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方法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西医结合能够打起行装再出发吗?
热度 1 fqng1008 2018-4-23 14:22
——读《建国五十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 最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正在筹办《 毛泽东“西学中”批示 60 周年纪念活动 》,读到陈士奎 教授18 年前写的《建国五十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不禁感慨万千。文中可以看到,从上世纪 50 年代到本世纪初将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尽管离创造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还有很大距离。但近 20 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即中医现代化)基本上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虽然临床上能够做到取长补短,但仍然是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中西医互不相融的两张皮。 记得 10 年前,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 50 周年大会在京召开。那时候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也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活血化淤药防治冠心病介入后再狭窄等,全部是上世纪 70-90 年代的成果。当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强调,应更多地汲取生命科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手段,提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水平,但仍然乏善可陈。例如,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研究依然处在困境之中,经络的本质研究仍然难以获得国际认可,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等等治则研究依然云山雾海、无法突破,“方证效应”难以获得确切证实。 作为“当采学科”、交叉学科,中西医结合近 20 年应该还有一个成果累累的阶段,为什么近乎到了枯萎季节?难道存在思路和方法学瓶颈,陷于“不可通约”的困境?那么,能否站在更高的境界,实现更大的包容,坚守更基本的规则(如坚守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的对立统一观,坚守科学概念的确切性可操作性、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科学逻辑的自洽性等等),实现切合实际的创造? 这次筹备《 毛泽东“西学中”批示 60 周年纪念活动 》, 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打起行装再出发”。也许,我们在出发之前应该深层次地思考有关“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取向和方法学,以及对过去研究成果的反思。 附陈士奎 :建国五十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和全人类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总结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历经近半个世纪纵横发展,所取得的划时代成就,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的诞生,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 20 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一大贡献。 1 .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举世瞩目 1 . 1  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一是认真继承发掘中医药学;二是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医药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及时而充分引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三是多学科、多层次地从临床到基础、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开展系统综合研究;四是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形成了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显著特点,并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1 . 2  通过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不仅积累了中西医结合科研经验,探索了中西医结合思路方法,而且产生了令全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据初步统计全国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达 1100 多项,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救治多脏器衰竭、中西医结合针麻研究及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研制成功(曾评为 1992 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其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机理研究,等等。均居国际领先水平。其他如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以及中药研究开发,均引起国际医药界瞩目。 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绩卓著 2.1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诊断模式和方法,即辨病诊断与辨证诊断相结合,临床诊断与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如影像学诊断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实现了对疾病和病人机体状态的综合诊断。不仅促进了中医辨证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临床诊断学。 2.2  形成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而异治、异病同证而同治及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病证结合”治疗模式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临床治疗学,提高了临床疗效。各临床学科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或单纯中医药的疗效。 2.3  密切结合临床研制开发中药新药成果累累。如首创从中药青黛研制成功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靛玉红,从中药砒霜研制成功“癌灵1号”(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从中药川芎研制成功川芎嗪注射液,从中药丹参研制成功丹参酮、丹参素或复方丹参注射液等防治心脑血管病,从中药五味子研制成功治疗肝炎新药联苯双酯,从中药薏苡仁研制成功抗癌新药康莱特,从中药青蒿研制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等等,均广泛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3 .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集腋成裘 3.1  通过中西医结合研究,不断产生医学新认识、新观点,并不断创造着新理论、新概念。如“病证结合”诊断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诊断理论;“辨病析态”、“生理性肾虚”、“病理性肾虚”、“显性证”、“潜隐证”、“急性血瘀证”、“陈旧性血瘀证”、“高源血瘀证”、“血瘀证临界状态”、“急虚证”等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概念;“瘀滞期阑尾炎”、“蕴热期阑尾炎”、“毒热期阑尾炎”、“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等新病名概念及“动静结合、筋骨并治”、“菌毒并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学新概念,等等。展示着中西医结合研究可以创造新的医学理论概念并蕴育着中西医结合系统理论的诞生。 3.2  中西医结合医学专著陆续出版,如《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实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等。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各学科理论体系在集腋成裘、逐步形成。 4 .首创中西医结合学科彪炳千秋 4.1   1978 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即招收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生; 1981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确立了招收培养硕士与博士学位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之后又确立了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标志着我国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确立。 4.2   “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已正式列入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发布、199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代码为 360·30 。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医学”已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正式被确立,也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5 .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我国创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培养西学中人才,开创了中西医结合研究; 80 年代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有西学中人员,而且有中学西人员。同时,我国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目前全国已有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培养点 82 个,博士培养点 31 个,还有博士后流动站 5 个; 90 年代一些中医高等医学院校创办了五年制或三年制中西医结合系(或专业), 1998 年在三所中医药大学试办七年制中医系(中西医结合方向)。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稳步发展,其正式确立势在必然。中西医结合医学系的确立及中西医结合医学院的创办,也势在必行。 6 .中西医结合机构建设世界首创 6.1  我国在世界上首创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并列入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成为我国法定的新型医疗机构。至今已有各级政府批准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47 家,其中有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14 家,成为我国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 6.2  我国在世界上首创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如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究所、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特别是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如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湖北同济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均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凡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所在地相应成立了省或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而且,经天津市政府批准 1998 年成立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虽然这些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所的创办很艰难,但他们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做出了历史性突出贡献,并将继续发挥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龙头作用。 7 .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茁壮成长 7.1  在我国已形成一支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自 1958 年我国首届西学中研究班毕业至 60 年代,全国培养出 5000 名西学中人员; 1980 年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 1981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注册全国会员 13000 人; 90 年代全国培养出中西医结合硕士及博士约 1200 人,成为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重要的新生力量和跨世纪人才。目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已达 35191 人。显示着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逐步壮大。 7.2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在全国培养造就出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家,各学科领域形成了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特别是造就出一些 “ 高明的理论家 ” 和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沈自尹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教授等,代表着中西医结合进入了我国最高学术机构。与此同时,中西医结合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许多院士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并取得重大成就。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中西医结合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教授(与张亭栋教授合作)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之璧教授的中药生物工程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还有更多的两院院士关切和支持中西医结合研究,如吴阶平教授等。表明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我国医药科技界乃至科学界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为了“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我国医药学及全人类医药科学,必将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投身于中西医结合研究。 8 .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蓬勃繁荣 8.1   1981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重要里程碑,相继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地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会,形成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网络系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 8.