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疟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纪念五二三项目:全文发表《迟到的报告》
twsliu 2010-5-23 11:07
迟到的报告 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 A Detailed Chronological Record of Project 523 and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Qinghaosu (Artemisinin) 张剑方 主编 羊城晚报 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第一版 《迟到的报告 ---- 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 编写人员名单: 张剑方 原全国 523 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周克鼎 原全国 523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原青蒿素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周义清 原北京地区 523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施凛荣 原全国 523 领导小组办公室助理员 傅良书 原昆明地区 523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王焕生 原上海地区 523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宋书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资深药理毒理学教授、研究员,本书科学技术顾问 目 录 序 前 言 一、 523 任务及其历史贡献 1 1. 军事行动的无形杀手 2 2. 应急防治方案先启动 4 3. 523 任务全国大协作 5 4. 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 6 5. 大协作大丰收的成果 8 二、 523 任务研制出青蒿素 11 1. 发掘中医药开辟新道路 11 2. 青蒿治疟疾民间有基础 14 3. 北京中药所研究出苗头 15 4. 黄花蒿托起璀璨的明珠 19 5. 组织小会战三方聚北京 23 6. 治疗恶性疟耿马报佳音 27 三、组织大会战创造高速度 33 1. 北京会议推进了青蒿素 33 2. 成都会议总部署大会战 34 3. 黄浦江畔攻坚化学结构 35 4. 紧抓不放乘胜扩大战果 37 5. 总结资料准备成果鉴定 39 四、丰硕的成果历史的丰碑 43 1. 药学研究项目齐全 45 2. 临床试用基础厚实 46 3. 资源分布基本掌握 46 4. 药理特点初步摸清 47 5. 提取工艺初步确定 47 6. 化学结构谜团破解 48 五、鉴定会宣告青蒿素诞生 50 1. 集体成果分工汇报 51 2. 排名争议达成一致 52 3. 各家贡献尊重历史 53 4. 发明证书归属六家 56 5. 青蒿素的公开发表 58 6. 战备生产各显真功 59 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1 1. 改造结构上海药物所领军 61 2. 衍生物研究抓住重点目标 62 3. 蒿甲醚临床试验一举成功 64 4. 青蒿琥酯双氢又添新品种 67 七、通向世界道路曲折 71 1. 发表论文 WHO 寻求合作 71 2. WHO 在北京举行研讨会 72 3. 青蒿素指导委员会成立 75 4. GMP 检查条件未获通过 77 5. 合作谈判无结果而告终 80 6. 蒿甲醚蒿乙醚又起风波 82 八、为了造福全球疟疾病人 87 1. 学后反思要兴业须靠自强 87 2. 首个吨级青蒿素工厂建成 91 3. 路漫漫科工贸共同打市场 92 4. 青蒿素复方技术我国领先 95 5. 新药研发国际合作创先例 99 6. 为了再创青蒿素的新辉煌 102 九、回顾历史启示良多 109 1. 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110 2. 大协作劣势变优势 112 3. 远近结合立足创新 114 4. 中西结合殊途同归 115 5. 团结一心无私奉献 116 十、青蒿素荣誉属集体 121 编后语 125 附录 127 抗疟中草药研究工作经验总结 128 植物驱避剂研究工作经验总结 135 523 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专题工作报告 139 523 抗疟药物专业组科研工作报告(摘录) 144 523 驱避剂、杀虫药械专业组科研工作报告(摘录) 150 523 临床和脑型疟疾救治专业组工作报告(摘录) 154 523 疟疾免疫专业组工作总结报告(摘录) 157 523 科研成果名称及研制单位 161 国家卫生部、国家科委、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总后勤部联合颁发奖状的 523 单位 172 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颁发个人荣誉证书名单 179 中国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指导委员会名单 181 一位外国学者的感言 183 注 189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9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疟疾的研究和防治研究进展
wns 2010-5-13 10:46
疟疾的现状和防治研究进展 医学研究的进展可以减少全球疟疾病例的数量和严重程度。 许多国家在今年 4 月 25 日进行了世界疟疾日活动。 该活动的目的是呼吁国际社会更加关注该病并作出更多的努力来进行防治。 这是第三年纪念世界疟疾日。 今年在防治疟疾的斗争中也是重要的一年。 国际社会已确定,在 2010 年底必须实现防治疟疾的一系列目标中的第一批目标:为每个处于疟疾风险中的人提供防护、医学诊断和治疗。第二个目标是将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与 2000 年报告的数目减少百分之五十或以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超过 30 亿人生活受疟疾威胁的地区。 这代表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这种疾病今年在全球会感染 3.5 亿至 5.0 亿人。每年全球死于疟疾的人数仍然达到约 90 万。那些幸存者往往会留下脑损伤、失明或失聪。 疟疾的大多数病例是在非洲国家,在世界上最大沙漠之一的撒哈拉的南部。 WHO ( 世界卫生组织)说,这种疾病是在当地每5 名死亡儿童中一名儿童死亡的原因。 在非洲疟疾每年杀死约 20 万名儿童,平均每 30 秒钟一名。 疟疾也对生活在亚洲、中南美洲、中东以及欧洲东南部分地区的人们构成威胁。来自无疟疾国家的人们在访问疟疾发病率很高地区时也很危险。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抵抗力。 疟疾的病因是名为疟原虫的寄生虫。 感染疟原虫的蚊子通过叮咬将该病传播给人类。 这种寄生虫首先在人体肝脏复制,然后感染血液中的红细胞。当它们进入红细胞,它们继续繁殖。 与此同时,他们破坏红细胞。 病人的症状出现在被叮咬的 10 至 15 天之后。 疟疾患者的体温会非常高。 他们还可能变得虚弱,将胃内容物呕吐出来,遭受头部或肌肉疼痛。如果不治疗,疟疾可能使症状变得很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去年年底,在美国的研究人员提出 一种很有希望的新方法:使蚊子对寄生的疟原虫产生自然防御能力。 乔治 季莫普洛斯是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疟疾研究所的副教授。 他的研究小组使用的方法称为暂时性基因沉默,可改变传播疟疾的三种蚊子的遗传结构。这种遗传改变使该昆虫的身体能攻击疟原虫,阻止其发育。 格雷戈里 格拉斯是约翰 霍普金斯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卫星成像技术来观察非洲的蚊子种群。某个人的居住地与 蚊子的繁殖地越接近,他 患疟疾的危险就越大。   按蚊是携带疟原虫的蚊子之一 。 格拉斯教授说,卫星成像技术可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哪些区域面临最大的风险。他说,这也表明在那里需要派发急需的药品、杀虫剂和保护性蚊帐。 赞比亚南部的马查疟疾研究所是研究蚊子和人类行为的现场实验室。在这里,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检测方法,它可用人类唾液代替血液来诊断疟疾感染者。研究人员说,该项检测将使诊断和控制该疾病更容易,,特别是在儿童中。 该项检测在像南非那样的区域特别有用,那里的人往往不表现出这种疾病的征兆。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开发针对疟疾的疫苗。 这些努力在最近几年大大增加。现在有 50 多种候选疫苗正在进行试验。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疟疾疫苗研究从去年在7 个非洲国家开始。 这是 20 多年的基础研究和十年临床试验的结果。 这项研究涉及到1.6 万名儿童。 他们生活在布基纳法索、加蓬、加纳、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 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公司开发的疫苗,名为RTS,S ,这是在早期试验中取得很大成功的首个疟疾候选疫苗。这也是首个设计主要用于非洲的疫苗。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经为期 8 个月的随访,RTS,S 使 疟疾的临床病例减少了 53% 。 在另一项研究中,该疫苗有效地减少了35% 的临床疟疾病例。 它还减少了 49% 的严重疟疾病例。 今年 4 月荷兰制药公司 Crucell 宣布, 将与葛兰素史克合作,共同开发一种新的疟疾候选疫苗。 这种候选疫苗由这两家公司分别开发的两种药物构成。 Crucell 说,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结合起来使用可能会比它们分别独立使用的效果更好。 去年,另一家制药公司, Sanaria , 其疟疾疫苗赢得疫苗产业早期疫苗优秀奖。Sanaria 疫苗与其他正在研制疟疾疫苗不同,这是一种活疫苗,是弱化的完整疟原虫。 Sanaria 的科学家使用不携带疟原虫的 蚊子进行 疫苗开发。他们用含有疟原虫的血液饲养昆虫。 然后,他们通过辐射处理使寄生虫的活力降低,然后收获这些寄生虫用作疫苗。 在早先的一项研究中,Sanaria 的科学家借助活蚊子来接种疫苗。 14 名志愿者中有 13 人在接种疫苗后针对疟疾得到完全的保护。 他们在随后至少10 个月内仍受到保护。 Sanaria 正准备要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他们开始联合疫苗测试。 目前,控制疟疾的主要工作涉及到用杀虫剂来处理蚊帐和在室内生活区杀死昆虫。 WHO 说,杀虫剂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疟疾病例的数量,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已被证明减少百分之五十的疟疾病例的数目和百分之九十的感染率。 联合国机构于去年 12 月公布了世界疟疾报告。该报告说,在疟疾病例数最高的 35 个非洲国家中有 13 个国家,用杀虫剂处理蚊帐的户主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该 报告还说,在所有有疟疾风险的国家中,有三分之一的国家的病例数已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疟疾的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防止死亡。抗疟疾药物氯喹曾被广泛使用,直至近年疟原虫对该药产生了抗性。 现在,WHO 建议采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简称ACT )来治疗疟疾病人。 WHO 说,国际社会现在决心战胜疟疾。 它说,随着杀虫剂的使用、更好的检测和药物治疗,世界可能会达到在 2015 年使疟疾死亡人数下降为零的目标。 不过,国际社会迫切需要继续加强其在防治疟疾方面的投资。 (严家新研究员编译)
个人分类: 检验|3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疟疾的现状和防治研究进展
yanjx45 2010-5-12 00:00
