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子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研不应该成为寒门子弟赚大钱的跳板
热度 5 cutefay 2013-2-11 11:01
前言:之前写过一篇博文“ 读研对于改变命运有多大帮助? ”委婉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读研不会让寒门子弟的命运改变很多的,寒门子弟若想多赚钱而不是真正想搞科研,不如本科毕业后就工作。这篇从国家研究生培养目的方面谈这个话题。 正文: 国家进行研究生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一批能够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这和大学培养的目的是不同的。因此,国家往往会希望能够培养出的研究生对科研感兴趣,也有能力做好科研。 现在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其他科研院所,除了个别大佬之外,大多数搞科研的人待遇并不高,尤其是青椒们,生活更是要耐得住清贫。因此,科研需要有兴趣耐得住清贫的人去做,从这个意义上说,想靠读研来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而不是一心想搞科研的人不适合读研。 而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很多不知情的人认为读书越多赚得越多。我父母的个别朋友还认为像我这样的博士毕业的人一年怎么样也能赚个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呢!而事实并非如此。但寒门子弟们仍然普遍把读研看成和读大学一样,当成自己改变命运赚大钱的跳板,所以,往往越是寒门子弟,大学时越想考研。而当自己考上研究生之后,失望最大的往往也是这些当初期望太高的寒门子弟们,读了研究生才会发现书中并没有黄金屋,读研之后工作也并不能赚很多钱。如果对科研兴趣不那么大,又急功近利总想多赚钱,是做不好科研的,或者即使能做好,也只会让科研之风越来越急功近利。研究生时期学校的bbs上,时不时地就有人讨论和抱怨读研后工作不好找,读研命运太悲催之类的,也因此,时不时地有研究生退学。 所以,研究生培养应该是择优的过程,培养一批真正能做好科研的人,而不是成为寒门子弟赚大钱的跳板。寒门子弟若不是对科研感兴趣,若想改变命运,不应该选择读研,而是好好读完大学,在社会上好好奋斗。大学毕业工作三年后的薪水,通常会比经过三年读研之后再找工作的薪水高得多。而对于国家而言,减少研究生中对科研不感兴趣的人数,会更有利于发挥科研资源使用的效率。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505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寒门子弟@富家子弟@家庭教育@性格
热度 12 cutefay 2011-8-13 21:07
科学网上关于寒门子弟的讨论还是依然不减,最近的热点是关于寒门子弟优点和缺点的讨论。 俺想说一句无比正确的废话:并非所有寒门都很有志气、很勤劳、心里善良、不娇生惯养;也并非所有富二代、官二代都很娇生惯养、不善良。我觉得这还是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尤其是与父母的性格与所作所为更有关系。 我还是举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吧! 我小时候住的地方,邻居家小孩的父母两个人心眼儿都不大好,总是爱占小便宜。他们的孩子,则更是如此。在学校里像个小混混,经常打架,经常搞一些小偷小摸行为。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他到我家来玩,把我当时辛辛苦苦攒的零用钱给偷走了。虽然我们家的人都知道是他干的,但是这种事情跟他父母说也没用,因为他父母也是这样的人,连平时他儿子到处打架都不管,对于这件事情可能还觉得儿子的这种行为没什么呢! 上大学之后,同学中总有一些家境好以及家境不好的。总体来说,来自大城市的同学见识更多一些,更多才多艺一些。