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了急腹症、骨伤科、妇产科、儿科、急救医学、虚证与老年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性病、医学影像学、养生学与康复医学、肿瘤、呼吸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外科、神经科、活血化瘀、肝病、肾病、周围血管病、风湿类疾病、糖尿病、血液学、大肠与肛门疾病、疮疡、微循环、四诊研究、中药、基础理论研究、烧伤、心身医学、管理及外语等 35 个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等学会也成立了相应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促进着各专业学科的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 8.3  自 1981 年我国创办《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目前已发行中、日、英文版)以来,陆续创办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国骨伤》杂志,以及各专业委员会和省、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病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中西医结合研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14 种学术期刊。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学术繁荣发展。 9 .中西医结合医学普及广泛深入 9.1  建国五十年来,在国家制定的正确的卫生方针指引下,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合作,共同提高,已普遍运用着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医疗保健、防病治病,如西医医院以西医为主,设立了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以中医为主,但也运用着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表明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在我国医学界已较普遍形成。 9.2  在我国全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已普遍认为“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人们在经验层次上普遍运用着中西医结合方法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保护健康。 9.3  众多或越来越多的医学科普作品,均介绍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而且最受国内外广大读者欢迎。 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表明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根基越来越坚实深厚。 10 .中西医结合形成深远国际影响 通过近半个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一方面架起了中、西医之间沟通桥梁,使西医了解了中医药学及其在人类医疗保健事业中的科学价值;另一方面架起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梁,通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国际学术交流,使中医药在更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医学界得以更广泛认识和传播。 10.1  对各国医学界带来启发和选择。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及其所取得重大成就与进展,引起世界各国医学界重视,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了中医学院、针灸学院及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创办中医药、针刺疗法及中西医结合学术刊物等。不仅注重中医和针灸人才培养,而且积极开展中医药、针灸及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而积极开展本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研究。据统计,中医的针刺疗法已传播到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到中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选择学习中医针灸的占首位。另如, 1994 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 UCLA )医学院批准将中西医结合正式列入医学生选修课程; 1995 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式开办中医系等,揭开了西方国家医学高等教学史上新的一页。又如日本在 80 年代初已有汉方医学专业科研队伍近千人,而且提出充分研究和发扬汉方医学优势,创建“第三医学”或“新的世界医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于1991年经政府批准设立了“替代医学”办公室,相继成立了替代医学研究中心。 1994 年即与 FDA 共同举办了针刺讨论会, 1997 年又召开了针刺疗法听证会,发表了肯定针刺疗法安全有效可以应用的总结报告,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上举例说明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已逐步进入西方国家医药学术界和高层次研究机构,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形成世界潮流。 10.2  对各国政府带来示范和向导作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传统医药的方针政策,是目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特别是建国以来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坚持中西医结合及促进中西医结合等方针政策,以及在这一正确方针指引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中西医结合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各国政府重视传统医药及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研究,带来示范和向导作用。各国政府都注重借鉴我国经验,对传统医药的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如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曾专门派基辛格和黑格将军等参观考察了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辛育龄教授运用针刺麻醉肺叶切除术,之后迅速从美国传遍世界各国开展起针刺麻醉研究,同时推动了针刺疗法在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应用和研究。 1980 年,日本政府科学技术厅便制定了开展汉方医学基础临床综合研究的长期规划,并组织东洋医学研究所和 20 处左右的现代医学研究机构、医药科大学协作攻关。在意大利经卫生部和教育部共同批准,于 1983 年即在著名帕维尔大学成立了中医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其宗旨为“探索中西医结合途径”等。 10.3  引起 WHO 对传统医学高度重视。由于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对全世界的普遍影响,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对自然疗法、天然药物的追求等,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学。世界卫生组织( WHO ) 1977 年做出“促进和发展传统医学”的决议,决议指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有效的结合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两种医学的优点加以综合 …… 结合的方法,首先应对教育体系进行基本的研究。于是 WHO 认真探讨和推广中国开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经验,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针灸疗法。为此, WHO 西太区办事处提出了“针灸穴名需要国际化、标准化”和“针灸穴名的统一”等问题。经过 80 年代多次国际会议的审议,终于在 1991 年由 WHO 组织出版了《国际标准针灸穴名 ——WHO 科学组报告》,为国际针灸教育和国际针灸学术交流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名词术语。成为针灸医学发展史上一项重大成就。另外, WHO 还在许多国家设立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其中在中国就设立了 12 个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各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10.4  对人类医药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已逐步导至全世界开展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研究。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发展人类医药学,造福全人类,已成为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医药学必将发展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新医药学。 中外医学交流史上,在公元 8 - 15 世纪,中医药学做为当时历史上最先进的医学体系,曾以“中学西渐”形成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第一次浪潮;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将以中西医结合形式,带来中医药学第二次走向世界的浪潮。 21 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加发展的世纪。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2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中“共识”形成的方法和流程
fqng1008 2017-11-13 16:20
廖 星1,胡 晶2,谢雁鸣1*,王永炎1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 号,100010)) 1. 共识形成法的简介 群体判断方法在医学研究领域中一直应用甚广,主要针对特定问题形成共识,在欧美发达国家尤为盛行。现今医学研究领域中,有关共识形成法的概念起源于美国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1977年医疗卫生决策者们第一次使用共识会议,主要目的是将NIH生物学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到临床实践之中。自那以后,各国兴起开发共识形成方案。早期的共识形成法主要用于解决意见冲突,并借鉴来自司法判决、同行评议、集体讨论、政治辩论等方式和方法。在循证医学(特别是系统评价)兴起之前,医学研究者普遍认为各种“共识形成方案”是一种较为快速综合数据,用于决策的方法。有关共识形成方法的研究,目前国际上有两份比较重要的报告,一份来自美国医学科学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医疗技术委员会(Council on Health Care Technology)1990年编撰的《从国际视野看共识形成在卫生技术评估中的作用和发展》,另外一份则是1998年来自英国NHS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共识形成方法及其在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前者对比了欧美几个发达国家对于共识形成法的应用情况,并阐述了共识形成过程中各个要素。后者则重点介绍了正式共识形成法在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概况及其使用要点。 2. “ 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关系 2.1 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CPGs)的定义 临床实践指南(CPGs)这一术语的使用,先前国际上也并不统一,早在1990年和1992年美国医学科学院所发布的两份报告中对其和其他术语进行了对比,最终IOM决定使用CPGs,并将临床实践指南定义为: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系统制定出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合适医疗处理措施的指导性“声明”,用途是帮助决策,在国际上影响深远。然而随着循证医学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发展及其对临床实践指南的影响,2011年,IOM 组织了国际专家,对指南的定义进行了更新,即:临床实践指南是基于系统评价的证据和平衡了不同干预措施的利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务的推荐意见。临床实践指南自引入中国以来,出现多种称谓,如:治疗指南、临床指南、临床应用指南、临床诊断治疗指南、临床诊治指南、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专家共识意见等。笔者于2017/3/18,在Pubmed上,以题目分别检索“guidelin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expert consensus”,检索结果分别为:10602、1139、753条。很显然,国际上的趋势是以“临床实践指南”作为常用名称。在753篇相关“专家共识”的称谓里,尤以来自中国研究者的较为常见,多达20%以上。 苏格兰院际间指南协作网(The Scottish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自创建以来一直强调SIGN所收录的指南必须有三条核心内容:国际化多领域团队协作;基于系统评价;有证据支持的推荐意见。2014年6月起,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ationalGuidelines Clearinghouse,NGC)在其收录指南的6条标准中,着重将是否基于系统评价作为其收录指南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IOM委托“可信任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WeCan Trust)”制作组在其推荐的评价可信任临床实践指南的8条标准中,第四条再次强调了系统评价的重要性。该定义和该标准的设立,提醒指南制作者们,证据的使用,特别是系统评价的使用,在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将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2.2 现今“专家共识”不等同于临床实践指南 早期的临床指南多来自于专家意见,即“非正式共识方法(informal consensus development)”和正式的共识方法(formal consensus development)。前者是由一组专家开会讨论,将一次或多次开会讨论后形成的共识作为推荐意见,进而形成指南,再由专业学会或政府机构进行指南的发布。这种指南文件只包括推荐意见而缺乏形成推荐意见的证据及制定指南的背景和方法介绍,类似与一种“主观整体评估法”(SubjectiveGlobal Assessment),现如今已很少使用。后者是指就某一疗法给专家组提供相关研究证据的综述文章及可能的适应证清单。同上述非正式共识方法一样,专家的主观意见仍是确定适用性的基础,虽然也考虑了研究证据,但没有将推荐意见与相关证据的质量明确地联系在一起。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指南制作过程则是结合了循证医学的制定方法,即循证制订指南的方法(evidence based guideline development):将推荐意见与相关的证据质量明确地联系起来,依据对现有证据进行评价的结果来确定推荐意见制定指南。 在众多中国研究者对于“临床实践指南”的称谓里,“指南”和“共识”呈现泾渭分明之势,当前许多指南研究制定者极易混淆这两种概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传统概念的桎梏与误导,以及方法学束缚导致。随着现代医学对循证实践的重视,若要制作出对临床实践具有普适性、指导性的建议或意见,国际上各大指南制作网普遍呼吁基于以系统评价为代表的各类证据制定出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最为正式的名称就是“临床实践指南”。换言之,凡是按照国际上所倡导的临床实践指南制作的步骤,系统、全面地检索和评价证据,并基于证据的评价结果结合医生经验、患者的意愿、资源环境制作出的指导性建议或意见,就是临床实践指南。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其制作过程,而非证据的有无或多少。为此,本文也提醒国内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区分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使用,如有协会制作指南,2008年称为“治疗指南”,到2014年进行更新后,反而更名为“专家共识”。