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流水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现代高等教育的困惑
jiangming800403 2016-1-18 11:45
GPS 2016/1/18 11:10:06 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仍然是把学生当成了工业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而不是基于个人的发展,这也是高校之困的根源 GPS 2016/1/18 11:10:31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特别是对于女孩子, GPS 2016/1/18 11:10:43 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2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流水线生产SCI
热度 12 RitaXing 2013-8-20 18:00
刚才和一个同学聊天,骇人听闻,一学生神奇一年发2-3篇文章,让人感到能有如此奋发上进之人,实在可喜。然而,同学后来说,全部产出过程就像个流水线。一同学只负责写出文章,之后,A老师改,改过后,换B老师,改过后,换C老师,中间不知经过几翻纠结,最后到了个牛人手里。看看,没问题,亲自投稿,当然人家是个大牛。最后文章被接收。而最前面的同学除了初稿自己见过,只有等到文章出版才能见到所写文章。 如此庞大的力量,让人羡慕。同学伤心,我们老师什么也不懂,只给改改格式。一年一篇SCI也发不出来。 孰之过,是我们学生吗?
135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GE”——总裁流水线
sjk 2013-4-18 19:06
GE ,这家 130 多年的传奇企业,最引人注目之处还不仅是其琳琅满目的产品创新,而是它成为 “ 世界级 CEO 摇篮 ” 的传奇。   从通用电气第一任总裁查尔斯 A· 科芬,到 “ 美国商业领袖 ” 雷吉 · 琼斯,再到 “ 世界第一 CEO” 杰克 · 韦尔奇,进而到扫除韦尔奇弊政的继任者杰夫 · 伊梅尔特, GE 都不愧为 “ 世界级 CEO 摇篮 ” 。   但是,人们发现: GE 的接班人似乎并没有 “ 统一制式 ” :从稳重保守的雷吉,到激进暴躁的韦尔奇,再到宽和得多的伊梅尔特, GE 接班人的选拔根本没有 “ 继承 ” 更多的是 “ 不同 ” 。那么, GE 管理中最有价值的接班人选拔,有怎样的学问呢?   通用电气从第一任总裁查尔斯 A· 科芬起,就确定了选择接班人的原则:纯粹依靠理智来挑选出最佳人选。这成为之后通用电气这个老字号企业文化中最优秀、最重要的方面。   而纯粹依靠理智,就意味着彻底摆脱感性,尤其是感情。这与许多中国组织的传承不是有相当大的差异吗?   在《中外管理》 2008 年的报道中,曾提到:在 GE 流水线生产的背后,还有着另一种隐性的最佳领导力生产的 “ 流水线 ” 。这个 “ 流水线 ” 首先就是:全面撒网,重点捕鱼。例如: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 GE 就有 “ 两年 ” 的轮岗项目,这是人才培养的 “ 小学版 ” 。而在 “ 小学 ” 里 “ 才露尖尖角 ” 的优秀人才,会被看成是潜在的领导者。   而 GE 的绩效测控方法,则是管理者生产 “ 流水线 ” 的核心构件。在 GE 的年度考核当中,管理层会针对本年度业绩优秀,以及为其他员工做出榜样的员工进行二度考核,而在此之后,对于高层颇为满意的一批人, GE 会毫不吝啬地对他们进行奖励。   而奖励只是个开始, GE 远远有比这更长远的打算,那就是给这些人提供去克劳顿管理学院( GE 的企业大学,被称为 “ 美国企业界的哈佛 ” )进修的机会。 GE 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可以完成更多的新任务。只有通过了 “ 流水线 ” 的层层加工和培训,才有可能去独立管理 GE 的一个部门甚至整个企业。   除了这些基础工作,《中外管理》的报道中提到: GE“ 流水线 ” 还有 “ 临门一脚 ” 的秘诀,那就是不把传承当成继承,而有意无意提拔着 “ 不同的人 ” 。这是 GE“ 没有选错一次接班人 ” 的潜在原因: GE 选拔出的 CEO 的性格、处事、管理态度截然不同,因此也给 GE 烙上了不同时代特点的新烙印,使得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在百年来生生不息。(李靖)
1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十年砍柴:中国这辆“和谐号”动车将驶向何方?
