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流体力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春潮带雨晚来急
zdwang 2009-8-7 11:22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写作札记 王 振 东 常有人问笔者:你怎么会在力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想起将唐宋诗词与力学现象联系起来呢?本文将叙述省悟唐宋诗词中有关于力学现象和知识的经过,力学诗话文章的北大渊源,以及40余年来多次写“野渡无人舟自横”文章过程中遇到的—些趣事。 初识“野渡无人舟自横” 1958年8月,我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流体力学专门化毕业,分配至交通大学西安部分(西安、上海两部分1960年分家后,才称为西安交通大学)数理力学系任助教,1960年在交大第一次登上讲台,为应用数学专业1957级讲“流体力学”课。1961年初调到天津河北大学数学系任教,由于刚教过“流体力学”,系主任杨从仁教授就立即安排我为数学系1958级讲“流体力学”课。河北大学的蒋子绳副校长(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让我去拜物理系的二级教授马沣先生(1897~1966,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22~1926年留学英国里兹大学,1926年获硕士学位,1927年任河北工学院机械系主任)为师,进修流体力学(武际可教授新著[7]中有专段陈述,称马沣先生是民国时期较早从事流体力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马沣先生1949年后长期卧病,当时在马场道108号西一楼家中己行动不便,我每星期去他家两次,主要学习Milne-thomson的名著 Theoretical Hydrodynamics 。马先生的要求十分严格,每次均需事先用英文写好阅读笔记,并用英文作好书后所附英国著名大学的研究生考题,交先生审阅。一次在用复变函数方法,演算椭圆柱在平行来流中的受力情况时,得到椭圆长轴与来流垂直时为稳定平衡位置的结论,马沣先生笑着说:这就是唐诗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从马先生家回来后,立刻去学校图书馆找出(清)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非常高兴地查到了韦应物的七绝“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初次认识到古人早就对我所算流体力学题目的结论有所认识,并仅仅用了七个字便将此力学现象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 不久,1963年河北大学举行了首届科学报告会,我在所作的“二维流动的复变函数方法”报告中,指出了中唐诗人韦应物的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描述的正是流体力学的现象。这洗练的诗句里凝聚了诗人对力学现象的洞察力。 一写“野渡无人舟自横” 1970年河北大学在文革“备战”的气氛下由天津迁到保定,1972年2月军宣队让我去设在安新县白洋淀的河大五七农场种水稻。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空余时间不能看业务书,但可以读领袖喜欢的唐宋诗词。由于在北大读书时,周末及假期常去听文科举办的各种讲座,在燕园浓厚的人文氛围熏陶下,对古诗词很感兴趣,再加上马沣老师的启发引导,我将唐诗三百词,宋词一百首等几本古代诗词书,以及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力教授的“诗词格律十讲”带去了白洋淀农场。劳动之余细读品味,很受启发,从流体力学的角度看,悟到了有不少诗词是以流体运动现象来抒情阐理。当时还写了一点读书笔记和打油诗,如“挑沟常见卡门涡,给排渠水思流力”,“看畦余暇诗词赏,身心陶淑载文回”。这为后来写作多篇力学诗话的文章作了准备。 文革结束后,各种学会开始恢复学术活动。在河北物理学会1978年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我作了“野渡无人舟自横─兼论二维流动的复变函数方法”的报告,受到了欢迎。有趣的是,这篇以七绝“滁州西涧”开始切入正题的报告,竟然在事隔18年后,促使了与另一学者相识。那是1996年参加天津市的一次活动时,有位河北工学院物理学教授过来与我打招呼,我不认识他,他却说:你不是1978年作过“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报告吗!我听后真是十分惊讶和感慨,没想到这一诗句竟成了我们认识的话题。 1986年底我调至天津大学力学系任教。给工程力学专业1985级讲“流体力学”课时,1987年底的最后一堂课,正好是讲用复变函数方法求解平面流动问题,作为例题讲到了椭圆柱长轴垂直于来流方向时是稳定的平衡位置。已临近中午下课时间,我在黑扳上写下了七绝“滁州西涧”,并指出这个例题得到的结论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时全班突然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掌声使我很感动,说明文理是相通的,大学生非常欢迎在理工科课堂教学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写“野渡无人舟自横” 1991年我加入了《力学与实践》第四届编委会。7月在回龙观饭店召开的编委会上,上届主编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提议以“身边的力学”为题,深入浅出地写一些大学生容易看懂,而且有趣味的文章,以改变刊物的文风。我以在河北物理学会的报告稿为基础,修改后寄给了杂志。不久收到编辑部来信,建议将公式推导部份列为附录,以加强文章的可读性。我接受了建议,又修改使文章的科普色彩更加浓厚,就成了在1992年4期上发表的“野渡无人舟自横—谈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一文。 这篇文章是作为“身边力学的趣话”栏目开篇文章发表的,当时的主编北京大学朱照宣教授为这个新开栏目加了编者按:“本期开辟的这一‘趣话’小栏目,讲的是我们身边的力学。文体不拘,或庄或谐,可长可短。内容则摆事实,讲力学。要求文质并重,盖‘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也。” 文章刊登后,天津大学力学系的舒玮教授告诉了我一个“笑话”:20世纪50年代天津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有位老先生曾出过一个谜语:谜面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打一人名。谜底是:“周恒”。(周恒是天大力学系教授,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为了使《力学与实践》杂志新开辟的“身边力学的趣话”栏目文章不断档,武际可与我便一人一篇地接着写了下去,当年在白洋淀农场对唐宋诗词的品味和体会,被拿上了案头。后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汤寿根先生在《科技日报》上撰文,说我们俩在“打科普擂台”,其实是笑谈而己。就这样,我陆续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了10多篇由唐宋诗词切入的力学诗话科普文章。 三写“野渡无人舟自横” 1997年天津《今晚报》副刊刊登了博导征文启事,我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写了一篇短文应征,刋于1997年9月20日副刊“日知录”拦目(后又收入199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博导晚谈录》一书)。这篇短文主要是引了韦应物的几首诗,说明诗句中反映了不少力学道理。1997年11月18日出版的中学《语文报》又全文转载了它。 有趣的是《今晚报》的这篇短文促成了一个跨学科的合作。天津医科大学80多岁的老专家陈世畯教授看了《今晚报》副刊的短文后,托天大精仪系的一位副教授找到我,约去他的办公室晤谈。这次会面的讨论,促成了用我们在湍流实验中分析湍流数据的子波分析软件,对同为时间序列的脑电波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奇异点与病变之间的联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南开大学出版社的李正明编审见到《今晚报》上文章后,打电话约为“大学生丛书”写一本书,开始我觉得工作量太大,没有时间承担,便谢辞了。后经再三诚邀,想起可将我与武际可5年来在“身边力学的趣话”中发表的文章集为一册。于是将我们在这个栏目中刊登的20文章,适当修改补充,并加了一些图,分为“力学诗话”、“力学趣谈”两部分,在1998年10月出版了《力学诗趣》书。1998年是母校北京大学建校百年,1999年又是《力学与实践》杂志创刊20年,所以在序言中写了以这本书献给母校北大百年华诞,并庆祝《力学与实践》杂志的创刊20年。《力学诗趣》出版后,收到了王仁、冯元桢等前辈老师来信赞扬,2001年4月20日《科技日报》发了专版评介。2001年5月还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共同颁发的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1995年舒玮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去北京大学评审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时,会间休息听到有人对力学诗话文章的议论:“野渡无人舟自横”一文中流体力学分析还不能使人信服,因为实际流动是三维的黏性流,还有涡旋区,而分析是对理想流体的二維流动进行的。舒教授回天大后建议作实验来检验。我们在水槽中作了实验,证实了文中的计算分析结果,也说明虽然椭圆柱后面有涡旋区,黏性流体三维运动的流场也相当复杂,但以理想不可压缩流体二维流动的简化模型,来研究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这一问题,是抓住了问题本质的,橢圆柱的稳定平衡位置确实为其长轴与来流相垂直的情况。这一实验结果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实验研究”为题,刊登在《力学与实践》2000年22卷1期上。 四写“野渡无人舟自横” 2003年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毛文涛副总编,邀我为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撰文,并希望见到类似《力学诗趣》中那样的诗话文章。 《力学与实践》1992年发表“野渡无人舟自横”文以后的10多年,我在阅读古代诗词及文学著作时又看到了几段与此力学现象有关的诗文,如: 宋代宰相寇準在进士及第,初知巴东县(今湖北巴东县西北)时,登高楼眺望也作了一首五言律诗《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诗的前三联写春日登楼见闻,尾联由见闻而怀归。清人何文煥曾评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橫”此联,说寇準登楼看见相仿景色时,很自然地受到《滁州西涧》诗的触发,便随手点化了韦句,而意境却比韦诗来得更加丰厚。 宋代词人廖世美的词《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搂》,其后半片写道: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 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 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确也写出了与韦应物同样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还很有趣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明代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对这一现象也有一段颇精彩地描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孔明“借”得东风后,即乘赵子龙前来接应的船返夏口。周瑜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分水陆两路追杀孔明。) 徐盛教拽起满帆,抢风而驶。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于船尾大笑曰:“上复都督:好好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异日再容相见。”徐盛曰:“请暂少住,有紧话说。”孔明曰:“吾己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将军不必追赶。”徐盛见前船无蓬,只顧赶去。看看至近,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言讫, 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 。 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 。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 箭到处,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这段话明确指出了,在湍急的河流中,帆落下、失去风力推动而不能行驶的船,只好横在河中这一自然现象。 因此,为发行量很大的《科学》杂志再次改写“野渡无人舟自横”一文时,将以上2段古代诗词和《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的有关内容,加了进去,又写入了2000年发表的实验研究结果,并删去了原来附录的大段数学公式推导,希望新改写的文章能适合中学以上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阅读。再写此文时,也对科学普及写作亦有了一点新体会:因为对科学的认识总会不断深入,新生代又在不断产生,所以科普是没有止境的。 2006年是马沣先生在文革中受迫害逝世40周年,仅以此文纪念启引我进入力学诗话写作的马沣先生! 参考文献 1、王 1. 王振东,二维流动的复变函数方法,河北大学首届科学报告会,1963天津 2、 2.王振东,野渡无人舟自横─谈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力学与实践,1992,14(4):76~78 3、 3.王振东,野渡无人舟自横,今晚报,1997-09-20; 博导晚谈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346~348 4.王振东、武际可,力学诗趣,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0~56 5. 王振东 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实验研究,力学与实践,2000,22(1):70,75~77 6.王振东,野渡无人舟自横─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科学,2004,56(1):40~41 7. 武际可,近代力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武际可,挖掘和阐述科学之美,科技日报,2001-04-20 9、王振东,普及是科学的力量所在,科技日报,2001-04-20 10、汤寿根,从两位教授科普打擂台说起,科技日报,2001-04-20 (原刊登于《力学与实践》2006年28卷3期) 注:“野渡无人舟自横 — 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 ”一文,己放在科学网上 捡索号是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 content.aspx?id =210706
个人分类: 力学诗话|13076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妙的涡旋星系
热度 1 zdwang 2009-7-25 13:04
美妙的涡旋星系
王 振 东 哈勃空间望远镜( Hubble Space Telescope )是以天文学家哈勃为名,在轨道上环绕著地球的望远镜,由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共同管理。其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所以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很高,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 哈勃空间望远镜于 1990 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上最重要的仪器,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口,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根本问题,对天文物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了许多很美妙的涡旋星系照片,让我们认识到在宇宙中还存在那么多姿多态的星系。现将笔者收集的一些涡旋星系照片,列出来供大家欣赏。哈勃望远镜所拍摄到的每张远处的太空图像,实际上是 x x x x 光年前的,现在应又该有变化了,但是这些涡旋星系图像己说明涡旋状态是星系存在的常态之一。 注: Vortex 过去曾译为“旋涡”,现根据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力学名词》,译为“涡旋”。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8184 次阅读|6 个评论
物质和能量关系的本质 在北京基础科学讨论会上的报告
yangxintie 2009-6-29 15:07
物质和能量关系的本质 摘要 当代暗物质的研究从可压缩连续介质角度给出,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中很容易得到能动张量的基本形式。其状态方程可以是典型的可压缩气体形式;这样,就可以利用理想气体的特性来进一步解释引力场内能量和物质的关系。 实际是把时空上的非线性用一种描述方程上的更深刻的非线性机制来代替,这种 新的类似于洛伦兹的变换具有更广泛的协变不变性。据此,对质量的定义可以理解为类似于在空气动力学试验中被物体边界所排挤的流体的质量 。 从本质上来说,变重了的并不是试验的飞行器壳体的结构重量,而是那个壳体体积所排挤的区域内部等价流体介质的质量 关键词 暗物质 麦克斯韦方程 相对论 质能关系 中图法分类号 V211.1+4 Keyword Dark mass Maxwell equation Relativity relation of mass and energy 根据近似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假设,宇宙学原理给时空度规一很强的约束,在此约束下的时空度规可化为 Robertson-Walker 度规:在这个表达式里面 a(t) 为尺度因子,坐标 r 为共动坐标。一个自由运动的粒子在共动坐标系中保持静止。在方程 (1) 中的常数 K 描述了空时的空间部分的几何。 K 取 +1, 0 , -1 三个值,对应空间部分的几何分别为封闭的、平坦的、开放的。 给定宇宙中的物质成分,可以给出尺度因子 a(t) 以及物质成分能量密度的演化方程,结合上方程 可得到 Einstein 场方程。 其中 G m n 是 Einstein 张量, R m n 是 Ricci 张量 (Ricci 张量依赖于度规和度规的导数 ) , R 是 Ricci 标量, T m n 是能量动量张量。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中很容易得到能动张量的基本形式。空间上的均匀各向同性意味着各个能动张量的分量是对角形式,且空间上的三个分量相同。这样的能动张量的最简单的形式就是理想流体,若用 r (t) 来表示其能量密度, p(t) 来表示其压强,则其能动张量的形式可表示为 由能动张量满足的守恒方程。由 T m n ; n =0 ,用导出微分方程联立简 单的物态方程 p= wr ,就能得出其能量密度的演化方式为 r = a -3(w+1) 如对于真空能, w =- 1 ,其密度保持不变,即 r = const 人们为了探索暗物质,把这类理论推广为 f ( R )理论,它可以包含任意 R 的修正项。除了可以在作用量中加入 R 的修正项,还可以考虑加入形如 R mn R mn 或 R mvab R mvab 之类的修正项。 对于能量模型,由于有各种形式的假设,因此就会有不同的状态方程,这里只介绍 Chaplygin 模型,它是很常见的暗能量模型候选者,原始版本的 Chaplygin 气体是一种奇异的流体,由状态方程 P=A/ r 决定 了它的性质,其中 A 为一正的常数,代入守恒方程 得到一个关系, 此关系被进一步推广为气体状态方程。 这样就得到了典型的可压缩气体的状态方程,因而就有可能,利用理想气体的特性来解释进一步解释引力场内能量和物质的关系。如果按照这种特性,气体本身就含有一种近似相对论的性质,就不用把宇宙中总的能量密度 r 分成非相对论性物质和相对论性物质来考虑了。 在如上的状态关系下,利用物质和能量的关系,在可压缩流动中可以推导出类似协变不变原理的关系 和广义相对论线元的高阶近似,而且可压缩流体的方程组正好可以在超过波的运动速度时从椭圆型变成双曲型。这样就可以把时空上的非线性用一种描述方程上的更深刻的非线性机制来代替 , 把时空的从椭圆型到双曲型的转变转化为描述方程的转化 . 可以期望在现有测量精度的审核下,能够得到和前述几种改良描述相同结果。这样 的新洛伦兹变换为 t = g (t'+(V o /a o 2 ) x'), x = g (x' + V o t'), y = y' , z = z', g =1/sqrt(1-V o 2 /a o 2 ) (8) 流体方程在新的时空下的表达形式可以写成协变不变形式如下 : 连续方程: r / t + ▽ (Q)=0 (9) 其中 r 是密度 , Q 是单位体积中的动量 Q = r . V 动量方程: Q/ t+ ▽ (R)=0 (10) R 是应力张量 , R=QV-A-P , A 是质量力张量 A= , P 是表面应力张量 能量方程: E/ t+ ▽ (H)=J (11) E 是内能 , H 是焓 H = E V-P V-k ▽ T , (12) T 为温度 , k 是导热系数,而 J= r Q,. 这里的 a o 2 = (p o + G o )/ r o = c 2 + G o / r o 表示由能量守恒原理得来的总波速 . 这样, 不仅有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 r = r _ o / (1-V 2 /a o 2 ) 进一步也可以得到广义相对论的线元 : d s 2 = a 0 2 dt 2 -dx 2 -dy 2 -dz 2 =(c 2 - 2G 1 M /r)dt 2 -dx 2 -dy 2 -dz 2 =(1 - 2G 1 M /r 0 /c 2 ) c 2 dt 2 -dx 2 -dy 2 -dz 2 ( 13 ) 这说明了可压缩流体力学里面也有协变不变原理 . 而且是更广泛的协变不变性。另外也可以证明,在实验测量精度下,洛仑兹变换加上波动方程得到的恰恰几乎是可压缩的波动方程,所以早期的空气动力学试验经常使用一种类似相对论变换的方法:即把静止流场中测量得到的结果,加上相对论的尺缩变换可以用来预计一定马赫数下有速度来流的流场,而其能量(压力 P )和质量(密度 r )都按照相对论的质能关系进行变换得到的。 按照可压缩流体的非线性的理念 . 给出了一种可以在空间二级精度上兼容相对论然而又允许超光速介质运动存在的数学描述, 反过来也说明协变不变原理不过是可压缩流动的一种歪曲了的近似处理方式。 特别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难道空气动力学里面的飞行器真的在运动中变重了?这就牵扯到我们对质量的根本定义,据此对质量的根本定义可以理解为类似于在空气动力学试验中被物体边界所排挤的流体的质量,从本质上来说,变重了或者密度变高了的的并不是试验的飞行器壳体的本身的结构重量和密度,而是那个壳体体积所排挤的流体介质的质量和密度。宇宙物质能量和质量的变化规律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Valery P. Dmitriyev , Mechanical analogies for the Lorentz gauge,particles and antiparticles , APEIRON 2000 (7) Nr.3-4 Haralambos Mamanis , Analogy between Navier Stoke equation and Maxwells equation: Application to turbulence, Physics of Fluids, 1998(10) 6; pp1428-1427. Yang Xintie: The application of Aerodynamic Meth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vity, Journal of Theoretic 2002; Vol.4-3. Yang Xintie, Ming Xiao. Lorentz time space relation is only a transform from incompressible flow to compress flow .Transac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2001:108 - 110. 黄志洵 . 超光速研究新进展 . 北京 :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廖铭声 . 流体不变论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 详细请点击下载下文: 物质和能量关系的本质全文.doc Abstract Present dark material research may be deduced from the continuous medium, and it is very easy in the isotropic universe to obtain the tensor the fundamental mode. Its state equation may be the typical compressed fluid form; thus, may us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ideal gas to further explain relations of energy and the mass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Replaces the non-linearity of space and time with one kind of description equation in more profound non-linear mechanism, this new transformation being similar as Lorenz transformation, but has the more widespread covariant invari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e definition of mass may understand as the mass of fluid which is pushed aside by the object body in the aerodynamics experiment. In essence, changed heavy was not the weight of the experimental flight vehicle shell construction, but was the equal fluid medium quality which that shell volume pushed aside.
个人分类: 物理前沿|1352 次阅读|7 个评论
仲夏时节话台风
zdwang 2009-6-28 05:41
仲夏时节话台风
王 振 东 随着仲夏季节的到来,在气象预报的卫星云图上,又经常可以看到由大团白云显示的反时针旋转的大尺度流体涡旋,人们在关心台风的形成、发展、在什么地方登陆、行走途径,以及其消失过程。 台风是诞生在热带海洋上 风速达到 32 . 7 米 / 秒以上的 大气涡旋, 其半径可达数百公里 。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称谓: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的,称为台风;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以及东北太平洋上的,称为飓风;在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上的,称为热带风暴;在澳大利亚,则称为热带气旋。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看,台风或飓风的形成、发展加强、移动、减弱和消失都是大尺度流体运动不稳定的过程。 台风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美国 2005 年 8 月的卡特里娜( Katrina )飓风,造成 1330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960 亿美元。中国 2006 年 7 月 Bilis 台风登陆福建,死亡 843 人,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 348 . 2 亿元 台风生成的条件 主要有三: 一是生成在海表以下60米深的水温在 26 ℃以上广阔的高温洋面上。 温暖的海水是其动力 “ 燃料 ” 。 二是要有适当的地转偏向力(柯氏力),即地球自转产生的改变风向的力(北半球向右)。 三是有足够大的外部扰动,使大规模高温、高湿、高度不稳定的空气发生强烈扰动,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幅合上升形成气旋。 地转偏向力随地理纬度的降低而减小,在赤道地区为零。所以纬度低于5°的海洋上没有台风生成。 按照我国气象部门的定义: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风力为 6 ― 7 级称为热带气压, 8 ― 9 级称为热带风暴, 10 ― 11 级称为强热带风暴, 12 级及以上称为台风。风速小于 17 米 / 秒的热带气旋,称为热带低压。 有报道说, 2008 年 9 月 11 日在浙江台州登陆的卡努台风,最大风力达 17 级。这是因为通常发布风力预报时,凡 32 . 7 米 / 秒以上都称为 12 级。其实气象学中还可以细分: 13 级( 37 .0―41.4米/秒 ); 14 级( 41 .5―46.1米/秒 ); 15 级( 46 .2―50.9米/秒 ); 16 级( 51 .0―56.0米/秒 ); 17 级( 56 .1―61.2米/秒 )。卡努台风的最大风速 59 .5米/秒,自然就是17级了。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则将飓风分为 5 级: 1 级飓风: 119 ― 153 公里 / 小时; 2 级飓风: 154 ― 177 公里 / 小时; 3 级飓风: 178 ― 209 公里 / 小时; 4 级飓风: 210 ― 249 公里 / 小时; 5 级飓风: 249 公里 / 小时以上。 台风 现己编号和命名进行观测和预报 20 世纪以前,台风命名是比较随意的。 1953 年美国开始用女性名字来命名台风。但由于台风是一种巨大的灾害,从而不断受到妇女运动的反对,于是在 1979 年达成用一男一女的名字交替命名。事先拟好 4 列 88 个,轮流使用。卡特里娜就是其中一个。 2000 年元旦起,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统一在台风编号后面再加上台风名字。台风的名字由该区域 14 个国家(地区)共同提供(大多是美好事物),每个国家(地区)提供 10 个,共 140 个,编成 10 组。第一组用完后用第二组。因为每年台风不过 20 个左右,因此一年中不会发生重复。台风命名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因各国台风编号不一致而造成混乱。如果台风造成了特别巨大的灾害,可以停用该名字(例如云娜台风),再另补充新名字。 台风眼 台风是结构十分特殊的天气系统,其中最特殊的是它有个台风眼。台风眼位于台风的中心,直径一般 10 ― 50 公里,多为圆形。眼区中气流下沉,所以常天气晴好,风速很小。但台风眼的四壁是高耸的云墙(台风眼壁),一般厚几十公里,是台风中上升气流最强,风雨最猛烈的地方。云墙内外,咫尺之间天气截然相反,却又和谐地并存着,堪称自然界中的一个奇迹。所以,当台风来袭过程中,在台风眼区域突然风停日出,人们往往以为台风已经过去。实际上台风眼一过去,暴风雨立刻重又袭来。 台风眼内虽是好天气,但海上的浪潮却非常汹涌。这是因为台风中心的气压,和其四周比起来要低的缘故。因此在台风中心登陆的地方,往往引起很高的浪潮,造成很大的损害。 台风从生成到消亡的3阶段 台风从生成到消亡一般经过 3 个阶段。第一个是生成阶段(大多数热带气旋消失在这个阶段,不能形成台风)。第二个阶段是成熟阶段,一般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台风眼。此时台风中心气压达到最低,大风和暴雨的范围也达到最大。第三阶段是减弱消亡阶段。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寿命一般 2 ― 7 天,平均约 124 小时。 台风的消亡 台风消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登陆后,切断了海水潜热能源供应,加上陆地摩擦力大,大量消耗了台风的动能。另一种是台风北上到达较高纬度地区后,进入了冷空气,热带气旋变成温带气旋而消亡。 每年平均有7个台风登陆我国 全球热带海洋上每年生成约 80 – 100 个气旋。其中约 36% 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这里是全球生成台风最多的海区。南大西洋热带海区,因为南极流来的冷洋流降低了水温,因此不易发生台风。有人统计了 42 年资料,西北太平洋上共发生台风(包括热带风暴) 1178 个,平均每年约 28 个。42年中登陆我国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共有297个,平均每年约7个,居世界各国之首。 台风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气象灾害;但台风影响的地区,又可带来降水,以解除伏旱。 有时候,也能在电视台气象预报的卫星云图上,同时看到产生了两个热带气旋。 至今人们还不能准确知道热带气旋何时在何地形成,何时加强为台风,何时在什么地方登陆,行走途径,以及其消失过程。只能根据卫星云图做出大致的预报。 从流体力学角度知道,台风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尺度的流动不稳定性过程:1.生成过程不稳定,多数气旋夭折,少数加强为台风;2.移动路径不稳定,经常突然变向;3.消亡过程也不稳定。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0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突破光障借鉴流体力学 在香山科学会议的报告
yangxintie 2009-6-27 18:14
气动学科发展道路上有五个方面遇到的问题和相对论是相同的。 1/2 二.从实验的基础上允许对相对论进行什么样的高阶修正? 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最高标准,相对论已经被物理试验间接证明在空间上有(v/c)两阶的精度。但是确实的尺缩和时延至今还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所以无论从试验角度,还是理论角度,相对论都可以被看成更广泛的某种学说的近似。这种新的理论偏离相对论理论的空间就应当是实验数据准确度所允许的范围。下面要说明的是空气动力学方法可用于这样的试探。比如,回路声速干涉条纹也是在二阶精度的测量中可以看成是不随来流速度变化而移动的。笔者为此作了数值试验。 采用如下的回路声干涉的反射模型, 初始声波由波源1发出, 流动介质相对音速的比例为 b=0.2 ; b =0.5 ; 等不同数值。采用线化的小扰动方程,通过 数值试验计算出 两个声源 1 经过如图的反射后声波产生干涉条纹位置。从而观察他们是否得到和麦克尔荪莫雷试验相同的结果。如果数值试验的条纹也不移动,那么麦克尔荪试验就有一个新结论。以传播介质是固体为前提得到的流体介质也不存在的思考方法是不对的。 详图见后所附论文全文 等效反射波源 2 声源 1 为了便于和实验进行对比 , 采用声源频率为 n=3.40 千赫 , 反射声波用等效反射源发出的声波来代替。两声源相距为 x0 =2 米距离 , 声速取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本文实际所作的计算作了简化,其效果是一样的, 下面是计算的干涉条纹结果: 详图见后所附论文全文 b =0.2 时的干涉条纹模拟结果 ; b =0.5 时的干涉条纹模拟结果 干涉条纹位置比较 从图中明显看出条纹没有移动 , 声的回路干涉条纹也是不随介质的流动速度变化的 . 此原因是可压缩性效应抵消了携带声信号的移动效应。除此以外,德国工程师 Norbert Feist 也在高速移动车辆上作了多普勒测速仪试验 . 得到的干涉条文同样是不移动的。目前正在西北工业大学翼型中心和准备进行实际的声波干涉条纹受风速影响试验,进一步验证声波传播中有麦克尔荪莫雷试验一样的原理。而从回路声速试验得到的声速协变不变原理的精度和迄今为止光学试验的空间精度一样都是二阶。这种试验结果的精度还说明,无论对声波还是光波的罗伦兹变换在空间上从二阶以上进行修正都不和现有实验结果矛盾的。 因为相对论可以从电磁场方程的协变不变原理得出,所以从电磁场方程和介质方程的关系就可以分析出相对论在介质力学里面所占的地位。电磁学一共四个方程,其中三个都是麦克斯韦尔( Maxwell) 利用连续介质力学的规律得到的。第四个方程被他以假设的名义造出来。一个世纪来,不少学者探索进一步完善电磁场方程的数学描述, 如对于各向异性电磁材料有关常数作张量描述,或者位移电流密度描述增添一些新的内容以便兼容出现的复杂性等等。 另一方面也有人重新利用流体力学推导和电磁场方程。这个过程很漫长,直到50年代还都停留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后从无粘的欧拉方程有些证明,俄罗斯罗蒙洛索夫大学的Dmitrieyv 教授也作了类似工作。 Paul A.Murad 90 年末把电磁场方程改写成类似流体力学的小扰动方程,实现 b 1 的有解描述。我国的廖铭声虽然在粘性项作用比较小的条件下,用稍欠严谨的方式从粘性流体方程推导出Maxwell方程,但是他用钱学森形式的非线性可压缩变换来解释相对论。并且以此定义了广义相对论线元。严格的推导1998 年由美国的Haralambos Marmanis 给出。他从欧拉方程, 不可压NS方程及湍流方程出类似 Maxwell方程的表达形式。笔者进一步推导了当流体具有粘弹性的松弛和滞后作用时,甚至对非牛顿流体,采用波尔兹曼叠加原理表示应力应变率张量关系情况下,此时流体同样有Maxwell方程组的表达形式。结果归纳如下,详细情况见附录: Maxwell方程组 连续介质力学方程组 ▽ E =      ▽ F 1 = -▽ 2 f n E / t = C 2 ▽╳ B - I    F 1 / t = V 2 ▽╳ w - j B / t = -▽╳ E w / t = -▽╳ F 1 ▽ B = 0 ▽ w = 0 其中, 对 Maxwell方程组来说 E,B,I , r 表示电场,磁场,位移电流,电荷这些熟知的量。对连续介质力学方程组来说 w 是漩涡强度 , F 1,是力,它包括引力 F 和压力 P ,惯性力,哥氏力以及粘性力 m , 等力的和 。 f 表示势函数 , j 是类似位移电流的复合项 , 表示为: F 1 = - F +( w ╳ V )+1/▽P-1/▽(▽ V )-1/▽{ m } J = ▽ ( V w ) V-V ( ▽ 2 f ) + 2( F 1 ▽ ) V + w ▽ ( f+ V 2 ) 上面的结果其物理意义非常明显,漩涡强度和磁场强度对应,力场和电场相对应。所以后面的方程组也有很多学者把它看成引力方程。 上面的两个方程都是在相对介质不动的坐标系得到的。然而在相对介质运动的坐标系中,就会产生一个矛盾。焦点在于: 电动力学方程是协变不变的,相对运动速度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罗仑兹变换,而连续介质方程是守恒型的,相对运动速度比较大的情况下的初步计算结果的得出需要进行可压缩变换 。这就引出了罗伦兹变换和可压缩变换之间关系的问题。观察他们的共同点是我们认识到洛仑兹变换实际是可压缩性的一个表象。 很多人察觉到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 物理专家认为协变不变原理是最优美的最完善的。他们甚至利用这些经典的原理和推迟势理论来计算亚超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作为一种和空气动力学简化的线性算法,已经作为自然科学基金继续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结果。 但也有人致力于改进电磁场方程,比如Proca,他在位移电流和力项上面添加一些和质量有关的非线性源项。以便使得光子静止质量为零的矛盾得到解释。尽管这是Proca的猜想。但是也说明电磁场方程也在向非线性发展。如果想从物质论找到依靠,可以从从上面右边的表达式来分析。因为这里面不仅包含了和proca相似的项,也包含了更多的兼容其他理论的空间。由于 Proca 把自己的修正局限在协变不变的范围内,所以这种修正还很不到位。从 F 1和 J 的表达式来比较Proca的猜想,可以发现Proca磁场方程比介质方程少了很多项。从上述最后两个式子找出贡献最大的因素来。对电磁场方程进行补充,proca改进方程的空间还很充裕。 坡音庭矢量,在电磁场里面代表着能量的流动,这种流动没有伴随的物质运动发生。