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哲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静夜狂思-(24)-虚无
考槃在涧 2008-8-7 16:08
物理说:虚无是涨落的真空。 数学说:虚无就是不在任何集合内。 哲学说:虚无就是世界、人类的存在没有任何的意义、目的和可被理解的真相、本质。 政治说:虚无是一种主义。 爱情说:虚无就是你不爱我我也不爱你。 暗恋者说:虚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却视而不见。 热恋者说:你以外的世界都是虚无。 失恋者说:没有你的世界好虚无。 自私者说:凡不是我的,就是虚无。 功利者说:凡不能立即得到的,就是虚无。 实干者说:凡空谈的,就是虚无。 悲观者说:虚无就是明天。 乐观者说:虚无?虚无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辩证法说:虚无就是不存在的客观实在。 太监说:虚无就是下面没有了。 海德格尔说:虚无就是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剩。 老子说:有无相生。 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虚无是道。 孙子说:虚则实之。 爱因斯坦说:虚无就是超光速。 霍金说:虚无就是上帝憎恨裸奇点。 薛定谔说:虚无就是观测者全死了。 尼采说:虚无就是上帝死了。 莎士比亚说:虚无就是麦克白。 莎士比亚又说:什么是虚无?这是个问题。 麦克白说: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曹雪芹说:世人都道神仙好,功名利禄忘不了。 贾宝玉说: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林黛玉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李白说: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无趣男说:虚无就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描述的状态。 又说:凡不可感知者,皆是虚无。 再说:虚无就是不被感知的存在。 还说:虚无就是没有信息。 继续说:虚无就是时间无穷小或者空间无穷大。 最后说:虚无就是 0 作分母。 后记:这是今天接到的freefloating出的题目,也是写得最快的一篇,以前怎么也要酝酿好几天。正好写第23写不下去了,用它来插队。这个作业及格不及格由free说了算,请free老师批改作业。
个人分类: 哲思|5672 次阅读|15 个评论
静夜狂思-(22)-语言
考槃在涧 2008-8-6 18:03
蚂蚁的语言是触角,蜜蜂的语言是舞蹈;风的语言是呜咽,雨的语言是淅沥;山的语言是挺拔,海的语言是深湛;路的语言是延伸,爱的语言是眼神;梅的语言是暗香,竹的语言是清幽。 语言是意识的自我表达,是思维的系统符号。哲学是语言的思想;诗歌是语言的情感;数学是语言的运算;几何是语言的空间;逻辑是语言的推理;物理是语言的实验;音乐是语言的流动;绘画是语言的色彩; 语言是思想之花,这句话有很多含义。首先,语言是美丽的思想;其次,语言不是思想的结果;再次,语言也不是思想的根茎;最后,有的花香,有的花毒。 广义的语言是所有有序的符号体系。 人们用语言来表白,也用语言来说谎;用语言来倾诉,也用语言来掩藏;用语言来温暖,也用语言来阴损;用语言来高尚,也用语言来下流;用语言来美丽,也用语言来丑陋。 语言一开始是沟通方式,后来是思维模式;一开始用于交流,后来用于研究;一开始用来记载,后来用来创造。 无论如何,我不能相信仅靠语言就能让机器获得与人同等的智能和自我意识。 语言、记忆、情绪应该都是意识必不可少的部分。思维只是意识的部分而不是全部。智慧是无序意识的有序表达。 智慧是超越语言的。如果没有超越语言的东西,语言就不会发展,也不会发展出新的语言。 语言是开放的,意识是封闭的。你可以听到我的语言,但你不会听到我的意识。你可以看到我的文字,但你不会看到我的意识。 封闭的有序最终会导致死寂,所以意识必有无序的部分。 语言是有序的,意识是无序的。道不可道的本质是,道是无序的,而语言是有序的。 大部分时候,你用语言来意识,用语言来思考,用语言来感受。语言已经把你紧紧捆绑住了。你被语言束缚在有序地思维模式之中,就像孙悟空掉入了如来的五指山。 要达到自己的极限,必须要超越语言去思考。 每个领域的高手必是该领域的语言大师,而又能超越自己的语言。 语言是社会化的基础。语言越精确严谨,社会运转越高效。在语言的基础上,艺术、宗教、哲学、法律、数学、科学都发展起来了。其实后者全都是语言。一定还会有新的语言出现。 孤独的人是不需要语言的,尽管孤独不都是智慧的,但智慧都是孤独的。 语言的浓度体现出人类思维的高度。高级的编码需要高级的解码,牛能听琴,但牛听不懂琴,更不能从琴中悟到原来信息也可以当草吃。 语言是时间和空间的信息浓缩。当语言产生后,语言就是能量,浓缩度越高,能量越高。中国人早慧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语言比西方语言高一维。可惜的是,这个智慧来得太早,超出了当时人类的驾驭能力,使得大部分智慧变成了玄学。 E=E 0 + E 0 ln(n+1) E 0 是起始能量, n 是语言的维度, 是语言的浓度。 智慧可能是三维的语言。 低一维的语言可以理解高一维的现象;高一维的语言可以揭示低一维的本质。同维的语言描述同维时,现象和本质纠缠不清。 E n =E n ˊ +E n ˊ ln(n+1) E 是能量, n 是时空的维数。 现象一:语言学习存在关键期 现象二:现存的绝大多数民族都有文字或口头语言 假设:地球上有自己语言的种族中,在语言形成阶段,至少有 1 个种族是完全独立于其他种族的。 结论一:语言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 结论二:语言必须以某种神经网络的方式存在,这种网络在大脑发育的某种阶段特别容易形成。 推论一:思考先于语言。 推论二:当一种语言形成后,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随之确定。
个人分类: 哲思|4409 次阅读|30 个评论
静夜狂思-(19)-信任
考槃在涧 2008-8-1 15:00
不被信任通常源自于不信任。 信任的结果是可能遇到天使,也可能遇到魔鬼;不信任的结果是肯定遇到魔鬼。人们通常选择不信任,我选择信任。幸运的是,我遇到的都是天使,因为魔鬼都跑到不信任的人们那里去了。 信任自己是信任他人的起点。 害怕背叛是最大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识人的眼光,不相信自己能够解决掉背叛的危机,不相信自己能够从容应对未来的变化。 信任是美德,被信任是幸福;不信任是怯懦,不被信任是悲哀。 在一个没有信任的国家,大家不信任的不是每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抽象的文化。每一个人都是可信的,但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可信的。 我们经常面对这样的矛盾:因对方的能力而信任一个人再给予相应的资源;然而我们又往往需要得到一些资源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所以,给出超过对方能力的信任的是伯乐,显示出超过所掌握资源的能力的是英雄。我们往往认为伯乐就是找到千里马,那这样的伯乐也太好当了。伯乐就是找出具有千里马潜质的人,但并不是每一匹日后都成了千里马。 我们经常会陷入信任谁不信任谁的疑难之中,大多数时候,能够促使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只能是自己的人品。 我们习惯于信任成功,其实我们在信任过去;我们习惯于信任权威,其实我们也是在信任过去。所谓信任应该是相信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会发生,还没有成功的人会成功。信任已经发生的事情不是信任,是盲从。 即使是因为信任受到伤害,还是要信任,因为信任带来的好处十倍于信任带来的危害。而不信任带来的坏处十倍于不信任带来的好处。 信任带来钻空子,不信任带来效率低下。表面看,前者蒙受直接损失;事实上,后者带来的间接损失更大。与其挖空心思想怎么防范刁民,不如想想怎么防止产生刁民。 没有人因信任能不受伤害,正如没有人因不信任而不受伤害一样。受伤害是永恒的,不受伤害是暂时的。能让我们少受伤害的是智慧,不是把自己关在铁壳子里。不要因为曾经受伤害和会受伤害而不信任;因为信任不是让别人过得舒服,而是让自己活得从容一点。 不信任常常来自于,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把过失统统推到他人身上。 盲目信任往往来自于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巨大的光环效应。 但凡信任和利益挂上了钩,就不是信任,是算计。 信任的目的是让自己把视线集中到一点;而不信任的结果是自己和他人都成为彼此的拖累。 信任带来解脱而不信任导致负担。 社会性的不信任带来高社会成本。社会的资源和效率浪费在防范、监督、背叛与惩罚上了。没有信任的社会运转将极其低效。 如果不诚信者受到的惩罚远小于不诚信获得的利益,而诚信获得的利益不足以弥补被背欺骗遭受的损失时,不要指望建立起社会性的信任感。 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旋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而黯淡无光。 ------------------------------------------------------------- 世间得以连续因为事件都是离散的。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零零散散的动作组成的,但你不会感到你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人,你也不会感到你的生活支离破碎:因为你是连续的。 无限的离散导致有限的连续。 离散导致混沌,混沌导致无限,无限导致连续,连续导致有序,有序导致有限,有限导致离散。 离散是本质,连续是感觉。离散是无序的,连续是有序的。连续是有规则的离散。 没有人因为完美而高尚。但我们都因高尚而完美。 坚持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是愚蠢,不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浮躁,不坚持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是聪明,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淡定。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就去尝试。没有尝试过的人没有资格谈坚持。 百度百科 信任
个人分类: 哲思|5439 次阅读|17 个评论
走科学探索的极端
考槃在涧 2008-7-30 12:03
如果一颗行星被一颗恒星的引力捕获,向恒星加速跌去,你应该怎么办?解决办法之一是放另一颗恒星在行星的另一侧,让引力平衡,而避免行星掉入万劫不复之地。 任何一种观点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对错往往发生在对观点绝对放大之中。我们也许可以中庸,但中庸是立场和态度,不是观点。只要是观点,就会有倾向,而观点本身往往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不可调和的是人们的立场和态度。 首先我们必须要认可的是,科学的职能中既有探索也有责任,这就是说,我完全同意凌峰兄大作《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中的第二、三两段。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我们目前要把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作为科学和科学家的第一性,或者,核心内涵。 人类社会存在的任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功用性。甚至毒品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不是要说存在即是合理,但对于现实而言不合理的已经不存在了,比如裹脚布。所以,客观来说,只要存在于现实的文明,就必然会承担社会责任,这就像一个人入洞房不用手把手的教一样,车到山前必有路也。 所以,我从来不会去呼吁教人们赚钱,我会呼吁人们认识他们的内心。尽管认识自己的内心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但是在极端的赚钱观下,这个本能被那个本能抑制了。 科学至少有两个先天的本能:探索和反哺。我想任何人都可以同意的是,从总体上讲,科学和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远大于他们的所得。这句话的另一个含义是,部分科学和科学家是坐吃山空的。 然而,这不是我们强调科学和科学家的责任就可以改观的。我们必须容忍局部的浪费和不合理存在,这不是我们可以消灭的。我们要呼吁一件事情,要么它能够带来实际的效果,要么它能给大家带来观念上的革新,如果这二者不居其一,我看不出呼吁的作用。 纳税人要求科学和科学家对得起他们的血汗钱,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我也是纳税人,如同我要求政府对得起我的血汗钱一样。 但一个稍微有点理性的纳税人,不会奢望每一个政府官员和每一个政府项目都对得起他的钱:这个世界总会有败类和失败。 科学的情况更加复杂,因为科学发现比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具有不可预见性。我不十分熟悉科学史,但我知道有相当多的重大或不重大的科学发现是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得出的,有的甚至与发现者当时进行的研究大相径庭。科学是要发现未知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那么准确地预测自己将有什么样的发现,这样的发现将有什么样的价值。促使科学家做出这些发现的,不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的探索精神。 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一个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我说实话看不出政治家、科学家应该背负比其他职业更沉重的社会责任感。事实上,我从来不会去想我的工作会有什么社会效益,我首先想的是对不对得起老板的工资。这是职业责任感,不是社会责任感。科学家的工作当然要对得起纳税人的工资,这也是职业责任感,这样的责任感和其他职业的责任不应该有什么区别。