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际交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由“晕轮效应”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热度 4 ljs526 2012-9-7 21:29
1.理论说明 所谓 晕轮效应, 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 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2.理论启示 针对人际关系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的这种现象,给我们些许思考和启示。 1.尽最大程度做到“眼见为实”,在对某件事或某个人评价时,应该客观与冷静,客观公正的去看待。对其进行一份为二的分析,是个很好的选择,辩证法看待是好的,能使我们冷静下来。或者,脑袋一热,不但可能导致误会别人,或许会使得我们损失一个朋友、一个项目,某种程度上也是“误人害己”。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仍然是一句实在的规律,在我们受到自己主观的偏见或别别人情绪的影响时,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剖析或许会减少我们犯错的几率。在一个实验、计算一组数据、一副图片等结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时,继续的实践是一个最好的方式。当然,在人际关系中,对自己认为偏见的人或许交流与接触了解他是一个最好的方式,而不是在一边继续持有偏见,搞的自己心情不好就得不偿失了。有句话说的好“当你害怕一个事物的时候,你就去了解他”,以前我很害怕骷髅头,有一次同学发了个邮件给我,前几十秒很好,到最后突然冒出个骷髅头,一身冷汗,然后当我趴在电脑屏幕前仔细看时,骷髅头不过如此,而且自言自语的说,我也有一个,哈哈哈。 总之,人际关系中,多查查,多问问,多交流,也会少很多“晕轮”,这样大家至少和谐一点吧。 理论引用来源: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cpac=blog
10387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近四成儿童有孤独感
xuxiaxx 2012-4-19 17:06
一项针对15万青少年参与调查显示:近四成儿童有孤独感 孩子的快乐和秘密最愿意和谁分享?近日,由儿童虚拟互动社区摩尔庄园发起在线调查,聚焦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为期近一个月的在线问卷中,共有156737名青少年参与调查。其中,近六成调查者为小学生。 在关于分享快乐、寻求帮助和保守秘密三个问题的调查中,位列第一的选项全部是“自己的小伙伴”。上海市少儿研究中心的杨江丁主任表示,在儿童的人际交往中,同伴交往是儿童最需要的。当然,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也会经历各种快乐和烦恼的体验。 现在的儿童是否还觉得孤单?调查结果显示,一直、经常以及有时候会觉得孤独的孩子加起来有37.2%,占了近四成。专家表示,从个性品质的角度分析,经常觉得孤独的孩子,外在表现可能会是不与他人主动交往,不参与群体的活动,言谈较少。这些表现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害无益。如何针对孩子的孤独感进行教育,让孩子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充实孩子的内心,值得更多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来源: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89085cat=09C
1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热度 1 hongleiwang 2011-12-21 10:40
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穷困潦倒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有着上天入地的本领,但为何最后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呢?而许多并没有什么才华的人却能功成名就、春风得意?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我们的人生竟会如此不同?      究其原因,就是人情世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懂得人情世故,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      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明白这一点。他们读懂了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你几乎看不见他奔波劳碌,但是在不动声色中,他就已经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人情世故四个字而已!      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这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一个人还出来混什么呢?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样折腾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费精力。而一个对人情世故运用纯熟的人,哪怕刚开始能力差一些,出来混还是大有希望的,因为只要他掌握了这一独门绝技,就迟早能够迎来命运的转机。哪怕你是一名武林高手,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也混不长久,肯定会混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这是真理。只要你稍微动脑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身边的事实。你会发现,真正的聪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不仅收获了实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则刀子嘴豆腐心,不少帮别人的忙,却没有一个说他好,培养了不少敌人在身边。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缘故。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竞争!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历史上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最后落了个被诛杀的下场——他们没有倒在敌人的剑下,却冤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鲜血横溅、脑浆涂地,世上无处可售后悔药。即使有,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光辉灿烂的一生,就这样草草收场。如此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沉痛忠告,我们怎可不懂?      出来混很难,混好更是难上加难。一不小心就会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事业不成,哪怕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将沦为狗屎不如!如果事业有成,哪怕是一个酒囊饭袋,也会被人吹捧成天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中国人太多,生存压力太大,要想在外面混得好、混出个名堂,就必须让自己懂一点“混”的游戏规则。的确如此,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懂游戏规则的人,最终会死得很难看,而对游戏规则运用纯熟的人,才能在游戏中玩得痛快,玩得开心,玩出自己想要的一切!      这是一本敢于说真话的书,一本将千年潜规则一语道破的书!      每一个出来混的人都要读!         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      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以后,他们或许就是最不俗的人。      锋芒太露没饭吃——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当智则智,当愚则愚。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天桥上摆摊算卦的老头,随便弄把胡子就能冒充大师,糊弄那些貌似很精明的人们。为什么可以得逞呢?人类趋吉避凶的本性使然。这一与生俱来的天性,可不是读了几天《三字经》就可以彻底抹杀和消除得了的。如果你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不懂趋吉避凶的正常人,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给你一百万!      从另类角度来看,嫌贫爱富的人性本质推动着社会发展。如果人人喜欢贫穷落后,那么谁还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谁还愿意从事脑力创造?哪儿来的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这样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我们应该将嫌贫爱富看做一种社会正常现象。      别人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苦得到的午餐送给你?换句话,你会把自己辛苦挣来的午餐给别人吗?如果觉得不可以,那么为什么相信别人可以做到呢?所以,与其把毫无根据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挣自己的午餐!      面对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我们说话办事需十分谨慎,不能急着把自己的底牌暴露给他。这些人的城府往往很深,心计也比较多,如果你说话办事欠考虑,很容易被他抓住把柄,反过来利用你!      亲友之间大多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老板和员工之间,则大多只能同享福,却不能共患难。      人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聪明一过头便会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会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这个时候看似很聪明的人其实就已经等于半个傻子了!      古今得祸者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才是愚蠢。      一个美丽的女人炫耀自己的美丽时,就开始变得丑陋了。一个聪明人炫耀自己的聪明时,就开始变得愚蠢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当炫耀自己的才华时,就开始变得一文不值了!      如果利润10%是合理的,本来你可以拿到11%,但还是拿9%为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后续的生意源源而来。      在官场混的人,须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哪怕你荣耀了大半辈子,如果最后犯个大错,可能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做人就像种田,最后收成才是评定的标准。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开始的期望是一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可能只是中流;如果一开始期望的只是中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只能是末流;如果期望只是末流,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在一些特别场合中,有些聪明人,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这并不是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他让出的只是一个主角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实惠。      有句话说:“呼唤什么缺什么。”中国人虽然呼唤中庸,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走极端。正因如此,现在国家才提倡和谐社会,其核心含义就是中庸,让世人不要偏激和走极端。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就有多宝贵。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给足你一切!可如果你伤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彻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面!      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尤其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评价别人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批评时若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有建设性,同时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此外,如果批评时能采用幽默的语言,效果往往会更佳。      爱听甜言蜜语是每个人的弱点,无论是谁都容易上当。世上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许多女人正是因为男人的甜言蜜语嫁错了人。      最高明的情感投资技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一开始先给下属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然后再慢慢放宽尺度,让他们感激你的退让和随和。这就是CEO的管理智慧。      不管对方的话有多难听,我们都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听听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上苍总是厚爱那些沉默和隐忍的人。年轻时看到他人的风光,我们不必眼红嫉妒。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事,积极认真地做人,每个人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无论你本人多么喜欢草莓,鱼也不会理睬它;只有以鱼本身喜爱的蚯蚓为饵,它才会上钩。      一个施恩惠于人的人,不要将此事记挂心头,也不要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能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而总是要求别人回报他,那么即使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公式:欲望-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            好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分给大家一些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美餐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吃。这是立身处世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         小时候,爸爸经常告诫我说:“好吃的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适当分给大家一些,否则小伙伴就不跟你一起玩,别人就嫉恨你,有了好处也会把你挤到一边。”那个时候,我对这些话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所以总因小事与人争个你死我活。      