体会到什么叫 “马无夜草不肥”)… 空腹服用色氨酸也能确保足够催眠的色氨酸进入大脑,美国曾有单独的L-色氨酸食物补剂(每日剂量约1000-2000毫克)出售来治疗失眠、抑郁等 问题,但FDA在1989年紧急召回正在销售流通的这种补剂,因为研究发现这种补剂有可能造成了嗜酸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这种疾病症状包括高烧,皮疹, 虚弱,呼吸急促,那几年中这个疾病影响了1500人,夺去了37条生命。这个疾病具体与L-色氨酸食物补剂的关联至今尚无定论,也有人怀疑是生产过程中的 污染所致。 至于牛奶的热度是否有助于入睡。确实有研究证明皮肤温度上升则入睡速率加快。但大部分时候,一杯到胃肠道里的牛奶并不足以让你的皮肤温暖几分。一个热水浴会有效得多。 总而言之,牛奶可催眠主要是心理上的安慰剂效应。如果你继续对这点坚信不疑,那么牛奶或许真对你的失眠有效。 本文删节版已发表于 果壳网 谣言粉碎机 您也可能喜欢: 好好睡~ 科学版“黄粱一梦” 让我睡个好觉 睡眠是什么 爱哭?怪你的5-羟色胺去 无觅
个人分类: 健康|1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3月13日(周日)北大讲座:我们就是不需要蛋白质
热度 1 tian2009 2011-3-9 23:01
3月13日(周日)晚19:00,北京大学二教515, 应北大素食协会邀请,讲一讲营养学批判! 相关文章: 我们就是不需要蛋白质 ; 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和牛那种动物的奶 。
个人分类: 广而告之|34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奶大”的孩子们吃什么奶?怎么吃奶?
热度 10 boxcar 2011-2-13 11:35
李世春老师的新博文提议“ 中国迫切需要一所 娃娃吃奶 的大学, 简称为‘奶大’ ”【 1 】,我在下面写的评论是“ 是吃母乳呢?还是吃牛奶呢? ”其实仔细想想,现如今娃娃们吃什么“奶”和怎么吃奶,还真是个大大的问题。值得我等专门写篇博文讨论一番(本文内容,可能与标题有较大出入,敬请谅解)。 本来,娃娃们吃什么奶、怎么吃奶压根不算是个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吸母亲的乳汁,所以首选当然是母乳。可现如今好像不是这样,在好医院(原来都叫“妇产医院”,现在却时兴叫“女子医院”)里出生的孩子,马上就会有奶粉(有医院赠送的 X 品牌奶粉,也有家里自行采购的进口洋奶粉啥的)冲出来的奶吃,而不会等过几天母亲开始分泌的乳汁。母乳喂养的好处尽人皆知,但在“后现代社会”里真正想做到母乳喂养却未必容易,由于种种原因,母乳喂养率其实是在不断地降低的。“母乳”既然不给力,其他的代用品自然就要纷纷粉墨登场了。据说,婴儿的嘴刁,换奶粉的配方可能导致坏肚子,第一口吃上哪个品牌,以后就会坚持下去,所以针对娃娃们的“商战”其实从这时候就已经悄然开始了。 奶粉,由于出了“三鹿事件”,国产品牌已经名声扫地;洋品牌进口货早已大行其道。孩子也可以喂牛奶或者羊奶(我 4 个月的时候就喝过 1 个月的羊奶,家里为此养了 1 个月的羊),不过现在能喝到的多半也不是最原生态的那种了,而是带着各种品牌包装、里面有一大堆据说很有益的添加物的那种货色了。退回到 60 年前,穷人家里母乳的代用品竟然是口嚼高粱米挤榨出来的汁水,老爸曾给我讲述过当年奶奶就是这样喂养死去的姑姑留下的那个孩子(营养不良,那孩子没活多久),前几天也曾在一篇博文中看到过类似的故事。总的来说,给孩子吃什么,什么办法都有,富人有富人的选择(买高档奶粉、雇奶妈之类),穷人也可以憋出穷人的办法来。 其实,小孩子吃奶,纯属本能,本来是不要人来教的。难道“吃奶”还用“从娃娃抓起”么?显然不用,因为娃娃不吃奶(或者其不得已的代用品)又能吃什么呢?!关键是,“吃奶”的方式方法以及所吃之奶是否“科学合理”。或许,按照专家认为的最合理的吃法和配方“吃奶”的孩子,就可以茁壮成长甚至表现得能力超群,而不按套路吃奶的孩子,必然落得个跑肚拉稀、面黄肌瘦、萎靡不振?未必!专家们可以根据统计数据总结分析给出最佳的喂养方案,然而能否教会还没有学习能力而仅有本能的孩子?恐怕很难!专家更可以设计出各种奶粉配方,但就一定比营养本来很均衡的母乳更好么?也未必!一个配方即使在一定种族群体统计上是最优的,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在个体(或者其他种族)上运用却可能是效果很差的。个体的差异性和具体环境的特殊性,在执行中是永远不该忽视的。 奶孩子如此,教育其实也差不多。我始终认为,尊重个性、循循善诱地因材施教,其效果应该好于在过高的要求下进行的“一刀切”式的严格而刻板的教育。 ~~~~~~~~~~~~~~~~~~~~~~~~~~ 参考: 【 1 】李世春: 奶大:中国迫切需要的一所大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21do=blogid=412464
个人分类: 教育|4999 次阅读|24 个评论
牛奶致病致癌的证据铁板钉钉!
热度 1 ljry8044 2011-1-15 10:19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不是说牛奶毫无价值(参看 如何辩证看待吃肉与喝牛奶问题 ),否则,北欧人不会在近 7000 牛内进化出普遍适应牛奶的身体来,不过,北欧的牛奶是从南欧传过去的,可至今仍有 80% 的南欧人无法忍受牛奶中的乳糖,强喝则致病。 为何?道理非常简单! 因为北欧阴寒多雨,食物匮乏,故而能从牛奶中摄入高蛋白和钙质者更易生存,可却未必利于健康长寿。事实上,即使到了北欧经济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南欧的今天,北欧人的寿命还是不及南欧人。 因此,从此角度来说,喝牛奶更利于在恶劣条件下生存(前提是能吸收),却是以牺牲健康长寿的为代价的。 所以,生长在温暖湿润,农产品丰富的南欧人虽然首先饮用牛奶,但至今大多不耐牛奶中的乳糖,强饮之如喝毒药。 中国人也同样不具备吸收牛奶中乳糖等的基因,只有那些脑残的首席专家等才会宣传中国人必须喝牛奶,历经了数十万年的漫长进化,那些专家的祖宗八代仍未发育完全,仍是软骨头、佝偻的病夫,所以他们必须喝牛奶才有可能像个正常人一样健康。 下面再就牛奶激素、致癌的问题与柳东阳兄作进一步商榷。我首先得感谢柳兄从专业角度给我们普及了一下有关牛奶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不过仍得指出, 牛奶是否致病致癌不能仅从专业角度分析其营养价值,得看饮用者是否罹患病癌或者健康长寿。 事实上,并未看到牛奶有利于中国人健康长寿的研究报导,可相反的报导却到处都有。 牛奶与激素 柳兄认为:【牛奶中存在激素,只要不超过一个值,不必小题大做】。而雌激素则会增加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风险。 可现实是: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 20885 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 11 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 1012 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 600 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 D3 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 60% 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 1.53 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 1.52 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报道,在许多国家,与雌激素有关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乳腺癌已成为女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乳制品等的消费呈正相关 …… 数月前,搜狐等各大网站报导,全国多地食用圣元奶粉的婴儿出现性早熟现象,五个月大女婴的胸部居然发育起来了。 或许牛奶中激素确实不值一提,可喝牛奶确实大幅度增大了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风险。 牛奶与癌症 鉴于上述调研数据,牛奶致癌基本可盖棺定论了,可要完全确定得至少花上数十年用活人做试验,这断不可能。 但大量的实验数据证实,酪蛋白(占牛奶蛋白的 87% )确实能使老鼠致癌,比发霉的花生更致命。以前人们总以发霉花生能使老鼠致癌陈述其可怕的危害,其实牛奶比这可怕得多! T· 柯林 · 坎贝尔教授等研究人员投予黄曲霉毒素(霉花生中的致癌毒素)后所有大鼠都易患肝癌,结果只有摄入含 20 %动物高蛋白饲料的大鼠发生肝癌,而摄入 5 %蛋白质组的大鼠没有一只发生肝癌。 罹患率之比是相当惊人的: 100:0 。 坎贝尔教授等还发现,将低蛋白膳食的大鼠换成酪蛋白膳食,患肝癌的几率随即增大,将酪蛋白膳食的大鼠换成低蛋白膳食,大鼠的肝癌症状居然发生了逆转。 日本等其他国家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坎贝尔教授等教授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还表明,牛奶中的酪蛋白同样有致老鼠患乳癌的作用。 T· 柯林 · 坎贝尔为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 “ 终生研究成就奖 ” ,有 “ 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 之美誉。上述实验参见其所著《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 需要说明的是,柳兄指出:【 水喝多了也会中毒。药物和毒物只有一点点区别 。】我高度认同,问题是,我国的洪昭光等专家是凭哪个脑袋断定中国人得每天饮用一杯牛奶,每顿得 3~4 分鸡蛋或者瘦肉等高蛋白的? 针对大鼠的实验表明:所摄入的酪蛋白或者动物蛋白超过 10% ,就会加速肝癌,乳癌等各种癌症的发展。 针对中国 65 县近十年的超大规模的调研“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表明: 中国农村以素食为主的传统饮食最健康!摄入的动物蛋白越高,罹患癌症(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儿童脑癌,胃癌,肝癌),糖尿病,冠状动脉心脏病等概率越高。而针对大鼠的研究表明,牛奶中的酪蛋白和动物蛋白有同等的致癌作用。 这就是说,对广大中国人而言,摄入牛奶只会增大患癌的概率。 想来也能理解,既然中国人无须喝牛奶就能保证健康,那么多喝牛奶也就只能起到反作用。就像中国人不必像欧美人那样吃生肉、生蔬菜就能保证健康一样,强吃生肉、生蔬菜只会起反作用。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还显示: 中国人膳食中 90 %的蛋白质来自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一样能让人长得更高大,达到遗传允许的极限(而不是洪昭光等宣传的必须喝那要命的牛奶才行)。 只要脑残的专家才会放弃针对中国的调研不看,乱推销不适合中国人特质的健康理念。
个人分类: 健身养生|327 次阅读|3 个评论
是是非非话牛奶
liudongyang 2011-1-14 16:51
看到了丁甜博士转载的 《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 也来说两句。 一,牛奶是什么? 牛奶是是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泌物,含有哺乳动物幼崽生长发育的几乎一切营养成分。乳腺上皮的分泌功能受到牛体内激素调节。在非繁殖期,它的乳腺上皮处于静息状态,怀孕之后在胎盘分泌的大量雌激素,孕酮和催乳素和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作用下,乳腺的腺泡增生,为产后泌乳做好准备。产犊后,孕期高水平雌激素对催乳素的抑制作用解除,腺泡上皮细胞利用血液中间的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合成乳脂,乳蛋白,乳糖等物质。值得一提的是母源性抗体也可以进入到初乳中。 说白了,牛奶就是细胞的分泌物,只不过量大而已。 二,奶牛的生产周期 奶牛在产犊后就进入泌乳期,此期大约有九个月。小牛在中间也要饮用牛奶,并非像文章中说的那样:圈在一个木箱中,不让吃母乳。为了出售商品乳,小牛采食的牛奶要少一些。在产奶后期,母牛还要配种,怀孕,为下一个泌乳周期作准备。在下一胎生产之前有两个月的干乳期,不产奶了,休整一段时间,保证子宫中胎牛的发育,也给乳腺上皮一个休整恢复的时间。所以,母牛很辛苦,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肚里怀着孩子还要产奶。所谓的一直产奶是不准确的。并非是使用了激素而使其持续产奶。 三,牛奶中一些成分 在博文中提到牛奶中具有雌激素,雄激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牛奶作为生物体的分泌物,不可避免的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关键是一个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不排除无良商人向里面添加骨形态蛋白(BMP),这也是一个卖点。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一搜。 牛奶中存在激素,只要不超过一个值,不必小题大做。 四,牛奶致癌吗 癌症的原因至今尚未有定论,所以简单的把某些癌症的高发归结于某种饮食或者饮食习惯,必须有强有力的数据来说明和支持。在博文中提到的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对于这个论断,首先没有给出文献来源,其次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本身可以促进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于癌细胞的繁殖和加速生长作用在情理之中。促进癌细胞生长不等于它可以致癌。这里有偷换概念之嫌。 没有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没有严格的统计学分析,断言牛奶致癌,过于鲁莽。 五,牛奶导致钙流失吗 钙流失有两个途径:粪便和尿液。尿液是主要途径 。“因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酸性,呈碱性的钙元素便从骨头里溶出来,以中和酸性,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缺钙。” 这个说法的提出者应该对于生物学和医学了解不深,凭着自己的常识来想想。血液中间有酸碱缓冲系统,并非吃了一些食物就酸来碱去的。骨钙的溶解涉及到破骨细胞,破骨细胞活力过盛则引起溶解的钙盐过多,血液中钙含量上升,超过肾脏滤过阈值,增加了钙从尿液的排出。与喝牛奶何干? 六,牛奶中蛋白量与白菜怎么比 细心的人在购买牛奶时可以比较一下纯奶,调制奶的蛋白含量是不同的。纯奶的蛋白含量是2.9克/100ml左右,而调制奶加了其他东西,冲淡了蛋白含量,所以蛋白含量可以低至1克/100ml。更难听一点,调制奶加的水多!所以,拿调制奶与白菜比,白菜胜过牛奶了。调制奶是二奶----二次加工过的牛奶。 总体看《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上的谬误太多,惨不忍睹,危言耸听,逻辑混乱,掺入了太多的情绪。这样的文章,可以读着玩一玩,来考察一下个人的生物学,医学和营养学知识;拿着做生活指导,谬之千里也。 水喝多了也会中毒。药物和毒物只有一点点区别。对待牛奶不必非白即黑,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 题外话,科学网的博客要承载的一点点东西:理性。
个人分类: 见闻评论|998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ellapan 2011-1-13 13:58