这也是职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个已经成熟或者趋于成熟的职业,只要它的从业者的行为符合职业规范,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社会财富来,而不用去向从业者强调社会责任。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反哺社会,过分强调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只会给科学和科学家戴上更沉重的枷锁。我不相信一个被捆绑住手脚的人能够跑得飞快,除非他是跳蚤。 没有人比科学家更懂科学和科学研究。所以,科学研究最好交给科学家们去判断。纳税人把钱交给科学家,就必须要承担这样的风险:有些钱就是要打水漂。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总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拿了不那么多的资源干出了大事情,也许是你,也许是我;也许是这个领域,也许是那个领域,谁又知道呢? 当然,在一些比较技术的领域,其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纳税人乃至企业也非常愿意在这上面花钱。然而,这些领域的研究往往是自发而不需要引导的,短期可见的经济利益会促使企业自己投资研究开发,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些研究不是科学,但它们显然是偏向于应用和技术的科学。 尽管我们不能把应用、技术和科学割裂开来,但我们必须承认,有些基础的研究,是没有办法估量其短期的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企业很难为这部分研究投钱,只有靠纳税人的血汗。然而,没有人敢为这部分研究打保票。即使是那些最优秀的研究者,我相信他也不敢保证,拿了纳税人百万研究费用,或者生活费用,就一定能在一两年内,甚至十年内得出好成果,哪怕只是与他的所得相当的成果。在这个领域来说,探索精神对科学发现的作用要远比社会责任感来得有用来得直接得多。当一个研究连研究者也不知道他具有什么社会价值时,他是做下去还是不做下去呢?不止科学领域,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我不知道他基于什么社会价值?我相信他只是心中有话要说,仅此而已。尽管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不尽相同,但二者有一点是相通的:科学成果和艺术成果的社会效益是很难客观评估的,至少在成果产生前是很难评估的。 科学研究者的兴趣来自哪里?首先来自他的探索精神。我们不要把科学的探索精神理解为空想主义。我们知道,科学发展已经日趋成熟,所有的科学探索都是基于以前的基础和一定的规范之上,这决定了科学探索本身的科学性。科学探索当然会走弯路,纳税人的一些钱也会打水漂;但是科学探索的特点决定在总体上和长期上,纳税人只会得到十倍的回报。人们宁愿把钱拿去买彩票而把钱集中到几个运气特别好的人那里,也不愿增加科学投入或者增加科学家的收入,这不是很奇怪吗?难道科学探索出成果的概率竟然比中彩票还要小(当然这里存在自己中彩票的侥幸心理,不必深究)? 我要赞扬那些基于社会责任感而从事某种工作的,但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基于兴趣、利益选择工作而不是基于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没有办法呼吁的。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你很难仅靠呼吁不靠立法而让他拥有社会责任感,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你不需要呼吁他就已经拥有社会责任感了。 我之所以要呼吁探索而轻视结果,是我看到科学和科学家由于被民众和政治看到具有强大能量,而背负上了过重的枷锁。民众首先质疑科学家做出了什么贡献,而科学家也反思自己的社会责任,而科学最本源的探索精神却被政府、民众和科学家忽视。这是我们对科学不宽容的根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 因此,当科学正在或者将要滑向一个极端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用另一个极端来平衡。 我理解所谓智者不过是这样一种人:他们能够比普通人更早嗅出空气中飘散着的危险信号,及早告知民众,通过尽量不打扰民众的方法影响民众。 我们说过倾向没有办法中立。你很难让科学不偏不倚的既探索又实用。社会的轨迹不外是,当一个极端出现后,会因另一个极端的出现而逐渐走向正规,在正确的道路上保持一些年,又逐渐滑向另给一个极端。 没有哪一个极端是绝对错的,但是存在两个边界。在边界之内,社会没有明显的倾向,是健康的;在边界之外,是需要警惕的。如果滑行得太远,则是危险的。但边界往往是模糊的和变化的,没有人能说我们现在是在边界之内还是边界之外。 所以,智者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法把偏离了边界的思潮拉回来。然而,大多数时候,连智者自己也很难肯定当下是否合适,自己的方法是否合适。 幸运的是,智者往往并不是决策者。当时机不当时,人们或者不认可智者的言论,或者把智者的言论当成疯话。疯话在抽屉里锁几十年后,人们像大梦猛醒一般,突然领悟到智者所言的道理:时机到了。而智者当时不合时宜的话的意义就在于,他让人们记忆中留下了这样的警觉,而一当时机成熟时人们就很快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智者给人们准备好了思想,播种好了思想。 尽管一个理智的人对自己的对错不那么肯定,空穴毕竟不来风。只要有人理解到当下存在问题,就说明这个问题迟早都会成为问题。因为只有已经、正在、或者即将出现问题时,才有可能会有人感觉到问题,除非他真的是个疯子。 大家当然可以把我看成疯子,不过就算是走极端,我也要走科学探索的极端。
个人分类: 哲思|4340 次阅读|7 个评论
静夜狂思-(18)-人性
考槃在涧 2008-7-29 13:07
此文为昨夜读了亚辉兄《 听耶老师谈谈真实的人性 》后有感而作。 人所面对的终极敌人只有一个,就是人自己;人所能敬仰的终极神明只有一个,就是人自己。 纵观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我从来没有发现过魔鬼,除了在人身上和心里;我也从来没有发现过神明,除了在人身上和心里。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那么,什么是念? 善恶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古之善今为恶,今之善将为恶。善恶本身不是人性,对善恶的理解和包容才是人性。 小时候说好人坏人,非常明确。长大了对好人坏人非常糊涂。是非善恶不是宇宙亘古不变的规则,只是每个人心中的价值观。 性乃常道,无善无恶,顺应者善,违背者恶。 人的本性不是想什么就做什么,是怎么想和怎么做。人们往往把自己当下的想法和人性混为一谈,其实当下的想法往往参杂了过多的,社会中那些违背人性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之所以会出现,也恰恰是因为人性的存在。 ----------------------------------------------------------- 偏见是否人性的一种?新生婴儿并不带偏见,任何人都可以抱她。当孩子只喜欢父母抱的时候,偏见产生了。偏见于人是有用的。人所处的环境处于变化和动荡之中,他不能完全信任环境中的一切,他只能对环境有选择的信任。只要有选择,就会存在偏见。因此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偏见,是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偏见。 人之恶就在于,不把自己的偏见当作偏见;人之善就在于,不把别人的偏见当作偏见。 偏见和固执己见的区别在于,它不但固执己见,还认为他人的固执己见是错了,还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固执己见去思考。 ----------------------------------------------------------- 每个人都曾经是完美的人,然而生活不是把他们打磨圆润了,而是把他们雕琢成了社会需要的齿轮。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过是,他们以社会可以接纳的方式保有完美的自己。所谓人的修炼,不过是把那些本来属于自己本性的完美找出来,顺应它。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尤其是当你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时。人的不完美不是天生的不完美,是当把人放到社会中后,人就开始变得不完美。人既容易屈从于社会的标准,又容易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的不满足。自卑、嫉妒皆因此而起。 承认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和承认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同样重要。 心理学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当你悦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时,你就是完美的。 ----------------------------------------------------------- 痛苦不是人的本性,尽管痛是人的本性。痛是一切智慧生命学习环境的方式,而痛苦是人类社会赋予人的自戕。痛是宇宙常态,而痛苦不是。人曾经以为失去才会痛苦,最后发现得到也会痛苦。人以为爱让人痛苦,最后发现不爱也让人痛苦。人认识不到痛是常态,所以会痛苦。 所谓超越痛苦,不过是把价值观从自己生命中赶出来。宇宙没有价值观,所以宇宙没有痛苦。地球没有价值观,所以地球没有痛苦。宇宙有痛,宇宙的痛是一次次的爆发、吸引和收敛;地球有痛,地球的痛是一次次的爆发、震动和狂笑;人类也有痛,人类的痛是一次次的冲突、争斗和残忍。 痛是不可避免的,但痛苦是可以避免的。你无法做到你的身体在有生之年不受任何伤害,你一定会痛。你能够做到的是不为这些痛而苦。 价值观不是人性。价值观是中心主义的一种体现。世界本来是没有中心的,人所处的环境让人产生了中心。人对环境逐渐形成的主宰力让人相信了中心。 如果人不是孤独的,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宇宙不是孤独的。孤独是人性的一部分。因为意识是封闭的,你无法直接告诉人家你在想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生下来注定是孤独的,你要用语言来和别人交流,但语言不是你的想法,语言只是表达出了你的想法。 ----------------------------------------------------------- 人心最大的黑暗是无法面对自己心灵中的黑暗。黑暗是宇宙的常态,也是人心的常态。人往往祈求处处光明,人不知道,处处光明的宇宙,是最黑暗最没有生机的宇宙。在那样的一个宇宙里,时间凝固了,连光都停止了它的脚步。只有当人坦然接受了自己的黑暗,他才可能真正看到自己的光明。原谅自己,才能原谅别人。 在所有美德中,宽恕是最伟大的一种之一。事实上,宽恕也许不是人性,他是人性对仇恨的应对方式。 宽恕要比痛恨艰难得多。 ----------------------------------------------------------- 如果我们认同众生平等,我们就必须要认同,我们的生命和一颗草籽没有区别。如果我们能认同这一点,我们就能真正的认同,那些聪明的,有能力的,权威的,和那些畸形的,愚笨的人们有着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利。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是对的,自己要聪明一些,自己比别人更勤奋;我们每个人在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已经预设了前提:人和人之间不是平等的。 人的原罪在于,他的生存是以其他生命的死亡为代价的。这使得人类的任何发展都是掠夺性的。我们经常反问自己我为社会做了什么,我为国家做了什么,这仍是狭隘之爱。人类应该反问自己,人类的存在对于地球,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能为自然,能为其它生命,能为那些我们曾经和正在予取予夺的生命做些什么?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 ----------------------------------------------------------- 人性和社会性是交织在一起的。人性要求人为自己和亲人的生存而努力,社会要求每一个个体为社会的生存而努力。这也让人痛苦。那些为自己和亲人的生存而努力的,便会被看作自私。但也许我们可以把自利和自私分开。自利并不伤害社会中其他个体的利益,而自私则相反。我们经常把社会、国家、政党、利益集团搞混淆,因为没有人会告诉别人所谓国家利益只是他的利益,而也没有人会为了别人的利益付出自己的生命。君要臣死是反人性的,他要求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付出生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君权成为神授。君就是神,是神之子,是神的代言人。 要注意到,不是人性是社会性的一部分,是社会性是人性的一部分。社会性不是独立于人性之外的,它是人性的一部分。社会之所以是这样的,是人是这样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人性和社会性的交织,甚至,社会大于人,其实,社会性只不过是人性的体现而已。 社会性不是善,它只是社会中人倡导的价值取向;动物性也不是恶,它只是社会中人对自己不接纳的恐惧。 ----------------------------------------------------------- 我反问我自己,什么是人性?我不知道。人性包含什么?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更不知道。我知道的一点是,对人的认识我从来没有这么清楚和深刻过。我更清楚的一点是,这没有止境。 人们往往以终极的有序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所以人们创造了概念、逻辑和理论体系;我突然发现:对有序的理解最终取决于对无序的理解。对有序的把握最终取决于对无序的把握。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序的,人对人性的认识则是有序的。
个人分类: 哲思|4498 次阅读|10 个评论
静夜狂思-(16)-科学
热度 1 考槃在涧 2008-7-28 16:25