但是从右面介质运动方程的角度来看,漩涡强度和力矢量的叉乘就同样代表着能量的流动。尽管在燃烧中人们最近才刚刚了解到热量流动的方向是和涡强与加速度叉乘积所决定的,但是这样表达竟然和电磁场的波音亭矢量相似,还是头一次发现。联系起来看,反过来就提出了电磁场的物质流动背景问题。 3.既然经典物理理论可以推导出气动力的近似结果,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个问题翻过来做?从空气动力学发展一套可以代替推迟势,加相对论的复杂系统理论。笔者和西北工业大学的罗时均,张仲寅,乔志德,徐明初等一批空气动力学工作者以及陈国瑞,胡征(西电),黄志洵(北广),宋文淼(科学院电子所)等电磁学研究者探讨后认为:反问题也并不是没有意义: 首先,推迟势加相对论只能近似简化算亚,超气动问题,对于空气动力学这种复杂系统来说,对于在跨音速时表现得非常强的可压缩非线性,前述算法显得苍白无力。同时他还不能很好兼容复杂系统常有的粘性,稳定,转捩和湍流,以及非牛顿流体的滞后,驰豫这些性质。尽管低速湍流雷诺应力张量也可以写成协变不变形式。但是马赫数高了就矛盾突出。一些复杂的多方程模型难于兼容,所以从空气动力学角度,顶多能把把不可压流加相对论为基础的理论系统看成一种近似计算的方法。 就推迟势加相对论算法来说,本身还存在一些空气动力学发展早期线化的困难。早期空气动力学和相对论一样,存在着第一节所论述过的五点问题。以后的二次大战后空气动力学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非线性被挖掘的淋漓尽致。然而相对论和推迟势的描述还留在线性的阶段。 如何进行反问题的探索呢?为了简化难度,最简单的办法是展开罗伦兹变换,寻求把罗伦兹变换加上非常微小的高阶修正以后,看它是否可以变成空气动力学的某一种变换。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比如 利用计算机推理可以很容易证明, 只需要在时间变换的时延因子 sqrt (1- b ^ 2 ) 加上高阶修正量 -1/2* b ^2+1/8* b ^4+1/16* b ^6+5/128* b ^8-O( b ^10) , 该时延因子就会变成 (1- b ^ 2 ) , 这样就 罗伦兹变换修改为前面提到的拟罗伦兹变换,公式3。虽然它只和罗伦兹变换有高阶差别,但是它却是一个严格的空气动力学变换。 从实践检验的角度出发,对相对论时间延长的检验都没有超过2阶,所以罗伦兹变换和上述种空气动力学变换都满足至今为止的实验基础。这个变换的意义在于通过它得到的并不是时空的转变,而是方程系数的变化,变出了一个有物质流动意义的新方程 小扰动方程 ! 或者干脆修改洛仑兹的尺缩假设,给真空赋予由底层流动着的物质组成的属性。这种真空物质特性有很多,但是最简单的近似描述应当是我们现在已知的一些物质属性。这样就直接回到罗伦兹本来假设的方程 小扰动方程 ! 如此就容许从光的波动方程和迄今为止的实验验证基础来选择一些新的空气动力学变换,让他既和罗伦兹变换等效和兼容。又能避免超光速区无法过渡的奇点困难。 作为第一步可以在二阶精度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把小扰动方程变成中扰动方程: 该方程实际对应了一个新的变换卡门钱学森变换,此变换被秦元勋和廖铭声先生用在改进的相对论变换中。 进一步还可以在二阶精度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改变为大扰动方程,: 进一步修正成类似全速势方程形式, 最后可以引入欧拉方程以及原汁原味的可压缩流体动力方程组,现有这些方程和原来的不可压方程加相对论变换的区别都在 b 的二阶精度以内。 高阶差别也是我们关心的,它不但改变了 b = 1 处的奇点成为平滑过渡以及使得超过波速计算更为准确,更重要的是这些微量的差别 恰恰可以作为我们以后对相对性原理证伪实验的出发点 。 四.把相对论作为一种简化的线性近似算法,进一步完成在理论深化和实验验证方面的探索 在物质场方程中用这种高阶修正后的变换代替罗伦兹变换,从空气动力学的观点来看意味着也把一种不可压缩的场变换成为可压缩的场。它当然不会是完全协变不变的,因此和罗伦兹变换不会全等,但是它们之间在尺缩上面是没有三阶以上误差,而在时间延迟方面的误差是 b 的二阶量.至今在相对论时间延迟的验证中还没有直接的方法来验证出这个差别。所以这种可压缩的线化小扰动方程在空间方面的描述和相对论的场描述将没有区别。也就是说, 这种理论上的延拓有着他的实验基础。 历史上曾经提出过五种和相对论平行的假设,唯一剩下来还不能够被实验所否定掉就是物质相互流动和运动的假设。可以证明它和相对论仅在时间上相差高阶无穷小量。 笔者认为相对论其所以被实验结果所接受,正是因为物质的场都有可压缩特性。把前述相对论的卡门钱学森方式的非线性延拓本质上包含了能量守恒: C 2 这一项意味着一个更低一个层次的物质运动所组成的场的能量。 C 0 2 这一项意味着总能量。所以也有许多资料从热力学角度出发来考虑此问题,宗旨都是一致的。 r C 0 2 = r C 2 + r V 2 = (p+G0/+ V 2 现阶段,上述两种理论都与现有的实验结果相容,谁更正确,待于进一步的实验。 上面已经论述,电磁现象和连续介质理论从数学模型结构上说是一致的,得到的波动方程从数学模型上看也应当是相同的。所以表面上看起来相差很远两个领域的效应,却有很深刻的内在联系。利用这种交叉的共同性质,不把协变不变性看成一个终极的物理准则, 放开现有描述的局限性 , 寻求更广义的兼容性质_压缩性,如此构造电磁和相对论现象的新描述方式,使其兼容(并不偏离)协变不变原理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两点明显的进步。 1。光子具有微小的质量,越过光速的线性数学描述上的奇点消失。代之以有界的非线性数学描述 2。超过光速变化规律和索末菲,秦元勋,曹瑞林,张操的描述相同 。 不产生复数。一旦把罗伦兹变换看成一定精度下近似计算所需要的中间函数,那么在超光速范围仍然可以得到类似的变换来代替现在很多学者延拓了的超光速罗伦兹变换,拿廖铭声的延拓罗伦兹变换来说, 进一步也可以得到引力场的广义相对论线元: d s 2 = a 0 2 dt 2 -dx 2 -dy 2 -dz 2 =(c 2 - 2G 1 M/r)dt 2 -dx 2 -dy 2 -dz 2 =(1 - 2G 1 M/r 0 /c 2 ) c 2 dt 2 -dx 2 -dy 2 -dz 2 很明显,这样描述的广义相对论线元和质能定律就可以自动变号而不用引进负能量和虚质量。他和秦元勋教授提出的超光速延拓变换殊途同归。都属于椭圆空间和双曲空间可以自动变号的变换,对这些变换一样可以进行高阶修正,使用新得到的变换作用在波动方程(1)之上,仍然得到方程(2)。然而此时的波动方程会由于 1- b ^2 0 而变成双曲型。代表了超光速的波动传播是在光锥里面进行的事实。这个事实将和它所代表的相对论线元和质能关系式都会自动调整正负号自动关联起来,这一点在曹盛林教授和张操教授的论证里面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描述,本质都是一样的。 人们从从衰变产生中微子非零质量试验结果的测量得到 , 他的上限是 250ev, 而 H 2 b - 衰变测量的结果表明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在接近 18.568ev 时有个非线性的变化 . 按照旧的相对论 需要引入负能量虚质量来描述它。按照秦元勋和曹瑞林,张操等发展的理论可以不用负能量和虚质量解释实验,但是粒子是如何越过光速时的奇点仍是个疑团。在新的兼容理论中就可以用空气动力学跨波速时的复杂系统非线性作用来解释。按照兼容理论,简化以后是全速势方程,再简化则是大扰动方扯,小扰动方程,最后才简化成线化方程,此时才达到明显和相对论兼容的最后一站。逐本索源,则前述的表达都是在实验精度允许的条件下和相对论兼容的。它们可以给出物质的复杂系统行为越过波速时的非线性细节。 2002年美国宇航科学院标志性的几个结果之一是在宇宙空间站特殊情况下燃烧结果是量子化的,火焰跳跃出现,蛇行前进,在这方面表面张力起了主导作用。频率,波长和密度,速度,有如同德布罗意波那样的反比关系。虽然还没有人给他起类似普朗克常数的名字。还没有人把这些和俄罗斯Dimitief教授从流体力学到孤波到非线性薛定鄂方程的一系列推导联系起来。所以说,空气动力学还在不断吸收和融合量子力学和现代物理的新结果,并不妨碍他和其他学科的进一步融合以及深化数学描述。 总而言之,一旦把相对论看成可以进行高阶修正的一种数学变换的算法,那么强非线性修正后的变换就和真正的可压缩流体介质方程的一种近似处理方法兼容了起来。相对论被物质论所兼容后形成的新系统将给量子力学也提供兼容的空间。 五.用复杂系统的椭圆双曲非线性过度区的分析指导突破光障的实验 1〉北京广播学院黄志洵教授多年前他就提出了利用量子的隧道效应来实现超光速.现在又进行了超光速测量的实验.所有这些实验正是光波通过势垒减小能量时出现的。按照新的强非线性系统角度看来,正是方程的系数 1- b ^2 在这个地方变了一个号,或者说相对论线元在这个地方改变了表达式。如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经过减质和消能以后速度反而会加快。 2〉以上理论,正好印证了中微子在加速器中进一步加速时出现的质量反常变化.这也和超光速理论的奠基者 A . Sommerfeld 提出的理论正好相同,有趣的是,该学者不仅是理论物理的先驱, 也是个流体力学的大师。 3〉特别要提到的是,一旦采用按照新的强非线性系统,亚超的过渡将没有奇点。从压光速到超光速将不是不可超越的。这一点为我们设计新的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甚至对于加速器的设计和测量的理念都带来很大的变化。现在的高能加速器,在接近光速时,一味增大加速器的粒子能量来增加它的速度,现在中国的加速器电子可以达到0.9999倍光速,美国加速器可以达到0.99999999倍光速,还是超不过光速,在新的观点看来,就是由于过去所有加速器设计一味只追求加大能量,缩小粒子束截面,这正如拉瓦尔工程师以前的一味增加压力和缩小口径流管喉道一样,单调变化是无法使得物质超过波的传播速度的。单方向增加粒子的能量和质量只能使得粒子束接近光速,达到光速,永远超不过光速。这种复杂系统,在变化达到极值时,系统就可能有两个变化方向,一条按照原来变化方向按椭圆方程的系统退回到亚波速状态去,另一个变化方向属于双曲系统,要沿着反向的变化才能进入超波速状态。所以想要超过光速,就要考虑系统在此时由椭圆转化为双曲方程的特点,在加速到波速时的情况下,反相去减小能量,从而得到一些减小能量的粒子,他们才有可能是真正的超光速粒子。 4〉 按照新的观点,很有必要重新检查我们的加速器实验结果,重点在于搜获哪些加速到波速以后能量变低的粒子相位提前的事件。很可能我们的高能加速器里面已经产生过了这样的超光速粒子的事件。然而过去多少年来,按照经典理论,那些事件,会被我们看成给试验工作带来困难的异常事件,为了防止他们的产生,加速器设计用了很多方法来限制束流,使他们尽可能同步。能谱尽可能集中,这些加速器常用的调整方法实际限制了超子的生成。尽管这样,如果会有些这样的异常发生,这些事件将得不到理论解释。只能按照误差把他们处理掉。然而过去所谓的这些坏结果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超子。由此看来,改装加速器也势在必行,在近似达到光速后原来用来限制束流,增加能量,使之尽可能同步的手段,在实验设计上可以翻过来进行。改为消减能量,扩大能谱的差异 , 以便得到尽可能多的原来认识上的坏结果 ___ 超子。 中科大和上海高能所的加速器设计者对此方案很感兴趣,国家合肥加速器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裴元吉教授已经在此方面进行了考虑,认为可以通过加速器的特殊检测设计,减低Q值,增强时间的检验精度,让这些过去被埋没的超光速粒子落入特别设计好的的相空间.这样,那些沿着亚光速路径变化的粒子质量会增大,相空间会滞后,而那些超子却质量减小,相位超前。通过相位和质量就可以检测出超子存在.这就使得突破光障的理想不仅在光波实验上得到成功,也在电子,介子等重粒子上得到突破。 5〉至于如何在接近等于光速时给粒子消能,这个问题我还想求教各位电磁场和量子力学的专家。在现阶段我国加速器还不能产生并加速反粒子,所以利用反粒子的负能量的想法还暂时提不上日程。求教大家,是否可以用截止波导为加速器中的电子提供合适位垒来消除能量.另外,用局域化的异常微波对电子消能起多大的作用,特别是这种加速器中的粒子接近金属壁面时产生的电磁异常现象.它将带来多少对粒子运动消能作用?以及结果如何检测? 这些都是在这次会议上希望向各位求教的地方。 相对论不是终极理论,它从线化走向强非线性描述可以从空气动力学得到借鉴。即就数学描述上还会有出入。强非线性系统可以从椭圆形无奇点过渡到双曲型的规律也可以为我们突破光障的实验得到入门的线索 。笔者认为空气动力学的非线性处理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借鉴,空气动力学也不是终极理论,它也有内在矛盾,作为物质特性的很多方面,如湍流,弥散,自组织,以及超导和凝聚态等在它的理论范畴还远没有所谓逻辑完备的描述,但是不妨碍我们交叉借鉴它们并通过实验检验它,学科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最后使这些理论都会进一步发展。 Abstract An approximate Small disturbance method of conservative equation of fluid mechanics can be written in the form of extensional invariability. And the metric invariant of extensional relativity in Compressible fluid mechanics could also be writing. To be mindful is the magnitude of error is not great than the error of accuracy of experiment of verification of relativity effect. This answers the question: How a metafluid can be used to develop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make it again back to Galileo space, and this is only with very small modification. And the result can be used to make the experiment of super light. Keyword: compressible fluid, relativity, covariant invariability, extensional relativity. 参考文献 1.Books: Liao M.S.Invariable Fluid Theory, Shanghai Technology Press,1993 2.Books: Zhang yuanzhong,Experimental Basis of special relativity China, Guo Fang Press China 1979. 3.Books: Zheng quan, Conflict to relative theory , Hangkong Press China JSBN7-80045-038-2 4.Paul A.Murad, AIAA Paper 99-0562 5.Paul A.Murad, AIAA Paper 99-2606 6 .廖铭声,流体不变论,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 7. 杨新铁,麦克斯韦尔方程和连续介质方程的一致性, 力学2000,北京2000年8月25日 8.粒子超(广义)非线性速度,时间的相对不对称效应和随体动力学公式数学力学学报 杨文熊 9.高速粒子的质量守恒性 数学力学学报 杨文熊 10. Yang Xintie;Mingxiao, The Application of Aerodynamic Meth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vity, 2001.May 12 IWCCPA Nanjing,China 11. Yang Xintie;Mingxiao ,Lorentz time-space relation is only a transform from incompress flow to compress flow, 2001.May 21-24 IWCCPA Nanjing,China ; 南航学报,国际版, 2001 。 11 。 12. Haralambos Mamanis, Analogy between Navier -Stokes equations and Maxwell s equations: Application to turbulence, Journal: Physics of Fluids, Vol(10) 6,june 1998; pp1428-1437. 13.杨新铁,赵双任,加速器中超光速粒子试验和检测方法探讨, 中国秋季物理大会2003-9-17,合肥;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增刊): 14.杨新铁,用数值计算验证可压缩流动存在类似的协变不变原理的回路声速不变原理, 中国秋季物理大会2003-9-17,合肥 15.黄志洵。超光速研究新进展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16.黄志洵EPR思维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增刊)27-39 17.黄志洵。超光速研究的量子力学基础 ,中国工程科学,2004,第6卷第4期:14-25 18.杨新铁, 可压缩流体的协变不变原理和广义相对论线元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增刊): 附录一: 无粘情况下 , 不可压流体介质方程和电磁场方程的等价关系推导 : 欧拉方程的动量方程表达如下 V/ t= - w V - ▽ (P/ + V V/2) 1 F 1 称作兰姆矢量 , 如果流动是沿着同心园的环流 , 那么兰姆矢量表示的力就是离心力 . 下面我们就来设法证明兰姆矢量和涡矢量构成四个和电磁场完全对等的方程组 . 为简单起见 , 用 F 1 代表兰姆矢量 , 用 f 代表压力和速度的势函数 , 这里 F 1 和 f 都 是 x 和 t 的函数 , 其中 F 1 = w V, ▽ f = P/ + V V/2 于是有 : V/ t= F 1 - ▽ f 2 对方程 1 求旋度 , 得到涡强的方程 : w / t= ▽ F 1 3 另一方面 , 由连续方程得到 : ▽ V= 0 4 再对连续方程再求旋度 , 就有 : ▽ w = 0 5 方程 2 又可以写成 : F 1 =- V/ t - ▽ f 6 对上式两边取散度 ▽ F 1 =- ▽ V/ t - ▽▽ f 进一步可以写成 : ▽ F 1 = - ▽ 2 f 所以 , 兰姆矢量的散度就表示了伯努里能量方程的一种起伏 , 如果把 - ▽ 2 f 这样的量定义成类似电荷一样的量 n 的话 , 从 5 和 7 式就得到了兰姆矢量和涡矢量的散度都类似于磁场和电场的散度的等价方程 : ▽ F 1 = n 7 前面还有从方程 3 得到了涡的时间变化等于兰姆矢量的环量的类似于电场变化等于磁场环量的类似表达式 . 这样我们就已经有了电磁场和介质场的三个等价表达式 , 略去繁杂的证明还可以求的最后一个表达式即兰姆矢量对时间的导数的表达式 : 定义介质流动矢量 j : j = ▽ ( V w) V-V ( ▽ 2 f ) + 2( F 1 ▽ ) V+ w ▽ ( f+ V 2 ) 8 这样 , 可以写出第四个方程 : F 1 / t = V 2 ▽ w - j 9 于是欧拉方程就和电磁场方程一一就如下所列 , 完全对应了起来 . 微观 Maxwell 方程组 连续介质力学方程组 ▽ E = 4 p      ▽ F 1 = - ▽ 2 w n E/ t = C 2 ▽╳ B - 4 p I    F 1 / t = V 2 ▽╳ w - j B/ t = - ▽╳ E 8 w / t = - ▽╳ F 1 ▽ B = 0 ▽ w = 0 在微观 Maxwell 方程组中 , E, B, C , , I , 分别表示微观电场强度 , 磁场强度 , 光速 , 和位移电流 . 从上两方程组的数学描述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 电场和涡场等价 , 而磁场和拉姆矢量的力场等价 . 这里表面上不同的就是连续介质方程的位移电流这一项的表达式有所不同 , 然而实质上不同的是前者满足协变不变条件 , 它是在洛伦兹时空成立的 , 后者只是在伽利略时空成立 , 就自然提出洛伦兹时空变换是怎样和连续介质方程相联系的问题 . 这个联系需要在介质方程里面来寻找 . 另一方面 , 和介质方程等价 , 发展新的电磁场方程就有两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 一是可压缩性 , 二是粘性 . 让我们首先来考虑粘性介质场和电磁场的相似性 , 然后在进一步探讨洛伦兹时空变换在介质方程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 也就是说至今被理论物理界所津津乐道的协变不变性 , 度规不变性到底实质是什么 ? 由于粘弹性的非牛顿流体有更一般的意义 , 所以我们首先来讨论它 . 附录 二 采用波尔兹曼叠加原理和粘弹模型後的力和涡的关系 1. 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牛顿流体应力可表达式为 : t =m r/ t r/ t=V   10 其中 t 为应力 , m 为常数, g 为应 变 , 上面的点表示对时间求导数 , 对时间求导以后就成了应变率。在这个假设中,缺乏我们所需要的应力和应变本身的非线性关系 , 没有考虑到弹性和松弛的影响 . 近年来非牛顿流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使得我们可以考虑 , 如何考虑选用一种简单又不是普遍性的非牛顿流体应力应变关系 , 并采用波尔兹曼叠加原理来构造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 波尔兹曼叠加原理用于应力松弛表达可简单表述如下 :1) 应变是全部应力历史的函数 ,2) 各个应变对应力的贡献是独立的 , 总应力是各个应变贡献的线性加和 . 若应变史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 , 则 详见后所附论文全文 对上式分部积分得 详见后所附论文全文 式中 G(t-t~) 为松弛模量 ,M(t-t~) 为记忆函数 , 它表示了一切线性粘弹性流体的力学性质 . 如果考虑的是麦克斯韦尔流体这样的非牛顿流体 , 在简单剪切流中 , 其微分型本构方程为 : t +l 2 t / t =m r / t 11 其中 t 为应变张量元素, l2 是粘性系数和弹性模量的比 . 它代表流体内部应变的积累效应 . 所谓积累效应是指 , 在流动的每一个微应变距离上产生的微应力贡献都是要经过衰减的 , 然后叠加上新产生的应力 . 最后总的效应应当是这些不同位置上产生的应力又经过松驰衰减后的总和 . 对于稳定流动 , 从长时间平均的角度上来看 , 它会又回到牛顿流体的同构关系。解如上的微分方程 , 引入初始条件 t=- , t=0, 则可得 : 12 本来动量方程就可以写成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 该形式和前述的欧拉方程唯一的不同在于多了粘形项 : V/ t+ ▽ (V V/2)+ w V = F-1/ ▽ P+ 1/ ▽ { t } 13 其中 t 是个应力张量 , 考虑 F= ▽ f1,f1 是彻体力的位势 , 且 F 1 = w V 上式在不可压情况下可以写成 : V/ t= F 1 - ▽ (- f1+ V V/2+ P / ) +1/ ▽ { t } 14 对上式取旋度以后仍然有 : w / t= ▽ F 1 15 为了求 F 1 的散度方程 , 可以把动量方程式 21 改写成下面形式 F 1 = V/ t - ▽ (- f1+ V V/2+ P / ) +1/ ▽ { t } 16 于是有 ▽ F 1 = - ▽ ( f ) + ▽ { ▽ { t / }} 17 其中 f = - f1+ V V/2+ P / 表示 , 而 f1 的散度值等于所在点的质量密度 (12) 式的 t 也可以写成 : t = m r/ t - l 2 t / t = m - l 2 t / t 18 其中 是应变率张量 , 用并失 : 来表示就是 : = ▽ :V 所以有 : ▽ = ▽ 2 V ; 以及 : ▽▽ = ▽▽ 2 V=0. 从而 ▽ t = - ▽ l2 d t /dt; 于是 (17) 可以写成 ▽ F 1 = - ▽ ( f ) - ▽ { l2 / d t /dt } 令 F 4 = { l2 / d t /dt } 19 则 : ▽ ( F 1 + F 4 ) = - ▽ ( f ) 20 F 4 表示出了流体中应力加速度产生的附加应力 . 再考虑到由于连续方程得还保持原样 , 所以它的旋度还是为零 . 方程 5 仍能够成立 , 即 ▽ w=0. 这样 前面方程 就构成了粘弹情况下的三个类似电磁场的方程 . 为了寻找最后一个 形式为 F 1 / t = 的方程 . 先把动量方程 16 对时间求导数 : F 1 / t = 2 V/ t 2 - ▽ ( f / t) +1/ ▽ { t / t} 21 让我们来分析上式左边头两项代表无粘流对兰姆矢量发展的贡献 , 他们的表现也仅仅出现在无粘的表达部分中 . 而第三项可以看成式它的粘性修正 . 这样我们可以首先如前 9 式所述写出兰姆矢量无粘情况下对时间导数 , 然后再补上上式中最后一项的贡献 . 为得 2 到上式右边最后一项 ( 粘性项时间导数 ), 首先改写 t 的表达式成为 : t / t = m/l 2 - 1/ l 2 t = z - l 3 t 其中 z = m /l 2 . l 3 = 1 / / l 2 把 的 表达式展开可得 : { t / t} = m( v i / x j + v j / x i ]- l 3 t 所以 F 1 / t 表达式 (21) 右边最后一项变为 : 1/ ▽ { t / t} = 1/ ▽ { z - 1/ ▽ } = ▽ z( v i / x j + v j / x i ) e i e j - ▽ =2 - z ▽ 2 {V}=- z - ▽ ?? = z ▽ w - l 3 ▽ 把上面这部分粘性对 F 1 / t 的贡献带入式 (21) 最后一项 , 并且考虑其余项刚好构成无粘部分的式 14. 合起来得到 F 1 / t = V 2 ▽ w - j + z ▽ w - l 3 ▽ 整理上式得 : F 1 / t = (V 2 +z) ▽ w - j 其中 j = j- 8 l 3 ▽ = ▽ ( V w) V-V ( ▽ 2 f ) + 2( F 1 ▽ ) V+ w ▽ ( f+ V 2 ) - l 3 ▽ 29 这个公式的物理意义是引力和流体内各种内力的时间变化率和涡强度的旋度成正比 附录三。 可压缩流体也有广义的协变不变原 理 和相对论线元 改变流体力学的守恒方程组,忽略高阶小量,可以把它写成协变不变的形式,这在廖铭声的 ' 流体不变论 ' 一书里面已有论述 . 新的守恒方程其实是不可压缩流动的不同描述,不同点在于加上了新的罗伦兹变换: t = b (t'+(V o /a o 2 ) x') , x = b (x' + V o t') , y = y' , z = z' 其中 b =1/sqrt(1-V o 2 /a o 2 ) 流 体方程在新的时空下的表达形式如下: 连续方程: r / t + ▽ (Q)=0 其中 r 是密度 , Q 是单位体积中的动量 Q = r . V 动量方程: Q/ t+ ▽ (R)=0 R 是应力张量 , R=QV-A-P , A 是质量力张量 A= , P 是表面力张量 能量方程: E/ t+ ▽ (H)=J E 是内能 , H 是焓 H = E V-P V-k ▽ T , T 为温度 , k 是导热系数,而 J= r Q 加上了罗伦兹变换以后,这一套数学描述是协变不变的。这里必须说明,实际上,表面力张量里面的摩擦力张量,质量力张量并不满足协变不变原理,但是考虑忽略他们的影响的情况下或者无粘流动,那么上面的表达式还是近似成立的。 和严格的相对论不同,这里的 a o 2 = (p o + G o )/ r o 这样,我们不仅有狭义相对论的质速关系: r = r _ o / (1-V 2 /a o 2 ). 进一步也可以得到广义相对论的线元 : d s 2 = a 0 2 dt 2 -dx 2 -dy 2 -dz 2 =(c 2 - 2G 1 M/r)dt 2 -dx 2 -dy 2 -dz 2 =(1 - 2G 1 M/r 0 /c 2 ) c 2 dt 2 -dx 2 -dy 2 -dz 2 其所以可压缩流体力学里面也有近似的协变不变原理,都来自于介质具有可压缩性 . 可压缩性刚好产生了 1-??2 的修正因子。为说明这个情况,从定常的可压缩连续性方程开始: ▽ ( r V)= 0. 把散度分别作用在速度和密度项上除以 r 得到 ▽ V + V ▽ r/r = 0 显然 , 这里第二项就是压缩性的影响。由波努里定律有 dP + r V dV = 0 有 dP =- r VdV=C 2 d r 。 密度变化为 d r = -( r /2C 2 )dV 2 引入速度势後密度变化两个分量为 连 续方程中对密度求散度那部分为: 整个连续方程化成: 只考虑 x 向来流并线化得: 和不可压缩的方程相比可知压缩性的影响在于 1- b 2 。这说明,表面上看起来相差很远两个领域的效应,却有很深刻的内在联系。由于我们考虑的都是 v/c 的相对速度,采用了无量纲形式,而数学模型保持了相同的结构。所以速度绝对大小并不重要。更突现了罗伦兹变换是可压缩效应的表象 , 它是用不可压缩流动来得到可压缩流场结果的一种中间变换。 详请见后所附论文全文:敬请点击下载: 突破光障借鉴流体力学全文 三.从理论上看空气动力学的压缩性和电磁场论的协变不变原理的关系。 一.力学发展的早期遇到的困难和探讨超光速问题遇到的困难相类似。 1904年,洛伦兹经过26年在电子学方面的探讨的发表了著名的变换公式,以及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式,并指出光速是物体相对于以太运动速度的极限,然而洛伦兹不知道,他给出来的那个光传播方程竟然是一个空气动力学里面的小扰动方程,可惜的是他采取了(固体材料)以太尺缩的办法来解释这个方程的含义,因而没有被科学界所接受,科学家们经过几十年的争论接受了静止系下面的方程加相对论变换的理论体系,然而洛伦兹至死把相对论变换以他的名字命名而感到遗憾。 如果洛伦兹活着的话,他就会看到,原来流体力学本身就有一种小扰动近似处理方法,其近似处理的步骤竟然和相对论是一致的,他不但可以写成协变不变的形式,并且可以写出广义相对论线元。误差量级不大于现有对相对论效应验证试验的精度。所以该方法不但可以用来对相对论进行高阶修正,而且还可用来指导突破光障的实验。 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掀起了第一个超光速研究的热潮。1967年,美国物理学家 G . Feinberg 发表超光速粒子的可能性论文,以后我国秦元勋,张操,倪光炯,曹盛林,黄志洵,杨文熊等教授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数学描述。与此平行,Bohm在Aspect实验后从量子力学角度也提出新的理念,即把相对论看成更广泛的某种学说的近似,以便在更深层次发现超光速。以上探索有两个特点。即强调实验所显示的物质性和数学方法上的非线性,有趣的是,这些特点和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早期也遇到的类似问题有很强的联系, 联系起来看, 数学规律就浮出水面。 在讨论相对论时一谈到空气动力学,总有人从常识出发认为光波速度非常高而声速较低,前者属于牛顿力学范畴而后者是高速情况下的改进,两种现象本质不同,无可比性。为了避免这方面的思维定势,最好研究无量纲方程。这样在数学模型上就只考虑相对量(无量纲量)的组合,如果这些相对量的公式是一致的,那么它们的深层的物理意义就是一样的。 1〉气动力学发展的早期,流速较低,根据波努力定律产生压力变化小,从而密度变化也小,所以流体可以被近似看作是不可压缩的,其速度势,流函数都满足拉普拉斯协调方程,波动满足达朗贝尔方程。这显然是一种声速被看成无穷大的数学描述。它满足协变不变原理。 2〉低速下密度也有质能关系,按此近似的描述一样可以算出负能量和虚质量: 低速度下流体密度的变化较小,小马赫数下进行线性简化的小扰动理论应运而生。马赫数代表流速v相对音速C的比, M =v/C = b 。文中把马赫数用也用 b 表示,以便兼容物理书用 b 表示速度和光速C的比的提法。 早期只研究了亚音速情况下流动的性质,按照小扰动理论,对于缩口管道流动来说,如果把相对静止时的质量密度看成是 r 静 。那么相对速度为 b 时的质量密度就增长为: r 动 = r 静 /(1- b ^2) 1/2 ,这个关系和质能关系完全一样。如果 b =1 ,密度就会成为无穷大.此处为奇点。早期试验无非也就是提高压力和缩小出口截面积以提高出口流速。但是试验发现出口的密度随之也提高,几乎吸收掉所有能量,所以速度总也超不过音速。另外,从这个理论公式看,如果有跨过音速区域,就会算出负能量和虚质量,空气动力学也用虚特征线来进行数学处理。幸亏这些没有导致人们认为超过光速的物理实际也是虚数。原因是有个名叫拉瓦尔的工程师作了个意想不到的实验。 3〉空气动力学的结论和相对论超光速延拓变换式是一样的。 拉瓦尔把不断缩小的喷管后面又接上了一段截面扩大的扩张管,再做实验,他发现只要压力足够大,在扩大截面部分出现的竟然是超音速流动。拉瓦尔的贡献在于两点:用事实证明原来公式那个质量无穷大只是数学式子上的一个无穷大,搞工程的人只要不被那个数学式子挡住路,就可以产生超音速。同时也说明实际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在音速点发生了从量到质的变化,后面变化正好反了过来,此后压力越低,密度越小,能量越少,速度反而越高。超音速密度随相对速度变化规律简化后可以写为 1/( b ^2-1) 1/2 。 4〉罗伦兹在麦克尔荪莫雷实验后提出来的光波方程可实际是空气动力学方程。 该微分方程组是一个强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但是二战前的计算还是建立在线化的基础上,经过线性简化的可压缩流( b0) 速度势的波动方程无量纲形式为: (1) 值得注意的是,那时罗伦兹以太波方程也是这个方程,由于没有从空气动力学出发,又添加了一个以太象钢杆一样缩短的假设,这在理论上当然站不住脚,没多久就被科学界否定了,以致洛仑兹非常苦恼,到死也不承认以他名字命名的时空变换。后来尽管流体力学缓慢发展又推导了这个方程,但相对论已经确立了他的主流地位,无人问荆这个被否定了的往事。 有趣的是飞行器的设计师至今还用相对论变换来求解此类方程。具体的方法是首先计算或者测量相对运动速度为零( b=0) 的不动坐标系的那个方程: (2) 得到计算结果或者实验结果后。通过一个几何外形的尺缩变换: 就可以得到相对运动速度不为零( b0) 的坐标系的可压缩方程(1)的计算结果。看起来好像这个运动坐标系的物体外形发生了尺缩一样。然后把流经表面的流体微元内部的能量也就是压力系数,按照相对论的质能关系进行计算。这个办法至今还在低亚音速飞行器设计中使用。 如一个静止在机场上的观察者,看到空中一个飞机以相对速度为 b 的方式开过来,为了从他的静止坐标系得到对面飞机在运动坐标系的结果,就可以把自己周围的静止飞机尺寸和绕流能量(压力)测量一下,然后用尺缩变换估算相对他速度为 b 的飞机的尺寸和绕流的情况,至于代表能量的物理量则采用和质能关系来计算。其所以如此,主要是求解过程使用了 变量代换。该代换导致了一个类似辅助线,辅助空间一样的中间变量。尽管运动坐标飞行器的时空实际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为了得到可压缩流动的近似结果,却可以看成它是坐在机场上静止系的那个人按照相对论这个虚拟的辅助时空算出来的一个结果。显然,作为一种算法,也能得到正确结果。 从近似计算角度看,罗伦兹变换也是可以应用的。美国的夏皮罗教授在早期的著作里面提到过。可以利用计算机推理把所有这些数学变换群寻找出来,就会发现除了前述的普朗特,戈劳沃,罗伦兹等变换以外,还有张超教授在时间变量上的变换等很多变换,作者通过计算机找出来的一个有相对论效果的变换如下所示: (3) 它和罗伦兹变换在空间上是完全一致的,只在时间上只有二阶以上的差别。对于稳定流动,时间的变化项都会忽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罗伦兹变换仍然可以应用于气动近似计算。 5. 秦元勋,廖铭声等很多人提出洛仑兹变换非线性修正和卡门钱学森定律不谋而合。 针对在 b =1 时有奇点的弱点。 钱学森和冯卡门从亚音速那边把小扰动理论向非线性 推进了一步,他利用一种虚拟气体的假设,得到了一种新的 尺缩变换,和旧的尺缩变换唯一不同之处,在于 采用 总音速 C 0 代替了变换中的音速 C 0 。总音速实际是热力学能量守恒的表达式,它的定义为: C 0 2 = C 2 + V 2 ,乘上密度就是能量守恒公式。速度达到音速 C ,但是总会比 C 0 小。所以求出来的跨过音速时的质量密度就不会达到无穷大。反过来算,气体微团在音速时有有限能量 , 静止下来它的能量和质量也不会为零。尽管这个公式连跨音速那个范围都不能算, 但是可以算高亚音速,这在那个年代时很了不起的事情。只要飞行器设计师们知道 b 1 情况下应当采取双曲型变换来计算,他们就可以绕开原来那个过不去的带奇点的数学式子,制造飞行器并进行超音速飞行试验,终于47年试飞突破音障,理论此后得到突飞猛进发展,音障成为一个历史话题。 近年来物理学进展很快,光波在隧穿时通过势垒,此后也是失去能量反而继续加速;中微子产生时发现了质量和能量的亏损,张超和倪光炯等认为这也是描述继续加速的粒子。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现代物理和空气动力学曾经遇到的困难十分相似。秦元勋,张超,曹盛林,黄志洵和当年的空气动力学家一样,干脆把突破光速后的1- b ^2改成 b ^2-1,这实际是把 空间变换从椭圆结构变成了双曲结构,解决了超过光速后的质能关系问题。但是在V=C的地方,质量还有一个无穷大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光障,如何通过这个奇点还是个迷。 廖铭声把钱学森的以 C 。 代替 C 的方法应用到相对论,并做了在质能定律方面的应用,这一点和物理界在 70 年代由秦元勋教授对超子讨论时提出的观点很类似。那时朱重远有一个反驳,认为此公式只能运用在邻近光速附近,超过 C 也只能持续很少范围,膨胀到 C 。速度就不能继续加大 。朱重远的反驳是有道理的 .空气动力学刚好有相类似的理论,那就是在跨过音速阶段的一种虚拟气体质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系钱学森和冯卡门所发明 ,他们巧妙的利用虚拟的切线气体性质把亚音速的气体流动关系引申到接近于音速的情况下。代替一般能量密度关系,新方法引用了一个总音速 C 。来代替音速, C 。 代表系统各个层次全部能量的总和。超过它代表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不能超过它无限膨胀是对的。但是 C 。 - C 可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只要 V 比比 C 大许多倍, C 。就可以比 C 大许多倍。该方法里面假设那条切线是按照亚音速作的,尽管临近音速有效,但是却不能适用于超音速情况,在流体力学里面硬套也会得到很奇怪的结果。所以超音速区域的计算需要其他的类似反演的简化手段。 综合以上五点相同,归纳出一个 要害问题:虚质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在代数问题求解中间,如果一个双曲问题,非要把它局限在椭圆型方程组来解决,自然引入虚数答案。在流体力学里面,出现了超音速区域,但是还是用亚音速的方程来计算,一样出现复数,复数特征线的算法,为了给这一部分流动一个实际的含义,空气动力学家引入了虚拟气体,虚拟密度。现在轮到引力理论了,引力学家们孜孜不倦的引入负能量和虚质量,引入复特征线定义的空间算法,难道不是一条相似的路线吗。所以说,明明是一个强非线性的问题,非要把它简化成小扰动线性方程来解决,就会出现了无穷大,这就是所谓1/( b ^2-1) ^(1/2)的 奇点问题。每当一个物理理论得到巨大突破的时候,数学上新方法的借鉴是不可缺少的。这方面结果还很少。望数学家能够说明闽科夫斯基空间也不过就是平直空间无粘可压缩性速度势方程的一种近似。 比如,就前述小扰动方程来说,数学处理的方法是多样的:第一种办法是把压缩性的影响表现在方程的系数上,而第二种办法是把压缩性影响表现在中间变换函数上,称之为时空变换,这就可以引入闵克夫斯基空间和黎曼几何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第三种办法是用推迟势并且叠加非齐次强迫源项来近似处理,也有人在做。 既然在小扰动的线化描述中不同方法已经走到了一起,说明了相对论和压缩性线化描述本质上的一致 于是自然会问,相对论表述有没有强非线性描述?相对论表述可不可以改成强非线性描述?空气动力学的强非线性表达方法甚至是数值的表达方法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能不能借鉴? 要跨出这一步,首先需要容许理论物理学家容许给相对论添加一些更高阶的非线性的修正,使得它描述的物理现象既能够满足迄今为止的所有试验。又能够和现代介质力学的简化结果相兼容。这等于把相对论先拉到物质论的套里面。只要试验结果的精度容许,再把相对论的数学描述往介质论的强非线性表达上拉。让它成为一种和介质论融合的理论。这种理论并不是简单的以太论的复活,而是综合了近一个世纪来现代力学和物理学新发展和有关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实验结果的崭新理论。他仍然等待着凝聚态等新理论的补充和进一步发展。 作为抛砖引玉。作者从非线性角度考虑秦元勋 和廖铭声无意中使用的卡门钱学森定理。并考虑相对论本身也兼容在超光速区使用反演的描述方法。结合二者,作者从空气动力学出发来补充朱重远对秦元勋的质疑。即在近超光速区,相对论变换的压缩因子修正为 (1-v 2 /c 0 2 ) 1/2 ,这样近似的质能关系就可以写成宋健院士在香山会议上所提到的那种形式: m=m 0 / (1-v 2 /c 0 2 )
个人分类: 物理前沿|2297 次阅读|13 个评论
云沙泱漭天光闭
热度 1 zdwang 2009-6-18 05:44
云沙泱漭天光闭
