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活动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活动

相关日志

转基因食品品尝科普活动在南京成功举办
bioxncai 2018-12-8 22:55
2018年12月8日中午在江苏省南京市新庄南林大厦成功举办了转基因食品品尝科普活动,共23位大人2位小朋友参加活动,还有2位已经报名的网友因临时有事未参加活动。大家品尝了转基因大米饭、转基因玉米粥、转基因苹果干,交流了转基因科普的经验和感受。此次转基因食品品尝科普活动是历年来在南京举办的同类科普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据悉全国各地今年已经举办了多次转基因食品品尝科普活动。 图1 参加活动的网友集体合影留念 图2 品尝用的转基因抗虫大米和抗虫抗除草剂玉米 图3 用于品尝的转基因苹果果脯 图4 转基因大米饭 图5 转基因玉米粥 图6 网友相互自我介绍 图7 网友交流互动
2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参加“飞羽瞬间”观鸟日活动
ghzcljz 2018-9-22 11:09
1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图说话——清华大学106周年校庆随手拍
热度 13 Einstein 2017-4-29 21:23
4月29-30日,是清华大学106周年校庆日,校内有许多精彩的活动,包括一些学术报告、图书馆开放及 博物馆展览、文艺表演等。作为游客笔者29日参观了一些活动,用照片记录下来,图文解说如下。 1、二校门后、大礼堂对面“校友签到处” 2、笔者最感兴趣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举办的“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特别是其中一些有关科学家的手札(同时展出的还有别的展览,校友免费,游客20元,其他展览可参考该馆网站: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 3、金邦正(早期“中国科学社”的创立者之一,后任清华学校校长)1922年送还赴美考察学务余额及单据致当时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的信。 4、时任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物理系的施士元致信注册组告知一学生的论文成绩。 5、1949年梁思成致北京聂荣臻市长的信(为复制品,原件在台湾展出) 6、1935年钱学森赴美前给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的信 7、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在1985年纪念沈括逝世890周年大会上发言稿手稿 8、放一张非科学家的,胡适一封有趣的信。此信是1929年胡适写给友人陶孟和长女的信(原件在台湾展出)。 9、该展览涉及许多科学家,可以在下图中看到。展览 有各信的对照文字(有的是部分),省去了辨识困难,只是该馆灯光设计不佳。展览持续到今年9月。 再“爆料”一则:展览中有吴宓1944年给徐震堮的一封信提到“今昆明之师生,无不以兼职得钱为急务,或营商投机,或卑于市侩,无人真心在学问道德,亦无人愿听我辈讲说,比之二十年前东南人物风气,真有九渊望天墀之感”。展览说受当时经济压力影响,大学风气也受到污染。真相如何?还有待史家解说。 10、图书馆老馆大库29、30日面向公众开放 11、大库内的书架 12、大库内当年的“教授桌”,这张标记是杨绛当年用过的(旁边有一张杨绛当年在该馆读书的照片,照片显示编号是212,而这张编号是216,问旁边志愿者,云那张抗战后找不到了,这张杨先生当时肯定用过,故代之) 13、有关中国古代数学史的一些早期文献 14、志愿者在讲解当年美国人设计的书斗(楼层间运书用,仍在用) 15、著名物理学史专家、玻尔研究专家戈革先生的藏书(他是清华校友,捐给了清华,没在大库内,在老馆二楼另一个阅读室内,根据规模,感觉是他的部分藏书) 16、老馆二楼自习室一瞥 17、逸夫馆二楼一瞥 30日(周日)仍是校庆及校园开放日,有兴趣而且路近的朋友可以到清华体验下。还有许多精彩的活动可以一饱眼福! 简单对比下清华大学校庆系列活动与伯克利的Cal Day(校园开放日,见笔者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971134.html ,笔者觉得清华大学的校庆日以后可以改为校园开放日,面向校友也面向公众,影响范围可能更大),从内容上看,两校都比较丰富,包括图书馆等,都实现面向公众开放及办一些特藏类展览。但清华大学科学类院系或实验室活动面向公众开放得范围不如伯克利(尽管清华大学也开放了生物标本馆,30日开放,笔者还未参观到);组织方面,两校主要靠学生志愿者,参观、问询都非常方便,这可能是所有高校最值得信赖也最宝贵的资源。
个人分类: 琐记|5846 次阅读|26 个评论
[负能量] 反思目前科技活动方式的博文汇集
热度 1 zlyang 2016-9-15 10:20