科学的首要任务是探索。 不要担心科学的结果。只要有科学的精神,就必然有科学的结果。个人的科学所获是随机的,群体的科学所获是必然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大群有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即便偶尔有个人收获,也不会有群体收获。 科学的结果不是导向幸福的上帝,科学的精神才是引导自由的女神。 ------------------------------------------------------------------ 科学的精神不是否定已知,而是探索未知;为否定而怀疑不是科学精神,因发现而怀疑才是。 思索不是科学而科学必须思索。 我相信,尽管思辨还不是科学,也许,总有一天,思辨也可以像实验那样,可以重复验证而成为一种新的科学。 有人认为怀疑是科学的基础,也许是这样的,但信任却是怀疑的基础。没有信任的怀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我们知道:林妹妹永远也不会爱上薛蟠。 科学不是推翻,是发现。 --------------------------------------------------------------------- 科学幻想和幻想不同的是,它不但是关于科学的幻想,还是科学地幻想。 科学不但是实验,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理论之所以存在被证实的可能,正是因为其思维方式是科学的。不要以为猴子不做梦,只是,猴子的梦不科学。 没有幻想的科学也许存在,失去了想象力的科学肯定不存在。 想象力不是科学,失去了想象力的科学飞不起来。 科学家的想象力是一个国家想象力的集中体现。在一个还没有想象力的国家拿诺贝尔奖不过是奢望。 ---------------------------------------------------------------- 成果是政治给科学戴上的枷锁。科学没有必要为成果负责,科学是人们自愿把资源交给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求富裕,不求出名,他们只为探索寻求答案,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找到答案,却给其他找到答案的人铺平了道路。 人们很奇怪,政客每天都在说慌,浪费了数以千亿计的纳税人资源,人们仍然听信政客;而科学家偶尔出几个败类,浪费几百万元,整个科学家群体在人们眼里就堕落了。 政治和科学联姻的后果是科学家的政治家化。事实上,如同哲学很难指导科学一样,我不相信政治可以指导科学,我也不认为科学应该为政治服务。科学就是科学。一群政治家在做科学,能做出好科学那是天方夜谭。 当科学承载了 GDP 时, GDP 就不再科学。 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科学被炸死了。政治和欲望如同辐射般被释放出来,人们看到了科学带来的巨大能量和破坏力,人们看到了征服他人、他国和自然的可能。科学被目的性了,科学的一切都变成了有目的的。人们增加了科学的投入,也就相应的要求科学有相应的产出。人们不知道,科学的发展往往是跳跃式的,一段时间的投入可能打了水漂,但它总能在更长远的时间里得到十倍的收获,而在什么时候得到什么样的收获,这是谁都无法预计的:这就是科学,就像生下孩子时,你永远不知道他长大了会做什么,所有的预测不过都是抓周。 ---------------------------------------------------------------- 人们期望科学把自己从痛苦中拯救出来,从自然对自己的桎梏拯救出来。可是每当科学进步一步,人们的欲望就会增加两步。如果按照古代的生活标准,今天的资源绝对过剩,可是我们的资源还是紧张,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有痛苦。 人类永远也不可能摆脱自然对自己的桎梏,除非他们能先摆脱心灵对自己的桎梏。 科学救过人,也杀过人。科学给人带来的幸福总是和痛苦相当。 当人们希望科学拯救自己的时候,人们被自己的内心桎梏得更甚了。 科学家当然可以成为一种职业,但科学却不该沦为一种工具。 科学家不是救世主,科学家只是帮助每个人看到自救的可能。其实上帝也不是救世主,上帝从来没有在人们需要他的时候出现过,他只是,让人们看到自救的可能。 请不要用政治、经济、人民等任何理由去打扰科学家,请从他们仰望星空的视野里走开。星空没有国家、种族,也没有 GDP ,更不会有偏见、固执和愚昧。 科学永远是人类的孩子,因为科学像孩子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的永远是未知。你给孩子投钱学钢琴的时候,你并没有指望在十年内收回投资;可现在你就是这么去要求科学的。 ------------------------------------------------------------- 对孩子要宽容。你不会在孩子摔一跤的时候,骂他没用再给他三巴掌;你或者把他拉起来,或者用信任的目光鼓励他自己站起来。你不会在孩子考试不及格的时候骂他真笨,或不再让他花钱买书,你会帮他一起分析原因,给他找家庭教师,给他买参考书。而我们对待科学呢?恨不得把科学家都杀了,取出科学家的大脑榨成科学汁。发表不了论文就打入冷宫,稍微出点成果就重大发现,其实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的也要补考,一样的也会拿 100 分。 人很容易因为害怕受惩罚而铤而走险,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最终酿成更大的错误。不幸的是,科学家也是人。 我知道在绝大多数国家质疑科学家都比质疑政治家要容易一些;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质疑科学家都比质疑政治家要愚蠢一些。 -------------------------------------------------------------------- 科学家应该感谢人们把资源交给自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们应该感谢科学家放弃了本可以功成名就的机会去做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事情。 科学家的幸福不在于在路上捡到百元大钞,在于发现这张百元大钞竟然和别的不同! 让科学家为生计奔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耻辱。 科学家的生活水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准。当然,不包括他在经费中的潜规则所得。 与其去奖励已经获得成果的科学家,不如去帮助还没有成功的科学家。已经获得成果的,他更容易获得基金、论文发表和认可、社会赞助、社会合作等各种机会,奖励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对于那些还没有成果的科学家,也许拉兄弟一把就能快速成长。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眼里只有金牌,没有陪练。 爱因斯坦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拒绝了以色列总统的职位。中国的某些科学家还远没有爱因斯坦的成绩就迫不及待的对着行政职位抛媚眼脱衣服的风情万种了。 --------------------------------------------------------------------- 尽管科学不是政治,我这里还是谈了很多政治。我希望我永远不要再谈。
个人分类: 哲思|4602 次阅读|46 个评论
思维科学、逻辑学、科学哲学及其它——对科学与哲学的再思考
可真 2008-7-25 23:38
最近读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经典著作,颇有些收获。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原来是科学的狂热崇拜者,他们只相信科学,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完全是立足于经验科学所提供的事实他们是从这种事实发出而实事求是的科学唯物主义者。 其次认识到,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应可划分为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历史科学)三大类。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看法,在哲学被驱逐出自然领域和历史领域之后,唯一可供哲学活动的地盘,就只有思维领域了。这也就是意味着在科学时代,所谓哲学,就是思维科学,即恩格斯所谓逻辑与辩证法逻辑指形式逻辑,辩证法指辩证逻辑前者偏重于研究思维形式及其一般规律(逻辑思维规律),后者偏重于研究概念发展及其一般规律(辩证思维规律)。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思维规律理解为现实世界运动规律的反映,即在现实世界运动规律之外,并不存在独立的思维规律。因此,探求思维规律的逻辑学研究,就应当被本质地理解为发现外部世界的规律和把这种客观规律自觉地运用于思维过程的活动。在这里,所谓发现外部世界的规律,其实就是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所谓把客观规律自觉地运用于思维过程,其实就是依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提供的事实和按照从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一般科学规律来思考问题。换句话说,逻辑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之上的,它自己不并不直接去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而是通过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反思性研究来揭示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把这种规律当作人类思维活动所当遵循的规律来理解,据此来规范人类思维活动。在今天,这样的逻辑学应可理解为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向来有两种研究路向:一种是以科学为对象来探究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路向,另一种是探究哲学思维怎样达到精确抑或怎样使哲学科学化的科学的哲学路向。按照上文所述我对逻辑学的理解,科学的哲学应当被改造为科学逻辑,也就是说,原本探究哲学思维怎样达到精确的科学哲学研究,应该转变为探究怎样用一般科学规律来规范人类思维活动的逻辑学研究。这样一来,更可以克服科学哲学和科学的哲学 之间原本相互不协调的缺陷,实现科学哲学和科学逻辑的内在统一。 但是,如果用一般科学规律来规范人类思维活动,使人类思维达到科学化,则会出现如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罗蒂所指摘的使科学成为新的文化之王的问题。要避免这种可能扼杀文化多元并存格局的文化专制主义,科学逻辑应该受到合理的限制,即要使为它所规范的思维活动仅仅局限在科学领域,亦即不是要用一般科学规律来规范人类思维活动,而只是要用一般科学规律来规范科学思维活动,如此使科学逻辑成为科学研究方法论。 当科学的哲学被改造为科学逻辑并且科学逻辑被合理地理解为科学研究方法论时,原本以科学哲学和科学的哲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哲学,就转变为以科学哲学和科学逻辑为基本内容且以科学研究方法论作为其理论归结的科学方法论。 然而,人类思维并不能被归结为科学思维,除了科学思维,人类的思维还有其它形式,故思维科学不应被局限在科学方法论范围内。思维科学至少还可以研究以宗教、艺术、文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于科学的思维形态,这类研究可以被纳入哲学范畴,相应地科学方法论研究则可以被纳入科学范畴。
个人分类: 逻辑学|5585 次阅读|6 个评论
静夜狂思-14-爱
考槃在涧 2008-7-25 15:56
我爱你,这不代表你必须要爱我。如果我爱你是因为你爱我,或者是,因为我要你爱我,我是真的爱你吗? 你让我说我为什么会爱上你,我说不出来。如果我说,因为你的容貌、身材、性格、才华、学识、家世而爱你,我是在爱你么?我是在和你交换啊!是拿你喜欢的我身上的东西来交换我喜欢的你身上的东西啊! 爱你的时候,我说我喜欢你的刁蛮任性,我是真心的。不爱你的时候,我说我不喜欢你的刁蛮任性,我还是真心的。不是你变了,是我变了。并不是因为刁蛮任性而不爱你的,只是,因为我不爱了,所以不宽容了。 爱不是为了得到,也不是为了幸福,爱只不过是人最本源的一种需要。就是爱,再没有别的,我们需要爱别人,也需要被别人爱。 正是因为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所以当你不爱人了,你总会爱别的什么,比如,钱、名或者,变态。 爱经常和情、理、性、欲交织在一起。所以,柏拉图的爱存在,柏拉图的爱情却未必存在。 为什么婚姻需要爱情?因为婚姻需要爱来宽容,情来调剂。没有爱的婚姻未必不能长久,却难免磕磕巴巴;没有情的婚姻也未必不能长久,却难免味同嚼蜡。 你爱上的未必是你梦中的,你喜欢的却多半是你心上的。 凡能说清楚的,是喜欢;凡不能说清的,则是爱。 很多时候我们迷失在爱与喜欢之中,其实,舍不得的多半是喜欢,舍得的倒多半都是爱。 烦恼之爱乃小爱,幸福之爱乃大爱。 当说理说不通时,试试说爱。 爱不见得要牺牲,爱一定是要宽容。 爱就是愿意放弃。放弃自己的利益、观点、立场,乃至生命,乃至,对你的爱。 爱就是愿意妥协。 我听说当两个女人同时爱上你时,先放手的那个更爱你,因为她不愿意见你在左右为难中痛苦。 我说,当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你时,害羞的那个更爱你,因为他怕你难堪。 -------------------------------------------------------------------------------------- 原来治国之道不在立言,更不在立法,在立爱。 我曾经以为治国靠智慧,现在领悟到治国靠爱。 智慧有止境,而爱无止境。大智慧有涯,而大爱无涯。 小国靠理,中国靠法,大国靠爱。 国,无理则亡,无法则乱,无爱则难。 民无爱则刁,官无爱则贪,士无爱则罔,艺无爱则燥,国无爱则散。 而今天下,民不爱官,官不爱民,士不爱知,艺不爱美,举国皆爱名利,是以谁也不相信谁:盖因无法相信唯利是图之人也。 父母舍弃生命护住孩子不是因为道德,是因为爱;老师舍弃生命拯救学生不是因为道德,是因为爱。跑掉的老师不是没有道德,是没有爱。有大爱则一定有大德,无爱则不一定无德。道德不是人的天性,而爱是。舍弃人的天性而不谈,这真是舍本逐末啊! 我不爱我的父母。做子女的没有不想爱父母的,做父母的也没有认为自己不爱子女的。我之不爱父母,是因为得不到自由、尊重和宽容啊。 我不爱我的国家。做百姓的没有不想爱国家的,管理国家的也没有认为自己不爱百姓的。我之不爱国家,也是因为得不到自由、尊重和宽容啊。 爱他,就让他自由呼吸。 我不知道怎么可以让别人爱上我,但我知道怎么可以让别人不爱我。家长、强权、狭隘、自私、占有、功利,这都是爱的大敌啊! 做父母的不会在意孩子多花了几块钱,只要他不用来吸毒;做孩子的不会怪父母给零花钱少了,只要他们不把钱拿给外人。现在父母宁肯把钱浪费掉也不让孩子拿去买书,不被孩子爱也就不奇怪了。 我听说父母总是担心给孩子钱少了而不是多了,总是怕孩子钱不够花而不是浪费,哪有拼命找孩子要钱的父母啊! 当不再爱了,总能找到借口。我们不爱那个女孩了,我们说她刁蛮,说她幼稚,说她黄脸婆,我们总能有理由,来安慰自己和拒绝对方;我们不爱自己的子女了,我们说他们愚昧、说他们刁顽,说大局,说发展,我们总能有理由,来安慰自己和拒绝对方。 没有爱的家长最终只能把自己和孩子搞得焦头烂额,一地鸡毛。最后吹灯拔蜡烛,各走各的朝圣路。 不论多么复杂的事情,只要有爱,就会变得简单;不论多么简单的事情,只要没有爱,就会变得复杂。