—漫话 沙尘暴及其形成原因 王 振 东 云沙泱漭天光闭,河色阴沉海色凝 崆峒异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 这是唐代诗人胡皓《大漠行》的一段,形象地描述了西北大漠的沙尘天气,泱(yāng)指弘大,漭(mǎng)是广阔无边的意思,“云沙泱漭天光闭”形象地形容了沙尘暴使得天光失色的情景。 在唐诗中还有不少关于沙尘暴的描述,如: 崔湜 《塞垣行》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 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李白《北上行》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 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 崔融《西征军行遇风》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 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李益《度破纳沙二首》之一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佚名《婆罗门》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沙尘暴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一场沙尘暴,发生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发生在北京,是大不相同的。在西部边远地区,多一场、少一场,搅不起多大动静,而在北京发生一场沙尘暴,则会沸沸扬扬。 由于近年来沙尘暴常在北京的春天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从流动不稳定性的角度来讨论沙尘暴的起因。 沙尘暴形成有三个要素:即强风、沙尘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强风,是指足够强劲持久的大风,这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例如根据观测当强沙尘暴形成时,如果风速每秒达到 30 米 (11 级风 ) ,那么粗沙 ( 直径 0.5~1.0 毫米 ) 会飞离地面几十厘米,细沙 ( 直径 0.125~0.25 毫米 ) 会飞起 2 米高,粉沙 ( 直径 0.05~0.005 毫米 ) 可达到 1.5 公里的高度,细尘埃 ( 直径小于 0.005 毫米 ) 则可飞到更高的高度。 沙尘源,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沙漠较多的国家之一,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和沙地集中分布的地方,这里沙漠和沙地面积达 70 万平方公里以上,沙漠中各式各样的沙丘,依照它们的稳定程度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当强风发生时,流动沙丘扬起沙尘的数量最大,半固定沙丘要小一些,固定沙丘最小。除沙漠和沙地外,我国北方地区多属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面多为稀疏草地和旱作耕地,植被稀少,加上人为破坏,当春季地面回暖解冻,地表裸露,狂风起时,沙尘弥漫,在本地及狂风经过的地带形成沙尘天气。 不稳定的 空气 ,有利于强对流发展,以夹带更多的沙尘卷扬得更高 。生活中的有一个常见的例子可以说明流动不稳定的影响:在捅火炉的时候,炉火烧得正旺,轻轻一捅,常会使炉灰飞满屋子;而当炉火熄灭后,使较大的劲捅,一般也不会扬起灰尘。这是因为炉火熄灭后,火炉上下的空气温度相差不大,因而空气稳定;当炉火燃烧很旺时,火炉上面的空气是不稳定的,靠近火炉上空的空气热,离火炉较远的空气较凉,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容易上升。所以,被捅火炉的灰很容易随着热空气向上升,飘飞满屋。 在自然界里,沙尘暴起沙尘的道理也是同样的,如果低层空气温度较低,比较稳定,受风吹动的沙尘将不会被卷扬得很高;如果低层空气温度高,则不稳定,容易向上运动,风吹动的沙尘将会卷扬得很高,从而形成沙尘暴。 实际上,我国沙尘暴一般在午后或午后至傍晚时刻最强,就是因为这是一天中空气最不稳定的时段。 北京 2006 年 4 月 16 日下午发生的沙尘暴,曾引起大家议论纷纷为“满城尽带黄金甲”。专家们曾对这次降尘的沙尘样本做过捡测,由粒度的分析发现降尘中粒度直径小于 0.074 毫米的粉尘物质,占 96 % 以上,所以严格地说,这实际上是一场尘暴;化学成份的分析还表明,这些沙尘有很大部分来自干旱农田、撂荒地和退化的草场。 沙尘暴是一种全球气候现象。主要发生在风大的干旱地区。如中亚、北美干旱地区,澳大利亚、北非等地。我国的沙尘暴属于中亚干旱区。 张国藩教授1942年在西北工学院时,曾对风沙问题进行了研究。他用流体力学的观念,分析风夹沙的运动,写出了《我国北部沙漠之南移问题》一文,认为比空气重很多倍的粗沙,之所以会随风飘移,是由于空气湍流作用所致,根据湍流的普朗特混合长理论,分析粗沙在湍流作用下沿铅垂方向的浓度分布。然后推导出在风力作用下飘移沙量的公式,公式中除包含有关空气和粗沙的物理常数外,还与大气边界层的厚度、粗沙粒径的分布有关。他应用公式预测了我国北部沙漠在风力作用下,向南推移的输沙量。在缺乏观测资料的条件下,引用了一些相近似的外国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结论是:我国北部沙漠将以每年7.65乘10的10次方吨的输运量向南迁移。若将此风沙量分布到内蒙、新疆的一部分,以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各省,则每年沙的堆砌厚度可达0.47英寸。 据马恩春教授回忆,当时张国藩教授曾将此论文公布在原西北工学院的壁报上,对沙漠在风力作用下的扩大,提出了科学的论断,并呼吁对沙漠扩大现象进行控制,引起全校师生的广泛兴趣。后来,又在兰州召开的中国工程师学会上正式宣读,获得了工程学会论文奖。F.A.Zenz 1956年评价这一工作时认为:这是最早对气体或液体输送颗粒这一问题,所做的基础性研究。 在工程上,气流运沙有时也可用于某种具体的工程需要,例如河北唐山曹妃甸就在使用吹沙造地。
个人分类: 力学诗话|8403 次阅读|3 个评论
排云结阵南北行
zdwang 2009-6-4 05:24
排云结阵南北行
—漫话雁群和飞机的结阵飞行 王 振 东 春辉满朔方,候雁发衡阳。 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 往还倦南北,朝夕苦风霜。 寄语能鸣侣,相随入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五言诗《雁》,己经写到雁群转移南北时,结阵飞行的景象。另一位唐代诗人张九龄所写五言诗《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也写到: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尝怀稻梁惠,岂惮江山永。 大小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 这两首五言唐诗都写到我们现在常看到的景象:每当秋冬季节,大雁就从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气候温暖的地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再经过长途旅行,回到俄罗斯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吕氏春秋》所说 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 正是雁群南来北往飞行的写照。 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常常排成人字形,一边飞着,一边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大雁的这种叫声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用。 大雁在向南、向北迁徙飞行时, 常是几十只、数百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 那么,大雁为什么会保持整齐的队形,排成“人”字形的“雁阵”飞行呢? 有人认为:大雁属于鸟类中极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一类飞禽。它们不但十分讲究团结友爱,而且还互相帮助。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飞行,是一种集群的本能表现。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雁群总是由有经验的老雁当“队长”,飞在队伍的前面。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停歇在水边找食水草时,也总由一只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飞,就有被敌害吃掉的危险。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雁群结阵飞行与力学有怎样的关系?排成“人”字形有什么力学道理吗? 雁飞行的升力 雁扑翼飞行 雁飞行的诱导阻力 由于气流具有从高压力处向低压力处流动的特性,因此在无阻档的翼梢处,高压力的下翼面气流会向低压力的上翼面翻转,因而使得下翼面气流向翼梢处偏转,上翼面气流则向翼根处偏转。这样将减少上、下翼面压力差,使得升力有所减小,与升力直接有关的有效迎角(翼型弦线和飞行方向间的夹角)也减少了 度,形成了 翼面上的气流偏转会使得在翼后有尾涡拖出,并在向下游发展时逐渐卷起,这可由实验观察到,也可通过计算得出。从能量角度来看,卷起强涡旋的气流总是要多带走一些动能,也就是为抵消诱导阻力需要多消耗能量。 雁群的结阵队形 实际上在翼面后将会形成包括翼梢强涡旋在内的复杂的尾涡系,下图给出了在翼后的不同流向位置的尾涡横截面所组成的分层曲线。这个复杂的涡系,将对流场中任何一点都会产生诱导速度。 上图为一典型的在翼面下游的诱导速度场,其中间部分有向下的诱导速度,而在两外侧,则有向上的诱导速度,并随在翼后的流向、法向距离和展向位置而变化。当雁进入前面雁后的流场时,在流场的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的结果。若在前飞雁的正后方,会遇到向下的诱导气流,反而要比前面无雁时的单独飞行付出更多的能量;但若在前飞雁后方的两侧适当位置,则会受到向上的诱导气流而省力。 雁群迁徙 一次大约需连续飞行1~2个月,因此它们需要摸索飞行的窍门,有效地节约体力。对于长途跋涉的雁群来说,排成人字形的飞雁队形,由强壮的领头雁(体能消耗最大)在前领飞,而其后各雁都能利用前面雁飞行时所产生的有利向上气流,以滑翔的方式来节省体力,则能减少体能消耗而受益。 “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 当领飞的头雁疲倦了,它会退到侧翼,另一只雁则接替飞在队形的最前端。 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有人研究指出, 借着人字队形,整个雁群比每只雁单飞时,能增加50%以上的飞升能力。 所以,在无强侧风的情况下,雁群按人字形结阵飞行,是符合流体力学原理的合理队形。 航空表演的结阵飞行 飞机列队进行航空表演的情况,与雁群结阵飞行的情况很类似。从下面几幅航空表演的照片,可以清楚看出,机群也常按照流体力学原理,排成“人”字形进行航空表演,除排在最前面的领先飞机外,其他的飞机都在前面飞机的后侧合适部位飞行,既美观又省力、省油。 在军事上,为使飞机在空中执行任务的续航时间增加,或者能少带油料多带弹药,就有飞机在空中加油的需要,所以人们又专门制造了空中加油机。在空中加油时,去加油的飞机常在被加油飞机的后侧面进行加油作业,如下图所示 。 对田径运动员的启示 大雁排队飞行,可以减少侧后大雁飞行的能量消耗,这对中长跑运动员也有启发,运动员在中长跑比赛时的开始阶段,紧随在领头队员的后面也可省力,这当然己不是因为利用上升气流的关系,而是在前面队员的身后涡旋区中跑,可减少阻力。在中长跑比赛中,一些有经验的运动员并不在一开始就去领跑,而是在领跑运动员的后面跟跑,因为这样会使其跑步时的体能消耗比领先的小。等到冲刺阶段的前夕,再发力突然加速,超过原领跑者。 相同的情况在长途自行车运动赛场上也有。经常可见到有实力、有心计的自行车运动员,在长途自行车赛的一开始,紧随在领骑运动员的后面涡旋区中跟骑,以减少体能消耗,等到接近冲刺阶段,再突然发力加速,超过原领骑者,尽全力冲刺获得冠军。由于大家都知道了这种战术,以致现今在自行车比赛的规则中,对此战术己有所限制,对跟随的距离有规定,不允许跟得太近。 有人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也有过这样的体验,跟在加长大货车的后面开小轿车,一段路程跑下来,觉得确实省力又省油,也是同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李峤,雁,唐诗分类大词典(下册),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3991 2.张九龄,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诗分类大词典(下册),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3992 3.唐登斌、王振东,大小每相从,排云结阵行—从雁群结阵飞行谈起,力学与实践,2001,23(5):79―80 (刊登于《自然杂志》2009年31卷2期,现又补充了图片)
个人分类: 力学诗话|9392 次阅读|1 个评论
辞去院士提名的陆士嘉教授
zdwang 2009-5-22 16:20
辞去院士提名的陆士嘉教授
[摘自]《流体力学家陆士嘉》“亮节”之六 按陆士嘉的学历和资历,她当选科学院院士(那时叫学部委员)是当之无愧的了。1979年,中国科学院增补学部委员,候选人的条件是有三名学部委员同意推荐。可推荐陆士嘉的有七名学部委员(还不算张维)。在第一轮讨论时,她即己被通过。拿来表格请她填写,她奇怪地问道:“我并没有申请当学部委员哪,怎么突然要我填表啊?”人家告诉她,这事不像入党似的需要申请,这是大家觉得某人条件够了,便予以推荐。她却说:“不不,我觉得我作学部委员不合适。第一呢,我回国以后,主要搞教学工作,研究工作做得不多。第二,我年纪老了,为国家出不了多少力了,应该让年轻人上。” 北航的领导多次对她做工作,说明她的当选对北航意义重大。这她才勉强填了表。 第二轮讨论时,她理所当然的又被列为候选人。当人家通知她时,她又犹豫了。想来想去,她决定还是把有限的名额让给年轻人。这回学校说破了嘴皮子她也不同意。后来,她干脆给中国科学院学部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年纪大的同志应该主动为中青年同志创造条件,应该让他们在前面发挥作用,我们这些人不当学部委员也会提意见、出主意。绝不能因为我们而挡住了他们(指中青年人),否则对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不利。”并恳求从候选人中删去她的名字。 中国科学院在给她的回信中赞誉了陆士嘉的高尚情操,认为信写得十分感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好作风。报上还将此事做了报道。牵头推荐陆士嘉的严济慈感叹道:“真是可惜啊!别人打破头的要我推荐,我都推了。她都当上了还给辞了!真是可惜。” 有人埋怨她不该这样做,她坦然地说:“如果让我当学部委员可以提高中国妇女在科技界的地位,那还可以考虑。但毕竟我年纪大了,让中青年女科技工作者上去不是一样吗?” 当然,更多的人对她的行为还都是很佩服的。他们说:“现在争名誉争地位的大有人在,而让名让利的可就少多喽!” (张克群《流体力学家陆士嘉》,现代出版社,2006年9月,第117-118页) 注:这本书的序,是钱学森先生所写的“纪念陆士嘉教授” 在这本书的开始还引用了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的一段话 “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件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附:陆士嘉教授生平简介 陆士嘉教授(1911—1986),1911年3月生于江苏苏州,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物理系,1937年考入德国哥廷大学学习物理,并以优异成绩获得洪堡奖学金。不久,因闻日军飞机侵华轰炸,毅然改学航空,师从国际流体力学权威、冯•卡门的导师普朗特(L.Prandtl)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留学生。1942年,写成优秀的论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陆士嘉先后在北洋大学、水工研究所、清华大学任职。1952年,参与筹建北京航空学院,后任该学院教授。主持建设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专业,参与创建一整套低速风洞和我国第一个高速风洞。她学识渊博,尤以黏性流体力学见长。她潜心教学,培养了我国首批空气动力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她是我国空气动力学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曾任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力学进展》副主编、《力学学报》编委等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不顾疾病,仍努力工作,参加各类活动。1982年应邀赴德国访问,被聘为德国应用数学和力学学会委员。1986年8月在北京病逝。 应评论者要求,抄下作者张克群在书 128页跋中写的一段话:“上一个世纪初出生的人(我称之为上一辈)和上世纪末出生的人(我称之为下一辈),年龄只差一花甲,然而其行事为人却大相径庭,这常常令我惊诧。上一辈人所做的事,很可能让下一辈人不理解,甚至认为可笑。……在中国确实有过这样一些人,她(他)们几乎未被金钱、名誉、地位糟蹋过。”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30968 次阅读|37 个评论
关于“草上飞”和“滑雪”的科学--兰大20090512报告记忆
colbertli 2009-5-22 13:47
今天是一未来大牛关于“草上飞”的报告,这么开始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让你们能耐心点长点知识而已。关于这个报告,正如周老大所说,是个open our mind 的报告。 首先说说此牛的履历: 吴千红,男,1971年生,199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动力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电工所获电力工程硕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医学科学院院士Sheldon Weinbaum 教授(据说美国共有7位三院院士,目前在世3位),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及力学工程研究,2005年获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Villanova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授。吴千红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力学、细胞与组织力学、运动科学、流体力学、传热与传质过程等,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一流学术杂志Phys. Rev. Lett., J Fluid Mech.,研究成果得到很高评价。他首次建立和发展了关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新的理论体系和实验手段,这一发现解决了困扰生物界长达百年的难题,暨为什么几何尺寸大于毛细血管的红细胞能够“挤入”毛细血管并在其中快速运行120 天而不破损或与血管内表皮发生生化反应,这一研究被‘Science’、‘Nature’等科技期刊及媒体报道。 这个报告就是在讲述这一点的缘由和应用!! 当第一张幻灯片“卧虎藏龙”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在想:“这与红细胞穿越于毛细血管”有何关系,当听他提起“轻功”时我又开始疑惑“有联系??”~呵呵 其实,没听报告前打死也没法想到它们竟然还真有一点点联系,虽然并不是很多,也就是说:听了报告你未必能解释轻功的可能性但是你却知道他们或许有点联系: 我们知道,在人体每一个管道系统中,都存在一些细毛,它们担负着增加吸收面的作用。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它的作用不仅仅如此。吴牛人的工作就是发现了这一点作用,并把它扩展到“草上飞”。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这些细毛在毛细血管内壁充当一种多孔介质的作用,当红细胞进入时,由于挤压这些细毛,细毛周围分散的血浆将对它提供主要的支持力,而细毛伸张的血管内壁却承担很小很小的压力,也就是说红细胞基本上不会与血管内壁发生太大的摩擦! 这个问题的一个基本应用是来自于滑雪! 我们知道,当你静静站在雪地时,铁定是会陷入雪中,除非你很荣幸很传奇的学会了“凌波微步”!但是,一旦你滑起来,你就会“滑雪浅痕”!不要抱怨你的轻功还没有学至化境,这是种必然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你充当红细胞在雪这一毛细血管中滑行时,雪粒这些细毛充当了一种多空介质,将其内部的空气瞬间挤压出来,由于透气率限制,它们不能完全穿过空隙排放至外部环境,因此被迫充当了一种介质来支撑你的体重!而雪受到的压力就很小了~~~ 这其实还有一个例子不为人知。 在你拿着塑料管要为心爱的姑娘穿透酸奶盒时,是不是屡试都不如意?按照一般的习惯,你肯定是全手握着塑料管的中部直接插?那我告诉你,其实你的方法有点缺陷。应该用大拇指按住塑料管的另一端,然后快速插入。假如按照这种方法,我想你肯定可以利用 夏进酸奶 的塑料管穿透一个土豆! 不信你试试~~~~~ 其实这一切都是使得物质空隙中的空气充当一种物质,来贡献它的作用!到底是比较简单的道理,然而能自然想到吗? 话说这个大牛已经申请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来进行后续研究,以实践是否可以使用这一原理制造出空气悬浮列车! 为了将来的兴奋和现在的好奇,我愿意祝福他能早日成功! 你呢? 该做点什么?
个人分类: 未分类|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卫星拍摄的卡门涡街
zdwang 2009-5-14 07:32
卫星拍摄的卡门涡街
— 卡门涡街及其应用(续) 王 振 东 冯·卡门(TheodorevonKármán1881-1963)是美藉匈牙利力学家,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的导师。 卡门涡街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常可遇到,在一定条件下的定常来流绕过某些物体时,物体两侧会周期性地脱落出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双列线涡,经过非线性作用后,形成卡门涡街。卡门涡街的图片十分漂亮,有时己可作为艺术品来欣赏。 冯·卡门在1911-1912年,对这一涡街研究的贡献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发现涡街只有当涡旋是反对称排列,且仅当行列的距离对同行列内相邻两涡旋的间隔有一定的比值时才稳定;二是将涡系所携带的动量与阻力联系了起来。 笔者所写“卡门涡街及其应用”一文,介绍了 其研究历史及有关的应用情况 ,2006年2月发表于《力学与实践》28卷1期。之后陆续又看到了几张卫星拍摄的卡门涡街的照片,现将其归在一起作为上文的补充,放在科学网上,以文会友,与大家交流,并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担任有关专业课程的老师在教学中使用。 美国宇航局最近公布了自1959年8月14日拍摄了第一张卫星照片以来,所选出的50年十佳地球卫星照片,排为十佳第一张的就是“陆地卫星7”号2007年拍摄的以下这张图片,展示了一排涡旋正在交替改变向前运行的方向,这正是“冯·卡门涡街”。当风或者洋流被小岛或者岛屿挡住去路时,会出现这种图形。该图片中的这些卡门涡街,是当风吹过太平洋北部向东运行过程中,遇到阿留申群岛时形成的。 2009年2月24日,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可能是来自格陵兰的重力风)遭遇格陵兰海域上空的潮湿空气,在扬曼因岛(Jan Mayen)附近上空形成了一排排的积云。而扬曼因岛阻碍了风的行进,它本身对天气也施加了影响。就像水流会分开绕过河里的巨石一样,吹来的风也会在扬曼因岛的北面分叉,然后在它的南面又再次汇拢。在扬曼因岛的下风处,当冷空气从岩石表面刮过时,形成了一连串螺旋状的涡旋,这也正是“冯·卡门涡街”。在图片的左上角,可以看到一小片白雪覆盖的格陵兰岛的海岸线以及海冰。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还有许多巨大而不规则的浮冰漂浮着。这张照片由美国宇航局卫星上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拍摄的。 还有两张卫星拍摄的卡门涡街的照片,也很有参考价值,它们分别是在智利和日本的小岛后面形成的。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2167 次阅读|4 个评论
献身教育的早期海归
zdwang 2009-5-9 13:25
献身教育的早期海归
—介绍张国藩教授及其研究工作 王 振 东 张国藩(1905,12~1975,12)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力学家和物理学家。用现在的话来说,张国藩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学成回国的早期“海归”。他是中国工科高等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在分子物理、原子物理以及湍流理论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他一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治学严谨,生活俭朴,是一位人民爱戴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 2005年,中国力学学会在上海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会议上,有多位学者提及张国藩教授在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武际可教授在《近代力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民国时期一章中,以专节介绍了张国藩教授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黄永念教授在《中国湍流研究发展史》一文中,称张国藩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湍流研究的学者之一。这些文章引起了中国力学史界对了解、研究张国藩教授的兴趣。现以本文介绍张国藩教授的人生经历及其研究工作。 从农家子弟到留美博士 张国藩,字铁屏,湖北省安陆县人,1905年12月16日出生在湖北安陆县北大乡大花店张家湾的一个中农家庭。父亲张廷祥有六男三女,张国藩为第五子。除长子外,张国藩前面的几个哥哥都早年夭折。张国藩出生后家境已有好转,加之自幼聪颖,喜欢读书识字,其父和伯父们一致同意送他上学,将改变几辈人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社会的动荡和家庭环境的起伏,从小就培养了他自立的个性,在他的头脑中形成“只有靠稳步发展的本领才能在世上生存”的思想。 张国藩9岁进莲花庵读私塾,打下了扎实的国文基础;13岁进安陆县崇文小学读书。新式教育不仅使他学到了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思想和眼光。在学校里,他早起晚睡,刻苦攻读,毕业考试成绩最优,于1921年考入武昌博文中学。博文中学是英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除中学部外还设有专科部。中学部有学生150余人,都是从湖北各地考入的尖子生。该校由英国人管理,用英文上课,教学十分严格。博文中学五年的学习,为张国藩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 1926年,张国藩在博文中学读书时,因成绩优异,得到当时中学校长丁克生(英国人)的资助,去上海沪江大学学习。资助有两个条件,一是在沪江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和化学,学成后回校任教一年;二是在沪江大学的费用作为借款,回校后从工资中分期扣还。按照契约的规定,1930年大学毕业后,张国藩返回母校教书。立志发奋苦读的张国藩,不仅在大学里的学习成绩优秀,同时在课外还大量阅读农学、心理学、论理学、哲学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书籍。 在博文中学教书的第二年,张国藩考取了湖北省官费赴美留学。1931年,在日本侵略者强占东北、家乡遭水灾之际,张国藩带着忧国忧民的激愤心情,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水利工程,同时兼学物理,决心以学习科学报效祖国。1933年获理学硕士学位,随后转入美国依阿华大学,继续学习水利,兼攻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航空力学。193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张国藩从9岁读私塾到30岁博士毕业,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刻苦攻读,由一个湖北农村走出的泥腿娃,成长为美国著名大学的博士,成为中国当时奇缺的流体力学和物理学人才。此时的张国藩正当而立之年,学成之时,风华正茂、踌躇满志,决心返回祖国一展才华。 献身教育事业的早期“海归” 1935年8月,他请留美同学介绍欲往北洋工学院任教。张国藩回国后首选北洋工学院,是因为其所主攻学科是水利,而北洋工学院的水利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创办最早,且水平最高。时任北洋工学院院长的李书田迅速发了聘书,聘请张国藩担任水利系教授。1937年日军侵占华北,北洋工学院被迫西迁入陕,与其他院校合组西北工学院。张国藩前往陕西,李书田校长请其任西北工学院教授,教授物理、流体力学和航空力学;后又请其出任航空系主任。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洋大学在天津复校。张国藩经刘锡瑛介绍应聘为北洋大学教授,教授流体力学、物理、力学,同时兼任航空系主任。1949年初天津解放,张国藩被任命为北洋大学教务长兼物理系主任;1950年兼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长;1951年9月又任命张国藩为津沽大学校长。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张国藩回到天津大学,担任天津大学第一副校长,1957年任校长。他在天津大学工作期间,曾于1956年到1966年期间兼任天津市副市长,1959年到1966年兼任天津市科协主席。直至1975年病逝,再也没有离开过天津大学。 张国藩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他当过副市长、局长、校长,当过主任、主席,但是他在履历表的职务一栏中,却始终填的是“教授”。无论担任什么官职,他从未离开过教学岗位。在教学上他是非常认真的,经常参加教学研究,亲自设计典型教学计划,在提倡“少而精”的教学基础上,又提出“要少到好处,精到妙处”的教学理念。除讲授课程外,他还经常举办讲座,及时介绍和传播新知识。他认为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为人师表授业解惑而乐此不疲。在教学实践中,张国藩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团结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常对青年教师们说:在学术研究上,没有“长”字辈和“小”字辈之分,所以,在教师之间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张国藩还亲手创办了天津市物理学会、天津市力学学会,团结天津广大的物理和力学工作者一起从事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作为教授,张国藩学识渊博,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所建树,对于社会科学也常有独到的见解。早在1944年,他就写出了《计划科学》一文,从计划经济的角度论述科学,介绍了当时苏联科学研究的计划性。其后,还写了《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自由何在》、《论文化的衔接性》、《论自由》、《民主与政治修养》等文章,抨击国民党的专制,介绍新思想。解放以后,他拥护党的领导,感谢党的关怀与重用,写文章、作报告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张国藩的一生有过不幸,他出身贫苦,在苦难和战乱中度过青壮年时期,晚年又遭遇了十年浩劫。张国藩的一生又是幸运的,从贫苦的农村娃成为留美博士,新中国的建立给了他施展才干的机遇,他那“待博士志奋风云,宏图大展,妙策定山川”的抱负得以实现。作为直辖市的副市长,作为国家重点大学的校长,作为著名的流体力学和物理学家,他在管理、教育、科学领域所做出的成就,令人瞩目。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正如他在《欣赏的人生》一文中所写:“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智者乐,仁者寿。欣赏自己的创作,欣赏自己的工作,欣赏自己的所得。” 追求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 张国藩是追求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1931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湖北家乡遭水灾时,正逢张国藩赴美国留学。他在登船时写下了一首感怀诗,其中说道: 三城浸浩海,楼阁满虾鱼。 东北进强虏,边疆无人戍。 男儿欲何为?负芨学大禹。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和立志学成报效祖国的志向。 但是,国家当难,学子又怎能安心读书。张国藩在《我的自传》中,记述了在美国留学期间所遇到的令人悲愤的事情:初到美国,一次乘火车去芝加哥,竟受到警察的错捕,无故被关押了一天;“九.一八”时,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放弃了东北,因此而受到美国教授的嘲讽,如此等等。他说:在美国“亲自尝到美帝国主义的警察、教授以至资本家老太婆都可以随便欺负中国人的味道”。 张国藩是爱国的。他痛恨帝国主义,也痛恨国民党反动派的腐化和无能。有诗为证: 微风细雨过中秋,四野阴霾兴客愁。 家国飘零犹未已,三省失地何时收。 枕戈年来念祖逖,班远何时有定侯。 男儿矢志为邦本,马革环身是尽头。 在抗日战争的烽烟炮火中,张国藩回到了祖国。当时他身处后方从事教书与科学研究,但国家的灾难,人民的困苦,呼唤着他。他打开了书斋的窗子,投身于社会,在“一二、九”运动期间,参加了“救国会”运动。1944年,张国藩参加发起组织“全国科学工作协会”,进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宣传活动,并担任西北工学院的科协小组长。 1947年,张国藩参加北洋大学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在上街游行的队伍中,身着长衫鼻架眼镜的张国藩教授和进步同学一起走到前列。张国藩还和北洋大学师生共同发起拒绝接受美援救济品运动,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天津解放前,国民党特务到北洋大学搜捕进步学生时,张国藩接受地下党组织的委托,通过校长张含英出面交涉,迫使包围学校的军警撤退。航空系地下党员李锋目标很大,张国藩留他住在自己家中,之后李锋同几十名进步学生一起进入解放区。天津临近解放时,国民党政府胁迫北洋大学南迁,张国藩挺身而出,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挫败了南迁阴谋。 十年浩劫期间,张国藩备受摧残迫害,心情郁闷,健康状况日渐恶化,1975年12月5日逝世,享年70岁。 张国藩的流体力学研究工作 张国藩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分子物理学和原子物理学的研究;二是对湍流理论的研究。 早在沪江大学学习期间,张国藩就开始从事分子物理学的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1930年他在发表的《物理常数和分子力》论文中,提出了液体和固体的状态方程。在当时,这是具有独创性的。 在此基础上,张国藩于1936年发表了《从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求原子半径》、《从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求分子半径》两篇论文,提出了利用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计算原子半径和液体状态分子半径的一个新方法。他用这种方法计算了20多种固体状态的原子半径、11种烷分子的长度和苯的厚度,结果与用原子衍射法取得的结果相符。 张国藩的硕士论文《液体分子聚集态的理论本性及其结构》已进入对液体聚集态的研究。在当时,这一工作对液态的研究起了一定的作用。 对湍流理论的研究 张国藩教授从1933年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起,就开始了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1935年,张国藩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溪流中的落体及湍流的作用》,研究落体落到流体中后对湍流的影响。这一成果后来被研究流态化的人所引用。在奥色迈尔著的《流体论》一书中,认为这是最早从单体被流体夹带的相互效应所进行的研究。 解放前后,张国藩在湍流基本理论方面进行的研究,充分显示了他独到的见解。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较多,其中《湍流的动理性理论》一文把湍流与分子热运动相比拟,提出了湍流温度的比拟概念,并对某些问题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验相符的结果。 张国藩对湍流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传统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能否用于研究湍流?他认为,湍流之所以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根本原因是湍流的阻力规律很不清楚。在湍流研究中,很多人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出发,用雷诺平均方法导出所谓雷诺应力,来显示湍流阻力,这种结果存在着许多矛盾。因此他认为必须另辟途径,先把湍流的物理机制搞清楚,按照新的模型建立基本方程,寻找湍流阻力的来源,并提出了自己的方程和方程的解,形成独特的学术观点。他先后在天津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关于湍流阻力问题”、“一种湍流运动方程式”等论文,提出了类似非牛顿流体的幂数湍流阻力公式,并给出了不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出发的湍流运动方程。根据这一方程,求解了平面Poisuille湍流、圆管湍流、Taylor涡湍流、湍流边界层、自由湍流射流尾迹等问题。 张国藩还研究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能谱分布,仍是脱开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而采用量子力学统计方法,求得与湍流微尺度有关的能谱分布式。湍流是一种宏观运动,而量子力学统计方法通常认为只能用于微观运动。对此张国藩进行了深入讨论,发表了“试用量子力学统计方法求湍流能谱分布式”的论文。 张国藩与周培源先生和严济慈先生之间,对湍流研究和物理学研究有着很好的学术交流。在天津大学档案馆里,珍藏有周培源给张国藩讨论学术问题的信件。北大黄永念教授亦藏有张国藩寄给周培源先生的“湍流能谱与量子统计力学”的文章手稿。 对风沙问题的研究 张国藩在潜心从事湍流理论研究的同时,对运用湍流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也很关心。 1942年在西北工学院时,结合当时我国地学上的一个十分严重的北部沙漠南移问题,对风沙进行了研究。他用流体力学的观念,分析风夹沙的运动,写出了《我国北部沙漠南移问题》一文,在《工程》杂志1942年15卷6期上发表,全文分5部分:1、引言;2、粗沙在垂立切面之分布;3、飘移沙量之推计(普通公式);4、离沙飘移之数量估计;5、结论。他认为比空气重很多倍的粗沙,之所以会随风飘移,是由于空气湍流作用所致。于是,根据湍流的普朗特混合长理论,分析粗沙在湍流作用下沿铅垂方向的浓度分布。然后推导出在风力作用下飘移沙量的公式,公式中除包含有关空气和粗沙的物理常数外,还与大气边界层的厚度、粗沙粒径的分布有关。为便于计算,文中还给出了计算粒径分布函数的绘图法。他应用这一公式,预测了我国北部沙漠在风力作用下,向南推移的输沙量。在缺乏观测资料的条件下,只好引用了一些相近似的外国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结论是:我国北部沙漠将以每年7.65乘10的10次方吨的输运量向南迁移。若将此风沙量分布到内蒙、新疆的一部分,以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各省,则每年沙的堆砌厚度可达0.47英寸。 据马恩春教授回忆,当时张国藩教授曾将此论文公布在原西北工学院的壁报上,对沙漠在风力作用下的扩大,提出了科学的论断,并呼吁对沙漠扩大现象进行控制,引起全校师生的广泛兴趣。后来,又在兰州召开的中国工程师学会上正式宣读,获得了工程学会论文奖。F.A.Zenz 1956年评价这一工作时认为:这是最早对气体或液体输送颗粒这一问题,所做的基础性研究。 重视湍流应用和实验研究 在发展湍流应用研究方面,张国藩是很有远见的,1956年我国制定了十年科技规划,其中力学部分的中心问题之一是“湍流理论的研究”。张国藩是此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同时他更重视应用的研究。天津大学是一所工科学校,张国藩认为工科学校更应该去解决工程技术中迫切的实际问题,例如气力输送,液态化等。他还给这些研究内容取名叫“颗粒——流体力学”。他认为这方面与许多工程实际问题紧密联系,研究结果能马上用于生产,促进生产发展。20年后,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证明了张国藩的主张是有远见的。 要搞应用研究,首先要抓实验工作。张国藩说:中国解放前没有条件搞实验,所以老一辈大都搞理论。他们到国外留学也只好学理论,因为回国后就没有条件做实验了。这样,外国人实验作到东,中国人的理论就跟到东;外国人的实验作到西,中国人的理论就跟到西。这样中国人的科研就不能独立,就具有依附外国半殖民地色彩。现在,我们新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独立自主,咱们科学事业也要独立自主。科学事业要独立,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实验基地。因此,我们就要下决心抓实验,要从大的方面来想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去实践的。1960年,天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建立,在张国藩校长指导下,流体力学实验室在3年中先后建立了两座低速风洞。1964年工程力学专业奉命下马,张国藩又鼓励教师继续从事实验手段和实验技术的研究工作。他亲自领导研制热线风速仪,开展湍流理论的研究,均取得可喜的进展。 在张国藩校长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天津大学重视实验工作取得成绩还有一个例证:1991年10月,周培源先生来天津大学参加第三届全国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时,曾对笔者说,他1958年曾带陈耀松先生等来天津大学水利系实验室参观学习他们的实验工作。 张国藩对湍流理论和应用研究持续近三十年,尽管解放后担任繁重的行政领导职务,参加了许多社会政治活动,但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孜孜不倦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学术界对他严肃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交口称赞。 参考文献 1、武际可.近代力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黄永念.中国湍流研究的发展史Ⅰ:中国科学家早期湍流研究的回顾,见戴强等主编《古今力学思想与方法》,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15-25 3、舒玮、王仕康、杨宣堂.记天津大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工作,中国空气动力学发展史《编务通讯》,1986,4:19-22 4、王杰、张国藩——卓越的成就、丰富的人生,天津大学报,2006-01-06 5、悠悠爱国心、巍巍北洋情,天津大学报,2005-11-20 6、徐玮.湍流理论家和教育家张国藩,《世纪纪往》,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28-130 7、姜楠、夏振炎、王振东,张国藩教授及其对流体力学的研究,力学与实践,2007,29(3):84-87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6508 次阅读|4 个评论