反思目前科技活动方式的博文汇集 (1)2016-08-08,某国立研究所所长的自白: 跟班式科研,误己误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97354.html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8_08_370437.shtml 对于基础研究的那些引导、激励措施,其实是在加速让科学下坠——这真的是一个灾难。 (2)周健,2016-09-11, 科学面临 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26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1002186.html 科学家的职业正在被不恰当的激励所绑架,其结果是损害科学。 (3)文双春,2016-08-19, 基金挂了只因没创新或评委不懂?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997348.html 竞争导致更高的拒稿率,但并不意味着更高质量的作品被出版。 (4)李云帆,2016-05-19, 应该 有人吼出科研工 作者心中的苦闷了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10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60014-978234.html 大量实验结果无法重复已经成了学术界、至少是生物医学界的共识。 (5) 张江敏,2016-09-15, 过度 科研下的 审稿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0379-100305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4251.html 感觉当下全世界都进入到了过度科研的境地。因为各种现实压力,科研工作者制造了无数文章。这些文章不少都发表在档次不低的杂志上。可是,观察我自己的做法,观察我收到的那些审稿意见,有多少文章不是在马桶上被审的? 有多少文章被推荐发表的理由不是,这个文章引用了我? 后补: (6)千老与教授,2016-10-06, 学术界现状及海归高校前景分析 http://www.najiaoluo.com/keji/61881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7406.html (d) 泛世俗化。欧美学术界拥有大量的懒散教员,他们早年活跃于学术界,在拿到终身教职后往往不再奋斗,十几年不出一篇论文也是常事。而且,近年来 已很少能看到知识渊博、功底深厚、热爱学术的学者。 大多数教授更像生意人,每天讨论的都是经费、论文、如何成名、如何管理下属等等。科研项目的导向也越来越走向应用,急功近利,妄 想3-5年 把一个猜想转换成市场的价值。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很难得到资助,一些偏理论的方向甚至到了快要关张、后继无人的地步。 压榨下属、倾轧同行、窃取成果。 廉价雇佣博士博后拼命灌水, 极力打压潜在对手。 相关链接: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2016-09-07,The 7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science, according to 270 scientists, by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on September 7, 2016 http://www.vox.com/2016/7/14/12016710/science-challeges-research-funding-peer-review-process Looking Across and Looking Beyond the Knowledge Frontier: Intellectual Distance, Novelt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cience http://pubsonline.informs.org/doi/10.1287/mnsc.2015.2285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as consistently lower funding succes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4/n7609/full/nature18315.html Peer review and competition in the Art Exhibition Game http://www.pnas.org/content/113/30/8414.full 其它链接: 科学网,2016-09-12,《 自然》:如何培养一个天才,从对超级聪明儿童 的45年 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news.aspx?id=356046 尽管SMPY 提供了很多关键见解,但研究人员对于天才和成就的了解仍不完整。“我们并不知道,即便是在天才儿童中,为何也会有人成就突出而其他人表现一般。” Tom Clynes, 2016-09-07, How to raise a genius: lessons from a 45-year study of super-smart children http://www.nature.com/news/how-to-raise-a-genius-lessons-from-a-45-year-study-of-super-smart-children-1.20537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可信链接! 祝您中秋节快乐!
5518 次阅读|4 个评论
推荐Wiley图书,馨享冬日咖啡!
