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工进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全球化文明 - 从大航海时代到火星计划时代
benlion 2018-10-19 21:02
上海突传大消息!特斯拉 9.7 亿买地建厂 O 网页 - 郑和下西洋 O 网页 如昙花一现,其实宋朝才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 O 网页 - 意大利地名首用华人命名!何凤山 O 网页 - 历史余孽的种姓制度,印度社会的一大顽疾 O 网页 - 1979 年以前的伊朗女性 O 网页 - 人类出非洲和出埃及,在欧洲,有西方人谈到中国的春联,并告诉有关与中国过春节放鞭炮类似的习俗,这是摩西出埃及和以色失去十个部落的时期。 在轴心时代的波斯时期 O 网页 ,犹太教的体系和祭司 - 文士的模式形成,在希腊化时期 O 网页 之后,在地中海的欧洲建立了罗马帝国 O 网页 ,以色列进入了新约圣经时期,而在中国形成了诸子百家和进入秦汉朝代。 经历了中古代中国的内阁 - 文官与科举制度建立和工程技术与工艺美术发展, 从郑和下西洋转换到哥伦布大航海,在宗教改革之后的欧洲,建立了实证科学与机器化工业文明。 然而,中世纪的神权政治与 19 世纪的虚无与神秘主义 - 源自多神教与种姓主义 O 网页 ,包括,心理攻势的文化战术,在上世纪,从日俄战争到二次世界大战,仍然在中东和南亚,改变了世界文明的格局。 世俗王朝 O 网页 的经济成就,由于自我膨胀,在 1979 年伊朗转变成了神权政体 O 网页 ,而印度也影响了鸦片战争和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的历史。 在 2004 年美国明显出现理性衰微现象,并导致了 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6 年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国策,在 2009-2016 年却形成了历史虚无与神秘主义的风潮,以及所谓的阴谋论 O 网页 和造偶像的社会现象 - 带回到了上世纪 70 年代之前的历史分析。 在本世纪初,国际上发生了一场朝阳与夕阳领域的更新换代,采取了技术创新的策略,产业化升级与技术更新换代,企业界的新陈代谢和商业模式更替是正常现象;然而,搞三六九等和过于量产,却导致耽误了创新的时机(见厉以宁 O 网页 和吴敬链 O 网页 的文章)。 即使发生经济危机,甚至国际贸易摩擦等,只要仍然是开放发展,也就只是科学与技术的朝阳与夕阳领域更新换代,从而导致产业模式改变与经济结构调整 - 文化复兴的软实力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机制等建立。 美天旎 CliniMACS 细胞工厂获德国通用生产许可 O 网页 - CAR-T 治疗肿瘤 O 网页 ( 2016 年的视频), 2017 年已经 FDA 批准正式进入临床,能彻底治疗了,就是把病人的免疫细胞在体外改造,而后再注射体内,提升和恢复其本身剿灭癌细胞的天然功能。之前的手术切除,切不掉所有癌细胞,而化疗却把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一起给剿杀了。 目前的一场医学革命,也就是系统医学 - 系统(个体化)与合成(工程)生物学的临床医学 - 转化与精准医学模式,以及就将到来的工业革命 O 网页 - 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技术的纳米机器设计与制造等,导致的是未来行星际文明的 “ 生态 - 制造 - 医疗 ” 综合体系。 英国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轨迹及逻辑 O 网页 - 德国电气与电子工业协会 (ZVEI): 工业 4.0 最权威的解释 O 网页 - 微软创始人逝世,让人瞠目结舌又落泪的彪悍而伟大的人生! O 网页 - 看看艺术是如何开启新篇章 — 新艺术( Art Nouveau ) O 网页 - 文官制度改革和工业革命与工艺美术运动,都是开启于英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几个阶段,从英国的纺织业与机械化工业到德国的电气工程和有机化学工业 O 网页 ,以及法国的新艺术设计 O 网页 和工业微生物技术 O 网页 发展,而到美国的电子技术 O 网页 与 IT 产业和生物技术 O 网页 的发展。 美国理性的衰微 O 网页 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而又进入了新的一轮工业革命的时期,在纳米与微电子技术 O 网页 和信息与生物技术等交叉会聚,形成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技术 O 网页 的发展过程。 太空城堡 --- 解析未来星际飞船 O 网页 - 日本造出 “ 准商业化 ” 纳米组装机器人 O 网页 - 卡尔 · 米切姆:技术哲学的过去与未来 O 网页 - 人类机械史 O 网页 - 追踪 15000 个神经元绘制最详细神经回路图 O 网页 - 庄小威《 Cell 》绘制神经元突触输入区图谱 O 网页 - 冯 · 诺依曼的遗产:寻找人工生命的理论根源 O 网页 - DeepMind 研究人员开发出神经算术逻辑单元( NALU ) O 网页 - 人们可能认为走向地外星球的探险很遥远;然而,在本世纪的机器人技术突破 - 关键是细胞设计机理与神经网络智能的发展,将会导致跃迁到人工进化的一个奇点 - 以细胞为单元的自组装机器。 - ( 2018 年 10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人类历史|1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benlion 2015-9-17 11:36