化工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zdwang 2009-5-1 06:21
化工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王 振 东 化工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很重要的产业,既生产多种产业所需要的原料,也提供很多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流体力学问题。 所谓化工过程,广义上讲是指物质经受性质上变化的过程,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性质的变化。它与只有物体形状,和位置变化的一般机械—物理过程不同。早在古代,陶器的制作、酒和醋的酿造、青铜器的冶炼以及稍后的炼丹、造纸、火药制造等,都属于化工过程。后来有些化工部门由于生产规模发展相当庞大,己独立形成了各自的生产部门,如黑色与有色金属的冶炼、玻璃、陶瓷和水泥的制作,以及放射物质的提炼等等。现在虽然它们己分别叫做冶金工业、硅酸盐工业、或原子能工业等,但仍保持着化工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部门与包括酸、碱、盐的无机化工,包括基本有机原料和高分子化合物的重有机化工,以及包括造纸、制糖、发酵、染料、涂料、制药等的轻化工,还有近代的环境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一起,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的课题,其中大量是涉及到流体运动的问题。 化工中流动问题的特点 为了解流体力学在化工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有必要了解化工过程中流体运动的特点。化工中的流体运动问题大致有以下5个特点: (1)化工生产时,物料一般都在流动 化工过程大部分是连续操作的,不论是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原料,一般都在流动。现代化工生产工艺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将固体形态的原材料,采用粉碎、浸提、溶解、熔化、加某种流体搅拌等方法,使之流体化后,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反应、改性、加工、提炼等,最后再经过冷却、干燥、浓缩、蒸发、挤入模具等形成固体形态的产品。如冶金、造纸、化纤、塑料、橡胶、化肥、感光材料、制糖、制药等的工艺过程都如此。所以这些部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流体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和应用的水平。化学生产工艺的设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流体力学的设计。 (2)各种化工过程所使用的设备结构形式既多样又复杂 这些化工设备有着各式各样的进、出口,还有各种类型的换热管,搅拌器,以及改变物料流动方向和混合状态用的各种形式的档板、分布器或其他内部构件。这就使得流动的边界条件很复杂,所以除少数问题外,求解析解一般是不可能的。 (3)流体物料的种类十分广泛 各种化工过程所处理的流体物料种类十分广泛,从高真空下的稀薄气体,到黏度达几万泊的高黏液体;从一般的牛顿流体,到各式各样的非牛顿流体;从单相流体,到各种多相的流体体系,如气-液,液-液,气-固及气-液-固多相流体等。不同种类流体的力学行为常常很不相同,其中对不少种类流体,我们还了解得很不够。 ( 4 ) 流动同时伴有热量与质量的传递 化工过程中流体流动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同时伴有热量与质量的传递。如丁基橡胶是在近-100C的搅拌釜中生产的;而天然的裂解制乙炔则在800C~1500C的高温燃烧炉中进行。又如尾气处理时,往往要从大量流动的气体中将含量仅十万分之几的组分回收下来;而在产品精制时,则有时需要通过几百块塔板上的气液两相逆流接触,才能把沸点相差不到1C的物质分离开来。因此,流体流动与热、质传递常是互相依存而不可分开的,这也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5)流动同时伴有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在化工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化学反应的存在又使得流动情况进一步复杂化。在没有化学反应时,流体力学的相似理论或量纲分析的方法用起来就己较困难;对伴有化学反应的流动来说,这些方法往往就行不通了。只有另外想办法建立有针对性的数学摸型,从而进行数学摸拟放大。对于流动体系,建立数学摸型的第一步是明确流体动力学规律,因为一切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及化学反应都是载在流体的身上的。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在国际上的化学工程文献中,涉及流体力学方面的文章始终占有最多的篇幅。 化工生产规模大小不等,小的年产甚至不到1吨(如制药),大的可达1×10的6次方 吨(如炼油)。由于相差悬殊,问题往往截然不同。对于小装置,问题常在化学和工艺方面;而对于大型装置,流体力学方面的问题则变得十分突出。一个化工产品,从实验室开始到大规模生产,其中要经过小试、中试等阶段。这主要不是因为化学反应不清楚,而是流动状态不清楚。据说在美国研制化工产品时,某些情况下己能兔去小试、中试等过程,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某些设备的流体力学问题弄得比较清楚。 典型化工设备中的流体运动 促使化工设备中流体运动发生的方式 化工生产中促使流体产生运动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3种: (1) (1)用流体机械,风机或泵,对流体施加一定的压力,促使流体在压力差的推动下运动。根据所产生的压力梯度类型的不同,流体运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当压力梯度周期性变化时,流体运动也将有周期性的变化。 (2 (2)通过边界的运动或流体中物体的运动以推动流体,例加搅拌器中浆叶的运动。根据边界或物体运动的类型不同,如移动、转动或振动,所产生的流体运动也有不同的规律。 (3 (3)由于温度或浓度不同,空间各处流体的密度也不同,致使流体中产生自然对流。这时浮力是造成运动的主要原因。控制运动的因素将不同于强制对流的情况。 实际上常是几种方式联合作用,促使化工设备中的流体产生运动。 换热器与管内外运动 流体运动按其边界条件可分为绕流(外流)与内流。以化工生产所使用的换热器为例,绕流与内流的问题都会遇到。如外掠换热时,流体经过单根换热圆管,这是绕流问题;流体在各种输送管道或套管、蛇管、列管等各种换热器管内的流动,都是内流问题。下图给出几种典型的换热器,多数可同时产生这两种流动。 化工设备中的流体,并不只是水和空气,还涉及到各种有机溶液、无机溶液、悬浮液、泡沫液等。所用设备如分离设备、混合器、反应器等种类繁多,几何形状复杂。所以化工设备中流体的流动,经常不能用外流或内流来概括,更多的是同时具有内外流动的问题。 搅拌槽 在化工生产中,常用搅拌使物料混合,以促进热量和物质的传递和化学反应。搅拌槽的基本结构如图所出,它是由圆筒形槽、叶轮、档板等组成的,叶轮以一定速度旋转,促使槽中液体运动。显然,这是内外边界同时存在的流动问题。 叶轮的形状、几何尺寸、数目,槽的形状、直径和高度,档板的数目及宽度等,都是影响流动的重要参数。为了简化处理,常需根据不同的目的,对众多的几何特征进行分析后做出取舍。通常认为,最重要的参数是叶轮直径d和搅拌直径D之比。提高混合效率是设计搅拌器的最主要目标,这牵涉到流体中各种尺度运动的强度和分布。 塔设备与气、液两相流动 林立的高塔是化工厂的主要标志之一,这些塔大多数用来实现传质、传热和反应,如内装几十甚至上百块泡罩板、浮阀板或筛孔板的板式塔,高达四五十来是常见的,气、液两相就在塔内逆向流动进行接触。有的进行蒸馏,将互溶的组分根据其蒸汽压不同而加以分开;有的进行吸收,将气相中的某一组分依靠它在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的性质而回收下来,等等。 筛板塔是最常用的一种,如图所示。筛板是一种规则排列着许多小孔的多孔板。塔板上的液体横向流过塔板,逐板由降液管溢流而下;气体则自下而上逐板由小孔鼓泡通过液层。这是典型的气液两相操作。塔效率的高低与气体、液体的接触面大小有关,而这又与流体中气泡的破碎及分布有关。设计的指标之一是加强气体流经液体时破碎的程度,及分布的均匀度。孔的直径、孔之间的距离,以及表示板上小孔面积与塔板面积之比的开孔率,这些都是控制塔效率的主要几何特征参数。 塔板上的孔,有时为某种需要做成凸起的带帽的形状。液相在塔板上流,气相则从下顶起盖帽,穿过孔洞流上来,在此过程中完成传质、传热或其他物理、化学过程。对这样复杂的流动问题,要想彻底弄清,得到一个普适的公式是极困难的。当前可行的办法是针对一些典型设备,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并配合必要的实验和经验,找到相应的规律。 固定床与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 由大量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静止的颗粒层,称为固定床。流体从颗粒间的空隙中通过,这种类型的流动常称为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如图4(a)所示。当颗粒是催化剂时,固定床是进行化学反应的反应器;当颗粒是吸附剂时,它是干燥器或分离器,可除去气体中的湿份(如水)或分离混合物;此外,过滤操作、地下水、石油渗流等也都与固定床有关。 由于颗粒层内的空隙通道弯曲多变,流动情况相当复杂,并不是单纯的内部或外部问题。在工程上用简化方法来处理,提出了两种基本模型。(1)管流模型:将空隙串联起来,形成虚拟的管道,流体从其中通过,简化成了内部问题。(2)绕流模型:将颗粒各自孤立,流体绕过颗粒,简化成外部问题处理(见固定床中的流动示意图)。这些模型由于太过于简化,与实际情况差得尚远,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固定床与自然界的一般渗透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一般是在外加专门力场下进行的。 流化床与流体和固体的两相流动 流体自下而上通过堆积的固体颗粒床层,当流体在床层缝隙中穿行的实际速度小于颗粒的沉降速度时,床层静止,即为前述的固定床。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大,床层膨胀,直至颗粒悬浮,分散于流体之中。此时,床层的上界面犹如液体沸腾时的状态,具有类似流体的某些宏观特性,故称为流化床或沸腾床,如流化床图所示。 在液-固系统中,床层比较均一、平稳;而在气-固系统中情况则不同,除部分气体均匀分散外,相当大量的气体以气泡的形式穿越床层。流化床广泛用于换热、干燥、反应、焙烧、吸附等化工过程。流化床设备的外形(如长方形、圆柱形或圆锥形等)和内部构件(气体分布板、换热器、档板等)的几何特征以及颗粒粒度分布,对气泡行为和气固接触状况均有重大的影响。适当的气泡能提高流化床的效率,而气泡若太大了,操作又会不稳定。近年来,流体力学工作者己经在流化床的稳定性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很有用的理论模型,对流化床的设计有理论指导意义。 流化床尽管应用己相当广泛,大型的甚至直径约达10米,藏量达100吨以上,其可靠的定量研究报告还不算多。为了将流态化技术切实掌握起来,需要深入研究有关的流体力学问题,如流化床测试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局部的实时测量和数据的分析处理问题;三维床中气泡的聚并和稳定性,特别是它与固体粒子的物性、大小和粒度分布的关系问题;气泡相与含粒子相间的相互运动和相间质量交换问题;分布孔口射流的结构及其影响区内的传质问题;各内部构件与床内气、固两相流动和传质的定量关系问题,等等。 燃烧炉 近代化工中的著名大型装置,如年产3×10的5次方 吨乙烯及年产3×10的5次方吨合成氨的装置,其化工过程都是在外烧气体或液体燃料的管式炉中进行的。以乙烯装置为例,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的Lumus SRT(Short residence time)裂解炉,就是由多组70米长的变径炉管构成的。管内走裂解原料,存留时间只有0.45秒~0.6秒;管外侧墙两侧配置有112个无焰喷嘴,底部亦有16个烧油的喷嘴。为了获得高的乙烯产出率,必须斤斤计较大型装置的经济性问题,要求在高温(因受管子材质限制,一般引进装置的管壁最高可承受温度在830C左右)和短暂停留时间内(目前己有所谓的“毫秒”炉)将反应进行完毕,这就需要有特殊的燃烧技术。国外一些公司都曾在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长期进行研究,发明了各种专利,这些专利在以下方面各有技术专长: (1) 热强度大,可在很短时间内送入大量的热量; (2 (2) 可调节热负荷以适应不同性质的原料和调节全反应管的温度分布; (3 (3) 提高热效率,减少消耗定额; ( (4) 结构紧凑,操作、维修方便。 要切实掌握和发展这方面的技术,需要进行炉中的流场显示和分析,并要研究喷嘴结构和燃烧效率,以及建立整个炉的设计计算模型。 结语 从以上这些典型的化工设备中的流体流动问题,不难看出化工中流体力学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往。化工中所遇到的流体常是多相、多组分和多反应的“三多”系统。而且流体流动与传质、传热和化学反应又经常紧密结合在一起。 为了正确地设计化工中所采用的设备,关键之一就是对其中的流动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定量计算。但由于流动的复杂性,目前流体力学还不能给出它们通用的计算方法或公式。现在所用的解决方法,是在一般流体力学的原理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通过试验来寻找具体的规律。试验往往只能在小的模型上做,还要将在小模型上得到的规律应用到大的装置上,重要的指导原则是流体力学中的相似性原理。但由于相似性原理提出的条件一般又很难同时满足,这时还要依靠以往的经验或做一些补充的试验及分析以做出取舍。由于这些不确定性,往往要经过模型试验→小试(小规模装置的试验)→中试等中间过程,而这样显然是很不经济的。 随着测试手段和计算手段的改进,己经逐渐有可能对单相流问题直接进行计算,对多相流问题则先弄清细观层次规律,然后在宏观层次上进行计算。如能做到这一步,则化工过程的设计就有可能更多地依靠科学,较少地依赖主观经验,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尽管做起来十分困难,但由于其重大的意义,世界各先进国家都正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7698 次阅读|1 个评论
洗衣机为什么老翻衣服兜?
武际可 2009-4-23 10:30
洗衣机为什么老翻衣服兜? 武际可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100871 ) 提要 本文从一种常见的洗衣机翻兜的现象开始,引进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定律。并且用伯努利定律解释了若干常见的现象和技术应用。最后介绍了伯努利定律发现的过程。 关键词 流体力学 伯努利定律 血压 管道流动 常用洗衣机洗衣服都有一种体验,即洗衣机把衣服洗完后,衣服的兜常常被翻过来。兜里如果原来有钢币或别的东西,也会被掏出来。这是怎么回事? 要解释这种现象,得从流体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说起。这就是伯努利定律。这个定律说,在一条流线上,流体质点的速度与在这点的压强成反比。也就是速度愈大压强愈小。更具体地说是沿着一根流线,我们设流体质点的速度为 v 密度为 ,这点的压强为 p ,它们之间有关系 。 现在我们来看被洗的衣服在洗衣机里的情形。当洗衣机转动时,衣服兜的口附近流体有一个相当的速度,而衣服兜的底部流体的速度就要小。这是因为裤兜的底部是在裤筒里,上衣的衣兜底部也是裹在衣服的里头,所以那里的流体相对于衣服的速度要小得多。根据伯努利定律,衣兜底部的压强就比衣兜口附近的大,这种压差就会驱使水从衣兜底部流向衣兜口。洗衣机反复转动,这种压差就一次次使流体从兜底流向兜口,这种流动就足以把衣兜翻过来。 因为伯努利定律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原理,它可以解释许多现象,并且有很多技术应用。 在刮大风时,不结实的房屋,总是房顶被掀起,形成灾害。这是因为刮大风时,房顶的风速很大,而房内的速度为零。所以房内的压强大,而房顶的压强小,由于风很大,这种压差也就很大,大到足以掀翻屋顶。所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形容得是非常贴切的。为了设计能够抵御风灾的房屋,特别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那里经常有台风光顾。就要着重考虑作用在结构物上的风载荷。这时,伯努利定律是一个在计算风压和风速关系时经常用到的公式。 我们知道,流体流过一根管道时,在流速不太大的条件下,亦即在流体的可压缩性表现得不太明显的条件下,管道细的地方,流速就快,粗的地方流速就慢。也就是说,在细的地方压强就小,粗的地方压强就大。如图的管道,在 A 处的截面上流体的速度大,在 B 处速度小。现在我们沿着管道的对称线 OP 来看它的上半部分,就是说,突出的 A 点速度大,凹陷的 B 点速度小。利用这个结论我们来看在刮风时的旗子。 如果在风中的旗子是理想平面,则在刮风时,旗子两边的风速一样大,压强也一样大,两边的压强保持平衡,所以旗子就不会抖动。不过,在实际情形,旗子总会有一点弯曲,比如说像图 1 中 AB 的曲线。这时, A 点下面是凸面,压强小,而 A 点的上面却是凹面,压强大。这种压差会使 A 点继续向下运动。而对 B 点,情形恰好反过来,压差会使 B 点向上运动。于是,由于压差的作用,会使无论多小的弯曲增大。也就是说,绝对平的旗子在风中是不稳定的。任何微小的对理想平面的偏离,都会在风的作用下继续偏离,而不会回复平面。这就是为什么旗子在风的作用下总是不断抖动的道理。 进一步拿图 1 的 B 点附近来说。那一段弧的上面压强小,下面压强大。所以这段弧所受的合力就是向上的。这也就是飞机的机翼所以能够使飞机飞起来的道理。机翼的升力在流体力学中是一个专门的和相当复杂的问题,我们这里用伯努利定律可以粗略地作一个机翼产生升力的解释,要精确地根据不同机翼形状和飞行速度计算升力,需要有更多的流体力学知识。 我们利用伯努利定律解释了洗衣机翻衣兜、刮风掀屋顶、旗子的不稳定飘动和粗略解释飞机机翼的升力。其实,还可以解释更多的现象,如喷雾器的工作原理、并行航行的船为什么总要相互靠近、用吹风机向上吹乒乓球为什么乒乓球总不会掉下来也不会跑到气流外面去等等。 伯努利定律最早是由瑞士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力学家和医学家丹尼尔 伯努利( Daniel Bernoulli , 1700-1782 )提出的。他在 1734 年完稿, 1738 年出版的专著《流体动力学》( Hydrodynamica )中总结出流体压强与速度的关系。后人称为伯努利定律。 丹尼尔 伯努利 1700 年 2 月 8 日 生于荷兰格罗宁根。以出数学家著称于世的伯努利家族中他是杰出的一位。他的伯父雅科布 伯努利是牛顿和来布尼兹同时代人,是一位名声显赫的数学家。他是数学家约翰.伯努利的次子。和父辈一样,他违背家长要他经商的愿望,坚持学了医,他曾在海得尔贝格、斯脱思堡和巴塞尔等大学学习哲学、伦理学、医学。 1721 年取得医学硕士学位。丹尼尔 伯努利在 25 岁时 (1725) 就应聘为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数学院士。 8 年后回到瑞士的巴塞尔,先任解剖学教授,后任动力学教授, 1750 年成为物理学教授。他除了在流体力学方面的重要工作以外,在微分方程、概率论、电学、气体的分子论等方向上都有重要的建树,此外他涉猎很广,在植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都进行过研究。 值得一说的是,丹尼尔 伯努利研究流体的管道流动最初是从研究血液的流速和血压的关系开始的。 1628 年英国学者哈维发表了关于血液循环的巨著《心血运动》( On the Movement of Heart and Blood in Animals )发现了血液循环。 丹尼尔 伯努利既然在学校里学了医,他深深被哈维的发现所吸引。他认为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就有流动速度,心脏既然是一个血泵,就一定有压力。于是血管内的血液流速和压强也应当存在一定的关系。于是他设计了一种测量血压的方法,如图 5 ,把一根很细的玻璃管 CR 插入病人的动脉中,并且使它保持垂直。管上读出血液的高度 CT 的压强就相当于该处的血压。同样,当血压为负压时,用铅直向 下插入动脉血管的玻璃管 cr 也可以得到血压值,血液高度 ct 对应的压强,也就是血压的负压值。伯努利当时和欧拉都在研究用这种方法测量病人的血压。应当指出,伯努利所用的测量血压的方法,虽然是准确的,不过它要给病人带来痛苦。每次测量血压都要刺破血管。尽管这样,这种测量血压的方法,在伯努利之后还是应用了达 170 年之久。一直到 1896 年,一位意大利的医生茹齐 ( Riva. Rocci , 1863-1937 )发明了 应用到现在的血压计,伯努利的测量血压的方法才被淘汰。 丹尼尔 伯努利流体动力学定律就是把上述测量血压的方法继续发展得到的一个普遍规律。 最早刊登于《 力学与实践 》,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 2006 Vol.28 No.2 P.93-94 本文是我写的《拉家常说力学》中的一篇,现转载于此。
个人分类: 科普|16621 次阅读|16 个评论
微风动柳生水波
zdwang 2009-4-16 21:11
微风动柳生水波
─韦应物涉及力学现象的诗 王 振 东 唐代诗人韦应物有多篇涉及力学现象(及咏物)的诗篇,现将它们归在—起来进行赏析和讨论。 韦应物的人生经历 韦应物(约735—约792年),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胄贵里人。其高祖韦挺,唐太宗时历任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御史大夫等官。曾祖韦待价,系武后朝的宰相,官至吏部尚书。从祖父辈开始,家道逐渐式微。但其父韦銮,伯父韦鉴及其子,均擅长绘画驰名于世,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记载。韦应物约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天宝八年(749年)左右,15岁时,因是官宦世家子弟,成为玄宗的御前侍卫,陪侍从游宴。后进入太学读书,外派为县令、参军等地方官职,罢官时曾寄居洛阳同德寺,鄠县(今陕西省户县)沣上的善福精舍等佛寺。其中值得提到的是建中三年(782年)夏出任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剌史,兴元元年(784年)冬罢任,闲居滁州西涧。贞元元年(785年)秋出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剌史,贞元三年入朝为尚书左司郎中。贞元四年冬出任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剌史,贞元七年罢任,寄居于苏州永定寺,不久卒于苏州。一次又—次地出任,一次又一次地罢官,闲居佛寺,这就是韦应物走过的人生道路。 韦应物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韦应物作为—名中、下级官吏,面对兵乱不息、满目疮痍的现实,又多次罢官归隐,还经历了疾病缠身、中年丧偶等不幸。—连串的打击使韦应物越来越厌倦充满机心与倾轧的官场,向住自由舒适的田园生活,并向佛门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因此他的中、晚年,特别是辞栎阳县令,居沣上善福精舍以后,写作了数量较多的山水田园诗。其诗歌淡泊宁静,反复诉说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山林与佛门的向往。 韦应物的诗歌题材十分广阔。他去世不久,白居易就推崇韦应物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朱熹谓“其诗无—字做作,直是自在”(《晦庵说诗》)。后人更将他和陶渊明合称“陶韦”,和柳宗元并称“韦柳”,又和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严羽《沧浪诗话》列举唐诗各体,其中就有“韦柳体”。 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朴实平淡,反映了他对美好的自然和平凡日常生活的热爱,并把它与恶浊的尘世对立起来,从中求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解脱。韦善于观察并捕捉大自然物候的微妙变化,以简朴清丽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致鲜明地以诗句描述了其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景物,并用其表达各种情感,其中多首涉及到力学现象。 关于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呜。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滁州西涧》系韦应物出任滁州剌史时所写,是—篇脍炙人口的七绝,被收录于《唐诗三百首》及各种唐诗集之中。历代文人均将其视为优美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实际上这洗练的诗句里凝聚了诗人对力学现象的洞察力。“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意思是郊野渡口拴着的一条无人驾驭的小船,在晚潮加之春雨形成的小河湍急的流动中,横在河里,随波荡漾。这里形象又真实地描绘了在河中荡漾的小船,因要处于一个稳定的平衡位置,它总要横在河中。这里涉及到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问题,与近代导向船舰、飞行器在航行中运动稳定性的深入的学问有关,是近代航海航空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之—。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代诗人韦应物对船体稳定性入细入微的观察,并仅仅用了七个字便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不仅使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而且还从中体味出自然规律。而这却早在距今一千二百多年以前就有了。 关于流体运动致声 “声音”一词有两重意思:客观的声波(或声振动),和人主观的声感觉(即响声)。声波是任何弹性媒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扰动(压力、应力、质点速度、质点位移等的变化,或其中几种量的同时变化)。弹性媒质的质点发生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就在人的听觉器官上引起了声响的感觉。 韦应物有两首思考流体运动致声的诗: 其一是涉及思考流体运动为什么会引起巨大声响问题的五言古诗,《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其二是对海水为什么会产生惊涛,为什么突然会发出怒吼的响声,提出疑问的五言古诗,是《赠卢嵩》 百川注东海,东流无虚盈。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 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韦应物这两首诗,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流体运动致声的现象,而且还对流体运动为什么会致声,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疑问:“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怒号在倏(shū)忽,谁识变化情?”云静的水和无声的石为什么相拍激就会发出巨大的声响?海水为什么会产生惊涛,为什么突然会发出怒吼的响声?这使诗人不得其解,所以在诗的结尾喊出了:“谁识变化情?” 韦应物还有一首五言绝句《咏声》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对声波的传播现象也作了形象地描述。 关于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 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是指某种形态的流体运动受到某一扰动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态的运动情况。当风吹向平静的水面时,马上会在水面上引起细小的波浪。如果风持续地吹(或风足够大),则会产生波长较长的波浪,并向着风的下沿方向传播下去。这一问题,就是流体力学中著名的“风生波”问题。韦应物有好几首诗均涉及了到他所观察到的风生波的现象。如: 《野次听元昌奏横吹》 立马莲塘吹横笛,微风动柳生水波。 北人听罢泪将落,南朝曲中怨更多。 野次即郊外,横吹是乐府横吹曲辞,出自北方的军中音乐,多在马上演奏。诗首句写奏乐者的姿态,接下来以景写声,描绘了眼前景色。乐声如微风使柳枝摇曳,使池塘表面水波荡漾,掀起了听者情感的波澜。哀怨的笛声,使来自北方的诗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潸然泪下。 《送汾城王主薄》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表达了诗人傍晚送客远行、告别时对友朋依恋难舍的深情厚意。送到东桥这个地方,相互道别,望着客人远去,这时诗人的心境,己如“微风起夕波”那样不平静了。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叙说了诗人黄昏日暮在盱眙县(唐代属楚州,今属江苏省)泊舟孤驿时的见闻与感受,这时风也吹得河面上兴起了波浪。 关于润湿与不润湿的现象 在自然界、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液体对固体的润湿和不润湿现象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这首五言绝句《咏露珠》,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由天空掉下的一个露滴,落到展开的碧绿的荷叶面上,成为晶莹透亮的水珠,滚来滚去,煞是好看。“不定始知圆”是说,由于看到露珠在荷叶面上滚来滚去,方知它是圆球形。其实,秋荷上的露珠并不一定是从天空掉下来的,秋天的后半夜空气湿度大、温度低,在荷叶上凝结的露水,也可形成露珠。但由现代科学来看,韦应物这首诗正是描述了一滴露珠在荷叶面上不润湿的力学现象。 在笔者以前写过的关于润湿现象的诗话文章中,仅提到韦应物关于不润湿的诗,其实他的诗作中也有多首涉及了润湿现象: 《京师叛乱寄诸弟》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以泪沾缨表达了情深意与、真挚感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描述了微雨中的帆和鸟。“重”、“迟”二字写了船帆和鸟羽均为雨所沾湿。末二句点明送别,诗人情动于中,潸然泪下,眼泪沾湿了衣襟,好比那散丝密雨一般。 《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欣喜盖非尘侣之所当服辄献诗代启》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 夜启群仙合灵药,朝思俗侣寄将归。 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己觉非。 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紫阁是终南山的一座山峰,在今陕西户县东南。这是时任鄠县令的诗人给居士叔的代书信诗,首二句写到了居士叔在碧涧苍松间采摘五粒松时,露水沾湿了衣裳的情景。 《七夕》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七夕是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牛郎、织女要渡银河相见,一年只有一夕相会。夕衣二句叙写了自己露湿衣裳,独立中霄,愁思百结地疑问:人间固然别多聚少,天上神仙又为何事牵缠,不能久住? 这几首诗中的湿、沾都是指润湿的意思。 关于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因此,任何时候只能有一半面对着太阳,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正是由于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也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韦应物的 《咏夜》 明从何处去,暗从何处来。但觉年年老,半是此中催 。 《咏晓》 军中始吹角,城上河初落。深沈犹隐帷,晃朗先分阁 表达出对昼夜交替的思考,显然己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哲理的感叹。 四首咏物诗 韦应物曾写了一些对自然物体的咏物诗,从以下四首可以了解他的喜好和心境。 1、中国古代对玉的美的理解,与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追求是融为一体的。玉的品质就是人的道德、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牺牲精神,即是以玉的纯洁高尚为喻,不愿做丑陋的小人。无论是道家、儒家、佛家,都认为神灵的玉能给予力量和智慧,并以达到平安的人生,历代王朝也都将玉器作为财宝收藏与玩赏。韦应物所写 《咏玉》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也体现了这种对玉的理解境界。诗人谈的哲理是:天下最宝贵的宝物是朴实无华的,一旦追求华丽,便失去了本性,也就不是至宝了。做人也应该保持本性,不要随波逐流,一旦随波逐流,也就一钱不值了。 2、水晶是结晶特别完美的二氧化硅,经常是纯净透明,晶莹闪亮,很惹人喜爱 , 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珠宝品种之一。 我国古代也称水晶为 “水玉”、“水精”,以及 “玉晶”、“千年冰”、“菩萨石”、“放光石”等多种名称。韦应物所写《咏水精》 映物随颜色,舍空无表里。恃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反映了他对水晶的喜爱。 3、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 3 ,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红色是由于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海水内1%左右的氧化铁而形成的,黑色是由于含有有机质。珊瑚自古即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贵与权势,是幸福与永恒的象征,故倍受尊宠和喜爱,不仅王侯巨贾多将其作装饰用,许多西藏的喇嘛高僧亦多持珊瑚所制之念珠,而古代的王公大臣,上朝所穿戴的帽顶及朝珠亦多用珊瑚来做成。韦应物虽对珊瑚的生成了解并不多,但他在《咏珊瑚》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诗中也按自己的理解,对珊瑚作了形象描述和表示了向往。 4、琥珀是由千万年前植物所分泌出来的树脂,经过地壳变动而深埋地下,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天然化石,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艺术品。品种有金珀、虫珀、石珀、花珀、水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韦应物的 《咏琥珀》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靓。 就特别赞赏了含有完整昆虫的琥珀珍品。 参考文献 1、 王振东,野渡无人舟自横 —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 2、王振东,飞湍瀑流争喧豗 ─漫话流体运动致声和声音的双重作用 3、王 3、王振东,长使英雄泪满襟 —漫话润湿现象及其应用 4、王振东,4、王振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漫话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 (以上均可见 http://www.sciencenet.cn/u/zdwang) 5、王 5、王振东、武际可,力学诗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 8 6、陶敏、王友胜选注,韦应物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 陈尚君辑校, 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2
个人分类: 力学诗话|9392 次阅读|4 个评论
九十津城话湍流
zdwang 2009-4-6 07:16
九十津城话湍流