等我长大踏入社会,现实的磨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个人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顿悟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比如,小朋友聚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孩子肚子饿了,就从包里拿出好吃的糕点,正好被大家看到。这时,他有两种选择:分一些给大家,或者自己独吞。选择是瞬间做出的,但却能导致一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1.分给大家。小伙伴因为得到美食,都很喜欢他、拥护他。从这一刻起,他在这群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小团体中当之无愧的领袖,将来成为号召力很强的人。      2.自己独吞。旁若无人,全塞进自己嘴里吃掉。糕点是他的,这没问题。但大家都拿他当小气鬼,以后没人跟他玩。他失去了一个在团队中当头狼的机会,而且失去了团队的信任,拐进的是另一条狭窄的胡同。顺着这个轨迹成长,他将来很可能就是普通人。      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就决定人的一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轻视必要的分享吗?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恰当时机懂得与人分享,可以让大家都得到利益,最后自己也会戴上赢家的桂冠!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并不是单项选择题——有你没他,而是多项选择,可以双赢。有些人不明白,他们只知道鱼死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争名夺利打得头破血流、同归于尽的例子,我们身边经常上演。这种人永远没能体悟到,在必要时让一步,反而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      有个年轻公务员,毕业于名校,才华横溢,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气势。他觉得别人都如无用蝼蚁,不配跟自己比。“我的能力最强,所以理应得到最多。”他总是这么想,得到好处不与同事分享,事事都独占头功。      结果怎么样呢?部门里的同事联起手来,结成同盟,跟这位“优秀人才”较劲,合力拆他墙角、拖他后腿,处处给他麻烦,任你多么大公无私、尽职尽责,我等就是不配合。一个人处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做成点事情,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最后,这位年轻人的工作当然做不好,走到哪儿都碰壁,一身才华困在腹中无法施展,甚至没处诉苦!于是,领导痛责,同事不怜,他在每个人面前都没落下好印象。到这地步,单位分给他的那把椅子就该收回去了。      只想好处独占却落个一无所有,你说可怜不可怜?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表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利益分配。懂得利益分配,其实就悟透了人性的本质、社会的真相。      《菜根谭》中有话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意思就是,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留一步让三分,不仅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是拓宽人际资源的绝妙之策。今天你让了他一步,明天他会还你两步,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在社会上打开一道通往成功的方便之门。如果你不懂利益均沾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是无用的白纸!如果学点分享主义,好处利益分给众人,让每个人的心理得到平衡,这样大家肯定会通力合作,协助你顺利成功。      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懂得这一点。他们大都是一掷千金,让跟随自己的人得到实惠,从而死心塌地、赴汤蹈火。即使是最精明的大商人,也都奉行这一理念。比如,一个大项目,明明自己有能力承接,也要拉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以此展现自己“路留一步,味让三分”的气度,宣告自己不是那种断人财路、独占福源的人。      事实正是如此,唯我独尊最危险,大家都有汤喝才是王者之道!这一处世法,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潜规则”。是否懂得这一处世法,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坎坷不平,还是顺风顺水!            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雄鹰站立的样子好像睡着了,老虎行走时懒散无力仿佛生了大病,实际上这正是它们取食吃人的高明手段。所以真正聪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露才华,这样才有能力干大业做大事。         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可惜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自己聪明过人、能力超群,看谁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是朵花,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人最容易没饭吃,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      大家都听说过“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句话,意思就是,真正的聪明人身怀绝技而深藏不露,绝不到处炫耀,而是等待时机一鸣惊人。有才华固然好,但是能力再强,也不能整天顶在头上到处去炫耀。就像财富一样,有钱当然是好事,但你会每天都穿金戴银、提着钱箱子到街上去显摆吗?      才华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有才华的人能得到大把的表现机会,一个无能的人,即使再张扬表现自己也不可能成功。但一个有才华的人过于炫耀自我,压制了他人的表现空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招致众人的一致嫉恨。如果发展到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业就非常危险,随时可能被人拉下马来!      三国晚期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名门之后,家教严格,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不过,诸葛瑾不为有这么一个好儿子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为什么呢?诸葛瑾说:“恪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锋芒过于外露,终将引来祸端。”果不出父亲所料,诸葛恪长大掌权后,独断专行、以才压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最好,目中无人,最终引起众怒,被大臣们设计害死,牵连家族也遭到诛灭。        在这个世界上,才华出众却被排挤的人随处可见。他们才华在手,就像拥有一把传世名剑,逢人就要吹嘘一番,拿在手中四处挥舞,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的惊世之才,傻乎乎地把自己树成人人想打的活靶子。他们看不见自己脚下的火坑,就这样不知不觉掉了进去。      才华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运用起来应当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很多时候,锋芒太露都会招致小人的嫉恨和陷害。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藏露”之功。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好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才智的使用也应如此,用至好处,只是恰好。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当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或许会抱怨呐喊——我这么有才华,为什么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苍天真是不公!苍天真的不公吗?非也,是他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的缘故。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当他面临人生败局时,是否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是否做得太过分了?是否目中无人,过于突出自己,忽视了众人的感受?是否自以为聪明绝顶,别人都愚不可及?一个人如果这样反思一番,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治疗,等顿悟明澈之后,也就真正成熟起来了!      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被小人运用阴谋诡计杀害的忠臣良将不计其数。一方面是因为小人过于奸诈残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被害者不懂玉韫珠藏的智慧呢?他们风头过于张扬,才华过于横溢,同时又目空一切,不把身边的同僚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掉脑袋才怪。      西方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自作聪明,要学会真聪明——切忌只知伸不知曲;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自我表现,不知韬光养晦。这样的话,我们即使才高八斗,也照样两手空空!      在社会上行走,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种低调隐忍的做人绝学。多一些深思熟虑,少一些锋芒毕露,千万不要把肚子里的“宝贝”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拿出来。若不懂这一道理,肚里有再多的宝贝,也终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兔子急了会咬人,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      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铲除邪恶、杜绝小人,有时应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如果逼得对方无立足之地,就像把老鼠能够逃生的出口都堵住,它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把一切好东西全都给你咬坏。         为什么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呢?要知道,兔子本来是温顺的动物,不到万不得已它一定不会反击。但如果被人逼到绝路上,就必然会孤注一掷!      正因这个道理,落水狗不能打,打急了会窜上来跟你拼命。穷寇不要追,是因为困兽犹斗、垂死挣扎,会对你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做人做事要懂这个基本常识。给对方留条活路,你也受益无穷。有些人就喜欢落井下石、斩尽杀绝,结果呢,对手永远杀不绝,自己的立足之地反而越来越窄。      东汉年间,大将窦固率军攻击匈奴。这支匈奴骑兵只有500人,从大漠深处飞奔而来,为的就是趁秋收期间抢夺老百姓的粮食。但他们刚入关不久,就被窦固的兵马围在了一座山谷中。汉军把山谷两侧的出口堵个滴水不漏,然而连续向内攻击了十几次,都没能把这区区500人歼灭。匈奴人组成一个圆阵,躲在石头后面,不停地向外放箭,谷口躺满了汉军士兵的尸体。      窦固见此情景,命令部下把一侧出口的士兵撤走,留出另一侧出口。部下大惑不解:“将军,敌军陷入重围,就是插翅也飞不出去啊!何况只有区区几百人!只要再攻数日,一定能将他们全歼!不知您为何要放他们逃生?”“当然不是放他们逃生。”窦固说,“现在他们没有退路,必然个个向前,奋勇死战。何况谷内草木繁盛、水源充足,他们也困不死。长时间这样耗下去,就算我军最后大获全胜,也已经伤亡惨重,所以才要放他们出来,在追逐中斩杀他们。”      情况果然就如窦固所料,这支匈奴部队从山谷里逃出来之后,眼见有了生路,拼命地向北逃跑,犹如惊弓之鸟,队形散了,人心乱了,没有人再想着回头跟汉军拼命。窦固率领的汉朝骑兵就在后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断用弓箭进行射杀,不到一天,就消灭了这股入侵之敌。      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把敌人逼到绝路,看不到一点希望,他们反而会破釜沉舟,跟我们来个鱼死网破。此时的敌人个个是猛虎,个个背水一战。我们要想打胜仗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最后赢了,也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得不到任何好处。      在历史上,像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屡见不鲜。春秋时,燕将乐毅出兵攻打齐国,只有即墨城没有攻打下来。他们就围得死死的,猛攻紧打。这时齐军已到垂死的边缘,突然齐国名将田单振臂高呼:“国就要亡了,我们怎还会有家?”于是士兵人人有誓死报国的决心,竟然一战收复全部失地。请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燕军在攻到即墨城时能放对方一条生路,他们必将争相逃命,哪有士气可言?就算换个地方再战,对方因为有了失败经历,如同惊弓之鸟,也是最容易对付的敌手,可谓最薄弱的环节。照准这个环节一刀砍去,哪有不胜之理?      生意场上也是如此。蒙牛总裁牛根生说:“不要把你的竞争对手逼到绝路,也不要轻易激怒他……损人一千,自耗八百的蠢事不要干!”事情往往如此,当我们咄咄逼人,把对手逼得无路可逃的时候,往往自己发不了财,甚至会赔个精光。因为对方无路可走的时候,必定会像兔子蹬鹰一样,以疯狂的策略给我们致命的一击!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击败了对手,自己也伤得不轻。这样的话,就算不上什么胜利,反而是不败之败了。      上海有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做生意特别厉害,运用“大鱼吃小鱼”的吞并策略,将当地大大小小的十几家企业全都吃进了肚,形成了一个局部垄断的大集团。他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毛泽东的“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手毒辣,不留余地,因此扩张得很快。      可是,此举得罪了不少人,尤其那些失去当前财路、又没有机会另寻生路的人。就在这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名声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些被他打败的对手搜集到了他在某项投资中官商勾结、暗箱操作的证据,举报给了经侦部门。这个霸道十足的商业帝国,就这样顷刻间轰然坍塌。      为人处世,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我们总会碰见形形色色的人,许多人或许会露出弱点和错误,这个时候如果你步步紧逼,抓住别人的错误打击到底,不给一点面子,也不给对方一点台阶下。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跟你针锋相对,撕破脸皮斗到底,不是他死就是你亡!你们之间不仅做不了正常的朋友,说不定会成为世代的仇敌。这对你人脉圈的拓展非常不利,必将严重影响你未来事业的发展。      我们一定要懂得“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这一处世法则。对于那些无伤大碍的小错误,应该大度地给对方一个调整纠正的空间,必要时甚至可以帮对方遮掩一下。这样一来,你收获的不仅是衷心的感激,还有众人死心塌地的支持!
