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宇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宇宙大爆炸’是真实存在还是一个假定?
chenfap 2009-4-1 14:38
宇宙大爆炸是真实存在还是一个假定? ( 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Ⅻ 主流宇宙学的理论 基础(四) ) 我在《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Ⅻ 主流 宇宙学的理论 基础(一)》那篇博文中曾指出 : 宇宙大爆炸理论 默认时间有起点,且采用物质场的物质密度为无限大作为初始条件;这实际上预先就假定了宇宙大爆炸的存在。有人说,根据宇宙目前的状态也可反推出大爆炸的存在,而在实际上也是对 a(t) 曲线做了许多假设。现在我们来详细说明这个问题。 所谓 宇宙 大爆炸 原是用来通俗地形容宇宙从其物质密度、温度和时空曲率(注意是指 4 维时空的曲率,不是指 3 维空间的曲率)从都近于无穷大时的状态开始膨胀的现象。 宇宙 大爆炸 的特点是: 时间有起点,由此起点 开始,宇宙不断膨胀,在 此起点时, 宇宙中的物质密度、温度和时空曲率都近于无穷大。 必须强调指出, 宇宙大爆炸绝对不是从理论上推出来的,也就是说,还没有什么公认的理论能推出 时间有起点,和 推出 在此时间起点时, 宇宙中的物质密度、温度和时空曲率都近于无穷大。 宇宙大爆炸也还没有在实验和观测上得到公认的、令人信服的验证;虽然有些观测事实支持发生过宇宙大爆炸的看法,但对这些观测事实也可以作出其它、而不是由于大爆炸的解释,我已在前些时的博文中,讲过其它的解释。 根据宇宙目前的状态是否可反推出大爆炸的存在? 在我的博文《 如何说明宇宙大爆炸不可能存在 ? 》中曾经指出过: 因此,还不能肯定 宇宙大爆炸的确真实存在过,只能把它看成是作为初始条件的一个假定。 参考文献 Weinberg S. 1972,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Wiley, New York . 刘辽,赵峥 . 2004, 广义相对论(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北京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13 次阅读|2 个评论
[译]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eloa 2009-2-19 09:55
laosun 发表于 2009-02-15 4:08 原载《自然》(Nature)2009年01月01日第457卷第28页 天文学领域的技术进步极大地帮助人们解开那些困扰人类的最宏大的问题,Owen ingerich为你详细评说。 整整四百年前,欧洲流传着一件令人吃惊的新发明的消息两个透镜放在一个管子里,就可以魔术般地放大遥远的景物。它的确切起源已经在论战的迷雾中迷失了,但确切的是,荷兰Middelburg市一个叫做Hans Lipperhey的人曾于1608年申请过专利。他的申请被驳回,因为这项不具名的创新已经人所共知。 17个月后,一位意大利数学教授写的一本小册子宣布他用这种新发明的窥镜(spyglass)有了神奇的发现。扉页上伽利略称之为perspicillum似乎在暗示这是他自己的发明,不过如果他在自夸的话也应该可以谅解,因为伽利略的工作把这种其他人只是用来取乐的玩具变成了一种科学仪器。1609年12月,他用自己的窥镜辨认出了月亮上存在环形山、山脉和平原。四百年后,为了纪念这些令人吃惊的发现,联合国将2009年命名为国际天文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 图注1:伽利略对月亮的观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10年1月,伽利略已经发现了木星的四颗明亮月亮(英文是小写的moon,与他同时代的约翰斯开普勒把它们称为卫星(satellite))。年底之前,伽利略又发现金星的位相(如月亮一般的圆缺变化),证明它围绕太阳运动。 这些发现的意义是巨大的。尽管尼古拉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543)这部著作提出了日心系统已经将近70年了,但只是被作为一本计算行星位置的手册,从不被认为是对宇宙真实的物理描述。居住在一颗每24小时就旋转一圈的球体上,这件事连想想都会觉得可笑!况且如果地球每年围绕太阳运动的话,它又怎么能带着月亮一起运动呢? 正是伽利略的著作让人们从理智上相信日心系统是物理上的真实。伽利略发现月亮跟地球是相似的,人们曾相信它与地球这个充满了堕落与衰败的地方不一样,是由水晶般的以太构成的完美球体。于是那个永恒而轻盈的天空开始破碎。木星悠然自得地带着它的卫星,而人人都知道木星正在运动,那么一颗运动着的地球为什么非要用看不见的以太才能把自己的卫星月亮拴在身边呢?伽利略在这件事上充满技巧的辩论术在他1632年的著作《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体现地淋漓尽致,这本书虽没能充分证明地球的运动,但其说服力却足以让他深深地触怒了宗教裁判所。 关于天空的不同观点 大约两千多年以前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由土、气、火、水四种元素构成的世俗世界,而天空则是由轻盈的球层构成的亘古不变的纯净的存在。教会观点认为地球是沉重的,居于宇宙中心的,人类的悲欢就在这里上演,这一点非常符合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火山喷出的烟尘和火焰表摩纳哥了地狱之火的存在,而上帝的领地和上帝选中的义人就居住在群星所在的天穹之外。甚至连支持高贵的哥白尼哲学的英国天文学家Thomas Digges也在他的著作《天球运动的完整表述》(A Perfit Description,1576)中,也把义人的居所放在了群星之间。 如此绝大部分教会权威们拒绝这种新的宇宙学也就在预料之中了。不仅如此,罗马教廷的权威们还大发雷霆,因为伽利略这个业余的神学家竟然胆子大到告诉他们如何解释圣经。这显然是一场势力范围争夺战。伽利略被传讯至罗马,被允许他为极端的异端怀疑做无罪辩护,但仍被认定为能遵守禁令(教授哥白尼宇宙学),从而并被判处终身软禁。 图注2 Thomas Digges的日心说宇宙结构 伽利略的论证得到了开普勒的帮助,开普勒在理论天文学方面里程碑式的著作也出版于1609年。他很恰当地将之命名为《新天文学》,将重点放在了研究行星运动的物理原因上这与过去的天文学家们只是用严格的几何模型来说明天空中的事情。甚至开普勒的老师和指导迈克尔迈特林斯也敦促他要忘掉物理学,专心于天文学(也就是几何学)。但开普勒相信存在一个物理上实在的宇宙,他拥护哥白尼日心说甚至还在伽利略之前。 但日心说自哥白尼以来已经走下坡路了,露出了破绽。哥白尼对于行星的经度和纬度用了完全不同的几何模型来解释,而对于一个物理上真实的系统,同一个模型应该能够处理这两个坐标。根据哥白尼的观点,行星在圆周上运动(围绕太阳的偏心圆),当地球离太阳最近时其速度也不增加。正是开普勒对于物理真实性的追求促使他最终假定椭圆是行星轨道的基本形式,从而消除了困难。 与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一样,开普勒在行星理论的方面的进展也最终让哥白尼宇宙学被广泛接受。在《新天文学》的导言中,开普勒写道:可能会有人的信仰太脆弱,接受哥白尼就等于冒犯了他对上帝的虔诚,那就让他关起门来苦思冥想吧。他相信自己是最忠实地侍奉上帝,却不知道对于天文学家来说,上帝已经赐予我们用思维的眼睛观察地得更加清楚的权利。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天文仪器都在人类努力寻找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上居于中心地位。这个努力所费不菲。第谷布拉赫吹嘘说他的观测(他没有使用望远镜,但利用象限仪及其他仪器相当仔细地提高了裸眼观测的分辨率)花费了丹麦国王超过一吨的黄金,这在16世纪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制造大型望远镜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有人争论说这样的仪器真如诗歌一样对人类进步最终起到作用(或者一样没用),但它们能够获得投资,恰如最伟大的诗歌,或者建造哥特式大教堂一样,宇宙学是人类精神的征程,是个人或国家值得骄傲之处。为了了解我们在复杂的时空之网中的位置,是值得花费大价钱的。 在那遥远的地方 开普勒还改进了伽利略的作品,用一个凸透镜物镜和一个凹透镜目镜代替了伽利略的两片凸透镜,从而取得更大的视场,也可以放置十字叉丝,而观测天文学的下一次巨大进步则是发生在将近两个世纪之后。接近18世纪末,威廉赫歇尔,一位充满灵气的从音乐家转行的业余天文学家,开始了看似唐吉坷德式的对宇宙三维结构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天王星,这使他得以从业余转为专业人员。在作为天文学家最具创造力的那几年,赫歇尔开创了建造大型反射望远镜的方法,空前提高将光线收集能力。他最终数出来成千上万的星星,发现了数百个星团和星云,而后者则成为超越传统的裸眼所见的恒星天,通往更为广袤的外部宇宙之门。 一个世纪之后,感谢工程上的进步,人们发现了如何在玻璃镜面上镀银,并发明了照相术得以捕捉星星和星云的图像,天文学家们最终越过了这道门槛。1859年,在海德堡的一个化学实验室中,化学家罗伯特本生和物理学家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发现了解开宇宙中化学元素构成之秘密的钥匙:通过不同的谱线辨认相关的元素。同时,富裕的慈善家慨解囊,天文学家们得以利用新的巨大望远镜做出了一系列让人们增强自我意识的发现。