— — 记周培源教授 1991 年在天津的学术活动 王 振 东 周培源教授 1991 年 10 月 8 日上午,在天津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学术会议上所作的大会学术报告,是他一生所作的最后一次学术报告,讲述了自 1938 年以来进行湍流研究的 4 个阶段。在 8 日中午庆祝周老90大寿的午宴上,周老还总结了半个多世纪治学做人的 4 条经验。本文记述了周培源先生这次到天津来参加学术活动的情况,以纪念周培源先生。 1. 题词与轻车简从 全国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是中国力学学会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学术例会,在 1988 年的第二屆会议上,确定了下屆会议由天津大学承办。周培源教授是在湍流研究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被国际上誉称为“湍流模式之父”,曾参加了前两屆会议,虽然年事已高,又担任着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国科协主席的领导职务,工作与社会活动十分繁忙,我们希望他能来天津参加第三屆学术会议,但又不知道能不能来参加?会议要事先印一个论文集,所以想到请周老为论文集题词。 1991 年 5 月下旬,我们非常高兴地收到了周老为论文集的题词: 8 月中旬,中国力学学会湍流与流动稳定性专业组组长、北京大学力学系黄永念教授来电话告知,周老已决定与会,并准备作大会学术报告。黄教授还提出 1991 年 10 月周老(生于 1902 年 8 月 28 日)已实岁 89 、虚岁 90 ,按照中国 “祝九不祝十”的庆祝虚岁整生日习惯,商议在会议第一天中午会餐时,安排祝贺周培源先生 90 大寿。我是周培源教授的学生,周老 1956 年曾教过我所在的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54 级的“分折动力学”课,还亲自上我所在小班的习题课,能有为老师祝寿的机会当然是非常高兴的事。 我们向校方作汇报了,周培源先生要来天津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并要作大会报告。学校很重视,校长办公室李主任亲自协助安排第一天上午大会,及中午祝寿宴会的有关准备工作。可是等到 10 月 5 日,李主任突然急着问我,怎么还没接到北京领导部门的通知,周老是否不来了?事后知道,周老当時天真地认为北京到天津很近,想轻车简从,不惊动有关方面。他向黄永念要了我的电话号,准备打电话让我安排住处,悄悄地来天津两天。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10 月 6 日北京领导部门来电话通知了天津市和天津大学。 7 日下午,周老的汽车由北京的警卫车护送到京津高速公路的杨村出口,再由天津的警卫车从杨村出口护送到天津市迎宾馆。天大的车也到杨村出口迎接。周培源教授由警卫和司机二人陪同,就这样来到了天津参加学术活动。 2. 75 分钟的学术报告 1991 年 10 月 8 日上午,在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学术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王仁院士、天津市政府钱其璈副市长等致词后,周培源先生开始了题为“非压缩性流体的湍流理论”的大会学术报告。大会报告原定时间是 35~40 分钟,可是周老越讲兴致越高,一直站着、不停地讲了 75 分钟。 周老从 1938 年在昆明西南联大时开始进行湍流研究讲起,对 50 多年来的湍流研究工作做了一个总结。他将整个研究工作分成为 4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上一世纪的 40 年代,提出研究湍流必须研究脉动速度场,给出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第二阶段是上一世纪的 50 年代到 60 年代,提出了先求解后平均的旋涡结构的湍流统计理论。第三阶段是上一世纪的 70 年代,他和黄永念提出了准相似假设,完成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统计理论的工作。第四阶段是上一世纪的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提出了广义准相似假设,给出了处理一般具有剪应力的湍流流动的奇阶截断法和逐级逼近法。 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周老从他所指导的第一个研究生王竹溪谈起,讲到了许多研究生,以及他在指导研究生時不少鲜为人知的事情。 周老 1993 年 11 月 24 日逝世。没想到这次 75 分钟的大会学术报告,竟成了周培源先生一生所作的最后—次学术报告。 当时我们请天大力学系的一位博士,给周老 75 分钟的学术报告做了录音。 2002 年为纪念周培源先生诞辰 100 周年,己将录音整理成文,刊登在 8 月出版的《力学与实践》杂志 24 卷 4 期上。 3. 治学、做人的 4 条经验 1991 年 10 月 8 日中午,在天津大学 42 斋招待所餐厅的二楼,会议为周老 90 大寿祝贺。我们从美膳酒楼订做了为周老 90 岁祝寿的双层大蛋糕。天津市的有关领导和学校的领导,也与会议代表一起向周老祝寿。 周老很高兴地感谢大家为他祝寿,并举着酒杯讲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治学、做人的 4 条经验: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周老说,这十六个字是他做科学工作、教育工作和“做人”的“秘诀”,也是他数十年所信奉的格言。后来,周老在一篇文章 中曾较具 体地谈到这 4 条经验。这里将摘要引用周老自己在文章中的解释,以加深我们的理解: 独立思考 — 近70年所研究的近百个科研课题,几乎全是自己独立思考决定的。经历过国际国内无数的事件,走过了漫长的崎岖道路,在整个人生旅途的方向上,能做到基本上是正确的,这既是世界观和人格品质所左右的结果,也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结果。 实事求是 —是马列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点。做科学工作、做教育工作和人生旅程,离开了这一条就会走入歧途。在对待科研工作中的论椐和论点的科学性方面,要十分注意实事求是问题,不能浮夸,不能掺入半点虚假。 锲而不舍 —在20年代和30年代,选择了愛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流体力学的湍流理论作为科研与教学的主攻方向,近70年来,从未动摇和转移。要像锥子一样,数十年紧紧锥住它,就是钢板也会锥出个孔来。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和毅力,总是可以做好几件事情的。 以勤补拙— 要多干、要勤奋,不偷懒。人的智力和体力都是有差别的,但只要肯下功夫、多下功夫、下苦功夫,时刻勤奋,数十年如—日地顽强进取,就算—个“拙”者,也定会做出几件像样的成果,节节上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1991年10月,周老以近90岁的高龄,还执著地进行学术研究,他毕生所履行的是这16个字表达的精神,今天我们正是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参考文献 1、 周培源,我的人生道路与治学观,见《周培源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8—189 2、 周培源,非压缩性流体的湍流理论,《力学与实践》2002,24(4):1—9 (原刊登于《力学与实践》 2003 年 25 卷 5 期,现补充了照片 )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7279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风起兮云飞扬
热度 2 zdwang 2009-3-24 11:15
大风起兮云飞扬
—漫话流动显示及纳斯方程 王 振 东 古代诗词:以流动显示来抒发情思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47-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今江苏徐州市沛县),设宴招待家乡的故交父老,酒酣时自己击筑(古代乐器)而歌,所作慷慨豪情的《大风歌》。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刘邦)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正是记载了这段历史。刘邦短短三句,洋洋自得,气壮山河,但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最后一句流露出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刘邦在这里是以“云飞扬”流动显示大气运动的物理图像,来抒发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壮志豪情。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则典故,“大风歌”或“大风诗”的来历。之后直至现代,不少人皆仿此“歌大风、唱大风”,以表示慷慨悲歌、治国安邦的豪情壮怀。如: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也有—首以风吹白云飞,表达情感的诗《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辛武功庆善宫》诗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 《过旧宅二首》之二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林宽《歌风台》诗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王德贞《奉和圣制过温汤》诗 停舆兴睿览,还举大风篇 直到近代也有类似的大风诗,如: 董必武(1885-1975)《感时杂咏》诗 欲守四方歌大风,飞鸟未尽先藏弓。 朱德(1886-1976)《赠友人》诗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陈毅(1901-1972)《莱芜大捷》诗 鲁中霁雪明飞帜,渤海洪波唱大风。 现在以云来显示大气的流动,己很常见。如在电视台的气象预报节目中,人们常能看到由云显示千姿百态流动图案的卫星云图,所显示大气中所发生的动力过程。下图是卫星拍摄到的,2005年对美国新奥尔良造成巨大灾害的卡特里娜飓风图。 也有古诗用风叶和船只所显示的流体运动,来形象、生动地比喻和描述远行在外人的行迹和旅途。如宋代诗人范成大(1126-1193)的五言律诗《道中》 月冷吟蛩草,湖平宿鹭沙。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 踪迹随风叶,程途犯斗槎。君看枝上鹊,薄暮亦还家。 程途是指旅程途中,槎(chá)亦做查、楂,系水中木筏意,犯斗槎是指远行所乘的船只。 古代诗人还常以杨絮、柳絮以及虫类拉的丝(亦名游丝、晴丝),所显示的空气流动情况(风、对流或布朗运动),来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思,如: 韩愈(768-824)《晚雪》诗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以及《次同冠峡》诗 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 。 周紫芝《踏莎行》词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范成大《碧瓦》诗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以及《初夏二首》诗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 韶光是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诗人想象春末夏初的游丝是在恋惜时光,想把春天挽留住。 石(矛下加心)《绝句》诗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春忙。 以杨花比喻自己奔波游宦,道出了深沉的乡思旅愁。 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韵》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旁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将杨花比作缠绵衰感的思妇。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把杨花比作日益沦丧的国土。 各种各样的流动显示方法 流动显示是在力求不改变流体运动性质的前提下,用图像显示流体运动的方法,其任务是使流体不可见的流动特征,成为可见的。俗话说“百闻不如—见”,人们通过流动显示看到了流场的特征,从而可进一步研究探索和应用流体运动的规律。 西方一些人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科学家达•芬奇(Da.Vinci,1452-1519),是第一个运用流动显示的方法,来叙述涡旋构图的人。但比起运用流动显示的图像,来描述峡江水流涡旋的运动特征,和抒情言志的我国古代诗人,达•芬奇却要落后好几个世纪了。 首先应用流动显示方法,对现代流体力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当推英国科学家雷诺(O.Reynolds,1842-1912)。他在1883年,将苯胺染液注入长的水平管道水流中做示踪剂,从而可以看出管中水的流动状态。当流速小时,苯胺染液形成一根纤细的直线与管轴平行,表示流动是稳定的和有规则的流动,称为层流;当流速慢慢地增加,达到某一数值时,流动形式突然发生变化,那根苯胺染液细线受到激烈的扰动,苯胺染液迅速地散布于整个管内,表示流动己十分紊乱,称为湍流。这一试验明确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及其转捩的概念,还提出了后来被称为“雷诺数”的这一十分重要的无量纲参数。至今湍流研究的历史,一般都公认从1883年雷诺这个经典的流动实验算起。 德国科学家普朗特(L.Prandtl,1875-1953),1904年用在水中撤放粒子的方法,获得了水沿薄平板运动的画面。由于画面上粒子留下的轨迹正比于流动的速度,在靠近壁面有一薄层,其中速度比离壁面较远处的速度明显较小,且有大的速度梯度。正是对这一流动显出画面的观察和分折,使他提出了边界层的概念,指出在远离壁面处,可不计黏性,能应用理想流体力学的研究结果;而在物体表面附近的薄层中,由于有很大的速度梯度,从而产生很大的剪切力,不能忽略黏性。这一基于流动显示的新观点,使得可利用边界层很薄的特点,使问题的数学处理大为简化,至今它仍是黏性流体力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有人提出了氢气泡显示技术:用很细的金属丝放在水中作为阴极,通电后在金属丝上形成的氢气泡随水流走,而成为显示流场的示踪粒子。克拉茵(Kline)等1967年首先用氢气泡显示技术,发现了近壁湍流的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也有译为拟序结构)。这是一种大尺度的涡旋运动,它在将平均运动动能转变为湍流动能的过程中,作了大部分贡献。后来经许多人用更精确、先进的实验手段(热线热膜测速、激光测速以及数据自动采集、图像处理技术等)进行重复,使实验越做越精确。不但对壁湍流,而且对自由剪切湍流也发现了相干结构,到20世纪80年代,湍流相干结构已为国际流体力学界公认,并认为这是对湍流生成、维持、演化起主要作用的结构。这一由流动显示所发现的相干结构,被认为是对湍流认识上的一次革命,是在湍流研究上的一次重大进展。80年代之后至今,关于湍流相干结构及其控制的研究,一直湍流研究的热点课题。 由以上三个例子可见,流动显示是了解流体运动特性,并深入探索其物理机制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手段。它能发现新的流动现象,如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动状态及其转捩、涡旋、分离、激波、边界层、壁湍流相干结构等;据了解,流动显示技术己在许多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三角翼和双三角翼的前缘主涡、二次涡和尾涡的形成和发展,钝物体尾迹的涡旋结构,以及多体干扰等。 上面提到的流动显示方法,,主要只涉及到示踪法。示踪法是在流体中加入某些示踪物质,通过对加入物质踪迹观察得到流体运动的图像。由于所加示踪物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用途不一的烟迹(含烟丝)法、染色线法、空气泡和氢气泡法、氦气泡法、激光-荧光法、蒸汽屏法等。当然,在流体中加入了示踪粒子,就又存在粒子的跟随性问题。 除示踪法外,流动显示的方法还有光学方法和表面涂料显迹法。光学方法又分阴影法、纹影法和干涉法。前两者利用了光通过非均匀流场不同部位时的折射效应,后者通过扰动光和未扰动光的相互干涉得到干涉条纹图,从而进一步可得到流动参数的定量结果。表面涂料显迹法是在物面上涂以薄层物质,以其与流动相互作用时,产生一定的可见图像,从而可定性或定量的推断物面附近的流动特性。按所涂物质的不同,还可分为油流(荧光油流)、丝线(荧光微丝)、染料、升华、相变涂层、液晶、感温漆等方法。 流动显示技术目前发展相当快,特别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流动显示方法得到很大的改进。计算机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可对显示结果进行深度的加工分析,以获得更清晰的流动图像,以及有关流动参数的分布。 多种流动显示方法的联合使用,又可得到更丰富的流动信息。随着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激光全息术、光学层析术、散斑、粒子成像测速(PIV—ParticaleImageVelocimetry)、激光诱导荧光(LIF—LaserInduceFluorescent)等方法也己出现并在发展完善之中,为实现瞬时、高分辨率和定量化的空间流动显示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数值模拟、实验检验和世纪数学难题 要弄清流动显示对流体力学的研究能有多大的作用,还需要从流体力学的研究现状来说起。 力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流体力学更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在流体力学中,绝大多数重要的概念和原理都源于实验,例如:大气压强,流体的可压缩性,黏性剪应力,层流,湍流,雷诺数,卡门涡,二次流,附加质量,激波,孤立波,湍剪切流的相干结构,声障现象等;又如,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原理,达西定律,托里拆利原理,伯努利原理等。 瑞士数学家、力学家欧拉(Euler,L. 1707-1783)于1755年,建立了理想流体的动力学方程组,现称为欧拉方程组。法国力学家、工程师纳维(Navier,C.L.M.H. 1785-1836)于1821年,以及英国力学家、数学家斯托克斯(Stokes,G.G. 1819-1903)于1845年,分别对黏性不可压缩流体建立了动力学方程组,现称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在无黏性的情况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可简化为欧拉方程组。现在人们对于自然界、国防和各种工程技术中的流体力学问题,都在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亦可简称为:纳斯方程),现被公认是描述流体运动规律的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对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经过150多年的研究,仅在—些简化的特殊情况下,找到不多的准确解。由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光滑解的存在性问题,至今尚没有在数学上解决,且这个问题又关系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军事和对大自然的认识,极其重要,所以克莱数学促进会(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于2000年5月24日在法国巴黎的法兰西学院,将其发布为新千年数学大奖悬赏的7个世纪数学难题之—,奖金高达一百万美元。克莱数学促进会发布的7个世纪数学难题是:P与NP问题、黎曼(Riemann)假设、庞加莱(Poincaré)猜想、霍奇(Hodge)猜想、贝尔什和斯威尔顿(Birch及Swinnerton-Dyer)猜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杨―米尔斯(Yang-Mills)理论。比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简单得多的欧拉方程组,解的存在性的问题也尚未得到证明,只是它不属于悬赏奖励的问题内容。 在学习微分方程理论時,我们知道: (1)如果某物理问题的微分方程,被证明其解不仅存在而且唯一时,则无论用何种方法找到这个微分方程的解,可以认为这就是该物理问题方程的解。 (2)当某物理问题的微分方程,被证明解是存在的,但却不见得唯一时,则如用—种方法找到了解,还必须研究解的稳定性问题,只有证明了所找到的解是稳定的,才能认为这个解有可能代表实际存在的物理现象。 (3)如果某物理问题的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尚还不能被证明,若用某种近似方法(如渐近方法或差分法、有限元法等各种数值方法)找到了“解”,则难以肯定它是否真是代表实际存在的物理现象的解。 不幸的是,流体力学中所遇到的欧拉方程组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正好都属于第三种情况。 如果经过数学家的努力,解决了悬赏的问题,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解的存在性问题得到了证明,这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是关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解的存在性问题的悬赏,也还包括给出其解不存在的证明。如果是后者获奖,那问题就大了。当然也有这种可能,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应做出某些修正和改进,才能使解存在。如是这样,流体力学教科书就需要改写了。 可是,大量的自然界、国防和各种工程实际中的流体力学问题需要解决,并不能等你弄清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后再说。人们只能在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解决所遇到的流体力学问题。 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能直接解决生产中的复杂问题,能发现流动中的新现象和新原理,其结果可作为捡验其他方法是否正确的依据;缺点是对不同情况需做不同的实验,且所需人力、财力、物力较多,花费大。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可明确给出各物理量与流动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普适性较好;缺点是数学上的困难很大,能获得的分析解(包括近似的分析解)的数量有限。数值计算方法的优点是可对分析法无法求解的问题,求得其数值解,且花费相对较小;缺点是对复杂而又缺乏完善数学模型的问题,仍无能为力。分析解及数值解都是建立在具有—定假设条件的运动方程组之上的,其结果仍都应受到物理实验结果的捡验。由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解的存在性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就更难以肯定数值方法找到的解,是否代表真实的流体运动。所以,数值摸拟与物理实验的本质差别并未消失,数值模拟尚不能替代物理实验,数值摸拟的结果必须用物理实验来捡验其正确性。 由于计算机和数值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出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对于流体力学问题进行大规模数值模拟,现己很常见,国内已有几种功能较强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商品软件(如 FLUENT, STAR—CD, TASC flow,PHOENICS 等)在应用,且已使用并行计算机进行大规模数值模拟。但所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仍须用物理实验来检验其正确性。而作物理实验又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所以巧妙地构思、设计小规模、精细的物理实验,以较少的花费来捡验大规模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流动显示方法和技术,正是我们在流体力学研究中,能达到上述目的的重要实验方法和技术,它不仅能提出新的观念、新的研究模型,揭示流体运动规律,也能为流体力学计算提供可靠的流动条件(如边界层转捩点、激波位置、涡核位置、尾迹宽度等),和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检验。 附录:新千年数学大奖悬赏的7个世纪数学难题 Notices of the AMS(美国数学会(AMS)的会刊)在克莱数学促进会发布7个世纪数学难题后,曾为悬赏问题准备了如下的简介: P和NP问题:一个问题称为是P的,如果它可以通过运行多项式次(即运行时间至多是输入量大小的多项式函数)的一种算法获得解决;一个问题称为是NP的,如果所提出的解答,可以用多项式次算法来检验。P等于NP吗? Riemann假设:黎曼ζ函数的每个非平凡零点,有等于1/2的实部。 Poincaré猜想:任何单连通闭3维流形同胚于3维球。 Hodge猜想:任何霍奇类关于一个非奇异复射影代数簇,都是某些代数闭链类的有理线性组合。 Birch 及Swinnerton–Dyer猜想:对于建立在有理数域上的每一条椭圆曲线,它在1处的L函数变为零的阶,等于该曲线上有理点的阿贝尔群的秩。 Navier–Stokes方程组:(在适当的边界及初始条件下)对3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证明或反证其光滑解的存在性。 Yang–Mills理论:证明量子杨–米尔斯场存在,并存在一个质量间隙。 (注:其中第三个难题:庞加莱(Poincaré)猜想己被解决,解决其中关键问题的,是俄罗斯年轻学者佩雷尔曼(Grigory Perelman),他的文章并不是发表在著名的期刊上,而是2002年在网站上发表的,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承认。) 参考文献 1.王振东、姜楠,新千年数学大奖问题 ——证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光滑解的存在性[J],力学与实践,2003,25(3):72—73 2.王振东,关于流体力学方法论问题[J],力学与实践,2004,26(2):83—85 3.王振东、武际可,力学诗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4.Allyn Jackson ,Million-dollar Mathematics Prizes Announced [J],Notices of the AMS,2000,47(8):877—879 5.Wenjei Yang ,HandbookofFlow Visualization[M],Hemisp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0 6.Smits AJ,Lim TT , Flow Visualization[M]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0
个人分类: 力学诗话|23454 次阅读|5 个评论
在Batchelor教授的指导下
热度 2 cswen 2009-3-18 19:30
在 Batchelor 教授的指导下 纪念当代国际流体力学大师 G.K.Batchelor 教授逝世九周年 温景嵩 2009 年 2 月 19 日 开始写于南开园 没有想到 这是三十年前的旧事。 1979 年 10 月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这世界科学的圣地──剑桥大学。我们可说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事情决定在更早,那是在 1978 年的夏天,中美两国还没有建交。我们通过了国家的英语考试,组织上决定以公费公派的访问学者身份送我出国进修。我那时在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研究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由大气湍流对激光光束引起的种种湍流效应。这类课题研究在西方只有美国有。但是,由于那时我国和美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我就只能选择英国的剑桥大学。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我把我的申请书寄到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系主任 Batchelor 教授 那里。他是湍流方面享誉世界的大专家,向他申请研究湍流的一般性质特别是湍流的间歇性还可以说得过去,安徽光机所的领导也同意了。然而, Batchelor 教授 已是当代国际上闻名遐迩的流体力学大师,而我却是个学气象的无名小卒。他会接受我这样一个专业既不对口又是个小人物的申请吗?我心中很是忐忑不安。可是没有想到我的运气是这么好,最后他居然接受了我的申请,这使我高兴万分。 初遇难关 不过高兴很快就转为沮丧,我们在英国驻华大使馆挨了当头一棒。原来他们为了测试一下我们英语的真实程度,把我们这些通过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协议送到英国来进修的人请到使馆进行了一次测验。这次测验的难度很大,据说比美国的托福难度要大很多。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这批刚从闭关锁国的环境里出来的人在那里打了一个大败仗。尤其是我,听力部分就干脆交了白卷。那是两个英国人在聊天,速度很快,声音又很轻,好像在说悄悄话,我一句也听不懂。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交白卷。我一生中一向总是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交白卷是我难以承受的事,心中懊丧程度可想而知。现在想来,这其实很可以理解。我那年已 45 岁。又是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培养大的。加以学的外语又杂七杂八,小学是学日语,大学是学俄语,只有中学是学英语,培养目标又只是为了阅读,没有学听力,更不要求四会。虽然考试成绩还挺好,特别是在 1978 年夏天国家英语考试前,我们在中国科大的英语训练班,突击了几个月英语的听说读写,最后能以较好的成绩通过了国家考试。但实际上我们这点英语水平还差的很远,无法适应真正的英语社会。于是英语成了我们执行改革开放出国进修任务的最大障碍。我们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出国。我们的领队是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外事局工作的翻译马雪征。她安慰我们说:别怕,这次测验只是为了解情况,不是为淘汰人。测验难度非常大,不要说你们,就是她这个专业翻译也考不好。不要说我们中国人,连英国使馆的秘书英 国老 太太告诉她,她虽是英国人,但是年纪大了,也考不好。因为这个测验词汇量非常大,速度非常快,要求被测试者不但有很好的英语水平,而且要有很充沛的精力,所以只有她的儿子来才能考好。马雪征叫我们放心,还是安心地准备到英国进修的事。虽然如此,我们这批人还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伦敦。 伦敦的英语学校 到了伦敦后,一些朋友很快发现伦敦有好多英语学校供外国人学英语。他们向我驻英使馆提出请求,请求允许我们花几个月的时间去这些学校学英语,作为过渡以适应这个英语社会。我当然也提出了同样的申请。大使馆了解我们的情况,马上同意了我们的请求。毕竟过好语言关是我们这批初出国门的人首要的事。然而 Batchelor 不这样想,他不同意我在伦敦再花几个月的时间去学英语。他有他的想法,通过他的秘书,把他的意见转达到我驻英使馆。说 Batchelor 了解温某人的情况,认为他没有必要在伦敦再学几个月英语,那是在浪费时间,温某人现在应该马上参加剑桥这里的工作。她并且说 Batchelor 已经把我安排在剑桥的达尔文学院,解决他在剑桥的吃住问题。所以她请大使馆转告我,要我第二天马上到剑桥的达尔文学院报到,然后就到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主任 Batchelor 教授这里来。至于提高英语水平的问题, Batchelor 认为那是要通过在剑桥的工作和生活来进一步提高的事。我只好中断了找英语学校进修的事,第二天一早立即赶到剑桥的达尔文学院,办好手续安排好了吃住以后就快到中午吃饭时间了,我于是准备吃完午饭下午到巴切勒那里报到。没想到这时 Batchelor 的秘书又来了电话,问我为什么还没有去系里报到。她说 Batchelor 已在系里等了我一个上午。我大吃一惊,没想到 Batchelor 对工作竟然抓的如此之紧。 时间已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我只好用过午饭下午刚一上班,就到了 Batchelor 的办公室。一进门我就先对他表示了歉意说: I am sorry, I am late.( 我很抱歉,我来晚了 ) 。这就是我对 Batchelor 讲的第一句话。他随口说,还好还不算太晚。接下去我才明白这不是一句客套话。原来他们的一个学术报告会刚刚要开始,我到剑桥后, Batchelor 要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参加他们的学术活动,他很了解我的英语水平,为了使我能听懂,他把 Hunt 找来,坐在我的旁边,报告人一边在上面报告, Hunt 在我身旁一边给我讲解。这就是 Batchelor 的作风,雷厉风行,一切以工作为第一,一点也不许浪费时间,立即投入工作,而语言则是要通过工作和生活来进一步学习提高。 Batchelor 的英语学校 整个剑桥,包括他的系和那个达尔文学院,就是他为我准备好的一座英语学校。他们要求我积极地投身于剑桥的生活之中,在融入剑桥生活的过程中来提高我的语言水平。包括学院和系里的各种 Party( 聚会 ) ,报告会,以及每天上午和下午工间休息时,到他们系里的大饮茶室去喝茶( Morning tea (上午茶), Afternoon tea (下午茶))和剑桥的朋友们聊天,这都是学习语言的良好机会,不可以放过。达尔文学院里没有本科生, 都是 博士生 和 博士后素质比较高的年轻人,和他们一起聊天都非常愉快。记得我第一次参加达尔文学院的一个 Party ,和这些英国朋友们交谈时,他们说我的英语讲的很好,并表示很惊奇,问我的英语是在那里学的?我说是在出国前短期突击了几个月学的。他们不信。我可讲的是实话。 78 年夏天突击英语时,我下了很大的功夫于说英语。我买了一台电唱机和一套英语的灵格风唱盘与教材。那可是纯正的标准伦敦音,我每天都跟着唱盘朗读英语,我的要求很高,不仅要会讲会背,而且在音调语流语气上都要和唱盘里的英国人讲的一模一样才行,不仅如此,我还要求自己把这些唱盘里的故事背得滚瓜烂熟,要达到能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我知道这就是要达到能用英语思维的目标。对我这样当时已是 45 岁的中年人而言,这要求其难度非常大。但我都能置之于不顾,跟着唱盘里的灵格风一遍一遍地学习,又不厌其烦地坚持朗读下去。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天气有多热。合肥的夏天热得让人难熬,汗流浃背,那时还没有空调,只能光着膀子来背课文。我的宿舍外面是一个露天电影场,一到周末的晚上,大家都聚在电影场,一面乘凉一面欣赏电影。这时外面太吵了,我就把门窗都关上,还拉上窗帘,这就使我更加汗如雨下,但是我不管它,继续朗读我的灵格风,一遍一遍地坚持读下去。功夫不负苦心人,时间长了以后,果然产生了点效果。有一次我躲在安徽光机所图书馆的书库里背诵我的灵格风。过了一会儿,外面的图书馆管理员小方跑了进来,发现是我在那里学英语,她不禁笑着对我说:原来是你呀!我说书库里怎么会跑出来个老外在说话呢!听到她这样的的反映,我当时心里感到挺高兴,对进一步学好英语有了信心。现在到了剑桥,经过了在英语社会实践的检验,得到了达尔文学院英国朋友们的赞扬,就更增加了我的信心。原来我的英语并不是一无是处,听力确是我的弱项,但看来我的说英语能力还可以应付这个英语社会。我就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剑桥的生活之中。有一次,和我住在同一宿舍的年轻人,可能想尝尝中国饭的味道,他们倡议,每个人轮流请客,亲自为大家做饭,每周一次。轮到我做饭时,大家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免费而地道的中国饭了。当然我做饭的水平并不高,我不会做大鱼大肉,只会做一些家常菜。但是当我在厨房里忙的时候,一位英国姑娘闻到我的罗宋汤的香味,禁不住跑到厨房里来,要求我允许她先尝一杓。喝过一杓以后,连声称好,要求我再让她喝几杓。等我做完了饭从厨房来到餐厅时,只见大家已经围坐在餐桌旁,对我热烈鼓掌表示了欢迎和感谢之意,那可真是一次难忘的晚餐。除了达尔文学院,系里的朋友们也很热情,经常有人请我到他们家去做客, Batchelor 则是在每年圣诞节时请我到他家去过节。总之在剑桥的这两年多的时间,过得既愉快又很有收益,不仅在业务上也在英语能力上。除了这些日常生活的接触外,他们更加意地培养我用英语做报告的能力。 1980 年,他们请我在他们的大教室做了一个 Formal Seminar (正式的学术大报告会),讲我以前在国内做的云物理。这种 Formal Seminar 他们系里每周五的下午举行一次,由全体流体力学大组的老 师和 博士生们参加。在这次 Formal Seminar 之前他们的博士生先请我在他们学生自己的 Informal Seminar (非正式的学术报告会)上讲了一遍。在达尔文学院也讲了一遍。听起来还可以了,最后才是 Hunt 出场。原来他还是系里面流体力学大组的负责人,他代表流体力学大组邀请我给他们再作一次正式的大报告,有了前两次非正式报告的经验,所以这次做正式的大报告时,场面虽然很大很隆重,但我却很有信心,结果很成功。 1981 年, Batchelor 又要我走出去,到华沙和维也纳的两个国际会议登上国际舞台,代表他和我去报告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我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在准备报告时,他请了一位澳大利亚的朋友来听我试讲,帮我准备好这两次国际会议上的报告。报告果然也很成功,还引起了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的极大兴趣,他们当场邀请我第二年到他们那里去再做一个一小时的详尽的正式大报告。这一次 Batchelor 不再找人帮我准备,在语言上他已很放心,看来我已在他的英语学校中毕业了。当然他还是有所指教,他要我在准备报告时要 Practice , Practice , and Practice 。(练习,练习,再练习)。他这个要求我照做了,效果很好。以后我把这个习惯坚持到现在,不光在国外作报告,每次在国内做大报告时,也要先练习几次,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1999 年春天,韩国光州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系的李揆元教授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去进行学术交流。这位教授是美国培养出来的。在美国得到的博士学位,又在美国工作了二十多年,已经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气溶胶科学家,是美国气溶胶学会会刊的一位国际编委,在国际气溶胶学术界很活跃。他说得一口非常纯正非常流利的美式英语。在我报告以后他对我讲,我是他所遇到的中国教授中英语讲得最好的人。他也很奇怪,问我的英语是那里学来的。我如实以告我在国内学英语的经历。他摇摇头,表示不相信这样的经历可以学好英语。我当时也没有办法向他解释清楚。现在当我总结我当年在剑桥过语言关的历程时,我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我还有一个在英国学英语的学历:应该说我还是 Batchelor 在剑桥的英语学校的毕业生。从这位李揆元教授的反映看,可以说我是 Batchelor 英语学校的一位基本上合格的毕业生。我确实应该加倍地感谢他对我的帮助和培养;不仅在业务上,而且是在英语语言上。这里在合格二字前我加了基本上三个字,确有必要。因为直到现在,听力仍然是我的弱项,虽然是有些进步,而说英语也主要局限在我搞的课题。 又一次没有想到 在我刚踏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后不久,在 Batchelor 教授和我第一次的 interview (会面)上,他告诉我他早已不搞湍流了,这又使我吃了一惊。他说他现在搞的是悬浮体力学( mechanics of fluid suspension )。由于他看到我的履历上写有我在 60 年代初曾搞过一段云的微物理,而他认为云也是一种悬浮体,因此他接受我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我的云的微物理把他在悬浮体力学的研究成果推广到云物理中去。如果我愿意重新拿起我以前搞过的云的微物理,那现在就有可能在 Batchelor 这里做下去。与此同时他也告诉我,他并没有欺骗我。他说如果我坚持要搞湍流的话,他这里也有人,那就是 Hunt 。并且说到 Hunt 已在湍流领域做出了很好的工作,跟 Hunt 搞湍流也一定会得到好的结果。这真是又一次没有想到。 Batchelor 教授是世界闻名的湍流专家,为了到剑桥在他的亲自指导下研究湍流,来剑桥前我还专门把他的 50 年代出的湍流名著《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理论》又学了一遍。怎么现在会变成了悬浮体力学了呢?而且老实讲悬浮体力学这门学问我当时还是第一次听到,所以更不可能当年在国内向他申请时就会想到,我可以通过我在 60 年代初的云的微物理来向 Batchelor 教授现在的悬浮体力学靠拢了。 Batchelor 教授是一位雷厉风行的专家,他马上给了我他在 70 年代做的两篇悬浮体力学的文献,并要我学一下他在 60 年代出的流体力学名著《流体力学导论》,至于云物理学这些年的新进展,他说他们系里的图书室也订有气象学刊物,我可以查阅。此外,他还把我介绍给 Hunt 。 Hunt 对我说他们不搞湍流的基本问题,因此我原来计划到剑桥搞湍流的间歇性问题就只好作罢。 Hunt 说他们搞湍流在大气中的应用非均匀气流中的大气扩散,并且给了我几篇他们在 70 年代在这方的文章。