疟疾的现状和防治研究进展 医学研究的进展可以减少全球疟疾病例的数量和严重程度。 许多国家在今年 4 月 25 日进行了世界疟疾日活动。 该活动的目的是呼吁国际社会更加关注该病并作出更多的努力来进行防治。 这是第三年纪念世界疟疾日。 今年在防治疟疾的斗争中也是重要的一年。 国际社会已确定,在 2010 年底必须实现防治疟疾的一系列目标中的第一批目标:为每个处于疟疾风险中的人提供防护、医学诊断和治疗。第二个目标是将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与 2000 年报告的数目减少百分之五十或以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超过 30 亿人生活受疟疾威胁的地区。 这代表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这种疾病今年在全球会感染 3.5 亿至 5.0 亿人。每年全球死于疟疾的人数仍然达到约 90 万。那些幸存者往往会留下脑损伤、失明或失聪。 疟疾的大多数病例是在非洲国家,在世界上最大沙漠之一的撒哈拉的南部。 WHO ( 世界卫生组织)说,这种疾病是在当地每 5 名死亡儿童中一名儿童死亡的原因。 在非洲疟疾每年杀死约 20 万名儿童,平均每 30 秒钟一名。 疟疾也对生活在亚洲、中南美洲、中东以及欧洲东南部分地区的人们构成威胁。来自无疟疾国家的人们在访问疟疾发病率很高地区时也很危险。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抵抗力。 疟疾的病因是名为疟原虫的寄生虫。 感染疟原虫的蚊子通过叮咬将该病传播给人类。 这种寄生虫首先在人体肝脏复制,然后感染血液中的红细胞。 当它们进入红细胞,它们继续繁殖。 与此同时,他们破坏红细胞。 病人的症状出现在被叮咬的 10 至 15 天之后。 疟疾患者的体温会非常高。 他们还可能变得虚弱,将胃内容物呕吐出来,遭受头部或肌肉疼痛。如果不治疗,疟疾可能使症状变得很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去年年底,在美国的研究人员提出 一种很有希望的新方法:使蚊子对寄生的疟原虫产生自然防御能力。 乔治 季莫普洛斯是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疟疾研究所的副教授。 他的研究小组使用的方法称为暂时性基因沉默,可改变传播疟疾的三种蚊子的遗传结构。这种遗传改变使该昆虫的身体能攻击疟原虫,阻止其发育。 格雷戈里 格拉斯是约翰 霍普金斯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卫星成像技术来观察非洲的蚊子种群。某个人的居住地与 蚊子的繁殖地越接近,他 患疟疾的危险就越大。   按蚊是携带疟原虫的蚊子之一 。 格拉斯教授说,卫星成像技术可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哪些区域面临最大的风险。他说,这也表明在那里需要派发急需的药品、杀虫剂和保护性蚊帐。 赞比亚南部的马查疟疾研究所是研究蚊子和人类行为的现场实验室。在这里,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检测方法,它可用人类唾液代替血液来诊断疟疾感染者。研究人员说,该项检测将使诊断和控制该疾病更容易,,特别是在儿童中。 该项检测在像南非那样的区域特别有用,那里的人往往不表现出这种疾病的征兆。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开发针对疟疾的疫苗。 这些努力在最近几年大大增加。 现在有 50 多种候选疫苗正在进行试验。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疟疾疫苗研究从去年在 7 个非洲国家开始。 这是 20 多年的基础研究和十年临床试验的结果。 这项研究涉及到 1.6 万名儿童。 他们生活在布基纳法索、加蓬、加纳、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 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公司开发的疫苗,名为 RTS,S ,这是在早期试验中取得很大成功的首个疟疾候选疫苗。这也是首个设计主要用于非洲的疫苗。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经为期 8 个月的随访, RTS,S 使 疟疾的临床病例减少了 53% 。 在另一项研究中,该疫苗有效地减少了 35% 的临床疟疾病例。 它还减少了 49% 的严重疟疾病例。 今年 4 月荷兰制药公司 Crucell 宣布, 将与葛兰素史克合作,共同开发一种新的疟疾候选疫苗。 这种候选疫苗由这两家公司分别开发的两种药物构成。 Crucell 说,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结合起来使用可能会比它们分别独立使用的效果更好。 去年,另一家制药公司, Sanaria , 其疟疾疫苗赢得疫苗产业早期疫苗优秀奖。 Sanaria 疫苗与其他正在研制疟疾疫苗不同,这是一种活疫苗,是弱化的完整疟原虫。 Sanaria 的科学家使用不携带疟原虫的 蚊子进行 疫苗开发。他们用含有疟原虫的血液饲养昆虫。 然后,他们通过辐射处理使寄生虫的活力降低,然后收获这些寄生虫用作疫苗。 在早先的一项研究中, Sanaria 的科学家借助活蚊子来接种疫苗。 14 名志愿者中有 13 人在接种疫苗后针对疟疾得到完全的保护。 他们在随后至少 10 个月内仍受到保护。 Sanaria 正准备要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他们开始联合疫苗测试。 目前,控制疟疾的主要工作涉及到用杀虫剂来处理蚊帐和在室内生活区杀死昆虫。 WHO 说,杀虫剂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疟疾病例的数量,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已被证明减少百分之五十的疟疾病例的数目和百分之九十的感染率。 联合国机构于去年 12 月公布了世界疟疾报告。该报告说,在疟疾病例数最高的 35 个非洲国家中有 13 个国家,用杀虫剂处理蚊帐的户主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该 报告还说,在所有有疟疾风险的国家中,有三分之一的国家的病例数已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疟疾的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防止死亡。抗疟疾药物氯喹曾被广泛使用,直至近年疟原虫对该药产生了抗性。 现在, WHO 建议采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简称 ACT )来治疗疟疾病人。 WHO 说,国际社会现在决心战胜疟疾。 它说,随着杀虫剂的使用、更好的检测和药物治疗,世界可能会达到在 2015 年使疟疾死亡人数下降为零的目标。 不过,国际社会迫切需要继续加强其在防治疟疾方面的投资。 (严家新研究员编译)
个人分类: 生物制品|74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旁观者:补充时空性证据(三)
twsliu 2010-5-11 08:47
一、青蒿素博客所载《从青蒿素大事记看科学史研究时空性证据的重要性》中关于 1978 年 11 月召开全国会议通过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的青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 的提法是错误的。 首先 , 1978 年 11 月 23 - 29 日全国 523 领导小组主持,国家科委、卫生部、解放军总后有关领导和三部一院直属单位领导出席,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的青蒿素(黄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是一个集体成果的鉴定会,不是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的成果鉴定。 其次 ,这个鉴定会是对 1972 - 1977 年以来,在全国 523 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承担青蒿素研究任务的 45 个主要单位研究工作的一次技术鉴定,这些单位分属 9 个省、市、区及军队医药院校和研究所。鉴定会预备会经过一年的协商和资料准备后,根据各单位提供的资料分成 12 个专题,由 14 名专家代表分工整理,汇报内容和人员如下: (1) 青蒿品种和资源调查报告(广西植物所王桂清) (2) 青蒿的化学研究(北京中药所屠呦呦) (3) 青蒿的药理学研究(北京中药所李泽琳) (4) 青蒿制剂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的临床研究(昆明医学院王同寅) (5) 青蒿素制剂治疗脑型疟(广州中医学院李国桥) (6) 青蒿素制剂治疗抗氯喹株恶性疟疾资料综合(海南区防疫站蔡贤铮) (7) 青蒿素含量测定和质量标准制定(北京中药所曾美怡) (8) 青蒿素制剂的研究(山东中医药所田樱) (9) 青蒿素的生产工艺的研究(云南药物所詹尔益) (10) 青蒿素的生产工艺的研究和综合利用(桂林芳香厂邓哲衡) (11) 青蒿浸膏片的工艺、药理和临床研究(四川省中药所吴慧章、藏其中,成都中医学院罗中汉) (12) 青蒿简易制剂治疗疟疾资料(江苏高邮县卫生局陆子遗)(见《迟到的报告》 51 页) 由于所报告的内容是根据参与协作的各单位的资料汇总,因此报告的内容并非仅限于个人成果 。例如屠呦呦汇报的青蒿的化学研究的内容既包括了屠呦呦专题组的研究也包括了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和生物物理所的研究成果。每一个报告人都非常明确,自己是代表该专题全国大协作的成果向大会作汇报。 其三 ,这个成果鉴定会是以主要研制单位进行排名,而不是以个人或科研组的名义排名。当时是对青蒿素的研究和青蒿简易制剂这两个项目进行鉴定,所以 6 个主要研制单位排名顺序如下: (1) 国家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2)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 (3) 云南药物研究所 (4) 广州中医学院 (5)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6) 江苏省高邮县卫生局 ( 注:这个单位排名和 1979 年 9 月国家科委颁发的发明证书的单位排名,不完全一样 ) 其四 ,所谓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的说法在 《从青蒿素大事记看科学史研究时空性证据的重要性》中 被多次引用。实际情况是,最开始中药研究所接受 523 的任务只限于化学室的少部分人,屠呦呦只是化学室 523 专题组的组长 ,承担抗疟药的筛选和后来青蒿的化学研究,并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生物物理所合作承担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当时,中药所科研处又根据任务的需要,安排生药室、药理室和剂型室分别组成相应的专题组,例如生药室资源组承担青蒿的药用历史及品种调查和生药形态和组织鉴定,生药室质量组承担建立青蒿素的含量测定法和质量规格的研究;药理室除了前后承担青蒿素的药理和毒理研究外,并和医科院流行病防治所合作承担青蒿素对疟原虫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药理室同位素组和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科研组和放化室、中科院原子能所承担用同位素标记研究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剂型室承担青蒿醇浸膏片的研究;中医研究院临床研究人员参与完成临床研究等等,这些都是独立的专题组。当时,为了对外参加会议及各专题组和外单位对口联系等的需要,于 1975 年 4 月开始,由刘静明所长和药理室主任李泽琳担任中药所 523 组的正、副大组长,所以中药所的 523 组是包括所有承担与青蒿或青蒿素有关研究的各专题组,各专题组都以研究室的名义分别写出专题报道,并由李泽琳等整理汇编成册,即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青蒿抗疟研究 1971 - 1978 》 。 总而言之,中药所从来没有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的提法,屠呦呦从来没有领导过这些多学科的专题组。 但是屠呦呦在她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介绍上述中药所各项研究成果时从来不提是谁或哪一个专题组的研究,因此给人以错觉,似乎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她的领导之下的科研组完成的,而到了 《从青蒿素大事记看科学史研究时空性证据的重要性》的作者就进一步发展成为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 二、青蒿素博客所载《从青蒿素大事记看科学史研究时空性证据的重要性》关于 1981 年,屠呦呦在首届《青蒿素国际会议》上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 ,屠呦呦在《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139 页)中也强调她本人在这次会议上 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作首席报告,获得高度评价 。 1981 年 10 月 6 - 10 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主持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会议,会议名称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学术讨论会,会议上所有的发言也都是按专业分头汇报我国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方面的成果,屠呦呦在会上作了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最后特别说明:这项研究工作的参与单位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和生物物理所,证明她的发言并不代表她个人,也不可能代表她个人,因为当时上海有机所和生物物理所都有代表参加会议。 