尽管上大学之间各自的情况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上大学之后,应该说大家全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当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较时,我发现其实还是来自大城市的同学总体表现更好一些,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组织管理能力等。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大学班里的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们大多挺聪明的,因为他们可能还不如其他一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用功,但学习成绩却也还挺不错的。 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可能会比大城市的学生更爱名牌。我认识一个家庭有些困难的学生,在做家教赚了一些额外的收入之后,就想给自己买名牌服装。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她从来没有穿过名牌服装,才会对名牌服装如此渴望吧! 家境不好的同学总体来说比较舍得吃苦,也比较用功。我上研究生之后,有好几个来自不同学校的学弟学妹们通过我打听考研的事情,这些学弟学妹们中,有几个家境不是很好的女生考研分数都很高。其中有一个最后成了我的嫡系师妹,她特别踏实很干,性格又很好。她还总是想着能够让家里减轻负担,真是个好孩子啊!我们都很喜欢她。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家境不好的人都如此。我认识的有一个分数很高的女生没有被录取,是因为她复试表现不是很好,老师问的很多问题回答得都不是很好。但她性格有些自负,总觉得自己表现得很好。我想,可能是因为她从小到大都是佼佼者,属于山村里的“凤凰”,很少遇到过挫折的缘故吧! 再说说我认识的两位“官二代”、“富二代”吧! 这两位本科都是北大的,并且都是自己考上的,不是凭着父母的关系上的。 其中有一位男生的姥爷是以前国家某部委的部长,父亲是某大国企的老总,母亲好像也是什么人物。我刚认识他的时候,觉得他很朴实,丝毫没有官家子弟的纨绔气质。跟他相处久了发现,他心地很善良,经常帮助别人,很大方,并且他看不惯他姥姥的那种势利眼。他说他妈妈更是一个心里善良的人,是一个超级老好人。我想,他的善良可能也是受他母亲的影响吧!不过,这样的高官子弟,总是会有一些让我们穷人觉得是娇气的地方,我想,这是因为他从小就要什么有什么,所以才让我们这些要什么而要经过努力才能得到的人觉得不可理解的地方。 另一位男生,父亲经商,好像在他们当地很厉害,家里的好几位叔叔好像都是官员。我刚认识他的时候,觉得他也很朴实,从来也没有想着靠家里而得到什么,也是心地善良的人。他和他妈妈一样,看不惯他父亲的某些商人恶习。毕业后,他不想回家乡工作,而是为了女朋友去了南方工作,完全靠自己奋斗。工作两三年之后,就已经在自己的行业小有成就了。 所以,通过我的见闻,我并没有觉得官二代和富二代多么不好,反而我觉得我认识的这两位同学身上的那种善良与淳朴气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觉得现在的很多上大学的寒门子弟似乎不像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那么节俭那么为家里着想了。或许,这也是个例吧!我就简单说说: 我弟弟上大学的时候,班里的很多寒门子弟,也都希望自己手机、mp3(那个时代还没mp4)、笔记本电脑一应俱全,并且他们并没有想着通过自己赚钱来买,而都是想着向父母要钱买。我总觉得这种行为特别让人心寒。我读大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们往往都很节俭,从不乱花钱。于是我感慨到:是这个世界让人的心变了吗?还是某些高校的校风不好导致如此?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476 次阅读|17 个评论
什么才是公平?