然后 Batchelor 和 Hunt 给了我一些时间学习这些文献再做最后的决定。我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学习和查阅文献的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我有了可喜的发现:原来我在 60 年代初在云的微物理方面的工作,在我离开云物理后,却在国际云物理学界掀起了一场风波。开始的时候以英国著名的云物理学家 Mason 教授为首的学者们起而批判我们,全盘否定了我们的工作。但后来在 1977 年曼彻斯特大学的 Latham 教授作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结果又否定了 Mason 教授的主张。此后 1979 年澳大利亚学者 Manton 等人的工作又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理论。在我来到剑桥的那些日子,风向又开始转到我们这边来了。难怪我的那点 60 年代初云物理工作,会引起 Batchelor 教授的重视。虽然我那时对他的悬浮体力学了解还很少,但他讲云也是一种悬浮体,无疑是正确的。既然他说可以借助我的云的微物理学把他在悬浮体力学的研究成果推广到云物理中来,那跟着他这样走下去总是不会错的。另一方面对 Hunt 文献的学习也有了可喜的发现。原来他是对烟羽在非均匀气流中的扩散有了新的发现。这些发现对以往的大气扩散理论是一次突破。他的研究结果证明与以往均匀流中的扩散不同,烟羽的宽度可以不随距离的增加而扩大,甚至会有反常的收缩现象。这马上使我联想到了我在 60 年代中期在北京郊区搞过的烟团扩散实验,那时我也曾发现了类似的现象。烟团宽度可以不按照 Batchelor50 年代创造的烟团扩散理论扩展,完全相反的烟团收缩现象会时有发生。当然烟团收缩的机理会和烟羽收缩的机理有所不同,但是借鉴 Hunt 的烟羽非均匀扩散理论,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不同于 Batchelor 烟团扩散理论的新理论来。于是 70 年代末我在剑桥时就发现了当年 60 年代我在大气所的两个工作都是很有意义很有发展前途的成果,由此就更增加了我在科学事业上奋斗下去的信心。然而当时在剑桥我只是一个人,我不可能分身同时开展两个性质上截然不同又是全新的工作。权衡再三,我只能舍弃了和 Hunt 一起发展新的烟团扩散理论的机会,而决定跟定 Batchelor 教授。究竟他才是当代享誉世界的国际流体力学大师,直接聆听他的教诲,必会有更大的收获,机会难得啊!就这样在 Batchelor 的强有力的指导下,我的研究工作来了一次大转弯,从湍流的研究转到悬浮体力学,从高 Reynolds 流动转到低 Reynolds 流动,其道路是通过我从前搞过的云的微物理。事实已经证明这个决定对我后半生的工作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 Hunt 也不是等闲之辈, 1995 年我在新加坡参加第六届亚洲流体力学代表大会时又遇到了他,他那时已是英国国家气象局局长。他应邀参加那次代表大会是为了在大会上给亚洲的以及与会的其他国家的流体力学家门做大会特邀报告。老友重逢在新加坡,大家自是非常高兴。) 悬浮体力学与云物理的结合 出乎我的意料,当我同意回到云物理,以向 Batchelor 的悬浮体力学靠拢时,他就先向我请教起关于云的微物理的一些 ABC 问题来。他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大权威,而我还是个不知名的小人物,真不知道他还具有这样不耻下问的精神。我于是尽我所知向他介绍了云的微物理,我告诉他云滴增长有两个基本过程。一个是凝结增长过程,另一个是重力碰并增长过程。前者主要作用在云滴比较小,大致小于半径 20 微米,后者主要作用在比较大云滴半径大于 30 微米范围,两者之中有一个著名的生长沟。现有的理论很难跨越过去,从而无法解释对流云的阵性降水问题。 Batchelor 对凝结过程没有表现出兴趣。他感兴趣的是重力碰并增长过程,而这是他从来没有做过的。他当时问我,云的微物理在重力碰并研究中有没有考虑过布朗运动。我说没有,我告诉他,云的微物理中是使用轨迹法研究重力碰并,当然就不可能考虑布朗运动。他断然说不行。这是他多年来从事悬浮体力学研究得出的第一反映。因为在他看来,云雾也是一个悬浮体,而对悬浮体力学的研究,已经证明随机的布朗运动是悬浮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由此可知,在云的微物理中基本上也不应使用在重力碰并中一贯采用的轨迹分析法,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按照流体力学和悬浮体力学的经验,即使在高 Peclet 数条件下,也可能存在一个边界层。 在边界层中,布朗运动有可能不可忽略,这会对重力碰并产生直接影响。为研究边界层的影响,也必须使用粒子对的统计对分布方程方法。这是在 Batchelor 的悬浮体力学和我的云物理相结合后,他马上产生的新想法。正是在这种相互切磋中产生了新的灵感火花。看来他在不耻下问的过程中,也没有忘记一个理论工作者的基本职责──西风凋碧树(此语的确切含意请参见拙著《创新话旧谈科学研究中的思想方法问题》)。而且作为一个凋碧树的大家,他能一下子凋到 Smoluchowski 轨迹法的核心问题,尽管他从来没有做过碰并工作。后来的研究表明,当时 Batchelor 的第二点想法不对,因为在边界层里,除了布朗扩散项以外,还有 van de Waals 分子引力项,这一项是产生碰并的主要物理因子。没有它就不可能有碰并发生。但有了它,布朗扩散项就只好忽略了。因为它是一个趋于 0 的小量,而 van de Waals 分子引力项却是趋于无穷大的量。尽管如此, Batchelor 的第一点想法却无可辩驳被一再证明正确。显示出他作为流体力学一代大师的英明。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虚心向内行人请教,并在相互切磋中抓住新问题以开展一项新工作,是他们推动科研工作的主要方法。回国后,当我继续开展在剑桥还没有作完的碰并工作时, Batchelor 还在伦敦组织过一次碰并问题的国际会议,这仍然是为了我们的工作。这种方法与我以前在中国科学院经历过的不同。那时,我们每当要开展一项新工作时,导师总要组织大家(包括导师自己)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学习。但在剑桥,我没有看到 Batchelor 学云物理,也没有看到他学碰并文献;他也没有要我学悬浮体力学及碰并文献。当然在开始时,他曾要我学他的 1967 年发表的《流体力学导论》并给了我两篇他在沉降和传质上的文献。他和我的交谈,以及他在伦敦组织的碰并会议,实际上,就是他学习碰并以推动碰并研究的方法。他们的图书资料室里经常很少见到人,而同事之间的讨论问题,却时时处处都在。他们的学术交流真是做到家了,除了学术会议和报告会以外,还有饮茶室的两次工间茶( Tea break ,(一次是上午茶( Morning tea )另一次是下午茶( Afternoon tea )))中的交流,在个人的办公室内的讨论,以及个人之间随时随地的讨论等等。 首战告捷 想法既已确定,下面就应由我来解对分布方程以实现这想法。 到剑桥以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对分布方程,不知其为何物,更不用说解这个方程了。对此我不免有些胆怯。这时 Batchelor 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不用怕。他鼓励我大胆地干,并表示他会做我的坚强后盾。这使我有了勇气,走上了这条当时对我还是陌生的,求解高 Peclet 数下,不稳定系统中悬浮粒子统计 对分布方程的征途。 开始的工作还不算太难。经过了一段摸索,我终于克服了求解对分布方程外域解的困难。使用流体力学中的微扰方法, 经过努力,我得到了该方程的外域解的解析解。 我很高兴这是我到剑桥后的第一次成功。时值 Batchelor1980 年第一次访华。等他回剑桥后,我向他汇报了此事,他也很高兴,说这个解很重要,很有意义。后来我才知道,这主要是指我这个解突破了他十年来想把单分散沉降理论发展成多分散沉降理论,而始终未能解决的难题,即求稀释悬浮体中统计对分布的难题,现在这个难题被我无意中解决了,在这个解的基础上,加上他的第二次近似──置边界层问题于不顾,他就可以完成他的十年来未完成的多分散沉降理论的夙愿,至少是完成了第一步。有关这一问题,我们还将在后面讲道。 但是对我的碰并问题而言,我却不能采用他的第二次近似,置边界层问题于不顾。因为计算碰并率时的积分,是一个球面积分,积分面恰恰在两个粒子相撞时的碰撞面上,这正是边界层的底。显然不解决边界层问题,就无法计算出碰并率。为此,我还得继续前进,去建立边界层方程并求出边界层解。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遇到了一个更大的困难,那就是内外域解相互匹配问题。 再遇难关 上节讲的我首战告捷索求到的对分布外域解析解,它的内极限是奇点,趋于无穷大。当时我还只会按以前学过的,老式的 K rm n-Pohlhausen 边界层衔接方法来和边界层内域解衔接。按照这个方法,在边界层顶衔接处就必然会发生解不光滑的问题。对分布函数的函数值本身虽然连续,但函数的各阶导数却不连续,在边界层顶部产生突然转折现象。对此, Batchelor 拒绝接受,我很苦恼。后来有一次在饮茶室喝工间茶时,剑桥的朋友们在闲谈中了解到我当时的苦恼,于是他们向我推荐了美国学者 van Dyke 的著作《流体力学中的微扰方法》。我很快从书店买到这本书的 1975 年修订版。学习以后才知道 , 在边界层求解中 , K rm n-Pohlhausen 的内外域衔接方法现在已经过时 , 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是一个更好的方法,这就是内外域匹配渐近展开法。按照这个方法的原理,要求外域解的内极限和内域解的外极限必须相等。只有在这个条件下 , 内外域解匹配起来后才会光滑,不会产生突然转折现象。但是如何才能使我的问题满足这个匹配原理呢?显然我不能直接用对分布函数来衔接了,因为它的外域解的内极限是无穷大,无法满足这个匹配原理。经过许多天的紧张探索,在一次夜深人静,人已上床准备入睡而又无法使思维活动停下来。相反,思维活动却是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清晰,突然就找到了答案。既然,我不能直接探寻对分布的解。那麽,我可以通过一个变换来解决匹配上的困难。亦即 j 变换, j 的定义是对分布和它的外域解的比,这个比在外域显然恒等于 1 ,它的内极限自然也是 1 ,而不再是原来外域解的内极限──无穷大。按照这个思路,在内域,我不能再建立对分布的边界层方程而应转而建立变换 j 的边界层方程,同时令 j 的边界层解的外极限为 1 ,这样导出的 j 的边界层解就自然而然地和 j 的外域解的内极限相等,从而可以满足匹配渐近展开法的匹配原理。我马上把这个新想法报告给 Batchelor 。这一次他终于点头了,称赞地说 good idea! (好想法!)于是,内外域匹配上的难题就通过引进 j 变换而解决了。 MLB 方法的成功应用 以上的工作在剑桥完成。由于后来在 Batchelor 的建议下,我参加了他的沉降工作,因此碰并工作暂停。直到我 1982 年 2 月回国,才重新启动。这时 Batchelor 和我就分散在剑桥和安徽光机所两地,通过通信继续合作。上节谈到我已建立起对分布变换 j 的边界层方程,这方程仍然是一个偏微分方程,根据流体力学和悬浮体力学中传质问题上的 MLB 方法( Mises-Levich- Batchelor 方法 ) 有可能把边界层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一个常微分方程,从而得到问题的解析解。这个方法又包括了三次变换:流函数 y 变换,切向自变量 t 变换以及相似变换。这方法原来是 Mises 在 1923 年和 Levich 在 1962 年提出的,后来 Batchelor 在 1979 年发表的传质问题论文中,他对此方法又有新的发展,故称为 MLB 方法。 初看起来这方法不能应用到我的碰并问题,因为该方法的第一次变换是流函数 y 变换。流体力学告诉我们,只有速度场是管量场,即它的散度为 0 时,才有流函数 y 存在。这是应用 MLB 方法的大前提,而这一前提在碰并问题之中并不存在,因为两个粒子间由重力造成的相对运动速度场,并不是一个管量场,也就是说,它的散度不为 0 。所以从这一点看,这方法不能应用于我的碰并问题中。然而后来, Batchelor 在一次通信中讲到,他已克服了这个难题,找到了应用 MLB 方法的钥匙。原来,他料定对粒子间相对重力运动速度场乘以某一个待求函数 h( q ) 后,速度场就可以由原来的非管量场变成管量场,这里 q 是极角。他用反推法找到这一函数因子 h( q ) 的具体形式。他先令速度场乘以 h( q ) 后的散度为 0 ,由此得到一个常微分方程。解这个方程就找到了待求的 h( q ) 。此后就一直使用被 h( q ) 乘过的新的速度场,于是现在我们就可使用 MLB 方法顺利地把边界层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简单的常微分方程,并得到一个很漂亮的解析解。对此,我不能不叹服 Batchelor 流体力学水平之高超。他不但是善于发现问题的高手,而且也是一位善于解决问题的能人。 来自 Davis 的挑战 然而我的对流碰并新理论还没有最后完成,这理论遇到的最后一次挑战来自当时美国的一位年轻学者 Davis ,此人是在我离开剑桥后才从美国到剑桥来的。他当时接受了 Batchelor 的建议,用 Smoluchowski 的轨迹分析法,检验一下我们这个新的统计理论结果,同时还要研究一下粒子惯性对重力碰并的影响,以此作为 Davis 在剑桥的博士后论文。果然让他找到了我们新理论中的一个错误。而且他证明给 Batchelor 看,这错误是致命的而且无法挽救,只有放弃。 Batchelor 接受了他的意见,建议我也放弃这一工作,这工作就被 Davis 一下子枪毙掉了。这封信是在 Batchelor 上次解决流函数难题的那封来信之后,过了几个月才来的。看来,让他接受 Davis 的意见也不那么容易。 Batchelor 在这封来信中接着说,放弃这个工作他也很难受,因为他也为此化费了不少心血。但是他接着说,现在他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是无可挽回的致命错误,那只有放弃。接到这封信后我大吃一惊。我好像迎头挨了一闷棍,被人打倒在地。然而我没有服输,而是起而应战。我想, Batchelor 是在国际上久负盛誉的大人物,成果累累,放弃一个成果,对他可能不算什么。然而我却不能,我必须奋起应对来自 Davis 的挑战。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新方案,它可以纠正我们那个被 Davis 检查出来的错误。我把这个新方案报告给了 Batchelor ,但是他不接受。他现在有了新的想法,就很难再改变。直到 1983 年 9 月,他应邀在北京举行的亚洲第二届流体力学代表大会上,为大会作特邀报告。我们在北京再次见面了,我向他报告了我得到的最新数据。他仍然不信,不过他表示,当晚他会再仔细地审查一下我的最新数据。这天晚上,我也暗暗地下了决心。准备第二天万一他仍然不肯接受我的新方案,我就向他摊牌。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向他提出要求,要求他同意由我一个人来发表。因为我相信这方案正确。不料,第二天他终于改变了他的想法,接受了我的新方案。这个新方案终于得到 Batchelor 的认可,并于次年 1984 年发表在中文版的《中国科学》上, 1985 年又发表在英文版的《中国科学》上。悬浮粒子对流碰并中的一个新理论,就这样诞生了。那么, Davis 向我发出的挑战究竟是什么?我又如何应对他的挑战呢? 原来,为要应用 MLB 方法把边界层方程从偏微分方程变为常微分方程,需要进行一次相似变换。在相似变换中,人们要把切向坐标变量和法向坐标变量组合成一个新的相似变量,代入原方程后,原来的偏微分方程,就有可能转化为以此相似变量为变数的常微分方程。这种变换不是无条件的,其条件就是要求粒子间重力相对速度的切向分量,在整个边界层中应该是常数。然而实际上它并不是个常数,它是随高度的降低而不断地减少,是一个高度的对数的二次多项式分式,很复杂。这当然阻碍我们在本问题上应用 MLB 方法中的相似变换。对此,我们采取了又一假定,即假定在整个边界层中它可以取边界层底的数值来近似。由于边界层很薄,我们原以为可以做这个近似。但 Davis 的计算表明,当人们对切向速度分量取它原来那个复杂的对数的二次多项式分式时,计算结果与我们这个近似有相当大的误差。误差之大超出了许可范围,不能采用。而如果我们不做这个常数近似,就无法应用 MLB 方法中的相似变换于本问题。也就无法得到那个漂亮的解析解,而只能转而求数值解。而数值解法却是 Batchelor 这位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所无法接受的。结论就只能是放弃这工作,这就是来自 Davis 的挑战。 Batchelor 服了,但是我没有服。我在合肥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仔细地检查并分析了这个切向速度分量的对数二次多项式分式的变化规律,最后发现这基本上仍和简单的对数变化规律相似。粒子进入边界层后,它的切向速度确实随高度降低而减少,但减少的速率非常慢,只是到接近边界层底时,它才迅速地降到边界层底那个极限值。正因为如此,我们原来以边界层底的切向速度分量来近似整个边界层的情况,当然就会带来很大误差。然而正是因为有这个发现,我才能提出一个新方案来解决 Davis 给我们出的难题。那就是用切向速度分量在边界层顶的那个值为常数,来近似整个边界层的数值,这符合对数变化的特点,应该不会产生很大误差。同时又使我们仍然能应用 MLB 方法,化边界层偏微分方程为常微分方程并进而得到同样漂亮的解析解。按这新方案计算出的数据表明,这个设想很对。 Batchelor 最后也接受了它, Davis 也放弃了他的挑战,一个对流碰并的新的统计理论才得以诞生。 突破 Smoluchowski 悬浮粒子的碰并理论 新理论第一次在对流碰并领域得到了一个解析解,从这解析解中我们才能揭示出对流碰并真实的物理:当有对流碰并发生时,在参考粒子的表面会存在一个由 van de Waals 分子引力控制的边界层。对流碰并捕获系数新的解析公式说明,捕获系数和粒子在边界层顶的浓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先由对流运动把粒子从无穷远处输送到边界层顶,然后其中的一部分在 van de Waals 分子引力势作用下,为参考粒子所捕获。很显然, Smoluchowski 当年提出的撞击模型没有反映出过程的真实物理。新理论的第二个意义在于,它把统计理论第一次伸展到确定论型的对流碰并中来,也就是说,统计理论不但能处理含随机的布朗运动的碰并问题,而且也能处理完全不含一点点随机的布朗运动的对流碰并问题。而这个领域原来是 Smoluchowski 的轨迹分析法所独占的。 Smoluchowski 的轨迹分析法,在悬浮粒子的对流碰并领域里统治了将近七十年,这防碍了人们对耦合碰并的研究。然而这障碍现在终于被我们打破了。这就为我后来转到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后使用统计理论方法来建立重力对流和布朗运动耦合碰并理论,从而再一次突破了 Smoluchowski 两种极限碰并理论的局限性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统计理论可以处理 Peclet 数从无穷大到 0 全部范围的碰并问题,从纯确定型的对流碰并经过耦合碰并一直到纯概率论型的布朗碰并。而这是原来 Smoluchowski 的轨迹分析法所无能为力的。 新理论当然还需要进行检验,但这个检验已由 Batchelor 自己做完了。对于重力碰并情况,如上所述,是由他请来的 Davis 做好。当我们把新方案展示给 Davis 后,他对这一方案也表示了肯定,并且在他后来发表的论文中引用了我们的新数据。在他的论文中他承认我们的新理论,对于重力碰并情况和他用轨迹分析法算得的一致。我们的理论也曾应用到由背景流场引起的对流碰并,如轴对称纯变形流场对流碰并。这个例子曾由美国著名胶体科学家 Schowalter 和他的合作者 Zeichner 在 1977 年使用轨迹分析法计算过。他们的数据以图形式发表,直接从图上读取数据则太粗糙。为了能进行精确的检验, Batchelor 打电话给 Schowalter ,请他送几个原始的精确数据过来。 Schowalter 答应了 Batchelor 的请求,并送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原始数据给我们。于是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统计理论也和 Schowalter 使用轨迹分析法算得的结果一致。而且符合得比重力碰并还要好。 1984 年我到南开大学后,曾指导过天津大学力学系一位研究生林红的学位论文。我建议她的题目,就是把边界层方程中的切向速度分量,不再使用常数近似,而是使用它的本来面目高度的对数二次多项式分式,进行数值计算,求数值解。以进一步检验我们那个以边界层顶的切向速度分量来近似整个边界层情况的可靠性。林红的计算表明我们那个近似所得到的解析解与她的数值解一致。以上三次检验说明了新的理论的正确,能够以它为出发点来进一步研究悬浮粒子耦合碰并问题,特别是高 Peclet 数下的重力对流与弱布朗耦合碰并问题。 新理论发表后,得到有关领域的同行关注,为大家所引用。特别值得提一下的是由于这理论阐明了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确定论型问题也可用概率论型的方法来处理。因此它也引起国际统计物理界的兴趣。我们曾在《 SCI 》检索中发现,在国际统计物理领域的杂志也有人引用过我们这个对流碰并的统计理论。 参加了 Batchelor 多分散悬浮粒子沉降统计理论的大工程 Batchelor 的 1972 年发表的单分散悬浮粒子沉降理论是沉降研究中的一次重大进展 , 然而对沉降的统计理论而言 , 单分散沉降的成功还只完成了任务的一半 , 它意味着统计理论中的两大难题他只解决了一个积分发散难题;而第二个难题,即求解粒子对统计对分布方程难题仍有待解决 , 只有解决这一难题沉降的统计理论才算全部完成,才能突破单分散沉降理论的局限 , 把理论推进到多分散沉降理论阶段。多分散体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领域 , 真正的单分散系统只有在实验室中采取特殊设备才能制造出来。因此在应用上单分散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 应予以突破建立更普遍的多分散理论。在多分散体系中,由于粒子大小,成分都不同,在重力的作用下,它们各自的沉降速度也就不同,因此它们之间也就存在相对的重力沉降速度。对分布方程中重力输送项也就不为 0 ,对于这种多分散体系,即使仍假定粒子为硬球,不存在相互作用势,求解对分布方程的困难也不再能回避。只有解决了这一难题,才能建立起多分散沉降统计理论,而这一难题的解决是在我 79 年到了剑桥后,在我的协助下 Batchelor 才完成了这第二次突破。 在突破单分散沉降的局限,建立多分散沉降理论的过程中,无疑 Batchelor 是主角,我只起了一个配角作用,我的作用不可能更多。因为在我参加到他这个大工程中来时候,我对沉降的了解还只停留在 1851 年的 Stokes 孤粒子沉降理论。尽管如此,这贡献却并非无足轻重。具体地讲,我的贡献有两点 : 第一,如前所述,我在解碰并问题时得到的高 Peclet 数下对分布方程在外域的一级近似解,这个解也就是在沉降问题中同样的外域一级近似解。这为求解全部沉降问题开辟了一条康庄道路。第二,我承担了 Batchelor 这个沉降大工程中全部数值计算工作。以上两点贡献,相对于 Batchelor 的自然很小,但很重要。尤其是第一点,应该说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前已曾指出,从单分散沉降到多分散沉降,必须克服求解对分布方程的难题才行。 1976 年 Batchelor 虽然对多分散沉降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大家描述了多分散沉降理论的轮廓,但那只能算是一个理论框架,还不是理论的真实内容。因为那时他还未能克服这个求解对分布方程的难题。 1979 年底我到了剑桥以后,和 Batchelor 一起研究我的工作时,也没有提到沉降工作,只是到了 1980 年他第一次访华时,我在研究悬浮粒子对流碰并的统计理论过程中,得到了不稳定系统高 Peclet 数下对分布方程外域的一级近似解,待他回剑桥向他汇报后,才使他想起他 1976 年还未完成的多分散沉降工作,原来沉降和碰并虽是两个不同的课题,所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悬浮体系,但这个不同,在高 Peclet 数条件下,仅仅表现在内域边界层上。而 对于外域解却完全相同,再加上他当时做出的第二次近似,忽略掉布朗边界层的贡献后,我那个解就成全部区域中的解,放到沉降积分中去,就可得到高 Peclet 数下多分散沉降的统计理论了。可见我那个解在建立多分散沉降理论中所起的作用,确实很关键。然而对我来说,那到是意外收获,是无心插柳柳成行。 在有了如上沉降的理论以后, Batchelor 自己又很快得到低 Peclet 数条件下的解,以及粒子大小比 l ,和粒子和介质密度差比 g 两个参数,趋于两个极端情况( 0 和无穷大)下的解。于是多分散沉降统计理论的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就此完成了。下一步该进行数值计算。这时 Batchelor 找到我,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否乐意把我手头上的 碰并工作暂时停下来,帮他把多分散沉降理论的数值计算工作完成,我当即表示我乐意,这就是上面谈的第二点贡献。第一点贡献是无心插柳,第二点却是自觉自愿,是一次自愿地选择。这两点对沉降的贡献,使我自己的碰并工作暂时停了两年,但是完全值得,以后的发展,越来越使我认识到,当时自愿暂停两年的碰并帮助他完成多分散沉降理论,意义是多么重大,应该承认这是我那 1999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成果中被誉为闪光的 8 个创新点中,影响最深远,意义最重大,最光辉的一个创新点。当然,这光辉主要是 Batchelor 的,我只是沾了点光。然而 Batchelor 本人对我这点光,也作了充分的肯定,以致在 1981 年 9 月他两次让我代表他和我两人向华沙的流体力学国际会议,以及维也纳的欧洲力学学会第 144 次会议做我们这个多分散沉降新理论的报告。 1982 年 2 月他又让我代表我们两人向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做更详尽的 多分散沉降新的统计理论报告。报告后不久,我就结束了在剑桥的高级访问学者( Senior Visitor )的生活回国。分手时,他一再向我表示感谢,感谢我对他的多分散沉降理论的贡献,他说没有我的帮助这一工作不可能完成。 还有两位外援 谈到多分散沉降理论创新点的诞生过程,还必须讲一下 Jeffrey 和大西善元的重要贡献。前者是当时在剑桥工作的一位科学家,是 Batchelor 悬浮体力学小组的正式成员,后者是来自日本的一位高级访问学者,他在 Jeffrey 那里工作。他们是 Batchelor 在 1980 年访华回来后,被 Batchelor 请来参加这一大工程。使我感到奇怪的是, Jeffrey 是悬浮体小组的正式成员, Batchelor 是这个小组的负责人,又是这个系的系主任,国际流体力学的著名刊物《 JFM 》的创始人兼主编,当代国际公认的流体力学大权威。按照我们国内通常的做法,把任务布置给 Jeffrey 就是了,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但 Batchelor 却不。他是以一个平等的朋友的身份,用商量的口吻,向 Jeffrey 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参加到沉降课题组来,为之提供有关在双球流体动力相互作用下迁移率数据,另一个是参加到云物理课题组来,还讲到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课题,因为云滴是非常美丽的球形悬浮粒子。但最后 Batchelor 却说参加不参加,如何参加,由 Jeffrey 自己考虑。 Jeffrey 果然有自己的考虑,他接受了第一个建议,而没有接受第二个。第一个建议他也不是被动式的参加,而是把这一工作发展成他自己另外一个大工程用他和大西善元发明的双多极展开法,全面系统地完成双球低雷诺数流体力学的计算。 Batchelor 和我的大工程只是从他们的大工程中提取了一小部分数据,多分散悬浮粒子沉降统计理论就成为这两个大工程交叉的结果。他们二人为我们提供的数据非常重要,非常关键。众所周知,要想知道在稀释体系中,在双球流体动力相互作用下的参考粒子的平均沉降速,首要的一环就应知道在双球流体动力相互作用下,流体对参考粒子的阻力。正像当年 Stokes 在完成了低 Reynolds 数孤粒子运动所受流体的阻力计算,才能完成孤粒子沉降速度的计算一样。在 Stokes 那里两件事事由他一个人完成,而 Batchelor 这里两件事是分两组人马,由四个人完成,可以想象得出此工程之大之艰巨。虽然我们的工作使用的仅是 Jeffrey 和大西善元的工程中一小部分数据,但他们仍为此付出了 大量劳动。原因之一在于 Batchelor 的计划非常庞大, 1972 年在完成他单分散沉降理论时,他只进行了一个沉降系数计算,得到了 -6.55 的沉降系数值,而且在那次计算中由于单分散硬球模型的化简,没有必要对对分布函数进行计算。现在 1982 年这次多分散沉降系数的计算,却复杂得多,即使对没有相互作用势的硬球,它还和 Peclet 数的大小有关。即使仅计算高 Peclet 数和低 Peclet 数两种极限情况,它们仍然是粒子大小比 l 与粒子密度和介质密度差比 g 两个参数的函数,是 l 和 g 两个连续变化参数所确定的两个沉降系数曲面。 Batchelor 只从中选择了一些代表点,即使这样也有 90 个沉降系数需要计算,再加上在计算每一个沉降系数值时,还要进行相应 Peclet 数下,和相应的 l 和 g 参数下的对分布函数计算。这里的每一个对分布函数,又要在不同距离上计算它的数值,至少十几个点,算起来就有 1000 多个数据需要计算,工作量已远非 Batchelor1972 年单分散沉降计算可以比拟。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使计算结果正确可靠。 Batchelor 研究并确定出好多组渐近线,它们是当 l 和 g 分别趋于它们各自的极限值时( l 的极限值是 0 和无穷大, g 的极限值是正负无穷大)沉降系数所应逼近的渐近线。如果没有逼近这个渐近线那就是计算中出现了问题。不是我的对分布函数和沉降系数计算出了问题,就是 Jeffrey 和大西善元的迁移率计算出了问题。必须把错误找出,加以改正,这就使得我们的计算曾多次推倒重来的原因。是 Batchelor 严于求己 西风再凋碧树精神的一个生动体现。当然也有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可就现在工作水平来看已无法解决的情况。例如在 g 等于 1 时,对于高 Peclet 数下 l 趋于 0 和无穷大的两个渐近线,当我们减少 l ,计算到 l 等于 1/8 时,沉降系数已逼近 l = 0 时的渐近线,这个计算可以接受了,可是当 l 时的渐近线却都出了问题。我们计算使 l 大到 8 时,其沉降系数还远高于渐近线,没有降下来的意思,检查结果是 Jeffrey 和大西善元的迁移率计算出了问题。从趋势看 l 还要进一步加大,估计要到 64 , 128 时才能收敛到极限值,可这已到了 Jeffrey 和大西善元双多极展开法的极限,不要说 64 , 128 ,即使把 l 从 8 加大到 16 ,双多极展开法也无法计算下去。因此就只好住手,把问题留给后来人去解决了。就这样计算工作经历了两年才结束,工作从 1980 年开始到 1982 年才发表。而 Jeffrey 和大西善元他们自己那个双球低雷诺数流体力学的大工程却还没有结束,一直到 1984 年他们的工作才发表,前后共花了他们四年时间。那一年我不但早已离开剑桥回国,而且也已离开了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来到了南开大学。为了使我在南开的学生能继续算下去,我给 Jeffrey 写信,向他索取双球低雷诺数迁移率的程序,他很慷慨,马上就把他们全部程序都拷到软盘上给我寄来,并在来信中告诉我,这些程序较之我们 1982 年沉降工作中所用的又有了好多改进。精度提高了许多。看来 Jeffrey 也是用同样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剑桥人的精益求精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佩啊! Jeffrey 还有另外一个贡献,是直接对我个人的。当 1980 年我答应了 Batchelor 对我的建议,帮他完成多分散沉降的数值计算工作时,我告诉他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程序设计这方面,我以前没学过,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学习。他告诉我,他也没学过,也不懂怎样编程序怎样进行计算。他建议我去找 Jeffrey ,请他帮忙。这又使我很吃惊,他是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创始人兼系主任几十年至今,怎么会不懂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又怎么敢居然在一个外国人面前承认这一点,他完全可以不提此事,而直接以他很忙为理由去建议我找 Jeffrey 。现在看来,老老实实,不怕丢面子,不懂就是不懂,决不装懂,这正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本色。 Jeffrey 很热情地接受了 Batchelor 的这个建议,他不仅是一位低 Reynolds 数流体力学专家,而且是一位相当老练的计算数学专家。他帮我找来一本讲 Fortran 计算机语言的书。当我学了这本书前几章并准备开始做书上的一些练习题时,他提出了新建议。要我避开书上的练习题,直接从我自己的工作开始。 Batchelor 的庞大计算计划,执行起来当然要设计出一个庞大复杂的程序。 Jeffrey 告诉我,不要一上来就企图编制这个庞大的程序,而要把它分解开来,逐步分解成小的单元。先编制其中的一个比较小的子程序开始,以这简单的子程序作为你的第一道练习题,然后再逐步逐步加大,增加更多的子程序。最后就可以组装成符合工作需要的大程序了。这种单刀直入,越过做书上练习题阶段,直接从工作开始的方法,很符合我们在国内常讲的边干边学,在干中学,很有道理,我欣然接受,比较快地进入工作阶段。编制计算程序,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而言,难免会发生错误,开始时寻找错误还不算难,但随着程序越编越大,越来越复杂。出现了错误就越来越难查找了。计算机很听人话,程序中只要随便在那里出了一个技术性错误,它就会按照这个错误的指令执行下去,直到满盘皆错。可又很难找到错在何处,真让人着急。这时 Jeffrey 又来告诉我,要冷静,不要泛泛的查,对于这种复杂而又庞大的程序,出错时,应把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先抽出来打一下,这样逐段逐段地打出来,就容易把错误之点找出并予以纠正。这方法果然很好,工作于是逐步地引向正轨,引向深入。 80 年代初期的剑桥还没有进入微机时代。整个剑桥的计算工作,由设在计算机系的计算中心控制。该中心拥有巨型机,那是一个真正的计算中心。在各个系都设有相应的终端。在我们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里就设有好多个终端,安放在系里的一个大机房里。机房里又有三个房间,供全系师生使用。为了避开白天的拥挤,我们经常在夜间工作,一直到深夜。有一次为了查出一个隐藏在很深地方的一个错误,竟然工作到凌晨 3 点。当最后终于把这个错误揪出来并予以改正后,那时的心情愉快非常。就这样,在这个机房里工作了将近两年。终于把计算任务完成。努力结出了硕果。我最后算出的数据终于通过了 Batchelor 各种渐近线的检验。 Batchelor 的这个多分散悬浮粒子沉降的统计理论就这样诞生了。 影响深远 Batchelor 教授和我的这个多分散沉降统计理论,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的魅力,引起国际同行的浓厚兴趣。在它正式发表前 Batchelor 就委托我代表我们两人先后在波兰 1981 年国际流体力学会议上和维也纳欧洲力学学会第 144 次会议上报告,并受到苏黎世理工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的邀请, 1982 年初还是由我代表专程到他们那里花了一个小时讲述我们的这个复杂而艰深的理论。在这一工作正式发表后,该理论又经历了更广泛的国际同行从不同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的检验,而最终确立了它在相关国际领域中的地位,发挥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 1988 年和 1992 年它两次分别在高 Peclet 数和低 Peclet 数条件下的沉降系数计算,为两组不同的美国的实验胶体科学家的实验数据所证实。并先后两次载在国际胶体科学发展史上。一次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三位著名的胶体科学家 Russel,Saville, 和 Schowalter1989 年所著的《 Colloidal Dispersions (胶体分散系统)》,另一次是在德国著名的胶体科学家 Dhont 于 1996 年所著的《 An Introduction to Colloidal Dynamics (胶体动力学导论)》。特别是 Russel,Saville, 和 Schowalter1989 年的那本名著,它对沉降问题还专门辟了一章来讲述 Batchelor1972 和 1982 关于单分散和多分散悬浮粒子沉降的两个统计理论,并把我所计算的数值结果引入于该书,同时把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在计算曲线图上,说明两者基本相符,理论可信。从那时起又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这工作不但没有被人忘记,反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的影响力。现在每年从国际科学文献索引《 SCI 》系统中,总会检索出好多篇国际同行在 SCI 系列科学刊物上引用我们 1982 年沉降理论的文章,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有发表在物理,化学,流体力学,胶体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学术刊物上,也有发表在应用研究和各种各样的工业技术上的学术刊物上,说明 Batchelor 教授和我的这一多分散沉降理论已成为这一领域中国际公认的经典理论,展现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那 1999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成果中被誉为闪光的 8 个创新点中最为辉煌的一个创新点。当然这个创新点的主要发明人是 Batchelor 教授,我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助手。然而,物体在地球重力作用下的沉降问题是人类理解自然历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永恒课题,在这个研究历史长河中,刻印着 2300 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伽利略,近代的牛顿以及 19 世纪的国际流体力学大师 Stokes 等科学巨人的光辉名字;而 Batchelor1972 和 1982 的这两个成果,则是人类理解重力沉降现象历史中在 20 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又一座新的光辉的里程碑。能够获有机会成为他的助手,帮他建立起这样一座光辉的里程碑,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证明我当年在剑桥的选择完全正确。 Batchelor 教授的作风特点 短短的和 Batchelor 教授工作和生活的两年多来,对他的为人和作风有了一些粗浅了解。现归纳有如下几点: 平易近人,实事求是; 奋力拼搏,科学的方法; 灵活的战术,坚定的方向; 凋碧树的大家,再凋碧树的巨星。 下面我们从几件小事来看 Batchelor 教授的这些作风特点。 称呼问题 称呼问题是在我和他第一次 interview (会面)时就发生了。当时我称他为: Professor Batchelor! 这很平常,通常在国内我们在和一位教授谈话时,就是这样讲的:张教授!或者是:李教授!如果对方是位学问很大,水平很高的长辈,则更应称呼为:张先生!或者是:李先生!(这里先生二字是高校和学术界对长者的尊称,与一般社会上讲的:某先生,某女士不同。)不料, Batchelor 却很不高兴地纠正我说:不要这样叫我,今后你对我讲话时,请直呼我的名字: George! (乔治!)就行了。这顿时使我诚惶诚恐。我说:这怎么行?!在我们国内,直呼其名只有长辈对晚辈才行。至于平辈,只有是很亲密的平辈才可以这么称呼。至于学生对老师说话在我们国内是绝不可以直呼其名,这是对老师的大不敬,是犯错误的行为。但他却很坦然地对我说:那是在你们中国,而现在,你是在我们剑桥,得按照我们的规矩行事。我就只好入乡随俗了。而且确实后来我发现系里的人,不论是老师,还是研究生,博士生,大家在谈起他来时都是讲: George 如何如何,从来没有人讲: Batchelor 教授怎样怎样,我自然而然地也就随大流了。 和一位 博士生交谈时的情景 这件事发生在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办公楼一楼的大饮茶室。有一天在工间茶时间,许多人都到这里来喝茶,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这时 Batchelor 走了进来,在柜台上买好了他的一份饮料后就来到饮茶室的大厅里来。奇怪的事是没有人让座,他就站在那里端着他的茶杯静静地喝。后来他发现了一位博士生,他有话要和这位学生交谈,于是就走到了这位同学面前和他交谈起来。使我惊讶地是这位同学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没有让座,他就坐在那里和站着的 Batchelor 教授侃侃而谈。更让我吃惊的是在他们两人谈着谈着的过程中,忽然有必要 Batchelor 教授掏出了一个小本子要记点什么,这时 Batchelor 就把他的杯子放到身旁的小桌子上后,一只腿跪了下来,然后把小本子放到自己的膝盖上写了起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那位 博士生居然也没有让座,而是很坦然地坐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 Batchelor 教授跪在自己的面前写字。这太不可思议了,这种事若是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否则那位同学会受到谴责的。而在剑桥这里却发生了这样的事,并且竟然也没有人站出来批评这位同学。此事于是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无法忘怀。 