其中就包括银河系的巨大尺度,它比赫歇尔曾设想过的任何结果都要庞大得多。随后人们认识到银河系也仅仅是无数星系中的一个,而这些星系都是从几十亿年前的一次灾难性的大爆炸产生的,它们正在相互远离,相互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数百万年甚至数十亿光年。 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的尺度和年龄的飞速增长让人们产生了一种担心,正如古代的人类中心宇宙论破灭所引起担心的一样,人们会问:在近乎无限的时空旷野中,具有理性、能够进行观测的人类还有什么意义?这个存在论的问题在数十年间已经被反复提出,毫无疑问这也驱使我们心甘情愿地把纳税人的钱投入到将来的宇宙探索之中。 今天的,电子革命使CCD取代了照相底片,效率提高了近50倍,从而可以收集并处理数十亿字节的数据,并使用高速的自适应光学补偿大气变动,使天文学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面上的大型望远镜。宇宙中的恒星和星系居民们如今开始一一被列入统计表中,这远非从前可比。这也包括最近几年,对发现太阳系外的行星的统计。这些研究的成功会帮助我们回答接下来这个令我们关于宇宙的观念再次发生剧变的问题:我们是孤独的吗? 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号任务计划于2009年发射,是第一个专门设计用来寻找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的飞行器。不要期待能够收到某个行星上的智慧生命发来的无线电信号。但其他令人兴奋的信号必定可以找到。今天的光谱仪可以窥见遥远行星上的大气,并从中寻找可能表征生命存在的化学元素的痕迹这即使对于能够在行星大气层中产生氧气的最基本生命形式也会有效。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回答接下来那个会再次改变我们宇宙观念的问题:我们是孤独的吗? 国际天文年可能标志着我们在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的又一次理性革命。它能否像伽利略和开普勒确立日心说那样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吗?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 注:Owen Gingerich是麻省坎布里奇市哈佛-史密斯松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和科学史荣誉退休教授,著有《上帝的宇宙》(Gods Universe) 原文见此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7/n7225/full/457028a.html
个人分类: 天文|1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红猪]从大爆炸到大反弹
eloa 2009-2-11 14:35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2-09 6:58 译者,Explorer,更多译作见 这里 和 这里 。 如果我们的宇宙不是从无而生,而是一个以前存在的宇宙的再生版本的话,会怎么样呢?请看 Anil Ananthaswamy的调查: ABHAY ASHTEKAR一直记得他第一次看到宇宙反弹时的反应。我大吃一惊。他如此描述道。当时他正注视着一个宇宙反向运行到大爆炸的模拟。基本上,模拟宇宙表现出预期的行为,随着星系的会聚宇宙变得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但是,这个宇宙没有到达大爆炸的奇点,而是发生了反弹并重新开始扩展。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Ashtekar希望确认他看到的东西,于是他邀请他的同事们共同讨论这个结果足有六个月,最后在2006年发表了这个结果。循环宇宙基于一个叫做圈量子宇宙学(LQC)的理论,那能够阐明宇宙诞生时的情形那些东西甚至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无能为力。 我们的宇宙有可能是在前一个宇宙崩塌之后出现的这一观念,自2003年以来一直令物理学家们非常着迷。现在这一理论已经能够提供我们可以加以实验验证的预言了。如果真的得到验证的话,大爆炸将被大反弹取代,而我们将终于能够理解时空的量子结构。宇宙源自一个有无穷密度的点的观念,将被反复循环的宇宙观所取代,宇宙有可能经历无穷无尽的扩展与收缩,无始无终。 LQC实际上是另一个叫做圈量子引力的理论的第一个实际应用,圈量子引力理论巧妙地结合了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和量子力学。我们需要这样的理论来解答当微小体积经历极端重力时会怎么样的问题,例如,接近大爆炸时的情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Ashtekar在量子力学框架下重写了广义相对论方程式。和理论物理学家Lee Smolin与Carlo Rovelli一起,Ashtekar展示了由重力场线的回路编织成的空间-时间结构。在缩小足够多倍数以后空间看上去是平滑而连续的,而凑近观察的话会发现空间表现为一个个独立的块,或者说是量子,大概是10-35平方米大小。 2000年,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柏克校园跟Ashtekar做博士后的Martin Bojowald采用圈量子重力理论建立了宇宙的一个简化模型。LQC从此诞生了。 Bojowald的重要成就在于:不同于广义相对论,LQC对物理过程的描述不会在大爆炸那一点失效。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能成功阐明宇宙诞生之时的情形。 宇宙学者们畏惧奇点是因为那一点中存在无穷的引力,还有无穷的温度和密度。而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并不能处理这些无穷大的量,因而无法对大爆炸中发生了什么加以阐释。Bojowald最初的工作展示了如何避免那个讨厌的奇点,虽然仅仅是数学技巧上的避免。当时那项工作给我印象很深,Ashtekar说,现在仍然印象深刻。 波兰华沙大学的Jerzy Lewandowski,还有Bojowald,和Ashtekar及他的两个博士后:Parampreet Singh和Tomasz Pawlowski,共同发展了这个思想。Singh和Pawlowski开发了基于LQC的宇宙模拟程序,正是在那个模拟中他们看到了宇宙反弹。当他们逆着时间模拟时,无穷密度的大爆炸奇点没有出现,宇宙停止了崩塌,逆转了方向(开始膨胀)。大爆炸奇点确实不见了(《物理评论通讯》,96卷,141301页)。 但是胜利的庆典没能持续多久。研究小组使用LQC研究我们的宇宙在膨胀开始之后的长期行为时,他们遭到了打击模拟的宇宙开始崩塌,这简直是在挑战我们所知的关于宇宙的一切。那完全违背广义相对论,现供职于加拿大渥太华Perimeter理论物理研究所的Singh说:明显是个错误。 Ashtekar也很难受,他说:我相当失望,这对LQC可不是个好兆头。然后,在进一步地改进数学方法之后,Ashtekar, Singh和Pawlowski解决了这个问题。理论的早期版本通过面积的量子项描述宇宙的演化,但仔细的研究发现了微妙的错误。Ashtekar, Singh和Pawlowski改正了错误,改进后的计算能够对微小的空间体积进行有效处理。 根本性的不同就此出现。现在基于LQC的宇宙模型能够在充分膨胀的情况下与广义相对论极好地符合,同时仍然消除了大爆炸的奇点问题。法国马赛地中海大学(Mediterranean)的Rovelli对此印象深刻。他说:这可真是桩大事,每个人都期望某一天我们能学会正确地处理量子宇宙的问题,不再受大爆炸奇点的困扰。但以前我们从来没有能够达到这一程度。 德国科隆大学的物理学家Claus Kiefer也同意这一观点,他在这个领域中著述颇丰。他说:这的确是一个认识早期宇宙的新观念,现在,你有了一个能够自然地解释无奇点宇宙的理论。他还指出:与量子宇宙论相竞争的理论还有一些,比如弦论等理论都提供了独特的宇宙学认识,但这些理论中还没有一个能完全与量子力学相融合。 如果最终证明LQC正确的话,我们的宇宙就来自一个此前存在的宇宙,那个先在宇宙也曾经扩展,然后在引力的作用下收缩。随着所有的物质挤压到微小的体积中,那个宇宙达到了普朗克密度,5.11096千克每立方米。在这个阶段,那个宇宙停止收缩,开始反弹,产生了我们的宇宙。 Singh说:只能接近普朗克密度,理论显示达到那个密度是不可能的。Bojowald指出,这是因为当万亿颗恒星的物质被压缩到一个质子大小的体积中时,那样的密度下时空结构会产生出超强的排斥力。在这一时刻,时空量子不可能被进一步压实了。压实的时空在强于引力的外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这个瞬时的排斥行为引起了宇宙的反弹。从那一刻开始,因为大反弹的惯性宇宙将持续膨胀。除了引力,没有什么东西能让这个膨胀减速。 LQC还阐明了我们的宇宙的另一个神秘阶段。在经典宇宙学中,大爆炸后的最初的若干分之一秒之内有一个叫做暴涨的现象,这一阶段宇宙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扩展。这个暴涨阶段需要解释为什么在热还没有足够的时间传播那么远时,宇宙中相距遥远的区域的温度就几乎是相同的即水平问题(horizon problem)。LQC也解释了为什么宇宙能在永远扩展和最终因引力而收缩之间拥有如此微妙的平衡即平稳问题(flatness problem)。经典学说中宇宙学家们引入暴涨子(inflaton)来令暴涨现象发生,不过我们所知道的有关这种粒子的信息可是非常的少(译者注:少到我们没有太多理由相信这种粒子存在)。 