WileyChina 2016-1-22 10:00
Wiley Online Library 推荐Wiley图书合集,馨享星巴克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Wiley向广大师生发起Wiley好书推荐活动,只需要两分即可将您的声音与需求传递与图书馆, 前25位完成推荐的用户可获得 星巴克咖啡 兑换券 !(此活动限部分学校参加) 畅读已订购Wiley在线图书 更多内容? 请立即访问 Wiley Online Library . 如需咨询,请发送邮件至 china_marketing@wiley.com 参与学校 活动参与网址 本单位已经订购在线图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点击此处 http://olabout.wiley.com/WileyCDA/Section/id-810981.html 北京理工大学 点击此处 http://olabout.wiley.com/WileyCDA/Section/id-810949.html Wiley重要书目 Transfer and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The Handbook of Glob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he 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Wiley Handbook of Psychology, Technology, and Society Decision-making Process: Concepts and Methods The Handbook of Global Security Policy Comparative Politics: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The Handbook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Ethics, Volume I, Volume II Handbook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imulations and Case Studies The Essential Manager: How to Thrive i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Jungle Mobile Learning: A Handbook for Developers, Educators, and Learners Origination: The Geographies of Brands and Branding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Neuro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 Positive Responses to Specific Learning Differences Applying Theory to Educational Research:An Introductory Approach with Case Studies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个人分类: Books|2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036午夜荡秋千
ggjjhh 2016-1-20 09:49
午夜荡秋千 〔美〕迈克尔 著 高金华 编译 站在公寓的阳台上,我注视着那些孩子们在运动场上玩耍。我羡慕他们腾空越过同伴时的优美身姿和勇气,他们将来也许能成为飞行员、跳高运动员和探险家。我常常渴望自己也能带着喜悦冲上天空。 夏季的夜晚,运动场更加诱人。但每当我想跑进运动场时,理智总是说服冲动走开。“你想想场地上都是些什么人?”我训斥着自己,“一个成年人能跑到下面荡秋千吗?人们会怎么看你?” 的确,这种冲动是有点可笑。我有帐单要付,有杂事要做。闲暇时间应花在成年人的追求上--到乡间远足,去林荫道散步。 我不再看他们。找一个矮凳坐在阳台上,这样我看到的只有其他公寓的楼顶和夏夜的天空。但我仍然能听到从下面漂上来的欢笑声。 星期六晚上,我精疲力竭地在房间里坐下来。忙碌了一周,我感到自己衰老了。 忽然,孩子们在运动场上玩耍的欢笑声又漂到我的耳旁。我关掉起居室的电灯,打开通向阳台的拉门。除了游泳池被停车场的灯光映成了黄色之外,只有朦胧和宁静。站在夜晚潮湿的空气中,我府视着运动场,那里一个人也没有。“嗯,当然没有,”我责怪自己,“快到半夜了,你能听见什么?你最需要的是好好睡一觉。” 然而,却有某种力量在说服我不要放弃这个机会。怀着鬼使神差的决心,我进屋套上毛衣,走出房门。去运动场的路上,挂满露珠的青草使我穿着凉鞋的双脚直发痒。在我的上方,到处都是被电视机闪烁的光线映亮的窗户。我孤独地站在运动场上。高耸的爬杆忽隐忽现地顶着星光闪烁的夜空,被磨得发光的滑梯以优美的S形伸展下来。静静地坐着的跷跷板与地面形成一个夹角。 正是这里,稳重的支架垂下铁链悬挂着秋千。我久久地凝视着它们。突然我感到羞怯,似乎无数个邻居都从各家的窗户里盯着我。但是,回头已经来不及了,秋千在向我着手,象童年那样让我无法拒绝。 我走近中间的那个秋千,坐在橡胶吊板上。抓住铁链我使劲一拽,还好!它们完全能托住我。 我用脚使劲蹬着地面,荡起秋千。在象火箭一样腾空的瞬间,我的脚尖指向了星星。 真令人兴奋。尽管腾飞的冲动使我缺乏心理准备。吊板在大弧形的末端停留片刻后突然掉下来,支架发出了撕心裂肺的震颤声。我忘记了怎样又荡出了流线形,迎面而来的凉风使我的眼睛直流水。 这时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运动场。那时我六、七岁。在漫长的夏夜,我和哥哥跑下小山去荡秋千。俩人相互挑战,看谁敢荡到最高点。那些遥远的日子似乎早已淡忘,我从未在梦中回到过去的时光。 学校后面的公园里也有秋千,那是一个把少年朋友聚集在一起的地方。男孩子们在这里相识,悠闲地坐在秋千上聊天。每当一群姑娘来到这里,所有的谈话都会中断,所要的秋千都要停下。见到姑娘们,我们既高兴又害羞。 当我握紧铁链荡到新的高度时,我感到迷茫。这种最简单的游戏何时从我的人生中溜走了? 作为一个男孩,我梦想周游世界,我已去过不少国家的不少地方;我梦想弹吉他和拉提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成功地演奏过这两种乐器;我梦想揭示一家博物馆里珍藏的一种化石的价值,经过三十多年的钻研,我也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当然,我更梦想当一个成年人,在我愿意干的时候干我愿意干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象别的成年人一样我变得自由了,自由地作出选择;自由地用很多财富乱七八糟地填充自己的生活。但是,我究竟有多少自由呢? 看来并非一切都是自由的。我有心血来潮时在草地上翻个筋斗的自由吗?我有堆个雪人而根本不顾别人怎么看我的自由吗? 秋千链在夜空中发出的叽叽嘎嘎的旋律使我沉思。我发现自己的生存很难说是有多少快乐。比如,我又得交税了;比如,汽车的检验卡又要到期了;再比如,急需的支票尚未在邮箱里翻到。今后会怎样呢?我的脚尖就要碰到星星,我的心脏就要跳出胸膛。 第二天早晨当我离开公寓去上班时,在停车场上撞见了一位计算机专家--我的邻居。“昨天晚上我好象看见是你在荡秋千。”他一边问我,一边神秘地笑着。 “的确是我,”我说,“而且今天晚上我可能还要去。”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6年第9期第132-134页。 原载:《人到中年》1997年第4期第17页。(编辑:杂志未标)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1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庆祝2015同行评审周活动正式启动!