三、 青蒿素博客所载《从青蒿素大事记看科学史研究时空性证据的重要性》关于 1986 年,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青蒿素》新药开发,国家卫生部向中医研究院颁发《青蒿素》新药证书 的提法也是不对的。 首先, 青蒿素是一个原料药,只有当它制成某种制剂的时候,才作为原料药申报新药,《新药审批办法》规定,在申报新药的同时必须同时申报原料药。所以青蒿素并非单独作为新药申报的。 其次, 1985 年中药所以剂型室为主、药理室和分析室配合,组成青蒿素栓专题组,共同开发青蒿素栓,临床部分请广州中医学院协助完成。剂型室负责制备青蒿素栓,分析室负责建立青蒿素栓的含量测定方法和体液测定方法,药理室负责有关药理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由于当时的姜廷良所长答应支持屠呦呦开发双氢青蒿素作为交换,屠呦呦才勉强同意不插手青蒿素栓开发项目,事实上,青蒿素栓的开发并没有化学方面的任务。 其三, 青蒿素栓专题组于 1985 年向新药审评办公室递交新药申请,由于我国卫生部刚刚颁发《新药审批办法》,大家都对如何申请新药十分生疏,开始只递交了青蒿素栓的新药申请材料。药审办的批复,要求必须同时提供原料药青蒿素的新药申请。因此,青蒿素是作为青蒿素栓的原料药,随同一起申报新药。青蒿素的规格标准和起草说明的部分,是以 1977 年 523 办公室委托中药所、山东中医药所和云南药物所共同完成的材料为主,又按新药审评办公室的要求补充部分鉴别法写成的。由青蒿素栓专题组的主要负责人员向新药审评委员会做报告和答辩,由于青蒿素是我国首个创新的化合物,中医研究院要求卫生部作为第一个新药批准,青蒿素栓因需要补充实验材料,新药批准稍后于青蒿素。屠呦呦自始至终没有参加过青蒿素栓的研发,青蒿素新药证书更不是因为屠呦呦完成青蒿素新药开发,卫生部就发给了新药证书。 强调时空性证据的人应该真正下大力气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不要随便搞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来,更不能把中药所各有关专题组的工作或全国几十个单位的研究成果都说成是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的成果。不是别人不承认屠呦呦的工作,而是希望屠呦呦尊重和承认别人的工作,不要把别人的工作说成是自己的贡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4月25日为世界疟疾日 每年近100万人死于疟疾
xupeiyang 2010-4-25 18:23
4月25日为世界疟疾日。 医生无国界组织专家马丁德斯麦特博士强调,疟疾每年夺去近100万人的生命。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疟疾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富国应加大对贫穷国家抗疟疾的援助,以实现国际社会制定的,到2015年将全球疟疾及其他主要疾病的患者数目减半的目标。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1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蒿素所获得的重要奖项是给个人的吗?
twsliu 2010-4-21 10:40
这里再提供证实时空性证据的证据! 青蒿素抗疟药研究的成果(包括提取、结构测定、衍生物合成、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来自数以百计参与者的努力(当然其中功劳有大小之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在中国、香港和泰国的各不相同的评奖委员会根据历史真实不约而同地把青蒿素的重要奖项授予了整个团队而不是某个个人的。 我们来看看有关青蒿素重要奖项中的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为什么有人竟公然把集体的荣誉归结为个人呢? 这里列出了有关青蒿素的鉴定书和重要奖项的资料: 1. 1978 年 3 月, 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集体名义,无个人名字!受奖者为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五二三组。真是值得庆幸,这里有五二三,伟大!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科学大会奖是在青蒿素鉴定会之前,只有一个单位的名字应该是因为由这个单位上报,当时他们可能就不想承认别的单位。 (申报科学大会奖是以部门、系统各自申报的,很可能当时是中医研究院的上级主管单位卫生部安排下来,并没有想到征求当时五二三项目办公室的意见,而中医研究院中药所也顺其自然,没有全面考虑,只提名自己一个单位上报,但从写上五二三组来看,当时中药所内部也没有人敢争第一,也没有敢说只有一个人的名字。那时拨乱反正,百业待兴,评审机构也是临时组建的,信息也不全面,当时的情形如何,申报要求为何,都需要进一步的资料来证实。) 2. 1978 年 11 月, 青蒿素鉴定书。 集体名义,无个人名字! (青蒿素鉴定会是在全国科学大会后,由全国五二三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做的。其所列的主要研究单位是 6 家。见迟到的报告 p55 页。) 3. 据说 1987 年屠呦呦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注意现在又说是提名),而这个专门针对中国中医界人士的奖项,其幕后操作也早就被人揭示出来,列出这个奖来没意义。 从 World Cultural Council 官方网站上检索 Albert Einstein World Science Award 的全部获奖人, 确实没有一位中国人曾获得此奖项。 http://www.consejoculturalmundial.org/winners-science.php 4. 1979 年, 国家发明奖 。 6 各单位,发明奖章 1 个(由中药所保存)。发明奖状上只有研究单位的名字,无个人名字。最近,其它单位的奖状竟被某些人毫无根据地说成假的! 5. 1996 年, 求是基金会奖。 集体名义,有个人名字。从求是基金会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1996 年度 得獎人名單: 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十位得獎人合得獎金人民幣一百萬元 對 青蒿素 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工作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 http://www.qiushi.org/awardee/groupaward.html 6. 2004 年, 泰国 Prince Mahidol Award (玛希敦王子奖) 。集体名义,无个人名字。从 The Prince Mahidol Award Foundation 官方网站上看到的是将奖项授予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没有屠呦呦研究员的大名。 http://www.princemahidolaward.org/laureate-bio.en.php?type=grpid= 2005-11-29 %2000:19:52 泰国的这个奖项,在 2004 年有国家奖励办率领的代表团取回的 1 个奖章和 5 万美元的奖金,至今还由国家奖励办保管着。据统计,大多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酉阳的中学,但只有屠呦呦以个人的名义开始要求分 50% 以上的奖金,以后又要以她个人的名义捐给酉阳。直到今天,这件好事还未落实。 什么是历史的真实,这需要有证据,被公认的,而不是自己说了算的。现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授予的奖励都给了整个青蒿素团队,大家都认为是合情合理的,只有一个人跳出来,要把自己的名字凌驾于集体之上!她能在自己引用论文时能把自己的姓名随意挪动,但对这些奖项上的名字把集体改成她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至于什么新药证书、杰出妇女、三八或巾帼英雄都成为时空证据,这是一个单位或一些人的想法和认识,能为科学研究,至少为中国的科学进步留下什么只有靠时间和真相来说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旁观者:补充时空性证据(二)
twsliu 2010-4-20 08:45
【继续原文登载】 旁观者:补充时空性证据(二) 1973 年 6 月,全国 523 领导小组在上海召开座谈会,对青蒿素的研究明确提出组织力量,加强协作,争取 1974 年订出化学结构,进行化学合成的研究。(见张剑方《迟到的报告》 35 页,引三部一院,关于转发疟疾防治研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附件:关于疟疾防治研究五年规划后三年主要任务与要求) 1973.7 )。其后经屠呦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系协商 ,由上海地区 523 办公室进行了协调安排,研究工作由上海有机所周维善教授主持,吴照华和吴毓林具体负责,同意中药所派一人共同工作。 1974 年 2 月开始,中药所先后派倪慕云、刘静明和樊菊芬参与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见张剑方《迟到的报告》 36 页和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 44 页)。中药所希望通过和上海有机所的合作,达到既完成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又培养本所的科研力量的目的 。 1974-1975 年在有机所的主持下,掌握了青蒿素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最有价值的三组反应, 一是 与碘化钠作用生成碘的颜色反应和三苯磷的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的抗疟作用的关键有效基团 过氧基的存在 ; 二是 用盐酸羟胺反应和氢氧化钠滴定证明其含有一个 内酯基团 ; 三是 用 NaBH 4 为还原剂和青蒿素反应,其内酯基可以被还原成半缩醛,而保留住过氧基不变,此还原产物曾命名为 还原青蒿素 ,后来称为 双氢青蒿素 。通过青蒿素和其还原产物的元素分析、质谱测定和核磁共振谱的解析,推导出青蒿素的五个部分结构(见《化学学报》 1979 年 37 卷 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 屠呦呦没有参加上海有机所的工作,只是她的组员向她汇报有机所的工作进展,有问题时,由她 向梁晓天 教授请教,她再将 梁 教授的意见向她的组员转达。 同一时期,屠呦呦及其组员在 梁晓天 教授的指导下,也进行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研究,研究结果见 1975 年 11 月中药所的汇报油印稿中药青蒿的抗疟研究,现抄录其中的结构的初步测定如下: 青蒿素 II 为白色针状结晶, MP 156-157C ( 未校正 ) , D 17 + 66.3 (C 1.64, CHCl 3 ) , MW 282.1472, 元素分析% C 63.83, H 7.82 , 分子式 C 15 H 22 O 5 ,分子内有内酯、过氧基团;无羟基、酮基;碱处理可得另一内酯化合物;常压下经 PtO 2 /HOAc , Pd/CaCO 3 , Pd/C 氢化产物相同,不含羟基; 经 Zn(BH 4 ) 2 、 KBH 4 、 AlLiH 4 还原,主要产物均为白色固体, IR 原有 C = O 基峰消失,出现 OH 基峰,可以乙酰化。 ( 文中并未证实这些白色固体的化学结构及为何物)。后来,屠呦呦想以此证明她是双氢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经常表述为: 为确证结构中羰基的存在, 1973 年进一步展开青蒿素衍生物研究,青蒿素经硼氢化钠(注: NaBH 4 )还原得到的化合物,即为屠呦呦于 1973 年首创的青蒿素衍生物 -- 双氢青蒿素,由此也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见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44 、 188 页) 。 这段话经常会被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引用,因此必须加以说明,这种说法内行人一看就知道站不住脚,而且不符事实,因此需要加以说明,不要让人引为笑柄。 首先, 上述 1975 年的汇报稿中证明, 屠呦呦并没有用过 NaBH 4 为还原剂进行青蒿素的还原反应, 更何况 1973 年还在试图搞清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而双氢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是在 1975 年青蒿素化学结构鉴定之后才得到最后确立的,怎么能说屠呦呦于 1973 年就首创了青蒿素衍生物 -- 双氢青蒿素呢? 