现如今的临床实践都以倡导遵循证据为前提,为此,疾病谱上除了极少数特殊疾病证据量较少外,绝大多数疾病的临床研究均有所积累,并能被临床实践指南所检索和使用。为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常见疾病在将来制作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时,如果做了证据的系统检索和评价,并基于其结果进行推荐,就应该被称为临床实践指南。 2.3“ 共识”在临床实践指南中制定的作用 正如Meta分析被指南制订者从定量综合的角度,解决来自不同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作用一样,共识形成法也是另外一种用于处理不一致科学证据的方法,其以定性研究为视角,从人的主观世界进行协调。纵观现有相关指南的评价标准,如国际指南联盟制定的高质量临床实践指南11条评价标准中就明确提及:指南应该描述专家组成员达成共识的过程,该过程应在指南制定之初确定。在AGRR Ⅱ评价标准的第10条“清楚描述形成推荐建议的方法”:要求应当描述形成推荐建议的方法和如何得出最终的决定。主要方法包括投票法、非正式共识法、正式共识会议(如德尔菲法等),还应该说明有争议的地方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第12条:“推荐建议和支持证据之间有明确的联系”:当证据缺乏或推荐建议仅仅是指南小组的共识,是否做了清楚的陈述或/和描述?以及RIGHT报告标准中,第15条“从证据到决策”要求:应描述指南制订工作组的决策过程和方法,特别是形成推荐意见的方法(例如,如何确定和达成共识,是否进行投票等)。因此,“共识”在临床实践指南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其主要使用环节却是在形成推荐意见的时候,即一部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的形成,正如GRADE所要求的:通过一次或多次的专家共识,综合考虑利弊平衡、患者的偏好和价值观、资源投入等因素,最终达成一致的推荐意见。 3. 正式共识形成方法的简介 正式共识形成方法主要分为四种: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名义组法(the nominal group technique, NGT)、RNAD/UCLA合适度检测方法(RAND/UCLA AppropriatenessMethod)、美国NIH(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的共识形成会议法(consensus developmentconference, CDC)。共识及其共识形成的方法随着指南开发的需求,得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本文就这四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3.1 德尔菲法 针对参与人较多(至少有10-30人,也可以上百人)的情况下采用通信/邮件方式征询参与成员的意见,经过几轮(一般为三轮)征询,使参与者们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共识主题的结论。 首先确定好需要调研的问题,可以通过前期文献调研来整理出问题,并将相关材料发送给参与者,这样做可以确认当事人邮箱/收信地址是否正确。 在进行第一轮专家调研前,德尔菲组织小组邀请一些临床或方法学研究专家针对该问题提出意见进行完善,可以对相关参与者进行访谈,进而完善并确定主题,然后制定出问卷框架,同时也邀请他们参与到接下来的问卷调研中。所邀请的参与者应该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且对所调研的问题感兴趣,并保证能参与。 第一轮时,询问参与者们针对调研主题的意见,应该进行开放式提问,以便能够激发出参与者们不同的意见,然后对回收意见进行归类,制订出用于循环使用的问卷调研表,这一轮的调研尽可能简单,所提问题不要超过一页纸。 第二轮时,在对第一轮意见进行总结时,会有一些议题已达到共识,而还有一些议题并没有,这时候要对这一部分议题进行凝练后再次开展第二轮意见征询,而第一轮反馈的结果也会同时送达各个参与者,他们会以同意与否的方式直接形成共识,或者对他们针对每个条目的同意与否进行排序。 第三轮时,在第二轮时,参与者们已经获知了整体的调研结果,以及他们自己之前的回答情况。这一轮时,参与者们会再次对于他们之前的意见进行重新审度。同时他们还有机会对之前的结果排序进行调整。 最后对汇总的排序进行评估和总结,看共识程度是否高,如果高,则调研结束,如果共识程度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尚需进行第四轮。 3.2 名义组法 通过一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协调员组建9-12名相关专家以面对面会议的形式讨论特定主题。它包含两轮会议,参与者们对主题内容进行评判和讨论以及再评判和讨论。该方法的过程主要有:首先参与者们先用5-10分钟时间匿名写下各自对讨论主题的观点;第二阶段是,每个参与者依次对主持人阐述观点,主持人做记录,并进行列示,使周知;第三阶段是展开讨论,将相同的意见进行归类,同时对每个观点和意见进行讨论和评价;最后每个参与者对每个观点进行第一轮的匿名排序,并对排序进行展示;再进行第二轮的排序和讨论;最后对结果进行展示并反馈给参与者们。 3.3 RNAD/UCLA 合适度检测方法(RAND/UCLA Appropriateness Method) 简称为:“RUMA”法,该方法又被称为“改良Delphi法”,联合应用了Delphi法和名义组法。RUMA通过优势互补发挥两者的优点,有效地克服了Delphi法中专家不谋面以致对有争议的问题难以取得共识和名义组法参与者意见过于分散的缺点。该方法实施时,通常会组建两个小组,即核心小组和专家组,前者引导后者,并向后者提供综合数据,后者则基于这些数据来达成共识。一般来讲,在开展共识形成过程之前,核心组会基于证据的综合开展一个系统评价,以便给专家组提供一个循证的决策引导。接着一个包含各种临床实际情景片段的问题会被制作出来提供给专家组。这些片段来自于有明显临床特征的某一病人。同时专家组会被给与一个9分制的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用于评价某一特定干预措施是否适合该病人。专家组可以由7-15人组成,最好是9人,且以奇数为好。所遴选的专家最好来自多领域。通常对于某一干预措施的评价会有两轮。第一轮专家组通过邮件收到临床情景片段,并被要求进行“合适度”的评分,在评价时可以不用考虑干预措施的经济性问题。1-3分,4-6分,7-9分,分别代表不合适,不确定,合适。每个专家独立于其他专家进行评分。专家组成员可以参考核心组所提供的综合证据。第二轮则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协调员来组织一次1-2天的面对面会议。通常7-11名足够,仍然是推荐奇数人数参加。会上,所有参与专家都会获得其他专家之前的个体评分结果。参会专家每人对每个片段干预措施的合适度发表意见。在讨论结束之前,每个参会专家可以再次重新审度他们之前的评分结果,并可以进行修改。之后,这些结果会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当有≥1/3的专家对某一临床问题的干预措施的评分为低分,而另外≥1/3的专家对同一临床问题的干预措施的评分为高分时,则视为有分歧,没有达成共识。在没有分歧时,中位评分若处于低分段(1-3分),视为“不合适”,如果评分处于高分段(7-9分)时,视为“合适”,如果评分在4-6分,无论是否有无分歧都视为“不确定”。这些评分结果将最终用于某一干预措施是否在过去使用不合适,或某一干预措施是否能够合适地用于将来。 3.4 美国NIH共识形成会议法 首先要选定主题和遴选参会专家。然后围绕主题由参会者列出将要讨论的问题清单,确定会议讨论范围。通常与会专家10人左右,来自不同领域,形成会议专家决策组。该决策者独立于组织者,且没有其他利益冲突。这些专家应为领域内高水平的专家。同时,由组织者邀请另外一批独立于决策组的专家提供相关主题的各种证据,用于会议决策专家进行讨论。通常,组织者对于会议所讨论的主题会提供相关系统评价类的证据。与会专家听取证据陈述和来自公开方式征集的普通公众的意见之后,展开讨论。在公开征求意见时,普通公众可以对与会专家进行提问。之后,会议组专家组织讨论会进一步讨论证据,最终达成共识。会议主持人/协调员将主导并对公开征求意见会以及专家会进行掌控,并协助达成共识。在权衡各种证据和信息后,专家组将生成一份针对预先问题的共识声明。共识声明草稿会被参会人进行评审。讨论之后,专家组做出相应修正,之后对声明进行发布和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指南制定过程中,国际上普遍提倡使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并形成推荐意见,而GRADE系统并非一种共识形成方法,但是它却需要使用上述各种共识形成方法来评价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及其强度。 3.5 四种方法的对比 3.5.1 组织形式对比 表 1 4种正式共识形成方法组织形式对比 从上表可见,整体来说,RUMA法在五个方面的对比中,比较优势。其他三种方法则各自有其缺点。 3.5.2 优缺点对比 表2 4种正式共识形成方法优缺点对比 从上表可见,整体来说,RUMA法在五个方面的对比中,优势比较突出,但是也有费时的特点。 3.5.3 四种正式共识形成法流程图对比 图1 义组织法流程图 图1 德尔菲法流程图 图3 “RUMA”法流程图 图4 美国NIH共识形成会议法流程图 通过图1、2、3、4的对比可以发现,四种正式共识形成法各有特色,均可在某一环节上“迭代”使用,直到共识程度达到高为止。 对于上述四种正式共识形成方法来讲,研究者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取决于三方面:临床问题;受众;可获取的资源。无论是哪种方法,如果用于医疗卫生决策时,在当今循证医学时代,都倡导与证据结合后使用,而对于非基于证据使用上述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危险的。结合上述四种正式共识形成方法,以及本研究团队目前正在从事的一项研究课题“中医药补充/替代抗生素治疗七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提出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中形成共识的关键步骤和流程。 4.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中形成共识的关键步骤 对于共识形成过程要素,应该至少涵盖以下关键步骤 4.1 共识形成组织者的要求 共识一旦形成,就应该被转化和应用,否则整个共识形成工作将毫无价值可言。为此,为了能够保证共识得以顺利的转化和推广使用,共识形成的组织者必须具备相应能力。在组织共识形成时,应该预先指定时间计划表、人员安排表和清晰的流程,并将所有材料和执行材料进行备案,并有全程透明化的可追溯记录。 4.2 确定需要达成共识的主题或问题 具体主题或问题可包括:针对某一疾病的诊疗,或者针对某一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还是某一诊断工具的临床使用情况等等。根据所定的不同主题,需要确定好用于形成共识的问题清单或提纲。在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之初,研究者可以根据前期调研的临床问题来确定。 4.2 遴选共识组成员 成员的选定可以有三种常见情况:某一疾病领域的中医临床专家(不同工龄阶段均有所考虑),方法学研究专家(流行病学研究者、循证医学研究者、文献研究者等等);非专业人员。每种人群将拥有不同的价值观。中医临床专家应该是熟悉某疾病的中医诊疗过程,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方法学研究者,则需要熟知该疾病/干预措施/诊断工具相关的证据资料及其来源;而对于非专业人员,比如患者,则有过对该疾病/干预措施/诊断工具的体验经历。对于每种人群的异质性大小也因情况而已,一个纳入参与者广泛的共识组将能够具有较好的共识结果推广前景,但是共识形成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分歧。当然共识如果来自于比较统一的群体时,比较能代表大多数的意见。一般共识小组的人员最好限定在不能少于6个,也不要多于12个。但是德尔菲法和名义组法可以纳入更多的参与者。 另外在有些面对面共识形成方法中,还需要主持人/协调员对面对面会议进行主持和协调。这个特殊人员的设置,往往是面对面共识会是否举办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其对项目背景、讨论主题以及参会人员的熟悉和把握,以及对个人交流和协调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 4.3 全面系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 在实施上述四种共识形成方法之前,研究者/组织者应该系统、广泛地收集相关主题的证据资料,就目前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特点来看,主要有四大源头的证据资料可以查询:(1)中医经典和传承经验:中医的经典古籍;历史上著名医家的专著;近现代医家的医话医案;(2)最新现存指南和法规性文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国药典等;(3)最新版教材;(4)现代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整理好这些证据资料,以便向共识参与者展示目前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推荐事先对相关领域中医临床专家进行调研,如定性访谈或问卷调研。这对于完善即将进行的共识内容和临床问题清单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4.4 提炼共识清单 基于背景资料以及前期的访谈调研,可以实施第一轮共识形成法,用于凝练将来正式共识形成开展的问题清单。就中医药领域来讲,需要重点凝练四个方面的内容:(1)中西医疾病名称;(2) 证候分型及其诊断要素;(3)治疗原则; (4)代表性方药。同时以列表形式形成最终的拟将用于共识的内容清单,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评分。如下表举例所示: 表3 从“共识”到“推荐”框架表:中医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实践指南——风热外犯证 * 中医理论传承证据以有无来记录;现代研究证据以A(高)、B(中)、C(低)、D(极低)四级划分。1-9分代表为三段:1-3认为弊大于利;7-9认为利大于弊;4-6认为不确定。 4.5 使用的共识形成方法和“共识达成”的界定 通过制定评价规则,如上述的李克特量表,意见反馈处理和共识达成程度的评价规则,来量化每个参与者的意见,进而确定 “达成共识”的标准,如超过50%或70%的人同意某个观点,即视为达成共识。也可以通过是或否的形式以匿名投票方式来进行。 4.6 对从“共识”到“推荐”标准的设定 总体要求是掌握足够当前最佳证据的条件下,共识专家在共识形成过程中进行评价,并形成共识声明,在指南中就是推荐意见。国际上强调临床实践指南中推荐建议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1)研究证据支持情况;(2)专家们的临床经验和专业建议;(3)病人建议。其中研究证据的质量与证据支持力度是科学性的基础,推荐强度的依据,而专家经验与建议、病人建议则可以增加指南的适用性。在共识形成过程中,常见有三种情况需要应对处理:一是专家同意现有证据提供的结论;二是现有证据缺如,专家提出其他建议;三是专家不同意现有证据所得结论。这三种情况在最后形成推荐意见时均需要注明。在最后陈述推荐意见时,应该将形成推荐的过程及其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整体的描述;所推荐的强度应该有所标识;推荐的理由应该有所列示,如有参考证据,应该附上参考文献及其出处。就中医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中还需注意,证据类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支撑来自于传承和经验,即中医理论传统证据,已有研究者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将中医理论传承证据、现代临床研究证据,临床专家意见相互参考,之后再做出综合推荐,是目前较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体系的一种可行做法。借鉴既往研究者的经验,本文也列出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在制定过程中从共识到推荐的一个框架表,如果现代证据级别按照上述A、B、C、D四级,另外两种按照有无来划分,推荐意见按照强和弱划分,具体内容见下表: 表4 从“共识”到“推荐”框架表:中医药治疗XX病的临床实践指南 值得注意的内容有两点:在中医临床指南开发中,中医传统文献形成的证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应该作为重点证据参考来源;另外,在没有研究证据或当前研究证据质量太低时,不能盲目根据理论推导与传统文献提高推荐强度,而是提出相应的建议,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5. 制订流程 结合上述内容,本研究团队拟定出可用于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中共识形成的技术流程图。 图5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中“共识”形成流程图 6. 小结 医学研究领域里对于科研决策过程中人的经验、建议和不同意见、观点、论述等主观世界的冲突,在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则需要科学、客观的共识形成方法来达成共识,进而形成推荐意见。当前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过程中,面临诸多有待共识达成的问题,亟需规范化。共识法可以用来研究群体内不同观点,得出不同层次的同意程度,以达到共识, 进而可以形成“好的临床实践观点”(good practice points,GPP),在证据质量不高,甚至缺如的时候,GPP将发挥重要作用。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科学方法学课程教学参考大纲
After50 2017-11-4 10:04