蔬菜而非牛奶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子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过了两天,我问一位女孩看了新闻没有,她说新闻太长了,没空看,但表示她早就听说了牛奶不好。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你知道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产奶能叫奶牛吗?我问:请问你是否常产奶呢?怎么可能?我笑了,说: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哺乳的意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产奶只有一个原因 不停地怀孕生小牛?她吐吐舌头,说:怎么可能呢?我说:确实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所说的各种激素就是这样来的。 现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於怀孕。小牛出生後就会被关进小木箱里,喂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妈妈就被千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好恐怖,请你别再说了! 其实我也觉得很恐怖,更不愿意想一下。但问题是,不提不想并不能让这种情况消失。我常想起BBC制作的一个畜牧业的专辑:奶牛在镜头前走过,一步三跛,好像所有关节里都埋了一根针。我想,人们即使是心如铁石,认为那些动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无关系,但希望自己能从这些病态的牛只体内吸收到什么营养和健康,那已非缘木求鱼,而是饮鸠止渴了。当然,在商业广告中,你会被告知饮鸠的各种好处。 许多人认为牛奶能补钙,但众多实验和数据显示,牛奶内含含有钙,但人体是很难吸收的。喝牛奶,往往还会让体内的钙质流失得更快。其实许多蔬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黄花菜、萝卜缨、苋菜、雪里蕻、荠菜、香菜(芫荽)。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牛奶危害健康,是当代世界新营养学的共识。然而,尽管国际上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多得汗牛充栋,中国民众却一无所知。牛奶的真实面目至今迷雾缭绕。应该说,信息技术已非常发达的今天,中国人得悉事实的真相是并不困难的,但真相一旦伤及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问题则绝非简单。 2006年底,有一个叫林光常的台湾人在电视上公布了牛奶的危害。林光常先生妙语连珠,影响不小。一时间,沈阳、长沙等地的牛奶销售量直线跌落。据说沈阳地区每天销量骤减80吨。 近年来,中国奶业旋风飙升,异常火暴,蒙牛液体奶销量雄冠世界第一,一举盖过已萎靡不振的西方奶业。这无疑依赖于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的神话。林光常却将神话捅穿了一个窟窿。 一场护卫神话的保卫战在全国骤然间打响。电视、报纸、互联网对林光常群起而攻。十五个营养学、食品学和预防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披挂上阵,联名撰文严斥牛奶有害之说。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发展中心宣布牛奶致癌论属于谬论。中国奶业协会牵头组织召开牛奶研讨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齐聚一堂,怒讨牛奶有害论。与会专家怒不可遏,声称要与林光常当面辩论。 可是,没有一个专家真的与林光常当面舌战。林光常的声音被封杀。电视屏幕再也没有林光常的身影。林光常2007年4月24日的反驳文章发不出来,无人知晓。不久到处传言林光常是骗子、假博士。 林光常是什么人物无关紧要,但是对于他说的一句真话,举国如此一片恐慌,确实滑稽可笑。林光常不过是个传话筒子把某些人认为应该传封锁的信息传给了中国人。专家们如此愤慨要进行辩论,为什么不找牛奶有害论的真正创说者坎贝尔博士对阵,只要驳倒有当代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之称的坎贝尔,推翻西方各国科研机构关于牛奶的研究文献及结论,即可以扬名天下,又可让全世界都相信喝奶有理,岂怕伊利、蒙牛、三鹿没人喝! 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 近三十年来,营养学有突破性进展,关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积大量文献,下面我信手拈几则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报告。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奶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2004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人体中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I)的水平,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几乎每一种癌症都与IGF-I有关联,IGF-I是一种促使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因素。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1.53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1.52倍。 美国著名医学教授新谷宏实(美籍日本人)经过四十多年的行医实践,以医疗实证为依据,充分证明牛奶会导致妇女乳腺癌。他发现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爱喝牛奶的女人。新谷宏实教授在当代医学史上有突出贡献,他创造了医治无数癌症,而没有一例复发的医疗奇迹。他有什么法宝能够使每一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再复发呢?他在《不生病的生活》中告诉人们,他的法宝就是在患者作了肿瘤切除术之后,至少五年禁食牛奶和肉鱼蛋。 牛奶为何会导致多种肿瘤病变?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坎贝尔是癌病学的研究权威,特别在致癌学研究领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曾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终生研究成就奖。他的研究给人们找到了答案。坎贝尔证实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其致癌能力甚至超过化学物质。他说: 在控制癌症发病方面,营养比化学致癌物甚至比极强的致癌物的影响更大。哪些蛋白质有比较强的促癌效果呢?一个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这种蛋白质促进各阶段的癌症。 高酪蛋白(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膳食使更多的致癌物进入细胞,使更多危险的致癌物衍生物结合在DNA上,引起更多的突变反应,使得细胞突变为原癌细胞的可能性增大,这些细胞一旦激活,就会形成更多的肿瘤。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指出,牛奶除了导致癌症和糖尿病外,还会导致其他一系列慢性疾病。坎贝尔说: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自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 牛奶危害健康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奶农,奶场主,奶制品企业的员工,牛奶是他们的饭碗;奶品制造商,奶品销售商,奶品包装商,牛奶是他们的摇钱树。他们又怎么能面对这样的现实呢。 我也不希望这是事实。可是令人沮丧得很,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例科研成果能够证明牛奶没有危害。 谈到牛奶的无情现实,坎贝尔说: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牛奶越喝越缺钙 (一)牛奶含钙并不高。100克牛奶之中含钙110豪克,而100克海带钙含高达1177毫克,钙含量比牛奶高出11倍。许多蔬菜的钙含量远远高于牛奶。例如,芝麻的含钙量比牛奶高过9倍,蕨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8倍,豆腐、大头菜、小白菜、油莱、苋菜的含钙量比牛奶高1.5至3倍。在蔬菜中,红萝卜的含钙量算是比较低的了,但100红萝卜也有33毫克钙,比牛奶的钙少不了多少。随便挑一种绿叶蔬菜,钙含量都不会低于牛奶。只要吃蔬菜就不会缺钙。 如果小孩面前有西瓜和芝麻,小孩肯定挑西瓜,因为西瓜比芝麻大。人们选食物补钙,假如面前有海带、豆腐、牛奶,人们很可能径直选牛奶,而不知道选择价廉物美、含钙丰富的豆腐海带。是人们智商不如孩子吗?不是,是人们误信一句每天都在重复的谎言牛奶补钙。 (二)喝牛奶反而会缺钙。例如,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个国家美国、芬兰、丹麦、瑞典,缺钙最严重。在这些国家发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 不喝牛奶的民族反而不缺钙。西方科学家在非洲调查,发现非洲斑图妇女从来不喝牛奶,钙质的获取完全来自蔬菜。斑图妇女一生当中平均生育10个子女,每个孩子都哺乳一年以上,母亲们以乳汁哺育小孩,每天消耗大量的钙,但斑图妇女并没有缺钙。 三十年前中国人很少喝牛奶,特别是农村人口从来不喝牛奶,而缺钙的情况闻所未闻。八十岁的老农民能挑很重的担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坚。 从上述事实可知,正常饮食五谷蔬菜的人根本不会缺钙,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现缺钙。因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酸性,呈碱性的钙元素便从骨头里溶出来,以中和酸性,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缺钙。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这句话似乎说得太过分。但是在中国而言,这句话绝对不会错。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上有大量鲜奶,乳汁浓郁,没有掺水,走近牛奶就能闻到飘逸的天然奶香。如果说这样鲜奶牛不能喝,肯定是不对的。然而,中国的奶品市场哪里有这样的鲜奶呢?中国市场的奶全部都是加工奶,而加工奶品确实牛都不能喝,甚至会把牛毒死。 爱丁堡的约翰汤姆森曾用孪生小牛作试验,一只喂鲜奶,另一只喂加过工的奶,吃鲜奶的小牛生长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60天内死亡。试验重复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样的结果。 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酶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 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严重。例如大米、小麦、甘蔗原本是很好的营养食品,但经过多道工艺加工成精大米、精面粉、精白糖之后,就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了,甚至会致人糖尿病。又如,植物种子(如花生、大豆)的脂肪是人体非常需要的营养,但如果将植物种子中的脂肪用压榨法榨出来,脂肪就变成严重有害健康的食物了。因此各国政府建议人们每天吃加工油不得超过25克,无论是从动物、植物里加工出来的油都是一样。 食物保持天然状态越完整,营养就越丰富,而对食物作任何加工都是对营养的破坏,甚至会把好的食物变为毒物。最好的牛奶无疑是那种加工少、没有掺入饮用水和化学物质、保持天然原状态、溢出天然奶香的制品。 中国奶业的奶制品的加工已严重背离食品应尽力保持天然营养的原则。奶制品的加工程度实在令人不安。走进超市就会明白一切。蒙牛纯牛奶含蛋白质2.9 克,是市场上含蛋白质最高的唯一品种。蒙牛牌其它品种的奶制品含蛋白质一般只有1克,其他品牌的奶制品含量恐怕更低。我不得不为之称奇,历来被人们视为含蛋白质高因而营养高的牛奶,其营养价值竟然低于白菜。白菜含蛋白质1.5克,比含蛋白质只有1克的牛奶高50%的营养,并且白菜的钙含量也比牛奶高。喝牛奶不如吃白菜。 再看看奶品中的化学物质。据厂商在包装上赫然明示的就有二十多种:阿斯巴甜、氨赛蜜、库拉索凝胶、FOS|、IMO、卡拉胶、柠檬酸、柠檬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硬脂酸甘油酯、三聚磷酸钠、纽红、红曲红、苯丙氨酸、活性益生元、低聚糖、乳化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日落黄、香精等等。如此之多的人造化学物质,真的能吃吗? 现在据奶品厂商宣称他们的牛奶经过1100道工序。难怪市场上奶制品五花八门:高维高锌奶,高纤高铁奶,高铁高钙奶,高钙高锌奶,高锌高纤奶,特仑苏奶,双蛋白奶、舒化奶,双核奶,儿童奶,老人奶,女人高钙奶。即使是能吃的好东西,经过如此折腾,还能吃吗?! 2006年6月蒙牛乳业与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共同发起公益一个行动: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 即便牛奶没有危害,喝一斤市场出售的牛奶,仅能获取5克蛋白质,岂不把人饿死,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违抗自然遭天谴 各种天然动物都按照自然律进行饮食和生活,所以能够精力充沛地活着,活到自然死亡。人的自然生命可以活到120至180岁,但是,人总是自作聪明违反自然规则,因而人总是过早死亡,没有活到自然天年。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产奶。每种动物的乳汁都是专门用于哺育自己的新生后代,没有一种动物过了哺乳期之后继续饮食乳汁,更没有一种成年动物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的奶。 人类婴儿长到两三岁时就应当彻底断奶。母亲停止分泌乳汁和婴儿体内的乳酶彻底消失的生理变化,精确地发生在同一时期,足见这是大自然的安排,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然而,不少人偏偏要违抗自然,并荒唐地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牛或羊)的奶。因而这些人遭到天谴。 由于人的肠胃里缺少乳酶,喝下牛奶之后的结果是:不能消化,牛奶的蛋白质残留在人的器官内,成为病菌绝佳的繁殖场所,由这个原因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剥夺婴幼儿的生命。牛奶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紊乱,常常引起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的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引发可怕的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 牛奶中的乳糖也有力证明牛奶不适宜人类。人类的体内有五千多种不同的活性酶,几乎可以消化所有食物中的糖分,但是,人体却唯独缺少乳糖酶,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许多人一喝牛奶就呕吐,腹泻,消化道发病。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长期患肠道疾病,粪便连绵,到几个大医院求诊无效,但停食牛奶之后,很快痊愈。 附言: 关于牛奶危害健康的观点,早就有权威的文献。我看过的两本书中讲得很详细、很有说服力。我早就不喝牛奶了,只喝豆浆,身体更好了。 这两本书是:一、《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美国坎贝尔博士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即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的巅峰之作)。二、《洪昭光健康圣经大覆》(上海中医学大学教授潘朝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问题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对主流权威的卫护,使这些书及其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受到压制。科学问题可以争论。我相信,谎言终究掩盖不了事实真相的。王荣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爷们体内的雌激素还真不少,且近来越发增多
热度 1 ljry8044 2011-1-9 10:36
数月前,搜狐等各大网站报导,全国多地食用圣元奶粉的婴儿出现性早熟现象,五个月大女婴的胸部居然发育起来了,因为奶粉中富含雌激素。 圣元公司急着声明,奶粉中没有添加任何激素物质。或许圣元公司确实没有往奶粉中添加雌激素,但却改变不了他们所生产的奶粉中含有雌激素的铁的事实,因为牛奶中本来就含有雌性激素,奶牛分泌乳汁越多,体内的所含激素往往也越多,养殖者常通过添加激素来增加牛奶产量,这又进一步提高了牛奶中雌激素。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说,对不孕奶牛注射激素催奶已成行业潜规则。 鉴于此,中国必有大量爷们体内含有丰富的雌激素,因为好喝牛奶,比如中央电视台聘请的首席健康专家洪昭光、王陇德等等无一不是,他们还借助电视台大肆推崇牛奶呢,他们以为自己的祖先一直都是未能进化完全的东亚病夫,不是骨折就是佝偻,以致连累到他们自己,不得不通过牛奶补钙强壮自己。 其实,除了那些首席专家、大师等专业人士外,中国百姓的进化基本没问题的,一般都能从丰富的蔬菜、水果中摄入到足够的钙。 雌激素过高显然会降低爷们质量,增大男性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度,还可能致睾丸癌、乳癌。 调研报告表明,不管是欧洲还是中国,男性精液质量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牛奶快速普及的最近数十年,精液质量下降得最快。 睾丸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在许多国家睾丸癌已成为年青人的常见肿瘤。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奶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奶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奶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1.53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1.52倍。 再顺便说一下,与雌激素有关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乳腺癌已成为女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乳制品等的消费呈正相关。 事实上,连女婴都开始发育了,中国牛奶之害可想而知!可恨的是,竟没有相应领域科学家从事相应调研活动,害得我等只能看国外的调研数据。连这点最基础的实事都不做,我们相应领域的科学家吃饱了饭都干嘛去了?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6949 次阅读|20 个评论
再论体温
liwei999 2010-12-24 18:51