其次, 双氢青蒿素和天然存在的青蒿素具有固定化学结构不一样,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的化学反应产物,用不同的还原剂,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其反应产物都会不一样,必须进行结构鉴定。 1975 年 11 月汇报稿中提供的 IR (红外光谱)并没有说明是用哪一种还原剂得到的 白色固体, 因此不能根据屠呦呦说的 均为白色固体 就算是 首创 或 发明 了双氢青蒿素。 其三, 醛、酮、酸、酯(包括内酯)类化合物都有 羰基 的结构,有一点系统分析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些化合物都有其特异的化学反应,青蒿素用盐酸羟胺反应和氢氧化钠滴定就足以证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基团, 因此这个内酯基团的羰基根本不需要用 NaBH 4 的还原反应就可以证实其存在。 其四, 青蒿素抗疟作用的关键是过氧基团的存在。青蒿素催化氢化后得到的脱氧青蒿素无抗疟活性。但有机所的研究人员在对青蒿素结构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中发现,用温和的还原剂 --NaBH 4 进行反应,青蒿素的内酯被还原成半缩醛,而其过氧桥竟然未被破坏,此还原产物开始命名为还原青蒿素,后来称双氢青蒿素。 由于青蒿素本身难于衍生化,而双氢青蒿素产率高( 90 %)而且又保留了抗疟有效的过氧基团,就使制备系列衍生物成为可能,这才是 NaBH 4 还原反应的价值所在 ,可见科学实践是一个逐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总之,并非如屠呦呦所说 为确证结构中羰基的存在 而进行了青蒿素与 NaBH 4 的反应, 可见她当时就没有弄明白这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具体实验又很少亲自动手,后来又急于想成为双氢青蒿素的首创人,最后说出这种外行话。再说,也不能因为别人对 NaBH 4 的反应 的价值有了进一步认识之后,因为自己也作过类似的反应,就把别人的工作结果安在了自己身上。(见注) 由于青蒿素的特殊结构,很难进一步确定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氧原子的链接。中药所求助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屠呦呦按该所的要求,培养了实验用的结晶(参见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44 页)。 1975 年 11 月 30 日 ,梁丽等用 X 射线单晶衍射法证实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和相对构型。而后该所又在精细地测定反常散射强度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青蒿素的绝对构型。(参见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44 页), 1976 年 1 月 14 日 及 18 日,中药所、生物物理所邀请梁晓天教授参与讨论,确认无误; 1 月 26 日 屠呦呦陪同李鹏飞赴上海,李鹏飞在上海有机所作青蒿素化学结构的报告,周维善、吴毓林、吴照华等与会并确认(见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44 页) 1974-1976 年的研究即后来最先发表的四篇有关青蒿素化学结构和反应的重要论文: 1 )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 青蒿素 ,《科学通报》 1977 , 22 ( 3 ) 142 这篇论文的执笔人有待核实。生物物理所的人说过,中药所的人没有做过这些实验,写时又没有和我们商量,有的地方写错了 2 ) 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吴照华、吴毓林、周维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青蒿素( Arteannuin) 的结构和反应 ,《化学学报》 1979 , 37 ( 2 ) 129-143 这篇论文是周维善执笔。为完成这项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梁晓天 教授提供宝贵意见,该所并承担做旋光色散,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协助做 13 C 核磁共振谱 及高分辨核磁共振谱,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做核磁共振谱。 屠呦呦本人并未参加上海有机所的工作,因此开始作者中并没有她的名字,后来在中药所的要求下放在最后一个。 因此,所谓 1979 年, 以屠呦呦为主要作者的文章《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在《化学学报》发表 是不符事实的。屠呦呦在其新著中引用这篇文献 时,又将作者写成了: 刘静明、倪慕云、屠呦呦等 ,把主要研究人员吴照华、吴毓林和执笔人周维善都省略了,把中药所樊菊芬也省略了 (见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144 页)。另外据悉当时周维善写成的第一稿中有机所的人员署名在前,但有机所的领导考虑到任务先是由中药所提出的,所以作了谦让,交换了署名先后。 3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抗疟药青蒿素协作组,青蒿素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中国科学, 1979(11):1114 - 1128 (中文)和 Qinghaosu Research Group of Institute of Biophysic, Crystal Structure and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Qinghaosu, Scientia Sinica , 1980, 23 (3):380-396 (英文) 青蒿素的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最后是生物物理所完成的,但是其中有一些内容在这篇论文待发表时,已在第一篇论文中做了介绍,并在第二篇论文中引用了。 4 )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 Artemisinin ),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2(1):3-8 。 *Main research units:1.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 Instu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英文)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中国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协作组,主要研究单位是( 1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 2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论文是用英文综合了上述三篇论文的内容。屠呦呦在她的书中将作者改为 Tu Y.Y. 和 屠呦呦 (见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69 、 140 页) 以上四篇论文应该说是青蒿素发展史上的大事,应该是属于时空性证据,在此加以补充。 注:回顾八十年代中期,屠呦呦在当时的中药所姜廷良所长大力支持下,准备开发双氢青蒿素,当时和她一起合作开发双氢青蒿素的同事,都从未听说过双氢青蒿素是中药所或是屠呦呦首创的说法。直到 1992 年,双氢青蒿素开发获奖时,有机所为双氢青蒿素的发明权提出异议,反映到国家科委,国家科委要求双方提供双氢青蒿素原始化学鉴定图谱和数据,据说中药所当时提供不出核磁共振图,这事有待进一步核实。根据 1975 年的汇报中只提到作了 IR (红外图谱),没有提到作过核磁共振,但是现在屠呦呦的新著中突然又出现了 1973 年 12 月 9 日 作的核磁共振图(见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192-193 页),这到底是什么时候做的呢? 这件事需要认真做一下调查,提供时空性证据,在此作为问题提出。因为在两个单位发生争论之后,屠呦呦才开始谈到她 1973 年首创双氢青蒿素,由此也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 这种说法最开始被引用在网上,最后才正式出现在屠呦呦的新著中。 (待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英:读屠呦呦的专著有感
热度 6 twsliu 2010-3-20 09:02
读屠呦呦的专著有感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 李 英 2009 年初,由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的专著出版了。 青蒿素类抗疟药 从中国传统草药到成为国际公认的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三十多年。 对其发明过程、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资料加以总结整理,无疑对我们当年参加者或是现在的新药研究人员都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但事与愿违,在这本专著中许多部分歪曲历史、无视当今现实,严重误导读者,影响极坏。应当给予揭露和澄清。 1 ) 1967 年 5 月 23 日 启动的疟疾防治研究(代号 523 任务)通过参与者的长期艰苦的工作,取得大批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发明了可治愈抗药性疟疾的青蒿素类药物。从 1986 年批准第一个抗疟新药-青蒿素以后,陆续批准的有青蒿琥酯、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复方、双氢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青蒿素-萘酚喹复方等,其中蒿甲醚、青蒿琥酯、蒿甲醚-本芴醇复方 从 1997 年开始陆续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目录,至今还在国内外临床大量使用,挽救了成千上万病人的生命。应该说这些较新的研究资料同样十分宝贵,值得收录。但此书除了极为详尽介绍了中国早期的青蒿素研究(实际上,只介绍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工作),对蒿甲醚、青蒿琥酯的化学、药理、临床资料仅用 5 页的篇幅一带而过(对外国开发的、国内无批文的蒿乙醚反倒用 2 页篇幅介绍)。尤其不应该的,竟对蒿甲醚-本芴醇复方、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青蒿素-萘酚喹复方只字未提。 在前言中列表介绍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中药所)获得的 6 个新药证书。仔细考查一下,其中除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二个原料药之外,青蒿素栓和双氢青蒿素栓只有新药证书而没有工厂生产,实际生产的只有青蒿素片和二氢青蒿素片,而且市场份额较小。作者难道不知道我国生产了好几种青蒿素类药物,并且大量出口?为何避而不谈?这样不合情理的取舍题材明白地告诉大家 这本书是为了宣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屠呦呦的功劳而写的,并不是为了全面介绍中国的青蒿素类药物而写的 。 2 )在前言的第 13 行写道,国内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了 本芴醇和萘酚喹 ,也还是喹啉类化合物,同样容易产生抗药性,不宜单用。为此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把视野投向天然药物,特别是具有传统经验的中草药。在 1967 年组织全国七大省市攻关。。。实际情况是: 在 523 办公室领导下,参与单位从 1967 年开始就在化学合成药和中草药二方面同时开展研究;而本芴醇和萘酚喹的新药批准时间分别在 1987 和 1993 年。怎么到这本书里,本芴醇和萘酚喹在 1967 年前就研究成功了?这种时空倒置的例子还有好些,下面还会提到。 3 ) 此书在多个章节中反复介绍 1972 年青蒿素的提取经过,青蒿素的发现一节中, P.2 的第二段 1972 年 11 月 8 日 从青蒿中性有效部分中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 对此,已有不少当年的同事发出质疑,并回忆了当年提取分离青蒿素的细节。迟到的报告(原 523 办公室主任张剑方主编) p. 18 记述:北京中药所在 1972 年底分离出多个单体成分,其中一个有抗疟效果的提取物定名为青蒿素 II , 1973 年发现它对实验动物有明显得心脏毒性, 在 1973 年 9~10 月的海南临床上试验 8 例,因效果不好,又出现心脏毒性而中止临床观察。