宇宙的回忆 更重要的,知道的也更少的是暴涨之前的宇宙。宇宙学家们一直假设在暴涨开始时,可以将时空视为平滑的而忽略量子效应,这样就能应用广义相对论来研究了。这一直被视为一个科学的猜想直到现在。LQC显示:在暴涨开始的时候,时空的确可以被视为平滑的。Singh说这不再是一个猜想了,这是圈量子宇宙学的一个预言。 Ashtekar, Singh, Bojoald和Pawlowski 共同发展的模型展现了巨大的进步。这是第一次有一个理论在有效地预言暴涨之前的宇宙情况的同时,能够正确地预言暴涨之后的宇宙情况。Ashtekar说:同时做到这些事情一直是很困难的。 如果我们居住的这个宇宙来自于一个先在宇宙的话,我们能知道那个在我们之前存在的宇宙的什么东西吗?LQC模拟显示那个宇宙也应该拥有星球和星系。但是有关大反弹前后的量子阶段的认识存在分歧,就是那个因为量子波动而无法约束住宇宙体积的那个阶段。Bojowald的计算显示有关前一个宇宙的所有信息在经历大反弹后都被彻底抹去了。换句话说,宇宙的回忆是不存在的(《自然物理》,卷3,523页)。与此相对, Singh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Alejandro Corichi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反的意见。(《物理评论通讯》,卷100,161302页) 现在宇宙被压缩到了一个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体积。 Ashtekar把他从前的博士后以及学生们之间的这个争论比作小孩们的争吵。他说这个争论现在没有太大意义,尽管宇宙是否可能存在宇宙的回忆这一问题引发了哲学上的兴趣,但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为时太早。我们应该操心的是如何将理论与现在的实验相对照。 与实验对照来验证理论的日子可能很近了。研究者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宇宙微波辐射背景(CMB),这一辐射是在宇宙的量子阶段结束很久后才放射出来的。尽管CMB开始于大爆炸后370,000年,但其源起可能会更早,Bojowald说:那有可能处于量子引力效应仍然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时期。 Bojowald发现按照LQC理论,量力引力效应的影响可能在宇宙暴涨开始之前的一个很短的加速扩张时期处于控制地位。那个被称为超级暴涨的时期,由高密度量子宇宙的极大的排斥力引起,而无需借助暴涨子来解释。这个阶段对CMB的细节具体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但是已经能够肯定:LQC的预言和经典宇宙学的预言有所不同。Singh说:这正是我们接下来两年将要做的事。我们将努力得出一些经得住考验的预言。 同时,英国诺丁汉大学的Ed Copeland和他的同事们展示了他们的研究:超级暴涨阶段在时空结构中引起量子波动,这最终可能成为了星系和星系团形成的种子。这意味着仅由超级暴涨就可以解释我们的宇宙,而不必认为暴涨阶段存在,而这个不必要的暴涨阶段一直只是硬加在标准宇宙理论上的一个附件而已。不过现在,超级暴涨的理论还很不成熟,它还不能解决暴涨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的水平问题和平稳问题。 Copeland说将来的实验可以揭示我们的宇宙是经历了暴涨还是超级暴涨阶段,只有经过暴涨阶段才可能形成一种特别的引力波型,可以尝试寻找这种引力波型来验证理论。这些暴涨阶段形成的时空结构中的波纹可能极化了CMB,不过这些影响对现有的探测仪器来说还太微弱了。但情况在明年就将有所改善,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那时将提供微波背景的最细致的观测结果。Copeland的工作显示:超级暴涨将抑制宇宙尺度的引力波的形成,在CMB中应该没有暴涨理论所预言的极化现象。他说:如果真的探测到了那样的极化现象,那很可能是反对LQC的有力实验证据。 Kiefer提醒说:所有的LQC都有一个相同的大问题。经典宇宙学的预言来自对广义相对论方程的求解,尽管对宇宙作了一些简化假定。理想的LQC也应该来自于圈量子理论,即它的所有方程都应当由圈量子引力理论推得。但是,Bojowald和其它研究者都采用广义相对论的理想化宇宙,将其用圈量子引力方法量子化后就得到LQC。Kiefer说:从一个物理学家的观点来看,这是完全正当的,但数学家们可能不会喜欢这种做法。 Rovelli同意这一观点。为了给LQC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和他的同事Francesca Vidotto一直努力在圈量子引力的基础上重建LQC。(www.arxiv.org/abs/0805.4585v1)Rovelli说:结论是十分乐观的。从远比广义相对论更接近圈量子引力理论的一些基础出发,我们可以重新推得现在LQC的方程。 理所当然地,Rovelli正在期待可能证明这个理论的实验。他说:我希望在我死掉以前知道圈量子引力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对一个现在刚过五十的人来说,他可能太过悲观了。一系列的实验将观测CMB和探测引力波,普朗克号卫星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宇宙是如何诞生的?有关于此的观念革命可能将来得比他想象的更早。 我们的宇宙会反弹吗? 依据理论物理学家Abhay Ashtekar等描述大反弹物理图像的公式,我们的宇宙在前一个宇宙崩塌后成长起来。同样的命运在等待着我们吗? 这得看情况。我们过去通常认为宇宙的星球和其它物质的引力起着决定作用。要么宇宙的密度足够大,引力能够让大爆炸以来的膨胀停止并把所有的东西拉回一点,要么宇宙的密度不足,永远地膨胀下去。但是过去10年里对遥远的超新星的观测结果对这种观点形成了挑战。我们的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还因为某种神秘的排斥力在加速膨胀。宇宙学家们把这种排斥力归因于暗能量。那么如果我们的宇宙将不再收缩,它是否已经进行了它的最后一次反弹呢? 大概不是。宇宙学家们对暗能量仍然所知甚少。一些理论模型推测暗能量的属性可能随时间变化,可以从排斥力变成类似重力这样的吸引力。如果那样的情况发生的话,宇宙将停止膨胀,星系将开始聚集到一起。我们这个宇宙的物质和能量的密度到底是多少也还顶着一个问号,我们还没能对此进行足够准确的测量,也就不能由此确认我们的宇宙最终是否将停止膨胀。如果真正的密度比我们现在观测到的稍大一点点,可能就正巧足够宇宙由膨胀转为收缩。 而按照大反弹理论,在这两种情况下宇宙都将崩塌直到其密度达到理论允许的最高密度,然后发生反弹。在这一点上,宇宙将反弹然后再次膨胀最终形成了循环的宇宙。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相似关联的自然与社会
snowboyice 2009-2-7 10:18
我的网络日记 Blog 记录我对自然科学、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形 而上学的理解。宇宙自相似特征提供了人类的认识基础,哲学 共性、化学相似相容、物理共振都体现了某一尺度下相似性的 提炼与传递。 运用这一思维模式,不难发现人类作为宇宙体一 个子域空间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然后才是其人类及时 社会的个性。今天的大多数人们缺失了从共性上来深化认识人 类和人类社会,过分的强调了其个性,其结果深层次社会法则 不能跟进。事实上,理解当今人类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从中 提炼多层次哲学思维模式,以此视角分析、重组人类行为与社 会关系,这将有利于获得深层次的自我认知与定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Ⅱ(一) 为什么说宇宙包含两部分:时空,物质场?
chenfap 2009-1-10 14:49
1 宇宙包含两部分:时空,物质场 1. 1 为什么说 宇宙包含两部分:时空,物质场? 什么叫 宇宙?中国古代学者曾说过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显然是把宇宙理解为时空。西方把宇宙称为 Cosmos, 意指人类周围有秩序的世界;人类周围有秩序的世界是什么?有的宇宙学教科书上说,这是指,从地球到太阳系,再扩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团、乃至天文观察所及的天体;这种说法又显然是把宇宙理解为一切物质场。上述两种理解都不全面,全面的理解应当是:宇宙是空间、时间和客观世界中全部物质的总和;这也就是说,宇宙包含两部分:时空,物质场。 宇宙演化是时空演化和物质场演化的总称,所谓宇宙膨胀是指时空的膨胀,实质上是度规张量的变大(当然物质场也要随宇宙膨胀而膨胀,但物质场还有自身其他原因的胀缩,如热涨冷缩等等) ; 这属于时空演化。物质场演化则包括物质场能动张量的创生、星系的形成等等。 任何物质必定于某一时刻处在某一空间位置,因此,物质不可能脱离时空存在。可是,下面我们将要看到,在理论上时空却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亦即在理论上可以存在没有物质的时空,这就是 Minkowski 时空。 可是,由于量子力学效应,量子振荡总是存在的,结合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便使得于任何时刻在空间中都有物质场能量创生;因之在实际上 时空总是与物质相伴而存在。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62 次阅读|1 个评论
时间,空间真的存在么?