热度 2 gabbro 2011-7-24 21:46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2506667.html 今天,我在新浪发了一条微博: “腐败恐怖主义初期,中产者似乎不用担心。你不用下井挖矿也不用去流水线上打工,因此不需要担心矿难和生产事故。腐败恐怖主义发展到中期,多数人就无法置身 于外了,你得坐火车坐地铁你得开车经过大桥,你住的房子质量无保证,你得去超市购买食物。发展到晚期特权者也不能远离 “ 恐怖袭击 ” 了。(“腐败恐怖主义”一词是我从 @ 华山 2009 那里首次看到)” 这条微博创了我开微博以来转发和评论的记录。公众对这贴微博的关注,我想不仅仅是因为温州境内动车脱轨造成的巨大伤亡,而是由这场灾难引起的恐慌和焦虑。在十年前,我们听到的多是矿难、生产车间爆炸、黑煤窑那样的人道主义灾难,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白领来说,似乎离自己很遥远。可近几年来,灾难离所有人包括城市白领和中产者越来越近了:楼房突然倒塌,闹市中的大楼被易燃保温材料烧毁,路面吞噬汽车,卡车压塌桥梁,地铁电梯逆行,食品安全警报频传。。。。。。 而动车脱轨事故,是所有灾难中,最具有隐喻意义的了。 事实上,对于今天中国的当国者来说,没有一个词比“和谐号动车”更能精确地表达他们的勃勃雄心:中国,是一辆高速而和谐的动车。 但如果没有安全的保障,和谐只能是虚幻,高速则是欲速则不达。 “跃进思维”可以说一直是 1949 年后历代当国者的治国理念,只不过不同时期的表述方式不同而已:“超英赶美”、“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以及当下的 GDP 政绩观。 追求高速发展,并不是当政者的错误,而应是其义务,就如建设高铁本身不是错。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能为高速运行的动车提供安全保障,避免其倾覆?对中国这列载客人数天下第一的高速列车来说,最重要的安全阀则是:社会的公平公正、政府的清明廉洁。如此,列车方可安全和谐。 那么,今天的中国社会怎样呢?每当一场灾难发生时,媒体调查到半途总被有关部门禁声,责任追究往往处理几个低级别的替罪羊不了了之,民间的怨气已开始演变成戾气。。。。。。从逐年攀升的移民人数就能看出,对中国的现状,即使是既得利益者也看得一清二楚。 这种全社会的恐慌已经从底层蔓延到中间层甚至权贵层。在社会分工高度精细、公众对公共服务相当依赖的现代社会,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中国古代官府基本上是消极的,因为它不需要提供那么多公共服务,而中国农耕社会的特点决定小共同体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诚如《击壤歌》所唱的那样:“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 于我何有哉?”粮食和蔬菜自己种,房子自己造,桥梁道路往往是民间的宗族和村庄建造,多数人长年累月呆在一个地方不需要外出旅行。。。。如此,普通人的危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疾病和战争。 今天,每个人都是一个分工细密运行复杂的整体体系中一份子,这个体系中一个螺丝钉出问题,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而当政治运行不透明、司法不公平,腐败必定盛行,“大机器”里一个个螺丝钉时刻都在被腐蚀,而开机器的人却不许别人来检修。腐败恐怖主义必定盛行,检点近几年的公共灾难,几乎中间都有腐败的因素。 一些疲劳驾驶的司机明知车辆刹车失灵时,不是想办法付出一定的代价让车辆强行停下来修好,再换一个司机开车。而是怀着侥幸心理,以全体乘客为人质,希望加大车速快点达到终点。 那么,终点在哪里?如此疯狂的过山车,半途中一粒石子能可能导致翻车,司机真有上帝眷顾的好运气吗? 中国这辆和谐号动车,你将驶向何方?
2124 次阅读|6 个评论
【麻雀博文】俺蒸馒头的能力与日俱增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1-5-2 06:29
【麻雀博文】俺蒸馒头的能力与日俱增
  俺,从小学2年级开始做饭,当然,第一次做糊了   俺,到了读博士的时候,最大的兴趣只要就是在厨房里和众多的博士候选人一起探讨怎么炒菜才更好吃   俺,经常自己炒菜   现在,俺开始蒸馒头了,从发面到醒面,从揉馒头到上锅蒸,流水线全部拿下。最后出锅的馒头一个一个白白胖胖,真是让人食欲大增。   下一步,俺们是不是该申请去种小麦去了?