这样的结果和山东、云南分到的有效单体(分别命名为黄蒿素和黄花蒿素)既有效又安全的临床结果大不一样。另外,青蒿素正式命名是在 1975 年成都会议之后,肯定不是 1972 年。 最具说服力的还是北京中药所自己的资料。 1975 年在河南?(北京)由五二三办公室组织召开的青蒿研究座谈会上,中药所提供的会议资料中,只有青蒿素 II 和它的性状,药理、临床等数据,没有青蒿素的字样。 作者想用时空置换,裁剪历史的手段把青蒿素的发明攫为己有,这只能蒙骗局外人一段时间,在人证和历史档案面前终究是不能得逞的。 4 )在青蒿素 结构测定的这件事中,屠呦呦作为课题组长联系了上海有机所,北京生物物理所。于 1974 年派倪慕云,以后又派二个同志(屠呦呦未提及这二个人的名字)到上海有机所一起做实验。他们做了青蒿素的氢化还原反应,青蒿素与酸或硷的反应,鉴定了多种反应产物;并且见证了青蒿素中过氧基团的测定,见证了青蒿素被钠硼氢还原得到仍然保留过氧基团的还原青蒿素的实验。后在 1979 年的化学学报发表论文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时,论文署名按惯例将主要工作者列在前面,北京中药所成员的排名顺序是:刘静眀,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屠呦呦 在 P.3 和 P. 44 提到外单位的人有六个,都是有名有姓的。为什么偏偏不提及所内成员(如刘静眀、樊菊芬和其他成员)的工作和贡献? 难道你们课题组的成果都是你自已动手做出来的吗? 5 ) 第一章 双氢青蒿素概论中写道( P.187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抗疟科研组于 1972 年从中药青蒿中成功的发掘出青蒿素后,即着手其化学结构研究,经化学反应、元素分析、光谱数据分析等,明确青蒿素为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为确证结构中羰基的存在, 1973 年进一步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青蒿素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的化合物,即为屠呦呦于 1973 年首创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 【参考文献 1, 1973 年 9 月 20 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技档案 000647 】,也由此也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 双氢青蒿素创制成功后,科研组即开展青蒿素构效关系的研究 ,结果发现青蒿素结构中过氧基团是抗疟的主要活性基团,过氧破坏即失去抗疟活性。而在保留过氧的条件下,内酯环的羰基还原成羟基可以增效,再在羟基上引进乙酰基,抗疟活性可进一步提高【参考文献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抗疟研究专辑, 1978, 3; 参考文献 3, Tu Y.Y.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 2(1): 3 ~8 】 这一构效关系的发现,为创制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经 1975 年在河南召开的抗疟研究内部会议公开报告,即为国内 1976 年后开展的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引用文献 3 篇,同上】 实际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5-1 ) 原全国 523 办公室主任张剑方主编的回忆录迟到的报告 P. 62 写到 1976 年 2 月全国 523 领导小组向上海药物所下达了进行青蒿素化学结构改造、寻找新衍生物的研究任务 。 既然北京中药所 1973 年已经开展青蒿素构效关系的研究,并合成了乙酰双氢青蒿素,抗疟活性可进一步提高,为什么全国 523 办公室在 1976 年将寻找新衍生物的任务交给了别的研究所?是北京中药所隐瞒了自己的重大发明,不向领导报告吗?再有令人不解的是北京中药所既然有了这么好的苗子,为什么嘎然而止,以后不再继续合成衍生物了? 5-2) 1975 年在河南召开的抗疟研究内部会议公开报告,即为国内 1976 年后开展的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北京 中药所在 青蒿研究工作座谈会资料( 1975 年 11 月,北京)提供的报告共有 13 页,内容全面,包括青蒿品种,提取,化学,药理,临床等部分。有关青蒿素的化学工作的总结不到 10 行字。 现将全部抄录如下: 青蒿素 II 为白色针状结晶, MP 156-157C ( 未校正 ) , D 17 + 66.3 (C 1.64, CHCl 3 ) , MW 282.1472, 元素分析% C 63.83, H 7.82 , 分子式 C 15 H 22 O 5 ,分子内有内酯、过氧基团;无羟基、酮基;碱处理可得另一内酯化合物;常压下经 PtO 2 /HOAc , Pd/CaCO 3 , Pd/C 氢化产物相同,不含羟基; 经 Zn(BH 4 ) 2 、 KBH 4 、 AlLiH 4 还原,主要产物均为白色固体, IR 原有 C = O 基峰消失,出现 OH 基峰,可以乙酰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 1975 年 11 月的这份报告中 就是 没有 双氢青蒿素或还原青蒿素 硼氢化钠 构效关系 的字样,不存在双氢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式、各种物理常数和抗疟活性数据。这也难怪,因为青蒿素的分子结构和相对构型直到 1975 年底才用 X- 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 在青蒿素结构测定之前二年( 1973 年)就已经首创了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 那是什么样的奇怪逻辑? 用 Zn(BH 4 ) 2 、 KBH 4 、 AlLiH 4 还原,主要产物均为白色固体, 大家都知道, AlLiH 4 是极强的还原剂,它与青蒿素反应能生产多种产物,它们与使用 Zn(BH 4 ) 2 、 KBH 4 较为温和的还原剂所产生的白色固体会是同样的化合物吗?这些 白色固体 是 纯品还是混合物?熔点多少? 哪个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谱等数据符合双氢青蒿素的化合结构 ? 能不能让大家见识一下书中所说的 1973 年 9 月 20 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技档案 000647 到底是一份怎样的资料,是真的 1973 年的记录,还是 90 年代的创新? 关于 参考文献 3, Tu Y.Y.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 2(1): 3 ~8, 查不到这个作者名字。在 1982 年第 2 期的中医杂志(英文版)上确实连续刊登了 7 篇有关青蒿素的化学、衍生物合成、抗疟作用和抗疟机制、代谢与药代动力学、毒性和临床研究的论文。作者都具名为中国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协作组(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没有个人的名字。屠呦呦多次用个人的中、英文名字在不同用途中替代了协作组,这是为什么呢? 5-3) 上海药物所在 1976 年接受了青蒿素结构改造的任务后,进展顺利。公开发表的文章比屠呦呦的更早。在科学通报 1979, 24(14): 667~669 报道合成 30 多个青蒿素衍生物,抗疟效果比青蒿素高出多倍,同时进行了构效关系的分析。以后在药学学报 1981, 16(6): 429~439 详细报道 47 个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和药理筛选结果。而在屠呦呦举出的 1982 年公开发表的参考文献 3 中,只报道 7 个化合物(包括青蒿素)的抗疟结果,大多无效。真不知道后发表的研究结果是如何 促使 国内 1976 年后开展的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的? 此外,还发现这本书中的化学专业方面有多处错误,应该更正。举例如下: 6 )第四章中药青蒿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中,身为中药化学家,屠呦呦不但没有追踪新文献,把目前已鉴定 220 余个化合物说成只有 170 多个,而且绘制的众多化合物结构式中有较多的错误,如 P.45 上的青蒿素结构中, 7 位的构型就搞反了。(因这内容太专业,恕不在此一一列出)。 7 )屠呦呦反复宣传她在 1973 年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其实她对双氢青蒿素知之甚少,十多年后,她才知道双氢青蒿素是由一对差向异构体组成。如今,在双氢青蒿素的制备和结构鉴定一章 P.193 列出了双氢青蒿素核磁共振谱中的 7 个数据,其中 5 个数据的分析是错误的。由于连接在 C 12 上的羟基有二个构型( 型和 型),因此 C 12 -H 有二个信号。 型的羟基是处于平伏键,氢原子则在竖键,与 C 11 上的氢键的夹角几乎成 180 ,所以有较大的偶合常数, C 12 -H 的 J 值一般在 8~12Hz 。 型的羟基则相反, C 12 -H 的 J 值一般在 3~4Hz 。屠呦呦却搞反了。 C 5 -H 只有一个构型,没有 型和 型之分,可见她对差向异构体的概念还没有搞清。还离奇地把 C 12 -H 的偶合常数写成 36 (Hz) 。 顺便提一句,在青蒿素的发现一节的倒 8 行 一个化学结构全新的药物诞生,毫无疑问地激活了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从而导致更多的科学发现和实际应用。自 1972 年青蒿素从植物 Artemisia annua L. 提取出来以后, 很快 就成为世界范围内有关科研人员追逐的研究对象,至今已有近 2000 篇有关青蒿素的论文被发表。 怎么和我 2003 年发表在药物化学进展上的青蒿素类化合物的药物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 p433 )一文中的几乎完全一样! 2009 年 3 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977 次阅读|6 个评论
疟疾研究国际文献分析 1901 - 2010年
xupeiyang 2010-3-18 14:31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cccidfzj1eqyI6gI1I00f01000j10040001rl 本文为博主原创的医学信息分析报告,特此说明。 53,425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3 4 5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9 2,790 2008 2,617 2007 2,569 2006 2,363 2005 2,249 2004 2,121 2003 1,982 2002 1,831 2001 1,674 2000 1,624 1999 1,578 1998 1,457 1997 1,411 1994 1,298 1992 1,239 1996 1,234 1993 1,215 1991 1,196 1995 1,188 1990 1,083 1 2 3 4 5 1 2 3 ... 9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6,490 United Kingdom 3,507 India 2,111 France 2,076 Australia 1,334 Germany 1,210 Thailand 1,153 Switzerland 872 Japan 821 Nigeria 765 Brazil 762 Kenya 727 China 629 Italy 587 Netherlands 584 Canada 431 Sweden 429 South Africa 339 Tanzania 327 Colombia 322 1 2 3 ... 9 1 2 3 ... 75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London 1,464 Paris 946 Bangkok 915 Bethesda 635 Oxford 508 New York 480 Liverpool 432 Baltimore 424 Atlanta 420 Nairobi 362 Delhi 348 New Delhi 343 Washington 340 Basel 338 Geneva 330 Stockholm 304 Edinburgh 282 Marseilles 275 Ibadan 266 Melbourne 263 1 2 3 ... 75 1 2 3 ... 