个人分类: 哲思|6549 次阅读|20 个评论
静夜狂思(12)-暗夜?黎明
考槃在涧 2008-7-24 10:18
暗夜总是漫长而黎明总是短暂。 ------------------------------------------------------------ 每次你想唤醒暗夜里昏睡的人们,你总会先惊起在暗夜里游荡的精灵。 不要试图惊醒梦中人!他们会睁眼看看你,翻个身接着入梦。 与其在暗夜里无助地呼喊,不如登上高峰迎接黎明。 在暗夜里呼喊不若留一盏灯,指引迷路之人。 最愚蠢的莫过于在暗夜睡不着时,摇醒身边的梦中人要和她谈心。她会骂你神经病,然后接着沉沉睡去,留下你自己在暗夜里咀嚼苦涩。 ------------------------------------------------------------ 在暗夜里等待黎明是智慧;在暗夜里呼唤黎明是浮躁。 在黄昏时恐惧暗夜,在暗夜里期待黎明,二者中我选择后者。 不要恐惧暗夜!除了没有阳光,它和黎明没有分别。也不要恐惧那些暗夜里四处游荡的幽灵,他们攻击你只因为恐惧。 不要以为你只有在暗夜里才会孤单,黎明更不会有人围着你唱歌。 在暗夜里点一根红烛,胜过在黎明燃一堆篝火。 熟睡的不会憎恨暗夜,真正清醒的在暗夜里沉思。 请不要诅咒暗夜!他只是让你更好的迎接黎明。 ------------------------------------------------------------ 如果无法在暗夜里保持清醒,那就去睡觉。 如果在暗夜里看不清方向,那就看清自己。 总要有人在暗夜里保持清醒,防备那些四处游荡的幽灵。 如果不在暗夜里积蓄力量,怎么能在暗夜尽头拥抱黎明? ------------------------------------------------------------ 别在暗夜里描绘黎明!每个黎明都和昨天的不同! 我爱黎明,我爱黎明舒展开的草叶,我爱黎明透过密林的晨光,我爱黎明悄然绽开的花瓣,我爱黎明轻盈滚动的露珠,我爱黎明跳跃林间的鸟鸣。 不要以为黎明无限美丽,大多数黎明只会让你冷得抱住双臂。 在暗夜里始终清醒的,在黎明多半会困极而睡。 在黎明歌颂光明,请别忘了那些在暗夜带你回家的人。
个人分类: 哲思|49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是哲学家而是科学家
可真 2008-7-24 04:33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系恩格斯晚年所著,写于 1886 年,同年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杂志《新时代》的第 4 ~ 5 期上, 1888 年出版单行本,此书应该也无疑是完全成熟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根据恩格斯在该书中的论述,由他和马克思共同完成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工作,是在自然、历史、思维三大知识领域中展开的: (一)一切自然哲学的终结 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描绘这样一幅总的图画,在以前是所谓自然哲学的任务。而自然哲学只能这样来描绘: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 ...... 自然哲学就最终被清除了。任何使它复活的企图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一种退步。 ...... 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这里恩格斯指明,在自然知识领域,他和马克思终结了一切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的自然哲学,并代之以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的辩证的自然观。 (二)费尔巴哈历史哲学(包括宗教哲学和伦理学)的终结 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但是,这个任务费尔巴哈是完成不了的。他虽然有基础,但是在这里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唯心主义束缚在这里,在社会领域内,正是费尔巴哈本人没有前进 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他紧紧地抓住自然界和人;但是,在他那里,自然界和人都只是空话。无论关于现实的自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都不能对我们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但是,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作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 这里指明,在社会知识领域,恩格斯和马克思终结了关于抽象的人的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并代之以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三)黑格尔思辨哲学(概念的辩证法)的终结 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做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做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或者宁可说,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这就是说,在自然与社会(外部世界)知识领域和思维知识领域,恩格斯和马克思终结了关于概念的自我发展的把现实事物看做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的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并代之以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做现实事物的反映的(唯物)辩证法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显然,这门科学包括上述 辩证的自然观(应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和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应理解为关于人类社会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恩格斯进而指出,在他和马克思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并用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来取而代之以后,现在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再是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这种联系了。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恩格斯在这里清楚地说明了,他和马克思用以取代德国古典哲学的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中只有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亦即关于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的部分,才是属于哲学的东西。这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如果说逻辑和辩证法是可以被当作哲学来理解的话,那末,辩证的自然观和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亦即关于外部世界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就不可以被当作哲学来理解了,因为对于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来说,当然不能说不再是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这种联系了,但是对于关于外部世界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来说,却绝对应该说不再是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这种联系了。换言之,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凡是探索外部世界,从而必须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探寻事物运动规律的学问,都是科学,而不是哲学;唯有以人类思维作为对象,研究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问,才称得上是哲学 。 因此,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也有其哲学的话,那末,这种哲学也就是被恩格斯界定为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的所谓逻辑和辩证法。这里逻辑与辩证法并举,逻辑应是指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辩证法应是指辩证逻辑(研究概念发展)它们都是属于逻辑学范畴。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学术成就来看,据恩格斯对马克思毕生功绩的评价,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本人则偏重于辩证的自然观研究,其主要的标志性成果便是他的《自然辩证法》。至于逻辑学,他们都不曾专门写过这方面的论著,这至少说明,他们未尝刻意要在这唯一的哲学领域中去从事专门的研究以创立其新哲学(新逻辑学)体系,他们只是把他们在这方面(逻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他们的科学研究中,并且其逻辑学成果主要是通过他们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而从后者继承而来,只是他们把原本在黑格尔那里是用头立地的概念的辩证法倒转过来而变成了重新用脚立地的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就是说,他们不过是把为黑格尔逻辑学所揭示的概念的辩证法直接理解为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进而把这种一般规律(主观辩证法)本质地理解为外部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过程中的表现形式而已,至于客观辩证法究竟是否如黑格尔逻辑学所反映的那样,抑或其概念的辩证法是否与现实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相一致,这是要在具体地研究现实世界的运动规律之后才能知道的,在进行这种科学研究之前,辩证法无论是主观意义上的辩证法,还是客观意义上的辩证法并不具有科学意义,而尚是一种假设,也正因为如此,当着马克思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形式运用于政治经济学来进行两种分析:演绎的和归纳的,逻辑的和历史的(价值形式)的时候,马克思在这里,每一步分析中,都用事实即实践来进行检验 (参见 列宁: 哲学笔记 ) 。 据此来看,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来说,与其说他们曾经创立了他们自己的哲学(逻辑学),就还不如说,他们曾经依靠通过他们自己的科学研究来获得的经验事实,检验过被他们唯物地加以理解的当时既有的以黑格尔辩证法为代表的逻辑学成果。显然,他们的这种检验活动可以也应该被理解为就是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由此可以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研究以及作为其研究成果的科学知识体系之外,并无所谓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他们的哲学(逻辑学)研究应被理解为是其科学研究的一种具体形式。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而要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哲学史。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其实是把哲学当作科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理论思维来理解的,结合上文所引恩格斯所说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的话来看,他所谓理论思维显然应该是指逻辑的和辩证法的思维,在他看来,这种思维形式不仅是属于科学思维范畴,而且是科学所须臾不能离开并且必须依靠它才能攀登科学高峰的思维形式。据此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原是为了发展科学才重视理论思维,为了锻炼理论思维才学习哲学史,正是通过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学习与研究,他们才成为了具有高超理论思维能力的科学家的。从其思维方式及其研究活动来看,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本有别于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的哲学家,他们其实是如培根相奉知识就是力量那样信奉科学就是力量并试图依靠科学力量来改变世界的实验科学家或科学实验家 。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1254 次阅读|4 个评论