个人分类: 南游记|3749 次阅读|7 个评论
仙人面前仙仙平等
热度 4 iwesun 2011-2-27 18:33
仙人面前仙仙平等   中国就是盛产神仙的国家。   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流水线工人,中间包括吃饱了没事干的繁体字。   最近,确实又发现一个大仙。    五色教主 辉辉: 科网群英烩No.0001-8 鲍德海 傻帮讲座(8)-论“马桶”效应    从配图上看,确实已经超越了二傻,进入骨灰级神仙榜。   (二傻就是靠摆弄五角星升仙的,毛泽东也是,区别在于,二傻是无色无相,老毛是红色耀眼,共同点都是好吃肉。)    升仙吧,挺好,大家都升仙了,就实现了仙仙平等了。    世界的投影只有两个:仙人和计算机。   大家都升仙了,就剩计算机在干活。   所以,娱乐明星的贡献,远远大于科学家,这是应该的。   科学家能干的,计算机都能干。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260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是工作而不是事业
热度 2 longfo 2011-1-20 09:53
工作(拼音:gōngzuò;英文:job,work)的概念是劳动生产。主要是指劳动。 生产是可以创造价值;而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也可以不创造价值,如 无用功 。 工作:是在长时间内,做着重复的一系列动作(例:车间的工人,流水线上的作业人员等),做重复的一系列事情(例:以业务员来说下,讲的都是一些重复的知识,只不过人或对象换了一下)。工作就是在长时间内做重复的动作。通过工作来产生价值。(百度百科) 事业的概念,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个就是事业。(百度百科) 就我来看,科研怎么看都是工作,不是事业。为什么非要别人把一份工作想象成自己的事业呢,这可能是科研人最自卑的一种变现吧。做好工作,创造价值,做好事业,不一定产生价值,所以把科研看成工作更合适,而且更有相关法律规定约束个人行为。希望相关科研人员端正态度,认清现实,我觉得绝大部分的科研人员都是工作人员,只有极个别的人再创造自己的事业,这才是科研的幸事。而不要假大空的肆意的强调所谓的科研事业观。 希望大家讨论,科研到底是工作还是事业,谢谢。 相关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2757do=blogid=403606from=space
1162 次阅读|2 个评论
谁要动你的基因测你的序?
qpzeng 2010-9-26 11:49
我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如今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就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工种,操作还可以上“流水线”!只要有一台测序仪,一堆试剂盒,一群稍加训练的技术工人,无论什么国宝熊猫、珍稀中药、超级杂交稻、古代木乃伊,都能准确地排出它们的基因序列。即使是活生生的自然人,只要你肯出钱,也能给你做一个“基因身份证”!的确,现在任何生物的基因组测序都可以委托专业公司提供商业服务,已经完全不需要科学家介入了。 当初人类基因组计划上马时,绘图策略和测序技术都还不太成熟,研究工作远未达到劳动密集型的程度,因此属于前瞻性和开创性的高科技领域,绝对有必要从广度与深度加以深入研究。按理来说,序列测出来了,下一步就应该研究序列所代表的功能。可是,后来的基因组研究却把方向定位于永无休止地测定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而且国内外都是如此!这样的工作说得好听点是尽可能多地积累有用数据,说得难听点就是大肆忽悠国家的钱! 我认为基因组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基因的功能注释方面,包括利用基因敲除、基因干扰和表观遗传等手段进行基因功能的研究。试问,如果不能将测序数据与基因功能联系起来,花那么多的钱留下一堆“垃圾数据”有何科学价值呢?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尤其是做具体工作的人更懂。说穿了,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做基因的功能注释研究,是因为这类工作的难度很大,所获得的成果难以引起轰动效应,更重要的是不能忽悠到国家大把大把的经费! 更可笑的是,现在一些医院还为舍得花钱的“富人”进行“天价”基因体检,说是能预测疾病发生,有了“基因名片”就能让医生及时提供预防建议。实际上,目前除遗传病与基因、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外,绝大多数疾病与基因的关系还远未查明!因此,所谓“基因体检”就是将“骗钱”的手伸向民间! 我想告诫那些钱多得花不完的富豪们,你宁可捐钱做慈善,也不要让别人测你基因的序,因为那就是“打水漂”,毫无价值!同时也奉劝那些靠基因测序起家的单位和个人,不要再骗国家和老百姓的钱了,还是多一些学术少一些忽悠吧!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4378 次阅读|3 个评论
富士康的悲剧:21世纪的年轻人和卓别林时代共存
liweiyin2009 2010-5-27 13:44