提上来再论体温。 (130584)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4, 2008 06:45PM 恒温动物的基础代谢率(单位重量、单位时间的发热量)与体重成0.75次幂,是3/4,而不是表面积的2/3。这个法则不仅对哺乳类有效,对爬虫类、单细胞类生物也都适用。不同的是体重为零时的斜切有所不同,单细胞最低(基准数),爬虫类次之(8倍),哺乳类最高(230倍)。因此,讨论这个问题时,表面积的事儿说说可以,但上不了台面--定量地分析,更不能随便对天真的大众忽悠了。这个表面积法则或许要误导很多人1辈子。 按照科学研究的手续,任何假说与多数观测事实不符时,需要修正假说。漂亮的0.75次幂可以有别的物理模型来说明,但不是单纯的几何倍率的表面积。不同的斜切只能讲是高级化了的代价,运作模式的不同,好比是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基本消费的不同。 为什么不去直接对决?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方博士要写东西、要有些故事性的题材。能以数理模式看世界能力的人不为多数,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有这样的能力。昨天青年报能有亩产万斤的文章,今天就会有体温与表面积的话题。 唯一可以在这里成为问题的是写作伦理的问题。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是抄来的?还是自家算的?不能自恰的数字关系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重量差5倍比较好测量,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身体表面积却大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60%就可疑了。因为0.2的2/3次方是0.34。除非想像裸鼠的密度很低,是达马拉兰鼹鼠的一半。虽然不是万斤那样醒目,但是 引用: 这样,散热速度就是其3倍。 也是够呛。因为生物的散失热量多好理解,而散热速度高就很不妙了。 引用: 裸鼹鼠的基础代谢率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低的,与爬行动物的相当。 一句,一般人不会看出有问题来。但是,由于在双对数作图中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体重/基础代谢率曲线是两条斜率相同而斜切不同的直线,哺乳动物中最低的与爬行动物的相当就说不通了。y=x+1与y=x+2两条直线,x=1时,一个y=2,一个y=3,如何能相当呢? 这样一看,通篇冷血的哺乳动物的说明就与麦子博士的喝牛奶的议论有一比了。麦子博士的喝牛奶荒谬在后边的抒情,方博士冷血的荒谬发生在中段的代谢率。一个很容易识别,一个则相当隐蔽、属于未必故意的骗人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非要转的话需要去掉一些多余的文字。 (130597)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4, 2008 08:38PM 镜某并不十分愿意转,因为没有这个必要。这里发发,不过是属于牢骚话了。比如对立委夫人的不吃糊的东西的认识,很难说得通。况且大象耳朵的文章时已经说过了这个问题,至少方博士并没有认识这个理解上的错误。 老五讲不公正也不很妥当。因为在数字不能自恰的问题上,属于硬伤。再者进化论不能算是科学,至少是从数理的意义上。从爬虫类的代谢量到哺乳类的不连续,说明生命史上发生过不连续的变化。至于这个变化的理由,讲不知道、或者是偶然是第一近似。然后才是什么 引用: 保持恒定体温的优势在于生理活动基本不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夜间和比较恶劣的天气都能出来活动,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觅食和寻偶 的说法。应该警惕优势在于这类的提法,因为这与多样性的认识往往是相悖的。 说到多样性,前不久,数钱兄提到了顶风行船的可能性。可惜那个帖子没有多少人响应。逆流直上也是常识中认为是困难的事情。但是能量是标量,不具备方向性。也就是说: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利用水流的能量逆流而上。据说也有这样的实用事例、属于非现代文明的。 进化是个大课题。方博士的是一个理解法。问题在于方博士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理解的正统性,很有些宗教的气味了。对唯一性崇拜,是何院士方博士的一个弱点。但也正是这个弱点才能够成为斗士。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老镜,下面就看你的了。 非要转的话需要去掉一些多余的文字。 (1105 字节) - mirror 08-01-24, 08:38PM (130597) 没等及,已转。FZZ若回应,你是策马上前应战还是继续在这里鸵鸟? 一随机应变,二看心情。 看麦子与看方博士,在镜某这里基本上是等价的。麦子能自觉出自己是文科,而方博士不能自觉出自己是文科。这一点是两者间的差异。两个人都不是有意识地要欺骗什么人,主观上都是要启蒙黎民呢。 (190 字节) - mirror 08-01-24, 09:03PM (130606) 还是要相信有理不在声高。镜子的功能就是让人看看像。 (空) - mirror 08-01-24, 08:52PM (130600) 既然抓到硬伤,那你这次相对有利。就是不知你能否硬到最后。 那就要去医院了。高潮过后自然就要软了。表面积的说法的确很诱人,玩量纲也确实很爽。但是与观测值不符的假说,只有放弃。 (76 字节) - mirror 08-01-24, 09:07PM (130608) 问题是能否发现粗细一样,而长度是两倍的蛇。这个事情要造物主决定,想像是无能为力的。 (130630) Posted by: mirror 引用: 那根本不是问题, 问题是:是否所有的蛇长度大一倍粗细也一定大一倍 不成思路。肉的比重应该是差不多。 重量的增加带来了体积的增加。就是个球,表面积也要有2/3次方的法则。 但是这个几何法则对承重这样的力学系统不能适用。这里面还有个物理近似法则在起作用。3/4次方恰恰与这个法则暗合。 (130639) Posted by: mirror 简单答复一哈 (130629)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1:30AM 引用: 裸鼹鼠满身是褶子,便于在狭窄隧道内转身 不太可信。因为许多裸体的动物都是这样满身是褶子。无毛鸡都是如此。小孩子生下来也是如此。 看图片后,60%的说法就更加不可靠了。对良导体,比如铝材等,扩大表面积对散热有利。不良导体比如塑料等,多几个褶子基本没有什么扩大表面积带来的利益。如果论学术,热传导量与传热面积(也就是体表面积)成正比,与面形状因子成正比、与热交换系数成正比。这类褶子不会划到面积中去,只会归到面形状因子里去。 比较烦引用百科全书来说事儿的。动物的重量(约等于体积)与基础代谢量的关系是3/4次方属于观测事实。如何解释呢?可以用表面积来解释。但是这就必然要再导入一个9/8次方的因子来匹配。如果有足够的证据,用2/3和9/8两个因子的乘积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人们没有这样的证据。这个时候怎么办?否定表面散热说是个选择。 至于 引用: 统计事实不支持内里产热说 的说法,实在是不敢恭维。不妨把生命与热作一番比较。如果生命发动机的自耗与其自重的3/4次方成比例的话,认为有一个因子的自然法则在起作用是个很正规的思路。而这个自耗最终的出口也只能是热。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回答:60%可能是按剥皮后的皮肤表面积算的 这个说明比较接近现实。 (130666)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9:28AM 但是 引用: 要科普的是假定除体积/面积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动物的进化,选用2/3是合理的。 本身不合理。 解释生命现象不能哺乳类一个说法,爬虫类又一个。恒温动物用维持体温说事儿,到了变温动物就忘了这个说法了。代谢率对体重的斜率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果适用于恒温也要适用于变温。这也是个科学的手续。 镜某认为斜率是表示生命现象中代谢过程的共通法则。内插斜切是生存模式的不同。好比人类中有城里的有乡下的,有农民有牧民这样的生活模式。每种模式的生活费用不同。也不是费用高就是进化,就是优秀。 当然,对着数据分布图可以有很多故事。但是2/3次方是个基本上被否定了的假说。理由就是您给的 引用: 与2/3相比,3/4与更多观测事实相符 。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引用: 各位还有耐心来跟这位要以一人之力横扫所有科学学科的天才理论家理论啊?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方舟子 于 2008-01-25, 02:29:39: 回答: 牛奶和哺乳,麦子与小方。 by: mirror ZT 由 @ 于 2008-01-24, 19:45:46: 我在几年前早就失去了和这位天上地下全知道、相当于1000个朱海军的人理论的兴趣。 人家靠的是天才的逻辑,比如我以常人的逻辑要说明为何裸鼹鼠是变温、基础代谢低,天才的逻辑却是把要结论当条件,一句由于变温与恒温动物的基础代谢量不同,这种直接比较就失去了意义,真是让人只有佩服得五体投地。 免战符出来了,也就不好再打了。论3/4幂次。 (130648)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7:40AM 2/3的法则是几何法则,是各向等价的情况。地球上的事情并不是各向等价,所以分水平和垂直。因此,地球上自然发生的事情必然要受到这个边界条件的束缚。 考虑直立柱子的情况。自重与体积成比例,量纲是X的3次方。而承重的力学因素是柱子的截面积,量纲是X的2次方。自重作为变量调节时,极限的力学比例条件是柱子的截面积随自重的变化与自重本身的变化一致。也就是说柱子的截面积对其自重的比值不随重量的改变而变化。最通常的情形是截面积成为自重的函数。现在自重WV,V体积/S截面比不随VL3变化,则要求截面积的量纲必须也是L的3次方。因此,单纯几何学的V=截面积X高L3,考虑了重力作用之后,V就是截面积(重力条件)X高L4了。此结论对应着常识:立柱的增粗率要大于其增高率才能成立。这个常识用在地球的动物身上就是:动物重量是其几何长度的4次方,或者动物大小是其自重的1/4次方。 对几何尺寸的体积分又可以得到自重本身。因此,自重本身=(自重的1/4次幂)3=(自重的3/4次幂)。这个等式需要如此读解:现象论的自重比例于力学论的自重的3/4次幂。进一步可以认为现象论的自重应该比例于生命代谢量。由此,代谢率应该比例于力学论自重的3/4次幂。 这也是一种解释。至少可以与统计相吻合了。当然,这也是蒙了。因为到了微小的单细胞,重力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代谢还是自重的3/4次幂。也许黏性力里有重力的影响?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免战牌之二:不管是2/3还是3/4,与问题无关 (130756)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5:10PM 引用: 不管是2/3还是3/4,与问题无关 送交者: 方舟子 于 2008-01-25, 09:36:51: 回答: 指数是2/3还是3/4仍有争议 由 Yush 于 2008-01-24, 23:17:29: 我们是在说理论上的散热速度,不是在说实测的基础代谢。 不过,裸鼹鼠的皮肤皱褶应该是在变成变温动物之后,为了扩大身体表面积提高与环境温度的热交换速度而出现的,不应在此考虑进去。我将只按体积-表面积比,把60%改成40%,把3倍改成2倍。 有句老话,叫什么什么为政治服务。如今,题材也要为主题服务,说改就改了。这不, 引用: 把60%改成40%,把3倍改成2倍。 也可以认为是君子豹变,也可以认为是没有见识。 法的世界里讲究分清事件,与主题无关是个重要的概念。而物理科学--科学的本家就有些不同了。空说理论上的散热速度而不联系恒温动物的实际,恐怕教条主义都算不上。按表面积解释的说法一百多年前就有。那时的科学中心在德国,有人利用不同重量的狗(3到30千克)试图验证这个说法。从跨一个量级的双对数描图要得到斜率3/4与2/3的区别,恐怕要很难。而今天人们要说的斜率3/4是从跨12~18个量级的双对数描图,斜率3/4与2/3的区别是一目了然的了。显然,方博士是没有看到过这类图才说没有关系。 有趣的是方博士也发觉自家文章有些不妙之处了。 引用: 不过,裸鼹鼠的皮肤皱褶应该是在变成变温动物之后,为了扩大身体表面积提高与环境温度的热交换速度而出现的,不应在此考虑进去。 可惜,有些东西是不能坚持的。这个修正了的说法也是自相矛盾。多数人大约不明白哪里是不妙之处,这里不妨解释一番。 方博士认为裸鼠是从有毛进化到无毛、恒温进化到变温的,并试图利用表面散热的物理模型说明这个进化是有道理的。因此就有了皮肤皱褶应该是在变成变温动物之后的说法,不然的话不利于当初恒温动物保温。但维持恒温的成本太高,裸鼠们不干了。因此就有了变温,因为变温的代谢率低;褪毛,因为没有保温的意义了。故事到此还算比较完美。可是认为皮肤皱褶是 引用: 为了扩大身体表面积提高与环境温度的热交换速度而出现的 就是蛇足了。因为丝毫看不出来变温动物需要对环境温度作高速响应的必要。 方博士的失策在于用一个已经被淘汰了的说法硬性解释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的一些问题,不出破绽才是奇迹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有知无畏+无知无畏,还怕什么呢? (130655)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8:31AM 比如,方博士要 引用: 以常人的逻辑要说明为何裸鼹鼠是变温、基础代谢低 ,援引的道理是表面散热假说。 如果文中有这样一个交代,也就没有必要横扫了。因为人们可以知道这个说法不过是众多假说中的一个。但是有多少人可以看出来破绽呢?这就是反对意见的意义了。 回答:一块石头落地后的轻松自信。 至少自信也要有两说。自信人生三百年的自信, (130667)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08 09:36AM 与方程式解出的答案的自信有所不同。 从镜某掌握的信息看,表面散热说不可信。可信与否可以认为是两种意见证据的拼搏。表面散热说致命伤很多,因此镜某不信。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倒是有一问:镜子的常识真能横扫么? (130653)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anuary 25, 2008 08:17AM 仔细看,发现镜子的论题还是很有选择性的。有些题目属于镜子的兴奋点,比如科学哲学,比如飞机为什么能飞,人为什么吃饭之类,镜子可以一直论下去,深入到各种技术细节,也有的题目镜子只是做哲学家的宏论。 难道当年的朱海军也横扫么?只听说过他有过直立行走与性交体位的奇谈怪论,还有他无穷精力的传说。有意思的是,小方与麦子在峰巅论上有惊人的一致。 引用: 镜子先生颇有当年海军先生之风,站在网络的峰巅, (72 bytes) Posted by: 麦子 Date: January 13, 2008 11:23AM 疯疯癫癫。 又跟小方学了个皮毛,居高临下,做大师状。 唉,可怜的人。 总之大家都是网虫,吃饱了要做网上运动那种.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45,24521 http://www.xys.org/forum/db/3/19/17.html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和哺乳,麦子与小方
liwei999 2010-12-23 17:03
牛奶和哺乳,麦子与小方。 (130406)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4, 2008 10:02AM 为什么要喝牛奶的问题是麦子文章的题目,比较能忽悠。刚喝完牛奶,就又来了哺乳的话题 冷血的哺乳动物 。提抽一番就是方博士要解释一哈为什么要有冷血的哺乳动物。大约下个题目就是为什么要有下蛋的哺乳动物了。笔法上虽然不如麦博士扇情,但是也够能忽悠的。 以前讲过:人为什么没有体毛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答案。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裸鼹鼠为什么变成变温动物了的疑问。保持恒定体温的优势是一种价值判断,没有必要标榜是科学。况且这样的科学正是麦子们批判的对象。这类问题唯一可以令人信服的答案就是多样化(性)了。只要是可能的,就一定会存在。至少天上的星星的种类告诉了人们这一说法可以成立。 对比麦博士食素的转向,方博士至今没有放弃动物表面积与散热的错误理解。统计数字表明,动物的重量(约等于体积)与基础代谢量的关系是3/4而不是体积与表面积的比的2/3。也就是说,统计事实不支持表面散热说。从条件裸鼹鼠的身体体积(也即产热总量)大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20%,可以得到达马拉兰鼹鼠的基础代谢量是裸鼹鼠的5(3/4)=3.34倍。因此,裸鼹鼠单位重量的基础代谢量为1的时候,达马拉兰鼹鼠的为3.34/5=66.6%。如果变温的裸鼹鼠与恒温的达马拉兰鼹鼠能够直接比较的话,裸鼹鼠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1.5倍。但是,由于变温与恒温动物的基础代谢量不同,这种直接比较就失去了意义。方博士后边阐述了裸鼹鼠的基础代谢率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低的,与爬行动物的相当,也就是说这些数字的罗列,除了多码些文字之外,没有任何科学意义。 值得留意的是这里面没有表面积出场的必要。相比之下,这段话里面的量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难解了 引用: 裸鼹鼠的身体体积(也即产热总量)大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20%,但是身体表面积却大约是达马拉兰鼹鼠的60%,这样,散热速度就是其3倍。 1)从20%得知体积(大约的重量)小5倍, 2)从体积与表面积的比的2/3幂次关系,得表面积34%,而不是60%。 3)3倍的散热速度如何得来?5x0.66? 4)应该用散热速度?还是散热率?显然应该是用后者,即Q/Q(单位时间内)。为了补偿这个散热率(对体积的),才有高的代谢率(对时间的)。 说麦子文科,麦子会接受;而言方博士文科,就会挨骂了。但是下边一段基本上与麦子博士的陈述方法很相似 引用: 一群裸鼹鼠分头去找稀少的食物,当然是成员数量越多,找到食物的机会越大。但是成员数量多了,也意味着吃饭的嘴多了,找到的食物又会不够分了。既要增加个体数量,又不增加对食物的总需求量,那就要把每一个成员的饭量减小,也就是说,让它们的身体变小。 殊不知,动物身体变小后行动范围也要变小,总的找到食物的机遇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生存数如果可以用初始值和成活率两个因子表达的话,提高生存数有两个战略模式:增加初始值、增加成活率。 对麦子的文章,多数人会有反感。而对方博士的文章,多数人会有赞同。从国人的历史经验看,对某种观点是有反感的时候失败多的呢?还是很赞成的时候失败多的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45,24521 http://www.xys.org/forum/db/3/19/17.html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好喝的牛奶可毒死小牛!
