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陆漂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沧海桑田—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热度 4 liangguanghe1 2015-7-16 10:17
沧海桑田—令人震撼的6亿年地球历史变迁 梁光河 lgh@mail.iggcas.ac.cn 地球的历史大约46亿年,在地球形成以后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美国科学家通过最新科技(古地磁、古气候和古生物等)恢复了最近1.5亿年的演化历史。下图展示的是从1.5亿年以来地球表层的海陆变迁及大陆漂移过程(图中单位My表示百万年)。 对更久远一些历史,从6亿年前至今地球表层的海陆变迁及大陆漂移过程,也做了恢复,如下图所示。该图令人震撼,我们栖身的大陆历史上竟然在地球的南北两极之间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漂移和海陆变迁。 而6亿年前的更久远历史因经历了太过复杂的构造运动难以准确恢复。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大致了解了46亿年地球历史的一个很小片段约6亿年,其中较为精细的是1.5亿年。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10129 次阅读|4 个评论
南海和大西洋发现大量花岗岩说明海底扩张不存在
热度 7 liangguanghe1 2014-12-3 13:19
南海和大西洋发现大量花岗岩说明海底扩张不存在 The granite found in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Atlantic show seafloor spreading does not exist 梁光河 一、南海海底发现花岗岩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100 万永暑礁幅(C49)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用拖网于西南海盆水深约3000 m 的1yDG测站(11°29′N、114°04′E)、水深约2800 m 的2yDG 测站(11°47′N、114°56.6′E)和水深约4000 m 的3yDG 测站(114°20′E、13°28′N)获得了一批宝贵的花岗岩和各类沉 积-变质岩的样品(邱燕等,2008)。 这些花岗岩和变质岩样品的测试分析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为109.7 Ma-120 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其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与珠江口盆地早期勘探揭露的海底岩石相同,表明它们同属于华南东部中生代花岗岩带的组成部分。 1yDG 测站拖网获得的体积较大的花岗岩岩块,岩性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1yDG 测站位置远离大陆,水深达3000~4000 m,基本可排除岩块是由人工或水流搬运而来的可能性。花岗岩岩块直径超过20cm,顶面有类似青苔的黑色附着物,表明该面是岩石的暴露面, 附着物是岩石长期与海水接触的结果。2yDG 测站拖网获得了大量直径为3~15cm 的岩石碎块(图1),碎块表面颜色为黑色或褐黑色。碎块成分较杂,主要有石英砂岩、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花岗岩等。3yDG 测站同样获得了块体较大的花岗岩样品,但其岩性与1yDG 测站的略有不同,属于花岗闪长岩(图1)。 位于所谓“古南海洋中脊”附近的3yDG 测站发现大量古老(约110Ma)花岗岩和变质岩,是海底扩张不能给出合乎逻辑解释的,请注意这些花岗岩都发现在斜坡部位,作者推测它们是古华夏陆块曾经在此向北漂移所遗留下来的遗撒物(或同期在陆块尾部形成的产物),它们曾经浅埋在深海海床上。 白垩纪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浙闽粤沿海地区。南海北部陆架至少有10 口井钻遇到白垩纪花岗岩,其中珠江口盆地珠一井在1744~1750 m 处见粗粒肉红色花岗岩,同位素年龄73~76 Ma;珠二井在2270 m 井段处见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同位素年龄71~76 Ma;珠三井见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同位素年龄69~70.5 Ma(金庆焕,1989)。此外,莺歌海盆地的莺9 井、琼东南盆地的崖13-1-1井等也钻探到中生代花岗岩。 二、大西洋海底发现大量花岗岩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0508/c1057-21407835.html    中新网2013年5月8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8日报道,巴西地质学家宣布,在距离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约1500公里的大西洋海床上发现大片花岗岩,可能证明类似“亚特兰蒂斯”的失落大陆确实存在。  巴西地质勘探局一名高级官员桑托斯说,研究人员两年前在巴西及国际水域之间的一处海底山脉“里约大海隆”(Rio Grande Elevation)进行挖掘作业时,采集到一些花岗岩样本。  此次调查使用了日本海洋研发机构的载人潜水器“深海6500”,是载人潜艇首次在南大西洋展开调查活动。最终在水深910米处发现高宽约10米的岩崖。经过影像分析确认为花岗岩,此外其周围还有大量无法在海底形成的石英砂。 根 据地幔对流模型,大洋中脊是地幔上升岩流顶托大洋地壳裂开形成新洋壳的地方,距离大洋中脊越近洋壳越新,而且大洋中脊附近的新洋壳都是玄武岩。但是,除了以上新发现,前人大量的观测事实证明,大西洋中脊附近存在古老的花岗岩和浅水灰岩(在大西洋中脊附近发现有15-16亿年前的花岗岩、中侏罗世浅水灰岩)。按照海底扩张,整个大西洋洋底的岩石年龄不应该超过两亿年,而这些镶嵌在大西洋中脊上的浅水灰岩和花岗岩的年龄却高达几亿年乃至十几亿年。这些观测事实用板块构造难以给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不符合事实的海底扩张假说模型 大洋中 多处发现斜长花岗岩,传统观点认为这些斜长花岗岩是玄武岩分异结晶成因。但在南印度洋发现的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投点显示,它们大多落在大洋盆地构造环境中(Koepke,2007),因此Koepke认为所谓的分异结晶可能并不存在。如果按照新大陆漂移模型来解释,就比较简单,这些斜长花岗岩是玄武岩与沉积岩混溶成因。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http://hi.baidu.com/liangguanghe1 参考文献: (1)邱燕, 陈国能, 刘方兰, 彭卓伦,南海西南海盆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地质通报,2008,No.12:2104-2107 (2)金庆焕.南海地质与油气资源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51-219.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6793 次阅读|16 个评论
南海高精度地震资料揭示大陆漂移新模式
热度 2 liangguanghe1 2014-11-14 10:48
南海高精度地震资料揭示大陆漂移新模式 The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data in southern China sea shows a new continental drifting model 梁光河 lgh@mail.iggcas.ac.cn 2014-11-14 我国曾经在南海做过 3 条很长的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如图 1 ),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地下地质信息。特别是图 1 中的测线 A 和测线 C 联合起来更有意义,它告诉了我们 南沙群岛、西沙群岛、黄岩岛等的成因机制 。 (注:人工地震 反射 方法是地球物理方法中分辨率和精度最高的方法) W. J. F. Simons 等人 2007 年在该区域实施的 GPS 测量结果表明:加里曼丹地块呈现左旋特征,该地块整体向东南方向漂移的同时伴随着左旋。也就是说其北端当前的运动方向(相对洋壳)指向北西(图 1 中红色箭头所指)。而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正向东南方向漂移,菲律宾地块正向北北西方向漂移,也就是说南海正处于被挤压而闭合中。实际上, 加里曼丹陆块 向东南 漂移曾发生过 逆时针 50° 旋转( 张殿广等,2009), 目前仍在逆时针旋转中。 图 1 三条地震反射测线位置分布图,其中红色箭头指 GPS 运动方向 图 2 是其中的测线 C 的地震反射剖面及地质解释,从图 2 可以看出右侧是大陆板块的前端,而左侧是一系列早期断陷盆地(海中),上覆一定厚度的海洋沉积层,大陆板块叠置在这些断陷盆地之上,这些断陷盆地下方呈现塑性流动特征。这说明板块运动的方式是一种类似推土机(或坦克车)的运动模式,该模式与作者给出的新大陆漂移模型吻合,如图 3 所示,图中黄色的虚线矩形框即对应图 2 部分。 图 2 测线 C 地震深度剖面及地质解释(据雷超, 2012 ) 图 3 新大陆漂移模型(据梁光河, 2013 ),黄色矩形框与图 2 对应 为 了更清楚地从宏观了解板块的运动模式,我们将测线 A 和测线 C 组合在一起,得到图 4 ,该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种 运动模式,遗憾地是由于测线 A 和测线 C 不是同一时期测量的结果,其成图方式及显示颜色不一致。 该 剖面很好地解释了以前令人困惑的地质问题,那就是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及黄岩岛的成因机制, 它们都应该是地壳流被挤出所形成的岛屿,而且多数具有陆壳基底,同时也解释了该区域为什么存在前寒武变质基底,甚至有些地方能发现花岗岩。 另外该地区的宏观地球动力学背景很合理地解释了当前在莺歌海、琼东南等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超高压现象(包括超高压气藏、泥火山、泥岩底劈等等)。 图4 测线 A 和测线 C 深度剖面组合图(据雷超, 2012 修编)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hi.baidu.com/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6184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陆板块漂移是海底扩张驱动的吗?—从地球物理资料得到的启示
热度 5 liangguanghe1 2014-10-31 14:50
大陆板块漂移是海底扩张驱动的吗? - 从地球物理资料得到的启示 Continental plates drift is driven by seafloor spreading? - the Revelations from the geophysical data 梁光河 (本文为2014年10月第一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会学术年会报告内容) 本报告基于GPS测量、地质、磁法、重力、地震、古生物、古地磁等等资料解析大陆漂移的源动力,这是地质学的最基本问题,一切构造运动及动力和变质作用都源于此。本报告说明 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发生漂移。驱动其运动的动力机制是大陆板块运移划开洋壳引起岩浆上涌,在陆块后面冒泡,巨大的岩浆热动力推着板块往前跑。 逻辑很简单:大陆板块运动中其前面处于挤压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无法外泄。而大陆板块滑过洋壳并切割洋壳,其后面处于开放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向前运动。洋中脊是大陆板块相互旋转带动洋壳产生的裂缝,转换断层也同时产生。大陆裂解、海底扩张最初、大陆的初始漂移都应该是岩浆沿一个裂缝上涌造成的。但是什么机制造成了一个初始裂缝?很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地球的结果。泛大陆裂解应该是至少2个较大陨石分别撞击当时的泛大陆的结果,造成了板块的放射状运动。 高清PDF格式文件(12.5M): 大陆漂移是海底扩张驱动的吗?.pdf 白垩纪至今大陆板块漂移图(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1210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全球磁异常与大陆漂移
热度 6 liangguanghe1 2014-10-30 13:04
