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朝关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朝核问题上采取这种原则——朝美都得乖乖地求中国
热度 1 chunkexue 2017-12-12 17:07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目前朝核问题又起,朝鲜事实上已经不断突破中国的底线,中国忍了又忍。但是,当朝鲜在突破美国的底线的时候,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急剧增大。任何事物都有极限,中国不希望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但是局势由不得中国掌控之际,必须做好最坏情况发生的准备。但中国只要明确了真正的原则,事实上就能获得空前的实质性作用力量。 一、无核、无战是否为中国的原则? 半岛热点 朝核问题不仅是一个热点,而且是对中国影响极为重大。很多网友或大咖们写了很多分析和判断的文章,也有很多人借此机会对这个问题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其中比较权威的当属直接长期参与了朝核外交解决努力的前外交部副部长FuYing的文章《朝鲜核问题: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的视角》。另外写得很不错的还有李晓鹏博士的文章《美国和朝鲜,谁才是流氓政权?——过去六十年朝鲜核问题历史的详细回顾》。对现状的争论也延伸到了对上次朝鲜战争的争论,诸如当初是谁开的第一枪等等。当然,最关键的并不是过去谁是谁非,甚至也不是现在谁是谁非。在我的读者群里群友很有代表性“一句话:会打仗吗?是否会有第二次朝鲜战争?”。也不止一个群友问起我这个问题,毫无疑问,这也是当前很多中国人关心的问题。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仗打起来,中国是否会参战? 别简单拿历史说事 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需要澄清一下基本的认识方法。很多人有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总想以历史分析来替代对现实问题的决策。例如,中国现实政治生活中一发生什么新的大事,很多人总喜欢附会到唐代、宗代、南北朝、秦代甚至春秋战国的某个历史事件上去,以此来理解今天的发生的事情。这样一来,当年历史进程是如何发生的,其结局如何,都会很容易成为判断和预测今天历史进程的强烈暗示。但是,从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开始中国就清楚表明了,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是需要在总结古今中外前人历史经验教训,吸收当代各个国家建设经验,全面学习当今科学技术等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还要根据当前客观历史条件,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才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最有效途径的。 在当今的朝核问题上同样如此,讨论过去的历史当然有助于理解清楚问题的发展过程,但必须明白一个基本的逻辑:过多纠缠上次朝鲜战争的是非对今天的决策价值是非常有限的。说上次中国应当参战完全不意味着未来一定也应该参战;说上次中国不应当参战也绝对不意味着这次中国也不应该参战,因为进行决策的历史条件已经发生太大的本质变化了。决策的依据不同,当然其结论也就完全不同。 ...... 除了以上差异,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因此,不要试图过多用历史讨论去影响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这样只会误导重大的战略决策。 无核与无战 我在群里作了以下简单回答: 中美都在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和平的生意要做成取决于双方,而战争的生意只要一方想做就可以做起来。中国说了两个原则:一是半岛无核化,二是决不容许战争,1%可能性也不许有。但问题是:如果非战争方式不能做到无核化,必须在无核和无战中二选一,你愿意选哪个?也有人认为朝鲜拥核木己成舟,无战应是中国第一考虑。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朝拥核即成事实,而中国又将无战原则作为第一考虑前提下,后果是什么。另一个问题是:朝鲜半岛如果会有第二次战争,中国是极重要的一方,却不一定再是当事者。中国不想打,问题是如果朝美间一定要打起来,中国是否拦得住? 这样的回答可能没有把问题讲透,因此一些群友和网友可能还是没有满足。有人认为朝鲜不敢打,有人认为美国不敢打,有人认为如果有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国出战,必然会有中美直接交战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二、搞清原则的方法 什么是原则和底线? 事实上,要搞清楚所有这些答案,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真正的原则和底线到底是什么?无核和无战真的是中国的原则吗?只有弄清楚这个,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未来的走向。 什么叫原则和底线?就是如果过了这个底线,就会不惜一切动用自己最后的手段——军事力量捍卫自己的原则。如果不明确这一点的话,随便确定了一个原则,当它被突破的时候自己又无能为力去阻止,那就会丧失最起码的尊严和威信。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当涉及到真正的原则时,其他人也会认为其实并不是你的原则,也会不顾你的警告而随意突破。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分析清楚中国真正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地提出问题 半岛无核是否会是中国最在意的原则?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问:如果半岛拥核,中国是否会毫不犹豫地动用自己最后的手段——军事力量来解决问题。我们不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国家来回答的。我们只是要弄清楚正确地和科学地研究清楚问题的方法。 半岛无战是否会是中国最在意的原则?同样,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就要问:如果半岛开战,中国是否会毫不犹豫地动用自己最后的手段——军事力量来制止战争。我们同样不去回答这个问题,而只是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地提出问题。因为正确地提出问题,就等于把问题解决了一半。 中国用兵的原则 现在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提问:中国会在什么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动用自己最后的手段——军事力量来解决问题?这个是可以直接回答的。 如果中国的主权直接受到侵犯,并且中国的军事力量足以解决问题,中国就会动用这个力量。因此,台湾是中国的真正核心利益,是中国的原则,钓鱼岛等也是。这个是比较容易搞清楚的。但问题是,如果不是中国的主权受到直接侵犯,而是其他国家之间打起来了,中国会在什么前提下动用军事力量?目前这个问题也是可以回答清楚的——必须有联合国的授权,而绝对不是人们喜欢讨论的谁是谁非,谁正义谁非正义。因为谁都会说自己是正义的,也都能找出一堆理由认为自己有理。但从专业战争理论角度来说,这一切的准确名称是“战争借口”,无论该借口合理不合理。很清楚的是:中国没必要上杆子地为美国发动战争寻找借口,也没必要过于上心地为朝鲜拥核寻找借口。我们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只是我们自己的原则是什么,我们最该做什么? 对此人们可能会有疑问:上一次朝鲜战争是正好与此相反的,对方有联合国授权,而大陆当时还没有加入联合国,因此中国依然以 “志愿军”名义对战联合国军了。怎么今天一定要有联合国授权才能出战呢? 60多年过去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现在最在意的事情是“实现中国梦”,中国是走在重回世界巅峰的道路上,但还没有完成这个过程。此时在国际上确立自己的法理地位远远超过其他的原则,尤其是动用自己军事手段解决他国问题的原则和前提。否则,如果头脑糊涂动摇了这个原则,对中国负面效应是极为重大的。推崇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最优先地位,是中国确立自己在国际上法理地位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在原则上是认为出兵他国必须有联合国授权,当然自己出兵也会以联合国授权为原则和前提。美国动用自己军事手段绕开联合国早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事实证明负面作用太大。但美国内部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极为不利的事情,从部分利益集团来看则未必是不利,甚至是有极大利益的。这是中国需要汲取的教训,而不是学习的榜样。 人们可以继续讨论上一次朝鲜战争中国是否应该出兵,利弊是什么。但是,这些讨论现实意义是很小的,无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都不能直接决定以后如果半岛出现战争中国是否应该出兵。中国是否会出兵的原则和前提就是联合国授权。 很显然,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人们可以去争论发生战争本身的是非曲直,但其意义是次要的,最关键的问题是要问:如果发生战争了,中国是否有可能得到联合国出兵对战美国的授权?答案很显然,绝无可能。因为美国有否决权,有什么理由重复当年苏联的行为,让出兵对抗自己的联合国决议通过? 三、非用兵起作用方式 为什么美国在朝鲜用兵必须尊重中国态度? 那这样说是否得出结论说中国就不管他国之间战争本身的是非了,当然不是。另外是否说美国如果认定中国这次不可能会出兵,所以就可以完全无视中国的态度?或者在未得到中国默许前提下出兵,中国是否因无联合国授权就对美国的出兵行为无能为力?当然也不是。我们先谈后一个问题。 即使中国不能在联合国授权前提下出兵,理论上也可以用很多其他方式让美国的出兵行为受到强力阻止,如大量向朝鲜输送武器或战略物资等。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并不是军事同盟,但如果巴基斯坦受到他国侵犯,毫无疑问中国是有足够能力加以阻止的,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一定要出兵。大量武器和战略物资输出才是最重要的支持。因此,如果美国要在朝鲜半岛动用武力,是必须要得到中国相当大程度的默许才敢动手的,否则中国可以有很多出兵以外的手段让美国遭受严重挫折和失败。因此,美国必须要尊重中国的态度。对这个问题接下来的追问就是:那美国是否得到中国的默许,或正在努力得到中国默许? 中国对是非的判断 中国是否会不问是非来确立自己的立场?当然不是。但问题是,朝鲜拥核深刻地触动了中国的战略利益,尽管不是中国最直接的主权原则利益。中国即使不会直接出兵去制止朝鲜拥核,但绝不可能公开承认朝鲜拥核,因为一旦如此南朝鲜和日本拥核中国就更无法阻止了,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如果日本拥核,中国会毫无犹豫地用尽一切手段加入阻止,消除日本的核力量。