ljry8044 2010-12-15 09:54
刚看到一篇博文: 煮开的牛奶比较香 觉得比较有趣,作者觉得煮开的牛奶比较香,可以凭味道断定牛奶是否煮开过。 其实,正如婴幼儿更喜欢喝新鲜而非高温杀菌过母乳一样,小牛也同样喜欢喝新鲜牛奶,德国、意大利等欧美人也是直接喝新鲜牛奶的。 那么,如果强迫小牛喝像我们在中国人喝的一样高温杀菌过奶,后果如何? 爱丁堡的约翰汤姆森曾用孪生小牛作试验,一只喂鲜奶,另一只喂加过工的奶,吃鲜奶的小牛生长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60天内死亡。试验重复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样的结果。       国际知名营养学家雷蒙德弗郎西斯在《选择健康》中说:用生牛奶喂的小牛犊会保持健康,但是,用加热杀菌过的牛奶喂养的小牛犊通常在八个星期之内就会死掉。       著名医学家新谷弘实在《不生病的活法》中指出:如果用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来哺育小牛,那么小牛四五十天就有可能死掉。       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酶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8 次阅读|0 个评论
蜂蜜是老人的牛奶
xupeiyang 2010-12-14 11:25
蜂蜜是很适合老年人生理需要的营养珍品。老年人吃糖容易导致血糖过高,从而引起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症等老年性疾病。而吃蜂蜜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 其中有两种易于吸收的糖:葡萄糖和果糖,并且它们的比例非常合适,相对来说,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比果糖快。因此,吃了蜂蜜后,其中的葡萄糖被迅速吸收,而 果糖却吸收较慢,从而起到维持血糖的作用。 美国芝加哥大学曾对一系列营养食品做过试验,结果发现:除葡萄糖外,蜂蜜是人体吸收最快的物质,并且血液中不会 有过多的糖分存在,而且血糖是以极为缓慢的速度恢复到最佳水平。   蜂蜜可增强老年人的抵抗力,并对老年性疾病有防治作用。老人经常食用可以防治咳嗽、失眠、血管疾病、消化不良、胃肠溃疡、便秘以及痢疾疾病。因此,蜂蜜被誉为老人的牛奶是当之无愧的。
个人分类: 老年健康|2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煮开的牛奶比较香
scientister 2010-12-13 10:49
科学家开始讲故事之前,总要先吹嘘一下自己,我也不能免俗。我还要在故事里面穿插美女和爱情的情节,增强可读性。 我的嗅觉、味觉特别灵敏,当然,跟狗啊、猪啊比不了,说灵敏是跟一般人相比。我能分辨出隔夜的开水与今日的开水、热得快的开水与锅煮的开水、煮开的牛奶与未煮开的牛奶。当然,我喜欢喝煮开的牛奶,觉得煮开的牛奶特别有股奶香。 我老婆不太相信,水还能有几个味道?一样的牛奶还能有几个味道? 尽管不信,多数时间我老婆还是帮助我把牛奶烧开了才拿来给我喝,当然,之前肯定有仅仅是加热而没有烧开的情况,我专门提醒她之后才改过来的。 让她服气的是有一天,家里还有其他人,也许是时间紧,也许是她故意要检验一下,她端来一杯很烫的牛奶说:烧开了,很烫的,你要小心。我摸一摸杯子,真的很烫。等牛奶不烫了,我开始吃早餐,喝了一口奶,我说今天牛奶没有煮开。她说:肯定煮开了。我说:肯定没煮开。她后来笑着认帐,家里的其他人也都笑了,说我是真的能知道牛奶煮开了没有。她说这次煮牛奶,微波炉的时间也许就差5秒钟或者10秒钟,估计牛奶的温度即使没有达到99 ℃也有98 ℃,所以就没有再增加时间,结果却被发现了。 我要提出的问题1是:100 ℃对于牛奶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什么转变么?我们知道蛋白质在60多 ℃凝固,所以有巴氏消毒法。水在100 ℃就开了,开始转化为蒸汽。牛奶呢?还有牛奶的沸点也是100 ℃么?为什么煮开的牛奶会特别香?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这个问题。 关于水的煮沸方法对水的口感的影响,这个问题我说给你们听,但是不要让我老婆知道哦,因为跟我以前的一个女朋友有关系。 我单身的时候生活比较艰苦的,烧开水是用那种热得快一种电加热器。往热水瓶(有地方叫暖壶)里灌满自来水,然后把热得快插入热水瓶,通电,直至自来水被烧开。由于热得快的电加热部分是深入到热水瓶底部的,所以,可以认为热水瓶里面的水全部被烧开了。 由于一直喝这样的开水,也没有觉察到什么。直到有一天,别人给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一个美女(是真的美女哦,我老婆对她一直耿耿于怀)。记不得是认识之后的第几天,晚上她到我的房间来居然带来一瓶开水,说是担心我工作忙,顾不上去开水房打开水。我对她的心意很感谢,但是对她的做法却不以为然(这里是心理活动描写。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当喝了她带来的水,感觉马上就变了,感到惊奇,这个开水怎么这么好喝? 我问她,你的开水是用什么水烧的,她说自来水呀。那个时候确实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水。那你是用什么烧的?用电炉和锅。(继续描写心理活动:我想这丫头,不会在水里放糖了吧?真实的想法哦)。后来我去过她的房间,看到她确实是用电炉和锅烧开水,而且当场烧来喝过,确实比我的热得快的水好喝。不记得她烧水的锅是不是也用来做菜,但是开水里面没有通常混用锅烧水的异味。 因此就有了这里的问题2:一个让我很纠结的问题,为什么烧水的方法不同,水的口感大不相同? 回想起来,热得快烧出的开水,口感麻麻的,好像有电(不是说瞎话)。我现在摸接地的仪器的外壳,也经常感觉到麻麻的电感,尤其是轻轻抚摸的时候,感觉更明显。 参考资料: 小时候听一位老师讲,草原上牧民用牛粪煮稀饭特别好吃。印象中,我当时一定惊呆了,牛粪怎么煮稀饭?上大学之后才想到,也许所谓牧民煮的稀饭特别好吃,可能是使用牛粪作燃料。之后,我一直认为可能是牛粪(晒干的)的火焰比较均匀,火不是太大,而且比较稳定。今天想起来,可能有超越火焰问题的其它可能性。我设想,要找机会亲口尝一尝使用牛粪作燃料煮的稀饭。 至于那个美女为什么后来没有和我在一起?我知道大家很关心这个事情。这里顺便交待一下,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我当时实在是没有谈恋爱的经验;二是美女实在是太主动。虽然我知道我当时是玉树临风,许多美女都很待见我,但是她后来,在送开水之后,很快把锅碗瓢盆、油壶全搬过来了(我这边也有电炉),准备跟我一起过日子了。我当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被吓倒了。还没有谈恋爱呢,就一起过日子了?她却说:谈恋爱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一起过日子?我认为太快了。所以,我表现出的是坚决的拒绝,希望先分开再慢慢接触。结果她一气之下去了外地。 这个故事主要是宣扬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或者一种科学的精神,即科学无处不在。 如果有读者替那个美女不平,你可不要骂我哦,我是无辜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4 次阅读|4 个评论
Nature=“奶车”?!
热度 4 boxcar 2010-10-15 09:13
本文内容,纯属调侃。如无幽默感,请慎重考虑是否继续阅读。 不久以前,我偶然在科学网上看到一位非常有才的网友(具体是谁待查)把著名的国际刊物 Nature 音译为奶车,这个创意让俺这个一贯喜欢玩儿中文词语撷英(谐音)游戏的土鳖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佩服之后,我又深思,发现 Nature 还真可以称的上是奶车,所以我要专门写篇博文论述一下这个问题。 据说,想做高端前沿问题研究的学者,是要在第一时间拿到并认真阅读 Nature 每期的文章的。这相当于生活很有品味的白领,早上起来的早餐要喝一杯奶车运来的鲜牛奶。因为 Nature 号称是高级科普期刊,文章写得比较易于理解,这样即使是跨学科的东西,也比较好理解,就如一般认为牛奶这种液体流食的营养容易吸收一样。 Nature 的作用,就是输送这种牛奶,就是运奶的车,顾义而命名,可以称之为奶车。 寻常走街串巷的奶车所运之奶,大概非牛奶即羊奶,一般不会运送人奶或者马奶。而 Nature 这部学术界里最知名、最受追捧的大号奶车所运之奶,主要也是牛奶和羊(洋)奶,也就说主要是牛人的或者足够牛的作品(奶)和洋人洋文的作品。寻常土鳖写个稿子投去,多半直接锯掉没商量的,因为看着既没个牛样,读起来又没有羊(洋)感觉,分析一下内容会觉得还很不符合洋人口味的营养搭配,要之何用?! 之所以奶车如此挑剔,敢于如此轻易地刷掉很多文稿,是因为此奶车的奶源是非常充足的,而奶源充足的原因,则是因为奶粉( Nature 的粉丝)很多。由于奶车有一个叫做影响因子(缩写是 IF )的指标非常高,所以得到了海内外学者业界和行政管理者近乎一致的强力追捧。而在中国,这个影响因子,又的确很影响银子,因为很多科研院所是按照这个指标给论文作者发银子(钱)的。面对高影响银子的奶车,焉有不 FANS 之、当其粉丝的道理?所以就有了大把大把的奶粉。 那么奶粉的作品投给奶车之后,会经过奶车的编辑和修改的勾兑和处理过程,变成给人们喝的奶汁。一般情况下(学术论文或快报),这种勾兑似乎还没有太大问题,特殊情况下,这种勾兑却可能会带来问题。由于提供原料奶的作者一般并不知道奶车具体的勾兑过程和配方(技术秘密,不得外传?),结果可能是本来送去的是鲜奶,出来的却成了变味的酸奶。如果拒绝勾兑,则奶车可以很傲慢地拒绝兜售您的奶品【 1 , 2 】。 就在最近的一个多月里,我们有幸看到了奶车的勾兑的诸般效果。【具体请参考 9 月初以来的诸多与 Nature 和张月红有关的科学网博文,恕不不一一罗列】 ~~~~~~~~~~~~~~~~~~ 参考: 【1】 王德华: 差一点就在 Nature 上发 文章 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348 【2】 崔克明: Nature 如此处理读者来信 为什么再发张月红的短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273
个人分类: 科学网|8502 次阅读|32 个评论
关于牛奶、婴幼儿乳腺异常发育与乳腺癌等的随想
热度 26 何裕民 2010-8-19 11:46
近日,关于婴幼儿食用奶粉以后出现乳腺的异常增生问题,炒得沸沸扬扬,武汉的三名女婴、江西的几名女婴和山东的一些孩子都才几个月大,喝了一种奶粉以后,明显发生性早熟症状,乳腺变硬有结节,其次雌激素水平异常,四个月龄大的女婴雌激素水平达到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尽管生产这个奶粉的厂商(某某国际公司)发表申明,称:自己的产品绝不添加任何激素类违规成份,卫生部也一再说明这个关系不能明确!但是这仍使我们重视,需引起思考。 首先,武汉的某女婴,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著名的儿科医生江泽熙教授的指引下:停用这个奶粉几个月后,乳房硬块变小变软了。看来从因果关系推导:不能说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然后,我们注意到,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调查更揭示出深层次的关联(见笔者附录的有关媒体报道)。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从高科技介入奶牛养殖业几乎有个惯例:就是用雌激素催奶,这个催奶就是大剂量的使用激素。所以,奶粉中含有的雌激素也许不是厂商直接有意加入的,而是原料出了问题,奶牛使用的激素以后奶粉的激素含量很高,这不是个案,这是个普遍现象,也不是中国的特例。因此,国外对乳腺癌引起的原因分析中,也提到过类似的情况。 笔者还未写完,卫生部关于圣元奶粉与婴幼儿性早熟之间的调查结论已经出来了。当然,这个结论究竟怎样还有待进一步评判。因为辩论的双方对这个意见还有重大的分歧。也许像韩国的天安舰事件一样,要若干年以后真相才能大白。我想谈的是不涉及到婴儿,而是涉及到肿瘤患者。国内外已经有权威研究表明:乳腺癌和肝癌患者饮用牛奶是有害的。这方面最著名的研究当数美国著名营养学家,获得了全美癌症研究终身成就奖的坎贝尔教授。坎贝尔教授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观点:至少对乳腺癌、卵巢癌等雌激素依赖性的妇科肿瘤以及对肝的肿瘤,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牛奶往往起着负面的作用(就是坏的作用),甚至是某种癌症的触发因素。当然,坎贝尔的研究着重于他所发现的牛奶中酪蛋白等的因素。今天,圣元奶粉事件更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深度追访揭示: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为了催乳,增加出奶量,国际惯例是会使用一些雌激素的,这也就是科技所带来的、让人觉得很尴尬的结果。这个雌激素在牛奶加工过程中多多少少还会残存。因此,牛奶厂商倒不一定是他有意人工加进去雌激素;但就在他的原料当中,因为奶牛的饲养过程中,添加了这些东西。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出奶量。那么,不管真相究竟如何,反正这一点是很难回避的。我们作为搞肿瘤临床防治的,我觉得有一点要提醒大家:还是为了安全起见,圣元奶粉中究竟有没有雌激素,让专家们去争论吧!对乳腺癌、卵巢癌以及肝癌患者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提示:离牛奶远一点,离各种牛奶远一点。当然,酸奶根据坎贝尔的观点可以食用,酸奶根据特殊的工艺,将酪蛋白分解了。是不是雌激素分解了?还没有研究结论,但总体上比其他牛奶安全些。 讲到这,另外一个佐证材料,国外有研究表明牛奶对前列腺癌是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癌大家知道是雄激素的异常,是其长期刺激的结果。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一个属于阳(雄激素)、一个属于阴(雌激素),牛奶对前列腺癌有保护作用,也就是阴阳的制约关系,临床治疗这类疾病,也常可考虑用雌激素。从这个角度似乎能证明一点:牛奶当中有雌激素。特别现在人工喂养的、大批量生产的牛奶,难以逃脱在奶牛的饲养过程当中添加一些高科技因素分。这个高科技因素显然是负面的。因此我们强调乳腺癌、卵巢癌、肝癌等的患者离牛奶远一点。因为如果含有激素的话对肝癌也是有害的,坎贝尔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他专家调查了中国和菲律宾的肝癌患者,而且做了实验发现:黄曲霉素促使肝癌发展过程中,酪蛋白就是个启动(即促进)因素。因此,为了健康起见,我们更坚定的相信一点:这类癌症患者离牛奶远一点更好。 另外,想提醒两点:一、指出真相往往是有风险的,因为伤及了一些商家的利益(就像皇帝新装里的那个孩子,让成年人难堪),坎贝尔遭到美国奶业集团的拼命打击,就是典型案例。因此,有些商家的粉饰性解释不足信:万宝路集团不是引用专家研究说香烟对健康也有帮助吗!中国的国酒(某某),也不是说他的酒保肝的吗?其实,这不是矛盾的,有些商家的说法根本就是忽悠,邪得很。 二、环境激素,已经证明是今天癌症高发的原因之一。环境激素,包括饮食中各个环节加人的,不仅仅牛奶中难以避免,大量人工饲料催熟的东西中,如饲养的鸡鸭、鱼塘喂养的鱼类中都难免存在。我们已经发现多例小孩,因为长期贪吃肯德基、麦当劳而青少年患上鼻咽癌等恶性疾病的。不可不慎重! 总之,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美酒佳肴,也可能是灾难!需谨慎。 附:坎贝尔的研究,可参见他在中国出的两本书《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特别是后一本,着重谈癌症的有关饮食,不可不读! 部分记者的调查附后,供参考。 癌症患者(前列腺癌除外),离牛奶远一点 报摘:摘自《第一财经日报》等 家住武汉的三名女婴,疑因食用同一品牌奶粉,患上外源性食物引起的性早熟, 4 个月大的女婴不仅乳房已经发育,其雌激素水平竟已达到成年女性水平。 无独有偶,江西省奉新县 10 个月女婴、山东省临沂市 8 个月女婴,以及广东湛江 3 个月男婴均出现早熟症状,雌激素检测皆超标。 凭借 50 多年临床经验,国内著名小儿外科专家、武汉市儿童医院教授江泽熙在初步推测是激素引起的性早熟,同时建议邓小云停止向女儿小菲(化名)喂食涉事奶粉。近一个月后,小菲的乳房硬块变软了,持续膨胀的状况有所减缓,阴道炎等并发症也基本痊愈。 有医学、乳业专家、学者将矛头指向了奶牛催奶挤奶生产环节。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奶粉中含激素并非个案,对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业潜规则。 我国当前的奶牛饲养方式与传统不一样,差别体现在出奶率上。因为奶牛分泌乳汁的多少与身体内的激素含量有关。为追求更高的出奶率,一般就是对奶牛进行肌肉注射。你看奶牛场的工人经常帮奶牛按摩乳房,别以为那是人性化的管理,其实是为了缓解奶牛乳房胀大时所产生的不适感。这跟人类等其他哺乳类动物催奶的原理是一样的。李涛博士介绍道。 事实上,激素催奶最早曝光于国外。国际第四大出版商布拉克威尔出版社的特约作者克伦 ? 道恩指出,人们在喝牛奶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为奶牛多产奶采取的措施,一年一次的人工授精、流产、注射催乳素。除此之外,美国加州一些奶牛场还给奶牛注射控孕催乳剂,使奶牛不怀孕就大量产奶,其产量竟然能够达到自然产奶量的 10 倍之多。人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是,牛奶中所含大量雌性激素对妇女健康产生的危害,因为过量的雌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男性性功能障碍,及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生。 有记者在慧聪网上找到一则供应兽药奶牛专用催奶药不孕奶牛催奶注射液信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显示为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用途则是促进奶牛泌乳器官发育,诱导不孕奶牛泌乳等。 乳制品行业近十年来的超常规高速发展,打破了奶牛养殖业与乳制品加工业之间的天然平衡为追求奶牛更多泌乳,以致激素催奶大量存在。 多位乳业专家初步推测,乙烯雌酚( DES )等激素不排除在奶牛养殖环节进入牛体,导致原奶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脂类物质),并传递到奶粉、液奶等下游乳制品产品中。这意味着奶粉疑制婴儿早熟很可能并非个案。 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说,外源性激素的种类很多,其中与次次事件最相关的激素是 DES 。这种激素属亲脂性激素,完全可在乳牛机体的性腺和肾上腺皮质等器官合成,并随着乳汁与胆固醇、乳脂肪进入乳中。 李涛介绍,目前我国奶粉的制作工艺多采用多段高压喷雾技术,该技术为增强雌激素的活动能力创造了条件。据介绍,经过高温处理(喷雾干燥)后的含巯基钼化合物,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钼酸,为受体结合创造条件。实际上,雌激素就是结合在胞内受体上的激素,它与受体结合后,能使受体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最终构成性器官提前发育。 李涛指出,婴儿奶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没有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奶粉的过氧化值增大也会造成雌激素活动能力增强,进而改变受体蛋白的构象,导致性早熟。 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提到,我国奶业近十年超常规高速发展,在世界上前所未有,每年增长 30% 左右,内蒙古更是达到 40% 。从 1949 年的 12 万头奶牛、 20 万吨奶起步,已经发展到今天的 1380 万头奶牛、 3650 万吨奶的规模,增长均起过 100 倍。 我国原奶 80% 来自于散户,奶源分散、规模小、标准化欠缺,与高度集约化的乳品加工业极不匹配。而公司 + 农户或公司 + 奶站 + 农户订单模式又致使我国奶业产业链各环的利益关系相互割裂。 绝大部分奶牛饲养户出于降低成本考虑,已转为喂养合成饲料,催情素、卵巢激素等激素也常被用来进行催产。中国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透露, 10 年前一头母牛一天最多产奶 20 公斤,而今在催奶饲料或药物辅助的情况下,一头母牛一天产奶可达近百公斤。 王丁棉介绍说,在奶牛养殖模式上,国际上确实存有两种形态。美国采取圈养模式,而且根据该国相关法规,允许在养殖过程中,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激素;新西兰国家养殖奶牛,在繁育配种阶段,也会注射激素;欧盟则不允许使用激素,并采用放养模式。 王丁棉称,我国在奶牛的养殖模式上也采用美式圈养,故也会使用到激素。 编后语:为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一些癌症患者(前列腺癌除外),离牛奶远一点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5462 次阅读|29 个评论