173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Am J Trop Med Hyg 2,572 T Roy Soc Trop Med H 2,068 Lancet 1,182 Malar J 1,088 Ann Trop Med Parasit 851 Infect Immun 789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760 B World Health Organ 733 Trop Med Int Health 678 Mol Biochem Parasit 666 Med Parazitol (mosk) 658 J Infect Dis 645 B Soc Pathol Exot 644 Exp Parasitol 617 Indian J Malariol 587 Acta Trop 564 Med Trop (mars) 506 J Parasitol 461 Nature 442 Zhongguo Ji Sheng Chong Xue Yu Ji Sheng Chong Bing Za Zhi 408 1 2 3 ... 173 1 2 3 ... 1160 Top Terms Publications Malaria 49,004 Humans 35,290 Animals 27,251 Plasmodium falciparum 17,694 Parasites 14,899 Malaria, Falciparum 12,245 Antimalarials 11,527 Adult 11,010 Child 9,917 Patients 7,143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7,035 Erythrocytes 6,480 Adolescent 6,399 Child, Preschool 6,398 Immunization 6,120 Immunity 6,039 Proteins 5,973 Mice 5,807 Chloroquine 5,768 Infant 2 of 53,425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erm: 1901 Description: year 1901 Top Years Publications 1901 2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Unknown Journal 2 Top Terms Publications Culicidae 2 Malaria 2 The Etiology of Malaria ,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osquito as an Intermediate Host. PMID: 19676806 Related Articles Authors: Smith, Theobald Journal: J Mass Assoc Boards Health , Vol. 11 (3): 99-122 , 1901 No abstract given. Wikipedia: Culicidae , Malaria , Marsh fever , Mosquitoes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1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评:临床研究病例数字的揭示
twsliu 2010-2-26 21:59
继续评议由屠呦呦编著, 2009 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 这本书中除了勘误表里写明由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作者写的章节还有严谨科学文风之外,其他关于屠呦呦课题组工作的描述和编排都显得粗制滥造!可以比较出两种明显的文风(请从勘误表里找出别的单位作者的篇章),思考这类问题,如果中医总是再被强调着是科学的,中医药工作者有责任更应该重视科学的文风,印成白纸黑字的东西尽量不要最后成为糟粕和垃圾。 再举一例 在其书 p2 页上,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供稿的文章中写到: 1974 年中药所主持协作后,队伍不断扩大,除山东、云南外,四川、广西、广东等省不断参与,据 1978 年青蒿素鉴定会资料,参加单位多达 40 来个,有 10 个省、市、自治区参与临床,共验证病例 6555 例,青蒿素制剂有 2099 例。 虽然为了突出宣传本单位和个人的功劳,并不写明鉴定会的组织者是谁,也不写明用于临床试验的青蒿素来源何处,也不强调本单位主持做的临床验证的病例数有多少,更没有提供其文中所说的 1974 年中药所主持协作后的证据和原始文件!也罢,数字还是准确的,而且从这里的表述细致分析的话,可以肯定山东和云南是相对独立地进行了青蒿素分离和研究,后来逐步扩大的队伍是来自四川、广西和广东。四川和广西是因为中药所与他们合作青蒿素的提取(与广西的合作在屠呦呦书 p155 页中提到,而与四川的合作未敢说明),广东应该是指 李国桥 教授的队伍,他们最先使用云南的青蒿素治疗成功! 再看书中其他章节,由编著者整理的文字(原文照录): (p43) 1974 年 523 办又下文委托中医研究院主持召开青蒿素协作会议,中国中医研究院服从安排,当年 2 月 28 日到 3 月 1 日 在院里召开青蒿素专题研究座谈会,并首次公开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的各实验室,作详细介绍并实地参观,从而形成去全国大协作局面。四川、广西、广东等不断参与 --- 据 1978 年青蒿素鉴定会资料,参加单位多大 40 余个,临床验证 6555 例。 (p184) 青蒿素的临床研究在 1972 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首次以有效部分在海南昌江疟区验证间日疟和恶性疟 30 例全部有效后, 1973 年又在同一疟区就青蒿素单体胶囊剂进行观察,证实青蒿素即为青蒿中抗疟有效成分。连续几年至 1978 年鉴定会,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累计验证 529 例,经全国协作验证 2099 例,其中间日疟 1511 例,恶性疟 588 例,除 4 例有效外全部临床治愈,平均退热时间和转阴时间均明显快于氯喹。 让人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 43 页上的 临床验证 中临床要用引号?而从同一本书中对同一事件的描述比较中,所含的学术信息是什么?累计临床验证病例数有 6555 例和 2099 例两个数据,分别表明什么样的内涵? 屠呦呦对自己单位所做的累计临床验证数据记忆清楚,即 529 例!上述两个数字用是否包含了中医研究院的病例?难道别的单位做的工作也都是屠呦呦在北京主持工作时领导、指导下完成的? 从《迟到的报告 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和 1978 年的《青蒿素鉴定书》中的说法, 6555 例是指青蒿简易制剂和青蒿素制剂临床试验病例数目之总和, 2099 例是指青蒿素制剂的临床研究病例数,其中恶性疟 588 例,间日疟 1511 例,并且共救治脑型疟 141 例,治疗抗氯喹原虫株恶性疟 143 例。两个数据中都应包括应包含中医研究院的累计病例数,但屠呦呦编著的书中并没有交代中医研究院 529 例中青蒿提取物制剂和青蒿素制剂病例数分别是多少,间日疟和恶性疟病例分别是多少?这样做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吗? 依此 529 例病例数,与其他单位完成病例数相比,中医研究院临床研究工作所占比例分别为 8% 和 24% 。 重要的事情还有,难道 1974 年 523 办又下文委托中医研究院主持召开青蒿素协作会议,中国中医研究院服从安排,这句话就是 p2 页上所说的 1974 年中药所主持协作的依据?还是公布这次会议的资料或简报为好,如果真是由中药所主持协作,还应提供中药所如何主持协作的情况报告,这样对澄清缘由很有益处。 《迟到的报告 --- 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的 p24 页有这次会议的简报内容,请参考如下附图。 可喜的是,除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内部先进事迹汇编中不敢提及当年中药所参加的是 523 项目外,屠呦呦编著的书中还是承认了中药所的工作是在参加了 523 项目之后,因此应该是在 523 项目领导小组主持协作下进行的所有发现和发明工作! 查看本书,在描述早期临床试验情况时,含混不清和语焉不详的事情存在: 1. 对青蒿提取物 1972 年在海南和北京的 30 例试验记录详尽,因为全部成功。 2. 对 1973 年使用中药所按照自己工艺从北京青蒿中分离出的青蒿素 II 的 8 例试验,结果不敢多说,因为是多数无效,但书中反复强调依据这个存在问题的试验结果就证明了青蒿素的发现。 3. 中医研究院在 1974 年一年没有任何临床试验的数据,因为什么?在做什么?这些问题并不回答。 4. 自 1975 年中药所才恢复了临床试验,而且1974年李国桥使用云南药物所独立发现的青蒿素共同取得临床治疗的成功,这个确切的成功结果使中药所才又恢复了青蒿素临床试验,虽然使用的青蒿素来源何处没有说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六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热度 1 twsliu 2010-2-21 14:34
此书仅有一个勘误表和说明是不够的了,这里贴出两页内容(p45和p56),可以看看是如何引用或者全文收录别人文章的。 1. 用附的方式说明为尊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青蒿素结构协作组同志们的努力和贡献,特收此文于本书。 2. 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文章出处何处?作者是谁?是否全文收录?编著者却没有任何交待。p45是收录文章的起始页,p56是收录文章的最后页,全书也未见这篇文章作为参考文献。 3. 为这篇收录于此的文章加上一个标题:三、首次在国内利用氧原子的反常散射测定青蒿素的绝对构型,还特别强调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曾用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表明青蒿素是一种带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请判断:中药所知道青蒿素是倍半萜内酯就表明他们知道了其化学结构中各个原子排布的位置了吗? 4. 本书在参考文献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该书第一篇题为青蒿,供包含八章内容,唯独第三章中药青蒿的抗疟研究,即p34-56页,没有引用任何一篇参考文献,完全空白! 编著者就是这样尊重别人,尊重科学的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21 次阅读|1 个评论
五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热度 2 twsliu 2010-2-21 10:23
本书的作者简介中,获奖名目一段里以 个人获 三个字开头,把以单位名义获得的国家发明奖,泰国玛希顿医学贡献奖都包含在其中! 书中的开篇文章题目是 青蒿素的发现 ,其后注明为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供稿 ,这样的写法实际上是把记录青蒿素真相的责任推给了单位,不知道这一单位供稿是否得到这个单位的党组集体决定后同意屠呦呦发表在此,记录于历史的纸上。 这里把本书的勘误表及作者补充说明登出,请读者使用。注意其中对参考文献内容的修改,但这个勘误表并不包括本书第 190 页上以个人名义替代中国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协作组的参考文献 3 ,特别是这是英文文献,实际这样的文献引用出现在很多地方,是作者有意给外国学者提供虚假内容,国际上会如何看待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呢? 该文献正确的引用如下: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Artemisinin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 2(1):3-8. 该书中参考文献的p69的【5】, p140的【5】,p190的【3】都引用了这篇文献,居然名字还有屠呦呦和Tu Y Y两种。英文文献中怎么会有中文人名?其实这篇文章被这样引用可能会出现在很多评奖、学术刊物上,在各种有利于个人的事务上被利用,甚至可以说用来欺骗其他学者和科技管理者,必须正视! 还值得思考的是,这个勘误表和补充说明为什么用作者,而不是编著者呢?难道这些错误是这个补充说明中参与编写的作者们补充说明的,而不是编著者屠呦呦的补充说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04 次阅读|2 个评论
四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热度 1 twsliu 2010-2-20 07:35