因为这会事关中国自己的生死存亡。朝鲜拥核了,中国没有对朝鲜真正动手,这已经表明中国对朝鲜与日本的国家定位还是有所不同。 四、无战与无核都不是中国的真正原则 中国陷入了泥潭 从上面分析可看出,中国一再强调的两个原则:无核和无战,其实都不是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真正的原则。 FuYing的文章其实已经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无论朝鲜拥核,还是朝美之间的争端,中国事实上左右能力都非常有限,没有掌控的真正有效筹码。中国只是双方都深度指望的调解人,但双方其实又都不会完全听中国的劝解。在无核要求上,中国与美国有一致之处,在无战要求上,中国与朝鲜有一致之处。但是,尽管中国对这两点都极度强烈地支持,但又都不具有足够的掌控能力。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局面是什么?有点像介入了一对都不太讲规矩的夫妻之间的吵架,中国作为调解人角色介入这种性质的争议是非常尴尬的,局面是双方都不真正听中国的,而最终真正的双方当事人没能有效和解时,却都把责任往中国身上推,搞得中国里外不是人。美国认为中国没尽到责任去约束朝鲜,朝鲜却认为中国背叛了朝鲜。 俄罗斯早已经解除了与朝鲜的同盟条约关系,而中国与朝鲜当年签定的同盟条约却还处于不明不白的状态。正是这种不明不白,让各方都对中国产生完全不必要的误解。 中国现在处理国际关系的成熟体系 中国现在与他国的双边外交关系已经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体系,这套体系表面上看起来很奇特绕口,但却是任何人都已经理解和可以看明白的。如: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战略互惠关系等等。表面上不仔细看好像战略、全面、伙伴、合作、协作......满天飞,大家都是一团和气,没什么差别,而其中仅仅很细微的不同就决定了本质的区别,甚至随时都可以为某个特别的双边关系定制一个词汇,大家也能听明白。但中朝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在这套体系之中,所以事实上谁都搞不清楚中朝之间的关系现在到底算什么。 问题不在于关系的好坏,远近,而是要进入正常的可理解的关系处理框架。中国现在与韩国因萨德问题矛盾很深,但这种矛盾是一种“正常的矛盾”,所谓“正常”就是吵也好,闹也好,其关系的性质是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的。吵得明白,就算打,也要打得明白。但中朝之间的关系究竟算什么,无论是外人还是当事双方自己谁都没搞明白,这才是要害所在。 无力与无关 Fuying的文章其实已经暗示了中国在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则,但直到现在中国却没有去明确这个为前提来确立中国的原则——无力与无关。 无力是说中国其实没有真正的终极掌控能力来实现无核和无战。 无关是说不管事情如何发展,中国并不是直接当事者,这个事情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无关更重要的一层意识是说:无论事情如何发展,不能因此影响到中国的真正核心利益。 至于有些群友和网友问到,今年对朝鲜的粮食出口同比增长了4倍,怎么会认为中国会放弃朝鲜?这不仅涉及到中朝之间的国家关系定位,也涉及到中国未来在国际上做事情的一般原则。粮食是人道物资,如果中国在这个时候突然放开对朝鲜的粮食甚至药品出口,为什么不能理解为中国在尽自己最后一点情意和义务。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朝鲜受到武力打击,中国是否会直接输出武器或石油等战略物资? 综上分析,中国在此前其实是没有明确在朝鲜问题上的真正原则,也没有明确与朝鲜的国家间外交关系的性质。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两个事情真正搞明确。 五、中国的真正原则 竭尽全力、根本上无力、本质上无关 建议与朝鲜的国家间关系明确为:长期友好国家关系。不是战略、不是伙伴、不是合作、也没协作,剩下的只是“长期友好”的历史情义。未来可以并且期待升级为任何更好的关系,甚至不排除发展成与巴基斯坦相比拟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但这需要看双方的努力。无论如何,应当尽快明确完全结束双方过去的同盟关系,尽快找机会明确废止双方的同盟条约。 在朝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 竭尽全力、根本上无力、本质上无关。 竭尽全力 :竭尽,就是说尽其所能作最后一次努力。 根本上无力 :是说中国必须让当事各方明白,中国从根本上说即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更没有能力去真正决定半岛的未来。当事各方必须自己首先负起责任来。如果他们自己不首先负起责任,美国只听到中国说半岛必须无核,而朝鲜却只听到中国说半岛必须无战,说多了不仅双方都不听,甚至让双方都产生严重的误解。 本质上无关 :是让各方明白现在这个事情与中国本质上没有关系,那完全是你们当事各方自己的事情,你们首先必须要下决心去解决。你们不下决心解决,中国没办法解决。另外,解决不解决虽然对中国有影响,甚至很大影响,但也无所谓。更重要的,无论你们怎么解决,别影响到我中国头上。最重要的,如果你们影响到我中国头上,我也是绝对有足够能力并且绝不客气将这些不利影响完全阻止的。明确这将是中国最后一次努力,以后绝不再作调解人。明确这个就是要让各方仔细想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要再对中国心存任何幻想。从此以后这事与我中国就彻底没关系了。 现在问题不是朝鲜作为中美之间的战略缓冲,而是朝鲜和美国都把中国当成战略缓冲在那里胡闹,中国必须要尽快从这种局面中抽身出来。中国夹在中间不仅对中国自己极为不利,而且让双方都产生太多不负责任的幻想。 六、中朝关系明确定位 对历史清零 这里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必须要对中朝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完全明确与朝鲜发展关系的原则。 朝鲜在历史上是中国的藩属国,现在朝鲜把“反对事大主义”当作其国内一个政治原则。朝鲜如何在国内定位其政治这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中国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有一套行之有效和成熟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应当应用于所有国家,而不应当对朝鲜搞特殊。无论朝鲜怎么反对事大主义,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中国没法管,但中国自己首先要彻底清除“事小主义”。对朝鲜任何搞特殊,其实都是“事小主义”的不同表现。中国现在国际上奉行不以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划界,也不把自己的任何意识形态强加于别人,任何人也别把他们的意识形态强加给中国。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不干涉他国内政,平等互利等原则。朝鲜反对事大主义有点绝对化和搞得太过头了,如果把一切与中国发展正常关系全都看作是事大主义,那就没法发展任何关系了。一方面对中国什么关系也不发展,另一方面又幻想中国保证其安全,这怎么可能呢?朝鲜对中国与韩国建交有极大情绪,所以这些事实上都是没有完全抛掉历史包袱的不同反应。朝鲜和韩国都是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只要是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中国都会去积极发展正常的关系。这一方式与历史上中国曾经采用的方式的确有所不同,因此牵涉其中较深的国家会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有长有短,对此中国也需要反过来理解对方,并且更积极地帮助其他人理解和接受。 事实上,朝鲜在未来安全上获得中国的支撑并非没有可能。中巴关系是值得深入参考的。你要获得中国的安全支撑,当然就得积极地以平等互利的方式发展正常国家间的关系,不能以反对事大主义断绝与中国正常国家间的关系,同时又只是指望在安全上获得中国的支持,这只是空中楼阁。 因此,要想对中朝关系真正明确,必须首先对历史清零。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把一切东西都清零,可以只保留“长期友好”的历史情义。只要这样来看待,历史就只是正面作用。否则的话就太多历史包袱和负担。 为什么中国不搞军事同盟 直到现在,美国等国家依然有大量军事同盟性质的关系。中国为什么不搞,或者说不应该搞这种军事同盟?这对理解中朝关系是有重要价值的,也对理解为什么中国应当明确终止历史上与朝鲜的准军事同盟关系有关键价值。简单点说,军事同盟一定意义上有中国历史上拜把子、桃园结义的性质。通过这样抱团,受人欺负时就有更多人支撑,因此是在混乱的年代里获得安全的一种方式。拜了把子,无论兄弟因为什么原因受欺负了,其他兄弟都会不问青红皂白一涌而上打群架。这个在今天的国际关系中很麻烦,因为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是非曲直也太复杂了。兄弟中间有一个分不清是非瞎闹,其他同盟国家就得跟着一起瞎闹。一战和二战之所以打得那么大,有其他各种原因,但军事同盟是其中原因之一。军事同盟中有一对打起来了,其他国家就全都得跟着一起打起来。这一打就打成世界大战了。 中国现在不搞军事同盟,一方面中国本身块头就太大了,根本不需要通过军事同盟增加人头数。另一方面军事同盟搞起来了,任何一个小兄弟瞎闹都会把中国给带进去。要想控制住不让小兄弟瞎闹就得花费巨大的代价和军力,还会有一大堆的要管住自己驻军的麻烦。美国现在即是军事同盟的老大,也是最喜欢参与是非的,但给自己带来麻烦极大,不仅惹出很多仇人,而且自己的驻军惹是生非的一大堆,酗酒强奸杀人事件不断。要过度保护自己的驻军,又会极大损害自己的形象。这不是中国学习的榜样。 非军事同盟条件下对他国安全的保障 不搞军事同盟,绝不意味着中国对他国合理的安全诉求就完全无力去支持。正相反,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军事的不断强大,中国保障其他国家合理安全诉求,甚至全球合理安全的能力当然越来越强。但中国发挥这种能力不是不问是非,只要是中国友好国家就无条件地支持,而是只支持其合理诉求,并且在完全尊重双方主权前提下,要平等互利发展关系才能使中国的这种能力更好地被他国享用。对于这一点,朝鲜或其他指望中国提供安全支撑的国家需要主动地研究和适应。应该说中国的这种安全支撑比美国以军事同盟性质提供的支持,要去驻军和控制其国家好得多,容易接受得多,负作用也小得多。只要朝鲜研究明白了这一点,与中国在正常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未来发展成中巴那样铁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巴基斯坦与中国接壤的新疆南疆地区属中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巴基斯坦在经济上获得中国的便宜真不是特别大。但朝鲜与中国接壤的地方是中国经济最发展的地区之一。距离北京也不远,只要朝鲜愿意与中国发展正常的国家间关系,朝鲜经济、国防安全、科技都可以获得突飞猛进的提升,无非就是再建一个深圳市的工作量而已——的确是没想明白。 人们不要动不动就把这种状况往意识形态问题上扯,与朝鲜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态完全不一样的国家也有大把的人在这一点上没想明白。杜特尔特就想得很明白,像老杜这样想得如此明白的人还真不是很多。甚至很多中国人自己都没想明白。中国需要自己先充分想明白,并且主动帮助他人想明白。