18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自闭症儿童教育:混班≠融合
xuxiaxx 2011-12-6 11:02
就读于普通学校的患儿与老师存在沟通困难,专家指出—— 自闭症儿童教育:混班≠融合 6岁的蒙蒙是一名自闭症患儿。自3岁半被确诊后,父母坚持让他上普通幼儿园,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学前教育。“并不是我们偏执、不接受孩子的病况,这实际上是给孩子做康复治疗。” 作为蒙蒙的父亲,李先生有苦难言。由于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所以欧美和我国港台地区最近一二十年来,通行的做法是把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孩子安置在一起,通过实施“融合教育”,为患儿创造人际交往环境,帮助他们增强沟通能力。 可惜的是,国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刚刚起步。蒙蒙尽管千辛万苦进了幼儿园,老师很有爱心,但由于老师读不懂蒙蒙的行为,施教起来很有难度。 “混班就读,不等于融合教育。”在昨天闭幕的上海市第二届自闭症康复论坛暨系列公益讲座上,一些业内专家一语道出了自闭症患儿接受学前和学龄教育的尴尬。 混合了,却没有融合 此次论坛的组织者,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院长杨晓燕说,由于自闭症到目前为止病因不明,无特效药可医,教育成为让患者康复的重要途径。“病情严重的自闭症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在辅读学校和专业机构接受教育,但更多病情较轻的患儿,完全可以去普通的幼儿园和中小校学习,接受融合教育。” 其实,国际上倡导的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理念,蒙蒙的父亲李先生早在3年前就通过互联网知晓。蒙蒙属于轻度自闭症,智力和普通孩子相差无几,“老师和他呆上一整天,除了发现他的一些行为稍许怪异外,大概也不会认为他有自闭症。”但入读普通幼儿园后,问题还是来了。 同样做游戏,正常的孩子听了规则就会玩,可蒙蒙不会;老师讲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争相举手回答,而蒙蒙很长时间可能在“神游”,根本听不进故事……这正是让李先生心焦的地方:幼儿园老师欠缺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自闭症知之甚少,加上班级孩子太多,实在心有余力不足。 最让李先生感到内疚的是:班主任老师曾因为照顾蒙蒙的时间太多,受到其他家长指责。“一样是孩子,一样付学费,老师何苦要在一个‘问题儿童’身上花这么多时间?”也有家长斥责幼儿园接收了“智障儿童”。毕竟,多数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和“问题儿童”共处一室。 融合教育有赖于制度支撑 让普通学校开辟一片适合自闭症孩子成长的空间,融合教育的实施,有赖于制度支撑。 在香港,考虑到在职的教师大多缺乏特殊教育背景知识,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门启动了专门的教师培训,为老师们“补课”。预计2012年-2013年,香港每所学校有10%的老师完成关于特殊教育的基础课程,最少3名老师接受过高级课程培训。 台湾的特殊教育法规定,为了让老师有时间和精力兼顾包括自闭症在内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普通班的人数可以相应减少1-3人。 打破特殊教育被隔离的局面,融合教育在国内已是大势所趋。但自闭症患者的家长都明白,虽然一些幼儿园和中小学也向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敞开了门,但“融合”之路其实并不好走。 与社会“融合”有多难? 明年,蒙蒙就要上小学了。“我想找一所小学,班级人数在25人左右,老师对学业要求别太高,同学和老师最好能有爱心,愿意帮助蒙蒙……”李先生觉得“择校”很难。 为了照顾蒙蒙,双双拥有硕士学历的李先生夫妇,目前都辞去了工作,通过互联网阅读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具体的康复疗法。“就像钻研一个前沿的课题,我们夫妻俩一边要学习,一边还要把学到的理论用到孩子身上,反复试验、操练,观察记录孩子的行为反应。” 和只有3年“斗争经验”的李先生比起来,家住普陀区的张敏燕要资深得多。张敏燕的儿子也在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她和这种疾病的斗争已有18年。 那时,张敏燕坚持送儿子去普通幼儿园上学,待孩子8岁时,由于无法通过普通学校的入学测试,最终被送往辅读学校。 “当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对我儿子很照顾,不断鼓励、帮助他,让他渐渐好转、成长。”张敏燕如今觉得,社交环境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非常重要。眼下,张敏燕不仅是一个21岁自闭症患者的妈妈,也是一个为自闭症患者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她自发组织过很多公益活动,邀请有相同病例和有“斗争精神”的家长们一起参加。 “比起年轻的父母,我带教自闭症孩子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可另一方面,我也有私心。”张敏燕的儿子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融合教育”的继续实施,只能有赖于家长的继续努力,“我做志愿者,其实也是搭一个社交平台,让孩子可以有一些事情可以做,不要被社会孤立……” 21岁,是很多年轻人独立走向社会的年龄。可张敏燕这类自闭症患者父母的愿望却朴实而渺小:希望患儿能尽早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走出自闭,成为一个“社会人”。记者樊丽萍 来源;健康报网
1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术交流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miran 2011-11-22 17:43
[转载]学术交流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学术交流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精选 已有 7944 次阅读 2011-11-21 13: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研 教授 人际交往 申请人 研讨会 随便写了写竟然戴上小红花还上了头条!非常感谢扔板砖的同学让我意识到匆忙之间竟然忘了重点强调人际交往主要是为了学术交流、避免闭门造车了。拍砖的同学都是科研的脊梁,这次您的板砖拍对了。真正的学术成就和口碑是交流的重要前提,没成绩没人品再怎么去交流都不成。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其实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人际交往的平台。希望大家能用好这些平台,交流的时候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态度。把标题改了一下(但愿原来的标题没有产生太多不良影响),我的意思是为的促进科技进步,可不是请客送礼搞歪门邪道败坏社会风气哦。 很多学校招教授时对申请人的学术交流能力要求很高,仔细想想好象有一定道理。举几个实例。 1. 一年多以前我们发现了一个蛋白的特殊活性,但具体从哪里入手进行深入研究还是个问题。开动脑筋想了不少主意,但最后都不太灵光。本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限,不愿意到处去讨教。但最后没办法也只好如此了,东问西问再加上一些系内的研讨会上的讨论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最后发现自己原来试的那些东西都是在浪费时间,最合理最接近的方向自己竟然没去试过。当时如果多交流,还不知道会少走多少弯路呢。 2. 搞科研就得去争取科研经费。可这竞争者都是什么人啊!牛校牛老板背景的一大堆,而且个个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主儿。跟这些人竞争胜算不大。很多从课题评审回来的同事都说:10个课题申请中9个都够资格够水平,把钱给谁都没错。可是最多只有一个能最后拿到钱。你知道他们怎么评审课题?第一要看的不是课题正文,而是你的简历,看看你的背景、你的老板是谁、发过什么文章、有过什么经历、这个人的工作我熟悉不熟悉等等。第二就是花个喝咖啡的时间看看你申请材料的第一页。基本上该给你个啥分数就定下来了。接着往后看就是寻找给钱的理由和拒绝的理由了。怪不得大家都说要多去开会、多去认识人、多去推销自己的成果呢。没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估计要遇到一些困难经历一些挫折。 3. 科研合作是很多发钱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没几个合作者的课题申请,几乎没有啥指望能打个好分数,再牛的人都不例外。估计是大家都不喜欢闭门造车。这就要求研究者本人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没有一定的交流能力不成啊。即使你再牛知识再丰富,找个那方面的专家合作也不吃亏。 4. 提职时,一般需要很多推荐信证明你在你的领域如何如何等等。如果不认识几个领域内的牛人,谁给写这推荐信呢?当然了,如果你的论文经常在CNS上转悠,也用不着这么做,你本人就已经是牛人了,呵呵。但我想大多数人可能还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还得多出去交流才成。 有啥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这次的东西和孔教授没啥关系,估计板砖会少些?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举报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 从教授到叫兽的演化 • 神马都是浮云 • 西班牙人开山造田 • 与韩珉教授面对面 • 细胞比人还聪明 热门博文导读 • 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少——晚自习 • 博士毕业两个月后的工资 • 2011,再度“百花齐放”(附百篇精选博文目录) • 烤鸭、面饼和甜面酱之朴素关联 ---趣味数据挖掘之二 • 搞农业科研不能走“论文路线” • 制造还是代工?----旧文重贴 相关博文 • 我很好奇钱思进是如何评上教授、博导的 • 我也参加了本所科研课题中期考核 • 再说师生关系 • 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暨筛选技术培训班顺利结束 • 回复邹谋炎老师---再论中国的教授 • 国际科研动态与进展 11月22日 当前推荐数:35 推荐人: liyangdai runrun qiaoqiao1980 YC2011 hebtuba LintaoLiu yuewenzhu 百无一用 chinasciens tangchangjie boxcar pingcn crefine 曹聪 blownsand caohehe1988 MassSpec1638 liuli66 xq0712105025 dthome9180 zhangyuxiu KONGX guozhenru xiaomuchong2878 summerice9 jwf163 phd9992000 ahsys tianyizhang6 HUA2010 zykity wangdh BlueAdagio zhoujy masheng1984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 评论 (49 个评论) smart002 2011-11-22 13:54 这是在搞学术交流么~? woodalso 2011-11-22 10:29 改了就是好同志,拍砖的多了~说明潜心搞学术科研的人还是多数~博主你应该欣慰~ csl 2011-11-22 10:24 2、3条是中国特色,不professional guoke321 2011-11-22 09:10 1是好的2,3比较邪恶,但也是实话,4 一个独立的科学人不需要依附任何人,否则应该离开这个行业。科学界不该是拉帮结派搞哥们弟兄的世界,但国内??? lingfeng 2011-11-22 06:26 很有同感。不过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样的合作呢? lingfeng 2011-11-22 04:48 补充一下:不是送到公司,而是送到另一个实验室。 博主回复(2011-11-22 04:53):呵呵,人家牛校专家多啊。我们比不上。 lingfeng 2011-11-22 04:48 昨天我在哈佛的同学告诉我他们那里合作有多方便:需要检测细胞凋亡,上午把标本送过去,下午结果就送过来了。方便广泛的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他在那里一年多,现在有一篇文章再投15分左右的期刊,还有一部分数据打算投更好的期刊。而且他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只有9个小时。 博主回复(2011-11-22 04:52):是啊,这也是我所期盼的那种合作交流。我们学校这方面就差很多,虽然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机器,可是还得自己去摸索怎么做。失败几次是很正常的。这对科研效率影响很大。 wangyizhen 2011-11-22 04:12 同意张先生的观点。 然而,怎么做好学术交流?在中国与美国又该如何去做好学术交流?(毕竟,两者的环境体质的差异很大)这也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 希望,张先生,以后能够继续给多点这方面的经验。 博主回复(2011-11-22 04:19):我都吓得要死,怕自己在助纣为虐败坏社会风气。我刚刚说的就是在美国如何做好学术交流。在美国这些交流很必要,但都是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中国的我还不清楚。从拍砖的同学来看,这事儿不容易啊,国内复杂了些。 woodalso 2011-11-21 23:56 改题目还是对的~要不很容易让人误解需要拉关系搞帮派才能搞科研~ 学术交流才是真正为更好的开展科研活动方式~ 博主回复(2011-11-22 04:24):可惜没早点儿想到,我现在还担心有同学被那标题误导了,那我就犯了大错了。我的本意就是现在的标题,睡了一觉才发现加精了,很多同学的板砖让我意识到没写好。 ElenaHan 2011-11-21 23:40 博主好文已被学者网站收录转载,特告知。 http://scholar.notefirst.com/ 。欢迎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0 个评论
学术交流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热度 48 yzhang111 2011-11-21 13:15
随便写了写竟然戴上小红花还上了头条!非常感谢扔板砖的同学让我意识到匆忙之间竟然忘了重点强调人际交往主要是为了学术交流、避免闭门造车了。拍砖的同学都是科研的脊梁,这次您的板砖拍对了。 真正的学术成就和口碑是交流的重要前提,没成绩没人品再怎么去交流都不成。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其实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人际交往的平台。希望大家能用好这些平台,交流的时候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态度。 把标题改了一下(但愿原来的标题没有产生太多不良影响),我的意思是为的促进科技进步,可不是请客送礼搞歪门邪道败坏社会风气哦。 很多学校招教授时对申请人的学术交流能力要求很高, 仔细想想好象有一定道理。 举几个实例。 1. 一年多以前我们发现了一个蛋白的特殊活性,但具体从哪里入手进行深入研究还是个问题。开动脑筋想了不少主意,但最后都不太灵光。本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限,不愿意到处去讨教。但最后没办法也只好如此了,东问西问再加上一些系内的研讨会上的讨论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最后发现自己原来试的那些东西都是在浪费时间,最合理最接近的方向自己竟然没去试过。当时如果多交流,还不知道会少走多少弯路呢。 2. 搞科研就得去争取科研经费。可这竞争者都是什么人啊!牛校牛老板背景的一大堆,而且个个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主儿。跟这些人竞争胜算不大。很多从课题评审回来的同事都说:10个课题申请中9个都够资格够水平,把钱给谁都没错。可是最多只有一个能最后拿到钱。你知道他们怎么评审课题(据说的,自己没经历过)?第一要看的不是课题正文,而是你的简历,看看你的背景、你的老板是谁、发过什么文章、有过什么经历、这个人的工作我熟悉不熟悉等等,主要是看你有没有能力完成课题。第二就是看看你课题申请正文的第一页,基本上该给你个啥分数就定下来了。很多人告诉我课题申请的第一页(specific aims)如何如何重要,估计与此有关。接着往后看一般就是寻找给钱 (感兴趣) 的理由和拒绝(不感兴趣)的理由了。怪不得大家都说要多去开会、多去认识人、多学习他人的成就、多去推销自己的成果、让更多人意识到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呢。没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估计要遇到一些困难经历一些挫折。 3. 科研合作是很多发钱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没几个合作者的课题申请,几乎没有啥指望能打个好分数,再牛的人都不例外。估计是大家都不喜欢闭门造车。这就要求研究者本人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没有一定的交流能力不成啊。即使你再牛知识再丰富,找个那方面的专家合作也不吃亏。 4. 提职时,一般需要很多推荐信证明你在你的领域如何如何等等。如果不认识几个领域内的牛人,谁给写这推荐信呢?当然了,如果你的论文经常在CNS上转悠,也用不着这么做,你本人就已经是牛人了,呵呵。但我想大多数人可能还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还得多出去交流才成。 有啥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这次的东西和孔教授没啥关系,估计板砖会少些?