Batchelor 教授这样对下属布置工作 本文前面谈及 Batchelor 教授在安排 Jeffrey 和我参加到他那个多分散悬浮粒子沉降大工程里来时就已指出,他不是以一个上级对下级下指示下命令的方式来布置工作,而是以一个平等的朋友的身份来向对方提出建议。当他向我提出这一建议时他甚至使用了一个非常客气的提法: Are you willing to do this work ?,这里他使用了 willing (乐意)一词,而不是通常的问话: Will you ?或 Would you ?。这使我感到非常意外。言外之意 Batchelor 是认为我可以不乐意,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就完全可以不去执行他的指示。这怎么可能呢?不执行导师的指示那对我们而言是绝对不可以的事。回想起文革前我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时,那时的领导要求我们:专家的意见,就是党的决定,大家要坚决执行。对比这两种在科学研究中的不同的上下级关系,两者之间真有天渊之别啊! Batchelor 有一次谈起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理论工作是一种高强度的思考工作,这种情况只有在思考者自觉自愿时才会发生。当他没有自觉时,你就是整天在他身旁不停地说: Thinking! Thinking! Thinking! (思考!思考!思考!)那也不会奏效,这时的思考者就不可能真正开动起他的脑筋来思考。因此, Batchelor 教授有一句名言: Maximum freedom in hands of good people! (要选好优秀的人才,然后给他以最大的自由)。 Batchelor 教授对他下面的人布置工作时的做法,正体现出他在领导这个理论物理系时的指导思想,此事我们还将要在后面提到。当然,领导者除了选好人才以外也不是完事大吉无所作为,放任自流对于学术单位的领导者也是不能允许的。 Batchelor 教授的领导思想的另一方面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起并组织好制度性的高频率高水平的学术活动,这是一个学术单位领导者调动下属人员思考学术问题积极性的一个基本方法。 Batchelor 教授甚至把组织这种类型的学术活动提高到一个学术单位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上来。这都是一些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将在本文后面还会再度提到它。 实事求是两例 本节的实事求是指对自己的估价问题。这方面的两个例子前面已经提到过:第一个例子是:他不隐瞒即使是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还有他不懂的东西。当我向他求教计算数学和编制计算程序问题时,他不怕向我坦承他也不懂计算数学和编制计算程序,这对一位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创办人和领导人而言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另一个例子就是他也敢于肯定自己的成就,谈到他自己的成就时,一点也不扭捏作态不好意思。当他知道我以前只在 50 年代北大上学时,学过一点前苏联学者库兹涅佐夫为工科大学生写的流体力学教程的时候,他断然向我提出,这不行。以这样一点流体力学的基础,是无法胜任我当时在剑桥的工作的。为了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我必须学一学他在 1967 年写的《流体力学导论》。在我学了以后才懂得他这本书确实是流体力学教科书领域里一个划时代的新发展,这已有国际上的公认。大家都承认 Batchelor 教授的这本书是每一位现代流体力学工作者必读的参考书。孔夫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事,特别对于一位学术大家而言。可是 Batchelor 教授却能做到这一点。在和他有关的知识领域,他即不神化自己,也不矮化自己,他才是一位在流体力学上有真知的学术大家。 奋力拼搏,分秒必争 本文开头讲到我初到剑桥时他要求我马上参加他们系里的学术活动,这件事说明 Batchelor 教授对在他那里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必须不浪费一分钟分秒必争地投身于工作。实际上他对自己也是这样严要求。他每日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最后到下午 7 点左后才下班。那时天都已经黑了。他的办公室在系办公楼的三楼。每天晚上他下班时,出了他的办公室后他就一路关上楼道的照明灯,一直关到电梯处,因为一般而言 Batchelor 教授相信这时系里的人早就下班了。你什么时候看到楼道里一片漆黑,那就是说 Batchelor 已经下班。另外,我们初到剑桥时,国内还是六天工作制,但剑桥已是五天工作制了。可是每到星期六的第一个休息日 Batchelor 却仍然到系里来工作,此时全系已经空空荡荡没有什么人了。只有 Batchelor 还在他的办公室工作,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秘书也会来上班。除此之外,悬浮体力学组的一些骨 干 老师有时也会来。显然整个系里 Batchelor 的这个课题组是最勤奋也是最辛苦的。最令人感动的是圣诞节前夕的平安夜。这相当于我们的阴历年的除夕。在 1980 年平安夜的晚上,我从大街上走进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院子里看系办公楼,大楼是一片黑暗,大家都早已回家和家人团聚过节去了。然而还有一间办公室的灯光通明,那就是他的办公室, Batchelor 还在工作,这真感人!他那时已年过六十,但还是这样拼搏不已,他才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记得也是那一年,由于我早已从《世界名人录》上查到了他的生日,于是早就准备好了给他的生日礼物,那年刚好是他的六十大寿。我在他生日的那一天把礼物送给了他。没想到他接过我的礼物连声称谢后又说了一句:我的生命又少了一年。显然,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应该更加抓紧工作才是!这真使我又吃了一惊。我感到非常意外,在国内生日是喜事,六十大寿更是个应该大大庆祝的喜庆日子。没想到,对 Batchelor 教授而言,大喜的日子竟变成了如此伤心的日子。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在他生日时给他送生日礼物了,免得再引起他的伤感。 科学的工作方法 在学术问题上,光有拼搏精神还不行,还得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Batchelor 教授曾经讲过,所谓理论物理,就是指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一门学问。然而可惜的是数学家并没有为物理学家准备好求解各种物理方程的灵丹妙药。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是求方程的数值解。可数值解常常使人看不出过程的物理本质,就谈不上是理论。于是最好是求出方程的解析解,只有解析解才能使人们看清该问题过程的物理本质。在这方面, Batchelor 教授就提出了他自己的求解析解的办法。也就是他常说的:要把物理思想注入于数学之中才能解决问题( To inject physics into mathematics! )。这是他治学经验的结晶。在我 05 年出版的《创新话旧谈科学研究中的死刑方法》一书中,我已经总结出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都可以把物理思想注入数学之中以化解数学难点最终求出解析解的途径。亦即:建立好物理模型以化解数学难点;引入各种近似以化解数学难点;引入各种变换以化解数学难点。以上这三种方法的基础都是要对所面临的物理问题有高超的物理洞察力,而 Batchelor 教授正是这种以高超的物理洞察力来驾驭这三种方法以求解数学难题的大师。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我 05 年出的那本书,此处不再重复。 灵活的战术,坚定的方向 Batchelor 教授搞研究当然有他的计划,但他并不拘泥于原定计划,相反,他的灵活性却非常大。本文前面讲的我刚到剑桥时,他和我最初商定的研究布朗运动对悬浮粒子的重力碰并影响问题,就是一例。那时,他并没有和我谈起以后还要做多分散悬浮粒子的沉降问题。只是到后来,他看到我求出了高 Peclet 数下对分布方程的外域解后,他马上看出这个解可以解决高 Peclet 数下多分散粒子的沉降问题。此时他就断然建议我把原来的碰并问题停下来,而改做沉降问题。结果完成了这个原定碰并计划外的沉降大工程。此外,在更大的研究课题上他也是如此。 20 世纪 40 年代后半段,他从他的家乡澳大利亚来到剑桥,师从那个时代的国际流体力学大师 G.I.Taylor 搞湍流研究。后来他果然在湍流研究中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50 年代就出版了湍流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均匀各项同性湍流理论》,影响深远,成为享誉世界的又一位湍流专家。然而到了 60 年代,他却突然停止了这方面的研究,而转向流体力学的教学,在此基础上于 1967 年出版了他的《流体力学导论》,此书也就很快地成为在国际上影响力很大的新一代的流体力学教科书。但是从 70 年代起,他又把他的方向转到了另一个方面:悬浮体力学,它是流体力学和胶体科学之间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在这个新领域又能很快地做出了杰出贡献。从湍流到悬浮体力学,对象就从高 Reynolds 数流动转向低 Reynolds 数流动,这是又一次的大转弯。看来, Batchelor 教授就是在流体力学这个大海里里自由地游来游去,而到处都能得心应手。尽管 Batchelor 教授在具体课题上有转来转去随机应变的作风,但他在研究大方向上却坚持有三个不变。第一,始终不离开流体力学的主体。他可以向胶体科学伸展,他也可以向云物理学伸延,但万变不离其宗,他始终坚持以流体力学为主。第二,始终不离开概率论随机过程论这个数学工具。从湍流到悬浮体力学,看似大转弯,研究对象从高 Reynolds 数流动转向低 Reynolds 数流动,但实际上数学工具概率论随机过程论却仍然不变。这他在搞湍流时就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三,不离开实验能精确检验的课题。悬浮粒子的碰并和沉降是悬浮体力学的两大课题。两者都很重要,而前者更是胶体科学的中心。但是对这一课题,他只和我搞了一次对流碰并新的统计理论以后就再也不搞了。不像沉降 Batchelor 从 1972 单分散沉降到 1982 多分散沉降前后他竟然搞了十年。为什么?我想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沉降可以精确测量,理论可以受到严格的实验检验。而碰并,虽则它是影响胶体稳定性的关键因子,因而是胶体科学的中心课题,胶体科学工作者对此有非常多的研究。但由于测量上的困难,至今它只有定性的实验检验,因此 Batchelor 对它的兴趣就不大了。而且果然,他在悬浮体力学上其它的几个理论成果,都是能由实验严格定量检验的课题,而且果然都得到了实验科学家的实验证实,很了不起。可以说,正是他在研究大方向上坚持了三个不变,在具体研究课题上又能灵活掌握随机应变,这才造就了他的成功之路,使他成为 20 世纪下半叶新一代又一位国际流体力学大师。 凋碧树的大家,再凋碧树的巨星 所谓凋碧树即是我在《创新话旧谈科学研究中的思想方法问题》一书中谈到的西风凋碧树的境界。就是说在基础科学理论领域中工作的人要做西风。他必须要对现有的理论有批判的能力,要善于发现现有理论中的问题。所谓再凋碧树即是我在同一本书中谈到的西风再凋碧树的境界。就是说一个理论工作者还必须要有批判自己的理论成果的愿望和能力,他不仅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问题,也要勇于并且善于发现自己理论中的问题。我在本文前面谈到的 Batchelor 在听到我第一次向他谈起 Smoluchowski 的碰并理论时,就能敏锐地指出 Smoluchowski 碰并理论的问题,说明他确是在理论工作中的一位凋碧树的大家。而在本文前面讲到的他请来 Davis 检查我们这个当时还没有正式发表的碰并新理论中的问题,就说明他也是理论工作中的一位再凋碧树的巨星。在研究工作中达不到这两个境界就无法在国际上赢得人们的尊敬,赢得国际公认的权威地位。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自己的碧树,被别人的西风给凋出问题来了,怎么办?这里, Batchelor 也有一个例子。那就是他的多分散悬浮粒子沉降的统计理论在 1982 年,在他于 50 年代创办并一直主编的著名的流体力学刊物( J.Fluid Mechanics 《 JFM 》)上发表后发生的事。没有想到第一个来检查这个多分散沉降理论的竟然是自己人,是 Batchelor 的悬浮体力学小组的 Hinch 和 Raillison !这两位朋友自己的课题并不是沉降,他们之所以要检查 Batchelor 沉降的理论正确与否,是因为他们的研究要用到这个 Batchelor 和我刚完成的沉降理论中所提供的数据。他们并不因为 Batchelor 是个久经考验的国际公认的大权威,并且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就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是用同样的西风凋碧树精神来对待自己的顶头上司 Batchelor 的成果。只有经过他们自己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他们才采用。这就是剑桥学派的作风。他们采用另一种方法重新推导了 Batchelor 多分散沉降的理论,果然让他们发现了问题,这问题不是出在我的计算工作,也不是出在 Jeffrey 和大西善元所提供的迁移率数据;令人十分遗憾地是,这问题竟然出在 Batchelor 自己身上。原来 Batchelor 在推导低 Peclet 数沉降系数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有一项的符号弄反了,导致低 Peclet 数沉降系数计算结果全错。当然,这是个技术性的错误,不是概念性的错误,纠正它并不困难。这两位剑桥的朋友把这个结论显示给 Batchelor 看, Batchelor 看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在第二年, 1983 年在同样是由他自己主编的《 JFM 》上发表了一篇纠正自己错误的短文。在这篇短文中,他坦白承认自己在头一年在《 JFM 》上发表的多分散沉降理论中,关于低 Peclet 数下的沉降系数的计算公式有错,并在该文中给出了纠正错误以后正确的新结果。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它说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理解客观世界是一件十分复杂十分艰巨的事业。在这个事业中,不管是你是多大的权威,也不管你对自己的工作多么的小心谨慎,也难免会犯错误。出了错误应该怎么办,这里 Batchelor 教授也提供了一个范例:那就是及时地公开地承认错误,在什么地方出的错误,就在什么地方公开地纠正,一点也不隐讳,这仍不失为一个大科学家的本色,特别值得基础科学领域的权威人士们学习。事实上一个学术权威能迅速地公开地承认并改正自己学术上的错误,这不但不会影响到他的威信,反而会更能增加同行们对他的尊重和热爱。反之,则既得不到同行们真正的尊敬,也得不到同行们真正的爱戴,只是遗憾地损害科学事业健康正常地向前发展罢了。 Batchelor 教授在这个问题上提供的范例恰恰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正是由于 Batchelor 能够及时地公开地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就仍然能赢得这个领域国际同行的承认,并使自己的名字仍然能载在人类理解地球重力沉降现象光辉的历史之中。 1983 年 9 月,他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亚洲第二届流体力学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沉降问题研究进展的特邀报告。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大会同时还邀请了几位来自美国的著名流体力学家向大会作特邀报告,他们的报告也同样受到热烈欢迎。然而从他们各自所受到的来自大会的各国代表的闪光灯照相照明来看,很明显地还是以 Batchelor 教授为最。在他报告的过程中,从始至终就不断地从大会的各个角落里,与会的各国代表们都把他们的照相机镜头对准了 Batchelor 教授作报告时的身影并发出给他照相的闪光灯照明,于是大会会场就始终是一片耀眼的闪光灯光,它们聚焦在正在做报告的 Batchelor 身上。机会难得,难得这位国际流体力学大师能亲临那次盛会给大家作报告,与会的各国代表大家都不想丢掉这个好机会,要把 Batchelor 教授的倩影留在自己的相机里,以作永久的纪念。事实证明他才是那次出席大会的最耀眼的明星!报告后,我向他说了我的感受,我说:你才是今天大会上真正的 Star!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Batchelor 教授和我们座谈 这件事发生在 1981 年 5 月 12 日下午两点半 ,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主任 Batchelor 教授的办公室。参加的人有邓述慧:她是当时在英国访问的中国科学院的一位领导。何国纬:他是当时我驻英使馆在科教方面的一位负责人。崔长庚:他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当时在剑桥大学的材料科学系里进修。贾复:他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当时也在 Batchelor 教授的这个系里进修。再有就是我自己,我当时是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到 Batchelor 教授这儿来进修的。座谈会的目的是想请 Batchelor 教授向我们谈一下他的办学经验。 Batchelor 教授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并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很详尽地介绍了他的办学经验,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没有想到他的兴致很高,在他的办公室谈完了以后,又亲自率领我们参观了该系的实验室。在剑桥的两年多来,我们还从来没有看到他亲自接待外国代表团,何况我们也不是一个正式的代表团,结果他竟为我们的到访花去了他三个小时的时间,到五点半才结束。考虑到 Batchelor 教授是一位惜时如命的大科学家,这真是不简单的事啊!充分地表现出 Batchelor 教授对中国人民对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极大的友好感情和热望!可惜的是我们的录音机没有弄好,录音效果很差,大部分过程都没能录下来。后来只有由我和贾复根据我们各自的记忆与了解,分别写成了两份报告材料。这里主要是根据我当时写的那份报告材料,同时也参照了贾复的报告材料,向大家介绍我们那次访问 Batchelor 教授的主要情形,以供大家参考。 Batchelor 教授的另一个事业 Batchelor 教授是一位很全面的大科学家。他不仅是位搞学问的大家,而且也是位搞事业的能手。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他在悬浮体力学和湍流研究上的杰出贡献外,他在组建科学事业上也有两项杰出的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 50 年代他所创办的并一直连任主编到他退休为止的流体力学杂志。到我们访问他时才仅仅 20 多年的功夫,就使这一学术刊物迅速地从无到有发展成国际流体力学界举足轻重的刊物。第二个成就就是我们现在要谈到的他这个系。原来剑桥大学虽然是一所有几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学校,但是他这个系却很年轻,说起来比我们的共和国还年轻 10 岁。是 Batchelor 教授一手在 1959 年把这个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 D.A.M.T.P, 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组建起来并一直连任这个年轻的系的系主任到他退休为止。也就是说在我们访问他时,这个系才有 22 岁。时间虽不长,但这个系却已在国际力学界特别是国际流体力学界以及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占据了一个相当显赫的地位。举世闻名的国际理论物理学大师霍金教授( Professor S.W. Hawking ),就是这个系一手培养出来的。原来霍金教授是 1966 年才在这个新建的系里取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就留在该系工作。短短十几年的功夫,霍金教授在天体物理中黑洞理论上的学术成就,使得他在国际物理学界已经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当时我们听说说,霍金教授在黑洞问题上的理论,如果能得到实验证实的话,他的名字将可以和爱因斯坦并列。因此,可以说该系在培养霍金教授上的成功是 Batchelor 所创办的这个系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的最为辉煌的一个成果。此外, Batchelor 教授的这个系还聚集起了一大批各门学科的精英。这个系不大,正式成员才有 30 人。但其中拥有英国自然科学领域中最高荣誉称号 F.R.S.(Fellow of Royal Sociaty, 直译是皇家学会会员,意译可译为皇家学会院士 ) 的学者当时竟然多到 7 位。此外,该系当时还有 14 位成员在 12 种国际学术刊物中担任国际编委。该系的成员还经常被各种国际会议请去作特邀报告。由此可见, Batchelor 教授的这个系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新建的集体,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之大和地位之高,却远远超出了它不多的人数和它不长的历史。因此,向他请教他办系的成功经验,以便吸收那些精华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现代化服务,就成为我们这次访问的目的。 Batchelor 教授办系的指导思想 Batchelor 教授对我们说, 1959 年他感到有办一个应用数学系的必要。但是应用数学涵义很广,它不仅包含了物理学中的应用数学,而且它已广泛地渗透到其它学科中去。例如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等。所以在办系之初就应该明确,我们要搞的是什么样的应用数学。对此, Batchelor 教授在应用数学后面加了一个限定,那就是理论物理。亦即 Batchelor 教授要搞的是物理学中的应用数学,它仅仅是渗透在从经典物理到理论物理范围中的应用数学,也就是理论物理。 Batchelor 教授进一步强调指出,应用数学并不是你在物理学中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你的变量可以用一个方程去描述。然后你将采用什么样的数学技巧来求解。 Batchelor 教授说他所讲的应用数学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在运用数学思想的同时,要运用物理思想。要把物理思想注入于数学中,这才能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所讲的应用数学。这里 Batchelor 教授特别强调了注入一词,即强调了 inject 一语。他继续说,当时在剑桥已经有了这样一批朋友,他们有着这样共同的兴趣。在此基础上, Batchelor 教授就去和大学当局商量,终于取得了学校的支持, 1959 年学校就在 Cavendish 实验室(即剑桥的物理系)中拨了几间办公室集中了 23 人,成立了这个系。五年以后才得到后来的这所建筑物。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正式成员有 30 人,此外还有 40 个博士后, 30 个访问学者, 60 个博士生。 Batchelor 教授如何选拔人才? 当我们问起 Batchelor 教授他如何选拔人才时,我们问他是根据候选人发表的论文数量还是质量?是出论文的速度还是水平?是论文出在什么级别的杂志还是引用次数?他回答说都不是。他说他选人只看他的创造性,特别是原创性( Originality) 。科学研究的关键是要创新,最重要的是要能做出原始创新的成果。所以,到底候选人在我们所感兴趣的领域有没有原创性,即原始创新的精神,就成为他这个系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同时,他也承认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有时会引起有关人们的激动,这时他们会组织一个小型的委员会来讨论,也允许候选人到委员会来申诉。他继续说,实际上考察一个人应该是历史地全面地来考察。在剑桥大学,我们是很幸运的。我们能够从他的大学生时代,研究生时代,博士后时代各方面的表现全面地加以考察。这样就比较准确客观。这正是把大学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的西方这种体制的优越性之一。 Batchelor 教授还再三强调选拔人一定要选择最优秀的人才。这样的人不会多,所以他这个机构就必然是小而精,宁缺勿滥。他还说到选拔人还应在他运动过程中来考察。虽然他们系中的成员有好多是本系自己培养出来的,但是 Batchelor 教授说:一般而言他们在我们这里都不能在毕业后马上就留校工作,而是在外面工作一段时期后看他们在外面的表现,然后再回来竞争一个更好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近亲繁殖的缺点。 Batchelor 教授如何安排系里的科研工作? Batchelor 教授这个系的科研成果是非常惊人的,然而我们却看不到他们每年在忙于制定研究规划,选择研究课题,检查研究进程,总结研究经验。不像我们那时的科学院情况。那时我们每年年初都要开会讨论研究方向,大家一起来讨论研究规划,然后年中领导还要组织各种检查,到了年底还要再开会总结评比。大家要开的这类会议很多,实际上都是些行政性质的会议,似乎忙得很,但效果却很小,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成果,对比 Batchelor 教授这个系差距就太大了。因此,借此机会大家就请 Batchelor 教授谈一下作为一个系主任他是如何领导这个系的科研工作?如何安排全系的科研方向,科研规划和科研课题的?不料, Batchelor 教授却回答说,作为系主任他不干预系里老师们的科研工作。他再三说道:不要干预,要给他们以最大的自由。这时他就讲出了他那句名言,选好优秀的人才,然后给他以最大的自由( Maximum freedom in hands of good people )!他说他们都是些最优秀的人,他们之所以勤奋工作,是因为他们都热爱自己选定的工作。他们知道应该做什么,并且知道如何去做,在这方面就不再需要领导去做工作了。然后他再次强调了他那句话:理论工作是一个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因此这里需要的是人们的高度自觉,如果他没有自觉,你就是整天在他的身边讲: Thinking!Thinking!Thinking!( 思考!思考!思考! ) 那仍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这使我想起了他和我谈工作时的情景,以及他和 Jeffrey 谈工作时的情景,看来他对他这个指导思想确实是身体力行的。他并且向我们讲了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系里的 Dr. Huppert 在开创地质流体力学上的贡献。他说 Huppert 在把流体力学中的双扩散理论 (double diffusion) 引入于地质岩浆流动问题研究之中,从而对开创地质流体力学做了出色的贡献。可是 Batchelor 却讲这个成功完全是 Huppert 自己的主动结果,而 Batchelor 却对此事没有作过任何的推动工作。当然, Batchelor 也承认作为系主任他对全系的科研工作也不是绝对地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也是不应该的。例如他讲到,系里建立并开展数值分析的研究,就是他根据全系开展工作的需要提出来的一个例子。 Seminar (学术报告会) 在访问中间休息时, Batchelor 教授带领我们到一楼他们的大饮茶室去喝茶。然后他指着那里的墙上挂着的大布告牌对我们说:这上面写满了本系各大组在本周的重要的 Seminar 活动。他接着说道:如果在上课期间,有哪一周这个布告牌是空白,该周没有重要的学术活动,那就是我的失职。看来他把组织全系的 Seminar 活动看成是一个学术机构领导者的基本职责所在。这真是聪明的办法,比起我们那时的科学院让大家经常开行政性质的会议来讨论工作计划检查评比强多了。他接着指出,这种学术讨论会上要讨论的是你这个工作的基本物理思想,而不是工作的细节和解题的数学技巧。这种讨论才会对学术发展起正面地推动作用。他把这种讨论叫做思辨性的讨论( Speculative Discussion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该系每个课题小组和业务大组的负责人,主要工作也是如此。他们都有非常广阔的视野,他们都关注着本组,本系,本校,外校,以及国际上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每到学期之末就开始筹划下一学期本组将要邀请什么人来做报告,联系好后就出安民告示,讲清楚下学期本组的每周的 Seminar 安排。于是,这个系就非常热闹。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到这个系里来做报告,这个系实际上也就成为一个长年不断的小型的国际会议。这个系的老师们也就非常忙,忙于开会,不过不是我们在国内常开的那种行政性质的会议,而是学术报告会。每周每人至少要参加两次 Seminar 。以流体力学大组为例,每一个成员每周至少要参加本课题组的 Seminar 一次,然后是周五下午参加流体力学大组的 Seminar 一次。这个系的老师们实际上就始终处在不断的高水平的学术思想交锋之中,难怪他们出优秀的学术成果效率有这么高。除此之外,他们的工间茶( Tea Break )制度, Batchelor 教授也十分重视,认为那是一个更随便的学术活动场所,更方便的学术交流的场合,不可放弃。实际确实如此, van Dyke 的那本名著《流体力学中的微扰方法》就是在一次工间茶时间喝茶时剑桥朋友们推荐给我的。这本书确实对我后来解决内外域解匹配难题时起了很好的关键作用。在我结束了剑桥的进修工作回国时,他还再三嘱咐我要把剑桥的 Seminar 制度, Tea Break 制度引入中国的学术机构中来。他说:这肯定会对你们国家的科学事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Batchelor 教授如何管理这个系 Batchelor 教授说他对这个系的管理工作总的要求是小型化,分散化。所谓小型化,就是指系的管理机构要尽量小,他不搞很大的官僚机构来管理。全系的日常管理工作就由他的秘书一人来做。此外,她还负责全系经费的管理,监查和结算。从学校拨下来的经费由他系主任来决定如何分配。遇有问题一般在 Tea Break 时间商量一下就可解决。他不花很多时间在管理工作上。 Batchelor 教授还说道,他不想在他这个系搞很多的层次。确实,在他这个系里很难让人们感觉出有什么上下层次等级之分。每一个学科只有一位教授。只有在该教授的办公室门上可以写明他的职称 Professor 。其他人的办公室,不管你是副教授(在剑桥这职称叫 Reader (读者)),也不管你是讲师,或者是博士后,在办公室的门上一律不写职称,只写学位 Dr. (博士)。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相互之间称呼,也都一律按照 Batchelor 教授的规定,直呼对方的名字,不说对方的职称,也不说对方的职位,他们从不称呼人为某某院长,某某主任,某某教授或某某院士 (F.R.S.) 。在这个系的组织结构里,职称和职位可以是相反地组织起来的。组长可能是一位博士后,而教授,副教授,讲师却可能是组员。很明显 Batchelor 教授力图从管理结构上能营造出这个系有一个平等的学术气氛。好让大家在这个系里日常的学术讨论中确实能做到没有任何顾虑,畅所欲言,达到百家争鸣的境界。管理工作上的分散化( decentralization) 是指系主任并不是大权独揽,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尽可能的把权分散开来。特别是分散给各个学科的教授。这里有一个例子。和我们同去剑桥 Batchelor 教授这个系进修的一位年轻朋友想把自己的身份改一下,从访问学者改成博士生,想到该系另一位教授那里去读博士学位。他向系主任 Batchelor 提出了申请,但是很遗憾,他被 Batchelor 否决了。可是这位年轻朋友很坚定,他并不因 Batchelor 的否决而气馁,相反,他找到那位教授直接向他提出了这一请求,最后这位年轻朋友成功了,终于在剑桥那位教授那里读成了博士学位。这件事说明至少在读博士学位问题上,权力是分散在各个教授手里,系主任并没有最后决定权。后来,剑桥的一位朋友和我谈起,从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剑桥学者说过一句很聪明的话: All power corrupts.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所有的权力都会腐蚀人,绝对的权力腐蚀起人来也是绝对地!)看来, Batchelor 教授是确信这句名言并身体力行的领导者,所以他的办法是尽可能地把他手里的权力分散开,化整为零,相互制约,使他手中的权力的腐蚀性尽可能地降到最低。还要说明一点。 Batchelor 教授不让我们那位年轻朋友读博士学位,并不是针对这位年轻朋友个人的。后来,从我驻英使馆传给我一个任务,要我做做 Batchelor 教授的工作,说国内有关单位想送一些年轻人到他这里来读博士学位,他照样回绝了。他说读博士学位要花很多钱,不值得。我说,不要你花钱,这些人的学费会由我国政府来出。他仍然不同意,他说:花那么多的钱去读博士学位不值。就像你们这样,以访问学者身份到我们这里来进修,花费不大,却仍然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不是很好的事吗?中国现在还不富裕,不应该把钱花在供人们读学位上。那个学位是用钱堆起来的!随后有一次我和剑桥的朋友谈起此事时,那位剑桥朋友对我说, Batchelor 教授的想法有道理。从历史上看,在英国建立博士学位制度,是为了卡外国人。不要外国人在英国的高校中轻易就能拿到教授职称,更不能拿到英国的院士( F.R.S. )称号。比如, Batchelor 的老师, 20 世纪上半叶的一位国际流体力学大师 G.I. Taylor 。虽然他是剑桥的教授,又是院士( F.R.S. )。但是他却没有读过博士学位。原因就是因为 G.I. Taylor 是英国人。而 Batchelor 却不行。他就必须拿到剑桥的博士学位以后,才能作教授,才能当英国的院士( F.R.S. )。因为 Batchelor 不是英国人,他是澳大利亚人,他就必须经过更多的考验。 Batchelor 教授的理论物理系竟然还有个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是流体力学实验室。它还很有特色,小而简单。他们不搞大型的复杂的高级实验设备,其设备甚至还比不上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高级。但从这样的实验室里却做出一些很有意义的科学成果,有些已成为流体力学上的经典载在国际流体力学的发展史中,很不简单。对此我们向 Batchelor 教授请教一个理论单位办这样的实验室的指导思想。他说,理论研究中的实验室工作并不是要验证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而是要实现自己的一些新的科学思想。经过精心的分析研究,抓住一些主要的物理因子,从而能推断出在这样的物理因子作用下应该能产生什么样的物理现象,探索出新的物理规律,而把更为精确和精密的实验测量交给工程技术单位去做,这就是理论研究中的实验工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就没有必要去搞大型复杂高级的设备。借助于一些简单的实验系统,进行一些定性的至多是半定量的实验研究,完全可以达到探索新的基本规律的目的。在这方面他说他的导师 G.I. Taylor ,正是这种类型工作的一位典范。在该系的一楼大饮茶室中挂有这位大师的大幅画像。他指着 G.I. Taylor 的画像对我们说, G.I. 是于 1975 年以 89 岁高龄去世的 20 世纪的大科学家,他即是一位卓越的理论科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实验科学家。这个实验室的工作就是按着他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工作的。然后他领着我们参观了该系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向我们一一讲解了实验室中的那些简单的设备曾经完成了什么样的卓越工作。当然,他也指出,并不是绝对的不要高级设备。他指着一台激光测试设备对我们说,这台设备比较贵,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会建立这样贵重的高级设备。然而后来在该系工作的一位这种类型的科学家对我说,理论工作者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所以他不喜欢去搞大而高级的昂贵设备,因为你一旦搞成了这种设备,你的工作就必须被固定在这样的设备上,你的思想就被钉死在那里无法再跳到别处去了。 关于力学学科的性质 由于当时在国内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力学界内部对力学学科的性质发生了争论。究竟力学算是基础学科?还应当算是工程技术学科?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因而产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流体力学是力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借此机会我们也就请 Batchelor 教授谈一谈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Batchelor 教授欣然接受了我们提的这个问题,并谈了以下他的看法。他说:力学具有两重性,是一个连续的广谱。它既具有基础科学性质,同时也具有工程技术学科性质,把这两种学科性质对立起来是不对的。他接着讲到:也许问题是对我们这个单位侧重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他这个系为例。他说:对于我们这个系而言,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把它当作基础学科来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搞空气动力学。因为它的基本问题已经在 20 世纪上半叶就已做完,现在它已经完全和航空航天工程结合起来成为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了。然而在我们把流体力学当作基础科学来搞时,我们也不去做那些离应用太远,太纯粹的问题我们也是不去做的。这时马上让我想起当初 Batchelor 介绍我和 Hunt 接触时, Hunt 对我说过的一句话, Hunt 说他虽然做湍流研究但是他不搞湍流的基本问题,这就排除了我当初向 Batchelor 申请到剑桥进修时所提的湍流的间歇性问题。同时,也让我想起曾经有一位在国内搞流体力学的朋友到剑桥访问 Batchelor 教授时提出的类似问题。 Batchelor 教授也做了同样的回答。说他不搞太纯粹的基本问题。那位朋友接着问:什么叫太纯粹的基本问题? Batchelor 教授回答说:例如,你所做的流动的稳定性问题我们就不搞。事实上,到了 20 世纪下半叶,作为基础学科的流体力学在完成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任务,为航空航天工程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就把自己的研究目光转向其他应用方面,由此诞生了许多新的学科。在这方面 Batchelor 教授的这个系走在国际前列。 Batchelor 教授自己的悬浮体力学就是他和化学工程学科紧密结合的结果; Hunt 的非均匀大气扩散就是他和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结合的结果; Pedley 的生物流体力学就是他和医学结合的结果; Gill 的地球物理流体力学就是他和地球学科结合的结果等等。当然,在他们向其他各个应用学科工程学科渗透时,他们总是去研究这一工程学科应用学科中与流体力学紧密相关的那些基本问题来做,而不会陷入各门工程学科的细节也就是说不会去研究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这可能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应用基础学科吧。对此,他们搞得相当深入,做得相当深刻。有时候你会感到他们搞的这一套,和纯基础学科没有什么不同,在我搞 Batchelor 教授的悬浮体力学时就有时就有这种感觉。像 Batchelor 教授做的这个多分散悬浮粒子沉降理论如此艰深,如此难懂,真的能为工程技术人员所使用吗?直到 90 年代有一次我应邀在中国颗粒学会年会上作大会特邀报告,报告受到热烈的欢迎。报告结束后与会的代表门还纷纷找我来索取这方面的资料要带回去进一步研究。我说这些数据还是初步的,不一定能适合你们的需要。他们说,没关系,你现在的这些资料就对他们很有用。中国颗粒学会的广大会员们,大多来自各个工程部门,他们对 Batchelor 教授的悬浮体力学如此之感兴趣,这时才使我真正体会到 Batchelor 的这一套确实是能够为应用部门和工程部门做些服务的。我们的心血并没有白流,意识到这一点,我感到莫大的欣慰。还要补充一点,他们虽然自己不做纯基础问题,但不等于他们对这类问题就一点兴趣也没有。相反,他们是密切关注着这方面的新进展。