在这一点上,如果中国顺着这个思路积极地解决好了与朝鲜的关系问题,是有重大的榜样力量的。 但是,如果朝鲜不听中国的劝告,一意孤行地在发展核武器的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也可利用此机会给世界树立一个榜样——绝不容许。要让朝鲜明白,如果他不听中国的劝告,别说是中国用军事力量阻止美国对朝用兵绝无可能,就是美国动武要获得联合国授权,中国未必直接投赞成票,但不是绝对没有可能投弃权票对美国放行的。 中国只要明确了真正的原则: 竭尽全力、根本上无力、本质上无关 ,事实上就能获得空前的实质性作用力量。名正才能言顺。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可以完全甩手不管你的死活。如果你听我的劝,美国还是想要武力威胁朝鲜,对不起,中国有的办法让美国难受。在今天的军事科技条件下,要让朝鲜对美国产生真正的军事威慑还用得着核武器吗?况且如果朝鲜听了中国的劝,积极地发展了与中国的正常国家关系,朝鲜只要不再进行核实验了,就算继续秘密地拥有几件核武器又怎么的了?只要中国表面上不承认就行了嘛!现在继续研究核武器还用得着核实验吗?朝鲜科学家占用点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的机时做点科学研究和仿真实验又怎么的了?况且就算卖给朝鲜几台神威太湖之光又能怎么的了?既然朝鲜拥核不是中国真正的原则,作点交易又怎么的了? 美国为了在中东支持以色列,默许了以色列拥有核武器,而绝不容许其他阿拉伯国家拥有核武器。以色列是个小国,而阿拉伯国家联盟一大堆,以色列只有拥有核武器才能真正获得战略平衡。在朝鲜东边美日韩是一个巨大的军事联盟,人口超过朝鲜几十倍,军事科技经济力量都远远超过,朝鲜没有点核武器也的确难以平衡。问题是朝鲜的这种客观局面得通过发展与中国和俄罗斯的正常关系,获得中俄的同情和理解才能成立,不能独自一个国家在那里搞核武器,那样的话谁知道你拿核武器要干吗?这能不让所有人都发毛吗?中国当年拥有了核武器以后,马上宣称中国绝不首先使用,也绝不对无核国家威胁使用核武器,这就是要主动消除别人的恐惧。你有了核武器,就得同时赶紧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获得别人的理解。如果你拥有了核武器只是自己在那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却让所有别的人、尤其所有周边国家的人心里都发毛的话,那就不是自身安全保障,而同样是自己找死的途径了。 半岛可以有核,也可以有战,关键要看谁听中国的劝。也就意味着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看美朝谁听中国的话,谁更好地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你听我的,我就帮你。你不听我的,我管你干嘛?! 如果摆正了这个最基本的关系,中国怎么会像今天这样在朝核问题上如此被动,一方面说话没人听,另一方面又里外不是人呢? 作者简介 汪涛 独立学者 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倡导者,纯科学理论体系创始人 云铝股份(000807)独立董事 浙江宇视科技 顾问 上海析易船舶 联合创始人 中央民族大学中俄能源研究院 客座教授 中关村长风联盟 国际化导师 中国农投会、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中心等创业导师 曾为中兴通讯(000063)国际市场管理体系的奠基人 著 作: 《通播网宣言》 《生态社会人口论》 《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 《实验、测量与科学》 《即将来临的粮食世界大战》( 即将出版 ) 《纯电动拯救世界》( 即将重新出版 ) 《科学经济学——看见看不见的手》( 即将出版 ) 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新浪微博@ 汪涛_纯科学
个人分类: 纯科学|79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朝核危机 终将一战——博文网文微信阅读思考与交流札记(63)
热度 10 pww1380 2017-4-27 11:06
朝核危机 终将一战 —— 博文网文微信阅读思考与交流札记(63) 杨文祥 题记: 进入四月份以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不断升温。前不久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2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商业网采访时警告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做错误的事情”,“我们正派出一支无敌舰队。”随后美朝双方剑拔弩张的强硬叫阵,更使得朝鲜半岛上空顿时战云密布,一场前景难测的战争眼看一触即发。然而,近日来通过对卡尔•文森号航母动向的澄清,特别是经过我国的多方斡旋,这一紧张局势似乎又有所缓解。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22日在最终证实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定于本月底驶抵朝鲜半岛海域的同时,又表示“我们的确相信”,“有可能以和平方式达成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历史性目标。” 面对朝鲜半岛局势这种一波三折,在大战似乎一触即发之际,陡然间又峰回路转的诡异局面, 实在有必要拨开笼罩在半岛上空这扑朔迷离的重重迷雾,看清 半岛核危机的 实质及其根源 。只有如此,才能够在目前这种 波诡云谲瞬息万变的表面现象 面前,科学理性地把握 朝鲜半岛 矛盾重重错综复杂 的现实局面,清醒、冷静、沉着地做好,做足应对 任何可能的事变 的 充分准备 ,以 最大限度地 维护我们 民族的生存环境 和我国的 国家安全 。 以核武装为标志 的 穷兵黩武,罔顾民生 的“ 先军政治 ”,是 金正恩凶残暴虐,无视人性与生命尊严,完全与人类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专制极权暴政 得以生存的 政治前提 与 现实基础 ,因此,要求他 放弃核武 无异于缘木求鱼 。这就是 朝核问题的实质 。 在这一严酷的现实面前, 尽管 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这一危机是我国和国际社会始终坚持和追求的理想模式 , 尽管有迹象表明 ,在国际社会外交斡旋和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金正恩试图通过延缓已经 箭在弦上,破坏力比前五次试验更加强大 的 第六次核试验 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但是, 朝核问题的上述实质 ,决定了这一 对东北亚与世界和平, 首先对我们中国的现实威胁 日益严重的 核危机的彻底解除 ,国际社会除了在最后阶段,不得不在 尽可能减少平民伤亡,避免大规模人道灾难 的前提下诉诸军事手段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其他有效的现实选项 。 这就是说,在 彻底解决朝核危机 这一问题上, 朝鲜半岛终有一战 这一严酷的现实, 正在 日益明确地 呈现在我们面前 。 在长期关注和研究朝鲜半岛局势的基础上,结合近日的观察、交流、对话与思考,更加坚定了上述结论。现将本人关于 朝鲜半岛核危机的 实质与其生成根源 的思考与近日的观察、交流与对话整理发布于此,以作为关心民族生存环境,关心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朋友们的参考。 1 . 目前的朝鲜,不但是我们中国手中的一根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更是长在我们脊背上的一块随时都有可能 溃烂癌变的痈疽 。 这块既可恶,又可怕,碰不得,甩不掉的痈疽,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无时无刻不对我们产生 巨大的现实压力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巨大隐患 。 ——摘自《旧作寻踪: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1049636.html 2 . 这是考验我们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纵横捭阖基本功的严峻时刻 。 ——《旧作寻踪: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对博文评论 的回复 博主回复(2017-4-20 07: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1049636.html 3 . 以和平手段解决朝核问题,是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这一美好愿望多年来始终停留在空洞的外交辞藻上,问题的解决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严酷的现实是,经过十几年的“和平解决”,朝核危机不仅丝毫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日益严重地,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我国,首先直接威胁着东北和华北地区数亿百姓生存环境的安全——生态安全。 需要明确的是,朝核危机,首先是我们中国的现实危机,其次是东亚的危机,最后才是美国的危机—— (在一定时间段内) 未来的危机。 这就是说,美国究竟是否由于其未来的危机而心甘情愿地为我国的现实危机火中取栗,目前看还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局面。 朝核危机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而终于养虎成患,根源在于三方面因素的综合: ⑴首先是朝鲜为维持其 名为社会主义,实为封建世袭专制政权 在现代社会日益难以为继的生存的现实需要。 ⑵ 中国的民族复兴需要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的历史阶段 , 不得不采取 一种暂且 迁就与忍让的外交政策 。 ⑶ 美国为了阻止中国的迅速崛起,对朝核问题长期采取一种绥靖政策 ,以便 乘机增强其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 ,从而取得 有效围堵与遏制我国崛起 的效果。 目前在朝鲜核危机已经发展到了即将掌握可直接打击美国本土的远程打击手段的阶段,这时,才到了美国所说的“ 美国的战略忍耐期已经结束 ”的时间点。下一步,还要看中、美、朝三方的博弈和互动的后续发展。 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应对还是十分清醒的。 ——《旧作寻踪: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对博文评论 的回复 博主回复(2017-4-19 23:3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1049636.html 4 . 是这样。 只有 确实把握得住 的 缓冲地带 ,才具有 实质的现实意义 。 否则,即使养大了,也只能是养一个 反噬其主的白眼狼 ,落一个 养虎为患 的悲惨结局 。 这种 徒有教训毫无现实意义 的历史悲剧,在我国近几十年的外交史上曾反复重演。 ——《旧作寻踪: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对博文评论 的回复 博主回复(2017-4-18 19:5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1049636.html 5 .此为张先生的一家之言,虽有一些道理,可惜 未能理解 中国不结盟立场 的 战略必要性 。 当今世界,是 中、美、俄、欧盟 四极的纵横捭阖 ——博弈, 各小国 则是 见缝插针,各取所需 的 总体局面 。 这样,在 既没有足够的国家实力作盟主 , 也绝对不可能做他国的无原则的跟班 , 尤其是未来即使有足够实力也决不称霸世界的情况下, 我们中国 只有真正做到 不结盟 ,才有可能 保持自己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 的 独立自主 的 外交自主权 。 这样,无论是 一味地以 俄罗斯的立场 ,还是 单纯地以 朝鲜的短期利益的立场 看问题——眼下首当其冲的是 朝核问题 , 都是一种不切今日中国实际的 片面之见 和 短视之见 。 ——张宏良博文《中国陷入了特朗普这个老狐狸的圈套》阅读札记 2017-4-23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060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6ddfe6d0102wzxp.html#cre=sinapcmod=gloc=31r=0doct=0rfunc=16tj=nones=0