18594 次阅读|100 个评论
[转载]”历史认识“无非是日中关系的象征
dongzg101 2011-10-27 05:38
”历史认识“无非是日中关系的象征 2011-08-12 08:49:42 浏览 17918 次 | 评论 68 条 许多人认为,“历史”和“台湾”是中日关系中的“最大问题”。我一直在心里“惦记”着这句话,并且有所“怀疑”。“惦记”的理由是,这两个问题对中日政治关系、经贸关系、军事关系、社会关系、相互认同、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产生的影响确实很深刻,也很重大。“怀疑”的理由是,在今天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实质性的共同利益也确实左右两国关系大的形势下,把“历史”和“台湾”这两个原则性的、敏感性的、复杂性的、历史性的、结构性的议题视为“最大问题”,我不得不认为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务实精神。 我先不谈台湾。因为“台湾”是中国的内政,我作为日本人是没有资格谈的,否则违背“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在这里,我专门谈谈历史问题对中日关系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定位。 首先要弄清,我也曾表述过多次,今天我们谈的内容在严格意义上不是“历史问题”,而是“历史认识问题”。关于前者,中日两国在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时候已经达成了政治性、原则性的共识,也意味着一直纠缠两国的“历史问题”达到了“解决”,否则中国和日本是不可能邦交的。 当然,在实现邦交的过程中,双方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谈判,其中也包含主张和妥协,我就不展开讨论这些了。而今天两国公民“认真”讨论的则是“如何认识当年在中日之间发生的历史?”关键不在于“历史”本身,而在于“对历史的认识”。正是在这点原则上,两国公民之间必须达成共识。至于复杂的历史事件、事实关系的解读,就让我们委托给“历史问题专家”吧。那不是咱们管得了的事。 弄清“历史问题”与“历史认识问题”的原则性区别后,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它是中日关系的“象征”。 历史认识问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纠缠”着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小泉纯一郎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问题、某些政治家和右翼分子不恰当的言论问题以及自卫队高官违背政府立场发表“个人”言论的问题等。对于这些有关“历史”的现象,中国政府和媒体不得不表示“关注”,给予批评。 我认为,中方这样做是合理的,否则就违背当年周恩来前总理实现邦交正常化的逻辑了。实际上,直到今天为止,日本一部分人士对当年历史的不正当言行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的原则性批评,只会加剧两国大部分友好人士之间的感情鸿沟,这实在是一场悲剧。 “感情鸿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无论是政治家、商人、媒体、学者、文艺人还是留学生,所有人的言行都会被两国舆论的氛围所影响,不容忽视。“历史认识问题造成的感情鸿沟”很有可能影响经贸关系、高官对话、首脑外交、留学生生活、文化活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交流,其影响性质无疑是负面的,是恶性循环的。 可见,历史认识问题对中日来说是一种“导火索”,是往往使得两国多方面的交流陷入停滞状态的“不安要素”。它象征着21世纪中日关系的复杂和脆弱。因一次有关历史认识问题的突发事件,首脑外交被“停止”,在华日本留学生主办的文化节被无限延期,日本大企业的销售利润和企业形象明显受损;高官对话被滞后,国民感情恶化,媒体报道脱离客观中立……导致这么多后遗症的历史认识问题难道还不是象征性的吗? 不过,理解历史认识问题多么具有象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弄清它本身不是一个带有“实质意义”的问题。它是随时随处都会浮出水面的,往往也是突发性的。它本身不是一个“问题”,而是造成问题的“导火索”,是充满着象征意义的不安因素。这是我对今天中日之间“历史认识问题”,而非“历史问题”的理解。 大家怎么看? 本文刊登于《以谁为师?——一个日本80后对中日关系的观察与思考》(2009年6月,东方出版社,加藤嘉一著)第253-254页 1 上一篇 中国和日本面临的是两种历史认识… 下一篇 9・11:日本灾后半年游记
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让人终身受益的几个经典术语(31~40)
len0z 2011-9-22 09:16
让人终身受益的几个经典术语(31~40) 31.刺猬法则   所谓“刺猬法则”是说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作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 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 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的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 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得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 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 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32.手表定律 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 手表定律 。深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 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人无所适从;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33.二八定律 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处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定律,叫“马特莱定律”(Pareto principle),又称“二八定律”。其基本内容如下: 一是“二八管理定律”。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二是“二八决策定律”。抓住企业普 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三是“二八融资定律”。管理者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的重点项目,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提 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二八营销定律”。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渗透营销,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之,“二八定律”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 34.热炉法则   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   点评: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纪律的维系力通过严格的执行来完成。“热炉”法则向我们形象地阐述了执 行纪律时惩处的原则:a.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预防性原则。这就要求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 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b.每当你碰到火炉,肯定会被灼伤的必然性原则。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c.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 就被灼伤的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绝不拖泥带水,绝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d.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 灼伤的公平性原则。对公平的追求来源于人类的天性,只有公平的制度才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及拥护。e.不管在任何时候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的有效性原则。 35.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 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释义:当你知道自己犯错时,立即了结出场!不可再找借口、期待、祷告或采取其他任何动作,赶紧离场……不可试图调整头寸、避险或其他无谓的措施,赶紧认赔出场! 36.贝勃定律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 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也就是说,原来的砝码越重,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5毛钱一分的晚报突然涨了5块钱,那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本500万的房产也涨了5块,甚至 500块,你都会觉得价钱根本没有变化.贝勃定律告诉我们,给予方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尽量不做画蛇添足的事;而受予方要懂得珍惜自己 的点滴所得,善待身边的人。 37.酒与污水定律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在企业中,总难免会有污水,而污水又总会给企业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掌握酒与污水的冲突与协调的技巧。酒和污水在一个组织中也 存在着相互博弈的过程。发现人才、善用人才,在人才大战中占得先机,是精明的企业管理者引领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码,而有效运用酒和污水定律,则是组织一 个高效团队的最佳途径。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就是对团体中的人才加以指引和筛选,剔除具有破坏力“污水”,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标, 这就是人才的运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就是个人的集合体,企业的整体效率取决于其内部每个人的行为,这就要求这个集合体内的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效能, 以保持团队的整体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尽管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只要找到合适的最佳途径,就能顺利扬起企业的奋进之帆。  38.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 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 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 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 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39.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英文名: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 墨菲法则 ”、“ 派金森定理 ”和“ 彼得原理 ”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墨菲定律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律,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我们再举个例子:   你兜里装着一枚金币,生怕别人知道也生怕丢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用手摸兜,去查看金币是不是还在,于是你的规律性动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被小偷偷走了。即便没有被小偷偷走,那个总被你摸来摸去的兜最后终于被磨破了,金币掉了出去丢失了。   这就说明了,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40.帕金森定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毕业生职场成长的几点经验