liufeng 2008-12-22 16:58
作者:刘锋 天生的盲人同时失去触觉,他还有空间概念么? 所有的人类都是失去触觉的盲人,人类的科学还有空间概念么? 所有的人类都是失去触觉的盲人,他们被固定在恒温的不流动的水中,人类的科学中还有时间概念么? 因为有了生命,世界才有花香,因为有了生命,时间和空间才会出现。 列两个等式 花香=时间=空间 没有花香的宇宙=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宇宙 一个疑问 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宇宙,还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么?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229 次阅读|11 个评论
静夜狂思-47-终极问题(6)
考槃在涧 2008-12-8 15:12
很久以前就写了,一直没有放出来 , 现在拿出来等砖头。 有限与无限 无限有真假两种。 假无限 :在知之内是有限,在知之外是无限。也许在知之外只有 1 ,但由于人探测不到 1 ,所以还是无限。对于目前的人来说,即便我们所在的宇宙之外再没有宇宙,宇宙也是假无限的,因为有些信息我们是探测不到的。但如果全息原理是对的,那么人是可以理解这个假无限宇宙的。因为人是 3 维的,高一维的智能是可以理解低一维的规律的(人为什么能够认识宇宙?人的知为什么能高于经验?也许是这样的。) 真无限 :宇宙根本就是无穷无尽的。在这样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里,所谓的子母宇宙、多重宇宙,都是可能的。一切我们能够想到的,都是可能的;一切我们能想到的,不过都是宇宙给我们的暗示。而在一个随机而无限的宇宙中,宇宙的样子取决于人的认识;尽管宇宙有它本来的面目。 真随机: 随机 = 可能,可能 = 无限。当可能成为实在,无限就成为有限。凡实在是有限的,凡可能都是无限的。当你数 1 、 2 、 3 、 4 、 5 ,都是实在,是有限的。 n 是有限的,你总可以达到;但 n+1 是无限的,永远不可以达到,因为 n+1 从来没有存在过,它只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通向无限的可能。极限的收敛实际上正好是一种有序的相变,凡可以说清楚的相变都是有序相变。 宇宙 定义 :宇宙是一切事件的总和,而非一切实在的总和。事件既可以是已发生的,还可以是正发生的,更可以是将发生的。 事件 :任意两个可被观测到的差异,即是最小事件单位。事件不过是各种最小事件单位的集合,什么样的事件集合是一个显著的、可被区分的事件,取决于观测水平和观测者。 起源 :每一种起源都只是这一类有序的开始,而非宇宙的开始,宇宙没有开始,宇宙开始于可能。 时空 :有可能我们的时空对于宇宙来说,仍然只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含义是,空间上是一个点,时间上也是一个点。也就是说,无论我们这边怎么折腾,对于那边的宇宙来说,含义是完全一样的。 时空是结果而不是起源。绝对时空观 = 把时空看成起源和舞台;相对时空观 = 把时空看成过程和状态。 规律 :有序现象的出现与迭代,是物理定律出现的基础,更是生命出现的基础。在同一层次中,有序是无序的抽象与坍缩,在下一个层次里,不只事件是由上一层次决定的,连规律也是上一层次的演化。以前貌似提过,再提一次: 第一级有序:四种力 第二级有序:星系 第三级有序:稳定的气候地质系统 第四级有序:生命 第五级有序:群集智慧 第六级有序:智慧生物个体 第七级有序:? 每一层结构都是上层有序性的进化,在同一级有序中,规律是处处对称的;在不同级别的有序之间,规律是自相似但不全等的。 涨落意味着有序,真随机意味着要么没有涨落,要么涨落没有边界。 宇宙不会结束,结束的是能够承载生物的有序结构。 宇宙为什么会进化?因为规律的本身是可以迭代的而不是孤立的。
个人分类: 哲思|3620 次阅读|3 个评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发展
qlewa 2008-12-2 23:19
《宇宙大爆炸》视频 《宇宙大爆炸》第1集:何处是中心 《宇宙大爆炸》第2集:给我证据 《宇宙大爆炸》第3集:宇宙的密码 《宇宙大爆炸》第4集:宇宙的模样 :《宇宙大爆炸》第1集:何处是中心 简介:一千多年前,托勒密创立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起来反对他,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可后来的人们却发现,把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心,同样也有很多问题。伽利略的发现,牛顿的研究,以及开普勒和多普勒的结论,都使人类认识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些科学家们,都发现了哪些奇方妙法?到底哪里,才是宇宙的中心呢? 《宇宙大爆炸》第2集:给我证据 简介:从爱因斯坦到勒梅特,再到哈勃,这些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宇宙是从一个原始原子开始,不断分裂膨胀而成的,就如同一颗小小的橡果,长大成为一棵参天的橡树那样。哈勃后来在观测上的发现,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宇宙产生于一次大爆炸的观点,开始形成。然而英国剑桥的霍依尔教授,却持截然相反的看法。霍依尔教授认为,如果宇宙真的产生于一次爆炸,一定会在太空中留下痕迹,请问这个痕迹找得到吗? 意外发现的宇宙密码 贝尔实验室的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要做一个实验,却发现他们的工作被普林斯顿大学的狄基小组抢先了。当他们见面互相印证彼此的成果时,意外发现找到了蕴藏在宇宙深处的密码。 简介:贝尔实验室的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要做一个实验,却发现他们的工作被普林斯顿大学的狄基小组抢先了。当他们见面互相印证彼此的成果时,意外发现找到了蕴藏在宇宙深处的密码。而在剑桥的霍金,也由罗杰彭洛斯的发现得到启发,从而论证出大爆炸产生的过程。最后斯穆特教授拍到的宇宙蛋照片,则完全使大爆炸的理论得以成立。 《宇宙大爆炸》第4集:宇宙的模样 简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并不意味着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没有问题了。狄基教授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提出了一个关于宇宙学的问题,这个问题跟宇宙空间的几何形状有关。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平直的呢?还是如爱因斯坦宇宙模型所认为的那样,是如球型般封闭的?甚至是像弗里德曼认为的那样,如马鞍形状一般呈双曲面的?这些问题是否最后得到解决了呢?
个人分类: 我立科学|3206 次阅读|2 个评论
静夜狂思-(39)-终极问题(5)
考槃在涧 2008-11-14 11:06
12 、我们的宇宙是经过微调以适应生命和智慧存在的吗?如果是,为什么? 13 、其它行星上存在生命吗?我们在宇宙中是独孤的吗? 14 、生命如何起源?可以存在其他种类生命吗? 人择原理回答了第 12 个问题。如果多重宇宙存在,在我看来人择原理是对的,起码逻辑上是对的。 假设宇宙是一以贯之的,从诞生起就没有以前,也没有别的宇宙存在,那么这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人择原理回答不了。 假若多重宇宙存在,或者宇宙是不断创生、毁灭、重起的话,也许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会是所有宇宙都会有生命存在,就像不是所有的水里都有鱼一样。并且,在不同物理学常数的宇宙中,生命的形式可能是不同的,就像同样是鱼,有海鱼淡水鱼之分,尽管二者都是生命,但有形式上的差异。 第 13 个问题,我宁愿相信我们是孤独的,尽管从统计意义上分析无数颗行星都可能符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我认为人类的孤独感是天生的,往往越是聪明的人,孤独感越强。 生命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毫无意义。一块石头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地球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太阳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银河系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银河系坍缩成为一个黑洞,宇宙照样发育、长青春痘。我们之所以要问生命对于宇宙的意义,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是生命。事实上,与其问生命对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不如问宇宙对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非要问生命的意义,我只能说,存在就是意义,存在就是全部的意义;存在之外,没有别的任何意义。 说到生命的起源,不得不说到概率问题。为何生命这种小概率事件还是发生了?统计能够解释规律性,能不能解释必然性? 另外一个是生命的差异性问题。为何每个生命能感知到自己和其他的不同?这种差异性是怎样获得的?为何我得以存在?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是否首先得回答:什么是生命?
个人分类: 哲思|3343 次阅读|5 个评论
静夜狂思-(38)-终极问题(4)
考槃在涧 2008-11-7 14:53
4 、宇宙中物质的复杂性的起源。 15 、为什么宇宙看起来在进化上充满创造力? 纯粹中逻辑上解答这两个问题,也许并不是难比等天的事情。设想一个物质单一的世界,可能会有生命么?我怀疑黑客帝国、终结者所幻想的那种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的合理性,因为信息的组织模式太单一。 复杂性的根源应该是在于宇宙是充满了随机、偶然的而不是决定的。如果宇宙是决定的,可能所有发展最终都会朝着一个方向,而复杂的事物会被逐渐化归、简并,不会出现如此丰富的物质和物理、生物现象。 宇宙在进化上的创造力也许跟宇宙所处的阶段和我们所在的位置有关。一个即将被黑洞吞噬的星球感受到的将是地狱般的火海和黑暗。光与影交织在一起,无比阴森、恐怖的世界。 然而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看到的宇宙是一个时空叠加的宇宙,我们看到的最远处不是空间的最远处,而是时间最远处,或者时空混合的最远处。这样的一个宇宙,应该是看起来永远是在进化、复杂化、充满创造力的。我们显然不能看到一个人在不断成长,就断定社会中的所有人都是在不断成长,其实社会中有人出生,有人长大,有人衰老,有人死去。 不过,考虑最极端的状况,如果一个孤立宇宙,宇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而宇宙总体来说又是充满了创造力,又该如何解释?答曰要么宇宙处于青春期,黑洞就是青春痘;要么无序本身是创造力的原动力,并且,无序本身是没有底限的。 此外,我们怎么去定义创造力?应当是那些可以被我们先有知识结构的某种稳定而有序的结构或者物理学现象。我们把我们认为的无序认为是噪音,那么当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以前认为的无序其实是可以当成另一种有序结构处理,又该怎么办? 我们又该怎么定义进化,尤其是宇宙的进化?一个没有生命的宇宙和一个生机勃勃的宇宙比,哪一个更高级?这么说是否意味着生命的等级决定或者反映了宇宙的等级,或者所处的阶段?