个人分类: 学坛杂俎|4085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沈志华:中朝关系惊天内幕
热度 1 lifeng9038 2017-3-29 15:51
沈志华:中朝关系惊天内幕 最近10年到20年中国对朝鲜政策有一些问题,总是给人一种好像被谁牵着鼻子走感觉。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很大程度历史的神话束缚了我们的头脑,束缚了决策者的头脑。一个什么样的历史神话?——中朝关系是历史上用鲜血凝成的牢不可破的中朝关系,“中朝传统友谊”、“唇寒齿亡”形容词非常多,如此说法讲了60年,所以至今仍根深蒂固。   对此,我的学生对我介绍说,网上大家对这个问题提出很多疑问:真是兄弟关系?真的是鲜血凝成的友谊吗?现在怎么凝不到一块去?这需要我们对历史进行深刻分析和深刻检查。这几年我看了很多材料,试图对中朝关系的历史脉络、外交特征、性质做出判断。如果我们判断比较准的话,对过去发生过什么事,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过什么事,中国又是怎么处理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如果对这个历史过程有一个大致了解,可能会对今后、现在有一个借鉴作用。   我先从1940年代讲起,之前就不用讲。中朝关系很古老,到晚清前,朝鲜大多时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后被日本人统治了40年时间(1905-1945年)。日本人之后是苏联人,自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北朝鲜后一直到1949年苏联撤军,在这4年中基本是苏联人说了算;再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因为朝鲜战争,中国在朝鲜有很大的发言权,直到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走,朝鲜才真正说了算。所以朝鲜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很晚,具有自己独立地位的时间很短。一会儿我给各讲故事就会知道,他想做什么事,一会儿老大哥来了,一会儿老二哥来了,他做的事都不算数,都得重来。朝鲜现在有一些行为和心态得分析它的历史过程。   在中苏关系边缘的朝鲜   在1945-1949年,中国跟朝鲜基本上没有直接的高层关系,因为中国内战,朝鲜支持中国共产党;但在基层,主要是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被苏联占领,朝鲜执行的政策就是苏联政策。那时苏联对中共是支持的,但又不能公开支持,就通过朝鲜起作用。比如朝鲜是林彪的仓库、庇护所、转移基地,四野部队跟国民党打仗,打不过往就往两个地方跑:一是朝鲜,二是中国大连。如此国民党不敢追,因为朝鲜是另一个国家,大连则有苏联占领,所以它是庇护所也是仓库。军队打仗,没有一个稳定的基地不行。而战略物质放在朝鲜比较合适,用得着就过江拿,拿回来再打,要不然借道朝鲜绕过去,比走东北方便得多。包括伤病员都在朝鲜治病。所以在东北战场,朝鲜给了中共提供很大的帮助,但多大程度上是朝鲜本身做出的决定很难讲,因为那时是苏联远东军第25集团军驻扎朝鲜,整个朝鲜都在苏联军政府指挥下、安排下活动,以及通过大连港给中共运物资、武器、弹药。这时期,双方大体上保留在这样一个层面。出面联系的是当时的东北军区,至少中共中央没有直接出面;而朝鲜跟国民政府更没关系。所以,这个阶段,与中国国家层面没有直接关系。   到什么时候有了高层的联系?那是1949年初夏。当时,金日成很想通过武力方式实现朝鲜民族统一。在1948年朝鲜分为两部分后,李承晚和金日成都想统一朝鲜,因为他们两人都认为靠宣传、口号实现不了统一,只有通过武力才能实现。金日成很想通过苏联和中国的帮助实现此目标,所以派人到北平(北京)。那时,毛泽东刚进北平还没进紫禁城,于是金日成不仅见了毛,还见了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他希望把四野部队当中的朝鲜族放回国。因为1949年4月,驻扎朝鲜的苏联部队撤走了,留下了一部分武器给朝鲜,但没军队。朝鲜原来都没有国家,遑论军队?就只有打游击的,那也没有见过大阵势,只有四野部队中4万多人打过大仗,比如166师围困沈阳、164师围困长春,都是参加过大兵团的战斗。后来毛同意,另有一部分人跟着林彪南下到海南岛,打完后就给你送过去。就这样一个过程   金日成第一次到北京见毛是1949年5月13日。在此之前,他于4月20日至4月25日去了莫斯科,向斯大林汇报,希望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朝鲜统一,但斯大林临走时说:你必须到北京跟毛泽东谈,中共中央得同意。所以金日5月13日到北京,13、14、15、16日谈了几天,毛泽东同意了也接受了。这是金日成第一次跟毛见面。   在这个时期,朝鲜基本上是听苏联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看俄国电报档案:金日成问斯大林能不能跟中国建交?斯大林回电:当然可以,等我与中国建交后你再建交。金跟毛谈时想跟中国签同盟条约。毛不同意,说同盟条约打完仗以后再签。这话有道理,但他们内心怎么想的现在不得而知,有可能毛泽东不愿意在法律上承担这样一个责任。所以毛问斯大林:金日成来想跟中国签同盟条约,我的意见是朝鲜实现统一后再签。斯大林回电说可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的时间里就这么一次接触。这是第一阶段。   值得怀疑的“血染的友谊”   第二个阶段是1950年-1957年。很多中国人都以为这个阶段是中朝关系最好的,朝鲜战争鲜血凝成了友谊。其实错了,这段时间是中朝关系最不好的时候。档案文献显示,在整个朝鲜战争过程中,中、朝两国在几乎所有的问题上都存在分歧,立场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说的战斗友谊、中朝之间密切关系是否存在?这个当然存在,两国军队并肩作战怎能没有友谊、怎能没有友好关系?当然有,但主要在基层。毛泽东对此曾经发过好几封电报:对朝鲜一草一木要爱护,跟居民搞好关系,志愿军违反军纪有枪毙、处分的。中国军队很注意,这些都是事实。可根本问题,即在重大战略问题上中朝两国领导人的高层考虑不一样,分歧非常大。   比如:中国军队到朝鲜应谁指挥?金日成觉得应该他自己指挥,你是外国军队到朝鲜作战不是我指挥吗?我是最高司令长官(那时金日成是最高统帅),彭德怀应该听我的。彭德怀觉得中国怎么能听你的,你把自己的军队打光了,怎么能听你的?因此,他们俩人从一开始就有非常大的矛盾。金日成对彭德怀说:“彭德怀同志,你的司令部是不是和我靠近一些,咱俩在一起好一些。”潜台词是我指挥你。彭德怀说:“没问题,咱俩就在一块。”结果合在一起之后,金日成突然发现是彭德怀想指挥他。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打完也没有明确谁指挥谁,而且当时朝鲜军队几乎被打没了,剩下的跑到吉林修整,作战部队只有志愿军13兵团。但总体说来,这时还不存在大问题。   但是,随着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7-12月24日)打响,问题就陆续出来了--在第二次战役中,朝鲜人民军有一个兵团参与了战斗,因为他们的军队经过训练回来了。不久就发生了很多问题和矛盾--两个司令部之间没有沟通,志愿军在前面追着美国人,却被朝鲜人民军抄了后路,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而且有两次--这无疑是指挥问题。金日成建议中朝军队分开指挥,各管各,派个联络员联系。金日成想,他是一国元首,必须指挥自己的部队,把部队给中国人指挥成何体统?这个感受可以理解。所以他一直不愿意交出朝鲜人民军指挥权。但彭德怀坚决不干,强调:必须统一指挥,否则战役很难打。吵来吵去没有结果,一直等到斯大林的电报:军队必须由中国指挥。就是说朝鲜人民军要交给志愿军指挥,金日成没办法,只好交出了指挥权,由此成立了中朝联合司令部,中国为正,朝鲜为辅。   这件事对战争当然有益,但对金日成的影响可想而知。有一段记录,记录了金日成与苏联大使的谈话,他说:我明白了这意思,就是让我放弃总司令的职务对不对?苏联驻朝鲜大使捷连季·福米奇·什特科夫说:“对,是这样”。金日成默默无语地走了。想像一下这个情景,他心里肯定特不好受。   这个事过后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那是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开始后不久,志愿军就越过了“38线”;1月4日,志愿军占领了汉城;1月8日,彭德怀下令停止进攻、全军修整。这可把金日成惹恼了:哪里有这样的?打了胜仗的军队不继续追击怎么能修整?乘胜追击把美国军赶到海里就完了,战争就结束了,国家也统一了。彭德怀说必须修整。细说起来,这件事有由来:那时,“第二次战役”还没结束,彭德怀就曾给毛泽东发电报:建议不越过“38线”。为什么?部队精疲力尽,弹药打光了,粮食没了,新兵员补充不上来,而且美国轰炸非常厉害,打得非常艰苦。九兵团打“第二次战役”是从上海调过来的,当时甚至都没有冬装,士兵们单衣单裤,结果导致“第二次战役”中非战斗解员5万人,第二天起来不是手指头没了,就是脚趾头冻掉了。所以彭德怀、聂荣臻跟中央报告说这个战争不能再往下打。毛泽东回电说不行,这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38线”一定要过,否则朋友们会不高兴。彭德怀回电说,“38线”过可以,能否保住不敢保证。所以说,这是彭德怀和毛泽东商量过的,而且实际情况要求只能修整,不修整怎么办?这样的决策与命令和朝鲜人的想法差距很大,朝鲜人当时一心希望尽快实现国家统一,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这次争吵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网上盛传金日成让彭德怀煽了一大嘴巴,这个我不知道,但两个人的吵架记录我看到了,你一言、我一语用词非常严厉。彭德怀还说:“我就这样决定了,如果将来证明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可以枪毙我”。在志愿军司令部吵了3天,一直争论不下。金日成希望应该一鼓作气赶快结束这场战争。彭德怀说原来就想一鼓作气,结果不是被人家拦腰截断全军覆没,你想让我也重蹈你的覆辙吗?话说得很难听,金日成脸上也挂不住,那点事都给斗出来了,他俩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彭德怀说:“你不是说现在风一吹就能把美国人吹到海里去了吗?你去吹风,我帮你去守后方,省得让人家抄的后路。”