WileyChina 2015-9-28 10:00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为兑现我们对同行评审界做出的承诺,并 肯定同行评审在维持科研质量水平方面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Wiley与 ORCID , Sense about Science and Science Open 共同举办的 同行评审周庆祝活动 正式启动。 2015 同行评审周活动 将从9月28日(星期一)持续到10月2日(星期五),主要包含以下活动内容: 每个参与者的组织博客上按日刊发同行评审系列文章 举办 Twitter主题活动 (#peerrevwk15) 由Kent Anderson (AAAS), Verity Brown (St Andrews University), Alexander Grossman(ScienceOpen), Laure Haak (ORCID), 以及Andrew Preston (Publons)参与的“ 同行评审中的信任与透明 ”主题网络研讨会 10 大同行评审技巧视频 ORCID, ScienceOpen 和Wiley三者之间的非正式交流衍生出了如今的同行评审周庆祝活动。参与活动的每个组织对同行评审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这些组织一直都独立工作,以为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更好地支持。这次联合让三个组织都能更充分有力地分享它们的中心思想- 优秀的同行评审,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呈现,对学术交流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更广泛地向公众传播同行评审的益处-作为一种质量标志和理解科学主张的工具-Sense About Science也参与到了同行评审周活动中。 “在Wiley我们认为 同行评审是保证科研学术质量和构建科研诚信的基础 ,”Wiley研究执行副总裁Philip Carpenter总结道,”同行评审周的活动以及我们与ORCID、Senseabout Science和Science Open的伙伴关系使我们可以在此强调,同行评审在维护诚信的科研环境上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花了大量时间进行论文阅读和审查工作,但却有很少人认识到这对学术界的重要贡献,“ORCID的执行董事Laure Haak说道。”ORCID很荣幸能成为同行评审周活动的一份子,也很高兴为提高公众对同行评审的认知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ScienceOpen 的CEO Stephanie Dawson说道:“我们的目标是 通过让同行评审完全透明化,来重建大家对同行评审过程的信任 。我们在自己的网站平台上加速了将Post-Publication同行评审过程从个别专家推向了目前平台上的近千万开放获取论文。我们非常高兴能参与到首届同行评审周的活动。” Sense About Science 的项目经理Victoria Murphy补充道:“同行评审制度是保证科学质量的关键裁决者,‘它通过同行评审了吗?’帮助人们得以定位媒体报道中的科学研究真正的学术地位。因此在首届同行评审周活动中,我们希望能尽可能广泛地分享这一观点,即 提高公众对同行评审的价值认知对保证科研质量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 我们希望将关心同行评审的人们都聚集起来,并且希望您能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你们的见解来支持同行评审周的活动。如果您要创建自己的分享博客,欢迎点击以下链接下载同行评审周的logo: landscape or portrait 。不要忘了加入Twitter上的#PeerRevWk15讨论哦! 作者信息: Verity Warne ( Senior Marketing Manager, Author Marketing ) 原文链接: http://exchanges.wiley.com/blog/2015/09/10/celebrating-peer-review-announcing-peer-review-week-2015/ Wiley China Blog 已经和广大读者分享过许多关于同行评审的好文,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呢? 欢迎大家点击 : 同行评审系列文章集锦
个人分类: 同行评审|1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尼泊尔2015年4月25日7.8级地震的前兆信息
热度 2 seisman 2015-4-26 02:28
陈 立 军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04 月 25 日 14 时 11 分在尼泊尔(北纬 28.2 度,东经 84.7 度)发生 8.1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另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该地震震级为 7.8 ,震源深度 15km 。 图 1 为 2010.1.1 ~ 2014.12.31 研究区内的壳下地震活动图像,红色圆圈为 2011 年以来 6.5 级以上的壳内强震(表 1 )。 表 1 研究区内 2011-2015 期间的壳内强震目录(据 ANSS 地震目录) 日 期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km) 20110324 20.6870 99.8220 6.8 8 20110918 27.7300 88.1550 6.9 50 20111227 51.8420 95.9110 6.6 15 20120226 51.7080 95.9910 6.7 12 20121111 23.0050 95.8850 6.8 13.7 20130420 30.3080 102.8880 6.6 14 20130924 26.9708 65.5198 7.7 15 20130928 27.1825 65.5052 6.8 12 20140212 35.9060 82.5865 6.9 10 20150425 28.2 84.7 7.8 15 由图可见,多数 6.5 级以上的壳内强震之前,周边地区的壳下地震都有活动迹象。尼泊尔地震也不例外。 这种前兆显示,是由于兴都库什地震柱与缅甸地震柱活动的综合效应。因此,壳下地震活动的研究,是有希望打破地震预测研究的壁垒的。作者深信于此。至于有关“碰撞”的说法,是很含混的,因为迄今没有任何人知道哪些地方何时会发生碰撞的。然而,本文的方法,却是可以预知的。仅此而已。 实为纪。 图 1 中国西部及周边地区的壳下地震活动 (地震目录据 USGS , 2010.1.1 ~ 2014.12.31 , M ≥ 4 , h ≥ 35km ) ( 2015.4.26 02:20 初稿)