个人分类: 哲思|318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上帝也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
liufeng 2008-11-7 14:45
作者:刘锋 记得有一个驳斥上帝存在的例子是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他自己也不能举起来的石头,如果他造不出来,这说明上帝不是万能的,如果他造出来,因为这块石头他无法举起来,所以他仍然不是万能的。 这是个有趣的例子,西方宗教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我不知道这个上帝是过去式,现在式的还是未来式,如果是现在和过去式,我暂时还不相信他的存在,但未来就不好说了,如果人类永远发展下去,在无穷长的那个时间点是不是能够达到全知全能。 即使上帝真的出现,仍然有一条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即在一个时间点上,他无法同时实现互斥的规律或现象。 所谓互斥就是相互割裂,互不影响,互不相容,如黑与白,向东运动和向西运动,膨胀和收缩等等等等,上帝也许可以让万有引力变成万有斥力,可以让老年人变年轻,可以让大海分开,但他不可能让一匹白马同时是一匹黑马,让我们唯一的那个太阳从地球东边升起,同时也从西边升起。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例子,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他自己也不能举起来的石头,仔细分析这个需求,如果上帝抓住其中的漏洞是可以完成的,第一步上帝先造出来一块石头,第二步上帝举石头,举不起来, 您看不是完成了么。问题出在那里? 只要时间上错开,上帝的确可以完成任何事情,但这道题目的本意是上帝能不能举起一块他举不起来的石头,不是语言的游戏,是我们让上帝在一个时间点上完成一个互斥的任务。 上帝可以造出一匹全黑同时全白的马么?不能, 上帝可以让铁球飞近地球的同时远离地球么?不能 上帝是万能的,可以修改任何一个自然法则,但有一个自然法则不能违背:不能同时做互斥的事情。 这个上帝也不能违背的规律是不是说明在上帝之外还有更强的自然法则?我不知道。。。。。。。。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5281 次阅读|10 个评论
静夜狂思-(36)-终极问题(3)
考槃在涧 2008-11-7 10:56
2 、为什么物理学定律是这样的形式?这些物理学定律从何而来? 6 、什么决定基本常数的数值? 7 、不同力的能量标度比例的起源。 如果仅仅是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问另一个问题更有意思:如果物理定律不是这样,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那个世界的生命会是什么样子?很多科幻小说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物理世界,在那些物理世界的生命都很有意思。 要问物理学定律从何而来,我感觉不若问先有物质、能量还是先有物理学定律。如果要说物质能量和物理学定律同时产生,那么我们只要回答其中一个问题就可以了。然则是物理学定律决定了宇宙中现有的物质和能量呢,还是物质和能量决定了我们所在宇宙的物理学定律?如果宇宙是量子化的,不确定的,他为何要是这样? 在问什么决定基本常数的数值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已经隐含了基本常数并不是最终极的道这个假设。在基本常数背后,有一只手,上帝的,或者别的什么,安排了这一切。但为什么宇宙不能是自组织的呢?没有什么背后的道,就是这样子。我还是感觉宇宙是无父无母,无君无长的狂人,妄人,烂人。 其实第 7 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一直在想,能量和质量可以互换,那么电荷呢?为什么正好是正负两种电荷?电中性的粒子能不能看成是第三种电荷?为什么会出现 1 、 0 、 -1 这三种情况,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电荷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极小空间,一锅粥里的宇宙没有中和成完全的电中性,而是演进出正负对立?弱力、强力、引力、电磁力,为何引力要如此特殊?为何要有四种力?如果多一种力,会是什么情况? 标度其实我不是很关心,那就是一个测量值,跟人的尺度、数学和工具有关,只要你的体系建立起来了,在这个体系之上,这些标度就会是那样。
个人分类: 哲思|3432 次阅读|3 个评论
无边的一维是环,二维是球,而三维
stoness 2008-11-7 00:34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到宇宙的大小用了有界无边描述,并用一个膨胀气球的表面来形象化这种有限大小而无边线的概念。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宇宙的外边是什么的逻辑困惑。 对于一维空间,直线可以充斥整个空间,而对于有界无边的一维存在,则是一个封闭的环;对于二维空间,一个球面也可以成为具有有限面积而没有边界的示例,正如气球表面比喻一样。但对于三维空间,在逻辑思维上还难于想像这样一种存在形态。 注意到,有界无边的存在,需要更高维数空间的依托,即一维的环是存在于二维空间中,而从任意一维角度测量都是错误的;同样球面只有从三维空间中测量才会有有界无边的表征。那依此演绎,宇宙的这种形态应该存在于四维空间中时间与空间。 而时间维和空间维特性是有差异的,令逻辑难以描述四维存在中的有界。注意到无论是环还是球面的存在,都是基于各维数坐标重合而消灭了界,至少是通常逻辑上定义的这种界。但时间维可以逆着方向绕回去吗?换一种描述,三维空间能像一张二维的纸卷成一圈一样、能沿着时间维卷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存在卷? 【待续】
个人分类: 读思笔记|3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探密之恒星演化
liym 2008-11-6 14:25
浩淼的宇宙中充满着无数的恒星,一般认为,恒星是由星际物质凝缩而成的。而初试物质始质量和化学成分决定了恒星的演化历程、演化速度和最终归宿。 据天文观察所得,宇宙中弥漫着大量的 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 ,其密度不等。在密度大的地方往往形成星际气体云。质量很大的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会很快收缩、密集、升温。当星云质量达到 1 万倍的太阳质量时,由于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变得不稳定。密度大得星云收缩更快,导致大型星云分裂瓦解成中等大小得星云。同理,中等星云又可能碎裂成更小得星云。小星云中密度较大者能够吸引更多得气体和尘埃,并随着引力收缩,引力能转化为热能,内部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 2000k 时,星云发生塌缩,形成 原恒星 。这一过程约需要 200 万年。 原恒星诞生以后,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继续收缩,内部反应加剧,中心温度增加,开始闪烁发光。随着原恒星得继续演化,内部压强逐渐增大,最终能够阻止塌缩。此时总质量不再增加,星体内部气体处于完全对流状态,原恒星成长为少年星 主序前星 。主序前星得内部温度达到 3000 - 5000K ,其引力能的一部分用于维持向外的辐射,一部分用于增加内部的热能,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当恒星内部温度升高到 1500 万 K 时,发生热核反应,氢聚变为氦,此时的恒星到达零龄主序,即 零龄主序星 。主序恒星的主要能源是核能,温度和光度将不再有太大的变化。恒星一生 90 %以上的时间停留在主序星阶段。 主序星的热核反应是在星体核心区进行的,当反应结束,氢全部聚变为氦时,反应区向外推移,恒星内部热核反应停止。外层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向内挤压,核心区收缩,温度进一步增高,外层温度到 10 7 K 时,壳层的氢开始燃烧,推动外面的包层受热膨胀,恒星的体积快速增大到千倍以上,而表面温度则快速下降。此时,恒星演化到 红巨星 阶段。 恒星核心区继续收缩,温度升高,到 1 亿 K 时,氦开始聚变成碳。大质量恒星若得以充分演化,会依次聚变成为氧、硅等,直到合成最稳定的元素铁。 小质量恒星,如太阳,在核能耗尽后,其质量小于 1.44M 就会演变为 白矮星 ,等收缩到原来半径的几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时,中心密度已经很高,电子形成兼并态。 当电子气体的压力足以抵住引力收缩时 , 便达到新的平衡。这时恒星不再收缩 , 只靠它的剩余热量发光,这种星称为白矮星。随着它的余热逐渐消失,表面温度逐渐降低,慢慢成为 红矮星、黑矮星 ,就无法观测到了。 而恒星外层进一步扩张,最后成为行星状星云。 大质量的 红超巨星 塌缩后发生大爆炸,形成 超新星 。超新星爆炸时, 外部的物质爆炸出去,形成星云状物质,内部坍缩,形成为 中子星 。恒星在核能耗尽之后 , 如果它的质量在 1.44 ~ 2M 之间,就会成为中子星。如质量超过 2M, 则平衡态不再存在,星体将无限制地收缩。虽然目前还没有密度大于 10 克 / 厘米的物质的实验数据 , 无法推测星体的具体结构,但根据理论可以推断,星体的半径将愈来愈小,密度将愈来愈大,终于达到临界点,这时它的引力之大足以使一切粒子,包括光子,都不能外逸,因而称为 黑洞 。 (本文缩用图片来自百度图片,不完全对应文中内容) 参赛文章 请点此投票支持 谢谢
11072 次阅读|1 个评论
静夜狂思-(35)-终极问题(2)
考槃在涧 2008-11-5 11:48