一直到1月19日,斯大林给毛电报说:“彭德怀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彭德怀是真正的军事家”(我没有看到毛泽东给斯大林的回电,但斯大林的回电肯定是接到毛泽东的报告:到底是打还是停,听您说一句话)。当时,跟朝鲜领导人站在一起的还有苏联驻朝鲜大使、苏联军事顾问,他们都赞成乘胜追击,所以斯大林还有一段话是冲着苏联军事顾问的,斯大林说:“以后军事问题你们少插嘴”。如此才把问题解决。这件事对朝鲜人的影响也非常大。我看1954、1955、1956年的档案材料,在朝鲜劳动党内一直有一个传言:朝鲜没有实现统一主要是中国人造成的。为什么?就在马上要取得胜利时彭德怀下令停止进攻,结果导致朝鲜失去了战胜美帝国主义的最好机会,至今朝鲜都没有实现统一。当然这不是事实,真打也打不过,也不可能实现统一。但朝鲜劳动党内之所以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明这件事对金日成领导人的影响非常大,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本来可以取胜,因为你下令停止进攻修整导致这样的结果。   夹缝中的金日成   再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也是中朝之间矛盾吵得“不亦乐乎”的--即铁路管理权。朝鲜铁路归谁管?开始一直是志愿军司令部管,因为朝鲜铁路基本被炸毁,中国派遣了18万民工帮助朝鲜修复铁路,然后又派出了铁道兵,援助了机车、车厢。因为当时战事非常紧迫,双方还算相安无事。至1952年,战争进入边谈边打阶段,中朝分歧也就出来了。金日成觉得战争既然不能立即结束,就要搞建设,朝鲜几乎被炸烂了,就要求运经济物资。但彭德怀还是以战争为主,军队必须控制铁路,要运军事物资。大概有一年时间,双方在铁路问题上发生很多争执,彼此抢车头、路线、仓库,导致诸多事故。当时,美国轰炸非常频繁和激烈,一抢起来双方都在,美国轰击轰炸一下就炸毁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彭德怀几次给铁道部。最后,是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出面跟朝鲜谈判,铁路到底谁说了算,他要求归中朝志愿军司令部。金日成呢,几次找中国政府交涉,说铁路权就是主权,不能丧失主权交给中国人管。最后周恩来出面跟彭德讲:算了,这不争了,朝鲜愿意管让朝鲜管,只要保证军事物资供应就行了。但是,周恩来电报发过去没两天,斯大林来了一个电报(大约是毛泽东打报告给斯大林):“铁路必须军管”。没办法,铁路又交给彭德怀管。如此一来,金日成更郁闷了--为什么每次都是朝鲜忍气吞声。如此,关系越来越紧张。   我看苏联解密电报说得特别隐讳,但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和金日成给斯大林的电报都在互相指责对方。比如停战谈判,其过程非常复杂,变化太大,这里就暂时就不讲了,就讲一个时间--1952年夏天,中朝联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陷入僵局,因为有5个问题:中立国问题、边界线问题、隔离带问题等,前4个都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是战俘问题,中国提出要全面遣返,抓你多少人还给你,抓我多少人还给我。美国不干,美国抓中国人多,中国抓美国人只有几千。美国人说按比例遣返,后来自愿遣返,谁愿意回就回去。双方争执不下,金日成给斯大林电报说:现在谈不下去主要是李克农(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1953年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搞的鬼,我不明白李克农为什么非要那几个战俘,战俘有什么可要的?本来也不是共产党人,都是国民党投降过来的。还说:中国人要回来的战俘没多少,但美国飞机炸死的朝鲜人比战俘要多很多,如此吵下去还会死很多人。当然电报表达得比较隐讳,但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坚持绝对不让步,金日成说应该接受美国条件签字停战。   1952年9月,斯大林把金日成、彭德怀、周恩来都叫到莫斯科,对他们说:你们说吧,到底什么意见?最后,斯大林同志又说了一句话:我看毛泽东同志的立场是正确的。金日成又默默无语地回去了。所以中朝在很多重大问题上的立场不一致。当然这可以理解,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想法,比如1951年6月要求苏联出面调停,到52年坚持采取强硬的立场等,变化过程非常大。不过在整个过程中,中朝高层的分歧和矛盾非常尖锐。   在此情况下,之间有多少友谊?鲜血流了不少,结果没有凝成友谊。所以战争结束后(1953年7月),朝鲜要恢复经济建设,但没钱。金日成没有到中国,而是去找苏联要钱。只不过当时斯大林死了,跟新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要到一点,因此金日成又准备到东欧去要。这时,毛泽东发了一个电报:你到中国来,要什么好说。所以,10月金日成来了。具体怎么谈的我没有看到材料,但结果很清楚:中国无偿援助朝鲜8万亿人民币(币制改革后是8亿人民币),现在觉得没有多少,一顿饭几亿就出去了,但那时是很大一笔钱。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中国对外援助一共是20亿人民币,其中8亿给朝鲜,8亿给越南,剩4亿其他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分了(这都是无偿的)。那是什么情况?1953年10月,中国刚刚经历完战争,也是需要钱的时候,而且刚刚开始“一五”计划建设。中国不但给了朝鲜8亿,而且朝鲜战争期间所有贷款、贸易差额和朝鲜欠款一律撤销。毛做的决定一定是看着苏联做的,苏联减半,交50%就行了。结果毛一句话--全免!还有其它的,比如中国专家去是中国给钱,苏联专家去是朝鲜给钱。这样的差距很大。   我看苏联大使馆一个报告给苏联外交部,1953年底中国援助项目谈完后,觉得苏联政策应该变变,现在我们给朝鲜的援助比中国差远了,列了好几条。1953年底中国对朝鲜无偿援助的总和超过了苏联和东欧所有国家对朝鲜的援助,毛为什么要在中国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拿出这么多的钱给金日成恢复家园?我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补偿金日成心灵上受到的“伤害”(现场笑)。就中朝关系而言,朝鲜战争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由苏联主导朝鲜和控制朝鲜的态势转到了由中国控制朝鲜。在朝鲜战争这3年多过程中包括后来,前前后后七、八年是中国人说了算,朝鲜问题上只有中国有发言权。斯大林为什么一直顺着中国?因为毛泽东很多想法比较符合斯大林的想法,斯大林从苏联的利益出发,毛泽东从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出发,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首先是苏联的利益。毛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中苏关系、中苏同盟维持,中国安全、发展建设就有保证,所以在重大问题上中苏一致,受气的当然就是朝鲜。   “备胎”上位   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心有怨气、心里不舒服,毛泽东心知肚明,所以在朝鲜战争过去后毛必须安抚他。安抚起了多大作用?不到一年,人家钱用完了,因为朝鲜1954、1955、1956年为恢复时期,要建设就需要钱,金日成又到苏联、东欧,这时朝鲜出事了。这得从朝鲜劳动党的构成说。朝鲜劳动党由很多党组合,主要是共产党,朝鲜共产党又有很多派,总之朝鲜人团结在一起不大容易。其实1925年朝鲜劳动党就成立了,但不过3年就被共产国际解散了。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朝鲜劳动党才恢复,但总部不在平壤而是汉城。   原来,朝鲜劳动党在南方有一拨人,他们以朴宪永为主,称之为南方派;一拨人在北方坚持抗日,叫国内派;第三拨是苏联派,主要是20世纪初从朝鲜到苏联的移民。二战前(1936-1938年),斯大林害怕少数民族和外面勾结,所以就把边境上的少数民族都调到苏联腹地,整个村、镇迁移,比如德意志人不能在边界,匈牙利人不能在边界,全调到内地,其中包括朝鲜人。在远东所有朝鲜族人整村、整城、整镇搬到中亚哈萨克斯坦。1945年,苏联军队进军东北时,斯大林突然想起没个人带路话也说不通,于是到哈萨克斯坦找了200多人俄语说得好、懂朝鲜语随军南下到朝鲜,这批人后来就留下了,这就是苏联派。还有一派是延安派,这是原来在八路军当中的朝鲜族干部,比如金斗奉等一批人在战争结束后回到朝鲜,他们被称为构成延安派;最后一派是游击队派(即金日成派),是原来参加抗联的人,比如金日成、崔庸健等,这拨人在1940年日本关东军大扫荡时逃到苏联。《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苏联不让他们回,否则没法跟日本人交代,于是留在远东,在一个村子里住下,建了营地。中国人是周保中、李兆麟、冯中云,其中也包括朝鲜人。周保中成立时叫抗联教导旅,后来斯大林给了一个番号: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这样可以领受军饷)。   战争结束后,斯大林把88旅解散了,大部分中国人跟着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当向导。金日成当时是一营营长,他带队回朝鲜。金日成回去时还不是北朝鲜领袖,苏联也没想扶植他,而是想扶植曹晚植(1883-1950),但他坚决反对苏联的托管政策,结果被放弃了,这样才换成金日成。我看到苏联给金日成的评语是:金日成同志在朝鲜人当中很有威望,经常汇报思想,俄语学得好,能团结同志。什特科夫、在朝鲜问题上很有发言权,他给斯大林写信推荐金日成。那时金日成年仅32岁,金斗奉、崔庸健都是比他高一辈的老革命家都没有被推荐,就推荐了金日成,说他有政治头脑、能成事。如此把金日成扶植起来,不过很多人不服气,金日成就通过各种运动、手段陆续把一些派别打下去,包括延安派--其中一些人被金日成以防止朝鲜统一、指挥被降职。南方派也被收拾。1954年还收拾了莫斯科派。但金日成没有特别大的动作,因为有苏联和中国在,就抓生活问题,比如贪污,找点原因给你降职。   但即使这样也容易引起这些干部的不满。1954-1955年,延安派跟苏联派有一些矛盾,到1956年两派就联合起来。南方派彻底跨了,李承烨一个案子枪毙了十几个人,后来朴宪永也被绞死了,朴当时是朝鲜共产党主席,从汉城逃到平壤,一直是第二把手,后来说他是美国间谍。1956年是苏共二十大,批判个人崇拜。当时,共产党各党都传达了苏共二十大精神,斯大林从神坛被垃下来,赫鲁晓夫批个人崇拜。所以朝鲜劳动党内开始批金日成的个人崇拜,特别是金日成去东欧要钱时国内出事了,这两拨人准备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借8月中央全会把金日成提拔起来的干部搞下去,开始批金日成的组织路线和经济政策。但金日成很有政治经验,很快得到消息立刻赶回采取措施分化、瓦解,先把延安派、苏联派分解,他得到的消息或者他做出的判断是延安派唱主角,主要阴谋是延安派搞的。这也有可能,但看不到具体材料,看到的都是从苏联档案馆看到的,看的是汇报情况、大使谈话,材料非常丰富。苏联派群龙无首,延安派有,就是金斗奉--朝鲜人大委员长,地位很高但没什么权力,他也不争权,是一个知识分子。我看的材料可以证实金斗奉参与,至少默许了。他们也找了崔庸健。金日成只要离开朝鲜,一定是崔庸健管家,崔假装不知道。当然他不敢参与,也怕,因为真成事,岂不是把金日成和我一起干掉。金日成来信问:朝鲜国内情况怎么样?崔庸健说跟你走的时候差不多。结果金日成回朝鲜,苏联派全部官复原职,主要对付延安派,一下被分化了。延安派的人还不知道,至8月30日,朝共中央开会,一个一个站起来批评金日成,但发言根本不能完成,一发言就被打断,会场乱成一遍。时任副首相兼内务部部长戌辉被金日成贬为总工会主席,中央宣传部部长李弼奎被贬为是工商部长。