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松鼠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宅专题]你才宅呢
songshuhui 2009-11-8 23:39
苏椰 发表于 2009-11-04 16:59 某催稿松鼠:苏椰你这么宅,来写一篇宅专题吧。先拟个题目,我写介绍。 我:你才宅呢! 某催稿松鼠:嗯,这个题目好,就这么定了。 我: 于是,就有了这篇小文。为了避免文不对题,我要来个绝地反击,给大家看,到底谁更宅。 宅,全名御宅,有宅男,有宅女。一般来说,宅属性主要属于两种人,一种沉迷动漫,一种沉迷计算机。这个词最早是从动漫界中传播开来,但是现在在我生活的圈子里,计算机宅人占了绝大多数。宅属性一般包括这么五个特点:一,不爱挪窝;二,不爱主动;三,沉迷某物;四,自我世界高度自恰;五,最重要的 对生活很满足。 这样的特点,就导致了人们对御宅族的直观表面印象,认为他们是一群封闭,颓废,不善交际的人,甚至认为他们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但是,根据一次对御宅族的调查,统计表明,具有高社交能力的宅人占了御宅族总数的18%,这个数据恐怕要高于人类平均水平的。 那么,既然御宅们并非在交际方面存在问题,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去迎着明媚的阳光,与三五好友浅酌低唱呢? 其实原因就在于,在我们这个时代,沟通和交往早已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了,他们只是走在时代的前沿。 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将Email在几秒之内发送到地球的另一面;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偶尔扫一眼屏幕右下角闪闪的图标,就能第一时间知悉远方亲友的音容笑貌,进行毫无障碍的即时沟通。 对于不宅的人们来说,行走又能走多远呢? 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想起一个泛黄的名字,就可以在各种SNS上面联系到思念的另一头;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将自己关心的人的博客拖到订阅器,就甚至可以知道他们今天吃了什么午餐。对于御宅族来说,交际圈子可以覆盖整个地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对于不宅的人来说,生活的圈子又有多大呢? 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在Google中输入一个词,就可以得到几乎所有的相关信息,上至勇气号火星车走到了哪里,下至杏仁露放在后备箱里会不会冻坏,事无巨细,一览无余;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登录一个论坛,两个门户,就可以看尽天下新闻,偶尔,还能看到点真相。 对于不宅的人来说,信息的渠道又有多宽呢? 所以,别看御宅族不挪窝,不主动,似乎永远都痴痴地坐在同一个地方,其实他们并不自闭,并不缺乏沟通,他们身宅而心不宅。事实上,正是因为渴望更远的沟通,渴望更多的沟通,所以他们才轻轻关上房门,选择了宅。整天往外跑的人,世界很大,总也跑不到边,但对于御宅族来说,世界就是一个小村子,运筹帷幄之中,就能决胜千里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究竟谁宅? 你才宅呢!
个人分类: 其他|1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大宅门里探究竟
songshuhui 2009-11-8 23:38
蓝枫 发表于 2009-11-03 11:26 当敲开门,强忍着本该皱眉的表情微笑地看着他。这个40平米的小屋是他的天地,从未整理的被褥扩散着淡淡的霉味,凌乱的桌子和高高满满的垃圾桶比赛般地冒着尖,而一个头发乱乱的男孩正疑惑的望着我。 他叫小卓(化名),是我的一个咨询对象,一天之前,小卓的母亲在我的办公室哭诉着孩子的种种,父亲只有无奈的叹息和无助的踱步。大家都称呼小卓为宅男,就是那种蜗居在家,不爱出门,也不善交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来之前,我看过他的资料,大学毕业一年了,一年以来换了7份工作,现在刚刚离职,算起来每份工作也就能持续1个月。而我敲开的正是那隔绝着他与外面的大宅门还有那宅门里的故事。 大宅门内外的故事 讲明了身份,又好不容易清理出一块我能坐的地方,小卓和我便慢慢聊了起来。去年毕业的他是家中的独子,说起来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还算殷实。小卓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的,虽然父母不苛刻地要求他上重点中学、考重点大学,但是小卓还是保持比较好的学习成绩考入了本市的一所不错的大学的一本专业。大学的生活是快乐的,和很多人一样,虽然有时候也会翘课,没有课的时候也会睡到十点等待自然醒,但小卓无忧无虑的顺利毕业了。拿到了学位证书,理所当然的要工作了。 小卓告诉我,其实他也憧憬过社会生活的种种,在自己的想象中,那轻松快乐的年轻人的生活。自己可以赚到足够的钱,有着体面的工作,买房买车交一个可以玩到一块的女朋友。然而,当小卓真的进入社会,眼前的一切让他小说般的梦湮灭无遗。 小卓最初的工作是一家合资企业的经理助理,对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得到这样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甚至在金融危机的这个时期,是让很多同龄人颇为嫉妒的。可是,小卓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领导安排日程、接电话、处理一堆又一对的文档,白天上班晚上如果领导有酒席还要陪同出席,护送领导回家。忙的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回家连脸不洗,甚至有时候倒头便睡。后来由于初来乍到,工作还不熟悉经常被领导训斥,渐渐的萌发了辞职的想法。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当领导再次对着不满意的文件发飙时,小卓没有和父母商量便偷偷辞去了他第一份工作。就这样,初次工作受挫的小卓回到了家,回到了大学时代的生活状态,回到了舒适的生活。接下来的事情就像是电影重放般的相似,一个在社会工作中顶着很大压力,经常受挫的年轻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辞职,每次辞职后回家的舒适,让他再第七次片段重复后,彻底的选择了做一个职业宅男。 独乐乐是自我保护 小卓的故事说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小卓的状态真的很不好,但你也会说,这只是一个个案,我身边也有很多宅人,我也是一个宅人,我肯定不会这样做的。诚然,小卓的确是众多宅男中的一个特殊案例,但是像小卓一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更关键的是,看过了故事,你是否发现,小卓是如何成为一个职业宅男的呢。 如果仔细地品味小卓的经历,你不难发现,每一次小卓想要回家宅之前,都被无限的压力和挫折困扰。上司的责备、工作进度的底线,同事的竞争,而这些是不是很熟悉呢。其实,在这个快节奏讲求效率利益的时代,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所以说,这宅人流行起来啊,还真的和这些大大小小的烦心事有关。话说自人类出现开始,一种古老的心理机制一直伴随着我们存在,这就是自我保护机制。 所谓自我保护机制在功能类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统,它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一般当我们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与我们自我概念不同,而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又收到威胁时,人们便会采取自我保护机制。就好像,你来到一间无人黑暗的屋子,由于你对于这样的房间不了解,这与你自身对于安全舒适房间的概念不同,于是你心里的小鼓便咚咚咚的敲个不停,要么不敢进去,即使往里走又不敢大步前行害怕撞到什么,那你潜意识中的用手去试触周边的行为就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在自我保护机制中存在着无数的分机制,像反向机制,也叫矫枉过正现象,指的是为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及冲动所采用的方法。这是由于人的许多原始的行动欲望,是自己和社会规范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潜意识中去,不为自己所察。但它们仍有极大的的动力,随时在伺机蠢动。人们为了害怕它们可能会突然冒出来,不得不加以特别防范。比如一个喜欢吃手的小朋友为了不被妈妈骂,有时候见到妈妈马上把双手背在身后,煞有介事的宣告:妈妈我没有吃手,矫枉过正了也就不打自招了。 当然,这种自我保护机制都不能表现小卓和广大的宅人的心理。别着急,让我给你介绍下面这种心理机制退化自弃机制。 在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感到挫折时,会选择放弃的成人方式解决问题,而退到一种让自己觉得困难较少、阻力较弱、较安全的情境中儿童时期。就好像遇到危险性信号时我们下意识的低头闭眼蜷缩身体,让自己处于在母体子宫中的状态,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这个姿势和状态是最平和,最安全的了。所以我们将自己虚拟到儿童时对别人的依赖,害怕再负成人的责任, 这就是退化的防御手段。退化是一种彻底的逃避,退到儿童时期,就意味着自暴自弃。 就像小卓一样25岁的小伙子既不工作,也不出家门, 只是上网,不愿意与人交往,就是很典型的退化。出去工作他感觉太辛苦太多阻碍,而又希望可以一直受到宠爱,然后自己不用费劲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自己承担生活本身的负担,受到伤害就将自己和人群隔离,躲到玩具里释放情绪,这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上的退化。 而每个宅男宅女和小卓其实是一样的,当今社会追求高节奏高效率高利益,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像赶路的急行军一样,无法睡到自然醒便睁开惺忪的睡眼,挤公交挤地铁的去上班,一来到单位便是一行有一行的待办事项,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对于单位里的青年人来讲应该是不可能的,更多是加班的工作或者是带回家的文案。而家仿佛变成了旅店一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样的状态下,难得的休息日对于我们来讲变得弥足珍贵,与其去消耗体能的运动一场,抑或耗时耗神喝酒聚会,不如宅在家里睡大觉,吃美食来的直接,来的爽快。宅人们从心理上将自己退化到一个需要受宠的状态,去规避外界的纷争,去选择那些让自己舒服的开心的环境,在这个世界上,家是那个最让我们安心的港湾。 大宅门里也有阳光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个大宅门,这道门便是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铸造的。在这门里没有忙碌的生活节奏,没有逼人的工作压力。只有气定神闲地享受这份回归平实的简单生活,努力与温馨、闲适、散淡以及慵懒有关的一切生活元素。所以说,在宅人们眼里是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如果真的要独乐乐,那么是否真的想宅的快乐,宅的健康呢。做一个阳光的宅人说起来也容易也很难。 纵观古今中外的长寿人士,他们或许有各自的秘诀,但是他们都是有着规律生活的人。因为人体自身是具备生物钟的,所以,人本身就是一种时间动物。我们知道冬天阳光少人容易情绪低落,夏季天气热人容易浮躁;睡眠充足而且规律,我们都会精力充沛,工作一忙起来,睡眠不规律,有可能站在公车上我们都想睡觉;更不要说吃饭不规律的人常常会胃部不适了。那么,要想快乐健康的宅在家里,我们也要宅的规律。不信你试试,符合生物钟的规律的作息,会让我们精神百倍, 好的生活作息才会有好的心态。 除了规律的生活,适度的有氧运动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脑、肺、胃肠、神经内分泌、免疫各系统功能。而且,每次运动的时候,我们都在大口大口的呼吸,不断的吸入新鲜的空气,那会让我们神清气爽的。如果你想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宅人,那有氧运动一定少不得,如果实在懒得出门,可以在宅的途中去阳台或者客厅扭扭腰,跳一跳,如此下来,未来的你即使宅也会健康的多。 要说健康的生活不得不提吃了,管他宅内宅外何人不吃。而要想做一个阳光宅人,也得学会吃得好,只有吃得好才能宅的好。民以食为天,和匆匆忙忙的工作餐相比,宅在家里弄一顿健康有机的生活餐犒劳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奖励。宅人们要想健康,就要慢慢的学会和方便面压缩饼干说再见,多多的食用蔬菜和水果,最好每天都吃一些水果,把有机的理念和宅的方式结合起来,恐怕无数生灵都会艳羡于你。 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健康的饮食,还有许多许多阳光成分需要我们填满这个大宅子。虽然我们人类是群居型的生物,但是面对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社会,有时候寻找一块自己的空间健康的宅起来,去找一个从过去简单粗暴的御宅族,彻彻底底的变成修养身心的宅养族,不失为是理智的选择。所以说在纷繁的压力和浮躁的环境下,只要掌握好生活的规律,积极的面对,大宅门里也是可以充盈着阳光的,做个宅人也都是幸福快乐的。