11 、宇宙的时空可以是无限的吗? 9 、多元宇宙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如何用科学手段证明? 10 、如果存在多元宇宙,为何是一个特殊的多元宇宙而不是其他种类? 8 、存在不存在(量子力学的)宇宙系综?如果存在,我们如何得知? 我理解这几个问题又是类似的。如果多元宇宙存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肯定宇宙时空就是无限的呢? 1、 空间是有限的,但时间是无限的,这叫此恨绵绵无绝期; 2、 时间是有限的,但空间是无限的,这叫不能同年同月同日同地生,但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 3、 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如果时空都是无限的,是个好消息,我们没必要绞尽脑汁去想起源问题。 4、 如果时空真的是无限的,那么它们是哪种无限?对于时间来说,有始无终也可以说成是无限; 5、 是否凡能选择参照系者,均是确定而有限的,凡不能选择参照系者,皆是偶然而无限的?如果从这个意义上,宇宙应该不存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参照系,它是偶然而无限的。 6、 存在某种信息传递方式可以超光速,使得无限久远处的信息可知,这一点有人说存在超光速粒子快子,只要它的速度永远不降到光速以下; 7、 尽管无限久远处的信息不可知,但实际上可以对此时此处的信息解码后推知无限久远处的信息,这就像对人的基因进行解析从而知道 1 亿年前上地球的状况一样; 8、 宇宙是有限的,只不过相对于知来说是无限的; 9、 宇宙是有限的,相对于知来说也是有限的,可惜知相对于人类的寿命是无限的; 10、 宇宙是有限的,相对于知来说也是有限的,知相对于人类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只是人类在理解知以前就把自己搞灭了。 11、 其实第 10 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如果证明了多元宇宙承认,那么我认为人择原理,至少弱人择原理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对于有人存在的宇宙来说,所有的事情都必然是要多么特殊,就有多么特殊。 12、 如何用科学手段证明多元宇宙证明?一个苹果里的原子如何知道苹果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是,它如何知道他已经穿过了这个苹果来到了空气中,或者,另一个苹果里?我们假定对于原子来说,苹果内处处相等,具有对称性和各向同性,由于苹果会逐渐烂掉,原子会发现周围的物质和物理学常数发生了改变,唯一不变的物理学定律。然而,假若当原子在苹果腐烂前穿过苹果来到空气中,这个原子有可能发现他所处的世界物理学常数乃至定律都发生了改变。如果按照这个推理,如果能用某种方法探测到物理学定律或常数在某个时空中的改变,也许多元宇宙存在。如果宇宙中物理学定律或常数处处相同,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所谓的多元宇宙看成是一个宇宙? 13、 系综的概念是在一定的宏观条件下,大量性质和结构完全相同的、处于各种运动状态的、各自独立的系统的集合。全称为统计系综。 我不知道宇宙学意义上的宇宙系综是否如此,如果真是如此,其实某种意义上我们不需要一个多元宇宙。就好像中国和美国是不同的国家,但它们都同在地球上。你不能说中国和美国的政体不同就说他们处在不同的星球。 14、 假定时空是无限的,仅从物理学意义上,需要什么条件支撑,会发生什么事情? 15、 如果大爆炸不是时空的起点,那么微波背景辐射应该如何解释? 16、 假设每一个黑洞是一个新宇宙,那么新宇宙里遵循什么样的物理学定律和常数?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新宇宙里的物理学定律和常数我们的宇宙里完全一样,那么表明了时空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百度百科 系综 (图片出处: http://tieba.baidu.com/f?kz=389006147 ) (图片出处: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7/11/28/002403308.shtml )
个人分类: 哲思|3922 次阅读|4 个评论
静夜狂思-(34)-终极问题(1)
考槃在涧 2008-11-4 14:03
Enya Anywehre is 我爱宇宙,因为她大美、大真、大善。 (哈勃深空望远镜里的宇宙,出处: http://bbs.nongli.com/dispbbs.asp?boardID=15ID=2160page=1 ) (恒星死亡喷射伽马射线,出处: http://photo.ce.cn/main/jrkd/200810/30/t20081030_17229018.shtml ) ) 李淼老师在大作《 什么是终极问题? 》中分析整理了 15 个傻问题,引来好评如潮。无趣男虽然比隔壁家的二傻子稍微聪明一点点,但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傻子那一类,斗胆要分析一下。反正傻人想傻问题,没啥大不了的。 尽管这些问题目前看来大部分是不能证实证伪的,但对我根本不是问题。提出可证明问题的是学术;证明可证明问题的是技术;提出不可证明问题的是道术,证明不可证明问题的是艺术;回避不可证明问题的是法术,回避可证明问题的是妖术。我要搞道术和艺术,学术、技术、法术、妖术留给科学家去搞,我啥都不回避。 我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把问题整理了一下,问题前面的编号是原文的编号。 1 、宇宙有一个开端吗?如果有,宇宙是怎么起源的? 3 、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吗?我们宇宙的大爆炸是唯一的吗? 5 、宇宙如何结束? 这三个问题实际是一类大问题,是探讨宇宙的起源和终结。有两本半科普性质的书,叫《宇宙的最初三分钟》和《宇宙的最后三分钟》,一个探讨在大爆炸后 3 分钟内发生的事情;一本是探讨宇宙可能的走向,其中就讨论了时空维度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无趣男认为以下一切皆有可能: 1、 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了一切:我们所知与不知的。至于谁创造了上帝,需要去问上帝他妈。 2、 宇宙自己创造了自己。道生一,一生二 . 3、 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我们看到的始不过是能够让我们生存的环境的节点而已。既然无始无终,也就无所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点在我最近看的《上帝掷骰子吗》书中提到,有人就认为时间是复数的,是平面性的,就像你在地球表面上,无所谓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 4、 假若时间无始无终,好像好办一些。反正哪里都一样,要做的是选好参照系,我们只要思考眼前可观测的宇宙时空就可以了。假若时间有始,问题比较麻烦。从哪里开始?大爆炸是不是开始?如果是,大爆炸以前是什么?这么多物质和能量从哪里来?完蛋了。其实问大爆炸以前有什么本身蕴涵了大爆炸不是时间的开端,同理,不去思考大爆炸以前也本身蕴涵了时间是有始的,起码也是有史的。我们都知道黄帝绝对不是我们唯一的老祖宗,只不过黄帝以前我们统称为史前罢了,什么女娲伏羲统统都是神话。我说这几个问题绝对挑战人类逻辑的极限,因为哪一种假设都很难哪怕只在逻辑上无懈可击。 5、 多重宇宙看起来可以解决大爆炸以前有什么的问题,但问题是,产生我们这个宇宙的上一个宇宙从哪里来的?我记得古希腊哲学中一个背一个的乌龟,最后背起了地球,很有极限的思想。今天我们知道地球悬浮在太空中是因为力的作用,那么最初的那个宇宙是因为什么的作用得以存在?其实究其根本多重宇宙和乌龟背地球没什么两样。 6、 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一切都是幻觉。这只不过是某种规则下的信息交互,一切可以用一个或几个极其简洁的数学方程来表示,开始,结束,一切物理定律就从这些简洁的数学方程中得来。只不过因为我们看见自己生老病死,以为一切都需要有开始和结束。其实宇宙就是一些随机事件的组合,在局部演化出了有序,而总体还是乱的,乱得一塌糊涂,一锅粥。 7、 宇宙是循环嵌套的,一个黑洞(或者别的东西)就是一个新的宇宙。在极端条件下能量不守恒,能量守恒只在同一个系统 / 系综中发生。 8、 关于宇宙如何死掉,其实和宇宙如何开始相若。假若死掉了并不会引起新的宇宙诞生,那么看起来时间就是有限的,有始有终的。而反之假若在宇宙演变、死亡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宇宙,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我们现在所在的宇宙是从太初来的。 9、 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瘦,我应该说,你如果天天想宇宙这个老处女,肯定能做到。这叫妹妹我思之,人比黄花瘦。 (图片出处: http://tech.163.com/06/0613/14/2JGLOE7000091N9H.html ) (温伯格《宇宙的最初三分钟》 PDF 下载地址 ,建议买书) (图片出处: http://www.ewen.cc/cache/books/view/95/view-0202010000967095.htm ) (保罗戴维斯《 宇宙的最后三分钟 》) (图片出处: http://fifid.com/subject/2966355/ ) (下载 PDF 《上帝掷骰子吗》,仍然强烈,强烈建议你买书。注意,里面有武夷山的名字哦!是同一个人吗?) 上帝掷骰子吗
个人分类: 哲思|4290 次阅读|12 个评论
Goodbye Milky way
考槃在涧 2008-10-25 21:09
很久没有关注Enigma,今天发现一首以前没有听过的歌,配上美丽宏大的视频,低音炮里传出来宇宙的声音。 这是这首《goodbye milky way》( http://www.56.com/u53/v_MTYzNjMxMTQ.html ),注意看视频: Enigma是德国著名乐团,几张专辑都非常经典,第一张专辑经常用在模特走台时用: 《Sandness》( http://www.56.com/u62/v_MzgxNjc0MTE.html ): 第二张专辑有很多名曲,比如以前介绍过的《 Return to innocence 》( http://www.56.com/u69/v_Mzc5ODQwMjY.html ),MTV有些特点: 《The eyes of truth》( http://www.56.com/u17/v_MzczMzI2ODY.html ) 还有一首《the cross of changes》暂时没有找到视频。 第三张专辑我喜欢这首用葫芦丝配器的《Child in us》(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yNDA5NDg=.html ) Enigma还跟法国乐团Deep Forest 合作,Deep Forest 的几张专辑也非常经典,第一张《Deep Forest》很有森林晚上原始部落围在火塘边跳舞的感觉,第二张《Comparsa》从开始快乐到结尾,第三张《Boheme》也是从开始快乐到结尾,每次低落的时候听Deep Forest 就会很快乐。第四张专辑《Pacifique》和第五张专辑《India》稍微要比前三张差些,以后再介绍。