安全科学方法学课程教学参考大纲(中南大学) 课程编码 55083701202 课程中文名称 安全科学方法学 课程英文名称 Methodology of safety science 开课二级单位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开课系(所、教研室) 安全科学与工程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课程负责人姓名 吴超 职称 教授 教学团队成员及职称 吴超,黄锐等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考核方式 研究论文 成绩评定办法 由研究论文质量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比例及具体考核内容 听课占40%;研究论文占60% 学分 2 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 20 讨论学时 12 实验学时 0 实习学时 0 授课对象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课程中文简介 本课程讲授如下内容:第一篇为安全科学方法学总论,包括:安全科学与安全科学学,安全科学方法学要素,安全科学方法学基础;第二篇为安全系统方法学,包括:安全系统方法导论,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复杂安全系统方法,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第三篇为安全系统人-机-环方法学,包括:安全系统控制与安全仿真方法,人因特性研究方法,人因分析与可靠性评价方法,安全社会科学方法学;第四篇为典型安全科学方法,包括:安全教育方法学,安全思维方法,安全比较研究方法,安全逻辑学方法,安全历史方法,事故统计分析方法,安全调查与观察方法,安全预测和评价及决策方法;第五篇为应用安全科学方法学,主要介绍安全管理的数学力学表达方法。 课程英文简介 The cours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contents: The section one is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safety science methodology, including three chapters: introduction of safety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safety science; elements of safety science methodology; fundament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methodology. The section two is the methodology for safety system science, including four chapters: introduction to safety system approaches; principles of 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s of complex safety systems; modern management methods of safety system. The section three is the safety system methodology of man-machine-environment, including four chapters: safety system control and security simulation methods; research methods of human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safety social methodology. The section four is the typical safety science methods, including eight chapters: safety education methodology; safety thinking methods; safety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safety logic methods; safety historical methods; accident statistics analysis methods; safety investig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s; safety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methods. The section five is the application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safety science methodology, including the graph express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cs methods of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information dynamics. At the same time, this monograph also demonstrates a lot of new areas of safety science research and many innovative ideas. 课程重点难点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安全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和高度。 教学目的 教学的目的是使博士生掌握安全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各种研究方法并能够开展方法的组合创新和原始创新,并将学习的安全科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解决安全科学技术的各种问题。 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学生掌握了通用的安全科学方法之后,能够结合自己原来所学或所从事的专业开展方法创新研究,寻找切入点和解决实际问题。所学的这些安全科学方法不仅对以后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可以用得上,而且是终身可以运用和实践的。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绪论——安全科学与安全科学学 ( 1 学时) 2. 安全科学方法学要素——方法论名词释义 ( 1 学时) 3. 安全科学方法学基础——科学研究方法论 ( 1 学时) 4. 安全系统方法论导论——系统特征和性质 ( 1 学时) 5. 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系统科学理论 ( 1 学时) 6. 复杂安全系统方法——现代软系统理论 ( 1 学时) 7. 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系统科学理论运用 ( 1 学时) 8. 安全系统控制与安全仿真方法——本质安全的关键技术 ( 1 学时) 9. 人因特性研究方法——人本原理的实质体现 ( 1 学时) 10. 人因分析与可靠性评价方法——不安全行为控制的先进手段 ( 1 学时) 11. 安全社会科学方法学——复杂性安全问题非量化研究的重要途径 ( 1 学时) 12. 安全教育方法学——预防事故的三大策略之一 ( 1 学时) 13. 安全科学思维方法——安全理论研究必备的基本素质 ( 1 学时) 14. 安全比较研究方法——安全科学研究选题的突破口 ( 1 学时) 15. 安全逻辑学方法——安全推理分析的重要工具 ( 1 学时) 16. 安全历史方法——引史为鉴的常用之道 ( 1 学时) 17. 事故统计分析方法——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 ( 1 学时) 18. 安全调查与观察和实证方法——安全实践研究的重要方法 ( 1 学时) 19. 预测与评价和决策方法——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方略 ( 1 学时) 20. 安全管理的数力表达方法——安全管理量化研究的途径 ( 1 学时) 先修课程 安全系统工程学 指定教材、参考文献(含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 1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论,科学出版社,2016 教学进度 每周8节课,按学院安排的教学时间进行。 教学方式和方法 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辅助视频观看和往届学生的作品参阅 课程特色 讲授安全科学的上游理论,熏陶安全科学哲学思想和安全科学学思维能力。 执笔人 吴超 审定人 黄锐 适用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适用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 适用学科2 适用专业2 适用学科3 适用专业3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2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健康学6:WHO健康定义不正确的方法学原因
laofan68 2017-4-22 20:20
出现健康定义不正确除了上一篇说的历史原因以外,还有其方法学上的原因。 从方法学上考虑。现在的前沿科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有简单与复杂之分。如果是简单事物,局部和整体有明确的关系,对局部的作用,整体会立即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因果关系是快速而确定的、可预测的。如球的半径(局部)和体积有精确的关系。又如力学中作用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而对于复杂事物 ( 系统 ) ,各局部(子系统)之间是复杂的网络联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一个外力的作用只是作用于某些子系统。即使受作用的子系统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个变化还要通过复杂事物中的子系统相互作用网络,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在整体上做出反应。其特点是:( 1 )作用与反应之间有时间差。( 2 )子系统的变化和整体变化之间,作用与反应之间,存在实质内容上不协调、不匹配、不直接相关。如著名的“蝴蝶效应”。 通过各个局部(以下简称微观)来描述整体(宏观),对于简单事物,不仅可以,往往更好。但必须注意的是,所描述的整体可能具有片面性。比如球体,通过它的半径就能精确得到球的整个体积,但是不知道球的质量、颜色。 人是个很复杂的事物,他的局部(如基因和细胞等)与整体一般来说还没有找到精确的对应关系。人的有些宏观现象很难从微观说清楚,比如说某人“自己不能走路”,是宏观的一种状态。若用他的所有细胞、组织、器官等微观上都具有什么指标来确定是否“自己不能走路”就几乎不可能。现在的健康定义就是想用微观来直接说明人的宏观状态,所以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复杂事物的微观层面,很难出现各个子系统都一致或统一的状态。定义中的“生理上”处于“完好状态”,就是要求各个微观部分都处于完好状态,这个要求严格说是不可能的。至于心理上、社会适应上都处于完好状态就更难说清了。 总之,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们心目中的工“健康”也主要是指人的宏观状态 希望对此问题深入交流的老师,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本系列博文中的“健康学 1 ”和“健康学 2 ”有本人的 Email 地址。
个人分类: 健康 健康学|2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赵洪钧:《内经》的体系和方法——作者研究《内经》的最后见解
fqng1008 2015-7-10 09:58
笔者研读《内经》30多年,常常思考《内经》的体系和方法,希望给同好一个最简明的纲领。现在,自觉比较清楚了。相信这一纲领,有助于一切和《内经》打交道的人,更快、更好地读懂《内经》。谨把拙见用一句话表达如下: 《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内经》的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 下面逐步说明拙见。 1. 理论体系和逻辑起点 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个逻辑体系。 理论体系都要有逻辑起点,即该体系推理的出发点。起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或更多。 逻辑起点是什么意思呢?据我所知,对这个问题大体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定型于黑格尔。他认为,逻辑起点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点: ① 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 ② 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的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 ③ 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 这种看法有助于人们理解或把握一些很成功的体系。比如,《资本论》就是从商品这个政治经济学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开始论证。商品与马克思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起点也确实相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发展也确实都包含在商品这个胚芽之中。 不过,不是所有的理论体系都像《资本论》这样。比如,《物种起源》这个非常成功的体系,就不是从讨论物种等生物学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开始的。达尔文在书中一开始就列举了生物进化论发展史和要点,而后才是从各个方面举了众多的例子证明他的学说。 于是,一个理论体系亦可以它的最后结论或基本观念为逻辑起点。这就是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二种看法。 中国思想史上也有众多的类似体系。如性善论、性恶论、道学(理学)和心学都各成体系。 近现代自然科学中的不同学派,也都是因为他们的最后结论不同。光学史上的粒子说和波动说,无疑可以看作最简单却很典型的例子。 本文考察《内经》体系,主要根据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二种看法。这样考察更容易一下子抓住一个理论体系的要害。 2 .《 内经》体系的逻辑起点 《内经》是古人探讨“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1] 的学问。她的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做的论证或推演。 众所周知,《内经》体系中,有以下四个自然哲学理论:①阴阳学说;②五行学说;③天人相应学说;④气和气化学说。 它们都应该看作《内经》体系的逻辑起点。只是,无论从《内经》的超硬核还是从她据以推出的硬核来看,天人相应都更加重要。 上举四个自然哲学理论中,前三者纯粹属于“理”或“道”,第四者既包括“器”,也包括道。“理”和“道”——规律,是形而上的。“器”是形而下的。“器”由“气”组成,故“气”的本意虽然指无形(肉眼不可见或不能宏观描述的意思)的物质,却是形而下的。 按:古代学者关于气是形而下的明确论述如下: 人称中国黑格尔的朱熹认为:“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黎靖德编《朱子语类 ·( 一) · 理气上》中华书局,北京,1986第1版3页)又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气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朱子文集 · 58 卷 · 五页》,转引自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 · 下册》北京中华书局 1961年新1版 903页) 张载《正蒙 · 乾称篇第十七》说:“ 性通极于无,气其一物尔”。 按中国传统哲学中唯物主义者的看法,不能“离气言理”,也就是现代唯物主义哲学说的“没有脱离物质的规律”。 所以,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就是关于气的理。不过,综看《内经》体系,阴阳、五行和气化学说大都为论证天人相应所用。换言之,天人相应的理论统帅作用更明显。 比如,《内经》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2] 但又说: “夫言人之阴阳……以应天之阴阳也。” [3] 于是,古人据以进行了“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的推演。自然,这些推演无不是天人相应的。 至于《内经》运用的五行学说,更是认定了天人相应。如: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 [4] 气化学说受天人相应统帅,《内经》中也有明确表述。即: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5] 所以,《内经》的逻辑起点虽然有四个,最重要的起点却是天人相应。 为什么《内经》要以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和气化学说为逻辑起点呢?我们且看《礼记》中的一句的话:“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6] 这里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比《内经》所述更浓缩。人的本质如此,需要用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和气化学说来论述“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就理所当然了。 这样看来,天人相应等就是那时对人的最本原的抽象。或者说,《内经》体系是以人为逻辑起点。这个起点也大体符合黑格尔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掘弃了(人为)“鬼神之会”之说。故《内经》作者很清楚其研究的学问属于什么领域。 《内经》对她的天人相应起点,也有很简明的表述,即:“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7] “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 [8] 总之,应该认为,《内经》体系的最重要的逻辑起点是天人相应。《内经》体系,主要是天人相应的体系。 3. 