富士康的悲剧: 21 世纪的年轻人和卓别林时代共存 富士康的年轻人的跳楼事件令人悲痛,其原因众说纷纭,有骂工厂为血汗工厂的,又说是个人因素,从记者调查,似乎工厂内并非是完全榨取血汗的情况,就冲工厂外每天排队等候入厂的求职人数之多,说明此工厂的待遇还被外来求职打工者所认可,其工资额尚可到管吃管住,要与其他某些工厂相比,其他工厂似乎更为血汗工厂。工厂领导否认工人加班为被强迫,尽管加班之多是为常事。在领导看来,这是员工心理问题,于是,不惜高价,聘请心理医生,对有问题者进行必要的开导,又不惜重金在各楼层架设围栏护网,同时呼吁媒体不要再渲染此事,防止扩大此类事的效应(心理传染),可说用心良苦。是否可以彻底杜绝,不得而知。 从我的感觉,此类事件的发生也许属于必然,原因在于《中国制造》的水平和方式。几个世纪前在卓别林电影里所表现的生产方式,早为发达国家被唾弃,却被移植到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而正在崛起的人口大国,中国,为了掘取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从广东到浙江,乃至其他各省,都是以最简单的重复性的廉价手工劳动为基础,以最廉价的生活用品走上全世界。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中的人,无论穷富都在从获得中国廉价的商品中获益。尽管存在质量问题,什么一周鞋等,但是,为了占领这类市场,不少国内企业也在不断调整。这种廉价劳动,曾经主要是由中国农村进城的年轻妇女提供,男的则从事建筑等体力行业。重负的文化程度不高,她们也更耐受简单重复的劳动。可是富士康的情况则不然。我们可以从死亡工人的性别看出,年青的男性占多数。在卓别林那个时代所展出的由机器速度控制的流水线旁,工人重复性的劳动几乎是不由自主的,资本家由此可以完全控制劳动者的劳动付出,工人在劳动中成了机器人,不仅不能交谈,甚至不能思想,8~10小时下来,人成了机器。进了宿舍,大家也无话可说,因为没有了思想,到月底领钱,人为机器活着。在卓别林的那个时代,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自杀的,反正卓别林的电影里没有说起,但是,我相信绝没有现在问题这么突出,为什么,因为时代不同了,那个年代,人苟且地活着,婚姻也没那么自主,或者在休息日到廉价妓院里一逛,解决一下生理需求,如同西方某些在海上混了几个月的水兵一样,整个社会没有那么多花哨,工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可是今天则不同了,在发达国家绝不会有这类的加工厂,他们国家的人,别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工资再高,也没人肯这么干。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悲剧:工人接受了全民义务教育(大脑被初步开发!),外面的社会又是如此吸引人,他们是奔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来的,年轻人又有着自身的情感需要,可是,进了厂,却被死死地拴在了流水线上,他们会看到一些工作多少年的比他们年长的工人也天天这样活着,于是,失望,走向抑郁,加上情感上出现一些问题,很容易走向绝望。我觉得,这是富士康这类工厂悲剧的根源。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的悲剧。我们每个中国人在看到国家的经济在前进时都别忘了那么多可怜的工人们的付出,全世界在购得廉价电子器件时也要想想中国可怜工人的付出,而不要再指手画脚地批评中国的人权问题,当然,中国的人权确实有改进的地方,而且,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努力。 富士康厂方所采取的措施,我认为只是防止,要想彻底解决只有撤销没这类劳动,代之以数字自动化,但是这当然不是现在的问题,如果一旦这类问题被彻底解决,那可是人类的一大喜事。 就目前来讲,富士康的管理要更加人性化。应该建立相对固定的班组,组长应有责任关注组员的状况,每个班组减少在流水线上连续工作的时间,中间歇班时,班组应组织一定的活动,形成集体的联系,新人应被立即编入班组,并不要夜宿于互不相识人的房间内。人,特别是年轻人,今天的年轻人,需要温暖,互相关心,需要钱,但是钱不是万能的。富士康厂方要每个人签订协议是不可取的,这反而使人感到恐怖,再说,人之寻短见,一般是意识到了精神崩溃之时,他已不可自我控制,这种协议不可取。 从富士康之事引申,中国目前社会上自残和他杀等恶性事件比30年前只是增多不少,这真是说明中这个转型过程的复杂。过去党支部书记做思想工作,尽管有极左和说教,但是还是有不少多人的情况的了解,而今,大家都在为完成经济指标任务而奋斗,或只在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或甚至在为个人的发展而奋斗,至于周围和下面出了什么事往往或不关心或不察觉,直到事情发生,有些领导对群众的诉求还是恶狠狠,凶巴巴,使干群矛盾突出。我呼吁,共产党的组织,应该真正以人为本,把对人的关心放在首位,这是建立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甚至,基层的党的工作者都应该学些社会心理学。这是顺便提及,与富士康无关。富士康倒是应该建立工会组织。 我可能说的不对,只是一点拙见,欢迎不同意见。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9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