顺其自然
boxcar 2010-8-11 11:30
最近,奶粉又出事儿了! 据悉,某知名大品牌的XX优博奶粉(千万别误会,不是百篇优博,也不是某大学的优博)可能导致了多个地区的N多女婴出现了性早熟迹象,疑似奶粉中含有雌性激素所致。虽然目前此事尚存争议,同时也有报道由于饮用散装牛奶导致的男孩女性化的病例【1】,看来伪娘也要从娃娃抓起了,真可怕!这两件事情,罪魁祸首多半要着落到雌性激素上,不过中间的必要环节却是最近这些年里国人对牛奶和奶粉的青睐以及相关消费的增长。 由于咱华夏民族是农业民族, 传统的食物是以谷物类的为主。传统食谱中牛奶并不占重要位置,以前养牛主要是耕田拉车的,也并不纯为了挤牛奶。大概是西风东渐的缘故吧,抑或是受营养学数据的鼓舞,甚至可能受小个子日本人竟然靠喝牛奶长高了个子的启发,最近这些年忽然时兴起喝牛奶,每天喝一杯牛奶的人已然不少了。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女性乳房的功能似乎也在不断异化之中,直接导致新生婴儿母乳喂养的比例(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竟然也在严重下降,大有使人从哺乳动物向更高级的非哺乳动物进化的趋势。母乳既然不济,嗷嗷待哺的婴儿们也就只好扑向各种品牌型号的奶粉了,奶粉厂商也不失时机地去抢占市场,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在呱呱坠地后第一口喝到的是自己生产的奶粉。 面对如此急剧增长的牛奶和奶粉刚性需求,畜牧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在牧区和奶牛有限的情况下要产大量的奶保障供给,真的很难为他们了。引进优良品种、先进的养殖技术等等办法都在用,包括使用激素之类的高科技来帮助奶牛们多产奶。不过,倘若奶牛们一时之间没法消受这些激素,只怕要留一部分在奶里面给人喝了,或许就此发生了雌性激素带来的问题。 其实,饮食这东西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如果咱老祖宗给咱们传下来的基因就是善于消化吸收比较素淡的谷物和菜蔬所提供的养分,对牛奶肉食之类的饮食中的一些看着挺动人的成分消化吸收能力有限,不见得一定都去跟风喝牛奶吃牛排,如果这些洋荤咱的身体很不受用,难免影响健康。顺其自然的另一方面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就是说我们的土地富产什么食物就以什么食物为主,没必要改吃并不丰产的食物。因为为了多产出一些原本并不丰产的食物,就难免要用更多的技术手段上去,种庄稼就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养奶牛也不可避免要用些激素类的药物。这些东西一旦没控制好用多了发生残留,就难免给人带来危害,其实这些大家都懂的。顺其自然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尽量回归母乳喂养婴儿,尽量减少婴儿对奶粉的依赖。谁都知道,奸商其实最会欺骗儿童,但善良的妈妈们不会。 ~~~~~~~~~~~~~~~~~~~~~~~~~~~~~~~~~~~ 参考: 【1】王号: 性早熟、女性化、牛奶、奶粉及其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911
个人分类: 社会|4755 次阅读|15 个评论
性早熟、女性化、牛奶、奶粉及其他
sheep021 2010-8-11 10:05
病从口入。 北京广东湖南洛阳郑州等地均出现性早熟婴儿。把圣元奶粉推上风口浪尖,但有问题的仅仅是圣元吗?诚如卫生部官方所讲:性早熟原因复杂,再说了,人为加入雌性激素也需要成本,奶粉厂家为何要这么做呢? 好一个原因复杂,奶粉里的雌性激素为啥只能是奶粉厂家添加的呢,为何不是从源头就被添加的呢? 圣元涉嫌修改奶源地信息 官网宣传与年报不同 多地曝性早熟婴儿 卫生部不提圣元奶粉 北京广东湖南洛阳郑州等地均出现性早熟婴儿。卫生部发布会期间,除一家媒体外,无论是记者还是新闻发言人,都很少提到圣元两个字,取而代之的是某品牌。 北京性早熟女婴今出检查结果 前天,北京有家长反映,家中一岁大的女婴小英在良乡医院被诊断为性早熟,已喝圣元奶粉半个月。昨天凌晨4点,小英被带到北京儿童医院做相关检查,今天将出结果 多位专家表示成本高可能影响雌激素检测 应慎喝散装奶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小男孩因长期饮用散装奶,出现了乳房发育等女性特征。日前他在赤峰市医院查出了病因:长期喝散装牛奶导致小男孩身体内雌性激素分泌相对过剩。 据赤峰市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马玉琢介绍,这种小男孩女性化病例,他在近一两年之中已经接诊了20例左右。   最初,在接诊这种病例时,通过多种医疗检测手段进行检查,什么毛病也查不出。这让医生们颇感奇怪:在没有其他药物促发、也没有其他诱因的情况下,怎么会出现这种反常呢?后来经详细询问当事人的生活史时发现,这些小男孩的问题出在食谱上,喝牛奶导致营养过剩,于是身体发胖,同时 喝散装牛奶促使部分男孩子身上出现乳房发育等特征 。   另外,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小女孩因为喝散装牛奶导致性早熟,月经期提前了一至两年,只不过是家长没有注意而已。 马玉琢介绍说,一些出售散装牛奶的养殖户为了让奶牛多产奶,给奶牛喂食添加了某种刺激雌性激素分泌成分的饲料。这样,由于奶牛体内雌性激素分泌相对过剩,奶牛的产奶量增加。居民经常喝这种散装牛奶,就会导致人体内雌性激素分泌相对偏高。 广东4名宝宝性早熟 平时都喝圣元奶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84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想对您说:下次别再送牛奶来了,好吗?
famingkuang 2010-8-8 11:40
三聚氰胺还在肆虐,激素牛奶又来抢占风头。 圣元奶粉被疑致女婴性早熟又占领各大网站首页。详情见 http://news.qq.com/a/20100808/000155.htm http://news.sohu.com/20100808/n274058666.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10-08-07/162317929343s.shtml 。。。。。。。。。。。。。。。。。。。。。。。。。。。。。。。。 朋友们都知道小发发爱喝牛奶,总是大件大件的买来,我真想对他们说: 下次请别再送牛奶来了,好吗?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3661 次阅读|8 个评论
对牛谈情
MJ2009 2010-4-12 19:55
有一天和人吹牛,说以后咱们开发微生物吧,让它们代替牛羊来产奶,这样可以节约大片土地,也省去了管理牛羊排泄物的烦恼。人家看着我直摇头:孟山都已经够烦了,你还想添乱啊。 (后来有个学化工的同学认真和我说,大规模的微生物培养也是非常耗能的,没我想的那么简单不过越是麻烦的不就越有机遇么呵呵,这是后话。) 现代化的奶牛生产,给奶牛带来了很多烦恼,折寿、疾病,麻烦不断。可怜的是,人们自寻的烦恼也同样多。有一次听讲座,看着台上人唾沫横飞地讲述牛奶生产有多少减排(温室气体)的可能,从个体基因到全球气候一一尽数,我不由得感慨这对牛谈情的艰难。有个人站起来发牢骚,说养牛是祖上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呀,我们犯了哪门子法啊,现在背上了全球变暖的罪名。现场气氛一片欢腾,主持人倒还镇得住,连声赞同说是呀,反刍动物利用了人类肠道无法消化的纤维,维护了草地系统,使之成为稳定的碳汇云云,哈哈哈。 可怕的是,要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来计算一个小小的数值,所涉及的工、农生产过程,恐怕和研究牛的瘤胃里的细菌群落一样复杂。从种植业到建筑业,从包装公司到垃圾回收公司,幸亏奶牛们目前不穿衣和鞋,否则以后连纺织业、制革业都要包括进来了,哈哈。不过归根结底,原材料及初级能源是清单的终极来源,有意思的是,也正是因为LCA的这种(貌似的)无所不包的特性,做一个完整的LCA实在是费时费力,一些关注局部环境影响的人们又搞了新名堂,碳足迹、水足迹、能源审计等名词被开发出来,分别指的用生命周期思想来研究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消耗以及能源消耗。 一个完整的LCA已经够费力啦,有些人还不以为然(添乱的不止有我啊),声称传统的LCA是静态的(attributional LCA),即采用的数据是一般情况下的平均数据,不够精确,也不能反应市场行情变化,怎么办呢?很简单,把LCA动态化(consequential LCA),即考虑到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比如说,现在我们不但想知道生产1公斤牛肉的环境影响,还想知道如果这牛肉生产规模扩大了,会对猪肉生产有啥影响,等等 。这就是所谓动态化的一个简单解释,它的提出有点经济学里的边缘价值的意思,不过算起来更麻烦,更有随意性,王洪涛老师告诉我说目前还没有对attricutional/consequential的官方翻译,那我在这里就当抛砖吧。 上周末听见人家提问碳足迹,演讲者摇头说这玩意儿没谱,误差太大,我不由得惊叹,哇塞,这年头还有不相信LCA的人啊,在普天下都劲吹生命周期风的时候,敢于面对若干听众,公然藐视LCA的意义,这种质疑的精神还是值得钦佩的,一笑。
个人分类: 心情驿站|59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聚氰胺“后遗症”
tian2009 2010-3-20 10:36
三聚氰胺后遗症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11期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15日 受毒奶粉事件影响的儿童大多已经康复,但对部分儿童而言,三聚氰胺是否会造成长 期影响仍未可知 《新世纪》周刊 记者 张瑞丹   在毒奶粉事件发生一年半之后,阴影并未远去。部分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甚至在近期再次流入市场。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卫生部部长陈竺针对此事表示,相关责任人将受到问责。 河南省一家医院里正在接受救治 的结石宝宝   陈竺的表态,让众多结石宝宝的家长们百感交集。来自河南农村的马学听,直到现在仍然无法确定,孩子身体发生的变化是否因三聚氰胺而起,以及 这种变化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   他的六个月大的儿子马晓林(化名),曾在北京市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左肾结石。停止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后两个月,医生告知他们结石已消 失,不必过分担心。   但马学听的心并没有放下。最新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或许会增加一些患儿家长的忧虑。   3月5日,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员与河北石家庄元氏县妇幼保健院医疗人员在《加拿大医学会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三聚氰胺对儿童健康的 影响不仅仅是短期的。 长期影响谜团   2008年9月,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教授刘建蒙及其同事,分别在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后,对7933名儿童进行了 泌尿系统的B超普查。   这些儿童生活在三鹿集团所在地周边、石家庄市元氏县的八个镇。事发时,他们都不到三岁。   B超筛查结果提示,48个患儿可能患有肾结石或肾积水。刘建蒙告诉本刊记者,这48名患儿中,大部分并没有症状。   这也意味着,在没有症状、且婴幼儿难以表达自身感受的情况下,这种肾脏异常往往不能被早期发现,甚至可能被误诊。   其中,大部分患儿在没有针对性的特殊治疗情况下痊愈。但事故发生六个月后,仍有约12%的患儿出现肾脏异常。不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科副主 任医师田俊强表示,仅仅凭借B超提示的肾脏异常,并不能对其健康影响进行认定。   他认为,B超是一个最基本的检查手段,要确定泌尿系统出现病变,尚需要切片等其他临床诊断证据。   此外,对于婴幼儿本身来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并不罕见,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肾结石或者肾积水,因此,要证明肾脏异常与三聚氰胺有直接联系, 仍有待持续观察和研究。田俊强对本刊记者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教授持类似观点。她说,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尚未有足够证据证明三聚氰胺必然对儿童造成长期影响。   一般而言,三聚氰胺对低龄婴幼儿影响更大。2009年初,丁洁领导的研究团队曾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解释了三聚氰胺与泌尿系统结 石之间的联系,发现三岁以下婴幼儿摄入高剂量三聚氰胺的奶粉,患有结石的几率约为正常婴幼儿的7倍。   但是,也不能简单认为患有结石的儿童,在痊愈后必然导致后遗症。丁洁说,这需要继续进行随访和观察。   丁洁还表示,如果属于轻度结石,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情况良好,可能并不会留下后遗症;相反,倘若出现尿道梗阻,甚至肾脏衰竭的情况,留下后遗症 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现阶段,研究人员还很难就过量摄入三聚氰胺对儿童的长期影响给出明确的结论。刘建蒙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特地强调,目前谈论三聚氰胺后遗症 还为时过早。   但毫无疑问,三聚氰胺的长期影响值得关注。正如刘建蒙及其同事在论文中所称:需要对受影响儿童进一步随访,从而评估对儿童健康可能的长期影 响,包括对肾功能的影响。 艰难索赔路   作为诸多结石宝宝家长之一的马学听,仍在忧虑自己儿子马晓林未来的健康状况。   马学听来自河南省汝州市的一个乡村。在北京漂泊的他和妻子,2008年3月迎来了儿子马晓林。这之后,夫妻俩从北京顺义隆华购物中心等地购买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100余袋,花费近4500元。   2008年6月,夫妻俩发现儿子的尿液不太正常,里面有血,有沉淀物之类说不清楚的东西。   于是,夫妻俩抱着儿子赶到北京市丰台区医院检查,被医生告知一切正常。他们抱着狐疑的态度返家。直到2008年9月,电视新闻开始大量报道毒 奶粉事件。   三聚氰胺被一些不法商家掺杂在食品或饲料中,以提升蛋白质的检测含量。在全国各地陆续爆出的毒奶粉事件,就是造假者将这种成本低廉、又 被称为蛋白精的物质添加至牛奶或奶粉中。这场规模空前的毒奶粉事件,直接导致数以万计的儿童出现程度不一的泌尿系统问题,形成一大批结石宝 宝。   当月,马学听带着儿子,再次前往北京市儿童医院诊断。医生确诊马晓林为左肾结石,大小约0.3厘米至0.4厘米。   停止食用问题奶粉后两个月,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表示,马晓林的结石已消失,不必过分担心。   但马学听对此并不以为然:当时就有别的家长提醒我,说国家决定处理这件事情之后,很多孩子被确诊没有大碍,却没有一个人敢保证,我的孩子长大 后不会受任何影响。   2009年春节后,马学听从新闻中得知,许多患儿家长已经拿到补偿。而他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在联系北京工商部门、儿童医院、消费者协会等多个部门和组织后,马学听获悉,儿子马晓林的档案在儿童医院数据库中丢失。   没有档案,意味着没有任何获得赔偿的机会。经过几番交涉后,儿童医院重新输入了马晓林的档案。   然而,其后的赔偿金额再次让马学听失望。按照毒奶粉的民事赔偿方案,企业根据指定医疗机构提供的信息,将患儿分成死亡重症以及接 受一般治疗三种,死亡患儿的赔偿金大概在20万元,重症患儿赔3万元,接受一般治疗的患儿只赔2000元。此外,还需签署一份文件,表示接受赔偿方案。   与区区2000元赔偿金相比,马学听更为不满的是被要求签署那份文件。他说:那个意思就是,拿了这2000块之后,以后出现什么事情概不负 责。我要是签字了,以后出现问题怎么办?   马学听告诉本刊记者,食用问题奶粉之前,儿子马晓林的健康状况还算不错,但之后,身体明显没有以前好,还容易生病,看上去很虚弱。   由于对医院检查结果不信任,加上对赔偿方案不满,马学听找到了毒奶粉受害者法律援助团成员彭剑与林铮律师,决定起诉奶粉生产商石家庄三鹿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奶粉销售商北京顺义隆华购物中心,讨回自己的权益。   按照马学听的理解,2000元的赔偿是不够的。而根据毒奶粉事件之后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生产不符合食品 安全标准的食品,作为消费者的原告除要求赔偿损失,还有权向作为生产者的被告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2009年3月,马学听提出上诉,要求获得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等合计1534元,奶粉消费赔偿金43650元,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10000元,并确认儿子的后续医疗费用由被告参与筹资建立的患儿医疗赔偿基金负担。11月27日,经历了近九个月的等待后,案子在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 第九法庭首次开庭。   第一次庭审让马学听感到失望。而原定于一个月后举行的第二次开庭,至今仍无准信。   代理了多起三聚氰胺索赔案件的彭剑律师对本刊记者说,毒奶粉事件对孩子和家长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严重打击,家长们为了寻找更为高效的治疗方案 以及合理的赔偿而上诉,胜诉的机会按理说比较大,但不少法院消极对待,连立案都有那么大难度,再加上等待,简直就是遥遥无期。   三聚氰胺风波已告一段落,但结石宝宝们的未来依然难以确定。三聚氰胺犹如一张巨大的黑网,至今笼罩着无数结石宝宝的家长。而立案和索赔 之难,更像是毒奶粉事件的后遗症。   马学听表示,在没有得到合理说法之前,官司会一直打下去,不打这官司对不起我儿子,难道奶粉厂家出了问题,要怪责父母选错了奶粉吗?   如今,马学听更担忧儿子马晓林未来的健康状况。现在只要有医院敢开一张证明,证明我儿子在成年之后不会受到三聚氰胺的影响,保证结石消失之后 没有任何后遗症,我就撤诉。他说。 从李虎军博客:http://www.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303170 链到这里:http://magazine.caing.com/2010-03-14/100126191.html
个人分类: 工业化食品问题|2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费解!美国的矿泉水比牛奶还贵
chrujun 2009-11-2 20:21
在美国期间,有件事情一直令我迷惑不解。 我在机场买了一瓶矿泉水,花了4.00美元。后来买了一瓶橙汁,只花了1.99美元。我再仔细看各种食品的价格,发现1瓶牛奶也不到3.00美元。两者的容量却差不多。 不知为什么矿泉水比牛奶还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6 次阅读|5 个评论
倒奶-经济危机的典型特征?