《 内经》的理论硬核与天人相应 《内经》的逻辑起点是它的超硬核——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和气化学说等,且天人相应更重要,说明如上。略查其理论硬核,更有助于理解它的体系是天人相应的。如: “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也。” [9] 显然,五藏六府、十二经脉这两个中医体系中的理论硬核,就是天人相应的推演,而且是至今奉行的核心理论。 不但藏府、经脉体系是天人相应的,穴位也是这样。如: “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孙络之脉……亦三百六十五脉。” [10] 《内经》的九针之说,也是为了合于天道。如:“九针……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 [11] “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 [12] “九针者……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 有的朋友可能早已发现,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之间是矛盾的。五脏六腑各联一条经脉,应该是十一经脉,不应该是十二经脉。又,《内经》也不是只有五脏六腑说。莫非,这些矛盾的或不同的说法都是天人相应的吗? 关于为什么《内经》凡总提脏腑只说“五脏六腑”,请参看旧作“藏五府六考”一文(网上即可搜索到)。从中可以看出,五脏六腑也是典型的天人相应模式。 关于脏腑数目的其他说法,也无不是天人相应的。限于篇幅,只举“九藏”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 [14] 经脉也有过四经脉、十二从脉等说,却也是天人相应的。如: “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也?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15] 总之,尽管《内经》的理论硬核有明显的矛盾和不统一,却都是由天人相应推演而来。于是,更应该说:《内经》的体系就是天人相应体系。 至此,有的朋友可能还要问:《内经》还有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运气等学说,莫非它们也都是天人相应的推演吗? 答案是:基本上如此。 限于篇幅,不一一举经文详细说明,只略说一下脉诊和运气。 《内经》论脉象,主要讲四时五脏脉。其中这样讲平人: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 显然,脉不应四时就是病人了。 至于五脏脉怎样应四时,经文很多,也很容易查到,不再举。 运气学说更是完全在天人相应观念下推演出来的。我们且看两段经文: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周而复始。” [17] “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18] 我想,初学者也能看出,这两段都是在讲人如何与天地相应。 4 . 天人相应的思想背景 为什么《内经》如此钟情于天人相应呢? 这是由于,天人相应思想被董仲舒发挥到极致,而董氏的思想正是《内经》成书时的主流思想。他说: “ 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 ” 。 [19] 又说: “春生夏长,百物以兴,秋杀冬收,百物以藏。故莫精于气,莫富于地,莫神于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物疢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物旁折取天之阴阳以生活耳,而人乃烂然有其文理。是故凡物之形,莫不伏从旁折天地而行。人独题直立端尚正正当之。是故所取天地少者旁折之,所取天地多者正当之。此见人之绝于物而参天地。是故人之身首坌而员,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阳,天气也,阴,地气也。故阴阳之动,使(按:似有脱文)人足病喉痹起,则地气上为云雨,而象亦应之也。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着身,与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 [20] 又说: “ 求天数之微,莫若于人。人之身有四肢,每肢有三节,三四十二,十二节相持,而形体立矣。天有四时,每一时有三月,三四十二,十二月相受,而岁数终矣。 [21] 当代人不大会同意董氏的上述见解。《内经》时代及以后的多数古人则认为是真理。由上述《内经》引文可知,董氏的思想在《内经》中无不具备。这是当时的思想背景使然,不值得奇怪。 关于人如何具体地与天地相应,《内经》的说法和《春秋繁露》不完全相同,《内经》本身也不完全一致。但毫无疑问,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不再引用《内经》关于天人相应的其他论述。 5. 比类取象、人副天数和推理 《内经》体系类似演绎体系,即它是从上面提到的逻辑起点推演出来的。为什么不能把它看作标准的演绎体系呢? 首先因为它的推演结论,常常超出它的大前提(即逻辑起点)。其次是《内经》在重大问题上,几乎完全依靠比类取象的方法来推理。 我们承认,天人相应在很多方面是正确的。比如,人确实以天地之气生——构成人体的物质来自自然。人类作息最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一年这个周期当中,人的养生也最好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 但是,“ 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内有五藏,以应五音……外有六府,以应六律”等推演则超出了天人相应的大前提。 即便承认天人相应包括天人同构,也不能说四时和十二月这种时间概念和四经、十二经脉这种空间概念应该同构。因为二者根本不是同类事物,不能据以进行类比推理。同理,也不能由一年有365日,推演出人体有365个穴位。况且,汉代之前的历法就规定,每19年约有7年是13个月。12个月的1年约354天。13个月的1年约384天。即一年不是恰好12个月,更不是恰好365天。于是,上述推演就更加不能成立。 那么,为什么古人毫不犹豫地这样推演呢? 主要是古人相信比类取象的推理方法是有效的。特别是董仲舒进一步把比类取象发展为人副天数,上述推演就有了根据。他说: “ 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皆当同而副天也。是故陈其有形以著无形者,拘其可数以著其不可数者。以此言之,道亦宜以类相应也,犹其形以数相中也。” [22] 总之,勉强地“副数”和“副类”——特别是前者——是《内经》体系违背形式逻辑的根源。 比类取象是一种什么方法呢?至此,需要联系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 形式逻辑有三种推理方法,即演绎、归纳和类比。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属于必然性推理。即只要前提真,推出的结果必然真。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是或然性推理。即前提真,推论不一定真。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更是或然性推理。总之,对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要时常保持警惕。 从字面上看,比类取象——特别是比类,就是类比。实则不完全如此。 浅见以为,比类取象是联想思维,应该看作类比推理的初级形态。联想推理很不严密,却非常活跃,至今还很有用。网上搜索和电脑中文输入高级软件,就充分运用联想。很多当代中国人都体验过,联想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 再详细一点,应该说:比类和取象不完全是一种思维方法。比类接近于类比。取象就是观察表象。联想众多的表象,是为了寻找事物的共同点,即看看能否归类或比类。 《内经》论治,也首推比类。《素问 · 示从容论》说:“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 “比类取象”连写,不见于《内经》。“比类”在《内经》中约9见。“取象”也不见于《内经》。但是,《内经》中无疑有很多取象推理。说见下文。 追溯比类和取象的出处,最好先看董仲舒怎么说。 《春秋繁露》中,也没有“比类取象”连写。但是,其中2见比类,3见取象。审其意,就是《内经》中比类和取象的意思。不再引用原文。 不过,比类和取象思维起源很早。古人也很重视比类取象。 《易 · 系辞上》说:“ 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 《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传》讨论“象”的文字相当多。其成文时代相当晚,但应该反映了文字出现之前的古人的思维特点。占卜就是灼龟观“象”。 《易传》中最典型的比类取象是八卦取象天地、山泽、水火、风雷。最牵强的是所谓“观象制器”。易学专家早已对此讨论透彻,本文从略。 关于比类取象,《内经》中也有相当明确的表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篇名就是此意。其中说: “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汇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裂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不要认为“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就是通过解剖观察人形、脏腑和经络。上一个标题中的引文已经说明,它们首先要满足天人相应等逻辑起点的框架。至于五脏等如何取象于天地,同篇如下说: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为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可见,藏府之分——藏而不泻和泻而不藏——就是和天地比类取象来的。 总之,只有明白了古人的天人相应思想和比类取象的方法,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内经》讲的人体构造是五藏六府、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为什么藏藏而不泻,府泻而不藏。 因此,《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内经》的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 参考文献 [1]《灵枢 · 经别》 [2]《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3]《素问·金匮真言论》 [4]《灵枢·通天》 [5]《素问·宝命全角论》 [6]《礼记·礼运》 [7]《灵枢 · 岁露》 [8]《灵枢 · 刺节真邪》 [9]《灵枢 · 经别》 [10]《素问·气穴论》 [11]《素问·三部九候论》 [ 12] 《灵枢 · 九针论》 [13]《灵枢 · 外揣》 [14] 《素问 · 六节藏象论》 《素问 · 阴阳别论》 [16]《灵枢 · 终始》 [17] 《素问 · 天元纪大论》 [18]《素问 · 气交变大论》 [19]苏 舆撰、钟 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为人者天》,中华书局,北京,1992,318~319页。 [20]同 上《人副天数》354~357页。 [21] 同 上 《官制像天》218页。 [22] 同 上《人副天数》357页。 附:关于《内经》体系和方法的通俗说明 上面这篇文字,书卷气比较浓。有的读者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为此,再对我的看法做些尽可能通俗的说明。 一、如何看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有“天人感应”、“人顺应于天”、“天人对应”、“天人相通”、“天人同构”和“天人合一”等几层含义。不过,《内经》讲天人相应,常常是人与天地相应。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人相应思想的最早形态应该是天命论。这种思想认为,天上有一个主宰,控制着地上(特别是人世间)的一切。天命论曾经以宗教和非宗教的形式在全世界盛行,至今还有一定的市场。比如,古今中外都很流行的占星术,就是认为,日月众星决定着人世间的一切。 比较完善的天命论,是“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董仲舒讲天人相应,确实有这种目的论。 不过,《内经》的天人相应,不是天命论,更不是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 《内经》不但坚决反对鬼神之说,也从不提倡通过祷告等祈求超自然的力量解决疾病问题。它的作者,对祝由为什么能治病,未能作出满意的解释,却不提倡祝由。这一倾向甚至和近现代医学一致——过分忽视治疗中的非物质手段。 《内经》中的天人相应主要是:人应于天、天人同象、天人同数或天人同构。 其中如何讲人应于天,天人同象、同数、同构,已经引用过很多经文,不再重复。 总之,尽管天人相应作为自然哲学思想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却完全没有神学或迷信色彩。 按:有人说《内经》所谓天,是有主观意志的。此说非常错误。《内经》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素5》),完全是客观之天,唯物之天。再看其中引用的《太始天元册文》如下: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 揔 统坤元。九星悬朗,七耀周旋。曰阴约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成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素66》) 这里讲的宇宙演化,也完全没有主观意志。 《灵枢》中有经过改造的太乙人神占,也和占星家的思想不同。既不是神学的,也不是唯心的。 怎样站在现代高度给“天人相应”以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如何联系运气学说和时间生物学看天人相应,我在《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十五讲中论述如下。 天人相应思想是一个很可贵的思想。古代西方,也有把人体看作小宇宙的天人相应思想,但是,没有像中医这样发展到极致。作为一般天人观,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创论,是一种颇具天才的发现。笔者总体上肯定这一思想。站在当代高度,应对它作如下表述; 1. 从根本上说,一切生物——包括人的生物属性——来源于自然,又绝对地依赖自然,最后又回归自然。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要靠太阳生存。生物从地上获得物质,却要从太阳获得能量。生命的出现,以太阳出现为前提。所以,阴阳学说强调阳为主。近来发现一些低等生物可从地壳深层获得能量,仍不足以否定生命出现、特别是维持生命要依赖太阳。 2. 从根本上说,人体与其他生物一样,是与自然同构的。这种同构,在原子或元素层次上,生物与非生物的自然界是统一的。或者说,生物必然包括在自然之中。不可想象生物体内有自然界所没有的元素,尽管可能有自然界所没有的化合物。 3. 随着生物进化,高等生物越来越相对独立于自然。但即使到了人,仍然要受自然制约。最明显的,如人体生命活动,要和日月运行(即回归年、四时、太阴月、日夜等)周期保持一定的同步。至今最明显的天人统一或同构现象,是人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替紧张和昼夜交替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最有说服力的此类统一现象,是妇女的月经周期与太阴月的大体一致。不过,其余的人体生命活动变化和四时变化之间,统一性很少。比如,很多动植物,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某些哺乳动物,可以冬眠。但是,若动物必须冬眠,则不会出现人类。 4. 低等生物和大部分植物,对环境气候的依赖性很大。这些生物的生命现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的时相,必须对应。否则它们就要毁灭。一年生植物和很多动物的生命周期不超过一年。稍有差错,它们就完不成一次生命周期。多年生生物,虽然不会在一个四时周期中结束生命,但也要和四时周期的生长化收藏大体上保持一致。否则,不死也要病。这是在进化过程中,自然赋予它们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 5. 寻找自然界的同构性,不能直接从人和非生命现象的天地之间寻找。换言之,在人和天地之间,同构性很少。古人企图直接用那时了解天地构造、现象和规律解释人,是《内经》中出现许多附会的根源。事物的同构性,应该在最接近的类别中去找。人和单细胞生物的同构性只在细胞水平上,但是,人的细胞还是和单细胞生物有极大不同。越是高等动物,和人的同构性越大。所以,达尔文说猴子或类人猿,才是人类的祖先。 6 .除人类以外,其他生物都是被动地依赖自然。日月运行造成的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们的生命活动。 7. 所谓生物全息论、宇宙全息论的基本含义,应该遵循上述要点理解。 8. 万物之灵的人,一方面是自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自然的对立物。虽然至今人类能够“自由”活动的范围,比其他生物活动的范围都大,在茫茫宇宙中,人类“自由”活动的范围还是很小很小。 9. 人类企图改造世界,而且要改造属于自然的人体。这种与自然对立的努力,最终结果如何,尚有待探讨。但是在理论上,人类自造一个适于生活的环境,再进一步改造自身,几乎无限扩大可生存环境的可能性是有的。就是说,人类不但可能不受日月运行所产生的时相束缚,而且可能大大摆脱地球或太阳系这个空间的束缚。比如人类不再直接或间接从太阳获得能量,甚至改变现有能量获取方式,已不完全是科学幻想了。 10.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基本上要顺应自然。医学方面的时间生物学,就是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和年、月、日、时以及更长的自然周期性变化之间有哪些相关规律。 站在当代时间生物学高度,解读与运气学说相关的“天人相应”思想,拙见如上。 二、医学需要提出和认识那些问题 看看医学需要提出和认识那些问题,以及《内经》和当代医学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理解《内经》的体系和方法。 从纯实用角度看,医学就是为了解除疾病给人类造成的痛苦。 假如没有理论就能解除疾病给人类造成的痛苦,医学就只需要一套经验。比如,可以设想人类发现并积累了一整套验方,对各种痛苦或疾病都有效。 事实却不是这样,尽管古往今来和古今中外确实有很多很多验方。于是,必须有理论。 所谓理论,就是弄清对象是什么的同时回答为什么。