考槃笔记-22-时间问题(1)
热度 1 考槃在涧 2008-7-23 16:29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对时间如此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我始终想不明白它是什么。 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各个领域使用时间,但我们很少有人能够清清楚楚的说出时间是什么。尽管我们对时间有这样那样的哲学理解,但我却很少见到一个清楚的关于时间的物理学定义。我们用原子光谱来做时间的量度,但我们知道:原子光谱不是时间。就好比尺子是长度的量度但不却是长度一样。 一种观点认为,只要能够测量和计算时间,就不用去管时间 到底 是什么。我在李淼老师博文《 时间 / 小诗三首 》里问: 时间问题恐怕是世界上最简单又最复杂的物理现象,单单是人类的感觉或记忆我认为也不尽然。时间涉及到参照系、系统的问题,时间箭头又涉及到热力学、进化的问题,说实话,我没有看到一个对时间的准确定义,我认为这对现代科学来说是一个无奈也是一个耻辱,因为我们对最基础的物理量的认识竟然是如此的模糊和不确定。当然,也许只是我不知道时间的定义,不知道有哪位大侠可以指点? 一位署名 X 的朋友回答我说, My philosophy on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in physics: 1. pose a question with calculable, or at least falsifiable answers 2. shut up and calculate. You will surely have a lot of trouble asking questions about something that one uses to define questions, such as time.:) 我不知道他的观点的对错,也许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对错的,但我知道有很多人持他的观点,起码看起来费恩曼也是这个态度: 假如我们能够找到时间的一个确切的定义那该是多好。在韦伯斯特辞典里把一段时间( a time )定义为为一个时期 (a period) ,又把后者定义为一段时间,这种定义看来并不十分有用,或许我们应该说:时间就是不发生其他事情时所发生的事。 重要的不在于我们如何来定义时间,而在于我们如何来测量它。 我们只是发现一种事物的规则型与另一种事物的规则性相吻合而已。我们只能说把时间的定义建立在某种明显是周期性事件的重复性上。 尽管费恩曼持此态度,也不代表这类观点绝对正确。因为费恩曼也没有用实验证明:时间仅仅只是物体间运动规律的尺度,而不是如同引力、能量、电荷那样的贯穿于宇宙中的内禀物理量(也许我们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内禀物理量?!)。 其实费恩曼本人对这个问题可能也存在矛盾心理,他引用闵可夫斯基的观点: 空间本身和时间本身将消失在完全的阴影之中,只有它们之间的某种结合才将得以生存。 在这里他又把空间和时间在某种程度上绝对化了,脱离了物质运动本身成为相互依存的两种物理量。当然我们可以说,空间和时间的某种结合就是指物质的运动。如果真是这样,反倒是可以接受的,起码我们对时间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把时间仅仅作为物体运动的某种尺度而不是物体的内在属性。这也正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讨论和使用的时间,它脱胎于我们对有规律的天文现象的观察: 最早研究时间的科学不是 物理学 ,而是 天文学 。天文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测量时间,从确定 日 的长短,四季的变化,到制定 历法 。 。现在,它贯穿于几乎所有人类科学领域之中。 注意到闵可夫斯基的这个观点和我以前的观点有点类似: 为何空间上的分形就是时间上的递归?因为二维以下的时空没有时间,只要空间达到三维,时间必定出现。 。考虑到费恩曼不会胡乱引用别人的观点,而闵可夫斯基也是大家,我有理由相信我的这个猜想不是瞎猜而有其物理内禀。只是我不知道费恩曼和闵可夫斯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而我自己以前思考时空都是靠直觉,要我说出其物理描述却不能。所以我无法仅从这句话去推想这个观点背后的物理含义,而这也是我要写这个笔记的原因,我必须从直觉中走出来,站在物理的角度去审视时间这个问题。 我不相信时间仅仅是量度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长短的 物理量 至少有两个考虑: 热力学时间之箭 从人类的开始人们就知道时间是不可逆的,人出生,成长,衰老,死亡,没有反过来的。玻璃瓶掉到地上摔破,没有破瓶子从地上跳起来合整的。从 经典力学 的角度上来看,时间的不可逆性是无法解释的。两个 粒子 弹性相撞 的过程顺过来反过去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时间的不可逆性只有在 统计力学 和 热力学 的观点下才可被理论地解释。 热力学第二定律 说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我们可以将宇宙看成是最大的可能的封闭系统) 熵 只能增大,不能减小。宇宙中的熵增大后不能减小,因此时间是不可逆的。 因此,如果时间只是运动快慢的衡量尺度,或者量度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长短的话,死人是可以从棺材里跳出来的,而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本质上应该是可以互相嵌套、无限对称的。因果律仍然可能存在,但有时候也许我们会发现:果发生在因之前。 当然也许我们可以把经典力学上的时间和热力学上的时间看成两回事,前者还做自己的尺子、刻度,而刻度本身是对称且没有方向的;后者作为系统发展的内禀属性,它没有至少目前还没有一个均匀、对称的刻度来使得在同一个参照系中,使得( t )是对称或可逆的。 但是我们知道,科学憎恨似是而非的概念。同一个名词在不同的领域表达不同的意思,这也许是可以约定俗成的,但起码我们要明确界定。我们并没有去做这个工作,这也使得几个理论之间不能兼容。 也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经典力学考察的运动通常都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系在空间关系上发生改变,不管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还是圆周运动;而热力学考察的运动是系统内外的整体变化。在热力学过程中,目标系统和参照系统可以根本没有任何空间上的关系改变!也许,但凡在空间上能够对称的物理定律就能在时间上对称,而反之,在空间上不能对称的物理定律在时间上也不能对称。 子、双生子和生物节律 这个问题会涉及到狭义相对论,我们先不管细节。实验发现,在静止参考系中,子经过 2 10 -6 秒就会衰变为电子和中微子;宇宙射线中的子的速度可以达到 v=2.994 10 8 m/s=0.998c 。如果没有所谓的钟慢效应,那么子走过的距离应该是 2.994 10 8 m/s 2 10 -6 s 600m 。实际结果是子在大气中平均穿透距离为 9000 多米。以地面为参照系按钟慢效应来计算,子的实际运动寿命应为: 运动 = 固有 ( 1-v 2 /c 2 ) ½ =2 10 -6 s ( 1-0.998 2 ) ½ =3.16 10 -5 s 。以此计算子以地球为参照系走过的距离: 2.994 10 8 m/s 3.16 10 -5 s 9500m ,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这是一个比较诡异的结果,如果说钟慢效应仅仅是因为测量引起的,那么子的寿命在任何运动速度下应该都是相同的;也就更不应该有双生子佯谬,即一个以接近光速运动的宇航员,在回到地球后发现,他的呆在地球上的孪生弟弟变得比他老了! 子问题和双生子佯谬说明,处于不同速度的参考系其内禀时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同一个世界,不同一个时间。当然我们也可以玩文字游戏:速度不同,世界不同。 如果我们把子的衰变看成一种生物节律的话,那么这两个问题的物理内禀是完全相同的。我们知道,同在地球上长大的孪生子应该具有相似生物节律的。假设生物节律不是恒定的,这个问题近似于在高速运动下,生物的节律趋向于紊乱而减慢,仿佛被冰冻了一般。但这样理解就引入了新的问题:生物节律为什么会在高速运动下收缩?是否意味着,时间并不仅是尺子,还是如同质量一般(因为质量会随速度增加而增加)是物体的内禀属性? 而如果生物节律是恒定不变的,那么,孪生子佯谬又是如何发生的?因为如果生物节律是恒定的,那么 两兄弟经历的时间应该是不同的 。那么, 同处于宇宙大系统下的两个不同速度参照系里的物体为什么会在同一时间起点和同一时间终点有不同的时间路径 ? 真实的路径关系应该不是一条直线,图示只是近似的表示出在不同速度下,物体在同一时间起点和终点时经历的时间间隔。那么,(⊿ t ) = ( t 1 -t 0 )是一个和速度有关的函数,这没有问题,只是这样我们还能把时间看成是一把尺子吗?它本身被运动规定着!你怎么能用两个相互规定的定义去互相推导呢?你如何能用一把被待测物规定着的尺子去测待测物呢? 见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卷 1 第 43 页 见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卷 1 第 186 页 见维基百科: 时间 见 静夜狂思(5 ) 百度百科: 时间 见赵凯华 罗蔚茵编著新概念物理教程 力学 第 373 页
个人分类: 天问|6116 次阅读|28 个评论
知识与思想
可真 2008-7-12 02:53
关于知识与思想,《现代汉语词典》( 1996 年修订本)的解释分别是: 知识: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 思想: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按照这样的解释,从哲学角度来看,知识和思想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因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皆可归结为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而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也无非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而已。但从其解释可以看来,知识与思想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思还是有所差别的,其差别在于:知识一词所强调的是认识和经验来源于实践(客观);思想一词所强调的是认识和经验产生于思维(主观)。换句话说,人们在使用这两个词的时候,知识是偏重于指认识和经验的客观内容,思想是偏重于指认识和经验的主观形式。其用语上的这种差异是由认识和经验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就是,一方面,认识和经验与人们的客观世界相联系,这种联系使认识和经验与人们的客观世界具有一致性、同一性,从而使认识与经验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认识和经验与人们的主观世界相联系,这种联系使认识和经验与人们的主观世界具有一致性、同一性,从而使认识与经验具有主观性。 认识和经验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这个特点所反映的是,人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物,乃是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体。人的这种特殊存在方式,使人永远处在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运动中,这种矛盾运动体现在人的实践和生活过程中,就是客观现实与主观愿望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相互转化;体现人的认识和经验过程中,就是客观知识与主观思想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相互转化。就我个人的体认而言,当今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似乎就可以理解为客观知识与主观思想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理解在我的意思就是,科学与哲学本质上都是认识和经验过程,就此而言,它们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在认识和经验过程中,科学和哲学的着重点和追求是不同的,科学所重视的是认识和经验与人们的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所追求的是认识和经验与人们的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即要 通过认识和经验来表现(借助于语言来陈述)人的客观世界 ;哲学所重视的是认识和经验与人们的主观世界之间的联系,所追求的是认识和经验与人们的主观世界的一致性,即要 通过认识和经验来表现(借助于语言来表达)人的主观世界 。 ......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5592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的划分
余孟孟的博客 2008-7-9 00:20