zico 2009-9-17 15:07
据新浪网2009年09月17日报道: 自今年6月以来,欧盟国家牛奶价格持续暴跌,引发多国奶农抗议。日前,比利时奶农联合起来,将300万升牛奶倾倒在牧场,抗议奶价过低。奶农表示,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他们将全部破产(原文地址:http://slide.news.sina.com.cn/w/slide_1_449_9520.html#p=1)。 看到这则消息,不由联想起小时候政治课上看到的一番景象:在经济萧条时期,一方面是广大人民群众买不起取暖燃料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一方面是奶农们将大桶大桶的鲜奶倒入水沟之中。这仿佛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为直观的认识了。达沃斯经济论坛才结束没几天,各国政府都表示了对经济复苏的强烈信心。而就在几天后,曾经只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场景这一次真实的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只不过,这次用的是现代化的机械化的车辆来有组织有纪律的倾倒在牧场里。不知道每天徘徊在牧场上的奶牛们在这片奶地里继续繁衍生息的时候会做何感想?不知道保守金融危机困扰的各国百姓们会作何感想? 不知道满怀信心的各国首脑们又作何感想? 但愿这只是偶然现象,而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
个人分类: 随笔|5305 次阅读|3 个评论
抗生素,牛奶行业又一潜规则
jijianlin 2009-5-13 17:37
需要发酵的酸奶和奶酪等产品,需要严格控制抑菌的抗生素水平,一家奶企高管昨天向CBN记者明确表示,也正因如此,很多酸奶的原材料都是进口奶粉,少用国产牛奶。   2005年,在一家乳业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该公司总裁曾公开表示,部分国产牛奶抗生素超标,无法制造酸奶。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正逐渐改善,如果现在说国内酸奶都是进口奶粉做的,已经有些偏颇了。这家乳业上市公司高管对CBN记者说。   中国奶协理事王丁棉向CBN记者表示,行业内目前通常把奶粉分为有抗和无抗两种卖,不少酸奶已经使用国内液态奶做原料。不过,他也坦承,进口奶粉仍在国内酸奶原材料中占重要比例,而且高品质酸奶通常也要使用进口奶粉。关键原因仍是国产牛奶的抗生素残留问题仍然存在。   最近,有关部门公告称,严禁在乳品标签、标识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这一纸禁令让无抗奶开始退出市场。日前CBN记者在北京、厦门等多个城市发现,无抗奶产品陆续下架,但无抗奶的禁止销售,并没有终结牛奶产业的抗生素残留事实。   2002年前后,几家巴氏奶阵营企业最早打出无抗奶概念。这种说法有些无聊。昨天,一位地方奶企高层对CBN记者回忆说。尽管国家强制标准中没有规定,但牛奶产品中不能检出抗生素早就是全球公认的常识。   这些企业提出无抗奶概念,并非凭空捏造。他们看中的是一些企业产品抗生素仍存在超标情况。上述奶企高管说,这种说法当时就引发了争论。   有技术专家专门开会反对无抗奶概念。王丁棉对CBN记者说。在一番口水战后,无抗奶没有再引起大的风波,这在很大程度是因为这种概念对消费者影响较为有限,不值得双方拳脚相向。   但无抗奶争论的激烈与否,与抗生素残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不相关。时至今日,牛奶中抗生素残留也并非个别现象。上述奶企高管对CBN记者说。   专家称,养牛场用来防治细菌感染奶牛使用的抗生素,和医院用来治疗人的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是一样的。如果长期饮用抗生素超标的牛奶,就有可能在人体内培养出具有抗药性的病菌,这样如果人体被该病菌感染,抗生素就起不到什么效果,治疗就会比较困难。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全球90%的抗生素是用于饲养动物。在美国,据美国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美国至少有17大类抗菌药被用于畜牧业,包括各种给人治病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等。美国投喂给肉鸡、猪和牛所使用的70%抗菌药物,目的不在治病。美国国会技术办公室早在1979年就指出:养殖业集中在高产量、高密度、令人窒息的养殖环境中,定期使用抗生素使这种养殖模式得以维持。而欧盟的情况则好很多,从上世纪90年代就逐步禁止在畜牧业中使用抗生素。  I-1B 、 ZX 、 ZW 、 JMZ 、 FZB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喝牛奶还是喝豆浆
eloa 2009-4-27 11:55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04-23 8:41 (发表于《瞭望东方周刊》) 每当我们的球队踢不过外国,就会有人说没办法,人家是喝牛奶长大的,于是喝奶和强壮就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英语里,milk并不专指牛奶,dairy milk或者cow milk才是牛奶。而另一种奶,soy milk,并不是中文里的豆奶(豆浆和牛奶的混合物),而是现代化生产的豆浆。很多初到美国的人会很惊奇:美国的豆浆,原来比牛奶要贵多了!那么,牛奶和豆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牛奶是很好的食物。它的氨基酸组成和人体需求很接近,消化吸收效率很高;还含有比较多的钙,一杯牛奶就能提供人体钙需求量的四分之一。除此以外,它还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等。至于其它的成分,人们很容易从其它的食物中获得,也就不是那么关键。因为喝牛奶很方便,所以西方人把牛奶当作所有人的日常饮食,而不是象我们在过去把它当作营养品,通常给老人、孩子或者病人喝。 不过牛奶也并非某些商家宣传的那样是完美食品。全脂牛奶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这对于心血管健康比较不利。避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是健康食品的关键之一。脱脂牛奶能够解决脂肪的问题,但是脱脂同时也会去除脂溶性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D。脱脂也有利于降低胆固醇含量,不过脱脂奶中的胆固醇依然还是不低。 对于多数人来说,每天喝一两杯牛奶,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不过对于那些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喝牛奶不仅不利健康,反而是雪上加霜。牛奶本身也是一种过敏原,有的人喝了就会腹胀、腹泻、腹痛,还有皮肤瘙痒、呕吐等症状。牛奶中还含有大量乳糖,许多人,尤其是亚洲人,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这些乳糖,被称为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的人,喝牛奶也会导致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 豆浆是来自于大豆的产品,它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唯一一个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求的。换句话说,在满足人体蛋白质需求上,豆浆基本上跟牛奶一样高效。另一方面,豆浆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不含有胆固醇,这对于心血管健康很有利。豆浆中还含有一些纤维,也是现代人的食谱中缺乏的。跟牛奶一样,豆浆中也含有许多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过种类不尽相同。 豆浆中还有一些通常所说的生物活性成分,比如卵磷脂和异黄酮。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研究来检测这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雌激素,有一些研究表明它能减轻女性更年期症状,甚至减轻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另一些研究认为它不具有这样的功能,还有研究甚至显示它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美国心脏协会的总结意见是没有传说中的保健功能。而卵磷脂,主要是用作乳化剂,一些零星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不过,不管这些活性成分的功能(有益的或者有害的)存不存在,在豆浆等豆制品中的作用都很微弱。对于人们来说,无害比有益更为重要。在这个前提下,豆浆的优质蛋白和降低胆固醇使得它成为了优质食品。在美国,学术界、工业界、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尤其是豆制品在保存中有一些成分容易被氧化而产生很糟糕的味道。所以美国的豆浆有一步去除或者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都不喜欢,觉得一点豆浆味也没有。对奶味的偏好和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对健康的关注和豆浆加工技术的改进,豆浆在美国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另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食品带来了难度。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了美国豆浆的价格大大高于牛奶。 对中国人来说,豆味和保存的问题都不存在。中国人中喜欢豆味的可能比喜欢奶味的还多一些。人们愿意在家里自己打豆浆,或者在早点摊上买,都是新鲜的,不需要保存。 相比于牛奶,豆浆最大的劣势是含钙量低。用石膏点的豆腐脑对此有一定的改善,商业化的豆浆则是直接往里补充钙。另外豆制品也是一种过敏原,能导致一部分人过敏。 总的来说,牛奶和豆浆都是很好的食品,在补充蛋白质上同样高效。牛奶的长处在于补钙,短处是不利于心血管不利于减肥;而豆浆则正好相反,长处是有利心血管有利减肥,短处就是天然没有钙。
个人分类: 健康|1879 次阅读|1 个评论
豆浆很营养,可替代牛奶
Medicine 2009-4-25 12:43
当你端起一杯牛奶,一仰脖把它喝进肚子里,你会想到什么:我今天钙摄取差不多了,营养比较全面了?如果告诉你生产一杯牛奶代价有多大,不知你又做何感想。   《青年》的一篇文章揭开了我们想象不 急救 到的牛奶诞生过程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产奶呢?因为它不断地生小牛。   奶牛为什么不断地生小牛呢?因为它不断地怀孕。奶牛怎么会不断地怀孕呢?因为它不断地被人工受精。乳业流水线上的奶牛,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公牛,却不停地生小牛,不停地被挤奶。一部分小母牛被人喂养成奶牛,重复她母亲的命运;还有一部分小牛,甚至直接进了生化工厂,变成了各种血清、蛋白和酶!   更让人感到可怕的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看似平常的餐桌上一杯牛奶,没想到却加重了全球生态灾难。   长期喝牛奶到底好不好的争论还没有定论,但人心里却开始不踏实,再加上这个牛奶生态论,还喝不喝牛奶?   最近的毒奶粉事件,更是闹的纷纷扬扬。喝奶粉喝出肾结石,不禁让人瞠目结舌。   有没有牛奶替代品呢?其实我们的国粹豆浆就是一种再好不过的植物奶,豆浆除了钙的含量低于牛奶,其他营养成分都不逊色,而且不含胆固醇,对于减肥和预防心血管疾病都是有利的。至于钙,我们还可以从鱼、虾、海带、紫菜、豆腐等食物中获取。 QW 、 XDBY 、 DP 、 DBY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這種動物最好不要喝牛這種動物的奶【轉帖】
jiangjinsong 2009-3-16 09:05
人這種動物最好不要喝牛這種動物的奶 (2008-09-14 11:27:47) var $tag='美食'; var $tag_code='f15218511c3b4b7cd8194b5261f1e5a9'; 标签: 美食 網友爆料》鮮奶保鮮 加抗生素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09.14 02:47 am 大陸酪農業在牛奶的收集過程中,究竟 有一家給奶站送純奶的」。 由於農場離縣城的集奶站有卅公里,自行車要騎上四小時,冬天沒問題,夏天就不行了。無論是多新鮮的牛奶,經過烈日炎炎顛簸四小時,送到後全變成酸奶。 網友說,酪農有法寶,每五十公斤鮮奶加廿萬單位的抗生素,「保證放上兩天後還是鮮奶,連味道都不會變」。 老蔣按:鑒於短期之內中國食品市場不可能立桿見影地改進,我等消費者其實是始終處於非常危險的地位的。拿牛奶來說,不僅和鮮奶、酸奶可能會中招,而且奶粉 還會用到月餅、麵包、餅乾等其他食物中去,大家只能祈禱了。所以,我建議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食用那些加工環節少的食物,這樣出問題的機會比較少。例如, 素食要比肉食的加工環節少,中毒的可能性要小。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3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喝牛奶不会死,喝了牛奶有可能死,你还喝牛奶吗?