3757 次阅读|9 个评论
青促会上海分会成功启动所际互访活动
热度 1 wangshw 2015-4-1 16:01
2015 年 3 月 26 日,正是玉兰初放,草长莺飞的初春时节。中科院青促会上海分会各兄弟单位的青促会会员应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青促会小组的邀请,在上海技物所举办了首次上海分会所际互访活动。中科院上海分院人事处处长姚娅平、上海技物所人事处处长李广山、副处长张玉荃、本届上海分会会长王少伟、上届分会会长张柯和各兄弟单位的 30 余位青促会会员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人事处李广山处长为本次所际互访活动致欢迎辞,欢迎各兄弟单位的会员来进行交流,他希望青年科研人员借助青促会这个平台,多开展沟通和交流,不同学科之间的“跨界”也许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科研火花。李处长还介绍了技物所青促会成员的成长情况,目前已经有 10 多名青促会会员成长为研究员,成为我所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上海分院人事处处长姚娅平应邀为本次活动致辞,她表示青促会会员是各单位的科研骨干,分院一定会尽力搭建好平台,为大家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同时会尽力为青促会提供更多的支持,为会员们组织更多的活动和交流机会,让上海分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届新任分会会长王少伟研究员也应邀为本次活动致辞,他首先感谢了上届分会会长张柯打下的坚实基础,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好这个平台,为会员们创造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和形式,使大家能够充分利用好该平台并有所收获。 交流会上,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人事处处长李广山研究员为来访的青促会会员介绍了技物所的总体情况、学科发展和科研任务情况;王少伟研究员为大家介绍了我所青促会小组 “走进研究室”等系列特色活动和会员成长情况,我所青促会会员共有 26 人,已有多人逐步成长为“国家优青”、“院卓青”等人才,并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奖励,青促会会员已成长为我所的青年领军人才和科研中坚力量。之后,与会会员进行了自我介绍和交流,气氛轻松愉快,会员们表示,通过交流才发现本不相关的专业通过合作可以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把各自的科研工作推进一步,以后会员间要多进行交流和沟通,除了科研,还可以拓展到会员自身的兴趣爱好等其他领域,建立起友谊之桥。 会后,大家参观了技物所展厅、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承担我国探月工程有效载荷的第二研究室。此次所际互访活动不但增加了会员对兄弟院所的了解和会员之间的沟通,也促进了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交流,为大家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更为会员们提供了跨学科交叉合作的契机。与会代表认为这样的交流活动很有价值和必要,希望以后可以多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
个人分类: 信息报导|2302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类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
热度 30 zlyang 2015-3-27 19:00
人类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已经转移到中国 近代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存在转移现象的观点,即近代世界科学中心依次为意大利(1540-1620年)、英国(1660-1750年)、法国(1760-1840年)、德国(1840-1910年)和美国(1920-今)。它们的峰值有80年左右的周期性,即1620(1600?)年、1710年、1790年、1870年和1950年。 2000年,人类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大陆了。中国中心的峰值为2040年。 根据Chaitin定理: 您不知道 ,只能说 明“ 您不知道 ” ; 不能等价于没有。 相关链接: 2011-08-21,《俗解Chaitin定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478066.html 2010-03-09,《逻辑方法的局限性:Godel incompleteness theorem和Chaitin theore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01287.html 2014-12-25,科学发展周期性的研究概况(《科技导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53868.html 新华网,2014-10-21,丁肇中对话青年师生:一生最重要选择是只做一件事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0/21/c_127121143.htm 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
7033 次阅读|64 个评论
【不怕得罪人学院】系列活动(1):刘洋与“透明计算”
热度 3 zlyang 2015-1-16 14:49