余孟孟 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人的诞生,让整个世界立刻澄明光亮起来了。 人类个体的诞生意味着个体自知自己为人,其标志是自我意识的产生。这主要体现在个体在日常语言中对自身代词的使用上。在汉语世界,初学说话的孩童是不会自觉使用我的,一旦我成为他们口语中的常用词,真正的人类个体便诞生了。 人类整体的诞生意味着人类自知自己为人类,其标志是科学分类思想的提出。这集中体现在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完整的科学知识结构当中。科学在亚氏这里被分为四大类:1.逻辑学。这是求知的工具。2.理论科学。这是为求知而求知的。3.实践科学。这是探求行为标准的科学。4.创制的科学。这是为寻求制作有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东西而存在的。 人类文明的诞生意味着人类自知人类彼此既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其标志是人的划分。文字的产生,并不直接地将人类从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但文字作为符号却记录着人类的文明历程,这种历程更多地体现在人的划分的思想理念之交织与流变当中。人的划分,既将人区分又将人同一,使人不再不为自己而活,也不再只为自己而活。 人的划分的意识和思想在人类的早期,甚至蒙昧时代就产生了,但明确下来的历史却也并不久远。在古希腊人那里,广义的人被分为三种:神,人以及神和人生的子女。可见,在那里,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类能力的有限性和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哲学家柏拉图就明确将人分为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三种。在他的洞穴隐喻里,我们又可见到两种人的划分:只见影子的囚徒和实现灵魂转向的人。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别是儒家人物通常在人性上将人划分为三种:圣人,中人和斗箫。他们认定了某些人是改变不了的,而另一些人却是可以改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认识到了人类的有限性。 哲学家毕达格拉斯从奥林匹克赛会中得到启示,认为人是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个世界的:一种是为夺得奖牌获取荣誉而来,即为名而来;另一种人是为做成买卖换取钱财而来,即为利而来;还有一种是为审视万物,追求智慧而来,即为爱智(哲学)而来。 文学家米兰-昆德拉根据目光将人分为四种:1.为公众的目光而活的人;2.为朋友的目光而活的人;3.为爱人的目光而活的人;4.为想象的目光而活的人。 境界,是人的生活世界存在处境的整体状况,也是人的整体生命所处境况之界定。根据它,人也被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例如,有人根据眼中的山水将人划分为三种境界: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还有人根据学识和脾气也将人划分为三种境界:1.上等人:有学识没脾气;2.中等人:有学识也有脾气;3.下等人:没学识却有脾气。关于境界还有王国维的三境界说,有冯友兰的四境界说,这些都是学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人的划分,除了上述这些在思维领域意味深长的实例外,还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划分。比如,在时间维度上,人可以被划分为不同时代的人或不同阶段的人;在地域上,人又可以被划分为大河流域的人,海洋岸边的人等;还有依国家、民族、种族等对人进行的划分;在个体的角度,依紧密程度的不同,人又可以被划分为熟人和陌生人或自己人和外人等;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可以分为活人,死人和不死不活的人(植物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人可以被划分为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从宗教学的角度看,人可以分为获得救赎的教徒和依然受罪的非教徒;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人又可以被划分为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 可见,人的划分越来越成为一项复杂繁浩的事业。每一种划分思想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审视人类,规划人类和建构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思路。一种新的人的划分思想的提出,可能会将人类迈向文明之路的旅程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因为它发现或建构了人类自身的另一种同与不同,使人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命中又丰富高远了一层。 从古老的斯芬克司之谜到德尔婓神庙的神谕;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到人是追问存在的存在者;从人是政治动物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是女娲用泥捏就的到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这种从A到B发现和总结还可以漫长的继续下去,但我们的思路和言说却必须又重回主题。关于人的界定,关于人的划分的界定,还会继续拓展和深入下去,但我们在物质生理上还是我们,还是一个必有一死的我们。然而,我们的精神世界却不知拥有了多少永恒! 人的划分,人类文明道路上的里程碑!
个人分类: 宁静志远|5225 次阅读|1 个评论
火炬:传进目光,传出自豪
余孟孟的博客 2008-7-7 19:34
余孟孟 据古希腊神话记载,火,本非人间之物,只有天界才有,它是神独享的,人是连边也沾不上的。是伟大的普罗米修斯,是他不忍见人类保存和发展自身能力的低下,从而冒着极大的危险从天上偷出火源,带到了人间。人类从此才强大并智慧起来了,但普罗米修斯的盗窃行为并未躲过宙斯的目光,他被宙斯用铁链封在悬崖边,终日忍受着啄心之痛。 可见,火是用永恒的苦难换来的,是用英雄的悲剧换来的。这火,该被称为圣火,不仅因为它原属于神圣之地,更因为它曾经过从天界到人间的传递。 奥林匹克运动之火炬,亦被称为圣火,它的传递已不再需要在神人之间进行,它的使命是将不同的人群联系起来,通过圣火,通过目光,通过爱心。这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是人与人目光的交汇,因为目乃心灵之窗,心灵的触动首先源于目光的触动。这是在城与城之间进行的,是自豪感之间的交融,因为只有人类才筑城而居,城是人的代表和名片。 奥运圣火传递了什么?通常的说法是:传递了梦想,传递了精神,传递了爱心,传递了希望。这无疑都是美好的梦想,美好的精神,美好的爱心,美好的希望。但我还是要说,奥运圣火传进了目光,传出了自豪。这目光,是关注的目光,是爱心的目光,使祝愿的目光;这自豪,是奋斗的自豪,是家园的自豪,是成功的自豪。 今天,圣火传到了兰州。众人的目光又聚焦和定格在兰州这座黄河之城上,兰州人民的自豪感亦通过圣火感染着天下的世人。 据说,兰州人是谦虚的,但也是自信的。因为,在他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兰州没什么吃的,但有一碗牛肉面;兰州没什么读的,但有一本《读者》杂志;兰州没什么看的,但有一尊黄河母亲雕像;兰州没什么名人,但出了不少著名主持人。 据历史记载,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于 16 世纪,源于欧洲人的海外扩张。这种以暴力和血腥求得的文化交融在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兰州的多元文化世界的眼里显得未免有点粗俗和野蛮。兰州寺庙众多,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的宗教身影和文化都在这里交汇。兰州也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之城,据统计,在中国 56 个民族中,有 38 个民族的人们定居在兰州。前不久,著名心理学家康萤仪和赵志裕来兰州讲学,他们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学术报告厅说到,兰州是研究跨文化心理学和多元文化教育的最佳之地。是的,今年四月下旬前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主席,加拿大女王大学 John-W-Berry 教授来到兰州 , 在西北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讲学活动和学术交流 , 讲学的主题就是 Cross-Cultual Psychology( 跨文化心理学 ) 。 历史学家弗里德曼出了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很受欢迎。书中主要就是表达了世界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人类不再受洞穴的局限,从世界这头看到世界那头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因为世界是平的。可见,人类最终会走上多元文化融合的道路,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我想,这才是兰州真正走在其它城市前面的重要特征。 有人说,历史是被唤起的。在今日,我想,是圣火唤起了众人的目光去关注兰州的历史和现实;也是圣火唤起了兰州人对历史和现实的自豪感。 是的。火炬,它传进了目光,它传出了自豪。在兰州这一站,尤是。
个人分类: 宁静志远|3761 次阅读|5 个评论
说英雄 论英雄
余孟孟的博客 2008-6-22 16:31
余孟孟 《人物志》有云: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拔群者为雄。可知:精秀拔群者可以为英雄。 《三国演义》中有曹孟德与刘玄德煮酒论英雄一节。操曰:论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可知:是英雄,必先有英雄气概与英雄理想。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说:自来英雄当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可知:英雄非一己之英雄,乃为国为民之人。 《英雄》(李连杰、陈道明等主演的电影)表达的理念是:英雄乃胸怀天下之人。 中国人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成与败在英雄面前微不足道。可一时一地之人却总以成败定英雄,且常以成功定英雄;千百年后,彼时彼地之人还是以成败定英雄,但却常以失败定英雄。想想刘邦和项羽吧。 在古希腊人那里,英雄是神和人生的儿子,是除了神和人之外的第三种精灵。 英雄是在悲剧命运中依然昂首前行的骄傲者;是在赴约死亡前,依然淡定自若的从容者;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英雄是悲剧命运的承担者。只有伟大的悲剧才配的上英雄。 有人说,我们是没有英雄的国度,所以我们既不懂得敬畏,更不懂得抗争。不懂敬畏,我们便不知道什么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也不知道什么是我们应该节制的,我们无所畏惧,我们无法无天;不懂抗争,我们便不知道什么是与命运交战,也不知道何谓悲天悯人,我们或依附命运或莽撞行事。我们最大的悲剧是我们的悲剧命运缺少真正的承担者。 难道这是注定了的吗? 其实,英雄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众人的事。英雄并非自然长成的,而是众人捧就的。真正的英雄永远是平凡大众最杰出的悲剧性作品。这作品,它寄托着众生的哀怨与期望,负载着人生的苦难和向往。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依靠和支撑。有了它,人才觉着安全,感到幸运;没有它,人会觉着平淡,感到枯燥,甚至发现自己的灵魂没有归属与家园。因为英雄为我们担负着苦难,因为这苦难命中注定,因为这注定无法抗拒,所以,我们需要英雄,我们呼唤英雄。 英雄,其实也是精神崇拜的产物。然而,崇拜一度被我们视为封建余孽,一棍子打死。我们追求所谓的民主平等,我们不要英雄,我们拒斥英雄。但我们最终却陷入了盲目崇拜的困境。 英雄梦和英雄情结是人类正常的情感渴望和精神追求。只有英雄盲才心中无所敬畏,才无人服气,才会出手摧毁人性。
个人分类: 宁静志远|3644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类的发问与科学
余孟孟的博客 2008-6-16 13:07
余孟孟 科学研究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人的事情,不外两种:与知有关的和与行有关的。然而,知与行的划分,还是让科学研究无法入手。鉴于此,人们苦苦寻觅,努力探求,终于提出了科学研究的三大逻辑起点或切入口:观察,问题和机会。由于观察的不确定性和无针对性以及机会的可遇不可求性,使得问题成为大多数人关于科学研究起始的共识。可以说,问题的发现和确定为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划定了道路。 这一基本认识已经得到大多数科学研究人员的肯定和赞同,然而,为什么是问题?一部科学研究问题史的背后有没有一些人类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是科学从业人员的专利吗?普通民众能理解这些问题吗?或者说一般人能走上探求这些问题答案的求知之路吗?通过考察,笔者发现,科学研究上难以尽数的具体问题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对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发问。发问着的人类是通过以下五种简单发问而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科学是在广泛意义上使用的,指的是学科知识或思想学问,类似于德语国家的科学,把哲学,历史,技艺等都包括其中。 一 、是什么的发问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此类发问,是我们在人类日常生活世界中最熟悉不过的了,它的平淡无奇,近似于我们的吃喝行睡。通过此类发问,人类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得到了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也达成了生活事件的基本共识,人类的发展命运才凝聚在一起。然而,此问若再往前走,便步入了哲学思维的道路。存在是什么?是是什么?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等问题总是作为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出现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之中。 