kejidaobao 2011-9-19 14:33
文/鲍金勇 每年都有一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走出校门,步入职场。职场和校园有很大的区别,如何尽快适应职场、更好地成长?这里分享几点经验。 1) 要有职业目标和实施路径。确立职业目标可以从兴趣、“长板”以及最看重的东西这3个角度出发。选择自己喜爱的事情来做,激发自己的天赋。同时要发挥自己的“长板”,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最后别忘记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摇摆不定,可以请教职业规划师。目标确立后,就要设计路径。首先要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现状,然后进行相应的知识体系构建,专注于核心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只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就证明这一职业是适合你的。 2) 要适应环境,更要改变环境。初入职场,在某些方面难免有点不适应,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人际交往,以及一些不公平现象。大多数毕业生都在20—30岁之间,正处于收入较少、支出较大的阶段。初入职场者需要继续学习,需要谈恋爱、结婚、买房子、生孩子,每一个都是花钱的事情。这个阶段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安身”,因此要用自己的方式尽快适应环境。其次是改变环境。其实每一个成功的人成功的地方就是有形或无形地改变了环境,一个人如果真的改变了身边的环境甚至更大的范围,而且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那么一定能够成功。 3) 要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坚持独立性自尊,不依靠他人看法。拥有独立性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评判是根据自我的标准。比如,很清楚自己的学习是否努力、工作是否用心,尽管别人对此有很多的看法,但最终尺度是由自己的内心来衡量的。这样的人在思考自己的能力大小时,不会和他人进行很多比较,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我进步了吗?我是不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幸福?”在这里,别人进步的多少,别人幸福还是不幸,都不会影响到他对自己的评价。独立性自尊水平较高的人的生活动力主要来源于寻找“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关心什么?我到底想要怎样生活?”等问题的答案。在职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靠人不如靠己,靠山总有一天会不复存在。因此,要特别卖力和勤奋,力争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4)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世界,多关注事物积极的一面。幸福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来关注,幸福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等外在事物上,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们的认知。在职场中,大家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很多人会因为这些而缺乏自信,缺乏动力,甚至否定自己。特别是平时觉得自己很优秀、工作很突出,一旦遇到挫折,如果没有很好地得到调整,很容易跌入低谷。凡事多看积极的一面,会让你有不同的境界。在遇到困难时,既可以选择说自己不行而像孩子似地躺在地上撒泼耍赖,也可以选择像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接受特种部队挑选过程那样咬紧牙关积极面对,用自己的意志作支撑去亲身体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煎熬与锤炼! 5) 尽职尽责,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做出漂亮的工作业绩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也才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就会想法设法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找借口。其次要敢于承担责任,无论结果如何,这是提高业绩重要的基石。一定要经常问自己:我会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干得怎么样?我给企业、客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事情是正确的,你自己想去做,想去改变,想去解决问题,那就应该行动起来,将这份责任转化成价值,于己于人都是好事。 6) 工作中要有想法,更要有行动。想到不等于得到,想不到就一定得不到,想到加做到等于可能得到。清晰地指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所以要正确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问题的来源入手,善于思考,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能找出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想到之后就是行动和做到了。职业生涯中,要经常思考:应该做哪些工作才能提升自己和公司的绩效?绩效提升的关键点在哪里?最近所做的工作是否对绩效有贡献?应该如何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不管怎样,思考之后就行动,不开始永远无法进步。 7) 要形成发现别人优点的习惯,与人为善。如果只是看到别人的缺点,必定会影响沟通和交流。积累职场人脉很重要,但大家往往忽视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容易让对方受不了,同时自己没有觉察。美国著名推销员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一条“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个亲朋好友。如果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得罪了一位顾客,就意味着得罪了250个潜在的顾客。在职场中也一样,应善待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看长处,多虚心学习,与人为善,珍惜缘分。 8) 要学会感恩,保持良好情绪。感恩之心有助于人们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美好经历,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有助于人们应对压力和伤痛,有助于培养仁德,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建立新的往来。在职场中,学会感恩,尤其对于那些帮助了自己成长的人。生活中有许多人值得你去感谢:朋友、家人、故友、老师、领导、同事,给你机会的人和无数的其它人。你可能更要感谢生活本身的赠与或自然界的美景。如果你心存感激之情,那么你感受的不仅仅是心灵的宁静。一个怀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良好情绪,而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生活也将赋予更多的回报。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1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者实用手册(3):“轰炸”你的大脑!
热度 1 MJ2009 2011-9-17 07:25
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在坐车、做饭、睡前的空隙时间里,跳读着看完了 武夷山老师推荐 的《打破偶像者:一位神经科学家揭示如何异想天开》( Iconoclast: A Neuroscientist Reveals How to Think Differently ),很有点意思,小结一下。 首先来句题外话。虽然已是电子书籍横行天下的年代,我还是喜欢纸版,主要是看电脑让眼睛非常疲劳,当然也许将来以后有了kindle之后我也会被改变~~于是,当看到武夷山老师推荐此书时,第一反应是去学校图书馆查一下有没有。意外的是,居然有,而且仍然在架,实属不易,要知道这破图书馆大多数时候连专业书籍都不很全面……(而在我看来这本书不能算专业书~~)。当即就借了出来。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咔咔,于是很快读完了。 作 者Gregory Berns是美国艾默理大學(Emory University)神经经济学领头人。听听这头衔,啥叫“神经经济学”?哈哈。简单说就是研究大脑如何影响人的经济行为。这本书一定程度上也是探讨这个问题,不过具体是探讨“打破偶像者”这一类人的大脑。“打破偶像者”就是不搞偶像崇拜的意思,不过念起来总是很拗口~~下文为了简洁,并为了牵强附会到本系列文章的主题,姑且称之为“创新者”吧。 全书大意就是讨论“创新者”的大脑、思维有什么特点,从而使之成为“创新者”的。大体上是三个方面: 1)具有独特的理解、感受(perception),就是说,面对同样的事物、状态,创新者的理解与常人有别,大家都悲观,TA却乐观;大家熟视无睹,TA却看到蹊跷、改进潜力,等等。perception源于视觉(vision),然而,眼睛产生的视觉可能是相似的(眼睛就是一个光学透镜),大脑产生的perception却可能迥异。 2)不畏风险(risk),迎难而上。光有独特的理解还不行,要行动,行动就有风险,作为创新者,你的特立独行必然招致大家的不理解。通常这样的风险分为两类,不确定度(uncertainty)和公众嘲笑(public ridicule),都会激发大脑的反应,产生恐惧感(fear)。创新者一般能调整自己,克服这种恐惧感,方法之一就是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3)就是 武夷山老师在文中提到的社交能力 ,social intelligence,不知道翻译成“人缘”合适否?特立独行还不够,作为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你得把自己的idea“卖”出去。作为学者,你不但得发表高水平文章(笔头的,无声的),还得去开会、去演讲、去宣传你的学术、发现,去说服别人来研究、追随、批判你的学说,这时候,社交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别人是否对你的学术感兴趣,不完全取决于你表达的内容,还取决于你表达的方法、沟通的渠道。小到文章标题、关键词,大到期刊、会议的国际影响力,都能体现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梵高和毕加索的例子武老师已经提到了,可以去看看。 本书最后一章有点意思,说既然如此,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吃了就能提高理解力、不畏风险、人气倍增呢?回答是,有,但是不能当药吃。其实原理也不难,大脑再复杂,仍然是个生物体,各种生化信号仍然会受到外界药物影响,于是Berns教授就举了几类药物,虽然有些现在还没有证明功效。比如怎样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一歪招,迷幻剂,(例如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麦角酸酰二乙胺),吃了以后,出现幻觉——幻觉也是一种不同的理解啊,呵呵,虽然不是你想要的。怎样不畏风险呢?壮胆呗,很简单,喝酒就是一种,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啊~还包括,抗抑郁类药,镇静剂等——怎么都这么恐怖啊,大家还是喝酒吧!至于人际交往能力,更有意思,回答是,激素,例如类固醇类的氢化可的松(cortisol),脱氢反雄甾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效果尚有争议),以及催产素(oxytocin)。文中给出了实验证明:鼻内摄入(intranasal)催产素的志愿者更能识别复杂的面部表情,潜在的暗示是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哇,这岂不是说,女性天然具有更好的人际交往潜力?后知后觉啊~ 见解、胆识、人缘,这三部曲,共同构筑了从个人的idea到最终改变社会的全过程。如何走出第一步,产生新见解、新思路?文中反复提到一条最直接的方法:用新的东西“轰炸”你的大脑(bombard the brain with things)!因为大脑会犯懒,熟悉就滋生懒惰,要求新,不能满足于熟悉,要去探索新知,就把自己置身于新知之中,这时的陌生感难免产生恐惧甚至厌倦。这里推荐Martin Schwartz的文章“ The importance of stupid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doi: 10.1242/​jcs.033340 )。想尽办法让自己产生“我真笨啊”的感受,恰恰是攀登科研高峰之所需。 走出你的第一步,你,轰炸大脑了吗?