全球磁异常与大陆漂移 The global magnetic anomaly and continental drifting 梁光河 (本文主体为2014年10月第一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会学术年会报告中部分内容) 作者在“ 成也地球物理—败也地球物理 ”一文中,用最新的全球磁异常图说明海底扩张的基础并不存在,不是所有的洋中脊都与磁异常条带平行,而是部分权威科学家搞数据筛选和夸大事实的结果。 那如何合理地解释当前所得到的全球磁异常结果?我们知道,磁异常是地质体磁化率的反映,包含特殊的物理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从已知到未知,当前大家公认的事实是:红海是新生代才形成的裂谷和一个新生的海洋,洋中脊就在裂谷中央(图 1 , 2 )。从该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红海地区并没有出现洋中脊和磁异常条带完全平行的现象。亚丁湾地区磁异常条带呈现低频特征,和洋中脊呈现近似平行状态。 图 1 红海及印度洋地区地质图(据世界地质图修编) 图 2 红海及印度洋地区磁异常图(据全球 1 : 5000 万磁异常图修编) 从该图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那就是大陆板块漂移后,会在后面留下两种磁异常形态特征模式,分别是( 1)红海模式 :磁异常条带垂直于大陆板块尾部边界形态模式(图 2 中红海区域),是碎裂地块或小陆块漂移后的特征;( 2)亚丁湾模式 :磁异常条带似平行于大陆板块尾部边界形态模式(图 2 中亚丁湾区域),是较完整较大的陆块漂移后的特征。 事实上从全球磁异常图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两个特征(图 3 ): ( 1 )比较完整的克拉通地块会呈现出低频正负相间的强磁异常特征(杨文彩院士称之为“大花脸”),如非洲中北部、南美洲中南部,还有阿拉伯地块及中国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区域,而中国的华北克拉通由于受到后期破坏已经没有这种特征了。 图 3 全球 1 : 5000 万磁异常图(据法国 2007 全球磁异常图) ( 2 )较大的完整克拉通板块漂移后会在其尾部留下黄红相间的低频磁异常条带(图 4 ),该磁异常条带似平行于大陆板块尾部边界,也就是说与亚丁湾磁异常特征一致。 图 4 较大板块漂移后尾部黄红相间的低频磁异常条带特征(据法国 2007 全球磁异常图) 如何从大陆板块漂移的角度理解这些磁异常特征?我们知道较大的大陆板块,如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其漂移后尾部会刮出一片海洋,使得部分熔融的岩浆上涌,由于大的板块整体厚度大致相近,因此上涌的岩浆会表现出磁异常条带与大陆板块尾部边界呈现似平行分布特征(这点和海底扩张一样),呈现的磁异常条带就是亚丁湾模式。但较小的板块漂移过后,因为板块切割洋壳会形成一个 V 字形的深沟,不同深度上涌的部分熔融物质温度也不同,因此磁异常特征会表现为垂直于大陆板块尾部边界形态模式(即红海模式),这种较小板块漂移后的尾迹特征在新西兰、冰岛和西北环太平岛弧地区都能得到体现。图 5 说明新西兰从西北方向漂移到当前位置,在后面留下了明显的磁异常特征,这个特征符合我们前面所述的红海模式 。从图 4 中也可以看出冰岛是从大西洋中部漂移到当前位置的,在其后面留下了符合红海模式 的磁异常特征,而且该磁异常条带与亚丁湾模式 重合,也就是说北美洲与欧亚板块漂移后也会留下符合较大板块漂移后的磁异常条带特征,二者在北大西洋区域重合使得磁异常条带加 强。特别提醒注意,在宽阔的大洋及洋中脊附近的磁异常往往呈现非常规整的条带,那并不是实测结果,而是根据海底扩张模型推测的理论结果,因为磁异常测量是按照线测量的,那些区域并没有很好覆盖。 那如何理解东北太平洋洋中脊上的磁异常条带特征?其实很简单,根据新的大陆漂移模型,在大陆板块运动的前方会产生下地壳流,这些下地壳流上涌引起洋壳上隆并降温,这个过程同样会产生磁异常条带,这种下地壳流磁异常条带在新西兰地区也能得到明显体现(图 5 )。 图 5 新西兰区域磁异常条带特征(据法国 2007 全球磁异常图) 总之,大型大陆板块漂移后会留下与其尾部近似平行的磁异常条带,小的大陆板块会留下与其尾部垂直的磁异常条带,下地壳流也会留下磁异常条带。全球磁异常特征与新大陆漂移一致,用新的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得到合理解译,而海底扩张与此相悖。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hi.baidu.com/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9759 次阅读|21 个评论
成也地球物理-败也地球物理
热度 3 liangguanghe1 2014-9-30 11:24
成也地球物理 - 败也地球物理 Success or failure is also caused by geophysics 梁光河 2014-9-30 首先声明:作者是地球物理专业,本文没有诋毁地球物理技术的意思,只是希望地质和地球物理密切结合,以整体观念代替局部观念。科学研究中不能随意夸大事实,更不能搞数据筛选,否则会误导其他科学家,将地球科学引向歧途。 一、成也地球物理 1912 年 阿尔弗雷德 · 魏格纳 正式提出了 大陆漂移学说 ﹐并在 1915 年他发表了专题论文《大陆和海洋的起源》( Die Entstehung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魏格纳在这部著作中,详细罗列了他所发现的所有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包括 地理学 、地质学、生物学、古气象学、古生物学方面的论点和论据。 魏格纳认为,在中生代并一直延续到不太遥远的过去。曾存在过一个巨大的原始大陆( Pangaea )。这块原始大陆后来的分裂、位移,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处的各大陆的格局。他认为,大陆漂移的两个可能的原因是:月亮产生的 潮汐力 和“极地漂移”力,即由于 地球自转 而产生的一种离心作用。 魏格纳假说在诸多方面招致反对。这些人从懂事时起受到的一直就是旧有理论的教育,这种理论认定大陆是静止的,地表是固定不动的。大陆漂移说则认为,陆地之间存在一种相对的横向运动。这个大胆的设想就像 伽利略 时代的哥白尼学说一样,在世人眼中是荒谬的 “ 异端 “ 。正如 地球物理学家 哈 · 杰弗里斯等人很早就指出的,大陆漂移似乎需要巨大的、几乎无法想像的动力,它远远超过魏格纳本人提出的 潮汐力 和极地漂移力。 魏格纳懂得,大陆运动的起因这一难题的真正答案仍有待继续寻找。他在他的著作( 1962 , 1966 )中写道, 大陆漂移理论中的 牛顿 还没有出现 。他承认,“漂移力这一难题的完整答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 在科学史上,对新理论的提出者往往进行怀有偏见的指责,试图将已开始的科学革命扼杀在萌芽状态,不幸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魏格纳的方法受到攻击,而且因为他没有专业文凭,不是地质学家,而是一位德国气象学家,因此,他被拒绝参加地质学会议,耶鲁大学古生物学 名誉教授 查理 · 舒克特( 1982 , p.140 ),把大陆漂移假说称为 “ 德国理论 ” ,而且,他以明显赞同的态度引用 P .特迈(法国地质勘探局局长)的话说:魏格纳的理论仅仅是 “ 一个漂亮的梦,一个伟大诗人的梦 ” ,当人们试图拥抱它时,将发现 “ 他得到的只是一堆泡沫和一缕清烟 ” 。而且在舒克特看来, “ 魏格纳的归纳太轻率了,根本不考虑地质学的全部历史 ” ( p.139 ),他只是一个 局外人 ,一个在 古生物 或地质学领域中没有做过任何实际工作的人。舒克特断定: “ 一个门外汉把他掌握的事实从一个学科移植到另一个学科,显然不会获得正确的结果 ” 。魏格纳被拒绝 — 至少部分是因为他不是地质学 “ 俱乐部 ” 的成员,这一点已经被文献所证实。哈 · 杰弗里斯在攻击魏格纳的理论,证据和科学方法时,宣称 “ 魏格纳基本上是个气象学家。 ”1944 年,切斯特 ·R 郎格维尔在《美国科学杂志》( vol . 242 , p . 229 )上的一篇文章中虚伪地指出: “ 仁爱的评论家们指出 ” ,魏格纳的前后不一致和种种疏忽 “ 可以得到宽容,因为他不是地质学家 ” 。更有甚者,直到 1978 年,乔治 · 伽罗德 · 辛普森( 1978 , 272 )还一再重复他早年的观点,认为 “ 魏格纳的大部分古生物和生物学依据,要么是歧义的,要么是完全错误的。 ” 他指责魏格纳(这个 “ 德国气象学家 ” )竟然敢涉足他 “ 没有第一手知识 ” 的领域。 因此大陆漂移假说被慢慢冷落遗忘了数十年。直到60年代 地球物理学中古地磁技术的出现才有了转机。 古地磁测量表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大陆的地磁极迁移轨迹在现代相交于一点,随着时代变老,两条轨迹偏离趋远;如果把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两条极移曲线叠合在一起,这时大西洋消失,欧美两大陆正好拼合在一起。这说明大陆板块的确发生过大规模水平漂移。大陆漂移 假说才被重新得到重视。 上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海洋地质学家 H.H. 赫斯( HarryHammond Hess , 1906-1969 )和海洋物理学家 R.S. 迪茨( RobertS.Dietz , 1914-1995 )在古地磁学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独立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赫斯 1960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非正式刊物上首次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路甬祥, 2012 )。明确指出地幔内存在热对流,大洋中脊正是热对流上升使海底裂开之处,熔融岩浆从这里喷出,遇水冷却凝固,将已存老洋壳不断向外推移造成海底扩张。在扩张过程中当其边缘遇到大陆地壳时受到阻碍,于是洋底壳向大陆地壳下俯冲重新插入地幔,最终被地幔熔融吸收,达到消长平衡,从而使洋底地壳在 2-3 亿年间更新一次。 1962 年他正式发表论文《海洋盆地历史》 (Historyof Ocean Basins )。赫斯在论文的引言中说“我的这一设想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完全证实,因此, 与其说这是一篇科学论文,倒不如说是一首地球的诗篇”。 迪茨是美国海军电子实验室的一名科学家,他曾参加过美国海军的海洋探测和海洋地磁填图工作, 1961 年他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也独立提出了海底扩张的观点。 洋中脊区的磁异常呈条带状,正负相间平行于中脊的延伸方向,并以中脊为轴呈两侧对称,如磁带一般纪录了洋底扩张的过程,有力佐证了洋底是从洋中脊向外扩展的事实。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因为驱动力的问题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而没有得到认可。数十年后又因为地球物理学家对古地磁的研究,大陆会大规模水平漂移才得到承认。同时为了解决驱动力的机制问题,提出了海底扩张这个假说。也就是说海底扩张是建立在洋中脊与磁异常条带平行这一铁的事实基础上的。 二、败也地球物理 洋中脊与磁异常条带平行这一“铁的事实”是海底扩张假说的根本,图1中红色箭头所指的区域是位于北美洲西部沿岸太平洋洋中脊附近的磁异常条带。底图是法国2007年1比5000万全球磁异常图(法国地球科学研究居世界前列)。图2位于北大西洋洋中脊的磁异常条带特征。似乎都反映出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平行,吻合非常好 (其下部曲线歪曲对应的错误也很明显) 。 图 1 全球磁异常图及太平洋洋中脊区域磁异常条带(据法国 2007 全球磁异常图及瓦因 1966 资料) 图 2 北大西洋洋中脊磁异常条带特征(据 Wolfgang Frisch et al,2014 ) 洋中脊与磁异常条带是否真的都平行?事实上,以上资料是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全局。全球大部分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并不平行,多数是洋中脊切割磁异常条带。 图 3 展示的是太平洋中东部洋中脊磁异常条带特征,图中可以看出,很多地方磁异常条带和洋中脊没有平行关系,而是一种切割关系,洋中脊切割磁异常。特别提醒注意,在宽阔的大洋及洋中脊附近的磁异常往往呈现非常规整的条带,那并不是实测结果,而是根据海底扩张模型推测的理论结果,因为磁异常测量是按照线测量的,那些区域并没有很好覆盖。 图 3 太平洋中东部洋中脊磁异常条带特征(据全球磁异常图, 2007 ) 图 4 展示的是大西洋中南部区域洋中脊磁异常条带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地方磁异常条带和洋中脊没有平行关系,而是洋中脊切割磁异常条带。这说明磁异常形成在先,洋中脊形成在后。 图 4 大西洋中南部区域洋中脊磁异常条带特征(据全球磁异常图, 2007 ) 图 5 展示的是红海和印度洋区域洋中脊磁异常条带特征,我们知道红海是新生代才形成的裂谷,传统的板块构造认为它是一个新生的海洋,洋中脊就在裂谷中央。从该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红海地区并没有出现洋中脊和磁异常条带平行的现象,而是洋中脊切割磁异常条带,这同样说明磁异常形成在先,洋中脊形成在后。亚丁湾地区磁异常条带呈现低频特征,和洋中脊呈现近似平行状态。 在印度洋地区,几乎所有的地方的洋中脊与磁异常条带都没有平行关系,也是洋中脊切割磁异常带。 图 5 红海和印度洋区域洋中脊磁异常条带特征(据全球磁异常图, 2007 ) 总之,地球物理肯定了大陆会漂移,成就了大陆漂移学说。根据地球物理磁异常又诞生了海底扩张,但部分学者往往以偏概全,用局部的磁异常条带和洋中脊平行代替全球洋中脊都与磁异常条带平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而是洋中脊切割磁异常条带,因此地球物理又否定海底扩张。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成也地球物理,败也地球物理。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hi.baidu.com/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海底扩张|7614 次阅读|6 个评论
朝鲜半岛的成因机制
热度 1 liangguanghe1 2014-9-24 13:21