个人分类: 琴心箫胆|5222 次阅读|9 个评论
隆重纪念望远镜发明四百周年-科学大师演讲会
mqjiang 2008-10-12 21:26
今天也就是2008年10月12日上午9点-12点,我有幸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 隆重纪念望远镜发明四百周年-科学大师演讲会 . 主持人:陈建生 院士,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科学新视野国际会议中方主席. 致辞嘉宾: Dr. Jack Templeton, 美国Templeton基金会总裁. 四百年来,人类的视野从光只需走一小时的内太阳系扩展到十万光年的银河系,直至尺度达100亿光年以上的广袤宇宙。在新世纪降临之时,我们已经来到揭开文明史上最深奥秘的前夜:万物如何起源?我们来自何处?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我们是不是宇宙中惟一的智慧生命? 所有这些认知的变化都要归功于天文学家借助望远镜对太空的探索,而望远镜的鼻祖则是400年前荷兰眼镜商里帕席发明的一件小小的光学仪器。导致这些变化的进程可以追溯到或纯属偶然或刻意追求的技术进步; 这些技术对各种导向型研究计划的创造性应用; 对偶然发现的探索;人类智慧的闪光;以及对数学描述自然之美的敬重。 这次盛会的演讲者都是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进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大师,请聆听他们精彩的演讲,从中分享他们的创新经历和卓越智慧吧! 演讲人: 1. 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题目-以天之语,解物之道(From the Language of Heaven to the Rational of Matter). 简介: 国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1943-1945年在浙江大学、西南联大学习;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大师费米教授,并于1950年以一篇研究白矮星氢含量的学位论文获理学博士学位。1950-1953年间他先后担任芝加哥大学叶凯士天文台研究助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助理和讲师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3年任教哥伦比亚大学,1956年升任该校正教授。时年29岁,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与杨振宁教授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系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二位年轻的得奖者。李政道教授在物理学领域有很多杰出成就,发表300多篇科学论文,多次荣获各种奖项,至今一直活跃在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在中国极力提倡重视基础研究和培养青年学者。促成中美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合作,帮助建成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创办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多个学术组织,建议设立博士后制度和建立自然科学基金制度,创办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为促进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端学术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研究生阶段起,李政道教授即与天文学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近年来他还撰文研究天体物理与理论物理交叉领域的重大难题宇宙中的暗能量问题。他认为:望远镜的发明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极重要的大事,值得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 在李先生的演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提到,由于他和杨写的一篇论文,引起爱因斯坦关注,约他们两个到办公室谈话,将近1个小时的往事.他写到,爱因斯坦的手,很大,很厚实,很温暖.我觉得这段经历,绝对比获诺贝尔奖更珍贵.能与世界上最一流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并得到他的启发和鼓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财富啊. 视频地址: http://www.kepu.net.cn/gb/lecture/s_master/zb_01.html 2.Riccardo Giacconi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题目-近代望远镜的发展与天文学飞跃(The Impact of Modern Telescope Development on Astronomy). 简介: 里卡多贾可尼(Riccardo Giacconi)是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大学教授。他1931年10月6日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在米兰长大。他于1956年在米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关于宇宙线天文学,证实了恩雷科费米的一个核相互作用模型。在印第安那大学(靠富布赖特基金资助)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高能物理博士后研究之后,于1959年加盟美国科学与工程公司(ASE)。他创建了一个空间科学小组,最终设计出第一台X射线望远镜,并于1962年搭载火箭升空,发现了第一颗X射线星―Sco X-1。这一发现成为X射线天文学的创始,导致了UHURU,Einstein和Chandra等一系列X射线卫星的上天。多年来,他发现了宇宙X射线背景,许多现在被认为隐藏着黑洞的双星,以及星系团的大质量X射线晕。由于对X射线天文学的开创性贡献,他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另一半由Ray Davis和Masatoshi Koshiba(小柴昌俊)因对天体中微子的探测而分享。   贾可尼于197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教授。在那里,他和他的团队发展了周密的管理方法,让X射线天文台能为全世界天文学家生产标准的数据产品。1982年,他成为空间望远镜研究所首任所长,把用于Einstein卫星的方法用来为哈勃空间望远镜制定运行计划、数据归算和文档系统。1990年,他成为欧州南方天文台(ESO)总台长,领导了构成甚大望远镜(VLT)的4台8米光学望远镜的成功建立。1999年,他回到美国任大学联合体主席,负责建立预期于2010年完成的阿塔卡马大毫米波阵(ALMA)。   里卡多贾可尼是发展X射线、紫外、光学和射电4个天文学领域中最大望远镜的领袖人物。他在现代天文观测能力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视频地址: http://www.kepu.net.cn/gb/lecture/s_master/zb_02.html 听下来的感觉是云里雾里.太深奥了!差点睡着了. :( 3.Geoffrey Marcy2005年劭逸夫天文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教授 题目-寻找宇宙中的地球与生命近代望远镜的发展与天文学飞跃(Searching for Other Earths and Life in the Universe). 简介: 乔马西是加里弗尼亚大学(伯克利)教授、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兼职教授和伯克利综合行星科学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59-1972年就读于洛杉矶公立学校,高中时期兴趣广泛,喜欢上化学和物理课、演奏大提琴和打网球。在UCLA(加里弗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上学时,他受过包括Ray Orbach, George Abell和Mike Jura等诸多教授的鼓励。他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研究生院师从George Herbig博士5年。Herbig每个月都带他到里克天文台120英寸望远镜观测,他在那里学会了观测技术,特别是恒星光谱学。其间,一位年轻教授Steven Vogt建造了新的高分辨分光仪和探测器,使探测太阳系外行星成为可能。Geoff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类太阳恒星中的塞曼效应。以后他在帕萨迪纳的威尔逊山和拉斯康帕拉斯天文台 获得卡内基基金资助,决定寻找围绕其他恒星旋转的行星。在加州州立大学任职期间,Geoff遇到一个聪明学生Paul Butter。他们发展了一种基于碘气体的新技术,能以每秒3米的精度测量恒星的多普勒位移。   1995年,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宣布发现了第一颗系外行星。Marcy和Butter一周后证实了它,并在两个月内用碘气法发现了分别绕恒星室女座70 和大熊座47转 的行星。他们在两年内发现了十多颗这类行星。到2007年,他们又发现140颗,占了目前已知250颗系外行星的大多数,首次为系外行星的质量、轨道距离、轨道偏心率提供了统计上可靠的信息。1999年,他们同Debra Fischer合作,发现了第一个具有明显行星系结构的多行星系统(仙女座upsilon)。他们也共同发现了行星凌恒星HD 209458的事件。后来,他们发现了第一个土星质量的行星和第一个海王星质量的行星。这些系外行星的发现激起了人们用空基望远镜寻找可居住世界的新浪潮,诸如开普勒,空间干涉任务(SIM)和类地行星发现者(TPF)等等计划,目的都是探测类似地球的行星。马西荣获多项奖励,包括2005年度邵逸夫奖。 视频地址:http://www.kepu.net.cn/gb/lecture/s_master/zb_03.html 对于外星生物和 UFO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系外太空....探测到任何表明有生命迹象的任何信号. 这点终于让人得到了一些安慰,我们目前虽然是寂寞的,但是我们也是唯一的.按照李政道的观点,地球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有了人类文明,有了那些象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费米,Maxwell等大师在这个宇宙中不大的行星上生活过. 发起单位: 美国John Templeton 基金会 、 中国香山科学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北京大学 协办单位: 北京天文馆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所 、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 、 中国科普博览 资助单位: John 、 中国科学技术部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天文学会 赞助单位: 广州博冠企业有限公司 下面是一些照片:
个人分类: 科学史话|6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存在吗外星人
eloa 2008-10-2 21:15
realaxt 发表于2008-10-1 星期三 19:53 到底是否存在外星人? 这个曾经热门的话题,一直在争论中存在着。前段时间一个美国的前宇航员抛出惊人言论,他宣称自己见到过外星人。一下子,这个已经不那么流行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成为讨论的热点。 到底存在外星人吗? 外星+人 我理解的他们所说的外星人应该是一种外星类人的生命形式。他可能没有地球人这么帅和靓,因为这些定义是地球人的标准。他们甚至可能不是两个眼睛,一个嘴巴,四条腿,他们是什么呢?他们存在吗?围绕诸如此类的问题,众说纷纭。 首先要谈论外星人是否存在,首要的就是要把生命起源的问题给搞清楚。 1 . 现代的生物科学家,人类学家,宇宙学家 等等也都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生命起源问题进行探索。元素简单的无机物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单细胞多细胞 藻类食物动物》》猿》智人》人类》现代人 有些科学家提出类似这样的生命演化方式。先不把真实的轨迹呈现给大家,把人类起源的道路给简单化的先,看是否会有一些启发。根据科学定律的可重复性验证, 有些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模拟了最初无机物在自然条件下转变为有机物的关键步骤,而且后续的演化过程,无论是理论上的阐述还是现实考古发掘中的实际成果, 都对此理论提供了支持,虽然演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步骤还不是很完善,至少是事实证据上面的缺乏是这样的,比如化石等的不足。但是总体来讲,这样的演化理论 正在朝着逐步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这种理论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可信度。但是同样,它也有其反对者,比如神创论者没有停止过对 造物主 的冠名权。 2. 有些科学家提出过人类不过是 舶来品 的理论,舶来品,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类似飞船的东西,从其它的星球迁徙到了现在人类居住的地球。当舶来的时候,或许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也或许是以多细胞的 生物,甚至可能是已经到了相当文明程度的类人生物。圣经中有关于人类遭遇大灾难,然后由诺亚方舟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不过还是一种猜想而已,即使有些人宣 传在中东或者土耳其发现了诺亚方舟的残骸。此理论的可信性不足,现实依据同样相当匮乏。 3. 从出现第一个有机分子到现在,生命经过了无数次的选择。其间,失败随处可见。从你开始上溯,可以找到无数个父本和母本,这些父本和母本中的任何一个稍有闪 失,你根本不会出现。若没有超自然力保驾护航这样的演化结果是不可能的吧?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充满着让人惊叹的现象。要了解演化,必须明白3件事。首先,这种万亿分之一的几率时刻存在。第二,突变是偶然的,但是生存者却不偶然。第 三,如果演化时间足够长,那么生物总能向着复杂方向演化。自然选择就是这样,只要给足了演化时间,那么那些极不可能的事也是有可能的。随便以地球上最简单 的生物为试验对象,排排其DNA排序的可能次数,就会发现这是个天文数字。 上面的话,看似是在说明生命诞生的小概率事件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概率相当大,这个也朦胧中成为一部分相信有地外生命的人的一个有力证据。 既然地球上存在人类,为啥就不准别的星球上存在生命呢? 这是很多人想象中的情形,再配上以上的几句话,简直可以拿来一切反驳外星人存在的杀手锏了。生命诞生的小概率和演化过程的不确定性,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对 于解释地球上以人类为主导的文明演化上有些牵强,拿来解释外星文明的存在,我觉得是不能胜任的。地球发展到现在,据推测地球上曾经存在的99%的生物已经 灭绝,而人类发展到现在。对于这样的事实,不需要惊叹,只要庆幸足矣。 试证明 外星人是否存在 1. 假如两种有生命的形式诞生时间不一致,其中一种是人类,另外一种是未知生命。生命诞生时间的不一致导致文明发展的先后不一样。假如某种先进的文明中也有 外星人以为存在外太空的生命形式,有几个不安分的外星人也觉得寂寞,这个诺大的太空,就咱一户落脚的,未免太奢侈了一些。那些人于是也坚定的认为存在外 星生命,他们不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于是派出飞船或者探测器去选找外星人眼中的外星人去了。至少他们现在还没有成果,因为地球上的新闻频道还没有对他们的 介绍,不是吗? 2. 假如外星人存在,他们也演化到了相当高的文明阶段,他们也可以思考一些是否存在外星人的问题,甚至也能力做关于外太空的探索了。不幸的是,哐当,一个小行 星撞击在他们生存的星球上,由于环境的巨变,他们消失了。然后由其它的生命形式接替了他们的统治地位。这样的事情不是不存在,在我们脚下的星球上已经发生 过类似的事情,恐龙的灭绝就是一个例子。 因为从逻辑上讲,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证明一件东西是不存在的,就像人类对外星人的幻想一样,所以以上的证明也只是科幻之谈。 事实上,外星人是被 创新 出来的,他甚至没有被 发现 。 假如没有外星人或者这样的传说,我们 会有如何反应呢? 1没有外星人了,那样一些好莱坞所谓的大片就不是科幻片了,直接改名 奇幻 片算了。 2 有些杂志甚至出版社不就该解散了,外国的我不懂太多,像国内的《UFO探索》等杂志当年我也看了不少,还有诸如此类的杂志也该消失了。 3 依靠贩卖 外星人概念性产品的厂家该转行了 4 对于外太空的探索可以有重大转向了。 QA 时间,留言最好把下面的两个问题回答下,谢谢参与 1. 你觉得存在外星人吗? 2. 给出你的理由?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923.html
个人分类: 生物|1745 次阅读|5 个评论
2宇宙居民
墨人刘 2008-8-24 23:44
2宇宙居民 宇宙 宇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家伙,它囊括了一切,所以很容易被罗素悖论撞得粉碎;它还为时间设定了一个起点,以致我们只看得见过去。更让人晕菜的是,宇宙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这让我们连实验的机会都没有。哲学家喜欢这一点。 天象 天之子们最关注的自然现象,虽然他们连北极星都找不着。为了迎合主子这种难得的高级趣味,古代史官们不惜篡改记录。他们清楚地知道,用无稽之谈来博取功名,绝对是收益/风险比最大的买卖。 黑洞 最容易让人跌落的名词,所以黑洞的大多数时间都用于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洞。它无法被观测到,看上去就像天幕中的一个小窟窿,以致很多人认为那是掉入异域空间的捷径。事实上,即便有幸抵达这块浪漫之地,最先让人苦恼的将是重力,而不是如何面对平行宇宙的另一个自己。 恒星 古人们明明看到了恒星的游离不定,甚至利用这种变迁来判断远近,却仍然拿这个名词误导民众--这就是创造概念的乐趣所在。恒星们就像入定的老僧,安静而充满吸引力;它们更像芝麻,没有它们,宇宙烙饼将会索然无味。 行星 孤苦宇宙中的寂寞行者,却围绕着一堆近乎虚无的气体而行。比这一点更让人沮丧的是,地球居然也被划归其列。节哀顺变之余,宇宙学家唯有寻觅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和上头的原住民分享这个噩耗,大家一起来哭鼻子。 矮行星 科学家们传承了公孙龙的衣钵,认为矮行星不是行星。小圈子内的白马非马后来波及到民众,人们唯有含泪吻别冥王星,直到现在心里还不免纳闷:冥王星这小子怎么会越长越矮呢? 小行星 干柴烈火是危险的。上帝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必须客串消防员一职,在木星和火星之间铺设一条隔离带,以防二者擦枪走火。无数的小石头就像尽忠职守的小狗,在火星的轨道外呼啦啦直转悠,防止火星越轨。小行星的存在表明,出轨不仅是普通民众的心头大患,而且可能摊上上帝。 卫星 顾名思义,卫星就是替主子挡子弹的小马仔。它们跑前跑后,利用引力清除行星轨道上的挡路石。这一过程大多发生在行星系统的青春期,有少年脸孔为证:撞击产生的无数陨石坑,正是满脸青春痘的痕迹。 彗星 是太阳娘娘的拂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用来轻抚行星。他们是太阳妈妈的浪子,行踪诡异,隔一段时间就回头看看老妈,送上的礼物是兄弟行星上的小跳蚤居民的惊叹和诬陷。这些都没什么,拜托能不能换个发型呢?
个人分类: 科学魔鬼词典|771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