个人分类: 其他|1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宅完这个冬天吧
songshuhui 2009-11-8 23:37
四月 发表于 2009-11-02 20:57 炉子里的木柴烧得正欢,茶壶欢快地冒着热气,盖子被顶得噗噗直响。房间里暖暖的,玻璃窗上结了一层水汽,外面景色朦胧。 这个时候如果松鼠把头探到窗户外面去的话,就会发现整个山谷已经被积雪覆盖了,漫山遍野的白,明晃晃的。 天空蓝得不像话,太阳远远的挂在天上,几片白云就像棉絮,在空中悠闲地飘。 松鼠蜷在椅子里面,把毯子裹得更紧一些,手里的书又翻了一页,可是也没什么心情看下去。 唉真是无聊啊!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砰砰门响了。 松鼠开门的时候忍耐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是兔,他戴了一顶帽子,两只长耳朵被压弯了盖在脸颊两边,如果不是背后没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的话,简直就像松鼠的亲兄弟似的。 今天外面棒极了,你不出去真可惜!你看那些云彩,如果它们是棉花,我一定全都摘下来塞进我的被子里,做成一条全世界最松软最暖和的被子!兔的声音显得很欢快。 看到兔,松鼠总算开心起来。这几天他都显得恹恹的。冬天真是让人想睡觉啊,你看朋友们都睡了,獾睡了,熊睡了,刺猬睡了。鸟儿们都跑去了南方。树叶子也都掉光了。我真想不出除了在家发呆,还能有什么更好的事情来做。 看我带来的好东西,我们可以吃火锅。兔抖抖腿上沾着的雪,扬了扬手里拎着的胡萝玉米和一棵白菜。另一只手把帽子摘下来,又把两只长耳朵竖起来,理了理毛发。在这种下雪的天气里吃火锅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啦! 吃火锅!那我这就去准备!松鼠从橱子的最下层找出来那只很久没有用过的铜火锅,装了满满一锅水放在炉子上,然后又去门外抱了一大把木柴,把火烧得旺旺的。 真奇怪,我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松鼠一边把香菇切成小块扔进锅里,一边说。你看啊,这只锅子放在房间里面,我端他出来的时候觉得特别的冷。可是那些木柴放在房间外面,应该跟冰雪一样冷吧,可是我抱着它们的时候却不觉得凉呢! 这是因为金属和木头传导热的速度不同呀。兔在帮忙把胡萝卜切成一段一段的。 传导热的速率不同?松鼠有些不明白。 铜传热的速率比木头快多了。你的手摸在它上面的时候,温度马上就降低了,木头传热没那么快,手的温度没有那么低,所以就觉得铜比木头冷得多了。兔子解释说。还有一件更好玩的事情。你来试试看。 兔拿出来两个杯子,在一个杯子里面装满积雪,另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热水。然后对松鼠说:你现在先摸摸那个茶壶,是不是觉得温热的,刚刚好? 是呀,然后呢?松鼠按照兔说的去做了。 你把左手握住这个杯子,右手手握住那个。 嗯,左手冰冰凉凉的,右手觉得很烫。松鼠迟疑着握住两个杯子,不知道兔子是要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松鼠的两只手好像适应了两个杯子的温度,没再觉得像刚才那么明显的冷热了。又按照兔的吩咐握住那个温温热热的胖茶壶。 咦?左手觉得茶壶是烫的,右手觉得茶壶是凉的。好奇怪啊!松鼠吃惊的睁大了眼睛,两只手在茶壶上更换着不同的位置摸来摸去的。 我们的神经对温度的判断都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比它高的就觉得热,比它低就觉得冷。这个标准一般都和平时正常的体温差不多。但是呢,神经对于温度的感受是有适应性的,你的左手在冰水里,温度降低了,过了一段时间,适应了低的温度之后,就会把比较低的这个温度当成原来的标准。这时候去摸温热的茶壶,因为茶壶的温度比手高,不仅让你感觉到热,而且在判断的时候,会让你错误地在原来的标准上加上温差,所以会觉得热水特别烫。相反的,先适应了热水会觉得温水变冷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下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的感觉有时候也会会骗人的呀。松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吃完糖之后再吃果子会觉得果子更酸了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完火锅之后,松鼠心满意足:现在做什么好呢?打牌吧?打牌吧? 得了吧,争上游你老是输,我可不想玩抽王八。兔摇了摇耳朵。 可是我们只有两个人,还能玩什么呢?松鼠歪着脑袋想。 可以喊鹿过来,我昨天在河边遇到过他。兔说。 他不打牌的。其实早晨我给他打过电话,你知道他说什么吗?我从来不打牌,你看我的蹄子,我根本没办法握牌!松鼠学着鹿的语气。 那太遗憾了。兔龇着牙大笑起来。 橡树屋也跟着轻轻摇晃着,雪花扑簌簌落下来。这个需要宅在家里的冬季,才刚开始呢。
个人分类: 其他|1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宅男娶媳妇和时空曲率
songshuhui 2009-11-8 23:36
想娶奶茶 发表于 2009-11-01 11:11 曾经有一则报道说,到了2025年,中国将出现3700万光棍。还有一则笑话说,自然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比例大约是106:100,于是我很担心自己不幸成为那个6,便刻苦学习,终于考上了某道口职业技术学院。考上以后发现该学院男女比例为7:1,不幸的我还是成为了那个6。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摆在每一个宅男面前的严重危机!作为一名资深宅男,我曾经茶饭无味,夜不能寐,在绝望之中翻开了霍金的《时空的大尺度结构》你还别说,还真获得了一些关于宅男娶媳妇和时空曲率之间的启示。 坐标系、度规、曲率和Minkowski时空 4维的常曲率时空分为3种:Minkowski(闵可夫斯基)时空、de Sitter(德西特)时空和anti-de Sitter(反德西特)时空。它们都是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真空解,分别对应零曲率、正曲率和负曲率的时空。 在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这些拗口的名词。为了描述时空的性质,首先我们要先建立起一套坐标系,时空当中的每一点都对应一个坐标。为了计算坐标和坐标之间的距离,我们还得建立起一套对应的距离计算法则,这就是度规。打个比方,我们说某沿海城市往东3公里,往南4公里的海面上形成了一个台风,那么我们会很容易的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台风和城市之间相距5公里。假如我们不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而是用经纬坐标系的话,就不能再直接用勾股定理计算距离了。比如我们说台风在城市往东3度,往南4度的海面上,就不能再说台风到城市还有5度的距离了。在我们试图描述同一个时空对象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坐标系,同时也就意味着采用了不同的度规。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的绝大部分性质并不明显的依赖于坐标系,而是包含在这默默无闻的度规之中,就好像无论你给货币取的名字是欧元还是美元,关键要看汇率是多少。时空的曲率(全称是Ricci曲率)是一个用来描述该时空某部分弯曲程度的数。要想得到这个数的话,人们需要将对应的度规代入一个能将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复杂算式。如果时空的每个区域的弯曲程度都一样,我们就说它是常曲率时空。著名的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时空度规和物质分布的偏微分方程组,也就是说时空的弯曲是由度规的改变体现出来的。用那句名言来概括就是:物质告诉时空怎样弯曲 【1】 ,度规描述时空如何弯曲。我们今天要比较的这3种时空,其实已经让方程中的物质项等于零,所以说是真空解。爱因斯坦方程中除了时空曲率项,物质项之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宇宙学常数项,于是那句名言在这里就变成宇宙学常数告诉时空怎样弯曲。(请参考《 宇宙学中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情 》) 物质告诉空间怎样弯曲。实际上时空一起弯曲了,只是本图无法画出来。 如果宇宙学常数为0,曲率也为0,我们得到的就是最熟悉的Minkowski时空,它是爱因斯坦的数学老师闵可夫斯基将欧几里得空间再加上1维的时间所构造出的平坦时空。考虑到地球的引力场很微弱,而且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如此小的尺度上产生的引力场更加微不足道,因此我们可以将自己所生活的时空区域近似的看做是Minkowski时空。如果说理论物理学的众多模型是物理学家的小白鼠的话,那么Minkowski时空就是关了许多小白鼠的最常用的实验室。我们所耳熟能详的相对论性的物理学,小到夸克,大到黑洞,绝大部分都是养在Minkowski时空背景中的小白鼠。 坐标决定缘分的de Sitter时空 如果宇宙学常数和曲率大于0,那我们就得到了de Sitter时空。它是由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Willem de Sitter)最先提出的。De Sitter时空的空间部分可以看做一个三维超球面。这个球有两个北极,两个南极。站在这个球上,朝着左右,前后,上下任意一个方向走,最后都会走回原来出发的地方。(地球的表面是一个二维球,只能朝着左右前后走。)在弯曲的de Sitter时空之中,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距离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这个三维超球面的体积,在无穷久以前是无穷大的,然后减速收缩,最后停止收缩,然后又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生活在由上述度规所描述de Sitter时空的话,我们会发现如果人们宅在家里不动,会变得越来越近,刚刚想打个招呼又变得越来越远,最后谁也看不见谁。 这张图的显示de Sitter时空的空间部分的尺度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 图中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二维的球面,也就是说每一个圆环都表示某一时刻对应的三维超球面。 于是de Sitter时空的因果性就比较奇怪。两个人能否认识不是看缘分,而是看这两个人坐在哪儿。在Minkowski时空中,只要两个人老不死,总有办法联系上,从而互相认识。在de Sitter时空中就很难说了。如果宅男住在其中一个北极,适合宅男的mm住在其中一个南极,那么他们俩永远也联系不上。度规告诉我们,在de Sitter时空当中,两点之间的空间距离是随着三维超球面的收缩膨胀而变化的。假设在无数年之前,住在北极的宅男想给南极mm打个电话,拨号之后电信号开始以光速传播。由于三维超球面刚开始是无穷大的,信号是很难跑到南极的。幸好这时候空间在减速收缩,结果在t=0的时刻,信号刚好跑到赤道。但是这时候三维超球面又开始膨胀,结果信号越追越困难,永远也跑不到南极了。如果宅男比较闷骚,纠结了很久终于在t=0的时候决定给南极mm打电话,那么经过无穷长的时间,信号却连赤道都到不了。所以在de Sitter时空中娶媳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定要主动,千万不能闷骚,否则有些人你永远都不会认识,有些事情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这叫做event horizon(事件视界)。 由于de Sitter时空中大家一开始就相距无穷远,所以你的眼中一开始是一片漆黑,过一段时间你才能看到你的键盘,你的显示器,然后是更远处的窗外。这种现象叫做particle horizon(粒子视界)。对Minkowski时空当中的宅男而言,这两个视界并不存在。这就表明de Sitter时空和Minkowski时空的因果性的不同。 虽然de Sitter时空当中养的小白鼠不多,但都是浓缩的都是精华。比如在 宇宙的暴胀理论 当中,早期受真空能驱动而加速膨胀的宇宙正是de Sitter时空的一部分;而现如今的宇宙又处于宇宙学常数主导的时期,有物理学理论指出,我们宇宙的未来也许是一个寒冷空寂的de Sitter时空。宅男们,还等什么呢? Anti-de Sitter 时空和AdS/CFT 如果时空的曲率和宇宙学常数小于零,我们就得到anti-de Sitter时空。这个anti就是说它专门跟de Sitter时空唱反调。你曲率是正的,我就是负的;你是闭合的,我是开放的;你一开始大家距离无穷远,我一开始大家全挤一块儿;你先收缩后膨胀,我先膨胀后收缩。这样的好处是再闷骚的宅男都有可能娶到媳妇,因为坐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家自然就挤在一起了,互相也就全认识了。没有事件视界,也没有粒子视界,空间的尺度一会儿膨胀一会儿收缩,循环往复,宅男们娶媳妇娶的欢天喜地。物理学家也没闲着,在anti-de Sitter时空当中养着的众多小白鼠中,有一只叫做 AdS/CFT 的小白鼠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个小白鼠能够帮助物理学家解决弦论,共形量子场论,黑洞信息等一系列理论物理前沿课题的一些问题。著名物理学家费曼讲过一个笑话,说他打算出席一个有广义相对论学家参加的会议,下了飞机后发现弄丢了会议地址,但最后还是顺利抵达。原来费曼拉住一个出租车司机问:刚才有没有一群举止怪异,嘴巴里不断喊着姬谬拗的人?带我去他们去的地方。这个姬谬拗正是度规的物理学符号的发音,而现如今,这群举止怪异的人嘴巴里仍然念念有词,只不过换成了更加拗口的 AdS/CFT 啦! 空间的曲率只是时空曲率的一部分,这组图片表现了三种不同曲率的空间。 .原话出自物理学家惠勒(John Wheeler)之口:Matter tells space how to curve, and space tells matter how to move.