是什么的发问,将人类带上了哲学思辨的旅程。它要求人的回答不受时空的限制,即不在时间中,亦不在空间中;也要人在全部思维领域、在总体历史流变中,对问题作出统一的回答。这种发问方式与思维方式使人类具有了最广阔的视野。不管人的躯体被拘于何种狭小的境地,通过此种发问方式的引导,他总会成为无限时空里的王者。 二、为什么的发问 为什么呢?到底为什么呢?这是三岁懵童都会发出的提问。它的普遍性与重要性,不仅表现在人类日常生活世界中,也统摄着人类的整个科学世界。为什么的背后是寻求解释的企图。 巨大光环笼罩的科学,其背后竟是如此平常的一句发问,虽不可思议,但确是事实。科学,严格说来,既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既不为证实,也不为证伪。它的使命是解释世界(包括人自身)的各种现象和行为。解释的目的是减弱和消除人心中的疑惑,使人相信。人相信与否的事件和解释,只能是对于具体的事物而言的,那么,这也意味着科学的解释不可能像哲学的思辨那样在全部思维领域进行。科学的对象,总是具体的,它要回答的只是为什么。 三、哪里来的发问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哪里来的问题,经过理性的思考,便进入了史学的视野。史学解决的问题主要就是围绕哪里来引出的怎么来,如何来等问题而展开的。人类,毫无疑问的是历史的存在者。历史的探求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统合起来,使人类的存在显得厚重合伟大,不致像昆虫鸟兽那样为一时一地而活。 列宁曾说: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需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历史学的发展,人不只是活在当下,也不只是为当下的活动而只认识当下的万物,完全意义上的人的存在总是通过回望过往而检查当下,进而预备未来。追问万物的来龙去脉,是为人的历史学发问。 四、怎么做的发问 世界存在之本初,并不独为人类而存在,更不因人类之需要而自然改变。人的存活与发展必定意味着要用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改变环境,将自己的意识和意图实在化为客观存在,从而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变化自身,提升自身。然而,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活动的复杂重度的提高,人类直接改造客观对象的企图便遭到重创。失败的沉重代价,迫使人呢不得不在实践之前,首先在自己的思维领域中进行一番筹划和构想。这种在意识状态中进行的怎么做的思考,便将人类带入了工程思维的道路。不管对于建筑桥梁等物质工程,还是制度规范等精神工程,工程思维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见,怎么做的发问,既与人类的知有关,亦与人类的行有关。 五、做什么的发问 你在做什么?你在干什么?这样的问句在实践行为领域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人的一生,可以说是做的一生,没有不做的人,也没有人不做,不管做什么,人总在做着。这就是人的本体命运。 接下来的追问总是以做得怎么样而出场的。好还是不好,优或是劣,这是人比较关心的。在做中,人慢慢运用理智上的知识和经验把握行动,创造行动,从而形成一套技术,甚至达到艺术的境界。这是人类实践行为领域的杰作,正是它创造了这个可见的日新月异的多彩世界。若没有直接面对实践的技艺,人的一切美好理念和构想都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可见,正是做什么的发问将人类的理想再次变成现实。 纵观上述人类的五种基本发问,可以发现,他们分别指向了三个领域,并且导致了五种不同的知识形态和科学追求。 1. 知的领域: (1)是什么:哲学的追求。 (2)为什么:科学的追求。 (3)哪里来:史学的追求。 2. 知行协调的领域: 怎么做:工程学的追求。 3. 行的领域: 做什么:技艺的追求。
个人分类: 问学陇上|3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它有什么用?
余孟孟的博客 2008-5-27 14:39
余孟孟 用和实通常被放在一起用,不称用实,而叫实用。据说,实用再加上主义便是一种很强势的哲学。美国的崛起和强大便是这种所谓的实用主义哲学精神之功。 中国人过去常讲实在。这个人很实在;住在这里实在;赶考前拜拜神,心里实在等等。现在,实在好像不怎么流行了,另一个关键词叫务实的却迅速走红。什么务实的领导,务实的干部,务实的学者,还有务实的保姆,不一而足。那么,称务实而不称务用,是不是用不及实强势呢?非也。用比实强劲多了。我们知道,实的对立面是虚,而用不仅能紧紧吸引住实,结成实用,还能拽住虚,成为很多人为很多虚辩护的虚用。由此看来,好像不管什么,只要能和用搭上边,它才拥有存在于天地间的资格。 法国年鉴学派著名史学家布洛赫就曾遭遇到他小儿子的质问:爸爸!历史有什么用?为此,这位有名的史学家还写了一本《为历史学辩护》(中文版叫《历史学家的技巧》)的书。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也曾被问到,您在哲学上有这么高的成就,为什么您的几位儿女竟没有一位搞哲学?冯先生曰:哲学无用。胡德海先生解释说,冯的潜台词是:无用实为大用。 刘庆昌老师也曾说到,当有人问他教育学有什么用时,他总是先问对方你将要用教育学干什么。 其实,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中也谈到类似的看法:动植物不是由于有用才被认识的,它们之所以被看成有用或有益,正是因为它们首先已经被认识了。 也许,你会说,被人质问有什么用的往往是一些人文学科或形而上学的东西。事实上,是这样,但也不全是。举个例子,电很有用吧!处在今日的生活世界,看来我们是一刻也离不开它的。可在人们刚刚开始认识电现象的时候,情况并不是这样。据说,有一次,英国首相参观法拉第的电学试验室。首相问法拉第:电有什么用?法拉第反问道:首相,小孩有什么用? 一次,我在读一篇很有力度(我个人认为在理论上很有说服力)的德育方面的文章,被一位老师看到,他说:德育方面的文章啊,厉害厉害。我接道:是啊!这篇文章很有见地。不料,那位老师却轻蔑地说:我的厉害是打引号的。德育能有什么用啊?我很想争辩,可还是放弃了,不仅因为那是我的老师,也因为我自知这样的争辩是徒劳的。 法拉第发问式的回答,是对挑衅者极大的打击。我钦佩法拉第,因为我没有他那样的勇气和智慧。我的回应只是沉默。也许我也是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但我坚信: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并不是因为对人类有用才存在的,它存在价值的标准也不是简单的有用二字。
个人分类: 问学陇上|4489 次阅读|1 个评论
思想的历险
余孟孟的博客 2008-5-2 14:57
余孟孟 思想和知识不同。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或是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结果,它更多的是一种认知产品的表述,是静态的。而思想是思想者思维的创造性历程,它更多的是一种过程,是动态的。思想以知识为基础,却超越于知识之上。 今天看来,人人都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似乎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和权利,有思想的志趣和能力。其实,这种表达大多只是一些议论和想法而已。思想和想法是不同的,思想不仅表达了某种看法和见解,并且蕴含着一系列达到这种思想成果的精神历险。没有历险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思想。历险是思想的题中之义。 知识可能意味着要记忆和接受,理论可能意味着要分析和把握,而思想却意味着要冒险和挣扎。正因为冒险和挣扎是艰难和痛苦的,所以,思想才是最可珍贵和最可珍视的。 人类历时的思想成果构成了思想史或哲学史,而共时的思想成果也以分门别类的形式存在于现代知识体系当中。那么,对于我们普通学人而言,要提出能使人类思想进程发生转向的问题,要进行诸如史上那些思想的大历险(例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美德是什么?人的认识何以可能?),显然绝非易事。那么,面对思想时,我们是否已无所作为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思想的进程没有停息,精神的历险便不会停止。在思想的世界,不可能没有历险,我们缺少的可能只是发现历险的眼光和面对历险的勇气。 和史上不同的是,今天我们的思想问题不可能也不需要如往昔那般博大和隆重,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些微小的问题,我们感受的可能是一些朦胧的念头,我们动容的可能是一些莫名的冲动。然而,在思想的历险上,我们却绝不亚于古人,正是在此意义上,古人与我们同在。这也是人类思想史之所以具有连续性的保证。 可见,思想的历险,是善思者的常客,也是勇思者的平常。它是对传统看法的反动,是对原有知识的挑战,是对思路的重新整理,是思维习惯遭受的极大冲击,是精神的险走艰行。
个人分类: 宁静志远|3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哲学思维在医学中的运用(三)
lingfeng 2007-11-27 21:00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偶像李小龙 八.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个飞跃。认识的过程不是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反复以至无穷的辨证运动过程。认识的辨证运动既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对疾病的认识。 认识的第一步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要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首先要重视感性材料的积累,掌握全面系统客观真实的感性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诊断活动中,首先要通过正确、系统地询问病史,作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获得病情资料。其次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利用丰富正确的临床知识对病史、体征、检查结果进行加工,从而得出诊断。认识的第二步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当我们作出诊断之后,我们就应该根据诊断拟定治疗方案及实施治疗。认识运动不是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新的实践和新的认识的反复过程。当我们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我们一方面还要继续搜集新的病情资料;另一方面根据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变化,来不断调整我们对病情的认识。很有可能,我们开始的诊断是错误的,这就要根据新的情况、新的认识推翻旧的诊断,重新作出新的诊断。这样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加深认识,才能最终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疑难病例尤其如此。 认识的辨证运动还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一切的知识的最终来源都是实践,医学知识的来源即为医学实践。实践固然具有直观性、使人印象深刻的优点,但是费时多,且不能直接提供我们本质的、规律性的知识。因此,我们学习的主要对象不是直接实践而是间接的实践经验即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系统、规律,学习起来费时少,效率高,可以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较多的疾病。但是,它毕竟是一种间接的实践经验,因而缺乏直观性,使人印象不够深刻。这时,我们就需要进行实践。例如见习、实习,在实践的过程中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且这种学习过程应该是反复交叉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深我们对疾病的认识。 九 . 矛盾分析法 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所谓矛盾,指的是事物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可以分为外部矛盾即外因,内部矛盾即内因。在由许多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各个具体矛盾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即为主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即为次要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观点可以用于指导我们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治疗的认识。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大因素之间,最为根本的是机体的内在因素。一个免疫力强、心理社会状况良好的人是不容易患病的。所以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相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机体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及其决定的对疾病的易感性,免疫力状况、心理状态等。遗传易感性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然而有些人吸了一辈子的烟,而且每天吸烟量大,最后却依然健康得很,什么呼吸系统的疾病也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对肺癌的易感性低。