朝鲜半岛的成因机制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本文主体为2014年第七届全国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报告内容) 梁光河 2014-9-24 一句话摘要: 朝鲜半岛是伴随着郯庐断裂的大型走滑活动,从中国大陆被撕裂后裂解漂移出去到达当前位置的,渤海和黄海也由此生成。 朝鲜半岛是一个很特别的半岛,它与中国北方大陆密切连接,其成因机制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试图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新解释。 一、朝鲜半岛研究概况 朝鲜半岛从地质构造上来讲包括 三 个地块和 两 个结合带(图 1 )。 三 个地块分别是: (1) 狼林地块 (2) 京畿地块 (3) 岭南地块 两 个结合带是: (1) 临津江带 (2) 沃川带 图 1 朝鲜半岛区域地质概图(据杨金玉, 2009 ) 关于朝鲜半岛张文佑( 1983 , 1986 )很早就给出了一个构造模式,该模式可以归结为三点:( 1 )朝鲜半岛归属于中朝断块;( 2 )昆祁秦褶皱系为扬子和中朝断块在中国大陆的结合带;( 3 )中朝与扬子在朝鲜半岛西侧海域内为断层接触。 刘光鼎和朱夏( 1992 )基于地球物理场也给出了另外一个构造模式。基本观点是:大别 - 临津江结合带、江绍沃川结合带分隔开了华北、扬子、华南块体。把狼林地块归中朝板块、京畿地块归扬子、岭南地块归华南。其后有很多研究人员持相似的观点,仅结合带的具体位置有所不同。 目前关于朝鲜半岛的成因模式至少有 6 种(杨金玉, 2009 ),它们大体都是在上述 2 种模式上的改进,分别是: ( 1 ) Yin An 等 (1993) 提出的构造模式; ( 2 ) Oh Changwan 等 (2006a) 提出的构造模式; ( 3 ) Zhang Kaijun 等 (1997) 提出的构造模式; ( 4 ) Chang Kihong 等 (2001) 提出的构造模式; ( 5 ) Ishiwatari Akira 等 (2001) 提出的构造模式; ( 6 ) 郝天珧等 (2004) 提出的构造模式 朝鲜半岛的地质构造在诸多方面和我国华北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岩石学证据表明朝鲜半岛和华北具有相同的前寒武纪基底地质演化(钱祥麟, 1986 ; Lee , 1987 ; Peak , 1993 ;翟明国; 2007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翟明国院士数年前就提出朝鲜半岛和华北过去应该属于同一个陆块,他通过大量研究发现: 朝鲜半岛上平南盆地和太白盆地与华北有相同的沉积层序和沉积特点,古生界都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统, 因此推断朝鲜半岛和华北在晚古生代之前属于同一陆块(翟明国, 2007 ) 。 黄海东缘断裂与济州岛南缘断裂以及青岛 - 五莲 - 荣成断裂组成了中朝板块和扬子板块的 ’Z’ 型边界 ( 万天丰, 2003) 。根据在朝鲜半岛京畿带前寒武纪岩石获得有 230Ma 高压多硅白云母 Ar/Ar 年龄,将临津江带和京畿杂岩带大部作为苏胶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命名为苏胶-临津造山带(任纪舜等, 1999 )。根据重力场和地震层析成像,朝鲜半岛西侧黄海地区属于扬子块体,东侧整个朝鲜半岛属于中朝块体,扬子推覆于中朝之上 ( 郝天珧, 2008) 。韩国也有学者认为这里存在一条断层,但解释为转换断层( Chang,2001 )。 翟明国和郭敬辉的研究表明(翟明国等, 2007 ): ( 1 )朝鲜半岛的 3 个陆块,具有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变质基底,即主要陆壳的形成是在 2 500~2 800 Ma 期间;古元古代岩石组合非常相似;并经历了 1 850~1 900 Ma 的强烈的变质事件,有大量同期的花岗岩侵入。 ( 2 )在古元古代晚期和中元古代早期,发育了非造山侵入岩浆岩组合,以及与华北辽东地区可对比的中元古代裂陷槽。 ( 3 )朝鲜半岛的古生代沉积盆地与华北有相同的沉积层序和沉积特点。 ( 4 )京畿陆块西南部的洪城杂岩有榴辉岩-超镁铁岩组合,围岩是花岗质和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具有 900~1 000 Ma 的成岩年龄,以及 ~230 Ma 和 ~400 Ma 的变质年龄。可以说明朝鲜半岛出露有与苏鲁造山带或者秦岭造山带类似的岩石。  朝鲜半岛三个地块 ( 狼林、京畿和岭南地块 ) 从基底到盖层具有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岩石组合、地层古生物及地质演化特征 (Zhai et al. , 2005b,2007a, b; Kim et al. , 2001; 万天丰 , 2001; Sag ong etal. , 2003; Jeong et al. , 2000; Choi et al. ,2003 ;唐贤君等, 2010) 。朝鲜半岛两个主要古生代盆地 ( 平南盆地和太白山盆地 ) 与华北同时期盆地在沉积学、地层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各代表性时代地层接触关系均具有可对比性 (Lee and Lee, 2003; Jeong et al. , 2004;Kim et al. , 2005; Zhai etal. , 2007a; Kwo n et al. ,2006; 李忠等 , 2009) 。临津江带和沃川带均为板内构造带 ( 马寅生等 , 2007; Lee et al. ,1998) 。 杨志坚等( 1985 )从七个方面的详细论述表明,朝鲜半岛和我国的华北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构造和地质背景,这七个方面分别是: (1) 大地构造对比一致; (2) 前寒武纪岩系相似; (3) 古生代沉积地层和化石相似或相同; (4) 岩桨岩与矿化特征相似(胶东半岛燕山早期花岗岩类 , 不论岩石性质、侵位年代、岩体规模、岩石类型 , 与京畿地区的大宝期花岗岩类基本一致的。特别是与“ 玲珑期花岗岩” 有关的含金石英脉 , 东延过黄海后 , 即为著名的“朝鲜型含金脉 ” )。 (5) 构造运动与古构造线方向一致; (6) 航磁场和重力场延展能很好衔接; (7) 古地理分带一致。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朝鲜半岛与中国华北大陆为什么如此相同?难道是从中国大陆分离出去的?如果是从中国大陆裂解漂移出去,那么其裂解漂移模式和动力机制又是什么? 二、朝鲜半岛从中国大陆分离出去的十大证据 这里我们给出一个朝鲜半岛新的成因模型,那就是朝鲜半岛是从中国大陆裂解漂移出去的,因此与中国大陆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这个模型印证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对比之前,我们需要对朝鲜半岛进行地块分割(图2),将它们分割为块体A和B,分割依据包括两个方面,(1)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突变,(2)地形地貌特征突变。块体 A 的西侧以郯庐断裂为界。 图2 朝鲜半岛区域地块分割图 下面分别用十个证据说明,朝鲜半岛是从中国大陆分离漂移出去的,这十个证据分别是: 1 地块外形复原吻合良好(图3,4); 2 地块地形地貌复原吻合良好(图5); 3 地块地质图复原吻合良好(图6); 4 火成岩的分带及延伸的一致性良好(图7); 5 重力和磁异常分带一致性衔接良好(图8,9); 6 朝鲜半岛裂解漂移后的尾迹及前方山脉符合新大陆漂移模型特征(图10,11); 7 朝鲜半岛与中国东部大陆矿带一致性(图12),特别是北朝鲜及辽宁东部与胶东半岛都具有丰富的金铜矿资源,而韩国与中国的青岛到杭州湾都是贫矿区 (以煤系地层为主); 8 郯庐断裂复原后金刚石矿和煌斑岩吻合良好(图13,14); 9 郯庐断裂复原后金刚石矿中橄榄岩的年代和矿物成份分布的一致性良好(图15,16); 10 日本2011年9级大地震引起的同震位移表明朝鲜半岛位移大而中国大陆位移小,说明黄海还在裂解中,而且横切朝鲜半岛的地质剖面存在北东向的逆冲和推覆构造(图17,18)。 也许有人说朝鲜半岛出露大量岩浆岩,而华北没有,因此对比不上。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随着朝鲜半岛被拉开,南黄海和北黄海、以及长江以北的华北自白垩纪到新生代一直处于沉降中,其间发育了多个巨厚 (数千米 ) 的新生代盆地。因此华北的花岗岩应该都沉入地下深处,它们和朝鲜半岛当然无法对比。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也说明朝鲜半岛的分离主要发生在新生代。 图3 朝鲜半岛块体外形复原图(据谷歌地图修编) 图4 朝鲜半岛和日本块体综合外形复原图(据谷歌地图修编) 图5 朝鲜半岛块体地形地貌复原图(据美国NOAA修编) 图6 朝鲜半岛块体地质复原图(据世界地质图修编) 图7 南黄海及周边火成岩分布(据杨金玉, 2009 修编) 图8 朝 鲜半岛区域重力异常分带(据李庆谋2013修编) 图9南黄海-东海海区航磁等值线图(据杨志坚,陈玉华,1985) 图10朝鲜半岛裂解漂移后的尾迹(据谷歌地图修编) 图11 朝鲜半岛裂解漂移后的尾迹及前方山脉(据NOAA修编) 图12 朝鲜半岛与中国东部大陆矿带一致性(据谷歌地图修编) 图13 郯庐断裂区域地质图及特种岩矿分布(据中国地质图修编) 图14 郯庐断裂综合复原图(据中国地质图修编) 图15 橄榄岩的位置及年代分布图 图16 地幔橄榄岩镁元素分布特征 图17 日本9级大地震引起的同震位移表明朝鲜半岛位移大而中国大陆位移小,说明黄海还在裂解中 图18 横切朝鲜半岛的地质剖面存在北东向的逆冲和推覆构造 以上10项证据都指向朝鲜半岛应该是从中国大陆裂解漂移出去,如此多的证据不可能是巧合。这种裂解和漂移的模式和动力机制是怎样的呢? 三、朝鲜半岛裂解漂移新模式 朝鲜半岛在裂解之前处于欧亚板块被印度板块挤压所形成的下地壳流上,也就是说朝鲜半岛陆块下面岩浆上涌,因此朝鲜半岛在漂移过程中,只有很薄的陆块(估计大约有2到5公里深度甚至更小)发生了裂解漂移,因此使得朝鲜半岛以一种特殊的类似双体船的模式发生裂解和漂移(图19)。两端由于切割较深,引起岩浆上涌,形成南、北两个岩浆带。而块体中间以一种近似水平的状态滑过当前的黄海地区,在黄海仍然留下了两个古老的盆地(南、北黄海盆地)。证据是在黄海的地震勘探剖面上存在T 2 区域不整合界面(实际是T 2 到T 4 ),该界面就应该是朝鲜半岛滑过黄海的切削滑动面(图20)。该界面之上的沉积物Q+N应该是朝鲜半岛滑过后新的沉积物。这个逻辑很简单,那就是这个比较水平的T 2 区域不整合面只存在于黄海地区,在东海和南海并不存在。因此我们不能说在十几个百万年这个较近的时期,东海、南海和黄海被什么东西割裂开了,而只能用这个模式才能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双体船的运动模式?道理很简单,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存在古老的岩层P T P Z ,因此密度大更重,而中间以密度较小较轻的花岗岩为主(图19右下。 图19 朝鲜半岛裂解漂移的双体船模式 图20 黄海地区地震勘探剖面(据杨金玉,2009修编) 四、朝鲜半岛裂解漂移动力机制 朝鲜半岛的成因机制到底是怎样的?根据 新的大陆漂移模型 , 北美洲板块和欧亚板块软碰撞 形成的巨大压力,结合印度板块向北的强力挤压,使得欧亚板块东缘裂解(被掰开),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构造发展格局(图21),并提供了动力使得 朝鲜半岛发生裂解 及 日本列岛的裂解漂移 。同时也由此引发了 环太平洋西北部的各个陆块的列解和漂移,并形成了多个岛弧 。特别是原来位于马里亚纳海沟西部的一个长条形陆块向北漂移到达当前的位置并与欧亚板块拼合,形成当前的锡霍特山脉。锡霍特陆块在与欧亚板块拼合过程中发生碰撞,对欧亚板块边缘产生了巨大的北向(剪切)推力,由此加速了我国东部的裂解,并使得郯庐断裂发生新一轮的走滑活动(图22)。 图21 欧亚板块东缘受力示意图及锡霍特陆块漂移图(据任纪舜等, 2013 修编) 图22 欧亚板块东缘受力示意图及锡霍特陆块漂移放大图(据任纪舜等, 2013 修编) 图23 欧亚板块宏观受力示意图(据嵇少丞修编),图中黑色箭头分别和表示印度板块向北的推动力、欧亚板块从大西洋裂解漂移的推动力和北美洲板块软碰撞推动力。 说明欧亚板块东侧整体处于 一个涨裂环境下。 总之,朝鲜半岛的成因机制是和郯庐断裂的成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朝鲜半岛是从中国大陆分离出去的。这只是理论上的意义,实际应用中还有现实的意义。比如我们从胶东半岛与朝鲜半岛的裂解可以推测辽宁东南部(丹东地区)也应该有金矿富集带,因为在分裂之前它们处于一个地块上,而且北朝鲜也具有与胶东半岛同类型金矿。这为矿产资源的战略选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岛弧成因|1218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软碰撞中的欧亚和北美板块
liangguanghe1 2014-9-19 12:05
软碰撞中的 欧亚 和 北美板块 Soft collision between Eurasia and north American plates 梁光河 2014-9-19 软碰撞是指陆块间尚未焊合,处于“联而不合”的状态(任纪舜, 1999 )。是相对于硬碰撞而言的一个前奏阶段,在硬碰撞阶段,这些陆块间可相互挤压和地壳缩短,发生大陆壳的消减造山作用,使一个大陆的大陆壳叠覆在另一个大陆的大陆壳之上,这就是陆陆叠覆造山作用。但软碰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能否在当今的地球上看到?一直是地质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对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历史研究比较成熟,科学家已经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结论,那就是大约在 59Ma 年前,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已经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初始阶段是软碰撞(soft collision),这个软碰撞大约持续到 42Ma ,随后到今天一直处于硬碰撞状态(hard collision)(图 1 )。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是一个久远的故事,我们并没有看到软碰撞是什么样子,好像它是一个虚幻的概念。那么今天我们在地球上是否能看到类似的软碰撞呢?其实很清楚,这种软碰撞正发生在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之间(图 2 )。这种软碰撞范围在地形地貌图上表现为灰白色的浅海地区(白令海峡地区),它代表由于板块的运动挤压在其运动前方的下地壳流上涌,这可以用 新的大陆漂移模型 得到合理解释(图 3 )。两个板块的下地壳流汇聚在一起能产生高温高压,这就应该是软碰撞的本质。虽然陆地部分还没有碰撞在一起,但它们通过下地壳流相互作用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特别注意本文所述的欧亚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界限在白令海峡,而传统的板块构造把这个界限定在欧亚陆块内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好奇怪的划分方案),孰是孰非请自己判断!  图 2 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之间的软碰撞(据 google 地图修编) 图 3 新大陆漂移模型及板块运动前方的下地壳流(据梁光河, 2013 ) 北美洲板块作用于欧亚板块形成的巨大压力,结合印度板块向北的强力挤压,使得欧亚板块东缘裂解(被掰开),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构造发展格局,并提供了动力使得 朝鲜半岛发生裂解 及 日本列岛的裂解漂移 (图 4,图5 )。同时也由此引发了 环太平洋西北部的各个陆块的列解和漂移,并形成了多个岛弧 。 图 4 欧亚板块宏观受力方向,箭头 1 是北美板块施加的力,箭头 2 时蝙蝠鱼板块施加的力,箭头 3 是印度板块施加的力。(据 google 地图修编) 图 5 欧亚板块宏观受力模式及东缘裂解 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之间相互运动带动洋壳发生变化,因受力不均匀发生剪切作用,它们汇聚于北极地区,在北冰洋产生了 3 个洋脊(洋隆)。这里的洋脊和典型的大西洋洋中脊有显著不同,那就是它们没有发育明显的转换断层(图 6 )。 事实上,这种大规模的板块在北极地区汇聚,产生了大规模的下地壳岩浆活动(岩浆上涌),对气候的影响不可忽略,北极地区的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大约高于南极地区 20 度。每年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大致相同,为什么气温差异巨大?难道仅仅是一个海洋气候另一个陆地气候那么简单吗?难道和大规模的地质活动无关吗?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作者认为它们之间应该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而且与北极冰川的溶化和 北冰洋的酸化及地球的CO 2 丢失密切相关 。 图 6 北极地区宏观受力和洋脊分布图(据美国 NOAA 地形图修编)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11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令人震惊的红外摄像穿透力