个人分类: 其他|2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咬咬牙,开播!
yejian 2009-8-26 00:25
终于狠狠心,开博。 小时候有个文学梦,那是被长辈逼出来的。大伯是县报上的通讯员,让上小学的我写作文去发表。因从小听话美名远播乡里,便有了我的处男作。怎么也想不到,这破处的快感,居然会延续十几年而让我无欲无求。 工作以后,因为做科普,接触一帮搞科学的文化人,时间长了,也不自觉地觉得自己沾了点文化的汗味,便厚着脸皮咬着牙假装开玩笑称自己只算半个文化人。我的神。那得意,不亚于基因皇后得到了大家的热捧。那脸红,估计不亚于灵长动物发情时节的性皮红肿。 之所以狠心狠了几年才开博,是因为写东西超级难产。当年,沈致远、钱定平、肖关鸿等师长的鼓励,曾经唤起我的文学梦第二春,但往往都是写一篇就没有下文,含恨封笔。月明星稀之夜,阳台栏杆拍遍,不免感慨,若能像秋菊那样一撇腿一个一撇腿一个,多棒!他们如今更加笔健如牛,我却只有艳羡的份。 前一阵与科普作家邢立达兄MSN,谈起松鼠会。立达曰,松鼠们好年轻啊,我这资深老松鼠是没脸和他们一起混了。天哪,我说你是80后啊,让我还怎么活。于是戏称搞个科学老鼠会,专收老人。可惜有鼠心,始终还是没有老鼠的牙尖爪利。人家松鼠会在专心致志剥科学的松果,科普圈子耗了这些年,既有鼠心,我也该开剥吧。于是横下一条心,多捡软果子剥,不管多难产,今天开博!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62 次阅读|4 个评论
2009中国娇子青年领袖
cuncaoxin 2009-6-4 15:20
  5 月 24 日,由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产生的 2009 中国娇子青年领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今年共评选出 14 位青年领袖,其中的 13 位获奖者或获奖者代表出席了当天的典礼。 5 月 24 日,由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产生的 2009 中国娇子青年领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今年共评选出 14 位青年领袖,其中的 13 位获奖者或获奖者代表出席了当天的典礼。 当天出席颁奖典礼的 2009 年获奖者有:导演陆川、财经作家吴晓波、 06 年超女总冠军李宇春、央视著名出镜记者柴静、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影星孙红雷、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负责人卢思聘、经济学家马光远、四川地震灾区志愿者刘猛;另有获奖者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萍、著名科学家施一公、小肥羊 CEO 卢文兵委托代表出席了典礼。 当天出席颁奖典礼的 2009 年获奖者有:导演陆川、财经作家吴晓波、 06 年超女总冠军李宇春、央视著名出镜记者柴静、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影星孙红雷、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负责人 卢思骋 、经济学家马光远、四川地震灾区志愿者刘猛;另有获奖者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萍、著名科学家施一公、小肥羊 CEO 卢文兵委托代表出席了典礼。 南方人物周刊 : www.nanfangdaily.com.cn/rwzk 邓亚萍:所有球都是进攻机会 小肥羊总裁卢文兵:火锅第一股的幕后推手 马光远:我是实践派经济学家 施一公:科学家产生的影响,比政治家持久 古力:纹枰六冠王 谢有顺:一边批评,一边褒奖 李宇春:我从未迷失 陆川:我想拍出中国人的抗争 孙红雷: 潜伏 影帝 卢思骋:拯救地球气候的最后时刻 刘猛:灾区志愿心理服务这一年 科学松鼠会:科学布道者 吴晓波:为中国的企业立传 柴静: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2009 年是《南方人物周刊》第五次组织 青年领袖 评选,每次青年领袖的评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发掘了那些在各个领域中勇于承担责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事业领地、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的青年俊杰们,为所有青年人树立了榜样。   评选标准   他们   或者是已取得了一定的行业成就,引领时代;   或者是以其智力成果,引导了同时代的年轻人向高处进步;   或者是人格高尚,以行动提领时代风范;   或者是具有某种标志性意义,在时代关键词中已不可或缺 附录:青年领袖今何在?(节选) 朱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 ★ 【领袖解读】    领袖常常也是领导,但领导并不一定是领袖:领导是被任命的,领袖是自然形成的;领导的权威来自权力,而领袖的权力往往来自权威。    领袖常常也是榜样,但榜样并不一定是领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榜样自己却往往没有主动发挥和利用自己的力量;领袖却不仅发挥自己的力量,还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的力量,推动一些事情的达成。   领袖常常也是偶像,但偶像并不一定是领袖:偶像让人们仰视,而领袖就和我们在一起;偶像散发出迷人的个人魅力,而领袖在个人魅力之外,更有一颗以天下为己任的公心   ◆ 青年领袖训练营在欧美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非常盛行。各种训练营的目的和内容都有所不同,但基本形式主要还是抗逆力的培训、个人自信、人际沟通、团队精神、系统思维、想象力、创造力、未来视野、关怀世界、悲悯心胸和社群服务。从方法上看,一般包含着讲座、参观、讨论、竞赛、游戏、义工服务等训练形式。 ◆ 我们在1997年4月制定长期目标,以导正青年人新世纪的价值观,着手计划培训,先后集训四百余位优秀青年干部,并于1997年12月正式成立新世纪青年领袖大会,给青年提供展现活力、突破自我的舞台,并刺激时下的青年学子发挥热忱关怀社会。    上面这段话,作为我国台湾新世纪青年领袖甄选培训的活动缘起,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培养领袖型人才的必要性:一是个体进步,二是社会发展;二者休戚相关,互为推动力。他们这样阐释实施背景:如今青年朋友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缺乏了方向;有了充裕的求知管道,却少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及认真负责的处事态度。 ◆ 以突破为主旨,国际华人青年领袖训练营推出了全人领袖的概念,提出了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总结了四组十二种领袖素质。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领袖就是你自己,每个生命在社会生活中都是重要的,都是有影响力的,都需要关怀和爱护。 国际华人青年领袖训练营认为,21世纪的领袖应具有12种必备素质。这些素质可以分为这样四组:一是良知的领袖,包括系统思维、未来视野、伦理判断;二是沟通的领袖,包括人际沟通、善用媒体与信息、想象与创意;三是群体的领袖,包括具抗逆力、感情智能、性别合作欣赏;四是悲悯的领袖,包括关顾老弱者、对文化有传承意识、爱护社会民族。 朱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长江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个人分类: 经济社会|413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松鼠会:有闲且时尚【劉華杰】
jiangjinsong 2009-3-16 20:37
2009年02月16日, 《南方都市报》 科学松鼠会:有闲且时尚 刘华杰 近期,一个亲切、响亮、很博物的名字传遍了科学传播界,令人耳目一新,这就是科学松鼠会。2008年底我也见到了几个小松鼠,今年年初也读到了他们的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一、 NGO 科普:冬天里的一把火 松鼠会算作少之又少的科学NGO,这种民间组织解放前有,做得还不错,如任鸿隽等人的科学社,但解放后就不真正存在了。因此,当我得知在年轻人中兴起了这 种致力于科学传播的公益团体时,感受到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松鼠们希望为公众打开科学的坚果,品尝科学之美,进而让科学流行起来。除了 坚果隐喻有新意外,这些话差不多是老套理想主义、口号式科普的另一种修辞。但接下去所有不同,和所有年轻群体一样,他们腐败、郊游、交友,不同的是, 他们还聚在一起聊科学、做讲座、看纪录片、辨星星、认植物当然,他们最擅长的是文字表达,一起写科学博客等等。 现在是传媒的时代、平面化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科普对公众已经毫无吸引力。相当程度上当今的科普无法娱己,更无法悦人。当下,Google、维基百科 和各种免费数据库访问起来那么方便,谁还愿意听科普专家不停地唠叨,谁还愿意领教科学狂犬症者的训导这是唯一的真理、那个是万恶的伪科学?如 果一群自愿组织起来的松鼠们仅仅做着老套的知识搬运工作,那么即使是NGO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从目前这个科学松鼠会及其图书中,我还是读出了许多 新意。 二、有闲乃第一要紧 松鼠会的科学传播工作有闲且时尚。 第一,松鼠们都很年轻(我估计年纪在24岁至34岁之间居多),未来的天空十分广阔,这是希望之所在。老科普作家都是宝,但我们不能、也不忍心靠日益 有限的那几个宝贝来传播科学,况且小声点说,我们还不放心呢!如今,我们真的对他们所传播的科学有不同的看法(这与他们历史上的贡献无关)。几十年来,科 学变化多端,而科普的路数几乎没变。希望只能在年轻一代及几代,在这一点上我破例大胆相信一下进步观。 第二,松鼠们先是自娱自乐,这也许算是最低纲领,但是它非常重要,某种意义上也是颇难实现的。唯科学主义的科普或者科学传播为何令人恶心,或者说得好 听点为何让人敬而远之(多数情况下公众对它们是不理睬,生活中的选择多着呢),其中一条在于无趣。对他人无趣,对自己也无趣。我们已经到了不以知识多寡论 英雄的时代,知识多并不意味着科学素养一定高。以无趣为前提,再谈什么崇高的理想,也不大有吸引力。公众科学是用来给百姓消费的、享用的,搞科普终究 不是传福音,无需整天摆出一份真理在握的架式。我想,松鼠会的出发点很好,能够放松下来,能够自嘲,敢于不神圣!也许这是时代、年龄决定的,不管是什 么决定的,都值得肯定、庆贺。补充一点,自嘲不等于无追求、没理想、不崇高。 