yangfanman 2009-2-12 18:29
实际上蒙牛的特仑苏老早老早就已经被质疑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09h1.html ,都多长时间过去了才有动静。如果这个东西真的有问题,那以前喝得怎么办,总不能吐出来吧? 下面写得简短一些吧,从方舟子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awqf.html )了解到 对成人来说,牛奶并非必需品,不喝也未尝不可 ,但是牛奶的营养价值难以被其他食品取代,比如豆浆蛋白质的品质就不如牛奶蛋白质,含钙量也只有牛奶的三分之一。这说明从营养上来说,不喝牛奶我们也不会死(虽然实际上后半句话也说了喝牛奶对我们的健康有利)。但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现实下,喝别的东西要钱,喝牛奶要命,那你还喝牛奶吗? 我的看法是对待牛奶的问题上彪悍一点吧。能不喝就不喝吧,没什么了不起的。注重健康的朋友将喝牛奶的钱省下来,丰富一下食谱也能达到保养身体的目的。而且从精神上你也解脱出来,每天不用为买哪个品牌的奶发愁,每天担心自己是不是往自己的肚子里灌毒药。 更何况,对于绝大多数爱喝牛奶的人来讲,大大小小几十家的牛奶厂商欠你一个道歉。上到王子,下到平民,任何人做错事都应该受到惩罚。最起码应该跟大家讲一下:以前是我们不对,我们做错了,对不起大家对我们的信任,以后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好好改正的。今后再出现问题你就把我丢到海里喂鲨鱼吧。可是有哪个厂商这么说过呀,好像谁也没承认自己有错要好好改正呀。有句至理名言是:态度决定一切,既然人家是这个态度,还有必要和他们废话下去吗? 我们被他们骗一次也就罢了,要想骗我第二次,没门!只是我在想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对他们来说奶粉是必需品。老百姓说,虎毒不食子,只是这个社会上禽兽不如的人太多。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和中国人,我也很惭愧:妈的,万恶的美国帝国主义国家都能给孩子送营养品、送奶粉,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就不能由国家给孩子发几袋奶粉。难道孩子们的健康还不如神7上天重要吗?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3513 次阅读|2 个评论
蒙牛特仑苏添OMP物质被质检总局叫停
dnastar 2009-2-11 22:00
来源:http://news.163.com/09/0211/08/51RV5HMO0001124J.html  核心提示:国家质监总局2月2日要求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质检总局称,目前未对OMP安全性做出规定,IGF-1物质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人为添加不符合法律法规。据悉,蒙牛特仑苏牛奶宣传含有帮助修复人体组织的OMP物质。 蒙牛特仑苏牛奶 中国经济网2月11日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获悉,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2月2日向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公函,要求该局责令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 官方首次对OMP表态 质检总局在这份公函中提出监管意见:鉴于目前我国未对OMP的安全性做出明确规 定, IGF-1物质不是传统食品原料,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如人为添加上述物质,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请你局责令蒙牛公司禁止添加上述物 质,并通知蒙牛公司,如该企业认为OMP和IGF-1是安全的,请该企业按照法定程序直接向卫生部提供相关材料,申请卫生部门做出是否允许使用OMP及 IGF-1的决定。 此次是官方首次对蒙牛的OMP进行表态。据了解,之前就有对蒙牛特仑苏牛奶含有OMP及 IGF-1发出的质疑见诸报端。今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向国家质检总局报送《关于核查蒙牛特仑苏牛奶有关情况的报告》。2月2日,国家质检 总局就其发函提出上述监管意见。 蒙牛:尚需向技术部门核实 内蒙古质检局监督处陈处长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蒙牛集团已经向卫生部提交了相关材料,等待卫生部的批准。有害无害现在还不知道,但企业自己做了实验证明特仑苏中添加的OMP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一切都要听卫生部的。陈处长说。 此外,陈处长告诉记者,按照总局的要求,蒙牛在2月2日以后产的特仑苏已经不含有OMP物质。 记者昨晚两次电话联系蒙牛集团新闻发言人赵远花,她均称正在外面开会,尚不清楚此事,需要向技术部门核实。 记者在北京一家大型超市调查时发现,生产日期为2月3日的特仑苏OMP牛奶在列架销售;同时,生产日期在2月2日以前特仑苏也在销售。 背景资料 OMP与IGF-1 据蒙牛产品说明书,OMP(OsteoblastMilk Protein)是一种来自牛乳的乳蛋白,有助于构成或修复人体组织。IGF-1(Insulin-likeGrowthFactors),中文译为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生长激素产生生理作用过程中必须的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 著名学者方舟子曾在博客写到:根据蒙牛公布的OMP的生化数据,与IGF-1完全吻合 。蒙牛在2006年提交的一项专利也表明他们在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的牛奶制品中添加IGF-1。 方舟子写到,一般牛奶也含IGF-1,超高温消毒不能使其完全失活,不过含量很低,浓度约为4ng/ml。但据蒙牛专利,100克特仑苏奶中添加的IGF-1含量高达5.65~16.8mg,为一般牛奶的数万倍。果真如此,就很值得消费者担忧了: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会增加( 查看博客原文 )。 博主评语:这回可能是企业好心,希望通过添加这种活性物质增加牛奶的功能,但是一来这就成了功能性食品,需要走特殊程序,二来这种富集的新因子未获得国家认证,你蒙牛就敢擅自添加,虽然毒性远远不及三聚氰胺,但是也是有副作用的,牛奶喝多了还因为异源蛋白过多摄入导致人嗜睡呢,何况你加了个这么个激素,它可能严重改变人体代谢平衡,其长期生理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等就可能超乎想象了,蒙牛胆子也太大了,在三鹿的后头敢这么!!! 幸亏我们有方舟子这样的亮眼,为老百姓的健康和安危时时着想,否则我们不是在喝牛奶,是在喝药了,一种没经过检验的药品,本案实质类同于三聚氰胺!!!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早餐该喝纯牛奶还是早餐奶?
jijianlin 2008-12-25 10:13
首先,早餐奶和纯牛奶的配料不一样。纯牛奶的配料表上只有三个字:鲜牛奶。早餐奶的配料就比较复杂了--- 牛奶、水、白砂糖、麦精、花生、蛋粉、燕麦等,还有稳定剂、铁强化剂、锌强化剂,还可能有香精。   再看它们的营养成分,也有细微的差别。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是2. 9%~3.1%,精品可以达到3. 3%~3.5%;早餐奶则是2.3%以上。显然,加了糖之后,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但因为蛋、麦、花生等其他配料也 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总体降低程度不多。   纯牛奶是一种营养相当丰富的食品,但它并非十全十美。一则,如果用它作为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略低了一些,最好能配合一些低脂肪的淀粉类食物。同时,牛奶的天然缺陷是铁和锌的含量太低,维生素 C也太少。所以适合配合一点坚果类食品,再加一点水果或蔬菜。1杯奶、 2片面包、1小把坚果、1只猕猴桃之类的水果,就是相当完美的早餐了。   如果早餐时间相当充裕,喝牛奶可以搭配这些食品,固然是理想做法;但如果时间很紧,没有办法吃早餐呢?那时候,仅仅喝一盒牛奶,的确比不喝要好得多,但是营养均衡方面还不够理想。如果改成喝早餐奶,相比而言,营养成分更符合一餐的要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前请不要喝牛奶
libaosheng 2008-12-4 09:22
有部分人喜欢在睡前喝热牛奶帮助催眠,其实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因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喝后2至3小时正是肾脏排钙的高峰期,但此时尿中钙浓度比较高,也就容易造成其与尿中的草酸等物质相结合,从而形成尿路结石。专家告诫,如果已养成用牛奶催眠习惯的,一定要配合适当多饮一些水。 天气干燥,部分人出现咳嗽症状,有的因为夜间咳嗽入睡难,在睡前吃止咳药,但睡前服止咳药容易呼吸堵塞,是因为机体在入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可使管腔变窄,从而可能导致心脑和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所以,止咳药一般不宜在晚上睡前服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2 次阅读|0 个评论
11月2日北京家乐福销售直击:鸡蛋与牛奶
sz1961sy 2008-11-3 00:43
10月11日,我们在北京华堂超市时见到特伦苏63元一箱买一送一,即半价。 11月2日,周日。我们父子去北京创佳益家乐福(国展旁)购物,除了见到大部分产品明显有减价趋势外,牛奶(粉)和鸡蛋的柜台变化最大: 沈瑗杰 进口牛奶粉已罗罗地站稳脚,我在那些婴儿奶粉那里站了十分钟,没有见到一个顾客会跑去看伊利奶粉,连雀巢奶粉也少人看。 很多父母咨询导购员的是:那些是进口原装货。 新鲜牛奶则几乎半价促销,俺让沈瑗杰挑了一个光明的,价格也不高。 一位男促销员在现场喊道:伊利酸奶一杯只要八毛、原价1块2毛5,不过问津者不多。而堆放牛奶的位置,以往导购员最多、人气最旺,现在却是人气全无、叫喊声也没听见。一片凄怜景况。 在鸡蛋销售摊位,没有见到散装鸡蛋出售,大连的咯咯哒鸡蛋仍然在架上, 导购员说:现在促销价平宜了,每个只要八毛。而旁边是厂方《咯咯哒鸡蛋不含三聚氰胺》启示。另一个牌子鸡蛋则搞买10送5、买6送2活动。整个鸡蛋销售摊位人气也很差。 报纸上讲,牛奶(粉)销售恢复了七、八成,以本人作为北京住家男人、超级奶爸这么多年的经验,觉得以北京创佳益家乐福(国展旁)在周日的人气,这一天牛奶(粉)和鸡蛋的销售气氛与发生家乐福事件时的今年5月份左右那一段类似:十分惨淡。 以上是今天的直击报告。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11月2日 23时41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http://数据经济网.中国 ( www.iitv.cn )
个人分类: 三聚氰胺瞎话|1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的事事非非
rqyang 2008-9-27 21:07
我有个好友,博名叫《五盛缘老爹》(地址: http://blog.sina.com.cn/wusengyuan )。他不是医生,也不是科学家。但他自学成材,大胆尝试了哈维戴蒙德的《哈维汁法》和多种饮食疗法,不仅治愈了自己、夫人和亲家的疑难病症和绝症,而且义务作咨询师治好了上百名走投无路的病人。 最近,他写了一篇《七嘴八舌再说奶》的博文,我看了觉得有点道理,但是一想这是典型的民科(一些话不规范,不严密,更没有实验数据),所以就取得他的同意转发到科学网上,让科学家们评评这里的事事非非,除了不够科学外,有没有其它一点启示作用? ------------------------------------------------- 七嘴八舌再说奶 文 / 五盛缘 关于牛奶,很早美国坎贝尔和一些专家就有过论述,提示人们慎用。可是,人们却根本不屑一顾。依然可见亲奶观念根深蒂固,亲奶大军队伍壮观。当台湾的林光常被人搞了以后,不明真相的人却不知道他反对喝奶的观点是对的,也在跟着瞎起哄。甚至有些人已经被产奶卖奶的人给忽悠得晕头转向,惟奶是从了。 现在,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奶粉大案。人们终于能从牛奶的狂热追求中冷静下来,并对牛奶进行认真考量了。因此,我也借此之机七嘴八舌再说几句。 奶说 1 牛奶和奶粉不是人们必不可少的食物 远的不说,我国时兴喝奶也不过是近 10 几年的事。以前,成年人很少有人喝奶或奶粉,工人、农民、解放军,几乎没人喝奶或奶粉,照样下地种田、工厂做工、扛枪打仗。 奶说 2 牛奶和奶粉是一种特殊食物替代物 最早,在乳母没奶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为婴儿顾奶娘。没钱的人家喝牛奶、羊奶、狗奶、马奶或是吃奶粉。再穷的人家就只好吃米糊了。这些东西都无法同人奶相比,只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而想出来的一些食物替代物。另外,老年人或者病人由于进食困难,也给牛奶或奶粉用做流食替代。而正常人是没必要天天吃奶或奶粉的。现在,许多人却走进了必需吃奶的误区。 奶说 3 奶粉没有鲜奶好 奶粉是为了携带和储存方便而使用原奶加工出来的奶制品。在加工的过程中许多物质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原奶中的活性物质都遭到了破坏。因此,奶粉没有原奶好。有些人不明白,还以为奶粉添加了许多东西要比原奶好呢。 奶说 4 最好的是牛初乳而不是商业乳 儿童或体弱多病的人是可以吃牛奶的。但是,最好的牛奶平民百姓往往是吃不到的。那就是牛初乳。即小牛在哺乳初期吃的奶。牛初乳严格定义是指在乳牛分娩以后 72 小时内采集的乳汁。除此而外,都是商业乳,是商人为了赚钱而绞尽脑汁搞出来的商品。商场中越是花花绿绿的越是不好的东西。 奶说 5 每天一斤奶活活在坑人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喝奶补钙是商人的广告词,而不是专家的定论。虽然也有些所谓的专家说牛奶补钙,然而只拿牛奶同动物食品比对,而不提及植物性食物。可是,有的人偏偏听信这些人的鼓噪。商人通过广告强势宣传,把牛奶说成不喝就不行了。照此喝下去,不可能强壮,反而会遭到坑害。 奶说 6 生产奶和奶制品的人不吃奶和奶制品 据透露,许多生产奶和奶制品的人并不吃奶和奶制品。同奶牛场的亲属唠嗑和网上浏览,还真是如此。因为,奶害不仅是三聚氰胺的问题,也不止是肾结石的问题。问题多得是。甚至,牛奶本身就有问题。据说牛奶里有牛尿、尿素、米汤、桐油、香精、增稠剂,添加的脂肪、抗生素、激素,甚至刷墙用的白粉。因为业内人知道内情和底细。所以不吃。 奶说 7 奶业的问题是共性问题 三鹿奶粉的问题暴光以后,马上有人说不是一家问题。因此,国家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果真不假,仅 109 家就查出 22 家企业存在问题。紧接着又发现液态奶也有问题。包括名噪一时,赫赫有名的奶业巨头蒙牛、伊力、光明等都被列入了名册。这仅仅是查三聚氰胺。如果全面质量检查,还不知道要有多少企业多少产品有问题呢。 奶说 8 名人代言广告何止奶粉 三鹿奶粉出现问题以后有人指责代言人。那么,回过头来看看,许多名人明星为了某种利益出面为商业代言,何止奶粉。药品、化妆品、保健品、日用品等等,比比皆是。这些人同样不懂得营养学、医学、生理、药理、病理,照样胡说。关键是有人愿意听愿意信。 奶说 9 名牌和免检成了奶业的挡箭牌 很早就有人对产品质量免检制度提出强烈质疑,认为是非法的,建议彻底废除。并且,在我国产品质量法中,没有所谓的产品质量免检的概念。因此,免检无法可依。人们希望产品创品牌,愿意首选品牌产品消费。品牌靠的是产品质量、价值和信誉。可是,有的企业在创出品牌以后,却什么都不保了,品牌变成了挡箭牌。更不应该的是,一旦企业出了名,企业的头人便被炒热,各种名誉、地位、光环、名分全都有人送上门来,常常搞得他们漂浮起来,不知天高地厚,魂不守舍。 奶说 10 人民遭受的不止是奶害 现在,造假不只是奶粉,已经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消费品,而食品、药品更为多见。有人气愤地说现在是:丧良心时代。充分表现出人们的不满和愤慨。事实上,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令人提心吊胆,心惊肉跳,没有安全感。齐齐哈尔假药、康师傅假水、阜阳奶粉、墨汁染成的黑芝麻、苏丹红腌制的鸡蛋、吊白块漂白的面粉、硫磺熏制的大米、含有瘦肉精的猪肉数不胜数。甚至胡萝卜、西红柿、生姜都有造假。有的人还揭露脑白金、黄金搭档、安利蛋白粉、卖当劳用油、肯德吉的鸡等也有问题,可惜人轻言微,还不能引起重视,没人过问。 奶说 11 不是无法可依为何监管不力 按我国监管体制,奶粉质量监管职责分布于畜牧、质检、工商、药监等多个部门,表面上看,这么多的部门对食品实施综合管理,显得政府对食品管理的高度重视。可事实上效率很低,遇到好处大家都去抢,遇到难题又相互推诿。有法不依的不单是产销单位,还有执法部门。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问题不是监管部门发现并揭露的 ,而是媒体或者发生了死人事件以后。 奶说 12 我国立法滞后 直到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仍然没有国家大法。国际上,先进国家都有《食品安全法》,而我国只有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法》。二者的根本区别是:《食品安全法》控制食品从种植、养殖开始,一直到消费结束的全方位,全过程。而《食品卫生法》则受部门权限的限制,只能控制中间环节而不管两头。 奶说 13 希望找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办法 奶案发生以后,司法部门抓了几个人。同时,一些奶业不得不做出了底气不足的承诺。但是,抓几个替罪羊和简单的承诺似有头疼医头脚疼治脚的感觉。要解决根本问题,政府必须从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吸取教训,拿出对策,抓紧立法和队伍思想教育。毛泽东的政治挂帅不无道理! 希望这次几乎席卷整个乳制品行业的风暴,能让我们真正认识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紧迫性,找到从根源上解决的办法。不能老让老百姓倒霉。 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5c9f00100ap4m.html
个人分类: 日记随想|5676 次阅读|8 个评论
喝奶会引发肾结石吗?