他们几个在中间休息时商量说不对劲,事情怎么会这样,觉得事情败露了,然后开车直驱鸭绿江大桥,跑到中国。中国边防军不知道,他们说是首相、政治局委员。边防军赶快给北京打电话,周恩来说“没错,就是,赶快送北京来吧。”   到了北京,周恩来和罗瑞卿两个人接见,把具体了解后报告给毛主席。毛听后勃然大怒。他们跑过来是31日,9月中旬中共开八大,苏联代表团、朝鲜代表来都来了,金日成没敢来,派崔庸健过来。毛主席找米高扬说:“朝鲜出的事你知道吗?”“我听说了。”“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还是听主席的意见。”毛说:“朝鲜这颗小树本是你们栽下来的,后来被美国拔掉了,让我们又给栽回去了,现在长大了、不听话了,你们看怎么办?”还说:“我看这样吧,你找崔庸健谈一次,我找崔庸健谈一次,我们要帮助金日成纠正错误,你去一趟,彭德怀和你一块去。”后来毛把崔庸健找来,严厉地批评了他,讲朝鲜劳动党这不对、那不对。这个事发生后,朝鲜劳动党曾到中国大使馆(时任大使是乔晓光)要人,说朝鲜有几个人叛逃,中国必须引渡回来。档案里乔晓光说这不算叛逃,属政治移民。毛在谈话中讲,“这几个同志能让他们回去吗?回去还不被你给杀了?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杀人?”弄得崔庸健也没话讲,训了一顿,并说:“回去给金日成同志带一个话,过两天我们派人去。”几天后,彭德怀和米高扬俩人到平壤找金日成谈话“8月全会的决议是错误的”,因为8月全会把中央好几个政治局委员开除,被贬到基层工作,“必须撤销8月决议,马上再开一个中央全会。”弄得金日成一点办法都没有,马上召集人开会,说:“各位,8月全会的决议都是错的,我们要重做一个决议。”主要是恢复这些人的职位。米高扬说:“行了吧老彭,咱哥俩走吧。”彭德怀说:“不行,主席跟我说要看着金日成新决议登报,不登报不走。”后来彭德怀还是走了。后来我看到报纸上就登了一个小条:9月开了新的中央全会做了一些新决定。这引起了乔晓光的不满,他找苏联大使:金日成不是唬弄人嘛?答应全文登在报纸上,怎么就弄这么一小条?   这个事件后,中朝关系降到冰点,金日成当然非常不满,他这事做得对与否是另一回事,经济路线有没有错是一回事。作为一国之主、一党领袖,北京、莫斯科来了俩人,捏着我的脖子让我干什么就得干什么?所以金日成非常不满,中朝关系已经走到了危险地步。而且日内瓦会议没有解决朝鲜问题,算停火,没有签订合约,委员会不断地谈判以及第三国舰队等。中、苏、朝有一个中朝委员会。所以11月份朝鲜提出一个主张:以后有什么事应该在联合国直接解决。这个意见毛泽东看到后更火了:这还了得,岂不是想把中国踢出来?直接跟联合国谈?谁打你们的?是联合国军打朝鲜,怎么跟敌人去谈?让敌人决定你的命运吗?11月30日把苏联大使尤金召来:“朝鲜决议你们看了吗?金日成要干什么?我看这个人要背叛革命,他早晚是革命的叛徒,不是铁托就是纳吉,很可能就是纳吉。”尤金说:“怎么办?”“你回去给赫鲁晓夫同志带一个信,怎么处理朝鲜问题?两种办法:第一,现在在朝鲜还有40万军队,可以帮助他改正错误。第二,随他去,以后不管朝鲜的事,愿意干嘛就干嘛,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说到第二条时,毛加了一句:“我们把志愿军全部撤出去,给金日成自由。”尤金怎么跟赫鲁晓夫汇报的,赫鲁晓夫怎么答复的没有看到材料,此事不了了之,为什么?因为“拨修事件”发生后,注意力被吸引到欧洲,此事搁置,一搁置就是一年,志愿军没撤,中朝之间断了联系。这一段是中朝关系最不好的时期,不过报纸上永远都是“中朝友谊”。   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变化?1957年到文革前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中朝关系忽冷忽热。1958年为最好,因为1957年底毛泽东在莫斯科见了金日成,毛两次跟金日成谈话,上来就说:“金日成同志,我错怪你了,你还是很革命,是我偏听偏信。这样吧,我把志愿军都撤回来,让你放心。”第一次谈金日成有点懵,没答话,不知道毛想说什么,不知道什么意思,回去研究了研究。其实毛几次跟苏联人讲话:我有志愿军在那儿,说是防美国人的,但金日成心里肯定不舒服。第二次谈话金日成想,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开完会,大家完全拥护主席的决定。果然,1958年2月,周恩来过去制订了撤军计划,到1958年10月所有剩余在朝鲜的志愿军全部撤走,没有一兵一卒。那时候的中朝关系是真好。此后,金日成年年到中国来,那时正值中国大跃进时期,金日成拍马屁“主席做得真好,我们现在朝鲜也这么干,中国搞全民皆兵,金日成也发枪搞全民皆兵;中国办公共食堂,朝鲜在平壤也办一个大公共食堂,比中国还大,能装4万人。”毛特高兴:我这么搞没人学,就金日成学得快。那时候中朝关系非常好(1959-1960年)。   为什么毛突然改变对朝鲜的态度?我分析认为他对朝鲜无外乎两手:一手硬、一手软,硬的不行就软。这是第一;第二,中苏之间出了问题,在1965年之前,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是把所有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拉到自己这边,后来看拉不过来,就拉第三世界,弄一帮穷兄弟。那时,毛泽东希望周边朝鲜、越南、日本,至少亚洲国家跟着我走,东欧拉几个(最后拉动了阿尔巴尼亚),出于这样的考虑对越南、朝鲜让步,要什么给什么。1959年、1960年中国困难时,金日成要粮食,15万吨不够要20万吨,20万吨不够要30万吨都给。所以整个东欧党和苏联一起攻击中国时,金日成支持,他和胡志明表示支持和同情的态度,这跟东欧国家不一样。   赫鲁晓夫也不傻,东欧都听话,金日成不听话不行,就说:金日成同志到莫斯科来一趟(1960年夏)。金日成到莫斯科,赫鲁晓夫把他叫到一个屋子里,什么也没说,就说:“你看一份文件”。什么文件?1956年11月30日毛泽东与尤金的谈话记录,金日成一边看一边骂,拍着大腿:毛泽东真不是东西!当面说好话,背后骂我!我怎么可能是革命的叛徒?太令我伤心了(这都是后来苏联大使汇报写在报告里的)。第二天,金日成找赫鲁晓夫,说朝鲜劳动党从来就是跟着苏联共产党走的,你们的路线就是我们的路线,决不会听中国的话。回朝后召开干部会议:以后谁也不要去中国,中国人当面说好话,背后说坏话。到1960年夏中朝关系下降。没到3月朝鲜经济困难,跟底下人说:再到中国去一趟。毛可能不知道赫鲁晓夫给他看了什么,但朝鲜经济态势在那儿摆着,大量给援助给粮食。   共产主义者的礼物   最紧张时出了边界问题。中朝边界简单说到清朝时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大问题没有,图们江到日本海和鸭绿江到渤海有分界线。鸭绿江江源水深界线比较清楚,问题不大。但图们江水浅资产多,哪个算源头?争议非常大。有三条线,中朝边界确定了中间这条线。当时朝鲜内阁也同意。如果这个条约算数,中朝之间没有大的边界问题,有的是岛屿、河流改道、中心线位移。   但日本投降后,不管是北朝鲜还是南朝鲜都认为日本人逼着他们签的条约不算数,由此就出现边界到底在哪儿的问题。中国政府1958年边界委员会的报告认为中朝边界没有问题,从他们的观点看就是岛屿、边界线,这些好解决,而且都是兄弟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边界总比资本主义国家边界要好解决得。1958、1959年中国领导人就是这样的思路。但一直没有解决,主要原因是缺资料,那时国民党把好多资料带走了,共产党接管政权后都不知道什么是麦克马洪线。1962年朝鲜突然提出要解决边界问题,说白头山(中国叫长白山)整个天池就是朝鲜的。外交部紧急到南京调档案,一件都没找到,我看江苏省外师范给外交部写的报告:接到命令开始查找,但到今天为止一个文件没有找到。怎么谈的不太清楚,现在整个关于中朝条约谈判过程的文件一点都未透露。后来就签了这个条约。   《中朝条约》签订内容一直是个秘密,究竟是怎么签的谁都不知道。一直到“文革”,1967年韩国人在长春旧书摊上找到一个文件,里面记载了中国和签约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1962年中朝条约。那上面是怎么划的?基本是按照朝鲜线(黄线)走的,只不过天池划了一半,东南方向54%(斜着下来)是朝鲜的,西北方向46%是中国的。现在看天池从西峰、北峰可以看,对面是朝鲜,等于这块地都划给了朝鲜。这个文本由韩国人翻译成韩文公开发布出来。我们查阅外交部2006出版的《中外边界条约集》,中朝一卷那么厚没有这个条约,以及1964年的议定书也没有。中朝边界问题从官方角度来讲是一个秘密,没有对外公布。我考证过,韩国公布的文本是比较准确的,为什么?我查了跟这边界有关的地方志、事志和县志,别的没讲,就特别说明了那一段,我们这一段边界怎么划的,你那一段边界怎么划,连起来是一样的。当然,最后需要档案开放看这个条约是怎么签,不过我初步判断韩国公布的文本是准确的。于是,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原来中国边界政策方针按照国际惯例已经签过约的,基本是在那个基础上稍加调整。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变动非常大,出让了几百公里。   毛泽东为什么这么做?当时中国政府是怎么考虑的?很明显的直接原因是希望通过在边界问题上对朝鲜的让步取得朝鲜对当时中国政治上的支持,在中苏分裂过程中,朝鲜能够站在中国这一边。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我认为跟毛泽东的“天下观”有很大关系。毛泽东在谈到边疆、边界问题时,观念很像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和中央王朝的思想,像明清天子--周围都是藩国。所以中国原来没有边界但有边疆概念。边疆可以伸缩,你服从了,年年进贡就是我的。如雍正六年(1728年),安南王(现在的越南)黎维裪跟云贵总督吵架争120里的地,结果吵到朝廷,雍正大笔一挥:80里给安南王,40里给云贵总督。后来有奏折上来说安南王对此不满意,雍正不高兴:天下土地都是我的,想给谁就给谁,给安南王不过是外藩,给云贵总督是内地而已,有什么不满?给你80里还不满?刚说完,安南王奏折上来了,其实安南王非常满意:非常感谢中央对地方照顾,一定好好守好这块地方,世世代代效忠中央。雍正高兴,大笔一挥:那40里也拿去吧,替朕好好守着。你都是我的,多给你点地算什么?雍正皇帝的意思是:“朕统御寰宇,凡臣服之邦皆隶版籍,安南既列藩封,尺地莫非王土。”毛应该就是这样的想法。   我看那个谈话记录,将其归纳起来想想:毛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呢?我想是因为在他的头脑里没有民族国家、边界概念,这很像原来的皇上。基本上明清天子都是这么想的。古代中国用的概念是“天下”、“四海”,哪有边界?朕的力量到哪儿就是边界,所以中国古代是有边疆无边界。二战后,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有了新思维:世界革命。世界革命思维跟中国古代传统天下观不谋而合。共产党基本理论也是没有国家、没有国界、没有民族的,最后通通都要消失,国家也要消亡。从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到第三国际、共产党、情报局都是这样。1949年中共建政,毛泽东先考虑的是要搞东方情报局,跟斯大林俩人说好:欧洲归你管,亚洲我管。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中国领导人脑子里民族、边界、主权的观念很淡薄,这跟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有很大关系,因为原来没有这样的观念。   再比如1959年中印发生边界冲突,毛泽东把印度共产党总书记高士召到北京:现在喜马拉雅山那个地方跟你们印度打起来,那个地方都没什么人去,打有什么意思。哪一天只要你们掌握了政权,我把喜马拉雅山都给你们。不要说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来9万平方公里,你们都拿去吧。1930年代就发出“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吴”的毛泽东,把整个喜马拉雅山给别人也是很自然的事。