热度 1 liangguanghe1 2014-8-27 14:26
令人震惊的红外摄像穿透力 Shocked by the penetrating power of infrared camera 梁光河 搞科学研究尤其是地球科学研究,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多年前听说利用普通家用摄像机(具有红外线摄像功能)能看穿衣服下面的物体,本人好奇就做了一个实验,结果令人震惊。 在自己家地板上放了一本书,并用衣服盖住,先在普通状态下摄像,然后安装滤镜并打到红外状态,截图结果如图 1 ,可见在普通状态下厚厚的衣服被穿透了,衣服下面的书清晰可辨(图 2 )。但这只能在化纤类衣物下面才有效,棉麻衣服基本上看不到。 图 1 普通状态和红外状态对比图 图 2 透过 衣服能看清楚下面的书本 其实还有更令人震惊的,用一个牛皮纸信封又做了一个实验,效果更是惊人。如图 3 所示,很厚的不透明的信封竟然也能被穿透,普通的白色信封当然更清晰。由此本人想到,如果想检查邮件,根本不用拆开信封,从外面就可以看出大概。当然这种透视只能看清信封里面的较大字体。但这也足以证明科学的力量是巨大的。 图 3 普通状态和红外状态对比图 红外透视原理我这里就不说了,也不希望这种东西过多传播被用于其他目的。只想说明我们在传统意义下认为是不可能的东西,其实有时候是可能的。就像我们研究地球一样,我的梦想是什么时候能长一双慧眼看穿地球。 这个小试验有点类似大陆漂移说的发展历史,在 100 年前魏格纳刚提出大陆会漂移的时候,大多数人反对,认为是不可能的。但今天我们通过科技发展和种种观测证明魏格纳是对的。这就是进步!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14234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最新地球物理资料证实印度板块在左旋
热度 7 liangguanghe1 2014-7-15 11:42
美国最新地球物理资料证实印度板块在左旋 The latest geophysical data confirmed that the Indian plate is rotating counterclockwise (本文是2014年 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邀请报告部分内容) 梁光河 2014-7-15 作者 2014 年 6 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 76 届 EAGE (欧洲地球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年会)会议上得到了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看到了美国 ION 公司在印度沿海所做的人工长反射地震勘探剖面,资料非常漂亮。通过他们展台上一台大电脑屏幕可以观看这些地震勘探剖面。经过他们同意我照相了其中的几张(告知来自中科院,用于科研非商业)。其中三条反射地震勘探线的位置如图 1 的平面图所示,测线A 、 B、C长度从图面估计分别约有 500 、 800 、 700 公里。这些剖面勘探深度达到了40 公里。这是一个国际著名的石油勘探公司,他们本意是勘探该地区的石油,刚刚得到这些地震勘探资料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地质解释。图 2-4 是作者对它们进行的初步解释,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印度大陆板块厚度约 35-40 公里,洋壳厚度只有 5-8 公里。考虑到 地球深处的温度情况及物质的部分熔融 ,分别给出其受力图,特别注意的是图4中的深部物质流可能是非洲板块旋转过程中造成的。综合上面三个图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 图 5 所示的印度板块的整体受力图。该图说明印度大陆板块整体受力应发生左旋。 图 1 印度地区地震勘探测线位置分布图(据 ION 公司, EAGE2014 ) 图2 测线A反射地震深度剖面及初步解释 图3 测线B反射地震深度剖面及初步解释 图4 测线C反射地震深度剖面及初步解释 图5 三条反射地震深度剖面整体受力图 事实上,印度板块正在左旋作者已经撰文表述过(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4480-789809.html )。但是有朋友建议再多找些证据,证据当然不止这些,从全球磁异常图上,也可以看出,印度板块旋转后留下的磁异常条带特征(如图6),图中左侧是原始磁异常图,右侧是经过解释的磁异常条带及左旋特征。 图6 印度地区磁异常特征及解译图 过去有一些地质学家用局部的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平行来说明海底扩张是正确的,但他们是在用局部代表全球,事实上,多数洋中脊与磁条带是不平行的,洋中脊往往切割磁条带(图7),因此磁异常并不支持海底扩张,而相反却支持大陆漂移,因为大陆漂移后也会在其后留下磁异常条带。洋中脊是大陆漂移后由于大陆板块旋转带动洋壳受力不均匀造成的裂缝,也就是大陆漂移在前,洋中脊形成在后。因此洋中脊切割磁异常条带在逻辑上是成立的。这就是我们观测到的事实。 图7 澳大利亚区域磁异常及洋中脊特征 结论是:印度板块正在强烈左旋,海底扩张对这些现象不能解释,因此可能是不存在的。用海底扩张难以解释的很多自然现象用大陆漂移都可以得到符合逻辑的解释。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印度板块|10133 次阅读|14 个评论
关于大地构造学说的一点猜想
热度 7 lwg 2014-7-15 09:05
关于大地构造学说的一点猜想   今天,偶然看到科学网上关于大地构造学说的一些争议博文,冒昧谈一点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专家指教。这恰好撞到许 浚远 先生枪口上了,准备接受许 浚远 先生的炮轰的。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一直有一个猜想——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其实都正确(三者的结合更正确)。它们其实反映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地质演化实情。最早,大陆漂移说正确(那时,海底地壳尚未真正形成有力的形体);此后,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观点都正确(硅镁质地壳已经形成有力的形体,参与作用);最后,三种观点都正确(连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物质也已经固结成为有力的形体了)。
3531 次阅读|20 个评论
地球物理证据显示非洲板块在旋转
热度 2 liangguanghe1 2014-7-14 15:28
地球物理证据显示非洲板块在旋转 Geophysical evidence show that African plate was rotated and is still rotating (本文是2014年 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邀请报告部分内容) 梁光河 2014-7-14 前人取得了很多非常珍贵的地球物理资料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解释,比如以法国科学家为首的研究团队基于卫星磁测和航空磁测等成果编制的全球磁异常图(图 1 )就是一个实例。科学研究常常采用从已知推测未知,我们已知大西洋是裂解的产物而且正在裂解,从磁异常条带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磁异常条带,特别是北美洲、非洲北部、南美洲南部、非洲南部大陆板块刚漂移过去的地方(海洋中)留下了明显具有低频特征的黄红绿相间的磁异常条带(图 1 中箭头所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南端海洋部分留下了明显的两个呈现倒三角状的低频磁异常带,从已知推未知,推测非洲南部大陆板块应该分别到过着两个区域。注意这里将阿拉伯地块和非洲大陆板块组合在一起,因为它们有相同的磁异常特征(杨文采院士称之为“大花脸”,是克拉通地块的特征)。 图 1 全球磁异常图及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低频磁异常特征(据 Korhonen,J.V, et al 2007 ) 这说明非洲板块首先到过如图 2 所示的红色虚线框位置,然后左旋 15 度到达如图 3 所示的蓝色线框位置。从蓝色线框位置到达当前的位置需要向北漂移的同时伴随着 5 度的右旋(与 让美国科学家困惑的东非大裂谷成因 一文中非洲板块正在右旋的结论一致)。注意这个蓝色线框压着了位于印度西南的部分洋中脊(白色线条),必然要在此留下痕迹。这个痕迹在图 4 的地形地貌图上能够得到清楚体现。图 4 中红色椭圆形框内洋中脊两侧转换断层明显模糊,说明该区被非洲板块碾压过。马达加斯加被推送到当前位置。 图 2 非洲地区磁异常图及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低频磁异常特征(据 Korhonen,J.V, et al 2007 ) 众多的研究表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始于 65Ma 左右,这个时期之前印度大陆板块已经到达图中深蓝色近三角形线框的位置,它必然要与非洲板块发生碰撞刮蹭,非洲板块发生右旋。印度板块发生左旋,斯里兰卡被刮脱离印度板块尾部。形象地比喻,非洲板块(大卡车)与印度板块(越野小汽车)追尾发生剐蹭,小汽车尾部被刮掉一块(斯里兰卡),同时发生侧翻旋转。非洲板块也会被刮出一道刮痕(图 4 中非洲大陆板块的东北缘)。 图 3 非洲地区磁异常图及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低频磁异常特征(据 Korhonen,J.V, et al 2007 ) 图 4 印度洋地区地形地貌图及异常特征 这种证据在地形地貌图上能得到很好印证,如图5所示,图中分别标注了在非洲板块东缘留下的刮痕和在印度板块西南缘留下的刮痕,在印度板块西南缘留下的刮痕就是著名的印度西高止山脉, 美国科学家 2003年 在这个山脉最南端还发现了著名的新物种-紫蛙,这种紫蛙在全球只有塞舌尔有发现,这从生物学的角度印证印度板块和非洲板块曾发生刮蹭和碰撞,碰撞的地点应该发生在塞舌尔和毛里求斯地区。印度德干玄武岩应该就是在这个刮蹭过程中因受力不均匀,印度陆块被掰开而造成大量玄武岩的喷发。这就合乎逻辑地解释了该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质特征和奇特生物分布特征。 图 5 印度洋地区地形地貌图及紫蛙分布特征(据美国NOAA) 证据不仅仅局限于磁异常图和地形地貌图,还有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剖面。作者 2014 年 6 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 76 届 EAGE (欧洲地球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年会)会议上得到了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美国的 ION 公司在非洲沿海做了不少人工长反射地震勘探剖面,资料非常好,通过他们展台上一台大电脑屏幕可以观看这些地震勘探剖面。经过他们同意我照相了其中的几张。其中一条反射地震勘探线的位置如图 6 右下角的平面图中箭头所示,其位于非洲大陆板块的东侧。这条剖面勘探深度达到了 30 公里,测线长度从图面估计约有 400 公里。 图 6 非洲东缘一条反射地震勘探剖面位置及初步解译(据 ION , EAGE2014 ) 放大图 6 地震剖面中的红色矩形框,我们可以看到更清晰的地震反射特征,如图 7 所示。作者对该反射地震剖面进行了简单的解释,非洲大陆板块先左旋后右旋可以在这个断裂带上得到具体体现。图中右侧部分是板块受力及产生的断层图解。根据新的大陆漂移模型,板块运动的前方是挤压环境,后方是涨性环境,当非洲大陆板块左旋时候,非洲东缘处于挤压剪切环境,形成图7右上的断裂特征。当非洲大陆板块右旋时候,非洲东缘处于涨性剪切环境,形成图7右下的断裂特征。 图 7 非洲东缘一条反射地震勘探剖面局部放大及解译(据 ION , EAGE2014 ) 作者认为洋中脊可能是大的大陆板块漂移中旋转带动洋壳变形造成,转换断层同时形成,印度西南正在新生成洋脊,如图 8 中红色框线内部分已经显示出印度板块左旋造成的洋中脊特征(转换断层与其西南方向亚丁湾处特征一致)。 图 8 印度大陆板块西南角正在形成洋中脊 结论是:非洲大陆板块在漂移过程中发生过左旋,目前正在北漂右旋中,并与印度板块发生了碰撞,刮蹭造成了当前印度板块的扫尾特征,斯里兰卡被刮脱离印度板块,印度板块当前在左旋中。用海底扩张难以解释的很多自然现象用大陆漂移可以得到符合逻辑的解释。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722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不可以质疑板块构造?