第三,松鼠们有自己的正常职业,生活上都还过得去,特别是相当多人从业于媒体,在此基础上他们有闲做点别的事情。坦率说我不欣赏玩悲情,不相 信徐迟当年对陈景润的那类描述在今天会适用于理想的科学家或科普形象。在这一点上我多少相信一点唯物主义,很难设想一个三无人员会理性地传播科学 精神。度人先度己,自己要先解决温饱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果汁分你一半,爱相互分担。饥饿疗法对于科学创新不人道,对于科学传播同样不人道。 有闲,一个普通人才有机会为社会、为历史做增量。说到底,科学的精神境界是自由人才配分享才能分享的,奴隶只有苦难、嫉妒和仇恨。有闲,才有可能费厄泼赖,才能容忍内在的多样性、避免科学真理教。 第四,我还特意注意到连岳的序言中表达了与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所倡导的类似的一个观念:科学传播不仅仅关系到认知问题,还涉及社会正义问题,这两个维度 是紧密关联的。当跳出唯科学主义的狭隘视界,谈论全方位的科学传播,谈论未来的科学以及科学伦理问题时,这一点会更加明显。不过,目前这本书的具体内容还 主要限于知识传播和少量的一般文化传播,或者说远未触及连岳设想的问题高度。当然,在初级阶段,也许还没到认真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 这四条就涉及有闲且时尚中有闲的部分,总结起来有几层意思:时间上有闲、生活方式上有闲、科学观上有闲。 三、时尚才有未来 现在该说说且时尚了。科学的前沿变化多端,与时尚有些共性,但让科学成为时尚谈何容易。科学中只有一部分内容有可能成为时尚,特别是博物类科学, 这部小书中相当多内容属于广义的博物学。我数了一下,占一半以上。我相信有些科学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理解、欣赏,我丝毫没有贬低大众的理解力的意思。科学传 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先易后难。 科学传播之时尚的另一层意思是与时俱进,在形式、手法、手段上跟上时代的步伐。松鼠会的小书在选题、谋篇、用词、讲故事技法方面,都有意识地融进了时 尚元素,如书名的怪异、如皮囊事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AskDr.You。对了,还有图书的开本和封面设计。拿到书后第一时间,让14岁的女儿 评论此书的装帧和外形,女儿打了高分。我相信她的眼光,她说酷那是真酷。 不得不指出,松鼠们的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之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在于背后有个特别的NGO组织。NGO如何发展,中国人没有经验,谁也不敢保证将 来会如何。时尚的第三层意思是组织成科学俱乐部,松鼠会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始,下一步可借鉴德国的德累斯顿艾西斯学会(Isis Society,1833年创立)、英格兰的艾塞克斯田野俱乐部(Essex Field Club,1880年创立)、美国的奥杜邦学会(Audubon Society,1886年创立)的经验,先加强内部交流,自身获得提升。俱乐部成员之间既共享某些共同的理念,也要保持必要的多样性张力。既然为俱乐 部,就不要有太强的使命感。 祝愿科学松鼠会长命,不辱没这个可爱的名字。 ------ ●来认识一下科学松鼠会 他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他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他们中有来自科普类报刊的科学编辑和科学记者,有活跃在国内各大媒体科学版的多位资深科学作者和译者,也有许多拥有理工科背景的科学写作爱好者。他们是年轻的科学传播者。
个人分类: 科學傳播|31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09-3-7 22:10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586171/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from 大刘先生 by 刘慈欣 有两个诞生于清未民初的孩子,至今仍未长大。   他们自出世起就紧密联结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目睹了最后一个王朝的覆灭,感受了科学在少年中国引起的情窦初开般的骚动和向往,一起走过民国的腥风血雨,一起在新中国的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创造了不大不小的辉煌。但在八十年代中期,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中,自己的同类都是特立独行,就开始互相嫌弃对方,认为对方降低了自己的品位,最终分道扬镳。两个孩子拉着的手刚刚松开,就双双跌入泥潭不可自拔,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先后挣扎出来,灰头土脸地各自走自己的路,发现在经济社会的原野中到处都是迷茫和挫折,发现已年过百岁的自己仍是孩子。终于,他们又在一个路口上重逢了,又重新拉起手来。   这两个孩子就是中国的科普和科幻。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常用来形容两岸关系的诗句。对于科普和科幻来说,其中的第一句肯定合适,两者所渡的劫波在时间和强度上都差不多,百年来,中国科普和科幻兴衰的曲线几乎是重合的,用唇亡齿寒来形容两并不过分。最近的一次,两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时跌入低谷,但原因有所不同。科幻的消沉有行政干预方面的原因,科普的低落则完全是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当惟利是图的时代到来时,人们突然发现八十年代初对科学的迷恋是多么的没意思,长大后当科学家的理想又是多么的傻气,一时间,科普杂志纷纷倒闭,剩下的也变成了生活指南。。。。。。而科普与科幻市场的复苏也奇迹般地同时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于后面那句诗,对于科普和科幻其实也是符合的,只是都是过去的事了,既然本来就不太为人知,在这里多说也没意思。因为现在这两个领域,已经是全新的一代人,与过去没有任何瓜葛,一方的崛起和繁荣,对另一方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在上海闹市里一条幽静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小街里有一座空旷的美术馆,在那里我见到了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和他们的读者,看他们跳街舞,听他们拉小提琴,欣赏他们用 6 只手枪变的魔术,见到一个研究小卫星的人从背包中拿出各种各样新奇的魔方,有 7 乘 7 的我可能花半辈子也还原不了的,还有银色的随意一扭就能变成一个现代艺术品的,看那人用三十秒还原一个 4 乘 4 的。。。。。。在杭洲那间夜雨中的酒吧里,提心吊胆地同一名研究弦论的理论物理学博士聊天,却发现他是最不在意硬伤的科幻读者,对《球状闪电》和《三体》中的那些玩艺很欣赏,他说目前理论物理杂志上的东西大部分是无用的架空,其实搞法都与你们科幻差不多,这话我印象深极了。我们甚至谈起这样一种奇异的可能:如果某些基本粒子拥有智能,那理论物理学家还要选修心理学。    其实这次毫不犹豫地应邀前往,只是想在科普和科幻重逢后表达一个愿望:科普型科幻是中国的创造,而中国科幻最大的辉煌也是科普型科幻创造的,希望科学松鼠会能恢复这种科幻。这并不意味着对现有科幻的冲击,当初消灭科普型科幻的那场争论(其实质是新浪潮运动在国内的回光返照):科幻是姓文还是姓科(科普),其实全无意义,为什么不能一部分姓文一部分姓科呢?现在松鼠会的成员有的已经开始写科幻了,我们等待着尝起来是文学的科普型科幻重现的那一天,它在文学上将不像《小灵通》那样简陋,在科学上也不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低幼,它有可能重现中国科幻那曾经转瞬即逝的辉煌。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3107 次阅读|8 个评论
上海读者见面会活动回顾
eloa 2009-2-28 17:25
达文西 发表于 2009-02-28 3:46 片头广告: 上海活动现场抽奖,抽到若干同学的奖品为《新发现》、《人与自然》以及《新发现丛书》,只有3名同学留了联系方式给我。现场没有找到我的中奖者们,请把你的真实姓名、地址、邮编(一定要)、电话以及中到的奖品写邮件告知: dawenxi2009@gmail.com 《新发现》杂志社会统一安排寄奖品给各位的,静待。 连着一星期都下雨,姬十三忧心地说,要是21号也下雨怎么办?我安慰他:多伦美术馆的阳光暖棚,有阳光,我们就晒;下雨,我们就听雨打玻璃;阴天,多伦文化街还别有一番风情呢! 21号当天下午,老天给科学松鼠会面子。赞助下午茶的宾集堂会展公司1点就到现场张罗了,JOJO为我们带来了五颜六色的各式糖果,装在好看的竹篮子里,放在签到台供大家自取。 我还要给他们家做一次广告,因为他们太靠谱了!他们不仅带了吃喝喝的,还带来好看的茶具、餐具、装饰品! JOJO和糖果和我们的新书《当彩色地声音尝起来》一样甜! 看到瓷杯子和穿白色宴会装的Waiter时,小姬连说,好高级哦! 好吃好喝的一字排开,整装待客: 下午3点,志愿者们忙翻:来宾核对名字、签到、出示电子门票并且把门票一撕为二作抽奖凭据、分发调查问卷、卖新书、卖问题本子为了便于区分,每一位志愿者工作人员都别着三条杠的大队长标志,喜感。 再次向各位志愿者表示由衷感谢,他们都是提前两小时到现场帮忙布置。大家都是站到活动结束,接待来宾。特别是几位负责新书和问题本子的志愿者,还要清点金额、找零,事后他们还写了一份很清晰的明细表给我,非常负责任! 多伦美术馆很周到:此次上海和杭州两地的活动海报都是由美术馆的沈嘉设计的。当时他们问我要可爱的松鼠图片,我随手发了一张过去,被美术馆的卢星鄙视说还是我们来找吧!所以大家后来才能看到两张海报上那样憨态可掬的可爱松鼠! 他们还帮着印刷了易拉宝和海报,在现场张贴起来。 活动准时开始,开场节目街舞秀的表演者叶辉,毕业于海南大学,是特地从福州赶来的,第二天我们在浙江大学又一次看到了她! 嘉宾卞毓麟,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叶永烈。 卞老先生很可爱,毫不生气,发言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小抄说:我还是要照着读,万一有人要引用叶老的讲话呢! 严锋老师总是那么玉树临风! 大刘其实很早就到了,比我们到得都早,都没能招呼他吃上午饭! 李乔老师对松鼠会寄予厚望,还说以后上海的科学会堂要免费地、经常性地对松鼠会开放,我们又有新据点啦! 这位就是多伦美术馆的大好人,卢星! 暖场第二个节目是魔术,颜高雨同学自备表演服装,很专业的白色衬衫: 还自备了道具枪支 我那漂亮妹妹哟,举枪而对求爱者,如此狠心为哪般阿为哪般! 右边这位观众,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台下怎一个满字了得。 