于是,全部医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构造和功能是什么?为什么? 如果再稍微具体一些,医学必须提出和认识的主要是下面这几个问题。 1 .人是怎样来的? 2 .人和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3 .人体的构造如何? 4 .人体如何实现其功能? 5 .社会条件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6 .人类经常罹患那些疾病?为什么? 7 .有那些手段能够治疗这些疾病? 8 .这些手段的原理是什么? 实际上,直到今天,医学还是主要面临这些问题。 《内经》时代,自然也是这样。 《内经》中有很多大大小的理论。 这些理论还形成了一个体系。 人们之所以给她很高的评价,就是着眼于这一体系。 那么,《内经》和当代医学分别如何认识或回答上述问题呢? 全面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介绍全部古今医学知识。为了简化起见,下面分别看看《内经》和现代医学如何简单回答问题1和3。 人是怎样来的呢?《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 · 保命全形论》) 意思是说:人源于自然,人体由自然界的物质构成。 这一解释——即理论,是否正确呢?显然是正确的,否则只有承认人是神造的了。 不过,若问:人到底如何从天地之气中出现的呢?古人不可能作出满意的回答。《内经》本身没有这样问。 宋代大儒朱熹的回答如下:“问:生第一个人时如何?曰:以气化二五(洪钧按:即阴阳五行)之精合而成形,释家谓之化生。如今物之化生甚多,如虱然。”(《朱子语类·卷一》岳麓书社1996年第1版,6~7页) 这样回答显然不能让当代人满意,却可看出朱熹的看法来自《内经》理论,或者说和《内经》理论完全一致。 当代医学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读者都知道进化论。早在达尔文时代已经确认,人是类人猿进化来的。 若再问:类人猿是怎样来的呢?就要根据全部生物学、地质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来回答。 当代生命科学已经基本上弄清,人类和不少生物的基因谱。生物进化学说有了更坚实的、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我想,在知识阶层中,怀疑进化论的人很少了。 至此读者应该悟到,现代医学不是空中楼阁。她是生命科学在人体上的应用。生命科学又要以非生命科学为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学医的人必须受过中等教育,进入医学院之后还要学习很多基础学科。 人的构造如何呢?这是中西医理论矛盾最大的地方。 人体外部的宏观构造很直观。按说,古今人之间、中外人之间,对人体的宏观观察所得不会有什大区别。 比如,人是直立动物。人有头颅、躯干、四肢、五指、二目等。 然而,中西医之间,对这种构造的观察结果不完全相同,理论说明更不同。 比如,如果问当代生物学家:为什么人有四肢、五指、二目?为什么人直立行走?为什么人的头大体上是圆(即球形)的? 当代生物学家必然从生物进化说起。如脊椎出现的意义;四肢和眼的进化过程;脊髓和脑的出现;类人猿为什么要直立;直立对人类进化的意义等。 现代医学不强调头颅是球形的,但是,通过颅骨的进化过程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人的头颅比牛马等动物的头颅更接近球形。 然而,《内经》和内经时代的说法是:这些都是天人相应的表现。 于是,尽管人的头颅不是规则的圆(球)形,人的足底更不是规则的方形,古人却说头圆、足方——因为天圆地方;人有二目是因为天有日月;人有十指是为了上应天干;人能直立是因为人最能应于天。等等。 至于把四肢说成各有三节——为了凑够十二节以便与十二月相应,更可以说明,很直观的观察,也会受观察者预先有的观念影响而观察结果不同。 总之,《内经》的作者完全用天人相应解释人体外部的宏观构造。 体表的宏观构造还这样认识,体内的构造就更受这种思想影响。 体内器官最直观的是消化道。古人相当清楚它的大体形态——《灵枢 · 肠胃》记录的解剖相当详细。消化道必须通,也很清楚。其他器官的构造——特别是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就不可能单靠直观认识清楚。 于是,《内经》时代的医学家又必然借用那时的自然哲学来解释,甚至增加或略去人体内脏器官,以满足理论需要。 这就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的由来。不再引用“略谈《内经》的体系和方法”一文中已经引用的经文。 为什么最后定型的脏腑够了六脏(否则就不能有十二条经脉),《内经》总提脏腑时还是一致说五脏,也是这样——天人相应和五行学说妥协的结果。 三、如何看观察和推理 研究一切自然科学的方法,都不外乎观察和推理。医学自然不能例外。 不过,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说明,结论常常不是观察之后作出的推理。在科学精神和观察手段粗疏的古代,更是这样。那时的自然哲学和各种流行观念,常常导致观察结论首先满足它们的需要。 总之,观察和推理不是完全互不相干的两种方法。 换言之,没有完全“客观”的观察。 比如,宏观的人体解剖(又称大体解剖或系统解剖),似乎应该是最客观的观察。 实则不然。 比如,《圣经》说: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于是,西方人长时期认为,男人比女人少一条肋骨。受宗教影响很深的人,自己不会去通过解剖证实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数目相同。别人提供了充分的解剖依据,还会反对。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维萨里,就因此受到教会的严厉惩处。 从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女人,并不能必然推出女人比男人多一根肋骨。但是,这一观念却是在解剖观察之前“推理”来的。按说,观察一下男人和女人到底各有多少根肋骨,不是难事。然而,在古代条件下,一般人不大想去做这种观察。 中国古人长时期认为,人体的骨头是365块,就是受《内经》影响。 其实,《内经》中没有明文说人体的骨头是365块。 不过,由于其中多次出现人有“三百六十五节”之说,后人就对人体的骨头应该是三百六十五块坚信无疑。 人体到底有多少块骨头,在古代条件下也不难证实。 但是,西方解剖学传入之前,从来没有人认真证实过。 因而,人体有三百六十五块骨头的观念,一直没有打破。 这种观念,显然是天人相应的。 所以,要想做到观察尽量客观,首先是对此前的观念、成说等——假如有的话——持怀疑态度。即首先看旧说是不是错误的,而不是一心想维护它。 由上述举例可知,完全错误的旧观念常常非常顽固。完全没有观察经验的人,99%以上想维护旧观念。更有的人,即便旧观念完全被证伪,他还是会死抱住不放。这些人的立场完全不是从科学出发的。 所以,一切科学研究,首先需要清醒的或理性的怀疑精神。只有随时保持这种怀疑,才能做到尽可能客观的观察。 当人们以理性的怀疑精神认真进行宏观观察时,实验科学就来到眼前。换言之,实验科学不是有了微观认识手段才出现的。近代生命科学奠基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宏观地解剖机体向自然要真理。 维萨里的解剖学《人体之构造》,是近代实验医学奠基的第一步。 近代医学对血液循环的认识过程,也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 哈维之前的西方,没有血液循环概念——连类似《内经》的血气循环思想也没有。 那时最流行的是潮汐说。此说认为,血液在肝脏内制造,而后像潮水一样漫向全身,最后在末端被消耗。 哈维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此说不确。 他的实验之一是切断狗大腿的大动脉,看血液流出速度。 大动脉出血的速度显然是惊人的。短时间内流出那么多血,不能用每次潮汐的血液都在肝脏制造来解释。 于是,他假设血液在血管内是循环的。 这一假说,被他的弟子马尔丕基证实。 马尔丕基通过观察青蛙趾蹼上的小血管等,证实动静脉之间是相通的。换言之,动物的血管基本上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至此,近代血液循环学说才最后确立。 以上所举,都是很简单的例子,大多也是常识。我想,这对于理解为什么《内经》时代的中国医学只能形成《内经》体系,实验医学与自然哲学医学有何不同,已经足够了。 四、关于阴阳学说的价值 旧版《内经时代》中,有这样一段话: “ 就中医论中医——本质上是就《内经》论中医,只能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理论核心。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核心。阴阳五行说是《内经》体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这个架子,《内经》就委然脱地成为一堆零砖碎瓦。带着阴阳五行的头脑去读《内经》大致上无往而不通。否则便基本上读不懂。”(30页) 这是我那时的看法。即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内经》体系的逻辑起点。 现在看来,《内经》逻辑起点要再加上天人相应以及气和气化学说,而且,天人相应更重要。 那么,综看《内经》之后的中医发展,哪个逻辑起点更重要呢?我的看法是:阴阳学说更重要。 我想,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自明代就基本确立了八纲辨证。八纲是四对概念,只能是受阴阳学说统帅。其中完全没有五行学说的影子。天人相应对她也几乎没有影响。 在阴阳思想的指导下,后世中医还形成了很实用的气血辨证理论。这一理论和五行、天人相应学说关系也很小。当然,它和气化学说关系比较密切。 五行学说不能指导临床实践,古人就做过相当透彻的说明。有关论述,请参看《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第三讲。 实际上,早在《伤寒杂病论》中,五行学说和勉强的天人相应,已经基本上被清除。 请天天按中医理论治病的朋友,认真想一想,您是否主要遵循八纲、气血理论辨证论治。五行学说和天人相应思想是否实际上对您没有多少指导意义。 当然,这不是说天人相应和五行学说完全是糟粕。顺应自然,永远是正确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永远是正确的。 五行学说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为了说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内脏器官之间的关系,《内经》时代的古人,只能再借助五行学说构建五行化的体系。它给古人一种理论上的满足感,因而对中医体系满怀信心——尽管后来渐渐淡化了五行学说。 或问:那么,《内经》之后的古代医家,是怎样认识人体生理的呢? 答案是:《内经》之后的有关认识,越来越接近近现代西医的解剖生理——尽管自当代看来,有关知识大多属于常识而且也有明显错误。对此有疑问的朋友,请参看张介宾《内经图翼》中的“内景赋”。 五、再谈比类取象 有的作者写作“取象比类”。不过需知,《内经》中没有“比类取象”连写,也没有“取象比类”连写。这样连写,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这四个字是一个词。于是,人们或者认为取象是为了比类,或者认为比类是为了取象。实际上不应该这样理解。故最好把比类和取象看作两个词,不再连写。 为了照顾中文习惯,比类最好改作“援物比类”这个《内经》中有的词语。在我看来,《内经》中确实有类比推理。 《素问 · 灵兰秘典论篇》是《内经》中最典型的类比推理体系。该篇拿人体类比当时的封建国家(官吏设置和职能),得出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胆为中正之官等。于是心主神明,肺主治节,肝主谋虑,胆主决断等。 这样的类比在逻辑上不能说完全不允许,这对认识人体的整体性也有意义。但是,人体这一最复杂的生物体系统和封建国家这种社会组织系统之间,可类比性确实太少。然而,那时的封建国家组织无疑是人们最熟悉的系统,也是当时知道的最复杂的系统。古人便通过这样的类比认识人体。 问题是,这样类比来的脏腑功能被认为完全真实。心主神明虽然不对,却有很深远的历史认识根源,且不说,况且复杂的自组织系统一般总有一个中枢。肺(相傅)主治节、肝(将军)主谋虑按封建国家的官吏职能也不是完全说得过去。可是,这样类比来的功能至今还见于教科书。至于胆主决断之说,更是深入传统文化。如胆大包天、胆大妄为、侠肝义胆、肝胆相照、披肝沥胆都是很常用的成语,足见中医对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之大。 比较成熟的取象,确实有为了比类的意思。但是,主要是为了归类。《内经》中的五行归类占了很大篇幅,就是从五行取象来的——尽管现代人大都觉得很难接受那样的归类。 应该指出,人类永远离不开取象思维,她至今还很重要。 这不仅是因为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形成表象,更因为认识事物时首先是靠头脑中已有的众多表象模式(或框框、图案,英文为pattern )去认识。假如,我们的头脑中完全没有某种事物的pattern,该事物就完全是陌生的。电脑搜索和高级中文输入软件,之所以很有用,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北京奥运会会徽更能说明这一点。 不过,只认识表象毕竟很不够,所以,我不赞成把脏腑学说称为脏象学说。 《内经》中,“脏象”一词共出现2次,仅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而且一次在篇目中。相比之下,“藏府”一词共出现约21次,故最好统一使用“藏府”。否则,“五藏六府”之说(《内经》中约51见)至少字面上有些说不通,即为什么更基本的概念“藏象”一语中没有“府”字。 最后,我想提一下,有的人把取象思维所得说成是唯象理论。他们认为,一切中医理论都是唯象的,而且认为这是西方科学(其实就是近现代科学)不可能理解的。这样的说法很可笑,因为唯象理论不但和取象思维根本不相干,而且正是对理论物理学发展过程的一种看法。大概因为唯象理论之说受到杨振宁的重视,一些人立即拿来和中医附会。 什么是唯象理论呢?就是从严密的实验观察,到说清为什么、特别是可以完全用数学公式表达的中间理论形态。 杨振宁举的唯象理论之一,是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即: ① 每颗行星都以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且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焦点上; ②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相同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角动量守恒的体现); ③ 行星公转周期P和轨道半长径a符合如下的关系: P 2 = 4 π2 a3 / 其中M和m分别为太阳质量和行星的质量。 然而,开普勒说不清为什么。 这三大定律完全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导出。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导出——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牛顿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导出的。于是不但说清了为什么,而且都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即: 第一律:E = mv ; 第二律: F=ma ; 第三律:Ft = F' t = mv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略)。 中学物理和数学学得好的人就可以基本上导出。 请看,开普勒三大定律和《内经》的取象有什么关系吗? 总之,不先老老实实地弄清《内经》或中医术语的本义是什么,却总喜欢和西方学问中的名词拉近乎,是很坏的学风。 六、关于《内经》是否科学 有的朋友可能认为,我的看法——亦即本文的结论——是说《内经》不科学。我觉得,没有必要就此详细辩驳。因为,不必做这么多研究,也会作出判断:《内经》时代不可能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著作。换言之,科学有不同的历史形态。二千年之前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关于生命现象的——只能表现为自然哲学形态。至于有的人说,现代人理解不了《内经》,或者说《内经》高深莫测,永远不可逾越,那只能是这些人自己没有认真读过或者读不懂《内经》。实际上,认真研究过《内经》的人确实很少。对多数当代青年来说,读不懂《内经》也没有什么奇怪。因为单单语言方面的障碍,就使很多人望而却步。加之,《内经》头绪纷繁,篇幅又相当大,不可能要求当代青年很快就能对她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 和当初写《内经时代》一样,本文的写作,是为了帮助一切和《内经》打交道的人——特别是当代青年——比较容易地把握《内经》。我相信,读过本文和《内经时代》的人,不会再只凭道听途说判断《内经》体系的价值。于是,不会盲目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更不会跟着一些人堕入玄虚之中。 七、从《内经》体系到当代医学 或问:如此说来,《内经》体系与当代医学完全不相容,二者之间不是根本不可能融会贯通吗? 答:《内经》构建之理论硬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不可能通过实验方法得以证实,从而与当代医学兼容。不过,我们完全可以保留这个硬核,因为简化的人体理论模型也很有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涉及脏腑经脉时,至今还是用的这一理论模型,不必非采取实验知识替代它。但需知道,这一理论模型是受汉代、特别是董仲舒天人相应思想激发、同化形成的,也不能用它来否认实验医学知识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或再问:可否给天人相应以新的含义从而从根本上融合中西医体系呢? 答:完全可以,而且并非牵强附会。 问:那么,该给以什么含义呢? 答:那就是“人与自然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可以简称为:天人同律。换言之,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都适用于人体。或者说,人体生理病理无不遵循自然界通用的原理。于是,想真正全面认识人体,必须先真正全面认识自然;想真正想学好医学,必须真正学好各种自然科学。显然,只要承认这一点,中西医的融合,就没有根本障碍。 实际上,“天人相应”的本意也确有“天人同律”(更多称为“天人同道”)之义。只不过因为古人对天道——自然规律,认识很有限,于是在天人之间找共同规律时出现很多附会。 当然,人不但是自然的人,还是社会的人。于是,医家也必须了解社会。换言之,社会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研究医学也是必要的。在这一点上,中西医并无原则分歧。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科学就是超精准测试!