当时在边界问题上,别说朝鲜,缅甸都这样,把一时的政治诉求和领土主权搞混,边界问题、民族主权是国家之本,不能拿临时的政治诉求去交换这个。这主要跟他们的观念有关,认为这不是很重要的事,实际对民族国家形成是很重要的。   还有1962年朝鲜边民外逃到东北,中国做了很大让步,这样中朝关系缓和了,一直到文革。1965年下半年到1966年又是一个拐点,到这时中朝关系又开始下滑,主要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赫鲁晓夫下台,新领导人改变了对朝鲜政策,积极拉拢,而且给援助给好东西;另外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左倾思潮骂金日成,那时中国觉得天底下就是中国自己最革命,其它全是修正主义,什么“朝修”“越修”,反正都是“修”,金日成很不满,而且贴小报:朝鲜发生政变,金日成被赶下台。金日成更不满,所以1966、1967、1968年中朝关系很紧张,《劳动新闻》直接写文章批评中国。到什么时候又恢复了?1969年,一方面美国和南朝鲜的压力对北朝鲜压力;另一方面是中国承受着来自苏联的压力,中朝都需要接近。1969年9月30日晚上7点周恩来决定邀请朝鲜领导人邀请国庆大典,当日晚上11点崔庸健就到了北京,这说明双方都很急迫。从后到1976年关系都比较好。这时毛主席已经老了,1975年毛和金谈话说以后交给你了。金日成回去真当一回事,认为世界革命的班子要接过来。所以到处讲演,办金日成思想研究院。从金日成看,毛泽东去世后应该接管世界革命。但那以后发生很大变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有了根本性调整。   结语   之后我没什么太研究,世界规定30年档案的解密期,再以后看不到档案材料。1980年代以后的事我知道的跟你们知道的一样,都是报纸上登的东西。   在我看来中朝关系是变幻多端、冷暖无常、时起时伏的,没有稳定的同盟关系或者传统的友谊关系,这是一个历史神话。第二,中朝关系核心在哪儿?我认为和中苏关系一样,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都一样:不是现代国家关系,是一种在特定意识形态框架内形成的家庭关系、兄弟关系,而这种关系和现代国家关系基本的政府特征不一样,之间的内在结构也不一样。第三,你要想找到一个比较正确的对朝鲜的政策,首先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只有把它定位成一个正常的国家关系,按照正常国家关系应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至少可以摆脱被动。   1/1954年10月1日,中共主席毛泽东与周恩来、陈云及金日成在天安门。   2/1987年,邓小平和朝鲜金日成主席热烈拥抱。   4/1951年6月,北京,中共主席毛泽东会见金日成,就战争指导方针和停战谈判等问题进行商谈。   7/8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志愿军汽车兵。   11/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正式入朝参战。   12/1953年7月2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于开城在朝鲜停战协定和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据中国大陆方面统计,在这次战争中,志愿军共牺牲183108人,负伤383218人,代价不可谓不惨痛!   14/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在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图为周恩来总理与金日成首相在中朝联合声明上签字。   15/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向志愿军烈士献花圈。 进入 沈志华 的专栏进入专题: 中朝关系 沈志华,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专业(硕士)肄业。1991年在北京成立民间历史学研究机构,并在中国史学会下设立“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一方面资助史学专著出版和其他学术活动(已经资助出版史学专著70余部),一方面继续从事苏联史、中苏关系史的研究。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
2009 次阅读|1 个评论
旧作重温: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pww1380 2013-2-16 22:43
旧作重温: 今日之朝鲜 —— 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杨文祥 题记: 这是本人于 2010-12-7 00:35 发布的一篇旧作。在目前的国际环境和东亚局势下,有必要对这篇旧作做一重温。 朝鲜是鸭绿江对岸与我们隔江相望的邻邦。与众多与我国陆地上接壤的邻国一样,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中朝两国始终具有这样那样扯不清割不断的联系。尤其是新中国建国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处理中朝关系上,我们不但付出了无数生命和鲜血的代价,而且付出了无法计量的经济和政治上的代价,更付出了领土上的代价。 然而,长期以来,朝方不仅在双边关系上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大失所望,在多边国际关系的处理上也经常置最基本的人情和常理于不顾,蓄意将我们置于十分被动甚至十分尴尬的地位。正如一些不幸家庭的那种啃老一族的不肖子孙,不仅先天生性顽劣,后天又被做父母的彻底宠坏,不仅没有自立的能力,无休止无止境地向老人讨要生活费用,而且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不时还不惜诉诸种种勒索和要挟的手段,全无道义、诚信和尊严可言。 应该说,中朝两国之间的这种不正常的国家关系在过去的年代里还存在着某种合理性。分析起来,这种合理性应该是基于这样两个基本考虑:其一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盟友关系;其二是从传统地缘政治学角度上中朝关系在中美关系问题上所具有的某种战略缓冲意义。可是,在世界历史已经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中朝两国各自的国内局势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样,上世纪的这两条基本考虑的现实基础都已经不复存在。 首先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朝鲜在处理与我们的国家关系时,长期采取实用主义的两手策略,两副面孔。需要我们时,与我们虚与委蛇,假意应付;不需要我们或我们的援助一时不能令其满意时,便立刻撕下 “ 友好 ” 假面具,全然不顾什么 “ 鲜血凝成的友谊 ” 。 就是说,在朝方的心里,从来就没有真正把我们视为意识形态上的战略盟友。因此,在意识形态上,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空洞的政治口号来继续欺骗自己,完全可以放手根据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来制定国际战略和相应的政策与措施。 其次,在后冷战时期,从世界局势全局的角度上看,以意识形态所划分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局面早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的日益深入人心,是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和日益加快。这样,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大国之间谋求合作的冲动日益强烈,尽管在国际合作中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主导权的争夺日益激烈。对当今世界的这一基本态势,无论是国家决策层还是具有现代公民素养的普通公民都有必要作一最基本的了解。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把握着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其处理大国之间冲突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竞争对手所支持的小国的打击来向对方施压,而不是与对方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最近的朝鲜半岛危机,都是这种模式的反复重演。 这种模式的外在表现是一个超强大国对小国、弱国发动的 “ 不对称战争 ” ,而战争的实质目的是对小国背后的竞争对手的势力范围(利益范围)的强制性压缩。即使最后走向战争,向对方进行军事打击,也不可能是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前的那种将对方彻底摧毁,进而加以军事征服甚至是军事占领的方式,而是通过战争迫使对方就范,按其制定的规则行事,以维护其自身的国家利益。 就是说,当今世界,已不再是早年的殖民主义的世界,也不再是以往的帝国主义的世界,而是一个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世界各国整体发展的世界。 殖民主义时代是一个以海外扩张和领土掠夺为主要发展形式的时代;帝国主义时代则是一个以资本输出、资源掠夺和争夺国际市场为基本发展模式的时代;而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则是一个综合国力的竞争时代,是一个通过对国际游戏规则制定权的争夺和垄断,从而实现对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时期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改革、重建及维护的主导权的控制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谁的综合国力超强,谁就有能力把握和控制国际游戏规则,谁就有机会掌握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改革和重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越是强势的国家,就越有 机会把握国际竞争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战略制高点。 就是说,随着冷战体制的解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启动和深化,以往那种以意识形态为制定国际战略前提的思维方式再也不合时宜了。 显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提升综合国力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的战略思维是正确的。不过,中朝关系这个历史遗留的负遗产究竟如何处理才有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还有不小的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尤其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随着中朝两国各自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历史上所遗留的中朝关系这种负遗产的性质将会日益明显地凸现出来。 