活动当天主角中的主角:科学松鼠会的书。 我们今天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可就是为了你啊! 抽奖过后,松鼠会成员FUJIA的妹妹陈亦加(左)小姑娘表演小提琴独奏。小姑娘很害羞呢,FUJIA和她妈妈威逼利诱,最后她妈妈给了50块出场费,小姑娘才鼓足勇气上的台(有爱的妈妈) 开场之前,小姑娘还紧张得脸蛋通红。大家给成长中的潜力松鼠掌声! 这位琴谱架同学,也是多才多艺的,特地画了两幅漫画送给我们。姬十三怪叔叔表示:这漫画御用了! 怪叔叔讲解屁屁踢 左边这位红衣男究竟是谁~~能坐在大刘和严锋老师旁边,好神秘好遭人嫉妒! 他献上了松鼠会活动有史以来最高级的节目:玩转魔方!随便你怎么打乱魔方,他CHUA CHUA15秒就给你整出来。台下惊叹声一片! 看到桌上一溜不同阶数的魔方了吗?最右边的七阶魔方,知道为什么是圆弧形的吗?我不告诉你。 这款异型魔方,奏是一艺术品! YAMI当场就拜倒在魔方兄的牛仔裤下认了师傅。 老一辈和新一辈的科学传播者华丽侧脸合影。 镜头切换到阳光棚:大家在看表演、抽奖、玩乐的同时,我们的志愿者依然在签到处忙碌着: 以下松鼠们要出场了,ID小菊,被很多人以为是女生 ID达文西,被很多人以为是男生其实,是个怪叔叔。 被怪叔叔吓到的小朋友来看科学松鼠会头牌小生没睡醒的BOBO 可爱的小庄 从哈尔滨赶来的猛犸,飞机误点。下飞机第一时间猛犸就发来短消息说:给我留点吃的吧,我早饭和午饭都没吃! 虽然他带来了4个哈尔滨特产列巴一种很大的面包,但他却忍受着阵阵饥饿的侵袭,任凭手中的列巴散发扑鼻香气,他都坚定地目不斜视一路赶到现场来献给松鼠会。 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病! 猛犸一到会场,就捧着塑料饭盒子,躲在人群中默默扫荡下午茶剩下的蛋糕饼干。吃完后满足地擦擦嘴上台发言,淡定地说着加入松鼠会是因为视姬十三为偶像。忽地顿了下,用颤抖的声音嘤咛了一声大刘~~~~台下哄笑一片,猛犸有10秒钟语无伦次。 饭一粒送来了福字姓名剪纸,高难度手眼脑并用艺术品。 北海道农民田不野,你在数什么呐! 这张照片看起来,老孙和小姬像在对唱卡拉OK。 大家也发现了,小姬在本文的出镜率太高。就在我写这篇回顾的时候,小姬在MSN上跳出来说:不好看的照片不许放! 大家都很有纪律 ,小朋友都坐得住@_@ 还有传说中的四月同学,为达文西行走中队第一次活动参观解剖标本室出了大力气的姑娘。 原定五点半结束的活动,延长了一个多小时。重量级嘉宾坐镇、各种趣味表演、成员们千奇百怪的发言,三轮抽奖掀起三次小高潮。 奖品计:除了《新发现》杂志和丛书,郭纲亲自开车送来上海天文台提供的天文台历,启明星天文爱好者联盟的旋转星图,以及招商银行钥匙包小礼盒;方焱小姐从729普贤茶庄搬过来很多普洱茶饼和一套精致的茶具作为大奖。 活动结束后,有好些热心的松鼠会亲友团成员或读者找到我,说很愿意为松鼠会做些事情,纷纷自告奋勇要做我的助手,令我受宠若惊。十三,你看,都不用发公告,大家对我多好,我比你高级 众人杀将到美术馆对面的饭店吃饭(还是大好人卢星帮忙定位和点菜),坐了三桌。席间,严锋老师提了一个希望:下次再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能唱一首自己作词作曲、激动人心、美妙动听的歌这首歌的名字也许可以叫松鼠的声音。 饭后,走出饭店,雨下大了。红着眼睛的姬十三和记者朋友转战到旁边的咖啡馆继续聊天。我和小庄、野驴他们去赶地铁末班车。一路撑着伞,走着聊着。大家都很累,像刚刚打完一场仗,但是心里却对第二天的杭州之行充满期待如小姬说的那样,长时间处于一种不正常的亢奋状态! 第二天一早,众人在动车上集合,杭州之行那叫一个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错综复杂、扣人心弦,认识了很多很有趣有想法的人,发生好些意想不到的事,以及亲身经历了无数笑点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个人分类: 其他|2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馒头皮悬案重上松鼠会
siccashq 2009-2-23 10:45
请关注科学松鼠会
个人分类: 其他|3388 次阅读|2 个评论
《焦点访谈》报道松鼠会新书
eloa 2009-2-13 09:34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2-10 5:01 2009年2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焦点访谈_书香伴我过大年》中,对科学松鼠会的新书《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进行了报道。 mms://media.xinhuanet.com/media2/shendubaodao/090209205043_wanghanlin_jdft.wmv
个人分类: 公告|3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松鼠会”的秘密
eloa 2009-2-11 14:18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2-07 19:46 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将最佳国际博客公众奖授予了只创立了短短7个月的科学松鼠会。这个科普博客为何拥有如此的秘密?他们的成功可以被复制吗? 文/王晓光(外滩画报) 连岳为科普博客科学松鼠会刚刚出版的新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作序时,用的标题是《爱科普,用爱科普》。他在新书序言里写道:如果我们认为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普就是需要的。严格来说,多数文章可以算成科普,不过有的在普及社会科学,有的在普及自然科学。科学松鼠会普及的,是后一种。但无论是哪一种,罗素先生说的人生三要素,是好文章追求的要点:爱、知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科学松鼠会的发展轨迹再次体现了网络时代充满诱惑力的一面,这个2008年4月才创立的博客,以普及自然科学为己任。他们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成了国内最成功的博客之一。去年11月,他们获得了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颁出的最佳国际博客公众奖,在此之前,获此殊荣的中文博客多为国内个人时评博客。当然,在创始人姬十三(你可能刚刚在我们的另外一叠报纸上读过他的八卦科技专栏)看来,比那个称号更宝贵的,可能是聚集在这个博客后面的,越来越多的松鼠。 严格地说,博客并不是科学松鼠会的全部。除此之外,一个热爱自然科学知识的人还可以通过论坛、MSN群或者他们的新书来获得更多交流。科学松鼠会并不是国内首个由网友自发凑起来聚合专业内容的群体博客,为什么发展最快、评价最高的是他们?透过一些与其他群体博客不同的地方,也许我们也能像姬十三平时八卦科技一样,八卦一下科学松鼠会的成功。当一个博客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成为了全球最佳时,它的参考价值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想必谁都乐于看见下一群松鼠,为我们剥开一些更硬的坚果吧。 一. 首先,永远别忘了这是一个博客。如果你选择博客作为主要的信息发布渠道,那么博客世界里现存的一切成功法则,比如持续、勤快地更新和热情地面对读者的回复(你未必需要同意他的意见),就应该是你写入成功宝典的最前面几条,而且永远不能忘记。科学松鼠会不光是一个博客,但只看博客本身,他们除了不赚钱之外(这是他们的选择)几乎无可挑剔。如果你一个人做不到这一点,就多找些同伴。商业博客还是众多优秀群体博客已经证明了团队的力量。同伴不光能带来更多的精力,弥补个人在知识和专业方面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在遭遇初期(极有可能出现)的冷场和一阵繁荣后的低潮时,你们可以互相鼓励,支撑更长的时间,直到转机出现。 二. 想办法靠近读者,他们的选择太多了。这也许是科学松鼠会最出色,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了。在技术发展并成为大众话题之后,流行起来的是电子科技和数码,自然科学仍未赢来多少关注。科学松鼠会能够迅速流行,一个诀窍就是提供冷知识。类似耳机的线为什么特别容易缠住或是为什么斗鸡眼容易,把眼珠向两侧分开就很难这样的问答式内容,很容易就能成为同事或朋友之间的话题。读者在松鼠会找到答案之余,又会被其独特的运行机制或是对待科学的亲切态度吸引,成为固定读者或是试图加入作者行列。目前国内流行的群体性博客,多专注于大众本来就感兴趣的领域,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松鼠会的成功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它为那些力图传播稍微有些生涩的内容的后来者辟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除非你不打算面对大众,否则就对他们好一点。 三. 你打下的字可能会被任何人看到。科学松鼠会的初期成员以传媒从业者为主,所以你可以认为他们在这方面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不妨再看看后来那些在各个专业领域奋战的科学工作者们的文章,看看他们如何以浅显而简洁的语言来解释那些公式和拗口的名词。据说,《纽约时报》有一条光荣的写作准则:把读者当成是一个12岁的女孩子。(按此标准,其实国内一些油腔滑调的群体博客倒也不算不合格)。科学松鼠会则建议所有写作者把读者设想成安全的外行。松鼠们当然有理由这么做,因为他们面对的绝大多数读者离开美好而无用的自然科学确实已经很久了。他们给读者的写作建议是:不要仅仅给出答案的核心部分,而是将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最好深入查找专业资料,将问题理解透,再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涉及原理之处可试试多用比喻。相信在松鼠会内部,这套准则同样适用。 四. 把博客变成一个游戏。除去国内论坛泛滥的内容需回复后方可查看之类的愚蠢措施,一般来说,对于只想要获取信息的读者而言,网站的运行规则与自己基本无关。底线在于,最平凡的浏览者(哪怕他只是路过,也没有注册)有权享受你提供的绝大部份内容,但对于更热情的那些读者,规则复杂一些不一定是坏事。姬十三在科学松鼠会上有一个回答读者提问的栏目叫Dr.You,在栏目中他同样鼓励读者来解答问题。除了在留言中讨论当周的问题之外,读者还可以将自己心目中的答案发送到指定邮箱,当回答靠谱且超过500字时,便有机会在一周后被当作问题的最佳答案公布出来。为期一周的答题时间、担心答案石沉大海的心情、答案被选中时收获的重视感这些元素组成了一种类似参与游戏的快感。除了提供给普通读者的游戏之外,他们还为那些有志成为一名松鼠的人准备了过关式的挑战,与其说是考试,更不如说像游戏。 五. 内容的广泛性未必足够。即使你不准备涉及自然科学这样一个庞大得无法想像的领域,你也一定有足够丰富,具有差异化的内容想要提供给读者。内容的宽度当然是重要的,你很难让一个读者喜欢你博客上所有的文章,但科学松鼠会告诉我们,博客文章不光可以按内容分类,还能以不同栏目形式出现,而且它会十分有效。负责大量转载和翻译国外优秀科普文章的小红猪小分队这样的特色栏目,往往会有自己的固定爱好者。科学圈圈坐让读者离作者更近,更不用说最受欢迎的趣味科普知识问答栏目Dr.You。 六. 别光盯着显示器。在更新博客之余开展线下活动需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其实也许未必比你想象的多),但倘若要彻底分析科学松鼠会的秘密,这恐怕是无法回避的。作为一个专业内容聚合性质的组织,他们不光是把自己领域内的知识聚合在一起传播出来,同时也在聚合有同样兴趣和梦想的人。再没有什么比得上一杯咖啡了,科学迷们就这么坐在一起,看起了通常只是买回家就被扔在角落里的生物纪录片。当然,无论对于扩大影响力还是传播信息,出书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请量力而行。 松鼠会走进小崔说事,敬请期待