个人分类: 创新|3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准确判断他人忠诚度的有效办法
热度 1 shuhualu1016 2011-9-14 09:49
文 / 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培训咨询网 首席专家 要判断他人的忠诚度,首先必须回答: “ 一个人为什么会忠诚,而另一个人却不忠诚?原因究竟何在? ” 这样两个问题。 忠诚与否与人性没有关系,也不是品行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忠诚与否,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其实,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差别仅仅在于他已有的经历让他形成的独特行事方式和思维惯性,这也就是品行。比如,如果一个人多次由油嘴滑舌、坑蒙拐骗、言实不符的行为中得到了好处,并且从未碰过壁,受到过惩罚。那么他也就从这种 “ 激励 ” 中学习,把这种行事方式当作他的一种聪明和本事,不断地如此反复,形成一种自以为得意的行事习惯。这并不是这个人的本性多么败坏,而是由他少付出,但却有大回报的多次先例,使他把这种非常情况当成了正常情况。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不追求自身利益和欲望的满足。有欲望、追求自身利益的满足,并不能说是一种缺点。而缺点只是在于他追求自身利益和欲望的满足方式不对,不应该损害他人利益。当一个人在以往的经历中,从没有过少付出、多获取的经历,他的行事方式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 要获取,须努力 ” 的思维模式,他明白 “ 要有所得,就必有所失 ” , “ 得 ” 是自己的一定 “ 失 ” 换来的。所以,我们对一个人的忠诚度的评价只能由这个思路展开,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人的品行作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事方式,并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这就是没有绝对的好。所谓没有绝对的坏,人们总会明白少付出、多获取的事在世界上不是常理,更多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对方以一种公平交换的心态来与人交往,也就可能建立忠诚。因此,即使一个人曾经有过付出少而获取多的经历,只要通过严肃得失二者之间的对等关系约束,仍然可以使这个人产生对企业的忠诚。 忠诚只不过是一种依存关系。 什么是忠诚? 它不是那种辱之不怒、屈之不怨、驱之不走、恨之报德的行为。若有这种人存在,这人绝不是忠诚,而是愚蠢。岳飞蒙受无尽屈辱,但仍对宋朝皇帝忠心不变。这虽不能说是他的愚蠢,但并不能由此说他忠诚伟大。在此支配他行为的仍是他的自私自利。他明知以皇帝为首的投降派行径是损害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行为,他还掌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能挥师京城,清君侧,除掉投降派,为国家民族的利益有所作为。但他选择了愚忠,宁可受辱被杀,也不反皇帝。这是他出于一种自私的本能,意识到以武力抗拒卖国行为,会冒太大的风险。因为皇帝代表国家,选择反抗皇帝,振救民族这一途径,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因而要冒诛灭九族的风险。相反,选择逆来顺受的行为,保住名节,青史留名,却没有任何风险。在封建社会,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利益,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可荫及子孙。 忠诚不是对他人的顺从,而是对自己利益的重视。它代表的是一种巩固的利益关系,家狗赶不走。有吃的野狗也会变成家狗,没有吃的,家狗也会变成野狗。绝对的忠诚是不存在的,忠诚只是一种利益依存关系。他的最大利益,只能从你那儿获得,不能从其它另外任何地方获得,他就会对你忠诚。正是这一忠诚的内在含义,为我们提供了判断他人忠诚度的有效方法 ―― 期望平衡法。 一般而言,只有我对对方有所求,能从对方获得一定利益的满足,对方对我也同样有所求,能从我这里得到他所期望的利益的满足时,彼此才会尊重对方,所谓的忠诚才能建立起来。也只有建立在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上的忠诚才可能长久。 现在我国不少企业的大老板,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称心的经理人,但大都是蜜月尚未度完就分道扬镳了。其原因在于二者之中有人发现从对方获得的利益与自己的期望不一致。分析起来有三种情况: 一、彼此的期望没有充分表达,当逐渐了解到对方的期望后,或者因为不能满足对方的期望,或者认为对方的期望不切实际而轻视对方的期望,因而造成其中一方不满。 二、一方,或者双方,没有想到对方的期望要由自己来满足,最后发现不能为对方的期望提供满足,因而造成对方不满。 三、彼此之间获得的利益满足不对等,一方获得的满足大,而另一方却相对较小,较小的一方产生了不满。 这三种不满情况中的任何一种不满情况,只要公开表达,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就公开化,彼此间的合作也就走到了尽头。而只有双方都感到从对方所获得的利益满足,与为对方提供的利益满足对等时,这种相互依存的忠诚关系才会建立起来。每个人都会把从对方获得的利益满足,与自己为对方提供的利益满足进行比较,如果这种比较让任何一方感到不平衡,这感到不平衡的一方就不可能有什么忠诚。 有些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心胸开阔,处事大度,在人际交往中不斤斤计较,这个人就有忠诚度。其实这种人更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具有高忠诚度的人,他只是能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平衡的人。并且,如果他所获得的利益欲望满足总量,使他感觉到与所付出 ―― 为对方提供的满足不对等时,他会不动声色地与你拉开距离,结束这种可能存在的依存关系,让所谓的忠诚永远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人的忠诚度是更低的。如果他计较彼此之间利益的对等,相反是他是更看重这种依存关系,他的忠诚程度相应还可能高一些。 获得忠诚的期望平衡法。 期望平衡法是通过公开准确表达自己的期望,并通过平衡彼此的利益,以结成相互依存关系,稳固彼此之间的联系,达成持久的真诚合作的一种方法。其操作要点如下: 1. 明确我对对方的期望。即我需要从对方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和欲望满足,并要尽可能具体化,能数量化的要数量化。这可使对方明确,要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基础上的忠诚,其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2. 让对方也明确提出他的期望。即让对方明确界定他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利益满足。 3. 交换评价对方的期望要求。如果对方的期望是自己可以满足的,并且和自己向对方提出的期望进行比较,基本上平衡,那么忠诚的基础也就存在了。 4. 相互承诺。相互保证为对方的期望提供满足。若不能满足对方的全部期望,可公开提出来讨论,看对方是否能愉快地改变或调整。若对方快乐地改变或调整了他的期望,自己也调整一下对他的期望,以保证彼此的期望在达成平衡的基础都最终兑现。 5. 检验承诺。当对对方兑现承诺没有信心时,有必要通过试用来检验。企业引进人,有一个试用期,这实际上就是在做承诺检验。 6. 稳定依存关系。如果双方存在依存关系,二者相互从对方获得的利益满足基本平衡,并且又能够顺利通过承诺检验,这种长期的依存关系也就可能建立起来,那么彼此之间也就建立了一种忠诚关系。 一般而言,对方期望高,自己能为他提供的满足低,即有不能为对方期望提供满足的内容,对方的忠诚度,必然低。不要期望他人到你企业来学雷锋。相反,若是对方的期望低,你为他能带来的满足高,他的忠诚度一般比较高。 运用期望平衡法判断他人的忠诚度,开诚布公地表达和讨论彼此的期望是关键。在中国,一些人总是羞于言利,甚至对自己获得的期望满足不满时,还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分手,也不明说。这就需要通过制度和文化来调整,鼓励员工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所希望的岗位进行竞聘,打破虚伪的 “ 君子不言利 ” 心理限制。 ( 本文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转载须署名,违者必究! )
个人分类: SH研究理论|288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了解人际交往的4种空间距离效应
ywmucn 2011-9-1 20:01
转载自: http://reader.youdao.com/sharelite?itemId=-452825616294510814method=viewSharedItemThroughLinksharedBy=-7884020687505027178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一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4、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他爱上了一个姑娘,向姑娘求婚遭到了当众拒绝。姑娘后来恼怒地说:“他竟在离我8英尺(约2.5米)的地方谈这种事。”自然,这种社交距离不是谈婚论嫁的场合。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其交往距离也不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例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当成身外之物,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步步逼近,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同是欧洲人,交往时,法国人喜欢保持近距离,乃至呼吸也能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很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 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一些。我国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与大臣们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独占较大的空间,大臣们在皇帝面前均要弯腰低头,眼睛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还要背朝外出。所有这些,都表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当人们接触到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时,不敢贸然挨着他坐,而是尽量坐到远一点儿的地方,这都是为了避免因侵犯他的自我空间而惹他生气。 人们确定相互空间距离的远近不仅取决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还有性格和具体情境等因素。例如,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更乐意接近别人,也较容易容忍别人的靠近,他们的自我空间较小。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守的人不愿主动接近别人,宁愿把自己狐立地封闭起来,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他们的自我空间受到侵占,最易产生不舒服感和焦虑感。此外,人们对自我空间需要也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无法考虑自我空间,因而也就容忍别人靠得很近,这时已没有亲密距离还是公众距离的界限,自我空间很小,彼此间不得不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表示与别人的距离。然而,若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合,人们的空间距离就会扩大,如公园休息亭和较空的餐馆,别人毫无理由挨着自己坐下,就会引起怀疑和不自然的感觉。所以,人们有时会试图通过选择适当的位置来独占一块公共领地。如在公园休息亭,如果你想阻止别人和你同坐一条长凳,那么从一开始你就要坐在长凳的中间,这就会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凳子比较短,这样你就能成功地在一段时间里独占这条凳子。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的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个人分类: 杂抄&感悟|1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保持良好心态?
baiyunrui 2011-8-8 21:26
如何保持良好心态? 1.将不快以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要敢于把自己不愉快的事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当极其忧伤时哭泣、读诗词、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都是常见的宣泄方式。节奏欢快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 2.多与人交往,摆脱孤独。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会习惯的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希望从团体中得到爱。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有助于身心健康。当你真诚的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时,你会欣喜地发现,你获得的比你给予的更多。千万不要因为怕别人不高兴而把自己同他人隔绝开来。孤独只会使抑郁状态更加严重。 3.增强自信心,做情绪的主人。人在正常状态下是可以通过意志努力来消除不愉快情绪,并保持乐观心情的。一是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二是不在乎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三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知识是自信的源泉。要学会容忍,培养坚忍的毅力。用积极进取精神取代消极思想意识。把事情看透,心胸开阔,情绪就能保持稳定。 心理保健-面对挫折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在遭受挫折的时候,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第一,沉着冷静,不慌不怒。 第二,增强自信,提高勇气。 第三,审时度势,迂回取胜。所谓迂回取胜,即目标不变,方法变了。 第四,再接再厉,锲而不舍。当你遇到挫折时,要勇往直前。你的既定目标不变,努力的程度加倍。 第五,移花接木,灵活机动。倘若原来太高的目标一时无法实现,可用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来替代,这也是一种适应的方式。 第六,寻找原因,理清思路。当你受挫时,先静下心来把可能产生的原因寻找出来,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七,情绪转移,寻求升华。可以通过自己喜爱的集邮、写作、书法、美术、音乐、舞蹈、体育锻炼等方式,使情绪得以调适,情感得以升华。 第八,学会宣泄,摆脱压力。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宣泄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可以减轻精神疲劳 第九,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当人们遭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时,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会对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使你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第十,学会幽默,自我解嘲。“幽默”和“自嘲”是宣泄积郁、平衡心态、制造快乐的良方。当你遭受挫折时,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如“吃亏是福”、“破财免灾”、“有失有得”等等来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或者“难得糊涂”,冷静看待挫折,用幽默的方法调整心态。
个人分类: 净化心灵|1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也想释放我的天性
热度 4 yanhuasanman 2011-6-2 18:24
我也想释放我的天性,可是现在没有机会,也不会有机会。选择了高考,选择了化学,这辈子也许与化学脱不开了,也许就这样了,忙碌的实验,反复的实验,无休止的毒气。 看到科学网上好美的山水照片,很是冲动。我最喜欢为别人照相,可我自己扼杀了自己的天性,现在蹲在实验室盯着反应的温度。我最想游荡在天水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无限的冲劲,现在好像没有那个机会。 好想自己有部自己的单反相机,这样我就可以在大山之巅,山水之间!可又不能盼着家里的救济,现在自己挣着自己的生活费,虽说吃饭很是滋润,可绝对没有钱去买部单反相机。我喜欢从焦距里看山水的样子,很美丽,可以保留那份永远不变的记忆! 毕业那年做了一次性格测试,我是高度的人际交往型的性格,可现在在实验室从事数据的工作。现在一点一点的磨灭着,转变,或许是强制的转变吧! 自然是人的天性,现在没有机会去步着天性走,没有时间,没有多余的资金!磨练,磨练,从事着魔鬼般磨练人的研究生生活。我们都是机器,只不过是可以吸收外来东西的机器! 我很乐观,因为我自己现在最基础的可以养活着自己,不至于饿着。所以我还要工作着!时间,时间,当我把崔老的时间久可以停止了,也许不是,因为心态还很年轻!