屠呦呦编著的一书中开篇即说了一句话评价 523 项目工作的话: 第 1 页: 1967 年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 523 办公室),组织全国七大省市、几十个单位共同攻关,筛选化合物、中草药 4 万多种未取得满意结果。 值此困境,1969年1月21日全国523办公室....来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在原 523 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主编的《迟到的报告 --- 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一书中说法如下: 第 115 页: 523 大协作 (注: 1967-1980 年) 一开始,在发掘中草药方面就投入较多的力量,从大量查阅历代医药资料,深入疟区民间调查,收集验方、秘方入手,在收集的 7 万个药方中,普筛约有 5000 多个,精选出 20 多个进行深入实验和临床研究,选出有希望的方药,便集中力量(包括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力量)一抓到底。除青蒿和青蒿素外,有多个中草药如鹰爪、仙鹤草等也分离了单体,都显示了较高的抗疟效果,且具有新化学结构特点。由于有的抗疟作用不及青蒿素强,或毒副反应较大,有的药源稀少,不能大量提取或合成生产等原因,未再作为重点深入开发应用。 第 116 页: 化学合成药的研究,设计合成了上万个化合物,广筛了 4 万多个化学物质,有 29 个(含复方)经过临床试验, 14 个通过鉴定。 应该注意到的是,青蒿的发掘及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众多的科学工作基础上实现的,毕竟这样的科学成果不是凭空想象或者是仅凭诗经寓意而得到的。 523项目的历程是从1967年到1980年,其所有在化学合成药和中草药上的工作并不是在屠呦呦1969年参加523项目后就停止了!而屠呦呦在书中说法却是把读者引入歧想,甚至可以说是想否定 523 项目的成果!两本书的写法科学性和严谨性,应该是有明显差异的! 屠呦呦特别在书中的序言(三)中强调自己编著的书是一部真正迟来的报告,其出书的目的明显,是不是因为张剑方主编的一书是纪实,出书在先,请科学工作者判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8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青蒿素衍生药物的质量问题影响非洲抵抗疟疾
华明 2010-2-17 11:42
看文章之前,非常希望这事和中国的产品质量无关。很可惜,美联社的新闻报道还是提及中国的产品有问题。质量就是生命,对于这个救命的药来说,一点都没有错。 青蒿素介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temisinin 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ap/article/ALeqM5jVUMi8n37pNyXzx3YHl0TiJCekDAD9DO1I5G0 Bad malaria pills in Africa raise resistance fears By MARGIE MASON (AP) Feb 8, 2010 High rates of the most effective type of malaria-fighting drug s sold in three African countries are poor quality including nearly half the pills sampled in Senegal raising fears of increased drug resistance that could wipe out the last weapon left to battle a disease that kills 1 million people each year , according to a U.S. report released Monday. Between 16 percent and 40 percent of artemisinin-based drugs sold in Senegal, Madagascar and Uganda failed quality testing, including having impurities or not containing enough active ingredient , the survey found. Artemisinin-based drugs are the only affordable treatment for malaria left in the global medicine cabinet. Other drugs have already lost effectiveness due to resistance , which builds when not enough medicine is taken to kill all of the mosquito-transmitted parasites. If artemisinin-based drugs stop working, there is no good replacement and experts worry many people could die. It is worrisome that almost all of the poor-quality data that was obtained was a result of inadequate amounts of active (ingredients) or the presence of impurities in the product, said Patrick Lukulay, director of a nongovernmental U.S. Pharmacopeia program funded by the U.S. government, which conducted the survey. This is a disturbing trend that came to light. The study is the first part of a 10-country examination of antimalarials in Africa by the U.S.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t follows evidence from the Thai-Cambodian border that artemisinin-based drugs there are taking longer to cure malaria patients, the first sign of drug resistance. The three-country report also found bad drugs in both the public and private health sectors, meaning governments some buying medicines with donor funds are not doing enough to keep poor-quality pills out. All of the drugs tested from the public sector in Uganda, however, passed the quality tests. But 40 percent of the artemisinin-based drugs in Senegal failed. There are countries where donated medicines are not subjected to quality controls, they're just accepted, said Lukulay. There are countries in Africa where Chinese products have been donated and found to be unacceptable later in the public sector. A total of 444 samples of 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drugs along with the antimalarial sulfadoxine-pyrimethamine to which resistance has already developed were first screened locally using visual inspection and basic lab tests. Sulfadoxine-pyrimethamine is still used, mainly for preventative treatment for pregnant women. Nearly 200 samples then underwent full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in a U.S. laboratory to examine the amount of active ingredient present and drug purity. For both drugs, 44 percent from Senegal failed the full quality testing, followed by 30 percent from Madagascar and 26 percent from Uganda. While the study is not the first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antimalarials in Africa, it is the most rigorous and complete. Similar failure rates were found in previous work, but those did not focus specifically on artemisinin-based drugs. I am alarmed by these results because it means there are many cases of malaria that are being only partially treated, and that just guarantees acceleration of artemisinin drug resistance, said Rachel Nugent, deputy director for Global Health at the 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 a U.S. think tank. It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tudy out there on antimalarials and should be a wake-up call. Nugent was not involved in the study. In all three countries, the antimalarial brand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areas and sectors tended to either do well across the board or poorly, which could prove helpful for governments working to ban low-grade drugs. Results from the other countries surveyed Cameroon, Ethiopia, Ghana, Kenya, Malawi, Nigeria and Tanzania have not yet been publicly released by the WHO. But Clive Ondari, who worked on the study for the WHO in Geneva, said failure rates in three of those countri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high. Ghana has already withdrawn more than 20 drugs from the market after receiving the initial results, Lukulay said.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Justin Pritchard in Los Angeles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On the Net: http://www.usp.org/ Copyright 2010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twsliu 2010-2-15 16:21