【 不怕得罪人学院 】系列活动(1): 刘洋与“透明计算” 刘洋与“透明计算”,就是不对付! 相关链接: 刘洋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 2015-01-13,科学网大学【不怕得罪人学院】员工名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59161.html 2015-01-15,刘洋同学的007证 + 超级帅哥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59644.html
3728 次阅读|8 个评论
群众路线"话语征集"活动 + 胡春松作品 11 条。
hucs 2014-8-31 10:41
群众路线话语征集活动 + 胡春松作品 11 条。 http://qzlx.people.com.cn/GB/369160/369161/index.html (按作者搜索) -- 胡春松 副教授 / 副主任医师 在职博士(生) 南昌大学医院门诊部心血管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1 号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江西南昌 330006 Tel: 1897081 6800 Email: cnhucs@163.com 个人博客 : http://blog.sciencenet.cn/?71966 单位平台:http://hospital.ncu.edu.cn/ -- 作者简介: 胡春松,男, 1968 年 2 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书《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青春论语》(见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诗书《美丽中国》(待出版)、诗书《中国·梦》(创作中)、《青春私语》(创作中)。作者是“岭峰体”诗歌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五美”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纯韵”(亦称“春韵”—作者命名)诗歌见长; 首次提出并创作九言诗歌。 提出并建立慢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健康长寿=RT-ABCDEF + E(e)SEED-BasED + 210),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另有:科学网博客(2009.10-),人民微博(“颂子”,2013.3-),雅虎博客(2007.6-2009.9). .. 工作描述:左手医学,右手诗学。 主要研究方向: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 临床 );人文与医学,等。 宣传口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种子”保健康。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欢迎参加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3年度最佳封面投票选举
WileyChina 2013-12-12 15:25
您最喜欢 Biotechnology Journal (影响因子:3.446 ) 哪一期的封面呢?我们邀请所有 Biotechnology Journal 的读者参与本期刊2013 年度最佳封面的投票选举!关于参加本次活动的详情,请点击: https://www.surveymonkey.com/s/BTJcover2013 我们将在予以回复的参与者中抽出一位幸运者,他(她)将得到2014 年全年免费阅览并下载 Biotechnology Journal 学术论文的权限! 如果您有兴趣参加此次抽奖活动,请在相应信息栏中输入您的电子邮箱,同时我们期刊编辑部也热诚欢迎您给我们提出更多宝贵的建议! 我们将会于2014 年1 月份告知得奖者,您也可以在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4 年第1 期中得知获奖者信息。 Biotechnology Journal 期刊编辑部 Homepage: http://www.biotechnology-journal.com E-mail: btj@wiley.com
个人分类: Life Science|2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于参加天津红楼梦研究会活动
热度 3 黄安年 2013-12-5 08:25
有感于参加天津红楼梦研究会活动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2 月 5 日 发布 11 月 21-22 日, 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了“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成立、《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创刊暨曹雪芹逝世 250 周年纪念大会,给我这个“红外线”人以很多启发。 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以深化红学研究为重点、天津市高校为依托、天津地方特色为接点,《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刊物为学术阵地,开拓红楼文化空间,并受到众多企业家和文化界人士的广泛赞助和支持。他们将研究和普及结合起来、古典和现代结合起来。红楼梦的研究需要深化,红楼梦文化需要普及,研究队伍和普及队伍需要优势互补,研究成果以老百姓容易接受的形式推广,文化普及要更好地吸纳最新研究成果。红楼梦的普及需要现代化,然而现代化不是去红楼梦原著的阅读,离开加深阅读红楼梦的现代化无助于红楼梦研究和普及的现代化。 天津红楼梦研究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持不同甚至相左意见的红学研究者各抒己见,坦诚相待,也给我以很深的印象。毕竟直接对话比隔空喊话更有利于相互沟通。 这次会上还专门安排我就开展网络学术进行简短发言,表明天津红楼梦研究会将会在网络红学上将有新的进展。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85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