eloa 2008-9-21 10:45
BOBO 发表于2008-09-21 星期日 9:31 虽然三聚氰胺一夜之间变得妇孺皆知,但它引发肾结石的原因目前仍有争议。可以明确的是,三聚氰胺能引起肾结石,产生肾积水,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但目前,相关临床资料却并不多。 据推测,三聚氰胺被摄入后,富集在肾小管中的三聚氰胺浓度升高,便引起自身或其他易致结晶物质析出,从而刺激肾小管及尿路的上皮细胞,引起结晶尿,导致婴儿出现尿液混浊甚至白色沉淀。 亦有观点认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会造成尿液酸化,钙质和其中的各种酸根结合,形成钙盐,在肾盂中达到过饱和状态后,便会以结晶形式析出,形成结石。 其实,肾结石并不是什么新疾病。 1901 年,有人在埃及古墓中发现一枚黄色结石,它存留于一具男孩尸架骨盆内,被证实为膀胱结石。不幸的是,存放于大英博物馆的这枚结石连同尸架,在二战空袭中被毁。 简而言之,肾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基质(蛋白、多糖)在肾脏的异常聚积,从而形成的石头。很早之前,人们便认识到体内某些成分的吸收或排泄障碍,新陈代谢的紊乱,便可能引起结石。然而,在医学上,尿路内结晶及结石形成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晶体动力学等多方面知识。 恰如宝石的色彩斑斓,肾结石的组成及颜色也不尽相同。大约 3/4 的结石含有草酸钙成分,其余大多为磷酸镁铵(又名鸟粪石)。它们有的细小如泥沙样,有的像鹿角,核桃仁一般。有的黑褐色,更多则是灰白色。有一种胱氨酸结石甚至呈现为黄绿色,表明粗糙但有光泽,极像贝母。 性别不同,肾结石发病率不同,男女之比大约为 2 : 1 。这不仅由男女尿道解剖差异的先决因素决定,男性分泌的雄激素由于能增加草酸形成,也易促发结石形成。此外,青壮年一般是结石病的好发年龄。这是因为,这些人饮食结构复杂、代谢旺盛,尿液内易致结石形成因素较多。 简言之,肾结石的形成原因,大多要追究饮食。大量动物蛋白质、精制糖和低纤维素食品,被认为是目前肾结石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高蛋白能促进尿钙和草酸的排泄,还能酸化尿液,而这三者都有利于尿酸盐的结晶析出,并形成结石。 牛奶富含钙质,人们不禁担心喝牛奶会更容易患肾结石。事实上,喝牛奶反而会降低肾结石的危险性。缘何如此?原来,机体这个复杂系统,很巧妙的平衡了高钙与肾结石的关系。虽然高钙饮品势必增加尿内钙的排泄量,但却可以降低尿液内草酸的排泄,从而使得尿液内草酸及钙的比值明显降低,反而不容易形成草酸钙结晶。因此,若从预防肾结石的角度说,我们应多喝高钙饮品。 同为奶制品,那喝豆奶、豆浆呢?这类饮品也富含钙质、蛋白质及嘌呤,对人体善莫大焉。但人们担心他们是否升高肾结石的风险性。没错!豆类饮品的确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但却由豆类中的草酸盐所致。别担心,高营养的豆类饮品对正常人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只有那些患有肾结石、痛风的人应该少喝为妙。 虽然同是结石,但肾结石和胆结石差别却很大。胆结石成分多以胆固醇为主,而且多以女性好发,男女之比约为 1 : 2 。由于胆汁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溶液,生理状态下,各种胆汁酸盐、胆固醇、卵磷脂都能溶解在其中。但当饮食习惯、营养改变及胆道本身疾病时,胆汁内脂质代谢常发生异常,进而形成结石。当然,它同样与补钙无关。 (缩编版已发表于9月21日 《新京报》新知周刊茶座)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625.html
个人分类: 健康|1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产牛奶里检出来一种基因
pingguo 2008-9-20 20:22
前日遇见一位朋友,他极严肃地对我说:我们的奶牛是顶好的,奶牛的草场是顶好的,生产牛奶的机器设备也是顶好的,可为什么我们喝的牛奶里有 三聚氰胺这样的 毒物呢?不是牛下的毒,不是草下的毒,也不是设备里有毒,是人下的毒,人太坏。 中国人真的如此坏了吗?在牛奶里检出 三聚氰胺,分明也 检出来一种社会基因:那是 鲁迅 先生在《狂人日记里》揭露过的中国的吃人的社会基因。如此大面积、如此长时间的奶毒事件乃是黑心商人与贪婪腐官合谋的结果。 中国的历史文化根本是求取生存的文化,是在顺昌逆亡的专制下的求取生存的文化。顺昌逆亡乃是天子、诸侯、大夫一致地统一了的认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士,一方面有济世的儒家理想(他们所济的根本上不过是一代又一代的皇权而已),一方面又实践着这样的现实文化:欲济世必先生存,而要生存又常常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灵魂,当初的理想、胸怀以及抱定要坚持的主义,到头来丢盔弃甲抛了个干净。所以他们的灵魂总是痛苦地摇摆不定:思想上欲做正人君子,现实环境里却做着小人,做着见风使舵的机会主义者甚至阴谋家。勇者不惧本可以坚持自己,不惧死的人原也大有人在,但你不怕死我可以诛灭你九族,这样以来不惧的人就大大地少了。所以,实在不是中国人如何地更坏、如何地更愚昧,而是中国社会黑暗无比它把最自由的人变成了奴隶,把最独特的个性变成了机器,把最鲜活的创造者变成了猪狗。 奶的白透视心的黑 婴儿的纯洁识破人性的污染 伤我健康! 害我孩子! 恶魔欲发展他的腰包 毒妖欲发展他的势力 魔风又起! 妖雾重来! 2008-9-20
个人分类: 时评|307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杯牛奶可以强盛一个民族,一杯牛奶也可毁灭一个民族
zengzhiyong 2008-9-16 20:15
刚刚看完今晚的新闻联播,特别引起注意的还是关于 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对N多品种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的抽检结果。结果显示, 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是普遍现象,三鹿奶粉中添加量最大达到2000多毫克每公斤 。尽管此次公布的仅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但其他奶粉有没有?如孕妇奶粉有没有?中老年奶粉中有没有? 在公布的结果中如伊利、圣元、蒙牛等众多知名企业的婴幼儿奶粉中均不同程度的检测出三聚氰胺,大的企业如此,小的企业不更严重吗? 婴幼儿的奶粉如此,连婴幼儿这些祖国的未来都不顾的,那孕妇奶粉、中老年奶粉中能不添加吗?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牛奶才算安全??? 有句话怎么说的呢?。。。一杯牛奶可以强盛一个民族 我看啦,一杯牛奶也可毁灭一个民族!!!!!!!!
个人分类: 随笔|4951 次阅读|6 个评论
1100道检测关为何实效?
mqjiang 2008-9-15 09:10
早上打开新闻就看到了这个: 三鹿事故嫌犯身份确定 多为牧场挤奶厅经营者 中新社石家庄九月十四日电 (记者 田张梦 高新国)河北省政府十四日对外通报,三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目前被刑事拘留的十九位犯罪嫌疑人中有十八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挤奶厅的经营者,河北警方正全力彻查。   十四日,河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调查进展情况。河北省公安厅政治处副主任史贵中表示,事发后,警方经过深入调查相继排除流通销售、产品储存、生产加工环节添加三聚氰胺的可能性,将目标锁定原奶及其原材料采购环节。   据介绍,三鹿原奶来源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牧场模式,这种模式是集中饲养百头以上奶牛,集中饲养、统一送奶;二是奶牛养殖小区的模式,由小区业主提供场地,奶农在小区内各自养自己的奶牛,由小区统一采奶运送;三是挤奶厅模式,奶农各自散养奶牛,统一到挤奶厅采奶;第四种就是以上三种模式的交叉。   警方调查发现其中有四十一户经营者有掺入三聚氰胺的重大嫌疑,在摸清了这四十一户的具体位置,负责人及其员工的基本结构和活动规律之后,警方于九月十二日凌晨五时组织涉案地的近八百名民警进行清查。现场查获疑似三聚氰胺物质。   史贵中说:经过对其中七十八名有关人员进行依法传唤,其中十九人因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中十八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挤奶厅的经营人员,还有一人是非法出售添加剂的经营人员。据他们供认,向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奶中的蛋白质监测指标,非法牟利。   据悉,今天,河北省公安部门成立案情侦破领导小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誓不放过任何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将对已经报案的犯罪嫌疑人加大审讯力度,弄清三聚氰胺的来源、添加过程,追踪相关涉案人员,全力尽快彻查此案。(完) 既然是原材料问题,那么三鹿的质量检测为何不起作用? 搜索三鹿的质量检测网页,发现早已经打不开.不过利用google还是打开了该网页在8月27日的缓存: 三鹿 集团质检中心分别设有理化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仪器分析室,担负着集团全部原辅材料、成品、外来样品的 检测 任务。现有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90%,通过国家乳品检验职业资格的人员占90%以上。2006年,质检中心获得了国家实验室的认可证书,实现了一次认可,一个标准,一次检验,全球承认的目标,为产品 检测 与科技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证。 在设备方面,配备了一大批进口 检测 设备与仪器,建成了国内一流的 检测 机构,在微生物分析上选择了英国生产的120型微生物快速测定仪,奶粉营养理化指标分析采用瑞典波通公司生产的8620型近红外分析仪,在维生素分析上采用了美国WATERS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PE公司的气相色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仪,在微量元素分析上选择美国P E公司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使中心具备了生鲜牛乳、奶粉、豆奶粉、灭菌奶、酸奶等一系列乳制品各项指标的全项检验能力。 在 检测 体系上,集团建有完善的质量 检测 体系。严格奉行科学严谨、公正准确、及时高效、服务优质的质量方针,以完备的技术力量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 检测 服务。中心严格按照标准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 检测 ,实施二次监测制度,即下属各企业 检测 合格后,集团还要进行二次全项监测,合格后产品才能出厂。公司专门设立了产品样品储存室,对每一批次出厂的产品留样,在保质期内观察、分析其质量变化,对市场产品进行质量监控与跟踪。同时,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产品召回制度。为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供保证。 2008年,投资近2000万元的集团中心化验室投入使用,为 检测 工作再上水平搭建平台。 看着真是感到一种讽刺!问题牛奶,连老百姓都能看出有浑浊悬浮物,这些高科技的专业检测人员,设备却是一路绿灯.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掺入三聚氰胺的牛奶是如何逃过1100项关口,而被制成奶粉的呢?700吨受污染的奶粉又是怎样流向全国的呢?它们怎么成为漏网之鱼的呢? 网友们更大的责问是,为什么之前已经出现的预警信号,没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难道只有发生身体预警这样的悲剧,才能引起重视?
个人分类: 席谈时事|3933 次阅读|2 个评论
牛奶的秘密
songshuhui 2008-9-2 10:38
所谓秘密,是对不知道的人而言。牛奶这个东西被人类研究了很多年,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孜孜不倦。从某种程度上说,牛奶家族已经没有什么大的秘密了。这虽有侵犯隐私之嫌,可是谁让它们被人类给惦记上了呢?俗话说不怕人偷,就怕人惦记。一旦被人类惦记上,哪怕被查到底儿掉了,总要找事做的科学家们也不会罢休。 大家都知道牛奶是脂肪在水中分散成小颗粒而形成的。这些小颗粒被蛋白质所包裹因而能够稳定存在。蛋白质起了两面派的作用。光照到那些小颗粒上,发生散射,牛奶就呈现出乳白色。牛奶中的脂肪大概占4%左右,水中的蛋白质总量大概在3.6%,另外还有4%左右的乳糖,以及其他的微生素、矿物质等等。糖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和水相处融洽,和脂肪也就不怎么来往。蛋白质呢,很多,有一部分活动能力强的能够抢占脂肪和水的界面,找到自己的安乐窝。其它的那些,在界面上找不到地方,只好在水里呆着。 话说牛奶里的蛋白有两种类型。一种叫酪蛋白,长得极具个性。酪蛋白其实是一个家族,有好几个兄弟,他们家所有成员身上的疏水氨基酸和亲水氨基酸都相对比较集中。所以会形成一个疏水的部分和一个亲水的部分,在水里亲水部分很伸展,跟水分子们混得很熟。而疏水部分则聚在一起,跟水分子相处得比较别扭,它们能够在水里呆着全靠亲水部分。总体来看,酪蛋白就是一个巨大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而另一种类型的蛋白,被称为乳清蛋白,也是有许多家庭成员。他们身上的疏水氨基酸和亲水氨基酸差不多是均匀分布的。氨基酸们不流行异性相吸,反而是物以类聚,疏水的喜欢和疏水的在一起,互相牵制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近似球形的结构。疏水氨基酸在内顾名思义,疏水的就是不喜欢水或者不被水喜欢,只好呆在里面了;亲水氨基酸在外,但是有一些疏水氨基酸和呆在外面的亲水氨基酸太近,被牵连的结果只好很不舒服地也呆在外面了。这样的分子,就是一个表面亲水的球体,上面打了一些疏水的补丁。 当脂肪被分散在水里的时候,蛋白质们就纷纷游到脂肪表面去抢占地盘。酪蛋白身材苗条,疏水氨基酸集中所以爆发力好,游得快;乳清蛋白胖乎乎的,疏水氨基酸虽然多可是藏在内部的那些帮不上忙,表面的那些毕竟势单力薄,所以整个分子游起来慢。到最后,脂肪表面上基本上是酪蛋白家的人。自然界从来只相信实力,谁让人家游得快呢? 酪蛋白是目前食品工业上最好的蛋白质类型的乳化剂当然,它的氨基酸组成对于人类来说也很合理,所以也经常被拿去当作保健品忽悠有钱人。一方面它们游得快,能够有效地降低界面张力,把脂肪分散到水中。另一方面,界面上的那些酪蛋白把疏水部分伸到脂肪里,亲水部分伸到水里。因为亲水部分很长,颇有点长袖善舞的样子。当另一个脂肪颗粒靠近的时候,各自身上的长袖就难免磕磕碰碰。为了安全,两个颗粒就只好保持一定距离,所以酪蛋白的这种身材很有利于脂肪颗粒的稳定存在。其实乳清蛋白如果能到脂肪表面的话,也可以起到乳化剂的作用。但是他们缺乏酪蛋白那样善舞的长袖,脂肪颗粒容易互相靠近而形成小团体,对于形成均匀的牛奶比较不利。 天然的牛奶颗粒很大,平均在几个微米的样子。微米是千分之一毫米,对我们来说可能已经很小了。但是在界面世界里,一微米是很大的尺寸。因为脂肪比水轻,几微米的脂肪颗粒在水里浮力将会占优势,脂肪颗粒就不断往上浮。天然牛奶放置几个小时就会分层。另一方面,天然牛奶里有一些可能致病的微生物,除非挤出来的奶马上喝,否则那些微生物会快速生长,大大增加致病几率。 显然,现代社会里的牛奶不可能现挤现喝,一定会有储存、运输、分销这样的过程,不经过处理的牛奶到达消费者手里的时候肯定已经坏了。最基本的处理是高压均质化和灭菌。生牛奶经过高压均质化处理,脂肪颗粒会减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相应的分层速度会降低100倍的样子。也有些厂家会在某些牛奶产品里加入增稠剂来增加牛奶的粘度,也可以降低分层的速度。增稠剂通常是一些多糖,也是食品原料。天然成分的牛奶粘度很低,用增稠剂增加粘度的做法除了增加稳定性,另一方面也确实有很多人喜欢。粘度高的,看起来好像要浓一些,也有不少人喜欢粘的口感。 牛奶本身是很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所以灭菌对于储存就 极为重要。现代化的灭菌过程有两种。一种称为高温快速,通常72度左右加热15至20秒钟,各个厂家不完全相同。虽然这种方法能够较大限度地保持牛奶中的成分不被破坏,但是灭菌不完全,大约还有十万分之一的细菌能够经受住考验,等到条件适合,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牛奶称为鲜奶,仍然需要保存在冰箱里,而且也放不了多长时间。一般而言,超过两周大量细菌可能就长起来了。另一种方法称为超高温,比如在135到140度的温度下处理一两秒钟。这种方法灭菌很完全,不打开瓶子的话放在常温下几个月也没问题,牛奶中的主要成分象蛋白质脂肪糖钙等也没有被破坏。 如果用牛奶中的主要成分重新做成牛奶,得到的奶几乎是没有味道的。换句话说,奶味并不是奶的主要成分带来的。天然牛奶的味道受奶牛的食物影响很大。传统的吃草的奶牛,产生的奶其奶会浓一些。但是这种味道缺乏一致性,这头牛的奶味跟那头牛可能不同,一头奶牛今天的奶味跟明天的也可能不同。这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现代化的牛奶农场需要喂标准化的饲料,以产生质量稳定的牛奶。否则,从超市买回的牛奶,今天的跟昨天的味道不同,会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标签: 乳清蛋白 , 灭菌 , 牛奶 , 酪蛋白
个人分类: 健康|1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