热度 1 sunyuhao 2013-6-22 09:22
个人分类: 基础科学|2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议科学研究方法之比较法
热度 6 putin24 2011-11-22 22:37
浅议科学研究方法之比较法
比较 (comparison) 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 Comparison is the act of comparing one thing to another, in order to determin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relative size, relative importance, etc.) 它是应用逻辑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应用此方法,可在表面上极为相似的事物之间看出他们的本质差异,运用此方法可以对理论研究的结果与观察实验事实之间是否一致做出明确的判断。 应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可以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进行研究,来认识时间不同点的相随事物的变化,从而能够从观察的现象推知无法观察到的过程。 案例学习 e.g1. 开普勒 ( Johannes Kepler, 1571-1630,German ) 应用哥白尼 ( Nicolaus Copernicus,1473 ~ 1543, Poland ) 方法计算火星轨道,发现与第谷 ( Tycho Brahe, 1546-1601, Kongeriget Danmark ) 观察值相差 8’( 比较出来的不同点 ) ,确保观测资料可靠之后,他试着用椭圆形轨道模型去推算火星位置,和观测数据差不多吻合,得出结论: 椭圆形的轨道是太阳系行星的真实轨道,太阳不是中心,而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 行星运动第一定理 ) 。 e.g.2 汽车汽油发动机新技术—燃油直喷技术的应用,别克 (Buick) 的 2.4L SIDI 智能直喷发动机使用 6 个喷孔的高压喷油嘴,以 17MPa 的高压,将直径 8 微米的油滴微粒精确定量地喷入气缸。直喷发动机相比上一代同排量机型: 功率提升 9.6 % (52kW/L 提高至 57kW/L) ,扭矩提升 6.7 %,混合工况下百公里油耗却下降了 2.2 %,冷启动碳氢化合物排放大幅降低了 25 %。 e.g.3 《先秦和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 从自然观的角度反映中西哲学的差异,并探索其内在原因。 ( 社会科学的研究 ) 比较法虽然作为逻辑思考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其有局限性。 比较只是拿所比较事物或者概念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来比较,而暂时地撇开其它方面,从而并非十全十美 ( 列宁同志论述比较法的不足 ) 。 e.g.4 目前“裸婚时代”“非诚勿扰”等反映 80 后婚姻的连续剧真在热播,全民似乎也进入了一个大讨论,比较什么样的男性才是成功的男性,特别是女性在选择婚姻时候,通过房子、车子等几个片面的比较男性,得出一些富有争议的结论。客观看待比较学局限性,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来说,这样的比较缺乏一个合理的理论模型。 ps: 科学网中,很少有人探讨科学研究之哲学(philosophy or science of science),虽然是些看似简单的逻辑方法,很多学者应用的一个或多个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看样子有必要集中进行整理和分享下。(陆续推出归纳、演绎、类比、分析、综合等方法案例,有补充反映科学进展的良好案例请留言说明。) 扩展学习案例 翁绍军,《先秦和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 http://www.cawhi.com/show.aspx?id=9110cid=16 吕博士,人才培养:猎枪 PK 小口径步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510486 冯用军, 制造还是代工?----旧文重贴 王英安 , 校车事故不是车的问题,而是群众缺钱和政府公共服务缺失的问题!
个人分类: 学术笔记|13896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设计方法学
shxf 2011-8-31 13:22
设计方法学简介 注:搞设计的小盆友们注意了,不要天天闭门造车,认为自己在搞设计,先学学科普吧! 设计方法学是研究产品设计规律、设计程序及设计中思维和工作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设计方法学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设计的战略进程和设计方法、手段的战术问题。在总结设计规律、启发创造性的基础上促进研究现代设计理论、科学方法、先进手段和工具在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对开发新产品, 改造旧产品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分析设计过程及各设计阶段的任务, 寻求符合科学规律的设计程序。将设计过程分为设计规划(明确设计任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四个阶段, 明确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 在此基础上建立产品开发的进程模式, 探讨产品全寿命周期的优化设计及一体化开发策略。    2. 研究解决设计问题的逻辑步骤和应遵循的工作原则。以系统工程分析、综合、评价、决策的解题步骤贯彻于设计各阶段, 使问题逐步深入扩展, 多方案求优。    3. 强调产品设计中设计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分析创新思维规律, 研究并促进各种创新技法在设计中的运用。    4. 分析各种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如系统工程、创造工程、价值工程、优化工程、相似工程、人机工程、工业美学等在设计中的应用, 实现产品的科学合理设计, 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5. 深入分析各种类型设计如开发型设计、扩展型设计、变参数设计、反求设计等的特点, 以便按规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6. 研究设计信息库的建立。用系统工程方法编制设计目录——设计信息库。把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大量信息规律地加以分类、排列、储存, 便于设计者查找和调用, 便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    7. 研究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先进理论,建立知识库系统, 利用智能化手段使设计自动化逐步实现。    设计方法学的关键是针对设计条件的集合,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the best solution)。她强调应用的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鼓励创新意识和协同思维,以便处理想法,达成最佳方案。迎合用户的需求和设想是最关键的考量。当然,设计方法学也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例如分析和测试。    设计方法学的发展脉络:可行性设计——最优化设计——系统设计。    十九世纪中后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人们开始注意总结工程设计的规律和方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竞争的日益剧烈, 各国普遍重视设计环节, 推动了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德国等欧洲国家重点抓系统化设计并注意总结设计规律和方法, 并用技术文件方式进行推广。美国、日本等国则更重视创造性设计和设计中的计算机应用。70 年代后期欧洲成立了设计研究组织WDK(Workshop Design-Konstruktion) 及相应的许多专业研究小组。目前每隔一年召开一次国际工程设计会议ICED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Design) , 设计方法学的研究更引向深入。 后记:有关设计方法学的更多知识,请咨询我的朋友,上海交通大学的陈泳教授,国内设计方法学的顶尖学者。我也属于班门弄斧。
个人分类: 系统工程|20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苦耕4年的著作终于出版了
热度 13 After50 2011-8-22 16:52
苦耕4年的著作终于出版了
苦耕4年的著作终于出版了 今天,当我收到快递公司寄来的样书——我苦心耕耘了四年的《安全科学方法学》,我第一个想法是先写篇博文,抒发一下自己编撰此书过程的酸甜苦辣,包括苦闷、坎坷、艰辛、快乐、。。。。。。、以及一点点的成就感,也鼓起勇气斗胆自吹自擂一次。 《安全科学方法学》全书96.9万字,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于2011年7月第1次出版。该书分5篇20章。第一篇为安全科学方法学总论,包括:安全科学与安全科学学,安全科学方法学要素,安全科学方法学基础;第二篇为安全系统方法学,包括:安全系统方法导论,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复杂安全系统方法,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第三篇为安全系统人-机-环方法学,包括:安全系统控制与安全仿真方法,人因特性研究方法,人因分析与可靠性评价方法,安全社会科学方法学;第四篇为典型安全科学方法,包括:安全教育方法学,安全思维方法,安全比较研究方法,安全逻辑学方法,安全历史方法,事故统计分析方法,安全调查与观察方法,安全预测和评价及决策方法;第五篇为应用安全科学方法学,主要介绍安全管理的数学力学表达方法。该著作还展现了诸多安全科学研究新领域和新思想。 博主编撰出版该书的主要目的是想作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教材。该书的特点以下:1)以往的有关科学哲学类著作大都是由出身于哲学和理学领域的专家撰写的,但由于博主出身于工学,工学与理学和哲学最大的一个不同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和着重点的不同。2)由于本书是第一部安全科学方法学的著作,其框架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本书写方法站在安全科学学的高度,主线从安全方法学总论、安全系统科学方法、人-机-环安全科学方法、典型安全科学方法、到实践安全科学方法,内容层层深入、条理清晰。3)本书编著注重安全科学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尽量做到把文字叙述的文科写作方法与理工科的图表表达方式相结合。4)本书运用副标题画龙点睛,每章都有本章导读、小结,并精选了一些名人的哲言、成语和论述,使本书融入了一些中国古代的安全哲学思想和方法论。5)本书融入了博主及其指导的研究生近十年来的有关理论研究成果。 有人说,学习哲学方法需要有年龄、有实践、有思想,这才能悟出其大道理。由此而知,能够撰写哲学方法类著作要求就更高了。确实,在撰写此书时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博主多年一直在做一些矿山通风与安全、地下工程通风与空调、粉尘控制理论与技术、防火防爆技术等方面的科研课题和讲授这类课程及指导研究生,这些经历为后来近十年开展安全科学方法学的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2001年以来,博主在为安全类专业博士研究生讲授《安全科学理论》和《安全科学前沿》课程时,深深地体会到,在研究生培养教育领域,安全科学与工程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它们得到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认可,还需要安全界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安全学科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尽管老一辈安全学者已经将安全学科的框架和部分内涵构筑起来了,但安全科学的实质内容还十分贫乏。目前在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阶段,有关安全基础理论已经基本讲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有关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已没有很多可讲的了,特别是到了博士生阶段。2002年,博主逐渐地进入了安全科学学的研究领域并对安全科学方法学产生浓厚兴趣和决心编著此书。 写作是艰辛的,跨学科的写作更是艰难!经历四年多时间的思考、摸索、研究和资料积累与整理,通过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和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多次反复,历时数百个日日夜夜的伏案工作,从初拟提纲、积累素材、编写内容、再修改提纲、再积累素材、再修改内容的N次循环,并在许多同行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终于使该书顺利出版! 在此,我谨以此书献给广大热爱安全事业的教师、科技工作者和同学们!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361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安全统计方法学——研究安全科学的重要方法
热度 2 After50 2011-7-26 21:58
安全统计方法学 安全统计方法学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统计方法学能为大量数据资料整理和提取有用信息提供重要工具,从而发现数据资料的内在规律。将统计方法学和安全科学结合起来,可以为开展安全统计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安全统计方法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安全统计方法学的定义 安全统计方法学是安全科学和统计学的交叉学科,它为安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等提供统计技术手段,对所研究的对象和数据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可以分析与安全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和潜在规律性。基于统计方法学理论与安全科学学的原理,安全统计方法学可定义为利用统计方法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们在生产、生活、生存领域中 与安全问题有关 的信息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揭示安全问题的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对安全生产规律进行预测和决策,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的一门方法论学科。 2.安全统计方法学的研究对象 安全统计方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事故现象和过程的数量表现与数量关系等问题,这种数量关系既包括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现象,也包括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事故现象,以及各种事故现象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并从大安全观和社会各领域相互联系的角度入手,对社会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关于数量方面的标志主要有: (1)在横断层面上统计反映同一时期的事故现象的规模和结构分布情况。将事故统计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志进行分组整理,按一定的顺序编制成统计表,把复杂事故现象划分为不同性质的部分,直观反映统计指标的分布特征,用于有效实现各类事故现象的管理和比较。 (2)从时间序列统计反映同一事故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发展速度和变动趋势。要掌握事故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预测事故和防止事故的发生,不仅要从静态上揭示研究对象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还要从动态上反映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数量方面来研究安全生产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研究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预见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安全生产中事故和障碍的动态变化。 (3)通过统计资料比较发现和揭示新的安全科学规律。统计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分析现象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初步整理事实材料进行比较,然后对事实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事实进行分类。经过这样的初步整理,一大堆观察素材就可能变成清晰和有条理的事实,这就为提出和构造理论作了准备;在整理和辨识事实的过程中,可以把搜集到的材料同已知安全科学事实作比较,从而有可能发现新的安全科学规律。 (4)以历史和现状统计资料来预测安全工作的未来可能达到的目标和水平。任何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其延续性,因此,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统计资料的分析,预测安全水平的变化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安全统计方法学的体系及其分支 1.安全统计方法学的学科基础 安全统计方法学的学科基础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安全统计方法学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反对弄虚作假。哲学中质和量辩证统一的原理又要求我们在质和量的密切联系中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安全统计方法学正是依照这个原理,从对大量个别事物的观察中,总结出现象的总体特征。另外,哲学关于认识论及事物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发展的原理,都是指导安全统计方法研究的方法。 (2)安全统计方法学的基础学科包括统计方法学、数理统计方法学、政治经济学、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社会学等,它们为安全统计方法学实践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将这些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体系与方法等理论广泛应用于其安全统计方法学自身规律的研究中,满足安全统计方法学交叉属性对理论基础的广泛要求。 (3)安全统计方法学的工程技术理论学科基础包括安全信息工程和各种安全工程技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经济、系统可靠性、系统危险分析技术等,它们与安全统计方法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安全统计方法学的分类 根据安全统计方法学研究内容的性质分类,安全统计方法学可分为基础安全统计方法学和应用安全统计方法学两大类。 (1)基础安全统计方法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安全统计方法学的理论基础,如数理统计方法学理论、统计物理学理论、信息论、灰色预测理论等;2)安全统计方法学的方法理论,如统计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趋势预测方法等;3)安全统计方法学的体系理论,如体系结构、指标设置、相互衔接理论等。 (2)应用安全统计方法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安全统计工作的程序与操作规则,如统计时间要求、安全统计报表的填报、安全统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安全统计数据的获取与发布等;2)计算方式,如各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等;3)安全损失评估方法,它主要用于对各种具体灾害的危害后果进行价值评价与估算方法等。 3.安全统计方法学的学科分支 根据安全统计方法学的研究领域和安全统计方法学与安全科学技术的交叉分类,安全统计方法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学科分支: (1)灾害统计方法学。主要为统计研究各种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及其预测预报等问题提供科学统计方法。 (2)宏观安全统计方法学。主要为统计研究一个区域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事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规律,事故的损失和安全活动的经济效益,安全科学管理和安全决策的最优化等提供科学统计方法。 (3)微观安全统计方法学。主要为统计研究一个企业(单位)的事故和隐患规律,有关事故数据的产生、收集、描述、分析、综合和解释,并推断其事故对策等提供科学统计方法。 (4)职业卫生统计学。主要为统计研究不同类型有毒物质的致病毒理,预防控制与治疗效果,不同企业、行业、工种和不同接触毒物时间与发病周期的关系,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等提供统计方法。 (5)行业安全统计方法学。主要为统计研究各行各业的事故和隐患及其规律,有关数据的产生、收集、描述、分析、处理、综合和存储,并开展预测预报提供科学统计方法。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442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与大家分享我的写书经验
After50 2011-3-6 19:53
与大家分享我的写书经验——我编著《安全科学方法学》 古今中外,方法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古语 “ 授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 就是一个形象的例证。 方法的创新更具原创性和更有价值。安全科学方法也是如此。安全科学方法是经验、知识、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诸多等待解决的安全问题面前,人们最为急需的是找到正确有效的安全科学方法。 令人遗憾的是,当我们翻开现有的安全基础理论中文教科书时,人们很快发现,其中的安全科学方法大多都是国外学者发明的,都带有外国引进的痕迹。其实,已发明的许多安全科学理论与方法都很简单。那么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发明这些理论与方法呢?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 除了我们对安全科学研究起步较晚之外, 多年来中国最短缺的教育之一就是方法学的教育。现今能够潜心开展此类理论研究的人才太少和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许多人还悟不出方法学的真正价值。多年来, 许多中国的安全科技工作者习惯性地重视应用别人总结的方法,特别是外国人的方法,而忽略或轻视从方法论的高度开展理论研究并创立自己的方法。 实际上,科学方法学在任何学科的研究中都非常重要,但安全学科的综合属性决定其具有浩瀚的时空,安全科学方法学更显重要,从安全科学方法学的高度研究安全学科思路更宽、效果更好,安全科学方法学的研究必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安全科学成果的涌现。安全科学方法学是以安全为着眼点,以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应用的方式、手段和遵循的途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安全科学方法的原始创新和组合创新,同时既分别研究各种安全科学方法的内容、特点、作用及其合理性,又从整体上研究这些方法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概括出它们之间存在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在反思自己多年以来所做的许多工艺技术研究工作之后,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以前在思考和创新方法方面也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因此,作者 2004 年以来开始逐步研究科学方法学以及培养人才的方法学课题,也由于承担安全类专业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客观需要,自己体会到需要寻找安全科学研究的切入口、需要获得安全科学的有效研究方法、需要呼吁更多的人投入到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等等。通过较长时间的思索之后认识到,从安全科学学的高度和层面开展研究,更能高瞻远瞩。研究安全科学学,可以从安全学科的属性出发,可以将安全科学方法学作为突破口。 同时作者感觉到需要尽快撰写和出版一部有关安全科学方法学的专著,从小角度而言可以服务于安全科学的研究生教学,从大视野而论可以为安全科学发展做出贡献。为此,作者 经历四年多时间的思考、摸索、研究和资料积累与整理,通过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 考和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多次反复,历时数百个日日夜夜的伏案工作,从初拟提纲、积累素材、编写内容、再修改提纲、再积累素材、再修改内容的 N 次循环,才完成本书的初稿。本书获得 201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将于 2011 年由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本著作第一篇从安全科学学的高度,介绍了安全学科的方法论基础,精选了一批科学方法学的基本方法。本篇可以使读者以更原创、更基础、更高层、更广阔的视野进入安全科学的领域研究之中,为学习安全科学方法学奠定基础 ;使我们开展科研工作会更具科学性,取得的研究成果会更加有价值 。第二篇介绍了 安全系统科学方法论、 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安全系统管理方法、复杂巨系统理论等。 本篇 从更深的层次和方法来描述安全系统的控制与优化,从而为优化安全系统管理等发挥重要的方法论作用。第三篇主要介绍 安全系统控制与安全仿真方法、人因特性研究方法、人因分析与可靠性评价方法、安全社会科学方法。这些方法是实现本质安、体现人本原理、控制不安全行为和研究复杂性安全问题的途重工具。 第四篇主要介绍 安全教育方法学、安全科学思维方法、安全比较研究方法、安全逻辑学方法、安全历史方法、事故统计分析方法、安全调查与观察和实证方法、预测与评价和决策方法等,这些方法是预防事故、创新安全科学理论、科学开展安全推理分析、等的重要方略。 第五篇主要介绍 安全管理系统的图论表达法、安全管理力学方法、企业伤亡事故率的系统动力学、安全系统的信息力学等。这些内容展示了数学、力学方法在安全管理、安全系统科学等领域的量化应用前景。 作为《安全科学方法学》来命名的第一部著作,作者觉得,该书的定位除了需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系统性之外,还应该具有“大学”、“大笔”、“大器”这“三大”特色。所谓“大学”是指该书的学问比较高深,有大用途,从科学学的高度写作,读者群为高级知识分子;所谓“大笔”是指该书篇幅较大,可供多个学科专业使用,符合国家高层次图书规划选题;所谓“大器”是指该书具有奠基性、经典性和较长时间适用性。具有这样的定位才不辱该书的名称。 由于本书的核心是方法学,那么方法学也要体现在本书的撰写之中,作者在编著此书时特别注意到方法学的运用。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 1 )以往的有关科学哲学类著作大都是由出生于哲学和理学领域的专家撰写的,但本书 的作者是出生于工学,工学与理学和哲学最大的一个不同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和着重点的不同。 ( 2 )由于本书是第一部安全科学方法学的著作,其框架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本书撰写方法站在安全科学学的高度、以高屋建瓴的思想编写,主线从安全 方法学总论、安全系统科学方法、人机环安全科学方法、典型安全科学方法、到实践安全科学方法,内容层层深入、条理清晰。 ( 3 )本书编著 注重安全科学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尽量做到把文字叙述的文科写作方法与理工科的图表表达方式相结合。 ( 4 )本书运用副标题画龙点睛,每章前面都有本章导读、结尾小结,并精选了一些古人名人的哲言、成语和论述,使本专著融入了一些中国古代的安全哲学思想和方法论。 写作是艰辛的,跨学科的写作更是艰难!由于历时数百个日日夜夜的伏案工作,在深感万分辛苦的同时,也悟出了更多的道理。作者把这些体会集中放在该书的首页作为: “ 作者心语”: ——亲爱的读者,不知您在做科研、设计、管理、工程等之前是否系统阅读过一本科学方法类的著作?如果没有,本书作者诚挚建议您尽快做这个尝试。因为作者在编著完此书时,深深地后悔自己晚读了此类著作 20 年!要不然自己过去的很多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学习科学学,让人志存高远;学习方法学,让人一通百通。 —— 知识给人力量,方法使人聪明。安全科学方法学是安全科学的灵魂。 —— 安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把安全健康当作一种信仰来倡导也不为过。 —— 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祈盼,安全科学研究的深层意义在于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安全作为问题是古老的,但安全作为学科却是崭新的。安全的渊源底蕴深厚,安全科学的研究空间无限。 —— 从安全科学方法学的高度开展研究,才能获得更加重要、更具原创性和更加系统性的安全科学理论成果。 ——安全学科相对于某一学科来说,它是交叉学科;安全学科几乎与所有学科交叉,因此它是综合学科。 —— 安全学科的综合特性赋予它具有浩瀚的时空,安全科学方法学是研究和发展安全学科的最重要和最基本方法。 ——我们不需要去界定安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边界问题。由于安全学科的交叉属性,使得安全问题与其他学科的问题没有明显边界。因此,安全领域的研究人员与其它学科的研究人员将长期共同研究安全问题,并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安全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概念,因为人对自身安全及其认为有用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安全也是在不断变化和提高的。 ——安全科学方法可以是单一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方法的组合,还可以是方法套方法。只要能够解决新问题,方法组合其实也是一种创新。 ——安全学科的知识宽广和浩瀚,涉及各个专业;而一个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 因此,教会学生掌握自学和发现知识的方法尤为重要。 ——能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自己学习的老师才是一流教师,安全学科专业更需要这样的教师,因为涉及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是不可能学完的。 ——我谨以此书献给广大热爱安全事业的教师、科技工作者和同学们!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3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 Methods:从研究PPIs的酵母双杂交谈到不同的方法学验证
qwangbio 2011-2-11 12:17
Nat Methods:从研究PPIs的酵母双杂交谈到不同的方法学验证
今天看到Nature Methods一篇关于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的Y2H的Correspondence和Author Reply,个人认为特别对现今众多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比较有借鉴意义,所以作以记录分享。 2009年Braun,P在Nature Methods发表一项方法学比较研究( Nat Methods. An experimentally derived confidence score for binary protein-pro.pdf ),比较了5种检测PPIs的方法的tool kit —— 1. The Y2H system ;2. MAPPIT;3. The YFP reconstitution of the PCA assay;4. The LUMIER pull-down assay;5. The completely in vitro performed wNAPPA。 5种kit单独检测92种金标准protein pairs的检出率都不超过36%,每个方法平均检出率只有31.3%,联合检测则达到67.4%。由此,Braun希望能对每个方法检测出的每种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作出可信度评价,以重新评估相互作用网络中PPIs的真实情况。 2010年Yu-chi Chen在Nature Methods发表了一个相似结论的Correspondence ( Nat Methods. Exhaustive benchmarking of the yeast two-hybrid system.pdf ),方法是采用5种不同的Yeast Two-Hybrid System(Bait-Prey Vectors)——pGBGT7g-pGADCg;pGBGT7g-pGADT7g;pDEST32-pDEST22; pGBKCg-pGADT7g;pGBKCg-pGADCg,目的是展示出相似蛋白的不同亚型,最后得到与Braun相似的数据是92种金标准protein pairs检出率也只有40%,每个方法的平均检出率为25.3%,联合检测也只达到79.3%。 Chen的目的在于想阐明:其实只要采用不同的Y2H载体,即便是单独Y2H系统就能得到和联合其他4种方法相似的数据;也就是因为这些PPIs检测方法原理上显著性差异,所以未来必须结合 multiple protocols ——可以是Braun描述的different methods,也可以是Chen描述的same method的不同变化。即是他赞成系统间验证,也认为系统内验证也是合理可行的! Braun在同期的Reply里首先对Chen的工作表示欢迎,和部分肯定。也重新表明了自己希望建立“可信度”的观念, 即一个特定方法检测筛选到的任何protein interaction都必须再经过multiple orthogonal validation assays(多重正交确认试验),筛选和验证实验必须相互独立才能尽可能消除系统假阳性的危险.筛选和验证采用同一试验,即使应用不同的构象,也可能引入这样的系统偏差。 Braun reply 原文 Braun et al. reply: We applaud the thorough and revealing study by Chen et al.in this issue of Nature Methods. The work expands our previous findings in thoroughly characterizing different yeast two-hybrid (Y2H) implementations, with respect to overall assay sensitivity, by testing each implementation against a panel of referenc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The standardized reference sets make the data easily comparable to our previous analyses and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different Y2H assays detect different sub-sets of interacting pairs of proteins. Given the proven utility of using several assay configurations, the next question is where and how to deploy them. The high-throughput capabilities of Y2H make it an ideal primary screening assay. Having multiple versions of Y2H that detect different subsets of interactions will be of a great value to generate more comprehensive data sets, which would then need to be validated using a scheme such as the “confidence scoring” scheme that we proposed. A key concept of our confidence scoring method is that any interaction detected by a given screening assay is subsequently confirmed by multiple orthogonal validation assays. The screening and validation assays must be as independent from each other as possible to eliminate the danger of systematic assay dependent artifacts, which could make protein pairs appear as robustly interacting when they may not be. Use of a single type of assay for both screening and validation, even if implemented i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may introduce such systematic biases. It is therefore critical to obtain orthogonal validation ideally of all interacting pairs identified in an initial screen.
个人分类: 学而不思则罔|5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