人类心智,包含IQ和EQ与知识与物欲的方面,形成认知行为与意志取向的分别,涉及到逻辑与想象、知觉与情绪等心理活动。 人类对自然客体,尤其生物构造的机理探究和仿造设计的工程历史漫长,20世纪形成了仿生学和人工智能的工程学科领域,同时,发展了基因设计与合成的工程生物技术;因而,在90年代转入了整合的研究体系 – 设计人工生物系统的系统生物工程和建立在工程概念基础上的系统生物学。 冯·诺依曼自动机理论是无内在结构的元胞组织化概念,20世纪90年代对细胞代谢、再生与复制(繁殖)的哲学思考,从自动化细胞和细胞动力学的分子网络、细胞网络模型,到细胞内部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和细胞通讯的分子电路,以及细胞单元与神经网络、细胞通讯网络与节律稳态调控等设计原理,发展出来的是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或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网络拓扑分析方法和人工细胞分子模块设计与合成的方法等。 生物系统的机理与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从分子细胞动力学到细胞图谱和网络动力学,构成生物进化与发育的基因组动态发展,涉及到基因组装合成和连续细胞突变方法等。 因而,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在未来将转换到生物电池、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计算机的工业技术或制造体系。 - (17/09/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machines|2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到“人工生命”新闻,想起一篇旧文
harmonism 2010-5-23 17:20
据报道, 世界首个人造生命在美诞生 。看到科学网博客也有许多老师在关注这个消息。参见: 当下震惊世界的科学新闻:美国人合成了人造生物 闲聊人工生命 人工生命与软件人 又见世界性炒作---人工生命 关于人工生命以及人工进化,很早以前就非常关注。记得以前在NCIC-BBS上专门发帖讨论过这个话题。网上一检索,找到一个链接,是转载的而不是原始的: 泛进化论---人类的未来 http://bbs.uestc.edu.cn/cgi-bin/bbsanc?path=/groups/GROUP_4/Philosophy/D83658581/phnsci/DB6744626/M.896083497.A 现转录如下: 发信人: lion@ncicbbs (king), 信区: thoughts 标 题: 泛进化论---人类的未来 发信站: 国家智能机中心曙光站 (Sat Nov 30 22:44:39 1996) 转信站: ncicbbs 前不久看见一则新闻:在完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一机器人成功地通过计算机 网络将一程序传给另一个机器人;机器人还能够在电源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充电。以前 关于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的话题讨论了很多。这则新闻又让我重新回想起那些讨论, 同时一种对人类未来的深切关注再一次萦绕在我的心头。 人类往何处去?毫无疑问,人类是宇宙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或形态)。从宇宙 大爆炸,到星系的形成;从地球的形成到有机物质的出现;从原始生命的出现到人类的 诞生,这一切都是宇宙演化的结果。从生物进化来看宇宙演化,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宇宙 都在逐步智能化,一体化。自从地球上出现生物以来,地球已经变得活了起来。 特别是人类出现之后,自然界越来越人化了。我们不妨以地球观察者的身份对 地球做一番有趣的观察。我们将会发现,整个地球正在智能化。人类是地球智能化中的 一环。 人类的自然进化已经停止。但人类还在进化之中,这种进化是不同于自然进化的 人工进化。人工进化包括文化进化和人工生命进化。人工生命进化是人类文化进化到 一定阶段后的产物。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文化进化就开始了,直到本世纪中叶人工生命 进化才初露端倪。计算机的出现和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是人工生命进化的里程碑。 我说的文化进化包括人类社会的自组织体制的进化和人类知识体系的进化。我们熟 悉的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化,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进化。文化进化的方向是有序化和信息 化。 人工生命进化将使生命出现三大新分支:一,机械生命(机器人);二,基因工程 生命;三,信息化虚拟生命(计算机病毒等). 人类必将成为人工生命进化的对象。举世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标志着人类 超越自然进化开始进入自身人工进化的新时代。人类将通过编辑修改自身的生命信息即 DNA序列从而创造更加智慧的新生命。 三种人工生命形态的共存,必将出现新的智慧生命的文化。这种智慧生命的文化也 必然要进化下去。无限进化的结果必然导致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智能化和一体化。 (《泛进化论》 作者: 曾纪晴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 实验室。 Email: zeng@huasun.lshs.ac.cn or lion.bbs@bbs.ncic.ac.cn ) (注:我早已离开原单位,email邮箱也早已不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7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