个人分类: 公告|2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人生杯]松鼠科学征文比赛001号
eloa 2009-1-5 15:50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8-12-26 0:35 你是否热爱科学,满脑子奇思妙想,却总是懒于下笔,或没有足够的写作经验?你是否想成为松鼠,却迟迟在橡树大厅觉得无事可做?来吧,参加松鼠会征文大赛,这是你初试牛刀的绝好机会。还有大奖和各种机会等着你。 一 . 半开放命题。范围是科学写作,我们指定一个关键词,你的文章需与此有关,其他则随意发挥。关于什么是科学写作,请看 关于松鼠会 中, 什么是科学写作 一节。(特别补充:有人问可不可以写小说,我的意见是,可以写科学小说,但不要写科幻,请看这里关于 实验室文学 的介绍) 本次的关键词是: 基因 二 . 参赛要求: 1、无论国籍性别,一名选手可提交多篇作品参赛; 2、松鼠会成员可参赛但不参与评奖。 三 、征文要求: 1、标题自拟; 2、不限体裁,每篇字数1000字以上为宜,不超过4000字; 3、提供100字以上作者个人简介。并提供电话等联系方式。 四 . 征文进程: 本次征文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年12月26日-2009年1月18日,参赛者提交作品; 第二阶段:2009年1月18日-2009年1月23日 评议作品并公布获奖名单。 五 . 奖项设置: 优胜奖 1名 奖金1000元 优秀奖 3名 获得松鼠会首部文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一本 凡参赛文章均有在songshuhui.net发表及推荐到平面媒体发表的机会。 六 . 评奖规则: 评委会:姬十三(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周欣宇(《冰点周刊》科学编辑) 小庄(《新发现》编辑) 董董(《新探索》编辑) 小蓟(《Newton科学世界》编辑) 所有作品将在无署名情况下交由评委投票。评委将从科学性和文学性着眼,为文章综合打分。 七 . 参赛方式: 以附件方式(存为2003版word文档,文档名为作品标题)发送作品至zhengwen@songshuhui.net。 邮件标题格式:作品名+作者署名;请在邮件正文中写明作者介绍和联系方式;勿在附件文档中留有作者信息。 八 . 服务条款: 1、 作品主题内容必须健康、合法,无不良信息; 2、 作品必须保证原创性,未在平面媒体上发表过; 3、 比赛期间,参赛者不得将作品转让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 4、 所有获奖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松鼠会享有在 http://songshuhui.net 发表的权利; 5、 参赛选手必须认真阅读以上条款,参加本次活动即意味着同意并遵守以上条款。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科学松鼠会所有。如有任何问题,欢迎在本贴下回帖提出,或发信至songshuhui.net@gmail.com 说明 : 1、这是科学松鼠会第一次征文比赛,我们想通过这种形式,让读者们试着从读者转变成为作者。所以,请拿起笔来,试试吧。 2、这个活动将持续办下去,成为松鼠会的例行活动。 3、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并参与这个活动。请读者们帮忙将这个帖子转发到你所在的大学bbs、论坛,如果你这样做了,请将链接放在回复里(避免重复劳动);如果你是大学学生会成员或社团组织者,愿意与松鼠会合作推进此项活动,请来信与我们联系: songshuhui.net@gmail.com 。 4、如果你是在北京的在校学生,并且身边有5人以上参与了此次活动,请与我们联系。松鼠会将在年后走进各个大学,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科学写作经验。这次征文,就是一次作业。 5、感谢中央电视台【 科技人生 】栏目赞助此次活动。该栏目以探寻科技创新的神奇,感受充满激情的人生为主题,讲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为科学进步作出的贡献以及他们一个个精彩的人生故事,展现科学家在科学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展示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 ps 顺便征集愿意为松鼠会新书写书评的读者。详细信息见这里: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6232.html 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希望你是松鼠会的读者,而且觉得将来也会是,希望你答应了就会靠谱地写完。如果有博客或经常上豆瓣,那就 更好。书评要求500字以上,1000-2000字尤佳,褒贬随意,时间也不紧张,我们会挑选优秀作品发表在平面媒体上。请联系: jixiaohua#gmail.com (改#为@),请记得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们会尽快联络你,并第一时间送上新书。
个人分类: 公告|2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圈圈坐3/13-李淼
eloa 2009-1-5 15:23
B_Monkey 发表于 2008-12-21 12:00 李淼,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被姬十三归为松鼠之友行列,桔子对他敬重有加,连我们发信时抄送到他都要娇嗔一声:哎呀,你们这些人,怎么这么点事都要烦李淼老师。跟李淼联系上后,他说:我们谈话的主题,应该从职业开始,到爱好结束。但在MSN开始对话之后,才发现两个人都跑题不止。 丁茗茗 :那你列几个你心目中的2008关键词? Miao : 哦 大型强子对撞机。乱,乱也是一个关键词 。 丁茗茗 :这次这个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跟丁肇中以前工作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项目有关系么? Miao :有关系 都在欧洲:) 。哈哈,其实物理上几乎没有关系,欧洲核子中心主要是叫LEP的加速器,他是LEP的几个小组之一 。 丁茗茗: (外事不决问谷歌)1981年起,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准备在欧洲核子中心预计在1988年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将在质心系能量为1011eV能区中寻找新粒子,特别是电弱理论预言的黑格斯粒子(见黑格斯机制),并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现象。L3组目前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 Miao : LEP的隧道就是现在LHC的隧道。所以,物理上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太大。大型强子对撞机决定了粒子物理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走向,因为从90年代中期开始,粒子物理界基本没有新发现了。我是研究弦论的,是粒子物理更深层次上的东西,也希望LHC能够推动弦论的发展。如果不能,也许就我个人来说,会逐渐放弃弦论作为我研究的主要分支。还有 我也研究宇宙学。LHC也和宇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关,例如暗物质 。但我个人持怀疑态度,因为那种物理实验的结果往往和预计的不一样,很多时候,发现了和计划完全无关的东西,但也是重要的进展。 丁茗茗 :嗯,明白。 丁茗茗:LHC是后来出故障了么? Miao: 对。冷却系统出了问题 丁茗茗:我爷爷也是物理教授,我还是关注这些事情的。 Miao: 真的?你是哪儿人? 丁茗茗:我出生在青岛。 Miao:爷爷在哪里任教? 丁茗茗:我爷爷先后在西交大和青岛海洋大学教书。你看我的名字:丁肇华,跟丁肇中就差一个字,我们是一个家族的,我爷爷奶奶和丁肇中父母关系很好的。。。。。。 Miao:我一位同学也该是你们家族的。他叫丁明洲,现在在美国,比我大两岁,他父亲也是教授。 丁茗茗:啊。。。。。。他是我大爷爷的孩子。 Miao:我同班同学,北大天体物理专业78级? 丁茗茗:对的。。。世界太小了,六度分离。。。。。。 Miao:他在美国佛罗里达,生物物理实验,偶然也看我的博客,很豪爽的一个人。我会跟丁明洲说,你有个很酷的侄女,我认识的。 丁茗茗:哈哈。丁明洲的父亲丁履德,我大爷爷,以前是山东工学院的校长。 Miao: 文革中去世的。 丁茗茗:文革前被打成右派,据说是放出来之后去看戏,好激动,心脏病发作。很可惜。 Miao:哦,这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非常恨文革。 丁茗茗:恩,丁履德跟钱学森是同班同学,都是交大机械系的。我爷爷那时候在同济。(丁茗茗很黯然的补充道:现在看一些回忆录还能看到,那时他们系成绩第一是钱学森,第二是丁履德。后来他和钱学森又一起去意大利留学,据说履德先生能说五国语言,假如不是去世得太早,学术上肯定还会有大成就。) 丁茗茗:好吧,回到LHC。LHC这个项目最新的情况是? Miao: 最新的情况是没有新情况,计划是明年夏天运转,推迟了些,一个大计划出点这种事很正常,几乎明年年底出初步结果。LHC可能是最后一代加速器了,或者是倒数第二代吧,而且,很可能发现令人兴奋的东西,我个人的看法。最有可能出我们都没有想到的结果,然后大家就真的打了鸡血了。这个我最期待。 丁茗茗:对了,是不是物理界也有很多年没有发现新的粒子了? Miao:对,从顶夸克之后就没有了。 丁茗茗:说说你研究的弦论吧。 Miao:弦论,我目前花不到一半的时间在做,另一半时间研究宇宙学,其实是一多半的时间研究宇宙学。