三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2009 年 1 月化工出版社出版)(三) ( 1 ) 为何有意识地略去其他作者的名字,而代之以自己的名字 举例 1 。 1979 年发表在《化学学报》的青蒿素( Arteannuin )的结构和反应,作者是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吴照华、吴毓林、周维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该书第 144 页参考文献( 4 )将作者改写成刘静明、倪慕云、屠呦呦等, 中间删去樊菊芬,同时删去全文的执笔人周维善和主要研究人员吴照华和吴毓林的名字。 要知道,当时,中药所的人员是在有机所的培训下进行研究的,屠呦呦实际上并没有参与在有机所进行的任何工作,原来作者中并没有她,因为中药所要求下才加进去的。 举例 2 。 1982 年发表在《中医杂志》英文版的青蒿素化学研究。作者应该是中国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协作组(主要研究单位 1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该书第 190 页的参考文献( 3 )竟 将所有研究单位删去,而代之以屠呦呦自己一人的名字: Tu Y.Y,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Artemisinine) ,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2(1):3-8. ( 2 )为何屠呦呦这样有意识地修改已发表的论文作者 有关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共有 4 篇重要的论文,除了上面所说的两篇之外,还有两篇都是以协作组的名义发表的, 一是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 《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 , 科学通报 , 1977, 22(3)142 ;一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抗疟药青蒿素协作组,《青蒿素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中国科学(英文版), 1979,(11) : 1114-1128 。屠呦呦曾经为生物物理所提供特殊需要的青蒿素结晶。 过去数年中屠呦呦曾经一次申请中科院院士,三次申请工程院院士,均未获批准,原因不清楚,但是事实上。在以上重要论文中确实很难看出屠呦呦的贡献,是否因为如此,屠呦呦不惜改写已发表的论文的作者名字,这只有她本人才知道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热度 8 twsliu 2010-2-15 16:18
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2009年1月化工出版社出版) 屠呦呦在青蒿素发现中的贡献是什麽? 屠呦呦在该书中处处标榜自己是青蒿素第一发明人。应该说,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这就是,一开始,她同组的一位成员,用青蒿(植物黄花蒿)粗提物作出了对鼠疟有效的结果,但是结果不稳定,屠呦呦当时是做胡椒酮的抗疟作用,效果不好,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青蒿乙醚提取方法,并证明其抗鼠疟的稳定结果,而且在 30 例临床结果上也得到了肯定,古人说 万事开头难 ,可以说,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前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1972 年 3 月,屠呦呦在 523 项目交流会上介绍了这个结果,引起了重视。接着,屠呦呦小组开始探索有效成分的分离。其中一位成员建立了色谱柱前处理的方法,另一位成员用这个前处理方法从硅胶柱上分离到了一种方晶和一种针晶(青蒿素 II ),当时如何分离和证明这种针晶的抗疟有效,这个分离流程被引用于该书的第 40 页,是应该有该两成员的实验记录为据的,屠呦呦并未参与指导和工作,据说当时屠呦呦并不在北京,时间是在 1972 年 11 - 12 月左右。因此, 在中药所第一个分离到青蒿素的并不是屠呦呦本人, 中药所打算经过安全试验,尽快上临床抢救病人(当时,我国还没有一套临床前的详细规范)。据当事人提供的情况,当时分离到的结晶不纯,是针晶中混有方晶,上临床试用 5 例恶性疟只有 1 例有效,其它 2 例现出心脏毒性而停药, 2 例无效,当时怀疑是片剂的崩解度问题,改用胶囊剂,用于 3 例间日疟均有效。该书对临床所用原料不纯未作交代,而将 5 例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片剂的崩解度。而在中药所经验介绍的启发下,云南药物研究所的 罗泽渊 和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的 魏振兴 (已故)自行独立研究,分别于 1973 年 4 月和 1973 年 12 月分离到有抗疟作用的针晶,测定了熔点,定名为黄(花)蒿素,广州中医学院李国桥将云南所的黄蒿素用于治疗 14 例恶性疟和 4 例间日疟,更证明了它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并能用于治疗恶性疟(包括凶险型疟疾)。由于当时还未进行化学结构测定,只是根据临床抗疟疗效和针晶来认为三家得到的都是同一个抗疟成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993 次阅读|8 个评论
一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热度 5 twsliu 2010-2-14 13:03
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2009 年 1 月化工出版社出版) ( 1 )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什麽?! 单从《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这本书的名称看,应该是以介绍有关青蒿和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为主要目的的科技读物,但是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扉页: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诗经小雅鹿鸣》 蒿也,即青蒿也。 朱熹注《诗经》 通篇一开始,就告诉读者,呦呦和青蒿的关系命中注定,别人无缘,以这种宿命论的观点来看待青蒿素的科学发展史,真是可笑和可悲! ( 2 )一个著作者集编和著于一身,究竟有多少内容是著?又谁是著者? 本书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决不可能是一人或少数人的研究,当涉及到不同学科内容的各章,应该列出具体的编写人员,但是通观全书,各章没有其他编写人员的名字,给人的印象,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在屠呦呦领导下做的研究,就是说, 作者是在著书 , 而不是编书 。据说,当时接受作者约稿的一位同志,曾要求在有关各章前注明所有参与写作的人员,屠呦呦只答应在各章的末尾处注明,但是遗憾的是,最后连这点都没有做到。屠呦呦这样做的目的 无非是想方设法夸大她个人的贡献, 而作为化工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张文虎难道连编书和著书都分不清吗? ( 3 )编写人员和审稿人员能混为一谈吗? 再看参与该书工作人员的说明: 编著 屠呦呦 参与本书编写工作和审稿工作的还有(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京燕 王满元 叶和春 杨立新 杨 岚 姜廷良 倪慕云 高宣亮 编写工作和审稿工作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内容,这是常识所在,而这里列出的人员中,多数人都是某个章节中的真正研究人员或作者,而并非仅仅是编写人员,但他们的名字并未能列在有关章节中;相反地,其中个别人员从未从事过有关的研究工作,也不具备审稿资格,却居然列入这个含混不清的名单中。这种做法的目的只有屠呦呦本人最清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91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的疟疾:五二三项目的大背景
twsliu 2010-2-6 20:13
开创中国抗疟新药研究的五二三项目的背景,除越南战争外,还有中国本身的疟疾状况也不容乐观,这就验证了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越南领导人时所说的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话。而在1970年代左右五二三项目没有因越南战争结束而解散,也是由于当时国内疟疾形势依然严峻,周恩来总理为此有明确的指示。 如下资料引自:《中国疟疾的防治与研究》编委会 编著,中国疟疾的防治与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年 8 月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的历史十分久远。公元前 17-11 世纪的商殷时代,甲骨刻辞中就有了象形疟的文字,表明 3 千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已有疟疾在当地流行。《黄帝内经》中描述疟疾蓄作有时;汉时《礼记》述说:孟秋行夏令,则民多温疟。隋代《诸病源候论》详录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p4) 疟疾是我国一种主要的寄生虫病,有 3 千多年的流行历史。北自黑龙江流域,南抵海南岛山地,西起新疆伊犁河谷地,东至台湾岛平原。千百年来,这种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妨碍社会进步发展。新中国建立前夕,疟疾依然在各地猖獗流行,约有 70% 以上的县有疟疾流行, 3.5 亿人口受到疟疾威胁,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 70% ,每年发病人数估计超过 3 千万,病死率约达 1% 。(p ) 由于战后人口流动,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等原因,解放后全国 50 年代初、 60 年代初和 70 年代初,曾出现三次大面积疟疾发病率大幅回升(暴发流行)。 60 年代初由于中部地区疟疾暴发流行,国务院曾在 1965 年和 1966 年连续两年拨款 1000 万元作为抗疟经费。到 1966 年,冀、鲁、豫三省疟疾发病率比 1964 年分别下降 79.4% , 51.1% 和 82.7%(p307) 。 1960 年疟疾暴发流行之后,由于当时尚未能大量生产氯喹和伯氨喹,因此主要采用乙胺嘧啶和环氯胍治疗病人和进行化学预防 (p48) 。 70 年代初,由于文革期间大批疟防人员被调离改行,抗疟措施停顿,再次发生大面积的疟疾暴发流行。 (p306) 至 1969 年疟疾疫情已上升到 1958 年的 24 倍。 (p367) 1966 年下半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迫使五省疟疾联防解体,疟疾防治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状况,以致传染源积累、扩散,终于从 1970 年起,再次酿成包括苏、鲁、豫、皖、鄂五省境内的黄淮平原,南阳盆地和汉江平原的大面积疟疾暴发流行。据疫情统计, 1970 年五省共发病 2198.4 万人,占全国疟疾发病总数的 91.2% 。 (p295) 联防 10 年( 1974-1983 )五省 10 年内共支付抗疟经费 1.54 亿元(包括购买抗疟药、杀虫剂和劳务经费等),每年平均 0.154 亿元,按五省 3 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年只有 0.05 元,而抗疟工作取得了巨大效益。 (p354) 1980 年后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疟疾控制、疟疾流行病学、抗氯喹恶性疟原虫的测定和防治等学习班,培训了一大批高级疟疾防治研究人员。 (p306) 1960 年和 1970 年分别达到 155.4/ 万和 296.1/ 万,经过努力, 1986 年全国平均为 3.48/ 万,较 1954 年下降 97.2% ,已达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 (p349) 抗疟药情况: 解放初期开展了抗疟药生产,重点引进和试制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等重要抗疟药, 1958 年上述药物试制成功 (p156) 。自 60 年代以来,我国已能大量生产供应常用抗疟药氯喹、伯氨喹和乙胺嘧啶,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支援第三世界一些国家 (p296) 。以前这些药品供应不足时常使用效果较差的氯胍和环氯胍 (p42) , 60 年代中期以后,各地普遍使用氯喹治疗病人 (p352) 。 1967 年到 1980 年这一时期是我国抗疟药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全面开展寻找抗疟新药的研究阶段。这个阶段是由仿制走向创制的发展阶段 (p156) 。 1981 年至 1987 年,是我国抗疟药研究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抗疟药实验室研究日趋完整、研究水平日益提高、科研工作深入开展的提高阶段 (p157) 。
个人分类: 未分类|6117 次阅读|1 个评论
伟大宝库号召之成果:疟疾专辑
twsliu 2010-1-31 18:20
能从这些资料里读到什么?请同仁发表意见。 能够想象吗? 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革命战斗队中的一位年轻的科学工作者找来各种各样的封资修中医药古籍资料,不断地翻呀翻呀,找到葛洪的一句话!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15 次阅读|1 个评论
抗疟药物T3.5的合成图解
ZHPD55 2009-4-16 08:17
Ref.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abs/nature07937.html
个人分类: 其它杂项|5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