个人分类: 美丽遐想|2751 次阅读|5 个评论
做个“有种”的中国人!
热度 50 qpzeng 2011-3-25 23:26
要别人看得起你,你必须首先对得起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如此,在国际关系中亦然!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国力飞速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可是,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却未能根本好转,有时还会因面孔酷似日本人、韩国人而沾他们的光!然而, 我们的祖先崇尚礼义,我们的民族尊重道德,讲究修养,中国人并不缺少“优良之种”,这个“种”就是公德、教养和责任心! 下面我想细数“丑陋的中国人”的种种不是,但更想谈谈如何做个“有种”的中国人。我必须强调,我的每一个数落都不是无端的指责,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中外对比,并提出个人的建议。 中国人应该注重环境污染治理。 我曾经游览过西欧、北美、南澳等30多个国家的80多座城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清澈的江河湖海,尤其是“千湖之国”芬兰,几乎见不到任何污染的痕迹!相反,无数电影、电视镜头中惊现中国各地的工厂向沟渠、下水道甚至江河中大肆排放污水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你有没有想过,江河湖海是相通的,你污染了中国的河水,你就必然污染人类共有的海水,你也毫无疑问要污染外国的土地和空气。这是没有社会公德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谴责!我建议中国应该以国家的名义,对世界环境负起应有的责任,把治理环境污染上升到维护国际和平与人类幸福的高度,要让全体中国人建立这样的共识:制造污染就是残害人类,不可饶恕! 中国人应该注重生态保护。 我到过美国的沙漠之城拉斯维加斯,除了原本荒凉的沙漠,没有过多人工开垦的痕迹。相反,中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竟然是离北京最近的几个非沙漠地区。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每年形成的沙尘暴不仅殃及北京及其周边的许多大中城市,而且还要飘到韩国、日本、台湾等地,实在害苦了本不该受苦的中国其他地区或他国的人民。我建议国家应下大力气防止土地过度开发导致的沙化现象,并加强沙漠地区的生态治理,因为这不仅可以造福国内民众,也能惠及外国人。 中国人要讲究公共卫生。 我见过伦敦、巴黎、柏林、莫斯科的地铁,无一不比中国地铁破旧,但他们的公共厕所的卫生绝对一流,而且每个卫生间都装有卫生纸。当然,跟十几年前相比,中国许多新建公共设施的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已今非昔比,但中国各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仍然很差,在一些旅游胜地,不仅外国人一回想起上厕所就恶心,就连中国人恐怕也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如西藏米拉山口的厕所就是草棚下一口缸,旅游者如厕还要排队轮流并付费!我建议国家和政府部门应把整治公共厕所当成一项“形象工程”来抓,让我们的旅游胜地成为中国响当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要提倡健康饮食。 我在西欧生活或游览时,总是不习惯外国饮食的口味,每到一座城市,我都会找当地的“唐人街”的中餐馆就餐,还好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全球遍地开花,中餐馆比比皆是!不过,说实话,这些中餐馆除了老板和伙计是说地地道道温州话的浙江人外,菜肴的口味都多多少少变了!比如,不油腻,不辛辣,少盐,很清淡,跟外国饮食的口味接近。回到国内,川菜馆和湘菜馆随处可见,而川菜和湘菜素以油腻、辛辣(麻辣)为特色,光看饭馆的烟囱冒出来的烟和厨房的回收桶里的剩饭剩菜就知道中国人的饮食多么不健康!更可恶的是,一些不良店家竟然使用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地沟油”烹饪,中国人却乐此不疲,照吃不误! 中国人要守纪律。 我在希腊雅典观看奥运会期间,亲眼见到中国人在比赛场不对号入座并与志愿者发生冲突的一幕,深为同胞不守规矩的行为感到耻辱。同时,也见到中国人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看得外国人个个直咋舌,脸色大变!作为旅游者,你吵闹也好,你随地乱扔垃圾也好,可能不受当地法律法规的制约,一切行为都要靠自己自觉。同胞们!无论是在赛场观看比赛,或者在旅游胜地游览,你们能不能尽量文明一点?学学外国人在公共场所的良好表现,不要丢中国人的脸好吗? 中国人要讲质量。 在国外日用品市场,到处充斥着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我在美国的一家超级商场挑选了一对Made in China的NIKE旅游鞋,但因对其质量心存疑虑而最终放弃购买。说实话,中国出口商品的质量比内销商品的质量还是高得多。有趣的是,以前听说日本的优质品留国内,一、二等品输欧美,三等品出口中国,还以为是调侃,后来亲自去日本观光时,看到一些日本商品,不仅质量非常高,而且外包装也十分讲究。据说我们在那吃的大米也是日本最好的品种,的确口感很好。 中国人要讲信誉。 我在西班牙马德里时,看上了一套风光画册,但店家不能刷卡,只收现金,我说等我去ATM拿了钱再来买,可是店家说,你可以先拿走画册,等会回来再付款。我在芬兰的宿舍经常不锁门,从来没有失盗过,我的自行车也是随便停在户外,根本不曾想过有人会偷。回到国内,坑蒙拐骗偷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国家应该正视这个问题,要从小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中小学一定要有帮助学生树立“荣辱观”的专门课程,同时也要通过实施奖惩制度形成“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社会氛围,让每个中国人也能成为有道德、讲修养的高素质世界公民的一员! 中国人要讲认真。 我在芬兰见到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旁边图书馆门前的一块水泥坪翻修,前前后后施工了几个月,这在国内是绝然不可想象的,但人家就是追求质量,不急功近利!完工后,我还真的四处看了看,摸了摸,质量的确棒,可谓“慢工出细活”啊!还听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参赞说过一件事,他家的卫生间水槽漏水了,打电话请了位芬兰水管工上门维修,人家把工具在地上一摊,发现自己忘带了一样工具,于是专程跑回去拿,令这位参赞略有不悦!可是,人家认真负责地干活,连拧一颗螺钉都是那么仔细,那个周到劲头硬是感动了参赞,这也是在国内见不到的,“豆腐渣工程”更是令人深恶痛绝! 以上我列举中国人修养差、道德素质低的种种行为,尽管有“恨铁不成钢”的心迹,但更希望我们的同胞能够表现得更“有种”点,尽快恢复中国文化中注重“礼仪”的优良传统,以道德、文明的良好风貌示人,在中国国家地位大幅上升的同时,中国人的文明程度也应该同步提高!