我最近给环球科学写的专栏就是谈研究弦论。 丁茗茗:你的那篇文章《一个理论家的自白》里有这么一段, 我开始想做一些与物理实验直接相关的研究,这一方面是弦论目前处境导致的,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的年龄渐大,已经没有本钱来享受纯粹思维的乐趣了。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甘一辈子只做了也许根本与现实世界无关的研究,想乘还能够做研究的时候打几个赌,翻点本钱回来。 这里再讲一下吧,你还是希望你的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对现实做出指导? Miao:弦论处于比较困难时期,主要是发现可能的真空太多,不能做精确预言。我们不知道LHC会不会发现超对称。我现在研究宇宙学,一部分和弦论有关,一部分无关,这样就有了保险。 丁茗茗:研究纯理论的人,逻辑一般都十分严谨? Miao:那是啊! 丁茗茗:但你犯过错么? 特指决定性的 。 Miao:逻辑上没有犯过错,至于物理那得看将来的实验了,有些模型就是模型而已,数学上没有问题,但对不对,要等实验。 丁茗茗:理论物理学家比实验物理学家更苦? Miao :是的,可能一辈子竹篮打水。所以我决定写点科普。 丁茗茗:那你有没有智力上的优越感,说实话! Miao:哈哈,有点儿。 Miao:至于乱,一言难尽。乱,就是乱,我出生以来没见过这么乱的。我对文革没有印象,所以今年对我来说是最乱的一年:大雪、地震、火炬传递、抗议家乐福、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处于一个乱七八糟,天要亮的关口。 丁茗茗 :天要亮?这个怎么解释? Miao : 也许是万劫不复的关口,我不知道。天亮,就是我们经济上度过金融危机,政治上开始和世界接轨;万劫不复,我不太明白,但有人说09年我们要变成拉美国家,那就太可怕了。 丁茗茗:但经济危机是全球性的,金融大环境不好,中国无法说什么自善其身。拉美国家我觉得不会,中国人骨子里缺浪漫主义气质,这个浪漫主义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中国的各项政治经济政策,一直是以稳健为主要特征(不包括几十年前)哈哈哈哈。这些乱,对你自身有什么直接影响么? Miao: 有啊。经济是直接的,对吧?闹运,浪费我一个月时间,虽然我也看了。闹运告诉我年轻人多肤浅: ) 。是嘛,很多人觉得中国人牛了,多风光啊,开幕式,扔了多少钱啊,咱家多有钱,还有50块金牌。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所以,肤浅。上过天涯的奥运板块么?还有新浪? 丁茗茗:没有。。。奥运之后我才重新焕发了对体育的爱 。 Miao:哦 那你没有看到他们是如何兴奋的,跟打了鸡血一样,现在估计都蔫了。 丁茗茗:顾拜旦老师说:体育啊,你是天神的欢愉!他没说:体育啊,你是城邦的荣耀!!他的意思是:enjoy and have fun!! 哈哈哈哈! Miao:罗格大概会说:体育啊,你是摇钱的树。事实如此,政府为了展示,花了钱,做个大广告吧,但是一大半被三聚氰胺毁了。 丁茗茗 :承认的政治,承认的焦虑。 后记:这个对话录摘录了两天聊天的部分内容。其实两个人所谈内容远不止这些,虽然偏轨得厉害,但我也很享受这种谈话的乐趣,希望李淼老师也一样。
个人分类: 科学圈圈坐|2921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京报:“松鼠”们如何搞科普
eloa 2008-12-8 09:08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12-7 星期日 10:54 经常看科普杂志看科学博客的人,可能听说过科学松鼠会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团体的定义,创办者姬十三的形容是,科学是一枚枚美味但难啃的坚果,松鼠会的成员则是一个个敲开果子的松鼠,所以要通过最轻松幽默的方式传递科学的真谛。经过半年多的发展,这个以博客为载体,以落地实体活动为辅助的团队现在发展得红红火火,入会松鼠近百人,其博客读者则有上百万。就在松鼠会刚刚度过了它的一周年生日之后,其博客以最高网友投票数获得全球最佳博客和中文最佳博客两项公众奖。 1 主旨 让科学流行起来 周日的下午,西直门附近一处小巷子里的咖啡馆,几十米之外就能听到里面传出的欢快笑声。整个咖啡馆热气腾腾,60多个青年人聚在不大的厅里,他们刚刚看完了一部介绍脑神经元和人体活动关系的影片。片子激发了思维,他们围绕着脑神经这个话题提出了千奇百怪的问题: 据说陷入爱河的人脑中会分泌出类似多巴胺的物质,那发生同性恋情的人脑中也有吗?我会在做梦的时候意识到我在做梦,一旦意识到,就会醒来。我怎么就醒了呢?我经常会觉得某个场景似曾相识,为什么呢? 有疑问的人非常多,主持人小姬不得不艰难地挑选发问者。脑神经科学博士姬十三当之无愧地开始答疑解惑。这其实是科学松鼠会最新的一次落地活动 小姬看片会 。和上一次看片会一样,现场问卷调查发现,来参加的相当部分是文科生,甚至还有一位12岁的小朋友被妈妈带着过来参加活动。 虽然只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科学爱好者组织,但科学松鼠会已经在科普界具有了一定影响。创始人姬十三负责总协调和外联工作,他和十多名元老级松鼠负责科学松鼠会博客的运行和各种事务性工作,其中有资深科研工作者,有媒体人,也有文科生。在他们的背后,则是近百人的科学松鼠会会员,他们的学历大都在研究生以上,利用自己的学科专长,积极参加科普活动。而在这些松鼠的背后,则是数十万关心科学的网络读者。 尽管松鼠会博客诞生不过半年,但它迅速增加的访问量,有趣、活跃的科学传播方式迅速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目前,松鼠会博客的日访问量达到了2万左右。松鼠们的文章也不断在各大科普媒体上刊登。除了写作,松鼠们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看电影、听讲座,每次读者都抢着报名。大家的共同点,就是都想让科学流行起来。姬十三说。 2 成员 江湖好手擅长跨界 作为这个群体的核心,姬十三很早就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科研本身。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他开始尝试科学写作,幽默活泼的写风很快让他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普作家之一。 去年的11月20日,当时身在上海的姬十三来到北京,与在京的一批青年科学家、科普作家取得了联系,并尝试组建一个以科学写作为主题的电子邮件群,以方便联系。一开始,姬十三打算把这个电子邮件群的名字注册为胡桃夹子,意思是它可以敲开科学的坚果。可惜这个名字已被注册,所以就临时改成了松鼠会。这个电子邮件群就是科学松鼠会的雏形,尽管松鼠会有了一个壳子,但像是一帮写手通过电子邮件自娱自乐的地方。他们有过一些想法,但并没有设法实现。姬十三让科学流行起来的理想并未实现。 转过年来,姬十三开始设法为松鼠会拉拢作者。松鼠会的规模迅速扩大,到3月底,会员已达到40多人。在宇宙学博士生、计算机高手Gerry自告奋勇的帮助下,松鼠会的博客很快建立起来了。 一下子揭竿而起了。姬十三说。在各种各样勾人的方式下,松鼠会招来了各路高手。山东滨州医学院教师瘦驼通过朋友的介绍进入了松鼠会,如今他每天花在科学写作上的时间比花在教学工作上的时间更多。猛犸来自哈尔滨,是大学里的企业信息化专业教师,同时也是一名IT技术人员。看到姬十三为科学松鼠会招募人才的英雄帖,他就急急地杀了过来,还专门寄上了1万字的文章,作为投名状。更有意思的是负责小姬看片会活动的小姬。这名英语专业出身的媒体从业人员竟然是个科幻迷。 此外,松鼠会还有一批海外会员。现在芝加哥大学就读的桔子,曾拿过北大的五四奖章,是名副其实的理科高材生。食品工程学博士云无心参考其在美国的工作经验,撰写了大量关于食品安全的文章,还热衷于讨论育儿经 其实,松鼠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文艺气质。姬十三说。 3 活动 高手接招,各显神通 松鼠会的博客刚建成,就碰上了汶川大地震。一时间,互联网上流言四起。松鼠们在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的同时也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各种流言与信息,发表了 一系列与地震相关的文章 ,帮助网友们消除恐慌心理。科学松鼠会由此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随后,松鼠们尽可能地锻炼自己科学写作的能力。如今,访客越来越多,松鼠们写作也越来越小心,文章质量也比之前高了很多。 除了一般的科普文章之外,松鼠会博客还开设了许多有趣的栏目,比如类似十万个为什么的 Dr. You竞答 ,让志愿者参与翻译国外优秀科学文章的 小红猪项目 ,还有郊游考察之类的落地活动。 有一次,一个读者发帖表示现在很多人对肌营养不良症存在误解,很快Dr. You栏目的编辑安婆婆就组织起了临时小组,集体写出了一篇针对 肌营养不良症的深度报道 。 而负责小红猪翻译项目的则是桔子。她不但保持了松鼠会的发帖记录,也以修改译文认真著称。 松鼠中工作经验最丰富的姚笛被大伙叫做姚总,他的工作则是打杂,比如负责淘宝网的纪念品发货。即使这样,他还是认为自己在这个圈子里找到了归属感。 松鼠会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一本科普文章合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据说还将在北京上海等地巡回签售,书的后序中,姬十三这么写着:有时候我恍惚觉得,这些人本来猫在一个大房子的各个角落里,一敲锣喊吃饭就全冒出来了。想起小时候读过的武侠,隐匿多年的帮派老人决定复出,燃一缕狼烟,消息被传递至村庄、城市、山区和荒漠,正在田间耕种的老汉、街头被人欺负的小贩、喝酒赏花的公子哥,原来都是默默隐忍的江湖高手,他们伸个懒腰,挺起身,念叨道,该出发了。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549.html
个人分类: 其他|2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Logo征集]获奖公告
eloa 2008-12-8 09:06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12-7 星期日 10:43 Dr.You和小红猪的 Logo征集活动 已经结束,以下两幅为获奖作品。 上图小红猪Logo的作者是中指出同学;Dr.You Logo的作者是weiwei同学。恭喜你们~ 以下是入围奖获得者: alulu Lynn 小菊 请中指出、weiwei、alulu、Lynn、小菊同学发信至松鼠会邮箱 songshuhui.net@gmail.com ,在信中注明您所在的城市、邮递联系方式、邮政编码、收信人姓名,松鼠会将为您送上一份奖品。 感谢参与这次活动的读者,感谢关注科学松鼠会。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542.html
个人分类: 公告|1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大科学传播论坛现接受报名!