热度 3 liangguanghe1 2014-7-14 10:02
为什么不可以质疑板块构造? Why can't question plate tectonics? 梁光河 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现代板块构造假说存在许多问题,但如果有人对其提出质疑则会招致少数学者的强烈攻击,无论质疑者有多权威。如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马宗晋先生(中科院院士,前总理温家宝的研究生导师) 1994 年 5 月在 “ 地球构造及其动力学 ” 香山科学讨论会上 就指出:“已发现很多与板块理论不相符合的事实,大洋内也有很多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过去作的深海钻探其实很浅。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已出现多元化局面和用新理论替代的趋势。已有很多新资料对板块理论提出了质疑和反证。” 他还指出:“任何一种合理的地壳动力学或地球动力学假说至少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1 )能对全球的构造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构造演化过程作出解释;( 2 )所依赖的动力因子既有足够的能量,其作用方式又能合理说明构造变形场的特征;( 3 )应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 - 化学性质。从这些判别条件看,迄今还没有一种地球动力学假说是完善的”。这个判断当然也包括“板块说” ( 池顺良 ,2010) 。 我国还有很多 老一辈著名地质学家(赵文津院士, 2009 ;朱炳泉,崔学军, 2008 ;杜乐天, 2009 )数年前已经对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假说提出了严重质疑 。但都没有得到重视,这是为什么?难道触痛了谁?触及了谁的切身利益?正常的学术讨论,为什么不可以质疑? 国外地质学家难道就完全认同板块构造假说吗?架构 板块构造动力理论国外有著名的三架马车。 法籍科学家 LePichon 被誉为 板块构造理论的奠基人或主要贡献者。他以毕生的精力 架构了 Runcorn 式的浅地幔对流模型(从海底扩张到板片俯冲,俯冲物质再返回洋中脊),然而在他发表的文章中似乎从来也没有肯定过这个模式可以驱动 板块运动,直到他晚年发表“对板块构造说的反思”。看来这架精心设计的浅地幔对流“永动机”,还是动不起来。与 LePichon 齐名的英国地球物理学家D. Makenzie 也是 板块构造热动力模型的主要架构者。然而在通过S- 波层析发现青藏高原下存在比许多古老克拉通还厚的岩石圈后,他对碰撞造山模型是否准确表现出无奈与惘然。而第三架马车 Morgan 父子的行走的路线已明显偏离了 板块构造理论原先设计的轨迹。瑞士籍华人地质学家许靖华因曾提出“阿尔卑斯碰撞造山”而成为大陆板块构造研究的先驱。然而在他的晚年竟成了板块构造的强力反对者。因此要阐明地球动力学机制还需要扩大视野,不断反思,多角度去探讨( 朱炳泉 ,2011)。 附记: 2013 年在长春召开的第六届构造地质与 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上,一个新闻工作者(非地质专业)送给作者一本正规出版的书,名字叫《我们的大陆在北漂》,他用了大量的事实在质疑板块构造,在思考大陆漂移问题,其中不乏新观点,令我这个地学探索者汗颜。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赵文津,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地质力学,地球学报 2009, 30 (6):717-731 朱炳泉,崔学军,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挑战,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30(3):265-274 “地问” -- 杜乐天:对当代地球科学理论的怀疑与新见 (84 个问题 ) , 2009 王水禄 ,我们的大陆在北漂,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2012 朱炳泉 ,关注民间学者的地学科研活动, 201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8652-506988.html 池顺良 , 摒弃‘板块’说的理由之(三)反对板块说的实证资料 ,20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667-291560.html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667-290591.html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3313 次阅读|8 个评论
近期在印度洋的两大惊人发现
热度 15 liangguanghe1 2014-7-11 11:14
近期在印度洋的两大惊人发现 Two amazing discovery recently in the Indian Ocean (本文是2014年 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邀请报告开场介绍) 梁光河 2014-7-11 最近两年,地学领域在印度洋上有著名的两大新发现(都刊登在 NATURE 上并有大量相关新闻报导),改变了之前人们的很多观念。这两大发现简单地说就是: (1) 在毛里求斯区域发现了六亿年前古陆。 (2) 在西南印度洋地区发现了大面积的洋壳缺失。 第一大发现: 2013 年 Trond H. Torsvik 等科学家从毛里求斯海滩上的两个地点收集了砂粒,随后他们逐粒分析了这些砂粒,结果发现大约 20 颗年代非常久远的锆石。 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岩石的成岩年龄分别是 660Ma 和 1970Ma (图 1 )。该文章发表在顶级国际期刊上。 ( http://www.cas.cn/xw/kjsm/gjdt/201302/t20130226_3782801.shtml ) 图 1 发现古老岩石的位置及 U-Pb 测年结果(据 TrondH. Torsvik , 2013 和 NOAA ) 根据海底扩张和磁异常确定的全球洋壳年龄分布图(图 2 )推测毛里求斯附近岩石年龄应该小于 70Ma ,而实际上发现了年龄远大于预测年龄的古老岩石( 660Ma-1970Ma )。这与事实严重不符,那么海底扩张该做何解释?只能凑合找一些不符合逻辑的理由了。 图 2 根据海底扩张和磁异常确定的全球洋壳年龄分布图 第二大发现: 我国海洋科学家周怀阳团队通过地质取样发现,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上,绵延 3100 公里长的马里安隆起( Marion Rise )的地表,广泛分布有通常被认为代表地幔的橄榄岩,在马里安隆起东段的 53 度洋脊段上,有约 3200 平方公里大小的区域几乎完全缺失洋壳,地幔直接出露于地表,这段“薄洋壳”的发现,是“地幔羽”假说无法解释的。该文也发表在顶级国际期刊 Nature 上。 图 3 发现洋壳缺失的位置及相关报道(据 NOAA 和新华网) 图 4 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上发现缺失洋壳的具体位置(据 Huaiyang Zhou et al , 2013 修编) 另外一个惊人发现是该地区还发现了大量 糜 棱岩(图 5 ),我们知道 糜 棱岩是高温高压剪切摩擦成因。糜棱岩具有糜棱结构、定向构造,是一种经过动力变质作用的深度变质岩。糜棱岩为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无论地幔羽假说和海底扩张假说对此都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但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将它们解释为印度板块在该地区滑过,这也是印度板块从南极裂解漂移的必经之地(图6 ),就很容易理解并合理解释 糜 棱岩的成因及橄榄岩的成因。 图 5 在西南印度洋中脊附近发现 糜 凌岩(据 Huaiyang Zhou et al , 2013 修编) 图6 全球1.5亿年以来各个板块的漂移动画图(据美国USGS) 简单的结论是:海底扩张和地幔柱假说需要重新评估,可能并不存在,大陆板块会自己漂移,魏格纳 100 年前提出的大陆自己会漂移是正确的,只是他给出的力学机制存在问题而已。 阅读下面链接中的文章也许会改变您很多看法: 探密地球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25002 次阅读|29 个评论
大陆漂移与陆壳增生
热度 1 liangguanghe1 2013-12-13 17:43
大陆漂移与陆壳增生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Email: lgh@mail.iggcas.ac.cn 一、问题的提出 池顺良 研究员在科学网撰文“ 板块说的缺陷与地学的贫困 ”,值得地质学家深思。文章指出“板块构造假说不能说明海陆的起源”。本文试图通过新的大陆漂移模型给出海陆起源及其演化,从而说明不同地质时期陆壳的增生及演化规律。 大陆漂移说是板块构造说的前驱,魏格纳 100 年前以 “ 海陆的起源 ” 一书发表他的大陆漂移说,阐明海陆的起源应是该书也是任何一种地壳运动与大地构造理论的主题。而在魏格纳的书中,海洋和陆地这些实体一开始就已存在,书中只是描述了陆块的分裂及海、陆位置的变迁,并未像“生命起源”或“太阳系起源”理论那样,向人们说明大陆及海洋的发生、发展及演化。在魏格纳的理论中,为了用大陆的拼合论证大陆的分裂和漂移,陆块的整体形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还必须保持不变!魏格纳理论中这些根本性的缺点却被板块理论继承。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说的理论框架中不包含大陆和海洋发生的内容。一个不能说明海陆起源的地学理论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图 1 是基于 Tang et al,2013 的文章中的修编图,该图将地球上目前的陆壳岩石按照其地质时期分为三个宙,分别是太古宙( 46 亿年 -18 亿年)、元古宙( 18 亿年 -5.5 亿年)、显生宙( 5.5 亿年 - 目前)。图中特别用红色的虚线标示出了太古宙的分布范围,它们都分别对应古老的太古宙克拉通板块。可以说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陆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区域在古老的地球上总面积相对是比较小的。为什么现在的陆壳增生了很多,陆壳面积在元古宙和显生宙不断增大?原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都没有给出答案,按照这两个假说,陆壳不会增生。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图1 地球上陆壳岩石三个地质时期(宙)分布特征(据Tang et al,2013修编) 二、新大陆漂移模型 图 2 是作者在“大陆漂移的源动力 - 热力不平衡驱动模式”中给出的关于板块漂移的新模式(梁光河, 2013 ),该模式可以很容易解释陆壳的增生机制。 图 2 中 A 是大陆漂移前的状态,图 2 中 B 是大陆漂移后的状态。以元古宙时期为例,当太古宙克拉通板块向左侧漂移一段距离后,其前端由于挤压产生地壳流并且上涌凝固,有时候也在洋壳上刮起元古宙的洋壳(绿色),如图中 B 所示,这样陆壳就增生了。 在遭受强烈挤压同时会引起深部岩浆喷发,这些喷发的岩浆在冷凝后作为粘结剂将不同时期的岩石物质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特别注意在大陆漂移后板块的后面会切开一个深海盆,并被新的沉积物快速充填(物源来自板块尾部),造成板块运动后方深海沉据加厚的现象( B 中右侧的黄色三角区域)。 同理,在显生宙也会发生类似情况,因此古老的克拉通板块会随着大陆漂移不断刮蹭起来新的洋壳物质,不断增生。由于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里板块运动的状态比较复杂,因此最古老的克拉通板块会在其周围不断扩张,面积逐渐扩大。 新的大陆漂移模型必然会存在 2 个明显特征: (1) 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前方 由于挤压产生地壳流, 在遭受强烈挤压同时会 形成山脉并发生火山爆发。 (2)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后方形成巨厚的深海沉积。 图2 大陆漂移前(A)的状态,大陆漂移后的状态(B) 三、南美洲实例 图 3 给出一个典型的实例,这是南美洲的例子,该图说明自元古宙以来,该区域东部太古宙克拉通板块(紫色)在不断向西漂移中,最先刮起了元古宙的岩石(绿色),然后随着板块的不断向西漂移,又刮起了显生宙的岩石(黄色)。造成了南美洲的陆壳增生。图 4 给出了南美洲地质图的细节特征。南美洲西部是著名的安第斯山脉和著名的火山带,符合本文新模型的第一个特征。 图3 南美洲 陆壳岩石三个地质时期(宙)分布特征(据Tang et al,2013修编 ) 图4 南美洲 地质图 大陆漂移后是否会在其后面形成巨厚的沉积物?图 5 给出了南美洲边缘海沉积物厚度分布图的细节特征。我们知道南美洲随着大西洋的扩张,从古生代至今总体是向西漂移(之前的元古代也应该是向西漂移为主,宏观的驱动力可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西向力,这个力不能忽视)。在南美洲东边形成了巨厚(大于 7000 米)的沉积物,而南美洲西边沉积物厚度普遍小于 500 米。这符合本文新模型的第二个特征,这说明作者给出的图 2 的模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北美洲太古宙克拉通和西伯利亚等古老克拉通演化过程更为复杂,必然存在不同时期运动方向的改变甚至旋转和碰撞,因此造成了目前复杂的陆壳增生状态。 图5 南美洲 边缘海沉积物厚度分布图(据美国NOAA全球边缘海沉积物厚度分布图修编) 四、大陆板块的根基到底多深? 池顺良 研究员的文章还指出“大陆根的发现宣告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设想破灭”。文章说“自从三维地震层析发现大陆具有 400-500 公里深地幔根后,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就成了臆想。地震层析技术的分辨力难于辨识尺度较小的对象,却能足够肯定地识别数百公里尺度的大陆根现象。地震层析技术发现,无论是北美大陆还是欧亚大陆,所有古陆核中心底部都有深地幔根。 “大陆漂移”及“板块运动”概念均成了空中楼阁!谁也无法说明具有深地幔根的大陆能够漂移,在漂移后,陆根还能保存下来!” 本人地球物理专业,深知各种地球物理测量参数的误差,现在普遍利用的深达地幔的地震层析成像竟然说他们的地震波速度参数精度达到 0.8% ,真不敢想象,好像大跃进时代。本人用人工地震震源探测几公里深度(还多次叠加)都不敢说能得到地震波速度误差小于 5% 。因此“三维地震层析发现大陆具有 400-500 公里”这个结论正确的吗?误差多少等等很多问题,让人觉得可笑,期望他们能从基本测量误差和分辨率多些研究,告诉我们这些测量的误差和分辨率的具体数据,而不是仅仅给出一个让我们相信的结果。本人是不相信这些误差巨大、分辨率达上千公里的三维层析成像测量结果的,除非他们能通过模型告诉我们反演误差和分辨率的准确数据(包括受不同信噪比的干扰情况的定量误差分析结果)。 根据美国 USGS 资料,洋壳的密度是 2.9 ,而软流圈的密度是 3.3 。大陆板块密度必然是大于洋壳密度而小于软流圈密度。也就是说它们应介于 2.9-3.3 之间。普遍的规律是岩石越古老,密度越大,因此按照古老程度,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假定太古宇克拉通密度最大为 3.2 ,而远古宇板块较小为 3.1 ,最小的是显生宇板块 3.0 。按照简单的浮力原理可以比较容易推算出不同密度的板块沉降的深度。最新的显生宇板块深度应该在 25-50 公里,远古宇板块应该在 50-100 公里,而太古宇克拉通最深可达 100-200 公里。 考虑到地球深处的温度,在一定深度会出现半熔融和熔融状态,因此以上给出的深度应该小很多,比如各类板块都会在一定的温度(深度)下熔融,根据目前的超深钻资料推断,在40公里温度可达1200度,这样普通板块的深度恐怕都难以超过40公里了。而克拉通板块由于地温梯度可低至1-1.5度每百米。如此推断显生宇板块深度25-40Km,而克拉通最深可达80-120Km。所谓的大陆板块具有 400-500 公里深的根太不靠谱了。 图6 不同时期大陆板块的密度特征和深度示意图 本文也说明大陆板块是自己会漂移的,不必用海底扩张来给出其源动力,海底扩张不存在,是一个错误的假说。 参考文献: 1) Tang et al. Widespread refertilization of cratonic and circum-cratonic lithospheric mantle . Earth-Science Reviews, 2013, 118: 45-68 2) 梁光河 . 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 . 地球科学前沿 , 2013, 3: 86-96. 3) 梁光河 . “海底扩张”—将地学引向歧途的错误假说 . :http://sea3000.net/liangguanghe/20130522222426.php 4) 梁光河 . 我们从哪里来 - 科学论证告诉您! 百度空间, 2013