例如,当 Frisch 等人在湍流的间歇性问题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后,虽然他们自己如 Hunt 所说,他们不做湍流方面的基本问题,但那时他们马上就把 Frisch 请来邀他向剑桥的朋友们做报告,以使剑桥人能跟上这方面的形势。也就凑巧,使我也就及时地了解到自 1972 年我在长春的近地面激光传输实验发现湍流的不连续性以来,第一次知道了这一现象的可能解释,内心自是十分高兴。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变成工程技术学科的空气动力学,在我们在剑桥时的时光,我们就没有发现他们请这方面的人来做报告。一个单位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一个人的精力也很有限,他们既然已经把自己系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基础学科,就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去关心纯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了。 关于前苏联式的科学院体制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科研体制是照抄苏联的。我们把全国的基础科研精英都集中起来,建立了中国科学院。而大学则被剥夺了科学研究,变成了只搞教学的地方。这种科研和教学分家的体制一直保持到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为止。改革开放以后,大家发现原来还有另外一种体制,那就是西方现行的把科研和教学都集中在高校的体制,科学院仅仅是一个荣誉性的机构。看起来西方那种体制在发展科学问题上,更为有效。于是大家议论纷纷都觉得这种苏联式的科学院体制应当改革,怎么改法?却不大清楚。借着和 Batchelor 教授座谈的机会,我们就请他也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Batchelor 教授回答说,他对苏联科学院也有一些了解。在他们革命前,俄罗斯也有科学院,但是和英国的皇家学会差不多,俄罗斯科学院也是个荣誉性的团体。在他们革命以后,苏联政府把它改造成了政府的一个机构,也集中了一大批科技精英,成立了一大批研究所。这样苏联科学院的功能就起了很大的变化。它被指望能解决与国民经济生产技术有关的一些关键问题。建立起很严密的组织机构,有很强的行政领导,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去推动科技工作的发展,为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Batchelor 教授接着说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机构,但那主要是在大公司大企业手里,例如著名的如 Bell 电话实验室。这种类型的研究机构在解决一些工程技术问题上可能是很有效的。说到这里, Batchelor 教授把话头一转说,然而对于基础科学而言( Batchelor 教授把它叫做 Basic Science ),这样的机构则完全不行。因为,基础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探索未知的世界。目的是要发现新的现象,发现新的规律,建立新的理论。此时, Batchelor 教授强调说,你可以发现新的东西,但是你完全无法预言,你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现什么样的新东西。因此,基础科学研究就无法像工程技术科学那样来制定严密的计划,在强有力的行政领导下推动工作向前发展以达到既定的明确的目标。然后, Batchelor 教授再次强调说,基础科学研究要求于人们的是一种十分积极,十分主动的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如果本人对这问题没有兴趣,你就没有办法通过行政命令来让他的思想活动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是整天在他身旁对他说: Thinking! Thinking! Thunking!( 思考!思考!思考! ) 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 Batchelor 教授也就再次强调说,对于基础科学研究这样的工作而言,我们的办法就是: Maximum freedom in hands of good people! (选择好优秀的人才,并给他以最大的自由!)(按照 Batchelor 教授的思想,一个学术单位的领导同时还应该组织经常的,高频率高水平的 Seminar 活动,通过搞这种类型的学术活动的办法来推动基础研究学术工作向前发展)。 Batchelor 教授继续说,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像我们西方(特别是美国和英国)那样,把经费分散到几十个或几百个大学里去,然后就等待果实的成熟,而总会有果实成熟的。 Batchelor 教授最后说,把基础科学研究放到大学里去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大学里的青年人最多。青年人思想最活跃,对新东西最敏感,最少旧的思想束缚,精力最充沛,因此是最有创造性,最容易出创造性的成果,这是独立于大学以外的政府的研究机构所没有的优势。 告别,感谢! 座谈会原定两个小时,但由于 Batchelor 教授十分热情,最后座谈会竟延长成三个小时。 Batchelor 教授工作十分繁忙,他的日程经常是安排得非常紧凑,我们还没有看到他会用这么多的时间来接待一个代表团。这充分地体现出 Batchelor 教授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对中国科学同行的友好情谊,对中国的科学事业能迅速地发展起来的热望。对此,在分手告别的时候,我们一再地向他表示了我们衷心的感谢。 ( 2009 年 3 月 18 日 初稿写成于南开园)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拙著《创新话旧谈科学研究中的思想方法问题》 的有关段落加以增删修改,文中关于 Batchelor 教授作风的特点和与 Batchelor 教授的座谈会报告两大段落则完全是新添的,由此而成此文)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14104 次阅读|9 个评论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热度 1 zdwang 2009-3-13 14:07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漫话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 王 振 东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栏杆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这首受到人们普遍赞赏、传诵而经久不衰的《谒金门》,被评价为历代传下描写闺怨的少数优秀词作之一,作者冯延巳(903~960),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是南唐中主李璟的丞相,也是唐、五代存词最多的作家。马令《南唐书·党与传下》有一段涉及此词的记载: 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 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他也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著名词人。这段诙谐的对话,说明李璟对此词赞叹之情已溢于言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这首词的头一句,也是全词最精彩的一句。作者用一个“皱”字,将春风吹拂而过,在水面上荡漾起细微波纹,使静景成为动景,把生活中常见的景色写活了。当然冯延巳这里是由景入情,以景寓情,以春水被吹皱,来形容少妇的思绪荡漾。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是一幅流动不稳定性的画面。冯延巳正是用流动不稳定性的物理画录像,将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来。 美藉华裔流体力学家易家训1980年在其《Stratified flows》(《分层流动》)一书中,曾用这一名句以及李璟与冯延巳那段精彩的对话,作为“流体动力学稳定性”一章的开头。他的好友、中国科学院外藉院士冯元桢将这句话用毛笔写出,放在这本英文著作第四章的起始,让人看了十分新鲜。 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是指某种形态的流体运动受到某一扰动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态的运动情况。风吹过水面引起波浪的不稳定性问题,是流体力学中著名的“风生波”问题。实际上在古诗词中,还有不少涉及风生波这一流动不稳定性过程的诗词。 有关“风生波”的古代诗词 唐代诗人韦应物有好几首诗均涉及了到他所观察到的风生波的现象。如: 《野次听元昌奏横吹》 立马莲塘吹横笛,微风动柳生水波。 北人听罢泪将落,南朝曲中怨更多。 野次即郊外,横吹是乐府横吹曲辞,出自北方的军中音乐,多在马上演奏。诗首句写奏乐者的姿态,接下来以景写声,描绘了眼前景色。乐声如微风使柳枝摇曳,使池塘表面水波荡漾,掀起了听者情感的波澜。哀怨的笛声,使来自北方的诗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潸然泪下。 《送汾城王主薄》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 表达了诗人傍晚送客远行、告别时对友朋依恋难舍的深情厚意。送到东桥这个地方,相互道别,望着客人远去,这时诗人的心境,己如“微风起夕波”那样不平静了。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船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叙说了诗人黄昏日暮在盱眙县(唐代属楚州,今属江苏省)泊舟孤驿时的见闻与感受,这时风也吹得河面上兴起了波浪。 元结 《石鱼湖上醉歌》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范成大 《眼儿媚》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毂纹愁。 溶溶曳曳,东风无力,欲避还休。 春日的慵懒恰似池塘里静静的春水,水面上一片涟漪就像春愁泛起。碧碧缓缓波荡(溶溶曳曳是指荡漾的样子),东风柔软无力,水面像要皱起波浪,又将微波抹去。 风生波是流动不稳定性的过程 当风突然吹向平静的池面时,马上就会引起细小的波浪。而风一停止,波浪不久就会消失。但如果风持续地吹送(或足够大),则会产生波长较长的波浪,并向着风的下沿方向传播开去,甚至在风下沿方向不太远的对岸处,就可以看到波长超过 20 厘米的波浪。风越强,波浪的波长越长,波高也越大,波峰就接二连三地破碎,而变成所谓的白浪( white cap ,亦译为白冠浪)状态。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实际上描述的是风突然吹向平静的池面,引起细小波浪的过程,也就是近代流体力学研究的“风生波”这一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问题,其简化的模型亦称为Kelvin-Helmholtz界面不稳定性问题。这种界面不稳定性是讨论两层不同密度的流体作平行于其水平界面的相对运动时的不稳定性问题。海面(或水面)上由于风而引起波浪的问题,正是这种界面不稳定性问题。 实际上造成海浪增长的不只是相对速度,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所以当风速远小于此值时,波浪也可能开始增长。但观察发现,当风速达到此值时,碎浪和蒸发率都突然增加;且当风速增大达到 8.88 米 / 秒时,波浪的临界波长可增大到 6 厘米。 用线性稳定性理论来研究“风生波”问题,只是一种初步的近似。实际问题由于因素很多(如幅射,湍流边界层等),还比较复杂。 所谓水波,系指我们附近的水洼、水池、河流中的水所产生的波浪,甚至在湖泊、海洋表面传播的风浪,以及使湖泊和海湾内的整个水体产生显著振荡的静振( seiche )、潮汐波等。由于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需要,风浪的发生机制问题至今仍是流体力学和海洋科学工作者关心和研究的对象。尽管如此,“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仍不失为定性描述“风生波”乃至整个流动不稳定性问题的千古绝句。 龙卷风是由气流不稳定产生的 龙卷风是一种风力极强而范围不太大的涡旋,状如漏斗,风速极快,破坏力很大。其中心的气压可以比周围气压低百分之十。龙卷风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它的出现和消失都十分突然,很难进行有效的预报。 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着的圆形空气柱,其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发生在海上,犹如“龙吸水”的现象,称为“水龙卷”;出现在陆上,卷扬尘土,卷走房屋、树木等的龙卷,称为“陆龙卷”。远远看去,它不仅很像吊在空中晃晃悠悠的一条巨蟒,而且很像一个摆动不停的大象鼻子。 龙卷风的危害很大。在美国,龙卷风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雷电。它对建筑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经常是毁灭性的。在强烈龙卷风的袭击下,房子屋顶会像滑翔翼般飞起来。一旦屋顶被卷走后,房子的其他部分也会跟着崩解。1995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阿得莫尔市发生的一场陆龙卷,诸如屋顶之类的重物被吹出几十英里之远。大多数碎片落在龙卷通道的左侧,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确的降落地带。较轻的碎片却飞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 龙卷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可以从夏天在操场上常看到的一种现象,得到启示:一阵风刮来,突然在操场中间出现了一个气流涡旋,它卷起了沙土和树叶随气流旋转,而且越转越快地在移动着,过了一会,又迅速慢了下来,突然消失了。这是很小尺度的气流不稳定性造成的。而龙卷风则是中尺度的气流不稳定性造成的,其平均直径为 200-300 米,直径最小的不过几十米,只有极少数直径大的才达到 1000 米以上。它的寿命也很短促,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几小时。其移动速度平均每秒 15 米,最快的可达 70 米;移动路径的长度大多在 10 公里左右,短的只有几十米,长的可达几百公里以上。它造成破坏的地面宽度,一般有 l-2 公里。 有人认为,龙卷风是云层中雷暴的产物,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龙卷风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大气的不稳定性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过境气流的影响,它被进一步加强。 2 ,由于与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变的风相互作用,上升气流在对流层的中部开始旋转,形成中尺度气旋。 3 ,随着中尺度气旋向地面发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变细并增强。同时,一个小面积的增强辅合,即初生的龙卷在气旋内部形成,产生气旋的同样过程,形成龙卷核心。 4 ,龙卷核心中的旋转与气旋中的不同,它的强度足以使龙卷一直伸展到地面。当发展的涡旋到达地面高度时,地面气压急剧下降,地面风速急剧上升,形成龙卷。 从上可知,龙卷风的形成和消失,都是气流运动不稳定的过程。 台风和飓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习惯的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台风和飓风的形成、发展加强、移动、减弱和消失都是大尺度流体运动不稳定的过程。 由于国内用语的习惯,通常所说的“流动稳定性问题”,在国际上多称作为“流动不稳定性问题”。只要翻开国际上著名的几种流体力学杂志,就不难看到,研究各种流动不稳定性问题的文章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自然界以及人们生产活动中与许多流动不稳定性问题密切相关。
个人分类: 力学诗话|162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卡门涡街及其应用
热度 2 zdwang 2009-3-4 13:21
卡门涡街及其应用
王 振 东 冯·卡门(TheodorevonKármán1881-1963)是美藉匈牙利力学家,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的导师。 卡门涡街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常可遇到,在一定条件下的定常来流绕过某些物体时,物体两侧会周期性地脱落出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双列线涡,经过非线性作用后,形成卡门涡街。如水流过桥墩,风吹过高塔、烟囱、电线等都会形成卡门涡街。卡门涡街有一些很重要的应用,因此在学习流体力学时,有必要了解其研究历史及有关的应用情况。 卡门涡街的研究历史 冯·卡门1881年5月11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63年5月6日卒于德国亚琛。他出身于奥匈帝国—个教育学教授的家庭,1902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工学院,1906年去德国哥廷根(Gttingen)大学求学,在普朗特(LudwigPrandtl1875-1953)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柱体塑性区内屈曲问题的论文,于1908年获得博士学位。1911年时,他在哥廷根大学当助教。普朗特教授当时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边界层问题上。普朗特交给博士生哈依门兹(KarlHiemenz )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水槽,使能观察到圆柱体后面的流动分裂,用实验来核对按边界层理论计算出来的分裂点。为此,必须先知道在稳定水流中圆柱体周围的压力强度如何分布。哈依门兹做好了水槽,但出乎意外的是在进行实验时,发现在水槽中的水流不断地发生激烈的摆动。 哈依门兹向普朗特教授报告这一情况后,普朗特告诉他:“显然,你的圆柱体不够圆”。可是,当哈依门兹将圆柱体作了非常精细的加工后,水流还是在继续摆动。普朗特又说:“水槽可能不对称”。哈依门兹于是又开始细心地调整水槽,但仍不能解决问题。 冯·卡门当時所做的课题与哈依门兹的工作并没有关系,而他每天早上进实验室时总要跑过去问:“哈依门兹先生,现在流动稳定了没有?”哈依门兹非常懊丧地回答:“始终在摆动”。 这时冯·卡门想,如果水流始终在摆动,这个现象一定会有内在的客观原因。在一个周末,冯·卡门用粗略的运算方法,试计算了一下涡系的稳定性。他假定只有一个涡旋可以自由活动,其他所有的涡旋都固定不动。然后让这一涡旋稍微移动一下位置,看看计算出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冯·卡门得到的结论是:如果是对称的排列,那么这个涡旋就一定离开它原来的位置越来越远;而对于反对称的排列,虽然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但当行列的间距和相邻涡旋的间距有一定比值对,这涡旋却停留在它原来位置的附近,并且围绕原来的位置作微小的环形路线运动。 星期一上班时,冯·卡门向普朗特教授报告了他的计算结果,并问普朗特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如何?普朗特说,“这里面有些道理,写下来罢,我把你的论文提交到学院去”。冯·卡门后来回忆时,对此事写道:“这就是我关于这一问题的第一篇论文。之后,我觉得,我的假定有点太武断。于是又重新研究一个所有涡旋都能移动的涡系。这样需要稍微复杂一些的数学计算。经过几周后,计算完毕,我写出了第二篇论文。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在三个星期内提出两篇论文呢?一定有一篇是错的罢’。其实并没有错,我只是先得出个粗略的近似,然后再把它细致化,基本上结果是一样的;只是得到的临界比的数值并不完全相同”。 冯·卡门是针对哈依门兹的水槽实验,进行涡旋排列的研究的。后来人们由于冯·卡门对其机理详细而又成功的研究,将它冠上了卡门的姓氏,称为卡门涡街。 冯·卡门自己后来在书中写道:“我并不宣称,这些涡旋是我发现的。早在我生下来之前,大家已知道有这样的涡旋。我最早看到的是意大利 Bologna 教堂中的一张图画。图上画着 St.Christopher 抱着幼年的耶稣涉水过河。画家在 Christopher 的赤脚后面,画上了交错的涡旋。”冯·卡门还说,在他之前,有一位英国科学家马洛克( Henry Reginald Arnulpt Mallock 1851-1933 )也已观察到障碍物后面交错的涡旋,并拍摄有照片。又还有一位法国教授贝尔纳( Henry Bénard 1874-1939 )也作过关于这一问题的大量研究。只不过贝尔纳主要考察了黏性液体和胶悬溶液中的涡旋,并且其考察的角度是实验物理学的观点多于空气动力学的观点。 冯·卡门认为他在 1911-1912 年,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贡献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发现涡街只有当涡旋是反对称排列,且仅当行列的距离对同行列内相邻两涡旋的间隔有一定的比值时才稳定;二是将涡系所携带的动量与阻力联系了起来。 塔科玛桥风毁事故与卡门涡街 塔科玛峡谷桥( Tacoma Narrow Bridge )风毁事故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卡门涡街对建筑安全上的重要作用。 1940 年,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玛峡谷上花费 640 万美元,建造了一座主跨度 853.4 米的悬索桥。建成 4 个月后,于同年 11 月 7 日碰到了一场风速为 19 米 / 秒的风。虽风不算大,但桥却发生了剧烈的扭曲振动,且振幅越来越大(接近 9 米),直到桥面倾斜到 45 度左右,使吊杆逐根拉断导致桥面钢梁折断而塌毁,坠落到峡谷之中。当时正好有一支好莱坞电影队在以该桥为外景拍摄影片,记录了桥梁从开始振动到最后毁坏的全过程,它后来成为美国联邦公路局调查事故原因的珍贵资料。人们在调查这一事故收集历史资料时,惊异地发现:从 1818 年到 19 世纪末,由风引起的桥梁振动己至少毁坏了 11 座悬索桥。 塔科玛桥的坍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对塔科玛桥的风毁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一开始,就有二种不同的意见在进行争论。—部份航空工程师认为塔科玛桥的振动类似于机翼的颤振;而以冯卡门为代表的流体力学家认为,塔科玛桥的主梁有着钝头的 H 型断面,和流线型的机翼不同,存在着明显的涡旋脱落,应该用涡激共振机理来解释。冯·卡门 1954 年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一书中写道:塔科玛海峽大桥的毁坏,是由周期性旋涡的共振引起的。设计的人想建造一个较便宜的结构,采用了平钣来代替桁架作为边墙。不幸,这些平钣引起了涡旋的发放,使桥身开始扭转振动。这一大桥的破坏现象,是振动与涡旋发放发生共振而引起的。 20 世纪 60 年代,经过计算和实验,证明了冯·卡门的分折是正确的。塔科玛桥的风毁事故,是一定流速的流体流经边墙时,产生了卡门涡街;卡门涡街后涡的交替发放,会在物体上产生垂直于流动方向的交变侧向力,迫使桥梁产生振动,当发放频率与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相耦合时,就会发生共振,造成破坏。 卡门涡街不仅在圆柱后出现,也可在其他形状的物体后形成,例如在高层楼厦、电视发射塔、烟囱等建筑物后形成。这些建筑物受风作用而引起的振动,往往与卡门涡街有关。因此,现在进行高层建筑物设计时都要进行计算和风洞模型实验,以保证不会因卡门涡街造成建筑物的破坏。据了解,北京、天津的电视发射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建造前,都曾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风洞中做过模型实验。 1992年匈牙利发行的冯 卡门纪念邮票,后面的图案是卡门涡街 他准备“对不幸的事故负责”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曾在北京郊区建造了一座高达 325 米的气象塔,以研究北京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该塔用 15 根纤绳固定在地面上,是当时亚洲最高的气象塔。但在竣工不久便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在天气晴朗、微风吹拂时,高塔发生振动,伴之有巨大轰鸣声,使附近居民感到担心;而在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反倒无事。经过科研人员的详细测量和分析,终于弄清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那样的风速下,气流在塔的纤绳这一柱体上发放涡旋,形成了卡门涡街,其频率又与纤绳的自振频率相耦合而发出了轰鸣声。 1912 年,冯·卡门的论文发表不久,时任英国剑桥大学校长的力学家、物理学家瑞利( John William Strut Rayleigh, 1842-1919 )爵士就指出,这些交错的涡旋必定就是风吹豎琴( Aeolian harp )发音(线鸣)的原因。冯·卡门也说:“有人想必还记得双翼机的线鸣现象,这声音就来自涡旋的周期性发放”。 葛威尔( Gongwer , C.A )曾通过实验,指出了水下交通工具的某些短撑有时会唱出很高的音调,原因就在于短撑后面没有合适的锐利边缘,以致周期性发放涡旋而引起振动。顾策( Gutsche , F )所发现的船下推进器的唱音,冯·卡门认为也可以这样来解释。 有一个法国海军工程师告诉冯·卡门,当某一潜艇在潜航速率超过 7 海浬时,潜望镜忽然完全失去作用。冯·卡门认为,这是因为镜筒发放周期性的涡旋,在一定速率下,涡旋发放的频率和镜筒的自然振动频率发生了共鸣。由于同样的原因,无线电天线塔也会在天然风中发生共鸣振动;输电线的低频振动也与发放涡旋有关系。 有趣的是,冯·卡门 1954 年所写的《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一书中,在列举了塔科玛桥风毁及—些由卡门涡街引起的事故后,曾幽默风趣地说,“我永远准备对卡门涡街所造成的其他不幸事故负责”。 卡门涡街流量计 实际上,卡门涡街并不全是会造成不幸的事故,它也有很成功的应用。比如己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卡门涡街流量计,就是利用卡门涡街现象制造的一种流量计。它将涡旋发生体垂直插入到流体中时,流体绕过发生体时会形成卡门涡街,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非对称涡列就能保持稳定, 卡门涡街流量计有许多优点:可测量液体、气体和蒸汽的流量;精度可达 ±1%( 指示值 ) ;结构简单,无运动件,可靠、耐用;压电元件封装在发生体中,检测元件不接触介质;使用温度和压力范围宽,使用温度最高可达摄氏 400 度;并具备自动调整功能,能用软件对管线噪声进行自动调整。 参考文献 1.Theodore von K á rm á n , Aerodynamics : Selected Topics in the Light of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54 。中译本:江可宗译,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2 2. 周光坰、严宗毅、许世雄、章克本,流体力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原刊登于《力学与实践》 2006 年 28 卷 1 期)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7924 次阅读|6 个评论
游泳“画皮”——“鲨鱼皮四代”是不是在忽悠人?
songshuhui 2008-9-2 11:05
waterOrO 发表于2008-08-4 星期一 21:21 分类: 专辑 , 奥运 , 心理 , 物理 | | 如果比速度,大概不如田径,但是比谁穿的少,短池游泳大概要数一数二了吧?但是在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里,我们恐怕会悲痛的发现,无论是青筋暴起的肌肉男们还是身材魔鬼的一塌糊涂的美女们,身上都将像粽子一样越包越严实,直接剥夺了观众们大好的养眼机会。是什么让他们不顾全球变暖的大趋势,逆流而上越穿越多的呢? (上图:菲尔普斯展示鲨鱼皮四代(快速皮肤IV)激光竞速者) 泳衣界的巨鳄,英国的Speedo公司就是传说中的那个幕后推手。为了实现其领导全球泳装科技的目的,该公司从1992年开始革新泳衣面料。但是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索普凭借着鲨鱼皮一代拿下三金两银后,各国才对这种新面料泳衣的热情才达到了高潮。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表面布满点状颗粒的鲨鱼皮二代更是出尽了风头47名运动员披着鲨鱼皮到台上领奖。2007年,鲨鱼皮三代下水不到一年,21项世界纪录就被改写。今年二月,赶在北京奥运会前,鲨鱼皮四代正式推出,39项世界纪录据说已经作古,更是有50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宁可和赞助商们撕破脸皮,也要移情别恋,纷纷钻进SPEEDO的鲨鱼皮囊里。各位观众,松鼠会广告时段到此结束,下面那么我们将以流体松鼠waterOrO挑剔的眼光来看看这传说中耗资上百万英镑的鲨鱼皮研究到底靠不靠谱吧。 先爽一个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vMdqvO3R9geurl=http://www.ath1337.net/lzr-racing-swim-suits-new-technology-or-cheating/ 这个视频给我们展现了第四代鲨鱼皮(快速皮肤FASTSKIN IV-激光竞速者LZR - RACER)的研发过程。Speedo公司利用了自己庞大的签约运动员名单,扫描了世界上四百余名顶尖的游泳运动员的几何外形用来制作阻力实验的模型。但是报道中没有提及Speedo的研发团队Aqualab(水运动实验室)究竟是怎样利用这些数据的。他们只采用了一个运动员的数据?还是把运动员的几何外形都进行了平均?或是针对每个运动员都进行了模拟?如果是最后一种情况的话,这个工作量别说三年,就是三十年也很难完成。测试了上百种面料以后,研究人员把目光集中在了两种合成材料上:LZR pulse(激光脉冲),一种疏水性材料,它就像沾满露珠的荷叶那样,即使泡在水中也不会被浸湿;和LZR panel(激光面板),一种表面附加塑料薄膜的纤维材料。这两种材料被粘附到阻力模型表面从而进行流体力学的相关实验。 Speedo公司聘请了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水槽之一的新西兰奥塔格大学和长期致力于流体阻力研究的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来进行阻力实验。不过,各位看官千万不要被那个航天飞机发射的视频蒙到,实际上NASA只是使用了低速风洞对泳衣的纤维材料进行了测试,不像很多报道中宣称的那样,该实验用的风洞是用来测试航天飞机飞行阻力的。风速28米每秒的低速风洞实验足以模拟泳池中两米每秒的游速(空气和水是性质不同的流体,为了能模拟出水中的现象,风速要经过换算调整到比较高的水平)。而航天飞机阻力实验主要是测试高超音速(大概音速的三到五倍)下航天飞机飞行状况的。风速达到音速以上,热效应将会非常严重。能在音速下的气流中游泳,而且还能保证自己穿着泳衣,估计超人都要羡慕的羞愤自尽的。 阻力实验选定了LZR Panel材料。随后,研究人员使用该材料制作了实验泳衣,并带到了澳大利亚运动学院进行了真实泳池中的实战测试。测试结果令研究人员们异常兴奋,穿着LZR Panel泳衣的测试比穿普通训练泳衣快4%。这在五十米短池比赛中就等于超前了两米,相当于一个身位的巨大优势。同时耗氧量降低5%,能有效延长运动员的巅峰表现。可以说,如果这种材料如此成功的话,对于游泳这种决胜于百分之一秒的运动来说,是否采用鲨鱼皮就是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了。 最令人激动的是,Speedo还第一次完全从流体力学原理出发,提出了泳衣塑形的划时代概念。这个概念由流线型塑体、振动抑制和无缝拼接三个点子组成。利用泳衣可调的弹性,LZR-RACER会把身体上阻力比较大的部位收紧,把运动员的身体塑造成更接近流线型的形状,并且减少了肌肉和水之间因为压力剧烈波动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会干扰流过身体的流线,消耗身体的动能,从而降低运动员的速度。同时,鲨鱼皮四代还用超声波拼接,制成了无缝天衣,大大降低了接合处对流线的扰动。一旦流线可以光滑的经过身体表面,运动员就可以对水流的扰动最小,将阻力最小化。 如果通过实验来一步步验证这些令人激动的概念设计的话,工作量将超出想象。因此,流体力学家们只能求助于计算流体力学,即通过计算机对运动员在水中的受力进行模拟。从理论上来讲,世界上所有的流体的运动都可以通过一组被称为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Naviar-Stokes Equations)来描述。这也是流体力学的可爱之处流体力学家们从来不用像化学家那样记忆无穷无尽复杂的化学式。同时,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也是所有流体力学家们的噩梦该方程臭名昭著的复杂和难解。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只能通过各种费尽心机的手段,得到尽量接近真实的数值解。不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个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计算流体力学,并羽翼丰满,可以大量应用于工程实际了。大到星际爆炸,飓风肆虐,大洋环流,火山爆发,油轮和客机航行,小到浮游生物游动,心血管流态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出来。这大大节省了实验成本,提高了数据精度和完整程度。目前,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和美洲杯帆船赛已经成为流体力学运用到竞技运动的典范。国内,据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经为排球运动进行过相关的风洞实验。但是计算流体力学的案例就很有限了。(我们学校的男排已经和职业队一起征战甲A联赛好几个赛季了,不无我们流体力学所的功劳。)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经过一名游泳运动员的水流速度场)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经过一名游泳运动员的流线图)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经过一名游泳运动员的流线图(近))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组就受邀进行了相关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研究。他们采用了运动员在水中滑行的动作,即双手合并前伸,双腿向后绷直的姿态进行模拟,从而得到相应的阻力。应用ANSYS公司的先进网格划分软件,研究人员可以更精确的模拟出紧贴运动员身体表面的流动速度和压力的细节,从而指导泳衣的设计。从模拟结果来看,与鲨鱼皮二代相比,改进后总阻力据说降低了24%。 这个结果似乎非常具有说服力,但是仔细分析起来,这个研究还是有着巨大的缺陷。首先,游泳不全是一个静止的滑行过程。大部分时间里,运动员要在水面进行大幅度的剧烈运动。如果诺丁汉大学只考虑了一个姿态显然是不够的。其次,由于运动员在水面运动,模拟计算需要涉及空气和水的复杂相互作用,大量的气泡和飞溅的水滴使模拟计算几乎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最后研究只集中在水下滑行段。最后,运动员的泳姿对速度的影响更大。而且很多时候,划水动作是通过制造漩涡来产生推力的,和身体表面的摩擦阻力关系并不大。但是,由于追求身体形状的流线型,泳衣压缩了肌肉,反而可能让运动员划水的时候觉得碍事,使正常的技术动作变形。从计算流体力学的角度来讲,模拟划水的过程需要动态网格这一不成熟的技术来支持。所以,通过这个不到位的研究就把流线型塑体的概念引入,未免有些哗众取宠之嫌了。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经过一名游泳运动员的阻力分布图) 然而不可否认,由于Speedo先前的实验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并在实际测量中进行了证实,因此笔者认为该泳衣在速度上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不过,LZR-RACER泳衣更重要的优势则来自于竞技运动的心理战术。就像一位试穿该泳衣的运动员说的那样:如果我认为穿着的不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泳衣,我是不可能有信心战胜自己战胜别人的。 最近,中国游泳队赞助商Nike公司终于顶不住各个国家队对成绩的追求的压力彻底缴枪投降,发表声明允许在全球范围内赞助的所有国家游泳队改穿其他品牌参加北京奥运。中国泳联从全球LZR-RACER唯一的供货商,一家设在葡萄牙的制衣厂定做了58套鲨鱼皮。有队员表示,穿这种泳衣非常难受,恨不得马上把它脱掉,所以会在水里拼命的游。不管如何,LZR-RACER是攒足了心理优势。加上最近,国际泳联免费为Speedo公司宣传,宣布Speedo公司采用的新材料并不违反国际泳联关于泳衣不得使用增加浮力和速度的规定。鲨鱼皮四代就此摧枯拉朽般的占领了奥运泳衣市场的大片江山,宣告了Speedo上百万英镑的研究经费没有白白砸出去,取得了营销市场的绝对性胜利。不过普通人想试试这种鲨鱼皮四代还是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的。一套LZR-RACER售价高达600美金,而且需要专人帮助花四十分钟才能穿上,更要命的是,这种泳衣的寿命太短,只允许穿六次。 话说回来,无论是Speedo是在真忽悠,还是真的取得了重大突破,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一个时髦的科学计算流体力学,套用郭德纲的话就是:真让我欣慰!计算流体力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像航天飞机,苏-27战斗机,一级方程式赛车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可以应用到所有和水和空气阻力过不去的地方。在未来,它还会进一步把它的威力展现在竞技体育,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花絮:人们最早认为裸泳速度最快,但是由于太拉风,并没有人在比赛中采用过。但是运动员担心体毛茂盛,把头发胡子,身体各处的体毛都剃光来减少阻力却是普遍现象。后来,据说荷兰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到了穿泳装比裸泳速度更快的结论。这个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独立性和可信度还值得进一步讨论。而且,研究者是否只是研究了欧美人的身体呢?亚洲人体毛较少,会不会有不同的结论呢?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本着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的精神,我们还是不提倡裸泳的,所以泳池中的科技研发战将愈加激烈。 参考资料和相关链接: 松鼠会安婆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鲨鱼皮四代: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654.html ANSYS公司关于LZR-RACER研究的描述: http://www.ansys.com/magazine/issues/06-12-2008-ansys-advantage/01-sports.pdf 经济学家杂志的报道: http://www.economist.com/displaystory.cfm?story_id=11527308 百度百科计算流体力学: http://baike.baidu.com/view/70002.htm Speedo公司提供的一系列泳衣研发视频(果然市场推广有两把刷子,视频做的相当酷): http://www.speedo80.com/lzr-racer/video_player/play/computational_fluid_dynamics Popular Science上的报道: http://www.popsci.com/entertainment-gaming/article/2008-03/can-swimsuit-be-too-good 标签: Aqualab , Speedo , 材料 , 流体力学 , 游泳 , 空气阻力 , 运动 , 运动员
个人分类: 奥运|2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