我们研究疾病,一般都需要建立动物模型,然而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用来建立动物模型的,因为它们的“内因”决定了它们不会患某些疾病。当然,动物与人毕竟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就内因与病人有别这一点而言,它与某些人是一样的,即某些人不易或不会患某种疾病。动物也不易或不会患某种疾病,原因都在于他们与易患该种疾病的人的基因是不同的,是有差别的,只是这种差别动物更大些罢了。 我们知道,在病原体感染被视为重要致病因素的许多传染病中,大部分的个体感染病原体之后并不会发病,仅仅表现为隐性感染,如脊髓灰质炎,流脑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因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也许有人会问:那些感染过病原体之后,隐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发病率的疾病是否说明外因比内因更重要,更根本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不要只局限于人类,就会发现:正是具有人的内因,才会易于发生该病。该种病原体感染另外的物种,它可能是无法发病的,而且在人类之中,有些人感染之后也不会发病,因为他们的内因决定了他们不易于患这种疾病。说得更简单、直接一点:如果没有人,又怎么会有人的疾病呢? 承认内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并不等于否认外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外界因素,包括病原体,自然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等,同样是疾病的发生所必不可少的,但是无论它们如何重要,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告诉了我们基因治疗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途,它必将是今后人类医学发展的方向。虽然由于技术上的、伦理上的制约,基因治疗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它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它可以通过改变人的内因而降低甚至消除对疾病的易感性,从而在诊断、治疗和预防遗传病和非遗传病的应用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不是生而平常的,正如尼采所说:“这世上最大的谎言便是所谓人人的平等。”这种不平等又突出地表现在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上面,因为上一代人的状况是我们所无法决定改变的,正如我们只有接受而无法改变历史一样有些人可能因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社会关系好,于是便产生一种坐享其成的依赖心理,觉得自己不必努力,仅仅通过继承也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有些人可能出身贫寒,又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可以依靠,便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觉得前途渺茫,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家庭的状况相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仅仅是外因,而我们自身的努力才是内因。只有我们自己的努力奋斗,积极进取才是成功的最可靠保证,才可以创造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真正有意义的美好生活。家庭和社会关系作为一种外因,固然可以促进或阻挠我们的成功,但是它的作用始终是有限的。正如古人所说:“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因为出身豪门而不思进取,最后一事无成,甚至万贯家财散尽,最终一无所有;因为出身贫寒而在逆境中奋起,最终取得骄人成就,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更何况人的价值体现在劳动上面,人生的意义乃在于不断的自我超越。所以,任何的依赖心理和悲观的看法都是我们应该克服的、抛弃的。 矛盾体系中的诸多矛盾可以根据其重要程度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和解决的应该是主要矛盾。卡耐基告诉人们要养成的四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二就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办事的顺序,在重要的事情没有做完之前决不做次要的事情,这便是首先要解决主要矛盾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一原理呢?首先,我们应该正确地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然后,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来解决主要矛盾。一个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这许多种疾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在这许多种疾病之中,不同的疾病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其中可能会有一种疾病起着主要作用,它构成了患者痛苦的主要来源,并且它的存在促进了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果该种疾病被治愈,其他疾病的病情也会相应缓解或消失。那么该种疾病便是主要矛盾,便是我们必须重点、优先解决的问题。同一个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这些不同的征状、体征和检查结果从揭示疾病的本质,对于确立诊断的意义这方面来讲其重要性是不同的。那些对于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便是主要矛盾。例如:咳铁锈色痰与大叶肺炎,头痛、呕吐与颅内高压,脑脊液毛玻璃样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这些处于主要矛盾地位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便是我们学习,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分析检查结果所必需考虑的内容。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从而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样,我们必须首先解决主要矛盾。例如,在急诊科抢救病人,当病人很多时,那些一声不响、一动不动的病人便是抢救的重点,是必须首先抢救的病人。任何一个临床专科都包括许多中疾病。但是在这许多种疾病当中,每一种疾病的地位也是不同的。那些发病率高,对人民的健康危害大的疾病,便是该科治疗和研究时的主要矛盾。例如传染科的病毒性肝炎,内分泌科的糖尿病,眼科的青光眼、白内障等。 首先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不同的阶段,我们都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事情要做,这其中就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之分。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面,兼顾次要的事情,有时候甚至可以放弃次要的事情。 任何矛盾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所谓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就是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也具有共同的特点。所谓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且有与其他事物所不同的特殊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反映的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反映的是事物的个性。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即任何事物都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同时,任何共性和个性的划分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学习疾病时,我们是从共性到个性的。例如,炎症和肿瘤各有其特点,我们总是先学习共性,即炎症、肿瘤、外伤等疾病的共同特点,然后才去学习具体某一种疾病的具体特点即个性。例如,急性炎症的特点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具体到一脏器的急性炎症,则它的临床表现除了红肿热痛之外,又有某一脏器的具体症状。如急性鼻炎有流涕、喷嚏、鼻塞等;急性喉炎有声嘶等。我们的学习之所以要从共性到个性,是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凡是某一类疾病所共有的特征我们将它记住之后,在分别学习这几种疾病时,就只需记住个性了,这样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记忆。 我们观察时则恰恰相反,是从个性到共性的。观察了一定数量的个性之后,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它们的个性。 正如前所说,共性和个性的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某一个特征在一小范围内可能是共性,放到一个大范围内就成为了个性了。例如:鼻炎的鼻部症状在各种具体的鼻炎如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萎缩性鼻炎中是共性,但是放到炎症这个大范围内去看就成为个性了。我们在学习和进行临床治疗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要知道,即使是我们所学的任何一种具体疾病的临床的表现,我们学习的仍然是它共同的,典型的特征,是共性。某一个具体的病人患该病,它的临床表现既有该种疾病的共性,又有由该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既往史、合并症、社会心理状况等一些因素作用而形成的个性。因此,他们患该病的临床表现就会与教材上的描述有差别,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拘泥于教材,要考虑到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即由它所决定的具体表现。 矛盾的特殊性同时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患者一般会有白细胞总数升高。但是如果患者原本就白细胞偏低,那么,即使白细胞总数在感染后升高了,它也可能还在正常值范围,或者如果患者体质极度虚弱,或免疫缺陷,或有骨髓抑制,都有可能导致白细胞总数不会升高。正常人的心率是75次/min左右,如果有一个体制很好的运动员,他正常的心率维持在50次/min左右,现在上升到了75次/min,我们就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它是正常的了。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一般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是如果患者体质很虚弱,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而无法耐受手术,那么此时就不能进行手术切除了。总之,在临床活动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哲学知识博大精深,学好它不仅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学习医学,还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学习其它的知识,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学习的好坏,并不在于死记硬背,不是看考试成绩的高低。而是看在平时看问题时能否自觉运用哲学知识,形成一种哲学思维。 以上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哲学思维在医学中的运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因而可能论述得不够全面,深入,正确。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达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个“玉”指的就是我们能够自觉地运用哲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思考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践。
个人分类: 经验总结|6973 次阅读|7 个评论
宗教、哲学、科学对人的不同意义
可真 2007-4-18 23:06
宗教、哲学、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三种基本类型,它们对于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宗教是给人指明其此生之从何而来、往何而去,从而使其自觉此生的意义所在; 哲学是给人指明其此生于现世中的位置,使其知道此生所当发挥的作用所在; 科学则是给人以指导,使其明乎此生当如何合理发挥其所应发挥的作用。 然则,离开宗教的人生,乃是无聊的人生; 离开哲学的人生,乃是盲目的人生; 离开科学的人生,乃是迷妄的人生。
个人分类: 宗教|553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