个人分类: 陆壳增生|80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山脉高原成因之谜?
热度 2 liangguanghe1 2013-10-7 20:08
大陆漂移与全球山脉高原成因关系的研究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Email: lgh@mail.iggcas.ac.cn 摘 要: 全球山脉高原分布具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大多分布在板块汇聚的边缘并呈带状分布。当前关于山脉高原 的成因一直是沿用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的模式解释的 ,但这种模式存在很多无法解释和相互矛盾的地方。本文结合作者提出的 大陆漂移的源动力 - 板块自驱动模式 ,给出了另外一个全新的成因模式,该模式说明当大陆板块漂移时,会在板块运动的前方产生刮蹭堆积及挤压形成山脉高原,在其后方形成深海沉积。通过对北美 洲 的 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的对比发现,该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很好 。该成因模型为我们重新认识全球地理环境成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同时也给出了特提斯闭合的动力机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inental plates drifting and the origin of Global mountain range and high plateau Liang Guanghe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Email: lgh@mail.iggcas.ac.cn Abstract: Global Mountain plateau distribution has a very obvious feature. They mostly located on the edge of the plate convergence and show zonal distribution.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mountain plateau has been to follow the interpretation of plate tectonics and seafloor spreading pattern, but this model cannot explain in many cases and even has contradictory. Combined with the model “source power for continental drifting” by author, a new genetic model was given in this paper, that is when the continental plates drift, mountains and plateaus were formed in front of the plate motion by Scratching accumulation and extrusion force. Deepsea sediment formed in its rear. This model fits very well with the Rocky Mountains of North America, the Andes in South America, the highlands of East Africa, the South African plateau. The genetic model provides us a new way of to rethink the origin model of glob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Tethyan closure was given. Keywords: Continental drift; Mountains; plateau; causes; Rockies; Andes 1. 引言 全球山脉高原分布具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大多分布在板块汇聚的边缘并呈带状分布,如图 1 所示。著名的高原有亚洲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 欧洲 的 阿尔卑斯山 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伊朗高原、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等。 Fig.1 The topographic map of the world (from Baidu , 2013) 图 1 世界地形图(百度图片, 2013 ) 这些山脉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当前得到公认的观点是:可以通过当代的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学说加以解释。也就是说似乎现代地质理论已经给出了答案,图 2 是传统的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给出 的两种类型的板块汇聚边缘假说模型 ,它们分别说明了洋陆汇聚边缘和陆陆汇聚边缘山脉和高原的成因。陆陆汇聚以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引起的青藏高原整体隆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理论能够解释青藏高原的成因。 在新元古代以来长期活动、多期造山及新生代最后隆升的基础上形成的青藏高原称为造山的高原(Orogenic Plateau) 。 洋陆汇聚边缘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仔细分析图 2 的造山模式作者发现,情况远没有那么简单,以非洲为例,这些山脉和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大都分布在非洲的东部边缘,西部并没有明显的山脉和高原,这与图 2 给出的模型相悖,因为按照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众所周知的大西洋裂解的结果,非洲西部正是一个典型的 洋陆汇聚边缘,为什么却没有形成山脉和高原?难道这个模式只适用于非洲东侧,而不适用于西侧?比较牵强的解释是所谓的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 北美洲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落基山脉沿西部呈现近南北向分布, 按照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大西洋裂解的结果也应该在北美洲的东部出现类似落基山脉的山脉和高原。但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南美洲西侧的安第斯山脉按照目前的理论可以解释,但东侧也没有类似规模的山脉,这些例子都说明当前的模型并不是普遍的真理。 众多证据证明图 2 给出的模式是存在严重错误的 。本文将结合 大陆漂移模式 给出一个新的山脉高原成因模式,该模式可以解释传统的板块构造模型所无法解释的现象。 Fig.2 Upper: Cross section of earth illustrating an oceanic-continental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Lower: Cross section of earth illustrating an continental-continental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 From Wikipedia USGS,2013 ) 图 2 上图:洋陆汇聚板块边缘剖面模型 , 下图:陆陆板块汇聚边缘剖面模型( From Wikipedia USGS,2013 ) 2. 山脉和高原简介 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 山谷 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 。主要是由于 地壳运动 中的内应力作用,有明显的褶皱,从而区别于山地,而山地则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皱现象不明显。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几个相邻山脉可以组成一个山系,如 喜马拉雅 山系等。 海拔 高度一般在 1000 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高原与 平原 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 “ 大地的舞台 ” 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 地壳 抬升运动中形成的。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为南极 冰雪高原 。高原最本质的特征是︰地势相对高差低而海拔相当高。高原分布甚广,连同所包围的 盆地 一起,大约共占地球陆地面积的 45% 。 国外主要高原有: 南极高原 、 巴西高原 、伊朗高原、 南非高原 、拉布拉多高原、 东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蒙古高原、 阿拉伯高原 、 德干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圭亚那高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3. 大陆漂移与山脉高原的成因模型 图 3 是基于作者提出的大陆漂移原动力模型基础上 ,以活动论的观点给出的一个大陆板块运动前和运动后的模型。上图( A )是大陆板块运动前的初始状态,下图( B )是大陆板块向左运动一段距离后的状态。由于大陆板块是漂浮在大洋板块之上的,因此陆块必然要切割一定深度的洋壳板块(浮力原理),当板块在岩熔热力不平衡驱动下漂移运动后,大陆板块前方会像推土机一样铲起来部分洋壳板块物质,同时由于挤压作用,陆块本身也将产生褶皱和隆升,这样在大陆板块前端(前进方向上)将形成山脉和高原,部分深部岩熔物质也会随之沿着褶皱构造形成的断裂带上涌引起火山爆发。而在大陆板块后面将形成盆地,这些盆地切割深度应该很深,但很快会被新的沉积物充填,形成巨厚的深海沉积(物源来自于大陆板块尾部的物质)。 通过简单的理解和基本推理,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本文给出的模式是正确的,那么该模式在现实中必然会存在 2 个明显特征: (1) 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前方形成山脉和高原,并发生火山爆发。 (2) 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后方形成巨厚的深海沉积。 特别注意:该模型不需要假定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也不需要板块俯冲下插。 Fig.3 (A) is the initial state before the continental plate movement, (B) is the state after the continental plates moving some distance to the left 图 3 上图( A )是大陆板块运动前的初始状态,下图( B )是大陆板块向左运动一段距离后的状态。 本模式也适用于陆陆碰撞的情况,道理很简单,板块运动的前方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都会产生类似的现象(不同点仅仅是存在一定深度的海水,这个海水深度相对于板块的深度非常小)。 4. 实际例证 4.1 美洲的例子 现代GPS测量已经证实,美洲(包括南美和北美)大陆板块整体是由东向西漂移的。如果本文给出的大陆板块漂移模式是正确的,那么其必然形成的2个特征应该在该板块上能得到体现。 图4是作者将新提出的山脉高原成因模型匹配到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图上的结果。图中分别给出了两条剖面线,一条AB线横跨北美洲,另一条CD线横跨南美洲。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该模式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分别与模式中的造山带能够得到很好地匹配。这两条山脉也是火山活动带及地震带。这符合了本文模型的第 1 条特征。 图5显示的是全球现代海洋沉积物厚度分布图,作者也将这两条剖面线的位置投影到该图上。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北美洲东南部(靠近B点)区域有巨厚的海洋沉积物分布(红色部分),从色标可以估计沉积厚度可达万米,而靠近A端部分则没有巨厚的现代海洋沉积物。南美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南美洲东南部也存在巨厚的现代海洋沉积物。 这符合了本文模型的第 2 条特征。 Fig.4 Topographic map of the Americas and Mountains genetic model by continental drifting (revised from Baidu , 2013) 图 4 美洲地形图与大陆漂移山脉成因模式(据百度, 2013 修编) Fig.5 Global Ocean sediment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nd Mountains genetic model by continental drifting(revised from NOAA, 2013) 图 5 全球海洋沉积物厚度分布图与大陆漂移山脉成因模式图 ( 据 NOAA, 2013 修编 ) 从该图中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后,在其后面孟加拉湾边缘海沉积了地球上最厚的海洋沉积,最厚可达 20000 米,也就是 20 公里(图 5 中印度南边的红色区域所示)。这也完全符合本文给出的山脉高原成因模型,众所周知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就是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所形成的,也是著名的火山岩分布区和地震活动区。因此在亚洲的青藏高原也完全符合本文给出模型的 2 个特征。这说明本文给出的模式也符合陆陆碰撞造山带。 从细节看,南美洲的情况其实十分复杂,从图6可以明显看出,其实南美洲北部的加勒比海地区当前显示出向东漂移的特征。图中显示北美板块北段应该存在一个类似树枝状的板块外突部分,当北美板块北端向东滑动时带动该树枝状外突部分同时滑动(类似一个刮板),从而形成了加勒比海东部的岛弧,该岛弧切割后边形成了今天的加勒比海。 这是否与我们开始描述的美洲大陆板块整体向西漂移相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巨型的大陆板块往往存在两端受力的不均匀(完全平衡均匀的状态是比较罕见的),大多在漂移过程中会存在旋转。图7给出了南美洲大陆板块整体的运动模式,南美洲大陆整体在向西漂移,同时伴随着右旋。这在南美洲两端的google-earth图像特征上体现的很明显(图7)。 Fig.6 Island arc genetic model in Caribbean, northern part of South America (revised from Google-earth) 图 6 南美洲北部加勒比海地区岛弧成因模式(据 google-earth 修编) Fig.7 South America overall movement patterns(revised from Google-earth) 图 7 南美洲整体运动模式图(据 Google-earth 修编) 图8显示在 南美洲地形图上结合板块活动过程中所造成的地形地貌变化图像特征给出的运动模式,南美洲整体向西漂移,图中右侧的箭头所指。但与此同时南美洲南部显示出较快速地向西漂移,而南美洲北部显示出速率稍慢地向东漂移,其结果应该表现为整体向西漂移过程中存在右旋运动。