eloa 2008-12-4 09:57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12-3 星期三 20:26 让科学流行起来!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生部联合科学松鼠会举办的科学传播论坛即将启动,现接受报名。 主要嘉宾包括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龙漫远,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主编赵致真,还有姬十三和众多松鼠们! 12月6日,我们在北大等着你! 主要嘉宾介绍: 饶毅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二十一世纪》、《科学文化评论》、《科技中国》编委。 题目 :科学文化的魅力 龙漫远 :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为长江讲座教授,在新基因的起源、性基因的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著有科普文章《精卫的诞生与基因起源之谜》。 题目 :松鼠之道从凡尔纳到徐迟 赵致真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科教影视协会理事长,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 题目 :中国科学传播现状 姬十三 :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题目 :姬十三和他的松鼠会 另外还有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吴国盛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王扬宗教授和其他科学松鼠会成员。 嘉宾演讲结束后,会有问答和抽奖环节,所有观众均有机会获得U盘、mp3、mp4及其他精美礼品! 日期: 2008年12月6日14:00-18:00 场地:新生物楼邓佑才学术报告厅 (北大东门右侧) 由于场地只能容纳200名观众。想参加的朋友请报名至 chenzhenxia119@126.com 。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310.html
个人分类: 公告|1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松鼠会公告】版权说明
eloa 2008-10-31 15:49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10-30 星期四 22:24 分类: 公告 | | 敬告商业媒体编辑 :商业转载前,请先发信至 songshuhui.net@gmail.com ,与本站取得联系。 感谢读者对松鼠会的关注。 松鼠会群博开放半年来,已经有许多读者在自己的blog上或者商业媒体上转载松鼠会原创文章。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存在的版权纠纷,松鼠会制定规则如下,转载文章前请先阅读。 如果您是个人blog作者、BBS灌水爱好者、或者任何其他对科学松鼠会作品感兴趣的读者,请看 非商业用途转载版权说明 。 如果您是平面媒体的编辑、盈利性网络媒体的编辑,请看 商业用途转载版权说明 。 非商业用途转载版权说明 科学松鼠会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非商业用途转载,也就是说您可以自由地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作品,但是必须在作品开头或结尾注明这篇文章来自科学松鼠会,并且加上松鼠会原文链接。您不可以将这篇文章以自己的名义投稿、发表在商业媒体或者使用其它任何方式谋利,也不可以对这篇文章进行修改、编辑或者在文章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您可以在自己的blog或者其他地方引用科学松鼠会作品中的段落,但是同样请以链接或者参考文献的方式标记出来源。 我们鼓励读者将科学松鼠会的作品转载到其他地方。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写作和传播团体,感谢您让更多的人阅读科学松鼠会作品。 商业用途转载版权说明 我们不欢迎未经同意擅自将科学松鼠会原创作品转载到任何商业媒体的行为。 当您想转载科学松鼠会原创作品时,请与科学松鼠会取得联系,以沟通版权及稿酬相关事宜。请发送邮件到 songshuhui.net@gmail.com ,一般会在8小时内得到回应。 如果您在未经松鼠会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为商业目的转载科学松鼠会作品,科学松鼠会将保留起诉的权利。 科学松鼠会 2008-10-30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662.html
个人分类: 公告|1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奥运科技专辑(By 科学松鼠会)
songshuhui 2008-9-2 14:17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07-28 星期一 15:49 分类: 专辑 , 奥运 | | 这里是 科学松鼠会奥运科技专辑 的总目录。本目录每天更新。 伟哥:从床笫到赛场 (By BOBO) 运动员赛场受伤怎么办? (By BOBO) 博闻网:开幕式科技大解密 (By 姬十三) 奥运会开幕式上用的缶到底是什么东西? (By 赵勃楠) 开幕式现场直博一个美国平民眼中的开幕式 (By 桔子)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五) (By liunianlong)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四) (By liunianlong)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三) (By liunianlong)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二) (By liunianlong) 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一) (By liunianlong) 为了干净的奥运会 (By fish) 游泳画皮鲨鱼皮四代是不是在忽悠人? (By waterOrO) 破纪录,靠泳衣? (By 安婆婆) 《新发现》 奥运专题系列之四 《行的奥运》 《新发现》 奥运专题系列之三 《吃的奥运》 运动视觉:给运动员一双火眼金睛 (By cobblest) 《新发现》 奥运专题系列之二 《天的奥运》 止咳药中为什么含兴奋剂 ? (By BOBO) 奥运村的示范效应 (By 小如) 《新探索Quo》 奥运专辑之 体坛明星有隐疾 《新探索Quo》 奥运专辑之 破纪录的秘密 《新探索Quo》 奥运专辑之 赶走鸟巢上的乌云 《新探索Quo》 奥运专辑之 编辑手记《新探索Quo》是怎么做起奥运来的? (By 徐刚) 《新发现》 奥运专题系列之一 《水的奥运》 看完热闹看门道奥运中的科学(系列连载) 记者手记(By 张撞鹿) 以下文章摘自赵致真著 《奥运中的科技之光》 一书。经赵致真先生授权, 科学松鼠会 网络发布。本系列每天更新一篇,经原作者同意,略有改动。 序言 (竞技体育运动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其中绝大部分都和力学有关) 科技伴奥运同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的竞争就是高科技的竞争) 撑竿跳的变迁 (撑杆跳高演变的历史讲述了新兴材料如何将这项古老运动推向峰巅)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明天会不会有新的跳高技术问世还很难逆料) 力量的飞翔 (无论标枪、铁饼、铅球、链球,牛顿力学始终主宰着赛场上的一切。) 让重心一路平安 (在许多运动项目里都需要尽量保持重心的匀速直线性。) 跑道春秋 (和当年的前辈们相比,今天运动员的双脚已经踏在完全不同的地面上了。) 运动在空气海洋底部 (奥运百年间,我们的无限心血和亿万财富都是为了对付空气而花费的。) 漫长的奔跑 (马拉松的深刻隐喻本来在于克服距离对信息的障碍) 劈波斩浪走蛟龙 (游泳时的三大阻力并非一成不变,总阻力基本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美丽的溅落 (离开跳板时只做前后翻滚的运动员却能在此后凭空创造出围绕身体纵轴的旋转。) 中流击水看飞舟 (船体形状、材质和吃水的湿面积都是工程师殚精竭虑的课题。) 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今帆船最高速度已经十分接近于公认的50节极限。) 体操ABCDE (当复杂而高速的空中运动在大约0.1秒间嘎然变成地上完全的静止状态,重力和翻转产生的冲击可达到体重的10多倍。) 靶场风姿 (在枪林弹雨的射击场上,随机干扰因素很多,最宝贵的品格是气定神闲和心无旁骛。) 射箭的弦外之音 (作为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器,弓能够把70%至80%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剩余的能量则变成弓的阻尼震动。) 大力士的运动 (举重选手最动人的姿态要数高高举起杠铃的瞬间了,如果说双臂形成的V字象征胜利,那么这种V型姿势确实和胜利大有关系。) 自行车源流 (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却可以不倒,其中的道理曾引起人们长期的推究。这是一个可控制运动的稳定问题。) 从香蕉球说开去 (球的旋转必然带来飞行轨迹的弯曲,旋转和曲线共存,这大约可以视为球类运动的一个通则。) 话说网球 (随着网球拍制作技术提高和头部面积增加,甜区也不断扩大,让当代运动员尝到不少甜头。) 羽球穿梭 (看来当我们说羽毛球是速度最快的球时,还应该加上一句,羽毛球也是减速最快的球。) 乒乓球的前世今生(上) (没有一种球像乒乓球那样,将花样百出的旋转作为常规技术形态和基本杀伤手段。) 乒乓球的前世今生 (下) (和21分制之相比,11分制意味着更多的偶然性。) 格斗的艺术 (一个引人入胜的实事是,左撇子运动员在对抗性竞技中具有不容置疑优势。) 软硬兼施的护身术 (体育的终极意义在于强健体魄和增进健康,运动中人的安全越来越成为现代文明重要的价值取向。) 运动鞋的功勋 (今天的体坛明星有福了,许多厂商争相为他们量脚定做独一无二的运动鞋。) 运动场上的时间简史 (因此哪怕起跑确实在枪响以后,但只要时间少于0.1秒便可认定为抢跑。) 明察秋毫谈测距 (如何更快捷、准确、可靠地丈量距离,是体育运动的持久课题) 球场变革始于足下 (聚乙烯、聚丙烯草株即使近距离熟视和伸出手触摸都和天然草并无二致。) 泳池哪得清如许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许称得上当代科技与艺术的结晶。) 体育场馆拾零 (让我们把眼光离开运动场上那些高精尖的前沿科技,去观察一下许多司空见惯的鸡毛蒜皮,同样会发现有趣的知识。) 五环旗下的马蹄声(上)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马的眼睛是最大的,虽然看去炯炯有神,但视力却只有0.6左右并且对颜色十分迟钝。) 五环旗下的马蹄声 (下) (可以预言,100年后的人类社会仍将马照跑。但人和马的关系大约还得调整。) 冰雪盛会 (也许我们总有一天能建造更多环球同此凉热的人工冰雪场,但作为奥运会的半边天,冬奥会大概永远只会在地球高纬度地区的冬季举行。) 圣火不灭 (历届奥运会曾经使用过火药、硫磺、树脂、萘、橄榄油、四氮六甲圜做火炬的燃料。) 奥运金牌之路 (计算机的应用使体育训练真正从传统的经验型转为定量的科学型,大大缩短了优秀运动员脱颖而出的周期。) 后记 标签: 专辑 , 奥运 , 新探索 , 科学松鼠会 , 科技 , 科技之光
个人分类: 奥运|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坎瑞·图兹的密室——7月26日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songshuhui 2008-9-2 14:13
小姬 发表于2008-07-31 星期四 12:56 分类: 八卦 , 公告 | | 相关链接: 7月26日将永载松鼠会史册(By 桔子) 哈利波特的密室,哦,不是,我要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开头很明快,中间很高潮,最后很无力。 7月26日,晴,距离奥运开幕还有13天,我们一行13个人来到一座尖锐外形的城堡,里面的通往地下室的楼梯是巨大的钢琴琴键,盘旋的楼梯和鱼状的装饰让我们迅速迷失走散在里面。我跟几个人来到第13号摊位前,看到图兹先生和一位不认识的小姐。 图兹先生无奈地看了我一眼,说:你来啦。 恩,这就是松鼠会的课外活动之一:科学对话艺术。 是松鼠会的科学成员和胖兔子粥粥、布兔、Jack等艺术家们,思想交融的一次盛会。 斯坎瑞是松鼠,图兹是兔子。 连姚总这样的人都被我给骗来了~~到SOHO尚都参加文青活动创意市集 这个城堡人流量不大,图兹先生的魔法产品却很快被我这个女巫销售一空~~~ 姚总当即决定:小姬,我要雇你! 我突然间就看到了我未来职业的希望!(姚总,那可是老总啊!) 这就是贩卖场面,可爱的粥和后面热情的粉~ 粥粥倾情奉献,为张撞鹿老师和桔子的没小蜜蜂的春天作画一幅~ 这是我所崇敬的小鹿老师的背影 然后,小松鼠和小兔子就手拉手拯救地球去了~ 哦,粥,你装可爱的本领完全胜过了一向以此闻名的姬老师你赢了!你完胜!! 突然间!一个身影映入眼帘,我立即感到一丝丝的腿软! 就是这个人! 大家纷纷和他合影,有奥运会志愿者,有著名的姬十三老师,还有各位不明就里的群众。 收摊之后,我们来到姚总和十三都非常热爱的女人街(两个三十男人的内心啊~),粥背着小红包站在街口,一脸迷惘的看着里面,感觉好像我们要把他拐卖~ 烤鱼这件事是人际天后小蓟(牛顿科学世界的李珊珊)推荐的,里面很中国和古典,明明只能坐10个人的桌子,我们热热闹闹挤了16个人~ 烤鱼上桌,我们开始做自我介绍,每个人都得要回答大众的提问,为大家磕开科学的坚果。 有插画、有设计,有植物学、地质学、海洋勘探、计算机、生物等等等等,最后,还是让作为伪科学的心理学赢了,完全获得了全场最热烈的关注,博得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话语权。 北大的心理学啊~ 两位心理学家说:咨询费300元/小时。 于是姚总受了刺激,专门买了毕淑敏的心理学家回家看。 在如火如荼的自我介绍结束后,天已经黑了。 所有人从小黑屋出来的时候都惊呼:我头晕! 然后就看见奥运志愿者都倒下了!! 几乎所有人都出现了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 只好晃晃悠悠地四散回家了。 在路上,我突然间明白:13,我想起来了!我们今天看见了一个人! 13回应:啊!那个人!所有人的眼前都飘现出一个蓝色的身影~上有着震撼人心的我不敢写出来的4个字。 小蓟悠悠地说:可是那个人上哪里去了 我的背后升起一阵凉意 原来,科学,还是被伪科学给打败了。 备注:祥瑞,已经打败了一家声称祥瑞是伪科学的网站(关掉半年),也打败了贝塔斯曼(给祥瑞大人做了一本书)。 哦!御免御免御免!!!!!!!!!!!!!!!!!!!!!!!!!!!!!!!!!!!!!!!!!!!!!!!!!!! 标签: 尚都 , 活动 , 爱拯救世界 , 科学松鼠会 , 粥粥
个人分类: 八卦|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