另外,从军事角度上看,如果作战双方所使用的是传统的常规武器,那么,朝鲜作为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军事缓冲区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远程打击能力空前提升的今天,朝鲜的这种军事缓冲区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日前进入黄海参加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乔治 • 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据国防大学张召忠将军在央视上的介绍,其作战半径是一千多公里。这艘航母驶入黄海以后,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及沈阳、大连等一系列大中城市便悉数进入其作战半径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朝鲜这一军事缓冲区的存在与否对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已经不具有太大的实际影响力。 总之, 目前的朝鲜,不但是我们中国手中的一根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更是长在我们脊背上的一块随时都有可能溃烂癌变的痈疽 。这块既可恶又可怕,碰不得,甩不掉的痈疽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无时无刻不对我们产生巨大的现实压力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巨大隐患。 至于如何在策略层次上处理好中朝问题和与之相关的中韩问题,则需另行撰文加以讨论。 参见: 世间万象( 4 ):今日之朝鲜 —— 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91051.html
个人分类: 千虑一得|2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间万象(4):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pww1380 2010-12-7 00:35
世间万象(4):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杨文祥 朝鲜是鸭绿江对岸与我们隔江相望的邻邦。与众多与我国陆地上接壤的邻国一样,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中朝两国始终具有这样那样扯不清割不断的联系。尤其是新中国建国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处理中朝关系上,我们不但付出了无数生命和鲜血的代价,而且付出了无法计量的经济和政治上的代价,更付出了领土上的代价。 然而,长期以来,朝方不仅在双边关系上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大失所望,在多边国际关系的处理上也经常置最基本的人情和常理于不顾,蓄意将我们置于十分被动甚至十分尴尬的地位。正如一些不幸家庭的那种啃老一族的不肖子孙,不仅先天生性顽劣,后天又被做父母的彻底宠坏,不仅没有自立的能力,无休止无止境地向老人讨要生活费用,而且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不时还不惜诉诸种种勒索和要挟的手段,全无道义、诚信和尊严可言。 应该说,中朝两国之间的这种不正常的国家关系在过去的年代里还存在着某种合理性。分析起来,这种合理性应该是基于这样两个基本考虑:其一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盟友关系;其二是从传统地缘政治学角度上中朝关系在中美关系问题上所具有的某种战略缓冲意义。可是,在世界历史已经进入 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中朝两国各自的国内局势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样,上世纪的这两条基本考虑的现实基础都已经不复存在。 首先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朝鲜在处理与我们的国家关系时,长期采取实用主义的两手策略,两副面孔。需要我们时,与我们虚与委蛇,假意应付;不需要我们或我们的援助一时不能令其满意时,便立刻撕下“友好”假面具,全然不顾什么“鲜血凝成的友谊”。就是说,在朝方的心里,从来就没有真正把我们视为意识形态上的战略盟友。因此,在意识形态上,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空洞的政治口号来继续欺骗自己,完全可以放手根据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来制定国际战略和相应的政策与措施。 其次,在后冷战时期,从世界局势全局的角度上看,以意识形态所划分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局面早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的日益深入人心,是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和日益加快。这样,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大国之间谋求合作的冲动日益强烈,尽管在国际合作中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主导权的争夺日益激烈。对当今世界的这一基本态势,无论是国家决策层还是具有现代公民素养的普通公民都有必要作一最基本的了解。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把握着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其处理大国之间冲突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竞争对手所支持的小国的打击来向对方施压,而不是与对方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最近的朝鲜半岛危机,都是这种模式的反复重演。这种模式的外在表现是一个超强大国对小国、弱国发动的“不对称战争”,而战争的实质目的是对小国背后的竞争对手的势力范围(利益范围)的强制性压缩。即使最后走向战争,向对方进行军事打击,也不可能是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前的那种将对方彻底摧毁,进而加以军事征服甚至是军事占领的方式,而是通过战争迫使对方就范,按其制定的规则行事,以维护其自身的国家利益。 就是说,当今世界,已不再是早年的殖民主义的世界,也不再是以往的帝国主义的世界,而是一个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世界各国整体发展的世界。殖民主义时代是一个以海外扩张和领土掠夺为主要发展形式的时代;帝国主义时代则是一个以资本输出、资源掠夺和争夺国际市场为基本发展模式的时代;而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则是一个综合国力的竞争时代,是一个通过对国际游戏规则制定权的争夺和垄断,从而实现对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时期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改革、重建及维护的主导权的控制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谁的综合国力超强,谁就有能力把握和控制国际游戏规则,谁就有机会掌握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改革和重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越是强势的国家,就越有机会把握国际竞争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战略制高点。 就是说,随着冷战体制的解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启动和深化,以往那种以意识形态为制定国际战略前提的思维方式再也不合时宜了。显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提升综合国力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的战略思维是正确的。不过,中朝关系这个历史遗留的负遗产究竟如何处理才有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还有不小的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尤其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随着中朝两国各自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历史上所遗留的中朝关系这种负遗产的性质将会日益明显地凸现出来。 另外,从军事角度上看,如果作战双方所使用的是传统的常规武器,那么,朝鲜作为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军事缓冲区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远程打击能力空前提升的今天,朝鲜的这种军事缓冲区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日前进入黄海参加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据国防大学张召忠将军在央视上的介绍,其作战半径是一千多公里。这艘航母驶入黄海以后,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及沈阳、大连等一系列大中城市便悉数进入其作战半径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朝鲜这一军事缓冲区的存在与否对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已经不具有太大的实际影响力。 总之,目前的朝鲜,不但是我们中国手中的一根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更是长在我们脊背上的一块随时都有可能溃烂癌变的痈疽。这块既可恶又可怕,碰不得,甩不掉的痈疽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无时无刻不对我们产生巨大的现实压力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巨大隐患。 至于如何在策略层次上处理好中朝问题和与之相关的中韩问题,则需另行撰文加以讨论。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杯球票都卖给中国球迷,足见中朝关系不一般
botnet 2010-6-4 15:19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金正日禁止民众前往南非,1000张球票将售与中国,看来老金还是和中国亲啊。 http://2010.sohu.com/20100604/n272566122.s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