由于南美洲南北两端的运动速率的差异,从而造成了板块中间受到类似掰开的作用力,亚马孙河也许就是这样被掰开的(事实上南美洲的旋转运动在13-3Ma左右的近期发生了变化,从右旋变为左旋,这造成了南极洲的受力变化,进而影响了南极冰川的溶化,该议题另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南美洲东南方向那个弧形顶端的痕迹特征,就好像在大西洋里有一根深深的“木桩子”插入海底(图中用一个钉子表示),起到一个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作用,本图也说明了南极板块在作左旋运动。该“钉子”所在的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地区,而且存在深源地震,说明其根基是很深的。从图8和图9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南极洲目前整体是左旋运动的。 这个区域还存在很多奇异的现象,比如该地区的电磁场异常是地球上最强的,当我国嫦娥号探月卫星返回时,卫星经过该地区上空,电子设备需要关闭,否则该地区强大的电磁场将有可能损坏卫星的电子器件。为什么如此,作者将会持续跟踪研究。 图9显示的在南美洲地区现代海洋沉积厚度分布图,南美洲板块整体向西漂移的结果使得板块的东部沿海整体出现了巨厚的沉积物。东北角的岛弧区域沿海沉积物尤其厚,推测可能是板块漂移后留下的深槽和刮蹭堆积双重因素的综合效应的结果。 北美洲的情况类似,作者将另文详细讨论其更复杂多变的成因机理(诸如加拿大北部的破碎地块的成因机理)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奇特的间歇泉的成因机理。 Fig.8 Topographic map of South America with movement pattern (revised from NOAA, 2013) 图 8 南美洲地形图与运动模式 ( 据 NOAA, 2013 修编 ) Fig.9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deep-sea sediment thickness in South America and movement patterns (revised from NOAA, 2013) 图 9 南美洲区域深海沉积物厚度分布图及运动模式 ( 据 NOAA, 2013 修编 ) 4.2 非洲的例子 大西洋 裂解是得到地质界公认的地质事件。其结果是非洲总体向东漂移。本文提出模型的 2 个特征是否也能在该地区体现? 图10是作者将新提出的山脉高原成因模型匹配到非洲地形图上的结果。图中给出了一条横跨非洲的AB线。很清楚地显示,该模式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东非埃塞俄比亚高原和模式中的造山带很好地匹配。该高原也是火山活动带(广泛分布玄武岩和花岗岩)及地震带。这符合了本文模型的第 1 条特征。 图11显示的是全球现代海洋沉积物厚度分布图,作者也将这条剖面线的位置投影到该图上。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非洲西北部(靠近B点)区域有巨厚的海洋沉积物分布,从色标可以估计沉积厚度可达万米。 这符合了本文模型的第 2 条特征。 Fig.10 Topographic map in African and Mountains genetic model by continental drifting 图 10 非洲地形图与大陆漂移山脉成因模式图 Fig.11 Global oceanic sediment thickness maps and Mountains genetic model by continental drifting (revised from NOAA, 2013) 图 11 全球海洋沉积物厚度分布图与大陆漂移山脉成因模式图 ( 据 NOAA, 2013 修编 ) 4.3 欧亚的例子 亚洲大陆逃逸构造的模式是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 Paul Tapponnier 教授提出的。 1975-1976 年他在美国 MIT 做博士后的时候,用胶泥模拟欧亚大陆在向北漂移的相对刚性的印度大陆板块挤压下,亚洲大陆逐渐裂解,分成断块向东或东南方依次逃逸 。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于约50百万年(Ma)前。碰撞之后,力学强度较小的亚洲大陆挤压缩短了近1500公里,形成了厚度近乎是正常大陆地壳(35-40 公里)两倍的青藏高原增厚地壳。当青藏高原隆起到一定的海拔高度 (山峰7-8千米高) 后,此时地壳物质在差应力的作用向东(太平洋方向)侧向运动,离开青藏高原地壳以便在印度板块前进的道路上腾出空间。东南亚地块(中国滇西、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被挤出时间大约开始于24Ma之前 。东南亚地块以前呈近东西向,横在印度板块向北前进的道路上。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运移,整个东南亚地块像一个抽屉一样一边往外抽,一边还作顺时针旋转,最终到了现在我们所观察的这个位置。 这种逃逸构造不仅仅表现在青藏高原向东南角方向的逃逸和物质挤出,在青藏高原的西侧也存在这种逃逸和挤出。许志琴(2011)的研究表明 (图12):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后,板块之间汇聚收敛并未终止,印度板块仍以44-50mm/a的速率往北推进,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现在所见的印度板块要比陆-陆碰撞之前古印度板块的规模小得多。在大印度板块变成小印度板块的过程中,约有1500km的南北向缩短量由地壳增厚的过程来吸收,使青藏高原成为2倍于正常地壳厚度的巨厚陆壳体(平均厚度70km),并形成了印度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南北2000km、东西3000km巨大范围的新生代陆内变形域,导致了现今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北向缩短率为18mm/a。图12中左上角(向西方向)也很清楚地显示出被挤出的地块(包括HRTE和AFHT等等)。 图13给出了印度-亚洲碰撞动画图,说明印度板块(红色)向被漂移过程中挤出的东南亚地块的情况。 这些大量的物质不但在青藏高原的东南方向被挤出,而且还在青藏高原的西北角向西南方向被挤出,这在地形图上显示的特别清楚,图14是特提斯中西段的地形地貌图,图中作者将物质逃逸方向用一条白色的带箭头曲线示意性地勾勒出来。该图说明印度板块向北运动的强劲动力,甚至影响到了数千公里之外的构造运动。伊朗高原和 阿尔卑斯山 脉应该就是该逃逸物质流出并挤压的结果。这种挤压碰撞必然会导致地震的发生,图15给出了从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的1900-2007年全球地震图上截取的该区域发生的地震情况。可以看出该区域同样显示出与地形图相似的呈近东西向的分布特征。图16显示的美国地质调查局所做的伊朗高原区域的GPS速度测量结果,说明这种逃逸活动现在仍在发生着。 Fig.12 A map showing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tectonic units (Xu Zhiqin 2011) 图 12 印度 - 亚洲碰撞的大地构造单元图(许志琴等 2011 ) Fig.13 India - Asia collision animation graph(from Baidu) 图 13 印度 - 亚洲碰撞动画图 ( 据百度图片 ) Fig.14 Topographic map in western and middle part of Tethys with movement pattern (revised from NOAA, 2013) 图 14 特提斯中西段地形图与运动模式 ( 据 NOAA, 2013 修编 ) Fig.15 Regional seismic zone along EW direction in western and middle part of Tethys.t (from UGSG1900-2007 global seismic map) 图 15 特提斯中西段地区近东西向的地震带(据 UGSG1900-2007 年全球地震图) Fig.16 GPS observations of motion across a portion of the Africa-Arabia-Eurasia plate collision zone(from unavco.org,2013) 图 16 非洲 - 阿拉伯 - 欧亚板块碰撞带部分 GPS 速度测量结果 ( 据 unavco.org , 2013) 非洲的宏观地貌特征和构造格局是怎样形成的?一直是作者思考的问题。图17是作者基于该地区边缘海沉积物和地形地貌图所做的推断:印度板块从南极边缘出发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碰撞并发生左旋,根据海洋沉积物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其受力方向应该是北西西向,该力传递到伊朗高原,对刚性的阿拉伯板块的北端产生一个作用力,阿拉伯板块好像一个跷跷板被掰开,连锁反应产生向北的拉涨力。非洲板块整体的作用力如图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刚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的克拉通盆地,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好像一个大钉子,非洲板块实际是以该轴为中心发生旋转的。目前正在北漂的同时伴随着轻微的右旋。 Fig.17 Genetic model of Africa's macro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revised from NOAA, 2013) 图 17 非洲的宏观地貌特征成因 ( 据 NOAA , 2013 修编 ) 如果上面作者的推论是正确的,那么必然会在地质图上找到证据,图18是从世界地质图上截取的该区域地质图。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红海南北两侧地层基本上吻合,波斯湾南北两侧地层也基本上能拼合。而且马达加斯加和南非东部也基本上能对应起来,在图17的地形地貌图上,马达加斯加和南非东部基本上能拼合一起。 Fig.18 Geological map of the world (Western Hemisphere) 图 18 世界地质图(西半球) 4.3 澳洲的例子 澳大利亚是一个漂浮在大洋之上的大陆,其构造演化历史应该是伴随着印度板块从南极洲附近向北漂移一起运动的,其同样来源于南极附近(大规模漂移前应该处于印度板块的东侧),在印度板块快速向北漂移过程中,澳大利亚也向北漂移,但速度稍慢。与印度板块不同的是:印度板块向北漂移过程中是左旋的,而澳大利亚板块在向北漂移过程中是伴随着右旋的。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并挤出东南亚众多地质体时候(向东南方向挤出),正好赶上速度稍慢的澳大利亚板块从南部漂移过来,与这些地质体相互作用产生力的转换(也就是撞了一下,让东南亚这些地质体改变了方向),从而引起了菲律宾等岛屿的向北运动,也改变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科里多尼亚、新西兰等岛屿的运动方向(图 19 )。澳大利亚整体呈现右旋的论点有很多论据,图 19 的山脉高原特征就是其中的一个依据,第二个依据是当前的 GPS 测量图,澳大利亚总体向北移动,但西侧移动速度比东部快,结果就是右旋。 Fig. 19 Australian regional topographic map 图 19 澳洲区域地形图 第三个依据是 CODES 在 2011 年所做的澳大利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图(图 20 ),如果澳大利亚不存在旋转(右旋),是难以解释图 20 中澳大利亚地表这种元素分布特征的,它们整体呈现环带状分布,推测是澳大利亚在旋转过程中,板块边界深切地壳产生深部流体的上涌,从而出现了环状分布的元素特征。澳大利亚板块在南极洲裂解中应该是2个陆块,在漂移过程中拼合黏贴在一起,由此造成了一条北西方向的元素异常带。 图 21 是澳大利亚的地质图,从这个图上是无法解释图 20 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的。图 22 是 从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的1900-2007年全球地震图上截取的 澳洲区域地震情况,环绕澳大利亚的地震应该就是其板块的边界(边界往往在距离海岸数百公里之外),这是否也说明了新西兰西南部发生较多强震的原因? Fig. 20 Australian geochemical element distribution maps (CODES, 2011) 图 20 澳大利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图(据 CODES , 2011 ) Fig. 21 the Australian geological map (Wang Side, 2013) 图 21 澳大利亚地质图(据王思德, 2013 ) Fig.22 Regional seismic zone in Australia (from UGSG1900-2007 global seismic map) 图 22 澳洲的地震带(据 UGSG1900-2007 年全球地震图) 图 23、24 显示了新西兰小板块运动的轨迹,新西兰分南北两部分。是后期组合在一起的。南半部的新西兰块体是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块体,其运动轨迹是其北部明显呈北北东向的一个拖尾。而其北半部的惠灵顿块体则呈现不规则的多边体,它是从其北西方向摇摆着漂移到现在位置的。 Fig.23 Two small plate(North and south) movement trajectory of New Zealand 图 23 新西兰南北两个小板块运动的轨迹 Fig.24 Two small plate(North and south) movement trajectory of New Zealand 图 24 新西兰南北两个小板块运动的轨迹 5. 结论 (1) 当板块在岩熔热力不平衡驱动下漂移运动后,大陆板块前方会像推土机一样铲起来部分洋壳板块物质,同时由于挤压作用,陆块本身也将产生褶皱和隆升,这样在大陆板块前端(前进方向上)将形成山脉和高原,部分深部岩熔物质也会随之沿着褶皱构造形成的断裂带上涌引起火山爆发。而在大陆板块后面将形成盆地,这些盆地切割深度应该很深,但很快会被新的沉积物充填,形成巨厚的边缘海深海沉积(物源来自于大陆板块尾部的物质)。 (2) 该模式在现实中必然会存在 2 个明显特征:第一、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前方形成山脉和高原,并发生火山爆发。第二、在大陆板块漂移的后方形成巨厚的深海沉积。 (3) 该山脉高原成因模型在美洲、非洲和欧亚都得到了良好印证,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基本上能解释所有的山脉高原成因。同时也给出了特提斯闭合的动力机制。 (4) 本文说明过去关于山脉高原成因的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的所谓洋陆汇聚边缘假说是错误,因为该假说在实际对比中存在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6. 致谢 本文是祁凤茹老师在遥远的加拿大不断鼓励下写成的,特此对她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蔡新平教授给予的多方指导!感谢我的妻子华芳女士一直默默无闻的支持和奉献!感谢中国知网、美国 google 公司、中国百度网络公司提供的快速优质服务。感谢王思德先生提供的世界地质图资料。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Wikipedia. Convergent boundary . .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vergent_boundary 许志琴, 杨经绥, 李海兵 , 嵇少丞 , 张泽明 , 刘焰 . 印度 - 亚洲碰撞大地构造 . 地质学报 ,2011,85(1):11-33. 404999971 . 山脉 . .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61.htm 高压饭锅 . 高原 . :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33.htm 嵇 少丞,王茜,孙圣思等,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与现今中国地震活动,地质学报, 2008,82(12):1644-1667. 梁光河. 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 . 地球科学前沿, 2013, 3: 86-96. 梁光河.“海底扩张”—将地学引向歧途的错误假说 . :http://sea3000.net/liangguanghe/20130522222426.php 我们从哪里来-科学论证告诉您!