个人分类: 生活杂感|6729 次阅读|114 个评论
一次性知己
热度 5 sheep021 2011-2-25 21:22
2011-02-18 10:46:47 来源: 山东商报   张旭 一次参加某旅行社的旅游活动,一车人互不认识,但是耐不住旅途的寂寞,彼此就交谈开了,从国家大事到子女教育,无话不谈。在几天的旅途中,无论是吃饭时,还是参观风景名胜时,我们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旅途结束时,互相交换了名片,相约以后还要一起旅行,还要把彼此照的相片在网上传给对方。但是奇怪的是,旅游结束之后,彼此就没有再联系过。 不是我们忘了说过的话,只是因为在旅途中和在旅途后人的处境大不相同,旅游是为了放松心情,调整心态。但在旅途结束之后,又回归到原来的生活,面对的是繁重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哪里还顾得上旅途寂寞时的诺言?旅途中的朋友就成了人际交往中的一次性知己,那时所缔结的朋友关系,只是一道及时的快餐而已。 旅途的知己,本来交往不深,忘记也就算了。可是,下面这个故事里,却是因为现实里的寂寞和需要,放弃了本来可相守一生的知己。 同事的男友出国了,出国前他答应修完博士学位就回国和同事结婚。刚开始时两人都倍感思念,隔几日就会通一次越洋电话。但是,当同事患了胆囊炎,急需要男友的照顾和安慰时,男友却无能为力,只能在电话里嘱咐其保重。 同事病愈后,嫁给了她的高中同学。“前男友确实很爱我。”同事说,“但我在病床上很无助时,是我现在的丈夫在无微不至的照顾我。” 无论多么伟大的爱情,都不能忽略现实的需要。但二人隔着遥远的距离,许多实际的问题,会把过去的海誓山盟挤得没有生存的余地,牛郎织女的爱情只能存在于神话故事中。 (本文来源:山东商报 ) 评: 一次性知己,二次发表。 新民晚报上,全文刊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7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人际交往高手三秘诀
shixiuchao 2010-12-29 13:41
在我们所认识的朋友当中,有人会特别吸引朋友与顾客。对于这样的人,你不禁感叹地说:他把人吸引到自己身边了! 这真是一句妙词,一语而言中。 人并非强迫他喜欢谁,他就喜欢谁。 山姆史特威特或许是我们直到目前为止碰到过的最优秀的人,但是我们不见得会选他做个人的朋友。如果要问理由,那只有一个:他不是一个能够填饱我们饥饿精神状态的男人。我们和山姆在一起觉得不自在。因为他所散发出来的优秀气势,让我们感到自卑。即使山姆这个人如何杰出,作为朋友,人们也会对他敬鬼神而远之。 下面列举的,是一般正常人所共同需要的三大基本渴望。利用这三种方法,就能获得友谊。 一、容纳 容纳是维生素剂。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受,希望能够轻轻松松地与人相处。 在一般情况下和人相处时,很少有人敢于完完全全地暴露自己的一切。所以,若是能让我轻松自在、毫无拘束,我们是极愿和他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和能够接受我们的人在一起。 专门找人家错处而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个好亲人,好朋友。请不要设定标准叫别人的行动合乎自己的准则。请给对方一个自我的权利,即使对方有某些变态也无妨。 别要求对方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以及行动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要让你身旁的人轻松自在。 能接受任性、残暴的人往往具有带动他人向上的最大力量。一个原本脾气暴躁、动作粗鲁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却变成了一个和善、可靠的市民,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的太太信赖我。她从不责备我,只是一味地相信我,使我不好意思不改变。 某位心理学家说: 要改变一个任性或残暴的人,除了对他表示好意,让他自己改变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 很多优秀的人,往往能影响本质善良的人,接受他们,使他们更好。但是对于任性、残暴的人,他们往往束手无策。为什么呢?因为优秀的那群人根本不能接受粗暴的人,甚至于避之如蛇蝎,在感情上并不相通,这怎么能想象对方变好呢?我曾经和一位有名的精神科医生共进晚餐,话题谈到人际关系中的容纳问题,他说: 如果大家都有容纳的雅量,那我们就失业了!精神病治疗的真谛,在于医生们找出病人的优点,接受它们,也让病人们自己接受自己。每个人刚生下来,都很轻松自在,同时暴露出恐惧与羞耻心。医生们静静地听患者的心声,他们不会以惊讶、反感的道德式的说教来批判。所以患者敢把自己的一切讲出来,包括他们自己能够感到羞耻的事与自己的缺点。当他觉得有人能容纳、接受他时,他就会接受自己、有勇气迈向美好的人生大道。 鲁斯哈比博士指出,如果每对夫妻都能牢记结婚仪式上的誓言:我不计较这个男人(或女人)的一切,我接受对方所有的行为。就会挽回很多家庭的不和睦。 很多大企业家和我说: 我们要想提升某某人时,会先调查他的妻子。 并非调查他们的太太长得是否很漂亮,或者很会做菜。而是她是否能让他的先生充满自信。 某些企业的老板说: 做妻子要接受丈夫的一切。要让丈夫生活愉快,拥有满足感。当丈夫回到家里时,要替他装上自信的弹丸。这样做了丈夫就会想:她这样喜欢我,可见我在她心中有一定的位置,并非一文不值。做妻子的若能爱丈夫,信任他,他就会拥有我一定能做好一切的自信。所以当他第二天出门时,他不怕任何困难的考验,会充满自信地接受挑战。 相反,作为丈夫回到家里以后,妻子只会唠叨、抱怨不停,那他的斗志就会完全消失。 一个能容纳自己丈夫的人,她必会得到丈夫的更加怜爱。 人们愿意和喜欢自己的人和睦相处。假如是因为妻子的缘故,让丈夫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讨厌自己,那么,丈夫会随着自己自信心、自尊心的低落而对妻子不耐烦,彼此会因为吹毛求疵而感情低落,这样的结局就太煞风景了。 二、承认 每个人的第二渴望就是承认。 承认比容纳更深一层。容纳,实际上是消极的作法。我们容纳对方的缺点与短处,伸出友谊的双手接受他们,这只是消极的作法。倘若是积极的做法,就是找出对方的长处,不光是停留在接受忍耐对方的缺点上。 人们都喜欢沐浴在承认的温馨之中。从这里也可发挥它的特性。 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自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到那里去。那个孩子已经被严重灌输了自己没有用的观念。刚开始,他一语不发,怎样询问、启发、他也绝不开口。心理学家一时之间也真是无从着手。后来心理学家从他父亲所介绍的情况和所说的话里找到了医治的线索。他的父亲坚持着说: 这个孩子一点长处也没有,我看他是没指望,无可救药了! 心理学家开始应用承认的方法,找出他的长处孩子不可能没有任何长处。他到底找到了这个孩子喜欢雕刻,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聪颖的天赋,还颇有高手的意味。他家里的家具也被他刻伤,到处是刀痕,因而常常受到惩罚。心理学家买了一套雕刻工具送给他,还送他一块上等的木料,然后教给他正确的雕刻方法,不断地鼓励他: 孩子,你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会雕刻的一位。 从此以后,他们接触得频繁起来。在接触中,慢慢地找出其他事项来承认他。有一天,这个孩子竟然不用别人吩咐,自动打扫房间。这个事情,使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心理学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孩子回答说:我想让老师您高兴。 人们都渴望着他人的承认。要满足这项欲望并不难。 你对擅于做股票生意的人夸他眼光好,夸他善于看穿行情,他可能不以为然,觉得你不过是在拍他的马屁而已。因为他并非只以一个成功的股票买卖者自居。不过,换一个角度,你夸他是一个烤牛排的专家,也许他会乐昏了头。称赞人的规则是: 夸奖别人还没有显现出来的长处,才能使人快乐。每一个人一定都拥有不大为人所知的优点。为什么我们不去发掘这些尚不为人知的方面呢? 更多学习登陆 陈安之 永远成功网 www.yycgw.com www.xuexiw.com 陈安之课程报名咨询QQ:863799908 三、重视 人所需要的第三个欲望,是受人重视。 所谓的重视,就是提高价值。我们都要求别人能够重视自己的价值。 比恩P布鲁斯博士说: 我的保险公司成功的原因在于重视代理店。我们以此为座右铭。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座右铭会造成那么大的奇迹呢? 他指出:重视的反面就是轻视。 我对我们公司的代理店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且让他们知道这个事实。我们知道,不管什么公司,他能成功的原因在于代理店能力的大小。在我的观念中,能力大的小的都很重要。我以我的代理店是同行业间最优秀的态度来接受他们。由于我重视人的关系,使他们自己觉得对别人对社会有益和重要,所以就带来好的结果。 请别忘记人是世界上最尊贵、最重要的。为了表示我们对人家的重视,请注意以下的四种方法: 1、不要怠慢人。 2、对于不能立刻会面的拜访者,应尽早约他会面。 3、时时感谢别人。 4、对人特别招待 第四点尤为重要。 对人最消沉、轻视的态度就是平等接待。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个独特的个体,是个特别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注意这点,承认每个人的独特的价值。 比恩P布鲁斯说: 我以前打算开分店时,曾对顾客作过开卷调查。刚开始时卷单上写着各位顾客,结果回音很少。后来,改变了一下称呼,称xx先生,xx小姐,就改变了窘境,回信的数量、情况就很好了。 人们讨厌被列入各位主顾、大众、诸位、孩子们、已婚者们等概括性的范围内。大家希望自己能作为并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请别把对方当做抽象的顾客们来对待。你是要和这个人、那个人交往的,不是和人们这种动物。 我们都喜欢到对待我们特别殷勤、周到的餐厅用饭。餐厅不必一定是铺张的,只要待者们叫着我们的名字说: 约翰,今晚为你准备了烧羊肉。 这就够了。 即使对小孩也可以应用这个秘诀。不要把他们当作孩子们,而以约翰、史密斯等个人式的方法对待。不要拿他和任何一个平常的小孩子比。这对他是一种轻视。 男人在向客人介绍家人时,常常把妻子当作个体来介绍,而介绍三个孩子时,情况就很不同了。手一指,这是我的孩子们。这样结束的场合比较多。为什么要这样笼统地介绍呢?为什么不能和大人一样,一个一个地介绍呢?见到十岁的孩子时,请用和会见一位银行经理一样的方式吧!别光挥手说:喔!请握手说:今天很荣幸和你见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浅谈
ouczdm 2010-5-28 10:15
当今大学生,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报复和异性交往等交际障碍,怎么样才能消除这方面的障碍而成为使你成为一个社交高手呢?笔者愿在此略述几点以供参详! 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学生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这种同学在学校中为数不少,这就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和学校教育的管理力度。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改正这种心理呢?首先,要教育学生采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社交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其次,要引导学生采用 阿 Q 精神胜利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会积极与人交往,增强自信,任何一个交际高手都不是天生的。 孤独心理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这类学生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性格、过于自负和自尊、挫折。有句话说的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自尊、自负、自傲都会引起孤独的产生;还有一种人比较容易孤独,那就是 喜欢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的人! 怎么样才能够改变这种心理呢?首先要把自己融与集体中,马克思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一个拒绝把自己融入集体的人,孤独肯定格外垂青他!其次要克服自负、自尊和自傲的心态,积极参加交往。当一个人真正的感到与他人心理相融、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时,就容易摆脱这种孤独误区了! 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因为嫉妒会吞噬人的理智和灵魂,影响正常思维,造成人格扭曲!有嫉妒心的人应多从提高自身修养方面上下工夫,多转移注意力,积极升华自己的劣势为优势,采取正当、合法和理智的手段来消除这一心理。 报复心理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这种心理给报复者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莫大的阻力和压力。想改变这种心理,需要提高报复者自身的自制力,要反思报复结果的危害性,学会宽容。俗话说: 宰相肚里能撑船 嘛! 异性交往困惑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这些大学生主要因为不能正确区别和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部分大学生划不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从而把友情幻成爱情。大学生的年龄本来就是一个情愫迸发的年龄,对异性的渴望本是正常的事。但由于一些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封建社会 男女授受不亲 的文化传统,认为男女之间除了爱情就没有其它什么了,使得他们还没有树立起正确 异性朋友观 。这必然会对大学生异性间交往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再一个是舆论的影响,有的学校、老师、家长对男女同学之间交往横加干涉,这势必加重了异性之间交往的困难。要摆脱异性交往的困惑,首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因为集体活动有利于男女同学建立自然、和谐和纯真的人际关系,其次要讲究分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个人分类: 百味杂谈|2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