热度 14 cutefay 2011-8-9 22:57
很多人都觉得社会不公平,尤其对于寒门子弟不公平,我也觉得如此,所以才写了“有感于社会的不公平”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071do=blogid=473537 )。后来仔细想了想,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 就那寒门子弟上学的例子来说吧! 有人觉得寒门子弟因为没有很好的教育资源,所以能够考上好学校的机会比富家子弟要少,因此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考的角度,考虑一些相关的问题: 1、某人在某大学工作为大学做出了贡献,他的孩子进该大学的附中,分数略为优待一点,这是否公平? 2、假设农村孩子高考有加分政策,可以加分20分,一城市家庭为了能够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省吃简用,给孩子请课外辅导,进好的中学,好不容易让孩子成绩高了20分,但一农村家庭不用付出这么多,就可以轻松加20分,这对于城市家庭的孩子公平吗? 3、假设你为了某所学校做了很多贡献,捐了很多钱修校舍,而你的子女在这所学校上学,没有一点优待,你是否会觉得有些委屈? 从古到今,人们能够享有社会资源的多寡都以金钱和权力的方式得以体现,金钱越多,权力越大,意味着能够享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这似乎是千古不变的规则,其实无论是哪个社会,人类都是默许此规则的。为何会如此?我想这种规则这是激励人积极努力的驱动力。例如,两个人,一个干活积极,另外一个干活不积极,干活积极的人要比干活不积极的人拿到更多的钱,用这些钱就可以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例如吃得更好,穿得更好,或许,他会自己舍不得用钱享受社会资源,而给了他的子女。对于他的子女来说,虽然是不用努力就可以获得比另外一个家庭更好的资源,但是,这是他父母把他们该享受的资源给了他。因此,这还是公平的。倘若积极努力的人和不积极努力的人享受的资源一样,那么社会就没有驱动力了。 因此,既然我们默许多劳多得的规则,我们就应该能够默许有些人可以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对于上述举的三个例子来说,我们表面上看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某些家境好的子弟享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但这是因为他的父辈把本应该享受到的一些资源变成了给孩子的教育资源,资源本身只是转移了,没有增加或者减少。因此,富二代享受一些资源,按理说也没什么不对。 既然如此,那么人们为何会觉得不公平?并且,也的确是不公平。 我想,不公平本身不是来自富裕和贫穷所能够获得的资源不同,而是这个社会贫富太不均了,并且来自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人是不劳而获或者靠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资源的,这个社会上为富不仁的人太多。有些老百姓一个月辛辛苦苦工作,才能够拿到几百元的工资,而有些豪门子弟,几乎不用劳动,一个月就几百万几千万的收入。有些官员,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子女谋取教育资源,有些富人,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做一些不正当的行为。诸如此类。所以,今天这个社会,很多既得利益者的财富和权力往往不再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往往是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得到的。我想,是因为这个原因破坏了原本正常的多劳多得的游戏规则,因此人们会觉得不公平。 此外,即使社会上的资源都是按照多劳多得这样的规则来分配,社会的资源也一定会慢慢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的,这就是马太效应,或许这也是社会的自然规律。当社会资源的集中度高达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会陷入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掌握很少资源的多数人势必会抗议。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是社会资源重新洗牌的过程。自古朝代的更替都是如此。 因此,我觉得,本质是社会上严重的贫富不均、一些不正当竞争和为富不仁的现象,造成了这种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也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所在。 现在农民和工人的年收入往往只是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人群年收入的零头,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距。倘若收入差距不这么大的话,例如工人和农民的月收入能够达到2000元以上,那么农民和工人自然可以享受更多的资源,包括教育资源。那么农村的教育条件自然会得到改善。 BTW:想起了一件让我觉得特不公平的事情,我高考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些父亲是县里某些领导的孩子,他们的父亲可能是用公款,给某些高校捐钱,让孩子保送上大学,例如保送到清华、北大、山东大学等等不错的学校。唉。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686 次阅读|23 个评论
就业怪现象—为何要子弟优先
lxwang 2010-5-24 11:03
父母下岗退休,子女接班,这不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吗?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但很多的单位,内部都存在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定,优先满足本单位子弟,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从外面招聘。也就是说,如果你父母在一个比较好的单位上班,而你即使考得大学差点,成绩差点也没关系,你仍然可以借助父母的身份进入这些别人即使通过自己努力考了好大学甚至研究生也不能进去的单位。据我所知,这样的单位包括油田、石油化工行业、烟草行业、铁路系统、电力系统以及银行系统等等,这里可以看出一般我们认为的国企居多,也就是进去就能捧着铁饭碗的,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现象,或许也是所谓的潜规则吧。好像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杜绝这一不正当的竞争,但这种现象似乎已经形成已久,深入某些人心,某些人认为他们的父辈在本企业工作直到退休,工作了一辈子,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照顾子弟也是人性化的体现,长此下去,只会逐渐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只有从社会中招聘,使得外面的人站在和自己职工子弟同等的起跑线上展开竞争,才会激活企业的活力,才会提高其竞争力。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327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