个人分类: 全球山脉|12996 次阅读|5 个评论
冲击:板块理论之动力来源
热度 1 wt6543 2012-4-22 07:01
三月份武汉的地球科学方面会议没注意给错过了,七月份,上海将举办一个地球科学方面的会议,准备发表文章:提出海底扩张之动力新解,该动力也是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之动力。 到时候,再没有人说敢说地学界“小理论小打小闹, 大理论胡说八道”。 回头再看看“地震机理”如囊中取物。
个人分类: 原创论文|3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发文纪念板块理论创始人之一Jack oliver
热度 2 chunyinzhou 2011-2-10 14:24
Nature发文纪念板块理论创始人之一Jack oliver
Jack Oliver (1923-2011) Seismologist who helped demonstrate that Earth’s continents move constantly Nature网站全文: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0/n7333/full/470176a.html PDF下载 Jack Oliver(1923-2011).pdf John "Jack" Ertle Oliver(奥利弗),于2011年1月5日去世,享年87岁。他是现代地震学、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地壳深部成像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他和他的学生Bryan Isacks的研究表明,不只是地壳,连整整100千米厚的地球表层也就是岩石圈(lithosphere),在进入下伏软流圈(asthenosphere)之前,都在板块之上运动。这一发现给后来颇受争议的大陆漂移理论(continental drift)打下了基础,为板块构造理论铺平了道路。 在Oliver的科学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重要人物具有关键的作用。第一个人是在俄亥俄.马西隆的中学美式足球(即橄榄球)教练Paul Brown,他后来成名于Cleveland Browns队教练并创办了Cincinnati Bengals。Brown最不能容忍特立独行的态度,而Oliver的科学和管理哲学则一脉相承——团结合作的优秀科学家总是比单打独斗的最优秀的科学家创造出更重大的科学( good scientists who worked together could produce more important science than the best scientists working alone )。 在橄榄球奖学金的支持下,Oliver后来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物理,中间曾被1943-1946年的海军服役所打断。Oliver服役回来后见到了他后来的PhD导师Maurice Ewing。Ewing向他灌输了一个理念:在有可能获得重大科学发现之前,要选择探索前人未曾涉及过的领域( going where no one had gone before offered a high probalitit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而这一发现非常有趣——对航空燃油的无限好奇心。 在上世纪50年代,大多数地震学家通过地震仪测量P波和S波动走时来记录地球的震动。这些波都可以穿越地球的内部。长周期波在地球表层相互作用,其他人很少有涉及这一“领域”。Oliver最先识别出这些波形的独特特征,而现在则是电脑在分析和模拟。从这时起,他的文章展示了对面波的精细记录,并配以精妙解析。 到50年代末,Oliver加入了由十多个全国最有名的科学家组成的地震学促进会(Berkner Panel on Seismic Improvement, 由Lloyd Berkner做主席,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作者注)。这提高了地震学研究的竞争,希望找到检测和确认地下核爆炸的方法。(有限禁止核试验条约The Limited Test Ban Treaty,禁止在大气、水下和太空中进行核试验,但并未禁止进行地下核试验,该条约于1963年批准生效。)在该促进会的建议下建立了全球规模的监测站台——the World-Wide Standardized Seismograph Network(全球标准化地震台网),现代地震学并随之而飞速发展。 继续遵循Ewing的理念,Oliver和Isacks在斐济和汤加地区安装了地震仪来研究后来所谓的地球谜团之一的深源地震。这些地震发生在地表以下300-700公里,该深度的压力和温度似乎都太高而使岩石难于产生破裂。对这些地震图像貌似不经意地一瞥,他们知道他们已经有了一些重大发现P波和S波都具有高频特征。他们意识到太平洋以东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最顶部的较冷部分)已经俯冲到700公里深度。科学界直到很晚才认同他们的这一观点,当时只有极少数地震学家注意到或者慎重对待大陆漂移理论,但是怀疑很快就让路于他们另一项研究所获得的共识。 1968年,和Oliver的另外一个学生Lynn Sykes一起,Oliver和Isacks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发表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被广泛阅读的地震学文章“ Seismology and the new global tectonics ”(被引次数845 by Google.文章下载: http://www.mantleplumes.org/WebDocuments/Isacks1968.pdf )。在他们众多观点中,他们意识到谜一般的深源地震并不是发生在温度过高而难于获得所需应力的环境中,而是发生在快速俯冲到深部的仍然很冷淡岩石圈板块中。 和许多板块构造理论创立者一样,Oliver很快就转换了研究方向。1971年他离开哥伦比亚大学来到纽约.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并使该校地学系复苏过来,而他也将精力放在了地学里的盲区——下地壳。他发起大陆发射剖面联合会(Consortium for continental Reflection Profiling),该联合会是倡导利用由石油工业发展而来的地震反射技术去探测大陆下地壳的先驱。这一组织后来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团队合作精神,努力减小地质学家(由于难于定量化而有时被轻视)和地球物理学家(有时被看作是只相信他们无法亲眼所见的事物)之间的差异。康奈尔大学率先将地质学系和地球物理系转变成为综合地球科学系。 Oliver坚持鼓励他周围的学生,总是像疑问咒语似地问:“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What is the next most important problem? )”他曾经说:“诚然,我愿意和聪明学生一起工作,但是我所真正期望的是会提问题的学生。( Sure. I want to work with brilliant students, but what I really want are students who can ask good questions. )”他反复说明,提好问题是回答重要问题的捷径(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was a shortcut to answering an important one )。附上他曾写过的一首诗: "If creativity is what you strive for, 创新既是你的目标, The status quo you must learn to abhor, 现状永远满足不了, Chains of convention unfetter, 去除传统旧念锁铐, Seek the different yet better,执着追寻异样美好, Pay no attention to those keeping score!"何必在意保守叨扰! 他不是一个自吹自擂的人,Oliver在家和技术人员一起就像和院士一样。他去世时正和他的长期行政助理Judy Healey亲切交谈,无意地突然说道:“我大限已到(I'm done)。” ---------------------------------------------------------------------------------------------------------------------- (后记/作者注) 翻译这篇Nature报道,不仅仅是简单地纪念这位伟大的地球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更是从Oliver一生对地球科学的追求历程中,寻找一些科学精神和科研动力。 Oliver的两位恩师,一位是橄榄球教练Paul Brown,一位是大科学家Maurice Ewing,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人,对Oliver的科学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橄榄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靠个人英雄主义是难于取胜的,所以Brown说他不喜欢特立独行的人;那么在刚刚开始进入科学研究领域中时,每个freshman都需要系统的科学培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进行知识积累,为以后的飞跃打基础,而不是一上来就搞什么标新立异,开始阶段就搞特立独行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于取得成功的。 G ood scientists who worked together could produce more important science than the best scientists working alone。 Oliver在经过一定阶段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后,水平已经上升了一个档次,与橄榄球教练不同,大科学家Ewing此时告诉他的是另一种理念—— going where no one had gone before offered a high probalitit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这就是要创新!正是Ewing的理念,让Oliver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了升华,取得了重大的发现。所以看来,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律,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适时调整。 关于做学生,Oliver也强调了问问题的重要性: I want to work with brilliant students, but what I really want are students who can ask good questions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是老师更喜欢问问题的学生,因为在专业上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老师一般都能回答,老师不需要只会回答问题的学生,但是如果学生能将老师问倒,这不仅不会使老师尴尬或者丢面子,反而老师会很欣慰他碰到一个会思考问题的学生。注意,这里的"ask good quenstions"不是“问好问题”,而是问难于答上来的问题,即难题;例如在报告或者讲座的提问阶段,报告人在一个提问后说"Oh, That's a good quenstion!”,其实这句话不光是赞叹(甚至惊叹)提问者提的问题很精彩,同时也是说"Well,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nswer or explain!"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was a shortcut to answering an important one. 这句话与我们常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更有意义”,意思类同,此处不多说。 最后是Oliver的诗,写得非常精彩,强调的是创新精神,要创新就必须挣脱传统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传统的保守主义(keep score)! 希望本文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家及实验室|5015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科学革命之“海底扩张说”
lxwang 2010-5-27 16:58
六十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迪茨(Dietz,1961)提出了海底扩张 的概念。接着,赫斯(Hess,1962)加以深入阐述。其基本理论认为大洋中脊顶部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上涌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地扩张;随着热地幔物质源源不绝地上升并形成新的洋底,先成的老洋底不停地向大洋两缘扩张推移,洋底移动扩展的速度大约是每年几个厘米;海沟是地幔对流下降区,洋底在中脊处产生,而在海沟处下沉。大洋在不断的形成、消亡和更新。洋底的扩张是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内部就导致大陆的分裂。 1960年Hess的一份题为洋盆的演化的手稿在科学界流传,并于1962年更名为洋盆的历史发表。在这篇论文中,赫斯正式提出了海底扩张的假说,这一论文被学术界看作是一次划时代的综合,被誉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开始。Hess对上面谈到的1930年代以来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的成果,以及有关大陆漂移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以地幔对流机制来解释海底地形地质特征及其演化。他强调地幔物质从洋中脊裂谷处上升形成新海底,在对流体的下降翼又返回深部。Hess设想,整个大洋洋底每3-4亿年就会彻底换过,由新的地幔物质所代替。他提出,洋盆是非永久性的特征,而大陆是永久性的,尽管大陆可被裂解或拼贴,大陆的边部可遭受变形。 他的思想复活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并奠定了导致地学革命的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几年之后,他的假说就为格洛玛号的深海勘探所证实。赫斯本人也因之而成为地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科学没有国界,赫斯的经历同时也印证了中国著名学者胡适的治学诤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轻描淡写的八个字,也许正体现了人类对待科学应有的态度。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图片百科|4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